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九(四末之一)

  (初纸右)故佛六年日食麻麦(文)。法苑珠林十八(九纸左)云。菩萨处胎经云。佛告苦行菩萨。昔我所更苦行无数。于尼连河边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斯由曩昔向一缘觉犯口四过断绝一施重受轻报。大集经云。独处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米麦。精进昼夜不睡眠。身形唯有皮骨在。佛地论第六(九纸左)云。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论释曰。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愿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恒啰等一切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谓诸众生计修苦行止恶起善方得菩提。为化彼故。先示同彼修诸苦行。有契经说。如来先世迦叶佛时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彼恶业今受如是难行苦果。
  (初纸右)牧牛女边受乳糜食(文)。依佛本行经。善生村生二牧牛女。速疾聚集一千牸牛而击取乳。转更将饮五百牸牛。更别日声此五百牛。转持乳将饮于二百五十牸牛。后日击此二百五十[榑-木+牜]牛之乳。还更饮百二十五牛。后日击百二十五牛之乳饮六十牛。后日击此六十牛乳。饮三十牛。后日击此三十牛乳饮十五牛。后日击此十五牛乳。著于一分净好粳米。为于菩萨煮上乳糜。
  (初纸右)受吉祥草(文)。若依佛本行经·瑞应本起经。帝释化为刈草人。菩萨问名。答云吉祥。准此吉祥所献故云吉祥。从人为名。若依观佛三昧经。百千天子奉献天草。清净柔软。名曰吉祥。准此当体立名。非谓从人。吉祥草者。瑜伽略纂第二(三十纸左)云。吉祥草者。婆罗门法欲行等时。或目见人持。或有人遗首。吉祥草者。定是吉祥之相故(文)伦记二上(十二纸右)云。吉祥草者。西国道人行时。以吉祥草。或以频蠡果或蠡具。或满充盛助以赠行人。以此吉物以表吉祥相。名清净资具(文)陀罗尼集经九云。坐因吉祥草。如无此草。白茅代之(已上)然不思议疏上云。乳不者桑谷也。祥草者此土更芽(已上)者。准上经意非也。
  (初纸右)菩提树(文)。西域记二云。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树也。佛于下得道故名菩提树(文)心地观经六云。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树下。尸弃佛尸利沙树下。毗舍如来阿尸婆树。俱留孙佛无忧树下。俱那含牟尼优昙树。迦叶如来婆陀树。释迦如来毕钵罗树(文)。大孔雀王经上云(大宋折本)南无毗钵尸无忧树下坐。敬礼尸弃佛依止奔陀利毗舍浮如来住在沙罗树。?留孙驮佛尸利沙树下。羯诺迦大师乌昙波罗树。迦摄波善逝依溺窭路陀。释迦牟尼佛坐于菩提树(文)西域记二云。毕钵罗树。过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犹现有四佛坐像贤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当坐焉。慈恩传二同之。经与传记异说不同。
  (初纸左)佛欲彼无义苦行(文)。义蕴云。疏佛欲除彼无义苦行者。谓自饿等无果利故名为无义。问。外道不信。不能除彼无义苦行。劳为说。答。初虽不信后亦信故。设少不信多获利故。
  (初纸左)一切有情(至)正觉正说(文)。俱舍十(十三纸右)云。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惠晖云。世尊初成道了住鹿苑度五人。过恒河逢富楼那外道。见太子威仪端正问云。瞿昙似得胜法。佛言。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因此说四食。意破自饿外道。远离邪觉邪说名正觉正说也。
  (初纸左)外道笑曰愚者亦解(文)。演秘云。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问。如来说法离于四非。外道闻经云何起谤。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虽有少轻得利者广。由是如来四非称离。又彼外道初虽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正合化宜。是以动静无非佛事(文)义演云。疏佛欲除彼至愚者亦解者。问。世尊说食本欲除彼无义苦行。彼闻佛言转增轻笑。病云何遣。答。世尊说法非为一人。此虽轻笑余悟者无量。所以余类因此便毁外道不习无义苦行也。甚为利益。
  (初纸左)一切有情(至)无四食者(文)。义演云。疏无一有情一刹那中无四食者。意云。虽举四食。意说识食。若不尔者。岂段食遍三界耶。言意简说之者。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识食也。四食章云。问。一切有情一一念顷。随所有处皆定有耶。答。不定。识食定有。余或有无。
  (二纸右)论谓契经说食有四种(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三丁左)云。问。如经言。有四种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云何四食。云何长养诸根大种。答。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由此四种长养五色根及意根并根所依所有大种(文)略纂十五(三十二纸左)伦记十六上(四十一纸右)。
  (二纸右)今言段者即分段义(文)。俱舍十(十三纸右)云。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记十(二十八纸右)云。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口能饮啖。鼻能饮。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此即释名。又解。谓口饮啖。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饮故鼻根即分分受香。鼻中触。身根分分受触。婆沙论百三十(三纸左)云。问。段食是何义。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问。若尔。所饮吮等非段食耶。答。从多分说。是故无过。复有说者。饮吮等时亦作分段。有余师言。从初而说。谓劫初时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吞啖之。因名段食。
  (二纸左)先言团食(至)此言非也(文)。四食章云。释别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持业释也(今谓。准婆沙·俱舍·正理等。段食者有形段者而分分受之。故曰段食。故婆沙中以饮吮等难。瑜伽六十六云诸段物。正理云形段)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抟。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文)注维摩云。什曰。食有四种。一曰揣食。二曰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绝。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今谓。地狱段食见大乘瑜伽第五·小乘俱舍第十)四云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又云。生曰。凡欲界食谓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随义言之也。圭峰注曰。此译人之讹略。古来西天不使匙箸。以手抟而食之。谓之抟食。后唐时义净三藏以谓此抟收法不尽。如水浆湿物。且抟之不得。遂改抟字作段。谓如此方一分一段之食(文)今谓。圭峰失稽。玄奘已改易了。何迟义净。
  (二纸左)下三不言界即许界通三(文)。义演云。疏下三不言界者。意云。下食但释名出食体。不云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谓欲界系等。即许界通三者。意说。三界通有三食。
  (二纸左)六十六云(至)极广明(文)。六十六(三纸右)五十七(十二纸右)演秘云。疏六十六云摄食由诸句者。按彼论云。问。若有段物亦是食耶。设是食者亦段食耶。答。如其所应当作四句。或有段物而非是食。谓诸段物不能长养诸根大种。或有是食而非段物。谓若有触·意思·及识能令诸根大种长养。或非段物亦非是食。谓若有触·意思·及识不能长养诸根大种。如是所余触乃至识。随其所应皆作四句。义蕴亦引此文。
  (二纸左)对法五说十一界摄(文)。第五(十一纸右)云。三蕴·十一界·五处·一分是食·次下(六纸左)疏云。三蕴即色·行·识。五处即香·味·触·意·法处。十一界即七心·香·味·触·法界。然彼言一分。此处略之。彼通有漏无漏。今唯取有漏。
  (三纸右)对法五说(至)有变坏者(文)。第五(十纸左)云。云何食。几是食。为何义故观食耶。谓变坏故有变坏者。境界故有境界者。希望故有希望者。取故有取者。是食义。初是段食。由变坏时长养根大故。二是触食。由依可爱境触摄益所依故。三是意思食。由系意希望可爱事力摄益所依故(文)决择抄下(五纸左)云。章谓变坏故有变坏者。此等四文如次四食。初言变碍非是食。彼言变者正是食故(文)义灯云。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未资长时但是触食者。望生喜乐及顺益舍可为触食。不尔亦非。故本疏云。名为触食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于所食香味触。有不生喜乐等。即非触食。问。诸触尘皆段食耶。答不尔。以触通上界故。问。若以触对香味有触非食。以香味对触香味有非食。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问。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答。据业果说。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处故不为例。问。业果上地无。段食唯欲系。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系。答。设菩萨等变假无食用。设有实用。据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变香味触三而以为食。亦不取本质故不通上。
