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二卷抄(下)

  问。宝法师意三性表业。俱生香味触。俱等流性摄欤。答。俱可等流性摄也。两方。若俱等流性摄者。披宝法师解释云。无记业俱者是等流性(文)若善恶表业。俱生香味触。等流性摄者。何唯云无记业俱者哉。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三性表业俱色俱可等流摄(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见今论余处(十三)文。偈颂结表唯等流性。长行述应知有表唯是等流。三性表业唯等流性摄故。俱生香味触。同可等流性摄云事。道理必然也。但于宝法师解释者。且就同性业。唯云无记欤。即见次上释云。色有情数者。有异熟生及所长养。三性业俱唯有等流性。色通三性。故三性业俱举之云唯有等流性也。准知。香味触唯依无记。故且就同性业。云无记业俱者是等流性欤。
  问。一刹那法。唯限现在苦法忍欤。答。唯限现在苦法忍也。两方。若唯限现在苦法忍者。未来苦法忍。亦非同类因生。一刹那法。何唯限现在苦法忍哉。是以。品类足论中。明非心为因法云。及诸余异生。定当入正性离性者。未来初无漏心(文)此文无诤。一刹那法。不限现在苦法忍(见)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五)文。释一刹那法云。此说正现行。亦非等流者(文)既云正现行。明知。唯限现在苦法忍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文。明一刹那法云。谓初无漏苦法忍品非等流故。名一刹那。此说究竟非等流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初苦忍言。显取现忍。故正理云。此说正现行亦非等流者。一刹那法。唯限现在苦法忍所定也。即述一刹那法。唯限现在苦法忍。不取未来故。云现在苦忍非是等流。其义决定。未来苦忍。虽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圣位住不生者。即是现忍等流果故。非是刹那。其义不定(文)此释意显也。就之重问云。如上忍现行。未来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摄。应是刹那如何但取现忍(文)此问意云。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不与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为同类因。亦不修彼故。彼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非等流摄。应是一刹那法。何唯取现在苦法忍哉(为言)即答此问云。苦忍名一刹那。由具二义。一者现行。二非等流。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如苦法智。虽有现行。阙非等流。如不生上忍。二义并阙。余随所应。准此通释(文)此释意云。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不与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为同类因。亦不修彼故。彼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虽非等流摄。若下品苦法忍现在前者。容与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为同类因。亦容修彼故。彼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由非等流义。犹不决定。唯以现在苦法忍。为一刹那法也(为言)但于品类足论文者。婆沙论举未来可有同类因云疑之中。引此文为难。即会之虽有二师异说。且初师说云。彼唯说毕竟非心为因法。虽彼未入正性离生者。诸无漏心。皆非心为因。然彼若入正性离生。唯有初无漏心。是非心为因法。余心无不以心为因(文)此文意云。虽未入正性离生位。诸无漏心。皆非心为因。若至初苦法忍位。唯现在苦法忍。是非心为因法。故指始终究竟可为非心为因法云及诸余异生。定当入正性离生者。未来初无漏心也(为言)故此文意。亦指入正性离生位。可现行初无漏心。名非心为因法。故一刹那法。唯限现在苦法忍云释。全无相违也。
  重难云。世第一法现在前位。生相苦法忍非等流义。既令决定。一刹那法。何不通未来生相位哉。
  答。准光法师未来苦忍。虽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圣位。住不生者。即是现忍等流果故。非是刹那其义不定之释。可会此疑也。所谓克性论之。彼生相苦法。非等流义。虽令决定。总见未来苦法忍者。等流非等流。其义不定故。唯以现在苦法忍。为非等流法也。
  寻云。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五类门中。何类可摄之耶。
  答。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虽无等流义。若下品苦法忍现在前者。容为等流法故。五类门中。可等流摄之也。
  问。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可得修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耶。答。不得修未来不生下品法忍也。两方。若得修之者。见光法师解释云。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文)若得修之者。何云非等流哉。若依之尔者。一相续身中。可有三品苦法忍。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宁不得修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哉。例如依上地见道现在前位。得修未来不生依下地见道如何。
  答。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不得修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也。其故见婆沙论处处之文或(百五)云若现在道与彼为因者。可说彼为得修。现在道与过去无因义。故过去道名得非修(文)或(百五十八)云。评曰。应说此为彼因。彼是此果。一相续摄。非劣道故。如是乃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修未来无量金刚喻定。此现在定与所修为因。彼是此果(文)此等文意。诸无漏道现在前位。得修以现起道为同类因。与彼道为等流果。未来道品定。而任唯等胜为果之理。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不与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为同类因。故不得修彼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也。何况若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得修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者。彼苦法忍上法前得。容与苦法忍为同类因。故彼苦法忍。应是等流摄。光法师何释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哉。故不得修之云事。文理旁必然也。但准光法师余处(二十六)所引正理论(七十三)或诸种姓。各有九品成一。九品必不成余故。前后言无相违。释之文。一相续身中。虽有九品苦法忍。上品苦法忍。现在前位。不与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为同类因。故不得修彼未来不生下品苦法忍。更有何疑哉。次于依上地见道。现在前位得修未来不生。依下地见道云例难者。见今论余处(三)文述道展转九地唯等胜为果诸无漏道。不系法故。九地圣道展转相望。互为同类因。全非相例难也。
  问。论中明得眼不得识句云。谓生欲界。渐得眼根(文)光法师释不举生盲及渐舍眼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故。作三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约渐得眼说(文)。
  付之既置生盲等言。简别余人。彼从欲界。没还生欲界。中有初心。得眼不得识。其义决定。可有何不定哉。是以。见今论文。从二三四静虑地。没生欲界时。为得识不得眼句。从无色界。没生欲界时。为眼识俱得句。若如此释者。第二第三句。亦可有不定义哉。
  答。见光法师解释云。虽有生盲及渐舍眼等。欲界没还生欲界等。名得眼不得识。若从二定已上。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即名得识不得眼。若无色没生欲界等即眼识俱得。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约渐得眼说(文)此释意云。生盲及渐舍眼等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得眼不得识。其义虽决定。从二三四静虑地没生欲界等。中有初心。为得识不得眼句。从无色界没生欲界等。中有初心。为眼识俱得句。故总见欲界中有初心。有此不定。可滥余句故。得眼不得识句中。唯举胎卵湿生渐得眼根之类。无有不定。不滥余句。不出生盲及渐舍眼等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等。中有初心。有不定义。可滥余句(为言)但于第二第三句。亦可有不定义云难者。得识不得眼之类。生欲界中。唯有一类眼识俱得之类。唯限从无色界没生欲界等之一类。故虽有不定义。举之也。得眼不得识类。生欲界中。有二类故。且举无不定不出有不定(为言)。
  问。论中明得眼不得识句云。谓生欲界渐得眼根(文)光法师释不举生盲及渐舍眼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故。作三解释。尔者第三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渐得眼言。亦摄此等(文)付之生盲及渐舍眼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中有初心。顿得眼根。何释渐得眼言。亦摄此等哉。
  答。生盲及渐舍眼等人。从欲界没还生欲界之时。得眼根有二时也。所谓生欲界中有初心。及受胎卵湿生之文。复渐得眼根位也。故今此人。中有初心。虽顿得眼根。受胎卵湿生之后。亦有渐得眼根之义。故渐得眼言。摄此等类(为言)非谓中有初心。顿得眼根。渐得眼言摄之。今疑问之趣。恐背解释意欤。
  问。杂心论意。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欤。
  答。虽有学者二义。且可存通果无记。云义也。两方。若威仪无记者。杂心论(十)中。色界威仪心。无间。不生方便善心定。若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者。彼威仪心无间宁不生方便善心哉。若依之尔者。披光法师解释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文)此释无诤杂心论意。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通。是禅定前生法故。设虽杂心论意。何不名通果无记哉。故见光法师余处(四)解释云。杂心说。异生性应知即是非得少分。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杂心略举一边。非为尽理(文)此释意云。杂心论中。明非得说异生性。应知是举非得少分。如彼论中明通果心云变化心。是举通果心少分(为言)如此释者。彼论意。通果心者。不限变化心。可取天眼天耳二通见。何况。杂心论(十)中。述二十心相生云。威仪心生七。色界威仪心无间。生自界生得秽污报生威仪。欲界二秽污。无色界染污。七心不生方便善心(见)若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者。色界威仪心无间。岂不生自界方便善心哉。爰知。彼论意。存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云事。但于光法师解释者。非光法师自义。云彼论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引古德释显其非也。所谓杂心论中。无分明定判故。有古德意。谓彼论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故光法师引古德释重重难破之也。
  重难云。披光法师解释前后。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可无记。答。解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工巧唯欲。不通上界。异熟非异地起。变化唯意。既非余三。明知。二通定是威仪。思此问。答意。光法师自义谓造心论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征啧彼论说也。引古德释。难破彼义云事。解释中焉处见哉(是一)。
  是以。杂心论披处处之文。或(一)云。无记有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文)或(二)云。不隐没无记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文)或(十)云。无记有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文)任此等文。列通果心云变化心。明知。天眼天耳二通。是威仪无记。非通果无记云事(是二)何况。勘杂心论(七)文云。方便得者。谓天眼天耳智。此无记性故。不入净无漏味相应。是故。得彼三种禅时。不得作方便已。乃现在前(文)大乘义章(六通义二十)云。何故天眼天耳二通。唯方便得。毗昙宣说。眼耳二通。体是无记。定外作用。不与定俱。断离下欲。得上定时。不得此通。以是义故。非离欲。得定之后。别修方便。方始得之。以是义故。唯方便得(文)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者。如变化心。可通离欲得。何释唯方便得哉(是三)加之大乘义章中述毗昙意。或云。六威仪心。谓行住座卧见闻等心。或就欲界中方便善心。问。何故不生上地威仪。答。身在欲界。虽起初禅眼耳等识。彼所生识。必依上地眼耳等根。上地之根。必依上地净禅而生。不依下地善心生。故此等解释。无诤毗昙心。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见)是岂非依杂心论说哉(是四)。
