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四(五末之二)

  (五十三右)谓一向记(至)应置记(文)。演秘四末(四十三左)云。佛地论云。言四记者。一一向记如有问言。一切生者决定灭耶。佛法僧宝良福田耶。如是等问应一向记。此义决定。二分别记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释所问法中。不一向应为分别。有惑死者而必更生。无惑死者必不生也。若约真理三宝唯一。若据有为三宝有别。三反问记。如有问言。菩萨十地为上为下。佛法僧宝为胜为劣。应反问记。汝望何问。释曰。所问之法相形待言胜劣不定。故须反问。且三宝中师资而言。法为最胜。起说次第即佛为胜。由佛出世方说法故。又内外外道皆有三宝。望外三宝内三宝皆胜。十地相形胜劣可悉。为斯不同。故须反问。若不反问而为答者。随言胜劣而有难生。问。即难息。四默置记。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默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释曰。应谓彼言。此不应记。不解彼问。名为默记。非总亡言名默记也(文)人法四记。出于义林章第六·瑜伽·对法·婆沙第十五·俱舍十九等·涅槃经三十五。
  (五十三右)其身化中(至)现根心等(文)。如上已引。身业化之文是也。  
  (五十三右)然瑜伽说(文)。九十八(七右)云。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
  (五十三右)准下第十说不化心(文)。第十(二十七右)云。虽说变化无根心等。而依余说。不依如来又化色根心心所法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五十三右)又佛化之无实胜用(文)。佛地论第六(七纸左)云。余经亦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又说。化身亦名有心亦名无心。有依他心无自依心故。谓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无别自体。随众缘生。如余心等。余处虽说无化心等。以无实用如实心等。又第七(十左)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有义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细法。令失念者得正境念。名化他心。然心无化无形质故。如论说言心无形。故不可变化。又说。化身无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诸异生定力而说。彼定力劣不能化现。无形质法诸佛菩萨不思议定皆能化现。若不尔者云何如来现贪瞋等。云何声闻及傍生等知如来心。云何经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云何上说诸化意业。云何经说有依他。但诸化色同实色同(鲜本作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现不同实用。又就下类故作是说。若尔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现。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复令有心相现。若心相现则名有情。非非情摄。是故化心但说二种如前已说。
  (五十三左)下显不说(文)。义演云。疏下显不说者。即显本颂不说不共依也。共依下说者。即显以下说共依也。如论第七云。依止根本识等是。且显不共依者。此别解颂中不说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识明共所依。即说依止根本识等也。
  (五十四右)论前随义便以说所依(文)。义演云。论前随义便以说所依者。意说。谓本颂中以根境粗显所以不说。云长行中前随义便已说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论广说所依了故。疏曰。前已广论指同第四。彼云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即内六处。若近指云极成意识心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等。乃至如眼等识。此所缘境义便当说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经说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等。问。若言所缘境下亦说者。何故颂中而不说。答。宗明唯识。故不明境。
  (五十四右)又解前文(至)不别说也(文)。义演云。疏又解前文非明颂无我长行至不别说者。此解意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转等文也。意说。此文不是明颂中不说根境之所以也。论言粗显极成故此不说者。但我长行中以粗显故遂不说根境也。问。若尔者何故论云义便当说耶。答。但是因义便说。非故正说也。言有见有对者。意说眼根有照境义。名有见。有所对即根。从自种子生。
  (五十四右)如瑜伽等(至)非此所明(文)。瑜伽第一(五左)云。眼谓四大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文)略纂一(十六左)云。眼有五义。一所造。二所依。三净色。四无见。五有对。各有别义。及有所简(文)有见有对者。对法三(六纸左)别立二门。广说差别应知。略纂十五(二十右)云。此言有见者。正梵本也。言可见者。非梵本云亦可名有现色。尘相粗显名有现。十七界不尔。现者。即可现示在此彼故。如能显影。如水镜中影像。此唯色名有现。梵本有见现二释。然以现字俗本无云今故为见字。伦记一上(十九纸右)云。有见有对者。旧经论名可见。依梵本名有见。依正理论总有三说。云由二义故。一者此色定与见俱故名有见。由色与眼俱起故。如有伴侣。二者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有说。此色于观等事有像可现。故名有见。可示如彼此亦尔故。有对有三。此是障碍有对(文)今谓。有见之有恐应写误。虽有会释而此文正依瑜伽故。
  (五十四左)前言种类义是差别义(文)。义演云。疏言种类义是差别者。即前说六根·境。种类异故。即是颂中差别义也。故疏曰。谓随六根·境乃至有六种。以来释差别所由。
  (五十五右)其实五识(至)且据少分(文)。义演云。疏其实五识亦了识等者。如自证分缘见分等。即是疏义即不定者。意说。自证分若已转依。不唯缘见分。亦了声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发识闻声。岂了自色境。云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故。言且据少分者。且据因位说。
  (五十五左)有义此解非称论文(文)。义演云。疏有义此解非称论文者。今更重解论文也。检论当知此意稍胜。
  (五十六右)十八界为缘不同(文)。义演云。疏十八界为缘不同者。即十八界为所缘境。出能缘识多少不同。
  (五十六左)又解不须(至)行相是用故(文)。义蕴云。疏又解不须如是分别至行相是用故者。问。此与前解何别。答。前解约缘见缘相。二了名别。后解了体是义一分为二用即体故。
  (五十六左)所依之颂如前已说(文)。枢要下本(二十九右)云。所依颂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一一皆增二。五四者。五识各有四依。一顺取依。二明了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六有二者。第六意识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七·八一者。七·八二识各有一依。七有一。谓依起。八有一。谓分位。俱依者。显上所明俱有依摄。开导者。即等无间依。因缘者。即种子依。及者。显此诸识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谓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说。
  (五十六右)颂曰(至)自在等分别(文)。枢要下末(二十九左)云。所缘颂曰。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因者。简自在位。见者。于因中取见分。除自证分等。各者。显别别界。随应者。显能缘识非决定。故随其所应。诸识缘故。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识所缘。一五识。一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摄。六有二者。谓眼等五界六·八二识所取。意界通为六·七所取。瑜伽等说第七·八识意界摄故。六一者。谓眼等六识界唯一意识缘。第七·八识不名意识界故。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识缘。若为他引五·八·六识俱能引之。于中复有异生·二乘·菩萨所引。各有差别。自在分别者。谓或初地·或八地·如来位。各有差别。一一为他八识缘也。等分别者。谓若因中法界心所并自证分·证自证分。于七心界中。处处加自及果上十八界。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应知。义蕴云。疏因见各随应至自在等分别。释所了。谓十八界在因位中。各几见分之所了耶。以义不定故言随应。言五三者。谓五尘有三识缘。即五·六·八。七。言六有二者。谓六根各二谓缘。若五色根六·八所缘。意根一种六·七所缘。以第八识意根摄故。言六一者。谓六识界唯第六一识缘也。言一不定者。谓法界或五识缘。或六·八缘。如无为法唯第六缘故云不定。问。因中平等性智亦缘十八界。何故此中言五三等。答。平等不定有故不说第七。言自在等分别者。若至佛果八识皆能缘十八界。故言等分别也。问。成所作智岂缘无为。答。设不缘无为亦能缘法界(已上)今谓。疏主枢要具释。邑师不见耶。此中随应及终一句。与疏主释不同。此对观照其非可知。
  (五十六左)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文)。义演云。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识依不共根得名具五义等也。言不共者。即简因缘无间缘染净依同境依。同境者。此即第六识与五识为同境根。故亦简也。共依等者。即本八识为根本。故亦简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五十六左)若由他力(至)法故(文)。义演云。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释次上境颂中不定言也(已上)今谓。若由等文非释颂中不定言。此再释论且说不共所依未转依等文。上释不共依。此释未转依。未转依·未自在。言异意同。
  (五十六左)如对法第二末(至)抄说(文)。对法第二(十五右)瑜伽六十五(十五左)对法钞三(五十四右)略纂十六(二十七左)。
  (五十七右)显此聚亦尔(文)。义演云。疏显此聚亦尔者。且同初能变也。将彼影此。上得心所后说性。问。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显也。答。但约此聚起时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应法性不定同。故于心后明性。彼王所总唯一性。于所后明也。
  (五十七右)又彼诸法(至)此定通故(文)。义演云。疏又彼诸法不定通三性至此定通三性者。便后学者知此差异。故前后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五十七左)名字隐故先解(文)。义演云。疏名字隐故先解者。意云。以无记名字隐故先解也。或云。名字隐者。俱非者非也。
  (五十七左)论能为此世(至)故不名善(文)。演秘云。论能为此世他世顺益等者。问。且修六度。于现有苦。广舍竭财。有饥寒等。乃至修慧流血裂心。云何而言二世皆益。不善返此为难亦然。答。有善恶名。即成益损。又于他处而有益损。不唯约自。又能破坚而长于贪亦名益损。故损益义二世亦成。
  (五十七左)无漏有为(至)获二世益(文)。义演云。疏无漏有为无为亦尔者。意说。此二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有得有证者。无漏有得。无为有证。疏及由涅槃。获二世益者。即现安乐。后不生恶趣也。有云。如无学。证有余依涅槃。此世益。死入无余。后世益。
  (五十八左)大乘亦得(至)如前已说(文)。义演云。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种者。善不善亦尔。无记亦有四种无记。如前第三卷第八识无记中广分别。疏诸论总收至故别建立者。意云。诸论所说三性。皆是此中四种三性收。故云总收。亦有此义者。非但唯说此论中三性。通说诸论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此义也。于理不违故。别建立者。此论与诸论所有三性通既不违。故此论别建立四种三性。无记等如第三卷说也。或云。四种者。自性·相应·习气·发业者。此虽依对法意然大非也。四种者。自性·相应·等起·胜义是也。具见疏三末(二十九右)集成编三末。如上已辨。小乘明。举婆沙俱舍等。然大乘中无束为四之文。其我非无。故云亦有此义。义演解释不允。
  (五十八左)唯十法俱(文)。义演云。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轻安。故云十法。此云十一者。总举一聚为论。非皆俱也。
  (五十九右)谓嗔(至)成十也(文)。义演云。疏谓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并嗔总成十。除谄·诳·憍三者。以通无记故。
  (五十九右)通前二故(文)。义演云。疏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二及无记并如杂集论广说。有云。无记非是前善复非不善。故云通前二也(文)今谓。二说不允。通二之通恐是违字形误。
