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二(二末之二)

  (二十九右)破正理师和合性等(文)。正理十二(初右)云。颂曰。心不相应行得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相名身类论曰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文)光记第四云。不相应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如破僧时舍和合性。明知别有。俱舍师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乃至问答广破。
  (二十九右)破成实论无表戒等(文)。成实论七(十五纸)无作品云。善不善律仪无作为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文)义灯云。成实论师无表虽依思立。然是不相应摄。
  (二十九左)论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文)。演秘云。论一现所知法者。有义非说色等是现量境名现所知若言心等他心智境。如何下说世共了知。他心智境非世知故。又约他心名现所知。眼等应是现所知摄。佛心现量缘眼等故。故知但是世间共了名现知也。详曰。若世共了名现所知何事分三。三岂世人而不了知。现见世呼眼耳等。故若言不知眼等体相名非了者。心等体相世岂了乎瓶等现知。何须别说。故知论云现所知者。据世间中容有而谈。非约一切。以他心智世有得故。五根世间必无现得。第八虽缘非极成义。故不依说。由斯三类义有不同。故别开也。故从本疏。
  (二十九左)五识身(至)不别分别(文)。义蕴云。今言如色心者。即五识及他心之境。色谓五尘即五识境。心谓心心所即他心之境。此且约总聚而言。不别言色是眼境声耳境等也。
  (三十右)论如是二法(至)不待因成(文)。义灯三(二十三右)云。论如是二法等者。缘瓶等心等取衣食车等心(乃至)理门论云。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者。据得法体无谬者说。非似现比亦许二摄。何能自悟。若二皆摄何能自悟。若第四师缘瓶之心通三量者。违理门说。彼云。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舆等皆似现量。于实有中作余行相。假合余义分别转故。入正理论亦云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非比如前。所说非理。问。若尔定心诸佛菩萨岂不缘瓶。答。不障缘瓶。但心不作实有瓶解得瓶所依四尘自相。于实有中不作余行相假合余义分别转故。以能了知世间缘彼作实瓶解故现量境。如遍计性圣者达无亦为圣境非同凡执说为圣境。本疏云缘瓶之心是非量者。据作实瓶解说。非约了瓶假亦是非量收。设复缘瓶作比量解亦似比量。非真比量。无实瓶体。故亦非量。以似现比是非量摄。不称境故。邪谬智故。
  (三十右)此中缘瓶等(至)唯坚执故(文)。泰抄意谓。若眼识不缘瓶等。但缘瓶上色尘。第六意识作瓶等解。若有漏心中缘瓶等。即是非量心摄。若佛及余圣者无漏心中缘瓶等。即是现量。言非量不要唯坚执故者。若三性心缘瓶等。即三性等皆是非量。非谓唯坚执染心以为非量也。
  (三十左)言证知者证成道理也(文)。证成道理者。是四种道理中证诚道理也。即显扬六所明四真实中道理所成真实。彼论云。谓诸智者有道理义(乃至)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者依现比至教。极善思惟决定智所行所知事。以证诚道理所建立。是名道理所成真实。泰抄谓。言证知者。比量证诚道理也。具述四种道理。
  (三十左)此非现量他心智知(文)。义演云。疏此非现量他心智等。意云。此五根不是现量。复非他心智所知。不妨得是定心现量智境。何以故。一切定心皆现量故。若尔何故不说。答。据显相说。而且不论。其实五根通现比二量竟。但不定。他心现量若见者。如何名他心智邪。以缘色故。
  (三十一左)下结句文许通于上(文)。义演云。意说论故不可执无为定有。文亦通次上。可破也。
  (三十一左)论然诸无为(至)所显性故(文)。演秘云。或色心等所显性故者。色心相显四句分别。一以色显色。二以色显心。并如疏述。三以心显心。谓他心智。四以心显色。谓心缘色。问。无为云何色心显耶。答。有义虚空无为通色心显。佛地论说。五蕴无处显虚空故。又心缘空故名心显。择灭无为若依能证。唯心所显。若依离缚。自性断者亦唯心显。以简择心断染显。故通说三断是色心显。由断五蕴而证得。故或唯心显。若非择灭通色心显。色心缘阙而显得故。不动想受唯心所显。其义可知。今此通显诸无为因故。总说言或色心等所显性也。问。若所知因以破彼者。他亦以此因破大乘云。汝真如等非不离识无为自性。所知性故。如色心等此量亦应成真能破。答。宗相扶过。大乘无为与色心等而非即离。今难非离。故为过也。若尔他改宗云。非不即离识无为之性。复如何通。答。亦犯相扶心言路寂而非有无及即离等。遮定即离言不即离(文)今谓。准现流疏初以色显色。二色显色心。或疏诠色恶色表色之三色字衍。或古人之不局乎。
  (三十一左)心显色心其理可解(文)。义蕴云。疏心显色心。其理可解者。如照心色易故不说。三无为中。择灭唯心显余二通二显。
  (三十二右)言无为者(至)共目一色(文)。总料简章(三十四右)云。诸法但有二义以上而为名者。即当此释。唯一义名即非此释。一义为名理目自体。不从他法而立自名。二义为名理有相滥。故六合释无一义名。初但别释二义差别。后乃合之。如说佛陀。名为觉者者。是主义。通于五蕴。觉是察义。唯属于智。此别解。已有觉之者名为觉者。此即合之。故名为合。释此合名有其大种名六合释。虽如菩提有其二字。二字但目一觉之义。义既是一理目一体。既无相滥。何用六合。六合之释解诸名中相滥可疑诸难者故。此六合释以义释之。亦可名为六离合释(文)今谓。六释必在二义已上可离合者。非关字之多寡他宗约字数而释非也。义演云。疏无二义故者。意说。无为无离合二义。言以无合故者。意说。无为更无别法合成。故非六释。即无生灭等为。故名无为也(文)今谓。此释谬之甚矣。二义者非指离合。此对单一义而言。又言无合者。已是一义。无以可合。故云无合。
  (三十二左)由择所得灭名为择灭(文)。俱舍一(三左)云。择灭即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谓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间故作是说(文)光记一(三十九左)云。择谓简择至故作是说者。释择灭名。谓无漏慧异有漏惠名慧差别。或无染异染名惠差别。此差别惠各别简择四圣谛。故灭体先有。但不成就。由择力所得名为择灭。略力所得但言择灭择之灭故名为择灭。依主释也。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所驾中言故作是说。择灭亦尔(文)宝疏一(五十八右)云。择谓简择至名为择灭释得名也。于中有二。一法说。二喻显。此即初也。择谓简择即慧差别者。决断名智。推度名见。择法名惠。简择即是慧之差别功能名也。以八忍智等各别简择四谛故名为择也。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由慧简择四谛理故。断于烦恼证得此灭。从其能证名为择灭。择之灭故名为择灭。此是法说。诸论意同。有人云。谓有漏惠异无漏惠名惠差别。或无染异有染名慧差别。此释谬也。此中明慧择四谛能造会择。不释慧漏无漏等。论如牛所驾车至故作是说。二喻显也。牛车略云所驾二字。择灭略去力所得三字。故名择灭。
  (三十二右)由第三转(至)有依士释(文)。演秘云。疏由第三转上依主释。第三转者名为由声。亦云具声。由智惠力断惑所显故属由声。更有余义如因明钞。
  (三十二左)非由择力所得亦尔(文)。泰抄云。若智惠简择显之且得。若不用智为作具。缘阙且得。故非择灭亦是第三转声摄也。问。非择灭既无作具。如何亦是第三转中依士释。答。又解。若择灭中即能灭。世间道中即取能伏道为作具。即此世间能伏道是伏惑道之作具。又如非择灭之中。即阙缘等方诸法不得生。即此阙缘等是非择灭之作具也。故非择之灭。即是第三具声中依主释。亦是第六转声中摄。若非择灭中真如上本性清净即无作具。
  (三十二左)虚空不动(至)不可别解(文)泰抄云。问。要得灭定。方得想受灭无为。亦有不得灭定而得总受灭无为。若言得灭定而得想受灭无为者。何故对法论说。由二受灭得二无为。又疏文云。想受不行。即此真如名想受灭耶。答。尽处为论。又虚空不动既无体义。不可别解者。虚空即无为。不动即无为。既是无滥。不须别解(文)今谓。此释非也。如此二名唯是一义不可离合。如无明等。义演云。疏其虚空不动既无分别解者。问。若尔云何前言苦乐想受之灭显依主释耶。答。意说想受灭无为。其苦乐之言文便故成。不动无为。非依主释。或可文错更勘余本。其释名辨义。如彼章中自解。无劳须述。唯可章中皆持业释(已上)今谓。此就二字故无别解。前约五字为说。故依士也。泰抄义演并不知此差别。故致斯谬。或云。不动者化地部九种无为中。第四者不允。不动无为大乘六无为中亦立。何必局化地部乎。下云善法之真如。此化地部所立。而亦是对法所立也。具如下疏举诸部别。
  (三十二右)又虚空等为一为多(文)。俱舍一(三纸左)云。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文)宝疏一(五十七右)云。然于其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简余法也。无碍之言简于色法。色有碍故。但以之言简心心所及不相应二种无为。此等诸法体虽无碍同于虚空更有别体。非是但以无碍为性。色于中行者。释虚空相也。色是碍法于空中行。显空无碍。于碍法中不得行。故无碍之法于空中行。不显无碍。于碍法中亦得行。故正理释云。虚空但以无碍为性。于中诸法最极显现故名虚空。是即无障以为其相。所有大种及造色聚。一切不能遍覆障。故或非所障亦不能障。是故说。言无障为相。准此论文非能所障者。简空界色虽无能障是所障故。但以无碍为性。与此论同。婆沙评曰。应作是说。实有虚空。以彼不知即谓非有。由前教理实有虚空。问。若尔虚空有何作用。答。虚空无为无有作用。然此能为种种空界。作近增上缘。种种空界能与种种大种作近增上缘。彼大种能与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缘。若无虚空。如是展转因果次第皆不成立立勿有此失。是故虚空体相实有。不应拨无。
  (三十三右)如婆沙(至)有二说(文)。彼第十(二纸右)云。一切虚空无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乃至如是说者。应知此中前说为善。
  (三十三右)论虚空容受(至)体应成多(文)。演秘云。论虚空容受色等法故者。若法内外皆有虚空。名遍名容。但法外有不名容遍。既能合法各有虚空。空随能合。体应非一。问。若能合法便难成多。岂不自教而见违耶。故佛地经云。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来法界亦复如是。解深蜜经意亦同之。答。大乘虚空性非是有。无质碍处假名虚空。无法无碍故遍诸色。虽遍色中无性不改。体性无差云唯一味。问。下明虚空依如识立。云何可说性是无耶。答。彼经但据无质碍处。即名虚空。何以验焉。答。经以虚空喻净法界。若取依如所立虚空。能所喻法便无异矣。取依识变识变有为。不可为喻。故彼经云。如虚空中种种色相现生现灭而此虚空无生无灭。如是如来净法界中诸智变化利众生事现生现灭。而净法界无生灭。故知不取依识变者。
  (三十三右)此量应思(文)。义演云。疏比量应思者。意云。汝虚空无为随能合法体。应成多。因云。一处合时余不合故。如眼根微等。且极微一处与空合。余废不合。极微体即有多。然无为既与微等一处合时余不合。虚空亦应多。准西明解。疏比量可知者。比量云。汝色等诸法应互相遍。因云。此处合时彼处色亦合故。如所合虚空。又因云。此处色即余色故。犹如此处色。前因既成。故得如为量。既互相遍。明知此处色即余处色也。意说。彼此是一或可。后因但释所以。来必须成量。如演秘。
  (三十三左)论不尔诸法应互相遍(文)。演秘云。论诸法应互相遍。问。难意云何。答。彼执。空一而与法合。前难虚空随能合法体应成多。今责能合随所合空体应成一。若更互遍可名体下。若不遍者何名一耶。应作量云。彼法应遍此法。执彼此法体是一故。彼应如此。亦同二十唯识难无次行等量(文)义蕴云。论不然诸法应互相遍者。此中量云。汝彼处色应此色处有即此处虚空合故。如此处色。或言彼色应即是此色。与此处虚空合故。如色。
