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五(六本之一)

  (初纸右)初标所说总劝教兴(文)。义蕴云。疏初标所总劝教兴者。论曰。前所略标六位心所。即是初标所说也。今应广显彼差别相者。即是总劝下六位显教之兴也。有本云。总显者。全无义理(文)演秘云。疏总劝教兴者。论云今应广说。是劝之辞。有疏言显。显·劝俱得。问。论既自述。云何自劝。答。假兴宾主。或自奖发。
  (二纸右)初萨婆多等问但五遍(文)。义蕴云。谓萨婆多有十大地。故今问云。大乘说五。云何应知。又经部触作意假。故今问云。五皆实者。云何应知。
  (二纸左)瑜伽五十六卷(文)。瑜伽论五十六卷(八右)云。又复经言。三和合与触俱生。受想思等。又余经说。如是诸法恒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而可分折令别殊异。
  (二纸左)阿含经(文)。阿含经第二。
  (二纸左)前者亦言起尽经也(文)。义演云。疏前者亦言起尽经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尽经。说触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经者。今明遍行义。就引教中。此最初故云初经。
  (二纸左)何故此中(至)即行蕴摄(文)。义灯五本(三十二纸)云。问。何故明遍行中。但举触等不言作意。答。有二解。一云。以顺前故。前但言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不言作意。二云。顺经部师立余心所。以作意等思之分位。举思摄未故不尽陈。
  (二纸左)若尔何义(至)象迹喻经(文)。义演云。疏若尔何义故知作意必有者。此问云。何义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经答也。疏即象迹喻经者。意云。初引阿含经证触等四遍行。此经但证作意是遍行也。
  (三纸右)显扬引经(文)。显扬第一(三左)云。说和合非不和合。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
  (三纸右)五十五(至)恒和合等(文)。五十五(三左)云。问。如经言。此四无色蕴当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说言如是诸法可分可折令其差别。何故彼法异相成就而说和合无差别耶。答。众多和合于所缘境受用领解方圆满故。若不尔者。随阙一种。于所为事应不圆满。
  (三纸右)大论第三(至)五十五(文)。第三(五右)云。复次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作意正起。尔时从彼识乃得生。云何根不坏。谓有二种因。一不灭坏故。二不羸劣故。云何境界现前。谓或由所依处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时故。或由显了不显了故。或由全分及一分故(文)五十五(二右)者。演秘云。按瑜伽论五十五。亦说此名遍行也。即彼论云。问。诸识生时。与几遍行心法俱起。答五。谓作意等。
  (三纸左)第三亦尔五蕴百法(文)。第三(四左)云。复次于心心所品中。有心可得。及五十三心所可得。谓作意等乃至寻伺为后边。如前说。问。如是诸心所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答。五谓作意等思为后边(文)。五蕴者。具云大乘五蕴论。世亲造。广三藏译。一卷九纸。又有大乘广五蕴论。安慧造。日照译。一卷十六纸。百法者。具云百法明门论。一卷。世亲造。唐三藏译。一卷。五蕴论云。触·作意·受·想·思。百法·五十五云。作意·触等。
  (四纸右)是青非非青所缘及处(文)。义蕴云。除青之外黄等非一。故言非非青也。言所缘及处者。所缘即境。复言处者。谓总境之别处。即境宽而处狭也。
  (四纸左)显扬第一引证说有(文)。显扬第一(三左)演秘云。疏显扬第一引证说有者。证有遍行。即彼论云。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等。又说。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识生。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识。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触。又说。触为受缘。如经说有六受身。又说。受为爱缘。如经说有六想身。又说。如其所想而起言议。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五纸右)论所缘事境(文)。义灯五本(三十二)云。言所缘事不同者。略有二解。一云。非体及相。缘无法时。彼无体故。无分别智无相状故。但缘于境差别义故。此解不当。岂缘境时不得自相。二云。体事。若尔无法何有体事。答。缘无心不起。无法不称事。缘无心既生。有无皆体事。俱得名法。各持自性。何非是事。
