目 录


俱舍论第二十三卷抄(上)

  问。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前。必得禅定欤。答。不必得之也。两方。若必得禅定者。光法师解释中。述未离欲染人。总相念住思惠所摄之旨。知。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不必得禅定云事。若依之尔者。见今论处处之文。余处(二十二)云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当卷说由此二门。心便得定毕。结依已修成止。为观修念住。此等之文无诤。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必得禅定(见)如何。
  答。未离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摄。总相念住无间引起暖善根故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不必得禅定欤。故见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述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惠所摄毕。引正理论(六十一)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为证。余处(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随转戒。于破戒有舍对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又婆沙第七亦说。未离欲染者。思惠无间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从思惠初入暖者(文)任此等定判。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不必得禅定云事。甚分明也。但于今论处处之文者。观行者中。亦有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有禅定之类。故任观门大纲云尔也。非谓不净观。持息念后。念住之前。必得禅定欤。
  问。自性念住体。可通生得惠耶。答。广论之者。通生得惠也。两方。若通生得惠者。见今论处处之文。当卷云。自性念住以惠为体。此惠有三种。谓闻等所成(文)余处(二十五)举四念住等功德毕云。实诸加行善(文)婆沙论(百八十七)中。或云。相杂念住。复有三种。谓闻思修所成差别(文)或云。或说三。谓软中上品。或闻思修所成(文)任此等论判。自性念住体。不通生得惠(见)若依之尔者。品类足论中。自性念住体。可通生得惠(见)如何。
  答。广论之者。自性念住体。可通生得惠也。其故光法师余处(一本)解释中。云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别学观谛故。亦名对观。生得惠。有对观之义(见)若许对观之义者。何不名念住哉。何况。见品类足论文。约四念住。分别见非见处等相缘身惠中。出见处非见之句云。谓五识身相应善惠(文)而以五识中无加行善故者。婆沙论(四十二)定判。明知。自性念住体。通生得意云事。但于俱舍婆沙两论处处之文者。就胜品念住论之也。胜劣通论之时。更不可遮生得惠欤。
  重难云。见正理论(六十)文云。惠中何等名自性念住。应知。唯取闻思修所成(文)唯言无诤。简生得惠(见)。
  答。此亦就胜品念住。置唯言欤。
  问。无漏身念住可现起耶。答。可现起也。两方。若现起者。无漏心作共相观门身念住难现起哉。是以。披论疏定判。未云有此义哉。若依之尔者。无漏身念住。未来既有之。何无现起之义哉。何况。无漏受心法念住。既许现起之义。无漏身念住。相例可同如何。
  答。心品缘境。随时不定。故无漏身念住。可现起也。故余处正理论中。述三十七菩提分法。俱时现起相云。由此理趣初静虑中。总而言之。具三十七。然于一念。顿现在前。极多但容有三十四。如是未至第二静虑极多但容有三十三。三四中间极三十二。前三无色极二十九。欲界有顶。极唯十九。一切皆除三念住。故其中灭者。随位应思(文)婆沙论中。同明此义云。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时现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缘各别。尚无有二俱时现前。况。有三四。初静虑中。具三十七。唯三十四俱时现前。除三念住。静虑中间及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时现前。除三念住。第二静虑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时现前。除三念住。前三无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时现前。除三念住。欲界有顶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时现前。除三念住。余随义说。非要别体(文光记二十五引此文)而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七觉支是唯无漏法故。此等文意。无漏身念住。可现起(见)加之。婆沙论中。说杂修静虑四念住分别相。举评家义云。如是说者。能杂修所杂修。皆容作四念住(文)既云能杂修通四念住。岂非许无漏身念住现起之义哉。但于无漏心作共相观门故。身念住难现起云难者。共相别观。非始可疑。故无漏心现起。唯别缘之法。更无所违也。
  问。自性等三种念住。一念观门具之欤。答。一念观门。可具之也。两方。若一念观门具之者。显宗论中云。三中相杂能断烦恼。非二能断。大减增故(文)婆沙论中。述三种念住断惑相云。自性念住暂时断。相杂念住究竟断(文取意)断惑既别时也。观门何一念哉。
  若依之尔者。一念观门之中。以惠名自性念住。以相应俱有诸法。名相杂念住。以所缘诸法。可名所缘念住也如何。
  答。自性等三种念住。一念观门之中。可具之也。以惠名自性念住。以惠及相应俱有诸法。名相杂念住。以所缘诸法名所缘念住事。义道既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于显宗婆沙两论之文者。不惠心所独起。必与相应俱有诸法俱起。故自性念住不断烦恼。相杂念住。能断烦恼云也。非遮一聚相应法中以惠为自性念住。以惠及相应俱有诸法。名相杂念住之义门。何为论义哉。
  问。所缘念住中。染污身念住。可亘不善有覆二类耶。答。可亘不善有覆二类也。
  两方。若亘不善有覆二类者。品类足论(十二)中。明所缘念住相。举染污身念住云。谓有覆色蕴(文)如此文者。唯限有覆一类(见)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所缘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何不亘不善有覆二类哉。
  答。见今论余处(二)文。云此除色声八无记。余三种色声二境亘善等三性故。所缘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分别善等三性之时。亘不善及有覆无记二类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于品类足论。谓有覆色蕴之文者。染污法总云有覆。不染污法总云无覆之门也。故次下文。举不染污身念住云。谓无覆色蕴(文)若如今疑者。亦可有不染污身念住。唯限无覆无记欤云疑欤。甚以非也。诸染污法。总名有覆事。是常谈也。如今论余处(十八)云诸染污法。亦名有疑。有覆。及劣也。至品类足论今文。何始为疑哉。
  问。缘想行二蕴。可名杂缘法念住耶。答。可名不杂缘法念住也。两方。若名杂缘法念住者。想行二蕴。既非身受心缘之。尤可名不杂缘法念住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百八十七)文云。若于五蕴。或二二缘(乃至)名为杂缘(文)如此文者。缘想行二蕴。可名杂缘法念住(见)如何。
  答。想行二蕴。是身受心法之中。第四法摄故。若总缘之。若别缘之。名不杂缘法念住事。必然也。故今论云。若唯观法。名不杂缘(文)但于婆沙论文者。更非疑难。即见论文前后。上云若缘想行蕴及无为。名不杂缘。述缘想行二蕴。名不杂缘法念住之旨毕。次下若于五蕴。或二二缘(乃至)名为杂缘者。合缘想行二蕴之外。若合缘色受二蕴。若合缘色想二蕴。若合缘色行二蕴。若合缘色识二蕴。若合缘受想二蕴。若合缘受行二蕴。若合缘受识二蕴。若合缘想识二蕴。若合缘行识二蕴。名杂缘法念住(为言)。
  问。总相念住中。可有不总缘身受心法类耶。进云。光法师释。唯总缘四。名此所修。无不总缘身受心法之类(见)付之。总相念住。行相非一准。何无不总缘身受心法之类哉。是以。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明总相念住云。厌患生死。欣乐涅槃(文)既云欣乐涅槃可有唯缘涅槃之类(见)如何。
  答。见今论文。明总相念住云。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总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谓非常苦空非我(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唯总缘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观诸有为。皆非常性。观诸有漏。皆是苦性。观一切法。空非我性。杂缘法念住。总有三种。谓二三四。唯总缘四。名此所修前杂非唯故与差别(文)任此等定判。总相念住。必总缘身受心法(见)若总相念住之中。有不总缘身受心法。之类者。与别相念住。有何差异哉。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厌患生死。欣乐涅槃之文者谈观行者之意乐也。非谓总相念住之中有唯缘灭谛之类欤。
  问。佛及独觉。可作三义观。七处善观门耶。重云。光法师释云。佛及独览不作(文)付之。三义观七处善者。殊胜观门也。佛及独觉何不作此观门哉。是以。声闻作此观门(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师释今论不说三义观七处善。作二解释之中。第二解云。又解。三义七处。声闻皆作。佛及独觉不作。此中通据三乘加行。是故不说彼二观门(文)就此释思其意。
  问。七处善可通无漏耶。答。可通无漏也。两方。若通无漏者。光法师解释中。在杂缘法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处善(见)知。不可通无漏云事。何况。三义观。既不通无漏。七处善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宝法师依婆沙论文。七处善通有漏无漏判如何。