  (三十四左)且如五部(文)。义演云。疏五部者。四谛下见惑为四。修道总为一部。合有五部。部者众类之义。品者九品即见修惑。地地皆有九品(文)俱舍一(四纸右)云。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耶。不尔。云何随系事别。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若不尔者。于证见苦所断烦恼灭时。应证一切所断诸烦恼灭。若如是者。修余对治则为无用(文)宝疏一(五十八左)云。论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耶。三明同异也。正量部计。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婆沙或说。唯内法有。经部有说。择灭无体为对诸宗故寄问起。于中有七。一问。二略答。三重问。四广答。五返释。六难。七通。此即问也。论不尔略答也。论云何重问。论随系事别举颂广答也。论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释颂文也。事谓体事随所系体有尔所体。择灭亦尔。有尔所也。随系事言简无漏法也。论若不尔者至诸烦恼灭。此返释也。若不如有部随系事量各别择灭者。即有此失。论若如是者至则为无用。若如前义即有后失。本为证灭令惑不生。修余对治。灭既证已修余对治即为无用。
  (三十四左)一法缘阙得不生得(文)。俱舍一(四纸右)云。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文)光记一(四十左)云。永碍当生至得非择灭者。此释非择灭。谓有法体而能永碍未来法生。此法本欲碍生法不生。若法不生便起得送与行者。故名得灭。前灭是善。后灭无记。故云异前。名非择灭此结体也。由择故得名为择灭。得不由择。但由阙缘名非择灭。此释名也。又解。择灭由择故得。非择灭由阙缘得。故言得灭异前(文)宝疏一(六十六左)云。论已说择灭至得非择灭结前举后颂也。以得不同简名体也。论谓。能永碍至名非择灭。释颂文也。言得灭异前者。前因择得。此不因择。故言异前。得不因慧。但由阙缘名非择灭。不应释言前灭是善此灭无记名异前也。若尔即是前得善灭。今得非善。即应得灭异前名非择灭。然此阙缘名为非择灭。因非择得名非择灭。亦得同前择灭是属主释。论不因择但由阙缘。释得因也。准此论文但由阙缘。即是更无余力。准正理显宗由二因得。一由阙缘。二由非择。非择障故。若过胜缘法即得生。若遇劣缘法即不生。正理(一之十四纸)云。择谓如理勤所成慧。不由此慧有法。永碍未来法生。名非择灭。乃至若法能碍彼法生用。此法离慧定碍彼法。令住未来永不生。故得非择灭。此法实有后当成立。又显宗云。非唯缘阙便永不生。后过同类缘。彼复应生。故详此论意。诸法不生由其二缘。一由阙缘。二由非择灭。以后过同类缘法得生者。此释非理。后过同类缘。为是生缘。为非生缘。若后有生缘。前非阙缘。若后非生缘如何得生。由无生缘法永不生。何关灭力。问。显宗云。法非唯缘阙。此论云。但由阙缘两论不同。何者为正。答。准婆沙释得不同。有为三性法得同所得。判性由所得法力。令得起故。择灭得从道依道起故。非择灭得从众同分依同分起故。以无为无用二灭不从所得判也。婆沙亦云。虚空等无用。故知此论但由阙缘理胜(乃至)有人云。此法本欲碍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与行者者。此释误也。应言法永不生得非择灭。不应言非择灭有力送得与行者。两说相违。应依此论(文)麟记一(五十右)云。然此二说(光宝)难可偏依。有传。罗什法师存于旧解。今详新云无为无用。理且可然。论文但字未必证成唯一缘义。然此但言为对前灭由择力得。此不由择。是故且言但由阙缘。何妨当生更有余缘共证。如言无寻唯伺。岂无受等所余心所。然旧言起得送与行者。有太过失。应言法永不生得非择灭。不应言非择灭有力起得送与行者(文)。今谓。若约大乘而论宝解不可也。瑜伽五十三云。复次云何非择灭。谓若余法生缘现前余法生。故余不得生。唯灭唯静名非择灭。诸所有法此时应生。越生时故彼于此时终不更生。此灭亦是假有非实物有。乃至复于余时过缘可生。是故非择灭非一向决定。
  (三十五右)此处三品(至)彼品类故(文)义演云。疏此处三品者。意云。即说空等三无为也。既许多者。此处三品即非彼。故且知色此处色非彼处色等。何以故。有品类故。
  (三十五左)毗婆沙师(至)余二各多(文)。虚空为一如上所引婆沙第十。余二一多者。婆沙三十二(六右)云。问。择灭与非择灭何者为多。有作是说。择灭多。非择灭少。所以者何。择灭通于三世法得。非择灭唯于未来不生法得故。有余师说。非择灭多。择灭少。所以者何。非择灭通于有漏无漏法得。择灭唯于有漏法得。评曰。应作是说。非择灭多。择灭少。所以者何。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择灭但如有漏法数量故。
  (三十五左)此难双关一多并破(文)。义演云。疏此难双关者。此论中总难三个无为名双关。不同萨婆计。名一多并破。或可破虚空无为中。能所例名双关。故前论云。随能合法体应成多。不尔诸法应互相违等。又云。此难双关者如前。双问云。又虚空等为一为多。双问随所计一多并破。故云一多并破(已上)今谓。后解为正。
  (三十五左)大众等(至)此下方破(文)。下(四十纸)有无为四门分别。至彼当悉。
  (三十六右)体是因果而无因果也(文)。光记六(四十七左)云。今释言。无为虽是果证故名为果。非六因所生。不行世故。无为虽是因不障碍。故名因不得五果。非能证故不得无为果。无取与故不得有为果。由此故言无因无果。旧翻云无为非因果。此大谬矣(旧论云。果有为离系。无为无因果。旧论云。有为择灭果。无为无因果)义灯三(二十五右)云。旧俱舍云。无为非因果者。错翻无字以为非字。若言非者。即不是六因五果。他宗自许六因之内为能作因五果之中是离系等。今言无因果者。虽为能作因无取与果用。故无有力能令果生。故云无果。虽择灭无为是离系等果。不从因生。故云无因。不碍他生为能作因。由离缚得择灭是离系。余二增上。俱通士用。大乘所说如枢要辨。
  (三十六右)六因五果(至)不得五果故(文)。六因者。俱舍六(根品初纸)云。因有六种。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对法诸师许因唯有如是六种(具如婆沙十六正理十五等中)五果者。谓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俱舍又(六之二十右)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等流似自因。离系由慧尽。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长行释云。由慧尽法名离系果。能作因者。俱舍颂云。除自余能作。论曰。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虽余因性亦能作因。然作因更无别称。如色处等。总即别名。
  (三十六右)略有二种(文)泰抄云。论云。诸无为法略有二种者。此六种无为皆有二种。一即约六无为体不是识变。二者识变六无为。若心缘六无为时。即心变作此六种无为相。然此论文中。既破他小乘三无为。其论即合说此三无为。谓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合明解。三无为以为乘文便故。因前三无为故。即明以不动想受灭真如耶。
  (三十六左)此无本质(至)如极微等(文)。泰抄云。然识变无为还有本质。其所变相分无为与本质。无为不相似故。故说识变无为而无本质。据实而言心缘无为本质。本质亦成所缘缘义。故识变无为亦有本质。如心缘五尘本质。变起相分时相分与本质即相似。故其相分是色。本质亦是色。故说识变无为无本质也。若缘无为本质。心上变起无为相分。无为相分若摄相归质。即实无为所收。若相从见其相分无为即是四蕴独影。唯从见所摄。若性用别论其无为即法同分摄。故约摄法各别。若心缘蕴法我心外我。体既不可摄相从质。为无心外我之本资。若摄相从见即四蕴独影唯从见所收。相分见同种生故。若性用别论即是人同分摄也。若极微无本质即独影唯从见也。□又云。疏云。此无本质唯心所变如极微等者。如缘极微。极微无本质。唯有影像虚空亦无本质。与极微相似。俱是独影。唯从见也。
  (三十六左)变空作无色等碍相(文)。演秘云。疏谓。变空作无色等碍者。无色等法障碍之相。
  (三十六左)此即七地(至)虚空等故(文)。泰抄云。此即七地已前有漏加行心等缘名起分别相。乃至及亲闻佛说皆闻虚空等故者。七地已前有漏心及加行心起。皆说虚空。缘虚空界。起分别心。重成种子。入地心者。入十地。入果者。即得四果也。若七地已前菩萨无漏后得智中。及四果后得智中。皆能缘前无分别智中。法性之空。其无漏后得智亦能缘。远缘前加行。智起求所证之真如及亲闻佛说虚空等。其后得智中变以虚空等相熏成虚空种子。若八地已去后得智亦缘。空熏成空种子。后得智亦能缘根本智法性之空。亦能远缘加行智心起求空等。真如后得智中还变虚空等相。菩萨后得智详缘一切法故。
  (三十七右)缘前无分别智(至)说虚空等(文)。义演云。疏缘前无分别智中法性之空者。意云。谓由二空所显真如也。今缘者缘此空也。及远缘加行智等者。意说。后得智且得远缘见道前加行智中所作空观等及亲闻佛说等。
  (三十七右)有漏一识(至)或说八识(文)。义灯三(二十五左)云。七地已前有漏变熏。唯第六识。故一识因。在无漏位第七创缘虚空非择灭。未有漏熏。但由第六故二识果。无漏三智或除成事。不说缘理或通八识智遍缘故(文)演秘云。疏有漏一识因等者如义灯明。有云。有漏一识者。唯第六识。因无漏二识者。妙观平等。对究竟果名为因也。果无漏三智者。唯是佛位。故名为果。详曰。虽理亦通法师既为入空之徒。故依灯正(文)义蕴同有云说。或说八识者。变影缘如。亦通前五。泰抄亦同。泰抄云。疏云。有漏一识因无漏。二识果无漏。三智或说八识者。此文中即约因果法。识能缘无为。而心上变起识变无为也。有漏中唯第六识缘虚空无为。而心上返起无为。因无漏二识者。十地中六七二识智妙观智。此二智之后得前中。能缘虚空无为。返起无为之相。果无漏三智者。此第一解。若不说成所作智。缘空余三智之后得智。能缘无为。而变起无为相分也。第二解说成所作后得智。能缘空无为。而变起无为之相分。则通此第二解胜。谓成事智。不能有根本智能证无为。成所作后得智亦能缘无为。而变无为相(文)义演云。疏或说八识者。果位八识总得无为也。成所作智唯是事智至佛果。且缘无为。不尔应非果智。唯缘事不缘理故(文)今谓。有说顺文。淄洲虽为入室之徒今迷句义。不可信用。然笠置师会云。此中因果非谓常途。所谓因果二位。就论而言数习力故者因也。心等生时果也。有漏位中唯第六识作变熏。故以第六为因引故。此谓因果。是别义。今谓。会释虽巧不符疏文。然疏文意初明有漏。次明无漏。于中分因果别文义甚明。救释为别因果凿矣。又如灯解下无漏言简别不明。稍似无用。
  (三十七右)论此所现相(至)假说为常(文)。演秘云。论此所现相假说为常等者。按显扬论第十八。云虚空无为者。由心所变境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异故。问。识变无为别熏种耶。答。独影从见不别熏种。广如灯辨。有义别熏。论自说云。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故。知别熏成种子也。此缘三相实是有为。生灭之法。前后相似。似一常等说为无为不生灭。故名为假。详曰。虽言数习心生似空。而说不言别熏种也。广如灯破。
  (三十七左)如显扬第十八说(文)。十八(十六右)云。心所缘等故。清净所缘故。四种离系故。建立八无为。论曰。八种无为如摄事品已说。虚空无为者。由心所缘境相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异故。
  (三十七左)即是生灭等(文)。义演云。疏即是生灭者。意说。虚空无为由识所变。此所变相是有生灭相。非生灭门者。意说。不是非生灭门收。以是依他起故(文)今谓。不然。道谛有二。一漏无漏门。二常无常门。今言生不生者。即常无常也。若道谛约常无常门是依他起。若约漏无漏门是圆成摄。今言生非生门。为简漏无漏门。非谓所变有生不生。
  (三十七左)下三性中自有诚证(文)。第八(三十二右)云。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何性摄耶三皆容摄。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有漏心等定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据(文)疏九本(四十一右)云。述曰。如论可知。即显诸论言无漏者无漏心变。言苦谛等摄者有漏心变。亦不相违。既言苦等。心所变者依他起摄。此唯定也。不多执空而感生死。略不说集。理亦集摄。不善心执如胜论等。此说多分故苦谛收。为显此义。因述上来所说依他义亦不定。故次论云。论有漏心等至圆成实摄。述曰。有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定属依他。以相与见必同有漏无漏性故唯依他起。无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容二性摄。以有缘起无倒理故。即由二重三性体异故摄不同。若说空等为无为者。容二性摄。体不定故苦谛收唯依他起。体即定故。此但分别有体空等。非计所执。彼无体故。
