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二(十本之一)

  (初右)前见道者(至)并名修道(文)。入·住·出心各经多俱胝。入地位中有二见道。非唯局真见道。然义演云。问。初入地心既是见道。住·出地心后是修道。未审相见道在于何心。答。今以理推征。相见道在于住心。从真入相故(文)今谓。此释入心唯有真见道不通相见道非也。入心时长。有何所障不修三心等耶。
  (初左)为断余障(至)生起下文(文)。义演云。疏为断余障证得转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论文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优数修习无分别智。论文即是生起广解为断余障转依之义。今但总标生下略释文也。
  (初左)然非唯智(至)略不说余(文)。义演云。疏然非唯智是修习位乃至略不说余者。意云。此修习位非唯取此无分别智而为修习位体。然亦取修习位中十波罗蜜为修习位体。问。何故论中说修习位唯取无分别智不说余法耶。答。即从所缘能断道说。缘者藉也。即修习位从所藉无分别智能断惑故。所以此位偏说无分别智略不说余法。或所缘者即是真如也。既对所缘真如即说能缘无分别智断惑之道为修习位。故不说余十度等法(文)。今谓。论道为断余障证得转依等。即是从所缘等。下(五右)疏云。先明十地。此无别体。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真如时名十地也。
  (二左)违细名粗违轻名重(文)。粗重名义并多种类。如上具释。不劳更辨。  
  (三右)论此能舍彼(至)广大转依(文)。义演云。论此能舍彼等者。此无间道舍二障粗重至解脱道得二之转依。转依者。谓菩提·涅槃或可。颂意但说涅槃。
  (三右)论依谓所依(至)二转依果(文)。演秘云。有义。转者属能转道。亦转之依。由能转道转所转依名转依故。今此解者相最显了。详曰。与转为依名为转依。转即能依。能依论说是染净法。云何转言属能转道。能转道者非是染故。今释。转者而有二义。一云。转者属能转道舍·得二种。转之舍·得。依主为称。二属所转舍·得二种。转即舍·得。持业立名。今依初义合言转依。亦依主释(文)义演云。论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者。意说。第八识与染净法为所依也。不为与七为所依故。若约六·七识为所依者。若六·七正起染时。可与染法为依。正相唯如何得与染法为依。或六·七起善心时可与净法为依。如何与染法为依。故唯取第八为所依也。故说第八为染净依真如为迷语依(文)今谓。有义转体者为道。扑扬舍转为转。两义虽似。扑扬善矣。
  (三右)总为别依(文)。义演云。疏总为别依者。意说。总第八依他与染净别法为所依。染即依他上遍计。净即依他中圆成。若尔是依他唯第八识耶。答。又解。依他通一切有为法。皆是依他。从缘生故。今约无间与染·净二法俱为所依即唯第八。余色心等有间断故。
  (三右)同摄论(至)彼文稍广(文)。无性第九(初右)云。果断分第十。论曰。如是已说增上惠殊胜。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断谓菩萨无住涅槃。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为依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槃谓依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耶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虽染分转得清净分。无性(初左)释曰。以舍杂染不舍生死者。害彼势力如被咒蛇。虽不弃舍而无染故。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者。或依士释或持业释(乃至)此中何者生死·涅槃。依止转依皆应显说。生死谓依他起性离染分者者。谓心心法烦恼迷乱。生过失相续不绝。遍计所执分。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者。谓毕竟转遍计所执。圆成实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者。谓二所依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者。谓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诸杂染转灭所依。乃至云何转依。何者转依。谓即于此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者。无分别智起时。转舍杂染分者。转灭一切所取能取诸迷乱分。转得清净分者。舍彼所取能取性故转得远离所取能取自内所证绝诸戏论最清净分。
  (三右)言转依者(至)依士释(文)。义演云。疏言转依者至依士释者。意说。第八总依他与染净别法为所依。即转染得净故。依他是转染净之所依。即转之依故名为转依。故依士释也。即依他与二转为依也。
  (三左)又解此文(至)名转依也(文)。义演云。疏又解此文依他耳上至故名转依者。第二解云。即此依他起法与理为依。由有依他起第八识故。与能遍计心为所依。由能计心起计所执性而执邪道理。若起圣智断染遍计性得菩提智而证涅槃真如。故说邪理及真理皆依他起章法。故事为理依。即将事摄理。如将苦等之事摄谛名苦谛真如。苦即是事法。即但名苦谛真如。苦谛既此论中说依他起与染净法而为依者。是事为理依也。即同小乘说。小乘说一切理法皆依事故。此下论文云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为事依。唯是大乘中不共义小乘无也。问。两解所依有何差别。答。前解依他起法为染净依。后解约事为理依故有别也。
  (三左)无性云。二所依止转依亦持业释(文)。义演云。疏无性云二所依止转依亦持业者。意云。此依他起事等有邪理执著有正理离倒。即依他与邪理二法为依。若转却依他邪理自已正理得显。即无漏起生正智。所以转字而属所依依他。故持业释。转即依故名转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净二法名持业释。三藏法师有此分别。又按无性本论第九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离染分。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无性释云。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或依士释或持业释。解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者。意说。二分者即是生死·涅槃名为二分。通二分者。即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既与二分为依。故知依他亦通染净。故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也。二所依止至或依士释或持业释者。意云。若依他与染净为依者。转染得净名转之依故故依士释。若依他起体通染净者。转染得净转即是依故持业释。
  (三左)然今能依(至)无持业释(文)义演云。疏然今能·所合为·转依故无持业释者。若据其文。文即不顺。若据其义。义即无违。意云。摄论能·所依合说故通持业释。此论中能·所二依别说故无持业但有依主释。或可。此论能转与所依合名为转依。有依主释。摄论唯约能依染净转即是依故持业释。此顺疏文。不违理故(文)今谓。义演不允。疏意。无性唯约所依故通持业此论能所合说故无持业。
  (三左)今言依他起(至)名为舍也(文)。义演云。疏今言依他起名转依者至名为舍者。意云。此释伏难。谓有难云。所言转依。转谓即是遍计圆成。如何论云依谓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流转即虚妄遍计生死。还灭即菩提涅槃。即道谛是能还。灭谛是所证寂灭处。俱依依第八识也。
  (四右)悟此真如(至)能所依异(文)。义演云。疏悟此真如证涅槃者至能取依异者。问。生死妄计。与真如体别。可与为依。涅槃既与真如无别。如何真如与涅槃为依。岂可一体之法而分能取依别耶。答。执四种涅槃中。初·后二种涅槃体即真如。不合能取。若有余·无余二种涅槃由断障所得。此二涅槃即是择灭。择灭是假。即依真如。此假涅槃为能依。真如是所依。故说涅槃依真如也。
  (四右)论虽于此位(至)名法身故(文)。义演云。论虽于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释伏难。难云。如第一师释转依言证得如斯二转依果。云何此中但说涅槃不说菩提。答。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唯识性故。又复颂既云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显涅槃。不说菩提也。
  (四左)七十八中(至)平等平等(文)。七十八(十七右)曰。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宿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四左)上来已略释二文说(文)。二文者。颂有二意。此谓二文。上三句正显位相。二下一旬明证后果。如上(初左)已科。
  (五右)位有多种且说少分(文)。义演云。疏位有多种者。即五位也。且说少分者。不说余位但说修习位故。言少分。
  (五右)此无别体(至)总释别位(文)。义演云。疏此无别体者。意云。总名修习位。若说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即分十地。十地与修习位无别体也。言总释别位者。即是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若为别位。即约此修十胜行别位以立名十地。故云总释别位。
  (六右)俱行五蕴(文)。义演云。疏俱行五蕴者。但无漏戒名色蕴。俱时身不名色蕴。以有漏故(文)。义灯七本(四十三左)云。西明云。能生初地无漏法尔种子及新熏种为其自性。今谓。虽有新种。非胜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现。证理断障故能生胜。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六左)前劣者已舍故(文)。义演云。前劣者已舍故者。意云。见道圣性对修道无漏智名劣即前前劣后后胜也。意难云。若见道无漏智断分别惑名见道圣性。即修道无漏智不断分别惑。又舍前见道圣性。即修道无漏智纂应非圣性。
  (六左)性能断故(文)。义演云。疏性能断故者。意说。且如见道无漏智断分别惑故。所以修道无漏智等断分别也。见道智不断修惑。修道智亦能断。故云性能断故。又是见道无漏智之类故。若据此义。即兼取已后修道无学道无漏智种为圣性。于理为胜。
  (七右)对法第十四说等(文)。对法第十四(十六左)云。复次何缘菩萨已入菩萨超升离生位而非预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何缘亦非一来耶。故受诸有无量生故。何缘亦非不还耶。安住静虑还生欲界故。
  (七右)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文)。义演云。疏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预流人不行十恶性戒成就。若菩菩萨见已恐堕恶趣即作此心。彼得生天自堕地狱。作是心已。即断命根。故菩萨起烦恼胜二乘无量劫。悟道乃至偷盗邪行两舌等罪皆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七左)安住静虑还生欲界故(文)。义演云。疏菩萨生欲界不退静虑者。意说。菩萨得上地定而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润生烦恼。但由炳力受欲界生。纵起烦恼愿受生。亦不起烦恼过失。故说菩萨安住静虑还生欲界。
  (七左)十地论第五卷(至)不退静虑(文)。十地论五(初左)云。八依禅定自在有力。虽生下地而不退失。如经纯厚心故。
  (七左)对法第十三(至)善巧回转故(文)。对法第十三(十一右)云。欲色碍菩萨者。谓与灭离无色界生静虑相应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欲生色界(文)义演云。菩萨减离无色界生者。减即是离。意云。菩萨离却无过。而更不生改(文)今谓。现行疏本减作咸字。朝鲜本作灭字。又有情作众生。
  (七左)瑜伽显扬等此文非一(文)。瑜伽六十五·显扬。
