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四(八本之一)

  (初纸右)如是四缘(至)十五处立(文)。演秘六末(初丁)论。云何此依十五立者。而有两释。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缘。既云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十因。云何此缘依处立因。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依处差别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也。十因既然。依处亦尔。即开四缘为十五处。非离缘外别有依处。由此义显开前四缘为十五处。约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四缘。以为十因。然开四缘为十五处。义准应尔。非此有文。详曰。前胜。何所以者。下文别问四缘依处摄因等故。故下论云。所说四缘依何处立。复如何摄十因二因。又前问已即举依处而辨十因。以答其问。不言四缘。以此而言故前义胜。若取后者。后文更问。一何繁重。前文不答。何乃阙乎。今又释云。此言双此四缘十因。云何四缘及以十因俱依依处。下答先辨十因依处。后明缘依中。以摄十因文势违故。故更问起。亦不相违(文)今谓。两释中。以初为正。第二及朴扬又释皆非也。第二如朴扬辨。朴扬又释。双指四缘十因。为此者不顺论文。论中条陈十因不立四缘。四缘上悉。何更繁拿。
  (初纸左)语即依处是持业释(文)。伦记二上(十七右)云。初中即三依依处旋设目者。体是依处。义称为因。义依体立故说十因。依十五处。依名者。语因即依处。乃至无障碍则依处。皆持业。既依依处即建立因。随说即因。乃至不相违即因。亦皆持业(文)此略纂第二(三十六左)意。
  (二纸左)然依者(至)第七转声(文)。演秘云。疏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者。略为二释。一云。依·于俱第七转。疏云者·义。是助辞矣。非说依者是彼于义。依若于义。云何得言俱第七转。体无二故。不可言俱。二云。依·于有同有别。如根·境者。依·于不同。言依语处立随说因。依即于义。今依彼因云依于义。对依于名云俱第七。更思(文)义蕴云。疏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者。就第七依声之中。复有于·依两义。今论言依者。取其于义。谓于语上立为因。故恐滥依义。故简之(文)今谓。演秘初义不正。者义二字分明牒。释何谓非是彼义。第二为优。境或言依。则依亦为于。无有巨妨。义蕴细分于·依。亦不无理。
  (二纸右)大论第五(至)俱辨此因(文)。第五(九纸)三十八(八左)显扬十八(十一右)对法第四(十五左)中边上(十三右)旧中边上(十二左)诸文出没。具如疏辨。然对法论。于能作因立二十种。于中复十。是今十因也。又中边论立十能作。是对法中初十种因。非对法后十。及今论所明极说等因。彼论云。一生起能作(旧论云生因)二安住能作(旧云住阁)三任持·四照了·五变坏·六分离·七转及·八信解·九显了·十至得能作(旧论如前)对法前十名亦大同。今虽双引对法中边。然与瑜伽·显扬稍别。勿雷同焉。
  (二纸右)然大论三十八(至)无依处摄(文)。十因章云。别出体者。别有三种十因。所谓清净杂染无记也。三十八(八左)明五明中云。云何内明论显示正因果相。谓有十种因。当知建立无颠倒因。摄一切因。或为杂染。或为清净。或为世间。彼彼稼穑等无记法转。云何十因。一随说因云云。
  (二纸右)随一切法(至)随说因(文)。伦记二上(十七纸左)云。初作依处者。体唯是语。此语名因。显义果故。而文中名为先故相等者。起说由渐。次先于三界系不系法。共立假名。随见闻等欲说法。特寻名名相。想故起说云也(文)略纂第二(三十六左)云。初语依处体唯是语。成唯识云谓法名想所起语性。由随见等能说众义。此语名因。显义果故。语体之上有能诠用。体为依处。用则称因故。言随说因依语依立。观此文意。乍似依他之语自言说转。理实不尔。初语是依。复是因。以语说于所见闻等名为因故。因想起语名依处故(文)略纂十一(十四左)云。今云。随说因者。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起言说者。谓如由先有色名故。后闻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恶。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说。因为色等言。又如杂集论第四云。随说因谓名想见。言说即用。兼见为体。此论不言。彼言见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执着。执著名见。因着故起言说(文)十因章同。演秘云。今略释云。法谓一切有为无为系·不系等为因起言并名为法。名谓法名。由闻诸法种种名已。或自据教寻名·句·文。而起于想取境分齐善·恶等已方起言说。亦依文·句。而起于想。举初摄余。但云色也。问。说寻伺名语遍行。云何由想方起言耶。答。取境分齐方发于言。实由于想缘彼法义。而起于语亦赖寻·伺。今据取境起言之由。但说于想。又复语因而有通局。亲疏两别。寻·伺虽亲不遍佛有。想因虽疏为通因果。所以言也。
  (二纸左)彼论文势(至)为因体(文)。大乘义章第四曰。随说因者。是不足。若具应言随名随相说因也。其义云何。废名息相。去其言说。以求诸法。诸法体同犹如幻化。因缘虚集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剌名藉相。假于言说。施没彼法。法随名等。方有种种事相差别。事相所随名想言说。是则法因名随说因。此最宽故。诸法差别。皆由名故(与今疏殊准而可思)。
  (二纸左)然今此文(至)立此因也(文)。义灯六末(二左)云。据实本解。此论正释瑜伽等文。取所起语为语依处。即此依处为随说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处云。谓语依处施设随说因。乃至云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既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见故起诸言说。明知。不取名·相·见三。为语依处及随说因。显扬十八。亦同瑜伽第五。虽瑜伽·显扬解语因。云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谓彼诸法随说因。似取名·想·语三为随说因。准解因依处。既但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语起诸言说。亦不云由语等故起诸言说。诸家何烦分为两释。故唯杂集准论有殊(文)。
  (二纸左)此中即以(至)诸法因也(文)。义灯六末(十二右)云。问。依杂集论名·想·见三是语因。即得名为随说因不。答。准前释语为随说因非名想见。问。既是语因。何不名为随说因耶。答。此不说为随说因者。意以一切法为所说语随彼说名随说因。此即随所说之因。即能说为体。不欲明彼语因为随说因。若说此为因。即言随所说家能说之因。望所说法以疏远故(文)。
  (二纸左)言说是语性(至)皆无记(文)。此卷次下(六十四纸右)云。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说故。声自性唯无记。声有表。是业性摄。以能表思。名为三性。体唯无记。名非业性故。从声本说为无记。尔名是声屈曲差别。唯无记性(文)十因章(三右)云。若萨婆多声通三性。以是业性。即大乘宗声唯无记。以是报故。若依表业性。假名善恶也。
  (三纸右)然实二性(文)义蕴云。因无记佛善也。故唯二性。
  (三纸右)但以三相及得例难等(文)。演秘云。其例意云。彼得及相。是依法立。随所依法以判于性。名等亦然。何不随声通于善恶(义蕴大同)。
  (三纸右)不可言相是(至)不同于名(文)。演秘云。疏不可言共至不同名等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得及生等。为所依法。俱有因义。名等不尔。何得相例(文)义蕴云。疏不可言相是共有因等者。彼救云。相等通诸法。是俱有因故。随所依通三性。各但依声非共有故。不通三性。
  (三纸右)大乘共有因义皆通故(文)。演秘云。疏大乘共有因等者。此破救意。显大乘因不唯得果不可以尔自宗义救。问。因本质声可唯无记。以因第八唯无记故。若杖他变相分之声。其性是何。答。可通于善。如以善心听师说法。本质既善。能听所变声善无失。因声无记。据本质说。相分名等。随所依声亦通善也(文)义蕴云。言大乘共有因义皆通故者。大乘名亦依光明妙香味等故。是共有因与三相得等义皆通故。所以例同于相通三性也。
  (三纸右)不是异体立义也(文)。演秘云。疏不是异体依体立义者。语依是体。说因是义。由语体上有能诠义。即以语依而为说因。不同眼识依根。别有不同得等依法假施。问。以语依义为随说因。如何而言语依即是随说因体持业释耶。答。义不离体。持业何违(文)义蕴云。疏依体立义者。以语体为依。所以能诠义。为随说因。语不异能诠也。
  (三纸左)其见闻等(至)枢要等会(文)。九十三(十一右)对法第一(五右)枢要下末(十九右)云。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抄(八十三右)指略不别释(文)对法抄第四(三十七右)云。论随说因。此及诸论不同。如唯识会。然彼云。谓见闻觉知。此中且但有见略也。以瑜伽第五有闻见等。后起言说。此此义不尔。若尔见应非执着。