  但光法师余处。杂心说。异生性等之释。为证据事。不可然。此释意云。杂心论中。明非得说异生性。应知是举非得少分。如旧译诸论中。明通果心云变化心。是举通果心少分(为言)非谓杂心中。明通果心。云变化心。是举通果心少分。何为证据哉(是五)。
  次杂心论。色界威仪心。无间不生方便善心。云文。为证据事。亦难审定。珍海已讲(义章要三)会此文云。论云。威仪心不生加行善者。据泛尔威仪心耳(文)此义聊有润色。光法师初释意。会今论中。举得识不得眼句云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之文云。论不说成。据泛借说(文)杂心论文准之可会也(是六)。
  答。光法师解释。引古德释云事。非无所据。即见光法师余处(七)定判。叙古德释云。又言。身在欲界。起天眼通。从天眼通。却入定时。若无生得善心。便不能生加行善心。以诸论说除变化心。不许余无覆无记心生加行善心。若不许起上地生得善者。天眼体。是无覆无记。云何能生加行善心。以此准知。身在下界起上界生得善心(文)此古德意。存杂心论中说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故释天眼通无间不生加行善心也。光法师今解释。叙此古德释意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也。若杂心论说。□□□□□破之哉。次杂心论处处文。明通果心云。□□□□□□通果少分之释。光法师余处。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之释。即述此旨也。彼论意。不存天眼天耳二通。是威仪无记。非通果无记。次杂心论。方便得者。谓天眼天耳智之文非相违。彼意虽存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依得净定之力。为见色闻声。后修加行。起彼二通故之方便得也。大乘义章。唯方便得之释。会通同之。次大乘义章。六威仪心。谓行住坐卧见闻等心之释。不为痛。见闻等心者。指泛尔起眼耳身三识等也。不可取天眼天耳二通。何故不生上地威仪等之问答。实以难思。然而珍海已讲(义章要三)会此文云。然四缘义文者。显是禅果非威仪也。故欲界方便善。不生上威仪也(文)次光法师余处。杂心说异生性等之释。尤为此义证据。既为杂心论中。明广非得。说狭异生性之例证。明知。彼论意。明广摄二通等。通果心唤狭变化心名云事。次杂心论威仪心生七之文。亦为此义。规模证据。二十心相生之尽理之谈也。何唯就泛尔起威仪心论之哉。光法师引此文。难破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云义。设虽有明匠通释。实是难会之证文也。

  重难云。光法师解释。引古德释云事。犹难思。见宝法师定判云。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解云。杂心论云。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文)此释岂定引古德义哉(是一)次披大众义章文(十五十四化心义)见变化心得有二种。一离欲得。凡夫二乘断欲界结。得初禅时。顿得初禅二种化心。一当地化。二下地化。如是次第。乃至断彼三禅结时。顿得四禅五种化心。当地中一下地中四○二者生得(文)明天眼天耳二通云。唯方便得(文)若二通变化。同通果无记者。何二通唯方便得。变化心通离欲得哉。今此差异。甚所难辨也(是二)次杂心论。色界威仪心。无间不生方便善心云文。据泛尔起威仪心云事。亦有润色。即勘彼论(十)文。云。谓威仪心乐习威仪故。是故次第不起方便善心(文)若天眼天耳二通。威仪无记者。可云专乐见色闻声。故不生方便善心。宁释乐习威仪故。不起方便善心哉(是三)次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者。指杂心论欤。为当引别论欤(是四)答宝法师定判。引载光法师解释。亦破彼难破之旨。故引古德释云事。更无相违也。
  问。杂心论意。变化心外。别许发业通果心欤。答。此事难测。且可有许不许二义也。两方人师常。若别许发业通果心者。勘杂心论一部始末。未见变化心外。别说发业通果心之文。爰知。变化心外。不别许之云事。
  若依之尔者。设虽杂心论意。化人发业之外。岂无能发心哉。
  答。见杂心论处处之文。或(一)云。无记有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文)或(二)云。欲界不隐没无记心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文)或(十)云。无记有四种。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心(文)任此等文。明通果心。云变化心外。不别说发业通果心也。但于化人发业之时。岂无能发心哉云难者。且以二义。可会通之。或杂心论意。存变化心即发表业欤。以何知之者。见今论余处(十三)文云。有余师言上三静虑。亦有无覆无记表业。无善无染(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有余师言。上三静虑。亦有无覆无记变化语表业。无善无染(文)如此释者。此有余师意。意存变化心即发表业(见)而宝法师释此有余师义云。此是杂心师释。故杂心论意。存变化心即发表业云事。自所推知也。或亦准光法师余处(四)杂心说。异生性应知即是非得少分。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杂心略举一边。非为尽理之释。明通果心云变化心。且举通果心少分。尽理之文。变化心外。可出发业通果心也。
  问。光法师意。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识论之欤。答。广通意识五识论之也。两方。若唯就意识论之者。广明诸心相生之时。何唯就意识论之哉。是以。光法师解释中。二十心相生。广通意识五识论之(见)若依之尔者。披今论余处(七)文。明二十心相生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文)既云唯是意识。明知。唯就意识论之云事如何。
  答。就二十心。明其相生之时。广通意识五识。普可分别。云何唯就意识论之哉。故见光法师处处解释。当卷破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天耳通是威仪无记云义云。此解不然。违理教发故。如下论云色界威仪心。二十心中。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谓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无色界一染污。若言二通威仪心者。应生加行善心。如变化心。由定引起。与定相生。不与余心相生。二通亦尔。既由定引起。还应与定相生。不生余心。若说威仪能生于定。此即不然。违论文故。威仪定不能生加行(文)若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识论之者。设虽天眼天耳二通。是威仪无记。何可违色界威仪心。无间不生加行善心云论文哉。余处(二十八)难泰法师然眼耳身识虽非化心。无记是化心类。定地系故。总名禅果心云义云。泰法师。若将修得天眼天耳二识是化心类。同名通果。容有此理。若将泛尔起眼耳身识。名通果心。良谓不然。准诸论。二十心中。通果心唯与定心相生。岂有从上起下三识皆入定耶(文)若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识论之者。依二十心中通果心。唯与定心相生之论文。更不可难岂有从上起下三识。皆入定耶哉。任此等解释。二十心相生。广就意识五识论之云事。尤分明也。但于今论余处如是三心。唯是意识之文者。光法师释此文云。夫通果心有二。一五识中通果。即天眼天耳通。二意识通果。即变化心。及发业通果心。此中且据第二通果心。故言唯是意识。若据二通亦在五识○若威仪路心。唯意识者。据起威仪心说。若威仪路加行。不但在意识。亦通四识。缘四境故○若工巧处心。唯意识者。据起工巧处心说。若工巧处加行。不但在意识。亦通缘五境故(文)任此解释。可会通之也。
  问。光法师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闻惠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亦不能起异地闻惠(文)付之众生种类分万差。心品现起非一准。设虽闻惠善心。何无他地现起之义哉。是以披婆沙论(十)述色界闻所成非我行相加行得义云。谓若此间出自共相善。修习者。生彼便得(文)如此文者。依身在欲界。修习色界闻所成非我行相(见)加之婆沙论(七十三)中。明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云。善及染污分别意识生。自下地容现在前。非生上地(文)辰旦人师。引此文云。以此文证身在下地亦能起上地闻惠(文)任此等定判。依身在欲界。起上地闻惠云事。甚分明也如何。
  答。异地闻惠起不起者。先哲未决。古来难义也。然而且依一义意。可存婆沙论中。有异地闻惠起不起。二师异说。光法师成不起一说意之义也。依此义意。料简诸文者。见光法师当卷解释。云。身在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亦不能起异地闻惠。此惠由彼生得导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闻惠心。亦不能起。不起异地闻惠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文)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者。让光法师第七卷疏。所引正理论(二十)无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间。不能令彼起现前故之文。此惠由彼生得导引者。述婆沙论应作是说。若于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读诵。究竟流布。是生得惠。依此发生闻所成惠之文意。不起异地闻惠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者。指光法师第二十六卷疏所引婆沙论二文也。即披彼第二十六卷疏文。初引婆沙论(十)色界闻所成。非我行相。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谓若此间于自共相。善修习者。生彼便得。若不尔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谓虽此间善修习已。若未生彼终不能得。生彼方得。彼闻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间所修加行。生彼得故之文云。婆沙既解。色界闻惠非我行相。若加行得者。生彼便得。若生得者。亦言生彼方得。明知。身在下地。不得起上闻惠。若先已得。如何论言生彼便得。古德皆言。身在欲界。修习色界闻惠。非我观生。彼即得者。不然。若言先得。何须复言生彼即得(文)疑难之趣。当此古德义意。若言先得。何须复言生彼即得者。显此古德义。非成依身在欲界。不起色界闻惠之旨也。次引婆沙论(十)若生初静虑。起初静虑非我行相。不定者。亦得缘一切法。定者。唯缘从初静虑。乃至有顶。起上三静虑非我行相。亦唯能缘从初静虑乃至有顶。若生第二静虑。起第二静虑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缘一切法。定者。唯缘从第二静虑乃至有顶。起第三第四静虑非我行相。亦唯能缘从第二静虑乃至有顶。若生第三第四静虑。如理应说之文云。婆沙既言。身生此地。起此地非我观。分定不定。若起上地非我观。唯约定心。缘自上地。不言不定。以此故知。身生下地。不起上地闻惠非我观。闻惠非我。既不得起。所余闻惠。准皆不起(文)光法师依婆沙论一师说意。成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闻惠之旨。立理引文。其意如此。加之。泰法师引婆沙论今文云。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闻惠。若依婆沙文。引婆沙论今文。证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闻惠之旨。其意亦同光法师释。两师一同之释。定有源由欤。但对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闻惠述。若依婆沙。故知。婆沙论中。亦有依身在下地。起上地闻惠云师义云事。依之勘婆沙论。第七十二三两卷中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之文。其证虽甚多。且出一两文者。或(七十二)云。
  若诸异生○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不退法者。欲界二种。初静虑唯善见静虑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不退法者。欲界初静虑各唯善(文)或(七十三)云。若诸圣者○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离初静虑。未离第二静虑染。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不退法者。欲界二种初静虑唯善。见初静虑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唯善初静虑○不退法者唯善(文)此等文。既云依身在欲界。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不退法异生圣者。以初静虑眼。见欲界及初静虑色。后起初静虑善分别意识。故依身在欲界。起上地闻惠之旨。甚分明也。今此初静虑善计度分别意识者。可闻所成善心故也。遂至下文。述善及染污分别意识。生自下地。容现在前。非生上地。依身在下地。起上地闻惠云事。谁可疑之哉。婆沙抄(四末)中。引此文云。以此文。证身在下地。亦能起上地闻惠。若唯第四十二卷文。如纳异中金刚定。又不许下地起上地闻惠。若尔时。违此文。勘定(文)此释意。婆沙论中。有异地闻惠起不起二师异说(见)若尔。婆沙论文。前后相违。各述一师说意。不可和会之欤。
  重难云。婆沙论中。有异地闻惠起不起二师异说者。光法师可述其旨。何唯成不起一说意哉(是一)。次婆沙论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之文。可通定善。更非起异地闻惠之证据哉(是二)。