  (五纸右)五十五云(至)四境别也(文)。五十五(三左)云。问。此不遍行五种心法。于何各别境事生耶。答。如其次第。于所爱决定串习观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于最后境。余随次第于前三境。
  (五纸左)对法第十(至)为精进依(文)。第十(五左)云。加行者。谓欲为精进依。信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为得此义发勤精进。如是欲求不离信受有体等故。
  (六纸左)谓此欲(至)可欣自体(文)。义演云。疏谓此欲但求彼可厌之事至可欣自体者。谓有自身是可欣自体。设于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离之位。皆以自身可为欣体也(文)今谓。此释不是。至下当辨。
  (六纸左)疏此据情可欣故通三性等(文)。义蕴云。论言可欣境者。即漏无漏三性境也。恶无记事实非可欣。以据故皆名可欣。故通三性。故非唯善法名为可欣。不善无记约情而说。亦名可欣。
  (六纸左)若自内身(至)后离位(文)。义演云。疏若自内身至及后离位者。意云。如有可厌事。欲与自身命时即于彼厌事上但求不合。已合后离位时。此即于自身之上起欲。不于可厌事上而起欲也。义蕴大同。
  (六纸左)若欲外境(至)非可厌事(文)。义演云。疏若欲外境至非可厌事者。此约境以况内身。此意即说。如外莲花遭霜电之时。但念此花昌盛之时而生于欲。不于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于花上而起欲也。内身亦尔。若病苦等时。但爱自身而生于欲。非于病苦之上生于欲。愿与病苦离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若自内身可厌至非可厌事者。有云。前疏文约身生欣。于境生厌也。此文意于身生厌。于境生欣。意说。若厌自内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愿后离。若于外怨境生欣。愿死缘早至。即是于可欣事上生欲乐。非于自身厌事生欲也。依诸家释。此解为定(文)今谓。义演及有云义。皆不允当。此疏意者。初会欲缘可厌事难。纵虽所求之境实可厌之事。然约情就位以为可欣之境。非谓自身为可欣体。于彼境上未欣合离之位。是可厌之事也。欲起欣乐合离之位。方为可欣之境。故致位言。此就可厌境会难。若非可厌之事而生希望。欲生此位故。言若欲外境缘可欣事等。义灯五本(三十三右)云。论求不合离时可忻自体非所厌者。非是唯忻自身。但彼所厌无处之位名为自体(文)义蕴云。如伽锁事等。亦此有二位也。准可知之。或外境者。如禾稼等未电欲不下。已下欲早息。亦不于可厌之雹而生欲也。
  (八纸右)正合前七识中第四师义(文)。义演云。疏正合前七识中第四师义者。意云。若说第七识无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论末心所相应中第四师义。彼说第七识而无欲故。言无欲理生者。意说。七·八识道理无欲生也。
  (八纸左)萨婆多说(至)证欲遍义(文)。正理论十(十九左)云。又世尊言。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乃至由此契经现证欲等实有别体。是大地法。然上座言。此经所说是不了义。故不可依。又(二十左)云。应知此中言一切法欲为本者。一切流转皆以希求为种子故。谓于诸法生觉了心。并以希求为根本故。如生顺起缘一切心。故说诸法欲为根本。
  (八纸左)若言如爱(至)欲为诸法本(文)。演秘云。疏若言如爱至为诸法本者。牒彼外难生起下文。外难意云。汝既以爱例欲非遍。如何经说欲为本。  
  (八纸左)顺正理第十(至)究竟涅槃(文)。第十(十九左)云。又世尊言。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作意引生。触为能集。受为随流。念为增上。定为上首。慧为最胜。解脱坚固涅槃究竟(此经文同次下对法十五·十五右之文)又(二十一右)云。此中意说。唯有般若遍照所知。尚有余力。于一切法能了别中。邪正胜解力最坚固。由是印定诸境胜因。故言诸法解脱坚固。解脱即是胜解异名。无始时来生死流转。心境展转相续无边。唯有涅槃为其究竟。故言诸法涅槃究竟(文)义演云。疏乃至究竟涅槃者。意云。此经说。欲为诸法本。即彼经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触。由触故有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也。解脱为坚固者。息诸缠。出离为后边者。觉道满也。今言解脱坚固究竟涅槃。即其义也。虽隔作意等。然末说由欲为本诸法方起(文)今谓。义演不符正理。对文可知。
