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三(二末之三)

  (六十九左)因明乃有多重(文)。如上已引因明大疏。
  (六十九左)非安慧文(文)。演秘云。疏此非安慧文者。经颂所言识所变者。即见相分。其体非无。安慧二分体即不有。所以知非。并结长行亦非安慧(文)泰抄云。此非安慧文者。其经文中既言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识所变者。即是相见分也。即识所变见相上。假立假我法。识能变者。即是自证分。为彼法立有四分。依相见分上假立我法。此经文既言依识所变。假立我法名。即是彼法义。非是安慧义。以安慧义不立识所变见相分。唯立能变自证分。此经若顺安慧义。经文应言。故于识能变假立我法无为。安慧下识所变假于自证分上假立我法故也。
  (七十右)所变相者释颂此言(文)。泰抄云。疏所变相者。释颂此言者。此者即前颂中有种种相转。此所变之能变故释此字也。即是颂中此字也。所变相者。释颂此言者。然前颂文中。言彼依识所变。即彼者我法。依识所变见相二分上立也。此能变唯三者。此所变见相之能变有三种。今此论文中。言识所变相者。即释前颂中此字也。
  (七十左)合解下二句(文)。义演云。疏合解下二句者。问。何故前科文即云别解三句。今乃言合二句耶。答上言别解三句者。约三能变别解。今合解下二句者。即合解下二句中识字。以识字贯通二句。所以合解。意说。得下识字贯三能变中故。初二识者。即初二能变。第三·识者。即第三能变。
  (七十左)多异熟者(文)。枢要上末(三十五左)云。四十九(初纸)立七地。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四十七(十三纸右)种姓·胜解行·极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惠谛·觉分·缘起·无相有功用·无相无功用及无碍解·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种姓地。即种姓位。胜解行地胜解行地位也。净胜意乐地即极喜住。行正行地即增上戒。增上心三种增上惠有。加行功用无相住。决定地即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有三决定。一种性定。二发心定。三不虚行定。此地菩萨随在第三决定中故。决定行地即无碍解住。到究竟地即最上成满菩萨及如来住。合立其阿赖耶名。在前四地。毗播迦名通六地。半第七地中摄。第十地菩萨故。阿陀那名贯通七地。然依杂染位。多分异熟通阿赖耶故。又十三住初名通九。第三名通十三。异熟名谈十二。故名为多。依生死标。故唯取此。此二解依不共所缘。以三性境。为所缘者。不说二乘。二乘回趣亦此所摄。疏之二解通三乘解。以上简自名。必其简不名心所。以与阿陀那名等故。意名不及第七。故不取之。又简他识多者。相续义。一切时行名之为多。多时行故。异熟者业果。五果中异熟果。六识虽有异熟而非多。第七虽多非异熟故。唯此名。又多者广义。即是总义。果熟之义虽通六识非总报主。不立多名。第七非多。非异熟故。名异熟余识不名(文)演秘云。论多异熟性故者。有义应作四句。有异熟非多。谓六识中业所感者。有间断故不名为多。有多非异熟。谓第七识有覆性故。俱非即是六识之中非业招者。俱句第八。遮余三句故说多言(文)今谓。演秘意。谓多者相续义。此依枢要。疏等以为多分之义可知。
  (七十左)菩萨金刚心或解脱道(文)第十论(八纸右)论成佛时有其二说。一在金刚无间道位。是不正义。一在解脱道位。是为正义。今提两说。故云金刚等疏三本(七十七纸左)。
  (七十一右)名阿陀那此云执持(文)。净影天台喜祥等师。说阿陀那为第七名。本据旧译摄论等。故皆致此错。应知嘉祥胜鬘经宝窟云。摄论(梁第一佛性论第三亦同)以第七识名阿陀那。此云无解识。净影大乘义章云。阿陀那王翻为无解。体是无明。痴暗心故。天台金光明疏云。别而分之是菩萨识。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瑜伽略纂十三(四纸)云。先云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
  (七十一右)或名心等(文)。具有十七异名。如枢要中及义灯颂结十七名等。贯练编中引诸释述。
  (七十一右)宽狡何事(至)说熏习位识(文)。演秘云。疏宽狡何事遮不说者。纵令宽狭有何违事。遮不说之。疏此中意说等者。问。何意。须约熏习之位更取异熟。答。由前外难。若无实我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前答彼云。我法熏习诸识生时。变似我法。为此故取熏习识位。
  (七十一右)又但(至)宽狭皆得(文)。义演云。疏又但至宽狭皆得者。意说。因位不说佛果。佛果无熏习及以我法执。即因中异熟体通宽狭。至佛果解脱道以来名宽。通于初位名狭。言多异熟性故者。亦得言宽亦得言狡。故云宽狡皆得。
  (七十一左)又十三位(至)又七地(文)。十三住者。见于四十七(十三右)七地四十九(初右)。
  (七十二右)如枢要说(文)。彼上末(三十七丁右)云。又思量者。简他识如疏。又简自何故。此名意有二义。一者依止名意。二者思量名意。何故名思量不名依止。依止之名是共他故。今不共故。又依止名兼他显自。以能依止显所依故。思量之名自行相义。以行显体。以缘多故。相续恒起行相缘远名之为审。故以思量行相而显自性不名依止。又现正思量名之为意。对法第二无间觉义是意。即次第灭根。今此思量是现正思量。简无间故言恒。故显此思量。恒现在故。又简自名。何故不名心识。而独名意。百法等说。识有八种。有心地说八并名心故。以恒审思量之义胜余名故。若恒集起名心。不及第八。若了境名识。不及余六。故以意各而标。自称不说心识。由此简他识有二义。此余识非恒及非审故。如疏解。第二此中心识不及八。六恒自识思量之用胜心识故。简自名中亦有二。一不唯依止解意。非诸论中依止之义。行之其名。二显常现在非无间觉。
  (七十二右)论了境相粗故(文)。演秘云。论了境相粗故者。有义应作四句。有了境非相粗。第七八识。有相粗非了境。六识心所。有俱非谓七八心所。有俱句第六心王。亦了亦粗故。
  (七十二右)六不共义(文)。演秘云。疏六不共义者。简七八也。前之五义皆对佛果缘于细境六识明也。
  (七十二左)此后二识亦通净名(文)。义演云。疏此后二识亦通净名者。谓转识中后六七二识互通净无漏。不是所熏。又互显故者。举通净名。显第八亦通净(阿陀那识是)举(异熟)染名显六七二亦唯染也。此约三能变识互显也。若尔者何不说眼等五识耶。答。因位五识不通无漏。又解。后二识亦通净名者。意说。后二能变识且通于净。八地菩萨得诸根互用。无漏意识且通净也。如下说(文)今谓。初说大非。以唯局第六不通五识故也。后说非全是。何者解为二能变是也。为诸根互用等者不是也。疏意思量了别通因果位。对异熟识唯局因位。故云后二识等。
  (七十二右)又互显故(文)。泰抄云。疏云。又互显故者。举狭名取赖耶影。取后异熟阿陀那名亦得。不干后陀那宽名影取前二亦得。举中异熟名影取初后名亦得也(文)。今谓。泰解但就第八三名解互显。义演就三能变解为释。义演为正。上卷疏(一本四十云九纸左)云。此三能变初之一名唯未转位。后之二识亦通净名。何故尔耶。下自当悉(文)所谓下者。此文是。
  (七十二左)如枢要说(文)。彼上末(八十三右)云。又了境者。一唯见分行相而现自体。二简他识有四义。一易共知故婴妖之属皆知有故。二共许有故。三乘通许。三行相粗故。四所缘粗故。唯六名了境。余不得名又自。可名为心意。何故但名识不名心意等。以了境之行相粗故易知。显其自性心意不尔。眼识等名心。义难知故。有心地说八并名心。对法等说无间觉意故简自名。又简不名。异熟名等显异熟等名。相难知故。多非分故。自余别义如对法抄及别章说。
  (七十三右)因能变(文)。义灯三(三十五左)云。论能变有二谓因及果。有多解释。且准识文及本疏意。因变但种子。果变唯现行。设现熏种不名因变。何以故。论但云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既言第八识中二因习气。七现能熏非在八中。亦非习气。不同三相。三相诸文互说不定。二变更无异文说故。若尔现熏种是何变收。答。是果变。或非二变。何以故。若言因非习气。若言果。五七不能现彼种相故。问。若尔二变摄义不尽。答。不尽何过。二变据胜故。然枢要中作句数者。以义说之。或现熏种亦因能变。若说为果五七所熏。岂是现相。此中意说。自证所现名种种相故。若尔云何不说能熏亦为因变。答。准下第八。现亦名种。然说习气胜显相续。现因间绝。隐略不说(文)。枢要上末(三十八右)云。体相沉隐名之为因。故唯在种。体用显现互为果名。为见故不在种。不尔亦应通因果。
  (七十二右)此名唯望现果为名(文)。演秘云。疏此名唯望现为名者。因能变名唯对所生现行果说。
  (七十三右)种及现行所引生故(文)。义演云。疏种及现行所引生故者。意说。种子由先现行熏生。及从前念自类种子。所引生合许是果。令既能生现等种应是果变。今但望当现果说故得因名。
  (七十三左)自性新因(文)。义演云。疏言自性亲因者。显是同性等流之义等者相似之义。
  (七十三左)一切种子(至)故不说之(文)。义演云。疏一切种子至故不说。意说。二因习气摄一切种子。士用增上于此二中假立。今云士用增上者果也。意显二果之因不离二种习气。士用因者。谓俱有因。种现俱时有故。增上果因者。即六因中能作因。名能作因。但不障碍边名能作因。故二果之因向此习气中分出。
  (七十三左)又以等流(至)以显自体(文)。演秘云。疏中但举习气之因。以彰其体。不举其果而辨体也(文)义演云。疏等流能变之因者。意说。等流习气即因能变也。之因者即能熏七识也。
  (七十四左)义显所生(至)种子是也(文)。演秘云。疏义显所生等者。释论举因不说果意。问。本意欲明所生之果通八识等。何不举果直以明之。而乃举因方便显耶。答。若举其因显此习气亦有因生。并显所生通八识等。复能显自亦能为因。若直举果恐疑习气不从因得。为含多义故举其因。异熟习气亦准此知。
  (七十四右)名言种子(文)。下论第八(十二右)云。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
  (七十四右)等谓相似(至)依士释也(文)。演秘云。疏流谓流类者。有说。等谓相似。已显类同。所言流者。是流住义。果从因起。因所流故名之为流。等之流故。亦依主释。或所生果与因相似。名之为等。从彼所起。名之为流。此等即流。持业释也。故论说云。由果似因名等流故(文)义演云。疏等流之习气者。等流是果。习气即因。因果不同时。故依主释也。
  (七十四右)唯说七生(文)。义演云。疏言唯说七生者。七识从等流种子生也(文)。今谓。不尔。上明第八非能熏义。今乃取其能熏。唯是七转识。故云唯说七生。
  (七十四右)等流非因名(文)。义蕴云。疏等流非因名者。所生之果是等之流。能生之种名等流之习气也。故等流属于果。非属因。
  (七十四左)即是有分熏习种子(文)。义演云。疏有分熏习种子者。即业种子也。分者因义。因能有后果故名有分也(文)。下论第八(十二右)云。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七十四左)但举此因(至)以彰自体(文)。义蕴云。疏但举此因能变之因以彰自体者。此义与等流同。亦以能熏之业显此名故。故论云。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也。问。何故二文但取能熏以显自性。答。意显现行亦得名因亦名能变。如下自释(文)义演云。疏但举此因能变者。即异熟。习气是能变之因者。显能熏六识。
  (七十四右)除第七识(文)义演云。疏除第七识者。非业感故。可通余识者。余识中无记者业感故(文)今谓。余识者。谓前六第八。无记者。以上已除第七故。或云第六者非也。
  (七十五右)瑜伽第五种子七义(文)。第五(十二左)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为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文)略纂二(四十一左)云。七相中即是种子六义。一无常是因者。即刹那灭有取与故。此辨因缘故。除无为。二他性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与后念自性为因者。即恒随转非此刹那生。此第二因摄六义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灭方能为因者。显与果俱及恒随转二为因。世不同小宗二因于正灭三因于正生等。大乘取果与果必同世故。不现在故。四然待余缘者。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五然变异者。显前待缘而本性异方能生果。更无别义。六功能相应者。即第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相称相顺者。即六义中第六引自果。如是总显此中第三第五六义中无余五即彼六。如唯识第二摄论第二等疏枢要等会释(文)伦记二上(二十二左)云。七相者。此与摄论及唯识六义相摄云何。谓第一无常即当刹那灭。开第二相与他性为因。即当俱有。与后自性为因。即当恒随遂。第三已生未灭。成前俱有随遂二义。第四得余缘。即当彼第五待众缘义。第五成变异相。重显第五待众缘义。第六功能相应。即当彼第四性决定。七相称相顺即当彼第六引自果。
  (七十五右)与因能熏(文)。演秘云。疏举因能熏者。二习因体是能熏。名因能熏。能熏即因。
  (七十五右)各举能熏(至)名因能熏(文)。义蕴云。论中各举能熏现行。此二种子望二能熏。是二现行辨体生也。故皆因缘。
  (七十五右)不说我见(至)无别体故(文)。义演云。疏不说我见熏习者。释伏难难云。熏习既有三种。何故但说名言有三种何故但说名言有支二种。不说我见熏习耶。答。我见熏习体即名言。由起我执执执有自他。名我见熏习。寻名言而熏种子。与等流种子无别。但据三熏习别离而体无别也。第八卷说(文)演秘云。疏不说我见熏习等者。问。异熟习气岂异等流习气。外有而别说耶。答。善恶种子生自现种名为等流。有余缘助感后异熟即名异熟。虽体无异有别胜能。故开为二。我见熏习方此不如。故不可说。由此异熟必是等流。自有等流不名异熟。即无记种及彼善恶不招果者(文)义蕴大同。