  (三十八左)若离第三静虑(至)名想受灭(文)。杂集第二(十右)云。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无为。当知此中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等。若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受想灭。烦恼断者。谓除此品粗重。所得转依。受断者。谓除此能治定障。所得转依。是故得第二静虑时。虽证苦灭而不建立无为。以变异及未断尽故。
  (三十九右)然显扬亦(至)暂时离系(文)。十八(十六丁右)云。由清净所缘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净时。所缘体相常如是住故。由四种离系故建立余四无为。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差脱毕竟离系。简择烦恼究竟离系。苦乐系时离系。心心法暂时离系(此连读上所引之文)。
  (三十九右)此说二性(至)有无合说(文)。二性谓依他圆成下第八论通三性说。如上所引。有谓依圆。无谓遍计。义蕴云。识变是依他。法性是圆成实也。
  (三十九右)善等真如约诠而论(文)。所依真如唯一从能依三性而诠。故言三性真如。即依诠谈旨。若约废诠谈旨。唯是一非安立谛。演秘云。诠谓显能显于法并名为诠。非唯名等独名诠也。三性不同。理从于诠故分三种。谈理是一。俱名真如。
  (三十九右)如食油虫(文)。南海寄归传三(十三右)曰。三藏云。西方释名略有二种。一有义名。立名有由。名体一向相称。即依名义而释也。二无义名。或共了知。即是不论其义。但据世人共唤(如食油虫)即是无义之名(文)。义演云。疏如食油虫者。西国有虫。食油麻苗。实不食油。唤作食油虫者。不称彼体(文)法华嘉祥疏云。涅槃经云。低罗婆夷实不食油。强名食油。涅槃亦尔。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文)胜鬘宝窟中末(十六左)全同。
  (三十九左)遮恶取空(文)。如前已辨。
  (三十九左)瑜伽论五法中说(文)。五法之言有二。一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二相名等。显扬第一等说心等五法。又说相名分别真如正智。如瑜伽七十二三等具明七十二(六纸右)论真如假实云。问。真如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实有胜义摄故。下疏(九末七十右)指此文云。七十二五法中亦言唯是实有。胜义摄故。有人释此五法云五十三卷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者。可笑之最矣。五十三(十四右)云。唯明虚空非择灭二无为。且辨假实。然五十三无文明心心所等五法。学者择而取之。
  (三十九左)遮一说部一切皆假(文)宗轮述记(二十八左)云。一说部此部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别分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也。
  (四十右)或真以简(至)故名真如(文)。第九(二纸左)论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
  (四十丁左)然此无为四门分别(文)。对法抄三(四十三纸)八门分别。此云一诸部增减。彼云一教兴意。
  (四十左)大众部(至)圣道支性(文)。演秘全依宗轮论述记。彼(六十右)云。此前三种体皆一物。显有分位非体成多。余释名等不异诸部。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述曰。此四无色所依之处。别有无为是灭所摄。要得此灭依之生彼。能依细五蕴自是无常。所依四无色自是常住。然四静虑无别无为所摄。以蕴非极细界非极胜。能依心等能缘上下无隔碍故。无色不然心不缘下。既有隔碍。别有无为.为所依故。处不为例。然空作空观。空无粗色非全空色。说名为空。释余名等。皆准常释所依随蕴以立其名。论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述曰。缘起支性。谓生死法定无明后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无明等。此理是一性常决定。其无明等十二支分是有为摄。理是无为。一切圣道性能离染。理是常一。其八差别自是生灭。理是无为。此由生死及于圣道各别有理为碍核。故性相决定。生死必先无明等起。圣道必能出离苦等。一切圣道理虽定然。此中举胜。且举八道。
  (四十左)化地部旧云正地部(文)对法抄三(四十三右)云。化地部真谛名正地。立有九。一择灭。二非择灭。三空。四无我。五善如。六恶如。七无记如。八道如。九缘生如(此写真谛部执异论。彼云一思择二非思择灭。其余全同)。演秘亦依宗轮疏彼(八十四左)云。择非择空三体各一。得缘同余部。不动但是断定障得。定障名动。是散动故。今断得此。故名不动。善恶无记如三体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缘起义同大众。然各一理。今据胜者。但言道支缘起。
  (四十一右)譬喻部师(至)无有体性(文)。泰抄云。譬喻师者。即是前鸠摩罗多。鸠摩罗多即是经部祖师。三无为者。谓虚空择灭非择灭。唯有假名。都无实体也。即同经部计。
  (四十一右)毗婆阇婆提(至)亦是无为(文)。毗婆阇婆提此云分别论者。此邪分别以立一义。总言分别论者。非谓别有一部。婆沙等中多有此言。泰抄云。二十部中解义不当者。总名毗婆阇婆提。此云分别论者。若二十部中解义当者即名翻多阇婆提。此云相应论师(文)义灯三(四十八右)云。言分别论者。或大乘异师有种子故。或小乘诸部皆名分别。不定一部故。摄论中分别论者。传说。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别。传说。是正量部。此论下文。分别论者云是说假部(文)光记九(三十四右)同二十(四纸右)明之。义蕴云。疏三灭中立无常灭者。毗婆阇婆提即分别论者。有云。此师立生异灭三相是无为法。问。生异二相云何名灭。答。此三皆有迁法之能。故皆名灭。或有云。言三灭者。谓择灭非择灭无常灭。即以生等三相中灭相名无常灭也。此即无为由此故令有为法灭。若以有为灭相云何复能令有为灭。依婆沙论有此三灭。虽疏既云三灭中立无常灭。后解为正。前解无文(已上)今谓。邑师不见婆沙故言前解无文。婆沙中云分别论者立四能相以为无为。虽三四别非全无文。演秘云。疏三灭中立无常灭等者。谓择非择无常灭名为三灭。无常灭者。有为相中灭相是也。非唯择灭非择灭二名为无为。即此灭相亦无为摄。由此无为有势力故令法迁谢。若不尔者能相所相俱是有为。云何能相令所相灭。故知灭相是无为。如婆沙三十八明。又按智度论四十二。云灭有三种。谓知缘灭非智缘灭无常灭。不说无常灭是无为也。大小乘异也(文)今考婆沙。疏所举计是法密部计。婆沙三十八(十二纸左)云。或有执。诸有为相非实有体。如譬喻者。彼作是说。诸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不相应蕴无有实体。故诸有为相非实有体。为遮彼执显有为相实有自体。或复有执。诸有为相皆是无为。如分别论者。彼作是说。若有为相体是有为。性羸劣故。则应不能生法住法异法灭法。以有为相体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生法乃至灭法。或复有执。三相是有为。灭相是无为。如法密部。彼作是说。若无常相体是有为。性羸劣故不能灭法以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灭法又(十五丁右)云。说生等相皆是有为。即遮法密分别论者说生等相是无为法(文)俱舍光记二十(四十右)云。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须分别。故名分别说部。梵云毗婆阇缚地。毗婆阇名分别。缚地名部。旧云毗婆阇婆提者讹也。若宗轮论。饮光部又光记九(三十四右)云。有说缘起至法性常住者。准宗轮论是大众部等计。又婆沙二十三。呼为分别论者(已上记文)今谓。准此文指大众部等为分别论者。又婆沙二十七(十三右)指心性净客尘烦恼等计为分别论者义。即次下论(第二十八丁右)云分别论者是也。又婆沙三十八上举分别论者计。次举法密部计。然今此疏及演秘中所举宗义即当彼论法密部计。非分别论者计也。然彼论次下结上二计。言遮法密分别论者说等。疏主朴扬等谬解此文。以为分别论者计乎。彼文法密。与分别论不同也。非谓即分别论者也。或虽明辨别二宗之别。然分别论者是邪定通名。所以总呼无失也欤。
  (四十一右)此及百法但唯说六(文)。义灯三(二十七左)云。此论立六。依于择灭分出二种。由依智定二障别故。不动灭想受灭。断定障故。于定难知。又分二种。或由定不定。不动想受永断择灭。暂伏非择灭。能所依异故立真如。或假实别。
  (四十一右)瑜伽五十三说二(文)。义灯三(二十七右)云。约世共知故。又世于空但识其义。而不识体。但言空常住不知是无为。于非择灭识体而不识义。谓知此法缘阙不生法体灭无。而不知是无为云不识义。若准此论亦得云二。一依识变。二非识变。假实异故。依识变者似非真故。
  (四十一右)五蕴论(至)即择灭故(文)。义演云。疏不动等二者。意说。五蕴论但说四种无为。然不说不动想受灭。以此二无为由智断苦乐想等所显真如。且是择灭摄。故但说四。不言余二。两论各据一义。且不相违(文)义灯三(二十七右)云。或有立四。掌珍五蕴论。为对他宗及于自义辨假实故。虚空择非择是共他立。真如无为是自义。前三是假。后一实故。
  (四十一右)又瑜伽对法(至)八种(文)。义灯三(二十七左)云。对法立八。于真如中约诠分三。谓善不善及无记法。此论约旨故但立一。若据约诠乃至众多假立无失。种类不同有三种无为。一依如立。实是无为。二依识立。相似无为。少分似彼体实有为。三别义立。谓诸无漏。非烦恼作故名无为。从因缘起故有为摄。初非染净因缘为。次或二为。或非染为。以三性心俱得变故。后非染为。然若克体即是有为。从因生故(文)瑜伽百卷(十三右)明虚空非择灭法性真如实际空无我等是也。对法第二显扬十八并说八种佛地论七(二纸左)云。或说八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遣相门所显真如。
  (四十一左)约诠约理所望别故(文)。义蕴云。约三性故真开三。约理无差故为一(已上)泰抄云。今言善性真如等者。约诠说故。即有善等三性之别。若约理而论。三性下无为总为一。真如诸论所说多少不同。此依所望之别。理岂有殊。
  (四十一左)或依障所(至)不动想受(文)。义蕴云。问。择灭可言断障。不动想受何名断耶。答。此二无为障通永暂。设不断种亦断现故。
  (四十一左)即依假体(至)皆可说实(文)。演秘云。疏即依假体皆可说假者。依识所变立此八种。八种皆假。疏实可然者。若依法性而皆实(文)对法抄三(四十四右)云。四假实门。瑜伽第五十二及第一百卷。虚空待诸色而假建立。瑜伽第五十三(十四右)等说。非择是假。故余择灭等可知。真如彼云唯实今如唯识即五假三实也(文)。瑜伽百卷(十三右)云。观待假有者。诸(鲜本作谓)虚空非择灭等。虚空无为待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处色趣非有。假说虚空。非离色无所显法外别有虚空实体可得。非无所显。得名实有。观待诸行不俱生起。于未来世不生法中立非择灭。无生所显假说为有。非无生所显可说为实有。云何胜义。有谓。于其中一切名言一切施皆悉永断。虽诸戏论离诸分别。善权方便说为法性真如实际空无我等。如菩萨地真实义品。
  (四十二右)若通三性体遍有无(文)。义演云。意说。若妄计为实。而起执者。即皆遍计故说无为通三性即体通遍有无也。无即遍计。有乃依圆。
  (四十二右)无别释名(至)皆持业释(文)。演秘云。疏无别释名者。但言无为不成六释。无别合故。若言虚空无为等皆成持业。并如前疏。有义其想受灭灭属想受。是持业释。想受灭无为即依主释。灭若无为想受之灭即依主释。想受灭无为即持业释。依不动地得无为。故不动无为亦依主释。详曰。疏释为本。理既不乖。有义亦得。
  (四十二右)且依胜定障(至)障定者说(文)。义演云。意说。一切染法皆能障定。断彼总合得无为何故但言苦乐舍等耶。答。且据障胜定强故说也。解云。由受散动随境界说。定不得生。因为强也。故乐受障第四定。舍受想等正障灭定。故断彼时别立无为(文)义蕴云。疏且依胜定障至今约别行者。此答后问。有苦乐时必不安请。此二受灭立不动无为有顶游观必舍受故。灭此之时立想受灭。此名胜障别行相也。
