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六(六本之二)

  (初右)论颂曰(至)行舍及不害(文)。演秘云。论善谓信惭等者。问。此善等法为论自施为论经说。答。本经所明。后论引释。故显扬第一引经证云。如契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惭于所愧。无贪嗔痴三种善根起精进住。有势动等适悦于意身及心安。所有无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相。又除贪忧心依止舍由不害故。知彼听睿。
  (初右)此约立依(至)理须相合(文)。演秘云。疏此约立依至须相合者。三根·精进颂邻次言。名为合说。四俱为依立舍等故不尔。不悟四皆为依名理须合。
  (初左)且萨婆多(至)善有十种(文)。婆沙二十八(十四左)云。大德说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尽者。此中说之。学等不尔。是故不说。问。厌以何为自性。为是慧为是无贪耶。设尔何失。若是惠者。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依厌离染。答。若厌相应无贪无等贪。无瞋无等瞋。无痴无等痴善根。是谓依厌离染。此中无贪无瞋可尔。无痴云何无痴即惠。岂惠与慧有相应义。而说厌相应无痴善根耶。乃至有作是说。厌以惠为自性。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依厌离染。答。若厌相应无贪无等贪。乃至广说。答。此文但应说无贪无瞋。不应说无痴诵者言便乘作此说(文)俱舍第四(四右)云。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长行释(五右)云。二根者。谓无贪无瞋。无痴善根惠为性(文)光记四(二十一右)云。三善根中应说无痴。大地法中慧为性。故善中不说(文)。杂心第二(二右)云。诸根者。惭·愧·信·猗·不放逸·不害·精进·舍·一切善心俱。长行释云。诸根者二善根。不贪不恚(文)演秘云。疏除无痴者。彼说无痴。以惠为性。非自性善。所以但十。
  (初左)正理论师说有十二更加欣厌(文)。正理十一(七右)云。二及言兼摄欣厌。厌谓善心审观无量过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顺无贪心厌背性。与此相应。名厌作意。欣谓善心希求过患出离对治。此增上力所起顺证修心欣尚性。此于离喜未至等地亦有现行故非喜受。与此相应名欣作意。此二行相更互相违故。一心中无容并起。是故此中不正显说。大善地法性不成故(文)光记四(二十一纸右)云。入阿毗达磨云。精进谓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沉溺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若依正理。于善法中更说欣厌。彼论意云。颂说二及言兼摄欣厌。厌谓厌背。如缘苦集。欣谓欣向。如缘灭道。此二互起。必于一心不得并生。虽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大善地法中不别标显。入阿毗达磨论云。欣谓欣向。于还灭品见功德已。令心欣慕随顺修善。心有此故欣乐涅槃。与此相应名欣作意。厌谓厌患。于流转品见过失已。令心厌离随顺离染。心有此故厌恶生死。与此相应名厌作意。又婆沙二十八云。评曰。有别法名厌。非慧非无贪。是心所法与心相应。此说在后。有所余如是类诸心所法与心相应。然见蕴说苦集忍智名能厌者。由彼忍智与厌相应故名能厌。非厌自性又婆沙一百九十六。评家别说有厌体。与前文同。此厌唯是善。通漏无漏。又婆沙一百四十三。亦别立欣厌。准上诸论。欣厌定有。然此论等别不说者。以非恒起或非并生故。不说为大善地法。
  (二右)但言唯善(至)遮彼也(文)。俱舍第四(四右)云。大善法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文)光记四(十六左)云。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善地法十。谓唯遍善心。大地法十虽遍善心。而非唯善心。余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
  (二右)今言唯善(文)。演秘云。论唯善者。亦遮经部信精进二通三性故。故成实论信品中云。信通三性。精进亦尔。
  (二右)显扬对法五蕴论等(文)。显扬第一(五右)对法第一(十一右)五蕴论(十九左)义灯五末(初右)云。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同此。但因果俱说。彼云。极正符顺心净为正。符顺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论云。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问。此因果为前后俱。答。或俱时或因前果后。亦无定说。境亦同此。彼云。谓于业果诸谛宝中。业果即谛。总是此论实事理也。业中杂集但云乐欲所依为业。不说治业。显扬五业初一治业。余四即此乐善为业。广中五蕴·显扬并无。杂集广体。此论具广。随作者意皆不相违。
  (二左)是境第七(文)。演秘云。疏是境第七者。问。既为信依。何非依七。答。虽信依起。然信所缘名境第七(文)枢要下本(三十六右)云。信中忍·乐·欲别。于三境中随增义说。后二唯善。亦唯乐·欲为名。初通染净。故标忍号。其实于灭道亦乐欲故。于后二亦忍可故(文)义灯五末(二右)云。然要集云。实·德·能三是信别相。或可是境。以决定相是信别相。今谓不尔。实·德·能三定是信境不劳说。或论云。于实得能心净为体。若实德能是信别相。岂于别相自生信耶。若以决定为信别相。胜解何殊。若云此说所取境相非说能取自相者。如何说云或可。此三是信境体。非信别相。
  (二左)显扬说有五业(至)坚固信也(文)。显扬第一(五右)云。断不信障为业。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利益自他为业。能趣善道为业。增长净信为业。如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文)义灯五末(初左)云。业中杂集但云乐欲所依为业不说治业。显扬五业初一治业。余四即此乐善为业。
  (二左)即是论中坚固信也(文)。演秘云。疏即是论中坚固信者。即摄大乘第七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又按瑜伽五十七云。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于如来所净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间。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无有如法能引夺者。答。依信根说。此显其信于闻思修胜坚固义。
  (二左)对法论说(至)为业(文)。对法第一之文。对法抄二本(十七右)云。此说入法发起所因欲依为业。成唯识说。所除行相言治不信乐善为业。
  (二左)彼第九云信为欲依(文)。考第九论。无有此文。第十(五左)云。加行者。谓欲·精进·信。欲为精进依信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为得此义。发勤精进。如是欲求不离信受有体等故(文)又显扬第七(八右)云。瑜伽分别者。谓依四种瑜伽。正学学处。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便。信者。谓二行相及二依处。二行相者。一忍可行相。二清净行相。二依处者。一观法道理依处。二信解人威德依处。欲者。有四种欲。一为证得欲。二为问论欲。三为证资粮欲。四为方便修欲。又(九右)云。如是四种瑜伽分为十六行。此中由信故信当得义。由信当得义故。于诸善法起修欲。由修作欲故。尽夜精勤住于策励坚固勇猛。由正勤故摄修方便。为令得所未得义故。悟所未悟义故。证所未证义故。是故此四种法说名瑜伽。
  (三右)若言通论(至)菩提因(文)。言一切信业者。广通有漏无漏三乘之业。故除菩提因。
  (三右)论一信宝有(至)深信忍故(文)。对法抄二本(十六右)云。或唯识说。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此论说有体忍可。若谛非谛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体。此言意显。设信空无亦生信故。非唯缘有始方有信。举信忍因显信自体。故名忍可(文)演秘云。论一信有实等者。具如疏明。有义弹云。或如古师。言实事者。因果体事。如四谛事。言实理者。四谛真理。即因果理。故五蕴云。谓于业果谛实极正符顺。名信业果。大乘虚空灭谛所收。非如有宗。故无有失。疏说为摄虚空。但总言实。此非大乘。不可依据详曰。疏说本空空无有故。故非谛摄。不言识变·依如立者谛不摄之故。第二疏言。识变虚空三谛所摄。又依识·如所立虚空。假名虚空。非实空也。设据依如·识变虚空言谛摄者。亦不尽理。随能变心何不苦集道谛三摄。又七真如许四谛摄。依如立空何灭谛。又本空本无。何得名为因果理耶。若言非是因果理者。如何说云四谛真理即因果理。由斯从宽不言谛故。于理无妨。此论总谈。五蕴别列。亦不相违。问。于所依境。何故次第起忍·乐·希。答。要决方希。又因果尔有斯次第。问。于实等三信有起·不。可如所说。既信皆起。但举因果而以明之。如何忍·欲而有·不有。答。初约总知法体理事。故但信忍。后别观德·自他有能。故信乐欲。又初实中亦包四谛。苦集不乐故总言忍。
  (三右)对法云于实有体起忍可信(文)。对法第一。
