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五(三本之二)

  (三十六左)论有根身者(至)乃根依处(文)。演秘云。论有根身者。有义。即五根体名为有相。无别能有。如有色言。所依色等体虽非根。而能有根亦名有根。根及有根和合积聚故名为身(文)泰抄意谓。疏释有根身有三者。今谓不然。唯释身字有二。又释有根身亦有二释。
  (三十六左)以根微细(文)。演秘云。疏以根微细等者。意辨论中根·身双举。根微细故不唯言根。
  身滥外尘不独云身。故兼言之二失皆遣
  (三十七右)即是诸扶根五处(文)。演秘云。疏即诸根五处者。即五扶尘。  
  (三十七右)对法第五(文)如上已引。
  (三十七右)缘他五境(文)。演秘云。疏缘他五境者。即是他身五扶尘。    
  (三十七右)此中有量(文)。演秘云。疏此有量者。量云。自八不能执他扶尘。非自内身故。如外五境。义蕴云。他身五境非自执受。许是外故。如外器。
  (三十七左)此中言总(至)有执受义(文)。诸论差别如上具引。
  (三十八右)变即转变(文)。演秘云。疏变即转变者。即是生变。下疏结云故能生因说名能变。
  (三十八右)缘无漏生种准此应知(文)。演秘云。疏缘无漏种准此应知者。因中第八望无漏种二变俱无。不缘·不熏如次不名缘生二变。果位本识缘故名变。因位无漏六·七二识具有二变。果中七识但缘名变。义思可知。
  (三十八左)即根种等具二变义(文)。演秘云。疏即根种等具二变义等者。现行第八望根与种具缘·执二。外器但缘。其种子识对现七识唯生一变。现望现七三变俱无。若种子识望现根·器。即生名变。器亦是识共相种生。疏示方隅具举现识。现识及种合而言之。根有三变。外器二变。
  (三十九右)经部(至)已略解讫(文)。演秘云。疏经部至已略解讫者。即经部师俱无起等。如第一疏。
  (三十九左)行相有二(文)。如上已引瑜伽略纂及伦记具明。
  (四十右)或有或无所缘不定故(文)。义蕴云。无分别智无相分故。泰抄亦加自证分缘见分义。
  (四十右)又瑜伽等(至)所缘是也(文)。第一(六纸右)云。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乃至)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文)略纂一(二十三右)云。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质为所缘。体一名同。行相别故名不同。若见分名行相。即亲相分体虽各别相似名同一。见分体解(演秘作缘)各各异故名为不同。如唯识第二·第三疏解(文)。又十三(二十四右)云。又五法缘境为缘本质境。云何名不同一行相。若别缘者。如五根既为本识等六法所变。六五根而眼等识依何者根。故皆有妨。如实义者。俱缘第八识之境。若尔如何释同一所缘不同行相。虽境无别见用各殊。受为领纳。想为取像等。见有别故说不同行相。与余七识不同。余七识得心所各为境缘故。第七亲为我我所等。余处当释。此与前两师义别行。彼皆依本质影像而变境故(文)伦记一上(二十二纸右)云。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者。此有三解。一云。眼识及心所同类赖耶所变相分本质尘起名同一所缘。心及心所各各别变影像不同名不同一行相。行相义者。行谓见分。相即相分。行之相故名为行相。是依主释。不应难言第八无本如何说云同一所缘。用他第八所变诸相为本质故。一云。唯约影像分为二句。各变似一名同所缘。而实非一说不同言。问。正智缘如境体是一。如何名似。解云。此约余心。若约正智。境一故名同。一云。王·数同缘一青故名同一所缘。而领纳了别等行解各别故名不同一行相(文)光记四(四十五纸右)云。二所缘平等。谓必同所缘。于所缘中或时缘一或复缘多。随应皆是所缘平等。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缘者。且据别缘一法说也。若不尔者。如无我观除自相应俱有通缘一切。此岂同一所缘。又解。所缘平等。此显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缘。故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所缘。虽复亦有缘多境者。此文且据缘一境说。三行相平等。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缘何境各起行相。或缘一法各一行相。或缘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各别。随应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现时各有多相故。不言同一行相。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者。且据缘一境相似义同。理实皆别。又解。行相平等。此显心心所法同缘一所名同一得相。故诸论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虽复行相各别不同。据相似同故言同一行。虽复亦有缘多境时。多行相现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约缘一境说(文)宝疏四(三十五纸右)举先释已云。详其此释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行相不可得论意。论言同一所依者。非谓所依唯一根故名同一所依。是心心所法虽多不同。共一所依名同一所依。若一若二皆名同一。如何得谓所依虽二且据一说(文)今谓。光师释同一所缘。略纂所谓体一之义。宝疏释一。略纂所谓相似之义也。义灯三(六十二纸右)云。本疏引瑜伽第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有三解。西明三释。第三释云。同一有二。一一故名同一。此即本疏约质故。二相似名同一。即本疏约影。枢要五释。后人多释不出于此(文)枢要上末(四十八右)云。达无离识所缘境。中称行相相似。虽第三卷有二和会。然无分别智缘真如所缘不相似。应言同一。此唯识文不尽理。若就瑜伽言同一。即无本质心唯相似故不可同一。应会二文以为正理。偏取可皆非。非正中释。应如理思。或二文说瑜伽约相似同一。此论约境一名相似。同一境转故。亦不相违。释所缘相似与瑜伽同一所缘有五释。一就彼文。二就此文。三彼约本质此依影像。四彼此约皆同。五彼依无为有本质缘。此依有为无本质缘。
  略纂伦记及此段疏下疏(三末二十纸·四十七纸右)枢要(下本上二纸右)行相二释属当瑜伽同一所缘等文。揭图示别。



  义蕴云。疏又瑜伽说同一所缘是也者。瑜伽约行相相似名为同一所缘。故知影像得名行相。
  (四十右)然唯初解(至)不同一行相(文)。义蕴云。疏然唯初解至不同一行相者。准下两释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云。本质是一。相分各异。为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二云。相分相似名同所缘。见分各异名不同一行相。若唯以见分名行相。即八俱五数但成后解便无前义。以第八心心所本质各异非同一故无前义。除第八识余心心所有本质影像者皆成西解。故须双取见相二分俱名行相疏之意也(文)演秘云。疏唯初解等者。略为二释。一云。如因第八缘自三境。但相无质。心所杖八相为质缘。或所更互托为质起。故不可言本质是同名为同一。由此应言。相名行相。行相相似名同所缘。二云。疏错。应云。然唯第二无初解者。余言同前。详曰。后释优也。何以明之。答。见名行相。相但相似名同所缘。不名行相。竟何失耶。又疏下会瑜伽论云。瑜伽据质名同所缘。此约影像名所缘等。岂可前后自为楚越。又按疏主瑜伽抄云。若也影像名行相者。即以本质为所缘者。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以见分名行相者。即亲相分体虽各别。似名同一。见分体缘各各异故。名为不同。由此故知。见名行相。第八王·所相分相似名同所缘。见分各别名不同行。若也相分名行相者。即行相同。如何说云不同一行。第八非定缘本质境。复云何说同一所缘。若云相分相似名同。若尔所缘·行相是一。如何而说同不同言。以此故知疏颠倒也(文)今谓。二说各有其理。于中演秘第二为优。然看疏文势。第一为亲。何者。见分行相是大乘不共之说。影像行相与小乘同。然其所以用共小之说者。以瑜伽之文或难会故。由致如第一说。然影像行相之说非出胸臆。本出集量。是故兼须二释。疏文初双举大小共不共意。终指影像典据。初后相照以明不可不须第二之意。应知。秘释不然。今疏顺文。何者。谓今论见分名行相相分所缘意。虽大乘尽理。而无第二释。次文所引瑜伽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文如何会之。同一所缘者约本质故。又无分别智缘真如时。相分如何通之。故须二种释一切通收。义蕴好矣。
  (四十左)初立二分等(文)。难陀·亲胜等虽不立自体分所变。然说有相·见二分。与护法同。编第一(二纸左)举难陀·亲胜宗云。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文)疏(二本六十三右)云。述曰。即是难陀·亲胜等义依摄论说唯二义也。但立见相以为依他。不说第三·第四分也。相分体性虽依他有。由见变为故名唯识。此相分体实在于内不离于识。妄情执为似外境现。实在内也。即以依他似计所执。依此似外相分之上。世间圣教执说我法。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文虽有二。义即有三。或实说一分。如安慧。或二分。亲胜等。或三分。陈那等。或四分。护法等。此中护法但说三分。以证自证分别义建立义相犹隐。所以不说。
  (四十左)当小乘事摄(文)。俱舍四(十三右)云。事平等者。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文)光记四(四十五纸左)云。五事平等。事之言体。显各体一故言事等。于一相应心心所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体亦各一。必无二体。一时俱行。此约刹那同时体等。非言前后异品类等。
  (四十一右)当小乘行相(文)。俱舍四(十三左)云。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文)宝疏四(三十二纸左)云。有行相者。即于所缘品类差别起行相故。准论文即是能缘心法于所缘境品类不同行解心上起品类相。如镜照物类于镜面上有种种像差别之相。与其心法不即不离。非如像色与镜不同(文)次下(四十四纸左)云。彼(大众等诸部)执。心外之境是所缘。心上有似所缘之相名行相。体即见分摄故。以大乘相见分即彼宗立名。非是彼定许有见相分名也。观所缘云。带彼相故即是行相。谓行于相见分能缘说名为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是释事义。又(四十六纸左)云。然小乘人心外有境即以为所缘。大乘说无。故以彼小乘行相为大乘相分。大乘心得自缘别立自体分即以为事。故以见分名行相。即小乘事体是见分。不立自证分。无返缘故。大小二乘所说各别。
  (四十一右)无心心所自能缘故(文)。演秘云。疏无心心所自能缘故者。彼宗不许心心所法而能自缘。
  (四十一右)论若心心所至自所缘境(文)演秘云。论若心所所至自所缘境者。有义。诸师皆说。初量破彼正量·安慧。不破余部。今解不然。十九部义虽心心所缘境之时有行境相。其行境相是能缘相。非是所缘。如何初量唯破正量。是故应说。初量通破二十部也。详曰。虽所带相计属能缘。然说此相似所缘故。所缘即相。所缘之相名所缘相。不同正量此似亦无。由斯诸德义亦何爽。
  (四十二右)如下所缘缘中自会(文)。第七(三十一纸)。
  (四十二左)然佛地论(至)不论见分(文)。第三(九纸右)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为有相分见分等耶。定有见分照所照境。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故亦定有。若无如是三分差别。应无所缘。应不名智。相分不定。有义。真实无漏心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以无漏心说名无相无分别故。又说缘境不思议故。有义。真实无漏心品亦有相分。诸心心法法尔似境显现名缘。非如钳等动作取物。非如灯等舒光照物(乃至)有义。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别缘照(文)义蕴云。第一师云无相分。第二师有相分。第三师若根本智缘即无相分。若后得智即有相也。
