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五(八本之二)

  (六十二右)一者性因(至)能生果故(文)。演秘云。论虽二取种至性同易感者。有义。问。亲因缘种熏时望果。为定别世如异熟种。为亦许同一期身世。答。疏云。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后即能生。非如异熟。彼难招故。二云。此如业种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说依亲种·生第八识一期功能。若许世同随熏生果。一期生种义即不成。所引所生世各有异故。自种生果虽无有尽。随业可说一期别故。若尔与业种子何别。说有尽相无尽相耶。解云。业招生已虽有种子。后更不能招异熟果。其延寿法圣生净居。皆资受果未尽之业。业若受果已尽之者。设得胜缘终不更能受于果也。故名有尽。若名言种为一业引生一期果。后逢缘引复能生果故名无尽。非无生果一期功能名无尽。详曰。观有义意取后释也。今先议世后定优劣。世有刹那分位生死三时差别。若所熏种所生现果与能熏现随前诸世而必不同。无有一念有二现故。诸所熏种望所生果。许有同世。种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诸名言种。皆得为二种习气。善恶等种生善等现刹那世并业所感识。诸名言种。望生现果世可不同。疏据此义说言同也。不尔论云性同易感等。徒为设也。后义雷同。总判世别。理为未可。
  (六十二右)增上更无别体即等流性故(文)。义蕴云。此释论中等流增上二非别体。俱言易感。非谓一切。根发识此即增上非等流故。由此前说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问。但是异熟亦必增上。何独云等流耶。答。虽实所由增上果多分易招故。异熟中略而不说。以异生故。问。如五根发识七生六八。此虽增上何必同性。答。此中但约与等流同体者说。亦不相违。疏第二解。别配等流性同增上易感。即无过失。于理为胜。
  (六十三左)解颂答问于中(文)。义蕴云。疏解颂答问者。谓前问曰。唯有内种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下有四复次。答。此即第二复次。答上问故云答问。
  (六十三左)即摄论第三(至)三种熏习(文)。演秘无性摄论第三。一名言熏习差别。二我见熏习差别。三有支熏习差别。四种者。一引发差别。二异熟差别。三缘相差别。四相貌差别。释曰。此阿罗耶识差别云何者。谓已信解阿罗耶识相成熟义。复问差别。答。或三种或四种等。名言熏习差别者。谓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来用熏习差别。由此我法用影显现。诸识生起功能差别。我见熏习差别者。谓四烦恼所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罗耶识中。有能执我。熏习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谓福非福不动行增上力故。于天等诸趣中。有无明等乃至老死熏习差别。
  (六十三左)彼论但有言说熏习(文)。论一名言熏习谓有为法各别亲种者。名言熏习即摄得三性等。然摄论意。唯有表差无显境故。
  (六十四右)瑜伽七十二(至)声自性唯无记(文)。瑜伽七十二(十三右)云。如是五事几去来今几非去来今。答。四通三种。真如非三种。问。如是五事几欲界系几色界系无色系几不系。答。欲色界系三。无色界系亦尔。正智一种。若唯出世间是不系。若世间出世间通系不系。真如俱非一种。问。如是五事几善几不善几无记。答。相反分别通三种。名唯无记。真如为善。精净善巧所缘义故。非能摄生可爱果相义故。正智唯善。
  (六十四左)有因外缘(至)以分二别(文)。演秘云。若依外者名表义名者。有义弹云。五识一切皆依外故。应名表义。详曰。由因他名自能熏修。以自他对立以外名。不约根尘以明内外。何得谬以五识为难。智者应知。
  (六十五右)若依无漏(至)唯无漏善(文)。义蕴云。疏若依无漏名熏种此唯无漏善者。问。若凡夫依如来名等熏种岂无漏善耶。答。以无漏善名名无漏善。其实即是有漏显境所摄。然今此说依无漏名熏唯无漏善者。此但约菩萨后得所熏种也。问。前言名从声本说为无记。菩萨之声既唯有漏。名从声本应非无漏。佛不熏种非此所论。何故此云依无漏名熏种无漏。又前疏云。若依外者名表义名。何故此云名在内。答。前约五法中名体是有漏。从本无记。后约名随无漏心变故。言无漏。前约闻多外名。此约诸声为内故不违也(文)义演云。疏若依无漏名熏种此唯无漏善者。为十地菩萨无漏意识中缘能诠名等。亦相分中熏成无漏种子。若第七识平等性智。缘能诠名言。亦相分中熏成无漏种子故。亦为名言熏习。又十地位中。许有漏五识诸根互用。其识亦能缘名言熏种故。十地位中前七识中。皆有表义名言熏习。
  (六十五右)内名为缘熏五蕴种(文)。义演云。疏内为缘熏五蕴种等者。意云。名由内发故云内名为缘。即第六识缘能诠名而熏成种。问。此第六识亦依句文熏习。何故唯说依名言种习。不言依句文薰习耶。
  (六十五右)虽亦依句(至)进退等(文)。义演云。虽亦依句等至进退等者。总答此问。虽第六识亦缘句等熏种。然摄名句等三。总名名言熏习。疏进退摄句字故者。意云。句诠差别。胜字作所依胜。名能诠法胜。故但说名言熏习。又解。句是名家果。是名字因。名为进即摄句果也。名若退摄。文因故。依名进退即摄句文。今说名言熏习亦摄句字。然但依名建立。
  (六十五左)摄论唯据(至)唯有漏(文)。摄论第四(三右)云。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者。谓彼身等皆由名言熏习种子者。谓染污意我见熏习为为因变现。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丈熏习种子(文)。义演云。疏摄论唯据言说名唯有漏也者。若摄论中唯说有漏表义名言。即约生死善恶业所感有漏表义名言说。不约无漏说也。无漏名言非是业感故。若唯识论说二种名言。即通有漏无漏也。据实而言。立名言等三种熏习意。唯生死位中。说此三熏习。常相随故。亦不约无漏法中名言。若无漏法中有名言熏习者。亦应有我执有支二熏习等。无漏后得既无二熏习。故知。无漏中立无名言熏习。今此论傍约义说。许通无漏。非正所明。故摄论约有漏位立名言熏习文尽理也。
  (六十六右)论随二名言(至)各别因缘(文)。演秘论随二名言至各别因缘者。问。表义声界。显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为诸法别因。答。因二名言。随应相见熏诸法种。为诸法因。理无爽矣。疏具斯意。寻之可悉故。世亲摄论云。名言熏习差别者。谓眼名言熏习。在异熟识中为眼生因。异熟生眼从彼生时。用彼为因还说名眼。如是耳等名言差别亦尔。
  (六十六右)论二我执习气(至)我我所种(文)。演秘论随二我执至自他差别者。问。凡夫有学有我执者自他有差。无学等圣二执已亡自他体等。答。由有横计彼此情生。起自他执。执见既断物我心亡。得同体悲自他封息。依着不着由我我无。非我我无体成同别。故无学圣体得成异(文)今谓。局断难信。如平等性智。不断我执终不能得。由之而言实令自他成差别。本在我执。然言非我我无体成同别。此岂理乎。如次下疏中具释。
  (六十六右)非如摄论唯说第七(文)。无性第三(九左)如上已引。我见熏习差别者。谓四烦恼所染行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有能执我熏习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谓福非福不动行增上力故。于天等诸趣中。有无明等乃至老死熏习差别。义演。若。摄论中说。我执熏习。一切时常相续。第六识中我执熏习。即有间断。所以不说第六识也。
  (六十六左)然不善中(至)恶多于善(文)。义演云。疏然不善中取言诸者显恶多于善者。善业果即狭。界宽恶趣。便于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云狭。界宽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恶业又即趣宽界狭者。唯在欲界中有恶业果。趣宽者。若恶趣中四趣是恶。谓修罗·鬼·畜·地狱也(文)。今谓。诸字似无别致。于上善中。简别无漏以标有漏。恶无所简故加诸言。或可。诸论师中曾为此释。疏亦用之叵趣订焉。
  (六十六左)论应知我执(至)是增上缘(文)。演秘云。论应知我执至是增上缘者。问。此三熏习为定周别。答。其义不定。后二熏习。定是名言。名言自在非后二者。即诸无记而非执者。及无漏种。皆非后二之熏习故。若以我见对有支。言应为四句。有我熏习而非有支。谓无记执所熏之种。有有支习而非我见。谓善恶心不起执者。有二熏习。谓不善执。非二熏者。无覆无记无漏种等。有具三习。如欲界中分别我见诸相应法。
  (六十七右)或通无色(至)佛处听(文)。亦通无色。无色界中。即约有波罗蜜多声闻。广惠声闻以无色心能缘一切法。佛边听法。六识缘名言。而熏成表义名言种。即说是地前菩萨生无色界也。即约无学故。之无色诸天佛边听法。然不约异生说。以无色界异生无表义名言熏习。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缘下界色法故。今约圣者为言。若马异生六行无色定。于欲界身上。亦能听法。亦有表义名言熏习。