  (九纸右)对法十五(至)为后边等(文)。十五(十五右)云。入一切法有八种。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作意所生。触所集起。受所引摄。定为上首。慧为最胜。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
  (九纸右)对法显扬(文)。对法第一(十一右)显扬一(四右)文显不引。    
  (九纸右)即泛所缘于所取境(文)。义演云。疏即泛所缘者。即非邪正等境。疏于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十纸右)即染心中少分无也(文)。义演云。疏即染心中少分无也者。意云。染中有有覆无记心。此心中而无胜解。又贪痴任运不深取境而不印持故。亦无胜解。若强分别生者即有胜解。今言少分意取一边。问。染善以相返。染中无胜解。善染既相违。善中亦应无胜解。答。善中有多种。加行有善心有胜解。生得善中而无胜解。若尔何故不说唯说染耶。答。举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说染时显劣善亦无胜解(已上)今谓。义演多解及问答等并非疏意。何者。疏言少分等者。诸染心中有与疑相应。或有否者。然此胜解于有疑染心中不起。故云少分无。
  (十纸右)顺正理云(至)萨婆多异师(文)。顺正理(十四右)云。于境印可说名胜解。有余师言。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文)俱舍宝疏四(十一右)云。述曰。于境分明印可。审定是事如是非不如是。殊胜之解名为胜解。问。若然者与疑相应。云何有胜解耶。解云。有耶无耶。于二心中一一皆能印可取相。故有胜解。言余师者。杂心等师。彼说。令心于境自在为胜。境不能碍。故得改易名解。解谓解脱。故旧杂心谓名解脱。言胜戒等。等取胜定胜惠(文)光记大同。
  (十一左)若言心起(至)但相微隐(文)。义演云。疏若言心起决定有之但相微隐者。意云。彼救云。疑心起时。决定有胜解。但相微隐者。难如下。
  (十一左)故四法迹是定因(文)。义演云。故四法亦念是定因者。意云。证念与定为因也。四法迹者。一无贪。二无嗔。三念。四定。如定配遮。戒·定·慧三种因彼起故而得遮名。迹者踪遮所履之处。如车迹等。无贪无嗔与戒为迹。念与定为迹。定与慧为迹。如此配释。故知念与定为依也(文)。义蕴云。疏四法迹者。无贪嗔二为戒迹。念为定迹。定为心慧迹。应捡(文)杂集论第十(九右)云。四法迹者。谓无贪无瞋正念正定。无贪无瞋能令增上戒学清净。不因贪恚门毁犯学处故。正念能令增上心学清净。由于所缘无有忘失。持心令定故。正定能令增上慧学清净。由定心者能如实遍知故。显扬二(十八右)。
  (十一左)曾所受境(文)。义演云。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者体境。二者类境。亲得者名体境不亲得者名类境。但缘境界之名言等是体之类。得类境名。或可是前之类名类境。如下自说。
  (十一左)未得体(至)染污心等(文)。义演云。疏或未得体至如无漏缘染污心等者。此解类境。又疏文倒也。计合有漏染污心缘无漏等。然无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寻名而缘。不亲得故名类境也。言即近亲取名缘彼体者。如缘青等故是体境(已上)今谓。染污分漏无漏缘故云无漏缘等。今云疏文倒者。却非也。  
  (十二右)他界缘使(至)亦名彼类(文)。义演云。疏他界缘使等并彼中摄者。意说。如欲界寻名缘上界天等。并是类境。以疏远取故。疏后得智缘至名念彼体者。意云。后得智缘有无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体境。以后一种是无漏法故。故亲缘反得体境名。疏缘真如等名缘彼类名等者。意云。以后得智不亲证。带相缘如。不亲得故。故是真如体之类。或依名反缘故。故名等即是真之类也。疏初起一念至名为曾体非名彼类者。意说。正智所缘亲证得。故名为曾体。此曾被加行智缘故得曾名。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观故。又今所证是前加行道中所缘之类。亦名类也。疏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进也。
