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八(二本之一)

  (初纸右)今言离识简达宗过(文)。演秘云。问设言异识何有违宗。答。大乘宗中。异识之色。不是无故(文)今谓。上言离蕴我者。离即异也又上言同异性异实德等。此异是离。然则此中离识之离。是舍离之离。犹言识外。不同异离之离。又此中异识之异。是别异义。不同异离之异。可知。又论实有之言。是固执实有也。不同五尘等之实有对瓶衣等假。
  (初纸左)稍相近故(文)。演秘云。相似名近。大小俱说心为能取。心即是识。有云。体即识故。谈彼心王。稍相近故。说彼心所。详曰。此未必然。何意心所独名相近。若似名近。何不兼心。近王名近。境相更近。何乃先破。或据一边义必通也。然成繁碎。今谓。有义邻近为近。扑扬相似为近。扑扬名优。然扑扬意以为相似。唯局能取即识者太局矣。以疏上已总言同大乘故。又近非相似。近理言近。远理言远。如下相对立(三纸左)。
  (初纸左)破法之中总有十一部(文)。小乘诸部名之与计。及分部时之与缘。皆具如宗轮论并述记。然疏主辨旧译分部(三十四左)云。文殊问经。佛说合分成二十部。即翻译家。大众部但总为八。上座部总为十二。以何非非上座部中。虽上座外别说雪山部。今新旧部执皆言上座。亦名雪山。不可离雪山部外别有上座部故。文殊问经。上座分成十二非也。其上座部中已言十二。其大众部乃总言八。于中四分中。略去一部无说假部。又新旧部执。皆无东山之名。但是译家谬也。应言西山。不悟上座与雪山同。分为二部。略去大众部中所分一也。真谛法师不悟部之多少。遂减去二部。但言十八。今设难言。若意欲得有十八部者。何故上座部中。并本合说。乃有十一。大众部中。但说未分有七。不论根本大众。若如所欲。岂大众部非十八摄。若言上座亦不入数。恐离雪山别有上座。何故自所翻论。乃言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真谛法师。闻相传说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大众不言。复减西山住部。以欲成已十八部故。若取大众便有十九。仍旧疏云。合外道所分二为一故合有七。此义非也。何故须然。今准新论及文殊问经。皆并根本有二十部。即并根本大众部说亦数不除。故知。真谛法师所翻错也。但除根本上座大众故有十八。若并根本即有二十。故佛悬记云。十八及本二。是谓二十部。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如是。翻译要善自他言音。解诸部义。研穷褒贬乃可知矣已。
  (初纸左)离有三种(至)境界(文)。对当也。古字作?。然汉文帝去其口从士。徐云。士事也。取事实也。俱舍论第二(初纸右)云。唯色蕴摄十界有对。对是碍义。此后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光记二(二纸右)云。颂本唯明障碍。长行义便明三有对。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二?碍。若障碍有对是障碍碍。若境界所缘有对是?碍碍。演秘云。疏对有三种者。问对为何义。答。谓碍也。碍有二义。一障碍名碍。二?碍名碍。三有对中。障碍有对障碍名碍。所缘境界?碍名碍(乃至)问。根识各能缘照自境。何名为碍。答。祇为自境拘自根识不令于余境等转故。或自境等和合转时。于余境等。而不得起故名为碍。故俱舍论云。云何眼等。于自境界所缘转时。说名有对。起彼于余此不转故。或复碍者是和合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及自所缘。和合转故。释曰。双问双答。境界所缘二有对也。释中有二。并以拘碍名为碍也(文)。今谓疏主明三有对。全依俱舍。然标列牒释违论次第。又下明所缘境界之别。全引俱舍。此文亦前后改变。未详其有所由。恐不可也。至下当辨。俱舍论云。此复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已上论文)今疏云所缘障碍境界。此与俱舍相违。若杂心论(一之二十一左)云境界障碍所缘。此俱舍论释相甚略。
  (初纸左)初所缘有对(至)于自所缘(文)。光记二(二左)云。谓心心所。为自所缘之所?碍故。名所缘有对。实疏二(二左)云。心心所法。于自所缘和合被碍。名所缘有对(正理四之二纸之文)。
  (二纸右)次障碍有对(至)手碍手等(文)。瑜伽论第一百(十六左)云。言有对者。谓若诸色。能碍他见碍他往来。与此相违名为无对。宝疏二(二右)云。五根五境。自于他处被碍不生碍。障碍有对义。如手至或相碍指事释也。准其手石。余一切十色法。亦复如是。如瓦木等。
  (二纸左)后境界有对(至)色等境(文)。宝疏二(二右)云。十二界者。谓六根六识。法界一分者。是心所法。谓有境法于色等境者。谓六根六识等。于色等境之中有功能故。名为境界。即于此有碍名为有对。
  (二纸右)初后别者(至)广说其相(文)。疏主唯引论文不加细判。未知其所领会是耶非耶。如光耶如宝耶。然其引文前后改变。似不深测论意者乎。以此中论文所明法有广狡次第顺成故。然光宝二师。各解不同。后学依用亦不一准。圆晖扑扬。依光宝。淄洲遁麟。皆用宝疏。今详诸解无知适从。宝师解俱舍论。破邪显正。无不的中。然释三有对未尽善也。今详引论次举宝疏。论二(二右)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云何眼等。于自境界所缘转时说名有碍。越彼于余此不转故。或复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及自所缘和会转故。宝疏二(二左)云。论境界所缘复有何别。第四辨异也。一答也。若于彼法此有功能者。正理论云。如人于彼有胜功能。便说彼为我之境界。释曰。有境之法。于自境上。有见闻等游履功能名为境界。心心所法。执境而起。名为所缘。即心心法二差别者。执境而起心心所同。名为所缘。越彼彼境。于余境中此不转故名为有对。取像卯持功能差别。心心法异名为境界。越彼于余境此不转故。名为有对。此谓差别。有人有四解。一云境界有对。此约有能。非要起用。如彼同分眼名有对。所缘有对。执所缘境方起至现。谓起彼取果用。有缘即起。无缘不起。皆名有对。第二解。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第三解。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第四解。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缘境用名所缘有对。详此四解。并非论意。论云何眼等至说名有碍。第五释有对名也。先问后答。此文问。论越彼于余此不转故答也。答有二。此前答也。谓眼若是境界有是所缘色等之中。若于此名为有对。即碍眼等心等。于余不起。是有对义。论或复碍者至和会转故第二释也。此是能缘所缘有境。与境和会起时名为有对。并非是碍能取果等也(文)。今谓光师固非也。宝师亦不领论致。此中论意问答二有对者。本就根识而论。非为就心心所显其差别。然宝师解。约心心所立二差别。此不领论致也。若约心心所。则境界即所缘无二对别也。若心心所取为境界。则必缘执彼境而起。无有一心心所现行之时。虽唯取为境。而不能缘虑彼境者。是故执心心所而论。则境界所缘二对全同。论中约根识二法。以立差别。无有一处约心心所而论。诸师皆无此意故致谬错。欲解此文。预须分别法境所缘之异。法广。境次狡。所缘太狡。一切有为无为色心等法。有轨持义皆名为法。此法广通无简。又一切法中。为物所取。此谓境界。此境狡于法。又于一切境中。为心等法所缘执者。此名所缘。此太局狡。今案论意。为欲显彰三种之法渐次差别。广狡不同故。云若于彼法乃至名为所缘。如上论文。一串贯通无有断竭。疏主分析二文。换改前后属当二种有对。其义甚不稳。审学者应思。清凉疏抄三十五下(三十九左)引此境界所缘差别文已释曰。彼即大境。此即根识等。意云若根识等。于色等境有能见等之功能故。即名色等为我境界。若心心所。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托境方生。即色境等名为心等之所缘也。是则境界有对能缘力强。所缘有对所缘力强故。所缘中但有七心。境界之中具有根识。以根不托境而生故。故能取境边。名境界有对。为境引边。名所缘有对。而大云释云。碍取境义边。名境界有对。碍缘境义边。名所缘有对。以非本意。以论引施设足论四句分别境界有对。谓一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二于陆有碍非人如人等眼。三俱碍如捕鱼人及虾䗫等眼。四俱非碍。谓除前相。释曰。以此而明。以见等为碍耳。非碍见等也。又论自释碍义云何眼等于自境界及自所缘转时。名为有碍。答云。越彼于余此此不转故。释曰。谓眼缘色不听声等故。眼于色名为有碍。碍我余缘故。则碍取境义。斯亦有理。而疏不言碍取余境。但言碍取境边故。非论意(已上疏抄)今谓。清凉引大云释。大云本未尽理。凉破亦凿。又境界有对能缘力强。所缘有对所缘力强等者。迷谬之甚也。于二对中分开能所强弱者。论及疏记。毫无斯意。为不领会二对差别。致斯谬耳。定宾饰宗记二末(四十一右)亦释此论及光记等。然不尽善。具如俱舍指要抄二(三十一左)述。
  (二纸右)除胜定果余宗无故(文)。义演云。疏余宗无故者。意云。今者说十处名障碍有对。法处心所等名无对。问。何故不说胜定果色耶。答。少部并不许有果色故。谓不共许所以不说。问。何名胜定果色。答。谓菩萨从定所起。变为鱼米肉等。是许有定中所变境故。
  (二纸左)然经部等(至)实法成故(文)。义演云。疏经部以下文来意者。问。凡言有对藉极微成。未审极微诸部何别。彼何处摄。答。然经部等至十处所摄者。意云。经部说。能成极微成眼等根。细旋粗十处摄也。成眼根者眼处摄。成耳根者耳处摄。乃至成色尘者即色处摄也。余并准此言即和集色等者。即指十处色也。演秘云。疏然经部至十处所摄者。亦如大乘十八界种第六八缘。以境对根合法处摄。从所生现十八界收。此亦相似。义灯二本(四十右)云。今者此中。且破经部师萨婆多有对色。先破能成。次破所成。且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实。即从拏色始五识得。若一一微唯意识得。非五识境。经部所缘五识境。同有部说。然能成七微。是实所成。拏色是假。问。此二部七微何处摄耶。答若言意境。合法处摄。今者有宗。摄细从粗同色处收。若经部师。摄实从假。摄体从相。亦色处摄。问。既许四大造极微。一微中已有四微。若准七微各有其四。合二十八。何故但言七成拏(并四大合有百四十)答。据实而论。理有二十八。但为意境。非五识得。今者唯取五识缘境故。各七微不说能造。理亦无失。若说假部。极微能成所成。俱通实假。又极微假实。作四句分别。一粗假细实。经部师。二粗实细假。大乘极微。法处所摄。是假想立故。三粗细俱实。萨婆多。四粗细俱假。一说说假等。又有四句。一粗细二俱假。一说部。俱实。有部。俱句。说假及出世。俱非。即清辨胜义谛。