  (四纸右)然有漏无记(至)即依士释(文)。十因章(四右)云。若清净法即随说因。体唯有漏无漏善性也。果通一切法也。又(五左)云。若据实义。唯得有杂染法之随说因。何以故者。以大乘中声非善恶性。若从表故。假得通善恶性。由此道理亦有二释也。若杂染法之随说因。因体通三性有漏无漏。唯有为。果法通三性。唯有为唯有漏。若杂染初随说因者。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果法通一切皆得。若据展转义。亦得缘真如故。又(七纸)云。若取外法名无记法。唯得有无记之随说因。因体可通三性。因中表故。显果上实无记。极成因通有漏无漏。唯有为也。果体唯无记。唯有漏有为。言无记即因者。若据内声性是无记。名随说因者。即有无记法即随说因。因体唯无记。唯有漏唯有为。果通一切(文)。
  (四纸右)集论中说(文)。杂集四(十五左)云。十一随说能作。谓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说故。
  (四纸左)二论意别论虽无会(文)。演秘云。有义疏说论文虽无会者。此不应理。即此文中正是解释相违义故。又助论主别立道理。菩萨地说三种十因。对法论说。即显初因。性唯是染。详曰。论中何有以能诠·所诠·生起次第会违之处。据论无此言论无会。何有非理。又疏会云。对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说因果。而隐不云言助论主别立道理依初染因。一何蔽人彰自甚乎。问。此文若非会相违者因何而致。复云何科此会相违。答。但显彼文以随说因为语依处。明论意别云会违也。无能所诠相生义会云论无会亦无过也(文)。
  (五纸右)论二领受依处(文)。演秘云。论领受依处者。领谓领纳。受谓摄受。谓能所受俱名领受。即领受处立观待因。观待因者亦通能所。由此望彼应为四句。一能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对于境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生三禅乐等。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余类知之。故瑜伽论三十八云。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问。此因三性其义云何。答。瑜伽论云。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法为观待因。又观待境界所有爱味。诸有支相续流转。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观待因。又观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文)。
  (五纸左)然大论等(文)。三十八(九右)如上演秘所引文是也。
  (六纸右)又此论云通所受等(文)。十因章(二右)云。若所观待有四句。能所受性。即是边行中受数。触想作意思。无此立位差别能故非也。触虽有此能。而方此受非是领纳。唯此受有此五位能及能领纳。独名领受性也。若待所受有纳受。受性唯受数。所受中通一切法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即能受性。所受中通有为无为。余有通故。若所受待所受一种。若以能受待能受者。亦相似也。
  (六纸右)有以能受为因所受为果(文)。义蕴云。待心先求而物后应也。多以所受为因所受为果者。待先往来待平持物也。多以所受为因。能受为果者。如境先至而后生也。
  (七纸左)且无记之因(至)果唯无记(文)。十因章(七)云。言观待者。于中有四句。若所受待所受者。即所待为因。能待为果。果因性等。以因显形待水等形等为因果故。若能受待能受者。即因果等性亦同故。以俱受数为观待因。若依此义。外法无此句也。若依待所受有能受者。所受是因是无记法也。即因体唯无记。唯有为有漏。果性通三性。唯有为非无为。通有无漏。唯心心所法。触受教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因体有为。通有漏无漏有三性。果性唯无记。唯有漏有为。唯色法也。若无记之观待因。因体宽。果性狭。若无记即观待者。因性狭。果即宽也。
  (七纸左)余染等皆准此知(文)。十因章(四纸)云。观待因者。若清净法之观待因。因体通三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也。果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善性也。若善清净即观待因。因体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定是善性也。果法通三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于中有四句。若待所受有所受者。如待前理。有后理起。因果性等。若待能受为能受。如待见道有修道者。因果性同也。若待所受有能受者。如缘真如理。果因性等因唯无为。若待能受有所受者。依现行见方得此理。因是有为。果是无为。余同也(文)又(六纸)云。观待因者。若杂染即观待因。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果体通一切皆得。此是总说。若别说者。此有四句。若待所受有能受。因体通一切。果法唯有为有漏。通三性。若待能受有所受。因体通三性。唯有漏有为也。果法通一切皆得也。若以能受待能受者。因果性同也。其中有别。如理应思。大乘中既无不善色等。即无所受待所受也。若据表业。始从足骨待踝骨等。因果性通。于理何失。
  (七纸左)论三习气依处(至)远自果故(文)。演秘云。此牵引因亦有三性。瑜伽论云。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子为此牵引因。又于观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释曰。此望于果通近及远。又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二涅槃界。望彼清净为牵引因。释曰。种望能证涅槃之智。为牵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举所证理。显能证智。
  (八纸右)未为善友力等(文)。演秘云。疏未为善友力等所润者。问。诸教但云惑为能润。言善友润曾未有闻。答。润者资助令生长义。据生三有教说惑润。若论出世多闻·善友能助名润。斯亦何违。疏云等者。等闻熏习(文)。
  (八纸右)不问同异(至)名为自果(文)义蕴云。疏不问同异性相称故名为自果者。同性谓名言种。异性谓业种。问。业种因异性。何名相称。答。善业招善趣。恶业感三途。亦名相称也。
  (八纸右)且净因中(至)是无为法(文)。大论三十八(十二左)之文。如上演秘所引是也。义蕴云。疏且净因中至为远因者。谓净因中有本有无漏种。由善友闻教等润。后生无漏。能证涅槃。即以本有种望无漏能证之智为远因。不望涅槃也。瑜伽论说。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二涅槃界。望彼清净为牵引因。恐人不解此文。故疏言勿见等。
  (八纸右)无为疏远(至)离系果故(文)。义灯五末(五左)云。西明自问。准菩萨地。依牵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论下得果中。不得离系。此论种子。对有为果故。五果中除牵引生起。不能亲证离系果故。此解不尔。今谓。若约能引即取种子。菩萨地是。若据能证即除种子。此论文是非此论中唯望有为。但种现殊。引证有别。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文)。
  (八纸右)此三性之因(至)因通善恶(文)十因章云。其牵引生起二因。俱是持业也。因果性同故。若据业能引识等五果记。少有杂染法牵引因。因体通二性。唯有为有漏。果唯无记。唯有漏有为也(文)。
  (八纸左)若无记即因(至)唯无记(文)。十因章云。其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有无记法即因。以取引麦等种子假故也。
  (八纸左)若无漏(至)果唯无漏(文)。十因章云。言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清净法即牵引生起因。因果性等。唯有为相也。无无为唯无漏。唯善性。无有不善及无记。若据有为无漏。远望摄无为果。彼既是疏。此因亲不取也(文)。
  (八纸左)论有润种子依处(至)近自果故(文)演秘云。论生起因者。依瑜伽论。亦通三性。论云。即彼种子望所生芽。亦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又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无记·染·善如次三性生起因也。
  (九右)以未来为因(至)而果后者(文)。此问意者。因前果后。是法尔理。若以未来法为所缘境。则境是能生因。若以未来为因。则果必现在。若非现在。则此非因前果后法。岂非违法尔理乎。俱舍六(七左)云。不应已生法为未生等流。如过去法。非现在果。勿有果先因后过失故。未来世无同类因。
  (九左)三十八(至)心心所故(文)。三十八(十右)云。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所说。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受用摄。