  (七十五左)至下当知(文)。
  (七十六右)三熏习等下自当说(文)。下论第八(十二右)云。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漏法名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七十六右)此果能变(至)见相分果(文)。义蕴云。问。见相二分为是果能变不若是果能变者。何故不说。若非果变岂非因种所生。答。疏自解云。是有缘法变现为义。相分二义俱阙。见分虽是有缘而无变现之义。以不能现见相分故非果变也。
  (七十六左)等流能变(至)果生(文)。义演云。疏等流能变至果生者。意云。约等流七识说。即持业释。谓等流即能变现熏种子也。若依士释等流七识属果能变。即因习气也。即等流之能变。转变生现故。因能变通种现也。故异熟能变唯种子不通现识。以第八及六识中业所感无记唯果变。以性劣不能熏故。种不得名因变。
  (七十六左)无记之法体性羸劣(文)。义演云。疏无记之法体性羸劣者。此释总别二报是无记法。体性羸劣不能熏种。要藉六识中善恶业招名果变也。
  (七十六左)余则不尔(文)。义演云。疏余即不尔者。意说。果识从因生名果能变。余色等及种子虽从因生。无自证分等不得名果能变(文)今谓。此释非也。余法谓善不善法。此无记余故。然此善不善法于二因中不依异熟因。故言不尔。
  (七十七右)若在因位(至)因果能变(文)。泰抄云。初地已去无漏种子。若六七现行识熏无漏种。种生现行。唯有等流果能变。即是变现无。有异熟因能变果。能变业别报·果。亦是有漏义。名为满果也(已上)今谓。有人释。此疏文约三无漏根者非也。邑释为正。
  (七十七右)三界具几如理应思(文)。演秘云。疏三界具几等者。欲界等流具有三性。异熟二性。上二界中等流二性。异熟唯一。无不善故(文)义蕴亦同。
  (七十七右)未知生何(至)即有三义(文)。演秘云。疏未知生何等者。即论说云。八识生者。答生何也。为因缘者。答如何生。名等流者。答起何果。下异熟果亦准此知。
  (七十八右)余法亦尔(文)。演秘云。疏余法亦尔者。第八心所名余法也。  
  (七十八左)体谓体性(至)俱若识故(文)。泰抄云。疏云。体谓称性相至俱名识故者如尽意者。体谓体性。即是见相分。和解云。即约自证见分之称及相状也。
  (七十八左)成圆果事(至)业胜名满(文)。义演云。疏业胜名满者。果虽且名满今且说因业名满也问。对前引业劣弱业等并名别报业。何故今乃言业胜名满耶。答。据前引业。尔不得业名胜。据成因果事边。所以业胜名满。
  (七十九右)对法第五(文)。彼论五(十左)云。又异熟者。唯阿赖耶识及相应法。余但异熟生非异熟。余者谓眼耳等及苦乐等。是阿赖耶识。余此唯得名异熟生。从异熟生故(文)。具如别记。
  (七十九右)若尔即真异熟等(文)演秘云。疏若尔即真异熟等者。问。按彼论云。阿赖耶识相应受于一切时唯是不苦不乐。唯是异熟生。不言识体亦异熟生。言异熟生岂不乖彼。答。相应之受既异熟生。识从于彼必定同也。故论不言。
  (七十九右)合具二义故(文)。义演云。疏合具二义者。一自类前后相引。二现从种生。意云。凡具二义皆异熟生。真异熟且具此二义者。应名异熟生。如下以五义料简(文)今谓。此释非也。二义者。一异熟义。一从生义。第八是真异熟。而有从生义。以从自前念及种起故。或可义通。
  (七十九右)瑜伽六十三有心地(文)六十三(十二右)云。又诸转识。或于一时一切唯与乐受相应俱有而转。或于一时亦有苦受。或于一时亦有不苦不乐等受。相应俱转。阿赖耶识相应受于一切时唯是不苦不乐。唯是异熟生。此于一切识流转时。或乐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乐俱行位中恒相续流。乃至命终无有断绝。所余三受当知。思惟之所引发非是俱生。时时作意引发现前。彼俱生受极微细故。难可分别。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胜义道理建立诸识俱有差别(云云)此中广明阿赖耶识。
  (七十九右)若法异熟(至)名异熟生(文)。枢要上末(三十九左)云。真异熟具三义。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第七具后二义非初。第六报心具初后义非中。非报心具后一义。非初二。五识报心具初。非后二。非报心三义俱无。故唯第八独得其名。
  (七十九右)若法异熟(至)有间不遍(文)。泰抄云。问。六识中异熟生心既通三界。如何此中言不遍。答。即无想天及灭尽中皆无六识中异熟生心。故言不遍。又解。约多分说。唯欲界及初禅有前五识中异熟生心。故言不遍。又解。约多分说。唯欲界及初禅有前五识中异熟生心。还遍三界也。体是无记。即是异熟生心。还从种子。故从异熟生虽疏中有六释。若所法正取前三。后三种是傍义。释不名异熟。体是异熟。体是异。体是善恶。非是无记故。此三种若前二中一个是真异熟。一个是六识异熟生。第三是善等三性通三界也。若法非异熟。有问不遍。虽从异熟起不名异熟。不名异熟生者。即是善恶种别。体非异熟故。其恶皆唯欲界。不遍上二界也。问。其三性中有有覆无覆。皆遍三界。如何言别遍。若法有漏依异熟者。乃至有覆皆遍三界。如何言不遍。若法有漏依界熟乃至非有漏不同性故者。问。此第四解与前第三解何别。答。若前三个即约摄一切法皆尽。其第四即约摄相归性故。有漏三性种子依第八识故。即有漏三种子与第八识同。是有漏性故。三种性即随第八识名异熟生也。
  (七十九左)五十七云(至)名异熟生(文)。瑜伽五十七(七左)云。问。几有异熟。答。一谓忧十少分。谓信等五四受意通无漏故。问。几无异熟。答。十一。谓七色命三无漏十少分。谓四受意通无记故。信等五通无漏故。问。几有异熟助伴答。最后三能助有可爱异熟法。令转明盛能感决定人天异熟。问。几是异熟。答。一命根九少分七色意舍。问。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问。几非异熟。答。十二。谓信等五三无漏四受。九少分。谓前九通长养。善性等故。问。几是异熟生。答。亦一切种子所摄异熟所生故(文)下论二(十四右)云。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若尔何故。决择分说二十二根。一切皆有异熟种子。皆异熟生。虽名异熟而非无记。依异熟故名异熟种。异性相依如眼等识。或无漏种由熏习力转变。成熟立异熟名。非无记性所摄异熟。
  (七十九左)若法缘合与本性别(文)。义演云。疏若法缘合与本性别者。意说。若法通缘前后。改转与本性别一切皆名异熟生也。即第六义简也。乃至皆名异熟。但变异而熟名异熟非是从异熟识中生故名异熟也。又解云。从今应义释至佛果无漏诸有为法皆名异熟生者。总有六门。分为五对。从狭至宽。渐次料简。第一真异熟生分别。即总别相对。初二义是。第二异熟非异熟分别。总三性相对(第三义也)第三有漏无漏分别。即现种相对(第四义也)第四有为无为分别。即因果相对(第五义也)第五缘合非缘合分别。即变不变相对也(第六义也)。
  (八十右)今五义中(至)不取于余(文)。演秘云。疏今五义中取第一者。问。准前所明。总有六义。云何言五。答。意明异熟对异熟生。六中第三非异熟生。复非异熟所以除之。但云五义(文)。义蕴云。疏五义中取第一者。问。准疏六释。何故但言五义。答。此有二解。一云。其末后义重料简前非。非是正释。二云。其第三释不名异熟异熟生者。本非异熟。故今不取。唯有五义。此二解中后解为正。前释非也。以末后义明异熟故。此诸义中前前狭。后后宽。推之可悉。
  (八十右)论此中且说(至)非谓一切(文)。义灯三(三十六左)云。论此中且说我爱执藏等。西明约引满异熟果。简不异本释。有解别简。我爱执藏目阿赖耶。持杂染种即目陀那。最初能变异熟果识名为异熟。今谓。不尔。陀那通佛。非持杂染故。要集云。谓我法所依。能变于二位中别简六识。至第七地显我执位。真执藏处。八地已上除金刚位。持杂染种显法执位。俱唯第八。故颂偏说第八异名。今谓。不尔。若兼法执依。即初能变非最先舍。违下文故。今本释意有二种简。一简他。谓余六识非真异熟。二简自。八地已去虽真异熟。非是我执恒爱着处。已舍我执故。故下释云。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又云。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若以异熟取法执依。摄此果相。而为自相何得藏初过重。又下辨舍。先阿赖耶非异熟识故。今此文显简自他。但取我执所依持杂染种异熟果识。名为能变。非皆摄尽。故云且说。
  (八十右)即显(至)不能熏故(文)。义演云。疏即显至不能熏故者。意云。不说别报异熟。但说持杂染种果识。是初能变。然此果识非是前因能变中能变。何以故。不熏故云唯果变。
  (八十左)第三第四(至)即果故(文)。义演云。疏第三第四至即果者。意说。皆通依主释持业二释也。第三通二释者。异类之熟。皆约性名异类。第四通二释者。异熟因之果。异熟即果。
  (八十左)所言异熟生等(文)。泰抄云。疏云。所言异熟生者。一切色法者。色者于身上正根扶根品。皆名异熟生。若言异熟生皆是有情。四无记威仪等亦是有情。若外山河等皆增上果。若异熟果唯是有情。若等流果通情非情也。
  (八十一左)依境行果(至)分判之故(文)。义演云。疏境行果判文准此者。意云。如初料判颂文总作三种三科分依初三科论。若依境行果三科。且准此。即前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有四行颂。明唯识行位。后有一行颂。明唯识果。初境中分二。初二十四颂世俗境。即此世俗二十四颂一准此。同二十四颂科论文。问。何故境言说二十五颂。及其分判约二十四颂。同初三科二十四颂耶。答。世俗谛中分判之故。故二十四颂同前科者。但约世俗不依胜义。
  (八十二右)又三释云(文)。义演云。疏又三释云者。即是如前。三种之中第三科。约论有三分以科。
  (八十二右)今明圆成性(文)。演秘云。疏今明圆成性者。略为二释。一大段。第二广明相性。对前略标名为今也。二今字错。应为不字。明彼初标一颂半中不说圆成。前释为胜(文)义演云。疏初一颂半至圆成实性者。就二十三半颂中分颂。中分三。初十五颂半及次有七颂。总广释前一颂半遍计是无依他是有。今第三一颂明圆成实性。故三性别也(文)今谓。义演义蕴泰抄皆同。演秘第一释于中稍有具略。
  (八十二左)三师俱云(文)。义演云。疏三师俱云者。即指前三种科文也。故云三师也(文)。义蕴云。疏三师俱云。初二行颂半解初能变中十门者。有说。即前三段科颂文者为三师。更有解云。前解彼依识所变中有护法安慧难陀三释。今既广前能变。故知即彼三师别解应正(已上)泰抄云。护法安慧火辨同解。此初能变文也(已上)今谓。义演为优。分科三释呼名三师亦无巨害。初能变文虽三论师各立异释。而未必言初二行颂半解初能变等。义蕴后释泰解并不允当。
  (八十二左)以十门解释(文)。义灯三(三十七右)云。颂分或为十一门。以不可知唯此识有余识所无故别为门。别离受俱故有十一。或受摄入心所门中。即为十门。若不可知即二行相不别为门。即离说受。故但十门。
  (八十三右)十伏断位次等(文)。泰抄云。问。其有漏第八识唯是所弃舍。不是染法。故不是所断法。亦不是所伏法。如何明第八识乃至言伏断问。答。据实而言。伏断舍三各别有舍。不名断及伏。谓舍于等有断而不名舍。伏谓断烦恼等。有伏而不名断。舍谓伏烦恼现行。今者遍而言之。其断亦得名舍。伏其舍亦得名断。伏故今第八识虽名为舍。亦通名伏断也。
  (八十三右)有八段十义(文)。义演云。疏有八段十义者。意云。来初五门。总为二门。即为七门。今言八段者。兼取心所例心王门故。
  (八十三右)正解十义一门别解(文)。义演云。疏云。七门正解十义一门别解等者。即心所例王门也。
  (八十四右)初略解三后广分别(文)。演秘云。疏初略解三。后广分别者。有义初略说三相。后广解因相。疏说后文广解三相。此定非理。下文自说一切种相应更分别。不言应更广三相故详曰。以彼总声于别而转。圣教明许种相即是三中一故。亦何有违。
  (八十四右)下第三卷(文)第三轮(二十三纸)
  (八十四左)摄论第二云(文)。彼二(九左)云。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
