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五(一本之五)

  (六十左)一二执遍(文)。演秘云。疏二执遍等者。二执俱依相·见二分。名之为遍。问。何故自证但法执依。答。实为二依。为法依显。有轨持故。故偏言之。主宰义隐。隐我不说(文)义蕴云。疏我执不依自证起故者。自证唯法执依。不具二故。所以不说。问。何故我执不依自证。答。自证但守自体。有执持义故。得有法不取外境。作受义隐。故不说我。
  (六十左)二共许遍(文)。义演云。疏二共许遍者。共许有见·相二分。不共许有自证分也(文)今谓。小乘不立相·见二分。何云共许。答。其名虽无。义则两有。如言行相行解是也。下第二论(二十七纸右)云。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
  (六十一右)不异见分(文)。义演云。疏不异见分者。若执自证为我法者。自证应同见分是无故。故不异见分也。故不说自证为我法依。
  (六十一右)种所变故(文)。义演云。疏种所变故者。意云。自证分虽非他所变。但由种子转变自证方生。亦得名唯识也。
  (六十一右)又即(至)非唯(文)。义演云。疏又即识体何故非唯者。见分是所变。而得名唯识。自证即证即识体。何故非唯识。又种所变故亦名唯识。
  (六十一左)又如因明(至)别也(文)。因明疏云。论曰。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乃至)宗是何义。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等者等取因之与喻。世亲以前宗为能立。陈那但以因之三相因同异喻而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释。一云。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举宗以显能立。不知因喻谁之能立。恐谓同古自性差别二之能立。今标其宗显是所立。能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虽举其宗。意取所等一因二喻为能立体。若不尔者。即有所立滥于古释。能立亦滥彼能立过。为简彼失故举宗等。二云。陈那等意。先古皆以宗为能立。自性差别二为所立。陈那遂以二为宗依。非所乖诤说非所立。所立即宗有许不许所诤义故理门论云。以所成立性说名为宗。此论亦言。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为能立。今论若言因喻多言名为能立。不但义旨现乖古师。文亦相违遂成乖竞。陈那天主二意皆同。既禀先贤而为后论。文不乖古举宗为能等。义别先师取所等因喻为能立性。故能立中举其宗等(文)今谓。因明疏中有二种释。今疏是彼第二义。今按第一稍不顺文。义演云。疏又如因明至非能立者。意云。古师计宗因喻总为能立。陈那计宗为所立因一喻二为能立。今言宗等多言名为能立者。义虽有别。意不违古。故总言宗等多言名为能立。今时文意亦尔。义虽假实不同。文定是同。故合为一文。疏文词遣同同者陈那遣同古师。
  (六十二右)又解深密经说(文)。彼经第二卷(初纸左)云。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乃至)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乃至)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六十二右)真如既非(至)唯识(文)。义演云。疏真如既非至应非唯识者。此问云。种子识转变即得名唯识。真如非识所转变。应非唯识。谓是识之实性。不离识故亦得唯识。前约现行以问。此约种子以问。故有别也(文)今谓。约现行种以分前后二问未允。
  (六十二左)如外(至)为我(文)。因明疏(中本三十一纸右)云。即前论立神我谛体为受者。由我思用五尘诸境。自性便变二十三谛。故我是思。演秘一本(四十八纸右)云。广百论第三云。数论外道作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住。彼论破云。如是思我离心心所别有体相。难可了知。故知思我非即心所。是离蕴摄。问。前言依见立我法者。如数论师岂不矛盾。答。言离蕴等据彼宗说。言依见立。佛法谈彼。故前后疏不相违也。
  (六十二左)犊子部等(文)。演秘云。准彼宗计。眼等诸根名见觉等。我能领知觉彼根等见觉等事即据根本说我能见。计思为我。其义可知(文)俱舍破我品广举犊子部计排斥其我。应知。
  (六十三右)第二卷中(文)。具如第二卷(二十六纸右至二十九纸)明三师义。
  (六十三右)依执论说(文)。演秘云。疏摄论说唯二义者。按无性论第四(十一纸右)本论云。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行相生起(已上本论下无性释)唯识者是无义故。所说唯言专为遣义。由二性者。谓见及相。于一识中二分俱转不即不离。由种种者。二分各有种种行种俱时而起。广如彼论(文略)。
  (六十三右)执说我法(文)。演秘云。疏执说我法者。执唯世间。说即圣教(文)义蕴。世间通二。圣教局说。
  (六十三右)见变(至)相分摄(文)。演秘云。疏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者。此释难陀不依见分立我法意。见分所变似能取相不异相分故。我法二但依相立。与护法等义不同者。随作者意。不可齐责。义演云。疏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者。意云。释外难。难云。如前论言。依斯二分施设我法。何故唯依相分说我法(云云)答。见变能取亦相分摄。由后念见分计前念见分。为我能取时即此所变见分亦相分摄。问。见分变见分皆前后念(云云)答。不定。别识同时。当识即前后。
  (六十三右)文虽(至)有三(文)。义演云。疏文虽有二义即有三者。即总结前文也。文二者。论变谓识体至彼二离此无所依故共一文。三义者。即护法·难陀·安慧三师解释不同名为三义(文)文二者。论变谓识体至彼二离此无所依故共为一文。此中有护法·安慧二义。又论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是则此段一文难陀等义故。合为二文三义。
  (六十三左)或实说一(至)不说(文)。义演云。疏或实说一分至所以不说者。问。何故有此文来。答。上来释识所变相·见二分能·所变不同有多所计。遂因与叙之。
  (六十三左)或有一师(至)破斥(文)。义演云。疏或有一师至此中破斥者意云。然护法菩萨叙前代古师异执。然以种种研寻即于其最后方申了义。于假说中咸言有义者。但叙一师多计。置多有义非多有义便谓多师。
  (六十三左)如叙本有(至)破斥(文)。演秘云。疏如叙本有至此中破之者。此护月师不释天亲三十唯识。为共护法同时而出。义有乖舛故叙破之。
  (六十三左)或复诸师(至)非一(文)。义演云。疏或复诸师至为例非一者。意云。如下论有多义者。即是多师各说异理云多有义。非是一师假设研究置多有义。故与护法不同。
  (六十四右)或彼初后(至)取舍(文)。义演云。疏或彼初后至任情取舍者。意云。与前文不同。前文约胜劣。此文约理教齐均故有别也。
  (六十四右)或前理(至)为胜也(文)。义演云。疏或前理广至皆为胜者。即配前或初无有义文。
  (六十四右)或前理略(至)后胜也(文)。义演云。疏或前理略至而后胜者。意云。配前或于初后皆言有义文也。
  (六十四左)或初后(至)无偏胜也(文)。义演云。疏或初后有义至无偏胜者。意云。配前或彼初后皆言有义文也。问。何故设作如是配属。答。前以文科。后以理逐。文理相属须作此配。
  (六十四左)依第二释(文)。义演云。疏依第二释三文科者。意云。如前初文颂答外所征总有二种科文。初答合作二文科。第二总作三文科。且合作二文科中。初别解三句。第二总解三句。就别解三句中即分为三。从论曰至轨持已来解第一句。从彼二俱有种种相转至施设有异已来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若由假说至缘此执为实有外境已来解第三句虽是别解三句。总合为一文。又从愚夫所计至亦胜义有者。即虽总解三句。亦合为(一)文故。云合作二文科。第二总作三文科者。即别解三句为三文也。从论曰至法谓轨持解第一句。从彼二俱者至施设有异别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至亦胜义有已来总解第三句。即别解三句。故云总作三文科。今此文者即当合作二文科中第一别解三句中第三句也。据总作三文科中。即当解第三句于中有二。初略解变字。后广分别也。如是配属。文句甚定。若有讲者因焉叙之。
  (六十四左)论我法(至)我法(文)。枢要二重问答。彼上末(五纸右)云。我法分别熏习力故等文中有二难。一云。诸识生似我法时。为皆由我法分别熏习之力。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识·五识无二分别。后生果时应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说我法熏习为因。答。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与第七中二分别俱故。或第六识二分别引故。后生果时皆似我法。其不必由解者。此说第六。根本遍缘一切为因缘。发诸识令熏习故。后生果时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计为似外起故。若安慧师八识有执。不须此问(文)义灯四重问答。彼一末(三十六纸左)云。问六·七有分别。后识生时有我法。五·八无分别。后识生时无我法。答。今约分别解。我法五·八可得无。由他染熏成识生似我法。问。执心有分别。由彼故有似我法。无执无分别。非一切时似我法。答。地上菩萨独作生观。七法执行故。心起时恒有我法。问。有漏位有执。漏位似我法。无漏位无执起无似我法。答。前依执说。分别熏习。后似二生执为我法。不依无漏。无漏之心虽有二现不执我法。但随假说。问。执位分别有似二生。无漏不执应无相·见。答。心二缘起。故有相见。不由于执方同·相生。