  (三纸右)六十六说名为触食(文)。六十六(四纸左)云。演秘云。疏六十六说名为触食者。为境能生四中触食。因从果称名触食也。若准有宗。初未变坏亦得名食。除饥渴故。故婆沙云。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有义。大乘理实初食能除饥渴亦得名食。义同有宗。瑜伽·对法且说胜食云变坏时名为食也。详曰。理虽可尔。明教难违。故瑜伽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若有熟变。不能长养诸根安乐。彼虽熟变不名段食。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不生欢喜亦不能令诸根悦豫。当于尔时都不名食。文既郑重而简略之。何得会云。就胜且说。又瑜伽等望长诸根。资益变坏方名为食。暂除饥渴未益诸根变坏消化。食义焉在。由斯理故不为之取。问。欲香味触得有段食。色界触有。彼立段食。答。按俱舍论。三界分别十八界云。色界所系唯十四种。除香味境及鼻舌识。除香味者段食性故。离段食欲方得生彼。除鼻舌识无所缘故。若尔。触界于彼应无。如香味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若然。香味类亦应然。香味离段食无别受用。触有别用。持根衣等。彼离食欲香味无用。有根衣等故触非无。由斯色界虽有触尘无段食。余广问答如章及灯。义蕴云。疏六十六说名为触食者。此以触食非触尘也。谓初食已未变坏时。意身二识得食。触境能生触数有喜乐受。虽未段食是触食也(文)四食章云。五十七说。或有段物。于受用时暂为损害。于变坏时方能摄益。如苦辛等。或有段物。于受用时暂为摄益。于变坏时乃为损害。如有甘美食所不宜。故变坏时方立为食。论唯二句。故应更加初后俱损如毒药等。初后但益如食所宜甘美饮食。四句中初・第四名食。余二句非。
  (三纸右)望一食者非望余生(文)。义演云。疏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余生说。如色界虽有触而非食故(文)义蕴云。言望一食者。唯此下界香味等所生触数故言望一食也。若触余境为触食者。可通三界。又云。初食未坏。有生喜等。有不尔者。今望生喜乐者说故云望一食也。此触为正。应检彼论更详此义(已上)今谓。初解义演亦同。后解不正。何者。疏文前后欲色相对为论故。或可义蕴后解为正。后解顺义灯意故。义灯引本疏解。如上已举。
  (三纸右)如俱舍论(至)无此所以(文)第二(三纸左)如上演秘所引是也。
  (三纸右)论由此色处(至)色无用故(文)。义蕴云。问。五境之中。声亦无用。何独简色。答。声非饮啖。无滥不简色可分段。有滥须明。问。可分段者唯在于色。香味触三何名段食。答。分段色时香味触三亦随分段。由三与根密合资养义增故偏名食色虽可段。眼根离取非义自根故不为例。
  (三纸右)胜定果色(至)故非段食(文)。四食章云。胜定果色虽具五处。全非是食。然由圣力三处可成食。如香积饭可为食故。有义。不然。彼实三处。非法处故。然有圣者定通力变令资益者三识所得。非法处故此亦不然。岂要三识得方名为食。但是后变时。能资气力令识明盛。非要识得。故胜定果三处名食。以本识得能资养故。其假法处色非食义亦成。无体用故。如不相应(文)决择抄云。虽具五处全非是食者。界系别故。若无漏者据有漏故。然由圣至可为食故者。此意说云。圣定等力变鱼成米为食之时。但取香味触三为食。不取其色而食故。此即法处以为食也。章有义不然至非法处者。此师意说。圣者定力变鱼米等为增上缘。有漏第八据彼自变为鱼米等受用之时。但用自八所变之者。实香味等而不用彼法处等也。所以然者。有情三识而能用法处色故。章此亦不然至三所名食者。此意说云。但能资养即名为食。非要三识缘故名食。上有情类食收。食时三识岂缘。若三得时未为食故。此亦如是。道理皆显。所以然者。定等所变是上界法。如何得资欲界有情。界随增过。又无漏者破于有故。如何食缘之。定通等力即不决定故。得以上而变下食。虽然终有致别有有先。又解。克实言之。但以彼色而为其质。自第八识变业果色而受用之。如义灯中广问答辨。义灯续上所引文云。问。何故欲界变段食即许通质·相。定等变段食唯相不通质。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质·相。定起无漏。性非食。异界不通质。问。定果唯第六变。可成无漏。通亦击第八变。故应有漏。答。第六变者可是无漏。彼自第八缘彼起相即是有漏。然为下食。是第六变者非第八变。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质者。据见分说。设通相分。据业力说。定通起亦许上系。然法师意取初解正。问。如他通等引即许下识相分上界收。今变段食何不尔耶。答。虽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无漏不相顺故。设缘彼第八所变之相亦不随彼隔无漏故。势力远故。非正能引故。虽然稍智者思择。
  (三纸左)又色粗着(至)故非是食(文)。义演云。又色粗着与根相离等者。即离自眼根为境用。即离中知也(文)。演秘云。论由此色处非段食者。又俱舍论第十亦释色非食云。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此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夫名食者。必先资益自根大种后乃及余。饮啖色时于自根大尚不为益。况能及余。由彼诸根境各别故。有时见色生喜乐者。缘色触生是食非食。又不还者及阿罗汉解脱食贪。虽见种种上妙饮食而无益故。由此色处不名为食。又传。经部而有两释。一云。除声四尘为体。以声虚疏无资用故。二云。但用三尘为体。色声变时无资用故。问。声及根等皆不名食。何独简色。答。可段饮啖有资益者。名之为食。色可段啖。有滥简久。声体虚疏。意等无段。根是所资也。无饮啖义。无滥不简(文)四食章云。何故五根及色声二非食摄也。五根亦能资五识身成明昧故。观色听声亦长养故。若资四法者可立为食。彼无此用故。根由其识所资长养。识能养胜。非根于识。故不说之。以段食用变坏时增。于色声不尔。然五十七及唯识云。色于变坏无损益故。由于自根既无损益。他根亦无故不立也。又色粗着。声体虚疏。离根有用。亦不能资气力强胜。故不立食。
  (三纸左)第九十四(至)第五卷(文)。第九十四(十九纸)第五(八纸左)。
  (三纸左)此三入腹(至)说名为正(文)。正理论云。色处何缘不名为食。是不至取根所行故。以成契经说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齿咀嚼津液浸润进度喉筒。随生脏中渐渐消化。味势德流渚脉中摄益诸虫乃名为食。尔时方得成食事故。若在手器以当为名。如天授名那落迦等。虽彼分段总得食名而成食时唯香味触。尔时唯此为根境故。若总分段皆名食者。声不相应亦应是食。非声等物在彼段中。可如香等亦名为食。以不相续无形段故。非无形段不相续物能任持身可成食事。又如何知色处非食。身内摄益根大。功能如香味触三。不别见故。尔时不生彼境识故。
  (四纸右)如别章中(文)。义林四食章·对法抄中。立五门分别是也。广如瑜伽第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显扬第一·对法第五·两本摄论俱第三·第十·婆沙百二十九·三十·俱舍十·正理二十一等。
  (四纸右)此触食体(至)食义偏胜(文)。义演云。疏此触食体皆通八触等者。意云。触是遍行与诸识相应故。举触言通八识触。据食体属六识相应触胜也。后思食亦尔(文)四食章云。九十四云。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唯识亦言。谓有漏触才取境时。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能为食事。此言意显三界有漏八识俱触摄益喜乐及顺益舍。摄益身者是触食体。若引苦忧非顺益舍。触体非食。非资益故。若唯识言。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即彰触食通八识俱。密会天亲摄论第三。云此中触食属六识身。触粗显境资养胜故。不取余触。有义。唯取六识俱触以为食体。论触虽通八识俱转。为食体者唯六识俱。七·八俱触全无引生喜乐二受及顺舍故。八俱之舍一切地时行相同故。前解不然。非要触能引自俱生喜乐受等方名为食。引余识俱喜乐等起摄益身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触胜自境引生六识俱时喜等故亦是食。然准诸文。第二解胜。但言摄益喜等为食。非七八故(文)决择抄云。第二解胜者。准论但言摄益喜等不言八识。
  (四纸右)世亲摄论第三卷云(文)。世亲摄论第三(三纸左)云。此中触食属六识身。
  (四纸右)如六十六摄事分中(文)。六十六(五纸右)摄事分九十四(十九纸右)然疏主解两处不同此。疏破有人说取触心所。略纂十五(三十二纸右)。亦破有义取六识为触食体。彼云。论云。触能摄受者若喜若乐若舍一分者。今解。触取六识为体。此俱触能摄受喜乐二受全及舍一分受。摄益者滋长义。忧苦违损非摄益。舍通善恶果。今取善果舍故言一分。或舍通欣戚未。今取喜乐未生者故言一分。有云。由此故知取触数为触食体。此不成解。违对法故。浮丘疏中引略纂说取六识心。理趣分疏取第六俱触。神廓摄论疏云。若此论意属六识身。今谓此疏·及四食章·义灯·演秘皆以触数为触食体。略纂之说恐不正义。谓疏主于此疏中以取触为正。不同略纂等。是故非唯此段。至次思食亦更准成此义。伦记十六上(四十二左)举略纂已云。今准唯识论。义同景师意。伦记上举景师义即云文意唯取有漏触。
  (五纸右)得根本境(文)。义演云。疏得根本境者。光触时受方领纳触既先得故名根本。有云。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缘此境时。即触心所先得此境名根本境。
