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十卷抄(上)

  问。宝法师意明无明十二处摄欤。答。十二处摄也。两方。若十二处摄者。宝法师释无明何义。谓体非明。若尔无明应是眼等等之论文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文)如此释者。明无明非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摄(见)。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明无明宁非法处摄哉。
  答。明者无漏慧。无明者愚痴。故十二处中。法处摄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宝法师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之释者。其体非明。非无明。法通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故。若体非明法名无明者。眼等六根。色等六境。应名无明难也。更非遮法处一分有明有无明欤。何况。正勘宝法师解释云。若体非明。名曰无明。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无漏明。并体非明。应名无明(文)既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无漏明。故无漏明者。十二处摄之旨。甚分明也。何隐一具文致其疑哉。
  问。论中释无明体。举多异说。尔者。论主正解意。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明所治无明(文)付之贪等烦恼。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义。难显无明别体哉。
  答。泛论之者。贪等烦恼。虽为明所治。明无明是敌对相翻法。以明所治无明为本故。云明所治无明之时。能显无明别体也。
  问。论主意可存无明实有义耶。答。不存无明实有之义也。两方。若存无明实有义者。论主意。专明经部宗义。何可许无明别体哉。是以。光法师解释中。论主意。不存无明实有之义见。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一段定判。释为显有体义不滥余之论文云。前二有过。论主正解。显无明有体。无非有过。解谁复能遮自所分别。然异慧类。别有无明。如食异心。此说为善之论文。述论主非经部师许取说一切有部。任此等解释。论主意。存无明实有之义云事炳然也。加之。显宗论(十四)中。难恶慧为无明体云义。引契经无明染慧。令不清净之文毕云。经主于此假作救言(文)论主意。若不存无明实有之义者。宁可判假作救言哉。
  答。论主意。明经部宗计不存无明实有之义也。故光法师意释不可说为余慢等论文云。经部诸师。不信无明别有实体。论主意。明经部故作斯难(文)但于光法师。前二有过。论主正解等之释者。云谓体非明。云应谓明无。云明所治无明。之三义中。明所治无明之义。不蒙若尔无明应是眼等之难。及若尔无明体应非有之难。故且云论主正解。为显无明有体。无非有过义。不滥余眼等无眼等失也。非谓论主意。实存此义欤次于光法师论主非经部师等之释者。论主实虽明经部无明假立之义。结归本宗故。云评取说一切有部也。准今论余处(五)有别实物。能持暖识。名为寿体。是说为善之文。光法师受此文。判论主评取说一切有部之释。可思之也。次于显宗论经主。于此假作救言之说者。论主如何不许诸染污慧。间杂善慧。令不清净。说为能染之救意。为显不叶经文旨趣。降之嘲云假作救言也。显宗论云。此救不然(文)全非论主意实存无明实有之义。故云假设救也。抑正理论(二十八)中。亦有此文。故举显宗论说为疑。未得其意哉。
  问论文云。如是恶慧。应名无明(文)尔者。举经部师义欤。答。非经部师义也。两方。若经部师义者。论中虽举此异说。未云经部师义哉。何况。显宗论中。亦举此说。知非经部师义云事。若依之尔者。披论文前后。案问答起尽。上难此义。引契经无明染慧。令不清净。之文。下救此难云。如何不许诸染污慧。间杂善慧。令不清净说为能染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经部救意(文)此释无诤。恶慧为无明体者。经部师义(见)如何。
  答。经部宗意。存无明假立之旨。故不云恶慧为无明体也。故光法师释如是恶慧。应名无明之论文云。此叙异计(文)若经部师义者。何不云尔哉。但于光法师经部救意之释者。论主意。明经部宗无明假立之义故。或云无明别有体。或云恶慧为无明体之二义。俱虽不许之。今此二义之中。无明别有实体者。有部义故。专不许之。且许恶慧为无明体云义一往救之也。实非存此义。例如经部宗意。眼见识见和合见三义之中。遂存和合见义。故虽破眼见识见二义。眼见识见二义之中。且*明识见义也。
  问。光法师释如何不许诸染污慧。间杂善慧。令不清净。说为能染论文云。经部救意(文)尔者。经部宗意。善慧种子。间杂染慧污名能染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
  两方。若有此义者。光法师释此文虽作多解释。未言善慧种子。间杂染慧污名能染哉。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种子现行间杂之时。何无善慧种子间杂染污慧名能染义哉。
  答。披论文前后。案难答起尽。如何不许诸染污慧间杂善慧令不清净说为能染者。恶慧为无明体云义。救契经无明染慧令不清净之文也。此救意云。恶慧无明能染慧者。染污慧种子间杂善慧。令不清净。或现行染污慧前后间杂善慧。令不清净。说恶慧无明能染慧(为言)文意以能间杂。即名能染也。若善慧种子。间杂染污慧。名能染者。善慧种子。不可有能染之义。若以善慧种子为能间杂。以染污慧为能染者。亦非能间杂即名能染。故无善慧种子。及现行。为能间杂。亦名能染之义也。今此疑问。非指论义欤。
  问。论文云。有执烦恼。皆是无明(文)尔者。论主意可许此义耶。进云。论文云此亦应同前理遮遣。不许此义也。付之今此所明无明者。十二缘起支中无明也。通贪等余烦恼云义。既叶道理。论主意。何不计此义哉。
  答。论中正显此义过非云。若诸烦恼。皆是无明。于结等中。不应别说(文)难破之趣。甚炳然也。但于今此所明无明者。十二缘起支中无明也。通贪等余烦恼云义。既叶道理云难者。十二缘起支中无明。其体唯自无明一惑也。见今论余处(九)文。述传许约位说。从胜立支名。于愚惑位。无明胜故。立无明支名也。更非以贪等余惑名无明。例如王行虽有臣从。王独胜故。总说王行。非谓云尔故于臣从立王名也。愚惑位立无明支名。其义同之疑难之旨。颇不可然哉。
  问。论中引契经说云。诸所有见(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见者。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诸所有见。谓五见也(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披今论所引经文前后。诸所有见之外。别列诸我我所执。明知。诸所有见者。五见中除身见余四见云事。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诸所有见。谓五见中除身见。是余四见(文)如何。
  答。诸所有见之言无所简。故宝法师释谓五见也。尤顺文相也。但于诸所有见之外。列诸我我所执云难者。宝法师会此疑云。正理论云。以过重故。故重说也(文)宝法师即次下引正理论。然于此中胜者。别说我我所执。是诸见根故。于见中别显二种之文毕云。此诸言流至见所理含摄一切见尽。以我我所。诸见根本胜故重说之(文)文意显也。法华经中。叹富楼那德云。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处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之人。聊可为今准例欤。次于光法师。谓五见中。除身见。是余四见之释者。此释所存。如疑难趣也。人师意。既别不可必一准欤。
  寻云。正理论中。述重说我我所执之旨者。光法师释。宁不背之哉。
  答。正理论中。正不云重说我我所执。只云然于此中胜者。别说我我所执。是诸见根故。于见中别显二种故。光法师我我所执。诸见根本故。别说之以为一类。非重说之得意。能顺正理论说也。