  (五十九右)如杂集论(至)应对相摄(文)杂集论第三(十六纸至第四之三纸)演秘取引非必全文。然自性不善唯举烦恼。准论亦有随烦恼。此不善略法也。其他无失。
  (五十九右)又此二三四门(至)已略辨讫(文)。义演云。疏又此二三四门至已略辨讫者。如善有二。谓生得·加行。不善有二。谓自相不善·相应不善。无记亦二。谓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等也。如前广明。
  (五十九右)若有为有种(至)彼性中摄(文)。义演云。疏若有为有种子至彼性摄者。意云。有为三性。若有种子皆随现行。是彼性摄。
  (五十九右)然此二三(至)各据一义(文)。义演云。疏然此二三四门至各据一义者。意云。此论中有二三四门辨三性。能对法论中辨三性总有二种。先总后别。先总者。且以有为无为等耶辨三性。第二别辨三性别辨者。如善以十三门分别。不善有十二门。无记有十四门。此即别辨也。此论与对法所说不同。应捡对辨。言有别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五十九左)如大论第一(至)随转发业(文)。第一(六左)云。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文)略纂一(十八右)云。随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随意转。决择具释。二自不善恶。由意引。三自不能为转。但能为随转发诸业。能得爱非爱果者。不同大众部五唯无记故(文)伦记一上(二十三右)云。五随意识转。此即总举。下二别解。一自不善恶。由意引。二自不能为转。但能为随转。六取爱非爱果者。不同大众部等五唯无记故(文)又论云。或相续了别。复为转随转。发净不净一切法业。略纂释云。五为转随转。发业为因等起名转。为刹那等起名随转。演秘云。释曰。随意引生随意善染五净垢转。五识但随发业意转。自非转也。转谓发起。即因等起。发业心也。随转谓随前之转业势力而生。即刹那等起。义演(云云)未得功当。
  (五十九左)缘威仪等(至)除变化(文)。等等取工巧等。亦言威仪路工巧处等。略纂一(二十四右)云。威仪工巧处者。有三解。一云。威仪谓表色。路体则四尘。四尘是彼所依故说威仪路。但言威仪不言路者。非四尘故。二云。威仪四尘为性。路即发彼心。与彼为依说心为路。工巧处亦尔但是五尘四尘别故。三云。威仪多于道路施设。工巧多于处所施设。故各别名。其实相似。伦记亦同○此有二种。发威仪故名为威仪无记。或缘威仪故名为威仪无记。工巧亦同。缘发有二。今简发威仪等。故言缘威仪等。义蕴云。疏五识至但能随转心发业者。谓第六意识或善或染。名为转心。能有造作名为发业。眼等五识随他第六意识而生。故云随转心发业。
  (五十九左)论有义六识(至)互相违故(文)。演秘云。论有义六识三性不俱者。准瑜伽释家总有三义。一云。五识唯一刹那。五复不俱。二云。虽一刹那五得俱起。三云。五得俱起复多刹那。三皆不许五三性俱。有义疏中唯依初难。今别解云。此中但依第二所说五性不俱。所以者何。且此论中上下无说五不俱生。又瑜伽等云。若起五识则七俱转。如是等文诸师共了。如何说有五识不俱。又即此文说。眼等识成善染者。必由意引。许五性俱六亦应尔。明知即许五识俱生。又第二难。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言容俱起。初师若其不许俱者。何故第二如是立难。详曰。既无明教别释理通。而援教斥疏。未见其可。所以然者。瑜伽释家三义许不。不许何引。许即何故而非疏言。顺第一故。又此论云。瑜伽等说转识相应三性俱起。依多念等此岂不是双会三性及诸识俱。若言唯会三性俱者。亦不应理。论云性俱依多念会。多念会彼识俱何失。性及识俱皆是彼论会许不许。何乃傥耶。设若此文唯会三性以性例识。会亦无违。况复文中义通性·识。又论不言五识不俱。证疏非者。此论何处言五识俱唯一刹那。取第二是。又论但云五由意别成乎善染。何理即证五识俱耶。五识不俱岂妨意别。若以文中言五识故。即证五识亦应五识无非俱时。言五识故。次云第六通三性者。是就他难。非许五俱破他第六。又后师难言容起。显其五识非恒时并。简常俱起置容俱言。非显前师许五俱起言容俱也。由斯疏义理无违也。
  (六十右)瑜伽第三(至)意识生等(文)。第三(六纸右)之文。
  (六十右)定中闻声(至)散位无故(文)。定中闻声出于婆沙等中。具如次下。义演云。疏定中闻声非我所许者。此师不许定中闻声。又三性俱起故。纵许等者。此师云。设许三性俱起。唯定中可尔。散即不尔。义蕴云。疏定中闻声由二因故者。一了别定所缘境意识二种种所缘境意识。今此定中闻声与耳俱生。即是种种所缘境意识。当第二因也。此师意说。意·耳因缘即心不性故。五三性决定不俱许。俱意识应尔。
  (六十左)彼大论(至)必意导生(文)。第三(六右)云。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随意识转。
  (六十左)显扬十九(至)耳识故(文)。十九(十四右)之文大同。演秘云。疏显扬论十九至俱生耳者。了别定所缘等。是第一同。由此俱生耳识。是第二因。显定意识能缘定境及非定境。故说种种所缘境言。定境法处。种种境者。通五尘等(文)义演云。疏谓由了别定至意识故者。意云。有两个意识。且如了别定之所缘境。意识者。唯缘定中一境心是。又种种所缘境。意识者。即是意识于定中观苦空无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种种境意识也。耳识生时由此二意识得生定中闻声也。虽演秘解别亦是朴扬法师一释也。
  (六十一右)瑜伽第五十一(至)及十七(文)。五十一(七左)云。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转识相应。善·不善·无记诸心所俱时而转(文)显扬第一(二右)云。又能执持了别外器世界。与不苦不乐受等相应。一向无覆无记。与转识等作所依因。与染净转识受等俱转(文)十七(十八纸)与瑜伽同。
  (六十一左)瑜伽第三及五十六(文)。第三(六纸右)如下所引。五十六(七左)云。又心因缘无差别故。行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必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
  (六十一左)彼第三云(至)极相似故(文)。第三(六右)云。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云何世俗言。说一心刹那。谓一处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名一心刹那。又相似相续亦说名一。与第二念极相似故(文)略纂二(九右)云。一心刹那者。意说。于一境中专一性。心虽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后性类相似名一心。
  (六十二右)明第八识(至)三性不俱(文)。义演云。疏明第八识与五识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识不得一时与五识中三性俱。如论言三性俱者。约第八·七·五中随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无记者。即第八名曰净无记(已上)今谓。次上(五本六十五纸左)云。自无记心此即无覆名为白无记。今此自字写误。应是白字。义演约此意释。或可自字指第八。
  (六十二右)论有义六识(至)容俱起故(文)。演秘云。论有义至容俱起者。或多或少。疏有二解。第一据念多少。第二约识多少。有多妨难。具如灯辨(文)义灯五本(二十右)云。问。五识三性许得容俱者。且善眼识至等流已。不善耳识所缘缘至起卒尔心。尔时意识亦同闻声。为是卒尔为等流心。若等流心当与眼识同是善性。卒尔无记未转依位前三无记不可二性一心并起。若是无记眼识尔时如何成善。无善意识为能引故。答。且通初难。五心义说。善等流意与耳同缘。虽是善性亦名卒尔。以其声境创随心故。不可说是等流之心。前未闻声故不得唯卒尔。亦与眼识仍同缘故。故因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未转依位唯无记者。或据全未转依不得自在别别五心多分而说。若已分得转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尔如何论云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此言希望即寻求心。不得说言欲希望时即便出定。论云若有希望后方出定。故亦不得言。定前加行立斯愿云。若闻异声即便出定。寻求境事故言希望。非于定中作寻求。何者希望声时为在定内。为已出定。若在定内希望之心即是寻求之心与欲俱故。若此希望非寻求者。是何心摄。若云希望即已出定。与论文违。论云。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故西明释云。若依正本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由此释家二释不同。今谓不尔。违论文故。所引释家非经论故。不可为证。释后难者。论言五识由意识引成善染。上据初起说。非约相续善染之时恒由意引。故下论云。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境。不说同性。西明云。唯卒尔·染净·等流三心。与五识俱。寻求·决定唯缘过去比量之心。不与五俱。问。如前第四云。遇非胜境可许卒尔心后五识间断。遇胜境位卒尔心后五不间断。岂不中间起寻求。已方起决定·染净·等流。若有寻·决云何不与五识俱耶。解云。遇胜境位虽多刹那。卒尔不断而无余心。若尔卒尔唯是无记。如忿恚天。既是胜境。可唯无记。不见愤恚成无记。故解云。许此初起卒尔无记。从此心后起于染净·等流二心。以不善故。若尔五识成善染者。必意引生。若不寻求云何起愤恚。若起寻求云何非五俱。解云。三藏一解云。许五俱意通有比量。而集量说五俱现量。不说唯言。如缘教等有比量故。又解不许。若前难犹未见通。解云。五俱卒尔虽同无记不起寻求。由前势分力意成善染。引五成善染。此亦不然。若由前力何不初遇由前力故即成善染。解云。可尔。此亦不然。许卒尔心唯无记故。云何善染。若云除初念。比量相违。又若前心已逢不善。可由前力前。惑无记强力忽至起于愤恚。岂前有恚耶。今者解云。卒尔寻求亦许五俱。言缘过去。约间断说。今言俱者。据相续说。故无缘过去现比同时失。问。定中无五识遇声耳识生。睡时五识无唤时睡内起。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为依耳识生。眠时意或无。无依耳不起。一云。眠中纵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闻声耳识起。西明云。睡起耳识如定闻声。亦无文障。问。定中身识亦得起不。答有二解。一云不得。准前第三云。谓若在定等理有众多身受生起等故无身识。若尔前云。诸定皆无五识身故何故定中说有耳识。答。前据他宗。若尔犹有比量相违。一云。许起无失。若诸菩萨五识皆起。二乘不定。问。在无所有处定。意缘声时与耳同熏欲界之声。为无所有处。答。定心所变属能缘心不同耳识。
  (六十二左)此引五识相续文(至)五识容俱(文)。义演云。疏此引五识相续文者至五识容俱者。唯瑜伽论中明五识有二说。一云。五识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识许卒尔等流·多念相续三性俱转。护法正宗依第二说。此相续文前第四卷等无间依中俱引。
  (六十三右)或三四等(文)。义蕴云。疏或三四等多一二等少者。前解约五识之中等流·卒尔。或多或少。此解约等流·卒尔之中五识。或多或少。是二解之大意也。
  (六十三右)疏若一向同境(至)此前师意(文)。义蕴云。此述前师五不俱意与后三性得俱二对明之更无别立。
  (六十三左)如解深密等(文)。经第一(十七右)云。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广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文)此文出于瑜伽七十六(二纸右)。
  (六十四右)明此缘者(至)如何出定(文)。略纂十三(十四左)云。如舍利弗闻哮吼声等(文)。婆沙百八十五(十四纸左)具出此缘。彼云。目连等。演秘云。论瑜伽至后时方出者。按彼论云。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而无唯字。唯之与即义少相似。此论意证不独意取段。即为唯亦无者字。又疏中云。谓有行人亦意加也。余文并同(文)瑜伽六十三(九纸左)若遇声缘从定而起。与定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文)。
  (六十四右)六十五等说(文)。六十五(十五左)云。若毗钵舍那行菩萨未得自在。及有广惠声闻乘等。若诸有学。若阿罗汉。彼无色界系善作意亦缘下地一切法。
  (六十四右)六十三卷(文)。如上已下枢要下本(三十一左)云。从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识名起者。二起定心与耳识缘声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续前位故。此等广如佛地第六。菩萨后智中起五识亦等引位起。杂集言。据二乘少异生全故(文)此取意而引。非全文。瑜伽一(八左)云。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已上)。
  (六十五左)耳识卒尔(至)理应非善(文)。义蕴云。问。定中意识起寻求心既非无记何妨。卒尔通善性耶。答。意耳取散不可为例。问。瑜说三心是无记。在定寻求善性收。耳识既是定引生。应随能引非无记。答。能引意识在定位。耳识不随定。所取能引之意。虽是善何如卒尔称无记。
  (六十五左)瑜伽论说(至)定无记(文)。瑜伽第一(八左)云。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
  (六十六右)解深密经及七十六(文)。经第一(十七右)如上已引。瑜伽引经故双举问。
  (六十六左)杂集论第七(至)余识无耶(文)。杂集第七(七左)云。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三摩四多位余识无故。
  (六十六左)彼虽非证然为会之(文)。义蕴云。前师不引此文。故云非证。  
