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九末之一)

  (初纸右)显扬十六说与此同(文)。显扬十六(四右)颂曰。三自性应知。初遍计所执。次依他起性。最后圆成实。三无性应知。不离三自性。由相无生。及胜义无性。长行释曰。当知无性不离自性。是故先说三自性义。如是即显三种无性密意故说。三自性乃至广说。
  (初纸右)即是从初(至)前初分也(文)。次下(六左)曰。上来二十五行颂。有二二别判。一云。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一云。二十五行颂中。初之一颂半。略明能变识相。第二余二十三颂半。广明能变相。释诸防难讫。自下五颂。明唯识所入之位(文)今谓。初二是相性位科之意。后二是初中后科之意。一本疏(二十九右)云。且一三云。前二十四颂宗明识相。即是依他。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即圆成实。后之五颂。明唯识位。即十三住。又云。第二三云。此三十颂。分初中后。初一颂半略标。离心无别我法。以彰论旨。辨唯识相。次有二十三行颂半。广明唯识若相若性。释诸妨难。后之五颂。明唯识行位。大意同前(文)今谓。总成广前上文。约相性而解。总成广等。就初中后之意而言。约境行等已下。此明境行果科之意也。
  (二纸右)今之后三(至)三胜义无性(文)。义灯七本(初右)云。解此前后略为三释。一云。无性先陈。三性后说。今释外难。即指论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经中后时解脱三种无性。虽前总说诸法无性。不为显说三种无性。后方分别所说无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后说。非三性后方说无性。如第一卷释外难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论主为答所说我法皆依识变。不是先说唯识后说我法。此解亦顺深密三时。问。既三性后陈无性先说。何故此论及深密等先明三性。答。欲显无性必依三性。是故先举。何以故。为能遍计必依所计方起妄执。所以先举。问。若尔何故深密经中先说三性。答。彼为德本菩萨先问于何齐何立善巧菩萨。世尊为答于此三性齐此三性施设善巧。非始问答所说三性。如百法论问答一切法及以无我非先不说。又深密经中胜义生菩萨。不牒前说三性为问。但举世尊先说诸蕴谛等善巧。何故复立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明不是前先说三性。今外举经难此前说故。论主答不违彼教。后说无性。一云。前后经说三性无性故。今论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论前。及依经前说三自性。观生意乐密意趣故。后立无性。今此为会显不相违。问。何故先说三种自性后说无性。答。顺机欲故。欲显无性依三性故。故显扬十六云。当知无性不离自性。是故先说三自性义。问。若尔何故说三性教为第三时应第二时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经非前后故。答。经辨三时非约前后。但以类相从。有为第一。空为第二。俱为第三。以三自性于遍计是空。余二是有故当第三。又据渐悟一类菩萨说此三时。非望顿悟。若尔何故先说了义后陈不了。答。花严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于大乘教。顿悟先熟故先三性。渐悟后成后说无性。若尔复违法花等教。以为渐悟第二说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为渐悟故后时说空。答。约顿渐二性。无性在后。偏据渐悟初中后殊空为第二。今此论中通对顿渐两教前后故。云即依此前顿悟菩萨所闻三性后时为彼渐悟菩萨密立无性故不相违。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顺经文有前空后。又释。二教非定前后。深密且对一类宜闻有空前后。论云即依此前等。此顺花严如来以一语言中演出无边契经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舍。然第二胜。依文对机有差别故(文)今谓。淄洲自立三义以取第二。其意未全尽理。其依文者。即今论文兼依佛经中先说三性后说无性。即是花严般若前后说也。又对机者。顿渐三机熟不熟别。三性无性说有次第。譬如日出光耀高山等。今谓。按论疏文。唯约论文次第以言前后。无有佛经前后说意也。其义旨则虽复有在不顺论文。不如不言耳。显扬文意。无性本来不离三性。不关机欲故云是故等。
  (二纸右)七十六(至)一切同此(文)。七十六云(右三)复次一切法相。当知。如解深密经中。德本菩萨请问佛言。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德本菩萨曰。善哉善哉。德本汝今及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诸法相。谓诸法相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
  (二纸右)而有愚夫于彼增益等(文)。枢要下末(三十五右)云。问。愚夫于彼增益妄执者。亦有邪见拨无。何故唯云增益。答。以多分故。执我法门必增益故。说有三性。遮损减门。说三无性。遮增益门。
  (二纸右)摄大乘说(至)亦所遍计(文)。无性论四(十六左)之意如前已引。
  (二纸右)七十六说(至)乃至广说(文)。七十六(八左)云。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由遍计所执自性相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喜言说。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或由言说随觉故。或由言说随眠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如如执着。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宝自性上。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由是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二纸左)总密意说三种无性(文)。义林章云。以显了言说三无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今文何言密意说三无性。答。总说无性。是第二时般若密意之说也。向所谓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也。然以三种显了言。会般若无性旨。显示一无二有中道理故。故章云显了。各据一义并不相违。笠置师云。南北两寺异解纷纭。南寺胜胡。北寺仁秀等意。谓于依圆上无计所执。又北寺诸师南寺护命。如次三性立无三性。解深密瑜伽等中。先说三性次明三无性。本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护法释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又以空花幻事虚空。如次为三无性喻。若三无性同以所执为体。何用三喻为(文)对法抄云。三无性体。如三自性。准上所引论疏钞等。北寺所立。于理为优。然遮所执名无性者。虽三无性立无性称。然其所遮正在遍计。所以然者。即依他上立无性名。为遮自然生执故。胜义亦同。非如清辨拨无法体。
  (三纸右)依他有缘生(至)名为三性(文)。第二生无生义。南寺为自然生。北寺为缘生生。然缘生生者。解深密经说。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生。喻伽全同经文。显扬论云。谓缘力所生非自然有故。对法亦同。今言幻事记众缘生者。此显缘生虚假。正释生无性之义。下言无始妄执自然生故者。重述其故说。缘生虚假即为无性。以无自然生性故。具如竺置师钞。又无自然者。枢要下末(三十五左)云。依他起无自然生者。自然有二。一无因自然生。举此摄一切无因。二以自然为因生。举此摄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无此无因自然。及无不平等因自然生故。名自然无生。依他起中。亦有无因恶因非一横执。何故唯遮自然生耶。答。且举自然。余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说三无性。破非余增益余损减门三性所遣故。非破无因。
  (三纸右)论虽依他起(至)故此不说(文)。义灯七本(三右)云。论虽依他起非胜义故等者。云非者无也。无无分别智所缘之义故。故名胜义无性。故显扬十六云。由无胜义性故。此意依他名胜义无自性性者有二义。一由依他体非胜义性故。名胜义无性性。无者非也。一由依他无自然生性。亦名无自性性。若尔应云胜义生无自性性。何故但云胜义无自性性。答。言胜义无无彼胜义。若言生无恐缘生亦无。又不无生无故。但言胜义无。又滥二性。亦是胜义。亦是生无。前已说生无。今但说胜义无故。不双无。又复依他不但自然生无。所执相亦无故。不言生无。又复无彼胜义无不无相生无。据无分别智境义。依他不是故。云非胜义。问。何故不名非胜义无性。而云胜义无性。答。显密义故云胜义无性。胜义是相生无之所显性。又显依他上胜义性无即胜义无之性。亦名胜义无性。略去之言。总云胜义无性性。何以得知有其之言。答。深密第二云。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三纸右)又七十六云(至)即缘生法(文)。七十六(七左)云。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所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所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三纸右)显扬云(至)自然生故(文)。显扬十六(四左)云。二生无性。谓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纸左)即缘生法(至)清净所缘(文)。今检论文。亦是之亦。彼作非字。准疏释意。非字写说。然伦记中。举举备释。虽未明似依亦字之本。伦记二十下(七右)云。依他具二可解。谓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泰云。以依他性无真如胜义性故。故名胜义无自性。备作两解。一云。于依他上无圆成实义故。云胜义无性。即是互无义。一云。若将胜义道理释。依他但是缘假有故。有非有实自性。故云胜义无性。非谓依他中无胜圆成实义。故名胜义无自性。虽作后解不及前解。
  (四纸右)皆胜之义(至)胜即是义(文)。二谛章(二十左)云。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第四胜义。诸论多说。胜是义持业释名。或四胜义。皆胜之义依主释也。论说依他圆成二性。随其所应根本后得二智境故。所以诸教。多以真如体胜。持业得名。实通依士。其无漏真智。随在何谛亦以胜为义。真如为境故。通有财释。第四胜义。多分依于道理名义。废诠淡旨。非境界故。前三胜义。境界名义(文)义灯七末(四右)云。若四俗真相对而辨。依他亦是后得胜智家之境义。若约亲缘。后得相分。亦得是清净所缘名为胜义。深密等但说根本清净所缘。云依他起非是清净所缘。又胜义有三义。一胜之义。二胜为义。三胜即义。通本后说。四种胜义。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胜义。若尔何故唯说真如。答。欲显诸法真实性故。故深密经云。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故今此论名识实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说违经谬说。
