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九(七本之一)

  (初纸右)次五字烈别名字文。演秘云。疏次五字列名者。第一谓字列名所须。亦名列名(已上)今谓。谓字系下列名。此意与无性同。彼第一(三纸右)云。本论曰。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语。乃至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无性释曰。谓声即是略标所说十胜处义。
  (初纸左)一解(至)皆不定故(文)。义演云。疏一解显不定义界性识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约诸门显不定义。以等中摄识界故。兼是别简三染净性门故。若对善染。即唯约性门不遍界识也。第二解。以体对所简善染。
  (初纸左)彼类非一(文)。义演云。疏云。彼类非一者。解等字也。即举性等界识。类非一品。以善等或可等取无记。或以善染名类非一故云等也。意说。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寻·伺欲界及初禅。于八识中。四种唯在第六识。余识皆无。
  (初纸左)于五七八识(至)多分无故(文)。义演云。疏于五七八识至多分无者。五·七·八识全无四种。上界多分无。以初禅有寻伺故。余者无故。二禅已上总无四种(文)义蕴云。疏上二界全多分无故者。不定四中。悔·眠上二界全无。寻·伺二界多分无。唯初禅少分有。又二界中。无色界全无。色界多分无也。
  (初纸左)作用先故(文)。义演云。疏作用先故者。意云。既于善染等不定。立不定名者如何。论云非如触等定边心故。答。以触等五于六位中居初所以先举。故云作用先故。今谓。此释非是。今释就遍行中。先举触名。非释先举遍行故。疏言先举触。又言前说。百法等论。列作意触等。此论先触。此义前论已说。今指彼说。言于六位中遍行居初非也。
  (二纸右)此界系局亦非遍无漏(文)。义演云。疏此界系局亦非遍无漏者。意云。界系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也。若寻·伺唯欲及初禅有。不通二禅已上也。亦非遍无漏者。然初禅未至定中无无漏。初禅根本定中亦有无漏。然此无漏中。有根本·后得智。根本无漏智中无寻·伺。后得智中有寻·伺。故曰。亦非遍无漏。故论下文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然初禅已上根本·后得智中。与无寻·伺。地法故。谓有者借起故(已上)今谓。无漏九地者。取未至中间等九地。今言未至定中无无漏者非也。
  (二纸右)悔谓恶作者以体即因(文)。义演云。疏悔谓恶作者以体即因者。解悔体名即恶作名也。故云以体即因也。
  (二纸右)即诸论说(至)可知(文)。义演云。疏即诸论说至可知者。但是叙诸论悔与恶作别义。不是引证。疏恶作悔非悔之体性追悔者是者。解云。恶作是悔之因。悔是果也。悔以追悔为体性也。然论中不明恶作性故。已下疏中。于恶作体性而有解。
  (二纸左)所作是恶(至)此义应思(文)。义演云。疏若取作是恶作至此义应思者。意云。更重问恶作体为悔不是悔耶。汝若言前所作恶事名恶作。然悔先时恶事名悔者。悔即应唯善。如何下文说言悔通三性耶。又汝若言心重嫌旧恶事名恶作者。恶作体即应是悔。何故汝前云恶作为悔因。意云。所作恶事既是所嫌。能嫌恶之心体宁非悔云是悔因。又汝若言由先作恶后方追悔悔不是恶作者。未审。恶作以何为体。但问恶作体不问悔体也。量此最遂无逃避处。既有三失。恶作宁故。疏云。此义应思。准前正义。恶作即悔也。既不重云。如下别有解。
  (二纸左)若尔至唯是善(文)。义演云。疏若尔厌至唯是善者。意云。此难前解云。若言恶作是厌者。厌通三性。何故有宗说厌唯善。然大乘厌通三性。今依小乘宗难。故不相违。若厌善体即染。若厌不害即是善。若厌中容厌体即无记。
  (二纸左)萨婆多正理论师(文)。正理论十一(七右)云。厌谓善心。审观无量过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顺无贪心。厌背性与此相应名厌作意。又婆沙百九十六。别说厌体。
  (二纸左)若同于彼(文)。义演二。疏若同于彼。即有如前说者。厌通三性妨。疏有云。此厌至无别体性者。意云。此是释前妨者。若大乘同萨婆多。厌体唯是善者。即有如前通三性妨。若许是善者。云何大乘前说厌通三性。
  (二纸左)有云是省察心心所无别体性(文)。正理十一(十一右)云。然此恶作通善不善不通无记。随忧行故。离欲贪者不成就故。非无记法有如是事。然有追恋。我顷何为不消而食。我顷何为不画此壁。如是等类。彼心乃至未触忧根。但是省察未起恶作。若触忧根便起恶作。尔时恶作理同忧根故。说恶作有如是相。谓令心感。恶作心品。若离忧根谁令心感(文)俱舍宝疏第四(二十六左)引正理文已夹注云。名省察误。今谓。宝师指斥似破此疏等。义演云。疏有云此厌至无别体性。意云。此是大乘异解。亦释有如前妨。今应更解。厌者即总省察者。意云。一切心所名为厌也。有云。省智也。察者觉察。即觉察心等功能外。更无别体。省察是惠。即同下解三性俱体是惠也。故大乘厌通三性。于理无违。今者或云。省察心心所以为恶作体。此省察中亦通三性。此解亦好。此师解厌。
  (三纸右)有欣上恶是贪厌下恶法是(文)。义蕴云。此中不以善为上染为下。但从所欣所厌为上下也。故说贪是欣上之恶法。嗔是厌下之恶法。所欣之中亦通于善。爱佛贪灭。亦贪故所厌之中亦通于染。缘他见等生嗔忿故(文)义演云。疏有欣上恶法者。意云。若于上恶法起欣者。但可名贪。不得名厌。厌下恶法。亦是嗔分者。如云如此恶事我嫌不作等。此释厌通不善所以。有云。染中欣即是贪故。若善中厌即惠俱无贪一分。若善中欣体即是无嗔也。有云。如疏言。欣上恶法者。缘中为欣上厌下相对解不尽理也。应云欣上恶法是贪。若厌善法是嗔。无记之厌体是欲也。今谓。此释不允义蕴为正。疏意所欣所厌上下二境。不须分别其善恶别。能欣能厌若是恶法。则如次贪瞋一分。
  (三纸右)如信不信(至)此亦应尔(文)。义演云。疏如信不信至此亦应尔者。意云。引例以明。且如信与不信。俱于善染上立。不于无记法上立信。若于无记法上起信者。但可名欲胜解。不得言信。此亦如是。于无记上起厌。但可名欲不可厌。故云应尔。故知。厌唯善不善。若尔如何大乘说厌通三性。答。言通三性者。从悔果说也。
  (三纸右)或有解云(至)是悔恶义(文)。俱舍四(八右)云。恶作者何。恶所作体名为恶作。应知此中缘恶作法说名恶作。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如缘空解脱门说名为空。缘不净无贪说为不净。又见世间。约所依处说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国土皆来集会。恶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约所依说为恶作。又于果体假立因名如说此六触处应知名宿作业。光记四(三十一纸右)云。恶作者何者问。恶所作体至说为不净者答。恶所作之体名恶作。恶作是所缘境。体即正是追悔境。又解体之言事。恶所作事名为恶作。此即正解恶作。应知此中缘恶作法。心追悔性说名恶作。此即从所缘立名。如缘空解脱门体正是定。说名空者从所缘立名。亦如不净观以无贪为体。说为不净从所缘立名。又见世间至说为恶作者。第二解悔名恶作。从所依立立。恶作即是追悔所依。谓恶作言显能依悔。如村邑等皆来集会。此举所依意显能依人也。又于果体至名宿作业者。第三解。恶作是因。追悔是果。今言追悔名恶作者。于其果体假立因名。如说此六触处果。应知名宿作业因。此亦于果立因名也。六触所依处即是眼等六根(文)义演云。疏或有解云所作是境乃至其实恶者即是悔也者。各别师解。非疏主意。就此文中总有二解。第一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至是悔恶义。是第一解。此文意说。作即示境。是所作事故。恶则示心。即此心知所作事而嫌恶。嫌恶是悔恶义。第二解云。即疏中从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第二解。此中意说。作者是境。境是所作故。恶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恶故。故恶作即是此境界为因。方生悔故。有云。境界依因者。境界依恶。恶为悔因。所作即境界。恶者是心故。总说言恶作能生于悔。又解。应言作即是境。恶通心境。若境即是所嫌恶也。故恶字通心境也。其实能嫌恶心即是悔也。如疏中言。恶作言通说彼心境者。此文即双结前二解(文)今谓。义演分疏文为二解。不顺文势。又恶为境非此中意。
  (三纸左)又解恶作善者(至)慧所摄故(文)。义演云。疏恶作善是悔者。意云。此明恶作通三性所由。悔即恶作。今悔恶修善名恶作善也。不善可知。疏无记者是惠威仪工巧所摄故者。问。此无记追悔。不是缘威仪工巧心等性故无记悔。乃在威仪等摄不同余处摄。答。无记性悔者即是惠也。此惠强盛。即是威仪工巧中惠摄。亦不是异熟无记。异熟无记惠即劣弱故。亦不通通果心有也。
  (三纸左)言先不作后方追悔(文)。俱舍四(八纸右)云。若缘未作事云何名恶作。于未作事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光记四(三十二右)云。若缘未作事云何名恶作者难。缘已作事可名恶作。缘未作事云何名恶作。于未作事至是我恶作者释。于未作事业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受戒等事业。是我恶作。此即缘未作事亦名恶作。亦得从境为名。
  (三纸左)或即俱时义说先后(文)。义演云。疏或即俱时者。意云。恶作是悔之因者。约同时因果说也。如世言。彼事甚多。我当令作。何故不作。故知。悔与恶作同时。言前后者是假说之。虽先见好事而不作。今时悔言。前好事我合作。今不作者是恶作。故同时也。今此疏文意。是前疏或有解云乃至即是悔之文也。以立同时因果。即恶作是境。悔即是心。由同时境为因。方生同时果故名同时因果。此文亦即今论文中。说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之论文也。
  (四纸右)非是五盖之中(至)止下心故(文)。演秘云。所言盖者。按对法第七云。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问。于何等位障诸善法。答。于乐出家位觉正行位止举舍位。谓于乐出家时。贪欲盖为障。希求受用外境界门。于彼下欣乐故。于觉正行时。瞋恚盖为障。于所犯学处同梵行者正发觉时。由心瞋恚不正学故。于止举两位。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盖为障。如前所说。能引沉没及散乱故。于舍位疑盖为障。远离决定不能舍故。疏中所辨言中少别。意同于此。问。惛沈等四合为二盖。其意云何。答。惛沉睡眠行相相似。睡眠优为惛沈近缘。生诸烦恼故合为盖。故瑜伽论第五十一云。无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极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沉生诸烦恼随烦恼时。无余近缘如睡眠者。掉举恶作所起处等。设处不等。由掉諠动恶作忧恋相相似故。合立一盖。即瑜伽云。掉举恶作。俱因亲属寻思国等昔所经事。而起之也。故总结云。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处所等故。合说一盖。处所不等。然如彼相腾跃諠动。今此亦是爱变之相。是故与彼杂说一盖。问。此举舍行相云何耶。答。按大论七十七云。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文)义演云。疏非是五盖中止至止下心故者。意云。五盖中所障止相者。止通定慧也。即制止之义。若心高举多起嚣浮。定慧功能。制令不起故名止相。下心者。谓掉举令心高举。今此定慧。止此高心令下故。名止下心。故五盖之中所障止相应。通定慧也。今止者谓奢摩他。能止住心专注一境。即唯是定。不通于慧。即是此论之所明也。非令正下者。显此止相不同前五盖中止也(文)如次下(十六左)引义蕴述。