  (八右)摄论第七(至)此为先故(文)。无性第七(十九右)云。论曰。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由是最初得能成辨自他义利胜功德故。无性释曰。依声转因故作是说。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义利胜功能故者。谓如菩萨入现观时得能成辨自他义利最胜功能生欢喜。非声闻等入现观时唯得成辨自利功能生如是喜。故不说彼名极喜地。若初地中不相应者自后诸地亦不相应。为先故。
  (八右)十地论(至)生欢喜故(文)。四十七(二十五右)之文。此两个地彼并作住。读此文云。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喜地说。彼十地经广所宣说菩萨十地。即是此中菩萨藏摄摩怛理迦略所宣说菩萨十住。如其次第从极欢喜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应知此中由能摄持菩萨义故说名为地。能为受用居处义故说名为住(文)善决定故者。四十七(十九左)曰。问。极观喜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未善通达菩提方便。多分随顺他缘而转不善决定。除舍彼故发起亦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乃至广说。又六决定具在十地论第一(十三十左)又四相发心者。四十七(二十左)曰。又即如是菩萨发心略由四相。应当了知何者为四。一者何相菩萨发心。二者发心何所缘虑。三者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四者发心有何胜利。由此四相应当了知菩萨发心(文)又发正愿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右)明引发十种大愿。又十大愿者。四十五(十六右)广说。又净修地法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左)明十净修住法。又开晓余地等已下四相。论中次第广说。是故此疏所引论文。此是总结如上广说也。四相发心·引发十愿·十净住法等如演秘引。
  (八左)璎珞经(至)然不及此(文)。下卷(四右)具明十地。于中名有稍异。又解深密经及仁王经·瑜伽七十八·住毗婆沙三·摄论·十地论等皆有同异。
  (九右)虽第三地(至)此地已满故(文)。此通伏难。难云。次第三地名发光地。得胜定故。何有此地得定戒耶。即今通此难。据定增上名发光地。非谓此地无离过等之义。
  (九右)或依别脱(至)后起罪故(文)。表无章云。俱舍十五(初)业品颂曰。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释曰。一切。谓加行后起根本三时名一切也。二现者。心·境二法在现在世名二现也。心唯是情。境通情非情。此通性罪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界别解脱律义。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不防遮罪·加行后起也。
  (九右)世亲摄论(至)已极违离(文)世亲摄论第七(十七右)
  (九右)又论性戒(至)余论皆同(文)。十地论第四(五右)云。细粗者。谓意业二种远离故。如经乃至不生贪求念想之心。何况彼此二形从事故(文)义演云。疏又论性戒至余论皆同者。此第二解脱初地菩萨必不犯性罪。少分犯遮罪。虽作意护持时有少分误犯。又初地菩萨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犹有妻孥。菩萨不尔。所以于性罪毕竟不犯。但于遮罪而有误犯。有云。初地菩萨犹实有妻孥。未见文。更捡余文。设有皆是示现。故净名云。示有妻子常修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九左)第四十八十地第四(至)不能系引(文)。第四十八(初至十九纸)十地论中第四至第十二。次说第二至第十地。各一卷中别明一地。故云各一卷解。  
  (九左)无性云(至)正受现前(文)。无性论第七(二十右)之文。
  (十右)总持有四(至)四能得忍(文)。四十五(十四右)云。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持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义陀罗尼。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被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是名菩萨咒陀罗尼。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壹胝。蜜胝。吉胝。毗羼胝(丁里反)。钵陀腻。莎诃。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不求余义。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彼于如是咒章句义正通达已。即随此义不从他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诸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离言自性是自性义。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由于此义善通达故。获得最胜广大欢喜。由是菩萨得陀罗。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当知是名菩萨所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文)佛地论五(十五左)亦同次下(右)疏云四陀罗尼中今即初二摄。
  (十右)此地所治迟钝性(文)。义演云。言迟钝性者。即下闇钝障也。由闇钝故于其三慧而有忘失。故得障名。
  (十右)谓以闻思修(至)亲能起二(文)。义演云。疏谓以闻·思·修三慧至亲能起二者。意云。谓依定及总持为因发起无尽闻·思·修三慧照了大乘法。因得定断障闻·思转胜故。云发无边妙慧光者。即闻·思·慧也。问。定是修慧闻·思是散惠。岂可依定心散趣散心思慧耶。答。有二解。一云。闻·思慧依定起者。即在定中义说有闻·思慧也。谓于定中能缘闻名故假名闻慧。能缘义性也。
  (十右)十地云(至)名明地(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之文照字作焰。旧译十地·璎珞等并言明地。新言发光。明之与光言异意同。
  (十右)问何故十度(至)此地修定(文)。义演云。疏问何故十度五地修禅三福业此地修定者。三福业者。谓于·戒·修。此中问意云何故十度中即说。第五地修禅明三福业即说第三地中修定耶。答。菩萨为欲遍学诸道故。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已上同欲界有情。三地学修定。即同色·无色界有情。声闻行法多。所以菩萨四五地中学。缘觉行法少。所以唯第六地学。七地已下学菩萨无相行等。且四地修菩提分法观。五地观四谛理同声闻。若六地修缘生观即同缘觉。七地已下皆同菩萨。修无相行。所以尔者。唯识约菩萨遍学诸道故。三地修定。余论约十地中修十度约随增相说云五地修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问。何故说于·戒·定偏名福业耶。答。由施·戒感大财及生人·天中受善妙果。由定修感上二界生。是故此三偏名福业。
  (十左)论四焰慧地(至)慧焰增故(文)。义演云。论烦恼薪者。此但断所知障不断烦恼。云断烦恼障。即伏令不起名之为体。然疏引世亲云。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本者亦是伏令不起故。疏云。即断第六识中俱生身·边二见及与二见邻近俱贪·痴·慢等亦伏不起。就此应分别。若贪·痴·慢与身·边二见俱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贪·痴等由身·边二见势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贪·痴·慢不由身·见等独头起者即第六七地中伏。然四地中亦伏八大随惑而不伏小惑。
  (十左)世亲云(至)皆为灰烬(文)。世亲第七(十七右)之全文。
  (十左)十地云(至)所烧故(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之全文。义演云。疏十地云不妄烦恼薪者。妄谓痴妄。妄失。此烦恼无始相续不绝。名为不妄。亦有疏本云。不恶烦恼薪起火新烧故者。有解云。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性。云非不善故云不恶。此四地中伏故云起大所烧(文)今谓。十地作妄。有疏本作恶。写误。上说是。演秘解。下有解义不允。
  (十左)论五极难胜地(至)极难胜故(文)。义灯七本(四五右)云。仁王经中据相见道变相双缘。此论等说约真俗知并。未曾有处说于见道有二智并。五地创并故说极难(文)。演秘云。问。仁王经颂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理。何此论等唯说五地方合相应。答。如灯具明。有义释云。世智有二。一缘色等诸法自性。二广分别五明差别。缘色等法无多差别。初地真合。缘五明智有多别行。至第五地真俗方合(文)今谓。义演往往引圆测疏。今亦引圆测引三藏解。此是义灯所破。然见义演颠未引演秘释不举枢要·义灯。恐如理师不电览故。
  (十左)世亲云(至)令相应故(文)。世亲论第七(十七右)之全文。书字彼论作工。无性具言世间书印工论等智。
  (十一右)无性云(至)令不相违(文)无性论七(二十左)之全文。之上有更。违下无返。共字作其。自余皆同。
  (十一左)前第二识中(至)如彼广说(文)。义演云。疏前第二识中已有妨难等者。即自第七识为第二识。从于本末以为次第说。彼第七识中我·我所不许俱起。如何此地一念二智并生。此等妨难如彼广缘(文)。今谓。此据演秘真俗合观。具如第五卷中。
  (十一左)世亲等同(文)。世亲第七(十七右)云。何故六地名为现前。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无分别。依最胜般若波罗密多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于第七地当成有行。第八地中当成无行(文)义演云。解云。由加行智为先引无分别智证真如理离染净相。故疏云。有最胜智观无净染令现前故名无分别疏七地成有八地成无者。此疏两句文全是第七地中问答文。问。第七·八地俱是无相。未审二地有何差别。答。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无功用行。故有差别。又解。此文即腾后七·八地为难。然后却解第六地无染净相谓。有难云。第七·八地既纯无相。第六地中后观缘起诸法而无染净相。未审此等有何差别。答。第七地虽是无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虽是无相而无功用。六地中虽观缘起支等无染净。相。然于观心上还有无染净相现。若第七地无无染净相故有差别(文)今谓。此疏两句是世亲意。义演不捡论文以为疏释。
  (十一左)十地云(至)现前住(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云。般若波罗密行有闻大智现前故名现前地(文)今谓。闻字应间形误。演秘云。由观缘起智为加行有时引彼般若无分别智而得现前间平声读。或可去声。缘起智后方现前故(文)义演云。疏十地云至有间智现前住者。间谓间断。即由观缘起智为先加行有时。引彼般若无分别而得现前。或可间字平声读。由缘起智为先中间引得无分别智也(文)今谓。小补韵会云。间时日也。史记书缺有间。又十地同处说第八地云。无相无间故名不动(文)有间·无间相对而言。其意可知。
  (十一左)世亲等云(至)犹名有行(文)。世亲第七(十七左)之文。义演云。论七远行地至二乘道故者。此释第七地。如下论说。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纯无相观者。真如观中无种种言说所说相名为无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间。次之三地相同四谛缘起观等。同声闻独觉。故今于此地至于无相功用后边。已过世间·二乘道故。能于空中起有胜行。故名远行。行渐高远得远行名。疏犹名有行者。虽于无相犹名有加行也。
  (十二右)十地云(至)出世间道故(文)。十地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二左)无性云(至)差别也(文)。无性第七(二十右)之文动此心。
  彼但言作动彼心。又犹有烦恼亦无烦恼八字彼论所无。此是疏主加释。