  (十右)论八作用依处(至)余助现缘(文)。演秘云。论谓于所作业者。所作者果。业即能作。即八九处能作业用。乃于果处说业用声。云所作业(文)。  
  (十右)如釿斧等(文)。釿者音银。器之釿锷。又剂断也。释用器曰釿谨也。板广不可得制削。又有节则用此釿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广韵齐也。或作钺。宗钺音越。说文大斧也。
  (十左)然此二及前(至)此依六识作法(文)。下约七八。此段唯约六识。二者第八作用。第九士用。前五者。于前七中。除等无间及根依处余五。此等七种无记即因。其果通漏无漏。彼二果者。指上所除等无间缘及根依处。彼二无记即因。其果唯是有漏。何者无记二因。不生无漏六识。若约七八。无记亦生无漏。如次下明。或云。彼二果唯有漏者。无记即因。果唯无记心心所法。非善等果。不通无漏者非也。何者唯有漏者。唯简无漏。尔有漏通三性法。岂无善等果。言果无记非善等果。其误可知。演秘云。疏无记即因除无间缘等者。问。变化无记无间得生学无学心。云何无间果非无漏。答。即变化心通善无记。若为嬉戏所起变化。无记性摄。为引道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故善变化引无漏心。无记心不尔。而昧劣故。余义类此故不繁云(文)。义蕴云。然此及前五无记即因余等无间等者。谓前六识引无漏时。必非无漏定善性故无记。六根亦能发无漏六识。若七八前念及为意根。虽是无记所引发无漏识也。
  (十一右)根中应分别色根意根(文)。义蕴云。根中应分别色根意根者。若果是无记。色根为因。必非无漏。意根可尔。第八果无记。第七为根。许无漏故。余识不尔故应分别。
  (十一右)然大论三十八(至)名摄受故(文)三十八至九云。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除种子外所余诸缘。名摄受因。
  (十一左)唯此应知(至)于人功故(文)。枢要下末(十九左)云。三十八说。一语言相违。二道理相违。三生起相违。四同处相违。五怨敌相违。六障治相违。五果如别章说。三十八既说无记摄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别法亦名士用。不尔无记应无此因。六种依处俱说无记故。既知。作用·士用依处。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十一左)若依瑜伽(至)为作用(文)。此则总依三十八意。分立士作二用。非有别文。论云。种种稼穑差别而生。或云。地雨等缘。能生于芽名摄受因。
  (十二右)是摄受因体至不通有漏也(文)瑜伽伦记二上(十八右)云。摄受因中无间或境界依处。即是二缘。根则六根。作用依谓除因缘余陈助现缘作具作用。士用依。谓除因缘外亲作现缘作者作用。此五摄受。辨有漏法。总谈虽尔。而差别者。若欲界中心心数法。即藉如是五种依处摄受因生。若是色不相应行。唯藉作用士用摄受用生。又作用宽。通情非情。士用即狭。唯在生数。如欲界。上二界亦尔。
  (十二右)即成因缘(至)能生法故(文)。义灯六末(七左)云。杂集论云。虽自种生。能增彼力名摄受因。西明释云。能增彼力故者。是释彼因义。非释其名。今谓不尔。设说因义。取以释名斯有何过。如彼论解。随说因云随起说故。观待因云欲生因故。牵引因云招当有故。生起因云生当有故。摄受因云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释因之义解其因名。更何义释。又复自云。摄受因者。诸论解名不同。瑜伽等论。因能摄果名摄受用。杂集余因释名。皆同诸论。何独摄受。但解因义。又瑜伽三十八云。由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故。摄受者。即是增力。不尔如何方生方转(文)。
  (十二右)对法言(至)增彼力(文)。对法第四(十六右)之全文。但无芽字。
  (十二左)随其所应三性应思(文)。演秘云。此因三性。瑜伽论云。地雨等缘。能生于芽。又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如次无记·染·善三性摄受因也(文)。
  (十二左)谓三性法(至)与下品为因(文)。瑜伽伦记二上(十八右)云。随顺处以三性有为漏与无漏种现能顺后有为自界他界及无为果能引为性。文中胜品之言。筒同品下品。非知同类因。若生得善及染污法九品相望得为因。若方便善与等胜因。然此引发因望他法故。亦得为因。同类因但以自他为果故。二因用互有广狭(文)演秘云。论引发因者。有三性别。瑜伽论云。芽茎叶等展转相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又从无明支乃至有。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又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证有无余依二涅槃界。如次无记·染·善三性引发因也(文)。
  (十三右)大论第五(至)善染为因(文)。义蕴云。疏大论第五等云。无记与善染为因等者。此会相违也。彼论约种子与本识同性言无记。所生现行不随本识故通善染。由此说无记与善染为因。此论约种随现故。言同类也(文)大论第五(十一右)云。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系善法。能引色无色系及不系善法。由随顺彼故。如欲系善法。如是色系善法。能引色系诸胜善及法无色系善法不系善法。如色系善法。如是无色系善法。能引无色系诸胜善法及不系善法。如无色系善法。如是不系善法。能引不系诸胜善法。及能引发无为作证。又不善法能引诸胜不善法。谓欲贪能引瞋痴慢见疑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如欲贪如是瞋痴慢见疑。随其所应尽。当知如是无记法能引善不善无记法。如善不善无记种子阿赖耶识(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云。又言。无记法能引三性名随顺依处者。谓诸种子略有二性。摄用归性可言无记。将因属果性乃通三。唯识依后义说此依处。其性必同。今依初义无记生三性。除斯以外现行诸法种。望种更无别性。成随顺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文)。
  (十三右)以性论之(至)论之别宽(文)略纂第二(三十左)云。前随顺依论性即狭。各自性故。谈界即宽。引三界故(文)义蕴云。疏以性论之则狭。此因唯有等流种子。无异熟因。下不说得异熟果也。
  (十三右)显扬论(至)为因也(文)。显扬十八(十三左)云。依随顺因依处。建立引发因。何以故。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系善法。能引色无色系诸胜善法。随顺彼故。如欲系善法。如是色系善法。能引色系诸胜善法。及不系善法。如无色系善法。如是不系善法。能引不系诸胜善法。及能引无为作证之法。
  (十三左)此唯自性(至)即净因也(文)。演秘云定异因者。瑜伽论说。有三性别云。从大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余类。如是所余当知亦尔。又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各生余趣。当知亦尔。即此望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又三乘性。各于自乘能般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云。差别功德依。以一切有为。各于自果有为能起。无为能证即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异性异熟无记果故。今论总说不违余(文)。
  (十三左)以界论之(至)论之则宽(文)。略纂二(三十八右)云。此差别依论性即宽。招异熟故。谈界即狭。唯各自界各定别故。前随顺依。望劣非依。此差别依一切皆得。
  (十三左)果易故不说(文)。所望之果。显了易知故不别说。标言差别功德。此示因有多引。
  (十四右)以前六因为性(文)。伦记二上(十九右)云。和合依。即以第二领受依乃至差别功能依处为体。测师间。前六因显义已是何须别立同事因耶。答。前六是别同事。是总总别异故。问。缘中何也。答。又有总别。所谓三缘是别。增上是总。然因中自有二种。一略谓同事因。摄前六因二广谓不相违。摄前八因。除相违因。
  (十四右)于生等果约一事业也(文)。演秘云。论同事因者。三性异者。瑜伽论云。为稼穑而得成熟。非彼稼穑随阙一因而得成就。是故一切和合说为此同事因。又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名同事因。释曰。从染观待至染定别。总名染法同事因也。又若清净品观待因乃至定别。彼望清净为同事因(文)。
  (十四左)同瑜伽第五(至)观待宽故(文)瑜伽第五(十一左)显扬十八(十四右)两论于后三因。各有生得成辨之言(显扬言生得成立戎辨)观待因下无生等言。此论四因皆有。此言出没所由。如疏具辨。
  (十四左)彼论唯望情欲作法(文)瑜伽由诸有情求欲系乐。彼观待此。于诸欲具。或为求得。乃至色无色等。
