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四(十末之一)

  (初右)体性宽狭更无别异(文)。义灯七末(初右)曰。论。此十一障等。本疏言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非唯十一障。以下种障各举初断影显住·出所断障故。疏云。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断者。论意如是。本明断障得果。唯断十一非但断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论文总分别断。非为不知十一不摄住·出断者(文)。义演云。疏体性宽狭更无异说者。意说二障最宽。但言二障即摄一切分别俱生二障故。二障宽也。若言十障即狭。据唯识中十障。摄得障十地中人地心所知障。不摄障住地·满地中所知障也。其异生性亦唯取所知障。故唯识中障狭也。若摄论中说十障唯摄得俱生十障不摄一分别异生性二障也。以异生性障体即是分别烦恼所知二障故。今不摄此故名狭也。即摄论。除地入心外。即摄得初地中住地中障。并摄得后九地中障住·满心中障。然摄论及此论俱不摄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识摄论并狭(文)今谓义演牒文别异之异作说。依此错本义旨不稳。义灯于理为胜。
  (初右)十地所断(至)即通二障(文)。义演云。疏十地所断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说虽十地中正断所知障。然与所知障俱起烦恼亦伏不行也。故知十地亦通断二障。观此文意令释伏难。伏难云。若正断所知不言烦恼者。烦恼应不断。答。如疏。
  (初左)于极喜地(至)亦能断故(文)。义灯七末(初右)云。本释言极喜住简彼二乘。初见初断简相见道。就真见道但取无间故说初断。西明并取无间·解脱二心同断。简后三心十六心等。要集云。有释为胜。今谓不尔。前第九云无间·解脱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不说同断。若定同断。如何得言期心别故。又要二道方能断惑即违下文。菩萨利根刹那刹那能断证故。以二共断非刹那故。又杂集第九云。断对治者。谓加行及无间道。持对治者。谓解脱道。不说为断但云持得。
  (初左)瑜伽五十八等(至)分别烦恼(文)。五十八(十六右)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无有见道故。于欲界得离欲持。贪欲瞋恚及彼随法怜近憍慢。若诸烦恼相应无明不现行故。皆说名断。非如见道所断萨迦耶见等(文)。义演云。意云。世间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贪瞋及随贪瞋我见后起怜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别烦恼。何以故。分别惑强有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强惑。如第八卷已说。此约二乘异生性说。又云。若二乘人欲得灭尽定时。亦作欣厌观六行伏惑道。然后方入。
  (二右)若资粮位(至)无此能也(文)。义演云。若菩萨在地前资粮·加行位。能正知胜解。或作此谛观。能伏分别·烦恼现行。或作真如无相观。能伏分别·烦恼现行也。并至加行位即能顿伏尽分别·烦恼。若二乘人于资粮位能伏分别粗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别细者。虽伏而不能总伏尽故云不能伏。意云。与观相违即伏。不与观相违者不伏。不同菩萨。世间道力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间道。
  (二右)缘起经说(至)无不共无明(文)。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下(十五右)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如是所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离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种应知。内法所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是故唯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是名无明转异殊胜(文)义演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无不共无明者。菩萨若至十信第七心名不退心方得名内法异生。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即无不共无明。有余三无明为缘发行。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亦无现行无明。唯有种子无明为缘发行问。二乘人亦得名内法异生不。答。二乘虽无菩提心。然据自位二乘资粮位欲满后亦得名内法异生也。今谓。未稳。具如道述。
  (二左)唯分别贪等二位不起(文)。义演云。意明。伏通前位。又解云。此分别贪等六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前由起。若据后解。此细约分别贪等说。
  (二左)璎珞经说(至)正与此同(文)。按璎珞经无明文说唯伏不断。古说。三贤菩萨唯伏不断者。三贤中十回向也。十回向中之第十回向开四善根故(文)今谓。古说未详。
  (三右)答道方犹微(至)道力胜故(文)。枢要下末(四十四左)云。俱生地前渐伏地上伏尽。此依六识为论。何故见所断烦恼随所知伏与不伏。俱生烦恼独入地伏不随所知。所知后伏。烦恼先伏见所断不尔。见障利故同时。修障钝故渐次。又见道猛。修道不尔。故留烦恼本拟润生。八地以去无分段死。不精烦恼即润。何故不断耶。答。如初地怖烦恼即伏而受变易。亦如二乘有学回心即受变易。虽无分段不断烦恼。所以者何。烦恼虽非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亦有。又惑种在变易时长。不段数资。若无惑种变易时促。如二乘无学愿数数资。然有四句。唯定胜无惑助。亦不长时受变易如二乘无学回心。虽有惑种助无胜定资亦不长时。如二乘有学回心。有惑助及胜定资即变易长时受。如十地菩萨。故愿留之。不同二乘断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种助。不由愿资而不名留。菩萨正由愿资傍由种助故说留之。若即断之于生无力。惑因亡果随尽故。又由菩萨意乐菩提十地练根。不假断烦恼。烦恼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三左)此是对法第十四文如前第三卷引解(文)对法。
  (五右)四十八说二障三住中断(文)。四十八(二十一右)云。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烦恼粗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等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在三种。一者有皮粗重。二者有肤粗重。三者有肉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有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永断。有实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位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文)具如二末疏(四十五)五末(十右)集成编五末一辨。义灯七末(二左)云要集云。三粗重者。一云从初至七地断皮粗重者。诸论无文。三种粗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经第四。皆说三住断故。然四十八别说二障各三住断。断烦恼障初后粗重通其现·种并及粗重。中间粗重但断现行及其习气。若断处知俱通现·种并及习气。然四十八断烦恼中据正断说。断所知中据已断说。二障互显理实相似。又所知障为异二乘故约显说。又四十八于所知障立皮肤肉三粗重名。于烦恼障但标总名。理实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总别互显。第一粗重总含二障。不别说是烦恼·处知。第二属烦恼。第三属处知。故彼论云。一要趣不乐品在皮粗重。二烦恼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解深密经三俱总说。故彼经云。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但由二种。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粗重断故。我说永断一切随眠。害伴羸劣虽前第九正断处知名二随眠。烦恼随伏亦得二名。要集引云有说四十八说二障三住断者烦恼无三住者。检本疏文无有烦恼无三住文。此论·瑜伽皆说二障有三住断。本疏不违。
