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六(三末)

  (初纸左)论此识与几心所相应(文)。心所者。第五(二十纸右)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文)具有六位五十一心所。如瑜伽第一·第三·第八·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显扬第一。五蕴论。百法等说。
  (初纸左)相应之言(至)下释家解(文)。相应之言。贯通二门。此属句末明与触等心所相应。是心所相应门下属句头。明与舍受相应。是五受相应门。后门至下释家具解。
  (初纸左)举初狭名释识宽体(文)。本识有三位。别名亦宽狭不同。阿赖耶名。唯在初位。不通二三故。云初狭名。其本识体。无始已来乃至佛果相续无断故云宽体。故下论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应知(文)义蕴云。疏举初狭名释识宽体者。阿赖名最初故狭。乃至未转通第二位故。识体宽。
  (初纸左)此说自体(至)相应(文)。本识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于三位中。唯在初二。一我爱执现行位。二善恶业果位。问。第三相续执持位中佛果第八。为无与五心所相应耶。答。不然也。果位诸识。皆与二十一心所相应。非如因位本识与唯五心所相应。故云通二。非谓第三位中无五心所。下论(三之十五纸左)云。然第八识总有二位。一有漏位。无记性摄。唯与触等五法相应。但缘前说执受处境。二无漏位。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文)。
  (二纸右)以此五种(至)决定相应(文)。下论三(三纸左)云。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其遍行相。后当广释(文)下疏(二十一纸左)云。释与五俱。无心起时无随一故(文)下第五(二十七纸左)举教及理。释遍行相已云。由此证知。触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
  (二纸右)别解五体性作业(文)杂集论一(十纸左)云。此诸心所有法。若相若业。当广分别。抄二本(十一纸右)云。相者体也。显心所体业用也。显心所用。又云。体性亦以作用显故(文)义灯四本(初纸右)云。问。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说作业。心所即辨作业·自性不说行相耶。答。互相影显。或已略明故。今不说。前第二云。识受想等。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受等所依。说是触业。亦像显识为余所依。即识作业。又(二纸右)云。问。同举作用以显性·业。二用何别。答。有云。亲用显性。疏用显业。近远内外自他亦尔。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显性。通他显业。今谓不定。如触顺生心所。功能以显自。识亦能似根境顺生。即是通他。虽总是触自性。且举和合令同触境为触自性。非谓三和分别变异非触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作意引心令趣于境。此即唯自。举一例余。若云。据心所说。如何不简。又通他。显业过亦未离。从多可尔。
  (二纸左)显扬论等文并同此(文)。显扬第一(二纸左)杂集第一(十一纸右)等。
  (三纸右)故圣教言(至)三和合(文)。对法第一(十一纸右)云。触者依三和合(文)抄二本(十二纸右)云。根境识三。更相随顺名三和合。触依合彼。是故经说触谓三和。今论本师不说合彼。但说依起故。说触者依三和合。
  (三纸右)由此二义触名三和(文)。俱舍第十明经部有部之计。此中第一同有部三和生触之义。第二与经部别。经部三和。即名为触故。此中第二。令彼合故。此大乘说。有人以二部计属当二义非也。次下(十纸右)云经部一师三和成触者。难大乘曰等。明知。经部不同大乘矣。又有经部一师。立三和生触。如下(十一纸左)具明。
  (三纸左)令相随顺(至)于理无失(文)。义蕴云。疏答令随顺至方名三和者。虽世不同。触有功能令相随顺。令过去根随顺为依。令未来境随顺为取。令现在识为二所生故。名三和。非谓一处名为和也。此虽有理。后解为正(文)演秘云。疏令相随顺等者。此随转门。故俱舍论第十云。三和有三。一同在一世故名三和。二因果相顺。不相违返故名三和。谓根与境。虽在过未识居现在。因果义成。三互相随顺。同得一果。谓根境识虽各一世。同一触果故名和合。初之一义。依五识说。后二意识(文)今谓。此非全文。略取其意言后二·意识者。此约大乘而言。论具文十(三纸左)云。且五触生可三和合。许根境识俱时起故。意根过去法或未来。意识现在。如何和合。此即名和合。谓因果义成。或同一果故名和合。谓根境识三。同顺生触故(文)光记十(七纸右)云。且五触生至如何和合者。此下决择问五识相应触生。可三和合。许根境识同现在故。意识相应触生。根境识三种。容各在一世。如何和合。以法亦容在过现故。是故言或○此即名和合。至同顺生触故者答。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识三。虽复各居一世。此即名和合。谓因果义成。意法为因。意识为果。又根境识三。同顺生一触果故名和合。和合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顺生果名和合。于六之中。前五具二和合。后一相顺生果名和合故。婆沙一百九十三。答此问云。和合有二种。一俱起不相离名和合。二不相违同辨一事名为和合。五识相应触。由二和合故名和合。意识相应触。由辨一事和合故名和合(文)今谓。言后一相顺生果名和合者。此小乘义。意识必依无间意故。无但起名和合义。
  (三纸左)或依增上根(至)触名三和(文)。演秘云。疏或依增上等者。依大乘义。以第七识俱时有故(文)。义灯四本(三纸右)云。问。六八根境别。可说三和生。第七根境同。应从二和起。一云可尔。二云。根境义殊。亦三和起。又据极成说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问。触依三和起。从彼名三和。识受二四生。应名二四和。答。二解。一云。触亦和彼。余不和彼故不得名。二云。亦得。问。识二和起得名二和。识作意生。应名警觉。答。识从彼起。体亦和故。得从彼名二和。从作意生非警觉。不从于彼名警觉。问。作意警心种位能惊。三和起触种位三和。答。根识种位劣。无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种位起用。
  (四纸左)此意总显(至)名为分别变异(文)。枢要下末(一纸左)云。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无为无变异。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据有为缘三变异。若无为缘心二变异。无为无变异功能故。又解。依无为有隐有显分位变异。不同有为体有变异故。无为有位异故。说名功能。体无功能也。如第七识以第八为根。复为境依。说触为二和。
  (五纸右)若自不顺等(文)。演秘云。疏若自不似等者。触言似彼。似彼生受触称似彼。应亦似彼而生于触。何故言似。有生不生。触不生触。触应非似。
  (五纸右)如受等法(至)例触应尔(文)。演秘云。疏如受等法等者。受等心所。全不能生余心所故。不名分别。触异受等。得分别名(文)义蕴云。疏如受等法至例触应尔者。此意说。如受等法不能生余作意等。即不随受领似三和之上生作意等功能。今触既不能生触。亦不似三和之上生触功能。或解。此中翻例也。如受等不能生余心所。受等即无领似三和之义。触虽不生触。既能生余心所等故。说此触领似三和。虽有此理。前解为正(文)今谓。受等望触有同异义。触不领似生自功能相似受等故。疏云例触应尔。义蕴约此。符顺疏文。触领似生余心所功能。异于受等。演秘约此而释。义蕴具释而易。演秘略而义隐。然无相为乖翻。与疏不同。义无巨妨。
  (五纸右)又分限故(文)。义蕴云。疏又分限故者。谓根及境。能生识及触等分限俱有二种功能。识之分限不能生识。但有能生触等功能。即说此识似于根境。触之分限不能生识及触。但有能生余心心所功能。何故不得名为领似三和。
  (五纸左)若约见自证分相生亦有似义(文)。义蕴云。疏若约自证分相生亦有似义者。若约触自证分能生触之见。亦是触生触。若据此义。即似三和能生触也。
  (五纸左)又如受领触不领作意等(文)。演秘云。疏又如受领触不领作意等者。此明心所虽有功能。然分限定。受但领触可意等相。而不领触生作意等。触但似三而不自似。又受言领触。此触取于可意等事。而不似触而生于受及作意等(文)义蕴亦同。
  (五纸左)故集论等(至)等取杂集(文)。集论一(五纸左)云何等为触。谓依三和合。诸根变异分别为体。受所依为业(文)杂集释一(十一纸右)曰。谓识生时。所依诸根。随顺生起苦乐等受变异行相随此行相分别触生(文)今谓。集论总言诸根变异分别。不加㼼别。杂集释言诸根生苦乐等。笠置师云集论诸根生一切等者。辨别粗矣。
  (六纸右)复言于三第六转者(文)。演秘云。疏复言三第六转者。三字必错。合为之字。论中言之。不云三故。
  (六纸右)对法论中(至)近所生故(文)。对法抄二本(十二纸左)云。然三变异胜者唯根。所依相续邻近胜故。不唯前三能生心所。触想心所。皆亦能生依和合。触最胜故。触虽心领似三变异生。然最似犹生心所力故。言分别根之变异。
  (六纸右)辩中边论第一卷云(文)。第一(六纸右)全文。辩中边论述记上(十六右)云。论三分别故者至顺三受故。述曰。此解触支。谓根境识非一名三。此触令三分位差别顺于三受。或时是乐至不苦乐触。从功用以立其名。名三分别。此同对法。触释家义。不同唯识。所望别故。然对法触释家。或不同唯识。所望别故。然对法本文。状同唯识。释家似同此处。
  (六纸左)今此解好(文)。古说云。先德不依文次。指点今论云今此解。今谓。此说不尔。依中边疏彼有二说。此解即当第一。正释分明。第二解中。双举对法唯识。以会其违。对疏可知。
  (八纸左)又是主故不同于触(文)。义蕴云。主是胜故。不可说识似于根境。心所是劣故。可说触分别三和。齐与不齐。二解俱得。
  (九纸右)何故瑜伽第三及五十五(文)。瑜伽五十五(三纸右)云。谓受想思所依为业(文)略纂十四(三十三纸左)云。如余处对法等。唯是受依。何不言想思等。此彼别者。此据通论。皆依于触。触次作意后生故。若据相随转。虽即唯受。此据此不为例。耶如俱舍第一卷解。
  (九纸右)集论初说(至)为导首故(文)。集论第一(五纸右)云。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文)。
  (九纸右)何故集论显扬第一五蕴等(文)。集论第一。显扬第一(二纸左)五蕴论(四纸左)。
  (十纸左)俱舍第十正理等(文)。俱舍第十(四纸右)云。经言。云何六六法门。一六内处。二六外处。三六识身。四六触身。五六受身。六六爱身(文)与今所引次第不同。光记十(八纸左)云。经言身者。所谓体也。又解。多念识等。积集名身故。婆沙四十九(十七丁)解六爱身云。问。何故名身。答。多爱积集故名为身。谓非一刹那(文)正理第十(十三左)。
  (十纸右)今取界身足论(文)。义蕴云。疏今取界身足论者。问。论中既云心所性故。即简根境等托。何故不取俱舍等耶。答。界身六法。五是心所与。举宽摄狭故取界身。六触等者。即六识相应之触等也(文)界身足论上(初纸左)云。六识身云何。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六触身云何。一眼触。二耳触。三鼻触。四舌触。五身触。六意触。六爱身云何。一眼触所生受。二耳触所生受。三鼻触所生受。四舌触所生受。五身触所生受。六意触所生受。六想身云何。一眼触所生想。二耳触所生想。三鼻触所生想。四舌触所生想。五身触所生想。六意触所生想。六思身云何。一眼触所生思。二耳触所生思。三鼻触所生思。四舌触所生思。五身触所生思。六意触所生思。六爱身云何。一眼触所生爱。二耳触所生爱。三鼻触所生爱。四舌触所生爱。五身触所生爱。六意触所生爱(文)演秘云。疏今取界身足者。详曰。通取俱舍。理亦无违。心所性言。简识根境无不定失。
  (十纸左)经部计爱亦是实有(文)。演秘云。疏六爱经部至不同假触者。有义既无别体。从他分说。如何名实。虽不同触以多法成。依实立爱名定假故。故知。初因对界身足亦有不定。非正因也。详曰。假实之义。形待不定。如大乘种真俗相对。种非唯真。即名为假。有无相对。种非全无。复名为实。爱亦同之。为喻何失。对所立三和假触。爱得名实。初因无过。
  (十纸左)量云触别有体(文)。演秘云。疏量云。触别有体者。详曰。彼既许爱依思分立。岂非喻有所立不成。应如论言是实非假即无其失。虽思分位。然得名实。
  (十一纸右)如顺正理第十卷(文)。第十(三纸左)。
  (十一纸右)论是食摄故(文)。演秘云。论是食摄故者。疏有两释。后解易知。初解之中。言许实故。简于喻上所立之过。经部粗色说皆假故。故第二因亦无失矣。有义。其第二因。若总三食为同喻者。所立不成。段食三尘。是假有故。别以识思二为同喻。因成不定。疏何故说假食实有。详曰。因明之法宗因喻三。若有过者。容致言简。为论文略。疏致许言。复云。心所亦通于下。明遮喻因过乃尽矣。何事见责。