  (六十七左)第五位次名言熏习(至)通十地(文)。义演云。疏第五位次名言熏习唯除佛位乃至无漏通十地者。若至佛果。即无名言熏习。若第六识有漏名言熏习。即第七地终心有也。若八地已上。唯是无漏第六识名言熏习故。八地已上菩萨无漏意识。听法缘名等熏无漏种子也。余六识者。即是第七识及前五识也。故无漏第七平等性智。缘名言熏习。及有漏第七识我执熏习等。知通十地也。然法执熏习。即是前名言熏习摄。不是后名言熏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识熏习者。皆是名言熏习也。
  (六十八右)圣说不共无明(至)亦无(文)。缘起经十(十五右)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又(十六左)云。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者学不共无明永断故。不造新等(文)。义演云。若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已前。即名外法异生。许造作二业生外道等故。名外法异生。答。若至十住第七心以去。即为内法异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已。亦伏分别我执(已上)今谓。入第七住已上伏分别我执者。此释未详。何者疏言资粮位起。此位中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何唯第七住可以准知。义灯虽举异说。然内法异住为四善根分。
  (六十八右)论此颂所言(至)有支气气(文)。义灯六未(十左八)论云此颂所言等者。问。相见等取由业所招。云与取俱。今三熏习。我执习气非业所招。如何得云由业习气二取习俱。答。前云由业与习气俱能生现果是亲疏缘。今此亦望业习二俱能生现果亲疏差别。不云业招我执习气。
  (六十八左)非此二种体自能熏可名取也(文)。义蕴云。疏非此二种体自能熏可说名取者。我执名言虽亦熏种。但名二种熏习。未名二取。有别能取取此二故。而熏成种方名二取习气。又执我我所。及缘名境。而熏成种。即是二取习气。今言非此二种体自能熏者。约所执之我及名等境。不自能熏。要由见分方熏种故。今此准前二应有所熏取。但以论中不言彼取故此不述(文)义演云。据其道理我执等亦能熏习今者。但约别能取所取二种名二取也。其实不妨。我执等亦是能熏也。
  (六十八左)论俱等余文义如前释(文)。义蕴云。论俱等余文义如前释者。问。前相见色等。皆是名言种子。是业所感故言俱。谓业种二取种俱是疏亲缘互相助义。今取我执种为二取。既非业感。即不相助。何以得如前。答。我执所熏相质同种。亲生当果。由业助力方始能生故。义如前不相违也。
  (六十八左)然此熏习(至)如理知(文)。演秘问。上三习气与十一识相摄云何。答。按无性·摄论第四本论中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言说。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十一识之名。当如下解。故此不云。
  (六十九右)此应第二方解其惑(文)。义蕴云。疏此应第二方解其惑者。此中以惑苦名取。颂先言业。第二方解惑也。有云。据润生次润生次惑居业。后理未可(文)义演云。疏此应第二方解其惑至此非例者。此辨惑业苦三次第不同。据论本次及诸经论。皆先言业。次明惑并苦。故本颂云由诸业习气等。何故长非依论及本颂文。有何意耶。答。今据发业次第而说。要由有惑方造有业等。能成苦故。诸圣教非此例也。
  (六十九左)感异熟生(文)。义演云。疏感异熟生者。意云。无起业及无漏业唯感异熟生。不同前总别报业。问。别报业是不感异熟生耶。答。虽感异熟生。不同无记业及无漏业。思可知也。即无漏现行。从异熟识中种及生。勿名异熟生也(文)今谓。谬之甚矣。不足提议。
  (六十九左)对法第四(至)亦是不善(文)。对法四(初右)云。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此复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文)义演云。欲界中俱生烦恼不发业者。乃有多类。略述五种。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贪慢无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者。即是有覆无记摄。二亦有独头烦恼俱生贪慢等。虽不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以不能发恶行故。亦是有覆无记性摄。据何教说。答。如缘起经中说。持戒比丘所发贪慢痴。彼信惭等折伏此贪慢痴故。若贪等亦是有覆无记摄。解云。其持戒比丘。虽是凡夫。为持戒故得但厌生死造福业。所起信等。希求出离故。其贪等成无记性。又其比丘。或时举目观五欲境及女人珍财。而生邪行及偷盗杀生等十恶业。道虽犯是戒。唯除生惭愧。愧此所起贪等即成有覆无记性故。俱生独头贪慢痴等。由信惭折伏成有覆无记故。又若自余人非出家。见有好食。则即宜位而起贪痴心。同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盗杀生等十恶业造。即说。此所起贪盗名正发业。即是不善性也。三者欲界中俱生贪慢痴等。不与身边二见俱起。然其独头贪等。亦是有覆无记性摄。其由何者。如有人于现在身起心缘未来世。人天善趣后有身而生贪爱等。多分是有覆无记性摄。少分是不善性。若缘未来三恶趣后有身而起人。虽见好境钱物等。而起俱生独头贪慢痴等。其人心亦不拟退求色境钱物等。不造恶业。以不发恶业故。其贪等故成有覆无记。及发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独头贪痴慢等亦是有覆无记性。即如九种命终心俱生受俱故。除此五种已外余者能发业。是不善性。
  (六十九左)然缘起经上卷(至)无胜功能(文)。义蕴云。疏缘起经上卷至有覆无记者。此征欲界发善行无明通有覆也。若由欲爱等者。明发业惑。此爱取下。兼明润生惑。由信伏故皆有覆摄。问。其相云何。答。谓如人爱知足天爱欲生彼。便有无明发此福行。由于教等起深信心。生决定想摄伏诸惑令成有覆。问。彼文但言欲爱等。云何以此证无明耶。答。由不了彼善趣等苦。而生爱染故定有痴。若有说言。欲界有覆无记。于发诸行无胜功能者。以此为证。令知有覆亦能发行(已上)具知义灯。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六右)云。世尊告曰。诸有现前爱非受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于因于果非福行中不知过患。彼由意乐有过失故。或由加行有过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乐加行过失。唯用无明以为胜缘。非境界爱及不善根。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及造斯行。于死于生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若法欲界有覆无记。于发诸行无胜功能(文)对法抄第四(八右)曰。缘起经。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动行。非无明为缘。瑜伽说。无明通发三业有三会。一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即解脱决择不感总报。非曰见道无明所发。唯修道无明发唯感别报故。四无明唯见故。二解缘起经有覆无记。信所摄伏发非不善。四无明发据实有覆发亦感总报。三云有不善位在唯无不共相应二种非不种子多分无位支发。为别余异生所以不说。非无随眠发总报。
  (七十二右)瑜伽第九(至)十二因缘论(文)。第九(十三左)第十(三左)九十三(初)对法第四(八右)十地第八(四左)天亲十二因缘论。
  (七十二左)总五事中(至)一分为体(文)。义演云。疏总五事中至一分为体者。意云。于体如下别别总出十二支体也。问曰。总十二支以何为体。答。且如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别二法为体。问。何故不用名体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属边计所执。是无体法。所以不取名。此十二支。依他起法。若依三性出体者。即用依他起性为体。以边计无体故。如蕴处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不取无漏。何以故。若非蕴性故。问。若有漏即为体者。但如十二处中外六处。十八界中外六界。是为支耶。答。不然。但约有漏。有漏者得为支体。不约内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体故。又须辨。又解云。或摄境从心总得为支体。又解云。一分者。即十二支中。用内六根为体。不取外六尘故云一分。界亦准此。问。分别既是心心所于分别中摄得几支。又于相中摄得几支。答。相通摄得十二支。分别唯摄心心所。准可知也。
  (七十二左)缘记经云(至)非余法(文)。缘起经上(初左)之文。十一殊胜如次下释。
  (七十三右)大论第九(至)不取余法(文)。第九(十七左)云。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文)。等取十九及五种无知。瑜伽明七种与十九及五种相摄。
  (七十三右)对法第四(至)名无明支故(文)对法四(九左)云。依四缘相建立支缘。且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由彼熏习相续所生诸业。能造后有故。