  (六右)此中意说已断处故(文)。演秘云。疏此中意说已断处故者。问。若约已断烦恼亦应言如来位。若依正断处知亦合在金刚心。何故不同。答。大论二障据影略说。说彼二障一在金刚一如来地。亦不相违。
  (六右)三劫分齐(至)无相满故(文)。义演云。此一段疏文有其七。一约三劫。二约无漏心初起等。三约现起二障等。四约一切烦恼分别俱生不行。毕竟离故。五约无生忍等。六约舍异生分段变易。七约无漏心。虽得有相未得无相。虽得无相未得圆满。至第三位无相圆满。约此七义三住义显故。偏说烦恼粗重有三重断。义解云。三劫分齐成满位故者。谓过初劫得至极喜住。谓第二劫满即得第二无功用位。谓第三劫满已即得第三成满住。由约三劫满而立三重过。无漏观心初起者是初地见道。无间者是八地。无漏相续故。圆满者是佛地。此解即约烦恼障说。现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无故者。此解即约二障说也。多分者。即约初住中能永断一切分别二障现种俱尽名为多分。少分者。谓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烦恼现行不起名少分。全分者谓在第三住能断尽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烦恼分别·俱生永害·不行·毕竟离故者。一切烦恼分别即见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毕竟离者是佛地。无性法忍少净·极净别故者。于见道俱断分别一障名少净。俱生烦恼八地不行无漏相续名多净。于第三位。一切有漏断尽。极净劫舍异生性是极喜住。舍分段是无相无功用住。舍变易生死是佛地。于无漏心未得有相无相满故者。若至初住已来即名于无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来即名无相漏也。满字通有相无相用。
  (六左)论断二障种渐顿云何(文)。义灯七末(四右)云。本疏有二意。一前说菩萨未辨二乘。今对二乘辨断差别。二前明断不分渐顿。今明渐顿小大断别。
  (六左)论第七识(至)无粗细故(文)。枢要下末(四十四右)云。应说三乘断见修别。第七识顿断中任运简见道一切门起简修道外缘事独头贪瞋痴等。以此二义故无粗细。无粗细言简修道内外缘迷理身边二见及此相应。九地断有粗细故。如是总简一切惑尽。
  (六左)此中障种(至)故成能熏(文)。义演云。疏此第七识中障种无粗细至故成熏者。此第一解。即约第七识中烦恼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此八十一品然与非想地第六识中第九品烦恼一类相似。故云无粗细。其实亦有粗细。犹如邪见虽云是一非无九品。此亦应余故成能熏。
  (七右)又解所障(至)已广解说(文)。义演云。又解。所障既同至已广解说者。此第二解。即约九地相望总成为九品。此约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缘内境已下是第三解。其文易详。
  (七左)又虽三心(至)有此诚说(文)。演秘云。纵三心见道亦顿断也。故瑜伽论五十九云。见断烦恼顿断非渐。处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文)义演云。疏又虽三心九地总合以为二品不同修道九地别断名之为烦者。解云。如前三心见道中总合三界九地中有分别烦恼障以为二品。一由内遣有情假缘智即是上品烦恼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缘智即是下品烦恼障。又内遣诸法假缘智即是上品所知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诸法假智即是下品所知障。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烦恼障名顿渐。不同修道烦恼。修道烦恼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断也。问。心既有三。烦恼亦应有三品。如何但云有二品烦恼乎。答。初心但断耎品。耎犹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据行相粗浅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断上品。今言初是下品者。以行相细名下。第二心能断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者。据行相粗说。以理论合是下品所知障。论对其耎品随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断亦是上品。今言下品所知障者。据行相微细名为下品。是故烦恼·所知亦有上下二品。入见道断名为顿也。
  (七左)唯对法第十三(至)广如彼抄(文)。对法十三(十二左)云。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文)枢要下末(四十六右)云。有先伏烦恼超得第二三果。无先伏所知而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闻半颂以舍身。亦有超者。然无超大劫。以极难断故等。此义应思(文)义演云。然对法论中唯明二种二乘。一即明渐次得果者。二即明超中二果者。彼论即不明超前二果者。若余论中即明起前二果而不明超中二果也。有此差别者如对法十三抄(文)。今谓。对法上(十三卷六纸左)明倍离欲全离欲。此顿出离唯出超中二果非谓一部总不明余。应知具如对法抄十(六十二)释。
  (七左)略解释者(至)九地渐断(文)义灯七末(四左)曰。准声闻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论文初一类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杂集论云。谓倍离欲及全离欲。入于见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后果。此论第二类及杂集论第十三说。然今此论但举二类略无中二。何以故。辨渐顿断。以超前二见必顿断余未伏修必渐断故。与次第同处以不说。超中二果是顿断修。与彼余别。是故别说。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见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顿超。杂集论说设少离欲亦渐次摄故(文)今谓。此疏有二。初明次第证。即初以九地渐断下是也。或释云倍离欲全离欲等非也。
  (七左)必依未至(至)方始得果(文)。义演云。意说。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无间道断惑得果。以身在此间故。不还亦尔者。意云。次第·不还二依未至起对治道断惑方得。言然必起无漏对治道者此上所明。断惑得果者必无漏道断惑。不同有果。有宗许世间道断惑得中二果也(文)演秘云。次第那含断欲九品。无间皆依未至定起(文)今谓。依未至定者。利钝二类别。如夫利钝。第九无间虽在近分。第九解脱与根本定俱行。以利根故。若钝根者九无间·九解脱皆在未至地中。以未至舍受难入根本定喜乐定故也。
  (七左)有入静虑(至)亦有何失(文)。义演云。此中问意颇有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定中起对治道。断欲界烦恼而初得第三果耶。
