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五卷抄(下)

  问。微微心位。必缘灭尽定欤。答。不必缘灭尽定也。两方。若必缘灭尽定者。想心微细心位。不必缘灭尽定。微微心位。例亦可同。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云。微微现在前时。法念住现在修(文)若不必缘灭尽定者。何可限法念住哉。加之。披光法师余处解释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方能入故。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及缘灭定。故通二种(文)此释无诤。微微心位。必缘灭尽定(见)如何。
  答。光法师。引婆沙论(百五十二)如是说者。随灭尔所心心所法即有尔所物现前。为此定体之文毕云。评家意。更有欣厌心所。随其所应与心相应。而非起故。与前家不同(文)宝法师引此文毕云。此与第三师别者。评家兼取欣厌。第三唯二十一。故不同也(文)加之。勘清凉大师解释(演义抄三上)云。俱舍颂云灭尽定亦尔为静住有顶。谓灭尽定。以二十二物为体。谓能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为灭定故。有二十二物。不相应行替处。名为灭定。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文)任此等释。微微心位。欣厌心所。随应现起见。其中欣心所。现起之时。虽缘灭尽定。厌心所现起之位。缘受想等心所。不可缘灭尽定。云灭受想定称即此意也。但于婆沙论微微现在前时法念住现在修之文者。虽不缘灭尽定。总缘受想等心所。不别缘一法。故云法念住现在修。全无相违。次于光法师余处。入心缘彼灭定。寂静等之释者。微微心位。厌受想等心所。欣灭尽定。不过此二。厌受想等心所之时。虽不缘灭尽定。此犹欣灭尽定故。厌受想等心所也。故对出定心。广缘余法。云入心缘彼灭定寂静等也。不遮缘受想等心所厌之之义边。有何所背哉。
  问。今论意。微微心位。未来必修心心所欤。答。未来必修心心所也。两方。若未来必修心心所者。微微心位。心心所修不修。可非一准。何未来必修之哉。若依之尔者。微微心。既未曾得善心也。设虽今论意。宁可有未来不修心心所之义哉。
  答。婆沙论(百五十三)中。述微微唯未曾得。微微心是未曾得胜品功德。故未来可修心心所也。故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七)云。起入灭尽定。微微心时。现在唯修世俗智。未来亦唯修世俗智(文)或云微微现在前时。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三。除身念住(文)思今论意。同可存此旨。是以。见今论(二十六)余处文云。无学未来。钝九利十。除微微心。此于未来。唯修俗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临入灭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现未唯俗。不修无漏(文)正理论余处文。全同今论说。故宝法师释云。此论及正理。皆言微微心。未来唯修有漏(文)任此等定判。微微心位。未来必修心心所云事。诸论一同之所说也。独限今论。何可疑之哉。
  重难云。如来初尽智位。悉得所有一切功德。故微微心。定可曾得法。岂有未来修哉。婆沙论中云微微唯未曾得。所难思也。答。如来微微心。实虽曾得法。胜曾得功德故。可有未来修也。准光法师余处(二十七)得胜曾得。名未曾得之释。可思之也。如来微微心。是胜曾得法。可得未曾得名。故婆沙论文。亦无相违也。
  重难云。若尔光法师余处。论意各别之释意。今论意。胜曾得法。无未来修见。依此释意之时。今论意。如来微微心。何可有未来修哉。问题标今论意。即为疑此释也。答。论意各别之释意。今论意。实虽曾得法胜。曾法与未曾得名。许未来修。婆沙论意。胜曾得法。虽不与未曾得名。乍曾得法。有未来修(为言)此释意。非谓今论意。胜曾得法无未来修欤。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举入灭尽定时。或灭未来心心所法。或通灭未来现在心心所法云二说。尔者。二说俱正义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前为正(文)付之。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虽举二说。无判正不。随亦通未来现在心心所法云义。尤叶道理。何判前解为正哉。是以。光法师余处(十七)解释中。明杀生罪。引婆沙论(百十八)或杀未来蕴非过去现在。或杀现在未来蕴。但非过去云二说毕云。然无评家。前据体断名杀。后兼断用亦杀现在义并无违。灭尽定灭心心所法。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婆沙论文。思二义正不。述初师说云。应作是说。灭于未来。置应作是说之言。出第二师义云。有说。通灭未来现在。构有说故。二说正不。既炳然也。故光法师引此二说毕。判正不云不解为正。不言有说故(文)但于光法师余处然无评家等之释者。杀生罪者。能杀之人。所杀有情。现在相并有故。断用义杀现在蕴云说。是正义也。灭尽定者。能灭之定。所灭心心所。现在不相并。故通灭现在心心所法云说。非正义也。
  问。论文云。此灭尽定。唯圣者得(文)尔者。异生不起灭尽定。故如何释之耶。进云。论中释此事。出三故云。非异生能起。怖畏断灭故。唯圣道力所能起。故现法涅槃胜解入故(文)。付之。三故俱不可然。先初故有疑。异生既起断见及无学有爱等。无有怖畏断灭之义。何云怖畏断灭故不起之哉。加之。异生于欲色界。现修无色定。设虽起灭尽定。宁可有怖畏断灭之义哉。
  次。第二故难思。无想灭尽二定。俱是无心定也。而无想定不由圣道力得之。灭尽定例可亦同。何况。灭尽定入心。是有漏非无漏。不可云由圣道力得之哉。次。第三故不明。见光法师余处定判。释五现法涅槃论中。第五现法涅槃论云。能见诸欲。寻伺喜入出息。皆有过去。彼作是念。此我清净解脱。出离一切灾横。谓现安住第四静虑。尔时名得现法涅槃(文)此等执见。异生尔所起也。岂非作涅槃胜解哉。
  答。初故静虑者。灭尽定者。有非想非非想处彼地之中。无有色法。若灭心品者。应断灭色心故。异生作怖畏。不起之云也。故光法师释初故意云。此灭尽定。在于有顶。彼无有色。复断灭心。恐成断灭。而生怖畏。故不能起(文)但异生起断见及无有爱等。并于欲色界。现修无色定之时。令无断灭色心之义何可为疑哉。次。第二故意者。灭尽之得。圣道之力起之。不得圣道之人。更无起之故。云唯圣道力所能起故。非谓以无漏为入心也。但无想定唯异生所起定故。由邪见见取戒禁取等力起之。颇不足为相例之难欤。次。第三故意者。于灭尽定。作现法涅槃胜解。是真非颠倒。岂以五现法涅槃论等。染污颠倒见。致其疑哉。
  问。麟喻独觉。得灭尽定。为加行得。为当离染得欤。答。可离染得也。两方。若加行得者。佛得灭尽定。既离染得也。麟喻独觉。可同之。是以。勘慈恩大师处处(法苑义林章四。瑜伽论略纂五)解释。佛及麟喻独觉得。灭尽定。离染得判。若依之尔者。披今论文。当卷明得灭尽定。述圣由加行得成佛得非前。世尊之外。可加行得见。余处(二十九)指今说云。第八解脱。如先已辨。以即是前。灭尽定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佛唯离染得。余皆加行得(文)泰法师释此文云。唯佛一人。是离染得。余皆加行得(文)此等定判。无诤麟喻独觉。得灭尽定。是加行得云事如何。
  答。麟喻独觉。是最上利根人故。得灭尽定。尤可离染得也。故婆沙论(百七十)中。明六十五等至。极少极多成就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文)若麟喻独觉。初尽智位。不得灭尽定者。何云定成就五十七等至哉。加之。光法师余处(三)解今论如本论说。云何苾刍。留多寿行。谓阿罗汉。成就神通之文云。二解脱胜。成就神通。显俱解脱。简惠解脱(文)如此释者。不得灭尽定人。不可得无诤愿智四无碍解见。而麟喻独觉。初尽智位。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决定可得者也。爰知。可得灭尽定云事。但于今论两处之文。并光泰师两释者。麟喻独觉。初尽智位。得灭尽定。故虽离染得。总见二乘之时。二乘离染得不定故。云佛唯离染得。余皆加行得。述唯佛一人。是离染得。余皆加行得也。故今见论余处(二十七)文。说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种功德。云除佛所余一切圣者。所说六种。唯加行得。非离染得。非皆得故(文)光法师释此文。引合婆沙论中明愿智无诤智云如是说者。若决定可得者。彼离染得。尽智时得故之文。会其相违云。婆沙通。据少分故说二乘。亦有离染得。俱舍以二乘离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文)准今定判之趣。可会此等之释也。