  (四纸左)如追悔言(至)是我恶作文。此俱舍第四之文。如上已引。
  (四纸左)是我恶边作(文)。演秘云。疏是我恶边作者。言我边者。显自指已。然疏文倒。而应说云我边恶作。有本云措。今从错字故。瑜伽论第十一云。又于应作不应作事。随其所应。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返作(文)义演云。疏如是之事是我恶边作者。此据先所作生悔。非先不作(文)今谓。演秘义演并不允当。此悔先不作。义演云非先不作者非也。又言恶边作者。今于善恶二边之中。简而言之。则不作是恶边。作不是善边故言恶边。然演解为已他边以言疏文倒。今所言边。非就已他二边而言。疏意约善恶边。文非颠倒。演秘却非也又义蕴云。是我恶边作者。先不作时名为恶边起嫌恶心名之为作。故是我恶作边也。或应云是我边恶作。文言倒也(已上)今谓。此释不允。或云。之说与演秘同。谓演秘义蕴义演并非疏意。疏意本据俱舍。如上已所引俱舍并光记等。
  (四纸左)作者措也(文)。措字字汇处置也。又委置也。玉篇顿也。
  (四纸左)错作一体异名(文)。义蕴云。疏俗云错作一体异名者。错音仓各反。是失错错乱之字。与作全别。俗无此言。实是措字应为仓故反也(已上)今谓。演秘为错非也。义蕴为正。
  (四纸左)显扬第一(至)为体(文)。第一(十右)云。恶作者。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怏追恋为体。能障奢摩他为业。乃至增长恶作为业。如经说。若怀追悔则不安隐。乃至广记。
  (四纸左)论昧略为性(文)。义演云。论昧略为性者。昧为闇昧。略为轻略。取境不深称轻。缘境不审名略。言不明利沉重故者。一不字贯通于下。
  (四纸左)以此单名即诸教复(文)。义演云。疏此以单名即诸教复者。意云。论但单言眠者。意显睡眠也。即以睡眠故名为眠。诸教中云睡眠。故是复号也(文)今谓。上以体即因言悔谓恶作以单即复言眠谓睡眠。因果单复所即虽别。而将他以释。二法例同。
  (五纸右)非如盖中(至)惠令心高也(文)。义演云。疏非如盖能障于举举通定惠者。意云。今言障观者。说此之睡眠别障于惠名障观也。不同五盖中能障于举。意说。惛沉睡眠为能障。举为所。所即定惠也。故疏云举通定惠。今意者。谓心多沉没。复不明利。极闇劣故。今此定惠策发此心不令沉没。增加于明利。即唤此定惠及明利心名为举相。由定惠故。心得明利。故所障举即定惠也。令心高者。策发此沉没心。令极明初。名之为高。非高举也(文)或云。举通定惠者。举谓掉举者误。如次下辨。演秘五末(二十七纸)引大论七十七。
  (五纸右)论谓睡眠位(至)一门转故(文)。义灯云。论一门转故西明云一意根门转故。今谓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转。即应解云。犹无五识不作此释。更无别因。若云犹昧略故。定既明广。何不依彼五色根门。又复下文明五俱意。非专为了五识所缘。又于彼所缘。能明了取。故知一门转明。唯一意识。若一根门。应言依一门转。
  (五纸右)身不自在(至)心下自在(文)。显扬第一(十右)云。如经说贪着睡眠味。如大鱼所吞。
  (五纸右)唯一意识(至)无明了时(文)。义演云。疏唯一意识至无明了时者。意云。意识与睡眠俱时。都无五识。何以故。以极闇劣转故。无明了时故。若与五识俱时。意必明了故。
  (五纸右)为别余心亦有五识(文)。义演云。疏为别余心亦有五识者。简别也。为意与眠俱。与余心不同故。故云为别余心。余心者有二解。一云。余心者。即是贪嗔痴相应。有五识心故云余心。二云。余心者。即余境时心有五识也(文)今谓。二释迂矣。余者指与眠相应心之外云。
  (五纸右)有闇劣昧无明了时故(文)。义演云。疏虽无五识至无明了时故者。此释外伏难。难云。定中无五识。定中意明了。今此散意无五识。应劣亦明了。答不然。今此散意虽无五识而不明了。何以故。以与眠俱故。极劣无有明了时。故不可以无五识即令同定中意识而得明了。定中不与眠俱故。故得明了亦不相违也。有云。虽无五识至无明了时故者。此约独头意识为难。难云。独头意识既无五识。应同定意识而亦明了。答不然。独头意识有昧劣故。无明了时故。若尔应是所简。不然下疏云。虽有闇与不离。取境审故。又论云。一门转者。简与五俱意识也。极闇劣昧者。简虽无五识俱有明了者。如定心等(文)今谓。义演本有虽无五识之句故。为通伏难。今现行疏无。
  (五纸左)除散心(至)广故(文)。义演云。疏余散心至广故者。意云。除定心外余散心虽亦闇昧。而不轻略。轻者即行相浮浅。取境不深。亦不明了。所以轻略之言。以简余寤时心等。言寤时心广故者。即然取种种境行相广也。
  (五纸左)瑜伽第十一(至)为性(文)。十一(四右)云。睡眠者。谓心极昧略。又云。心极略性名睡眠。
  (五纸左)然俗中言(至)亦言睡眠故(文)义演云。疏然俗中言汝等至亦言睡故者。意云。如上言。眠者是有心实睡眠。以昧略为性。今此文意。辨假睡眠。如言汝等睡在无心等。亦名眠也。意者非但有心名眠。无心时亦得名眠也。由眠所引。至在无心眠故。无心时假立眠也。故论云。令显睡眠非无体用者。意说。有体眠简无体眠也。
  (五纸左)或复有义(至)置令言(文)。义演云。疏或复有义至置令言者。意云。此第二义简。意云。虽经部师于五蕴总别聚心心所法上假立睡眠。而无实体。今言令显睡眠非无体用之意。简假眠也。睡若有体。可令身心而不自在。若如无心假眠及经部假眠。云何能令身心不自在。有云。总聚者。即受想思识四蕴名总聚也。别聚者。即依行蕴中通三性上立。若不善睡。即是行蕴中贫上染性。若善睡即是行蕴中信上善性。无记了知。又云。总者色身也。于此总聚身上假立睡眠。别聚者即是余别聚心心所法等。义蕴同又云说。
  (五纸左)论有无心位(至)心相应故(文)。义灯云。论如余盖缠。要集云。有说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无体用。是盖缠故。如余盖缠。今谓。此量亦一分违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实通名。今若成立假睡有体。即违宗失。犹言不简立量。应言实睡眠非无心位。因喻可知。言实睡眠。简无心位假名睡眠。不显有别实体。以经部师。触受想外并思分位皆是假故。取盖缠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简经部师于无心位实立睡眠故。又量云。实睡眠是心相应。因喻可知。论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应盖缠下着。是因所须故。性相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无心位者。立量应云。非无心位。文中略无宗中有法。前文彰讫。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无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余盖故。即是指喻。又云。非无体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论文中初二句会诸违。后两句破异执。
  (六纸右)宁知睡眠(至)非即无心(文)。义演云。疏宁知睡眠至非即无心者。此即经部宗。问曰。何以得知。无心不是睡眠体。疏如余盖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体有法。定不是无心法也。心相应故因也。如余盖缠喻也。
  (六纸右)言五盖者(文)。此依对法第七。如上演秘所引之文。
  (六纸右)由嗔谏犯障觉正行(文)。义演云。疏由嗔谏犯部觉邪正行者。如有比丘。受具于已由烦恼重故。则耽邪淫及四重罪等。自余傍人。见此比丘犯重罪已。即谏彼比丘令其觉察。语言。汝既出家。何故犯重罪。犯重比丘。被他觉察自身罪已。则起嗔忿。由起嗔故。傍人更不取觉察谏悔也。此嗔即障谏。及障觉邪行。意说。若不犯者名正行。若犯者名邪行(文)又按对法。明本作邪行。宋本作正行。义演合为邪正行。以正行为正。
  (六纸右)惛沈障止引沉没故(文)。义演云。疏惛眠障止引沉没故者。意云。止者即是定惠。谓高举之心。定惠俱能制止。增加明了。不今高举。亦不沉没故得止名。今此惛眠。引心沉没不令明利。得障止名。故疏云障止者。即通障定惠也。
  (六纸右)掉悔障举引散乱故(文)。义演云。疏掉悔障举引散乱故者。以掉悔令心演浮多起散乱故。障定惠明利之心所。皆说掉悔能障于举。举即定惠。定惠令心不沉没。能明了取境名举。即是定惠之能也。如前应知。问。止举两种俱通定惠。何故惛眠偏障于止。掉悔偏障于举。答。且各据增胜而说。其实总得通障。于理无违。
  (六纸右)疑不决定障舍位故(文)。义演云。疏疑不决定障舍位故者。意说。而八缠中所障舍不同。今疑所障舍者。即定心中舍。但于定中心不止举。即名为舍。若八缠中所障舍者。即是平等之舍。于自他得利普生平等心。亦不嫉者。即是平等普供养亦为舍也(文)义蕴云。疏惛沈障止引沉没等者。惛沉睡眠二。俱沈昧故合为盖。言彰止者。止谓静虑之义。厌诸染法。由惛沈等生诸烦恼故障止。于掉悔粗动故。合为盖。举者行相高明。谓诸善法。由心掉动。善法不生故障举。舍者任运平等。平等静住之善心犹豫时。舍必不生故疑彰也(文)今谓五盖所障舍者。非平等静住之义。义蕴误矣。疏中分释彼此之别。又如义演释。次下疏(六纸左)中具释。
  (六纸右)此总五盖能障三位(文)。义演云。疏此总五盖能障三位者。贪欲盖能障出家。嗔恚盖障修正行。自余三盖障入正定。惛眠障止。悼悔障举。疑障于舍。即止举舍三位。位皆是定故。后三障定也。修止举舍如次为障者。意说。止举舍三是定。然后三障普能障定。即惛悼疑如次障止举舍也。故止等三。一一皆通定惠。总得定名。三盖能障。
  (六纸左)若言盖因缘(至)必是心所(文)。义演云。疏若言盖因缘至非必是心所者。意云。此经部故。云如睡眠盖非必是心所。何以故。睡眠因缘皆名盖故。如无心等。盖因缘者。即无心睡眠也。或所得食势问漏重名微劳。因此睡无心也。皆名睡眠因缘。总得盖名。
  (六纸左)缠有八种(文)。此依对法第七(初右)云。缠有八种。谓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缠。由此诸缠数数增盛缠绕一切观行者心。于修善品为障碍。故修善品者。谓随修习止举舍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摄净尸罗时。此复云何。谓修止时。惛沉睡眠为障。于内引沉没故。修举时。掉举恶作为障。于外引散乱故。修舍时。嫉悭为障。由成就此。于自他利吝妒门中。数数摇动心故。修净尸罗时。无惭无愧为障。由具此二。犯诸学处。无羞耻故(文)演秘所盖不举缠。今为补阙。