  (七左)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文)。检五十一二三四中未见此文。依五地者。此总举诸类。非必一一皆尔。超越不还亦有二类。舍凡夫位伏欲九品惑之时。或得上定或有不得。其曾得上定者证果依四根本。其不得者证果之时依未至定。今招多类总言依五地也。义演云。此答意者。必无依下三无色定得入见道断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还先用六行世间道已伏无所有所以来烦恼。其人后时即依四禅根本定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见道即以一无间道断却无所有所以来及欲界中修道烦恼及三界分别烦恼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禅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见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次第人能有事。
  (八右)第二三界九地(至)缺烦恼故(文)。义演云。此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云。此预流果人利根能超中二果直得无学果。缺烦恼者。缺有顶地烦恼也。即将有顶地中上上品烦恼。与下八地中上上品烦恼。同时顿断欲界六品修惑合立一来果。为兼断上八地六品。所以不至一来果。断欲界九地不立不还果者。其义亦尔。为兼断上八地九地尽直得无学果不名不还果。故知唯初果人有胜意乐。能超中二果得无学果也。若依此义谓有二果。谓预流·阿罗汉果。亦如人欲远游虽未门意有所趣不于余住。此初果亦尔。虽未断修惑趣无学(文)义林表无表章(二十四右)云。预流果超证第四果。犹如刈行横断烦恼(文)。显幽钞云。超中二果以见道智一时伏九地八十一品烦恼。
  (八右)指端经及分别经中说(文)。对法论十三(十二右)说顿出离已云。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初后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谛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旨。设不能辨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证般涅槃故(文)义演云。指端经者。彼经因指头示目说名指端。端者头也。应云指头经也。分别经者。即分别诸相等名分别经(文)。今谓。此释未详。以无典据故。近有五智如幻者印行法苑义林章。其中表无表章三末(四十八左)云。虽知论文引指端分别于理依初未至得第四果。且据多分决定能故等(已上章文)此即不知指端分别二经题目。误施国语以为引指端分别于理。可笑之最也。恰如凤潭贤首传中傍训人名。
  (八右)准超越不还(至)斯有何过(文)。义演云。问准超越不还许依五地此亦应依三无色斯有何过者。问既许超越不还依四禅根本定及和未至五地中得不还果。此预流果既超中二果亦应依四禅根本定及依下三无色定。即依七处中能断三界俱生烦恼超中二果得无学果。斯有何失。
  (八右)然加行心(至)理不违也(文)。义演云。此第一解意云。既说超越不还许依色界五地中入见道能断欲界烦恼而得第三果。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以利根故。即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依此七处。断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总缘三界为境。既色界中加行心已后超下三无色中无间道能断欲界俱生烦恼及上二界烦恼而而得第四果。故云无色界中断欲界烦恼之能治道也。哲公云。此解不正。
  (八左)但非以下(至)由意乐力别故(文)。义演云。疏文意说。其超中二果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断二禅以上烦恼故。依四禅根本及下三无色地中能断上地烦恼故。此疏文亦不尽理。若如下地有漏定可不能断上地惑。若无漏定亦能断上惑。以无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无漏定能断上二界一切烦恼。乃至依初禅根本无漏定亦能断上一切烦恼。更以上品准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断上者未是尽理。疏由意乐力别故者。意云。虽下道不断上惑。然集论中许依未至下道能断上烦恼者。由意乐别故有湛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尔。四句不成。
  (八左)应作四句(文)。义演云。应作四句分别者。有依下地能断上惑。如依初禅未至无漏定能分色无色界惑也。而得预流及第四果等。有依上地能断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无色能断欲界烦恼也。有依上能断上惑。如次第不还。依无所有处无漏道断无所有处惑也。有依下地能断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断欲界六品或九品惑等证第二三果。然哲法师弹此疏中第一解云。若言超色界中加行道以后起无色中无间道者。若起第四禅中加行道次引起空处无间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禅中加行道次起识处无所有处无间道。如何得言依四禅起加行引下三色无间道乎。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已离色界染可得下三无色定。其人既未离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无色定。若言其人已离色界染而得上无色定者。其人既断色界染应是不还果。如何此人说是初果。又此人说不起世间道伏下界烦恼尽。如何此人有下界烦恼而得上无色定乎。又凡夫已起世间道已伏下地染可得色无色界定。若菩萨有殊胜湛能不退静虑定还生欲界。设未离下地染而亦得上界定。若凡夫二乘人若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离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胜。
  (八左)不尔但以(至)无断对治故(文)。义演云。疏不尔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即是正义。意说。若超中二果依上七处得无学果者。其义不尔。超前二果人以世间道伏无所有所烦恼可得依色界五地中入见道能断欲界烦恼等而得第三果。故四禅根本定有欲界对治道。若下三无色定中即不断欲界烦恼。故下三无色中即无欲界对治道。
  (八左)尚不许九(至)断惑道故(文)义演云。尚不许第九无间道定根本入等者。如次第那含断欲九品无间道。皆依未至定起无间道。既依未至起。第九解脱道亦依未至起而证第三果。何况预流者而得四禅根本定下三无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又此预流果于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断惑对治道断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禅根本定及下三无色定断惑道也。意云。且如欲界之中有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起无漏道断却第九品欲修惑已方得根本定中无漏道。若未离欲界修惑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禅根本定无漏道。乃至上地亦知。预流果人既未离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禅根本无漏道。如何能超三无色无漏道耶。
  (八左)游观可尔(文)。义演云。游观可尔者。此中意说。预流果虽不得四禅三无色等断惑道。然此人起此七处游观无漏心。此心不能断惑名为游观。有人弹云。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游观无漏。唯有身证不还能起上八地游观无漏。何以故。已伏无所有所以来烦恼。依游观无漏。为加行而得入灭尽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证者亦不能起上地无漏心。故知预流果不得上根本定游观无漏也。问。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对治道。未审起未至中游观无漏不。答。得起。如极七道者第七生中能起圣道断惑而得无学果。其人若前六生中虽有无漏道而不断惑。此等者不断惑无漏道皆名游观无漏也。且据此理名起游观无漏。