  (五纸右)此体即是(至)方是食体(文)。四食章云。意思食者。意谓。意处所依心名。思谓造作相应心所。意相应思名曰意思。邻近释也。依意之思。即依主释。意思即食。亦持业释。俱舍第十(十四纸左)云。亦见思食安住现身。世传有言。昔有一父。时遭饥馑。欲造他方。自既饥羸。二子婴稚。意欲携去力所任。以囊盛灰挂于壁上。慰喻二子云。是麨囊。二子希望多时延命。后有人至取囊为开。子见是灰望绝便死。又于大海有诸商人遭难败船。饮食俱失。遥瞻积沫疑为海岸。意望速至命得近时。至触知非望绝便死。集异门足说。大海中有大众生。登岸生卵埋砂内。还入海中。母若常思卵便不坏。如其失念卵即败亡。此不应然。违食义故。岂他思食能持自身。理实应言。卵常思母得不烂坏。忘则命终。起念母思在于触位(文)演秘云。论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者。问。思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说为希望耶。答。如灯辨。有义两释。初解同灯。第二释云。由相应法令思于境起行希望。若尔。心等与欲等俱心。亦应由相应之法希望为相。答。心等因思希望无失。如是心等与受等俱起领纳等。皆不违理。心等皆容起多行故。然自相行正行非余。故依正行心等无杂。详曰。理恐未然。瑜伽此论皆云心等所缘等同不同行相。故此论云。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略故。亦不可言据自相说。如所缘相。相分各别即说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说。教既无凭。臆断难准。可从初释。
  (五纸右)若希可爱(至)及与现在(文)。义演云。疏若希可爱境至及现在者。若欲俱思唯缘未来及现在可爱境方名为食。以过去已灭不可合故。
  (五纸右)然对法等(至)现在无欲(文)。杂集一(四纸左)云。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引取当蕴令起现前。
  (五纸右)即欲无减不缘三世(文)。义演云。疏即欲无减不缘三世者。对法欲缘未来。即欲无减不缘三世。此且据显相说。约实欲通缘三世(文)义蕴亦同之。言彼论据增胜说。
  (五纸右)皆与其合(文)。义演云。疏皆与其合者。欲与三世合。若尔者。何妨此思相应欲亦通缘三世也。
  (五纸左)念类无失缘亦无爽(文)。义演云。此答外问云。且如欲本希未来。即许缘过去。念既缘过去。应得未来。答。念亦得缘未来。虽体非是念。而由起缘未来法。即此法是过去念家境之类也。若缘时亦得名缘念类也。意说。未来境是过去境之流。说念得缘。非是念行相。实缘未来。今谓。此解非也。念类者非谓念缘类境。此唯类例欲之无失。故云念类无失。既无过失。念缘未来于理无爽。
  (五纸左)故瑜伽说深胜希望(文)。九十四(二十一纸左)云。于四食中有漏意会思食因缘。专注希望俱行喜染名喜。五十七(二十三纸左)云。意思为欲证得可爱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缘未来境摄益于识。由此长养诸根大种。
  (五纸左)非余俱思希望胜故(文)。意思食体三释不同一八俱思。一六俱思。一第六思。此疏以第三义为释。四食章中第二为胜。四食章云。成唯识言。思食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又言。此思虽与诸识相应。属意识者食义偏胜。此意正显三界有漏八识俱思希可爱境摄益自者皆思食体。密会五十七及天亲摄论云缘未来境摄益于识名为思食。意思于境希望胜故。由此九十四云。若在意地能会境思名意会思。能与一切于可爱境专注希望为食。复有义者。六识俱思诸有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体。七·八不然。无行相故。诸处但说与意俱者。通缘未来彼最胜故。亦有希望现境思故。许通五识。唯识所言诸识相应显思体俱。食唯六俱。有义。思食唯第六俱。诸处但说缘未来故。五识缘现触力增长。非思食故。唯识说。思体通诸识。成食义者唯第六俱。故世亲说。意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饶益所依。如远见水虽浊不死。以眼为门意希望故。非五识有希未来故。此虽之解第二解胜。五识于境有微细思可希望故。不尔五识应无欲俱。准此第三乃同唯识不许别境与五俱义。故知正者第二师胜。今谓。义灯·演秘皆据第三。若论相应。则五识与欲相应。若论希望优降。则五识俱欲不如第六。若希望不深则食事难成。是故取第六思以为食体。于理为胜。
  (六纸右)由前三食(至)能为食事(文)。四食章云。成唯识云。识食谓有漏识。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此显识食取通三界有漏八识。正能执受唯第八识。一类相续执持胜故。摄论・唯识皆取第八。实通八识。然瑜伽等但总言识。不别说是第八。唯摄论及唯识取第八故。虽知八识皆可名食。非一切识皆立食名。取有漏位第八识全。恒执持故。五十七说。由三养识。识复长养诸根大种。故立为食。故知诸识非资养者皆非食摄。如触思等。
  (六纸右)六十六等(六)。六十六(四纸左)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若有熟变不能长养诸根安乐。彼虽熟变不名段食。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不生欢喜。亦不能令诸根悦豫。当于尔时都不名食。即彼后时安隐熟变增长安乐。彼于尔时乃名段食。若有熟变不长安乐。彼虽熟变亦不名食。
  (六纸右)五十七说(至)。诸根大种(文)。五十七(二十三纸左)云。问。段食云何能作食事。乃至识食亦尔。答。若诸段食能摄益识今其强盛。由此长养诸根大种。亦令强盛。触能摄受若喜若乐若舍一分。由此复能摄益诸识。由摄益故复能长养诸根大种。意思为欲证得可爱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缘未来境摄益于机。由此长养诸根大种。如是三食摄益其识。由体增盛及缘现在未来生故。识复长养诸根大种故立四食。
  (六纸右)摄论对法皆唯取第八(文)。世亲摄论第三(三纸右)云。论曰。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对法五(十纸左)云。四是识食。由阿赖耶识执持力身得住故。所以者何。若离此识所依止身便烂坏故。
  (六纸左)集论第三杂集第五(文)。第三(四纸左)第五(十一纸右)。
  (六纸左)然彼言一分(文)。义演云。疏然彼云者。对法说三蕴五处等通有漏无漏据食。此唯取有漏故言一分。此论略去无漏言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说无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六纸左)又彼通(至)三受等(文)。义演云。疏又彼通等流长养乃至三受等者。意云。对法论说四食通三蕴·五处·十一界摄者。通约等流等说。若据食。唯约有漏四食一分。此论略去等流等一分唯取有漏为食也。
  (七纸左)论此四能持(至)故名为食(文)。对法抄第五(十三纸右)云。佛地论云。任持是食义(文)义灯云。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说之为食。余解。唯能持名食。今谓不尔。亦必长养。且举摄持(文)演秘云。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等者。又按婆沙百二十九云。食是何义。受有义。续有义。持有义。生有义。食有义。增有义。与此大同。
  (九纸右)遮过去(至)设未来用(文)。义蕴云。疏遮过去至设未来用者。彼宗过去之食有体有用。未来有体而无食用。今言过去未来非食体用者。过去全遮体用。若未来世正遮食体。设遮食用。若尔者。一分相符之过。
  (九纸右)非现在因(至)得成正因(文)。义蕴云。疏非现在因至得为正因者。宗言非食性。即现在色声等亦非食性。即是同品。今非现在因于虚空等有。于现在等无。故是同品定有性也。异品无滥。得成正因。问。虚空既是现识所变。如何得有非现之因。答。现识变者实是有为。非是空故。虚空无体。非三世摄。故得为喻。又此虚空取依法性者。非取识变也(文)演秘云。疏虽现在者至得成正因者。释伏难也。难云。若非现在即非是食。岂诸现在即皆是食。现在即是食量因故。故此答生。思可解也。
  (九纸左)此无性释余世亲释(文)。无性三(五纸右)云。释曰。已生有情识食不成者。以诸转识是善等性无恒长养诸有义故。又于二定及无想天皆无有故。所作食事不遍三界。非入定等诸心心法可名为食。经不说故。已灭无故。心心法灭亦非是食。段食等数已决定故。世亲三(四纸右)云。又若无心睡眠闷绝入灭定等六识身灭。谁复有余能执众身令不烂坏。若有弃舍阿赖耶识。身必烂坏。
  (十纸右)无性释云(文)。第三(五纸右)。
  (十纸右)此世亲有(文)。第三(四纸右)。
  (十纸左)论亦不可执至有漏种故(文)。演秘云。论亦不可执至有漏种故者。正释如疏。复助释云。他救意云。即无漏识持有漏种。即以所持漏种为食。斯亦何过。故牒破云。无漏既不持有漏种。有漏种无。食亦不立。若不尔者。前已难彼。无漏非食。何烦此难。义无别故。若言约彼持种有别为后难者。岂唯望于持种名食。故知彼取漏种为食。设彼本宗不立斯义。假叙彼计彼转计之。理俱无爽。问。无漏违漏。不许无漏持有漏种。漏违无漏。应因第八不持无漏。答。现无漏法正破有漏故。不得以无漏持漏。无漏法种既非能治故。因本识持无漏种。
