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九(二本之二)

  (三十左)以假想惠(至)折之(文)瑜伽第三(初左)云。又非极微集成色聚。但由觉慧分拆诸色。极量边际分别假立以为极微。
  (三十一右)谓有二义(至)方即是分(文)。义演云。疏方之分者。意云。方谓上下等六方。分者于中有细分故说。粗色有方之分。细者方即分也。
  (三十一右)所折之物即非极微(文)。义演云。意云。若言更折者。即所折之物。便似空现不名极空。若不可折者。即应如心并无方分。若以色分不同于心故得有方分。
  (三十一左)瑜伽说云(至)不相违(文)。彼论第三(二右)云。又色聚亦有方分。极微亦有方分。然色聚有分非极微。何以故。由极微即是分。此是聚色所有非极微复有余极微。是故极微非有分(文)伦记一下(二十九丁右)云。极微亦有方分者。方谓诸方。分谓细分。虽有诸方而无细分。以彼聚色有方亦有分。以可分拆故。非最细极微后有余微。是故极微非是有分。唯识第一云。极微无方分。方则是分。非诸方义。二文虽别亦不相违。
  (三十一左)如对法等一(至)等说(文)对法第一(八纸左)瑜伽第三(初纸)五十四(十一纸右)。
  (三十一左)五十四说(文)。彼(十二纸右)云。复有五眼。所谓肉眼·天眼·圣慧眼·法眼·佛眼。当知几眼用几微极为所行境。答。当言除肉眼天眼所余眼。用一切极微为所行境。何以故。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微体以惠分折而建立故(文)演秘云。疏非肉天眼境等者。问。何所以者。答。按彼论云。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微体以慧分拆而建立故。论标天眼。肉眼类知故不别释。即余三眼皆缘极微。问。惠法二眼以何为体能观极微。答。以惠为体。然本后智分为两释。一云。二眼皆后得智。惠眼观空法眼观有。或二种眼通观空有。若尔空者云何缘微。答。缘极微空空智得缘。二云。惠眼观如即根本智。法眼观空即后得智。若尔惠眼云何缘微。答。缘极微如名缘极微。详曰。今依后解有所凭故。对法论云。真如唯是圣惠眼境。故知。惠眼而缘真如。问。佛眼体何。答。有二义。一云。因别法惠。果总佛眼。故智度论云。犹如四河而至大池总名为海。二云。无分别惠以为其体。与惠法眼体有别故。或以大悲名为佛眼。详曰。前解为本。智度论文。自明解故。后释大悲义亦局故。问。按智度论。四眼至佛总名佛眼。云何极微非肉天境。答。为二释。一云。虽至佛位亦能缘微因位不尔。不同惠法因果皆能以微为境。二云。而言佛眼能缘者。但取一分惠为性者。肉天至佛。虽名佛眼。以体非惠故不缘微。后释为胜(文)略纂十四(十四纸右)云。论云。极微唯三眼境非肉天者。以此二眼依明暗生故。惠等三眼以何为体。法师云。惠眼缘空法眼缘有。即皆后得智。其佛眼须别有体故。以无分别为佛眼。肉眼不然。果方名故。若尔此知缘如云何缘极微既尔惠眼缘空。如何缘极微。义曰。缘极微空故亦得缘极微。既尔皆智亦缘极微。如无分别智亦得缘极微。以无分别智为佛眼体。法师云。又佛眼者即法眼。缘空之眼也。又义不然。虽要须别惠眼。缘理即正体智。法眼缘于空有即后得智。佛眼总摄前二。以为佛眼。何以知者。如对法云。其真如唯圣惠眼境。故知。惠眼而缘真如。若尔经言。得法眼净。法眼应缘理。义曰。谁言净故即缘真如。法名通故。得无漏漏法眼。非五眼中法眼。若尔何故此卷下末云。圣惠眼见一切色若远近等。即法眼异名以惠为故名惠眼。非五眼中惠眼也。在因名惠法。在果总名佛。约用以离总有三眼。佛亦具足。此如大智度论自释。此为了义(文)演秘云。问。大乘极微岂无本质。答。圣教既云。以假想惠分拆建立。何有本质。有义极微有二。一者本性二影像相。言本性者。佛大菩萨。以神通力拆彼大地而为极微故名本性。问。瑜伽等论。但说惠拆以为极微。此即影像何有本质。答。对敌由宗略故不说。稍同外故。故顺正理三十三云。极微有二。一实二假。实谓极微色等自相。于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拆。此量所知恐滥有宗。故但说假。理实大乘亦有二也。而言聚色无极微者。亦准此知。岂于自宗无细碍色。又大乘中非由散微集成聚色说聚色无。拆聚成微义不违也。又菩萨等作水等观。变于本质根尘等类。皆为水火金银苏等。何独微观不能变彼本质成微。若许成微。云何不许有微本质。问。既有本质云何名假。答。且本质微第八所变。非识外故不同余宗。故说为假。然有质碍故说为实。本质极微异熟相故。不熏质碍。故说为实。本质极微异熟相故。不熏成种。其影像微。非如本质有质碍用故说为假。作所缘缘生眼识故说为实有。影像相微熏种子。不尔后识无影像故。问。于色等处何处所收。答。质影二微唯法处收。唯意境故。又与影像同一种故。质十处收。影必应尔。详曰。仰观所断理则富矣。教鲜证焉。今据大宗粗申皂白。本性微略有五失。一义无凭失。二违圣教失。三纵有不熏失。四无因种同失。五假实种同失。五失具责。尚言广如灯辨。
  (三十一左)非肉天眼境(文)。义蕴云。问。天眼既见彰外色。何故极微非境。答。虽见彰外不折极微。余三可析故是法境。
  (三十二左)表无表色岂非实有(文)。表无表章云。旧名作色无作色(文)涅槃(北凉昙无谶译)善生经(昙无谶译)智度成实(秦罗什译)杂心(宋僧伽跋摩等译)论等。皆名作无作。又八揵度论(符泰僧伽提婆等译)萨婆多论(宋僧伽跋摩译)旧俱舍论(梁真谛译)等云。教无教。又舍利弗阿毗昙(秦昙摩崛多译)阿毗昙心论(晋僧伽提婆共卢山惠远译四卷)法胜阿毗昙心论(异四卷论同本。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等其名虽同其意有别。
  (三十三右)言身者积聚义(文)。五根章(十五纸右)云。身者积聚义。依止义。虽诸根大造并皆积集。身根为彼多法依止。积集其中。独得身称。梵云迦耶。此云积聚。故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虽复迦耶是积聚依止义。翻为身者。体义相当依唐言译(文)义演云。疏谓诸根至以成身故者。意云。和合差别为体者。此有二解。一云。大种及所造扶根尘。虽多差别。今总和合为身。二云。大种造色能成诸根。即和合差别诸根总为身也。
  (三十三右)此义虽通(至)别得总名(文)。义演云。此释外难。难云。既言依止名身者。即诸根并名为身。何故偏说身根名身耶。答。如演秘(文)演秘云。依止名身通诸根矣。而身根胜得总身名。余立别称(文)今谓。聚义亦通诸根。非唯依止而已。疏言此义者。通指二义故。表无表章(四纸左)云。次释名者。诸根大种造色和合积集差别。说名为身。五根四尘能造所造。俱得身称。但由身根诸法集处。独得身名。又依止义说名为身。唯识论云。体依聚义。总说名身。亦由身根为众多法所依止故。独标身号。故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虽标总称即是别名(文)具如五根表无表等章。
  (三十三右)表谓表示(至)依士释也(文)。表无表章(四纸左)云。表谓表示。表自内心示于他故。旧云身作。义不相应。无表亦有造作义故。表体即是色处表色。依身之表名为身表。依主释也。
  (三十三左)此唯假业(至)能动身故(文)。或云。萨婆多三业以思为自性等者。大谬也。如下所引。俱舍十三等光记十三(十六右)经部三业皆思为体。大乘亦同。如次下论。表无表章(七纸右)云。第二出体者。假身表业。以色处中表色为性。假语表业以声为体。成业论瑜伽等说有三种思。一审虑思。将发身语。先审虑故。二决定思。起决定心将欲作故。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动作于事。身语二表业。唯取现行第三动发善不善思以为自体。意表以前二思为体。故唯识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三十三左)成业论中广释(文)。彼论(初纸左)云。如处处经中世尊说三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此中有说。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语即是业故名语业。此二皆用表与无表为其自性。意相应业故名意业。此业但以思为自性。今于此中何法名表。且身表业形色为性。缘此为境。心等所生谁之形色。谓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谓总名身。一分摄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种而发生故名身所造。以总身言于别亦转。如世间说居邑住林。何缘复说缘此为境心等所生。为欲简彼唇等形色。彼非缘彼心等所生。以缘言音心等生故。又为简彼宿愿心等所引形色。彼非缘彼心所生。余异熟因心等生故。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发业心令他知故。为显此义故说颂曰。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彼潜渊鱼鼓波而自表。
  (三十三左)初破萨婆多实有形(文)。演秘云。论若言是形等者。彼以总身一分形色而能表示自发业心故。说形色名为身表。身所造业名为身业。故成业论云。此中有说。且身表业形色为性。谁之形色谓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谓总名身。一分摄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种而发生故名身所造。以总身言于别亦转。此能表示自发业心。令他知故。为显此义故说颂言。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彼潜渊鱼鼓波而自表。形色者何。谓长等性。何者长等。谓于彼生长等名想。此色处摄(文)俱舍第十三(二右)云。颂曰。身表许别形。非行动为体。论曰。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有刹那故。光记十三(四纸左)云。论曰至名身表业者。释第一句。述说一切有部显自师宗。故前颂说身表许别形。毛发等聚总名为身。身形非一故。言如是如是。于此身中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能表示心名身表业。
  (三十三左)前已破表(至)故非实有(文)。演秘云。疏前已破表今更破无表者。前破对色表亦在中而已破讫。今为外人于总色中别执表实故。更破之破表令无名破无表。不是破彼无表之色名破无表。
  (三十四右)或应极微自别长形(文)。义演云。即牒彼宗计。已下正难。