  (十二左)十地云(至)故名不动(文)。十地第一(十五右)之文。不动彼作不退地。演秘云。疏十地云报行纯熟者。因循任运不待加行而能成之。名为报行。如言报性自能是等(文)义演云。疏报行能熟者。报谓根性。行谓修行。即所修胜行。又或是根字。意云。此地菩萨根行能熟因循任运不得加行而能成之。名为根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解稍胜(文)今谓。准义演释。演秘报字写误。当作根字。然义演文字写误孔多。难为适从。论·疏·演秘并作报字。今就多分。亦无巨害。
  (十二左)无性(至)故名善慧(文)。无性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三右)世亲云(至)故名善惠(文)。世亲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三右)十地云(至)利他行故(文)。十地第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三左)无性云(至)所依身故(文)。无性第七(二十一右)之连续文。然彼论无感智二障此名粗重之二句更有言覆隐者隔义断义之二句。
  (十三左)世亲云(至)是周遍义(文)。世亲第七(十八右)云。此中圆满。意说周遍。
  (十四右)十地第一(至)名法云地(文)。第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四右)第十二云(至)萠芽故(文)。第十二(十七右)云。论曰。是中地释名者。有三种。一云·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闻法相似。如虚空身遍覆故。二灭尘除垢相似法。此法能灭众生烦恼尘故。三度众生从兜率天退乃至亦大涅槃故。渐化众生故。如大云雨生成一切卉物萠芽故。
  (十四右)此地如是(至)说后佛地(文)。第一(十五右)续上名法云地之文。彼论。对下有治字。无说后之后字。
  (十四右)十地第十二(至)皆如彼说(文)。第十二(四左)云。应知是中坐处者有十种相。一生相。如经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华王出故。二重相。如经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胜相。如经一切众宝间错庄严故。四地相。如过于一切世间境界故。五因相。如经出世间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经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如经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为名正观故。八功德相过一切诸天故。如经过一切诸天所境界故。九体相。茎壹等如经大琉璃摩尼宝为茎等。十庄严具足相。如经华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纲弥覆其上故(文)第一主相彼作生字。义演云。一生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名主。非约第十地菩萨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宝花台此华胜余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义(文)今谓。或说为优。然论作生字。此应为正。顺经论故。
  (十四左)又如怀孕(至)不能繁引(文)。十地第一(十五右)云。又如孕在藏。菩萨十地亦复如是。以诸地有障故。如子生时佛时亦尔。事究竟故。又如生时诸根觉了佛亦如是。于一切境界智明了故。藏有十时。一者陀罗婆身时。二者捏罗婆身时。三者尸罗他身时。四者坚身时。五者形相似色身时。六者性相似身时。七者业动身时。八者满足身时。于中有三种。根满足时。男女相别满足时。广长诸相满足时。如是十时诸地相似。
  (十四左)瑜伽四十八(至)不能繁引(文)。第四十八(初至二十二纸)广明行等。
  (十四左)论如是十地(至)以为自性(文)。演秘云。明此地体诸论不同。按十住毗波沙云。善根阶级住处是地义。此同摄论以智为体。以无为法无阶级故。又梁摄论唯说出离真如为地。如为法本故。偏说之。又佛地论第一说云。地谓所依·所行·所摄以净法界镜智等法合为地也。如次名为所依·行·摄。镜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智相应法是佛所摄名为所摄。瑜伽等说如疏所引。望义不同诸教不违。有义弹疏释地义云。说别实法与总假者名之为地。今解不然。论自说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其所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别从实生故。但应说有为·无为总聚之法与所修行别法为依为生长因名为地也。详曰。若但云地不对于人。可如所断。若对于人云菩萨地。菩萨之号岂非目彼假者体耶。若许尔者。与假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祇约行人阶位若别。若不对人。何须立地。又人无别揽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总分。废总谈别云与修行为依·生因又与修行为胜依等。正释与假为地所以。又诸菩萨殊胜五蕴远因实法而得生起。何过不许。故四十七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名地。正同此论。于菩萨行能摄故。故与菩萨而为地也。
  (十四左)无性云(至)分位名地(文)。无性第七(十七右)之全文。
  (十五右)四十七云(至)义故名经(文)。四十七(二十五左)全文。演秘云。菩萨受用二利行时所居处义说之为住。
  (十五左)此约果与因(文)。演秘云。疏此约果与因者。以果与因而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随自地理·智二极皆名为果非唯佛果。
  (十五左)然以假者(至)为地胜(文)。义演云。疏然以假者总法为能依至为地胜者。意说。别法功德与五蕴假者为地。即依别实法假者依此而修行故。故唤别法功德与总假者为地。
  (十五左)璎珞经云(至)名地(文)。璎珞经下(四右)曰。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文)义演云。疏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是究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为名生因果。若无为名成因果。
  (十五左)无性云(至)有十地别(文)。无性第七(十六左)之全文。义演云。疏无性云谓诸菩萨于此地中至烦恼等者。此文意说。十地菩萨修习现观等。现观是初地。离过是二地。离犯戒过离贪是三地。由行忍故于身不贪。又第三地菩萨能离欲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四地。观察诸谛是五地。观察缘起是七地。无相中有功用是七地。无相中无功用是八地。得胜辩才是九地。及真灌顶是十地。逐由及也。故此修位有十地别。广如无性释。疏与十相者。即是十波罗蜜多也。
  (十六右)显扬第三(至)谨者知之(文)。第三(初左)明十地名及十波罗蜜等。
  (十六左)对法第十二(至)善法任持(文)。第十二(四左)云。谓由十八种任持以显六波罗蜜多差别。何等十八。谓身任持·心任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非任持·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圆证任持·善根无尽任持·无厌倦任持·诸所思事成满任持·御众业任持·证入大地任持·引发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种各三差别。如其次第三三所摄。施主种者。谓财施·无畏施·法施。又云。当知财施能任持身。由饮食等诸资生具摄益受者所依身故。无畏施能任持心安慰他心离忧怖故。如是余句随义应思。
  (十六左)摄论第七(至)义意同此(文)。无性第七(十一左)世亲三十七(九左)。
  (十六左)无性第七(至)所摄故。第七(十五左)之颂文。
  (十六左)对法云(至)六法施(文)。对法十二(八右)之文。五·六字下并有是字。义演云。疏对法云至相违者。施度是财施。余五无畏施。一切六法施。五无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恼他名无畏施。由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骂于他名施无畏。由精进故遍策发起。由禅定摄心亦不恼他。皆名无畏施。由智惠故简择一切亦不恼他。所以五度皆名无畏施。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说。六度总名法施。问。初财施如何名法施。答。施法财亦名法施。故观音经云。受此法施珍宝璎珞等。又如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财所施等皆名法施。
  (十六左)彼云(至)是名修行住(文)。天亲金刚般若经论上(四右支留支译)论云。偶言。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何故唯檀波罗蜜名说六波罗蜜。一切波罗蜜檀波罗蜜实相义亦现故。一切波罗蜜檀相义者。谓资生·无畏·法檀波罗蜜。应知此义云何。资生者即一檀波罗蜜体名故。无畏檀波罗蜜者有二。谓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畏故。法檀波罗蜜者有三。谓毗利耶波罗蜜等。不疲倦善知心如实说法故。此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住。如向说三种檀摄六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住。
  (十七右)七十八(至)为次同此(文)。考七十八(八左)次列法·财及无畏施。又三十九(十三右)亦同。上之两处与疏次第不同。三十九(十七右)列财·无畏·法施如疏及演秘所引。
  (十七右)律仪戒(至)大悲任持(文)。此三种戒属当十八任持下皆准此。十八任持如上已引对法十二。义演云。疏律仪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义。一者由此义故任持身中所有善法。二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诸恶。即自利行名善任持。疏摄善法界乃至是彼因故者。由持此戒即能任持一切善法。及能任持充满种子。故云是彼因故也。疏大悲任持者。菩萨由大悲心饶益一切有情故名大悲任持。
  (十七右)律者法律仪者仪式(文)。如表无表章并报恩吼具辨。
  (十七右)无性云(至)名律仪戒(文)。无性第七(十七左)曰。律仪戒者。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获爱持。由能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故名律仪。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后二尸罗。由自防获能修供养佛等善根。及能饶益诸有情。故摄善法戒施令证得力·无畏等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无罪作业成熟有情。
  (十七左)世亲无性(至)无罪利益相(文)世亲第七(九左)曰。三种戒中。律义戒者是依持戒。为欲建立其余二戒。是故安住。所以者何。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大菩提。复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文)无性如次上引。义演云。疏无罪利益相者。若持律仪戒所引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皆不为放逸故引此戒。亦不为与烦恼相应故引此戒。名无罪相。若与放逸与烦恼杂染心俱引此戒。即是有罪相。
  (十七左)七众戒(至)是第三戒(文)。瑜伽四十(二左)云。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勒策男戒·勒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乃至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乃至广说如演秘引。
  (十七左)七十八云(至)义亦同此(文)。七十八(八右)之文。彼名第三云转生饶益有情戒。上二与今疏同。