  (三纸右)正理论中(至)法处摄也(文)。义蕴云。疏正理论中与经部诤不许法处别有色者。此即正理师。许法处有实色。经部论之。准此疏云。萨婆多极微。以细从粗。随色处者。即古萨婆多计也。若尔何故此处不叙新师极微。答。彼与大乘虽假实异。然摄处同。故略不说。又萨婆多。诤法处有实色。应有余色。谓无表等。何必诤彼极微。若正理师。法处亦不许有实色。即与经部同。何须有诤。应检方悉(文)正理第四(十八左)云。若谓此经非圣所说。违余经故。法处不说无色言故。演秘云。疏正理论至别有色故者。问。有部亦尔。何乃诤耶。答。正理难意。我粗细实。可细从粗在十处收。汝粗既假。云何实细从假十处非法处耶。经部意云。虽假实殊。随所成粗在于十处。非法处摄故有诤也。
  (三纸右)萨婆多(至)从粗摄故(文)。萨婆多计。有新古别。古谓婆沙等师。新谓正理论师。和集之言。含新古计。古计和合。新计和集。如下具释。义灯二本(三十九左)云。问。新古二萨婆多。极微成粗有何差别。答。且古萨婆多。以七极微成其粗色。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据实七微各各自成粗色。不说相资。若新萨婆多师。其七极微同聚。相近相资与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粗。又如长短等色。有长极微相。有短极微相。然此宗中长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轻重法。重必无轻。轻必无重。不作相形以成轻重。但言不可称之谓轻。可称之物即名为重故。
  (三纸右)萨婆多等粗细俱实(文)。演秘云。等说出世及说假部。说假部计。蕴门皆实。说出世言出世并实。故粗细色在蕴。出世悉皆实故。故疏等言。等此二宗。各小分也。余部全同。或复全异故。不等之。正理三十二(三纸右)立假实极微。如俱舍指要钞第六。
  (三纸左)各疏远故(文)。义演云。计离识实有名疏远也。
  (三纸左)欲难不极成所成有对(文)。义演云。疏欲难不极成所成有对假故者。此说不对经部所由也。谓萨婆多有对色。是离识实有。若望大乘。名不极成有对。问。何故不对经部耶。答。经部说有对色同大乘是假。所以但对有宗。若不作此解。犯相符之失。
  (三纸左)能成极成(至)随一不成(文)。义蕴云。问此因既犯随一。何假要以极微非实为因。但立量云。汝外有对实色。定非实有。计有体故。如瓶盆等。此立量是不成耶。何须更立不极成因。答。理虽实尔。若作此量。但破有部粗也不成。经萨两宗能成极微。犹许是实。意欲兼破粗细故。且举不极成因。论之意也。
  (四纸右)若有方分(至)非碍(文)。义演云。疏若有方分名碍萨婆多非碍者。意云。有宗极微有其二义。第一云。极微无方分。即极微无质碍。二云。彼计。此处有一极微。不容第二极微。名有对碍。若据此义即名有碍故。此中破。义灯二本(四十二左)云。然此方分四句分别。一经部。实极微有方分。二萨婆多。实极微无方分。三大乘。假极微亦有方分。亦无方分。所以然者。大假色中无极微故。云无方分。然约假折粗至极微。可说有方分。方分有二。一方之分。是彼大色之分。不是更折此微为分。二方即分。瑜伽论言。有方无分。更无细分故者。以相碍宜名有方。而实不可折故云无分。若更折之。即意作空解故。变似空相阙第四分。
  (四纸右)五根五境(至)无不定过(文)。演秘云。疏五根等亦摄在中等者。问。此量对谁。答。略为三释。一对有对。五根境等。摄在宗中故无不定。若对经部有相符失。经部根等皆是假故。虽破能成。为遮不定。兼破根等。亦无失矣。二对经部五根境等。摄入同喻。论意但破能成微故。三双破二宗。然别作量。以一量破二宗。进退有过。思可知也。第三义备。前二理通。义蕴云。疏五根五境亦摄在中无不定过者。问。此量既破经部萨两宗。若摄根境。入于宗内。此对经部。便有一分相符。何成能破。答。若对经部。但依论文。若对萨婆多宗摄根境。又解。若对萨婆多。摄入宗中。若对经部摄入喻中。各别为量。随应对二故不相违。问。若对萨婆多摄根境者。此则兼破所成粗色。云何说此唯破能成。答。此文本意。但破能成。为有过生故须兼破。问。大乘根境既实。入宗有自违宗过。入喻有所立不成。何名正量。答。随入喻宗须加许执。即无过失。问。萨婆多粗色实。瓶既粗色喻应所立不成。答。彼宗粗色非皆是实。根等虽实瓶衣是假。如俱舍说。
  (四纸左)无为不相应(至)亦无不定(文)。演秘云。疏无为至无不定者。非色喻言。摄无为等。无为无碍不成衣等故。入同中故。彼不得将为不定。义蕴云。疏无为不相应至无不定者。意明。此等皆名非色。设唯心等以为同喻。亦无不定。恐他不解。故此遮之。复有解云。他许。不相应中和合体实可集成衣故。是不定者理定不然。萨婆多师。不立和合。经部计假。如何集成衣等。故知。但是虚说。又若他许成瓶衣等。今入喻中。即一分同喻阙无所立。便为自害。
  (四纸左)正彼论文(文)。义演云。亦应正彼唯识论文云。若无方分无质碍。不成瓶衣等。
  (四纸左)可寻比量(文)。寻继也。左传干戈相寻。又云。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注寻重也。疏寻温也。与燖通又即也。
  (四纸左)此二比量破经部(文)。演秘云。疏此二量彼经部者。详曰。以折宗法而为其因。成非实有。通前三量。亦应无失。已成宗法得为因故。
  (五纸右)二十唯识(至)不应成一(文)。彼论长行(七右)云。以一极微六方分异。多分为体。云何成一。彼述记云。释上半颂难有方分破经部。此亦设遮萨婆多师。演秘云。疏极微有方分理不应成一者。以一极微对六方面。名有方分。既有六方。所对不同。能对之微。云何体一。应立量云。所执极微体应不一。可分拆故。有方分故。如诸粗色。
  (五纸右)略有五难(文)。义演云。疏略有五种难者。第一极微无方分。应无光影难。第二极微无方分见触无差难。第三极微有中表一应成六分难。第四极微无中表微聚不异难。第五极微即粗色应无障隔难。
  (五纸右)彼以极微(至)无和合色(文)。俱舍二(十八右)举婆沙百三十二(二纸右)四说中。第二云。又和合色许有分故相触无失。由许此理。毗婆沙文义善成立。又破彼说云(十八左)又离极微。无和合色。和合相触即触极微。如可变碍此亦应尔。
  (五纸右)以理难云(文)。义演云。意云。谓本计极微无方分。不能承光发光然计极微即和合色。所以先难和合合无方分。然后方破和合色不能承光发影。故云以理破。
  (六纸右)彼如于此为量同喻前(文)。演秘云。疏为量同前者。同前承光发影中量。难彼极微令有方分。义演云。量云。此触处亦应不得。彼即此故。犹如于彼故云同前。又西明疏。见触不边。量云。极微定有方分。因云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文)。今谓演秘义演二释不同。西明似演秘意。义演为优。二处同用一量。理不应然。故然义演量或未尽善。分为量云。汝和合色等见触此边之时应得彼分无方分故如非色等。次下(七纸左)亦有类例。可准如焉。
  (六纸左)和对古萨婆多师(文)。婆沙论一百三十二(二纸右)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诸极微互相触者。彼应得住至后刹那。大能说言实不相触。但于合集无间生中。随世俗谛假名相触。问。诸是触物。为是触为因故生。为非触为因故生。诸非触物。为非触为因故生。为是触为因故生。答。有时是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和合物正离散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是触。谓离散物复和合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向游尘同类相续。
  (六纸左)集对新萨婆多(文)。顺正理论第八(四左)云是故应许极微有分。或许诸微互不相触。互不相触。不相离义异此可成。无一极微现在独住。而不聚集。如前已辨。
  (六纸)不然因有随一不成(文)。演秘云。若以此文对经部者。无方分因便成随一。经部不许无方分故。
  (六纸左)设许汝不(至)四方差别(文)。俱舍第二(十八左)云。然大德说。一切极微实不相触。但由无间假立触名。此大德意应可爱乐(文)义灯二本(四十二右)云。论必有上下四方差别。计彼本宗理无方分。今以量通令有方分。上下六方。各相拟仪。若无方分。应相涉入。故婆沙中。尊者大德说。极微无方分而不相至。流至现在相近名至。谓此极微在未来世。二各相离。流至现世。方始相近。而隔邻虚中无闻故名至。非合名至。世友菩萨非彼说云。若如尔者。应前极微住至后念。彼宗自计一刹那住便入过去。若至现在方始相近名为至者。即二刹那。应此落谢之微流至现世。以住现世方相近故。世友解云。谓诸极微同在现在者。各去邻虚中无间隙名之为至。俱舍论中天亲破云。何缘能碍令中间隙。
  (七纸右)二十颂云(至)应如极微(文)。彼论述记下(八纸右)云。上之二句。难极微合应成六分。下之二句。难极微同处聚应如极微。如阿拏色。合七极微成。中有一极微。外边有六。中极微若与外六极微合。所合既六。能合极微。应成六分。若以极微更无分故不相合者。六对之时。便相乐住同一处所。既同一处。阿耨色等。各各应如一极微量(文)。演秘云。疏聚应如极微者。一极微处。若有六微。应诸聚色如极微量。展转相望不过量故。则应聚色亦不可见。
  (七纸右)故俱舍云(至)应有分(文)。彼论第二(十八左)云。又许极微若有方分。触与不触皆应有分。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斯过(文)光记二(六十左)云。又许极微至亦无斯过者。此即破前第一师。论主以理总破。又许极微若有方分。触与不触皆有方分。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有方分之过。何须避微相触成过失耶。正理八(八纸)救云。有分方分若异义同。立无分言已遮方分。如何于此复更生疑。谓许极微若有方分。既无方分如何可触。又遍体触。或触一分。二皆有过。前已具论。如何复言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斯过。若作俱舍师救。应返诘云。汝立无方分。极微何不相触。若言相触成过失者。言不相触亦不免过。对向六分面不同故。若言极微各有势用。更相拒过不相触者。此之势用为离体不。若离体者。便同胜论业句义也。若不离体。体外无用。何不相触故亦成过(文)演秘云。疏触与不触皆应有分者。若相触者。相对碍故理有方分。设不触着拟宜。六方亦须有分。若不尔者何名对色。
  (七纸左)为量同前(文)量云。汝和合色应无障隔。无方分故如非色等。
  (七纸左)二十颂云(至)无应影障无(文)。彼论述记下(十三右)云。下二句中。总有三破。若无方分应无发影。应无为障。第三句有此二难。破无方。义演云。疏无应影障无者。若无方分者。应无影障等。即有对色应无影障也。影者光影。障者障隔。言此障无者。意说有对色无此障隔也。
  (八纸右)二十颂云聚不异无二(文)。演秘云。疏聚不异无二者。聚不异言。牒有宗救。聚色与微而无异故。无二之言。天亲难彼。聚色应无影障二也。即极微故犹如极微(文)。二十述记下(十三右)云。颂第四句。破外救义。若诸聚色不异极微。极微无二。其诸聚色。应无影障。重成前义至下当知(已上)今谓此颂何用与论不合。此段论文唯结非实。况无转救。
  (八纸右)此结非也(文)。演秘云。此结非等者。既破极微非实有。已成前量。云外有对色定非实有。因乃无过。
