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七(四本之一)

  (初纸右)如断常中言阿赖耶等(文)。义蕴云。此意说。此论上下问中所牒识名其例不定。今言断常者。即前因果譬喻门中。问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此唯取修名。从因为问。复言至转位。即通二乘十地菩萨。为论者。此说断舍门也。彼征问云。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以彼兼问舍异熟识故通二乘十地菩萨。问。何以得知。兼问异熟。答。前解舍云。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由此疏云通二乘等。今此中间第八说乃说通名。故知上下非一向依此体例。
  (初纸左)此显依初舍为名(文)。演秘云。疏此显依初至通诸位者。此者即比断常位名。彼者比彼至转依位及第八号。
  (初纸左)又准下(至)不唯在色(文)。义蕴云。谓萨婆多五蕴是真爱着处。即是赖耶故。离色中五蕴之外无别赖耶。由此问。今云何应知。离眼等识者亦等于色。
  (二纸右)是离共许五取蕴外无别有体(文)。演秘云。疏是离共许五取蕴外无别有体者。指彼心所色不相应。此等即是两家共许五蕴中摄。
  (二纸右)此识离蕴不共许故(文)。演秘云。疏此离识蕴不共许故者。此者即比第八识也。共许蕴外而别有体。名之为离。非他许。之名不共也。
  (三纸右)此简小乘(至)是大乘故(文)。对法抄一上(十八左)云。大乘之名义通三藏。阿毗达磨名贯二乘。故天亲言。为简声闻阿毗达磨复举大乘。又云。为简大乘余藏复言阿毗达磨。此持业释。阿毗达磨即大乘故。天亲又言。为显通名故言大乘。为显别名故举阿毗达磨大乘是总。阿毗达磨唯此别名。大乘之阿毗达磨。依主释也。
  (三纸右)阿毗达磨及契经言(文)。对法抄一上(十六纸左)云。阿毗达磨者。俱舍论可名为对法。彼云。此能对向或能对观。若法相法通四圣谛。若胜义法唯是涅槃。婆沙第一十二大论师二十四复次。乃至若依诸文有四十一释。恐厌文烦故略应止。虽种种释对法名等。然观天亲说此名立。法但是教。四皆是然。法体即对。数伏通故。今此亦尔。根本佛教名阿毗达磨。故多在教。不在余三。由义包含故存梵语。不可但以对法为名。无性解云。择法因故。或共了故。阿毗达磨想为幖帜。即无漏惠等亦名对法。依此为问。法与有法二义齐对。何故唯以对法为名。曾不说名为对有法。此义不同。因明所说能持自相称之为法。有体无体有为无为自性差别。皆得法名。轨生物解。名为有法。皆于有体有为差别标有法称。法义既通。标名对法。有法义局不立对名。此依前解。又此法者轨则仪式刊定正邪。体唯圣教。此数能对理等刊定名为对法。有法之义乘刊定等。故不对立。由此一切经论之首标对法名。非对有法。具如俱舍光宝记中释。契经者。如常所明。具如十二分章。
  (三纸右)不言对有法(至)不应为难(文)。俱舍光记一(二十八纸右)云。问。何故言对法不言对有法。若依梵音何故言阿毗达磨。解云。法是诸法共相。凡生胜解。有法是诸法自相。凡圣常缘。不生胜解故。言对法不言对有法。然论且约能持释法。此法有法如因明中释(文)义蕴云。疏不言对有法等者。阿毗达磨此云对法。若顺因明前陈所别名有法。后陈能别名法。由此难云。何故不言对有法而言对法也。答曰。具轨持非有法也。前陈名自性。唯有持义。后陈名差别。兼有轨义。今言对法显得二义。故不言对有法(文)瑜伽伦记十三下(三纸右)云。梵语陀罗唐名持义。梵语达磨亦是持义。能持故名法。又十七上(二十四纸左)云。如言达磨名法。若言达弥即名有法(文)因明疏云。第二自性亦名有法。差别亦名法者。法有二义。一能持自体。二轨生他解。故诸论云。法谓轨持。前持自体一切皆通。后轨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陈前未有说。迳廷持体未有屈曲生他异解。后之所陈前已有说。可以后说分别前说。方有屈曲生他异解。其异解生唯待后说。故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
  (三纸右)义准因明(至)不定故(文)。因明疏云。难次名云。若具一义得有法名。若具二义但名法者。如即此师立我是思。何故思唯一义乃名为法。我具二义得有法名。释次难言。先陈有法立敌无违。此上别义两家乘竞。之义彼此相违。可生轨解。名之为法。非所诤竞。彼此无轨。迳廷自体无别轨解。但名有法。谈其实理。先陈后说皆具二义。依其增胜论与别名。故前陈者名有法。后陈者名法。故理门论云。观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法与有法一切不定。但先陈皆有法。后说皆名法。观所立故非如胜论德及有德一切决定。又云。二者先后于总聚中。言先陈者名为自性。言后说者名为差别。以后所陈分别前。故佛地论云。彼因明论自相共相与此有异。彼说。诸法各别局附自性名为自相。贯通他上如缕贯华名为共相。故依于此声等局体名为自性。无常贯他名为差别。得名不定。若立五蕴一切无我。五蕴名为自性。我无我等名为差别。若说我是思。思为差别。我为自性。是故不定。
  (三纸右)论无始时来界(至)及涅槃证得(文)。摄大乘论明十殊胜。引用此文。证阿赖耶识名所知依。此论亦同。然宝性论谓之如来藏性。改界为性。偈云无始世来性。一说勒那磨提翻译谬也。然最胜经疏及惠日论会云。宝性据迷悟依。摄论据流转依。各据一义。非译者谬。
  (三纸左)世亲摄论第一(文)。第一(十二右)云。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释曰。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诸趣者。于生死中所有诸趣。趣者谓异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顽愚喑哑种类。或有势力能了善说恶说法义。或能证得上胜证得。又为烦恼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烦恼长时烦恼。如是四种异熟差别所依止故。无有堪能。应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证得涅槃。要由有离染方得涅槃故。
  (四纸右)言界者(至)是种子识(文)。今谓。有人分三义别。于中第三种义者。若为种族为种类。如俱舍辨。此即因义。差别义也。今取种子识即是因义与第一。同论云因是种子识是也。有人分第一因第三种者非也。演秘云。有云。界有三义。一者因义。二是性义。三者种也。今依因义以释界言。疏唯取种。今取现行。与所得种体不异。故说现亲生名之为因。现识亦名种子识故。因相唯取现行识故。故下依用但说现依不说种也。详曰。界若现识即依无别。论主何故别解二耶。界置亲生诸法之言。依不云耶。夫言亲者。是因缘义。现八如何能为因缘。不能熏故。又现与种虽不名异亦不得一。一既不成。取种何失。又前因相亦非唯现。又义不同。不可为证。既有多违。今还依疏。世亲摄论云。界者谓因。无性论云。界者因也。即种子也。
  (四纸左)言诸法者(至)牒下一切(文)。俱舍光记一(六纸左)云。种类数多故言一切(宝疏初解全同)染污无知种类非多。故但言诸。或一切与诸眼目异名。或一切与诸虽眼目异名。此中且以一切为宽。诸言是狭。乃至广说。
  (五纸右)现执持诸法识(文)世亲论云。一切法等所依止。因体即是所依止义。无性论云。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何假余言。
  (六纸左)论末那意识(至)依俱有根(文)。义灯云。论末那意识转识摄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别俱有依者。应有不定过。解云。不然。以自许七有别依根无不定过。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别俱有依。作量可知。此量应有有法不极成。答。前成第六有别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无此过。要集云。成第六对小乘说。成第七对大乘说。故有法成。今谓。不尔。若不对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过如何违。故亦对小。有云。量有法差别相违。云第七不用第八为俱有别依。转识摄故。如眼等识。此亦不然。他许五识所依各别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极成五识。随举一量时应有法差别相违过。以余所依非此依故。有人作比量相违云。不用第八为别依。自非异熟故。若尔五识亦同此过。非唯异熟。故要集为作相违决定云。第七必用第八为俱有依。恒行心品摄。非识故。如第八五数。此亦不尔。夫言决定因喻两许。可成决定。若对小乘第八他无。何成决定。又亦名意识持业释名。又心意识亦八通名。今言非识即不成因。应如前辨。
  (六纸左)此所随一(文)。演秘云。疏此所随一者。若未成末那。用转识因因中便有所缘随一二不成过。或所字错应为因字。前解为正。以末那识他不许故。故有二过(文)义蕴云。疏此所随一者。今成末那。以转识摄为因。因有二过。一者所依不成。有法末那他宗不许。是故此因无所依也。二者随一不成。不许末那是转识摄。他随一也。今合为文。言所随一。有本云此他随一者。虽显过不遍其文易解。将为正也。