  (十一纸左)之全文。或云五蕴俱舍等者非也。(三右)古师依此(至)体实有也(文)。俱舍第四(四右)云。此中信者。令心澄净。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文)今谓。鲜本宝作实字。然准光记。以宝为正。光记四(十七右)云。有说。此信于四谛三宝善恶业异熟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文)又杂心论第二(三右)云。于三宝四谛净心名为信。
  (三左)论二信有德至深信乐故(文)。对法抄二本(十六左)云。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即此论说有德清净。若德若非德令心清净皆有信生。不唯有德始方有信。不尔若信外道无德。信应不起。唯识说此信信乐故。亦举欲果显信自性。今以信体于德境生故言清净。亦不相违(文)义蕴云。有漏者则住持。无漏者则真行等。真行三宝者。则同体别体三宝也。
  (三左)论三信有能至起希望故(文)。对法抄二本(十六左)云。三信有能。谓于诸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即此论说有能希望。有能无能希望修断皆有信生。非要有能方有信起。不尔信诸恶是可断法。应信不生。举信欲果显信自性。故言希望(文)枢要下本(二十六右)云。有能中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对法但云谓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能得无为能成觉者。即信实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摄。法中摄故。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觉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文)演秘云。论三信有能等者。信有力言总有二释。一依人辨。如疏所明。二约法说。故有义云。或有力言即所信善。谓信善法能得能成有为无为世出世果起希望故。而修习之。虽非论文。亦不违理(文)今谓。准对法论。约人为正。以言我有力等故。此论唯云有力。有义约法于文为亲。
  (三左)忍乐欲三如次配上(文)。对法论第一(十一左)云。谓于实有体起忍可行信。于实有德起清净行信。于实有能起希望行信(文)抄二本(十七右)云。述曰。此别属前三境三相。有体宽遍。说生忍可。有德可尊。但言清净。有能可获。故说希望。理实三境可更相生。行微劣故从胜用说。不尔境同行应不遍。然此清净即是信体。偏言于德起。据实通三境。唯我有德起信乐故。
  (五右)但相应善(至)是自性善(文)。瑜伽五十五(四右)云。问。何等为自性。答。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如是诸法名自性善。问。如是诸法互相应义云何应知。答。于决定时。有信相应。止杂染时。有惭与愧顾自他故。善品业转时。有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世间道离欲时。有轻安。出世道离欲时。有不放逸及舍。摄受众生时。有不害。此是悲所摄故。
  (五左)喻如水精珠(至)其心遂净(文)。俱舍光记四(十六左)云。入阿毗达磨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谓水清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澄净。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
  (五左)论惭等虽善至无滥彼失(文)。演秘云。论惭等虽善非净为相者。问。若惭非净。如何前难云。若令心净。惭等何别。答。惭既称善。何得非净。然不似彼净为其相。与信不同。由斯难答望义不同。故无有失。
  (六右)非惭惭故(至)惭是不信(文)。义灯五末(初左)云。疏言非惭惭故信是无惭非信信故惭是不信者。显体各异。非以信令心净。惭是不信。非以惭令心善。信是无惭。诸余广略性业同别准此释知。
  (六右)此第二义(文)。义灯五末(三左)云。问。信云令他净。舍亦令他静。此惭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答。论既无文。设复不能亦有何过。以诸心所功用别故。且如非意。能警于他。非令所警亦能警故。设复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过。以心心所有通局。法性尔故。然非必皆例。
  (七左)正理论师(至)当此胜解也(文)。正理论十一(六右)云。心浊相违现前。忍许无倒因果各别相属。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说名为信。
  (八右)论云何为惭(文)。对法第一(十一左)云。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恶行止息所依为业(文)对法抄二本(十七左)云。诸过者境。自羞者缘。羞者又体。惭共相故。成唯识说。崇重贤善是惭自相。于过恶境自羞为缘起崇重者。是惭体故。止息恶所惭之通业。别对治者正违无惭。
  (八右)论止息恶行为业(文)。演秘云。论止恶行为业者。准显扬论第一。业有五种。一断无惭障为业。第五增长惭为其业。中间三种同信中三。故彼论中同前信。
  (八右)即是二缘(文)演秘云。疏即是二缘者。显扬自·法等二是惭缘也。  
  (八左)论止息恶行为业(文)演秘云。论止息恶行为业者。显扬业五。初断无愧。后增长愧。中三同前。余善之业皆有五种。但初后业望除自障能自增长。中三皆同。复不录之。准前可解。
  (九右)论谓依世间至息诸恶业(文)。演秘云。论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者。有义。诃谓诃责。厌谓厌离。见世间人及世间法。诃责暴人压离恶法故。于暴恶而生轻拒。而弹疏云。谓自厌恶此定不然。自厌恶者即是轻拒。愧之自性。非世间故。今者既显世间诃厌。故前为正。详曰。恶法违已得世间名。为先厌之后方轻拒。何理不得。故下文云。于已益损名自他故。故恶名他名世间者。而无有失。又厌·轻拒二义不同。若不先厌。何乃拒之(已上)今谓。疏主云自厌等。疏于世间。扑扬虽为救释。他难何融。
  (九左)羞耻等(至)为二别体(文)。对法抄二本(十七左)云。应知此惭愧体俱说差者。举二通相假说别体。由二种羞不俱生故。
  (十右)五十五等(至)八是实有(文)。五十五(五右)云。问。是诸善法。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三世俗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分故。即如是法。离杂染义建立为舍。治杂染义立不放逸。不害即是无瞋分故。无别实物。
  (十左)此大论中六十九说(文)。六十九(十九右)云。复有心所遍善心起。所余心所应知如前有漏法中已说其相。遍诸心起复有五种。谓作意·触·受·想·思。如前意地已说其相。遍善心。起复有十种。谓惭·愧·无贪·无瞋·无痴·信·精进·不放逸·不害·舍。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轻安。
  (十左)此二所缘(至)应不俱生(文)。俱舍四(十左)云。若尔此二所观不同。云何俱起。不说此二一时俱起。别观自他。然有无耻观自时胜。说名无惭。复有无耻观他时增说为无愧。惭愧差别翻此应知(文)今谓。俱舍问答约自他别。与今不同。今约善恶二境而论故。
  (十一左)善心起时(至)故得俱起(文)。义灯五末(三右)云。问。若许惭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云。若有惭正现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惭。是故惭法最为强胜耶。答。彼据别义。受戒者随护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惭。以于自处羞惭之时。必亦顾他而生于愧。以顾自增必羞他故。若于他处羞愧之时。未必生惭。以顾自劣故。或随增说。诸违准此。
  (十二右)下解自他其中二释(文)。对法抄二本(十八右)云。惭自羞者。自身及法内故名自。王法俗论世间名他。或崇善名自。饶益已故。拒恶名他。损害已故。因前所缘显自共相。皆如唯识第六卷说。
  (十二右)又涅槃经对法等(文)涅槃经十九(十一左)梵行品云。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文)六十二(初左)观待自他立无惭无愧。对法第一(十二右)瑜伽五十五(五右)俱舍第四(十纸)云。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若尔此二所观不同。云何俱起。不说此二一时俱起。别观自他。然有无耻观自时胜说名无惭。复有无耻观他时增说为无愧。惭愧差别翻此应知。谓翻初释。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说名为惭。于罪见怖说名为愧。
  (十二左)正理论师(至)现属已故(文)。正理十一(十四左)云。故有余师以如是义标于心首说如是言。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为无愧。谓异熟因当时现现故名为自。其异熟果后时方有故说为他。彼义意言。诸造罪者意乐不净。于现罪业及苦果皆无顾眄。由此已释。
  (十四右)然对法与此同(至)重处为论(文)。义演云。唯言有情上瞋。不言于苦苦具而有瞋也。今此论依情非情总起瞋也。今谓。于苦苦具一句。此论·对法全同。显扬中无。但举有情。对法·显扬并同。此论中无。对法论第一(十二右)云。无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无恚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文)对法抄二本(十八右)云。有情苦者。三界行苦。或苦坏苦。唯举有情显胜嗔境。(文)显扬第一(五右)云。无瞋者。谓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为体。能断瞋障为业。