  (三十四右)若谓不然(文)。义演云。若计不舍圆相而成长等者。下以量破。
  (三十四左)身业以动(至)俱舍十三(文)。演秘云。论若是动等者。动谓行动。行动即是色处所摄故。成业论云。有说。身表行动为性何名行动。谓转至余方。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摄。何缘知此转至余方。谓差别相不可知故。释曰。既差别相。而故知。有动至余方也。俱舍亦云。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文)。光记十三(四左)云。有余师说。至说非行动者。释第二句。有余正量部说。别有动色。从此至彼名身表业。以聚色身动转之时。由此业色能动彼故。正量部计。有为法中心心所法。及声光等。刹那灭故。必无行动。不相应行身表业色外山薪等。非刹那灭。多时久住。随其所应。初时有生。后时有灭。中有住异不经生灭。可容从此转至余方。有行动差别。为破此执。是故颂中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故者。此下释第三句及第四句中。有刹那故立理正破。证无行动比量云。身表业色定无行动。有刹那故。如声光等。
  (三十四左)无有动义(文)。义演云。无有长时动。不妨有刹那动。
  (三十五右)今为成此即灭因(文)。义演云。如下论文。方成此才生即灭因由。彼救云。动不即是灭。以待因故灭故转破也。
  (三十五右)因云灭不待因故(文)。俱舍十三(二纸左)云。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待因。才生已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有性等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文)义灯二末(四纸右)云。论破正量部云。有为法灭不待因故。问。何以得知。大乘灭相不待因耶。答。大庄严论云。又如煎冰至极少位后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无体。故量云。许是灭故如无为灭。
  (三十五左)虽彼自宗(至)无不定过(文)。义演云。即彼正量部自宗也。彼宗计色等非念念灭。大乘不许故无不定(文)演秘云。详曰。或可因中以言简之。应云除色心等是有为故。或色心等摄入宗中。皆无不定。虽本破动。为遮不定兼破色心。令刹那灭。违他顺已亦无过矣。
  (三十五左)如萨婆多(至)不待外缘(文)。萨婆多宗。一切有为皆具四相。四相各分本随二相。今言灭相者。即四相中之随一也。具如俱舍婆沙等中。
  (五十三左)我部色等(至)有随一故(文)。义演云。意云。正量部云。灭待外缘故灭。外缘即霜雪等。及内相因者。即内四相也。
  (三十五左)若体若相(文)义演云。体即有为法体。相即生等四相。言非相者即体也。
  (三十五左)有法之中(至)极成之失(文)。义演云。若有法中。但言灭应不待因。此宗中有少分相符。他许无为灭不待因故。今论中云有为法不待因等名量无过。
  (三十六右)从下向上成立亦得(文)。义演云。意云。从后向前。展转成之无过。成云灭应不待因。许是灭故如无为灭。又成云。有为法应刹那灭。以不待因故。如心心所。又云。汝诸法无实动义。以刹那灭故如心心所。
  (三十六右)菩萨地中四十六云(文)。彼(三纸右)云。谓若灭法别有自性。是实成就。即应此灭有生有灭。若灭生时。一切诸行皆应同灭。如是即应少用功力。如入灭定诸心心所一切皆灭。若灭灭时。一切诸行虽皆已灭。复应还生。以灭无故。是故言灭有生有灭。不应道理。
  (三十六左)谓灭更应生(至)不定失(文)。义演云。意云。今将待因。难应更生。遂立量云。灭是有法应更生。因云。以待因故犹如于生。设外人计住是灭。与论主为不定云。为如于生待因故生耶。为如于住待因故灭耶。汝虽计住是灭。我宗不许故非极成。无不定过。言故非同喻者。又住元非是生故。不与灭量为同喻。然令非同喻及不定过。过各别非是同喻有不定也(文)演秘云。详曰。住不更生。待因之因于住得转。何理不得成不定耶。若住非灭非不定者。夫不定者。唯对宗法灭既有法。住虽非灭何废不定。由斯住相摄入宗中或因中简即无过矣。
  (三十六左)别有一物(至)非心引故(文)。成业论(五纸右)云。日出论者。作如是言。诸行实无至余方义。有为法性念念灭故。然别有法心差别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异方生因。是名行动。亦名身表。此摄在何处。谓色处所摄。
  (三十六左)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文)。下疏四本(五十三左)云。譬喻师是经部异师。即日出论者是名经部。此有三种。一根本即鸠摩罗多。二室利逻多。造经部毗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经部。以根本师造结鬘论广说譬喻名譬喻师。从所说为名也。其实总是一种经部(文)今案婆沙百十三(十四纸)云。又譬喻者。说身语意业皆是一思。为遮彼意。显除思体别有身语二业自性(文)与今稍别。然此论及成业等。约所发为破故。云有色非显等。又婆沙约能发为说故云三业皆思等。光记云经部三业皆思者。本末经部皆同也。然此论中。唯举日出论者不言破经部以彼三业皆思与大乘同故。今破日出论者。约所发色实有一物故也。又总依大乘瑜伽成业唯识论等小乘婆沙俱舍等论论之。则正量部师长时灭计。在大乘瑜伽成业唯识中破之。亦在俱舍等中破。又日出论者计。在成业唯识中破之。亦在婆沙破。虽大小乘并破。然能破意不同。如上已辨。俱舍不破。又有部形色。在成业唯识中破之。俱舍亦破。论主明经部宗也。成业唯识中。亦不破经部计。以三业皆思是大乘宗之意故也。疏中不加细简。学者甄辨。
  (三十六左)北天竺(至)此言童首(文)。西域记十二(十纸左)云童受。神泰云童子。光宝并云豪童。
  (三十七右)有五大论师(文)。西域记十二(十纸左)云。为尊者童受论师。建僧伽蓝。台阁高广佛像威严。尊者咀叉始罗国人也。幼而颖悟早离俗尘。游心典籍栖神玄旨。日诵三万二千言。兼书三万二千字故。能学冠时彦名高当世。立正法摧邪见。高论清举无难不酬。五印度国咸见推高。其所制论凡数千部。并盛宣行莫不玩习。即经部本师也。当此之时。东有马鸣南有提槃。西有龙猛北有童受。号为四日照世故。此国王闻尊者盛德。兴兵动众。伐咀叉始罗国胁而得之。建此伽蓝式昭瞻仰(文)演秘云。按西域传。东天马鸣。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罗多。北天鸠摩罗多。中天龙树。具如彼辨(文)今谓。演秘与上所引西域记别。然诸祖出世异说不同。如今所说。五大论师。皆是灭后百年之出兴也。记云。制数千部论。此疏云九百论。记云四论师。此疏云五。义蕴云未知何据。
  (三十七右)经部种族(至)方出世故(文)。光记二(五纸右)云。鸠摩罗多。此云豪童。是经部祖师。于经部中造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经部本从说一切有部中出。以经为量。俱舍惠晖云。此等皆未渡论。
  (三十七左)是动因者应是风大(文)。成业论(五左)云。云何此法。能令自身转趣余方别异而起。若言由心差别所生风界。即应如是风界其性是动。足能为彼异方生因。何乃离风执有动法(云云)。
  (三十八右)汝此表色(至)应知(文)。义演云。意云。汝此非显非形表业。应非表业。以无表示如触等。又表色亦非是显。亦非是香味。无表示故如触(文)义灯二末(五纸右)云。论非显香味量云。汝显色及香味。应非是表。唯无记故。如地水火。虽自宗有香味通表而是假表。不通善恶意为破他实表业色复是善恶。彼自许香味触三唯无记故。又准论疏应云汝此表色亦非是显及与香味。无表示故如触。是彼许故。
  (三十八右)复有香积世界之香(文)。维摩经(香积佛品)云。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是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文)下疏二末(二十六纸)云如无垢称经说。或以光明妙香及味等者。等取触思数等。此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种亦不相应。摄此三法故。
  (三十八右)此如见佛(至)为表也(文)。演秘云。疏岂以显等为表知者。见佛相好色身生敬。此所见色但名显色。无表示故。触等准知(文)义演云。意说。虽见佛显色念佛等。而显色非善恶。无表示。无有屈申俯仰等表故。如圆中触物知有善恶。岂由显色而有表耶。又但由触故知善恶。岂触有表示耶。意成香积之香亦无表示。
  (三十八左)下论破名等文(文)。下论二(四纸右)云。诸余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
  (三十八左)一随顺(至)余香等(文)。义蕴云。一随顺小乘等说者。萨婆多等色声体通善恶也。二为表内心至简余香等者。等根尘等。一则不能表内心。二则不随心善恶。非等起故。所以简之。亦论然心为因等者。第六心也。今识所变者。第八识也。表心者亦第六也。
  (三十九右)言识变者(至)简譬喻师(文)。义演云。疏识变者。简萨婆多。以彼计手等心外实有故。简正量部者。以彼计身表业无生灭故。简譬喻师者。以彼计身表业但能动手等自体即真动也。今云似有动作。以简于彼故。彼计云。外有一动能动手等。
