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二十五卷抄

  问。一道所成思法种姓阿罗汉。退住学位时。必退思法种姓欤。进云。论中。必退思法种姓释也。付之。果退姓退。其义既异。设虽退阿罗汉果。何随可退思法种姓哉。
  答。一道所成思法种姓阿罗汉者。退法种姓人。证阿罗汉果之后。修练根作思法种姓之类也。而今此人。起烦恼退阿罗汉果。还住学位之时。不退思法种姓者。先在学位。为退法种姓。还退住学位之时。为思法种姓者。是胜进非退故。付应是进非退之过。必退思法种姓云也。故今论云。思法等四。退住学位。还住退非余。若异此者。得胜种姓故。应是进非退(文)光法师释此文云。思法等四。退住学位时。还住前退姓非余思等四。若异此者。先时学位。是退种姓。今退住学思等四姓。得胜种姓故。应是进非退(文)。
  问。经部宗意。以有漏道。可证中间二果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一来不还世俗道得。亦容有退(文)付之。经部宗意。不许有漏道断惑之义。何以有漏道。可证中间二果哉。是以。见成实论文云。世俗道中。无断结故(文)如何。
  答。见论文云。经部师说。从阿罗汉。亦无退义。彼说应理(文)光法师释此文云。经部意说。预流阿罗汉。唯圣惠断。必无有退。一来不还。世俗道得。亦容有退。无漏道断。亦不退也。故正理六十八云。然经主意。作如是言。阿罗汉果。亦无有退。一来不还世俗道得。容有退义(文)圆晖法师释云。依经部宗预流罗汉。必无退果。圣道证故。中间二果。许有漏道证故。容有退也。若超越三二果。亦无有退(文)任此等定判。经部宗意。以有漏道证中间二果云事。甚分明也。但于经部宗意。不许有漏道断惑之义云。难者有漏道虽非实断惑道。伏烦恼故。可证中间二果也。故慈恩大师宗轮论述记。释非离圣道有蕴永灭之论文云。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文)加之今论余处(四)中。述经部宗义云。或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世间道损伏断故名断(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或凡夫用世间六行等智道。指伏所依身中烦恼种子。无近生或功德。亦名为断(文)此等解释。经部宗意。许以有漏道伏烦恼之义(见)故以伏惑道。可证中间二果也。次于成实论。世俗道中。无断结故之文者。以有漏道。虽伏烦恼现行。不断烦恼种子。故云尔欤。

  重难云。伏惑道不断烦恼种子者。证中间二果云事。其疑犹难体哉。
  答。伏彼烦恼。可得其果体无漏故。以有漏道。可证中间二果也。若不拔其烦恼根者。可退其果故。后以无漏道。正断其烦恼种子之后。可证阿罗汉果也。
  问。经部宗意。引何经说。证不退阿罗汉果义耶。进云。论中。引不动心解脱无退之经文。证此义也。付之。今所引经文。说不动法阿罗汉不退所得果之旨。若尔者。有宗意。亦许此义。何引此经文。证一切阿罗汉不退所得果之义哉。答。论中。依经部宗意。成不退阿罗汉果之义云。经言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定说无因缘从此退故(文)经部宗意。存一切阿罗汉不退无漏定之义。故不动心解脱之称。亘六种姓也。所谓依不为惑动之义立不动心解脱之名。故利钝阿罗汉同名不动心解脱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不动即是阿罗汉果。故知不退(文)但于疑难之趣者。是有宗得彼经文意之旨也。有部经部之所存。其义自本异也。何混难之哉。
  问。论中述经部宗意云。故于所得现法乐住有退无退故。名退不退法。如是思等。如理应思(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第二解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无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种。如理应思(文)付之。作多解释。为显义道不同也。而今此第二解意。全无异初释。有何差异。为别解释哉。
  答。第二解意。略其言故。义势颇不分明。但按一段解释旨趣。于故于所得现法乐住。有退无退故。名退不退法之文。无作三释。于如是思等。如理应思之文。作三释也。所谓初释。云有退故名思法。无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是乃至。有退故名堪达法。无退故名第六不退法。以思等四种种姓。对第六不退法。释之也。第三释。云有思名第二思法。无思名不思法。即是第六。如是乃至。有堪达名第五堪达法。无堪达名不堪达。即是第六。是亦以思等四种种法姓。对第六不退法释之也。第二释。云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无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种。如理应思。然皆容退现法乐住。异此前后释。不对第六不退法。只就思等四种种姓。如有退名退法。有思名思法。有护名护法。有安住名安住法。有堪达名堪达法。如理应思。皆是容退现法乐住(为言)然皆容退现法乐住之释。此旨炳然也。
  问。可有本来第六种姓类耶。答。不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异生位种未定也。何可有本来第六种姓类哉。是以。宝法师余处解释中。述未遇缘前利钝不定。无此类(见)若依之尔者。见今论文云。非练根得。名为不退(文)岂非本来第六种姓类哉加之。披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七十一)云。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萨。许僧祇以前菩萨。或(百七十九)明得无诤定阿罗汉。云先是菩萨种姓。谈顺解脱分以前菩萨。是定可本来第六种姓类如何。
  答。异生位。种姓未定故。不可有本来第六种姓类。故见宝法师余处解释云。一切众生。法尔身中。具六种姓。遇缘不同。成利钝性。未遇缘前。利钝不定非是法尔。何理相违(文)此释意云。一切众生。本来具六种姓故。利钝虽不定。遇顺解脱分等缘。成利成钝。其类异也。未遇缘前。利钝不定。故无本来第六种姓类。又不可有本来前五种姓类(为言)但于今论。非练根得名为不退之文者。非无学位始得不动故云尔也。全非云有本来第六种姓类。次。于婆沙论二处之文者。顺解脱分以前。具六种姓故。利钝虽不定。心具慈悲专顺菩萨种姓之类。且立菩萨种姓名也。何以之可定第六种姓哉。
  问。乔底迦阿罗汉。退法种姓人欤。答。退法种姓人也。两方。若退法种姓人者。既以刀自害。定知。思法种姓人云事。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所引契经文。说乔底迦阿罗汉相云。六返退失阿罗汉果(文)岂非退法种姓人哉。
  答。婆沙论(六十二)中。明此事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彼是退法(文)故任婆沙论评家义。乔底迦阿罗汉。可云退法种姓人也。但于既以刀自害。定知。思法种姓人云难者。是即婆沙论问答也。评家意答此问云。彼厌退故。以刀自害。若先不退而自害者。乃是思法(文)此文意云思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惧退失思自害者。先未退阿罗汉果。惧退失思自害也。乔底迦阿罗汉。先退阿罗汉果毕。惧重还自害者。是退法种姓人也(为言)。
  问。经部宗意。乔底迦阿罗汉。六返退失者。在无学位退之欤。进云。论中。昔在学位退失释也。付之。经部宗意。许阿罗汉果圣者。退现法乐住也。有何证据释在学位退失哉。
  答。见婆沙论文云。契经中说。有阿罗汉。名乔底迦。是时爱心解脱。彼六返退失阿罗汉果已第七返还得阿罗汉果时。恐复退失。以刀自害(文)。经部宗意。存不退阿罗汉果云义故。会通此经文之时。若于无学位。六返退失现法乐住已。云六返退失阿罗汉果已。令会通者。岂此经云第七返还得阿罗汉果哉。设虽六返退失现法乐住。不可退失阿罗汉果故。不可云第七返还得阿罗汉果而此经既云第七返还得阿罗汉果。故知。六返退失者。昔在学位。耽味时解脱有漏定。六返退已。深自厌责欲执刀自害之时。由于身命无所恋惜。至第七返临命终时。得阿罗汉果云。还得阿罗汉果会也。
  重难云。经部宗意。会今经文之旨。犹不可然。乔底迦先未得阿罗汉果者。何云第七返还得阿罗汉果哉还得之字。尤所难思也。答。
  问。麟喻独觉。顺解脱分位。可转向余乘耶。
  答。可转向余乘也。两方。若转向余乘者。麟喻独觉者。最上利根人也。顺解脱分位。更不可转向余乘。是以。顺决择分位。无转向余乘。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麟喻独觉。顺解脱分位。可转向余乘(见)如何。
  答。见婆沙论(七)文云。转独觉种姓。顺解脱分。起声闻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若起佛种姓顺解脱分已。则不可转。极猛利故(文光法师当卷取意引此文)任此文。麟喻独觉。顺解脱分位。转向余乘。佛种姓人顺解脱分位。不转向余乘云事。甚分明也。但于麟喻独觉者。最上利根人云难者。麟喻独觉者。实虽最上利根人也。其根不及佛种姓人顺解脱分。其位是浅。故转向余乘也。次于顺决择分位。无转向余乘云例难者。今论余处(二十三)中。本颂结麟角佛无转。一座成觉故。长行述麟角佛言。显麟角喻及无上觉暖等善根。并无移向余乘义。皆以第四静虑为依。一座便成自乘觉故。麟喻独觉。从暖善根。一座成觉故。顺决择分位。无转向余乘之义也。
  此论义者。去建历元年。俱舍二十四五卷三十讲。乘信问圆听之论义也。古来之间。未见闻此疑。问者旨趣。暗虽不存知。乘信者。为硕德。疑问所志。定有深由欤。可思之。
  问。论中引契经说云。所得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决定说无因缘从此退(文)尔者。不动心解脱。可有受用退耶。答。可有受用退也。两方。若无受用退者。不动心解脱。无有一切时现在前之义。何无受用退哉是以。论中。现法乐住有受用退判。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文。不动心解脱无受用退(见)如何。
  答。不动心解脱。无有一切时现在前之义故可有受用退也。故婆沙论(六十一)云。若此经说。受用退者。不动心解脱亦应有退。非一切时现在前故(文)但于婆沙论。不动心解脱。无受用退云文者。婆沙论(六十一)中。释契经。不动心解脱无退。现法乐住有退云文。举多异说。如云不动心解脱。以成就为胜。若得彼法。更无所作故。虽不现前。而不说为退。四增上心。现法乐住。以现行为胜。不现前者。便说为退。有作是说。此契经中。说未至定。名不动心解脱说根本静虑。名增上心。现法乐住。世尊多起未至定现在前。非根本静虑等也。已下有五异说可见之。
  问。以不动心解脱。对无生智相应。可有四句不同耶。答。发智论中。无四句不同(见)。两方。若有四句不同者。发智论中。不具四句不同(见)若依之尔者。以时爱心解脱。对尽智相应有四句不同。相例可同如何。
  答。勘发智论文。云诸无生智相应。皆不动心解脱。有不动心解脱。非无生智相应。谓不动法阿罗汉尽智。或无学正见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常胜解。四句之中。无无生智相应非不动心解脱之句也。故婆沙论(百二)中。释此文云。不动心解脱。对无生智相应。作顺后句(文)但于以时爱心解脱对尽智相应有四句不同云难者。尽智相应非时爱心解脱者。谓不动法阿罗汉。尽智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常胜解故。以时爱心解脱。对尽智相应。有四句不同也。故婆沙论云。此中时爱心解脱。对尽智相应有四句(文)。重难云。以无生智相应除胜解余心所。可为无生智相应非不动心解脱之句体。何云无此句哉。