  (十四左)体即别境惠(文)。萨婆多立无痴是惠。如上已引婆沙·杂心·俱舍等论。
  (十四左)对法第一(至)决择为体(文)。对法第一(十二右)云。无痴者。由报教证智决择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文)。对法抄二本(十八左)云。成唯识说。于说理事明解为性。有义。报等性即无痴。无痴体即决择性故。论言由者。显因四位所有决择是此体故。四位非唯有惠故言由也。有义。无痴别有自体。举报等因果显无痴性故论言由。无痴若起。必四惠俱。胜品从劣生。劣复生胜惠。故举因果显无痴性。通别对除亦准前说。前三举通对除故。
  (十四左)彼释云(至)如次配之(文)。对法抄二本(十八左)云。以四种惠配前报等。生得善法宿习为因。才生即得自体名报。或与报俱。从依名报。闻所成惠唯缘教生。从境名教。思所成惠能生于修。从果名证。修惠现量证解法。故修所生惠说名为智。自体为名。故言如次。七十七说。闻所成惠。依止于文。未善意趣。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惠。且依于文。且善意趣。亦未能领受成解脱义。修所成惠。今依于文。亦不依文。能善意趣已能领受成解脱义。此显闻惠多缘教生。少缘于义。思所生惠通缘教理。修所生惠多缘于义。少缘于文。诵习经典不善意趣。生得善与闻惠何别。明暗既异。缘义亦殊。闻惠缘文或少缘义。生得诵文全不解脱义。辨中边说。谓书写供养施他听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天亲解言。前八闻惠。第九思。第十修惠。若诵经等唯生得善。应此不能获福无量故。非八法生。唯生得善摄。闻思修体皆性非惠。因三所生智体名惠故。今论说闻所成等。此依主或邻近释。不可但言闻思修惠。此中闻思唯散有漏。修在定亦通无漏。十地经说。八地菩萨能堪能思。天亲释言。闻思惠者。即一修惠义别说之。非闻思摄。论说。欲界唯有闻思。色界无思。上唯修惠。思现观等皆唯有漏。若许闻思通无漏者。上地应有。亦非唯教散。便违论说。有义。闻思实通无漏。然一依有漏说上地无。有漏者粗。上地非有。无漏者细。何非上有。如无漏鼻舌识。有漏上无。无漏有故。生得善法生身同地方起现前。闻修不定。如后当说。(文)又论云。决择者。谓惠勇勤俱(文)对法抄二本(二十右)云。释惠总名。勇勤者即精进。惠与彼俱故名决择。懈怠犹预品非胜决择故。此释善惠无痴俱者不尔染心应无惠转。
  (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二十二根摄(文)。五十七(二十二左)云。问。诸相随好·力无畏等不共佛法。几根摄耶。答。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所摄。何等为四。谓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诸佛十力如来身中慧根所根。及具知根四无所畏五根所摄。及即此一如无所畏。不护亦尔。三种念住非根所摄。然六根所引无贪无瞋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瞋无痴所摄。非根所摄。
  (十六左)由前一理二教(文)。演秘云。疏由前一理二教者。即前标宗而是理也。二教可知。
  (十六左)论然集论说(至)理必应尔(文)。演秘云。论然集论说至理必应尔者。此说彼论据因果言。非彼论自约因果辨。彼论所明如前疏引。
  (十七右)小乘三义简(文)。俱舍四(四右)云。论云。如是诸法唯遍善心(文)善心二字通唯与遍。此光师意。唯善亦遍善心。此宝师意为优。
  (十七左)前师解大悲非根摄云(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三右)云。三种念住非根所摄。然六根所引无贪无瞋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瞋无痴所摄。非根所摄(文)略纂第十五(三十一左)云。三种念住。谓以三善根。谓无贪于钦仰者生故。无嗔于谛者生故。无痴或通或局。唯于处中者生故。论云。大悲非根所摄。是无瞋无痴所摄者。故知无痴别有体性(文)伦记十六云。三种念住等者。如来畏中有闻佛说心生欢喜。佛心无贪。闻说生谤。佛心无嗔。或亦信谤佛心二等俱无贪瞋故。以信等五根及具知根所引无贪无瞋二善为性。无痴或通或局。唯于处中者生故。大悲乃至非根所摄者。此文即证别境五中惠数之外别有无痴。
  (十七左)若尔即三念住等亦尔(文)。演秘云。疏若尔即三念住等亦尔者。此质意云。念住亦用无嗔为体。应同大悲非根所摄。
  (十七左)念住依惠故根所摄(文)。演秘云。疏念住依惠故根所摄者。此师以彼对法为正。按彼第十四。出念住体云。于一切种。爱恚俱烦恼并习气不现行具足中所有定惠等为体。释曰。总以五法无贪·无嗔·大舍·定·惠而为体也(文)今谓。三念住体。对法论说。如演秘引。若瑜伽意。无贪无瞋为体。如上所引五十七说。疏主略纂以三善根为体。余处于果德福智中。以三念住为福分德。小乘俱舍二十七(四右)云。此三念住皆用念惠为体。
  (十七左)且约影显非实理(文)。演秘云。疏且依约影显非真理文者。会瑜伽也。按五十七云。念住非根摄。无贪嗔所摄故。会之云影显非实。举佛余德依惠根收。显此念住理亦尔也(文)。若义蕴意与演秘不同。演秘唯就瑜伽释影略意。义蕴瑜伽说念住非根。对法说惠根所摄。此是二论影略互显也。然二论既殊。何有互显。演秘唯约一论为正。此古钞意。
  (十八右)若尔即三世欲有文如何通(文)。五十五之文。十一善中。不放逸·舍·及不害三是世俗有。余皆实有。如上已引。
  (十八左)此亦不然(文)。演秘云。疏此亦不然者。后师非前。未出所以。
  (十八左)如五见惠分(至)无痴亦尔(文)。演秘云。疏如五见至此无痴亦尔者。前师举见证无痴实。
  (十八左)且勇而无情(文)。显扬第一(五左)云。精进者。谓心勇无堕不自轻贱为体。断懈怠障为业。
  (十八左)对法云(至)极善修治(文)。杂集第一(十二右)之文。钞二本(二十一左)云。满善品者至极善修治。述曰。实散心等亦有勤业。满善二种说进修位言入静虑。略不说余。世间离欲得根本定断道方圆名满善品。复断通拥等能获神通等更修治名成善品。出世离欲准此等亦然。
  (十八左)或作善事(至)非要圣果(文)。演秘云。疏或作善事至非要圣果者。随因果位所修事毕即名为满。非唯圣极方得满名。
  (十九右)若唯言勤(至)然此中言(文)演秘云。疏若言勤至然此中者。问起生下。言然此中者。意云。此中勤者是何勤耶。文省略也。
  (十九左)乍可名纯(文)。演秘云。疏乍名纯者。虽非是精。犹胜染法。名乍可纯。
  (十九左)显扬但有(至)皆悉具有(文)。显扬第一(五左)云。如经说。无痴善根精进者。谓心勇无情不自轻贱为体。断懈怠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精进为业。如经说。起精进住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文)对法第一(十二右)云。勤者。被甲方便无下无退无足心勇为体。成满善品为业。谓如经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如其次第应配释被甲心勇等诸句(文)钞第二(二十右)云。论勤者至为业。述曰。心勇者体。此能令心生勇悍故。被甲等五勤之差别。集论本言。心勇悍为性。或被甲等五差别故。成唯识说。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彼善恶品勤所对境。此言心勇即勤之果。名据一义。理不相违。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染法退善不可名勇。悍表精纯简净无记。不能悍且耐劳倦故。即显精进唯善性摄。事分中八十九说。最初发起猛利乐欲名被甲。先如着甲方见贼故。次起坚固勇悍方便名加行。策励其心决定勇行故。次为证得不自轻蔑亦无怯惧名无下。更生勇励无怯下故。次能忍受寒热等苦。于劣等善不生厌足。欣求后后胜功德等名无退。被损不败少获不足故。次复乃至渐入谛观进后胜道名无足。虽功已成更祈大果。非为少得即满心故。此依因释。若依佛果乐利他故。二乘果位希大果故。通业满善别除懈怠。论谓如经说至不舍善轭。述曰。前勤差别论师立名。恐义无因故引经证。由先因故。甲有势避怨。如功励行。有勤能入。心无怯下。有勇先鉾。被伤无退。坚猛更进。散果无足。复求胜道。军军增修不舍善轭。轭以轭午。故前行而不止。无足勤勇亦不舍于善轭。成唯识言。此五别者。谓初发心自分三品。胜进别故。或初发心四修别故。或资粮等五道别故。二乘满位欣大菩提诸佛果圆常乐利乐。或二加行四道别故。无性摄五合以为三。摄此后三合为一故。论如其次第至诸句。述曰。以经五句配论五名。被甲心勇者。被甲等五即心勇故。一心勇言贯通前五。为被甲心勇乃至无足心勇。
  (十九左)八十九云等(文)。八十九(四左)云。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动精进。五无喜足精进。此中最初当知发起猛利乐欲。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次为证得所受诸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次能堪忍寒热等苦。后于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后后转胜转妙诸功德住。彼由如是勤精进位。入谛现观证得诸圣出世间慧。
  (十九左)经名有势(文)。枢要下本(三十六左)云。被甲加行等论既自释。有势等句无文解释。势谓威势。勤谓策励。勇谓勇锐。坚猛谓固进。不舍善轭谓永不屈及不止。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时长法广故多说之。善法起少时促法略故少说之。若在佛位。由因广故果善无边。欲令闻者欢喜希求。所以多说善法。