  (八十四左)能持染种(至)此识为所藏(文)。演秘云。又能所藏传有三释。一云现行第八与所持种互为二藏。谓现持种种名所藏现名能藏。种生现识识名所藏种是能藏。二云现初能变与诸转识互为缘起名能所藏。本识为因。七识是果。七识为因。本识是果。所藏为因。能藏为果。三云以种望现能熏七识名能所藏。从七识生能生彼故。有义断云。然今论意依第二说。论主下释达磨经云。此颂意说。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因果。故但应说。以现望现名能所藏。说为因果。复破疏云。言能藏者。但取现识能持种义。此即不然。论说能藏显是因性。不可现识与所持种为因缘故。下说现识能持种故名因相者。由能所持体不异。故能生诸法说现望现名之为因。非说能持望所持种名为因也。又能所藏皆通种现。无别体故。详曰。虽有此断理亦难凭。现望于现因缘岂立。现不亲能生于现故。若言非因由有其力与因名者。现望于种何不许耶。岂现望种无有力乎。又疏后解因相之中。自断三相皆通种现。自既目击。何事斥耶。余多分别具如灯辨。问。无漏净种亦依第八。现净因生复熏成种。第八望之。何非二藏。独言杂染。答。能摄为因。所摄为果。非能所治得为因果。故不取之。若尔赖耶应非净依。答。是增上缘。为依不爽。问。余有漏识除生第八。余有漏种非八因果。何名二藏。答。诸有漏种本识性同。无别体故。转识与八互得为缘。俱有漏故。故不相例(文)义灯三(三十七左)云。论能藏所藏等。西明三释。第一八现望余现。第二以杂染种为能藏。种能持果故。第三现种俱能藏。意取第二。要集亦取第二为正云。杂染品种望本识体但是所依。无因缘义。现行七识望第八现亦无因缘故。第二释是彼宗也。然三相中因相与此义意稍异。今谓。诸论说能所藏。不唯说种。且无性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既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复云。摄藏诸法。谓是所熏。明说第八。非诸法种。若杂染种名为能藏。便证种子名阿赖耶。经部种子亦应如是。何关第八。彼论又云。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若即说种名种子识。岂可种子复与种子俱生俱灭名为展转摄藏。又若以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即证种子名为能藏。何故无著论云。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谓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既言此识于彼摄藏。即应种子在现法藏。若如是者。何故复云。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岂可执杂染种现以为我。故种子识言不目种子。由现第八能摄种子名种子识。故诸名中或名种子识。能遍住持诸种子故。是故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又无性云。于此摄藏者。显能持习气。由非唯习气名阿赖耶识要能持习气。如彼说意识。此意即显。现第八识能持习气得赖耶名。以能持习气。如经部师第六意识。若取诸种。即唯习气名阿赖耶识。举意识喻亦不相似。此种彼现。有差别故。又此论第三正释彼颂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此建立阿赖耶名。准此岂可但证种子摄藏果法名为本识阿赖耶名。又云。亦为有情执藏为我。若说种子。岂可执种以为我耶。若执现识。不应言亦亦。既说亦言。明说现八为能摄藏。复执为我。故说于亦。此论又言。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又解因相云。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故偏说之。若尔现八但为种依不生杂染。何名彼因。答。种是识用。不一异故。摄用归体说为法因。无漏法种能所治别。故不说之。若真取种无漏应取。又识显现。种子沉隐。以识能持彼种子故说识为因。义显种子。如说闻熏为出世种义显本有无漏为因。说杂染法与阿赖耶为因缘者。应知亦尔。又亲因缘及增上缘皆名因名缘。经颂俱名因。论释俱名缘。设就增上名互为因亦复无妨。持彼熏彼之种子故。又云。三相中因相与此稍异者。此亦不尔。准此论文。与法为因。即是因相。如文具显。
  (八十四左)摄论第一等(文)。无性第一(十二左)云。释曰。复引圣言所说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非如最胜即显了性。显自简劣故。
  (八十四左)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文)。义演云。疏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者。意说。且数论大等望最胜等。唯大等所藏。胜性唯能藏。我今赖耶与杂染法互为能所藏。不同大等故。云即能所藏者。表赖耶与杂染为能所非一向异与大等别。言最胜等者。意显最胜三德合成也。若不言等恐得胜性体唯一法(文)今谓。等字恐衍。以论唯言最胜中无等字故。前后皆以四字为句故。枢要上末(四十一右)云。今简数论论大等藏最胜中。
  (八十四左)彼论又言(文)。彼第一(十二左)云。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无性释云。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者。是执取义。
  (八十五右)诸有漏法(至)非唯染法(文)。杂染之言或局染污法。或广通有漏。无性摄论第二(七纸左)释因果二相中云。即贪嗔等名为一切杂染品法。又第一(十二纸左)释三藏中云。杂染品法者。简清净法。非清净法是杂染法。次下(百十六左)云。此杂染言通一切三性有漏法。言杂染者。为诸烦恼所缘缚义。依此等文二途不定。是故疏主为加点示。
  (八十五右)三名阙一(至)应舍此名(文)。义演云。疏三名阙一即不得名者。意说。三名中阙我爱执藏一名。即不得名赖耶。言若尔至应舍此名者。意云。意返难云。若但取能藏所藏二义。以解赖耶不取我爱执藏解者。即七地以前二乘有学。入无漏观时既无我执。应舍此名。既不舍此名。明知出观还被我执所缘。名赖耶也。故知遍以我爱执藏正解赖耶之名为胜。又八地以上菩萨应有赖耶。有能所藏故。既不尔者。故知唯约我爱执藏以解。
  (八十五左)至下当辨(文)。第三(十九纸)第五(三纸右)。
  (八十五左)自体是总因果是别(文)。摄论第二(七右)云。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彼与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无性释曰。略有三者。分折此识自相应相。以为二种。因果异故。依识自相说如是言。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即贪瞋等名为一切杂染品法。与彼能熏俱生灭故得成种子。即此功能望彼当生能作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者。于第五处说第三转。是能摄持种子。相应义故。此中摄持种子相应。谓有生法俱生俱灭故成熏习。如是熏习摄持种子应正道理。此相应故能生于彼。非最胜等有如所说摄持种子相应。亦非等无间缘等。彼虽能摄受而非最胜因。摄持种子不相应故。最胜因者。所谓种子阿赖耶识能摄持此故。能与彼而作生因。非唯摄受。要由摄持熏习功能方为因故。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习功能能为因性。现前能生杂染法故。果相即是由转识摄贪等现行杂染诸法熏习所持。名为果相。阿赖耶识因果不定故。
  (八十六右)又离二无总(至)为体各摄(文)。演秘云。疏又离二无总等者。问。二释何别。答。前约因果。后据体义。故分二释。问。前总自体离因果无。何故第二方言离二无别总耶。答。克实。二释皆悉·别外而无有总。约问分二。与后显前。亦无有失(文)今谓。此释未可也。应言前约总别。唯言因果则唯是别义。不遍于总故。总别体义义门不同故立为二也。
  (八十六右)因果相即自体之上别义说之(文)。义灯三(四十丁右)云。问。赖耶三相为是体相。为是义相。答。本疏释云。自相是体。余二是义相。西明二解。一云。自相是体相。余二是相状相。二云。三俱体相。故下结云体相。又无性云。略有三者。分拆此识自相应相。今详此释虽无文判。然本疏为正。何若说识中诸法种子以为因相。体相有二。离自相更无别体。但望酬因义分果相。况此论文说能持种以为因相。故下论云。持种不共。故遍说之。离自相体岂有别体为能持种。说为三相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障性伏断各各差别。经论诚说二障体别。无文说此三相别体。设有文说犹有。前过。若云相状体相合说有三。自相有体此即极成。因果状相为有别体。为无别体。若有别体过即同前。若无别体即是义相名为相状。此即前因。何劳别说。又自答云。于一体上义说三体。故于自相义说极成。
  (八十六左)二乘有学最初舍故(文)。泰抄云。有学金刚心无间道时正舍我执。若言无学舍者是已舍。即解脱道已舍我执。有学是正舍也。故言最初舍也。
  (八十七左)破化地部(至)有根本识(文)。摄论第二(初右)云。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无性释云。于大众阿笈摩等者。重成此识。于彼部中如大王路。根本识者。余识因故。譬如树根是茎等因。化地部等者。于彼部中有三种蕴。一者一念顷蕴。谓一刹那有生灭法。二者一期生蕴。谓乃至死恒随转法。三者穷生死蕴。谓乃至得金刚喻定恒随转法。
  (八十七左)上座部分别论者(文)。以邪分别别立一计。总云分别论者。非谓别有一部。如上已辨。此中分别论者。准摄论文。指说假部。真谛为分别说部是也。然义灯意。摄论分别论者。是化地部。此论是说假部。疏主摄论此论两同。无性摄论二(三右)云。等谓圣者。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如说六识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返缘而死。由异熟意识界而生。如是等能引发者。唯是意识。故作是说。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唯所引发。意界亦尔。唯等寻求见唯照瞩。等贯微者。得决定智。安立是能起语分别。六识唯能随起威仪。不能受善不善业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势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发。从睡而觉。由势用故。观所梦事如是等。分别说部亦说此识名有分识。由如是等诸部圣教为定量。故阿赖耶识如大王路。
  (八十八左)如下第三卷(文)。第三(二十二左)。
  (八十八左)摄论第三末(文)。无性论第三(二十一左)云。此若无者。诸器世间有情世间。生起差别应不得成。
  (八十九右)同时心所(至)名士用果(文)。义演云。疏同时心所望士用果者。心王是心所家士用果。由作意等惊觉应起心种。令生心等名士用果。
  (八十九右)有余三果可通余法(文)。义演云。疏余三果可通余法者。意说。等流士用增上等三果。通余识及根尘等。此真异熟不通余法。故名不共。
  (八十九左)此明有漏(至)恒相续故(文)。泰抄意谓。自下明果相体。有其二解。此第一解。即取第八现行见分自证证自证分并自名言无记种子为果相。体业所引故。今不取相分者。以相分中有山河等器世间及五色根等故也。又于种中取自。除他七转识等种子。此等皆非真异熟也。又于自种中。未来百千万劫第八名言种子虽业所感。此亦不取。非是现在果相体也。
  (八十九左)或此唯说(至)种相隐故(文)。泰抄意谓。是第二解。虽取现行第八为果相。不取名言种子。以现显种隐故。
  (八十九左)据实而言(至)果因二相(文)。泰抄意谓。此下解释三相宽狭。有其三释。此即第一。最为宽。故谓。七转识与第八识互作二缘性。一于现在长养彼种故。二于彼法摄植彼种故。具如别释。即于此等义中。或为果时名为果相。或为因时即是因相。合此因果二相即是自相也。言现种俱通因果二种者。现通因者。谓本识现行与一切种为依持因是也。种通因者。识中种子与诸现行是亲因缘。以诸现行各从自种生也。种通果者。谓识中种是所生果也。谓七转识为能熏因。方生种子。或前念种为因。引生后念种子。故种通果也。现通果者。谓现行本识名言种为因生故。或善恶业种为缘起故。疏三释中此解为优。第一宽通。第二处中。第三从宽向狭。
  (八十九左)然种果狭(至)一切种子(文)。义蕴云。疏然种果狭唯业果故者。问。望何名狭。答。有二解。一云。望现果名狭。谓第八现行是等流异熟二因之果。第八种子唯望业为果。故是狭也。二云。今此种果望种因名狭。谓种为因相通一切种。今为果相唯第八种。故称狭也。此二解中。前解不正。何以然者。种与现果俱等流异熟二因所生种子亦从前种生故。若尔何故疏云。唯业果故。答。此理不然。意说。种果唯是无记唯是业果。不同种因通一切种。故显宽狭别也。问。若以种唯无记是业果故名为狭者。现果应然无为因故。答。不然。此说因果二相俱通种现。若种望种因果唯八。种因通一切。故种果狭也。若现望现因。因果俱是第八。宽狭均等故。不以现果而望现因。所望不同故无违也(文)义演云。疏种果狭等者。意说。得第八亲名言种子为果相者。即狭。何以故。唯业果故。释所以也。以果相种唯是业果所招不同种子因相。种子即通一切种子故(文)演秘亦同。泰抄意谓。此第二解。此说果相为狭。局业果故因相则宽。通一切种故。论文既言异熟第八为果相体。此简余善恶果及七转识现行及种。此等皆非此中果相所摄也。即取第八现行及自种子为果相体。以善恶业所感得故。又因相者。广取一切诸法种子以为其体。
  (八十九左)然今此文(至)取现行识(文)。泰抄意谓。是第三解也。唯取第八现行以为三相。此现行识从善恶业而生名为果相。又此现行识与一切种为依持因名为因相。即合因果二相。总名自相。然则唯一现行第八。若望业招名为果相。若望能持一切种边名为因相。若望摄得因果二相边名为自相。唯一现行本识所望不同。分为三相。上来三解中。第一三相俱宽。第二果相狭。因自二相宽狭皆齐(文)今谓。泰师分为三释。辨别宽狭。此非疏意也。此文是第二解中。评显此论三相。唯取现行识也。总而言之。从据实下至现行识。返覆辨论现为果相。此非别解也。义灯云。准枢要中。此论三相唯现。然曾闻。释三相俱通种现二法。且对他宗举显胜者。故但说现。理实俱通以为了义(已上灯文)准疏及灯。据实而言。果相通现及种。是第一解意也。今就此论言之。唯取现行以为果相。是第二解意也各据一义。并不相违。次下亦述此意。疏文甚明。泰抄迷之甚深何乎。
  (九十右)此第八识(至)即种子识(文)。枢要上末(四十右)云。准此中云。三相俱唯现行。现可见故。执持胜故。从胜为相。第八三相摄论第二卷以种为因相。诸法因缘故。现行为果相。二种所生故。现种俱为自相。现种俱为自相故。又说。唯现行所藏处名所藏。故论本之文本意如此。又说。自相因相通释第八现行及一切种子能藏所藏。故自相体通。一切种相应更分别。故因相亦通。其果相唯第八现种。除余种子。非异熟故。第四说三相。俱取现行及一切种。与转识互为因果故。摄论云。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因。故果相亦通也。又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等。在因具三相。佛果唯自相因相。无异相。非熏。非异熟故。若准摄论颂。不唯异熟名果相。但从他生名果相。佛果现行可名果相。自种生故。前解为胜。望他为因果故(文)义灯三(四十三右)云。又此三相文义意殊。准枢要中。一云。此论三相唯现。然曾闻释。三相俱通种现二法。且对他宗举显胜者。又据前总标。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名为异熟。以辨三相。故但说现。理实俱通以为了义。因果分别云。在因具三相。佛果唯二。无其果相。非异熟故者。若尔自相亦应非有。以摄因果而为自相。既无果相摄何为自。答。从旧因生为果。摄诸法种为因。包此二种名摄二相。若尔自相中果相应与果相别。答。果相据胜显简他。但异熟自相谈其体。果非唯异熟。但云与杂染法互为缘故。由他能熏第八识起亦即果故。或但摄因。以体能持诸法种子。即体摄用而为自相。若亲因生即是自相。若离因生无自相故。望他业感方名为果。故佛位无。故摄论云。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此论复说异熟为果。若尔因相佛位亦无。摄论说云。因相者。乃至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复云。闻熏非赖耶摄。答。摄论据染。此论即通。恒此能持诸法种子。不但杂染。下文。又云。一切种相应更分别。通一切故。摄论但以种为因相者。性用别论。亲生诸法。现行不尔。余准可知(文)义演云。疏释因相义至之因者。意说。第八执持诸法种子。令生现行。故说第八名为因相。疏实通现种故者。意说。因相实通现种。次下即通现种文。今说。且是此识因相者。意说。识中自他种子皆名因相。即种子识。是以种子不离识亦名种子识。故说此识名因相也。此解意。今取识中种子名因相。不论现识。