  (三十九右)大乘解云(至)依士释(文)。成业论(十八丁左)云。语谓语言音声为性。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能发语思说名语业。或复语者字等所依。由带字等能诠表义故名为语。具足应言发语之业。除发之言。但名语业。喻说如前(文)今谓。释语表业有二种义。此有与释佛教体相似。引合方明。宝疏一之余(五十一纸)云。诸论多作两释。然婆沙以声为体为正。婆沙一百二十六云。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名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连合。答彼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说。佛教名等为体。问。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谓佛语言乃至语表。是谓佛教。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如是说者。语表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俱舍中亦举二说。贤首探玄一(四十一纸)云。又因前二说。诸能合取以为教体。余如彼说。就大乘宗有四句。初摄假从实。唯声为体。以名等依声屈曲假立。无别体故。二分假异实。以名等为性故。三假实合辨。亦声亦名等四假实双泯。非声非名。以即空故。言即无言故(具明教体。如总料简章)今谓。上所引文皆诠能诠教体。此中二释。总释语表差别。非无小异。而此配于彼。则此第一释唯声。第三双取声名句等。即如彼四句中第一第三。演秘曰。问。前解何别。答。前释但言语能表了而不分别。后解分别。由其语声有假名等而有表也文今谓。身语二表之表此在表内心语之所表。第一第二并在于义不在于心故。成业论唯释语名不加表字。今疏第一更加表字。第二不加表字。又成业论二说并有义。今疏第二略无义字。又次下引义蕴文。二表之义分辨精矣。栖玩记上云。两解别者。前解表字不对所诠。直对内心表了为训。后解表字对于所诠。展转望心诠表为训故。是不同。问。前解可尔。后解云何名此表业。此中正要表示内心。令他知故。答。亦须令他知所欲说。举为诠表可示他故。或此二义合之方具。表于能说说所说故。有作是说。两解皆是取其假声。前解非名后解兼名。为不同者非也。今谓。决定取其实声。要令他闻方表自故。摄假归实。名等无失。孤用不然者。今案守子所举有说者。谕示两义之殊。虽得适当。而其言两说皆取假声者不可也。何者前说是实声后说双取假实声名等也。又就声论假实则响声是假。余声皆实。如对法抄具辨。又守千虽指斥他短。不顾已亦有纰谬言摄假归实名等无失孤用不然者。此释意谓语表业者。必须诠表内心令他闻知方成表义若他不闻知则表义不成。故言要令他闻乃至孤用不然。今谓不尔。贤首已言第三句假实合辨。何必摄假归实乎。又总言身语表业。若身口才动。则能表内心故立表名。内心者彼能动身语之思也。摄所归王故言内心。若无能发思动之于内。则无有身口亦表之于外也。表义素如是。推而扩之。或言表了。或言表彰表示等。乘其便故语分左右。大意无别。熟读乡所引诸论不待辨别。表义炳明。若夫迷岐绎派者得至本源。不知何日乎。
  (三十九左)此能表了欲所说义(文)。义蕴云。前言表于心。亦能表彼身所作事。此言表所说义。亦得表于心互相显也。
  (三十九左)论一刹那声无诠表故(文)。义灯二末(五纸右)云。论一刹那声无诠表故者。萨婆多计此表是实。今且问。汝声生名等。为初一刹那声生名等为实诠表。为后一刹那声生名等方实诠表。若初能后无用。若后能即量云。汝后一刹那声。除佛心外应不能诠表。以是声故如初一刹那声。若云相续即如后破。由彼本计除佛余人一刹那声不是能诠故。婆沙第十五云。声闻多刹那声能说一字。佛一刹那声能说一字。一字声中仍未有名句聚集故不能诠。问。何故色中别立表色。声中何故不立表色。答。色法显现。故别立表声相难知。故不别立。方圆长短类亦可知。又解。色中形色有非表。于色之中别立表。声中情名必是表。无非表故不别立。问。身表色依身。从彼所依名身表。语表亦依身。从依名身表。答。形色不离身。随彼所依名身表。声性发离质疏故非身表。又解。身表在初。从依名身表。语表后说恐滥非身表。
  (三十九左)又以理征(至)故今总非(文)。义演云。意云。破萨婆多。彼宗计佛一刹那声能有诠表。余者不能有诠表。今大乘以理征云。我大乘佛一刹那声。望汝宗亦不能有实诠表。何以故。犹如汝说于我极微大。我大乘者。亦如小乘说一个极微。当大乘七极微。然汝心兼缘我极微不着。今声亦尔。汝宗计。佛一刹那声当大乘七刹那佛声。我大乘佛一刹那声既极迅故。知汝小乘于我大乘佛一刹那声。然不能有实诠表(文)三末疏(五十八纸左)云。念者刹那之异名。宝窟中末(三十三纸右)云。外国云。刹那此翻念。
  (四十右)量云。语中(至)如佛语(文)。义蕴云。大乘佛一念。谓假表业。萨婆多是实故今难之。若尔他应难云。汝大乘佛一念声有假表业。除佛一念语声应有假表。彼既不尔。此云何然。答。不然。诸佛得自在。一念成表业。余人不自在。一念非假表。若尔他亦然。诸佛得自在。一念实表业。余人不自在。一念非实表。此例恒齐。何能破我。由此应云。以我非实表业。今但破汝不可翻例。因明之法遮他论。许是事故。离识和合是假。大乘识变故。以识变简经部。故萨婆多声。识外是实故似声言简。问。前明身表。具有诸师可须总简。语表既唯有部。何依兼简余宗。答。但与大乘许别。即须简之。何论无有。
  (四十一右)识变者简经部(文)。演秘云。问。身语二表。经部有部俱非识变。何故身表而言识变即简有宗。语表识变即简经部。答。经部执有动为身表。真似相对。似简真动。有宗不然。故识变简有宗粗实。故声是实。所以似简经部不然。但识变简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四十一右)谓身勇(至)心勇等(文)。演秘云。疏谓身勇身精进者。勇谓策励。精进谓动。由二在内不示他故。名为无表。疏心勇等者。此心勇等者。心所所摄。今明于色故不取也。文同表矣(文)。义蕴亦同。更有问答。何故心勇等非无表摄。答。心所法中。以有动及行等。即是已立讫。又彼不能动勇于色故。不立为无表色也。
  (四十一左)上座胸中(至)亦法处摄(文)。无性摄论一(十七纸右)云。由此道理。余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识别依。亦不成就(文)五末疏(二十六疏右)云。上座部救。胸中色物(是肉团心)为其意根。非第七等。
  (四十二右)谓依思是定道戒(文)。枢要上末(十六右)云。然依思愿善恶分限者。此是佛身无表之别句。是余表无表之总句。由佛无表虽是曾得非念念新生。以昔发愿制于业思。众生界尽。我期乃尔。以心无萎歇故。戒常有。除佛已外。戒皆未曾得。由愿制思不萎歇故。不过破缘。戒常相续。若过犯舍之缘。愿既萎歇。更不新起。名为舍戒故也。然定道无表。唯依善恶分限。别解脱无表。全依善思愿分限。不律仪无表。唯依恶思愿分限。处中无表通依善恶思愿分限故。今合说增长位立者。是除佛外。佛身循旧不增长故。又(十八纸右)云。此是一切无表之通句。亦是佛身无表之别句。佛身定戒与因不殊。唯别脱异。不增长故。下增长言。唯据因位故。佛别脱无表。唯依思愿分限。愿尽未来方可舍故。不同于因故。此初是佛戒别句。诸无表总句(文)义演云。疏谓依思是定道戒者。即现行思。若散位兼种现也(文)今谓。言散兼种现者非也。定道现思散位唯种。何有兼现之义。义灯二末(六纸)云。论然依思愿善恶分限下申正义。分之为三。初道定俱律不律仪处中之总句。佛身无表之别句。次谓此或依下。是余别解处中之别句。或依定中下。定道之别句。以佛无增长故除佛。余别解等增长故。定道依现故(文)断戒体章云。原论元意。明有漏法离识无法。而兼约佛无表全无其意(文)续芳译破之云。然论明有漏谁不知乎。所以兼明者。义含而合。为约诸无表。备尽性相故。对小乘等以显大乘。故义灯云。且萨婆多云。三十三心前佛身所有别解脱。犹名未曾得。第三十四心后。前之所有皆舍。以得胜舍劣故。别得一新无作别解脱生。然亦是色。大乘二解具如彼辨。嗟乎古人彰灼辨了。而尔尚未解。岂莫兼会其可矣乎。今案此文前后起尽。但明因位不可言兼明因果。又虽不明果戒。无有巨妨。或唯明因。或唯明果。或通明二。所望不同。亦无阙过。如慈恩解凿空立义。是故总别之语义。虽或通不顺常例。大乘义章一(二十五纸)云。但经论中彰法不同。不可一类。云何不同。不同有六。一唯总门。如说一乘一实谛等。统摄三乘以为一乘。统收二谛为一实谛。故名为总。如是一切。二唯别门。如阴界入十二因缘四真谛等。三总别通门。如六度等。如大品说。六波罗蜜一一为主。皆收余五故通名总。分相各异。故皆名别。总别之义彼此齐有。是故名为总别通门。大乘行德多皆同尔。四总别异门云云。五亦总亦别及一向别门云云。六非总别门云云(文)断戒体章云。思愿二字。当合善恶成义。若配定道不合恶戒。以瑜伽不律仪文曰邪恶愿思故。不可离释。续芳译破之云。今谓非也。正审枢要。此乃疏主。籍任放辨。自在究转作离合释当知。此意且依思是定道。若愿思愿如俱舍论曰。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此故建立别解脱律仪(已上论文)谓散无表。即律仪不律仪戒何不合恶戒。故验汝邪征破也。今谓。思愿者。思者心所。提带愿体。愿谓愿乐。思求制用。思之愿乐故云思愿。是依主释。慈恩表无表章。言愿制思。枢要言发愿制于业思。此当论正意。然此疏思愿二字。以配三戒。是一往义。何称为任放辨。若思一字以配定道。愿为别解。则恶字须避。如环庵解。愿为散戒。于散戒中含善恶戒。则恶字无失。芳译所引俱舍。唯明别解为证不成○又断戒体章云。假立者。此约施设法相义语。而与瑜伽云假有就其体语自有异耳。准彼假立得非得等。且约非识变实法义。非谓无法。亦如瑜伽由时分变异不平等故假立老。由命根不平等故假立死等。凡假立法必有假法。此即瑜伽假立语脉也○续芳译破之云。汝每每虽读瑜伽。而不解文何也。不知假有立眼目。何者论说。谓实物有上假施设有名为假立。又说云。当知。即于大种(实有)分位假施设有(不同长短等形色。若约相形即相待假。据多法成名聚集假)谓于大种清净性(实物有性)假立清性(身根所触)乃至假立有冷。此即离大外取不可得也。然汝云假立法必有假法。准论假立法下必有实法。以此推究。尔不亦谬乎。故基疏意。谓思种分位。假立无表律仪等色。不同经部言离色心外更无别体。假假而非实。一向无法(粗假细实)故略纂云。律仪色皆假也。以依思等而建立故此岂为不得瑜伽意乎。又论明无想定等。皆言。此唯假有非实物有。及心不相应此是假相。于诸事中为起言说。于有色等二种俱非。于有见等二种俱非。如是广说安立道理一切当知。如是乃至随法处色若律仪色等。皆是假有。然如汝所谓者。此亦为就体语耶。既云假相言说安立道理。岂不假施设安立义乎。故佛地论云。虽有毁犯制立学处。但假安立而非实有。况及瑜伽本说律仪等色。皆是假有。成业唯识同云假立无表。又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若谓假立有差者。设尔茍可二论为失。如何只责基师。以对种子。而辨能所假实。尽破为不领解耶。案佛地论云。身等三业不善等性假名建立。不由自性。诸无表业。惟以不作为其性故。亦非实有。故法界中若业若果。一切皆是分别所起。世俗识等。变现而生(依他实有)如变现相。如是建立。皆非真实(离依他识非实物有)此等识证不一而足。然汝所立。都无凭据。自呈蠓袋耳○今谓环庵剖判假有假立之别。实为允当事虽浅轻。而识别者鲜。凤潭无有练历而所自领。排斥环庵却为非是。犹且援引几许证诚。证诚愈繁。顽鲁愈着。何者所谓假有之有者。标揭所诠法体之不无。假立之立者。晓谕能诠法门之所设。此论文中假立无表是也。由斯言教而索性之。则得有无表非实有法故。云假立法必有假法。非遮无表之假依实思惟。然今此语不无过失。何者意至语不至也。唯言假立法。已为法体非法门义。何有法体上更有假法乎。若于法门中有别义报。施设假立之时。更有非实之法现也。是假立之下有假法也。栖玩记云。章唯识云。等者下引诸文并成假立。此言愿者。制戒之愿。非菩提愿。其菩提愿。初引一切菩萨行故。此中识疏自解此云。由愿显成无表之相。乃至随作善恶多少时节限故。其菩提愿制于何故。此中乃至不律处中。枢要具说。如何说为菩提愿也。又此正是七支戒愿。其菩提愿如何相故诸未达者其类颇多。皆于此文证菩提愿极疏谬矣。妄为师矣。全不思矣。应疾改矣。尚有固执不惭所陋。当大众前由配会云。制尽未来一切戒藏。何不分限。何不同者。此言无义。菩提心文。有求佛度有情言无此语故。又此中愿通不善故。于理何违者。论作理亦无违。