  答。见今一段废立。以时爱心解脱。不动心解脱体。对尽智无生智相应。作四句故。不出胜解之外余心所也。故尽智相应非时爱心解脱之句体。唯出不动法阿罗汉尽智相应胜解心所。不举时解脱阿罗汉尽智相应除胜解余心所也。
  问。如来可有未曾得功德耶。答。无未曾得功德也。两方。若有未曾得功德者。今论中。述世尊唯有一受用退。如来无未得退定。若有未曾得功德者。何无未得退哉。
  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云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或述如来无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现所取境。任此等文。如来有未曾得功德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如来无未得退者。诸论一同之说。故无未曾得功德云事。必然也。何况。见今论余处(五)文云。佛无一德由加行得暂起欲乐。现在前时。一切圆德。随乐而起。故佛众德。皆离染得(文)披正理论余处(七十四)说云。若曾得现前。能修未来者。则薄伽梵。得尽智时。应未具修一切功德。为具证得。应更进修。便同二乘。功德不满(文)加之。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云世尊现起初尽智时。已具得修一切功德。今若更修前应未得。若尔。前位功德未满。初成佛时。应非究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文)或(百六十三)云若已得法现在前。复能修未来者。则佛般涅槃时。现起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尔时亦应更修未来。如此则尽智时。应不具得一切功德。云何得名所作究竟(文)或(百八十八)说佛得尽智时。得边际云。依成就故。可言得边际(文)任此等文。如来无未曾得功德云事。更不可异求之。但于婆沙论。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之文者。望二乘道云。尔也。婆沙抄中。释旨如此。次于婆沙论如来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非他心智现所取境之文者。如来初尽智现在前位。得一切有漏无漏功德尽故。如来所得功德。一切皆是曾所得法。理实虽无未曾得类。如尽智所修有漏功德。其体殊胜。不似学位所得修习修有漏功德。故立未曾得名也。准光法师余处(二十六)得胜曾得故。亦名未曾得之释。可思之也。
  重难云。光法师余处第二释意。不云得胜曾得故。亦名未曾得。若依此释意之时。如何可会婆沙论今文哉。
  答。彼第二释意。乍名曾得修之(为言)更非遮得胜曾得故亦名未曾得之义边。全无相违也。
  寻云。未得退者。名自种姓功德未得之欤。为当指胜姓功德欤。
  答。自种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亦指胜种姓功德。名未得退也。
  疑云。婆沙论中。释佛无未得退。云无未得退。住诸有情最胜根故。释独觉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诸佛最胜根故。释声闻乘中。不时解脱。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诸佛独觉根故。释时解脱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三乘不退根故(文)今论文释利根阿罗汉独觉有未得退。云亦于胜己殊胜功德。犹未得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亦于胜己不共佛法殊胜功德。犹未得故(文)准此等释思之。指胜种姓功德。名未得退也。自种姓未得之名未得退云事。何处(见)哉。
  答。自种姓功德未得之。可名未得退云事。道理必然也。故正理论(七十)云。除佛世尊。余不动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谓于殊胜无诤定等。应得功德未能得故。有未得退(文)此文意。自种姓应得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见)加之光法师余处(二十三)所引正理论(六十一)中释天授退顶云。由彼曾起近顶善根。依未得退密作是说(文)婆沙论(六十一)中。述此义云。谓彼已起暖善根不久当起顶善根。中间贪着胜名利故。于顶善根。有未得退(文)自种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云事。此等之文。亦炳然也。但于婆沙。俱舍两论之文。并光法师释者。且出未得退之本云尔也。更非遮自种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之义也。
  问。修不净观。修持息念。入圣道者。俱可有退失耶。进云。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修不净观入圣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圣道者。必无退失(文)付之。设虽修不净观入圣道者。何必可有退失哉。彼麟喻独觉。及佛。依第四静虑一生成觉。岂非修不净观入圣道哉。
  答。修不净观修持息念入圣道者。其类万差也。何可定修不净观。入圣道者。有退失。修持息念。入圣道者。无退失哉。是以。见今论余处(二十三)文。明麟角及佛。依第四静虑一座成觉云。有余师说。从不净观不起于座。乃至菩提(文)婆沙论(七)中。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菩萨所有殊胜善根。谓从不净观。乃至无生智。皆是生中依第四静虑。一座引起。尚非此生余位。何况前生。麟角喻独觉亦尔(文)明知。修不净观入圣道者。不必入有退失云事。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者。不净观治贪。以无贪为体。持息念治寻。以慧为体。故以之一往相配有退无退许也。故正理论中。述修不净观入圣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圣道者。必无退失毕云。尊重止观。无贪痴增。如次应知有退无退(文)婆沙论(六十二)云。有无贪增上。有无废增上。初人可退。后人不可退(文)此等之文。皆是一往决判也。全非性相而所定欤。以实而言。俱可通退失不退失也。
  问。于六欲天。初入圣道者。必可利根耶。
  答。正义家意。不必利根也。两方。若必利根者。设虽于六欲天初入圣道者。何必可利根哉。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六十二)文云。六欲天中。初入圣道。得圣果者。皆是利根(文)如何。
  答。云此事正理·婆沙两论之中。有二师说也。故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云。六欲天处得圣果者。有说。利根故。无有退。以有胜智。能制伏心。令背妙境。入圣道故。有说退者。由阙资缘。或所依身。不平等故。六欲天处。二事并无。虽有钝根随信行姓生彼得圣。亦无退理(文)显宗论(三十三)说。全亦同之。准正理论二说。思婆沙论意。答欲天中。何故无退之问。云无退具故者。当正理论有说退者。由阙资缘等之第二师说也。云六欲天中。初入圣道得圣果者。皆是利根。诸利根者。以不退故者。当正理论有说利根故。无有退等之初师说也。但今此二师说中。六欲天中。有随信行云说。可为正义。今论。并正理(七十)显宗(三十三)两论中。述随信行数云。若根姓道。离染依身。相乘合成一亿四万七千八百二十五种者。一同之说。无异义故也。

  问。时解脱阿罗汉。退住学位后。未还得无学果前。修练根作见至类可有耶。答。可有此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论中述从果退中间。不命终故。云退已须臾。必还得故(文)既云须臾还得。更不可有修练根之义哉。若依之尔者。圣者意乐非一准。何无此类哉。是以。论文虽判一切从果退必得。不命终。全不云不修练根哉。
  答。时解脱阿罗汉退位。住学位之后。未还得无学果之前。修练根作见至之义可有也。故婆沙论(六十七)中。引识身足论云。谓时解脱阿罗汉。退阿罗汉果。作信胜解。彼练根作见至已。还得阿罗汉果(文)加之。见光法师余处解释。或(六)述见修无学三道展转互为同类因云。或从无学退至学位。转根亦与已起利修道为因(文)或(十七)明无学业以学法为等流果云。或时解脱退已。转根为见至。以过去钝。无学道为同类因学。见至为等流果(文)任此等定判。时解脱阿罗汉退住学位之后。未还得无学果之前。修练根作见至云事。分明也。但于今论。退已须臾必还得故之文者。于果位者。圣者专所欣求故。虽退彼果。还得之思甚深。多分须臾还得故云尔也。更非遮少分修练根作见至之类也。重难云。婆沙论(六十二)中。答诸已退者。住经几时之问。或云住经少时。乃至未觉。或云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异说有之。其中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师意。云或经久时。方得本果。谓以欲果闻思慧力。引起修慧圣道。现前转信胜解。成见至根。然后复起阿罗汉果。故彼退已迟速不定。许时解脱阿罗汉退住学位之后。未还得无学果之前。修练根作见至之义。住经少时乃至未觉之初意。无许此义。而今论退已须臾必还得故之文。当婆沙论。住经少时乃至未觉之初师意。故明知。今论意。不许此义也(是一)次。勘婆沙论(三十二)文云。信胜解者。若决定依信胜解道。得无学果。于见至道得非择灭(文)此文无诤。不许时解脱阿罗汉退住学位。修练根作见至之义(见是二)。
  答。今论退已须臾必还得故之文。从多分说。故少分亦许退果之后。经多时类。故今论意。可同婆沙论。有作是说。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说也。故许时解脱阿罗汉退住学位修练根作见至之义。更无相违也。
  次。于婆沙论。信胜解者。得无学果。于见至道得非择灭云文者。既云若决定依信胜解道得无学果故。且据一类。云于见至道得非择灭也。非云信胜解者。得无学果。一切皆于见至道得非择灭。故亦无所背也。
  问。一来果圣者。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必可与预流胜果道得俱起耶。答。不必俱起也。两方。若必俱起者。设虽一来果圣者。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何必与彼胜果道得俱起哉。是以。不还果圣者。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不必与预流胜果道得俱起。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一来果圣者。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必与预流胜果道得俱起(见)如何。
  答。见婆沙论(百五十九)文云。谓诸圣者。已离欲染○若起中下乃至上中五品缠退时。彼心预流果。及胜果道。并善恶作忧根俱生品四蕴诸得俱起。若起上上品缠退时。犹能护加行者。彼心亦与如前善得俱起。其有不能护加行者。除预流胜果道。彼心与余如前善得俱起(文)准此文思之。一来果圣者。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能护加行者。彼心与预流果。及预流胜果道得俱起。不护加行者。唯与预流果得俱起。不与预流胜果道俱起可云也。但于难中被出婆沙论说者。全以非疑。正被为疑之说者。婆沙论(百五十九)若一来者。前六品缠。随起何退。除善恶作忧根俱生品得。彼心随其所应。与余如前善得俱起之文欤。若尔。此文既置随其所应之言。故知。一来果圣者。若起欲界中下乃至上中五品烦恼退时。彼心与预流果。及预流胜果道得俱起。若起欲界上上品烦恼退时。能护加行者。彼心与预流果。及预流胜果道得俱起。不护加行者。唯与预流果得俱起。不与预流胜果道得俱起(为言)恐繁重故。置随其所应之言。让上之文。恶得意为疑。甚不可然事欤。