  (四十二右)不障一法得多无为故(文)演秘云。略有三释。一云。且如一贪。九品不同。断此一贪证九无为。无为无品。约所断说故名为多。二云。释外难外难意云。断想受等已得择灭。何故望此复名不动无为等耶。不障此一想受等灭而能证得择灭不动多无为也。三云。举断一贪得多无为。证受等断而立择灭亦得不动多无为也。后解为胜(文)义蕴云。言不障一法得多无为者。此答前问。何故择灭外立不动等。如一贪中有九品断得九无为。何妨择灭亦是不动等耶。故唯论云。由受尽故得二无为(已上)义蕴与演秘第三释同。
  (四十二右)又断所知障(至)相违等妨(文)对法抄五(六十六左)云。问。自定障与所知障何别。答。同体。解深密经云。断烦恼障名惠解脱。若断所知障名俱解脱故。又六十二云。又诸解脱由知障解脱所显。由此声闻等于所知障解脱所显故无别故。彼云。此定障有二。一人执。二法执。人执现种二乘永断。法执现行二乘亦断。种不能断。诸论说二乘得不动等无为者。通约伏断永断所得无为。此理不然。岂定障种子二乘不断也。若伏者应非择灭一分。故此应如唯识第十说定障体性。此论言受断得二无为。故非是惠。不可尔而乖大义然说二乘不断所知障者。但障智者。彼不能断。不遮定障种亦能断(文)今谓。唯识第十具明二乘不断智障不遮定障亦断。应知。
  (四十二左)复有内外(至)诸门分门(文)内外者。对法抄五(五十五纸右)云。五内外门不动想受。二灭唯内法灭得。余皆通内外(文)枢要不立此门。善等三性依他等摄者。又云。六善等三性。彼云虚空非择唯无记此亦不然。如前得等中理说。如我即通三性心所变故若于真如上义分即唯是善。亦依他等三性如唯识第八(文)枢要上末(三十一右)云。三三性分别。一善等三性。若本唯善即真如故。若相通三性许三性识变故。二所执等三性第八卷说通。三此第二。说唯二性○安立等。对法抄五(五十五右)云。七谛摄。一安立非安立。二四谛。三二谛。瑜伽六十四七十二等云。非安立谛摄者。谓真如除空非择。余是安立谛灭谛摄。然唯识第八有漏无漏心变即通道苦集三谛摄。若真如体上义分并非安立谛摄。若假立本质即许虚空非择非谛。许真如非灭谛。并如唯识抄解(文)枢要上末(三十一右)云。四谛摄。一安立非立立谛。二二谛真欲摄。三二三谛。四四谛。七真如体相摄者。七真如如第八(三十二纸)明。已明三性与七真如相摄。义准可知得非得等如对法抄五(三十五右)体性一多者。枢要云。一一多随心言多。约体但一。五果者。枢要云。五果摄摄何。择者谓离系。虚空非择。摄增上果。凡圣得之多少者。枢要云。三凡圣得。虚空非择通凡圣得。想受灭择灭真如定唯圣者得。不动二说。四伏断障得。想受灭通伏断如常。其择灭等者。对法抄五(四十五右)云。非择灭中一依处。如前得中说。依何法有此灭。唯现在种子上。不同小乘。二对择灭辨数多少。大乘无文。准小乘取。择灭者。又云。择灭中一得处。谓一切有漏。如唯识第十二障中。二说二异。若得法别可言多。若一真如唯可言一。如唯识一解。
  (四十二左)如别章说(文)具如枢要并对法抄中。
  (四十二左)大般若经(至)不思议界(文)。九末(五右)云。谓大般若乃有十二名。如前第二卷说。又对法第二有七名(文)。大般若第三百六十(二左)云。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等时。应于真如学不增不灭。亦应于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学不增不减(已上经文)今谓。经疏虚空实际二名前后。其余全同。若准唯识义章(八纸左)云。谓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法位·真际·虚空界·无我·胜义·不思议界等十四名。如大般若广释(文)真兴云。大般若二百九十六有法界等十一名。无法位无我胜义三名。法华有法位言。中边有无我胜义等名(文)辩中边上(七左)云。论曰。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无我等义。如现应知。真如者。中边论云。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文)。与此论意同法界者。又云。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者。即是因义。法性此论第九疏云。性者体义。一切法体。故名法性。不虚妄性者。同疏云。湛然离倒名不虚妄。不变异性者。对法论曰。谓一切时无我实性。无改转故说无变异。平等性者。理趣分。疏云。遍诸法故名平等性离生性者。又云。离生灭故名离生性。法定者。珠云。诸法之中其性定有。故名法定。法住者。玄赞云。真如住在诸法之中。体性常有名为法住。虚空界者。对法论云。虚空者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实际者。中边论云。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不思议界。唯识义章云。楞伽经中表离言说名不思议。
  (四十二左)对法第二(至)然少于彼(文)疏九末(五左)释对法七名已云。佛地第七有六名。实有与对法别。皆广解。瑜伽显扬虽有名并不如对法。不能繁引。
  (四十三右)所执诸法通三聚法(文)义演云。意云。法有五聚。所谓色心心所无为不相应。今除心心所为喻。然无为不相应名聚者。但约义积聚也。非如色等有质名聚。
  (四十四右)然有法中(至)无自言相违(文)。演秘云。疏无自言相违者。前有法言能取彼觉。后法复言亦不缘彼。既言能取。何不缘彼。既不缘彼。何名能取。故成相违。量标汝言。故无斯咎。
  (四十四右)又无违自宗等(文)。演秘云。疏无违宗者。有法宗言能取彼色。彼心外色。心外色法自宗非有。复非心取。今言取彼。故违自宗。宗置汝言亦无失矣。今谓。疏意自宗不取外境。故无违宗。不待别加汝言。
  (四十四右)前我执下有此结(文)。论第一(六纸右)明。我见不缘我等。泰抄云。谓前第一卷双被小乘外道竟。即有结(文)。先破所缘实我境。次破能缘我见心。即此破法之中亦尔。先破心外实法定非是所缘境。次破缘心外法之能缘心定非缘之。
  (四十四右)问若尔心境(至)。唯有识耶(文)。泰抄云。疏云。问。若尔心境者无前境亦如前心。亦心则心境无有差别如何言唯识。问意如是也。论云。若执唯识真实有如执外境亦是法执者。问曰。如下第十卷云。识唯有内。境且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难云。境滥外故但言唯识不言唯境。识亦通偏计外识。应不得言唯识。今解云。下云境亦通外者。境通外本质有。不是偏计所执境。若遍计所执境即有如前妨难。若通外本质即无妨也。又外本质通情非情。识唯是有情境。即是未。从心变故摄未归本。故言唯识
  (四十五右)二障三住过十地断位(文)解深密四瑜伽四十三四十八(二十一右)皆说三住断故。义灯七本(五十四左)云。问。诸经论说二障三住断。如何四地伏我见等。答。彼约皮完实等三非望别别所障地者(文)。疏十末(五左)云。问。俱生烦恼十地不除。何故四十八说二障三住中断(乃至)如彼论说。于极喜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行。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此中意说。金刚心位亦是成满菩萨住摄故。所知障粗重有三。一在皮极喜住皆永断。二在肤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永断。三在肉如来住中皆悉永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此中意说。已断处故广如彼说。故此论云。由斯故说。即四十八说也。若烦恼粗重非彼种子。即非唯三性。乃所知障地地能断。何故但说三住断也(乃至)又云。三劫分齐成满位故。无漏观心初起无间圆满别故。现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无故。一切烦恼分别俱生永害不行。毕竟离故。无生法忍少净多净极净别故。初舍异生分段变易。有差别故。于无漏心未得有相无相满故(文)演秘云。疏二障三住过者。有本言通。乃写误也。过谓过失。二障之失历三住也(文)义蕴云。疏二障三住过者。一极喜住。出过分别二障故。二无相无功用住。出过前六识中烦恼所知二障现行并第七识中烦恼现行故。三者如来住。出过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现种习故(文)五末疏(十纸右)亦同。义演云。疏二障三住过者。意云。二障经第一种姓住第二胜解行住未断。至第三极喜住方断分别二障。若俱生二障十地随分断。至佛地究竟断(文)今谓。两说未详。义蕴为正。义蕴过为出过。与三住断意同。演秘释为过失谬也。义演似为种姓胜解极喜三住。瑜伽四十八卷此疏十末明说三住。误之甚何也。
  (四十五右)法执宽故(文)。义演云。疏法执宽故至可无人执者。此意说。人执起必依法执。要执法有。方计我故。有唯法执。可无人执。如执五蕴等法为实有。然不作一常主宰等解。是若作一常等解。必依于法。由斯义故。人狭法宽故。菩萨罗汉有法。无我执等。以前诸圣有我法执等。
  (四十五右)不同性起(文)。义演云。意云。我法执不同性起。且如我执唯染污。若法执对二乘是无覆无记。大乘是有覆无记。故云不得同性起也。或可。性者体也。即有法执时而无我执。不并故云不同性起(文)。今谓。义演初释。义蕴有二释。与后释同。皆未可也。譬如和氏则两足时。非石是玉。虽有二乘以为无记。然性本染污。望大小两乘以为不同性者非也。初释云。若有人执不善法执不妨有覆。
  (四十五左)有唯法执种子生故(文)。演秘云。疏有唯法执种子者。如罗汉所起法执。如灯具明也(文)义灯三(二十九右)云。要集三解。一云。六七法执从无始来。与彼我见唯同种起。离我见外无别法执。彼说此正云。由此法执唯有一百二十八种。与烦恼同。今谓不尔。从无始来执法为有。即执为我。可如所说。涅槃见等虽执法有不执作我。岂非法执。此等既法执。岂恒我执俱。又小无学我执已断。岂不起法执。法执若起许熏种不。若不熏种何阙不能。若许熏种可不生现。此既生现。岂与我执恒同种耶。虽说头教百二十八。不说各各与惑同种。义演云。疏有唯法执种子生至种起者。意说。如阿罗汉及八地已去菩萨所有法执。但从法执种子生。不从我执种生。何以故以我执已断。或以伏故。既我执不熏成种。由此但从法执。起即释宽广义也。
  (四十五左)又俱所变(至)故无妨难(文)演秘云。疏又俱所变等者。变似我时必变似法。变似法时未必有我。言亦尔者。亦前二执义蕴亦同。
  (四十五左)如计外境(至)有非一常(文)。义演云。意云。自有计法不计我者。如执外境为法而不计为我。由此故知。显计内法而许于法非计我者。内法计且有非一常故。如计五蕴等为法。于中何有一常之想。总有计为我者要依法体上计。故知法宽我狭也。
  (四十六右)恒无转故(文)。义演云。意说。无间断也。
  (四十六右)然第七识(至)第八识有(文)。义演云。疏然第七识至第八且有者。意说。安慧菩萨计。第六识具有我法二执。第七识中唯有我执。总八识皆有法执。今但说正义不叙傍义(文)今谓。非总八识皆有法执。
  (四十六右)论二有间断(至)执为实法(文)。演秘云。论缘识所变蕴处界等者。问既云所变。八识几是能变识耶。传有三释。一云。唯除第六。显余七识。第六所变即亲所缘。下文别说起自心相执为法故。二云。通八。虽第六变是亲所缘既是亲缘。故蕴处界唯是有漏。同前取蕴。但开合异。有义断云。言识所变即亲缘。如何复言起自心相。由此但依疏解为正。
  (四十六左)非二十句见及六十五等(文)。义演云。疏非二十句至见道断故者。意云计我中唯说蕴者。显此即蕴计我中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唯见道断。修道我见虽无二十句六十五二差别。然蕴有作用。故计蕴不计处界。今此俱生法执通计三科为法故无二十句等。修道方断。非见断故。
  (四十六左)如我见说(文)义演云。意说。此二十句等如下第六卷解见中说。
  (四十六左)此执有说(至)故不相违(文)。义演云。意云。安慧师计五识有法执。今说间断法执在第六识者。据护法正义说。故不相违。
  (四十六左)然我本相(至)不说处界(文)。义演云。疏然我至不说界者。意云。此会前说我之文。蕴有作用故计为我。无为等无作用不计为我。若尔行蕴岂不摄无为耶。答。不摄。是故不计无为为我。虽且有计者。以少不说处界。故疏云计为少。
  (四十六左)然说我为一(至)不然(文)。义演云。意云。但计我为一常。即计我中且有处界。若约作受之用计为我者。法即不然。蕴既有作用。明知但计蕴为我也。
  (四十七右)不了此界处(至)下准之知(文)义蕴云。不了界处自心所变。而执离识实有处界等法。下解。起自心相执为实法。准此可知。
  (四十七右)又缘识(至)我中二解(文)。义演云。疏同前我中二解者。即有二重影像。起自心相者。是依他起相分。执为实法即遍计所执也。
