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七(六末之一)

  (初右)百法等(至)遍上下故(文)。百法论云。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文)演秘五本(五十一)疏百法等说者。百法显痴通于利钝故。安钝利两惑中间。唯识明痴是不善根故。贪嗔下慢等上列。具如下释。枢要云。见疑唯利。四通利钝。或云。通利钝者。利五利使。钝贪瞋慢者非也。
  (初纸左)杂集第七。如上已引。
  (二纸右)爱佛贪灭皆染污故(文)。演秘云。疏爱佛贪灭皆染污收者。有义。今解。此等非是法执。若不坚着。但起欣求。此既善心。不可名执。可同有部名善法欲。若起染爱。是烦恼贪。详曰。如名起义。既云贪佛。岂有贪法非染执名为善耶。若但欣求不起染执。谁言此等名之为贪。又谁不知是善法欲。劳为分别。
  (二右)俱缘无漏起缘生贪者皆名有具(文)。义灯五末(七)论于有有俱。本云。大乘许贪缘于灭道。五十八等不说之。下文自会随粗相说。此许得缘云。贪与见慢容俱起故。此意见慢既执佛性以之为我。皆客贪俱。要集断云。邪见拨无。不与贪俱。若拨好事。邪见·颠俱。此意拨灭道者。是好事故。非道计道不死憍乱。皆缘余法。非灭道谛。若定法爱非邪见俱。身见俱贪。唯缘苦谛。何见俱贪得缘灭道故非有具。此释不尔。准上应知。又全界烦恼。皆能结生。既许烦恼有亲缘者。何非有具。
  (二右)萨婆多师(乃至)是善法欲(文)。俱舍十九(十五右)云。非诸无漏及上地法。为诸下身见爱摄为已有故。缘彼下惑非所缘随增。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谓随眠(文)。
  (二左)大论第八(乃至)广说说贪相(文)。第八(十三右)五十五(八右)五十八(十七右)显扬第一(六右)五蕴论(七左)对法第一(十三右)大论第八(十三右)云。复次诸贪欲者。此是总句。由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已有。起决定执故。于财者。谓世俗财。类具者。谓所受用资具。即此二种总名为物。凡彼所有定当属我者。此显贪欲生起行相。此中略义者。当知显示贪欲自性。贪欲所缘。贪欲行相(文)演秘五本(三十二)释此贪等。圣教非一。大意无差。但广异。盖作者意。所尚不同。今引异要。同繁不取。显扬第一云。业有五。能障无贪为业。障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损害自他为业。能趣恶道为业。增长贪欲为业。余嗔等业皆有五种。初后二别。中三并同。异作可悉。五十五中贪由十事生。一取蕴·二诸见·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过去境界·六恶行·七男女·八亲支·九资具·十后有及无有。
  (三右)又五十八(乃至)为苦具也(文)。五十八(十二左)云。云何迷灭有八随眠。乃至(十三纸)如前。是迷灭谛戒禁取。所余贪等。如前应知。唯除瞋恚。谓于灭谛。起怖畏心起损害心起恚恼心。如是瞋恚。迷于灭谛。余如前说。如是八种烦恼随眠。迷于灭谛。见灭所断。云何迷道有八随眠。乃至(十三丁)如迷灭谛。道理应知。如是八种烦恼随眠。迷于道谛。见道所断。
  (三右)对法等论(乃至)不知是何(文)。对法第一(十三十右)云。嗔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为体。不安隐住。恶行所依为业(文)抄二本(二十五左)云。述曰。于有情苦及苦具者。此显嗔境。有情自体三苦故者。生彼事理嗔名苦具。令心憎恚。是嗔体性(文)。
  (三右)大论第八同也(文)。第八(二右)云。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十二种谛。建立应知(乃至)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具有十烦恼。迷执于色界苦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除瞋有余烦文。瞋迷增上灭道二谛。同于上五十八(文)。
  (三右)五十八云(乃至)作饶益(文)。五十八(四右)云。恚者谓能损害心所为性。此复四种。谓于损已他见。他有情所。及于所爱不饶益所。于所不爱作饶益所。所有瞋恚(文)演秘云。论云。何嗔等者。五十五中。由十事生。一已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又五十八云。谓有四种。具如疏引。略为二释。一云。一于损已他见。二损已他有情上。损已言。谈下两处。一云。于损已。二他见他有情。余二可悉(文)今谓。五十八二释中。初释为善。对法抄第二(二十五右)云。五十五说于十境转。五十八说。嗔有四。损己他见。他有情所。所爱不饶。非爱饶益。初二缘害自身。次一增亲友。后一爱怨家。缘此三境而起三嗔。三世各三名九恼害(文)。
  (三左)显扬亦说但缘有情(文)。显扬第一(六右)云。瞋者谓于有情。欲与损害为体。
  (三左)意识为转(乃至)大论第一说(文)。大论第一(六左)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文)具如上已引略纂伦记释。
  (三左)对法云(乃至)多住苦故(文)。对法一(十三右)云。于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为体。不安隐住。恶行依为业。不安隐住者。谓心怀增恚多住苦故(文)抄二本(二十六右)云。论不安至苦故。述曰。谓嗔必令身心熟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多住苦中(文)。
  (四右)于理事者(至)亦迷事也(文)。对法抄二本(二十七左)云。梵云阿毗迦罗。六义。一者非义。如非手亦名无手。二者无义。如手已死亦说无手。三者异义。如异手故故名无手。四者恶义。如有恶子亦名无子。五者少义。如食少味亦名无味。六者离义。如处离人亦名无人。如是即说非明无明异明恶明少明离明故名无明。五十六说。智所对治。别有心所覆蔽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若彼无明唯明无者。应无三品。以体无故。应非随眠。无非转故。应三性心皆成染污。常离明故。应非有无为。亦非染净故。离明心相续。应明不起故。亦非此灭明得生。无有无法可灭故。若唯邪智是无明者。设起三微乃至广说。不能烦引故。此无明别有自体。世亲缘生论。无明通三性违决择文。如后当释。五十五说。无明依七事起。缘起经说。无明有四。一缠·二随眠·三相应·四不共。本地第九。决择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八。显扬第一摄事分等。说二四五七九无智等。如彼广说(文)。演秘五本(三十三)云。疏独头无明迷理等者。问。前第五云。独行无明而有两种。谓主·非主。非主无明通于见修。云何今判唯迷理耶。答。且然瑜伽是主者说。五十八云。又此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缠相应。二独行。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惠士夫。诸不如实简择。覆障缠裹间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又非主者。多迷理起。从多分言。由斯疏中不言唯也。
  (四右)谓由无明于谛等犹豫(文)。义演云。疏谓由无明于谛等犹预者。意说。先由无明迷诸谛理。所以起疑犹预。不决遂起邪见诸烦恼等(文)义蕴云。疏主且约见道无明生起次第。但言邪见。若据修道。理即通余。
  (四右)邪见拨无(至)诸杂染也(文)。演秘云。疏邪见拨无至诸杂染者。有云。邪见总显五见。若云邪定唯显邪见。余之四见。何以不说。若等言。等何邪见后举钝等利。又杂集云。邪决定者。谓颠倒智。而总相说。不言邪见。故知。邪定同彼通五。有义救云。疏无有失。邪见多由疑惑生故。邪定言但说邪见。余见等等。戒禁取等。设无疑者而亦生故。故此不说。详曰。更助救云。疏邪见言。通含五见。见不正故。并得邪名。问。何教为证。答。瑜伽五十八云。邪见者一切倒见。于所知事颠倒而转。皆名邪见。当知此见略有二种。一者增益。萨迦耶等四见。二者损灭。谤因果诸见。亦如杂集颠倒智言。包于五见。疏若不置邪见言。而恐惑者不知邪定因于见也。若五别说。复繁论言但云邪见(文)约旨明。理固无爽。又五十八云。有四无明。若于不见闻觉知义中。所有无知名无解愚。若于见闻觉知义中。散乱失念。所有无智名放逸愚。于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释曰。四倒等惑相应无明名为染污。所知障者名不染污。对二乘说。更有余释。如瑜伽钞。
  (四右)谓由无明起贪等故(文)。义演云。疏谓由无明起贪等故者。此指修道无明之业用故。无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见等也。
  (四右)然对法中(至)后方有疑(文)。对法一(十三右)云。无明者。谓三界无智为体。于诸法中。邪决定疑杂染生起所依为业。邪决定者。谓颠倒智。疑者犹预。杂染生起者。谓贪等烦恼现行。彼所依者。谓由愚痴起诸烦恼(文)抄二本(二十八右)云。论邪决定者至烦恼现行。述曰。显无明果。邪定者邪见。余文易了。此说诸惑生之次第。理必应尔。略无业果。或杂染言。通诸有漏。成唯识说。起疑邪定以疑为先。此说无失。随应皆得。论彼所依至起诸烦恼。述曰。或俱或先为因之义。
  (四左)然诸论(至)以利惑故(文)。义灯五末(六)云。问。何故列烦恼中。瑜伽第八·五十八。皆五见在前。次列贪瞋慢无明疑。答。利钝前后。此论显扬及杂集。以正翻善先明贪等。问。何故此论疑后明慢。余慢后痴。答。此约三不善根。余约别通迷谛得故。何故此论。疑在见前。五蕴等疑独在见后。答。俱生分别。利钝前后。五蕴等据俱生分别。疑在见后。此论等据利钝殊故。疑在见前(文)。
  (四左)复七种无知(至)缘起经等说(文)。瑜伽第九(十七左)云。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文)又检缘起经(二左)非别说七无知等。然缘起支。初说无明。以有十一殊胜事故。缘起经兴。本在于兹。疏指此等耳。
  (四左)不慢者何如善中说(文)。前论六(八纸)云。有义。不慢信一分摄。谓若信彼不慢彼故。有义。不慢舍一分摄。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义。不慢惭一分摄(文)第三为正。
  (五右)然对法中(至)故心高举(文)。对法一(十三右)云。慢者依止萨迦耶见。心高举为体。不敬者。谓于师长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谓生后有故。
  (五右)此中所谓(至)从根本说(文)。义演六末云。疏此中至远从根本说者。此会对法论也。说由我故心高举者。慢与我见相应故作是说。或慢是我见等流。我见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见是慢根本。今远从根本说故。云由我故心高举也(文)。
  (五右)有七九种(至)胜德处生(文)。对法抄二本(二十六左)云。成唯识说此七九慢。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五十五说。于六境生。七慢中合慢过慢·卑慢为一(文)瑜伽五十五(八左)云。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胜有情·四内取蕴·五已得未得颠倒·六功德颠倒。依此六事生。七种慢。谓慢过慢等。当知。二慢依胜有情事在。余各依一事(文)演秘云。问。三品·我·德合有五事。瑜伽论五十五中。七慢依六事。前四同此。五已得未得颠倒。六功德颠倒。何乃不同。答。此合彼开。德分二种故不相违。问。又彼论云。当知二慢依胜有情事生。余各依一事。释曰。二谓卑慢及慢过慢。五蕴于。彼何意别耶。答。五蕴委陈。瑜伽粗示。又慢有二。故五十八云。慢略有二。谓乱·不乱·不惑乱者。谓于下劣计已为胜。于等而生憍慢。惑乱慢者。谓余六慢。又由受用鄙劣资具。自谓尊贵名或乱慢。若由受用胜妙资具者。自谓富乐名不乱慢。亦由邪行。谓后有胜名为惑乱。若由正行。谓后有胜名不惑乱(文)今考瑜伽·显扬·对法·五蕴等论。婆沙·俱舍·正理等论。无说僈于上中下三品等处生。唯在此论应知。
  (五右)如五蕴论说(文)。五蕴论(二十右)安慧广五蕴论(二十左)亦同。俱舍十九(十右)亦明七九慢。
  (五右)谓于劣计已(至)计已等(文)。俱舍光记十九(三十五丁左)云。此释第一慢。于劣谓胜。于等谓等。令心高举总说为慢。于等云何如有二人精神齐等。一先诵得阿笈摩经。一后诵得。心便高举。故正理四十七云。于他劣等族明等中。谓已胜等高举名慢。岂不此二俱于境中。如实而转不应成慢。于可爱事心生爱染。如实而转。如何成贪。此既耽求诸可意事无有颠倒。应非烦恼。然由此起能染恼心。既许成贪。是烦恼性。如是虽实胜劣处生。而能令心高举染恼名慢烦恼。于理何失。解云。族谓种族。明谓听明等言。即显色力财等也。
  (五左)谓于等(至)计已等(文)。光记第十九(三十六右)云。释第二慢。于等谓胜。于胜谓等。总名过慢。慢太过故。妄进一阶。或过前慢。或慢过重前故名过慢。正理论云。于他等胜族明等中。谓已胜等名为过慢(文)今谓。于三解中。第二为优。以宝疏·颂疏并同故。