  重难云。婆沙论中。出舍见至名。得俱解脱名之类。唯举诸佛。若麟喻独觉。初尽智位。得灭尽定者。舍见至名。得俱解脱名之类。不可限诸佛哉(是一)加之婆沙论(百四十三)中问。若如是者。三乘无学。皆是具知。何故世尊。独名为佛。答之云。有说若尽智时。二障俱断。心得解脱。谓烦恼障。及解脱障。说名为佛。声闻独觉。或先脱烦恼障。后解脱障。或先脱解脱障。后烦恼障。无俱脱者。故不名佛(文)若麟喻独觉。初尽智位。得灭尽定者。何无二障俱脱之义哉。
  答。婆沙论两处之文。同准光法师余处。俱舍以二乘。离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之释。可会之也。
  问。佛身所起功德中。可有未曾得类耶。
  答。无未曾得类也。两方。若有未曾得类者。披今论文云。佛无一德由加行得(乃至)故佛众德。皆离染得(文)爰知。佛身所起功德中。无未曾得类云事。若依之尔者。见圆晖法师余处(二十六)解释云。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文)若得修习修不尽者。可有未曾得功德现前义哉。何况。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四十一)云谓佛若起无漏心。或未曾得世俗心。一切有情无能知者。或(九十九)述如来无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现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所取境。此等论判。无诤佛身所起功德中。有未曾得类见如何。
  答。诸佛世尊。初尽智位。顿得所有一切功德故。佛身所起功德中。无未曾得类也。故今论云。佛无一德由加行得。暂起欲乐。现在前时。一切圆德。随乐而起。故佛众德。皆离染得(文)正理论(十二)云。由菩萨时。永离一切烦恼染故。令佛身中功德得起。故说如来所有功德皆离染得(文)显宗论(七)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论中。或云。世尊现起初尽智时。已具得修一切功德。今若更修。前应未得。若尔。前位功德未满。初成佛时。应非究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文)或(百六十三)云。则尽智时。应不具得。一切功德。云何得名所作究竟(文)任此等文理。佛身所起功德中。无未曾得类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圆晖法师。余处佛亦于通。得修习修。俱不尽故之释者。就余乘功德论之也。次于婆沙论两处之文者。约胜曾得功德。立未曾得名也。准光法师余处(二十六)得胜曾得。名未曾得之释。可会之也。
  问。论主意。可存菩萨三十四念成觉义耶。答。可存菩萨三十四念成觉义也。两方。若存菩萨三十四念成觉义者。见今论文云。传说菩萨三十四念得菩提故(文)既置传说之言。明知。不存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菩萨三十四念成觉者。常途之所谈也。设虽论主意。何不存此义哉。
  答。论主意。就无漏心论之者。菩萨三十四念成觉云义可存也。但于今论传说之言者。有宗意。以菩萨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萨学位。不起灭尽定云。故论主意。明西方师。菩萨三十四念。中间从见道出。起非想非非想处有漏心。入灭尽定云义。置传说之言也。故光法师释若许彼说。便顺尊者邬波鞠多理目足论。如彼论说。当言如来起灭定。后生尽智之论文云。论主意。朋西方师说。故作斯释(文)。
  问。正理论意。灭尽定出心。可通识无边处耶。答。不通识无边处也。两方。若通识无边处者。灭尽定出心。不通识无边处者。有宗一同之性相也。设虽正理论意。何可背此理哉。若依之尔者。正理论(十二)中。解契经出灭定时。当解三触。谓不动触。无所有触。及无相触之文云。有余师说。识处空处心相应触。名不动触(文)如此文者。灭尽定出心。可通识无边处见如何。
  答。正理论意。灭尽定出心。不可通识无边处见。正理论余处(八十)文。偈颂结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长行述从灭定出。或起有顶净定心。或即能起无所有处无漏。灭尽定出心。不通识无边处定。显宗论(四十)说。全亦同之。但于正理论识处空处心相应触。名不动触之文者。泛举出灭尽定之后。逆次所起心品也。全非谓灭尽定无间。所起出心。通识无边处。故正理论(十二)中。释契经不动无处有无相之三触毕云。从灭定起心。通有漏无漏灭定起时。或逆次第。入诸等至。或逆超越入诸等至。容有如是起灭定心。现在前故(文)今此不动等三触者。出灭尽定之后。或逆次第。或逆超越。入诸等至。所起心品云事。此文炳然也。何况。正理论文。既云识处空处心相应触名不动。而灭尽定无间。不起空无边处心品之理。勿论也。准知。举识无边处。亦非灭尽定无间。所起心品云事。若执此文致其疑者。可疑灭尽定出心通空识二无边处耶。乍此出文。唯疑识处之言。不疑空处之言。疑问之趣。颇不落居欤。加之婆沙论(百五十三)中。解今此出灭定时。不动第三触相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不动触(文)此文既同正理论说。阁此婆沙论文。偏就正理论。举疑问事。更无其由哉。
  重难云。元瑜法师(述文记九)释正理论。有余师说。识处空处。心相应触。名不动触之文云。又释。此师非正宗。是异部师。许从灭定入空处等。故作是释(文)案此释意。正理论今文。就灭尽定无间所起出心。通识无边处。空无边处释见如何。
  答。不动等三触者。出灭尽定之后。逆次逆超。所起心品云事。不限正理论。灭定起时。或逆次第。入诸等至。或逆超越。入诸等至等之文。勘婆沙论(百五十三)说。释今此不动等三触毕云。由此理趣余五有想定应知亦尔谓空无边处及四静虑(文)此文无诤。远论出心见。若尔。元瑜法师。又释此师非正宗义等之释。恐难依用欤。
  问。身证不还圣者约离染得。可有十种不同耶。答。可有十种不同也。两方。若有十种不同者。以道理思之。难有十种不同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身证不还果圣者。约离染时。可有十种不同见如何。
  答。婆沙论(三十四)中。说身证不还果圣者种类云。或应说九。谓离染故。即非想非非想处具缚。及离一品乃至八品染为九。经有说者。此应说十。谓即前九加离第九无间道时。为彼第十(文)案此文意。身证不还果圣者中。非想地具缚者。为一类。离非想地一品乃至八品染者。各为一类。离非想地第九品染无间道位为一类。故约离染时。有十种不同也。
  问。婆沙论(百五十二)中。述如是说者义云。此灭尽定。有十一种(文)尔者。今此十一种中。可举本得不动种姓所起灭尽定耶。答。举之也。
  两方。若举之者。披婆沙论文。未举本得不动种姓所起灭尽定。若依之尔者。既出练根所得不动种姓所起灭尽定。何不举本得不动种姓所起灭尽定哉。
  答。见婆沙论文云。如是说者。此灭尽定。有十一种。谓具缚者所起。离上上品者所起。乃至离下下品者所起。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者所起(文)案此文意。离下下品者所起之中。无学位。退法种姓并思法等四种姓本得练根得二类。及第六种姓本得之类。皆可有故。不举本得不动种姓所起灭尽定云难。不可来也。
  重难云。婆沙论文。犹似难思。具缚者乃至离下中品者所起之中。不开本得练根得二类灭尽定者。离下下品者所起之中。同可合论之。何别举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者所起灭尽定哉(是一)次。第六种姓之中。本得之外。别举练根得者所起灭尽定者。约思法等四种姓本得之外。别可出练根得者所起灭尽定。有何由。思法等四种姓合论之。第六种姓别开之哉。
  答。有学位。二道所得。一道所得。第六种姓人。胜劣不等故。具缚并离前八品者所起灭尽定。合论本得练根得二类。无学位。二道所得。一道所得。第六种姓人。胜劣遥异故。离下下品者所起灭尽定。别开本得练根得二类也。准光法师余处(二十五)又于无学。二圣所成。学乃一凡。不可为例之释。可思之。次。思法等四种姓。是钝种姓。或进趣胜种姓。或退住劣种姓。或进或退种姓。未定故。不及别开本得练根得二类。第六种姓。是利种姓。不进不退种姓。决定故。本得之外。别举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者。所起灭尽定也。