  护加行不护加行事。婆沙论第百五十九。并第百六十卷中。处处有之可见之。
  问。有漏道证不还果圣者。证阿罗汉果后。唯起无色界烦恼退阿罗汉果义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既许起无色界烦恼退。何可定不起色界烦恼退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无漏道证不还果圣者。证阿罗汉果之后。唯起无色界烦恼。退阿罗汉果之义可有(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以性相案此事。有漏道证不还果圣者。证阿罗汉果之后。唯起无色界烦恼。退阿罗汉果之义。不可有也。但于无漏道证例难者。凡位已断欲色界烦恼入见道。证不还果之人。证阿罗汉果之后。不可有起色界烦恼退阿罗汉果之义。入圣之后。必起凡位所断色界烦恼。能治胜果道故。世出世道所成坚故。永不退起之也。准今论余处(二十三)由此先离三静虑染后。依下地入见道者。彼得果已。于现生中。必能引生后胜果道之文可思之。故今此人。唯起无色界烦恼。可退阿罗汉果也。
  重难云。有漏道证不还果圣者之中。未至地心无间起第二静虑近分地心。断初静虑烦恼。第二静虑近分地心无间起第三静虑近分地心。断第二静虑烦恼。第三静虑近分地心无间起第四静虑近分地心。断第三静虑烦恼。第四静虑近分地心无间起空无边处近分地心。断第四静虑烦恼。都不起四静虑根本地心。证阿罗汉果之人。唯起无色界烦恼。可退彼果也婆沙论(六十一)中。述不起彼地根本定前。不起彼地烦恼退之旨故也。
  答。上下地近分地心。互不相生故。无此义也。
  上下地近分地。互不相生云事。俱舍论第二十五卷。同学抄。并第二十八卷明思抄中。委记录之可引见也。
  问。无学圣者。修练根无间道。可通曾得道耶。答。不可通曾得道也。两方。若通曾得道者。披婆沙。正理。两论所说。不通曾得道(见)若依之尔者。识身足论中。出现在无学心已了别。今了别。非当了别句云。谓时解脱阿罗汉住得不动无间道中(云云)无学练根无间道。既有已了别义。岂非通曾得道哉。
  答。有学无学圣者。修练根无间解说二道。唯限未曾得道。不通曾得道也。故婆沙论(六十八)中明有学练根云。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无间解脱道。俱唯未曾得(文)近无学练根云。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九无间道。九解脱道。唯未曾得(文)正理论(七十)云。学无学位。修练根时。加行皆通曾未曾得无间解脱。唯是未曾(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任是等论说。练根无间道。不通曾得道云事。分明也。但于识身足论文者。时解脱圣者。修练根作不动。第九无间道位。成就前八无间道故。云已了别。今现起故。云今了别。不可当成就故。云非当了别也。重意云。第九无间道。现在前位。前八无间道。实虽落谢过去。同是一种无间道故。九无间道。合见现在无学心之时。第九无间道。唯未曾得故。虽无已了别义。前八无间道。已成就故。指之云现在无学心已了别也。非谓现在第九无间道。是已了别。全无相违也。
  重难云。识身足论文。于现在无学心有三句中。出已了别。今了别非当了别句云。谓时解脱阿罗汉住得不动无间道中也。第九无间道。现在前位。前八无间道。是过去无学心也。何现在无学心中取之哉(是一)。
  何况。见识身足论。次上文。出现在无学心。非已了别。今了别。非当了别句云。谓先不退阿罗汉果。住阿罗汉果。无间道中。得阿罗汉果。从阿罗汉果定不当退(文)此文意。先不退者。金刚喻定位。为现在学心非已了别句。若如今义者。金刚喻定位。成就前八无间道故。可为现在学心已了别句也(是二)如何。
  答。无学练根九无间道。同一种类无间道故。现在第九无间道。虽无已了别义。以前八无间道摄属现在。为现在无学心已了别句也。
  但于现在学心例难者。金刚喻定。一切道中。独得金刚名。胜诸道故。金刚喻定位。以前八无间。不为一种类现在学心也。故今论中。云上界修惑中。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名金刚喻定。以金刚喻定。别举之也。故金刚喻定。现在前位。成就前八无间道。不为现在学心已了别句也。
  重难云。无学练根。皆于应果者。光法师解释也。无学练根第九无间道。可道同金刚喻定。何有不同哉。
  答。得金刚喻定称。独在断非想地烦恼第九无间道。故无学练根第九无间道。理实异之也。但无学练根。皆于应果者。道数等同故。就大旨云尔也。
  问。婆沙论中。信胜解不转根作见至者。违识身足论文(见)尔者。违何文耶。进云。婆沙论云。如彼说有过去无学心。是已了非今了。非当了。谓时解脱阿罗汉退阿罗汉果。作信胜解。彼练根作见至已。还得阿罗汉果(文)付之。依婆沙论所引。见识身足论(十二)文。出过去无学心。已了别。非今了别。非当了别之句。述谓时解脱阿罗汉果。入不动。时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之时。有此义云也。何违彼论现文。引判退住有学位转根之类哉。
  答。见婆沙论文。标如彼说引之。明知。识身足论梵本。有此文云事。但于现行之本者。译者略之欤。何况。过去学心已了别非今了别。非当了别之义。有学练根。作见至位。虽容有此义。论中出此句云。谓阿罗汉从阿罗汉果。定不当退(文)准彼思之。过去无学心。已了别。非今了别。非当了别之义。无学练根作不时解脱位。虽容有此义。举退住有学。练根作见至后。还得阿罗汉果之类。尤顺一段施设也。加之。有余师。信胜解不转根作见至云说意。虽会处处违文。述彼作是答。我不能通识身论文。极明了故。无会识身足论说。识身足论中。若无此文者。岂不会之哉。识身论文。极明了故之言。彼论中。正有此文云事炳然也。
  问。无学圣者。修练根时。用九无间九解脱道。有何故耶。进云。论中云久习故也。
  付之。有学练根。世出世二道所成也。尤可有久习义。何不用九无间九解脱道哉。何况。退法种姓。无学圣者。修练根作思法。重修练根。作护法之时。彼思法种姓。是一道所成。无有久习义。不可用九无间九解脱道哉。
  答。论中释久习义云。彼钝根姓。由久串习。非少功力可能令转。学无学道。所成坚故(文)文意云。证得圣果。种姓决定之后。障根无知。久障胜种姓。钝根种姓。久串习难转故。用九无间九解脱道(为言)但于有学练根例难者。光法师会此难云。无学练根。皆于应果。有学练根。皆于初果。又于无学。二圣所成。学乃一凡。不可为例(文)文意云。有学练根。虽世出世二道所成。凡位种姓。是未决定。不同圣位种姓。学无学道二圣所成。久串习故。用一无间一解脱道云也。次。于无学重练根时。所舍种姓。无久习义云难者。退法种姓。无学圣者。修练根作思法。重修练根。作护法之时。彼思法种姓。虽一道所成。护法种姓之障。退法之时。成就之。思法之时。成就之故。此障是久习之源也。成就此障故。彼思法种姓。可有久习义也。
  寻云。久习指钝根种姓欤。为当云能障无知欤。
  答。久习者。指钝根种姓也。故论文。云彼钝根姓由久串习。光法师。释又于无学二圣所成。学乃一凡。不可为例也。但久习能障无知故。钝根种姓。有久习义也。故寻久习之源。亦由能障无知。故。能障无知。云久习之义边可有欤。
  问。有学练根解脱道位。可修有漏法耶。
  答。不修有漏法也。两方。若修有漏法者。见光法师解释云。有学练根。皆于初果(文)而得初果解脱道位。无修有漏法。有学练根解脱道其义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述练根位得通果心云。谓转根作见至不动时(文)既云转根作见至时。得通果心。明知。有学练根。解脱道位。修有漏法云事如何。
  答。有学练根。解脱道位。如得初果解脱道故不修有漏法也。故正理论中。上云若有学位。修练根时。加行未来。亦通修二无间解脱未来所修。亦唯无漏。如得初果毕。下虽举彼解脱道位。修有漏法。云有余师说。遂叹初义。云前说为善(文)婆沙论(百六十三)中。上举信胜解练根作见至。解脱道位。或云不修世俗道。或云修世俗道之二说毕。下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尔时唯修无漏道。以同见道得果故(文)光法师余处(二十六)释有学练根。解脱道位不修世俗智见之论文云。解脱不修世俗智者。如第十六解脱。故以学练根如得初果一解脱故(文)解有余师言解脱道位。亦修世俗之论文云。此非正义。俗智不能断有顶见惑故(文)任此等定判。正义家意。有学练根。解脱道位。不修有漏法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转根作见至时。得通果心云文者。正理论中。会此文云。彼论但依得俱生说。如下地道。现在前时。上地化心。亦说为得。谓如已离三静虑染。依初静虑入见谛者。亦说彼得四定化心。然理不应。由下见道现在前故修上地法。彼文但依见道与彼得俱生说。此亦应然(文)论家既会此文。末学何可劬劳哉。
  重难云。见婆沙论一处(百五十九)文云。已离欲染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无漏加行道时。有说及解脱道时。彼心与随所应静虑果。欲界通果心品诸得俱起(文)正理论中。引此文会之也。何云会第百三十五卷文哉。
  答。婆沙论今文。既有二师说。第二师意。已离欲染。信胜解练根作见至。解脱道时。静虑果欲界通果心品诸得俱起者。有学练根解脱道位。修有漏法云不正义。一师说意也。正理论中。何可会之哉。第百三十五卷文。无有异说。明知。引之会也。
  又寻云。正理论中云。如下地道现在前时。上地化心。亦说为得者。何处此文引为例证哉。
  答。
  问。光法师意。相应行地。修练根时。可断无知耶。答。不断无知也。两方。若断无知者。断无知事。必可依无漏智力。相应行地。无起无漏智。何可断无知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明相应行地转根相云。用多加行。引一无间一解脱道(文)若不断无智者。宁用无间解脱道哉。
  答。相应行地。修练根时。不可断无知。不染无知。是微细难断法。以凡位智。辄不可断之故也。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中。述评家义云。相应地中。诸转根者。虽不舍劣。得胜品根。而得胜时。劣品种姓。不现行故。亦名为舍(文)。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云。若圣位中。得胜种姓。必舍前劣。暖等位中。修练根者。但得胜姓。劣姓不行。名为转根。非舍劣得(文)思此等文意。不舍劣品根。即不断不染无知故也。若断不染无知者。岂不舍劣品根哉。但于光法师所引婆沙论文者。彼虽非正断不染无知。为伏彼无知。用一无间一解脱道也。
  去四月下旬之候。于当寺八幡宫被行去年阙分俱舍论第二十四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成法师对树恩法师。举此疑问。其时难云。相应行地修练根时。不断无知者。今此人至圣位之后。犹可成劣品种姓。根障无知欤。若尔。圣位岂可有此义哉。
  次不舍劣品种姓者。圣位之后。思法种姓等人。可成退法种姓等欤。圣禅僧都其座云。退法种姓人。于相应行地。修练根。作思法种姓之后。欲入见道之时。世第一法位。可舍退法种姓摄根障无知也。如彼世第一法位。顿舍三界九地诸异生性也。余位练根。准之可思。次圣位以后。无漏五蕴为种姓体。望之论六种姓差异故。虽成相应行地。为种姓体闻思等善。不可云成劣品种姓。圣位以后。以彼不为种姓体故也。
  问。以生得善。可为六种姓体耶。答。不为六种姓体也。两方。若为六种姓体者。修练根事。为得未得胜姓。也。而生得善自本成之。何可为六种姓体哉。若依之尔者。设虽生得善。何不为六种姓体哉。