  (十二右)论唯依取蕴至非有情摄(文)。枢要云。四食证末云。问。何故四食一入长养余三非。四种长养三非食耶。瑜伽自释后难。前难如何(文)予谓。慈恩门下不乏其人。谁倾怀抱以通前难。百卷大论风波浩汗。其释后难不知何处义。灯四末(五纸左)云。问。眠·梵行等皆为长养。余何非食。答。五十七云。长养有二。摄受别义及不损害。段食具二。胜故名食余但不损害。劣故不名食。若尔四食应总具二。何故不说在长养中。答虽未见文。且为一释。四食且举初说。例余亦为长养。不尔九十四四皆有能长养根大。何理不得在长养中。问。为与已生法为食。为未生法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无体。答。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说为食义。问。前难善通。后难未遣。答。能令后生有增盛用相续而起。即是食义。非是无法故。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作生缘理。唯法引法说为食义。今谓。淄州虽不明指。此文即是捡出其论拂遣其难也。呜乎千有余载之前。龙象之蹈蹴炳然幻出于梧桐上。实是对法藏中一大观者也矣。四食章云。五十七(二十四纸右)又云。何故眠梦·梵行·等至皆能长养诸根大种而不立食。答。有二种长养。一摄受别义长养。二令无损害长养。眠梦等三于后长养虽能长养。于前即非。是故不立(已上论之全文。唯三论作法字)摄受别义者。即九十四(十七纸右)说。长养现缘。谓气力等。四食于彼别能摄受。总能益识。余法不尔。不应为食。若尔何故触·思·识三非长养耶。若唯不损名为长养。如何得有处宽遍耶(已上章文)决择抄下本(六纸左)云。若尔何故至处宽遍耶者。此未详也。今助释者意云。若其不损即名长养。有处宽遍长养一切。以是不损害也(已上抄文)今谓。准章及抄。淄州虽善释通前难。然四长养除余三食非无别致。且就睡眠论之。不睡根损。睡则无损。故取在长养中。思触识三与此不同。比对可知。余义准思。
  (十二纸右)集论等说(至)依止住食(文)。集论三(六纸右)杂集论五(十一纸右)对法抄第五(十三纸右)四食章云。第四因果别者。对法第五云。有四差别。一不净依止住食。谓欲界异生由具缚故。摄论世亲第十但言具缚。对法为胜。依有现种名具缚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有学及色无色无生有余缚故。摄论言有学。虽同对法。异生中云若生色无色界。此义便狭。唯明三食非说段故。在下离欲摄不尽故。三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解脱一切缚故。摄论文同。四示现依止住食。谓诸佛及已证大威德菩萨。由唯亦现食力住。故摄论云。谓佛世尊示现受用段等四食。如来食时实不受食。亦不假食因食而住。然顺世间示现受食。示现假食其身安住。对法不约第四识食以明示现故取菩萨。摄论具依四皆示现故说唯佛。唯识亦因摄论所说。各望不同。不相违也。
  (十二左)勘诸经论并俱舍等(文)。对法抄第五(十三纸左)云。若依方入蕴经·涅槃经等。并明中有四禅等并具三食。又云。四过患门如涅槃第三十八。如旷野食子肉。及婆沙说等。俱舍第二(二纸右)第十(十三纸右)。
  (十二左)入此定者(至)无不皆灭(文)。身语心行具如次下引义灯辨。演秘云。问。定心·语寂二行可无。云何而无身行息耶。答。依毗婆沙论二十六云。有四缘故身行方转。一谓入出息所依身。二风道通。谓口鼻等。三毛孔开。四依息地粗心现前。于四缘中。若随阙一身行不转。如生欲界羯剌蓝·頞部谈·闭户·键南四位之中。但有第四粗心现前。无前三事。故息不转。钵罗奢佉等位根形具足。四事具故方有息转。如生欲界及下三定入无心定及无色定。虽有前三无有第四故息不转。入第四定虽有前二。然无后二息亦不转。又入出息依粗心转。第四静虑已上诸地心极微细故息不转。又顺正理云。入第四定身无毛孔。以彼等持极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种遍身。即由此缘尊者世友说。入彼定身毛孔合。入漏无漏定皆如是。若生第四定起下三定及欲界心。虽有第一·第二及第四缘。阙第三缘故息不转。起自地心及无色心并无心定。虽有初二无后二事故息不转。若生无色四事俱无。故息不转。所以灭定身行亦无。准大乘义。身行不转。更同有宗。亦应无失。世亲摄论三(十四纸左)云。谓世尊说。诸身行灭。诸语行灭。诸意行灭。此中身行谓入出息。其语行者谓寻与伺。其意行者谓思想等。
  (十二左)第四定上气即绝行(文)。义蕴云。出入息者是风气故。第四定中风灾不至。由此故无出入息也。问。何故风灾不至彼耶。答。风者动也。三禅以下有变异受可有动义。彼唯舍受安静不动故无风也。故下一师要断下之四地修所断惑方起灭定也(已上)今谓。邑师明身行绝唯约风气。此则不见婆沙·俱舍等说故也。演秘引小说。大意可知。
  (十二左)以十大地法俱为心行(文)。大乘触等欲等分为遍行别境两位。有部合为十大地法。今约彼部故云十大地等。此顺无性第三(十五纸左)云。又善等非遍行大地。是定异故。又云。想受二法是大地故。
  (十三右)然欲出经同法为例(文)。演秘云。疏然欲出经同法为例等者。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此是同法。举此为喻而例识体在定令有。心行等者文同来尔(文)义蕴云。疏然欲出经同法兼诵余文者。今引经文意。与小乘正诤识不离身。不诤身语心行。寿暖根等为下破小乘取为同喻故兼举之。
  (十三左)此就彼宗(至)必势虑(文)。义蕴云。疏此就彼宗眼等转识起必劳虑者。小乘入灭定为厌转识劳虑。大乘不然。佛入灭定不厌彼故。问。小乘岂不许佛入灭定耶。答。彼小乘计灭定有漏。佛身虽有灭定必不入也。除佛以外皆为止息粗动识也。
  (十四右)成业论问(至)有二心等(文)。彼(十三纸左)云。由灭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识种暂时损伏不得现起故名无心。非无一切。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第二心阙故名无心。如一定床阙余足故亦名无足。彼诸识种被损伏位。异熟果识刹那刹那转变差别。能损伏力渐劣渐微乃至都尽。如水热煎引烧发力渐劣渐微至都尽位。识种尔时得生果。便初从识种意识还生。后位随缘余识渐起。枢要亦引此论。但譬喻中易床为马。
  (十四左)摄论云(至)诸转识故(文)。无性第三(十三纸右)云。论曰。非为治此灭定生故。释曰。何以故。灭定不能对治此故。非为治此而生灭定。所缘行相难了知故。非为对治不明了识而入灭定。不寂静性难了知故。是故灭定不能对治阿赖耶识。若无对治。此则不灭。为治转识故此定生。所缘行相不寂静性易了知故。是故此定唯灭转识。于中不灭阿赖耶识。
  (十六左)于此位中(至)即摄论同(文)。世亲摄论第三(十一纸左)云。论曰。又非出定此识复生。由异熟识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无重生故。释曰。若执出定此识还生。由此意故说不离身。此不应理。以从定出识不复生。异熟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更托余生无重生故(文)演秘云。疏应是重生者。死而复生。
  (十七左)如第一卷(至)如第二卷(文)。第一(十一纸)第二(二十三纸)第三(二十四纸)。
  (十八左)二家摄及成业论(文)。无性第三(十四纸)世亲第三(六纸)成业论(十三纸)并如上引。
  (十九右)诸定皆说无前五识身故(文)。演秘云。问。此因岂非自随一过。下许定中耳闻声故。答。今随他宗下依自义。以小乘者出定闻声。又疏作量。有义破云。疏说此因依闷绝等有不定者。此义不然。立宗若云应一切定皆名无心定。闷绝等位非无心定。可说前因有不定过。宗法之中既无定字故无不定。详曰。直观言陈。似如所斥。若寻意许疏旨精远。谓定无心。非定无心。而是差别。因不言定即闷绝等。因于彼转。与意许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斯过方遣。故义然也。
  (十九右)今谓助难(至)为心行灭(文)。演秘云。疏今应助难至名为心行灭者。此难意云。定云无心及心行灭。无心即据五名无心。心行灭言亦应但约五识相应受想等说。又云然有心所至灭言等故者。重成难意。以彼二家心行灭言皆据第六不依五识。故知灭识不约五言。
  (十九左)彼亦自说自位无识(文)。演秘云。疏彼亦自说自位之识行相等者。虽有识体。但无行相。以微细故。长连续之。若不尔者。他许定中而有识故。何得说云自位无识(文)义蕴云。此应长读下行相所缘字为句也。
  (十九左)或汝所言(至)如寿暖等(文)。演秘云。有义。疏所作量有自语过故。但应言灭定位识非第六识。详曰。疏既云汝。明简斯失。不尔汝言复何所用。下第四量虽亦破之。亦同此释。问。他亦以此寿暖为喻难大乘宗灭定第八应非是识。自既有违。何责他过。答。我寿暖识不即不离。应非识。宗于寿等喻而不转也。不可相例。
  (二十一左)受想能(至)修行胜于(文)。义蕴云。疏受想能于静虑无色修行胜者。有云。修静虑受功用胜。修无色想功用胜。此未必然。今云胜者为障胜也。受障静虑。想障无色。此二增劳各偏胜故。问。行相如何。答。下劣受障胜定故。不修静虑故偏厌受。要想微细方入无色。由此粗想障修无色故偏厌想(文)义演云。言于静虑无色修行胜故者。意说。静虑者即色界四静虑。无色者即四无色定。意云。修此等定时。受想二法有胜功用。障定强故。所以偏胜(文)演秘亦同之。义蕴举有云义辨释得好。
  (二十二左)论然行于法(至)法或犹在(文)。义灯云。论然行于法有遍非遍者。身语心行各有三种。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动发思者是遍行。语行三者。寻伺二种非遍行。亦思为遍行。如来无寻·伺。有八圣道支。正义许说法故。意行三者。谓受·想二及审决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问。寻·伺既非遍行。何故难他寻·伺于语是遍行摄。答。就他宗说。实非遍行。能遍起语即是思数。若尔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语言。何假寻·伺。答。粗思能发语。上细不能发。在佛即得任运语故。然萨婆多及本经部。二息非遍。寻伺是遍。而不说思。大乘如前说。末经部师许受想二亦非遍行。以灭定中有心无所故。寻伺是遍。三宗差别。问。识依根境起。说识三和生。亦由心行起。应说为四和。答。根境正牵体说识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说四和起。问。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牵生。亦说名心行。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说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问。何故灭定偏厌受想。答。论云。资助心强。是故偏厌。又由受为禅增上障。想于定为增上障。由受领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胜定。又受于苦果增。于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诸业。由受领苦果故。圣者双厌。外道偏厌。又初静虑望欲。以静除散。二禅望初。以细除粗。三禅望二。以静除动。四禅望三。以密除疏。萨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坚密四大闭身琐故。所以无二息。大乘不尔。但以定能除其隙故无出入息。设兼引大亦复无违。但非唯大能闭身隙(文)今谓。义灯萨婆多·本经部不说思。疏(二十三纸左)云。本经部说三法遍行。大乘·萨婆多各说有二受想。出于下疏(七本三十六纸)枢要下末(七纸右)义灯五末(四十九纸左)。