  (五左)谓于胜计已胜(文)。光记十九(三十六右)云。释第三慢。于胜谓胜。胜名过已慢他过故名慢过慢。或慢谓高举。高前过慢名慢过慢。正理论云。于他殊胜族明等中。谓已胜彼名慢过慢(文)今谓。于二解中。第二为优。宝疏十九(十六左)云。此过于过慢名慢过慢。旧论云过过慢也。今谓。旧论即真谛旧俱舍也。玄奘所译五蕴论云慢过慢。安慧广五蕴论。亦言过过慢。
  (五左)于我蕴起我慢(文)光记云。释第四慢。于五取蕴执我我所。此是我见。或缘我起慢。成时我起慢。或由我起慢故名我慢(文)今谓。于三解中。第二为优。顺俱舍正理等故。
  (五左)于未证胜德起增上慢(文)。光记云。释第五慢。于未证得殊胜功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正理云。有余师说。于证少德。谓已证多。心生高举名增上慢(文)安慧广五蕴论(八右)云。增上殊胜所证法者。谓诸圣果及三摩地三摩钵底等。于彼未得。谓我已得。而自矜倨(文)对法抄云。五增上慢。未多得谓已得(已上抄文)与正理有师说意同。
  (五左)谓他多分(至)少分不及(文)。光记云。释第六慢。正理论云。诸有在家或出家者。于他工巧尸罗等德多分胜中。谓已少劣。心生高举名为卑慢。此中于已心高举者。于他多胜。谓已少劣。有增已故亦说为高(文)宝疏十九(十七左)云。准上论文。卑慢亦有高处。其慢称境无高处(文)。
  (五左)于已无德(至)起邪慢(文)。释第七慢。于诸恶行无德法中。谓已有德名为邪慢。言无德者。谓诸恶行违功德故。立无德名。犹如不善。彼于成此无德法中。谓已有斯殊胜功德。恃恶高举故名邪慢。若谓无德者。是遮有德言。于实无德中。谓有名邪慢。彼辨增上·邪慢别中。说无种子名增上慢。有种子者名为邪慢。或全增益名增上慢。少分增益名为邪慢。如是差别理应不成。是故应知。前说为胜(文)。
  (五左)此邪慢者(至)即二别也(文)。演秘云。又正理论。邪·增上慢各为二释。增上二者。一云。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二云。于证少德。谓已证多。邪慢二者。一云。谓诸恶行名为无德。彼成此法。谓已有斯殊胜功德特恶高举。二即如前全无谓有然即大乘义不同者。思可知矣。慢类等义。具如灯也(文)今谓。准光记释。正理于二说中。以恶行为无德。为胜与大乘不同。
  (五左)然于三品(至)起七慢也(文)。于三品起四者。于下中品起慢。于中上品起过慢。于上品起慢过慢·卑慢。于我起一即我慢也。于德起二者。邪慢·增上慢也。
  (六右)显扬第一(至)我劣慢类(文)第一(六左)文。
  (六右)婆沙等(至)说有九慢(文)。百九十九(八右)十九(九右)二文意同也。
  (六右)说有九慢(至)如次后三(文)。俱舍十九(十左)云。然本论说。慢类有九。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九无劣我慢类。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离出。从三者何。谓从前慢过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见生行次有殊。成三三类。初三如次即过慢·慢·卑慢。中三如是即卑慢·慢·过慢。后三如次即慢·过慢·卑慢(文)前三者。指前所引。显扬我胜·我等·我劣。光记十九(三十七左)云。我胜慢类。谓我胜彼。于等谓已胜。彼是过慢。我等慢类。谓我等彼。于等谓已等。即是慢我劣慢类。谓我劣彼。于胜谓已劣。即是卑慢。九中中三。如其次第。有胜我慢类。谓有他胜我。于胜谓已。即是卑慢。
  (六右)过慢慢(至)如次后三(文)。义灯五末(七左)慢类有九。疏云。过慢慢卑慢。如次起初三者。谓于等计已胜。起我胜慢类。于胜计已等。虽亦是过慢。今言我胜故除于彼。于等计等起我等类。不言于劣计胜。言我等故。依其卑慢起我劣慢类。卑慢慢过慢。如次起中三者。此依卑慢起有胜我慢类。于等计等起有等我类。于等计胜起。有劣我类。慢过慢卑慢。如次起后三者。于等计等起无胜类。于等计胜起无等类。依卑慢起无劣慢类。如俱舍第十九·婆沙一百九十九说。问。且我胜慢类。何故但依于等计胜不言于胜计等。答。今既言我胜。明非于胜计已等者。余准此知。问。何故不于慢过慢起。答。据多分说。不多于胜计已为胜。此依发智论说。依品类足论。亦于彼起。故婆沙一百九十九云。此依本论所释如是。依品类足论。我胜慢类中摄三种。若劣谓已胜即慢。于等谓已胜即过慢。于胜谓已胜是慢过慢。余八慢类。如理应说。准此发智依多分说。品类足论据尽理言。然此九类三于过慢起。谓我胜有劣无等。于慢生。谓我等有等无胜。俱于中品处生。余三依下品处起以于他胜计已劣故(文)。
  (六右)依本论(至)两说大广(文)。两说者。一说单三各三九种。一说九种各九(已上或说)今谓。两说者。即指本论发智及六足论。非指他义。大误者。义演云。疏依本论及品类足两说大广者。此即大小二论双举。本论即瑜伽品类。足即小乘六足论也。有云。本论者。即发智论。发智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云。婆沙为本(已上义演)今谓。有云。发智为本论者为正。义演大误。不足取议。俱舍十九(十一右)云。如是且依发智论释。依品类足释慢类者。且我胜慢。从三慢出。谓慢过慢慢过慢三由观劣等胜境别故(文)光记十九(三十八右)云。复依品类释慢类者。且我胜慢类。从三慢出。若观劣境谓已胜。即是慢摄。若观等境谓已胜。即是过慢。若观胜境谓已胜。即是慢过慢。余八慢类。如理应说(文)宝疏十九(二十左)云。今详三释。发智论略。品类足广(文)义灯五末(八)云。准此发智依多分说。品类足论据尽理言(文)俱舍十九(十左)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难云。从三者何。谓从前慢过慢卑慢。如是三慢。依见生。行次有殊。成三三类(文)今谓。此明从七慢离出九类。类者正理论云。类是品类足。论一(三左)云。慢结云何。谓七慢类。即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者于劣谓已胜。或于等谓已等。由此正慢已慢高慢心。高举心恃懱(文)余之六慢。皆约三世明高举相(文)又显扬一(六左)以类释慢云。慢者谓以他计我为胜。我等我劣令心恃举为体。然大小论中。多立三别故(文)宝疏十九(二十右)云。今详三慢我慢慢类别者。不因见生但名三慢。唯恃我陵人名为我慢。从见生慢。行解。胜劣不同(文)义灯五末(八左)云。同。慢类与慢有何差别。答。有二义。一要依我见。后生及俱二多不全。依品类足即复有过。如似过慢于胜谓已等等计已胜。我胜但于等计已胜故不全分。依品类足我胜依三生。谓于劣等胜。皆计已胜故即是过。问。我劣类三依卑慢起。既全非分。与七何殊。答。有初一义。问。何故我见俱后起者为慢类。岂不计七慢依我见俱后生。答。不障七慢我见俱后生。但行相别直。计我后起者为慢。计我胜等后起慢者。即是慢类。或不依我慢。亦生生。类必依我。又由分及过。是彼七类。亦应说云我见后起为慢。我所后起为类。计我有劣胜。劣胜属我等。虽非即我所。行相彼故(文)。
  (六右)我小乘中(至)我慢故(文)。俱舍十九(十一右)云。如是七慢。何所断耶。一切皆通见修所断。诸修所断。圣未断时为可现行。此不决定。谓有修所断而圣定不行(文)光记十九(三十八左)云。答此不决定。于七慢中。或有修所断。于未断位圣容现行。谓除慢类及与我慢所余诸慢。于此慢中。或有修所断。于未断位而圣定不行。谓慢类我慢。此不行因。次后当辨(文同左)又论云何缘圣者。未断不起颂曰。慢类等我慢。恶作中不善。圣者而不起见疑所增故。长行云。此慢类等恶悔。是见及疑所增长。虽修所断。而由见疑背已折故。圣不能起。谓慢类我慢。有身见所增(文)具如光·宝中释。
  (六左)显扬及(至)或分别(文)。显扬第一(六左)云。慢者谓以他方已计我为胜。我等我劣。令心持举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慢为业(文)瑜伽八十八(十七右)云。当知此中二种我慢。一于诸行执着现行。二由失念率尔现行。此中执着现行我慢。圣者已断不复现行。第二我慢。由随眠故。萨迦耶见。虽复永断。以于圣道未善修故。犹起现行。萨迦耶见。唯有习气。常所随逐。于失念时。能与我慢作所依止。令暂现行。是故此慢亦名未断。亦得现行。又诸圣者。若于诸行思惟自相。尚令我慢不复现行。况观共相。若于假法作意思惟住正念者。亦令我慢不得现行。若于假法作意思惟。不住正念。尔时我慢暂得现行。若诸异生。虽于诸行思惟共相。尚为我慢乱心相续况住余。又萨迦耶见。圣相续中。随眠与缠皆已断尽。于学位中习气随逐。未能永断。若诸我慢随眠与缠皆未能断(文)。
  (六左)五十八稍广作差别说(文)。五十八(四右)中明四种二种等差别。如上演秘所引之文。
  (六左)五十八中(至)如理应思(文)。宝檗本作实形误。鲜本作宝为正杂集亦同。演秘云。问。瑜伽五十八(五右)云。当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别建立。谓于他世·作用·因果·诸谛·宝中。心怀犹预。此中何唯云谛理耶。答。即此谛中摄彼五释。相摄云何。答。宝灭道收。作用谓业。即是其因。及于皆过去集谛摄。总相而言。过为现因。未来及果苦谛所摄。故杂集论第一云。谛犹预者。亦摄于宝犹预如其所应灭道谛摄(文)对法抄二本(二十八左)云。三宝无漏灭道谛摄。故于谛疑。法身理法真宝灭谛所摄。二身余法僧。道谛所摄。同体宝者。随应所摄文。
  (七右)大论第八(至)此以文证(文)。瑜伽第八(三左)云。谓由亲近不善大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文)伦记二下(十五右)云。景云。疑分别异觉为体者。疑亦求觉通名为觉。简别于惠故云异觉。亦可。疑作二解。不一决定故名异觉(文)。
  (七左)五十五说(至)别有性故(文)。五十五(七左)云。问。是诸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见世俗有。是惠分故。余实物有。别有心所性(文)。
  (八右)训释辞中(文)俱舍二十七(九右)云。有余师说。词谓一切训释言词。如有说言有变碍故名为色等(文)光记二十七(二十右)云。应如是训彼词。习如是训词。是词无碍解(文)俱舍根品初释根义。具举字界字缘。以成根增上义。此意字缘助字界已犹有界义。具出正理第九(初右)光记三(初)宝疏三(初)又明字界字缘。具出光记第九(三十四)宝疏第九(三十纸)良贲仁王疏等。
  (八左)与显扬对法同也(文)。显扬一(七左)云。疑者谓于诸谛犹预不决为体。唯分别起能障无疑为业(文)对法一(十三左)云。疑者于谛犹预为体。善品不生依止为业(文)。
  (八左)论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文)。演秘云。论谓恶见者多受苦者。有义。多受苦者。通五趣苦。一切苦果。无不皆由恶见生。故佛地论说。业惑及果。一切皆由我见生故。处处皆说。由恶见力。生死轮回无体息故。详曰。若通五趣。三苦远因。而有义无失。若依欲界三涂等苦为近因发。今依疏辨。然观此论。疏说为优。论云。招苦之者是分别故(文)。
  (九右)谓于欲界(文)。义演云。疏谓于欲界者。除上界。上界见惑。不能发恶业招苦故。及简欲界俱生我见等。以不能亲招苦果故。发恶业者。唯分别惑故(文)。
  (九右)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文)。对法抄二本(二十九右)云。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迦耶者聚集义。身聚争故。达利瑟致是见义。聚之见故。萨有三义。一者二伪三者移转云云○与此疏及二执章全同。瑜伽伦记二下(十三右)云。萨迦耶见者。景云。名身见。缘身起见故名身见。从境得名。亦名我见。行解为目。如正量部。名伪身见。以所计身虚伪不实故。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名有身见。以所缘身是其有漏故。若偏名伪身见。失于有义。若言有身见。失于伪义。欲在两义名萨迦耶。萨迦耶名含二义(文)。
  (九右)萨是伪义(文)俱舍十九(六)云。举经部计云。坏故名萨。言异意同。彼具文云。坏故名萨。聚谓迦耶。即是无常和合蕴义。迦耶即萨名萨迦耶。此萨迦耶即五取蕴。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为先。方执我故(文)宝疏十九(四纸)云。正理破云。若尔何用标以萨声(文)。
  (九左)萨婆多云(文)俱舍十九(六)云。毗婆沙者。作如是释。有故名萨。身义如前。勿无所缘计我我所故。说此见缘于有身。缘萨迦耶而起此见。故标此见名萨迦耶。诸见但缘有漏法者。皆应标以萨迦耶名。然佛但于我我所执标此名者。令知此见缘萨迦耶非我我所。以我我所毕竟无故。
  (九左)大乘应言(至)大小别说(文)。对法抄二本(二十九左)云。今大乘言。虽一萨字释成三义。今取移转。迦耶聚集。已假非真。更致萨言表成移转。
  (十右)今大乘意等(文)义灯五末(十)云。萨迦耶见。诸释云。要集云。大乘移转意同世亲。非谓有无不定。或异二宗名为移转。理已定故。名不顺故。今谓不尔。不得本意。疏云。今大乘意。心上所现似我之相体非实有。是假法故。又体非全无。依他起性成所缘缘故。说非实有亦非虚伪。唯是依他移转之法。我之所依(此同摄论等)又云。又依所执可言虚伪。依所变相可言为有。非如余宗定实定伪故。名为移转。此意不云异二宗故。名为移转。但云。是众缘生移转之法。不同有部实。非如经部。假和合相。不以有无二宗不定名为移转(文)。
  (十右)分别俱生(至)第一说(文)。第一(七右)演秘五末(三十七)云。疏分别俱生如显扬第一说者。意显俱生分别二我皆缘五蕴。即彼论云。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惠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