  (四十二左)下第九中自当解释(文)。论九(十五丁)疏九末(八十六纸)。
  (四十二左)论若心心所(至)如虚空等(文)。演秘云。论若心心所无能缘等者。有义。诸师皆云破安慧师及清辨义。今解。通破正量部义。彼说。心等缘境之时。更不别说于能缘心有行相故。详曰。此明相分。言能缘相即见分心。非约见分依心上立。若别立者。三分何别。如前见分名为行相。岂见分上而别说耶。由斯正量有能缘相。故知诸德说不乖论。
  (四十三右)清辨亦云(至)见相俱有(文)。掌珍论上(二右)云。为显斯义先辨有为。以诸世间于此境上多起分别故说是言。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此中世间同许有者。自亦许为世俗有故。世俗现量生起因缘亦许有故。眼等有为世俗谛摄。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为是实有故。勿违如是自宗所许。现量共知故。以真性简别立宗。真义自体说名真性。即胜义谛。就胜义谛立有为空。非就世俗众缘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为(文)演秘云。疏清辨亦云等者。有义。由胜义谛。非但无有能缘之相。心体亦无。论文既说有心心所。但缘境时无能缘相。故知唯就世俗以破。诸师皆言清辨有相而无见者。此不依宗。彼依世俗说唯识故。于世俗中虽有心境隐劣显胜名唯识故。详曰。非善破也。于无过中有过言故。疏中既云若约世俗见相俱有。今且远汝一切唯境。此岂不许彼有见耶。若言余不序疏者。破他可通自立不尔。既据世俗见相俱存。何理独遣彼能缘相。又言心体为现种耶。若现行者。既无能缘。何名现识。可审详诸。
  (四十三右)故知诸法有境无心(文)。
  (四十三右)许有实作用便非种子(文)。义蕴云。此清辨师牒中道救。汝护法若云有实作用故知有见分者。则同外道。
  (四十三右)如下所缘缘中说(文)。论七(三十纸左)。
  (四十三左)合破安慧(文)。演秘云。疏第一合破安慧者。有义又说。此中破安慧义。虽解此是二分非三分文。如何说彼无能缘耶。自证即是能缘用故。故于二分但可破彼无所缘相。或可此文非二分义。即是三分。详曰。此明二分。见相相对名能所缘。以破安慧。何过而有。又论自结故心心所必有二相者。不可判属三分也。
  (四十三左)故者因也(文)。无性摄论一(十九左)云。故者即是门义依义。此则显示心声转因。
  (四十三右)引厚严经(文)。密严经中卷即有此颂。然第三句中分字作性。余并同此。
  (四十四右)又大众部(至)所缘及事(文)。演秘云。疏又大众部至与此等同者。此释前标十九部意。疏自缘体者即不如是者。显此上云余大众也(文)义蕴云。疏又大众部心得自缘等者。彼宗虽是见分缘见。与大乘宗自证缘见其义可稍同。此中不破故。初云对十九部。唯除正量也。又云。自缘体者则不如是者。此约大众见自缘见。大乘则不如是。此中应破故。次前云除大众正量也(文)泰抄云。疏大众部心得自缘乃至与此等同者。即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疏缘自体者则不如是者。大众部等四部同说即心自缘心。若别缘色等相。则所别起行相。若心体自缘心体时。则不谓别起行相为能所缘。心为所缘。所缘能缘俱□□心体更无别体也。但心体即是所缘。谓别起行相也(文)今谓。二末疏(五十三纸左)云。大乘大众部等心自缘等。准彼可知。
  (四十四左)观所缘云(文)。彼(初左)云。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色等极微。
  (四十五左)彼宗说(至)即相分(文)光记四(四十四纸右)云。三名有行相。即于所缘一切诸法品类差别种种不同。心心所法随缘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文)广如上引论及疏记。义蕴云。疏能行于相所似即相分者。谓大乘自证分上有似所缘之相。此所似者即是相分。见分行于此相故名行相。或可疏错。应云所行即相分也。
  (六十四左)以不曾为相分缘(文)。演秘云。疏以不曾为相分缘等者。如诸色等曾为相分被见分缘故后能忆。心既不尔。后何能忆。故后能忆明由先时自证缘也。义蕴大同。
  (四十七右)佛地第三(至)不应忆念(文)。彼第三(八右)云。集量论说。诸心心所法皆证自体名为现量。若不尔者。如不曾见不应忆念。
  (四十七右)然瑜伽第一说(文)如上具明。
  (四十七左)此中有行相(至)不同也(文)。演秘云。疏此中有行相至名为相似者。重成释彼瑜伽之意。言此中者。此瑜伽论。即以相分名为行相。言境据总者。相分相似。如缘青等相分。俱青故名为总。由是论云同一所缘。言见据别故名为相似者。相似即是不同之义。故论说云不同行相。问。夫言相似。虽体不同有少比类。今见言似有何相类。答。如缘青等。王·所皆然故名相似。有云。境据总下四句。疏文下双会瑜伽·唯识两论。详曰。不尔。前释为正。寻之可悉(文)义蕴云。疏此中有行相至名为相似者。此明见相分中。有说行相非一。即此论中云所缘相似者。是小乘行相也。既言相似。即是非一。有见分非一者。即此论及瑜伽云行相各异故。此大乘行相也。次会。境据总故名之为一者。此会瑜伽。彼据相分总青故名为同一所缘。言见据别故名为相似者。会此论也。据见分各别所缘相分亦非是一故云所缘相似。或见者现也。所现相分各各异故名为相似前解为正。后亦可通(已上)今谓。初解为优。解与演秘有云说同。虽各有理。予则依用邑解。总假别实二论所据不同。邑师顺疏文势也。泰抄云。一行相者即约诸相分上云青。皆相似故。说名境据总故名为一。释见分各别故名为相似也。然此论中即约实而言。即云所缘相似行相各别故。二论名据一义。亦不相违(文)今谓。松室仲算总科疏文分三。此文为第二义。以准义灯云有三释故。四分私记云。灯有三释者。初解据了别领纳各各不同故。且缘青境。各各所变相似义边名为同一所缘。第二此中下谓相分总一故名同一。不是相似义名为同一。总以一青为境义边名为同一所缘。第三又彼下约本质故为同一。约影像故曰所缘相似。是故灯师分为三释。朴扬之释与此意殊。师资异解。不必一准(文)今案。义灯三字恐二形误。泰抄唯为二释。西明立第三释。即是合释本疏二说。若义灯为三。则演秘不加酙酌辄判二节何也。又此段疏置此中之言。至次下文以又字隔。明知疏文唯是二节。瑜伽伦记以三义释。非释本疏。何关于此乎。
  (四十七左)又彼约(至)非是相违(文)。泰抄云。疏又彼约疏所缘缘乃至非是相违。此第二解云。瑜伽论文云同一所缘者。据疏所缘缘。本质体是一故。或约正体智缘真如说。若本质若真如。俱是一体故名同一也。此论所缘相似者。约亲影像相分说。心王心所众多相分俱言相似。此论约亲所缘缘说故。此论亦言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既云所缘。亦约亲所缘相分说。故二说又亦不相违。又此论约后得智。瑜伽论根本智证真如说也(文)演秘云。疏此心心所许时依同等者。此论第三云所缘等。等者亦是相似之义。余文同来。
  (四十八左)然有六师(至)如因明抄说(文)。因明疏云。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述曰。第四明量果也。或除伏难。谓有难云。如尺秤等为能量绢布等为所量。记数之智为量果。汝此二量火无常等为所量。现比量智为能量。何者为量果。或萨婆多等难。我以境为所量。根为能量。彼以根见等不许识见故根为能量。依根所起心及心所而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为能量。复更何为量果。或诸外道等执。境为所量。诸识为能量。神我为量果。彼计神我为能受者。智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为量果。智即能量故。论主答云。于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离之义。即用此量智。还为能量果。彼复问云。何故即智复名果耶。答云。夫云量果者。能智知于彼。即此量智能观能证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彼之境相于心上现名而有显现。假说心之一分名为能量。云如有作用。既于一心以义分能所。故量果之名为量。或彼所量即于心现不离心故亦名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或此中意约三分明。能量见分。量果自证分。体不离用即智名果。是能证彼见分相故。相谓行相体相。非相分名相。如有作用而显现者。简异正量。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钳钳物。亲照境故。今者大乘依自证分起此见分取境切能。乃彼相分为境生识。是和缘假如有作用。自证能起故言而显现。故不同彼执真实取。此自证分亦名为量。亦彼见分。或此相分亦名为量。不离能量故。如色言唯识。此顺陈那三分义解(文)定宾云。此陈那义即是三分。寻之应知。且言量果者。证知义犹如世间绵绢谷米以为所量。慧数执持秤尺升斗数知其数以为能量。心中任持所有斤两尺丈升斗多少之数令不坠失以为量果。今大乘唯识道理。相·见·自证体实是一。转变差别非有似有假立为三。然于三中非不差别。犹如乳中乳体与聒并润湿性非不差别(文)义灯三(六十三纸左)云。就此能量所量量果别中。相传解云。有六师别。一云觉天说。根为现量。惠为能量。境为所量。根是量果。二云妙音师根境同前。能量取识。三云法救师。能量惠及识。余如前说。此皆显故名现四云经部。根·境·识和合生法。名之为现。根·识为能量。境为所量境。还以根·识为量果。五云犊子部。以神我现量。诸心心所为能量。神我为量果。六云成实师。以心所中受·想之用为能量。境为所量。识为量果。更当检文方可为定。
  (四十九右)佛地论中(至)唯有长行(文)。第三(八纸左)云。诸心心法各有相·见二分而说。集量论中辨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证分。如是三分不一不异。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
  (四十九左)论不应见分(至)非量摄故(文)。义灯三(六十三纸左)云。论不应见分是第三果。本疏云。难古师。要集云。陈那但立三分不遮第四。故护法师不违陈那。但是遮破。今谓不尔。虽言破古。非陈那等。如理门论破古因明师。岂即破弥勒等师。但破古来不正诸师。今言破古亦复如是。破唯三分以见分为第三果者。不破许有第四分者。
  (五十右)现量为比(至)问答亦然(文)。演秘云。疏现量为比量问答亦然者。问。此之问答与前何差而须指耶。答。前依分难。此据量难(文)义蕴云。疏现量为比量不为现量问答亦然者。见分比量。以现为自证。现量应此为果。答。此量缘共相。现量以为果。现证自体。不以此为果。前以比非与现相对。此但现比相对。故与前别。疏外内难缘缚难等者。见分是外。以内为果。自证是内。以外为果。答意同前。解缚难者。见分缘相名为相缚。自证缘见应名见缚。下云如五识境缚者。五识见分唯现仍名相缚。自证唯现何妨见缚。又云为是烦恼染污相故者。此五识缚之所以(文)泰抄云。见分现量为比果比不为现果问答亦然者。外难曰。现量得为。
  比果。比量应为现果。答曰。自证是内。为外见以为果。见分是不得与内为果也。内外难缘。难例亦然者。外难曰。自证是内。得为外果。见分是外。应亦得为内果答云。见分唯缘外。不得与内以为果。自证体是内。为缘内故外作果外作果。外难曰。见缘相名相缚。自证缘见应名见缚。答曰。可然亦名见缚也。
  (五十右)见缘相缚等(文)。泰抄云。疏见缘相缚自证应亦尔是缚无失者。外难曰。见分缘于则许名相缚。自证见分应名为见缚。答曰。据粗相说。不为相缚。若委细说者。自证缘见亦名见缚。
  (五十左)如五识境(至)末那章(文)。泰抄云。疏如五识境缚仍是现量收(乃至)如末那章者。如五识缘境有相缚乃是现量收。自证缘见名见缚亦是现量摄也。如五识中虽起烦恼。以为亲证体故。故是现量。若第七末那识中有烦恼自非量收也。然下文中第七识处即名末那章也。即解相缚。不可见分一时之为量以相违故者。不可说见分一刹那中缘相分时即起非量。其见分文是现量。其见分即与第三不为果。以一时量非相违故(文)言如末那章者。有云。未作此章。或云。此论解第七处名末那章。即六证中第六证是也或云。摄论有末那章。虽有数释。未可准冯。应捡彼论。演秘云。疏如末那章者。此指摄论明末那处名末那章。以彼广以义门而辨。故与章名。疏来意者。为伏难云。五识现量。何缚有耶。故疏答云。为是烦恼所染污相故有缚也。外伏难云。何以明知。故指彼章。今按无性第一论云。此即是识杂染所依。于定不定善等位中。皆不相违恒现行故。其如何等。谓善心时亦执我故。由此五识得有相缚。言是疏主末那章者非也。