  (七纸右)或若不尔(至)有不定过(文)。演秘云。疏或若不尔至有不定过等者。详曰。此乃深防迷因明者。恐见前因有识言故辄为不定。又真实理八有此依。因而立之。理实前因无不定过。因中说云转识摄故(文)义蕴云。疏或若不尔前言末那至有不定过者。问。前成末那转识摄因。论自明说。既于第八不转不成何定。答恐他亦以第八是转识摄。故此遮之。又论中虽言转识摄故。亦得以是识识性故为因。此于第八既有。故成不定过也。
  (七纸左)解有趣中(至)此等初也(文)。义蕴云。此更悬科下文。不应此处言此等初也。疏之误失。
  (八纸左)即前顺后其体顺用(文)。义蕴云。种子同类名前顺后。现行名体顺用。又前之生死顺后生死云前顺后。诸有漏法皆顺生死名体顺用。又能招感业种望所招果名前顺后。五果种子亲生苦果名体顺用。虽有三释初后为胜。下顺此知
  (九纸右)非如色等名为执持(文)。义蕴云。有根身等令不坏。生觉受故。外器色等执为境故。今执业惑无此二义。故云非如色等但与为依名执持也。
  (九纸右)此解与前别(文)。演秘云。疏此解与前别者。此解唯以五趣之报名之为趣。前后俱通惑业苦等。并名为趣。
  (九纸左)如喜及顺喜法(文)。义蕴云。谓喜受同时心心所及根等名顺喜法。
  (十纸右)由有此识(至)有漏故(文)。瑜伽七十七(九纸右)云。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下论四(十纸左)明三杂染。摄论二(世亲二十四纸右无性第二)(二十纸左)云。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皆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清净亦不成故(至第三卷广说三种)。
  (十纸左)言还灭者(至)灭即灭谛(文)。义蕴云。还谓归趣证灭故(文)演秘云。问。何故道谛名之为还·答。还者趣向。由道而趣所证涅槃故名为还。或舍妄归真。是还义也。亦犹返朴还薄之谓。考五十一无有此文(文)五十一(四纸右)云。云何一相建立还灭。谓由建立杂染转故。及由建立彼还灭故。
  (十纸左)或摄世间净远证涅槃故(文)。义蕴云。如资粮加行。有漏善法远证佛果涅槃。亦名为顺。
  (十一右)摄论第四三性中言(文)。世亲摄论第四(初纸)。
  (十一右)论此中但说(至)此识有故(文)。演秘云。论此中但说能证得道者。同无性论。彼第一云。所知依者。简取能依杂染清净诸有为法。不取无为。由彼无有所依义故。释曰。有为之法皆依识生故名为依。涅槃无为非识生故。故名无依。
  (十一左)论或此但说(至)正所求故(文)。演秘云。论或此但说所证涅槃等者。同世亲摄论。彼第一云。亦由此故证得涅槃。无性亦曰。生等杂染毕竟止息名为涅槃。若离阿赖耶不应证得。释曰。涅槃虽不依此识生。然由此识持惑道种道生断惑证得涅槃。展转言之。亦依于识方能证得。
  (十一左)唯亲执无漏种(文)义蕴云。问。前解执受。唯言相名分别习气。不说无漏种。何故此云亲执无漏。答。前据依持领以为境故唯有漏。此约亲依识体安危事同。故通执无漏。不相违也。
  (十二左)一断言(至)通断证(文)。今谓。此释意者。证乃唯所非通能通能证何也。答。若就能诠有四种别。谓能断所断能证所证。若约法体唯有三种。谓惑道灭。以能断能证是一道用故。恐谓能所断证之言显有四体。故为此释。似迂却功矣。思之。
  (十二左)或俱现行(文)。演秘云。疏或俱现行界性因义故者。重释初句。初同第二名俱现行。言界性等释所以也(文)义蕴云。所言界者。性义因义。此现第八无始时来有体性故。能为因故。虽不能熏为依持故(已上)今谓。邑师释曰。有体性故能为因者。不允。第八能为体性故云性义。非谓自有体性。
  (十三右)然生业惑皆通苦集(文)。义蕴云。问。业惑有漏可通苦谛。生既非因。如何名集。答。此如五果种子。望生老死亦名为因。故集谛摄。约小乘如萨婆多分位缘生。无明俱时识等五果虽实生摄。相从名或。行支分位总名为业。此即苦亦名集。生老死位集亦名苦。或亦余部生缘老死。更得为因故亦名集。集是因故。更如有别。
  (十三右)又大乘中有苦非集(文)。演秘云。疏又大乘中有苦非集等者。此异熟法酬因是苦。非熏非集。若依有宗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说二。
  (十三左)前言闻熏(至)对法同故(文)如前具释。
  (十四左)此由彼起故(文)。演秘云。疏此由起彼等者。此谓遍计。彼谓诸趣从所遍计得诸趣名。
  (十四左)四清净法(文)。演秘云。疏四清净为成实性者。如法苑决释明(文)决择抄上(二十五纸左)云。摄论(无性第五)(三纸右)(杂集十四)(三纸)若说四清净。是即圆成实者。此文意证无漏之智皆圆成实。四清净者。谓常乐我净或可。自性清净谓真如等。离垢清净谓真如离垢故。三得此清净即菩提分法波罗蜜等。四生境清净大乘教。由此教清净缘故非遍计自性。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如是四法总摄一切净尽也。应检彼文(文)今谓。杂集说四清净。非此中意。抄中或可之义。此即无性摄论所明也。
  (十四左)摄论等说(文)。无性摄论第一(四纸右)云。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射。无性释曰。即前所说诸佛世尊言一切处随转所知相者。所知自性是所相。故依业运说多置鲁荼所知所断所证等故。或依具运以遍计执相无所相表无性。故圆成实性是其共相。依他起性是其自性。我有情义识展转别异故。如地界等以其坚等为能表相。虽无性而说为相。
  (十五右)然摄论中(文)。世亲无性各释此颂。有同有异。勘文应知。坚意宝性论中引此颂文。证真如性或云译家误也。有人云。不尔。最胜经疏及惠日论云。宝性论据迷悟依摄论约流转依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十五左)非唯能藏以解阿赖耶(文)。演秘云。疏非唯能藏以解赖耶等者。正以执藏以明赖耶。若以能藏为赖耶者。八地亦有能藏之义。云何得言舍赖耶名。言八地等等诸无碍。如来亦有能藏义故。
  (十五左)此中以对胜性等(文)。枢要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中有三解。一云。此中但举能藏名阿赖耶。非是藏义具。以对胜性明能藏故。二云。此中三藏一切皆具。举能摄藏显所藏性。杂染种子互为缘故。由此持能内执为我则执藏义。故具三藏。此上二解论长行中有此文说。第三义云。据实。赖耶但以执藏。今据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别似于我显为我爱之所能藏。义意正以所执藏故名阿赖耶。若以能藏解阿赖耶。佛果应名。若以能藏所藏义解。二乘无学八地以去应得此名。故唯执藏名阿赖耶。阙则非也。今举能藏彰杂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无学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执藏。
  (十六右)此遮僧佉(至)不一不异(文)。无性论第一(十二右)云。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非如最胜即显了性。
  (十六左)今互摄藏摄论文同(文)。无性摄论一(十二左)云。一切有性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
  (十七右)胜者我开示(文)。枢要云。论胜者。我开示中论文。唯据究竟证果而说故立(正胜)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随应摄故。决定二乘生无色界。信有第八得入灭定明。亦为说。然非胜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简之。
  (十七左)不问地上地前(文)。世亲论一(十三纸右)云。胜者即是诸菩萨众。
  (十七左)摄论第二(至)与此稍别(文)。无性第二(二十纸右)明赖耶深细。不为声闻说。唯为菩萨有种势力。又第一(十二纸右)云。显自简劣故。复说言胜者我开示。即大菩萨有堪能故名为胜者。为彼开示。非余劣者。
  (十八右)论解深密经(文)。演秘云。论解深密经等者。问。此经迨今总廷四译。魏所译本名相续解脱。梁隋二本名解节经。今唐所译名解深密。何乃不同。答。此经梵本名曰珊地涅谟折那。涅谟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此三种并名珊地。亦如萨达摩声包于二义。仙陀婆号通诠四名。前后译人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优矣。然考此经异译总有四种。同学抄三之五(九纸右)云。一者宋代求那跋陀罗译。出一品名相续解脱经(一卷或两卷)二者后魏菩提流支所译。名深密解脱经(五卷十一品)三者陈朝真谛三藏所翻。名解脱节经(一卷四品)四者大唐三藏翻译。名解深密经(五卷八品)如演秘释此明摄论所引经目不同。非辨异译差别。魏译摄论云相续解脱经中说。隋朝笈多所翻云。如世尊解节经中说。梁真谛论云。如解节经所说偈。唐三藏论云解深密经。西明深密经疏。神廓无性摄论疏。并云魏译摄论名相续解脱经乃至唐三藏译名解深密经等。