  (六十六左)谓二乘等定中唯得起耳识非余四(文)。义蕴云。有解云。萨婆多等不许二识并生故唯起耳者。此理不然。彼亦不许耳意俱起。应无意识。故知今谈。彼二乘定劣。五识之中唯起耳识。菩萨定胜。俱起五识也。
  (六十六左)散意入舍定(文)。演秘云。疏散意入舍者。此答前问。总有两解。散意入舍至耳必不二解。就第一解复有二意。一入舍定。二初起定。起定即是将出定时。此二时意与耳同缘(文)义演云。疏散意入舍至耳必不生者。此答二问。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约入。二约出。且从散意入于至必是舍故以来约入解也。舍简喜乐。喜乐定中耳·意二识。不与舍受相应。意说。散位意识入舍定时必有舍受。所引生卒尔耳识而是无记。与舍受俱有何所违。言初起之时等者。又解云。约初出定说也。且初出定意识犹尚昧劣与舍相应。所引耳识当知亦尔。疏云初起者起犹出也。故舍受亦与二识同缘。然不与喜乐等异受俱也。明知返显入根本喜乐定耳识必不生。
  (六十七右)二解(至)有不同故(文)。义演云。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虽定中意·耳·同缘。何妨亦与异受相应。如意识与喜等受相应。不妨耳识初起与舍受相应。故受不同。亦如定中闻声耳·意二识虽同缘而性有别。此亦应尔。
  (六十七右)瑜伽论说(至)即是寻求心等(文)。义演云。瑜伽论说至即是寻求心者。意说。第二解云。虽复同缘不妨异受相应。如是是中意·耳二识复同缘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难云。如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定是无记性。如何说言定中寻求心是善耶。若是善者违瑜伽文。又在定得起哉。心等者。意说。定中得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无记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无记。故知定中耳·意二识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无记故此总难也。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等(文)。义蕴云。疏若散五心初三无记至通善。问。三心在定既是善性。应是染净心。如何言卒尔等耶。质曰。若尔佛卒尔等心。应非是善。此亦为例。佛卒尔等许假立。定位三心岂是假邪。由此应解。若决定心后于境了别知染知净。是染净心此定中故。此总难。疏云。此解者意指于下文。下文彼说寻伺中。言五识必由寻伺引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意说。五识多由寻伺起。非说一切位皆与寻伺相应(文)义蕴大同。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文)。义演云。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难。意会瑜伽论文也。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心是无记者。约散心位。故说多分。言三心无记也。若在定中除卒尔心。余善者通善性(文)。
  (六十七右)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文)。义演云。疏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寻伺善心引生五识意证如此也。若尔者未审。初入定心是何地法。应是初禅心。不应是上地心。以上地中无寻伺故。既无寻伺者。五识应不生。如何得知耶。答。前云五识必由寻伺引故。
  (六十七左)又此定为唯有漏亦通无漏(文)。义演云。疏又此定为唯有漏亦通无漏等者。此问。三摩?多定通有漏无漏耶。答。二种俱得亦通凡圣。如对法疏说。即等引定也(文)。
  (六十七左)又欲界耳识(至)能引耶(文)。义演云。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问云。如欲界耳识许无所有处异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连于猕猴池侧座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王哮吼声。明知无所有处第六识。引生欲界耳识生也。若尔者亦应二定以上起下三识时非要借下寻伺。但用彼地无寻伺意识引生。所以许异地心得相引故(文)义蕴云。疏又欲界耳识至识为能引耶。此问意云。如欲界耳识许无所有所无寻伺心引。二定已上起三识时应。即以二定已上无寻伺心引。何要借下同地寻伺耶。
  (六十七左)初起五识心寻伺引(文)。义演云。疏初起五识心寻伺引者。此答意者。率尔五识必藉寻伺引生。此唯约率尔说。等流即不许尔。容非寻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岂一切五识等者。举例也。疏又初起五识心寻伺引者。意说。即上二地意识俱初禅寻伺。引下三识(文)。
  (六十七左)后位已去非寻伺心引(文)。义演云。疏后位已去非寻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后或非寻伺引。此即举欲界耳识许异地心引生。例二定以上借识亦有不必寻伺引。问。虽言容有不必寻伺。亦容得上意识引下眼耳不。答。如说神通依余近分等。上既无眼耳故。取眼耳俱时意识名眼耳通故云。意识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禅眼耳通也(文)义蕴云。疏答至后位已去非寻伺引者。二定已上初起三识可备。下寻伺后位不借三识亦起。问。在定既是初起耳识。何无寻伺。答。定散别故。如第七卷解。
  (六十八右)能引意识应通三性(文)。义演云。疏能引意识应通三性等者。问。烦恼·所知同依一种烦恼不善。所知无记。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应并。答不例。二种障同依一种。义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违。第六一心三性不并(文)。
  (六十八右)如叙二说(至)五十一抄说(文)。略纂十三(二十八右)云。论云。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转识相应。善·不善·无记心俱时而转者。西方为五识有次第缘·无次第缘家一说。一有次第缘家义者。以率尔心唯一刹那故。相续唯有等流心。如眼识缘善起至等流心。一类自相续生。耳识后起乃至等流缘不善起。自类相续前眼善识未灭。耳不善识遂生故。并第八无记三性并起。与五识中更取一识。起无记可知。或第七即是。二无次第缘家者。乃至等流五识亦无相续。有二说。一无一念中三性并起。此中据事究竟。语名一刹那。非一念中三性并起。二即如前眼善识起。至等流心时耳识卒尔心起。乃至其不善等流心生。眼识亦生故。此一时善·不善并。问曰。若五识起善恶。必意识引如耳识起。意引不善生。眼识无解引。应不起善。答曰。初起善恶。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须引。故于后时眼还生善。问曰。若境平等可眼耳二识要隔三刹那方起。或境贪爱何妨隔一二刹那即起。若尔眼耳即不并生。答曰。要须隔三刹那。五识类等故。虽于境贪爱。以五识类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又义隔一二刹那。亦有起三性。然即无三性并。答曰。若有此义。故于平等境时起三性心。如前说(文)。
  (六十八右)不同耳识(至)便无记性(文)。义演云。疏不同耳识率尔是无记者。意说。境不强意识但善。耳识率尔无记。若境强意识随五遍注即性同也。疏若兼缘诸处者。意云。不与五识同缘。但泛尔别缘。即无记也(文)。
  (六十八右)此性能与五识善恶不相违(文)。义蕴云。问。五识善恶必由善恶识方能引之。如何无记意识与五善恶而不相违。答。意识初引善恶。五识必须偏涯能引之。意与五性同。等流已后于五无偏意。可无记。与五性别不相违也。
  (六十八右)若与五识别缘(至)既无记性(文)。义演云。疏若与五识别缘唯缘法处既无此心者。若唯缘法处可不同缘。既无此唯缘法处心。故知同缘既许同缘。故知同现量。引集量论证。非直同现量。即五俱意识亦无法执也(文)。
  (六十八左)八地二乘(至)以此为证(文)。义演云。疏八地二乘至以为证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时。未必一切时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萨无不善五识故。故知但是总从举论也。引喻证。曰如第八与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卒自净无记。意识是善。若有不善声境及香无记境至。便有耳·鼻·识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必皆尔。又八地·二乘位许三性俱者。无记心亦许引无记五识也(文)。
  (六十八左)随前二师所解位次(文)。义演云。疏随前二师所解位次者。一师许初地转五识得成所作智。一师许佛位方得。后师为正。故五识转依唯是善性(文)。
  (六十九右)不尔(至)无记五识(文)。义演云。不尔者。意云。若不约佛唯言善性者。余位即有不善无记五识也。如疏。
  (六十九右)八地已去或时亦有无记五识(文)。义蕴云。问。八地已上既纯无漏所起五识。必与六俱。如何无记。答。约率尔心。五识可是无记。非等流心。如定中闻声等。
  (六十九右)三乘无学(至)六识俱起(文)。三惠章(初右)云。有说。此三唯是意识。或七·八识相应惠性。非五识俱。五识不能缘教理故。唯识论第六说。善十一中五识唯十。自性散动无轻安故。说佛身中无五识故。眼等不能听闻法故。五识中善唯是生得不明了故。有义五识亦有闻修。唯识有说。五识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定有修惠。何缘五识虽无分别。由第六识分别引生有分别惑。闻惠意引而无不闻惠。虽剩别缘若名若义。名俱之色体即是教。耳既缘彼。宁非闻惠。思惠深缘名所诠义。五识可无。闻粗缘教。五识应有。闻惠意引五识善生。因闻所成闻惠伴类亦闻惠摄。闻所成故。若能引意闻加行善。所引五识生得善者。亦应能引第六识是分别惑·所引五识唯是俱生。若尔不应通见道断。便违圣教。若亲闻声方名闻者。意惠应非。若闻声故。彼所成故。五亦应有。瑜伽第十三闻惠地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觉惠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名闻所成地。彼论意说。觉惠为先者。是生得惠。初闇劣故。后听闻等。皆是闻惠。能明了故。故耳识俱明了意识亦是闻惠。不明了者生得惠摄。由此闻惠唯取意识相应惠性。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惠性(文)义演云。疏三乘无学至何性六识俱起者。佛唯善。二乘无学通无记。菩萨后得亦通无记。不似同性。
  (六十九右)通生得加行(至)非生得故(文)。义演云。疏通生得加行加行中有闻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说。五识中得有加行善。如闻思修三惠即加行善也。问。且如五识中有性得善可尔。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闻思惠等五识当体即无。若为彼第六识中闻思所引。五识亦通有闻所成等。问。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听经观字而思法义。是五识中闻思是所成。此闻思眼耳等是意识中所成闻思之所引生。意识闻思是能成。如此所引眼耳等。岂不是加行善耶。有云。听经观字而思法义者。即是意识中所成闻思。即此闻思是能成。所引五识起名所成。意说。尔时五识名闻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胜。故五识有加行闻思等。生得劣善不说所成。非生得故者。意说。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六十九左)香积佛土(至)类此应知(文)。义演云。疏香积佛土鼻舌等识类此应知者。此疏通外难。外有难云。眼·耳二识可通闻思所成。义如前说。如何鼻·舌等亦通闻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虽无。如香积佛土闻斯佛香。即获一切得藏三昧等。即以香饭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积鼻舌类此应知。亦有闻思也。又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等。净土中听法。或说法或观字。或以香触等而为佛事。岂五识无三惠耶。故经云。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问。向其闻思义将明晓。更成修惠。唯理犹述。如何五识有修惠耶。修惠依定发。五识无定故。答。成所作智转五识得。成所作智当体即是修惠。从定而得。其义极成。何劳虚称。作此难耶。故为不可。
  (六十九左)成所作智即是修故等(文)。义蕴云。成所作智由意识中修惠所成也。又成事智既有定俱。体即修惠。或通闻思。于一修惠分三用。故今说所成。所成之言义宽遍故。问。今此意证五识之中有加行善。如来之智既无加行。引此何为。答。此智非是不由功用生便即得。亦由思惟修习之所引生故名加行。若尔何故说佛无加行耶。答。不进趣。说无加行。不说如来无加行善。
  (六十九右)所成之言义宽遍也(文)。义演云。疏所成之言义宽遍者。意云。闻思所引起五识。识皆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识有闻所成等。