  (十四左)三十八唯依于(至)亦不违(文)。三十八(九左)云。于所生法。能障等因名相违因。此障碍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当知相违略有六种。一语 言相违。谓有一类或诸沙门或婆罗门所造诸论。前后相违。二道理相违。谓为成立诸所成立诸所知义。建立比量。不与证成道理相应。三生起相违。谓生缘阙障生缘会。四同处相违。谓明暗贪瞋苦乐等法。五怨敌相违。谓毒蛇鼠狼猫狸鼷鼠互为怨敌恶知识等。六障治相违。谓修不净与诸贪欲。修慈与瞋。修悲与害。修七觉支八圣道支。与三界系一切烦恼。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文)。
  (十四右)此中无记(至)皆准应知(文)。演秘云。论相违不相违因者。其三性者。瑜伽论云。霜雹灾等诸障碍法。望彼滋稼为相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又此杂染法相违因者。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仰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阙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又种姓不具足。不值仰出世。生诸无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问。大乘灭法而不待因言相违因。岂非自噬。答。如疏及灯俱明与彼相违之法而作因也。亦如因明四相违因。有义破云。若言与彼相违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顺何名相违。今解即与当应生等诸法为因。谓彼应生由因违彼令不得生。以彼所违不生住等而为果故。相违即因。详曰。理亦未可。当应生法彼既不生。即是无法。何得有法与无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为果者。既云与彼当应生法而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为其果。乃果无因。因无果也。若言与彼应生法上不生住等而为果故云与应生法为因者。若尔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违因。正顺彼不生等故。从疏正。文如灯引(文)。
  (十四左)大乘灭相虽不待因(文)。小乘灭相亦待于因故。今简之。小乘灭相如俱舍等。如上已明。义蕴云。疏大乘灭相至与前法灭为因者。如秋霜既降草木及青为黄。霜非青灭之因。青灭是无。霜体是有。不可以有作无因故。但与黄生以为因。相违之因依士释也。然以理准。由霜雪故。能令青灭。与彼青灭为因。竟有何失。若尔如何以有为无因耶。答言。有法不得与无法为因者。约彼非相违法令相违与彼相翻故。得为无因。灭不待因。亦准此释。若不尔者。何名相违。故瑜伽论云。此顺违因。于四处转。顺谓令法生住成得。违即令法不生不住不成不得。彼既许尔。此何不尔。由此疏云。与后后法为生因者。且约有法非尽理也。又解。由霜雪故。能令青灭。但是霜等与青相违。不与青灭相违故。设与生法为因。亦是相违即因。然准上来依处及因。并持业释。何故此相违因独依士耶。若准后解。不违前例。应审详之(文)今谓。义蕴大意。同西明及要集。然义灯中辨两释等。须者寻之。
  (十五右)能生因亲方便因疏(文)。菩萨地三十八(十右)明十因已云。此一切因。二因所摄。一能生因。二方便因。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名方便因(文)略纂第二(四十左)云。三复次解建立因中。初复次依因。于果有亲疏义。次复次依因。于果有染净义。后复次于因。于果有七相义。初复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摄十因尽
  (十五左)论文二处(至)能生因(文)演秘。
  (十五左)大论第十(文)第十(六左)云。问。若诸文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因果体性建立缘起耶。答。依增上缘所摄引发因牵引因生记因故。说名为因(文)。
  (十五左)答依增上缘(至)三因说等(文)。义蕴云。疏答依增上缘所摄牵引生起引发等者。问。牵引生起多业种故。理即不违。其引发因下不说得异熟果。亦随顺处唯得等流。此中如何说依增上摄引发耶。答。引发因中。亦说现引现及得无为。此皆增上缘摄也。问。彼论意说十二支。设得无为虽是增上。非是有支。何以为证。答。如有支中无明望者不善业。及爱望取等。既是同类相引。亦是引发因摄。故知。彼问答无违。
  (十六右)又以理准(至)生起因也(文)。义蕴云。疏又以理准若未润种既有业种等者。谓前问中不问牵引。唯问生记。以牵引因下文自言习气依处得异熟果故。此不问。今以理准。未润习气既许有。已润之中何无业种。
  (十六右)又菩萨地等(至)是此因也(文)。演秘云。亦有疏本作谁字者。今随准谁以为两释。一者意云。准彼瑜伽。言生起因。是此论中生起因也。如此论中所引文。是此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知。彼论生起因中。有业决然。二者意云。谁谓瑜伽言生起因。唯是因缘。疏云此因。此因缘也。疏如此文是者。释菩萨地生起不唯因缘所以。所以者何。此论释彼生起等因。释中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彼生起包业无疑。不尔此论便违彼本。二释俱得。当从多本(文)义蕴云。疏又菩萨地等谁谓彼言至此文是者。此应云。菩萨地中。但言牵引生起种子是能生因。谁谓彼言生起。唯是因缘而非增上耶。释云如此文是者。即次前所引瑜伽第十云。依增上缘所摄牵引生起等是也。又言如此文是者。谓指此论上下释。生起等因。皆言内外种及业因耶。答。此既言菩萨起等。既应寻伺地。又彼无牵引故。此不说也。或有疏云。谓谁彼言者。准字误也(文)今谓义蕴云第二为正准字为误。
  (十六右)其引发因(至)非因缘故(文)。上疏(十三右)云。现引种。种引现。现引现。种引种。皆是因。又云。显扬等论云。欲界法与三界无漏为因。色界与色界无色界无漏法为因。无色及无漏为因。无漏与无漏为因。不言与下法为因也。
  (十六右)定异因(至)等流果(文)。义蕴云。定异因至等流果者。问。何以除等流。答。此说种子为能生。除彼现生种。及外麦不令除也。
  (十六右)或亦取引发中(至)能生因摄(文)。义蕴云。疏或亦引发中至能生因摄等者。此言引发。意兼定异。此二因中。现行熏种子。既是因缘。亦是二因之中能生因摄。以彼现行亦于种故。虽同事等义与此不同。既合前因略而不说。言说下有二释者。下虽二释。意取后解。或亲辨果。亦立种名。是因缘故。
  (十六左)是合六因(至)未润已前(文)。六因谓牵引生起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此六未润名牵引种。已润名生起种。
  (十六左)牵引因全等(文)。演秘云。疏牵引因全等者。问。牵引因中有非因种。何得云全。答。全未润故。名之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文)今谓。此释不允。上(十五左)言此牵引因除业习气及外无记因生起因中亦尔。除已所取何非全乎。约润未润非也(云云必释顺次论云生熟)。
  (十九右)有寻等者(文)第五(十二左)云。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无间灭因。五久远灭因。能生因者。谓生起因。方便因者。谓所余因。
  (二十右)问何以菩萨(至)现种俱尽(文)。义蕴云。疏问何以菩萨至现种俱尽者。由菩萨地但言牵引种生起种子故。不摄现行因缘。有寻等地。但说生起因。不言生起种故。六因中现种是因缘者。皆名生起。宽狭不均故今为问。答意可量。
  (二十二右)作恶不即受等(文)。义蕴云。疏作恶不即受等者。此说业者果远。牵引亦尔。虽有因缘种。以去者果远故。业显名言隐。由此寻伺地。不说牵引为能生因。以彼业为牵引故。
  (二十三右)瑜伽第五显扬十八(文)。第五(十二右)云。复次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文)显扬十八(十五左)全同。
  (二十四左)其余领受(至)此二缘义(文)。义蕴云。疏其余领受及不和合不障碍处有此二缘义者。今虽根依处中意根及真见。随顺依处等。亦有等无间缘。此中但说领受等三。不说余者。以随顺等处虽有无间而无所缘缘故。略不说。以论说言中二缘故。若无约法士用。即作用士用依处。亦有无间缘。
  (二十四左)余二合前以为体(文)演秘。
  (二十五左)三十八说(至)摄受因摄(文)。三十八(十右)之文。如上已引。
  (二十六右)谓除观待(至)余皆增上(文)。义蕴云。疏谓除观待因事不相违少分余皆增上者。以三因中有等无间所缘故。除少分余皆增上。即显随说相违因。令人增上也。
  (二十六左)此约不相乱增上缘体解(文)。义蕴云。疏此约不相乱增上缘体解者。论中言虽方便内具后三缘等。此约不杂乱增上。若约杂乱增上者。即应但说方便摄一增上也。以余三缘亦增上故。
  (二十六左)若不尔者(至)具三缘也(文)。演秘云。疏若不尔者至具三缘也者。若离出体其方便中。不摄中间二缘尔者。论何不说中间二缘是能生收。论既不说能生因摄。明是增上。故知。方便具摄三缘。增上即是方便摄故(文)义蕴云。疏若不尔者不说能生是增上等者。不约此不杂乱增上缘解者。即能生因亦是增上。既不说能生是增上。即是约不乱体说。故知。方便因内。具摄三缘。由增上多故。偏说也。