  (十七左)对法云耐怨害忍(至)无生忍任持(文)。对法十二(五左)曰。下劣心者。谓诸菩萨厌生死苦同二乘心。由安受苦忍所任持故方舍此心(文)余文任持如前已引。
  (十八右)无性云(至)广大法故(文)。无性第七(十二右)之文。世亲第七(十右)云。谛察法忍堪能审谛观察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说二忍。
  (十八右)七十八名同(文)。七十八(八左)三名全同。
  (十八右)摄论等皆云(至)初有势句(文)。世亲第七(十右)云。三精进中其体差别。即薄伽梵契经中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彼经五句即是。此中三精进体之所解释。由被甲精进故最初有势(文)无性七(十二右)云。被甲精进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即是解释契经所说初有势句。
  (十八左)七十八同(文)。七十八(八左)曰。精进三种者。一者被甲精进。二者转生善法加行精进。三者饶益有情加行精进。
  (十八左)摄论等云(至)次有勤句(文)。无性七(十二左)云。加行精进。谓加行时如所意乐勤修加行。即是解释契经所说次有勒句。
  (十八左)摄论等云(至)不舍善轭句(文)。无性七(十二右)云。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谓随意乐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坐终不放舍。于自疲苦心不退法名无怯弱。于他逼恼心不移动名无退转。乃至菩提于其中间进修善品尝无懈废名无喜足。如是三句如数解释契经所说有勇·坚猛·于诸善法不舍善轭句。
  (十八左)然对法及(至)与对法同(文)。义演云。疏然对法及此论以二利为度至利乐精进与对法同者。问。摄论何为与诸论不同。答。据义有别。就对法及此论约二利建立六度。所以六度中皆有自利·利他之行也。六度中皆有自利·利他之行也。六行皆有利生之说者。且前五度一一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唯自利。为摄后四度。于此有自利利他之行故。总说六度皆有利生之说。若方便若正方便若正证皆此摄故者。言方便者加行善也。正证者即见道无漏智。意说。经四种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后三是见道无漏智。故知四句皆是善根圆证任持中摄故。此任持体宽而名狭。体宽者通摄得四句。名狭者不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圆证故。然摄论但以自利为精进度。所以三种精进中无利他精进。以摄初五句加行为狭唯摄有勒故者。意说。摄论中辨精进度中第二名加行精进。若望经中五句唯摄得有勒一句。何以故。加行精进为狭故。若唯识中摄善精进名体俱宽。所以摄经中五句尽。故此论与对法不同。对法即名狭体宽。后异于摄论。摄论即名义俱狭。由此论说名义俱宽。此辨摄善精进与对法摄论宽狭不同。其利乐精进与对法同。更不异。
  (十九左)然此三勤(至)然彼广解(文)。四十二(十四右)云。云何菩萨一切精进。谓此精进略有二种。一者依在家品精进。二者依出家品精进。当知依此二品精进各有三种。一擐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文)今谓。彼作擐甲(擐音释古惠切贯也)今疏为被。恐应写误以疏释言势与此同故。次下
  (二十七左)云。四十二云。擐甲等如前说。其广解文如演秘引。
  (十九左)璎珞经云(至)三勤化众生(文)。下卷(十右)因果品果之文。
  (十九左)无性云(至)得清净故(文)。无性七(十二左)之全文。等彼作受。余同。
  (二十右)四十三说(至)并义同此(文)。四十三(初左)曰。后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受味泯一切相。当知是菩萨名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仪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如知其名。何况能入。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偏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失诸声闻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
  (二十右)七十八亦同(文)。七十八(八左)曰。静虑三者。一者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二者引发功德静虑。三者引发饶益有情静虑。
  (二十左)摄论等云(至)后得为三(文)。无性七(十二左)云。无分别加行慧。谓真观前胜方便智无分别慧。谓真观智无分别后得慧。谓现观边诸世俗智。能起种种说法等事(文)。世亲云。慧体有三种中。其义易了。
  (二十右)对法(至)意同摄分(文)。十二(五右)之文。
  (二十左)对法自解(至)俱通二利(文)。对法十二。无性七(二十五左)曰。又此四种波罗蜜多乃至后得知摄者。谓此所说方便等四。是无分别后得知摄。若立十种波罗密多。第六般若唯是根本无分别知。若立六种波罗密多。第六般若无分别知及后得知。二智所摄。后得知中四到彼岸亦在第六般若摄故。
  (二十左)第四十三(至)大悲相应惠(文)。四十三(五左)曰。云何菩萨一切慧。当知此慧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慧二者出世间慧。此二略说。复有三种。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二能于如所说五明所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者情义利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寤。或于真谛正觉寤时。或于真谛觉寤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法引非义利法聚·能引此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者十一种。如前应知。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
  (二十左)七十八同此(文)。七十八(九右)云。慧三种。有一者缘世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
  (二十左)璎珞经云(至)第一义谛(文)。璎珞经下因果品(十右)之全文。经无照无之照。
  (二十一右)摄论第七(至)是大悲故(文)。初本论文。次举二释论文。世亲第七(二十二右)云。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此由大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释等富乐果。由了知故不起烦恼。此即般若。
  (二十一右)无性云(至)故求涅槃(文)。无性第七(二十五右)云。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若以此善回求无上正等菩提。为证无上佛菩提故。当知即是希求涅槃。
  (二十一右)四十九说(至)如彼广说(文)。四十九(四左)之文。四十五(四左)云。云何菩萨方便善巧。当知略说有十二种。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云何依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方便善巧。一者菩萨于诸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偏知。三者菩萨恒于无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乐。四者菩萨顾恋有情为依止故不舍生死。五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偏知为依止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萨欣乐佛智为依止故炽然精进。当知是名菩萨依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方便善巧。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种方便善巧。一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二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证广大无量善根。三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四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处中有情令其趣入。五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三趣入者令其成熟。六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乃至广说。
  (二十左)对法十四(至)勘同异(文)。对法十四(十七左)曰。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种。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圆满佛法善巧。三速证神通善巧。四道无断善巧。成熟有情善巧者。谓四摄事。由摄受彼令处善法故。圆满佛法善巧者。谓慧波罗蜜多。如经言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圆满施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种妙知性当学般若波罗蜜多故。速证神通慧善巧者。谓日夜六时发露诸恶随喜功德劝请诸佛回向善根等。广说如圣者弥勒所问经。道无断善根者。谓无住处涅槃。由此数数究竟无断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随所应化乐现一切佛菩萨行。
  (二十左)璎珞有三(至)不舍不受(文)。璎珞下卷(十右)因果品之文。彼经有文之文作无。一切下有法字。义演云。进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同此论回向方便善巧。即进趣向当来佛果。但据十地分所进趣。不说小乘果。二巧会有文者。即巧会小乘中说。有云。教文次利生故。
  (二十一左)摄论说(至)佛果涅槃(文)。无性第七(二十五右)之文。彼论到彼之上有未来世之三字。
  (二十二右)世亲云(至)发种种愿(文)。世亲第七(二十一右)云。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者。此显示愿波罗蜜多所作事业。此愿即是波罗蜜多。是故名愿波罗蜜多。言当来者。谓为当来。此是所为。第七转声。为当来故发种种愿。
  (二十二右)四十九说(至)无边佛等(文)。四十九(四左)四十五(十六右)云。云何菩萨所修正愿。当知此愿略有五种。一者发心愿。二者受生愿。三者所行愿。四者正愿。五者大愿。若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心。是名发心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是名受生愿。若诸菩萨愿能无倒思择诸法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是名所行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摄受一切所有功能。若总若别所有正愿。是名正愿。菩萨大愿当知即从正愿所出。此复十种。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当知是名第一大愿。乃至广说。余九大愿(已上)今谓。疏中第四正愿言菩提功德。与论文不同。
  (二十二右)璎珞有三(至)三外化愿(文)。璎珞下卷因果品之全文。
  (二十二右)摄论说(至)亦摄在中(文)。无性七(二十五右)之全文。世亲第七(二十一右)云。余契经说有二种力。谓思择力及修习力。若虽未有修习力者由思择力精进修习波罗蜜多故说。由此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此显示力波罗蜜多所作事业(文)。此段疏唯引无性不举世亲。有何意也。演秘七末(十一左)云。论力有二种者。有云。思择思慧修习修慧。若尔后得何有思慧。唯无漏故。答。有正思惟名思。何失。