  (七十右)缘起经(至)有覆性(文)。藏中唯言缘起经。唐三藏译。一卷二纸。此经无今所引文。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下二卷。唐三藏译。今指此经。上卷(六纸右)云。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死于生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若法欲界有覆无记。于发诸行无胜功能。以于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离。求可爱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无明以为胜缘。义演云。疏缘起经说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识有润生爱等。然五识中无。若余有覆无记性者。由意识有故亦引令五识中起也。意引缘起经证五识有有覆无记性(文)义蕴大同。义蕴云。疏缘起经说至亦有覆者。润生之爱虽是有覆缘当生处必非五俱。除此余时既有有覆意识。故能引生有覆五识。
  (七十右)四无记中(至)变化所摄(文)。义演云。疏四无记中至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意云。五识得有三。除变化。变化唯自向意识中有。所以五识无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者。即是眼耳相应惠也。言相从四中变化摄者。谓变化与通相似。通者无拥。变化者。于事不即随意能成。如幻术等。故言相从。是故通亦向变化中摄。故五识但有威仪·工巧·异熟生三无记也。
  (七十右)如大论第一说(文)。如上已引。
  (七十右)八十九(至)名为欲界(文)。八是六字形误。六十九(二十左)云。又从欲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生。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文)。义灯五本(二十三右)云。本疏不说欲界之中有通果无记。要集云。俱舍第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此云欲界通果心者。唯是变化。依六十九云。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及至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要集云。初言。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同俱舍论。如色界果。下两说。一同本疏。一云。亦同俱舍。今谓不尔。初文即与后二文非别。云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者。据似欲界名为欲界。非自性故。复即此心从于色界善心得生故。论总释云。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前文复云。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云生得者。谓生色等。乃至云。又有欲界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不说有加行得。若许欲界有从定引变化心者。即加行得。何故不说有加行得。五十四云。欲界无覆无记有变化心。此唯生得。谓天龙等。又云。然无修果心。然显扬论但说欲界有变化。或是业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为欲界。非许欲界有定所引变化无记(文)。义演云。八十九虽言欲界有变化至自说是生得变化者。此会难也。外问云。欲界五识无变化者。如何瑜伽说欲界而有变化耶。今会云。虽言欲界有变化。不是五识中有也。然此变化意识中法。实上界系。今言欲界有者。据相似者说。如何相似。答。谓欲界意识亦能变化作幻术等。如种豆为丘马等变树草为军旅等。欲界意识中变化也。以相似故。故据意识中说欲界有变化。又会云。欲界有者。谓上界意识。若变金水边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变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变化。为为坐得上定。意所变金等色是相。皆是上界系。又会云。言欲界有变化。有生得变化亦名报得变化。不是意识中变化也。问。何名生得变化。答。如龙鬼神等。皆有神变化之力。谓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变化。亦名报得者。从前业感故。如龙鬼神等。皆能趣授形质及两食雷电等故名为变化。故瑜伽自说。欲界有生得变化(已上)今谓。似欲界者。谓在欲界中。变化欲界中之物者。相似欲界有定通等能变化者之所作。然欲界是一散地。何定通力之有。似欲界故假说欲界。实是上界地物也。义演不允。
  (七十左)或是生得变化但是异熟心摄(文)。义蕴云。谓如欲界天龙鬼等所有变化。但是生得心心所摄。非实变化。若实变化即加行摄(已上)今谓。瑜伽等意简非加行显其生得。非关假实。义蕴不知其所当派矣。
  (七十左)瑜伽自说(至)又无威仪(文)。瑜伽五十四(四右)云。又欲界善心有二种。谓加行及生得。无覆无记心有四种。异熟生心·威仪路心·工巧处心及变化心。此唯是生得。谓天龙药叉等。然无修果心。于色界中无工巧处心。无色界亦尔(文)瑜伽略纂十四(五右)。
  (七十左)论文自说(至)又无威仪(文)。义演云。疏论文自说至又无威仪者。即瑜伽自约小乘说也。即今大乘五识得有威仪。如前已说。但约缘威仪。名有威仪也。若据小乘但说五识中有威仪类。不得正威仪也。谓小乘计云。威仪心宽。但余三无记不摄者。皆是威仪心也。此心即是意识家威仪之类。与大乘不同。
  (七十左)不同小乘(至)名威仪心(文)。俱舍第七(十一右)明四无记。光记七(二十二右)云。泛明诸威仪路心略有三种。一起威仪路心。唯是意识。二缘威仪路心。通四识及意识。三似威仪路心。即通六识。如泛尔缘外色声等。若言威仪路心唯意识者。据起威仪路心说。若言威仪路心通缘十二处者。据以威仪路心说。泛明工巧处心略有三种亦同尔。
  (七十左)疏四识缘威仪五识缘工巧(文)。义蕴云。威仪四尘故无耳识。工巧通语亦得有声。今言缘者。缘此威仪路及工巧处。据实一种皆名路处。然威仪谁成。故游履义显。且遍言路。
  (七十左)疏色界无工巧(文)。义蕴云。彼界一切皆是变化。不须工巧。问。工巧通身语。身巧彼可无。如何不有语。答。初定之中有寻伺。故虽亦起语少故不说。又说无者。无身工巧。非无语也。
  (七十一右)论恒依心起(至)故名心所(文)。枢要云。恒依心起等解心所者。要具三义名为心所。无所简别。余如疏说。心心所总别相应说无为缘别有为缘别。有为缘中有本质。缘别无本质境亦别相者义也。非体非相(文)演秘云。论恒依心起等者。有义难云。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应名受等所。又受等四义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义具。应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义简。然疏中说应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说。如何仍说名作心所。详曰。心所总名由依于他四义具立。疏以王所总名相例。以心依他具四义故。不据别别受等为难。问。论既自云恒依心等名为心所。心不依心。如何难云应名心所。答云。依于心显依非已。依非已故得心所名。心依亦尔。何非心所。疏依理责。不尔心总而受等别。别总不切。难不切也。今助一难。受等依心起。从依名心所。心依心所生。应名心所。所余难准此。此不违论。亦无别总不均之过(文)今谓。论文总有四句。于中上之三句即是三义。下句结文。故枢要云。要具三义名为心所。疏亦同此。朴杨云。具四义者非也。以第四句结文非义故可知。
  (七十三右)作摸慎彩(文)。摸者。字汇云。末各切音莫。摸?扪搎也。又与摹同。注见下。摹莫胡切音模。与摸同。汉高记规摹弘远。摸者。字汇云。莫胡切音谟。摸范规。摸又形也。又姓○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许慎说文。有不足者补之。临川吴正公澄问曰。模楷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法则。况在周孔之冢乎。问曰。出何书。曰出准南王草木谱(已上)明诠道论作摸谬也。非此义者。却非也。
  (七十三左)彼第三说(文)。瑜伽第三(六左)云。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即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文)略纂·伦记并引此论。释成王所缘总别相。
  (七十三左)故知心所(至)王唯取总(文)。演秘云。又心王所取总别义总而为四释。一云。心唯取。心所唯别。诸论皆说识了总相。瑜伽但说心所了此所未了相。不言了总。此论难云此表心所亦缘总相。释论者意即不依之。二云。心王唯取总相。所取总别。大论·中边如论主释。既有诚说。理不可违。三云。心所同前第二师说。心王亦缘总别二相。故下论云。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令心等起欢·戚·舍相。若也不了顺·违·中境。如何能起欢·戚·舍相。解余心所皆有令心取别相义。论中上下文有众多。故知心王亦缘别相。大论等说。皆约心王自力说。设无心所自力不能取别相故。如王依臣能知别事。若不因者即不能知。四云。心王同前第三师说。心所非但缘自别相。如心能缘一切别相。诸相应法法尔同缘唯境一事。不尔如何说。令心等起欢·戚等。既说等言。故知心所别相皆取。虽有四解今依后说。诸相应法相望力齐。有缘·不缘不应理故。说受等所取别者。且约自行所取者。说以实而言。由相应力互取所缘。皆不违理。问。由相应力互取所缘。亦由相应行相互起。受等应起取像等行。解云。心等境同相应力取。行相说别。受等不同。又释。由相应力能起诸行。受令心等起欢等故。且依胜说但言令心。理实亦令受等明记。问。既尔同聚心心所行行相皆同。应成杂乱。答。行相·境相兼正不同。故不违理。第二卷云。心心所法行相各别。第三卷说。勿触等五能了别者。依正行说。并不相违。详曰。今依第二。瑜伽·中边·此唯识等文明具故。余之二释既无诚说。固难依准。不可凡情强会圣旨。下文自云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不言心取顺·违境故。余心所等言令心等至文当会。又准何知。据其正行。前第二·三云心心所行相各别勿触等五能了别耶。本教无说。岂非意乎。请审详诸。无惑后学(文)宝疏一余(三十五右)云。其四解者。第一解云。于境之中有二种相。一者总相。谓色声等。二者别相。谓违顺等心心所法。于所缘境心取总相不能取别。心所各自取境别相不能取总。以于一体无多解故。故入阿毗达磨论第二云。唯总分别色等境界说名为识。若能分别差别相者。即名受等诸心所法。识无彼用。但作所依。第二解云。心王正取总相兼取别相。诸心所法各自取别相非能取总相。此家意说。心王力强能取总别。心所力劣取别非总。破曰。违文无教。不可依据。第三解云。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别相兼取总相。心王但能取总相非别。此家意说。心王所作处心所必随。故心所法兼能取总。心王非随所。故不取别。破曰。喻不相似。王能总领。臣岂边摄。无文违喻。不可依也。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总取别相。然彼心王正取总相兼取别相。诸心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别相。兼能取他别相及与总相。所以得知。诸心心所皆能取境总别相。如婆沙第三十四无惭纳息中解无惭行相。云有余师说。此显无惭行相。此行相对余应作四句。有无惭非无惭行相转。谓无惭作余行相转。有无惭行相转非无惭。谓无惭相应法作无惭行相转。有无惭亦无惭行相转。谓无惭作无惭行相转。有非无惭亦非无惭行相转。谓若取此种类。应说无惭相应法作余行相转。若不尔者。应说除前相。解无惭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以此准知。皆取总相。破曰。有人虽引文证不知正不正。且如受领纳随触想取境像。岂可亦说想领随触受取境像。理必不然。诸心心所同一行相者。谓取青等诸法自共相等。非是心心所法各别取像等也。婆沙三十四云。云何无惭。答。诸无惭无所惭无差无所差乃至无敬性等乃至。问。此中差别名言为显自性。为显行相。为显所缘。一说显自性。二说显行相。三说显所缘。准三十八云。云何不共无明随眠。答。诸无明于苦不了。于集灭道不了。此中不了显不欲忍义。谓由无明迷覆心故。于四圣谛不欲忍故名不了。非但不明。如贪贱人恶食在腹虽遇好食不欲食之。异生亦尔。无明覆心。虽闻四谛不欲不忍。问。此中所说不了名言。为显自性。为显行相。为显所缘。有作是说。此显无明自性。有余师说。此显无明行相。复有说。此显无明所缘。评曰。应作是说。无明于四圣谛乃至不决择为自性。准此评文。故知初师为正。无惭亦尔。所作四句非是正义。故不成证。今详论意。心心所法虽同取青等总别相。然于此相有即印持取像等。多种不同名为别取。心王总取境相别相难知。一六臣同理一国。然所理事各各不同。王则总理别相难了。


  俱舍光宝并有四说。以此第二彼为第三。余则全同。宝疏以第一说为正。后之三说皆为破斥。
  疏云。大小乘同。然宝师疏于四说中第一为正。此依阿毗达磨论。是小乘说。今依大乘。瑜伽·中边及此论中。皆说心王唯总心所亦别。是故扑杨第二为正。大小乘别不须和会。
  (七十四右)如一县令(至)取各别之相(文)事大外集云。令尹唐制六等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掌导扬风化。抚黎民。敕四民业。养鳏寡。亲狱诏。凡民田收受县令给之。秩千石。又云。县丞秦制。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唐高宗为品官。为县令之贰。县丞长吏也。主形狱囚徒。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又云。汉大县两尉。小县一人。唐高宗时为品官。吏部选授掌巡捕盗贼及捡覆之事。历代沿革云。县邑之长曰宰尹。曰公。曰大夫。唐制县令掌导扬风化。抚字黎民。敦四民业。崇五土之利。审察冤屈。躬亲狱讼(文)字汇云。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又辅弼疑丞。谓之四辅。比我而相谓之辅。拂我而相之谓之弼。凝拟其前。亟丞其后。又小补韵会丞煮仍切与承同。史张汤传于是丞上指。惟建康有狱丞。及随革选尽因他郡人。汉已下皆用一人。唐置县丞三员。北京大原晋阳各置一人。高宗始为品官。史部选授为县令之贰。尉杨外庵曰。字从尼。尼音夷平也。后世军官曰授尉。刑官曰廷尉。皆取从上按下使平之义。尉斗申缯亦使之乎。俗加火作熨。赘矣。