  答。见发智论(九)文。明七处善相云。应言如实知色苦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如实知色集是四智。谓法类世俗集智。如实知色灭是四智。谓法类世俗灭智。如实知趣色灭行是四智。谓法类世俗道智。如实知色味是四智。谓法类世俗集智。如实知色患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如实如色出是四智。谓法类世俗灭智。如实知受想行识七亦尔(文)既云七处善通法类四谛智。通无漏云事。必然也。随见婆沙论(百八)一段之文。或云。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者。此中法智如欲界色果类智知色界色果。世俗智知一切色果。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非我。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色果故(文)(说后六处善之文。准之可思)或云。问七处善三义观。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七处善。名三义观故。有作是说。七处善是无漏三义观是有漏。问若尔此说当云何通。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等。答此世俗智。虽亦容有。而不现行。复次。此七处善。是圣行相。说为无漏。实通有漏。对三义观。非圣行相。唯是有漏。故名无漏。问为能以七处善入三义观耶。答不能。以七处善是无漏行相。三义观是有漏行相故。复有说者。七处善通有漏无漏。三义观唯有漏(文)或云。问三义观在前。七处善在后。世尊何故先说七处善。后说三义观耶○胁尊者言。此中说四地。谓修行地见地。修地。无学地。如说七处善三义观者。说修行地。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趣色灭行。乃至识亦尔者。说见地。如实知色味色患色出。乃至识亦尔者。说修地。速尽诸漏者。说无学地(文)或云。问何故于此七处善中。再说前三谛。一说道谛耶○复次。前四处善。说见道位。见道必具观察四谛。故具说四。后三处善。说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圣道。即是道谛。未必具观四圣谛故。但说三种(文)加之见宝法师解释。或云问何故。七处善中。再说前三。一说道谛○复次。前四处善。说见道位。见道必具观四谛故。故具说四。后三处善。说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圣道。即是道谛。未必具观四圣谛故。但说于三(文)或云准婆沙一师云在见修道。又婆沙云。七处善观色有四智。法类苦俗。又准婆沙。有漏智观谛。总名俗智。无漏智观谛。名苦集等。准上文证。七处善通有漏无漏也(文)勘道暹法师定判云。依如毗昙。前四在于四善根。乃至见道。后三在修道(文)任此发智。婆沙两论之说。依今法宝道暹二师之释。七处善通无漏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就圣道加行七处善。在杂缘法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之释也。次于三义观例难者。三义观作非圣行相故。唯限有漏。七处善作圣行相故。亦通无漏也。更非相例欤。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六十三四两卷之文。出有漏功德之时。通无漏之功德。必置世俗之言。如云世俗他心智通解脱道时。云世俗念住。云空无边处世俗解脱。云世俗无碍解增长时等也。而于七处善者。不置世俗之言。若七处善通无漏者。何不置简别之言哉。何况。出无漏功德之中。一处无举七处善。明知。七处善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婆沙论百六十三四两卷之文。实以为难但七处善。通无漏云事。源出发智论说。设虽婆沙论今文。岂不有此义哉。倩推之。
  问。异生位可起七处善耶。答。可起之也。两方。若起之者。见婆沙论(百六十三)文。述未曾得净初静虑现在前。而不修无漏初静虑之类云。即异生依初静虑起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有说。亦起持息念时(文)此文虽举异生所起初静虑多功德。无出七处善。若异生位起七处善者。今此类中。何不举之哉。若依之尔者。七处善是圣道加行也。异生位尤可起之。是以。光法师解释中。在杂缘法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处善之旨释成如何。
  答。七处善是圣道加行。故别相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专起之也。入圣之后。虽亦起之。异生位起之事。必然也。故见光法师解释。云问三义观。七处善。何位起耶。解云。在杂缘法念住后。总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种。引正理论。此后引起缘三义观。此观无间修七处善之文毕云。解云。此显杂缘法念住后是总缘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乃至)四缘三义观。五修七处善(文)勘宝法师解释。引正理论今文毕云。准上论文。即是三义七处等后。起总相念住入暖法也(文)引婆沙论若顺次第说诸功德者。应先说不净观或持息念等。次说念住。次说三义观。次说七处善。次说暖次说顶之文毕云。准此论文。即念住后起三义观。及七处善。而入暖也(文)任此等定判。别相念住后。总住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三义观七处善云事。分明也。加之见婆沙论处处文。或释世第一法分胜故名第一云。而于异生所得静虑。无量解脱。胜处遍处。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净观持息念诸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中。皆悉最胜。暖等不尔。故此独称世第一法(文)或(五)述世第一法加行广大故云。思所成者。谓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文)或述暖善根意趣云。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谓从布施乃至七处善。皆以回向解脱。是其意趣(文)准此等论文。暖善根前加行位。起七处善之旨。亦炳然也。但于婆沙论文者。以实云之。异生位依初静虑。虽起七处善。七处善作圣行相。亦通无漏故。异生所起功德之中。暂不举之欤。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六十三四两卷之文。不限前重所出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不修无漏初静虑之类云。即异生已离欲染依未至定。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时○即异生依静虑中间。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时(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不修净无漏初静虑之类云。即异生未离欲染。依未至定。起三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时○即异生依第二静虑。引发五通。诸加行道。五无间道。三解脱道时。起四无量。初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观。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有说亦起持息念时○即异生依第三静虑引发五通。诸加行道。五无间道。三解脱道时。起三无量。不净观。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有说。亦起持息念时○即异生依第四静虑。引发五通。诸加行道。五无间道。三解脱道时。起三无量。净解脱。后四胜处。前八遍处。不净观。念住。三义观。暖顶忍世第一法时(文)次下出未曾得净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不修无漏第四静虑之类。并出未曾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类。随其所应。异生依未至定静虑中间及四静虑。所起功德之中。虽举三义观。不列七处善。准此等诸文。异生位不起七处善(见)如何。
  答。
  问。七处善可依欲界等十地耶。答。唯依未至定静虑中间。及四静虑六地不依欲界。并上三静虑近分地也。两方。若依欲界等十地者。婆沙解中。七处善不依欲界并上三静虑近分四地(见)若依之尔者。三义观既依欲界等十地。七处善相例引同如何。
  答。见婆沙论百六十三四两卷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不修净初静虑之类。圣者依上三静虑近分。所起功德之中。虽举三义观。不举七处善。圣者依上三静虑。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净初静虑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之类。圣者依初静虑。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净无漏初静虑之类。圣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不修净无漏初静虑之类。圣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虽举三义观。不举七处善。未离欲染圣者。依未至定。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无漏第四静虑。不修净第四静虑之类。已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下三静虑。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净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修无漏第四静虑之类。圣者依第四静虑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不修净无漏第四静虑之类。圣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虽举三义观。不举七处善。未离第三静虑染圣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下三静虑所起功德之中。三义观七处善俱举之。广勘两卷前后。委见一段首尾。三义观依欲界未至定静虑中间四静虑及彼近分十地。七处善唯依未至定静虑中间四虑静六地。不依欲界上三静虑近分四地云事。尤分明也。就此论说。思其旨趣。三义观作非圣行相。唯限有漏故。广依此欲界等十地。七处善作圣行相。亦通无漏。故不依欲界上三静虑近分四地欤。
  问。未离欲染人。修惠无间起暖善根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光法师释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惠所摄毕。引正理论。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为证。任今定判。未离欲染人。修惠无间。不起暖善根(见)若依之尔者。设虽未离欲染人。已得未至地毕。何无修惠无间起暖善根之义哉。
  答。虽未勘分明定判。以道理思此事。未离欲染人。已得未至地之后。修惠无间。起暖善根之义。可有也。但于光法师解释。正理论定判者。就未离欲染。未得未至地之类论之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论(七)中。上述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贱有思慕作意无间引起暖。暖无间引起顶。顶无间引起忍。忍无间引起世第一法毕。邻之问已离欲染者。可尔。未离欲染者云何。已离欲染人。已得修惠故。修惠无间起暖善根。其理可尔。未离欲染人之中。有未得未至地之者。如何可定修惠无间起暖善根哉。问也答此问。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贱有思慕。未离欲染者。此作意无间引起暖。余如前说者。乘问意。未离欲染。未得未至地之者。思惠无间起暖善根(为言)非遮未离欲染。已得未至地之者。修惠无间起暖善根之义也。光法师解释。正理论定判。准婆沙论今文。可会通之也。