  (九纸右)八识生时(至)五根五境(文)。义演云。疏谓八识生时至似根尘等者。意云。八识若欲生时。先由第八异熟识。从自名言种子生。解变似根尘等者。即此根尘各有二种。第八变根。是亲相分。为本质根发眼识等。第六若缘时。但是影像根。不能发识。尘亦二种。为本质影像易知。所言似根尘者。问。夫论似者。如镜中火体相虚疏。无堪胜用。如何与识为所依根。答。今言似者与彼不同。镜中面像。似质名似。言似根者。毕竟不实。是依他起法非真实故。从缘生故。总得名似。又言根者。不同小乘极微所成。执离识有。故得名似。
  (九纸右)虽亲不得(至)为所缘(文)。义演云。意云。释外问。问。言识所变根识依根识既变境。五识应亲缘本质境。答。虽亲不得。要托彼生。问。第八变境。五自熏变为亲缘者。第八变根。亦应五自熏变为亲依根。答。不尔。五识缘外不缘内故。义演云。疏实于本识色尘之上变作五尘相者。问。尘既有五。何故本识唯言色耶。答。五望本识皆名色尘。俱色蕴故。以能变识唯一种故。或唯举色影余四也。
  (九纸右)所缘之中有亲疏故(文)。义演云。问。五识既托第八所变而生。更何须自变耶。答。以所缘之中有亲疏故。自变名亲。缘他所变者为疏缘如下自解。
  (九纸左)以但能有(至)比知是有(文)。演秘云。论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者。泛明比知略有四种。一以因比果。如观现法有引后用知所引果。二以果比因。即观现法有酬前义。知能引因。三以体比用。观所成法。而知作者作具差别。四以用比体。观作者等。知所成法。今论所明。以果知因。由用比体。
  (九纸左)此非他心(至)现量所得(文)。义灯二本(四十六右)云。疏云。眼等根非他心智及凡夫六识现量所得。意不障二乘凡夫。定心缘之是现量得。演秘云。疏此非他心等境者。他心智者。但缘他心不缘根故。且依凡夫六识。散心之所不得。第六虽缘。然非现得故必除之。理实余圣非定六识。亦不得也。其第七识。因中自他皆不缘根。果他不许故亦不简。义演云。疏及凡六识等者。意说。凡夫六识缘根。亦非现量得。问。五识可尔。第六云何。答。自性散动。不分明取故。若尔色等应尔。答。不尔。且如色等。有相状显现可得。然五根相状不显现故。非现量得。
  (九纸左)观所缘论亦作是言(文)。彼论(七右)云。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识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文)。义蕴云。疏观所缘至识上色功能等。谓第八识上种子。有功能能生缘色之识。名色功能。即以此种为五根也。如下第四卷自当解(文)。义演云。疏观所缘论等者。意说。观所缘论既言功能。不言现色。明知。五根即五识种子。疏引意者。证种子为五识义。义灯二本(四十八右)云。大种造色有多解不同。一者唯从自种。造名大造。故二十唯识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谓种子也。五根者所造色也(文)今谓功能五根一体异名。分为能造所造者不可也。笠置虽加救释。而义不稳畅矣。
  (十纸右)二十颂云(至)境相而转(文)。彼论述记上(四十一右)云。论颂曰。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述曰。此即第二说密意。颂旧论说言。故佛说此二似内外处。名之为二似有色处。故言为十。亦不相违。谓六内识从自种子生现行时。其现行识变。似色等境相而转。非外实有色等十处。为破实我。为成内外处。世尊说有色等十处。是此中意论曰。此说何义。述曰。此释颂(文)故假问起。论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述曰。释初二句颂似色现识者。谓即眼识能现似色而转之。识无实色故。名为似色。识现似识故。说现识名似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生者。从能生已识体之种。此种由境界等诸缘合。已异本相续名为转变。此了色识。从自种子缘青黄等。种种行差别而生。论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述曰。依眼识种说为眼处。依于眼识所现似色说为色处种名为根。相名为色。故言如次。
  (十纸右)大众部等(至)眼不见色(文)。宗论述记(五十四右)云。五种色根。肉团为体。述曰。契经中说。眼谓大种所造。乃至各别坚性坚类。故知。眼根不得境故。次说言。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述曰。根体非净色。如何见色等。故识能了。非根有能(文)五根章(十二左)云。大众部等体。即四尘肉团为性。无别净色。不能取境。稍胜余色故名清净(文)。造色章(初左)云。大众部说。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无别五根。即四尘故。俱通有漏及以无漏。许佛有故(文)义灯二本(四十四左)云。又色根见非见四句分别。一识见根非见。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部说。五色根不能见色。萨婆多师等根。见识不见。大乘师等。根识二俱见。四根识俱不见。谓在胎藏等位(文)。义演云。眼不见色者。意云。眼等五根。既以肉团为体。以粗钝故。所以眼不见色。等见者取也。非谓了知名见。余根准此。言各别坚性等者。意云。肉团根。即以坚湿等为性。五根各用坚等四大为体。故知。无别清净色为根也。
  (十纸右)萨婆多师(至)仍实有体(文)。造色章(初左)云。萨婆多师。四大为能造。唯有漏。有碍。触处所摄。五根五尘。及法处无表色为所造。五根五尘皆唯有碍。唯是有漏法处无表。说通无漏。是无碍摄。皆是实有。五根章(十二右)云。萨婆多师。别有四大。生等五因为因缘。造眼等五根。大唯身触根虽和集。并实有体(文)义演云。疏别有四大生等五因。为其因缘者。四大即生等五因。五因是四大上义。五因者谓生依立持养。生因者四大与根尘为生长处。依因者而根等为依止处立因者根等为安立处。持因者根等为住持处任持根等。养因者根等为养育者。故说五因是四大上义用。虽以四大五因造根尘。然四大唯身根得。余根不得。
  (十纸左)成实论师(至)出家(文)。清凉华严玄谈八云。其成实论。先是外道入佛法时。经部摄故(文)然依嘉祥三论玄云。成实论者。佛灭度八百九十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多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又诃梨跋摩传云。初依萨婆多部出家。又三论玄云。有诃梨跋高足弟子。序其宗曰。诃梨跋摩。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多弟子。又华玄略述曰。事萨婆多部鸠摩罗多(文)五根造色二章。全同今疏。
  (十纸左)经部(至)实极微成(文)。造色章(二右)云。经部师说。能造所造虽并有碍。皆通假实。极微是实。粗色是假。皆有漏。无表假立。法处无色。不许色蕴有无表色。
  (十纸左)说假部(至)摄各别故(文)。五根章(十二左)云。说假部说亦通假实。在蕴门实。界处假故。造色章(二左)云。说假部说。能造所造。若粗若细。在蕴门中体皆是实。义积聚故体非积聚。在界处门。并皆是假。依缘并皆体积聚故。通有无漏。
  (十纸左)一说部说(至)都无体性(文)。五根章(十三右)云。一说部说。根唯有名。都无色体。造色章(二右)云。一说部说。能造所造。唯有一名。都无实体(文)。若依五根造色章及义灯等。更举说出世部。造色章(二右)云。说出世部说。能造所造。若有漏者。并皆是假。从颠倒起故。诸无漏者。并皆是实。非倒生故(文)五根章及义灯亦同。
  (十一右)眼唯得三(至)皮根即风(文)。义演云。疏眼唯得三至坚等者。意云。眼得三大。唯除于风。不可见故。见犹取也。身得四大。非唯得火。亦得余坚德等也。鼻舌二根如此。次有坚湿二德。耳唯得德。如前章中广破彼宗说。五根体即五大也(文)三外道计如上已明。
  (十一左)然今大乘等(文)。五根章(十三右)云。今依大乘中。略有四释。出体门中。当具显亦。出体性者。唯识第四略有二说。一难陀师等说。唯是种子。无别现行净色五根。此有四义。一唯见分五识种子。二唯相分五尘种子。三通取见相二分种子。此三皆是难陀师义。四护法菩萨。假为救言。取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为五根。唯识第四说。眼等五识。无别眼等为俱有依。眼等五根即种子故。二十唯识伽陀中言。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乃至广引观所缘论颂说云。彼颂意言。异熟识上。能生眼等色识。种子名色功能说为五根。无别眼等。种与色识。常互为因。能熏与种递为因故。又复彼云。有避前来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彼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二护法等正义。别有现行净色。为其五根故。唯识云。五识俱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对法等云。眼根云何。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清净色为体。乃至身根。身识所依。净色为体。唯识论云。此中且说不共所依。对法又云。眼界者。谓眼曾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即取现种俱名眼界。余四界皆然。问。眼界眼根二义。何别根唯取现不说种耶。答。持因称界。种亦界名。增上名根。种非根摄。问。现根增现识现色得根名。根种增识种应同现根摄。对法论云。由根种子生现根已。识之种子方生现识故。答。大种所造功用增上。现得根名。种非大造。用非增上故非根摄。问。现根依大起。是眼亦称根。大种亦为根种依。如何眼种非根摄。答。此依显相。种子非根。据理依文。种亦根摄故。决择说。眼等五根通现种故(文)。义灯二本(四十五左)云。大乘出体三类不同。一难陀等。唯说种子名为五根。此有四解。如章及疏。二安惠师。即以边计所执相分为五根体。以能所取虚妄起故。然十八界种子各别。如论第四。三护法等师。是依他起种子各别。然有二说。一云唯现。二通现种。如法苑说。
  (十一左)内自种子(文)。义演云。即是色根自种子为因缘。识变现行四大。为增上缘。造根境等。
  (十一左)于中三说(至)四大所造(文)。义演云。疏于中三说者。用种子为根。而有三说。如第四卷疏解。疏体既非色者。意说。眼根体既是种子。而非色者。故知。不同小乘心外四大所造。
  (十二右)如对法疏(文)。一末(十纸右至十四纸)广明五根之义。
  (十二右)论外有对色(至)内识变现(文)。义演云。此举外色不成。证唯识所变。问。既破眼根。何名外耶。答。谓诸大乘所计眼根境等。皆是心外积极微成。今破非有故。云外有对色。理既不成等。前既叙根。今时因便叙境。非是正破。略对八宗以明假实(文)今谓。论言外者。此指心外。非谓根内尘外。疏主此段释尘假实。义演为简有滥具释耳。