  (二十三右)除此无有唯有此条(文)。或云。字汇。条畅也长也木长也者赘矣。义演云。疏唯有此条者。意云。出入息名为行故云。唯有此条。故非遍也。是故疏云除此无有者释不遍所以。
  (二十三右)第四禅(至)身不坏(文)。义蕴云。疏第四禅中余法所持令身不坏者。大乘以定力及第八持。小乘萨婆多者。由得彼定引得坚密四大闭身隙故。不要出入息也。此下界身得彼定者亦无出入息。非要生故。
  (二十三左)若依分位(至)所望别故(文)。义演云。疏若依分位此所望别故者。意若依思上亦得立定等。谓本经部师立三心所。谓受想思。此据实法说。其于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专注一境边亦得名定。问。既说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之思所望别故。若据当体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余法。若专注一境边名定。若追忆边名念。简择边名惠。故云一念之思所望别故。
  (二十四右)准俱舍(至)名为大地(文)。俱舍四(三纸右)云。地谓行处。若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义演云。言谓通三性等者。意说。若据通三性及通有寻伺等为论。即遍行别境等十法皆名大地法。故云即更有余法。对受想思等名为余也。
  (二十六左)此难则以(至)与前少别(文)。义蕴云。疏此难则以有思理齐至与前别者。谓前论云。既许思等此位非无。受想应然。大地法故者。彼以大地法同例有受想。今以有思理齐令有受想。故与前少别。论若无心所心亦应无等者。此难灭定无意识。义演云。疏与前少别者。前文据有触难既有触令有受。定想随故受想必俱。其理决定。此文约灭定有思。亦应有受想。以有思故。如余散位。故与前别(已上)今谓。义演解所指前远近不同。疏意似不远指。义演应优。
  (二十六左)俱舍云尊者(至)经部异师(文)。大乘成业论(十纸左。玄奘译)云。尊者世友问论中。又异译业成就论(魏毗目智仙译。八纸左)毗婆沙五百罗汉和合众中。婆修密多大德(旧翻世友)。此异译谬也。天竺国中祠授天授世友世亲其名甚伙。是故误为有部世友。光记五(二十五纸左)云。经部异师尊者世友所造问论中说。乃至世友梵名云伐苏密多罗。旧云和须密讹也。印度国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曾中世友(文)宝疏亦云经部异师。又宗轮疏及义林章并云。经部立一味蕴。即细意识。义灯亦同。此世友义是经部异计。次举本计。
  (二十七右)二法为种(至)心后依生(文)。此经部本计俱舍五(七纸左)云。彼先代诸轨范师咸言。二法互为种子。二法者谓心·有根身。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文。光记并云。经部异计。光记云。又正理第十三(初纸)云。譬喻论者作如是说。灭尽定中唯灭受想。以定无有无心有情。解云。此叙鸠摩罗多门徒释。彼宗前执。唯一心王随用差别立种种名。无别心所。但心缘境第一刹那初了名识。第二刹那取缘名想。第三刹那领纳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诸余心所皆思差别。识·想·受三唯无记性。思心已去方始通三。入灭定者灭想受心。由此二粗是所厌故。识虽非所厌。定中亦不得起。是无记故。于行位中思之差别为灭定体。以实言之即是心。就用言之即是心所。故彼定中必有心体。但无受想之位。何以知然。名称灭受想定。故知无受想。必定无有无心有情。既是右情。故知心有。又婆沙一百五十二云。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准此论。世友同彼譬喻分别论计(文)义演云。疏俱舍云至经部异师者意说。世友是经部异师。叙心所多少也。疏二法为种至本计灭定无心者。意说。经部本计灭定无心。后时心起。由二种法而方得生。一者由心。二云由色中有种子而心得生(文)今谓。义演云世友叙心所多少者非也。俱舍明云立有细心。非叙心所多少。对文可知。
  (二十七左)如闷绝等(文)。义蕴云。疏以闷绝等为因喻然准成业论。诸无心位经部皆许有细意识。今以闷绝等为喻。而有所立不成。准下遮无想定等。
  疏意。以二无心定无想异熟由加行心厌心所故。彼许唯心所灭而心犹在。眠闷两位犹不厌心所故心亦灭故。此得以闷绝等为喻。虽明此理。然未得文。又违成业。然疏主以经部救云定前厌患心所故唯所灭而心不灭。遂招令闷绝等既不厌心所故心俱灭。故此且以为喻。亦不相违。然准此中正应以死尸等为喻。睡眠·闷绝便入宗中。
  (二十八右)如无表色非有质碍(文)。演秘云。疏如无表色非有质碍者。此救意云。质碍名为色。无表无碍尚名色。心法虽相应。纵不相应亦心法。若不相应即非心。应无质碍即非色。
  (二十八左)如成业论(文)。彼(十一纸左)云。此位中唯余意识无诸心所。若尔此位意识是何。为善为染为无记性。设尔何失。若善性者。如何善性非无贪等善根相应。设无贪等善根相应。如何无触等。广约三性等而责应知。
  (二十八左)成业论说十问经也(文)。成业论(十一纸左)云。如佛于彼十问经中自作是说。所有受蕴·想蕴·行蕴皆触为缘等。
  (二十九右)如余为比故(文)。义演云。疏如余为比者。量云。灭定中应有受想等余心所。有三和合触故。如余位时。
  (二十九左)此是定前心等俱(文)。义蕴云。今云余时有力。即定前有力故。心与触俱也。
  (二十九左)等言等取此非能缘(文)。义蕴云。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缘者。此定中既无心所。应无所缘境。亦应非是能缘心。论中唯难无所依缘不难非能缘者。以等言等取也。
  (三十一右)又无想定(至)如成业征(文)。彼(十二纸右)云。又无想定尚不许染。况灭尽定。若是无覆无记性者为异熟生。为威仪路。为工巧处。为能变化。
  (三十一右)即八净定为例亦是(文)。义蕴云。四禅四无色名净定。今论中云诸善定者。即以此八定为例也。
  (三十一左)为例量也(文)。枢要下本(十三纸左)云。难灭定染无记心云。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此中心必有心所。宗也。加之灭定位心文言方足。不尔则有相符极成。染无记心故。因也。如余染无记心。喻也。因脱故字。喻少如字。余皆文足。应义读取(已上)今谓。疏主少如文字。三支足矣。然因脱故字。此何之谓。在文明白。无以加矣。
  (三十三右)此下第三等(文)。分科有二。上言十证各有三段。今此言第三者是也。初总非(十二纸左)第二正解(从十三纸右至今此段)第三如是等下是也。次下(三十三纸左)云。此第九段等下。此别分为二段。如文可知。
  (三十三左)然除眠闷绝(至)心王犹在(文)。演秘云。疏然除眠闷绝者。以萨婆多不许眠等无心位摄。对共许者所以除之。疏以无所厌故至心王犹在者。众释此文明除眠闷之所以故。今释不尔。但辨无想等无心也。言以无所厌故者。举彼由无所厌心所显心亦无言有所厌心所心便不灭者。翻成于前无所厌所心灭所以。言非不厌故心王犹在者。释外伏难。外伏难云。心所是所厌。彼位可言无。心王既非厌。彼处应犹在。故乃释云。非是不厌即令其在。以心所无故随同灭(文)义蕴云。疏然除眠闷绝以无所厌故者。由无想定与灭定加行心中有所厌心所故。在定位有心王。眠闷等不厌心所故。此二位心王亦无。不同灭定故不等也。又言有所厌心所心便不灭者。此即灭定·及无想定·无想天也。言非不厌故心王犹在者。此即睡眠·闷绝也。非此二位不厌心所而亦令同灭定心王在也(文)今谓演秘·义蕴不允。众释明除眠闷之所以者。于理为正。
  (三十四右)阿含经等亦有此文(文)。维摩·无垢称二经并云如佛所说。此是维摩居士引佛所说以呵优波离之语。本出阿含故今指示。演秘云。论心杂染故等者。虽维摩经亦有此文。今引阿含。以维摩非共许故。
  (三十四右)维摩等云故众生垢(文)。肇注三(十九纸左)云。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无垢称经二(八纸左)云。如佛所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文)无性摄论第二(二十纸左)云。言杂染者。是浑是浊是不净义。言清净者。是鲜是洁是扫除义。唯识章记二本(二十三纸左)无垢称经疏第三云。心谓第八识。有情谓五阴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之心若是有漏杂染所摄。能依假者亦是杂染。所依第八若是无漏清净所摄。能依假者亦是清净(文)义蕴云。疏维摩经等至亦有此文者。今此意引阿含为证。不取维摩。以大乘经他不许故。此之十证皆是共许教也。
  (三十四右)如瑜伽五十四(文)。五十四(初纸)初明识蕴有五差别。第四住差别中举四识住。此指彼文故云识住中。演秘云。按彼论云。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由此展转能取能满。不能弃舍诸异生性。以于内身能求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又云。又由彼识永清净故。不待余因任运自然入于寂灭。此识相续究竟断故。于十方界不复流转。于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离欲。释曰。前由心染有情难染。后由心净有情解脱(文)义蕴云。疏如瑜伽论五十四卷识住中解者。彼论云。云何安住。谓习欲者欲界诸识执外色尘名色安住。若清净天色界诸识执内名色俱安住。无色界识唯执内名名名安住。是名识安住差别。又下云。谓四识住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依令识安住。此四识住论指如经不解其义。准理即识住色受想行四蕴之中名四识住。此中初文以欲界多执外尘名为色安住。色界之中缘色故各名色安住。无色界中既不执色故但名安住彼明杂染清净识。文广不能引之。
  (三十四右)摄论染净章(文)。无性第二(二十纸)至第三终。
  (三十四左)此总中(至)以心为本(文)。释此论文。疏有四解。枢要一解。义灯三释。演秘云。疏四释。余有五释。具如余释。更举有说破而不用。然此疏中。初二自释。后二他释。以言有释有解故。此真兴意。