  问。闻惠无间可起暖善根耶。答。不起暖善根也。两方。若起暖善根者。闻惠是势力微劣也。彼无间难起暖善根哉。是以。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虽述修惠思慕无间起暖善根之旨。不云闻惠无间起暖善根。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闻惠既作十六行相。何不引起暖善根哉。何况。披今论余处文。闻惠无间可圣道现前(见)若起胜品圣道者。何不生劣品暖善根哉。加之。辰旦人师解释中。闻惠无间可起暖善根(见)如何。
  答。暖善根是见道近加行。殊胜善根。初起极难。故闻惠无间辄不起之也。故见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云此中且据未离欲染故。言总相思惠所摄。若已离欲总相念住。即修惠所摄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离欲界染者。依色界摄修所成惠。厌离患生死。欣乐涅槃。多厌行俱作意。次第能引异类暖善根生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故彼不应作一向执(文)余处(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随转戒于破戒有舍对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诸有先时未离欲染。依思惠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亦婆沙第七亦说。未离欲染者。思惠无间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从思惠初入暖者(文)。任此等定判。闻惠无间不起暖善根欤。但于闻惠既作十六行相。可引起暖善根云难者。闻惠虽作十六行相。势力微劣。故不引起暖善根也。次于今论余处。闻惠无间圣道现前云文者。无漏圣道。入圣以后。数数修习。极纯熟故。闻惠无间。任运起之。暖等善根。入圣加行。未得自在。未纯熟故。闻惠无间辄不起之也。光法师余处(七)婆沙论文。不说闻惠无间圣道现前。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婆沙约初修次等起者说。此论等通约纯熟位说。故不相违(文)此释尤为今会通之润色欤。次于人师解释者。婆沙抄中云。若从闻惠无间得初刹那暖戒。有舍恶戒之释欤。若尔。闻惠无间。起初刹那暖善根云事。甚背文理。更不可有依用之。
  重难云。见光法师余处(一本)解释云。若据尽理。共相别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惠思惠闻惠(文)总相念住通闻惠。无间宁不起暖善根哉。
  答。总相念住通闻思修三惠者。初修通论也。初起之位难通。惠正引起初刹那暖善根。唯限思惠修惠。不可通闻惠也。
  问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人。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起之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见今论余处(七)文。破有余师。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义云。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起何作意(乃至)非于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文)如此文者。依上三静虑入见道人。不起暖善根已前共相作意(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云。若有先离欲界染者。依色界摄。修所成惠。厌患生死。欣乐涅槃。多厌行俱有作意。次第能引异类暖善根生(文)此文意。虽述先离欲界染者。色界摄修所成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起暖善根之旨。更不简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之人哉。
  答。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之人。其类非一准。或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起之。或可有不然之类也。其故见今论文云。若已先得暖等善根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本修(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不遇者。还住暖等根本修故。或从持息念等根本修故(文)而任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于前生。已起暖等之定判。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之人。前生已起暖善根之者也。若依还从暖等根本修故之意者。直从暖善根起之故。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不可起之。若依或从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意者。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可起暖善根也。是非相违二释。总出其种类也。重勘光法师余处(七)解释。今生入圣。此身唯起暖等。入圣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者。当还从暖等根本修故之类。设有起者。加行摄故。亦不能起者。当或从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类也。准此等解释。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之人。其意乐或总缘共相法念住无间起之。或直从暖善根之人类可有也。但于今论余处文者。上三静虑摄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暖等顺决择分善根。入圣之后起之。可为圣道出心之类无之(为言)非谓总不起暖善根已前总缘共相法念住。何为相违哉。
  答。今论云。若先已得暖等善根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本修(文)婆沙论(七)云。问修暖满已将欲起顶。遂便命终。彼余生中。为即起顶。为从本起。答若遇明师随彼应起。分齐说者。即能起顶。若不尔者。还从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文)准此等之文思之。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说法师。未得未至地之前。起顶善根之时。思惠无间可起之云事。必然也。然故婆沙论次下文云。问若余生中。即起顶者。从何作意无间起耶。答如起暖时。所有作意。如说从暖起顶。从顶起忍亦尔(文)而上文明起暖善根之时作意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贱。有思慕。未离欲染者。此作意无间引起暖。余如前说(文)准前后之文思之。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无间起顶善根之义可有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者。述总相念住无间初起暖善根。约已离欲染。未离欲染。分别其差异。未离欲染人。思慕惠无间起暖善根云许也。不及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说法师。起顶善根等之委曲欤。次于婆沙论。顶善根随转戒。于破戒不举舍对治之文者。就一身中相续起暖顶忍等之类论之也。婆沙论中。答若尔何故说暖无间起顶。顶无间起忍耶之问云。依一身中相续起者作如是说。然非一切(文)此文颇顺今会通之趣欤。
  寻云。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无间起忍善根之义可有耶。
  答。准婆沙论。如起暖时。所有作意。如说从暖起顶。从顶起忍亦尔之文思之。可有此义也。其上难答。只如顶善根也。
  问。暖顶二善根位。观四圣谛。可通相续不相续耶。答可通相续不相续也。两方。若通相续不相续者。见今论文。述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等。不云通不相续。婆沙论中。云暖顶位中。唯有相续。观圣谛故。唯限相续(见)若依之尔者。暖顶二善根位分是长远观四圣谛。刹那相续。其义可不定。何不通相续不相续哉。是以。忍苦善根位。观四圣谛。通相续不相续。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顶二善根。其位分实久观四圣谛。可通相续不相续也。故婆沙论中。答初暖顶忍于四圣谛为相续为不相续之问。初虽举或云相续或云不相续之二说。遂评家答之云。如是说者。此不决定。或相续观。或不相续。随彼加行势力转故(文)但于今论。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等之文者。只述暖顶二善根位。观四圣谛。作十六行相之旨。未及相续不相续之分别。何为违文哉。次于婆沙论。暖顶位中。唯有相续。观圣谛故之文者。对忍善根位中。有增上忍。决定唯一刹那。暖顶二善根位中。无如增上忍决定唯一刹那之类。故如此云也。具文云。以忍位中。有时相续。有一刹那。观察圣谛。暖顶位中。唯有相续。观圣谛故(文)。
  问。暖顶二善根位。作十六行相。观上下八谛时。一一行相。唯限一刹那欤。答。不限一刹那欤。两方。若唯限一刹那者。有漏是劣观也。何无一一行相。相续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眷属也。见道位既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刹那。暖顶二善根位。尤可同彼。何况。勘旧婆沙论(三)文云。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刹那(见)暖顶二善根位。相位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杂心等论说。见光法师。宝法师。神泰。圆晖等解释。虽未勘及分明定判。伺净影大师所释。有委悉再往分别。故大乘义章(十一)云。依如毗昙。苦集灭道。界行分别。有三十二。界谓三界。行者所谓苦无常等。十六圣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说有三十二。于一一行。正能观察。说之为暖。观之未明。名暖方便。观心分明。名暖成就。暖法如是。于一一行。心观来去。以渐略之。至一心观。名之为顶。二心观前。名为方便。一心观后。名为成就。此顶心中。虽复渐略。望于四谛及十六行相。犹名具观。不名为略。然此成处。各一心观。与后忍中初观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问曰善根渐多应好。何故须略。释言。始观多心重缘犹不明了。观心后纯。少缘即见。是以减之。顶法如是。次辨忍法。于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观。乃至于彼欲界苦下一行。观来说之为忍(文)此释意云。暖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续观之。顶善根初同暖善根终。故顶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续观之。忍善根初同顶善根终。故顶善根终位。并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刹那(为言)。
