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二卷抄(上)

  问。论文云。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文)尔者。言说为能示现体欤。答。言说为能示现体也。两方。若言说为能示现体者。光法师释以可示现此彼差别之论文云。谓此色界。以可示现在此在彼差别不同。有能示现此彼言说。故名有见(文)如此释者。色界为现示现体。言说为所示现体(见)若依之尔者。言说示现在此在彼差别。尤可为能示现体也如何。
  答。正理论。并婆沙论二处文。释有见义。各举三师异说。其中正理论第二师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文)婆沙论第七十五卷初师。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现所现。及可示现在此在彼。是有见义。与此相违。是无见义(文)婆沙论第百二十八卷第二师云。或复见者。是能显示。色处相粗。可相显示在此在彼相状差别。所显示色。有能显示。故名有见。如有名等(文)正理论并婆沙论二处中所举。此师意。与今论说旨趣是同。即其意云。言说能显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状差别。故言说为能示现体。色界为所示现体。言说能示现故名见。色界有此言说。故名有见(为言)故光法师释云。婆沙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说。皆同正理。第二说以言说为见。能示现故(文)宝法师引正理论三师异说毕云。此论但取第二。以可示现此彼差别(文)但于光法师谓此色界以可示现等之释者。恶读文点为疑难欤。即见彼释。可读谓此色界。以可示现在此在彼差别不同。有能示现此彼言说。故名有见。此即言说名见。准余无见也。如此读文点之时。言说能示现故。名见之义既显。与以言说为见。能示现故之释符合也。

  重难云。光法师释有色义。引正理论三师异说之中。第二师云。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在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此文意色界为能示现体。言说为所示现体(见)若尔释有见义。第二师说其意不同如何。答。此亦恶读文点。为疑难欤。即可读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也。如此读文点之时。正理论中。释有见有色义。第二师说。其意是同。言说为能示现体。色界为所示现体之旨分明也。
  问。光法师释有见义。引正理论三师异说。尔者第二师意。以何法名见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以言说为见(文)付之见今论并正理论等文。明十八界中。是见非见门。以观照推度二义名见。而言说无此二义。何可名见哉。
  答。正理论文释有见义。举三师异说。其中第二师云。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文)此师意云。言说能显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状差别故。能示现故。言说名见。色界有此言说。故名有见(为言)故光法师引正理论三师异说毕云。第二说以言说为见。能示现故(文)。但于今论并正理论等文。以观照推度二义名见云难者。彼以眼根及身见等五染污见。世间有学无学正见名见意也。若广论见义者。能示现义。顺见义故。言说名见。有何相违哉。如彼正理。婆沙两论第三师意。以影像名见。亦无观照推度二义也。
  问。论中答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等(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若所缘有对。据碍取果用(文)付之论文。虽述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未云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何释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哉。何况。彼同分眼。无起取境用。更不可名境界有对。次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者。一切有为法。皆起取果用。所缘有对亦不可限心心所哉。
  答。见今论文。答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之中。初释云。境界有对若于彼色等境。此眼耳等有见闻等取境功能。即说彼色等。为此眼等境。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人于彼有胜功能。便说彼为我之境界。此约有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仍名有对。所缘有对。谓心心所。其性羸劣。非境不生。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执所缘境。方起至现现。谓起彼取果用故。彼所缘于心等。名为所缘。此约有缘。其用得起。无缘不起。皆名有对。非必起者。故未来心等。亦名有对。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若所缘有对。据碍取果用。如彼同分眼。虽不对境。取果之用。任运得生。然彼眼等非所缘有对。故知。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文)此释意。境界有对者。若于彼色声香等境。此眼耳等根。有见闻等取境功能。即说彼色等。为此眼等境。其功能所托。名为境界有对。此约有功能。非耍起用。故彼同分眼。仍名境界有对。论文明境界有对。云此有功能。即此意也。所缘有对者。谓心心所法。其性羸劣。不托境无起。必执所缘。境界现前位。起取果用故。此心心所法。托所缘境起取果用。名为所缘有对。论文述所缘有对。云执彼而起。即此意也。此释大纲。其意在之。但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若所缘有对。据碍取果用者。意云。眼等根起同类因等取果用。不必对境界。故据碍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对对境界时。必起取境用。故据碍取境用。名为境界有对。心心所法托所缘境方现前位。必起取果用。故据碍取果用。名为所缘有对(为言)如彼同分眼。虽不对境。取果之用。任运得生者。意云。彼同分眼。虽不对境。取果用任运起故。据碍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对(为言)然彼眼等非所缘有对者。意云。彼同分眼不对境起取果用。非所缘有对。故心心所法。对境起取果用。名为所缘有对(为言)故知。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者。结释二种有对差异也。若如此料简一段解释之时。彼同分眼不可名境界有对云难。并所缘有对。不可限心心所法云疑。自被会通了。
  问。论中答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等(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文)付之论文虽述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未云碍法体现起。名所缘有对。何释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哉。何况见光法师余处解释。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长彼作用义(文)今云碍体。岂不违余处定判哉。
  答。见今论文。答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如彼同分眼体。虽恒有无见色能。不名境界有对。以此准知。境界约用。所缘据体(文)此释意云。论文述所缘有对。云执彼而起。心心所法体。至现在世。必由所缘境力。故云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也。眼等根体。至现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无不定。故据碍体义边。不名境界有对。起见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云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也。论文明境界有对云。此有功能。托境界有见色等功能。名为境界有对。彼同分眼无见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对。以此准知。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为言)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心心所法体。至现在世。虽必由所缘境力。彼法体自本未来有之。故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之释。何有相违哉。
  重难云。见今论文。以境界有对。望障碍有对。作四句分别之中。第三俱句。举眼等五根。若彼同分眼等根。非境界有对者。障碍有对非境界有对句中。何亦不出之哉。
  答。眼根念念相续现起之中。耳等余识。方现在前。不与眼识为所依位。名彼同分眼。无自来未可为彼同分眼之一类。故障碍有对非境界有对句中。不举之也。
  问。论中答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等(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第三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缘境用。名所缘有对(文)付之云取境用。名缘境用。是只根识行相也。前二释意。可许此义。何以之为别解释哉。
  答。光法师释。若于彼法。此有功能等之论文。作三解释之中。第三释意云。六根六识及心心所法。起取境用。名境界有对。心心所法。起缘境用。名所缘有对(为言)前二释意。未述此旨。故以之为别解释。尤有其理欤。
  寻云。此释意。彼同分眼名境界有对欤。
  答问。光法师释若于彼法。此有功能等论文。作几解释耶。答。作三解释也。进云。宝法师释云。有人有四解(文)付之。光法师释。今此论文。作三解释。若尔。宝法师解释。甚似难思如何。
  答。光法师释今此论文。并置又解之言。作三解释云事分明也。更不可疑之。但宝法师释意。为难破光法师释。以三解释。分成四解释也。所谓初释内。此约有能。非要起用等者。彼同分眼有取境功能故。名为境界有对(为言)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等者。彼同分眼不起取境用故。不名境界有对(为言)如此得意。有四解云也。是只不许光法师释之上。责为难破之四解释得意成也。宝法师意。非谓有人实作四解释欤。
  问。光法师释有色义。引正理论三师异说。尔者。第二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文)。付之。见正理论次上文。释有见义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文)若尔。有见有色之义。岂非相滥哉。
  答。有见有色其门各别。言有见者。唯限色界。言有色者。虽亘五根五境十界得有色称。专有色界。故光法师就第二师义。问于十色中。色界可说有示现言。余九不尔如何可说有示现言。如何言色。答之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余九相从说故。随色可得说在此在彼(文)此释意。五根五境虽名有色。有色称之源。专就色界论之。故释有见有色之义。虽同述有在此在彼言说之旨。宽狭既异。何可相滥哉。如彼心心所中。虽具境界所缘二种有对之义。所缘有对。必托所缘境故。限心心所。境界有对。就取境功能谈。故通五根。色界之中。虽具有见有色之义。有见之门。唯限色界。有色之边。可通余眼等九界也。
  问。婆沙论意。以狭问宽时。可有如是答义耶。答。不可有如是答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见光法师释云。若以狭问宽。顺前句答(文)爰知。不可有如是答义云事。
  若依之尔者。披发智论文云。设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种耶。答如是(文)此文无诤以狭问宽之时。有如是答义(见)如何。
  答。广勘发智论文。亦伺婆沙论说。以狭问宽之时。储顺前句答。不可有如是答义(见)故光法师释云。依毗婆沙。若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若以狭问宽。顺前句答。若互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宽狭相似。如是答(文)泰法师释云。依毗婆沙。若以宽问狭。顺后句答。以狭问宽。顺前句答。若亦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宽狭相似。答曰如是(文)宝法师释云。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若是所缘有对。定是境界有对故(文)顺后句答等相。诸师定判。其义如此。且得当卷论疏释。显其相者。若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者。如问若法境界有对。亦所缘有对耶。答谓若所缘有对。定是境界有对。有虽境界有对。而非所缘有对。谓眼等五根也。若以狭问宽。顺前句答者。如问若意识所依性者。亦意识等无间缘耶。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等无间缘。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也。若互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其相如常。若宽狭相似如是答者。如问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也。故以狭问宽之时。不可有如是答义云事。文理甚分明也。但于发智论文者。全不应疑欤。如是答者。宽狭相似。二法相对。互问之时。前问答如是。后问答如是。名之如是答。如发智论(十三)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种彼无覆无记色耶。答如是。设成就无覆无记色。彼大种耶。答如是也。而发智论次下文。云若成就大种。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宽问狭也。故答之。云有成就大种非善不善色。谓处卵㲉。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无善不善身语表。设有而失(文)翻之以狭望宽。问设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种耶。答如是。非如是答。就以狭望宽之一边。答如是。可如是答云疑。未得其意。就中今问答。以宽问狭之中。后问答也。约此一边何举为疑哉。见同卷下文。就以狭望宽之一边答如是事。其例稍多。皆可疑之欤。恐全不辨顺前句答。顺后句答。如是答相。致此疑问也。
  重难云。若成就大种*。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宽问狭。故顺后句答。可云诸成就善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种。有成就大种。非善不善色也。而答之云有成就大种。非善不善色等。问设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种耶。答如是。尤似难思哉。
  答。若所对法。唯举一物。以宽问狭之时。必储顺后句答。故发智论(十三)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种。彼不善色耶。答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种。有成就大种非不善色。谓处卵㲉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无律仪不律仪语表。设有而失。若生色界(文)婆沙论(百二十八)中述此文云。谓若成就不善色者。定在欲界。无在欲界不成大种。必有身故。由此得为顺后句答(文)若所对法出多种类。以宽问狭之时。有多义门。故先分别之。后以狭问宽。答如是也。故今文中。先分别成就大种。非善不善色。成就大种。亦善色非不善色。成就大种。亦不善色非善色。成就大种。亦善不善色。多义门毕。复问设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种耶。答如是也。
  问。论中述经部宗义云。是处心欲生。他碍令不起。应知是有对。无对此相违(文)尔者杂心论文。同今此经部宗义欤。进云。光法师释云。杂心四句文。同经部(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见杂心论所说。明三种有对。述四句分别。文相大同今论等说。光法师指何文。释杂心论四句文同经部耶。