  第七唯我之义。安慧所立与护法硕异。然同安慧其类亦多。谓杖山胜军(对法钞三之三十三纸左。此疏七本六十九纸左)及护月师(瑜伽之十七右等是也)

  安慧义 护法义


  (六十五右)熏者(至)有此种故(文)。疏三本(十六纸左)云。熏者发也。或由致也。习者生也近也数也。即发致果。于本识内令种子生近令生长故。
  (六十五右)七识相应(文)。或云。安慧解。于八识中。我执除八。法执除七。今合明故云七识相应等。今谓。七识除第七识。此明根本法执。九末疏(三十四纸左)云。然今七识总合为法。义蕴云。然今七识总合为法者。应云除第七识(文)今此总明安慧大旨故无细简。
  (六十五右)如世说火(至)目火(文)。演秘云。疏如世说火口不被烧者。问。名诠于火。名若得火。名令被烧何难烧口。答。名依于声。声发于口。声·名二法皆非可烧。故难所发令烧于口。
  (六十五左)此所变者(至)实无(文)。演秘云。疏此所变者至但说似情者。问。前明护法以有似无以内似外。今说似情。岂是外及无体耶。答。实但似情及似于内。言似外等约彼执情所执相说。所执之相是所遍计。体是无故。故疏前后望义说别。亦不相违。有义。论言似二分者。而有二释。一云。相似名似。如疏所辨。二云。以非实故说为似也。非谓似言别有所以。后说为胜。圣教我法亦此中说。不可说名似所执故。或通二释摄义方终(文)义蕴问答亦同演秘。更云。问。论文自云诸识生时变似我法。何故要似能执情耶。答。我法无体。不可言似。不可牛毛似龟毛故(文)今谓。疏释前后不违。演秘不领会故以为不同。
  (六十六右)不许末那有法执故(文)。演秘云。疏不许末那有法执者。问。何所以耶。答。论说。第七四惑相应。谓我见等不言法故。问。何故余识许有法执。答。论言三界虚妄分别。法执若无。何成虚妄。若尔。七无应非虚妄。答。我法皆妄。第七有我故亦虚妄。论如下引(文)义蕴亦同。
  (六十六右)八识生时(至)似我(文)。演秘云。疏八识生至六七似我者。理实七识而似于法举总数也。我据能执但言六·七(文)义蕴亦同。
  (六十六右)又解(至)识自体(文)。演秘云。疏又解至识自体者。问。后解意何。答。若不有此依他二似。自证以何为亲所缘。见相无体。不成缘故。若尔后解乃为其胜。何断难知。答。以坚执方无体者。护法何别。护法岂许所执二分是依他耶。又自证变依他性者名为相见。依此坚执为我法者名似我我法。复有何失。若许尔者。不殊护法。由此难知。若尔。前解即自证分无亲缘失。答。有体为缘。是护法义。安慧许假得成缘故。故前解胜。又准安慧。实法生假。如自证分生于相·见。假法生实。如自证分从自种生。种子皆是第八相故。有义。安慧能计所计皆自证分。谓依他起。依此坚执方名二分。由此我法依自证立。说依二分立我法者。是随执心生取计着说。由此安慧亦得说有无依于有。有体施设二种假也。详曰。此与本疏第二释者名别意同。观此德意取此为胜。今取疏断。所以然者。疏主躬参译司亲奉指诲。岂诸末学同年语哉。亦犹三传演经。余二岂与丘明骋驾。
  (六十六左)以下约喻依他性有故(文)。义演云。疏以下约喻依他性有者。问。何故安慧于自证分上立似我法。答。如下引喻。喻依他似我法。今时若不立似我法者。喻即不成。谓与法喻相成故说似我法也。
  (六十六左)然护法(至)变似我法(文)。演秘云。疏然护法至变似我法者。问。五·八云似我法。答。有见相分似六七识我法相见。非起二执名似我法。具如义灯(文)义演云。疏然护法至皆有执故者。问。如说似我似法。前以具明。今更再谈。与前何别。答。前难陀等但说识上变似我法之所由。然不约能所熏。今约能所熏辨故有差别。
  (六十七右)而由六七(文)。义演云。疏而由六七者。即护法义。或总八识者。即安慧义。
  (六十七左)此对经部(至)皆真实故(文)。义演云。疏此对经部等者。问。何故不对余部偏对经部。答。有二义故。一者经部许有薰习义。二者许患梦是假非实。与大乘同故偏对之。疏若对萨婆多此喻不成者。意云。彼许梦等所见皆真实故。今者意说。患梦等是假。凡夫不了妄执为实。故引为证证我法是假。若准西明疏。依萨婆多宗此喻亦成。如于梦中而非父母妄执为父母得实父母。故知亦不实也。疏此上总显道理二性者。意说。依前道理释依他·遍计二性。义灯一末(三十五纸左)云。西明释云。对经部·萨婆多。萨婆多梦境虽实。而非父母执为父母故得成喻。要集救断此亦为正。今谓不尔。既云。正理五十云。梦缘过去曾所缘法。而有梦中见兔角者。曾于异处见兔见角。今于梦中由心惛倒谓于一处和合追忆。或大海中有此形兽。曾见闻故今梦追忆。婆沙三十七大同正理。既有父母。梦见父母。何不许梦缘实父母。不得引。智度论。外云实有人头。余实有角救。彼自破云。虽实有人实有角。但人头生角者妄。又外救云。世界广大。或有国人有角等。又破云。若余国人有角可尔。但梦见此国所识人有角。则不可得破。何以故。大乘许梦缘虚妄故。作此破他。非他外人许缘妄法。今萨婆多自许缘实。何得以大乘义显成彼宗亦许缘妄。破彼可尔。立彼不成。故如本疏除其有部但对经部。
  (六十七左)如患热病(至)皆以为黄(文)。此明迦末罗病也。显扬十一(六纸左)云。如为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非黄色悉见黄相(已上论文)玄应音义二十四(五纸左)云。迦末罗病旧云迦摩罗病。此云黄病。或云恶垢。言腹中有恶垢即不可治者也(已上)涅槃经十九(十二纸左)曰。如迦摩罗病世医拱手。覆罪之人亦如是(已上经文)对法抄云。迦末罗病热病也。
  (六十七左)觉爱论云(至)毛月等事(文)。菩提流支二十唯识之文。如上已引(三十九纸左。二十唯识述记下·四十纸右云。说此缘者如旧中阿含经说)。  
  (六十七左)大迦多衍那(至)梦见异事(文)二十唯识述记下(三十九纸左)云。即佛在世摩诃迦旃延。摩诃言大。迦多衍此云剪剃。如常所释。此即其姓。那者男声。即剪剃种男声中呼表是男也。如言尼者。如声中呼表其女也(文)枢要上来(五纸左)云。婆剌拏者。此云流转。即先婆罗那讹也。此流转王是眉稀罗国王也。容貌端正。自谓无双。求觅胜形欲自方比显已殊类。时有人言。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比。王遣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人视迦旃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众曰。迦延容貌胜王。王问大德今果宿因。迦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儿。我扫寺地。王来乞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除粪既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报端正。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迦延弟子。后共迦延往阿般地国。山中修道别处坐禅。阿般地王名钵树多。将诸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正。围绕看之。钵树多王见婆剌拏王疑有欲意。问婆剌拏曰。汝是阿罗汉耶不。答言非。次第一一问余三果。皆答言非。又问。汝离欲不。又答言非。钵树多嗔曰。若尔。汝何故入我淫女之中。遂鞭身破。闷绝而死。至夜方醒至迦延所。迦延见已心生悲愍。其诸同学问为疗治。婆剌拏王语迦延曰。我从师乞。暂还本国集军破彼阿般地国杀钵树多王。事竟当还从师修道。迦延从请语王。欲去且停一宿。迦延安置好处令眠欲令感梦。梦见集军征阿般地。自军破败身被他获。坚缚手足赤花捶头严鼓欲杀。王于梦中恐怖大叫唤失声云。我今无归。愿师济拔作归依处得寿命长。迦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唤之令寤。问言其故。其心未醒尚言灾事。迦延以火照而问之。此是何处。汝可自看。其心方寤。迦延语言。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言。愿师为除毒意。迦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舍屋等无别国土。乃至广说种种因缘。至一极微亦非实事。无此无彼无怨无亲。王闻此法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
  (六十八右)三释如前(文)。演秘云。疏三释如前者。释前我法分别文中三师释如是。
  (六十八左)三二谛摄(文)。义演云。疏二谛摄故假者。谓真俗二谛(文)今谓。义演所牒与现行疏不同。可知。
  (六十八左)先叙法体非有(文)。义演云。疏先叙法体非有者。意云。就解世间假法中。有其两故。先叙法体非有。二云显其假。然圣教假我法亦有二。如下世间约遍计。圣教约依他。
  (六十八左)无安慧解(文)。演秘云。疏无安慧解等者。前明安慧义有两释。此据初义。思可知也。义蕴云。若据后解亦有内识所变我法。即与难陀等同。下文具有。义演云。疏以无内识所变我法故者。意说。安慧内识所变似我似法一切皆是遍计。
