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一(七本之三)

  (六十四右)三品修别(文)。婆沙百五十二(十四右)灭定三品有无差别。如是说者。有三品别。约三乘等相望而论。无想亦可准知。若大乘说。瑜伽五十三(十二左)云。当知差别略有三种。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若下品修者者。于现法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所得依身。不甚清净。威光赫奕形色广大。如余天众。定当中夭。若中品修者。虽现法退。然能速疾还引现前。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虽甚清净光明赫奕形色广大。然不究竟最极清净。虽有中夭。而不决定。若上品修者。必无有退。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甚为清净威光赫奕形色广大。又到究竟最极清净。必无中夭。穷满寿量后方殒没(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右)云。无想定如对法第二。此中无退文后色界起。决定生报。曾得未曾得。如对法抄。此得定人根性。非唯上品。以有三品等故。故前卷随转中。唯言此北州不言无想。以中夭故。此地有九品如灭定。此定得虽九品。受报要唯依九品。并尽生无想天中故(文)。
  (六十五右)然此受果(至)同修尔故(文)。枢要下末(八右)云。无想异熟威仪除行。无在因中行入定故。果难起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左)云。问。彼寿量云何。答。五百劫。间。作何等威仪住。有说。结跏趺坐如沙门释子。有说。劫踞而坐如婆罗门。如是说者。如先入此定所住威仪。即以此威仪。于彼五百劫住(文)义演云。疏然此受果至因修尔故者。此义即是毗婆沙中释也。由因中修定之时。立誓愿云。愿我生无想天中常立。坐卧亦如是。发愿后生彼天中。随因受果。果有坐卧者也。哲法师。取坐者为胜。有云。由因中卧修定。受果亦卧。坐立亦然。有难此云。因中立修因。生彼天中即常立。亦应因中立修道。后生人中应常立。坐卧亦准难。何故知。但由因中期愿不同。受果立坐(文)今谓。此疏及婆沙意。由修定威仪。不由期愿。有难不可也。以法尔故。如婆沙意。唯为坐上差别。哲释符顺婆沙。
  (六十五右)又毗婆沙一百五十二(文)。无想定依地出百五十二(初右)灭尽定依地出百五十二(五左)。
  (六十五左)善定引故(至)义同也(文)。俱舍五(三纸左)云。今无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文)义灯五末(五十四纸右)云。又唯是善等者。本说彼所引故。释唯是善下上地无明属他因。西明云。彼所引故通二义。今谓不尔。加所善定引故善。不以善定引是属第四定。在文自解。下上地无由前说。故指同于前说无想报(文)。
  (六十五左)显扬等立(至)亦不相违(文)。显扬十九(四左)云。又如是业有五种决定。一现法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差别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文)然对法中。说增不增二业三种决定业五种故思业等种类。不说此中所谓四业。此中四业者。谓三受业及不定业。疏言四业同于对法。此约总相而言。不谓对法别有类束立为四种。是故义灯详辨。未引其文。
  (六十五左)彼据别义(至)别出故(文)。义灯五末(五十四右)云。略论其业。总有两种。一定感果。二不定感果。故瑜伽第九云。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此意即说由审决思为方便名故思。故九十云。故思故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起身语名作业。令种增长名增长业。杂集第七云。作者谓起造诸业。令其现行。增长者。谓令习气增益。除此已外。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长。增长业者。即有十种。瑜伽第九云。增长业者。谓除十种。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所作。五狂乱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十对治所损。除此十种名增长业。不增长业。谓此十种。然增长者。异熟定及时报。不增长者。俱不定摄。杂集第八。据定受业说有三种。即现·生·后。于慈定等造善恶业。是现受摄。五无间业名生受业。若此生造。度生方受名为后受。设有一业。或现或生受报不尽。更多生受从初现生但名现生。不名后受。故第八云。于此业中。从初熟位建立顺现法受业名。不唯受此一位异熟。杂集第七。定与不定分之为三。彼云。如经言。决定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定分位定。作业通定不定。定受是不受。理如后解。分位是定。时报俱定故。瑜伽六十。据定不定总说四业。彼云。复有四业。一异熟定·二时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第三是定。余三不定。第一约报受。虽是定然时不定。第二时定而报不定。故并不定。杂集第七。约定不定说有五业。彼云。故思造业略有五种。谓他所教敕。他所劝请。无所了别。根本报着颠倒分别。五句如次。初三不增长轻故。不必受异熟。即时定报不定。及俱不定。后二增长重故。必定受异熟。即报定时不定。及时报俱决定。故下文言受异熟决定者。如先所说。故思造业。若此定受时报俱定者。即无分位决定。何得别说。故下分位定云。如由此业于现法中必定受异熟。生后准此。又此无想定。正是颠倒分别。妄执涅槃。既通四业。明知。后二非唯时报二俱决定。显扬十九。约定不定分之为五。彼云。如是业有五种决定。一现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差别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初三时定或时报俱定。第四报定时不定。第五通报定及时报定。以于第五决定受报并决定作业。与前有别。故杂集第七云。作业决定者。由定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相续即身)于此生中。决定造此业。既云感得决定异熟。不言时定。故知是通。不尔于彼报定非时异熟身上。岂不造恶业耶。又受报定而时不定。及彼报定非唯别报。既通总报。岂得令于现法受耶。虽有总报。若于现受容受别报。当彼总报故。此等诸文。开合有殊。不过此论所说四业。本疏云。显扬论中。于不定中。报时定不定别出故(文)义蕴云。疏于不定中报时定不定别出故者。显扬十九云。如是业有五种决定。一现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差别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此五业皆言决定。如何疏解通不定耶。答。三时虽决定。报不必定。转重轻。第四报决定。受时未必定。第五作业决定。而报与时不言定故。由此故。五业虽皆言决定。而报时等互有不定也。问。显扬既言业有五种。何故第五独言作业。答。前四从所招果说能招业。第五不望所招。亦有决定。问。如何作业不正约果说名决定耶。答。如宿习持戒令生决定还修善根。宿习亦尔。疏地地重生者。先于欲界已得此定。得后生色界。地地之中。重起此定故言重生。有本云地地容生。于理为胜。非一一地必要须生。容可生故。
  (六十五左)通后报者(至)处则不然(文)。义演云。疏通后报者色界后起方受此报乃至处即不然者。如人先生欲界中得无想定。于现身中即便退定。更不得定即命终。生于色界四禅十二天处中。随何天处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无想定。死已即生无想天即名后报。且不要于色界十二处中须回生。但随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却得前定。死已生无想天。处即不然者。意说。但生在无想天无想天更不修无想定。故云处即不然。不同余天许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谓三禅共有九天。第四禅中三天。谓无云·福生·广果。故都有十二天。然上五净居。非凡所生故不说也。问。从无想天没生于何处。答。先于余天中。且别修殊胜业。所以从无想天没得生余天中。余天中死已还生余天。天未尽许生故(文)义灯五末(五十七左)云。问。修此定者既许生色亦得后起。生彼所修定俱之思可不受报。若许受报即唯生受。不可生后二业同招。若唯昔修能感后果。后起之者何为不感。答。生彼起者。非猛利故。劣故不受。不尔重修亦能别感。应重生彼。以昔人中后报受故。问。若昔人中得已退失。但不退下三静虑定。命终生彼得重起不。答。即论二师说各不同。若初师解。退与不退。生下三天。不得重起生无想者。下初修退后生重起。亦名后报。若第二师。欲界虽退。生下静虑。亦得重起。五十六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第四静虑当受彼果。如疏文解。若云在欲设不退失。亦有生下(三三)静虑中而得重起者。不尔异生润生。要现行故。若不退无想。下三静虑得离染故。如何得生。若许得生。即无六行伏惑上生。问。昔定已失生上重修。如何已失。定后还能感果。答。由后定力资彼故。能同地法故(文)。
  (六十六右)前欲界定(至)是何报耶(文)。义演云。疏前欲界定是何报业耶者。问。意云。若前欲界中退失无想定。及余定业死。即未审。此定四业中是何业。为是生报业。为是后报业。不定报业耶(文)。