  (七十三右)答曰不尔彼非因缘故(文)。瑜伽十(五左)云。问。何故诸支相望无因缘耶。答。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
  (七十三右)大论第十(至)说为一事(文)。大论第十(三左)云。问。何因缘故。无明等诸有支作如是次第说。答。诸愚痴者。要先愚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文)。此所言愚。即是无明一事也。
  (七十三左)非如小乘约分位辨(文)。俱舍九(十二右)云。论曰。传许。世尊唯约分位说诸缘起有十二支。若支支中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以诸位中无明等胜故。就胜立无明等名。谓若位中无明胜。此位五蕴总名无明。乃至老死最胜。此位五蕴总名老死故。体虽总名别无失广说。
  (七十三左)此有十九(至)第九等说(文)。演秘云。按彼论(九十七右)具明十九。今略数之。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诸行起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苦等四谛无知为四。于因无知。于从因所生诸行无知。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知。如是略说十九无知。七无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五种愚者。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六无知者。无知·无见·无有现观·愚痴·及无明闇。问。十九与彼七五六等相摄云何。答。摄彼七者。初三摄第一。次三摄第二。次三摄第三。次三摄第四。次四摄第五。次二摄第六。后一摄第七。次摄五者。五中义愚通摄十九。见愚摄彼十九前六及因所生。放逸愚摄于业·异熟·及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师等乃至道谛所有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次六相摄者。论中但以六七相摄。不言十九。义准知故。故论云。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闇。
  (七十三左)大论第十(至)此为实故(文)。第十(十三左)五十六(十七左)五十五(十一右)演秘云。疏大论第十至皆言实有者。按第十云。九实三假。同此论明。五十六云。当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诸所有支是实有法。五十五中明诸烦恼假实之支。如前数引。今阙不录。
  (七十三左)又缘起经(至)文势同(文)。五十六(十七左)云此与诸见及贪等对辨已云。是故当知。别有无明。是心所性与心相应。
  (七十四右)十地经(至)子时果时(文)。今谓。经无此文。论八(八左)云。论曰。是中无明缘行。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者。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文)义演云。疏十地经云。无明有二种子时果时者。子时者即是种子。果时即是种子果时即是现行。此依旧论辨。若新经论中。即说种子现行也。意说。无明支中。有种子现行二种也。
  (七十四右)缘起下卷(至)谓随眠等(文)。下卷(十五右)云。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文)今引此经。为证无明通现种也。具如义灯中释。
  (七十四右)又唯发业通不善无记(文)。义蕴云。正发无明既唯见断。即欲界中正无明支。虽能发三种行。唯不善摄。第六卷云欲界分别烦恼唯不善。上二界者。即唯无记。亦能正发。如生二定已上。皆用上无明发行故。问。欲界有覆无明定俱生。为能正发后趣行不。答。缘起云。若欲受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此行。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言造诸福行。理兼正助。故知。欲界有覆。亦能正发。准文取义。即欲界外法异生有发诸行。能发无明。皆唯不善。若内法异生放逸者。设发福行通二性。若不放逸者。即唯有覆。此设现行相应无明有说。不放逸者。唯以不共无明种发行。即不善也。问。如何福行不善无明为能发耶。答。为远因故。若求福业欣生人天。能发明即不善摄。若求生净土及见佛等能发无明。即是无记。与所发行必不同时。彼唯善故。问。准下论正义。然无明支正发行者。唯见所断。云何此说俱生亦能正发行耶。答。下论约外法异生等正发无明。唯是分别。今依缘起据内法说。亦不相违。或缘起约修福行多故。言造诸福行。亦不相违。前解为正(文)。
  (七十四右)非发福非福(至)如对法第七(文)。对法第七(十六左)演秘云。疏发福非福不动三无明别等者。所发福等而有三种。能发无明但有二也。按对法之。由异熟愚发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故。由真实义愚发不动行。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转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
  (七十四右)大论第九(至)十地经说(文)。第九(十八右)十地论八(九右)云。如前说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行乃至老死亦如是。先际后际灭。中际亦无。是故不说。云何摄过观。所谓三道摄苦因苦果故。
  (七十四左)羯剌蓝等(文)。九十三(初左)云。既命终已。由前际因。于现在世自体得生。生已渐次于母腹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剌蓝等。名色分位后后殊胎。始从治藏。乃至老衰(文)演秘疏三识支至恒随转故者。乍观所引九十三等。似证识支唯取种子不取余识。理实但证赖耶为支。简余转识。非证种子。
  (七十四左)彼下文云(至)之所随逐(文)。九十三(三右)云。又即此藏当来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名色种子。复为当来诸触种子随逐。此触种子。复为当来后有诸受种子随逐。当知。是名于其中际后有引因。由识为先。受为最后。遍能牵引诸自体故(文)。演秘云。疏文云。至之所随逐者。言此识者中际识也。后际名色名曰当来。由中际识能引后际名色支故。名色种逐彼识也。问。言随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论云。名色种子复为当来六处种子之所随逐。乃至受支作法亦尔。如何能证是第八识。答。识若第八。第八能持诸种子故。后际种子可为随逐。中际之种若非赖耶。何有种子言相随逐前引后耶。义蕴云。疏又云。又即此识当来有名色等种之所随逐等者。今言此识谓本识种。言随逐者。由识为缘引当名色故云随逐。乃至随逐触为例亦然。问。今言此识为取今识之种。为取当识之种。答。种虽现在实是当来识种。若今识种。与当名色即无缘义。云何随逐。问。但言此识。何知即是第八识耶。答。若缘识种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随遂。有云。识时名色等种名为随遂。由此证知是第八者。其理不尔。乃至触受亦言。当受之所随逐。岂触文持受种耶。
  (七十四左)问曰若何故大论(至)唯一(文)。第九卷(十八左)上明无明及行已去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再。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
  (七十五右)答曰九十三中(至)说六识身(文)。九十三(三右)云。如是无明以为缘故。诸行得生。行为缘故。令识转变。当知此识于现行法中。但是因性摄受当生诸识果故。约就一切相续为名说六识身(文)演秘云。复有释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识故。就相续有六识身。详曰。大乘初生唯八识。今云意识有违宗过。今助一释。理实结生是第八识。据后相续容有六识。故说有六识。义演云。此并六识为识文有其三解。一云。彼论说六识为识支者。约就一切有性为名。论相续身也。然一切有情身始终而言。若在欲界具六识。在色具四。无色唯一。第二解云。彼论六识为识支者。即就小乘宗说为论。彼未有第八识故也。第三解云。六识为识支者。或可。约一个有情身中一切识始终为言。欲六色四无色一也(文)今谓。疏唯二释。引论文已。初约二乘而解。后就一身而解。分为三释未可也。