  答。见杂心论文。说境界有对相云。如彼经等说。若观陆则不观水。如是广说(文)以此文合今论。论中云。故施设论作如是言。有眼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举四句中。第一句也。即当杂心论若观陆则不观水之文。而杂心论今文意云。不观水于水有碍故。异有部观水于水有碍之说。同经部是处心欲生。他碍令不起之义。故释杂心四句文同经部。梵本不然。译者谬矣也。
  重难云。光法师者。震旦人师也。定可不见梵本。何释梵本不然。译者谬矣哉。
  答。俱舍。正理(四)婆沙(七十六)杂心等诸论中。同引施设足论一文。而杂心一论所引施设足论文。异今论等诸论中所引施设足论文。故知。杂心论所引之文译者谬也。
  问。光法师意。天眼天耳二根。为自性无记。为当通果无记欤。答。虽有学者二义且可存通果无记云义也。两方。若自性无记者。天眼天耳二根。是禅定所生法也。何非通果无记哉。是以。婆沙论(三十二)中。出择灭涅槃。是通达果。故名通达之例证云。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为通(文)如此文者。天眼天耳二根。可通果无记(见)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解释。以眼等五根。香味触无记八界分别异熟威仪工巧通果自性五种无记云。通果者。谓香味触。通果无记中。无举天眼天耳二根。述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自性无记类。总出长养五根。而天眼天耳二根既长养摄也。定知。可自性无记云事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根。是禅定所生果。天眼天耳二通所依根故。可名通果无记也。故见光法师余处(二十七)定判。引婆沙论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为通之文作三解释之中。第二释云。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为通(文)加之。品类足论(六)中。明得作证所应证法云。谓一切善法及依定所证。无覆无记天眼天耳(文)婆沙论(九十)文。述得作证者。谓诸善法。通果无记。指天眼天耳二根。名通果无记。任此等文理。天眼天耳二根。通果无记云事。尤分明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是非尽理释欤。其故变化大种。虽所长养。摄通果无记也。长养触偏名自性无记。未尽其理。散无表能造大种。虽自性无记等流性摄也。自性无记类。不出等流触。亦有所残。准之推知。通果无记中。不举天眼天耳二根。自性无记类。总云长养五根。同非尽理谈欤。若尽理言之者。威仪工巧者。谓香味触。通果者。谓天眼天耳二根及香味触。自性者。谓除天眼天耳二根。余长养五根香味触。并等流触。及外香味触可云也。而香味触通威仪工巧通果三类故。云威仪工巧通果者。谓香味触。略不举限通果无记一类。天眼天耳二根。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同自性无记故。述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略不出限触一类散无表能造大种也。如此料简。会通之时。光法师解释。全无相违欤。
  寻云。变化大种所长养摄者。在何处文哉。
  答。勘婆沙论(百二十七)文云。问。此四大种品类有几。答。品类有四。谓异熟生。长养。等流。变化。有余师说。品类有三。谓异熟生。长养。等流。其变化者。长养所摄。复有说者。品类有二。谓异熟生。及长养。变化大种入长养中。等流摄入异熟长养。评曰。于前三说。中说为善。有四大种。非二摄故(文)评家意。变化大种。所长养摄云事。此文甚明镜也。
  寻云。散无表能造大种。自性无记摄者。见何处文哉。
  答。虽无分明定判。道理必然也。委细之旨。如别记之。
  问。散无表能造大种。为自性无记。为当威仪无记欤。答。虽有学者二义。且可有自性无记云义也。两方。若自性无记者。见光法师解释。以眼等五根香味触无记八界。分别异熟威仪工巧通果自性五种无记云。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自性无记触唯举长养类。若散无表能造大种。自性无记者。何不通等流触哉。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散无表能造大种。尤可自性无记也如何。
  答。散无表能造大种。可自性无记也。若威仪无记者。初苦法忍随转戒。能造大种。可有一刹那过故也。眼等五根。色等五境。能造大种。不与彼为同类因。婆沙论(百三十一)中云。然四大种。有十一种。谓眼处所依。乃至法处所依。眼处所依与眼处所依为因增上。与余处所依但一增上。乃至法处所依与法处所故为因增上。与余所依但一增上。十二处中。同处能造大种。与同处能造大种为同类因。不与别处能造大种为同类因判。故定共戒能造大种。不与彼为同类因。初苦法忍随转戒。能造大种。欲界系故。若散无表能造大种。威仪无记者。不可与彼为同类因。色法势力微劣。威仪无记。不与自性无记为同类因故。而婆沙论(百三十一)中云。问。同趣同地。处所差别。展转相望。为有因不。有说。无因此不应理。应有大种是刹那故。谓五净居。所有大种。无始生死。曾未起故。大种有无一刹那类定。爰知。散无表能造大种。初苦法忍随转戒。能造大种。同是自性无记。与彼为同类因云事。
  但于光法师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之释者。是非尽理释欤。其故变化大种。虽所长养摄。通果无记也。长养触无所简。自性无记类中出之。未尽其理。准彼思之。散无表能造大种。虽自性无记。自性无记等流性法。唯限触一类故。列自性无记类之中。略不举等流触欤。
  问。有情数香味触。可有等流性类耶。答。可有等流性类也。两方。若有等流性类者。思有情数香味触相。异熟长养之外。更不可有等流性类。是以眼等五根。异熟长养之外。无有等流性类。有情数香味触。相例可同。加之见光法师解释。出自性无记体云。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文)若有情数香味触中。有等流性类者。何不举之耶。若依之尔者。有情数香味触。种类非一处。宁无等流性类哉。随披宝法师解释。可有此类(见)如何。
  答。有情数香味触。可有等流性类也。故见宝法师解释云。香味触三。有情数者。亦有异熟长养无记。业俱者。是等流性(文)有情数香味触。有等流性类云事。此释尤分明也。加之披光法师定判。以眼等五根香味触无记八界。分别异熟威仪工巧通果自性。五种无记云。异熟者通八种。谓异熟五根香味触。威仪工巧通果者。谓香味触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异熟长养香味触外。可有威仪工巧香味触(见)今此威仪工巧香味触者。身表业俱生香味触。即等流性摄。故有情数香味触。有等流性类云事。此释亦炳然也。但于眼等五根例难者。眼等五根异熟长养之外。无别体故。无有等流性类。有情数香味触异熟长养之外。有别体故。亦有等流性类也。次于光法师解释者。无记表业。俱生香味触。威仪工巧二无记摄之善恶表业俱生香味触。唯威仪无记摄之行住坐卧表色俱生。其体无记故。威仪无记摄之也。故三性表业俱生香味触等流性摄。随其所应。威仪工巧香味触摄故。出自性无记体之时。唯举长养香味触。不出有情数等流香味触解释。既有其谓。疑难全不可来哉。
  重难云。散无表能造大种。等流性摄也。自性无记类中。何不举等流触哉。
  答。自性无记类中。长养互香味触故。一具举之。等流唯限触境故。略不出之欤。
  问。光法师意。心心所中。可许自性无记类耶。进云。光法师意。心心所中。无自性无记释也(取意)付之。心心所法是广。何无自性无记之类哉。是以。色不相应中。可有自性无记之类(见)相例可同。何况。依身在上三静虑。泛借起耳识及发语心。可自性无记之类。不可云异熟无记。异熟生心。他地不起故。不可云威仪无记。声非威仪体故。不可云工巧无记。工巧上界无故。不可云通果无记。泛借起类故。若非自性无记者。可云何无记哉。依之宝法师意。心心所中。许自性无记之类如何。
  答。广勘有部依凭。本末诸论定判。说广心相。但读二十心。不论自性无记。故光法师意。任诸论所说。心心所中。无自性无记释也。故见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解七心界三性分别云。由异熟等摄心尽故。所以不通自性(文)述法界三性分别云。于心所中。异熟等四。摄无记尽故。自性无记不摄心所法(文)余处(十三)云。于心所中。无别心所。是自性无记(文)但于色不相应中。有自性无记之类云例难者。心心所中。无异熟等四无记所不摄者故。不许自性无记之类。色不相应中。有异熟等四无记所不摄者故。别出自性无记之类也。故光法师举眼等五界。香味触三界。自性无记之类云。自性者。
  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文)明法界中不相应自性无记之类云。自性无记者有十法。谓得非得。四相名句文同分。于不相应中。异熟等四所不摄者。谓余无记。皆自性摄(文)释色声二界自性无记之类云。自性者皆通色声。异熟等四所不摄者。皆名自性无记(文)。
  次于依身在上三静虑。泛借起耳识及发语心。可自性无记之类云难者。俱是威仪无记。可非自性无记。即起缘似三类威仪心中。可似威仪心摄也。故光法师余处(二十八)解释中。引泰法师释毕云。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诸识。若起下身识。唯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眼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是似威仪心。若起下耳识修得者。通果摄。泛尔起者唯是似威仪心。若起下发业心。若泛尔发身语业者。是威仪心。是威仪心尚得通缘十二处能发语业。理亦应得(文)文意显也。次于宝法师意。心心所中。许自性无记之类云难者。彼明德光论师义。心心所中。许自性无记之类也。如当卷云。应言四无记心。摄心不尽。借识之类非四摄也。余处判。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是人师异释也。不可和会之。
  问。初静虑摄身识可通善性耶。答。可通善性也。两方。若通善性者。见光法师定判。释身识通善云。若修行者。观段食等。深生厌离心。能起善三识(文)而色界中。无有段食。初定摄身识。岂可通善性哉。
  若依之尔者。论中虽述七心界通善之旨。未简初静虑摄身识爰知。初静虑摄身识。通善性云事如何。
  答。初*静虑摄身识。可通善性也。故婆沙论(十七)中。出初静虑善心。无随转戒之类云。一善眼识。二善耳识。三善身识。四死时善心。五起表善心。六闻所成惠相应善心(文)初静虑摄身识。通善性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见问答具文云。问眼耳意识及与意根。皆通三性。鼻舌身识不善无记。此并可知。鼻舌身识起善云何。问亘鼻舌身三识通善相故。答之云。若泛尔起者。三识非善。若修行者。观段食等。深生厌离心。能起善三识也。若别就初静虑摄身识。论通善相者。初静虑天众观衣服等。深生厌离心。能起善身识可云也。问等起善可通表无表业耶。答。可通表无表业也。两方。若通表无表业者。光法师明四种善云。三等起善。谓无表。得。四相。二定(文)若等起善通表无表业者。何唯举无表哉。若依之尔者。披今论余处(十三)文述等起色业等。可通表无表业(见)如何。
  答。善表无表业。俱是自性善。及相应善。所等起法故。等起善。相应善。无表业云事。道理必然也。是以见今论余处(十三)文云。等起善者。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如良药汁所引生乳(文)谓身语业之言是广。何不通表无表业哉。宝法师释此文云。谓身语表。及无表业。四相得等。由二善所等起故。成善性也(文)等起善。通表无表业云事。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光法师三等起善。谓无表之释者。牒法界若是无贪等性。相应。等起择灭名善。若贪等性。相应。等起名为不善。余名无记之论文。别约法界所摄法中。明四种善故。唯举无表。不出表业也。光法师释此文云。此即别明法界。于法界中。善有四种。即此意也。泛明等起善相之时。非简表业。今此疑问。全非论义欤。
  问。光法师依婆沙论意。可立自性等四种善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此论下文。及毗婆沙善不善。各说四种(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披婆沙论(ニ)所说。破犊子部意。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为性□□□□问。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余善法自性是何。若谓彼是不善无记。杂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与彼相杂。何故不名不善无记。然信等五与所余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缘。一起一住。一灭一果。同一等流。同一异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余相杂故。假立善名。但顺妄情。不应正理(文)如此能破文者。一切善心心所。总名自性善。不可立相应善等见。依之光法师余处(十三)解释中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为自性善。明知。说四种善者。述异师义(文)婆沙论正义家意。不立自性等四种善云事。此释分明也。若尔光法师今解释。非只背婆沙论所说。岂不致相违于自定判哉。
  答。勘婆沙论(百四十四)文云。气尊者曰。由四缘故。说名为善。一自性故。二相应故。三等起故。四胜义故。自性善者。有说。是惭愧。有说。是三善根。相应善者。是彼相应心心所法。等起善者。是彼所起身语业。心不相应行。胜义善者。谓涅槃安稳故名善。分别论者。作如是言。自性善者。谓智。相应善者。谓彼相应识。等起善者。谓彼所起身语业。胜义善者。谓涅槃。由四缘故。说名不善。一自性故。二相应故。三等起故。四胜义故。自性不善者。有说。是无惭愧。以一向不善。遍不善心故。有说。是三不善根。以具五义故。相应不善者。谓彼相应心心所法。等起不善者。谓彼所起身语业。心不相应行。胜义不善者。谓生死不安稳故。名不善。分别论者。作如是说。自性不善者。谓痴。相应不善者。谓彼相应识。等起不善者。谓彼所起身语业。胜义不善者。谓生死(文)一论前后文。更不破此义。故知。正义家意。依用此说云事。但于婆沙论文者。光法师余处(十三)释。今论之四种善等之文。引此婆沙论说。会其相违。作三解释云。解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为自性善。明知。说四种善者。述异师义。又解。安惠菩萨俱舍释中解。据实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亲阿阇梨。立四种者。随义胜劣。建立异名。善中最强胜者。名胜义善。次强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应。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随义亦立四种。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别二十二根。有一师云。亦说有四种善不善。与此论同。然不见破。又解。婆沙前文。但破异师立五根为自性善。不破立无贪等为自性善。故彼前后。亦不相违(文)准此三解释意。可会通婆沙论前后文相违也。此三释中。若依第二第三释意者。婆沙论正义家意。可立四种善等(见)故光法师。此论下文。及毗婆沙善不善。各说四种之释。尤所符合也。若依初释意者。婆沙论正义家意。设虽不立四种善等。异师义中。既说四种善等故。毗婆沙论善不善。各说四种之释。全无相违也。
  老眼早觉。冬夜未曙之程。倩顾宿罪。闲忍往事之。次此论义者。去宽喜二年穷冬之候。于东大寺东南院。被行俱舍三十讲之时。圣禅法师对良忠法师疑问之由。忆念之间。圣禅拟讲之许。相寻此疑旨趣之处。彼注送状云。
  问。婆沙论意。可立自性善等四种善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毗婆沙善不善。各说四种(文)付之体性同善也。何自性善外。可立相应善哉。是以婆沙论(ニ)中。破唯以信等五根为自性善之义云。然信等五与所余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乃至)而言五根。是自性善。余相杂故。假立善名。但顺妄情。不应正理(文)如此文者。自性善外。不立余善(见)如何。
  答。惭愧等五种所治。无惭无愧及贪嗔痴三不善根。是自性不善。故以能治惭愧及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立自性善也。光法师余处(十三)此五强胜。名为自性。余非强胜。不名自性之释。即此意也。但于婆沙论文者。光法师余处(十三)作三解释会之。初释意。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为自性善。明知。说四种善者。述异师义(文)准婆沙论能破文故。立四种善者。异师义也(为言)第二释意云。安惠菩萨俱舍释中解。据实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亲阿阇梨立四种者。随义胜劣。建立异名。如婆沙论。能破文虽实皆是自性善。随义胜劣。建立四种善(为言)第三释意云。婆沙前文。但破异师立五根为自性善。不破立无贪等为自性善故。彼前后亦不相违(文)故诸难势全非相违(云云)。