  (十二左)大乘之中(至)为五尘(文)。演秘云。疏有以过去五识相分为五尘者。是过去世五识所变相分熏成。后生现行。今为识境故。观所缘论云。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
  (十二左)如色中二十五种(文)对法第一(七纸左)云。色者谓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露。迫色表色。空一显色。此复三种。谓妙不妙俱相违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种因。谓相故。安立故。损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庄严故(文)对法抄二(二十丁右)云。此色略以四门分别。一彰数不同。二形显差别。三假实有异。四三界有无。一彰数不同者。此论说有二十五种。如文自列。五蕴论说。色谓显形及表色等。瑜伽第一(五左)云。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露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已上)显扬第一(十二左)云。此复三种。谓妙不妙及俱相违。彼复云何。谓青黄赤白妙是显色。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及不正烟云尘露光影明闇若空一显色。若彼影像之色是名为色。各第一卷初说亦三。显形表色。瑜伽复说有二十四。二十五中。唯除迥色。显扬后说亦二十四。二十五中。除迥表二。增影像色。五蕴论等。初说三等眼识所取。色性唯一。由相显了积集差别业用异故。摄法周尽。总类分三。理实唯应立此三种。或总立二。表即形故。余色但是二之差别。瑜伽后说有二十四。除迥色者彼第三云。暗色明色说名空界。空界分二。一迥二空。一显空一显摄迥色。故略不说。显扬后说有二十四。除迥表二。加影像者。无迥所由。如瑜伽说。或彼显扬。亦说迥色说四显。下有等言故。不尔等言。便成无用。光影等色。彼自列故。乃至广说。此论周备说二十五。故诸论说皆不相违(文)小乘言显形二十。俱舍第一(六十纸左)或云。大乘五尘。初色尘中。显形二十色。及法处摄五种色法者。误之最矣。显形分为二十者。大乘诸论所无。又法处所摄五种。取入二十五色中。不知何论。定是无据之臆谈矣。
  (十二左)不见香味通假之言(文)演秘云。虽无明文。以理言之。亦得有假。如和合香。可许是假故。瑜伽论五十四(十六纸)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唯假合者。既云假合。明知是假。味中必有和合之味。类香通假(文)演秘所引论文者。瑜伽明定果色中无香味已因言空行香之文也。非是明断香假实之文故。言虽无明文以理言之等。彼具文云。复次法处所摄胜定果色中。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何以故。于彼香等生因阙故。又无用故。如是于空行风中无有。俱生香等唯有假合者。又离轮外所发光明所余大种及与香等。皆不可得。伦记十四下(三十九左)云。空行风无俱生香等者。此因言。长辨空行风无根本俱生之香。但有假名。如风遇花香逐风来文。然论香味假实异说非一。淄洲补阙义林五蕴义。并扑扬法华摄释。并此演秘俱舍光记皆云通假实。潞府义忠云唯实不通。疏主对法抄具举二义。初唯实义。次通假义。于中后释置有义之言。又此疏及对法抄并云。不见通假之言。今案此疏语气及彼抄有义之言。疏主以唯实为正必矣。具如笠置抄中。对法抄一末(二十五左)释香中云。二假实。有异者此六皆实。无文说香亦通假故。积显以成形。形表皆称假。积香成和合。应非真。前因俱声为难亦尔。相待形便失。形表皆成假。待余香尚在。和合故成真。积短为长。失本短。长短非实性。彼俱生成和合。二香应并假。于此难中应设功力。同卷(二十六左)释味中云。二假实者。无文说假故。皆实有。难和合等应如香说。有义和合香味二种。如后五声。亦假非实。待他成故。别折彼时失彼相故。又。淄洲三科章。判好恶等香云。据性是假。论体是实。
  (十三右)观所缘论(至)能生识故(文)。彼论(六左)云。外境虽无。而有内色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起。及从彼生。具二义故。此内境相。既不离识。
  (十三右)然虽识变(至)及解根义(文)义演云。疏然虽识变者。问。今此论(文)未知何意。答。为释通外难兼解根义。难云。我宗中。有实极微所造。所以根境有别。汝大乘既皆识变。即应根境无别。答如下言。
  (十三右)然且依常徒义(文)下疏四末(六十七纸至七十七纸)具论根义。又常徒者下。八本疏(四十四丁右)云。即长途义。又一处云。难陀等长徒义。
  (十三右)若约观所缘论(文)彼论云。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识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违理。功能发识理无别故在识。在余虽不说。而外诸法理非有故。定应许此在识非余(文)下第四论(十五右)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彼颂意言。异熟识故。能生眼等色识种子名色功能说为五根。无别眼等。
  (十三左)第四卷中(文)彼(十六左)云。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复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妙符二颂。善顺瑜伽。
  (十三左)对法第一(文)第一(五纸左)演秘云。疏谓曾现见色等者。释论解云。曾见色者。谓能持过去识受用义以显界性。现见色者。谓能持现在识受用义以显界性。释曰。受者取也。即释前现见义者是境。即明前色。由能持识根方取境故。举所持以明界也。此但明界。界谓能持。不言眼义。或持识者。显其界义。受用义者。明其眼义。疏及此种子者。释论云。谓眼种子。或唯积聚。为引当来眼故。或已成就。为生现在眼根。释曰。由此种子能生二世现行眼根。眼根因故亦名眼界。故彼论云。故此二种名眼界者。眼生因故。二世眼种名为二种。因义名界。总以持因二义名界。然瑜伽论五十六(十左)六中六义名界。恐繁不具。余根准此(文)今谓准对法抄。演秘解论粗矣。不分引生。不解积聚成就等义。故对法抄一末(初丁左)云。辨眼中。此本论文后释师解。曾现见者。举现行用以显眼相。瑜伽第九说眼已见当见现见。实通三世前废立门。但依二世显界义故。略无当见。种子等者。此依种子以显界性。种子现行。俱是眼界不即不离。故眼界摄。不尔眼者应非见义。下皆准知。有说。唯种是眼非现。有说。唯现是眼非种。有说通二。及诸外道小乘等说。五根体性各各不同。种生现行同世异世。并如唯识第四卷论第一卷疏第四疏释。论眼界曾见色者。至以显界性。述曰。释师解。前二世持义。有持用故。当世相持如前已说。分明观瞩。立以见名故能持识以显界性。论及此种子至现在眼根故。述曰。解种子界。谓即眼界生因种子。有说。唯本有有说。唯新熏。有说本有及彼新熏。缘未合故在未润位。二皆积集为因。能引当来眼根。或缘已合在已润位。二皆成就为因生长现在眼根。种令法生以显界性。唯说二世。过去所生。体已无故。略而不说。现眼能持识起于用。以显界性。不说未来。未有用未起故。亦略不说。能持现眼既通过现故。种子眼过去亦成。现眼种眼。俱通三世。各依一义说世有殊。随其所应理无乖返。亦种谈体有能生二世。现据义增。过有持义。亦不相违。本有等义及熏习等。如成唯识第二三说。论此二种至眼生因故。述曰。释引及生种为界所由。名言种子亲能辨法。生起因缘故称名界。今据实义种非眼唯界。现通二种。不能见故。余皆准同。
  (十三左)又瑜伽决择分等(文)。五十六(十三纸右)五十四(八纸右)。
  (十三左)由本熏时等(文)。演秘云。根实唯种。由熏种时心变似色。对法据此熏时似色。名为现色。余根亦然。
  (十四右)对所生之果识等(文)。演秘云。能生果法名为功能。现行色根。能生识果。据此假说现行色根。名为功能。功能即是种子异名。
  (十四右)功能生识(至)不说(文)。演秘云。功能生识等者。大小皆许根名功能。所以论云发眼等识名眼等根。举功能显。由体有诤故。论不出之根体也。详曰。唯现家会所缘论名功能意。彼言功能据极成说。虽实现色是眼等根。由不极成故彼不说(文)。义蕴云。疏体实有无彼此竞故不说者。此释所缘论等说功能为根者。功能生识之义。大小共许。故彼论但举功能以显根体。以其根体。有部实经部假。护法等有。难陀等无。彼此竞故。但举功能不说根体。有云。此释不说种子为根。所以谓种子体护法实安惠假。大乘并有。小乘多无。彼此乖竞故。不说种子以根也。如前解正(文)义演云。问。唯现行家若取现色名根者。何故观所缘论中。但说功能名根。不言现色耶。现家答云。功能能生识。大小乘共许。故举功能以显根也。问。何故不言根体。但说发眼等识名眼等根耶。答。以眼根体离识或有或无。彼此诤犹未定故。不言根体。问。彼既言功能。宁知是色根耶。答如下。
  (十四左)俱用之家如下第四(文)。论第四(十六右)云。又瑜伽论。说眼等识皆具三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依但应二。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便与一功圣教相违。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明附彼执。复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妙符二颂。善顺瑜伽(文)疏四末(七十三左)云。论又瑜伽说(至)依但应二。述曰。如瑜伽第一等说。六识皆有三依。谓因缘依等。汝之五识依。但应二以种子为俱有根故。与因缘根无别体故。依但应二。第九诸根唯种子难。论又诸圣教至圣教相违。述曰。如对法第一等说。眼界者。谓曾现见。及此种子积集异熟等。若五色根即是种子。何容更言及此种子。乃至识界亦言现种。若谓五根唯种子者。则违如是一切圣教。诸识亦应唯种子妨。此等皆有无量教文不能烦引。皆为比量。不能具作之。一一皆应出其理。教此中引教粗略而已。自下第十。假为他救难。于中有十。初叙救。论有避前来至善顺瑜伽。述曰。上难本宗。下难救义。此申难也。护法假朋二十唯识等文为本。避前来过设转救之。眼等五根非识种子。感识业种即是五根故。一无诸种杂。二无识蕴杂。三非外处杂。四无因缘杂。五无阙三依失。六无根唯种失。随下诸解。一一疏条无杂过也。妙符二颂。销释可知。善顺瑜伽无前说过。
  (十四右)唯种子者。陈那等义(文)。义蕴云。然准下第四卷。即是难陀师义。今说陈那。且据观所缘论解。