  答。婆沙论中虽有异地闻惠起不起二师异说。今论意。存不起异地闻惠云师义(见)故勘今论余处(七)文。明十二心相生云。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出欲界善心。无间生色界善心位。唯举入定时。若起异地闻惠者。何唯限入定时哉。爰知。今论意。存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闻惠云师义云事。故光法师制今论疏。处处数成不起异地闻惠之旨。余处解释中云。必不能起异地散善。故不别说。亦此意也。何况披婆沙论处处之文。多顺不起异地闻惠云义。所谓或(百七)云。然灭道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者。唯生欲界。非生色无色界。所以者何。入于法智方便心。唯欲界系。生上二界者。已舍此心。必不起故(文)或(百十三)云。生欲界者○若起色界善心及彼地无漏正见俱生心。由十善业道俱生思究竟转。若起彼地尽智无生智俱生心。由九善业道俱生思究竟转(文)若依身在欲界。起色界闻惠者。入于法智散心。宁不通色界哉。依身在欲界。何亦无色界三善业俱生思。究竟转之义哉。此等论文。不起异地闻惠见欤。故光法师。不顾起异地闻惠云一处说。当卷之中。余处之释。数述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闻惠之旨也。次婆沙论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之文。唯就散心论之也。故婆沙论(七十二)云。问。此六识身几有分别。几无分别。答。前五识身。唯无分别。第六识身。或有分别。或无分别。且在定者。皆无分别。不在定者。容有分别。计度分别。遍与不定意识俱故。此中且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文)正理论云。应知此中且辨计度及与不定随念分别。遍诸地故。约此二种(文)任此当论文。眼识后起分别意识。唯就散心论之云事。甚分明也。
  重难云。光法师假设得起闻惠。亦不能生。以威仪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之释。可起异地闻惠见。何云光法师释偏成不起异地闻惠之旨哉。
  答。此释显假令事。非许起异地闻惠也。
  去承久三年愚僧于东大寺东南院。勤仕世亲讲讲师之时。问者藏圆法师。疑此论义。忆念其座讲答之趣。记其梗概耳。别有相承义。委细问答等。如彼本抄载之。
  问。正理论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闻惠耶。答此事难测。且可有起不起二义也。两方。若起上地闻惠者。披光师解释云。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亦不能起异地闻惠。此惠由彼生得导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闻惠心。亦不能起(文)文相起尽无诤。正理论意。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闻惠(见)若依之尔者。正理论(八)中说。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云。又上地分别。应唯善非无记。前已说因故(文)此文既述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善分别意识之旨。明知。起异地闻惠云事。加之辰旦人师释正理论(二十)无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间。不能令彼起现前故云文云。当知。下地起上散善。但闻惠摄(文)如何。
  答。依此首难定。且可载学者二义也。一义云。正理论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闻惠也。其趣即如一方疑难。何况勘正理论(八)文云。若诸异生生在欲界○已离初定贪。未离二定贪。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初定分别○不退法者。则唯有善○以二静虑眼。见初定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初定分别○不退法者。则唯是善(文)此文既云依身在欲界。已离初静虑贪。未离第二静虑贪。不退法异生。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及初定色。后起初静虑善分别意识。故依身在欲界。起上地闻惠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光师解释者。正理有文如下当引者。但为证不起异地生得善心也。亦不能起异地闻惠。以下依别文理。证成不起异地闻惠之旨。故全非相违欤。
  问。光法师释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成就不成就后二通相。作三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文)。
  付之五识是势力微劣法也。他地现起之时。何可有三世得哉。是以。今论中举得识不得眼句云。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文)若成就彼二通者。生上三静虑眼识现起位。不可云得眼识。何况披婆沙论文。述生上三静虑。成就眼耳身三识云。唯无记者。时有现前。即便成就。若不现前。则不成就。以五识身性羸劣故。他地现起势不坚强(文)。此文无诤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不成就彼二通(见)加之泰法师。引遍学三藏释云。二通初禅系。依初禅地。发自地通。三世成就(乃至)此中据身生上地。起下地二通。故唯有法俱得(文)宝法师引此释依用之。若尔光法师初释意。非只背俱舍婆沙两论之文。宁不违遍觉三藏禀承之释哉。
  答。见光法师初释云。解云生上三定。或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化心(文)此释意云。天眼天耳二通。及变化心。同是通果无记。势力强盛故。设虽他地现起。必可有三世得。如彼生上地。下地变化心。不现前位。成就彼变化心。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成就彼二通(为言)故披今论余处(四)文。偈颂云无记得俱起。除二通变化长行述谓眼耳通惠。及能变化心。势力强故。加行差别。所成辨故。虽是无覆无记性收而有前后及俱起得。若工巧处。及威仪路。极数习者。得亦许尔。天眼天耳二通。及变化心。无所简悉有三世得(见)若于二通三世得有无不定者。何不如威仪工巧心分别之哉。何况今论余处中。云未曾由加行曾修离染得。婆沙论(百三十一)文。述离染得者。谓初静虑所引发者。离欲界染时得(乃至)第四静虑所引发者。离第三静虑染时得。五通有离染得云事分明也。若生上三静虑所起天眼天耳二通。无前后得者。岂可离下地染时得之哉。若尔。光法师初释意。专顺此等文理者欤。但于五识是势力微劣法故。他地现起。不可有三世得云难者。天眼天耳二通。虽是五识摄。禅定所生果。势力强盛法故。他地现起。亦有三世得也。次于今论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论不说成。据泛借说(文)婆沙论以五识身性羸劣故等之文。准此释可会通也。次于泰法师所引遍觉三藏释者。光法师作三解释之中。第二释意。即存此禀承说也。凡相传仪。外回邪意乐作别解释。人师当习欤。至今此释。何强疑之哉。
  重难云。就初释意。犹不可然(见)今论定判。不限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之文。以眼界望眼识界。述得并成就四句分别之中。生上三静虑。眼识不现前位。不成就眼识之旨。处处所见也。正理显宗(三)之说。大同今论判。婆沙杂心(一)之文。亦明此废立。若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成就彼二通者。宁不违此等诸论所说哉(是一)。
  次婆沙论以五识身性羸劣故等之文。据泛借说云会通亦有疑。准次下。若意识中。变化心等。设生他地。势亦坚强。故不现前。亦得成就之文思之。五识身类无所简。他地现起势不坚故。生上三静虑不现前位。不成就之(见)明知。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不成就彼二通云事(是二)。
  答。光法师会今论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之文释论不说成。据泛借说之文。由不限今论一段定判。正理显宗之说。婆沙杂心之文。同可会据泛借说也。设虽有众多之文。会通之旨。不可替欤。次婆沙论以五识身性羸劣故等之文。亦就泛借起眼耳身三识论之云。今此文中。不明生上三静虑。所起天眼天耳二通。三世得有无相。若意识中变化心等之等言。等取发业通果心及相应心。所立义可存心也。
  问。光法师释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作三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文)付之天眼天耳二通。禅定所生果。势力强盛法也。设虽生上三静虑。彼二通不现前位。何不成就哉。是以。披今论余处(四)文。述无记得俱起。除二通变化。天眼天耳二通。可有三世得(见)加之五通有离染得者。诸论一同所说也。若天眼天耳二通。无前后得者。岂可有离染得义哉。
  答。见光法师第二释云。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通果有二。一在意识。其力强盛。生上成下。如变化心。二在五识。其力稍劣。不能成下。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有三世得(文)此释意云。意识通果。其力强盛。他地现起有三世得。故生上成下。如变化心等。五识通果。其力稍劣。他地现起。唯有法俱得。故生上三静虑。彼二通不现前位。不成就之。依初静虑所发二通。系属自地。故有三世得。彼二通不现前位。亦成就之(为言)故见今论文。举得眼界非眼识句。云及无色没。生二三四静虑地时(文)若成就彼二通者。从无色界没。生上三静虑时。宁不得眼识哉。出得眼识。非眼界句。云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及从彼没。生下地时(文)若成就彼二通者。生上三静虑。眼识现起。及从上三静虑没。生下地时。岂可得眼识哉。述成就眼界非眼识句云。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不起。明成就眼界亦眼识句云。若生二三四静虑地正见色时(文)生上三静虑。眼识不现前位。不成就眼识云事。此等文亦分明也。正理论(五)文。显宗论说。亦以同之。加之婆沙论(七十三)中。举成就眼界。不成就眼识界句云。谓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眼识界不现在前(文)出成就眼界。亦成就眼识界句云。或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眼识界现在前(文)述成就色界。不成就眼识界句云。谓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眼识界不现在前(文)举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识句云。谓无色界没。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文)。*出眼识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句云。谓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眼识界现在前。或从彼没。生欲界及初静虑(文)述色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识界句云。谓无色界没。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文)明眼识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句云。谓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眼识界现在前。或从彼没。生欲界及初静虑(文)(如此证文前后犹多。恐繁不抄。可引见之)杂心论中。举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识界句云。谓无色界没。生第二第三第四禅(文)出眼识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句云。谓上三禅地没。生欲界及初禅若即位。彼眼识现在前(文)述色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识界句云。无色界没。生上三禅中(文)。明眼识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句云。即彼三禅没。生欲界及初禅若即住。彼眼识现在前(文)任此等论诸说。生上三静虑。眼识不现前位。不成就眼识(见)若生上三静虑。所起天眼天耳二通。有三世得者。何无眼识不现前位。成就眼识之义哉。何况婆沙论中。释发智论(六)眼耳身识界。梵世以下。及生上三静虑。现在前成就。不现在前。及无色界。不成就之文云。若生第二静虑已上。唯无记者时。有现前即便成就。若不现前。则不成就。以五识身性羸劣故。他地现起。势不坚强。若意识中变化心等。设生他地。势亦坚强故。不现前亦得成就(文)此文意云。若泛借起眼耳身三识。若天眼天耳二通。五识身类性羸劣故。他地现起。唯有法俱得。其体不现前位。不成就之。若意识中。变化心等。势力坚强。故他地现起。有三世得。其体不现前位。亦得成就(为言)就中。见泰法师释云。奘法师释云。二通初禅系。依初禅地。发自地通。三世成就。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三世得下文言二通变化三世得者。据初禅二通说。此中据身生上地起下地二通故。唯有法俱得。如身生上地。借下三识及威仪心非是善习。唯法俱得。化心在意地。不类二通也(文)若尔。光法师第二释意。既得证据于有部诸论之说。亦禀相传于遍觉三藏之释。专顺文理。旁可依凭者欤。但于天眼天耳二通。禅定所生果。势力强盛法云难者。彼二通。虽是禅定所生果。五识其性羸劣。他地现起。唯有法俱得。故生上三静虑。不现前位。不成就之也。次于今论余处。无记得俱起。除二通变化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诸论说二通三世得者。据初定二通说。若生上三定。起下异地二通。唯有法俱。如泛借下三识及威仪心。非是善习。唯法俱得。此论言不成下。据此以说(文)次于诸论中说。五通有离染得之文者。就依身在欲界及初静虑之人之天眼天耳二通有离染得也。
  寻云。第三释意。依身在初静虑。依上三静虑。所发天眼天耳二通。有三世得欤。次今此人生上三静虑时。可成就彼二通耶。
  答云。此事有二义。或一义云。依身在初静虑。依上三静虑所发。天眼天耳二通。唯可有法俱得。依他地发。势力羸劣故。无前后得也。故光法师释云。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有三世得(文)此释既云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故知。依上三静虑。所发二通。唯有法俱得也。次今此人。生上三静虑时。虽成就所依定。不可成就能依二通。彼二通无前后得。不现在前位。不成就故也。或一义云。依身在初静虑。依上三静虑。所发天眼天耳二通。可有三世得。彼二通系属自地法故。虽依上三静虑发。在自地现起。势力强盛故也。次今此人将生上三静虑之时。命终心位。由易地故。舍彼二通。故生上三静虑时。虽成就所依定。不可成就能缘二通也。就后义疑云。光法师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之释。依身在初静虑。依上三静虑。所发二通。不可有前后得(见)。若依身在初静虑。设虽何静虑。所发二通。有三世得者。依自地发者之言。岂非无用哉。就中见此释所依凭泰法师所引遍觉三藏释云。二通初禅系。依初禅地发自地通。三世成就(文)如何。