  (六十六右)既言通退(至)与小乘别(文)。俱舍五(三右)云。既是善性为顺何受。唯顺生受。非顺现后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后虽退失。传说现身必还能起。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文)光记五(十四左)云。正理(十二之十八丁)一说同此论。又一说一类诸师作此定执。谓顺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离生。入已必无现起此定。由约现行说无想定。名异生定。非约成就(文)今谓。婆沙无退已现起之说。正理不言传说。一类诸师。恐是有部中未计。义演云。疏既言通退至与小乘别者。然小乘。从若人中修得无想定必不退。大乘许退。小乘无想定业是生报。次生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报后报不定报业。与小乘别。故论云四业通三除顺现受业。
  (六十六右)有义虽通(至)唯欲界起(文)。演秘云。准有宗义云。顺正理论第十二说。通欲色起。色界之中而有两释。一云。唯下三静虑。非在第四。勿因与果极相邻逼。有说。亦在第四静虑。除无想天。已生彼天。受彼果故。俱舍论同。婆沙一百五十二中有三说别。有说唯欲。人心猛利。有说力故。后之二说。同顺正理色界二义。杂心论说。同婆沙论初师所明(文)义演云。疏有义虽通后报至不如人故者。此师说。无想定通后报者。如人先于欲界生得定。后退失更不还修即命终。还生欲界。却坐得前生无想定。从此已后。生无想天名为后报。言明六天下起者。意说。六欲天惠解不如人故。所以不起。无外缘故者。意云。欲界退定生下三定。亦不起无想定。以无外道缘故。内解不如人故(文)。
  义蕴云。论有义至后生色界能引现前者。此约退。遍净已下染者。于下三禅能起此定有。或润故。若唯退第三禅染非下二者。唯于第三静虑能引现前。若不退下三禅染而于此定未极熏习修而系退者。即于无云等三天处。重起此定。若极熏修而不定者。必生彼天。
  (六十六右)此师设上界(至)亦成后报(文)。义蕴云。疏此师设上界不起亦成后报等者。于欲界身退失此定。后欲界身还得不退。即生彼天。此望前定得成后报。问。前定既退即不感果。何成后报。答。前定虽退。由后定力。资彼功德。令感果故成后报。
  (六十六左)余下一切地或一切处(文)义演云。疏余一切地者。即是四禅。谓四禅是四地也。或一切处者。谓初梵众天。梵补天乃至广果天。处地即总名处。乃别号故双举也
  (六十六左)二师引别(至)故二诤也(文)。略纂十五(二纸右)云。法师若退人后色界起者。先欲界业。即是时定报不定摄。又此文云先于此起谓入定。后于色界者。谓长读下文。谓后生色界受彼报。非后于色界入定也。二说故。
  (六十七右)故二力等(文)。义演云。疏故二力齐等者。意云。若据后师云。先欲界生定退失。已便命终。即生色界重引现前。后生无想天受果故名业报。前师云。先欲界退失定。还生欲界重引现前。后生彼天受果故名后报。与后师力齐。何劳生彼色界重引现前耶。故云二力齐。即三师道理齐(文)今谓。义演释意。前后两师。道理力齐名为二力齐。此非疏意。二力齐者。退定者不生色界。还生欲界更亦修定。或不还生欲。生色界已彼更修定。彼此修定。其力不殊故言二力齐。
  (六十七右)虽知离染(至)亦得此定(文)。演秘云。疏虽知离染诸诸地皆然等者。此遮外难。外难意云。第四定中。诸地皆同。离遍净染。退后重得第四定时。无想天染亦必离矣。后生何不即在彼天住下三处。疏答意云。若离染同。令生彼者。若尔彼天应无九处。离染同故。九处既差。明离染同。熏修而异。虽复重得第四虑。其无想未暇熏修。即便命终生彼下三。意有何失(文)义蕴云。疏虽知离染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无想与下三天。同离第三静虑染。然以熏习修有上下。无想定力未殊胜者。未生彼天故生下三天。更修习已方受彼果。若云离染齐故要生彼天下三静虑为例。亦尔离染齐故下二天处应当不生。
  (六十七右)又解(至)说名为退(文)。演秘云。疏又解至说名为退者。问。岂离下染即得彼定。设尔何失。若尔初得第四定时。应得无想。答。初得第四。由未先得彼无想定故。假熏习后方得之。退由先得故不相例。问。退第四定后还作意。厌遍净染方得引生。无想重得何即不尔。若亦须修未修命谢生下三天。何理不许。答。必于此生。而能修成。方命终故。故不生下。问。疏二释中何师为胜。答。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不明所以。详曰。前解应善。后义虽云此生必得彼无想定。而无文证。设不得者复违何理(文)义演云。疏又解下处不得离染齐故者。此意说有无想天离下三禅染。即不得起此无想定。下三天亦离遍净等染。如何生中起无想定耶。以一种离染故。若退起遍净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禅。若离下染即得无想定后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处耶。故下天处无得定义故。退定者必起染也。不尔如何说名为退。虽有二说。前说为胜。许下三更得此定故(已上)演秘义演。并以前说为胜。
  (六十七左)五十三说(至)非圣所入(文)。演秘云。按瑜伽论五十三(十三左)云。前无想定非学所入。亦非无学。何以故。此中无有惠现行故。此上有胜寂静住及生故。又复此定。不能证得所未证得诸胜无法。由是稽留诳幻处故。释曰。如来灭定起无漏惠。无想不尔故云无惠。以灭尽定在无想上。名此上有胜寂静住。有上无色四处可生名为生也。或五净居。是圣生处名为生也。如阿罗汉。必依灭定证无余依。无想不然。云未证得诸胜善法。或入灭尽。前方便中。入色无色诸有漏定名证善法。无想不尔。由此多因故圣不入(文)略纂十三(七十右)云。无想定非学无学所入。以无惠现行故。太师云。得无想报时无惠现行。景师云。入无想定时。方便无无漏心故。名无惠现行。寂静住及生者。谓灭定为住。无色四为生(文)义演云。稽留诳行处故者。稽谓稽迟。留谓留难。诳行处者。妄诳他为真。不闻佛法名为难处故(文)。
  (六十七左)以无想定无惠现行等(文)。义蕴云。非灭定无漏惠引言此上胜住生者。净居为胜住。圣者为胜生。或以灭定为胜住生。
  (六十八右)六十二(至)乃至广说(文)。六十二(七左)云。复次无想等至当言唯一有漏。灭尽等至当言无漏。由与烦恼不相应故。非相应故。无所缘故。非诸烦恼之所生故。是出世间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菩萨虽能起出世法令现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舍烦恼。又此等至当言非学非无学摄。非所行故。似涅槃故(文)此文双相二定。无想有漏翻对可知。
  (六十八右)俱舍云(至)为真解脱(文)。俱舍第五(三左)云。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相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而修此定。一切圣者。不执有漏为真解脱及真出离故。于此定必不修行(文)光记五(十四纸左)云。又许此定至必不修行者。凡圣分别。唯异生得。以无想定感五百劫生死大果。空无所得。圣者厌离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异熟为真解脱涅槃。于无想定。起能出离生死想。而修此定。一切圣者。不执有漏无想异熟为真解脱涅槃。不执有漏无想定为真出离圣道故。于此定必不修行(文)宝疏五(八右)云。第七明修人异也。先起见取执无想处以为涅槃。后起戒取执无想定以为真道。方能入故。圣已断二取。所以不入。
  (六十八右)曾得未曾得(至)第二抄等解(文)。对法抄三(三十右)云。五曾得未曾得。今准前说。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种故亦是曾得。如别脱戒。二从来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无漏名未曾得。此中即初六若有行修得修不。答无以无现行法故。七应有方便。非离欲得。唯方便得加行生故。若离欲得圣者。即是有成就彼失(文)俱舍第五(四右)云。若诸圣者修得第四静虑定时。为如静虑亦得去来无想定不。余亦不得。所以者何。彼虽曾修。以无心故。要大加行方便修得故(文)义演云。曾得未曾加行得离染得者。意云。无想定是曾得。唯加行得。灭定未曾得。通加行离染得。如余处说。有云。曾得无。想定。未曾得无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离染得。虽离下三禅染。若欲入无想定。必须殊胜加行。方得无想定。又伏下染。非即离染得。不同灭定即离染而得。云非离染得。
  (六十八右)六十六云(至)不得入故(文)。检六十六无有此文。五十三(十三左)云。有学圣者能入此定。谓下还身证。无学圣者。亦复能入。谓俱分解脱(文)。义演云。疏六十六云至不得入者。意说。俱解脱阿罗汉。方得灭定。唯惠解脱者。不得灭定。何以故。以唯断烦恼障不断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脱者。兼断定障故得灭定。问。定障是何障所摄。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二障之中所知障摄。即定·惠俱解脱名俱解脱也。
  (六十八左)以义今准此文(至)灭定(文)。义演云。疏唯以义者。解云。此意说。不唯阿罗汉中有俱解脱不得灭定者。即独觉中。且有不得灭定者。如部行独觉等。即此类许多出故。疏今准此文至灭定者。意云。今准此中诸有之文。二乘无学中。有得不得者故。论置谓有之文也。谓有者不定之词。若二乘无学总得灭定。何须致谓有之文(文)。
  (六十八左)即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文)。此文意。谓有部行中未得神通。通在根本。通尚未得。何况九次第定。问。外道邪师类尚具神通。部行已证自乘菩提。何有不依根本定具神通德。乎。答。部行有二。谓惠解脱及俱解脱。其惠解脱。依未至地断惑证理。是故不得根本。亦不具通。俱解脱不尔。问。淄洲见道章云部行必依根本定入于见道。岂非相违耶。答。彼据多分而言。或约俱解脱亦不相违。义演云。疏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钝者。则不得灭定。虽修五通。得已过缘还退失故。或出无佛世界。无佛为绝设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尽通。则一切皆得。若磷角独觉。若三明六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