  (七十四左)谓此是青非非青等(文)义蕴云。疏是青非非青者。除青之外并名非青。非青多种故言非非青。
  (七十五左)显扬十八有颂等(文)第十八卷(四右)演秘云。疏显扬十八有颂等者。按彼颂云。依了别多境。各为自业生。心法不应界。相似境转故。论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缘多境八种识故。各各造作自业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应更思彼所缘境。由彼与识等缘转故。释曰。唯以一义立心所名。论余处复说至德失等相者。中边第一但云心所亦缘别相。瑜伽第三但说别境缘可乐等。而无亦字。二论合引故云亦能了可乐等(文)。
  (七十五左)总了境名心(至)心所异相(文)辨中边论(五右)颂曰。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唯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论曰。虚妄分别差别相者。即是欲界・色・无色界诸心心所。异门相者。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诸心所法(文)今谓。中边颂及长行并作唯了。疏言总了。文虽有异义无巨害。
  (七十五左)染三十二不定四等(文)义演云。疏二十六者。谓根本有六。随烦恼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云染有三十二者。谓。根本有十。随烦恼有二十。加邪欲・邪胜解。故成三十二也。
  (七十六左)对法第一(至)邪欲解故(文)对法第一(十左)开见为五。五十三中无明心所。五十八(六左)更立邪欲·邪胜解。五十五(九左)亦开五见。
  (七十六左)此与显扬五蕴百法(文)。显扬一(三右)云。彼复云何。谓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瞋。六无痴。七精进。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舍。十一不害。烦恼有六。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瞋。六悭。七诳。八谄。九憍。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惛沈。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乱。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恶作。二睡眠。三寻。四伺(文)五蕴百法并同。不开见加邪欲解故。
  (七十六左)此中开张(至)不同(文)义蕴云。谓大论等增邪欲解。即五十三。若开五见除邪解。即五十五。此论除欲解合五见。故五十一。
  (七十六左)如五十五说(至)生五别境(文)。五十五(三右)云。答。如其次第。于所爱·决定·串习·观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于最后境。余随次第于前三境。
  (七十七右)复说等言(至)取余二门(文)。义蕴云。第七卷初释不定名说有三义。一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二非如触等定边心故。三非如欲等定边地故。今举初一等余二也。
  (七十七左)彼论第三(至)合为一也(文)。义演云。疏会文有二者。初约根本随烦恼惑。俱是染故束六位为五(文)今谓。考第三论无合二文。
  (七十七左)彼言(至)一切耶(文)。第三(六左)云。遍一切处·一切地·一切时·一切生(文)。
  (七十八右)此解为胜(文)。义演云。疏此解为胜轻安不遍者。意说。一切地者。约有寻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轻安即边一切地有。若取九地名一切地者。即轻安不边。以欲界无轻安故。
  (七十八右)若如初说(至)加行等说(文)。义演云。疏若如初说从多分至而作论故者。意云。此举轻安倒烦恼。亦许通余地有。若如初说者。即第六卷解轻安中。初师云。轻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义。第一约多分。谓上八地有。欲界一地无。故从多分而论。以欲界轻安调畅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无轻安。据家亦有也。第二义云。要定加行方有轻安。余时即无。意说。欲界无轻安者。据如前理说。其实亦有也。今言染四皆无者。且从多分说。其实亦通诸地。即如无明·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随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与染心相应故。若尔如何言染四皆无耶。答。以烦恼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种类而言。故说染四皆无。据实亦通。如至本文中说。
  (七十九右)增上出生名根(文)。义演云。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义解根也。一者增上。二者出生。即由苦根为增上缘能生长若法。于其身心而逼迫也。乐根返此。于其身心而生适悦。故以二义解于根也。问。受与根何别。答。受者领纳属已。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别。又宽狭不同。至下自解。若泛尔领纳属于已者。即名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义。方得根名。受名为根必有领纳。自受但名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宽根狭。
  (七十九左)有二二两三二四一五(文)。二二者。身心二受与有·无漏二受。两三者。三断·三学二门。二四者。善·不善·有覆无覆与善·恶·有覆无覆名有苦乐舍。一五者。忧·喜·苦·乐·舍五受。
  (七十九左)色是别依其意唯心(文)。义灯五本(二十四左)云。又身·心受何故五俱名为身受。第六识俱名为心受。答。有二解。一云。身者积聚义。五种色根皆积聚。依彼五根皆名身。二云。身者唯属身根。余四依身相从名身。故能依受得名身受。难。五识依根相应之受得身名。第六别依意相应之受标意称。答。五根皆积聚。受从所依得名身。对色辨于心。第六相应非意受。问。色·心以相对六不同五名身受。身·眼两相望。眼不齐身立身受。答。身·眼俱色并得名身。对色·心殊六名心受。又受依于身即名身受。受依于意应名意受。且质答云。六受依于意。依意名意受。五受依眼等应名眼等受。据门明别心相对名身心受。不可齐责。
  (七十九右)集色所依集无色所依(文)义蕴云。疏集色所依集无色所依者。五根是色五识集生。意根无色意识集生心心所依故名为集。或集者。积集五根色蕴。意根识蕴多法集成此所依故(已上)今谓。后解近对法抄意。
  (七十九左)对法第一(至)无色所依(文)。对法第一(九右)云。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无色所依建立心受(文)演秘云。疏对法至集色所依等者。按彼论云。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无色所依建立心受。释曰。身心皆以积集为义。故色·无色皆云集也。从二所依得身心称。问。第六依七。七何名心。无集义故。答。刹那相续前后众多。得名积集。或据本识。或意根中通七八识。故名集心(已上)今谓。演秘义蕴释对法文。并违疏主对法抄意。推知两师不见彼钞。次下具引。并观其违可知。
  (七十九左)如彼疏解稍有异同(文)。对法钞二本(五左)云。二因难了故更重释。集者总也。总揽别法为一名。故集五色根类总名为身。集三心根类总名为心。从二所生名身·心受。
  (八十右)一云若忧根(至)受宽根狭(文)。义蕴云。此初解者。忧·苦二根俱通能引所引。故忧·苦二皆通无漏。论中虽明三受。以忧属苦故兼明之。受宽根狭者。领纳境界名受。增上发生名根。为根必能领纳。为受未必发生。故有宽狭。论从宽说。故云苦受。亦由无漏引故(文)演秘云。疏受宽根狭者。如三受门。苦·乐二受含忧喜故。而言根者。即不如是。二十二根喜·乐·忧·苦各别立故。故宽狭异。
  (八十右)无漏第六(至)后得智中方起(文)。义演云。疏无漏第六意引生者。由无学人第六识入观时即无苦受。若后出观遇违境有苦受。如乞食不得被饿死等。又无学圣人五根有漏。初观时五根且有不调畅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后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说。从菩萨后得智大悲等力。亲所引生故亦通无漏。如变身鱼等。但据菩萨。二乘不然。乐·舍通无漏可然。苦受相隐。故逐难释。
  (八十右)二云(至)假名无漏者(文)。义蕴云。疏二云至假名无漏等者。此解复有二意。初云。苦根由无漏引故通无漏等。忧即不然。故非无漏。二云。苦根得与无漏智俱。故边无漏。如舍头因等。忧定不俱故。
  (八十右)然五十七说是无漏(文)。五十七(十一右)云。当知苦根有漏无漏。以有漏为义。忧根有漏。以有漏无漏为义(文)略纂十五(二十右)苦根有漏无漏。以有漏为境者。谓体有漏。在无学身名无漏。非漏故名无漏。体是界系法。上下文无违。又无漏苦根者。为无漏导故名无漏。忧根不尔(文)俱舍。
  (八十左)不俱起故非无漏摄(文)。演秘云。疏不俱起故非无漏摄者。问。夫无漏心必有轻安。轻安调畅。俱时五识何得有苦。答。相应之识调畅苦无。五非相应有苦何失。
  (八十左)五十七说(文)。五十七(十二左)云。问。几见所断。见所断为义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谓即十四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
  (八十左)十四一分(至)修所断(文)。义演云。疏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者。瑜伽文意说。十四者。谓七色根并命根并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无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谓除信等五及三无漏。其十四一分见所断者。谓七色根及命根。谓三恶趣业所感。或意识中分别烦恼所引生故。后入见道时分别烦恼已断。更不能招当来黄门北郁单半择伽二形三途无想天及女人等。故说此七色根及命根见所断。即因亡果丧断。亦名不生断毕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断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断。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约分别烦恼无更不感。故名见断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断。言其余可然者。意说。五受根并意根通见修二断。所以故云可然。问。信等五根是何断。答。有二义。一云。是修所断。体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缘缚断。谓烦恼缘信等起烦恼故。断能缘烦恼时信等得缘缚断名也。故瑜伽五十七云。问。二十二根中几见所断修所断及非所断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一分修所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谓即十二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乃至广说。论文·今疏文依论广说。


  (八十左)若互相显随其所应(文)。义蕴云。疏若互相显随所应者。七色命根既约不生通于见断。影显信等亦通见断。无想天等入见已上必不生故。信等五根既约缘缚名为修断。影显色命亦通缘缚。五受及意准例应知。
  (八十左)十二一分(至)通不断(文)。义演云。疏十二分修所断一分通不断者。意说。以不断对修所断说十二。一分非所断摄者。谓前见道断中。取五受及意根。通无漏是不断。有漏者修所断。其忧·苦二根亦非断者。苦根可尔。如忧根名非断者。随顺趣向无漏非断法名非所断。据实忧根不通无学。后六者。谓信等五根并未知·当知根通无漏。不断有漏者。修所断也。言应名无漏者。意云。忧·苦二根应名无漏也。何不说者。以无漏不引论不说之。但假名无漏。非真无漏也。义蕴云。疏十二一分通不断等者。前六者。即十四见断中除七色命。后六即余八中除二无漏根。
  (八十一右)不可说(至)五根亦应尔(文)。演秘云。不可说六至无学身有故者。牒外所明。所明意云。无学学圆。得名非断。命在彼身非断何失(文)义演云。疏不可说是至五根亦尔者。意说。前六但可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说是命在无学身中有。若许有者。五根应尔。何以故。以无学身中有此根故。故云五根亦应尔。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断。但可取五受并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断。
  (八十一右)随顺趣向不断法故(文)。义蕴云。随顺趣向皆通忧·苦。或随顺约苦顺能引。趣向约忧受。能引无漏故。
  (八十一右)以此义准(至)论不说之等(文)。义蕴云。此意难忧根。既能趣向不断。名非断者。亦应能引无漏名为无漏。何故忧根非无漏摄。故次解云。非无漏引。不同于苦故非无漏也。
  (八十一右)不可说(至)命根(文)义蕴云。疏不可说六中是命根者。无学命根未得无漏。不名非断。受通无漏故入前六。总而言之。二十二中七色命根唯通见修。不通非断。二无漏根唯通非断。不通见修。信等六根唯通修断。不通见断。五受及意通见·修·非。问。如来既有色命根。何故不通非断。答。今言非断通三乘说。色命根等在佛虽名不断。二乘所有乃是有漏可断法。故云色及命等不名非断。