  (六纸左)嫉悭障舍于自他利吝妒心中数动心故(文)。义演云。疏嫉悭障舍于自他利吝妒心中数动心故者。谓嫉嫉于他人有好财法荣利事。心中数动心而生嫉妒。若吝即于自身所有财法荣盛等利。心中而生悭吝等。嫉即妒。悭即吝也。吝悭名利动增身心。心行既高故。非平等故。辨嫉与悭障舍也。即障不嫉不悭平等之行也。又有云。悭嫉障舍者。即弃舍财物名舍也。嫉他得利不令他舍。自悭吝不舍。言非止非举者。意说。非高非下名为平等舍也。疑谓障此。
  (七纸右)瑜伽五十五(至)对法亦然(文)。演秘云。论说随烦恼及痴分故者。按瑜伽论五十五(十一纸右)云。随烦恼自性者。谓忿至恶作睡眠寻伺。又云。睡眠恶作是痴分故。皆世俗有(文)对法第一(十九右)云。睡眠者。依睡因缘。是愚痴分心略为体。
  (七纸右)随彼聚多少心心所为体(文)。义蕴云。疏随彼聚多少心心所为体者。此说。善无记悔眠。即以善无记心心所为体。随彼多少总聚立也。善中必无轻安。可有余善及触欲等。无记准可知。
  (七纸右)言通三性(文)。义演云。疏言通三性者。意云。此初师说悔眠二种以痴为体。若瑜伽对法说悔眠通三性者会之。彼据悔眠同时相应一聚心心所聚为论。以彼聚相应受想思等通三性故。若悔眠唯是痴分。即唯染也。故云痴染中。
  (七纸左)若唯痴者(至)总数为体(文)。义演云。疏若唯痴者如何善中至为体者。意云。此难前师也。难云。若言悔眠唯染者。如何善中悔。则总用心心所多少总数为体耶。既有此理。明知。染中用痴分为体。若通善时。即用无痴为体。故论云。净即无痴分也。又难云。若唯痴分者。及其通善。何故即会对法。云约多聚心心所为体耶。故悔眠先通染净。不唯痴分。
  (七纸左)对法言通(至)非定痴分(文)。对法第一(十九右)云。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时或非时。或应尔或不应尔。越失所作依止为业。乃至愚痴分言。为别于定。又善等言为显此睡非定痴分。
  (七纸左)如显扬第一(至)追恋为体(文)。如上已引今按下疏(二十七左)云。显扬顺小乘故。多分起故。唯说忧俱者故。
  (七纸左)不言无记彼是通言(文)。义演云。疏不言无记彼是通言者。显扬第一解恶作。但言若染不染不言无记者。彼是通言。以无记宽故。但说染不染时。即摄得无记。以无记亦通染净故。云染无记者。谓有无记我见相应。净无记者。谓威仪等四无记。既通染净。但说染不染。言即摄无记故云通言。有云。通言者。对法通言三性。此论为别体。所以不论无记。又以别体总说通无记亦无妨(文)义蕴释通言义。同义演第一解。
  (七纸左)又无记之中是总数故(文)。义演云。疏又无记之中是总数者。谓此师说。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无记性。余论说言悔眠通无记者。今会云。约与悔同时总聚心心所。许心王受想思等通无记性故。说悔通无记故。是总数。故说通无记。
  (八纸右)文有其四(文)。义演云。疏文有其四者。一者斥前师。二者立理。第三由义。第四会违(文)论云。亦不应理。疏有义不然。是第一斥前师。论无记下。疏对法下。是第二立理等。或云。疏何故染净下生起者非也。
  (八纸右)论无记非痴无痴故(文)。义演云。论无记非痴性故者。意说。悔眠通三性也。若是善不善者。即以痴无痴为体。是无记者。以何为体。无记不以痴无痴为体故。云无记非痴无痴性故。
  (八纸右)何故染净(至)而依总立(文)。义演云。疏何故染净至总聚立者。破第二师云。何故说悔眠通染净。即依别数立。其无记悔眠。而不别依。但依总聚心心所立。
  (八纸左)由此亦有依余上立(文)。义演云。疏由此亦有依余上位者。意云。如前所明。或说此二唯依痴分。或有说云。亦依无痴。今不同彼故言依余上立。余者即思惠思想也。是前二师所说痴等之余也。又解云。依余上立者。意云。前解余者。对前师名余。今更解余者。后师依体名解之。恶作用思惠为体。睡眠用思想为体。思义悔眠俱用为体。无烦并说。唯有惠想二法不同。即惠想是思家之余。故云由此亦有依余上立也。幸审思之。必有此理。二各别依者。谓悔眠二也。依思惠想各别有立。一者思惠。二者思想也。亦者亦寻伺。寻伺既依余法而立。悔眠亦依法上立。
  (八纸左)彼说增上者(至)皆有欲故(文)。义演云。疏彼说增上者。解云。增上者即是欲也。由欲睡眠起故。境已前余事。即于梦中起欲。若余·不忆而睡者。即梦中无欲也。
  (九纸右)此合为因(文)。义演云。疏此合为因者。意云。如恶作用思惠为体。眠用思想为体故。所以言此合为因。即两法合一处故。名合为因也。
  (九纸右)有二分破(文)。义演云。疏有二分破者。意云。不许悔眠以思等为体故。总分作二分破。以染及净无记别论故。名二分破。此以各各别破。且先破染者。
  (九纸右)初破欲界(至)染分为缠(文)。义演云。疏初破欲界至染分为缠者。即第一先破染也。量云。欲界染思惠。至一分为眠以成有法。非为缠性。是宗法。是思惠想故因也。如余思惠想喻也。余思惠想者。即取净思等也。此净思等。是染分之余。即取上二界。今以上二界思等是净故。及此界一分净者。或如余染思等者。更解喻也。余染者。即除前染分为悔体已外余。有染思等不为悔体者总取为喻。即欲界一分染者。及上二界一分染者是(文)义灯云。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惠一分为悔。染思想一分为眠。应非为缠性。是思惠相故。第二量为恶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恶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要集云。有说。初释稍不顺文。文云非思惠俱。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今谓。初释亦无有过。以性相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为悔眼。为有法取初非字及缠性字。即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后性故字为因。文言彼者。即是净无记思惠想为喻。应加如彼余如彼余者。即净无记思惠想余。即悔眠余。彼即净无记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余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总思惠想贯通宗喻故皆具足。
  (九纸右)第二破(至)为彼睡体(文)。义演云。疏第二破至为体者。如上破染思惠等为悔等体讫。次即第二破净及无记思等为悔等体也。遂总难立量云。为恶作等一分至思想。是有法。非彼恶作至二法性。是宗法。因云。是思惠想故。如余上界思惠想喻也。然上界净思等。不为恶作等性。以恶作睡眠唯欲界有故。故将上界思等为喻。
  (九纸右)此量准文有宗具足(文)。义演云。疏此量准文有宗具足者。意说。将以前非染思惠想等比量。准其论之文。论文非思惠想缠彼性故两句中。有法宗法等具足。谓言非思惠想。此为有法。文中略无染字。文取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彼性之字为宗法也。彼者即是恶作等也。此即有法及宗法具足也。或可。有宗具足者。有法及法和合为宗故。云。有宗具足(文)演秘云。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者。具如疏辨。有义复云。或彼睡眠皆应说云。染不染中随一摄故。若说前因。自随一不成。自说非是思惠想故。若说后因。有法为因。违理门故。详曰。观疏染净前后二因。实无过矣。且前有法不言思惠。直云睡眠。可如所责。前既标云染思惠。已后因牒彼。何有过乎。又若后因全取有法。可违理门。今者有法与因增减。全有不同。何有违论。若如所立。染非染因乃非论意。如疏所明。理通文顺。又睡及眠。皆有染净。染净别开便成四重。疏合言二。
  (九纸左)取宗中有法(至)为因亦得(文)。义演云。疏取宗中有法至为因亦得者。意说。取论初句中思惠想三字。及下句中性故二字。为因亦得。量云。恶作一分非染思惠想有法。非彼恶作等法性体。因云。是思惠想性故。如余上界思惠等。
  (十纸右)然此文中(至)及因具足(文)。义演云。疏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至及因具足者。意云。唯此比量。论文中合有宗法及因皆悉具足。寻此比量配论。宗因理可明矣。然此文中意。指论文非思想总合为量者。悔眠合破。以非思惠想为宗等。如此比量即是顺文。
  (十纸右)义如前说(文)。义演云。疏言义如前说者。护法正宗。准前出体业中解。即释论中行别言。
  (十纸左)即七分别中寻求分别(文)。七分别者。瑜伽第一(十纸右)云。云何分别所缘。由七种分别。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如下具释。
  (十纸左)以单相(至)下准可知(文)。义演云。疏以单相即复号者。意云。如颂说寻伺二各二等者。意说。寻即是单名。言寻求即是复号。伺者即是单名。言伺察即是复号。
  (十纸左)此有三解(文)。对法抄中亦三解。
  (十纸左)三从果(至)名为言境(文)。义蕴云。疏三从果至言所取境名为言境者。问。此云意所取境名意言境为能诠。言即是意之所取境。为所言诠境名意言境。答。今取彼言是意所发意之境故名意言境。若言所诠境即通诸法。此不由意之所发故无因果义。非此所取。问。若言即意境名意言境。与第二解复有何别。答。宽狭虽同。此据因果。彼约心境。望义别也(文)今谓。义蕴误也。疏中三解。唯释意言二字。以意识名意言有三义故。意所取境名意言境下。此通释意言境三字。义蕴不分二字三字释有差别故非也。
  (十纸左)疏亦通一切心所(至)胜故偏说(文)。义蕴云。此文通会前三解。皆有此义。疏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此亦结前三解。然唯初解。从喻为名。其境可通一法。若后二解。唯取名言为境。即不通一切。据言所诠理亦无妨。然前三解。初释为胜。
  (十一右)大论第五云(文)。第五(十二左)说寻伺义略有七种。于中第二寻伺所缘。又云。寻伺所缘者。谓依名句身文身。义为所缘。
  (十一右)名不目及如涅槃等(文)。演秘云。疏名不目及如涅槃等者。若但云境无非境者。言缘名境。名境便局。以名不及。如涅槃等。今云意境。意境乃宽。以意内证真如等故。义蕴云。疏言不目及如涅者。此亦据无为之法写名言。都下相摄。论实即一切皆言不及也。
  (十一右)论此二俱以(至)所依为业(文)。对法抄中亦解此文。与此疏第二解大同。彼二末(二十七左)云。成唯识说。寻伺俱以安不安位身心分位所依为业。所依即身通五蕴故。俱依思者。身心位安。不深推度故。俱依惠者。身心位不安。深推度故。瑜伽第五说。寻伺体者。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
  (十一右)身心若不安(至)俱通思惠(文)。义蕴云。此说寻伺皆通安不安住。论中且据不安故。二皆言思遽也。问。寻伺皆通思惠。俱安不安此二别。答。粗细异故。有云。寻粗不安。伺细故安者。此义不然。论说俱以安为业故。
  (十一右)或思名安(至)简择性故(文)。瑜伽五十八(八纸左)云。当知寻伺惠思为性。犹如诸见。若惠依止意言而生。于所缘境障惶推究。虽慧为性而名寻伺。于诸境界遽务推来。依止意言粗慧名寻。即于此境不甚遽务。而随究察。依止意言细慧名伺(文)义蕴云。疏或思名安徐等者。此解别配思惠理稍难详。何者且论云。寻伺并用思惠一分为体。今安不安住。必不俱时。岂思与惠不许俱耶。下别配浅推度。亦有此妨故。取前解为正。又此疏云思细惠粗。论中粗转细转别配寻伺。岂可思惠亦别配耶。然以简择相粗。别配于惠。不以思惠别配寻伺。不违论也。