  答。
  问。光法师释生上三静虑。天眼天耳二通。不现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相。作三解释。尔者。第三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习者即成。若不串习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说成也(文)付之。广披有部依凭诸论定判。未见通果心有串习不串习者云文。光法师解释。证据在何处哉。
  答。实勘有部依凭诸论定判。虽无通果心有串习不串习者。云文。见今论文当卷。以眼界望眼识界。作得并成□□□□□□等问答。宝法师意。天眼天耳二通。可自性无记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通。是禅定所生果故。设虽宝法师意。可名通果无记也。故勘婆沙论处处之文。或(七十三)云问。何缘生在后三静虑。不引欲界眼等诸识令现在前。而但引起初静虑识○或有说者。欲界限等识。非修果非通果。故依上地根。不得现起。初静虑眼等识。是修果是通果。故依上地根。亦得现起(文)或(八十七)云。问。通果无记识。能缘何法。答。欲界者。能缘欲界修所断法。色界者。唯缘欲色界修所断法(文)云色界通果心缘欲界修所断法。岂非指天眼天耳二通哉。或(九十)云谓生欲界及初静虑。随其所应。成就染污或善三识。诸无记中。有串习者。亦恒成就。如胜威仪工巧通果(文)或(九十五)云。此中五识相应惠有三种。一善。二染污。三无覆无记○无覆无记者。谓异熟生。亦有少分威仪路。工巧处。及通果心俱生(文)思此等文意。盛许五识通果无记。明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云事。宝法师意。定不可背婆沙论说。是以。广披宝法师俱舍一部解释。未见破光法师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之释。若存二通自性无记之义者。何不破之哉。何况伺宝法师余处(七)定判。或释今论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之文云。此说通果心唯意识。据化心说(文)若不许五识通果无记者。宁可会据化心说哉。或(七)引正理论(二十)若生第二静虑以上。起初静虑三识身时。诸有未离自地染者。彼从自地善染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还生自地三种作意。诸有已离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亦唯起此二种作意。之文云。准此借识非通果也(文)。此释意云。生上三静虑所起初静虑。眼耳身三识。与上三静虑善染无记三种作意相生。非通果无记(为言)还知。天眼天耳二通。唯与定相生。可通果无记云事。但于宝法师当卷并余处问答者。为成泛尔起耳识。及发语表心。非威仪无记之义。述四无记心摄心不尽之旨。全非谓天眼天耳二通自性无记也。故当卷云。应言四无记心。摄心不尽。借识之类。非四摄也。耳识非威仪。上地无工巧。变化唯意识故(文)余处(二十八)云。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耳识非威仪非威仪无记。上地无工巧。非工巧无记。变化唯在意。非变化无记。异熟非异地起。非异熟无记。以此故知。唯是自性(文)案此等释意专欲成泛尔起耳识及发语表心。非威仪无记之旨也。若任文言执之云借识之类皆自性无记者。依身在上地。起下地威仪心之义难有。而见宝法师余处(二十二)定判。释唯自上地心之所缘。非下地威仪通果心境故之论文云。准此论文身生上地。唯得起下地威仪通果心。然此中说是意识。不说三识。说观息故。借下识起上地威仪通果。但缘所发业事。及所化事。不缘上地风也。无覆无记心。总不缘上地息(文)。此释既云依身在上地。起下地威仪心故借识类中。有威仪心云事分明也。爰知。云借识之类非四摄也。述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偏为成泛尔起耳识及发语表心。是自性无记。非威仪无记之义尽理之文。泛尔起眼识身识。并发身表心通威仪无记。天眼天耳二通。可通果无记也。

  重难云。婆沙论中。虽许五识通果无记。宝法师意何必依用哉。如彼许自性无记心心所。不依用婆沙论等说故也(是一)。次宝法师余处(七卷)据化心说之释。非证据。见解释全文云。准此论文威仪工巧通果三心。唯是意识。非是五识。婆沙云。是威仪工巧者。说加行也。此说通果心唯意识。据化心说。明诸心相生亦唯意识(文)上云。威仪工巧通果三。唯是意识非是五识。就其三心体。显唯是意识。不通五识之旨。下述明诸心相生。亦唯意识。亦言所表诸心相生。亦就意识论之(为言)爰知。通果心体。唯限意识。诸心相生。唯就意识。论之云事。但据化心说者。变化是意识。故云尔也。非许五识通果无记。会唯是意识者。据化心说(是二)。次准此借识非通果也之释。亦非润色。生上三静虑。所起初静虑眼耳身三识。与上三静虑善染无记三种作意相生故。非通果无记云许也。全非谓天眼天耳二通。唯与定相生。通果无记。何为许五识通果无记之润色哉(是三)。次会通宝法师当卷问答之旨不可然。披解释前后。上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答之先举杂心论主。达摩多罗。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云义。叙有人此解不然违理教故。如下论云。色界威仪心。二十心中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者云破。难之云。其通果心。唯是意识不通五识故。此论意心云。欲界无覆无记分为四心。乃至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既言唯是意识。故知。定遮五识。婆沙亦同应捡。云其通果心。定唯意识。更无异端。成通果心。唯限意识。不通五识之旨。下出自义云。应言四无记心。摄心不尽。借识之类。非四摄也耳识非威仪。上地无工巧。变化唯意识。故结借识之类。非四无记心摄。谁向此释。存二通通果无记云义哉(是四)。次会通余处问答之趣。亦不明。见解释始末。上问生上三定。起下地眼耳二通。是何无记。答之。先举有人泛借起。眼耳身三识。威仪无记云义。破之毕。下出自义云。以此故知。四无记心。摄心不尽。□无记色。摄色不尽。何妨四无记亦摄心不尽(文)就之重问。既言四无记摄无记心不尽。未知借识是何无记。答。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成借识之类。自性无记。次下释借识之类。非四无记心摄之由云。变化唯在意。非变化无记(文)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无记。非自性无记。泛借起眼耳身三识。自性无记。非四无记心摄者。何不简彼二通哉。二通是五识摄。唯在意言中。不可摄之故也爰知。宝法师意。通果心唯限意识。不通五识。借识之类。不除二通。悉自性无记云事(是五)。
  答。婆沙论者。五百阿罗汉之所造。一切有部宗之本论也。俱舍源出自彼。诸师举依凭之。宝法师争不依用说五识通果无记之文哉。是以见宝法师解释(第二)述二十心中。说威仪工巧唯是意识。会婆沙论说云。然婆沙说四识五识有威仪工巧心。此就威仪工巧加行中说为威仪工巧。如杀加行亦名杀生(文)宝法师。若不依用婆沙论说者。岂可会通之哉。但如彼许自性无记心心所。婆沙论说之上。添自义也。全非不依用之。次宝法师余处据化心说之释。尤为此义证据。还如是三心唯是意识之论文云。此说通果心唯意识。据化心说。会唯是意识之言云事。甚分明也。如次上文述威仪工巧唯是意识。非是五识之旨。会婆沙论说云。婆沙云。是威仪工巧者。唯加行也。但明诸心相生。亦唯意识者。亦变化心。唯限意识。明诸心相生。亦唯就意识论之(为言)亦言。更有何疑殆哉。次准此借识非通果也之释。亦为此义润色。此释意。依正理论中。生上三静虑所起初静虑。眼耳身三识。与上三静虑善染无记三种作意相生(见)文。证泛借起眼耳身三识非通果无记故。天眼天耳二通唯与定相生。有何故可非通果无记哉。准之还知。二通通果无记云事也。次会通宝法师当卷问答之旨。义势同前。问。言实云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虽问二通其志广问借识之类。欲成泛尔起耳识等。自性无记。四无记心。摄心不尽之义也。但其(第二)通果心唯是意识。不通五识者。就变化心论之。为证此事。引今论。广心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之文。而此文宝法师自(第七)释据化心说。故非变化心。述唯是意识云事。炳然也。其(第二)通果心。定唯意识之文。无异论之释。其意同之。次会通余处问答之趣。亦以同前会。问。言不异当卷解释。其志广问。借识之类也。以何知之者。答此问。出有人泛借起眼耳身三识威仪无记云义。问意若限二通者。答中何举三识哉。何况宝法师。难此有人义。明发语表心。非威仪无记之理破之。爰知。今问广问借识之类云事。若尔答之。云。何妨四无记。亦摄心不尽。判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专欲成泛尔起耳识。及发语表心。非威仪无记之义。成泛尔起耳识。及发语表心。非威仪无记毕。四无记心。摄心不尽之旨。即显故也。但变化唯在意。非变化无记者。且举意识通果无记简之。不必简通果无记种类尽欤。
  重难云。见识身足论文。出无记眼识。无记为因。非善及不善为因之类云。谓威仪路工巧处眼识及梵世所系染污眼识(文)若天眼通通果无记者。何不举通果心哉。
  答。尽理云之。无记眼识。无记为因。非善及不善为因类中。可列通果心。天眼通相应识。即可此类也。但识身足中。出此类。不举通果心。且略之也。何求别由哉。彼论次下文。出无记意识。无记为因。非善及不善为因之类云。谓威仪路工巧处意识及色无色所系染污意识。不举通果心。亦略之也。
  寻云。泛借起眼识身识中。可有自性无记类耶。答。成四无记心。摄心不尽之旨者。泛借起眼身识中。可有自性无记类。更非所遮也。
  寻云。发身表心中。可有自性无记类耶。答。
  问。光法师引婆沙论。明相续内外相。尔者可有离质自身耶。答。可有离质自身也。
  两方。若有离质自身者。既自身宁可离本质哉。是以见宝法师余处(一)解释云。二准婆沙评家义。及此论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庄严具。尚不成就。如何离质语得成就耶(文)若有离质自身者。何不成就离质化语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可有离质自身(见)如何。
  答见光法师余处(二十)解释。云。问。异界化色触皆成就不。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大种。亦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现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又云。有成就欲界系大种。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又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现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又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成就欲界大种及所造色。文不别简。明知。异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触二种。皆悉成就。义准应知。若即身化。若离身化。若离身化亦皆成就(文)此释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离身化。各别论之(见)推其意云。自身上化作种种形。各自身化。他有情身及木石等上化作种种形。并通惠成满位。无所依托化作种种形。皆名他身化。若自身上。若他身上。附着身作化事。名即身化。若自身上。若他身上。不附着身。作化事。名离身化也。故自身上。不附着身如笼张涓着自身上作化事。可名离质自身化也。如此得意之时。既云自身。不可离本质之疑。自被会毕。但于宝法师余处解释者。光法师意云。成就离质化语故。宝法师定判。既异此意。不及和会也。
  问。论文云。我执依止故。假说心为我(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第三释意。我执可通无漏心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二者取执。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我执通无漏心(见)付之广勘诸经论说。无漏心不带我执(见)何释我执通无漏心哉。是以。见今论次下文为证说心为我。引契经由善调伏我。智者得生天之文。并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之说。既云调伏心。明知。我执唯限有漏心云事如何。
  答。见今论文。释六根六识十二名内。云我依名内外谓此余(文)就之问我体既无。内外何有。答之。云我执依止故。假说心为我(文)此文意。以一切心。皆名我执依止云事。甚依难思。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其中第三释云。又解。我执有二。一者迷执。谓即我见。但缘有漏。二者取执。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二执所缘。虽通诸法。心强胜故。偏名依止。故于此心。假说为我。此解依止遍通诸心。可无妨矣(文)此释意云。一切心品。于境自在。执我取前境。皆名我执。故依此门论之。我执通无漏心(为言)若尔。非谓迷执通无漏心。诸经论说。何为相违哉。但于今论所引。契经二文者。依我执依止之义以心名我之时。有漏心是本故。且出之许也。于境自在执取前境故立我执称之时。更非遮我执通无漏心欤。
  问。现在心所。以别性意根。为所依欤。答。可为所依也。两方。若为所依者。披光法师解释。明心所不名内云。虽诸心所依彼心王。同一生等。不名内者。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不名为亲(文)如此释者。现在心所。唯以同性意根。为所依(见)若依之尔者现在心王。既以别性意根。为所依。同时相应心所。何不以彼意根为所依哉。