  (十一纸右)论能为缘故(文)。演秘云。论能为缘故者。有义。其第三因。同前初因。亦有不定。详曰。爱非全假。如前已释。故无不定。
  (十一纸左)许少分实余假不成(文)。义蕴云。许受少实。即余触不成假。俱是心所无异因故。有解。若许触有少分。实即经部说。根尘等假法不成。俱多法成。无异因故。前解为正。经部许受少分实者。彼以实境之心即名为受。非如触致三和合成。
  (十一纸左)经部一师(至)又一师说(文)。演秘云。俱舍论第十。叙经部义而有两师。有说。三和即名为触。如契经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文)今谓。朴扬以为两说。并经部义。光宝两师。初说经部。后说有部。然观俱舍论。颂云触六三和生。长行初标本宗云。三和合故。有别触生。次出两说。演秘所引文是也。并言有说。终至结释云。然对法者。说有别触。观论始末。则中间有说。两俱经部。在文明矣。恐又考正理二十九(九纸)显宗十五(初纸)不出两说。以是经部诤不开自宗故。朴扬为正。古说唯责光师为谬。非唯光师。宝疏亦同。俱舍如是。此论第四(八纸右)举经部救云。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疏四末(二十九纸右)云。经部之中有二师救。一无别触。即三和是触故。二别有触数。三和外别有故。即今经部犹有二师(文)如笠置抄。
  (十二纸右)显扬等同(文)。显扬第一(三纸左)云。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文)如义灯具解。
  (十二左)其作意种义(至)可起趣境(文)。演秘云。有义。依疏初说。作意种子警已逢缘应起心种。以警种者。此唯种子。义不相应。今释相应现作意故。解云。由现作意行相难知故。此举种以释体性。虽作是解。其理极难故。今但依第二释也。谓现作意警觉现起相应心种。以之为性。现令起种。名应起种。非当起种名应起也。详曰。何理得知。明现作意。若言本说相应法故故知现者。若尔心所与心相应名为相应。应俱辨现。如何第八前亦明种。又若警觉现起种者。夫言种子生果为义。现果既生。何意须警。若令趣境自是现能。论乃合云警应起现。若言由种现方得生。虽生现位但言警种。若尔前触例。亦应然。前何不言和合三种。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疏初解。理固无失。余如灯会(文)义灯四本(三纸左)云。为种位警为现行位。答。准诸师说。通二位警。本疏种位。非在现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释云。论二说通于种现。如五蕴论云。谓能令心发悟为性。显摄第一云。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若依有部。自有两说。杂心依现故。彼论云。亿者于缘发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云。作意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大乘亦二说。一依显扬。现在作意。警同时相应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论击发现起心种。引现起心趣所缘境。然释此论自有两解。一谓此未来作意种子。警觉未来应起心种。由此令心趣自现在境。一云现在作意。警觉现在应起心种。引彼现心。令趣自境。此释为胜。今谓不然。若依有部。正理为正。即杂心论于将所缘。发悟为正。同于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义。若依大乘。亦唯一说。五蕴论云。谓能令心者。心种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现心发悟性故。若依显扬云。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者。初二句简他宗义。依心所起。显心所义。与心俱转。简前后生。相应者。简同时色根。因解心所相应义。动心为体。方显自体。动应起心为体。即是种心。若正现在。即正已起。何名应起。既已现起。更何须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异于业。若警令起。起竟何须警。若云既许现因能生现果。何妨现在警觉于心者。不尔。以种现在生现心时。虽俱在现。要能生未生。若有种时已有彼现。何须种起。若现根等不是令生。但为依住。若是能生。应有根时常有识起。犹如作意有现能警必有心故。若云种位能警。即是未来。未来无体。如何能警者。不尔。大乘因果。深妙离言。观当生现。假说未来。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此护法宗。无劳异觉。粗观即似现警。细寻警理难见。然瑜伽说。作意云何。谓回转。性者即显扬同。回转与动。义意相似。故如前会。不应于此有别师计。是论所破故。回趣者。但破小乘(文)。
  (十二左)正理师说(文)。正理论十一(二纸左)。
  (十二左)由作动意立作意名(文)。对法抄第二本(十二纸右)云。举种子者。因中起用。如萨婆多未来用起。举种能警释现行名。
  (十三左)问此质不定(至)复应思择(文)。义蕴云。此外人彼质。遂作不定过。言思择者。我宗不许生有能生。何得为例。又大生通所生。更有能生。方始起。触既唯能起。更不由触自能生。由此应说。心等不能生。作意力方生。作意体能警。何须别物警。如绳不自断。要假刀方断。刀体自能割。何须别物割。
  (十三左)然顺正理第十一卷(文)。第十一(初纸左)。
  (十四右)瑜伽第三(至)非为尽理(文)。瑜伽第三(七纸右)云。作意云何。谓心回转(文)略纂第二(十一纸右)云。作意谓心回转。触三和等。皆如唯识第三卷初。回转者。起动义。彼云应非遍行非为切理(文)今谓。疏主以为瑜伽是未尽理。义灯不尔。瑜伽·显扬两论。意同。非为未尽。师资解别。不须和会。古说会为本异。凿矣。义灯四本(五纸右)然瑜伽说。作意云何。谓回转。性者即显扬同。回转与动。义意相似。故如前会。不应于此有别师计。是论所破故。回趣者但破小乘。
  (十四右)集论初说(至)持心令住(文)。第一(十一右)云何等作意。谓发动心为体。于所缘境。持心为业(文)对法抄二本(十二纸右)云。作意作业。通散定位。说定加行。但说持心。举显了业彰其作用。说于此境数引心故。唯识但言引心为业。即遍作用。
  (十四右)集论文意亦非尽理(文)。义灯四本(五纸左)云。论破执中持心令住者。诸说但破大乘异计。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说。集论但云。持心为业。杂集释云。数数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云数数引心。与此论同。故不应破。今谓不尔。杂集云。即于此境类类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论言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既云此境。即是一境。数数引心故。于一境数数引心明。即是住。不尔何故复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杂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论据增。杂集谓为尽理故。今论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计判定为胜(文)今谓。淄州此段同疏主释。上则不同。然此疏释。与对法抄不同。古说。彼钞宗明彼论故别。
  (十四左)杂集师不许集论(文)。义蕴云。此破师子觉。不许无著意故。释作意云持心令住也(文)今谓。邑师以为此文破师子觉。此义正也。古说云。杂集论师者。此指安惠。非谓师子觉者。此说不是也。彼安惠师。唯合本释二论非为别释。何指斥之有。
  (十四左)与萨婆多别如俱舍第四(文)。义蕴云。彼论云。作意谓能令心警觉。与此论别。
  (十四左)如俱舍第四(文)。第四(三纸右)。
  (十四左)百法等作意为初(文)。瑜伽第三等。显扬第一等。皆以作意为初。此论及五蕴论等。以触为初。
  (十四左)余之三业乃是遍能(文)。义蕴云。问。思于善等役心为业。岂第八思。亦于善等役心耶。答。此业亦通三性之中。第八俱思。亦于无记能役心故。即能取彼非邪正因故。此业遍。问。若尔受业应能起合离非二欲故。第八既通无记。岂无非二欲耶。答。不然。第八不与欲相应故。由斯受业亦是不遍。
  (十六右)俱舍说受领随触(文)。俱舍一(十一纸左)颂云。受领纳随触。长行曰。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苦不苦不乐(文)光记一余(二十七纸右)云。论曰至触所生受者。此别释受。谓领纳随顺触境。是受自性。问。诸心心所。虽复同缘俱名受。受领纳强。名自性受。犹如十人同一处生。一人是贼傍。忽有人呼唤呼贼。虽复十人同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即偏强。不同余九人。受领境强。想等领境弱应知。亦尔。又解。诸心心所。虽复同缘皆执受境。想等诸法。从别立名。受无别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处等。虽有两解。前解为胜(文)宝疏一余(三十纸左)云。领随触者。示自性受。体异余心所也。诸心心所。虽与受同领所缘境。而不领随触。非自性受。自性受领所随触。若时为所缘。尔时非所领。若时为所领。尔时非所缘。有人云。乃至准此两解。皆约领境名受。然与论意并不相当。又准此释。受与想等皆同。但强弱有异立名不同。受既如此。余亦应然。岂非杂乱。又此论云。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正理云。随触而生。领纳可爱及不可爱俱相违触。名为受蕴。领纳即是能受用义准此二论。俱以领纳随触为受。不取领境。又此论第十云。如何触为受所领行相依。行相极似触。依触而生。
  (十六右)正理论师(至)是受自性(文)。光记一余(二十八纸右)云。如顺正理第二(十四纸)及五事论解云。彼论意说。受有二种。一执取受。谓一切心心所法。执取前境。皆名执取受。二自性受。能领纳自所随触。取触势分名领纳触。执取难分。不约彼说。即性易显故。约此明受。言领纳触名自性受者。谓即此受领纳自体。言领触者。触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领纳触顺违俱非相。领纳触果。果即是受。还领自体。以领触相故。故正理论释果云。如言王食国土。非食地土。饮食地中所出言食国土。举因显果。领纳触亦然。又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于父。如是果从种生。果似于因。受从触生。应知亦尔(文)宝疏一余(二十二纸左)举光解已云。准上所引。证受自领。皆非应理。若受还领受。即违证文。若时为所缘。尔时非所领。若时为所领。尔时非所缘。若领自体。谁为能所。故婆沙第九云。若自性知自性者。不应建立能取所取。准此既云能领所领。故知。不是自领。又与能引喻不同。王食国土等。岂是自食。此中言领者。即是自体有彼相故。自为能领。彼为所领。如印印物领印相。不可说物自领物也。有人妄叙。唯识转计。破有部之义。将为有部正宗误也。
  (十六右)论唯自性受(至)共余相故(文)。演秘云。论唯自性受至共余相故者。按显宗论第二。云何此受领纳随触。谓受是触。邻近果故。此随触声为显因义。能顺受故。受能领纳能顺触因。是故说受领纳随触。领纳随触名自性受。领纳所缘。虽亦是受。一切皆同领纳境故。是故唯说领纳随触名自性受。别相定故。领纳所缘名执取受。非此所辨。相不定故。
  (十六左)受定不缘俱生触故等(文)。光记一之余(二十八纸左)云。若作俱舍师破云。诸心心所法。同一刹那俱缘前境。如何可言领相应触。若从他生。及相似者。即名为受。子从父生。果从因生。皆应名受(文)宝疏一余(三十二纸左)举光释已云。此亦谬也。论主自以领纳为自性受。与正理同。何劳。此中辄引唯识破以为破也。又诸法得名不同。岂可以一例余。皆同名受。
  (十六左)论若似触生名领触者(文)。演秘云。论若似触生名领触者。按顺正理云。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于父。亦如果从种生。果似于因。受从触生。应知亦尔。
  (十七右)如果谷子似因粟故(文)。粟者。字汇云。尔雅翼云。古以米之有孚谷皆称粟。今人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
  (十七右)或即因是果等(文)。演秘云。疏或即因是果等者。若无之言。恐有执因正即是果。夫因果者。不即离故。为简其滥故。论置之(文)义蕴云。疏或即因是果等者。因果之法。非即非离。亦无因即是果故。说之言。无持业。或即此受与爱为因。与触为果。亦得说言即因是果。今唯望触不望于爱故。说之言。简即因果。前解为正。
  (十七左)论又既受因(至)何名自性(文)演秘云。论又既受因等者。不从于他。但据于自可名自性。今既似他。何名自性。即应说名似因之受。而不可言自性受也。