  (十四左)下破所缘缘(至)后归正义(文)。演秘云。疏下破所缘缘(至)第三结正义者。详曰。捡下文中。归正义处。乃是总破有对色中大文第三。除此更无归正义处。破有部后。虽复结云许有极微。尚致此文。然无归于正义之处。以理应云后总结也。即是复云许有极微文等是也。或可。文言况无识外真实极微即正义(文)义蕴云。疏下破所缘缘至复归正义者。下论云。由此定和。自识所变似色等相为所缘缘。见托彼彼生带彼相故者。是第三归正义也。论云然识变时下。乃是破有对色中大文第三。申正义。疏主以两师俱是第三申正义故。合为文。于中复科。第一显识变所缘缘义者。即是此破所缘缘中第三归正义文也。恐复不悉故此辨之(已上)今谓。演秘两释并不允。义蕴为优。
  (十五右)即总非十八部(文)。义灯二本(五十三右)云。论云。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疏云。总非十八者何也。若云除根本部即应十七。以一说部无实境故。应除一说及出世部。出世部说世间皆妄故。此虽可尔。出世如何故本意说。随古人说云总非十八。据实二十若尔一说云何破耶。执有虚妄外所缘缘故。今破之。不尔一说岂知唯识。义蕴亦依此说。
  (十五右)故宗轮云(文)。彼疏(三十五左)云。一切预流。皆知自得预流果证。不待寻教他言方了。又说。彼心等一刹那顷能了自性。异余部宗。虽诸异生后三果等。皆悉如此异生未明了。举初圣果故(文)演秘云。一刹那顷。受等心所还能自缘。问。何独初果。答。一切皆得凡夫不明。所以不说。预流初圣故举例余(文)义蕴云。疏宗轮论云。至能取自性者。谓大众等。心得自缘。引此为证。此等师意。凡圣之心。俱得自缘。以出世部等。说有漏心境体非真实故。此偏言圣者。举预流者。初入圣故。此说心自缘者。说同念自缘。若缘余分及隔念者。大乘亦许。
  (十五右)至第二卷当知(文)。论第二(二十六右)云。执受及处俱是所缘。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杖之而得起故。
  (十五右)此即总牒(至)所缘缘义(文)。演秘云。有义斥云。若牒共许何名汝执。又自宗义次前已说。何须重说。今辨亲缘。岂大乘中能引自识。是此所引亲所缘缘。详曰。所缘缘者。为境生识此之名义。大小通许。名之为共。非言此缘体姓差别一切率同名为共也。亦如因明共比量义而所诤宗实不同故。前标所缘。辨自识变。未明何义名所缘缘。今牒共许所缘缘中他所许义。言执何违。何有重失。难引自识。例此知非。
  (十五左)法必有体(至)无法即非缘(文)。义演云。意云。由有体法能生识名缘。缘者由也。何故缘义。不是能缘耶。答。不然。如下云若无法即非缘故。言无法非缘者。约影像说。若据本质。无亦生心故。前言独无不生心。但无得起虑也(文)演秘云。疏法必有体至是所缘者。有义。彼似境相。非是所缘。属能缘摄故说似境。名所缘者。必不应理。详曰。此盖似破。于无过中妄生过故。疏谈彼意识上必有似境之相。其色等境。方名所缘。不尔便非。何以故。能缘无彼取境用故。又如眼识缘色之时。识上若无似境之相。色境名为眼所缘者。色必应为耳识所缘。耳识亦无似色相故。若不尔者。比量相违。若许尔者有杂乱失。由此要须有似境相。然疏文约而义繁也。长披审思。幽旨方悟。疏中不断似境之相属所缘也。
  (十五左)下第七卷四缘中(文)。论七(三十左)云。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已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
  (十五左)第二卷末(文)。论二(二十七右)云。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心与心所同所依缘。行相相似。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
  (十五左)观所缘论(文)。彼论云。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外境虽无。而有内识。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起及从彼生。具二义故。此内境相既不离识。
  (十六右)正量部识(至)根方缘(文)。义演云。疏眼光至方缘者。意云由二义。第一眼舒光至境方缘。第二除色外余尘至四根方缘。彼宗有此二计。与正量计同故便叙之。如昼见打钟亦入耳等(文)俱舍光记云。若依胜论。六根皆取至境彼计眼等五根。如次以火空地水风为体。眼以火为体。眼以火为体。故舒光至境。或曰。光等至眼能取。耳无光故声入耳。故先见击钟后闻声故等。
  (十六右)正量不许具二义名缘(文)。义演云。疏具二义者。一云。有体能生心缘。二云。相于识上现名所缘。要具二义名所缘缘也。
  (十七右)又与能生(至)为不定过(文)。义蕴云。设若正量部立量云。我识外色。定是五识中随一亲所缘缘。因云。以能生识故同喻。犹如声等者。即以因缘增上缘等。与彼作不定过。如疏可解。
  (十七右)然小乘等(至)今破也(文)。义演云。意云。小乘等计心外有法为自识亲所缘缘。大乘破者。彼却问曰。如我识外有法。即不许为亲所缘缘者。汝大乘有所缘缘。岂非心外有法耶。答。如疏云。若不遮心外至托之而变者。总答。前问。意云。虽然有实体法为疏所缘缘。然此本质法。但是第八识所变。亦不是离识实有。
  (十七右)如第七卷说(文)。如上已引。
  (十七左)观所缘缘论(至)所缘缘(文)。下疏八末(四十四右)云。第二依陈那观所缘缘论中。说许五识后念见分缘前念相分。彼论言。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彼随经部因果异时。既非现境生五识故。前念五识现行相分。为能熏引相分种子。生于后念五识相分。前念五相有力能生后识见分故。是缘义。后念之识带彼前相生故。是所缘义。即以相分为行相。本质为疏所缘缘义(文)。义演云。疏观所缘缘论说过去色识等者。意云。前念识缘色等熏成种子。即此种子。后念生现行色等。遂能发生现行五识。但约熏种时名过去。不是过去色等发现五识。五识不缘过去法故。故知。但是识变为所缘缘。非是心外有法为所缘缘也(文)观所缘缘论(六左)云。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
  (十七左)二十唯识等(文)。下论第四(十四左)云。二十唯识伽他中言。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彼颂意说。世尊为成十二处故。说五识种为眼等根。五识相分。为色等境故。眼等根即五识种。
  (十七左)并同观所缘缘论(文)。彼论(初)云。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
  (十七左)随彼彼处(文)。义演云。意云。随彼彼处。五尘众多极微。各各和合。而为色等为眼等境。又处者。或可十处也。
  (十八右)如阿拏色等以上(文)。阿拏色。旧云阿耨尘。方广大庄严经第四曰。七极微尘成一阿耨尘(二十纸左)密钞三(七丁)曰。阿耨之言。或云阿拏。此云极微。言即是七微合成者。谓四方上下及于中间。各一极微名为七微。谓七极微互相触着。不相离散名为合成(七)法苑林章集解八(药师寺最行)曰。梵云波逻摩阿拏。此云极微。讹名阿耨。今略但言阿拏。一云。阿拏者此云微。非言极微。以此为正非略言之(文)今谓。有人引俱舍者不可也。阿拏阿伽不同故。又密抄。阿拏翻极微亦非也。具如对法抄解。对法抄第二(五十三纸左)云。梵云波罗摩阿拏。此云极微。微者少义。色中至小立极微名。从七波罗摩阿拏成一阿拏。即从七极微方成一微义。旧语音讹。故名阿称。成极微者是边际义五十四说。由分别惠分拆诸色聚集极微。成唯识亦言。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折。若更折之。便似空现。不名为色。故极微是色边际。瑜伽第三又云。色聚有方分。极微亦尔。色聚有分非极微。极微即是分故。更无余极微。故显扬第五第十六第十八。文义并同故不烦引。此言分分。方之分故。然彼极微是方无分。又有异释。如唯识疏(文)又阿拏与阿伽别。俱舍论第一(二左)云。传说。阿伽谓积聚色极能为碍。故名阿伽。此空界色。与彼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有说。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即伽。阿伽色余碍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光记云。伽翻为碍。阿通二义。或名为极。或名为无。此是极义。宝疏云。述婆娑异释。此第一。阿伽是极碍也。第二释。阿伽是无碍也。梵语阿伽通其二义。各据一释。下疏(二十一纸左)云。以此微相与宝相邻。
  (十八右)今牒定也(至)非实有(文)。义演云。疏牒定至非实有者。意云。如论言非和合相异极微有实自体。此但是牒定他宗。不可作量。犯相符故。论言分折彼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者。释和合相无实体。非与五识作缘所由也境既无识云何生。
  (十九右)今以为喻意取少分(文)。演秘云。但取非缘一分为喻名为少分。义蕴亦同。
  (十九右)以五识是有法所收(文)。演秘云。无过所以。如灯具辨。问。本成和合非五识缘。今意在法五在有法乃成和合非是意缘。何关五识。若尔颂中何言五识。答。五虽有法。亦名所立故。如瑜伽云。何所立有三。谓自性差别。理门亦云。但由法故成于法。如是成立于有法。问。法中言设明非实许。第二月上设五所缘。理竟何失。而于法中要除五耶。答。他许自违。纵他名设。他元不许。云何称设。详曰。历观群典。设有二途。一者他许自宗不许而有设言。二者自他虽总不许。为有所夺。假纵于彼亦复言设。即摄大乘设许经部色心互为无间缘义。如下当悉。第二月喻。他虽不许为五所缘。为夺于缘。纵许所缘理亦何失。同摄论故。若准此理。彼颂五识。在于法中。亦应无爽。当更审思(文)义灯二本(五十三右)云。论云。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准瞿波师二十唯识释。一云。唯意识得。此中为五识喻。非缘义等故无有过。以五识是有法收。同喻无有无所立过。此意若以和合为有法。于五识设所缘非缘为法即喻中有所立不成过。以经部师亦不许缘第二月故。今既和合。于五识名有法。设所缘非缘为法。五识既在有法。第二月是第六所缘。以无体故。不是缘义。故得为喻。无所立不成过。具解如疏。有释云。瞿波二解。一许五识缘第二月。护法不许。评二说中。瞿波顺文违理。以缘月故顺文。而现量识缘比量境故违于义。今谓理难。若现量识缘比量境即违理者。遍计所执圣者达无。得说遍计为凡圣境。五缘非量境违何正理。设许非违理亦非顺文。观所缘云。设所缘非缘明非实许故。护法胜。破经部宗中。所缘缘义者。有云。如聚实微以成假色。即以实微为缘。假相为所缘别起。行相摄属见分。即当大乘相分所摄。他摄此相为行相故。说为见分。十九部同。今者经部取彼假相故离识取。若尔假相非五识缘。实微是缘。云何破彼云和合相应非五缘。彼已自许假相非缘。今者破他相符之失。今解云。泛说所缘缘即如彼解。据实和合能生识故。即为缘也。所以破之。问。如经部说。积微为粗。揽多法故。是假非宗。依大乘宗。且如眼识及同时心所。所带相分。皆各熏成本质之种。后生现行。为从一起为多共成。若从一起熏习同时。势力复等。有生不生不应道理。若许皆生。即各各别。心王心所不同一所缘。若多共生如何非假。答。不同彼许。不以种体和合成一。以别别种共生一现。以本同缘于一质故。种在一识。所生之色一体蜜合。故不是假。又复彼许离实无别和合相故。故相是假。大乘种现不定一故。所以是实。又设许假非无体假故。五识缘。彼无体假。故非三缘。