  (八十一右)论又学无学非二为三(文)。演秘云。论又学无学非二为三者。按瑜伽论五十七云。几学学为义。释曰。二十二根中·几学学为义。释曰。二十二根中几学等三复以学等而为境义。论答。九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以三种为义。释曰。信等五根意·喜·乐·舍。还以学等三种为义。一通三种。非学·非无学为义。释曰。一谓。苦根五识相应故。不以学·无学为义。准此故知三受通三。问。苦等体漏。何名学·无学。答。在学等身。有所进向亦名学等。故六十六云。云何学法。谓预流等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学法。何以故。依止此法于时中精进修学戒等三学故。云何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若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无学法。谓除先所说学无学法。所余预流乃至罗汉法。若堕一切异生所有诸法。当知是名非学非无学法。又对法第二云。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学义。于诸学处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无学。谓诸异性所有三性法。及诸学者染污·无记诸无学者。诸无记法及无为法。是非学非无学。对法通前言求解脱。瑜伽据胜说见道上。作论者意。亦不相违。问。无学身中世间之法。何义而亦名无漏耶。答。据无烦恼。故六十六云。问。罗汉世善以何因缘说名无漏。答。随三有故名有所摄。诸漏随眠永解脱故说名无漏(文)义灯五本(二十五左)三学分别集论第二·杂集第四俱说。从求解脱者等身中。所有有为善法名学·无学。即简不为求解脱者。善法不名学·无学法。瑜伽六十六云。谓预流等补特伽罗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为学。瑜伽第十说。预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学非无学者。据未趣求解脱之时。所造善业非学·无学。若资粮加行为有支者。可是学法。故说一分。不尔应言所有有支皆非学法。何云一分。言资粮等非有支者。据无漏者说。又解。或虽有漏厌背有故非有支摄。言一分者。据预流七返有及一来等有名为一分。非学·非无学余如理思。
  (八十一左)苦根亦无学(文)。义演云。疏苦根亦无学者。无学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说。无漏引故。此即是两三分别。一云三断。二为三学。言虽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然法义不同小乘。
  (八十一左)论或总分(至)二无记受(文)。义演云。论或总分四者。意云。不须分别云苦·乐·舍三别等。莫作如是说。但可总言受即是应通四种。谓三性及无覆无记。与六识相应即三性。有是业感。故名无覆无记(已上)今谓。论及疏意总分为四。此中无覆何唯业感。义演局矣。
  (八十一左)五识皆通有此四性(文)。义演云。疏五识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说。三受各通此四性。与乐舍二受皆具四性。其义易了。唯苦受可通三性。善·不善·无覆无记等。唯有覆无记与苦受相应。相貌难知故论偏释如下自解。问。三受各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善性。答。勤修进道苦已身心。故五识中得有苦受。五识或与瞋等不善相应。身心热恼。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恶业所感果。即是无覆无记。苦受通有覆无记者。谓五识中有任运贪痴。五识俱贪痴有二。一者分别贪痴。是见所断。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贪痴。以任运起与五识俱。是无记故。得与五识中苦受相应。又苦趣中第六识有痴·慢·受身边见等。是无记故。亦与意识中苦受相应。意有苦根如下自说。故瑜伽说。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烦恼。是有覆无记性。此则逐难释苦根有覆无记竟。故次论云。彼证意识中有苦受也。
  (八十一右)五识俱贪(至)不发业烦恼(文)。义灯五本(二十六右)云。论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等。西明一释不发业。言不简五识。但有随转不为转因能发业故。此意随转不为转因明。非不善故。不发业故。第二又解云。亦通不善。由意所引应能发。无文遮故。然意取前释。要集亦断。西明前胜。今谓。不尔。若以五识但随转因非转因故非不善者。瞋通五识亦应有覆非不善耶。又论本颂云善不善俱非。若非不善违本论说故。虽随转起恶业者。亦是不善。又瑜伽八十九云。当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贪名贪不善根。嗔·痴亦尔。三不善根既通五识。明知随转起不善法亦名不善。又此论第六云。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明知此三分别起者。通五识有。若唯意俱。俱四受俱。无分别故。既论许五有分别惑。下三性门云。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五识既非转因发业。如何得云唯不善摄。发恶行故。知五俱任运贪痴不作随转发业之者即是有覆。若随转发即不善收。又第二云。异熟习气。谓六识中有漏善等。又等流习气言七识中。即皆许有既云六识中。明六转识俱有异熟习气虽不能作引业习气。而作满业。唯有覆性故不发业。言亦简五识中。本说为胜。
  (八十一右)五十七八等(至)不发业(文)。义灯五本(二十七右)云。然六十七八说不发业痴等是无记者。或传写误。应云五十七八。以彼文说俱生身见唯是无记。义准边见及痴·慢·爱·修道一分。与身见俱亦是无记。不能发业(文)五十八(五右)演秘云。疏五十八至准不发业者。按彼论云。俱生萨伽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自他处故。对法论云。余无记者。是发业余。俱生身见既无记性。明余中摄。不能发业。身见既然。边见亦尔。定随有故。故不论之(文)略纂十五(三十六右)云。论云。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等者。如下九十四云。世间不伏此。乃至金刚方断。此卷下文云。世间若伏修不伏见。修中伏若爱若恚及以邻近矫慢及此相应无明。不论我见·边见及此俱慢·爱。故此论文云。有邻近矫慢之言。除与贪恚邻近之慢也。如下九十四说。然此一唯无记性。如何成九品。欲界何品摄。法师云。此为后三品。若世间道伏九品时。但伏前六品。以此后三不能伏故。然前六品亦有九品。故言世间道伏九品。问曰。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若一品为九品。即有五十四过。若一品为三品。即有十八品过。又那含不断欲界我见等。即断欲九品不尽。以后三未断故。此那贪未断唯伏惑得预流果。不断五品以下惑。以不障果故。答。不然。即亦那含随离欲地断。唯有第七俱我见在。那含虽断九品。即异生唯伏欲六品。今解云。此亦九品。随与何烦恼俱起。增上者说故。或唯第九品类。异生伏九品亦尽。然第九品中有余类未尽。即我见是故。世间道不然。以第九品中微细故。
  (八十二右)五十九说(文)。五十九(三左)云。问。是诸烦恼几与乐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
  (八十二左)若贪瞋痴(至)慢亦可然(文)。义蕴云。此从前师。汝若不许意有苦受。贪·瞋等三任运起者。通五识故得与苦俱。设在意识通不善故与忧俱。慢亦可然者。亦通不善得与忧俱。此等可说三受可得。其身边任运起者。不与五俱。又非不善。既云三受可得。故知意识得与苦俱。即是意根一切也。
  (八十二左)欲界烦恼(至)是无记(文)。杂集论第四(初右)云。此优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文)对法抄。
  (八十三右)余三通二性(文)。义演云。疏余三通二性者。即慢·贪·痴通不善及有覆无记性。
  (八十三右)准依缘起经(文)。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卷(六右)云。若由欲爱造诸福门。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此于生。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
  (八十三右)如卒尔(至)无覆(文)。义演云。疏如卒尔至无覆者。此举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净意识。若是有覆性远引有覆等流五识也。而不是不善无覆等。又意起贪等。是有覆性远引五识起有覆贪等(文)义蕴云。疏不可等流五识乃至等流不善等者。此约散位所引五识与能引意必俱同性。如定中闻声意与耳识不同性故。问。若散位中能所引必同性者。何故前说。五识三性俱意随偏注。与彼性同。无偏注者。便无记性既尔。即五识中有不遍注(文)无记如何与意同性耶。答。初引眼等其性必同。多念已后意随遍注。或无记性故。眼等识与能引意必同性也。
  (八十三右)意识尔时(至)不善有覆(文)。演秘云。疏意识尔时至不善无覆者。问。若所引五识与能引第六同性。如何五识三性容俱。答。今此中意不得所引与能引意一向异性。非是必定令其同性。或顺三世不俱师义。
  (八十三左)又非有覆(至)五识生故(文)。义演云。疏又非有覆意识不引五识生故。此通解意识引五识生也。上来辨二四。辨或总分四。二辨容各分四。以下辨一五也。
  (八十四右)论由无分别(至)有差别故(文)。演秘云。论由无分别至有分别故者。疏中所释意明。约识迫悦等差。故成乐·喜苦·忧等别。不障意识。有无分别·轻微唯动名为苦·乐。有不悟者。而辄弹云。后师释云。非但五识逼悦尤重无分别故。意中苦·乐亦无分别及尤重故。如下论明。故应总云分别。尤重名为忧·喜。无别轻微名为苦·乐。详曰。寻前疏明知后破非。
  (八十四右)翻前三相其义可知(文)。义演云。疏翻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离于忧·喜所受。三相者。如论云。第一逼悦身·心相各异故。第二由无分别故。第三尤重·轻微有差别故。由有三相故。苦·乐·受更离忧·苦·受。由舍受无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舍受自有三义。对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悦相无异故。二者无分别故。三者平等转故。一一相配义时时特矣。
  (八十四左)欲界初定随应皆乐(文)。义演云。疏欲界初禅随应皆乐者。意云。欲界五识有乐受。初静虑有乐者。眼·耳·身三识通初禅有故。
  (八十四左)瑜伽五十七(至)有喜故(文)。五十七(七左)略纂十五(十六左)云。未至地十一者。谓信等八加意·喜·舍。若尔不立喜受耶。以近欲界散动故不立。初根本定已远故立。初门说未至位者。谓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边以下为后门。初唯润其意。后悦身等故。后胜前劣。何故前言乐者。明亦有乐。今立显喜。以隐显双举唯取显者。以理论之。此地亦有乐。以悦根故。名乐故也。以无处所无随地五根隐故不说。说有无妨(文)演秘云。疏瑜伽五十七末至十一根者。按彼论云。问。未至地几根可得。答。十一。释曰。谓信等五·三无漏根及意·喜·舍。有云。除意取乐。理实应说十二根。亦有意故而不说者。意根通显八识自性。未至地中唯有第六。故略不说。详曰。今取前释。夫有心所如有心王。若不云意恐疑。有所而无王也。纵无其乐理无妨故。问。何不言有眼等及命。答。无托彼生故不说有。问。但言十一云何得知。喜入其数。答。即彼论云。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如是苾刍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边滋润。边流遍悦。无有少分不充不满。如是名为离生喜乐。此中初门说未至位。后门说根本位。释曰。经中双明未至根本。离生喜乐滋润其身。是初门也。周边等下是后门也。故知十一。喜是其一也。显扬·对法大同不录。问。初根本定如何。一受分成喜·乐。答。如灯具辨。有义应前后起时差别故。谓若有时悦身不边。但名为喜。乃时用边说名为乐。详曰。此论自云。悦身心故辨喜·乐二。既违所学故叵依也。问。初二根本身心两悦分成喜乐。杂受苦处逼迫身心应分忧·苦。答。如义灯云。违顺差别。种有同别应释此疑。又解。初二根本五识欢悦根。动勇意分二。杂受五全意迫微。故不成分二(文)义灯五本(二十七左)云。言初二近分名喜悦心者。准瑜伽五十七有十一根。此论下文初二近分定无乐根。故但十一。如疏所说。然疏义准既引经文离生喜乐。以经说喜即证有喜。经既说乐。何不有乐。准此道理合有乐根。但未明满。说十一根非于此中许有二解。下文定判无乐根故。问。苦·乐贯身心。二受即分两。舍受身心边。何故不分多。答。苦乐通尤微。是以各分两。舍受唯一类。所以不分多。又解。舍受相无别。身心并名舍。逼·悦相有殊。苦·乐各分二。问。何故不言忧·喜·舍三以摄苦·乐。答。忧·喜有异熟体非是异熟。苦乐有异熟。又体是异熟。又苦乐通三性。忧非染·无记。又忧离欲·舍。余非离欲·舍。苦乐体宽举摄忧·喜。问。初二根本悦未极悦于身心分苦乐。极苦中有迫未极。迫于身心分忧·苦。答。二禅无五识。意喜悦根分喜·乐。中有六识俱。不于意忧分忧·苦。若尔初禅既有三识。应不于意分喜·乐。答。亦不边二根无识。又解。定喜适悦。胜边于身心分喜乐。中有未极。迫非胜。不于忧受分忧·苦。又具五识各迫于根。不假意忧分苦。问。初二意唯喜。从喜分于果。杂受意唯忧。从忧离出苦。答。喜·乐相顺得同种故。可从喜分于乐。忧·苦相违种不同。不得于忧分出苦。又二解同前。问。意俱之喜分之为二。种或同。别生现是一。不得二受各别而生。无一心中有二受故。既于一受分为喜·乐。应当是假。答。适悦身心义有别故。不以悦心边即名为乐。适身边即名为世俗有。二受据义说。何得体成实。答。执依别境慧说。为世俗有。喜·乐不依他。同智为实有。