  (四纸左)三乘合明(至)第六等说(文)。二谛章(二十三右)云。第二三乘浅深门者于中有二。初辨三乘后显浅深。二乘自说虽不作二谛观行人。真今说于彼亦证生空。加行观时。许观真俗。涅槃云。世谛第一义谛。皆有中智及上智。故知。世谛者名为中智。分别世俗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此即俗谛。中智上智。一切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是第一义。是名中智。知第一义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第一义。是名上智。此胜义中。以种别智为上。一切总智为中。如下广说。同仁王经难世谛中有第一义谛不。若有谛不应一。若无智不应二。即显人法皆有二谛。以人相望异生为下。二乘为中。如来为上。由此人法各分二重。是故三乘皆有二谛(文)广明三乘二谛。显扬第二(初纸)第六(七纸)第十九(六纸)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今捡五十四无二谛文。六十四(四左)明四俗一真安立非安立谛。五字恐六写误。对法第六(三纸左)。
  (四纸左)前三非如(文)。第三证得胜义谛。谓二空理。亦言依诠显实。然二空理。或后得所缘。或根本智境。或云通二智境。今言前三非知者。正智证如位。能所但亡。境智冥合。全废二空诠门故。
  (五纸右)谓大般若经对法第二(文)。疏二末(四十二左)具引大般若对法中边等。如上已辨对法。
  (五纸右)对法解云(至)如对法等(文)。对法二(九牒右)云。何故真如说名真如。由彼自性无变异故。谓一切时无我实性无改转故。说无变异。当知此则是无我性离二我故。何故复说此名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缘此故。能令一切诸杂染事悉皆空寂。虽复有时说有杂染。当知但是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何等名为客尘染污。谓由末拔所取能取种子故。令依他性心二行相转。非法性心。以诸法法性自性清净故。何故复说。此名无相。诸相寂静故。诸相者。谓色受等。乃至菩提诸所戏论真如性中。彼相寂灭故名无相。何故复说此名实际。无倒所缘故。实者谓无颠倒。此处究竟故。名为实际。过无我性。更无所求故。何故复说此名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何故复说此名法界。一切声闻独觉诸佛妙法所依相故。
  (五纸左)佛地第七(至)与对法别(文)。佛地第七(二右)。
  (五纸左)即是胜鬘(至)非立安谛也(文)。法华玄赞。古译有作无作如次。即新译安非安立摄。译云。非安立名通于二义。一唯废诠与无作别。即瑜伽论非安立。唯是一也。二言非者即无义。安立是作。名字有别。体无差别。经云。非立故即无作也。
  (六纸右)论此性即是(至)说实性言(文)。枢要下末(三十六)云。唯识之中但有二对。何故不说前二以为虚妄。无漏有为非虚妄故。何故不说前二以为世俗对胜义。如说二胜义中。初亦名俗故。今据有体名世俗。彼无体故理实亦有准二谛故。此中实性。唯取真如。但有常无常门不说漏无漏门者。无漏有为非实性故。
  (八纸右)论谓具大乘(至)渐次悟入(文)。演秘云。问。本性无习习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识。答。有义依前后际说具二种。非同时俱。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若依此解。未发心前名本性住。发心已去乃至等觉得二种名。此解应胜。详曰。前解稍通。理犹未显。后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杂乱二仁王璎 珞瑜伽摄论。经论皆云二种种性。在见道前。判通等得。岂不违教。又此论云。无始本因名本性住。闻熏已去方名习性。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后释难依。今观论意必有二性。后方能悟。具犹有也。非俱名具。
  (八纸左)论一本性住种姓(至)无漏法因(文)。瑜伽三十五(四左)菩萨地云。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本性住种性者。谓谓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传。是名本性住种性。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性。此中义意二种皆取。又此种性亦名种子。亦名为界。亦名为性(文)略纂第十(四右)云云。然瑜伽六处殊胜。诸师多指佛果六处现行者非也。今家释为第六意处。此据瑜伽唯识之意。若指果位无漏根等者。瑜伽声闻地。亦有六处殊胜之言。约趣寂类。此文难会。今以此论照彼瑜伽。其致明白。此论其示能所持相。彼论六处是改本识。彼和称殊胜。此呼无漏此论即是瑜伽之支分也。所谓此论。善解瑜伽难解者是也。
  (九纸右)三十五(至)正与此同(文)。三十五(四左)之文。如上已引。然善戒经曰。阴界六入次第相续。无始无终。法性自尔。地持论说亦同。般若胜天王会云。如来法性在有情类蕴处界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续。烦恼不染。无上依经如来界品等亦同。依上经论。天台三论诸师。皆瑜伽全同善戒地持。此如何通耶。答。准今家意。善戒地持瑜伽等意所言本性住种姓。是法尔无漏种子。非言理性。又言界者。即种子差别名也。瑜伽云。亦名种子。亦名为界。善戒经中名行性品。瑜伽地持。并名为种性品。又言如是相。又言展转传来。岂言理性者乎。无著世亲护法护月等。皆依瑜伽指言法尔种子。昙无忏菩提留支遍学三藏慈恩淄洲。同遵西域相传。如他释家何测大论深致。般若等文。如淄洲惠日论释通。
  (十纸右)然仁王经(至)如别钞会(文)。璎珞经上(九右)贤圣学观品云。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文)彼经前习后后与此不同。仁王亦同。故为点示。
  (十纸右)摄论第六(至)资粮菩萨(文)。无性论六(二右)云。论曰。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
  (十纸左)彼约有多功能四种力故(文)。下论(五右)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等。
  (十纸左)即是摄论(至)皆待作者(文)。摄论本释如上已引演秘云。疏用及用具者。思修二慧是能入具。此具能现似法似义。及能有入所知法义之功能故。故名为用。此具及用。必待能执。彼具假者。具方有用。由此前明思修具已故。今次问能执作者。
  (十二左)摄大乘说(至)及能人位(文)。世亲摄论六(初左)云。似法似义而生者。谓似法义相。而生起时。似所取事者。谓似色等义。有见者谓似于见。此即成立有相见识。又(二左)释此本论云。释曰。入如是类。及入行相。今当显示。意地寻思说名意言。如是意言。以大乘法为因而生。此中显示意言差别。大乘法相等所生者。是此教法为缘生义。或有即于胜解行地名能悟入。由但听闻一切诸法。唯有识性。深生信解故名能入。于见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如理通达故者。谓于意言如理通达。云何于此如理通达。谓此意言。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如是通达。于修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治一切障故者。谓观此意言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持便能对治一切障故。究竟道中如是悟入。今当显示。离一切障故者。谓善清净妙智位中最微细障。亦无有故(文)无性六(二左)云。论曰。何处能入。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释曰。何处能入者。问所入境及能入位。谓即于彼有见等者。谓于大乘法相所生决定行相似法似义意言。能入于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是业是持于此意言。或有能入在胜解行地。于一切法唯识性中。但随听闻生胜解故。或有能入在见道中。如理通达此意言故。此中如理而通达者。谓通达彼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故。或有能入修道中。由此修习对治烦恼所智障故。或有能入在究竟道中。最极清净离诸障故。如是四种是能入位。
  (十二左)此初二位(至)以分为位(文)。演秘云。疏此初二位以道为位即分出体者。以五道中初之二道标二位名。俱有漏道。有漏道中散定体别。分为二也。分者别也。
  (十二左)后三以分为位等(文)。演秘云。不以五道而彰位名。俱以修等少分多分全分不同。分三位也。体俱无漏无为摄故。故名通体。
  (十三左)摄大乘说(至)于此能入(文)。无性六(三右)论曰。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释曰。由何能入者。此问入因。谓由何因于此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等者。谓虽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说三种相练磨心故等。
  (十三左)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故(文)。三种练磨心者。世亲六(三左)无性六(四右)断除四处者。世亲六(六右)无性六(六右)。
  (十三左)无性云(至)资粮位中(文)。无性论六(六左)曰。论曰。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释曰。此中双问作具所作。由有作者入所作业。应知定有能入之具。自现观相是所作事。决定应有如是如是所作方便。是故今当二俱解释。释曰。此中先辨能入之具。种类声。即因言说。是为因义。
  (十三左)彼论四寻思等所作方便(文)。等者等取。四如实智。无性第六(七右)曰。论曰。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无性释曰。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者。依如先说能悟入具。发起如实所作方便。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了智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又曰。应知此中四种方便说名寻思。四种果智说名四种如实遍智。