  (十九左)又以义减(文至)意所缘故(文)。义蕴云。疏又以义减文至法除五字者。问。此正破经部和合之色是五识缘。今除五字。便难和合。亦非第六缘。既超本宗何成善破。答。本意正难和合假色不得成缘。设对意识。量成非缘之义亦立。又今且以巧惠消释论文。故设除五无违理失(文)义演云。意云。设若依前将五识在法中为量者。亦无有所立不成。何以故。以依义而减文故。故宗法中须除五字。直立量云。和合色等。有法于识设所缘非缘。为宗亦无过。此一解显五识不缘假。
  (十九左)或除至为宗亦得(文)。义演云。即第二更解。意云。设将五识在宗法中为量亦无过。何以故。以宗法中除设所缘三字。量云。和合色等。有法于五识非是缘。为宗亦无过。以非缘宗于喻上转故。虽前观所缘论比量不作如是解。今设将五识。在宗中除五等字为量无过。即通说前二解也。
  (十九左)亦非法性(文)。演秘云。性者体也。无实体故名非法性。
  (十九左)便无本质(文)。义蕴云。疏便无本质亦非法性者。谓五识缘境。必杖本质。现量证境。得法自性。空花无质故非五缘。
  (十九左)又所缘是境义有无俱成(文)。义演云。意云。准前二解五识缘有无不同。然此有无总得为境。于中无体法。但得成所缘。不得成总。以无体故。故知是一解。
  (十九左)不须加减(文)。演秘云。义须加减者。或有疏云不须加减。略为二释。一云。义是不字非也。然有无境虽皆所缘。但意所缘非五识境。据义而言。当须加减。非文不正。须加减之。二不字正。义言谬也。彼文既正。第一解中。不须减出五识设所缘等五字。但如初作五在有法。即无过故。二释俱通。后解稍顺。
  (二十右)五识缘长(至)故无违也(文)。义演云。意云。和合色为如第二月。是无故五识不缘。为如长等。是假法故五识缘耶。答。一向约缘实法说故无过。若如第二解即有此过。许缘假故。
  (二十右)然触处中(至)依眼为门故(文)。义演云。不同长等至为一故者。意云。问。如言假者。通聚集分位相待三种。何故但将五识缘长等。为不定过。不说眼等缘分位假耶。答。触中所造涩滑等。由地大增但身根得。然不同长等故不说也。问。眼缘长等不。答。不缘。但缘实青等。于中长等但是意识得。若尔何名色耶。答。意识取时。依眼为门明了取故(文)。今谓。详论假义有六种别。岂唯三种而已。如瑜伽百卷(十二纸)中明。对法抄六(六纸左)云。假中立一假二假两假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为假。诸法诠得皆待名故。待此余者。互相形待方得彰故。此二义。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无名。佛地第三·广百论说。一切法假亦同于此。谓观待一假二假者。于前假中。分待名及此余为二。待名有三。一者体无待名安立。谓计所执。余二便实。二者体无名待生。待名方起。即依他亦假。待名言熏习而体方有故。三体无有待名方显。有时失彼名。如瓶若彼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无碍转一切不失故。无为中择灭等假。有为中随其所应。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应第三。此第三应第二门说。渐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后文。其待此余亦为三重。准名为之有有体假无体假。无为中真如有体。虚空等无体故。有为中色等有体。瓶等无体。余类可知。故有二假。三假者。一种三智品三假品。仁王经亦有。一名假即能诠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云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蕴缘生法。即前二假别开。别能诠所诠。所诠类多。或依总法假受假。依别法立法假。或今大般二种二假者。唯识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续分位假。于第三待所余假类差别。三其择灭等即分位假。不尔以通无为。勘之。体如彼出。四假者。大智度论。一因生假。亦名缘生假。从前生之后如因善恶生苦乐等。二因成假。亦名缘成。是有为通有无体。众生无体。善有体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谓如有无相待等。四相续假诸有为法前后相续性。如智度论说。六假瑜伽第一百卷说。一聚集假。谓我等。二因假。诸未来法可生。诸行有相故。三果假。诸择灭。是道果故。四所行假。谓过去已灭诸行唯心所行。无为有体故。五分位假。谓不相应法。六观待假。谓虚空待色无色非择待法无。广如彼说。此中依世分二。谓因所行。三中相续分位假。今开三种。有为总立一名分位假。无为开为二。道果非道果别故。谓果假观待假前聚假。即如自名欲谓假有情瓶舍军等。此等诸假五法三性。一出体。二释名。三性分别。四漏。五以一摄二摄三摄乃至以六摄二摄三四等。皆应准知。然勘清辨瑜伽百论立假不同(文)演秘云。疏然触至不同长等者。但地等增名涩滑等。不同长等相形待立。问。长短何故聚集摄耶。答。若约相形。即相待假。据多法成名聚集假。亦不相违(文)义灯二本(四十三右)云。问。二十五种色中。五识缘假为缘实色。答。有二解。一云。五识缘实不缘于假。假并意识得。难曰。实色五识缘。此中色处收。假色唯意取。对根法处摄。解云据论意缘假。此可法处收。以摄假随真。从明色处摄。又问。五识不缘假。长短等色非眼得。涩滑等触既是假。亦应不为身识等。答。长短之色相待疏。是以不为眼识得。涩等诸触分位假。亲故所以身根得。或同假色。唯意所得。二解。通缘假实。五识缘实之时。假必依实所以缘实之时亦缘假。若尔与经部何殊而破彼计。答。一解。五识取长短之时。不离青等实色。以假实合。彼唯假色。故非五境。又解。经部所执心外之尘。故唯是假。不为缘故。大乘既不离识。两宗自殊。大乘望自实色。长等非真。形彼外色而还是实。故五识取理亦不遮。若尔云何名五识得自相境耶。答。自相有三。一处自相。谓十二处各各不同。二事自相。于一处中众色各别故。三自相自相。谓于青色折至极一微。今据处自相为言故不相违。若尔如何五识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随心耶。亦缘自性境思之。问。五识若缘假者。何故耳识不缘教耶。若许缘者。应以根对境。名句不应在法处摄。若不缘者。眼识亦应不缘长等。俱是假故。又长短等。若非根识境。应在法处收。答。长短等色虽意识缘。以假从实不在法处。又解。名等依声假非即离声。耳不缘长等依色即是色。虽是假色眼识取。问。名等依声假与声非即离。长等依色假何故非即离。答。长等相形待依色即不离。名等不相形重假故即离。以依屈曲假声之上假立名等是重假故。不同长等。此解违下第二中说。彼处说语即是能诠。此亦不尔。彼文遮异言语即能诠。据自宗说法词处别(文)次下(二十八纸左)云。西方二释云云。具如下释。对法抄一末(三十二左)释五色境立四门中。第四识缘有异者。于此义中诸师异释。有义五识唯缘实境取自相法。唯现量得。无分别故。观所缘论破经部言。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无故。犹如第二月。既许和合无体不能生五识者。五中假色理亦应然。五识不取故但缘实。问。若尔形色谷响假触应非彼处。答。独生意识缘不明了。彼非五处。是法处收。与五同时缘境明了。以假从实总名五处。据理对根非五处摄。以手寻杖暗知形色。形色岂成身根所取。如第八境从五识说亦名五境。彼实对根是法处色。有义五识缘假实境。无唯缘假不缘实故。如缘形色假实合取。必兼本显。义缘得成。然明了缘不生分别。如无漏识证境知故。假实合取名为现量。缘自相者。自相有三。一处自相。二事自相。三自相自相。依处自相说五缘自相。非后二也。如闇见形形犹故尔非无显也。观所缘中。破经部说唯缘假境无体生心。假实合缘理无前难。不尔共相缘义应无。离实缘假可无缘义。缘假兼实缘义定成。顿变彼假。本即实故。又识之假依他实故。不同经部离识之假故不相违。由斯假境亦五处收。有义假法略有二种。一者无体如忿恨等。依他分位施设自名。二者相待如悔眠等。从痴相说名世俗有。长等假色相待名假。心缘聚时。顿变彼相。从缘生故并是依他。故能生心。是五识境。此义不然。即依瞋等假立忿等。依显等分位立形等假。二义既齐。两假何别。非离实性别有假体。如何相待立彼假名。此难非理。故诸假色或离实体无有。或离实体有。缘无体者即是实色。缘有体者别有假性。故知。五识通缘假境。此释不然。且迥表色即是形显。如何缘彼相待假成。余烟云等。离本显色应别有性。由相待故说之为假。乃至诸触假义亦然。是故当初。初二说善(文)·瑜伽五十四(九纸左)云。如是假功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触所摄中。四大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随法处色亦有二种。谓实有假有乃至广说伦记十四下(二十一右)云。第五明十二种色假立之义。如是一切色中九是实有等者。基云。于下文中如色处中长等是假。青黄是实。声中因受大种不受大种是实。余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余缘众法生。和合等实。味中苦酢等六是实。余可意味等假。一一尘中皆有假实。何故此中乃言九皆实有。触分于二。义曰。以触处中能造所造异。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复多故。所以偏明。其余九中无能造色。又复皆是所造。所造色虽有假者。但小非多故不论也。测云。滑等诸触。离能造大无别所造。即大说假故名为假。长短等虽是假者。而依所造假建立故。随其所依不名假有。随法处色有二种等(已上记文)又瑜伽五十四(十六纸右)云。问。诸长短等所说形色。当言实有为假有耶。答。当言假有。何以故。积集而住故名为形。唯有众色积集可得。余形色相不可得故。又必相待。相待之法有自性者。彼法便有杂乱过失。又如车等。彼觉可坏故。伦记十四下(三十八纸右)云。六明长等色假。虽无细微积集。而有粗青等积集成形。言杂乱过失者。以有一法。亦长亦短过故。又如车等彼觉可坏故者。如取轮轴时失彼车等。以相待故(文)次下(二十九纸左)亦有西方二释中。合此第三以为第二。终评二说云。后解难解。前解为胜。今谓疏主前解为胜。然未明为胜所由。淄洲亦举二说。以何为胜。未见明断。然疏主已立评判。淄洲何有别意。若有别意则何默不判。已无再判明知。亦以前解为胜。又虽知道理可然。更无文言可证乎。曰亦有也。义灯云。若尔如何五识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随心耶。亦缘自性境思之。义灯一末(二十三右)见相别种义有三过。缘极微假是一过也。