  (六十九右)论但随妄情(至)故说为假(文)。演秘云。论但随妄情至故说为假者。具辨如疏。有义。此二假文明世我法。但随妄情等者。无体随情假。内识所变等以无依有假。详曰。世间圣教皆明我法。何故多文唯说世间我法二耶。又准何理知但明彼世间我法耶。纵亦明彼圣教我法。违何文理。故疏正也。义周备故。义演云。疏二假皆得者。意云。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并是世间假。此二种假皆得假说故云皆得。今但随妄情说之为假。然不说我法。以无体故。
  (六十九左)先叙心境有无(文)。义演云。疏先叙心境有无者。意云。就第二遮增减执中有二。先叙心境有无。第二遮增减执。初中有二。先叙境次叙心。此初也。
  (七十一右)其世俗者(至)说有(文)。义演云。疏世俗非无亦胜义有者。内识等非但世俗有。亦胜义有。意云。对圆成是世俗。对遍计亦胜义。
  (七十一右)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实(文)。第十(三十一纸右)云。或识·相·见等从缘生。俱依他起。虚实如识(文)此护法师三分俱实之义。义演云。疏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实者。意云。释外难。难云。我法妄情变。依识是假摄。根·尘亦识变。应当是假摄。答。我法是遍计无种是假摄。根·尘说种生。如识是有非假收。故下第十云自证相见三分俱实。
  (七十一右)或缘过未(至)唯世俗有(文)。义演云。疏或缘过未至唯世俗有者。意云。释外难。难云。根·尘内识变。依识许实有。龟毛瓶衣亦识变应当是实有。答。影像虚疏不薰种。唯世俗有。
  (七十一右)非如内识(至)亦胜义有(文)。义演云。疏非如内识至亦胜义有者。意云。此相分不如内识体小实而是胜义有也。是假法故。故如下言。非如识性依他中实有。意云。此相分虽依识变。不如依他性是实有。体虚疏故。问。如是者何故是相分收。答。夫论相分。假实并兼。不以道识变一切皆实。且有龟毛等相分。有何胜义。
  (七十一右)下第十云(至)依他中实(文)。第十(三十纸左)全文。下疏十末(七十九左)云。述曰。一解云。等取心所所变现。所变名为行相。依识变现等者。唯难陀二分义小分有异。亲疏所缘二皆不实故以疏所缘等取亲相。不为行相。此所疏知如识变故。人立三分。并下有二复次解依识。变现等者。相分等言等取见分。识自体之所变故。此相见分虽体是依他。识自体之用故。非如识性依他中实。识是根本自体故。彼是末是用故。如日及轮。如灯及光。实虚异故。若不尔。应不言唯识。应言唯境唯见分等以许相见与识自体俱实有故。此义应思。设缘色等。见相亦俱不实。不及于识。如缘过未虚空等识。相分虽有非稍实法。见分非无。仍缘虚境。虚境行相是不实心故。见不及识自体分。识自体分唯缘于识。是根本故。证自体故。体性是实有。其变似色等亦并不实。此师意也。义蕴云。疏非如识性依他中实者。此师一切相分皆非实有。然是依他。虽是依他非如见分依他中实。即许依他通假实也。问。龟毛等影像虚疏可许非实。如何一切相分皆非实耶。答。一切相分皆体虚疏。名影像故。然龟毛等影像更虚疏。故举言之。非余是实。问。假法如无。非因缘故。如何相分是依他耶。答。假非因缘乃护法义。此师假法亦作因缘故是依他也。又依他者依识受生名曰依他。非是从种所生之依他也。若作此解。相分即非因缘。前解是本(已上义蕴)今谓。邑师今释识性为见分者非也。准下疏文。相分等言等取见分。下云识性此指自证。自证是本。相见是末。自证是体。相见乃用。是故自证为实相见为假应知。
  (七十一左)后解(至)胜义说(文)。演秘云。疏后解不依四胜义者。若依四胜相分虽假。形于遍计是初胜义。既一向判名为非实。故知但据殊胜说也。
  (七十一左)但殊胜义名为胜义(文)。二谛章(二十纸左)云。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第四胜义诸论多说。胜即是义。持业释名。或四胜义皆胜之义。依士释也。论说依他·圆成二性随其所应根本·后得二智境故。所以诸教多以真如体胜持业得名。实通依士。其无漏真智随在何谛。亦以胜为义。真如为境。故通有财释。第四胜义多分依于道理名义。废诠谈旨非境界故。前三胜义境界名义。
  (七十一左)此即(至)之义(文)。义演云。疏此即说有三分之义者。即结上护法师解三分之义。
  (七十一左)若第二师(至)大意亦同(文)。义演云。疏若第二师至大意亦同者。意云。小别者。护法立三分。难陀唯立二分。故言小别。共以释此文名大意同。难陀唯依相分上计我法。护法通依见·相二分上计我法。故有别也。第二师即难陀师。又疏上通三师者。即愚夫以前又通安慧等三师释也(文)今观现行疏。无此牒文。知如理所览别有一本。义蕴云。疏若第二师唯有二分等者。即见及自证分也。言释此小别者。唯有相分。不入四胜义中。余之二分亦胜义有(已上)今谓。二分为见及自证者。此文误也。难陀二分者是见·相二分也。
  (七十一左)此第二释(文)。义演云。疏此第二释者。意云。此三分·二分义如下第二卷论文当知。又解云。如疏中或过未等。第二释相分义。或如下广明。相分有无薰不薰等至下当悉。又此第二释者。意说。此难陀师释二分义。如下当知(文)今谓。义演就错本解故有芸芸。今谓。第二释者有二解中第二释也。具如第十卷疏。
  (七十一左)此前初解(至)法二谛(文)。演秘云。疏依人二谛者。总指前判二师所明及引论等。胜人知故名为胜义。劣人所知名为世俗(文)真俗二谛本据佛说。涅槃经集解三十九(二十六纸左)经十七(八纸左)经十七(八纸左)梵行品之文。二谛章(三十二纸右)云。释前依人以立二谛。经(涅槃十三文)言。凡夫随其所称名为世谛。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故知但是重显前义令知二谛依人相待亦建立之(涅槃经第十三卷十纸右云。迦叶菩萨白佛言。昔佛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其树叶告诸比丘问其多少。乃至未所说法如林中叶等。迦叶难言。如来所了无量诸法。若入四谛即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佛赞迦叶。如是。诸法悉已摄在四圣谛中。迦叶复言。若在四谛。如来何故唱言不说。佛言。善男子。虽复入中。犹不名说。何以故。善男子。知圣谛有二种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体声闻·缘觉智也。上者诸佛菩萨智。善男子。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我于彼经曾不说之。处·界及色受想行识此为苦谛。并集·灭·道皆说有中智及上智。善男子。知世谛者是名中智。总相知故。分别世谛有无量无边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别相知故。知一切行无常等。是第一义中智。总知三法印故。知第一义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以下六番依法胜劣相对建立。虽不分明差别分别。义推即是此中四重。
  (七十一左)答如别章(至)纲要(文)。别章指二谛章。章(十九纸右)云。二谛深妙。非略尽言。聊述纲纪三门分别。一显名辨体。二三乘浅深。三相摄问答。
  (七十一左)世俗谛者(至)是持业释(文)。南海寄归传四(七纸左)云。覆俗谛者。旧云。世俗谛。义不尽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为瓶解。声无歌曲漫作歌心。又复相生时体无分别。无明所蔽妄起众形。不了自心谓镜居外。蛇绳并缪正智斯渝。由此盖真名为覆俗矣。此据覆即是俗名为覆俗。或可但云真谛覆谛(文)二谛章(二十纸右)云。释总名者。护法释云。世谓隐覆可毁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义。此谛理应名隐显谛。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名名世俗谛。梵云三佛栗底。故以义释名隐显谛。又复性堕起尽。名之为世。体相显现。因之为俗。世即是俗名为世俗。持业释也。或世之俗义亦无违。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世俗即谛。持业释也。世俗之谛。依士释也。决择上末(二十四右)云。或世之俗者。世者是总。俗者即总法之上显现所行之义。或云。世谓可坏义。俗者谓法体。或世谓假世。俗谓法体。章世俗之谛者。世俗之法体。谛者。即是法体上实义。或世俗谓四通名。谛者四之别名。行相难知四俱世俗。何故谛者即是别名。净影大乘义章一(六十五左)同第二(七十九右)嘉祥二谛章中(九纸左)云。随名释者。如俗以浮虚为义。又俗以风俗为义。然此具出内外故。律有国土毗尼。随国土处所风俗不同也。礼记云。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故风俗为义也。从来唯得前释无有后解也。问。此两释何异。解云。俗以浮虚为义。此即望真释。明圣人所知真实。凡夫所知浮虚。对真释俗也。若是风俗释俗。则当俗释俗。只虚所风俗不同故名为俗。此无所望也。前则望他。后则当自。自他异也。又前约经释。后就律释。河西云。佛法不出经·律二藏。阿毗昙只分别经律耳。故经律摄佛法尽也。前释约经者。经明诸法浮虚无所有故。浮虚释俗约经也。风俗释就律者。明律中不得道诸法浮虚无所有。不得道人是浮虚草木浮虚何以故。为制戒令佛法久住故。所以不得明物浮虚无所有。但明国土风俗不同也。此则就经律释异。由来亦不知也。