  (十三左)所入入喻(文)。无性六(八左)论曰。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如闇中绳显现似蛇。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若以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若以微细品类分折此。又虚妄色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无性释曰。于此悟入唯识性中。欲显所入及入譬喻故为此问。
  (十三左)及下初(至)寻思果(文)。无性六(十八左)云。论云。此中有二颂。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被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释曰。以二伽他。纲摄寻思及寻思果。今易解了。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者。谓名于事为客。事于名亦尔。非如一类谓声与义相称为生。互相系属(云云)。
  (十三左)教授二颂在此加行位中(文)。无性六(十九右)曰。论曰。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如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释曰。谁能如是寻思得果。如是教授当复为谁。为答此问说于二颂。
  (十四右)彼悟入(至)悟入三性(文)。无性论(六十右)云。论曰。如是菩萨悟入意言假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无性释曰(云云)。
  (十四右)入极喜地等(文)。无性六(十二右)云。论曰。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无性释曰(云云)。
  (十四右)入唯识所须即此见道(文)。无性六(十二左)曰。论曰。复次为我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无性释曰。复次为我义故等者问入唯识所顺。次应答言为欲证得一切智智。而先方便如所说者。为欲并示次第言故。为欲饶益堪受如是所化类故。
  (十四右)彼论已入(至)修行等(文)。无性六(十五左)云。论曰。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
  (十四右)入因果外(至)并此修道(文)入因果分者。无性第七(从初纸右至十五纸右)修差别分者者。无性第七(从十五纸左至二十七纸左)三学分者。无性第七(从二十七纸左至第九初纸)。
  (十四右)彼论果智(至)此究竟道(文)。摄论先明果断后明果智果所者。无性第九(从初纸右至五纸右)果智者。无性第九(从五纸右至十纸终)。
  (十四右)然摄论十分(至)如前已叙(文)。无性第一(三右)曰。论曰为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智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智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悟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惠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十四右)菩萨地(至)有十三住(文)。四十七(十三右至四十八二十三纸右)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所住品第四之一。诸菩萨众略有菩萨十二种住。由此菩萨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住。普摄一切诸菩萨行。复有如来。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现前等觉广大菩萨名无上住。略纂十二(二十一右)云。住品住者何义。即因十二住。能有伦住无伦住有为无为。菩萨住中故名为住。此中广明故名住品。
  (十四右)四十九(至)说有七地(文)。四十九(初右)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意瑜伽处地品第三。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意地分。具如下释。
  (十四左)四十七说(至)种姓品说(文)。四十七(十四右)之文。演秘云。疏于彼现行等者。明前众善容于菩萨身得现行。疏亦有显现由性仁贤等者。显前现行但由仁贤而所起也。或劣胜别而分现行显现二也。疏性不能起上烦恼等者。问。楞伽经云。焚烧一切善根。阐提许得成佛。涅槃经中其义亦尔。岂后成佛先无种姓。种姓既有。云何断善。经论何违。答。论据多分。经依尽理。更思(伦记十一下。二十一右具引)伦记云。景云。种姓菩萨。虽复在凡流转。不起猛利粗瞋造五无间邪见断善。但阇王杀父。达多出佛身血等者。并是久学菩萨权现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已上)。
  (十五右)未得未净(文)。演秘云。疏未得未净者。未发心求。不迨彼位名未发起及未得也。复未为彼后后诸地修诸正行名未清净。
  (十五左)此位思释(至)处众怯畏(文)。四十七(十六左)曰。问。胜解行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向状何相。答。胜解行位菩萨转时。思择力胜。于诸菩萨所作加行。以分别惠数数思择方能修作。未能住性成辨所作。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如于胜修。于胜修果修修无碍解神通解脱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种怖畏。谓不治畏·恶名畏·死畏·恶趣畏·处众怯畏(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左)云。又论云。五种畏。谓不活畏等。准下对治。五怖等所治。是此怖体。此以何为体。不活畏以我见及我爱资生爱为体故。下言由修无我智。分别我相尚不复转。况当得有分别我爱或资生爱。故知。以我见及爱为体。第二恶名畏。以欲贪为体。故下文言。由于他处无所希望。常自发起如是欲乐。我当饶益一切有情。非于有情有所求觉。由是因缘无恶名畏。故知。以贪欲为体。第三死畏。以我见为体。故下文云。由离我见。于我无有失怀想转。故无死畏。明知。以我见为体。第四恶趣畏。以痴为体。下论云。自知。死后于当来世。决定值遇诸佛菩萨。由此决定无恶趣畏。五处众怯畏。以痴为体。故下论云。由意乐见。一切世间尚无有一与我斋等。何况殊胜。是故每有处众怯畏。此所治以痴为体也。又如佛地经说。应有别体。勘之。
  (十六右)有三处妄失(至)乃至广说(文)。四十七(十七右)曰。于其三处有妄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妄失正念。二于爱生彼彼身中。既爱生已忘失前生。三于所爱所持诸法文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于是三处有忘失念。或于一时具足聪惠。于其诸法能爱能持。于其义理湛能悟入。或于一时则不如是。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忘念类。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或时虚弃或不虚弃。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随欲或故。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舍。或于一时弃舍菩萨先所受觉净戒律仪。不能受学。或于一时。虽勤修习利有情事。而于中间生厌倦故。复还弃舍利有情事。有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于诸菩萨所有违犯。多分偏知非数遍知。无余永断。由于毁犯数现行故。或于一时。于菩萨藏法毗奈耶。他所引夺。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其心摇动犹预疑惑。于诸有情远离一切现行大悲。于诸有情少分现前利益安乐。未能广大未能无量。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觉中。未能普学。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诸相。未皆成就。于如上说一切圆满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于如上说菩萨意乐。犹未清净。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自谓为远。未于涅槃增上意乐安立深固。如于生死长时流转。于其识然无动妙善菩提法。未能成就。如是等类当如是名胜解行住菩萨转时诸行状相。是诸菩萨胜解行住下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上品中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中品上忍转时。如上所说。当知下品其性微薄。即于如是上忍转时。于上所说诸行状相。渐次能令无余永断。从此无间当知菩萨入极喜住。由得方便极喜住中。胜解行住所说诸法皆无所有。与彼相违所有一切白品诸法皆失显现。
  (十六右)在家出家(至)渐轻微故(文)。演秘云。疏在家出家二分菩萨等者。此二种菩萨行中。不能齐修俱行彼行。名不显现。疏于此所说至渐轻微故者。于上所说过失相貌。至下忍时。过失上品。中上忍时。过中下品。问。三忍何位。答。有二释。一云。如次在三十心。二云。论既云忍。四善根中忍有三品。三品忍位过成三品。然三十心同于下忍。世第一法时。促不论。或同上忍(文)伦记曰。景基意同。今谓。演秘第二释。与诸师释不同。略纂十二(二十四右)云。谓前所说地前过失。在十信位。名下忍时此过是上品。在十解十行时名中忍。十回向等名上忍。其过即中下(文)今谓。准略纂意。演秘二释并不顺疏主意。准伦记文。演秘初释同泰师。彼云。胜解行住者。十解十行十回向则为三忍。
  (十六右)以彼论言(至)是胜解位(文)。四十七(十四右)云。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住。
  (十六左)论论清净(至)是初劫摄(文)。四十七(十五右)云。云何菩萨极欢喜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住。
  (十七右)此与璎珞经(至)如别应知(文)。璎珞经如上已引。中边者中卷(十一纸)之文。