  (二十二左)四十九云(至)力波罗蜜多(文)。四十九(四左)略纂十二(五十左)四十力方便如力种姓品也。义演云。意说。此二力乃至佛果十力之前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力为力波罗蜜多。
  (二十二)十力加行(至)义配可知(文)。义演云。疏十力加行清净至修习者。此问云。十力前加行中。何者是此思择力。何者是此修习力耶。此文义配可知者。答前问也。意云。若加行中思惟简择诸法。即此此中思择力摄。若加行中修习诸行。即是此中修习力摄。然清净者。即加行无染。是清净义。
  (二十三右)璎珞有三(至)变化通力(文)。下卷十(名)因果品之文。义演云。疏一报通力者。不是因定发通。但是菩萨俱生威力。即如四善根菩萨持法华经。不是天眼。以父母取生清净肉眼悉见三千世界。此名报通。由此龙鬼等皆得报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习。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修习定。因定发通。名定通力。三变化通力者。即现种种事故。此三种力中。前二通力其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
  (二十三右)摄论云(至)饶益有情(文)。无性七(二十五左)云。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者。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谓数相等种种品类。是则名为受用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旋此戒此忍追等。如何闻法饶益一切有情之类。是则名为饶益有情。
  (二十三右)世亲云(至)成熟有情(文)世亲第七(二十一左)之文。彼论自性等之等作智。
  (二十三左)四十九说(至)如彼广解(文)。四十九(四左)云。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当知名慧波罗蜜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当知名智波罗蜜多。如是名为二种差别。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蜜多。希求复后地智殊胜性。当知名愿波罗蜜多。一切魔怨不坏道性。当知名力波罗蜜多。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当知名智波罗蜜多。
  (二十三左)虽四十九(至)不相违也(文)。义演云。疏三十九言于一切法至不相违也者。意云。此会瑜伽四十九文。若据四十九但说一妙智。若据下别解依此论中即说有根本后得别智。未审有何所以。答。瑜伽言于一切法妙智。是后得智。据说体根本后得是一。不许一念中二智平生。今解。据体用别论故分根本·后得二别。故不相违。
  (二十三左)璎珞有三(至)三变化智(文)。与前同处。
  (二十四右)虽引此经未可为证(文)。义演云。疏虽引此经未可为证者。以彼经有人云是罗什法师经。亦未可依。一无相智者即正体智。后二智即后智利他收也。
  (二十四右)今但有二无有三也(文)。义演云。疏今但有二无三者。此有二解。一云不同彼经智度有三。一云。或可。此后四种度若唯有二不同前六亦有三也。然后四度即是第六波罗蜜多体也。方便等三既唯有二。何故智度独自有三。故未可依。
  (二十四右)此中十八或二十六(文)。义演云。疏此中十八或二十六者。结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后四度各二成八。以八怙前十八成二十六。
  (二十四右)于地前具义(至)十二钞解(文)。义演云。疏于地前具义及至摄前度何者者。结地前地上及佛位皆具十度。故下论云。此十种者五位皆具。乃至若种若现俱唯无漏也。结地前所修十度中。后之五度实是加行智摄。不是本·后二智。由拟宜学正体后得故。即假名正体后得智。实是加行智也。且如法华经云。又见佛子观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萨拟宜学地上菩萨。而非根本·后得智观。此亦如是。若地上菩萨及佛即无耐怨害忍。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于佛自受用身上皆义说有之。若余菩萨佛身中无者。皆约义说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授害佛等是。言初施摄后余度何者者。然初财施中亦能摄得耐怨害忍。由菩萨于前人不怀怨心。于怨家所而行惠施。若饶益有情戒既云饶益。亦能将财益生者。利乐精进亦有施财。乃至定中。即于事静虑中能辨利乐者情事。变大地为金银等以施众生。结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无财施。自利行故。若后四中皆是后得智。即取一分利生后得智中亦能将财布施有情。是拔济方便·利乐他愿·修习力·成就有情智。如是皆是财施中摄也。言成熟有情智摄前何度者者。解云。通摄前诸度。菩萨所修万行先他后已。皆为利益诸有情故也。此即略示其相。广明指如对法(已上义演)具如对法抄第十(六纸左)。
  (二十四右)显扬第三(至)不繁引之。
  (二十四左)对法第十一(至)身语意业(文)。对法十一(十五右)云。云何施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者舍一切时所有身语意业。
  (二十四左)如三十九(至)九门解施(文)。三十九(初右)云。谓九种相施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行施。四一切门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种施。七逐求施。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
  (二十四左)三十九解(至)身语二业(文)。三十九(初左)之文。彼论施物二字中间有一切无罪施五字。
  (二十五右)四十云(至)即唯二业(文)。四十(二左)之文。如上具引。泛论三聚戒。诸师·诸经论辨其差别。不必一。准净影大乘义章十(三十四纸)云。第七明其三聚。总别不定。离恶为宗。律仪一戒亦总亦别。余者唯别。统收三聚为一律仪。名之为总。故地持云。一切三聚皆律仪接。同离恶故。于中分出接善·接生。余二不收。还复接在律仪戒中。名之为别。若就就善以之为宗。则接善戒亦总亦别。余二唯别。统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为总。于中别分余二之外。还复接在接善戒中。名之为别。若就化生以行宗。是则接生亦前总。亦余二唯别。菩萨修习三聚行德。皆为利物故名接生。以之为总。于中别分余二之外。还复接在生戒中。名之为利。当知大乘一切行德总·别相望类皆同。然三聚戒义厥趣略尔。又一(二十六右)云。三种戒中。律仪戒者亦总亦别。余二唯别(文)。业疏二下(二十左)云。若据大乘戒分三品。约义收缘不异诸律。何以明之。如杀一戒具兼三位。息诸杀缘摄律仪也。常行慧命即摄善法也。护前命故即摄众生也。此一既尔。余例然。非无一二。遮戒如地持等。宝壁开制戒异凡小。法藏梵网疏(纪要四十九)一。第十摄三聚戒者。有二义。一若从胜为论。此十戒总是律仪摄。以俱止恶故。二若若通辨皆具三聚。谓于此十中。一一不犯律仪戒摄。修彼对治十界之行摄善法摄。谓一慈悲行。二少歌行。三净梵行。四谛语行。五施明慧行。六护法行。七息恶推善行。八财法俱施行。九忍辱行。十赞三宝行。以此二戒教化众生令如自所作。即为摄众生戒。是故十戒一一皆具三聚。伦记曰。问。菩萨三聚戒为俱律仪亦处中耶。此有两解。一云。律仪戒离恶增胜故得名律仪。余二处中。又云。俱名律仪。摄善利生并可轨持故名律仪(文)义演云。疏四十六。律仪戒至即唯以七众别解脱戒为体。七众者。谓出家有五。在家有二。唯二业者。谓身语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故。
  (二十五右)摄善法戒(至)即通三业(文)。演秘云。问。瑜伽自云。三戒同受。复云。何言受律仪后所有诸善方名摄善。答。理实同受。显后所起亦摄善摄。若不言者。恐疑后起非戒摄故。显律义是余戒本。致先后言实同受也。
  (二十五右)饶益有情戒(至)如彼广解(文)。略纂十一(二十四左)云。论解饶益有情戒云。略有十一种相。谓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等有十一又字。初为十一相。若依旧地持即于此初中分为三等(文)与旧地持不同如次下辨(三十右)又次下疏(四十三右)云。戒学有三。初以七众戒为体。二以有为无为无漏善法为体。有漏善法非正应修体。可断故。三谓正利乐三业为性。如上应知。
  (二十五右)以受时学时三业为性故(文)。受学犹言受随也。受随如古律师具释。义演云。疏以受时学时三业为性故者。意说。若受菩萨戒时。若行学菩萨戒时。皆以三业为性。常以至心恭敬软语誓不犯戒饶益有情。是身口意用也。
  (二十五右)然菩萨戒(至)是何戒摄(文)。义演云。疏然菩萨戒自息恶戒是何戒摄者。此中问意其菩萨意地三业中息诸恶事皆悉不仪。于三聚戒中是何戒摄。此是问意。问。何名息恶戒。答由菩萨地三业自不作恶事名菩萨自息恶戒。
  (二十五右)今欲为前支别故(至)论实然得(文)。义演云。疏今欲为前别故至论实亦得者。此答上问。意说。此息恶戒论实亦得是名菩萨律仪戒摄。今为显律仪行相别故。以所且说七众律仪戒不说息恶是菩萨律仪戒摄。又菩萨自息恶戒是意业也。此中所说谓身口七支。是色律仪。为色·非色别故。所以不说菩萨息恶戒是律仪戒。但同摄善法戒中故(文)今见义演牒文。彼无前支之支字。今准今疏前后写误。前支之前恐应简字写误。前字义稍不稳。义演不释。或可。身语七支名为前支。以对后意三故。
  (二十五左)若尔菩萨(至)如色法不(文)。义演云。疏若尔菩萨戒有支无支如色法不者。此中间意云。然菩萨戒得具身语七支。如二乘人身语七支无表色不外有。答云。菩萨亦得有十支戒也。如别抄会者。如法苑中表无表章说。
  (二十五右)文殊所问经(至)如是广说(文)。文殊问经(十七左)之意。五篇戒者。泛论篇聚。篇即章品之名。谓罪分局段。聚是攒集之号。谓犯有条流。篇出僧祇聚出本律。名殊义一。五篇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去罗。言七聚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罗。七恶说。又六·七聚别者。六中合突吉罗。以同体故。七中离于恶说。以过多故。初波罗夷者。事钞云。僧祇义当极恶。十诵云。随不如意处。四分云。波罗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此从行法非用为名。又名不共住者。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又僧伽婆尸沙者。事抄云。婆沙云。僧伽者为僧。婆尸沙者是残。若犯此罪垢缠行人非全净用。有残之罪由僧除灭故。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祈斫残有咽唯故名。理须早救故。戒律云。若犯此罪应强与波利波沙等。由邻重罪故也。又偷兰遮者。事钞云。善见云。偷兰名天。遮言障善道。后随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又翻为大罪亦言粗恶。又云。然偷兰一聚罪通正从体兼轻重。律列七聚·六聚并含偷兰。或在上下。抑有由也。律中或次僧残后者由是戒分所收罪名重也。如初二篇远近方便及独头正罪·破僧·盗四之类也。或在提舍尼下则是威仪所摄。罪名轻也。如第二篇远方便及轻独头之罪。谓裸身用发等倒是也。余三聚等具如篇聚名报篇释。义演云。疏文殊所问经至广说者。疏引文略使读者犹迷。今谨按文殊所问经云。若以心分别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盗想。若起妄语心。并犯波罗夷。若以身语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树叶波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乐华香璎珞想。若起高广大床想。若起提金银珍宝想。并是菩萨僧伽婆尸沙。僧伽婆尸沙者。此云僧残。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斩斫草本想。若起毁他名誉等想。并起偷兰遮。偷兰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偷兰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花香衣宝以脚践踏。若佛所行处若佛塔及菩提树转法轮处以脚踏践。并犯波夜提。波夜提此云堕恶趣。