  (五十一右)为色等难皆应准思(文)。义蕴云。疏为色等难皆应思准者。难云。见分缘外相从名外。见缘于色相从名色。且齐解云。理亦可然。相分是色。从识名识。见分是识。何妨从色名色。问。相分依识变。从依得名。识见分非色变。如何得名色。答。相由心变。从心名识。见由境生。从境名色。又不齐解。色碍。以非碍不可从色名为色。若尔亦应相外。见非外。不得从外名为外。答。所缘非必色。不可从境外为色。相分唯是分相从可名外。二解俱得。取舍随情。
  (五十二右)此义应思(至)过无穷故(文)。佛地论三(八左)云。第三自证能证第二及证第四。第四自证能证第三。第三·第四皆现量摄。由此道理。虽是一体。多分合成。不即不离。内外并知。无无穷过。
  (五十二右)即以自证为相分缘(等)。演秘云。疏即以自证为相分缘者。用不离体故说是言(文)义蕴云。疏以自证为相分缘缘彼种故者。自证实非相分。以种不离自证。见种相义同以自证为相分缘也。既得以所缘自证为果。第三·第四缘故得互为果也(文)略纂十三(十八右)云。问。若得者。第八缘种。如无色界。即为自证分缘等。若缘无漏种。岂缘自体耶。问。此中依护月菩萨释。其见分等三分中。其种子为自证分。种子即见分体故。由此理故。相应五数不缘种子。由此理故生无色界。第八见分即无所缘。彼界第八见分缘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业故。虽生无色而得下缘。问曰。何故种子不在自证分等唯在见分耶。答曰。以相见及第四分于自证分上差别建立。今以种子是所缘故。故于见分上立。以自证分为能缘故。不于上建立(乃至)若依护法。即以此文为正。在无色界不缘下地。界系业别故。其种子即见分中分为相分。见分缘之。五数托此以为本质。而于上变影像相也。
  (五十三右)得得非得(文)。演秘云。疏得得非得法者。大得小得故重言得。所得之法体非是得名非得法。问。难意如何。答。如彼大得能得本法复得小得不立第四。生亦如之。例见同彼缘相·自证不须第四(文)义蕴云。疏得得非得等者。小得大得及所得法。如何三法更不立第四。心法应然。此但例令三法同也。又有云大得得所得亦得小得故。令见分亦缘自证。何劳第四者。亦有此理。应捡俱舍。小乘大乘得得小得。又生等准知。
  (五十三右)彼但成就(至)无量相违(文)。泰抄意谓。成就者。谓大得小得。生长者。谓小生大生等(文)义蕴云。得成熟无现比等量相违也。有云若以得等例于心法有多相违名为无量者不然。
  (五十三右)无别种生(文)。演秘云。疏无别种生者。随彼相见同种师释。或约独影。非尽理言(文)泰抄意谓。且约缘无为过去未来等独影境故。言四分同种者。缘现在五尘等境。皆别种生也。
  (五十三左)佛地论有(文)。彼论第三(十九纸右)偈及长行全同此论。缠缚之缚彼论作绕。
  (五十三左)此内外一切分等(文)。演秘云。论若内若外皆有所取等者。如疏具明。有义同疏。而立理云。前长行云谓第二分但缘第一。佛心见分不唯缘初亦通后故。又前标宗释释有漏识。非无漏故。又无漏位三分皆能缘余三分。如何内外互相系属。
  (五十三左)论所取能取缠(文)。泰抄云。论所取能取缠者。非是八缠等。何以故。若唯染心中有见相四分。可言是八缠等。既三性有性有漏无漏心中皆有四分。应知此言缠者不是八缠。但是心所见相分起时。相扶相托相句边义名为缠也。
  (五十三左)此唯众生(至)二缚具故(文)。义灯三(六十四纸左)云。西明释云。能取所取四分相属故名为缠。亦通无漏。非谓烦恼之缠缚也。今谓此非。违论释故。论云皆有所取能取缠缚。颂言众生。释言缠缚明但众生有此相缚。不通无漏。安惠可尔。此文且说有漏四分。如三界唯心言且说有漏唯识。岂以无漏亦唯识。即三界言许通无漏耶(文)二缚者如下疏三末(六十二左)泰抄云。疏相及粗重二缚者。若烦恼种子若无堪任皆名粗重。
  (五十四右)外内定故(文)。义灯三(六十四纸右)云。要集云。若内外定。已转依位见分不应缘第三分。内外定故。今谓不尔。不障缘第三。但不亲取。要变于相。相是外摄。故言缘外。故论自云前二是外。
  (五十四右)虽缘真如(至)亦不得故(文)。演秘云。疏虽缘真如至亦不得缘。详曰。且依见分不缘如义为顺此中见名外故。非尽理矣(文)义蕴云。疏虽缘真如真如非外等者。此释伏难。若以见分通缘内外故非第三果者。缘真如时见唯现量。又不缘外。此见应为第三果。故此解云。缘真如见虽不缘外。以见分有缘外之用故。亦不得缘第三也。又如别抄(文)泰抄云。真如非外。以见分用外故。亦不得缘者。然准对法论。内外法如彼论说。何法名内何法外。答。谓十八界中六根名内。六尘名外。六识名中间。又云。欲界中五尘境名外。若色·无色界俱惠及真如等总名为内。然色界虽有色·触·声三尘。其色界心多缘之起故总名内。然今此说中真如名内者。准对法说。又今此论中后二名内。相分名外。由见分缘相分故。故见分亦同名外。虽真如名内。其见分亦缘之。然疏文中言亦不得缘者。即疏文错。问。六尘是外摄真如既在法尘中摄。如何真如非外。真如非外。如何见分不得缘之。答。所望别也。若真如与诸法为实性边。其真如即名为内。若真如是所缘境边。即是法处法界摄。即真如名外也。言不得缘者错(已上)今谓。大非也。疏云亦不得缘者。非谓不缘真如。何者。上已言缘。故此文言不缘者是见分不缘自证分也。演秘·泰抄不允。义蕴为正。
  (五十四右)若尔内心(至)义准可知(文)。演秘云。疏若尔内心应非外果者。此难意云。内外有差别。外非内法果。外内义不同。内亦非外果。答。指同前量非量义。思可知之。今又答云。一见通缘内外妨。故外不为内法果。自证分缘两过无。所以内得为外果(文)泰抄云。疏若尔内心应非外果此义准可知者。外难曰。内外别。见分不为果。内外异。内不作外果。答。外见通三量缘。外不得作内果。自证唯现量。体是内故得为外果(文)义蕴云。疏若尔内心应非外果此义如量者。难云。见分是外。不为内果。自证是内。应非外果。解此如前释现不为此果等难同也。前释云。比非量等不证自体。不得为现果。此亦如是。见通比非。外非内果。自证唯现量。内可为外果。
  (五十四左)摄论唯二亦摄入见(文)。无性论四(十二右)云。由二性者。谓相及见于一识中有相有见。二分俱转相见二分不即不离。始从眼识乃至身识。随类各别变为色等种种相识。说名相分。眼等诸识了别境界能见义边。说名见分。
  (五十四左)此言见者(至)唯惠能故(文)。今谓。疏主简别未尽理也。何者。此论上言此中见者等者。此于四分简别取见分。此言见者。广取能缘。不局见分。故通后三分。疏主以推求见为简别者未得切当。
  (五十四左)如第十卷楞伽经说(文)。第十(三右)云。分别依熏缚。种种生种种。众生心见外。故我说唯心。可见无外物。见心种种见。身资生住持。故我说唯心。又(十二纸左)云。愚痴妄分别。如镜像现心。因熏心迷没。一切法不生。非有似有生。此一切唯心。
  (五十五右)旧颂云(至)说唯心(文)。楞伽第九(八纸右)之全文。但在字作生。
  (五十五左)今此论文(至)诸佛知见(文)。佛地论三(八左)云。若细分别。要有四分。其义方成。三分如前。更有第四证自证分。初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知。余通二种。谓第二分唯知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自证能证第二及证第四。第四自证能证第三。第三·第四皆现量摄。
  (五十六左)又量非量若乐舍应异(文)。泰抄云。疏又量非量殊苦乐舍应异者。外难曰。第二量非量余之二分唯现量。第二苦乐异。余之二分唯是舍受也。答曰。文义是同故是舍受等。已下有三对。一二和三性对。二四谛四念对三五通五根对。如前由见分或时量非和三性量。后三一向是现量。是故有此诸难。具生解者并约见分说已应知。
  (五十六左)又见分解非解殊(文)。义蕴云。疏又见分解非解殊者。不执名解。执名非解。又以悟迷为解非解。此等并同初难。
  (五十六左)又心若自缘(至)无差别过(文)。演秘云。心若自缘至无差别过者。即自证分而缘见等。据此为难。能所作等并皆心故。故无差别。有云。约唯识难。不约四分。既唯是识。何因果等差别有耶。详曰不尔。本约四分而此难生。下疏结云依见分说。故知不是依唯识难(文)义蕴云。疏又心若自缘即有因缘等者。见缘于相。相因见果。可有差别。自证缘见。俱是能依。俱是心法。因果即无差别。余皆准知(文)泰抄云。疏又心若自缘即有因果。因果者。境为因心得生。故即境是因。心是果。若约量果。即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即见分为因。自证为果。若由自证生见相分故。即自证为因。见分为果。能所作者。即自证为能作。见分为所作能作是心所。即是善恶业。难言。应唯有能作心而无所作事。或能作是心。所作屋宅是。能所成者。即能成是自证分。所成谓见分。已后皆准知。能成即因。因者即是心。所成即是果。能引者。能引是心因。所引即是所境。或是心家所引果也。能生者。能生是心因。所生即是一切境法也。能所属者。如奴婢是能专。主是所属。相分为能示。见分是所示也。能所缚者。如绳是能缚。人是所缚。人是所缚。烦恼心为能缚。诸境界是所缚。能所相。诸相伏诸法心为心能相由心二发起所相法故。能所觉者。能觉是心。所觉即诸法是。若无心外法。如是已上诸法不得成也。
  (五十六左)亦不应言(至)识亦生灭(文)。泰抄云。疏亦不应言二缘生识三和生识者。二缘生识者。下论又云。眼色为缘生识生识。由根·境二缘生也。既有自证生见。即有识亦生识。二缘不成。有三缘生识故。三和生者。谓根·境·识三也。今有自证分生见分。应亦识生于识。三和不成。合有四和生识故。
  (五十七右)亦不应言(至)皆是不善(文)。泰抄云。疏亦不应言恶心遍体皆是不善者。外难云。若见分自证分等同是量非量。可许见分是恶。自证分亦是恶。即是恶心遍体。见分是恶。自证非恶。非恶自证应是正智。以自证分能缘恶起。是恶故云是正智。见分是恶不善。自证是正智。恶心则不遍体。答。自证虽是现量亦是恶不善。同见分是恶故。若现量不是恶者。五识既有恶。应不现量。故知不约现量说有恶也。
  (五十七右)其四念住(至)法念住等故(文)。泰抄意谓。四念住者。谓身念住缘依身十一种色故。受念住者缘受蕴故。心念住者或缘六识或六识故。法念住者前三念住外更缘心所法或惠等故。此四念住皆以惠数为体。若言自证分缘见分。则是惠自缘惠也。四种念住皆但应名法念住。以能所缘唯惠数故。然则除法念住余三念住皆悉不成也。惠是法念住摄故。
  (五十七右)又四谛智(至)成道智等故(文)。泰抄意谓。今此疏中约无漏心缘四谛法为说。不依有漏四谛观也。论中问云。有漏无漏皆作四谛观。于十智中有何差别。若有漏观有四谛别。谓苦智集智道等智。若无漏心即缘四谛。谓苦谛智集谛智灭谛智等。若言无漏自证分心自缘见分。则唯有道谛智无余三智。以无漏自证分心唯缘无漏道谛见分故。若有漏心中作四谛观。即是世俗智也。若言有漏自证分心缘见分。则应唯有苦集二智无灭道智。以灭谛是无为·道谛是无漏故。
  (五十七右)又宿住智(至)返难亦尔(文)。泰抄云。又宿住智亦应不成知现在故者。宿住智合缘过去。现在自证分缘现在见分。唯缘现在法故。应宿住智不成。又死生智亦不得成。何以故。其死生智即缘未来。既在死生智自证分缘现在见分时。故死生智缘未来亦不得成。疏又若知他如知自者。若他心智缘他心可名他心智心。若他心智自证分缘自见分。即各自心智不名他心智。疏知自如他返难亦尔者。外难曰。知他心如知自心者。知自心应名知他心也。
  (五十七右)又用二故体应非一(文)。义蕴云。疏又用二故者。谓知他心智自证亦自知心。故有二用。应非一心(文)。泰抄与此不同。义甚疏矣。
  (五十七左)有因法自相相违(文)。义蕴云。本量云。心应自缘。性能照故。如灯。作相违云。心不自缘。性照故。如灯。
  (五十七左)然佛地第三(至)余难无解(文)。彼论三(八右)云。是故四智相应心品一一亦能照知自体。云何不与世法相违。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触指端故。不见灯等能自照那。云何得知灯等自照。现见无闇分明显现。若不自照应有闇障。应不现见。由此故知灯等自照。灯等非闇。何须照耶。如瓶衣等。体虽非闇。无灯等照。边有闇障。不得现见。灯等照时。除彼边闇令得现见。说名为照。灯等亦尔。自体生时。边闇障除令得现见。故名自照。诸心心法虽有胜劣。皆能外缘。内证自体。犹如光明能照他亦能自照。非如刀等。诸法法尔。不可一类(文)义灯三(六十五纸左)云。问。灯能照自令现得见。灯心能自缘。衣不自照由他照见。证心不自缘。答。心性是照。本极成。若例同衣不能照。彼有违自·世间等过。问。量云。心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灯等。此量岂非法自相相违因·喻所立不成过。答。取能照义以灯为喻。故无有过。问。岂本不欲证心自缘。答。虽言缘自。意取显证。今缘·证虽殊。俱自显证义。或但相例。不是立量取彼为喻。故无有过。