  (二十八右)有漏善者简无漏善(文)。演秘(十右)云。问。准本业经佛母品云。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唯受常佛之果。论云。善恶俱招异熟。岂不相违。答。有释云。感三界业。若善不善。皆无明引总名无明。资粮等道有无漏善。皆向佛果。非无明发总名为善。非谓无明所发福等不感三界。详曰。若资粮道有漏善法。皆向佛果。十王果业在何位造。若许此位造彼业者。云何得言皆向佛果。故义有余。今者会之。略为二释。一经随转随化地部。化地部言。善非有因。二据三乘无漏资粮·加行正位漏善。远近皆名佛果因也。明为缘故。无明惑本所引漏善亦名无明。故云无明感三界果。由斯不言诸余烦恼及余漏善感生灭果。若也执文不许余善感异熟果。亦应取文唯 一无明能感漏果。自余烦恼皆不能招。文中唯说无明得故。此既不尔。彼何则然。故知。经论各据一义。并不相违(文)义灯二作二释。一资粮加行正位傍位善。俱感异熟果。二正位不感异熟果。此二释中。以不感之释为正。故灯述后释(此释文应好)法苑义决云。如何感十王果。诸论皆说。六度感彼故。设无想行亦感彼果故。无著般若论云。一边故。若不感有漏。如何言边。又正二位。不能正感于此位造有业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三种无明为缘。若不放逸。不说无明为缘(文)瑜伽五十一(九右)云。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此非集谛因。由顺解脱分等善根与流转相违故。所余世间所有善根。由此生故转更明盛。由此因缘。彼所摄受。自类种子。转有功能转有势力。增长种种速得成立。复由此种子故。彼诸善法转明盛生。又复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可乐诸异熟果(文)略纂十三(二十三右)云。复次阿赖耶识所摄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者。此中法师云。如初发心。起闻惠等。是解脱分。从七方便中五停心观等三。名随顺决择分。顺决择分家加行故。暖等四方便说名决择分。今解。五停心等三加行。正是解脱分体。并是决择分前故。名随顺决择分。其解脱分亦尔。从闻惠以去名解脱分。已前受持十二部经等。是生得善故。是彼解脱分加行体非解脱分。解脱分通九地系。下自有之。决择分。法师云。通七地。四色三无色。若尔如何下言六现观中云。三依五生。故知。决择分是色界五地系。前三方便。是决择分故。五停心观等。若是散心。即欲界系等故。故通七地。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故三依五依亦无违也。此中是非集论因等者。如对法第三抄。解决择分中。说西方三说。胜军云。此解脱等善根。体是有漏方便善摄。今福分善等种子增长。感异熟果。彼福分善业如缘起。若由异生放逸者等三种无明所发。不放逸者。当知缘明而生。我说非无明为缘故。感得可爱果。至解脱分等。随顺无漏。不感生死总报苦果。言非集谛。非不感别果。如护月等。即由无漏种力。令现行方便有漏善法。及福分善根等二法增长。并如对法抄法师解。可断道谛等摄义。论云。所论世间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转更明盛。明由决择分等故。令福分善现行转更明了。以数习加行善故。了达因果故明也。若护月等。亦令加行有漏善。及福分等者明了。由此因缘彼所摄受等乃至速得成立者也。此中由解脱分等为因缘故。令世间福分善等种子。名言无记种。转有功能。善业等种。转有势力。自解脱分善根种子。速得成立者能增胜生果也。又即令福分善等种子速成立。此中通新薰本有二义。复由此种子故彼诸善法转明盛生者。能由解脱分等种故。复自现行善法转明盛生。又云。即福分善现行也。若尔与前转更明盛何异。述曰。更胜于前念念增故。又能感当来下。正明福分善业义。非解脱分等善。然非不感别报。此中法师。皆是福分善种子。备师即如前解(文)无性第八(十五右)云。释曰。二会中者。谓于诸佛及化受用二身会中。由加行证得者。谓显能感异熟果义。此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成异熟故立此名。若修加行无分别时。生在诸佛所现变化身众会中。若时证得无分别智。便生诸佛所现受用身众会中(文)准上诸论并淄洲等。如闻熏习中有漏性者修所断。感胜异熟等文。此合正傍二位。说助正业。非谓正位善业正感异熟。
  (二十八右)此中即显(至)同小乘中(文)。义蕴云。疏此中即显古道生至同小乘者。小乘者化地部说。善不为三有因。感人天者。但是轻微不善也。以体是漏故。古生论同此。故云善不受(文)法苑珠林一百十九(十三左)云。善不受报论一卷。宋龙光寺道生法师撰(文)法苑义疏(嘉祥)第四云。问。低头举手善曰何成佛。答。昔竺道生着善不受报论。明一毫善并皆成佛。不受生死之报。今见璎珞经亦有此意。下之二(十二左)
  (二十八右)三十八显扬对法第十五皆同(文)。三十八(十三右)显扬十八(十一左)对法十五(初左)。
  (二十八左)三十八等(至)为自果也(文)。三十八(十三右)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不善法增。修习善故。乐住善法。善法增长。或似先业。后果随转。是名等流果。
  (二十八左)对法唯据善法(文)。对法十五(初左)云。等流果者。谓前生诸善所起自相续后诸书法(文)。
  (二十九左)唯此一法(至)实增上果(文)。演秘云。疏唯此一法非余皆是假说等者。略为二释。一因果同性名为一法。一法因果是实等流。非余异性是等流也。纵言等流假说之耳。二唯此报业相似一法假说等流。非自余法亦皆假说为等流也。不相似故。疏举杀生一业因果。显余善恶业报皆是假等流也。除斯以还。不可假说。二解任取(文)今谓。初解不顺疏文。第二未全是。疏意唯以杀生短命名等流果。此是假说。非谓金同性法皆是假说。演秘云举杀生因果显余因果皆皆是假等流。全非疏意。疑是显字之上脱非字欤。义蕴亦有二解。并同演秘第二解意。解一法言分立二义。义蕴云。疏唯此一法非余皆是假说者。唯取似先业因果相称者。唯此一法名假等流。即显悉得好丑报亦然。因果亦相似故。问。若尔何有善恶之报不相似者。答。如一言嗔谤长劫受苦。小时精苦乐果多。此等因果殊越。不可假名等流也。又解。唯杀命一法。令他命短。因命亦短。以极相似。虽是异熟假名等流。自余因果。亦有一似者。并不同此故。故言非余皆是也。前解为胜(已上)今谓。第二解复大同演秘第二解。彼有小失。
  (二十九右)瑜伽等依据前后即通论也(文)。义蕴云。疏瑜伽等依据前后相似故通论者。彼据因果前后相似故通论者。彼据因果前后相似故。通取杀命为等流也。
  (二十九右)论三离系果(至)善无为法(文)。义蕴云。谓虚空等虽是无为是无记故以善言简。不动想受有水有暂。暂伏惑得者。非离系果。真如亦然。有云。真如设未断惑亦名离系。自性离系故。此解不尔。违此论文。要现起道断结得故。
  (二十九右)八无为中(至)三性真如(文)。八无为者。显扬十八(十六右)云。论云。八种无为如摄事品已说。虚空无为者。由心所缘境相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异故。由清净所缘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净时所缘体相常如是住故。由四种离系故。建立余四无为。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差脱毕竟离系。简择烦恼究竟离系。苦乐系时离系。心心法暂时离系(文)。灵秦钞云。此中意说。若假实别论约诠门者。即于真如上。约断烦恼中上名为择灭。择灭中分出不动想受灭。约假谈门。即虚空非择灭唯无记故。对法论云。胜义无记者。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皆由不断障所显故。若摄假从实门。前五无为皆是三性真如体也。即此真如名离系果。
  (二十九右)对法云(至)非此果摄(文)。对法第十五(初左)云。离系果者。谓由圣道随眠永灭(文)三十八(十三右)显扬十八(十二右)云。若由圣八支道。诸烦恼灭。是离系果。若诸异生由世间道。诸烦恼灭。非究竟转故。非离系果。
  (二十九左)若所知障为言定障亦是(文)。义蕴云。疏若所知障为言定障亦是者。定障谓定下劣受。此所知障收。对法论云。由受想故。得二无为故离系。
  (二十九左)如下第十卷说(文)。第十(十二右)云。若唯断缚得择灭者。不动等二。四中谁摄。非择灭摄。说暂离故。择灭无为唯究竟灭。有非择灭非永灭故。或无住处。亦择灭摄。由真择力灭障得故。择灭有二。一灭缚得。谓断感生烦恼得者。二灭障得。谓断余障而证得者。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不动等二。暂伏灭者。非择灭摄。究竟灭者。择灭所摄(文)。
  (二十九左)然三十八(至)是士用果(文)。演秘云。按瑜伽三十八(十三左)云。诸有一类于现法中。依止随一工巧业处起士夫用。所谓农作·商贾·事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又依有宗顺正理论第十八云。士用果四。一者俱生。谓于一时更互为因力所引起。二者无间。谓次后时由前念因而所引发。如世第一而能生彼苦法智忍。三者隔越。次隔远时。展转为因。所引起者。如农夫等于谷麦等。四者不生。所谓涅槃。由无问道力所得故。若无问道断诸随眠所证择灭。而名离系及士用果。若不断惑。但重证灭。但名士用。大乘无文义同于彼。应亦无失(文)。
  (三十右)得俱生无间隔越不生之果(文)。义蕴云。士用果中有此四种。言俱生者。如大造色作意惊心。言无间者。如心心所前念引后。言隔越者。如疏所说占卜并稼穑等。言不生者。谓无为法。此四种果。多约法士用也。
  (三十左)除上四果即是此果(文)。义灯六末(十二左)云。问。论言。谓除前四所余得果是增上果者。为据法士用假者士用。若法士用。摄法尽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答。俱无失。然法士用中。不摄无为。无为不以障余法得生。皆增上果(文)。