  (七十二右)胜义三种(至)唯依士释(文)。第八论(三十七纸右)云。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知即此三性。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二谛章(二十纸左)云。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第四胜义诸论多说。胜即是义。持业释名。或四胜义皆胜之义。依士释也。论说依他·圆成二性随其所应根本后得二智境故。所以诸教多以真如体胜持业得名。实通依士。其无漏真智随在何谛。亦以胜为义。真如为境。故通有财释。第四胜义多分依于道理名义。废诠谈旨非境界故前三胜义境界名义。谛者实义也。事如实事。理如实理。理事不谬名之为谛。胜义即谛。胜义之谛。二释如前。虽无教说二种亦得。名为圣谛。如四圣谛。圣者能知有无事理皆不虚谬。目之为谛。
  (七十二右)然则(至)依士释(文)。二谛章(二十二左)云。第一胜义体者。成唯识说。谓蕴处等事。涅槃亦言。有名有实名第一义。蕴·处等亦是胜义。
  (七十二右)真俗二谛各有四重(文)二谛章(十九纸左)云。列别名者。今明二谛。有无体异。事理义殊。浅深不同。诠旨各别。故于二谛各有四重。亦名名事二谛·事理二谛·浅深二谛·诠旨二谛。世俗谛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
  (七十二右)一假名无实谛(文)。二谛章(三十纸左)云。第三约就假实分二。先分二法。有名有实是其实法。阴·界·入等依名求法。有体可得故言有实。有名无实是其假法。瓶衣车乘舍宅军众。如是一切假施设其名。推求无体故曰无实。又(二十一右)云。世间世俗者隐覆真理。当世情有堕虚伪中。名曰世间。凡流皆谓有。依情名假说名为世俗。又(二十一右)云。次出谛体。第一世俗体者。显扬论说。谓所安立瓶军林等·我有情等。或无实体。或体实无。但有情名都无体性。然通有用无用二法。瓶等有用。我等用无。涅槃第十三云。有名无实。如我众生乃至旋火之轮及名句等五种世法。是名世谛。众生等无用。火轮等体无。
  (七十二右)或体实无亦名为谛(文)。义演云。虽但名无体。非从能诠名故云谛也。谛者理也。称如是无道理故。亦如瓶盆虽无实体。可有受用理故称谛。亦约所诠体说。以称于无实无体故。
  (七十二右)二随事差别谛(文)。二谛章(二十一纸右)云。道理世俗者。随彼彼义立蕴等法名为道理。事相显现差别易知名为世俗。义演云。意云。如积集名蕴。所依名处因义名界。或约自体名界。二谛章(二十二右)云。第二世俗体者。瑜伽论说。谓所安立蕴·处·界等。涅槃亦言。诸阴·界·入名为世谛。即有无为诸法体事。有别体用异于初俗。
  (七十二右)三证得安立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右)云。证得世俗者。施设染净因果差别令其趣入。名为证得。有相可知。名为世俗。又(二十二纸右)云。第三世俗体者。显扬论说。谓所安立预流果等及所依处即诸圣果四谛理等。涅槃亦言。有八苦相名为世谛。伦记云。泰云。言证得世俗者。所谓安立预流果等彼所依处者。因果是人所证四谛。是证得世俗也。义演云。意云。由诸圣者证得理故。遂安立云。如是者此是集等。欲令凡者知断证修故。经云。说苦谛实苦。不可令断。集真是因。果者异因故。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在之。道实是真。是更无余道。
  (七十二右)四假名非安立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右)云。胜义世俗者。妙出众法圣者所知。名为胜义。假相安立非体离言。名曰世俗。此中世间即世俗谛。乃至胜义即世俗谛。皆持业释。又(二十二右)云。第四世俗体者。瑜伽论说。即所安谛胜胜谛性。涅槃说言。若烧若割若死若坏。名为世谛。由可烧割等。无有常一我法等相即二无我名世俗也。义演云。疏依假空门说为真性者。唤二空门以为真性。圣证此空理时不可分别名二空如。瑜伽六十四(四纸左)云。何以略安立三种世俗。一世间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证得世俗。世间世俗者。所谓安立宅舍瓶盆军林数等。又复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谓安立蕴界处等。证得世俗者。所谓安立预流果等彼所依处。又复安立略有四种。谓如前说三种世俗及与安立胜义世俗。即胜义谛。由此谛义不可安立。内所证故。但为随顺发生此智。是故假立。云何非安立真实。谓诸法真如(显扬六之十纸亦同。伦记十八上四纸左)略纂十六(十八左)云。或三重俗谛或四重俗谛者。此是二谛门。谓俗谛有四。胜义亦尔。世俗中。一是假名无实谛。二随事差别谛。三证得安立谛。四假名无作谛。谓假安立名胜义谛。而无法体。法体不可说故。此文但有俗谛四重·无胜义谛。前立三重者。有法拟宜故。后立四者。假名安立故。西方有立四重胜义亦尔相对。如前已说。二谛章(二十纸右)云。显扬论说。四种俗谛皆是安立。前三可知。云何第四亦名安立。胜义谛性自内所证。为欲随顺引生彼智。依俗安立名胜义俗。初之三种相可拟宜。第四胜义假名施设。
  (七十二左)胜义四者(文)。二谛章(二十纸右)云。胜义谛四名者。一世间胜义谛。亦名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谛。亦名因果差别谛。三证得胜义谛。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前之三种名安立胜义。第四一种非安立胜义。
  (七十二左)一体用显现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左)云。世间胜义者。事相粗显犹可破坏。名曰世间。亦圣所知过第一俗。名为胜义。又(二十二左)云。第一胜义体者。成唯识说。谓蕴处等事。涅槃亦言。有名有实名第一义。蕴处界等亦是胜义。
  (七十二左)二因果差别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左)云。道理胜义者。知断证修因果差别。名为道理。无漏智境过前二俗。名为胜义。又(二十二左)云。第二胜义体者。成唯识说。谓四谛等因果体事。涅槃亦言。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
  (七十二左)三依门显实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左)云。证得胜义者。圣智依诠空门显理。名为证得。凡愚不测过前三俗。名为胜义。又(二十二左)云。第三胜义体者。成唯识说。依诠门显二空真如。涅槃亦言。无八苦相名第一义。总观诸法为二无我故。无苦等名胜义也。
  (七十三右)四废诠谈旨谛(文)。二谛章(二十一左)云。胜义胜义者。体妙离言迥超众法。名为胜义。正智内证过前四俗。复名胜义。此中世间即胜义谛。乃至胜义即胜义谛。皆持业释。或胜义之谛。依士无失。又(二十二左)云。第四胜义体者。瑜伽论说。谓非安立一真法界。涅槃亦言。实体者即是如来·虚空·佛性。又言。无烧割等名第一义。不依无我而显真故。前三胜义有相故安立。第四胜义无相非安立。
  (七十三右)俗谛中初(至)但名为真(文)。二谛章(四十左)云。第一世俗有名无体。俗中极劣无可过胜。假名安立唯俗非真。是名为异。第四胜义体妙离言不可施设。真中极胜超过一切。唯真非俗。是名为异。余可为同。义蕴云。疏俗谛中初至无可胜过者。更无下劣之法。而过此第一俗能胜过于彼也。非是更无胜此初俗。
  (七十三右)由斯二谛(至)翻上应知(文)。章意全同。义演云。疏有亦真亦俗者。真前三望后名俗。望前名真。俗后三望前名真。望后名俗(文)今谓。义演不是。
  (七十三右)前四世俗(至)显扬六说(文)。六十四(四纸左)。第六(二纸右)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其四真谛(至)第九卷(文)。第九(二纸左)古说云。瑜伽正说四俗一真。于中世俗后三即是胜义前三。一真非安立谛即是第四真谛。虽不别立其名。然四种体义全备足矣。又最胜子瑜伽释中具列四种胜义。谓世间·道理·证得·胜义。然则其四种义既显于慈氏本论。其名亦出胜子释论。是以义林章中云瑜伽·唯识二各有四。义灯亦言瑜伽·显扬等立。然今道非诸论有唯此论释。有何意者。答云。此论第九具明四种胜义。名之与义无有遗漏。瑜伽虽说四俗一真。未具配立四种名义。释论唯列四名。未分二谛差别。况最胜子是护法门叶。岂开阐其源之人。定知依杖此论之所释也。善珠二义会二谛章云。一云。瑜伽四俗·唯识四真合取两论故云二各有四。一云。瑜伽以俗显真。唯识举真显俗。影略互显故云二各有四。义灯可以准知。

  (七十三左)外境随情(至)不定义故(文)。第二解中正牒论文而释。决定义故者。简第一解。以彼为简别义故。不定义故者。亦简第一解。以彼为重复义故。故释唯亦二字两解有别。义演云。疏外境随情至不定义者。问。如何有此文来。答。谓释论中唯亦二字。故有此文。来(文)今谓。问答两非。如上已辨。枢要上末(七纸右)云。境唯世俗有者。疏有二解。今又加云。遍计所执凡夫境故。唯世俗有。依他起性凡圣智境。识亦胜义。显示兼之。义灯一未(三十七右)云。论境依内识唯世俗识是假境依亦胜义者。有四解。一云。有无对。遍计虚妄。唯世俗有。依他是缘生。境依亦胜义。二相见对。相分是假依见起。假境依识唯俗有。见分是实能起相。是假境依胜义有。第三胜劣对。世间世俗唯世俗有。后三形前亦胜义有。第四凡圣对。凡境唯世俗。圣境亦胜义。虽有四解。此中文意但依初对。问。依凡圣缘。遍计亦应名胜义谛答。许亦无过。下第八云。亦可说为凡圣智境。既为圣缘。亦名胜义。但不名有。今依有无谛摄故尔。