  问。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可名等起无记耶。答。不名等起无记也。两方。若名等起无记者。见今论余处(十三)文。善心不善心所起身语业。虽名等起善。等起不善无记心所起身语业。未名等起无记。明知。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不名等起无记云事。
  若依之尔者。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也。尤可名等起无记。是以光法师释色界声界无记云。若无记心力等起身语表业是无记(文)如此释者。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名等起无记(见)如何。
  答。披今论余处(十三)文。述胜义。善解脱。自性。惭愧根相应彼相应。等起。色业等。翻此名不善。胜无记二常。善及不善。虽立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无记唯限胜义一类。不立自性相应等起三种。故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不名等起无记也。但于无记心所起身语表业也。尤可名等起无记云难者。光法师余处(十三)问答此事云。问何故善不善有四种。无记唯一。解云。分心所中。无别心所。是自性无记。由无自性。不立相应。由不立自性相应。亦不立等起(文)此释意云。无心所是自性无记。故不立自性无记。无自性无记故。不立相应无记。无自性及相应无记故。
  亦不立等起无记(为言)次于光法师若无记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无记之释者。无记心亦能等起身语表业故。彼所起身语表业是无记之旨释许也。非谓以之立等起无记。何可为难势哉。
  问。光法师意。声界可通威仪无记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威仪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声(文)付之声界者。是间断法。更非行住坐卧体。何可通威仪无记哉。是以见光法师余处(七)解释云。以声非威仪故。不缘声(文)若尔光法师今解释。非只背道理。岂不违自释哉。
  答。凡于声界。有二义门。若由威仪心所发故。从能发心。名威仪无记。故见光法师解释。或云异熟。威仪。工巧者。谓七心界。或述威仪。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声。即由此门也。若非行住坐卧威仪体故。非威仪无记。故见今论余处(七)文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或云声非威仪。故威仪心不缘。或述。若威仪路加行。不但在意识。亦通四识。缘四境故。以声非威仪故不缘声。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眼鼻舌身四识。是威仪路。加行非起威仪路。意识是威仪路。加行亦是起威仪路。亦由此门也。婆沙论(百二十六)中。云威仪路者。谓色香味触四处为体。即此意也。今此二门。自本各别。两处解释。唯显一边实互许之。何为相违哉。重勘光法师余处(二十八)解释云。又空法师章。解威仪五蕴中云。色聚有五。谓五尘。问若起威仪具有五尘。何故婆沙俱舍并说。唯有四尘除声。解云。行住坐卧名威仪。声非威仪正体。所以二论说无。今据威仪心发声义。所以说有。(已上文空解)光法师虽引空法师。今问答全无难破之。定知依用之云事。若尔会通之旨。既出彼定判。后学之辈。更勿致异论矣。
  问。十八界中。唯欲界系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识欤。答。唯限此四界也。两方。若限此四界者。见品类足论(十八)文云。唯欲界系法。欲界一切随眠随增(文)唯欲界系法。唯限此四界者。可欲界遍行修所断随眠随增。更不可云欲界一切随眠随增哉。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唯欲界系法。唯可限此四界也如何。
  答。任今论。欲界系十八。色界系十四。除香味二识之文。十八界中。唯欲界系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识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异求之。故宝法师释云。欲界系法。被欲界贪等系缚。名欲界系。即鼻舌香味四界全(文)品类足论(十八)云。唯欲界系法。四界二处。非蕴摄(文)但于品类足论唯欲界系法界一切随眠随增之文者。欲界一切随眠。唯欲界法许随增。色无色界系法不随增。故云尔也。全非相违。
  问。大众部意。色无色界。十八界悉可有耶。
  答。悉可有也。两方。若悉有者。无色界者。无色法之称也。设虽大众部意。何云无色界五根五境悉有哉。是以见今论余处(二十八)文。或述彼部义云。由彼色微故名无色(文)若无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岂云由彼色微哉。或举有部能破云。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又无大种。何有造色(文)若彼部意许无色界有身语大种者。更不可今能破来哉。加之重明有部能破云。色无色界。应有段食。彼部意。上二界中。无有段食(见)若有香味者。宁无段食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若依宗轮论。大众部等。色无色界。具六识身(文)既云具六识身。定知。亦有所依六根。所缘六境云事如何。
  答。大众部意。色无色界十八界悉可有也。即依光法师。若依宗轮论。大众部等。色无色界。具六识身之释。正见宗轮论文。述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云。色无色界具六识身(文)慈恩大师释此文云。三界之中。许皆有色。微细根大。于彼得有。故无色界。具六识身。以义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异故。略而不举。既尔。彼缘自香味境。此虽不说。上界亦有香味境。故有无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文)披泰法师余处(二十八)定判。释今论此因不成许有色故之文云。大众部等说。六识十八界。通三界故(文)任此等解释。大众部意。色无色界十八界悉有云事。分明也。但于无色界者无色法之称云难者。今论余处(二十八)中。述大众部等意。会此疑云。由彼色微。故名无色(文)慈恩大师(宗轮论述记)有细无粗色故。名无色界之释。亦此意也。次于无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不可云由彼色微云难者。大众部意。无色界中。五根五境。虽悉具之。其体是微妙。非粗劣根境故。云彼界色微也。次于身语既无律仪宁有等之文者。有部意。纵许大众部计牒破之云。彼部意。纵无色界唯有身语律仪。无余色云者。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又无能造大种。何有所造身语律仪哉破也。是只一往。纵许破之。更非谓彼部实义。无色界中。唯有身语律仪。无余色欤。次于色无色界应有段食之文者。大众部意。三界之中。虽有香味。欲界香味粗劣法故。是段食性。上界香味微妙境故。非段食性也。如彼有部意。欲色界中。虽有触境。欲界触境。是段食性。色界触境。非段食性也。
  问。欲界触界中。可有非段食类耶。答。可有非段食类也。两方。若有非段食类者。披今论文当卷云。若尔。触界于彼应无。如香味境。段食性故。欲界触界段食性定。余处(十)述唯欲界系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加之勘正理论余处(三十)文判。谓唯欲界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显宗论(十五)说全亦同之。任此等论说。欲界触界中。不可有非段食类(见)若依之尔者。欲界触界中。无非段食类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时。岂无于色界。成就段食之过哉。
  答。欲界触中。可有非段食类也。故见光法师余处(二十七)解释。问异界化色触皆成就不。答之云。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引婆沙论一段文毕云。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成就欲界大种及所造色(文)不别简。明知。异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触二种。皆悉成就(文)而生色界。不成就段食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时。所成就欲界所化触界可非段食类也。但于今论当卷。及余处文。并正理。显宗两论说者。且就欲界非化触界论之也。或任婆沙论(百二十九)于中三事。是段食。体即十一。触及香味处之文。段食自体。既通十一种故。云一切皆为段食自体欤。
  寻云。欲界非化触界中。可有非段食类耶。
  答。元瑜法师作有无二释欤。故述文记(三)云。问。色界成身及宫殿。许有非抟食性触。欲界成身及居处。有非抟食性触。答。理亦应有。问。若触成身及宫殿。触有非抟食。香味成身宫殿。香味非抟食。答。香味必由食受感。所以皆抟食。触不必从食。□所以非抟食。如诸根及色声非食。造彼四大亦应非食。亦可。欲界一切触。皆可呑烟有资身义。从食受生。皆是食性。应更详审(文)今此二释。就法界非化触界论之欤。若尔。二释中。且可存欲界非化触界中。无非段食类(云云)后释也。
  难云见今论余处文。明段食相云。可成段别而饮啖故(文)而欲界非化触界中。衣服宫殿等。能造大种。既无段别饮啖之义。可非段食性。何云欲界非化触界。皆段食性哉。
  答。今论余处(十)可成段别而饮啖故之文。从多分说也。故见彼次下文云。光影炎凉。如何成食。传说此语。从多为论。又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所摄。如涂洗等(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言段食者。毗婆沙师传说。此饮啖言。从多为论如药涂身及洗浴等。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摄。色界虽有能摄益触。以毕竟无分段饮啖。故非段食(文)准此释思之。欲界中衣服宫殿等。能造大种。有外持身之义。故可段食摄也。
  问。论中述有余师说云。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答。光法师释云。有殊胜触。即色界大种(文)付之有漏法者。系地各别也。何有色界大种益欲界依身之义哉。何况。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触境。既非受用境。岂蒙彼益哉。
  答。见今论文起尽。明色界无香味。有非段食触云。有余师说。住此依彼静虑等至见色闻声。轻安俱起。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之中。初释云。谓住此欲界。依彼四静虑。始起等至。起天眼见上界色。起天耳闻上界声。轻安谓大善地法中轻安。定中用胜。故别标名。触与轻安。同时故言俱起。有殊胜触即色界大种。欲界身虽不能取上界触。以触身中行故。能摄益身。身在欲界既能见彼地色。闻彼地声。起彼地触。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文)此释意云。住欲界中依四静虑现起等至。起天眼。见色界色。起天耳闻色界声。现起等至之时。与彼定相应轻安心所俱起。色界大种。来在心中。名殊胜触。欲界身根。虽不能取色界触境。以彼色界触。欲界身中行故。能摄益欲界依身。在欲界中。既能见彼色界色。闻彼色界声。起彼色界触故。此色声触三。生彼色界。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色界无(为言)但于色界大众。不可益欲界依身云疑。并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触境云难者。光法师欲界身。虽不能取上界触。以触身中行故。能摄益身之释。先所会通之也。
  问。论中述有余师说云。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所引轻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文)付之见论文起尽。明色界无香味。有非段食触云。有余师说。住此彼依静虑等至。见色闻轻俱起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住欲界中。依四静虑。现起等至。起天眼见色界色。起天耳闻色界声。与彼等至俱起。色界大种。来在身中故。此色声触三。生彼色界。犹相随逐之旨显也。若欲界触者。何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触之义哉。例如欲界虽有香味。色界无之如何。
  答。披今论现文。寻殊胜触体。上标住此依彼静虑等至。下说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思文相次第。明有殊胜触。摄益欲界身(见)而色界触。不能摄益欲界身故。云有殊胜触。尤可指欲界触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轻安谓身轻安。即细滑触。或是轻触。与二通同时故。言俱起能摄益身。虽色及声通欲色界。所引轻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文)元瑜法师(述文记三)释正理论(四)有殊胜触。摄益于身之文。其意同之。既有同意之定判。可知。此释顺文理云事。但于若欲界触者。不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触之义云难者。光法师会此疑云。以于欲界三种相随故。生色界亦具三种(文)此释意云。住欲界中。欲色界色声及欲界触三种相随故。生色界亦具彼界色声触三种(为言)次于欲界。虽有香味。色界无之云例难者。由依四静虑。现起等至。起天眼天耳。二通之力。无香味摄益欲界身之义故。全不可为相例难。
  问论中明色界有鼻舌二根。无香味二境云。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文)尔者今此爱者。可味定耶。答。可味定也。两方。若味定者。味定缘过去净定。今此爱缘依身(见)所缘既异。何云味定哉。若依之尔者。任光法师。由得上定。起上界爱之释。今此爱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爱也。岂非味定哉。
  答。论中述论主正解云。如是说者。鼻舌二根。于彼非无。但无香味。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文)光法师释此文云。鼻舌彼有。但无香味。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由得上定。起上界爱。爱上界身。故生色界。得有鼻舌(文)任此释。今此爱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爱故。味定云事。必然也。但于味定缘过去净定。今此爱缘依身云难者。今论余处(二十八)文说味定相云。此无间灭。彼味定生。缘过去净深生味者。从多分论也。故婆沙论(百六十一)中。问爱相应定。能缘三世。何故唯说缘过去耶。答之虽有四师异说。初师说云。有说此依多分而说。谓有情类。法尔多缘曾所爱顺境。生爱味故。评家叹之云。评曰。应知初说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论故(文)准此文。味定广缘三世。亦缘味定故缘依身等。全非相违也。
  问。今论意。五识与寻伺恒相应故。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文)付之外门转故因不可然。欲界及初静虑内门意识虽非外门转。与寻伺恒相应。以外门转故因。何可成五识与寻伺恒相应义哉。是以正理论(四)中。难此因云。现见意识内门转时。亦常与彼共相应故(文)尔者。外门转故因。有义如何。
  答。光法师会正理论难。作俱舍师救云。一行相粗是通因。二外门转故是别因。五识具二。内门意识。虽无外门转。而有行相粗。故有寻伺。上地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而无行相粗。故无寻伺(文)此释意云。以行相粗者。广互五识意识之通因。外门转故者。唯限五识之别因。故欲界及初静虑内门意识。虽非外门转。有行相粗通因。故与寻伺恒相应。第二静虑以上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无行相粗通因。故不与寻伺相应也(为言)重意云。外门转故因。自本唯限五识之别因。非互意识之通因。故欲界及初静虑内门意识。与寻伺恒相应。第二静虑以上外门意识。不与寻伺相应云难者。不可来也。
  问。论文云。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文)尔者。宝法师意。外门转故者。五识与寻伺恒相应故欤。进云。宝法师释云。故知。外门非是因也(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披今论现文云。眼等五识者。有寻有伺。由与寻伺恒共相应。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文)文相起尽。无诤外门转故者。五识与寻伺恒相应故(见)是以正理论中。难今论外门转故因云。现见意识内门转时。亦常与彼共相应故(乃至)何用外门。为因简别(文)依之光法师。述俱舍师救。会二外门转故是别因。圆晖法师释一行相粗。二外门转。由此二因故。眼等识与寻伺俱。若尔宝法师解释。岂不背此等定判哉。