  (九十左)约互为缘(至)三相一种(文)义演云。疏约互为缘果相且通者。说即通取识中种子总名果相。是现所熏故。虽非异熟假名异熟也。疏约互为缘果相且通者。有云。果相且通三性等法。何以故。此异熟果由善不善所感故。虽有此判未足为依。是有无记法真异熟果。随能感因而通三性故。气召所判绝疏。义蕴云。疏约互为缘果相亦通者。阿毗达磨经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相。亦常为因性(云云)故此果相通诸法也。即第八种子识所生一切皆名果相也。此约别义。理实非也。何以然者。且如因相。一切种子摄从第八名种子识。可为因相。诸法现行不从第八名现行识。何名果相。故知疏中初解为正。顺初义说。
  (九十左)如枢要说(文)。如上已引。
  (九十左)如五十一说(文)。无性摄论二(二纸左)亦破化地部穷生死蕴计。瑜伽五十一(十六纸)云。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所等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当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种子之所随逐。除大种色。由大种色二种种子所随逐故。谓大种种子及造色种子。即此所立随逐差别种子。相续随其所应望所生法是名因缘。复次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所种子所随逐者。入灭尽定。入无想定。生无想天。后时不应识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心心所法种子随逐色根。以此为缘彼得更生。复次若诸识非色种子所随逐者。生无色界。异生从彼寿尽业尽没已还生下。时色无种子应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诸色种子随逐于识。以此为缘。色法更生(文)略纂十三(四十三丁)云。此随转理门经部师义。法师云根依者。扶根尘。即造根之四大故。
  (九十一右)假类能持(文)。第三(二十五右)云。有说。六识无始时来。依根境等前后分位。事虽转变而类无别。是所熏习。能持种子。由斯染净因果皆成。何要执有第八识性。彼言无义。所以者何。执类是实则同外道。许类是假便无胜用。应不能持内外实种。四本疏(五十左)云。本宗说类是假。今言实者。是设遮也。如摄论总有二种。一识类。识家之流。二刹那类。即无常之流。二皆假法(文)演秘云。然准诸教。经部师计总有四类。一本经部许内六根是所熏性。如瑜伽论五十一末言。色持种。随彼言也。如前引矣。又顺正理第十八云。此旧随界体不可说。但可说言。是业烦恼所熏六处感余生果。释曰随界者。即是种子异名。新旧师别名旧随界。二六识展转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后。四类受熏故。无性论第二云。且有尔所熏习异计。或说六识展转相熏。或说前念熏于后念。或说熏识刹那种类。问。此论下云。又六识身。若事若类。前后二念既不俱有。非互相熏。准此他许前后事类更互相熏。
  (九十一右)如下十证自当广破(文)。第三(二十五纸左)。
  (九十一右)下执受中(文)。第三(三十纸)。
  (九十一左)亦为俱有因(文)。俱舍六(二纸左)云。第二俱有因相云何。颂曰。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论曰。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共相云何。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如是诸相与所相法。心与心随转亦更互为因。是则俱有因由互为果。遍摄有为法。如其所应法与随相非互为果。
  (九十一左)现行虽望(至)望本法等(文)。演秘云。疏现行望种非者。非俱有因。问。现行望彼所熏之种。何非俱因。答。望生现种。不望现行所熏之种。又明第八。第八不熏。故望种非。不辨余识故无过矣。疏如小四相者。小望本法。但是俱有而非是因。同现望种。故别为喻(文)。义蕴亦同。俱舍根品(六之二左)云。然法与随相为俱有因。非随相于法。
  (九十一左)今于能作(至)是不共故(文)。演秘云。疏今于能作因中辨持种者。持种因义六因之中能作因摄。能作宽故(文)。义演云。疏能作因者。即执持有生长用名能作因。最宽如增上缘。一切皆增上缘故。余无此者。余识等不能持种。故云非因相。十因者。如第八卷说。
  (九十一左)于十因中随义可解(文)。枢要上末(三十九左)云。十因中第八现行望诸法能为几因。一观待。二摄受。作用依处相摄受故。三同事。四不相违。非言说故。非润未润生后果故。非引发定异。不亲引他生。非定分别生故。不相违思可知。种识望诸法能为几因。可为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合八因。唯无随说相违二种(文)义灯三(四十左)云。论此识因相虽有多种。十因几因如枢要说。非声性故非随说因。是现行故非牵引生起。若种因相八。除随说及相违因。种非声故。是无记故。六因之中能作几因。虽显扬论破。破萨婆多。离第八识余现等法非因缘故。杂集论中依第八识持诸法种说有六因。皆因缘性。且现行识望彼诸法为能作因。能作因宽。又对法云。依因自性建立能作因故。当知一切因皆能作因所摄。虽现行识非诸法种。据能持种说为因相。摄大乘云。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虽说现识亦得摄用归体名因。望七转识既同生灭。即俱有因。望自心所即相应因。故摄论云。俱有因者。即阿赖耶与诸转识。若离如是俱有因摄。内外种子阿赖耶识。所余因缘定不可得。问。俱有相应二因何别。答。俱有通七识。相应自心所。若自心所俱时而生为俱有因。所缘体等即相应因。望自后念即同类因。通生诸法即遍行因。故无性云。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习功能能为因性。现前能生杂染法故。若萨婆多但说苦下五见疑痴集谛下四二见疑痴。除三见。故此能遍生五门杂染。名为遍因。杂集通说四谛诸惑能为遍因。故杂集云。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烦恼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瞋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因等。无性摄论即通说一切。故彼论云。即异门说阿赖耶识。同类遍行异熟三因。若离任持熏习因性不相离。故既说赖耶由能任持熏习因性为三因性。即任持习气不别说染。故通诸法。或虽总言意但取染。亦得望后自异熟识为异熟因。即此前引摄论为证。若据克性体用别论现识望余但能作因。是增上故。若种因相为六因性。能作因通。俱有因者。种生于现。既与果俱名俱有因。下云。如俱有因者。自俱有因如萨婆多。通持业依主。相应因者。但依主释。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即同类因。下云。如同类者。义同前会。诸名言种生于现行亦同类因。种子现行性皆同故。故下论云。因果俱是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杂集论云。谓由彼长养诸种子故。于未来世即彼种类增胜而生。乃至云。立同类因。遍行因者。自种望余非因缘性。但为增上。由随转故假说因缘。异熟因性亦复如是。或可能与遍行为因。以现贪等缘余嗔等。熏种生彼名遍行因。种是此因。亦名遍行因。如似生因因故亦名生因。异熟因亦尔。现行善等为方便因。能感异熟名异熟因。种子能与此异熟因为因。亦名异熟因。或能有异熟立异熟名。与此为因名异熟因。现行善等是能有异熟。然杂集论举果。显彼能有异熟云。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名与小同义意有别。
  (九十一左)谓依持因生起因等(文)。义演云。疏依持因者。意说。若约依持生起等因。即一切识色等总得名因。如色能生心根能持识。识能熏种。皆是因。若论持种唯此非余。是故偏说也。
  (九十二右)又亦为清净种(文)。演秘云。疏又亦为清净种者。此识能为清净种依。名清净种(文)。今谓。观演秘牒释。古本脱依一字。朴扬就错本释。似添蛇足。邑师所览本亦同朴杨本。义蕴云。又亦为清净种者。此第八识能持无漏种子。亦与无漏现行为种也。
  (九十二右)论一切种相(至)名为种子(文)。演秘云。论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者。问。异熟习气为因相不。若是如何说生自果。不是如何果名异熟。答。传有二释。一云。因相论举亲生。影显业种。二云。但取等流习气。故今此云亲生自果。异熟因果依别义说。详曰。观论之意后释为胜。寻论可悉。
  (九十二左)以十门分别(文)。义演云。疏以十门分别者。下广明种子。种子相隐。事须广明。第一约体分别。第二一异分别。第三假实分别。第四二谛分别。第五四分分别。第六三性分别。第七新熏本有分别。第八具义多少分别。第九双辨生引二因分别。第十四缘分别。
  (九十二左)言本识者(至)色心等持种(文)。瑜伽论记十三下(十七左)云。泰云。若依大乘真实理门。种子在赖耶识与识不定一异。若据随转理门。种子附身相续中报身不定一异。摄论亦云。种子在依止处中及本识中。二文据随转理门故约诸行说也。
  (九十二左)是现法故不名功能(文)。义蕴云。问。种子能生现。即立功能名。现法亦能熏。何犹非功能。答。种子难知。故以功能显种子义。现行易了。不说功能。又种能生种现。可立功能名。现法唯生种。不立功能称。前解为正(已上)今谓。二释不允。现行既是七转识等法体。叵言功能。今论种子以能显相。
  (九十三右)不尔法灭应方有用(文)义演云。疏不尔法灭应有作用者。意说。若体用别者。应法体先灭后方起用也。
  (九十三左)然瑜伽决择(至)广说(文)。五十一(十六右)云。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所等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当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种子之所随逐。除大种色。由大种色二种种子所随逐故。谓大种种子及造色种子。即此所立随逐差别种子。相续随其所应望所说(鲜本生生)是名因缘(文)略纂十三(四十三右)云。论随顺理门因缘云。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等者。法师云。根依者扶根尘。若尔何故下摄一切种子中不言扶根尘。及次下文云。当知所余色法唯自种子之所随逐。今此理文违故释之。根依者。即造根之四大故(文)五十二(十五右)云。复次种子云何非折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姓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当知此中果与种子不相杂乱。何以故。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如是若时望彼名为种子。非于尔时即名为果。若时望彼名果。非于尔时即名种子。是故当知种子与果不相杂乱。譬如谷麦等物所有牙茎叶等种子于彼物中磨捣分拆。求异种子了不可得亦非余处。然诸大种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谷麦等物能为彼缘。令彼得生说名种子。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文)义蕴云。疏非一向异熟然瑜伽决择及五十二末等者。捡五十二云。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然此习气是实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今此但说因果不一不异。不说体用不一不异。何以得知。既云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故。言彼诸法者。即是现行七转识等。又言望者。即本识中种子是能望。望彼现行一不异。又言是实物有者。是实唯也。又言是世俗有者。即谛唯也。其五十一文中。无有解不一异处(已上)今谓。五十一中虽无文说不一不异。然广申明种子因缘。疏文指略盖为此也。
  (九十三左)彼但言(至)此亦体用门(文)。演秘云。论体用因果理应尔者。摄论唯望体用明之。瑜伽据因果以辨。此论兼之。摄论本云。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无性论第二释云。一切种子是阿赖耶功能差别。如法作用。与诸法体非一非异。此亦复尔。瑜伽五十二(十五纸右)云。种子云何。非柝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果与种子不相杂乱。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