  (二十左)自分胜进(文)。十地论第三(二十四左)。
  (二十一右)谓长时(至)无余修(文)。四修者。梁摄论九(十三左)略明四修。俱舍二十七(五纸左)云。初因圆德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惠二种资粮修无遗故。二长时修。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精勤勇猛刹那刹那修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无慢故。
  (二十一右)如对法第十一抄及摄论第七(文)。无性第七(十一右)云。论曰。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无性释(十二右)曰。被甲精进。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即是解释契经所说初有势句。加行精进。谓加行时如所喜乐勤修加行。即是解释契经所说次有勤句。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谓随意乐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终不放舍。于自疲苦心不退屈。名无怯弱。于他逼恼心不移动。名无退转。乃至菩提于其中间进修善品尝无懈废。名无喜足。如是三句如数解释契经所说有勇坚猛于诸善法不舍轭句。
  (二十一右)下第十卷说(至)亦如彼抄(文)。杂集十二(四左)云。谓由十八种任持以显六波罗蜜多差别。何等十八。谓身任持。心住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悲任持。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圆证任持。善根无尽任持。无厌倦任持。诸所思事成满任持。御众业任持。证入大地任持。引发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种各三差别。如其次第三三所摄(文)又(五右)云。精进三种者。谓被甲精进。加行精进。饶益有情精进(文)今谓。十八任持中。第十善根方便任持·第十一善根圆证任持·第十二善根无尽任持。如其次第属于被甲精进·加行精进·饶益有情精进。论曰。善根无尽者。谓穷生死际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乃至于无余涅槃界亦不弃舍。由饶益有情精进所任持故(文)瑜伽七十八(八左)云。世尊。如是六种波罗蜜多各有几种品类差别。善男子。各有三种。乃至精进三种者。一者被甲精进。二者转生善法加行精进。三者饶益有情加行精进。又七十八(十一左)云。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他。具大势力具大精进有所堪能。坚固勇猛于诸善法终不舍轭。如是名为七种精进清净之相(文)又四十二(十四左)云。谓此精进略有二种。一者依在家品精进。二者依出家品精进。当知依此二品精进各有三种。一擐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文)下十本疏(十八右)云。摄论等皆云。一被甲精进。即解经中初有势句。对法云。善根方便任持。七十八同。摄论等云。二加行精进。即解经中次有勤句。对法云。善根圆证任持。七十八云。转生善法加行精进。即与此同。名体俱宽摄论等云。无怯弱无退转无足。即经所说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句。世亲摄论次第广解稍好。对法云。饶益有情精进。即善根无尽任持。七十八同对法及此处。然对法及此论以二利为广。六度皆有利生之说。所以第三精进名饶益生。即初二精进摄五句尽。摄善宽故。是善根圆证任持故。若方便若正证皆此摄故。体宽而名狭。摄论但以自利为精进度故。三精进无利生说。以摄五句。加行为狭。唯摄有勤故。摄善精进解经五句。不同对法第十二名宽。复异摄论名义俱狭。由此论意名义俱宽故。利乐有情精进。与对法同。然此三勤与四十二解同。彼论初云。被甲精进势与此同。余名无别。然彼广解。璎珞经云。一起大誓心。二方便进趣。三勤化众生。不能繁述。
  (二十一右)如对法第八末第九等解(文)。第八(十八右)至第九。
  (二十一左)论二乘究竟道(至)乐利乐他故(文)。演秘云。论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者。有义。欣大菩提名无足者。且依胜说。理实数数入无漏观令观增明。亦名无足。不尔定姓无无足故。
  (二十一左)即此并前合有五解(文)。演秘云。疏并前合为五解者。前者论经所列五名。问。后之四义解前五位。何得所释为能解耶。答。即所列五即是解彼精进之义故合为五。
  (二十二右)有漏粗重(文)。粗重之言广通多类。杂集第十(十二左)说二十四粗重。义灯五本(十四左)云。粗重缚者。总摄论文。粗重有四。一观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子。四二障习气。或可。现行通说有漏三性心法。种子应然。以善无记种子粗重义稍隐故。诸略不说。
  (二十二右)然对法说(至)除粗重(文)。对法第一(十二右)云。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调畅为体。除遣一切障碍为业。除遣一切障碍者。谓由此势力依止转故(文)抄二本(二十一左)云。论安者至为业。述曰。粗重者。所除深刚强不安染定之法。调畅者。安之果。安令身心调和适畅。此说通业。随其所应除诸障碍。别作用者。对治惛沈。论除遣一切至依止转故。述曰。由轻安力除障定法。调畅身心胜依止起(文)显扬第一(五左)云。轻安者。谓远离粗重身心调畅为体。断粗重障为业。
  (二十二右)然对法第十说亦同之(文)。对法十(三左)明四念住中云。由身念住趣入苦谛。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显故。是故修观行时能治此。轻安于身差别生故(文)又(七左)明七觉支中云。由安故不染污。由此能除粗重过故。
  (二十二左)体是四法(至)说不放逸(文)。对法抄二本(二十二右)云。由正勤等四法为先故。能修善防诸有漏。别有总能故假立此。
  (二十二左)所防中通一切有漏法(文)。义演云。论虽言一切。意取染障者是所治(已上)今谓。此释不可也。疏云通一切有漏。岂唯染障所治者耶。对法论及彼钞亦同此疏。对法云。有漏法者。谓诸漏·及漏处所·境界(文)抄二本(二十二右)云。诸有漏法。说无漏用极胜处故。唯识说通。但是防恶。诸漏者诸烦恼。漏处所者。漏所依根。漏境界者。漏所缘法。若根若境若诸烦恼。皆名有漏。互增长故。如成唯识第五卷说有漏因义。
  (二十三右)此四法中(至)能修善心(文)。义演云。一切能断者善根也。能修善心者勤也。又解。一切能断能修善心者。通是精进三根也。
  (二十三左)顺正理等(至)不逸相用(文)。正理第十一(六右)云。专于己利防身语意。放逸相违名不放逸(文)俱舍第四(四右)云。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余部经中有如是释。能守护心名不放逸。
  (二十五右)问何故此中以无贪为首(文)。演秘云。疏问何故此中以无贪为首者。其难意云。前标不放以勤为初。何故后结无贪为首。
  (二十五右)次前别简(至)从近而结也(文)。演秘云。疏答以前至从近而结者。此答意云。依次前云若普依持之上结故。无贪为首。
  (二十五右)静住为业(文)。演秘云。论静住为业者。有义。问。寂静住者但可名性。如何名业。以性显业。前后无故。集论中但云。不容杂染。所依为业故。此论主应是错也。详曰。若以令心平等三种而为其业。可如所责。住既非平等等三。如何难云以性为业。又静住即是不容染义。对法何殊独责此论。由斯诸论文虽少异。义理大同。幸不致惑。又性显业。亦复何违。如第七·八识。思量·了别为性相故。若云心所无如是者。理亦不然。如此论中。忿以愤发而为其性。对法即以愤发为业。岂不性业同愤发故二论互举。又此明恼。暴等为性。蛆?为业。五蕴论云。发举恶言。尤蛆为性。亦是性业二论互明。此何不许。由此观之。论实非错。
  (二十五左)非谓行也(文)。演秘云。疏非谓行也者。行非平声。应从去声读。
  (二十五左)对法云(至)广如彼说(文)。杂集第一(十二左)云。心平等性等者。谓以初中后位辨舍差别。所以者何。由舍与心相应。离沉没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远离加行自然相续故。次复证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于诸杂染无怯虑故。最后证得心无功用住性(文)抄二本(二十二左)云。论心平等性至辨舍差别。述曰。下释有三。初总释前舍三位别。次征所以。后别释之。此即初也。依相续心显舍行相。非于一念善舍不生。论所以者何。述曰。此即征前三位辨舍之所以者何也。论曰。舍与心至心平等性。述曰。此即别释。离沉没等者。释前所治杂染相违。由舍平等离沉掉故。最初证得心平等性。唯识说业对除掉举。由舍寂静行正别治。此说通障故言离沈。然所等中亦兼掉举。惛沈·掉举通障舍故。论由心平等至心正直性。述曰。其障已除。不由勉励。但顺前转无高无下。故心正直。论由心正直至无功用住性。述曰。善心相续不虚染生。任运恒时住无功用。
  (二十六右)然诸论皆(至)说其相也(文)。疏会相违有二释别。初释前后异时起二胜用。后释同时胜用义说前后。对法抄中三释不同。初二与此疏同。前后而说。彼二本(二十二左)云。由不放逸。同刹那中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或前后念行相各增。由是杂染舍不容生。或复此说舍除杂染。各有能故(文)今谓。对法抄三义总释不逸行舍前后同异。此疏分别诸论。今说诸论明前后别起。今所说义分前后。然忠安·太贤不用初解。以违十遍善义故。今谓。唯依此疏。虽似违边善义。然对法抄云或前后念行相各增。不云全无。何违遍善之义。太钞并用两释。盖为此也。