  (十二左)念多于过去(至)彼境之类(文)。义演云。疏念多缘过去至诸境合故者。此约三世合缘。所以念得缘未来。然由多念而言唯缘过去。问。如何缘未来耶。答。以未来法与过去境合缘也。其相如何。且如缘涅槃善法等时。此善法等先未曾证。在于未来。合缘时即涅槃等名刹那刹那落在过去。若缘念时。即未来法等与过涅槃名等合缘。故说念合缘过未。又与前所受诸境合缘者。此释念通缘三世也。即能证与境合也。现亦是过去类。未来现世类也。故总生念也。即体·类合缘也。疏亦名曾受彼境之类者。谓先曾闻涅槃等名。今时正缘。即此所缘是曾闻。彼名类之境也。
  (十二右)初起一念名缘彼类(文)。义蕴云。疏初起一念名缘彼类者。与前加行影像真如相似故为类也。问。设第二念是初念类。亦应名类。答。且约初说。问。前云或未得体但受彼类。何故今者已得如体仍名缘类。答。据实是体。且约初得假名为类。
  (十二左)然经部师(至)正理论第十(文)。正理第十(二十二左)云。然上座言。此念决定非大地法。契经说有失念心故。失谓亡失。又见多于过去境上施设念故。然于彼境即智行相明记而转。故无别念。此说不然。如前说故。非巧便念名为失念。如狂乱心名为失心。或念微劣名为失念。如迷闷等名失想思。既见多于过去境上施设有念。便于现在所缘境上有念极成。非于现境曾无明记。后于过去有忆念生。言于彼境即智行相明记而转无别念者。理亦不然。觉察·明记行相别故。于境觉察重审名智。不忘失因明记名念。故有说言。于所受境。令心不忘明记为念。若执如是明记行相即智行相领纳而转无别有受。余亦应然。即为非理。又彼唯许心所有三。智体亦无。何独无念。说念即智。但有虚言。又阿笈摩证念非智。如契经说。住正念者便住正智。又契经言。言正智者便具正念。如是等类所说寔多。若念即智。契经应言。住正念者便住正念。具正智者便具正知。如是所言有何别义。若念唯缘过去境者。如何失念知现他心。或复如何缘涅槃智灭等行转而名失念。又缘未来死生智等如何失念成力明通如斯等类为过兹甚。故诸心品皆与念俱(文)义蕴云。疏正理论第十文谓有说言等者。此是彼论叙异师义也。言以于后时有忆念故等者。即正理师叙正义难前异师也(已上)今谓。邑师总言异师义者。不知正理云上座言等是经部故也。
  (十三右)明今有念为后念因(文)。正理十(四右)云。于境明记不忘失因说名为念。又(二十二左)念体别有。亦如经说。心了境时必有明记。亦由微劣有不觉知。故念定应是大地法。
  (十三右)今恒有彼类亦为后因故(文)。义演云。疏今恒有彼类亦为后因故者。意难云。应恒有彼痴信等类亦为后痴等为因。
  (十三右)若尔(至)念亦应尔(文)。义演云。疏若尔至念亦应尔者。外引例云。汝大乘由自证分后能忆。后能忆时。知往前由有自证分忆。今亦尔。念忆时由往念为因。与汝大乘何别而独见难(文)义蕴大同。
  (十三右)心许前有体之上更立用(文)。演秘云。疏心许前有体上更立用等者。问。心体立用自许非他。何得为证。答。前已广成。为证无失。
  (十三左)论依斯便有决择智生(文)。义蕴云。疏无漏智生者。且约无漏胜故名相决择。如顺决择分正以见道名相决择。非有漏也。然非尽理。如下论云。报教证智决择为体。岂生得闻思等惠通无漏耶。故此论言决择智生。通有无漏。理将为胜。
  (十四右)非定须然(文)。义演云。疏非定须然者。意说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谓无贪瞋正念及定名四法迹。如次配戒定慧三学法为迹。
  (十四左)正理师等(文)。正理十一(三左)云。心所相用极难辨柝。唯审睿觉能分别知。故譬喻师不能堪忍分柝。劳倦遂总非拨三摩地别有。亦如契经说。平等持心令住自境名三摩地。诸心起时。无不各住自所取境故。此定应是大地法。
  (十五左)何须定尔(文)。义演云。疏何须定尔者。意云。一刹那心自然于境而无改易。何妄须定令一念心无改易耶。
  (十五左)非一念心缘此复可更缘彼故(文)。义演云。疏非一念缘此复可更缘彼故者。意说。一念心缘此。又更缘彼也。然非定长引声读之。
  (十五左)由此经言心如猿猴(文)。遗教经之文。正理十一(五右)云。又若无定心自住者。应无贪等心自染等。岂不如无别法助。故慧自简择。如是亦无别法助。故心自住境。此例不齐。以契经说心如电光亦如猿猴非住相故。
  (十六右)缘虑之事心先自成(文)。义蕴云。心心所法性能缘虑。复此先许。何故今说刹那不易名为定耶。问。正理师计一刹那顷心不易缘故必有定。何故今难定等无时心不缘虑耶。答。若一刹那无定。不许心住于境。即是不缘之义。
  (十六右)论有说此定体即是心(文)。义蕴云。此经部中自有两计。一云。一切心所皆体即心。一云。唯受·想·思三所实有。受兼触。余信贪等体即是思。唯定心所经说心也。今论所明即当后计。如念惠等既思为体。非即是心。故下为喻。若破前计。喻中所立不成。