  (五十七左)然他界无为(至)非自证分(文)。义蕴云。以此解前诸难。今缘他界等皆约见分不缘自证。若约自证。即缘自界有为有漏。故有前诸难。若约见分。皆无过失。此解心若自缘已下难。
  (五十八右)于四分中(至)如别章(文)。如三惠章·唯识章·略纂等中具释。泰抄云。疏于四分中八识三惠三量因果者。因位五·八识唯现量。第六通三量。第七唯非量。若至果位。八识皆现量。三惠者。若因位中第六识中有闻·思·修三惠。闻·思·修中是比量。修惠是现量。若八地已去义说闻思惠皆现量也。若余七识即是无三惠。若至佛果位。八识中皆有修惠也。
  (五十八右)故言外大种(文)。演秘云。论即外大种者。有义。所言外者。简异于内。内外义殊。有其五释。一云。所执名外。谓心外故。余名为内。不离识故。二云。本质名外。亦心所故。影像名内。自心内故。三云。诸法义理差别名内。诸法体事自性名外。故迷理者说依内门发身语等说名依外。四云。在自相续名之为内。他身·非情说名外也。以彼皆是自身外故。五云。十二处中心等所依六根名内。以亲近故。心等所缘六境名外。由疏远故。今论言外依第四门。然疏说云。虽非识外外处名外。此解不然。根及根依下论自说俱名内故。若约处门。根可名内。扶根依处应名外故。详曰。自断有滥。疏解无违。但言器色由外处故而得外名。谁言摄彼扶尘色耶。此即总声别处转故。断依第四。他身岂得同外器耶。论意唯明外器色故。若言但取第四一分。何弃第五。不简第四故。自断非。
  (五十九右)且如瑜伽六十六卷(文)。彼(三左)云。六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令住不绝。所谓外分共不共业文所生起(文)略纂十六(二十九右)云。谓器世间业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业所由三性作意为方便。引此业生起能牵器世间诸行令住不绝。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业生。即大师云。有二种共不共。共二种。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缘故。二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尘。为他缘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五十八左)一是共相(至)如山河等(文)。义蕴云。疏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等者。诸识同变以得共名。诸趣共用复名为共。问。如山有本石。一人取以为舍。余人所以不能用。何得名为共变用耶。答。彼人未摄属已。随何人取即便能用。名共中共。若已摄属已为房舍等。即共中不共也。问。如一人受用本石等时。为用自所变者。为用他所变者。若用自变共义不成。若用他变何名唯识答唯用自所变者。若尔何名为共。答。彼人所用木石设未离山等处。未磨灭时诸趣第八共所变故。何非名共。又所作方舍余趣余方缘合之时即能受用。故名为共。
  (五十九右)共中不共如已田宅(文)。演秘云。疏共中不共如已田宅等者。有义。但初句收。多自受用。然亦有他受用义故。又如扶尘唯在自身。由有少分为他用义尚名为共。如何田等翻名不共详曰。不可。若尔。扶尘应亦初句有他用义。如田宅等。若言属自非初句者。宅等应然。亦属自故。若言扶尘属自内身不相例者。祇由此义扶尘名为不共中共。宅等名为共中不共。外内异故。复不属他。故非初摄。问。佛菩萨等所变净土不离秽处。净秽相望应第二句。传有二释。一云。有漏不净由同处故。业复少同受用有邑名第二句。佛唯无漏。菩萨极净。虽秽同处。净不净业有差别故。非第二句。二云。净秽其处既同。即是第二共中不共。详曰。初释善也。且同地器有情共变由有别业。于此复分宅等诸境。异生佛等即不如之。得相望属第二句。
  (五十九左)问曰(至)答曰不缘(文)。对法第一·造色章。略纂十四(十纸右)云论云。如是一切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触所摄中。四大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者。若九实者。于下文中。如色处中。长等是假有。青黄是实。声中因受大种不受大种是实。余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余缘法生和合等假。味中苦酢等六是实。余余可意味等假。一一尘中皆有假有实相何故此乃言九皆实有。触分于二。义曰。以触处中能造所造异。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复多故。所以偏明。其余九中无能造色。又复皆是所造。所造之中虽有假者。但少非多故不论也。
  (五十九左)此由四大(至)以果假故(文)。义蕴云。涩滑等所造是假。四大等能造是实。今言造者假名为造。非实造也。不可实因而造假果故。地水增时假名造涩滑也。
  (六十右)缘长等时并缘青等(文)。演秘云。疏缘长等时并缘青等者。有义缘长等者以之为正。佛地论说。十八圆净所现净土具显·形色。准知秽土随识所变广狭分量有形色也。前论亦云。随量大小顿变一相。详曰。言缘长等。为据别缘。为约长等不离青等。缘青等时义言缘之。若义言缘疏已明讫。若别缘者。如何第八识因缘变耶。亦不可以佛地为证净秽异故。
  (六十右)论虽诸有情(至)各遍似一(文)。枢要上末(四十九纸右)云。对法第二。眼识于二根。如二灯共发一光。此如何通。此以随说小乘法为喻。彼据大乘体义为喻。亦不相违。如因俱声共别造故。若尔如多灯共处。其影便殊。云何共造。今正释者。如一盏中有多灯炷。及因俱声。大种邻近共造一色。两盏别炷不共造色。故影有别(文)演秘云。论虽诸有情至遍似一者。问。且如一树有情共变。而一有情伐用之时。为用自变。为兼用他。若唯自者。余人变者应存不亡。树何不见。若亦用他何名唯识。答。树等既是共相种生。皆相随顺互有增益。彼一有情自所变者所缘亲用。他所缘者与自所变为增上缘。亦疏缘用。一切相望自为所顺。他为能顺。由所顺无能顺亦灭。由斯树丧唯识亦成。问。何以得知互相增益。答。对法第七说有共业为增上缘。如次下引。若尔灯明喻义不成。一灯光灭余光犹在。法不相似。何得为喻。答。喻取少分故不相违。
  (六十一右)五十四说诸有对法(文)。五十四(十一纸右)云。问。何因缘故诸有对法同处一处不相舍离。而不说名无对性耶。答。随顺转故。由彼展转相随顺生不相妨碍。又由如是种类之业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若异此者。一切聚中非有一切地等诸色不相舍离。若尔。眼等诸识境界便不遍满一切聚中。如是应无遍满受用。是故当知定有诸色同一处所不相舍离。又有诸色或于是处互相妨碍。或于是处不相妨碍。如中有色等。而彼诸色非无对性。此中道理当知亦尔(文)演秘云。疏五十四诸有对法等者。疏引文略。今更具云。何因缘故诸有对法同处一处不相舍离。而不说名无对性耶。答。随顺转故。由彼展转相随顺生不相妨碍。又由如是种类之业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释曰。而难意云。如一色聚余香等微亦同其处。应名无对。其答意云。色等之中有违不违。违者别居。顺者同处。又业力致。何以得知一处有多。如一色聚眼见是色。鼻嗅有香。舌尝即味。身觉有解。故言色根共受用也。
  (六十一左)与明相违(文)。义蕴云。此说暗与明相违也。多人共变木等自他不相碍者。如心上灯明百千不碍。自变木等相碍者。如心上晴与明相违。
  (六十二右)此言一切(至)已及外身(文)。五十一(八左)云。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文)略纂十三(三十一右)云。此中诸法师叙云。西方二说。一云。护月第八亦变为他身。二云。护法。不然。谓第八为二变。谓变根等令自见等。此是不共相业感。二亦共相感。令他见等故名增上缘。
  (六十二右)即立世经(文)。立世阿毗昙论第十(大三灾品九纸左)云。佛言比丘。是时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间法然初起世界时。若有众生已生长业。能感大梵果报等(文)广说人天等。
  (六十二右)螺髻梵王等(文)。维摩经第一(佛国品)云。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惠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六十二左)此界者此婆诃界(文)。泰师所览作索诃界。彼云。疏此索诃世界者。旧云婆婆。今言索诃。为声相似。此翻堪忍。堪忍二义。一约菩萨。一约众生。后义为胜。
  (六十二左)亦在此界(等)义蕴云。此界灵山等有漏净土者。菩萨第八变故是有漏也。言外法异生亦不应变者。谓外界外异生不能变此界有漏净土也。此界四善根等虽是异生可能变之。此有漏净土名相净土。诸佛所变无漏净土名体净土。或应为外法。误为诸字(已上)今谓。异本作诸非也。然邑师释云。外法异生为他界外异生者亦非也。异生分为内外。具如下疏引缘起经。又泰抄意谓。至十住中不退第七心位。此名内法异生。是佛法内故。若外道等名外法异生。此释未详。如下具辨。变化土中有净秽别。佛变唯无漏。余有情变通有无漏。然今就有漏中分其能变异生故有简别。
  (六十二左)论又诸圣者(至)复何所用(文)。义灯三(六十六纸左)云。论又诸圣者离有色等。本疏据显言。色界类尔。西明云。此说那含等厌色生无色不下生。不说色界者。彼有色身往欲界故。今谓不尔。违下文故。下云。是故现居及当生者变为此界。不言当往者变。若许往者变。无色亦来佛傍侧立。亦应许变。况下又难。设有色身粗细悬隔故。此变为彼亦何所用。故本解正。
  (六十三左)瑜伽论五十一(文)。彼(四纸右)云。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此于有色界。若在无色。唯有习气执受了别。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文)略纂十三(二十一右)云。论云此于有色界者。护月云。若无色界第八不缘下器者。何故外器文前预简云。此于有色界。故生无色缘下外器。护法云。此简内执受。若有色界有种有根及根所依。无色唯有种子无根及扶根尘。即内执受半有半无。须简色根。外执受中一切无色界皆无。何须致简。故下膏炷喻若无色有外器。应无内炷外有光明。故知简别不随汝意。
  (六十三左)问圣定不生(至)长寿天亦尔(文)。泰抄云。无间之处罪人受生。长寿天处外道受生。圣者既不生。应当不变也。长寿天者是第四禅中无想天。是云外道生处(已上)今谓。长寿天非是无想天。故义灯二末(三十三纸右)云。三途·黄门·女人·及长寿天·无想天等。入见道已毕竟不生。名为不成等(已上)次下疏(六十四纸左)云生有顶天寿八万劫是也。
  (六十四左)又成器时他方三禅等(文)。演秘云。疏又成器时他方三禅等者。以第四禅不坏不成故。但举彼成坏同处(文)。义蕴云。疏又成器时他方三禅等者。此方三禅等未成有情故。前师意说。此界现居及此界当生者变故作此难。未成世界。先以一劫成器。后十九劫成有情世间。若坏劫先以十九劫坏有情。后一劫坏器。
  (六十四左)如大众部(至)无色有色身(文)。宗轮论述记(五十三纸左)云。色无色界具六识身。述曰。即有无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问。无色界既有色。何名无色界。答。有细无粗色故名无色界。问。色界色非粗。应名无色界。答。色色虽胜欲界。然劣无色色。何可名界。不得无色名。
  (六十五右)如梵王下别变为地(文)。如梵网会座有十八梵或初禅梵王在诸会中。泰抄云。疏如梵王下别变为地者。梵王至欲界地上。由如沙上着油油即直下。文如面中立。又如云中行。皆陷入也。必法别变他方乃得住。又如大般若经第二说。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须别变金刚。始得如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如身。渐若不变者直陷如入地中也。须变之。
  (六十五右)论由是设生(至)变为此土(文)。演秘云。论由是设生他方自界等者。问。器种俱境。缘何不同。答。器为依持但变同地。种即不尔。为境通缘。又三界种随能变识所在之界故得缘之。器乃不然。何得相例。
