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俱舍论第八卷抄(下)

  问。论中明身异想异识住云。如人一分天(文)尔者。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欤。进云。今论云。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文)付之为叶今论文。披婆沙论说。或(百三十七)云一分天。谓欲界天。或(百七十三)述初识住唯欲界系故。但依未至定灭。任此等文。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之旨分明也。加之见品类足论(九)文云。初识住七智知。除烦灭道智(文)若一分天言通色界天者。初识住能智中。何可除类智哉。
  答。广披诸论说。寻第二识住相。品类足论(七)云。谓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劫初时是第二识住(文)婆沙论(百三十七)云。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彼初起。是第二识住(文)此等本论中。明第二识住。但取初静虑劫初起时。故初静虑除劫初起。后时可初识住云事自明也。故今论中。述初识住。云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道理尤可然也。正理论文。显宗论说。全亦同之。诸论一同之说。谁可疑之哉。但于婆沙论一分天。谓欲界天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一分天言。理通初定。以初定天一分初识住摄。一分第二识住摄。以不定故。是故不言。欲界六天。全初识住。以决定故。故彼论说。即彼论解第二识住。但取初定劫初起时。不取后时。故不相违(文)次于婆沙论初识住。唯欲界系故。但依未至定灭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又言初识住未至定灭者。据全分说。初定一分。以与第二识住合断。非全分故。故略不言(文)次于品类足论初识住七智知。除类灭道智之文者。光法师会之云品类足文。初识住。亦应言类智品。还据全说。不约小分(文)此等处处违文。光法师悉会通之。后学更不可致劬劳欤。
  问。论中明身异想一识住。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文)尔者。初静虑三天相望论身异义欤。
  答。当处相望论身异义也。两方。若三天相望论身异义者。第二静虑三天相望。其身可异。何云身一哉。是以。光法师述梵辅梵众当处相望身亦有异。初静虑中。当处相望。论身异义判。若依之尔者。论中明第二识住身异义云。大梵王身。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衣冠等事。一一皆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文)如此文者。初静虑三天相望论身异义(见)如何。
  答。于初静虑明身异义。当处相望。论其相也。故光法师释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之论文云。言身一者。无异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异。而言身一。当处相望。故正理二十二云。彼天中无有表业等为因所感差别身形。故言身一。即形显等。同处诸天相无别义(文)第二静虑名为身一。既是当处相望论之。准彼思之。于初静虑。名为身异。当处相望论之云事必然也。但于今论大梵王身其量高广等之文者。光法师会此文云。言身异者。梵王梵众其身各异故名身异。此文且以大梵对梵众。明身异梵辅梵众当处相望。身亦有异。故显宗十二云。言身异者。初静虑中。有表无表寻伺。多识为因感身。有差别故(文)。
  重难云。自本当处相望。论身一异者。设虽一往。何论中以大梵王。望梵众明身异义哉。是以。于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异天相望。假不论身一异哉。
  答。梵王梵众。王臣相杂。一处而住。故异天相望。旦论身异义也。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全无此义。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论身一异之义也。故惠晖法师释之。以梵辅与大梵同一地摄。臣主相依。胜劣有殊。故言身异。二定三定各别地。无背臣主。自地论之。即各不别也。
  问。论中答梵众何处曾见梵王问。举三师说。尔者。论主正义意。如何释之耶。进云。今论云。是故梵众即住自天忆念此生前所受事(文)付之披今论所引契经文云。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乃至起愿。如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于彼正起此心愿时。我等便生彼同分内(文)任此经文。梵众未下生前。曾见梵王。知其心愿见。是以。正理论中。述此义意云。复能了达众下生前。独有梵王。及心所愿(文)如何。
  答。正理论中。委明此义意云。应说梵众即住自天。曾见梵王。极光净没。初受生时。曾见彼故。谓诸梵众。初下生时。见大梵王威光赫烈。虽怀敬慕欲往亲承。威神所逼。未果前诣。于兹荏苒。还致多时。后励专诚。预近瞻仰到已皆作是念言。我等曾见。乃至广说。谓彼近见大梵王时。便能忆知先所见事。复能了达众下生前独有梵王。及心所愿(文)此文意。谓诸梵众从极光净天没。初生梵众天之时。见大梵王威光赫烈。虽怀敬慕欲往亲承。威神所逼。不果其志。遂经多时。后励专诚。亲近瞻仰之时。便能忆知初受生时。先所见事。契经中说曾见梵王了。后起宿住通了达梵众事。下生前大梵王独居。起当令诸有情生我同分内内心愿(为言)非谓在极光净天之时。曾见梵王了达心愿。故契经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乃至起愿之文。正理论复能了达众下生前。独有梵王及心所愿之说。全无相违也。
  重难云。见圆晖法师释云。谓大梵王。于劫初时独一而住。更无侍卫。遂发愿言。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时极光净天。见已悲愍。从彼处没。生为梵众(文)此释无争。在极光净天。曾见梵王。知其所愿(见)如何。
  答。诸梵众极光净天之时。见大梵王独一而住。知起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内内心愿更非所疑。今所论者。契经中云。梵众曾见梵王。知起此心愿者。指住自天见知之也(为言)故圆晖法师释。更无所背也。
  问。正理论中。明身一想异识住。解契经极光天中。有时诸天。同共集会。其身有异。光明并同文。举二师说尔者。第二师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正理论(二十二)有说梵众名极光天(文)付之。极光净天者。第二静虑天云事。经论通满之说。大小常途之谈也。何云梵众名极光净哉。