  (九十四右)然法非果生非是因(文)。义蕴云。生所生法不是果。能生之生非是因。或俱现行。或俱种子。故非因果。又生等是假。本法是实。假实异故非因果也。若萨婆多生是实有。可望本法以为因果。
  (九十四左)此难清辨安慧等(文)义演云。疏难清辨安慧者。以清辨胜义皆空。种依俗谛假有。安慧是相分。且假也。下难真如唯难安慧。
  (九十五右)又依瑜伽(至)故种言唯(文)。瑜伽所立四俗一真。真胜义谛合唯为一。则种子唯在世俗。不通胜义故言唯。真俗二谛差别如上具述。
  (九十五左)依诠胜义亦是实故(文)。义演云。意说。真如通世俗有。
  (九十五左)若非安立(至)此是实唯(文)。演秘云。疏此即谛唯者。唯在俗谛。名之为唯。不望假实名为唯也。疏此是实唯者。唯在俗谛种可言实。胜义即非(文)。义蕴云。疏若非安立至是实唯等者。瑜伽云种子世俗有者。彼论世俗谛中有四安立谛。胜义唯一真如应名非安立谛。今种子唯在安立谛中。故言谛唯。唯世俗谛不通真。故若依此论。种子唯实有者。此论依四胜义谛四世俗谛。即种子在世俗谛中。唯是实有。故言实唯。若推入胜义谛中。种子亦是假有。故疏主助瑜伽会此论也。若准瑜伽。种子世俗。此言有俗中实故。
  (九十五左)此助瑜伽会于此等(文)。演秘云。疏此助瑜伽会于此等者。问。可此会彼。云何助彼而会此耶。造论前后尊卑异故。复彼何违而待会耶。答。助学彼者显教不违。故为通会。彼论说种唯在俗谛。俗谛对真名为假。故此论说实。岂不相违。今显彼论对一真谛。此论不尔。二谛望差。故不违返(文)今谓。瑜伽是本。唯识是末。非唯前后尊卑异而已。然今疏主正释。此论故云。助彼会此。何忘本末尊卑乎。应知。
  (九五左)并有诚文同此(文)义演云。言并有诚文同此者。意云。若约非安立谛。说即彼此二论皆说种子是假。故云并有诚文。
  (九十五左)论种子虽依(至)相分非余(文)。义演云。论种子虽依第八识体等者。唯此文合释伏难。难相见二分既依于识。未审种子何分所收。为答此难故此文来。
  (九十六右)亦非见分(文)。演秘云。疏亦非见分者。不依见分名非见分。由护月师许种依见。为异于彼故言非见。
  (九十六右)义用别故(文)。义演云。疏义用别者。即见分自证义用有别。见不受熏不同自证。
  (九十六右)不可见分初受余熏(文)疏秘云。疏不可见分初受余熏等者。设遮余人见受熏也(文)。义演云。疏不可见分初受余熏种在后更依自证分住者。谓有人许见分受熏。故作此难(文)泰抄云。此文破护月师。
  (九十六右)即是见分(至)以为相分(文)。义演云。疏即是见分至相分者。意说。相分是自证分上生果差别。功能即种子也。见分恒取得相分。
  (九十六右)若不尔(至)证自证分(文)。义演云。疏若不尔即无证自证分者。意说。证自证分缘自证分。须今见分既缘自证。应无证自证分。又解云。见分缘自证分上功能不缘自证。若缘自证分者即应无证自证分。此解正也。问。何故不缘自体分耶。答。且说见分但缘外故(文)泰抄云。疏云。若尔即无证自证分者。若见分缘自证分体。尔者则不须立证自证分。何以故。见分缘自证分也(文)今谓。义演牒文云若不尔。然释中意顺无不字。泰抄不牒不字。义蕴亦同。义蕴云。疏若尔即无证自证分者。若不是见分唯缘差别功能。而言缘自体者。即不须立第四证分。何以然者。见分即是第三果故。
  (九十六左)论而是此识相分非余(文)。义蕴云。论而是此识相分非余者。问。无漏种子何分所摄。答。此无始来依识自体。即自证分摄。见分不取此为境。故非相分摄。论言相分者。约有漏说。问。既非见境。应非唯识。答。此同真如亦是识之自体不离识。故亦名唯识。
  (九十六左)又说见分但缘外故(文)。义蕴云。疏又说。见分但缘外故者。若许见分缘着自证分。即应缘内何但缘外。问。说缘自证分差别功能。宁非缘内答。功能既是相分所收。见分理无缘内之妨。
  (九十六左)隐器色不论(至)非尽理(文)。演秘云。疏隐器色不论者。无色见分缘下界器。瑜伽隐之但言缘种(文)义演云。疏瑜伽论文非尽理者。护月云。无色赖耶通缘下界色。今瑜伽隐器色不论。但言缘种者非尽理也。
  (九十七右)若旧相传护月师(文)。演秘云。疏旧相传至唯三分故者。由以自证为能缘故。故依见分。见分不许缘于种子不依自证。其第四分不离第三别有体性故但三分。有说。护月种无别体。但依赖耶识上功能。假说种子故。自证分缘见分时亦名缘种。无别相故非见所缘。复有说云。依心自体故自证缘。问。此师种子何分所收。答。有三说。一云。即是自证分收。由假说彼无实体故。顺第二释。一云。见收。自证境故。顺疏所叙。一云。虽依自证而立亦见分收。自证缘故。顺第三释。详曰。既无明教。复劣叵断取舍任情(文)略纂十三(十八右)云。问。若尔无漏熏时熏阿赖耶识不。若熏如何不缘。问。若得者第八缘种。如无色界。即为自证分。缘等若缘无漏种。岂缘自体耶。问。此中依护月菩萨释。其见分等三分中其种子为自证分。种子即见分体故。由此理故相应五数不缘种子。由此理故生无色界。第八见分即无所缘。彼界第八见分缘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业故。虽生无色而得下缘。问曰。何故种子不在自证分等。唯在见分耶。答曰。以相见及第四分于自证分上差别建立。今以种子是所缘故。故于见分上立以自证分为能缘。故不于上建立。又依集量唯立三分。故不在第四。设立四分者。以不离自证分故俱是第三分差别立。若在无色亦缘下器界者何故。此下文云。若在无色唯有习气执受了别。通曰。此约自证分为论。不约见分。若约见分即通缘器界也。故简无色不缘。俱在内根等之中。不在外器等之中。故知外器亦得缘也。若依护法即以此文为正。在无色界不缘下地界系业别故。其种子即见分中分为相分。见分缘之。五数记此以为本质。而于上变影像相也。此非实用。故不能生眼等实根令识依之。此与后别。若准护月义。其无色第八识与下界识等以缘境等故。若尔即有业无粗细妨。其义者何。夫见分等及外器相必此业感。此业何时造等。又有多妨。如对法坏世界钞。广如此论第一卷别钞。
  (九十七右)瑜伽五十一(至)所缘境说(文)。义演云。疏五十一云至自证所缘境者。护月会违云。无色界缘器色。何故五十一唯缘种耶。彼云。依自证境不依见。见得缘色等。
  (九十七右)既尔(至)必不当生(文)。义演云。疏既尔必不当生者。是护法难且如凡夫。段许当生下界可缘下器色故见有所缘境。不还圣者。必不下生。见缘何境。护月师云。一界赖耶许缘三界色故。见且有境也。
  (九十七左)因果俱善等性(文)。泰抄云。因果俱善等性故者。即约新旧种子说若新熏即因果俱有善等性。若本有种即果有善等性。而无能熏因(文)演秘云。论因果俱是善等性故者。问。既随因果以判于性。应随因果有多差别。答。可尔故瑜伽论九十六(初丁)云。云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随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习增长界者。谓即诸法或是善恶于余生中先已数习令彼现行故。于今时种子强盛依附相续。由是为因。暂遇小缘便能现起定不可转。复次以要言之。虽界种类十八可得。然一一界业趣有情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当知无量。三性各有多类差别。
  (九十七左)功能差别(文)。义演云。疏功能差别门者。约种子能生因说有三性种子也。非依体门者。不约识体说。以识唯无记也。次前文是(文)义蕴云。疏即是功能差别门说者。谓种子功能不与第八识体同无记性。即是约差别门说。亦名性用别论门。
  (七十九左)对法三末(至)即是种子(文)对法三(十六右)云。随逐善者。谓即彼诸法习气。发起善者谓彼所发身业语业(文)于第四卷初明不善无记。亦有随逐发起等。与此善性文意亦同。
  (九十八右)论诸无漏种(至)唯名为善(文)。演秘云。论诸无漏种等。问。既非异熟识性所摄。依护法义是识分不。答。传有两说。一相分收。若尔第八应缘此种。答。二解。一云。许缘无失。此释不正。一云。不缘。但说见分亲所缘者。皆名相分。不言诸相皆见所缘。若尔不缘应非唯识。答。不离识故唯识无违。问。设许缘彼复有何失。答。因位第八唯是有漏。非有漏心所缘之相是真无漏。为此不缘。二云。既非见缘依自证分。自证分摄。若至无漏方相分收。净见缘故。有义断云。前解为胜。虽在因位非见所缘。是相分类。从余相分相分所摄。
  (九十八右)故一性言(至)此为何性(文)。义演云。疏故一性言至此为何性者。意云。如善种子。望本识显各别者。体别性不同也。类别者。无漏有漏二类别也。今一性者。即善性也。即善性之义。乃合通体类二类者。即善性一言。显体类二种有别也(文)今谓。体类二义疏中本释异熟识性。非释善性。上文云体。亦以性类二义为释。义演并明诠道并非也。次下论文(第二·三十一右)亦有此义。
  (九十八左)增上缘中为果增长(文)。义演云。疏增上缘中为果增长者。新熏望本有名增上缘。漏无漏别故。由有漏闻熏习令本有无漏种渐得增长。故说本有无漏为果增长。
  (九十八左)无漏之法顺理违生(文)。义蕴云。顺无为理违背生死也(已上)泰抄云。无漏之法顺善法道理违生死恶法(文)今谓。义蕴为优。
  (九十九右)第五十七(至)皆异熟生(文)。五十七(七左)云。问。几有异熟。答。一十少分。问。几无异熟。答。十一十少分。问。几有异熟助伴。答。最后三能助有可爱异熟法。令转明盛能感决定人天异熟。问。几是异熟。答。一九少分。问。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问。几非异熟。答。十二九少分。问。几是异熟生。答。亦一切种子所摄异熟所生故(文)枢要上末(四十一左)云。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云。问。几有异熟。答。一谓忧十少分。谓信等五四受意通无漏故。问。几无异熟。答。十一。谓七色命三无漏十少。谓四受意通无记故。信等五通无漏故。问。几有异熟助伴。答。最后三能助有可爱异熟法。令转明盛能感决定人天异熟。问。几是异熟。答。一命根九少分七色意舍。问。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问。几非异熟。答。十二。谓信等五三无漏四受九劣分。谓前九通长养善性等故。问。几是异熟生。答。亦一切种子所摄异熟所生故。此中虽有七问。总三门分别。初三为一门。次二为一门。后二为一门。第二门中第二问。第三门中第二问。当唯识种子中无记性难。或为二门。初三为一门。后四为一门。
  (九十九右)体非异熟(至)名异熟种(文)。略纂十五(十六右)云。几有种子异熟。一切是者。法师谓。在异熟识中持故一切名异熟又解。今据相续者名异熟。即一切种子皆相续故皆名异熟。此文约不如初。以如下地狱无男女种子等非相续故。如成唯识第二解。伦记十六上(七十纸左)云。五辨有种子异熟一切皆有者。三藏云。谓在异熟识中持故一切名异熟。又解。今据相续者名异熟。则一切种子皆相续故皆名异熟。备景师云。以一切种子同阿赖耶名为异熟。故从异熟种生二十二根皆名异熟生。此文则说无漏种子同所依识名为异熟。以无别体故三无漏根名异熟生。今准唯识云。无漏种子功能转增假名异熟。又云。七辨异熟生。一切种子皆名异熟故。所生诸根名异熟生。
  (九十九左)此除佛无漏即齐义解(文)。演秘云。疏此除佛无漏等者。佛种不依异熟识故。又佛五根亦是善也。取不成喻。所以除也。能依之识与所依眼而性不同。种及异熟其义亦余。故言齐也(文)今谓。此释非也。若如此解。下不齐义如何解耶。下文亦是异性相依之义。齐不齐义二释无殊。今解。齐者异熟名义。与通途齐。又下文云非如或非是等。是与通途不齐也。
  (百纸右)此通佛果诸无漏种(文)。义蕴云。问。论云。由熏习力转变成熟。佛无熏习。如何此说通佛果耶。答。此言熏习不说佛也。因中无漏有熏习故。佛虽不熏种生现时亦须转变。故通佛也。又解。佛无漏种生现行时。亦由因中熏习力。故至佛果位转变成熟。疏文云设除佛果。若作此解便无妨矣。
  (百纸右)所以者何(文)。义演云。疏所以者何者。问。此征意如何。答。此征意者。若言要经熏习方名异熟非未熏时自类变异得名异熟者。即前论文所说种子应不名异熟。若依异性相依名异熟如眼等。即未至熏。又前解者。指前论文。
  (百纸左)三家种子无诤义(文)。演秘云。疏三家无诤等者。新熏·本有新旧合用名三家也。其本有家虽不许生。然熏增长而亦许故。故通三也。
  (百纸左)法尔自类有不许故(文)。义演云。疏法尔自类有不许故者。意云。约熏习说。不约法尔说。何以故。有不许故。今约熏习三家总许。言前约本有者。即指前论文。此约新熏者。即此段论文。
  (百纸左)叙近者护月等义(文)。演秘云。疏护月义者。亦名月藏(文)。义演云。疏叙近者护月义者。虽护法已前上古诸德多有许法尔种子。谓护法与护月师同体出故。先叙护月义。故云近者护月义等也。
  (百一左)此即三乘通信之经(文)。明诠道本言通证有三者未可也。瑜伽前后二文别故。故枢要上末(四十二左)曰。释前初四通证文。解后三别证文。开元目录中无尽意经者。大集部经也。显扬论中亦云大乘修多罗中说。然今云三乘通信之经。又毗婆沙引多界经是也。大乘庄严论第一(十六纸)云多界修多罗中。目录或叵信用。又彼录中别有无尽意经六卷。与此不同欤。泰抄云。疏云。此经名无尽意菩萨所说之经也。
  (百一左)毗婆沙等(至)有种种界(文)。泰抄。问。毗婆沙中不许种子。如何彼论解此经文。答。彼论解。此界字不约种子。为说三界十八界等。此名种种界。一文多解。非适今也。
  (百一左)其恶叉形如无食子(文)。演秘云。论如恶叉聚。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故瑜伽论九十六云。然一一界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如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虽说为一有无量种。疏意小别。如瑜伽钞而会之也(文)今谓。演秘引九十六已。评云疏意小别者。未可也。何者此九十六未为切当。欲举明证须引五十一之文(九纸左)云。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故。薄伽梵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识界。由于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故。又如经说恶叉聚喻。由于阿赖耶识中有多界故(文)略纂云。恶叉聚喻者。即如无食相似(文)伦记十三上(四十五纸)云。大恶叉聚者。三藏云。恶叉相如此间染靴无食子。一堪染二押取油。家家尽有一聚多聚。此间无名可翻故存恶叉(文)玄应音义云。其子形如没食子。彼国多聚卖之。如此间杏仁(文)无食子亦云没食子。亦名没石子。本草云。没石子者。山有天生树。如栗木一般。名曰蒲芦。次年复生名麻茶泽。三年复生名没石子。