  愚推云。勘婆沙论一段之文。约离染不同。出灭定种类故。或有四种(此有二说)或有九种。或有十种云。多有说义有之。评家意。此外加时解脱阿罗汉缚根得不动之别一类。云有十一种也。一段施设。无别委曲欤。若就六种姓等。分别之者。可有多义门。今非其门故。强不可劬劳欤。
  问。有学位所得灭尽定。俱解脱圣者。所得灭尽定。其体可同耶。答。其体可别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有学无学。其位既异。所得灭定。其体岂同哉。是以。有学无学位。所得无漏道等。其体各别也。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初尽智位得俱解脱称之类可有见。爰知。有学位。所得灭尽定。俱解脱圣者。所得灭尽定。其体可同云事如何。
  答。婆沙论正义家意。有学位所得灭尽定。俱解脱圣者所得灭尽定。其体各别可云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二)中。上述如是说者。此灭尽定。有十一种。谓具缚者所起。离上上品者所起。乃至离下下品者所起。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者所起毕下云有说此十一种。其体各异。随位所起种类别故(文)但于初尽智位。得俱解脱称之类可有见云难者。身证不还果圣者。初尽智位。证无学果之后。未起灭尽定之前。由有学位所得灭尽定力。得俱解脱称故。指有学位所得灭尽定。即名俱解脱圣者所得之义边。不可遮之。今就有学位所得灭尽定。俱解脱圣者初所得灭尽定论之者。其体各别云事。颇勿论也。
  问。离非想非非想处一品染者。于具缚者所起灭尽定。可有得亦在身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婆沙论中。不可有此义见。若依之尔者。离非想非非想处一品染者。成就具缚者所起灭尽定。何无得亦在身义哉。
  答。此依身所现起之功德。云得亦在身也。而离非想非非想处一品染者。唯起一品断所属灭尽定故。以之名得亦在身。于具缚者所起灭尽定者。虽成就之。不现起故。被云得而不在身。全无得亦在身义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二)云。有具缚时。起灭尽定。即彼进断一品染时。复起灭尽定。彼于尔时。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今所起者。得亦亦在身。成就亦现前。即彼乃至从时解脱。练根得不动。彼于尔时。前诸位中。所起灭尽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前。今不动位。所起灭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现前。由此应知。体类各别(文)但于成就具缚者所起灭尽定。何无得亦在身义哉云难者。虽成就。不现起之功德。名得而不在身。故以唯成就义许。可有得亦在身义云疑。恐似不辨一论废立欤。
  问。声闻种姓。无学圣者。所起灭尽定。可有九品不同耶。答。可有九品不同也。
  两方。若有九品不同者。披今论余处(二十五)文述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九根。于声闻种姓。无学圣者。唯限七类。彼所起灭尽定。何可有九品不同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声闻种姓。无学圣者。所起灭尽定。可有九品不同见如何。
  答。声闻种姓。无学圣者中。有种种差别故。分别其品类非一品也。若就粗相论之者。可有六种姓。如云阿罗汉有六。谓退至不动。若第六种姓中。分练根得。非练根得两种者。可有七声闻。如云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九根。若委细分别之者。前五种姓。为前五类第六种姓中。可分四类。所谓至无学位。练根作第六种姓之者。有学位。练根作第六种姓。后证无学位果之者。从异生位作第六种姓。后证无学果之者。并波罗蜜多声闻也。以此四类如次。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之四类。可有九根不同。故于彼所起灭尽定。可有九品不同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二)中。明灭尽定有多差别云。无学位中。退法种姓所起为下下。乃至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余本得不动种姓起。为上中。波罗蜜多闻声所起为上上(文)。
  重难云。婆沙论文云。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是可至无学位。练根作第六种姓之类。何云有学位练根作第六种姓后证无学果之者哉。
  答。始得本得之名。随相对可不定。对从异生位。作第六种姓后证无学果之类。以有学位练根作第六种姓。后证无学果之者。云始得不动种姓。有何所背哉。
  问。起灭尽定时。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欤。答。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也。两方。若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者。具缚并一品断等位。所起灭尽定。其体既异。不可必伏未断烦恼。是以。婆沙论(百五十四)中。出退阿罗汉果。非灭定句云。及先学位。起灭定已。得阿罗汉果。起上位结退(文)若起灭尽定时。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者。起上位结。退阿罗汉果位。何不退灭尽定哉。若依之尔者。披正理论余处文。起灭尽定时。必可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见如何。
  答。起灭尽定时。必可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也。故见正理论余处(八十)文云。谓有顶贪。若断未断。要应总伏。方入此定。故虽自地。而名超越(文)但于具缚并一品断等位。所起灭尽定。其体既异。不可必伏未断烦恼云离者。虽具缚并一品断等位。所起灭尽定。其体各别。灭尽定。是殊胜功德故。必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之后。可起之也。次于婆沙论起上位结退之文者。就正断惑论之者。有学位。起灭尽定人。得阿罗汉果之后。起下位结。退果兼退灭尽定。起上位结。退果不退灭尽定。故出退阿罗汉果。不退灭尽定之句。举起上位结退之类也。起已伏烦恼。异实退故。总伏非想非非想处烦恼。虽入灭尽定。起此已伏烦恼之时。不退灭尽定也。重意云。诸圣者。有圣道之助故。起已伏烦恼之时。不退已伏位所起功德也。例如伏欲界烦恼。虽得未至定。圣者重生欲界。起已伏烦恼位。不舍未至定也婆沙论第百二十一卷中。有可润色事可见之。
  问。光法师释起无想定处。引婆沙论三师说。尔者。今论意。可同第二师说耶。进云。光法师。判于三说中。后二无违。同第二师说释见。付之。披婆沙论说。寻第二师义。不许第四静虑起无想定。而勘今论余处(八)文。释七识住中不取第四静虑。云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第四静虑起无想定见。若尔。今论意。既与第二师说异。何释于三说中。后二无违哉。
  答。婆沙论(百五十二)中。明起无想定处。举三师异说云。有作是说。唯欲界起。欲界心猛。有说力故。有余师说。通欲界三静虑起。由念曾修。加行势力。亦能现起。除无想天。勿果与因。极相通故。彼没定当生欲界故(文)而见今论文。偈颂结二定依欲色。长行述言二定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现起。依欲色二界。起无想定云。故婆沙论三师说中。与于欲界下三静虑起云第二师说。于欲界四静虑起云第三师说。无违释尤顺俱舍婆沙两论说也。但于今论余处。谓诸异生求入无想之文者。光法师释此文云。求入无想。谓求入无想天。或求入无想定(文)同第二师说之方。可云求入无想天。同第三师说。之方可云求入无想定也。解释自本存二边。更不可违第二师说欤。
  演秘六云。准有宗义。顺正理论第十二设通欲色起。色界之中。而有两释。一云唯下三静虑。非在第四。勿因与果极相邻通。有说。亦在第四静虑。除无想天。已生彼天受彼果故。俱舍论同。婆沙一百五十二有三说别。有说。唯欲人心猛利。有说力故。后之二说。同顺正理色界二义。杂心论说同婆沙论初师所明(文)。