  (十左)趣者况也或所归处也(文)。次下(十三左)云。今言见趣者。趣谓意趣。或是所趣。或谓趣况(文)对法抄二本(三十左)云。论一切见趣所依为业。述曰。一切见者。六十二等。趣谓所趣。诸见纠纷。皆趣我故。此属我见趣。或况见趣。况由执故。此属诸见。与彼为依。是依业五见作用。通障正惠。今举别用不说通果(文)俱舍光记十九(五十一左)言见趣者。趣谓趣求(文)略纂十五(三十五左)云。诸见趣中者。如五趣是有情归到处。六十二见。诸见所归到处故。言诸见趣(文)泰释亦同。如伦记十六下(三右)无性摄论第四(二十五左)云。言见趣者。是品类义(文)花严大疏六(如来现相品)曰。梵云奈耶。而义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门。或云安立(二十五右)大日经疏云。此中种种趣者。梵云娜衍。义释十二(十四右)云。趣是别别之义。
  (十一十)对法第一(至)问答广解(文)。论第一(十五左)云。问。于五取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谓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如是计受想行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中。于诸见几是我见。几我所见。答。五是我见。十五我所见。谓计色是我。计受想行识是我。此五是我见。余十五是我所见。何因十五是我所见。相应我所故。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故。相应我所者。谓我有色乃至我有识。所以者何。由我与彼相应说有彼故。随转我所者。谓色属我乃至识属我。所以者何。若彼由此自在力转。或舍或役世间说彼是我所故。不离我所者。谓我在色中。乃至我在识中。所以者何。彼计实我处在蕴中遍体随行故(文)对法抄二末(六右)云。论相应我所者至说有彼故。述曰。下释论师释成我所相。即总答中我有蕴句相应者。不乖返相顺义。由我与蕴不乖相顺故。说彼蕴是我之所。谓我有色乃至我有识者。显我有蕴边五蕴生。成五句义。由我与彼相应说有彼者。以相应义释成我有。如璎珞等不乖我故(文)故成二十。义灯演秘未得详释故。为具引论抄。
  (十一右)分别行缘蕴(至)我我所行(文)。对法抄二末(六右)云。分别者解释义。行谓行相。是我我所二种行相。缘谓缘历。二种行相皆缘蕴故。所谓我所。即我所见。今解释我我所见二种行相缘历诸蕴一一皆有。不别解释此我所见从计何蕴我见后生。诸我所见。一切皆从我见起故。我见不从我所后起。是根本故。如计色蕴我有属我我在其中。此三我所不说从彼何蕴我见之所起。但总与我同一。蕴说五蕴各四故成二十(文)演秘五本(三十七)云。问。分别行等谁所说耶。答。是佛法者。谈彼外道计我。差别有斯不同。令学者知说斯言也。亦非外道自说计我有二十等句之差别也。皆同谈外为令边知有弃舍故(文)义演六末(十九右)云。问。如执色是我。色是我璎珞僮仆等。岂不分别所起处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璎珞等者。但言我所随我后生。有如是行相。不异我所从此蕴起彼蕴起等。故云不分别所起处。意说。若分别行缘蕴。亦分别所起处。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但有二十句。若尔准演秘后说。如执色是我。受是我璎珞僮仆等。即是分别所起处也。所从受蕴起故。唯前解即非(文)。
  (十一左)其六十二见(文)。演秘五本(三十七)云。疏六十二见等者。按大智度论第十五云。身边见以为根本。五蕴各四我我所见。三世各成二十句见。并本身见边见二种。合六十二(文)今谓。智论疏主不用。朴杨何为引证。对法抄二本终云。非此所明故今不述。略纂云。随机别说。非此所明。六十二见章云。非此所宗。义演约三世二十句虽似智论。而取命者等不同。亦不允当。六十二见章(二左)以五门分别。于中第二辨名相者。大智度论说。身边二见以为根本。有二十句我我所见。三世合数。并本二见成六十二。非此所宗。阿含经有许无色界有色身故。大众部经。非可全凭。梵网六十二见经。与舍利弗阿毗昙同。是正量部。亦非所宗。大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第二百。虽复广明。是萨婆多。亦非依凭。以上皆非大乘之义。今并不依。今依瑜伽第八十七第六第七第八。及五十八。显扬第九第十。对法第一。成唯识第六卷上下诸文自广解释。既是自义理应依凭。初列总名相。后辨别名相。列总名相者。八十七云。萨迦耶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谓四边常见论。四一分常见论。二无因论。四有边想论。四不死矫乱论。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说我论者。又有十六有见想论。八无想论。八非有想非无想论。七断见论。五现法涅槃论(文)瑜伽略纂第三(十八左)对法抄二本(四十二右)皆同。
  (十二右)以何为证五十八说(文)。五十八(十一右)演秘云。疏以何为证等者。按五十八云。愚夫以此五取蕴中。起二十句萨迦耶见。五句我见。余见我所。是名迷苦萨迦耶见。又总结云。此十烦恼。皆迷苦谛见苦所断。既云迷苦见苦所断故。分别惑其理极成(文)。
  (十一右)显扬说(至)第一(七右)云。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计我我所染污慧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我无颠倒解为业(文)。
  (十二)谓由于前(至)执为业常(文)。对法抄二本(三十左)云。边有二义。一者边侧障中道故。二者边鄙障胜行故。萨迦耶见狡我等已。此边执见随于前蕴而执断常。诸忍欲等。为此见体。所边计等三种。如前移转。见后计执断常。方边见摄。余者邪见故论言随。先随我见。后随执蕴。五十八说。执释梵等为常为性。苦邪见故(文)。
  (十二左)说有因果处中行道及出离灭谛(文)。疏说有因果者。准杂集意。因果二字。唯系处中行。若依道二谛是无漏因果。亦通灭谛。杂集一(十三左)云。障处中行出离为业。处中行者。谓离断常缘起正智(文)对法抄二本(三十一右)云。缘起者。境因果法因故非常。果故非断。缘因果智名缘起智。是处中行亦是胜行。胜行即出离正智。通因果。证智非因故言出离。或出离即即灭谛。障正智生不称出离。彼障此故立边见名(文)。
  (十二左)然此边见(至)有常断故(文)。对法抄二本(四十二)云。五十八·八十七·唯识第六·长阿含第十·梵网六十二见经·舍利弗阿毗昙·毗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虽皆广说。然长阿含等。与大乘义。见摄不同。不可依用。今依瑜伽等所说为正。五十八·八十七说。前际有五位。一四边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二因论·四云有边等论·五四不死矫乱论。后际有五位。一十六有想论·二八无想论·三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四七断灭论·五云现法涅槃论。如是前际有十八见。后际总有此四见。问。于五见中几见所摄。答。其自性二见摄。谓边邪见。若其眷属五见所摄。虽五十八说三见摄。彼文自说开为常断。总一边见。云何自性二见所摄。于十位中。常见摄五。谓四边常·四一分常·有相十六·无相有八·俱非八论断见摄一。谓七断论。如是边见总摄六位。有四十七见。邪见摄四位。谓二无因·四有边等·四不死矫·五涅拌论。有十五种故。二际见所摄(文)六十二见章第三云。体门意亦同。婆沙第二百(十四左)六明六十二见总入断常二见中。
  (十三右)等取十四不可记事(文)。对法抄二末(初)释十四事。如涅槃经三十五·大智度论三十九·俱舍第十九广说。演秘云。疏等十四不可记事者。如有问彼十四事者。不应为释。无义利故名不可记。其十四者。按大般若经云。世界常耶。无常耶。亦常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为四。世间有边无边等为四。如来死后有耶。无耶。亦有亦无耶非有非无耶为四。命与身一为一。命与身异为一。合为十四(文)十四不可记事。如俱舍十九终·光宝记释。
  (十三右)有缘他界为断等(文)义演云六末云。疏有缘他界为断等是他界缘中广说者。即次下他界缘中。许缘他地皆为他我彼起断常等。如下自说(文)。
  (十三右)此六十二见唯分别起(文)。瑜伽五十八(二右)云。常见所摄边执见者。谓六十二诸见趣中。计度前际。诸边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诸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断见所摄边执见者。谓诸沙门若婆罗门。七事断论。此边执见唯分别起。无有俱生。唯除即此。先世已来串习随逐边执见等。若有分别若无分别差别之相。如来本地分。已广分别(文)。演秘引论稍有不足。彼云邪见分别。不待言成故不录也也(文)。
  (十三右)五十八说(至)是邪见(文)。五十八(十一右)云。又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文)略纂十五(三十九右)云。论云。又有诸见妄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总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如是邪见亦迷苦谛者。此谓计梵王为常。不从我见后生故是邪见。问曰。此卷初云。边常论·一分常论等。皆是边见。即计梵王为常。如何此中乃言邪见。答曰。二说。若起我见计梵王为我。后计为常。此常见后生故边见收。如前文。此中约非我见后生者。此非常见故邪见收。亦无违也。问曰。凡夫伏修不伏见。此是见何色界我见下界起耶。若是欲界我见等。如何缘色生。答曰。此我见是欲界系。缘名为境故。得缘彼生。名者名字。闻彼名故而缘。又名者四蕴也。即是此心之相。离心无别体故言缘名。问曰。若尔与欲见何别。答曰。至下缘境中。更当知广释差别二说。此边常论。皆名邪见非我见后生。故前文言是边见。及梵网对法等云边见摄者。似常见体是邪见。夫言边见必我见后生故。故此中次前文云。即用如是我见为依止。于五蕴见我断常。断常二见。即唯我后起。此边常论。不缘为我故非边见(文)。
  (十三右)非我见后生(文)。义演云。疏非我见后生者。瑜伽说。邪见行非我见后起。此论约性我见后起故边见摄。二论同(文)。
  (十三右)又此边见(至)别抄等会(文)。义演六末云。疏又此边见至及别抄等会者。此外申难。难云。若总缘我见。得通缘上界法为我等。余分别见等。不许别缘上界法为我等故。故云余非他界缘。如何分别边见。乃缘他界梵王等为常耶。又说。从我见后生边见。亦不缘他界法以分别。我见不缘他界法故。故云如何别缘我见亦缘他界生。难意。如是唯下会云。执他地法不为自我。得为他我故。许即许是他梵王之我(文)。
  (十三左)长阿含第四(文)。经中十二·十四两处说之。
  (十三左)言前际者(至)过去果故(文)。演秘云。疏依现在过者。即瑜伽论八十七(二纸左)云。云何当有前后际俱行。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龙。谁当有我。今此有情来何所从。于此没已去何所至。又毗婆沙百九十九云。若依现在起分别见。或名前际或名后际。是未来前过去后故。或未来因过去·果故(文)今谓。瑜伽明前后前后际三种现行。于中此文。第三前后际俱行义。然观瑜伽。云何当有一句。此属后际俱行。今属前后俱际中非也。又引婆沙以略法故。今具引之。婆沙百九十九(十二左)云。此中依过去起分别见。名前际分别见。依未来起分别见。名后际分别见。若依现在起分别见。此则不定。或名前际分别见。或名后际分别见。以现在世是未来前过去后故。或未来因过去果故。
  (十四右)四边常论者(文)。六十二见章(三左)云。瑜伽第六·显扬第九云。当知此中计前际者。谓或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不善缘起故。于过去诸行。但唯忆念不如实知。计过去世以为前际。发起常见。或依天眼计现在。以为前际。于诸行刹那生灭流转。不如实知。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所绝故。发起常见。八十七云。宿住随念俱行者。谓计前际。三常论中由下中上清净差别。今观论意。由依静虑宿住随念有下中上。分成初三。一忆过去二十成坏劫。二忆四十成坏劫。三忆八十成坏劫。由宿住念有三品故。见有远近。伴师迦者。僧佉喻名。说一切法皆悉是常。世间隐显非为灭坏故计为常。以说三品静虑所见故。六十劫宿住不缘故但有三。瑜伽第六等。又云。或依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于诸行刹那。生灭流转不如实知。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断绝故。发起常见。此意即显。天眼见有情诸识流转死此生彼。而不实知诸行刹那生灭流转故执为常。是第四常见。总详此意。初之三见虽同阿含。第八即非。彼揵疾智。计一切常非由天眼。八十七亦云。天眼俱行故。此中前三总是婆沙第一。此之第四即彼第三。彼余二常此中无也。八十七说。此四常见。皆依静虑不说散故。然婆沙说。第一观劫。第二观生。第三观现在死此生彼。第四依寻伺。若有说言。此前三种。即瑜伽言依下中上三种静虑。虽尔即有违天眼过。瑜伽第六云。第四即依天眼所见。非寻伺故(文)演秘云。论四遍常者。问。瑜伽第六云。谓或依三品静虑起宿住念。或依天眼不言劫数。显扬·梵网亦然。按长阿含云。或有沙门婆罗门等。以三昧力能忆四十八成坏劫事。其中众生。不增不灭常聚不散。第四直以揵疾智见说一切常何乃不同。答。宗计既殊。不烦和会。或外道执品类不一。各叙一计故。瑜伽云。或依天眼既置或言。明计非一且叙一也。婆沙等别。准此应知不同。瑜伽等论不言劫数。但略故尔。故第六云。如经广说。故知略也。说余见差。类此应悉。有义会云瑜伽论等依梵网经。谓本计师说依定心。以伊师迦等本上古仙。由得五通不如实知而起计故。毗婆沙论。依阿含经。通本末计。说依散心。诸后学徒。依先传授别起计故。二经影略。义无失故。