  (十八右)论若谓如王(至)自性受(文)。汉书曰。食邑万户(文)演秘云。论若谓如王食国色者。此正理论。具如疏引言食国邑。举因显果。四本疏(二十五纸右)云。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学业有余理当食邑。即胜军论师(已上)今谓。论言食邑不同汉书等意。
  (十九右)若言要有所缘(至)皆同前破(文)。义蕴云。彼若救言。此受要有所缘俱时之触。并不舍自性名自性。或云。领触所生之受。并不舍自性名自性受。作此等救皆同前破。受定不缘俱生触故。便违自执。不自证故。同前也。
  (二十左)由取此像便起名言(文)。义灯四本(六纸右)问。想既施设名言为业。何非语因。答。准杂集论说。为随说因非语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势用疏寻伺用亲。正起语故。说为语行(文)枢要一本(初纸左)云。此中由想起言说。何因不说为语言因者。故果例现想疏故。
  (二十一右)瑜伽第三说(至)由思了别(文)。第三(六纸左)全文。
  (二十一右)谓邪正等(至)即善恶境(文)。略纂第二(十纸左)云。境上顺理违理之相。是三业行因。由思能取。虽诸心所皆能通取。就遍增说。亦不相违(文)演秘云。今释者。性但令作。业役令作。单重广略。行相有异。既云善等。等恶无记。无记通于八识皆有。说思名遍。亦何爽理。若准瑜伽第三所说。思之行相。是别非遍。如疏所述。彼可知也。
  (二十一左)如第五卷(文)。论五(二十六纸左)疏六本(二纸右)。
  (二十一左)五十五(至)名之为等(文)。五十五(四纸右)云。问。何故名相应。答。由事等故。处等故。时等故。所作等故(文)略纂十四(三十四纸右)云。何故名相应。答。由一一事等处等者。事等谓体也。体皆一故。无第二受等。处等者。谓同于一境处转故。又依缘处等故时等者。同一刹那故。所作等者。同于一境行所作等故。知缘青者但为青也。又善恶无记所作等(文)伦记十五上(五纸右)云。第九心法四种异名。何故名相应。答。由事等故等者。基云。乃至(略纂全引)景云。何故不辨行相等耶。解云。大乘中辨行相不得言等。所以者何。行是见分。相是相分。谓心心所取前境时。见分行解种种不同。依此见分所变相分。众多差别故。不得言行相应等。泰云。或有说分处为二等。亦体等以四义等解相应义。此是开合不同也(文)今谓。瑜伽及钞。与此不同。此言所依。彼言所作。钞具释所作义。何言正与此同耶。暗记失乎。或作为依字形误。
  (二十二右)依谓依根俱有无间(文)。义蕴云。问。同依俱有可说依同。心王心所前念各别。如何无间亦说为同。答。若开导依定非心所。于所引生无主义故。今为依者。必是心王故。可名同。说为意根。非心所故。
  (二十二右)或虽不同亦兼取彼(文)。义蕴云。了别领纳虽各不同。数既齐等。同取于境故。兼亦取也。
  (二十二左)如枢要中释(文)。枢要下末(二纸右)云。解相应中。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若约本质。或无不质法。一切名等同缘一境故。与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种。无分别智。缘如无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质者。影像名相似。本质名同一。若无本质者。有为缘相似名同一。无为缘境一名同一。此据实缘故不相违。
  (二十二左)此中五义各有所简(文)。义蕴云。此可连环岳起。若心王心所名相应者。前念心王后念心所。应名相应。由此故。说时简前后也。若尔意识二识。许俱时起。眼识心所。与意应名相应。此亦不然。依简别识。眼意二识不同依故。若云时依同名相应者。六八二识同时依七。第六识心所。应与第八相应故。疏释云行简依同其境各别。六八二识虽时依同。见境各别故。非相应故。若尔即此六八同缘色等。依既同又不别相应故。疏说云缘简别见。彼虽同缘。见各别故。不相应也。今观行简境别。即与所缘之简不殊。论自说。云行相虽异。明不取行相。而疏强为五义。违论立之。不共添意也。且依四义简法已周。亦应为答。
  (二十三右)如五与意唯依事简(文)。义蕴云。五意虽俱。依各别。处事亦不等。问。体事不等。其相如何。答。如五识俱意。许为同心王。受等各二体事寻伺唯一故云不等。
  (二十三右)一一应思非无所以(文)。演秘云。疏中二解。除行相者。顺教理也。瑜伽说四。此论自云行相虽异。何得取之。问。夫简法者前义不尽。须后法简。前若遮尽。后法何须。如论四义。时依二法。遮简已周。何繁后二。岂时依同。境事别耶。答。有二释。一云。此论四义不次。次应说云境时依事。简意者何。答。凡言相应。虽心心所。非心心所总共相应故。须简也。若心心所总名相应。所缘别者应名相应。故境等简。前后心等所缘境等。应名相应。故时同简。诸识俱起应名相应。故依同简。六八依同应名相应。故事等简。二云论说依次。虽有依同。非相应故。若依同故即名相应。六八二识应名相应。故所缘简。六八有时同缘境者。应是相应。故事等简。后释为正。
  (二十三右)论此识行相极不明了(文)。义蕴云。此中五义。且据因说。若在佛果非不明了。亦能分别违顺境相。不尔诸佛应非遍知。余之三义。可通因果。后二复次。唯约因中。
  (二十三右)极不明了是舍受相(文)。演秘云。疏极不明了是舍受相者。问。果位亦舍。岂不明了。答。夫言舍者。中容最静。及不明了。果虽明了。而是最静。故得名舍。
  (二十三左)便应不能摄益相续(文)。义蕴云。若解明了如六识等。便应不能摄持种子。亦不滋益诸根大等令相续故。
  (二十四右)摄论第三亦有此解(文)。第三(二十四纸左)云。论曰。何因缘故。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其异熟果无覆无记。由异熟果无覆无记。与善不善互不相违。善与不善互相违故。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
  (二十四右)若有间断(至)性非坚故(文)。义蕴云。第八间断不名趣生舍执受故。亦不受熏。性非坚故。次可知。
  (二十五右)如八证中(至)任运生解(文)。义蕴云。疏如八证中等者。瑜伽八证。第八识中最初。即执受证。执受证中有五因。五因中第一者。谓任运生。二非善染。三一类异熟无记性摄。四能遍执受五根等法。五一切时执非有不执时。若不执时。即烂坏故。今此不与苦乐相应。所由如彼任运中广解(文)五十一(初纸左)云。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上执受不应道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有明了性。不应道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何故。若无阿赖耶识。依上执受不应道理。由五因故。何等为五。谓阿赖耶识。先世所造业行为因。眼等转识。于现在世。众缘为因。如说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至广说。是名初因。
  (二十五右)如五十一对法第二说(文)。五十一文。如上已引。对法第二(五纸左)引瑜伽八相五因中。第一(六右)因云。谓阿赖耶识。先行因感。眼等转识。现缘因发。如说根境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至广说。是名初因。
  (二十六左)禅定寂静此无所能(文)。义蕴云。舍受无能故。通恶果。问。禅定有何能。答。有定共戒。能止于恶故非恶果。又由禅定能发神通智慧故多能也。
  (二十七左)?瞢闇昧(文)。?瞢者。不明貌。
  (二十七左)论定能令心(至)刹那别缘(文)。演秘云。论此识任运刹那别缘者。问。恒缘三境。何名别缘。答。影像之境。新新而起。前后不一故。缘名别。具如疏明。有义。非是所缘前后易脱。但非如定专注所缘义说别言。详曰。言不同定专注所缘。理即可尔。云非易脱。道理难详。岂八所缘非有为摄。若有为法。有为法者。刹那生灭。云何不名前后易脱。
  (二十八右)行相周通于佛起别境(文)。上约未转。若约已转。别境相应。以果位诸识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故。
  (二十九右)大乘亦有自性善等(文)。大乘亦立四种。见于疏五末(五十八纸左)如集成五末之二辨之。并观更得明白。亦于小乘具如婆沙第二及(百)四十四(十一纸)俱舍十三(十四纸左)正理三十六(四纸)今谓。三性分自性等四者。出于俱舍正理等。大乘亦见对法。然瑜伽·显扬·摄论等。未见如是一处总集。又初四俗胜义者。胜义为三性。已见俱舍对法。世俗之名。诸论所无。胜义对世俗之语以故。立加世俗。又第二三性分三。诸论虽有义在。然无一处如是立名类聚。此皆疏主义立也。思之。对法抄一终。明十种蕴。可以准知。
  (二十九右)如本释中(文)。本论第二(九纸右)释论第三(十八纸)第四(初纸左)义蕴云。疏有自性善等如本释中者。此下所引三性差别。皆对法文。今言如本释者。即师子觉也(文)今谓。演秘意。取对法本释两师。义蕴意唯指释论不同思之。
  (三十右)一自性善(至)善心所(文)。第一分二中胜义不善者。诸论皆对胜义善是无漏法为语。然今于不善中开世俗者。义甚难解。又第二分三中。第三有漏法是总。初二是别。以初二法非第三外故。此分总别以立三种。以有为法通不善无为不通不善故。思之。又胜义世俗。案诸论意。或约有为无为。或约有漏无漏。或约假实。然今于不善中取极恶法以为世俗。者。于理不稳。杂集三(十六右)云。自性善者。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文)。俱舍十三(十四纸左)云。自性善者。谓惭愧根。以有为中唯惭与愧及无贪等三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性是善。犹如良药(文)光记十三(四十五纸)云。自性即善。名自性善。犹如良药药即良善故名良药。
  (三十右)二相应善(至)心心所法(文)。杂集云。相属善者。谓彼相应法(文)俱舍云。相应善者。谓彼相应。以心心所要与惭愧善根相应。方成善性。若不与彼惭等相应。善性不成。如杂药水。
  (三十右)三等起善(至)不相应行(文)。杂集云。发起善者。谓彼所发身业语业(文)。俱舍云。等起善者。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如良药汁所引生乳(文)演秘云。问。准对法云随逐善者。谓即彼诸法习气。发起善者。谓彼所起身业语业。准彼种子随逐善收。云何即判属等起善。答。论开。疏合。望义不同。亦无失也(文)对法抄六(二十八纸左)略会唯识对法相违。寻而披览。
  (三十右)四胜义善谓善无为(文)。杂集云。第一义善者。谓真如(文)俱舍云。胜义善者。谓真解脱。以涅槃中最极安隐。众苦永寂。犹如无病(文)光记十三(四十五纸左)云。胜义是涅槃。此显涅槃安稳名善。如人无病无苦安稳。又正理三十六一解云。或真解脱。是胜是义。得胜义名。胜谓最尊无与等者。义谓别有真实体性。此显涅槃无等实有故名胜义。如是胜义·安稳名善。如是涅槃是善常故。于一切法其体最尊。是故独标为胜义善。
  (三十右)不善四者(文)。不善四种。翻善可知。杂集·俱舍。并说如善。  
  (三十右)一自性不善谓无惭等十法(文)。义蕴云。谓瞋·忿·恨·恼·嫉·悭·害·覆·无惭·无愧。谓烦恼中。此唯不善。
  (三十右)四胜义不善谓有漏法(文)。杂集论四(初纸左)云。第一义不善者。谓一切流转。俱舍曰。胜义不善。谓生死法。由生死中诸法。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稳。犹如痼疾(文)光记(四十六纸右)云。谓生死法。苦谛为性。极不安隐名胜义不善。如人痼疾恒苦不安。生死翻涅槃。涅槃是胜义善故。生死是胜义不善。问。不善翻于善。胜义不善体通三性。亦可以善翻不善。胜义之善通三性。解云。胜义不善遍有漏故。得通三性。胜义善法。但择灭唯善。不通三性。
  (三十左)四胜义无记(文)。俱舍云。胜义无记。谓二无为。以太虚空及非择灭唯无记性。更无异门(文)正理三十六(五纸左)云。无为无记。是胜义摄。以性是常无异门故(文)演秘云。疏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者。问。何唯此二名无记耶。答。真如性净。其择灭等。断惑所显以寂静故。胜义善收。虚空非择体非实有。不同真如。复非智慧断惑等得。不同余三。由斯二义故无记摄。问。亦依识变立虚空等。何不随识三性摄耶。答。且依如立。假空等说。若依识变。实通三性(文)今谓。疏文且依俱舍等。光记十三(四十五纸右)云。安慧菩萨。俱舍释中解。据实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亲阿阇梨立四种善者。随义胜劣建立异名。善中最强。胜者胜义善。次强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应。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随义亦立四种。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别。二十二根。有一师亦说有四种善不善。与此论同(文)宝师不信俱舍释文故。举此文已云。谬也(宝疏十三)(三十三纸左)又此释。若尔以胜故名自性者。与名义不相符会。不待他成善等故名自性。待他成故名相应。如药及杂药水故。问。若尔何故婆沙第二云。今应问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余善法自性是何。若谓彼是不善无记杂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与彼相杂。何故不名不善无记。然信等五根。与所余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缘。一起住一灭一果同一等流同一异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余相杂故假立善名。但顺妄情不应正理。勿有此过。故应说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准此婆沙。不立相应等起善等。因何言谬。答。婆沙第二。与此意别。彼异师说。五根是世第一法。自性是善故。余非世第一法。以自性非善与善相应假立善名。由此婆沙云。但顺妄情。今此四善。即不如是。若相应善。若等起善。皆体性是善。非假名善。其自性善。不待他成善。相应等起。待他成善。性不名自性善。问。若尔未相应时相应。先是何性。答。有体已来。常与自性善俱。恒名善性。善由他立故非自性。无贪之义。性是善故。非相应义。自性善也。