  答。以极光净天。名身一想异识住者。诸经诸论之说是同。大乘小乘之义无替。故正理论(二十二)云。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彼天中无有表业等所感差别身形。故言身一。即形显等。同处诸天相无别义(文)而契经云极光天中。其身有异之文。致相违故。会之有二说中。第二师有说。梵众名极光净天。有妙光明胜下天故(文)此师意云。既说其身有异。故当初静虑天。可非第二静虑极光净天。爰知。初静虑梵众天中。有妙光明。胜下欲界诸天光明。故且与极光净名(为言)。
  问。以识蕴可为七识住体耶。答。可为七识住体。付之识所乐住。名七识住。而以识望识之时。不可有乐住之义。何可以识蕴为七识住体哉。是以。今论中云四识住当知四蕴。任当知四蕴唯自地以识蕴不为四识住体(见)如何。
  答。今论中明七识住相云。谓彼所系五蕴四蕴如其所应。是名识住(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欲色所系五蕴为体。若无色所系四蕴为体。如其所应。有情数法。识于其中乐住着。故是名识住(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谓欲色界系五蕴为所住。三无色中四蕴为识所住。此中说识于处总乐住故。兼取识也。非如四识住唯四蕴也(文)正理论(二十二)云。谓彼所系五蕴四蕴。识于其中。未住着故(文)显宗论(十二)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论(百三十七)中。释初识住相。识住谓彼所系色受想行识(文)解无色界识住相云。识住者。谓彼所系。受想行识(文)。杂心论云。方便思惟空入。空正受故○说空处入。空处入。成就者。得成就彼地四蕴是名第五识住(文)任此等定判。以识蕴为七识住体云事。甚分明也。但于以识望识之时。不可有乐住之义之难者。于生处所摄异熟五蕴。不别分析。总生喜染之时。缘五蕴义边。名七识住。故识乐住识之义可有也。故光法师释虽有是说。而于生处所摄五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之论文云。于契经中。虽有此说。而于生处所摄五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缘识义边。名识食。缘五蕴义边。名七识住(文)次于以识住蕴不为四识住体之例难者。立七识住。由与识为因为果。展转相资。识随乐住之义前后念识相望之时。有此义故。以识立为七识住体。立四识住。由与识俱行亲近和合。能为助伴之义。以识望识无此义。故以识不为四住体也。故光法师解又法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识蕴不尔。故非识住论文。释四蕴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无识与识俱时而生。故识望识非是识住毕。引婆沙论(百七十七)云。谓若有法识所乘御。与识俱行。亲近和合。立四识住。识望于识。无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识住中。若法与识为因为果。展转相资。立七识住。识望于识。有如是事。是故立在七识住中(文)正理论(二十二)云。若法与识互为因果。识乐随转。立七识住。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能为助伴。立四识住。故所承师。咸作是说。由所化者禀性不同故。说七四识住差别(文)显宗论(十二)说。其意同也。
  问。论中述第四静虑不立识住云。谓诸异生求入无想(文)尔者。今此说。可为正义耶。
  答。可为正义也。两方。若为正义者。宝法师释此文云。准此论文。岂可第四静虑三天异生。皆悉爱慕无想异熟处耶。应非正义(文)如此释者。可不正义(见)若依之尔者。此义既叶道理。何可为不正义哉。
  答。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者。不限今论说。正理(二十二)显宗(十二)两论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论(百三十七)云。第四静虑。乐迁动故。识不安住。谓诸异生。或乐入无色。或乐入无想(文)杂心论(八)云。余第四禅。或求无色。或求净居。或求无想。故识不乐住(文)此等诸论之中。同述第四静虑异生。求入无想之旨。岂并为不正义哉。何况案道理。第四静虑外法异生。岂无求入无想之义哉。旁思此事。以今此谓诸异生求入无想之说。可为正义也。但于宝法师应非正义之释者。第四静虑内法异生。不可进乐无想异熟。故就彼类。且作一往释欤。
  问。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中。述上代师资相承说云。若处具有见修所断及无漏识。立识住名(文)此义意。会以有顶天例欲界人天应名识住之难。作二解释。尔者。初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正理论云。欲界无定。可就所依说有无漏。然有顶天是定地摄。应依自性说彼有无。由自性无。故非识住(文)付之于欲界中。虽无无漏识。有起无漏识之所依身。故立识住者。北洲有情。无起无漏识。不可立识住哉。
  答。北洲有情。不起无漏识。故于彼洲中虽无起无漏识之所依身。同是人趣摄故。以少从多。立为识住也。
  问。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中。述上代师资相承说云。若处具有见修所断及无漏识。立识住名(文)此义意。会以有顶天例欲界人天。应名识住之难。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正理论云。或非有顶补特伽罗。一所依中。具三种识。欲界善处。补特伽罗。一所依中。容具三识。故不应以有顶为例(文)付之。一所依身中。不具见修所断及无漏三种识。故于有顶天。不立识住者。于下三静虑。亦不可立识住。异生不具无漏识。圣者不具见所断识故也如何。
  答。此师意。若处具有见修所断及无漏识。立识住名之时。下三静虑。互有见修所断及无漏三种识。故可立识住之义。必然也。今就欲界无无漏识。难岂不欲界人及六天无无漏识。应非识住。若言能作无漏所依。则有顶天应名识住之时。答此难以欲界人天。望有顶天。明其差异。有顶天有情。一所依身中。都无具见修所断及无漏三种识之类。故不立识住。欲界人天有情。一所依身中。容有具此三种识之类。故立为识住也(为言)重意云。就其地中无无漏识之处。具此三种识之时。所依身有无沙汰。所出来也。下三静虑自本其处有此三种识。故不足为疑也。
  问。宝法师意。九有情居可经说耶。进云。宝法师释云。九有情居非经所说(文)付之七识住既是经说也。九有情居。何非经说哉。是以。见婆沙论(百三十七)文云。九有情居者。如契经说(文)若尔者。九有情居。非经所说之释。岂不违此文哉。
  答。披今论前后文。上明七识住。云契经中说。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述契经中说七识住毕。云如是分别七识住已。因兹复说九有情居。因契经中说七识住。