  (七十五左)大论第十(至)胎藏苦故(文)。演秘云。按彼论第十三(十四右)几能生苦谓五。几苦胎藏谓五。几唯是苦谓二。释曰。谓无明·行·爱·取·有五。能生当苦。名能生苦。其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是种子。是彼当来生死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云识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现。问。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润·未润别去果远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释也。疏本多云胎藏苦者写传误也。问。设云胎藏苦持业得名。复何爽耶。答。虽有漏法体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无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以为胜(文)今谓。此说未详。下亦言胎藏苦。何必写误。义蕴云。疏胎藏苦者。有云。五果种子名苦。在第八识中。义同胎者。此理不尔。彼论说。识等五名苦台藏。即生老死二。正名为苦。识等五种。能生于彼因故。名苦胎藏。由此疏引证是种子。
  (七十五左)大论第九(至)名为识支(文)。第九(十八左)云。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文)义演云。疏问若尔何故大论第九云乃至于生死亦然者。此中间意。答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支。唯是种子无现行者。何故大论第九。云福非福不动三行所熏种子。六识及种子所生果时六识名为识支耶。言种子六识者。即说此前六识种子。能生六识果也。又处处圣教说。行支熏于识。即识与名色得互为缘。故知。现识得为缘。种子不能为缘故。又说。识入母胎。故知。现行第八识支。入母胎结生。种子不尔。又准十地论云。无明有子时。乃至于生老死亦然。故知。识支皆有种子现行名为识支。以圣教说通种现。
  (七十五左)约当生果位中说有前后(文)。义演云。疏云约当生果位中说故有前后者。意说。有现识者。缘当来生老死中。说有现识。
  (七十六右)或于现在(至)其实唯种(文)。义演云。疏或于现在至唯种者。意云。十支因。是过去。生等二支果。是现在。即此现在生等果。是过十因也。生老死位。于此位中。说现在识以为识支。其实唯取种子为识支。是正义。
  (七十六右)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文)。演秘云。疏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者。显违第十及五十六。文言总也。若胎藏者即第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云。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又云。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复得名苦。准此等。明识等五唯取种子。
  (七十六右)乃至说受(至)皆准此知(文)。义蕴云。疏乃至说受亦有二至皆准此知者。大论第十云。受有二种。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因受。二谓现法与受为果。受者此二受中。前种后现。皆准此知。或约当生或现生老故。说通现。实唯种也。
  (七十六左)又五色根(至)及余诸名(文)。九十三(二右)之全文也。续此文云。由执持所有根等。随在相续流转不绝。此二总名随转依止。由是故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于现在世。犹如束芦相绝而转。乃至寿住如是。名为从其前际。中际缘起。诸行得生。
  (七十六左)大论第九(至)皆名色支(文)。第九(十八左)云。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种类。如是诸蕴皆通三界。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种所造色云何。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色界有八及法处所摄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种。谓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及于彼所生果名色。
  (七十六左)此论下云(至)通取五性(文)。义蕴云。准此下文。总摄五因。但有与余四支相杂之义。不言通三性。今疏结云通取三性为体者。此有二解。一云。引下五因。但证杂义。通取三性。兼结前文。不证下文。许通三性。二云。准下三性分别门七分位中。亦记善染故通三性。疏云此论下者。双显二文。前明支杂故。说总摄五因。后明性杂云通取三性。二释俱得。前解为本。
  (七十六左)或名色种(至)立余四种(文)。义演云。疏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者。意云。名色支既摄得识等五支。即具五蕴。于中随胜立识等四支也。通三性为体者。意名色支既摄五蕴。五蕴通三性故名色。支体亦通三性。更有外难。问答如演秘说(文)演秘有义弹云。五蕴三性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论第二复次说耶。别说五支既唯异熟。明知总摄不通三性。何得为证通摄三性。详曰。别总既异。性何必同。若以别性例总性同。应以别体例于总体体令各等。体既不齐。性何令等。又大论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释。那知不依彼义而论。不尔何须分为二释。以此而言。疏固无失。
  (七十六左)若约名色不杂乱说此支等(文)。义演云。疏若约名色不相杂乱说此支等者。疏主解云。即色蕴中。唯取扶根微尘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处支中摄。若识蕴中。唯取现在世六识。名名色识。即除第八识。八识是前识支体摄。又除第七识。第七识非是业感。不通十二支摄故。又除前念六识等无间意根。前念六识等无间意根。六处意根摄。又行蕴中摄。即取想蕴全。色行识三蕴少分。名名色支也。行蕴中除触。取余异熟心心所法也。哲法师解云。识蕴中取第八识名言种子。是识支摄。现在第六识名言种子。是六处中意根摄。为五识中名言种子。即在色名中摄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舍。余者同前疏主解。
  (七十八右)此约一意(至)即义说别(文)。义演云。此约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说。即约一意根上义分现在世过去世。即义说现在六识名名色支中识蕴。过去世六识名六处支中意根。若不作他上上来解。余者若说识摄入六处之中为意根者。即名色支中阙无识蕴。若尔时六识摄入色名支中为识蕴者。即六处支中阙无意根也。故于现在六识种子上。义说二也。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而为论也者。意云。此约一时俱有识等五支种子为论也。问。六处意者云何俱有。答。俱时识种子对世名意。故五种俱有。为约当来生时分位说者。即名色具足五蕴。即如当来世初入母胎之时。为初一念俱名为识支。从第二念后至四七日来。名名色位中识。在过去虽名为意。亦名中摄。未名六处支。故从第二念后。乃至四七日以来名色位中。亦有过去六识等无间意名意根。此等无间意。及余心心所法。皆是名也支摄。故名色支具足五蕴未名六处者。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七十八右)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而为论(文)。演秘云。疏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者。问。六处意无云何俱有。答。俱时识种对世名意故五种俱。灯有一释。与疏稍别。
  (七十八右)有处亦说(至)义准此知(文)。义演云。疏有处亦说为现行义皆准此知者。意云。有处云六处支是现行非种子者。依前名色支会云。亦约当生分位说故也。其实唯取种非取现。
  (七十九右)大论第十(至)谓三界受(文)。第十(初右)云。欲受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谓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色界行。染污者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无色爱云何。谓无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无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无色界苦果(文)义演云。疏大论第十初云。爱谓三界爱者。此中爱支。唯是第六识中爱。以此爱能缘后有身而起因生爱故。即是欲爱·色爱·无色爱也。
  (七十九右)十地论说(文)。如上屡引子时果时之文。
  (七十九右)瑜伽论说(至)令生相续(文)。瑜伽论五十九云。当言金界一切烦恼皆结生耶。为不全耶。答。当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离欲。于自生处方得受生。非离欲故。又未离欲者。诸烦恼品所有粗重。随缚自身。亦能为彼异身生。因由是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文)。如第一卷中释。