  (六十八左)唯身证不还(至)以圣言简(文)。义演四句分别。及释身证名皆不可也。义灯云。要集云。有说意云。此中唯约二乘学无学说。若诸菩萨下文方说。有释意云。此通三乘有学无学。明得灭定人。要断三界惑。下明初起后起。于中初说二乘。后明菩萨。若不尔者。得灭定人不说如来。理有不尽。今谓。此断全不相应。本释意解。简不得人。除此所简。显皆是得。何摄不尽妄为思度。诸如是文。下但略指。不能一一具显其非。寻者细思(文)又云。如初二果。回心已后亦容得起。下唯遮凡未断见惑。又说。要断欲修惑等据二乘说。不障回心。虽不断欲所有烦恼。然伏惑得第四静虑。依边际定受变易身。既有此能何妨。不得九次第定。又不得九定。具不能证得边际定故。杂集第九云。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故。下论说云。或有七地满心等起。据决定说。如变易生。不尔何故或有初地。由是此论但云惑有学圣。但简凡夫决定不得。有学有得不唯身证。回心者得。余不说者。据非回心。若作此说。应符妙理(文)今谓。淄洲虽救疏文不然。无学简取俱脱及麟角等。有学唯取圣身证非显所简外皆是得人。然疏虽知实通三乘。且约二乘而释。以学无学言多显二乘故。
  (六十八左)已伏或离(至)上贪(文)。义演云。疏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不定者。意云。若欲证灭定。必须伏惑。即无所有贪。即犹离也。然后方得此定。其上非想一切贪。断不断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极闇劣。行相微细。无胜作用。不能为障。所以断与不断皆得灭定。不同下地惑以粗动障定强故。又当地惑。不障当地法故不断也。问。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说无所有处惑耶。答。且据极处而言。无有下地惑在而能证得灭定者也。若要须断下诸地惑。方得灭定者。未审。诸地为总断为不断。亦有伏耶。答。如论自说有二师解。问设不断下惑。于理何妨。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地法故。下粗上细。所以断下地惑不断当地惑。
  (六十八左)若上若下皆能伏断(文)。义演云。疏若上若下皆能伏断者。意云。上者非想地。下者自余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圣道断之。然世道不能伏非想一地惑。若圣道亦能伏断非想地染入灭定也。若尔何故论云上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染。亦能入灭定。若若下八地则定须伏断。若退起无所有处染退灭定。唯欲入灭定时。亦伏非想贪等。不起入定也。非但伏染。亦伏余善心心所。后若出灭定虽起非想地染。亦不退灭定故。云上贪不定(文)。
  (六十八左)以灭定(至)非想定起故(文)。义演云。疏以灭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云。如要断无所有处贪者。意显灭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必须断无所有处贪。问。要须断惑得。亦有不断惑不。答。言要须断惑得者。约二乘等初修定说。若菩萨已得定者。亦不断伏欲界修惑。但作止息想须入。断人不同二乘。谓菩萨已断三界分别烦恼所知障尽。已得我法二空智故。
  (六十九右)或观无漏心粗动(文)。义演云。疏或观无漏心鸵粗动者。若二乘人。欲起无漏心时。必生劳虑。圣者患而生厌故。观无漏心是亦粗动故今厌之。不同诸菩萨也。
  (六十九右)对法第二(至)恒行一分(文)。演秘云。论恒现行诸心心法。友恒行一分诸心心法灭。对法第一五蕴等同。与唯识别。如疏所辩(文)今谓。与唯识别者。三论皆言恒行一分。唯识唯言恒行无一分言故。对法第二(二右)云。于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假立灭尽定(文)释曰。一分恒行者。谓染污意所摄。五蕴论(二十三右)云。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六十九右)若说第七(至)唯有漏(文)。义演云。疏对法第二乃至即以此文为证唯有漏者。意说。已下即是安慧菩萨解。其第七识。唯有人执无有法执。唯是有漏不通无漏。恒行一分者。即二乘人无学入灭定。即无人执。第七识全不行。以七八二识一处俱故。虽全无第七。为对第八故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证第七唯有漏(文)今谓。杂集释云。一分恒行。谓染污意所摄。广五蕴论(十三左)云。不恒行谓六转识。恒行谓摄藏识及染污意。是中六转识品。及染污意识。是灭尽定(文)准此二论。安慧师义。第七识全不行明矣。
  (六十九右)若说有法执(至)全无第七(文)。义演云。疏若说至非全无第七者。此文即是护法菩萨释也。即许第七识中有法执。及通无漏也。恒行一分者。若二乘入灭定。即第七识中人执不行。若一分法执在故。名恒行一分。若菩萨入灭定。即第七识中我法二执双不行。即有一分净无漏第七在。非第七体亦无也。此解不对第八(文)今谓。护法安慧二大论师。于第七识我法具阙。具如第一论释。然对法抄第三(二十三左)云。恒行一分者。二说我法执有无。如唯识五。彼云。唯我胜军师。亦法戒贤师(文)略纂十六(十七右)云。护月唯我计(文)观对法钞文。胜军虽本祖习难陀。而兼用安慧。所谓第七唯我计是也。戒贤是护法之资。全同其微。然花严宗至相。依安慧师。以为灭定全无第七(孔目章意)贤首不然。以据护法正义故。学者应知。
  (六十九左)以修禅无色义各胜故(文)。义演云。疏以修禅无色各胜义故如别立蕴故偏厌之者。问。何故偏厌受想耶。答。以修禅时。受想障定强故。故云名义胜故也。于色界中。下受障定强。如初禅出忧。二禅出苦。三禅出喜。四禅出乐。故知。受能为障。修禅偏厌下粗想亦尔。于无色界中。想障定强故。修无色定时。偏厌于想故。云修禅无色义各胜故。又如立五蕴。即受想二种别立蕴名。谓受想增强故。偏厌于想故。云修禅无色义各胜故。又如立五蕴。即受想二种别立蕴名。谓受想强故偏厌·也。且胜本立名义胜故。且有云。各别胜故。义虽总通从多本为定(文)今谓。修禅受障如义演释。修无色定。以想为障者。有顶名为非想非非想为障可知。义蕴云。疏修禅无色若为胜者。四禅受胜无色想胜。今入灭定。彼为胜障故偏厌之。
  (七十左)如五十三说(文)。五十三(十三左)云。若下品修者。于现法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中品修者。虽现法退。然能速疾还引现前。上品修者。毕竟不退(文)。
  (七十左)答以修习时有上中下(文)。义演云。疏答以修习时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约修习以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文)今谓。义演以为三解非也。唯有二解。一种性类。一三根义。故以又隔。修习与类非有差别。
  (七十一右)唯得无所有处心后起一地(文)。义蕴云。此有二解。一云。从识处心即取有顶心入。此超无所有一地也。一云。取无所有处心入彼定。不以有顶心入。名超一地也。此解为正。前解若以识处心入有顶名起者。如何可言得无所有处心假超耶。问。若已已无所有心超入此定者。如何论云必以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如下疏中自有四释。
  (七十一左)言游观者(至)为加行心(文)。演秘云。论游观无漏者。有义。疏简本智。今解通简根本后得。后得之中亦有断道故。游观者简根本全后得断道。又根本智亦有游观。若言无者。岂根本心皆能断惑。如无学者。不断惑故。八地已去纯无漏心。岂念念中皆能断惑。故今说者。根本后得。俱有游观为加行入。亦无违也。诸论皆云。有二缘故。然初修者。可唯后得。详曰。今依教理取疏为正。且游观名。非不断惑独得其称。设然何失。若尔佛位应唯游观。不断惑故。由此故知。若不断惑。及不观理。总名游观故。佛位中有非游观。游观既非根本智摄。明定加行心后得智。设根本智为加行引。复有何失。答。既云加行。本智何得有加行相。纵至佛果虽任运起。亦必须依灭尽相入。观灭尽相非本智用。不尔二因摄不尽失。若云二因据因位说亦为不可。果位灭定教何不论。亦无文断二唯因位。缘灭尽相任运者。依通果何失。若云依彼灭尽相者即是本智。此亦不然。瑟耻。罗经云正思惟无相界故。正思惟者论文皆说是后得智。况此下云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何得随情而强会耶。由斯理准。唯依后得为加行也。问。有顶既无根本之智。云何得有后得智耶。答。有三释。一云。无所有处根本智引。二云。初静虑中根本智后。三云。后智本智后生。若不证正不了俗故。非要邻次后生方是。由此彼处有后得智。智者当思(文)。
  (七十一右)瑜伽第十二卷(至)随欲皆入(文)。演秘云。论此定初修等者。七地已前二乘等得名为初也。故瑜伽第十二(四纸左)云。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乃至逆超亦尔。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除所欲入诸定故。释曰清白者。显超加行而离染等。无超第三者。明无超二能至第三。余文可悉。而疏云。唯得超一地无漏入故者。未自在者。依瑜伽论。唯超一地故。超越者将入灭定。而从初禅渐次超一至无所有。而超非想入于灭定名超一地。若尔如何言依非想而入灭定。答。依非超说。依非想种两释如疏。