  (十四)由隐显故(文)。略纂第三(十九)云。由执世间空劫为隐。有劫为显非灭坏故(文)伦记全同。义灯云。四边常中。举伊师迦。即僧佉类(伦记云两方二释)应离蕴我。今谓。准婆沙百九十九。转变隐显二种不同。是故二家。各起遍常之计。彼百九十九(十二左)云。前际分别见中四遍常论者。一由能忆一坏成劫。或二或三乃至八十。彼便执我世间俱常。问。彼何故作是执。答。彼计转变或隐显故。转变论者。作如是执。乳变为酪。种变为芽。薪变为灰。如是等类。答。续彼而有者。皆是彼所转变。非彼法灭有此法生。故一切法自性常住。隐显论者。作如是执。诸法自性。或隐或显。彼见此处先有如是形显分量大地洲渚妙高山王余山大海诸树等坏。后于此处复有如是形显分量大地等成。便作是念。彼于中间不可见者。非性坏灭。然坏劫时。彼性潜隐至成劫位。彼性复显(文)更考因明疏。
  (十四右)四中前三(至)天眼所见(文)。义灯五末(十六左)云。问。何故边常忆二十·四十·八十劫不增减耶。答。依世静虑三品差别法尔力故。何无计生。答。怀即摄灭。成即摄生。然外道计但是隐显。何无揵智。答。宗说别故(文)。
  (十四右)即有见道(至)并是常故(文)。义演云。疏即有见道常见至并是常故者。意难云。此常见既分别烦恼见道断者。如何亦缘他界法并为常耶。以观我及世间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间即通三界为境。不缘他界法。疑常见耶(文)。
  (十四左)然依定后(至)唯从见说(文)。义演云。疏然依定后起至以独影境唯随见说者。答上难也。意云。由外道曾得定。依定发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见可通上界系。虽常见通三界合缘。相分随见分亦色界系故。疏云。仍所应界地所系。问。何须相分随见分上界系。答。独影唯从见说。释所由也。问。何名独影境。答。以身在此间起上常见。遥缘上界法不亲得故名独影境。虽有相分而无本质。岂有实我实常为本质耶。所以无本质。唯有相分名独影境(文)今谓。疏文文势不似问答。义灯五末(十四左)云。问。四边常见何地界系。何地界起。答。有二解。一云色界。通四静虑。瑜伽第六。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或依天眼计现在世。准此虽不在定。得定后起故在上地。一云虽定后起。是分别见。世道不伏。起下无失。然非未得定然起之者。通欲色界。又解唯欲。论云。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沙门婆罗门唯在欲人。又瑜伽第七明四有边中明。沙门婆罗门。依止静虑起如是见。乃至云。当知此中以说因缘及能计者故。不得通上。然前说胜。言彼起者。据多分说。
  (十四左)一从梵天(至)我等无常(文)本章(四左)云。一从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观前来处作如是执。我等皆是梵王所化。梵王是常。不见初后故。我等无常。见今来此故。常论中言或见梵王随意成立。即此见也(文)略纂三(十九左)云。一分常见。梵王立言。我常子无常。有事彼者。随彼意立此无常。是初一分常见(文)伦记全同。义灯五末(十六)云。问。一分常中何无计色二定已上没生此耶。答。上无寻伺故。无王臣故。无谄诳故。由诳故言。我是常能生汝等。由谄故计王为父常能生故。问。欲界何故不计地居及于仙趣一分常耶。答。地居二天境非胜故。仙无别趣。境亦非胜(文)。
  (十四左)二闻梵王(至)一分常住(文)。本章(五左)云。常论中言。或见四大种变异。或见诸识变异。变异者无常也。即是此见(文)演秘五本(四十)云。疏大种常无常等者。问。既不云我。云何边收非我后故。答。文虽不言。理实是彼计蕴我者起斯计也。故得边收(文)义演云。疏二闻梵王有如是等见者。意说。梵王有如见见解。如是执也。地等大种常。心等无常者。意云。外道以梵王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计。我亦计之。地等大种常。若以可见故。心等无常者。以心等微细难可见故。速生灭故。又计大种常住心无常者。由执无想有情心灭身存故。或翻此者。由执心存色灭故。又云。心是常者。以心长时能分别用故。若是无常者。不能多时而有分别。既能长时分别。明如常也。我言。言大种无常者。由见山河有毁坏故无常也。同彼忍者。即印可之义。谓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在梵天中闻梵王说。或展转闻等者。如有外道住在欲界。展转传闻梵王等教。即此外道。从他传闻。作如是执(文)。
  (十五右)此四由执(至)四事而起(文)。疏明四一分常。多据婆沙百九十九(十四左)。
  (十五右)此之八见(至)为他我故(文)。义演云。疏此之八见。即四边常四一分常论也。疏以色界之我缘自地为我者。意云。此八见中。有以色界我见缘色界自地梵王为我也。谓有外道。依意后起我见。我见即是色界所系。所以名缘自地法。或以下界我见。计上界梵王为我。虽非自我。计为他我不遮也(文)。
  (十五左)不尔应非边见所摄(文)义演云。疏不尔应非边见所摄者。意云。若但为我不计为常者。应是我见。若不计为常。应是邪见○非边见摄。计他为自我名耶。
  (十五左)其全常等(至)如何全常(文)。对法抄大同。演秘云。疏其全常至如何全常者。亦有本云。如前全常。疏既不同。略为三释。一应云如何。如何即是随何之义。随何全常。皆有自我。二应云如四如四全常中皆有自我。三应云如前。如前常言结指前也。三皆有理。应从多本(文)。义演云。疏其全常等理不相违者。亦准一分常见。缘他法虽不为我。为他我常者。无违故边见收。设计自身。亦在中故者。前全常见。既言我及世间亦后如是。明知。自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计也。故边见摄。
  (十五左)一个边见(至)是何见(文)。演秘云。疏一个边见至是何见者。而有解云。一个边见。缘上下生。属前文者不然。此属下也。牒以为问。缘上为常下为无常。从多分说。四分常中。大种与心非上下故。或依梵说名上无失。然阙下义(文)义演云。疏一个边见缘上下者。意云。且如一个边见。缘上下生。计梵王为常。即是上计自身无常。即是下计常可尔。计无常者。是何见收。如疏自解(文)。
  (十五左)此虽非断(至)是染惠(文)。演秘云。疏此虽非断至是染惠者。非无常解皆名断见。拨后永无方名断见。故此非断。问。缘下无常与缘上常二见俱耶。答。不俱。无一心中有二惠故(文)
  (十六右)此总是我等(文)。演秘云。疏此总是我等者。总计五蕴而作一我。更无差异。蕴无不边。如次名为边满。无二无异无缺(文)义演云。疏云。此总是我也。即总计五蕴而作一我。更无差异。遍满者。彼计五蕴边一切故。二者唯计一我更无余故。无异者。我自身无异也。缺者以我边满无缺减故。
  (十六右)我有色等(文)。演秘云。疏我有色等者。即有色我有彼想故。名为有想。问。既云死后而有于想。后约于地。如何得云我有于想名有想耶。答。由我有想。后随生处名为有想。非今时无后方有也。不尔无想俱非八论。不应各八(文)。
  (十六右)取诸法相说名有想(文)。义演云。疏取诸法相者说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诸法相。故死后生有相处天也。即释有想义(文)。
  (十六右)执无色蕴为我等(文)。义演云。疏执无色蕴为我等者。即执四蕴为我。即计命者为我也。释名字如论应知者。如第一论云有情命者等。彼处广解(文)。
  (十六左)若执色为我(至)如指节量(文)。对法抄亦同然。此疏明十六有想。多据婆沙。今检婆沙。身中之身。彼作心字。彼第二百(二左)具文云。我有边死后有想。论者若执色为我。彼所执我体有分限。或在心中如指节量。光明炽盛。或在身中称身形量内外明微如说。我我形相端严。光明炽盛。清净义一。乔答摩尊。宁说无我(文)。
  (十七右)若执色为我边一切处(文)。波沙第二百(三右)云。答执色为彼所执我。偏一切处。如明论说。有我士夫。其量广大。边际难测。光色如日。冥闇者虽住其前而不能见。要知此我。方能越度生老病。异此更无越度理。又如有说。地即是我。我即是地。其量无边。若执无色为我。彼作是念。如不至火终不能烧。若不至力终不能割。若不至水终不能润。如是苦有不至我者。终不能取。无边分量。彼依寻伺起如是执。若依等至起此执者。必已得遍处定。如是二种俱作是念。我定无边死后有想。此在欲界全随其所应。乃至广说。执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论者若执色为我。彼所执我。随所依身。或卷或舒。其量不定。彼作是念。身若有量。我即有边。身若无量。我即无边。若执无色为我。彼作是念。若随有量所依所缘。我即有边。若随无量所依所依。我即无边(文)。
  (十七左)一想者在前三无色(文)。演秘云。疏一想者在前三无色等者。问。何为名一。答。唯一意识。余五无故。故婆沙论云。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疏种种想在欲色界等者。故婆沙云。由彼想六四门转。及缘种种境界起故。瑜伽八十七(五左)云。有一想者。谓在无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有种种想者。谓在下地。即如所说。随其次第。应知说我有狭小想。有无量想(文)婆沙第二百(四右)云。此中我有一想者。谓在前三无色。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文)本章(十一右)云。八十七说。一执我一想。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不说无所有处。略文故也。亦一想故。同婆沙故。以瑜伽说无量想配前一想故。略不论于无所有处。彼非无量想故。然是一想也。
  (十八右)乃至广说如彼论(文)。引上瑜伽第六故指瑜伽。对法钞云。广如瑜伽等说。至下结释。指婆沙为彼。婆沙第二百(四左)云。我亦有差别。谓有一种工巧智者。名有一想。若有种种工巧智者。名有种种想。我有小想者。谓执少色为我。或执少无色为我。若执少色为我。彼执色我其量狭小。如指节等。彼执想为我。所依小身故。缘少境故。说为少想。我与彼合名有小想。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许无色界亦有色者。此亦在彼前三无色。若执少无色为我。彼或执受为我。想为我所。依小身故。缘少境故。说为小想。我与彼合名有小身。执行为我。执识为我。广说亦尔。若执想为我。彼想依小身故。缘少境故说为小想。彼执小想为我性故。或有想用名有小想。此在欲界乃至无所有处。除无想天。我有无量想者。谓执无量色为我。或执无量无色为我。若执无量色为我。彼执色我遍一切处。彼执想为我所。依无量身故。缘无量境故名无量想。我与彼合名有无量想。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许无色界亦有色者。此亦在彼前三无色。若执无量无色为我。彼或执受为我。想为我所。彼想依无量身故。缘无量境故名无量想。我与彼合故。名有无量想。执行为我。执识为我。广说亦尔。若执想为我。彼想依无量身故。缘无量境故名无量境。故名无量想。彼执无量想为我性故。或有想用故名有无量想。此在欲界乃至无所有处。除无想天。如是四种。或依寻伺。或依等至(文)本章(十一左)云。然毗婆沙云执少色为我。想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少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无量想者。执无量色为我。想为我所等。如前广说。瑜伽意说。即前所说一想之处。有此少想。亦不相违(文)。
  (十八右)寻伺等(至)皆容得起(文)。婆沙第二百(五左)诸得定者。以天眼通。见三静虑恒时受乐。后从彼殁来生此间。便作是念。我纯有乐。诸寻伺者。见诸有情于一切时与乐具合。便作是念。我纯有乐。如于此世。他世亦尔。我纯有苦者。谓在地狱。诸得定者。以天眼通。见在地狱恒时受苦。后从彼殁来生此间。便作是念。我纯有苦。诸寻伺者。见诸有情于一切时与苦具念。便作是念。我纯有苦。如于此世他世亦尔。我有苦有乐者。谓在傍生鬼界人及欲界天。诸得定者。以天眼通。见彼有情苦乐杂受。后从彼殁来生此间。便作是念。我有苦有乐。诸寻伺者。见诸有情有时与苦具合。有时与乐具合。便作是念。我有苦有乐。如于此世他世亦尔。我无苦无乐者。谓在第四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诸得定者。如彼有情无苦无乐。后从彼殁来生此间。便作是念。我无苦无乐。诸寻伺者。作如是念。我体是常不明了转。虽有暂与苦乐相应。而彼是容我非有彼(文)。演秘云。由依等至而能起通。见苦乐等。而后起执。依寻伺者。凭邪师教。说乐等事处所差别。因执而生。或见现世乐等。因兹构画计论而起。此世既苦。他世亦然。乐等亦然(文)。