  答。现在心王。既以别性意根为所依。同时相应心所。同以彼意根。为所依之义。必然也。故见光法师余处(四)解释云。谓心心所五义平等相似。故说相应。一所依平等。谓必同所依根。意识及相应法有一种依。谓无间灭意根。五识及相应法。各有二种依。一同时依正根。二无间灭意根。随应皆是所依平等(文)此释意六识及相应心所。同以同性别性无间灭意根。为所依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之释者。心王与同性别性心心所。但为所依故异类相望。有所依义。故名为内。心所虽与同时相应。同性心心所为所依。不与异时同性别性心心所为所依。故异类相望。无所依义。故不名内(为言)此释非无所据。源依正理论文。故正理论(六)云。又诸心所虽复兴心一生住等。而心望心。独名为内。非心所者。同异类心。展转相望。为所依性。皆不舍故。诸心所法。异类望心。必定舍离能依性故。谓若善心染污及无记心为所依性。皆不舍离染污无记心亦如是。若善心所望彼染污及无记心。舍能依性。染污无记望余亦尔。故心望心为所依性。无相简隔。得名为内。心所望心。为能依性。有相简隔。不得内名。又诸心望同类心。为能依性。或多或少。心为所依。则不如是。由此内名在心非所(文)此文意。心所不与别性心心所为所依。故不名内之旨。炳然也。若尔。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之释。全非谓现在心所。不以别性意根为所依。何举今释。猥致此疑哉。
  问。正理论中。明说心为我。我恒于自境。自在行故(文)尔者。光法师引此文。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若作俱舍师破。不异我前第三解也(文)付之。光法师第三释意云。心是我执所缘故。从能缘名我。正理论意。释约心自体。恒于自境。自在行故名我。彼此二文。义门遥异。更不可难。不异我前第三解也。是以。宝法师难光法师今解释。云。今详。前第三解与正理师其意全别。如何是同(文)何况正理论说。设虽不异我解何可有其过哉。
  答。见正理论(六)文。云。若尔。何缘说心为我。恒于自境。自在。行故。我谓于自境。常自在行。心曾无有时不行自境。故一切心。皆名为我(文)此文意。不异光法师第三解。二者取执。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之释。故光法师作俱舍师破云。不异我前第三解也。解释尤有其谓哉。但于光法师第三释意。从能缘名我。正理论意。约心体名我云难者。光法师第三释意云。二执所缘。虽通诸法。心强胜故。偏名依止之名。虽从能缘述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我执之称。约心自体故。更无异正理论说也。如此得意之时。宝法师解释。还有其疑者哉。次于正理说设虽不异我解何可有其过哉云难者。正理论师破今论我执依止故假说心为我之文毕。成自义云。恒于自境。自在行故。故不异我前第三解。得今论文意。何为别义举之哉破也。
  问。论中明十八界同分彼同分相。尔者。立同分称。唯限现在欤。进云。论疏中通三世(见)付之于作自业。立同分称。唯限现在。不可通过未。例如立有执受称唯限现在如何。
  答。披诸论定判。寻十八界同分相。今论云。此中眼界于有见色。已正当见。名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界各于自境。应说自用(文)正理论云。且同分眼。说有三种。谓于色界。已正当见○如眼耳鼻舌身亦然。各于自境。应说自用。意界同分。说有三种。谓于所缘。已正当分○色界同分。说有三种。谓眼所见已正当灭○广说乃至触界亦尔。各对自根。应说自用。眼等六识。依生不生。立二分故。如意界说(文)显宗论说一宗无替。婆沙论(七十一)中委明此。本其文虽繁。其意同之。即述意界彼同分相云。及彼同分者。谓未来毕竟不生。意界无有过去现在。意界是彼同分。心心所法。必托所缘。方能起故。由未来当生意界亦必是同分(文)任此等诸论文意。同分称。广通三世云事。甚分明也。但于立有执受称。唯限现在云例难者。光法师自问答也。即问过未曾当用。皆说名同分。过未曾当觉。皆应名执受。答之作二解释云。有执受义。异体相有。要假相依。方成有义。故唯现在。同分据有作用。用非离体。故约曾当皆名同分。又解。分是类义。可以遍收同类。执受非类。所以唯局现在(文)解释先显其差异。学者何劳此例难。
  问。光法师意。旧俱舍论中。罽宾国师名。西方师欤。进云。光法师释云。然旧俱舍云。是西方师(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见旧俱舍论文云。罽宾国师说。非等分眼有四种(乃至)西方诸师。说有五种。罽宾国师之外。别举西方师义。明知。罽宾国师。是各别师云事如何。
  答。光法师释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乃至)西方诸师。说有五种之论文云。迦湿弥逻。迦云恶。湿弥逻云名。旧罽宾讹也。然旧俱舍。云是西方师。翻者谬也。西方诸师。即是迦湿弥罗国西方。健驮罗国。彼亦多有说一切有部师(文)此释意。旧俱舍论中。罽宾国师。名西方师见。若尔令此解释既替现行旧俱舍论说推之。光法师所览本中。有此文欤。
  或一义云。勘旧俱舍论余处(三)文云。罽宾国毗婆沙师说。先入无心定。后得尽智(文)披今论余处(五)文云。西方师说。菩萨学位。先起此定。后得菩提(文)任今此新旧二论说。旧俱舍论云。罽宾国毗婆沙师说。今论云。西方师说。故罽宾国师。即西方师(见)光法师解释。若依此文欤。
  重难云。此义料简。旧俱舍论文之旨。甚不可然。见彼论具文云。罽宾国毗婆沙师说。先入无心定。后得尽智是义不然(文)此文意云。罽宾国毗婆沙师意。西方诸师。先入无心定。后得尽智者。是义不然(为言)非谓罽宾国毗婆沙师意。存先入无心定。后得尽智。罽宾国毗婆沙师。能破西方诸师义之人也。能破所破。定是别人云事。炳然也。若尔此文还为难者润色。更非答之证据哉。
  问。论中明彼同分眼云。西方诸师。说有五种。谓不生法。复开为二。一有识属。二无识属(文)尔者光法师如何破之耶。进云。光法师破云。彼于不生。开为二者。此解不然若犹不生。有根无识。生中亦有。何独不生。生既不开。不生如何别立。此即违理。(文)付之可生眼根中。有识属者。是同分。无识属者。彼同分也。若尔。可生眼根中。不可有有识属彼同分。何破可生彼同分眼根中可开二类哉。
  答。迦湿弥罗国师意。一切眼根。皆有识属。若过生缘眼识现起。即是同分。若余识起。眼识不生。名彼同分。无识属者。识都不可依之义也。宁有眼识根中。非眼识所依之类哉。以此道理思之。一切眼根。皆有识属。更不可无有识属类。故宝法师释云。萨婆多师释。是正义。不许有识不与根合(文)泰法师释云。若依正义。一切眼。皆有识属应依故。无识属。不正义也(文)而西方师意云。不生眼根中。有或可与识合。或本来不与识合之二类故。若许尔者。可生彼同分眼根中。可有或虽有可与识合之义。余缘被障。眼识不起。故不见色。或本来不与识合故。不见色之二类。若可生彼同分眼根中。无此二类者。不生眼根中。亦不可别立之破也。元瑜法师解释。亦同光法师定判。诸师一同难破。即存此意欤。若尔。可生眼根中。有识属者。是同分。无识属者。彼同分云难。甚不可然哉。
  问。论文云。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文)尔者从婆沙会前有此义欤。答从婆沙会之前。可有此义也。两方。答从婆沙会前。有此义者。披光法师解释。判造婆沙时。既取四种为正。婆沙会时初有此义(见)若依之尔者。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者。是有部本义也。从婆沙会之前。何无此义哉。是以。健陀罗国师意。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者。从婆沙会之前。有此义(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迦湿弥罗国师意。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者。从婆沙会之前。可有此义也。故勘识身足论(十二)文。云何彼同分眼处。谓彼同分眼处。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云何过去彼同分眼处。谓诸眼处不见色已灭。云何未来彼同分眼处。谓诸眼处。或在未来。定不当生。或有当生不见色当灭。云何现在彼同分眼处。谓诸眼处不见色今灭(文)而识身足论者。释尊涅槃之后。一百年中所造。故从婆沙会之前。有此义云事。炳然也。但于光法师造婆沙时。既取四种为正之释者。正见解释前后之文。婆沙(七十一)云。旧此国师。说有五种。西方诸师。说有四种今此国师。说有四种。西方诸师。说有五种。造婆沙时。既取四种为正。明知。说五非理。此即文证(文)此释意云。从未造婆沙论之前。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意。虽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造婆沙论之时。决判今此国师说有四种。西方诸师。说有五种二义邪正。今此国师说有四种取为正义(为言)若未造婆沙论之前。此国不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者。造婆沙论之时。何定两国师义之是非哉。爰知。从未造婆沙论之前。有此义云也。
  问。一有情眼根。见色境时。望余有情。可名同分耶。进云。今论云。眼若于一是同分。于余一切亦同分(文)付之一有情眼根。见色境时。望此见色有情。可名同分望余有情。更不可立同分称。是以。于色境者。望此见色有情。名同分。望余不名色有情。名彼同分。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师释眼若于一是同分。于余一切亦同分。彼同分。亦如是之论文云。根是不共。一人之根。必无多人同用此眼。而得见色。故根不共。五境容有多人受用。故名为共。由不共故。一起用时。名为同分。所余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彼同分亦尔。由色共故。于此色等。起见等者名同分。不见等者。名彼同分(文)此释意云。六根是不共法。故一有情眼。见色之时。必无余有情同用此眼根。见色之义。故望余若见色若不见色有情。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五境容有多人共受用法故。望此见色有情。名为同分。望余不见色有情。名彼同分(为言)宝法师。泰法师释。其意同之。正理论(六)显宗论(三)文。其趣无替。加之见婆沙论(七十一)文云。诸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同分眼。于余有情。亦名同分。诸不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彼同分眼。于余有情。亦名彼同分(文)任此等定判。一有情眼根。见色境时。望余有情。亦名同分云事。文理甚分明也。但于色境例难者。会通之旨。已显光法师解释(文)重勘婆沙论(七十一)文。会此例难云。容一色界多有情见。无一眼界二有情用故。谓有色界一有情见。容二三四乃至百千有情亦见。是共见故。诸有见者。此色界。于彼名同分。诸不见者。此色界。于彼名彼同分。无一眼界二有情用。况多有情。是不共故。诸用此眼。能见色者。此眼于彼名同分。诸余有情眼若见色。若不见色此眼于彼亦名有作用眼。既是不共。于一切时。相恒定故(文)。
  重难云。一有情眼根。见色境时。以此眼根。望余若见色。若不见色有情。亦名同分云事。其义实可然。不及重难之。但光法师。所余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之释。余不见色有情眼根。望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同分(见)婆沙论(七十一)诸余有情眼。若见色若不见色。此眼于彼亦名有作用眼之文。余若见色若不见色有情眼根。望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名有作用眼见。若尔。此等定判。甚似难思。既余有情不见色眼根也。更不可名同分眼。又不可云有作用眼哉。
  答。余不见色有情眼根。望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之义。假不可有事也。但光法师释意云。望所余一切不见色者。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为言)婆沙论文料简同之。望诸余有情眼。若见色若不见色。此见色有情眼根。亦名有作用眼(为言)此眼者。指此见色有情眼根。于彼者。指余若见色若不见色有情。亦名有作用眼者。指此见色有情眼根也。光法师释。婆沙论文。如此得意之时。全无相违欤。
  问。光法师释香味触共境相。作三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犹如两人鼻舌身三。根各相着。同嗅中间香。同尝中间味。同觉中间触。故名为共(文)付之两人受用香味触时。各可取别香味触。于一极微。宁可有两人共受用义哉。是以。今论中云皆有可生鼻等识义。约容有义。释共境相(见)如何
  答。见今论文。述香味触三界共境相云。虽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眼等不然。故如色说。约容有义。明共境相。故光法师解此文虽及异释。何释意。约容有义。释共境相。是必然也。即于光法师一段解释。可料简之。初释云。色声二境有多有情同共见闻。故名为共。香味触三虽于一人根正合时。余不能取。若在未来。根未合时。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容有共取。眼等不然。故如色说(文)此释意云。一人鼻舌身三根。若在未来。根未合时。于一及余。香味触有生鼻舌身三识容共取义。故约容有义。名为共境(为言)第二释云。又解犹如两人鼻舌身三根各相着。同嗅中间香。同尝中间味。同觉中间触。故名为共。根即不尔。无有两人共用一根(文)此释意云。两人鼻舌身三根若在未来。根未合时。于中间。一香味触有容共取义故。约容有义。名为共境(为言)约容有义。释共境相。第一第二释。其大概虽同。初释意。以一人鼻舌身三根。望多香味触共境相。第二释意。以两人鼻舌身三根。望一香味触。释共境相。是其二释差异也。次文云或一类香味触。能发多识。故名为共。相即不尔。无一类根两人共用发识。根各别故者。此非别释。第二释中。上唯望能取根。释共境相。未及能发多识之义。此兼添能发多识之义。释显共境相许也。就之举问难云。问如正理第六云。声如色说。是共境故。香味触三。如内界说非共境故。然诸世间。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尝此味。同觉此触。杂心意。同正理说。香味触。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此论岂不与彼相违(文)此问意显也。答之作二解释。初释云。解云。此论约外香味触。未取之时。在未来世。容有多人共受用义故如色说。杂心正理。据正取时。余不能取。说非共境故如内界。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文)此释意。今论意。香味触三界在未来世时。容有多人共受用义故。为共境之旨分明也。准此释。思上第二释意。约容有义。释共境相云事。可知之。第二释云。又解。论意各别。杂心正理。唯取身中内香味触。不能取外。外但为缘。引发于内。此论意说。不但取内香味触。亦能取外(文)此释意云。杂心论云。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亦如是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正理论(六)云。声如色说。是共境故。香味触三。如内界说。非共境故。然诸世间。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尝此味。同觉此触。唯取身中内香味触。不能取外香味触。故云非共境。今论云。如色界声香味触应知亦尔。不但取内香味触。亦能取外香味触。故名为共境故。论意各别(为言)婆沙论(七十一)中。有二师异说。初师云。或有欲令唯嗅尝觉。各自身中诸香味触(文)。第二师云。复有欲令亦嗅尝觉他及情诸香味触(文)故光法师引此文云。杂心正理同婆沙前师。此论同婆沙后师也。若依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之初释意者。今论意。与杂心正理两论意。不相违故。云若依前解。杂心正理亦同婆沙后师也。但婆沙虽有两说。然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以摄法尽故。若外香味触。非三根取。应法处取。既法处中。无香等三。明知。后师为正之释意。婆沙论二说之中。以后师为正判。故若依论意各别之第二释意者。杂心正理两论意。同婆沙论。不正义说。可得意也。