  问。论文云。岂不可说为余慢等(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等言。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等谓等取疑恚二惑(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案今论文起尽云。岂不可说为余慢等。七慢之中。我慢前举。故举慢等取余过慢。等五慢见。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岂不可说为余六慢。慢等等取过慢等五(文)加之。披正理论(二十八)文云为摄疑恚。说随眠言。契经随眠之言。既摄疑恚二惑毕。慢等等言。何可等取疑恚二惑哉。
  答。勘宝法师释始终云。贪见我慢。以经别说。不可说为贪见我慢。余慢疑恚。经既不说。宁知不是余慢等也。等谓等取疑恚二惑。此是异师意也○今详正理。此释自是一家之别。无决定证。知如说随眠如何。即知定摄疑恚不摄无明。言诸遍流。即谓我慢摄余六余若谓我慢摄余慢者。应但言慢。经不应以我慢标。别如说其爱。若谓以我慢胜别标。我名故知。诸我不摄余慢。如我我所见。此见言下。不摄四见。进退推寻。不能通释论主之难(文)按此释意云。详正理此释自是一家之别。无决定证。不信正理论说。自作别释。我慢之言。唯限我慢一种。随眠之言。摄无明得意。故余慢者。指我慢外余六慢。等言等取疑恚二惑。岂不为类性哉(为言)故泰法师释此文云。岂不可说为余六慢及瞋疑等(文)但于光法师释者。且任正理论为摄疑恚说随眠言之文。释慢等等取过慢等五也。两师定判。其意是异。各存边边道理。何可必一准哉。次于正理论为摄疑恚说随眠言之文者。宝法师意。自本正理论说之外作别释。故违正理论文。更不为痛也。
  问。名色者。唯限五蕴摄欤。答。可通五蕴及无为法也。两方。若唯限五蕴摄者。名色种类非一准。何唯限五蕴摄哉。是以。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名色者。不限五蕴摄(见)。
  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色如先辨今唯辨名之论文云。色如先辩。谓前界品色蕴中辩。今唯辩名。前文虽亦辩余四蕴。未说为名。故今分别(文)如此释者。名色者。唯限五蕴摄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广论名色体性之时。名通非色四蕴及三无为法也。诸法名在非色分中。三无为法同非色法故。名为名也。故光法师余处释唯邪见一名色处起之论文云。色蕴是色。余四蕴及择灭是名。邪见不缘虚空非择灭。此中不说是名。所摄言。非色法□□者。婆沙云。诸法有二分。谓色非色。名在非色分中。故总非说色分为名(文)但于光法师释者。今论疏文所谈。名色者。十二支中名色支。故唯就五蕴分别其体。不云通无为法。尤有其谓也。
  问。光法师引婆沙论非色即是受等四蕴文。尔者。为证又类似名义引之欤。答尔也。两方。若为证又类似名义引之者。婆沙论中。虽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未述又类似名之旨。何可为其证据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又类似名之论文。引婆沙论。此文明知。为证今义引之云事如何。
  答。今论中明无色四蕴标立名称。述一解意云。又类似名(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四蕴与名同无色法。流类似名。故标名称。故婆沙十五解四蕴名名所以云。答佛于有为。总立二分。谓色非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为名(文)此释意。为证又类似名之义。引婆沙论此文云事炳然也。但于婆沙论中未述又类似名之旨云难者。又类似名者。四蕴与不同无色法。流类似名。故于四蕴。总立名称(为言)婆沙论说。其意是同。故光法师引合此说。显又类似名之义。全非所背也。故宝法师解又类似名之论文。引婆沙论此文。其意亦同之。
  问。光法师述现在意识及现在触。望未来法境为果义。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今此果者。增上果摄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现在意识及现在触果。望未来法境。亦是增上果(文)付之见今论余处(六)文。明五果相云除前有为增上果。于增上果。无果前因后之义定。而现在意识及现在触。望未来法境。果前因后也。何释亦是增上果哉。
  答。光法师第二释意。存得果名不可过五果。故以未来法境为因。以现在意识及现在触为果。可增上果摄(为言)但于今论余处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之文者。就取果与果增上果云尔也。故光法师释云。凡增上果有二。一取果与果增上果。此必无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与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据此说也(文)。
  问。经部宗意。六识界可通彼同分耶。答。可通彼同分也。两方。若通彼同分者。经部宗意。谈过未无体之旨。若尔。现在世必可托境。何可通彼同分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解释中。经部宗意。六识界可通彼同分(见)如何。
  答。见今论文。经部师救有部难云。有余救言。非诸眼色皆诸眼识因。非诸眼识皆诸眼色果非因果者。别说为三。因果所收。总立为触(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经部师救。据彼同分根境识故。别说为三。若据同分根境识。三因果所收。总立为触(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有余经部救言。非诸彼同分眼色。皆诸眼识因。非诸彼同分眼识。皆诸眼色果。若彼同分根境识非因果者。别说为三。若同分根境识。因果所收。总立为触(文)任此等定判。准眼识思余识。经部宗意。六识界彼同分云事。甚分明也。但于经部宗意谈过未无体之旨云难者。经部宗意。虽谈过未无实体。许曾有当有之义边。故未来当有眼识。通彼同分也。所谓前念眼根与色境合。以之为所依所缘。后念眼识现起。名为同分。前念眼根不与色境合。后念眼识不起故。此未来不生眼识。名彼同分(为言)耳等余识。准之可思。故宝法师释云。今详此释。若未来实有。此义可然。若法现在。即无斯理。虽复有处无识。无有识不依处。识生必托根境起故。此似是未来。彼同分不生与根合识也。是不正义(文)。
  问。论中释意近行名。举二师说。尔者。传说言。可亘初二说耶。答。可亘初二说也。
  两方。若亘初二说者。今论文初师说。始置传说言。明知。唯限初说云事。
  若依之尔者。泰法师引婆沙论三释毕云。此俱舍论但述初二复次。所以言传说也(文)此释无诤。传说言可亘初二说(见)如何。
  答。今论中释意近行名。举二师说云。传说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故。有说。喜等能为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文)初说意云。喜等以意为近缘。第二说意云。喜等与意为近缘。今此二师。俱许同时因果之义。故论主意。不信此二说。置传说言也
  泰法师释。即存此意欤。但于初师说始置传说言云难者。初师说。始置传说言。即可贯通第二说也。
  重难云。论主意。存何义不信今此二说哉(是一)次勘正理论说云。喜等有力能为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若说喜等意为近缘于境数行名意近。则应想等亦得此名。与意相应。由意行故存今论第二师义。难初师说(见)若尔。准正理论说。推今论意。唯不信初师说。置传说言可云也(是二)。
  答。论主意。明今论下段所载。有说。如是诸意近行。毗婆沙师。随义而立○唯杂染者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是意近行云义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此下叙异说。或是经部师说(文)宝法师释此文云。第三论主。假为异说。破有部也(文)任此等解释。论主意。明下有说义(见)是故不信上二师说。置传说言也次。今论文置传说言。论主意。明经部说。不信有宗义之时事也。正理论中。设虽存第二师义。难初师说。今论传说之言。全不可依彼欤。