  (十七右)第四增戒住(至)第十地(文)。四十七(十五右)云。云何菩萨增上戒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云何菩萨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所得世间静虑等持等至住。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惠住。谓诸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等持为所依止。为觉诸谛。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拣择住。云何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惠住。增诸菩萨觉分拣择为所依止。于诸谛中如实觉住。云何菩萨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惠住。谓诸菩萨于谛能觉增上力故。拣择显示由无智故苦及因起。拣择示由有智故苦及因灭住。云何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谓诸菩萨即由三种增上惠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惠修俱行住。云何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诸菩萨即于前无相住多修习位。任运自然无缺无间运转道随行住。云何菩萨无碍解住。谓诸菩萨即以善清净无动惠等持为所依止。得广大惠为他说法。无上为依。能于诸法异门义趣释词差别。妙拣择。云何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倒究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顶。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从此住无间即于尔时证觉无上正等菩萨。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十七左)四十八说(至)意乐事故(文)。四十八(二十右)云。又即于此一一位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过是数方乃证得及与成满。然一切住总经于三无数大劫方得圆证。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超过胜解行住。次第证得极欢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勤精进者。复经第二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极欢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次第证得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此即决定以是菩萨得净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故。复经第三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无加行世功用无相住及无碍解住。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文)问。宗家判云。入住出心客经多俱胝。若然者。已初地入心全立为见道人新罗憬奥。显扬论疏第六云。真相二道名为见道。从起俱生对治以去名为修道。得尽智已名究竟地。有说。见谓初地。二地已去名为修道者非也。违唯识论故。或说。初地道于二劫如何可说。心真见三心十六得初地满于。或有说。名心名见道。住心以去名为修道者非也。入心已名僧祇。如何见道经僧祇量。是故前解故理为胜(文)兴师鸿断岂为非理。答云。三心十六。是故觉观门。是故数数修之。譬如极七返有之人。于七生中数数起道类智。虽复数起其相。然类同故不须别说。故下疏云。以见道位体性稍宽(乃至)相见道后得智起位人时犹名见道(文)兴师见道但为一观故。致斯难。具如笠置师抄文言。三无数劫者。二十一卷及四十八。显扬第七等。皆言经三大无数劫。如下具辨。
  (十八右)摄论第七(至)修行圆满(文)。此本论文。无性七(二十六右)释曰。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者。应知唯一补特伽罗位。差别故建立五种。谓后所说胜解行等。胜解行者。未证真如。但依胜解勤修诸行。此经第一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者。谓得清净增上意乐勤修诸行。此在六地名有相行。在第七地名有相行。如是二种补特伽罗。经于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已上乃至第十地中。即此转名无功用行。经于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第八地中此行方得成满。此唯是一补特伽罗异位相应差别成立。如预流等。从无始来生死流转。齐何当言三无数劫最初修行(文)演秘疏有五补特伽罗等者。无性释云。应知唯一补特伽罗位。差别故建立五种。如预流等。余文如疏。而有释云。从初方便至初地为第一。从二地至四地为第二。从五至六为第三。七为第四。从八至十地为第五。初地乃属初劫摄故。详曰。论既明言。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大劫。初地岂是解行地耶。又第二劫分为三人。复无所以。今别释云。初后二劫是初后人。始从初地至第七满。是第二劫分为三人。初之三地相同世修。四五六地同彼二乘。第七依大。三类不同分为三人故。合成五。八地已上俱纯无漏故。合为一。言预流等。举喻明之。按梁摄论云。如前三果三位亦得成立五人。从初向至须陀洹以为第一。家家为第二。斯陀含为第三。一种子为第四。阿那含为第五。问。喻中既以方便初果合为一。法中何不初地方便合为一耶。答。喻依少分非一切同故不应责。即第二果前后。并自以为三种。第二劫中三位不同。少同彼也。问。若第二劫开为三者。何故无性云。如是二种补特伽罗。经第二劫修行圆满。答。第二劫中前六有相。第七无相。且有无相相对名二。于有相中略而不言。示方隅尔(文)问。若准演第二清净净上意乐行人属当初二三地。然三性摄论释清净意乐人曰。谓得清净增上意乐勤修诸行。此在六地各有相行。在第七地名无相行。世亲释曰。此清净增上意乐行遍在十地中。对法论十三(十三右)云。谓十地中所有菩萨。准上诸论。广通十地。是故瑜伽略纂云。通十地菩萨。演秘有何所据取。答。准般若会释净心之各。通别不同。若约初得别局初地。若依通相十地皆得。是故对法抄中。唯言初地。瑜伽略纂言通十地。演秘显有异说。标以别释。应思准矣。今谓。对法十三(二左)云。修行差别略有五种。一胜解行菩萨。二增上意乐行菩萨。三有相行菩萨。四无相行菩萨。五无功用行菩萨。如是等补特伽罗无量差别。十三(十二右)云。胜解行菩萨者。谓住胜解行地中。成就菩萨下中上忍。由其安住菩萨种性。始终初发大菩提愿。乃至未人极欢喜地。未得出世真实内证故。名胜解行菩萨。增上意乐行菩萨者。谓十地中所有菩萨。由已证得出世内证清净意乐故。有相行菩萨者。谓住极喜离垢发光焰惠极难胜现前地中所有菩萨。由此六种虽不喜乐。而为诸相所间杂故。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乐。能令诸相不现行故。无功用行菩萨者。住谓不动善惠法云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已得纯熟无分别智故(文)今谓。摄论五种次第。配当三祇。对法总立五类修行差别。二论不同。应辨殊致。
  (十九右)大庄严论对法十一等(文)。大庄严论第七(初右)云。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众善随信修。亦具如海满(文)对法十一(十一右)云。谓诸菩萨。已善积集福德智惠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已。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影像不异定心。依此影像舍外境想。唯定观察自想影像。尔时菩萨了知诸法唯自心故。
  (十九右)如璎珞经(至)是等觉菩萨(文)。璎珞经下(五左)曰。佛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行满足。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集佛仪用。唯有累果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其智见二常无常一切法境。当知如佛名为学佛。下地一切菩萨。于此菩萨不能别知。于佛名菩萨。于下菩萨名佛。所以者何。是菩萨以大变力住寿百千万劫。现作佛化。初生得道转法轮入无余灭度。说八法轮。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仪进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故。名无垢地。
  (十九右)言三大劫满已(文)。言三劫满者。彼经陈列四十二言三劫满已。对法抄七云。初僧祇满心语故。言超过第一。非即入彼第二僧祇。如等觉三祇内。仍言等觉超过三僧祇。岂即是佛位居僧祇外。应以准知。
  (十九左)四十八说(至)不过此量(文)。四十八(二十右)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不过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进。或有能转众多中劫。或有乃至转多大劫。当知决定无有能转无数大劫(文)略纂十二(四十二左)云。第十地有三心。一入·二住·三满。此满心中有等觉菩萨。如来名妙觉。其入住不名等觉。若在入住二心名未现等觉。若在满心名已现等觉。又等觉是佛未必是等觉菩萨。言此菩萨在当位未成等觉。亦能化生如云雨说法。若成等觉佛。已亦能化生雨云说法。言与佛相似如等觉菩萨名等觉。论云。彼经第三无数大劫。乃至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位者。何故此不言证得如来。答曰。此三劫皆在因故。不言证佛。佛三劫外故(文)言若说后劫至不过此量者。大小二乘同言无数。其量大别。如常所辨。又明数量。婆沙百七十七有七说异。俱舍据其第三说。智论第四第五二说。花严阿僧祇品所说新旧不同。淄州最胜王经疏曰。俱舍十万为亿。大智度论(第五)以千万为亿。华严经以万万为亿。瑜伽略纂一(五十六丁)云。俱胝者·俱舍五十二数中。第八数名俱胝。谓一十百千万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当一亿。度洛叉当十亿。俱胝当百亿。然西方有四种亿。德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数百万为亿。十亿为俱胝故。言百俱胝。为一佛土。花严千万为亿。名为百万亿。智度论第四十万为亿名百亿。伦说一下(二十二左)亦同。