  (七十一左)瑜伽第十二(至)而入此定(文)。演秘云。又按瑜伽第十二(二十右)中。依二因入。即彼论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想处相而入于定。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谓于此上心深生厌舍。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依灭尽相而入定者。亦复如是。释曰。缘非非想心心所法。生厌离心而入彼定。此依初修。依灭尽者。即任运缘非非想处心心所法。生厌离等。与前相似。云亦如是。此依久习。又释初缘有为行。厌舍想心。后缘无为行。厌舍想心。厌舍义同。云亦如是。亦约初久二修别也(文)今谓。此释全据略纂第六(十右)伦记亦同。又十二(九右)云。云何无想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广说。云何名为不低不昂。违顺二相不相应故。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文)今谓。下成业文与此论同。是故次下(八十四左)二论双引。至下当知。伦记四下(二十三右)云。相谓境相。此有二重。一有漏名相。无漏名无相。二有为名相。无为名无相。若依初义。诸后得智。以后义或及初义。为本质行名无相行。即灭四行或道四行。若依后义。无分别智名无相行。翻此二名有相行。
  (七十一左)成业论引(至)故入此定(文)。成业论(十二左)云。又用有顶缘灭为境。寂静思惟定为依止。方能现入灭受想定。如摩诃俱瑟耻罗契经中。依灭尽定作如是问。几因几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答言。具寿二因二缘为依。能入无相界定。谓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相界(文)言摩诃俱瑟耻罗者。略纂十六(八右)云。摩诃俱瑟耻罗者。即旧云摩诃俱稀罗也。摩诃云大。俱瑟耻此云肚。罗此云持。即大肚持也。即是舍利弗舅。长爪梵志也。肚中即三藏义(伦记云大肚是大藏义)持三藏义故名大肚持。
  (七十二右)又此无心(至)胜定为先(文)。演秘云。疏以下品有心胜者。胜字疑误。合为缘字。无心用彼有心为缘。而后方起。又语亦略。思之可悉(文)义演云。疏又此无心胜定以下品有心胜定为先等者。意取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无心胜灭尽定。问。如何非想地心名为下品胜定耶。答。以下对上灭定。名之为下品。即如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是也。望前无所有处心得胜定。名非无心胜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第入者说。若得自在起。诸等至无间。胜劣皆能相引(文)今谓。义演云。无所有处以为无心者非也。义蕴云。疏又此无心至下品有心胜定别者。此以非想非非想定。名下品有心胜定。谓有心八定中。此犯居后故名下品。最微细故名为胜定。由此二义能引无心胜定。第四禅心虽引无想定。彼由不具二义。但引无心之劣定也。
  (七十二左)体即无漏种故(文)。演秘云。疏体即无漏种者。依无漏种之所立故名无漏。
  (七十二左)第六十二(至)不能行故(文)。六十二(七纸左)之全文。演秘非相应者。非心心所故非相应(文)瑜伽伦记十七下(十右)云。景云。言无想定有漏。灭定无漏。由烦恼不相应。即于相应中生长诸漏。今既不与烦恼相应。即非生漏名为无漏。下展转释。以此灭定非相应法故。非所缘故。是故不与诸漏相应。生漏名漏。言非诸烦恼之所生故是出世间者。前明不能生漏。今明不从漏生故非有漏。略不释。言非漏住处故名无漏。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者。向下文说六地入灭定。七地菩萨念念入灭尽定道理。初地以上皆得灭定。以得地相。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地预流。五地一来故。前五地未得灭定。六地当不还。七地当阿罗汉。故论偏说得灭尽定文义演云。疏非相应者。意说。灭定不与心相应名非相应。又是不相应中收。以不与心心所相应故名无所缘。有云。由与烦恼不相应故。此上二句。是总标灭尽定与烦恼不相应也。非相应故者。即别显灭定离相应缚。不同余心之所等。无所缘故者。显灭尽离所缘縳不同善心等被贪等缘。灭定不尔故无所缘縳。又显灭定非从烦恼生故不同世间法(文)义蕴云。疏六十二说至当言无漏等者。此中文意展转释也。云何此定而言无漏。故次云与烦恼不相应故。何故此定不与烦恼相应。故次释云。非是相应法故。云何非相应法。以无所缘故。由无所缘故。非烦恼生。由斯此定是出世间故无漏摄(已上)今谓。义演不允。义蕴为优。然义蕴本据瑜伽景师释。略纂十六(七右)云。灭尽定远地菩萨能入者。太义一解云。远行是第七地。作无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犹起烦恼。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萨。三界烦恼皆伏。而得彼定。从胜处为语。其实如佛地论。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虽地能七地能念念入。彼解大择。文解。此言远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远地。非是远行地。故论言。非异生能入。即是菩萨能入。入地即是菩萨故。如远地是初地也。菩萨虽起出世善法。今此定现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舍烦恼。起心不断。旧云留惑故也。此是虚言。此中据直往者语。迂回者地前亦得故。又太义曰。远地者即入十解心。亦得灭定。灭定相似无漏体是有漏。今言非异生及有漏者。非一切异生及泛尔有漏也。或是入位异生作涅槃想方等故。若菩萨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无漏。二乘一向无漏。不能伏障得故。设断四禅以上定障得者无妨。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学无学。在学道满故。无学道满得故。亦应言学无学。
  (七十三右)次第入出颦呻定(文)。义演云。疏次第入出诸定名师子定者。即是欠去时。先两脚向前。以后两脚向后蹴。亦如人睡觉已先欠去也。博两脚向前者。学菩萨顺次入定。如入初禅定。不出初禅定即入二禅。不出二禅便入三禅。乃至从非想非非想便入灭定。由如师子以前两脚向上。将后两脚向后蹴者。由如菩萨逆次向下入诸定故。如从灭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从非想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乃至从二禅定不出。即入初禅定。由如舒脚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子颦呻也(文)大般若三百五十(十六纸)云。复能入菩萨摩诃萨师子频申三摩地。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师子频申三摩地。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乃至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亦同。乃至四无色亦同。于师子频申三摩地。善成熟已。复能入菩萨摩诃萨集散三摩地。乃至从非想非非想处定起。入灭想受定具足住。从灭想受定起。入初静虑。从初静虑起。入灭想受定。从灭想受定起。入第二静虑。乃至第三第四及四无色亦同(文)别如花严疏抄云。云刊定记中。频伸是梵语讹转。清凉大破。然至花严音义立二义别。一梵语讹转。二为汉语释。今谓。刊定以为梵语者非也。如清凉破。
  (七十三右)若菩萨超禅(至)集散三摩地(文)。义演云。疏若菩萨超禅至集散三摩地者。意云。一切地入一切地。出者亦尔。是总语。于中有别。意说。从初禅一入心。于一切心后出。又于一地心入。于一地心后出。如依诸禅心入。于初禅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云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于一切地心出名散。如以灭定为头入。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从非想非非想不出。还却入灭定。又从灭定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不出。还却入灭定。如是从初禅不出。还却入灭定。即灭定为集。余定名散。又从非想定为集。余名散亦尔。又入初禅不出即入二禅。从二禅不出还却入初禅。又从初禅不出即入灭定。从灭定不出还却入初禅亦尔。即初禅名集余定名散。乃至二禅等为头亦尔。
  (七十三右)对法第五(至)起一切地(文)。对法第五(二右)云。串习力者。复有三种。谓下中上品。若于诸定入住出相未了达故。是下品。虽已了达。未善串习故。是中品。既了达已。复善习故。是上品。若有下品串习力者。于诸静虑诸无色定。唯能次第入。若有中品串习力者。亦能超越入。唯能方便超越一间。若有上品串习力者。随其所欲。或超一间。若有上品串习力者。随其所欲。或超一切。若顺若逆。入诸等至(文)义蕴云。疏对法第五云。未自在者唯超一间者。此与瑜伽十二同。谓从初禅超入第三静虑。从此第三超入空处。从此空处超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超入灭尽定。由未自在。唯超一间。不能从初超第三定而入第四。以其隔远力未能故。此超一间亦名师子频申。上下超各依次故(文)对法抄五(六纸左)超地作法以五门分别。须者往见。
  (七十三右)显扬十八(至)超一切地(文)。十八(三右)云。又依欲界系心。起欲色无色界系心及不系心(文)。
  (七十三右)瑜伽第十二(四左)文如上已引。