  重难云。或一类香味触。能发多识。故名为共云释意。一种类香味触中。非容有义。实于一分发识。亦于余分发识。故为共境。眼于根无此义。故为不共释也。何云非别释哉。以之思次上犹如两人鼻舌身三。根各相着等之释意。约一香味触。非容有义。就鼻舌身三根正取。释共境相。可得意也。此释意约容有义。名为共境云事。文言为见哉。
  答。共境者。于一香味触。二根同取之义也。若于一种类中。各别香味触发识者。何可云共境哉。鼻舌身三种。正取境时。唯取一香味触故。全无义故。何释意。约容有义。名为共境(为言)。
  问。异生性。唯限无覆无记。有何故耶。
  进云。今论云。已离欲者。断善根者。于成就故(文)付之异生性。设虽通三性。已离欲者。成就善无覆无记。异生性。断善根者。可成就不善无覆无记。异生性。若尔。以今此故。何可成异生性。唯限无覆无记之义哉例如大地法心所及得四相等。虽通三性。已离欲者。断善根者。犹成就之如何。
  答。异生性。若通善染污者。已离欲染位。舍欲界染污。异生性不成就之。断善根位舍善。异生性可不成就。而未离欲染位。不断善根时。所成就。异生性。虽已离欲染位。断善根时。定无所舍。犹成就故。以今此故。或异生性。唯限无覆无记之义也。故光法师释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已离欲者。断善根者。犹成就故之论文云。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缘缚断故已离欲者犹成就故。明知。非染污。断善根者。犹成就故。明知非善(文)宝法师。泰法师释。随述此旨。正理论(六)婆沙论(四十五)文。同说此趣。其言虽繁。其意在之。但于大地法心所及得四相等例难者。此等诸法。有分舍故。已离欲染位。断善根时。善染污中随其所应。一类虽舍。一类成就。异生性者。世第一法。正现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时顿舍。无分舍义故。更不可以彼例此欤。
  问。异生性。若见所断者。可有何过耶。
  进云。今论云。苦法忍位。应是异生(文)付之异生性者。世第一法位舍之。设虽见所断。何可有应是异生过哉。是以。异生性。虽修所断。全无应是异生过如何。
  答。见所断者。唯染污法。自性断故。断对治无间道现在前位所断惑障。犹成就之。其时正断舍故。异生性若见所断者。苦法忍位。可成就彼性。故付应是异性过也。故光法师释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应是异生之论文云。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既成彼性。应是异生。尔时若成。即有一人名凡圣过。成圣法故名圣。成凡性故名凡。与理相违。故非见断(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若忍断者。必无间道。犹成或得。若忍断异生性。忍现起时。应成异生。则应圣者亦是异生(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者。苦法忍位。犹成就故。应是异生。如苦下十使。是见所断法。苦法忍位。犹成就(文)加之正理论(六)云。既不染法。非见所断。应忍所断。若忍所断。忍正起时。犹应成就。则应圣者。亦是异生(文)婆沙论(四十五)云。若异生性。是见所断。应此位中。未舍彼性。则具缚者。住苦法智忍时。应成就异生性。见所断法。具成就故。住此位者。应名圣者。亦名异生。便成杂乱。故异生性。非见所断(文)任此等定判。异生性。若见所断者。可有苦法忍位。应是异生过云事。可思之。但于异生性者。世第一法位舍之。设虽见所断。何可有应是异生过哉云难者。未得其意。见所断法。必自性断。自性断法。定断舍同时也。而乍许世第一法位。舍异生性。异生性可见所断之疑。岂不背性相之所定哉。次于异生性虽修所断。全无应是异生过云例难者。世第一法。正现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时顿舍三界异生性毕。至修道位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各于第九无间道时。证缘缚断无为故。异生性虽修道所断。前位已离。不成就故。无应是异生过也。缘缚断法。不必成就。非如自性断法。断对治无间道位。必与或得俱故。不可为相例难欤。
  寻云。世第一法。正现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时顿舍三界异生性云事。何处见哉。答。勘婆沙论第四十五卷文。或云。何故异生性。非见所断耶。答。见所断法皆染污。异生性不染污故。诸染污法。随部随品渐渐断之。得不成就。诸异生性。苦法智忍。一时顿舍。随地第九无间道力。一时顿断。故非染污。又世第一法正灭。苦法智忍正生。尔时舍三界异生性。得彼不成就性。非于尔时见所断法。而有舍故(文)或云。依如是义故。有问言。颇有法一时舍。九时断耶。答。有。谓异生性。一时舍者。谓苦法智忍生时。九时断者。谓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各于第九无间道时(文)世第一法正现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时顿舍三界异生性云事。此等定判。其旨分明欤。
  问。论文云。前及此色。定非见断(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今此前者。指不染污法及非六生法欤。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见断(文)付之依第二释意。披今论之文。上述不染污法。非六生法。非见所断之旨毕。下云前及此色。定非见断。文言无诤。今此前言。可指不染法非六生法(见)是以。宝法师释此文云。总结三种非见所断所以(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此三断法。非迷谛理亲发起。故不同见断(文)如何。
  答。见今论一段之文。上明异生性非见所断。委成不染污法。非见所断云旨毕。下云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色谓一切身语业等。邻之结释前及此色。定非见断。所以者何。非迷谛理亲发起故。故第二释意。今此前言。唯指次上文。所学非六生法。非迷谛理者。述彼非六生法。非见所断之故得意也。故见光法师第二释云。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见断。五识非迷谛理。色非见惑亲发起。故不染非见断。前已别解故(文)但于疑难之趣者。是光法师初释意也。宝法师。泰法师。即存此旨欤。自本二解释。其意各别也。何以初释意。难第二释哉。
  问。见所断惑中。可有别缘色声等境类哉。
  答。可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也。两方。若有此类者。光法师所引显宗论中。述非六生法。非见所断云。缘色等境。外门转故(文)而见所断惑。是内门转。可总缘境。何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哉。若依之尔者。披婆沙论(百三十九)说。见所断惑中。可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见)如何。答。见所断惑。是内门转。迷理起故。行相之所向。虽可总缘境。自亦可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也。故婆沙论(百三十九)中。明欲界三十六意近行缘界地相云。十八通缘欲色界系(文)今此十八者。喜忧舍色声触九意近行中。各有耽嗜依出离依差别故成十八也。而欲界耽嗜依喜忧舍色声触意近行缘色界系者。他界缘遍行随眼故。见所断惑中。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云事。炳然也。但于光法师所引显宗论。缘色等境。外门转故之文者。眼等五识。缘色等五境。外门转故。非见所断云许也。见所断惑。虽内门转。自亦有别缘色声等境之类。全非所遮欤。如彼品类足论(九)云。缘无所缘法。一切随眠随增。婆沙论(八)云。问。颇有于一蕴执我我所耶。答。有。见所断惑。有别缘类云事。亦分明也。更不可疑之。
  问。尊者法救意。眼见识见二义中。存何义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尊者法救眼识见(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勘法救所造论杂心论(一)文。云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惠。非和合。不见障色故。五事论(一)中。述若眼识见。诸识但以了别为相。非见为相。岂能见色。成见义破识见家。加之清凉大法师(演五十一)释法救论师耳闻非识(乃至)如闻既尔。见等亦述若尔。光法师解释。岂不背法救所造两论说哉。
  答。见婆沙论(十三)文云。谓或有执眼识见色。如尊者法救(文)宝法师释云。尊者法救眼识见(文)圆晖法师释云。谓尊者法救许眼识见(文)惠苑法师(刊定记二)释云。法救论师。识闻非耳。成实同此(文)若尔。光法师尊者法救眼识见之释。源依婆沙论说。诸师定判。随亦同之。既有依凭。何独疑之哉但于杂依五事两论文者。存识见义。法救者。释尊涅槃之后。四百年中出世。四种萨婆多之其一也。杂心论主法救者。任光法师余处(一)解释。至六百年以出来世(见)时代遥隔。彼此别人云事。必然也。所存义异。何可劬劳哉。五事论说。准可思之。次于清凉大师解释者。即述杂心论主法救义也。故演义钞(五十一)云。萨婆多宗。自有二义。一法救论师。耳闻非识。谓虽自分识依根方闻。然闻体是根。非是于识。如闻既尔。见等亦然。故杂心云。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惠非和合。不见障外色故(文)既引杂心论说。证眼见义。明知。法救论师立眼见义者。杂心论主法救云事。
  重难云。彼此法救。设虽别人。杂心论主法救意。定以四种萨婆多法救义。可为依凭。故杂心论云。此达摩多罗。以古昔达摩多罗为尊者(文)妙乐大师(疏记三末(释云。此达摩多罗。是杂心论主。婆沙有法救论师。是杂心论主所承。从师为名(文)任此等定判。杂心论主法救意。不可背四种萨婆多法救义哉。
  答。杂心论主法救意。以婆沙会四种萨婆多法救义。为依凭故。虽称尊者。自亦可有其义相替也。例如虽俱舍论自婆沙论出。俱舍论说违婆沙论正义家意其事非一。彼此前后。二人法救。所存义异。何可为痛哉。
  寻云。杂心论主法救。造五事论欤。答。勘元瑜法师(述文记八)解释云。然杂心论主达摩多罗所造五事毗婆沙中(文)如此释者。杂心论主法救。同造五事论欤。
  问。尊者妙音意。耳识相应惠闻声欤。答。彼师意云。耳识相应惠闻声也。两方。若耳识相应惠闻声者。光法师。所引五事论中。难眼识相应惠见色之义云。若与眼识。相应惠见。应许耳识相应惠闻。彼既非闻。此云何见(文)如此文者。彼师意。不云耳识相应惠闻声(见)若依之尔者。既云眼识相应惠见色。定知。耳识相应惠闻声云事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存耳识相应惠闻声也。故见婆沙论(十三)文云。或复有执眼识相应惠见色。如尊者妙音(文)光法师释云。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惠见(文)宝法师释云。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惠见(文)任此等定判。既云彼师意执。眼识相应见色。准知。耳识相应惠闻声云事。必然也。何况清凉大师(演秘抄五十一)述法救论师耳闻非识之义毕云。如闻既尔。见等亦然(文)见色闻声。其体可同之旨。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五事论文者。彼师意。虽存耳识相应惠闻声。法体本来惠。无闻相故。依自义意定置耳识相应惠非闻以之为例。难眼识相应惠见色云义也。故婆沙论(十三)中。难尊者妙音意。眼识相应惠见色云义云。若眼识相应惠见色者。耳识相应惠。亦应闻声。然惠无闻相。故不应理(文)准此婆沙论说。可会五事论文也。
  问。光法师答此颂何故但破识耶问。作四解释。尔者。初释意。今论中唯破识见家义欤。进云。光法师初释意。唯破识见家义释也。付之披今论文。寻能破相。云五识俱生惠。非见不度故。亦破眼识相应惠见义(见)何释唯破识见家义哉。
  答。见光法师解释始末。问如婆沙五事杂心论等。皆破识惠和合。此颂何故但破识耶。答之作四解释之中。初释意云。随作论者意乐破故。问难之旨。唯破识见家义释也。此释意云。披今论文。偈颂结眼见色同分。非彼能依识。传说不能观被障诸色故。长行随述颂意云。不尔。眼识定非能见。所以者何。传说不能观障色故。现见壁等所障诸色。则不能观。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专破识见家义。故任文相显。唯破识见家义(为言)但于五识俱生惠非见不度故之文者。五识俱生惠。是无分别。不能决度故。由无决度能之门。不名见云许也。不破眼识相应惠。无见色义故。初释意。以此文不见破眼识相应惠见义也。
  问。有覆无记眼识。与几心所相应耶。答。可与十九心所相应也。进云。光法师所引五事论(一)云。有覆无记眼识与十八种心所相应(文)付之有覆无记眼识者。初静虑贪烦恼相应眼识也。定可与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寻伺二。贪一种。十九心所相应
  若尔。与十八种心所相应云事。此中除何类哉。答。有覆无记眼识。可与十九心所相应也。其旨即如疑难之趣。故杂心论(二)中。述初静虑心品俱生云。爱慢疑俱生十九(文)而有覆无记眼识者。初静虑爱俱生眼识故。与十九心所相应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引五事论文者。有覆无记眼识相应聚中。贪烦恼。是独头起故。一聚中本。决定有之。余十八心所即随从末也。其随从末。随独头起本起故。且不论独头本。贪烦恼决定有之。就随从末。云与十八种心所相应也。
  重难云。见五事论(一)文云。不善眼识。与二十一心所所相应(文)此文。既举独头起本贪嗔随一。云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覆无记眼识。相应心所中。由独头起本。除贪烦恼云事。甚以难思如何。