  (十八右)一我有色(至)作如是计(文)。演秘云。问。何故有想不言见他得定生等。答。无想处一。故要见他。自方生执。有想不尔。何得为例。或影显也。不及前释(文)。
  (十八左)等至寻伺皆容有起(文)。演秘云。疏等至寻伺皆容等起者。按婆沙。诸寻伺者。执色为我。见或有时熟眠闷绝。苦受所切似全无想便作是念。我虽有色而无其想。如于此世他世亦尔。由此故云死后无想。准此未必许生无想方名无想。与前得定计无想别。前有苦等。亦准此知(文)。
  (十八左)一执我有边(至)乃至广说(文)。婆沙第二百(七左)云。一执我有边死后无想。谓若执色为我。彼执色我。其量狭小。如持节等。若执无色为我。彼执命根为我。遍在身中称身形量。如是执已得无想定。及见他得彼定生无想有情天。便作是念。我有边死后无想。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想不起故。诸寻伺者。亦执彼为我。见有风痫。随其所应。广如前说(文)。
  (十九右)俱非有八等(文)。演秘五末云。论俱非八者。列之如疏。按婆沙论。略拾要云。一诸寻伺者。执色为我。彼见有情想不明了。便作是念。设我有色。非有想非无相。如于此世他世亦尔。非由彼定可起此执。所以者何。要离无所有处染者。方执非想非非想处诸蕴为我。彼既无色。此执理无。有依别义。说得彼定亦有此执。谓生欲色已离无所有处染者。执彼非想非非相处诸蕴为我。彼所执我。体虽非色。而与色合名有色我。如说鬘人。人体有鬘。彼虽不执以色为我。而所执我未离色故。乃至命终。犹随身故。故说有色。由所入定想不明了故。执我现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亦然。许无色界亦有色者。彼许有执非想非非想处。我实有色而非有想亦非无想。二得彼定者。执彼非想非非想处诸无色蕴。以之为我。或为我所。彼所执我。无色为性。或有无色。名无色我。由入彼定想不明了。故执。我现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亦然。诸寻伺者。执无色为我。彼见有情想不明了。便作是念。我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第三句中而有三节。初难寻伺。中许依定。后许有色。所有喻等。并同初句(文)。
  (十九左)非等至唯寻伺起(文)。义演云。疏非等至唯寻伺起者。非字恐错。令作依字。应云依等至非寻伺起。问。何以知错。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相不明了。然此第二。但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等。以此准知故应错也。更检余本(文)今谓。此释误也。第一云非得定。第三云唯寻伺。皆显非等至。其言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是执者所见境。非谓由得此定而起此执。第一具明。第二略见诸有情之句。第三略入非想非非想定之句。影略互显。在文者着矣。
  (十九左)如是一切(至)容有此执(文)。婆沙第二百(十右)云。如是一切皆执无色为我。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定者。皆有此执。又此一切。皆容执非想非非想处四无色蕴为我我所。一由彼定时分促故(文)下如疏文。
  (十九左)一由彼定(至)执我有边(文)。演秘五本云。疏一由彼定时分促等者。由时促故。随缘一蕴名一一也。故后起等得有边名。余准此知(文)义演云。疏一由彼定时分促故以一一蕴为所依等者。时分促故。不得总缘诸蕴为我。但一一别缘。故是有边。一一者缘随一蕴也。皆于定后缘前定中蕴等。执为常等名边也(文)。
  (二十右)一我有色(至)有而无故(文)。瑜伽第七(八纸)云。断见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乃至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住持未坏。尔时有病有痈有箭。若我死后断坏无有。尔时我善断灭。如是欲界诸天。若无色界空无边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广说如经。谓说七种断见论者。作如是计。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彼如是思。若我死后复有身者。应不作业而得果异熟。若我体性一切永无是则应无受业果异熟。观此二种理俱不可。是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身死已断坏无有。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还合。彼亦如是道理应知(文)显扬第十亦同。
  (二十右)现在此身(至)后皆准此(文)。对法抄全同。本章云。此中七灭不定自他。今身后身一切皆得。义演云。疏现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缘者。意说。现在身计我死后断灭亦得。于他世后后身。计我所亦得。若寻伺即计此身断灭。若依等至。即计后多生断灭故。依寻伺等至皆得起。问。且如欲色二界。同计色为我。起后可断灭。如无色界。既无有色。未审计何法为我言死后断耶。答。如前说。亦有外道。计无色有色者。亦计色为我也。复无色界无色者。亦计命根为我。后生彼无而我断灭(文)演秘云。论七断灭者。具如疏明。又阿含经云。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起如是论。一云。我身四大从父母生乳哺长养。然是无常。二云。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诸天断灭无余。三此非断灭。我无边空处断灭。乃至非想。皆后非前立为断灭。
  (二十左)此中后四(至)名后际得(文)。或云后四者有想十六·无想八·俱非八·及七断灭者大误也。何者至生死顶故之文。是婆沙明七断灭中。指后四执也。非关有想十六等计。不知正依婆沙故致斯误。婆沙第二百(十一右)云。七断灭论者。一作是念。此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彼见此生受胎为初死时为后。便作是念。我受胎时本无而有。若至死位有已还无。名善断灭。二作是念。此我欲界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彼作是念。我既不因产门而生。本无而有。有已还无。如彗星等名善断灭。三作是念。此我色界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彼作是念。我既不因产门而生。本无而有。由等至力有已还无名善断。或有说者。此三断见。皆缘已离初静虑染有情而起。彼断见者。虽已得定。而未能离初静虑染。所发天眼。惟见下地。前三有情既命终已。皆生上地。所受中有生有等身。非彼境界便作是念。得静虑者。既命终已悉皆断灭。四作是念。此我空无边处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五作是念。此我识无边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六作是念。此我无所有处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七作是念。此我非想非非想处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齐此名为我正断灭。此中后四。有执空无边处为生死顶。乃至有执非想非非想处为生死顶。若执空无边处为生死顶。彼执空无边处死后无有名善断灭。乃至若执非想非非想处为生死顶。彼执非想非非想处死后无有名善断灭。如是七种。后际分别诸断灭论。依前所说七事而起。如是七种。皆说死后。故是后际分别见摄(文)义灯五末(十七右)云。问何不计余地恶道为断灭耶。答。在恶趣中无分别见。现生人趣不可计彼死后断灭。除恶趣外余皆有计(文)。
  (二十左)问何故不说(至)无色为四耶(文)。瑜伽论记二下(六左)云。断见论中。欲界人天为二。色天合为一。四空为四故有七种(文)略纂三(三十一左)云。无色四处别计涅槃。色界趣同。总合为一。欲人天别。复开二故成七断(文)。
  (二十一右)若广分别如毗婆沙(文)。毗婆沙百九十九·并第二百卷。广明六十二见。疏多据之。
  (二十一右)谓对法云(至)真阿罗汉等(文)。杂集第一(十四右)之文。抄二本(三十五右)云。述曰。上论本文下释师解。无施与者。无正布施。无爱乐者。无所爱乐法而可尊重故。能爱乐度无能。无祠祀者。无以财食供养三宝。所生妙行翻此。或初二无妙行。无祠祀者无恶行。别别此三。总即妙行及恶行等。瑜伽论第八及五十五说。皆同此(文)瑜伽伦记二下(七右)云。叙外道中有六。一无施与爱养祠祀。二无妙行及果异熟。三无彼世间无此世间。四无母无父。五无化生有情。六无世间真阿罗汉。无施无爱无祠者。奘法师云。如布施经说。无施与者泛明有施。无爱养者对悲田。无祠祀者对敬田。二解云。无施与者谓敬田。无爱养者悲田。无祠祀者不现前境(文)略纂第三(三十二右)云。五十八说。无施与乃至无恶行名谤因。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名谤果。无此世间。乃至无化生有情名谤作用。无真阿罗汉名谤实事。彼皆自释所由。与对法第一名谤因同。此中不束因果等。但别散叙与彼不违。彼二相违如对法疏释(文)伦记亦同。对法抄二本(三十五右)云。五十八云无妙行恶行名谤作用者。此谤体无。彼谤无用。此谤无思业。彼谤无身语。此谤为因果未生位。彼谤其用果将生起。然用及因实非即离。各据一义理不相违。涅槃经三十五谤因五句。阙无爱乐。此谤因中。复言等者。谓无读诵殴击等业(文)今谓。所招异熟者。观彼论文。招异熟下有等一字。同上下谤因用事故。对法抄二本(三十五左)释云。等言显示增上等流。如短命等。杀生等流。果味辛少邪见增上。如是等果。谤作用者至有情等者。杂集一(十四右)释谤作用者。谓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等诽谤异世往来作用故。诽谤任持种子作用故。诽谤相续作用故(文)抄二本(三十五左)云。此有三类。一者世间·二者父母·三化生等。论诽谤异世至作用故。述曰。瑜伽第七空论中。复有差别。应勘叙之。谤无从此世间死没生彼世间。或复翻此故谤无此。是谤异世间往来作用。母能任持父为种子故谤无此。名谤任持种子作用。诸趣中有名化有情。先业所招能续后有故谤无此。名谤相续。然父及母各有二德。一者可敬福田。二者任持相续。五十八说。无父无母名坏实事。谤无第一可敬福田。此说谤任持相续名谤作用故不相违。亦由父母杀成重逆故。彼谤无名坏实事。化生有情亦有二类。一者异生二者有学。此谤异生名谤作用。五十八中。说谤圣者名坏实事。又谤体无名坏实事。谤用无者。名谤作用。亦不相违。谤作用中复言等者。等诸法中一切作用水土能生等(文)谤实事至阿罗汉等。对法抄云。有学无学。堪为福田。实法所成皆名实事。论言等者。等有学也。瑜伽不同。如前已会(文)又二本(三十四右)云。五十八说。谤因者迷集邪见。谤果者迷苦邪见谤作用者。一分迷苦。一分迷集。怀实事者。谤阿罗汉。实事有二。一智。二断。谤断者迷灭邪见。谤智者迷道邪见。邪分别者。通迷四谛。谓谤苦谛决定无有自在等常边无边等。是苦邪见。计自在等为生等及谤集谛。是集邪见。说现法涅槃及谤灭谛。计邪解脱是灭邪见。谤智为首有为无漏及谤道谛。计无利行是真行道。能尽诸苦。是道邪见。不死矫乱通迷四起故。邪分别通四谛生。此谤因果。或别或总。别有四句。一依因谤果。谓难有因而无异熟。二依果谤因。谓虽有果而无惑业。三不依因而谤于果。谓无三世。四不依果而谤于因。谓无烦恼生死因缘起。合谤因果。总为一句。谓诸法空无因无果。如是等义。皆应准知(文)又第八卷(十三左)及略纂三(五十二)然俱舍十六(十八左)分此邪见以为谤业果圣。即引经说。彼云。如经说。无施与乃至无沙门或婆罗门是阿罗汉。彼经具显谤业谤果谤圣邪见。光记十六(四十一左)云。经中总有十一不同。言一无施与二无爱乐三无祠祀者。此三皆是谤因邪见。见集所断。如婆沙九十八(初丁)解此三云。一解无差别。同显一义故。又解。各即异外论者。言无施与者。谓无施三类福。无爱乐者。谓无施别婆罗门福。无祠祀者。谓无施众婆罗门福。外论更有多解。如彼广说(文)。
  (二十一左)及四见外(至)分别倒见(文)。对法第一(十四左)云。邪分别者。谓余一切分别倒见(文)抄云。此前已说。迷四谛起有无邪见。皆邪分别(文)。
  (二十一左)五十八说(至)名损减故(文)。五十八(三右)云。当知。此见略有二种。一者增益二者损减。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此四见等一切。皆名增益邪见。谤因谤用谤果。坏实事等心执增益。所有诸见。一切皆名损减邪见。
  (二十一左)对法云(至)谛因果(文)。对法第一(十四左)云。问。如是五见。几增益见几损减见。答。四是增益见。于所知境。增益自性及差别故。于诸见中。增益第一及清净故。谓于五取蕴所知无我境。增益我我所自性。是萨迦耶见。增益我常无常差别。是边执见。于诸恶见。增益第一是见取。即于此见。增益清净。是戒禁取。一多分是损减见。一多分者。由邪分别不必损减故(文)对法抄二本(二十六左)云。五十八说。身见等四名为增益。此名损减。彼邪见中。但说因果作用实事无分别者故。又对法诸见四是增益。此虽有增。但对名灭。非说邪见唯损灭摄。说边无边等皆邪见摄故(文)演秘云。五十八中。偏指谤因果等邪见云皆损减。对法通说一切邪见故云多分。如计释梵常恒不易为物等因。非损减故。对望不同故无有失。更有异同。如二论钞会(文)又俱舍十九(七右)云。此邪见唯损减。余增益故(文)光记十九(二十四左)云。谓此邪见。唯损减故。所余四见。有增益故。谓有身见取戒禁取。唯增益。边执见中。一分常见。亦增益故。虽有断见亦是损减。而非唯故。邪即见故。名为邪见。持业释也(文)。