  重难云。见大乘义章次下文云。或分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别。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暖中三者。于彼四谛三十二行。始观未见。名之为下。昧见为中。明见为上。顶中三者。于彼诸行多心观中。初略一观。名之为下。略二已后。乃至于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观。说之为中。各二心观。说以为上。忍中三者。初于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观。名之为下。故毗婆沙云。观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文)如此释者。暖善根终位。不略观心。唯相续观之。顶善根初位。略一心观。故顶善根初。不同暖善根终。顶善根终位。各二心观忍善根初位。各一心观。故忍善根初。不同顶善根终。何云后位善根初同前位善根终哉。
  答。贞禅大僧都云。初略一观名之为下者。自不略观心。至略一心观。为顶善根下位云也。非谓顶善根初位。略一心观。顶善根初位。不略观心。同暖善根终位也。各二心观。说以为上者。自各二心观。至各一心观。为顶善根上位云也。非谓顶善根终位。各二心观。顶善根终位。各一心观同忍善根初位也。重意云。顶善根下位。略一心观者出终。顶善根上意各二心观者。举初也(云云)。
  问。宝法师意。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现修法念住。可通杂缘不杂缘耶。答。可通杂缘不杂缘也。两方。若通杂缘不杂缘者。宝法师释如是暖顶二种善根。初安足时。唯法念住之论文云。双明二善。初安足时。行修唯杂缘法念位也(文)如解释者。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现修法念住。唯限杂缘(见)若依之尔者。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广缘四谛。所现修法念住。何不通杂缘不杂缘哉。
  答。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唯法念住现之中。缘苦集道三谛杂缘法念住现起。缘灭谛不杂缘法念住现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于宝法师解释者。缘苦集道三谛有杂缘不杂缘法念住之中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唯杂缘法念住现起云也。缘灭谛自本唯有不杂缘法念住。无相滥故。不论事也。·有杂缘不杂缘二种法念住之处。唯杂缘法念住现起(为言)。
  问。忍善根位。所现修法念住。可通杂缘不杂缘耶。答。可通杂缘不杂缘也。两方。若通杂缘不杂缘者。婆沙论中。说忍善根相云。现在唯一杂缘法念住。未来具四。似见道故(文)如此文者。唯限杂缘法念住(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忍善根位。所现修法念住。何不通杂缘不杂缘哉。
  答。忍善根位。唯法念住现起之中。缘苦集道三谛。杂缘法念住现起。缘灭谛不杂缘法念住现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于婆沙论文者。缘苦集道三谛。有杂缘不杂缘法念住之中。忍善根位。唯杂缘法念住现起云也。缘灭谛自本唯有不杂缘法念住。无相滥故。不论事也。有杂缘不杂缘二种法念住之处。唯杂缘法念住现起(为言)。
  问。颂文云。下中品同顶(文)尔者。中忍同顶者为说现修行相。为当论得修行相欤。答。就现修行相同之也。两方。若就现修行相同之者。中忍位渐减行相。何云现修同顶哉。若依之尔者。前后颂文。偏就现修论之。下中品同顶之文。何独就得修论之哉。
  答。披一段论文。思二修分别。上云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后四次忍唯法念下结上唯观欲苦。一行一刹那。世第一亦然。并就现修行相论之。准而按之。云下中品同顶。亦就现修行相同之也。但于中忍位。渐减行相。不可现修同顶云难者。中忍位初具观四圣谛境。具修十六行相。故就总相。云下中二忍与顶法同也。故光法师释此疑云。忍有三品。下中同顶。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此总想说。若别分别。于中品忍。虽初具观上下八谛。行相渐略。至后位中。谛亦渐略。次后当说(文)何况。设就得修行相论之。中忍位分。渐亦减谛。随减彼行。岂全同顶善根位哉。
  问。中忍满意。为二行相二刹那。为当一行相二刹那欤。答。随所留行相。一行相二行相。可不定也。两方。若二行相二刹那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六十一)中云。乃至极少唯以二心观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齐此名为中品忍满(文)婆沙论(五)中云。至一行相二刹那观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齐此名中忍(文)加之。见宝法师解释。或云至唯缘欲苦谛。一行二刹那前名中品忍。或述唯一行二念。名为中忍。勘妙乐大师所判释。都有三十一周。减缘减行。后但有一行二刹那心。观于欲苦名中忍满。任此等定判。中忍满位。一行相二刹那(见)若依之尔者。净影大师云。乃至于彼欲界苦下。唯观二行。是名中忍。圆晖法师。判如是乃至灭欲苦下二行相时。但有二行二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中忍满。中忍满位。二行相二刹那云事。今两师解释。尤分明也如何。
  答。于苦圣谛。有非常苦空无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位。可二行相二刹那也。所谓初观非常苦空减无我。次观非常苦减空。次观非常减苦。此观非常苦减空之中。后苦行相。观非常减苦之时。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位。净影大师定判。圆晖法师解释。即就留初非常行相入见道之者。二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云也。留后三行相。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位。可一行相二刹那也。其中暂就留苦行相入见道之者。显其相者。初观非常。苦。空。减无我。次观非常。苦。减空。次观苦减非常。此观非常苦减空之中。后苦行相。观苦减非常之时。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位。留空无我二行相入见道之者。中忍满位。一行相二刹那事。准之可知。正理。婆沙。两论之文。法宝妙乐二师之释。即就留后三行相。入见道之者。一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云也。见道暹法师解释云。次减欲界苦谛下。先除无我行。次除空行。次除无常行。留苦谛及苦行。谓一行二刹那心。名中忍满。留苦行相入见道之者。一行相二刹那心。名中忍满释。尤可为此义润色欤。若尔。随所留行相。中忍满位。二刹那心。或作二行相。或作一行相。其类不定。故论家定判。人师解释。虽似参差。更非相违也。
  重难云。圆晖法师释云。减欲苦下二行相时。观非常苦减空之时。二行相二刹那心。为中忍满位(见)观非常减苦之时。即可增上忍位。何为中忍满位哉(是一)次。见净影大师处处解释。或(大乘义章)云。忍中于彼上下四谛。各十六行相。合有三十二。重观行。或(大乘义章一)述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观行。忍善根位。总有三十二番观行(见)苦观非常减苦之时。犹为中忍满位者。忍善根位。总可有三十三重观行。岂不背净影大师解释哉。(是二)。
  答。随所留行相。中忍满位。或二行相二刹那。或一行相二刹那。其类不定云义意。圆晖法师解释。实以难思。然而暂会之云。作一行相。减三行相之时。为中忍满位事。是必然也。作二行相。减二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满位。后念是中忍满位。有其相滥故。为显彼后念是中忍满位。云减欲苦下二行相时等也。非谓减二行相之时。二刹那心。俱中忍满位。亦非存作一行相。减三行相之时。增上忍位也。次。于净影大师处处解释者。中忍满位。二刹那心之中。作一行相。减三行相之时。与增上忍位同一行相故。以此二刹那观合为一番也。彼下忍位。虽数观上下八谛同观。上下八谛故。合为一番。准彼可思之也。
  问。暖等四善根。以得为体欤。进云。论云然除彼得(文)付之。于暖等四善根。论助伴体之时。何可除得哉。是以。四沙门果。以得为体(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不以得为体云事。诸论同述之。诸师举成之。故今论云。如是暖等四种善根。念住性故。皆惠为体。若并助伴皆五蕴性。然除彼得勿诸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本起暖等为求圣道。既得圣已。理不应起加行善根。以无用故。然得圣已。有成暖等。若得为体。即有暖等重现前过。由此暖等非得为体(文)正理论(六十一)云。暖等自性。皆惠为体。若并助伴。皆五蕴摄。定俱亦有随转色故。然除彼得。勿诸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故。然已见谛。不许暖等重现在前已见谛者。加行现前。成无用故(文)显宗论(三十)文。全以同之。婆沙论(四)中。上述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圣果已。顺决择分。不重起故毕。下举评家义云。若彼俱起。若后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种类同故。暖等亦尔。是故初说。于理为善(文)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不以得为体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四沙门果。以得为体云例难者。光法师即会此难云。沙门果体成就所显故。得是沙门果。暖等善根。圣不重起故。得非暖等(文)此释意云。述五因立四果。舍曾得胜道集断得八智。顿修十六行。由得果摄殊胜道总一得。得诸断得。四法四类八智得修无常等十六行相等之义。建立四沙门果故。云沙门果体成就所显也。此释源依婆沙论(四)沙门果成就所显故。沙门果得。是沙门果之文也。故四沙门果。以得为体。暖等四善根。是圣道近加行。可通痛入圣之后重现前过故。暖等四善根。不以得为体云也。
  重难云。若四沙门果。以得为体者。后果向道现在前后。前果得犹现前。岂无向果杂乱之过哉。
  答。光法师亦会此难云。果得虽起。所得果法。即不现前。故不相杂。故正理六十一云。又沙门果。诸相续得。虽亦许为沙门果体。而无八圣位相杂失。以诸安住胜果道摄者果摄。所得法必定不行故。安住果者。胜果道摄。诸所得法。亦不成故(文)此释意云。后果向道现在前后。前果得犹虽现前。所得果法。即不现前故。无向果杂乱之过云也。
  重难云。若尔。入圣之后。暖等四善根上。得虽现前。所得暖等四善根。不现前者。何可有圣道加行善根重现前过哉。