  (三十四左)此言有为(至)法等别句(文)。唯识记二本(二十四纸左)义演云。以心为本者。若望有为是总标句。因心而生等(此真兴所引)义演云。疏有为等法总句者。意云。有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心净情净。名为总句。即总同成染净也。然无为法虽依此识。不由此识而成染净。故与识别名别句。又云。以有为别故名别句也(真兴所览别有一本。今览义演无彼释文)今谓。后之二解非也。今总别句全同无表总别之义。枢要上末(十八纸右)云。论然依思愿善恶分限业者。此是一切无表之通句。亦是佛身无表之别句。又云。此初是佛戒别句。诸无表总句。义灯亦同(文)义蕴云。疏言有为等法总句无为法等别句者。此中总五句论文。初之一句通有无为。下之四句唯是有为。以无为法唯初句有故是别句。有为之法诸句皆有。此即总句(文)义蕴为正。
  (三十五右)随心染净(至)为有情故(文)。言随心染净有情染净者。此能生所依。假者是所生能依。今取五蕴假者为有情体。总假者上具别蕴等故名有情。
  义蕴云。疏即以所生能依之法至为有情者。现行五蕴既因心生亦依心住。即是所生及能依也。五蕴和合名有情故(文)或云因心种子种子能依现行识法者非也
  (三十五右)因心而生(至)遂别各生(文)。义蕴云。疏因心而生至以相顺故遂别各生者。问。云何相顺。答。谓第八心及所生法俱是有漏故言相顺。问。云何得知唯约有漏第八识耶。答。既言心受彼熏故唯有漏。若无漏者不受熏故(文)或心体至故清净者。太抄云。此解即取第八识为有情。义演亦同。今谓。上是疏主自释。下是他师异解。于自释中以第二解为优。亲论文故。枢要云。第十证中以心为本诸部总句。有无为染净法皆心为本。萨婆多等无为由心显。有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净法。势用最强胜故说为本也。由此经说若心染净有情染净。经部师意虽亦如是。然心受熏胜于根等以遍界故说心为本。虽有为之总句并无为之别句。因心而生。谓色不相应由心为同类·俱有·异熟因等方始生故。诸心所法理虽亦然。邻近于心依心方住。此上二句别对萨婆多。下二句对经部。如文可悉(文)义灯云。以心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无漏法。依心住故结无漏。心受彼熏下结有漏。又初总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无漏。后两句释成。又以心为本谓无为法。因心显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无漏法。以心为本即无为之别句。亦有为之总句(文)演秘云。论谓染净以心为本等者。疏有四释。余有五释。具如余辨。有义复释。谓染净法以心为本。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总句。然应说心有染净二。有漏染心通漏无漏有为无为总合为本。无漏净心但与无漏有为无为为其根本。非有漏本。因心而生合释有漏无漏现行因染心生。以心为本别释无漏现行诸法因净心生亦心为本。净心不生有漏法故。依心住故者。合释有漏无漏本有种子依染净住。故心为本别释无漏本有种子依净心住故心为本。心受彼熏持彼种故者。合释有漏无漏新熏种子染心为本。别释无漏新熏种子净心为本。净第八心虽不受熏。因位曾熏果持种故。前后二疏虽有多释义皆不具。未方此解。并无净心为本等故。详曰。观经文云心杂染故有情杂染。但约有情不依佛说。若兼佛者。即不应云有情等也。而如来者非有情故。故前说云唯依取蕴建立有情。佛无有漏非有情摄。论既释经。应同经意若云示现称有情。亦为不可。准论释染净二门破他申自。皆并不言佛果净识。故知二疏善悟奥旨。又设兼据净心释者。亦成繁见。何所以者。言心为本即是染净有为无为之总句也。后复对彼因心而生。复云以心为本。别释无漏现行诸法因净心生亦心为本前既云总。后何云别。若言据彼别净心说。若尔别染何不是彼别染本耶。若许是者。云何不是别释染现。又若别释容有斯理。但一释中何得矛楯。余准此非。



  (三十五左)虽心相违(文)。义蕴云。以无漏现行种子与有漏本识不相顺故。
  (三十六右)摄论三种杂染(文)无性第二(二十纸)。
  (三十六右)摄论第二(至)现无体故(文)。无性第二(二十三纸右)义蕴云。疏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者。经·萨两宗初结生识必与烦恼随烦恼俱故。初生识名所染也(文)义灯云。准摄论。破杂染中有三。烦恼·业·生。今此显破生及烦恼。行缘识下兼破业染。此初段中分云。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诸烦恼起皆应无因。此约三性心后烦恼起无因。疏引所染初识者。彼计受生必起烦恼。初受生识应无种生。故以烦恼及随烦恼皆应无因。谓从无想等诸地殊者。等取上下诸地。以无想天长时无六识故就显说(文)演秘云。无著本论具如疏引。无性释云。从无想等者。从上界没来生欲界。尔时烦恼等者。谓贪嗔等。所染初识者。谓续生时生有初识。尔时自地一切烦恼所染污故。问。何故举彼无想没耶。岂余处没有识持种。答有两释。一如灯辨。一云。按正法念处经及俱舍论。北郁单越定有生天后报之业。无想诸天定有欲界后报业也。余地不定。所以偏说。
  (三十六右)及随烦恼所染初识(文)。义演云。疏所染初识者。即第六识。初受生时而是染净。即是初结生时识(文)。或云初识是第八者非也。
  (三十六左)摄论云对治(至)而更得生(文)。无性第二(二十三纸左)演秘云。无著本论如疏所明。无性解者今亦略叙。对治烦恼等者。谓如最初预流果向。见断烦恼对治道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尔时若离阿赖耶识。修断烦恼所有随眠何所依住。非对治识带彼种子应正道理。由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者。即是自性极清净义。与烦恼不俱等者。能治所治互相违故。犹如明闇复于后时等者。谓见道后修道位中。余文可解。
  (三十六左)世亲无性二师别解(文)。世亲二(十二纸左)无性二(二十三纸左)。
  (三十六左)即二时后(文)。义演云。即界地往还及无染心后名二时也(文)义蕴大同。
  (三十七左)论若无此识至亦应无因(文)。义灯云。论若无此识持业果下。应分其文云。若无此识持业种。一界地往还后业起应无因。二异类法后业起应无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业起无因。破业果亦分二。一界地往还果起无因。二异类法后果起无因。摄论中亦云。若异熟断已而更别生。应成别受生失。无漏心后果起无因。又灭二趣如本疏辨。
  (三十八右)彼第三云(至)而转等(文)。无性第三(初纸)演秘云。无著摄论疏中粗引。无性等释疏盖不言。令初学者。驰回难进。今本及释取要引之。冀诸习徒无滞略漏。无著论云。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篮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无性第三(初纸)释云。非等引地所谓欲界。没即是死。依中有位意者。谓依死生二有中间中有转心。起染污者。与爱恚俱有颠倒故。释曰。男女互于父母之处起贪恚也。言意识者。余识尔时久已没故。释曰。余眼等识中有末位而久已灭。唯意识有。中有初中六识皆有。连持生故名为相续。摄受生故名为结生。此染污意识者。缘生有故。释曰。父母不净是识托处。说名为生。缘此不净谓为已有而生贪爱。或缘当生有果起爱故得润生。于中有中灭者。此若不灭无生有故。于母胎中等者。谓此灭时。于母胎中有异熟识。与其赤白同一安危。令相和杂成羯罗蓝。释曰。识与赤白损益共俱。和杂成身。论有佛说中略而引。若即意识者。谓此若非阿赖耶识。既和合已者。谓受生已。依止此识者。依异熟识。释曰。细意识也。有意识转者。有别转识。谓与信等贪等相应。乐苦受俱分别意识后后位转。释曰。三性三受并皆易了。从初受生乃至老时。此分别意展转而起。故言后后位转。有二意识转等者。谓异熟体有情本事。不待今时加行而转无记意识。及可了知所缘行相乐苦受等相应意识。是二意识。释曰。异熟识有即细意识。可了知识即粗意识。应一身中一时而转。然不应许。经相违故。如是颂言。无处无容非前非后同身同类二识并生。释曰。外人救云。二并何违。故引经难。经意说云。无受身处。无容道理。非约前后。同一身中同类二识一时并生。又不应许此二是一。自性别故。释曰。外又救云。此之二识体同义分。其体是一。亦不违经无同类并。故今破云。自性别故。如眼等五识。又异熟识不应间断。结相续已后应余处更结生故。释曰。外又救云。和合意识别生意识前后间起。亦不违经无同类并。故复破云。和合识体许是异熟。若间生者体便间断。若尔后续应名更生。故量破云。和合意识不应间生。许是异熟故。犹如报色。又异熟体唯恒相续更无异趣。释曰。外复救云。何妨报色不断异熟心断。复此破云。因同于前。命根为喻。逐难祖释。余易不论。
  (三十八右)乃至有二意识于母胎等(文)。义蕴云。彼破末经部故云二意识。此中意说。彼论既言结生相续于母胎等。故知但释其果。不解于业不同此论。
  (三十八左)又若从此没(至)不可得(文)。演秘云。疏又若从此没至定不可得者。此无著文。无性释曰。如是已辨于欲界中若离阿赖耶识结生相续不成。于色无色亦不得成。今当显示。若从此没等者。是欲界死上生时义。曰非等引等者。谓与彼地贪定味等烦恼相应。释曰。于上二界缘定起爱方得润生。离异熟识余种子体定不可得者。非欲缠没心有种子体。生灭不俱故。释曰。而外救云。于彼欲缠没心之中。有彼定地染心种子。故有斯破。定散二心不俱生故。不成熏习。故下心中无上染种非定地生心为彼种子体。即于一心种有种性不相应故。释曰。外又救云即定生心为彼种体。故此破云。种者是因。有种是果。此果含种故名有种。于生刹那因果俱有理不相应。虽大乘宗因果俱有。就彼宗难亦不相违。又云。非余生中先所获得色缠等心为种子体。持彼熏习余识无故。释曰。外又救云。过去生中得色界心为彼种子。斯有何失。故牒非之。汝无能持彼种之识。何有所持种子体耶。又云。非色相续为种子体。无因缘故。释云。外又救云。过去熏习依色根中为今时种。复叙斥云。无因缘言而有三释。一下界根非上心因。二下色中无上地种。三持种者体必所熏。色根无彼所熏因缘故无彼种。言因缘者即道理也。