  问。第三静虑乐受可立意近行耶。进云。今论疏中。不立意近行也。付之。第三静虑乐受。既意识相应也。何不立意近行哉。例如喜忧舍三受立意近行如何。
  答。此疑者。是今论等问答也。故今论云。第三静虑意地乐根意近行中。何故不摄。传说。初界意识相应无乐根故。又无所对苦根所摄意近行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毗婆沙师传说。于三界中。若欲界有者。上界亦立。以初欲界意识相应无乐根故。所以上界亦不别立。又无乐根所对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乐意近行(文)正理论(二十九)云。第三静虑有意地乐。亦应摄在意近行中。此责不然。初界无故。又凝滞故。谓欲界中。无意地乐。第三静虑虽有不立。又彼地乐。凝滞于境。近行于境。数有推移。不滞一缘。方名行故。又无所对苦根所摄意近行故。若尔。应无舍意近行。无所对故。不尔忧喜即舍对故。第三静虑意地乐根。无自根本地舍地为对故。然无近分等无舍等近行失。以于初界中有同地所对故。或复容有不容有故。谓意舍等。容有同地所敌对法。意乐定无同地敌对。故无有失(文)显宗论(十五)说。全亦同之。婆沙论(百三十九)云。问第三静虑有漏乐根。唯在意识。何故不说。答初非分故。后亦不立。有说。彼非全故。谓无全地有漏乐根在意识者。是故不立。有说。彼乐受。虽与意识相应。而非捷利。意近行必捷利。分别转故。又所对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文)。
  问。论中述第三静虑乐受不立意近行举二故。尔者。第二故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又无所对苦根所摄意近行故(文)。付之。意近行者。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义也。于乐受既有此义。设虽无所对苦意近行何不立意近行哉。是以。正理论中。难此解云。若尔。应无舍意近行。无所对故(文)如何。
  答云。意近行名。实依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故。喜等能为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也。于乐受虽有此义。又无所对苦意近行故。不立意近行(为言)故光法师释又无所对苦根所摄意近行故之论文云。又无乐根所对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乐意近行(文)但于正理论若尔应无舍意近行无所对故之难者。又无所对苦根所摄意近行故者。是有宗义也。故婆沙论(百三十九)云。又所对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文)正理论意。即存此义。故且虽举此难。遂会之云。不尔忧喜即舍对故也。
  问。不杂缘舍法意近行可断烦恼耶。答。可断烦恼也。两方。若断烦恼者。正理论(二十九)云。唯有杂缘。诸舍近行。能正离染以意近行。但有漏故。婆沙论(百三十九)中。问几意近行能离染耶。答一谓杂缘舍法意近行。能为无间道故。任此等论判。不杂舍法意近行。不断烦恼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披宝法师解释。不杂缘法念住断惑见。不杂缘舍法意近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依上三无色近分地。断次下地烦恼之时。次下地中无色等五境故。不杂缘舍法意近行。现前可断烦恼之理。必然也。但于正理婆沙两论之文者。依上三无色近分地断次下地烦恼之时。不缘色等五境故。以实而言。虽不杂缘舍法意近行现前。若有色等五境者。容杂缘之。故杂缘舍法意近行中。且摄属之也。婆沙论(百六十九)中。述六十五等至缘自上下地相云。十等至。唯缘自地。谓八味相应。及空识无边处遍处。唯缘自地等至之中。不举非想非非想处。净定及解脱。若有上地者。容缘之故也。以之可为今准例欤。
  问。或论藏意。杂缘不杂缘法意近行现前位俱可有离染义耶。进云。论家定判中。一类离染。一类不离染(见)付之所治烦恼是万差。能断道品非一准。杂缘不杂缘法意近行现前位。俱可有离染义哉。是以。杂缘法念住现前位。同许离染义。杂缘不杂缘法证净现前位。俱有离染义(见)。彼此相例。其义可同如何。
  去嘉禄元年最胜讲。宗性对延历寺宗缘大僧都。用此论义乎。所存之旨。委悉难之。讲答之趣颇不分明。然间证义者。园城寺显尊法印云。疑问尤可然。会通实难道(文)。
  问。断惑加行道位。可有忧意近行现前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断惑加行道位也。何可有忧意近行现前义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百三十九)文问几意近行能离染耶。答一谓杂缘舍法意近行。能为无间道故。若解脱道。通有杂缘喜法意近行毕云加行胜进亦通所余(文)所余意近行者。岂非指忧意近行哉。
  答。忧意近行。是离欲舍法故。断惑加行道位。全不可有现前义也。但于婆沙论。加行胜进。亦通所余之文者。对无间解脱道。为杂缘法意近行。加行胜进道。通不杂缘法意近行。云通所余意近行也。
  重难云。断下三无色烦恼。无间解脱道位。不杂缘法意近行现前。故指不杂缘法意近行。不可云所余意近行哉。
  答。断下三无色烦恼。无间解脱道位。实虽不杂缘法意近行现前。婆沙论一段之文。以断惑无间解脱道。总为杂缘法意近行。故对之加行胜进道。通不杂缘法意近行。云通所余意近行也。
  贞禅大僧都云。断惑加行胜进道位。容有别缘色等六境之义。故不限法意近行。亦通所余色等意近行云也。
  问。忧意近行。可缘上二界耶。

第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论中明空无边处近分地意近行。举四意近行。一意近行二说。尔者。光法师意。何说为正耶。进云。光法师判前说为正。四意近行义为正也。付之。空无边处近分地心。缘第四静虑之时。尤可总缘之。何判别缘色声触法四境云义为正哉。是以。光法师意婆沙论通果心。总缘别缘异说中。总缘义为正判。以彼思之。其义可同如何。
  答。光法师前说为正之决判。源依婆沙论说也。故光法师释云空处近分二说不同前说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许别缘下者。则有四舍意近行。谓色声触法。若许总缘下者。则唯有一。则有四舍意近行。如是说者。应说有四(文)但于空无边处近分地心。缘第四静虑之时。尤可总缘之云难者。无间道位。实虽总缘第四静虑。诸有漏法。加行道位。容有别缘色声触法四境之义。故四意近行之师说为正也。次于光法师意。婆沙论通果心。总缘别缘异说中。总缘义为正之例难者。通果心。依禅定力生。或总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或缘所发身业之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色香味触。或缘所发语业之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色香味触。更不欲别缘之。故总缘云师说为正也。彼此义门遥异。不可为相例难欤。
  问。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可修缘第四静虑心耶。答。可修之也。两方。若修之者。现起道既不缘第四静虑。未来亦不可修缘第四静虑心。是以。披光法师余处(二十四)所引正理论(六十六)文。述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未来所修粗等六行相所缘云。皆缘空处乃至有顶(文)如此文者。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不修缘第四静虑心见。
  若依之尔者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修空无边处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缘第四静虑心哉。依之。婆沙论中明离染位得意近行云。离第四静虑染。一切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空无边处四(文)一切无间解脱道言。无简第九解脱道。明知。彼解脱道时。修缘第四静虑近行云事如何。