  答。见今论余处文。述以后三果向不离前果故。后三果向自本不离前三果故。后果向道现在前后。前果得犹现前。更非所痛。聊可有向果杂乱之分。会果得虽起所得果法。即不现前故不相杂。故无其过也。重意云。后果圣道现在前后。前果得犹现前者。可有大过。前果后果。极违背故。而后果向道与前果得不违背故。后果向道现在前后。前果得犹现起。更无其名苦也。
  亦寻云。宝法师今为一释。前果非是后向道摄。向后起得。不违理故。暖等是彼圣道加行。道后起暖等是违理故之释。其意如何。
  答。
  问。不净观。持息念。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以得为体欤。答。以得为体也。两方。若以得为体者。不净观。持息念。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有法后得故。入圣之后。彼得可现前。若以得为体者。岂无重现前过哉。是以。今论中。说暖等四善根相云然除彼得。勿诸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故(文)相例可同。
  若依之尔者。广见论疏定判。虽暖等四善根体除得。于不净观等功德。更不简之。知。以得为体云事如何。
  答。不净观。持息念。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是圣道远加行。不痛入圣之后。重现前义。故以得为体也。暖等四善根。是圣道近加行。可恐入圣之后。重现前过。故不以得为体也。重意云。不净观。持息念。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圣道远加行起之。余时乃至入圣之后亦起之。暖等四善根。唯圣道近加行起之。余时全不起之。故不净观等。不痛入圣之后。重现前义。暖等四善根。独付入圣之后。重现前过也。俱舍。正理。显宗。婆沙等诸论中。虽述暖等四善根体除得之旨。不云不净观持息念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体除得。即存此旨故也。
  重难云。见光法师。余处解释云。今生入圣。此身唯起暖等。入圣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设有起者。加行摄故。亦不能起(文)此释意。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以得为体者。岂无入圣之后。重现前过哉。
  答。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暖善根近眷属故。入圣之后。彼法体。亦不起之云许也。彼法上得。重现前事。不及遮之欤。
  问。暖善根初安足位。曾得道现起欤。答。不现起也。两方。若曾得道现起者。暖善根是见道近加行也。全不可云曾得道现起。是以。今论中。暖善根初安足位。唯未曾得道现起(见)若依之尔者。婆沙论(百八十八)中。说暖善根初安足位云。此曾得种姓故(文)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殊胜善根故。初安足后增进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现起也。故见今论等诸论定判。述暖等善根初安足后增进位。未来修念住行相之旨。若曾得道现起者。岂可有未来修哉。加之。今论云。若先舍已后得时所得。必非先之所舍。如舍已重得。别解脱律仪。以未曾熟修。大功用成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暖等善根。若先舍已复重得时所得。必非先之所舍。如人先舍别解脱戒已。后重得戒所得。必非先之所舍。以暖等善根。从无始来。未曾熟修。要由广大功用成故。于未曾得生钦重故得先未曾。舍已曾得不欣乐故。非得曾得以趣圣善求升进故(文)正理论云。若先舍已后重得时所得。必非先之所舍。由先舍已后重得时。亦大劬劳方得起故。于先所舍。不钦敬故。如先已舍别解脱戒。后重受时。得未曾得。暖等亦尔。后得非先(文)婆沙论(七)云应言不得。随尔所度。退已还生。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极难得故。未曾习故。用功成故。如别解脱戒。随尔所度。舍已复受。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说暖顶亦尔(文)任此等定判。暖等善根。初安足后增进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现起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此曾得种姓故之文者。暖善根以前。闻思二惠现在前位。多作十六行相毕。后起暖善根故。云曾得种姓也。非谓曾所得暖善根现起也。今论中。述暖善根后增进时。修同分念住行相云。由此种姓先已曾得(文)婆沙论文。准之可会也。
  问。暖等四善根。可有离染得耶。答。无离染得也。两方。若有离染得者。暖等四善根。是殊胜善根也。离染之时。辄不可得之。是以。见婆沙论处处之文。述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之旨。不可有离染得云事。
  若依之尔者。唯初尽遍修九地有漏德者。今论余处定判也。初尽智现前位。得修暖等四善根者。暖等四善根岂无离染得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殊胜善根故。唯加行得无离染得也。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六)述暖等四善根得舍相云。得者由加行故(文)或(七)答若退暖已。还生暖时。为得先时曾得暖不之问云。应言不得。随尔所度。退已还生。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极难得故。未曾习故。用功成故。如别解脱戒随尔所度。舍已复受。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说暖顶亦尔(文)或(四十五)云。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非由余缘。如暖顶忍世第一法(文)或(九十七)约世俗正见。述加得离欲得相。出加行得之类。即举暖顶忍世第一法。出离染得之类。无举暖等四善根。或(百四十四)约非学非无学善意根。述加行得离染得相。出加行得之类无举暖等四善根。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无离染得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初尽智现前位。可得修暖等四善根。云难者。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故。付入圣之后。可重现前之过。其体除得之法也。初尽智现前位。岂可修得之哉。若初尽智现前位。得修之者。钝根阿罗汉。退第四果之时。可退舍忍世第一法。上位所得修法。退住下位之时。必退舍之故也。若尔。宁不违初二亦退舍之理哉。何况。婆沙论(三)中。约世第一法。问为都胜故。说名第一。为分胜故。名第一耶。征设尔何失。次述其问意云。若都胜故。名第一者(乃至)又此岂胜初尽智时。所修善根。然修彼时。离一切障。所依清净。此法不尔(文)。此文既以世第一法。望初尽智位。所得修善根。论其胜劣故。明知。世第一法非初尽智位。所得修善根云事。若世第一法。非初尽智位。所得修善根者。暖顶忍前三善根。亦以可同也。
  问。已离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时。可得修前八品断者所起暖等善根耶。答。不得修之也。两方。若得修之者。已离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时。何可得修前八品断者所起暖等善根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云。离欲界一品染者。于离欲界一品染者所起暖等。亦得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具缚者。所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乃至)离无所有处第九品染者。于自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余处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文)准此文思之。已离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时。不得修前八品断者所起暖等善根者。于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宁可有得而不在身之身之义哉。
  答。已离欲染位所起暖等善根。八品断位所起暖等善根种类是别。体性各异。故已离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时。唯得修自位所起暖等善根。不可得修前八品断者所起暖等善根。其时彼前八品断者所起暖等善根。不得不在身。无得而不在身之义也。但于婆沙论文者。就一人前后位论之也。所谓于欲界烦恼。全未断位起暖等善根。一品断位起暖等善根。如是次第乃至于无所有处烦恼。八品断位起暖等善根。九品全断位起暖等善根之人。于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为言)非谓已离无所有处第九品染之后。初起暖等善根之时。得修前位所起暖等善根故。有得而不在身之义也。婆沙论中。明起灭尽定云。有具缚时起灭尽定。即彼进断一品染时。复起灭尽定。彼于尔时。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今所起者。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前。即彼乃至从时解脱练根得不动。彼于尔时。前诸位中。所起灭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今不动位所起灭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前(文)此文无诤。就一人前后位。于前位所起灭尽定。云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也。于暖等善根。随离染位述得而不在身。成就现在前之义。准之可思也。
  问。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外。可起余顺决择分善根耶。答。可起之也。两方。若起之者。净定分四种之时。能顺无漏。名顺决择分。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顺无漏之类难有哉。是以。见今论余处(七)文。破有余师。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义云。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起何作意(乃至)非于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文)若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余顺决择分善根者。宁可有此能破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余顺决择分善根(见)如何。