  答。有覆无记眼识相应聚中。独头起本唯限贪。其义决定。理在绝言。故且除之。不善眼识相应聚中。独头起本。亘贪嗔二惑。其义不定故。举彼随一。云与二十一心所相应也。
  问。光法师意。不共无明相应惠不名见。故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其过尤重。过二烦恼(文)付之。设虽不共无明。势力强胜。何可过二烦恼力用哉。是以。见光法师余处(二十六)解释。述忍与疑得。即不名智。忍与疑得。俱名为见故云。疑有相应无明。助疑得有力能违忍。独头无明。无惑助忍。与彼得俱。可说名为见。若言亦有相应无明。今言助者。据别刹那(文)如此释者。不共无明。无相应无明助故。力用不及二烦恼。若尔者过二烦恼之释。岂非前后相违哉。
  答。不共无明。迟记愚痴。增盛法故。障推度之力用强胜。过余贪等随一并彼相应无明。二烦恼障推度之力用。故释不共无明相应惠。虽复唯为一惑损覆。其过尤重。过二烦恼也。勘婆沙论(九十五)文云。问。若尔。不共无明相应惠。应是见唯一烦恼相应起故。答。彼无明有二种。一见所断不共无明。覆障尤重。过二烦恼。二修所断。不共无明。与自力起缠垢相应。彼独立故。能覆损惠。如贪嗔等。故彼相应惠。如贪等相应。亦不名见(文)见杂心论(六)说云。疑爱恚慢无明相应惠非见。何以故。二使覆故。无明相应惠。虽无二使。一能损覆。非余烦恼。何以故。非观察方便故(文)。其过尤重。过二烦恼之释。源依此等论判欤。但于光法师余处解释者。疑烦恼是犹豫。不决增盛法故。障决断之力用强胜。过余贪等随一并彼相应无明二烦恼。障决之力用。如彼不共无明。障推度之力用强胜。过二烦恼。即疑一惑障决断之力用。与不共无明一惑。障推度之力用。彼此相望。其力齐等。而疑烦恼。有相应无明助故。障决断之力用。犹胜不共无明障推度之力用。故忍与疑得。俱忍不名智。忍与不共无明得。俱忍名为见。若言独头无明。亦有相应无明助者。今言助者。据别头起烦恼。同时有相应无明助论之。即如疑烦恼有相应无明助。名为助也(为言)。
  重难云。不共无明。无惑助故。忍与彼得。俱忍名为见者。不共无明相应惠。何不名见哉。答。相应心品。甚以亲近。为障碍之力用强胜故。不共无明相应惠。不名见。俱起得等。稍是疏远。为障碍之力用羸劣故。忍与不共无明得。俱忍名为见也。
  问。论文云。及诸余法。非见应知(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以何法为诸余法耶。进云。光法师释云。或可此文别简法界(文)付之依第二释意。见今论定判。上述眼根。及法界中五。染污见。世间正见。有学正见。无学正见。八种名见之旨毕。下云及诸余法。非见应知。文言无诤。简十六界全。法界少分非见也。何释别简法界哉。是以。泰法师释此文云。及诸余十六界全。法界少分。非见应知(文)如何。
  答。见今论文一段。上云眼全是见故。余耳等十六界。全非见云事既显。下述法界中身见等八种惠名见之旨毕云。准此所余染无染惠。于法界中。简所余染及无染惠非见毕。乘之。云及诸余法。非见应知。故第二释意。于法界中。亦简所余法非见得意也。故见光法师第二释云。或可此文别简法界。于法界中。准此前义所余染惠。所余无染惠。及诸余法界非见。应知。乘前解惠。有此文故(文)但于疑难之趣者。是光法师初释意也。泰法师即存此旨欤。自本二解释。其意各别也。何以初释意。难第二解哉。
  问。论中释见义。举决度及明利观照二义。尔者。宝法师意。对杂心论所说。观视。决定。坚受。深入四义。如何相摄之耶。进云。宝法师。今论决度。摄杂心论决定坚受二义。今论明利观照。摄杂心论深入观视二义释也(取意)付之今论决度者。推度之名。杂心论决定坚受者。无痴难舍之称也。何决度义。摄决定坚受二义哉。今论明利观照者。眼根名见故。杂心论观视深入者。心品作用也。宁明利观照义。摄观视深入二义哉。
  答。正见宝法师解释云。杂心有四义。一观视者。惠性故。二决定者。无痴故。三坚受者。难舍故。四深入者。洞境故。通八种见。皆具上四义。此论决度名见。略举二义。决是决定。度是自度。即坚受也。定中虽无计度有余义故。亦名见也。眼根虽无决定二义。而有明利观照二义。故亦名见。明利即义当杂心深入。观照即义当杂心观视(文)此释意云。今论决度。名见之中。决者决定义故。摄杂心论决定。决定者。决了无痴义故。度者推度义故。摄杂心论坚受。坚受者。坚牢难舍义故。今论明利观照。名见之中。明利者。明达义故。摄杂心论深入。深入者。猛利洞境义故。观照者。照境义故。摄杂心论观视。观视者。能见所缘义故(为言)若尔。以今论决度明利观照二义。摄杂心论观视决定坚受深入四义。其相能符顺。其疑何为难哉。但于今论明利观照者。眼根名见故。杂心论观视深入者。心品作用也。不可相摄云难者。今论中。且释眼根名见故。虽述以能别观照诸色。故亦名见。理实于惠。亦可有明利观照故名见之义也。故光法师释云。应知。此中见有二种。一者观照名见。所谓眼根。虽惠亦名观照。此中且以眼名观照(文)任此释。于惠既有明利观照之义。故杂心论深入观视二义。虽心品作用。今论明利观照之义摄之。全无所背也。
  问。宝法师引诸师异说。明眼见识见等相。尔者。依犊子部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又说犊子部心心所和合见(文)付之依宝法师解释。披婆沙论(十三)所说云。或复有执。一眼见色。如犊子部(文)犊子部意。存限见义(见)依之光法师释如犊子部。两眼互见。非俱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俱时见若尔。宝法师解释。依凭在何处哉。
  答。犊子部意存一眼并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义也。其中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色之边。同譬喻者义。故婆沙论中。别不出之。一眼色云事。异诸师义。故举此一方。云如犊子部也。故宝法师释于见色时。为一眼见。为二眼见之论文云。犊子部计。两眼互见。非同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同时见(文)宝法师解释前后述犊子部义。或云心心所和合见。或释两眼互见。一师定判。不可相违。故准两处释思之。犊子部存一眼并眼识同时心心所和合见义(见)若如此得意者。宝法师解释。不背婆沙论说。光法师释欤。
  重难云。犊子部意。一眼见色者。婆沙论说。既分明故。自本非所疑。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色云事。若无证据者。其义难成哉。
  答。见光法师解释云。若依经部中上座部。大同犊子部。故正理第七云。由此亦遮上座所说。彼作是言。二眼于境。别复起用。见则分明。或复一眼有闭坏时。一眼虽开。无相替代。彼所生识。唯依一门。速疾转故。见不明了(文)经部中上座计者。即当譬喻者义。譬喻者意。存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义。而以此义之大同犊子故。犊子部意。存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义欤。所被推知也。宝法师解释。若存此趣欤。
  弘长二年之秋八月十三日夜。于海住山草庵。回此愚推了。
  问。论中明识见家义云。毗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文)光法师。释此文作三解释。尔者。初释意。眼识所受文。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眼识所受。同文故来(文)付之尊者法救等意。存识见义。故引眼识所受之文。可证识见义。何释同文故来哉。
  答。见光法师初释云。识见家言。何但我作斯解。毗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说名所见。明知。眼名能见。眼识所受。同文故来。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文)今此释意。能叶论文。即披论文前后。深思引证旨趣。识见家意。会若尔。眼根识所依故。应名能识之难。述无如是失。世间同许眼识是见。由彼生时。说能见色。不言识色。为证眼根说名能见。不名能识。引毗婆沙中若眼所得。眼识所受说名所见之文。故若眼所得。说名所见之文。正是证据。眼识所受之言。同文故来见故。论中引此文了云。是故但说眼名能见。不名能识。结成眼名能见。不名能识之旨也。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之释。尤顺此文者欤。但于引眼识所受之文。可证识见义。何释同文故来哉云难者。眼识见义。本来所存故。上引契经。梵志当知。以眼为门。唯为见色之文证之也。今对眼见家。欲成眼名能见。不名能识。故若眼所得。说名所见之文。取为证据。眼识所受之言。同文故来(为言)初释意存此趣欤。
  问。论主意。眼见识见二师中。朋何义耶。
  进云。光法师释云。论主意朋识见(文)付之依光法师解释。披今论现文。偈颂结眼见色同分。非彼能依识。成眼见义。破识见家。长行举眼见二师异说。互述难答。未定邪正。光法师得何文理。释论主意。朋识见哉。
  答。披论文前后。寻论主所存。偈颂结传说不能观被障诸色故。长行随明颂意云。传说不能观障色故。现见壁等所障诸色。则不能观。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于眼见师难识见义之文。岂传说语。依之。正理论(六)云。然经主意。不忍彼因。故于颂中。标传说语(文)显宗论改颂云。眼见色同分。非识见因故。识类无别故。不观障色故(文)任此等定判。论主意不信眼见家。朋识见义云事。分明也。但于眼见色同分。非彼能依识之文者。眼见义。是有部正义。故偈颂文。赏玩此义。虽破识见家。论主以理为宗。非以婆沙评家为量。故长行中。成识见义朋之也。次于长行互述难答。未定邪正云难者。长行中。实举眼见识见二师异说。虽互述难答。不决判邪正。至其终文。成识见义云。无如是失。世间同许眼识是见。由彼生时。说能见色。不言识色。毗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是故但说眼名能见。不名能识。唯识现前。说能识色。譬如说日名能作昼(文)会通名能识之难。引毗婆沙论之证。论主意。不朋识见义者。何可会难引证哉。故光法师释。上来虽复明眼见识见两家异诤。看其文势。论主意。朋识见。尤顺今论一段之文也。

  重难云。披光法师解释。云或可以和合计。分同经部。论主意朋故。不别破论主意朋经部和合见义见。若尔。论主意。朋识见之释。岂非前后相违哉。
  答。眼见识见二义之中。论主意。虽且朋识见义。遂存经部根境识和合见义。故光法师一段。两处之释。全非前后相违也。
  重难云。见今论余处(三)文。述识见义云。有余师说。能导养身。非眼等用。是识增上。识了方能避于险难。受段食故。见色等用。亦非异识。故不共事。于眼等根。不可立为别增上用。故非由此眼等成根(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述昙无德建立根也。真谛云。经部(文)惠晖疏释其意同之。何况探玄记(二)云。成实识同(文)成实论师者。经部别师也。以闻思见其义可同。加之弘决(二本)中。释此观眼识能见之文云。此依经部附近少乘。故云识见(文)任此等定判。经部宗意。存识见义(见)若尔。论主意。实朋此义也。何云遂存经部根境识和合见义哉。
  答。见今论文。举眼见识见二家诤论了云。经部诸师。有作是说。如何共聚。[木*(木/且)]掣虚空。眼识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孰为能所。唯法因果。实无作用。为顺世情。假兴言说。眼名能见。识名能了。智者于中不应封着。如世尊说。方域言词。不应坚执。世俗名想。不应同求(文)经部宗意。眼根色境眼识和合。假名为见云事。此文炳然也。论主意。若不存此义者。何举眼见识见二家评论了。终出此义哉。故光法师答此论何故不具说三之问。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经部计。眼无实作用。说名为见。根境识三和合之时。假名眼见。非实眼见。又无实像色。论主意朋经部。不言眼见。不言像现(文)但于宝法师等解释者。识见家。是虽尊者法救并大众部等义。若经部末计中。亦有立此义之人欤。诸师定判。全非所痛。识见家。设虽何师何部义。眼见识见二义之中。论主意朋识见义。故见今论余处(三)文。偈颂结传说五于四。四根于二种。长行述毗婆沙师传说如此。眼见家义。置传说言。标不信旨。次云有余师说。能导养身。非眼等用。是识增上。举识见义。专依用之。故光法师论主意。朋识见之释。亦顺今论余处之文也。然而论主意。通存经部根境识和合见义云事。当卷论文并光法师释。尤明镜欤。
  寻云。光法师。以和合计。分同经部之释。其意如何。
  答。譬喻者意。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名见。经部宗意。眼根色境眼识和合名见。故今此二师义。其意实虽异。和合名见之边。彼此是同。故云分同欤。
  问。耳根可取离质声耶。答。可取离质声也。两方。若取离质声者。见光法师解释云。若依胜论外道。六根皆取至境(乃至)耳无光故。声来入耳。故先见击钟。后闻声故。彼计有离质声(文)若耳根取离质声者。岂不同胜论外道宗义哉。加之正理论(七)中。破有说耳能取于至境云义云。手才执铃。声顿息故。若声相续。来入耳中闻。然执铃时。现见一切铃声相息。都不可闻。不可息余。余亦随息。不闻余故。余亦不闻(文)如此文者。耳根不取离质声(见)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解释中。可有离质声(见)耳根既取不至境。何不取离质声哉。
  答。见光法师余处(一末)解释。引正理论此居口内名语亦业流出外时但名为语之文了云。又以此文。亦可证有离质声也(文)此释意云。在口内声。名依质声出口外声。名离质声(为言)而耳根既取出口外声。故取离质声云事。必然也。但于光法师解释者。胜论宗意云。声离本质。相续传生。来入耳中。至境闻之。故破之不许也。更非遮出口外离质声。不至境取之。何为相违。正理论文。准之可会。
  问。论中明极微相触不相触义。举四师异说。尔者。光法师。依婆沙论意。有几师说判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论(文)付之。依光法师定判。见婆沙论所说。唯举三师说。无有四师义。
  若尔。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之释。甚似难思如何。