  答。以生得善。不可为六种姓体。其故六种姓者。利胜不起钝。钝劣不起利。而生得善。九品相望展转为因。无有胜劣。如今论余处。云生得善法。九品相望展转为因。正理论余处。述又生得善。亦有九品。一切相望展转为因。容一一后皆现前故也。若尔。生得善。无有利钝差别。何可为六种姓体哉。是以。宝法师余处解释中。判一切众生。法尔身中。具六种姓。遇缘不同。成利钝性。顺解脱分位。利钝性可定(见)而顺解脱分者。闻思所成善故。生得善非六种姓体之旨。文理旁炳然也。
  问。光法师意。定障根障体。可通善耶。答。或唯限无覆无记。或通善云二意可有也。
  两方。若通善者。定障根障者。能障力用强胜也。何可通善哉。是以。见正理论当卷(七十)之文。或云我所承禀。诸大论师咸言。练根皆为遮遣见修断惑力所引发无覆无记无知现行。或述谓于所障诸解脱中。有劣无知无覆无记性。能障解脱。是解脱障体。依之光法师余处(一)引此文毕云。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今者总出一切不染无知体性。故亦通善(文)正理论文。光法师释。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云事。分明也。
  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一)解释。或释不染无知通善故云。若唯无记。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在前。不成就故。应名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文)准此释思之。若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者。生无色界慧解脱阿罗汉。及时解脱阿罗汉。异熟生心。不现前位。可有应名俱解脱。应名不时解脱过。不成就定障根障体故也。或(二十四)云。杂修静虑。初二刹那。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取意文)若不通善者。何可云定障成就得俱灭哉。
  答。光法师余处(一)述不染无知通善之旨毕。会正理论今文。作二解释。初释云。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今者总出一切不染无知体性。故亦通善(文)依此释意者。定障根障体。唯可限无覆无记也。但就此释会应名俱解脱。应名不时解脱之例难者。述俱由得灭定无学圣者。得灭尽定名俱解脱。故正无色界慧解脱阿罗汉。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虽不成就定障。不得灭尽定故。不可名俱解脱云。后不时解脱利根阿罗汉。名不时解脱故。生无色界。时解脱圣者。异熟生心。不现前位。虽不成就根障非利根故。不可名不时解脱也。何况。世尊独断二无知。不成就之。二乘假无此义故。设虽暂时有二无知不成就义者。可付应名为佛过也。慧解脱阿罗汉有后作俱解脱之义。时解脱阿罗汉有后作不时解脱之义。故应名俱解脱。应名不时解脱过。不为痛也。次于光法师余处。杂修静虑初二刹那。不染无知定障。成就得俱灭云释者。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彼有三世得故。云定障成就得俱灭。更无相违也。第二释云。或无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无记。障法力胜。婆沙正理。据胜而说。故言无记。今言通善。亦据劣明(文)依此释意者。定障根障体。可通善也。但就此释。会定障根障者。能障力用强胜云难者。定障根障。不必障法力强胜。通障法力劣。有何所背哉。次于正理论二文者。任光法师婆沙正理据胜而说。故言无记之释可会之也。
  重难云。光法师初释云。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者。问意任正理论现文。定障根障体。无覆无记定置致难。故且随难旨。定障根障。无覆无记置。不染无知不限定障根障。余不染无知通善故。非相违答许也。非谓云尔故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重意云。初释意。且就定障根障之外。余不染无知通善之旨释成。第二释意。还就定障根障体。亦通善云也。二释各述边边义门。实不相违欤。何云初释意。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哉(是一)次。通果无记心者。是禅定所生果也。不染无知体。宁可取之哉。何况。不染无知。若通通果无记者。断通果无记摄不染无知之时。可舍所依定。若尔。今论余处。明定生心善法舍缘之时。何不举此位哉(是二)。
  答。疑难之趣。亦一义意也。非强不许之。然而初释意。定障根障体。唯限无覆无记云义。专叶正理论文。亦顺光法师释。故所存此义也。次。通果无记慧。虽禅定所生果。其性微劣。闇昧之类。故可为不染无知体也。故光法师余处(一)释。不染无知体之段。虽破第二师义。不难不染无知通四无记之边。述不染无知通善故之时。唯约无色无学异熟生心。不现前位。付应名为佛过。若不染无知。不通通果无记者。色界威仪心。无三世得故。依身色界无学圣者。异熟威仪二无记心。不现在前位。不成就不染无知。故亦可有应名为佛过。何唯约无色无学。付此过哉。明知。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云事。何况。宝法师余处(一)释不染无知体通局云。不染无知。无覆无记劣慧为体。通四无记(文)任此等解释。不染无知通通果无记之旨。炳然也。但断通果无记心摄不染无知之时。虽舍所依定。非全舍净定。故定生善法舍缘之中。不举之也。准光法师余处(十五)离染非全。略而不论之释可思之也。
  问。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云。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文)尔者。可亘三界见惑所发无知耶。答。可亘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也。两方。若亘三界见惑所发无知者。披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云。若有学位。修练根时。道数所修。如断上界见道所断(文)如此文者。不亘欲界见惑所发无知(见)若依之尔者。文无简别之言。正为遮遣见惑所发。定知。可亘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云事如何。
  答。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云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有学练根位。正遮遣三界见惑所发无知。兼遮遣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为言)云无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修惑所发。无学练根位。正遮遣三界修惑所发无知。兼遮遣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为言)故引此文毕云。学位练根。虽亦能遣修惑所发。正为遮遣见惑所发故。一无间一解脱道。无学练根。虽亦能遣见惑所发。正为遮遣修惑所发故。九无间九解脱道(文)明知。文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者。亘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云事。但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如断上界见道所断之文者。为显与邻得果时道相似之义。且如此云也。凡案光法师解释前后。述有学练根相似见道之旨。有三界见惑。以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以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为兼遮遣。当卷引正理论文。云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余处(二十六)解今论学位练根。诸无间道。四法类智随应现修之文。云以学练根断。障根无知。正是见惑所引发故。如断见惑。四。法。类智。随应现修。故学练根。如彼现起。未来修六。四谛。法。类。以见道中八无间道。不别标故。即显此门也。或以上二界四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以欲界见惑。及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为兼遮遣。余处(二十六)云或似见道断非想地。四无间道。彼地见惑。非俗断故。即述此门也。惑以非想地道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以下八地见惑。并非想地苦集灭三谛所断见惑。及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为兼遮遣。当卷引正理论文云。若有学位。修练根时。道数所修。如断上界见道所断。由彼但与邻得果时道相似故。余处(二十六)云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一无间故。以无学练根如得初果一无间故。即释此门也。无学练根位。正遮遣兼遮遣无知。翻之可思也。
  重难云。以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云释。当卷所引正理论。正为遮遣见惑所发之文。今论余处。四。法。类智。随应现修之文。尤为依凭。以非想地道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云释。当卷所引正理论。道数所修。如断上界见道所断之文。亦为证据。以上二界四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云释。依何文理哉(是一)次。当卷所引正理论文。云道数所修。如断上界见道所断。广亘上二界道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余处云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一无间故。狭限非想地道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若尔。宽狭既别。何云其意是同哉。(是二)。
  答。以上二界四谛所断见惑所发无知。为正遮遣云事。虽无指依凭之文。所似之法。次第狭取之时。且作此一释也。次上二界见惑合断之故。广云道数所修。如断上界见道所断。狭述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论其时分。同一刹那。如得初果一或似见道断非想地道谛所断论其时分同一刹那·如得初果一无间道。有由彼但与邻得果时道相似故之义故当卷所引之文。余处第三之释。其言虽似异其义。无相违欤。就中余处之释。欲成不修俗智所以故。云断非想地欤。
  问。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云。无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修惑所发(文)尔者。可亘三界修惑所发无知耶。答。可亘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也。两方。若亘三界修惑所发无知者。见今论余处(二十六)文。述无学练根。诸无间道四类二法随应现修。无学练根。无间道位。苦集法智。不现起定。若遮遣欲界修惑所发无知者。何不许苦集法智现起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文无简别之言。云何正为遮遣修惑所发。定知。可亘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云事如何。