  (十八右)解深密经(至)五十一(文)。经第一于五十一(初纸左)。
  (十八右)论以能持(至)阿陀那(文)。略纂十三(四纸右)云。论颂云。阿陀那识甚深细者。以下举经。正辨不说逗留。此一句总彰深细。第二第四句正明不说所以。第三句正明不说。问曰。何以第四第二句明不说所以。有二义故不说。以深细故不说。即第二正明深细之义。二云。恐起烦恼不为说之。即第四句先云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旧论颂云执持识深细。既云执持。第七岂能持也。梵音云记利瑟吒末那。此云染污意。今云阿陀那者。即第八执持之义也。此之一句总举第八深细也。问曰。旧论执持识深细。何故今翻别言有何所以。述曰执持之言其义便正。然简有异义不同简。所以者何。先云深细者。但简凡夫。未简二乘故。其凡夫藉义皆粗浅。此言深细但简凡夫。其二乘教义皆深细。此应与等故。今以甚简别二乘。二乘经教深细非甚。故此简具足。故须异也。故下见见谛圣者。方能了知。余未能知。见道已前第六识非唯识观未见第八。入见方知。故言甚深细也。
  (十八右)摄论有二无初种子(文)。无性摄论第一(十三左)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
  (十八右)若初结生(至)名为执取(文)。演秘云。问。云何执取。何时结生。结生何义。答。取有三义。一云。取者因义。即当生果。五蕴之因。由今第八持当果因。方有结生当果相续。故说第八名为执取结生相续。即取之执名为执取。二云。由种子故现行第八受一期生。名为执取。故世亲摄论第一云。由阿赖耶识中一期自体熏习位故。彼体起故说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三云。取谓能取。由今现八执彼当生因果等种故。故有结生当相续义。执即是取。名为执取。故摄论云。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名阿陀那。世亲所释如第二引。经是一文义意通二。第二三释俱以为证。证意可悉。言结生时而有四释。一云。结生是润生也。若生无色命终之位名为结生。若生欲色中有未心名为结生。故摄论云。依中有位起染意识结生相续。又云。中有没心名结生心。二云。正受生时名为结生。瑜伽第一云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即此名为羯逻蓝位。三云。合前二义名结生也。阙一不可。四即命终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结生。皆能润故。中有之心如摄论说。又瑜伽论六十六云。若结生相续无间之心亦是异熟。释曰。结生心者。即中有心。无间心者。即是生有。生有之心唯是异熟。命终心者。对法第五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余界准知。问。准瑜伽论六十六。临命终时最后念心是异熟法。云何对法云爱相应。答。既言最后是异熟法。不障初中而得爱俱。二论意别。故不相违。又起爱故而能结生。命终中有皆能起爱。故取二位亦无失矣。虽有四释初后为胜。中二违理。染意结生。正受生时羯逻蓝位无染意故。瑜伽第一依已结生故作是说。非正结生故无失也。即瑜伽论五十九云。又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于男于女。若爱若恚亦在现行。由此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得结生相续。言将受生及起爱等。明非生有为结生位。结生等义者。以因取果。如花结实。故名结生。故无性摄论第三云。摄受生故名为结生。后报续前今生不断。如子嗣父。故名相续。即彼论云。速持生故名为相续。
  (十八左)论无性有情(至)故名甚细(文)。义灯云。陀那不为二乘说。西明疏问言。若不为定性二乘说者。解深密经彼云何通。彼云。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耶。解云。彼大非但为直往。亦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今谓。自违。前云。为说令起灭定。今言不为。故自相违。又经云。普为一切乘。不为定性乘。还非普为。今谓。初教说有。唯为小乘。次教说空。唯为大乘。后通空有云。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论通说三乘法云为一切乘。非唯说大云为诸乘。
  (十九左)摄论总说凡夫二乘(文)。此难旧译。以通漫故。以有前不修真观等过失故。梁论第一(二十一右)云。于凡我不说者。诸凡夫人无甚深行。不求一切智。根钝故不为凡夫及二乘说。无性论一(十三右)云。言甚深者。世聪睿者所有觉惠难穷底故。言甚细者。诸声闻等难了知故。是故不为诸声闻等开示此识。彼不求微细一切智智故。
  (十九左)论缘击便生(至)犹如暴流(文)。略纂十三(四左)云。论云。一切种子如暴流者。此一句举第八识深细之义而不为说。即第一深细不说所以。水未风击名曰平流。若过风鼓方成浪起。此识亦亦能熏之风未鼓但只念念平流。能熏之风鼓时成种。遂如波浪。惑种生现由如波浪。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也。问曰。先翻种子如恒流。今何异也。虽云种子未知。是何言。恐有局。今言一切义乃含包。又恒流之言此是何义。若如恒水之流即乃非也。如恒常而流。岂是约因熏义。今言暴流义在于此。
  (二十纸右)述曰即前所除(文)。略纂十三(五右)云。论云。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此一句第三正明不说。小乘有名无有体义。此我于愚不演也。唯开名故。诸在凡夫名亦未开。即我于凡不开也。若小乘名已有。但不为演。若名亦未有。亦不为开也。问曰。二乘凡夫既不为开演。何故今说令凡夫闻。此中闻有二人。声闻之中有二人。一根不熟。二根未熟。初决定性。二不定性。故不为开演。若不定性根熟。何不为演之。凡夫亦尔。一根不熟。无种姓人。二根未熟。故不为说。今约闻者皆根已熟。故得闻之。今言于凡愚不开演者义在于此。问曰。先云于凡我不说。此何异也。述曰即言非也。唯简凡夫不简二乘故。今言意不尔。古说一义略纂与此疏不同。二义不异。今谓第一为优。
  (二十纸右)若起分别(至)各遍义说(文)。义蕴云。此意云。凡者闻此起于分别我执随诸恶趣。愚者闻之起分别法执障生圣道。愚无恶趣。凡无圣道故。遍义也。问。愚谓趣寂。设不为说分别法执亦生。又不障彼小乘圣道。如何不为说耶。答。此趣寂种姓未证圣者。若为说之。法执坚深便增我执。既执我法诸见遂生。便障圣道。如执穷生死蕴即其类也。问。经中但言恐彼分别执为我。何故今云亦起法执。答。人执我法我俱为我故(文)略纂十三(五左)云。论云。恐彼分别执为我者。即第四句释第二。为起烦恼不说所以。凡夫二执未断。二我之执恐生。二乘人我虽除法我犹在。恐其起此。我有二种。一分别。二俱生。俱生之我任运而生。分别之我因教方起。恐凡夫因教分别二我得生。二乘因师分别法我得起。故不为说。问曰。先云。彼勿执为我。此云何异。述曰。此言总未简。任运之我其义可知。问。第八相续似一似常。恐起人我见。凡不简。本识有体相。是实虑法执大不说。述曰。说彼第八。虽生法执若除法执必由唯识。第八既是诸法如实因缘。此乃唯识之本。故为六根。得说本识(更有逐难云云思之)其此识义者。佛说法要。以利物为本。若说此法。始则不随生死。终令能得涅槃者。佛即为说。然此识凡夫闻之生分别二我。若二乘闻生法执故。及不能作唯识观故。始则·有损。终闻无益。
  (二十右)南印度罗国(文)。出于西域记第十一(十四纸右)。
  (二十一右)戒日经(文)。慈恩传第二(二十五纸左)云。尸罗阿迭多此言戒日。西域记十一(十四左)亦同。
  (二十二右)楞伽是(至)山名也(文)。长者论云。楞伽山游空罗刹所居。此云不可往。唯神通者能到。阿跋陀罗此云游入。世尊于南海摩罗山之顶楞伽城中说法。其山高三百由旬。下瞰大海。无路可上。其城乃众宝所成。光映日月。无门可入。得神通者堪能升往(宋经云。往南海滨楞伽山顶。又下文云。为楞伽国摩罗耶山诸大菩萨。魏经云。往大海畔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唐译亦同。然李子云。山高五百由旬者。是何凭据乎)华严音义云。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罗国南界。而因国以立山名。按西域记(第十及慈恩传第五十纸释迦方志)曰。秣罗矩吒国(南印度境)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其中则有白檀香树栴檀你婆树。秣利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顶有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于此东南可三千余里。至僧伽罗国(唐言执师子。非印度境)国东南隅有䮚(勒邓反)伽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来于此说䮚伽经(文)又唐书西域传曰。师子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余里。有䮚伽山。多奇宝。西域第十(二十二纸左)同第十一(十纸右)。