  (二十六左)不同对法(至)除贪忧者(文)。按彼论。解七觉支中舍觉支云。舍是不染污。体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有疏本云。对法第十八道支中说者误也。
  (二十七右)对法第十及显扬(至)心依止舍(文)。显扬第一(六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忧根俱亦有舍也(文)。演秘云。疏以忧根亦有舍者。忧通善故。
  (二十七右)唯约无漏(文)。杂集第十(八左)云。觉支修果者。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
  (二十八右)显扬第四(至)不害为性(文)。第四(二右)云。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
  (二十八左)显扬第二云喜是不嫉(文)。考第二论。无有此文。如上已引。第四四无量中之文是也。
  (二十九右)萨婆多师(至)谓贤善性(文)。正理论十一(六左)云。与乐损恼有情相违心贤善性。说名不害。
  (二十九右)论谓不损恼(文)。俱舍四(五右)曰。言不害者。谓无损恼(文)光记四(二十一左)云。言不害者谓无损恼者。心贤善性无损恼他名为不害。能违害也。
  (二十九左)梵云遮有二义(文)。五本(四十右)二十唯识述记下(十九右)杂心论·子注皆同。
  (二十九左)今论但约等取余法一义解也(文)。义演云。疏今论但约等取余法一义解者。及虽有二义。但取显十一外心所一义解也。及既显善十一外更有义别心所。明知义同于等也。
  (二十九左)杂事经者(文)。阿含杂事品法蕴第八(二左)大论五十六(四左)演秘云。准瑜伽论五十六中。依嗔贪等立余染法。应翻为净。为无异故。故此不言。即彼论云。多随嗔恚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诤。多随爱见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爱味。多随贪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依耽嗜。余处有文。类知不录(文)六十九(二右)明五障中。第二有罪障者。如有一或由贪缠。或由瞋缠。或由痴缠。或由所余随一心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彼既生起如是烦恼随烦恼缠。坚着不舍。
  (三十右)论欣谓欲俱(文)。演秘云。论欣谓欲俱等者。问。何故根本随惑不次而翻之耶。答。同类邻明。欣·不忿等无嗔分故。故次欣后明不忿等。厌·不悭等俱无贪分故。次厌后明不悭等。余准可悟。
  (三十右)然八十六(至)贪亦名欣(文)。八十六(三左)云。复有三种烦恼异名。多分说在烦恼品中。一贪异名。二瞋异名。三痴异名。贪异名者。亦名为喜。亦名为贪。亦名为顾。亦名为欣。亦名为欲等(文)义演云。意云。如瑜伽。
  (三十左)依瑜伽八十九(至)七法(文)。八十九(八右)论文甚长。演秘撮要而引。彼云。准瑜伽论八十九。依嗔而立七差别法。亦合翻之。依于无嗔立于善法。故言等也。即彼论云。若烦恼缠能令发起执持刀杖斗讼违诤故名愤发。于不顺言性不堪忍故名恶说。于骂反骂。于嗔反嗔等。名为不忍。为性恼他故名抵突。性好讥嫌故名諀訿。心怀憎恶。于他攀缘不饶益相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恚寻思。怀损恼于他攀缘恼乱之相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害寻思。
  (三十一右)论不悭憍等(文)。演秘云。论不悭憍等者。亦等瑜伽八十九(八右)说依贪所立诸烦恼法翻立善中。即彼论云。现行遮逼有所乞匈故名研未。于所得利不生喜足。设获他利更求胜利名以利求利。耽着财利显不实德。欲令他知故名恶欲。于大人所欲求广大利养恭敬故名大欲。怀染污心显不实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于自诸欲深生贪爱名为耽嗜。于他诸欲深生贪著名遍耽嗜。于诸境界深生耽着说名为贪。于诸恶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贪。于自父母等诸财宝不正受用名为执着。于他委寄所有财物规欲抵拒故名恶贪。于所缘境深生系缚。犹如美睡隐翳其心名不应理转。心怀爱染攀缘诸欲。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欲寻思。心怀染污攀缘亲戚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亲里寻思。心怀染污攀缘国土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国土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义推托迁近后时望得发起意言。余如前说名不死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他。若劣若胜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名轻蔑相应寻思。心怀染污攀缘施主。往还家势起发意言随顺随转。是名家势相应寻思。问。此中言贪与根本贪而何别耶。答。彼根本贪名不善根。此即不尔。故有别也。
  (三十一右)论不覆诳谄等(文)。演秘云。论不覆诳谄等者。即瑜伽论六十二及八十九憍诈亦是入所翻中。六十二云。云何为憍。谓于增上戒毁犯尸罗。由见闻疑他所举时。遂托余事假他余事。或设外言而相诱引。云何为诈。谓怖他故。或复于彼有所希故。虽有犯重。而不发露亦不现行。非实意乐诈于有智同梵行所。现行亲爱恭敬耎善身语二业。八十九云。心怀染污为显已德假现威仪故名为憍。心怀染污为显已德或现亲事。或行耎语故名为诈。问。二文何别。答。初约覆罪。后为显德故二文别。
  (三十二右)然对法解(至)为业(文)。杂集一(十三右)云。慢者。依止萨迦耶见心高举为体。不敬苦生所依为业。不敬者。谓于师长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谓生后有故(文)抄二本(二十七右)云。论不敬苦至后有故。述曰。师长及有德可敬所不敬。七慢三境生。一德境。谓邪增上。二我境。谓我慢。三情境。谓余四三品处生。此中三说境摄法周尽。依我为本。及缘师长即有情并德故。由不敬故。后有苦生。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说通业则障不慢敬者。或信或舍或惭所摄。决择分说。慢有四种。于见有情于受用欲后有处起。此九慢类于有情转。我慢于欲后有处转。余随所应。
  (三十二右)瑜伽第八(至)异觉为体(文)。第八(三左)云。疑者。谓由亲近不善大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三十二左)五十八云简择犹豫故(文)。五十八(五右)云。疑者。犹豫二分。不决定心所为性。当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别建立。谓于他世·作用·用果·诸谛·宝中心怀犹豫。
  (三十二左)皆翻被名正定性对治故(文)。义演云。疏皆彼翻彼正定性对治故者。以不散乱性正对治散乱故。正定摄故。散乱设别有体以性相翻亦是也。余不正知等二准此解。论正见正知俱善惠摄者。此翻根本烦恼中染见立为生见。翻随烦恼中不正知立为正知。以此二种俱用别境中善惠为性。对治故者。以善惠性对治故。故对治不正知及染见等。
  (三十三右)不忘失念是正念(至)亦尔(文)。义演云。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然者。此翻大随烦恼中忘念立为正念。即别境中正念所摄。然忘念纵是别境念分或是痴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尔。意云。设翻忘念痴分者应令入善。然以有别境分故。谓别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别境中善念摄也。不入善十一中。亦用别境中念分者不说自成。
  (三十三右)此三设是(至)不翻为善(文)。义演云。疏此三设若翻痴分者。以用别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说。
  (三十三右)然此唯说是痴分(文)。义演云。疏然此唯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此结释上也。不散乱等三由是别境分通三性摄入别境。所以论不说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错。更推余本有云。然此唯说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谓此文但翻忘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说忘念等是痴分故。所以不说。别境分者亦说欲解也。
  (三十三左)此前或有行相相翻(文)。义演云。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说。翻不善入善中。约义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舍性非是翻掉举治。但以行相与掉举相违故。说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违故。言得通治者。以掉举是贪痴分故。舍通对治贪痴分等。又对治贪痴等。亦可言性对治。以舍是无贪痴分故。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举亦得名为通对治也。以举依贪痴上立。今善惠通能对治故。说掉举亦如贪等是通治也。是故论云断彼必由通别对治通唯善惠别即三根。或说性对治者。如不忘正翻忘念等也。但翻痴分者。若别境念分者。不翻入善。余者准知。或有行相·体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与念行相相对治也。余准知。