  答。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文。故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见惑所发者。有学练根位。正遮遣三界见惑所发无知。兼遮遣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为言)无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修惑所发者。无学练根位。正遮遣三界修惑所发无知。兼遮遣三界见惑所发无知(为言)故引此文毕云。学位练根。虽亦能遣修惑所发。正为遮遣见惑所发故。一无间一解脱道。无学练根。虽亦能遣见惑所发。正为遮遣修惑所发故。九无间九解脱道(文)明知。无学位中修练根者。正为遮遣修惑所发者。亘三界修惑所发无知云事。但于今论余处文者。光法师释无学练根。皆于应果。无学练根。如断非想地修惑。九无间九解脱道故。不许苦集法智现起之义也。然而练根道。非如断惑道。能治所治决定相宛故。以四类二法智。遮遣欲界修惑所发无知也。
  重难云。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文云。然无学位。修练根时。道数所修。如断有顶(文)若遮遣欲界修惑所发无知者。何云道数所修。如断有顶哉。
  答。任无学练根。皆于应果之理故。云道数所修。如断有顶也。以为被非想地能治四类二法智。遮遣欲界修惑所发无知故。全无相违也。
  问。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七十)中。明无学练根云。虽八解脱渐得胜根(文)尔者。今此胜根者。指后种姓根欤。答。可非后种姓根也。两方。若指后种姓根者。得后种姓胜根。尤可第九解脱道位。于前八解脱道位。更不可得之。若依之尔者。渐得胜根之言。可指后种姓胜根(见)如何。
  答。虽八解脱渐得胜根者。是指自种姓胜根。可非后种姓胜根也。即见正理论文云。虽八解脱渐得胜根。而由本心求胜姓故。未得胜姓。不舍前劣。如得后果。方舍前向(文)文意云。于前八解脱道位。所除障者。虽后种姓障。非自种姓障。依除后种姓障。令自种姓胜根。渐渐胜进。云渐得胜根也。既云未得胜姓。不得后种姓胜根之旨。分明也。若如此得意者。渐得胜根之言。可指后种姓胜根(见)云疑。自被会毕。
  问。光法师意。于天中不修练根故。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而无退故(文)。付之。设虽天中无退。既有六种姓之差别。何不修练根哉。是以。二道所成。思法种姓等圣者。虽无退失。亦修练根(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修练根事。恐退失故也。六欲天中。都无有退。故不修练根。尤有其谓哉。故今谓云依。谓身地。此所依身。唯人三洲。余无退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余天趣中。虽有圣道。而无退故。不修练根(文)但于二道所成思法种姓等圣者例难者。彼有学位。一道所成之时。容有退故。异六欲天中。都无有退。故修练根也。
  问。断下三无色烦恼圣者。修练根时。舍下三无色无漏(云云)尔者。今此人还退练根所得胜种姓时。可得先所舍下三无色无漏耶。答。可得先所舍下三无色无漏也。
  两方。若得先所舍下三无色无漏者。于无漏定。可有退得欤。若依之尔者。修练根时既舍之。还退练根所得胜种姓时。何不得之哉。
  答。断下三无色烦恼圣者。修练根时。所舍下三无色无漏。还退练根所得胜种姓。尤可得之也。但于无漏定可有退欤云疑。未得其意。见婆沙论(四十五)文云。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亦由余缘如四沙门果(文)述由余缘得四沙门果。岂非无漏定有退得哉。
  此论义者。去仁安元年。俱舍二十四五卷三十讲。睿会问教宽之论义也。问者讲师。俱为硕德。定有深由欤。可思之。
  问。正理论意。超越证不还果圣者。可修练根耶。
  第二十一卷抄。可记录之。
  问。已离色染信胜解。依下地修练根无间道位。可修上地无漏耶。答。于上地已得自在者。可修上地无漏也。两方。若修上地无漏者。无间道位非容预。更不可修上地无漏哉。若依之尔者。设虽无间道位。何不修上地无漏哉。是以。婆沙论(百六十四)中。依下地杂修静虑初二念位。修上地无漏(见)相例可同如何。答。已离色染信胜解。于上地得自在。依下地修练根。无间道位。可修上地无漏也。故光法师所引婆沙论(六十七)中。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若于上地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学转根等。亦得上地无漏果道(文)但于无间道位非容预云难者。无间道位。虽非容预。于上地得自在故。可修上地无漏也。故婆沙论(百六十四)中。出未得非第四静虑。无漏智现在前。而修无漏第四静虑。非净之类云。依未至定已离第三静虑染信胜解。练根作见至。若无漏为加行。彼加行无间解脱道时○依初静虑。已离第三静虑染信胜解。练根作见至。若无漏为加行。彼加行无间解脱时○静虑中间如未至定说。第二第三静虑如初静虑说(文)准此文思之。已离色染信胜解。依下地修练根无间道位。修上地无漏云事。炳然也。
  问。退位可得未曾得无漏道耶。答。可得未曾得无漏道也。两方。若得未曾得无漏道者。婆沙论中。述诸未曾得圣道。唯胜进时得。故唯胜进位。得未曾得圣道定。明知。退位不得之云事。若依之尔者。退位既非一准。何无得未曾得无漏道之义哉。
  答。退位得未曾得无漏道之义可有也。所谓退法种姓人。练根作思法种姓。断非想地三四品惑之后。起无覆无记心。退思法种姓之时。若不得退法种姓所摄。三四品惑上。未曾得能治无漏道者。岂不退彼三四品惑哉。爰知。起无覆无记心退思法种姓之时。得退法种姓所摄。三四品惑上。未曾得能治无漏道故。不退彼三四品惑云事。但于婆沙论文者。退法种姓所摄三四品惑上。能治无漏道。望其体见之。实虽未曾得。劣种姓所摄无漏道故。摄属曾得类。故云退位不得未曾得无漏道欤。
  又有一义。如十讲抄。
  问。有学圣者。修练根时。可断未得地根障无知耶。答。不可断之也。两方。若断之者。未得地根障无知。是不成就法也。何可断之哉。是以。无断未得地定障烦恼障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有学圣者。修练根作利种姓之后。得上地时。还可作钝种姓。上地根障无知。未断之故也如何。
  答。有学圣者。修练根时。不可断未得地根障无知。未得地无知。是不成就法也。何可断之哉。但于有学圣者修练根。作利种姓之后。得上地时。还可作钝种姓云难者。作利种姓之后。得上地时。上地无覆无记心。不可名根障无知。且就一类显此义者。未离欲染圣者。修练根作利种姓之时。欲界根障无知。所成就法故可断之。上二界根障无知。不成就法故虽不断之。今此人修练根。作利种姓之时。已断欲界根障无知故。后离欲界染所得上界无覆无记心等。不可名根障无知。已断欲界根障无知之人。所起上界无覆无记心故也。故无有学圣者。修练根作利种姓之后。得上地时。还作钝种姓之过也。
  问。无学位不舍未曾舍无知义可有耶。
  答。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婆沙论中。无学位。必舍未曾舍无知(见)若依之尔者。设虽无学位。何无不舍未曾舍无知之义哉。是以。有学位。不舍未曾舍无知之义可有(见)如何。
  答。圣禅僧都云。推之未曾舍无知者。障不动种姓障根无知欤。若尔。婆沙论(三十二)中云。时解脱者。若决定依时解脱道。得究竟者。于不时解脱道。得非择灭。故今此人不舍彼不动种姓障可云也。故无学位。不舍未曾舍无知之义可有也。有学位亦可有此义。婆沙论(三十二)中云。信胜解者。若决定依信胜解道。得无学果。于见至道得非择灭故。今此人。不舍彼不动种姓障可云也。故有学位。不舍未曾舍无智之义可有也。但于婆沙论中。无学位必舍未曾舍无知(见)云难者。未知何卷何文。闲可勘之。无学位舍未曾舍无知者。时解脱阿罗汉。修练根作不时解脱之位欤。
  问。声闻阿罗汉。可有九根不同耶。答。可有九根不同也。两方。若有九根不同者。若就种姓论之者。唯可有六种姓。设虽分不动不退。可限七种。何可有九根不同哉。是以。见今论文。述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九根。加佛独觉。分九根不同。于声闻阿罗汉不过七类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百五十二)中。述声闻无学所起灭尽定有九品不同云。无学位中。退法种姓所起为下下。乃至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余本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中。波罗蜜多声闻所起为上上(文)此文无诤。声闻阿罗汉可有九根不同(见)如何。
  答。于声闻阿罗汉中。委悉细论之时。可有九根不同也。即一方疑难中被出婆沙论文。其旨分明也。所谓前五种姓为前五品根。于第六种姓中。无学位转根作不动种姓。为第六品根。有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为第七品根。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者。即此类也。自异生位为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为第八品根。本得不动姓所起为上中者。即此类也。波罗蜜多声闻为上上品根故。于声闻阿罗汉中。可有九根不同也。但于今论。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九根之文者。是粗相分别之谈。非委悉细论之义。故无相违也。
  重难云。无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可名始得不动。何云有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至无学位名始得不动哉。
  答。无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是始得不动之本也全非所诤。对自异生位。为第六种姓。至无学位名本得不动。有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亦名主始得不动也。故始得不动。可有二类也。其中无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为中上品根。故婆沙论云。从时解脱练根至不动法。成就中上品根(文)杂心论云。因时解脱种姓。不动法中上(文)有学位转根作第六种姓。至无学位为上下品根。故婆沙论云。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文)。
  寻云。杂心论所说。始得不动者。何类耶。
  答。见杂心论文。列九无学。云或因时解脱得不动。或始得不动不举本得不动故。准之或始得不动者。即是本得不动也。可读始得不动云文点也。若不尔者。九无学中。何不举本得不动哉。爰知。杂心论云。始得不动。异婆沙论。云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之文欤。
  问。杂心论意。七种声闻中。可有本得不动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本得不动者。杂心论(五)中。列七种声闻云。谓前五种。及二不动解脱。或因时解脱得不动。或始得不动(文)若有本得不动者。何不列之哉。若依之尔者。七种声闻之中。不说本得不动者。七种之数。难成满哉。是以。见今论文云。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七种声闻之中。列本得不动以今论文。思杂心意。七种声闻。其体可同如何。