  (十九左)如璎珞经(至)大僧祇劫(文)。璎珞经下(八左)曰。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尔。以梵天衣重三铢。即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即尽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尔。以净居天衣重三种。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即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为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为万里劫。佛子一切坚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文)然上来所明是非数量三僧祇劫。凡智不可测度其量。然修行不同差别建立。谓地前所修六度修行。为烦恼杂。名波罗密多位。七地已前地等渐增烦恼力微。八地已上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如次名近波罗密大波罗密。或唯有漏。漏无漏间杂。纯无漏相续。又凡圣异故。地前为一。于圣者中。功用无功用别故。七地八地分为二劫。瑜伽伦记一下(六左)曰。劫有九种。一日月岁数。法花论曰。昼夜日月时年。以此为数。菩萨地亦言。劫有二种。一是日月岁数。二是阿僧祇。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力小三灾劫名为中劫。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寿量。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寿量。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寿量。六八十劫为一劫。即大灾劫。七七大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依花严经第二十四卷阿僧祇品有百二十数。第一百二十名一阿僧祇。依旧摄论说。三十三阿僧祇。第二劫为小一劫。为二十一劫。第三劫为中一劫。为一故。初为大一劫。为三故。虽有此文。不知积何以成无数。若俱舍论引解脱经说六十数。唯有五十二。八妄失。第五十二名阿僧祇。仍以十积数不同花严。从万以上。皆位位积。谓万万为亿等。以大小各别故。取数不同。又若璎珞经楼炭经等中。佛随机说劫数。多少非一。但大智度论引经说。有万百由旬城。溢满芥子。有长寿人。过百岁已持一芥子去。芥子都尽劫犹不尽。乃至广说。真谛云。如经说。芥子聚尽劫。犹未尽者。百年取一。乃至唯一芥子不名为聚故名聚尽。以有芥子在故名劫犹未尽。略纂大同。
  (二十纸右)决定无转无数大劫(文)。如相宗意。不许上上精进。菩萨超越无数大劫。余经所明趣劫。或是示现。或示咒力。皆悉非实故。起信论云。或示起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
  (二十纸右)即释迦菩萨(至)增减劫数(文)。释迦菩萨所超劫量。或大或中。古今异说。今疏判为中劫。然智度论。于相好百劫中超越九劫。其余九十一劫。即贤劫量。然贤劫量异说不同。法华玄赞及最胜疏摄释等意。两个八十劫为一贤劫量。又二十劫合为贤劫。瑜伽略纂云。西方传释也。憬兴上生疏云。奘法师云。二十住劫名为贤劫。印度诸师皆作此说。更无诤论(文)光法师景法师传三藏释。
  (二十右)释迦菩萨(至)如别钞会(文)。疏主弥勒上生经疏上(二十二左)曰。问。弥勒释迦谁初发意。今者成道前后乃然。答。佛藏经曰。弥勒发心先四十劫。释迦方发口。佛本行经第一卷云。昔有如来号曰善思。弥勒菩萨。于彼佛所最初发心。在于我前四十余劫。然后我发无上道心。有佛名示海憧如来。我于彼国作转轮王名曰牢弓。初发道心。此中皆说后时发心。弥勒发心因弥勒佛。释迦发心因释迦佛故彼非初。但以舍身苦行修业不同所以。弥勒成道终后。问。如贤劫经明起劫事。佛本行经第三卷发心供养品云。昔有佛出世号曰弗沙。彼佛在杂宝窟。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足。七日七夜赞叹彼佛。佛言。是人过九十四劫。当得作佛见真理。佛言。是人过九十三劫。当得作佛。毗婆尸佛言。是人过九十一劫。当得作佛。佛地论亦说。释迦超九劫。因事弗沙翅足而叹。说超九劫。即百劫中修相好时。故经多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其九十一劫初有毗婆尸故。多作此说。涅槃等言。灵山菩萨为半颂舍身超十二劫。金刚明经。萨埵王子。投身饲虎超十一劫。摩纳仙人。布发掩泥超于八劫。菩萨地言。菩萨修行有超水火及日月劫。无超阿僧祇。彼所言超何时超也。答。虽无正文。理准应然。翅足超九百劫中超。余起超者阿僧祇内。不尔何位更得说超(文)言超九劫由翘足故者。佛本行集第三云。昔在佛出世号曰弗沙。彼佛在杂宝窟。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足。七日七夜赞叹彼佛。佛言。过九十四劫。当得作佛见真理。佛言。是人过九十三劫。当得作佛。毗婆尸佛言。是人过九十一劫。当得作佛。婆沙百七十七云。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砂。或曰补砂。彼佛有二菩萨弟子。一名释迦牟尼。二曰梅怛丽药。尔时彼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士所化有情。谁根先熟。释迦所化先应根熟。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随去。尔时彼佛取尼师坛。随路先住。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龛。结跏趺坐入火界定。经七昼夜成光炽然。释迦须更亦住山上。处处寻佛如犊求母。展转至彼龛宝前。欻然见佛威仪端肃光明照曜。专灭恳发喜叹。不湛于行无间忘下一足。瞻望尊颜。不暂舍。经七昼夜。以一伽陀赞彼曰。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大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如是赞已。便超九劫。于慈民前得无上觉。俱舍智论亦同。言更超十二劫报闻灵山偈故者。涅槃十三云。如我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故。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佛。章安疏云。出曜佛藏等经。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缘不同。佛为增减说之(文)言或超十一劫授身饿兽故者。是金光明说。饿兽是饿虎也。心地观经第一云。佛往昔在凡夫(初僧祇)入于雪山求仙道。折心勇猛勒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以求正法因缘故。十二劫超生死苦(如涅槃经)昔为摩仙人时(第二僧祇)布发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出生死海(如四分律)昔为萨埵王子时(第三僧祇)舍所爱身投饿虚。自利利他因缘故。十一劫超生死因(如金刚明)流水长者(亦第三僧祇)大医王平等救护众生故。济鱼命得生天上。天雨璎珞来报恩等七日翅足赞如来偶。以极精进。超于九劫。
  (二十右)此时长远如摄论广说(文)。无性第六(二十二右)云。经无量劫乃成佛果时既长久。云何言疾。此义不然。时劫长远唯分别故。如有颂言。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二十一右)辨差别者(至)彼论等说(文)。四十七(十六右)曰。又诸菩萨胜解行住于菩萨修。所作狭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极欢喜住于菩萨修。所作广大。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无复退转。如极欢喜住。乃至三种增上惠住应知亦尔。从初无相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于菩萨修。所作无量。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终无退转。又诸菩萨胜解行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发趣。极欢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惠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获得。初无相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圆证。第二无相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清净。无等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于菩萨无相修果。当知领受(文)演秘云。疏所作狭少等者。志乐不广。所为非大。又非一行能修一切。名狭少也。纵修间断名为有缺。所修诸行不能竖志。有起不起。或随六度修于此彼。而无揩准。总而名不定。随所修善。或时退舍。名所得退(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右)云。论云。又诸菩萨胜行住于菩萨修所化狭小所化有释所化不定。所得有退等者。言狭小者。所作不广。言有缺者。所作不常。言有犯戒恶身语也。所作不定。起行不坚时有退也。所得有退者。显前不定也。又不定者。所作不纯。有退者。不能纯进。是此二别。
  (二十一左)言七地者(至)及如来住(文)。四十九(初右)云。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前种性住名种性地。胜解行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净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惠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地地菩萨随在第三决定中故。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卜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如来住地。于后建立。佛法品中当广演说(文)略纂十二(四十九左)云。论解七地中云。第七如来等杂立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所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论云。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随在第三决定中故者。如上有处明三种决定。一种姓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堕决定。如显扬第七。同此种姓决定。即本大乘种子发心决定。谓入初地。十住虽尔发心。未名决定。今第八地名不虚行堕决定。以于行中无功用故。任运而作。此第三决定故名第三决定也。有释。此第三谓在初地。今取前解。如显扬文在初地。谓择自在时。又释。此第八地在第三僧祇。如异熟住任运起行故。更无有漏心隔。名决定故。
  (二十三右)摄论云(至)三大劫(文)无性七(二十六左)本论颂也。