  (三十四右)合根本二十六随烦恼中(文)。演秘云。疏合根本二十六随烦恼中者。意云。本·随·总二十六。于中十一翻入其善。疏文倒也。应云合根本随烦恼二十六中(已上)今谓。非疏文倒。何者。此中根本为随烦恼。是故上标举云合根本等。
  (三十四右)论相用别者(至)故不应责(文)。演秘云。论相用别者便立之者。问。不放逸等无别相用。云何立之。答。前云无用。无彼四外别体之用。今云有用。有彼同体差别之用。问。虽用有别。体相还同。如何别立。答。相之与用随有一别。即立善中。非相用二全别方立。
  (三十四右)相用别者别立为善(文)。义演云。疏相用别者别立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体相业用别者。谓信惭等八。别立为善。然行舍等三虽无是别体。有胜业用。亦别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别。故立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无别相用。故不别立。问。此中既言相用别故别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说不放逸无别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违。前据无别体之相用。此依体用俱别及同体用殊。故不乖反。
  (三十四左)流满识少(文)。义演云。疏流染识少者。流谓流转。染谓能染。意说。慢等流转在于意识。但染意识不染五识。故云识少(已上)今谓。义演牒文与现流本不同。满作染字故有斯释。
  (三十五右)胜因之悲(文)。义演云。疏胜因之悲者。意显不害即悲之胜用也。有解云。以不害为体。然胜因之悲者。意显此悲是胜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文)今谓。有云之说为正。
  (三十五右)无上之乘要须悲救(文)。义演云。疏无上之乘要须悲救者。意云。欲有众生求无上乘者。先须以悲救然后令证无上乘也。又障无上乘胜因悲故者。谓诸菩提求无上乘。必用悲愿摄他有情。若无不害。悲愿难有。今菩萨有悲。明有不害。故说不害与悲为胜因也。言与余亦因者。恐亦字错。是不字。更捡余本(文)今谓。悲因者悲即因故。是持业释。非谓与悲为因名为悲因。亦字非错以释论虽亦然之语故。
  (三十五右)生得善位随此而说(文)。义演云。疏生得善位随此而说者。生得善位虽无愍之行。然随加行相从而说。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云随此而说。
  (三十五左)善少分故(文)。义演云。疏善少分故者。意说。别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别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余。故云善少分故。善中不说失念等三。
  (三十五左)余慢等七忿等九如前(文)。义灯五末(四右)云。问。根本六惑及二十随。但翻十一为善十一。余之十五何故不翻。答。西明释云。所以不翻者。一为不定属一善故。二为或属纯净善。或入杂类善。今谓不尔。且忿恨等定属无嗔。入纯净善非在杂类。但应如论。一相用有别。二遍六识。三障胜因。以彼忿等无别相用。不遍六识。非障胜因故。不别翻立为善数。如不放逸。对治放逸。由不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防恶修善。以此胜故差别立之。余不立者。应准此知(文)大小乘中建立心所数量假实皆不一准。以上疏释是大乘说。若小乘说。俱舍宝疏四(二十一右)云。正理论十一之(九纸)云。类言为摄不忍不乐愤发等义准此论文。不忍等法既是小烦恼类。亦是少分染心相应。各别头起。唯修所断。在意识地。唯无明相应。又此忿等大乘中说谓嗔分等。故是假法。此宗皆是实有性。故正理论云。如前所说。一切心所应知其性皆是实有。所以者何。非一品类所缘义中。种种行相俱时起故。一体同时。如所缘义。差别行相无容有故。然由余法所制伏故。见其相续变异而起。现见清油垢水风等势力制持。灯相续中便有明昧声动等故(已上论文)然诸心所差别功能难可了知。且如睡眠恶作。非唯不善。而取一分入十缠中。寻亦虽通无漏而为道谛。胜解定惠虽通三性。而立五分法身。一种五根。三是通摄。二是善地。如是等类法性难知。心所相翻义且如是古来相传废立。依此论有四十六种云云(自下全同光记)光记四(二十八右)云。问。诸心所法相对翻名。何故于中有翻不翻。解云。详诸经论。心所多少难为一准。多少不定。若总搜括相对废立。便成杂乱。只依此论显相废立。总有四十六种。谓大地法十至不定有八。于四十六中。如大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以通三性或通二性故。此十四不别翻名。余三十二中总有二类。一净品有十。谓信等。二染品有二十二。谓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十·及贪·嗔·慢·疑。若于染中通五断遍六识者。即正翻入净中。若不通五断不遍六识者。但可傍翻非正翻也。言通五断遍六识正翻者。总有十法。谓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及与贪·嗔。大烦恼地法六中。翻痴为无痴。无痴即是大地法惠故。于善地中不立无痴。翻放逸为不放逸。翻懈怠为精进。翻害为不害。翻不信为信。翻惛沈为轻安。翻掉举为舍。不善地法二中。翻无惭为惭。翻无愧为愧。于不定中。翻贪为无贪。翻瞋为无瞋。于小惑中。害虽不通五断非遍六识而别翻者。以过重故。恼乱菩萨障趣菩提。菩萨将证无上菩提。仍起欲恚害觉。由斯过重所以别翻。余小惑九及与慢疑。二义不具。但可傍翻也。谓余小或九及疑。非通五断非遍六识。慢虽通五断而不遍六识。故不翻也。此十一种但可傍翻者。于中有二。一约等流门翻。二约行相相似门翻。言约等流翻者。谓是本惑等流果故。忿恨嫉是瞋等流。翻入无瞋。恼是见取等流。翻见取名正见。正见即是大地法中惠数。所以善中不别立也。覆或是贪等流。翻入无贪。或是痴等流。翻入无痴。无痴是惠故。善中不别立也。悭·诳·憍是贪等流。翻入无贪。谄是诸见等流。翻五见为正见。正见还是惠数故。善中不立。约等流门但翻得九。慢·疑本惑。非是等流。故此二种不别翻也。害虽是瞋等流。过重别翻也。已如前释。言约行相相似翻者。如忿恨嫉恼。总与瞋行相相似。翻入无瞋。覆若贪等流。与贪行相相似。翻入无贪。若是痴等流。与痴行相相似。翻入无痴。即惠摄也。悭·诳二种与贪行相相似。翻入无贪。谄谓谄曲。翻曲即为正直。正直是舍。故品类足第二云。身正心正直。憍之与慢。憍自傲逸。慢凌蔑他不敬师长。若不憍慢心便恭敬。敬即是惭。翻入惭中。疑谓犹豫不决行相。若能正决即是智惠。翻入惠中。害虽似瞋。过重别翻也。已如前释。
  (三十六右)迷情隔于物理(文)。对法抄二本(二十四左)云。问。染净相翻。若少染。答。净胜染劣。少敌多故。又解。理通说多问体。速情事局随相分多。故于染净不应齐责(文)义演云。疏迷情隔于物理者。意云。无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犹无明故。于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为障。障于理故即烦恼障收。心体既局。横生异计有多染生。由斯异计烦恼遂有多少等(文)今谓。迷情二字皆谈能迷。义演以情为所不是。续僧传十八(五纸)云。惠体律师听道洪律师讲四分律三十余遍。顾诸徒云。予听涉多矣。至于经论一遍入神。今听律部逾增逾暗。岂非理可虚求事难通会乎。今谓。理能统摄。以融通故。一得百得可以虚求。事数派。流以隔碍故。千差万别宜难通会。诸乐学律论者类例思之。
  (三十六左)六十四及(至)有众多法(文)。考六十四。虽明五种无明·五种爱·无惭·无愧·恶说等。然上已引六十二文。况说染法广于六十四。恐四字写误。
  (三十六左)下之八法或复十法(文)。演秘云。疏下之八法或复十法者。八谓大随。十加邪欲解。
  (三十七右)虽言实有即惠善性(文)。义演云。疏虽言实有即惠善性者。意云。此释通外难。难云。如舍等依他四法上立。舍等是假。纵所依唯通善性。如无痴见体是惠。仍是实有者。应不通善性。答。无痴虽实。然通善性。不同舍等体唯四法无别舍等所以唯善。今无痴虽闻惠为体。仍别有体通善性。如五见等。
  (三十七左)若尔不害例亦如惠(文)。义演云。疏不害亦尔者。意云。不害应亦实。以用他为体故。如无痴用惠为体等。故言亦尔。
  (三十八右)决未决时不障互起一(文)。义演云。疏决未决时不障互起一者。意云。决时信生。未决者不起惭愧不并。要须互起。或可。未决时而俱是善净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妨惭愧于中与得互起。
  (三十八右)世道离欲方有轻安(文)。义演云。疏世道离欲方有轻安至粗重者。此师意说。世间道六行伏惑断。即离当地烦恼名为离欲。许世道中而有轻安所以知耶。以能断粗重是轻安用故。
  (三十八右)除缘无相等(文)。义演云。疏除缘无想等者。意云。除缘真如等心。作真如无相观时。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须除以非悲愍有情故。问。何此师无漏位时无轻安耶。答。有漏有粗重。所以须轻安除。无漏无粗重。何须立轻安。本立轻安为除粗重。既无止息故无轻安。此师意也。
  (三十八左)论论说十一(至)有不害故(文)。演秘云。论论说十一六位中起等者。问。此师善法极多。几法极多几俱。答。如疏具明。有义。于无漏位容九俱起。轻安有漏。惭愧起一无第二故。有漏定心容八俱起。除舍·不逸·惭愧随一。散善容七。前八之中除轻安故。详曰。此望疏谈随显少差。义无越也。而疏意去。由此师引六位为证。恐惑者云此师许彼决定等位但一信等。故云此师而皆许俱也。即显六位一一容与余所等并名皆许也。非说十一俱起名皆。九·八·七俱理准可悉故不缕言。故亦无咎。有云。疏主许十一俱。此乖本旨。岂可疏主不解前师惭等不并言十一俱。