  (三十左)瑜伽第五及显扬十八(文)。第五(十二左)十八(十五右)并同。
  (三十一右)除心心所(至)一切有漏(文)。演秘云。疏余心心所至一切有漏者。此意说云。辨心心所具五依处。谓无间灭至士用处。辨余色等除前三依。但取后二。后二通能辨色心果。异熟既是有漏果收。何得不依作用士用。由斯义准可依六处(文)。
  (三十一右)余二依处摄受一切有漏(文)。义蕴云。疏余二依处摄受一切有漏者。谓摄受之中。前三唯以心心所为果故无异熟。其作用士用二依处。约法而说通。得一切色心等果。准此亦得异熟。此兼前五合有七处。疏言六者误也。或据异熟因疏。唯取作用故唯六处。
  (三十二右)无间灭依(至)亦不说得(文)。演秘云。有义何以无间不得等流。答。九品相望成无间缘。此果不尔。下论但云二缘得故。于中非无能引上品同性之者。依全处说故不取也。若言全无。以现望现为等流果。岂唯他识。故许者胜。若具说者依十处得。详曰。若以全缺而会文者。理亦不然。且随顺处而亦不全。所引涅槃非等流故。余处准知。故依疏断。以无间缘形对九品非定随顺。故论不取得等流果。又真等流种自相生。生自现行现行熏种。故等无间无真等流。似又不定故不取也(文)。又三身章云。等无间缘所缘缘。定得增上果。必无离系。等流及士用。或有或无。
  (三十二左)合七依处(至)为果故(文)。演秘云。疏判七处得离系果。今以理准。应八处得。既待能证方有所证。取领受处亦何爽理。下文不言观待因得离系果者。据有为果隐无为果而不言也。疏依下文故云七处。亦不相违(文)。  
  (三十三右)十一依处得(文)。演秘云。疏云十一依处得者。实根依处亦得此果。疏中脱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疏前正解士用处中。而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识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尔者。岂疏前后不逾数纸。即自矛盾。故定脱略。既加根依合十二处。有义十三。加境界处。详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势疏远。故后二师明士用果。而皆不许所缘缘得。
  (三十四左)领受中(至)胫待足等(文)。义蕴云。疏领受处中立有不得士用者如胫待足者。胫待于足。虽是士夫。所持文胫非士用果。以所成辨方果故。问。此中应言士用依处亦有不得士用果。何故言领受处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处。无不得士用果者故。不可言士用处也。前文此师说。士用于五依处得。谓领受等故。此只可于领受等处说也以领受处有士夫不得士用果(已上)今谓。唯此文意。有云。文错。可云士用中亦有等者。都亦错也。
  (三十五右)不言习气(至)无此因也(文)。义蕴云。上不言字流至下余依处中。
  (三十六左)此中得果(至)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末(二十右)云。若异熟果牵引生起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得者。此说杂染十因得异熟果。若无记法十因。准三十八不得此果。彼亦无记为随说因·观待因·同事·不相违因。及以无记为相违因故。其清净十因中。二因得异熟果。谓摄受因·及相违因。清净摄受因者。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名摄受因。即显此与出世法为摄受因。故得异熟果。相违因者。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即是杂染法因故得异熟果。由此同事·不相违亦得异熟。即摄受因故。论中据杂染因故无有失。或此皆非。清净法因以清净法为果故。无异熟果(文)。
  (三十七右)等流果七因得如文(文)。枢要云。等流果三种。十因皆得。
  (三十七右)此中若种望现(至)余是增上(文)义蕴云。谓现引现是同类者。亦等流果。此增上缘也。
  (三十七右)离系果五因得(文)。枢要云。离系果唯清净因得非余二。杂染法相违因。何故不得离系果。三十八云。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与一切菩提分法。是杂染法相违因故。由此不说得离系果。然解清净法因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因。故知。杂染相违因。亦得离系果。此中但说清净顺因。故略不说。又与杂染为相违因。杂染法非离系果故不得(文)。
  (三十七右)初师四因得(文)。枢要下(二十左)云。士用果不说生起因等得者。前第二卷云。能薰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云。此生士用果名一切种。云何下说因缘得士用果。有二解。一云如小乘。非大乘义许。二云如彼文亦得。此中据别体士用果。非杂体故不相违(文)。
  (三十八右)但无不生之士用也(文)。义蕴云。疏但无不生之士用者。不生者即无为法。小乘许得士用果。大乘不然。要有能生所生。方名士用也。
  (三十八左)不同小乘(至)果因也(文)。义蕴云。疏不同小乘无为非六因五果之果因者。萨婆多无为。虽是能作因。而作五果之因。虽是离系果。而非六因之果。今大乘无为。虽无取与。然是不相违因。而能得增上果。以不碍他故(文)义灯六末(十一左)云。问云。然不相违中摄无为。如何得增上。答。十因皆得。无不得者。不同小乘无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与为因。然与所不障碍为因。所不疑即是此无为之果也。无与取义不同小乘也。又检本章得果中云。问。既由假者所证。何故真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蕴假者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约勤劬之所得别别法所显。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证故。不说无为。非是因果(文)。俱舍论第六(十四右)云。唯有为法有因有果。非诸无为。所以者何。无六因故。无五果故。
  (三十九右)故知四缘是正论(文)。义灯六末(十三右)云。论傍论已了等。本有二解。意云。四缘依十五依处下是傍论。前解四缘。并是正论。何以故。以结止傍应辨正论已。下即辨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等。西明二释即取四缘已下。皆为傍论。颂意为显缘生分别。意非欲辨缘差别故。要集云。若扶颂意为正论。不扶颂意。为傍论。即有释后解为胜。今谓不然。本释外难若无外境分别不生难。论主颂答由种子识展转力故彼分别生。即显由缘分别方起。故辨四缘缘生分别。俱为正论。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论。若说四缘非为正论。云何论结止傍论已。犹约四缘辨生分别。如何后结依斯内识互为缘起。分别因果理教皆成。舍正执邪何固执也(文)。
  (四十右)虽亦是增上缘等(文)。义蕴云。疏虽亦是增上缘不相违因摄等者。谓诸无漏种。虽四缘中是增上缘。十因中是不相违因摄。能于生现分别即是能障。以现分别是有漏故。或应言相违因摄。不字误来。
  (四十三左)此中不除(至)等无间缘(文)。如阿罗汉入无余依末后之心。非无间缘。无当生心故。如上已引杂集论说。
  (四十四右)依陈那观所缘缘论(至)引彼功能故(文)。彼论(六右)云。偈云。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长行释曰。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
  (四十四左)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文)。义灯六末(十三右)西明云。第六所缘变虚空心心所等以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种。非是能熏生第八现行见相种。第八不缘空等种故。今谓不然。若缘虚空等别熏成种。虚空极微等。皆应非假。从种生故。多过如第一卷辨。又许成种。虽见种别。非必无漏。八何不缘。若云假故八不缘者。即应如无不能成种。既许成种。即体实有。八定能缘。八既不缘。明虚空极微不别成种。虽本释云第六熏成空等种子。不生第八现行相分。以八不缘虚空等故。不言离见别熏成种。不言此种非八所缘故言无过(文)今谓。西明与本疏释其言无别。淄洲会释未详。尔疏唯言虚空等。圆测更加一字言空等种。空等成种。则已有体。八何不缘。有此难故。淄州分辨释通。演秘云。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者。有义两释。一前七种识。各各能熏彼七转识自相见种。在本识中。第八缘彼相见分种为亲所缘。即彼所缘由能熏引故。二云同疏。彼相见种生八见相是亲所缘。能熏七识是疏所缘。是彼引故。如是二释皆成所缘。然此后释似义别言。实亦违理引。因与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种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后念即能生。与彼相违故。设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缘义者。此亦不尔。如此疏缘何成缘义。又第六于五七此义非无。