  答。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余顺决择分善根也。其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云若有先离欲界染者。依色界摄修所成惠。厌患生死。欣乐涅槃。多厌行俱作意。次第能引异类暖善根生(文)而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者。又正理论定判也。明知。能引暖善根生。修所成惠。亦顺决择分摄云事。何况。勘光法师余处(十五)解释云。今准此论及正理论。唯暖等四。顺决择分名殊胜善根命终舍。余顺决择分非是殊胜。命终不舍(文)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余顺决择分善根云事。此释亦分明也。加之。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二十四)出业是自业。此业不成就之类云。若初静虑顺退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等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已离染故。或易界地等故(文)此文意云。初静虑顺退分业自业此业不成就者。彼顺退分业所感异熟果。现前位。已离初静虑染。舍彼顺退分业故也。初静虑顺胜进分业。顺决择分业。自业此业不成者。于一相续依身。不可有此义。起初静虑顺胜进分。顺决择分。作顺后业之后。命终生上地之时。由易地故。舍彼顺后业毕。第三生等已后。还生初静虑。彼顺后业所感异熟果现前位。不成就能感业。故于第三生等已后。有此业不成就之义。顺胜进分。顺决择分。还生之时。不得法故也。故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余顺决择分善根。作顺后业云事。此文必然也。或(百六十三)出初静虑没。生第二静虑。第二静虑没。生初静虑者。往没还生时。舍不舍得不得法云。彼于初静虑顺胜进分。顺决择分。往没时舍。还生时不得(文)既生初静虑之人。所成就顺决择分善根故。非暖等四善根云事无疑。亦许还生之义。非圣者云事。勿论也。但于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顺无漏之类难有云难者。异生所起之净定。其类非一准。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何无能顺无漏之类哉。次于今论余处文者。暂回愚推云。上三静虑摄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暖等顺决择分善根。入圣之后起之。可为圣道出心之类无之(为言)其故今生依上三静虑。入圣之后者。前生虽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摄共相作意殊胜善根。经生故舍之。今生或有唯从暖善根起之入圣之类。或亦虽有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摄共相作意殊胜善根之类。圣道加行善根故。入圣之后不可起之。圣道无间起何何共相作意哉破也。非谓总不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摄共相作意。殊胜善根。何为相违哉。何况。光法师释此文云。虽于彼地过去曾修共相作意殊胜善根。经生舍故。今生起者。决择分收(文)而依上三静虑起暖善根之人。任依本必见谛之理故。入圣已前。不可有经生之义。明知。过去曾修共相作意殊胜善根。经生舍故者。非暖等善根云事。若尔。此释还为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余顺决择分善根之证。更非难势之端哉。
  相承义云。异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余顺决择分善根。亦依上三静虑。入见道人。圣道无间起共相作意之类。可有也。
  但于今论余处非于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之文者。取出一类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不起余共相作意善根之者。如此破也。有余师意云。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者。一类无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暖等善根之者。圣道无间起何共相作意哉(为言)。
  问。今论意。依第四静虑。起忍善根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顺决择分所摄心品哉。
  答。可起之也。两方。若起之者。今论意。定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故。顺决择分无间不可起顺住分。顺胜进分。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散善。故不可起色界生得慧闻慧。若尔。今此忍善根位。何可起非顺决择分所摄心品哉。若依之尔者。忍善根位。时分既广。设虽今论意。何不起非顺决择分所摄心品哉。
  答。今论意。依第四静虑。起忍善根之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顺决择分所摄心品也。若不起之者。宁可有出观之义哉。故推其心品生起次第。第四静虑。顺决择分。无间起第三静虑顺决择分。第三静虑顺决择分无间起第二静虑顺决择分。第二静虑顺决择分。第二静虑顺决择分无间起初静虑顺决择分。初静虑顺决择分无间起欲界善心可出观也。
  重难云。婆沙论(五)中。述忍独名顺谛。非暖顶故云。以忍位中无杂作意。暖顶位中。有杂作意故。意暖顶位。数复起欲界善心。观欲界苦。为间杂已。复能引此善根现前。忍位不尔(文)如此文者。忍善根位。总不起欲界善心(见)如何。
  答。忍善根位。虽起欲界善心。非数数起之。故对暖顶二善根位。数数起欲界善心。云忍位不尔也。非谓忍善根位。总不起欲界善心。全非相违欤。
  问。初苦法忍位未来可修四念住耶。答。可修四念住也。两方。若修四念住者。现修既限法念住。得修何通四念住哉。是以。人师解释中。释初苦法忍位。现修。同限法念住(见)若依之尔者。暖顶二善根。初安足位现修。唯限法念住未来广修四念住者。性相之所定也。初苦法忍。相例可同如何。
  答。初苦法忍位。现修。唯限法念住。未来可修四念住也。故婆沙论(百八十九)云。若入正性离生。苦集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文)但于现修既限法念住。修得不可通四念住云难者。现修断对治道故。唯限法念住。未来修别缘道故通四念住也。次于人师解释者。婆沙抄(一本)中云。如苦法忍现行修。唯法念住。得修未来苦法忍。唯法念住。见道明了道故之释欤。若尔。既违婆沙论文。更不可依用之。
  问。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闻慧现前位。非灭现观四心现前位。依四静虑。未曾得心品现前位。必得修受念住欤。答。必得修之也。两方。若必得修之者。心品现起非一准。何必得修受念住哉。是以。人师解释中。不必得修之(见)若依之尔者。既未曾得心品现起位也。必可得修受念住哉。何况。于法念住者。必得修之(见)相例可同知何。答。见婆沙论文。上述入正性离生。十六心间所修念住。有其不同毕。云从此以上。一切圣者。起未曾得善根。现在前时。未来皆修四念住十六行相。唯除闻慧。思所成慧。及入灭定微微心时(文)准此文。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闻慧现前位。非灭现观四心现前位。依四静虑未曾得心品现前位。必可得修受念住也。但于人师解释者。婆沙抄中。总缘非我观。现修得修俱唯杂缘法念住(见)释意欤。若以此释。为其疑者。此释既违婆沙论文。更不可依用之。
  问。宝法师所引婆沙论中。明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等四句分别相。致三重问答。尔者。第一重四句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者。于初静虑烦恼中。可亘未离已离二类耶。答。可亘未离已离二类也。两方。若未离已离二类者。披宝法师所引婆沙论文。明第一重四句分别相。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之句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染(文)如此文者。于初静虑烦恼。不亘未离已离二类(见)何况。成就彼离系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于初静虑烦恼。不亘未离已离二类(见)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世第一法。种类是万差。彼离系得。成就不成就。非一准。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之类。于初静虑烦恼。何不亘未离已离二类哉。
  答。委按婆沙论三重问答。四句分别相。第一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者。于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无漏离系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非于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离系得故云尔也。第二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者。于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有漏离系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非于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离系得故云尔也。第三重四句分别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者。于所成就。非所成就。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也。故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离系得之句。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染者。不必限未离初静虑染一类。依初静虑入见道人。未离初静虑染。依第二静虑入见道人。未离第二静虑染。依第三静虑入见道人。未离第三静虑染。依第四静虑入见道人。未离第四静虑染。皆举之也。虽各成就自地世第一法。未离自地染位。不成就彼世第一法之上。无漏离系得故也。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位染。不云何地事。广取依四静虑入见道人。各未离自地染位故也。第三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之句。云谓若依未至定。或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彼未离初静虑染。一类依上三静虑。入见道人。各未离自地染位。虽不成就自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无漏离系得。成就下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离系得故。此句之中不取之。唯举依未至定。或初静虑中间。入见道人。未离初静虑染位也。一段论文。如此得意之时。第一法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之句。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染之文。既举未离初静虑染。已离初静虑染二类。依此文可限未离初静虑染一类云难。更不可来欤。但依初静虑入见道人。已离初静虑染位。亦可有此义。何唯举未离此地染一类哉云疑。尤可然也。即出其类者。凡位已离初静虑染。依初静虑入见道人。未起第九品胜果道位。并依初静虑入见道人。已离初静虑染之后。修练根未起第九品胜果道位。同可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无漏离系得之类也。然而论文。先就其相显。暂举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染一类。委论之者。可有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已离此地染之类也。