  答。见今论文。问。又诸极微为相触不。答之举四师异说。所谓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不相触者。第一师也。又和合色许有分故。相触无失。由许此理。毗婆沙文义善成立。故彼问言。诸是触物。为是触为因故生。为非触为固故生。诸非触物。为问亦尔。彼就此理。为不定答。有时是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和合物正离散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是触。谓离散物正和合时。有时是触为因生于是触。谓和合物复和合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向游尘同类相续者。第二师也。尊者世友说。诸极微相触义。应住至后念者。第三师也。然大德说。一切极微不相触。但由无间假立触名者。第四师也。而勘婆沙论(百三十二)文。应作是说。极微互不相触者。即当今论第一师说。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诸极微。互相触者。彼应得住至后刹那者。即当今论第三师说。大德说言。实不相触。但于合集无间生中。随世俗谛假名相触者。即当今论第四师说。问。诸是触物。为是为因故生。为非触为因故生。诸非触物为非触为因故生。为是触为因故生。答。有时是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和合物。正离散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是触。谓离散物正和合时。有时是触为因生于是触。谓和合物。复和合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向游尘同类相续者。即当今论第二师说。若尔。婆沙论文。与今论说。前后虽相替。四说俱有之。故光法师释。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论。尤顺婆沙论说也。
  重难云。婆沙论。问诸是触物为是触为因故生等之文。乘大德法救义。被此问答也。何为别师义哉。答。今论第二师意。与大德法救说。其义势大同。故今论中。述第二师义。引婆沙论此问答文。婆沙论中。乘大德法救义。致此问答也。然而此问答趣。专顺今论第二师义。故准今论说。推婆沙论意。以此问答文。可为别师义得意也。光法师解释。若存此旨欤。
  重难云。今论第二师义。与大德法救说。其意若同者。何为别义哉。答。今论第二师意。与大德法救说。思其义势。大概虽同委云之者。第二师意云。和合聚色。有方分故。虽许相续。于诸极微。假不与相触名。大德法救意云。以实论之。极微最细。无方分故。虽不相触。但由无间。极相邻近。于极微上。假立相触名(为言)以之可为其差异欤。
  问。论文云。若异此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文)光法师释此文作四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一破前第三师(文)付之。披今论现文。寻第三师义。虽述尊者世友说。诸极微相触。即应住至后念。未云诸极微中间。可有空隙。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之文。何释破第三尊者世友义耶。
  答。见光法师初释云。此即初文。所以先破第三家。论主意。谓大德极微无间最相邻近。将世友说中间稍远故言。若异此大德说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不得前进相逼近耶。若各别住。中间有空。即不相碍。如何许为障碍有对(文)此释意云。按今论尊者世友说。诸极微相触。即应住至后念之文意。诸极微中间。可有空隙当。故光法师释此文。作二解释之中。第二释云。又解。未来极微散住。若言相触。如二极微。初念至现。中有空隙。才欲相触。便谢过去。若度此空。应至后念。以度一微。名一刹那。虽有空隙。不容一微。欲相触时。还至后念。若至后念。还应是常(文)准此释思之。彼师义意。诸极微中间。可有空隙之理。必然也。见伏若异此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许为有对之文。破世友义(为言)宝法师释此文云。亦是兼破第三师也。两师一同之释。定探彼师义意欤。
  问。论文云。若异此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文)光法师释此文作四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又解。此文破婆沙中异说(文)付之。见今论现文。明极微相触不相触义。有四师异说之中。述然大德说。一切极微。实不相触。但由无间。假立触名。此大德意。应可爱乐。论主意。许取第四大德法救义。难破前三师说。而尊者世友意。存诸极微。中间有空隙之旨。故破彼师义云。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也。何释破婆沙中异说哉。
  答。见光法师第二释云。又解。此文破婆沙中异说。不破世友。以世友解言无违故为婆沙异说中。有空隙故。今非彼(文)此释意云。婆沙论(百三十二)中。问。大种等聚中。有间隙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有间隙。宁不相离。间隙若无。可不成一。答之有二师异师之中。初师说云。有说此有间隙。空界于中。相杂住故(文)此说意。明许大种等聚中。有间隙故。今论若异此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许为有对之文。破婆沙论此师说也。今论云。尊者世友说。诸极微相触。即应住至后念。婆沙论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诸极微互相触者。彼应得住至后刹那。此两论中。述尊者世友义。不云诸极微中间有空隙。其言无是大德法救义。故不破世友解(为言)。
  问。经部宗意云。识可缘现在境耶。
  问。依身在初静虑人。以第三静虑天眼。可见上地色耶。答。若以色境望彼天眼。论自上下地者。以第三静虑天眼。不可见上地色也。进云。今论中云。见上地色也。
  付之。五依四静虑。自下地为境者。性相之所定也。以第三静虑天眼。何可见上地色哉。是以。依身在初静虑人。以第二静虑天眼。不见上地色。加之。依身在欲界人。以第三静虑天眼。无见上地色。相例可同如何。
  答。眼根色境。相望之时。以下地眼根。不见上地色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见今论文云。色识望眼。等下非上。下眼不能见上地色故(文)正理论云。色识望眼。等下非上。下地眼根串见粗色。于上细色。无见功能(文)显宗论(四)文。全亦同之。任此等论说。依身在初静虑人。以第三静虑天眼。不见上地色云事。炳然也。但于进释者。今论生初静虑(乃至)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自地色。或下上色如理应思之文也。此文意以色境望依身。论自上下地。故云见上地色也。故光法师释此文云。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自地色或下上色者。以色望身说自上下。谓身生初定。以三四定眼。见初定色名自。见欲界色名下。见二定已上色名上。若以色望眼。但有自下。不得言上。以下地眼。不见上色故(文)。
  问。下地耳根。可闻上地声耶。答。不闻上地声也。两方。若闻上地声者。上地声。是微细也。何可下地耳根闻之哉。是以。见今论文。述色识非上眼毕云。如眼耳亦然(云云)若下地耳根。闻上地声者。岂不背此文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下地耳根。可闻上地声(见)如何。
  答。耳根声境。相望之时。下地耳根。不闻上地声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见今论文云。广说耳界。应知如眼。谓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文)正理论(八)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任此等论说。下地耳根。不闻上地声云事。炳然也。但于婆沙论说者。彼论中。问。若生欲界。依初静虑。发天耳通。能闻上三静虑。诸天语表声不。答之有二师异说之中。举初师义云。有说不闻。以处违故。或微细故(文)故此师意。非今难趣。述第二师之有说。若极作意者。亦能闻。以是同地法故(文)以此师说。致今疑欤。若尔上三静虑。诸天语表声。由初静虑心发故。即初静虑所摄也。故依初静虑。所发天耳通。闻上静虑语表声。初静虑耳根。即闻初静虑声故。今非下地耳根。闻上地声也。
  问。眼识后起无覆无记分别意识。为唯限异熟生。为当可通威仪心耶。答。可通异熟威仪二心也。两方。若唯限异熟生者。无覆无记分别意识。种类非一准。何不通威仪心哉。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七十三)文云。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唯生自地。容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文)披正理论(八)说云。非生余地。能起余地无覆无记分别现在。此亦必定系属生故(文)婆沙正理两论之文既云系属生故。明知。唯限异熟生云事。依之。元瑜法师(述文记六)释正理论今文云。过去所见色分别者。唯异熟生无记。于余地不得起。故系属生。按此亦证缘过去分别。唯异熟生(文)如何。
  答。眼识后起无覆无记分别意识可通异熟威仪二心也。故见光法师余处解释。引疑难中。所令出婆沙正理两论之文了云。解云。婆沙正理意说。五识引起意识地中。三种分别。缘前过去五识所缘色等五境。夫生余地。起余地无覆无记。所谓变化心三识身及发业心。若化心唯缘现事。若三识性。非分别。又唯缘现。若发业心缘所发业。此等非是缘过去五识曾所缘境。分别意识。所以婆沙正理说。无记分别。唯自地能起不能起余地(文)此释意。偏简变化心三识身及发业心。故余无覆无记心。缘过去五识曾所缘境。皆可名分别意识(见)明知。通异熟威仪二心云事。何况婆沙抄(四末)中释无覆无记分别意识相。问。四无记中。何无记心。答。解通异熟威仪无记。通异熟威仪二心之旨。此释亦分明也。但于婆沙正理两论系属生故之文者。缘过去五识曾所缘境。无覆无记分别意识中。无他地现起之义故。云系属生故也。何由今此故。定唯限异熟生哉。次于元瑜法师解释者。非只不顺道理。亦背光法师定判。且不可依用之。
  问。眼识后起分别意识。可通第三生已后耶。答。可通第三生已后也。两方。若通第三生已后者。见正理论(八)文。依身在欲界。已离欲界贪。未离初定贪。不退法异生。以欲界及初静虑眼。见欲界色。后唯起欲界善及无覆无记分别意识。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后唯起欲界善分别意识(云云)若通第三生已后者。此不起欲界染污分别意识哉。婆沙论说。其意同之。依之辰旦人师(婆沙抄四末(释婆沙论文云。言此后者。约第二生。名为后也。不通第三生已后判。若依之尔者。婆沙论中。眼识后起分别意识。可通第三生已后(见)如何。
  答。眼识后起分别意识。可通第三生已后也。故正理论(八)云。非此中意唯说一生所起分别。若说一生。则生上地。应定无有下地分别。即此生中。彼三分别。无容得有现在前故。又上地分别。应唯善非无记。前已说因故。通说余生皆得具有(文)婆沙论(七十三)云。眼识后起分别意识。非唯一生。设经多生。缘所见色。亦得起故(文)若眼识后起分别意识。不通第三生已后者。宁可云设经多生哉。任光法师余处。依声明法。言三已去。方说为多之释。三已去事。置多言故也。重勘婆沙论第七十三卷一段之文。眼识后起分别意识。通第三生已后云事。其证虽多。且出一文者。彼论云。若诸异生生初静虑○即彼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即彼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三种。前二静虑二种。见初静虑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及第二静虑各二种。初静虑三种。见第二静虑色时。于彼色。起无覆无记眼识。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及初静虑各二种。第二静虑三种(文)此文既云依身在初静虑。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异生。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色后起○欲界善及染污无覆无记三种分别意识。见初静虑及第二静虑色。后起欲界善及染污二种分别意识。故眼识后起分别意识。通第三生已后云事必然也。其故依身在初静虑。已离初静虑染人。故不可有从初静虑。生欲界义。从已离染地。不下生者。性相之所定故也。若不生欲界者。亦不可起欲界分别意识故第三生已后生欲界时。可起欲界二种三种分别意识之理。勿论故也。但于正理论文者。依身在欲界。有入圣得果之义故。此生即可入圣得果之类。名不退法异生。故依身在欲界。已离欲界贪。未离初定贪。不退法异生。以欲界及初静虑眼。见欲界色。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后尽未来际。永不可起欲界染污分别意识也。故元瑜法师(述文记八)会此疑云。若欲令通多生者。应言不退。谓永不退。便成圣果(文)依身在初静虑无入圣得果之义。故婆沙论中。依身在初静虑。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异生。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及前二静虑色。后约第三生已后。起欲界分别意识云也。婆沙抄解释不辨此深旨。既背婆沙论文。全不可依用之。
  寻云。眼识后起分别意识。通第三生已后者。婆沙论中。犹有所见哉。答。重勘婆沙论第七十三卷文云。若诸异生生。初静虑○即彼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眼识分别。广说如前。见初静虑色时。于彼色。起二种眼识。所起分别。如前应知(文)于彼色起眼识分别。广说如前者。指上未离初静虑染见欲界色时。于彼色起二种眼识。除识除染污。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三种。初静虑二种之文。于彼色起二种眼识所起分别。如前应知者。指上此后于彼复起分别意识。欲界二种。初静虑三种之文。故依身在初静虑。已离初静虑染。未离第二静虑染异生。以初静虑眼。见欲界及初静虑色。后起欲界分别意识。见初静虑色。后亦起初静虑染污分别意识者。是皆第三生已后。可起之后。已离染地。不下生故。依身在初静虑。不退起烦恼故也。若尔。此等论文。眼识后起分别意识。通第三生已后云事甚分明也。

  弘长二年(壬戌)极月五日(申时)于海住山十轮院抄之了去后七月二十二日始清书之此穷冬天今日今时终结集之隙驷之影空驰虽送百余日之光阴拾萤之勤稍怠才记百余条之论议愚钝之至后学察之方今宗性官职自亚先师之古迹年齿已过列士之昔梦前途更期何事后年亦历几程五更枕上遁世之思频催一点灯下蛰居之志尤切依之去初秋天上旬九日忽辞西郊清凉寺之朝露早玩[元@長]原海住山之夜月以降愿乐所专虽可修大乘之观行妄执无晴犹记录少宗之问端哀哉悲哉不可不痛於戏捧此抄出意业奉资。春日大明神之法乐依此修学微功必遂上生兜率天之宿望现当二世之间并蒙权现冥助龙花三会之晓速悟唯心深理厌其往事寻访笠置当山今生经行处处之砌鉴其薰契济度二亲九族同法知识各各之辈殊别觉遍僧正之唱□也遂再会于逍遥生死之秋云实弘法师之告诀也结一缘于鸡足山之春风乃至有缘无缘利益等布自界他界回向普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年龄六十一夏腊四十九)

  (写本云)

  于时文明十七年(乙巳)二月上旬之比加修复奉书缝了心中志后学可哀之。
  三论末叶英宪(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