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十二卷抄

  问。论中明一刹那量云。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文)宝法师意。可云经义耶。进云。宝法师释云。经部答(文)付之。论文无有简别之言。何云经部义哉。是以。光法师不判经部义哉。何况。正理论中。虽破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之初师义。无破第二师今义。若经部义者。正理论师。何不破此义耶。
  答。论文述一刹那量。举三师异说之中。出第三师义云。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文)第三师义。始置对法诸师之言。故前二师说。是经部义(见)故宝法师释经部答中有二。尤顺论文哉。但于光法师不判经部义云难者。有部义中。亦有此义故。别不释经部义欤。次于正理论中不破此义云难者。此义不违有部义。故更不破之欤。
  重难云。光法师余处释三者意势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至此势如意得意势名之论文。举一个问难云。若非间断。如至极远。度一极微。经一刹那。如何举心身。即至彼(云云)如此释者。度一极微。经一刹那者。是可有部义(见)如何。
  答云。宝法师意。论文所载。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者举经部义云许也。更非遮有部义中亦有此义。故光法师余处解释。全非相违欤。
  问。论中明一刹那量。举三师异说。第二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论云。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文)付之。日轮行度。一四天下之间。是一日一夜之时分也。寻其一四天下周围量。远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喻缮那也。所有极微。其数几许。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以行度一极微。为一刹那量者。所经刹那。随难称计。而任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之文。思一日一夜之刹那数量。当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依之宝法师释云。日夜刹那。唯有六百四十八万(文)若尔。行度一极微。为一刹那量云师义。岂不背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等之理哉。
  答。宝法师释此事作二解释。第一释云。一日一夜刹那与此刹那不同。日夜刹那。唯是算数之法。如此秤尺寸量极少之名。无佛法时。此数常定。此生灭刹那。即是诸法生灭之量。经部云。是诸法得自体顷。有部即是取果之顷也(文)此释意云。日夜刹那与生灭刹那。彼此自本各别。长短不同也。时极少刹那。是诸法生灭刹那量。一日一夜之间。所有刹那数量。不可称计日夜刹那。是算数譬喻之所及。更非时极少刹那云也。第二释云。二释时之极少。名一刹那。是数量时之名也。即是极少名一刹那。极多名劫等。刹那非不更有细分。劫非更无有多时。应更思之(文)此释意云。日夜刹那。生灭刹那。同是刹那。名言所摄也。本以时极多虽名劫。其劫中如非无大中小不同。本以时极少。虽名刹那。其刹那中。亦可有细分长短不同。故彼此更非相违云也。
  问。论文释坏劫相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文)今此地狱者。唯限无间地狱欤。答。唯可限无间地狱也。
  两方。若唯限无间地狱者。今论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文)婆沙论云。从此以后。捺落迦中。有情命终不复生。彼尔时。已度二十住劫二十坏劫。此为最初(文)两论之文。既无简别之言。明知。可通余地狱也。若依之尔者。今论释成劫相云。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文)以成劫满。思坏劫初。地狱无新生有情。为坏劫始者。唯可限无间地狱也。如何。
  答。准法尔后坏必最初成之理思之。最初坏处。最后可成也。故泰法师释云。法尔梵王后坏必最初成。若地狱初坏。必最后成故(文)婆沙论(百三十四)云。由法尔力。若处后空。彼必先住。若处先空。彼必后住(文)而论文云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有情初生无间地狱之时。为成劫满。故有情新生不生无间地狱之时。可为坏劫始云事文理实必然也。但于两论之文。无简别之言云难者。文实虽无简别之言。意唯可限无间地狱也。
  寻云。无间地狱坏毕之后。极热地狱等坏欤。答。不尔也。地狱坏时分。不过一中劫。故一中劫间。自无间地狱次第渐渐可坏也。
  问。论文云。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文)唯付未生有情论之欤。为当可通已堕有情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唯约未生有情论之者。有情业力不思议。受报之义。是万差也。设虽已堕有情。有受报未尽之类者。依定业力。何不引置他方地狱哉。是以。旧俱舍论云。若众生有定业。必应于地狱受报未尽。业引此众生。于余世界地狱受报(文)泰法师释云。业由未尽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文)若非已堕有情者。何可云受报未尽。判业由未尽哉。何况。勘婆沙论处处之文。地狱有情。现身移往他方地狱中(见)若依之尔者。见论文前后。上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下述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文相起尽。无诤唯约未生有情论之见。依之宝法师释云。应生不生名为坏劫(文)此释意。唯约未生有情论之云事。尤分明也如何。
  答云。此事虽有二义。暂可存唯约未堕有情论之云义也。其故设虽业力不思议也。于已堕有情。何可有引置他方之义哉。就中既云。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文)若有一劫等定报业之类。何可生将坏地狱哉。何况。住劫之末。生无间地狱之众生。不尽一劫寿命者。宝法师何可释地狱坏时不越中劫哉。若至坏劫时。尽一劫寿命者。于已堕有情。更不可有引置他方之义。爰知。约未堕有情论引置他方之义云事。加之。宝法师释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之论文云。此世界中。若不定者。容后时受。或全不受诸有定者。他方受也(文)若约已堕有情论之者。岂可有或全不受之义哉。约未堕有情论此义云事。解释实分明也。但于旧俱舍论文者。容受报未尽之者。引置他方地狱云也。更非约已堕有情。论引置他方之义。泰法师解释会通亦同之。次于婆沙论文者先见问词。或云若因破僧生无间地狱。寿命未尽。世界便坏者。彼中夭不。或云若诸有情。于劫将坏。余半劫在。破和合僧堕无间狱。有中夭不。述于坏劫时犯破僧罪之旨。故假设问非实义(见)答此问一师意。或云彼由业力引置余世界地狱中受。或云劫欲坏时。业增上力。飘置余界大地狱中。亦可述假设义门。何为实义相违哉。