  答。思此事虽可有异义。且存相承义者。杂心论意。七种声闻之中。可有本得不动也。即彼论文。列七种声闻云。或始得不动。是本得不动也。可读始得不动云文点也。若不尔者。七种声闻之中。何不举本得不动哉。何况。婆沙论中。述评家义云。从时解脱练根至不动法。成就中上品根。本种姓不动法。成就上下品根(文)杂心论(五)云。因时解脱种姓。不动法中上。初不动解脱上软(文)思此二文意。杂心论。时解脱种姓。不动法者。当婆沙论。从时解脱练根至不动法。名言大同之上。同成就中上品根故。杂心论。初不动解脱者。当婆沙论。本种姓不动法。同成就上下品根故也。而初不动解脱者。是始得不动故。始得不动者。即本得不动云事。亦被推知欤。
  重难云。见婆沙论(百五十二)文明声闻无学所起灭尽定有九品不同云。始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下。余本得不动种姓所起为上中。始得不动之外。列本得不动。准婆沙论今文思之。始得不动者。非本得不动之旨。甚炳然也。
  答。婆沙杂心两论所说。始得不动。名言虽同。其义是异欤。婆沙据初得义。练根所得不动。云始得不动。杂心据自本得义。本得不动。亦名始得不动。各据一义立名不同欤。
  去四月下旬之候。于当寺八幡宫被行去年阙分俱舍论第二十四五卷三十讲之时。庆实法师对信算法师。初举此疑问毕。宗性之结构也。
  问。论中明随信行圣者云。离染故成七十三(文)尔者。今此七十三人者。就各别人论之欤。答。就各别人论之也。两方。若就各别人论之者。婆沙论中。暖等善根。七十三人者。就一人位前后论之(见)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既云随信行七十三人。定知。就各别人论之云事如何。
  答。于见道位。无有离染之义故。随信行七十三人者。就一人位前后。如何可分别之哉。于各别人可论之也。但于暖等善根例难者。暖顶忍前三善根位。可有离染之义。故就一人位前后。依离染不同可论七十三人也。故婆沙论云。谓于欲界染具离有十。具缚为一。离一品染。乃至离九。并前为十。于初静虑染。离一乃至离九。无别具缚。即是欲界第十摄故。后位亦尔。如是乃至于无所有处染。离一乃至离九为九。于此诸位所起暖等。有七十三种类差别(文)既云于此诸位所起暖等。有七十三种类差别。就一人位前后。依离染不同。于暖等善根。分别七十三种类之旨。炳然也。何况。述体虽是一。而位有异。依位差别故。说尔所七十三人所起暖等。其体是一(见)若就各别人论之者。岂可其体是一哉。有说七十三人所起暖等。其体各异云义意。犹就一人所起暖等。依位前后其体各异云也。
  寻云。暖等善根位。有离染之义云事。何处(见)哉。
  答。婆沙论中。明起暖以后。离染有无。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此则不定。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顶者。即便起顶。若知无力。能生顶者。则求离染。所以者何。若得离染。当生胜处。离下界故(文)暖等善根位。有离染之义云事。此文分明也。
  问。思法种姓圣者。作俱解脱后。起非想地烦恼时。必可舍灭尽定耶。答。必可舍灭尽定也。两方。若必舍灭尽定者。设虽今此俱解脱圣者。起非想地烦恼之时。何必舍灭尽定哉。是以。退法种姓圣者。作俱解脱之后。起非想地烦恼之时。不必舍灭尽定。俱解脱圣者。作思法种姓之后起非想地烦恼之时。不必舍灭尽定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思法种姓圣者。作俱解脱之后。起无所有处烦恼之时。必舍灭尽定。例亦可同如何。
  答。思法种姓圣者。作俱解脱之后。起非想地烦恼者。无学位转根作思法种姓者也。自有学位。思法种姓者。至无学位二道所成思法种姓故。永不起非想地烦恼退也。若尔。无学位转根作思法种姓之后。所起灭尽定故起非想地烦恼之时。必舍之也。故婆沙论(百五十四)中。述退灭定亦阿罗汉果之类云。及无学位。起灭定已。起三界结随一而退(文)但于退法种姓例难者。退法种姓人。有学位起灭尽定之后。断非想地烦恼作俱解脱故。于有学位起灭尽定之时。随其所断烦恼。若起下位烦恼退时。舍灭尽定。若起上位烦恼退时。不舍灭尽定也。次于俱解脱圣者。作思法种姓之后。起非想地烦恼之时。不必舍灭尽定云例难者。此亦有学位。起灭尽定毕。断非想地烦恼。作俱解脱之后。转根作思法种姓故。有学位起灭尽定之时。随其所断烦恼。若起下位烦恼退时。舍灭尽定。若起上位烦恼退时。不舍灭尽定也。
  问。分离非想地染者。起灭尽定后。起彼烦恼退时。必可退灭尽定耶。答。必可退灭尽定。两方。若不退灭尽定者。既起彼烦恼退之。尤可退灭尽定也。是以。无学圣者。起灭尽定之后。起烦恼退果之时。必退灭尽定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述舍一等至。而无所得云。谓遍净没。生广果时。舍净第三静虑。而无所得。不举分离非想地染者。起灭尽定之后。起彼烦恼退时。若此位舍灭尽定者。此类之中。何不举之哉。
  答。婆沙论(百五十二)中。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此灭尽定。有十一种。谓具缚者所起。离上上品者所起。乃至离下下品者所起。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者所起。于非想地染。离上上品者。乃至离下下品者所起灭尽定。其体各别(见)故分离非想地染者。起灭尽定之后。起彼所离烦恼退时。可退离彼烦恼位所起灭尽定云事。道理炳然也。故婆沙论(百五十四)中。述退灭定。亦阿罗汉果云。谓先学位。起灭定已。得阿罗汉果。起下位结退。及无学位。起灭定已。起三界结随一而退。随其所应起下位结退时。退上位所起灭尽定云也。但于婆沙论中。舍一等至。而无所得之类。不举此位云难者。略不举之也。如彼初静虑没。生第二静虑圣者。无所有处没。生非想地之时。亦虽舍一等至。而无所得。彼文不举之。可为例证也。
  问。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不起烦恼。退灭尽定义可有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既不起烦恼。何可有退灭尽定之义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虽述无学圣者。不起烦恼。退灭尽定之旨。更无简退法种姓者如何。
  答。学者云此事所存二义也。或一义云。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不起烦恼。退灭尽定之义可有也。故婆沙论(百五十四)中。出退灭定非阿罗汉果之类云。及无学者。退灭定而不起结(文)论文既无简别之言。设虽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何无此义哉。即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不起烦恼。唯起灭尽定障。退灭尽定之义可有也。
  或一义云。退功德事。不过位退。种姓退之二义。离今此二义。退灭尽定云事。极难信也。就中。灭尽定障云物。其体微劣故。起无间解脱道无断之。起彼障许退灭尽定云义难有哉。但于婆沙论文者。且出一类会之者。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修练根作思法种姓之后得灭尽定不起烦恼。退彼思法种姓之时。随可退所得灭尽定故。云及无学者退灭定而不起结也非谓退法种姓阿罗汉果圣者之中。亦有此义。全无相违也。
  问。正理论意。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可退所得功德耶。答。不退所得功德也。两方。若退所得功德者。既是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也。何退所得功德哉。是以。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不退所得果定所得。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正理论(七十)中。述不动不退差异云。此中第一但名不动。如思法等。由练根得。仍有退失。阿罗汉果。此异彼故。得不动名。然于应果。一切胜德。犹可退失。不名不退(文)如此文者。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可退所得功德(见)如何。
  答。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是第六种姓人故。设虽正理论意。不可退所得功德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是以。披正理论处处之文。当卷云。除佛世尊。余不动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不云有已得退。余处(三十九)述若不动法无学俱无。无退舍(见)但于正理论。然于应果一切胜德。犹可退失不名不退之文者。准今论。非练根得名为不退。练根所得名为不动之文思之。不动法阿罗汉果圣者者。近作第六种姓之类故。为显不动不退差异。且约容有之义。不动退所得功德云欤。理实而言。不可退所得功德也。
  又有一义。如十讲抄。问。用乐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可亘学无学圣者耶。
  第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可有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类耶。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婆沙论中。明用二通行。作所作事。虽有五种。不举此类。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见婆沙论文。既举用乐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准例思之。可有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也如何。
  答。此事虽为学者异端。且可存有此类云义也。其故以道理思之。有学无学圣者。修练根时。何无未至中间。为无间道。初静虑根本地为解脱道之类哉。若尔。可有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也。但于婆沙论中。不举此类云难者。既举用乐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故。影略不举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也。例如举用苦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故。影略不举用乐迟苦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举用苦速乐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故。影略不举用乐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类。影略不举用乐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也
  问。欲界善心现在前位。得通行义可有耶。
  答。可有得不得二义边也。两方。若有得通行义者。欲界善心者。微劣功德也。何可有得通行之义哉。是以。见婆沙论文云。若起闻思慧等时。于无漏根。非舍非得(文)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未离欲染圣者。起诸相似无量等功德时。得通行(见)既云相似功德。岂非欲界善心哉。