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吐舌动眼毁诸威仪起犯此想者犯吉罗。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见他物。他动动玩服诈现求利。及说人罪过。若起此想。犯波罗提舍。此云悔过。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二十五左)然菩萨地(至)九门解之(文)。四十(十七左)云。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语菩萨为欲贫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贫无依无垢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之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放。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根意乐。有所违犯。他求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谤菩萨藏受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文)疏主胜鬘经述记云。于中有四。即四波罗夷。波罗夷此名他胜处。恶法已损名他胜处。善法益已名已胜处。何者为四种。一若有财法不得吝惜。二不得为名闻等自叹毁他。三有怨嫌彼此相应。四不得起大邪见谤无因果。今此文文中不依斯次。从后向前说欲明断恶。邪见最重。所以先明也。伦记云。各依梵网经具明十重。此论略无前六。旧名波罗夷。此云不共住。三藏云。梵语正波罗阇以迦。此云他胜处法。若犯此戒为他所胜。此四他胜处法具三藏戒。初不为贪求自赞毁他。是律仪戒。即当胜鬘经于诸众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悭惜财法。是饶益有情戒。即当胜曼于内外法不起悭心。第三不忿结。亦是饶益有情戒。第四不谤毁大乘说相似法。是摄善法戒。此四他胜中。初贫二悭三瞋四者痴慢。如次为体。言以九门解者。四十(初左)云。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文)。从四十卷(初右)至四十二(五右)广解九相差别。故言九门解之。
  (二十六右)四十二说(至)害忍等(文)。四十二(八右)之全文。义演云。疏自无愤勃。㥽勃者。是慎之一分。愤谓恚愤。勃谓怒自作色及出恶语等名勃(文)今谓。色变貌论语云色勃如也。或勃然与起也。义演云。不随眠流注相续者。虽不现起怀恶不舍结怨裹心名随眠也。相续。菩萨并不为此事(文)今谓。此依演秘相字写误。彼论作恒。
  (二十六右)又云至安受苦忍(文)。四十二(八右)明八处苦。于中第二世法处苦亦有九种。谓衰·毁等。略纂十一(三十四左)云。论解世法苦略有九种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违缘合故苦。后五。受法离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是身法。财荣润色为利胄打缚等名衰。次四口法。当善论之曰称。得恶而论云讥。过善赞之曰誉。过恶而说曰毁。后二意法。即苦·乐可知。此中唯论衰等四不论利等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说。坏法坏者。且谓诸欲法性是坏法而至坏时名坏法坏。尽法尽者。谓诸欲法体至尽无时为尽。前坏法由有质。老法老等准。知同曰。若尔尽法尽与死法死坏法坏与病法病何别义。曰。一是外法一是内法。所以别也(文)。义演云。彼卷又云。至死法死者。意云。说世间法中。有九种苦。所谓衰者。衰朽也。若对面实说名讥。若背面名毁。逼迫名苦。坏法坏者。谓资具等性是坏法。复遇缘坏名坏法坏。此犹质在。自是尽法复遇尽缘。其质亦尽。名尽法尽。老·病·死三准此应说。问。坏·灭二法与老·病·死三法何别。答。内外有异故分五种。老死等内。资具等外。若别若总者遇一二苦等名别。若总遇九苦名总。菩萨不以遇此苦故而生懈废。问。世法亦有誉利称赞等。故故不说耶。答。誉等可欣非是苦相。所以不说(文)今谓。演秘·义演本据略纂。
  (二十六左)此以精进(至)三乘为性(文)。义演云。疏此以精进及彼所起三业为性者。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语故。由意行忍不愤发故。
  (二十六左)彼卷又云(至)善安胜解故(文)。四十二(十右)之全文。彼论思惟之惟作择。八事之事作种。义演云。能于八事著者法。思胜解者即是谛察法忍也。谓于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事者谓五明·三三聚也(文)今谓。义演解释八事出于胸臆。五明·三聚此般若境。如前已引四十三(二左)说此八种处直下陈列。不捡本论。妄发辨释何也。论文直征云。云何八种生胜解处。一三宝初德处。二真实义处。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义处。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又此胜解由二因缘于彼诸处能善安立。一长时患习故。二证善净智故。是名菩萨法思胜解忍。
  (二十六左)此有三业(至)正与此因(文)。义演云。疏定道俱色至与此论同者。意云。若定·道·俱·无表色由定·道相应思内防身语故通三业。谛察法忍不说三业但以审慧为体。即瑜伽此论同也。
  (二十七右)如四十二以九门分别(文)。四十二(五右)云。云何菩萨忍波罗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忍谓九种相忍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种行忍。四一切门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种忍。七遂求。八此世他世乐忍。九清净忍。
  (二十七右)四十二云(至)如前说(文)。四十二(十四右)之文如前以引。
  (二十七右)亦如破以九门解(文)。四十二(十四右)云。云何菩萨精进波罗蜜多。一者自性精进。二者一切精进。三者难行精进。四者一切门精进。五者善士精进。六者一切种精进。七者逐求精进。八者此世他世乐精进。九者清净精进。
  (二十七右)对法云(至)心恒安住(文)。对法十一(十五左)云。云何静虑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起一切种身语意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心恒安住。
  (二十七右)四十三云(至)静虑自性(文)。四十三(初左)云。云何菩萨自性静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所有静虑自性(文)。义演云。四十三云至皆以静虑为体者。意云。静虑有三相。第一妙善静虑。谓诸菩萨所有静虑离一切分别·一切相等。此通有漏·无漏定。第二世间静虑者。谓诸菩萨能引能住种种即德静虑为体。此通有漏心中所引故名世间。第三出世静虑者。谓诸菩萨以无漏道饶益有情等是。彼所说三静虑相虽别。一种皆以静虑为体。当体即静虑故。捡前明静虑度中三十三文。彼前文据义立名别也。今谓。此释未允。
  (二十七左)广九门亦如彼(文)。四十三(初右)。
  (二十七左)皆通有漏无漏(文)。义演。疏通有漏无漏者。若地前亦修十度。亦学非根本·后得智观。若从初地至七地已前。即用加行智引生根本。根本引生后得。若八地已上即无加行。但有根本·后得。后得亦引生根本智。此依实仪。若据此论及摄论依胜法出体。但以根本·后得二智为体。且据胜以论。然未尽理。
  (二十七左)摄大乘第七(至)二智为性(文)。世亲第七(二十左)无性七(二十五)故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智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二十八右)初五度则不然(文)。义演云。疏初五度即不然者。初五度体性各别。如已前说。唯第六度中有此分别。
  (二十八右)论此说自性(至)功德为性(文)。演秘云。问。忍·精进等体非三业。如何今言说自性耶。答。有义。实非自性。而作用中三业殊胜于眷属中对余劣者假名自性。详曰。忍及精进必有三业二行方成故取三业。亦何爽理。诸论多分说彼自性通三业故。
  (二十八左)摄论有六(至)上品到彼岸(文)。无性七(五左)论曰。此六种相云何可见。由六种最胜故。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谓别智所摄受故。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二十九右)对法十一(至)名六度相(文)。对法十一(十五左)曰。云何施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舍一切时所有身语意业。如是由种性故。愿故。意乐故。事故。自体故。显施波罗蜜多相。种性者谓菩萨法性。愿者谓菩提心。意乐者谓悲导心。事者谓舍诸所有。自体者谓身语意业。
  (二十九右)然显扬第三(至)别于摄论(文)。显扬三(三右)曰。波罗蜜多者。谓十波罗蜜多。广说如经。一施波罗蜜多。谓依菩提心悲为导者。十种法行助善修治。七种通达为坚固根。或因资财或因正法或因无畏。五种功德大我所摄性。一无著故舍。二不观故舍。之无失故舍。四无分别故舍。五回向故舍。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以资生具摄诸有情。及由亲近多修习故。令彼资粮圆满当成无上正遍知果。
  (二十九右)论五巧便最胜(至)二障间杂(文)。演秘云。论巧便最胜者。即当摄论无分别知所摄受也。无性释云。谓三轮清净施者。受者·施物·分别皆远离故。
  (二十九左)不为彼杂谓三时无悔等(文)。义演云。疏不为彼杂谓三时无悔者。即是欲修行正修行时及修行已后。于此三时不悔故名清净。问。三时无悔唯约施度亦通余度。答。通余九度互有三时无悔。有云。唯施度有三时无悔。余九度但有不为二障问杂。问。三轮唯施度有亦通余度。答。随十度皆有。若不通即不为巧便最胜所摄受故即不成波罗蜜多。亦有解云。唯施度有三轮。亦有说。施·忍二度有。余者无。若尔如前通不为巧便之所摄受。何得名为到彼岸。
  (二十九左)有是非故(文)。义演云。疏有是非故者。意云。虽行施等。亦有是度者有不是度者。所以应作四句分别。
  (二十九左)此一一自望(至)可知(文)。义演云。疏此一一自望即种类福为四句至可知者。意云。若约种类福说。六度一一自相望应作四句。四句者一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度。谓随喜他施与七最胜相应。三有亦施亦度谓自行施与七最胜相应。四有非施非度。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五度约种类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句。准施应知。言种类福者。自虽无物可施。见他施时但生随喜。亦得功德。名种类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种类也。
  (二十九左)若不约种类福(至)得为句故(文)。义演云。若不约种类福次第修者至得为句故者。意云。若除种类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即有三句。余五度各有四句。谓前已有施度。所以得成四句。且施三句者。一者施非度。如自行施。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施。即阙此第二句也。三亦度亦施。如自行施。与七最胜相应也。四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行戒等。并不成波罗蜜。余五度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修戒度次修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余持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种类福。且戒度四句者。一者戒非度。谓二乘所持戒等。二有度非戒。谓前施度。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亦戒。如人持戒。与七最胜相应。四非度非戒。谓除上相既修施戒次行忍。忍忍亦有四句。一云。有忍非度。谓行忍时不与七最胜相应。二有度非忍。谓前施·戒。三亦忍亦度。谓行忍亦与七最胜相应。四非度非忍。除上再所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依次第修六度作法(文)今谓。下疏(四十一右)亦同。