  (七十三右)实无欲界心(至)实是无漏(文)。演秘云。问。准大般若。超等至者。欲界等心。而能入出灭尽定等。瑜伽十二。八地已去。及于如来方能超定。八地已去意纯无漏。云何得起欲界心耶。答。正会如疏。复有说云。经中既云起欲界心。明知八地得起有漏。而言无漏依多分说。详曰。若八地去许第六识起有漏者。即第七识我执乃行。如何瑜伽言八地等唯成转识不成赖耶。若据多分。二乘无学应亦同之。同一句故。又大般若云。不退位得漏尽通。以彼诸漏永不起故。若许更起。岂不违经。若据多分。即第七地应名漏尽及舍赖耶。多不起故。若云第七方八不及。亦应第八不如后地。应第九等方名舍执得漏尽通。若云。第八是不退故七不例。既齐容有我执等行。亦应同七不名不退。若依胜劣。还第九等合名不退。由此定知。不起有漏。疏会为善。今助一释。大般若言起欲界心。通实及似。彼经但言菩萨能超诸等至等。不言唯是不退位故。通诸地。皆能超定。随应真似。瑜伽且据唯无漏者自在人说。亦不相违欲界心。问。心心所法界系自别。准何得知而似于彼便立彼名。答。按瑜伽论六十九云。又从欲界无记。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生。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既云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等。云何得是实欲界心。实欲界心。何须云类非自性耶。论既自释。是影像类非自性故。明变化心似欲名欲。不尔云何言影像类非自性耶。此既色界似欲界。菩萨似欲名欲何失。
  (七十三左)且从极自在(至)不尔便违(文)。略纂第五(二十九左)云。此据极自在超一切地者说。若七地以前。及波罗密多声闻。亦能超二地乃至七地。大目揵连入无所有处定。闻象等声。便以彼出超多地故。六十三中具明此事。又依自在超一切地。谓佛及不退菩萨。余人虽超不能多地。若任运超禅者。一切皆得。如转生九地及大目犍连故此不说。此明超故。
  (七十三左)问既尔此为(至)非想心地法(文)。义演云。疏问既尔此为即是加行心法为但依非想心地法者。此中问意。既言从初定心等加行。能超入灭定。未知灭定为依初禅立灭定。为依非想地立灭定耶。
  (七十三左)若准此义(至)立此定故(文)。义演云。若准此义至立此定故者。此答前问。意说。诸菩萨等。依一切地心而入灭定。随用何地心为加行。即于此加行心种子上立灭定。不要别依非想地心立灭定。准此义。即今初禅等地。并有灭定。
  (七十三左)今释不尔(至)解脱等(文)。义演云。疏今释不尔第十三说乃至解脱等者。若说灭定依余初禅等加行心上立者不然。对法论中明八解脱处。灭受想解脱。依非想处解脱。故知。灭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论且云属有顶地(文)对法十三(十九左)云。云何想受灭解脱。谓依止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超过诸余寂静解脱住。于似真解脱具足住中心心所法灭。为解脱想受灭障。此显想受灭解脱。以非想非非想处为依。无境界行相助伴心心法无故。以心心法灭为自体。
  (七十四右)若尔云何(至)此有二解(文)。义蕴云。疏若尔云何名超等至此有二解者。问。初解随加行心立。即此定亦初禅等有。对法此论依非想处复云何通。答。彼依初习。唯依非想。此依八地及如来等通诸定也。问。既不依非想种立。末后一二念何须起彼心。答。以彼想细易息灭故(文)义灯五末(六十左)云。超等至中本疏二解。今又助解。且依初师。依加行心亦亦得云超。约定次第。余非想非非想定后。为加行入。今随何心。或以欲界心或初静虑心为加行入。非要余定后故得名超属有顶者。据初起说。依第二师随何地心后即能入。此不须加行。如似如来任运能入非起加行。问。若心先起伏已入灭。彼无不起。何得说言微微心后厌心功能不起位立。答。彼依初修作如是说。非自在者。若尔彼心于余定时。元来不起。应恒名入灭。答。有余定心非名入灭。余定心无此定方显。二说后胜。
  (七十四右)第二解云(至)非想地为依(文)。演秘云。疏第二解至仍非想地为依等者。问。即无学等应恒住此。以非想种恒时有故。答。曾得彼定后。余定心引无心位。方依彼种建立斯定。岂但有种即得定耶。问。准超定者。身中理有厌不厌种。由初习时厌劳虑故。今依何立。答。因位可通昔厌种立。果位不然。得胜舍劣。无厌种故(文)义蕴云。疏第二解至定仍非想地为依等者。问。此依非想何种子立。答。此既自在。不要依初灭定微微心种立此定也。但依彼地串习游观心种即立之。以极微细故。疏自解云。从微微心种上立。是初起非超也。问。不更熏彼地心种。如何依彼立灭定耶。若无已熏习故说立者。应恒在灭定。以旧种恒有故。若由初禅等定加行功力。令彼地种有防心不起功能故依彼立。答。无加行彼种无力。即灭定故。无恒在灭定之失。问。彼地既无能厌。岂有防心功能。答。初定等心亦能厌故。不必要依能厌种也(文)义演云。疏论云微微心种上立者乃至入此定故者。论中言微微心种子上立灭定者。且约初修灭定者。及次第从初禅等乃至次第入灭定。多分为言。若久修得自在者。即从何地心。皆起入灭定。又诸论但言超入灭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灭定耶。知从诸地心后。直超入灭定。有云。诸超禅者。如从初禅心直超入灭尽定。虽不别超非想地心入灭定。然灭定仍依非想地者。即依昔时先旧有厌心种子上立。以初修时皆有厌心劳虑种子故。此中不依余地。唯有依非想非非想地。
  (七十五右)佛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故(文)。义演云。疏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者。若佛大菩萨等。许明日后日有人来。拟言说法。现威仪等。即便先入神境智通作斯愿言。我言已后七日或一年入灭定。若以后有有情来时。我虽在无心定。亦能现威仪说法。化诸有情。既发愿邀期已即入灭定。乃至明日有人来。此菩萨等虽在灭定。亦似有心定。遂能说法现威仪故。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也(文)此维摩经之文。他圆融宗盛说此文。与此无别应知又婆沙百五十三(九右)明灭定菩萨不入以言圣定故。
  (七十五右)无进趣止息行相(文)。演秘云。疏无进趣止息行相者。无进不同有学无学。
  (七十五左)不同余种子非止息故(文)。演秘云。疏不同余种非止息故者。此释外难。外难可悉。此谈其定有止心等不起之能。名为不止息。不同无学学穷名止。
  (七十五左)六十二说正与此同(文)。六十二(七左)文如疏引。略纂十六(七左)云。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学无学。在学无学道满故。无学满得故。亦应言学无学(文)伦记十七下(十左)云。凡论学无学义自有三种。一就身说。如说学人身中所成忧苦亦名为学。无学身中所成苦根说无学。二就漏无漏辨。若彼学人所成无漏五蕴总名为学。无学亦尔。三者就无漏中。若有行解作意修学方名为学。学满足时说名无学。今灭尽定。以无行解作意修学故不名学。由非是无学。若依第二门说体是无漏。不还人得得名为学。阿罗汉得名无学。
  (七十五左)通有为(至)有漏无漏(文)。演秘显学无学被法通局(文)义蕴云。疏通有为无为等者。此诸法中通有为无为。然有为中通漏无漏。今此灭定是有为是无漏。从无漏所依种故也。
  (七十六右)天中岂无身证者也(文)。义灯五末(六十右)云。本释欲天亦得初起。有身证故。有释唯人。非在欲天。此论说唯。集论第五云。要于人趣方能引发。杂集第九释云。言引发者。是初起义。今者助明。欲天许有身证何失。若不许有身证。即唯惠解脱。此等回趣入初地。后可非初起准此。
  (七十六右)对法第九正与此同(文)。第九(十左)云。灭尽三摩钵底是出世间。由圣道后所证得故。要于人趣方能引发。言引发者。是初起义或于人趣。或于色界能现在前。先已生起。后重现前故。或于人趣者。谓即于此生。或于色界者。谓后生彼(文)。
  (七十六左)五十六说(至)方得生故(文)。五十六(初左)。
  (七十六左)此据未有第八识义(文)。婆沙百五十三(六左)云。问。何故生欲色界能起灭定非无色界耶。答。命根依二法转。一色二心。此定无心断心起故。生欲色界。起此定时。心虽断而命根依色转。生无色界色虽断。而命根依心转。若生彼起此定者。色心俱无。命根无依故应断。是应名死。非谓入定。是故生彼界不起。
  (七十六左)俱舍第五广说(文)。俱舍第五(六左)本据婆沙百五十三(四左)婆沙云。邬陀夷是阿难陀共住弟子也(文)演秘云。问。七地以前未变易者往还二界。理教无遮。云何欲界不得后起。答。且谈二乘不据菩萨。由斯但引邬陀夷经。以之为证。疏据此理云欲不起。邬陀夷事。如婆沙论一百五十三云。如契经说。尊者舍利子告苾刍众言。戒定惠具足者。能数数入灭受想定。彼于现法及将死时。若不能辨如来圣旨。命终超段食天。生在意成天中。于彼复能数数入出灭想受定。斯有是处。应如实知。具寿邬陀夷。在彼会坐语尊者舍利子言。彼苾刍生意成身天。能数入出灭想受定。无有是处。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佛告邬陀夷。汝以何等为意成天。岂不欲说非非想处为意成耶。彼答。如是世尊。告曰。汝是愚人。盲无惠眼。云何汝与上座苾刍共论甚深阿毗达磨。广如彼说。问。准所引经。不言无色得起灭定。何为诚证。答。由经隐秘。大小乘解各有不同。取证亦别故。有宗云。意成天者。是色界系。故佛见诃沙弥所说。若经部计通无色界中。无色界中亦起灭定。故婆沙论一百五十二云。譬喻者说。或定惠具。由斯无色起。无有失。有义。大乘者说。舍利子说。色无色界名意成天。皆得起定故。佛便词邬陀夷云。二界八地如身子说。皆能现起。汝今云何将非想地为意成天而不起耶。故今引证无色起定。详曰。今观论意。引经证彼色无色界是意成天。意成天成。即得证彼无色入定。证理云何。答。若无色界非意成天。沙弥不合难舍利子。佛不应云汝岂不谓非非想处为意成耶。准佛沙弥阿难之辞。明知。先许意成天者通无色界。次证定云。身子但言。意成天者即得重起。言不简故。故通无色。若云身子意谈色界。此亦不然。文不言故。设纵尔者文既不遮。明知。彼意但一时尔佛诃但云不得尊意。不云无色无得起义。由斯论主。依文约理引之为证。
  (七十六左)言意成天(至)色界不尔(文)。义蕴云。谓经说超段食。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由小乘未信第八识故。说意成天是色界。今大乘非之故云不尔。不尔云理。如次疏辨(文)义演云。旧经论中云摩奴摩天。摩奴摩天者。此言意成天。若新经论云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随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无色界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湿·生。皆不随意成故。然欲界虽化生有情亦名意成。今不取之。但取色无色界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今既云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文)俱舍光记五(二十三右)云。段食天谓欲六天。资段食故。意成天身谓色界天。不由精血等生。随意受生名意成天身。