  (十一左)显扬五蕴等皆言意言境(文)。等者等取对法。然五蕴对法言意言境。显扬无文。下举三文以示同异。显扬第一(十右)云。寻者谓或时由思于法造作。或时由慧于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粗转为体。障心内净为业。乃至增长寻为业。伺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于所寻法。略行外境令心细转为体。余如寻说。乃至增长伺为业。由此与心伺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薄伽梵说。若于此伺察。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伺察。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证有此二阿笈摩者。如薄伽梵说。由依寻伺故发起言说。非无寻伺(文)五蕴论(二十二纸左)云。云何为寻。谓能寻求。意言分别思惠差别。令心粗为性。云何为伺。谓能伺察。意言分别思惠差别。令心细为性(文)安慧广五蕴论(十三纸右)云。云何寻。谓思惠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惠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文)对法第一(十九右)云。寻者或依思或依惠寻求意言令心粗为体。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别。伺者。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细为体。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别。如是二种安不安住所依为业。寻伺二种行相相类故。以粗细建立差别(文)对法抄中引瑜伽第五寻伺二种七门分别。与此疏同。
  (十一左)不深推度是寻深推度是何(文)。义蕴云。问。寻伺并用思惠为体。岂此思惠为寻之体。则二俱不深为伺之体。即俱深推度。答。思浅惠深。行相定尔。但起寻之时。思增惠劣故。云不深推度寻。起伺之时。思劣惠增长说。深推是伺。问。若尔何故对法。寻伺二中俱言推度不推度耶。答。彼约思惠行相故。云推与不推。此据寻伺相显故。说浅深为异。设以惠为寻体。望伺仍是不深也。若以惠对思。可言推不推度。故无违也。
  (十一左)此有二义(文)义灯云。论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对法言不推度故。二云。虽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浅推度。会对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断云。虽有二说。合为初释。违大论文。今谓。此断何太猛乎。以会对法同瑜伽说。从何说违。西明一云。寻伺不推度时。唯思为性。以无惠故。深推度时。以惠为性。此释正违瑜伽所说不深推度言。二云。寻伺必用二法假合为性。谓一刹那二用各别。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义不了。寻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刹那分。若谓寻时有思。伺时有惠。违论所说若言或起寻时。或起伺时。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寻伺何别。故知。寻浅度伺深度。故此论言粗转细转。又云。二类各别。又前第四深浅推度。粗细发言。虽俱依二。寻时思增名不深度。伺时惠增名深度。故五蕴论云。寻求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粗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细为性。此论复云思惠合成。而显扬论云。寻或由思于法违作。或时由惠于法推度者。据增相说。思造作胜。惠推度胜。瑜伽第五。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据寻说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据伺论。皆约增语。实寻伺二皆依思惠。若尔何故杂集第二。寻伺俱言推度不推度。答。准此论意。释彼论云。寻言推度浅。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浅。若尔伺浅度时与寻何别。复如何此论云不深及深推度度类别。答。伺言不推。望寻犹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无失。故杂集论寻伺俱云。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别以浅度配寻深推配伺。问。若尔何故杂集复云。寻伺二种行相相类故。以粗细建立差别。答。亦不违。寻伺俱于意言推度之行相相类。非于浅深粗细相类。彼论且约他用粗细建立。此论约自行相。此论亦言。寻令心粗转。伺令心细转。各据一义尽理。应言寻伺于境浅深推度。令心于境粗细而转。如次差别。
  (十一左)然对法配此(至)非此相违(文)。瑜伽伦记二上(二十二左)云。第二解相中。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者。对对法相违。故彼云。寻伺者若思若惠若推度若不推度。如其次第。三藏云。依瑜伽为正。会彼对法。应逆次属当。若不推度是思。推度是惠。是则寻伺不推度时。但思为性。若推度时俱惠为性(文)义蕴云。疏对法配此至颠倒逆次者。复彼论第二云。寻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别。伺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别。如是二种安不安住所依为业。此论以不深推度深配思惠。即顺次第也。彼中以推度不推度配思惠。非如此论故云逆也(文)义演云。疏对法配此如是次第至非此相违者。对法云推度不推度。推度是伺。不推度是寻。即对法先言推度惠。后言不推度思。即惠在先思居后说。今唯识则并通。寻则在先说。伺在后说。惠则对法上句推度。配唯识中下中惠。惠能推度故。即将彼论下句中不推度。逆配此论中上句中思。思有不深推度故。故二论不相违。
  (十二右)即如大论(至)五蕴皆同(文)。第五(十三左)五十五(十纸左)五十八(八纸左)显扬一(十纸右)对法一(十九纸左)五蕴论(二十二右)皆如上引。
  (十三右)声转别故(文)。义演云。持缚两字虽同。炎曳二声有别。
  (十三右)一系界种类别(至)无漏类别(文)。义演云。疏一界系种别故者。谓悔眠唯欲界系。若寻伺通欲界及初静虑故。二依思惠种类别故者。谓寻伺依思惠悔眠别体。三假实种类别者。谓寻伺即是假。悔眠是实有。问。此第三及第二依思惠有何别。答。第二但论思惠不思惠。不论假实。此论假实故有别也。四断时种类别者。如寻伺。若离欲界不断。以初禅有等也。恶作离欲界即断也。若睡眠离欲界亦不断。即阿罗汉。离欲界染身中亦有眠故。五下上地起不起种类别者。若生二禅已上。起下地初禅寻伺。若上地必不起下欲界悔眠。六支非支种类别者。若寻伺即是禅支。若悔眠非是禅支。七缠盖性类别者。悔眼即是缠盖。寻伺非盖缠也。八语行非五行别者。寻伺是语加行。悔眠非语加行。九通定散门别者。若寻伺通定散。悔眠唯散非定。十通有无漏类别者。寻伺通有无漏。悔眠唯有漏不通无漏(文)或云。二依思惠等者。悔眠思惠。或痴等寻伺思惠一分。三假实者。假寻伺实。悔眠或假或实·者非也。
  (十三左)其二无记随应配故(文)。义演云。疏其二无记随应配之者。二无记者。谓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若有覆无记配入染中。若净无记配入不染中。以威仪等不是染故。我见等非是净故。
  (十四右)瑜伽五十五(至)为随烦恼(文)。五十五(十右)云。复次随烦恼自性云何。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謟·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如本地分已广宣说。如是等类。名随烦恼自性。
  (十四左)问彼(至)所对别故(文)。义蕴云。疏问至所对别故者。悔眠既假。何不同寻伺而言世俗。答云。所对别故者。寻伺据假实门。悔眠据世俗胜义门。又寻伺约相待故言假。悔眠约他分故世俗。又寻伺二分成悔眠痴少分。虽俱是假对望不同(文)演秘云。疏所对别故者。寻伺约彼假实相对。悔眠据于真俗相形故。虽总假立名有别(文)义演云。答。云所对别故。言所对别者。若寻伺依思惠立。论说是假。若悔眠虽言世俗有。世俗有中有假有实也。唤不信等为世俗有。即是实。如悔眠等为世俗有即假有也。是故此前四俱假有。又云。寻伺言假。据假实门说是假有。悔眠说为世俗有者。约胜义世俗门说故。云世俗有。疏但所对别者。此言种子是世俗有者。谓对胜义得世俗有也。
  (十五右)五十二说(至)其体实有(文)。五十二(十五右)云。复次种子云何。非析诸行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当知。此中果与种子不相杂乱。何以故。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如是若时望彼名为种子。非于尔时即名为果。若时望彼名果。非于尔时即名种子。是故当知。种子与果不相杂乱。譬如谷麦等物所有牙茎叶等种子。于彼物中磨捣分析求异种子。了不可得。亦非余处。然诸大种。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谷麦等物。能为彼缘。令彼得生说名种子。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十五右)但所对别(至)一切定假(文)。演秘云。疏但所对别至一切定假者。虽实有体。非胜义故得世俗名(文)。
  (十五右)世亲摄论(至)假非因故(文)。第二(十左)云。复有别义。谓于杂染清净明了唯世俗者。谓外种子。唯就世俗说为种子。所以者何。彼亦是阿赖耶识所变现故。
  (十五左)如上下受等(文)。义演云。疏如上下地受等者。意说。寻伺粗细则不并生。亦如一心之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并起。上地受下地受。一心之中亦不得并。以粗细异故。
  (十五左)问若寻伺(至)无此地故(文)。义演云。疏问若寻伺二不得俱生至二不俱起无此地故者。今此疏文。是萨婆多师难大乘也。难云。小乘宗中。寻伺二法。则得并生故有三地。汝大乘中。寻伺不俱。应无三地。此如欲界起伺无寻时。应名有伺无寻。若唯起寻无伺者。应名有寻无伺地。二俱不起时。应名无寻无伺地。即汝大乘三地。应皆不成。以寻伺二法不俱故。故无此三地也。