  (三十一右)摄论第三卷末自解(文)摄论三(二十四纸左)云。论曰。何因缘故。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其异熟果。无覆无记。由异熟果无覆无记。与善不善互不相违。善与不善互相违故。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
  (三十一右)善趣既是(至)即无流转(文)。演秘云。问。苦集二谛名为流转。故使常生人天趣中。未逾苦集。流转之义。何事不成。答。夫云流转。包括五趣。若唯人天。流转不足故云不成。非据全无名不成也。
  (三十二右)论覆谓染法障圣道故(文)。义灯四本(六纸左)云。问。染法障圣道说名为有覆。不善亦障圣同名为有覆。答。据能障圣道。不善应名覆。招果势用强故。不名有覆。问。不善招报强。从胜不名覆。无想不感果。障圣名有覆。答。自性染法。覆蔽胜障圣名有覆。无想报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三十二右)论又能蔽令不净故(文)。枢要下末(二纸右)云。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三十二左)此有二义可名无记(文)。义蕴云。问。此下二解有何差别。答前约功能。后据自性。前唯有为。后通无为。前唯有漏。后兼漏故有别也。
  (三十三左)余例难亦然(文)。演秘云。疏余例难亦然者。略有二义。一云。余者谓受等四。二云。余者谓行相余。所不例者。亦应难之。难思可悉(文)今谓。初释为优。此文意云。触之行相。虽与王之了别不同。然王之与所。各具行相故。例王行相门。受等例难。亦复如是。义蕴云。疏故余例。难亦然者。五心所中。举触为首。难余作意等亦尔。又此举行相为例。更以自相门例亦得。触虽不以摄持因果为自相。亦有三和之自相。俱自相故。亦可相例。又受虽不与受俱。余心所亦与受俱。并应为例。
  (三十四右)此不成救(文)。义蕴云。疏此不成等者。今难云触等不了别故不例行相门者。今既例相应门故。应触与触相应。触不与触并。即例相应门。触等不了别。何妨例行相。
  (三十四左)亦应受等例成失(文)。演秘云。疏亦应受等例成失等者。详曰。今观此质。与难不齐。难前意云。触虽不与自触相应。有余相应例相应门。行相虽复了别等别。然亦各各自有行相。亦复不□行相之义。何不例王行相门耶。今者受教全不与受而得相应。与行相应义宽狭别。何得以此而质于彼。问。此质不成彼难何遗。答。触等虽复不自相应。然余四法。亦即是彼王相应法。所以故得例相应门。行相与王无少交涉。岂得相例。
  (三十五右)世亲摄论四外别立(文)。更考。
  (三十六右)心所能熏相见分(至)六果之过(文)。义蕴云。此意说。如第七识心王心所。同缘本识心王。能熏自相见种。亦熏本识种子。心所但熏自见种。不熏本质之种。由所熏之处是十故。无六果之妨。此初解为不正也。
  (三十六右)便有三十六种见相分种(文)。演秘云。疏便有三十六种见相分种等者。见分相分各三十六。思可知也。
  (三十七右)顿生六果(文)。演秘云。疏顿生六果者。问。六处受熏。能熏王所皆熏本识。本识合有此六个。一时顿生。何但言六。答。虽六所熏皆有六种。六种同处。共生一果果故。但有六顿生妨。
  (三十七右)不可论其本质生与不生(文)。演秘云。疏不可论其本质生与不生等者。不可说言心王所熏而生本质。心所所熏而即不生。何以所者。王所六种。皆所熏故(文)义蕴云。若所熏之处有六。即俱有本质种子。汝不可说心王中种生本质。心所中种即不生。若能熏六法。虽熏六种。以所熏生之处是一。如我心王所熏之种生本质。心所所熏之种生影像。此亦未正。
  (三十七右)不可论其(至)其所熏不然(文)。演秘云。疏其所熏不然者。不得论其王所所熏。生于本质影像等异。
  (三十七右)由是义故(至)理亦无失(文)。义蕴云。疏由是义至理亦无失者。此第二解。如第七识心王心所。同缘本识。共熏成一本识种子。此现望种不为因缘。既相分熏。增上缘摄。如多业同招一现。此亦应尔。共新熏本识之种。既为增上。亦不亲生本识现行。以本有种亲能生故。故无顿生六果之妨。亦无多种生一芽失。言因缘便无此事者。若为因缘。便无多现生一种事。增上可尔。此解亦未为正。现行辨体生种。何得不是因缘。下第三解。稍胜于前(文)笠置师云。新古合生家得护法意。大有三义。一者杂古两种之中随一为因缘。余为增上缘。令助生现行(调伏光论师义)二者新古种俱为因缘。于一切时新古合生。见道初念。转生新种。与本有种合。生初无漏心(最胜师义)三者新旧俱为因缘。见道初无漏。唯本有生也(戒贤之义)疏云。如实义者。今三义之中。出调伏光论师之义也(寻云。调伏。光论师释。新旧种子。虽应为因缘增上。疏释本种为因缘。新种为增上缘。其义决定。何以之配彼耶。答。疏且举一途。亦有新种为因缘。本种为增上义也。已上。赠僧正依演义钞案此义。今云。新古生师。对前为如实义者。不可配调伏光释。疏三释中。以第三为正矣)。
  (三十七左)如摄论云(至)不自在故(文)。无性摄论第二(二十一左)是能依故不坚住故不得住。
  (三十八右)量云(至)如贪信等(文)。义蕴云。外人作不定过云。为如贪等不自在故不能受熏。为如胜等不自在故能受熏耶。既尔宗中应云应非内法所熏便无过失。简胜等非内法故。下难持种。亦应云应不能持内法实种。不尔胜等能持外夌等假种。为不定过。
  (三十八左)成业论中广破此义(文)。成业论(十纸左)云。如何一一心心所法。从二种子相续而生。不见芽等从种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缘生于一果。无从二种有一果生。若尔还应不免前过。
  (三十八左)能熏虽是(至)共生一果(文)。义蕴云。此六能熏为因缘故。熏成六种。非是共为因缘生一果也。此喻约前第三解。若据第二。能立所立。二俱不成。
  (三十九右)杂集第八卷(文)。第八(四纸右)云。答于一生中。顿受一切所得异熟。无有过失。所以者何。若造众多无间业者。所感身形。最极柔软。所感苦具众多猛利。由此顿受种种大苦(文)抄六。
  (三十九右)如五无间(至)一期报(文)。义蕴云。若不许多因共生一果。如何五业共招一法。问。如经所说。一一无间业。各受一劫苦。如何此说五招一报。答。今云一期报者。非谓一劫。业既有五。即以五劫为一期也。
  (三十九右)成业论中自解此妨(文)。如文次上引之。
  (四十左)如摩醯首罗(至)有八万眼(文)。更考。
  (四十三右)世亲摄论第一(文)。第一(十四纸右)云。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四十四右)今加断舍(文)。演秘云。疏今加断舍者。有义。五数得名因果无异。如何例心有舍名耶。故但如前第二师说。详曰。言断舍者。据舍缚说。虽复不执触等为我。然是烦恼所杂之法。心王舍藏。心所能杂。亦复不有。据此例舍。故此论第八云。不深污法。二义说断。一离缚断。谓断缘彼杂彼烦恼。赖耶即是断缘彼惑。名之为舍。触等即是断杂彼惑。名之为舍。何理不顺而不许之。而言舍名。赖耶名者。据缚而立故。但缚无即得名舍。以触等名不依缚立。缚舍名存。实无违也。又解。赖耶未舍。触等名为阿赖耶识相应心所。心舍执藏。触等不复名阿赖耶相应心所。据斯名舍理。亦应通。二释前胜。
  (四十四左)亦可许例于舍位(文)。义蕴云。约离缚也。第七我断。触等舍能杂烦恼。亦名为舍。问。只言舍赖耶。何故不言舍触等。答。此据离缚。心王离时心所亦离。故下论云。尔时此识烦恼亦熏永远离故。说之为舍既不言舍藏识体。故离缚时。心所亦离。何不名舍。
  (四十七右)三可熏(至)四相应(文)。义蕴云。三可熏非常一是者。此遮无为。彼常一故。四相应者。此与能熏同时处。不即离故名相应。由此可转识熏也。今言相应。不是时依等同之相应也。
  (四十七左)论又如暴流(至)恒相随转(文)。演秘云。有说。此中总有三喻。如次况彼。谓爱非爱受用。自性三种缘起。初喻显示由第八识五趣流转。第二显示生眼等识受用境界。第三显示自性相续而不断绝。
  (四十八右)说一切有部(至)三破经部(文)。义灯四本(九纸左)云。然立三世。诸宗不同。如一说部。三世但言。都无实体。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间是假。世亦假。出世实。世亦实。大众经部等。过未是假。现在是实。若萨婆多。三世俱实。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实。然就彼宗有四师别。又(十纸右)云。然就彼宗有四师别。故彼颂云。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一法救说。由三类不同。三世有异。非体不同。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色虽有殊而显色无异。行于三世。唯舍类得类。非舍体得体。二妙音说。由相不同。三世有异。相不同者。一云。不相应中。有一类世相不同。三世有异。随一世相合。余二世相隐。非谓体无。二云。世相有用时名合。相虽无用。而随于法。其体非无。三世友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虽别体不别。四觉天说由观待有别故。三世异。观待后故名过去。观待前故名未来。俱观待名现有。俱舍论破法救所说。执法转变。置数论明中。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说。前后相待。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为现。唯许第三依作用立。世无杂乱。婆沙同俱舍。正理许类异。俱破妙音及觉天说。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
  (四十九右)论前因灭位(至)低昂时等(文)。义灯四本(八纸左)论前因灭位等有三解。一约等无间前因果灭。后念识因果生。二约种子前种因灭位。后种果正生。三约前念现种因果灭位。后念现种因果生。以诸种子与第八识俱生灭故。如枰两头。以影略说。前但云因灭。后但举果生。此解为正(文)义蕴云。疏前生后灭相续如流者。问。论云。前因灭位后果正生。何故此云前生后灭。答。今云前生后灭。泛明因果相续之义。非谓正释前文(文)今谓。论文约因果为说故。云前灭后生。今则不尔。唯约生灭为说故。云前生后灭。论疏无违可知。
  (五十右)未来果法应不待因(文)。演秘云。疏未来果法应不待因者。问。现在之果。待因始生。岂非喻□所立宗耶。答。虽曾待因。今已生讫。更不待因言已生果。意简此也。
  (五十左)初随返质唯难于常(文)。义蕴云。此即指常亦不成缘起正理等文也。
  (五十左)未有作用(至)名过去(文)。俱舍第二十(三纸左)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彼谓。诸法行于世时。至位位中作异异说由位有别。非体有异。
  (五十一右)体既本有(至)亦如作用(文)。俱舍第二十(五纸)云。若许作用异法体者。可有此失。然无有异故。不应言有此过失(文)光记云。说一切有部救(文)俱舍二十(五丁)云。若尔所立世义便坏。谓若作用即是法体。体既恒有。用亦应然。何得有时名为过未。故彼所立世义不成(文)光记云。经部破。
  (五十一右)汝去来法(至)如无为法(文)。俱舍二十(四纸左)云。若此作用非去来今。而复说言作用是有。则无为故应常。非无故。不应言作用已灭及此未有法名去来(文)光云。经部师难。
  (五十一右)设彼救前难(至)亦应本有(文)。俱舍(十四十右)云。若谓众缘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许常有故。又此作用。云何得说为去来今。岂作用中。而得更立有余作用(文)光记云。经部难云。应说一切有为诸法。于三世中自体恒有。应一切时能起作用。何碍此法用有还无。汝若谓众缘不和合者。此救非理。汝许因缘亦常有故。
  (五十一左)又说未来有(至)应名现在(文)。俱舍二十(四右)云。彼应复说。若去来世。体亦实有。应名现在。何谓去来(文)光云。经部难。