  (七十六左)随受一处意成天身(文)。随受一处之言。于俱舍正理中有。婆沙所无。
  (七十七右)释此经者(至)谓是非想(文)。婆沙百五十三(五右)云。舍利子说。生色界者。邬陀夷说。生无色界者。舍利子说退者。邬陀夷说不退者。由此不了故三违之(文)义灯云。要集断本释云。舍利子意在色后起未说无色。出现意成天谓非想者。不了舍利子意。所以见诃。依何文义。灯无色界亦入灭定。云此诚证故非善释。今谓。要集不了本解谓非善释。即是后世邬陀夷也。言意成天超过段食。舍利子说。有退定者。色界后起。出现不了谓是非想。故知。上二俱名意成。俱舍引经复云。随受一处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故通无色。经不遮彼言随一故。又瑜伽五十六。复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所依方现前故。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说一切处。不简下三。此论后师。要断下三方起此者。未必为正。故但呵沙弥不了说意。何非善释为诚证耶。西明云。然大乘宗分成两说。难陀等说。上界八地起灭尽定故名意成天。觉师子释。第四静虑已上五地。方起灭定名意成天。护法同第二释者。准何得知。难陀通说。觉师子说唯上五地名意成天。若准杂集第九。觉师子释四句之中。许第四静虑重起。不言下三非意成天。岂善释耶。若将护法同第二说。如何释彼五十六文。于一切处皆得现起。若云少分一切。杂集不说唯言(文)义蕴云。疏释此经等者。经中但言意成天身能复起此定。由舍利子第八识本意。唯说色界后起。出现不了。谓是无色。由未信第八识故。今意引此为证者。经言超过段食名意成天。耶明色无色俱是。又出现谓是非想。亦明非想是意成天。经既云随受一处意成天身能入此定。理通无色。但由彼等不知第八。偏言色界不遮无色。得入灭定故以为证。
  (七十七右)出现不了(至)言谓是非想(文)。义蕴云。问。色无色界俱意成天。身子出现俱未信第八识。何故舍利意。说欲界退者色界后起。出现谓是非想天耶。答。身子说。有不还退。起色界染者。得生色界。重起此定。出现约不退染者。从欲界后必命生非想天。唯后一地许未伏故。由此谓是彼地后起。故诃舍利。以彼两人俱不许有种润生故。
  (七十七左)然旧诸师(至)此与彼同(文)。义灯云。要集云。既信大乘何非究竟者。此不解意。本释意云。虽信大乘。不将究竟唯有一乘。信有三故。如求声闻信有独觉不将究竟。唯一独觉无声闻乘。又虽信大性。自无力能证得大故。法花论为信种种乘异。但说一乘故。西明云。经不为说。不求一切智故。今者为说。令入灭定故。今者问彼。何大教中令入为说阿毗达磨解深密等。皆不为说。至涅槃经。但说六故。阿含等经。已密说故。故知建立者是信有义故。此论云。于藏识教未信受者。无色不起。已信生彼。亦得现前。不言成立藏识已后信者方起故(文)对法抄三(三十一右)三应有依身。五十六及此论下说。先于此起。后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依故。此未立第八识教。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问。生无色界必无菩萨。灭离生故。云何可说信教生彼得入此定。信有二种。一信而行。谓诸菩萨。二信而不行。谓二乘等虽信大乘教。而不能行故。信已生彼而入此定。又解。信有第八识教。许上一界能入。不信第八教。谓二乘等。不许无色能入此定。邬陀夷经。是此诚证。超段食天。生意成天。故如。唯识论如瑜伽说应无定退。何故后于色界说重现前。谓已断种不更起名断已。非是有漏。依识心不许。后更失义。
  (七十八右)问若尔诸得此定(至)如何信(文)。义演云。疏问若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此中问意云。得灭定者。必是不还果已去。又生无色圣者。即是定姓之人。必非不定性圣者。以不定姓圣人必不生无色界故。故定姓不还随一天。已生之处尚不重生。何况生下。故定姓不生下也。非不定姓人先根熟佛不救故者。此者文意说。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时。佛必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亦不救。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无余依地者。此文意说。无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无余依。意说。不定性人。纵根不熟。亦不入无余依。言与定性人何别者。意云。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无余依者未审。与定性人何别耶。如瑜伽说。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第八识耶。又菩萨必不生无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者。应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八识(文)言八十无余依地者。八十(二十三左)云。如回向菩提声闻。由遇缘故。乘无上乘而般涅槃。如是菩萨。设为如来及诸菩萨之所弃舍。因弃舍故。若遭尤重求下劣乘般涅槃缘。应弃下乘而般涅槃。然无处无容诸佛菩萨。如是放逸弃舍。于彼定无是处(文)演秘云。与定性人有何别者。若不定性入无余。与彼定性而有何别(文)言菩萨不生彼者。瑜伽六十五(十六右)云。若诸菩萨已得自在。决定不于无色界生。由观于彼不能现起利众生事。因此成熟广大佛法。及能成熟利益有情行故。
  (七十八右)答即定性中(至)信小乘教(文)。义演云。疏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何法华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即法华论中解云。声闻有二种。一者定性。虽信法华经。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性。闻法华经。即深信决定修行。若佛在世。设有定性中愚法者。亲闻如来说大乘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虽信小乘。不将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于无色界得起灭定。若佛灭后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
  (七十八左)或此文意(至)不起此定(文)。演秘云。疏或此文与五十六别等者。五十六意。据建立已一切皆起。此据少分。即彼论云。在圣相续。通学无学起者。先于此起。后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所依方现前故。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文)义蕴云。疏或此文意与五十六别者。彼论通约诸圣故。言未建立。第八教者。色界后起。已建立者。于一切处皆得现前。此文但据一分。信第八者故言也。信生无色界亦得现前。不言未信。无色界后起。又说已建立教。于一切处皆得现前。即通二界皆得后起。此可唯说无色故。言一分圣也。又瑜伽说。已建立教。一切处起。此便太宽。亦有已信第八。于无色起此定故。如菩萨等。此论据一分。小圣不愚法者。无后起故言一分。此解为胜。
  (七十八右)对法第十(至)更为此第二解(文)。义蕴云。疏对法第十至更为此第二解者。前言对法第十正与此同。即许无色得入灭定。今复说。无色不安静异熟故不入此定者。即彼对法中。更为此第二解也。言不安静者。彼无静虑故。不如色界。疏约实亦得者。对法虽言无色不入此定。若约异义。即信第八者。无色亦得入灭定也。又此言异者误。应为实字。宜更详之(文)今谓。于第十中无有此文。第九(十左)云。问。无色界中。何故灭定不起现前。答。生无色界。此灭尽定。多分不起现前。由住寂静解脱异熟者。于此灭定多不发起勤方便故。所以者何。诸圣弟子。为欲安住寂静住故。人趣等引此灭定令现在前。若已生无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静解脱异熟住。不复发起方便功用求此灭定令现在前(文)义演云。疏对法十云至不入此定者。准对法第十文。但云多安住寂静异熟。不入此定。而无不字故。疏主引文諎。对法文意说。诸弟子不还果等。生无色界中。由住无色界第一寂静解脱殊胜异熟。则多分不肯起功用而入灭定。欲得安住寂静异熟故。故下界等。皆有变异受相应。不名寂静。无色不尔。得寂静名。此则引对法文。成此第二解故云更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又分字。即多分安住等故。误为不字。有云。疏主无错。对法云谓无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谓灭定位中。转识粗动想等不行。是故异熟得寂静名。彼论说不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无色界圣者。不入此定。瑜伽为胜者。约定性中。不愚法者。缘信有第八。纵生无色亦得此定。
  (七十九右)随此定(至)究竟处说(文)。义演云。疏随此定所依断道究竟故者。意说。一切非想地。是灭定之所依处。又若断有顶惑而成无学故。云断道究竟。
  (七十九左)有言法空(至)此文正故(文)。演秘云。疏有云至能入此定者。问。彼人意何。答。灭尽定者。三乘同得。法空智者唯大乘有故不许之(文)义演云。有言法空至不然等者。古师虽作此说。不然违唯识论故。即以此文为正。  