  论家加有顶无想二天有情为九有情居(见)下解四识住云前所引经说七识住。复有余经说四识住。亦显四识住余契经所说。明知。九有情居非契经说云事。加之。正理论(二十二)中。明七识住云此七生处。是识住体。若广分别。应随契经。述九有情居。云如是解释七识住已。因兹复辨九有情居。解四识住云因七识住已辨有情居。余契经中。复说四识住(文)显宗论(十二)文。全亦同之。此等论判。其意大同今论所说。故宝法师。九有情居非经所说。因释经中说七识住。故便释也之释。非无依凭欤。但于婆沙论九有情居者。如契经说之文者。宝法师定判。向今论文所释也。非谓契经中总不说九有情居。全无相违也。
  或人会婆沙论九有情居者如契经说之文云。契经中。虽不别说九有情居。七识住既契经说。故因七识住所释。出九有情居。亦云契经说欤。
  私难此义云。勘婆沙论(百三十九)说云。谓契经说四识住七识住九有情居(文)如此文者。契经中说。七识住外别说九有情居(见)。
  文永五年(戊辰)中冬一日(申时)于东大寺知足院草庵。勘大乘义章。第八云。九众生居。如经中说(文)存宝法师定判之日。会此解释。准前趣可思之。
  问。论中述立四识住云。识所依着。名识住故(文)尔者。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义可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此义者。与识同时受想二蕴。是极相邻近法也。何可有为所著义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立四识住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蕴。是识所依是识所著(文)如此释者。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义可有(见)如何。
  答。披今论余处(二十六)文。云俗智除自品。总缘一切法。心品现起之时。不缘同时相应法。故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义。全不可有也。但于光法师释者。由所依所著之义。总以色等四蕴。立四识住之时。所依之义。广亘同时色等四蕴。所著之义。狭限同时色行二蕴。故引合之。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蕴。是识所依是识所著也。非谓以与识同时受想二蕴为所著境也。
  问。立四识住。必由同时相望欤。答。必由同时相望也。两方。若必由同时相望者。光法师释由所依所著义。立四识住云。所著谓识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识起故(文)此释无争。立四识住。不必由同时相望(见)。若依之尔者。勘泰法师释。云四识住据同时相依住(文)如何。
  答。与识同时色等四蕴。与识亲近。和合由藉。能为助伴。立四识住故。必由同时相望云事。道理必然也。若通由前后相望者。何不以识立识住哉。故今论云。又法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识蕴不尔。故非识住(文)光法师解此文。释四蕴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无识与识俱时而生。故识望识非是识住了。引婆沙论(百三十七)谓若有法识所乘御。与识俱行。亲近和合。立四识住。识望于识。无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识住中之文。成立四识住。必由同时相望之旨。宝法师释此文云。明四种法必俱时也。识与识无俱时理。故非识住(文)泰法师释此文云。以此文证。四识住据同时相依住。七识住据前后相缘住也(文)加之。见正理论(三十二)一段之文。或云。现在色等。附近于识。与识俱生。名识随住。定无有识俱生。故不应言识随识住(文)或云。我所禀宗。作如是说。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识所乘御。如人船理。此法可说识住非余(文)或云。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能为助伴。立四识住(文)显宗论说。大亦同之。任此等定判。立四识住。必由同时相望之旨。甚分明也。但于光法师所著谓识所著境。通俱不俱之释者。立四识住。专虽由与识俱行。亲近和合之义。识所著境。与识为助伴。令引识起。通三世故。为显此义。云通俱不俱也。非谓立四识住通由异时相望欤。
  重难云。立四识住。必由同时相望云事。犹难思。勘正理论(二十七)文云。今谓世尊所说识住。唯色等四。不言识者。由但色等于三时中与续有识为助伴故。谓唯色等。与识俱生。过未亦能为识助伴。令续有识生死驰流。识则不尔。故非识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与俱生识。为所依依。已灭未生。但为识境。是故色蕴。于三时中。望续有识。能为助伴。现在受等。与识俱生。为俱有因。一分与识。同缘一境。有助伴用。已灭未生。但为识境。是故受等。亦于三时。望续有识。能为助伴(文)显宗论(十二)说。全亦同之。此文意。过未色等四蕴。与现在识为所缘境。故望现在识。名四识住(见)如何。
  答。此文意。述立四识住之门。色等四蕴。名为识住。识蕴不名识住之由。现在色蕴。与俱生识。为所依依。有助伴用。现在受等三蕴。与俱生识为俱有因。助伴用。过未色等四蕴。与现在识。为所缘境。有助伴用。故色等四蕴。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中。望续有识。能为助伴。过未识蕴。为现在识境。故望续有识。虽少有助伴用。二识不俱起。故于现在中。全无助伴用。故色等四蕴。立为识住。识蕴不立为识住也(为言)故正理论(二十二)次下文云。识虽过未。望续有识。少有助伴。而俱生中。全无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识。具二助能。识唯去来。故非识住(文)显宗论(十二)说。全亦同之。此等文意。非谓过未色等四蕴。望现在识。名四识住。何为立四识住。不必由同时相望云难哉。
  重难云。若尔。由何故过未色等四蕴。名四识住哉。
  答。过未色等四蕴。与现在色等四蕴。由种类同故。亦名四识住也。故正理论(二十二)云。自身色等。虽在未来。与识疏远。而于现在。与续有识。极相亲近。由种类同。亦名识住。如现在世异心无心两位。自身色行二蕴(文)显宗论(十二)说。全以同之。
  问入无相灭尽二定位。色行二蕴。可为识住体欤。答。可为识住体也。两方。若为识住体者二无心定位。识无现起。彼位色行二蕴。何可为识住体哉。若依之尔者。见光法师解释云。或无心时。现在二蕴。亦名识住(文)如何。
  答。入无想灭尽二定位。被障彼二定力。虽识不现起。若二定不现起者。识起可住。故彼位色行二蕴。同识住相故。可为识住体。故光法师释云。设起异地心。或无心时。现在二蕴。亦名识住。同识住相故。谓同分识。余缘阙故不生。非此不能生也(文)此释亦非无其依凭。正理论(二十二)云。谓如现起不同分心。及无心位。色行二蕴。虽非现在同分识依。而不失于二识住相。住彼相故。设于尔时。起同分识。定能为住。余缘碍故。识暂不生。非彼尔时无识住相(文)婆沙论(百三十七)云。问。生欲界。起色无色无漏心。现在前。现在二蕴。是识住不。答。应言是识住。问。无同分识。于中心住。云何名识住。答。得识住相故。谓同分识。余缘故不生。非此不能生。故亦名识住。如泉池侧置象马鱼师子等口。以为注道。水不行时。非此为障。水若行者。为作所依。虽水不行。亦名注道。彼亦如是(文)。