何不设有。今准第六。于五七识。亦有所缘。第六边能熏五七种。论不说者但略故也。诸人不说。乃说熏彼第八相见。前后挍行。既许里教。佯曰。披论观疏。疏实无违。有义初解。乃非顺顺。论云能熏彼相见种。能熏自种。何得称彼。又谛己相。是所缘。八缘于种。望七现行能熏见相云何带己。带谓挟带带似之义。由此亲缘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缘缘。不尔由何得所缘称。岂以体类解所缘耶。又言。前七识熏八见相。岂能熏识皆引业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为难。设避引因与理同世。今有此生作业受过。余非业等。既无斯失。何意不取。又既疏缘隔生何失。论似言前不简远近。若不详者。五缘前相安应不成。亦异世故。故知。此师有力隔世成缘义。近远虽殊俱隔故。又观疏意通于种现。不障能熏见相种子。为八所缘。但以论有熏彼之言故。约熏于八相见说。今既局断故为难据。问。前现识望八如何有所缘相。答。第八新熏五尘境种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见疏所缘缘。第七见分缘第八见。而熏彼种。后生彼见。为自证缘。八见有似第七之相。复七相生故。现第七为八自证疏所缘缘。第六准知。又疏中云。六望七等。准此应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种得为五七所缘缘也。疏已说讫。何言无说。论文不悉。恐行逾迈。
  (四十五左)应作四句(文)。演秘云疏应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见。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缘八见・相。双熏二种。若缘余心心所无为二俱不熏。论同聚异体等者。有义。问。如前卷说同聚心等由互相应和合似一互为无间。如何说但有增上。答。由此应知。此不尽理。又解。此文依同时说。依前后者。第六三缘余识有二。详曰。此文定据同时而明。何惑致问繁乎翰墨。前后相望前已说故。又问。同聚异体尚说互作等无间缘。同体四分除相余三体既是一。一开导时余亦开导。何不许三前后互望为等无间。此义应思。详曰。论同聚下至净八来。皆依时同同聚四分而明缘义。不障前后自类三分为开导也。三分既于一识义分。义互开导相应无过。言论不许。恐失论旨(文)。
  (四十五右)若缘虚空(至)空等相种(文)。义蕴云。疏若缘虚空至空等相种者。问。虚空无体第六缘之独影从见。故知。但有见分种子。何故疏说。能熏生彼相分种耶。答。疏中不言离见之外别有虚空相分种子。虽独影境。以相与见同熏一种。设言相种。于理何违。
  (四十五左)六望七等准此应知(文)。义蕴云。疏六望七准此应知者。第六缘七五熏成相见种。如次是彼见自证分之所缘缘。例余应再故论不言。
  (四十六右)说自证分(至)但有后失(文)。义蕴云。疏说自证分至无前过但有后失者。今说。受自证分。与余见分同缘受见。即无不同所缘过。以受见分不与余见同缘于受。便违下论勿见分境不同质故。此为后失也。又解云。既许自证缘受见分。即无心等见分自缘之过。受之见分既不缘受见。仍有不同所缘之失。虽有二解。彼释为正(文)演秘云疏即无前过但有后失者。若许同时见分相缘。总有二失。一无同一所缘之过。若言自见得自缘者。二者即有心自缘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缘之妨故名后失。非前疏中列有二过云后失也。或前疏云见分相分不相缘故。今许自证得缘自见。无见相望阙同缘失。然同时相心心所见而不互缘。望彼相分同时王所不同缘过。相分见后故名后失(文)今谓。二失者。前说为正。然后失者。非同一所缘缘失。次下所责故。此为前过不是上言不同一所缘过。此责大众部而言。与此段别(文)。
  (四十七左)何故同一所缘分为二义(文)。义蕴云。疏何故一所缘分为二义者。心王变实而为本质。心所所变既不生现。不纯心王所变。其所变之种故无质也。
  (四十八右)今依可尔(至)非要尔也(文)。义蕴云。今依可尔说有本质非要尔也者。今依触等五数。纯心王所变种为质。理即可尔。若令诸心心所定有本质。即非要尔也。心王不纯心所相也。
  (四十八左)今依可尔说有本质(文)。演秘云。疏今依可尔至非要尔者。今依第八缘境。而说可有本质。非一切识皆要有质。如意缘空便无质故。义蕴亦同。
  (四十八左)若约疏所缘缘亦非等(文)。演秘云。疏若约疏所缘缘亦非等者。非但不得成亲所缘。疏亦不得。亦彼亲也。又疏云。见与相分不相似故者。释不得为疏所缘所以。夫亲缘体似疏缘故。如相分色似质色也。详曰。前释为胜。或带已相后亦理通(文)义蕴云。疏若约疏所缘缘亦非者。相与余二分不但不得为亲所缘之故。约疏所缘缘。理亦非有。何所以者。谓疏所缘缘。必须带起似质之相乎。设以相分为质。见分为相说。此相分与自证等为所缘者。而见分影与相分质不相似故。故亦不或疏所缘缘。言或可说得等者。且约见由相生。说得为缘。理实非也。见非相影故。不别变相故。
  (四十九右)又能或缘彼相分故等(文)。义蕴云。疏又或能缘彼相分故等者。此有二义。一约自证能缘相。二约相应互缘相。皆须变影缘。
  (五十右)若自缘者与自证分何别等(文)。义蕴云。疏自缘者与自证分何别等者。若见分缘见分。其能缘之见。与自证分何别。若见不缘见。便违上文勿见分境不同质故。
  (五十左)前依因位(至)不必同(文)。演秘云。疏一云前依因依至不必同者。前言王·所同一所缘。据因位说。果不必同。何所以耶。答。果位自在不同何失。又因缘外必同所缘。果亦自内缘相应法。由此所缘非必定同。后释为本(文)。
  (五十左)此义虽胜然稍难知(文)。演秘云。疏此义虽然稍难知者。问。难知理何。答。以无同一所缘义故。何以无耶。答。心王缘彼所变似见。心所乃以能缘心见而为其质如何得成同所缘耶。问。心王所缘托自心变。何得不同。答。所无一时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托。能所托二心王既无。故但一心缘似心境。同时心所变心为质。质似不同。云何王所同一所缘。若以相似名为同上。理虽可然。然本论质名同一。故据见自缘相似名同名为义胜。本质不同故曰难知。义蕴云。同全自缘故。
  (五十左)论唯除见分(至)能缘用(文)。义灯六末(十四)云。本释如疏。西明四释。于四释中初释分二。第二释中分三。第三释中分四。第四释中分六。成十五释。总第四释与本释同。别分成六。即不同本。要集断云。四释之中第四为正。无漏心等用周遍故。于变不变十五释中。第十三为胜。正智证如及余心等证自证者。皆不变相。此余一切见等缘相必变而缘。今谓。西明十五释中皆无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释中。一云。见缘相变。余皆不变者不尔。既就体四分以辨相缘。见缘自相即是亲缘。如何名变。若带起名变。是自证分。故前第一卷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亦不关见。更变相缘无文说故。余二缘相如何不变。二云。见缘三变。余皆不变。此亦不尔。见缘相变有过同前。余二缘三皆不变者。二缘相分如何不变。第四缘见不变相者。自证何殊。要集救云。兼正有别者。既兼正殊。何不变相。不变相齐如何兼正。三云。见缘四变。余皆不变。过准前知。四云。三缘相变。缘余不变。要集断此解中为正。今谓。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见缘彼二变相可尔。如何缘相更说变相。岂不亲缘同体相分。又第四分缘相是兼。许变相缘。缘于见分亦兼非正。何不变相。说果缘他过。亦准知。要集言。有说云。见缘自证变影而缘。证自证分。缘相见分。见缘三四以隔越故。变影而缘皆不应理。同体义分何言隔越。见望自证如何名隔。见缘自证既自内证。如何变缘。若变相何名缘自。由此内证不变而缘。三缘相分变影而缘。不由隔越及由实性者。今依疏文但云新得即变影缘。无隔越。若以后二分望相名隔。见望第四义越名隔。理亦无违。若云既变相缘何名缘自者。此难亦非。如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以心为缘还见自质见自心等言。岂不变相耶。见缘自证变自证相故。名为缘自。于理何违(文)。
  (五十一左)如前所得(至)故成差别(文)。义蕴云。疏如前所得者亲所得影者。未成佛位。先来缘者名前得。如自证缘相正自缘前二。见分缘后二。此皆成佛。方缘故言新得。皆变相缘也。
  (五十三右)中边论说(至)心心所故(文)中边论文(二右)如上屡引。
  (五十三右)瑜伽三十八(至)十分别等也(文)。三十八。七十三(四左)七十四(七右)显扬十六(二十右)楞伽第五(十六左)明十分别云。佛告大惠。一切诸法相续不相续相者。谓如声闻执若义相续。相执著相续。缘执著相续。有无执著相续。分别生不生执著相续。分别灭不灭执著相续。分别乘非乘执著相续。分别有为无为执著相续。分别地地相执著相续。分别自分别执著相续。分别有无八外道朋党执著相续。大惠如是愚知凡夫。无量异心分别相续。依此相续愚痴分别。如蚕作茧。依自心见分别綖相续。乐于和合自缠他。执著有无和合相续。
  (五十五右)如第一卷(文)。第一卷。
  (五十五右)如对法第七(至)五十三等解(文)。对法第七(十六左)第八(初纸至十一)广明诸业。大论第九(七十八)五十三(初右)。
  (五十五左)对法论说(至)善业名福(文)。第七(十六左)之全文。