  (七十九左)下界烦恼(至)杂乱义(文)。婆沙百五十三云。
  (八十右)又何不断(至)二果人得(文)。义演云。又何不断六品初二果人得者。意云。初二果人。既断六品。及见道烦恼皆尽。何故不许得灭定耶。即从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断欲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虽是总。意问第二果也。
  (八十右)世亲摄论(至)五人得故(文)。世亲论中无有此文。捡文者误。演秘云。摄论第三云。又入灭定等言。除佛独觉。若阿罗汉。若不还果。及不退位诸菩萨等。余不能入(文)。无性第三(十三右)云。又入灭定等言。除佛独觉。若阿罗汉。若不还果。及不退位诸菩萨等。余不能入(文)如演秘引。义蕴亦大同演秘。
  (八十右)五十三(至)俱分解脱(文)。五十三(十三左)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右)若尔对法(至)如何通(文)。演秘云。问。随上入生。即显不岂得第四定。与对法论岂不相违。彼论第九(十右)作四句云。若已离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耶。设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者。一切已离色界欲耶。答。此初句者。谓依未至定。已离色界欲。而不能得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释曰。即那含人而不得彼色无色界根本定者。能离色欲而不能入无色定也。言无色界寂静解脱。即无色定。离苦乐等得解脱名。非灭定也。第二句者。谓诸圣者已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界。而起厌背第四静虑行。恒现在前。舍断结道依胜进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释曰。即那含人。依六行道欣上厌下。得无色定。不断色染。胜进道者。即六行道。对前断道得胜进名。然由能入无色解脱。方入灭定。第三句者。谓即此行者。勤求离欲。依断结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第四句者。谓除上尔所相。答。如疏中会。或唯识师云。我不以杂集之言以为定量。何得以彼而为难耶(文)义演云。若尔对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者。此中问意。即是第二师难初师云。不断下三禅烦恼得灭定者。何故对法第九四句中。云得第四静虑方得灭定。不言得下三禅定而得灭定耶。其四句文。广如对法及别抄叙。
  (八十左)答彼不言(至)故有何妨(文)。义演云。答彼不言唯得依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师解云。彼对法不言唯依第四禅得灭定。亦不遮下三禅不断烦恼不得灭定。故知。虽不断下三禅染种。但伏下三禅染现。亦得灭定故有何妨。
  (八十左)余上五地或伏或断(文)义演云。余上五地或伏断者。谓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第五地。用圣道断也。世道不能伏有顶惑故。
  (八十左)如不动无为(至)不依下地立(文)。义演云。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意说。不动无为灭乐受得。下地不然。以乐受多动勇身心所以。灭乐受及想法。应立不动无为。故不动无为。不依下三禅立。依上地立。今灭尽定亦尔。下之四地烦恼。繁杂障定强故。要须断方得此定。后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于欲人中。慧解极猛利故。
  (八十一右)即以第十(至)亦有理故(文)。义演云。即以对法第十为证者。即此前引对法第九四句中云。谓诸圣者。以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界中烦恼种尽也。据此文证。即第二师胜。亦有理者。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断其理也。
  (八十一右)有人欲明(至)证九定故(文)。义演云。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证九定故者。意云。如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灭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计初果断三界分别惑尽。用世道伏色界修惑九品。或初禅九品。乃至或无所有处九品伏尽。得灭定者不然。又第二果人。断色界修惑六品尽。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伏无处有处惑尽得灭定者。然今难且申三失。且如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无记二性。能障定者。尚未断尽。如何能入灭定耶。又下三禅中喜乐变异受等。亦能障定。亦未能断。云何初二果得灭定耶。是为一失。又难云。既言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于二果上建立身证那含。二失。又难云。既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初二果人得证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难成。故初二果不得灭定(文)今谓。此有三失。一无文证失。一不断证失。一立身证失。义演阙初开后不顺疏文。
  (八十一右)如对法第二抄等(文)。对法抄第三(三十三右)云。问。如伏重得者。熏禅亦应尔。既伏惑能熏者。如声闻第三果。未离初定欲熏禅业成而命终。如何退不可具。初定业已灭。离生报故。不可思。亦伏下地种未害故。圣人以种润故。如唯识说。其业成者。于命终时必断下惑。如第七生者为断法。然若于惑业断必不生故。
  (八十一左)此第三果(至)皆圆满故(文)。言圆满者。满有二种。谓全与分。第四是全满道。以三界治道圆满故。第三乃分满道。以唯欲界治道满故。今以满道释道强义。非谓对治欲繁杂染故为道强。笠置师说不允。今谓。治道强中所望不同。若约满道。无学全分。满道以通三界故。不还已下。所未能得。若约一分满道。不还亦得。以得欲界满道故。一来已下所未能得。若唯约无漏。初果已上并得。世第一法已下所未能得。今者唯就一分治道故言。枢要下末(九右)云。二难初二果圣生自地润通现行。不还生自处义应现润。答。此可尔。准初二果故如处处。不还等论略不说。又理不然。初二果未有圆道故。可用现润。第三果已有圆道故。设生自地。亦唯种润。论五说以现行润故。唯初二果。说用现故。
  (八十二左)此意即是(至)断处受生故(文)。义演云。此意即是所已伏种虽退不退乃至未无漏道断处受生者。意云。如不还果人。欲界惑全断。就上八地中。除非想一地。断与不断皆得此定。余七地烦恼。要须伏或断方得灭定。意说。不还果人。伏初禅等烦恼。唯有种子在。若退起初禅现行烦恼。命终生初禅者。即以种子润生上地。准义若退起烦恼。应用现行种子合润。准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灭定起烦恼。何得不用现润耶。若不退起现行烦恼者。即初禅有惑种在。未被无漏道断。即于一已伏种之处。即亦唯用种子生于初禅。就初禅中有三天。若当于三天中生。不妨用现行润。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禅。必须起无漏道即断此初禅种子。用当生地种子。润生第二禅。余地皆尔。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八十二右)五十九说(至)谓见谛者(文)。五十九(十一右)云。复次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圣迹。三正知入胎结生相续。谓转轮王。四正知入住结生相续。谓诸独觉。五于一切位不失正念结生相续。谓诸菩萨。六业所引发结生相续。谓除菩萨结生相续。七智所引发结生相续。谓诸菩萨(文)略纂十五(五十纸左)云。唯云结生相续略有七种。一缠及随眠。谓异生。二唯随眠。谓见圣迹者。此据随眠。凡夫俱用现种。对法九种会故。决定起故。言起贪嗔。故非无有种。见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现行润。如初禅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现行润。以道力劣。虽异地生。以八种润。除第三果外。无以唯种润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对法第五。此中言菩萨以智力受生者。谓同对法。以愿力受生故。此果虽有漏亦有漏善业招。然随愿生处故(文)义灯五末(六十三右)云。要集云。五十九云。唯随眠润见谛迹者。五十二云。见圣迹者。于后有爱。得非择灭。二文相影。故知。初二圣亦种润。对法第五。瑜伽第一。言离欲者。或少或傍或全离欲皆名离欲。今谓不尔。言见谛迹四果俱是。言离欲者。非少分离得离欲名。大小乘教。说离欲圣非初二故。对法第五云。此自体受唯是俱生。乃至云。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受现行。瑜伽虽云制而不着。不云不起。对法云然能摄伏。非不生起。今云不起。岂不乖返。应依本解及西明释(文)义蕴云。疏五十九说。见谛唯第三果。此约先伏。欲界俱生见谛。便证第三果。超前二果也。