  重难云。增壹阿含经(三十三)云。设复地狱中众生。宿罪以毕生天上。若他方刹土。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文)如现文者。已堕有情。移往他方世界(见是一)次。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毗婆沙师说。第四定摄净居故灾不能损由彼不可生无色天。亦复不应更往余处。由此证余界无净居天。若余世界中。有净居者。应如地狱移往他方。宁说不应更往余处(文)上云由彼不可生无色天。就已生净居天之类论之。邻之云应如地狱移往他方。约已堕有情论之云事。尤分明也(是二)次。宝法师释遍净天寿云。此天劫初成时。最初生容受六十四劫。于后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业。应移余界(文)上云于后生者皆不得也。下判若有定业应移余界。约已生遍净天之类。论应移余界之义(见)地狱例可同哉。(是三)。
  答。增壹阿含经文。实似难思。然而暂存一会通者。已生地狱之者。虽偿一生罪业。地狱宿罪犹未毕者。自地狱亦生地狱(为言)非云现身移往他方地狱欤次。正理论云。余世界中。有净居天者。可移往余世界中。净居天就未生净居天之类可论之。何可定就已生之类论之哉。次。宝法师。若有定业。应移余界之释。此界遍净天。劫初成时过毕之后。若有可受尽遍净天六十四劫之定业之类。可生余世界劫初成遍净天云也。此释意。何亦可定就已生之类谈之哉。
  或一义云。有情业力不思议也。地狱业因最强盛也。设虽已堕有情。何无引置他方之义哉。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之理。谁不信之哉。是以。旧俱舍论云。若众生有定业。必应于地狱受报。未尽引此众生。于余世界地狱受报(文)泰法师释云。诸有地狱定报业。应受一劫报者。至地狱空尽时。业由未尽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文)未堕有情。未全受报。何可云受报未尽。判业由未尽哉。何况。增壹阿含经云。设复地狱中众生。宿罪以毕。生天上。若他方刹土。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文)见婆沙论处处文。或(百十九)问若因破僧。生无间地狱。寿命未尽。世界便坏者。彼中夭不毕。彼无中夭云一师意云。彼由业力引置余世界地狱中受(文)或(百三十四)问若诸有情。于劫将坏。余半劫在。破和合僧。堕无间狱。中夭不毕。彼无中夭云一师意云。劫欲坏时。业增上力。飘置余界大地狱中(文)约已堕有情。论引置他方之义云事。此等经论之文。实分明也。彼云。劫将坏时。犯破僧罪。设虽假设之言。约引置他方之义。何亦云假设之义哉。加之。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毗婆沙师说。第四定摄净居。故灾不起损。由彼不可生无色天。亦复不应更往余处。由此证余界无净居天。若余世界中。有净若者。应如地狱移往他方。宁说不应更往余处(文)上云由彼不可生无色天。就已生净居天之类论之。邻之云若余世界中有净居者应如地狱移往他方。就已堕有情论之云事。尤分明也。加之。宝法师释遍净天寿云。此天劫初成时。最初生。容寿六十四劫。于后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业。应移余界(文)上云于后生者皆不得也。下判若有定业应移余界。约已生遍净天之类。论应移余界之义(见)地狱引置他方之义。例可同哉。但于今论文者。上云无复新生为坏劫始。只先述劫将坏相许也。下正述引置他方之义之时。未见唯限未堕有情哉。次宝法师。应生不生名为坏劫之释非难。彼释无复新生为坏劫始之论文故也。释业力引置他方狱中之论文之时。非云应生不生。何为疑难之端哉。
  问。论文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尔者。准知者。指引置他方义欤。答。只总傍生鬼趣坏相。可准知云也。两方。若指引置他方义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时人身内。无有诸虫。与佛身同。傍生坏故(文)如此文者。非指引置他方之义(见)。若依之尔者。见论文起尽。上述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毕。下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文相无诤可指引置他方之义(见)如何。
  答。由此准知傍生鬼趣者。只总傍生鬼趣坏相。准地狱坏相可知之云也。非唯指引置他方之义许也。故论具文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然各先坏本处住者。人天杂居者。与人天同坏(文)泰法师释此文。云由此准知下类。释傍生及鬼趣坏正(文)若尔。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全非相违。
  问。坏劫时。除地狱余趣中。可有移往他方义耶。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地狱是业果甚重之处。故可有移往他方之义。余趣中何可有此义哉。是以。论中虽述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于余趣中。未论此义哉。若依之尔者。设虽余趣中有决定业之者。何无移往他方之义哉。
  答。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者。就未堕有情论此义之义意者。设虽余趣中。有决定业之者。此界将坏之时。岂无移往他方之义哉。是以。宝法师释遍净天相云。若有定业应移余界(文)余趣中有移往他方之义云事。宝法师解释。尤分明也。但于论文余趣中未论此义云难者。暂从初举地狱欤。非云余趣中无引置他方之义也。
  问。北洲可造不善顺生业耶。答。可造之也。两方。若云不造者。于欲天既受不善果报。北洲何不造不善顺生业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云。北俱卢洲能造四种善业。三种不善业。除顺次生受(文)如何。
  答。当卷论文。云北洲命尽生欲界天。自北洲没。必生欲天者。性相之所定也。而于欲天既受不善果报。故北洲造不善顺生业云事。更不可疑之。是以。余处(十五)论文云诸处造四种。地狱善除现。不简北洲。不造不善顺生业哉。但于婆沙论文者。就引业论之也。更不可遮北洲造不善顺生满业矣。
  问。水灾风灾时。上生有情。必可生梵世耶。
  答。必先可生梵世也。两方。若如生梵世者。见长阿含经文(二十一)云。水灾起时。世间人即修第三禅道。身坏命终。生遍净天。风灾起时。此世间人。即修第四禅道。身坏命终。生果实天(文取意)如是文者。水灾风灾之时。上生有情。不生梵世(见)。若依之尔者。论中说火灾相。云命终并得生梵世中毕。余灾亦尔。如应当知(文)文相起尽。无诤水灾风灾之时。上生有情。必可生梵世(见)如何。
  答。水灾风灾之时。上生有情。必先可生梵世也。法尔必然之理。次第可上生故也。是以。论中说火灾相云。若时人趣。此洲一人。无师法然。得初静虑。从静虑起。唱如是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余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梵世中(乃至)若时梵世。随一有情。无师法然。得二静虑。从彼定起。唱如是言。定生喜乐。甚乐甚静。余天闻已。皆入彼静虑。命终并得生极光净天(文)正理论(三十二)婆沙论(百三十三)文。其意同之也。既云火灾欲起之时。直不生极光净天。先世生梵世之后。次生极光净天。故以之思之。水灾风灾欲起之时。必先可生梵世也。何况。今论云余灾亦尔。如应当知(文)婆沙论云。如说火劫世间坏时。有情上生。灾起时分。水劫风劫。广说亦然(文)水灾风灾之时。有情上生之相。可同火灾之时云事。此等论文。实分明也。加之。探玄记(十六)云。若生色界有三因。谓加法尔力。但器坏时。法尔有声。又不得越。次生二禅等。仍待火。至初禅始生二禅。仍风至三禅。始生第四(文)水灾风灾之时。上生有情。必先可生梵世云事。此释亦分明也。但于长阿含经文者。水灾之时。遂生遍净天。风灾之时。遂生广果天。故就遂可生留之处云尔也。更不遮先世梵世欤。