  (十六右)此经部师(文)。正理十一(五左)云。又三摩地体即心者。想等亦应无别有性。即心能取名相施设应说为想。即心领纳违等所缘应说为受。即心造作善恶等业应说为思。是则唯心。应无三所。又见谛者于并生疑故。三摩地非心位别。
  (十六左)心学者依摄心故(文)。具如善见律七(五右)饰宗记二(五纸)中释。然准此疏。灵芝云定与心俱故云心学者非也。惠亦与心俱故。又学者应学处故戒言学处。就胜为语。实通三学。如饰宗辨。瑜伽二十八(初纸)具明三学。又十一(九纸右)云。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静虑故。伦记四上(九左)云。增上心者。定体名心。即由定体清净故能审虑。亦可由同时心王有清净。令彼定数正审思虑(已上)今此论意。依定摄心故云心学。此即能摄从所摄故。义蕴亦同。
  (十六左)论根力觉支(至)非即心故(文)。演秘云。论根力觉支至非即心者。问。破何计耶。若破本师。本师心所皆体是心。惠等同喻所立不成。若破本计。有相扶失。未许心所离心有故。答。准疏所明。破末计中立三四等心所之师。惠等依思非即心。故喻无其过。有义。但破本计。然喻无过。前来成立惠等别有故得为喻。又解。彼宗以经为量。说定即心。余别有体。详曰。前虽屡言惠等心所。而未成立离心有体。何非喻过。又未见教。经部师中唯不立定许余心所。二释俱难。故依疏善。
  (十七右)正理师云(文)。正理十(二十二右)云。慧别有体。诸经说故。心了境时。必有简择。用微劣者便不觉知。故惠定应是大地法。
  (十七左)唯五是遍行(至)不应固执(文)。义灯五本(三十三左)云。要集云。正法念经第十七具列十大地。及涅槃经第二十七云。下定者十大地中数定也。会云。正法念正量部义。涅槃随彼转。非真实理。故非所依。
  (十八左)瑜伽第三(至)未必俱故(文)。第三(四左)云。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亦五。谓欲等惠为后边。
  (十九右)五十五说(文)。此文如上已引。
  (二十右)论或依多分故说是言(文)。义演云。论或依多分故说是言者。意说。定惠俱缘所观境。今虽有定无惠。亦从他惠多分说定境名所观境如西明疏。
  (二十左)戏忘念天(至)意愤恚天(文)。二天亦如上已释。
  (二十一左)总合以前有十个二数也(文)。第一有四。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一。合十个二也。
  (二十二右)有十个三(文)。第一者有六。第二有三。第三有一。合十个三也。
  (二十三右)论如是总别合有三十一句(文)。义蕴云。论如是总别合有三十一句者。此有多释。一云。多起名总。单起名别。一云。五起名总。余皆名别。一云。起一至五皆名为别。总此五别名为总别。前二解正。论或有心位五皆不起者。此义六通初师。若不尔者。应同有部。此欲等五亦是遍行。
  (二十三右)总有三十一句(文)。或时起一(有五种)第一五句。或时起二(十个二数)第二句。或时起三(十个三数)第三十句。或时起四(五个四种)第四五句。或时起五(具起五数)第五一句。此为三十一句。演秘云。论如是至三十一句者。总别之言传有二释。一云。二二至五名之为总。一一别起说名为别。二云。起一至四名之为别。合起五种说名为总。详曰。后解为正。问。且合缘者。境二或四。岂不违彼同聚心法一所缘耶。答。本质境一。对能缘者义分四等名所乐等理固无违。且如一境。谓欲观察即名所乐。胜解印持即名决定。念明记时即名曾习。定注惠择即名所观。由斯同聚心法境一(文)。义蕴亦同。
  (二十二左)论或时起五等(文)。义蕴云。问。心心聚法同一所缘。如何此五缘四境别许俱起耶。答。境体虽一。望能缘别义分四也。如缘一色。希求之时即名所乐。对于印解即名决定。余皆准知。如缘苦空等。于一境上共有四也。
  (二十三左)乃至等流亦有此事(文)。义蕴云。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问。决定心后方起等流。宁无胜解。答。虽起决定。不必印持。如见俱时。不必皆有胜解。故此等流或无五也。又等流心中许疑俱起故。虽决定后起不妨无胜解也。问。如何无胜解而有决定心。答。如于此境色非色等虽生决定。而于善恶邪正未能审决印持。故决定心与胜解别。
  (二十四右)如对法第一末说(文)。对法第一(十八右)云。散乱者。谓贪瞋痴分心流散为体。此复六种。谓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
  (二十四右)此师以天眼(至)相应惠(文)。演秘云。疏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论相应惠等者。准此师意。非但二通。即成事智亦非五识相应之惠。因果五识皆无惠也。或但因无。果位许有。是故后师以佛五识成事智难。后释理优(文)义蕴云。疏此师以天眼耳通是意识相应惠者。有云。此师五识因果俱无惠。有云。因无果有。准下一师十五界唯有漏。佛无五识即前师为正。若言佛果五有惠者。如何后师难言五识皆有作事智耶。犯相符故(已上)今谓。此与演秘大相乖翻。然邑师所评断然有理。演秘不当。