  (二十二右)第二卷佛答(文)。第二(六纸左)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梨耶识亦尔。境界风吹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此经元魏菩提留支译。
  (二十二右)楞伽第一卷中颂(文)。第一(十四左)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吹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此经宋求那跋陀罗译。
  (二十三右)论此等无量(至)此第八识(文)。演秘云。论此等无量大乘经等者。等余经中赖耶异名。如显扬论而引经云。云何知有此识。如薄伽梵说。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愚夫感得有识之身。此言意显有异熟阿赖耶识。释曰。经既说云。发业润生二种烦恼而感得识。明所感识定唯赖耶真异熟故。又云。又说如五种子。此则名为有取之识。此言显有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释曰。按涅槃经有五种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种子。四者节子。五者子子。以外五法比于内种。故云如也。内五种者。谓识名色六处触受。又五道种。此种皆依阿赖耶。为取等润能有当果。所以故云有取之识。今谓。等取显扬所引多经。非等赖耶异名。演秘不亲论文。四分云。根种枝种节种覆罗种子子种。如僧祇十诵异说。具如事抄中三之一(三十二纸)坏生种戒中。
  (二十四右)彼不许此顺无我等(文)。因明疏云。如摄大乘论说。诸大乘经皆是佛说。一切不违补特伽罗无我理故。如增一等。此对他宗有随一失。他宗不许大乘不违无我理故。说有常我为真理故。设许不违亦有不定。六足等论皆不违故。而为不定(文)前记云。此对他宗有随一失者。由不着自许言简他故有随一失。六足等论者。小乘罗汉说也。等者等取余小乘论。问。且小乘中许有大乘经不。若许有者。今更成立犯相符极成。若不许有宗中不简。岂不是所别不成耶。答。他虽许有大乘。而不许是佛说。故合成立。亦无妨也
  (二十四右)又若以契经(至)有不定过(文)。义蕴云。至教有二种。若以言中于理真实之教名为至教。即大乘论亦名至教。若唯以契经名为至教。诸论即非。今立大乘教至教即是。契经为至教也。设不定知。为如诸论。顺无我故。汝大乘经非至教耶。为如增一。是至教耶。故此四因各加第五。既云契经摄故。即简诸论无不定失。
  (二十四左)前四因为宗(文)。演秘云。问。顺无我等既有八句。而为八宗竟有何过。句为宗亦应无爽。为宗既八。作因亦尔。宗因皆有二三合等。其比量数为宗别总有三十六。为因别总有四十五。合计总有八十一量。若约超问超一二等为量乃多。义准可知。恐繁不具。
  (二十四左)然摄大乘说(文)。无性论第一(七左)云。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
  (二十五右)学业有余理当食邑(文)。因明后记云。以其学艺合当食封邑也。三百余家为邑。出周易文。
  (二十五左)注在唯识决择中(文)。后记云。西方有之。此上辨释也。
  (二十五左)且发智论(至)所不摄(文)。因明疏云。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者。立敌共许非佛语所不摄。则非外道及六足等教之所摄故。又云。大师至彼而难之曰。且发智论萨婆多师自许佛说。亦余小乘及大乘者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岂汝大乘许佛语耶(文)定宾疏云。如发智论即有两义。一者萨婆多执是佛语者。不得极成。以大乘等不许故。故名非极成佛语也。二者大乘若云此发智论非佛语者。亦不极成。以萨婆多不许故。故名非极成非佛语也。由此即知发智论者非极成佛语。非极成非佛语。既有两义。犹预不定。即发智论不定是佛语也。又复应知。阿笈摩等定是佛语故。两俱极成非佛语不摄也。发智论不定是佛语故。亦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不摄也。由此义故他小乘师得作不定过(文)演秘云。然非佛语而有多义。一外道等教名非佛语。内教三藏并名佛语。大小乘论虽非佛说。后诸圣等集佛言成得名佛语。二佛亲说者名为佛语。大小乘论虽集佛言非佛所说皆非佛语。若准前义佛说为宗。大小论皆为异品。因于彼转故成不定。若言佛语即是佛说无不定者。理亦不然。非大小论皆是如来在世亲谈亲自印证。纵集如来昔日少言。然今悬论。非佛亲谈名非佛说。终成异品。何非不定。又纵立者许皆佛语。小乘敌者如发智等。一分不许。此亦于他异喻因转。何无过耶。依后义因于异品一分转也。以发智论婆沙二说。一云。发智而是佛语。一云。不是。是迦他延尼子所造。对于前师因于彼转。故亦不定。疏依后义。问。小乘有言。大乘经者坏正法者之所说。故对此即是非佛语摄。因言不摄。岂非随一。答。言两俱极成意简随一。敌虽说大非佛语收。立者不许。故不得言两俱极成非佛语摄。敌者亦许两俱极成非佛语中不摄大乘。彼既许之。何成随一。可熟思之。问。夫言两俱对立敌说。外道非敌。云何得言外道大乘名两俱耶。答。外道等言等小乘也。虽举外道意取所等一分小乘名两俱也。以彼外道是立论余乘便云矣。今谓。两俱之言宽。何必局于内道。因明疏云。是诸小乘及诸外道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唯大乘者许非彼摄。因犯随一。后记云。泛两俱极成名宽。亦有小乘对外道作两俱也。
  (二十五左)若以发智(至)不以为宗(文)。因明疏云。若以发智亦入宗中违自教。因犯一分两俱不成。因不在彼发智宗故。不以为宗故有不定(文)义范曰。若立大乘经发智论是俱佛说以为宗者。此对小乘许佛说者。大乘但有违自违教失。若对不许发智是佛说者。即兼有一分两俱不成。虽共许此因于大乘经有。两俱不许发智非佛语所不摄。故言一分(文)演秘云。疏因犯两俱不成等者。因宗皆犯一分过也。因中亦犯两俱一分所依不成。因不遍彼宗中发智。两俱名同。故疏不开。问。所依不成有法必无。发智既有。何成此过。答。发智一分不许大乘是佛说也。何有所依。故成分所依不成。或但两俱无所依失。理如前辨。
  (二十五左)为如发智(至)大乘非佛语耶(文)。因明疏云。小乘为不定言。为如自许发智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教非佛语耶。前记云。自许不言小乘自许。若立宗至萨婆多等违自宗者。此意萨婆多自许佛说。今对大乘不立汝自许即违自宗也。但言为如发智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即违自宗。因明疏云。如前所说。胜军论师成立大乘真是佛语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如增一等。亦是此过。此中佛语宗以增一等而为同品。大小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因。于此遍有。以发智六足等而为异品。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因。于发智有。于六足无。以发智论等小乘自许亦是佛语大乘不许。亦汝大乘及余小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因。既于彼有。亦此因过摄。如论所陈。即是共异分同全(文)前记云。问。自比量因喻等皆须依自。何故因言极成。复转不极成发智为异喻耶。答。今且作法。但取因异品分转。余不论(文)义范云。亦汝大乘及余小乘至此因过摄者。此言余小乘者。谓大乘余也。大小二乘两俱极成非佛语者。谓六足及外道教。言发智论大乘既不许佛说。即是宗之异品。而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因于彼转。故知亦是异分同全过摄。
  (二十六左)然显扬论第二十卷(文)。第二十(十一右)云。问。云何应知。大乘言教是佛所说。答。由十种因故。一先不记别故。二令不可知故。三多有所作故。四极重障故。五非寻伺境界故。若不先闻不能如是寻思计度。是故若言是余所说不应道理。六证大觉故。若未成佛能说佛教不应道理。七无第三乘过失故。八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者成过失故。九缘此为境。如理思惟对治一切诸烦恼故。十不应如言取彼意故。