  私云。案此释意。引正理论二说毕云。俱舍论同引婆沙论三说毕。述后之二说。同顺正理色界二义。爰知。俱舍论意。同婆沙论后二师说云事。若尔。与光法师于三说中。后二无违。前说非正。如下别破之释。其意是同欤。
  随管见之所及。染笔于龟首之春水。回微功之所积。悬志于鸡足之朝云。愿任多年殷勤之本望。必预三会听法之巨益耳。

  文永二年(乙丑)二月二十三日(申时)于海住山十轮院记之。法印宗性。
  问。杂心论意。依身在色界。可起无想定耶。答。此事虽难测。且不起无想定可云也。两方。若起无想定者。杂心论中。明起无想定云。从欲界起非余。此根利故(文)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不起无想定见。若依之尔者。披发智论(十九)文出色有有想天非五行句云。谓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无想灭尽定(文)俱舍。正理(十二)显宗论(七)中。同引此文。为依色界身起二无心定之证据。若杂心论意。依身在色界。不起无想定云者。岂不背发智论今文哉。加之。勘泰法师解释云。若依上座部。身在色界。不得修无想定(文)杂心论意。宁朋上座部义哉。
  答。杂心论意。存依身在色界。不起无想定欤。彼论从欲界起。非此根利故之文。此旨分明故也。依之。扑扬大师(演秘六)引婆沙论三师说毕云。杂心论说。同婆沙论初师所明(文)而婆沙论初师意云。有作是说。唯欲界起。欲界心猛。有说力故。不许依身在色界起无想定。故杂心论意。同存此义云事。扑扬定判。亦炳然也。但于发智论文者。杂心论。专以阿毗昙心论。为依凭故。背发智论说。强非所痛欤。次。于泰法师释者。虽释上座部意。依身在色界。不起无想定。不云有部之中。都无此义。何为相违哉。婆沙论初师既云唯欲界起。明知。有部之中。有此别师云事。何况。光法师。判若有自部诸师。不许亦依色界起无想定。便违发智论所说。元瑜法师解正理论文。述唯第三说。不通色界。亦是自部异部。有违教过。依身在色界不起无想定者。有别之中。别师说见。若非有部之中别师者。背发智论文。不可为违教过故也。泰法师释。不足为疑者欤。
  问。依身在色界。起灭尽定者。唯限信解类欤。答。不限信解类也。两方。若唯限信解类者。设虽见至人。何无此义哉。若依之尔者。灭定人中者。今论定判也。见至人。宁生色界。起灭尽定哉。
  答。依身在色界。起灭尽定者。可通信解见至二类也所谓信解人。于人中。初起灭尽定毕。退起色界惑之。后。修练根作见至之类。生色界可起灭尽定。故依身在色界。起灭尽定者。可通见至类也。
  问。论文云。尊者世友问论中说(文)尔者。世友者。四种萨婆多中世友欤。进云。光法师释云。经部异师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说(文)付之。既云尊者。定可四种萨婆多中世友。是以。论次下文云尊者妙音说此非理。是四种萨婆多中。妙音也。上所举尊者世友。何云经部世友哉。何况。披业成就论文云。若毗婆沙五百罗汉和合众中。婆修蜜多大德说言。若何等人。灭定无心。彼得此过。我灭三昧。是有心故(文)此文无诤。今此婆修蜜多者。四种萨婆多中。世友见如何。
  答。论中答今二定中。心久时断。如何于后心复得生之问。述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尊者世友所造问论意。灭定中。有细心故。心久时断。后心得生。无有其过(为言)而见婆沙论(百五十二)文云。由此尊者世友说言。云何灭尽定。谓已离无所有处染。止息想作意为先。心心所法灭。是名灭尽定。四种萨婆多中世友意。灭尽定中。全灭心心所法。无微细心定。爰知。灭尽定中。犹有细心云世友者是经部世友。非四种萨婆多中世友云事。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经部异师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说(乃至)印度国名。世友者非一。此是非婆沙会中世友(文)宝法师释此文云。叙异计通难也(文)若四种萨婆多中世友者。宁云叙异计哉。加之。慈恩大师释云。俱舍云尊者世友问论中说。此即经部异师(文)诸师一同之所判。定依遍觉三藏之相承欤。但于既云尊者世友。定可四种萨婆多中世友云难者。设虽经部世友。其德尊高者。立尊者名。有何相违哉。次于论次下。尊者妙音说。此非理之文者。举四种萨婆多中妙音义。破经部所造论说。立破次第无所背也。次。于业成就论若毗婆沙五百罗汉等之文者。业成就论者。是遍觉三藏所译。成业论同本异译也。勘彼成业论文云。如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言。若执灭定今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全无若毗婆沙五百罗汉等之言。推之业成就论中译者。自谓婆沙会中世友加此言欤。
  问。经部宗意。善心现起位。受想可俱起耶。
  答。可俱起也。两方。若俱起者。见光法师解释云。识想受三。唯无记性。思心已去。方始通三(文)明知。善心现起位。受想不俱起云事。若依之尔者。设虽经部宗意。何不许大地法心所哉。若许之者。善心现起位。受想可俱起也如何。
  答。光法师余处(二十)解释中。述经部宗义云。受想思实有心所法。思上假立实无(文)既许受想思。其体实有。大地法摄善心。现起位受想。必可俱起也。但于光法师识想受三唯无起性之释者。解正理论(十三)譬喻论者。作如是言。灭尽定中。唯识受想。以定无有无心有情之文。作今释故。此明经部本师譬喻论者计。非叙二十部中经部宗义也。而譬喻论者意。立唯心无所之义。心王之外。不许心所别体故。不及论善心现起位受想俱起相。无记心王之上。立识想受三名。三性心王之上。立思名(为言)若尔。此师意。善心现起位。不立识想受名可云也。故光法师释云。彼宗所执。唯一心王随用差别。立种种名。无别心所。但心缘境。第一刹那初了名识。第二刹那取像名想。第三刹那领纳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诸余心所。皆思差别(文)重意云。譬喻论者。如来灭后一百年中出世。□量部宗如来灭后四百年中出世。出世时代遥隔。所立宗义亦异故。慈恩大师释云。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刃翅罗国。有鸠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譬喻师。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文)。任此释。譬喻诸论者。与经部宗各别云事炳然也。何依光法师今释。混疑经部宗义哉。或一义云。经部宗意。善心现起位。受想必可俱起也。但于光法师识想受三唯无记性之释者。约受想可有行前未不同。唯无记性者。云行受想也。行未受想。可通三性故。与善心可俱起也。
  问。论主意。可存命根实有义耶。答。不存命根实有之义也。两方。若存命根实有义者。光法师释既尔此寿应业能持。随业所引。相续转故之论文云。论主意朋经部故。今转计。前后相违(文)论主意。朋经部者。何可存命根实有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披今论文云。有别实物。能持暖识名为寿体。是说为善(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论主印取说一切有部(文)任此等定判。论主意。存命根实有之义见如何。
  答。论主意。朋经部。谓三界业所引同分住时。势分。说为寿体之说。存命根假立之义也。此旨不限光法师当卷。论主意。朋经部。故今转计。前后相违之释。论疏余(三)卷中。处处同述此趣。所谓勘今论余处(三)文。或叙经部说云应如是说。彼阿罗汉。由此自在三摩地力。转去曾得宿业所生。诸根大种住时势分。引取未曾定力所起。诸根大种住时势分。故此命根非是异熟。所余一切皆是异熟(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论主意朋经部故。言应如是说(文)或(八)难。有部义云。是则还同心相续难。或心心所唯互相依(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如是所难方便欲明同分命根。非实有体(文)或举经部义云。故经部师说。无色界心等相续。无别有依(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引说同已(文)准此等论疏之释。论主意。朋经部命根假立之义云事。甚分明也。加之。正理论余处(二十一)中。引今论是则还同心相续难。或心心所唯互相依之文毕云。经主定于阿毗达磨。无所承禀谬述。此言或由自心增厌。对法矫作是说。或乱正宗。谁有妙通(文)以正理难。思论主意。朋经部义之旨。亦炳然也。但于今论有别实物能持燸识等之文者。论主意。实虽朋经部命根假立之义。结归本宗故云尔也。光法师。论主印取说一切有部之释。即显此意也。