(五十五左)瑜伽言(至)善业名福(文)。瑜伽九(七左)之文。伦记三上(十左)云。福业者谓感善趣异熟等者。福业于人天受总异异熟反顺五趣受者。四趣受别异熟。其地狱中受等流果相似别报。总言顺五。有义不然。成唯识说。余处说彼有等流果。应知彼依随转理说故。大乘中彼无善果。故受苦转微名为得果。更无别报。不同小乘地狱四尘复善业感。又释。离非天为一合成六趣故。说善业顺力趣有。地狱实无。备云。有义。善业亦得能感地狱别果故。如小地狱得凉风等。顺不苦不乐受业中别报唯第四静虑已上业者。此有二义。一云。三定已下有别报受果。此及对法不说有业者。据多分善业感乐受果。少分善业感舍受果故。略不论。不尔何故下地善业不得彼果。二云。三定已下无别善舍业。第六识中舍果寂静。下业粗故善但招乐。故无舍果。问。下善业粗不招舍果。第八舍果下业不招。答。总别果故。不应为例。景云。今大乘中虽无文说。以理而言。于善趣中。以上善感舍受。以阿赖耶是总报故。兼感六识舍报。下善感喜乐。以别报故。于恶趣中上恶感本识舍受。以是总报故。亦兼感六识舍受。下恶感苦受。以是别报故(文)略纂大同。
  (五十五左)瑜伽论云(至)五趣异熟(文)。瑜伽第九同上。
  (五十六右)对法论说(至)自处受故(文)。对法七(十六左)云。问。何故色无色系善业名不动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文)抄第六(十六左)云。此中色无色业界地决定者。此除中谤及五净居并自在天处余一切地足故。此中转者。必上极邪见谤涅槃深所资下业必胜无漏种。种熏修余任遇业不能转故。不同欲界地泛尔随依何品诸业皆转动。故凡位持经亦能转反。况得圣道。又处可转趣地不可转。岂欲界业趣地转耶。此解不可。或从多分下三定业不可转故。其定地摄故。因成不动。生得善相从。亦名不动定时故(文)。义蕴云。疏对法论说至如欲界余趣业缘转得余趣受等者。谓如欲界畜生中业。更过增盛恶缘。便于地狱中受。若遇善缘。可人中受。此即不定也。问。此言转余趣处受者。为是总报为别报耶。答。一云。通总别报。以不定报中通总别故。一云。唯别报。何以知者。杂集论说。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流转得余趣异熟。彼但言满。更既不言引业。故知。唯别报也。此解为正(文)今谓。具如义灯中辨。义蕴未尽理也。
  (五十六右)问曰何故尔也等(文)。义灯六末(十六右)云。西明释云。杂集初释就任性业说。若约胜缘非无移转。后说上地散善从定假名不动。今谓不然。岂欲界业不遇别缘。虽任性业。亦别趣处受耶。若总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复五趣应无定异因。若尔如何瑜伽·杂集等。俱说定异即各别感五趣因果。若许遇缘方别趣受。无缘不别。与上何殊。不名不动。有解释云。熏禅同地。但非异界地故名不动。要集云。有解为胜。今谓不尔。岂欲系业于异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应同不动。若许异界受。即异地漏随增。亦别界别受。违诸圣教故为不可。又云。杂集后解。但云定地摄故名不动业。若定若散。皆定地摄。不可难言散善非定应非不动。今谓不尔。若许散善非别处受。自性不动。何须定摄。若许别处受。何得名不动。若以以定不动从定名不动。亦应定俱名为修惠。闻惠从定亦名修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许散善定地摄故名为不动。即有覆无记业。亦应名不动。同定地摄故。问。许业异熟授转异受。如何十因立定异因。答。非说诸业皆名定异皆可移转。但据总报定业界地趣异立为定异。不定别报。许移转于异趣受故。同地总报不妨异受。如生净居故。杂集云。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不说引业。又圆满业所得异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膞师子臆等。为共通善恶趣故。顶肉髻双法大。通人天趣。立定异因。转余受业。各据别义。皆不相违。
  (五十六右)瑜伽论少别如彼抄解(文)。如瑜伽抄第四(九左)。
  (五十六左)论业之眷属亦立业名(文)。演秘云。疏业之眷属亦立业名者。有义弹云。疏说五蕴总名为业。今但可取相应之法为眷属也。有色根境既唯无记。虽业俱行。不可能招引满异熟者。详曰。律不律仪。既名为色。为业眷属助招引满。何理相违。诸教皆言。由善恶戒生善恶故。疏亦不言五根境等为眷属也。自义不足。弹疏有余。义蕴云。论业之眷属亦立业名者。问。为一切五蕴皆业眷属。为不尔耶。答。唯取能助有漏善恶业能招总别报者。方是眷属。即简一切无漏五蕴及净无记五蕴也。色中取所发善恶身语。为律仪不律仪色。余四蕴中。唯取有漏善恶。所余非也。问。染第七识为是业眷属不。答。善恶二业。唯第六识。第七既非同聚。无力相助。非眷属摄。有义亦为眷属。由此为依意识生故。此虽别聚必同聚时故。既能助业。何非眷属。前解为胜。若许为依及同时故即名眷属。三根第八为例应然。
  (五十七右)不同小乘具十随转(文)。演秘云疏不同小乘具十随转等者。由十因故得随转名。名十随转。随转体者。按俱舍论第六(三右)说云。一切所有心相应法静虑无漏二种律仪。彼法及心之生等相。如是皆谓心随转法。如何此法名心随转。略说由时果等善等故。说此法名心随转。且由时者。谓此与心同于四相及堕一世。由果等者。谓此与心一果异熟及一等流。由善等者。谓此与心同善不善无记性故。由此十因名心随转。今者大乘四相体非不招异熟。不同小乘随转能得异熟果也(文)。
  (五十七右)谓初作时(至)非即受果(文)。光记云。宗轮论疏(六十四)云。大众部等未宗异义业与异熟。有俱时转。俱舍六(十三左)云。然异熟果无与业俱。非造业时即受果故。亦非无间。由次刹那等无间缘力所引故。又异熟因感异类果。必待相续方能辨故。
  (五十七左)如萨婆多(至)真异熟果(文)。俱舍六(二十二右)云。异熟与果唯于过去。由异熟果无与因俱及无间故。
  (五十七左)化地部(至)皆有体(文)。演秘云。疏化地部至现皆有体者。问。大乘现体而亦不无。何乃简彼。答。大乘现但有业习子。无业现体。与彼不同。故须简也(文)。
  (五十八右)有诠有遮等(文)。义蕴云。疏有诠有遮者。诠谓有业种子。遮者简其曾现为余部等。
  (五十八左)二者取名色(至)心外法故(文)。义蕴云。疏二者取名色至不能缘得心外法者。问。何故前言相中道取无为以为本质。此名色内唯取亲缘。答。相见通于处界可摄无为。名色但据蕴明故。唯亲相。演秘。今谓演秘粗漫。义蕴为优。
  (五十九右)又变无为(至)亦各所摄(文)。义蕴云。又变无为之影相分亦名所摄者。问。四蕴名各。无为之相何蕴摄。答。现行相分行蕴所收法同分摄。相分种子随能变心通四蕴摄。无别种故。
  (五十九右)一切五蕴不离此二(文)。演秘云。疏一切五蕴不离此二者。色蕴是心心所相分。亦名心所。心所及心故摄五蕴(文)今谓。色名心所未见典据。恐应非疏意。今按疏意。心所但如名位。不别收色。心及心所摄五蕴尽。皆不离此二故。唯心之言。尚震拈万法。况又更加心所。今色名心所以饮该罗诸法者何意。见所羁思之。
  (五十九右)谓受乐执取缘取也(文)。演秘。义蕴云。疏谓爱乐执取缘取者。此释本末异熟。虽染污亦得取名。谓由爱乐于彼本末异熟。或执或缘。皆名为取。又解。由第六七爱本异熟故执。由第六爱乐于末异熟故缘。并名为取。以爱着故。
  (五十九右)余识别报(至)一切法尽(文)。演秘。义蕴云。疏余识别报品各未摄一切尽者。第八五数并相分。名总报品。余七识中三性诸法。皆别报品。善染二性。虽非别报。别报类故。既非总品。皆入别中故。此总别二品。摄一切法尽。
  (五十九右)唯简异熟以极狭故(文)。演秘云。疏唯简异熟以极狭故者。显前释末唯摄别报。不取余识及心所等。故为极狭。问。相见等四。四皆摄得五蕴不耶。答。皆摄得。见唯摄彼非色四蕴。相摄色全余蕴小分。本末相分通色蕴收。能缘心等即余四蕴。中二可知(文)义蕴云。疏简异熟以极狭故者。若本中唯取第八心王。末中唯取六识一分业所感者。不言总别报品。故前解极狭。
  (五十九右)即彼上四取也(文)。演秘。
  (五十九左)取前第一(至)故有前八解(文)。演秘云。疏取前第一至下三取亦然者。问。前之三对有能所取。理即可然。本末云何。答。本末皆摄能所缘二。二取故有。或本为所取。末为能取。末缘于本熏本种故。据容有说。取言通于缘执二种故。无违故。各有四也。
  (六十右)本末(至)亦具二义(文)。演秘。义蕴云。疏本末若为异熟解等者。此会相违也。若言前八取中皆具能生所生二义者。初解本末唯异熟。便非能熏。能熏既无种亦非有。如何得有能所生义。故疏解云。取为所取等者。此说由六七识等取彼本末异熟以为所取。即相分中熏识种子故具二义。
  (六十右)即名言种由取二而生故等(文)。义蕴云。疏即名言种由此二而生者。由取本末而熏成名言种故。言取二而生。此本末种。设由染净心等之所熏发。亦定无记相分。随质唯无说故。余义可准。
  (六十右)此中二取(至)相见分等(文)。演秘云。疏此中二取至相见分等者。问。能熏七识非劣无记。云何能生本末异熟。答。相分熏彼本末之种。相分与见性必不同。熏彼何失(文)。
  (六十右)此当来世(至)生死三世等(文)。义蕴云。疏此当来世言至生死三世等可知者。虽有二种三世。今论正显生死三世也。何以知者。前解难云由何有情生死相续。不约分位。又下论说。前异熟果受用尽时。复别能招余异熟果。由此生死轮转回。故知。定取生死三世。疏云可知。是此意也。
  (六十一左)摄大乘第三(至)有受尽相故(文)。无性摄论三(二十三右)云。论云。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不善种子。无受尽相者。谓名言熏习种子。无始时来种种戏论流转种子故(文)无性释(二十四右)曰。有受尽相谓已成熟异熟果等者。善恶种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尽故。犹如种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无受尽相谓应言熏习种子者。即彼种子随缘增长。能起名言戏论因故。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