  (十五左)此同瑜伽第四卷说(文)。第四(初左)云。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静虑。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即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无伺地。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从第二静虑。余有色界及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文)略纂第二(十九右)云。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谓生彼地。无寻唯伺随一有情。由修此故得为大梵者。虽失初禅。同一地系无别品数。离于寻染要伏寻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净观。虽未品数。折伏下染。要暂伏贪方能入观。此亦如是故。名别修得为大梵。劫初之时。极光净天先来。有此中间定业故得正生。初为大梵。非在二定生报下生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等者。释论第二师。引此为证。未离寻伺染。欲界初定诸法假者。名有寻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已离寻染未曾离伺染。名无寻唯伺地。二定已上诸法假者。俱已离染并名无寻无伺地。即显欲界教导差别。若已离欲亦名无寻无伺地等。不尔何故第三地中。唯离二染名第三地。不说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实义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谓欲界初定有漏无漏诸法聚中。寻伺可得。已离欲未离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为证。不由有染名为彼地。若已离染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杂乱。故此论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伺地等。若就相应及三离欲立三地别。此等诸文皆有过失。广如释论。此言寻伺由离欲故名无寻无伺地者。然唯说彼二定已上无寻无伺一地有漏无漏。皆彼定离寻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为彼地无染便非故。唯说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说下之二地随离彼染即非彼地。教导作意者。谓在欲界住心无相无寻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离初定欲入无寻伺定。后出之时还起寻伺生。彼者伦记。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寻伺故。论说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者。即初静虑根本智。此有二义。唯识第七。一说后得智在因位。亦寻伺俱。若依此义。彼根本智。依此寻伺后得智所法。缘真如境起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根本智与分别现行寻伺俱名有寻有伺地。二云。后得智亦非寻伺俱。此无漏有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寻伺处法缘真如觉故。名有寻有伺地。非是二智与分别寻伺现行俱名为彼地(文)伦记二上(四右)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等者。如依初定起无分别智缘真如境。亦名有寻有伺地智。以依寻伺地起此智故。不由寻伺相应分别现行名有寻伺。以十地云证时离觉观思惟分别故。是故此位不可言说。若依初定起后得智。为众说法。即与寻伺相应。若无寻伺。即不能起风起语说法故。显扬第一卷云。薄伽梵说。由依寻伺故发言说。非无寻伺。又十地论云。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于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长行释云。净觉即是起言说因也。言余如前说者。上来分别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行有寻有伺地心名无寻伺。即知。未离寻伺欲故名有寻有伺地。不由不行无寻无伺等心故。说名有寻有伺地。
  (十五左)其五十六亦有此文(文)。五十六(十三右)云。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行。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亦无过失(文)略纂十五(十右)云。答。由寻伺诸识种随逐无寻无伺定我出定已后现者。此中有意识俱寻伺。必为能引引生五识。非如小乘五识自有寻伺方生。由彼以对治道或厌离已除寻伺欲故。名性离欲。故名无寻伺。有种尚行故。二无有生。
  (十六右)此简(至)现起故(文)。义演云。疏此简至许现起故者。意说。生第四禅中净寻伺亦许现起故。若依现起立三地者。是第四禅亦有三地所。故知。不依现起立前三地。问。地法有寻伺。纵离寻伺染时。得名寻伺地不。又地法无寻伺染纵起寻伺时。得名无寻伺地不。答。如欲界及初禅。地法有寻伺。设离寻伺染。若后起自地寻伺。亦是有寻伺也。以寻伺是此地法故。总名寻伺地。若中间禅离寻染。名之无寻唯伺地。设离伺染亦名有伺地。由此设生第四禅。起寻伺等时。地法终是无寻无伺地。不可以起寻等。即说为寻伺等地。
  (十六右)然伏寻染(至)未离故(文)。义演云。疏然伏寻染至未离欲故者。意云。要伏初禅第三天贪等寻染。方得中间禅。或生于彼无寻唯伺地。若言不假须伏。但此寻染暂时不起。名得中间定者。应与欲界无别。欲界染寻伺。亦有暂时不起故。问。欲界如何有染寻伺暂时不起。答。如作不净观时。染寻伺亦暂时不起也。问。唯疏说离染寻不言离染伺。何故疏举染伺成无别离。答。染伺既等寻。明知。等取寻也。以欲界寻伺未离染故。疏文增略影在举也。有云。然伏寻染至未离故者。生初禅已。要伏于寻法。得初禅上品定。则入中间禅。中间禅名有伺无寻地。若中间禅不伏寻染。俱不起寻。则名有伺无寻地。尔者则欲界无别。欲界中亦不伏寻染。亦有起无寻唯伺时。欲界应名有伺无寻地。故知。中间禅能伏寻染。则与欲有别。唯此文意。疏合云寻染未离故。今言伺等染未离者错也。问。初禅根本定与中间禅何别。答。初天是下。中者名根本。第三天上者名中间禅(文)今谓有云。之释不知疏意。疏文无错。释中间禅大谬也。中间尚未辨别。何测本疏之差当。又初释欲界无别者。约寻染不起时亦同。不净观不顺疏意。疏意立三地别。不约现起。依有无染。是故中间。唯离寻染。若依现不现。欲界亦有寻伺二法。不现起时。此论中间禅中通辨无伺寻。无伺地故云伺等。疏文无错。
  (十六右)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文)。义演云。疏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者。意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厌六行等观。则不能离欲界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谓此人但作不净观。唯能伏欲界贪心也。若后若出不净观时。或是起欲界贪欲心。或不退起。此中间禅等亦如是。何者即次下说。
  (十六左)初定中间(至)非以品离(文)。义演云。疏初定中间至非以品离者。意云。释通外难。兼释得定所以。问。如初禅与中间禅既同一地系。若伏寻染时。伺染亦应伏名无寻无伺地。如何但言有伺无寻地。故疏答云初禅·中间虽同一地系。要伏寻方得入中间禅有伺无寻地定者。其中间禅定出观时。或退修定即布起寻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寻染。然亦不能离初禅地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言得彼定。但于初定及中间禅少制伏寻染故名得静虑也。意说。暂伏不断也。非以品离者。意说。非以惑品断故云得定也。但于初定及中间禅少制伏寻染故名得静虑也(文)义蕴云。疏初禅中间至方得彼定者。且初禅之中。通于二地言伏寻染者。初禅九品惑中。非要全离一品乃至多品。方能离染。但能伏尽染寻之或名离寻染。方入中间不妨。伺染犹未离故。若全离一品乃至九品。即并伺染亦离。如何分二地别。问。同在初禅寻伺二染有何差别。答。粗细异故。
  (十六左)其无漏定(至)摄法不尽(文)。义演云。疏其无漏定至摄法不尽者。意云。然无漏言依初禅等立三地别者。依断惑说。若无漏定依此初禅有寻有伺地者。其无漏定即名有寻有伺地。无漏定若依中间禅有伺无寻地。然还名无。寻唯伺地。其无漏定若依二禅以上心离寻伺染处。此无漏定即名无寻无伺地。故无漏定依此有漏三地而立三地。皆约离染立三地别。言彼三地法是此类者。意说。有漏三地法。是无漏三地之流类也。即有漏有寻等地亦名三地。若不言是此类者。即成摄法不尽。亦如无漏定。断惑而立三地。然有漏定等既非此类。不名三地。未审是何地所摄。故知。摄法不尽。或可。言有漏定立三地无漏定无三地者。则三地摄法不尽。唯摄有漏得不摄无漏故是不尽也(文)今谓。义演前释误也。无漏不随界法。说为三地法者。以依此地等故也。无漏是有漏类故属三地。非谓有漏为无漏类。枢要云。无漏离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断是此有染种类故。彼地摄。或云。依于此地者。此地谓欲界者非也。义蕴云。疏其无漏定至摄法不尽者。若依尽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即无漏定及已离初禅染等诸心心所。应无三地差别故。