  重难云。见正理论文。云虽彼非无有中夭义。而广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寿中。始经少分。二十中劫顷。宁即命终。生极光净天。唯经二十中劫。即命终之类无之见。若水灾风灾之时。自梵世生极光净天。自极光净天生遍净天者。生极光净天。不及二十中劫。即命终之义可有哉。
  答。正理论中。生极光净天。唯经二十中劫。即命终之类无之者。谈常途相也。水灾风灾将起。有情自下天次第上生之时。法尔力故。有此义事。更非所遮欤。
  问。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欤。答。尔也。两方。若必下生者。众生造业感果。其义非一准。何必自上地下生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诸大梵王必异生摄。以无圣者还生下故(文)如此文者。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见)如何。
  答。有情业力。众生果报。是不思议。法尔所定。故大梵王。必依顺后业。自上地下生也。故今论云。初一有情。极光净殁。生大梵处。为大梵王(文)正理论云。诸大梵王。必异生摄。以无圣者还生下故(文)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之旨。两论之文。实分明哉。
  重难云。此界大梵王修中间定。造顺生业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何强遮之哉(是一)。
  次。定诸处有中夭除北俱卢洲。故大梵王可有中夭。若尔。何必自极光净天下生。可为大梵王哉。成劫时初静虑。以下无一有情故。自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事可然。大梵王有中夭之时。初静虑以下。可有多有情。故彼有情中。何无修中间定为大梵王之类哉(是二)。次。以无圣者还生下故者。多分自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故。从多分一往备。必异生摄之故也。何以之为定量。可定必自上地下生为大梵王哉(是三)。
  答。法尔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来。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往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全不可有也。必依顺后业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也。次。大梵王设虽有中夭。六十中劫之内。少分不受尽之。可名中夭。六十中劫之初中时分。不可有中夭。何可有替生别大梵王之义哉。次。述必异生摄之故。云以无圣者还生下故。从多分论之云事。甚不可然哉。
  问。大梵王坏劫时。上生极光净天。次成劫时。还生为大梵王义可有欤。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无此义者。造业感果。其相万差也。极光净天。亦非无中夭。何强遮此义哉。若依之尔者。正理论中。不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极光净天寿量。是八大劫也。而大梵王上生极光净天。即还生为大梵王之时分。才二十中劫也。时分长短遥异也。何可有此义哉。极光净天有情。虽非无中夭。依广大福业。受彼天果报之类。何才受彼天寿量三十二分之一分。忽可有命终之义哉。故正理论云。初一有情。极光净殁。生大梵宫者。即为大梵王。诸大梵王。必异生摄。以无圣者还生下故。上二界无入见道故。即由此故。无一有情无间二生为大梵义。既说大梵最后命终。极光净天。寿八大劫。二十中劫。世界还成。如何梵王。生极光净。受少寿量。还从彼殁。虽彼非无有中夭义。而广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寿中。始经少分。二十中劫顷。宁即命终。以此观知。余来生此(文)立理会疑之旨。如文可思之。
  重难云。水灾风灾之时。自梵世生极光净天。自极光净天生遍净天之者。于极光净天。不可经八大劫寿量。若尔。例彼思之。大梵王坏劫时。上生极光净天。次成劫时。还生为大梵王之义。何强遮之哉(是一)。次。自大梵天生极光净天。尽八大劫寿量之后。何无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哉(是二)次。杂阿含经云。佛告比丘。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无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文)如此文者。大梵王坏劫时。上生极光净天。次成劫时。还生可为大梵王见(是三)。
  答。水灾风灾之时。有情自下天次第上生。是法尔力。异常途相。故彼时生极光净天。才经少时寿量。是别事也。以之为例。不可难常途义相哉。次。法尔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分齐极光净天。下生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全不可有也。若许此义者。依身欲界。初静虑人。修中间定。造顺生业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义。可许欤。若尔。大可背文理故也。次。于杂阿含经文者。
  问。正理论意。极光净天有情中。唯经二十中劫命终类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
  两方。若无此类者。极光净天有情非无中夭。何无唯经二十中间即命终之类哉。
  若作之尔者。正理论中。不可有此义(见)如何。
  答。水灾风灾之时。上生极光净天之有情。不经二十中劫之前。即命终可生遍净天也。余时极光净天。有情之中。唯经二十中劫。即命终之类。全不可有也。其故依广大福业。既受彼天果报。宁可有才经二十中劫即命终之类哉。故正理论云。虽彼非无有中夭义。而广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寿中。始经少分二十中劫顷。宁即命终(文)以此文思之。极光净天等有情。有中夭者。随其所应。少分不受尽彼天寿量劫数许也。才受最少分寿量。即命终之类。无之欤。但水灾风灾。被通有情。自下天次第上之时。生极光净天。才受最少分寿量。即命终可生遍净天。是则法尔力。非常途相。故正理论中。不顾彼时。云八大劫寿中。始经少分二十中劫顷。宁即命终也。
  问。光法师释住劫时分。作二解释。初释意。初减以去。八万已上。住劫摄欤。答。尔也。两方。若住劫摄者。见光法师初解释云。二十住劫。前后相望。前有情福胜。后有情福劣。住中初劫。福最胜故。应合受用上妙境界。故下时极迟(文)若以初减以去。八万已上。属住劫摄者。宁可云下时极迟哉。设不言下时极迟。从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时分。何不等中间十八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云。从无量岁初减已去。方名住劫(文)如何。