  (八左)今依集论(至)得第二三果(文)。义演云。今依集论至顿出离者。此是超中二果人人能顿超中二果而得无学果。入谛现观已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已得无漏道故。其人即唯依未至定能发出世间道断三界烦恼而得无学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预流果后得无学果不取二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说。超中二果入唯依祖未至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禅下三无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禅下三无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禅及下三无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第二解为正。
  (九右)又取前解(至)意乐别故(文)。义演云。疏有取前解至意乐别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解一解说超中二果依四禅三无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会对法文云。彼论中说超中二果不得四禅根本等得无学果者。依多分说。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上四禅根本定而得无学果。又彼论中不说超二果人唯依未至定。既无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四禅根本定而得无学果。若不许。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禅根本无漏定资助受变易身。故知初果回心已去即得四禅根本定而受变易身。其超二果人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无漏道断已上惑于义何违。集论以下道断上惑者。据意乐力别故应不相违。有人弹云。其初果回心即名菩萨。势力大故可得依四禅根本定受变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岂可比菩萨。宁以于萤火比于日光。故知不可(文)今谓。虽有二说而有决判。于疏主意以何为优。答云。难测。无判谈故。然枢要中上末(十八右)正引对法十三依未至定指略此段疏有二解。又义林坚圣章亦引对法云依止未至定。对法钞云唯依未至定。依此义灯亦言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此等章疏皆同此中第二说意。灵泰如理及哲公等第二为正盖为此也。然疏下文言取前解细会对法。其会释意非无义理。以处处多有类例故。又若不许彼义有过失故。如疏所辨。又表无表章出在两处(三十四右四十八左)并会对法依未至定。上文会言非定唯尔。下文言据多分。然表无表章及此疏中虽俱依五地说会对法文。而无正依对法通五地说。加之表无表章言不尔无色无断对治故。又此疏中言不尔受变易生等。准此文势疏主以第一说为优。学者深须消息。
  (九右)所以六识俱所知障等(文)。演秘云。有义弹疏而自释云。今说通释烦恼所知六识俱者渐断所以。如前第七双释二障顿断所由。故知此文合解二障渐断所以。不尔烦恼如何不释。详曰。第七二障顿断无差。邻次双明顿断所以。六识二障前后别明。就烦恼中小大有异。小渐大顿。次明所知唯大唯渐后方释彼渐断所以。文势既隔。何得通释烦恼渐因。又烦恼障菩萨顿断文已自彰。缘内外言如何显顿反明渐耶。由斯但辨所知渐由示方隅尔。
  (九左)第三辨三乘四道同异(文)。演秘云。问。四义云何。答。按对法论第九说云。加行道者。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所以者何。由正修如是道时能渐舍离各别上品等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一分渐得转依。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所以者何。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断粗重令无有余。又转粗重依得无粗重。解脱道者。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所以者何。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望此品胜名胜进道。释曰。所断粗重即惑种子。或无堪任。所言转依即第八识。能离识上一分粗重名之为得。或成实性亦为转依。得义同前。又按俱舍说云。无间道者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释曰。由断惑得令不至生。无有力能隔碍圣道。令不证灭名无间道。由解脱道已至生相决定现起能证灭故。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释曰。已解脱得与离系得俱时而生。正证离系果故名解脱。犹如世间驱贼闭户。故随何品要俱二道与大乘别。如前断惑证灭别辨(文)。义灯(七末九右)略以九门料简四道。于中第二释名者。从诸所断加功用力顺趣能断名为加行。或顺越断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证理。且据趣求能断道说。故瑜伽六十九云。据一切地修道所耎中上等九品烦恼随其品数各各差别能随顺断。是名初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现行烦恼不起名为舍离。或据修道修加行时亦能少分伏除粗重名为舍离。非是正断所断烦恼得舍离名。此据别起四道而说。若约相望虽复加行亦能正断。不以加义名为无间。望义别故。道者通履义。加行即道。持业释也。言无间道者二义无间。一观理无间。不同加行犹带相故。二断惑无间。不同加行犹未正断有此后间。瑜伽·亲集皆且据后一义而释。故六十九云。能无间断是第二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无间永断令无所余。无间即道。若有漏道能无间伏。皆持业释。解脱道者。解脱有二。一能解脱体得自在。即离系缚如八解脱。今此解脱亦复如是。能除粗重得解脱名。二所显理名为解脱。自性离缚名为解脱。昔来惑障智不能证。今除惑已智方能证。解脱是理。道者是智。故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若依前解亦是持业。论多依后。即是依主。解脱之道。何故如是。为简无漏胜进道故。依主为名。若尔有漏何名解胜。答。亦通能得择·非择灭。以所伏惑有永·暂故。言胜进道者。胜谓殊胜。进谓升进。故杂集第九云。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亦持业也。或望前为胜。趣后为进。胜进即道。杂集第九。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望此品是胜进故名胜进道(文)。义演云。辨三乘四道同异者。若别别起四道名异。若前后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为精进望后为加行等(文)。今谓。此释不是。何者今辨二乘与菩萨别。非辨四道同异。论文明说二乘钝故必各别起菩萨利根非要别起故。
  (十右)二乘加行(至)及精进者(文)。义演云。此明加行精精进必各别起。如起一品加行已即起无间断一品惑。断惑已即起解脱及起一精进即出观。出观经少时又更入起加行。次起无间断一品惑已次起解脱次起精进。余品准知。断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加行九无间九解脱九胜进也。
  (十右)或但一加行(至)对法九说(文)。义演云。此即约加行胜进或总也。如一入出观断五品惑时。次起解脱证灭。又次起一无间断第二品惑。次起解脱道证灭。如是乃至断五品惑已来后唯起一胜进道。即起五无间五解脱一加行一胜进。余断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行胜进总别不决定也。然此论中即依容预胜进道说。或断五品已来后总起一胜进道。或时别起五分精进道故与对法别也。意云。容预者。加行等三道外别起一胜进道。若速疾非容预者。即将五品加行·无间·解脱三道即是前品胜进道更不容别起胜进道也。然对法论即约速疾胜进道说。然彼论说如断九品惑时起一加行次起一无间道断第一品惑已次起一解脱道证灭。又不出观又起一加行次起一无间断第二品惑已次起一解脱证灭。然断第二品惑三道望前第一品时总与前断第一品惑而作胜进道。为此三道即胜前进后故。乃至断第九品惑中所有三道总皆与断前前品惑而造胜进故。二论义别。若不尔者此论即违对法文也。