  (二十六左)然庄严论(至)天亲作谬也(文)。今论题下云无着菩萨造唐波颇译。彼论序言。无着菩萨纂焉。此下义灯云。以庄严论颂及显扬论俱无着造。惠日论第二亦云。摄大乘及庄严论俱无着造。然就本而言。是弥勒说论及疏意是也。故义灯第一及西明疏亦同。又依南海传。天亲承无着。亦归其本云无着造。今长行为无着造亦此意也。
  (二十七右)今庄严论说有八因(文)。第一(三丁右)云。释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记。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体。六者非体。七者能治。八者文异。
  (二十七右)显扬同此(文)。显扬云。一先不记别故。
  (二十八右)如小乘者造谤大乘论(文)。般若掬多造谤大乘论。三藏制制恶见论破。具如上疏中(二十纸左)述。慈恩传二(二左)云。过城西北阿奢理儿寺(此言奇特也)是木叉鞠多所住寺也。鞠多理识闲敏。彼所宗归。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虽涉众经而声明最善。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见法师至。徒以容礼待之。未以知法为许。谓法师曰。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不烦西涉受艰辛也。法师报曰。此有瑜伽论不。鞠多曰。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法师初深敬之。及闻此言视之犹土。报曰。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疏言浅非究竟说。所以故来欲学乘乘瑜伽论耳。又瑜伽者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抂坑乎。彼曰。婆沙等汝所未解。何谓非深。法师报曰。师今解不。曰我尽解。法师即引俱舍初文问。发端即谬。因更穷之。色遂变动。云汝更问余处。又示一文亦不通。曰论无此语。时王叔智月出家亦解经论。时在傍坐。即证言。论有此语及取本对读之。鞠多极惭云。老忘耳(已上)谤大乘论制恶见论二论不行。亡乎三藏制造。未知其几。此论名高亡乎惜哉。
  (二十八右)诸小人云(至)余可怖事(文)庄严论一(四左)云。复次若汝言初不记者。由佛无功用心舍故。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曰。诸佛三因缘。现见亦护法。如来智无碍。舍者不应尔。释曰。若此大乘非佛说者。是为大障。诸佛有三因缘。何故不记。一无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见。二恒作正勤守护正法。三如来智力无有障碍。由此三因。汝言舍而不记者。不应道理。
  (二十八左)如经说言狮子中虫等(文)。如梵网第四十八自坏内法戒云。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如狮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坏。
  (三十右)又彼论言(至)即声闻外道(文)。庄严论一(六左)云。复次前说不行者。我今更示此义。令汝信受。偈曰。有依及不定。缘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宁解大乘义。释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缘俗故。不普故。退屈故。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证智故。不定者。有时更有异智生故。缘俗者。忖度世谛。不及第一义谛故。不善者。虽缘世谛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退屈者。诤论辨穷即默然故。大乘者。即无所依。乃至终不退屈。不退屈者。无量经中有百千偈。说大乘法。由得此法。辨才无尽。是故大乘非忖度人说。
  (三十一左)又非唯体(至)大乘无故(文)。义灯云。疏云。又非唯体至离此说大乘无故者。彼庄严论以智为大乘体。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体但总言大乘。若不尔大乘教理是何所摄。大乘以何为体。若唯取智有局义故。
  (三十三左)彼论广中(至)不即大乘(文)。论一(四纸左)云。复次若汝言有体者即声闻乘是大乘体。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云。非全非不违。非行非教授。是故声闻乘。非即是大乘。释曰。有四因缘。非即以声闻乘为大乘体。非全故。非不违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非全者。声闻乘无有利他教授。但为自厌离欲解脱而教授故非不违者。若言声闻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义不然。何以故虽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声闻乘行则得大菩提果。是义不然非方便故。声闻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角求乳。不可得故。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声闻乘无。是故声闻乘不得即是大乘。
  (三十三右)又五因故(至)即声闻乘(文)。论一(五十左)云。复次今更示汝相违义。偈曰。发心与教授方便及住持。时节下上乘五事一切异。释曰。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果。五时节异。声闻乘若发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时节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脱故。大乘不尔。发心教授勤方便皆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时节亦多。经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违。是故不应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
  (三十三左)显扬意与此同(文)。显扬二十(十一左)云。九缘此为境。如理思惟对治一切诸烦恼故。
  (三十四右)彼广中言(至)大菩提故(文)。论一(六纸右)云。复次若汝言佛语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罗。二者显示毗尼。三者不违法空。汝以一切法无自性而为教授。违此三相故非佛语。若作此执是义不然。偈曰。入自大乘经。现自烦恼灭。广大甚深义。不违自法空。释曰。今此大乘亦不违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罗故。现自烦恼毗尼故。由菩萨以分别为烦恼故。广大甚深即是菩萨法空。不违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与三相不相违。
  (三十四右)入自大乘(至)大菩提故(文)。义蕴云。疏入自大乘修多罗等者。谓契当自大乘理。故解顺入自修多罗也。言现自烦恼毗尼等者。此云灭结。或云调伏。菩萨以无分别智为能调伏烦恼为所调伏。故云现自烦恼毗尼也或云。菩萨以无分别为烦恼者。不能简择德失事名无分别。菩萨以此为烦恼也。今大乘教令修种智对治彼。故名现自烦恼毗尼也。二解初胜。言广大甚深者。真如法界广大甚深名为法空。故此三相皆不为违也。
  (三十四左)谓觉不坚(至)以为父等(文)。无性论五(十二丁右)。
  (三十四左)第二品说(文)。第一云。缘起品。第二云。成宗品。即此第二品说也。
  (三十五右)如摄论第二(文)。无性第二(初右)云。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寄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