  (二十二右)一者名宽不正名邪(文)俱舍十九(七右)云。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如说臭苏恶执恶等(文)光记十九(二十四左)云。一切五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重故。偏立邪名。如说臭苏诸苏皆臭。臭中极者名曰臭苏。诸旃荼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等显举法未尽。
  (二十二右)二无因者(至)无因而起(文)。伦记二下(六右)云。景云。依静虑及宿住随念。过去空劫一切皆无。后忽然有。起无因见。二依寻伺。如文自明(文)婆沙百九十九(十五右)云。二无因生论者。一从无想有情天殁来生此间。由得宿住随念通故。虽能忆彼出无想。心及后诸位。而不能忆出心以前所有诸位。便作是念。我于彼时本无而起。诸法如我。亦应一切本无而生。由斯便执我及世间。皆无有因自然起(文)。
  (二十二右)二由寻伺(至)二事而起(文)。婆沙百九十九(十五左)云。二由寻伺虚妄推来今身所更既皆能忆。前身若有彼所更事。今此身中亦应能忆。既不能忆。故知彼无。又作是念。若依彼生诸有情类。必还似。如酪中虫还似于酪。牛粪中虫还似牛粪。青叶中虫还似青叶。父母生子还似父母。非即酪等是虫等因。故知。一切身及诸根觉慧等法。皆无因起。又作是念。现见孔雀鸾凤鸡等。山石草木华果刺等色形差别。皆不由因自然而有。彼作是说。谁铦诸刺。谁画禽兽。谁积山原。谁凿涧谷。谁后雕镂草本华果。如是一切。皆不由因。于造世间无自在者。由斯便执我及世间皆无因生。自然而有。如是二种。前际分别。无因生论。由无想·虚妄寻伺二事而起(文)演秘云。问。既曰宿通。何不能忆出心前事。答。外道极知。不逾八十。彼入时心。望后出心隔五百劫故。不能忆中五百劫。而无心故。复何所忆。由此犹执生。问。彼心虽无色身是有。岂不见耶。若云不见。便违宿住忆八事义。若许见者。因彼身生。此何无因。答。虽见色身。不知彼身有之所因。以见不逾五百劫故。既彼身有。不见因生。所以今身。不以所见即身而起。有惑者云。宿命寻伺。皆不能忆无想没后出心前事。名二无因。此由见疏答问之中。而以二义唯约无想以答前难。因致斯述。学者应知(文)今谓。二者指我及世间故。婆沙曰。由斯便执我及世间。皆无有因自然生起。
  (二十二左)据实亦有(至)但说其一(文)。义灯(十七左)云。问。何以无因唯在无想。答。在无想天久无心故。余天有心。知前生因。虽生下已亦不能忆前生彼因。由势分力不计无因。无色殁来无宿住通。不知从彼殁。不于无色后计为无因。泛无因计亦通答。如寻思起者(文)。
  (二十二左)四有边者(至)无所得故(文)。此据瑜伽八十七(三右)对法抄。据婆沙百九十九(十六右)两论稍别。本章(六左)云。四有边无边论者。第七卷瑜伽·显扬第九云。一者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若忆念坏劫。于世间起有边想。以世界坏后临空劫有边限故。二若忆念成劫。则于世间起无边想。去坏劫远不见边故。三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上过第四静虑亦无所得。傍一切处不得边际。则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处所起无边想。四若为治此执。但依异文义无差别。则于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想。初之二见缘过去起。缘之二种缘现在起。待未来故。名为前际边无边论。说四皆依静虑而起。八十七又说。宿住随念俱行者。谓于四种边无边论。由彼忆念诸器世间成坏。世间出现方便。若时忆念成劫分位。尔时便生四种忘想。一者若有一向忆上下。下至无间捺落迦下。上至第四静虑之上。忆念如是分量边际。便于世间住有边想。二者若有一向傍忆无际。便于世间住二俱想。四者若时忆念坏劫分位。尔时便生非有边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虽二文说两种。此见由有是行想故。总名边无边论。阿含经说。此第四见依揵疾智。瑜伽四种。皆依静虑宿住智起。然毗婆沙。一以天眼。见下至地狱上至初定。执我于中悉皆遍满。便作是念。过此有我。我应可见。故知有边。二傍见无边为执。同前起无边想。三依天眼及神境通见下见上。如初近远。运身傍去不得边际。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起无边想。四者返此四皆缘现在待未来故。名为前际。唯第四见。与八十七别。余三见同然。见于上亦有近远。然阿含经总相而说。得定起执有边无边。不说缘何分齐起。执彼第三见。与婆沙同。彼第四见。依揵疾智而起此执。亦不说彼缘何境起故不可依。
  (二十三右)四不矫乱者(至)名为矫乱(文)。本章云。四不死矫乱者。八十七云。净天有二。一不善清净。二善清净。唯入俗定名不善清净。未了达谛故。心未解脱故。若证内法定名善清净。已了达谛故。心善解脱故。无乱亦二。一无相无分别。二有相有分别。初是善清净天。后是不善清净天。前清净天。于自不死。无乱而转故。名不死无乱。后不清净天。若有依于不死无乱所诰问。便托余事矫乱避之。于谛无想定。不善巧故。先与心虑作是思惟。我等既称不死无乱。复有所余不死无乱。于诸圣谛无想心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德。望我为胜。彼若于中。诰问于我。我若记别。或为异记。或拨实有。或许非有。彼于记别。见如是等诸过失已作是思惟。我于一切所结问中。皆不应记。观此文意。即所事天名为不死。亦名无乱。应言不死无乱。言不死矫乱者。即一不字贯通二处。谓不死不矫乱。或彼自称作此无乱答者。生不死天。今毁责之名为矫乱。又以圣者真是不死净无乱天。此为能问。今答此天诸所诰问。名不死矫乱天(文)光记十九(十五右)云。四不死矫乱论者。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能无乱答得生彼天。不能实答。恐不生天。以言矫乱名为矫乱(文)光释与章不同。伦记二下(四左)云。不死矫乱故名矫乱。
  (二十三左)勿他鉴我(至)皆说等(文)。本章四末(六丁)云。勿他由此鉴我无知。因则轻哢以为是答。
  (二十三左)怀恐怖而(至)而安处(文)。瑜伽八十七(四左)之全文。但论怀上加由一字。本章全用此文。然有人改勿为而。以不类常为禁止等故。新译瑜伽·唯识·婆沙·正理等论。多用此字。别有一格。非谓一切。义演以恐易勿而释。实为允当。义演云。三怀恐怖等者。意说。此外道每坏恐怖以无记别。遂自会云。勿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解脱。恐他知我无所知。以无所知故。我不得解脱。以此为室。自安处者。谓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许。安在自心。怀恐怖故。名自安处。如人在室名安处也。今此计但假余事。亦同前无言答也(文)。
  (二十四右)四有愚戆(至)而印顺之(文)。婆沙一百九十九(十八左)云。四作是念。我性昧劣不能构集矫乱言词。又作是念。若一向执。非为妙善。以一向执非皆称顺诸有情心。若于他心有所违逆。我便不得生于彼天。故我应依不相违理。若有问我有后世耶。应返问言。汝何所欲。若言欲有应印彼言。我于后世。亦许为有。如是问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或问如是或不如是。或异或不异。皆应返问随彼所欲我便印之。又作是念。我性愚痴。若违拒他。彼便别我。怖愚痴故。于诸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文)。
  (二十四右)一见现在(至)便谓涅槃(文)。本章云。瑜伽第七·显扬第十云。一者若我解脱心得自在观得自在。谓于诸天微妙五欲。坚者摄受嬉娱乐随意受用。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此说胜妙。略无人中。婆沙说有(文)婆沙百九十九(六左)云。诸有此见受妙五欲。名得第一现法涅槃。此取劣法为胜。见取见苦所断(文)又(七左)云。此取劣法为胜。见取见苦所断。受妙五欲者。谓人及欲界天。有说。惟欲界天。以彼五欲极胜妙故。现法涅槃者。谓于现身所得涅槃(文)。光记十九(二十一右)云。言释名者。若于现在。我受安乐名得涅槃(文)。
  (二十四左)然于无色(至)地全作法(文)。义灯五末(十七左)云。问。何故无色根本·近分·及静虑近分不计为现涅槃耶。答。近分欣求未安住故。第四静虑。离诸遇患。身心俱安。执为涅槃。无色心安无身安故。不执为现涅槃。无色根本。计后生彼亦为涅槃。不执为现。问。何故人六欲天为一涅槃断灭开耶。答。同住欲尘乐故。为一涅槃。粗细趣别。七断别开(文)。
  (二十五左)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法(文)。义演六末云。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此问意者。设得上定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缘何法为我。未有色法者未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有释此问云。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计彼法为我可尔。若未得彼定即不得上地法。身复在此界。未审计何为我。问意第一(文)。
  (二十五左)若缘欲界(至)缘他地起(文)。义演云。若缘欲界身至缘他地起者。意云。纵得彼定起上我见。缘欲界身为我者。亦是缘异地法也。即上界心缘下界身为我也。如疏自答(文)。
  (二十五左)下论说然(文)。义演云。下论说者。即论下文辨上下缘中说也。彼文不许执他地法为自内我故(文)。
  (二十五左)此计自在(至)下邪见(文)。五十八(十一右)云。又有诸见计边无边。如是亦名迷苦邪见(文)略纂论释如上已引。
  (二十六右)即一切物因(文)。义演云。即一切物因者。计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问。与前何别答。前计为常。此计为因。前是苦谛下邪见。此是集谛下邪见。疏及彼眷属者。即彼见俱时五蕴名眷属。言不计为能得净故者。虽计无想天等为涅槃。然不计此天为能得涅槃清净法故。非见戒取摄。论云或有横计诸邪见解脱者。如计无想天及非非想处等为涅槃。实非解脱妄为解脱。此灭谛下邪见(文)。
  (二十六右)六十二见等(文)。本章(十三右)云。五十八说。愚夫于苦起二十句萨迦耶见。是名迷苦萨迦耶见。此见为依。于五取蕴见我断常故。边执见亦迷于苦。准此即显边见所摄。四十七见皆迷苦谛。于余三谛。我见等微力见。行狭不能有此广分别故。其邪见中二无因论。迷集谛起。五十八云。何迷集有八随眠。谓谓沙门若波罗门。谤因邪见故。二无因迷集谛起。四有边等论。通迷苦灭二谛所起。五十八云。云又有诸见计边无边等。如是亦名迷苦邪见。亦名迷灭邪见。迷于有漏无漏果故。有计不死矫乱。通迷四谛。以决定道而为问故。迷于四谛而与答故。五现涅槃论。五十八说。迷灭谛起。正迷灭故。此中所说。皆以行相所迷深远。以为迷谛。但举行别不举行总。行总之见。随应思说。是名第四迷谛之相。
  (二十六左)邪见中(至)唯集谛(文)。义演云。邪见中至。唯集谛者。意说。邪见中二无因论。唯是集谛邪见也。瑜伽自说(文)。
  (二十六左)边无边等(至)无漏果生故(文)。义演云。有边无边等四至无漏果生者。执我为边。即迷苦谛。非但迷于世果。亦迷于出世之果。灭谛真如遍一切故。又总缘三世果法故。亦通迷灭谛无漏果也。故瑜伽说。十四不可记中有边等四。是苦灭二谛下邪见收(文)义蕴云。苦灭二谛下等者。器世界成。名有漏果故苦谛摄。世间灭时名无漏果灭谛。彼计涅槃时归涅槃故(文)。
  (二十六左)既无边见(至)中摄者谛断文(文)演秘云。既无边见中摄谛断文者。五十八(十一右)中而有文说。但检文者。而疏略故。致有斯断。故彼论云。即用如是萨迦耶见。以为依止。于五取蕴见我断常故。边执见亦迷于苦(文)义演云。既无边见中摄者诸谛断文者。意云。此上所引瑜伽五十八文。不说十四不可记中边等四见何谛下断。无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同二十句见见苦谛下断。虽有迷处而无断处故。但以理准也(已上)准义演中牒文及释。上苦谛苦字写误。合作诸字。两师解释。大有乖违。以本有异故。
  (二十七右)八十八云(至)二见故(文)。八十八(二十三左)云。谓二十句萨迦耶见为所依止。发起妄计前际后际。六十二种诸恶见趣(文)义演云。即二十句中我见为依也。邪见亦迷。依此我见生故。论说诸所依为业(文)。
  (二十七右)此放诸见(至)是见取(文)。杂阿毗昙心论卷四(四右)子注云。二取梵音中。亦可言摩。亦可言疪。并有窃取义撰择义。虽实与理乖而意在求宗故言选择。所受非道故言窃取。对法抄二本(三十一右)云。见及见所依五取蕴等。见取之境。虽此见取取见非见。要取见为首。方名见取。但取非见法非见取故。理准实应名见等取。略等言故。但名见取。要缘见俱五取蕴等。执为最胜上妙之法。及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起此断相。诸忍欲等是取体(文)。