  (七十三右)可谓理高(至)千载者欤(文)。二谛章(四十一纸右)云。如是所说四种二谛。经论虽有。诸德虽传。然诸后学未能疏演。基随翻译之次略纂所闻。其间委细后更咨审。所以编集以为一章。庶后学徒详而易矣。可谓义高千叶。理光万代。赞咏吟讽何以畅其欢情。所恨徒响伯牙之琴。虚尽卞和之璧耳(文)今谓。真俗二谛古德异说。故有此赞。嘉祥二谛义上(初左)云。中论(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二第一义谛也。然师临去世之时。登高座付属门人。我出山以来。以二谛为正道。说二谛凡二十余种势。或散或束。或分章段或不分。分时或开为三段。乍作十重。所以为十重者。正为对开善法师二谛义。彼明二谛义有十重。对彼十重。故明十重。一一重以辩正之。师唯道此义有重数。所余诸义普皆不开。又下(二纸右)云。诸师多就大品经明色即空空即色也。然此义难解。大忍法师云。我三十年思此义不解。值山中法师得悟。此师既悟始信三论云云。由来释相即义者有三大法师。光宅无别解。此师法华盛行。成论永绝也。今出庄严·开善·龙光三人释二谛相即义。
  (七十三左)真不自真(至)亦名为真(文)。二谛章(四十纸左)云。第四胜义不能自胜。待于四俗故名胜义故。前三真亦名为俗。第一世俗不能自俗。待于四真名为世俗。故后三俗亦名为真。第一胜义待一俗名胜。第二胜义待二俗名胜。第三胜义待三俗名胜。第四胜义待四俗名胜。第一世俗待四真名俗。第二世俗待三真名俗。第三世俗待二真为俗。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故若有俗时亦必有真。若有真时亦必有俗。俗是真家俗。真是俗家真。有俗亦有真。无真亦无俗。故非遗依他而证圆成实。非无俗谛可得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义演云。疏真不自真至亦名真者。意云。问曰。真俗既有四种。为相形立。为体各别云云。答。但相形立。以前三真望第四亦俗收。即后俗望初亦真收。疏即前三真亦名俗者。意云。若望前四俗即后四皆真。若望第四等以前三真亦俗收。四重俗亦准此知。何所以者。今依两个四重辨真俗。故与前解稍别。
  (七十四右)以上略明(至)难陀释(文)。演秘云。疏以上略明等者。此结我法分别下文。此所结文本难陀义。护法兼明。护法不唯立二分故。故属难陀。同许有体故兼明也。义蕴云。疏以上略明至但难陀释者。此结我法分别已下文。唯明二分故。但难陀二分并是依他故亦兼于护法。乍见略明颂上三句。释似通结前文。前云相见俱依自证。故知不结于彼。又唯合作二文科。愚夫已下总解三句。此云略明三句。即结愚夫已下文也。
  (七十四右)重净此三(文)。义演云。意云。外人起难。更为割推。文义分明。故名重净。
  (七十四左)有作有受(至)无法体(文)。此中含有数论·胜论等计。上之二句立我有义。即作者受者等我。下之二句立法有义。有碍是色。有缘是心。
  (七十四左)小乘等曰(至)我无(文)。此中含有犊子·正量等计。言士夫等者。俱舍破我品(第三十之三纸品)云。问者执一内用士夫体实非虚名为命者。依此问佛。与身一异。此都无故。一异不成。光记(三十之二十一纸右)云。问者执一内我实体名为命者。依之问佛。与身一异。我都无故一异不成(文)此之二句亦我有义。
  (七十四左)依缘积集(至)非无(文)此下立法有义。于中依等二句明色·爱·想三蕴非无。得等已下明行蕴有。于中初之二句明不相应。次之二句明无为法。或可于五法中唯举色·不相应·无为法。受·想二蕴摄在内识之中。此中不举而难之。言依缘者。依谓所依。即五根等。缘谓所缘。即五尘等。言积聚者。宗轮疏(六十七左)云。其说假部本宗同义。述曰。次第三段文别有二。如上所释。此亦标部。叙本宗也。谓苦非蕴。述曰。苦者逼迫义。蕴体非逼迫故非是苦。次下论云。诸行相待假立苦。故色等诸法有义名苦。其实非苦。如无间果体。实非苦所感。诸蕴有苦相合说名苦。蕴其体非苦。生灭等法并非行苦。其蕴等上业皆实有。十二处非真实。述曰。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以释于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现在世之识不名为意。入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亦非实有。问。十八界等假实若为亦有依缘积聚假义。故答。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述曰。此释苦者现在之缘二种行法相待名苦。非由现在士用作用方有苦也。或有解言。欲界劣上界。欲界名苦。乃至有顶劣无漏。有顶名苦。故言相待。无由士夫乃有苦也(文)言色等者。色谓色蕴。等者等取受。想等。言得等者。等取非得等。此举不相应行。即行蕴所摄也。
  (七十四左)圣说为无(文)。宗轮论疏(五十九右)云。佛所说经皆是了义。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文)或云有部立三无为行蕴所摄者。可笑之最矣。俱舍一(十七纸右)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长行云。亦不可说为第六蕴。有说。如瓶破非瓶。如是蕴息应非蕴。具如彼说。婆沙七十四·正理第三等。又俱舍一(十一纸左)云。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经六思说为行蕴(此会经部难)有部意者除四蕴外余有为法名为行蕴。此迁流为行。正理·显宗亦同。
  (七十五右)谓实我法(至)不可得(文)。俱舍破我品(二十九之九纸左)云。于彼所计离蕴我中。无有真实现比量故。谓若我体别有实物。如余有法。若无障缘。应现量得如六境意。或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现见。虽有众缘。由阙别缘果便非有。不阙便有。如种生芽。如是亦见虽有现境作意等缘。而诸盲聋不盲聋等识不起。起定知别缘有阙不阙。此别缘者。即眼等根。如是名为色根此量。于离蕴我二量都无。由此证知无真我体。光记三十(二纸右)云。于彼外道诸有所计离蕴我中。无有真实现比量故。于三量中所以不约圣言量证者。内外二道各谓自师所说圣教。以圣教证。可不禀承故。三量中但约现量比量以破。谓若我体离五蕴外别有实物。如余有体法。若无障彼因缘。应现量得十二处中如六境意。谓色等五境·眼等五识现量证得。法境中诸心心所法及与意处为他心智现量证得。谓若我体离五蕴外别有实物。如余有体法。若无障彼因缘。应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间现见。虽有水·土·人功众缘。由阙种子别缘。芽果即非有。不阙种子别缘。芽果便有。如种生芽。见芽比知有种。此举外喻。如是亦见虽有色等现境·作意等缘。等取明·空。若眼识由色·作意·明·空四缘。若耳识由声·作意·空三缘。若鼻·舌·身三识由作意及香味触二缘。而诸盲聋等识不起。以阙眼等别缘故。不盲聋等识起。以有眼等别缘。定知别缘有阙之时识不得起。不阙之时识便得起。此别缘者。即眼等根。作意等是共缘。眼等是别缘。五识是果。由能起识比知有根。如是名为色根比量。于离蕴我二量都无。非如六境·意根现量得故。非如眼等五根比量得故。由此证知无真我体。此约现·比总破诸我。文中既不别标。明知总破。
  (七十五右)法体实无(至)何法摄耶(文)。义演云。疏法体实无至何法摄耶者。小乘问云。汝言法体实无不妨而立五蕴。我体既言非实。未审何法摄耶。下答可知。
  (七十五右)又心变似法(至)众同分摄(文)。演秘云。疏云变似我法同分摄者。问。心变似法相随蕴收。即蕴计我相应蕴摄。答。即蕴计我相实随蕴。离蕴计我既无本质。相随能变心王心所以判于蕴。即四蕴摄。疏言同分。且据离蕴所计之我当情显现遍常之相名法同分。不说所变相分之体在法同分。又所变相无多差别。相分是假。故同分收。同分宽故。前解为胜。义蕴大同。若准独影唯从见。前解为胜。
  (七十五左)犊子部师(文)。宗轮轮疏(七十八纸右)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又论疏(三十七左)云。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文)俱舍论破我品明宗计等。亦见次下。
  (七十五左)正量部本经量部(文)。宗轮论疏(三十八右)云。于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述记云。正量部者。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刊定无邪。因称正量。从所立法以彰部名。又论疏(七十八左)云。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后转。述记云。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者。即正量部计。从此流出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念念灭。色法中如大地经劫。命根等皆随一生长犹有生灭等。诸法若离等者。此中意说。法无移转。可说命根灭时法亦随灭然由我不灭故能从前世至后世。法不离我。亦可说有移转。言经部者。宗轮论云。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述记(四十左)云。述曰。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授据以经为证。即经部师。从所立为名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云说转。至下当知。旧云说庆部。然结集时尊者庆喜专弘经藏。今既以经为量。故以庆喜为师。从所立为部名。满慈弘宣对法。近执弘毗奈耶。既不依于对法及律故。今唯以庆喜为师也。又论云。执有胜义补特伽罗。述记(九十二左)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蕴外调然有别体故也。