  (十六左)更有异释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末(初)云。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有伺共相应故。无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问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并名无心定。有义。此三就二离欲分位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未离欲。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寻已离欲。伺未离欲。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色离欲。名无寻无伺地。若在下地并已离欲。亦得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瑜伽第四。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实义者。此二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余如前说。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相辨地。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名无心地。余一切位名有心地。后有四门同异建立。如后当说。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欲故。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今观此意。依染·离染非释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地。但释无寻无伺地。即此论文。便非尽理。云何可言有寻无染立三地别。身在下界成三地染应名三地。已随所离应非彼地故。今应问此第三解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别。由有地法粗细异故。彼粗细异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系法别故。无漏离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所是此有染种类。故彼地摄。言有染者。有现行染。故身在下虽成三界种子有染。不名三地。言离染者。据生上义。即非前地。不言已离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识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禅以上为论。如前第三师会。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现行染。离染者。即无漏等。随所离染也。即前有染之地今离故名离染。随此有染离染二种有殊。地界法异。皆应所应二种皆是彼地所摄。不说有染是彼地。离染即非。故文无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说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属三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以诸无漏性离染法依彼地法。尚即彼地。况已离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义。不尔便为不正义也(文)伦记二上(初左)云。问。唯识第七卷。护法约离欲而立三地与释论所破第二师义相似。如何会释。谓释论破第二师云。已离欲者。下地诸法名无寻伺等。未离欲者。上地诸法应名有寻有伺等。由此应成杂乱过。去测法师云。又助难。若依离欲立三地者。中间·根本同缚同离。应成一地。有杂乱过。解云。论意自有两释。一云。护法用第二说以为正义。而无两失。不劣从上胜离染名无伺等。上胜皆下劣。未离非伺等。故无前失。又说离欲有其二时。谓加行及正离时。今依加行说离欲言故。先离寻后离伺欲。故无后失。二云。识论说离欲言。与释论异。所以者何。欲有二种。一烦恼欲。谓贪瞋等。二自性欲。谓九地法随其自地性不相厌。义说为欲。随应上地所有诸法性厌下地。义说离欲。五十六云。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后现行亦无过失。释论第二师。依离烦恼欲有前二过失。识论正义。依离自性欲说故无两失。
  (十七右)大论第一(至)意不共业(文)。第一(十右)云。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谓分别所缘者。审虑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文)略纂一(二十三左)云。不共业中。初标列十五门。后别十四段释。杂心六事不共。谓离欲·及退·断善根·并续·受生·命终。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忧等故。论说等言应说。颂曰。分别审所缘。醉狂梦觉闷。醒发业离欲。退断续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文)枢要下末(五左)云。十五不共业。颂曰。分别·审所缘·醉·狂·梦·觉·闷·醒·发业·离欲·退·断·续·生·死。
  (十七左)五十六下(至)彼地境界等(文)。此文如上已引略纂释。义蕴云。疏五十六云。问至彼地境界者。此但引问词。彼复答云。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此师意云。彼论既言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故知。五识有寻。若唯意识。何得言诸。
  (十七左)大论第五(至)即七分别(文)。第五(十三纸左)明寻伺七相中。第五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行。如前说(文)又云。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等。
  (十七左)谓有相(至)染污(文)。瑜伽第一(十左)云。有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别。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任运分别者。谓于现前境界。随境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求分别。伺察分别者。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相应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者。若善若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工巧处。及诸变化所有分别。如是等类名分别所缘(文)略纂第一(二十四右)云。七分别义。如下第五。唯识第七。对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别。若依对法。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体寻故。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谓于先所受义。唯摄随令故。与彼论宽狭不同。或此与对法两门俱同。先所受义。则摄自性随念分别。等流心位。有相分别。缘前卒尔心位所受境故。住所受境。不如前解。若摄自性与任运何别。无相分别。由过现境所引。未来欲得分别名随前引。上二分别。对法唯依法。此中通说人。善名即解语言。不善名言返此(文)伦记全同
  (十七左)杂集第二(至)谓五识(文)。第二(十二左)云。问。于六识中几有分别。答。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三分别者。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复有七种分别。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种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文对法抄详释。至下当引(文)义灯云。本疏云。自性有二。一寻伺为体。即杂集论第二所说自性分别。即七分别中。有相分别。二非寻伺为体。即此论第五。及摄论第一。许五识有自性分别。但不许有随念·计度二分别故。问。论不说言五识中有自性分别。但破于他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二种。答。论虽不明言五识有。但破不许有随念计度意。即许有自性分别。不尔何故二论。俱破二种分别不难自性。又有二义。一依边义。即瑜伽云。有分别非寻伺。及唯识摄论。许五识有自性分别。二不遍义。即瑜伽云。谓诸寻伺必是分别。对法据此三种分别。云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又瑜伽论第五说云。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既名分别。复非寻伺。若非自性各为分别。岂由他耶。不得定执二论自性即是寻伺。许彼五有。但是随转纵破小乘。无论说故。问。既约自性八识皆有任运分别七八何无。答。约三乘通不说七八。问。七分别其义云何。答。略三门辨。一列名二出体三诸门。列名瑜伽第一云。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来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杂集第二亦有七分别。名同瑜伽。但任运一在第一列。余依次第。二出体者。瑜伽论七。并以寻伺为体。故瑜伽第五云。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即七分别。又云。诸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若对法七。除任运一。余亦寻伺为体。故对法第二。以三摄七。除任运一。皆三所摄。三唯第六。即瑜伽第一意不共业寻伺为体。任运一种。此论会云即是五识。对法复云。谓五识身。故即五识为任运体。三分别体。随念·计度。亦寻伺为体。自性一种有其二说。准杂集论。唯在意识。即寻伺为体。准摄论唯识。许五识有。若随转门。亦寻伺为体。若真实义。即五识为性。上总相出。若别出体。广如慈恩对法疏辨。
  (十八右)然摄论第二(至)有自性(文)。二字形误。无性第一(十七右)云。经部所立色。为意识俱生别依。此不成就。不应道理。以就思择随念分别。应一切时无分别。故由此道理。余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识别依。亦不成就。如所说过。恒随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诸识。如是难通应广决择。
  (十八右)对法说为任运分别(文)。对法第二(十二右)云。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文)演秘云。疏虽无自性至亦有寻伺者。虽复无文说彼自性即是寻伺。然对法论。说彼自性即是有相。有相瑜伽说是寻伺。以此展转而谈之者。故知。五识有寻伺矣(文)今谓。此释不得疏意。疏引对法说为任运分别。不引说彼自性即是有相。疏意谓对法说。任运分别谓五识身。任运分别。瑜伽说是寻伺。以瑜伽说寻伺差别有任运等七分别故。如是展转而说之。则五识有寻伺必矣。
  (十八右)非直义通大小亦理中于是(文)。义演云。疏非直义通大等者。小乘有宗。寻伺与五识俱以三分别中许有自性分别故。
  (十八左)大论第一(至)是意不共故(文)。第一第五之文。皆如如上引。  