  重难云。宝法师引正理论于此但应征经主意。若处无业所引异熟内五色处。于彼或时无业所引第六意识处。谓于长时起染污识或善有漏及无漏识。相续位中。无业所引异熟势分。说何为寿等之文毕云。准上论文。正理破经部义。论主既下。不存经部之义。不劳更释。故下文云。别有实物。是说为善。有人虽作俱舍师释。未为当理(文)此释无诤。论主意。不朋经部宗。存命根实有之义见如何。
  答。宝法师今释。实难会通之。此疑之为难义。只起自此释。依之。学者之中。宝法师意。异光法师释。论主意。存命根实有之义。得意之人有之。此义叶今释。尤虽似可然。广勘今论处处之文。朋经部义。存命根假立之旨见。故宝法师解释。且显结归本宗之义。可会通欤。
  问。光法师释今论谓三界业所引同分等文。引正理论由业所引六处并依等文。尔者。相违二说欤。答。非相违二说也。两方。若相违二说者。光法师。解两论今文。非相违二说释见。若依之尔者。今论云。谓三界业所引同分住时势分。说为寿体。于同分上。假立命根。正理论(十三)述由业所引。六处并依住时势分相续。决定随应住时。尔所时住故。此势分说为寿体。六处及扶根上。假立命根。若尔。其义既异。何非相违二说哉。是以。扑扬大师(演秘二)判经部命根而有两说。一正理说。依六处立。二俱舍说。依众同分。相违二说之旨。此释炳然也如何。
  答。俱舍正理两论之文。同朋经部命根假立之相。定知。非相违二说云事。但于两论所载。其义既异云难者。光法师会其相违云。同分无体。还依六处及依上立。此论据假依假。正理据假依实。故不相违(文)。但于扑扬大师命根为有两说之释者。就两论现文。作一相解释欤。
  问。依身在欲界。入灭尽定人。过七昼夜。后出定时。必命终欤。答。必可命终也。两方。若必命终者。披光法师解释云。如人应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彼二定。设经五十年。方始出定。不食段食还更受余五十年命(文)爰知。依身在欲界。入灭尽定人。过七昼夜。后出定时。不必命终云事。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依身在欲界。入灭尽定人。过七昼夜。后出定时。必可命终见如何。
  答。依身在欲界。入灭尽定人。过七昼夜。后出定时。段食尽故。必可命终也。故见婆沙论(百五十三)文云。欲界有情。诸根大种。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即在定时。身虽无损。后出定时。身便散坏。故住此定。但应少时。极久不得过七昼夜。段食尽故。引曾有苾刍入灭尽定。或经三月。或经半月。后出定时。即便命终。二个往时毕结释云。由此故知。生于欲界。若久在定即在定时。身虽无损。后出定时。身便散坏。故住此定。但应少时。极久不得过七昼夜(文)此文意云。生欲界。入灭尽定人。过七昼夜。后出定时。段食势力尽。即可命终。故住灭尽定。极久不得过七昼夜。必当出定(为言)但于光法师如人应受百年命根等之释者。依身在欲界。入灭尽定人。不过七昼夜之前。出定之时。由灭尽定力。入定之间。不损命根。故出定之后。还更应彼所残余命根故为显此义。假令指年数。如人应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灭尽定。力入定之间。不损命根。故还更应受所残余五十年命根云也。非谓实有生欲界人。五十年间。入灭尽定。出入定之后。受所残余五十年命根之类欤。
  重难云。依身在欲界。住灭尽定间。不过七昼夜。必当出定者。何有住灭尽定。或经三月。或经半月。后出定时。即便命终之类哉。
  答。如彼或誓行捷稚时。出灭尽定。或经三月后。初打捷稚。或誓大雨止时。出灭尽定。经半月后。其雨方止。立别誓愿之人中。不图可有过七昼夜。后出灭尽定。段食尽故。即便命终之类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三)云。曾闻于一僧伽蓝中。有一苾刍。得灭尽定。食时将至。着衣持钵诣食堂中。是日打捷稚少晚。彼苾刍以精勤故。便作是念。我何为空过。此时不修于善。遂不观后际。即立誓愿。入于灭定(乃至)打捷稚当出时。僧伽蓝有难事起。诸苾刍等散往他处。经于三月。难事方解苾刍还集僧伽蓝中。才打捷稚。彼苾刍从定而出。即便命终。复有一苾刍。得灭尽定。而常乞食。于日初分。着衣持钵。方欲诣村遇天大雨。恐坏衣色。少时停住。即作是念。我何为空过。此时不修于善。遂不观后际。即立誓愿。入于灭定。乃至雨止当出。有说。尔时雨经半月。有说。一月其雨方止。彼从定出。即便命终(文)不立如此别誓之人。住灭尽定。不过七昼夜之前。必当出定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三)问答云。问。若有苾刍。不立誓愿。入灭尽定。云何当出。答。法尔应出。如有心定。又彼苾刍。或欲饮食。或欲便利。以彼在定。虽不为损。出即致患。故由此因应出定(文)。
  问。论中解发智论(十五)随相续转。一起便住文云。彼言何义。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乃至)是名第二一起便住(文)尔者。宝法师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论主释发智论。或是发智论自释(文)付或是发智论自释之释有疑。依今此解释。案论文起尽。上引发智论随相续转一起便住之文毕。下问彼言何义。答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是名第一随相续转。若所依身。不可损害。如起而住。是名第二一起便住。文相次第明。述论主自义见。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论主答。泰法师解此文。判论主释。何况。披发智论说。全无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等之文。若尔。发智论自释云事。甚似难思如何。
  答。推宝法师或是发智论自释之释意。异初释云论主释发智论。毗婆沙释发智论文(为言)毗婆沙师释自部本论文故。云发智论自释也。非云发智论中。正有此释。故发智论中。全无此文云难。不可来欤。退勘婆沙论文云。有说色身。名为相续。谓生欲界。不住无想灭尽等至。寿随色身。相续而转。所以者何。若身平和。寿则无夭。若身损坏。寿则中夭(文)此文既述随身损坏。寿有中夭。名为随相续转之旨。故准此婆沙论有说义。思今论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是名第一随相续转等之文意。毗婆沙师说。非论主自义被得意也。宝法师第二释意。若存此趣欤。但于光法师泰法师释者。宝法师论主释。发智论之初释。即同此等释意也。今就第二释问答之二释。自本其意各别也。何违初释意为疑哉。
  重难云。见今论次下文云。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初显有障。后显无障由此决定有非时死。毗婆沙师释别出之。明知。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等之上文。是论主自义。非毗婆沙师说云事。
  答。勘发智论文云若欲界有情。不住无想灭尽等至。当言随相续转。若住无想灭尽等至。及色无色界有情。当言一起便往。遮譬喻者不许非时命终之义。显有宗意。有非时命终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一)中。解此文云。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譬喻者。不许有非时命终。所以者何。如契经说。寿终不可救。由此故知。无非时死。为止彼意。显有非时命终。故作斯论(文)由此义故。由此决定有非时死之说。故云毗婆沙师言也。非谓云尔故若所依身。可损害故。寿随损害。等之次上文。非毗婆沙师释欤。
  问。光法师出俱非害类。引婆沙论。住最后有。补特伽罗。所作未辨文。尔者。住最后有。补特伽罗者。可通异生圣者耶。答。可通异生圣者也。两方。若通异生圣者者。既云住最后有。补特伽罗。所作未辨。所作未辨位。唯可限异生也。若依之尔者。婆沙论文。光法师释。更无所简别。何不通异生圣者哉。
  答。披婆沙论一段之文。述不为自害。亦不他害之类。上云最后有菩萨。举菩萨最后生毕。下云住最后有补特伽罗。所作未辨。出二乘中依此身。定得无学果之类也。故见光法师定判。释今论所载俱非害者毕云此且毗标。非皆遍举。出今论不举之类。引婆沙论。住最后有。补特伽罗。所作未辨之文。而今中既举最后身菩萨故。明知。婆沙论。住最后有。补特伽罗者。非是菩萨。唯取二乘云事。若尔二乘人中。依此身定得无学果之类。亦通异生圣者。推之婆沙论。住最后有。补特伽罗。所作未辨之文。定可通异生圣者也。但于所作未辨位。唯可限异生也云难者。依此身定得无学果之人。未得无学果之前。凡位圣位。俱云所作未辨。有何所肖哉。此难之趣。恐不落居欤。寻云。以二乘名最后有补特伽罗。何处见哉。答。光法师余处(十一)及最后有之论文云。谓依此身。定得无学。名最后有。若未证果。必无中处(文)此释意。最后有之言。通二乘见也。