  问。今论意。由所依所著义。立四识住。尔者。正理论意。许此意欤。进云。正理论中。不许此义(见)付之今论中。由所依所著义。立四识住。既存深理趣。正理论意。何不许此义哉。何况。正理论意。由所依依义。立识住(见)与所依所著义。有何差异哉。
  答。今论意。由所依义立四识住者。识与色等四蕴。亲由藉义也。即以色等四蕴。为识所依之义。故正理论师破之。受等三蕴。心识可为所依。识以受等三蕴。不可为所依云也。故正理论(二十二)云。非于俱起受等蕴中有识所依。彼依识故住。若所依识不依彼。如何可说彼为识住(文)宝法师释此文云。若以所依义。释识住者。识不依彼受等法。故如何受等。是识住耶(文)由所著义。立四识住者。为识所缘之义也。即为识所缘境。令引识起之义故。正理论师破之。与识俱生。受等三蕴。非识所缘。由所著义。不可立四识住云也。故正理论(二十二)云。又非所缘。同一境故。俱生受等。非所取故(文)宝法师释此文云。二所缘义。以受等法。复非所缘。如此中破(文)正理论中。破今论说之趣颇虽委细。大概如此。但正理论意。由所依之义。立识住者。就初识住云尔也。所谓随色住者。色蕴之中。眼等五根为所依。色等五境。但为依。故合之云所依依也。故正理论(二十二)云。且眼等根。及俱色等。与俱生识为所依依(文)与今论所依义。其意遥别也。
  问。论文云。余契经言。于识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识住其中。识所乘御(文)尔者。唯缘识蕴生喜染义可有耶。进云。论文云。不别分析。总生喜染。无此义(见)付之。意识广缘总别诸境。可有唯缘识蕴别生喜染之义。何释不别分析总生喜染哉。
  答。契经中说。于识食中。有喜染故。识住识食中。又说七识住五蕴为体之意。于生处所摄异熟五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之时。缘识义边。名为识食。缘五蕴义边。
  名七识住也(为言)故光法师释虽有是说而于生处所摄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之论文。于契经中。虽有是说。而于生处所摄五蕴中。不别分析。总生喜染。缘识义边名识食。
  缘五蕴义边名七识住(文)但于意识广缘总别诸境。可有唯缘识蕴别生喜染之义之难者。且就契经中说识住识食中。并说七识住五蕴为体之废立。云不别分析。总生喜染也。总而云之。意识广缘总别诸境故。唯缘过未识蕴。别生喜染之义边。更非所遮。故疑难之趣。亦无相违也。
  重难云。论中非只述总生喜染。即亦简非独说识。光法师释此文云。非独说识别生喜染名为所住(文)任此定判。不可有唯缘识蕴别生喜染之义(见)如何。答。此文就契经说相。如此释也。理实云之。意识唯缘过未识蕴。别生喜染之类可有也。
  又寻云。意识唯缘过未识蕴。别生喜染之类。七识住中。可摄之耶。答。契经中明七识住。虽说意识总缘生处所摄异熟五蕴乐住之旨。尽理谈之。意识唯缘过未识蕴。别生喜染之类。七识住中。可摄之也。
  问。七识住中。可摄中有耶。答。不摄中有也。两方。若摄中有者。中有无有乐住之义。七识住中。不可摄之。若依之尔者。今论中以七识住。望四识住。作四句时。出四识住非七识住之句。云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中。除识余蕴。无举中有。若七识住中。不摄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举中有哉。
  答。今论中。明七识住相云。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说名识住(文)正理(二十二)显宗(十二)两论之说。全同今论文。加之婆沙论(百三十七)云。有说。若处识所乐住。立为识住(文)杂心论(八)云。若识于彼乐住。故说识住(文)中有是生方便。故诸有情。无心乐住。又至中有。速乐生有。心恒求出。故七识住中。不摄中有也。是以。光法师所引婆沙论(百三十七)中。以七识住。望九有情居。明相摄云九摄七。九有情居摄七识住判。而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文。既言生已名有情居。知有情居不摄中有。又诸中有。非久所居。故诸有情。不乐安住。又必应尔。由本论说。为显生处。立有情居。九有情居。不摄中有定。若七识住中。摄中有者。岂无七识住非九有情居之类哉。但于今论中出四识住非七识住之句。无举中有之难者。今论等中。于七识住四识住。不论中有摄不摄。故且就现文所举。七识住四识住体。作四句故。四识住非七识住之句中。不举中有也。是则非尽理之谈欤。
  重难云。光法师引婆沙论(百二十)四生自性。唯限异熟。亦通长养之二说了云。婆沙二说。前说为正。以四生五趣相摄中。云四生摄五趣。非五趣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若不尔者。应更说言不摄长养。若言五趣亦通长养。无斯过者。此救不然。婆沙正义。五趣体性。唯是异熟(文)若如此相摄之文者。非尽理之谈者。何以今此四生五趣相摄之文。为证据。四生自性。唯限异熟。不通长养之说。判为正哉。
  答。明五趣体。述有情非中有之旨者。诸论一同之说。实尽理之谈。故以今论所引施设足论。四生摄五趣。非五趣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云文为证据。四生自性。唯限异熟不通长养之说。判为正也。今论等中。释七识住四识住相。不论中有摄不摄。故以七识住望四识住作四句之文。非尽理之谈云也。
  问。四识住中。可摄中有耶。答。可摄中有也。两方。若摄中有者。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文。云既言生已名有情居故知有情居不摄中有。九有情居。不摄中有定。而婆沙论(百三十七)中。以四识住望九有情居。作四句时。出四识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云谓地狱傍生鬼界无想天所不摄广果色受想行。无举中有四蕴。光法师释。其意同之。若四识住中。摄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举中有哉。若依之尔者。今论中。述四识住当知四蕴唯自他。无简中有。以知。可摄之云事如何。
  答。今论中。明四识住相云谓随次第有漏四蕴。又此唯在自地非余。识所依著名识住故。由识所依所著之义。立四识住。而以中有四蕴。望识蕴之时。既有所依所著之义。故四识住中。尤可摄中有四蕴也。故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中。云又自地中。唯有情数。唯自相续。立为识住。非非情数他相续中识。随乐住如自相续。释四识住体。委悉简法之中。不出中有四蕴也。但于婆沙论中。出四识住非九有情居之句。无举中有四蕴之难者。婆沙论中。于四识住七识住九有情居不论中有摄不摄。故且就现文所举四识住九有情居体作四句。故四识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举中有四蕴也。是则非尽理之谈欤。