  (七十九右)大论第十(文)。第十(初右)云。欲取云何。谓诸欲所有欲贪。见取云何。谓除萨迦耶见。于所余见所有欲贪。戒禁取云何。谓于萨迦邪见所有欲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文)九十三(三左)亦同。
  (七十九右)欲取云何(至)与诤故(文)。义演云。然大论中说欲界贪。唯在欲界。后云三见。通出三界。谓三界中身见。名我语取。三界中见取戒取名见戒取也。然瑜伽中在家起四取者。唯约欲界人中说。若天上虽无出家。外道亦得起后三取。然欲贪取我语取。即通见修断。若见戒二取唯见断也。我语取者。即是五见之中身见也。如诸外道。执受我时。但有空语无实我体。名为我语取。取者耽着为取。识由执我为先。耽着不舍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种业。一由此四取兴净为根故。诸家俗人。以欲贪取为先。净财色等而兴诤也。若出家外道。以执自见为是。拨他见为非。而起见戒二取。及身见等而兴诤也。二者四取。即与后有为根。以此中四取。通能发业亦能润生。由诸欲人起贪欲故。便能资长欲界识身中五根尘也。由诸外道取后三取。后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文)义蕴云。谓欲随说分别作受士夫之相。因言执。或因起言名我语取。即我见也。
  (七十九左)瑜伽上下(至)皆四取体(文)。对法第七(二右)云。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执取净根执取后有。是取义。何以者何。由贪着欲。系缚耽染为因。诸在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第一取由贪着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是后三取。六十二见趣是见取各别。戒禁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萨迦耶见我语取。由见取戒禁取。诸外道辈。更相诤论。以于是处见不一故。由我语取。诸外道辈。互无诤论。于我有性皆同见故。然由此取。诸外道等。与正法者互有诤论。由彼不信有无我故。如是执着诤论根本。复能引取后有苦异熟故名为取(文)。若能取等者。义蕴云。能取谓缘四起贪等。所取即欲等四境。所为即合二为体。为彼四境起。如别抄中更有异释(文)若所为取者。义蕴云。疏若所为取者。即于自见生贪。于他见生嗔。及生慢等烦恼。皆名所为取。今此合取所说义别者。意云。唯瑜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为一取以明。取说义别(已上)今谓。我语及所为取。并皆不是。义蕴为优。义灯详释。两师何为不用。义灯。
  (七十九左)虽取支中(至)非无余惑(文)。略纂第四(二十九右)云。然此中说四取贪为取支者。与十地经同。彼云。受增上名取。成唯识说。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滋润故。要数溉灌分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虽取支中摄诸心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故。此文不相乖返。
  (八十右)十有支(至)取等(文)。义演云。疏十有支至因所摄故者。意云。此有支者。总用前行及识等五种种子为体。以被爱取二法润故。转名为有也。若未被润时。识等六种。但住自分。无有能生当果之用。忽被润已。有能生当果之用故。得有支名也。即是能有当来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种子不通现行。问。受取二支既通种现。如现行爱等。润识等种。其义易知。如受等种子。亦能润识等种耶。答。通二义也。约凡夫异生润。即唯现润取为有支。若圣人第三果。亦通现种润。意圣人用爱取二种子润。识等六种。转名为有支。见有二论。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是能生因摄。非是引因。以未润时名引因故。问。爱先取后。如何言和合润先法耶。答。不据前后以解和合。但以润义同故名和合也。
  (八十右)九十三等(至)因所摄故(文)九十三(三左)之全文。
  (八十右)即前五蕴变灭等(文)。义演云。疏即前五蕴变灭者。即老变化名为灭也。然生乳二名。是于五蕴假立者。意说。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不相应中生异灭三相也。唯于五蕴上。皆有生老死名。若于五蕴中。即偏行蕴摄也。
  (八十左)若约分位(至)有果记等(文)。义演云。疏若约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说。有果即有支体也。由爱取二法。润前识等种。转名为有故。有支当体即名为有果。若有果亦起已即名生老等。即说生等亦通种子无妨。问。如何得知。如缘起经说生引同体者。识等五种未润名引因。引远果故。若被润已去名生因。近能生果故。虽同未润。前一种俱因也。种子故生引同时也。又云。生引同时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有支也。引正是取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种不亡故名同时。又若将有支即为生死等因。生等亦通种子无妨。以有支体即是前识等种故(已上)义灯。
  (八十左)生果之识等仍名引故(文)。义演云。疏生果之识等仍名引故者。意云说有文生果识时。仍唤此有支名为引因。何以故者。有支体是前识等六种种子故。问。既被润已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谓引果取识等以名引因。种仍名为能引因。由生唯取现行故。有支因者。即识等五果种子也。虽被润已转名为有。至生位时此生果也。识等五者。意说。若约分位说。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识等种也。已不总名生支等故。说生支等通种子也。问。如何至生死老位犹有识等种耶。答。后必带前。前不必带后也。亦如种子时未有果。果生时必有种也。亦如彼三十七道品时。在资粮位中四念处修时。即未有四正断。若复修四正断。必带前四念处。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正带前七觉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带前种故。说生支通于种子也。
  (八十左)如俱舍第九(至)等解(文)。俱舍第九(十二右)之文。如上已引。二十二。
  (八十一右)五十六(至)名为缘生(文)。五十六(十五左)云。复次云何名缘生法。谓无主宰。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无自作用。不得自在。从因而生。纯众缘转。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唯法所显。唯法能润。唯法所润。随在相续。如是等相名缘生法(文)略纂十五(十一左)云。主宰者我也。无自作用者。谓自在天。或此法从缘生。无自作用。余可解。唯法所显能润等可知。
  (八十一右)大论第十释等(文)。第十(五右)云。问。何故缘起说为缘起。答。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为缘起。此由字释名。复次依纯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义释。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依此义故。释名应知。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故。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又略纂第四(三十五右)云。第七释詷者。释缘起义。中有五种。依字释名者。由烦恼系缚为缘。诸趣数数生起。故名缘起。依缘字起字释缘起字故名依字。依刹那义者。简大众部化地部等缘起是无为。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义。众缘过去而不舍离者。若依分位。前十支为缘。后二支为起。前支具有因缘等四。虽复刹那灭入过去。种在身中而不舍离故。依自身后果生起。或十二支。前一一为缘。后一一为缘。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后生义。非余者。唯由有缘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无作无常二种为缘。非余作用及非无生二种为因。故言非余。此简自在天等有实作用。及计无为能为缘起。以释其名。第四释中屡屡逢缘。数数缘起故名缘起。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者。初证菩提时。觉悟缘性已后。为有情平等发起。谓言说之故有缘起。自利称缘利他名起。即是法轮展转说义(文)。伦记亦同○第十(九右)云。复次于缘起中云何数往义。谓生已不住义。云何和合义。谓诸·缘聚集义。云何起义。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云何缘起。云何缘生。谓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性。即彼生已说名缘生(文)。伦记三下(十六右)云。第五重释经中缘起名义。梵云钵剌底。此云应行。以不往故。梵云参。此云和合。以正集故。梵云嗢。此义译起。以缘新起。于三义中。初总释缘起。以简无为。次唯释缘字显缘不差。后唯释起字简不生法。广如正理。缘起缘生者。对法云。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文)俱舍第九(十七右)亦举梵汉。与此稍别。