  (五十一左)彼救不然(至)谓取与用(文)。义蕴云。彼小乘救云。大乘云过未有用应名现在者。此难不然。我宗要有取与二用。方名现在。过去未来。各有一用故非现在(文)俱舍二十(四纸左)云。岂不前言约作用立。光云。有部答。论云。若尔现在有眼等根彼同分摄。有何作用。光云。经部复难。论云。彼岂不能取果与果。光云。有部答。论云。是则过去同类因等。既能与果。应有作用。有半作用。世相应新。光云。经部复难过去同类因等。既能与果。应有作用。既有作用。亦应名现在。有半作用。世相应有杂乱之过(文)。宝疏二十(十一纸右)云。经部难也。汝以取果与果以为作用者。过去同类异熟因等。唯能与果不能取果。现在异熟因等。唯能取果不能与果。此即作用半无。应名现在亦名过未。一世之中有三故。世杂乱也。正理救云。我宗说作用者。谓是取果与果之用。定在现在。自余力用。并是功能。我宗然约作用有无。立其三世。非功能也。今详正理。若作此释。即有等无间缘现在取果违婆沙过。
  (五十一左)婆沙正说(文)。婆沙第十(十六纸右)云。问。如前所说等无间缘。自体是何。答。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所法。是谓等无间缘自体。又云。等无间缘。依作用立。
  (五十一左)即应过去有半作用(文)。演秘云。疏即应过去有半作用者。心心所法。有取果用。色法不然。故名为半。若尔作用者过去既有。云何得定言唯依现耶(文)今谓。此释非也。何者。疏意非谓色心二中。唯心有用名为半用。今就取与二用。唯有取果无与果用。故云半用。疏文结云有取果用故为此也。义蕴云。疏难云。至有半作用。此难意云。汝今要有取与二用方名用者。婆沙既云过去取果。不言与果故。应过去有半作用。又云。等无间缘心等可有。过去色等。非无间缘故。应过去有半作用。虽有二释。前解为正。以云有取果用故(文)演秘意。与义蕴后释不殊。邑师断取前解实为允当。
  (五十二右)又言未来(至)应名现在(文)。婆沙文如上已引。义蕴云。难过去已后难未来也。汝若言过未名功能现在名作用者。婆沙既云未来有三法作用故。未来世应名现在。问。光明等未来作用。其相云何。答。有云。如日未出先现光明故。光明用在未来也。有为之法未生。由生相生。苦谛之惑未断。由苦忍断。故三作用。皆在未来。如苦法忍有二作用。一能舍异生性。二能断见断十种随眠。除之二用。准之可悉。如前已叙。
  (五十二右)彼与果用(至)生复生过(文)。演秘云。疏彼与果用灭复灭失者。现在与果。而由于灭。过既与果。应更须灭。若无灭者。障彼果生。何名与果。又复与现有相例失。若许有灭。灭复灭失故。成业云。应灭复灭。疏取果之用生复生过者。现取果时。生相生已。方能取之。过既取果。还须待生方能取也。若许尔者。生复生失。若不许者。既现取果。应不待生。彼此异因不可得故(文)义蕴云。疏彼与取果用至生复生过者。此双难过未也。言灭复灭失者。汝灭有与果功能。过去既能与果。应名为灭。现在之灭复能与果。过去既灭。现在复灭。故言灭复灭失。生复生过者。汝生有取果功能。未来既生。现在复能取果。亦应名生。故有生复生过。又解云。由灭相故现在法灭。入过去。已复有与果用。此用不能自灭。又须灭灭。故云灭复灭也。未来生相。能生于法已名取果。至现在复有取果作用。两重取果故云生复生也。
  (五十二右)若言与果(至)无取用故(文)。义蕴云。疏若言与果至无取用故者。汝若救言过去与果但是功能。未来取果亦非作用故。不可难过去未来应名现在者。即阿罗汉。悉正现在时。应非现在无取与作用故。此中牒救言。与破中言取意影略也(文)正理十九(十七纸左)云。夫取果者。是牵果名。诸牵果能是行作用。依行作用立三世别。若有作用非现在者。岂不便坏世别所依。诸有释言。过去眼等。于色等境。无有见闻嗅尝觉等各别作用故非现在。故彼释不然。应共审决。眼等作用。为是于境见等功能。为牵果用。若是于境见等功能。便于闇中。现在眼等。未生已灭眼等。何殊而不说为未来过去。闇中眼等。虽无见闻嗅尝等用。而皆现有牵果功能可名作用。约有此用。皆名现在。所余取境与果等用。皆非作用。但是功能。
  (五十二右)又若此心(至)更复言灭(文)。义蕴云。疏又若此心至更复言灭者。此言初者。谓未灭时现既无用。即已名灭。何故至后灭时更复言灭。
  (五十二右)若言非是无学末(至)果不生者(文)。正理论十九(五右)云。诸阿罗汉最后心心所。何缘故说非等无间缘。是不能生有法性故。即是不能牵后果义。此复何故无牵果能。以于其时余缘阙故。若尔但由余缘阙故。后识不生(文)义蕴云。疏若言非是至无间缘故者。彼复救言无学末心亦有取果之用。但为后念缘阙。果遂不生。非无取之用者。理亦不然。婆沙论中。说无学末心非无间缘。何故汝说亦有取果之用。故违自宗。即正理师。违婆沙也。
  (五十二左)广如婆沙第十文说(文)。第十(十六纸右)云。问。何故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非等无间缘耶。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无间缘者。彼后应有心心所法生。若尔便无究竟解脱。有余师说。彼亦是等无间缘。彼后心心所法不生者。有余缘故。非彼为碍。设当生者。亦与作缘。犹如意根意界意处。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等无间缘依作用立。若法与彼法作等无间缘。无法无有情无咒术。无药物等能为障碍令彼不生。意根界处。依根相故立虽后识不生。而有根等相故得名根等。问。何故阿罗汉最后心。有意根等相而无等无间缘相耶。答。意根界处。不必观于后法故立。观心所等亦得名故。等无间缘观后法立后不生故。不说为缘。复次不生法中有意识相故。最后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无等无间相。以杂乱住故。是以最后心等不立等无间缘。
  (五十二左)若言后果(至)何不能生果(文)。义蕴云。又汝若言后心之果。若缘不阙。决定此末后心生者。汝末后心。复有取果之用。缘彼不阙。即合为因能生后果。何故复言后念缘阙故不能生。若言此心不能为因生于后果。即是无用。何故言现在之心有取果之用。
  (五十三左)有酬前之相(至)说现在为果(文)。义蕴云。如观谷子至成熟时。有酬前相。观此熟相。从本谷子所生故。对此本因立现法为果也。
  (五十四右)此答于前生灭分位法(文)。义蕴云。被萨婆多难云。因现在位后果未生。因是谁因。乃至谁离断常。今于现法假立因果。即是答彼前因已灭。后果未生等之分位也。
  (五十四右)如下自解(文)。第七(二十二纸右)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五十四左)如瑜伽论五十一卷(至)说其世也(文)。五十一(十四纸)六十九(九纸左)显扬第九(五纸右)对法第三(十四纸左)中边上(十三纸右)瑜伽五十一(十四纸)五十二。中边第二(七纸右)如义灯引。显扬第九。对法第三(十四纸左)如演秘引。
  (五十四左)六十九卷(至)第三(文)。六十九(九纸左)对法第三(四纸左)及十四(二纸左)。
  (五十四左)萨遮尼乾子经(文)。经第七(十三纸右)云。神通行有六种。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尽通。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所有天眼。过诸一切天龙八部声闻缘觉所有天眼。一切悉能明见(文)演秘云。又瑜伽三十七。大般若经第九。萨遮尼乾子经第七。璎珞经第六。清净毗尼方广经。寂调音天子问经。十地论第五。杂集论第十四。无性摄论第九。皆悉明之。具如章引。
  (五十四左)说有六通(至)亦有三世(文)。义蕴云。今言。六通之内有此三世。非要一一有此行相也。言死生智缘未来。谓天眼通能见死此生彼故。言生死智。问。五识取现境。如何缘未来。答。五俱意识依天眼根。能知未来非眼识也。又眼耳通。是眼耳识相应智性。何妨天眼亦缘未来。以有惠故。说缘现者。约余五识。前解为正。
  (五十五右)今于此中(至)以说去来(文)。义灯四本(九纸左)云。问。疏云。依识变曾当假立三世。为道理三世为唯识三世。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答。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但说过去事。及记未来诸可怖事。而心变作过未之相。对彼二相说名现在。即是唯识。故与此别。复更有解。
  (五十五右)前第二说(至)亦现彼影(文)。第二(三十二纸右)云。至无漏位。胜惠相应。虽无分别。而澄净故。设无实用。亦现彼影。不尔诸佛应非遍智。
  (五十五左)恐滥妄缘(文)。义蕴云。唯识通妄神通非妄。若不别开。恐亦是妄。
  (五十六右)如别抄中广引诚说(文)。义林章。
  (五十六右)此中亦同胜军论师(文)。疏此中亦同胜军论师等者。问。上座胜军一切同耶。答。有同异。胜军色心皆有三相。上座不尔。同义可悉。有义。上座胜军有差别者。其上座许心心所法。生灭二时。时二体一。将灭名灭。胜军所说。依瑜伽等已灭名灭。若色及心皆有三相。三相虽别。而体同一。
  (五十六右)三相用不同时起(文)。义蕴云。此胜军假明上座。但于现在假立三相。前法至异后法正生。常相续故。因果不断。问。何故此师不言灭相。答。此师既唯现在。是有灭相。是无故不言灭。问。此为叙胜军义为叙上座义。若胜军义。胜军自是大乘。何故此中疏云复以大乘。若上座义。彼师色心俱有灭相。何故此中唯说三相。又解。前有因时无果等。乃是小乘难大乘(文)此若叙上座义。何故疏云被他如先有因时无果等难耶。若此叙胜军假明上座。以大乘及上座部俱不立过未故。前被萨婆多难。今胜军中为救彼义故。疏云复如大乘也。准下难云。阿赖耶分二趣故。即遍难胜军。若难上座。应言约意分二趣也。
  (五十六左)阿赖耶识(至)及违此文(文)。义蕴云。设汝约生时胜天趣得。仍有赖耶分二趣过。即应一识亦天亦人。不可此识非前故。言违此文者。汝既一世因果并时。即违此论约当假立因果之文也。
  (五十六左)论谓现在法(至)生灭二时(文)。演秘云。论谓现在至生灭二时者。问。彼何意耶。答。由经但云是生灭法故立二时。若尔云何色有三相。答。色法迟钝。实有三时。经依决定。但云生灭。以其住相有无不定故不言也。
  (五十七右)法生时酬因(至)二法为二时(文)。演秘云。疏法生时酬因至二法为二时者。影举二法二时因果。对显一法因果。冀令明悟一二差别(文)义蕴云。疏生时酬因至为二时者。此明二法因果。非正释此论文。次下文中。方应释之。今为将一法因果故。先叙二法相对明也。其次疏云今此所论下。正明一法。属此论文。言一法者。生灭二时。即一法解。言二生者。法之与灭各在一法故二别也。
  (五十七左)为果之时与前法俱(文)。演秘云。疏为果之时与前法俱等者。问。为因果时。既前后并。云何名为一法辨耶。答。为因果时。虽前后并。然据自体。而于现在有生灭二。不望别法以分二时故名一法。问。此之一法为因果时。为望于自为对他耶。答。对他为也。由自至生他法至灭。对灭名果。自流至灭。他法至生。对生名因。若尔与后二法何别。答。后对自他合为生灭。此唯望自分为二时。后举自他为生灭二。隐自一法二时不论。前唯举自一法二时。隐二时隐自他二生灭不说。文影略也。
  (五十八左)念者刹那之异名(文)。胜鬘经宝窟中末(三十三纸右)。
  (五十八左)刹那迅速(至)应有二分(文)。俱舍论中具说彼计。
  (五十八左)论生灭相违宁因现在(文)。义蕴云。他若救云生灭是因果。此二不相违者。应难云。生有灭是无。即许非相违。昼明夜是暗。应亦不相违。若彼救云由明为因而暗得灭。亦是因果许不相违者。即无有一法不是因果。便成大过。
  (六十一左)下有三师(至)亦为三释(文)。义蕴云。问。文言断烦恼障究竟尽。若随眠永害。即是初师永伏不行。即通第二。如何此有第三义耶。答。此云究竟尽者。下第三师。亦有此义。一约分别烦恼。种子现行皆究竟故。二设俱生者。究竟不为过失。如何罗汉究竟断时。
  (六十一左)除二乘金刚心(文)。演秘云。疏除二乘金刚等者。二乘金刚。亦无赖耶时分促少。但云无学。问。何故不言三乘金刚。答。大乘八地已舍赖耶。不同二乘故不言也。义蕴大同。
  (六十二右)又依除分段生以名无生(文)。义蕴云。论约不受分段名为无生。不约无变易。故知。唯约烦恼障尽名阿罗汉。若约所知亦断者应名不受变易生。
  (六十二右)此粗重言显烦恼种(文)。粗重者。义灯五上(十四纸左)云。粗重缚者。总摄诸文。粗重有四。一现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四二障习气。或可现行。通说有漏三性心法。种子应然。以善无记种子。粗重义稍隐故。诸略不说。
  (六十二右)对法论等(文)。对法论十(十三纸右)明二十四种粗重。于中第三烦恼粗重者。谓烦恼随眠。
  (六十二左)又毕竟无现行粗重(文)。义蕴云。此既总文。通三师义。即粗取现行粗重为正。
  (六十二左)若说习气四位不成(文)。演秘云。疏若说习气四位不成者。若说习气名为粗重。二乘无学。八地菩萨。悉皆有之。即不得言赖耶之名四位舍也(文)义蕴云。疏若说习气四位不成者。此云习气。即无堪任性也。若以永远离无堪任粗重。方名舍赖耶。即四位不成。二乘无学不退。皆未永离无堪任性。即应一位无阿赖耶。唯如来故。又约种子名为习气。唯不通八地。即是四位不成。前解为本。
  (六十三左)如见道出等(文)。俱舍十八(十三纸左)云。如实经说。施预流向其果无量。施预流果果量更增。乃至广说。
  (六十三左)论云何知然(文)。演秘云。论云何知然者。疏释问意而有两释。有义。今不依此。所以者何。此前但释阿罗汉名。既未释舍。如何先问。故此但问三乘无学。通名罗汉之所以也。详曰。初云罗汉方究竟舍。远腾彼问。何过而有。又若不问三乘舍者。何故举彼决择分说三乘舍义。以答前征。若云虽说舍阿赖耶名。意释三乘皆名罗汉。亦不成救。论自明言诸阿罗汉独觉如来。何理能证同是罗汉。又若取彼瑜伽本文。亦为不可。彼论但云三乘无学。不言三乘同名罗汉。又彼本明断阿赖耶故。故知。疏文牢笼始终深悟本旨。