  (八十五右)五十七(至)第二等皆同(文)。五十七如上演秘所引。对法第七(七左)云。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于彼有意地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三摩?多位余识无故。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所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自体安乐怡悦。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苦乐(文)显扬第二(四右)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经中说。所谓此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初静虑近分。如经又说。即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初静虑根本。如经中说。即于此身等持所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第二静虑近分。如经又说。即此身中于一切处。无有少分等持所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第二静虑根本。
  (八十五右)论若在第三静虑等(文)。演秘云。论第三静虑等者。问。第三分·本岂不悦根。根若悦者。何不云乎。答。前之二定当动勇故悦根方乐。故举言之。第三安静不唯对根方称为乐。故不言也。理实悦根。逾于前矣。
  (八十五)显扬第二引经等(文)。显扬第二(四右)如经中说。即于此身离喜乐喜乐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有者。是谓第三静虑近分。如经又说。即此身中于一切处无有少分离喜之乐所不遍满者。是谓第三静虑根本。
  (八十五左)五十七说(至)显扬第二(文)。二文如上已引。义蕴云。疏五十七说初门显未至亦有喜乐等者。问。若未至地有喜根。何故不如初静虑地建立喜耶。答。由于彼定喜可动故。问。喜于彼有。何教为证。答。如世尊言。如是苾刍离生喜乐滋润其身.周边滋润遍流布适悦。无有少分不充不满。如是名为离生喜乐。此中初门说未至位。后门说根本位。问。初静虑地几根可得。答。有十八。彼除男女苦忧也。然彼引经。通证根本近分。有喜·乐言。周边滋润者。即唯根本(文)义演云。疏初门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门。对后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后门。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总是或有义家难此论文。令初二近分亦有乐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释此论不说乐受之意。
  (八十六右)若言乐受(至)文言宽故(文)。义演云。疏若言乐受至文言宽故者。此文意说。初二近分有乐受。地狱k 有忧受。意说。地狱虽有苦受不妨有忧。初二近分虽言苦受不妨有乐。以受言宽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忧也。言苦受等此意说。若受中含忧受。取言等者。等乐受含喜受也。
  (八十六左)六十六等论有此文(文)。六十六(六左)云。生那落迦诸有情类。异熟世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如那落迦如是若生一分饿鬼及傍生中。当知亦尔文广约五趣辨是异熟非异熟等。
  (八十六左)彼意唯苦何故言忧(文)。义演云。疏彼意唯苦何故言忧者。意问曰。若言地狱五识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忧受耶问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说。彼师意五识唯苦。何故言忧。故为问也。有云。彼意者。即彼地狱中意识有苦。何故乃言有忧耶(文)今谓。以后有云为亲疏文。
  (八十六左)苦忧相续次此后生者(文)。义蕴云。从第八初生已后次生六识便有忧相续也。问。既云苦·忧相续。如何彼意唯有忧耶。答。此师意说。苦是余根。忧唯在竟。亦不相违。问。论云。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忧非无记。如何得有异熟生耶。答。论说忧根非无记者。约有覆。不遮异熟生也。何以知者。恶作忧俱。不通有覆。故知尔也。又有解云。理未必然。论言异熟生者。约从第八真异熟生。故名异熟非无记也。虽有两释前解为胜。疏云。彼意唯苦。何故言忧者。即难后师也。
  (八十六左)五十七言(至)成八根(文)。五十七(八右)云。问云。生那落迦成就几根。答。八现行种子皆得成就。
  (八十六左)定约六识作论(文)。义演云。疏此师意说至约六识作论者。即答问也。我今依六识作论。五识有苦相续。意识有忧相续。故云苦·忧相续。言地狱有八根者。谓五色根·意根·命根及忧根。此师意说。忧根为第八入定成中。容舍入二不成中。或云。客受者。非自性而他性来作性故。曰客为他性所映夺者非也。何者客受对王受之语。主受者。谓七八相应受。以常恒不断故。客受者。谓六识相应受。以间断故。有时则起。有时不起。如宾客然。
  (八十六左)五十一等(文)。五十一(七右)云。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夺不苦·不乐受。与纯苦无杂受俱时而转。当知此受被映夺故。难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转。又曰。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转识相应善·不善·无记诸心法俱时而转。如是阿赖耶识。虽与转识俱时而转。亦与客受客善不善无记心法俱时而转。然不应说与彼相应。何以故。由不与彼同缘转故。如眼识(文)略纂曰。问。何以舍与第八同时不言一向观行成也。答。舍受为苦映夺如五十一文。故云苦。又约六识作法故无第八俱舍。第六中舍善业招间断故不取。
  (八十七右)瑜伽第五(至)寻伺忧苦(文)。第五(十四右)云。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灭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过乐。娆心业转(文)今谓。此中亦说傍生。然疏云。不言傍生者。以说傍生有多少忧·喜别故。六十六(六纸左)文如上已引。
  (八十七右)八十七说(文)。八十七(二十六右)云。此中苦者。谓在饿鬼及以傍生。苦所随者。谓在人中。忧·苦遍者。谓在那落迦。
  (八十七左)不善业轻(至)以少静故(文)。义演云。疏不善业轻至以少静故者。意云。不善业轻所招报非极苦。以有舍即少寂静。今既地狱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静。知无客舍受。
  (八十七左)问第六识(至)以苦重故等(文)。问第六识中等者。地狱中第六舍受亦是不善业所招。故云不善业摄。或云。第六识中舍受者。三受各通三性中。第六识舍受。不善性即有覆无记也者。非也。以无一处说不善性即有覆无记故。今谓。摄字恐应招之形误。又答。以苦重故等者。地狱苦重故无第六舍。何者第六舍。根以轻业所感故。又以地狱苦果是重业所感故。或云。苦重者。不善舍受中重故地狱无者。非也。
  (八十七左)然不同总报等(文)。义蕴云。疏然不同总报等者。若云。以苦重故第六无舍。亦应第八不与舍俱。极苦处故。非轻业故。由此解云。第八趣体又是报主。不可苦俱。若与苦俱违善趣故。六识不然。不可为例。
  (八十八右)五十七说(文)。五十七(八左)云。如生那落迦趣。于一向苦傍生饿鬼当知亦尔。若苦乐杂受处。后三种亦现行成就。
  (八十八右)捺落迦(至)那落迦(文)。光记云。梵名那落迦。若依正理十二。云那落名人。迦名为人。多造恶颠坠其中。由是故名那落迦。造重罪人速堕彼故。或复迦者是乐异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爱乐义。不可爱乐名那落迦。奈是短声。总谈彼趣。那是长声。是别所有。前总后别。别是总之可有。约蕴异义故立总别名。
  (八十八左)忧即分别等(文)。义演云。疏忧即分别加行分别故者。意说。捺落迦中无分别烦恼。言忧分别者。但是于境分明知有苦异。而生忧戚。是忧分别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别。
  (八十八左)论瑜伽广说如前(文)。义蕴云。此意证云。彼既云意地一切根相应。故知意有苦受。前师救曰。意地三根是忧非苦。约三受明。即苦根摄。据实唯忧故。次论云。俱生身见唯无记性。非忧根摄。
  (八十八左)论说忧根非无记(文)。义蕴云。瑜伽五十七。八根唯善不善无记为义。此即信等五及三无漏根也。复云。五根善·不善·无记·善·不善·无记为义。此即苦·乐·喜·舍及意根也。复云。一根名不善·善·不善·无记为义。即忧根也。复云。五根无记无记为义。谓鼻舌身及男女也。复云。二根无记·善·不善·无记·为义。谓眼·耳根也。色声约表。故通三性。彼不言命。不言命根者。命根约种无境义。故非此所说。然所引八根现种皆成。即以现八为命。种子为根。合成现种。此唯约根。故不说根。不相违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说(文)。演秘云。疏五十七说与地狱同者。即彼论云。余三现行故不成就。种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趣。于一向苦傍生饿鬼当知亦尔。又六十六异熟无间等。亦三趣同。如前所引(文)义演云。疏一根通善·不善以三性为境者。即忧根也。既言善·不善。明知忧根不通有覆无记性。又缘于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忧根。非余外法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说(至)种现亦成就(文)。义演云。疏问生捺落迦至后三种现亦成就者。此总引瑜伽论文。说地狱及余趣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疏除三者。即除三无漏根。所余或成不成者。约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疏三约现行至无涅槃者。释三无漏根。地狱之中三无漏根现行必定不成。种子约有性·无性辨成·不成。疏余三现行至成就者。此乐·喜·忧三。若一向苦处即种成现不成。若杂受处后三种现亦成就。对前三无漏根故。乐·喜等得后三名。
  (八十九左)现种俱成八(文)。义演云。疏现种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别故者。此即释彼论文也。言五根意命根为七者。问。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为后师将主舍为第八。忧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入不定中。若前师以忧根为第八。客舍入三不现行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为两家诤未定。所以不言。言乐·喜定不成现者。忧根既是所诤故亦不言。但云乐喜。言其信等五现种有成·不成者。有断善·不断善。有差别故。言男女一二形别故者。为地狱恶业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恶业招容无形。故现亦有成·不成。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两处文(文)演秘云。疏八根现种皆成就者。问。命根依彼第八种立。如何言八皆现种成。答。现八名命。八种名根。合云命根。故通种现(文)枢要下本(三十三右)云。地狱八根现行·种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种。如何现成。答。一总说八言成。何必命有现。又体是种用为根者名现。又能持名种所持名现。
  (八十九左)信等五根(至)断善不成(文)。义蕴云。问。若言断善彼现不成。何故经云因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缘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答。彼言不成约长时说。狱初生时未全苦故。狱将死时苦已息故。虽善现行略不言也。
  (八十九左)苦根入不定(文)。义演云。疏苦根入不定等者。问。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恶业故逼一切身心。命终等时方有苦根。不如住极闷绝位。六识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极善业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识亦无。


  (九十左)不尔余三即无法故(文)。义演云。疏不尔余三即无法故者。若取以客舍为现不尔者。瑜伽言三现不成者。而无无法也。言无法者。但阙不成三名无非三无也。
  (九十左)若言喜乐更取一形(文)。义演云。疏若言喜乐更取一形者。是前师难也。谓言。后师三不成中取一形为第三也。以第二师许地狱无形故为此难也。难意云。若唯取一形为第二者。何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后师云无二形者。难云。岂鬼畜等无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许有地狱无者。难云。何故地狱中无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师假设为难。