  问。有宗意。住异灭三相。同时起作用欤。
  答。同时起作用也。两方。若同时起作用者。住异灭三相。其体既别。何同时起作用哉。是以。今论中。述有宗义云。诸说住等用不同时。光法师释此文。判用不同时。前后别起。加之。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三十九)中。三体虽同时。用有前后(文)任此等定判。住异灭三相。别时起作用见。若依之尔者。住异灭三相。于现在世。同时起用者。有宗之所定也如何。
  答。有宗意。住异灭三相。同时起作用也。故光法师释云。应知。此宗生相未来起用。住异灭三于现在世。同时起用(文)但于今论诸说住等用不同时之文者。于现在世一刹那顷。义分住异灭三相作用。故云用不同时。更非实有前后。品类足论(七)中。说非正灭法云。谓除现在。现前正灭法。诸余现在于现在世。分别正灭法非正灭法。即显此意也。婆沙论文会通同之。
  退勘光法师余所(七)定判解。俱有相应。于法灭位。方兴作用。由此二因。令俱生果有作用故之论文云。住异虽亦同时。灭相义。当在后。故偏言灭(文)先日记录此趣。只守明师之相承。今时披见此释。重散愚昧之不审。其两方疑难。此一文被会者欤。
  文永二年(乙丑)后四月三日(酉时)于海住山十轮院书添之。法印宗性。
  问。光法师明有为四相。引婆沙论(三十九)二师说。尔者。初师意。合生相现在。名一刹那欤。答合生相现在。名一刹那也。两方。若合生相现在。名一刹那者。生相现在。二世各别。何合二世。名一刹那哉。
  若依之尔者。光法师引婆沙论初师说云。体虽同时。用有前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文)此文无诤。合生相现在。名一刹那见如何。
  答。案光法师解释起尽。述应知此宗生相未来起用。住异灭三于现在世。同时起用。虽复俱依一法上立。所望不同。作用各别毕。就之。问时之极促名一刹那。用既别世。何名刹那。答之。引婆沙论二师说。一说云。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者。生相未来起用。住异灭三相。现在起用。故实虽二念。约作用究竟。合生相现在二世。名一刹那(为言)又一说云。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者。起生灭作用。虽非一刹那。一刹那间。具有其体。故约体说生灭同一刹那(为言)故光法师引婆沙论二师说毕云。前家约用。后家约同时。具有三体。各据一义。然无评家(文)以第二师说。还思初师意。合生相现在二世。名一刹那之旨。炳然也。但于生相现在。二世各别。何合二世。名一刹那哉云难者。今此一刹那者。异一念名一刹那之常废立。约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合生相现在二世。名一刹那也。
  问。光法师明有为四相。引婆沙论二说毕云。又足一解(文)尔者。今此一解意。异上二师说欤。答。不异上二师说也。两方。若异上二师说者。光法师引婆沙论二师说毕云。又足一解云(文)。如文相者。释成上二说意。非别义见。若依之尔者。既置又言。尤可别义哉。
  答。见光法师释云。又足一解云。生用起时。名一刹那。现在三相用。复名一刹那。此约用起时促。解也(文)此释意云。上所引婆沙论第二师意。虽述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未显一刹那之分齐。是不足也。故今明一刹那之分齐。足其不足。更非别一解也。重意云。既云生用起时名一刹那。现在三相用时。复名一刹那。成生相与现在三相。各别刹那之旨。岂为释一刹那顷。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故之别一解哉。爰知。非前二师说之外别解云事。但于又言者。虽非别一解释。继上义意。故置又言。有何所背哉。
  已上相承趣也。
  愚推云。
  问。今论意。二无心定入心。起等无间缘取果用。可通过去耶。答。可通过去也。两方。若通过去者。今论中。无说二无心定入心。起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知唯限现在云事。何况。若于过去。起取果用者。岂不招三世杂乱过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今论意。二无心定入心。起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见如何。
  答。勘光法师余处(七)解释。引正理论(十九)谓入定心。居现在位。顿取诸定及出心果。亦与最初刹那定果。灭入过去。随后诸定。及出定心。一一生时。与果非取。先已取故之文。并婆沙论(百九十四)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无有等无间缘异时取果。异时与果。若此时取果。即此时与果故之说毕云。今俱舍论意。同婆沙评家。不同正理(文)任此定判。今论意。二无心定入心。起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可云也。但于今论中。无说二无心定入心起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云难者。实以难思。然而且存一义云。光法师释之习。今论无分明说之时。同婆沙论评家义释也。何况。光法师余处(七)解释中。述婆沙论意。等无间缘取果用。通过去之道理云。若婆沙意。过去既得起与果用。何故不得起取果用(文)而今论余处(七)文云。二因于正生。余二缘相违。而兴于作用。于过去起与果用。无所痛名为作用。正理论(二十)意。异之。或云非过去时。可有作用。此言作用意显功能。或述由不共故。自果生时。作用虽无。而于自果。与功能上。立作用名。假不许于过去。起作用。故知。今论意。于过去可起取果用。被得意也。故光法师余处释。今论意。同婆沙论评家渐取渐与之义。非无其由欤。但于过去起取果用者。岂不招三世杂乱过哉云难者。光法师余处会此疑云。初取果者。过去亦起(文)。
  重难云。披今论余处(七)文云二定但由三。余由二缘生。无想异熟。非等无间缘生见。若尔入无想异熟心。与出无想异熟心。于过去。初可起等无间缘取果用。若尔初取果者。立现在世之会通难成哉。
  答。二无心定入心。与初刹那所入定。于现在必起等无间缘取果用。故就之云。初取果者。立现在世也。但无想异熟。非等无间缘生云事。辄难定之。设虽非等无间缘生。入无想异熟心。于现在必可起因缘等取果用。故等无间缘取果用。于过去虽初起之。更不可有三世杂乱过。故宝法师余处(七)释云。取果名现在者。据因缘等说。不据等无间缘等(文)。
  问。论中引有颂云。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等文)显何事耶。答。于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九种义。智者立一瞿声云。此文意也付之九种义既别。何立一瞿声哉。
  答。论中所引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之颂文。实以难思。然而且推之。九种义虽异。名义相应故。立一瞿声欤。故至相寺大师释(三十要问答下)云。若名与义相应。名既不定。义亦应尔。西方有以一瞿名。目于九义。谓言方地光牛金刚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义。名与义定相应者。天因之时。地应随名。与天相应。余亦如是(文)准此释可思之。
  问。光法师引今论余处。法无碍解。通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名等随语系随身系中。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初释意。随语系判也。付之。定法无碍解依地。可随所缘名等系地。若名等随语系者。法无碍解。何可依五地哉。是以。披今论余处(二十七)文云。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谓欲界四静虑。以于上地无名等故(文)泰法师释此文云。以于无色上地。无名等故(文)思此等释意。名等随身系。通有欲界及四静虑。故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见。何况。次下论文云。词无碍解。唯依二地。谓欲界初静虑。以于上地无寻伺故。随所缘言词系地。定能缘词无碍解依地。准例法无碍解。其义可同。加之。光法师余处(二十七)解释中。引婆沙论。法无碍解在二地。在五地。在七地云三师说毕云。初说据名随语系。故说法无碍解但依二地。后二说据名随身系。说法无碍解通依上地(文)若尔。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者。名等随语系义云。初释意。非只背今论说。亦相违自定判哉。