  答。光法师初释意。以初减以去。八万已上。可云住劫摄也。是以。论云。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极十年。即名为初一住中劫(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准此论文。寿渐减时。方名住劫。寿未减时。是成劫摄(文)以初减以去。八万已上。属住劫摄云事。论疏定判。实以分明也。故初第二两释意。同以初减以去。八万已上。可云住劫摄也。两释意。自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时分齐等。更不可有长短差异。而以第二释意。思其初减时分。自无量岁减至八万岁之时分。可同自八万岁减至十岁之时分也。不云增时减时之迟速之释意。初减时分。同中间一增一减时分云故也。而初释意。第二劫等。已后有情。福渐薄故。增时稍迟。减时渐疾。故增减时分相望之时。增时迟。减时速也。初减时分若如第二劫等减时同速者。不可及一增一减时分。故对第二劫等减时速初减。云下时极迟也。对第二劫等增时。以初减时分。不云下时极迟也。如此得意之时。初释意。更无其疑者欤。
  问。光法师释住劫中第二十劫云。上至八万。多时经停(文)尔者。至八万岁毕多时经停欤。答。尔也。两方。若至八万岁毕。多时经停者。设虽增至八万岁之间。何无多时经停之义哉。是以。宝法师释此事云。此后一劫虽同十八。增至八万以增迟故。同前上下(文)如此释者。增至八万岁之间。多时经停(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此事。作二解释。述初释意。云至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时极迟。故初后劫等中十八毕。第二释意异之云。上至八万。多时经停。至八万岁毕。多时经停(见)如何。
  答。光法师第二释意。增时减时。不论迟速。故云上至八万多时经停。第二十劫增至八万岁毕之后。多时经停(为言)其旨如一方疑难之趣。但于宝法师解释者。与光法师第二释意可别也。
  问。婆沙论中述有说义云。十劫器世间成。十劫有情渐住(文)可正义耶。答。不正义也。
  两方。若非正义者。光法师引立世经云。十劫成器世间。十劫成有情世间(文)婆沙论有说义。既同立世经意。尤可正义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上举此义毕。下于如是说者义。云一劫器世间成。十九劫有情渐住(文)知十劫器世间成。十劫有情渐住云有说义。非正义云事如何。
  答。成中初劫起器世间。后十九中有情渐住。坏中后劫减器世间。前十九中有情渐舍者。俱舍。正理显宗。三论其文全同之。定知。有宗一同之正义也。故婆沙论有说意。十劫器世间成。十劫有情渐住者。可非正义也。故婆沙论(百三十三)云。问。几劫器世间成。几劫有情渐住。有说。十劫器世间成。十劫有情渐住。有说。五劫器世间成。十五劫有情渐住。如是说者。一劫器世间成。十九劫有情渐住(文)上二有说义。俱非正义云事。婆沙论文。亦分明也。但于立世经文者。光法师会此文云。立世经说。梵王十小劫独住。然后梵辅等生。彼经意说。以大梵王独一少故摄入器中。故说十劫成器世间。据梵辅已下。从多分说。故言十劫成有情世间。此论多少通论。故说十九劫成有情世间一劫成器世间(文)宝法师会此文云。立世经说。器及有情。成坏各十劫。与此不同者。彼说。梵王先生。十劫独住。后梵辅等次第生。故知梵辅已下。十劫成也。若兼梵王。十九劫成。梵王入成器中故十劫也。故知。梵王劫坏后十劫独住(文)泰法师会此文云。若依立世经。十劫器世间成。梵王一人。入器世间摄。十劫有情次第住(文)诸师会通。其意一同也。即其意云。立世经意。成劫初十劫间。大梵王已虽下生。唯大梵王一人。是少故。器世间中摄入之。云十劫成器世间也。故不可违后十九中。有情渐住之意(为言)而婆沙论有说意。存成劫初十劫间。大梵王未下生。第十一劫。大梵王始下生。云十劫器世间成。十劫有情渐住。故背后十九中。有情渐住之意。违大梵王寿量。六十劫云文。故为不正义也。
  婆沙论有说意。十劫坏有情。十劫坏器云义。非正义事。准之可思也。
  问。婆沙论评家意。述大梵王相云。经于半劫。独一而住(文)尔者。指成劫二十劫欤。答尔也。两方。若指成劫二十劫者。成劫后十劫间。梵辅天等。亦可下生。何可有大梵王独一而住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思婆沙论文相起尽可指成劫二十劫见。
  答。婆沙论述大梵王独住等相。举三异说之中。出评家义云。应作是说。经于半劫。独一而住。经于半劫。与众共住。经于半劫。复与众别。二十中劫。量半劫量(文)经于半劫。独一而住者。指成劫间。经于半劫。与众共住者。指住劫间。经于半劫。复与众别者。指坏劫间也。但于成劫后十劫间。梵辅天等。亦可下生云难者。光法师释此事云。前有情世间中。引婆沙评家义梵王二十中劫。独一而住者。通初后说。初十劫独一而住。梵众生已。未敢共居。后经十劫。然始共居。故知。有二十劫(文)。此释意云。经于半劫独一而住者。通说成劫初后十劫也。初十劫间。大梵王实独一而住。后十劫间。梵辅天等。亦虽下生。恐大梵王之威势力。未敢共居。故犹有大梵王独一而住之义(为言)。
  问。解脱经所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者。第六十数欤。答。虽有二义。暂可存第六十数云义也。两方。若第六十数者。今论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重。为阿僧祇耶见。若忘失中间者。宁不背十十倍增之义哉。是以。光法师释云。阿僧祇耶。第五十二。于此六十数中其一。至论主出世现有前五十二。诸传诵者。忘失后八。若数大劫。至此六十数中。第五十二。阿僧祇耶。名劫无数(文)圆晖法师释云。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一数(文)加之。婆沙论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数。列阿僧祇耶毕云。此后更有八数。及前为六十数。积一一大劫。至此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数时名一劫阿僧祇耶(文)泰法师引此文毕云。依毗婆沙。有七师说。今俱舍文。取毗婆沙第三师说。若数大劫至此六十数中。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文)阿僧祇耶第五十二数云事。此等定判。谁可疑之哉。若依之尔者。旧俱舍论。并唐土人师解释中。阿僧祇耶第六十数见如何。
  答。阿僧祇耶者梵语。此翻云无数。若第五十二数者。宁可云无数哉。是以。今论云于此数中。忘失余八。全不云忘失后八。有何诚证。可判第五十二哉。何况。旧俱舍论云。间中有八处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数至第六十处。说名一阿僧祇(文)加之见香象大师处处解释。五教章云。如是展转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依此以数三僧祇也(文)探玄记(十五)云。准俱舍论。数至六十重。名一阿僧祇。此约小乘(文)任此等定判。阿僧祇耶。第六十数云事。实分明也。但于背十十倍增之义云难者。传诵者诵解脱经之时。忘失中间八数诵之故。实虽非十十倍增。附现所有数。诵十十倍增之旨也。次于光法师解释者。具举六十数之时。阿僧祇耶。虽可为第六十数。忘失中间八数。自当第五十二数。故付此现所数。云前五十二。云忘失后八也。婆沙论文。诸师解释。会通之旨。准之可思也。
  问。论文云。若余方便。亦得涅槃(文)今此涅槃者。可亘二乘涅槃耶。答。可亘二乘涅槃也。两方。若亘二乘涅槃者。宝法师释此文云。既有六十劫。或三生方便。亦得涅槃(文)如解释者。唯可限声闻涅槃(见)若依之尔者。涅槃之言是广。何不亘二乘涅槃哉。