  (六十三左)决择分中第一卷说(文)。略纂第一(六纸右)云。然此论中。总有五分。初五十卷名本地分。略广分别三乘根本十七地义。次三十卷名摄决择分。略摄十七地中深隐要义。而决择之。次二卷名摄释分。略摄解释十七地中诸经义则。次二卷名摄异门分。略摄十七地经中诸法名义。略摄释之。后十六卷名摄事分。略摄十七地。三藏中众要事义。略摄释之。此五分名如自解释(文)然今所引文。是摄决择三十卷中第一也。五十一(十一纸右)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转识。亦成就阿赖耶识耶。答。应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无心闷绝。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谓余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若诸独觉。不退菩萨。及诸如来。入灭尽定。处无余依般涅槃界。
  (六十四右)又如杂集论第十四集论第七(文)。第七(九纸右)十四(十七纸右)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
  (六十四左)二乘不然(至)令通二乘(文)。演秘云。疏二乘不然至令通二乘者。问。若如来名不通二乘。何故瑜伽言如来号而是共德。答。通余九号名为共德。非是一切有应义者。皆名如来名为共德。
  (六十五左)以得证净亦名信不退(文)。义蕴云。谓此回心菩萨。先于二乘见谛道中。以证四种不坏净信。今说为不退菩萨。亦是信不退也。然未至彼大乘十信第六心也。
  (六十五左)若十住第七(至)唯四不退(文)。净影十地记一(二十七纸左)云。广分五种退不退位。然净影意。开前合后。总就大位分为五类。详审稳畅。其义可观。又慈恩意。虽有类似净影。立位开合义趣不同。对疏可知。净影记云。不退转者。简住异退。前虽言大。十信已上。望小皆大。以有斯滥。是故重简。唯是不退。非初大也。举一有余故名一切。位分坚固名不退转。不退转义释有通别。别相云何。依如弥勒问经论中。自分坚固名为不退。胜进不坏名为不转。下十行中相。亦同此。若通论之。其义不殊事同眼目。名义如此。体相未明。今宜辨退。幡以显之。依余论中。说退有三。一者得退。谓先所得后还退失。二未得退。谓于胜进退住不入。三习行退。先习多行同成在已。后一现时。余则不现。所不现处。名之为退。今以此三准约地位非无斯义。解行已前分未坚固。随其所得容可退失。具有三退。初地以上尽于六地。次第修道不能俱起故。有习行及未得退。七地已上。位分未穷。有未得退。退相如是。随所离处即是不退。然彼三退。广分为五。就初得退。随义分三。一是灭退。谓外凡夫所有善根。为彼邪见所断灭故。名为灭退。二是失退。善趣之人信未成者。容可退失起二乘心。如舍利等。虽不退灭作一阐提。而菩提心不复能现名为失退。三是废退。种性已上。或时暂起烦恼业。退废其所习不令现前名为废退。以此三种。通余二退合说为五。此之五种。外凡具有。善趣信位。唯无退灭。得有余四。以不断善作阐提故。种性已上。无灭无失。得有余三。初地已上。无前三种。得有余二。七地已上。唯有未得。余四悉无。第十地中。克就因位。五退悉无。若望佛果。犹有未得。如前退相。随所离处悉名不退。今诸菩萨因行穷满。五退斯无。故云不退。
  (六十六右)若现行一分无故(文)。演秘云。疏若现行一分无故等者。此第一师。而取次下第二师意。以与研核。有际有征。思之可悉(文)义蕴云。疏若现行一分无故等者。此初师难。第二师也。言全未舍故者。此第二师解也。七地已前。第七执藏。虽暂不起。未全舍故。不名为舍。言若尔八地已去应非不退者。此第二难初师。若要无学。方舍赖耶。回心菩萨名不退者。八地直往。既未舍赖耶。应非不退。言若尔八地等者。初师也。若八地菩萨。舍赖耶故名不退者。即初地菩萨。汝亦自许。未舍赖耶。应非不退。何故初地名证不退。已得不退。
  (六十六右)以全未舍故(文)。演秘云。疏已全未舍故者第二师答。以下合有第一师难。难云。前七未全舍。不名舍赖耶。八地种未除。是以赖耶在。疏不言者。以第一师。于意如是故。略不具。
  (六十六右)若不尔(至)不能舍阿赖耶故(文)。演秘云。疏若尔至不能舍赖耶故者。第二师难。
  (六十六右)若尔至未舍阿赖耶故(文)。演秘云。疏若尔至未舍赖耶故者。即第一师。举例质也。初地圣教名不退故。故知。不退不约赖耶舍不舍说。
  (六十六左)三乘有学(至)以时少故(文)。义蕴云。问。何故前唯会二乘金刚心。此中通会三乘。答。前是通文。其第二师。不约断种名舍赖耶。即八地已舍故。不说大乘金刚心。今此唯是第一师义。要断烦恼种尽。方舍赖耶故。通会二乘金刚心位也。
  (六十七左)十地论第十(至)乃至广说(文)。十地论第十(十三纸右)义林章云。八地已上。无勉励修。任运空中起有胜行。真俗二识恒俱合缘(文)法花摄释第二云。问。按十地论云。八地菩萨耽寂灭酒。十方诸佛。摩顶七劝。唯识亦云。于利他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说任运而行。答。七劝有障。皆据利他不能任运。非依自利。自利实能任运进故(第七云。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无。后八地已上犹有)又八地中有入住出劝为创入。任运据后故。十地云。汝已经二阿僧祇已。故知创入非劝住出(文。第七云。八地已去。虽无功用。果未满故。有任运功用。故不同佛)智度论第十云。如七地菩萨。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以有手摩。其佛语曰。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侃法师疏云。对十地经在第八地诸佛七劝之文。而合相违云。十地就终云在八地。智论克实说七地终心。慧影解同藏俊释。
  (六十七左)刹那刹那真俗双运以无功用故任运转(文)。此约自利。若据利他。非无后得独起故。淄洲云。独起后得智借寻伺。
  (六十七左)即空方便智(至)故立大名(文)。下疏(十本)云。所言空者。无相空理于空有行。即真观中起于有观。冥真俗二境。合本后二智。小用功力即能得。不同五地(文)今谓。空有真俗。同体异名。笠置引决择抄以为别异。此据错本故致斯谬。
  (六十八右)瑜伽四十八(至)大波罗蜜多(文)。七十八(十四纸左)全文。演秘云。疏瑜伽四十八初劫名波罗蜜多等者。捡四十八无。七十八有。四七声滥。捡文误也。又解深蜜经第四亦同。经云。云何波罗蜜多。云何近波罗蜜多。云何大波罗蜜多。善男子。若诸菩萨。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谓于解行地。耎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优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罗蜜多。释曰。初訰有漏。去无相远。带相修习。由此但名波罗蜜多。次通无漏邻无相故。而得近名。后位无相任运长时故。名为大。或言近者。近无加行。虽有两释。后释为胜。所以者何。答。七地之中亦有无相。而云何言近无相故名近耶。故后释善(文)义蕴云。疏近波罗蜜多者。七地已前。未能任运纯无相修行犹浅。故名为近。若尔地前应亦名近。此亦不然。初劫唯有漏。但名波罗蜜。此通无漏。少分无相故。名为近。
  (六十九右)勘十地地持及菩萨地等(文)。义灯四本(十四纸右)云。本疏云。八地已上。初一刹那。倍前二劫。第二刹那。更倍前念。要集云。十地经云。于一念中所起智业。比自从初发心。以来竟第七地。百分乃至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准此经文。非唯一倍。今谓。此文或据别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经以持经福。比前舍身供养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无著论判在地前。岂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第八识名总有十八。颂曰。无没·本·宅·藏·种·无垢·持·缘·显·现·转·心·依·果·识·根·生·有释曰。初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二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第三宅者。亦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四藏识者。谓执藏识。即阿赖耶。五名种者。谓种子识。六无垢识者。如下引经。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八名缘者。辩中边论云。能缘事缘故。九名显者。无相论云。为显五根四大等。皆于此显也。十名现识者。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十一转者。无相论云。与诸法为依而起故。十二名心者。谓集起义故。十三名依者。谓所知依故。十四名异者。谓异熟识也。十五名识。无相论云。分别事识也。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十七名生者。谓化地部立名穷生死蕴。十八名有者。谓上坐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所引经论当更捡文。问。增一经中立四赖耶。何故不说解云。彼四种名。不唯目识故。此不说。或为十九亦后不遮。准旧人释。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无没。二阿陀那。三穷生阴识。四名了别识。五名质多。此云心识。六意识体是意根故名识故。七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八第八识。从未向本数为第八。九种子识。十名缘识。十一根本识。十二有分识。十三果报识。十四智相识。以有解性闻熏习故。楞伽云。一转相识。二业相识。三智相识。十五真相识。四卷楞伽云。真相识。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虚妄名真。十六藏识。楞伽云。略说有三。谓真识·现识·分别识也。
  (六十六)此四因中(至)舍赖耶名(文)。义蕴云。资粮加行名胜解行地。此位烦恼未永不行故。此初因简地前也。六地已去。六识烦恼能永伏故。言今通七识者。此约八地。烦恼不行故通七识。言第二因简六地者。谓前六地中。未于能无相海任运而转故。此简也。第三简七地者。以七地中未能一切行也。言第四简一切地者。即简八地已前并解行等故云一切。
  (七十左)论已得二种殊胜智故(文)。义蕴云。疏云即是正体后得者。准前二因。亦应合取生法二智。今取正体后得。并通生法二智故亦无失。
  (七十一右)瑜伽七十八云(文)。枢要下本(四纸右)云。勘菩萨地少大广行等名。解深密第三。当瑜伽第七十八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实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文)瑜伽七十八(十五纸左)云。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今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七十一左)集论第七杂集十四(文)。第七(九纸右)十四(十七纸右)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
  (七十二左)如瑜伽论(至)烦恼有三(文)。义蕴云。疏如瑜伽论至菩萨起烦恼有三者。一无染污相。谓要知故起。不能染污。菩萨名无染污相。二无过失。菩萨虽起烦恼。不能于菩萨自身中生苦逼恼。名无过失。三能断苦因。菩萨生起烦恼。于诸有情。能断苦因。烦恼为因。逼诸有情。令断苦修善故(文)今谓。烦恼有三者。一无染污相。二过失。三功德。此依论文征释立为三种非。谓害伴等皮肤骨等三。
  (七十三左)彼决择分(至)四十八说(文)。七十八(十五纸右)云。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世尊。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善男子。但由二。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世尊。经几不可数劫。能断如是粗重。善男子。经于三大不可数劫。或无量劫。所谓年月半月。昼夜一时。半时须更。瞬息刹那量劫不可数故。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等。如前所引(文)菩萨地四十八(二十一纸)。
  (七十三左)论然阿罗汉(至)为自内我(文)。演秘云。论然阿罗汉至为自内我者。有义。解颂舍言。疏说释罗汉名。此非理也。详曰。前虽破他。今更申正理。亦何偏。岂但斥他不树已义。又下文中。而自明舍故。今此文对破于他。申正义也不尔辨舍有重言失。