  (七十五左)复叙三类计兼破小乘(文)。义演云。疏复叙三类计兼破小乘。小乘者。如论云。又执我复有三种。即是兼破外道小乘也。
  (七十五左)别叙两三破(文)。义演云。如论云。一者执我体常周偏等。是初三。如言又所执我复有三种。是即后三。故云两三。
  (七十六左)彼常遍义遂不开显(文)。义演云。意云。为欲破我作受。今时但说我造业受苦乐言。然不说常遍二义故。云常遍义遂不开显。或云。既破我作受已。而同空义不成。即常遍之义不立故。云常边义遂不开显(文)今谓。初义为优。
  (七十七右)胜论执我(至)受苦乐等(文)。俱舍论三十(十二右)云。若我实无。为何造业。为我当受苦乐果故。光记三十(三十七右)云。此通外难。此即胜论师难也。次论主答也。又论(三十之十二左)云。应信我体实有。以有念等德句义故。德必依止实句义故。光记(三十六丁左)云。胜论标宗劝论主信。必定应信我体实有。以有念等德句义故。夫德必依实句义故。我是实句。为彼念等德句所依。明知有体。
  (七十七左)谓尼虔子(文)。玄应音义十一(十三左)云。尼乾子应言泥犍连他。此云不系。其外道拔发露形。无所贮畜以手乞食。随得即啖者也。下疏(一末八十九左)云。即是尼犍子。今正翻云离系。亦云无惭。即无羞也。离三界系缚也。以其露形佛法毁之曰无惭。即无惭羞也(已上论文)又破涅槃论中云尼犍子或裸形外道。即是二师也。疏主恐滥故加详释。
  (七十七左)露形少羞耻(文)。瑜伽伦记十八云。西方外道裸形无衣。以示离缚故名离系也。彼计草木有命。以增长故。
  (七十八右)如一瞿声(至)于兽(文)。演秘云。疏如一瞿声别目于牛者。一瞿声中诠于九义。兽是一数。总括一切走兽之属。若言于牛即总兽中之一别也。俱舍论第五云。于九义中共立一瞿声故。有颂言。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
  (七十八右)但言牛主(文)。俱舍论第三十(七纸左)云。此如牛等属制怛罗。彼如何为牛主。谓依彼彼所乘所构所役等中。彼得自在。光记三十(二十九左)云。此如牛等属制怛罗者。犊子部答。此如牛等物属制怛罗人主。彼如何为牛主者。论主又问。谓依彼至得自在者。犊子部答。谓依彼彼所乘构乱役使等中。彼制怛罗得自在故名为牛主。
  (七十八右)如伏牺等(文)。演秘云。疏如伏牺等者。能伏牺牲故名伏牺。有智者伏牺帝主(文)史记第一(三皇本纪)云。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按事出汉书历志。宓音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牺毛色纯而不杂曰牺。牲祭天地宗庙之牛完全曰牲。曲礼天子以牺牛。注牺纯色也。
  (七十八右)余九十种所计我等(文)。通举邪正云九十六种。九十六道经并智论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实者是佛。唯局邪道即九十五。今已举五师计。故云余九十种。九十五六经论异说。如华严十八·涅槃第十·智论二十七·婆沙六十六·萨婆多第五分别功德论第二等。
  (七十八左)且者偏举(至)初也(文)。因明疏下末(六右)云。所立不遣此类非一。随明于一故云且也。或不具词。似五明一故亦云且。第一论(二十四右)云。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下疏二本(五十一左)云。且者简持义(文)今言非破初者。谓非排破斥第一立义。次下(八十三左)破第二中云。此总非破离系子计等。可以准知。
  (七十八左)所言非理(至)是也(文)。疏九本(初纸左)云。论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述曰。外人诘也。三不离识之所以者何等是耶。

  宗
  汝所执我 应不随身受苦乐
  因       喻
  许常故(又许遍故)如汝虚空有法 法
  自性 差别
  所别 能别
  先陈 后说
  宗依 宗依

  宗九。因十四。喻十。合三十三。全离诸过为正比量。若有一过名似比量。量有三。谓自他共。简异自共。故置汝言。若无汝言则有过生。如疏具辨。宗者。因明疏上本(二十左)云。宗者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入正理(初右)云。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疏上末(初右)云。如佛弟子对胜论师立声无常。声是有法。无常为能别。彼此共许有声及无常。名极成有法·极成能别为宗所依。彼声论师不许声上有此无常。今佛子合之一处。互相差别不相离性。云声无常。声论不许故得成宗。既成随自亦是乐为所成立性。故名真宗。恐义不明指此令解。言宗依者。因明疏上本(二十五左)云。有法·能别但是宗依。而非是宗。此依必须两宗至极共许成就为依。义立宗体方成。所依若无。能依何立。又(上本三十二)云。古因明师但说有法为宗。或但说法为宗。或说有法及法为宗。此皆先共许。何得为宗。故知应取互相差别不相离性有许不许以为宗体。言有法法者。因明疏(上本二十七纸左)云。自性亦名有法。差别亦名法者。法有二义。一能持自体。二轨生他解。故诸论云。法谓轨持。前持自体一切皆通。后轨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陈前未有说。迳廷持体。未有屈曲生他异解。后之所陈前已有说。可以后说分别前陈。方在屈曲生他异解。其异解生唯待后说。故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文)自性差别等名义具如疏辨。言因者。因明疏(上末三左)云。因者所由。释所立宗义之所由也。或所以义。由此所以所立义成。又建立义。能建立彼所立宗故。或顺益义。由立此因。顺益宗义令宗义立。是故名因。言喻者。因明疏(中本初右)云。喻者譬也况也晓也。由此譬况晓明宗故名。前虽举因亦晓宗义。未举譬况令极明了。今由此况宗义明极故。离因立独得喻谷(文)因明之道幽邃旷邈。前修后哲不能辄解。今且就本疏文略释轨度。具如因明论及疏抄等。
  (七十八左)宗之有法(至)是宗之法(文)。如上已引因明疏。
  (七十八左)此二和合(至)名为宗也(文)。如上已引因明疏。
  (七十九右)有二比量(文)。因有二故开为二量。或有因无宗。或有宗有因。或宗多因少。或宗少因多。二喻亦尔。是故合为一量。开为多量。文非一准随应须解。
  (七十九右)如汝虚空(文)。演秘云。问。准数论师。空唯量者转变无常。常因不转。岂非喻有能立不成。答。传三释。一云。彼宗空有二种。谓常·无常。常非谛摄以无为故。亦犹佛法无为不在蕴中摄。故论指常空而以为喻。二云。即此一量合破二宗。常遍之因别属胜·数。遍唯数论。常遍俱对胜论师宗。三云。如因明法。因喻不极。更作比量而成立之。今此亦尔。先成空常后将为喻。量云。汝所执虚空应非转变无常。许遍故。如汝神我等(文)言所别不极成者。宗九过中之第七是也。义蕴亦举二义略中一义。
  (七十九右)若不尔者(至)极成(文)。义演云。疏若不尔者至自极成者。意云。若不言汝执但云我执者。即犯自所别不极成过。大乘不许有我。故常遍之因亦犯随一。大乘既不许有我。如何得有常遍之因耶。故因中须置许言。义灯二本(三纸左)云。破我中云。执我常遍。量同虚空。应不随身受苦乐等。此若共量。宗因俱有随一不成。佛法不许有我常遍。若佛法自比量。宗有自违。因有自随一不成。亦有自所依不成。虚空无体。无俱不成取虚空无为依如可尔。今是他量。就破他故简过如疏。
  (七十九右)常遍之因亦犯随一(文)。亦字对上犯所别不极成而言。演秘云。疏常遍之因亦犯随一者。泛尔常遍非自不许。今明我有故。自宗无成随一。今即因有所依不成。有法之我自不许有。常遍之因无所依故(文)言随一不成者。因十四中之第二是也。于中有有体无体自他之别。此是有体随一不成也。具如因明疏中。
  (七十九左)或若大乘(至)自宗(文)。演秘云。疏若大乘至违宗者。违有二义。一云。自许有我。今复破之故成违自。问。破受苦乐不破我体。何成违自。答。破受苦乐本为破我。不尔破谁不受苦乐。二云。自圣教中不说有我。今者许有故成违自。前解胜也(文)今谓。后释为优。前释迂矣。义演云。或若大乘至不成者。此文意云。若量中不置汝执许言。大乘自宗即犯如前过失。因中亦有所依不成者。意云。既有法中不许有我者。即因无依之过。要依于我方立其因也(文)言所依不成者。因十四中之第四是也。
  (七十九右)大乘虚空(至)故说汝言(文)。义演云。此通外难。难云。大乘虚空若有体者。体为喻量得成。大乘虚空假名无体。云何得成喻。答。大乘虚空虽无体。喻言汝执。且得成。但就他宗。因无因也。疏故无喻中俱不成过者。意云。若将大乘假空为喻。即于喻中有俱不成。以所立宗·能立因是实。喻是假故。故实宗·因于假喻上不转故。云俱不成过。喻若汝言即无过失(文)言俱不成者。喻十过中之第三是也。宗·因二俱不因故云俱不成。
  (七十九左)许义同故(文)。演秘云。疏许义同故者。许与执言其义同也。是以论中俱有执言。言云。解因明者共许于彼他因喻上而置执言。详曰。全成虚构。前解为正。
  (七十九左)又因喻自许此则不成(文)。义演云。意云。若如前因喻自许者。所立比量即不成。以大乘不许实我故。
  (七十九左)此师之我虽亦受者(文)。俱舍论第三十(十二左)云。若我实无。谁能作业。谁能受果。作受何义。作谓能作。受谓受者。此但易名未显其义。辨法相者释此相言能自在为名为作者。能领业果得受者名。光记三十(三十八左)云。若我实无至谁能受果者。胜论问。作受何义者。论主反责。作谓能作受谓受者者。胜论答。此但易名未显其义者。论主复责。前问作受是何义耶。今答。作谓能作。受谓受者。此但易名未显其义。辨法相者至名俗等者者。即胜论师名辨法相者。释此作者受者相言。别释引证如文。又解。胜论引毗伽罗论中辨法相者释此作者相言。