  答。见论文前后上述如何不许愿长时修。无上菩提。甚难可得。非多愿行。无容得成。菩萨要经三劫无数。修大福德智慧资粮。六波罗蜜多多百千苦行。方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定应发长时愿毕。次难之云。若余方便。亦得涅槃。何用为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既举修少方便速得涅槃之类难之。故若余方便亦得涅槃之文。可亘声闻缘觉涅槃云事。道理实必然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若余二乘修少方便。亦得涅槃(文)但于宝法师正释者。暂就速得涅槃之类。先举声闻三生六十劫修行。略不举缘觉欤。故泰法师释此文云。若余三生方便亦得涅槃(文)唯举三生得脱之类。即亦此意欤。更非遮涅槃之言。实通缘觉也。
  问。增劫佛可出世耶。进云。论云。减八万至百。诸佛现世间(文)增劫佛不出世也。附之。诸佛大悲是广。普可利增减劫众生。何唯减劫出世。增劫不出世哉。何况。二十住劫之中。第九住劫。四佛既出世。后十一住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可出世欤。而增劫佛不出世者。上天下天之时分。不可相称哉。
  答。增劫之时。有情乐增。难教化故。佛不出世也。故论中问答此事云。何缘增位。无佛出耶。有情乐增。难教厌故(文)婆沙论云。唯于减时。佛出于世(文)加之。杂心论(九)云。劫减时。佛兴于此顺解脱师故佛是解脱师为舍生死出世说法增时众生向生死见转胜乐故。若尔时佛出世者则为空。于以众生不能舍生死极着乐故(文)增劫之时。佛不出世之旨。此等论文。尤分明也。但于增劫佛不出世。上天下天之时分。不可相称云难者。后十一住劫之中。十个减劫时分犹久。其间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有何所遮哉。一增一减之间。补处菩萨。于兜率天数死数生。以之。思之。十个减劫之间。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之时。上天下天之时分。何不相称哉。
  重难云。后十一住劫之中。诸佛出世不亘十个减劫欤。其故演义钞云。如大贤劫有二十增减为中劫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则一劫中容多佛矣(文)玄赞云。如贤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后第十劫弥勒佛出。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文)妙乐大师疏记之释。其意大同之。如此等解释者。第十五劫一减之间。九百九十四佛出世见。若尔。上天下天之时分。争可相称哉答。
  问。宝法师意。第九住劫。拘留孙佛等。四佛出世者。引何文证之耶。进云。宝法师引立世经第九卷。八小劫已过。十一小劫未来。第九一劫现在未尽之文证之也。付之。第九一劫现在未尽之文。虽见第九住劫。释尊出世之旨。未云第九住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出世。宝法师何引此文。证第九住劫拘留孙佛等四佛出世云义哉。
  答。勘立世阿毗昙论文。云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者。几多已过。几多未过。八小劫已过。十一小劫未来。第九一劫现在未尽。第九住劫。释尊出世(见)而贤劫经中。述拘留孙如来。人寿四万岁时出世。拘那含牟尼如来。人寿三万岁时出世。迦叶如来。人寿二万岁时出世。释迦牟尼如来。人寿百岁时出世之旨。更不云各别劫出世。故依立世阿毗昙论今文。拘留孙佛等四佛。同劫可出世得意也。故宝法师解释。强无其疑欤。
  问。贤劫最初出世佛。可得先佛补处耶。
  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得先佛补处者。既隔坏劫空劫成劫之时分。于何佛处得补处记别哉。若依之尔者。诸佛出世成道之习。得先佛补处可成正觉也。如何。
  答。思此事可有二义也。或一义云。贤劫最初出世佛。既隔坏劫空劫成劫之时分。故不可得先佛补处也。得先佛补处。出世成道者。被云一生所系菩萨。上生下生之时。常仪式也。如贤劫最初出世佛。少分不得先佛补处成正觉之类。强不可遮之欤。
  或一义云。贤劫最初出世佛。可得先佛补处也。诸佛出世。成道之习。必得先佛处。可成正觉。至贤劫最初出世佛。岂无此义哉。但至隔坏劫空劫成劫云难者。庄严劫之末。得先佛补处之后。此界坏劫等之时。生他三千界人天趣等。至此界住劫之时。上生兜率天。被云一生所系菩萨之后。下生人中可唱正觉也。例如释尊人寿二万岁之时。得迦叶佛补处之后。人寿千二百岁之时。上生兜率天。被云一生所系菩萨之后。人寿百岁之时。下生人中得菩提也。
  问。声闻种姓外可有别种姓部行独觉耶。
  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别种姓部行独觉者。今论云。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文)正理论云。然独觉乘。总有二种。一麟角喻。二先声闻(文)任此等论文。声闻种姓之外。全不可有别种姓部行独觉(见)若依之尔者。今论余卷(二十三)述转向余乘之义云。有余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文)此文无诤。可有别种姓部行独觉(见)如何。
  答。别种性部行独觉有无者。虽为古来之未决。任先德多分之义。有别种性部行独觉云义可存也其故。有情根性分万差断惑证果非一准。何无自本有部行种姓。求独觉菩提之类哉。是以。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七)云。转独觉种姓暖起佛或声闻种性暖(文)或(六十八)云。部行喻者。暖顶位中。转趣佛乘。不违理故(文)或(三十)云。若部行喻独觉。其力不可定说。以彼多是声闻种姓。后遇别缘得无学果(文)加之。今论余卷云。有余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文)显宗论(十七)云。部行独觉。修因时量。减百大劫。时无定限(文)任此等文理。声闻种姓之外。可有别种姓部行独觉云事实分明也。但于今论部行独觉先是声闻之文者。部行独觉。多分先声闻之类。故从多分。如此云也。非遮少分有别种姓之类。次于正理论。一麟角喻。二先声闻之文者。别种姓部行独觉。初发心时。由教力故。先声闻之言下摄之也。故光法师释说别种姓部行独觉相之论文云。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故。正理云。然独觉乘。总有二种。一麟角喻。二先声闻。若先声闻。如声闻说(文)既标故正理云。引合此文。明知。二先声闻之言下。可摄别种姓部行独觉云事。重意云。二先声闻者。广亘先声闻别种姓二类部行独觉。若先声闻者。唯当别种姓部行独觉。明转向余乘相故也。
  重难云。广披诸论说。委寻独觉相。部行独觉。有别种姓之类云事。全所不见也。所谓见今论余卷文。或云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九根。或述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全不见有别种姓部行独觉。加之。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七)说独觉种姓云。部行独觉。种姓不定。如声闻说(文)或(六十三)述九遍知成就云。部行喻者如声闻说。麟角喻者。如菩萨说(文)或(百七十)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云。独觉中部行者。如欲界声闻。麟角喻者如佛(文)此等诸文。并以部行独觉似同声闻见。若尔。先声闻之外。全不可有别种姓部行独觉哉。次。光法师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之释。为证据者。今论有余师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之文。有别种姓部行独觉云欤。若尔。部行独觉。先是声闻云师意。可云不许别种姓部行独觉欤。