  (二十三右)大菩提心(至)初劫之始(文)。无性七(二十七右)释曰。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名清净力。此即说有善根力者。若大愿力名增上力。此意说有大愿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治。有大愿力故。常值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终无退减。如是苦时具善根力及大愿力。大菩提心坚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顺旧而已。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
  (二十四右)然彼已前(至)不入此位(文)。言八万等者。涅槃经第二十一德王品。及第十一现病品等云。须陀洹人亦复不定故。迳八万劫。则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独觉迳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然天台贤首等。以为二乘在涅槃中经尔许劫。净影嘉祥祥今家等。入涅槃后。回心向大。修十信行。方经彼劫。彼独觉人根最利故。亦似真往人。修信十千劫。余四钝根次第差别。
  (二十四右)然前第七(至)邻近为名(文)。第七(三十一左)。
  (二十五右)又解解脱(至)故名解脱(文)。演秘云。论亦名顺解脱分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彼第二释云。此理不然。岂为有情求解脱耶。故前解正。详曰。疏虽不断。今以理准。前解是本。后亦无违。诸教皆说无漏解脱名为解脱。自未解脱莫解脱他。言为有情求之何失。
  (二十六右)摄论第六(至)诸善根等(文)。无性六(二右)云。论曰。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大乘多闻重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
  (二十六左)世亲云(至)名依持力(文)。世亲第六(二右)无性不分四力。唯在世亲故。疏不引无性。引世亲论以合此论。
  (二十七右)问花严(至)出三界(文)。现本第八(二十四右)之全文。调卷不同。下皆准之。
  (二十七右)彼经第十(至)入泥洹(文)。现本第九(十七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第七观业第八观果等(文)。演秘云。按第八十住品云。此菩萨从一切圣法正教中生。修十种法。所谓信佛不坏。究竟于法。寂然定意。分别众生。分别佛刹。分别世界。分别诸业。分别果报。分别生死。分别涅槃。
  (二十七右)又此十住(至)度脱有情(文)。义灯七本(十一左)云。问。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与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现八相。何等是余所现八相。答。未见文辨。且为一解。佛现八相具足。长时始终不异。菩萨化生随宜暂现。或不具足。前后或异。或复本形故与佛别。
  (二十七右)以十住(至)作归依处(文)。花严第八(十二左)十住品云。此菩萨因初发心得十力分别等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业报垢净智。诸根智。欲乐智。性智。一切至处道智。一切禅定解脱三昧正受垢净起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尽智。是为十。诸佛子。彼菩萨应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学恭敬供养诸佛。赞叹诸菩萨。护众生心。亲近贤明。赞不退法。修佛功德。称扬叹美生诸佛前。方便修习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转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何以故。欲令菩提心转胜坚固成无上道。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
  (二十八右)答彼依伏(至)非少亦未(文)。演秘云。经论相违。疏有四释。一疏云。彼依伏因至及俱生烦恼。二又说佛法功力等。三因自分别等下是。四又但总言等下是。断如灯辨(文)义灯七本(十二右)云。问。花严第十解十住菩萨中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等。云何此言未伏二取。答。因邪教邪师所起不共无明伴烦恼类尽。非尽一切自分别生及俱生烦恼。又解说佛法功力能灭烦恼。非皆已伏。又解自分别伏。邪师等起。不能伏灭。缘起经文。二互随会。然疏下结故。此位中自分别烦恼未尽故。前解正。准发菩提心。缘力发者名不坚固。因力发者名为坚固。起惑亦尔。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难伏。又解经据少分有能伏义。论依全分云不能伏。初后解正。疏文似脱。更勘正本(文)今谓。淄洲所览疏本阙第四释故劝勘正。今本为正。缘起经下(十五左)之文。
  (二十九右)瑜伽论说(至)或中不中(文)。四十七(十七右)之文如上引。
  (二十九右)与萨婆多(至)二障种也(文)。俱舍二十(十五左)随眠品曰。根本烦恼现在前时。行相难知故名微细。二随增者。能于所缘及所相应增惛滞故。言随遂者。谓能起得。恒随有情。常为过患。不作加行为令彼生。或设烦劳为遮彼起。而数现起故。名随缚。由如是义。故名随眠。
  (三十右)我见若无(至)其义并然(文)。具如断障章辨。又如一本疏已辨。  
  (三十左)梵云没曳(至)故言萨迦耶(文)。断障二执两章。
  (三十左)百二十八(至)如摄事分说(文)。摄事分佛地论第七(三右)云。烦恼章者。谓执实我。萨迦耶见以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若所发业。若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
  (三十二右)又显法执(至)故不显数(文)。此依胜鬘经。法执无明唯在无明住地故。言唯一住摄。于烦恼中。三界见断合为见一处地。三界修断开为欲色有地故。言前障四住地摄。如断障章中(十二左)具释。
  (三十二右)佛地云(至)为根本故(文)。佛地第七(三纸)之文。如前已引。
  (三十二右)伦此所知障(至)彼微劣故(文)。演秘云。此中三因。佛地论同。彼云。一切异熟无记心品。分别力劣。不能执故。若有倒执成法我见。有无明等。不应唯与五法相应。有见等故。又法空观初现前时。此识应断。障治相违不行故。释曰。佛地初因通一切异熟之心。非唯第八。或此亦兼明余异熟。
  (三十三左)佛地论说(至)前卷已说(文)。佛地论第七(三左)。
  (三十三左)论法空智品与俱起故(文)。义灯。本(十三右)云。此破安慧。然疏云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者。是破余师。非安慧师。或写者误。若破安慧。应云第七有我执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
  (三十四右)若言因中(至)异熟应然(文)。佛地论第七(四右)云。又法空观初现前时。此识应断。障治相违不俱行故。若尔所余有漏种子应无所依。所修功德应无熏习。无所熏故。不可说言熏习镜智相应净识。非无记故。犹未得故。阿赖耶识既无法执。余转识中异熟果者。亦应如是。性类同故。
  (三十四右)然今七识总合为法(文)。义蕴云。应云除第七识非法执品。此但例同第八。总入法中不可为量。法观之因彼不转故。然既成第八非法执品。应余识异熟。别成此量。是异熟故。以八为喻。
  (三十四左)又下异熟心(至)不可为例(文)。演秘云。此设遮也。设彼例云。若眼等识是异熟心。不有法执。法空智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一切应与法空智俱。皆无法执。如第八等故。今答意异熟名同执不执。别不可为例(文)义蕴云。疏又下异熟(至)例者。前以余识异熟例同第八。非法执品。然下文既许所智生是异熟生。即是法执异熟生摄故。疏更为此解云。不可为例同第八合非法执也。下论自云于无记是异熟生故(文)今谓。义蕴为正。演秘不顺疏文势故。
  (三十四左)论七转识内(至)如烦恼说(文)。义灯七本(十三)云。据烦恼俱数多少等。云如烦恼说。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与烦恼同种而生。又所知障执。必是慧。与无明俱。异熟心疑此等名数。诸识所起数如烦恼。然疏云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数多少与烦恼同者。据俱时起不断烦恼身中所起所知障说。若许定同。如二乘无学。已断烦恼犹起法执。后熏成种。宁有烦恼与同种生。又异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岂与烦恼同种生耶。问。执杌迷人既是所知。为是法执为非执耶。答。是法执类。非正法执。执必痴俱。彼非痴俱。是异熟故。又释是执。若业感异熟不与痴俱。异熟生宽故与痴并。或迷杌心与其无明通俱不俱。俱者是执。不俱非执。但是等流。
  (三十四左)第六识(至)十三法(文)演秘。
  (三十五右)对法等云(至)见道断(文)。对法第四(七右)。
  (三十五右)佛地论说(至)二障所摄(文)。佛地论七(四左)云。然由意识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文)。
  (三十五左)瑜伽五十九卷(至)是无记(文)。五十九卷(五左)云。复次诸烦恼略有三聚。一欲界系。二色界系。三无色界系。问。如是三聚。几不善几无记。答。初聚一分是不善。余二聚是无记。
  (三十五左)对法第四(至)是有覆(文)。第四(初右)。
  (三十六左)璎珞经云(至)是外道义(文)。璎珞经下(八右)云。佛子复以近况远。凡夫善心中尚无不善。何况无相心中而有无明。佛子而言善恶一心者。是洴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
  (三十六左)胜鬘经(至)皆亦随断(文)。演秘云。按胜曼经(十一右)明所知障为烦恼依。文有法喻及合三段。如疏已引。理旨奥隐。逐难略释。经于此起烦恼等者。释曰。于此无明地上所起现行烦恼。于刹那顷。必与无明刹那刹那相应而起。经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者。释曰。无明地种名不相应。意明无明同于烦恼通种现也。或相应者是共之义。四住烦恼三乘同断名曰相应。无明住地独唯佛除名不相应。经过于恒沙等者。释曰。显依无明烦恼无极名过恒沙。余文易悟。
  (三十六左)璎珞经下卷说亦同之(文)。下卷(十九右)明五住地。此同胜鬘。
  (三十七右)应顺前句答(文)。对法十二(八左)曰。如有问言。若施波罗蜜多亦戒波罗蜜多耶。设戒波罗蜜多亦施波罗蜜多耶。为答此问。应作顺后句答。谓所有戒波罗蜜多皆是施波罗蜜多。或有施波罗蜜多非戒波罗蜜多。谓戒波罗蜜多所不摄。施波罗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罗蜜多对施波罗蜜多皆。应作顺后句。余互相望。亦如理应思。此中依始业地渐次修者说。后必待前。前不待后。是故皆作顺后句。若已串习六种顿修皆互相摄。如菩萨地说(文)。前后句答之法。准对法论可知。如俱舍颂疏中。谬解其法。幼学勿迷。