  (四十二右)或由异思或由异缘(文)。义演云。疏异思异缘者。即恶思望善名异思。恶友望善名异缘也。如正造善时。恶友未起已来。名善分限。造恶翻此。
  (四十二右)即是依发(至)名为无表(文)。演秘云。论善恶思种增长位立者。此散无表。何要依种。若不依种。受戒已后散乱等心。应不名为具律仪等。为遮此过故。依种立故。成业论云。若三种业。但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仪者。由思差别所熏成种不损坏故。名具律仪不律仪者故无有过(文)义类二末(六纸左)云。问。无表之色依表种立。表有多念。依何念立。答。于初刹那正发身语之思。或俱时发。或前后发。俱时同一种。前后各别种。皆于初上立。第二刹那已去。非因等起但名刹那等起非根本故。问。定中许起身语二业表依何立。若动发思。即现在定。是定俱无表。答。既是假立。通二何妨。然萨婆多随心转者。定道二戒。有心即有。无心即无。舍此定取余定。即舍此无表得彼无表。道亦同然。皆别有实色名为无表。不取定道。二相应思。又定唯有漏。无漏即名道。若大乘师随转义同。然立有别。依定道俱现行思立。定通无漏。虽是一思。望义有别。萨婆多。八戒要从他具支。唯一日夜大乘皆通从不从师支具不具。一日多日俱亦不违。以依思愿分限立故。佛随转门。且言一日夜。令易学故。大乘五戒十善。亦许少时□支而受。唯出家众。依师具支。尽寿方得。然□支者。皆据未说三归已前有祈愿别故得□也。若三聚十无尽等。及依文殊所问波若经受十戒者。即同沙弥十戒。然亦尽未来受。又此得戒有四分别。一有心得。谓发祈愿增上善心者。二有心不得。谓不发起祈愿。设起祈愿。受出家众别脱戒者。但小时分限缺支意愿。皆不得戒。三无心得。谓那含沙弥起心未戒作白已后。便入无心定。此无心时。作羯磨竟祈愿满故。亦得具戒。四无心不得。谓无祈心余无心位。问。别脱无表依于动发思种上立。如入见道得别脱戒。既不起身语。依何思立。答。入见道前有祈愿心动发身。谓后入见道。依此种立。不尔即无。问。定道无表依审决思起身语时。依何思上立自语业。答。若在余定起身语者。即是通果。亦定前加行有祈愿心欲起身语。依定引通。虽不在散不正在定。亦动发思起于身语。问。起加行时。只审决界未起发动如何依立。答。据实定中起动发思。如八地已上。常在定心。即义说之不同散位(文)断戒体章举了义灯。问。无表色乃至非根本故云。此解如何。曰义灯及演秘所解。繁梦各十数纸。无虑冰上架构梦中是非。无暇一一是正。拔萃一件旦施钩绳。谓无表业。运相续。增胜根本戒种福德之如实义固不领处。故辨所依种子。是一级之谬也。而谓依初刹那种更加一层。盖是论云发身语思种故。谓依初刹那正发种也。论中发字。非语初刹那。总通受戒一会表业身语之字。非谓一刹那所作故。复初刹那不并发身语二表故。故云依初刹那。全非文意也。且就尔义而咨其种曰初刹那种。身表种欤。语业种欤。其身业种。则阙乞戒。其语表种亦阙威仪。于中初刹那表。必先身业。若谓兼语则非唯一刹那。乃不成初刹那义。况复有一无表依二种子理耶。若谓一法跨二种子。可呵可笑之法也。若谓欲发身语。初念思种是意业种非身语种。若离如是语难别有初刹那身语业种。方许尔义矣。呼呼慈恩等师意见无几。滥云初念而自不顾其何业种子。寔疏谬之甚也。续芳译破之云。今议云。鸣呼尔资性实蠢而憍傲。今灯师意。总明善思(现行)所熏成种。谓由若身若语表思所熏发种所得表种。与无表种。或俱时发同一种。或前后发各别种。表无表种。皆于初刹那正发身语之思(上品胜思)发种上立故。纂云。若从他受。或由身发七支。如往师所等。或由语发七支。如发语请师等。若自受者。唯有意表业。栖玩记云约其身语有俱不俱。皆依初念。俱者易知。其不俱者。熏种虽别。其立戒者。只要一初互防发故。如身在前。身立防七。不依后语。语先准此依前语立。准此应知。身语俱时熏。或不俱熏。其所发种。或俱时发表无表同一种。或前后发各别种。皆其体一切能七支倍增。明知。大乘思种为体。同种别种以此而论。岂可有约四大种能造所造立耶。又云。表无表同一大种所造论藏定说者。此非妄谈耶。凡言四大种能造者。唯萨婆多。尚非经部思种假立。况大乘思种上功能用增长位。假立无表。尚无质影。岂以四大为能造耶。若表无表皆为大种所造。则即应实色。何为法处假色。又何论藏定说。有宗尚言。异大种造。如俱舍婆沙所说。如何云同一大种所造耶。明知。论藏全无祇汝狂言耳。予更评云。环庵约就四大解同别种者。寔如芳译破。其雷同大小误错宗致。既至于兹。则纵虽间有发明。不足与议矣。又戒体章三(四十纸)云。纵无心者现在戒场是随转业身表现行者。误之最也。何者身业者为色欤为心欤。若言色者。色无自薰。何有现熏之义。若言心者已取无心位。何有心心所之现行。如是推征。所言全无其理。不闲性相。动发爽言。可不慎乎。然凤潭亦顽痴莽卤。比之环庵毫无低昂之殊焉。芳译解灯。意谓身语思种。此为能得。表无表种别为所得。其中以表种子。更得表种者。此为种种相望相续之义。全非此所明。又以表种子得无表种者。全无其理。以无异类种生异类种故。前后往往云表无表种浪语之最也。慈恩等意表思种上防非功能。此谓无表。非谓离表思功用之外别有无表种。由无本领语至于兹可不耻乎。身语表界所熏之种。此云表种。表种之语乃无妨害。无表种之语诠何等法。无表固无能熏义何有所熏发种乎。无表若有自种。则有时具缘而生。若无表法。离表种外别有自体。则何言无表以表种上功能为体。又言正发身语思种上立表种者此非梦语何。其种上立种世所谓笠上加笠是也。不足品评。又下云俱时发表无表同一种或前后发各别种者。解释种字。以为种优于环庵。就表无表分同别种。全非灯意。其从不领会灯意而议之。则环庵也凤潭也。毫无低昂之殊。然斯两辈每闻他教俱言可笑。予今旁观则立者。敌者互相下视。乍呵乍笑。稍似怀通量者之态。其至立破献酬都无意见。如翳两眸。有兽名嘄阳。见人则笑唇蔽其目。如环庵凤潭之俦。真是人中嘄阳者也。今案义灯。俱时发同一种者。此就身语业云非系于无表也。若初刹那身语俱起。则虽身语二而种唯一。何者所发业用。虽分身语。而能发之思。其体唯一。故云身语同一种。又若不俱各别种者。或身业前起语业后起。或翻此二。其中唯取前起者彼第三羯磨竟时。此前起思所熏种上有防非用。此名无表是故登坛受戒之人。总有三类。一有发得身业思种上之无表。以初刹那发身业故。二有发得语业思种上之无表。以初刹那起语业故。三有发得身语二思种上之无表。以初刹那起二业故。此三类无表。各防遏七支之非。等无差别。具如芳译所引略纂栖玩记等。
  (四十二右)依谓所依等(文)。栖玩记云。准彼疏解。于此文中具有七义。彼疏前五后复二义。文不具次。今随论文略次叙之。一者依义。显假依实。二者发义。取其正发。栋前二思及后刹那。并拣中间不发身语之思。彼连自语故拣不发。三者胜义。拣中下思。虽熏种子不发无表。不倍增故。四者身语。显得色名之所因处。五者善恶拣其无记不立无表。六者思种。拣现行思别脱。不依现思立故。七者增长拣羯磨前犯舍之后。彼前后位非无表故。此不约佛。佛位已满。虽不增长。名无表故。今详文理依常拣法。思种之言可为二义。思拣其余受想等故。如是即成八义拣法。疏略一义。
  (四十二右)殊胜思(文)。或下中思当审虑决定二思者非也。下第二释辨正发中。简初二思。与此不同。演秘云。简下中思不发无表者。按成业论云。思差别者。简取胜思能发律仪不律仪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种殊胜种子。依二种子未损坏位假立善恶律仪无表。
  (四十二右)由现无依诸福业事(文)。演秘云。无依之义略有两释一云。依谓所施财物等类。此财物等是业所托。名之为依。今者虽无所依诸物不起身业。但闻诸善而起深心随喜恭敬。而于身中福亦续起。此所起福名无依福。二云。非唯起心。亦身恭敬所增之福。但无施物总名无依(文)演秘两释。并依光师。断戒体章云。无字写误。应作有字(文)。义蕴云。疏犹现无依诸福业事等者。如施主远处。不见受施人。不见所施物名现无依。至受用物时即增长。出缘具故言施主远处等者。释现无依福之义也(已上)今谓。俱舍十三详明有依福业。无依翻此论文明白。今疏无字写误必矣。义蕴强为会释。徒费纸毫已。
  (四十二左)施主远处(文)。演秘云。此有依福。即所施物名之为依。故俱舍论第十三云。如契经云。善男子等成熟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渐增释。七福事者。一施羁旅客二施路行人。三施病人。四施侍病人。五施园林。六施常食。七随时施。知是七种。有所依事故名有依。善故名福。作故名业。思托名事。
  (四十二右)第三羯磨(文)。瑜伽九十九(十二纸左)云。云何羯磨。谓一切羯磨。略有四种。一者单白羯磨。二者白二羯磨。三者白四羯磨。四者三语。羯磨(乃至)十众所作者。谓受具足羯磨云云。表无表章(三十纸右)云。得无表者。别解脱无表得有三类。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也是持时得。其菩萨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时得。先发期心所邀胜愿今满足故。僧众法事此时具故。虽由前位起业熏种。法事今竟。虽或无心无别缘心。由彼先期今愿满故。从初念后防恶。思种用倍倍增名为得戒(文)言住无心者。义灯二末(七纸左)云。又此得戒有四分别。一有心得。谓发祈愿增上善心者。二有心不得。谓不发起祈愿。设起祈愿受出家众别脱戒者。但少时分限缺支意愿皆不得戒。三无心得。谓那含沙弥起心求戒作白已后。便入无心定。此无心时作羯磨竟祈愿满故。亦得具戒。四无心不得。谓无所心。余无心位。
  (四十三右)即作白前(至)心所发故(文)。表无表章(二十八左)云。且说苾刍苾刍尼得表时者。谓从僧众乞戒时得。五十三云。又若起心往趣师所殷勤劝请。方便发起礼敬等业。以正威仪在师前住。又以语言表宣所欲造作胜业。是名身表及语表业。成业论同不能系引。要现行思近因等起。正发身语为转因故。是表业体。故要此时。
  (四十三右)若新熏种(文)。演秘云。难陀师义。唯是新熏。而于彼宗分为二释。一云。种子念念体增。即如疏辨。若尔后时既无现熏。云何增。答。由发戒思能熏力胜。合所熏种后后体增。如水土等有胜功能令爽等种生牙茎等种多多果。戒等种体。既复倍增。有依无依福业事等。亦体增也。二云。增者但种子上能防恶戒。七支功能而倍倍增。何所以者。要现熏习种方生故。又若体增后时现生。从何种起。不可有生有不生者。种势等故。后亦不得多种共生。违世间故。故但用增。详曰。虽有两释用增为正。