  (百二右)如瑜伽论第三卷说(文)。瑜伽第三(初左)云。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由此道理。生死流转相续不绝。乃至未般涅槃。
  (百二右)又第三卷次前上文(文)瑜伽第二(初右)云。复次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文)演秘云。疏又第三卷次前上文者。瑜伽第二明诸种子所熏之上。辨诸有情有无涅槃。此生下也。
  (百二右)法者道理义(文)。瑜伽略纂一(二十八右)云。涅槃法者。法谓道理。有入涅槃之道理故。
  (百二左)论又诸有情(至)不由熏生(文)。义灯三(四十四左)云。论又诸有情等。本疏云。唯引无漏。初引三文。后结。一引楞伽五姓。皆是有性故。第二瑜伽三无漏根。第三地持等性种姓文。皆唯无漏。然疏中并明无上依等者。通举诸教。意取法尔无漏种子。故疏云。故应定有法尔无漏种子不由熏生。言通证者。是得错本。又见通举。谓证二种者。不得疏意(文)一本云。此第二唯引无漏证。此溜州本。又今现流本是道证所见。今谓。道证亦有其理。何者对法次下言。第二偏引无漏本有之文。故由之而言。则若具科判者。别证中亦二。第一五性通证。第二无漏本有。
  (百三右)皆说有五种姓别(文)。如第一卷中具述。
  (百三右)瑜伽五十七(至)种子非现(文)。瑜伽五十七(八纸左)云。问。生那落迦成就几根。答。八。现行种子皆得成就。除三所余或成就或不成就。三约现行不成就。约种子或成就谓般涅槃法或不成就。谓不般涅槃法余三现行故不成就。种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迦趣。于一向苦。傍生·饿鬼当知亦尔。若苦乐杂受处。后三种亦现行成就。
  (百三右)又从无始(至)本性住性(文)。瑜伽三十五(四纸左)云。云何种性。谓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性。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
  (百三右)即是菩萨本性(至)有此种故(文)。问。瑜伽中明本性住种性。即诸菩萨六处殊胜也。尔者六处者为指佛果六处现行乎。答。能持意处也。然依无漏种子生佛果根境六处殊胜之文。定指果位现行。若指能持第八。何广云六处况说有漏识体者。岂云殊胜耶是以人师多说佛果六处现行也。答。六处殊胜之文。其词幽玄。诸师料简亦非一准。然依宗家实义者。六处者。第六意处。即指能持第八。殊胜者。无漏种子。即显所持因性。依之慈氏五分瑜伽中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姓。显无始法尔种性。护法此论中判言。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具明能所持相。六处之言改本识。殊胜之词替无漏。此即唯识。是瑜伽支分。故委显幽旨难辨。今以唯识思瑜伽文。其意易辨者欤。此论能解瑜伽难解者。指此等文也。是以本疏中引瑜伽今文。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种姓。正与此同矣。次瑜伽声闻地中亦有六处殊胜之文。若指果位无漏根境等。于趣寂之类岂有六处能生无漏种子耶。准此人师释指果位六处者。谬之甚也。
  (百三左)彼有六处言(文)。义演云。疏彼有六处者。意云。彼瑜伽说有六处殊胜法尔相续。虽有六处之言。今但取第六处者。以阿赖耶此中摄故。
  (百四右)初但有一物(文)。义演云。疏但有一物者。意说。诸法各有一本有种。不说更有新熏种(文)演秘云。疏初但有一者。问。木有无始。何得云初。答。据本名初。如一贪心本唯一种。此种生现。现行灭已此还自类前后引生。至对治道种方永断故无杂乱中断等过。
  (百五右)非无漏能熏亦无始有(文)。演秘云。疏非无漏能熏亦始有者。无漏凡位而未能起。故不得言能熏无漏亦无始有。
  (百五右)摄论第二说(文)摄论二(八纸左)云。如苣胜中有华熏习苣胜与华俱生俱灭。是诸苣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文)。无性(九右)云。如彼苣胜与诸香华俱生俱灭。由是为因。随顺能生后后无间带华香气。苣胜刹那此亦如是(文)言苣胜者。梵云阿提目多伽。此云。苣胜子。苣勤似切胜音胜胡麻也。赤华青叶。子堪为油。
  (百五右)非华习气(至)是本有故(文)。演秘云。疏非华不熏等者。非是华气不熏苣胜。苣胜香气而自本有。
  (百五右)摄论第二(至)非内种(文)。无性论二(十七右)云。外内种子其性粗因(鲜本作同)为显不同。复说外或无熏习等。或者分别不决定义。谓外种子。或有熏习。或无熏习。如从其炭牛粪毛等随其次第。生彼苣胜青莲花根及以蒲等非苣胜等与彼炭等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而从彼生。如是外种或无熏习。如苣胜等与华鬘等俱生俱灭。由熏习故生香气等。如是外种或有熏习。如是分别外种不定。是故说或。内种子即是阿赖耶识中一切法熏习。如是种子应知定由熏习故有。
  (百五右)从炭牛粪毛生等(文)泰抄云。炭牛粪多年在于孔中变成藕根能生青莲华也。非是田裹生者。名青莲华也。今言。牛毛能生蒲者即二释。一云。或是牛脊背上毛吹入孔中多年能生蒲也。二云。或是牛毛果。其果茎叶细。状以甘沙果。其莲在于孔中能生蒲也。
  (百六右)名言等三种熏习(文)。具如第八中说。
  (百六左)论说闻熏习(至)而熏起故(文)。演秘云。论说闻熏等者。按无性论第三(九纸)云。复次云何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为杂染因。复为出世能对治彼净心种子。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法。闻熏习种子所生。释曰。诸佛法界永离一切客尘障。故名最清净。谓从法界所起教法。名为等流。无倒听闻如是教法。故名正闻。依此正闻所起熏习。是名熏习。即此熏习能生出世无漏之心。名为种子。如是种子非阿赖耶。未曾得故。余文可悉。
  (一百六左)瑜伽论五十二说(文)。略纂十三(五十七丁左)伦记十三下(十纸左)演秘云。疏五十二真如所缘缘种子生者。按彼论云。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释曰相传天竺略有三释。一唯新熏宗。胜军论师自有两解。一云。诸佛菩萨由证真如。展转流出十二分教。见道已前胜解行地。缘彼经教作所缘生。从本为名。名从真如所缘缘生。二云。初地出世圣道。一从世第一法为增上·无间二缘而生。二从真如所缘缘生。二本有宗。护月论师。亦有两释。一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缘。故顺解脱等善根得生。二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因缘。解脱分等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无间缘。真如为所缘缘。故初地出世间法得生。论从后缘隐前不说。云从真如所缘缘生。三新旧合。戒贤师释。与第二师义意同也。更有同异具如彼钞(文)义蕴云。疏瑜伽五十二说从真如所缘之种子生者。谓出世心。从能缘真如无漏心种子生也。以真如是所缘缘故。即从所缘真如说能缘之智种子生无漏也。又相传云。宝法师解。即以真如为无漏种子由此真如所缘缘能生无漏圣智。以有能生义故。且立种名真如。所即缘。所缘缘即种子也。虽有此解理未为当今应正解。谓如来以真如为所缘缘。即从真如流出大定智悲。即是如来身。复报身流出化身。从此化身流出十二分教。此名等流正法。众生闻十二分教熏成解脱分种。故能生出世无漏现行。此出世心据本而论。从真如生。假说真如名为种子。欲言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与摄论意同。问。唯本有师如何解此文。答。出世智以真如为所缘缘。此智从本有种子生也(已上)今谓。义蕴正释本出景师。具见瑜伽略纂及伦记中。然疏与摄论合引。则准摄论作释。此为好也。无性曲释。不得别白而着矣。
  (百八左)不言如(至)不指(文)。义演云。不言如前引证至不指者。问。如前立本有种。即指云余所引证广说如初。今时立新熏引证何故不指。指余所引证广说如初耶答。证新熏文中。且有证本有文。故不别指也。至下当会(文)义蕴亦同。
  (百九右)诸法于识藏(至)为彼所依(文)。瑜伽五十一(五纸左)云。谓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作二缘性。一为彼种子故。二为彼所依故。为种子者。谓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一切皆用阿赖耶识为种子故。为所依者。谓由阿赖耶识执受色根。五种识身依之而转。非无执受。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文)伦记十三上(三十纸右)云。一为种子。谓能生彼三性转识。即是因缘。当十因中生起因。二为彼所缘。即增上缘。谓由赖耶执持五根方生五识。又由赖耶生彼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即当十因之内摄受因。以摄受因中定有三缘故。基云。由第八为境。故得起第七见分。又由第八中种子故第七得起。具此二义故作此说。
  (百九右)识于法亦尔(至)摄植彼种(文)。瑜伽五十一(六丁右)云。复次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故。长养种子者。谓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于一依止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由此因缘后后转识三性性转更增长。转更炽转更明了而转。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当来异熟无记阿赖耶识建立互为缘性转相(文)伦记十三上(三十左)云。景云。长养种子者。谓依转识熏赖耶。由此因缘善等转识更增长明了炽盛。熏成三性名言种子。此则现行得为因缘。非望识体。彼种子无别体。揽识为性。故总望识说。作因缘。即十因中生起因。问。现行熏识成种子时。为同时成种。为异时耶。西方二释。一解。熏时即成种子。二解。能熏住灭相时所熏种子起住生相二摄植种子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当来赖耶识者。能熏生彼本识有分种子。要待经生此因方熟又前据熏现报。后增熏生后种。又前据所熏成熟。后据引发本有生本识种(文)义灯中释转识与阿赖耶为二缘性。与伦记等不同。彼(三之四十五左)云。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故。长养种子者。谓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后后转识转更增长转更炽盛转明了转。此因缘也。准此但似与后后转识为因缘不言与赖耶而作因缘。今解。此意言长养彼种子故。谓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即熏八识义且此意望种子赖耶为因缘性。言与赖耶为因缘性。影显生现持诸熏习令转识生。不尔与前转识转时一切皆用阿赖耶识为种何别。又是转识与转识为因。非赖耶因也。又前赖耶且望与现转识为因。影显亦与彼种为因。此中转识且望赖耶种子为因。影显亦与现行为因。何故如是。生转识种现能熏胜。隐八不言。生现第八种子因胜。隐现不言故但说。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即现熏种现是种因。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当来异熟无记阿赖耶识者。此约业种引当异熟为增上缘。言谓彼熏习种类者。业种是彼名言种类。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即显由业彼方得生。不尔异熟不能生故(文)义蕴义演两释皆粗。何有发挥经证深致乎(文)义蕴云。疏谓与诸识作二缘性者言一为彼种子者。谓阿赖耶种子识与三性转识为因缘也。言二为彼依者。谓第八现行识执受色根。为增上缘生眼等识也。疏诸转识与阿赖耶作二缘者言一于现法能长养彼种者。谓于后念现行第八识。皆由前念转识能熏彼种子。即能熏现行与彼所熏种子为因缘也。言二于后法摄植彼种子者。谓于当来异熟阿赖耶识。由今转识善恶业中熏习种子者为增上缘方得生也。又现法者。谓现在识转识但能长彼种子。非是因缘。言后法者。即此念新熏种子能生后念现行。此是因缘。前解为正言互相生者。即转识赖耶互为能生。即是因性互为所生。即是果性。
  (百九左)如摄大乘(至)广说其相(文)。无性论中全引瑜伽释达磨经。故云如摄大乘等。
  (百九左)释颂显前征(文)。义演云。疏释颂显前征者。前征者。即是颂前征难。如言若唯本有乃至为因缘性。是颂前征难。今释颂显前征难。非唯本有也。于中有三。初释颂成因缘。二引教成前义。三喻因缘非外法。