  (三十七右)体不相违(至)可说有别(文)。问。烦恼所知应非一体。何者烦恼发业润生。所知微细无有其义。若实一体。则二乘圣者断烦恼之时。所知亦断。以一体故。又十地菩萨断所知之时。烦恼何留。是故灯曰。经论诚说二障体别。此等文理如何会通耶。答。二障同体文理分明。文者今文。既言体虽无异而用有别。又第五卷云。我法二见。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同依一慧。又佛地论云。体虽无异然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又理者。我法二执于一境转。若为别体何于一相分上转。又二执体别行相相违。如断常二见。不应俱起。然二执俱起。互能所依。故知。二执同体。然二乘菩萨。断惑不同。如演秘中问答分别。如义灯释。断用断依有分限故。且为别体。非言实别。演秘云。用别有二。一现行用别。二种子用别。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为本。后理亦通。
  (三十七右)论故二随眠(至)断或前后(文)。演秘云。论故二随眠断惑前后者。问。断既前后。何名体一。二乘断惑所知应断。以体一故。又十地中断所知障烦恼应断。一即体同。二契经言如地坏时种随坏故。答。有义种体虽一。而有粗细共和合故。如金铁等一物之中精粗异故。生空圣道力不及彼菩萨方便故留不断。经依见道究竟道说故不相违。详曰。既以粗细和合成之。种体应假。如瓶衣等。假非因缘何得生现。故今解云。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故佛地论云。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异。然有别用。如一识体取境多用。此熏种子体亦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限故。余义同前。
  (三十八右)其所知障(至)亦复如是(文)。断障章云。为十品断。十地断故。不分粗细。前后说断。不废初地断细。二地断粗。初地断有顶。二地断欲界。但随障此地智即便断之故无前后。
  (三十八右)论此于无覆(至)障菩提故(文)。义灯七本(十四右)云。问。所知障中有法恚爱。法恚即瞋。云何无记。答。有二解。一云。望烦恼说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二云。法恚亦是不善。若尔应缚能感异熟。答。虽是不善望义有别。不名为缚。亦不感果。二解于前正。论说无记不通不善。
  (三十九右)佛地论说(至)此中不说(文)。佛地论第七(三)云。又诸善心性无迷执。皆信等俱。顺无我空(左)与解二空观为前方便。不可法执。导法观。我执未曾见此事故。又云。又若此识有法执者。无所熏故。应念念失不顺对法。则成大过。烦恼障中无此事故。前卷云。
  (三十九右)佛地论说(至)了达法空(文)。佛地论第七(五左)。
  (三十九左)胜鬘经说(至)如极成故(文)。璎珞经下(十九右)云。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文)胜鬘经(十三左)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爱后有。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一切记说。世尊不爱后有(文)断障章云。五住地中皆有二种。一起即五现行。二住地即五随眠(文)演秘云。经如疏引。遂难略释。言住及起二烦恼者。住谓种子。起是现行。或所依生处名为住地。起谓现惑。正生起故。三界见惑而由见胜。后见道断故。合言之见一处也。三有之俱生修道惑。润生爱胜别分三种。非唯三界俱生但爱。言无明住地者。诸所知障皆能障智无明偏增总名无明。言一切上烦恼者。前四住惑现种皆依无明地上名上烦恼(文)宝窟(云云)。
  (四十左)今此住地(至)所余烦恼(文)。论所问意。所知障中含多见疑等。何唯说无明住地。答。意虽有见疑等。然总合名无明。以无明增故。准此论文于所知中无明见等相望而论。非对所余烦恼而论。然疏言非无见等所余烦恼者未详。或会云。疏指所知障以言烦恼。如余处文。今谓。此教不成。何者下引二乘烦恼。此岂所知乎。次下此处何有不然。
  (四十左)总名无明无品数故(文)。下论文明第六相应俱生所知障云。品数差别有众多故。断障章云。有八十一品。何今言无品数耶。答。下论及章明其品数。此随烦恼而分。然烦恼障地之差别。随地粗细。粗者先断。细者后断。所知不尔。演秘云。有义弹云。此义不然。体同烦恼。即如烦恼品数别故。但应说云行微细故。不染义同合为一住。详曰。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粗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言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故疏无违。若言不染义同合一。岂彼经中唯对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萨何唯不染。对彼菩萨是应染分。如烦恼障既不别开。故知。不约不染合也。
  (四十一左)古云此五住地(至)此文为正(文)。梁摄论等意也。此唯约烦恼障不言所知故云不然。四瀑流者。如对法说见欲有无明四瀑流。
  (四十二左)论永断二障(至)通有漏道(文)。演秘云。有义弹疏释云。若尔二乘伏烦恼时同体。所知应皆不起。又断烦恼所知应断。既所知种不障彼智。道力劣故。二乘不断。现行亦尔。非彼所伏。今言伏二依菩萨说。以法空观伏烦恼时。同体所知亦即能伏。若生空观伏烦恼时。亦不能伏。非治道故。由此道理望所知障。生空无漏不及法空有漏道也。详曰。疏中不言二乘伏惑。亦不说云生空智也。何得辄以二乘不断所知障体而为难耶。那知。疏主不依法空智伏惑说。而言今依菩萨说耶。疏理实通非可局情自度破他(文)今谓。疏意世道者六行智。断障章云。以六行智伏俱生惑时。此俱所知。亦不现行名伏所知。然菩萨见道以前不然。今且约二乘而言。演秘为破有人以局定执评诠疏文。故致此救。疏十末云。菩萨加行。唯欣于智。见道以前。唯伏法执。其烦恼障随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说烦恼伏。非前加行故伏烦恼。十地之中与烦恼俱所知障品多分亦尔。非此俱者。地地可起(文)义蕴云。此约十地断所知障烦恼随伏。故云亦尔。太抄义演亦同。
  (四十二左)伏烦恼时(至)加行智伏(文)。太抄云。疏伏烦恼时等者。此文意说。异生用六行有漏道伏时。与烦恼俱时所知障名能伏。令不得起其执。以同体故。非但此六行伏惑有漏道。能伏烦恼及法执。即见道以前贤圣行位中。顺出世有漏加行智。亦能伏烦恼及法执。
  (四十三左)如中边上卷(至)相摄(文)。中边上(十右)广明其义。须者寻知。
  (四十三左)摄大乘论(至)无学地(文)。无性第六(二左)曰。论曰。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法故(文)彼言究竟道。此言无学地。言异意同。
  (四十四右)五十七(至)诸文不同(文)。五十七(二十二左)云。问。诸相随好力无畏等不共佛法。几根摄乎。答。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所摄。何等为四。谓身根·男根·张根·舌根诸佛十力。如来身中慧根所摄。及具知根。四无所畏五根所摄。及即此一如无所畏不护亦尔。三种念住非根所摄。然六根所引无贪无瞋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瞋无痴所摄非根所摄。无忘失法如力应知。佛一切种妙智亦尔。永断习气非根所摄。然是六根所证烦恼。永断所摄(文)略纂十五(三十一右)云。论云。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所摄者。谓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余但四根依处。谓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辐轮相。是身根依处。马王藏相男根依处。目绀音色张根依处。舌覆面门广长舌根依处。十力以慧俱知二根为体。此中准无畏五根并得体。此据强胜为论。如言如来十智力。故慧强也。偏举四无畏。五根无强弱故。皆以为体。三种念住。谓以三善根。谓无贪于钦仰者生故。无瞋于谤者生故。无痴或通或局。唯于处中者生故。论云。大悲非根所摄是无瞋无痴所摄者。故知。无痴别有体性。六根证永断习气者。谓信等五具知根(文)又佛十力等。虽处处广明。然对法中集明一处故。今指示。十力者。对法十四(四纸左)四无所畏(五纸左)诸相随好(三纸右)三不护(八纸右)三念住(七纸右)大悲(八纸左)无忘失法(八纸右)一切种妙智(十一右)永断习气(八纸左)演秘云。疏永断习气等者。按彼论云。永断习非根所摄。然是六根所证烦恼永断所摄。释曰。永断习气择灭无为。因断习气之所得故得习气名。信等五根及具知根六所证也(文)对法十四(八右)曰。永习气者。谓一切智者。于非一切智所作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一切智者。能所有能表有余烦恼所知障身语所作不现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永断习气(文)愿智(十二左)又瑜伽四十九(七右)明佛有百四十不共佛法即是也。
  (四十六右)七十八(至)亦同于此(文)。七十八(六左)解深密经第四(六纸左)三十六(五右)。
  (四十六右)六善巧(文)。演秘。
  (四十六右)谓智有六种(文)。演秘云。疏谓智有六种者。此牒文略。具而应言。谓福智有六。即前六度。福智合言而为六也。故此六总结前云。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四十七右)然四十三(至)利他故(文)。四十三(九右)明六度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又(十六右)广明四摄已云。如是已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其中能成熟他一切有情。
  (四十七左)如对法第十抄(文)。对法十(初至八左)。
  (四十七左)四摄如大论(至)十门分别(文)。四十三(九纸至卷之终)广明四摄。
  (四十七左)四无量(至)别抄解(文)。对法十三(十七左)。
  (四十七左)四十九说(至)有情行(文)。四十九(四左)云。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前说六种波罗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愿波罗蜜多。力波罗蜜多。智波罗蜜多。如是十种波罗蜜多。总名波罗蜜多行。乃至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四种寻思。四如实智。皆如前说。总名菩萨菩提分法行。如前所说威力品中菩萨所有六种神道。是名神通行。如前所说二种无量。一所调伏界无量。二调伏方便界无量。及成熟品中所说一切成熟有情。总名菩萨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种菩萨妙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所行善行。
  (四十七左)又说(至)善净无上(文)。四十九(十三左)云。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至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