  (八十一右)又解即依缘字起字等(文)。义蕴云。疏中又字误。应云此解也。但是断前依字释名非是别解。烦恼转为缘。诸趣生死即依缘字起字也。
  (八十一右)又众缘过去可不舍(文)义蕴云。彼论云。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此意释缘者。生死流转不断绝义。彼论既云。众缘过去相续至起。今此所明缘起之义。正与彼同。问。此解与前说依托众缘速谢灭等复有何别。约刹那连谢。可通一切有为之法。此约长时生死相续。唯据有情故与彼差。
  (八十一左)五十六说(至)老死亦尔(文)。五十六(十五左)云。当知。此中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此无明随眠不断有故。彼无明缠有。此无明缠生故。彼诸行转。如是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有识转。如是所余诸缘起支流转道理。如其所应。当知亦尔(文)对法论中。更有五解。
  (八十一左)又于过去世觉法缘性等(文)义蕴云。由于过去觉悟因缘法性。令起信相续故名缘起。
  (八十一左)世亲俱舍自意同此(文)俱舍第九(十九左)云。轨范诸师释此二句。为显因果不断及生。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即由无明生故诸行得生。如是展转皆应广说。有释为显因果住生。谓乃至因相续有果相续。亦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诸果分亦生。此欲辨生何缘说住。又佛何故破次第说。先说住已而后说生。复有释言依此有彼有者。依果有有有灭。此生彼生者。恐疑果无因生。是故复言。由因生故果方得起。非谓无因(文)光记九(四十二右)云。轨范诸师至皆应广说者。是论主承习经部轨范诸师故。正理二十五云。又论主述自轨范师言不断者。显同一系缚。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故。言依此有彼有。即由无明生故诸行得生。故言此生故彼生。展转广说十二缘起。有释。为显至亦生者。上座同学解。住谓相续住。乃至因相续有。果相续亦有故。言依此有彼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诸果分亦生。故言此生故彼生。此欲辨生至而后说生者。论主破。此说缘起意欲辨生。何缘说住。设许说住。四相次第应先说生后方说住。如何非次。复有释。言至非谓无因者。经部中室利罗解。此云执胜。正理呼为正座。灭谓灭无余文可知(文)问瑜伽第十(十左)云。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
  (八十二右)缘起经(至)名缘义故(文)。缘起经下(十二右)云。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名由缘起和合无阙相续而起。如是名为缘起句义。复言世尊。唯有此生相续缘起。为更别有所余缘起。世尊告曰。我说缘起略有八门。乃至广说。
  (八十二右)言无明非六释摄(文)。义林章一本(三十四)云。诸法但有二义以上而为名者。即当此释。一义为名。理因自体。不从他法而立自名。二义为名。理有相滥故。六合释。无一义名。乃至虽如菩提有其二字。但目一觉之义。义既是一。理目一体。既无相滥。何用六合(文)义演疏本无明二释。一为待业。一非六释。虽有二释。第二为胜。
  (八十二右)胜鬘经(至)亦有别释(文)。胜鬘经(十一右)缘起经上(五左)瑜伽九十三及五十六等。如上已引。
  (八十二左)五十六(至)乃至广说。演秘云。按五十六(六左)云。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平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
  (八十三右)变碍有二种(文)。义蕴云。一平等所触偏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彼论意者。前如代摄是实义。复有山河是碍义。
  (八十三左)大论第十有三复次解(文)。第十(三左)之文。略取其意。
  (八十三左)初云(至)如是次第(文)。伦记三下(四右)云。初复次中由邪行故念心颠倒等者。有义。识等五支。并依后际当生老死互现起位。说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说故。成唯识云。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若依此义。心颠倒者。谓随业识。由色生已。得类有情众同分数。彼说名色初受生故。唯识会云。识中业种名识支故。故三藏云。中有末心名为颠倒。以能引支颠倒故。本识中识支种子。相从亦名心颠倒。心颠倒故结生相续等者。名色也。诸根圆满者。谓六处支。二受用境。谓触受支。触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舍说名随触受。景又解。六处缘触。触起之时。依根识二及受用境。即是三和生触故。云二受用境。耽著者缘现爱。悕求者缘未来爱。合名爱支。烦恼滋长谓取支。此中但说业为有支。如前已会。余文可解。有义合依三际以辨次第。无明行识在过去世。心颠倒者。识等五种。并名为心。不离识故。识为主故。由邪行兼发。当有趣生。故心名颠倒。略而不说正行发。准后爱取。润后有业。知于前际亦润行心。故略不论。前际爱取有其名色也。结生下四支。是过去世生老支。成唯识说。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彼说识支初入母胎。此说名色故但四支。由现在爱发生贪爱。烦恼滋长。润后有业。乃至当来有生老死。但说润业不说发者。准于前际知发业故。此乃影显。过去说发不说润业。现在说润不说发业。未来说生老死不说名色等。现在说名色等不说生老死。欲显因果三际不断善顺小乘故作是说(文)略纂大同。演秘云。问。行通善恶。何总云邪。答。有两释。一云据不善说。二云无明发行皆招三有。违于还灭故总称邪。问。识唯第八。云何颠倒。答。有二释。一云行有现种。现行名行。种名为识。种因现熏云令颠倒。对法亦云。业种为识。问。善恶种子何名颠倒。答。准行名邪二释可悉。二云结生之时于父母等。互起嗔爱相应之心名为颠倒。颠倒为因方结生故。详曰。即第八种名为颠倒。有漏善行由违还灭。尚得名邪。有漏无记生死根本。名颠倒何失。故诸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等。虚妄即是颠倒异名。或因倒发亦名为倒。言结生等者即名色支。云二受用即触受二。此识等五据当起位说次第也。余支可悉。余二复次。具如本论。恐烦不录。释有同异。亦如彼抄。
  (八十三左)起邪行故令心颠倒等(文)。义蕴云。问。行有三种。如福不动岂得名邪。答。有漏之行因无明发。皆是流转故并名邪。或此中约非福说。问。识支第八何名颠倒。名色之位既在识后。何名结生。答。此随小乘非第八也。有起爱初生染识名为识支。故云颠倒。羯罗蓝色名收所收。所收最初有故。故说名色结生相续。疏受用境。谓触受二也。
  (八十三左)第二约二缘(至)境界缘立(文)。瑜伽十(三左)具文云。后有次第差别。谓依二种缘建立缘起次第。一内身缘。二受用境界缘。内身缘。前六支所摄。受用境界缘。后六支所摄。先于内身起我执等愚。由此不了诸业所引苦果异熟故。发起诸业。既发起已。即随彼业多起寻思。由业与识为助伴故。能感当来三种苦果。谓根初起所摄苦果。根圆满所摄苦果。受用境界所摄苦果。即名色为先。触为最胜。又于现法中。依触缘受发起于爱。由受用境界缘。广起追求。或由事业门。或由利养门。或由戒禁门。或由解脱门。发起欲求内身求邪解脱求。如是求时。令先所起烦恼。及业所引五趣生死果生。已老死随逐(文)伦记三下(五右)云。第二复次。唯依二际建立。其内身缘者。发业引生门。境界缘者。润生果起门。起我执等愚者。是相应痴。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痴。既发业已即随彼业多起寻思等者。景云。识能了别名作寻思。此从行支引发识种。名起寻伺。由彼行支助识种子故。能展转引发名色六处触种。令感当来名色等三同类苦果。备云。既发身语业起寻思意业。行与识支作助伴故。识支得生。自此已后三果渐生。基云。即随彼业多起寻思者。此谓现行识。由业与识为助伴者种识。业所熏种为助伴故。其名名等种。此皆名识故。能感当来三苦。一根初起苦。谓名色身意一一根初起故。二根圆满苦。谓六处。三受用境界苦。谓触。即是合以名有分二种能生。理实应有识受二果。识种为种故果中无。受称外受内果中无。爱必因受分得起故。受前际无后际说有。前际触后说当受故。各望有别。依触缘受发起于爱者爱支。由受用境广起追求等者是取支。由事业门者。所谓净行事王等。利养门者。谓坐收种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或由戒禁门者。谓邪愿戒禁取。由此起内身求。求当来乐果身故。或由解脱门者谓见取。由此起邪解脱求。有义事业门谓欲取。利养门谓见取。为利养故其执见胜。戒禁门者谓戒禁取。解脱门谓我语取。谛故住故。执我自性为解脱故。因此四取发起三求。一欲求五欲故。二内身求。即有求求自体故。三邪解脱求。即邪禁行求求解脱故。如是求时令先所起烦及业是有支。无明为发业缘。令当果生。非是有支。