  答。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不可修缘第四静虑心。彼第九解脱道位。必入空无边处根本地。而任根本善。无色不缘下有漏之性相现起道。既不缘第四静虑故。未来亦不修缘第四静虑心也。故婆沙论中。述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时。修念住云。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三。除身念住(文)若彼位修缘第四静虑心者。宁不修身念住哉。但于异生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位。修空无边处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缘第四静虑心哉云难者。彼第九解脱道位。虽修空无边处近分地心。不修缘下地心也。故宝法师余处(二十四)引婆沙论问何故最后解脱道中。所修未来静虑所摄粗等行相。通缘三界无色所摄粗等行相。唯缘无色界耶。答静虑地中。有遍缘智。能缘自地下地上地。无色地中。无遍缘智。唯缘自上不缘下地之问答毕云。故无色不修缘下地行相(文)例如依根本地入见道人。未来虽修未至地。圣道根本非欲断对治故。唯修上二界能治道。不修欲界能治道也。次于婆沙论离第四静虑染。一切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空无边处四云文者。案婆沙论一段文意。今此得者。所现起得。在生相得。俱名得故。第九解脱道时。容现起道品得第九无间道时。在生相故。离次下地染。第九无间道时。各得次上地根本近分意近行毕。故于第九解脱道时。不明得静近行之义也。故见婆沙论次上之文。始自离欲界染。终至离第三静虑染。皆于九无间前八解脱道时。述得意近行之义。无举第九解脱道时。邻之次下云。离第四静虑染。一切无间解脱道时。各得空无边处四。亦就九无间前八解脱道时论之也。全不可通第九解脱道。何以此文。离第四静虑染。第九解脱道时。得四意近行得意为疑哉。
  重难云。会通婆沙论文之旨。犹不可然。离第四静虑染。第九无间道时。四意近行得在生相者。第九解脱道时。彼得容现起。岂非第九解脱道时修四意近行哉。
  答。离第四静虑染。第九无间道时。得四意近行者。色声触三意近行得。唯限现起。不在生相。法意近行得。通现起生相。故合之云得四意近行也。第九解脱道时。唯法意近行得。容现起故。婆沙论文。全无相违也。
  问。光法师意。无覆无记意近行。可缘同界上地耶。答。不缘同界上地也。两方。若缘同界上地者。无覆无记意近行。势力微劣也。设虽同界。难缘上地哉。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唯能缘自下地(文)若依之尔者。初静虑无覆无记。非意近行。必缘同界上地。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述若无记缘自下非缘上力劣故毕。引婆沙论(七十三)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唯能缘自下地之文。余处(二十)云。无记力劣。下缘上难故。不缘上界。上缘下易故。能缘下界(文)任此等定判。初静虑无覆无记意近行。不缘同界上地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初静虑无覆无记非意近行心缘同界上地云例难者。依身在第三静虑之人。为见闻触自地色等。借起初意眼耳身三识之时。缘同界上地也。光法师余处(二十)虽缘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缘。欲色界别。下不缘上之释。其意在之。
  问。正理论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无覆无记意近行。可缘下地境耶。答。可缘下地境也。两方。若缘下地境者。光法师今解释中。依正理论意。云无记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缘下。故不别说。余处(二十)定判。述正理不说据身在下。不能起上无覆无记缘下见苦所断。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欲见集断及修所断各五识缘。准释应知。思此等释意彼论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无覆无记意近行。不缘下地境(见)。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余处(二十七)所引正理论(七十六)文云。应作是说。四意中。有定相应胜无记惠。能引自地胜大种果。此惠现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现在前。为所依根。发眼耳识故。眼耳二识相应慧非通。但可说言是通所引。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识相应胜记慧为体定。若尔。依身在下地起上地无覆无记意近行。可缘下地境也如何。
  答。正理论意。存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识相应胜无记慧为体故。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天眼天耳二通。相应意近行缘下地色声二境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难之趣。但于光法师今解释者。见一段起尽。引婆沙论。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唯能缘自下地之文毕。就之问若无记能缘下者。何故正理二十九。解近行中。别标色善能缘欲界。不言无记。解之云以善近行。身在下地。身在上地。俱能起彼地善缘下欲界。是故别说。无记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缘下。故不别说。此释意。以正理论初二静虑唯有十二○善缘欲界亦具十二○三四静虑唯六。谓舍缘欲界境。善亦具六之文。对婆沙论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唯能缘自下地之说。令问答故。就婆沙正理两论。一同所谈。无覆无记意近行。云无记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缘下。故不别说也。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识相应胜无记慧为体者。唯正理论说。非婆沙论意。故今问答中。不记之也。次于光法师余处。欲见集断。及修所断各五识缘。准释应知之释者。显欲界修所断法。同见苦所断法五识所缘之旨许也不可为疑难欤。
  问。光法师释意近行起不起相。无记意近行。通起上下地者通果心(文)尔者。通果心言。可摄天眼天耳二通耶。答不可摄天眼天耳二通也。两方。若摄天眼天耳二通者。见光法师解释。不云摄天眼天耳二通。知不摄之云事。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说释意近行相。而正理论意。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识相应胜无记慧为体定。若尔。通果心言。可不摄天眼天耳二通哉。
  答。见光法师一段解释。引婆沙正理两论之说。问答分别三性意近行。缘自上下地并起自上下地相。故今此所明意近行者。彼两论一同所谈意近行也。而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识相应胜无记慧为体者。唯正理论说。非婆沙论意。故今一段中不论之也。
  重难云。披光法师定判云。今言无覆无记近行通起上下。据意识中所有无覆无记近行说。故不相违(文)既云据意识中所有无覆无记近行说。依正理论意之时。宁不摄天眼天耳二通相应意近行哉。
  答。此亦就婆沙正理两论一同所谈。无覆无记意近行。置所有言。故非指疑欤。
  问。变化心唯缘现在欤。答。唯缘现在也