  (三十八左)摄论云(至)灭离等(文)。演秘云。无著论文具如疏引。无性解云。即无色界无漏心生。世间心灭。彼趣所摄异熟无故。不由功用自然应得无余涅槃。能治现前。一切所治皆永断故。又释灭二趣等云。生第一有欲断彼地诸烦恼时。想微劣故自地无道。无所有处地明利故。起彼无漏心现在前尔时二趣俱应灭离。谓第一有·无所有处二趣灭离。尔时有情应成死灭。二趣所依俱无有故。非无漏法是趣所摄。是不系故。对治趣故。问。准。摄论难。灭二趣失。此论乃责后起无因。二论既殊。何得引彼而证于此。答。揭文废旨似乎泾渭。取理长披诚同水乳。彼论本意责无本识善染无种。无种即是无因异名。乘斯便责灭离二趣。故本论云。复次生无色界。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染污善心应无种子。染污善心应无依持。次下方责应灭二趣。故知两论实乃同也。取证无矣。
  (三十九右)且后业中(文)。演秘云。疏且复业中者。论中前来双破果·业。下唯斥业而废于果。故云且复起下文。
  (三十九左)摄论二末(至)不相应故(文)。第二(二十四纸右)义灯云。今更助解。初正破经部熏故名缘。无性摄论第二云。谓行为缘贪等俱生眼等转识许为识支。此不应理。此意六识不是受熏。有间断故。贪俱染识非无记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转识。摄论复云。识缘名色有圣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诸识刹那速坏。久已谢灭为名色缘。不应道理。此意转破识缘名色亦复不成。经部转救。贪等俱识与行相应熏结生位识名行缘识。亦不得成。结生识起。能熏行等久已灭故。非无体法而为能熏。故亦不成。故无性论云。若畏此失许结生识为识支者。此亦不然于结生时福等诸行久已灭故。非从久灭此复应生。若云非熏但说能感。即感故名缘与有部同。次下双破。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彼此宗计唯无记法为业所感。彼两宗计结生之识与爱恚俱。染非业感。故无性云。又结生心非无记故。爱恚俱故。既非无记。以行为缘不应道理。萨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经部救同萨婆多。以生位色为业熏感。同有部破。亦时分悬隔。无缘义故。若末经部救云。我有粗细二识。粗者染俱结生。细者无记为业熏感。若上座部亦二意识。虽不说熏。亦说为感。二俱许细是异熟性。故无性论云。于母胎中有异熟识。与赤白和合。乃至谓依异熟识有意识转。若尔即应二识俱转。设俱何过。违圣教故。上座救云我部不诵无违教过者。即难。应有二眼等识生。六识摄故。不许违理。许即自违。不许五识有粗细故。末经部救。熏于识类。类性无记。说为识支。感亦不违者。此如前破。又违经名。经云缘识。不云缘识类所余救破准例可知。虽无文证。理亦不违。
  (三十九左)结生染识非行感故(文)。义演云。论业感必是异熟无记摄。结生识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三十九左)经部师言(至)何过(文)。义演云。疏经部师言至何过者。意救云。虽不同有宗有去来世前后分位说行缘识结生。我中既有种子。亦能感名色中识名行缘识。由大乘现行业有。为能摄招名色位中识。我宗亦尔虽结生识非行感。由有行种子故。能招名色位中识。亦得名行缘。有宗计亦然。若约分位论。于名色位中相应心心所总名名色。故说识缘名色。今言行感名色位中识者。即名据缘不据缘也。若据缘说。即但名名色。不名识故(文)义蕴云。疏经部师言我虽无有去来时分行缘识生等者。此下并是生起下论。谓萨婆多有时分缘生。若在无明时分。即十二支皆名无明。若识时分即十二支总名为识。经部无此义也。疏可生名色位识者。经·萨两宗初结生识名为识支。即是染污非行所感。故转救言行能感生名色位识。
  (三十九左)彼亦救言(至)于理何失(文)。义演云。疏彼亦救云至于理何失者。意云。此转计也前计云。名中有异熟识名行感。论破之应说名色行为缘故。萨婆多既遭难已。遂更救云。我今者约分位以辨缘生。问。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无明支中所有相应法皆名无明支。如至识支中所有相应心心所法及异熟色等总名识支。后后支亦然。遂却计云。识支中有色异熟为性亦名识支。以分位说故。意说。难识支中结生识是染污而非识支。然同时有色异熟为性总名识支。于理何失者。即却计识支中异熟色有识支体。如下破云。时分悬隔。无缘义故(文)俱舍(九十纸左)颂云。宿惑位无明等。长行曰。于宿生中诸烦恼位至今果熟总谓无明。彼与无明俱时行故。由无明力彼现行故。如说王行。非无导从。王但胜故总谓王行。
  (四十左)论时分悬隔无缘义(文)。枢要云。时分悬隔无缘义者。对萨婆多识位中色是异熟故名行缘识。一则劫数时悬远。二则乖隔。本无果识可名识支。云何名感识位中色。经部师未来世无而言感者。时分悬远。时久隔绝。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识名缘。则隔识支。应说与名色为缘。非与识为缘也(文)演秘云。论时分悬隔等者。有助论主更难彼云。欲色界有色。行感可名缘。无色界色无。如何云感色。
  (四十左)且行在现在(至)经八万等(文)。义蕴云。疏且行在现在色果在未来至经八万等者。谓如在一身之上造得天中生报业。复造人中后报果。即以此行隔天报八万劫等。望后报人中识住中色名悬隔也(文)演秘云。疏色果在未来至八万劫等者。问。纵果未来。何得去因许多劫耶。答。若生报业果未必遥。若后报业果远何感。如受非想八万劫已后方受彼人趣等报。报望昔因隔八万劫。岂非远耶。问。生报之业如谤灭等。果既不遥。应名行缘。答。略为二释。一但言悬故不得为缘。非许近者即成缘义。遮他论故。二纵生报业因果异世。道理疏远。亦名悬隔。纵无其远有隔非缘。第二释善。若尔自宗如何。答。有所感识。斯有何过。
  (四十左)如外法等非异熟因(文)。演秘云。疏如外法等非异熟因者。举喻释成。既汝行支由悬隔故不能感果。应同外法不得名为异熟之因(文)义蕴云。疏如外法等非异熟因者。如外尘等无缘义故非异熟因。行望于果时既悬隔。亦无缘义。故以于例。
  (四十一右)三文合(文)。义蕴云。疏三文合者。一者悬。二者隔。三者无果识。此三俱无缘义。故论合言时分悬隔无缘义也。
  (四十一左)论此不成故后亦不成(文)。演秘云论此不成故后亦不成者。无性云。取为缘有亦不相应者。谓熏习位诸业种子异熟现前转名为有。或复转得生果功能故说名有。行所熏识若不成就。何处安立彼业种子而复得言生果现前转名为有。释谓。异熟果将现前故名现行也。或因现前有感果能势力成熟而异前位名为异熟。问。邻次相望。缘亦不成。何意趣言取缘于有。答。摄论意明业染之义。有有业种。余支不然。故不明也。或举前后以示方隅。前释为正。
  (四十一左)摄论云(至)准上应知(文)。无性第二(二十四纸)云。此若无者。取为缘有。亦不相违(文)义蕴云。疏又取缘有亦不得成者。问。初不成故后后诸支皆不成缘。何故此中偏言取有。答。取润于业转名为有。初行缘识无所熏处。便无业种。取无所润故不成缘。萨婆多师业入过去现无种子。故取缘有。亦不得成。摄论意明业杂染故偏言行有为缘不成。略不说余。理实余支并无缘义(文)义演云。疏又取缘有亦不得成者。世亲释云。谓若无有行缘取缘有亦不相应者意者。意说。已无缘有也。以无识持种故云者。成非实故。如何今时爱取得与未来有支有缘耶。言反覆准上应知者。所言返覆者。随救随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缘识难·乃至约时分悬隔难。准上应知。
  (四十二右)断是果也(文)。义演云。疏断是果也者。即指无为。由断惑得故。故得断名。又无为是得能所断名。又无为是三性。所以从能所断且得断名。谓指无为。是断果故重言也。
  (四十二右)此欲缠心(至)不应道理(文)。义蕴云。疏此欲缠心与色缠心至不应正理者。以欲界心六行伏惑名欲缠心。得色界定名色缠心。此二界心既是前后不俱生灭故。欲界心非色界心新熏。若以欲界心为色界心种者。不应道理(已上)今谓。疏中缠字作缠。恐是写误。演秘四末(二十四右)云。无性摄论云。三界者有情所归所集之所。犹彼市缠。而梵云阿缚遮罗。
  (四十二左)世出世间章(至)不应道理(文)。无性论三(八纸左)论曰。云何出世清净不成。谓世尊说。依他言及内各别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此他言音如理作意为熏耳识为熏意识(文)又(九纸右)云。又此如理作意下本论全文(文)义演云。疏又此如理作意相应心者。是世第一心。彼正见相应等者。是见道无漏心。
  (四十三右)前染业果(至)准此为难(文)。义蕴云。疏前染业果至准此为难者。前难。入无余已三界业果还复应生。彼云。由无惑故业果不生。即便难云。烦恼亦应无因而生。彼若救云。无所依故烦恼不生。即应难云。所依亦应无因生也。
  (四十三左)以唯新熏而为不正(文)。义蕴云。疏以唯新熏而为不正者。以新熏师是不正义故。此但言法尔种也。
  (四十四右)萨婆多计惑得俱故(文)。义蕴云。疏萨婆多计惑得俱故者。此师无间道中已无烦恼而有惑得。至解脱道惑得亦断。今言俱者惑得与无间道俱时有也。
  (四十四左)论去来得等非实有故(文)。义灯云。论去来得等非实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上性故云得等。
  (四十六左)非正是证(文)。义演云。疏非正是证者。即初生·明了·业用三证。非是正证第八也。
  (四十六左)前十证中所摄八证(文)。枢要云。十证摄八证者。此第二异熟是彼第六。此第四执受是彼第一执受。此第六生死心是彼第八命终。此第九灭定是彼第七灭定。此第十持种是彼第四种子(文)。义灯亦同。八证除初生·明了·业用外唯有五证。
  (四十七左)问何故本识(至)所依(文)。义演云。疏问何。至所依者。意云。本识与他依义显故。不说是他所依。第七与第八为依义隐故。不出其依体。即但说第七依第八。不说第七与第八为所依也。如疏云所以出其依体者。说第七依第八故。论云依彼转缘彼等。
  (四十七左)恒转(至)即是依义(文)。义蕴云。疏恒转至即是依义者。问。第八不断恒转如流。如何说此即为依义。答。前论解云。又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解。一切种子如暴流中。亦云。流系便生。击识彼浪。故知恒转如流。即是与他为依义也(已上)或释如流之言云鱼草等物随流不舍等之义者非也。
  (四十八右)但说(至)体所缘(文)。义蕴云。疏但说与他为依出自识体所缘者。颂云如暴流。即是与他为依。颂云执受处。即是出自所缘也。
  (四十八右)非但说所缘而无依等(文)。演秘云。疏非但说所缘而无依等者。非以颂文但说第八有所缘境。不说所依。即云第八无所依法。理实有故。不说所以如疏具云。