  (二十七右)大论第五十八初(至)与此同(文)。五十八(三左)云。见取者。于六十二诸见取等。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威势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由此见故。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名见取(文)言迷四谛者。同卷(十一左)若有见取。迷苦所有诸见以为第一。谓能清净解脱出离。如是名为迷苦见取(文)。
  (二十七右)如小乘俱舍等(至)皆见取故(文)。俱舍十九(七右)云。于劣谓胜名为见取。有漏名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法。略去等言俱名见取(文)宝疏十九(六右)云。正理一释同此论。又云。或见胜故。俱举见名。以见为初。取余法故。此是见为所取名见取。即是见取义(文)演秘云。然准有宗。俱执劣法以为胜者。即名见取。不唯执见及同时蕴故。俱舍十九(云云)。
  (二十七左)此则不然(至)方此故(文)。义演云。此则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舍解也。小乘见戒取。境同行别。许前后别计。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别。前后别计。但于所缘见及五蕴一取。而缘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方是见取。若戒取缘彼见所有戒及禁俱时五蕴眷属为境。是戒见二取。俱执所缘为最胜能得净也。二取境别不同小乘(文)演秘云。然于一聚至言等亦得者。虽见眷属而不别计。然戒聚中见最为胜。举胜等劣。而置等言。亦无有失。不同小乘而立等字(文)。
  (二十七左)戒即是禁(文)。对法抄二本云。戒者性戒。禁者遮戒。戒戒内道。禁外道戒。此及所依五取蕴等。戒禁取境。虽此戒禁取缘戒禁及非戒禁。要缘戒禁名为首。方名戒禁取。但取非戒禁。非戒禁取故。理实此应名戒禁等取。取戒禁为首。故略等言。要缘戒禁俱五取蕴等。执为最胜上妙之法。及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起此行相诸忍欲等。是戒禁取体(文)。
  (二十八右)大论五十八卷上下五处文同此说故(文)。五十八(三左)云。戒禁取者。谓所受持。随顺见取见取眷属见取随法。若戒禁于所受持诸戒禁中。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威势执取。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由此戒禁。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名戒禁取。十一纸右文。虽稍略意则全同。十二纸右十三纸右。及合五处文。皆同此说。
  (二十八右)对法第一(至)五蕴等(文)。第一(十三左)第八(三右)第一(七右)五蕴(二十一纸)。
  (二十八右)论然有处说(至)或随转门(文)。演秘云。论然有处说至名戒取者。按显扬论第一云。四见取。谓于前三见及见所依蕴。计最胜上及与第一。对法第一云。谓于诸见及所依五取蕴等。随观执为最胜为上为妙。五蕴同之。又显扬第一云。五戒禁取。谓于前诸见及所依蕴。计为清净解脱出离。对法第一云。于诸戒及戒禁所依五取蕴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五蕴大同。瑜伽第八大意。同彼显扬等说(文)。
  (二十八左)五十八说(至)皆有此说(文)。五十八(三纸左)解迷四谛中者。五十八(十二纸左)依蕴之言。
  (二十八左)即五十八等(文)。按五十八云。又沙门等。谓说现法涅槃论者。所有邪见。又有横计诸邪解脱所有邪见。如是诸见。是迷灭谛所起邪见。又云。又彼外道作如是计。我等所行。若行若道。是真行道。能尽能出一切诸苦。如是亦名迷道邪见。非涅槃法计为涅槃。名非胜计胜。非无漏道。实非离苦。计为真道能出于苦。名非净计净(文)。
  (二十九右)大论第八(至)是戒取(文)。第八(五纸右)云。烦恼颠倒摄者。谓七颠倒。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倒。想倒者。谓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净我妄想分别。见倒者。谓即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着。心倒者。谓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当知烦恼略有三种。或有烦恼是倒根本。或有烦恼是颠倒体。或有烦恼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谓无明。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一分见取戒禁取及贪。倒等流者。谓邪见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疑。此中萨迦耶见。是无我我倒。边执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戒禁取是于苦乐倒(文)略纂三(四十一左)云。见取是不净净倒。戒取是于苦乐倒者。随其所应缘见。缘戒及相应法为胜能净故。是二取不尔。便成邪见所摄(文)伦记全同。枢要引瑜伽七倒已云。一会如疏。又解。此随顺门。故二取收。不说见戒有所依缘。及二义不具。非二取摄。若单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并前后伴类。为胜能净。是见取。若单缘俱时及前后五蕴并一切法。为胜能净或胜非净。或能净非胜。并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为胜。非能净。为能净。非胜皆非见取。戒取亦尔。若缘见增随顺。戒劣亦名见取。戒增随顺。见劣亦名戒取。若缘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应故。但是法执染惠。非二见摄。二见摄者。必推求深行相独胜故。不作如前等解。便违此及瑜伽等文。二义不具。设二义具。非见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二十九左)但是邪见也如非道计道等(文)。瑜伽五十八(十三右)云。又诸外道谤道邪见。彼谓沙门乔答摩种为诸弟子。说出离道。实非出离。由此不能尽出离苦。佛所施设无我之见。及所受持戒禁随法。是恶邪道非正妙道。如是亦名迷道邪见。
  (二十九左)诸门分别(至)即十五门(文)。此论以十二门分别。下疏释云有余门分别。对法抄中。以十八门分别。应知。
  (三十右)显扬第一及大论第八(文)。二论并于各章下。分俱生分别。非有别门类释。
  (三十左)谓要不达(至)我断非常(文)。演秘云。谓要不达至我断非常者。假兴于难。生下引教及世事文。
  (三十左)如瑜伽第八十八(至)唯有断见(文)。新集第三无此文义。见第四(七左)对法抄六(三十五右)云。对法第四·瑜伽八十八等文。八十八(十五右)及第七(十右)如义灯及演秘辨释。义灯云。学现观者等本释如疏。西明云。八十八云。然于修习谛现观时。由意乐故。恐于涅槃我当无有等。准此未入见道者。要集断云。有释为胜。今意疑云。准八十八。是未入见。彼文说云。由此随眠萨迦耶见增上力故。于诸行中起邪分别。谓我当断。便于涅槃发生断见。由此因缘。于般涅槃。其心退还。不乐趣入。既与此论引文不同。疑此论引。更是别文。疏忘不引。然疏中指八十八者。疑是所等。又但证是断见。即得不证俱生。文云。起邪分别。谓我当断。不分明说是俱生故。或此文通非定凡圣。不尔何故文不相似。然准论引本疏释正。何以故。意证俱生通于断见。引见道后起可证诚。若见道前。何得知是俱生断见(文)演秘云。论学现观者起如是怖等者。是八十六(七右)对法第七二论文也。故瑜伽云。又由二缘依止无我胜解之欲。于彼涅槃由惊恐故。其心退还。一由于此欲不善串习未到究竟故。二释作意时。由彼因缘念忘失故。当尔之时。于诸行中了唯行智。其心愚昧数々思惟我。我尔时当何所在。寻求我行微细俱行。障碍而转。由此缘故。彼作是思。我当不有不。作是念。唯有诸行。当来不有。彼由如是随逐身见为依止故。发生变易随转之识。由惊恐故。于彼寂灭其心退还。释曰。虽了唯有诸行无我。由缘行心尚昧劣故数数思惟我何所在。即思我心能为障碍。便执无我。更不念言唯有诸行故。于涅槃而生惊恐。对法论云。俱生边见者。断见所摄。由此见故。于涅槃界其心退转生大怖畏。谓我我今者何在耶。然疏中云八十八者。而有二义。一错六为八。二举八等六。六正所引。八中亦有断见之文。故兼言矣。举兼显正。不言六也(对法抄中明言八十八。不言八十六。今言错六为八者。大非也。具如下述)问。引证俱生。对法可尔。瑜伽如何。答。八十八文如灯已释。八十六者。亦是俱生。何以为明。答。论云。寻求我行微细俱行。又云。彼由如是随逐身见为依止故。故知俱生。或通二见。寻文可悉。问。二论俱生为凡圣起。答。俱通凡圣。若尔何故八十六云。复次为断如是惊恐。有二种法。多有所作。乃至云。若已引发圣谛现观。由正见故。方得出离。对法复云。今者我我何所在耶。准此瑜伽唯凡所起。对法唯圣。答。瑜伽且据断凡起者。或兼断彼凡圣起者。圣谛现观其言通故。又云。由于此欲不善串习未至究竟。而起惊恐。即有学圣亦未究竟起。亦何失。对法言今我何在者。凡圣作彼无我解时。俱得名今。又解。瑜伽据凡。对法约圣。二解任取。应更审思(已上)今谓。西明道证淄州扑扬。皆不允当。何者疏主指瑜伽论八十八·对法第七者。论云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二句。此在八十八。今者我我何所在耶二句。此在对法故指二论。此中论之总意。虽正符顺八十六文。然学现观等之语。在八十八。而五十六所无。今者我我等语。正同对法。是故疏主。指八十八并对法。不指八十六。然扑扬师。但以总意顺八十六。谬解疏文。深为穿凿。此论与瑜伽二文对法三论之文。比对熟览。疏主指意可知。今谓。圆侧道证等论所引文。云非八十八。然未指何文。义灯虽释圆侧等难。亦不明指何文。至扑扬师立二释。一八错为六。二六正所引。虽立二释。意在八十六以为正文也。今谓。引对法文。合瑜伽中标云瑜伽等。对法是瑜伽之末论。则理无毫有乖翻。犹如投水无有别味。今疑别行百卷梵本中。此段初引瑜伽八十八文。次引对法第七之文。然三藏柔译之日。为欲包括二论文故。标举瑜伽等取对法。所引文中初之二句。须用瑜伽。后之二句须用对法。又疏主具鹅王眼。乳水虽混。别辨无味。断然明指。云瑜伽第八十八·杂集第七说故论言等。真非亲会译场之人。谁为此判。如圆侧道证等喻如闇射。宁得一当。思之思之。今检对法抄六(三十五左)云对法第四·瑜伽八十八等。今此论文。正依对法第四。然唯标举瑜伽不言对法者。瑜伽是本。对法末论。以末推本故。唯举瑜伽等取对法。思之。
  (三十一右)论故禽兽等(至)而起惊怖(文)。义演云。论故禽兽等至而起惊怖者。引事证有俱生断见。既禽兽等恐我断惊怖故。是俱生非分别起。故瑜伽五十八(二左)云。我见有二。俱生分别。俱生者一切愚夫异生乃至禽兽并皆现行。分别起者。诸外道等计度而起(文)枢要下末云。三恶趣极苦处。不造往恶趣业。无分别惑故。可造人天业耶。答。不障。但言无分别烦恼。不说无人天业故。若自不起不共无明。如何造人天业。故亦不造。此论总报。别报可造。善恶俱得(文)义灯五末(十九左)云。谓禽兽等可造业。不如枢要说。要集云。纯苦趣中及禽兽等愚钝之类。不起分别。论有诚文。于杂受处。如龙鬼等黠利之者。亦得听法。种种计尽应有分别。如经中说。鬼拍舍利头。陷身入地狱。证知鬼中造往恶趣业。人愚钝者。行杀生等。必能造往恶趣业。义同禽兽。今谓不尔。三恶起中。造感别报善恶业者。此即可尔。总报不造。无分别故。禽兽苦微不简愚黠。皆不能起。若以鬼打舍利子头。即证造总感恶趣业。经中亦说龙鬼闻经见谛得果。岂许实耶。许即违论。不许违经。故知。经中据化相。说入见谛等感善恶趣。据助感说文。
  (三十一右)瑜伽等依粗相说故(文)。下论(十九右)有粗相实义之语。演秘释云。委曲而谈名实义。梗概而说名为粗相。
  (三十一左)缘涅槃起恐怖断见(文)。义演云。缘涅槃起恐怖断见者。初出观时。俱生边见缘涅槃见分别我断故。起恐怖断见也。即俱生断见依分别我后起。据此名粗相也。有云。缘者由也。由证得一分生空理。见分别我无而生恐怖。云我许我何所在耶。
  (三十一左)如恐我断(文)。义演云。如恐我断者。意云。彼断见任运畏断。今此常见。亦任运计常。造集资具。
  (三十一左)显扬第一大论第八(文)第一(七右)第八(二左)如上已引。  
  (三十二右)释现观者(至)此依总语(文)。义演云。言释现观者。后师释前现观文。疏此依总语者。前师释后所引显扬等论。云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者。是总相语也。