  (六十五左)若尔圣者(至)变之何益(文)。义蕴云。此中梵宫意取无想天也。及此地狱虽自地圣必不生。他方自地等凡夫亦必不往。山等既不依持。变之何益(已上)今谓。邑师梵宫为无想天者非也。若小乘圣者不生梵天宫。以彼梵王坏我有执故。又螺髻梵王为八地菩萨等是大乘说也。今且约小乘为说。故言圣者不生。况又下云大梵。此岂无想天乎。
  (六十六右)如大梵变(文)。演秘云。疏如大梵变者。即维摩经梵天王云。我见此见如自在宫。即其事也。又上界天而来此界。必变净器为自依处。以此粗界不持彼故。
  (六十六左)对法第五(至)业种随故(文)。演秘云。疏对法第五至业种随故者。按彼第五而无文说。彼第七中明五共业。故云如经言有共业。云何共业。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或复有业令诸有情展转增上。由此业力。说诸有情更互相望为增上缘。以彼互有增上力故。亦名共业。恐疏写误以七为五意引对法亦同此论。而有经证共业之事更思(文)义蕴云。疏对法第五至业种随故者。虽生无色既未离欲。由有能感欲界器色业种随。彼第八识变此种故名变下器。实无现行相分器也。
  (六十六左)此显生无色等(文)。演秘云。疏此显生无色等者。疏释彼意由据业云令器界种种差别名为共业。不约一切起于现行变诸器界方名共业。
  (六十七右)若言缘种(至)正义也(文)。义演云。前二师自证缘种见分受熏。故相分中无种子也。言无色界本识唯缘内种者。此护法师会瑜伽第五十一文。彼说。无色第八识不缘下外器相也。言前二师义无色亦但约缘种等者。此前二师会瑜伽文也。此师无色实缘下器。疏有二解。初云。以无色界无身故。隐下器色不论。但言缘种。二云。约自证说。不言缘外器。寻文可解。此同护月。
  (六十七左)不尔便无四分之义(文)。演秘云。疏不尔便无四分之义者。不变影者。见既亲证第三分已。何须第四为证量果乎。故无四分。义蕴亦同。
  (六十七左)下第八唯除见分(文)。第八论(十纸右)。
  (六十八左)系据缚义(至)上差别义(文)。义蕴云疏系是缚义至差别义者。有说。缚者即相应·所缘缚也。法体之上有此二缚差别义故三界别。问。种子之上有何缚义。答。缚之故亦名为缚。如无漏离二缚故。即非界系。又解。系是属义。诸有漏法法尔系属有差别故。由此种子不随识系。不可相例。
  (六十八左)此中三性(至)非烦恼(文)。义蕴云。疏亦应烦恼种随识非烦恼者。答。此同前。烦恼是扰乱义。不可随识非烦恼。性是体类义。故可同无记。又若随现行。即名烦恼。若随识性可非烦恼(已上)演秘云。此中三性种至随识非烦恼者。有说。三性虽有异。随依说无记。烦恼即同不善等故不名烦恼。详曰。性由体类义随依可无记。烦恼别义增故种名烦恼。问。烦恼非染污。可不随依称。既在二性收。随性非烦恼。答。界种性虽同。据别异依系。或种类犹然。故不从依称。二释之中任情取舍(文)泰抄云。疏亦应烦恼种随识非烦恼如是一切皆如理思者。有二解。若准前因果。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此烦恼能熏现行则通不善。若所生现行亦通于于染。故烦恼种子不得随眠名无记(文)今谓。义蕴为优。演秘后释·泰抄一解不允。
  (六十九右)此润生爱(至)缘欲界身(文)。泰抄云。疏此润生爱是上界乃至缘欲界身者。此人身在欲界欲命终。第六意识起上界爱见分而缘欲界身。恐身死后而生恶道。即是上界爱见分缘欲界身变起相分。相分随见分故。见上界同地系也。即是下文谓。生欲界即起欲界爱。于色界受生即起色界爱。于无色受生即起无色界爱。即是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即相见皆同地系。何故不同第八识相见别地所。第八识是一界系。种通三界系。第七缘第八相分亦然者。即第七识缘第八识所起相分亦与相分同地系也。
  (六十九右)缘异地身异地器(文)。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阿含经云。舍利弗入涅槃时。色·无色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波阇波提入涅槃时。色无色天佛边侧立。
  (六十九右)于彼无色诸天泪下如雨(文)。次下(七十九纸右)所引阿含经说。
  (六十九右)圣说菩萨不生彼故(文)。瑜伽六十五(十六纸右)云。若诸菩萨已得自在。决定不于无色界生。由观于彼不能现起利众生事。因此成熟广大佛法。及能成熟利益有情行。故当知是名随界作意所缘诸法(文)。对法论十三(十一纸左)亦同。
  (六十九左)利根不还阿罗汉等(文)。义蕴云。必要利根方能缘下。见舍利弗入涅槃等。问。两泪等即是定果。何要圣者有此果耶。答。地前菩萨不生无色。利物少故自余凡夫无胜定果。故瑜伽说。圣者得灭尽定。变此果色饶益有情。入地菩萨决定不生无色。故唯利根不还等也。问。岂要灭定方变果耶。答。非要灭定。疏引意者。但是不还等生彼入灭理非愚法。即是利根故。能起此胜定果色。此意总说。下界第八变彼身器。相见别系同缘种。
  (六十九左)下文但据(至)实用故变(文)。下文论三十一纸右疏八十三纸右。
  (六十九左)若不尔者(至)应非有情(文)。义蕴云。疏不尔本识至应非有情者。若令本识所变亦随心者。即天眼耳此界身得。既无上界本识可随。即无执持。便应坏烂亦非有情。要依本识名有情故。问。不随于心。相见别系。当能执持。许有情摄。何故令随下界第八。即云烂坏非有情耶。答。若异界系是因缘变。有实用故。可许执持名有情摄。若令随心。即分别变。便同七识。既不执持故。应烂坏非有情也(文)。演秘云。疏即天眼耳至应非有情者。由若不许缘异界境天眼耳根与八系别。第八不持故应烂坏。若尔何名有情。
  (七十右)若一身中(至)有增减过(文)。义蕴云。疏若一身中起二界身至有增减过者。二界身俱变故。识外别有异界身。故此即增也。第八不持天眼耳根。便成坏烂。故是灭也。或有解云。众生有十八界。若下第八不持天眼耳根。即十八界外更有余界此即唯增而言减者。文难成也。前解为正(文)演秘云。疏即众生有增减过等者。天眼耳根即有情数。一身别起而不属此故名为增。又若烂坏复名为减。问。实义许持。何非增过。系不同故。答。虽系不同。不离此界能持之识有所依属故不名情(文)又解等脱文至下(七十七纸右)存在矣。
  (七十右)第十卷云三性杂生故(文)第十(三十左)云。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有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皆是有漏。纯从有漏因缘所生。是苦集摄非灭道故。善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蕴等同异类此应知。
  (七十右)难一师云(文)。演秘云。疏难第一师等者。下根身中初师是也。疏乘其便预难其义。
  (七十右)如自眼根应设功劳(文)。泰抄云。疏如自眼根应设劬劳者。此已上疏文皆是不正义。难应设劬劳者。则解者别求异见。子细答莫令失错。俱舍论中经部难萨婆多。亦大有应设劬劳别求异语。即依彼宗作(文)俱舍十三(十五纸左)光记十三(四十八纸左)。
  (七十一右)故知下文第二说胜(文)。次下(八十三纸左)
  (七十二右)如色界系(至)依处亦无(文)。义蕴云。此师意说。依处与根定不相离。为用依处故亦变根。色界鼻舌二根必无发识之用。为依处故变二根。如无色界以无根故。依处亦无。由此根定不相离。故须变也。色界虽具五根。彼无二识。显故偏说。
  (七十二右)庄严身故(至)变似根(文)。义蕴云。疏一庄严依处。二为受用依处故变根也。
  (七十二左)生盲等亦尔(文)。演秘云。生盲等亦尔者。不枯陷者而根犹在。但外物翳致不能见。拈者不尔。
  (七十二左)彼论旧本(至)似彼(文)。中边分别论上(二纸左)全文。演秘云。疏旧本第四颂等者。问。旧新二颂境识前后虽复不同。大意相似何乃偏责。答。旧云本识本识局一。言似于彼故成其失。新言识生识通八识随缘我等故无过矣。新论释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
  (七十三右)旧论长行义与此同(文)。彼论上(二左)云。似尘者。谓本识显现相似色等。似根者。谓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本识者。谓阿黎耶识。生似彼者。谓似尘等四物。
  (七十三右)今此论引彼长行文(文)。义蕴云。应为此论。错为颂字(文)今谓。邑师由览错本故为斯辨现流疏本皆为论字。
  (七十三左)又色界化生(至)欲界不尔(文)。义蕴云。色界根依可相随逐。欲界不尔。见身死者。余骸在故。眼根枯陷。依处在故。如何前说。由用依处亦变似根。
  (七十四右)此则不尔故不为例(文)。义蕴云。色界变依处为庄严故要变根者变他依处但为处用。不为庄严令妨何须变根。故知不可以色界鼻舌等例。下展转难。寻文可知(文)或云欲界不由胜妙所感受用依处者非也义蕴为正。
  (四十七右)论故生他地(至)犹见相续(文)。演秘云。论故生他地等者。问。此证何义。答。有二释。一云。证自变他扶尘。二云。证自不变他根。扶尘共许不待言故。而证意云。若自能变他依及根。彼往他等根依合在。俱所变故。既唯依在而根灭无。返证余时俱变依处。若尔何唯举生依地及涅槃耶。岂余死等犹有根乎。答。理俱无根。且就显说。若生自地恐他救言以自识变。前释为正。问。依处他变。自之引因义应不立。亦能变者迨劫末有。所变之骸应同能变。答。如言唯识许境亲疏。遗骸待变自他何失。有为势分修短不同。不同能变。有谢无咎。
  (七十四左)如生色界(等)。义蕴云。疏如生色界鼻舌二根如何会释者。前师云色界为受用依处故变二根。彼若无根依定非有者。下会意云。色根二根是为自身有情故变。可说根无依亦无变。他依处既非自分有情。何要变他根有。
  (七十四左)身为自情变(至)此理应思(文)。泰抄云。疏身为自情变无根处亦无他尘非已情何必须根有者。解云。若自身第八识变自身上扶尘者。即是有情数。以扶自身五根故。故自第八识若不受用身上五根即自身上无五根扶亦无。自身上扶尘依处故。故无根依亦无也。若自第八向他身之上变作扶尘。其他身上扶尘即是无情摄。何以故。若扶根尘扶自身五根。其扶尘可是有情数。其自识虽变他身上扶尘。他身上扶尘不能扶自身五根故。是非情摄。故自第八识不能变他人五根也。若尔。何故杀生而得杀罪。虽杀前有情。还自损识所变根尘故。若自身杀他扶尘者。即是取心外法。然自第八识所变扶尘上损他扶尘。即令他命断故得杀。若尔。如何前文言自心上所变色等即通碍自心上所变色・自心上所变色。若自所变色不碍他所变色者。应杀果时唯取得自识所变扶尘。应不损他所变扶尘。其果还应得治。又如地及草木等。皆一切有情皆共变者。若堀时。应堀自识所变地令作帆。他识所变亦应不作帆。若杀树时。应唯砂自识所变树。应不损化识所变树。由此义故。若斫树损自识所变地亦损。他所变地。故知自心上所变色亦碍他所变色。
  (七十五右)或借识起(至)或法威力(文)。演秘云。疏借识力者。问。与定通力二有何别。答。身在于上不起于下定通等也。所以如疏起下散识故有别也。问。起下散识岂不依上定通引耶。若许尔者。即定通摄。何乃别开。答。不尔。所以别开。问。设上定通为缘引者岂不得耶。答。纵定通引。然是他地。由此别开。更思(文)义蕴云。谓身在上三静虑。借初寻伺起初静虑眼耳身识变上三识。名为异地。此唯三识非第八也。法威力者。由持经故净肉眼见三千界。上至有顶所有色等。问。此见上界而下第八不变。眼等五识以何为质。答。此托彼界有情第八所变以为质也。
  (七十五右)此通诸识(至)唯有定通(文)。枢要上末(五十右)云。定等力界地自他不定者。此有五。一定力。二通力。三善法力。四借识力。五大愿力。由行大愿引他地色现在前。然第八识唯有初二。后亦通余。因便显之亦无过失(文)义灯三(六十八纸左)云。言定通等力。西明云。等取神通。传三藏亦等愿力。有云。等取有十能变。定·通·愿同。四佛加被力等。今谓不尔。若佛加被即神通力摄。持经·神咒是法力摄。诸受变改力·烦恼力·改宝珠·梵行等力即前业力摄。要集云第八三力变。佛等加被与愿无异者。此亦不尔。加被是通。非愿力也。
  (七二五右)身在下界地起上天眼耳(文)。演秘云。疏身在下地上天眼耳等者。问。天眼耳根既与异熟眼耳同处。同取境不。若同取者。云何异熟而能远取。又如何能发眼耳通。若不发者。如何同取。若不同取二根同处。云何得有取不取耶。答为二释。一云。同取。通力引生远取何失。如欲界根有长养等既同发识。此亦应尔。二不同取。言定等力据识缘境。又若异熟能发彼通。何须起彼天眼耳根。亦同一处。业力不同。见等各别同处别发亦复何失。按智度论。修得天眼在肉眼上。导彼肉眼亦能远见。