  答。光法师初释意。能缘法无碍解。虽通五地。所缘名等。随能发语。欲界初静虑。二地所系(为言)据能缘心。通于五地。理实名等。随语二地之释。即述此意也。次于今论余处以于上地无名等故之文者。明法无碍解。通依欲界及四静虑五地。无色上地。无有名等。不能别缘下地名等。故法无碍解。不依四无无色地云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以于上地。无名等故。彼不别缘下名等。故(文)非许上三静虑有名等。何可定名等随身系义哉。泰法师释。会通同之。次于词无碍解例难者。缘言词虽要缘自地。言词为本。故随所缘言词系地。定能缘词无碍解依地也。以缘言词难故。要自地心缘之释其意在之。缘名等自缘言词易故。法无碍解依自地。无名等上三静虑别缘下地名等也。次于光法师余处。据名随身系讫法无碍解通依上地之释者。述当卷第二释意也。既为各别解释。更不可及会通欤。
  重难云。名等言词。是俱起和合法也。何约所缘。分难易。于依他。论通局哉。何况。正理论余处(七十六)中。释词无碍解。唯依二地云。谓此意言。寻词二法。能发语故。相不寂静。自性粗动。上无此故。寂静微细。词无碍解。缘外言词。亦不寂静。兼动类摄。是故此解上地中。无初静虑中。亦有寻伺故。于定内。亦有此解。由此极成。但依二地(文)如此文者。词无碍解。唯依二地。全不由缘。言词难故见如何。
  答。名等有诠表故缘易。言词无诠表故。缘结难也。故婆沙论(百八十)中。明四无碍解缘三世相云。法辨二无碍解缘三世。词无碍解。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生者缘未来不生者缘三世(文)思此文意。法无碍解。缘名等易故。通缘三世。词无碍。言词难故。唯缘自世云也。法词二无碍解。所缘难易。以之可知。次于正理论文者。词无碍解缘外。言不寂静难故。唯依欲界及初静虑二地(为言)非云缘言词易者。有何所背哉。
  问。光法师意。词无碍解。唯缘自地言词欤。
  答。可缘自下地言词也。进云。光法师释云。以缘言词难故。要自地心缘(文)付之。依光法师释。见婆沙论(百六十九)文。缘自地及下地等至中。举词无碍解所依。若尔。光法师今解释。岂不违婆沙论所说哉。
  答。初静虑。词无碍解。通缘欲界及初静虑言词。故词无碍解。可缘自地及下地言词也。故婆沙论云。七等至缘自地及下地。谓法词二无碍解。五通所依(文)但于光法师以缘言词难。故要自地心缘之释者。缘言词难。要缘自地。言词为本。故有言词地为词无碍解依地。第二静虑以上。自地无言词故。词无碍解。不缘彼地(为言)光法师余处(二十七)解词无碍解。唯依二地。谓欲界初静虑以上地无寻词故之论文云。词无碍解唯依二地。谓依欲界初本静虑。以于上地无寻词故。定无言词。以缘词难。唯自地故。其意亦同之。同有言词地中。缘自地言词为本。兼缘下地言词之义边。更非所遮。故光法师全释。不背婆沙论说也。
  问。光法师引今论余处(二十七)法无碍解。通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名等随语系。随身系中。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下文言法无碍解通五地者。此是随身系家(文)付之。法无碍者。名无退智缘能诠名等。设虽名等随语系。法无碍解。何不依五地哉。何况。见婆沙论文。缘自地及下地等至中。举法无碍解所依。若法无碍解。缘自下地者。宁不云名等随语系哉。依之。宝法师意。存法无碍解。虽通五地。所缘名等随语系义如何。
  答。光法师第二释意。缘名等难。要缘自地名等为本。故随所缘名等系地。定能缘法无碍解依地也。光法师余处解释中。指婆沙论(百八十)法无碍解通在五地。在七地云二师说云。后二说据名随身系说。法无碍解。通依上地。以依法难。要依自地智。缘自地法。即述此意释。但于婆沙论缘自地及下地等至中。举法无碍解所依之文者。缘名等难故。虽要缘自地。名等为本兼缘下地名等故。法无碍解所依。缘自地及下地云文。全非相违也。次于宝法师释者。别异释也。不足为疑欤。
  重难云。勘婆沙论文。问上三静虑。为有名不。答之云。有说。无有说有。而不可说。评曰。彼不应作是说。宁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说。以无用故(文)婆沙论评家意。既不许上三静虑有名等之义。何云法无碍解依上三静虑缘自地名等哉。
  答。婆沙论今文。名等随语系云师义中。有说意。上三静虑。有名等云故。评家破而不许也。名等随身系云师意。上三静虑。有名等勿论也。评家更不可破之。而光法师第二释意。今论下文。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者。名等随身系义判故。云法无碍解依上三静虑。缘自地名等。不可违婆沙论评家意也。
  问。法无碍解。唯缘无覆无记法欤。答。唯缘无覆无记法也。两方。若唯缘无覆无记法者。法无碍解所缘可广。何唯限无覆无记法哉是以。见识身足论(十一)文。欲色界系。纵所断心。唯缘无覆无记法之类中。不举法无碍解相应心。若法无碍解。唯缘无覆无记法者。何不举之哉。若依之尔者。法无碍解。缘名等。明知。唯缘无覆无记法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文余处(二十七)云。谓无退智缘能诠法名句文身。立为第一。法无碍解。唯缘名等定。当卷述又名身等唯是等流。又唯无覆无记性摄。名等唯限无覆无记故法无碍解。唯缘无覆无记法云事。炳然也。但于识身足论文者。不举尽也。鼻舌身三识身。及无相无相三摩地相应心一类。唯缘无覆无记法故举之。四无碍解中。法无碍解。虽唯缘无覆无记法。余三无碍解。非唯缘无覆无记法。故总见四无碍解一类。有此相滥故。唯缘无覆无记法之类中。且不举之欤。如彼通果无记心中。变化心及发业心。虽唯缘无覆无记法。天眼天耳二通。非唯缘无覆无记法。故总见通果无记心一类。有此相滥。故准缘无覆无记法之类中。不举变化心及发业通果心也。
  重难云。勘光法师余处(十三)解释。述身语表业。随心地系。非随身地系云。论主评取前家。随心地系。心是亲强。身是疏弱。故诸色业随心判性。若诸色业。随身地系。此色业性。应亦随身。身谓命根众同分等。体是无记。色业皆应随身是无记性。不通善染。便成大过由此故知。随心地系。前说为善(文)思此释意。随彼定系地者可随彼判性类见。若尔名等随语系义为正云释意。可随能发语判名等性类。而能发语。既通善等三性。所发名等。何唯限无覆无记哉。若虽随能发语。定名等系地。不随能发语判名等性类者。此诸色业。皆应随身是无记性。不通善染之能破难成。爰知。名等随语系义。为正云释意。随能发语。所发名等。可通善等三性也如何。
  答。名等随语系义。为正云释意。语得业称。必由与名俱生。有诠表故。语业望名。极亲近故。随能发语。定所发名等系地也。故光法师释云。以语亲能发名身等故(文)初释意。由此道理。虽名等随语系义为正。能发心。专欲发业故。随能发心。判所发身语二业性类。故身语二业。通善等三性。即语业中。随能发心。成虚诳语不虚难语等。故通善不善也。能发心不欲发名故不随能发心判名等性类。名等只诠表物体许。不成善不善性。故唯限无覆无记也。准今论余处(十三)。此作者心。本欲起业之人。
  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能发心望所发身语二业。甚亲强故。随能发心。定所发身语二业系地。判性类也。故随心此诸色业。皆应随身是无记性。不通善染之例难。为不正义也。问。光法师明发业通果心所缘。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发业通果心。可缘名等及心等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解云。既得缘名亦缘心等(文)付之。发业通果心者。为发身语二业也。唯可缘所发业。何缘名等及心等哉。是以。变化心唯缘所化四境定。何况。披今论余处(七)文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文)此文无诤。通果心唯缘色等五境。不缘名等及心等见。如之。婆沙论(八十七)中出通果心所缘云。欲界者。唯缘欲界修所断法。色界者。唯缘欲色界修所断法(文)若通果心缘心等者。宁不缘见所断法哉。加之。光法师余处解释中。或(十九)解无覆无记邪智缘大梵名云。应知此是四无记中。威仪工巧异熟三心。但非通唯缘色故。或(二十)释欲界无覆无记识缘见苦所摄法。述谓异熟生威仪路工巧处。非通果心唯缘色故若通果心。缘名等及心等者。岂不违自定判哉。