  (四十七右)然涅槃经(至)故通界处(文)涅槃经十三(二十一右)云。世尊诸外道等。种种说有常乐我净。当知定有常乐我净。世尊以是义故。诸外道等亦得说言我有真谛(文)。义演云。疏涅槃经外道至无作用故者。意云。外道计佛性为我。此约不相似为论。如何不相似。答。夫须我有作用。谓作受主宰等用。然佛性无如是用故云不相似但名缘蕴者。说此同我中约相似计我名缘蕴也(义蕴云。以变相故。前名缘蕴。计法无违)法可与同者。意说。若计佛性为法。即可与同以佛性不离法自体故。故计法通佛性。计我不通佛性。疏唯言缘蕴至有少功能故。此释难难云。缘蕴计我作用应是实。答。缘蕴计为我。虽无实作用。然有少功能。即作受主宰等功能也。问。此意如何。答。意云。缘蕴计我。但据有相似作用义说。今缘处界为法。约不相似说。各举一边义不相违。若相似不相似合说显皆得。
  (四十七右)又依于本质(至)佛性为我(文)。义演云。意云。我中唯计蕴者。以本质及相分相似俱有漏故。若据本质与相分不相似说。且得我中说有处界。如外道计佛性为我。虽不相似而且计我。言不相似者。本质佛性与心上所变我相而不相似。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依他起·圆成等。有差别故云不相似。故疏云相似不相似合说。且得我中计其处界。义蕴亦同。
  (四十七左)若但依相似法为论(至)但言蕴(文)。义演云。意说。若但依相分本质相似者。法中但合说蕴不说处界。何以故。然法执心缘蕴时。所变相分与本质相似。俱有漏故。处界即不然。缘处界变真如时。所变相分是有漏。有为。是依他起。然本质真如是无漏。无为。圆成实摄故。不相似说法中应但言蕴不言处界。亲所取相分与质不相似故。
  (四十七左)以前准后前加处界(文)。义演云。意云。若计真如为我。时本质真如与所变相分虽不相似。然以前我准后法执。前应如处界。何以故。以相似不相似合说故。所以加处界。
  (四十七左)以后准前应除处界(文)。义演云。意云。若论计为法时。蕴处界总通计为法。今约相分与质相似为论。故除处界也。何以故。以蕴本质相似。处界本质与相分不相似故。据相似除不相似。问。据论文计三科总为法。何故今除处界耶。答。论总计三科为法者。据不舍法自体总计为法。今除处界者。据质相不相似故须除也。
  (四十七左)以亲相分(至)取字(文)。义演云。意云。我执唯计蕴。蕴蕴从取生。本影俱有漏。所以我中加取蕴字。后法执中说蕴处界。即通无漏。如执佛等为实有。即质等是无漏。所以法执中无其取字。以取是烦恼异名。此约有取字无取字简。
  (四十七左)我唯总执故(文)。演秘云。疏又我唯总执故者。执总聚法以为我也。问。别计五蕴亦为其我。何得名总。答。虽别计蕴亦得总名。且如色蕴。含根境等不同处界。名总无失。有云。且举总执。据实有别。详曰。此非善释。失疏本意。若一一蕴皆别别计乃分别我非俱生计故(文)泰抄云。又我唯总乃至故说三科者。此文即是第三解。然有为为之为总。无为名之为别。准别法界法处中有别无为。若我执唯约总缘。故唯执五蕴论我。不执界处为我。以界处中有无为别法故。若法执即通总计有为法。别计无为法故。所以法执中通计三科为法也(文)义蕴云。疏又我唯总执故缘五蕴等者。问。前明我中亦言或总别。何故此说唯总执耶。答。前云总别约诸蕴明。今言唯约当蕴说。不是别执一一根尘以为我故。法执不然故通总别(文)今谓。演秘义蕴为正泰抄不允。
  (四十八右)第七识者(至)除断(文)。义演云。疏第七识者至除断者异意云。若第六识中法执地地别断。若第七识中法执以极微细。要至金刚心方断。道虽数数修但伏断而已。问。第七识中障十地断不如是。问答至下当知。
  (四十八右)若以见道(至)下道能除(文)。义演云。意云。三心中初品名细。中品名中。第三品名上约难易。易断名细。难断名粗。粗品且名细者。意云。约九品说粗者先断。细者后断。若据初断名断。即九品中初粗者且名细也。约道难易说不相违也。
  (四十八左)以品从道(至)下品故(文)。义演云。疏以品从道至下品故者。即释上所以也。今以道从品至不相违者。即如此间所说。是细名难断也。
  (四十八左)又我至唯菩萨故(文)。义演云。文外有问云。何故我执言修道。此中言十地耶。答。如疏言。
  (四十八左)然初地中(至)有修道(文)。义演云。意云。且如初地即名见道。余者即合有九地。如何此中言十地耶。应言九地。故言如初地名见道。有三心别名。若入住时名见道。出心及以后名修道。故得初余九地名十地。虽以后九地有三心。然除初见道入住心已去说诸地。诸地有三心。皆名修道品。不名见道也(文)泰抄云。疏云。然初地中入住出别故。十地中皆有修道者。有人难云。初地既是见道。唯断分别惑。如何今云十地修道能除细法执。解云。且如初地有入住出心。若入心则断见惑住出心则除断细法执故无违也(文)今谓。义演双取入住以属见道者非也。以见道唯有入心故泰抄为优。
  (四十八左)简游观心(文)泰抄云。如不断惑道。根本后得智皆是游观。或游诸等至定为调心故亦是游观。如佛十力前四无畏本是游观。无漏是胜进道。然胜进道有二种。有一类即四道中胜进道为进。余品胜前进后。有一类别别胜进即佛十力等皆是别别胜进道。
  (四十八左)若所知障(至)十地中断(文)。义演云。意说。五识无法执。不可言十地断。据五识中俱生所知障。且得与第六识中法执同十地断。
  (四十九右)五识(至)亦初地断(文)。义演云。疏五识至且初地断者。意云五识中无法执。不可言初地断然五识中分别所知障。且得与第六法执同初地断而由第六识法执生故。
  (四十九右)故此中无(文)。义演云。疏故此中无者。即五识中无法执以无分别。以无等我度性故。
  (四十九左)此二亦有(至)六十二等(文)。义蕴云。蕴相及自性等相名为二也。问。蕴处界等总别可知。自性等相如何总别。答。自性为总。三德为别。或三德为总。二十三谛为别。实句名总。地等名别。此自性等虽言总别然说二十句等虽在于蕴不说此也。问。我执兼于我所可有二十句等。法执既无法得同于我耶。答。准理亦有法我所也。如执色为法我亦有法我有色。色属法我法我在色中住。六十五句亦准此知(文)泰抄具列其数已云。问。准知下疏文应是六十五句意。此中言六十二。答。准下文言烦恼障者。诸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其所知障者。所执实亦有百八等。故知我执中既有二十句六十五句。其二十句六十句我执俱时。必带法执。法执与前我执自体既起故。故法执亦有二十句六十五句也。然不可别作句数。言色是法色。是法楼珞等也。然此中准有六十五句。然疏文中错言六十二句也。
  (四十九左)一心而论准我中说(文)。义演云。疏一心而论准我中说者。约无间道断名初。若依三心者前二心对第三心名初。或可三心中第二第三断者。望修道且名初也。
  (五十右)如枢要说(文)。上末(三十三右)云。此二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乃至除灭。初有四种。一地位。初在初地断非余地。二圣道初。彼中唯见非修故。三真相初。在真见道。非相见道故。四四道初。在无间道。非解脱道故。此依一心见道。非断粗重。释在此四。初断分别法执。若解脱道断粗重。三心见道等随义应说。迷浅必深。人执必法解浅非深。人空非法。悟深必浅。法空有人。迷深亦浅。法人俱起。然人必常一有法不带人。人用必带体。人执定有法。
  (五十右)第七本法定有(文)。义演云。意说。第七识中法执行缘。言有本质境。即第八识也。第六识中法执所缘本质。或有或无。何者若修道俱生法执所缘有本质。若分别法执所缘或无本质。即如缘五蕴有质。缘自性等无质。
  (五十左)即是解深密经(文)。彼第三(二左)云。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文)义演云。疏解深密经者。彼经意说。一切法执必有影像。当心若执实有。故说皆缘依他起性。且举初幻事等余七喻。如摄论(文)今谓。义演释等字。意与疏不同。然亦有理。
  (五十一右)论缘用必依实有体故(文)。义灯三(二十九左)云。论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者。问。若无体法虽无缘义得有所缘者。何故前第一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答。五识不能缘细境。故说非所缘。不障第六缘无变相成所缘义。若尔何故观所缘。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答。意破所缘设。纵缘义无实体。法望于六识。皆不成缘。问。假法及无皆不成缘。大乘第六缘兔角等。此相分假。得成缘不。若许成缘何故破他。若不成缘岂无亲所缘缘耶。答。小乘等执识外之法。假实皆无非所缘缘。故前破之。大乘所缘是不离识。简遍计故。皆得名实。成所缘缘(文)枢要上末(三十三左)云。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者。此据正理。外道小乘所执体无。不得成缘。有所缘义。前卷设许。萨婆多等有极微。故纵成缘义而无所缘。就他比量非自所许。今述正义。故不相违。
  (五十一左)二十唯识(至)名不如实(文)彼论(十一右)云。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文)义灯三(三十左)云。然二十唯识论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此文有征有解。有逐有答。初二句外征。以前答他除佛已外虽知他心然不如实。以他为质相分少似。不能称实与本质异。故不如实故。今外征。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论主为解不取见分缘自见分。已除佛外皆不能缘。据一刹那非前后量故。如实知故。亦非自证。取前后缘及缘别识。亦变相故。不如实知。他复遂云。云何知自他。俱不能如实。颂第四句不知二字是论主答。若他心智除佛已外由法执蔽。若现行。若种有此无知。覆心及境故不能知。即由此覆不知如佛净智所行离言说境。一不知言通。答前遂并显不知如佛所由。准此论意。颂不知言无知不知合名不知。通遂及答。
  (五十一左)如非所缘(文)。义蕴云。论如非所缘者。问。五七缘境不遍。可有非所缘境。犹如声等非眼识缘。可以为喻。第六遍缘十八界等。将何为喻。又佛身八识既能遍缘。应无同喻。答。第六意识非恒遍缘。故得喻。佛身诸识就他宗说。小乘不许恒遍缘故。又此除佛约余位说。理即无违(文)泰抄云。疏云。如非所缘者如声境非是眼识等所缘境也。
  (五十二右)如二十疏及下第七(文)。第七论(二十四右)云。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观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取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境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所变。
  (五十二右)然上座部法藏部(至)互能缘(文)。宗轮述记云。密之与藏义意大同。法藏法密二义皆得(文)义灯三(三十一左)云。婆沙第九云。如法密部。彼作是说。惠等能了相应受等。此意不说各能自缘。但互相缘婆沙复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说是说。惠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惠知不相应者。不相应惠知相应者。俱舍法师释云。言相应者。与同时起心聚相应。不相应者。即前后念不与同时心聚相应。此之二惠更互相知。今犹未了缘俱有法言。及西方师义待后捡文。今又释云。言相应者。即四蕴。不相应者。即是色蕴及前后四蕴。与四蕴俱不缘自相应。能缘俱起不相应蕴名了俱有。智相应蕴前后智知。前后起智即是不与此智相应。能知此智相应四蕴。即前后相应智更互相知。大众部说。智等能了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灯能照为自性故能照自他(文)。演秘云。疏然上座部等者。按婆沙论第九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相应。如法密部。彼作是说。惠等能了相应受等。有部破云。问。何缘不知相应诸法。答。同一所缘俱时转故。谓一有情心心所法于一境界俱时而转。理无展转互相缘义譬如多人集在一处或同观下或共观空现必不能互相见面。心心所法亦复如是。若智能知相应受者。彼受为能缘自体不。若缘自体则有前说缘自心过。若不能缘则心心所应俱时起不同所缘。勿有此失。故不能知相应诸法(文)今谓。义灯未详。准婆沙论。化地部意唯约心聚不举色蕴等。如俱舍师。然西方师约色心等。见婆沙中。
  (五十二右)化地部说缘共有法(文)。演秘云。疏化地部说共有法者。按婆沙第九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说。惠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惠知不相应者。不相应知相应。详曰。释相应等。具辨如灯。疑共字错。共字滥俱。写者草误。或俱与共义意相似。疏取意谈。而非错也。有部破云。问。何缘不知俱有诸法。答。极相近故。如筹沾取安膳那药置于眼中极相近故眼不能见。此亦如是。