  (七十五左)马胜比丘上入色界(文)。俱舍第四(根品九纸左)云。经说。謟诳极至梵天。众相依故。上地无有。以大梵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问言。此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梵王不知无余灭位。便矫乱答。我于此梵众。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养者。是一切父。作是语已。引出众外謟言愧谢令还问佛。
  (七十六右)佛放豪光(至)色究竟(文)。演秘云。疏佛放豪光等者。问。梵亦同光而得见下。何不言之。答。梵观于下自力亦能故不言也。若也傍观万八千界。六由佛力。自力不迨。且据上下故不云梵(文)具如法花疏释(入疏第六十七纸右)。
  (七十六右)虽第八变(至)内身文(文)。演秘云。疏虽第八变至内身文者。虽言第八因定通力而皆能变。于定不见变内身文。
  (七十六右)不由定力(等)。义蕴云。疏不由定力引他身下界起者。谓于下界得无色定。不能起彼无色界根。彼无根故。非如通力起上眼耳。问。既云无色诸天佛边听法念他得见。如何第八不变彼身。答。但由定力令他见身。即是器摄。非变身也。若据依上。以无根故。非依止故。不可名身。若据积聚亦可名身。以可见故。
  (七十六右)亦非是身以无根故(文)。演秘云。疏亦非是身以无根故者。问。既无其根。云何得言佛边听法。答。第六识听不待于根。故瑜伽云。闻谓比量(文)今谓。演秘引瑜伽文证意识闻法之义。非必证无色闻法是比量心。若约常途则闻法是散意比量故瑜伽·理门等论皆云听闻圣言比量所摄也。疏主无垢称疏云。若但闻声可唯在耳。既缘名义便在意中。故瑜伽言。闻谓比量。演秘意同。然约无色闻法义或不同。三惠章云。虽说无色天佛边侧立听法等事。但依修慧缘教义故。又云。大小二乘不说色界亦有思体。无色界中有闻慧体。
  (七十六左)八地已去(至)通定无差(文)。演秘云。疏八地已去通定无差者。通智。定定。体实有别。约性不殊。起无前后。所作相似。据一边说。
  (七十六左)由此故知(至)。疏所缘缘(文)。演秘云。疏由此故知至疏所缘缘者。如在下界起天眼耳缘上界色。下界第八而不缘上。即天眼耳无第八境为所杖质。故阙疏缘。问。上地散眼见下三灾。上界第八亦缘灾不。答。实不缘。护法不许异界第八变异界器。若尔。上眼无疏所缘过。如何遗。答。以下第八所变为缘亦有何过。问。因于定通令第八识缘他异地身器得不。答。疏不定判。枢要及灯义意许也(文)义蕴云。疏由此故知至非必有本质等者。既相离者第八不缘。即眼识等缘上下时。据无本质。问。既违下文。理应有质。此托谁耶。答。谓他第八所变为质。如前已明。
  (七十七右)余地器即法处实色(文)。义蕴云。疏余地器即法处实色如瑜伽五十四说者。彼论云。若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相应等境色是实物有。既云实物。故明第八不缘假也。问。法处色亦五识境。如何唯在法处摄耶。答。第六引生且随意变。故在法处。若尔。如五根等亦唯意缘。应法处摄。答。不可为例。根境别故。非意引故。
  (七十七右)瑜伽五十四(至)是实物有(文)。略纂十四(十纸左)云。通明实用法处色中。如对法五种定自在所生。有二种色。谓有威德定及假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咸德定。既法处五色中。四金一分是假。一分是实。何故如此者。非定实用故。如理应思。何谓威德。而言是实。如下文。是无漏故名为威德。圣者法故名为威德。其此定色得实作事如实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见。非实作事。不如实作。问曰。无漏色定见谛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得有如是实事。圣人无漏种类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无分别智增上力故后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也。中据体实。是无漏相似有漏故言无漏有漏。问。然无漏中二乘皆得无漏。何人得之。于大乘中有威德定。虽有初地·八地二处。皆有其名。依于何地。又大义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实。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观。任用者亦是实有。此中言彼果彼境者。文义曰。果者即由定力令本识别现变色尘是。如入净土。后得智力故。令本识别变以为尘。此是定果实有也。言心之果故。是定所缘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一物也。
  (七十七右)此谓圣者(至)饶益有情(文)。演秘云。疏得威德定者。有威德者所起胜定名威德定。此有两释。一云。自在菩萨及二乘者所得之定。故瑜伽云。非是一切所有定心皆有能生此色功能。唯一类有。故知唯圣。二云。亦通异生。依定久习得自在者。简非自在名一类有。亦无其失。前解为胜(文)对法抄一末(四十七纸右)云。此色略以三门分别(胜定果色章全同)一凡圣起者。此色通凡圣起(乃至)显扬唯说诸佛菩萨。据大威德胜人说故。岂二乘等亦不能变。无色界天许两泪故。瑜伽又说。虽非出世定之所行境。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一能现者。彼说圣者具有世间出世间智。显非出世智之所行。非简异生不能现起。故起此定。定通凡圣。有义。此色非异生起(乃至)瑜伽论三十三说。谓圣神通所变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辨无。有改异。堪任有用。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故。前解是(文)准如上文。通凡圣起为是。枢要上末(五十纸右)云。色界通果可通凡圣。如三十三文。若无色界毗钵舍那菩萨缘三界。及无漏亦有定色。泪下如雨。及宫殿香故。必要是声闻能变。非是地前故。皆通凡圣。皆能起之有用无用即成差别。如三十三说(文)然论实用有无。则异生定所生色无有实有。义灯三(六十九纸左)云。西明云。异生定所生色亦有实用。云威德者是根本定。非胜者起名威德定。今谓不尔。若许异生定变实色。何故瑜伽第十三云。谓超第二阿僧企耶变有实用。若云彼说通变此说定变者。此亦不尔。通力是胜。尚超第二劫变方有用。定力是劣。云何凡变即许实用。故威德定是胜人起。三十三云。非圣神通不堪受用。
  (七十七右)虽缘无漏(至)形状相似(文)。义蕴云。如八地菩萨变鱼米等。无漏心引唯是无漏。而第八不缘。仍是有漏。故不相似。问。何故第八不缘无漏。答。第八变者皆有实用。若是有漏变鱼米等。可能实用若变无漏。破坏有漏。故为不可。
  (七十七右)又解以初禅眼耳等(文)。演秘云。疏又解以初禅眼耳等者。此不次也。合在前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质此义应思已下言也。问。前明眼耳本质有无。何意次言眼耳缘上系之同异。答。前虽明质。未论其相系之差别。故次明也。质·相虽殊。由俱境故。故云又解。问。初禅眼等见上地色有本质不。答。虽不明言。理合有也。以他第八所变为质(文)义蕴云。疏又解以初禅眼耳至处有用故者。此一段文元本不次。此中正以六门明第八识变通定等色。第一正解缘漏无漏。何故乃明眼耳等识。是故此文合在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质等下说。何故尔耶。前解天眼耳识有质无质故。次应明相见同系别系也。
  (七十七右)由此三识所知必同(文)。演秘云。疏由此三识所知必同等者。眼耳身三身识相分既唯初禅。故眼耳二相非上系(文)义蕴云。言由此三识所知必同初禅系者。所知即相分也。意说。以初禅三识缘二禅等色相分。随见亦初禅系。今言三识。即眼耳身识。疏中二解。后解为正。有漏五识必须扶质。既是性境不可随心。前解且据非必有质故不正也。问。眼耳得离境。可能依上色。身识合中取。如何上缘。答。下缘身识不取离。借识依上根。何妨依彼境。问。三识缘上境托谁为质。有云托自第八所变为质。以同界故。粗细相似得相依持者。此未必然。上下地殊。粗细既别。何必依持。又唯正义唯言自他第八识变。不言自界故。第四禅第八所变各异。理不应言托自第八。托他可尔。
  (七十七左)此在色界(至)亦雨泪故(文)。对法抄一末(四十七纸右)云。五十四言。心自在转微细性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色。如契经说。有等心天。曾于人中熏莹心故。随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又阿含言。无色诸天泪下如雨。佛边侧立。如是等证处处皆有。彼文既说上二界天现身住此(胜定果色章亦同)。
  (七十七左)三十七说(至)色香味触(文)。彼(六纸左)云。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乃至)复能化作相似境界。谓饮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宝等。所有色·香·味·触所摄外次生具。
  (七十七左)又净土中变五尘故(文)。义蕴云。准三十七。唯有四尘。若据净土。林声说法即是实声。故通五尘。
  (七十七左)五十三说(至)变一切故(文)。彼(十七纸右)云。当知此中就业增上所生诸色。说无色界无有诸色。非就胜定自在色说。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诸定如行令现前故。当知此色名极微细定所生色。
  (七十七左)五十四说(至)生因阙故(文)。演秘云。疏五十四至生因□故者。因□之义略有两释。一云。种子为因。彼无种故。故名因□。二云。因者所以之义。彼无生香等道理故。问。设许有之违何理耶。答。若许定心而现香味。香味随心上地所系。此即上地而有香味。违诸教过。由斯定心不变香味(此释依伦记)兼疏所明合为三释。言加行心即是因也。或疏所解不异前二。加行之因。因即前二。更无别也(文)义蕴云。疏以彼香等生因阙故者。等取未也。以无加行心因能起故。彼香味生因阙也。问。何故彼无加行因。答。一由无鼻舌二识。二由无香味种子。三由无能造四大。故无加行之心。由此定果无香味也。疏云又无用故者。上二界中无段食故。不须香味(已上)今谓。准略纂意。生因者种因。此因即是加行心之因也。演秘第三解及义蕴解并非疏主意也。略纂十四(二十四)云。西方有二说。一定果色实无香味。无用故。色界等中无种因故。前第五十三卷虽由胜定力于一切色皆得自在等。此据色声等语。二解。以定力故实亦能现。故前第五十三卷云由胜定力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又华严经。菩萨鼻根得无色界宫殿之香。此处虽言无香味。然所变但是法处香味。而诸众生不能托变受用。如色声等是色声色处故言无。以无用故。今取前解无妨。此在色界无香味种及用故无香味等者。若尔。即无色界无大种种子。应不变为大种等。答。无色无业色而有无漏大种色故有色。色界既无报香味。亦无无漏香味种。无色大种无报者。即有无漏种。色界虽无报香味。何妨得有无漏种解云。无色大种有用故。虽无报大即有无漏大。色界香味虽无报者。以无用故。故无无漏。以无种无用两因来释。此细寻之。如净土中岂无胜定果色香味。今就变化心境相似及外处实用因中故无。论实亦有(文)依此判断。以除香味为正。以二解中简取前故。然义灯三(六十九纸左)云。问。既许变化。于上下界各变几尘。西明释云。由化心托欲色异熟本质化。欲界具五。上界除香味。今谓。上变变香法华经云。乃至于有顶闻香知所在。若云彼说法处。今说五境者。何故定通变五境耶。应皆法处。若虽定等变非法处收。若尔。何等是法处摄。若云。虽定等力击第八变。是业果色故是五尘。若定果等即法处色者。应佛唯有法界无色等五界。既许定生具十八界。故知上界亦变香境(文)淄洲破西明除香味义。立通五境。况又对法抄·胜定章·玄赞等皆具释通五尘。疏主实以通五为正。问。略纂判断不为龃龉耶。笠置师会云。前解者非指二释前后。此是论文前后也。即五十三于一切色等文是也。今谓非也。以曲文成义故。已二解亦简言前。何取彼论乎。然观略纂。至结释中言论实亦有。明知广。通五尘。然后师意。所变但是法处香味。如色声等。依此义边取前解无妨。此意虽实是香味。然如色声等。是故可言无香味。然则前解有何妨害乎。佛地一(九纸左)云。有义。净土定心所变虽有色等似十界相。非十界摄。非诸世间五识所得。如遍处等所缘青等皆是自在所生色故。