  答。宝法师释。以行相粗外门转故之论文。引正理论难。俱舍师救毕云。评曰。有无寻伺。即既俱由行相粗。何假外门内门。外门无寻伺。内门有寻伺故。故知。外门非是因也。今详以五识唯行相粗故。恒与寻伺相应唯外门转。显义决定故说唯言者。显五识唯寻伺相应所以。故不至上地(文)此释意云。以行相粗故。可为五识与寻伺。恒相应正因。外门转法。不必与寻伺相应故。外门转故。非五识与寻伺恒相应正因。以外门转故。成行相粗义。传显五识与寻伺恒相应义决定也(为言)宝法师意。存正理论难破之趣。故作此释也。若如此得意之时。今论定判。亦无相违。但于正理论文者。就今论文言欲显其非者。彼论定习故。依外门转故之文。且致此难欤。次于光法师。圆晖法师解释者。人师异释也。不可和会也。
  问。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欤。答。可无寻唯伺地摄。两方。若无寻唯伺地摄者。今论中虽述静虑中世间无寻唯伺。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未云彼地摄哉。何况披今论余处文云。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皆言色界处。但有十六。彼谓即于梵辅天处。有高台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别地。如尊所座四众围绕(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今此国师二俱不立。由无别地。故唯十六(文)若初静虑地外。无别中间禅摄地者。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是有寻伺地摄。更不可云无寻唯伺地摄。加之见品类足论(九)文。以有寻伺等三地。分别十八界。十二处。五蕴等云。无寻唯伺地。三界二处五蕴摄。九智知。除灭智。一识识。
  色界遍行及修所断随眠随增(文)若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者。宁可云三界二处摄一识识哉。若依之尔者。既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定可无寻唯伺地摄。例如初静虑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有寻有伺地摄如何。
  答。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有寻有伺地外。别可无寻唯伺地摄也。故见婆沙论(九十八)文。大梵依静虑中间心命终结生(文)若有散心中间禅摄者。何无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哉。加之婆沙论(百三十四)中。释发智论(十三)见谛世尊弟子未离欲染所成就色界系身语业色何大种所造答色界系之文云。此依种类总相而说。若别说者。
  应言未至地大种所造(文)既云有四大种未至地摄。例亦可有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云事。必然也。故准此等论文思之。中间禅眼等五根并色触等。定可无寻唯伺地摄也。但于今论余处一主所居非有别也之文。并光法师由无别地故唯十六之释者。设虽大梵天主所居非有别地。有寻有伺等。三地既异。故有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更不可有相违。次于品类足论文者。彼论(六)中。明有寻有伺等三地废立云。有寻有伺地云何。谓欲界梵世。及一分无漏法。无寻唯伺地云何。谓修静虑中间得梵大梵及一分无漏法。无寻无伺地云何。谓一切极光净。一切遍净。一切广果。一切无色。及一分无漏法(文)如文意有寻有伺地。及无寻无伺地。广取彼地所有一切法。无寻唯伺地。唯取中间禅定善(见)诸门分别之时。无寻唯伺地。就其定善论之。故云三界二处摄一识识色界遍行及修所断随眠随增也。以实品类足论意。可许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也。
  重难云。品类足论意。实许眼等五根并色触等无寻唯伺地摄者。何唯就中间禅定善论之哉。
  答。初静虑及中间禅同一系缚地。色不相应散善。无覆无记。染污心等。无有胜劣差异故不约此明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不同。约其定善。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既有胜劣差异。故据其显相。无寻唯伺地体。唯取中间禅定善也。若就实义。具出其体者。有寻有伺地之外。可有无寻唯伺地摄。眼等五根并色触(乃至)散善无覆无记见惑等也。
  寻云。无寻唯伺地。有见惑云事。见何处文耶。
  答。勘发智论(三)文。云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有寻有伺。几无寻唯伺。几无寻无伺。答三结三种。九十八随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寻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种无色界三十一。无寻无伺(文)婆沙论(五十二)中。释此文云。答。三结三种。谓或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无寻无伺。云何有寻有伺。谓在欲界及初静虑。云何无寻唯伺。谓在静虑中间。云何无寻无伺。谓在上三静虑及四无色。余广说如本论(文)加之婆沙论(八十七)云。问。若诸随眠无寻唯伺。彼于无寻唯伺法。为所缘缚耶。答。应作四句。有诸随眠无寻唯伺。而于无寻唯伺法非所缘缚。谓诸随眠无寻唯伺而已断。设未断而他界缘惑。他地缘惑。自界他界缘惑。自地余法缘惑。无漏缘。有诸随眠无寻唯伺。亦于无寻唯伺法。为所缘缚。谓诸随眠无寻唯伺。是有漏缘。缘彼未断(文)任此等论判。无寻唯伺地。有见惑云事。甚分明也。就之会通品类足论文之趣。准前可知之。
  问。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名无分别欤。答。可有二义门也。两方。若名无分别者。见今论文。述说五无分别。由计度随念。唯以五识。名无分别。明知。意识中无无分别类云事。若依之尔者。以五识名无分别。三分别中。唯有一种分别故也。而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三分别中。唯与一种分别相应。何不名无分别哉。
  答。若五识意识相望论之者。意识能分别诸境故。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从总种类。可名有分别也。故见正理论(四)文云。岂不意识有唯一种分别相应。由依意识总类具三。说有分别(文)显宗论(三)文全亦同之。但于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唯与一种分别相应。如五识可名无分别云难者。五识自本其性羸劣。无强分别。故从多分。名无分别。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虽唯与随念一种分别相应。分别诸境。力用强胜。非如五识。唯与自性分别相应故。可名有分别也。若散心定心相望云之者。第二静虑以上定中惠。唯与随念分别相应。无有余二分别。故可名无分别也。故婆沙论(七十二)云。且在定者。皆无分别。不在定者。容有分别。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文)定中意识。不与计度分别相应故。名无分别云事。此文分明也。
  问。意识相应散惠。悉为计度分别体欤。
  答。悉可为计度分别体也。两方。若悉为计度分别体者。意识相应散惠。种类非一准。何悉为计度分别体哉。是以婆沙论(七十二)中。明意识通有分别无分别相云。且在定者。皆无分别。不在定者。容有分别(文)。既言容有。知有非计度分别之类云事。若依之尔者。披今论文。述以意地散惠。意识相应惠。悉为计度分别体(见)如何。
  答。意识相应散惠。于所缘境。如此如是计度而转。似顺寻。故悉为计度分别体也。故今论云。散谓非定。意识相应散惠。名为计度分别(文)正理论(四)云。散言简定。意识相应散惠。名为计度分别。定中不能计度境。故非定中惠能于所缘如此如是计度而转。故于此中。简定取散(文)显宗论(三)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论云。三推度分别。谓意地不定惠(文)杂心论云。分别思惟者。意地不定惠也(文)任此等论判。计度分别体。虽简定中惠。意识相应散惠中。更无所遮。爰知悉为计度分别体云事。何况婆沙论(七十二)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之说。光法师散惠计度。又顺寻强之释。意识相应散惠。悉为计度分别体之旨。亦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不在定者容有分别之文者。今此文意。具有三分别。名有分别。而第二静虑以上不定意识。唯与随念计度二分别。俱无有自性分别。故可名无分别也。故为简之。置容有言欤。已上相传义也。
  愚推云。对定中意识。不与计度分别俱故。皆名无分别。将成不定意识必与计度分别俱故。名有分别之时。其不定意识之中。或具有三分别。或唯有随念计度二分别。若三若二有定故为显其不定。云容有分别也。自性分别有无。虽是不定。必与随念计度二分别俱故。不定意识。悉名有分别也。若为显不定意识之中。有无分别之类。置容有言者。结文何云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哉。此文意。无诤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不定意识。悉名有分别云也。重难云。就婆沙论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之文难思。若为显不定意识名有分别。可云随念计度。遍与不定意识俱起。何唯举计度分别。不出随念分别哉。
  答。定中亦有随念分别故。为成不定意识名有分别。就唯有散位。且举计度分别欤。若尽理云之者。可出不定随念分别也。故正理论(八)中。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相云。应知。此中且辨计度及与不定随念分别遍诸地故。约此二种(文)。
  问。定中惠可名计度分别耶。进云。今论疏中。不名计度分别释也。付之定中惠。明了知所缘境。何不名计度分别哉。何况定中惠。推度故名见。而计度推度。名异义同者。光法师定判也。既有推度之义。定知。可名计度分别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文偈颂。云。以意地散惠。长行述散谓非定。意识相应散惠。名为计度分别。定中惠不名计度分别云事。分明也。光法师释此文云。所以计度散非定者。婆沙四十二解释定中惠非计度分别。云虽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又正理云。定中不能计度境。故非定中惠。能于所缘。如此如是计度而转。故于此中简定取散(文)何况次下文。重明定中惠。不名计度分别。举多重问答云。问。惠顺彼寻。寻通定散。惠亦应通。何故计度唯散非定。解云。散惠计度。又顺寻强。定伏。顺寻非强。问。依定发惠。定应顺惠。如何伏惠。令不顺寻。解云。简择谛等。实定顺惠。若顺寻边。定即制伏。问。定中寻起。定不能伏如何。能伏顺寻惠耶。解云。寻是自性分别。有体即名分别。惠似顺他起。势力易除(文)引婆沙正理两论所说。储定散相望。多重问答。成定中惠不名计度分别之旨。解释既为委悉。学者深可沉思。加之正理论(八)云。应知。此中且辨计度及与不定随念分别遍诸地故(文)婆沙论(七十二)云。前五识身。唯无分别。第六识身。或有分别。或无分别。且在定者。皆无分别。不在定者。容有分别。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文)任此等论判。定中惠不名计度分别云事。亦炳然也。但于定中惠明了知所缘境何不名计度分别哉云难者。定中惠。是现量智。明了知所缘境无筹度比知之义。故不名计度分别也。今疑难之趣。未得其意欤。于定中惠。推度故名见任计度推度名异义同之释。可名计度分别云难者。见者推求猛利之义。广通定散。计度者分别筹度之称。唯限散位。而婆沙论中云。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全非由推求猛利之义。名推度分别。此以计度。呼为推度。故光法师引此文。对今论说。会计度推度名异义同也。非谓计度推度之义一切皆同。何为相违哉。
  问。随念分别。唯缘过去境欤。答。广缘三世境也。两方。若唯缘过去境者。意识相应念。所缘是广。何唯缘过去境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引婆沙论(四十二)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之文云。准婆沙文。随所更事。名为随念(文)如此释者。随念分别。唯缘过去境(见)如何。
  答。今论中述随念分别相云。若定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文)正理(四)显宗(三)两论文。全亦同之。婆沙论(四十二)云。随念分别。谓意识相应念(文)杂心论(一)云。随忆思惟者。意地念也(文)任此等论判。若定若散。意识相应所念心所。皆为随念分别体。故随念分别。广缘三世境云事。更不可疑之。但于光法师。准婆沙文。随所更事。名为随念之释者。立随念分别称。由随念曾所更事。或随境念二故。故光法师释云。随念曾更。或随境念。名随念分别(文)两婆沙论。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之文。随念曾更。或随境念。二故之中。且由随念曾更之边。立随念分别称(为言)非立随念分别称。唯由此一故。随念分别。广缘三世境。全无相违也。
  问。散位念。名随念分别。为顺寻故。为当顺惠故欤。答。顺寻故名随念分别也。
  两方。若顺寻故。名随念分别者。披光法师解释。云。夫念作用。多顺于惠。散惠用胜。名为分别。故念顺彼。名为分别(文)如此释者。散位念顺惠故。名随念分别(见)若依之尔者。惠念自性。虽非分别。顺自性分别寻故。得分别名也。定知。散位念。顺寻故名随念分别云事。例如散位惠顺寻故。名计度分别如何。
  答。散位念顺寻故。名随念分别也。故光法师问答云。问。寻性分别此事可然。于余心所。何故念惠。名为分别。非余心所。解云。余心所法。非似顺寻。唯二似顺。故不说余。故正理云。夫分别者。推求行相。故说寻为自性分别。简择明记行似顺寻。故分别名。亦通惠念(云云)今此光法师释。正理论文。意地散惠。名计度分别。定散诸念。名随念分别。俱顺寻故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故念顺彼。名为分别之释者。见解释起尽。答若尔念于定强。应不通散之问。夫念作用。多顺于惠者。述念作用多顺惠义。散惠用胜。名为分别者。显散惠顺寻义胜故。名为计度分别云。故念顺彼名为分别者。散念顺散惠。顺寻胜故。名为随念分别(为言)故散位念名随念分别。遂所归者。顺寻义故。全非相违欤。
  问。能执受心。可通第六识耶。答。可通第六识也。两方。若通第六识者。见今论文。释有执受义云。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文)而第六识无摄无根。为所依处之义。何可为能执受体哉。是以。光法师释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之论文云。眼在五根。若入无心。或起意识。即无识执受(文)此释无诤能执受心。唯可限五识(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损益展转。更相随故之论文云。谓心心所。起忧苦损。依处亦损。起喜乐益。依处亦益(文)既述起忧喜二受依处有损益之旨。明知。能执受心通第六识云事如何。
  答。能执受心。可有亲疏。若就疏能执受心云之者。可通第六识也。光法师谓。心心所起忧苦损。依处亦损。起喜乐益。依处亦益之释。此旨诚分明也。何况勘光法师余处(十三)所引正理论文云。散地无表所依大种有执受者。散心果故。以有爱心执为现在内自体故(文)此文意。能执受心。通第六识(见)加之婆沙论(百三十八)云。若生色界七处少分。是有执受。三处全。七处少分。是无执受(文)色界鼻舌二根无有鼻舌二识为所依义。若执受体嫌第六识者。宁可通有执受哉。任此等定判。能执受心。通第六识云事必然也。但于第六识无摄五根为所依处之义云难者。第六识虽无摄五根为所依处之义。由第六识力。依身有损益故。能执受义。可通第六识也。次于光法师或起意识。即无识执受之释者。见今论文。云。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就亲能执受心。以五识为能执受体。故且任论现文。第六识现前位。无识执受(为言)若就实通论者。能执受心。亦通第六识。故释次下损益展转更相随故之论文。述能执受体。通忧喜二受之旨也。
  问。光法师作现在眼等五根。识不依时。或名有执受。或不名有执受。云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执受耶。
  答。可通有执受也。两方。若通有执受者。第二释意云。而言执受。据识起时。以执受义。作用显故。能依识起位。所依五根。名有执受(见)而色界鼻舌二根。全无发能依识之义。何可通有执受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执受(见)如何。