  (三十五右)如宗轮记(文)。彼记(二十四丁左)云。佛初入灭。七叶岩中二部结集。界内即有迦叶波。此云饮光。时为上座。布剌拏梅恒利曳尼子。此云满慈子。当结集阿毗达磨。邬波离此云近执。当结集毗奈耶。阿难陀此云庆喜。当结集素怛缆。界外亦有万数无学。界内既以迦叶为上座部。界外无别标首。但总言大众。皆由未生怨三为大檀越种种供养。恐界内人多难可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时虽两处结集。人无异诤。法无异说。界内耆年至多。界外年少极多。乃至大天乖诤。昔时界外小年之僧。门人苗裔共为一朋。名大众部。取昔为名。往昔界内耆旧之僧。共为一徒。名上座部。取结集时。迦叶是也。此二乃根本诤起之先首。依西域记及结集法传大智度论说各不同。如藏章说(文)自誓问决下(四十二纸左)云。然此结集分别二部。上座以迦叶波为主。大众以婆师波(五比丘第三跋提。此言泪出)为主。各自诵出。盖始真谛部执疏。嘉祥驾说。后唐三藏游历西域。而复笔记。慈恩宪章。彦琮南山亦其同遵。未见诚文。疑是传说。且真谛疏错误不少如慈恩斥。恐难信许。又(四十四纸左)云。所谓二部结集恐其传闻滥真。若引三藏诚说来证。谁不委信。或问。嘉祥慈恩以为。异执二部即是辨用结集名字。所以文殊问经注二部曰。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之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此是子注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翻出经本而所注解。既取结集。可谓明据。今解。彼注纵出译家之乎亦与真谛同时。若是传说未足取信。况又慈恩指非不少(文)今谓。与真谛同时者。太夫稽矣。僧伽婆罗示寂在梁武帝普通五年。从见过于二十有年之后真谛达于南海。即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也。又惠皎高僧传十一(二十六纸)引此文殊问经。然制高僧传在天监十八年。此年改元名普通。则传之行世。先于真谛已二十有五年。准此等文。大众上座义非始于真谛部执疏。义林诸藏章云。其集藏传云。大众部义。既用界外之众。所以不分二处结集。四分律法藏部义。真谛师说萨婆多部义。西域记中大乘正说。不知智度论何部所说。集处既别。人复不同。异部说殊。不可和会。诸有学者如理应知。总是第一结集缘起。
  (三十五右)于此部中(至)其喻可知(文)。无性释二(二纸右)云。根本识者。余识因故。譬如树根是茎茎等因。
  (三十五左)论上座部(至)三有因(文)。义灯云。论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上座部者以有引经亦名经量部。非二十部中经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罗汉。迦多衍那弗呾罗。善闲论藏难此上座莫能对之。遂凑雪山。因名雪转部。无性论中顺古名分别说部。宗轮论中无分别部。有说假部。俱说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门分别。一列名释。二诸识分别。三三性分别。四生死分别。五前后分别。如枢要说(文)枢要云。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义蕴亦释九心轮义。彼师不见枢要。故有未尽)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为九心。方成轮义。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有分心通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恋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若无异境恒作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无性摄论第二卷云。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先说见心也。复言见唯照瞩却结前心。无性摄论第二(三纸右)云。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如说六识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缘而死。由异熟意识界而生。如是等能引发者。唯是意识故作是言。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唯所引发。意界亦尔。唯等寻求。见唯照瞩。等贯彻者。得决定智。安立是能起语分别。六识唯能随起威仪。不能受善不善业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势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发。从睡而觉。由势用故观所梦事。如是等分别说部亦说此识名有分识。
  (三十六右)人中国主(至)名化地部(文)。宗轮记云。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土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问经言大不可弃非也。
  (三十六右)谓无色界(至)皆有故(文)。无性论二(二纸左)云。彼问。云何此。答。有处有时见等有处于界。有时于分于无色界诸色间断。于无想天及二定分诸心间断。非谓于阿赖耶识中色心种子乃至对治道未生来有时间断。不应计度。随所应有正义有故。计度傍义。违越正义。不应道理。
  (三十六右)无性释曰(文)。无性第二(二左)之文。
  (三十六右)一一念蕴(文)。演秘云。疏一一念蕴谓刹那生灭法者。问。夫有为法皆刹那灭。即后一蕴何须别立。答。有二释。一云。虽后二蕴实刹那灭。初据攒克。后依相续。约义分之。故有三蕴。二云。方便所起善恶色心由三性。间故名一念。详曰。初释为胜。岂三性间但一念耶。
  (三十六右)二一期生蕴(文)。演秘云。疏二一期生蕴等者。但据异熟一期分限相续说也。或同正量长时四相。如命根等。初生名生。终殁名灭。中间无生灭相也。
  (三十六右)三穷生死蕴(文)。演秘云。疏三穷生死蕴等者。至金刚定断烦恼。尽生死永息名穷生死。问。何故梁论云。至无余名穷生死。答。惑尽理证皆穷生死。二论互言。故无失矣。或生死因果皆名生死。金刚因穷。无余果尽。斯亦二论绮互互言也。
  (三十六左)论说一切有部增一经中(文)。阿含有二。一界内结集。一界外结集。今言有部阿含为简界外也。法华玄赞云大众部经是界外经。支那所翻者是。
  (三十六右)无性云(至)阿赖耶也(文)。无性论第二(初左)云。爱阿赖耶者。此句总说。贪着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世阿赖耶识。欣阿赖耶者。欣过去世已生阿赖耶识。喜阿赖耶者。喜未来世当生阿赖耶识。此性于彼极希愿。故由乐欣喜。是故总名爱阿赖耶。
  (三十七右)世亲一解同前第二更解(文)。世亲论第二(初右)云。论曰。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有处有时有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释曰。世间众生爱阿赖耶者。是总标句。如其次第。复以余句。约就现在过去未来三时别释。复有别义。谓于现在爱阿赖耶。于过去时乐阿赖耶。由先世乐阿赖耶故。复于今世欣阿赖耶。由乐由欣阿赖耶故。于未来世喜阿赖耶(文)演秘云。又按大般若经四十七。说爱乐等法。彼经虽复不言赖耶。取彼释其爱乐等名。而解于此爱赖耶等亦应无失。故彼经云。言爱法者。谓于此法起欲希求。言乐法者。谓于此法称赞功德。言欣法者。谓于此法欢喜信受。言喜法者。谓于此法冀多修习。又按瑜伽九十二云。于三世境生爱乐等。亦可以彼连类释此。故彼论云。谓于人天住境界爱依现在世故。住境界乐依过去世故。住境界欣于现在世依过去境生爱乐故。住境界喜于未来世依现在境生爱乐故。若于如是三世境中住染污者。当知彼为称赞所欲有遣乏苦。依彼瑜伽释爱乐等释四赖耶。亦有一家之行相也。兼正合言。总成四释。问。言赖耶者。执藏之义为第七执称为赖耶。二摄论中约三世解。即唯第六。一何乖返。答。有义三释。一云。阿赖耶名唯依第七我爱以得。彼论唯依第六释者。对他宗故。二云。通六七识我爱得名。我爱执藏无简别故。设有处说但依第七。应知彼依相续显说。第四地中不舍其名。要至八地方说舍者。依其究竟尽处说故。然彼二论依对他释。三云。得名如前第二师说。二师之中通依六七。且无性释爱阿赖耶不约三世。由总说故。即通第七。世亲后释释其爱名亦通第七。缘现藏识爱为我。故于理无违。
  (三十八右)世亲说(至)厌五蕴故(文)。世亲摄论二(二纸左)云。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世亲释曰。恶趣中者。谓饿鬼傍生及那落迦。诸恶趣中一向苦处者。谓一向受非爱业果处。于彼有时乐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异熟果者。唯是其苦。
  (三十八左)若凡若圣(至)起怖畏故(文)。义蕴云。凡夫离欲即得上定。圣者离欲即第三果人。此等虽离五欲。闻雷尚怖。故知于我由生受着(文)无性第二(六纸左)云。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虽恒厌逆分别我见。然有俱生我见随转。此于何处。谓彼但于阿赖耶识。率尔闻声便执内我。惊畏生故。何缘不许即于诸蕴而有我爱。以若于彼有我爱者此则是其阿赖耶识。