  (七十四左)论然第八识(至)立种种名(文)。义灯四本(十四纸)云。第八识名。总有十八。颂曰。无没·本·宅·藏·种·无垢·持·缘·显·现·转·心·依·异·识·根·生·有·此颂出于枢要下本(四纸左)对法抄第三(九纸左)又云。准旧人释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无没。二阿陀那。三穷生阴识。四名了别识。五名质多。此云心识。六意识体是意根故名识故。七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八第八识。从末向本数为第八。九种子识。十名缘识。十一根本识。十二有分识。十三果报识。十四智相识。十五真相识。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虚妄名真。十六藏识。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十七现识。常现不断。楞伽云。略说有三。谓真识·现识·分别识(文)然今此中。唯举七名。谓心·阿陀那·所知依·种子(此等诸名通一切位)阿赖耶·异熟识·无垢识。
  (七十四右)摄论第一(至)种子等(文)。无性第一(十九纸右)云。论曰。何因缘故亦说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释曰。由种种法者。谓由种种品类转识所摄诸法。熏习种子者。谓所熏成功能差别。所积集者。谓杂种类。积集其中。故者即是门义依义。此则显示心声转因。
  (七十五右)心意识中心之心也(文)。六十三云。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
  (七十五右)摄论等云(至)不可得故(文)。无性论第一(十九右)云。论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释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者。谓如意声说染污意无间灭。意识声则说六种转识。如是心声。离彼二种无体可得。非无有体而有能诠。亦非异门。意识二声。所诠异故。此中体声意取所诠。是故成就阿赖耶识等者显阿赖耶识是心声所诠。道理决定(文)义蕴云。从识意心为次第也。
  (七十五右)对法第二亦有心义(文)。第二(五纸右)云。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识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蕴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阿那识者。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文)演秘云。疏对法第二亦有心义等者。按彼论云。心者谓蕴处界习气所熏一切种子。详曰。观彼论意。亦以积集而明心义。举彼三科所熏习气。显彼能集识为心。此论亦唯以积集义而明心也。下文方以积集·集起二义解心(文)今谓。第二(五纸左)云。又言。心者谓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文)此中正取积集。以种子识取能生义故。如下疏辨。义蕴云。疏对法第二至据一边说者。摄论中。以积集·生起二义名心。对法论中。但云积集不说生起故。云一边。有云对法取缘虑义名心是一边者非也(已上)今谓。演秘义蕴会释二论别者。并不允当。疏唯云摄法异。何关二一义有具略。今论全同摄论。世亲无性释亦大同。然依摄论。唯局七转熏习。对法广通蕴处界法。此言摄法大异。
  (七十五左)摄论第一云为取所依(文)。无性第一(十三纸左)义蕴云。摄论第一云。为取所依等者。世亲摄论云。当知。于六趣生死。既云六趣故不通圣。无性论云。识自体与取为依。此约与烦恼种现为依。亦通圣。此即同下解阿陀那识甚深细中。执取结生相续一义。亦是约凡夫说。
  (七十五左)杂集论等第七十六解深密(文)。杂集第二(五纸右)七十六(初纸)解深蜜经第一(十六右)。
  (七十五左)至下自知(文)。下者即第四卷(十七纸)。
  (七十五左)即摄论第一(至)之别名也(文)。演秘云。论或名所知依等者。按摄论云。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依他·遍计·圆成实等三种自性。说名所知相。无性释云。所应可知故名所知。依谓所依。此所依声。简取能依杂染清净诸有为法。不取无为。由彼无有所依义故。所依即是阿赖耶识。是彼因故。能引彼故(文)演秘所引无性论第一(四纸右)意所知之名。难局染净依他。若世亲论通遍等三性。此论亦同。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七十五左)中边云(至)此识有(文)。新论上卷(二纸左)。
  (七十六右)杂集第二瑜伽七十三(文)。演秘云。论或亦种子识者。对法第二(五右)亦云。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大论亦同。
  (七十六右)论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文)。义蕴云。问。此中阿陀那识。准下解云。执持种子执受根身。执取结生相续。具此三义名阿陀那。至无漏位既不结生。如何此名通一切位。答。虽阙一义。仍有二义故是通名。问。既尔赖耶八地。唯阙执藏一义。应当不舍藏名。佛果既有能藏。藏名亦应通佛。答。约缘缚义。不被他执。即名为舍阿陀那识自体。结生相续。不约他缘故。此名不舍。问。执不执别。阙一义齐。入八地时何不俱舍。答。执藏过失重。阙一舍藏名。结生不缚他。设除名不舍。又八地已上。变易身相续。成佛已去。无漏相续。三义具足。故阿陀耶识。亦是通名。前解为胜。
  (七十六右)宝性论等众名如别抄说(文)。宝性论等众名如别抄者。对法抄第三(九纸左)举本识十八名颂广为分别是也。
  (七十六左)能藏所藏执藏义(文)。义灯四本(十六右)云。论或名阿赖耶等。本云。但有能藏杂染及我见执。不说为染熏习所藏。不通果位。无熏习故。能缘执藏。虽无我执。平等智缘。亦通果位。所以但简我执执藏故。论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执者缘执·妄执。俱名为执。如言执受。执言通故。不唯妄执故。但简染。不尔但应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执藏义。何须说云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故但说二。如下释颂。初约一义名阿赖耶后更义释。具足三义。不云唯以二义解藏。不违诸论。若如诸释。不假别文。即此论文可具三藏。即我见爱缘执我边。是我爱执藏义。即能熏彼是所藏义。不可取藏杂染品法。即是染法能藏之义。以摄大乘释杂染者。是诸转识非阿赖耶。然此舍名。唯约缘缚断伏尽位。名之为舍。非舍能藏所藏之义。以杂染言。有漏三性皆名杂染。通于二障。无文唯说是所知障。八地已去。五七有漏。犹得现行能熏第八相见二分。具能所藏。但无我执。即名为舍。故前文云。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不言能藏所藏并无。方名为舍。问。何故不同阿陀那名失一之时。而名不舍。答。此约缘缚义。彼约自性义。若无我执。对能缘缚舍赖耶名。虽无结生。犹执根种。陀那不失。
  (七十六左)始终为论(文)演秘云。疏始终而论等者。凡始佛终(文)义蕴云。疏始终为论此为所藏不通无漏者。此识所藏有其二义。一被他熏故。二被他执故。若至佛果。不熏不执故。为所藏不通无漏。若约能藏亦通无漏。
  (七十六左)此中名藏不取能藏(文)。演秘云。疏此中名藏不取能藏等者。不取染法以为能藏意明。不取八为所藏染法能藏。唯因等者。释所以也。此文即以执藏能藏二义释藏(文)今谓。演秘不允。义蕴云。疏此中名藏故不取能藏等者。论中只言摄藏一切杂染品法。即是本识为能藏。不取杂染七识为能藏也。何故不取耶。答。此唯因中以得其名。不同第八为能藏。亦通果故。由此论中但说二义。不说第八为杂染所藏。问。我见爱等执藏为我。亦唯在因不通无漏。何故说藏此中弃舍唯在执藏。唯在因过重遍说。又解。此云不取能藏者。不取第八识为能藏也。何以然者。此中云唯说因中八地已前。其名者唯是执藏故。不取此识为能藏也。虽有此理。准疏结云故略不论染为能藏义。即前解为正。释意。论中唯有能藏执藏二义。阙所藏义。即是略不说染为能藏也。
  (七十七右)初师第三随理应说(文)。义蕴云。论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者。初师不退。唯取渐悟。第三师通取十地故。言随应。
  (七十七左)种子生现(至)以此文证(文)。义蕴云。若许种现同时。即金刚心起。明来暗除。种现俱舍。何故此云此名唯在诸菩萨位非如来地。此金刚心既是菩萨。明知。唯舍种子未舍现行。又观此文。唯证金刚心是有漏。不证种现异时。设唯除佛。何废种现同时。
  (七十八右)如佛地论第三四等诸诤中说(文)。第三(十三纸右)第四(初四)。
  (七十八左)七地已前缘阿赖耶(文)。义蕴云。问。平等性智正起之时。即不执藏。如何此智得缘赖耶。答。智虽不执。名未舍故。设暂不执未毕竟故。缘彼位故。
  (七十九右)如上下会(文)。上者第一卷。下者第七卷。枢要云。依无相论同性经。无垢识是自性识心。则真如理。故知。无垢通二种也。
  (七十九左)是无漏故(文)。演秘云。疏是无漏涅槃者。疏脱如字。应云如涅槃等。
  (七十九左)论如来无垢识等(文)。演秘云。论如来无垢识等者。有义。今颂意者。证第八识在如来地名无垢识。详曰。证无垢识名之所从。通疏有义合为三释。优劣思之。
  (八十右)摄论第二(至)阿赖耶识为性(文)。演秘云。疏阿赖为性者。按彼论云。如是所知依。说阿赖耶识为性。阿陀那识为性。心为性。阿赖耶为性。根本识为性。穷生死蕴为性。释曰。彼论广明阿赖耶识。至穷生死蕴六识之名为所知依体。所以一一皆言为性。疏意牒彼后三之名以为问也。余文同来。以上三名。前已列竟。不在问限。
  (八十右)此末一名(至)有识言故(文)。初具言阿赖耶识末唯言阿赖耶有何别者。此文意。谓末阿赖耶。是阿含中四阿赖耶。彼经唯言阿赖耶无有识言故。故摄论中。亦唯言阿赖耶。
  (八十右)此等在后证中说故(文)。大众部计根本识。上座部有分识。化地部穷生死蕴。有部四阿赖耶。彼宗皆为六识。今大乘中。为第八之异名。此等诸名。在后证中。所以略而不论。
  (八十右)解通名中心等通故(文)。上云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此文中等。等取诸名故。更不显。又下论(十五纸左)云。心等通故随义应说。
  (八十左)有漏二位名最初舍故(文)。义蕴云。有漏二位名。即是赖耶异熟。赖耶初名二义者。一谓过重。二位初舍。
  (八十左)若据异熟(至)阿赖耶同(文)。义蕴云。此中赖耶言阿罗汉位舍者。据舍能缘缚也。若异熟识亦约舍缚名舍。即与赖耶同时而舍。由约舍体故前后别。问。何故异熟不约舍缚赖耶即然。答。赖耶从缚立名故据缚。异熟体是无记故约舍体。
  (八十一右)将得菩提舍异熟名(文)。准十(八纸)二说。得通成就。舍通正已。至下可知。
  (八十一右)然准下说此为二义(文)。第十论(八纸右)云。有义。所余有漏法种。及劣无漏。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皆已弃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文)疏云。论有义所余至俱时舍故。述曰。第一师前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由有二种。有余有漏及劣无漏。种既已余有漏法及劣无漏。如何得在。又种生现。既俱时生。种随障亡。已现如何犹有。又三恶趣果。与惑业俱亡。何故余有漏法。不随惑俱舍。有漏既前舍及劣无漏亦应然。由此理故。金刚道生。有漏等灭。如明与闇不俱时生。此师意说。金刚心中已得镜智。仍未名佛。未起解脱道证于灭故。诸无漏初起。邻近有漏未名为佛。如见道舍恶趣因果同时。此师之意。即说粗重无间道生舍。解脱道生但为证灭(文)论云。有义。尔时犹未舍彼。与无间道不相违故。菩萨应无生死法故。此位应无所熏识。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文)疏云。论有义尔时至应无用故。述曰。第二师说。金刚心生。犹未舍彼。犹余有漏与无间道不相违故。粗重违转依。岂违无间道。又金刚心。即劣无漏。如何此位。劣无漏已无。又若此位彼已舍者。菩萨应无诸生死法。生死法者。谓有漏法。谁言。菩萨生死法无。生死法无。何名菩萨。又无有漏。应无所熏识。非善无漏可所熏故。若此位菩萨。已无所熏识。即住无间道应名为佛。若此位已名佛。解脱道生。应无有用。解脱道生。证极殊胜转依圆满。无所熏识故无生死法。无劣无漏能断粗重。与无间道别。如前已论故。无间道非佛。解脱道名佛。汝今既金刚心已有是事。用解脱道。何为次解。前师之理云。若由二障种有余有漏等。所以二乘菩萨。非无漏圆。以所知障种有故等者。今难云。应由无漏未满足有漏犹在故不名佛。此无间道位已无有漏。无漏圆生。何不名佛。又种生现。必俱时生。如何种亡其现犹有。谁言。此位余有漏等其种亡。已我若种·现异时。可如所难我亦种·现同时。但不违无间道故。所以不与无间俱时舍故。汝所难非预我意。由种·现异时。前已破故。此中不说。此师意亦种·现同时。若亦说者。应成三说。今此许熏。明种生现同时。金刚心中犹有熏故。又三恶趣果。与业惑俱亡。如何此位断有前后者。前十一障中。已言粗重。违解脱道。即恶趣果与惑灭异时。何得今时率情为难(文)论云。由此应知。余有漏等。解脱道起。方弃舍之。第八净识非彼依故(文)下疏(三十四纸右)云。然此二师俱不违理。义灯四本(十七纸右)云。准有二师。且言得者。准萨婆多自有二说。一云体别。以初得名得。后名成就。若尔何不立成就耶。答。以得类故。不立成就为不相应。二云。得与成就。体是其一。初得名得。得已相续名为成就。或未来名得。现过名成。若大乘师。虽无别文。准瑜伽论。得获·成就。体一名别。释此将得有二师。一云。因果别时。即下论引无种已生之师计也。以果与无间道俱生。因在灭相。释将得言如疏。二云。因果同时。俱与无间同时生灭。准此二师。各分为二。一无间道舍。一解脱道舍。合成四释。