  答。见婆沙论(百三十八)文云。若生色界。七处少分。是有执受。三处全。七处少分。是无执受(文)色界鼻舌二根。通有执受云事。此文分明也。设虽光法师第二释意。更不可背婆沙论说。但于光法师第二释意。能依识起位。所依五根名有执受等云难者。正见彼释。云。又解。现在五根。五识不起时。非是执受。而言执受。据识起时。以执受义。作用显故。如定道大种虽不离身亦是现在。名无执受。五根亦尔(文)此释意云。以五识为能执受体之时。能依五识。不现前位。所依五根。非有执受(为言)然而泛论之者。能执受体。通第六识。故色界鼻舌二根。由意识能执受。可名有执受也。
  问。定道二戒。能造大种。可名有执受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名无执受。付之披今论所说。寻有执受相云。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名有执受(文)而定道二戒。能造大种。既有住现在世。不离五根之义。何不名有执受哉。
  答。定道二戒。能造大种。名无执受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见今论余处(十三)文。偈颂结定生依长养。无受无异大。长行述定生无表差别有二。谓诸静虑无漏律仪。此二俱依定所长养无受。无异大种所生。定道二戒。能造大种。是无执受定。故光法师释此文云。是无执受故。正理三十五云。所依大种无执受者。定心果故必无爱心执此大种以为现在内自体故。又此大种无有其余执受相。故名无执受(文)显宗论(十八)文。全亦同之。诸论一同之说。谁可异求之哉。但于既有住现在世。不离五根之义。可名有执受。云难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种。虽有住现在世不离五根之义。是定心果。必无爱心执此大种。以为现在内自体。故名无执受也。准正理论文。可会通之。加之。光法师当卷释云。如定道大种。虽不离身亦是现在。名无执受。五根亦尔(文)若作前解。通彼文言。定道大种。入定有。出定即无。名无执受(文)此释意云。若依现在五根。识不起时。非是执受云。第二释意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种虽不离心亦是现在。名无执受。为其例证。若依现在五根。识不依时。亦名执受。执受类故云。初释意者。会通可云。眼等五根。相续不断。心心所法。摄为依处。故识不依时。执受类故。名有执受。定道二戒。能造大种。入定虽有。出定即无。有间断义。心心所法。不为依处故。虽不离身亦是现在。异有执受相故。名无执受(为言)演秘(三)中云。如定道戒能造大种。虽不离身亦是现在而无执受。五根亦尔。前师释云。定道大种。在定即有。出定即无。名无执受。五根相续。与彼不同之释。其意同之。正理论(三十五)余处文云。又此大种。无有其余。执受相故。名无执受(文)即此意欤。
  去弘长元年中夏之候。当今于五条大宫新内里。初被行最胜讲之时。东大寺定缘得业对兴福寺之实宽律师。述演秘释疑。此论义宗性初参。证义者之间。亲列其座。聊加其词了。
  问。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现在有情数无执受所造色。可为异熟因耶。答。若依光法师一释意者。可有此义也。两方。若为异熟因者。婆沙论中。述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现在有情数无执受所造色为因云。因者谓同类因(文)如此文者。不为异熟因(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之论文。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现在五根。识不起时。非是执受(文)若依此释意之时。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现在无执受眼等五根。岂不为异熟因哉。
  答。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七十一)云。复次眼唯有执受。色不定(文)或(百四十三)云。有说若唯是有执受者。立根。若非及不定者。不立(文)任此等文。现在眼等五根唯有执受法。故婆沙论(百三十七)中云。谓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有执受所造色为因增上。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欲界身语表无表业。及色界身语无表业。感现在眼等五根。云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有执受所造色。为异熟因。不云与无执受所造色。为异熟因也。但光法师第二释意云。现在眼等五根。能依识不起时。非有执受。故若依此释意者。望彼同分眼等五根。
  虽可有过去有情数所造与现在有情数无执受所造色。为异熟因之义。其彼同分眼等五根。能依识可依被余缘障不起许也。自未来识不依眼等定类无。故婆沙论中。不云过去有情数所造色与现在有情数无执受所造色为异熟因也。
  问。品类足论意。有执受法。为唯限异熟生。为当可通所长养耶。答。可通所长养也两方。若唯限异熟生者。见品类足论文。自体所摄九处名有执受。而自体所摄九处是广。何不通所长养哉。何况。光法师解释中。述品类足论意。有执受法。可通等流性(见)若许通等流性者。宁可嫌所长养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明品类足论意云。
  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如此文者。彼论意。有执受法。唯可限异熟生(见)如何。
  答。品类足论意。有执受法。通不通等流性者。依光法师。身表业有执受无执受二解释可定之。通所长养云事。不可异求之欤。其故无异熟生色法。离所长养色法住。故异熟生眼等九处。与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之时。不相离所长养。眼等九处与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之义必然。故有执受法。不限异熟生。亦通所长养云事。道理先勿论也。故见品类足论(十五)文云。云何有执受。
  谓自体所摄眼处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触处亦尔(文)而自体所摄眼等九处。不限异熟生。既通所长养。故有执受法不限异熟生。亦通所长养之旨。此文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论(百三十八)中。述品类足论意。举四师说云。品类足说。一刹那九处少分名有执受。识身足说。一刹那五蕴少分名有执受。有说品类足识身论说。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爱。有说。二论说。一刹那有根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有说。二论说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是名差别。今此四师说。更非相违义。各举一边门。以显两论意。故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云师意。全不遮有执受法通所长养也。
  问。品类足论意。除身表业。于余眼等九处判有执受无执受相。与今论意同欤。答。与今论意同也。两方。若与今论意同者。婆沙论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今论意。有执受法通所长养思。今此宝狭相。岂非两论意异哉。
  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解释。明身表业有执受无执受相。以品类足论说。对今论文。虽作论意各别云释。于眼等九处。未云两论意各别。以知。两论意同云事如何。
  答。异熟长养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并异熟长养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名有执受。余名无执受云事。诸论一同之说。诸师共许之义。故除身表业。于余眼等九处。判有执受无执受相。品类。俱舍。两论意。可同也。但于婆沙论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论(百三十八)中述品类足意。举四师说云。品类足说一刹那九处少分名执受。识身论说。一刹那五蕴少分名有执受。有说。品类足。识身论说。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有说。二论说。一刹那有根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有说。二论说。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是名差别。今此四师说。更非相违义。虽且举一门。实可通余边。故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云师意。全不遮有执受法通所长养也。
  问。有执受法可通五蕴耶。答。唯限色蕴也。两方。若通五蕴者。前八界及声无执受。余二者。性相之所定也。有执法宁可通五蕴哉。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百三十八)文。云。此中说。内身所摄五蕴。名有执受。初契经说。续众同分有情数五蕴有执受(乃至)识身论说。一刹那五蕴少分名有执受(文)此文无诤有执受法。通五蕴(见)如何。
  答。有执受法者。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眼等五根。扶根四境。故唯限色蕴。更不可通余四蕴也。故见今论文。云。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过去未来名无执受。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名有执受。若住现在。非不离根。过去未来。名无执受(文)正理论(四)说显宗论(三)文。其言虽少异。其意全是同。加之婆沙论(百三十八)云。若生欲界。九处少分是有执受。三处全。九处少分。是无执受。三处谓声处意处法处。若生色界。七处少分。是有执受。三处全。七处少分。是无执受。三处如前说(文)杂心论云。余二者五内界。现在是受。起断等知故。过去未来是不受。心法不住故。色香味触。若现在及不离根是受。如心心法。根中止住。彼中亦尔。不离根故(文)任此等文理。有执受法。唯局色蕴中。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不通余受等四蕴事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文者。发智论(十四)云。有执受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随自体法。无执受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非随自体法(文)随自体法通内身五蕴。故释此中说。内身所摄五蕴。名有执受。初契经云。有执受苦蕴。便引生众苦。谓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文)有情数五蕴引生生等四苦故。释初契经说。续众同分有情数五蕴名有执受。识身足论(三)云。慈缘执受识蕴□□□□无量五蕴和合。有情数释。识身论说。一刹那五蕴少分名有执受也。此等经论所说。皆合能执受所执受。名有执受。故有执受法。广通五蕴(为言)非谓所执受法通受等四蕴。经论之文。全无相违也。
  问。品类足论说。诸表业是无执受。今论余处云。表业属身是有执受。光法师会二论相违。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论意各别(文)付之品类足论。是萨婆多宗本论也。今论意何可背本论诚说哉。何况见品类足论文云。云何有执受。谓自体所摄眼处(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触处亦尔(文)身表业。岂非自体所摄色处哉。加之婆沙论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而依内起表。已显有情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也。定知。品类足论意。身表业是有执受云事如何。
  答。品类足论中。明五学处。诸门分别云。几有色等者。一切是有色。几有见等者。一有见四应分别。谓若表是有见。若无表是无见。几有对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若表是有对。若无表是无对(乃至)几有执受等者。一切无执受。一切表无表业。皆无执受(见)披今论(十三)余处文。偈颂云。表唯等流性。属身有执受。长行述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身表业是有执受。定。故任二论所说相替。作论意各别解释也。光法师余处(十三)亦作二解释。初释云。解云。论者意异。难为会释。即同当卷论意各别初释意也。但于今论意不可背本论诚说云难者。论主以理立其宗义。不必本论为定量也。次于品类足论自体所摄色处名有执受之文者。就不离五根之色处论之。身表业依心发故。非不离五根之色处。故彼论中说无执受也。
  次于婆沙论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之文者。眼等五根住现在世。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不离五根。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为言)虽身表业有情数摄。非不离五根之色处。故彼论意。名无执受也。
  重难云。今论意云。身表业是有执受者。化人所发身表业。宁可有执受哉。
  答。今论余处文云。属身有执受。据非化身表业论之。化人所发身表业。无有属身义。更不可名有执受也。
  问。品类足说。诸表业是无执受。今论余处云。表业属身是有执受。光法师会二论相违。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或可品类据表暂起。犹如客寄名无执受。此论业品据多时起得与根合名有执受(文)付之定有执受无执受相。不可据多时起暂时起。品类足论(十)中。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更不云据暂时起。今论余处(十三)文。述属身有执受。亦不见据多时起。何据暂起相续。会通二论相违哉。何况若据暂起。名无执受者。散无表能造大种可名无执受也。加之婆沙论(百三十八)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思表唯等流性之理。设虽多时起身表业。不可名有执受(见)如何。
  答。披今论余处(十三)文。偈颂结表唯等流性。属身有执受。长行述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身表业是有执受。判正理(三十五)显宗(十八)两论文。全亦同之。诸论一同之说。岂可背品类足论意哉。得此道理。勘彼论文(十五)云。云何有执受。
  谓自体所摄眼处(乃至)色耳鼻香舌味身触处亦尔(文)身表业既自体所摄色处也。定可有执受。何况婆沙论(百三十八)中述品类足论意云。
  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任光法师余处(十三)依内起表已显有情之释。身表业是有情数法。故亦可有执受(见)准此等文理。品类足论意。存身表业是有执受之义云事炳然也。
  而彼论中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文)此文甚为难思。依之。光法师以此文对今论和会之云。品类足论据表暂起。说无执受。今论业品据表多时起。名有执受也。据暂起相续。会二论相违。不局当卷解释。亦出余处定判。故见光法师余处(十三)第二释云。又解品类表业据暂起在身。犹如客寄。心心所法非能执受。故云表业是无执受。俱舍等论。据多时起相续在身。心心所法。能执受故。故云表业是有执受。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文)此释意云。身表业依心发故。暂起在身。犹如客寄。无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之义。故品类足论。说无执受。多时现起。相续在身。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能执受故。今论等文名有执受。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为言)但于若据暂起名无执受者。散无表能造大种。可名无执受云难者。要期受持。根本成位。现在一念。大种能造。初后念无表故。更无暂起多时起异。名有执受。身表业中。既有暂起多时起不同。故暂起名无执受。多时起名有执受也。次于婆沙论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之文者。一往定判也。彼论中依品类识身两论意。述有执受法体。虽有四师说。更非相违义。故第四有说。二论说。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云师意。可许所长养及等流法通有执受。故表唯等流性之理。全无所背也。
  问。品类足论中。说诸表业是无执受。尔者。宝法师可许此说耶。答。不许之也。两方。若不许之者。品类足论。是萨婆多宗本论也。宝法师何不许彼论说哉。若依之尔者。宝法师余处(十三)解释中。不许之(见)如何。