  两方。若唯缘现在者。披今论余处文。本颂结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长行述初习业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化事。习成满者。由此一化心。随欲化生多少化事。若初习业位。多变化心。化作一所化事者。初念变化心。岂不缘未来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释云。若化心唯缘现事(文)如何。
  答。此事虽有学者异义。任光法师。若化心唯缘现事之释。且可存变化心唯缘现在云义也。退勘光法师余处(二十七)解释。引婆沙论(百二十二)评家义云。如是说者。诸所化事。由道化作。亦由化心。谓神境通道无间而灭。化心与所化俱时而起。虽俱时起。而能化心唯是道果。诸所化事。是前道果。及化心果(文)若初习业位变化心。与所化事俱时起者。宁阁现在所变化事。缘未来所变化事哉。爰知。变化心唯缘现在。不缘未来云事。但于今论余处本颂长行之文者。初习业位。多变化心。各化作象马等一类所化事。后成满位一变化心。随应化作象马等多类所化事(为言)以何知之者。见婆沙论(百三十五)文云。若初起通者。一心一化。若通满者。一心多化(文)准此婆沙论说。聊简今论文也。
  重难云。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者。初习学位。多念变化心。化作一所化事。后成满位。与此相违。一念变化心。化作多所化事云也。若初习业位。一念变化心。各化作一所变化事者。何云成满此相违哉。答。初习业位。一念变化心。化作一化事。后成满位。一念变化心。化作多所化事。故以后成满位。望初习业位。论相违义。有何所背哉。
  重难云。变化心。唯缘现在云义意。会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之文。或有初习业位变化心于象马等一类依身分分化作缘之义。或有初习业位变化心缘所依木石云义。彼等义有何过今存不叶文相之义哉。答。分分化作之义违婆沙论(百三十五)谓初起通者。一心但能作一类物。若通惠满者。一心能作象等四事之文。缘所依木石云义。背光法师余处(二十二)所引。泰法师。然通果心唯缘自地所变化事之释。故舍彼等义。所存此义也。
  变化心缘未来者。相承义也。然而恐繁重省略之。第二十七卷抄可记录之也。问。发业通果心。唯缘现在欤。答可缘现在未来也。两方。若唯缘现在者。光法师虽述若化心唯缘现事。不云发业通果心唯缘现在。明知。发业通果心。不唯缘现在云事。若依之尔者。变化心唯缘现在发业通果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发身语表业。必由因等起心。故通果心。欲令所化有情发身语表之业之时。必先起因等起心。故为因等起发业通果心。缘未来身语表业也。光法师不云发业通果心唯缘现在。即存此旨也。何况。光法师余处。既得缘名。亦缘心等之释意。发业通果心。
  缘未来身语表业刹那等起心(为言)元瑜法师(述文记六)云。发业心缘当起业。发业通果心。缘未来身语表业云事。亦分明也。但于变化心唯缘现在云例难者。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无间断法。能变化之稍易故。定前心欲化象等。入禅定毕。后出定时。能变化心。与所化事。俱时而起。故变化心。缘彼俱时所变化事。不缘未来所变化事也。身语表业。有间断法。能发业心。发之尤难故。定前心欲令所化有情发身语表业虽入禅定。后出定时。必先起因等起心。发身语表业。故为因等起发业通果心。现在前位。无有所发身语表业。不缘现在缘未来身语表业也。
  问。光法师意。通果无记心。唯与舍受相应欤。

第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正理论中。明意近行不通无漏。举三师说。尔者。第二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正理论(二十九)云。有说。近行有情皆有。无漏不然。故非近行(文)付之。忧受是离欲舍法。喜受亦生第三静虑以上不成就之。彼虽无有情皆有之义。既立意近行。何云无漏受非有情皆有。故不立意近行哉。
  答。欲界有情。无始以来。无不成就忧喜二受。彼离欲界染位舍忧受。生第三静虑以上之时。不成就喜受后时事也。非一类全不成就之。无漏圣道异之。诸有情类。无始以来。未入正性离生之前。不成就之。故非诸有情类皆有无漏受。故无漏受不立意近行(为言)。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静虑成就欲界意近行。举三师说。尔者。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正义欤。答。非正义也。两方。若正义者。光法师今解释中。引婆沙论三师说毕云。于三说中。初说为正(文)爰知。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师说。非正义云事。若依之尔者。生初静虑成就欲界色声法三意近行云师意。深存道理。何非正义哉。是以。披光法师余处(五)解释云。若化心。但缘四境。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而言通法分别门者。据总缘说。故名缘法。非缘七种法故名缘法(文)既云但缘身语二业。又述通法分别行。准此释思之。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可正义(见)如何。
  答。见光法师今解释。引婆沙论三师说毕云。于三说中。初说为正。一同此论正理。二不言有说。此即初师意说。纵缘身语业。亦兼缘能造触。或缘身业。兼缘香味触。缘语业兼缘色香味触。故但名法舍意近行(文)此释意。成初说为正之道理之时。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师说。非正义之旨。自所显也。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初释意云既得缘名。亦缘心等。故第二释意异之。成发业通果心。不缘名等心等之义。云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也。全不遮缘身业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触。缘语业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色香味触之义边也。次于而言通法分别行者之通言者。初释意。婆沙论第三师。通果心色等六意近行俱云义意。通果心可缘法境(见)故以之为证。述发业通果心缘名等之旨。法分别行。亦容此故者。即指此文也。非谓此释意通色声法三意近行。故无相违。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静静成就欲界意近行。举三师说。尔者。第三师意。变化心必总缘所化境欤。答。可有别缘所化境义也。两方。若必总缘所化境者。第三师意云。生初静虑成就欲界六意近行。定知。变化心中。可有别缘所化境义云事。若依之尔者。所化境者。四处二处性也。变化心必可总缘之。是以。见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述第二师说云。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法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文)第三师意。其义可同如何。
  答。光法师引婆沙论三师说毕。判于三说中初说为正。虽不许第三师说。依第三师意。变化心中有别缘所化境义也。故婆沙论下文。明生第三静虑成就第二静虑近行。述今此第三师说云。有说。彼成就三。谓色触法舍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文)而第二静虑无发业心故。变化心中。有别缘所化境义云事必然也。但于所化境者四处二处性也变化心必可总缘之云难者。此师意云。此心容有总别缘。故变化心中。有别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义存也。次于婆沙论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故之文者。第二第三师其义既各故。何以彼师说难此师义哉。