  (五十二左)西方师说(文)。演秘云。疏西方说惠俱五蕴等者。按婆沙第九云。西方诸师作如是说。与惠俱生诸蕴。相续自身摄者。是俱有法有部难云。若尔眼识应不能取自身诸色。余识亦尔。彼作是说。五识能取自身中境。意识不能。有部难云。若尔意识应不能取一切境界。便为非理。有部自云。此随转色及此随转不相应行名俱有法。详曰。化地西方二义文同(文)。义蕴云。西方师说。与化地部大旨相似。太疏云。化地部是西方师(文)今谓。太解非也。化地部与西方师别。是故婆沙第九别举二家。然二家意不远。演秘义蕴并言相似。非谓同一师。光记云。西方诸师即是迦湿弥罗国西健驮罗国。彼亦多有说一切部师。泰抄意谓。惠俱五蕴等者。谓前五识依五色根而起。且如眼识相应惠。纯缘同时心所及眼根等。言身中色等是根种类者。此则身中扶根四尘。是五根界色尘种类。故云根种类。然惠缘俱有有。总有二说。一唯缘。眼根不缘扶根。二双缘。二根今则依第二说。乃至身识亦复如是。具如抄辨。
  (五十二左)五识依色根(文)。演秘云。疏云。五识依色根等者。释五识缘俱色所以。
  (五十二左)大众部说(至)与大乘同(文)泰抄云。疏云。大众部等说心心所法能取自体失大乘同者。此师意还能自缘心体心所亦能伏若大乘见自缘见分喻。若大乘自证分能缘见分相似不即如大乘有自证见分也。其大众部与大乘同也。此即二说。一说设佛境智非妄皆见分方同所缘者。然疏中有二解。前师是不正义征。后师为正。前师说曰。其佛果位同示心心所无不许疏智缘。但见分同缘前境即成同一所缘诸自证分。若缘自见分即成遍智。后师说曰。佛果位心心所虽不称亲相缘。亦除疏相缘。故成遍智。如余心所见分同缘心心所。见分时其心王自证分缘自见分。即成同一所缘。
  (五十二左)此有二说(文)。下第三(十六右)疏三末(八十七右)如第二卷已解。佛地第四下第十卷诸门分别。
  (五十三右)设佛镜智(至)亦成遍知者(文)。义演云。意云。且佛镜智。然以二十二法之为体。然许各各自证分缘自见分。更不许相应法互相缘。智影者。即心心所影像也(文)。演秘云。疏设佛镜知等者。问。凡夫自证亦各自知。应名为佛。答。佛一刹那知余一切及自相应。凡夫不尔。不名为佛。
  (五十三右)见分之境心等必同(文)。演秘云。疏见分之境心等必同者此会违也。谓有难云心心所等各缘自见。自见既别。如何王所名同所缘。故有斯答(文)义蕴云。疏见分之境心等必同者。一约本质名同。二约相分名同。同是青故。问。若以同者一约见分之境名同。亦应同是见故自证分之境名同。答。自证分境俱是见分。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不可名同。见分之境青青不异。故云同境。
  (五十三右)第三师说等(文)。义蕴云。疏第二师镜智心心所许许相缘者。问。此与上座部同聚相缘复有何别。答。彼亲所缘此变影故。问。如心所见分缘心王体。见分为自缘不。若自缘者。刀不自割如何见分自缘见耶。若不缘者。如来应非遍知。答。心王见分虽不自缘。是自证缘亦名遍智。问。若尔心王所应非同一所缘。以王见分不自缘故。答。心王自证与心所见分同一所缘。于理何失。但得有同一所缘义。何要与见见。同名同一耶。心王既然。他皆同此。前二解中初解不正。若以自证缘见尽故名遍智者。凡夫亦应遍智。
  (五十三右)于见分上佛现彼影(文)义演云。疏见分上现影者。即于智见分上现受等心心所影像相也。前论自证分上现见分等影像故不得。
  (五十三右)然一一自证分等(文)。演秘云。疏然一一自证等者。且同时心除受以外与余心所缘受见时。受自证分亦缘自见名同所缘。不要受见与余见分同缘受见方名同缘。缘余心所亦复如是。
  (五十三右)又遮亲所缘(至)因明法尔(文)泰抄云。疏云。又遮亲所缘非即许彼为疏所缘。因明法尔者。准因明法但遮余宗亲所缘何妨。亦许疏所缘。又解。虽是遮彼亲所缘非即许彼疏所缘。亲疏俱遮故。因明法是遮诠门也(文)义演云。疏又遮亲所缘等者。意云。解论中非亲所缘宗。但遮亲所缘。即非许彼受等心王外实有体为疏所缘。因明之法但遮他为诠。是返不显许疏缘义(文)今谓。准泰抄并义演释非不之不衍异。
  (五十三左)问心缘受时(至)不能自缘(文)。泰抄云。疏云。问。心缘受时自缘不。乃至受等不能自缘也者。此大乘中问上座部。且如余心心所共取前境时。其心心所同缘前境。其心心所同缘受时。其受不与余心心所同缘。自受相应受。若不自缘则同一所缘义不成此问也。疏中无答。疏外答云。我同一所缘唯望缘前境同义则成。不望自缘相应为论也。论宗释集云。此等疏文即是婆沙论中破上座法藏部。上座法藏部计。同成心心所亲得相缘心不自缘也。
  (五十三左)其破缘共有俱生色等(文)婆沙第九(七纸左)义演云。疏其破缘共有俱生色等者。此破化地部。如婆沙说(文)婆沙第九(八纸左)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说。慧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慧知不相应者。不相应慧知相应者。
  (五十三左)自缘妨(至)第二师释(文)。演秘云。疏自缘妨至第二释者。前虽多解后解为胜。故指第二。
  (五十四右)厚严经(文)。即密严经也。玄奘翻译引之。与今密严经不同盖为此也。泰法师佛地疏云。法师持梵本来。若翻可得五六卷许。然未翻也(文)义演云。密严经是同本也(文)泰抄云。厚严经解云。读诵此经者。功德厚庄严故名厚严经。此经西国有本。大唐无也(已上)今谓。灵泰不见佛地疏故致斯错。
  (五十四右)论有作是难(文)。演秘云。论有作是难等者。有说。唯叙外道难也。有义兼叙小乘之人。若不尔者。下通难中云何说。言又假必依真事立者。理必不然。此除于谁。既有后牒。明前有难。详曰。有义为胜。犊子等部许有我。故余无我者。与有我计合而言也。疏中但云此吠世难。不言唯。故意亦通也(文)次下(五十三右)引演秘此依第一有说。
  (五十五右)此中难意(至)名为真事(文)。义演云。疏此中难意至名为事者。意云。此外人就大乘为难。难云。汝既有所变能似色等诸法。明知有心外所似真事等。即能所似法皆有作用。即名共法。三法既具乃可假说为我法也。此即我法合文。总叙难意。言然似事中有法无我者。此就正理以相分心但计法不是相见实有主宰用故(文)九本疏(六十九纸右)云。问。第二卷伏世师难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中假依实法。无实假无(次上·六十八丁右云。一种类中假法必依实因而施设故。显扬十六三性中说。不应宣说诸法唯是假法。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无实法假法成立。若异此者无实物故。假亦应无。即应破坏假实二法。二法法坏故。应无杂染。杂染既可得。当知必有依他起性矣)答。彼计真事即实等句义。似事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法自相。今破彼实等句义非真事真事无故似事亦无。德句共法亦无非于自相有似名起。今于法共相方有似名生。然共相中要须稍有体法。如青黄心心所等方可假说长短不相应为假法。非无彼实有此假故。前破他真真非实故。于彼所执体全无故。今言实事稍拟宜故。问。若尔何故说依他名似我法。我法实事无故。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执实我实法说为假还是依实说假我法。非依妄情之境说假我法。我法无故。
  (五十五右)然似事(至)依他性故(文)。义灯三(三十二右)云。论如有真火等者。本云。依他之中有似法无似我。法谓轨持。依他中有。我谓主宰。依他中无法别种起。我无别种不障名似。但有无别。余多不了。异释云云。要集中说人类猛等及缘自共相等。皆不得意。设难失宗。烦不能伏(文)义蕴云。疏然似事中有法无我等者。法有本质。我无本质。故似事中有法无我(文)所变相分有轨持。故但可名法。以无一常主宰之义不可名我。问。何故相分非主等耶。答。非自在故不可名主。无割断故亦非是宰。相分类多不得名一。有生灭法不可名常。故疏释云。依他无我也。
  (五十五左)设虽极微(至)不尔(文)。义演云。疏设虽极微至不尔者。意云。此设遮外难。难云。若从种生。是有体法方名法者。极微既假无别种子生。应不名法。答。不尔。极微虽设影像必有可持体。故得名法。当拆之时且依粗色熏成种子。其我要须有主宰用。不同于法故云不尔。所以极微但得名法。不得名我也。
  (五十六右)真事既无(至)依何得有(文)。枢要上末(二十四右)云。所以既无。说谁为能似。能似假说无故。共法之似亦不成。不得别解义依于体等。假世间圣教二似俱不成故(文)义演云。疏真事既无。故所说假依何得有者。意云。若无识外真我法者。即相见上我法义。依何得有。真事无故。似义不成。
  (五十六右)无所说义(至)亦不成(文)疏一本(四十三左)云。有体施设假。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本体无名强名我法。不称法体。随缘施设。故说为假(文)演秘云。疏无所说义假法者。牒所无假。前择由假说我法中。疏有两判一假我法乃属于说。但假言说以为我法。二假我法不在于言。以所说为我。今非第二。疏其体似法亦不成者。正难似无(文)。疏一本(四十五右)云。圣圣所说我法二种。依识体上有我法义。义依于体依有体法说为我法(文)义演云。疏无所说至亦不成者。此展转难前无真事似义不成。今难无似义似事之余且不成。言体者即相见体。或识体。类实句说有似火不成也。或可似者即所似也。故同异句及实句皆是所似事。约此所似假说火等不得成(文)义蕴云。疏无所说义假法故者。前说见相分上有我法义。故圣教中假立我法。今外难云。既无真事。假义亦无。假法无故似亦不成。无所似故此展转难。思之可知。
  (五十六右)似无依故即义依体假(文)。演秘云。疏似无依故者。释所以也。汝宗说似依于假立。所依假无能依之似故亦不有。疏即义依体假者。此结依于义依体假而为难矣。
  (五十六右)又所变之(至)假不有(文)。演秘云。又所变之似既无等者。由无真故似无也。疏能说之假不有者。有所变似。依之立假。由似既无故假不立。言能说假即前第一假。我假法但依说立名为能说。
  (五十六左)即有体施说假(文)演秘云。疏即有体施设假者。结依有体施设假难。
  (五十六左)世间我法标宗说无(文)。演秘云。疏世间我法标宗说无者。论主标宗无世我法。所以外人但难圣教。
  (五十六左)论彼难非理(文)。演秘云。论彼难非理者。详曰。科判具疏。又今助科总分为二。一彼难非理至前已破故。总非小乘及以外道。二依类等下别破二计。犊子等计既许有我。故作此科。亦应无失。
  (五十七右)论依类依实(至)俱不成故(文)。演秘云。论依类至俱不成者。问。假依类实。外意何耶。答。彼云假者。依似共立。类有似共。如言人类由人相似方得类名。人业大同名为共法。由类有此似及共法故。假依类。又实句火内外皆有。人身内火似身外火。设与外火同有猛赤亦有似共。故假依实。即人身中有斯类实。故依类实说人似火。又依宗计。凡诸假说皆依类实二句所摄非唯假火。
  (五十七右)前举火喻(至)实法中破(文)。泰抄云。前举火喻难中。真火论主意非之。在于心外实法中破者。意说。前举火人等喻。外色言有实火者。即论主在前卷破六句义中。破九实之火大也。
  (五十七右)若大有为类(至)是别义(文)。义蕴云。大有一法不可言离。以恒有故。若同异性或同异可有互相离义。故下以为用。又类是别义。故知是同异性也。问。初云类者性也。何故今说类是别耶。答。今言别者。即此简之。问。论云依实俱不成者。而猛等共法德句所收。何不依德假说火耶。答。猛赤虽即是德。唯依于实而无共义。类实二句似火人有似共义故依彼也。
  (五十七左)论依类假说(至)非类有故(文)。演秘云。论依类假说理且不成者。下别破类实。破类实中皆指似共。有义初破依类似事不成。后破依实皆通破彼似事共法。此定非理者。详曰。双破定然。非非理也。论破类云。若无共德。而假说彼等破依实云。若谓。人火德相似故等。此即如次破共似法。何言非理。若言如次举无共似以破似共。理亦不然。文既明言彼无共似。何故不得名破共似。故应从前双破为正。
  (五十七左)先破假火(至)德故(文)。义演云。疏先破假火至德故者。意云。彼宗计云。人类同异句收。而假说火等。以人性忽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名共法。论意如是。今破云。猛赤在德句。非在同收。
  (五十七左)地有十四德(至)液性润行(文)。十句论(六左)云。地由几德说名有德。谓由十四。何者十四。一色。二味。三香。四触。五数。六量。七别体。八合。九离。十彼体。十一此体。十二重体。十三液体。十四行(文)。准此论。地有重德无润。恐所览有异。义蕴云。疏地有十四德至除香取重者。问。何故地有香。而无重水有重而无香。答。坠随之因名之为重。地是安静。非坠随义。无重德。水有重者。现见雨落坠随故。水无香气。香唯地有故。非水德。问。何故火中无味润重。答。火非舌根所得。故无味也。火性干物无摄持用。故无润也。火性炎工非坠同。故无重也(已上)今谓。疏主所览论本十四德中有润无重。邑师所览亦同疏主本乎。或且顺疏文为释乎。以理言之则地有重德。现见大地依水风轮。何其无量乎。思之。
  (五十八右)猛即行中等(文)。义演云。疏猛即行中等者。意云。势用是行德中作用因。非念因。合火德收。火有猛利势用。故非同异收。