  (三十八左)瑜伽论五十五(至)起十一善(文)。五十五(四左)云。问。善法依处有几种。答略说有六。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业时。四世间清净时。五出世清净时。六摄受众生时。问。何等为自性。答。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不害。如是诸法名自性善。问。如是诸法互相应义云何应知。答。于决定时有信相应。止息杂染时有惭与愧。顾自他故。善品业转时有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世间道离欲时有轻安。出世道离欲时有不放逸及舍。摄多众生时有不害。此是悲所摄故。
  (三十八左)泛起善心(至)不顾自他故(文)。义演云。疏泛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泛起善心不深心细防止染者。即无彼惭愧起。以顾自他故。
  (三十八左)然今此师(至)皆得相应(文)。义演云。疏然今此师至皆得相应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据决定得起时说。不遮余时皆得相应。或三四等位若俱时。余善心所皆得相应。但可有容起者称皆。非谓惭愧等亦得俱起也。有云。余时皆得相应者。则除六位外余有善心时。不妨信等故云皆得相应。然则不定。六位者据决定说。
  (三十九右)虽惭与愧起则别时(文)。演秘云。疏惭与愧至合一位摄者。此释伏难。难意云。惭·愧二法起既不俱。何故六位合居一处。故此答生。
  (三十九右)然又此位(至)一切不许(文)。义演云。疏然又此位说有如是之时非必一切不许者。唯此解惭愧亦相应。但顾自时惭增。顾他时愧增。据实容得俱。但非一切时俱。后师但破不俱起时。
  (四十右)谁谓无漏(至)如苦根无漏等(文)。义演云。疏谁谓无漏轻安不俱者。准下解无漏所引。虽非无漏。引名无漏也。此轻安觉支所引与无漏引俱故通无漏。谁言不通耶。疏如苦根无漏等者。如后得无漏智所引五识中身精进等。此苦根虽非无漏。从无漏引生。亦名无漏。此应尔故。若尔以前并是牒计。以下难也。若尔佛既无有漏。应无轻安觉支。又轻安不通无漏。违比量故。如前。
  (四十左)精进等四(至)所以不说(文)。义演云。疏精进等四以义同故所以不说者。此文准前亦合四法故。如摄有情时。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无不害耶(文)今谓。此释不允。疏意但说信等。不言精进等四。以义趣不异可准知故。
  (四十一左)六十九末(至)增十一(文)。六十九(十九左)云。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轻安。
  (四十一左)论有义定加行(至)遍一切地(文)。演秘云。论有义定加行亦得定地名等者。问。何故瑜伽五十六云。谓轻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属。并彼果法所不摄义。是欲界系。既云轻安所不摄故方名欲界。云何言欲得有轻安。答如疏明。
  (四十二右)本地分第三卷(至)通一切地(文)。第三(四左)云。几唯依善非一切处。心生然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信等。不害为后边。
  (四十二右)其五十六(至)显扬第六(文)。五十六(五左)如演秘引云。问。何故瑜伽五十六云。谓轻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属。并彼果法所不摄义。是欲界系。既云轻安所不摄。故方名欲界。云何言欲得有轻安。答。如疏明(文)。六十三(九左)云。我今当说。或有由自性故名不定地。谓五识身。或有阙轻安故名不定地。谓在欲界诸心心法。或有未发趣故名不定地。谓受欲者。或有散乱故名不定地。谓始业者虽修习定。而于五欲其心流故流散。或有太聚故名不定地。谓始业者于内境界略聚其心便生沉没。或未得故名不定地。谓即散心相应诸法。乃至广说(文)考显扬第六。无此文意。第五终(十七左)云。复有余义。谓安俱定不相应共有法。及彼果法所摄义故。是欲界系。
  (四十三右)然自于有寻伺等有长短(文)。演秘云。疏然自有寻伺等有长短者。遍三地有名之为长。虽三地有而不遍者故说为短。即如轻安初寻伺地而不遍有故名为短。
  (四十三右)此中余义同故更无异说(文)。义演云。疏此中余义同故名无异说者。谓十一中。除轻安外所余十法皆同无异师释。
  (四十三右)即第六门皆说正义(文)。义演云。疏即第六门皆说正义者。以第六识俱门中皆同前第五门。此处且说正义。非谓彼中无不正义也。此即第六识相应门也。
  (四十三左)第二又解定所引善(文)。演秘云。疏第二又解定所引善等者。此解定引证因五识。成事智俱通证因果。
  (四十四右)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文)。义演云。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说云。识自体在果有轻安也。即总破前师因果二位并皆无也。非说前师在果许有轻安。应作此解故。论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无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无。
  (四十四右)此据因位(至)此为正义(文)。演秘云。疏此据因位者。结定引因。疏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明其第二成事智因以下。正义许成事智在佛方有(文)义演云。疏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佛有事智有轻安。是正义。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义也。即指前第一解。然第二解因虽无成事智。谓有后得所引五识得有轻安。若有漏定引五识即无轻安以有故。
  (四十四右)或初地时等(文)。演秘云。或初地时等者。显成事因亦证因五。
  (四十四右)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文)。演秘云。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显释成事在因位非。及非理(文)义演云。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起有轻安者。即违前论中第二师云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师许欲界无轻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轻安者。即是欲界有轻安。以鼻舌唯于欲界系故。故违前师。
  (四十四右)彼前但据(至)下意识说之为无(文)。义演云。疏彼前但据异生及下意识说之为无者。此释前若作此解难并会也。如第二师说。欲无轻安者。据诸异生凡圣下意而说也。问。五识由他引许俱下轻安。定心引意下意下轻安有。答。不然。五识许定俱他引可有定。意既无二并。下散意定无。
  (四十四左)前文但对(至)非为尽理(文)。演秘云。疏彼前但据至非为尽理者。释前难也。并会前释欲无轻安之所以也(文)义演云。疏前文但对彼初师至非为尽理者。即会前第二师文言欲界无轻安者。且对前第一师说。非为尽理。据实欲界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得有轻安也。
  (四十四左)第三又解(文)。义演云。第三又解者。虽文中总言五识。理实三识而有轻安。鼻舌唯欲无轻安故。问。今此一段论文有三解别。于三解中取何为正。答。如演秘说(文)演秘云。疏第三又解等者。此释意云。文虽总言五有轻安。意谈三识。轻安在色。鼻舌唯欲。故但三识。言总意别。故不违前。问。三解何正。答。而有断云。第三为正。初说违文。果位唯善。自他共许。何烦更说定所引言。第二违理。前言欲界无有轻安。今复成有故违理也。有义释云。三皆无违。初标宗故。未论因果故说善言。大地菩萨生欲界中。无漏引生亦无有失会前文者。如疏具明。详曰。第二释中定所引善有因可然。成所作智不唯果者违护法义。三释优劣思可知之(已上)今谓。如有人断第三应正无有失故。
  (四十四左)若尔至应无轻安(文)。义演云疏。若尔虽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者。此难意。既是引五识有苦受。如苦身精进等。如舍身肉救众生等。即五识应无轻安。答。五识中苦俱虽无。与舍乐俱受者五识有轻安也。即除苦受外余乐舍受等后得引者有轻安也。
  (四十五右)余受可有即通果心(文)。义演云。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显通果心·相应喜·乐·舍受得有轻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文)演秘云。疏受可有即通果心者。余乐舍受得有轻安。言即通果指有之心。
  (四十五右)若尔鼻舌(至)如何通(文)。演秘云。疏若尔鼻舌至如何通者。显是通果方有轻安。理非善正。有相例失。
  (四十五右)苦根虽名无漏(至)五识不俱(文)。演秘云。疏苦根虽名无漏至五识不俱者。五识不俱而有二义。一五总不与轻安俱也。由有苦故。二俱苦受相应不俱。非余舍乐不容俱也。前释善也。故疏下云。然实菩萨至但除苦受。若准后解。以显菩萨五得有讫。然实等文岂不烦剩。故知前善(文)义演云。疏苦根虽名无漏不言轻安俱者。此释前苦根名无漏所以也。我通外难。难云。苦根既名无漏。何得名轻安耶。即逐前起难。此文正答前难。我但言通无漏。不言轻安俱故。据实五识后得智引。除苦受外余受得轻安俱故。以苦受无滋润故无轻安也。上界三识俱。下界五识俱也。言苦根无漏者。由无漏第六引名无漏。非体是无漏也(已上)今谓。演秘分为二释未详。