  重难云。婆沙论中。实于四识住七识住九有情居。不论中有摄不摄。故今会通之趣。且可许之。光法师引正理论说。述九有情居不摄中有之旨了。四识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何不举中有四蕴哉。
  答。光法师且任婆沙论文。以九有情居。望四识住。作四句故。四识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举中有四蕴也。
  寻云。见圆晖法师释。以七识住望四识住。作四句时。出四识住非七识住之句云。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以四蕴故。是四识住。恶趣等故。非七识住(文)如此释者。四识住非七识住之句中。举中有四蕴(见)如何。
  答。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者。移今论及有顶中除识余蕴之文故。可训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也。中有不可得意。论文无举中有。移之圆晖释。不可举中有故也。
  问。胎卵等四生人。俱可入圣耶。进云。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圣(文)付之。卵湿生类性。多愚痴也。何可入圣哉。是以。见婆沙论(百八十六)说。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谓胎生化生(文)若四生人。俱入圣者。正定聚宁不通卵湿二生哉。
  答。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圣。得圣无受卵湿二生以圣皆欣殊胜智见。卵湿生类。性多愚痴(文)显宗论(十二)说。全亦同之。婆沙论(百二十)云。四生有情。皆受生已。容得圣法。得圣法已。必更不受卵湿二生(文)任此等论判。四生之人。俱可入圣云事。甚分明也。但于卵湿生类。性多愚痴也之难者。卵湿二生。专是傍生类所受生故。性多愚痴者。从彼而说也。人趣之中。希受卵湿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聪慧。非愚痴故。可入圣也。故宝法师引正理论此四生人。皆可得圣等之文了云。今详人卵湿生。不多愚痴。作金轮王。及能得圣。此从多分(文)次于婆沙论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谓胎生化生之文者。入圣之后。不受卵湿二生。故云尔也。更非相违。
  问。宝法师意。卵生人可作轮王耶。进云。宝法师释云。作金轮王(文)付之见今论等文。不云卵生人作轮王。宝法师得何证据。释卵生人作金轮王哉。何况。今论余处(九)中。明入胎等知不知相。述及卵恒无知。卵生之者。入胎等三位。皆恒无正知定。而准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之理。轮王是入位正知人也。若许卵生人作金轮王者。何判及卵恒无知哉。
  答。宝法师引正理论(二十二)此四生人。皆可得圣。得圣无受卵湿二生。以圣皆欣殊胜智见。卵湿生类。性多愚痴之文了云。今详。人卵湿生。不多愚痴。作金轮王及能得圣。此从多分(文)卵生人作金轮王云事。此释甚分明也。凡案道理。卵湿二生。专是傍生类。所受生故。虽性多愚痴。人趣之中。希受卵湿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聪慧。非愚痴故。诸论之中。许入圣义。至作轮王。何可疑之哉。何况。曼驮多王。虽为湿生。作金轮王。卵生人作金轮王。准彼可知之。但于今论余处及卵恒无知之文者。就性多愚痴。傍生类所受卵生云尔也。非遮人趣所受卵生之中。有入胎正知之类欤。
  问。光法师意。鬼趣不受卵湿二生。故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之云。卵湿生类。性多愚痴鬼多黠慧。故非卵湿(文)付之。世罗邬波世罗。虽卵生证阿罗汉果。曼驮多王虽湿生。为金轮王。此等之类。其性非愚痴。何释卵湿生类。性多愚痴哉。
  答。卵湿二生等。是傍生类所受生故。性多愚痴也。鬼多黠惠非愚痴故。不受卵湿二生释。尤有其谓。恐非指疑欤。但于世罗邬波世罗。虽卵生证阿罗汉果。曼驮多王虽湿生。为金轮王云难者。人趣之中。希受卵湿二生。是非分事。故还聪慧非愚痴也。何等傍生类。性多愚痴。为疑难哉。
  问。正理论意。一具四大种所造色。必可为俱有因耶。答。不必为俱有因也。两方。若必为俱有因者。披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文云。毗婆沙师说。化生者。造色多故。死无遗形。大种多者。死非顿灭。即由此义可以证知一四大种生多造色(文)若许一具四大种。生多有对造色者。彼有对造色。不可为俱有因哉。若依之尔者。光法师余处(二十二)所引正理论中。述七支相望展转力生。同一果故。唯从一具四大种生。散此相违。故依异大。散无表七支相望。不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种所造(见)。爰知。一具四大种所造色。必可为俱有因云事如何。
  答。正理论意。一具四大种所造色。不必为俱有因也。光法师余处。别解脱戒。初后念无表。一具四大种所造云释意。由时别故。虽不为俱有因。其性无碍。不杀生戒等。同一种类无表故。一具四大种所造也。故光法师余处(十三)释之云。以无碍故。可言造多。由时别故。非互果故。非俱有因(文)正理论意。何不存此义哉何况。见正理论余处(三十五)文。云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谓欲界所系。初念无表。与能生大种。俱时而生。此大种生已能为一切未来自相续无表生因此与初刹那无表。俱灭已第二念等无表生时。一切皆是前过去大所造此过大种为后后念无表所依。能引发故。专顺别解脱戒初后念无表。一具四大种所造云释。故宝法师余处(十三)引此文了云。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无表大种。能为一切未来自相续无表色生因。无表生因即是造义(文)故正理论意。一具四大种所造无表色中。有不为俱有因之类云事炳然也。但于光法师余处所引正理论七支相望。展转力生。同一果故等之文者。定生无表。虽七支各别。同一果法。为俱有因。故一具四大种所造也。散无表非只七支各别。不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种所造(为言)全不遮不杀生戒等。同一种类无表。虽不为俱有因。一具四大种所造欤。抑于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一四大种。生多造色之文者。且述婆沙论不正义意也。以实云之。正理论意。不存此义欤。
  重难云。光法师引正理论此文云正理论虽作此说。非婆沙正义。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引合婆沙一段之文毕云。婆沙评家。既取前师一四大种。但造一色。故知。造色多者。死无遗形。是不正义(文)宝法师引正理婆沙两论之文了云。今详。正理不以婆沙评家为正。若作俱舍师破。汝难此释。违婆沙正义也(文)任此等解释。正理论意。存一具四大种造多有对色之义(见)如何。