  (八十三左)前六支内身缘等(文)。义蕴云。前之六支未显前境。但为内缘。后六现行。多取外境分为二。问。触受二种俱能领境。何理不同。答。触但合彼根等和合。未能领境。定属于已。受领纳胜故分内外。
  (八十四右)第三约由(至)立后六支(文)第十(四左)具文云。后有次第差别。谓由三种有情聚。一乐出世清净。二乐世间清净。三乐着境界。由初聚故灭诸缘起。增白净品。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实知诸谛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业。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动业。居不住正念使发非福业。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欢喜所引心相续住。彼亦如前。于下中上生处。次第能感当来三种苦果。谓名色为先。为最后。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现受用境所生受。于现法中。如前次第起后六支。谓受为先。老死为后(文)伦记三十(六右)云。第三复次中由三有情聚者。前二复次。单明流转次第。今此通依流转还灭故说三聚。乐世间清净者。不乐出世。而乐人天故名清净。乐愚痴故亦造非福。或起追悔所引或不退悔欢喜所引心相续住等者。景师释。此在中有。有悔不悔。识相续住。从行生识也。基师释。追悔者。乐清净故悔非福业故悔非福业。或痴不解悔。因此三业欢喜所引心相续住者。欢喜心所熏成种相续而住。即是识支以此为因。由非福者下业。由福者中业。由不动者上业。于当生处。亦皆能感三苦果。种名识支。现行名名色等。不说受等义准前释。乐着境界者。爱受取也。其有生老死因着境有亦得彼名。缘起经中具释次第。恐繁不述。
  (八十四右)缘起增白法(文)。义蕴云。谓乐出世者作缘生起。此减有漏缘起而增无漏白法。遂作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观。如余抄拟后之二缘。如前可悉。
  (八十四右)缘起经云(至)次第宣说(文)缘起经上卷(十右)云。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
  (八十四左)问若尔何故(至)如余所说(文)瑜伽十(四左)云。问。何因缘故逆次第中老死为先说诸缘起。答。依止宣说谛道理故。以生及老死能显苦谛。如世尊言。新名色灭为上首法(文)伦记三下(七右)云。初问逆次第中答依止宣说谛道理故等者。观老死等为三十四智。观于四谛中。最初老死是苦故。先观老死。现在识等五支种子。无始来有名为旧识旧名色等。从此种子。生彼未来生及老死。二果中识名色等。并名新识名色等。前来总说名色结生。名色体宽。总摄余支。但言名色。已说余讫。由心解脱者。于现法中。不起无明行支为能引故。故五支种亦次第不生。由现因次第不生故。老死位中识等五果。皆次第灭。应言新识灭为上首。乃至受灭名后。然据彼名色为先故言新。若色灭为上首。乃至受灭为后。亦可。四十四智中。先观老死作四谛观。观生是老死。集是四名色。在前起故。老死始从生起。是新名色。今观老死体灭。即是新名色灭。十二支中。先观老死灭以为上首。缘起经说。如病病因病灭良药。故逆次第生老死为初(文)义演云。然准前疏问中。即问净缘起。今疏时逆观染缘起。依谛先后道理答共问违殊不相当。续者如之。准对法论中。唯逆观染缘起有四十四智。不言于净如何。今者疏主说净缘起。有依谛先后道理耶。故疏违对法文。又准逆观缘起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观十一支除无明。以无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抄具明。恐烦不录(文)今谓。此破不当。疏文不违对法。对法第四(十四右)云。顺逆者。谓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是说缘起顺逆。杂染顺逆者。或依流转次第说。谓无明缘行。如是顺次第说。或依安立谛说。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如是等逆次第说(文)对法抄第四(三十七右)云。顺逆中如大论第十三复次释。涅槃经说逆。除无明行识观余九。识是故业非未来集因故不说观。或逆观十菩提为太子时。观生死病死。乃至识支不观余二。如九十三说。或观士如三十四智等中说。以无因故。涅槃经说。为生婆罗门。除生一法说十一支。应彼机故(文)又伦记未入圣前初资粮位。先顺次第观。加行道中逆次第观。起四十四智等。入见道等。顺第断故。无明灭即行灭等。又云。得无学已观云。由谁无故老死无等。余次第灭(文)。
  答依谛先后者。义蕴云。染净之中。共先集后。老死生为苦。有取爱为集。五果为苦。无明欲前观苦故逆观之。
  (八十四左)二世因果(文)。义蕴云。前十过去。后二现在。或前十现在。后二未来。此约生报乐说。若后报乐即三世因果也。
  (八十四左)对法云(至)得增长故(文)。对法四(十右)云。谓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痴。二与行作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痴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知故。由此因缘起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如是等与行作缘者。由彼势力。令后有业。得增长故(文)对法抄(三十四左)云。无明业中起如是疑。我于过去为有为无。即十九无明。如瑜伽第九。谓前际·后际·前中后际·内·外·业·异熟·内外·业异熟·佛·法·僧·四谛·因·及所生行·并于六触处。如是无知。其前际中有四。谓我于过去若曾有为非有耶。曾何体性。曾何种类。今举有无等。余二前十八无知。缘起经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动行非无明为缘。瑜伽说。无明通发三业有三会等(文)。
  (八十四左)十地经(至)与行作因(文)。演秘云。按彼经(第八之六左)云。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来世果报。二与识作因。识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缘六尘。二与触作因。触有二作。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因。受有二作。觉憎爱等。二与爱作因。爱有二作。一于可染中生贪心。二与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长烦恼染缚。二与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于余道中生。二与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长五蕴。二与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诸根熟。二与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坏五阴身。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彼论云。坏五阴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释曰。缘者所缘。于彼一切所缘境中。而不悟故名缘中痴。诸惑因起名令众生惑。由有能引余道得生名余道生。非已生讫名为生也。故对法第四云。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义意同矣。余文可悉。对法大同故。不引是(文)。义蕴云。缘三有境。于中起痴名缘中痴。由此于境不能了达全诸众生多起疑惑。
  (八十五右)同前对法(至)坏寿命故(文)。对法十二有支各明二业。今举初后。越度中间故云乃至。所引对法第四(十一左)之余文。
  (八十五右)以不见知(至)不断(文)。义蕴云。死位之中六识不行故。不见前从此死。见后有续生故言不断。即显老死更有果也。
  (八十五左)问且如行(至)福不动行(文)。问答共依瑜伽第十(六左)云。问。何因缘故福行不动行由拣择功力而起。仍说用无明为缘耶。答。由不了达胜义苦因为缘。生福及不动行。是故亦说彼以无明为缘(文)。今谓。论言苦因非直指苦。
  (八十五左)缘起亦云(至)生福不动(文)。经上(六左)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彼由如是无有爱故。既于诸有见多过患。岂更希求当来诸有。然于无有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不得诸有真对治道。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起对治想。造诸福行。或不动行。由是道理。如是诸行。应知唯用无明为缘(文)义蕴云。疏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起对治想者。由厌患三恶道及下界苦粗障。逐修福行不动行。此行有漏实非对治苦粗等障。便生对治之想。此由无明不了达故。造福行等。