  (四十六右)彼无所治岂有能治(文)。义演云。疏彼无所治岂有能治者。难也。言欲界有惛沈轻安岂有者。引例质也。意云。若无所治不许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岂有能治轻安耶。
  (四十六右)如对法第三五十八九(文)。考对法第三。无有此文。至第四十(六左)有三学门。瑜伽五十八·九中亦无此文。五十七论(十二左)就二十二根有诸门分别。于中有三学门。调卷不同故有此差。六十六(十七左)具明三学门。
  (四十六右)非邪生故(文)。义演云。疏非邪生故者。意说。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师之所生故。不同分别烦恼。故非见断。
  (四十六右)五十七二十二根(文)。五十七(十二左)云。问。几见所断。见所断为义。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即十四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此中有色诸根见修所断为义。无色诸根三种为义。谓见修所断非所断义(文)义演云。疏瑜伽五十七说至未知当知根者。总是引瑜伽五十七文为证。意证善十一通通修所断。言一分见所断。约分别烦恼见道断。其黄门身等当必不生。能招烦恼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见断也。所言善法修所断者。体是有漏。障无漏果故。
  (四十六左)彼说二六(至)及与不断(文)。义演云。疏彼说二六至及与不断者。意云。以下是疏家释论文也。五受及意通见除故。为前六者。望修道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当知根通不断修断。将为后六对见道名后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断。问。前云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何故但言二无漏根唯非所断。不言余者。答。且举全无漏为论。其实信等六根是无漏者亦通不断。是修断者不说自成。问。如五受及意六根六通修断非断。何故总不说耶。答。今举唯善后六为论。意证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断。所以不说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于信等。所以不释。若在无漏通不断故。
  (四十六左)又对法第四(至)皆见断(文)。对法第四(七右)云。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文)。义演云。疏又对法第四至善业见断者。意说。三途苦果多由分别烦恼业招感。入见道时便能永断。何妨善业亦见道断耶。有云。对法说一切往恶趣业果皆见断者。意取往恶趣别报善业及果为问也。
  (四十七右)答彼不言善法(至)名为见断(文)。对法抄第四(二十九右)云。唯识论第九卷说。若缘缚断说善等法唯修所断。依不生断无想定等说见所断。由此传释。诸三恶趣别报善法。此业及果是见所断。前染污法所发诸业及所得果。若色若心见所断发所得果者此见所断。修所断发及所得果皆修所断。如对法第四等说。诸非所断略有二例。一非缚。谓诸无漏有为无为。对法第四说。唯诸无漏非所断摄。二已毕竟断。名非所断。六十六说。无学身中善无记法名非所断(此总第一出所断体)。二辨所断义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断。谓诸染法通见修断。二离缚断。此有二种。一离缚断。谓断缘彼杂彼烦恼。六十六说。善无记法唯修所断。二不生断。此有二种。一因灭果不生。谓三恶趣果见道所断。二果丧因不生。谓诸善法见道所断。五十三说。于见道中无想异熟能得毕竟非择灭性。故因亦断。如是类也。诸非所断二类如前出体中说。此即第二辨所断义。如唯识缘生中释。其恶趣果断二种。一云。体亦随无。见道障故。论云无记修所断者。据余无记杂缘缚说。一云。唯断业有。无记不除。不能生异熟。云何释异熟障。据此果无记体在生杂缘缚(文)义灯五末(四右)云。论非见所断者。疏言。彼不言善法断缘缚者名为见断。虽无相定所招异熟入圣名断。定非见断。不尔修道烦恼发业亦招恶趣别报苦果。果虽见断。修道烦恼岂见断耶。既能缚在但约见断。不生名断。非约断缚。不障见故。以此证知善非见断。问。此引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断之文。若非缘缚名为见断。七色命根何名见断。断有几种。答。断有四种。一自性断。二相应断。三缘缚断。四不生断。言自性断者。谓本随惑。性是染故。及不善业。业虽是思。如似五见非相应断。相应断者。有漏八识五遍行全别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与惑俱。断相应时心等解脱。故五十四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涅槃经亦云。断相应贪等名心解脱。又五十九云。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然所缘断或不生断摄。以无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应烦恼断故。不为境缚名所缘断。故彼云。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缘缚断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不生断者。恶趣异熟无想定等。第八卷中更当分别。问。此前说断依何断说。答。依不生及缘缚断。十四一分见所断。据不生说。或通相应断。与见或俱故说见断。然不尽理。有非断故。一分修断据缘缚说。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向约缘缚断。八十七文又说四断。少同于此。故说一分修断。以信等五·未知当知通漏无漏。无漏之者即非所断。忧·苦二受性非无漏。以引无漏及无漏引说为非断。实非无漏。问。若尔意·喜·乐·舍亦通无漏。何唯说断。无想定等准第八说亦通见断。此何不说。答。此后问疏中解讫。释前难者。意喜·乐·舍无漏之者实通非断。以意及舍八识通说。非皆无漏。且据全说。问。在二乘身无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忧苦。三无漏除二。皆通无漏。何故非全不说非断。答。据三乘通。若约大乘得通非断。问。诸有漏法非性染者。在二乘身无能缘惑说为修断。然法犹在。若佛身中总灭。不有是何断摄。答。不生断摄。问。何以得知。答。集论中说无学后蕴无种已生。准此因无果不生故。问。如八难身等所起信等。入见道已彼身不受。信等起不。若不起者。是何断收。若许起者。无所依身。如何得起。答二解。一云。不起。不生断摄。所依无故。一云。得起。依现身故。然应分别。生得者不生。无杂乱故。方便者起。许杂乱故。界系定故。身不定故。或容生得。界虽无杂。趣许杂故。如中造生天业等。通生得故。前第三云不杂乱者。据界地说。
  (四十七右)略有四门如下缘生中说(文)。下第七卷中。
  (四十七右)不断违文(文)。演秘云。疏不断违文者。违对法论恶趣之报皆见断文。
  (四十七右)答如无想天果(至)皆名断也(文)。义演云。疏答如无想天果至皆名名断者。意云。设果断因不亡者。亦无违理之失。何以故。如无想果·北郁单越八难之果。入见道时此果虽后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业等见道犹在。以是善法不障圣故。据此道理有何违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恶趣果等皆名断也。是见道断故。上来约果断。其修道业或见道不断。下约分别惑所招三恶趣果及无想天果等入见道分别惑既除。无想果等亦断。是不生断。后必无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丧断也。
  (四十七左)善染二因(至)皆名断(文)。演秘云。疏善染二因至皆名为断者。总望因果皆得断名。约四断义别别相之。如下及灯故此不叙(文)义演云。疏善染二果皆至名断者。即三恶趣别趣善及无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属修道发别报业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别烦恼及起无想定邪见等。入见道时与所生果一时而断。然有差别。谓自性·不生等别。总名断也。邪见等染因。是自性断。三恶趣果等名不生断。亦可。果丧因。亡断若善业自性要修道断言因亡果亦随丧者。即无想异熟果故。
  (四十七左)不生名断其因亦断(文)。演秘云。疏不生名断其因亦断者。据不生故以释断义。无想天因入见名断。永不生故(文)义演云。疏其因亦断至故不相违者。意云。如无想天因尽等亦名断者。即约断缘缚亦得断名。据体唯修道断。难云。既尔如恶趣善业亦应见断。果入见道断故。以因亡果随丧也。答。据实果亡因亦名见断。以今据缘缚断。即修道断。故不相违。不据随果说。但约自体唯修道故。故不相违。
  (四十七左)他皆效此如理思之(文)。义演云。疏他皆放此如理应思者。意云。有报无报未解释者。名之为他。约通三界等作法者。名之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界作。名他皆效此。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六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