  (五十八左)虽有同异(至)无火德等(文)。义演云。疏亦有同异类无火德者。汝若许类无德且假说者。水上且无火德应假说水为火。以人例水。水既不得名火。人且不得假说似火。言如汝所执至如水等者。作量破也。水既无火。人且无火。一种无共法故。
  (五十八右)论若无共德(至)说火等名(文)。义蕴云。问。水中既有色行二德。应有赤猛。何无共德。答。水虽有色而非赤色。有作动行无猛利势。与火不同。故无共德。之行德如前。
  (五十九右)论人类猛等(至)互相离故(文)。演秘云。论人类猛等现见亦有互相离者。具辨如疏。问。外救意云。说猛赤人而似于火。此人人类与赤等德不相离。故不说一切人类猛等皆不相离皆似于火。何故诸德并以贫富先后事等。以辨相离而为难耶。答。有云。人起嗔时面赤心急。假说为火。彼若欢喜面白心缓。虽无猛赤曾起猛赤亦说似火。虽与德离犹说似火。故不得言不相离故。方假设也。此亦不然。言人似火皆依于现不约曾言。若据曾言。不息他救。救云。汝依曾有名为假者。我据有体名不相离。说之为假。斯亦何失。故知不可。详曰。纵急赤人人类与德有离不离。内德不离。外火猛德与类互离。论据外德云互相离。而言亦者。以外离德亦内不离猛赤之德。彼若救云。依内德者。理亦不然。有内无外。便无共法。无共法故过同于前。故论不说。
  (五十九左)或复亦有(至)无人类(文)。义演云。疏或复至无人类者。如牛马等。此第二解。明知德与人类互相离也(已上)今谓。二解别者。初解以其假说不依于类为难。后解以其不离救释不成为难。
  (五十九左)皆有比量(文)。演秘云。疏此总结非皆有比量者。前二破中皆有其量。今略言之。破初量云。汝言类句定不依之立于假火。无共德故。犹如水等。破第二量。宗同于前。因云。猛赤等德有互离故。犹如水等。更思。
  (六十右)等者等取别性等(文)。义演云。疏等取别性者。意说。猛赤别性彼性此性等。并非共德。即在彼在此性各别故。云非共德也。
  (六十右)此猛赤德(至)实火等异(文)。义演云。疏此猛赤在火至所依实火等异者。问。外有实火可言依实火异。人上无。何得云在人所依实火异耶。答。人上有暖。彼宗计为实火收。即实句也。
  (六十左)论说火在人不在德故(文)。演秘云。论说火在人不在德故者。问。外人但云。由人与火德相似故说人为火。不言其火而在于德。若难彼云火不在德。岂不相扶。详曰。诸德云云广如余辨。理皆难究。今助一释。若谓人火德相似下应有难救。而难被云。若据相似而假说者。即应说人猛赤等德而似火德。不应说人似火也。以人与火不相似故。他救云尔。实以人上赤急等法以类火故。言人似火。举人取德故。次难云。说火在人。不在德也。世间说。说彼似火之言但目于人。不属人上猛赤等德。论文隐括而不具言。义蕴大同。
  (六十一右)德是实家可依假说(文)。演秘云。疏德是实家德可依假说者。此设纵也。德是实德而依于德假说火者。可许其假而依于实(文)义蕴云。疏云。德是实家德可依假说者。此设他救云。德是实德。德既相似。即是依实假说火也。又云。今不在德。唯在于人者。正难也。意云。今世间人俱只说火。在人不在于德。纵令德是实德赤不可依。德相似故。而假说也。应依假人说于实火者。以汝本说火在人故有似火。此则便依虚假之人而说实火。非是依实而说假也。
  (六十一右)此既便依假人说实火(文)。演秘云。疏此即便依假人说实火者。假合名人。火是实法。即是依假而立实火。不是依实立假火也。便违本计。
  (六十一右)若说(至)名火依实(文)。义演云。若说至名火依实者。牒他救词。既说火在人至不说火依实者。论主难。难意者。说火在德。德是实之德也。实相似故。即许依实说火。今既说火在人。应人与火相似名为火。不应说火依实。且如世人说言此灶底火似铛底火。余不说灶似铛底火便云灶似火。似火。
  (六十一右)既说火在人等(文)。演秘云。疏说火在人等者。世说假火既在于人。即由人似名为假火。非由德似。既依于人立于假火。人非是实。云何得言假依实立。
  (六十一右)此中有救(文)。演秘云。疏此中有救等者。外为难云。火有猛赤。火名真火。人有猛等。似彼名假。谁言其火而依于德。乃复难言火不在德。应诘彼云。人火猛赤所依各异。既无共德。依何说假。无共假说。过如前说。以此等难前已具明故不举也。问。外若救云。共谓相似。如汝大乘识变外器。虽各不同相似名共。不说一物贯于二处方名为共。答。略为三释。一云。火有猛德。人无其德。以人非是实句摄故。如何得言有于共法而假说耶。若言人聚火聚二中有德相似名为共者。亦为不可。非唯依实一聚之中通诸法故。二云。以似名共。共似无别。即依二法而立于假。云何前云依三法立。故救非理(文)义演云。疏此中有救者。如演秘叙及如前解者。即如前论云。谓猛赤等在火在人至有互相离故是也。同前者。应且于水等假说火等名言。不依类成至不异前也者。意云。故知假说不说类成者结也。假更有救及破者。且不异前破依类假说理且不成等以下文。故诸同于前。更不别叙。
  (六十一左)次破小乘伏难(文)。演秘云。疏以破小乘伏难者。小乘虽立真等三种文不显说。故云伏也。此据前难无小乘说(文)。上引演秘有说。唯外道难。今依此义。又有解。兼外小义。上用有解为优。今不据此。
  (六十一左)小乘等自辨真事(文)。演秘云。疏小乘等自辨真事等者。不通外道。名为自也。虽小乘等而非一类。总皆内法。名自无失。
  (六十一左)或是外道(至)假亦不依(文)。演秘云。疏或是外道等者。地坚火热。如是一切诸法自相名为共许。虽是共许假亦不依此等而立。义演云。疏假亦不依者。意云。非但外道假不依真。即小乘假立亦不依真。故言亦也。
  (六十一左)论真谓自相(至)俱非境故(文)。义演云。论真谓自相假智等者。有漏比量名假智。此智但缘共相境。不得自相境。自相境唯现量智得。问。何名假智。答。非是无漏智而得假名也。
  (六十二右)第六意识(至)非彼自相(文)。义演云。疏第六意识至非彼自相者。意云。色等自相五识现量证智。其第六识随五识后起智缘。自比智发言语等。诠说诸法。但得法之共相。不得自相。自相性离言诠及分别智等。或可缘此智发言语等者。意说。意识随五识后。智缘前证自现量智境不着。遂起自比智发言语等诠说诸法。但得共相也。
  (六十二右)此就他宗而为此量(文)。演秘云。疏非谓共许张人身等者。此释量就他宗所以。以大乘宗不许多法成其自相。众多法成但和合假(文)。义灯三(三十二左)云。问。疏中立量。如第六识缘张人时。张人身中余一切法皆应缘着。虽就他宗为此比量。大乘自宗定心缘时。得张人身一切法不。若不得者应非现量。不得自相故。若许得者。人是假法。共相无体。现量证智如何得缘。答。现量心缘得自相者。各所已体而分别得知。和合法假说为人。非作一解名得自相。释烧心口外人返难。如汝定心及五八识。得法自相缘火之时。何不烧心。答。宗计有别。汝执言说得自相者。知似身根得火自相即觉烧热。火以烧热为自相故。心等亦然。既得自相。何不烧热。此就外道难。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根非所烧。而言得自相者。各附已体分明而得。非分别贯通余法名得自相。不同外道。若外道余乘各执言说得法自相亦同身根。故作此难。大乘不尔。故自无过。言今缘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称前法。如眼识缘色。称自相故不作色解。后起意识缘色共相作青等解。问。前言缘瓶虽不坚执是非量收。非青青解。何名比量。答。瓶依多法。作一解不称法体。非量收。青不依多。烦法体。由有分别比量摄。若尔定心作青等解不。若不作解云何遍处胜处作青等观。若作青等解定心应比量。答。虽作青解各附自体。不贯通余得是现量。不净观等准此可知。问。言假智诠依共相转。为缘故名转。为行解名转。若缘故名转。共相体无智缘何起。答。共相虽依本质自相增益似有。假智缘时还依本质以变相分。质相俱无彼共相体。智但缘相不能缘着彼之共相。义说共相以为所缘。显诠缘不着。名依共转。或于行解亦得名转。但生行解。无彼共相。若尔何故名依共相转。答。依共相解转。若尔行解缘用有何差别。答。如我执心所缘无我而自执情妄作我解即缘妄解能执心生。故论云起自心相分别许度执为实我。起自心相。疏有两解。此依后解。法执亦然。此假智诠虽非坚执行相似彼。若尔行解所取及以共相俱无体性。何得成缘。答。假智缘时随其所应必定质相。心方得生。故成缘义。非无相质而心独起。问。既论色体。实非青黄。然假智诠诠缘青时。为遮为表。若但是遮。应无所诠缘。如何实色等说有青黄等。若亦有表。即诠缘青等。如何说言不得自相。答。如似色言依法假立非体如言即实是色者等亦尔。但遮于余。意欲表此。说通遮表。非以有表即得自相。五八缘时不作色非色非者等解。但证相缘。故得自相(乃至)问。论云。能诠所诠俱非自相。若能所诠俱非自相。可依共转能缘所缘不言非自相。应不依共转。答。能缘假智亦非自相。有分别故言假智。何故不说。答。影略故举境显心。
  (六十三右)右共相法(至)即得自体(文)。义演云。疏有共相可得者。即得自体者。意说。如所变水等共相。若说者共相即应湿口。若湿者即应得自体。既不湿者。明知。共相亦说缘不及也。故水火色等假名皆是共相。言下贯通自一切水火色等故。难言自体即是自相。
  (六十三右)然非是执不坚取故(文)。义演云。疏然非是执不坚取者。意云。如缘青等。共所呼召假有表互遮非青等。但非坚执云得共相。自相不尔但可内证。
  (六十三左)为互遮故(文)义演云。疏为互遮故但各别说者。意云。说得共相者。遮非自相。云得共相。或遮非共相。云得自相。以互相遮。但别说得自共相等。实亲得。
  (六十三右)从假智说(文)。义演云。疏从假智说者。意说。蕴等上空无常等共相。但随假智所缘行解。而起言说。然离蕴等无别无常体也。但随解情说无常等。不同无漏观等。
  (六十三左)入真观时(至)皆别了知(文)。义蕴云。如无分别智。证知一切诸法真理无不尽。故言了知。非是一一分别了知。
  (六十三左)说火之时火应烧口(文)。义演云。疏说火之时火应烧口等者。此就他小乘为难。他宗云得自相。故作此难。问。心岂烧耶。答。心是非色不可烧。五根极少净互不可烧。今谓。难他不违自义。
  (六十四右)不若色故(文)。义演云。疏不着色故者。意说。意识后智缘色不着。遂作青解。若缘着即不作青解。如眼识等。
  (六十四左)此谓假智(至)共相处转(文)。二十唯识长行(八左)云。论曰。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余时现觉应如亦尔。故彼引此为证不成。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等尔时于境能见已无。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文)。述记(下之二十六丁左)云。述曰。先释初句。今解初中如梦等字能成喻法等者。等取眩翳目等缘见发蝇等。此等诸位经部及大乘彼此共许外境非有故以为喻如梦等中。虽无离心外实境界。而彼言谓我见是事闻是事等。起此现觉下合法显。论余时现觉应知亦尔。述曰。释颂初句。现觉二字除梦等。外余时所起见是事等。如是现量应知亦尔。亦无外境此现觉生。应立量言。除梦等外所有现觉缘非外境起许现觉故。如梦等现觉。此中意说。若实现觉如五识等。不作此解。我今现证如是事境。作此解者。是意识中分别妄觉。非谓现量心心所法。成唯识说。同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度故说为彼无。又彼论说。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故。现觉者。必无此智及与此论我今现诠如是事等(云云文)演秘云。疏现觉如梦等者。萨婆多等许识外境故为难。故若无外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为答彼难。故有此颂。言现觉者。作证色等行解之心。如梦等者。此举喻也。梦中亦言。我见色等。色等之境离心外无。非梦现觉。境亦如是。见及境已无者。正申难意。此师六识不许并起。眼等五识随一现缘而不分别我今现见。后现作解。是第六识。前现量境及现量心并已落谢。宁许有现量者。起现觉时既无现境。能见亦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
  (六十四左)今大乘宗(至)不得自相(文)。义蕴云。问。既言都无共相。如何复言唯得共相不得自相。答。此同前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尔亦应遮得共相名得自相。答。自相离言证量得故。但遮自不遮共也。
  (六十四左)唯有观心(至)自相共相(文)。演秘云。疏若说共相唯有观心者。大乘共相体性是无。唯观心中作共相解。约此行解名为共相。具如灯辨(文)义蕴云。唯有观心者。大乘共相无其实体。唯有能观之心。作共许解。现量通缘自相共相者。如在观中缘其苦空等。虽是共相亦现量故(文)义蕴同演秘义演云。疏若说共相至比量所得者。意说。观心现量能缘自相。且亦能缘共相。如菩萨观心中观苦无常名得自共相。即体事俱得。若法自相等者。意说。发心现量唯得法自相。不得共相。若共相现量智得。比量智且得。故观心现量许缘共相。义如前说。又解。言说共相者。共相有二。一者说共相。谓无常等无体。但起言说。二者事共相。谓青黄色体事故。无常等观心缘名得共相(文)今谓。二种差别太局矣。若说青等是说共相何唯局无常等。义蕴上说此二。以为共相理事。今言说共相不允。