法界所摄(文)对法抄一末(四十八纸右)云。二境多少者。五十三说。胜定果色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又显扬论第四卷说初胜处云。若胜者谓净不净声香味触之所摄色。由如是等诸教诚证。故知此色若假若实有漏无漏皆具五境。八十九说。变化不能为四事。谓业果心心所及根故一切皆能变化。五十四说。胜定果色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于彼香等生因阙故。及无用者。此言意显异生定前加行因劣故。不能变起香味等色。设复变之。无彼实用。非圣者。又有漏定势力微劣。唯能变起色声触三。香味无前加行因故。不能变起。设变无用。非无漏心。又二乘者不能变起香味二种。非诸菩萨。又以欲界为本质者。具有五境。以上界色为本质者。无香味二。上二界地无种子·所托二种因故。又变欲界具有五种。变色界境但有三。随有无故。设托变彼。亦无实用。本质无故。若定果色不变香味。华严经说。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法华经云持此经故。光音遍净及至有顶初生退没。闻香悉知。彼界异熟性无香味。若非定果。此是何香。非独变香而不变味。故知定果通香味等。故法花论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诸根互用。不可说言。六十五说。威德定色虽不与彼十有色处自相相应。然得似彼自性显现。眼等五根既无根用。香味二法其用亦无。色声触三有实用。故根为识依。所变之根识不依止可无实用。香等不尔。其用岂无。香味色触其类同故。似根但是色等五摄。如前道理已广成立。故定果色定具五境。香积佛饭具五境故(文)胜定色章亦同。法华玄赞十(九纸左)云。色界云何有香。此通果香。非业果也。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宫殿之香。此据依形。通力所变。彼据似形。定力所变。故不相违。然瑜伽云。胜定果色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润故。又无用故者。依托色界为定本质变定境者。即无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阙无。因强则有。菩萨有。二乘无。圣人有。凡夫无。佛弟子有。外道等无。以劣弱故。然瑜伽云。胜定果色于一切色皆得自在。故知果通变一切。
  (七十七左)波罗密多声闻(文)。或谓信有第八之教者利根故。今谓。此意声闻乘中有信大乘说有第八之教。此言波罗蜜多声闻。此释局矣。此非必谓信大乘者。何者。以婆沙(百七十一之十四纸右)说四种入胎中有波罗蜜多声闻故。此显声闻有求妙智业者入胎相也。又波罗蜜多声闻亦言广惠声闻(略纂五·三十九左)云波罗蜜多声闻。此疏七本(七十三左)是谓广惠声闻。义蕴等同)瑜伽六十五(十五纸左)云。毗钵那行菩萨未得自在。及有广惠声闻乘等。若诸有学若阿罗汉等。伦记十八上(三十四纸右)云。若初发心菩萨偏修智惠。名毗钵舍那菩萨。又有广学多闻声闻。名为广惠。通学无学(言广慧者。瑜伽四十三。慧立三品。此是第三之名也。一者劣慧。二者中慧。三者广慧)准上诸文。广慧之语通大小乘广学多闻故云广慧。唯局大乘为说有非也。
  (七十八右)若十地菩萨(至)即许起之(文)。义蕴云。此有胜力。不同·凡等。故皆能变色无色界香及味也。问。俱是广惠声闻。何故无色界者不能变香味耶。答。无色界中定惠不均故彼劣也。
  (七十八右)华严等(至)之香(文)。经云。菩萨鼻根闻非想非非想众生香。
  (七十八右)法华云(文)。彼经(法师功德品)云。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
  (七十八右)如对法第一卷疏末解(文)。彼一末(四十九左)云。三大种所造者。五十四说。胜定果色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大种所造。又说。此色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又说。此色不依大种。然从缘彼种类影像三摩地发故。亦说彼大种所造。非依彼生故名为造。六十六言。问。世尊说有无见无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诸法影像生起。当言欲界大种所造。思惟色界大造亦尔。显扬论十八说。法处色有十二相中。第五非实大生。虽此五文作诸异说。今详造义。莫过二种。由彼所缘亲疏大种唯二类故。一者触处业等所生本四大种。此通身根身识俱意第八识境。二者法处定果大种。此唯定意。第八识境。或身识境。前通异熟长养等流。后非异熟。前唯欲色二界所系。或通不系。后通色界无色界系及不系(胜定色章全同)。
  (七十八右)一根本境(至)一无记境(文)。二对如次定通之境。枢要上末(五十一纸左)云。然第六意变自他俱通有漏无漏通善无记。利戏别故。然无色界及中问唯是善性无通果。唯定境无记定不能故。四静虑果即通无记故。此在七地以前·二乘·异生。非八地等。
  (七十八左)或是根本及果所变(文)。演秘云。疏或是根本及所变等者。如次名定通色。通依定生故通名果。
  (七十八左)皆通变及化(文)。演秘云。疏皆通变及化者。变谓转变。改易其质。化谓化现。无而忽有。佛定通力俱能为也。
  (七十八左)通可引起根之与尘(文)。演秘云。疏通可引起根之与尘等者。问。若在于佛二位心所既恒相应。云何通定引根尘别。答。虽俱时起。力用不同。所变有差。而亦何变。又无漏心必有定通俱时而起。相应一思对此两种名定通戒。以二助思。有遮防故。今定通二虽复同时。所起色等对能起二名为定通。同戒何失。
  (七十八左)九十八说不变四事(文)。九十八(七右)云。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
  (七十九右)设复变作而作真(文)。义蕴云。问。若依定力所变根等似而非真。如何论云。法处实色。答。从种生故可名实色。不能发识故似非真。
  (七十九右)如下第十自有二解(文)。第十(二十七纸右)云。虽说变化无根心等。而依余说。不依如来。又化色根心心所法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七十九右)由定力变异身器(文)。演秘云。由定力变异身器者。前虽略说。意正明通。又未引证。今具援据故重举之。
  (七十九右)变身万亿(文)。演秘云。疏变身万亿等者。按彼论云。心自在转微细性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色。如经说。有平等心诸天。曾于人中如是如是资熏磨莹其心。随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释曰。色界二色名为自在。一定心现。二自在定所感报色。无色但一。定心所现。二界定色因自在定又所起故。名心自在微细性也。所引经者传释。但证色界系色。即净居天名等心天。诣佛听法。一万六千由旬之身。一一皆住毛端量地。犹如灯光不相障碍。又净居上十地菩萨名等心天。详曰。依无色定亦能起身而来佛所名等心天。斯亦何过。经不简故。又论双言上之二界。何故引证但证色界。故知通证理无伤也。又瑜伽论不言共立。或本不同。或是疏主准于余文故言共也。故智度论第九十三云。遍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又色无色而各自类不相障碍。非是二界互不碍也。乍观彼文为言二界互不碍也。
  (七十九右)色界亦说有亦令互相见(文)。演秘云。疏色界亦说有亦令互相见者。瑜伽既说色界诸天亦变身等。故知不唯无色界也。而有疏本作设字等。写者草误。从说为正(文)义蕴云。疏亦令互相见者。谓尔无色唯定果。色界兼有通。亦令二界天毛端互相见。
  (七十九左)瑜伽论(至)俱定所生(文)。略纂十四(十一左)云。若依此系定即由此系四大种所造者。此据唯在色界。以定惠均定明利故。故论云依此定即此系四大造。若无色界亦有。如前五十三末文。何故此不言无色界者。彼无依身。略而不论故。下文但从缘彼影像种类三摩地发。定中亦变为影像大种造色名造。然非依彼本质大种而生名造。
  (七十九左)应如瑜伽五十四及佛地解(文)。瑜伽如前。佛地论一(九纸右)。
  (七十九左)或如蜉蝣等(文)。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云。龟三千岁。浮游不过三日(高诱注云。浮游渠略也。生三日死)同卷十七(说林训)云。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化。诗经备考蜉蝣诗注云。毛氏曰。蜉蝣渠略也。郭璞曰。蜉蝣似蛣[虫*差]有角。黄黑色。陆机云。甲下有翅能飞。夏日阴雨时地中出。渠略前汉扬雄别国方言卷十一云。蜉蝣(浮由二音)秦晋之间谓之蟝略(似天牛而小。有用出粪土中。朝生夕死)。
  (七十九左)瑜伽第三(至)多分相续(文)。今考第三。无有此文。第二(六纸右)意谓。又此世间八十中劫假立一大劫。又梵世间寿量一劫。此最后坏亦最初成。当知此劫异相建立。谓梵众二十中劫合为一劫。梵前益天四十中劫合为一劫。若大梵天六十中劫合为一劫等。
  (八十右)等取花色花香(文)。义蕴云。花疏非坚。所有色香亦暂时也。
  (八十右)由系发故(至)彼即不续(文)。五十四(十五左)云。复次诸声才宣发已。寻即断灭。故于色聚中不恒相续。
  (八十右)亦应不缘等流色等(文)。演秘云。疏亦应不缘等流色等有间断者。问。除业所招异熟色外。即诸善恶及外器等皆名等流。间断之因岂非一分两俱不成。答。疏略示法。具应言简。简理可知。又疏意示前量不定。非为量破(文)。义蕴云。疏亦应不缘等流色者。虽外器等皆名等流。此中意取花色花香等速灭故。
  (八十左)瑜伽论五十四卷(文)。彼(九左)云。随法处色亦有二种。谓实有・假有。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彼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若律仪色不律仪色皆是假有。
  (八十一右)此中有难如理应思(文)。演秘云。疏此中有难如理应思者。难云。以因从于果随现法界收。以境对于心从识法界摄。答。因缘亲辨体。种随于现收。为境引他疏故。非法处摄(文)义蕴云。疏此中有难如理应思者。难云。种与现行非定异。种随现法收。现与种子非定殊。现应随种法处摄。答。有云。种子因果俱是现。可随现法收。若尔。现行因果俱是种。应当随种摄。若云亦有现行不能熏故不可随种摄者。即彼伏种子不生于现。如何随现。又以因果俱现故种随现。自类之种因果俱种。复如何通。故知不可以因果俱现答也。应正解云。现行易了别。种子随于现。种子相沉隐。不可现随种。
  (八十一右)不缘极略等四色(文)。法处所摄色有五类。一极略色。二极迥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计所起色。五自在所生色。
  (八十一右)如对法第一五十四等(文)。对法第一(八左)云。法处所摄色者略有五种。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极略色者。谓极略色。极迥色者。谓即此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文)五十四(从十一纸广明)如上已引。
  (八十一左)若唯意缘等(文)。演秘云。疏若唯意缘等者。独头意识缘根尘等由分别生。亦名遍计所起摄也(文)义蕴云。疏若唯意缘通根尘者亦中摄者。此第六不与五俱。强分别生所缘根等亦遍计摄。若定心等虽亦犹缘根尘。此非遍计色摄。
  (八十一左)以总从别(文)。义蕴云。疏以总从别者。法处名总。余处名别。
  (八十一左)以闇从明(文)。演秘云。疏以闇从明者。幽隐显蔽名为闇明。十处法处名为明闇者。义可断矣。义蕴云。以暗从明者。第八名暗。细难知故。六识名明。粗易了故(文)今谓。义蕴为优。演秘不释总别。形待明闇亦有何别。
  (八十一左)如十一切处观(文)。义蕴云。即十遍处观也。谓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并空识二也。
  (八十三右)亦非由说(至)亦缘有故(文)。演秘云。疏亦非由说至亦缘有故者。意说。第六与五同缘。虽名分别。缘境有用。