  (二十右)此是识内(至)如缘命根等(文)。演秘云。疏如命等者。大宗命根体是假法。意所缘缘。证自五识缘识内假(文)义演云。疏此是识内不同他宗者。意云。设设许五识得缘假者。此假相是识内也。所以为缘发生五识也。不同他宗缘离识法。如缘命根。命根虽是假立。是内相貌许识缘也。
  (二十一右)五识上无彼极微相故(文)。演秘云。疏五识上无彼极微相如眼根者。问因言五识无极微相。喻上眼识无彼根相。根与极微二既不同。云何能立于喻得转。答。准所缘论。因中但云于眼识上无彼相故。省极微言。即无过矣。以根等喻五识亦无彼之相故。
  (二十一右)二十唯识亦作是说(文)。彼论述记下(五右)云。论极微各别不可取故。述曰。此下别破。汝言极微一一各别为五识境。此定不然。极微各别眼等五识不可取故。然汝自宗异生等眼不见极微。五识之上不现其相。如何说极微各别为境。应立量言。各别极微。非五识所缘。眼等五识不可取故。如眼根等(云云)。
  (二十二右)若彼救言(至)准量亦尔(文)。演秘云。详曰。亦可以量难微隐相。量云。未和合时。和合之相。亦应显现。体而和合之极微故。如已合时。
  (二十二左)论有执色等(至)为此所缘(文)。演秘云。众贤师义。具如疏明。又正理论云。色等极微散未合时。同毗婆沙及经部师。非五识境。以识上无极微相故。多微聚集展转相望。一一极微有粗相生。方眼等识所缘之境。且如七微共聚相资。各各有一粗相而生量等七微。然此粗相唯现在有。虽是质碍互相涉入。如经部者所造之色。又与能生因细极微。必得同处。如经部者。能造所造互相涉入。故缘粗相必缘极微。以同处故。然和合相虽说生言。非异能生别有体性。但本极微无有粗相。今和集已体虽不改。相转成粗故说生言。非如本计多微共聚共成一相(文)义灯二本(五十五右)云。破古萨婆多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者。要集云。本末二计婆沙俱舍及正理论。自有诚证。第二粗相。曾未见教。有说。一一各发粗相不异和集。此难准知。今谓。不尔。何者准此论文。新萨婆多既云。展转相资有粗相生。故知。古师七极微聚。虽不相资有粗相起。然由七聚有似粗相不尔。宁许为五识缘等极微故。又新翻古。既说相资有粗相起。明知。古师虽有粗相。不由相资故本末异。彼云。第二粗相。曾不见教。即此论说。可非教耶。故慈恩西明所说不谬。又云。有说。一一各发粗相不异和集。此亦难知。今谓极显。前文古师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即有粗相。但不相资。新萨婆多。后更正解。展转相资有粗相生。为五识境在文极显。何谓难知。
  (二十二左)色等虽有多相(文)。义演云。疏色等虽各有多相者。意云。释通外难。难云。如一色等有苦无常等相。今言五识得相为何相耶。答。如演秘说。演秘云。疏虽有多相等者。如一色上有苦无常及爱非爱乃至微圆一切等相故名为多。五识唯缘色等自相言一分也(文)。义蕴亦同。
  (二十三右)如观行缘(至)不能具述(文)。彼论(初纸云)。
  (二十三右)是实法故(至)所缘缘(文)。义演云。疏是实法故至所缘缘者。意云。此解所缘缘义。是实法故。有力生识显是缘义。以相粗故识有此相者。是所缘义。即有体能生心相于现识上也。故云理具足有。
  (二十三左)下难有五(文)。义演云。第一二位无差难。第二量等相齐难。第三微相失本难。第四识行互通难。第五一心缘遍难。
  (二十三左)所缘论颂云(文)。彼论长行云。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文)义蕴云。疏和集如坚等者。坚即地也。意云。如地水等。虽是极微相但能为缘生眼等识。而眼识上无坚等相故以为喻。问。今此坚等即所和集身识所缘正是所破合入宗中。何以为喻。答。此地水等唯身识所得。若破身识境即入宗中。今且破余四识境坚等之上有能所立故。且用为同喻。问。若破触境以对身许将何为喻。答。即以身根为喻。然所缘论不能具举诸根为喻。但言坚等。坚等即是诸根性故。意举通喻故言坚等。是彼论意。
  (四十二右)缘彼相识应无差别(文)。义演云。量云。缘瓯之识。应即是缘瓯之识。因云。境相量齐故喻云。如缘瓯之识。将缘瓯识。返难同缘瓯之识为量准知(文)。义灯二本(五十五左)云。问破萨婆多云。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差别者。为五识缘为不缘耶。若非五识缘。云何破五根境中说。若五识缘。彼宗不许五识缘假。若瓶等非假。云何前破能成极微取以为喻破非实有耶。西明云。瓶等是假是意识缘。若尔彼救。瓶瓯极微体虽无异。而妄意识生觉解故。如大乘师。竟乱生解。此亦不尔。大乘乱竟所缘境无。如空花等。彼有体故。又问。若见竟境。何故五境中破意境应是法处收故。答。如大乘宗长短等色。亦色处故。今又助解。瓶瓯等假五虽不缘。彼计长等依瓶等有。体实有故是五识境。故观所缘云。非形别故别。故知。正难长等形色。举长等色所依瓶瓯。以因瓶瓯显长短等。非正为喻。如举空瓶为常无常二喻依等。然不障依乱不乱识缘境虚实故。有引瞿波论师云。五识及根乱不乱故。引三种意生。既言识根俱乱不乱。明五亦缘第二月。有人改三名二意。缘于假及实二境故。西明云。三种意识缘三境别。故云三意。谓一缘假。二缘实。三缘二。故云三意。此非萨婆多义。不可为证。今更解云。彼许五识缘瓶等假。以有体故不尔。何故在五境破。
  (二十四右)心量准知(文)。义演云。瓶瓯二物既无别。缘彼相识亦无别也。故云但有缘心无别。
  (二十四左)所缘论颂(至)非实故(文)。义演云。疏颂云非形别故别至非实故意云。非汝瓶瓯等形别。即合极微等别也。若极微等别者。即应非实有也。何以故。失本相故(文)。彼论云。瓶瓯等物。大小乘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
  (二十五右)由此又解(文)。义演云。疏由此又解者。由此前救今时更解。
  (二十五右)论非粗相识(至)缘余境故(文)。义灯二末(初纸右)云。言非粗相识缘细相境。集云。有说。汝缘瓶粗相之识。即是缘微细相之识。若许尔者。量云。汝缘色之识。亦应缘声。计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粗细境者。此量喻中所立不成过。缘粗细心。非缘声等故不成喻。彼粗细境非声等故者。此破不尔。叙量不依本疏所说。本疏量云。汝余声等境。其缘余色境之识。应亦得缘。许相违法得俱缘故。此量以余声等境是有法。其缘余色境之心为法。色境非法有法。标境取心缘色之心。是违缘声之心。此相违心应亦得缘。正是其法。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因。如粗细喻。有二立故得成比量。
  (二十五右)识行相互通(文)。义蕴云。行谓行相。意云。非是缘粗行相之识能缘细行相境。
  (二十五左)若许尔者(至)粗细境(文)。义灯二末(初左)云。勿余境识缘余境故。西明云。勿之言莫。莫即缘粗亦缘细境。有杂乱过故。若不许缘圆细相境。本圆细相应非五境。若许违宗。一识应缘一切境者。若缘粗识亦得缘细相者。缘青等心应缘声等。即眼等识通缘十八界。集云。有说。后量有解二量。皆有过失。由此有释。但以理破。非立量破。此亦不尔。立量破彼何失不得。且立量云。汝声境应为余相违识缘。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粗细境。此声亦有粗细。相违识得缘故。因有三相。
  (二十五左)比量应知(文)。义演云。并将粗细境为因喻。量云。缘此色之心。应缘一切法。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缘粗细境等。
  (二十五左)如观所缘广为征遂(文)。具如彼论。
  (二十六右)若缘本质(至)定必须有(文)。义演云。意说本质境通有法无法。若论影像相分。定必须有(文)。义灯二末(二右)云。释所缘缘。瑜伽七十二。复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云何影像相。谓遍计所起。胜解所现。非住本性。集云。共所成者。增上缘用。谓能熏见分力故。相分能熏赖耶见相种子。非如异熟心心等。不能熏故相亦不熏。故言先分别等。今释彼七十二所言相者。非唯色相。若名所诠总名为相。如前七识。亦名本性相。俱为第六缘为质故。先分别所生即本有种。及相所生新熏之种。共生本质故。云共所成。不尔本质据现行说。后种生现见分久灭。何得云共所成相。亦不可云据增上说。论云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若据增上应云先分别及相所生。及是合义。既各言生明各别种。
  (二十六左)由具二义与小乘别(文)。义演云。疏由具二义而小乘别者。意云。小乘执离识实有境法。今大乘不然。一切境相。皆不离识。以第八识所变为本质。余识托此本质为缘。识起时带相。相分为所缘。二义既别。不同小乘(文)今谓。明诠道本一狭带二逼附者。恐误此疏二义之言以为斯释。疏言二义。谓所缘与缘如义演释。况疏以逼附释狭带义。本非二义。以狭带即是逼附故。诠师分为二种非也。
  (二十六左)相者是何(文)。七末(六十九纸右)云。是带已相者。带有二义。若古西方师释。已者境体。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即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名带相者相状。小乘是行相。能缘体摄。大乘是相分所摄。以前第二卷中。解谓能缘心等带此色等已之相也。以此理故。正量部师般若鞠多。造谤大乘论遂破此云。无分别智。不似真如相起。应非所缘缘。我之大师戒日大王。为设十八日无遮会时。造制恶见论遂破破云。汝不解我义。带者是狭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狭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若挟带彼所缘之已。以为境相者。是所缘故。若相言体。即有同时心心所之体相。亦心挟带而有。虽有能托。然非所虑故。非所缘缘故。相者相分义。或体相义。真如亦名为相。无相之相。所以经言。皆同一相。所谓无相。前句是缘。此句是所缘缘。生于谁谁带已相。谓心或此相应法。是所缘缘果。非与色不相应为所缘故。三十八说唯望心心所为所缘故(文)义演云。意问云。如言带彼相起未审。相者是何。答。谓体相意。故明。真如虽正智成所缘缘义。亦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相缘。但带彼相起。正智缘如亦尔也。