  重难云。勘光法师余处(二十七)解释。难泰法师以婆沙论第三师说为证。变化心即化六处之义云。今解不然。别有通果心发语。化心不能发语。宽狭如前说。法师未委。通果心宽。变化心狭。谓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释(文)准此能破之趣思之。第三师意云。通果心有别缘义。发业心中。有此义(见)爰知。此师意。变化心中。不许别缘所化境义云事如何。
  答。婆沙论第三师意。变化心中。别缘所化境云分明证文。前重出之毕。何重疑之哉。但光法师能破意。泰法师婆沙论第三师说恶得意。不辨发业通果心发语。存变化心化声为证。故难之别有通果心发语。变化心不能发语。泰法师未知。通果心宽。变化心狭。谓诸通果心。皆变化心。作此谬释破也。非谓云尔故别缘色香味触四境通果心。即发业心全无相违也。
  问。宝法师依今论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可为正义耶。答。可为正义也。两方。若□□义者。见今论文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舍法近行。谓通果心俱(文)若今论意。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为正义者。何唯举一舍法近行之一说哉。若依之尔者。宝法师意。述婆沙论三师说俱正义之旨。设虽今论意。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宁非正义哉。
  答。披宝法师解释。引婆沙论(百三十九)三师说毕云。今详。三解据义各别。不相违也。第一师据化事心。唯法舍近行。此心不唯缘一境故。第二师说。据化事心及发身语业心。唯缘色声故。第三师说。通六近行。通取化事发业及余通果心。亦容别缘六境界故。有人云。初师为正。初师意。发业心亦兼缘能造触故者非也。若能造触。亦心缘起善恶二业。例亦应然。应同所造通其善恶(文)此释既述婆沙论三师说。非相违义。俱可义之旨毕。破光法师初说为正之释。明知。自义意。存三师说俱正义云事。若尔准婆沙说。思今论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声法三意近行云说。可为正义也。但唯举一舍法近行之一说事。据变化心论之也。宝法师第一师据化事心。唯法舍近行。此心不唯缘一境故之释。即显此趣欤。
  寻云。宝法师若能造触。亦心缘起善恶二业。例亦应同所造通其善恶之释。其意如何。
  答。此释意。难光法师发业通果心缘身语业时。亦兼缘能造触云释。若发业通果心缘能造四大种者。能造四大种同善恶二业。可通善恶二性。若通善恶二性者。可违以作者心本欲起业非四大种。故不成例之理(为言)。
  问。宝法师意。变化心必总缘所化境欤。答。可有别缘所化境义也。两方。若必总缘所化境者。宝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三十九)中。述第三师说云。有说彼成就六。谓六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文)定知。变化心中。可有别缘所化境义云事。若依之尔者。宝法师释婆沙论三师说。非相违义。云第一师据化事心。唯法舍近行。此心不唯缘一境故。判第三师说通六近行。通取化事发业及余通果心。等容别缘六境界故。变化心必总缘所化境。余通果心。有别缘义(文)如何。
  答。宝法师引婆沙论三师说毕云。今详三义。据义各别。不相违也。释成三师说俱正义之旨而婆沙论下文。明生第三静虑成就第二静虑意近行述今此第三师说云。有说。彼成就三谓色触法舍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文)第二静虑通果心。许别缘义。岂非变化心哉。故变化心中。有别缘所化境义云事必然也。但于宝法师解释者。实似难思。然而试存一义云。变化心中。可有二类。若据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云之者。必总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故。唯法意近行也。第一师据化事心。唯法舍近行。此心不唯缘一境故者。即显此意也。若据第二念以去与所化事俱心论之者。可有别缘所化色香味触义也。以此第二念以去。与所化事俱心。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名余通果心。虽释及余通果心。亦容别缘六境界故。理实而言。变化心摄故。变化心中。有别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义可云也。
  问。宝法师意。化事发业通果心外。可有余意识通果耶。答。可有余意识通果也。
  两方。若有余意识通果者。任性相决判。案通果心类。化事发业之外。何可有余意识通果哉。是以。广披诸论所说。寻通果心种类。化事发业之外。无举余意识通果。知无此类云事。若依之尔者。勘宝法师解释云。通取化事发业及余通果心。亦容别缘六境界故(文)。此释无诤。化事发业通果心外。可有余意议通果见如何。
  答。理实而言。化事发业通果心外。不可有余意识通果。其旨即如一方疑难也。但于宝法师通取化事发业及余通果心之释者。实虽难思。且任相承义。聊简之者。婆沙论(百三十九)中。述生初静虑成就欲界意近行。举三师说云。成就欲界一。谓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有说。彼成就三。谓色声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缘所起身表。即有缘色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起语表。即有缘声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变化事以总缘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有说。彼成就六谓六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文)。宝法师引此文毕云。今详。三解据义各别。不相违也。第一师据化事心。唯法舍近行。此心不唯缘一境故。第二师说。据化事心及发身语业心。唯缘色声故。第三师说。通六近行。通取化事发业及余通果心。亦容别缘六境界故(文)此释意云。婆沙论三师说。非相违义。初师意。唯据变化心论之。变化心总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故。云唯成就法意近行。第二师意。变化心外。兼据发业通果心论之。发业通果心中。发身表业。别缘色境。发语表业。别缘声境故。并变化心。总缘所化四境法意近行。云成就色声法三意近行。第三师意。变化心中。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必总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故。限法意近行。发业通果心。别缘所发身语二业故。□声二意近行。通取化事发业者即指之也。及余通果心者。第二念以后。与所化事俱心。容别缘所化色香味触四境故。并化事发业通果心。云成就六意近行也。理实而言。第二念以后。与所化事俱心。虽是变化心摄。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云余通果心也。
  重难云。变化心中。第二念以后。与所化事俱心。不正化作所化事。故且名余通果心者。发业心中。第二念以后。与所发业俱心。不正发身语业。故亦可名余通果心。发业心中。何无余通果心哉(是一)次。婆沙论第三师意。成就六意近行云中。法意近行者。是杂缘法意近行。通果心中。无别缘法境之类者。宁不违亦容别缘六境界故之释哉。(是二)。
  答。发业心中。第二念以后。与所发业俱心。虽不正发身语业。与所发业。为刹那等起故。混杂云发业心外余通果心欤。次。法境非所化事。非所发业。故通果心。不能缘之也。故宝法师余处(二十二)释今论唯自上地心之所缘非下地威仪通果心境故之文云。借下识起上地威仪通果。但缘所发业事及所化事。不缘上地风也(文)此释意。通果心唯缘所化事及所发业见。但于亦容别缘六境界故之释者。前五意近行。别缘色等五境。法意近行所缘法。虽不出彼五境之外。随其所应总合缘义。异前五意近行别缘五境。故亦云别缘。全无所背也。