  (三十八左)无性云(至)总是着处(文)。义蕴云。乐时贪增。故俱受着。或总缘。或别缘。此约唯乐受。不言贪者约别缘说。问。无性云。乐是着处义。乃无失。若同时者即乐亦不缘。彼宗自说同时心所不相缘故(文)无性第二(三纸左)云。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无性释曰。言贪俱乐受名阿赖耶者。谓贪受俱行总名阿赖耶。此受是贪所增随增眠故。或复各别名阿赖耶。着处异故。又云。第四静虑及上无色贪俱乐受。恒无所有。常有厌逆。是厌因故。可恶逆故。言具彼者。第四静虑以上有情具彼种类。是故彼处于中执藏。亦不应理。以无有故。
  (三十九右)有计我见是爱着处(文)。无性论第二(三左)云。有余复谓萨伽耶见名阿赖耶。无性释曰。言萨迦耶见名阿赖耶者。由此取彼为我性故。又云。若萨迦耶见名阿赖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无性释云。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常极厌逆萨迦耶见。是应断故。见无我者。彼无有故。但取信解恒求断故。于中执藏亦不应理。
  (三十九右)摄论不言(至)非有学故(文)。演秘云。疏摄论不言除等者。以彼有宗说诸圣者皆无我见不但无学。为对彼宗故不别除无学人也。即无性论第三云。虽于正法信解无我厌逆我见。然彼恒于阿赖耶识我爱随转(文)义蕴云。疏摄论不言至非有学故者。彼宗不许有学圣者有我执故。若言除无学即恐有学亦有我执。便不极成。今约极成唯除无学。
  (三十九左)非想九品(至)极成有我(文)。义蕴云。非想九品虽微细亦是有心及余有心定等。既不求灭心。故极成有我。此不难之。由此偏难无想灭定等也。彼皆厌转识故。
  (三十九左)识受想蕴全行蕴少分(文)。演秘云。疏识受想蕴全等者。行蕴之中不相应等非心所者。非所等故。故云少分。问。标言转识。明简赖耶。云何得言识蕴全耶。若有赖耶识蕴。云何不是着处。答。举彼极成识蕴说也。
  (三十九左)已上总取(至)别遮五蕴(文)。演秘云。疏已上总取蕴别中乐受身见三等者。总指前文。对彼摄论辨多少也。总别合言有三种也。即上论云不应执余五取蕴等名总取蕴。五欲以下于总蕴中而别离出名别中也。疏下别遮五等者。明今识等所等心所与前乐受及身见等有宽狡也。思之可悉(文)义蕴云。疏已上总取至别遮五蕴者。谓前总取蕴为一。列中乐受身见为二为三。摄论中有。与此论同。五欲色身转识不相应。此四唯此论有(文)今谓。演秘言明今识等等释不允。义蕴详释可观。
  (三十九左)此识等中(至)皆是所著(文)。义蕴云。问。前言若舍不顺已故不增悦。故非真着处。何故今者亦一入等中。答。前约偏增唯取乐受。今据总摄故兼苦舍。言此中见取等并是者。唯除身见。余之四见并见此等也。
  (四十右)外道云(至)能所著处(文)。义蕴云。下破意云。汝说我为能受。如何复说为所著处。不可一我亦能亦所。
  (四十一右)摄论文少别并如彼抄(文)。彼抄者。藏俊目录疏主作摄大乘论抄十卷。恐指彼抄。所以别者。无性论二(四纸右)云。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成就最胜。无性释曰。是故说言。阿罗汉已转于阿赖耶识更无此我爱。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决定成就无诸过失。有诸胜德。是故说言成就最胜(文)此论意指彼阿赖耶是此第八识。故有少别。
  (四十一右)然瑜伽显扬对法八证(文)。瑜伽五十一(初左)颂云。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显扬对法并同。显扬十七(十二右)对法二(五左)。
  (四十一右)摄论无性世亲三卷(文)。同学举摄论八证。一持种心。二染净。三执受。四名色缘。五依食。六趣生。七生死。八灭定。无性第三(初右)世亲第三(初纸右)疏中唯云三卷者。通在第二第三等。以明八证。非谓第三。是故染净由心义者。在摄论第二第三中。说如次下辨(集成四之本二七纸左)。
  (四十一右)至下文中(至)尽不尽相(文)。疏四末(四十六纸右)云。总结一章染净二法。摄论三卷瑜伽对法合证本识。此论之中。自前卷末至此中并摄尽。更有异同。诸贤自委。文有上下。说有广略。宜细寻之。不能具述。
  (四十二右)此但有五(至)下自当悉(文)。疏四末(四十六纸右)云。除此十证所不摄证。谓八证中最初生起·明了生起·业用不可得等。皆此未说。故今例之。彼最初等。下第七卷皆具演之。非正是证。前十证中所摄八证。诸后讲者。一一叙文。
  (四十二右)或诸法种(至)集起名心(文)。义蕴云。问。此与前解何别。答。前约所集起处名心。此约业种亲种所集生者名心。虽同第八据义解别(已上)今谓。初释总通有无漏种。后释唯局有漏。于中约亲疏因缘说亦有此殊。义蕴云。疏无漏识者无漏集起者。无漏之心虽无业种。唯无漏亲种之所集起也。唯此后解亦通无漏。
  (四十三右)此中总叙诸部(文)。演秘云。疏然于此中总叙诸部等者。具如灯辨。故不重言(文)义灯云。经部虽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种。识持法种通于三界胜。故但说种集名心。若萨婆多云。以心能分别色非色分别心故说心为种。即以现在心法为种。大众部师亦心用强立种子称。上坐部师虽前色心俱为后种。亦心强故独心名种。
  (四十三左)如五十一(至)流转不息(文)。义蕴云。疏五十一又心相续长时间断不应更久流转不息者。捡五十一云。又彼诸转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是彼文也。此云又心相续者。即疏取对法意释。第八识是相续也。长时间断乃至流转不息者。即彼论文。彼说六识有间断故不能持种受熏也。对法第二云。又心相续。长时间断。经久流转不息。是故转识能持种子。不应正理。彼文论云。又心相续。谓第八识也。授灭定中六转识等。长时间断。而第八识亦能经久流转不息。由此本识能持种子。其六识等既不能相续经久不息。而经部等说为能持种者。不应正理。然疏主取两论意合而为文。积将解故别释(文)五十一(三纸右)云。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文)略纂十三(十二纸右)云。论云。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等者。又汝若执六识持种。如入无心定时。其六转识长时间断。既无能持之识。不应所持之种而得相续。长时流转不生灭也。应立量云。入无心定种子应失宗无识持故因。如入无余般涅槃界。又应量云。入灭定时六识长时间断。此即无识持种。即种已失。不应而有出定相续而复更得长时流转。用何种生。又此以何为识持身。难破无持种子识。门兼此破入灭定时六识间断。不应其身而得长时流转。彼经多时无识持。故便应烂坏。相续谓身也。若尔与下第七破何异。既尔取第一第二好。对法第二(七纸右)云。又心相续长时间断。经久流转不息。是故转识能持种子。不应道理(文)对法抄第三(十纸左)云。种子证中瑜伽云。又彼诸识长时间断不应相续长时流转。故知此中心长时间断。相续经久流转不息。相续者。色身杂故(文)演秘云。今疏中云不应经文。剩不应字。久误为文。或是疏主取彼论意。加彼不应经久之言。释彼论文云。心相续者。是藏识。长时间断即灭定等。经久流转不息者。即种子也(文)今谓。此文正据对法不应二字兼用瑜伽不可言剩心者。谓第八识。言流转不息者。相续色身生死·流转无有断息。演秘云。种子者非也。并观略纂及对法抄可知。同学抄不允。义蕴为正。
  (四十四左)摄论第二无性解云(文)。论第二(十五丁右)云。又诸转识定非所熏。以彼六识无定相应。何以故。以三差别互相违故。若六转识定俱有者。不应所依所缘作意三种各别。以各别故。六种转识不定俱生。不俱生故无定相应。无相应故何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四左)世亲摄论(至)行相亦别(文)。论第二(十二右)云。三差别相违者。谓彼诸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复有余义。别别行相一一转故。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于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有。无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住故。
  (四十五右)又无同喻非极成因(文)。义蕴云。若以根境等各别为因。即无同喻。言非极成因者。非是立敌不共许故名非极成。但以有过名非极成。此有何过。即六八等俱时有熏。为不定过。
  (四十五右)此中言(至)互相熏故(文)。演秘云。疏此中言至互相违故者。此中论言根境作意。即是摄论以三差别互相违也。言异意同。疏中多言互相熏者。熏字恐错。合违违字。
  (四十五右)摄论唯有此中一因(文)。演秘云。疏摄论唯有此中一因者。此论因四。彼但有此根境作意类别因也。问。按彼论意。以无相应而为因义。岂不相违。答。无相应者。是彼正因。根境等别。是成因因。当此正因据成因因亦无失。