  答。部行独觉。多分先声闻之类也。如云婆沙论文。以彼多是声闻种姓也。故此等诸论之文。从多分论之。更非遮少分有别种姓之类。次。今论有余说。彼先是异生之文。更非别种姓部行独觉之证据。彼声闻种姓异生离教力入圣道之时。得独觉称云也。后将入圣。独悟道故者。自本谈独觉种姓之类。故为别种姓部行独觉之证据也。彼此义门遥异。不足为相例欤。
  问。光法师释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论文作二解释。尔者。以何释判正义耶。进云。光法师判前解为胜。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第四胜果之时。离教独证胜果。转名独胜云初释。为正义云也。附之依解释定判。见论文起尽。只述先是声闻。未云前三果仅判得胜果时。未见第四果。何得论文。忽判前解为胜哉。是以。泰法师虽作二解释。更无判正不。何况。七生须陀洹果圣者。出无佛世。证第二第三果之时。岂无离教独证之义哉。若有离教独证之义者。以初果云先是声闻。指后三果。可云转名独胜也。依之。宝法师释云。部行独觉先是预流果声闻。彼后无佛时。进得胜果。故名独觉(文)此释意。以初果云先是声闻。以后三果。可名独觉见。加之。若云是先声闻。前三果人者。证声闻第三果之人。何总出无佛世。可证独觉菩提哉。
  答。光法师前解为胜之定判。非无深由。先思道理。独觉者。以麟喻为其本。而彼偏一向一果之人也。先声闻部行者。本是声闻种姓。更非独觉种姓。然而似同麟喻。有离教力得第四果之义。故得独觉名也。更以前三果。不可云独觉果。是以。婆沙论云。若部行喻独觉。其力不可定说。以彼多是声闻种姓。后遇别缘得无学果(文)。今论余卷云。至第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文)独觉果者。指无学果云事。此等论文。实分明也。若尔。前解为胜之定判。尤顺文理者欤。但七生须陀洹果圣者。出无佛世。证第二第三果之时。虽有离教独证之义。不可云独觉果。独觉果者。自本名第四果故也。故声闻种姓之人。所证第二第三果故。虽有离教独证之义。犹是声闻果所摄。不可云独觉果也。次于宝法师解释者。人师异释也。不必一准欤。即同光法师第二释意欤。次由教力证第三果之人。至无佛世。证第四果之义。更不可许之。先是声闻前三果人者。证第三果之时虽不由教力。独觉果者。自本名第四果故。出无佛世。证第三果。犹可摄属声闻果也。
  问。论中明部行独觉相。举二师异说。第二师意。唯限先是异生欤。为当可许先是声闻义耶。答。可许先是声闻之义也。两方。若不许先是声闻义者。设虽此师意。何不许七生须陀洹果圣者。出无佛世。独证第四果之义哉。若依之尔者。见论文。异先是声闻之义。述有余说彼先异生。定知。不许先是声闻之义云事如何。
  答。论中明部行独觉相。举二师异说。出初师义云。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文)此师意云。初先声闻部行独觉不许先是异生之义。彼住师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初果圣者也(为言)即可同婆沙论(四十六)评家云。如是说者。彼法尔成佛弟子相。乃至得极果。如五百仙人。在件师迦山中修道。本是声闻于无佛世。猕猴为现佛弟子相。彼皆学之。证独觉果。无学不受外道相故之义也。出第二师义云。有余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文)此师意云。为先声闻部行独觉之本。件师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凡夫也。起戒禁取修苦行故(为言)广论之时。非不许七生须陀洹果圣者。出无佛世。独证第四果。名先声闻部行独觉也。重意云。初师意。不许先是异生之义。第二师意。兼许先是声闻之义。是其今论二说差异也。

  问。论文云。麟角喻者。谓必独居(文)唯约一大三千界论之欤。为当可通十方世界耶.
  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唯约一大三千界论之者。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之人也。约十方世界。更难有并出之义哉。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麟角喻者。根极胜故。乐无故。当知如佛(文)如此文者。约十方世界。无并出之义(见).若依之尔者。他三千界非麟喻独觉境界。设虽乐独居。约十方世界。有并出之义。有何所遮哉。是以。约轮王者。虽述独如佛。岂非余世界出现哉。加之。婆沙论云。余世界中。有麟角喻独觉出世。无理遮故。如何.
  答云。此事虽有二义。暂可存通十方世界论之云义也。其故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设虽十方世界。辄不可有多类。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麟角喻者。根极胜故。乐独出故。当知如佛。必无有二并出世间。如舍利子。尚无并出。况麟角喻。胜彼多倍(文)既云乐独出故。当知如佛。亦述如舍利子。尚无并出一段之文无诤。约十方世界。唯可有一人(见)但于他三千界非麟喻独觉境界云难者。他三千界实虽非彼境界。根极胜故。无并出之义。何强疑之哉。次于轮王例难者。轮王就统领分齐。述独如佛。故约一四天下论之。麟喻依根极胜故。云当知如佛。故约十方世界论之义门。既异彼此。更非相例。次于婆沙论文者。指他三千界。云余世界也。彼一师意。他三千界。有麟喻独觉出世。故此世界。麟喻独觉。起他心智。缘彼云故。是不正义也。故光法师引婆沙论二说毕云。虽有二说。然无评家。前既不言有说。且以前说为正。又同婆沙前文(文)此释意。婆沙论正义意。麟喻独觉。约十方世界。唯可有一人(见)加之。婆沙抄云。麟角独觉。亦有二说。前说为胜。在他界中。亦无独觉故。众出独觉。如声闻说(文)此释意。以余世界中有麟角喻独觉出世。无理遮故之义。为不正义之旨。亦分明也。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云。麟角喻者。准佛应知(文)尔者。正义意。麟喻独觉。得缘麟喻独觉他心智义可有耶。答。可有此义也。
  两方。若有此义者。既决定不起智品也。何可有得彼之义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一段之文。上举佛缘佛他心智得不得之二说了。下云麟角喻者。准佛应知(文)论文无诤。麟喻独觉。缘麟喻觉他心智得不得。可有二说闻。而光法师以今此二说。俱判正义(见)若尔。正义意。麟喻独觉。得缘麟喻独觉他心智之义。可有被得。如何。
  答。约婆沙论今异说。大定邪正之时。或云麟喻独觉不得缘麟喻独觉他心智。或云得。而不现起之二说。俱无背道理故。对亦说能缘。亦说现起。余世界中。有麟角喻独觉出世。无理遮故云师义之时。以上二说。俱可为正义也。光法师判虽有二说。然无评家。前既不言有说。且以前说为正。又同婆沙前文。即述此意也。此判前说为正之内二说之中。强又判邪正之时。麟喻独觉不得缘麟喻独觉他心智云师义是胜。麟喻独觉。得缘麟喻独觉他心智云师义可劣也。既决定不起智品。不可有得能缘之义故也。故婆沙抄云。问。佛得缘佛他心智不。有说不得。无二如来俱出世故。有说得缘此说能缘。不说现起。虽无评家。前说为善。故论云。如来无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现所取境麟角独觉。亦有二说。前说为胜。在他界中。亦无独觉故。众出独觉。如声闻说(文)加之婆沙论(十八)云。非想非非想处。亦有十一遍行随眠。皆唯自地缘。无上地故。不缘上故。有说亦有他地缘者。然能缘定非现起定。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既无上地可缘。如何有能缘定。是故。说无于理为善(文)是又例证也。