  (十右)次第超越并尔(至)后一胜进(文)。义演云。次第·超越并然者。然次第行者断地地俱生九品惑时即超九无间九解脱。若加行·胜进或总或别如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说。此人既总以九品中惑总合为九品断时亦须九无间九解脱。若加行·胜进或总或别亦如前。如疏云。然由九品至各别别起者。此说加行·胜进别别起所由。如疏云。一入观中至后一胜进者。此说加行·胜进总起所由。故云加行·胜进或总或别者此总结也。
  (十左)即证无为(至)不为别道(文)。义演云。即证无为不容断惑者。意云。解脱道证理时不容更断余惑。明知前解脱道不得与后品为无间道。以根钝故。菩萨不尔。疏说出世间伏至不为别道者。意说。极利根人。先于世间道伏见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后入见道时见修同一时断。不证初果直取第三不还果。故云不为别道。
  (十一右)此初品无间(至)排次渐法(文)。义演云。疏此初品无间望第二念即为加行者。意说。初品无间道望第二品即为加行。疏云望第二念者。意说。是第二品。问。与前第二念何别。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是据第二品名第二念。又云。第二念无间望初品为解脱故云至第二念即为解脱。若依此说与前第二念无别。疏第二无间至但是解脱者。意云。第二无间望初品但是解脱不胜进。若夫胜进道皆依解脱道后起望前方得名胜进。今第二无间望前但是解脱。未名胜进。以未曾胜进故。如断第四品惑时。即第四无间道望前第二品是胜进道。与第三品作解脱道。望自第四品为无间与彼第五品为加行。乃至断第五品无间道望前第三品即为胜进。与第四品为解脱。望自第五品为无间。与第六品为加行。乃至已后准知。疏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渐法者。意说。十地地地皆有障障入住出心。菩萨一入观不出排次断之。故约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四道。问。何故断初品惑不取初品中加行道为四类乎。答。此约菩萨入观不出前后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如行犹是有漏。所以不取。又云。初品已前未能断惑。初品加行望前不无间道。所以不取。又论云。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必断一一品时皆具四道。不尔断佛地障时应有胜进道。若许有者前后佛德应有胜劣。既无胜劣。明知非要皆具四道。
  (十一右)若别别断(至)故具四道(文)。演秘云。疏若别别断至故具四道者。谈体一智。据义不同分为四道。客预·欣求即是胜进·加行义也。
  (十一左)对法第九说(至)是胜进故(文)。第九(十二右)之全文如上已辨。
  (十一左)即是别别望前者也。演秘云。此显彼论据于菩萨别起道说。故言后三是前胜进。与此论别。
  (十一左)又云(至)思惟诸法等(文)。第九(十二右)云。又复弃舍断烦恼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方便安住诸法。或进修余三摩钵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又复者为显余义。舍断烦恼诸方便道但正思惟契经等法。或复于先所思所证法中安住观察。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文)演秘。释曰。明非断惑诸胜进道。简彼断惑胜进道故。云弃舍断烦恼行。余文可量。
  (十一左)或总通三乘(至)是前胜进(文)。演秘云。疏或总通三乘者。重明对法两文皆通三乘说也。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显此论说二乘胜进。言或总者同彼对法后品三道皆前胜进。
  (十一左)又今此约(至)此中不说(文)。枢要下末(四十六右)云。六十九有前胜进即后加行后所有道即前胜进文。与对法同(文)。义演云。今此论中即约别起胜进行相相别或总如断九品惑时。末后唯起一个胜进道。或别起九胜进道故云总别。若后品四道望前品是胜进者。此论中不说。
  (十二右)若不尔(至)胜进者故(文)。演秘云。又显此论或总别言不同对法望后品说。若不尔者初品以后所有品道皆胜于前。此即无有不起若别若总二胜进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总言显是不定也。义如疏辨。对法不言或总别故容有不起胜进道时。
  (十二右)此四道通三乘(至)应有情劣(文)。义灯七末(十三右)云。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脱定姓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满故但起解脱。部行·惠胜定·不定姓俱各起四。决定种姓自乘胜德未成满故或俱起二。解脱·胜进。不定种姓回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无漏四。若在佛位有后二道证先所传故望因胜进。非自果位(文)。义演云。疏此四道至佛应有情劣者。此文即约三乘二乘学无学漏无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学无学等。若前三果人即有断惑四道。亦有练根四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断惑四道。亦有练根四道。亦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无学声闻无学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钝故亦有练根四道为先断烦恼尽。无断惑四道。若麟角独角先得六通故无修通四道。已除定障故无四道。为是利根故无练根四道。有但解脱胜进道。此已上所明四道皆通有漏无漏。唯断惑四道是无漏。余通有漏无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练根修通除障所有四道并是有漏也。答初地至七地以来唯断惑四道是无漏。余练根修通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无漏。此已上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者若加行道胜进道即通散闻思慧也。若八地已去其断惑四道修通四道练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无漏。佛唯有解脱胜进。胜进望前金刚心无间道名胜进。若自望即无胜进。但有解脱通。若许佛有胜进道者即应佛有胜劣也。若小乘练根四道唯无漏若有学人练根即谛前断见道惑法用而起一无间一解脱。若无学练根即访前断修惑惑法用起九无间九解脱也。若大乘说三乘练根即通有漏无漏定及散即总有三种练根。一论义决择。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诸法。亦通散有漏。三游观诸等至。此通有漏无漏。问。何名练根。答。此人本性根钝数数熏修无漏智转钝成利名发练根。问。如何四道通有漏耶。答。若据断惑说。有漏道即不能。若约伏惑论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漏也。如下自释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此释伏难。谓有难云。若许四道通有漏者。金刚心菩萨岂有有漏加行智乎。故释云。但遮金刚心菩萨加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刚心菩萨有任运加行道。故金刚心菩萨亦有四道。但无趣求加行智也(文)次下疏云(二十三右)问。加行智通无漏。不通。八地以上无加行智亦无有漏心故。问。若尔对法第十等如何通金刚心有二。一加行道摄。二无间道摄。答。无违也。以无漏心任运趣入根本智故。如前已说。名加行道非加行智。加行智者有趣求。彼但是前加行道而非趣求。故加行智不通无漏。或复对法据二乘等通说金刚心有二。非谓菩萨金刚心中有行道。故加行智不通无漏。或说。亦通无漏。八地等无者无有漏加行智别深趣求者。八地以去有任运趣求故今此初说加行唯有漏。如对法说金刚心有加行道不简菩萨故。