  (八十三左)初随因缘(至)即五八等(文)。枢要上末(五十三纸右)云。因缘故变等中。疏有四释。一因缘者任运义。分别者强思义(文)或云。初解因缘取八俱心数者。枢要初解中引难陀说妄为第一解者非也。演秘云。疏释因缘分别二变总有四释。取第四释。寻之可悉(文)枢要云。第四说善。于中初二是护法义。第三瑜伽释家义。枢要言难陀义第一说。义乃至八识全及第六少分是因缘变。第八识俱触等心所非因缘变。第七识全及第六少分是分别变。义蕴云。疏初随因缘至五八等者。此等五识同时心所亦不取第八五识。言随分别变至七识等者。六七心所并第八五数唯定随任运。义通种子。义顺第一解。五数既不随实种。故知八俱五数不入因缘变中。
  (八十三左)又解初唯第八(文)。此第二解。第八心王是因缘变。余七识及触等是分别变。枢要上末(五十三纸右)云。第二因缘者。诸法实因缘。分别者余七识非实种子故。唯取第八所变是因缘变者。此言因缘。是何义。若论异熟。应通五数。何故不尔。若五识所变不是实法。云何名得自相。若言得处自相非事自相。即青黄等及定四大等非五识得。甚大灵异。火烧身时。应不觉痛等。又本识得实非五识者。即应五尘法处所摄非五境摄。许五识得自相者。以总从别五尘所收。既不许缘自相。如何以假从实五尘所摄。如胜定果色本唯意变。设虽五识得。以末从本名胜定果。法处所收。离本说末以境对根可五尘摄。青黄等色五本不得。唯意所缘。应法处收。何因以实从假五尘所收。
  (八十四左)问触等所变(至)为例亦尔(文)。义蕴云。此唯问第二解。第二解中。前之七识俱无实用。故难五识所变色等应无碍用。答亦如之。
  (八十四左)若瑜伽释家(至)前解为胜(文)。或云第三释即难陀义当枢要第一释者非也。枢要解疏四说次第不乱故。此第三解。第八王所是因缘变。余七识是分别变。义蕴云。疏若瑜伽至即不违此者。瑜伽既许触等与本识同。即不违前无质碍难。问。彼论既说同识变。所变根种不能发识生现行等。如何名变。答。彼论且约依他相分。从实种故说为实。不言所变亦能发也(文)枢要上末(五十三纸右)云。难陀师触等五法亦能受熏持诸种子变亦有用。即违成业多种生芽。下第三卷自当广释非也。又(五十三左)云。第三解云。因缘者异熟心。因谓名言种子。缘谓善恶业缘。若随此生变必有用。本识触等为例应尔。若不自在故非者。五识非一切时是业果故。俱意亦然。如何变必有用。又独头之意是业果心。因缘变故亦应有用。由此故知第四说善(文)成业论(十纸右)云。有作是说。依附色根种子力故。后心还起以能生心心所。种子依二相续。谓心相续·色根相续。随其所应。岂不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云何离意而意识生。应知意种或时名意。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如于所触立饥渴名。如何一一心心所法从二种子相续而生。不见芽等从种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缘生于一果。无从二种有一果生。
  (八十四左)顺下第三卷等文(文)。第三(六纸左)难陀等义。义蕴云。疏云顺下第三等者。前之二解俱不说五数变有实用。顺下心所例王门也。
  (八十四左)又解因缘者(文)。此第四解。第八心王·第五王所·五俱意识·及定心等。是因缘变。第七识全·及第六少分·十遍处观·第八识俱触等心所。是分别。枢要上末(五十四纸右)云。因缘者。法体实从真种子生。从真种子生者。所变有用。余名分别。
  (八十五左)若第六报心(至)或有用(文)。义蕴云。问。报心亦缘心心所法及五根等有用耶。答。此同定心通于二变。今言有用。且约缘色等说。不尔八俱五数应有实用。亦报心故。
  (八十六右)然一念心得成二种(文)。演秘云。疏然一念心得成二种等者。缘根尘等名因缘变。缘七心界分别变摄。义蕴云。缘根及心法分别变摄。两说相违。何是何非。两说各有其理。义蕴缘五根时无发识取境之用故摄为分别变。演秘虽无发识取境之用。然有质碍用。同五尘境。故为因缘变。胜定果色章云。似根但是色等五摄。然义蕴释就根正用。于理为优。
  (八十六右)如定心缘十八界(等文)。义蕴云。疏如定心缘十八界等者。唯缘实五尘因缘变。根及心心所等皆无实用。并分别变。无分别智证实真如亦同缘变。问。如菩萨定变地金等。为何变耶。若因缘变。应从实金种生。云何变地。若言分别变者。金等应无实用。答。此因缘变。有实用故。若尔。所变金等为何种生。答。如托色界地等为境而变金者。即以色界业果色种为增上缘。复以上界随能引定地定果色种为亲因缘而生金等。八地已上菩萨所变定唯无漏。余定果色或通有漏。既从实种所生。故有实用。成因缘变。如瑜伽说。胜定力故先起大种彼造色生。故唯实也。
  (八十五右)返显八俱具有二变(文)。演秘云。疏反显八俱具有二变者。王·所如次因缘·分别二变所摄(文)义蕴云。疏返显八俱具有二变者。一念之中心王因缘变。触等分别变。少同定心。定心王·所俱通二种。
  (八十六右)性境不随心(至)皆分别变(文)。枢要上末(五十四纸右)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性境全及带质一分是因缘变。独影及带质一分是分别变。然带质境可通因缘·分别二门。从种及见二门摄故。若所缘心无心用者。见分为境自证分缘。云何有用。答。自体义分非相分故(文)今谓。枢要细分带质。今疏总说。非有意致。
  (八十六左)深密经说(至)第六卷(文)。经第五(九纸左)论第六(七纸左)演秘云。论若变心等至不能缘故者。深密经云。变化心者。无自依心有依他心。按佛地论第六释云。谓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心。如镜中火无别自体。此释意云。无自所依实见分心名无自依。而有似虑名有依他。又见·自证·证自证分名自依心。化心异彼。名无自依。有依他心。同前可知。
  (八十六左)此第十亦云(文)。第十(二十八纸左)云。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虽无真实心及心所。而有化现心心所法。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
  (八十七右)论说等字(文)。枢要上末(五十四纸左)云。变无为等便无实用等者。等取不相应法。无为无实。所等不相应无用。合而为文。非无为无用也。有解。真如未证实。假无为无用。二俱不缘。合而为文。故言无实用。又解。真如虽无实作用。今言用者力用。即是真如离系之力。今言本识变为真如。不如本体。无实离系之力名无实用。非无作用名为无用也。此解为正。又设影像心中亦无实用。所以不变。说第八识缘三种境。不言法处境者。依非定通力法尔所缘故。设变法处不异内身及外器二。故即二摄尽。
  (八十七右)此解本是(文)。义蕴云。疏此解本是前问等者。意说。此中解无为不相应者。根本是前问中心心所等之所等也。
  (八十八右)由佛第八(至)名一切智(文)。第十论(十七右)云。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经说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
  (八十八右)卷初但遮(至)不遮疏故(文)。论第二(八纸左)云。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如非所缘。他聚摄故(文)此文破上座·法密等计。
  (八十八左)见分取于(至)同一所缘(文)。义蕴云。疏见分于相应心故等。此结前解。自证复能缘见故者。结后解。但约见分同一所缘者。会后解中违。
  (八十八左)其六七识(至)现比二量(文)。演秘云。疏即现比二量至可应分别者。如第六意缘曾实境熏成实种后生实现。此虽比量分别变收。容有实用。第六现量与五因缘亦有实用。若定心缘十八界者。用通假实。如前可知(文)义蕴云。疏其六七识至可应分别者。有漏位中第七无用。亦通用无用。第六之中比量无用。现可通有用无用。现量之中五俱者一向有用。定心通用无用。缘色等有用。缘根心等无用。报心通用无用。理准可知(文)今谓。第六比量邑师判无用。朴扬许有用。予则依用邑解。现尚无用。恐又比量。
  (八十九右)五十三云(至)得自在故(文)。彼(十七纸右)云。当知此中就业增上所生诸色。说无色界无有诸色。非就胜定自在色说。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诸定加行令现前故。当知此色名极微细定所生色(文)略纂十三(七十一丁右)云。论云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得自在等者。如后卷末(十四之二十纸)当说此文。即香味亦变。
  (八十九左)如瑜伽论五十一说(文)。彼(五纸右)云。复次阿赖耶识当言。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文)略纂十三(二十三纸右)云。论曰当言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等。此约身为论。以身量小故名境小。有义。以外器有大小量说等。如小千界等。其下文说。以诸十八界多少说小大缘。如无色界。无色无身。以何为大小。故说诸界名为大小。以无色界缘法处说大小故。其义未解。法师云。彼心或广或略。熏成种时。第八缘此种。种从现行名广略等。非缘现行。若尔。即得说第八缘三界种子境也。答不然。约功能。如欲界名狭少。行种所生现行亦狭小故。如是乃至无色界亦然。若欲·色界不说外器为论。以俱缘无量外器界故。
  (八十九左)此中谓约身器为小(文)。演秘云。疏此中谓约身器为小者。身即是器。非外器器。五十一中。依身器器以明宽狭。有义。疏说通依身·器以释。今不依此。彼论但依执受境说狭小广大。详曰。不得疏旨。徒为萎菲。请审详焉(文)今谓。此中明所依器界。非能依身。器界广则身量亦大。故言身大可知。本明器界不为明身。演秘云非外器者非也
  (八十九左)初禅器等小千界(文)。婆沙百三十四(初纸左)云。色界云地下狭上广。谓初二三四静虑地如次等彼四州小千中千大千诸世界量。有余师说。初二三定如次等于小千中千大千界量。第四静虑其量无边(文)笠置师意。婆沙二说中。初禅为四天下量为正。然婆沙中无决判文。俱舍·正理亦举二说。光师(十一之二十纸)有评。宝疏不评。圆晖·遁麟顺光师释。恐笠置师据光师等。俱舍十一(十五纸)婆沙百三十四(初纸)正理三十一(二十一纸)及宝师等皆未决判。则光师释或难信用。然法苑珠林五(二十四纸右)举婆沙二说已云。诸师评之。第二说是(初禅如小千界义)更设问答引楼炭经及正理论(显扬论一·十七纸与正理同)释成此义。且为此况云。故义譬云。初禅如乡。二禅如县。三禅如州。四禅如国。诸师择而所取与今疏同。何言今疏依不正义。笠置师等有未尽根源也。
  (八十九左)空识无边处(至)准此应知(文)。义蕴云。问。缘无量境唯约种说。缘狭小等唯缘种耶。答。无色无身器。可唯约种。明欲色有器身种现通为境。问。瑜伽既云缘狭小执受境乃至无量执受境。今疏所明初等小千乃明外器。岂外器等名执受耶。答有二说。一云。疏主意明内身因明外器。身器大小必相随故。二云。瑜伽所言执受境者。亦外器领以为境故名执。非要依持生觉受义。执通二义。如前疏明。二释无违。前为正。
  (九十左)答经部(至)灭定有心(文)俱舍五(七纸左)云。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文)光记五(二十五左)云。尊者世友至故无此失者。经部异师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如前二说全无有心。可有此无心生有心过。我说灭度犹有细心生出定心故无此失。世友梵名云伐苏密多罗。旧云和须密讹也。印度国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会中世友。又正理第十三(初纸)云。譬喻论者作如是言。灭尽定中唯灭受想。以定无有无心有情。解云。此叙鸠摩罗多门徒释。又(二十六纸左)云。又婆沙一百五十二(四纸)云。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准此论世友同彼譬喻分别论计。
  (九十左)上座及(至)有细意识(文)。宗轮论述记(九十一左)云。有根边蕴有一味蕴。记云。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
  (九十左)萨婆多(至)如隔日㾷(文)。下论第四(四纸左)云。若谓后时彼识还起。如隔日㾷。名不离身(文)疏四末(十四左)云。谓彼(有部)救言。出定后时彼识还起。名不离身。如隔日㾷。虽非现有。说㾷不离身故。识应类然。
  (九十左)此亦所立(至)无不定过(文)。义蕴云。若对经部上座亦是指例。若对萨婆多。远以比量成。若无想等不入宗中。灭定比量便有不定过耳。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