  (四十三右)若本有种(文)。护月论师如下具明。
  (四十三右)若新旧合用(文)。演秘云。此护法释。传有五解。一云体增。体有二种。一新二旧。唯新熏增而非本有。本有势力不及新故。又非今时思愿起故。二云。由发戒思合新体增本有用增。依体增立。三云。新旧悉体增长。依二增立。四云。新种用增。其体不增。本有体用皆悉不增。理同前师。寻可知也。五云。本亦用增而体不增。唯本有但为一释。如疏所明三师合论。总有八释。皆用增胜正如疏断。问。无表之色。依表种立。表种既多为依何立。答。正释如灯。传有五解。一云。第三羯磨末后念心。若住求戒等流善心。即依此种而假建立。若于此时起住不同分心。或在无心。即依前位近因等起末后心立。二云。始初乞戒乃至第三羯磨后念所熏成种期心满故。皆可增长故。可总依多种假立。若尔如何初念唯立一具七支无表色耶。答。种虽有多各各有。能唯防一具身语七支故说。初念唯有七支。实非唯七。又种子和合不可分别。势力既同总立无失。三云。唯依近因等起末后念心思种子立。非依多种。无有前失。此一念心近能发戒故唯依此。四云。唯依近因等起初念心种发身语中。此最胜故。身语因此成善恶故。后皆随转。非转因故。如刹那思。性不定故。由此最初能发无表。五云。近因等起中无论初后。但最胜者。事究竟时。思种增长。能发无表。有义断云。可依第二。胜思相续功能力齐。有依不依所以无故。非如有宗表唯一念。大乘身语既相续流能发彼。思皆名表故。故无表色依多念思。但表皆能发无表故。律仪既尔。不律仪等。准此应知。详曰。观此断意其理非无。然稍杂乱。转与随转有何差别。近因刹那二起何殊。许于初念有多七支。复无文故。故第四释理最为胜。余皆有失思准可悟。又新熏等前有八释。以今无表所依种义所有五义。历彼前八。一一有五。成四十释。其正不正可知矣。
  (四十三右)初熏种时旧亦生种(文)。演秘云。现行熏彼新熏种时。本有旧种亦复抟生一种子也。即是四法同时起也。此非正义。
  (四十三右)然此新熏(至)此解为胜(文)。表无表章(三十左)云。若非用增是体增者。岂念念中皆现熏种。定道无表。既是现思。无一心中有多思故。准此别解脱无表。亦非体增。初刹那位一七用增。第二刹那即二七支。乃至未舍运运增长。决择第六十云。不善业道。若到究竟。即此亦名由涂染过成于熏恶成大不善。能引增上不可爱果。何以故。若有用染污心能引发他不可爱乐欣悦之苦。彼随苦心威势力故。能引发苦补特伽罗思。便触得广大之罪。是故名为涂染过失。此意说言。若身自作。若令他作不善业道。令他命断等事究竟时。法尔威势能自行者。及处分者思。便触得广大之罪。先心今满。他苦亦满故。自触罪名为涂染。彼论又云。彼虽不发如是想心诸能引发我之苦者当触大罪。然彼法尔触于大罪。譬如磁石虽不作意诸所有铁来附于我。然彼法尔所有近铁不由功用来附磁石。此中道理当知亦尔。日珠等喻亦如是知。又于思上无别有法。彼威势生来相依附说名涂染。当知唯是此思转变。由彼威力之所发起。此意说言。即思种子。由前期心今时满足他苦圆满。功用便增名思转变。更无别物。犹如魔王惑媚无量娑梨药迦诸婆罗门长者等心令于世尊变异暴恶。非于彼心更增别法说名惑媚。唯除魔王加行威势生彼诸心令其转变成极暴恶。此亦如是翻恶业道有此善故。故成涂染。用倍倍增方成无表(文)断戒体章云。具如报恩吼辨。栖玩记云云。准彼疏解。于此文中具有七义。彼疏前五后复二义。文不具次。今随论文略次叙之。一者依义。显假依实。二者发义。取其正发拣前二思及后刹那。并拣中间不发身语之思。彼连身语故拣不发。三者胜义。拣中下思。虽熏种子不发无表。不倍增故。四者身语。显得色名之所因处。五者善恶拣其无记。不立无表。六者思种拣现行思。别脱不依现思立故。七者增长拣羯磨前犯舍之后。彼前后位非无表故。此不约佛。佛位已满虽不增长名无表故。今详文理。依常拣法。思种之言可为二义。思拣其余受想等故。如是即成八义拣法。疏略一义。
  (四十三左)又思种子(文)。此第二解。唯释发身语善恶思种七字。其余同上。于中亦有三解。义演云。又思种等者解论文。又远近至发言者。此有二解。解发胜身语所以。又解者意云。发身语者。解此界为色所以。即第三解与前二解别。此义云何。答。由能发善色或能止恶色。由具二义说思名色。
  (四十三左)又远近二思等(文)成业论云。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瑜伽五十四曰。问。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缘成善等性非余色耶。答。若略说由耎中上品三种思差别故。一加行思。二决定思。三等起思。由此能起善不善身语表业。当知。上品思为依止故。能发善不善业。伦记曰。次明眼耳所行通有三性。一加行思者。谓远欲起此事思。二决定必作此事之思。三等起即因等起邻近刹那起心。今随成善恶必依等起思。是上品思故。随此性不依加行思乃决定是下中品。述记二本(四十六)云。此言三种思中第三思正发身语者。是身语业体也。前二审虑决定思。与意俱故。作动意故名意业。五十三云。不发身语思名意表业。自有表知故。此二种思。是发身语。远近加行。动发胜思正发身语。是三差别。演秘二末(二十九纸右)云。俱舍论十三(十六)云。论曰。表无表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为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转。第二名随转。谓因等起。将作业时。能引发故。说名为转。刹那等起。正作业时。不相离故。名为随转(瑜伽第一十纸云。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略纂曰。因等起名转。刹那等起名随转)今谓。因及刹那二等起名。本出俱舍。于瑜伽中不见其文。此二等起云转随转。如略纂述。俱舍亦同。又审虑决定动发三名。出大乘成业论等中。于小乘婆沙俱舍等中不见其文故。光记十三(十六右)引成业论云。一审虑思。二决定思。当此论(俱舍)思惟思摄是思业。三动发思。当此论(俱舍)作事思摄是思已业。
  (四十三左)又简远近及与刹那(文)。演秘云。疏又简远近等者。审虑决定远近如次。皆是所起身语加行。加行之中分远近。疏及与刹那者。其动发思发身语者。多为近因。为因引起身语二故。故名等起。能起名起。第二念后心心所等。但名刹那。刹那刹那自相引起。近因起者。名之为转。依彼现种立表无表。刹那等起名为随转。随前转故。不依现种立无表等。以非决定是善恶性起身语故。由有随转业起分明。故立有也(文)义蕴云。疏又简远近及刹那者。远即审虑。近即决定。从第三思熏种已后。更有余思名刹那思。由熏种已相续现故。名为刹那。非是种用增时名刹那也。复有解云。初心有远近加行名为远近。审决二思名为刹那。与第三思极相近邻。故前为本(已上)今谓。第二谬之甚也。审决二思名为刹那。此有何据。又第一释熏种已后名刹那思。由熏种已相续现故。名为刹那。此中熏种已后之言。已通长远。何名刹那。又言相续现。则此非刹那义。何得释名。论云彼刹那有故。此释刹那。谓正作业时不相离故。故云彼刹那有。刹那亦名随转。盖为此也。
  (四十四右)显扬论说(至)不发业故(文)。表无表章(九纸左)云。显扬一(十四纸右)云。诸律仪色。依不现行法建立色性。此从所防故名为色。以决定故。不律仪色。依现行法建立色性。定发身语故。然唯识云。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者。此有二义。一云。别解无表能熏现思。初位亦有发身语故。显扬据决定故。云依不现行法建立色性。二云。显扬依一切律仪故。依不现行建立色性。唯识依别解脱亦有所发故不相违(文)演秘云。疏彼决定得色名因等者。诸律仪戒。悉皆能止身语恶色。显扬据此故。能止戒从所止法以立色名。若发身语诸戒不定。故彼不依所发身语而立色号。疏定道合说者。彼显扬论。定道别脱三戒合说。云依不现行建立色性。三皆能止恶身语故。疏此显差别等者。此唯识论。显随心戒及不随心二戒差别故。别脱言发身语也。定道不必皆能发故(文)义演亦同。义蕴云。疏显扬论说至不现行法等者。身语恶色名不现行。彼唯依此建立色性。今此论云发身语者。即依现行建立色性。次疏会显扬文有其二意。一彼说决定得色名因。二定道合说。言决定得色名因者。谓律仪等。无有不止恶身语者故名决定。善身语等。或时不发不名决定。显扬约定故言依不现行之色性也。言定道合说者。以定道戒不发身语。唯能止恶故。彼唯言不现行法。问。定道二思岂不能发善身语耶。答。八地已上菩萨能发。七地已前或不能发故。又菩萨能发。二乘定必不发。疏言定道不发业者。约二乘说。亦不相违(已上)今谓。义蕴亦不领会疏意。何者。不发业言非关乘位。此对别解发殊胜业而后得戒。以显随心转戒定起。则防非用不待发业自然而生也。随与不随二戒别也。
  (四十四右)现行思(至)不尔故(文)。义演云。疏现行思可尔者。即现行思名随心转戒。种子不尔者。种子不名随心转戒。以心无时种子在故。
  (四十四右)止身语恶(至)立定道戒(文)。义蕴云。问。无漏道起必与定俱。此现行思为一为二。设尔何失。若言唯一。定道名有无表。如何一思立二无表。若有二者。如何一识有二思并。答。此但一思。何二并。若尔如何定道两无表同依一现思。答。定道若不同时。思体可言非一。道起必依于定。何假立二现思。定道二力。俱可防非。虽是一个现思。望二立于无表。若有漏定。须无此事。可唯定戒无圣道故。
  (四十四左)岂一现思亦表无表(文)。义演云。意云。且如定共戒所依现思立其无表。如何道共戒亦名无表戒耶。以八圣道支中正语业命是表摄故。此总问也。答。此现思但名无表不得名表。此解称疏耶。下第三解正。即如疏云。又望不同通于二义文是。
  (四十四左)彼非是表(至)不尔等(文)。演秘云。疏非是表者。不发身语。但名无表。若尔何故名正语等。答。止恶身语名正语等。疏如发身语思等者。不示他故。非种子故。问。道相应思非表无表。而依何法名道律仪。答。且约别脱依种子立。道相应思非种子故。云非表无表。非尽理也。疏又望不同等者。望发身语而名为表。据防恶色名为无表。疏不尔等者。此显理也。八地已去及乎如来既恒在定六纯无漏。岂可不有身语表耶。疏虽三释后解为正(文)义蕴全同。
  (四十五右)不发善身语等(文)。演秘云。据八地前及八地中不发时说(文)今谓。此释不领疏意。疏意对别脱而言。别脱无表。依发善身语思种而立。定道不尔故。云不发善身语等。非据八地前后说应知。
  (四十五右)缘外身语与此不同(文)。义演云。疏缘外身语者。缘他和上身语也。疏与此不同者。意云。此约大小乘对辨。且如大乘十无尽戒身口等一二三支等。皆发无表戒。然小乘要具七支。方发无表故云不同。