  问。论中述有说义。云唯杂染者是意近行(文)。尔者。光法师如何释其故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近行唯染。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文)。
  付之善及无覆无记心。亦有与意相牵数行所缘之义。今故不明如何。
  答。近行唯染。与意相牵。数行所缘者。非光法师私解释。源出今论说。故今论云。唯杂染者。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是意近行(文)但于善及无覆无记心。亦有与意相牵数行所缘之义云难者。此师意。存唯杂染者。名意近行事。染污喜忧舍三受。与意相牵。染着所缘故。名意近行(为言)善及无覆无记受。虽有与意相牵之义。不染着所缘。故名意近行也。故见今论次下文。问云何与意相牵数行。答之云。或爱或憎或不择舍为对治彼说六恒住(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由喜与爱俱。忧与憎俱。舍与痴俱。舍言痴俱。从强多分。此三与意相牵数行所缘。名意近行。此文且据三毒。余惑亦与喜忧舍俱。与意相牵数行所缘(文)。
  问。论中明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尔者。心恒住舍者。舍受名舍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心恒住舍。舍谓行舍(文)。付之。不喜不忧。心恒住舍之文。专可舍受名舍(见)有何深由。释舍谓行舍哉。
  答。光法师今解释。源依集异门足论说也。故光法师释云。心恒住舍。舍谓行舍。故集异门足论十五。解六恒住中云。问此中舍者。何所谓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性。任运住性。应知此中说名为舍。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性。任运住舍性。行舍名舍(已上论文)
  集异门足论中解恒安住舍之文。虽有行舍名舍。舍受名舍之异说正义意。行舍之旨分明也。故光法师。心恒住舍谓行舍之释。引此文为证据也。退案其意。彼论次上文。说六恒住相云。一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文)(耳鼻舌身意恒住可准知)既云具念正知。恒安住舍故。定可善心所中行舍。若舍受名舍者。宁云具正念知哉。但于不喜不忧。心恒住舍之文。专可舍受名舍见云难者。遮不喜不忧表心恒住舍一往见之。虽似舍受。行舍离沉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性。任运住性。非偏强喜非偏强忧。故于行舍。云不喜不忧。全无所背也。
  问。六恒住法。为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为当通五识相应念慧欤。答。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师说。可为正义也。两方。若唯限意识相应念慧者。见婆沙论所引施设足论文。阿罗汉得尽智已。最初起善眼识。现在前位。现在成就一恒住(文)若六恒住法。唯限意识相应念慧者。眼识现在前位。宁现在成就一恒住哉。加之。光法师所引集异门足论中云。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文)此文无诤六恒住法广通五识相应念慧见。若依之尔者。披今论文。明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等。定知。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事如何。
  答。六恒住法。唯限意识相应念慧。广通五识相应念慧云事。集异门足论(十五)并婆沙论(三十六)中。虽有二师异说。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师说。可为正义也。其故契经之文。诸论之中。说六恒住法。皆云眼见色已等。故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之旨分明也。故婆沙论(三十六)云。复有说者。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说眼见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故(文)何况。不喜不忧之言。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事炳然也。若通五识相应念慧者。何不云不乐不苦哉。加之。勘婆沙论次下文。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四无色。意识念慧。遍诸地故(文)思此文意。六恒住依地分别。就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师说论之见。明知。以此师说。为评家义也。但于婆沙论所引施设论阿罗汉善眼识现在前位现在成就一恒住云文者。六恒住法。唯限意识相应念慧云师意。会此文云。当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体故不相违(文)次于光法师所引集异门足论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等之文者。彼不正义意也。不可劬劳之。
  问。六恒住法。以何为体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具念正知六恒住体(文)。付之。依光法师释。披今论现文。明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文相无诤忧喜是所对法。行舍即为能对治六恒体住(见)加之集异门足论(十五)中。说六恒住法云。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性任运住性。行舍名舍(文)如此文者。六恒住法。行舍为体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六恒住法。念慧为体也。故光法师释今论具念正知之文云。具念正知。六恒住体故。婆沙三十六云。问六恒住法。以何为自性。答以念慧为自性。若兼取相应俱有。则四蕴五蕴为自性(文)正勘所引本说云。问六恒住法。以何为自性。答以念慧为自性。云何知然。如契经说。诸阿罗汉。心善解脱。具六恒住。云何为六。谓眼见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若兼取相应俱有。则四蕴五蕴为自性(文)六恒住法念慧为体云事。光法师释。婆沙论说。甚炳然也。但于今论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等之文者。缘色等六境已。不喜不忧行舍相应正念正知。为六恒住体(为言)还是答之证文也。何为疑难之端哉。次于集异足论行舍名舍之文者。见彼论文。解恒安住舍之。
  问。阿罗汉果圣者。初起善眼识现在前位。过去现在可成就恒住耶。答。婆沙论所引施设足论中。有二诵本也。两方。若过去现在成就恒住者。阿罗汉果圣者。初起善眼识。现在善位也。过去不可成就恒住。加之。见今论文。明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而阿罗汉果圣者。初起善眼识现在前位。全无眼见色已之义。宁现在成就恒住哉。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所引施设足论文。阿罗汉果圣者。初起善眼识。眼在前位。过去现在成就恒住判如何。