  寻云。以何得知。第一重四句。唯就无漏离系得分别之云事。答。见婆沙论一段之文。明第二重四句。云有余依彼有漏离系得。作如是言。唯就有漏离系得分别之述第三重四句。云有余依一切世第一法。及彼一切离系得。作如是言。通就有漏无漏离系得分别之。明知。第一重四句唯就无漏离系得分别之云事。依之婆沙抄释此文云一据无漏得。二唯有漏离系得。三俱得二得以明四句(文)何况见第一重四句。出成就彼离系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命终生上地。不举未得世第一法。已离初静虑等染之类。若就有漏离系得分别之者。此句之中。何不举此类哉。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离系得之句。云谓若未能入正性离生位。无置简别之言。若就有漏离系得分别之者。岂不简已离初静虑等染之位哉。准此等之文思之第一重四句。唯就无漏离系得分别之云事。尤分明也。
  又寻云。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离系得之句。云谓若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彼未离此地染者。入正性离生之言中。可摄世第一法位耶。答入正性离生之言中。可摄世第一法位也今论。云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位。而能趣入正性离生。就正入论之。世第一法位。入正性离生云故也。
  问依初静虑入见道人。可修未至地世第一法耶。答。不修之也。两方。若修之者。见婆沙论文云。若依初静虑入正性离生。彼修二地见道。一地世第一法(文)此文无诤。不修未至世第一法云事。若依之尔者。未至地初静虑同一系缚地也。何不修之哉是以。依初静虑入见道人。修未至地现观边世俗智。相例可同如何。
  答。世第一法其体有漏非解脱离系。在地亦随界故。依初静虑。入见道人。不修未至地世第一法也。故婆沙论(四)中。云若依初静虑。入正性离生。彼修二地见道。一地世第一法。云三地现观边世俗智。若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彼修三地见道。一地世第一法。四地现观边世俗智毕。破有余师若依初静虑入正性离生。修二地世第一法。若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修三地世第一法云义云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作是说。则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者。应得二地世第一法。谓有寻有伺及无寻唯伺。若尔便违此文所说。云何有寻有伺若依有寻有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无寻唯伺。若依无寻唯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彼所得世第一法勿有此过。是故前说。于理为善(文)评家意。引发智论文。破有余师义。其旨实分明也。但于依初静虑。入见道人。修未至地现观边世俗智。云例难者。婆沙论(四)中。会此例难云。现观边世俗智。是见道眷属依见道修。如见道修自他地。彼智亦尔。世第一法。不如是故(文)。
  问。未至地世第一法。与初静虑世第一法。可为同类因耶。答。可为同类因也。两方。若为同类因者。见婆沙论(四)文。上举有余师。未至地初静虑中间三地善法。互为因故。修他地世第一法云义毕。评家破之不许。下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不修他地。故云世第一法非因长养。诸地不能互为因故(文)任此等之文。未至地世第一法。不与初静虑世第一法为同类因(见)若依之尔者。未至地初静虑同一系缚处也。未至地世第一法与初静虑世第一法。尤可为同类因哉。
  答。未至地劣。初静虑胜故。未至地世第一法。虽与初静虑世第一法为同类因。初静虑世第一法。不与未至地世第一法虽与初静虑世第一法。为同类因。初静虑世第一法。不与未至地世第一法为同类因。故婆沙论中。破未至等三地世第一法。互为因故云义。亦述诸地不能互为因故也。重意云。未至地世第一法虽与初静虑世第一法。为同类因。上地故不修之。初静虑世第一法不与未至地世第一法为同类因故。虽下地不修之(为言)。
  问。世第一法位。可得修无漏道耶。答。不得修之也。两方。若得修之者。见今论余处(七)文。述色善三学四。不得修之(见)。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九十四)中。明得通行云。世第一法。现在前时。得一或二。未有所舍(文)如何。
  答。世第一法位。不得修无漏道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若得修之者。世第一法位。所修无漏道得。可现在前。岂无异生圣者杂乱之过哉。何况。见今论余处(七)文。明十二心得心多少云。色界善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谓彼善心及欲色界无覆无记。由升进故(文)若世第一法位。得修无漏道者。可有色界善心。现在前位。初得有学心之义。何可限色界及欲色界无覆无记三心哉。但于婆沙论文者。世第一法。现在前位。苦法忍得。在生相故。据得舍门得通行云也。非谓世第一法位。得修无漏道。恐非论义欤。
  问。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顺决择分摄欤。
  答。尔也。两方。若唯顺决择分摄者。婆沙论(五)中云。暖顶二善根。具顺退顺住顺胜三分。顶善根或具顺退顺进二分。忍善根具顺住顺胜二分。世第一法唯顺胜分(文取意)如此文者。暖等四善根。广通顺退分定等。非唯顺决择分摄(见)。若依之尔者。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殊胜善根也。四分定中。岂非唯顺决择分摄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唯作圣行相。四分定中。尤可唯顺决择分摄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三)中。明四分定相云。顺决择分者。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文)但于婆沙论。以暖等四善根。分别顺退分定等之文者。彼于顺决择分。随义门相顺一往分别顺退顺住顺胜三分也。非谓暖等四善根。实通顺退分定等。若就实论之者。岂可除顺决择分哉。既除顺决择分。明知。一往分别云事。故婆沙论(五)云。问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顺决择分善根所摄。与后定蕴所说四分。有何差别。答所依各异。谓此但依随顺见道总立一种顺决择分。于中义别。复开三种。后定蕴中。总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顺退者。名顺退分。若顺住者。名顺住分。若顺胜进者。名顺胜进分。若顺圣道者。名顺决择分。是故。此彼所依各异(文)。
  问。无色界可有顺决择分善耶。答。可有顺决择分善也。两方。若有顺决择分善者。见婆沙论(四)文云。无色界无余顺决择分。是故。无有世第一法(文)如此文者。无色界无顺决择分善(见)。若依之尔者。无色界心品。种类非一准。若有顺圣道之类者。何无顺决择分善哉。
  答。若依四分定中。顺决择分者。无色界可有顺决择分善也。以何知之者。见今论余处(二十八)文云。于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无漏。所以者何(乃至)顺决择分。能顺无漏。故诸无漏唯从此生(文)而若无色界。无顺决择分善者。依身在下地。起无所有处无漏定之者。何心无间起彼无漏定。无间可起何心哉。故无色界有顺决择分善云事。道理必然也。何况。见光法师余处(十五)解释云。若余决择。亦命终舍。无色亦有顺决择分。何故不说命终舍耶(文)无色界有顺决择分善云事。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无色界无余顺决择分之文者。就暖等四善根论之也。无色界无余暖顶忍所摄。顺决择分善。故亦无世第一法(为言)非谓总无暖等。四善根之外。余顺决择分善。何为违文哉。
  问。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感眼等五根者。暖等四善根。既憎背诸有。何可感眼等五根哉。是以。泰法师解释中。暖等四善根不感眼等五根(见)若依之尔者。见今论并婆沙论文。虽述暖等四善根。唯为圆满因。不为牵引因之旨。无遮感眼等五根之义。知可感之云事如何。
  答。此事颇难测。暂可存二义也。或一义云。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也。故今论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蕴异熟。为圆满因。不能牵引。憎背有故(文)正理论(六十一)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蕴异熟。为圆满因。不能牵引众同分故。极厌诸有。欣圆寂故(文)。显宗论(三十)文。全亦同之。婆沙论(七)云。谓此善根。厌背诸有。于众同分。但能圆满。不能牵引(文)此等论文。虽述暖等四善根。不感众同分之旨。不云于满果中。有不感之类。明知。暖等四善根。感眼等五根云事。但于暖等四善根。憎背诸有。不可感眼等五根云难者。厌背诸有故。虽不为牵引因。感众同分有漏善根。故能为圆满因。感眼等五根也。次于泰法师解释者。既背此等诸论之说。强不可依用之。
  或一义云。暖等四善根。是见道近加行。厌背诸有故。不可感为生死根本眼等五根也。故泰法师。释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蕴异熟等之论文云。此四善根。是有漏故。能感色界五蕴异熟。故涅槃经是法执得色界五阴。然为助满。作圆满因。感得喜乐舍受心心所法。色触二处。四相及得。不能作牵引因。感命根众同分。眼等五根。以憎背有故(文)但于今论等文者。暖等四善根。不能为牵引因。感众同分。故偏简之也。不简尽满果之中。亦有不感之类欤。