  (四十五左)此意表业(至)名表(文)。表无表章(初右)云。表色有二。一身表业。二语表业。此通三乘。若大乘说。有义表业亦有三种。更加意表。瑜伽论第五十三说。若有不欲表示于他。唯自起心内意思择不说语言。但发善染污无记现行意表业。故有意表(文)然小乘宗中不立意表故。杂心曰。意业非作性非色故。六卷阿毗昙心云。意业性非如色教。此业不可示他故名无教。此论等意。虽名无教而不名表也。俱舍业品颂。此身口二业。俱表无表性。意业不立表名故。正理论三十三(十纸)云。复有何缘。唯身语业表无表性。意业不然。以意业中无彼相故。谓能表示故名为表示。示自心令他知故。意无是事故不名表。由此但言身语二业能表非意。何故经言。诸爱者表。即是意业。此有余义。为显意业虽体非色由爱成粗。谓爱俱思。虽体非色相粗显故。如身语表能表自心令他知故。实非表性。假说为表故。经但言诸爱者表即是意业。即是由爱所逼迫者。明了动心法即是意业义。若此经言爱者意业体即是表。可举此经以显意业用表为性。显宗论十八(二叶)亦同。略纂十三(论本第五十三)云。如身语二种。表示于他意唯自表。如发身语业时。必有意表以为方便。自意表知我作如是事。即前表知后作此事。意俱表业名意表业(唯识论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瑜伽五十三·三纸云。意表业者。谓二前行。述记二本·四十六纸此言三种思中。第三思正发身语者。是身语业体也。前二审虑决定思。与意俱故。作动意故名意业。五十三云。不发身语思名意表业。自有表知故。此二种思。是发身语远近加行。动发胜思正发身语。是三差别)义镜引伦记云。景师抄云(乃至)但自内心三性心起表了前法名意表业。与略纂同。知之与了。其言异意同。两师不别。如义镜辨。但所表中有前后之别(今谓。景释似意思缘前境法名表。与慈恩不同。范法师对法抄云。现行身语意。唯名为表。所熏种子。一向无表。言意表业者。如瑜伽五十三说。今谓。范师意。对种子眼伏者。以现行法名为表业。非谓必表示于他之义)略纂三(二丁论本第八)云。身语二表。以相表见。意表业者。见自证分证自证分。互各自表。如理应思。此解与前不同。前约意业前后。此于一念中约四分释。前解为优。演秘二本(二十八)云。问。表义云何。答。后思表前思名意表业。问。前思已灭。何所表耶。答。如第三羯摩无心之时方名表者。表前方便思故得名为表。此亦尔也。又思见分及自证分。更互相表名为表也。此之二解虽依略纂。而未得其正。略纂四分具形。演秘何阙证自证分。彼云前表于后。此云后表于前。非唯前后鉾楯而已。义亦不通。集解等约王所释。不知性相何费评驳。
  (四十五左)然无无表(文)。演秘云。章有两说。今疏同章第二师说(文)具如报恩吼辨。
  (四十五左)然今应说(至)六十六等(文)。表无表章明十门分别中第七四大造性。具明此义寻而须知。
  (四十五左)三业无表皆假所以(文)。演秘云。按佛地论云。虽有毁犯制立学处。但假安立而非实有。诸无表业。唯以不作为其性故。亦非实有。
  (四十五左)定共戒(至)应明宽狡(文)。义演云。定戒至亦名定戒者。意云。定通有漏无漏二种。道唯无漏。有定戒时未必有道戒。若有无漏道共戒时。必有定戒。故知。道宽定狡也或可。定通二种名宽。道唯无漏名狭。
  (四十六右)论不拨为无但言非色(文)。义灯二末(二十纸右)云。论不拨为无但言非色。云何非色。涅槃第十八六念中解念戒者。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而可修习。第三十六诤论中云。无作戒者。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是名无作戒。言非异色因者。非诸大造为因亲造。不作异色因果者。非是大造因许果。故知。无作但依思立。应检彼文。
  (四十六右)近意之业(至)依士释(文)。成业论(十九纸右)云。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作动意思说名意业。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种种事故。具足应言作意之业。除作之言。但名意业。或意相应业名意业。除相应言。但名意业。
  (四十六右)此言三种思等(文)成业论(十七纸左)云。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文)表无表章(七纸右)云。成业论瑜伽等说有三种思。一审虑思。将发身语先审虑故。二决定思。起决定心将欲作故。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动作于事。身语二表业。唯取现行第三动发善不善思以为自体。意表以前二思为体故。唯识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四十六右)五十三云(至)表知故(文)。论文如上已引。然解此文异说云云。泛论表义。如上所引成业论。
  (四十六左)问曰若发(至)不恒续故(文)。枢要上末(十六纸左)云。发身语思。疏中但言是业非表无表(文)演秘云。疏问。若发身语思等者。有义。今不依此。如所熏种虽非是色。而能防色假名为色何妨。现思以非色故。虽不能表而能发色假名表色。然疏主意近觉知非。表无表章许名表也。详曰。疏无误也。不同色声有示他义为实表色。不同种子有相续义为假无表。云非表等。不障以为假表色也。若不尔者。后既知非。章中许表。云何于疏而不改耶。岂故欲将迷学者乎。疏既不改。故知不谬。本意如前(文)枢要上末(十八纸左)云。问。若许思所发身语立表名。意亦由思作。应当立表称。答。身语性是业。可依立表名。意非体是业。如何得表称。问。身语思所作。即许立业名。意识思所造亦应立业称。答。不然。造作名为业。身语体造作。意体虽他引。非作不名业。其触作意等。皆由思作以成三性。体非造作亦不名业。此义应思。五十九云身语名业道发思名业。贪嗔邪见名。道者随顺萨婆多。与此不违。
  (四十六左)以色例表(至)如理思择(文)。义演云。意云。外人例曰。五尘是有对。即名为实色。表色表亦有对。云何不是实。答。五尘体性实有体得名实。表色为心所以名为假。更有难诘。准理思择(文)义蕴云。疏已色例表假实相假者。例云。身语名为色。即许实法收。身语得表名。应非假法摄。此等相例思之可悉。
  (四十七右)有是业(至)身语业思(文)。义演云。疏是有业至谓身语思者。此是第四句。同前此正业体。而非表无表文解。
  (四十七右)造作于心(至)故名为业(文)。演秘云。问。若造作心何非意业。答。彼唯动意。今此复能动身语故。故非意业。有云。此思能起身语。所起身语有所造作。有义。由发动思能起身语。即名造作。身语是思所造作故。详曰。疏释为正。故下论云。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等品役心为业。驱役自心令造善等。彼既明文。此何不许。造作于心名有所造。不可说彼唯明意业。文无有简。通明思故。复云。心令造作善等。岂身语二无善等耶。令心既是造作心义。余解纰谬。思可知矣。
  (四十七右)即是所缘所引发义(文)。枢要上末(十七纸右)云。三思之中。后之二思。二义名道。前思游履。其审虑思。唯生当果。一义名道(文)演秘云。疏道有二义等者。有义弹云。言游履者。是所缘义。此且非理。若对现在说过名前过去无体。何名能履。若对未来现在名前。未来未生。何为所履。若引发义名游履者。理亦不然。其引发者。是通生义。既前二思。是能引发。道义即是前审决思。如何所引第三名道。详曰。疏立无违弹者似破。现在名前未来名履。岂不许意缘未来耶。若许缘者。所缘名履。意有何失。若言引发是通生义是审决者。难亦诬谬。设纵引发是通生义。何唯审决。岂发动思非通生耶。若言非者。违诸圣教。三业皆能招异熟故。又疏但云。所引发义名所游履。而不说为属能引也。且犹荒野本无路径。后因人履其路方有。此道岂非人所引耶。发动所引而得道名。于理何失见弹斥乎(文)义演云。疏一者是前至所游等者。意说发动思。是审决二思所游履也。故得道名。问。审决二思于先。发动思在后。如何后思与前思为道耶。答今言道者。是所缘所行义故。后思是前思所缘所引也。故说。后思是前思所缘所引为道。于义无违。此即业思与因为道。
  (四十七左)十业道中(至)是其道义(文)。俱舍论十七(初纸右)云。此中三唯道。七业亦道。故论曰。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彼行故行。如彼势力而造作故。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游故。由能等起身语业思。托身语业为境转故。业业之道立业道名。故于此中言业道者。具显业道业业道义。虽不同类。而一为余。于世典中俱极成故(文)光记十七(初纸右)云。第二释业道名。上句明意三。下句明身语七。论曰至而造作故者。释上句。于十不善业道之中。后三贪嗔邪见唯道。思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贪等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贪等转故思转。彼贪等行故思行。如彼贪等势力。而思有造作故。贪等是思所托处故。名业之道。前七是业至立业道名者。释下句。于十不善业道之中。前七体是业。身语业性故。亦业之道为能思业所游履故。由因等起身语业思托自语业为境转故名业业之道。上业是身语业。下业是思业。业及业之道。总立业道名。故于此中至俱极成故者。此显名同摄诸异类。故于此释业道名中。言业道者。具显后三业道前七业业道义。若言业道。业是贪相应思。道是思相应贪等若言业业道。上业是身语。下业是因等起思。道是身语。此中意说。一业显多业。一道显多道。虽复业道性类不同。业名同故。而一业名为余业故。道名同故。而一道名为余道故。如斯之类。于世间中。于曲籍中。俱极成故。世极成者。如言车牛。虽多车牛性类不同。车牛名同。而一车牛名为余车牛故。典极成者。如言识住。虽四识住性类不同。识住名同。而一识住名为余识住故(文)义灯二末(二十纸右)云。又业及业道。应作四句分别。假实二业。及通生游履。思准可知。然萨婆多。唯以游履名为业道。即意思是业而不是道。大乘但业即皆是道(文)今谓。若准光记以二义释。非唯游履。义演云。意说。发动思通生苦乐异熟名道。即开道引生是其道义(文)今谓。论以通生释道。疏为依止。大意虽同。非无稍别。学者须辨。
  (四十八右)正解身语名业道义(文)。演秘云。疏身语是业道义者。业道之义。义即境也。今谓。义有二种。一境界之义。二义理之义。此中义者。义理之义。非境之义。演秘由见错本故致斯谬。