  (十八左)彼第五复说(至)彼各别作(文)。第五(十三左)寻伺七差别中。第七寻伺流转之文。彼云。寻伺流转者。若那洛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解。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如那洛迦。如是旁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谓那洛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如那洛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旁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文)略纂二(四十二纸右)云。寻伺流转中。那落迦寻伺。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唯识二说。一云。五识有寻伺。意戚受名忧。此言引发苦者。意俱寻伺。能引发苦。不说五识无寻伺俱。但言寻伺意识者。胜多相续故。与忧相应。不遮苦俱。亦无过失。二云。五识无寻伺。此文为证。如文可知。不说舍者。一切心所。定与俱故。意逼迫受实是苦根。以忧名忧。或随他宗。意戚受名忧。不相违也。问。喜乐寂动及初定得俱生。忧苦动寂殊。地狱得俱起。答。资色资心别。适悦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轻殊。逼戚相乖各别转。问。二义常齐俱生不等故。于此义应设劬劳。初静虑地喜相应者。虽亦乐俱。而不离喜总说喜名。
  (十九左)初定有意乐(至)义说为乐(文)。义演云。疏即一喜受义说为乐者。初定意地喜受。据悦重边虽得乐名。不离喜总名喜受。然不离有二义。一者不离上地喜。初禅与喜相应故。二者不离意识。即说意中乐名喜受故。具此二义故。云而不离喜总得喜名(文)准论及略纂等云。总立喜名。今疏云。义说为乐者。约在意地云立喜名。约悦重边云立乐名。所望不同。有此左右。今谓。初定乐名喜。地狱苦名忧。并是别义。故次下指(二十五纸右)此中文意。
  (十九左)如对法七(至)显扬二等说(文)。对法七(七左)云。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于彼有意地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三摩呬多位。余识无故。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所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识自体安乐怡适。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若乐。是故说此相应(文)五十七(八右)云。问。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如是苾刍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遍滋润。遍流遍悦。无有少分不充不满。如是名为离生喜乐。此中初门说未至位。后门说根本位(文)显扬第二(四右)同于瑜伽。此等论文。如上频引。
  (十九左)彼意地苦(至)总说为忧(文)。义灯云。论云而似忧故总说为忧者。问。第五论云。有分别故忧。无分别故苦。如何得言而似忧故。解云。前分别非分别。且约六识。五无六有。相显故说。于意识中。分别意识。得与苦忧俱。俱分别故。相从名忧(文)义蕴云。问。前第五卷云。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即苦受无分别。何故今说。若有分别与忧相似。答。前论意说。遍身为苦。迫心名忧。故说苦无分别。忧有分别。此中苦忧俱说意识故。若分别似忧名忧。
  (二十右)余趣忧苦(至)何缘不说(文)。义演云。余趣至何缘不说者。此亦后师难前师云。既许余趣等忧在意。苦在五识者。何故说寻伺与忧俱。不说与苦俱。既是别识亦合说也。但说忧俱不说苦者。明知。五识无寻伺也。
  (二十右)彼第五卷(至)义为所缘(文)。第五(十三左)云。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文)义灯云。论以名身等义为境故者。等取句·文。义通二种。一境义。二道理义。即取名等及所诠义。俱为意境。非五识缘。据未自在。然文即字非正能诠。为二所依。相从而说有能诠义。诸论但说。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不别说字为能诠故。
  (二十右)五十六等(文)五十六(十三右)云。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有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亦无过失。
  (二十左)谓彼文说(至)彼意识起(文)。义演云。疏谓彼文说至由彼寻伺意识起者。意云。此会前瑜伽论五十六云。云何彼地诸根。而能领受彼境界等文也。彼论许二定已上地。有寻伺根等识。如前说。今会不然。二定已上起下五识等者。意说。此人生在二定已上。若起下初定眼等三识时。还以初禅寻伺俱意识引生缘境等。何以故。二禅已上意识无寻伺故。今论说有寻伺意识引故。故知。但取初禅意识。还引初禅眼等识也。会前瑜伽文也。唯除卒尔心余者。皆由寻伺意识引生故。论云显由彼起者。正会此文。言五识有寻伺者。但由彼寻伺意识引生。不通五识中而有寻伺也。故云由彼起。
  (二十左)若在欲界(至)俱时起故(文)。义演云。疏曰若在欲界至俱时起故者。此引例也。如大目乾连。身在欲界入无处有处定。闻象王哮吼声。即无所有处心。与欲界耳识卒尔心俱时。时同缘前境故。耳识不由寻伺意识引生。既知。如是唯除卒尔五识余者。皆由寻伺意引。已上定心亦与至俱时起故者。意云。非但初禅意识与自地眼等识卒尔俱时。即此无处有处意识。亦与欲界定中耳识俱时也。此释由彼起。
  (二十左)五识余时(至)初定有故(文)。义演云。疏五识余时多由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云。此释多由彼起也。如前在二定已上起下识名由彼起。如前说。今言多由彼起者。不约生第二定等说。但约自地说。问。既约自地说者。如何言多由彼起耶。答。除卒尔心。以自地境强。不藉寻伺意识引。以能自起故。除卒尔外余等流法。染净心起时。必寻伺意识引生故。言多由彼起也。疏二会合为一文故。云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也。
  (二十一右)其显由彼言(至)傍会(文)。义演云。疏其显由彼言正会至傍会者。此会大论五十六说五识中有寻伺文也。疏傍会者。意云。即除瑜伽二定已上等文已外。约自地说等名傍会。非是此师本意。但傍乘文势会也。如有论文说欲界初禅等寻伺。引自地五识者。但多分由寻伺引起。意云。若作意观境。即由寻伺意识引生。若任运缘境。虽起五识。即不由寻伺引也。
  (二十一右)设有初定(至)五卷中广解(文)。义演云。疏设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广解者。意云。此总释会多由彼起所由也。无是事者。谓有宗诸识不并生故。在定中不起耳识。由此不说卒尔起时无寻伺等故。云无是事。
  (二十一右)欲界卒尔五识(至)非必由意引(文)。义蕴云。非无意识导引。可许五识得生。此说下必要由寻伺意引。
  (二十一右)二禅以上(至)除卒尔心(文)。义演云。疏二禅以上至除卒尔心者。释会前二定已上由彼所由也。二定已上。唯欲界卒尔五识等意起故。如卒尔五识闻象王声。既不由寻伺引。唯知。前所说二定以上。起下眼等识。亦不由寻伺引生。上来虽有多义不同。总是第一解也。
  (二十一左)又解(至)由彼起(文)。义演云。疏又解至由彼起者。意云。此第二解。此中有二。第一解多由彼起。第二解显由彼起。且第一云。若在初禅自地及欲界自地。眼等识起时。唯由有意识引生。然此意识。未必与寻伺俱。以自地法强故。即卒尔等五心。皆由意识引。然意识不必与寻伺俱。故与前别也。前除卒尔。解余四心皆由寻伺引。问。既言意识无寻伺引五识者。何故云五识多由寻伺等引生。答。此约增胜说。许余时五识亦寻伺引故。故云多由彼起。即多分由寻伺引起非一切时也。第二显由彼起者。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识。必藉寻伺意识引。非自地法故者。非是二定以上法也。必假寻伺者。上起初禅卒尔眼等识时。必藉初禅寻伺意识引生。二定以上地。无寻伺故。问。与前第一初会何别。答。彼除卒尔余心。必藉寻伺意引。今此兼卒尔。亦是寻伺等引生故。与前别。故云显由彼起也(文)义灯云。相摄有二。一以三摄七。二以七摄七。以三摄七。有二。一摄杂集七。二摄瑜伽七。摄杂集七者。先显三分别行相。后方辨摄。杂集论云。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初依现境自相而缘。次缘过去。彼通三世。于所缘境异相异相分别。次辨摄者。依不遍行相。杂集三分别。不摄任运。彼释任运。谓五识身。明三分别唯意识故。彼云。于六识中几有分别。答。唯一意。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为此不摄七中初一。有相一种。即自性·随念二分别摄。以自性缘现在。随念缘过去。有相一种通缘过现故。此二摄。故彼论云。有相分别。谓自性随念。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此意由有相取过现境种种相故。彼二种摄。无相分别。但缘未来。计度分别通缘三世。文虽不言与三相摄。实计度摄。以缘未来。非初二摄。计度小分。故计度摄。后四皆是计度所摄。彼论释云。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三中摄总。合之为下。七中约别故离为四。以此准知。后四皆通缘。于三世唯是寻伺。彼云。以思度故。前三不定。宽狭而言。七宽三狭。据遍行相。唯识等说。任运即是自性所摄。有漏心心所。因循取境异无漏故。名为分别。是心心所本自性故。名为自性。自性即分别。又自性言。亦通境说。杂集论云。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即自性之分别。名自性分别。故知。任运亦自性摄。


  义灯云。次三摄彼瑜伽七者。依下遍行相。唯是意识不共业故。即全相摄。以其三七俱用寻伺二法为体。即寻伺皆分别句。有相即随念摄。瑜伽解有相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于先即缘过去境故随念摄。无相即自性及随念摄。缘过现故。故彼论云。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任运分别。亦自性摄。缘现在故。彼论云。随境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故自性摄。余四同前。计度所摄。通缘境故。依遍行相。自性少分摄于任运。即瑜伽论第五所说。或有分别非寻伺句。


  义灯云。次以七摄七者。以杂集七摄瑜伽七。杂集任运不摄瑜伽。非寻伺故。有相少分摄伽有相。彼缘过现。瑜伽有相唯缘过去。论云。谓先所受义。既说先受故唯过去。或通过现。论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先受之类。亦云先受。即全相摄。无相摄彼无相少分。瑜伽通缘世。杂集唯未来。或瑜伽无相。亦杂集论有相所摄。彼论释云。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者所有分别。但约善不善。言分有无相。缘境无异故有相摄。前解为胜。任运据通摄彼少分。以依寻伺及自性别。据不边说。杂集任运不摄瑜伽任运分别。射性别故。余各如名自类相摄。说无别故。