  (二十四右)瑜伽论(至)为通性也(文)。瑜伽六十九(十一右)云。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作证。谓若修果耳所摄清净色。是名天耳。与依耳识相应智名天耳智。此智作证如前应知。
  (二十五右)杂集论中(至)等引之定(文)。杂集第七(七左)云。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摩?多位余识无故。
  (二十五左)言等引者(文)。义灯五本(三十三纸左)云。定有七名。一名三摩?多。此云等引。三摩云等。?多云引。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四云驮那演那。此云静虑。五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质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罗云境。多云性。六奢摩他。此云止也。七云现法乐住。等引通有无心。唯定非散。瑜伽十一云。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等持有心。通定及散。然经论中就胜。且说空无相愿名三摩地。等至通目有无心定。然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静虑通摄有无心定·漏及无漏·染与不染依色四地。非余处有。诸处据胜。多说色地有心清净功德名为静虑。心一境性即等持也。以心一境性释等持故。奢摩他者唯有心净定。不通散位。现法乐住唯在静虑。根本非余。净不通散。然等引宽通摄一切有无心位诸功德。故瑜伽论中偏立地名。等至不尔(文)略纂第五(初右)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旧云三摩提讹略也。此有七名。一云三摩呬多。释论解言。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此卷下言。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故。即以三义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三摩云等。呬多云引(文)伦记四之上(初右)云。初地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旧云三摩提讹略也。基师解云。此有七名。一云三摩呬多。释论解云。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此卷下云。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故。即以三义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文)。义蕴云。疏一引等故名等引。此意由定心所引起平等故云引等。问。若定在前。安和在后可名引等。此定心所与时等俱。何名引等。答。虽非前后。平等安和必由定数故名引。又约加行。由前定心引后平等。于理无违。后解至等。准此应知。
  (二十五左)言等持者(文)。略纂第五(初左)云。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摩如前。地是持义。旧云三昧讹也(文)。伦记四之上(初左)云。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旧云三昧讹也。
  (二十五左)言等至者(文)。俱舍宝疏第五(七左)云。问。何故名定。正理论云。由正成辨或极成辨故名为定。有余师说。如理等行故名为定。令心大种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应名等至。随言便故名之为定。言等者有三义。一正义。二极义。三如理平等行义。前释取前二义。余师取后义也。即释等至名也。成辨义是至义也。定三名中。等至唯定非散。通无心。散心无正成辨及极成辨故(文)略纂第五(初左)云。三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三摩如前。钵底云至。旧云三摩跋提讹也(文)伦记四之上(初左)云。三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旧云三摩跋提讹也。