  (四十八左)初总破诸部(文)。义灯二末(二十纸左)云。破不相应行。除经量部及一说部。但破所余。何以故。经部得等皆是假有。如俱舍论破有部。明一说部者。既说诸法但有能诠无实所诠一切法体故。亦不立不相应行。故此说除。然要集云。此中大乘经部。共破萨婆多师者。理必不尔。岂可小乘共护法等造唯识耶。虽可与彼俱舍论中破义相似。此非共造。今此下破。但依比量破彼所立。无有现量及至教量破彼实有。故正理十三云。又此诸相。岂如瓶等。有现比量或至教量。证体假有。既遮实有故。彼定应许生等相体是假有。第三法有理必无故(此意不许生等实有即应定说生等假有。以必不许有第三法。亦实亦假故。广如彼说)由此二家现量至教都无诚证。但可比量各为立破故。彼小乘虽引圣教。今此论主云。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但比量破(文)今谓。淄洲排辟实为允当。何有共造之理。然而此论能破。恰似俱舍。则护法等论师。追袭世亲摧破邪宗。亦有何过。以故此段与俱舍并观。更有明白。学者应知。
  (四十八左)不相似故(文)。或唯言不相应行。或言心不相应行。或言非色非心不相应行。名有具略。体则不殊。俱舍第四(十三纸左)云。颂心不相应行等。正理十二云。颂中说心者。为显此颂中所说得等十五不相应与心同。是非色法故是心种类。然诸心所法想受等等。所依所缘皆与心同。亦心种类。为简彼想受等故。言不相应。诸三无为法是非色故。心种类无所依缘故。亦是不相应。为欲简彼无为故言行(已上论文)。又俱舍长行云。如是诸法。心不相应。非色等性。行蕴所摄。是故名心不相应行(已上论文)光记四(四十六右)云。颂曰至不相应行者。心不相应。简异心所。行谓行蕴。简色及无为。非行蕴故。又解。心不相应。简行蕴中诸心所法。行谓行蕴。简色受想识及与无为。非行蕴故(文)实疏四(三十五纸左)云。心不相应者。简心心所。非色等所摄者。简色及无为法。是故名心不相应行。略结名也。广应言非色非心不相应行。今但言不相应行。亦得简诸法尽。言不相应简一切心心所。言行行是行蕴。简色无为。由此诸论多在略名(文)对法抄第五(二十五纸左)云。心不相应下。总明上二十三不相应依别位立。此如瑜伽第三菩萨地第四十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六。显扬第一十四十八。对法第二。唯识第一第二。五蕴百法等。说不相应。然五十二三。唯说有二十三与此同。五十六及第三有二十四。一诸论多小不同者。杂心立十四。俱舍亦然。然有差别。婆沙复立多种非得。并如彼释。成实论说一。谓无作戒非色非心故。今若瑜伽第三五十六。显扬第一。百法等论立二十四。若成唯识及五蕴论立十四。此中立二十三。一解云。诸论并有二十四。此论五蕴皆有等字故。此等不和合。五蕴等五后十不相应。成唯识既破小乘立。以亦唯十四。然如成业唯识等说上座部等更立不失增长。正量部立随眠等。彼虽破之。于不相应亦不建立。二解云。此如瑜伽有二十四。略故不说。对法略不和合者。彼云。以有多种故。如见断种上假立异生性。是不和合一分。既略举一。余略不言。今难。不和合既是非得。和合应是得。举一摄余。应亦略得而不说。今假以对于得不立非得故。对和合略去不和合。如对势速不立迟缓等。其义亦然。问。瑜伽等何故不立对得立非得等。对和合立不和合耶。据实余法皆应征难。答。皆应对立。然显扬论说。复有所余如是种类差别应知。故知。对得等立非得等。然诸论中略不建立。二名体门者。今但言。简心故名心不相应。简无为故名行。既不简色。应色相应。今依五十三说。此是假想。于诸事中为起言说。于有色等二种俱非。于有见等二种俱非。即是双简色心。应云色心不相应行。然心是主略去色言但言心不相应。其无为亦非心相应。然非是行。行蕴所摄故对行言。然显扬第一。但言与心法不相应。亦无色字。然以蕴界处百法五法三性出体可知(文)广立诸门分别。枢要等亦同。演秘云。疏不相似故者。不相似故名不相应。不似色心质碍缘虑。
  (四十九右)俱舍云(文)。彼论第四(十五纸右)。如是非理。谓所执得无体可知如色声等或贪瞋等。无用可知如眼耳等故。无容有别物名得。执有别物是为非理(文)光记四(五十二左)云。经部出过。今约现比量破。谓所执得。无体可知如色声等五识现取。如贪瞋等他心智现取。无用可知如眼耳等。谓眼耳等由有见闻等用。比知有眼等根。得既无用。宁知实有。关现比二量俱不可知故。无容执别物名得。是为非理。
  (四十九右)又择灭等(至)亦无不定(文)。演秘云。有义此亦不然。共比量于他有不定过。名不定故。故但如文。即无不定。无为亦如色心心所体相可得。非无体故者。详曰。若共比量犯他不定即为过者。何有正量。且如九句第二之因。亦犯他宗决定相违。以彼自许有声性故。域龙何乃断为正因。及将此因声胜相对便为不定。以此故知。共比量者。违共及自方名为过。违他便非。不尔乃违诸教理也。
  (四十九右)论非异色心(至)作用可得(文)。义蕴云。问。既以定非实有为宗。色心心所既是实有。异喻。因云非异色心作用可得。于异品转。此因应有不定。答。有云。色心等体既不异色心。即是正因非是异喻故。无不定者。理必不然。若以色心等体即是正因。论但应言非异色心心所。发何须后言作用可得。既尔即有因法自相相违过。量云。得非得等。定应实有。非异色心及心所故。如色心等。因中既无此过。故知。意取不异色。心等有别得等作用为因。不可恶立异法而为因也。今为解者。宗中应言。得非得等非异心有实体性。准下论云。且彼如何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故此立宗应言非异色等。由此色心不入异喻。故无不定。此难既非异色等有作用故。非异色等有实体无为之法。疏既自简。非一向异。不可为过。
  (四十九左)此难作用(文)。俱舍第四(十五纸右)云。若谓此得亦有作用。谓作所得诸法生因。是则无为应无有得(文)光记四(五十三右)云。经部纵破。若谓得有作用作法生因。无为不生。应无有得。
  (五十右)毕竟无者(至)此即彼一(文)。瑜伽十六(五纸左)云。何等名为所观无法。当知此相亦有五种。一未生无。二已灭无。三互相无。四胜义无。五毕竟无。未生无者。谓未来诸行。已灭无者。谓过去诸行。互相无者。谓诸余法由所余相。若远离性若非有性。或所余法。与诸余法不和合性。胜义无者。谓由世俗言说自性。假说言论所安立性。毕竟无者。谓石女儿等(文)演秘云。按瑜伽论第十六说有五种无。一未生无。谓未来诸行。二已灭无。谓过去诸行。三互相无。谓诸余法由所余相。若远离性若非有性。或所余法。与诸余法不和合性。四胜义无者。谓由世俗言说自性。假设言论所安立性。五毕竟无。谓石女儿等(文)。论云彼有五无。谓未生·已灭·互相·胜义·毕竟无。论已指一故言四。或四字差矣。言胜义无者。论云。谓由世俗言说自性。假设言论所安立性故(云云)义蕴云。疏言。四者误也。或可更有别文宜应思检。
  (五十左)论或余实法(至)非实有体(文)。演秘云。有义疏说假实相对因。谓假法之余。乃实法之余此非理也。彼宗得等。皆是假法之余。实法摄故因便不成。故今别说除不相应。外余色心等实法不摄故。详曰。依观疏中重叠简略。诚无过矣。何柩剩焉。故疏简云。此中余言。显色心等所不摄也。既云色心之所不摄。岂不遮彼随一过耶。又疏复云。不言许者。随一不成。此乃显得他虽实摄明自许得实法不摄故置许言。许言有二。一许色心实法不摄。自他皆许。敌者许得亦非色心。二许但是实法不摄。唯自宗许。许言宽狡。简过乃穷。疏何非理。
  (五十左)此中余言(至)所不摄也(文)。义蕴云。因中言余即得等之余谓色心也。他许得业是实故言余实。喻中言余亦得等之余。则瓶盆等。自宗得等体是假故。故言余假因不言许。随一不成者。意言许者。两宗共许实法即色心是。若不言许但言实法所不摄故即有他随一不成。他许得等体是实故。
  (五十一右)初破(至)不相应者(文)。今谓。准俱舍论唯有十四不相应行。若广通有部一宗而论则非谓必局十四。具如婆沙正理等论。疏主且约俱舍。杂心等不加细简(对法抄云。杂必立十四。俱舍亦然。如上具引)总言萨婆多等说十四种。光宝二师。各释俱舍等字相诤不相应行多寡。并有教理以宝为正。光记四(四十六左)云。相名身等。谓等取句身文身。类谓流类。即是得等。今案此论。心不相应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十二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二论既说不同。无容并是。假兴宾主问答研寻。俱舍师问云。此和合性如何证知。正理师解云。如破僧时舍和合性。明知别有。正理师解云。如我所立别有体性。汝不立者何法中收。俱舍师解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文)宝疏四(三十五纸左)云。有人自释颂云。等谓等取句身文身。类谓流类。即是得等。今案。此论心不相应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详光师以二说不同广为问答。此论虽不别说和合。亦不述无。正理释此论颂言等和合。故知不是两论相违。若谓不说即是无者。此论颂中不说怖等。应无其怖。怖等既不定无。和合宁知非有。今详此论只是略而不论。非是所明之外更无心所。心所既尔。和合应同。不依论文。信自胸襟问答往还。徒烦笔墨自云。品类足论不说非得。说有依事处得。十三同俱舍论。又云。彼论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法蕴足论第十。同品类足论。彼既言所余如是类法。焉知唯有非得。此论不说更无。正理不弹俱舍。六足言有所余。正理说有和合。余文皆通两解。正理更无异端。教既分明。理须依释。故知。十四之外更有不相应行。婆沙说言类者。显是余师所计度法。正理云。类者显余所计度法即前种类。谓有计度离得等有蕴得等性。与婆沙同也。
  (五十一左)杂心等说(文)。饰宗记二末(三十九左)云。杂心论主。虽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为法救论师。其所造论。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论第十二(现流本第九卷杂品第十)云尊者说曰。注中云。此达摩多罗。以古昔达磨多罗为尊者(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准此应知。杂心论主亦立法处。无表色体以之为假。然婆沙中。法救论师者。即婆沙七十七。顺正理五十二。俱舍第二十并云萨婆多宗有四大论师之一数也(文)今谓。定宾辨别深为允当。今考杂心论。举三世四评家说。然以第三世友为正。明知。杂心论主。非婆沙四评家法救。杂心论第九(二纸空)云问。何等为心不相应行。答。无想二正受。亦众生种类。句味与名身。命根与法得(乃至)谓彼凡夫性。及诸法四相。非色不相应。说是为行。凡夫性者。谓不得。圣法(文)俱舍光记四(四十八右)云。若依杂心十三同俱舍不说非得。然说异生性。问。诸论不同如何会释。解云。品类足说依事处得。约法别说。应知。即是得中摄也。不说非得。即是复有所余不相应摄。即是此论非得所收。杂心说异生性应知。即是非得少分。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杂心略举一边非为尽理。又正理解颂中类字。言类者显余所计度法即前种类。谓有计度离得等有蕴得等性。解云。余所计度。谓说一切有部中后代不正义师。浪作计度离得等外。计有蕴得处得界得退等性。今显彼计随其所应即得等摄。若作俱舍师救。类言即显此十四种同流类故。非显余计。