  答。婆沙论中云。得功德有二义门。或以彼法得在生相名得。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明(九十四)通行得舍云。世第一法。现在前时。得一或二。未有所舍(文)述(百五十五)无漏根得舍云。住世第一法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文)或虽彼法得非在生相。修彼法故名得。故婆沙论(百五十五)云。杂修静虑。初刹那时(乃至)入灭定想微细等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文)以此二门思之。若据彼法得在生相之门论之者。欲界善心。现在前位。得通行可云也。闻思二慧无间。圣道可现前故也。婆沙论(九十四)中。明通行得舍。云此未离欲染圣者。起诸相似无量。解脱。胜处。遍处及不净观。持息念。念住等诸功德时。皆无舍得一。即此意也。未离欲染圣者。起诸相似功德者。岂非起欲界功德哉。若据修彼法之门云之者。欲界善心。现在前位。不可有得通行之义。散善全无未来修故也。光法师余处(二十六)引婆沙论(百五十五)若起微微心时。若起闻思慧等时。于无漏根。非舍非得非灭非起之文毕云准彼婆沙。微微心。及闻思慧等。不修无漏(文)婆沙论中。有此二门故。处处定判。各显一门。更非相违也。
  重难云。若闻思二慧无间。有圣道现前之义者。婆沙论中。何云起闻思慧等时。于无漏根非起哉。
  答。今此婆沙论一段之文。从多分说也。
  以何知之者。如彼五品杂修静虑相续现起之类。第三刹那。无漏心无间。虽可有无漏根现起之义。云第三刹那时。如初刹那说。如彼无漏他心通。无漏念住。无漏解脱无漏无碍等。彼无间虽可有有漏心现起之义。云若起无漏他心通时。若起无漏念住。无漏解脱。无漏无碍解等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亦灭亦起也。此等之文。皆是从多分说也。准而思之。闻思二慧无间。多分无漏心不现起故。云于无漏根非起也。
  问。已离色染不还果圣者。起色界烦恼退时。得通行义可有耶。两方。若有此义者。婆沙论(九十四)中。明通行得舍云。若不还者。已离色等染。起色界等缠退时。舍二无得(文)明知。无此义云事。若依之尔者。退烦恼位是万差。得通行义非一准。设虽已离色染。不还果圣者。起色界烦恼退之时。何不得通行哉。
  答。已离色染不还果圣者。起色界烦恼退之时。得通行之义可有也。所谓退法种姓。不还果圣者。离色界染毕。练根作思法种姓之后。起色界烦恼退之时。必舍思法种姓所摄通行可得退法种姓所摄通行也。若不还住退法种姓者。可违得胜种姓故。应是进非退之理故也。但于婆沙论文者。已离色染退法种姓。不还果圣者。住自种姓起色界烦恼退之时。自种姓所摄。自本成之故。不得通行云也。不及练根作胜种姓之后。起色界烦恼退等之委细分别也。
  问。到究竟声闻。入见道时。唯可依苦通行耶。答。唯可依苦通行也。两方。若唯依苦通行者。到究竟声闻。种类非一准。入见道时。何唯可依苦通行哉。是以。到究竟声闻。得第四果时。不必依苦通行。相例可同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到究竟声闻。入见道时。唯依苦通行(见)如何。
  答。过殑伽沙数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到究竟声闻弟子。法尔皆渐次证得四沙门果故。必依未至定。入见道故。唯依苦通行也。故婆沙论(九十四)中。述评家义云。应作是说。一切到究竟声闻。皆决定渐次得四沙门果。不以能说故。但以法尔故。谓过殑伽数。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到究竟声闻弟子。皆渐次证得四沙门果。是故法尔。不应为难(文)但于得第四果时。不必依苦通行云例难者。婆沙论中。会此离云。此二尊者。俱是到究竟声闻故。决定渐次得四沙门果。是故但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而尊者舍利子。是毗钵舍那行故。依第四静虑得阿罗汉果。尊者大目连。是奢摩他行故。依无色定得阿罗汉果(文)。
  问。乐通行中。伺相应非随寻转心所。唯限寻欤。答。唯可限寻也。两方。若唯限寻者。本论中。出此类。不限寻(见)若依之尔者。以性相思之。伺相应非随寻转心所。唯可限寻也。是以。乐通行中。随寻转非伺相应心所。唯限伺。相例可同如何。
  答。定乐依本静虑。若依所余地道。依根本四静虑生。名乐通行。故乐通行中。伺相应非随寻转心所者。唯可限初静虑根本地摄寻也。故品类足论(十一)云。乐迟通行。亦有四句○或伺相应非随寻转。谓乐迟通行所摄寻(文)但于众事分中。出观相应非觉随转句云。谓觉若觉不相应。观相应心心法之文者。是谬也。既背道理。亦违品类足论文。故更不可依用之。
  问。未知当知根。及喜觉支通相应根。二十二根中八根欤。
  第三卷抄记录之毕。
  问。婆沙论中。明三十七菩提分法实体。举三师异说。尔者。宝法师意。以何说同今论耶。进云。宝法师释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说。一说同此论(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见今论文。云如是觉分。实事唯十。述毗婆沙师说有十一。举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说。若尔。婆沙论三师说中。三说同此论可云也。是以。光法师释。婆沙九十五有三说。两说同此论如何。
  答。见今论文偈颂。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长行述如是觉分。实事唯十。即是信等五根力上。更加喜舍轻安戒寻。实体唯十云义。论主存之(见)下云毗婆沙师说有十一。身业。语业。不相杂故。戒分为二。余九同前实体十一云义。是毗婆沙师说。非论主所存。故宝法师意。婆沙论有三师说中。实体唯十云一师说。同今论云也。光法师意。今论现文。举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说故。释两说同此论也。两师定判。各存边边义欤。
  问。宝法师意。以四圣种不立觉支。有何故欤。进云。宝法师引正理论云。觉支通道俗。圣种唯道故。不立觉也(文)。付之。圣种觉支。俱可通道俗。何如此释哉。
  答。见正理论(七十一)文。问何缘觉分不摄圣种。答。此问云。而不立为别觉分者。以诸觉分在家出家。俱能受行。及有欣乐。圣种唯有诸出家人。受行欣乐。在家有乐。必无受行。故不别立(文)显宗论(三十四)说。全亦同之。宝法师取正理论文意。释觉支通道俗圣种唯道故。不立觉也也。
  重难云。在家之人。将入圣时。身器清净位。岂不起四圣种哉。正理论。在家有乐。必无受行之文。尤难思哉。
  答。四圣种者。衣服喜足。饮食喜足。卧具喜足等之义。故出家之人。专可受行之也。在家人中。虽自容有受行之。行从多分说。云必无受行欤。
  问。杂心论意。无色界心。望欲界时。可有厌患对治耶。答。不可有厌患对治也。两方。若有厌患对治者。无色界心。无缘欲界。何可有厌患对治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杂心论(八)中。述阿罗汉虽无不善法。及对治。而有坏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毕。云色无色界亦如是(文)如此文者。无色界心。望欲界时。可有厌患对治(见)如何。
  。
  答。无色界心。不缘欲界故。于欲界法。不可有厌患对治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十七)云。无色界。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无断对治。亦无厌坏对治。是故无戒(文)或(百四十一)述无色界有四正断云。无色虽无坏对治。而有持及远分对治(文)设虽杂心论意。何可背此等文理哉。但于光法师所引杂心论文者。无色界心。望欲界时。虽无厌患对治。以色界心。望欲界时。有厌患对治故。言总云色无色界亦如是欤。
  问。论文云。有余师说。神即是定(文)尔者。论主意。可许此义耶。进云。论中破之。不许此义(见)付之。为明论主能破之意。披今论余处(二十七)之文。本颂结神体谓等持。长行述依毗婆沙所说理趣。神名所因。唯胜等持。神者等持为体(见)有余师说。既同余处论文。论主意。何不许此义哉。
  答。有余师意。云神即是定。神名即直因等持为体(为言)而论主意。云何缘于定。立神定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存神者因诸灵妙德用故。于所依定体。直立神名云事。违契经说破也。故论主破此义云。又违经说。如契经言。吾今为汝说神足等。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文)但以灵妙德用归所依定体之时。神者等持为体也。故光法师释云。以实而论。定为体性(文)依此义门之时。神名所归。是胜等持。故余处论文。全非相违也。
  问。论文云。有余师说。神即是定。足谓欲等(文)尔者。正理论意。今此足谓欲等者。指欲勤心观欤。答。可指欲勤心观也。两方。若指欲勤心观者。正理论(七十一)中。述此师义云。彼许等持体即是神。亦是神足(文)此文意。足者等持为体。非欲勤心观(见)若依之尔者。既云足谓欲等。尤可指欲勤心观。是以。光法师释此文云。足谓欲勤心观四种(文)如何。
  答。今论中。举有余师说。云足谓欲等者。文言无诤。足者以欲勤心观为体(见)故论主难此师义云。彼应觉分事有十三(文)正理论师。代此师义会今难破云。彼所言足谓欲等者。为显等持有四种。故举因显果。说欲等言(文)文意云。此师意。足者持为体。欲等者。举等持因非足。即以以欲勤心观为体。故彼应觉分事有十三之难破。不可来会也。若尔。依正理论释。思此师意。足者等持为体。非以欲勤心观为体。欲等者。即欲勤心观也。是举等持因。显等持中。有四种(为言)如此得意之时。两方之难。自被会通者欤。
  寻云。正理论意。此师义与婆沙论。复有说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之义其意欤。
  问。今论意。八圣道支。可通有漏耶。答。可通有漏也。两方。若通有漏者。见今论文。偈颂云七觉八道支。一向是无漏。长行述此中七觉八圣道支。唯是无漏。唯于修道见道位中方建立故。八圣道支。不通有漏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明发智论。决定相云。若觉支前分别道支。则道支通有漏无漏(文)设虽今论意。何可违发智论决定相哉。
  答。今论意。八圣道支。可通有漏也。其故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九十五)云然今于此阿毗达磨发智论中。有决定相。若觉支后分别道支。则道支唯无漏。以七觉支唯无漏故。若觉支前。分别道支。则道支通有漏无漏(文)或(九十六)云彼契经中。唯说无漏菩提分法。唯七觉支。一向无漏。故偏说之。余通有漏。故彼不说(文)或云若觉支前说道支者。欲界有顶。亦有道支。通有漏故(文)或(百四十)释发智论(十四)若从预流果。以世俗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道支现在无之文云。虽道支通有漏。然觉支后说故。亦唯无漏。阿毗达磨有如此相(文)任此等文。觉支前分别道支。通有漏云事。甚炳然也。今论意。岂不存此义哉。但于今论。偈颂长行之文者。就增位。并觉支后分别道支。云唯无漏也。所谓道支增位。是见道位。见道位道支。唯无漏故云尔也。故正理论(七十一)云。见道位中。八道支胜故。此一向无漏性摄(文)或又就觉支后分别道支。云唯无漏也。故正理论(七十一)云。又诸论者许觉分法觉支后说。定是无漏。若说在前。便通二种。既觉支后。方说道支。故八道支一向无漏(文)准此正理论文。思今论意。由增位并觉支后分别之二义。云八圣道支。一向无漏也。全非遮余位道支觉支前分别通有漏之义也。