  答。一具四大种造多有对色者。所造有对色。何不为俱有因哉。若许为俱有因者。便可违对法宗义。故虽正理论意。实不可许此义也。但于光宝两师之释者。且就正理论现文云尔欤(已上相承义也)。
  问。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中。判四生多少。举二师异说。尔者。初师意。如何释之耶。
  进云。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云。有说。湿生现见多故(文)付之五趣之中。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是化生也。于四生内。论其多少之时。尤可云化生多也。是以。披今论文云。于四生内。何者最多。唯化生(文)婆娑论(百二十)中。述评家义云。如是说者。化生最广(文)此等之说。既叶道理。湿生最多之师义。岂不背文理哉。
  答。见光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二)初师说云。有说湿生现见多故。设有肉等聚。广无边下越三轮。上过五净。容遍其量。顿变为虫。是故湿生多余三种(文)。此师意。就四生本有。论其多少之时。以肉聚无边顿变为虫之义。且云湿生多也。若合中有云之者。此师意。可云化生多。本有湿生之者。中有化生故也。若尔。与今论说。并婆娑论评家义。遂无相违欤。故宝法师会正理论二说云。今评。若通中有。即化生多。若说本有。即湿生多。两说无违(文)。
  问。大众部意。可许中有耶。答。本宗末计。其义相替欤。两方。若许中有者。光法师释有余部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故无中有之论文云。准宗轮论。大众部等说无中有(文)宝法师。圆晖法师。解此文同大众部等计之旨。明知。大众部意。不许中有云事。
  若依之尔者。光法师释有说趣体亦通善染之论文云。大众部等说(文)而论中难此义云。若尔。中有亦应是趣。有说意。通此难云。不尔趣义不相应故。趣谓所往。不可说中有是所往。即于死处。而受生故(文)准此难答思之。大众部意可许中有(见)如何。
  答。于大众部中。本末宗义。其意相替欤。若就本宗同义云之者。不可许中有。故宗轮论中。明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云都无中有(文)慈恩大师释此文云。设远时处。死此生彼。既无中间。隔前灭。后即生故。今不说别有中有(文)故光宝圆晖等诸师。当卷之内处处之中。数述大众部等说无中有之旨。最叶宗轮论说也。若就末宗异义论之者。可有许中有之义。故宗轮论中。举此四部末宗异义*了云。诸如是等。末宗所执。展转差别。有无量门(文)末宗中有无量异义(见)其异义中。岂无许中有之类哉。故淄洲大师破要集大众等四部。都无中有释云。其大众等论文。不说定无中有。而云菩萨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于中有。故要集说。无其准定(文)准此解释。推今论说云趣谓所往。不可说言中有是所往。即于死处。而受生故。依末宗义。致此会通欤。若尔。当卷上下之文。述大众部本末宗义。故非相违也。
  问。上座部意。可许中有耶。答。本宗末计其义相替也。两方。若许中有者。泰法师释有余部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故无中有之论文云。有余上座部师等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故无中有(文)。此释无诤。上座部意。不许中有(见)若依之尔者。宗轮论中。述本上座部。本宗同义。举谓诸菩萨。犹是异生等八义毕云。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文)而有部意。既谈中有。同彼上座部。岂不许中有哉。
  答。慈恩大师释唯识论(七)有义生时。亦有转识。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之文云。上座部勘有无中有无何得说言中有必起润生烦恼耶。本计无中有。末计有故(文)而遍觉三藏。普遇诸部之学者。研其宗义。慈恩大师亲入三藏之门室。禀其相传。解释之所定。谁不为指南哉。定知。泰法师述上座部意。不许中有之旨。就彼部本计。云尔也。但于宗轮论。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之文者。聊简彼论一段之文。上明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云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了。下判末宗异义其类无边。其末宗异义。无边之中。定可有不许中有之义。而次下文举。雪山部本宗同义八义之外。同说一切有部本末宗义故□□□□□中。末宗不许中有之义哉。故宗轮论文。全无相违也(此事为法相宗论义可见彼抄也)。
  寻云。有部之中。有不许中有之义云事。有正所见哉。答。
  问。论主意。可存像色实有义耶。进云。今论云像实有不成。不存像色实有之义也付之。像色是眼根所见。眼识所缘也。何非实有哉。若非实有者。五识岂缘非现量法哉。若亦像色非实有故。还见本质色者。本质色非眼根所对。眼识所缘。如何可还见之哉。
  答。见今论文。本颂结像实有不成。长行以镜像同处。二像同处。影光同处。近远别见之四故。破像色实有之义也。所谓云于一处镜色及像。并见现前。二色不应同处并。有依异大故者。第一约镜像同处破之。又陕水上。两岸色形。同处一时。俱现二像。居两岸者。互见分明。曾无一处并见二色。不应谓此二色俱生者。第二约二像同处破之。又影与光。未尝同处。然曾见镜悬置影中。光像显然。现于镜面。不应于此谓二并生者。第三约影光同处破之。或言一处无二并者。镜面月像。谓之为二。近远别见。如观井水。若有并生。如何别见者。第四约近远别见破之也以此四故。破实有像色体。依镜等缘。从本质生云义了。结成故知。诸像于理实无。论主意。不存像色实有之义云事。甚分明也。故光法师释云。于此颂中。既破像实明知。论主以经部义破。虽复意破异部无中有。亦兼显说一切有部像色非实(文)泰法师释云。今论主依大乘及经部破。二色不应同处并有。依异大因。故果色不并有。但有镜色。无像色也(文)但于像色是眼根所见。眼识所缘也云难者。眼根正所见。眼识正所缘。是本质色。非像色故。不可违眼识缘现量境之理。故今论中述经部义。云然诸因缘。和合势力。令如是见。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可思议。此文意云。本质镜等。因缘和合之势力故。虽谓有像色现令如是见。像色是非有。似有现故。非实见之。实见之时。还见本质。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思议故。虽向像色。还见本量也(为言)。
  问。有宗意。可存像色实有义耶。进云。显宗论。像既可见。故知实有(文)付之由本质镜等。同缘和合势力。于镜面等。非有似有。像色现也。何云实有色哉。若云像色实有者。论主所付。镜像同处。二像同处。影光同处。近远别见之四难。如何可会之哉。何况。见正理论余处(三十四)文。述故像定应唯显为体。像色唯显色摄。非形色摄定。若像色实有者。宁非形色摄哉。加之。勘宝法师余处(一末)解释云。像色非二十种摄(文)既非二十种色摄。知假立色云事如何。