  (七十九左)不尔前文兼破亦得(文)。义演云。疏不尔前文兼破亦得者。意云。若不对僧法。尔者即前文兼破受者我亦得。意说。前文破数论受者我。亦得兼破胜论受者我。故知此文但破作者我。未必宴对。故此师唯破作者我。
  (八十右)即有相符极成之失(文)。宗九过中之第九是也。立者所构敌者曾知劳而无益。故以为过。亦云立已成。
  (八十右)胜论之我无动转故(文)。瑜伽略纂三(十四右)云。数论·胜论我无动作。遍虚空故。遍出离系执我有动作。不遍空故。伦记亦同
  (八十右)便与十句(至)无动作故(文)。十句论云。如是九实几有动作。几无动作。五有动作。谓地·水·火。风·意。四无动作。谓此余实。
  (八十右)今随文便(至)置其应字(文)。义灯二本(五纸右)云。文言如何意是不义。上说应字合在如何二字之上。文言便故在因上安。所以不次。义演云。意云。所作比量皆于宗法上置其应字。何故论中乃于因上置应字耶。答。但随文便于其因上有其应字。不尔应字。不遍于宗。
  (八十左)此审定也(至)同是设遮(文)。审定者。字书审悉也。详也。熟究也。又束也。周礼羽人十羽为审一束也。除曰。宀覆也。辨别也。能包覆而深别之也。小补韵会审犹定也。又采是审正字。采定也调也。又定者凝也决也。今言审定者。熟究凝定决束为二。欲防外道矫为默答·矫乱答·缚马答等也(默答者。无智凡僧仇对问者。放学维摩缚舌闭口者是。或所以不答者。在昔如来从成道来至般涅槃。不说一字。不说一句也。又默答者。四问四记中第四即舍置记答也。此亦言默答。此如外道等。对佛弟子问我之断常边无边等。我已非有。何有断常边无边等。故舍置不答也。又默答者。外道四不死矫乱答中。恐怖他知已无所知。矫为默答是也。又矫乱答有二。有言·无言。无言如前。有言者。如婆沙说。马胜比丘对梵天王问四大无余灭位。梵王不知其位。矫乱答云。士夫生者一切有情父等。后梵天王出于梵众之外。忏谢马胜以已无知。是则有言矫乱答也。又缚马答者。俱舍光记八十左云。西方解义不分明者。便相论调言同缚马答。论主今此所言同缚马答。外道。杀马祀天。缚马着柱。有人问言。缚马者谁。答言。马主。马主是谁。答言。缚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何等故不令解。论主答问应知亦尔。已上)言唯有等者。有人改易唯字为虽。别施国训。其义意言。文中虽有异计。此是难者之所设遮。非谓彼本有如此执。故云虽有异计同是设遮。今谓。大不可也。荀子等唯字与虽通用。茍子性恶篇云。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然今文意是独义。如言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类也。数论异计者。金七十论上云。有说。一我者遍满一切身。如贯珠绳。珠多绳一也。亦如毗纽天一万六千妃一时同欲乐。一我亦如是。答若我是一。一人生时则一切皆生。一人死时一切皆死。以无此义故知我不一。身身各有我也。胜论计者。今准此疏亦同数论。然考十句论中。无有明文说我同异。疏主所释应有典据。
  (八十一右)且如余祠授等(文)。俱舍光记三十(二十八纸右)云。天授梵云提婆达多。天处从乞谓天授与。从所乞处为名故言天授。祠授梵云延若达多。因祭祠天而乞得子故言祠授。印度人名天授祠授其类寔多。故偏举也(文)义演亦同。
  (八十一右)然内真如(至)过失(文)。义演云。疏然内真如至过失者。此释外难。难云。若尔。论主比量有不定过。过云。若如天授我是一故。一作业时一切应作。为如真如体是一故。一证之时不一切证。答。我真如无三义故不同汝我。三义如疏自列。
  (八十一右)别破外道准义可知(文)。义蕴云。疏别破外道准义可知者。文言作业偏对胜论。受果解脱通难二师。
  (八十一左)外返难言(至)斯有何失(文)。义演云。疏外返难言至斯有何失者。准西明疏。此外人出不定过。为如天授等或体更相遍即相杂耶。为如同处不相离色更相遍故体不相杂耶。
  (八十一左)且如同处不相离色(文)。演秘云。疏如同处不相离色等者。按瑜伽论六十五。有三种不相离色(伦记十八上二十六左云。然此三种不相离义。有释。随经部义非大乘义。有释。是大乘义。三藏判云。是大乘义者为胜。具如彼述)一一处不相离者。谓诸大种及所造色同住一处。释。一即同也。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相障碍。处所无异名为同处。无别极微二处而住名不相离。且如一眼七物相望。互相涉入同一处住。谓眼·身根·色·香·味·触·能造地大。七各极微同一处也。问。所造有六。能造何一。答。有二释。一云。虽一地大通能造六。故能造一。二云。有六。不尔所造六云何别。言能造一。据地类同合而言也。如言一眼七极微成。而实一根有无量微。但言七者据类谈也。能造亦然。二相杂不相离者。释。如一眼根有多极微。一根微处七物同住。以此七物对彼七物。虽非同处。然相杂邻近而住。名之为和。七七各别。名之为杂。无间隔故名不相离。故瑜伽第三云。和杂不相离者。则此大种极微与余聚集能造所造色处俱故。释。是前同处不相离处所有极微名此大种极微等也。三和合不相离者。又若有聚集。或麻豆等为诸胶蜜及沙糖等之所摄持。释。异大所造二聚和合。如多豆等虽以蜜等之所摄持。和合一聚。然不相涉入。复是异大·所造异聚相望故名和合。不相离者。无间隔也。略示大纲。具如彼钞。
  (八十二右)又同类业招(文)。义演云。疏又同类业招者。意云。如眼根等。七物同住。是总根一业所招。非是各别业招果也。故云同类。
  (八十二右)又今以彼(至)未必须量(文)。此第二解。以无同喻。不可约比量破。有阙支过故。即是性相门之义。
  (八十二左)有情共果(至)处无别故(文)。细辨共不共果有四。共与不共各有二故。今山河等是共中共也。具如下辨。演秘云。疏有情共果至一切我处无别者。共果山等虽处无别。体非是非。然是所受。可一受时余不能受。我能作受。岂得相例义蕴亦同。义演云。此文通外伏难。难云。若言我处无别即令一作一切作者。汝山河等共果既处无别。亦应一受一切皆受也。如演秘说。
  (八十二左)如众灯明各有所属(文)。义蕴云。疏如众灯明光各有所属者。此他救云。我体虽遍。作业之时各有所属。如一室内有多盏灯。照一柱时能发多影。灯光俱遍发影不同。我体虽遍作业各别。亦不可言灯光各别。一灯灭时余尚遍故。非直一灯光有缺故。
  (八十三右)论业果及身(文)。义演云。论业果及身者。业谓三业。果谓四蕴。身谓色身。又云。身者即自他别身也(文)今谓。言果谓四蕴者。太局矣。
  (八十三左)此破初计(至)十三比量(文)。一破数论有二比量。此有二因(许常故。许遍故)。二破胜论有三比量(一许常故。二许遍故。三无动转故)。三破同我有三比量(一作业。二受果。三解脱)。四破异我总有五量(一体应相杂。二作业处无别故。三受果处无别故。四破转救诸我合故。五重责。一解脱应一切脱。诸我合故)合有十三比量。
  (八十三左)又以业果(至)亦得为量(文)。演秘云。疏又以业果身为因等者。宗・喻同前。改前因云。业果及身与诸我合故。思可知也。
  (八十四右)如橐籥风(文)。老子经(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翼注云。橐他各反。橐籥冶铸所用致风之器也。橐者外之椟。所以受籥也。籥者内之管。所以鼓橐也。玄应音二十六(十六左)云。橐囊埤苍作[⾱*(備-亻)]。东观汉记作排。同皮拜切。今冶家用吹火令炽者也(文)金刚捶论云。荆溪云。字统云。有底曰囊。无底曰橐。使风具也。讲录释云。言无底者。世谓两头有口也。今恐不尔。慧远南山所谓。钵盂无底非廊庙之器。则知如荼壶袋。谓之有底。又如今米囊。谓之无底。今谓。此亦不然。其如米囊一头有口一头有底。何曰无底。徐曰。无底曰橐。则两头有口无底曰橐。如俗腰缠者是也。今谓。凤潭本用伊藤六帖之训以驳灵空。然两家释虽似覃思为说。并违现文。何者。以字统言使风具故。米橐是贮米具。腰缠乃腰金银之具。二物岂是使风具耶。字统所言无底曰橐者。是排袋之类。夫排之为制也。两头有口。一口入风。一口出风。或卷或舒。是使风具也。现文炳然。两家迷谬何为。果日丽天盲者不视。诚哉此言也。排袋者。棑字书云。音败。船后木棑也。又排袋也。排汉杜预造作水排铸为农器。裴音非。曳衣貌。小补韵会吹火韦橐。或作[⾱*非]?。亦作排。后杜预造作水排铸农器。或云皮排(纲目梁纪以皮排吹之)亦云风箱(天工开物其卢或施风箱。或使交□)亦云人排(小补韵会。三国志韩暨传。暨为监冶。谓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利益三倍前。注为排以炊炭。晋杜预作人排)若准翼注。橐籥二字合为一物。疏释分为二物。理虽非无。不如合为一物。
  (八十四左)难可分扸(文)。论作折字。字汇折断之也。折字汇音昔分也。扸同折。今谓。论折恐析形误。疏扸亦㭊字形误。
  (八十四左)今以随身显事为难(文)。义演云。意云。随身者即是卷舒之义。若尔。论何故不言有卷舒故应可分析。乃言随身可分析。答论今说随身者。据显事而为难也。
  (八十五右)有五比量(文)。一应无卷舒。二应非常住。三应可分折。四应非实一。五应非定一。合有五量。以破第二无惭外道。
  (八十五右)童者小也(至)无实可录(文)。竖者。字书云。童仆之未冠者之称。俗为竖字。正为竖也。奴者奴婢古罪人。周礼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春□。今仆隶通谓之奴。非制也。劬劳者。诗小雅。之子千征劬劳于野。劬者疲劳也。小补韵会。韩诗数也。沙土者。有人云。沙土二物其体不同。然密家等今唯加持一沙漫称土沙加持。混淆甚矣。有老比丘固执沙土无别浪设理教。今谓。沙土不同。执为一物非也。萨婆多律摄十五(十八纸)云。掘地戒者。真地非真地今当分别。真地者。无有沙石瓦砾纯土。是名真地。非真地者。多有沙石瓦砾少土。是名非真地。若地被烧亦名非真地。若地有沙石。云何知可得掘。应取少土以水渄看若四分石一分土可得掘。若石上土厚四寸燥得取(文)具如善见律十五(十八纸右)。