  (百十右)如灯炷(至)为俱有因(文)。摄论第二(九左)云。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无性释云。譬如明灯于一时间灯炷灯焰生焰烧炷互为因果。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于一时间互为因果。其性亦尔。如是芦束更互依持令住不倒。若于其时此能持彼令住不倒。即于尔时彼能持此令住不倒(文)义演云。疏如芦相依者。问。因缘既具三法如何得二法为喻。答。二三虽不同。以二束芦俱时而有犹如因缘三法同时。又如下说唯依此二建立因缘。即种现二法。今以二芦为喻何失。故知但喻因果二法也。
  (百十右)但取种子望后为因(文)。笠置云。若于四缘对余三缘诸亲缘法名因缘者。广通种现相望自类相生。即第四论因缘依第七论因缘等是也。又约依他性因果者。种种相望非实因缘。以言望异类故。依因果相顺义。种现相望是实因缘。以言果显现故。准斯现文。唯取种种相望为因。然明诠道本云。以现行七转识望第八种为因缘。亦有种子生种子为因缘义。今谓。明诠增减窜改须用此疏。种现二法相望为因其义极成。然今疏文势唯释种现相望为因。不明种种相望为因。以已言唯种与现实名因缘。除此所余因缘无故。今案。望后之后恐应彼字形误。若望七转识以彼七转识种为因。若望第八现以彼第八种为因。八识现行。各以自种为因。故总为彼。改为彼字。则文易不温虽无加甄辨而可矣。
  (百十右)又此中望体因缘体尽(文)义演云。疏又此中望体因果缘尽者。意云。种子望现名为望体也。因缘尽者。种生现现生种摄一切因缘总尽。问。既云种生现现生种即有三法。如何乃言依二建立因缘耶。答。据展转相生虽有三法论因缘。也体唯种现二法。
  (百十右)若望果别(至)但约体说(文)。义演云。疏若果别至但约体说者。意云。如说因缘者。但约种子望现行体说。若望别果说。种生种。且得名为因缘也。但前后相别名因果。不同种现相生。言但取种子者。但取所熏。得名言种子望第八现为因缘也。
  (百十左)又说不尽不说无漏故(文)义演云。疏又说不尽不说无漏故者。意云。如上约新熏辨因缘者。说因缘不尽。不说无漏故未曾熏。故无无漏种。故摄论但说杂染法与阿赖耶为因缘。故不言无漏也。
  (百十左)论非熏令长(至)为因缘故(文)枢要上末(四十二右)云。非熏令长可名因缘勿善恶业与异熟果为因缘故者。若现行业望自业种令增名因。即业种亦令果种增。故应名因缘。此义可然。然非正好。初熏习位已令果种增。非已后。故非业种令果种增。但应如疏解。此中护法现行望本有种无因缘义。但增长故。如何可说种子现行互为因缘。护法既存新旧。望新熏者。正是因缘。望本有种为增上缘。不辨体故。
  (百十一右)又汝若言(至)各一种者(文)。演秘云。疏又汝若言至各一种者。牒第二解。此解意云。谁言异熟与善恶因但一种耶。于此解中难有二也。如文易知。
  (百十一右)其种本有(至)能令增长(文)。义蕴云。疏其种本有业于果种能令增长等者。其种本有向之读之。意明所增果种与自业种俱本有故。由此现业望于果种能令增长应名因缘。亦如现业熏自种故。问。前解亦以现业熏果种增。与此何别。答。前解虽增于果。即今现业望于现果名为因缘。此解望种故与前异(文)今谓。前解亦望果种。以言熏果种增时等故。然正为因缘。唯在现果非在果种。是故二解不同。
  (百十一右)设俱新熏(至)俱名因缘(文)。演秘云。疏设俱新起等者。此本有难。难意云。我言本有。即合善恶与异熟果而为缘。汝俱新熏。岂新业望新异熟是因缘耶。此既不尔。彼云何然。义蕴亦同。
  (百十一左)然观本意后解是本(文)。演秘云。疏然观本意后解是本者。本有师义。虽言两解。前解设陈后释是本(文)义蕴云。疏然观本意后解是本者。前三解中第二名后。初之后故。彼师本意。现熏种增名为因缘。故取第二。问。初后俱有增长之义。何不取之。答。虽俱增长初后二解增义隐故。所以然者。且初难。现业望于现果为因缘者。其理不然。现业望果无增长义。现果已生。不可增故。若第二难令业种增果种亦为不可。现强种劣。现既已增。何须种增。不可种增现不增故。由此故知第二解正。今又助解。疏云后解是有者。后之二解。俱名为后。本意但令种子增长名为因缘。后二皆令果种增故。初解望现故非本意。又行支体通于种。第二以现业增果种。第三以业种增果种。故后二解是其本意。若唯取第二。应云中解是本。何名为后(已上)泰抄云。然前疏中第二解。或许业种增名言种应是因缘者。此疏文即是三藏法师解。又解云。后解即是本有师家之本意。
  (百十一左)应诸现行(至)熏增长故(文)。演秘云。疏应诸现行至熏增长故者。正难转识望第八识不名因缘。但熏增长同于业故。
  (百十一左)此本有种(至)新起种生故(文)。演秘云。疏此本有种以自类为其因缘者。正义自叙。疏既尔至新熏生故者。本有师难。难意可解(文)义蕴云。疏既尔此因等者。此难既新生现。旧应不生。言此义应思者。意说。本新同生一现。非不生也。然以生种类同等者。此非答语。但释本有生自类种名为因缘。不约熏长名因缘也(已上)泰抄云。然以生种乃至彼非因缘也者。若种生种生现为其因缘。即新熏本有种皆相似故。若现行熏成种子为其因缘。即唯新熏种子家有其因。若约唯本有种子家。现行不能熏。故现行望种子不是因缘。
  (百二十右)然以生种类同于新(文)。演秘云。疏然以生种类同等者。正义者。释旧种生种类同新种生于现行得名因缘。然据护法新旧合生。今者且随不正答也。
  (百二十左)论有漏不应(至)生有漏故(文)。演秘云。论勿无漏种生有漏故者。有云他亦许无漏种为有漏因。如延寿法及无漏法为有漏因减十王等者。详曰。不尔。延寿法者。但由无漏资彼故业。岂许亲生有漏果耶。又十王报诸处皆云因地前修。岂容地前已起无漏。设回趣者亦非无漏亲感彼果。无漏不招三有果故。
  (百十二左)许漏无漏得相生故(文)。义蕴云。问。若他先许相生。即宗有相符之失。若他不许即因有随一不成。答。但许有漏能生无漏即是相生不必无漏许生有漏。因不言互故无过也。
  (百十三右)此中亦有(至)生有漏(文)。义演云。疏有学者对治生有漏者。此应有学对治圣道生诸有漏。汝许相违得在为因故。
  (百十三左)小乘可尔为同类因(文)。义演云。疏小乘可尔为因类因者。彼许不善心无间生无记心是因缘等。有云。小乘善不善业招异熟身是因缘。所言同类者。以当界业招当界身名为同类因(文)。义蕴云。疏小乘可尔为同类因。此萨婆多义。若准俱舍。只言善五蕴与善五蕴为同类因。无记等亦尔。此即许善色心等互为同类因。无许善恶为同类因文。更准婆沙等别义应有文许。或设许之。如善心后起恶心等。即由前善生后恶心。是同类也。非大乘义(已上)泰抄云。疏云善等应为不善等种小乘可尔。为同类因者。疏主错引也。小乘宗无善与不善为同类因。准有不善法得与有覆无记为同类因。且如执身边。二见有覆法起嗔等(文)演秘云。疏善不善种小乘可尔者。此设许之。非彼本计。有云。有部除能作因。余皆因缘。不善得为有覆无记同类因也。同谛故者。详曰。设彼不善为无记因亦为为证。此明善法为不善因故(文)义灯三(四十九右)云。论不善应为善法等类。云小乘可尔者。假设许之。非小乘许。又六因中小乘许为同类因故。
  (百十三左)诸邪分别皆名毗婆阇婆提(文)。义灯三(四十八右)云。言分别论者。或大乘异师有种子故。或小乘诸部皆名分别。不定一部故。摄论中分别论者传释。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别传说。是正量部。此论下文分别论者。云是说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释。一云。即大众等四部。若尔何故下云。何故汝论说有异生唯得成就无漏种子。答。下因便破大乘异师。二云。始终俱是破大乘师。三云。始终俱是破小乘师。大众部等以本净心能为因生名为种子。非许有种。或复彼师许有种子。破不相应中云有执随眠。即大众部等故。枢要三解(文)枢要上末(四十三左)云。大众部等无种子。破分别论者。而言成种者。别破大乘异师。又经部别有种子。萨婆多因义。种子义未来有无漏因故。大众类此亦然。凡夫身中有可当生无漏之因义名为种子。不同经部等。又不相应随眠亦名种子等(文)宗轮论云。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部同义者。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新染说为不净。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述记(六十一纸右)云。无始以来心体自净。由起烦恼染故名染烦恼。非心无始本性。故立客名。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问。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性净在。故染称客。随眠即是贪等。随眠亦有十种。若无心位起善等时名异生等。但由随眠恒在身故。若是心所。无心等位应是圣人。无烦恼故非心心所。故无所缘。有所缘者。必彼心所。缠谓现起诸烦恼等。随眠与彼其性各异。缠是心所。与心相应。随眠既非现。无相应义。即十随眠不相应摄。
  (百十三左)本即大乘(至)名分别论(文)。义演云。疏本即大乘至师者。问。大乘新熏师与大乘心溷师为一异耶。答。此师是许新熏中别名杂熏心溷师。或新熏师与心溷师别也。溷者切韵云厕。厕者杂也(文)演秘云。论分别论者。按瑜伽论第二十七。斜彼计云分别论者。作如是计。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又云。染污不染污心其体无异。谓若相应烦恼未断名染污心。若时断已名不染污(已上)下全用上引宗轮述记文。
  (百十四右)无垢称经亦有此说(文)彼经二(八左)云。如佛所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如是心者。亦不住内。亦不出外。不在两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如罪垢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唯优波离汝心本净。得解脱时此本净心曾有染不。我言不也。无垢称言。一切有情心性本净。曾无有染。亦复如是。
  (百十四右)起心非净难(文)。演秘云。起心非净难者。依他起心名为起心。
  (百十五右)若言前无漏(至)性是无漏(文)。演秘云。疏若言无漏体灭至亦不然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我本无漏体不断绝。汝若言我无漏断者故亦不然。疏以有漏为相性是无漏者。牒彼外意。生下论文(文)泰抄云。若言前无漏体灭后无漏体生者。此疏文错也。应云前有漏体灭后无漏体生也。
  (百十五左)若是无为(至)真如善故(文)。义演云。其疏云。若是无为至真如善故者。若言心性净是空理无为者。以如上破。于汝有失。于我无过。然且共计真如法性不与信等相应。汝不善心等既体性是善。如何不与信等相应。又汝恶无记心性是相应法。如何说是无为善耶(文)义蕴云。疏若是无为至非有为为善等者。汝居例云我许恶无记心性本净即令与信等相应。无为亦性净应与信等。相应者。此亦无过。共许无为是胜义善。非是有为相应善心故。不可令与信等相应也。
  (百十五左)此中应叙(至)如别抄说(文)。下心所段论善心所种类多少。具如瑜伽略纂并对法抄。泰抄云。疏云。此应叙诸师立善各有几种如别抄说者。若大乘师立十一种善。谓信惭等。若萨婆多立有十种善。不善不立。有无痴善根。若大众部立有三种善。谓无贪善根无颠善根无痴善根。或立一善。或立二善。乃至或立四善等。如论文。
  (百十五右)若如色声善无信等(文)。义演云。疏若如色声善无信等者。牒外救。我不善无记心性。虽善犹如色声善。无信等相应者。此是我法已下论主征破。
  (百十六右)为因何事(文)事字恐辜形误。以下亦误故。辜者音姑罪也。又罪者辜也。愆也。秦以罪似皇字改为罪。不知罪乃捕鱼器也。五本疏云。问。缘阙何辜。论则违圣说至皆四缘生。述云。既违圣教。减三缘故。
  (百十六左)此杂善言(至)得为因也(文)泰抄云。若言杂染。则通善等三性。若但言染。则唯是不善有覆无记也。
  (百十六左)此有法不极成(文)。义演云。疏此有法不极成者。问。尔者何故前量性非无漏而非过耶。答。前为宗法。此为有法。有法须共许。故是过也。宗法违他顺已。故非是过。
  (百十七右)无漏心性(至)如有漏性(文)。义蕴云。若立比量。同喻中有所立不成。他许有漏心性是无漏。故应立量云。汝无漏心应以相违为性。漏无漏中随一摄故。如有漏心。
  (百十七左)许现行有漏心性净故如佛等圣(文)。泰抄意云。有漏心性净故非佛等圣者。佛是也。答。佛元无有漏心性等。今者明有漏心性净。为因将佛为同喻。其因于喻上不转。若依疏中比量即有过失。今应改疏中比量。云诸异生位应无漏现行。许心性净故。如佛等圣亦无过失。义蕴已有此说。
  (百十八右)胜鬘经中具说此义(文)。彼经(十九右)云。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
  (百十八右)对法论第十(至)为心本性净(文)。第十(十五右)云。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转依。即是真如转依义。乃至广说(文)义蕴云。疏对法第十卷三转依中。言彼论云。无学道中所有三转依者。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转依。即是真如转依义。道转依者。谓发世间道。于现观时转成出世。说名有学。余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立为转依。粗重转依者。谓阿赖耶识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名为转依。问。何故彼论说真如为心。答。心有三义。一缘虑义。二积集义。三真实义。真如既是诸法实性。即真实义故名心也(已上)今谓。邑师云。心有三义。若依溜洲云有四义。梵汉双举曲为甄辨。最胜王经疏二末(三十四左)云。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为心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质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最胜义名心。即唯第八(已上疏文)然宗密长水亦分四种。分拆污栗纥哩以为二心。质多此翻集起。更开缘虑别为一类。具见圆觉疏抄笔削等中。其所立名数虽似溜洲。然不辨梵名异同心体一多。浪为列释。何其当乎。具如别辨。