  (九十左)五十一说等(文)。演秘云。疏为纯苦映等者。按彼论云。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夺不苦不乐受与纯苦无杂受。俱时而转。当知此受被映夺故难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转。释曰。等言等彼纯苦鬼畜。彼中赖耶虽有舍受。为余识中苦受猛盛映夺不现。故言苦受。一向苦受。据客受言略不云舍。
  (九十左)彼若救言五识间断无苦定成等(文)。义蕴云。彼意救云。若五识相续彼俱苦受可为第八。忧不入成五识既断苦。即不定故。取忧根为第八也。
  (九十二右)又若尔者(至)五识相续(文)。义演云。疏文若尔者至五识相续故者。若以身识相续。有苦根者。彼苦处中意识忧根何须间断。更无别所以故。不可以意识间断五识相续。故长读文(文)义蕴云。疏又尔者至其相续者。难云。苦既定成忧何须断。若彼救言。五识相续故有苦。意识间断故无忧。故次难云。更无别义。能令所引五识相续。而能引意识翻令间断也。
  (九十二右)又意无舍受等(文)。义演云。疏又意无舍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舍受非是易脱起受。意既有间断。明此俱舍受是易脱起。第八舍受非易脱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脱也(文)义蕴云。疏又意无舍受非易起受故者。此说彼师救。云意识之中以有舍受故忧间断。非是意识体有间断。故不可难云能引意断所引五续也。由此更难。地狱之中意无舍受。以极苦处不可转易忧受而起异舍也。若非极苦处。如初出定昧劣心中上下生死等。可许转易起舍受也。问。前师客舍地狱不成。如何今以意舍为难。答。设许前师忧已未位得起舍受故为此难。非实尔也。
  (九十二左)如瑜伽第二(文)。第二(十五左)云。云何化生。谓诸有情业增上故具足六处而生。或复不具。彼复云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九十三左)若彼救云(至)据起意已后必相续(文)。义蕴云。为前难云。死生闷绝宁有忧根故。今约起意识已未断意识。已未断绝来忧定相续(文)。义演云。疏据意起已后必相续者。前师闷绝等位意识忧根并无。若后起已还复意中忧根相续。彼瑜伽说余三现行定不成就。文亦无妨也。
  (九十三左)答有亦无妨至无亦无妨(文)。义蕴云。此中二解。后解为胜。前解若以瞋之未位得起舍受。即合地狱苦受未位亦有舍者。既尔忧受应彼非无。中客之舍尚不无。忧受逼迫何非有。苦受暂时亦应起故。又瞋过顺境。尚喜乐俱。何但舍受。故不可以嗔未为例。或可得解亦得。若尔既许有舍。何不有忧。前地狱极苦无分别故只可有舍。不得有忧。犹如五识苦后起舍。非忧受故。又如第三静虑尤重无分别意业之末。可有舍受。必无喜故。难后解曰。极苦之末可不同极乐之末亦起舍耶。若后师答曰。极苦之处意苦。若断必入闷绝。便是无心。即无舍受故。不可以第三定难彼乐受末非闷绝故。故二解均。
  (九十三左)对法等说(文)。对法第七(七右)云。嗔与苦忧舍相应。乃至与舍相应者。于一切处。如前说。
  (九十四右)世亲摄论第二(文)。三字形误应作二字。第二(三右)云。一向苦处者。谓一向受非爱业果处。于彼有时乐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异熟果者。唯是其苦(文)瑜伽第五(五右)云。复次淫欲受用者。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无淫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长时无间多受种种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诸有情。若男于女不起女欲。若女于男不起男欲。何况展转二二交会。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乐相杂。故有淫欲。
  (九十四右)或彼通说余三趣杂受处(文)。义蕴云。疏或彼通说余三趣杂受处者。除地狱极苦处。取余轻处并鬼畜为三趣也。后第二师解意说。地狱纯苦二乐俱无。鬼畜可有等流乐也。二解之后释为正。何以然者。那落迦中唯名为苦。如何说彼得有等流乐耶。等流者。相似乐故(文)今谓。义蕴本二字作三。故有此释。
  (九十四右)彼无异熟乐名纯苦处(文)。义演云。疏彼无异熟名纯苦受故者。意云。说余二趣至名纯苦者。据无异熟乐故得纯苦名。疏又彼无异熟有等流至一切皆无者。意说。地狱纯苦处异熟乐等流乐并无。故云此名纯苦一切皆无(文)。
  (九十四左)又对法第七等(文)。对法第七(七右)云。瞋与若·忧·舍相应。苦相应者。在五识身。忧相应者。在第六识所以与喜乐相应者。由此戚行转故。瞋能逼恼自相续。故名戚行。与舍相应者。于一切处(文)义演云。疏对法第七等说至少分故者。意说。意地嗔与忧受相应。或意戚名忧者。依多分说。不妨亦有苦受及余烦恼也。即人天全起忧。鬼畜趣少分忧。故云多分其实意地亦有苦也。即会前师意地尤重戚受尚名为忧况余轻者文。
  (九十四左)或随小乘萨婆多等(文)。俱舍二十一(七左)云。瞋忧苦相应。以戚行转故。遍六识故。
  (九十四左)瑜伽五十九(至)成粗相说(文)。演秘云。疏故瑜伽五十九说彼五十八等者。显五十九会五十八。言意中嗔忧相应者。依随转等。按五十八云。又十烦恼七唯意地。贪·恚·无明亦通五识。又于欲界贪·乐·喜·舍相应。恚者苦·忧·舍相应。释曰。苦据五识。忧唯第六。舍通六识。又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广作其法。大同此论第六所明。故不录也。疏指此文云。五十八说依随转及粗相也。
  (九十四左)若细分别(至)故不相违(文)。义演云。疏若细分别至故不相违者。余圣教说意识与忧相应者。有二意。一者约粗相说。二约随转门。若据子细分别。意得与苦受相应故。故疏云。一切见道惑通在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受故。故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此约从细。与前多分粗相不相违也。
  (九十四左)若尔六十六(至)彼处无乐(文)六十六(三右)同第五(五左)云。又于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细段食。谓腑藏中有微动风。由此因缘彼得久住。饿鬼傍生人中有粗段食。谓作分段而啖食之(文)义蕴云。疏若尔六十六至彼处无乐者。此意难云。意识既有喜俱。明知悦根有乐。或三受门喜即名乐。如何不许彼有乐耶。此之问答。令在前段疏下明之(文)演秘云。疏六十六说地狱亦有食者。按彼论云。若粗段食于欲界五趣中皆现行可得。此于一分各别那落迦。非大那落迦。问。文既明简许之。何失。答。五十七云。那落迦中无有段食。定地诸天亦复如是。诸那落迦多由先业力所住持而得久住。虽有广大诸根大种损害因缘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诸微细风。随入身分以之为食。难可了知。是故不说。此文既云诸那落迦。故知后文而假说也。不尔前后岂鱼肉乎。言风等食假说。应知。
  (九十五右)谓大众部(至)随彼部也(文)。演秘云。疏谓大众部诸识并生等者。由识并生故异熟后五识苦意忧得之相续。余准可知(文)义演云。疏第一解(至)随彼部也者。意云。今会前师所引前两个文段。意与忧俱者。皆是随小乘说。谓小乘许苦在五识忧在意识故。今依大乘。意中有苦受也。有云。第一解依随顺门说。
  (九十五右)或依上座部(至)无性第二(文)。无性第二(三右)云。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如说六识不死不生等。能引发者。唯是意识故作是说。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唯所引发意界亦尔。
  (九十五右)上座部九心(文)。上座部九心轮。
  一有分心(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能任运缘于境转)。二能引发心(若有境至欲缘时便生惊觉)。三见心(其心既于境上转见照瞩彼)。四等寻求心(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五等贯彻心(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亦安立心(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七势用心(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八返缘心(动作既与将欲德废遂复变缘前所作事)。九有分心(既变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具如无性摄论第二。义演云。疏或依上座部至异熟无者。彼部计由异熟果苦受相续而生。今瑜伽云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者。亦随彼宗说五识苦相续。意识忧相续也。其实意识中有苦也。
  (九十五左)大论第五(至)经部师(文)。第五(十四右)如上已引俱舍云。
  (九十五右)或依弥沙塞部(文)。义演云。疏或依弥沙塞部至异熟意识生故者。此部说。异熟意识有忧根相续。所以大论亦随小乘说意有忧。其实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说者不次也。此说为定。依前大众上座二部一处会也。
  (九十五左)问彼六十六(至)地狱等耳也(文)。义演云。疏问彼六十六说至唯地狱等耳也者。意问云。且如瑜伽六十六说。约五趣辨其忧·苦。何故余趣不约随转门。语唯地狱意中苦受随他小乘唤为忧耶。举论答云。地狱意中实是苦根。而非是忧。然此苦根是余杂受。忧之类故。所以论说意地苦受为忧。问。何须作此会耶。答。以前师说意中有忧受故。引瑜伽证地狱中意有忧受耶。所以会云。此随小乘说。非大乘正义。以小乘许地狱中意唯有忧故。论又彼苦根等者。第二会。论或彼苦根等者。第三会也。故此苦根通损身心。不同于忧。不可为例(文)义蕴云。疏问彼六十六说诸趣中何故不随他语者。彼论说生地狱诸有情类苦忧相续。此即会云通转理门。彼论亦说余趣苦忧相续。何故不随他语下答。意云。余趣意威可实名忧。地狱难苦俱。是意迫故假说为忧。
  (九十六右)显扬第二(至)对法第七(文)。显扬第二·瑜伽五十七·对法第七并如上已引。义蕴云。疏离生喜乐者。离欲染名离欲界之生类。离初禅等生亦尔。
  (九十六左)十一根(至)意喜舍(文)。义灯五本(三十一左)云。言未至定有十一根者。谓信等五·三无漏根·喜·舍·意根。以不生彼无色根·命云何有意。意即第七。随生系故。答。略为二解。一约三乘。三乘通意根说。即次第灭。二据大乘有第七识。起无漏说。问。有漏五识第四定无。无漏言有。有漏喜乐第四定无。无漏喜乐第四定有。答。有二解。一云。以义齐之亦许得有。如彼五识。若不许五通四禅者。优无此难。又如大乘见道必第四定。初地既言极喜故有喜受。乐准此说。二云。不齐解。佛成事智不与喜俱。相粗动故第四定无起。依色根第四定中有五色根。故有五识。
  (九十六左)亦余时意戚受忧故(文)。义演云。疏亦余时意戚受忧故者。意云。非但余时处意地戚受名苦。即纯苦处意地戚受亦名苦根。
  (九十六左)如大论第四等说(文)。现本第五(五右)文如上已引。
  (九十七右)下第七卷(至)应引彼文(文)。论第七(四左)云。虽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总说喜名。虽纯苦处有意地苦。而似忧故总说为忧。
  (九十七左)余二遍注等(文)。义蕴云。疏余二遍注者。谓舍受之余即苦·乐二也。
  (九十八右)又佛六识三受并通(文)。义演云。疏又佛六识三受并通者。此且通语。下自别解。言五识唯有乐舍无喜者。以同因位。五识中无喜·忧故。然喜无量。但以不疾为体。
  (九十八右)以彼边际功德胜故(文)。义蕴云。疏以彼边际功德胜故者。四静虑中第四静虑功德最胜。名为边际。或一一定中最殊胜者。名为边际。言七八二识功德依故者。大圆镜智纯净圆德现种依说持。平等性智大慈悲等恒相应故。又此二智能现自他受用功德身土名功德依。
  (九十八左)色界上三定有无漏五识以此为例(文)。义蕴云。三定无五识。无漏许不无。无色五根无。无漏何妨有。应更例难云。三定色根具五识可依生。无色色种无。根等由何起。答。定根能发五识。许依生。无色定为因。何妨五根有。更有相例。如灯广说。
  (九十八右)虽有漏三识等(文)。义演云。疏虽有漏三识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识二界二地。以上即无。今无漏不然。不可为例。
  (九十九左)如泪下如雨等(文)。义演云。疏答有如泪下如雨等者。此说意云。以彼圣者证无漏第八。所变根等名无漏。非实无漏。又若第八变是有漏。若无漏第六定果所变。所以名无漏。
  (九十八左)有定眼依处非实有根故(文)。义演云。疏即有定眼依处非实有根故者。且约依处名有根。非约实根也。若以无漏定所变名无漏根者。即通余圣者。不唯在佛。
  (九十八左)以此为例(文)。义演云。疏以此为例者。上三定无五识。不妨有无漏。无色界无色根何妨有定果所变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识。三识二地系。无漏五识通四地。何妨凡夫无色界无根圣者而有耶。
  (九十八左)问八地皆(至)答有(文)。义演云。疏问八地皆有无漏八识耶答有者。此解无色亦有五识。以有疏意解无漏八识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识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无定文故作此解。
  (九十八左)常处第四静虑(至)而不现行(文)。义演云。疏常处第四静虑故者。意说。佛心常在第四禅也。所以常与舍受相应。
  (九十九右)大悲天住(文)。义演云。疏大悲天住者。此佛大悲功德依第四禅名天住也。第四最胜故。独标天住之称。据实论之。余天亦得住也义蕴大同。大悲天住。大悲住。杂集十四(八左)。
  (九十九左)此中三解等(文)。义蕴云。此中三解者。解五识中。第一唯初禅。第二通四定。第三唯第四言如七·八识者。唯第二解也。准初答。无漏八识八地皆有。即五识有四释。七·八有二释。前云。无漏五识依色界。彼只云依色界四地者。彼是总释。不入此中。今以义准。或彼更为一释亦得。然彼只云依色界四地。不言多起第四定又不说通八地。故与下别耳。
  (九十九左)无漏八识(至)几师所说(文)。此论并佛地论可考。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