  (八十五左)应非常一(文)。义演云。疏非常一者。意云。汝执我应非常一。犹如火轮。火轮彼此二宗皆许无常。问。如何火轮非一。答。此旋火轮在上非下。东西亦尔。故有上下四方差别。如何成一。汝计我与身犹如火轮而非一也。
  (八十五左)都合二十一比量(文)。第一十三量。第二五量。第三量。合有二十一量。
  (八十六右)广百论第二第三(文)。彼论第二(九纸右)破我品破胜论计。第三(三纸左)破数论计。文广不述。
  (八十六右)如瑜伽等四种计中(文)。具如瑜伽第六(五纸)及六十五(三纸)对法第一(三纸)显扬第九(十纸)至第十今考瑜伽·显扬。此疏正所依用在六十五。又第六与显扬全同。彼六十五(三右)云。我有四种。一者计我即是诸蕴。二者计我异于诸蕴住诸蕴中。三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而住异蕴离蕴法中。四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亦不住于异于诸蕴离蕴法中。而无有蕴。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又略纂第三(十四纸左)释第六十五文云。初叙四计。后别征斥。四计者。初即蕴计。后三异蕴。异蕴中。初我异蕴住在蕴中。次我异蕴住于蕴外。我仍属蕴。谓此是色我乃至识我。后住蕴外而不属蕴。伦记二上(三十九左)全同与六十五其意不同。对文可知。
  (八十六右)有计我体(至)二十句等(文)。二十句者。对法第一云。谓如计色是我。我有色。色属我。我在色中。一蕴有四。五蕴二十句也。即二十句中。五是我见。十五是我所见。何以五我见十五我所者。以相应我所·随逐我所·不离我所故。十五种是我所也。如对法第一自有问答广解(抄一本五十右)婆沙第八(初丁)亦明二十句。如对法说。如次下引。或云。五蕴各一蕴有心心所。心所有三。所取蕴各为四。总作二十句者。误之甚也。
  (八十六右)前说三计皆是此摄(文)。演秘云。疏前说三计皆是计摄者。问。数论我思。思即行蕴。如何前三离蕴摄。答。虽我是思。而不说思是行蕴故。若尔。思在何蕴所收。答。彼不立蕴故非蕴摄。此亦不然。如即蕴我佛法谈彼。非他宗中许在蕴也。思我应尔。答。即蕴计者虽不言蕴。然指五蕴以为其我。而数论师自言。思我离心心所别有自体。故广百论第三云。数论外道作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住。彼论破云。如是思我离心心所别有体相。难可了知。故知思我非即心所。是离蕴摄。问。前言依见立我法者。如数论师。岂不桙楯。答。言离蕴等据彼宗说。言依见立佛法谈彼。故前后疏不相违也。义蕴大同。离异差别。论一(十三纸右)大有性云离。同异性云异。疏释应寻。又疏二本(五十一左)云。又言异者显不离义等。集成二本之二。
  (八十六右)不尔摄计便为不尽(文)。义演云。若不得异解于离者。即有摄计不尽。何以故。且如离字但摄得蕴外之我。然不摄得蕴内之我。以蕴内收计我虽非是蕴。然住蕴中故言不尽。若言异者。即摄尽也。五蕴中我与蕴异故。
  (八十六右)瑜伽四计(至)并离蕴计(文)。枢要上末(八纸右)云。瑜伽第六及六十四·显扬第十说。执我有四。一即蕴。二异蕴住蕴中。三异蕴住离蕴法中。四异蕴非住蕴中。亦非住异蕴法中。而无有蕴。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后三俱是异蕴计摄。合是二。三类计中初二摄尽。
  (八十六左)筏蹉氏外道(至)即是一也(文)。玄应音义二十四(二十七纸左)云。梵言跋私弗多罗。此云可住子部。旧言犊子者。犹不了梵音长短故也。长音呼跋私则是可住。若短音呼则言犊。从上座部中一切有部出也。又二十六(十二右)云。婆此子部。婆音蒲贺切。云犊子部。旧名跋私弗多罗。上古仙人名跋私。其母是此仙大种故姓跋私。有罗汉是此女人之子。从母作名。说一切有部中出也(文)宗轮论述记(三十七左)云。佛在之日。有犊子外道归佛出家。如涅槃经说。此后门徒相传不绝。至此分部。从远袭为名言犊子部。文殊问经云。犊子部。注云。律主姓是也。真谛法师云可住子弟子部。谓罗睺罗舍利子弟子。皤雌子是罗睺弟子。弘舍利子所说。因以部分名为可住。可住仍言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种。从母为姓名可住子。此理难解。幸愿详之。
  (八十七右)彼无第三非即离计(文)。义灯二本(八左)云。问。叙后三类所计我中。瑜伽六十四等总有四类。然但前二。不摄第三。若尔。何故彼论说云。依我分别计为有者。皆摄在此四种计中。除此更无。如何不收。答。彼据我执自性不越彼四。今据情解。妄谓为我故叙破之。实是法执。问。若尔。如何下生空断。答。彼文总说非别别属。文总意别。斯文大例。又枢要中更有一解。如彼不录。枢要上末(八纸左)云。彼唯破外道不破小乘故。无与蕴不即不离。俱舍宝疏云。犊子部不染邪智谓胜义谛是其我体。不同外道染污邪智执有实我。
  (八十七右)经部本计(至)偏破犊子(文)。宗轮论云。执有胜义补特伽罗。述记(九十二左)云。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蕴外调然有别体故也。又疏一末下文云。犊子部等。彼执计我与所依蕴不即不离。然有体非常无常。
  (八十七右)如婆沙第八卷(文)。彼(初纸)云。此二十句萨迦耶见几我见。几我所见。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诸经中佛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而皆未说几是我见。几我所见彼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未说者今欲说之。故作斯论。复次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譬喻者作如是说。萨迦耶见无实所缘。彼作是言。萨伽耶见计我我所。于胜义中无我我所。如人见绳谓是蛇。见杌谓是人等。此亦如是。故无所缘。为止彼执显示此见。实有所缘。故作斯论。问。于胜义中无我我所。云何此见实有所缘。答萨迦耶见缘五取蕴计我我所。如缘绳·杌谓是蛇·人。行相颠倒非无所缘。以五取蕴是实有故。此二十句萨迦耶见几我所见耶。答。五我见。谓等随观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十五我所见。谓等随观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识中。
  (八十七左)然亦释经(至)至下当知(文)。解深密第三分别瑜伽品云。无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还取自心(文)。故皆缘蕴。下文(一末十六纸右)云。于中有二。初解所依有无。后然诸蕴相下解蕴我有无。合有三解。一七·六有无。二修·见有无。三即·离有无。随义应说。从粗至细展转推故。即是他人及于已身以为本质。并是此摄。能缘缘不着皆名心外故。第七计我心外唯有。第六计我心外之蕴或是于无。如吠世等。我无所依蕴故说为无。俱生定有。分别或无。即蕴计我本质是有。离蕴计我本质是无。
  (八十七左)此据影像(至)非据本质(文)。义演云。此释外问云。离蕴外更无本质。如何计离蕴有我耶。答。此据影像。非据本质。问。既无本质。如何计我有影像。答。大乘缘无许得生心。所变相分必须有体成所缘缘。
  (八十八右)大乘一念(至)故三宗别(文)。演秘云。疏大乘一念即俱得缘等者。有无本质悉缘名俱。有宗要有质·影心缘。若但阙实心即不起名独不生。经部相·质俱无心生名俱得起。此乃总结前三宗别。问。有宗自许第六识缘空花等不。若许缘者此即缘无心亦得起。若不许者即违圣教。答。彼虽许缘。然托实花方乃缘之。缘空花时随依三世实花同缘。许三世法皆实有故。余皆准知。义蕴亦同。且云。问。经部师如何无境而心得起。答。如灭定等。唯有微细意识。心所及境一切皆无心得起故。此皆难解。六二缘经如何会释。
  (八十八右)我应非常(文)。演秘云。疏量云我应非常等者。问。计我则蕴。我是常。蕴亦应常。不尔如何言我即蕴。故知蕴常。今以为喻。喻阙所立。答。有二释。一云。先以量成令蕴无常。然后为喻量云。蕴定无常。待众缘故。如瓶盆等。又若彼立蕴为常者。有违世间。世间共知蕴无常故。二云。彼虽计我体即是蕴。许蕴无常。我即名常。若尔云何名我即蕴。答。岂责群瞽而坠坑乎。下别破中亦有其妨。释应同此。故不别出。义蕴大同。
  (八十八右)然瑜伽等(文)。彼六十五(三纸)举四计已云。如是一切我实有性皆不应理。何以故。若计有我即是诸蕴非异蕴者。是则此我但于诸蕴而假建立。斯过自至。所以者何。诸蕴无常。各与自相而共相应。我即彼故非常非一非实有性。是故此计不应道理。若计有我异诸蕴者。此所计我为是无常。为是常耶。若无常者则所计我刹那刹那异熟异灭。此处异死余处异生异作异受。斯过自至(文)广破四计文长不述。
  (八十八左)根及属色(文)。演秘云。疏根及属色者。即扶根尘名为属色。属于根故。亦有本云。根及尘色语虽有异。而义无违。义蕴尘稍滥外也。
  (八十八左)并如色蕴(文)。义演云。色虽有多种。总合为一量破。今心心所亦尔。故云并如色蕴。别破亦得者。五蕴中色蕴既别破。余四蕴亦如色蕴一一别破亦得。
  (八十九右)前破心所(至)应别破之(文)。或云。此一行半文乱在此。宜置次卷述曰之下。今谓不尔。此文结前生后。应置于下论文之前。言置述曰之下者非也。义演云。前破至别破之者。生起下文。如破四蕴。于行蕴中破小分心所。然不相应行虽行蕴收。而是心所之类故今别破。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