  答。像色是眼根所见。眼识所缘。现量境界。故有宗意。存实有色也。故显宗论(十三)中。问复如何知像体实有。答之云。由像不越实有相故。谓若不越眼等识境。皆是实有。后当成立。像既可见。故知实有。又像有时而可得故。此若无者。应一切时定不可得。或时常可得。若谓有时可不可得由所得缘合不合者。是则应如余有为法于缘合位。实有义成。又像能遮余色生故谓像能碍余像色生。于自所居。障余生故。又无分别识所缘故。谓五识身所缘境界。实有极成。然像既通眼识所得。故知实有。若法随具如前相者。当知。彼法实有极成。此像既然。故知实有(文)婆沙论中。问水镜等中所有影像。为是实有。非实有耶。答之云。阿毗达磨诸论师言。此是实有。是眼所见。眼识所缘。色处摄故。如是缘水镜等。及人面等。有影像生。非不实有。所生影像。能为所缘。生觉念故(文)任此等文理。有宗意。存像色实有之义云事。甚分明也。但于论主所付之四难者。显宗论(十三)中。一一会之。先会镜像同处之难云。此非定因。同处壁光俱可取故。虽壁光色异大为依。而于一时同处可取。不可亦拨在壁光无。由此例知。镜像俱有。故彼所说。非遣像因(文)此文意云。虽壁与光色。异大种为依。于一时中。同处可取。俱实有也。虽镜与像色。同处俱有。不可云像色是非实有。(为言)又云。又镜像色。俱有对故。必不同处。如何乃说一处镜像并见现前。若言处异不可得者。如壁光色处。虽不同而可同取。谓彼像色。极清妙故。不能掩蔽所余诸色。由镜与像最极相邻。起增上慢。谓同处取。如云母等与所隔色。若极相邻。便谓同处。又如光壁虽处有殊。以极相邻谓为同处(文)此文意云。镜与像色。俱有对法故。必非同处。而像色极清妙。不能掩蔽所余诸色。故镜与像色。极相邻近。使谓同处。实非同处(为言)次会二像同处之难云。此亦非是证。像无因缘和合差别如是见故。谓一水上。非一像生。清妙处邻。不相掩蔽。见缘合者。则能见之。若阙见缘。则不能见。若都无像。所见是何。应同余处都无见理。如于一处筹画为文。向光背光。有见不见。岂不同见。则无有体(文)此文意云。水上像色。极清妙故。虽处邻近。不相掩蔽。见缘合者。同时能见之。不见缘合。则不能见之。极邻近故。谓为同处。实非同处(为言)次会影光同处之难云。此亦非理。非所许故。谓悬二镜。置影光中。所现二像。非实光影。如色彼触不可得故。若尔。明了所见是何。谓随壁等光影二质。于二镜面。有不相违光影像起。非光影色。如有情像体非有情。故光影像。体非光影。虽同处现。而不相违(文)此文意云。镜中所现。光影二像。非实光影。故虽同处现。而不相违(为言)次会近远别见之难云。亦非证因。二像生故所以者何。空界。月像。同依镜等。而发生故。谓空界色。与彼月轮。次第安布。近远差别。是见依像处差别因。空界与月轮。于镜等上。各能生像。由所生像与质相同故。见与依处似差别(文)此文意云。空界色与月轮。同于镜色。现影像时。彼所现影像。与本质相同故。本质远者。影像远见。本质近者。影像近见也(为言)彼论颂中。云由谓如是得遮上二难。云非光二像生遮下二难也。正理论等。述其意虽同之。彼论文广。显宗论说约故。抄之略彼也。次于正理论余处。故像定应唯显为体之文者。眼根所见故。可显色摄。触不能了。非形色摄也。次于宝法师余处。像色非二十种摄之释者。二十种色者。就本质色论之。故云尔也。设虽非二十种色摄。何定非实有色哉。如彼空一显色。非二十种色摄。是实有色也。
  重难云。勘宝法师余处释云。或即彼本色摄。青等像即入青等摄。不可将其本色难于像色。障光生等。释影色故。形显分者。差别说像色。即是显收。若从本质。亦通形摄。此明像故。不可以本形为难(文)如此释者。像色可通形色摄(见)岂不违正理论说哉。
  答。若以影像色。从本质色者。可二十种色摄。即可云显色显像显色摄。形色影像形色摄也。宝法师若从本质。亦通形摄之释。述此意也。若本质色。与影像色。别说之时。亦影像色。是显色摄。非形色摄。故不可违正理论说。故宝法师余处释云。正理有文。言显色者。像本别说(文)。
  问。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欤。答。通感三品异熟果也。两方。若通感三品异熟果者。上三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如次感三品异熟果。无有通感之义。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准例可同。何况。披光法师解释云。或造上品因。生大梵处。或造中品因。生梵辅处。或造下品因。生梵众处(文)宝法师所引正理论(二十一)中云。即梵辅天上品系业。招大梵果(文)任此等定判。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如次感三品异熟果。不许通感之义(见)若依之尔者。勘婆沙论说。述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之旨如何。
  答。初静虑善业。感无别异异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也。故婆沙论(二十)云。复次有三品善引初静虑无别异众同分业。随由一品生初静虑。既生彼已。随其所应。受彼三品无别异善法异熟果(文)。今论余处(二十八)中。明中间静虑云。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文)光法师释此文云。若多修习。为大梵王。不多修习。便为梵辅。同一处故(文)泰法师释此文云。此定能招大梵王果。多修习者。为大梵王。若不多修。便为梵辅(文)此等释意。初静虑上品善业。感梵辅天异熟果(见)。故初静虑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云事必然也。但于上三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如次感三品异熟果。无有通感之义云例难者。上三静虑善业。感有别异异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业。如次感三品异熟果。全无通感之义也。故婆沙论(二十)中问答此事云。问。何故初静虑三品善业。受无别异异熟果。上三静虑三品善业。受有别异异熟果耶。答。初静虑中。有众有主。杂乱而住。上三静虑无此事。故有余师说。初静虑中。有寻有伺。有诸识身。及起自他身语表业。上三静虑无此事故(文)。此文意显也。次于光法师解释者。以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一相配释三品异熟果也。理实论之。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可云也。宝法师所引正理论文。准之可会欤。
  重寻云。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者。通引满二果欤。
  答。可通引满二果也。故见婆沙论(二十)文。云有三品善引初静虑无别异众同分业。随由一品生初静虑者。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引业中。由随一引业。生初静虑三天中何天受彼引果(为言)故引业感无别异异熟果之旨分明也。下云既生彼已。随其所应。受彼三品无别异善法异熟果者。由上中下三品中随一引业。生初静虑三天中何天已。并受三品何果云也。故初静虑上中下三品善业。通感三品异熟果者。通引满二果论之也。