  问。麟喻独觉。可得四无碍解耶答。可得之也。两方。若得之者。得四无碍解。专可由教力也。而麟前独觉。不藉教力。何可得四无碍解哉。是以。净影大师大乘义章云。或有功德唯佛。菩萨阿罗汉百余人皆无。谓四无碍。无诤愿智。边际智等(文)如此释者。麟喻独觉。不得四无碍解(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解释中。独觉可得四无碍解(见)如何。
  答。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之人也。何不得四无碍解哉。是以。论文云。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四无碍解故(文)既云独觉得四无碍解。定可当麟喻独觉也。何况。光法师余处释除佛所余一切圣者。所说六种。唯加行得。非离染得非皆得故之论文云。然婆沙明愿智无上智中。皆言。如是说者。若决定可得者。彼离染得。尽智时得故。后加行现在前。佛不加行。独觉下加行。声闻或中或上。然有愿智无诤智。由边际定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前。解云。婆沙通据少分故。说二乘亦有离染得。俱舍以二乘离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文)麟喻独觉。既最上利根之人也。岂非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决定可得之类哉。加之。婆沙论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云。佛定成就五十七独觉中部行者如欲界声闻。麟角喻者如佛(文)麟喻独觉。得四无碍解云事。此文尤分明也。但于麟喻独觉。不藉教力。不可得四无碍解云难者。麟喻独觉。初发心已后。虽不藉教力。极利根故。初尽智现前位。决定可得法。可得四无碍解也。次于大乘义章解释者。不云毗昙义者。何及会通哉。
  问。麟喻独觉。初发心可依教力耶。答。可依教力也。两方。若依教力者。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设虽初发心。更不可依教力。是以。光法师余处解释中。释独觉名言。上判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后将入圣。独悟道故。得独觉名毕。下云若麟角喻。唯独悟道(文)文相起尽无诤。麟喻独觉。初发心不由教力(见)若依之尔者。出生死证菩提。尤可由教力。何离如来方便说。可有出离得脱之义哉。是以。论文释独觉相云。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正教理故(文)如此文者。麟喻独觉。初发心可由教力(见)如何。
  答。出离生死。证得菩提。必由佛教力。设虽麟喻独觉。初发心何不由教力哉。是以。
  光法师释。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之论文云。又彼独觉。得宿命智。
  而能忆念过去所闻佛说教理(文)。宝法师释言独觉者。谓现身中。虽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之论文云。非唯因位不因教也(文)何况见今论处处之文。或(一)云。如理师言。显利他德。能方便说如理正教。从生死泥。拔众生出。不由威力与愿神通(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但由正教。济拔有情。令出生死(文)。或释独觉智胜之义云。久习多闻。胜思择故(文)或述殖顺解脱分善之义云。遇佛出世。殖此善根(文)宝法师释此文云。准此论。余时不能种殖。遇佛出世者。或亲见佛。或遇教法。知生死可厌。知涅槃可欣故能种殖解脱分也(文)加之婆沙论释殖顺解脱分善之相云。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文)任此等文理。麟喻独觉。初发心必可由教力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除最初发心。就中间发心部行独觉。云虽初发心由其教力。对之。判若麟角喻唯独悟道也。全非相违。
  问。提婆达多。当来所证。独觉菩提。部行麟喻中何。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部行独觉者。既不云有部。傥定可麟喻独觉也。是以。光法师余处。引婆沙论说云。如毗奈耶说。提婆达多。当于人寿四万岁时。来生人中。必定当证独觉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文)若部行独觉者。岂可云舍利子等所不能及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云。提婆达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顶著名利故。还退失暖。复断善根(文)而麟喻独觉是一坐成觉之人也。更不可云退暖善根断善根哉。
  答云。此事虽有二义。暂可存部行独觉云义也。其故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依第四静虑。一坐成觉。提婆达多。既退暖善根之人也。定可非暖喻独觉。又不可云昔起声闻暖善根毕。转成麟喻独觉。提婆达多。退暖善根者。不见曾所起暖善根故也。即推之可云别种姓部行独觉也。若尔。云舍利子等所不能及。全非相违。
  问。轮王出世可通增减劫耶。答。可通增减劫也。两方。若通增减劫者。轮王果报。是甚胜也。更不可有减劫出世之义哉。依之。婆沙论云。于唯增时。轮王出世(文)若依之尔者。杂心论云。转轮圣王。多于增时。出于世间(文)。多言所显。少分可有减劫出世之义(见)如何。
  答。见论文前后。偈颂结轮王八万上。
  长行述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减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轮王人寿八万岁已上时分出世故。通增减劫也。所谓二十住劫之中。自无量岁初减人寿八万岁已上位并十九增位。人寿八万岁时。轮王出世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准此论文。四辅轮王皆于人寿八万已上。方出世间(文)减劫唯限初减。增劫广亘十九增位。故多分增劫出世。少分减劫出世也。杂心论。转轮圣王。多于增时。出于世间之文。其意在之。加之。泰法师余处释如有能招转轮王业。要至人寿八万岁时。或过此时。方顿与果。非于余位。此亦应然之论文云。譬如有能招转轮王业。要至人寿八万岁时。或过此时。如劫初时无量岁等。方顿与果。非余劫减余位(文)自无量岁初减。人寿八万岁已上位。轮王出世之旨。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于唯增时轮王出世之文者。准杂心论。多于增时之文思之。从多分云也。从多分置唯言事。慈恩大师。因明大疏中。有例证也。
  问。萨婆多宗意。十万世界。可许多佛同时出世义耶。进云。论云。唯一世尊。普于十方。能教化故(文)付之。众多菩萨。同时发菩提心。俱修习菩提资粮至出世成道。何可有前后哉。何况。见余处论文云。三界无边。如虚空量(文)若唯限一佛者。教化力用。难及无边世界哉。加之。今论引梵王经。云我今于此三千大千诸世界中。得自在转(文)如此文者。一佛教化力用。不及余界(见)若一佛化用。不及余界者。他三千界。宁无能化佛出世之义哉。