  重难云。就发智论决定相难思。有何故觉支后。分别道支。唯限无漏。觉支前分别道支通有漏无漏哉(是一)次。今论云世间亦有正见等法。而彼不得圣圣道支名。正理论(七十一)述虽正见等亦通有漏。然彼不得圣道支名。圣道名曰无漏故。有漏道品不立圣道支名(见)若八圣道支有漏者。岂不背此等文哉(是二)次。品类足论(十)中。出八圣道支能知智。除苦集智。若通有漏者。宁除苦集智哉(是三)。
  答。觉支唯限无漏故。觉支后分别道支。亦唯限无漏。婆沙论中云。若觉支后分别道支。则道支唯无漏。以七觉支唯无漏故。即显此意也。由此义故。觉支前分别道支。通有漏无漏也。次。圣位所起有漏道品。可立圣道支名也。故光法师余处(二十八)所引婆沙论(百六十二)云。彼虽学作圣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断烦恼。如师子子未能害兽(文)但于今论。并正理论文者。就增位并觉支后分别道支论之。故有漏正见等法。不得圣支名云也。次。于品类足论文者。此亦就增位并觉支后分别道支论之。故八圣道支。能知智除苦集智也。
  问。七觉支可通有漏耶。答。不通有漏也。两方。若通有漏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述七觉支唯限无漏之旨。明知。不通有漏云事。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三十三)中。引契经说云。十四觉支(文)非有漏无漏七觉支者。何物名十四觉支哉。是以。辰旦人师(婆沙抄二末)释此文云。十四觉支者。八圣道前。有漏七觉支。八圣道后。无漏七觉支。故成十四也(文)如何。
  答。七觉支唯限无漏也。故正理论(七十一)云谓修道位七觉支。增邻近菩提。谓治有顶故。觉支体一向无漏。一切觉分。皆助菩提。唯此独标觉支名者。以最邻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证七觉支。应知但依治有顶说。此为上首。类治下地。唯于无漏立觉支名(文)婆沙论中。释发智论(十四)若从预流果。以世俗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觉支现在无之文云。此则遮说觉支通有漏。有漏不能如实觉故(文)思此等文意。七觉支者。以能治有顶道为上首。类取治下地道。为其体。亦由如实觉之义立觉支名。故有漏道。不治有顶地。亦无如实觉之义故。七觉支不通有漏也。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述发智论决定相云。若觉支后分别道支。则道支唯无漏。以七觉支唯无漏(文)或云。彼契经中。唯说无漏菩提分法。唯七觉支。一向无漏。故偏说之。余通有漏。故彼不说(文)任此等文理。七觉支唯限无漏。不通有漏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婆沙论。所引契经十四觉支之文者。全非有漏无漏七觉支为十四觉支。故勘杂阿含经说。念觉支缘内法外法为二。择法觉支缘善法不善法为二。精进觉支断不善法长养善法为二。喜觉支喜处。喜处为二。轻安觉支身心轻安为二。定觉支定与定相为二。舍觉支舍善法。舍不善法为二。是则无漏七觉支中。分为十四觉支也。既非有漏无漏七觉支。故婆沙抄释。更不可依用之。
  问。光法师意。部行独觉所得。有为无漏法。僧宝摄欤。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僧宝摄者。披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引婆沙说释僧证净。云此中僧者。谓声闻身中。学无学法。余处引显宗论(二十)文。解三归依中僧宝。述今所归者。是声闻僧。任此等定判。部行独觉所得。有为无漏法。非僧宝摄(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明独觉身中。学无学法。不名僧宝云。独觉据麟角喻(文)以知。部行独觉所得。有为无漏法。可僧宝摄云事如何。
  答。此事虽有学者异义。且存一义云。于部行独觉中。先声闻别种姓相分。若据先声闻部行所得。有为无漏法者。可僧宝摄。同是声闻种姓人所得故。若据别种姓部行所得。有为无漏法者。可法宝摄。彼独觉种姓人所得故也。但于光法师独觉据麟角喻之释者。部行独觉之中。多分是先声闻类所得。有为无漏法僧宝摄故。为简之云据麟角喻也。如彼婆沙论中云以彼多是声闻种姓也。更非遮少分别种姓部行所得。有为无漏法。亦法宝摄欤。
  重难云。别种姓部行。可有众部相随之义。若有部党者。可有四人已上和合之义。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何非僧宝摄哉。
  答。僧宝者。名声闻僧所得有为无漏法。声闻僧具事和理和之二义故也。此二义中。虽有自不具事和之类。必有理和故名僧众。别种姓部行出无佛世。不具说戒羯磨等事和之义。亦无理和之义。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不为僧宝摄也。
  重难云。先声闻部行出无佛世。故不可有说戒羯磨等事和之义。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何为僧宝摄哉。
  答。先声闻部行者。声闻种姓人故。专容有事和之类也。而出无佛世。虽无说戒羯磨等事和之义。有理和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为僧宝摄云。重意云。僧者以事和为本。故容有事和之类。自无事和之时。由有理和。故成僧众。别种姓部行。自本无有事和之义。亦阙理和之义。故不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不为僧宝体也。
  问。论文云。然所信法。略有二种(文)尔者。宝法师意。以四谛如何分别总别二法耶。
  进云。宝法师释云。三谛唯别。道通总别(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见今论文云。然所信法。略有二种。一别二总。总通四谛。别唯三谛全菩萨独觉道(文)若尔。三谛唯别之释。宁不违今论文哉。
  答。宝法师今解。实似违论文。但推之云。总通四谛之义边。让论文不释之。就别唯三谛全菩萨独觉道之论文。且释三谛唯别。道通总别欤。
  或又按一义云。于苦集灭三谛。别法之外。无总法体。于道谛者。别法之外。有总法体故云尔欤。
  问。光法师意。在家圣人所得。有为无漏法。僧宝摄欤。进云。光法师僧宝摄释也。付之。在家圣人。全无和合之义。是不成僧众。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何为僧宝摄哉。是以。菩萨独觉。无和合之义。不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非僧宝摄。相例可同如何。
  答。在家圣人。是声闻僧。专容有事和之类也。而彼在居家。虽无说戒羯磨等事和之义。彼此同证四谛理。具理和之义。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为僧宝摄也。故光法师。问天中圣人。在家圣等不成僧众。何宝所摄。答此问出自义云。僧有二种。一者事和。二者理和。圣人据理。故皆名僧(文)在家圣人。据理和之义。成僧众之旨。此释分明也。但于菩萨独觉例难者。菩萨独觉独一出世。不具事和理和之二义。不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不为僧宝也。更非相例欤。
  问。光法师意。麟喻独觉。可有理和义耶。
  答。无理和之义也。两方。若有理和义者。光法师出理和僧。举天中圣人。在家圣等。明知。麟喻独觉。无理和之义云事。若依之尔者。设虽麟喻独觉所证理。若和合者。可有理若和合者可有理和之义也如何。
  答。理和者。有多类圣人。彼此同证理。名之理和也。而麟喻独觉。独一出世。无彼此同证四谛理故。不具理和之义也。故见光法师解释。云菩萨独觉。独一出世。不成僧众。身中无漏法中所摄。菩萨麟角。独一出世。无理和之义。不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是法宝摄。非僧宝摄定置。问天中圣人。在家圣等。不成僧众。何宝所摄。答此问出自义云。僧有二种。一者事和。二者理和。圣人据理。故皆名僧(文)此答意云。天中圣人。在家圣等。异菩萨麟喻具理和之义。成僧众故。彼所得有为无漏法。为僧宝摄(为言)如此聊简之时。疑难自被会毕。
  问。十无学支舍缘中。可有得果舍耶。答。不可有得果舍也。两方。若有得果舍者。以道理思之。不可有得果舍哉。
  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述依有寻有伺定。初无学现在前。过去十无学支无云。设已生灭。得果转根。或退舍故(文)有得果舍云事。此文分明也如何。
  答。十无学支无得果舍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于婆沙论文者。乘言便云尔也。即见次上卷文。述依有寻有伺定。初学见现在前。过去学八支无云。设已生灭得果转根。或退舍故(文)乘此言便。举得果舍也。
  或一义云。无学位虽立十无学支名。望法体见之。从有学位有其体故。初得无学果之时。有得果舍云欤。
  问。有宗意。断离灭三界其体可同耶。答。其体可同也。两方。若其体同者。见今论余处(一)文。云择灭谓离系。随系事各别。婆沙论(三十七)中。述择灭但如有漏法数量故。择灭无为。随所系事。其体各别判。以知。断离灭三界其体各别云事。若依之尔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明断离灭三界云。然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则无差别(文)此文无诤。断离灭三界其体可同(见)如何。
  答。此事更非指难义欤。所谓以实而言。一一法上择灭。皆悉名断界。名离界。名灭界故断离灭三界。其体可同。然而且为分别三界差异。据世俗门云。无为说三界。离界唯离贪。断界断余结。灭界灭彼事也。故光法师释云。且据世俗说三界异。若约实义。体无差别。一一择灭界。皆悉名为断离灭故正理(七十二)云。然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则无差别(文)宝法师释体一无为。就三义别立三名也毕。又引正理论今文。加之勘发智论(一)文云。诸断界是离界耶。答如是。设离界是断界耶。答如是。诸断界是灭界耶。答如是。设灭界是断界耶。答如是。诸离界是灭界耶。答如是。设灭界是离界耶。答如是(文)婆沙论(二十九)中。释此文云。前约阿毗达磨。依世俗理。就近对治。辨三界别。今随契经显此三界体无差别。谓有漏法。一一断时。皆得一断。此一一断。约差别义。说为三界。故此三界。义虽有别。而体无异(文)任此等定判。断离灭三界。其体是同云事。分明也。但于今论余处文。并婆沙论说者。论灭体随所系事。如有漏法。虽数量众多。其体各别。于一一择灭上。皆悉立断离灭三界名。故云若就实事则无差别。全无相违也。
  重难云。见泰法师释。问云何名为约假有异。答如一极微上离贪结义边。名为离界。断余八结义边。名为断界。灭界系事体边。名为灭界。如是释者。一极微上择灭名断离灭。为约假有异之义(见)岂非相违哉。
  答。泰法师释。实似难思若背论家定判。诸师解释者。更不可依用之。但试会之者。此释意云。缘一极微贪结上择灭名离界。缘一极微余八结上择灭名离界。此所缘一极微上择灭名灭界。是约假有异之义也。(为言)一极微上择灭名断离灭三界。非谓约假有异之义。全无所背也。
  (写本云)文永十年(癸酉)后五月七日(午时)于东大寺尊胜院护摩堂之南庇新学问之闲窗抄之毕自去三月五日亦始此勤至后五月七日果终其功前后九十日送春迎夏问端六十条访古记新修学之志佛神垂哀耳。
  捧此所生慧业奉仰春日大明神之冥助以此抄出微功必为上生兜率天之业因凡厥自父母恩爱之亲族师弟同法之善友至三界流转之含识六道轮回之群类灭罪生善离苦得乐出离生死顿证菩提回向无漏济度普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