  (二十六右)论余三准此有惠无失(文)。义蕴云。问。眼耳有通。可许有惠。余三不尔。何得例同。答。眼耳离取。见闻故且说二通。余三合境。不可言通。何妨有惠。
  (二十六左)闻思修所成即彼类故(文)。义蕴云。疏闻思修所成即彼类故者。此释五识有加行慧。由彼闻思之所成故。即是意识闻思之类亦名加行也。
  (二十六左)佛地论说(至)妙观察智者(文)。佛地论第三(二左)之意。演秘云。疏佛地论说除漏尽通等者。按彼论第三云。如是其余静虑解脱无净愿智通无碍等。多分摄在妙观察智。神境智通多分摄在成所作智。漏尽智通·漏尽智力。若说漏尽相续中有。四智所摄。若说彼缘漏尽涅槃。多分摄在大圆镜智平等性智。释曰。妙观察智作用强胜。摄多功德。神境智通缘外尘发。有同五识。多在成事。相续者身。在漏尽身名为漏尽。故四智收。若缘漏尽涅槃法故名为漏尽。故平镜摄。二缘真强。又得二智。具涅槃故。疏所引文检者误也。应依今叙(文)义演云。疏佛地论说至妙观察智者。此引佛地论之文。云除漏尽通一个。余通并是第六中妙观察智者。此总引文。以下自会云以眼耳俱意至观察智摄者。此正论文也。以眼耳俱时意识多相续故。不间断故。所以说意识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说意俱时有者。则多是妙观察智摄。不是眼耳二识而无通也。谓耳识多间断故。且隐二识不论。但言意识有三通等(文)义蕴云。今疏会云。眼耳及意俱有二通。彼据长时故。唯言妙观察也。
  (二十七右)庄严论等说故(文)。大乘庄严论三(二十左)云。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六识得观智。转第五识得作事智。是义应知。
  (二十七左)瑜伽五十七对法第十(文)。五十七(十九左)云。问。几根得预流果。答。或一或八或二或九得一来果。忧根虽道所依非道摄。故此中不取。喜根非坚住。故此亦不取。若通取者。当增其数。问。几根得不还果。答。或十一或二。忧根道理如前应知。问。几根得阿罗汉果。答。或一或十。如经言。于上解脱希求忧戚。云何希。谓修行者作如是念。是处众圣能具足住。求云何。谓修行者作如是念。我于是处当具足住。戚云何。谓于下劣不生喜足。忧云何。谓于无上心生思慕。此中预流·一来于一切种皆圆满。故建立忧根。若不还果虽有初二。余二无故。不立忧根。唯善法故(文)对法第十(二十一左)云。忧根者。谓加行道时。顺决择分后。于上解脱希求欲证愁戚所摄。
  (二十八右)对法第七瑜伽五十九(文)。对法第七明瞋与苦忧舍相应。贪与乐喜舍相应。不明贪与苦忧相应。彼第七(七右)云。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应。如于欲界。于初二静虑亦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相应。已上唯与舍相应。贪于欲界与乐相应者。谓在五识身。与喜相应者。在意识身。与舍相应者。在一切处。于相续末位所以不与忧苦相应者。由此欣行转故。瞋与苦忧舍相应。苦相应者在五识身。忧相应者在第六识。所以不与喜乐相应者。由此戚行转故。瞋能逼恼自相续故名戚行。与舍相应者于一切处。如前说(文)今谓。杂集据欣戚二行有殊故。贪瞋受俱各别。瑜伽约通相而论。贪瞋各与五受相应。瑜伽五十九(三右)云。问。是诸烦恼几与乐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与舍相应。问。如何等。答。如有一。或于乐受起会过爱不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乐受不会过非会过。若乖离非和合。或于苦受起不会爱若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苦受合会不乖离非乖离。由是因缘。贪于一时忧苦相应。与此相违喜乐相应。若于不苦不乐位而生味着。当知此贪舍根相应。
  (二十九右)非以烦恼等(至)。不与相应(文)。义演云。疏非以烦恼等中至与相应者。意云。不与者烦恼中有欣戚行。有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缘三世并缘真如等心差别。故即不与欲可相应也。虽有如是差。不妨亦与欲等相应也。读者当悟意说句。见欲等缘所乐境等。则谓将不戚等行相相应。虽有如此差别。不妨于此境中起希望等。故云须即相应也(已上)今谓。义演不允。义蕴为正。符顺疏文势故。义蕴云。疏非以烦恼等中欣戚行别者。或人解云。烦恼等中。贪欣嗔戚。善十一中加行等别。此别境五无此行相故。此中诸门分别。不说与烦恼善等相应者。此解不然。今此疏意但由下明烦恼善中。自与别境相对分别故此不论。非由欣戚加行等别耳。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