  (八十五左)世俗胜义苦(文)。略纂第四初。由不了达世俗苦因为缘起非诸行等者。三恶趣苦相杖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隐难了。圣智所知名胜义苦。或有释言。八苦之中。对法论说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胜义苦若作此释。第八行苦既通五起。应唯迷恶趣亦起福不动业。前之七苦既通人天。应唯迷善趣亦造非福业。苦苦坏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释为善。彼世俗胜义苦。依别粗细易难知说。此世俗胜义苦。依趣总相凡圣境说。亦不相违(文)显扬论十五(五右)云。颂曰。世俗有二种。胜义谓遍行。二缘通上地。当知无现染。论曰。如是诸苦略有二种。谓世俗胜义别故。世俗谛所摄苦有二种。谓苦苦及坏苦。胜义谛所摄有一种。谓行苦。此亦名遍行苦。遍至欲土三界故。欲界上地有二缘所生苦。谓有先业缘苦。无现在因缘苦。有净缘苦。无不净缘苦。
  (八十五左)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故(文)。演秘(三十左)云。疏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故者。此难意云。色无色界非非福感。彼界应无坏苦法也。向无色无坏。岂不相符。答。显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双举无坏苦言。但对于色。文含理博不相违也(文)义蕴云。疏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至莫非福者。无色界中实无坏苦。不应以无色难。但已上二界。俱无非福故。相从为文也。此意难云。若以坏苦名世俗者。色界既非世俗者。应当无坏苦。若亦迷于于色界坏苦。亦应言迷世俗苦故发不动行。岂唯发非福耶(文)。此问及答。亦出八末(四十六左)义演云。牒文云。有坏苦故彼释云若尔即色无色有坏苦至非福也者。此中离云。若说苦苦坏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尔者色无色界。既有坏苦。应当迷彼造非福行非邪。问。如何知上二界有坏苦。答。即色界下三禅有乐受。依受立坏。即是坏苦。坏者无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禅定。后时退失故有坏苦。或可见先得彼定临命终时位生下地时。退失彼地乐受亦名坏苦。其无色界实无坏苦。今疏言色无色有坏苦。文虽总举。意难色界故云有坏苦。故应亦迷发非福行也。
  (八十六右)若亦迷彼(至)福也(文)。演秘云。疏若亦迷彼岂唯发非福者。此破外救。意云。色有坏苦。于理何违。故此难云。若有坏苦岂唯迷彼唯发非福。若不尔者。即违瑜伽迷世俗苦发非福义。复有欲界迷于坏苦发非福行相例之失。便违教理。若许尔者复违圣教。上界唯是不动行招故不得。约三苦以分为二谛也(文)。
  (八十六右)如对法(至)对法第七(十七右)大论第十(十四左)显扬十五(五右)。
  (八十六右)问如经说(至)不能系引(文)。瑜伽第十(六左)之文。伦记三下(十二右)云。福不动业。近因等起唯近善思。远因等起以无明发。迷当果故。说痴为缘。若非福业。近因亦以无明为缘。迷当果故。答此中通说福非福不动业缘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痴不善根通福不动故。唯识说。有下无明能发上行。不再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犹未起故。故痴不善根通发三业。问。发业有助正。说正无助法。润生有正助。说正无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说正无助发。资缘必假数故正助俱陈。依发一切行缘而说等者。不但说身语行缘故。不说思为身语缘。及依生善染污异缘为说故。说无明为缘。不说无记行缘身语二行。唯无记故。但说无明发诸行故。近能发起身语意三善染污故。补阙云。思虽发起身语二行。而不发思。无明通发一切诸业。是故但说无明缘行。又三业以思为性。无明缘行则生善不善思。是故不言思缘行也(文)略纂亦同。
  (八十六左)此中且说(至)前支生故(文)瑜伽第十(十左)云。问。无明唯与行为缘。亦与余支为缘耶。答。无明乃至亦与老死为缘。前言唯与行为缘者。但说近缘义。如是所余尽应当知。得次后支缘。何以故。如为断后支勤作功用断于前文。由前断故。后亦随断。非为断前故勤作功用断于后支。是故当知。唯此为彼缘。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故(文)义蕴云。疏然后支非前支修支故等。此言修者即断除义。非谓欲断无明而先除老死。但为除老死而断无明故。法苑云。无明灭即行灭。问。受望于爱如何断后而修于前。答。为欲断爱先不受境。亦是为修前支也。
  (八十七左)受通二种(文)。演秘云。疏通二种者。按彼论。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分。所以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义蕴云。疏受通二种此有二者。瑜伽第十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受为缘果受。彼云。后法者后世界之种子。故言因受。言现法者。谓现世生老位之受。此即现行是过去是果也。问。受通种现说为杂分。识等余四其理亦然。何不说通因果耶。答。受缘于爱受既必现故。受通现为缘。识四支等唯种为缘。理即无妨。故不名杂。
  (八十七左)五十六云(至)所摄缘起(文)。五十六(十九右)之全文。
  (八十八右)中边上卷(至)谓所余分(文)。上卷(六左)明三二七杂染。于中第二二杂染之文。
  (八十八右)对法云(至)能生所生(文)。对法第七。
  (八十八左)二因果故(文)。义演云。疏二因果故者。意云。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是生因。意说。生老死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云二因果也。
  (八十九右)然今时分定体(文)义演云。疏若约时分者。意难云。如前约当生位说。识等五种亦名果。又于生死老位中。识等五果亦是现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约过去未来二时分定故。以明无过。
  (八十九右)问若法无明(至)无漏等(文)。瑜伽第十(十一右)云。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应作四句。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谓福非福不动业身语意行。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右)如是乃至受望爱(至)第四句可知(文)。第十(十一左)云。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答。应作四句。或有是爱非受为缘。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受。或受为缘而非是爱。谓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所余有支法生。或有受为缘亦是爱。谓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染污爱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左)爱望取作(至)除取余支(文)。瑜伽第十(十一左)云。问。若爱为缘皆是取耶。设是取者皆爱为缘耶。答。当知。此中顺后句。答谓所有取皆爱为缘。或爱为缘而非是取。谓除取所余有支为缘。善爱勤精进等诸法善生(文)顺后句答。或以宽问狭。或以狭问宽。答之顺前顺后两答。若宽狭俱齐。四句分别。此出杂集等论。俱舍颂疏麟记不知此法故致纰谬。
  (八十九右)或生为缘(至)余可知(文)。第十(十二右)云。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或生为缘而非老死。所谓疫病·怨憎合会·亲爱别离·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八十九左)此论虽有(至)至彼料简(文)。义演云。疏此论虽有初体性门至别来出体者。意云。此释外难。难云。如论辨。能取引生等四义中。自出十二支体性。何须出上六门中第一门十二支体性耶。答。论中虽有出体之处。而文势广。学者难晓。故于六门中。第一别束出体性门(文)疏论取明处名触引等者。意云。论中所明十二支体性。于能取引等四义中明。至彼料简。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五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