(三十右)若非次第皆得四句(文)。义演云。疏非次第者皆得为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后方行施。即施亦得有四句。四句云。有施非度。谓不与七最胜相应。有度非施。谓持戒度。有亦施亦度。谓行施求菩提等。有非度非施。除上尔所相。或有先忍度后方行戒。即戒亦有四句。四句云。有戒非度。谓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谓忍。有亦度亦戒。谓求菩提持戒。有非度非戒。除上尔所相。或有前精进后方行忍。忍亦有四句。乃至先行智慧后方修定。定有四句。亦尔。此据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双行持戒·及定不行余度或双行忍及慧。皆得有四句。亦双行戒及定为四句。皆有定非度。谓修定时不与七最胜相应。有度非定。谓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与七最胜相应。非度非定。可知。
  (三十右)此中有三个四句(文)。义演云。疏此中有三个四句者。一约种类福为一个四句。如前已说。二不约种类次第修者。余五度得有四句。如前说。三约非次第者得有四句。亦前说故云此中有三四句。又按优婆塞戒经广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谓声闻·缘觉·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萨等施。度而非施。谓余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萨所施。非度非施。谓二乘等所修五度。余度四句准此可知。问。经·论何违。答。经据任运修进不退增胜名度。论依具相通退·不退·有加行·无加行以立度名。望义有别。故无违也。
  (三十右)对法十二云(至)皆度所治(文)。十二(七右)云。所治者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悭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为所治。复次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所摄善法。彼所对法。及所知障皆是波罗蜜多所治。
  (三十右)若依悭贪(至)恶慧等障故(文)。义演云。疏若依悭贪吝至恶慧等障故者。此约别治烦恼障。但有六障。下云蔽即是六障蔽障也。今此别治烦恼障唯约六度所治以明。如施治悭乃至定治散乱智慧治恶慧等障。若就恶慧中复分后四。怙前六为十障者非也。或于恶慧中别离出五障怙前散乱等五障为十障者亦非也。以别治烦恼中唯有治六障无治十障故。然今十障者。皆望所智障为十障。当说。
  (三十左)又如摄大乘(至)因等(文)。无性第七(三左)论曰。何因缘故波罗蜜多惟有六数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反着室家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度怠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惟立六数(文)。此第一因。广说第二·第三因缘即次下五·六所引者是也。
  (三十左)以上所言(至)此约十地为论(文)。义演云。疏已上所言说十所以至约十地为论者。三义说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明合向前论云此但有十不增减者疏文中说。
  (三十一右)摄大乘说(至)循谓成辨(文)。无性第七(四右)论曰。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佛法。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惟立六种。无性释曰。证诸佛法所发处者。第二建立六数因缘。以是一切佛法因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不增不减。其义云何。谓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成就。令不散动得圆满故。依此静虑波罗蜜多如实等竟诸法真义能于所缘正遍知故。诸佛法者。谓十力等。证谓成辨(文)义演云。疏前四不散动因至正遍知故者。此文即约得定慧而修六度。不散动者。即是定也。其悭贪·犯戒·瞋恚·解怠皆能障定。由贪财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悭等名散动障。若对治悭等四法修施等四度能引得定故。说施等四度名不教动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正得定。定圆满故。第六依定修定。普于所缘皆能遍知。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渐次成就诸有情故。即约利他修六度也(文)今谓。疏中修字写误。应作证字。此中引摄论文不释此论故。
  (三十一右)摄大乘说(至)令解脱等(文)。无性摄论七(四右)论曰。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施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由忍波罗蜜多故。虽迈毁害而能忍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第三因缘)无性释曰。随顺成熟诸有情者。第三成立六数因缘。由施波罗蜜多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于诸有情能不毁害。不生恼故。由忍波罗蜜多虽迈毁害而能忍受。能忍受故能饶益他。不反报故由精进波罗蜜多助彼所作。由静虑波罗蜜多心未定者令其得定。由慧波罗蜜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开悟时者。谓教授彼令于境界得悟入时。彼得成熟者。彼于境界已得成熟言成熟。言成熟者。谓所治障消融溃散。如痈已熟。或能治成满可用。如食已熟。
  (三十一左)对法第十一(至)道不成故(文)。十一(十三左)四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减。何以故。一切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如其次第三三摄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种。一大资财。二大自体。三大眷属。施波罗蜜多感大资财界。戒波罗蜜多感大自体果。由持净戒生善趣中得尊贵身故。忍波罗蜜多感大眷属果。能行忍者一切众生咸所归附故。决定胜道有三种。一伏诸烦恼修习善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如是三中随阙一种。菩萨决定胜道必不成就。成熟有情方便者。谓静虑波罗蜜多。依此发神通·成熟有情故(文)义演云。增上生道者。意云。增上生者。即是所招顺世间果报。道者是因大财等果从施等因起名增上生道。然此果报世间最胜。若菩萨施得大富贵多饶财宝。菩萨持戒得身相端正。菩萨行忍得大眷属。决定胜道者。意云。决定胜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体。后三果体而胜于彼名决定胜。道者因也。论精进等三也。能伏烦恼成熟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进等果也。如疏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文)今谓。大旨本据演秘。
  (三十三右)七十八(至)永害随眠(文)。七十八(七右)引深密经。义意不殊。
  (三十二左)对法十一亦有此解(文)。对法十一(十四左)具论此意。
  (三十二左)对法论说(至)不染污方便(文)。对法十一(十四左)。
  (三十三右)后三慧故不住生死(文)。义演云。问。第六可言慧勤定如何是慧。答。相从而言。定要由精进。慧要由定。故相从得名。亦如三种般若。相从立称。下云前四名戒学。亦准此通。由施是戒资粒。戒是戒自体。忍是戒眷属。精进是戒守护。由勤守护戒得坚劳。后二各自学。此约三学以明六度。
  (三十三右)四十九说(至)是二学(文)。四十九(六左)曰。由前四种波罗蜜多资粮·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心学。由其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圆满修诸菩萨增上慧学。过此三上更无菩萨学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摄一切菩萨学道。由此建立波罗蜜多唯有六种。除此无有若过若增(文)。略纂十二(五十一右)云。论云。由前四度资粒·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戒学者。如次配前四度。
  (三十三左)论有九种(至)无减无增(文)。九因如论别义一种者。如上所引。四十九说三学因有是也。
  (三十三左)七十八(至)为施等助(文)。七十八(七左)曰。世尊。何因缘故施设所余波罗蜜多但有四数善男子。与前六种波罗蜜多为助伴故。谓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也安置善品。是故我说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与前三种而为助伴(文)义演云。以所摄事方便善巧者。以所摄事者。即是四摄法也。意说。由诸摄事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罗蜜多故而摄受之安置善品。若无方便善巧施等不成波罗蜜多。
  (三十三左)谓摄事中(至)故云助也(文)。义演云。疏谓摄事中布施等至故云助也者。意说。四摄事中布施即是此中布施。由方便善巧故其布施等即能利生。故布施与方便善巧行相顺。即方便善巧而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巧能助彼也。问。方便善巧既是无漏后得智。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萨无漏后得智中修行六度以无漏方便资助何过。能有漏散心中于施等。后得无漏方便远熏亦复增长。余助准此。
  (三十四右)彼文叉说(至)愿助精进。七十八(七左)之文乃至者。此中越略于菩萨藏不能闻缘善修习。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彼便摄受少分狭劣福德资粒之九句。其他皆同(文)。义演云。疏于现法中者。即是修现中也。羸劣意乐者。即是劣胜解也。下界胜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种子故。菩萨身中下劣种子也。故云内心住无有堪能。亦如十力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愿力道加行。加行·资粮之菩萨有漏智中亦能作之也。
  (三十四左)彼经又说(至)为定度助(文)。七十八(八左)之意。义演云。彼经又说若诸菩萨至名力波罗蜜多者。意云。于力助静虑中。听闻正法是思择力。如理作意是修习力。得上界胜解者。由力故即转已前劣种得上品种子名力也。就由欲界闻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闻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静虑故。云力助静虑。
  (三十四左)彼经又说(至)智为慧助(文)。七十八(八右)之意。义演云。疏若诸菩萨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至引发出世间慧故者。意说。智助般若所由。由先别定为缘以智善发定故。后时能发静虑。静虑能引出世间慧。约此展转故云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为正(文)今谓。疏全援引经论文旨非加私意。应知。
  (三十四左)中边第一(至)法成就(文)。中边上(十五右)长行。论曰。此说十种波罗蜜多所得果障以显十种波罗蜜多自性之障。谓于布施波罗蜜多说富贵自在障。于净戒波罗蜜多说善趣障。于安忍波罗蜜多说不舍有情障。于精进波罗蜜多说减过失增增功德障。于静虑波罗蜜多说令所化趣入法障。于般若波罗蜜多说解脱障。于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说施等善无穷尽障。由此回向无上菩提令施等善无穷尽故。于愿波罗蜜多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于力波罗蜜多说所作善得决定障。由思择力及修习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于智波罗蜜多说自他受用法成熟障。不如闻言而觉义故。