  答。见宝法师余处(十三)定判云。品类足云。诸表业是无执受者。多是传家错耳。若不尔者。婆沙及诸论等。即应合会释也(文)此释意云。本论所说。有疑之文。末论引之。必致会通。而婆沙论(百三十八)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一刹那有情数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身表业既有情数法也。定可有执受。何况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者。不限今论所判。正理(三十五)显宗(十八)两论之文。全亦同之。若有品类足论中。说诸表业。是无执受之文者。此等诸论意。存身表业是有执受之时。何不引之会通哉。爰知。品类足论中。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之文。是相传家错(为言)加之见彼论文(十五)云。云何有执受。谓自体所摄眼处(乃至)色耳鼻香舌味身触处亦尔(文)身表业是自体所摄色处也。岂不名有执受哉。若尔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之文。是相传家错云事。自所被推知也。
  重难云。品类足中。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之文。定可任梵本。何辄释传家错哉。
  次婆沙论中。述品类足论意云。一刹那异熟所摄九处少分名有执受(文)准表唯等流性之理品类足论意。存所表业是无执受(见)若尔。说五学处一切无执受。显彼论实义也。更不可云传家错哉。答。
  问。光法师释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论文云。摄五根为所依处。摄扶根四境为依处(文)尔者。今此扶根四境者。各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欤。答。不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也。两方。若各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者。见今论文。虽述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未云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哉。若依之尔者。六根六识相望之时。所依各别。依处亦异。摄扶根四境。为依处者。可各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也。如何。
  答。勘婆沙论(二十七)文云。有作是说。若生欲界。眼识现在前。此识以眼及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触命根众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如眼识耳鼻舌识应知。亦尔。若身识现在前。此识以身及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触命根众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若意识现在前。此识心无间灭意为依及所依。为身根及色香味触命根众同分得生老住无常等为依非所依(文)此文意。眼识现在前位。以身根所摄色香味触等为依(见)故知。摄扶根四境为依处者。不限自根所摄扶根四境也。
  问。论中引入胎经说云。彼经复说六触处故(文)尔者。光法师意。取所依六根为证欤。
  进云。光法师释云。此中引意。取能依触。非所依处(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案论文起尽。为证能造四大种外有所造眼等五根。引此经文(见)若尔任六触处故之言。可云取所依根为证。何释取能依触非所依处哉。是以泰法师释此文云。彼入胎经复说六根为六触。故知。四大之外。别有眼等五根。述取所依根为证之旨。若尔。光法师释。有疑如何。
  答。披论文前后。寻所引旨趣。云。尊者觉天作如是说。十种色处。唯大种性。尊者觉天意。存能造四大种外无所造色云义。故入胎经中。唯说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名为士夫之文。似顺彼师义。故论主通之云。入胎经中。唯说六界。为士夫者。为显能成士夫本事。非唯尔所。彼经复说六触处故。又诸心所应非有故(文)此文意云。入胎经中。唯说地水火风空识六界。为士夫者。为显此六。初受生时。体用强胜。能成士夫根本事故。实非唯此六界。亦可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彼经虽说六触。亦有余心所法。彼经虽说六界。亦可有余所造色。若言彼经说六界。即无余所造色。彼经亦说六触。应无余心所法(为言)故光法师释此文云。经虽说六触。然更有余心所法。经虽说六界。何妨有余所造色。若言说六界即无余造色。经亦说六触。应无余心所(文)此释意。取能依触。心所为证之旨。分明也。若取所依根为证者。释彼经复说六触处故之文。云。又诸心所应非有故。故文言不连续。义理难成立。故释此中引意。取能依触非所依处。能顺论文始终也。泰法师解释。似忘引证本意。且不可依用之。
  问。论中引入胎经说云。彼经复说六触处故(文)尔者宝法师意。今此六触处者。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彼经亦说色等六触处故(文)付之与触为所依。名之六触处。色等六境非触所依。何可名六触处哉。是以。见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云。眼等六处。作触所依义。名六触处(文)若尔。宝法师解释。岂不背婆沙论说哉。
  答。尊者觉天意。存能造四大种外。无所造色云义。故入胎经中。唯说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名为士夫之文。似顺彼师义。故论主通之为证。今此六界之外。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引彼经中。说六触处之文。故色等六境中。有所造色及心所法。故六触处者。名色等六境得意也。故宝法师释此文云。彼经说六界者。谓四大空识为成士夫本事。士夫非唯尔许。亦更有六境及心所故。所以得知。
  彼经亦说色等六触处故(文)但于色等六境非触所依何可名六触处哉云难者。色等六境。虽非触所依。为触所缘。境引起彼故。名六触处。非无其故欤。眼等六根。名六触处。云事。自本所许。更不遮之。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全非相违也。
  问光法师引婆沙论(百三十三)有作是说。四处能斫。四处所断。有余师说。坚性是能断四处。是所断文。对今论说。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说四能断。据不相离。说坚性能断克体以论。各据一义。理并无违(文)付之。今论文云。谓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婆沙论第二师意说。坚性是能断。其义既异。何可和会之哉。何况见今论文述能烧所称体。偈颂置诤言。长行虽举二说。明能斫体。唯出一义。爰知。偏存色等四界为能斫体之义云事。若尔对婆沙论第二师说。更不可释各据一义。理并无违如何。
  答。光法师能斫所斫体。引婆沙论二师异说。对今论文。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意。述今论说不违婆沙论第二师义之旨。和会之趣。尤有其谓。问难之势。全非深疑凡彼此二文。其言虽异。探其实义。作和会释者。论家人师。处处定习也。至今此释。何强为难。就中见今论文。云。能烧所称。有异诤论。谓或有说。能烧所称体亦同前。唯外四界。或复有说。唯有火界。可名能烧。所称唯重。二师所说。其旨虽异。光法师和会之云。能烧所称。有二诤论。前约世俗不相离说。故言四界。后约胜义克体以论。唯火界能烧。所称唯重。各据一义。理亦无违(文)准此释思之。今论中。云色香味触成斧薪等。此即名为能斫所斫。婆沙论第二师意。述坚性是能断。和会之作各据一义。理并无违之释。更有何疑哉。
  问。论中明能长养缘云。饮食资助睡眠等持(文)尔者。宝法师意。举几缘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依此论有三。一饮食。二睡眠。三等持(文)。付之论文既云饮食资助睡眠等持。定可举四种缘。依之光法师。释此文云。一饮食。二资助。谓涂油等。三睡眠。四等持谓定(文)如何。
  答。宝法师意。论文云饮食资助。指饮食即云资助。得意故。唯举此三缘欤。但于光法师一饮食。二资助。谓涂油等之释者。任今论现文也。既为别师定判。更不可和会之。
  问。异熟色根。离长养色根住可有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文)。付之异熟色根。其类是广。何无离长养色根住之义哉。何况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长养四缘。定知。彼位异熟色根。离长养色根住云事如何。
  答。异熟色根微劣。必与长养色根。所护持故。无独住义也。故今论云。长养相续。常能护持异熟相续。犹如外廓防援内城(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故恒长养护持异熟(文)宝法师释此文云。异熟必有长养(文)加之正理论(五)云。应知此中长养相续。常能护持异熟相续。犹如外廓防援内城。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文)婆沙论(十三)云。无异熟生眼离长养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长养防护异熟亦尔(文)任此等定判。无异熟色根离长养色根住之义云事。甚分明也。但于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长养四缘云难者。有色身位。必用资助。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可有资助缘也。故泰法师。问答此事云。问。识支一念身根初起如何。得有长养身根。答。一念根起。即有微风鼓击。为众具缘。故有长养身根而起。故下文言外四大为因。故得有声。若初受报。无风击者云何。迦延言欲色界众生。定成就声(文)。
  重难云。见宝法师解释。云。依此论有三。一饮食。二睡眠。三等持。能长养缘中。全无举资助。若依此师意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更不可有能长养缘哉。答。资助一缘。可有多类之中。饮食者。且举一类也。设虽宝法师意。饮食之外。可有资助缘也。
  问。异熟长养眼根。可共发一念眼识耶。
  答。可共发一念眼识也。两方。若共发一念眼识者。异熟长养眼根。既各别也。何可共发一念眼识哉。是以。光法师余处解释中。明心心所于所依根有事定云异熟长养等眼别(文)此释无诤异熟长养眼根。可发各别眼识(见)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文)。若异熟眼根。必与长养眼根相杂住者。宁不共发一念眼识哉。
  答。异熟色根微劣。必与长养色根。所护持故。无异熟眼根离长养眼根住。故异熟眼根发眼识时。不相离长养眼根。必共发之也。故今论云。长养相续常能护持异熟相续。犹如外郭防援内城(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故。恒长养护持长养色胜。有离异熟生。如无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云。无异熟生眼离长养眼。如人重如人墉重墉长养防护异熟亦尔。然有长养眼离异熟生眼。如从无眼。得天眼者(文)。宝法师释此文云。异熟必有长养。自有长养而无异熟。如阿那律天眼。其阿那律肉眼先失。准正理。云。有所长养离异熟生。如修所得天眼天耳。准此。身在欲界修得天眼耳等。皆是唯长养也。无同地异熟故(文)。即依今此光宝二师所引。正勘婆沙正理两论现文。婆沙论(十三)云。问。颇唯有长养眼。无异熟生。或唯有异熟生眼。无长养耶。答。无异熟生眼离长养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长养防护异熟亦尔。然有长养眼离异熟生眼。如从无眼。得天眼者(文)正理论(五)云。应知。此中长养相续。常能护持异熟相续。犹如外郭防援内城。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有所长养离异熟生。如修所得天眼天耳(文)任此等定判。无异熟眼根离长养眼根住之旨。甚分明也。若异熟眼根。必与长养眼根被防护者。共发一念眼识。亦必然也。故正理论(五)云。异熟生眼离所长养。不能为依发生眼识。故生一识。是二功能(文)加之见今论文云。眼根极微。有时一切皆是同分(文)正理(八)显宗(四)两论之文。全亦同之。若无异熟长养眼根。共发一念眼识者。何可有有时一切皆是同分之义哉。异熟长养眼根。共发一念眼识云事。旁不可异求之。但于光法师余处异熟长养等眼别之释者。异熟眼根发眼识时。长养眼根。虽必共发之。长养眼根。发眼识时。异熟眼根。不必共发之。如彼起天眼通之时。生得眼根住彼同分也。故婆沙论(百五十)云。问。若尔天眼生得眼。二俱见色。云何不错乱耶。答。天眼起时。生得眼住彼同分。故无有过。譬如余识现在前时。虽不见色。而眼不断。此亦如是。问。何故不俱见耶。答。以一身中无二识俱起。尔时识依天眼。不依生得眼故(文)若尔。既有长养眼根。独发眼识故。明心心所于所依根有事定云异熟长养等眼别。全无相违也。
  问。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明长养眼离异熟生眼云。如从无眼得天眼者(文)尔者。无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钵罗奢佉位耶。答。不通未至钵罗奢佉位也。两方。若通未至钵罗奢佉位者。未至钵罗奢佉位者。是胎中也。更不可得殊胜天眼通。是以见婆沙论(二十四)文。举受支位云。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续(文)若于胎中得天眼通者。受支以前位。何无不相似有支现起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披发智论(十五)文。出成就此类眼根。非此类身根之句云。谓生欲界不得眼根。设得已失。得色界眼(文)婆沙论(百四十九)中。释此文云。不得眼根者。谓未至钵罗奢佉位等(文)此文无诤无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钵罗奢佉位(见)如何。
  答。胎中是微劣位。无离染义。故无眼人。得天眼者。不可通未至钵罗奢佉位。其旨即如一方疑难。何况见婆沙论(百二十二)文。述非成就现在善身表。亦非此无表之句云。谓处卵㲉及住胎藏中(文)若于胎中。有离染义者。岂不成就现在善身无表哉。此文意于胎中。不离染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不得眼根者。谓未至钵罗奢佉位等之文者。会通此文。可有二义。或一义云。不得眼根者。意出未至钵罗奢佉位。及生盲者。等言即等生盲者也。得色界眼者。谓由善习静虑力故。色界眼根。依欲界身得。而不得彼界身根。无成就他界身故者。上等言所等生盲者。由善习静虑力故。得色界眼根(为言)非谓未至钵罗奢佉位即得天眼。何为相违哉(云云)或一义云。不得眼根者从未至钵罗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盲者也(为言)所谓为异设得已失者。谓已得眼根。或自然坏。或遇缘坏。故失之类。从未至钵罗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旨者。名不得眼根云也。是则为显受生以来。不得眼根之义举不得眼根之始云。未至钵罗奢佉位等。非谓此位即得天眼也(云云)。
  重难云。见光法师余处(九)定判。释然此胎子乘宿所为顺后受业。所趣难了之论文云。然此胎子乘宿所为顺后受业。于三界五趣所趣难了(文)泰法师余处(九)释此论文云。然此胎子乘宿所为顺后受业。三界五趣所趣难了(文)若胎中死子生上二界者。宁无离染义哉(是一)加之婆沙论(百四十四)中出无学圣者。不成就男女二根之类云。及生欲界。或本不得。或已得而失(文)若于胎中。不得无学果者。何可有男女二根。本来不得之义哉(是二)。答。于胎中不离染云事。道理如前。重成之也。但于光法师余处于三界五趣所趣难了之释者。正可云欲界五趣所趣难了。三界五趣者。言总意别也。泰法师释会通同之。次于婆沙论。及生欲界或本不得之文者。有学位中。渐命终人。失男女二根之后。得无学果。望今所明无学果。云或本不得也。非谓胎中得无学果。婆沙论今文。更非相违哉。
  问。非情数法。唯限等流性欤。答。唯限等流性也。两方。若唯局等流性者。见光法师解释。虽述非情数法。不通所长养之旨。未云唯限等流性。何嫌余类哉。何况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非情数法。不限等流性(见)。若依之尔者。以五类门。广摄诸法尽。非情数法。唯可限等流性哉。