  问。今论所引嗢柁南伽他中云。总集众圣贤。四静虑各十(文)尔者。光法师意。今此十贤圣中。可举现般圣者耶。进云。光法师意。举现般圣者也。付之。现般圣者之依身在欲界。不可云四静虑摄。又得八禅定。由何可分地地不同哉。是以。宝法师意。今此十贤圣中。不举现般圣者如何。
  答。光法师意。于四静虑十贤圣中。举现般圣者。实虽难思。且推其意云。已离欲染。未离初静虑染。证不还果之人。生初静虑。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生初静虑之时。随其所应。可云初静虑摄。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圣者也。准而思之。现身容般涅槃之者。已离欲染。未离初静虑染位。可云初静虑摄现般圣者也。乃至第四静虑。亦以如此。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证不还果之人。生第四静虑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至第四静虑之时。随其所应。可云第四静虑摄。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圣者也。准而思之。现身容般涅槃之者。已离第三静虑染。未离第四静虑染位。可云第四静虑摄。现般圣者也。故现般圣者。虽依身在欲界又得八禅定。随证不还果之时。离染不同可云初静虑摄(乃至)第四静虑摄也。光法师释。其趣在之。泰法师。圆晖法师释。其旨同欤。但于宝法师释者。彼云生上界者。圣有八人。谓七善士趣。及阿罗汉。就其依身。论四静虑摄之义。故不举现般圣者也。是则光宝两师定判。其意各别也。
  问。今论所引嗢柁南伽陀中云。总集众圣贤。四静虑各十(文)尔者。光法师意。今此十贤圣中。可举阿罗汉果圣者耶。进云。光法师意。不举阿罗汉果圣者也。付之。阿罗汉者。是圣者极果也。十贤圣中。何不举之哉。是以宝法师意。今此十贤圣中。举阿罗汉果圣者如何。
  答。光法师意。于四静虑。各有十贤圣者。贤圣之中。得彼地定。未离彼地染人。云彼地摄贤圣也。而阿罗汉果圣者之中。无未离彼地染之义。故不取之也。泰法师。圆晖法师释。今此十贤圣中。不举阿罗汉果圣者。其意同之欤。但于宝法师释者。彼云生上界者。圣有八人。谓七善士趣。及阿罗汉。就其依身论之。故生初静虑。证阿罗汉果。云初静虑摄。乃至生第四静虑。证阿罗汉果。云第四静虑摄也。是则光宝两师定判。其意各别欤。
  问。光法师依宗轮论意。经部出世时代。如何释之耶。进云。光法师释云。异部宗轮论意云。佛灭后○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中。复流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文)付之。婆沙论(二)中。释发智论。有作是说。若五根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之文云。或说。此是经部所说。谓经部师亦为遮遣分别论者。如前所执故作是言。世第一法。五根为性。非唯尔所(文)而见光法师余处(一)解释云。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文)若尔。三百年中所造发智论。已载经部师说。明知。经部宗出世。非第四百年初云事如何。
  答。定诸部出世之时代。专可任宗轮论说。而披宗轮论文云。佛薄伽梵。般涅槃后○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文)光法师所引之文。既无背本说。谁可疑之哉。何况。宝法师释云。佛涅槃后。一百年为初。四百年为后。本末分成二十部。广如宗轮论说(文)述四百年为后。宁非指经部宗出世哉。但于婆沙论。或说。此是经部所说等之文者。如来般涅槃后。至第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之时。经部宗虽未出世。至第四百年初。经部宗出世为遮遣分别论者。信等五根。唯是无漏。一切异生。悉不成就之执故。说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为性之旨。相当发智论有作是说之义。故四百年中。五百阿罗汉。造婆沙论之日。指发智论今说。云经部所说也。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之时。非经部宗已出世欤。
  又愚案云。三百年末。经部宗义。渐出世欤。故见嘉祥大师处处之释。或云佛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十五日结集三藏。界内有千人名上座部。界外万余人。名大众部。尔时但有二部名字。以执义未异故。至一百十六年分为二部。乃至三百年有二十部(文)或云。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说经部。谓五阴从此世度至后世。得治道乃灭亦名说经部。谓唯经藏为正。余二皆成经耳(文)任此等解释。三百年末。所造发智论中。载经部师说。全非相违欤。但于宗轮论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之文者。就经部宗义具调云尔欤。
  又愚案云。至四百年中。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欤。故见嘉祥大师处处之释。或云佛灭后三百五十年。迦旃延解佛毗昙。作八犍度(文)或云三者佛灭度后三百余年。有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姓迦旃延。造八犍度。凡二十卷。传来此土(文)准此定判。发智论中。载四百年初出世经部师说。更无所背欤。但于光法师余处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之释者。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始发智论故云尔欤。
  虽有此等愚推之旨。初答之趣。是相承义也可存之。
  (写本云)
  文永六年(己巳)正月九日(午时)于东大寺知足院草庵抄之毕去春三月五日始此卷抄今年青阳初月终其微功问端虽为六十三条光阴徒移三百个日懈怠之至悲而有余但去年中春暮春之候被召。后鸟羽。后白川两院圣忌御八讲同五月上旬下旬之比参勤。仙洞禁阙两最胜讲证义之间此勤暂虽中绝其志今已遂之以仰春日权现之冥助以凭弥勒慈尊之引摄殊别宗专法师离苦得脱祈愿不空迁生处于鹅王九品之莲宿缘无朽契再会于龙花三会之月乃至法界众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法印权大僧都宗性
  (年龄六十八夏腊五十六)

  弘治二年(丙辰)五月五日为来三十讲当处条八幡宫十日每月讲用意写置之
  一交毕。
  兴定(处命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