  (三十二左)对法第六(至)三说文同(文)。演秘云。论此十烦恼谁几相应者。诸论辨此相应不同。今略引之。五十五(七丁)云。无明与一切疑。都无所有。贪嗔不相应。此或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如染爱增恚亦尔。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邪复推构。五十八(八纸)云。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自性不相应故。贪·恚·慢·疑。更相违故。互不相应。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必高举。是故贪·慢。更互相违。对法第六(十五右)云。贪不与嗔相应。一向相违法必不俱转故。又贪不与疑相应。由慧于境不决定必无染着故。余得相应。如贪嗔亦尔。谓嗔不与贪慢见相应。若于此事起憎恚。即不于此生于高举。及能推求与余相应如理应知。慢不与嗔疑相应。无明有二。相应不共。不共不与嗔疑相应。疑不与贪慢见相应。会如此论及疏故不重云。
  (三十三右)如对法第五(至)与慢相应(文)。第五之五写误。合作六字。对法第六(十五纸)瑜伽五十五(七纸)八(八右)三说如上引文是也。
  (三十四右)然此中(至)已下可知(文)。义演云。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贪为首。历说说字。字是前余九法已。次将嗔历余八法。如是展转次第历之名为一行。行由向也。即一向作法。
  (三十四左)论疑顺违事随应亦尔(文)。演秘云。论疑顺违等者。苦集由是因依处故。有情深着疑有不嗔。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有情不爱疑有。便恚疑无。翻此理可准知。
  (三十六右)见为一门明故(文)。义演云。是为一门明故者。瑜伽云嗔与见俱者不别。分五见总言与见俱。即一门明见义也。言实二取不与嗔俱。
  (三十六左)论与身邪见一分亦尔(文)义灯云。西明释云。执极苦蕴为我。即无慢俱。非极苦。蕴亦得慢俱故。下文云。特苦劣蕴忧相应故。今谓。本解为正。许慢与彼执苦蕴身见。得并。此言一分据多分说。故下初师。亦许缘苦俱蕴起慢忧俱。第二师亦云亦苦俱起。西明若云执极苦蕴为我无慢慢何苦俱不可与余俱。不许身见并无别因故。问。据多分说实理何俱。答。据分别慢。不与执苦蕴。一分我见俱。下约俱生故得俱起。又慢有七。卑慢得俱故。瑜伽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若分别者。略有二慢。一高举慢·二卑下慢。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此高举慢。喜根相应。若卑慢。忧根相应(文)。
  (三十七右)下文说(至)苦劣故(文)。义演云。下文说慢至苦劣故者。意说。慢亦得与计苦蕴为我我见相应。如下言。持苦劣蕴。忧相应故。明知。慢与我见俱也。由计苦蕴为我而生特。慢见有俱力遂生忧惧也。又慢亦得与邪见俱。亦如下云。邪见拨无灭道之时。以恃已法陵灭道故得相应(文)今谓。准义演释。疏中执字恐衍。又以上下皆四字为句故。
  (三十七右)论五见展转(至)有多慧(文)。义演云。五见展转至有多慧故者。此以见对见。辨俱不俱。无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复次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自性不相应故。问。若尔第七识中我见。如何与别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别说故不约体。此据体说亦不相违(文)演秘云。论五识唯三等者。问。称量推求五识无有说见慢云。第七应尔。答。称量解慢。七同五无所持慢生故七许有。见义准知。问。五见惑六引得生慢等由他五应起。答。行不违违。故起不起。
  (三十八右)对法第七(至)犹豫门等也(文)。第七(八左)云。慢见疑于一切处唯在意识身。由彼于称量等门转故(文)今谓。此论所等其量难测。对法明白。以上标慢见疑故。前修引证可谓巧便矣。
  (三十八右)论贪瞋痴三(至)五受相应(文)。义演云。论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者。问。准何得知。俱生分别皆通五耶。故五十九。问云。是诸烦恼几与乐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解云。准此贪嗔痴三五根相应。又即彼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如贪嗔痴亦尔。痴通一切义显可知。即准此文。五识中亦有分别烦恼。不尔如何分别贪等与苦受俱。分别诸惑。恶趣无故。意地苦受。善趣无故。不应难中以随念等分别。然集论等。说贪但与喜乐舍俱。嗔与忧苦舍俱者。如下文言。随粗相。说。
  (三十八左)对法第七(至)喜乐舍者(文)。对法第七(七右)云。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应(文)瑜伽五十八(六右)云。又于欲界。四见及慢喜舍相应。贪乐喜舍相应。
  (三十八左)五十八云此据多分等(文)。八十八(六右)云。此据多分相应道理。其余深细。后当广说(文)对法抄第六(八左)云。此中相应同五十八。不同五十九及唯识第六。五十九云。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
  (三十八左)彼云(至)出行相(文)五十九(三左)云。问。是诸烦恼。几与乐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与舍相应。问。如何等。答。如有一。或于乐受起会过爱不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乐受不会过非会过。若乖离非和合。或于苦受起不会爱若乖离爱。而现在前。遂于苦受合会非不合会。不乖离非乖离。由是因缘。贪于一时忧苦相应。与此相违喜乐相应。若于不共不乐位。而生味着。当知此贪舍根相应。慧于一时忧苦相应故。或有一时喜乐相应。问。如何等。答。如有一自然为苦逼功身心。遂于内苦作意思推。发恚恨心。或于非爱诸行有情及诸法所。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由是故。恚忧苦相应。问。恚与喜乐相应如何等。答。如有一于怨家等非爱有情起恚恼心。作意思惟。愿彼设苦。没已不济。或不得乐得已还失。苦遂所愿便生喜乐。由是故恚喜乐相应。萨迦耶见及边执见。若于乐俱行蕴观我我所。或观为常。喜根相应。若于苦俱行蕴观我我所。或观为常。舍根相应。断见摄边执见。当知一切与彼相违。见取戒禁取。取彼见故。随其所应如彼相应。邪见一种。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慢于一时应。或于一时忧根相应。问。如何等。答。略有二慢。一高举慢·二卑下慢。又高举慢有三高举。何等为三。谓称量高举·解了高举·利养高举·此高举慢喜根相应。若卑下慢与彼相违忧根相违。疑若于利养恭敬称誉乐善趣等决定事中。他所导引令犹预者。忧根相应。于无利养不敬讥毁苦恶趣等决定事中。他所导所导引令犹预者。喜根相应。无明通与五根相应。所余相应。引事指斥。文不复现。
  (三十九右)然今此中(至)贪等行相(文)。义演云。然今此中总解二种。贪等行相者。即分别俱生名二种贪也。又贪得与忧苦俱者。唯大乘义。小乘不许。
  (三十九右)此中意说(至)贪等引故(文)。义灯云。问。论云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者。意地分别纯苦趣无。杂受人中五虽有苦。复无分别。如何得言一切容与五受相应。答。准五十九。许五识有分别烦恼。虽非自力。由意引生。何以得知。彼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恚中亦云。恚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喜乐相应。问。如何等。答。谓如有一自然为苦逼切身心。遂于内苦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等。喜乐相应意亦同此。准此文意。于极苦处意虽有苦。而无分别。分别起慢。不说苦俱。人中杂处五。既有苦故得与俱。论复说云。遂于内苦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由是故。恚忧苦相应。故由意引五起分别。由此二论俱作定说。不尔相违。
  (三十九左)不尔(至)苦俱故(文)。义演(六末)云。不尔至苦俱故者。意云。五识得有分别贪等故。得与苦受相应。以苦受唯在五识意中即无苦。若不许五识有分别贪等者。即此贪不与五识中苦受俱。如分别慢唯在意地不与苦受俱。以意无苦故。
  (三十九左)此唯意识(至)若得定说(文)。义演云。此唯意识至苦得定说者。由分别贪通五识得定说与苦俱。慢唯有意。虽通分别俱生。然不与苦俱(文)。
  (四十右)于总聚中(至)受相应义(文)。义演云。于总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应义者。意云。但于总聚中许得苦俱。非许一一分别俱生慢等。皆得俱也。
  (四十左)此据总报(至)亦发故(文)具如上引枢要义灯释。
  (四十左)下疑等准此应知(文)。义演云。疑等准此应知者。分别慢既不与苦相应。明知。疑及邪见等。亦不与苦受并。又故知前师至造恶趣业者。不是于地狱中能起思度等烦恼。造业名于分别。但由前生强分别惑之势力。而造诸业名有分别也。问。如何地狱更造恶业耶。答。前师不正义。故作此计也。
  (四十左)与对法(至)如贪等会(文)。义演云。与对法至皆如贪等会者。如对法等说于欲界唯喜乐俱。此文乃至与四受或五受相应。未审如何答。准前贪会。前会云贪会违缘忧苦俱等。
  (四十左)四受除苦(文)。义演云。四受除苦者。苦地狱。地狱无分别疑等故。疑三见不与苦受相应。言随意有无者。随意识中有有分别无分别惑也。释上不与苦俱所由。意说。极苦处意无分别惑故。不与苦俱。余处有分别惑故。得与余受相应。
  (四十一右)欲界之疑(至)恶行果故(文)。演秘云。论欲无欲等者。有义简萨婆多欲疑唯忧故。显宗二十七云。何缘二疑俱不决定。而上得与喜乐相应。非欲界疑与喜俱起。以诸烦恼在离欲地。虽不决定亦不忧灭。虽怀疑网。无痴情怡。如在人间求得所爱。虽多劳倦而生乐想。疏说上界不如欲疑有喜受者。似不得此中文意。上地何故不与喜俱。详曰。疏意说云。疑无苦果。方与喜俱。上无此疑。由上无造彼恶行故。故疑苦无。方喜俱者。但在欲界不障上界疑得喜俱。下粗相中。疏言上界疑有喜故。自义既立。他计便遮。不言成矣。此自不不得疏本意。非疏不得论之意也(文)。
  五十九云。疑若于利养恭敬称誉等决定中。他所导引令犹预者。忧相应。于无利养讥毁恶趣等事。他所导引令犹预者。喜根相应。
  (四十一右)论二取(至)忧相应(文)。演秘云。论二取至忧相应者。五十九云。见取·戒取。取彼见故。随其所应如彼相应者。如彼身边二见相应所有受说(文)或云。为胜见取能净。戒禁者非也。
  (四十一左)非五识俱(至)唯无记性(文)。义演云。疏非五识俱唯无记故者。释非苦忧俱所由。以此二见非五识有故。不与苦受俱。唯无记亦非忧俱。以忧通善不善二性故。问。若苦受唯在五识。不与二见俱者。乐受亦五识有。二见如何得俱。又问。若言忧受通二性。以二见唯无记即不俱。喜受亦尔。如何即俱耶。答。乐有意地乐所以得俱。喜受通无记故。得喜受相应。
  (四十一左)其忧二性(至)性分别(文)五十七(七左)云。问。几善。答。或八或五及六少分。问。几不善。答。六少分。问。几无记。答。八五少分(文)略纂十五(十五左)云。问几善或八或五及六少分者。八者谓信等五及三无漏。假实通论。五者唯信等五。据五根而说。此八五全六少分者。谓五受及意少分不善六少分。亦五受及意八无记者。谓七色命全。五少分者。谓四受除忧意为五。
  (四十一左)但生二见(至)五十八说(文)。演秘云。问。何以知然。答。按五十八(五左)云。复次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数现行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彼虽不说俱生边见。理同我见。亦无记性。
  (四十一左)在极苦处执苦俱蕴(文)。义演云。在极苦处执苦俱蕴者。此师许地狱有分别烦恼。若后师在人天中缘病苦等身。名分别我见缘苦俱蕴也。若后疏言问第一师者。不与苦俱。非同恶趣有分别惑也。论广说如前者。如前五受诸门分别中说。
  (四十二右)分别二见(至)俱不违(文)。义演云。谓分别二见至俱不违者。意说。分别二见同第一师。不与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师意说无苦受。后师地狱无分别烦恼。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说俱生二见与苦俱。据实义也。二师俱不违者。约分别二见。并不违五十九文。
  (四十二左)分别烦恼(至)五十九说故(文)。义演云。分别烦恼至五十九说故者。分别二见。皆与四受相应。三师皆同五十九说。然俱生身边二见。前师不许与苦受俱者。违五十九文。前师计意地无苦受故。后苦与身见二见相应。
  (四十二右)论此依实义(至)四俱除苦(文)。演秘云。论此依实义等者。问。所依教何何意须有粗细二说。答。委曲而谈名为实义。即五十九。梗概而说名为粗相。即五十五对法第七故。五十九(五左)结十烦恼受相应云。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即约巨细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二十七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