  (十二右)有漏四道(至)加行胜进(文)。义演云。此辨四道通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间四禅四空名十地也。意说。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中作欣厌观能伏下地染故。若余异生等除八未至定外取余中间禅及四禅。根本地中但有有漏加行·胜进·解脱而无无间道。以根本地中不能离下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闻修慧为解脱胜进道。若欲界即以闻思慧心为加行胜进道也。故欲界但有希求心进后之心而无无间解脱二字。又云。趣求及容预欲界许有。若伏惑及印证欲界即无。以欲界散心不能伏烦恼及证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胜道。
  (十二左)无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文)。义灯七末(十一右)云。疏云有顶有解脱道类名解脱亦有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解云。道类名解脱者。非无间后解脱是此类故。如容预时重缘先时所得解脱。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若是证真无间后之解脱亦亲证理。此有顶解脱次此无间后即起之者。如无学身中余时所起之者非次第也。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脱亦通有漏。依有顶地无漏四道断惑者无。修八解脱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许有四道。此亦何失。诸处但说为断惑故修四道者。且约一义。非谓修余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者。据初学者。设久学者约不亲证真如理说。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请定所摄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无漏。又复游观无漏极成。又彼地心亦缘真如。准前第十二。入灭尽定有二方便。一缘非想非非想入。一缘无相界相入。故知论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尽理说(文)义演云。然据实而言。依未至定中问禅根本地及下三无色此之九处即具有漏四道。亦依中间禅无漏道断惑而得无学果。如何疏言中间禅唯有加行·解脱·胜进等三道而无四道乎。然说有顶中得有解脱·胜进道者。即约不还身在有顶起下无所有所圣道而断有顶地惑。若准此疏中说有顶地中即有解脱解脱道类名解脱。非是无间道后邻次所起解脱道也。即如不还果人在有顶起下无所有所圣道中无间道断上有顶惑已即无所有所无间道后引起无所有有所解脱道从无所有处解脱道后方引起有顶地中无漏解脱道。即以非次无间后之解脱故云解脱道类名解脱道等。后方引起有顶地中无漏精进道也。有解云。有顶地中亦有次无间道后之解脱道为胜。不还果人既起无所有所无间道断有顶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解脱胜进道。于理无违。疏云下起者据显而说。无所有所无间道引无所有所解脱道胜偏说也。故不言非想地有以无间道后解脱道也(文)今谓。义演释四道义可谓委悉。然间有违义灯者。其义亦不稳畅。学者应思。
  (十二左)对法第十四(至)复现前故(文)。对法十四(十六右)之全文。抄第十(八十右)破他谬解寻而当辨。
  (十二左)今约此文(至)中上品也(文)。义演云。意云。转齐者。即有上中下三品无漏种子。如从见道出已至初地住心。此见道无漏种子如从见道无漏种子即与住地无漏心种子力齐。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已前九地无漏种子亦与第十地无漏种子力齐等。乃至佛果任持所有以前见修十地中之无漏种子即与佛果位中无漏种子气力齐等。此中有难。难云。若已前无漏种子皆与已后无漏种子力齐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已前未知当知根已智根乎。答。已前未知当知及已知根至于佛果皆悉殊胜故。已前诸根至佛果位总名其知根摄不名未知当知根也(文)转齐转灭如上已辨。又如次下辨。
  (十三右)若约转灭义(至)名舍劣也(文)。义演云。意云。若转灭者。即唯一品种子即转见道种为修道种转修道种为无学道种。若十地所修皆转前地种子为后起种子等此。如佛地论中及瑜伽释中广解。如转下品作中品转中品作上品转为上品之时前中下品不复现前。名之为灭。故云转灭。
  (十二右)解脱证得有四等(文)。义演云。问。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名能证得乎。答。由具十地十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方能证得果上菩提涅槃故。此四种皆名能证得。意说。彼果菩提涅槃皆由因中修此四种而证得故。故唤四种名能证得。
  (十三右)遍行如者等(文)。义演云。论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别释。遍行真如者。行谓有为诸行。即我法二空所显真如于一切行无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实二空通余九地。今约初证位故说初地真如名为遍行。有云。行者在也。即真如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
  (十三左)摄论第七(至)而非空故(文)。世亲第七(十四左)。无性第七(十六左)之文。义演云。世亲解云。此法界遍一切行。释曰。一切世一切有为法中故。一切行既是无我故。无我之真理亦遍一切法偏约人无我也。无性云。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亲·无性各举一义。然义不足。以体用别故。体者谓法。法即是体故。无性云。此即法空约法解说。用谓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也无性云。以无少法非无我故。即约用说。故体用各别。今此 论中两义皆尽。
  (十三左)新中边第一云(至)平等法性(文)。新辨中边论上(十六右)云。谓初地中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由通达此等下如疏辨引。
  (十三左)旧论通云证得一分(文)。旧中边分别论(真谛释)上(十五右)云。菩萨入观得通达。因此通达得见自他平等一分。
  (十四右)执法有体(至)二所治别也(文)。义演云。解云。若执法体即是法执。法执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执法有作用受即名我执。菩萨即修我空智以断之。虽亦有于法上执有用者。如执有了别等用今约多分。执我有用有主宰者即是我执。任持者即是法执。既所治二执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别。
  (十四右)世亲等云(至)最为殊胜(文)。世亲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四右)新中边云(至)相应出离(文)。新中边(十六右)上之全文。义演云。解云。中边竟说由无分别智证无边德最胜理已。彼得智中作是思惟。我已证得具论德性真如理故。是故我今于同出离涅槃性中修治诸行。故云相应出离。此亦胜最即真如。是持业释。于同出离者即涅槃真如。是诸有情同出离处。故云同于出离修相应行等。
  (十四左)无性云(至)意同无性(文)。无性第七(十七左)新中边上(十六左)云。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文)。今疏杀身之杀准论形误当作杀字。
  (十四左)世亲云(至)亦皆断灭(文)世亲第七(十五右)无性第七(十七左)中边上(十六左)之全文。但断灭之断彼作转字