  (六十五右)论亦非离此(至)为假所依(文)。枢要上末(三十五左)云。亦非离此有别方便。有二解。一云。即以假智诠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由假智诠显于法故。如手指月等。不尔如何说为自后别方便。施设自相可为假所依显此二。既不得自相。离此前能证得也。二云。假智诠境不得自相。亦非离此二外更有亦无方便可得自相意显。自相除证智外莫能得者(文)演秘云。论亦非离此至为假所依者。具如枢要。有义谓。通外难。外难云若言于法不得自相。如何唤火便得火等。故此通云。谓假智诠虽不得自相。亦非离此自相之外有别方便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由诠火名无始串习。依火自相不依于水。假智随名。但缘于火。且如假名诠法自相。虽不称实要杖所诠自相施设。假智亦尔。不离自相假智生故。问。此即假说必依于真。如何破他。答。虽依自相不称所依。故不可说假必依真。若尔外言我亦如是。虽假依真亦不说言而称真故。答。汝之真事许识外有。如前广破。我但识变。何得相例。详曰。非无其理。然依论意。本解为正。故论前云假智诠不得自相。此文即云亦非离此。若非智诠此以谁。又若自相如何自相施设自相。又施设者。巧便安立所以之义。以彼自相安立自相为假所依。义疏且昧。又虽识变不变有别。而假依真有相滥失。故今不依。
  (六十五右)假智及诠(至)说为假故(文)。演秘云。疏假智及诠至为假故者。假智所变假诠所诠。与法自相而相似故。故说智诠而为假也。义蕴亦同。义演云。疏假智及诠至说为假故者。意云。假智及诠所变之相与彼自相相似说为假也。即智与诠得共相。不得似共相。不得真自相名为假也。若得真自相即名真现量智。言以为疏缘者。即自相与假智疏缘。故知假智诠自相境变而缘也。言诠且尔。
  (六十五右)故知自性(至)及诠故(文)。演秘云。疏故智相非所缘者。非假智诠亲所依也。非是不许为疏所依。疏缘自性色及诠故者。缘自性色。自性色。
  (六十五左)虽不相离各据一胜(文)。义演云。疏虽不相离各据一胜者。此通外难。难云。若既不离于声。即声与名应无差别。答。虽不相离然据义各胜有别也。名谓诠辨胜。声为表业胜。据义有别。何所相违。
  (六十五左)不闻他声起假智(文)。演秘云。疏不闻声起比知者。不能依声而起比智。云不闻声。非是婴儿全不闻声。
  (六十五左)此理不然(文)。义演云。疏此理不然者。难云。汝若言婴儿不闻声应无比智。若尔者鼠既闻猫声应有比智。既不然。明知串习力。
  (六十六右)此鼠前生(至)所食啖(文)。演秘云。疏此鼠前生为猫食等者。问。前为人等后死为鼠。见鸱等类应不惊走。答。由前前生曾为鼠故。或在人中曾闻见故。故亦惊也。问。鼠等岂皆得宿命智。知彼食已。答。义意如此。非必鼠等作此等心方惊足也。但为俱生而保养命故(文)义蕴大同。
  (六十六右)生无色亦尔(文)。义灯三(三十四左)云。问。无色界无声。假智依何起。答。有三解。一依多分说。二亦有声。依定果说。三曾下二界数闻于彼。以串习故假智亦起。
  (六十六右)加香味触(至)犹如于声(文)。义演云。疏如味触至犹如声者。意云。香味触三对自根。是合中知。不藉于声而得自相。然声是离中智。以诠法时而疏远故。声不得彼法之自相。声既如是。明知假智及诠俱不得自相。以依声起。犹如于声。意说。不带声得自相。藉声起者不得自相。
  (六十六左)声是耳所得无所诠表(文)。义蕴云。疏声是耳所得无所诠表者。耳得声之自相。今言能诠所诠俱非自相。故知声体不是能诠。问。言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岂非语声是能诠耶。答。声上屈曲名等能诠。耳得声时无屈曲相。故声自相不是能诠(文)义演云。疏声是耳所得无所诠表者。声但是耳所得。耳得声时亦无诠表。后意缘名。起缘之智解。故知能所二诠俱非自相。
  (六十六左)问曰若不着(至)故名为执(文)。义演云。疏问曰若不着自相至不称境故者。意云。若言不得自相。横分别缘共相时何非执耶。若言是执者。即善心中应有法执。因云。一种不称境而得共相故。犹如法执及不善心等。言不称影像至故名为执者。长连读之。
  (六十七右)或比量等心(至)故不名执(文)。义演云。疏或比量云不名执者。意云。比量心缘相分时互不相称也。问曰。且如比量心缘境时得称相分不。若相称者。即合得自相。若不相称者。即合是执非量境收。既有二途。如何分别。答。夫言执者。皆须坚执不舍方得执名。不尔不名为执。明知比量心缘境。虽不相称。而不坚取。故非是执言。若尔者至常本识境故者。此难前也。若言缘相不执即名比量心者。且如色尘望五识。五根及种子望本识。本识亦缘不起执。应得名比量。比难辞。答。不例远取难词以解难意。如色色根种别自各各有别体能缘故。五八一向唯现量不同意识比量心。
  (六十七左)心心所法此是谁缘(文)。演秘云。疏心心所法此是谁缘者。根尘种等是心所缘。心知自相。此能缘心谁之所缘。谁能缘此心之自相(文)义蕴云。疏心心所法此谁缘者。此问心等是谁现量心缘。若言他心智缘至是散心故等者。此且约凡夫等散位缘他心。故作此难也。言护法释言等者。此护法释前问。云现量缘心心所者。是自证分也。言安慧云等者。此意唯佛现量得他自证分心。余皆不得。皆有执故。问。安慧自证分何不自缘得心自相耶。答。见分所执无实体故(文)泰抄云。疏云。护法释云一切凡圣自证分等为证量故者。自证缘见分。是现量故。此解不尽理应言。他心智缘他心时是现量也。如前破无为中说。瓶衣则世共知。即比量知。缘他心智是现量。又缘他心时在定中。始能缘之。明知是现量。
  (六十七左)若言他心智(至)如余散心(文)。演秘云。疏若言他心智能缘至如余散心者。问。他心智者即通所收。何名为散。答。且他心智略有三类。一谓如来·八地已上菩萨·所得定·通·无别。二者二乘·七地已还菩萨所得及凡夫人修得之者依定而起。然非即定。复不同散。三者报得此唯散心。若依定起名为证量。报得不尔。以他心聚有非证量故言非证。非谓一切。他心证量义即不遍。若自证分证量义备。故遣他心而取自证(文)义演云。疏应非证量证量者。现量也。意说。他心智有非现量者。比量也。如报得他心。谓龙鬼等所得是也。问。此报得他心缘何境耶。答。缘比量共相境。
  (六十七左)安慧云(至)是通果故(文)。演秘云。疏安慧谓佛他心智缘者。问。此师何故不取自证为能知耶答。安慧见分遍计无体。而非是心心即自证。故不自知。但佛他心了诸心也。
  (六十七左)自证分等(至)是通果故(文)。义演云。疏自证分等者。护法意但取心心所各各自证分为现量。不取他心智。虽无漏他心智名为证量。以报得他心智唯散非证量相滥。所以不取。疏通果者。通者是惠从定。所证名果。通即是果名通果。即持业释也。
  (六十七左)二十唯识(至)如佛境(文)。具如上释。义演云。疏他心智云何者。问也。知境不如实。显不亲得。如知自心智者。喻引。如自心前后自相缘互不亲证。不知如佛境者。意说不如佛他心智故。意云。佛他心智亲知他心。余者不亲知。若尔佛应心等外取法。答不尔。但极相似名亲得。对余者名亲。非亲得外境名亲。
  (六十八右)依他有法(文)演秘云。疏依他有法谓一色等者。非说共相是依他性有体之法意明共相由扶有体法上而起名依有法(文)今谓。此释不是此文即说共相。是依他性有体之法。上已言共相之法依他性故。
  (六十八右)谓一色相(至)故名增益(文)。义演云。疏谓一色等者。此明共相依他上立。如言一青色。通诸青色。皆名为青。故此共相于色上增益。然此共相是假。依他色上有也。意说。青色当体增益。是依他起有法。妄情执一青贯通余青。此共相者故是假者。苦无常等且假故。而明云似事者即是共相。且如眼识得青自相。名实有相。以现量心得自相。五识同时现量意识应知亦尔。故后寻求等重缘青等。非自相青将为自相。故云似谓增益非实有相。非谓遍计所执乃名增益非实有相也。共相青等是依他起。故说声依增益共相而转。此释似谓增益非实有相文。
  (六十八右)此通三性心(文)。义演云。疏此通三性心等者。此明增益依他有法。通于善等三性心中皆有增益也。次遍计亦是增益。所执我法都无自体。于蕴处等要执我法。当情是有名为增益(文)义演云。疏此通三性心者。意说。此增益相通三性心变。若遍计心所变相即无。不尔即有。
  (六十八右)及于此中(至)此相是无(文)。演秘云。疏及于此中至此相是无者。能遍计心所增之相同于共相。体亦是无。故云及也(文)今谓。此释不稳遍计岂同共相。疏中分别二相。谓执心违于影像。共相不违影像。若言全同何有违不违之别。上疏云。法执之心非但不称本质。亦不称影像亲所缘缘共相之法依他性者。准此疏文。遍计与共相别。可知义演为正。
  (六十八左)执必必违(至)影像相故(文)。泰抄意谓遍计妄情执此影像。为常为我。不称本境。故云违影像相共相观心或为无常或为无我等。故云不违。
  (六十八左)心变共相外必有体(文)演秘云。疏心变共相外必有体者。外谓本质。
  (六十八左)然与自相必须合缘(文)。义蕴云。若作色相。缘通诸色。此名共相。体非真实。于中一一诸色皆名自相。故必合缘。不离自相别有共。故由此心变共相成所缘缘也。
  (六十八左)乃至缘我(至)或别缘(文)。演秘云。疏乃至缘我等者。问。即蕴计我可言实合名必有体。离蕴计我何为外体。答亦依名教而起计故亦名有也。疏或别缘等者。虽不有质然相不无及杖言教亦得名为有合缘也(文)义蕴云。疏乃至缘我等者。即蕴计我蕴为宗法。离蕴计我相分是有。缘空华作青等解。青等是实或兼实华。若别缘兔角等。以曾闻见牛角等·事兔角之相似同于彼亦名兼实。或取相分以为实法。故成缘也。
  (六十九右)又解即共相别缘(文)。演秘云。疏又解即共相别缘等者。问。前言共相但是观心无别体性。此何复言亦依他耶。答。遍通诸法名为共相。此实观心行解安布。今谈此心所缘之法是相依他。不尔此心缘何为境。然此相分实不通余。但是观心作通余解。由是前后亦不相违。更有多妨。如灯具明(文)义蕴云。疏又解至所缘缘者。此解共相设虽该通诸法。然此共相亦是依他。故成缘义。然不称实。以诸法体各有自性不通他也。
  (六十九右)问曰若尔(至)二三谛时等(文)。演秘云。疏应不能缘二三谛等者。二二三三乃至四合以缘谛也。故置等言。此即坏缘四谛观也(文)。义演云。疏问若尔者。意说。共相既是比量者。如何世尊知共相耶。问意如是。又应不缘二三谛等者。意云。若共相是假者。如何世尊知若空无常等。又应不共缘二三谛等。如观四谛时。或二二合缘。或三三合缘。乃至合四以缘。皆是共相。共相若假应不共缘也。检佛地论第六。彼有三解(已上)今谓。演秘云。坏缘四谛观者。杂心论八(二十三右)云坏是杂义。
  (六十九左)佛地论第六卷中(文)彼论第六(六右)云。又此智体能知诸法自相共相二种行相之所围绕。自相行相如小轮山。共相行相如大轮山镜智能持。如风持下。如来净智现量所摄。云何能知诸法共相。若共相境现量所知。云何二量依二相立。有义二量在散心位。依二相立。不说定位。若在定心缘一切法。皆现量摄。有义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缘诸共相所显理者。就方便说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如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如如实说者。彼因明论立自共相。与此少异。彼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体不共他故。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华。名为共相。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名现量。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名共相。自相亦与一切共相不一异故。是故彼论说诸法上所有实义皆名自相。此经不尔。故无相违。义蕴引论少加解释。须者往见。
  (六十九左)如萨婆多(至)共相(文)。俱舍二十三(初左)云。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身自性者大种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显。法自性者除三余法。传说。在定以极微刹那各别观身名身念住满。余三满相如应当知(文)光记二十三(初左)云。谓以自相别观身受心法谓以共相别观身受心法问。如何得知。共相别观身受心法。答。如正理六十云。以自共相于身等境一一别观。又云。或身念住观自相者。谓观于身各别自性。次身念住观共相者。谓观身上与余有为俱无常性。与余有漏俱是苦性。与余一切法俱空无我性(受等随应)又法蕴足第五解身念住中。以无常苦空非我于身受心法一一别观。以此等论证知共相别观身等。除身受心三余一切法名法自性。余文可知。传说。在定至如应当知者。显观成相。毗婆沙师传说。在定以一极微。以一刹那各别观身名身念住满。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