  答。光法师既得缘名亦缘心等之初释意。立道理依证文也。所谓语业者。由与名俱生。方有诠表。离名之声。永不得业名故。发业通果心。缘化人所发语业之时。兼缘名等(为言)但是第二通果心。能缘化人发语名等者。即显此理也。见婆沙论(百三十九)文。明生初静虑。成熟欲界意近行。有三师说之中。第三师云。有说彼成就六。谓六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文)此文明述通果心别缘色等六境之旨。故发业通果心。可缘名等(为言)法分别行亦容此故者。即指此文也。既许缘名等。故亦可缘化人所发身语二业。同时刹那等起心等得意也。既缘名亦缘心等之释。其意在之。重意云。发业通果心所摄因等起。缘化人所发未来身语二业之时。
  缘语业俱生名等及身语二业同时刹那等起心等(为言)但于变化心例难者。变化心。不缘非所化境故。唯缘所化四境也。次于今论余处威仪路等三无覆心等之文者通果心之为本。所缘所化事。及所发业故。缘色等五境云也。缘所发业之时。兼缘名等及心等之义。更非所遮。次于婆沙论通果心唯缘欲色界修所断法云文者。发业通果心。缘心等云释意。
  因等起心缘所发未来业之时总缘业同时刹那等起心等云故。虽许缘心等。不缘见所断心等也。次于光法师余处(十九二十。)两处。唯缘色故之释者。述当处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之第二释意也。
  重难云。婆沙论第三师意。
  通果心通六舍意近行者。通果心。总缘色等境故通杂缘法。舍意近行云也。何以此文。为通果心别缘法境之证据哉。
  就中光法师余处(十)判于三说中。初说为正。第三师说。非正义见。岂以不正义为证据。作既得缘名亦缘心等之释哉。
  答。婆沙论第三师。既许通果心。别缘色等五境。宁无别缘法境之义哉。何况。第二释会意此文云。而言通法分别行者。据总缘说。故名缘法。非缘七种法故名缘法(文)爰知。初释意。通果心通法舍意近行者。有别缘法境之类得意。取其缘法境之边。为证据也。次。光法师判于三说中。初说为正。以第三师说。为不正义事。不许通果心。别缘六境之义故也。全非降缘法境之边。重意云。不许通果心别缘六境。云义故。以第三师说。虽为不正义。通果心缘法境云事。自此第三师说得意出。以之为证据作发业通果心。缘名等及心等云释也(为言)。
  寻云。勘婆沙论(十)文云。善等者。谓善不善无记心。各与三种心。展转相缘。唯除不善异熟。以彼唯在五识身故。余无覆无记心。有展转相缘义(文)发业通果心。缘心等云释意。以此文。可为证据耶。
  答。以此文不可为证据。唯除不善异熟者。五识决定不缘心等故。偏除之也。以彼唯在五识身故者。即述此意也。意识之中。虽有不缘心等之类。多缘心等故。不除之欤。何可备发业通果心。缘心等之证据哉。
  问。光法师明发业通果心所缘。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发业通果心。缘身语二业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欤。
  答兼可缘之也。两方。若兼缘之者。光法师述第二释意云。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文)此释无诤。不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见。若依之尔者。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是极相亲近法也。发业通果心。缘身语二业之时。尤兼可缘之哉。
  答。发业通果心。缘身语二业之时。兼可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也。故光法师余处引婆沙论若生初静虑成就欲界一。法舍意近行。即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略言引之)之文毕云。此初师意说。纵缘身语业。亦兼缘能造触。或缘身业。兼缘香味触。缘语业兼缘色香味触。故但名法舍意近行(文)光法师意。以此师说判正为故。设虽第二释意。业通果心。缘身语二业之时。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可云也。但于但缘身语二业之但言者。初释云既得缘名亦缘心等故。第二释异之云不解不缘名等。若化心但缘四境。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不缘俱起名等。刹那等起心等。但缘身语二业(为言)兼缘能造大种及俱起香味等之义边。更非所遮也。
  问。光法师解释中云。非缘七种法故名缘法(文)尔者。今此七种法者。唯限法处摄欤。答。不限法处摄也。两方。若唯限法处摄者。光法师余处定判中。法分别行所缘。不限法处摄见。若依之尔者。披今论余处文云。即此所说。受想行蕴及无表色三种无为。如是七法。于处门中。立为法处于界门中。立为法界(文)准此文思之。今此七种法者。唯可法处摄也如何。
  答。光法师。发业通果心缘名等云初释意。以婆沙论(百三十九)第三师。通果心通六舍意近行云文为证据。法分别行亦容此故者。即显此意也。而若发业通果心。但缘身语二业。云第二释意。会之云。而言通法分别行者。据总缘说。故名缘法。非缘七种法故名缘法者。通果心通法舍意近行者。总缘色等境故。名法舍意近行。是杂缘法舍意近行也。非缘眼等六处及法处七种法。故名法舍意近行(为言)故今此七种法者。眼等六处及法处摄。不限法处许也。但于今论余处如是七法于处门中立为法处之文者。当卷所举七种法者。是不杂缘法舍意近行所缘七种法也。法处中有受想行蕴及无表色三种无为之七种法。非今所论。不足为疑欤。
  问。光法师释异熟同分相。会俱舍正理两论相违云。正理据五趣四生异熟同分。横望以论。此论据引一生总众同分。竖望以说(文)尔者。正理论意。竖望所说。通中生二有。一生总众同分者。趣生同分欤。答。非趣生同分也。两方。若趣生同分者。趣生同分。其相既别。以通中生二有。一生总众同分。何云趣生同分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十四)中。述云何异熟。谓地狱及卵生等。趣生同分。一切异熟同分。皆趣生同分摄见。爰知。通中生二有。一生总众同分者。趣生同分摄云事如何。
  答。竖望所说。通中生二有。一生总众同分者。非趣同分。中有生有。趣非趣异故。非生同分。中有化生。生有胎卵湿异故。今此总众同分者。非趣生同分也。光法师此论。据引一生总众同分。竖望以说。故通中生二有。非是四生中生也之释。即显此意也。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何异熟。谓地狱等等之文者。一切异熟同分。不过趣生同分。故云尔也。通中生二有。一生总众同分者。是天同分。人同分等。非趣生同分。故正理论说。全无相违也。
  问。家家圣者。三缘中受生缘生同分。异熟同分欤。答。可异熟同分也。两方。若异熟同分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十四)中释等流同分云。学无学等。所有同分(文)以知。等流同分云事。若依之尔者。彼受生缘者。名三二生。彼上同分。何非异熟同分哉。
  答。家家圣者。三缘中受生缘者。名三二生。故彼上同分。定可异熟同分。是以。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十四)文。云云何异熟。谓地狱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无所简别。以生同分。名异熟同分也。但于正理论学无学等所有同分之文者。约有学圣者有多类同分。异熟因所生趣生同分。是异熟同分。舍异生同分。得有学同分。是等流同分。故学无学等所有同分。名等流同分者。就舍异生同分。所得同分。论之也。非遮三二生等上同分。是异熟同分。有何所背哉。
  (写本云)文永二年(乙丑)后四月十九日(申时)于海住山十轮院抄之毕去年穷冬下旬之比始此卷抄今岁孟夏闰月之候终其微功前后一百余日送春迎夏问端七十三条聚文探义不顾愚钝之性慭记难答之词为之今生涯之思出宛之当来世之胜因当山本尊观音萨埵知见此勤佛法拥护春日权现哀愍此志施冥助于一期终焉之暮成就上生内院之宿愿垂引摄于三会说法之晓证得中道唯心之妙理乃至有缘无缘回向不限自界他界济度无漏(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六十四夏﨟五十二)
  天文二年(亥巳)为八幡宫每月五日讲问出题问以他笔写之者也。五月十一日。
  三论末学英训(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