  (十五右)但言我所(至)通见及所(文)义演云。疏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言。如无性世亲但言于此真如不计我所等。者即性狭也。何以故。亦法爱等无故。而我见等不依如取之。据此道理岂唯不计真如为我所乎。法爱我见慢等亦不缘故。然始不计如为我所故。疏谓此真如但为境故名为我所者。此会前无性世亲我所之文。其实亦无我见慢爱等说无我所者。谓此真如但与我为境故所以但说真如为我所。疏余论说之至亦所如故者。余论中说真如为我所者。谓我境聚中不别离出真如。真如亦有我境聚中。我执起时亦缘于如。所以唤此真如名为我所也。即余论与世亲所说不同。疏今不于彼起我等执者。意云。若不于彼说我执言而但说云我见等者。即不摄我所见等。谓摄我所见等故说我执之言。故论云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亦无摄受即真如。持业释也。
  (十五左)摄论云(至)各各有异(文)世亲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五左)无性云(至)相续差别(文)无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五左)中边云(至)平等净心(文)。中边上(十六左)之文十年等心者。演秘云。按十地论第七(二纸)经云。一过去佛平等深净心。二未来佛。三现在佛。四戒净。五心净。六除见疑悔净。七道非智净。八行断智净。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彼论解云。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诸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智慧化众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总智净摄。释曰。于三宝所离疑惑心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非道不能出离。又谓。我应断下中行而为发起上妙圣行。如次是彼六七八相。
  (十六右)世亲等同(文)。世亲第七(十五右)曰。谓于此中本无杂染性。无染故既无杂染即无清净(文)。无性七(十七左)云。谓智自性本无杂染亦无清净。杂染为先后可净故。
  (十六右)旧中边云(至)可染可净(文)。旧中边上(十五左)云。六无染清净义。因第六地十二生因处无有一法可染可净。如此通达故。
  (十六右)新中边云(至)无染无净(文)。新中边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世亲同(文)。世亲第七(十五右)云。谓于此中契经等法虽有种种差别安立而无有异。
  (十六左)新中边(至)法相中(文)。新中边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无性云(至)所以不减(文)。无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七右)染法减时(至)而无有增(文)。无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但二而字彼并作此。世亲三十七(十五左)曰。谓于此中杂染减时而无有减。清净增时而无有增。
  (十七右)新中边云(至)有减增故(文)。新中边上(十六右)之文。演秘云。摄论·中边与此同异。有义自释复弹疏云。初应正同世亲。所说义无别故。无性后释亦与此不可如疏说。此彼别详曰。乍观似同穷理少异。摄论直据断染得净明无增减。此约离执明无增减。即同中边由证此如而离于执不见一法而有增减。举彼所见不增减法以显真如。不增减之真如依主释也。以此而言。疏意远矣。
  (十七右)二自在依如前已解(文)。论云。即此亦名相上自在所依真如。世亲第七(十五左)曰。相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相即现前故。上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于处现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土宝随意成故(文)。演秘云。问。此相自在即中边论四自在中无分别摄。何故此相名无分别。答。无分别智之所起故从因为名。此论言相。依果受称。故不相违。
  (十七右)然无性云(至)故名自在(文)。无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随用之用彼论作欲。
  (十七左)新中边云(至)如彼疏解(文)。新中边上(十七右)云。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法界为此四种所依名四自在所依止义。第八地中唯能通达初二自在所依止义。
  (十七左)中边云(至)无碍解故(文)。中边上(十七右)之全文。无性世亲并无异途。故言余同。
  (十七左)无性云(至)受胜法乐(文)。无性七(十八右)之全文。
  (十八右)业即神通(至)身等三业(文)。无性第七(十八左)云。第十地中由业自在等依止义者。谓随所欲得身语意业用自在。依五神通随自作业皆能成辨。得文义时诸陀罗尼自在力故能持一切佛所宣说文义无忘。得三摩地自在力故于诸等至能持能断随其所欲虚空藏等诸三摩地三摩钵底而能现前。第十地中所证法界是如此等自在所依。了知此义得入十地。
  (十八右)中边云(至)有情事故(文)。中边上(十七右)之全文。
  (十九右)初总举所证位(文)。六种转依出于本摄论中。无性世亲二家并释。疏引两论示其同别。至下当知。
  (十九左)世亲无性(至)在初二位(文)。今疏虽引两论。然世亲有。无性无文。世亲论第九(十右)云。谓由胜力闻熏习住故者。谓住胜解行地。
  (十九左)世亲等解云(至)即深惭愧(文)。世亲第九(十右)云。及由有惭羞等者。于此位中若烦恼深行即深羞耻。或少分现行或全不现行。
  (二十左)论摄大乘中(至)现不现故(文)。无性九(二右)云。论曰。二通达。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释曰。通达转等者。谓已证入菩萨大地于真·非真或现·不现无分别智有间无间而现行故。或时真现。谓入观时。或非真现。谓出现时。非真与真于此三时如其次第说名不现。此现不现乃至六地。修习转等者。由所知障说名有障。此转依位乃至十地。诸相不现唯真显现。
  (二十一右)世亲摄论云(至)现不现因(文)。世亲第九(十左)云。于真实·非真实等者。谓此转依乃至六地。或时为真实显现因。或时出观为非真实显现因。
  (二十一右)四十八说(至)不杂烦恼(文)。四十八(十三左)曰。由是菩萨此住(第七住即是第七地也)无间能入第八极清净住彼第八住一向清净。此第七住犹名为杂。与清净住为前导故当言此住名不染污。犹未得故当言此住堕杂染污。
  (二十二右)通有无学(文)。世亲第九(十左)云。下劣转。谓声闻等等者。等取独觉。唯能通达一空无我不能利他故是下劣。
  (二十二右)摄大乘说(至)故彼不说(文)。无性九(二左)曰。答诸菩萨住广大转有何功德等。
  (二十二左)颂中所取(至)唯广大转(文)。言颂中者此指便证得转依句。然颂中转依为因中转依乎。既在修道位而说。又言广大转依故。答。不然。本颂中指此转依言此即无漏界。长行解云。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准此颂释明知佛果转依。然修道中说果转依者。下论文云。此修习位说能证得非已证得。因位摄故。又释论言广大转不言圆满转者。如论疏中释。
  (二十三右)第二虽转依(至)所转得等者(文)。次下论(十九右)之文。第三辨此修习等。亦是连次之文。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一能转道(一能伏道。有漏·无漏·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二能断道。唯无漏根本无分别智。有义通根本·后得二智。正义)。
  二所转道(一持种依·本识。二迷悟依·真如)。
  三所转舍(一所断舍·二障种。二所乘舍·余有漏劣无漏种)。
  四所转得(一所显得·四涅槃。二所生得·四智)。

  (二十三左)有漏道六行(文)。有本作通。六行断障章云。菩萨地前分别现行亦伏不起。非是六行。唯识观等势力不行故。又云。此之六行唯有漏方便地观下苦粗障随一为无间道观上静妙离随一为解脱道。唯伏惑非能断。通凡及圣者在二乘非菩萨。十地菩萨不欣上厌下。以受生故。本地分说。初劫菩萨初资粮位亦用六行。然久修者既不断烦恼而生上界。故不用为胜。然瑜伽论六十九说。圣者不用六行者。依多分说。理实·二乘亦用(文)具如瑜伽。略纂中举泰师等解。