  (三十右)七十八(至)易故不言(文)。七十八(八右)曰。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已能辨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文)深密经四(八左)对法十一(十六左)摄论第七(六左)义旨皆同。
  (三十五)四十九(至)如彼广解(文)。义演云。疏四十(五左)九者三解者。一由对治。二由生起。三由异熟果。即此中云。谓治障·生起·第三异熟果是也。对治者。谓悭恶行·于诸有情怨恨逼恼·懈怠·散乱·暗钝愚智。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为对治。如其所应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粗细。先粗后细而生起故。此上二解与此论同。第三异熟果者。无明六度所感异熟报以明次第。又云。异熟者。即是六度成就名为异熟。非约异熟无记。是也(文)如彼广解者。四十九(五左)曰。由三因缘次第建立。何等为三。一由对治故。二由生地故。三由异熟果故。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对治故次第建立。谓悭恶行·于诸有情怨恨逼脑·懈怠·散乱·闇钝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为对治。如其所应建立六种波罗蜜多。当知所余波罗蜜多即此所摄。如是名为由对治故次第建立。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谓诸菩萨皆于财位无所顾恋。弃家诸欲受净尸罗。散重戒故能忍他恼不恼于他。受持净戒修习忍已。戒净无动无间无断。于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习勤精进故离诸放逸能触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实了知观见一切所知境界。当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异熟果次第建立。谓诸菩萨于现法中精勤修学施等善法。由是因缘于当来世获得种种外妙珍财无不圆满。当知是施波罗蜜多因力所作。获得内五自体圆满。是余戒等波罗蜜多因力所作。乃至广说。
  (三十六右)七十八(至)回求大菩提(文)。七十八(九右)曰。世尊。何因缘故波罗蜜多说名波罗蜜多。善男子。五因缘故。一者无染着故。二者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故。四者无分别故。五者正回向故。无染著者。谓不染着波罗蜜多诸相违事。无顾恋者。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縳。无罪过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无分别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辞执着自相。正回向者。谓以如是作所。集波罗蜜多回向无上大菩提果。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诸相违事。善男子。当知此事略有六种。一者于喜乐欲财富自在诸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或者于随所乐纵身语意而现行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三者于他轻蔑不堪忍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四者于不勤修着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五者于处愦闹世杂乱行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六者于见闻·觉知·言说·戏论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然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生。五者身无恼害。六六有大宗叶。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间杂染法。善男子。当知略由四种加行。一者无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不如理加行者。谓修行余波罗蜜多时于余波罗蜜多远离失坏。世尊。何等名为非方便行。善男子。若诸菩萨以波罗蜜多饶益众生时。但摄财物饶益众生。便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如是名为非方便行。何以故。善男子。非于众生唯作此事名实饶益。譬如粪秽若多若少终无有能令成香洁。如是众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无有方便。但以财物暂相饶益可令成乐。唯有安处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饶益(文)义演云。疏三无罪至离非方便行者。意说。菩萨行六度时。不以烦恼染心而为间杂名无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如法。约不生执着故云离非方便行(文)。
  (三十六右)摄大乘说(至)通言波罗蜜多(文)。无性七(七左)本论之(文)。
  (三十六左)对法十一(至)如来圆也(文)。对法十一(十七右)之意。彼论云。十二圆满最胜。谓第十地及如来地所有施等波罗蜜多。如其次第菩萨圆满故佛圆满故(文)今谓。菩萨圆满故之圆恐应衍字。以此疏言菩萨满如来圆故。又论言如其次第故。义演云。疏即菩萨满如来圆满。释其相故。谓显佛·菩萨别故。所以各配一也。又应作四句。有圆而不满。谓二乘极果施等。有满而不圆。谓第十地菩萨施等。有亦圆亦满。谓如来。有非圆非满。谓凡夫所行施等。
  (三十七右)最胜所至(至)故名波罗蜜多(文)。对法十一(十六左)曰。复次最胜所作故。最胜所至故。名波罗蜜多。一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复次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罗蜜多。能令佛性故。复次济度自他最极灾横故名波罗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文)。演秘云。按彼论。解云。一切佛菩萨所为到故。有释。最胜所作是佛所作。最胜所至十地菩萨之所至也。详曰。佛及菩萨俱作俱至。或佛所至菩萨所作亦应无失。疏安住佛性者。佛性正是彼岸之体。由能安住名之为到。又彼岸者。总摄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也。佛性即是理所摄也。或通于果。疏又波罗是所知等者。此非对法文。乃是疏主释彼论也。
  (三十七左)合六解总名(文)。演秘云。疏合有六解者。六字应错。合为五字。一瑜伽五缘。二十二最胜。三最胜所作等。疏云波罗所至义等者。此是疏主释彼论中。所作所至非是论文。四所知彼岸等。五济度自他等。或波罗是所智义等。是为一解六字不错。又按智度论复有三释。一云。度悭贪等诸烦恼海至究竟故名到彼岸。即以六障而为此岸。六度为彼岸。一云。此岸是世间。彼岸者是涅槃。即以生死·涅槃二种为此·彼岸。三云。有无等境名为此岸。知有无知名到彼岸。即以分别有相·无相名此·彼岸
  (三十七左)摄大乘说(至)知法名慧(文)。无性七(七右)本论之文乃至者。此中越略四度之文。彼论云云。无性释曰。释别名者。谓于因时能破悭吝亦能引广福德资粮。及于果时能裂贪穷得大财位。故名为施。余释别名其文易了。
  (三十七左)对法十一说(至)如彼广解(文)。对法十一(十七左)释。论曰大施者。尽舍一切内外事故。长时施故。离过者。远离不平等追求等过故。离垢者。永断一切所治悭故。如无尽慧经施无尽中说。云何离垢。永断所治并习气故。如是三句显波罗蜜多。
  (三十七左)彼论又解(至)故名惠(文)。演秘云。其施中能舍施等者。舍谓弃舍除断之义。为由施故能断施人当来贫苦。复由施故能除受人现生遗乏逼迫热恼。又慧度者。彼论释云。他所发者。谓从他言音所生及如理作意相应慧。内证者。谓出世间慧。种别者。谓出世间后所得慧。得寂静者。谓修道中治烦恼慧。胜德者。谓能引发胜功德慧。
  (三十八右)令三解别名(至)摄大乘等(文)。先释总名者。引七十八·解深密经并对法十一。次释别名者。引摄大乘并对法论。此中论文指为余所即如上经论等是也。然今疏云余处即摄大乘等者。近就释别名论而言。
  (三十八右)此有五修(至)指如对治(文)。对法十二(初至五右)义灯解云。摄论第七说五种修。与对法论开合不同。各据一义。具如彼辨。
  (三十八右)第十二说(至)于度修正行(文)。十二(初右)之意。彼论依果之果作报。义演云。疏依止住持修者。依止者。依仗义。即依仗此五种法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准此释。住持者不散义。由此四种能持十度不散没故。然此五修正以慧为体。又亦取与慧俱时心·心所为体。疏一依因修者。唯约种子说。由有菩萨种姓因力以能修波罗蜜多正行。唯二乘人无菩萨姓故不能修波罗蜜多正行。疏二依果修者。即约所得异熟果说。意云。菩萨前身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施故云依胜自体力能修波罗蜜多正行。三依愿修者。即以愿为本所修波罗蜜多速成满故。由发愿资助得成满速。此约与慧俱欲胜解为体也。若简择修即唯取慧。
  (三十八左)二依止作意修(至)增上胜愿(文)。义演云。二依止作意修者。此四作意是慧俱时作意假得作意名也。其实非无余法。疏一依胜解修者。若菩萨见六度能诠之教。即引生印可智·胜解心修波罗蜜多正行。与慧俱时胜解为体。
  (三十八左)二依爱味(至)起深爱味(文)。义演云。疏二依止爱味。修谓于已得度多见功德深起爱。味者。意说。菩萨今施少财见于当成得大财位名于已得度见多见功德。由此深起爱味。修波罗蜜多正行言爱。但是爱重爱味。顺于世间。然是深心爱味。以染心爱味。顺流生死。或菩萨前生于少财今生得大财位。已得后多见功德遂深起爱味。而修施等名爱味修。疏三依止随喜修等者。对法云。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即喜受与惠俱(文)今谓。对法言见胜功德。不言多见等。彼云二依止爱味作意修于已得波罗。
  (三十八左)三依止意乐修(至)广如彼解(文)。对法十二(初左)曰。依止意乐修复有六种。谓由无厌意乐·广大意乐·欢喜意乐·恩德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故修诸波罗蜜多。此中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厌意乐者。谓诸菩萨于一有情一刹那顷。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布施。如是布施经殑伽沙等大劫。如于一切有情所。如是乃至于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时。皆令彼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得成熟。修行如是差别施时。菩萨意乐尚不厌足。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是诸有情施所摄受虽生欢喜。犹不能及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观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已身有大恩德。不见已身于彼有恩。由资助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报恩当来异熟。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以所修行广大施聚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自为已。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善好意乐。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二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