  答。非情数法。非前业所感。故不可通异熟生。非无为法。故不可通有实事。同类因生故。不可通一刹那云事。其义必然。不及疑之。不通所长养。故光宝二师。委问答之。即光法师释云。问。长养通非情不。解云。不通。难云。如谷麦等。虽无饭食。睡眠。等持所益。而有粪等资助所益。如何长养。不通非情。解云。若泛言长养。亦通非情。粪水等缘。能长养故。此中言长养者。唯是有情胜缘所益。外法非情。非胜缘益。不名长养(文)宝法师释云。问。外无情物。何故不说有长养耶。如谷麦等。答。长养对异熟说。内有异熟。说有长养。外无异熟。不说长养义。力能防异熟故。问。若有异熟。即说长养。心心所等亦有。异熟因何。不说有长养耶。答。色法可说长瘦令肥。心法无形。如何长养。就别义说。亦有长养(文)任此等解释。亦不通所长养(见)故非情数法。唯限等流性云事。文理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说者。正见彼论(五)文云。复有余师此中异说。谓一切皆有实事。有实相故。除无为法。皆一刹那。速谢灭故。除初无漏心及助伴。余有为法。皆是等流。十色少分。是所长养。十七少分。是异熟生。由此眼等五内色根。各有二种。谓所长养及异熟生。虽有余三。而无别性义杂乱故。所以不说。余皆准此。声界有二。五识亦然。意意识三。色等亦尔。法界有四。除所长养(文)以今此有余师说。致其疑欤。此师意云。虽一切法。有实相故。皆有实事。除无为法。速谢灭故皆一刹那。然五类废立。义无杂乱故犹存内五有熟养。声无异熟生等之理。眼等五根。有所长养异熟生二。虽有余等流性及有实事一刹那三。无别体性义杂乱故。所以不说。有此三类。余法通局相。皆准此可思(为言)爰知。此师意。谈其义势许也。非谓非情数法。实通有实事及一刹那欤。
  问。善恶色声。可通所长养耶。答。不通所长养也。两方。若通所长养者。披今论余处文。述表唯等流性善恶色声不通所长养(见)。若依之尔者。今论中。或云。声有等流及所长养。或判余谓余四色香味触。皆通三种。有异熟生。有所长养。有等流性。广明色声通所长养之旨。设虽善恶色声。何不通所长养哉。
  答。善恶色声者。身语表业也。故今论云。色界声界。若善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善不善。余是无记(文)而见今论余处(十三)文。偈颂结表唯等流性。长行云应知有表唯是等流。身语表业。唯限等流性也。光法师释此文。述身语表业不通所长养故云。无别胜缘故。非所长养(文)此释意云。身语表业。偏由能发心力起。彼能发心。既非能长养。故所发身语表业。非所长养(为言)但于今论色声通所长养之文者。一依身中。相续不断。无记色声。非身语表业之类。不由别能发心力起。只是身中长养大种所发故。云色声有所长养也。非谓善恶色声通所长养。何举今文。致疑难哉。
  寻云。
  问。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说声属第三传故(文)光法师述此师义。作二义释。尔者。初释意。异熟大种能造声界欤。进云。光法师初释云。若相击时。即便生声。异熟大种能造声界释也。付之声界既非异熟。异熟大种。何能造之哉。长养等流大种。如次可造长养等流声。异熟大种。宁造何等声哉。是以。论文说声属第三传义。云从诸大种。缘击发声(文)如次文者。异熟大种。唯有缘击发声义。不造声界(见)何况光法师述俱舍师破第三传义云。大种造色。理实无定。此异熟大种所发之声。既非异熟为是何等。若是长养。理应用彼长养大造。若是等流。理应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异熟大造(文)如何。
  答。论中举声属第三传义故虽由彼生。而非异熟。谓从诸大种。缘击发声业为第一传。从业生大种。为第二传。从业所生大种生声。为第三传。故光法师初释意。异熟大种。能造声界得意也。即释异熟大种能造声界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即便生声。不相击时。但有大种(文)此释意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此大种便能造声界(为言)异熟大种。可有相击能造二义故也。但于声界既非异熟。异熟大种。不可造之云难者。能造所造。其义无定。如彼无记大种能造善不善声。有执受大种能造无执受声等也。故正理论(五)中。破第五传义云。此说非理。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是故。彼说定为非理(文)次于从诸大种。缘击发声之论文者。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能造声界故述异熟大种。缘击发声之旨也。全非简能造之义。何为相违哉。次出俱舍师破第三传义之释者。论主意存第五传义。破第三传义。故俱舍师致此难破也。若存第三传义之家。会通之趣。准前可思。
  问。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说声属第三传故(文)光法师述此师义。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现在世。可有独住异熟大种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解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文)。
  付之四大种者。是能造性。现在必可有所造色。何判先有异熟大种独住哉。是以。披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文)或(百二十八)云。若成就大种彼所造色耶。答。诸成就大种。彼成就所造也(文)任此等文。现在世无独异熟大种(见)如何。
  答。论中举声属第三传义云。有说声属第三传故。虽由彼生。而非异熟。谓从彼业生诸大种。从诸大种。缘击发声(文)此师意云。业为第一传。从业生大种。为第二传。从业生大种发声。为第三传也。光法师就此师义。作二解释。其中初释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即便生声。不相击时。但有大种(文)此释意云。异熟生法。无有间断。声随欲生。有间断故。既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即发生声。不相击时。但有异熟大种独住(为言)乘此解释。问。若尔。应有现在大种无所造色。答之云。许亦无失。引正理论第二十卷。解四大种所造色。非俱有因中云。谓有成就诸所造色。非四大种。
  或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之文为证云。准彼论文。故知。亦有成能造大。非所造色(文)文意显也。但于婆沙论。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之文者。光法师即引此文。问难之。作二解释。会通之。初释云。论意各别。无劳会释。第二释云或可亦不相违。婆沙从多分说。若不尔者。如受戒时初念悬造未来世戒。岂得成彼未来戒耶也。次于婆沙论诸成就大种。彼成就所造色之文者。无成就大种全不成就所造色之类。故云尔也。非谓成就大种。必成就此大种果所造色故(见)次下文云。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种。谓诸圣者。生无色界。举成就所造色。全不成就大种之类。即此意也。
  重难云。见光法师余*处定判。释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之论文。作三解释之中。一具四大造诸念无表。即于此时。别有一具四大。造彼后念诸无表色云。第二释意。会婆沙论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之文云。从多分说故。据造有对故。若言通无表者。论说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岂有第二念现在所造无表。有间时能造大因。以此故知。据有对说(文)此释意。无诤有对色。能造大种。无独住义(为言)若尔。与今解释。岂不相违也。答。欲界无表。能造大种。许有独住之释中。声界能造大种。独住有无可有二意也。余处从多分说故之释。同当卷。婆沙从多分说之意。声界能造大种许有独住。据造有对故之释。声界能造大种。不许独住也。从多分说故。据造有对故者。各别解释也。何以据造有对故之释。混杂从多分说之义哉。
  重难云。现在有对色。能造大种。必可有现在所造色。有独住异熟大种云事。犹未散疑怀。若无分明证据者。甚以难信哉。答。勘泰法师释。云。一具四大种。唯造一极微。故知。声属第三传。造声异熟四大。更不造余异熟色香味触。未发声时。此异熟四大。任运恒起。而无造色。故发智云有成就四大不成就色也。若言声异熟四大。更生余四大发声者。便有无穷过。若击长养等流四大。别发声者。自属第四第五传也(文)现在世。有独住异熟大种云事。此释尤炳然也。光法师初释。源从此起欤。观同意解释可为其润色也。
  重难云。泰法师释。还招不审。披发智(十三)文或云。若成就大种。彼所造色耶。答诸成就大种。彼定成就所造色。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种。谓诸圣者。生无色界(文)或云。若成就现在大种。非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文)任此等文。虽说成就大种。定成就所造色之旨。未见有成就四大。不成就造色之文。泰法师所引。其说在何处哉。答。泰法师释。实有其疑。发智论中。全无所引之文。何况见光法师释。云。捡寻婆沙上下论文。全无此说。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文)发智论若有此文者。婆沙论何无此说哉。推之云。发智是展转书写之谬欤。可云正理也。
  问。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说。声属第三传故(文)光法师述此师义。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异熟大种能造声界欤。进云。光法师第二释云据缘生边说声第三。异熟大种不造声界释也。付之见今论文。说声属第三传义云。谓从彼业生诸大种。从诸大种。缘击发声。业为第一传。从业生大种。为第二传。从业所生大种生声为第三传。爰知。异熟大种。能造声界云事。若异熟大种不造声所。长养等流大种。能造声界者。与第四传第五传义。有何差异哉。
  答。见光法师第二释云。又解云。现在无有异熟大种。无所造色。前引婆沙。极分明故。既言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故知。无有现大独住。既言以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故知。无有现所造色独住(文)此释意云。婆沙论(百三十三)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之文。现在无诸大种独住云事。甚分明也。若异熟大种能造声界者。异熟生法。无有间断。声随欲生。有间断故。现在可有异熟大种独住。而现在无诸大种独住。故知。异熟大种不造声界(为言)光法师即就此释。自起问难云。问。若言此声无先独住异熟大造。是何大种。若谓此大种。声有即有。声无即无。应异熟色断已更续。有违宗过。若谓即以造身根等异熟大造。一四大种。造二有对色。还有违宗。若谓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缘。击发生声。据缘义边。说大第二。次复声起。说声第三。以实此声随其所应。长养等流大种所造。若作此解。虽无有失。何异第四第五传家。既非用彼异熟大种何须别说第三传耶(文)思此问难意。业为第一传从业生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第二传从此异熟大种。为缘击发生声。为第三传。理实此声随其所应长养等流大种所造。异熟大种。不造之故。故无异熟色断已更续过。亦无一四大种造二有对色。过云也。但于异熟大种不造声界。长养等流大种。能造声界者。与第四传第五传义有何差异哉云难者。光法师。何异第四第五传家之今问难。即此意也。自答此问云。解云。异熟大种。虽非亲能造彼声界。据缘生边。说声第三。亦无有失(文)此释意云。造身根等。异熟大种。虽非亲能造彼声界。据为缘击发生声之义边。说声为第三传也(为言)此释意。专依从诸大种。缘击发声之论文欤。理实此声长养等流所造之方。虽同第四传第五传义。第四传第五传义。偏约能造大种生声论之。不谈望异熟大种为缘击发生声。说声为第三传之旨。故据缘生边说声。第三之释意。异第四传第五传义也。
  重难云。正理论(五)中。救第三传义云。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文)如此文者。第三传义意。异熟大种。能造声界(见)依之光法师。述俱舍师破第三传义云。大种造色。理实无定。此异熟大种。所发之声。既非异熟。为是何等。若是长养。理应用彼长养大造。若是等流。理应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异熟大造。所破义意。存异熟大种。能造声界定。致此难破。若所破义意云。异熟大种。唯有相击发声之义。不造声界。长养等流大种能造声界者。俱舍师今难破是立已成。更不可为能破哉。答。大种生声。有击发能造二义。故正理论。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之文。可含此二义。故光法师二释意。何不可违正理论文也。
  次于俱舍师破第三传义之释者。且就异熟大种能造声界云初释意。致此难破。故所破能破其义符顺也。
  私云。据缘生边。说声第三之释意。未辨其深旨。造身根等。异熟大种所击发声。随其所应。长养等流大种所造者。其能造长养等流大种。于此所造声。亦有击发义哉。如此之事。颇为不审。而宗性自去七月上旬之比。依相似发心。遁栖息于本寺之月。忍祖师遗迹。卜闲居于当山之风之间。未对明师。据此愚蒙。仍以书札。相寻圣禅拟讲之处。彼返状云。光法师第二解意。不许独住异熟大种。异熟大种相续不断法故。此相续异熟大种。可有相击不相击二时不同。若相击时。虽为缘生声。无独住义故。不能造声。长养等流大种。有间断故。随其所应与声俱起。可能造之。其能造长养等流大种。与异熟大种。共可相击发声。其中异熟大种。相击虽为疏能作因发声。不为生等五因。长养等流大种。亲击发声。可为生等五因也。重意云。异熟大种。不间断法。声间断法故。若不间断异熟大种。造间断声者。声未发时。彼异熟大种。可独住故。不许独住异熟大种之释意。造身根等异熟大种。相击虽为疏缘发声。一四大种不造多有对色。故不造声界云也。所存之旨。如此而已(文)。

  弘长二年(壬戌)中冬十日(午时)于海住山十轮院记之。
  沙门释宗性
  问。光法师。释从诸大种缘击发声论文。作二解释中。第二释意云。据缘生边说声第三(文)尔者。异熟大种。击发声时。不相离长养大种。共击发之欤。答。共击发之也
  两方。若共击发之者。异熟长养二类大种。既各别也。何可共击发一声哉。若异熟长养大种共击发一声者。以何故可名异熟大种所击发生哉。何况光法师。余处(七)解释中。异熟长养眼根可发各别眼识(见)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异熟长养大种相杂不离。异熟大种。击发声时。不相离长养大种。岂不共击发之哉。
  答。异熟长养大种。相杂住故。异熟大种。击发声时。不相离长养大种。定可共击发之。如彼异熟眼根。发眼识时。不相离长养眼根。共发此一念眼识。但于异熟长养大种。共击发一声者。以何故可名异熟大种所击发声哉。云难者。以实云之。异熟长养大种。虽共击发一声。为成声属第三传义。望异熟大种所击发边。名异熟大种所击发声也。次于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异熟长养眼根。可发各别眼识(见)云例难者。起天眼通之时。长养眼根。独发眼识。异熟眼根。不发眼识故。明心心所于所依根有事定。云异熟长养等眼别也。全非遮异熟眼根。发眼识时。不相离长养眼根。共发此一念眼识故。更不可为相例之难。
  重难云。若异熟长养大种。共击发一声者。二类大种相望。宁不为俱有因哉。答。二法同为同类等一因之时。得一等流等果。故所为俱有因也。而异熟长养大种。虽共击发一声同为能作因。得一增上果故。不可为俱有因。若同得一增上果同一果故。为俱有因云者。眼等五根。色等五境。为所依所缘。共发眼等五识之时。五根五境。岂可为俱有因哉。爰知。同一果故。为俱有因者。就二法同为同类等一因。得一等流等果论之云事。
  问。正理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生故。应许声属第四传。或第五传。故非异熟(文)光法师约此文。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此师别为一解(文)付之声有等流及所长养者。性相之所定也。明知。长养大种造长养声。等流大种造等流声云事。若尔。第五传师意。实亦可许第四传义。何释别为一解哉。
  答。光法师。作二解释中。初释意。即存疑难趣。故光法师。释声属第五传义云。此师意说。长养大种造长养声。等流四大。造等流声。故许说有第四第五传。声非异熟。故非异熟大造。故不许有第三传也。故正理(五)述第二师解。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造故。应许声属第四传或第五传故非异熟。谓从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文)初释所存。其旨如此。而第二释意云。见今论文。举声属第五传义云。有说。声属第五传故。虽由彼生。而非异熟。谓彼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此乃生声。唯述等流大种生声之理。不云长养大种生声。故正理论。长养大种发长养声之文。今论说。外别为一解(为言。
  重难云。长养声定可长养大种所造。今论所说。第五传义意。何不许长养大种生声哉。
  答。第五传义意。声界非异熟。故非异熟大种所造云许也。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云事。光法师二释意。同可许之。而第二释意。以实云之。长养大种。虽造长养声。立第五传义之日。且隐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之门。显谈等流大种造等流声之边也。故光法师释从此传生长养大种之论文云。从此异熟边。复有造身根等。长养大种。为第三传(文)既造身根等。长养大种故。非声界能造之理。炳然也。加之婆沙论(百十八)中。明声非异熟云。复有说者。声属第五传。谓初业生异熟大种。异熟大种生长养大种。长养大种生等流大种。从此等流大种生声。声属第五。故非异熟果(文)此文亦述等流大种生声之旨。不云长养大种生声也。而正理论中云。故应许声属第四传。判长养大种发长养声。显许第四传义。明说长养大种发长养声。故对今论。此复传生等流大种此乃生声之文释。又解此师别为一解也。