  问。尊者妙音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修慧摄欤。答。非修慧摄也。两方。若修慧摄者。欲界无修慧者。有宗常途之谈也。设虽尊者妙音。何云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修慧摄哉。是以。泰法师余处解释中。述尊者妙音义云。暖顶是思慧(文)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上标四皆修所成。更无举异义。下述六地二或七。出妙音师说。明知。彼师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修慧摄云事。何况。勘净影大师解释云。尊者瞿沙说。此暖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摄。非无色界。彼说欲界亦有禅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摄(文)见妙乐大师定判云。若大论中。以随人故。并有欲定。未到中间。婆沙妙音。亦同此说(文)任此等所判。彼师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修慧摄之旨。尤分明也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欲界有修慧云事。人师解释。多虽述此旨。论家定判。未勘得其证。故任有宗常途之谈。彼师意。存欲界无修慧云义可得意也。若尔。欲界系暖顶二善根。唯思慧摄。非修慧摄可云也。是以。婆沙论(六)中。依彼师意。出暖顶二善根体云。此二自性。唯有四蕴。欲界中无随转色故(文)若修慧摄者。岂无随转色哉。正理论(六十一)中。破彼师义云。对法诸师。不许彼说。非闻思所成顺决择分故(文)准今能破之文。思彼所破义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非修慧摄被得。但于今论。四皆修所成之文者。依正义意如此云也。非谓二或七之义。亦唯修所成欤。次于净影妙乐两师解释者。既非自宗祖师定判。强不可劬劳欤。
  重难云。婆沙论(七)中。述暖等四善根位。现在未来修念住行相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初忍及增长忍。如初暖及增长暖说(文)如此文者彼师意暖顶二善根。有未来修(见)。若有修者。岂非修慧摄哉。答。此难恐似不辨文意。此文意云。尊者妙音意。初忍色界善根。未曾得种姓。增长忍色界善根。已曾得种姓故。如正义意。初暖及增忍暖意。现在未来修念住行相(为言)非谓彼师意。初暖及增长暖位。有未来修也。
  重寻云。若尔。彼师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为唯思慧摄。为当通闻慧摄欤。答。暖等四善根。是道近加行殊胜善根故。彼师意。欲界系暖顶二善根。唯思慧摄。不通闻慧摄也。故勘泰法师余处解释云。依正量部论。及尊者瞿沙说。暖顶是思慧。忍及第一是修慧(文)。
  重难云。准正理论。非闻思所成。顺决择分故之能破文推之所破义意。存欲界系。暖顶二善根。通闻思二慧摄(见)欤。答正理论。能破文意。总显闻思二慧。非顺决择分之旨也。非所破义意。存欲界系暖顶二善根。通闻思二慧摄故如此破欤。
  问。尊者妙音意。暖顶二善根。为唯依欲界为当通依色界欤。答。通依欲色二界也两方。若唯依欲界者。披今论并正理论文。述六地二或七。彼师意。暖顶二善根。通依欲色二界(见)若依之尔者。婆沙论(六)中。述彼师义云。顺决择分有欲界系。有色界系。欲界系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顶(文)此文无诤暖顶二善根。唯依欲界(见)加之婆沙论(七)中。述彼师义。云初忍及增长忍。如初暖及增长暖说。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类念住行相判。若暖顶二善根。通依色界者。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已曾得种姓也。何不得修余谛念住行相哉。
  答。广披有宗依凭论藏。委寻尊者妙音宗义。今论中。释六地二或七之颂文云。或声为显二有异说。谓暖顶二。尊者妙音说。依前六及欲七地(文)正理(六十一)显宗(三十)两论之文。全亦同之。杂心论(五)云。谓余或依七者。暖顶亦六地。尊者瞿沙。欲令欲界亦有(文)任此等论文。尊者妙音意。暖顶二善根。通依欲界未至中间及四静虑七地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欲界系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顶之文者。珍海已讲会云。对后二善根。唯色界系。以初二善根。暂属欲界系也。婆沙论意。实存彼师意。暖顶二善根通依七地故。全非相违也(云云)次于婆沙论意。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类念住行相云文者。对后二善根。唯色界系。以初二善根。暂属欲界系之日。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未曾得种姓故不得修不同类念住行相云也。以实论之。暖顶二善根。通依色界故。忍善根初安足位。可得修余谛念住行相也。
  重难云。见旧俱舍论(十六)文云。大德瞿沙说。前二决择分能善根。以七地为依处。或依欲界地起(文)如此文者。尊者瞿沙义中云。或云暖顶二善根。通依七地。或云唯依欲界之异说可有(见)若尔。俱舍婆沙两论之文。各述一师义也何及会通哉。
  答。旧俱舍论文。非举各别二师异义。只欲显暖顶二善根通以七地为依处之旨。云或依欲界地起也。
  贞禅大僧都云。见婆沙论文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说。欲界善心无间。有未至定。或初静虑或静虑中间。或第二静虑现在前。彼四无间欲界善心现在前。如超定时。初静虑等无间超第二静虑等。而第三静虑等现在故。尊者妙音意。虽述欲界第二静虑相生之旨。不许欲界第三静虑等相生之义。而彼师意。若暖顶二善根。唯依欲界者。依第三第四静虑。入见道人。欲界顶善根无间。宁可起第三第四静虑忍善根哉。如彼佛及麟喻独觉。依第四静虑一座起暖等四善根之人。此事实不可得也。以此道理推之。彼师意。暖顶二善根。通依七地云事。是必然也(云云)。
  问。尊者妙音意。顶善根中。自暖善根。劣类可有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此类者。见婆沙论文。述彼师义云。顺决择分。有欲界系。有色界系。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顶(云云)如此文者。顶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类。不可有(见)何况。世第一法中。自忍善根劣之类无之(见)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六)中。述彼师义云。暖有三品。顶有六品(文)若尔。以顶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时。可有顶善根劣。暖善根胜之义哉如何。
  答。此事颇难测。暂可存二义也。或一义云。尊者妙音意。于欲界系顺决择分善根。大分二类。下者名暖善根。上者名顶善根。故顶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类不可有也。但于婆沙论。暖有三品。顶有六品之文者。暖善根三品分齐之中外。顶善根别有六品云也。故净影大师(大乘义章十一)释云。或分十八。如瞿沙说。前二善根。名之为动。就此动品别有九。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暖有三品。顶中有六。后二善根。名为不动。此不动中。亦有九品。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后合说。故有十八(文)文意云。暖善根有三品。顶善根有六品。合为一个九品。忍善根有八品。世第一法唯有一品。合为一个九品。故婆沙论(六)中云。尊者妙音说曰。暖有三品。顶有六品。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上上品者。总有二个九品(为言)。
  或一义云。尊者妙音意。存上能兼下之旨。云暖善根有三品顶善根有六品。故以顶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时。可有顶善根劣。暖善根胜之义也。故妙乐大师(释签三)释云。瞿沙说。九品上能兼下。故顶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暖有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种。意亦如前(文)但于婆沙论。下者名暖。上者名顶之文者。顶善根中。下三品类。暂摄属暖善根。以其中三品。独为顶善根。暖善根分齐之外。别立之故。云下者名暖。上者名顶也。次于世第一法例难者。世第一法近见道故。不能兼下。故无自忍善根劣之类也。
  问。尊者妙音意外。暖顶二善根。依欲界云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广披论疏定判。未见尊者妙音之外。有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者。出婆沙论(四十三)定判。欲界何无相似暖顶二善根哉。何况。见婆沙论(四十二)文云。有作是说。欲界具有三慧(文)此师意。若许欲界有修慧者。何无暖顶二善根哉。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杂心等论说。勘光师。宝师。神泰。圆晖等定判。未见尊者妙音之外。暖顶二善根。依欲界云义。明知。无此义云事。但于婆沙论。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之文者。就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功德论之。暖顶二善根。是见道近眷属。殊胜善根故。欲界无相似暖顶二善根也。次于婆沙论。有作是说。欲界具有三慧之文者。见次下文。云欲界修所成慧者。如现观边世俗智空空。无愿无相无相。三摩地俱。及尽智时。所修欲界善根相应。然极少故。诸处不说。欲界摄修所成功德之中。不举暖顶二善根。定知。此师意。欲界虽有修慧。无暖顶二善根云事。重按此师意。功德依地。如正义意存之。欲界摄功德之中。有修所成类云也。
  重难云。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四十三)云。欲界虽无顺决择分。而亦有彼相似善根(文)既云有相似顺决择分善根。何无相似暖顶二善根哉。或(八十二)云。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种子。乃至亦有相似灭定(文)若许欲界有相似灭尽定者。岂无相似暖顶二善根哉。
  问。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义可有哉。答。可有二义也。两方。有此义者。见正理论文云。除增上忍。世第一法。余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天处。亦续现前。所除亦依天处初起(文)如此文者。不可有此义(见)。若依之尔者。行者意乐。非一准。何无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义哉。
  答。此事颇难测。暂可存二义也。或一义云。以道理思之。起下忍毕。命终生六欲天之后。初起中忍之类。可有也。但于正理论文者。增上忍。世第一法。同唯一刹那法故。天中得道之人。天中起增上忍。世第一法。是必然故。就显暂除增上忍。世第一法也。委论之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类可有也。
  或一义云。正理论文。既云所除亦依天处初起。述唯增上忍世第一法天处初起之旨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义。不可有欤。天中得道之人。必于人中初起中忍毕。命终生六欲天之后。亦可起中忍欤。
  (写本云)正嘉二年九月十日(未时)于东大寺知足院别所草庵抄之毕去中夏晚夏之间访明师而草按之此七月八月之后调纸笔而清书之当处论义其数依繁多此卷抄出结集为两帖愿依此微功结值遇大圣慈尊之缘愿答此恳志遂往生兜率内院之望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五十七夏腊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