  (四十八右)或言异熟即是界系(文)。义蕴云。问。何知异熟即是界系。答。非异熟法趣生杂乱。此真异熟不可起余。故随生处即彼界系。
  (四十八右)故此亦应然言染俱已即随彼系(文)。义蕴云。此难意云。如下论说。随何处生即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今颂中说四惑相应。即是随何处生彼四惑系。何次复云随所生所系。
  (四十八右)此不为例(至)故今说之(文)。义蕴云。此答意云。如前六识。虽有烦恼系缚。而与本识不必同地。今显第七虽四惑俱除无漏位必与第八同界。显异前六故云随所生所系。
  (四十九右)楞伽云识有八种(文)。十卷经第七(十七纸左)四卷中第四(二十二纸右)。
  (四十九右)六十三云(文)。六十三(十一纸左)云。复次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于一切时缘执受境。缘不可知一类器境。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余识名识。谓于境界了别为相。如是三种有心位中心意识于一切时俱有而转。若眼识等转识不起。彼若起时应知彼增长俱有而转。
  (四十九左)摄论第一(至)第三等(文)。演秘云。疏意名无有义者。疏主取彼明意文意以为其句。非彼论中有此全语。故彼论中广明。其意而立理云。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疏云无有。即牒彼论不说有意。义即牒彼义不符顺。心体第三如前具引(文)义蕴云。疏摄论第一言意名无有义等者。义者境也。谓第七识执我都无实体。故云意名无有义。或解云。谓小乘等既无第七。阙恒审思而名惑者。但有虚名无其实义。前解为正。言心体第三者。以六·七·八为次第故心第三(文)义演云。疏若无第七体意名无有义者。意云。有第七可有思量义。若不许有第七识。但空有意名而无其义。有云。此破经部(文)今谓。初境界。次义理。次解当矣。然对小乘为说非也。演秘·义蕴非疏引说意也。义演亦据演秘。误解疏主引论之意。疏主非指论意有无破经部等之文。此举意含两义难则不成之意。彼无性第一(十四纸)云。论曰。此亦名心。如世尊说心意识三。此中意有二种。乃至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无性释曰。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者。此释意名。若离训释。声义道理终不能令他得解了。又第一卷(十九纸左)云。论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释曰。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者。谓如意声说染污意无间灭。意识声则说六种转识。如是心声离彼二种无体可得。非无有体而有能诠。亦非异门。意识二声所诠异故。此中体声意取所诠。是故成就阿赖耶识等者。显阿赖耶识是心声所诠道理决定。
  (四十九左)六十三卷(至)不必如义(文)。六十三(十二纸右)。
  (五十右)总别合论即名意识(文)。义蕴云。此第七识通名为识。别名为意。合名意识。与第六何别。
  (五十右)又六十三云(文)。六十三(十一纸左)云。云何名为胜义道理建立差别。谓略有二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转识。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譬如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如是名依胜义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别。
  (五十左)皆二法相对(文)。义演云。疏皆以二法相对者。意云。如言六释名皆将二法相对以辨差别。且持业二法即藏及识。依主二法如眼及识。乃至相违·邻近等皆以二法相对辨之。义无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而无六释也。故下云。非一一法究理括尽。即六释释法不尽。如无贪等无六释。
  (五十一右)恐此第七(至)立意名(文)。枢要云。恐此滥彼故第七但立意名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识也。第七持业。二义以彰识体。第六依主。将他以明自。若第六标一意不言识者。不能显自。第七加识恐滥依主。故第七但标意名。恐此滥彼故。第六加识。显依他故得名故。
  (五十一左)六缘境时七与力故(文)。下疏(七纸右)云。问。何故(第六识)不托第八为依。彼不相顺。第七有时(第六生空观之时)相顺与势故。
  (五十一左)七有漏时六非无漏(文)。此约毕竟无漏而言。如言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是也(文)义蕴云。此约第七毕竟无漏。六亦无漏。若不尔七有漏时不妨六无漏故。
  (五十二右)五十一云(至)意识得转故(文)。五十一(六纸右)。
  (五十二右)又由六种依七种生故(文)。义演云。疏又由六种依七种生者。意说。第六识种子若欲生现识时。要由第七种子击发方生。如下自说。六现依七现。六种依七种。理设何辜。
  (五十三左)问后师曰(至)仍说依故(文)。下疏五末(六十三纸右)如大目连猕猴池侧坐无所有处定。有象?吼猿猴戏声。即便出定。萨婆多师出已方闻。今此大乘闻已出。若先不闻如何出定。问。岂有无所有处心得缘欲界声等境也。六十五等说。广惠声闻有学无学无色界心缘三界法。故得无违。六十三卷三摩?多地末说。谓有行人。若遇声缘从定起者。遇声耳识与定相应意识俱转起闻于声。名遇声缘从定而起。或复起者即是耳识。此举定中传起耳识。或者谓假者。即得定人由定中闻故出(文)义演云。疏问后师曰至仍说依故者。此有二意。初意云。初地转易。既由第六引生而成善染。何假第八现识为依七方得生。又八望七有何胜力。后问意云。且如定中耳识率尔闻声。而意识别缘不共耳识同取。七·八现行既相续。亦应说耳识依七·八而生耶。何以故。以无引力仍说依故。量云。定中耳识应以七·八为依。以无引力仍说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识。此意例云。初地起时八不引七。即说第八与七为依。定中七·八不引耳识。亦应与耳而作其依。言意识不共耳同取者。约自不正义问(文)义蕴云。疏问后师曰至仍说依故者。问意云。此第七识得无漏时。由第六引不由现八。如何说此为第七依。若言转易之时虽不由八引。而八恒在故为依者。如定中闻声。七·八二识亦恒现在。不与耳识力应为耳识依。
  (五十四右)如对法第二(至)依眼根种(文)。义蕴云。疏前师答曰。如对法第二。眼识种子依眼根种者。问。前难陀师准下文说。眼等五根即五识种无别眼等为俱有依。今言识种依根种者。岂不误耶。答。其实对法许有五根即护法义。今难陀就彼宗说。借以例证第六识由导生。于理未尽。
  (五十四右)其第六识由第七种子导生(文)。义蕴云。此意说。八为七依七为六依者。要八根种导七识种七方得生。由七根种导六识种六方得生。故瑜伽说。由有藏识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转也。由根种现助识种现故展转说。虽第六识亦依八种。而第八种不导六种故不为例。
  (五十四右)若说依现如何说依等(文)。义蕴云。前师难后。若尔如何说六依七等者。后师质前。眼与识同境。眼可为识依。七·六境不同。七应非六依。答曰两人依别等者。前师解质。问曰若尔如何等者。后难前。意云。七·八二识亦如两人亦有势分。故知说八为第七依。余可解(文)。义灯云。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说依不与七同缘下。此前师难后师。若尔如何下。后师难前师。答两人依别下。前师释。问曰下。后师难前师。彼质答曰。前师文。答而复质。后师文。
  (五十五右)若无第八(至)故说非七依(文)。义演云。疏若无第八而七亦无故八与七为所依意识不尔等者。意说。若无第八。云意识无时。不妨第七识在。故意识不与七为依。此意说云。第六既不与七为依。明知依八现也。
  (五十五右)即如定中闻声(至)彼必同取(文)。义蕴云。疏即如定中闻声至彼必同取者。问。何故前问中云耳意不同取。今云同取耶。答。前师不许同取故为此问。后师许同取亦以自义答。此师许定中耳识依第六。不依七·八也(文)义演云。疏即如定中至彼必同取者。此答前难。前难云。定中耳识独闻声时。应以现七·八为依。今此答言。定中闻声。耳必与意同缘故。所以耳识用第六依。不以七八为依。言今此七八至意有何失者。虽不如五与六同取境名依。然约势力与七为依。亦无爽也。
  (五十五左)或应有识(至)名转识故(文)。义蕴云。疏或应有识为俱有依六七识中名转识故者。问。此量应有决定相违过。量云。第七识应非识为俱有依。七·五识中名转识故。如五识。故此有解云。若出过量中无过可成相违。若自犯过。彼量仍成。今此决定相违量中有法差别相违过。宗中非识为依。非识之中有种子及色为差别。前师意许以种子非识为依。不许以色为依。今违彼意许非相违。量云。第七识应以色为俱有依七·五识中名转识故。犹如五识。虽作此释。理未可依。且难陀师眼等五识但以第六识为俱有依。不以色为依。今五识为喻。若对彼师所立不成。故知前师亦不以五识为相违过。由此本量为正量也。
  (五十五左)如设无第七(至)为七依(文)。义演云。疏如设无第七至为七依者。意难云。设无第七亦无五识。然第七不与五识为依。若无第八七不有。如何说第八为七依。此难依不正义。不约染净为依。下答中后解依正义答。言八例七亦尔者。意说。无七八亦无。不说七与八为依。此依不正义难。疏七非本故不与力故者。意说。七不与五为依。所以为论。正义第七与五识为染净依。言此文上来者。即此第二能变文中。上来略解依义(文)义蕴云。疏八例七等亦尔者。八无五不有。第八非五依。八无七不有。故八非七依。义与前同故云亦尔。或此师云。七无八不有。我许七非八依故。八无七不有。八亦非七依。以难陀师七·八二识既恒相续不用他识为俱有依。今取前解。既对他宗不可以自义为例耳。
  (五十六右)依下正文即傍乘义(文)。义演云。疏依下正文即傍乘义者。意说。此下明三种依之正文即是傍乘义也(文)今谓。正文者。非指明三种依之文。下论(二十六纸右)云傍论已了。应辨正论之文是也。义蕴云。疏下正文即傍乘义者。下论既云傍论已了。应辨正论。此能变识虽具三所依。而依彼转言但显前二。准此即正文。故知诸心心所下并名傍论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