  (百十八右)论或说心体(至)名性本净(文)。泰抄云。论或说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净者。问。心王等既通不善性。如何名性本净。答。然六识心王及遍行五别境五不定四等虽通三性以体非是烦恼故。恶心王等三性法总得名性本净。
  (百十八左)如瑜伽五十四说(文)。泰抄云。疏云。如瑜伽五十四说心所亦尔者。如遍行别境等及四不定。此十四心所体非是烦恼亦名所清净也(文)五十四(三十左)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
  (百十九左)何说闻熏习(至)种子性也(文)。无性摄论第三(九左)云。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无性释云。又出世心乃至从何种生者。此显净心唯未曾得。云何无因率尔得生。从最清净乃至种子所生者。此显净心有别种子。决定不从阿赖耶识种子而生。云何别种。谓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最清净法界者。诸佛法界永离一切客尘障故。言等流者。谓从法界所起教法无倒听闻。如是教法故名正闻。依此正闻所起熏习是名熏习。即此熏习能生出世无漏之心。名为种子。如是种子非阿赖耶识。是未曾得故(文)义演云。疏复言是出世心种子性也者。意云。若有本有无漏种者。如何说有漏闻熏习为出世心种耶。言及自因缘者。有漏种子也。意说。闻熏习有漏现行从自种子生。复熏成种为增上缘。资彼无漏种且得增长。又有解云。及自因缘者。意说。出世心由自种子为因缘。及有漏闻熏习为增上缘而方得生。虽有二解二解并通也。今谓。第二解非。
  (百二十右)对法第四云(至)亦名无漏(文)。亦是有漏者。对法第四(七左)云。云何修断。粗重所随故。亦名无漏者。对法第三(八右)明六种有漏中。第五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法故(文)对法抄六(十五右)云。漏随顺。谓决择分善等者。泰法师等云。有漏中所有无漏性。此如唯识第二破分别论者说。此中三释。一新熏。此善体有漏能为增上。或因缘生见道。故建立为无漏性。加行道等名道谛。体有漏故修道断。二唯本有。此位无漏增长之种名无漏性。现行及因缘闻熏等。是有漏故粗重随修道断。有漏从无漏种。故加行道等名道谛。体有漏修道断。新旧互用类此应知(文)义蕴云。疏对法第四决择分善亦是有漏亦名无漏者。捡第四卷都不见此文。按第三卷准解有漏。亦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此顺决择为无漏性者。有二解。一云。取顺决择位本有无漏种子名顺决择。且为无漏。二云。此顺决择体非是无漏。以能顺无漏。背有漏故名为无漏(已上)今谓。邑师不见疏主对法抄。释自为二解。似是而非也。对抄可知。
  (百二十右)据各别故(文)。义演云。疏据各别故者。意云。据本有新熏各别说也。本有即无漏。新熏即有漏(文)今谓。此释未详。案对法两处文。顺决择分实是有漏。以粗重所随故。然名为无漏。以背有顺治故。据体有漏。据用无漏。故云据别。非谓据本始熏。
  (百二十右)如瑜伽第五十一卷说(文)。彼(九右)云。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此非集谛。因由顺解脱分等善根与流转相违故。所尔世间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转更明盛。由此因缘彼所摄受。自类种子转有功能。转有势力。增长种子。速得成立。复由此种子故。彼诸善法转明盛生。又复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可乐诸异熟果(文)略纂第十三(二十三右)具释此文。恐繁不引。
  (百十二右)感总别果如第九说(文)瑜伽第九(十三右)云。中际已生补特伽罗受二种先业果谓受内异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
  (百二十左)亦同对法第四卷文(文)。彼(八纸右)云。云何非所断。几是非所断。为何义故观非所断耶。谓诸无漏法除决择分善。是非所断。无漏法者。谓出世圣道及后所得。并无为法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非所断。问。何等色声是非所断。答无学身中善身语业自性是非所断(文)对法抄六(三十六右)云。诸非所断略有二例。非缚非缚谓诸无漏有为无为。对法第四说。唯诸无漏非所断摄。二已毕竟断名非所断。六十六说。无学身中善无记法名非所断。
  (百二十左)第一就实(至)对法等意(文)今按论文未见条然两解有别。况亦文无以又或字隔别。此正因缘下但是会释摄论违文。不可别立为第二解。枢要云。第四会违中有四。一诸圣教中虽说内种。下会前内种定有熏习及三熏习等(文)二其闻熏习。下会前摄论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文。三闻熏习中有漏性者等。会前摄论是世出世心种子性文。四依障建立种性别者。下会前瑜伽有情本来种性差别等文。或分为五。若作四段总会前新熏家所引之文。今为五科。亦兼傍会前对法之文。闻熏习中有漏性者下。会对法云决择善根能得建立为无漏性修道所断文。此正因缘微隐难了下。方会摄论是出世心种子性处。义兼傍会。于理为胜。
  (百二十一右)故摄论文(至)对法等意(文)。义演云。疏善得对法意者。如对法云。决择分善根且有漏且无漏。今言寄粗显胜增上缘说。出世心种且通有漏无漏。故云善得对法意。闻熏善根即是有漏。本无漏种子即无漏也。
  (百二十一右)解脱分中(至)上品增故(文)。清素云。在见道中唯修无漏种子现行。能傍修有漏种增。后修道位亦能现起也(文)义演云。疏下品增故者。意说。于解脱分位中。下品有漏闻熏增下品无漏种子。余者准知(文)摄论第(三十一右)云。此中依下品熏习成中品熏习。依末品熏习成上品熏习。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无性释云。下中上品熏习等言。分明易了。不须重释。论曰。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
  (百二十一左)。若据唯本有(至)有漏亦尔(文)。三身章(十五左)云。此多闻种成唯识等略有三释。一唯新熏。唯有漏种以为因缘。亲生无漏。唯识论中虽已广破。依瑜伽论五十三。问。若诸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业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故知有漏非无漏法亲生因缘。二唯本有。诸无漏种未发心前名性种姓。发心已后名习种姓。熏习彼用令渐增。故见道已前有漏闻熏能生现行。无漏未起。双取此二。名顺解脱决择分善。故杂集说。决择分善虽修道断。然得建立为无漏性。道谛所摄。见道以后无漏种子方生现行。第八地前二种杂起。成佛以后诸有漏善及因无漏并皆转灭。诸果无漏圆满生起。故涅槃说。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今观彼义唯旧种子生现。都无现行更新熏种子。唯识论中亦已广破。三者种子皆有二种。本有新熏。见道以前同第二说。见道以后诸无漏种本有生现行。新诸现行复熏成新种。略有二义。一者转灭。二者转齐。转灭义者。如大乘位。无始以来加行胜善无漏善种未逢缘。故皆唯下品。见道以前有漏闻熏为胜缘。故资下无漏种渐令增胜。至见道位生下现行。现行复熏下品种子。见道修习以为缘。故至修道位前刹那中见道下种灭。修道中种生生中现行。现行复熏中品种子。修道修习以为缘。故至究竟位前刹那中中品无漏种灭。后刹那中上品无漏种生。无所依故。道已满故。更不熏习。本唯一品劣灭胜生故名转灭。后修习故前之同类不能为同类因引后同类果。故如是地地下中上品诸无漏种及诸位中加行胜善。下中上品诸有漏种。皆应准知。至佛位中唯有无漏上品圆满。无漏中下一切有漏并皆舍灭故。经说舍无常色等。二者转齐。法尔种子皆有三品。初修下故至见道位。下品无漏种生现行。现行复熏下品种子。若无修习任运下生。由修习故至修道位中品种子生中现行。现行复熏中品种子。前之下品亦转成中。若不熏习任运中生。由修习故至佛位中上品种子生上现行。道已满故无所熏。故更不熏习。中品种子并转成上。前中下种不复相续。与后胜齐故名转齐。故经说。言舍无常色等。望自同品可名转灭。言转齐名者。望他异品。此多闻熏种。见道以前有漏种子亲为因缘生诸现行。现行为因缘复熏成种。望无漏种余出世法为增上缘。由无漏种所资持故。诸有漏种感胜异熟。不造无间业。不堕恶趣等由有漏法资无漏。故当生出世无漏现行。见道以后无漏种子为因缘生无漏现行。与有漏法为增上缘。令有漏善感十王果。诸有漏善资助无漏。展转增明证离系法。乃至成佛有漏皆灭纯无漏在诸有受生皆依示现。此闻熏习见道以前闻似法义理智法。已数起思惟。乃至四善根中等引修习。至见道位能证智起熏发种子(文)义灯七末(十三左)云。释所弃舍于中二释。一约转齐。本有无漏种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种增生初见道无分别智。即此现行无漏。有力资中品种。令能生现。亦令自种转成中品名为转齐。又解由中品种生现行已。资下品种转成中品。与本有种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为中品。与能生自本有之种。三合生一后念现行。或各别生。俱许无妨。中上品生转齐亦尔。言转灭者。即本有种唯有一个。加行位中名为下品。入见已去能生现行。现行熏种即成中品。并有力能令本种子生后中品。下品即灭名为转灭。不同转齐令生自种亦成中品。故名转灭。或虽本有三品种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后念中品。亲生中品但由现能。若尔即违杂集论说行习修文。彼许初习自下地中种子增故。不可唯说但中上增不通下品无别因故。违比量故。准此即应三品各一。但令本种生后中品。即下品种生现行者。自体不增。若尔既许下品种在。何名转灭。若以不生即名为灭。岂诸种子皆定生现。准此道理转齐应胜。若尔即应转二乘种成大乘性。以转齐故。若云类别不转下中二乘种姓为菩萨姓。亦应菩萨三品机殊不转下中成中上品。答。乘性别故不转二乘成菩萨姓。下中上三同菩萨姓。故可转令成中上品(文)又捡幽抄释护月难陀转灭义云。若护月唯本有无漏种子生现行。现行到资却下种子。但熏本有种子令成中品。灭却下品功能。更不熏种也。若准难陀唯新熏者。即从见道初无漏起现行也。即脚下无漏种子是地前熏得。见道劣无漏下品种子生现行。下品种子生现行。又更熏得新种子。已便在第八识中。与能生一处即到资成中品种子。即新熏者。成中品也。又中品种子生现行。现行熏得新种子。种子便成上品。又现行到资脚下中品种子。已令转灭中品功能。与新熏皆成上品种子也(文)又释护法转齐转灭义云。言转齐即转却下品劣种子用。以齐他中品种。又转中品功能能齐上品种子。故名转齐也。言转灭即灭却自下品劣性成中品。又灭却自中品劣用成上品性。故名转灭也。即望自品名转灭。望他品名转齐。故名转齐转灭也(文)又义演三身章记云。古说月藏义得胜舍劣。即当转灭。胜军义转劣成胜。当转齐义。护法宗具有二义。真谛三藏约三惠述等(文)又决择抄判二义云。二中何胜。答。转齐者胜。一三道之种各别不杂。二三僧祇却所修无漏转成上品。以为佛故。若转灭者三大却中所修无漏。纵至佛果悉皆舍弃理为不可。转齐之家亦复不违经论所说舍劣无漏。略纂十三(五十五左)伦记十三下(十九纸左)义蕴云。疏皆唯一品此是转灭等者。谓如一地入住出。初入地时但有下品种子。至住心时转灭下品而生中品。至出心时转中品而生上品。若唯本有家义。前念下品灭后念中品生。前念中品灭后念上品生。若唯新熏家。至住心时下品现行熏成中品种子。此种所生现皆名中品。乃至上品应知亦然。疏即转齐义者。如见道种至修道时与修种齐。俱名中品。至无学道见修种子与无学齐。问。见道种子与无修道等齐。所生现智为亦能断俱生惑不。设尔何失。若许能断何用修道智耶。若不能断转齐之义何在。答。有二解。一云。见道种子至修无学。虽有种子不生现行。故不断惑。言转齐者。约种设。亦不相违。二云。见道种子于修无学可许生现。至金刚位必不现行。自有修道法尔种故。彼不过缘。依不生现故。一已能断。余无用。故无一心中有多惠。故虽有二解更捡余文。未可为定。问。此第三师既有本新二种。与前二师义有何别而云转齐。答。此师见修无学各有本新种子。既兼本有故可转齐。不同前师唯一种故。若尔新熏种子何名转齐。答。至中品时从彼法尔中品种子生起现行。所熏成种名中品新熏种子。其下品种子至此位时势力亦等故名转齐更有别解(已上)今谓。所生现智断不断。答。中有二解。无取舍。准理初解应胜。转齐转灭约种为说。疏主钞疏皆同然也。
  (百二十一左)五十二说(至)说种姓别(文)。彼(十六左)云。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种姓差别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答。由有障无障差别故。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若有毕竟所知障种子布在所依。非烦恼障种子者。于彼一分建立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一分建立独觉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如来种性补特伽罗。是故无过。若出世间诸法生已即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
  (百二十四右)诸法师等(至)此文为正(文)。略纂十三(五十四纸右至五十八纸右)具举神泰恒景文备等诸说。伦记亦同十三下(十九丁)。
  (百二十四右)以前及后(至)其理方明(文)。前后者。指此论中。瑜伽第五(十二左)明种子七相。摄论二本。指世亲无性第二明熏习义。寻文可知。世亲二(五纸右)无性二(八纸左)。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