  答。婆沙论所引施设足论文。有二诵本故。婆沙论(三十六)引施设足论云。彼阿罗汉得尽智已。若最初起善眼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一未来六现在一。此灭已不舍。若起善耳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二未来六现在一。此灭已不舍。乃至若起善意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未来六现在一(文)。此诵者意云。阿罗汉果圣者。初所起尽智。并相应正念。即为六恒住法体。故初起善眼识在前位。成就过去一恒住云也。成就现在一恒住者。若依六恒住法通五识相应念慧云师意者。眼根见色位。同时眼识相应念慧。虽为六恒住体以义次第。且云眼见色已等欤。若依六恒住法眼意识相应念慧云师意者。彼师会此文云。当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体。故不相违(文)婆沙论次下文云。复有诵言。若最初起善眼识现在前。彼过去无。但成就未来六现在一。此灭已不舍。若起善耳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一未来六现在一。此灭已不舍。乃至若起善意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五未来六现在一。此灭已不舍。若复起善意识。或余识现在前。彼成就过去未来六现在一(文)此诵者意云。阿罗汉果圣者。得尽智后。约初起善眼识现在前已来。论六恒住法成就不成就相。故云彼过去无也。二诵者意。其趣如此欤。
  问。六恒住法为唯限有漏。为当通无漏欤。
  答。可通无漏也。两方。若唯限有漏者。六恒住法者。缘色等六境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其念正知之义也。阿罗汉果圣者。所起无漏念慧。既有此义。何不为六恒住法哉。若依之尔者。广披婆沙正理等论说。未见六恒住法通无漏□文。爰知。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文。明六恒住法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此义不可限有漏。故六恒住法。可通无漏也。加之婆沙论(三十六)中。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一切阿罗汉。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尽清净身中念慧为体。诸阿罗汉。无不成就此念慧故(文)此文全不简无漏念慧哉。何况婆沙论(四十四)中。释根律仪体云。复次念慧有二种。一世间善。二出世间善。世间善者。名念慧。出世间善者。名根律仪。复次念慧有二种。一学。二无学。学者名念慧。无学者名根律仪。复次念慧有二种。一钝根种姓。二利根种姓。钝根种姓名念慧。利根种姓名根律仪(文)此文无诤。根律仪通无漏见。而根律仪六恒住法。同以无学身中正念正知为体。故六恒住法。亦通无漏云事炳然也。但于广披婆沙正理等论说。未见六恒住法通无漏云文云难者。六恒住法。通无漏之旨。设虽无分别定判。以根律仪既通无漏。可准知之也。
  问。六恒住法。可通四无色地耶。答。可通四无色地也。两方。若通四无色地者。六恒住法者。缘色等六境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之义也。更不可通四无色地。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六恒住法。通四无色地见如何。
  答。婆沙论(三十六)中。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四无色。意识念慧遍诸地故(文)六恒住法。通四无色地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于六恒住法者。缘色等六境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之义也。更不可通四无色地云难者。欲会此疑。且存二义。或一义云。依身在欲色二界。阿罗汉果圣者。以欲色二界心。随其所应。缘色等六境已。后时所起四无色地心。有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之义。故六恒住法。通四无色地云也。重意云。四无色地心。虽不具缘色等六境。欲色二界心。缘色等六境已。后时所起四无色地。不喜不忧。行舍相应正念正知。名六恒住法(为言)。
  或一义云。四无色地有。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之第六恒住故。六恒住法之随一。在四无色地。云六恒住法在四无色地也。非谓四无色地具有六恒住法。如彼婆沙论评家意。述无色界具有十二支云。无色界虽无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处缘触。是故三界。皆具十二。六恒住法。在四无色地云事。以之可为润色也。
  问。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仪其体可同耶。
  答。其体可同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披婆沙论文。有余师说。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云义。评家意不许之(见)若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仪。其体是同者。评家意何不许之哉。若依之尔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仪。同以无学身中正念正知为体。定知。其体可同云事如何。
  答。此事虽难测。且可存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仪其体是同云义也。其故披诸论所说。寻六恒住体。今论云。谓见色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广说乃至知法亦尔(文)婆沙论(三十六)云。如寻经说诸阿罗汉。心善解脱。具六恒住。云何为六。谓眼见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文)集异门足论(十五)云。六恒住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二耳闻声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三鼻嗅香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四舌尝味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五身觉触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六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文)。而见光法师余处(十四)引正理论文。明眼等六根律仪云。故契经说。眼见色已。不喜不忧。恒安住舍。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文)准此等论判。任所引经文。六恒住法。六根律仪所说。文言是同。所述义道不异。故六恒住法。六根律仪。同以无学圣者身中。意识相应有漏无漏正念正知为体可云也。但于婆沙论有余师说。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云义。评家意。不许之云释者。婆沙论初师意。根律仪以正念正知。为自性者。根律仪以无学圣者身中。意识相应有漏无漏正念正知为体云也。此师意。六恒住法。同以无学圣者身中。意识相应有漏无漏正念正知为体存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仪。其体是同(为言)第三有余师意异之。许六恒住法以六识相应念慧为体。根律仪以此六识相应六恒住法为自性云。故评家意不许之云。此诸说中。初说为善。经说念慧能护根故也。
(写本云)

  文永五年(戊辰)二月五日(酉时)于东大寺知足院草庵抄之毕去年青阳之初月始此卷抄此春时正之良辰终其微功懈怠之至悲而有余但今日者弥勒慈尊利有缘群生之日遍觉三藏遂兜率上生之朝也依之受持三归八斋之戒品勤修灭罪生善之良因相当此日结集此抄机缘既纯熟感应定速疾者欤然则回此清净修学之慧业偏祈宗专法师之得脱逍遥园风前遂再会而谈往事龙华树露底结一缘而寻旧迹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六十七夏腊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