  重难云。光法师第二释意。今论所说。第五传义意。实许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云者。与初释意。有何差异哉。答。第五传义意。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云事。光法师二释意。虽同许之。而释意云。理亦应许有第四传。而不说者。略而不说。或可影显。或长养声。虽于一处而有间绝。若据一身诸支节中。轮环不绝。说非异熟。其理稍隐。故不说之。若等流声。有全间断。说非异熟。于理稍显。偏约此明。论文亦可说有第四传义(为言)第二释意。以实云之。长养大种。虽造长养声。立第五传义之家。正不显说第四传相云也。
  重难云。第二释意。今论所说。第五传义意。实许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云者。有何故论文不说此旨哉。答。立第五传义之源。为成声非异熟也。而长养声。一依身中。相续不断。非异熟义。颇以难显。等流声界一依身中。有全间断。非异熟义。其相甚明。故偏约此说。声非异熟义。不云长养大种造声也。寄或长养声虽于一处而有间绝等之释意可思之欤。
  问。今论文云。若尔。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应非异熟(文)尔者。光法师意。破何师义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此论虽有两说。论主意。存后师破初师云(文)付之。依光法师释。披今论现文。举第三传第五传二师说毕。致此难破明知。二师说俱破之云事。依之宝法师释云。俱舍破两师。故于第二说后破也(文)。若尔光法师解释。似不顺论文如何。
  答。见今论能破文云。若尔。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应非异熟。若受如声。便违正理(文)既以异熟身识相应受。缘业所生大种起。虽第三传。而是异熟。为所例致难破故。思能破意趣。破第三传义之旨。甚分明也。故光法师释此云。此论虽有两说。论主意。存后师。破初师云若说此声从业所生大种生起属第三传故。非异熟者。身识相应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谓业为第一传。异熟大种为第二传。由此大种生身受。为第三传。身受同声。俱第三传。应非异熟。若受如声非异熟者。便违正理。以宗说受通异熟故(文)泰法师释此文云。论主破前第三传。若尔。身识相应受。缘业所生异熟大种。触入生故。身受亦是第三传。故应非异熟。若身识相应受。如声非异熟。便违萨婆多正理也(文)两师定判。其意是同。定知。深探论主所存云事。何况正理论(五)中。举第三传义云。虽由业感。而非异熟以声起在第三传故。谓从彼业生诸大种。从诸大种。缘击发声毕。乘之致若尔身受因业所生大种发故。应非异熟之难。救之云。此难不然。非诸身受皆因大种。及因业生。大种所发。亦非一切皆是异熟。然诸身受。亦非业所生大种。及非大种。而得生故。谓身受起。要假身触身识等缘。由此亦缘外大种起。非要待业所感大生。于理无违。故通异熟。还即成第三传义。故元瑜法师释正理问难文云。身受亦依异熟大种所发。属第三传。应非异熟。谓有身受由觉异熟生大种境故发(文)以正理难答。按俱舍能破云。第三传义云事。亦炳然也。加之光法师引正理论救。述俱舍师破毕云。初师既破。后师还立(云云)泰法师引正理。论全文毕云。世亲论主破第三传。存第五传。正理论师救第三传。成立第四第五。总立声属第三第四第五传(云云)诸师一同之释。谁可异求之哉。但于今论中。举第三传第五传二师说毕。致此难破云难者。一相先举二师异说。还破初师。存后师义。有何相违哉。次于宝法师解释者。既背此等文理。存光法师释之时。更不可依用之。
  重难云。就今论文有疑。异熟眼等五根。色香味触四境。业所生大种所造虽第三传。而是异熟。以之为例难。可破第三传义。何烦以异熟身识相应受缘业所生大种起。为例难破之哉。答。元瑜(述文记五)法师。释正理论。若尔身受因业所生大种发故。应非异熟之文。问答此事云。问。此中何故不举眼等为难。解云。眼等相续起义非例。声身受间断。故举为难(文)准此释可思之。就中虽可异熟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亦为所例身识相应受。以为所例。其难既足。何可悉举之致难破哉。
  问。正理论文云。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等文)尔者。光法师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正理论救第三传(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披正理论(五)现文。上述声属第五传义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生(乃至)。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下乘此师义。难此说非理。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是故彼说定为非理。文相起尽。无诤破第五传义(见)依之宝法师释云。正理破后师(文)若尔。光法师释尤似难思如何。
  答。第三传家。难成立者。异熟大种。发非异熟声之义也。故第五传家。不许此义。异熟大种。不能发声。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为言)而正理论中。难此义云。此说非理。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是故彼说。定为非理。述异熟大种。发非异熟声。无其相违之旨。故还为成立第三传义。故光法师得此深意云。又正理论救第三传云。引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等之文也。重意云。翻光法师既破初师。后师还立之释思之。后师既破。初师还立。故以正理论中。破第五传义之文释救第三传。尤有其谓欤。但于宝法师解释者。正理论今文。破第五传义。得其面之旨。光法师意。自本所存。故宝法师释。全非相违也。
  问。今论文云。若尔。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应非异熟(文)尔者。宝法师意。破何师义耶。进云。宝法师释云。俱舍破两师(文)付之依宝法师释。思能破文意。以异熟身识相应受。缘业所生大种起。虽第三传。而是异熟为所例破声属第三传。故非异熟之义(见)何释兼破第五传义哉。是以光法师释云。此论虽有两说。论主意存后师。破初师云(文)。若尔。宝法师释。甚以难思如何。
  答。见今论文。举第三传第五传二师说毕云。若尔。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应非异熟。若受如声便违正理(文)既述二师说毕。致此难破。故任论文相顺云。俱舍破两师也。故披宝法师解释。或云。又详论意。正理破后师。俱舍破两师。正理存前师故。于前师后破。俱舍破两师故。于第二说后破也。及身受之难。正破前师。亦兼后师。欲存声通异熟故(文)或云。又证缘击发非是造义故知。第二师义。违婆沙正义。由此正理论破而不立。第一师义。不违婆沙。论主意不许故。两师同破。许声是异熟生故(文)按此等解释旨趣。论主意。存声通异熟。故第五传义。兼为所破(为言)然而正破第三传义。故以异熟身识相应受。缘业所生大种起虽第三传。而是异熟。为所例致难破。全非相违。但于光法师解释者。人师异释也。不可和会之。
  重难见今论文。偈颂结声无异熟生。长行述声有等流及所长养。无异熟生。所以者何。随欲转故。俱无置传说之言。明知。论主意。即存此义云事。宝法师得何证据。释论主意。存声通异熟之义哉。
  答。今论中。明声无异熟生义。虽不置传说之言。若尔身受等之难。第三传第五传二师义俱破之得意故论主意。存声通异熟之义准知也。若有论主意。存声通异熟之文者。光法师何释此论虽有两说论主意。存后师哉。
  问。宝法师依正理论意。可许声属第四传第五传义耶。答。可许第四传第五传义也。两方。若许之者。见宝法师定判。正理破后师(文)以知不许第四传第五传义云事。
  若依之尔者。宝法师解释中。述正理论意云。异熟长养等流大种。皆能发声。非唯异熟(文)如此释者。可许第四传第五传义(见)如何。
  答。正理论意。会今论。若尔。身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应非异熟。若受如声便违正理之难。存第三传义。故述异熟大种发非异熟声。遁其例难之旨成立第三传义。毕之上可许第四传第五传义也。故宝法师云。然正理论意。异熟长养等流大种。皆能发声。非唯异熟。泰法师释正理论师救第三传。成立第四第五。总立声属第三第四第五传。即此意也。但于正理破后师之释者。不许第三传义。唯存第四传第五传边之家。正理论师。今破不许之(为言)专存第三传义之上。兼可许第四第五传边也。
  问。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说声属第五传故(文)尔者。宝法师依今此第五传义意可许长养大种造声界耶。答。可许长养大种造声界义也。两方。若许此义者。论中举声属第五传义云。谓彼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此乃生声(文)如此文者。长养大种。不造声界(见)何况宝法师难第五传义。或引婆沙论(百二十七)评家总说此声一切身支大种所造(乃至)现见此等举身掉动故之文云。准此论文。既举身掉动。因何异熟长养。不掉动耶。若亦掉动。因何相击。不生声耶。要须传生等流大种(文)或引婆沙论(九十)应作是说。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四大种。在一身内。有相击者便发生声。不相击者。即无声起。虽一身中。必有声界。非诸身分皆遍发声之文云。准此因何。异熟长养。无相击时。要须传生等流大种(文)第五传义意。许长养大种造声界义者。岂可致此难哉。若依之尔者。长养声定可长养大种所造。设虽第五传义意。何不许长养大种造声界义哉。
  答。第五传义意。兼许第四传边。故可云长养大种造长养声也。故正理论中。明声非异熟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生故。应许声属第四传或第五传。故非异熟。谓从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文)宝法师意。宁可背正理论说哉。凡宝法师意。声属第三传第五传者。是相击发声之义非能造所造之门存也。故见宝法师解释。或云然正理论意。异熟长养等流大种。皆能发声。非唯异熟。此是击发生声非是造义。诸德多将此论存后师释。及击发生以为造者。并不得论意。若谓后师为正。因何异熟大种。相击不发于声。唯等流大种。击发生声(文)或云。又证缘击发声。非是造义。故知。第二师义。违婆沙正义。由此正理论。破而不立。第一师义。不违婆沙。论主意不许故。两师同破。许声是异熟生故。又诸德多说声属第三传异熟大种。造长养等流声。此亦非理。若以造义。名为第三者。造余异熟色等。亦是从业生大种。大种造色等。亦是第三。应非异熟。又若异熟大种。能造声者。此造声大种。若如余异熟色相续在身。即声无而有大种即违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巳上论文)若声无而有大种。此即大种无其果也。若此异熟大种。随声有无。此即如声间断。应非异熟(文)按此等解释意。声属第三传第五传者。是相击发声之义。非能造所造之门。故依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之文。任如声间断。应非异熟之理。第三传义意者。异熟大种不造声界。据击发边。说声第三(为言)故重结释云。准上道理。一切声皆无异熟大种造也。长养大种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长养大造故。长养四大造长养声。等流四大造等流声无文证。二互相造故。一切业声。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余造故(文)既云长养四大造长养声。故第五传义意。许长养大种造声界义云事。必然也。但于今论等流大种此乃生声之文者。且显第五传相。非简第四传边。次于宝法师二段解释者。据相击发声边。施设第三传第五传义。得意之时。第五传义意。何不许异熟长养大种击发生声哉难也。非约能造所造之门致此难破。疑难之趣。不辨释意欤。
  问。宝法师意。长养大种。能造声界欤。答。能造声界也。两方。若能造声界者。宝法师余处(二十二)解释中。引正理论(六十)击异熟生长养大种。引等流性风大种生。鼓动齿唇。舌腭差别。由此势力。引起未来显名句文造色自性之文云。准上论文。异熟大种长养大种。唯是击鼓。不是造声。唯等流大种造业声(文)如此释者。长养大种不造声界(见)若依之尔者。长养声。定可长养大种所造。设虽宝法师意。何不存此义哉。
  答。声界既通所长养。故长养大种。能造长养声云事。道理必然也。故正理论中。明声属第五传义云。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文)宝法师意宁可背正理论说哉。何况见宝法师解释。云。长养大种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长养大种造故。长养四大造长养声。等流四大造等流声。无文证。二互相造。故一切业声。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余造故(文)宝法师意存长养大种能造声界之义云事。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宝法师余处解释者。长养大种能造声界者。唯造长养声。无造等流声。而正理论文云。发语风者。谓有别风。是欲为先。展转所引发。语心起所令增盛。生从脐处。流转冲喉。击异熟生长养大种。引等流性风大种生。述语表业声。是等流性故。异熟长养大种。虽相击发不能造之。唯等流大种。能造此声之旨。故宝法师引此文。释准上论文。异熟大种。长养大种。唯是击鼓。不是造声。唯等流大种造业体也。此释既顺文理。何浪致其疑哉。
  去仁治元年穷冬之候。于东大寺尊胜院被行俱舍三十讲之时。良忠法师对圣禅法师。致此问难。此事颇虽非指不审。思出往事之次。右笔记之而已。
  问。宝法师依正理论意。无表色能造大种。可许独住义耶。答。不许独住义也。两方。若许独住义者。宝法师余处(十三)解释中。依正理论说。无表色能造大种。无独住义之旨释成。若依之尔者。披宝法师解释。就有人所引正理论第二十卷。谓有成就诸所造色。非四大种。或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之文。问。若成就造无表业大种。而不成就无表色者。岂非现在大种无果耶。答。据无对色说。不据有对造色说。若不尔者。即违现在大种必有果也。造色必有因。四大必有果同世者。据有对色。如此释者。正理论意。无表色。能造大种。可许独住义(见)如何。
  答。勘宝法师余处(十三)解释。引正理论。谓欲界所系初念无表。与能生大种。俱时而生。此大种生已。能为一切未来自相续无表生因之文为证。述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无表。大种能乃一切未来自相续无表色生因。无表生因即是造义。如光法师初释。成欲界初后念无表。一四大种所造之旨。故无表色能造大种无所造色。独住之义。不许之也。但于宝法师此据无对色说。不据有对造色说之释者。欲界初后念无表。一四大种所造故。以实云之。无表色能造大种。虽无所造色。独住之义。初念无表现在前位。以彼能造大种。望其所造未来无表。见之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之义。故正理论。或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之文。据无对造色说会也。故光法师余处(十三)欲界初后念无表。一四大种所造之初释意。会正理论。今文云。言有成能造非所造色者。此据初念造后无表。初念定成彼能造大。故言有成就能造大种。尔时虽造未来无表。由未成故。故言非所造色(文)宝法师当卷解释。准之可思也。
  问婆沙论意。声通异熟者。可有何过耶。
  进云。婆沙论云。应离三界染时方断(文)。
  付之无色界中。无有声界。设虽声通异熟。何有应离三界染时方断之义哉。是以。眼等色触二境。虽通异熟。全无离三界染时。方断之义。如何。
  答。见婆沙论文。述诸声非异熟果。有九个异说之中。第六有说云。复有说者。离初静虑染时。语表便断。若是异熟者。应离三界染时方断(文)此释意云。离初静虑染时。一切语表。皆断尽之。于上三静虑。所起语表。随能发心初静虑摄故。离初静虑染。第九无间道位。缘缚断故。方断之也。而异熟生法。无有生他地容现在前义故。声若道异熟者。于上三静虑所起语表。即上三静虑摄。离欲色二界染时。应方断之(为言)三界者。一点判也。可云二界而已。是则禅那院珍海已讲之义趣也。彼婆沙论抄出中。被记此旨可引见之。

  (写本云)

  弘长二年(壬戌)极月五日(申时)于海住山十轮院抄之了去后七月二十二日始此清书至穷冬天今日今时终其微功论义之数依过百条结集之次分之两帖少僧宗性不图离别本寺不期移住当山以降自秋初乃冬季长夜之眠弥深临老衰添耄气长日之勤悉怠就中羊肠风冷白雪常降龟首冰结紫毫稍滞然而被引多年余执记录俱舍问端捧此所生惠业奉资。春日大明神之法乐依此修学善因必遂上生兜率天之愿望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六十一 夏﨟四十九)

  大永二年极月二十六日依为每月讲胁论义连之书写功*了为当座阙处据之任愚笔时时染墨间定有讹谬可繁多加后见人为佛法传持令直之(给)每每不厌耻辱畜一札事偏寄微学拙者志也仰者垂哀纳(给)。
  南无三世觉母大圣文殊师利菩萨
  法师。兴定。(生年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