  (二十三左)或加行道(至)后得智顿伏(文)。渐者少分伏故。顿者全分伏故。若资粮位伏其粗者。至加行道伏其细者。然唯识章云。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与今不同。
  (二十四右)问若尔(至)无间道摄(文)。对法十(十四右)云。金刚喻定者。谓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复略有二种。谓方便道摄。无间道摄。加行道摄者。谓从此已去不为一切障所碍而能破一切障。无间道摄者。谓从此无间尽智无生智主。
  (二十四左)一是曾习(文)。演秘云。问。何以曾习不能断惑。答。言曾习者。是曾得也。此曾习道若能断者。即应二障无始不成。以能治道先已起故。虽道会得而障不亡。故知曾习非能断也。
  (二十五左)论有义根本(至)故非断道(文)。枢要下末(四十六左)云。有漏曾习相执所引等者。今观此意。有漏观心由俱第七惑前相执势所引故。乃顺于障不断随眠。无漏不尔。初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能断随眠者。故六十四云。若安立谛已立为谛。何须复说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谛取于有相以有相故。相縳未脱。相縳未脱故。于粗重縳亦未能断。由此准知唯无分别智断诸随眠。
  (二十五左)论有义后得(至)迷事随眠(文)。枢要又云。第二有义后得无分别智断迷事随眠者。解前文云。先据断迷理随眠非断迷事。又前约断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断二障种语。又前约有漏安立及无漏安立谛语。非后得缘非安立语。亦无分别相故。即彼论云。若不要缘非安立者。有于净定心顺决择分者转缘诸谛时。应断随眠等。彼既不尔。故但简有漏等。非为尽理。不果披彼文。应寻之。
  (二十六右)第五十五(至)永害随眠(文)。五十五(十七右)云。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烦恼随眠。后得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相执所引故。如相执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诸相。如不泯伏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是故彼道无有永害诸随眠义(文)。略纂。
  (二十六右)此唯二乘菩萨(文)。枢要下末(四十七左)云。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萨今更解菩萨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念念唯断法执故亦别时断法执所知障故。
  (二十七右)烦恼障中(至)无间道断者(文)。断障章云。其六识中俱生烦恼除其习气虽有九品断即不同。其随眠等略有四种。一者八十一品类别断。此依渐次二乘者断及异生断。然身边见等当第九品时断。余·各九品断。
  (二十七右)非如七识金相心断(文)。断障章云。第七识中若说(俱生烦恼)九品若说一品。皆一品断。要三乘金刚心一刹那顿断。障无学故。习气亦然。其所知障断即不尔。
  (二十七左)既许不还(至)并须断说(文)。不还圣者种润非现。如瑜伽对法等说。种现润生四句分别如上已引对法钞辨。
  (二十八右)瑜伽等说(至)彼方断故(文)。如第七识段具辨。
  (二十八右)然约缘縳(至)不说地断(文)。演秘云。疏然约缘縳至可说地断者。显所知障而不可说上下自他断差别也。以非相应所缘等縳不同惑障。
  (二十八右)此即在下断上(至)非縳法故(文)。演秘云。疏此即在下断上至非縳法故者。此言即此所知障也。言非润生非縳法者。显异烦恼故在上下。随断下土理无有违。
  (二十八右)又解(至)类亦应尔(文)。演秘云。又解至类亦应然者。类同烦恼断有次第。
  (二十八左)即二障(至)各得为四句(文)。演秘云。疏即二障至各有四句者。以所知障类四句四断有次第故。所知障六七相望亦成四句。四句作法同烦恼说。但易其名。思可知也。
  (二十九右)然无性等(至)为转依(文)。无性第九(二右)云。转依。谓即依他起性者。谓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诸杂染灭所依。
  (二十九右)对法第十一(至)即阿赖耶故(文)。今检对法第十一无三转依之文。第十(十四左)云。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转依。即是真如转依义。道转依者。谓昔世间道于现观时转成出世说名有学。余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立为转依。粗重转依。谓阿赖耶识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为转依。
  (三十左)论二所弃舍(至)皆永弃舍(文)。义灯辨释如上。
  (三十一右)劣无漏种(至)中下品种(文)。义灯云。西明二解。一云。但舍二乘无漏。对菩萨故名劣无漏。二云。二乘无漏及菩萨因位未圆无漏亦名为劣。三藏意取初说为正。余及要集皆同有释。今谓。不唯二乘名劣。菩萨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别。何故。论云金刚喻定引极圆明纯净本识。又第二师云。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由此故知因位无漏亦名为劣。不尔论文应有简别。渐悟菩萨舍劣无漏顿悟菩萨无劣无漏故。又因不舍岂得成佛。不舍金刚喻定无间道耶。又杂集第十四云。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舍劣因位。言舍之者。非是全舍。但是转齐。又二乘者即是转灭。二俱名舍。
  (三十一左)对法十四(至)如前已说(文)。对法十四(十六右)云。复次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证得此果所摄道时即舍此向所摄道。以不复现前故。又即此时集断作证。由得果时永断此所治种类烦恼品粗重令无余故。证得胜品转依故。
  (三十二左)菩萨应无(至)谓有漏法(文)。义灯云。论菩萨应无生死法故者。此意应无变易生死非此无生死即难令无生灭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记故。古德有云。解脱道后即无生灭。得别真常诸相好身永不迁谢。又云。空如来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论破(文)。
  (三十五右)论涅槃义别略有四种(文)。义灯云。出涅槃体。诸部差别。大乘具四。余部但二。然余·无余萨婆多师体虽无别俱择灭为体然体有多。随有漏法各一择灭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经部无体。但苦因灭处名有余依。苦果灭处名为无余。皆是假立不说有体。无为亦尔。然有余·无余俱择灭灭(文)枢要云。大涅槃体有二义一理三事。即于真如有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义故。二体三事三体各别故。合名大涅槃。
  (三十五左)即七真如中(至)第八卷解(文)。第八论(三十二左)明七真如。于中第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义灯云。有释即云。是一切法通相真如。今谓。不尔。真如无二。岂有一切法别相真如。又七如中说有实相不说通相。据何得知通相为体(文)。今谓。解释相言两家不同。慈恩此为实相之相。即七真如中之实相真如也。西明以为通相之相。佛性论明通相·别相。及无上依经·宝性论等。
  (三十五左)此如佛地(至)清净法界解(文)。佛地第三(三右)云。清净法界者。谓离一切烦恼所知客尘障垢。一切有为无为等法无倒实性。一切圣法生长依因。一切如来真实自体。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六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诸圣分证诸佛圆证。如是名为清净法界。
  (三十五左)释本来自性有十种义(文)。言十义者。一本情清净故。二具妙功能故。三无生无灭故。四有情共有故。五不二不异故。六离所取相。故。七离能取相故。八寻思路绝故。九名言道断故。十圣者所证故。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