  答。萨婆多宗意。定勿薄伽梵功能有碍。唯一世尊。普于十方能教化故。世尊功能。无障无碍。利益遍及十方世界。故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无多佛并出之义云也。是以。今论引舍利子经云。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有处有位。唯一如来(文)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之旨。今经文实分明也。萨婆多宗意。任此等文理。定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也。但于众多菩萨。同时发心修行云难者。设虽众多菩萨。同时发心修行。成道有前后。更有何过哉。次于余处论文者。自本谈世尊功能。无障无碍。普及十方。一切世界故。云三界无边如虚空量。更非所痛也。次于梵王经说者。即论会此文云。谓若世尊。不起加行。唯能观此三千大千。若时世尊发起加行。无边世界。皆佛眼境。天耳通等。例此应知(文)会通先在之疑难更非重矣。
  重难云。发心乍许同时。成佛必定前后云事甚难思哉(是一)。是以。见契经说云。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文(文)上举现在佛毕。下云亦复归命释迦文多佛并出云事。实分明哉(是二)次。证据所备。舍利子经云。有处有位。唯一如来者。是舍利弗尊者之言也。而他三千界。非彼境界。何以此文可证十方世界一佛出世之义哉(是三)。何况。今论引契经云。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有处有位。唯一如来。如说如来轮王亦尔(文)而轮王既有余界出世之义。如来例可同哉(是四)加之。余部意。依此等文理。许多佛并出之义哉(是五)。
  答。众多菩萨。同时虽发心修行。所化根机。有熟未熟。所修行业。有精进懈怠。故约成佛时。有前后事。更有何过哉。次。于契经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文之文者。释迦是现在教主。故别亦归敬之也。非云现在有多佛并出之义。次。于舍利子经说者。有处有位。唯一如来之文。实虽舍利弗尊者之言。佛不非之故。引备证据也。次。于契经如说如来轮王亦尔之文者。欲明一世界中二轮王不并出。如佛不并出云也。非云轮王如来其义全同。何违文哉。
  次。于余部说者。自部他部。宗义相分。立道理之旨。所存遥异。引证据之文。经说不同。至此一事。不足为疑者欤。
  问。轮王顺次生。必生欲天欤。答。受生之时。必生欲天也。两方。若必生欲天者。轮王种类。是万差也。何顺次生。必生欲天哉。是以。正理论云。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多得生天(文)多言所显。少分不生欲天之类可有闻。若依之尔者。今论云。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文)定得生天之言。无诤顺次生。必生欲天(见)。
  答。轮王出世之时。以十善业道。教化有情故。由此善业。顺次生必生欲天也。故今论云。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文)婆沙论云。转轮王出世时。以十善法。教导有情。此法必于欲界天中。受异熟果(文)轮王受生之时。顺次生。必生欲天云事。此等文理。实分明也。但于正理论多得生天之文者。轮王之中。有现身证阿罗汉果入涅槃之类。故置多言也。非少有生余处之类。故置多言也。
  寻云。轮王之中。有现身证阿罗汉果入般涅槃之类云事。证据有何处哉。
  答。婆沙论(百七十八)云。如世尊说。于末世人寿八万岁时。此赡部洲其地宽广。人民炽盛。安隐丰乐○有转轮王。名日銄佉。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成就七宝○其后不久。剃除须发。以信出家。勤修梵行。于现法中。成阿罗汉。即能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得般涅槃(文)是其证文也。
  问。四种轮王。俱可具七宝耶。答。俱可具七宝也。两方。若俱具七宝者。慈恩大师瑜伽论略纂云。余三轮王。虽皆轮。应银铜铁。别亦无余宝(文)如解释者。四种轮王。不必具七宝(见)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四种轮王。无简可具七宝(见)如何。
  答。四种轮王。金银铜铁轮。应虽别必可具七宝也。是以。见论文前后。上标如是所说。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毕。下云经说轮王出现于世。便有七宝出现世间(文)文相起尽无诤。四种轮王俱可具七宝(见)何况。次下轮文云。如是所说。诸转轮王。非唯有七宝与余王别。亦有三十二大士相殊(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四种非一。名诸轮王(文)四种轮王俱具七宝云事。论疏今定判。尤分明也。但于瑜伽论略纂解释者。
  问。论文云。有说彼地有净居天。故彼不遭诸灾所坏(文)尔者。他三千界。可有净居天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以此文证余界无净居天(文)付之世界安立。自界他方。其相可齐。设虽他三千界。何可嫌净居天哉。是以。于下三天。所无所遮之哉。何况。见余卷论文云。色究竟上。复有欲界。于欲界下。有色究竟(文)如此文者。他三千界有净居天云事。尤分明也。加之。若云有净居天故不为外灾所坏者。他三千界第四静虑。宁不为外灾所坏哉。
  答。论中释第四静虑不为外灾所坏云。有说彼地有净居天。故彼不遭诸灾所坏。由彼不可生无色天。亦复不应更往余处(文)
  若余世界中。有净居天者。应如地狱移往余世界中净居天也。而既云亦复不应更往余处。故余世界中。无净居天得意也。故光法师(二)释此文云。以此文证余界无净居天。故正理云。毗婆沙师说。第四定摄净居。故灾不能损。由彼不可生无色天。亦复不应更往余处。由此证余界无净居天。若余世界中。有净居者。应如地狱移往他方。宁说不应更往余处(文)但于余卷论文者。彼就世界重累云师义论之。今余世界无净居天者。就世界傍布云师义论之。既为别师异义。不可及会通也。次于他三千界第四静虑可为外灾所坏云难者。他三千界第四静虑虽无净居天。同是第四静虑之类。故不为外灾所坏也。
  重难云。
  或一义云。他三千界无净居天者。第四静虑量无边际云师意也。非云净居天唯限此世界。更不可有他三千界第四静虑可为外灾所坏云疑也。

  建长三年秋九月二十五日(申时)于东大寺知足院别所之草庵抄之毕俱舍论第十二卷者为去年总寺三十讲之当处之间为听闻加一见之次或访明师或任愚案为开后昆后学之慧解聊记一问一答之纲要不顾五旬之龄倾遥期一部之终功冥众必垂纳受善愿遂欲成就而已仰世上之无常遮眼心中之悲叹铭肝之间自去十五日之暮立出尊胜院蛰居此别所日日受持八斋戒品夜夜读诵一乘妙典终日记录俱舍问答寤寐奉唱弥勒宝号以忏悔过去现在甚重之罪障以欣求上天下生慈尊之值遇拟之今生无双之作善必为来生得脱之良因仰愿答此殷勤之诚心依此稽古之微功念念早舍离顺逆之妄缘生生必习学权实之教法矣。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满五十夏腊三十八)正和五年润十月一日于东大寺三面僧坊南诣深位坊寅克计驰笔了倩思上依之素意是为勤学之大劳□因顾下愚昧心仅疲书写之微功望古之圣训注似有耻□□之象踪业无益乎仍如形染□抄了而已。
  右笔兼学显门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