  (五十一左)俱舍立非得(至)相返而立(文)。俱舍第四(十九右)云。
如本论言。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不获即是非得异名。非说异生性是无漏应理。不获何圣法名异生性。谓不获一切不别说故。此不获言。表离于获若异此者。诸佛世尊亦不成就声闻独觉种性圣法。应名异生。
  (五十一左)又言异者显不离义(文)义蕴云。疏又言异者。显别异义。非不离义者。他宗得业。俱异于色等。非离色等。今若难彼但可言得等不异色心。非可言不离也。若言汝得等应不离色心者。即犯相符极成故。非以不离义破他也(已上)今谓。邑师所览与现流本不同。上(一本八十六右)释离蕴我云。离者异义体异名离。今意释异以为不离。顺彼宗计故。与上说不同。
  (五十二右)此显异生圣者俱有得经(文)。俱舍第四(十四左)云何缘知有别物名得。契经说故。如契经言。圣者于彼十无学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断五支。乃至广说(文)宝疏四(三十九云)。自下经部破萨婆多得也。此文即是经部师问也。论契经说故至乃至广说。有部引经答也。十无学法。谓八道支及正解脱正智。五支五顺上分结。成就十无学法。明有得也。已断五失。明舍得也。
  (五十二右)十无学法(至)十正智(文)。义灯二末(二十三右)云。言十无学法。名如疏列体。八圣支道。正见谓后得智。有宗见道起。大乘修道起。故是后智。中边论云。分别支故。若尔既法轮体亦见道中。何但后得。答。为二解。一云。诸无漏法皆名法轮。不唯八道故。于见道虽无八道亦名法轮。二云。中边据显胜说在于修道。瑜伽论说在见道故。若依前解。瑜伽随转说在见道。二说任情。正思惟者。以思为体。准十地论云净觉人即谓觉者是寻。检梵本不以寻伺为体。如第七卷论疏辨。无嗔痴所发身语名正语正业。无贪所发名为正命。解脱者胜解数。智者缘无为智。余体如名。杂集第十云。十无学法。依无学戒蕴。乃至智见蕴。无学正语业命。是戒蕴。正念正定。是定蕴。正见正思惟精进。是惠蕴。此二依自性及眷属说。正解脱是解脱蕴。正智是无学解脱智见蕴。
  (五十二右)如别章说(文)。如对法抄等。
  (五十三右)此七宝义如别章说(文)。七宝具足。具见瑜伽略纂第二伦记等。问。轮王皆必具七宝以不耶。答。大般若经云。要具七宝方名轮王。无七宝者不名轮王。然疏主瑜伽抄第二(二十六纸)余三轮王虽皆轮应银铜铁别。亦无余宝(文)伦记亦同。是以如阿育王。虽铁轮王未具象马主藏臣等。西明仁王经疏云。皆悉具有。而胜劣异(文)今谓。若慈恩意。全无七宝。不名轮王。以全无分无皆言无故。
  (五十三右)既言轮王(至)及非情也(文)。婆沙九十三(初纸左)云。问。彼何故作是执。答。彼依契经故作是执。谓契经说。有转轮王成就七宝。若成就性是实有者。成就轮宝神珠宝故。应法性坏。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象宝及马宝故。复应趣坏。所以者何。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宝故。复应身坏。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巨故。复应业坏。所以者何。君臣杂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实有(文)百五十七(初纸右)亦同。俱舍第四(十四左)云。若尔非情及他相续。亦应成就。所以者何。契经说故。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有转轮王成就七宝。乃至广说(文)宝疏四(三十九右)云。经部难也。于轮宝等无情之物。于马等宝他相续中。应亦有得。经说成就七宝故。故知。成就是假非实。
  (五十三右)彼宗不许成他非情故(文)。俱舍第四(十四右)云。于何法中有得非得。于自相续及二灭中。谓有为法若有随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
  (五十三右)彼救言(至)假名成就(文)。婆沙九十三(三纸右)云。问。若成就性是实有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经当云何通。答。轮王于彼有自在力。随意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拨无实成就性。如何于彼立成就名(文)俱舍第四(十四左)云。此中自在说名成就。谓转轮王。于彼七宝。有自在力。随乐转故。
  (五十三右)何故于宝(至)言有实得(文)。俱舍第四(十五右)云。此既自在说名成就。余复何因知有别物(文)光记四(五十二左)云。经部复难。此轮王经既言自在。假名成就。余经成就。复由何因知有别物。
  (五十三左)彼计七宝(至)现在有故(文)。正理论十二(二纸左)云。若谓余经所说成就亦应尔者。此亦不然。以现在者唯于现在有自在力非过未故。谓转轮王。于现七宝有自在力。增上果故恒现前故。随乐而转。可名成就。善不善法。则不决定。且如善法现在前时。补特伽罗于现善法可说成就。彼于过未不善法中。应更指陈。若无现得。由何别法说为自在。不善现前征善亦尔。
  (五十四右)而我真如(至)而说有故(文)。义演云。观此文意外有问也。问云。若言现在是有离现非有者。即汝真如非世摄故。亦应非有。答。如疏。
  (五二四右)故知决定不成过未(文)。义演云。即由上道理故知。善恶等法。决定不成过未也。
  (五十四右)而我真如(至)亦非此证(文)。义演云。意云。观此文意外有问也。问云。若言现在有故。即可有自在说成熟者。汝真如与现在法不即不离。即真如应有实成熟。答。如疏外云择非择灭现在而实有者不然。我不许别有体。不可为证也。
  (五十四左)须即缘故(文)。演秘云。即无漏智。欲缘真如而即能缘。由智有种能起现缘。
  (五十五右)毗婆沙中(至)取不失因(文)。波沙百五十七八等中。具明得非得。然分为二说。于中取不失因未考明文。俱舍第四(十四纸右)得分二种。一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文)婆沙百五十七(四纸右)云。此中得言欲何所显。谓获成就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得云何谓获成就。获云何谓得成就。成就云何谓获得。得获成就。声虽有别而义无异(文)正理第十二(初纸左)云。得获成就。义虽是一。而依门异说差别名。得有二种。谓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说名为获。先已得得说名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谓先未得及得已失。未得非得说名不获。已失非得名不成就(文)有部不取能起者。俱舍四云。谁言此得作法生因。此有部对经部而言。正理论中。唯有不失无能生因故。彼论云。由所许得已得法不失因故。并见俱舍正理二论。则有部正义。唯在不失因故。疏云毗婆沙中等。具如义灯。
  (五十五右)论应起无为(文)。义演云。有疏本云。述曰下能起因有三者。如演秘说(文)演秘云。不能起因有三者。外以三因明得能起。即下论中外救等是(文)今谓。演秘依错本释故致斯误。论外救等下唯有二因。何言三因。此是加能起因合为三难。若言加不失因。则太违论疏意。疏主已言。婆沙有二说。一能起因。二不失因。二因各别。何以不失加能起因。故枢要云。破能起中有三。如文。又云。论主六难者。以六个难而破三因。今谓。破能起因有三难。破得为因有二难。破余因有一难。都合六难。
  (五十五左)未得已失等(文)。义灯二末(二十四纸)云。言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者。未得可知。已失之法。未来应生。阙缘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择灭故。如易界地等已舍之法名为已失。即许可生。此无前得。今约此类既无前得。应永不起。
  (五十五左)一切未得(至)更不应生(文)。俱舍第四(十五右)云。又所得法未得已舍。界地转易。及离染故彼现无得。当云何生(文)宝疏四(三十九左)云。又所得法未得及已舍。及地界转易。及离染故。彼现无法前得。如何后法得生(文)演秘云。论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者。问。未来应生阙缘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择故。今难于此。岂不相符。答。论中言总量应简之(文)义灯二末(二十四纸左)会此云。如易界地等已舍之法名为已失。即许可生。此无前得。今约此类既无前得。应永不起。
  (五十五左)此中通说(至)已舍之法(文)。义演云。疏此中通说及易界地已舍之法者。意云。如论言。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者。此是通说。未得之法应不生。已失之法应永不生。问。何名已失之法。答。如此界生于上界。此界法于上界不起名已失。小乘计曰。如人失具欲法得时生上界。然欲界总已舍讫。即唤此法名已失法也。举一例余(文)义蕴云。疏易界地等已舍之法应永不生等者。问。未得之法可有更得之义。难令不生。此即无妨。已失之法。如入见道地狱等身毕竟不生。今难此等亦令不生。便有相符之失。如何难他答。论文略也。应言未得及已失可更生之法应永不生为宗。便无妨也(文)疏云。未得应永不生。已失更不应生。瑜伽五十二(九纸右)云。若是诸行生因者。若从先来未得生法。此既无有生因之得。应常不生。由此亦应毕竟不生。
  (五十五左)此设彼救(文)。俱舍第四(十五右)云。若俱生得为生因者。生与生生复何所作(文)宝疏四(三十九纸左)云。又纵计云。若以俱得为生因者。大生小生。复何所作。得能生故。
  (五十六右)应一切时顿生三性(文)。瑜伽五十二(九纸右)云。若是诸法不离散因者。一切善不善无记法。得既俱有。彼虽相违应顿现行。是故二种(一诸行生因一不离散因)俱不应理。
  (五十六左)所待之余自能生故(文)。俱舍第四(十五纸右)云。若由余因有差别者。即应由彼诸法得生。得复何用(文)宝疏四(四十纸右)云。若谓由余境界同类因等有差别者。即应由彼余因诸法得生。得复何用。故彼言得作法因理不成立。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