杂集论 瑜伽第一(十纸左)


  论杂集所言至相应寻伺(文)。义演云。论彼说任运即是五识乃至相应寻伺者。然杂集论说。七分别即不约寻伺说故。任运分别是五识。然瑜伽任运等七分别。即是寻伺故。任运分别即是寻伺。故五识无寻伺也。任运分别虽同义各别。
  (二十二右)但言寻伺(至)故无过(文)。义灯云。问。准瑜伽第一。寻伺是意不共业摄。七种分别寻伺为体。如何得通余识余地。答。准瑜伽第五云。若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准此二句。只言寻伺必是七分别。不言七分别皆定是寻伺。不尔者。为如是句。答由有分别非皆寻伺。摄论唯识。许自性一通六识有。杂集论许任运分别即五识身。下尔相违。问。设若分别皆是寻伺。何过不许。答。一违论说有分别非寻伺。复有三失。一地不遍。二识不遍。三行不遍。不遍九地故。二于地中不遍识故。三于识中不遍行故。无寻伺时。非分别故。
  (二十二左)自性不是任运所收(文)。义演云。疏自性不是任运所收者。意说。五俱意识自性分别。不是对法说七分别中任运所收者。有云。此既言自性是有相。不是五识中任运收者。何妨五识有自相。不是意中自相摄。以任运即五识故。
  (二十二左)自性分别亦有二种(文)。对法抄第五(六十一右)云。二体者。彼师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种。一五识意识第八识为体。二寻伺及诸意为体。摄论破上座部师色为意根。即五识无显示。随念不言自性。明五识身有自性分别。即是五识。此中复说。自性即是有相所摄。瑜伽说是寻伺自性故。以五识同时意识相应寻伺为体。随念计度。皆以寻伺为体。即有相故。若尔二定已上应无后二。故知。上界者并以惠为体性。推度分别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寻伺及思惠为体。非必俱故。第七名计度。非必亦俱故。第八亦自性故。第六有不与惠俱随念计度应非意识。以上依摄法尽。名总不摄尽。并以寻伺为体。即七分别故。下地心广。意识亦尔。不取五识。缘他心故。一地不尽。二识不尽。三行相不尽。上下相望地不尽。自地相望识不尽。自识相望行不尽。
  (二十二左)总非前教为证不成了(文)。义演云。疏了者。疏前教为证不成。了别者别。结上文云。由此理故。五识定无寻伺。故上了字非前教。下别字结理成(文)今谓。准义演牒文。了字下更有别字故有此释。恐了应别□误。
  (二十二左)何故五识(至)方名任运(文)。义演云。疏何故五识即任运至方名任运者。此中问意者。何故五识体即是任运。其意识体不名任运。与意俱时寻伺体方名任运(文)义蕴云。疏何故五识即是任运意俱寻伺方名任运等者。此问意云。若杂集所言任运。即是五识自体。非寻伺俱得名任运。何故瑜伽不言任运。即说意俱寻伺方名任运耶。答。意云。五识无分别筹度。但以因循缘境名为任运。瑜伽所言七分别中任运故。说寻伺任运强思分别名任运也。问。若以五识无分别筹度名任运者。即应第八亦名任运。何故杂集唯言五识。答。通三乘说。不言第八。亦不相违也。
  (二十三右)答意俱分别(文)。义演云。疏答意俱分别者。意说。与七分别俱多起寻伺。五识不尔。俱者相应义。非是同时俱。
  (二十三右)自性等亦然(文)。义演云。疏自性等亦然者。意俱寻伺。分别强故。以为自性。五识无相应寻伺故。五识体即是自性。云自性等亦然。即如摄论说自性分别也(文)义蕴云。疏自性等亦然者。若心心所法性能缘虑名自性分别。五亦有。若自性强思名自性分别。即唯意识。
  (二十三右)或无五俱散意无寻伺(文)。义演云。疏或无五俱散意无寻伺者。此第二解。意说。无有散意不与寻伺俱。所以七分别收法亦尽。若尽者即违解深密经。彼文云。五俱意识必有一分别意识。故知。许有不违经文。
  (二十三右)解深密经(至)分别意识(文)。解深密第一(十六左)云。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广惠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广惠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文)捡七十三无此文义。三字写误。文见七十六(二纸右)。
  (二十三右)此违定中闻声等事(文)。演秘云。疏此违定中闻声等者。详曰。深密据散。多分而说故。亦无违(文)义蕴云。疏此违定中闻声者。若前说无处有处定意。无寻伺故。今解不违。明了思择名分别意。非恶寻伺故。广惠声闻。声闻以无色界心。遍缘三界法也。又彼言五俱有分别意者。约散意说(文)义演云。疏此违定中闻声等事者。若经说五俱意识定有寻伺分别者。便违定中闻声等事。以目连定中卒尔闻声。五俱意识无分别寻伺故。故不取此解。
  (二十三右)其七分别(至)并如别钞(文)。对法·瑜伽·及摄论文。如上已别。别抄者。如对法抄第五(六十左)略纂第一(二十四右)第二(四十二左)中广说。又如瑜伽伦记一上(三十右)二上(二十三右)具辨对法瑜伽相摄。无如了义灯五末(三十九纸左)。
  (二十四右)或于善染(至)方与舍俱(文)。义演云。疏或舍善染至方舍俱者。此第二解。即通相续解也。若善恶性悔约强盛时。即唯与忧俱也。若善染性悔势力微劣未位。亦得与舍受俱也。
  (二十四右)故善染时(至)可与俱也(文)。义演云。疏故善染时即无舍受至可俱者。此文意说。若善染悔。初强盛时。即无舍受俱。唯与忧俱。若善染势分尽。至相续未位。即与戚行舍受俱。通戚行者。但不说名戚也。故舍有三种。一者顺益舍。如得饮食等顺益是。二中容舍。非苦乐等。三戚行舍。不多分别名戚行舍。若多分别。即是忧故。善染悔未位。即戚行舍受俱。强思生故者。意说。善染末位有舍通戚行者。谓此舍是染悔相应强思引生故。通戚行也。故舍受不是忧。忧离欲舍故。又强思生故者。有云。此释外难。难云。既许舍受通其戚行。善染恶作何非舍俱。解云。善染悔体强思生故。舍虽通戚。而非强思故。不得与善染悔俱。但可说与无记悔及善染末位俱也(文)今谓。舍立三种。未详曲据。言舍受通戚行者。不多分别故名舍。非全无分别故。言通戚行。非谓别有戚行舍也。
  (二十四右)与萨婆多别(至)违下文故(文)。俱舍二十一(八右)云。颂曰。嫉·悔·忿及恼·害·恨·忧俱起。长行曰。论云。随烦恼中嫉等六种。一切皆与忧根相应。以戚行转唯意地故(文)又十九(十二纸右)云。不善恶作。是疑所增。故圣身中。皆定不起(文)义演云。疏与萨婆多别至违下文故者。然小乘说。善染悔唯与忧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续末位。亦唯与忧俱。非舍俱也。故有宗说不还果等。离欲界染已。即舍悔也。若初二果人未离欲界故。初二果人犹有悔故。故大乘说。善恶悔末位。既舍受俱。又无记悔。亦与舍受俱。即第三果人虽离欲。身中由有悔故。若作此解。即违下文云。悔非无学。离欲舍故。故此义不正。由此义故。疏文又明。
  (二十四右)应说恶作(至)亦离欲舍(文)。义演云。疏应说恶作至亦离欲舍者。此第二解也。意云。然悔多与忧根相应者。行相相顺故。是伴类故者。意云。与舍相应。无记之悔。是善染悔宗之伴类也。若善染悔无之时。此无记悔亦无。离欲舍者。以忧·悔及舍相应无记也。悔俱戚行转。所以同忧俱悔。亦离欲舍。
  (二十四右)圣者起悔(至)善中是厌(文)。枢要云。法华第二。舍利弗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彼偈又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疑悔即恶作厌也。惠俱无贪。疑即事疑疑不作佛。忧即是悔。悔先恶故。悔即是疑。又云。悔离欲舍者。法华第二。舍利子云。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烦恼也(文)义演云。疏圣者所起悔但是恶作者。意云。如圣者。却观昔日在凡位中作不善时。但是恶作。非体是悔。何以故。已得生故。更有何忧行相而言是悔。故知非悔。若于善中生悔。二不早偏。但是厌也。厌恶欣善故。问。若尔如何前云悔谓恶作耶。答。前文通凡。此唯约圣故不相违也。
  (二十四左)忧根无故悔离欲舍(文)。悔与忧俱故。忧根无故。悔亦不生。忧既唯在欲界故。悔离欲舍。疏文略说。此下辨离欲舍有漏无漏胜劣之别。
  (二十五右)以不言与苦欲界乐俱故(文)。义演云。疏以不言与在欲界乐俱者。此师意说。然欲界五识中。有苦乐受。寻伺唯在意故。说寻伺在欲界不得与苦乐受俱也。
  (二十五右)极苦之处亦有眠(文)。义蕴云。疏极苦之处亦有眠者。以地狱苦逼迫时心渐惛昧。假说为眠。又鬼趣傍生许眠无失。
  (二十五右)大论第五(至)彼约别义(文)次前论(四左)云。又说(大论第五)寻伺忧·喜相应。曾不说与苦乐俱故。舍受遍故可不待说。何缘不说与苦乐俱。虽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总说喜名。虽纯苦处有意地苦。而似忧故。总说为忧。
  (二十五右)论四皆与五别境俱(文)。义蕴云。论皆容与五别境俱者。问。前言。悔彰止眠障观。此即悔眠与定惠不得俱起。如何论说行相无违。答。前据等引及殊胜惠故说为障。此约等持闻思劣惠。悔眠可与俱也。问。寻伺依惠。如何惠俱。答。依思分者可惠俱故。问。前言思惠合成。既必有惠。何得更与惠俱。答。覆诳贪痴分得与贪痴俱。此说思分。惠俱亦尔。又约别引俱亦无失。前解为胜。
  (二十五左)有人云(至)初静虑也(文)。义灯云。疏云有人云。三藏言西方有二说。一云。未至定有寻伺。非根本地者。不然。寻伺支非未至故。论有诚文。初静虑也。此意不是不许寻伺通近分地。但说立禅支不依近分故。破他妄传三藏云西方有二释。一云寻伺在未至定非根本地故。诸德不悉。皆妄禅㡰。应寻此说了本为真。问。何以得知。静虑支立唯依根本。答。显扬第二云。离欲恶不善法故。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释云。具足者谓修习圆满。住者谓于入住出。随意自在。若此诸支在近分立。何名圆满出入自在。若分有故亦得立支。无色应立。何故对法第九不依无色故唯根本(文)义演云。疏有人言三藏言西方至说初静虑者。有人云。传三藏法师。说未至定中有寻伺者不然。唯论云。即四禅根本定中。应有十八禅支。非未至定有寻伺支。若许立支者。初禅未至定中有喜受。应立为支。又二禅未至喜受。三禅未至定中有乐受。此等应立为支。若不立支者。明知。依根本定立支。不依未至定中立支也。所言支者。由如依于树林根茎等有多支叶生。即显此树林荣盛相也。禅支亦尔。依于根本定为根茎故。而生十八禅支。此支即是功德支叶也。设未至定中有寻伺者。亦不是禅支。乃至为未至定中根。既未来如何能生支叶。虽为此难。或可未切。又难云。未至定中有寻伺。即立为禅支。欲界有寻伺。应立为禅支。彼既不尔。此云何乃然。由此道理。虽地法合有立禅支。要依根本定立也。支者支分义也。然禅支有十八种者。瑜伽六十三。俱舍二十八云。初静虑有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二定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三定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四定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四心一境性。此名十八禅支。具如瑜伽六十三叙。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九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