  (八十一右)一云种生现同时(文)。演秘云。疏一云种生现同时等者。余染种等。无间道起。彼已舍矣。第八种现。金刚心俱。异熟无记容俱无失(文)十末(三十三纸左)云。由种现异时前已破故。此中不说。此师意。亦种现同时。若亦说者。应成三说。守千云。灯为四义者。以义加一。论中无也。
  (八十一右)如世第一法舍异生性(文)。义蕴云。如萨婆多。异生性。得与世第一法俱时舍。犹如怨名世第一法舍。异生性亦是正舍名舍。今此师。异熟识现行种子。得与金刚心俱。亦是正舍名舍。其二障种。金刚心生即已舍讫。有云。此师异熟识种。与烦恼同舍。金刚心中唯有现行者。其理不然。若许尔者。与异时义。复有何别。此护法师。种与现行俱起和合。故彼释非。
  (八十一右)得与成就既无差别(文)。义蕴云。此师。金刚心中镜智虽起。未圆满故不名成就。至解脱道圆满成就。得与成就。既无别故。金刚心名为将得。未正得也。未圆满故。亦有疏本云。得已成就。既无差别。即金刚心得解脱道名得已。得已即是成就故云无别。此虽易解。然多本皆云得与也。
  (八十一右)菩提将成熟故名为将得(文)。演秘云。疏菩提将成就等者。意遮外难。外难意云。若无间道舍异熟识。此时何为不名为佛。故约成就以释彼疑。彼时初得未圆满成。不名为佛。
  (八十一左)其种生现异时同前初师(文)。演秘云。疏种生现异时同前初师者。问。初师。种·现而得俱时。今此不尔。何得同初。答。取无间道有异熟识少尔同也不言种·现俱名为同。若种·现俱。即不得言种·现异时。


  义翼意。谓因果异时。以集论无种已上文为证。彼论金刚心中。分前后念。初念名方便道。后念名无间道。
  (八十二右)如决择分有余依地(文)。八十(十七纸右)。
  (八十二右)彼答依尽真如为论(文)。义蕴云。彼决择分。答佛及声闻无余不别者。不别有二义。一苦依尽不别。二所显真如不别。此合为文故。云依尽真如。非谓灰身灭智佛亦同也。有疏本云彼苦依尽者。理虽可通。不如彼答云。
  (八十三右)谓自相(至)次前已说(文)。义蕴云。此云三门。虽因果不同。次前已说故今不论。问。前何处说。答。言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即自相门。言此名唯在如来地有。即果相门。言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即断舍门。此之三门因果别相。如理应思之。
  (八十三右)有言有漏(至)二及后一(文)。义蕴云。此意说佛果三门竟。是无漏论中。既云有漏。即以简之故更不说。若尔即性俱境等果亦无漏。一有漏言。皆已简讫。更何须简。故疏中前解为胜。
  (八十三右)其因相(至)故此不说(文)。义蕴云。问。因中第八能持染净一切种子。果位唯持净种。因果既深。何故不说。答。染净虽别。持种义同故不须简。问。染净各别。持种义同故不简者。亦应因中缘境狭。果中虽通缘。缘境义同。何须对简。心所多少。相应既等。例亦应然。答。理且不齐。缘境相应。此之二门。果宽因狭。若不对辨。恐果同因。故须料简。所持种子。果少因多。故即不说。又解。欲显如来能遍知故。欲显佛果功德胜故。由此重说。缘境相应。如来既不受熏。持种之功不显。由此不简因相。
  (八十三左)然受相应(至)标举简(文)。义蕴云。问。舍受通因果。恐滥须简之。持种果因通有滥。何不简。答。佛果第八。既唯善性。遍缘诸境。善七俱。皆同无漏六识若不简之。恐同于彼。亦与乐相应。故今标举。无漏第八。决定不持诸杂种既无滥故不简也。
  (八十五右)论无散动故(文)。义灯四本(十七纸左)云。论无散动故。明佛果无寻伺。西明云。问。八地已上无分别智。岂不发业耶。解云。无分别智。有其二种。一独行。二与后得俱。前不发业。唯缘真故。后即发业。与寻伺俱。又解。后得有二种。一与根本俱。一别头起。初不发业。无分别故。后可发业。虽有二解。前解为胜。今谓不尔。寻伺既与根本智俱。云何根本不名分别。又若寻伺与无分别同亲缘如。不得名思惟真如。若不与同缘。岂王与所不全同缘耶。余心所亦应不与同缘真如。余若不然。寻伺何尔。故后说正。与根本俱。必无寻伺。西明云。若其不许根本智俱后得正智。与寻伺并。如金刚定。必二智俱。岂于此时不起言说。言说必假寻伺为因。若不起说。即此菩萨不及于前。云何刹那转增胜耶。今谓。虽许金刚定位起说增进。不必要与寻伺相应。何者。金刚喻定依第四定。寻伺初静。岂下地心所与上心王相应耶。若尔便与杂集第五相应品违。又同分界地相应。非异分界地。如欲界色无色界不相应。初静虑第二静虑不相应。今为二解。一云。于药病未知据已前说。此位云等觉故不假寻伺。一云。金刚定前起于寻伺。观药病等击发语言。即入此定故。虽在定而能说法。方便虽属于前。正说法时。在金刚定能令增进。何所相违。此解为正。
  (八十五左)下不定中自当解释(文)。如下第七明四不定。
  (八十六右)便违十地等说(文)。十地论十二(二十四纸右)云。佛子。是菩萨通达如是智惠。顺如来身口意业。不舍菩萨三昧力。能见诸佛勤心供养。于一一劫中。以一切种供具上上。供养无量诸佛。而能具受诸佛神力所加。转复明胜。
  (八十六右)如佛地论说(文)。论四(十四右)云。无动摇者。由此镜智依缘法界。穷生死际。恒常随遂。相续无断故无动摇。此义意言。大圆镜智。永离一切分别动摇。一得已后。尽未来际。相续无断。其余三智。虽无妄计而无执作意分别。证得已后。或行不行。非不动摇。
  (八十六右)或说通四(至)通此地故(文)。义蕴云。此师意说。此十地中。皆有游观无漏。故知。十地皆有镜智。以镜智中游观故。言色界六地者。谓四根一中间一未至也。言中间者。即大梵王天。何名中间。在有寻有伺上。无寻无伺下故名中间问。四禅皆有近分。如何唯一未至耶。答。唯取初禅近分。最初得故。所以偏说。
  (八十六左)多依天住(至)第四静虑(文)。瑜伽三十八(二纸左)云。由诸如来多住无上无等三住。谓圣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胜。当知。此中空无愿无相住及灭尽定住。是名圣住。四种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天住。四种无量。是名梵住。于此三住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住空住灭尽定住。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住。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由是如来昼夜六时。昼三夜三。常以佛眼。观察世间。谁增谁减。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种善根。广说乃至我应令谁建立最胜阿罗汉果。又诸如来所依最胜故。名大人夫。正行最胜故。名大悲者(文)义蕴云。疏多依天住者。佛果功德。多依此天而住故。以第四禅为天住。有云无住者非也(文)今谓。天住之称。虽通色无色。而佛天住。多在第四静虑。如瑜伽说。地持亦同。
  (八十六左)如集论第七杂集十四说(文)。集论第七(七纸右)杂集十四(十一纸右)云。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菩萨若如来等。引发所余功德。何因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静虑数数思惟。随所建立法故。此中显示。如是等功德。引发所依止。能引发补特伽罗。能引发方便。
  (八十六左)色界有遍缘(至)无色界故(文)。义蕴云。色界定惠均等故言遍缘。无色惠劣故缘不遍。又色界心通缘心色故言遍缘。无色不缘色等故不说遍。今欲明镜智能现一切影像故。取遍缘心也。
  (八十六左)非无色故(至)遍缘一切(文)。演秘云。疏非无色界至缘一切者。不能具缘色心心所及下地等。此不尽理。圣教有说无色界心了一切故。故第二云。不能念念遍缘一切。此释为胜。
  (八十六左)六十三说(文)。六十三(十二纸右)云。又诸转识。或于一时。一切唯与乐受相应。俱有而转。或于一时亦有苦受。或于一时亦有不苦不乐等相应俱转。阿赖耶识相应受。于一切时。唯是不苦不乐。唯是异熟生。此于一切识流转时。或乐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乐俱行位中。恒相续流。乃至命终。无有断绝。所余三受。当知思惟之所引发。非是俱生。时时作意引发现前。彼俱生受极微细故。难可分别。
  (八十七右)此言三受(至)谓余中者(文)。义蕴云。此六十三。言于三受位俱行不绝者。谓识余中三受也。第八舍受与彼俱行。即显第八于三界中唯舍受俱也。
  (八十七右)此三说中第一解胜(文)。义灯四本(十九纸右)云。论亦舍受俱。本疏三释。初释为胜。余地虽不起。如见道等亦得令增。西明要集取第三说。不同见道。见道后起故可得增。佛果不增。今谓不尔。本疏不云佛果更增故诸地有。如见无漏虽遍五地。大乘唯依第四定起。后亦不重起余无漏。镜智亦尔。无无间道。但令彼增。佛位不起故第一胜。
  (八十七左)如三类边所有等智(文)。等智者。诸云世俗智。等智者。杂心论六(初纸左)云。等者多受俗数。谓男女长短等故说等智(等者众事聚会义也文)有云。十智平等悉皆智惠故云等智者。可笑之最矣。如下义演(八之末下三十四纸左)释等智名亦有谬错至下当辨。三类智边俗智。具如俱舍二十六及光宝抄。又如下疏七末(八十纸右)义灯六本(十七纸左)意。谓大乘修道位中。起世俗智。不同有部等毕竟不生。具如下辨。演秘云。疏必不现起如三类边所有等智者。此以有宗等智为喻。三类智者。谓苦集灭三谛类智。起此类智。现观后已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断集证灭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此三类智现观后边而修习故。名现观。故俱舍论二十六云。唯苦集灭三类智时。能兼修未来现观边俗智。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方能兼修。故立斯号。问。道类智时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无始时来。数曾知苦断集证灭。三类亦尔。事业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遍知断证故得兼修。道智不尔。道理现观而唯无漏。无始未起。又未遍修故除道智。故俱舍云。曾于道无事现观故。又必无于道遍事现观故。谓于苦集灭可遍知断证。问。修道烦恼及所显灭犹未断证。云何得言遍知断证。答。当自谛。下智等皆遍故。俱舍云。虽集灭边未遍断证。而于当位断证已周。问。道何不尔。答。以道无此遍事观故。又修不遍。如六种性入见道时。修当自性不能修余故。俱舍云。道则不然。种性多故。问。所修俗智后起不耶。答。准有宗义。毕竟不起。正立见道无容而起。得胜舍劣后亦不起故。俱舍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问。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言起者。云何论云兼修未来观现俗智。若未曾起。复如何云与三类智知断证同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据彼同类已前起者。名为同也。问。彼曾起者此时修不。答。据实亦修。以非希奇故论不说。如俱舍钞广分别之(文)义蕴云。疏如三类边所有等智者。此以萨婆多三类边智。以说九地镜智也。言三类者。谓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也。言边所有等智者。彼师说。见道已前有漏心中六行伏惑作四谛观。知苦断集证灭。此有漏知。至见道中。由无漏现观三类智后边势力。修有漏三世俗智。功能增长说为现观三类边智也。此边等智。未来虽有毕不生。余之九地镜智亦同。问。无漏位中作四谛观。何故唯言三类智耶。答。世俗事观之中。而起遍能知苦断集证灭等智。由此三类兼修。时不兼修也。故俱舍云。曾于道无事现观故。又必无于道遍知事现观故。于苦集灭可遍知断证也。又道唯无漏。世俗之智未得其名故不修耳。问。修道惑灭犹未断证。云何言遍。答。自谛之下能遍断证。非修道。问。有宗既无种子。无漏现观俗智。无由现行。所言修者。为修何法。答。彼宗法来之法。皆有实得。唯修此得。非现行也。疏意深远道理难穷。□以愚情敢量玄旨。因技謮课此庸虚。诸有哲人无为诮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