  (四十八右)又云(至)展转清净(文)。四十九(九右)云若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成熟。始从清净胜意乐地。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此中远者。谓未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所言近者。谓初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或从此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文)略纂十二(五十一左)云。论云。又此一切菩萨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者。谓未得相好名远。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谓得入地以上。所以得知者。即次前辨入净胜意乐地。诸相随好已得异熟。故知。地前不得实报相好。又此卷末中文云。相好名对种性地。唯有种子。依身而住。在解行地修彼方便。若在胜意乐地。乃名为得。诸上地名清净。在佛地得相好善净无上地也。
  (四十八左)摄论第六(至)无放逸故(文)。无性摄论六(三左)三种已下本论之全文。心处字下各有故字。
  (四十九左)彼已大夫(至)而退屈(文)。每性摄论六(五右)云。如有颂言。无量十万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大夫。我亦不应自轻而退屈。
  (四十九右)第一练磨心(至)一切圆满(文)。无性摄论六(三左)云。论云。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土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为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若。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释曰。无量诸世界等者。此言显示初练磨心。引他例已令心增盛。无有退屈由此意乐者。显示第二练磨其心。我已获得如是意乐者。显此意乐离诸弊传。谓此意乐远离悭吝。远离欲寻。远离恚寻。远离懈怠。远离惛沈及以睡眠。远离无明。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者。谓已获得殊胜意乐。便能任运修行施等。速令圆满。若有成就等者。显示第三练磨其心。诸有障善者。谓有成就诸世间善。未能永断所治障故。说名有障。我有妙善等者。谓我能永断所对治障。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云何当来而不证得圆满佛果练磨心者。谓策举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文)义灯七本(十四右)云。问。三种练磨等何别何位。答。三别者。一怯时长难到。二怯行广难修。三怯果妙难证。或可。初总云广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广大皆深妙故。或因广大果深妙故。由此长时修方圆满。深妙难成长时方到。故此论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后二是别。又三练磨各通三处。于彼长时引他已到省已有能。粗善尚能感于上界远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远大果。乃至圆满转依彼既已得。我亦应尔。省已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证。故疏云。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问。此练磨在何位者。答。准此论文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在资粮位通三十心不可别配。不尔十住应不能修十波罗蜜行。未能起堪能练故。又解。亦通加行及七地前。唯除见道。以唯在定。又复时促。四善根位虽伏二障分别起者。俱生未伏。以大不言分别未伏故通俱生。又七地前虽伏烦恼。所知未全要须加行故。又乐于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断。虽未断时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尔如何五地方断。设不起现种至此除。故不断前犹须练磨。论且举初影显于后。如断四处不唯地前。诸疑离疑执着分别七地犹有。又解。三练断四处障但在地前。论文不说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烦恼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处据分别说。然无文断。任意取舍。
  (四十九左)除四处者(至)断除分别(文)。无性六(五左)云。论曰。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惠义故。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此中有颂。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释曰。今当显示断除四处。断作意故者。断除二乘分别作意。以能永断异惠疑故者。谓于大乘甚深广大。不起异惠颠倒及疑。断法执故者。谓于所闻所思法中。能永断除我我所执。谓我能闻我能思觉。我所听闻我所思义。如是执着一切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断分别故者。谓于现前任运而转。色等现法住及作功用。诸骨锁等净定安立。一切所缘诸境界相。作意分别悉能永断。乃至一切诸佛菩萨波罗蜜多。如是等相。执着分别悉能永离。其颂义显不须重释(文)演秘云。无性论第六说云。除四障者。一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者。释曰。由谓因义。由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显离作意障之所由名断作意。断谓伏断。余障亦同。显初菩萨见生死苦涅槃为乐。欲舍生死忻趣涅槃名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槃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或二无学执自乘极而不趣大。或二有学执趣二果不乐大乘。或见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并名二乘作意。详曰。四皆理通前二释本。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惠疑故者。释曰。虽离于前二乘作意。于大乘教种种法门先起疑惑。后执一是。便拨余非。能拨邪惠与正惠殊故名异也。体即法执邪见所摄。故世亲云。此中异惠谓鄙恶惠。于理动摇作三性观。异惠及疑永不复转名断疑惠。疑惠即障。问。离疑之言目于何法。答。有四释。一云。能断彼疑名为离疑。二云。诸疑即二乘人。离疑即是渐顿菩萨。三云。不定诸小菩萨。虽先发心。然于大行起悬崖想。数数退屈遂起疑心。为得不得名为诸疑。欲就二乘心生决定名为离疑。四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蜜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彼妄解名离疑也。详曰。初释为正。故本论云云何能入所应知相。彼总答云。由断四处障等能入。下别释中四种皆说能所二治。若离疑言不目能治。第二将何为能治耶。若言不说。何故余有此独无耶。故离疑言显能离也。若尔何故第一第三先说离言。第二能离后方说耶。答。阿毗达磨性相而求逐便即明何责先后。第四亦复言无分别。岂无分别亦是障耶。然第四释理亦小通。既非论意故亦不取。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者。释曰。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名真观。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者。释曰。于此安立现前相中。而无作意及离分别。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时息灭名断。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问。何者为处。答。处谓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以得处名。四处之障依主释也。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持业释也。此总意云。初二障彼厌小欣大之行。后二障舍妄证真之行。故名为障。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问。在何地位断四障耶。答。在十信位断于初障。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断于第二障。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胜解修菩萨行。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由观遍计遣所执故。在世第一断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若据相违正灭言之。断分别障即在初地。成此第四离分别障。论引颂云。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释曰。言现前者。通说定散二境当心名现前也。自然住者。别显散境。言安立者。别明定境。一切相者。显二境相。智者不分别者。离能取心。得上菩提者。离障得果。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于地前故称最上。
  (四十九右)缘法义境(至)如彼广说(文)。无性六(六左)论云。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又曰。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智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由四寻伺。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无性释云。言似法者。谓契经等如十地等言。似义者。谓彼所诠无我性等。似彼行相而生起故。说为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者。如彼所取而显现故。言有见者。谓意取识俱。言意言者。所谓意识。或与见分俱所取能取性。此即安立所取能取所依自性。如前已说(文)演秘云。言缘法义者。法谓能诠文名句也。义即所诠。故无性云。似文似义。释曰。似外相转实唯在内。以有似无内似外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