  (四十五右)前解设破(至)俱时受熏(文)。演秘云。疏前解至俱时受熏者。即前标云此破经部。设许六俱至令不得互相熏。总是前解。同摄论也。中间引彼摄论为证。难彼六识不互相熏。
  (四十五右)今解但遮(至)互相熏故(文)。义蕴云。前解约六识俱时相。望彼此根境各别。故不可相熏。今解约六识中一一识体。自根境不恒俱有。非如第八根等常有。故此六识不可受熏。前疏家解虽以自他六识为同喻。然有自身六八。为不定过。然今此解亦无同喻。但且直责(文)演秘云。疏今解但遮六识体非受熏等者。即前说云或如他自身等已下是也。唯依此论不取摄论。故疏结云不同无性。
  (四十五左)不作此解自为不定(文)。演秘云。疏不作此解自为不定等者。问。八识三别第八识体应非受熏。岂非过耶。答。由有此失故。疏下云又六与八非一向异。意简前失。若准此简亦乃遮彼互相熏量不定过也。由是两释理皆通矣。故疏不判二解优劣。问。八识云何互相熏耶。答。能所相藉。名之为互。非是遍为能熏所熏名为互也。
  (四十五左)瑜伽等种子中有四位(文)。五十一(三右)云。若无阿赖耶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谓六识身展转异故所以者何。从善无间不善性生。不善无间复善性生。从二无间无记性生。劣界无间中界生。中界无间妙界生。如是妙界无间乃至劣界生。有漏无间无漏生。无漏无间有漏生。有漏无间出世生。出世无间世间生。非如是相有种子性。应正道理(文)演秘云。释曰。三性三界一一为首。对余二二有无间义。论中宗法作不具也。思之可知。问。有漏世间无漏出世。竟有何别分为二对。答。世间义宽。有漏义局。无漏后智圣教亦名为世间智无漏亦宽。出世义狭。无漏通于本后二智。出世多分但摄根本。宽狭殊。故分二对。
  (四十五左)世出世位互相望起(文)。义蕴云。问。此与第三漏无漏何别。答。理实虽同据门别也。又准论第九。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由此后得智虽体无漏既不证真。但可名世。故二门别。
  (四十六右)论不坚住故(文)。演秘云。论不坚住故者。问。此不坚住与前间断易夺等因而有何别。答。不坚总望不相续义。间断易夺偏约五位三性等明。由对第八坚住之因故别明也。
  (四十八右)下第十破中(文)。十理证中第十。
  (四十八右)如五十一末叙(文)。五十一(十六丁左)即次下演秘所引之文是也。
  (四十八右)论色不相应(至)岂能持种(文)。演秘云·论色不相应至岂能持种者。若随转理许色持种。若真实理建赖耶。已即唯第八能持种也。故瑜伽论五十一云。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法等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当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种子之所随逐。除大种色。由大种色二种种子所随逐故。谓大种种子及造色种子。即此所立随逐差别种子相续随其所应。望所说法是为因缘。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法种子随者。入灭尽定。入无想定。生无想天。后时不应识等更生。若诸识非色种子所随逐者。生无色界。异生从彼寿尽业尽没已生下时。色无种子应不更生。彼心色等然必更生。是故当知心色等种。随逐心色。以此为缘。心色更生。此所建立种子道理。当知且依未建立阿赖耶识圣教而说。若已建立阿赖耶识。当知略说诸法种子一切皆依阿赖耶。
  (四十九左)无性次下(文)。彼论二(十五丁右)云。若言前念熏于后念成熏习者。此义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显示由二刹那不俱有故无定相应。无相应故无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九左)第二破经部中(至)前后异也(文)。难前后熏。彼摄论意唯在识上。以分前后。不言在类。此论双举识事及类各有前后熏之义。以难经部。是故论中有前后异。下(五十三纸右)亦具简。演秘云。然准诸教。经部师计总有四类。一本经部。许内六根是所熏性。如瑜伽五十一末言。色持种。随彼言也。如前引矣。又顺正理第十八云。此旧随界体不可说。但可说言。是业烦恼所熏六处感余生果。释曰。随界即是种子异名。新旧师别名旧随界。二六识展转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后。四类受熏。故无性论第二云。且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说前念熏于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问。此论下云。又六识身若事若类前后二念既不俱有。非互相熏。准此他许前后事类更互相熏。不尔破他有相扶失。既不相扶。计何非五。答。有三释。一云。据此诚有五类。言四不正。二云。此论双破于前第三四计。非是别计。三云。设遮。非是本计。详曰。第三为胜。余大小乘无有说故。若言双破三四计者。如何难云非互相熏。岂三四计许互相熏。岂三四计许互熏耶。
  (五十右)论有说六识(至)第八识性(文)。演秘曰。论识转变者。有言。转变而有三义。一自类不俱前后转变。二自他不俱前后转变。三性界地等前后转变。故识体事不能持种。若许持种所依心灭种亦随亡。后念果起应无因故。故于识上假立一类。识体虽别而识类同。贯通前后二念之中。于其二念无有转变。持种受熏。如上座部因果生灭。今初念识在生相时其类亦尔。至第二念识居灭相。无体非因。类在异相。能生后识及生相类。与此后念识体同时有其二二类。因在异相。果在生相。此俱时识熏生相类。前类力微。但持旧种不能受熏。如是此类念念相续。前至异相。后至生相。持种不断。若于五种无心位中。虽不生心而类不断。下文破云又无心位此类定无者。依自宗破。或有心位如前相生。若无心位其类亦无。假必依实。无所依故。详曰。据大乘经论等藏及古今德所有章纪。皆不说言经部现在许有二时。恐自穿凿以意定也。准彼宗计前后二识同一识类。不言现在分二时也。故无性论第二云。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若言似彼依少分言不说现在。同彼分二。若作此救理可少通。然立不明。故难依准。
  (五十左)如摄论(至)无常之流(文)。无性论第二(十五左)云。若言依止种类句义。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或刹那类无有差别。由异品故。
  (五十一右)若难不持种便违自宗(文)。义蕴云。自宗佛果善法亦持种故。  
  (五十一右)论若是善恶应不受熏(文)。演秘云。论若是善恶应不受熏等者。问。若善恶法不能受熏。应不持种。如何瑜伽许三性法互持种耶。故五十一云。若起善心或染污心或无记心。此一切心皆善种子染污种子无记种子之所随逐。此所建立。答。随转理门。非真实义。瑜伽自会。文如前引。
  (五十二左)诸阿罗汉为诸染熏(文)。无性第二(十五纸左)云。阿罗汉心不出识类。彼亦应是不善所熏。一类法故(文)演秘云。论阿罗汉至无漏法熏等者。问。准疏中判。或据自身凡圣前后。或约他自凡圣相熏。有何所以为斯难耶。答。由本计识二念不俱无相应义。初大乘破熏习不成故。末计类前后二识而类是一。类是一故前识熏类。能熏所熏无不俱失。能所依别。亦得名为能所熏二。又类离识而无别体。亦得名为以前熏后。故无性论第二云。若言依止种类句义六种转识或二刹那同一识类。由异品故有相熏习非一切者。释曰。前后识别能所熏异名为异品。又谓。邻次前后相熏。不说一切。云非一切。问。但识熏类。何得云互。答。假实能所形待名互。亦如世言父子相生。又类既一后识熏时。亦得名为熏前念也。如前熏后。识义意同也。或可彼许类识相熏同此论说。不尔云何名为互耶。既许前后多识虽异而类是同。故前熏后。前凡后圣类同识异。何不同彼前熏后耶。问。若尔但可难自前后。如何难令异身相熏。答。自识前后异。类同得相熏。他身类亦同。故难更熏习。故无性论云。阿罗汉心不出识类。彼亦应是不善所熏。与此同也。
  (五十二左)或信等余法(至)法类同(文)。义蕴云。谓信等五根与眼等根俱是根故。眼等根法与六尘非根之法俱是法故。应互相熏。此难意也。
  (五十二左)以彼本计(至)是此本意(文)。演秘云。疏以彼本计至是此本意者。此断意云。前后识异而识类同。识类受熏。识名根法。余之根法同识根法。亦得名为识类同也。此之类法应互相熏。同彼前后识之类也。问。前后俱识同类可熏。余之根法非识同类。何得例熏。答。类者相似。识有根法。余根法似。既似于识。何非识类。识类既同。何不相熏。
  (五十三右)彼言或应(至)类同故(文)。演秘云。疏或应意根成造色性等者。按彼论第二(十五左)云。谓眼等根清净色性。皆根种类之所随逐。意根亦应成造色性。根义等故。问。类同分收。即行蕴摄。何故难意令成造色。答。且五根类假实别论法同分摄。摄假从实色界所收。识类亦尔。论据摄假随实门明。亦无有失。而难意云。两心前后异识同类。一俱识蕴。色心二法殊根同类。一俱色蕴。若言色心别不得同造色。亦可心色殊根类不应等。广破如余。
  (五十三右)譬喻师是经部异师(文)。具如二本(三十六纸左)已明。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