  (二十六左)问。眼缘心上(至)何理不齐(文)。演秘云。此难意云。如缘自相。为更变相方乃缘之。为更不变即能缘也。若不变者。便同正量。正量缘境不变相故。有部缘微亦无相故。余准可知(文)义蕴大同。亦如萨婆多不变极微相。缘和合色即是极微也(文)义演云。疏问。眼识缘心上所变之色者。意云。心上所变色者。即是眼识上自许影像。不可约第八识所变作法。以第八所变者即是五识本质境也。疏何理不齐者。意云。既一种无相分。何理不齐。然大乘即许有所缘缘义宗即无所缘缘耶。言识皆具不者。问云。未审。一切识缘境。皆有相分不。又五识缘过去无相分色。答前问也(文)今谓。义演未可也。识皆具不下有三问别。不是答语。第一识皆具不者(文)七末(七十二纸左)云。第三约识分别亲疏有无(已上论文)论中有三师说。通八识论亲疏有无。寻此论疏以答具不。又第二如缘我等等者。下疏(七十二右)云。前亲所缘缘。但是能缘之心皆有。离内所虑托之相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缘无法不生心也。疏所缘缘。能缘之法或有或无。以是心外法故。如执实我。虽无本质。然离彼法心亦生故。余如枢要。第三五识亦缘过去识等(义演无识字好)者。下疏(七十五丁右)释已转五识云。得转依位。随在何处。此疏所缘即不定有。或说亦缘真如。有说不得。但缘去来等故。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缘。唯除见分非相所缘。
  (二十七右)自申正义(文)。义演云。意云。由申大乘正义。便述诸宗能所成之义。总有五宗。聊相对辨。即此中意已下文是。演秘云。论然识变时顿现一相等者。问。何故大色不合微成而顿变耶。答。无实极微能生粗色。所以顿变。不以微成故。瑜伽论第三云。于色聚中曾无极微。若从自种生时。唯聚集生。或细或中或大。又非极微集成色聚。故知。粗色而但顿变。
  (二十七左)如瑜伽(至)第十八(文)。第三(初纸左)五十四(十纸左)显扬第五(七纸右)十六不见此文。十七(十一纸左)十八(五纸右)。
  (二十七左)此中意说等(文)。义演云。此论中意云。如大乘相分。皆是顿变现。若诸宗顺世等法。积小成大故不同也。问。外道小乘何别。答。如文。
  (二十八右)形量大者体是实有(文)。演秘云。问。瓶等顿变亦非微成。何故名假。答。传有两释。一云。瓶盆等相虽识顿变。然唯是形。故说为假。今说所缘识顿变者。意显色故。故实非假。言一相者。理实是形。今以形色标于色相。必无有违。二云。瓶等顿变。但四境相。故四境实说为瓶等。故名为假。后说为胜。
  (二十八左)缘自相故(至)即是假形(文)。义演云。疏缘自相者。如色处青等是也。不缘长等。若尔如何色处摄。答。由意识者。五识同时意。依眼等为门缘色。作长等解故亦色处收。即会前长等亦色处收。言即是形假者。谓大小相也。以小大相形故云假形。
  (二十九右)不缘假(至)不同经部(文)。义演云。身根但得四大实境。不缘分位涩滑等触。经部许缘故。故不同。
  (二十九右)是处自相非事自相(文)。处事自相。自相自相三种差别。如上已引瑜伽。
  (二十九右)由如是理(文)。义演云。意云。由前五识缘处自相。即是色处自相通摄假实故。五识缘假亦是现量。故下引无漏后得智为喻。其如无漏是现量。现量许缘假。五识既现量。何妨得缘假。此师证五识得缘假法而是现量。余师不然。望疏主意。取缘实法为正。
  (二十九右)然假有二(至)以痴相说(文)。义演云。意云。一者无体。即如忿等。忿等依瞋故是无体也。二者相待假。即如悔等。悔等有体。体即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显悔别体也。以痴相说。意云。虽悔别有体。要藉智增方说于悔。即由无明增故。广造恶业。当来苦报而生追悔。或逢善缘而生追悔。岂不由无明造业后追悔耶。故云。痴增名悔故。虽相待体是有法。不同忿等(文)演秘云。疏后如悔等者。悔体虽有痴增名悔。待于无痴说痴为悔。疏非如青等相待仍实者。青对黄等而得青名。然不得说青名为黄。如短待长。非但不得名之为长。必复不得定名为短。所以不同青等显色(文)义蕴云。疏非如青等相待仍实者。问。长等青等相待既无差。假实云何别。答。长等相待。无短之时长必无。青等相形。无黄之时青亦有。问。青疏不由黄。何得言相待。答。此但名言相待。非体相待。不同长等名体俱相待故二别也。
  (二十九左)无别缘假(至)名缘假者(文)。演秘云。疏无别缘假者。要兼实缘。无能离实而别缘假。疏唯意得之者。意识能得彼别假也。疏名缘假者。但言缘假。五识必能缘彼依青分位假故。
  (二十九左)瑜伽论第三卷说(文)。彼论(三之初左)云。复次于色聚中。曾无极微生。若从自种生时。唯聚集生。或细或中或大。
  (二十九左)如对法第一疏(文)。疏二。如上已引。今谓。此疏二释。对法疏开为三说。彼疏第三。此疏摄入第二。此疏于二释中。第一为正。故义演云。疏主第一为正。具如上辨。瑜伽伦记十四下(三十一右)云。测云。如佛本行经云。如来未成道时。安陀偈师所学算法。问师而言。阎浮提中有几极微偈师答言。算数不得说。问。由建陀罗山几微尘成。答。亦不说。若如是者更无所学。又法华经云。过微尘数世界。又不可思仪经云。一切世界入一微尘。圣教如是。何故说无极微耶。解云。经据意识相分极微故说有。论约本法故云无。是不违(对法抄中亦有此问答)。
  (三十右)然依他故(至)说故(文)。演秘云。疏然依他至所折色说者。而言此微为依他者。但依所折色体说也。微体实无。非依他也。
  (三十右)瑜伽论第五十四(文)。彼论五十四(十一右)云。问。诸极微色由几种相建立应知。答。略说由五种相。若广建立如本地分。何等为五。一由分别故。二由差别故。三由独立故。四由助伴故。五由无分别故。具说如彼。演秘云。疏由五缘故佛说极微者。按彼论云。建立极微有五胜利。谓由分析一合聚色安立方便。于所缘境便能清净。广大修习是初胜利。又能渐断萨迦耶见。是第二利。如能渐断萨迦耶见。如是必能渐断憍慢。是第三利。又能渐伏诸烦恼缠。是第四利。又能速疾除遣诸相。是第五利。释第一破常而证无常。二知无常不计我等。三既无我。我俱憍慢。必能断灭。四断见慢已。于彼境界伏惑不起。五由伏惑故不取相。能除法执。或五胜利即三解脱。初之二种空解脱门。第三第四无愿解脱。第五一种即无相门。行相易准(文)今谓。疏唯言五缘不言胜利。若为胜利如演秘引。对法抄一末(五十四左)云。三说胜利者。既无极微说有何益。五十四说有五胜利云云。若唯为五缘如上所引文。
  (三十右)论诸瑜伽师(至)假说极微(文)。义演云。意云。观其论文。文别合申五问。问。既五种不同。答。亦分为五段。一问云。谁为除折。答云。瑜伽师二问云。以何除拆。答云。以假相惠。三问云。于何除拆答曰。于粗色相。四问云。云何除折。答。渐次除拆。五问云。除拆至何。答云。至不可拆假说。极微总结也。
  (三十右)言瑜伽者(至)不别翻(文)。伦记一上(三右)云。印度本音称曰瑜伽。唐无正名。如瞿通九义无当一名故置本音。今安瑜伽意亦如是。且就一义名曰相应。
  (三十右)一与境相应(至)药病相应(文)。义灯二末(二左)云。集云。心境相应义且难了。若云心起必托境心起此境。境顺彼心故名相应者。境应皆通三性定散心中。若言随心所乐其境必色虽作微解而不现微。如何得名瑜伽师也。若言心即不违境界诸法自性故名相应者。于本聚色光无极微。作极微解。如何相应。坏法相故集自解云。观心所缘境界不障观心。令彼观心种种行解。或青黄等极微等相得自在转。是故说名心境相应。非谓境相随心现故名为相应者。此亦不尔。空花虽无。亦不障心作空花解。如病损眼非黄见黄。遍计我等境。皆不障心。邪妄解生。岂得说名心境相应。故知。言相应者。心称境知名为相应。相符顺义。聚虽无微。以托圣教假想观之。顺入无我。无我理境及名教境。与心相应。此为善释。当捡瑜伽释及显扬二十明瑜伽抄。问。于粗色相渐次除拆变极微时。何不别熏成种。答。以无本质故。若尔名言熏习。及缘过境。熏成种时岂有质耶。答如名言熏及缘过境。以现曾有彼境可生。即熏成种。空花非有。虽缘不能别熏成种。极微亦尔。元无彼质故不别熏。问。空花无质。可不熏种。极微托色。何不种生。答。虽于色相。如执我等故不成种。不尔彼执观微非执。何以为例。答。虽非执心。无质义等故不为例。若准西明法师。即许成种。如前辨非(文)略纂并伦记并云。释论总出体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此中意说三乘所有境行果法。并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方便善巧之体。若依十度。以后得智而为自体。显内显外。二善巧故。唯以别境慧为其体性。今此善巧依释下文。以作意慧二法为性。若于此作意复于此证达故。境行果皆不相违。注心洞融并不乖故。按释论中境行果三。各三别释。境中有总有别。乃至广说。然观上下今古所解合为四类。一唯取行。二取境行果。三三并取教。四此三并如释说。前来传解。一境二理三行四果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药病相应。前后合有四种。有释。此中四义。故曰相应。一教理玄会。二行果冥符。三智境克诸。四空有不二。夫教不会理。则龃龉而难趣。行不符果。则修造之功虚。智不谐境。则照物之功僻。有不即空。则舍之情见(文)义演云。言二行相应者。即定惠与余心所行相相应也者。今谓。此释不可也。疏言与行相应者。谓观行者与定惠等行相应也。非谓定惠与余心所行相相应。
  (三十左)此言瑜伽(至)为相应(文)。义演云。疏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者。准义合取理相应。今言禅定相应者。以观行者惠与定相应。定发惠故(文)今谓。此释亦不可也。此中意。谓此言瑜伽。正取与理相应。教理行果四。皆名法。理即是法也。是故上云法相应称。又言理者。即是安非安立二谛理也。此理即是所相应法。禅定即是能相应法。今修禅定以照二谛之理故。言以禅定为相应。义蕴云。疏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理相应者。言法相应称者。此总释瑜伽名。瑜伽者。即法相应之总摄也。今分折粗色为极微。即是第三理相应也。有人解云。此言瑜伽境相应者非也。若境相应。不违一切法之自性。今拆一分而为极微。岂不违于法自性耶。今言理相应者。谓假拆微。即世俗安立谛也。故知。但取与理相应拆相之心不违世俗谛理故。
  (三十左)瑜伽之师(至)有财释(文)略纂二释全同。义灯二末(二左)云。有说。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师。即有财释(此亦依主而非有财。如前分别后思)伦记一上(七右)云。梵言阿遮罗。此云师。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文)义灯一本(二十二左)云。要集云。三藏相传约分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业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财唯第二。相违唯第四。邻近通二三。带数初及三。乃至带数三句如四正断。即初句。四即正断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属欲等非神足故。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藏。俱非人故(彼释极广恐烦不具。然准此释有相杂乱。之释简滥应可思之)。
  (三十左)若言瑜祇即观行者(文)。大日经疏第二曰。瑜伽译为相应。若以女声呼之。则曰瑜祇。所谓相应者。即是观行应理之人也。又第一卷言瑜伽行者。又第三卷言行者于瑜伽中等。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