  (八十二右)大论第一(至)以种子润(文)。第一(十四左)云。又诸众生将命终时。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长时所习我爱现行。由此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报。若预流果及一来果。尔时我爱亦复现行。然此预流及一来果。于此我爱。由智慧力。数数推求。制而不着。犹壮丈夫与羸劣者。共相角力能制伏之。当知此中道理亦尔。若不还果。尔时我爱不复现行(文)略纂一(三十一右)云。四明润生相中。初明凡润生。后明圣润生。决择分说七种受生。凡夫以现种润生。由此我爱即是取支。润前能引所引支。转名有支。便能建立后果中有及生支报。论说初二果我爱润生不还无者。对法论说。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彼由随眠力令生相续。唯初二果。下界修道治道未满。虽能折伏不相续不坚着。仍以现行润。决择总言。见圣谛者。以随眠润。胜异生故。相对辨故。实通现行。其无想有情异生身及不还者生自地。并凡圣相对润生胜劣所有妨难。皆如枢要。决择分言一切烦恼皆润生者。谓是取支。初起取支故。此是后取支。亦不相违(文)伦记一上(三十七右)云。第四解润生相中。景师等解。泛论润有二时。一于将命终位。爱润业受中有生。中有末心起爱润必受生有。二时起爱。唯是修断故。对法第五云。此自体变既是隐没。将知即非发业烦恼。以对法云俱生或能发恶行业者是不善故。是则俱生爱中有九品。上三品强。是不善能发业。下六品是隐没无记。不能发业。将欲死时。及中有末心。尔时心细故。但起后之六品不发业爱。父母是生有缘。中有末心起倒见求交会时。名求生有。对法亦云。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虽未永断。此爱不行。由随眠力。令生相续。然与五十九文不同。彼明七种结生相续。一由缠及随眠。润生。谓诸异生。二唯随眠润生。谓已是圣迹。彼文既尔。是须斯那含俱种润生。何故二处不同。三藏解。从多而说异生起爱圣者随眠。于中细论。须斯起爱。那含随眠。亦可。须斯虽现行爱。由智力制不同异生所起爱力故。总说言已见圣迹唯随眠润。测师等云。瑜伽约润中有说唯随眠。杂集约润生有说现行爱。故不相违。以在死位。去道近故。唯种子润。若在中有润生有时。去圣道远故亦现行。备师云。若不还者。在初禅等爱未尽故。没于下天生于上处。亦起我爱。然此论文约没欲生上界故说不起。上来所说。唯爱润生。若依五十九卷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三藏解云。将命终时。及中有未心定。须起爱。此爱正润生故。此二时次前得起余结。助润生故。以爱正润生故。故此论云。将命终时。乃至未至惛昧想位。长时所习我爱现行。对法第五云。相续力者。有九种命终。与自爱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摄论亦云。若无修道。无明诸行不熟。十地经亦识为种子。爱水为润。覆以余结生名色身(文)又对法第五(三右)云。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以对治力之所摄伏。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令生相续(文)对法抄五(七左)云。不还润生为二解。一亦用现生。自现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种曾得满道故(文)义灯五末(二十二左)云。若尔。何故五十九云。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谛迹。答。此据多分。如说见谛随眠润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现缠。虽说异生现种共润。何妨唯种。问。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现缠润生。答。瑜伽第一云。又诸异生将命终时。我爱现行。由此力故。便爱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报。若预流一来。尔时我爱亦复现行。虽言制伏。不言非润。杂集第五云。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今以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下虽说对法摄伏。不言非润。离欲圣者。文自说言。对治力强。爱不现行。由随眠力令生相续。又解。圣唯种润。凡唯种现。若尔二论文如何通。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润。设润是助。五十九文。据正润说。亦不相违。如实义者。凡夫二果。俱种现润。文如前说。
  (八十二右)若尔异生(至)第三抄(文)。演秘云。若尔异生应唯种子润者。此难意云。不还伏现。即以种润。异生亦尔。何非种润。设尔何过。答。即无异生得生上失。以下地种而未断故(文)对法抄五(七左)义蕴大同。
  (八十二右)异生现行(至)应生上界(文)。演秘云。异生现行润至应生上界者。其意难云。如言异生而以现润。下虽有现不润生上。圣言种润。下虽有种不润生上。答。如疏明。有义释云。圣人种正润。有种不上生。异生正润惑不伏不生上。分别起者及细俱生。非正润惑故。虽不伏而得生上。全界烦恼能润生者。若有正润亦能润生。无正润者余即不能。无所动故。详曰。第六意识俱生我见相应贪等。岂非正润。若言是者正润惑在。云何言无故得生上。若言不是便违诸教。若云虽是由阙余者。此即疏意。何烦更云。又不得言及细俱生非正润也(文)枢要下末(十右)云。四难六行所伏。不伏润生贪等。唯伏散境贪等。何故凡夫得定。而不下生。润业皆在乃生他地。答。藉助伴贪爱等故可润生。彼伴已亡力弱。不能独润。由此不生下地。又凡造新业胜。而上生圣由故业而生。有种即生彼地。如凡夫在欲界具五趣之业。随一业胜而先生故。虽下业不无。上业胜初先往。若上业劣。排之为后报。退失上定而生自界。亦无有失。
  (八十二左)以圣者(至)应强异生(文)。枢要下末(九左)云。三难何故异生润现种俱润。圣人但种种强彼耶。答。圣业决定。业强可唯藉种。异生业不尔故通现行。问。若尔者初二果业。亦已决定。应唯种润。答。凡生苦逼善业微。必藉现行方可润。圣生苦少善业胜。由此唯用种子润。无漏亦可资有漏故。不同凡夫。又凡失不觉生多小。可藉烦恼。现种皆助润。圣人知业多小定。由此唯用种子润。
  (八十二左)然不还者(至)唯种润(文)。义演云。然不还者如处不还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种润者。此中意说。如不还果。先修得灭定后时退灭定。起初禅等染。命终从欲界死。生他初禅地梵众天。唯必种润。以断欲界惑尽起满心故。故唯种润。虽生梵众天中。且不断梵众天等烦恼。从梵众天没生梵辅天。即唯现行润。谓此治道未满故。即从梵辅天中。而断初禅惑尽。用二禅种子润。生他二禅少光天中。既是初禅地满心。唯用种润生。虽在小光天中。亦不断烦恼。要生极光净天中。方断二禅惑尽。生第三禅少净天。乃至三禅四禅等亦然。意说。自地诸天。即唯现润。若生他即唯种润。若从第四禅生他空处。亦现行润。以退起烦恼故。已上皆现行润。瑜伽但约断欲界惑得对治圆满生色界。唯种润为语。今此论亦尔。若不还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灭定。更不退不起烦恼者。皆唯种润。
  (八十三右)余二句可知(文)。义演云。余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断下烦恼。如第二果及第二向并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断下欲界烦恼。证不还果也。有在上地断上烦恼。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皆身在上地。断上烦恼证无学果。
  (八十三右)若伏下八地(至)非是择灭故(文)。演秘云。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即前二师说伏八地五地惑也。形灭定故。并名为下。若伏八地。二种无漏皆非择灭。若伏五地。唯想受灭不得择灭。不动无为择灭所摄。下四地惑。并皆断故。疏文总也。应如是知。有疏本云一地五地。一字错也。合为八字。有依一字。作多解释。有多过难故。八字正也(文)义蕴云。疏若伏下一地或五地等者。此中一字误也。应为八字。伏八地即初师。伏五地即后师。问。此伏上地何得言下。答。此中言下非据九地之上下也。但以先断名上。后伏名下。又下字亦误。盖当为上字耳。问。设伏八五地或得此灭定。云何疏说不得二无为耶。答。不动想受通择非择灭。今言不得二无为者。由不断。或不得择灭二种无为。非择灭者。亦不得之。若据前师二皆非择。后师不动。亦择灭摄。疏言总也(文)义演云。然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依断受建立择灭一分者。意说。若伏染受等所得无为。但是非择灭无为。何以故。以不断种故。若断受种等所得无为。即名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亦此无为。是择灭一分。以断种故。不可全是择灭所摄。以择灭无为通断多。或立多品择灭无为。今既约断受种等立无为。显知。不动等是择灭一分。此中意云。若伏下二禅染得非择灭无为。若伏第三禅受等染法。得非择灭不动无为。意说。此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以一切法缘阙不生立。非择灭摄。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若断第三禅受等种子。即得不动无为。此无为是择灭一分。故不动无为择灭摄有之。断第三禅乐受种等。建立不动无为。及得一分择灭无为。以断一分受等得。若断第四禅染等。唯得择灭无为。不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无处有处以来烦恼尽。得二无为。谓想受灭无为。及择灭无为一分。或可。想受灭无为。即择灭一分摄。如前说。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说。即前二师说。伏八地五地惑也。谓形灭定并名为下。若伏八地二种无为。皆非择灭摄。以不断种故。若伏五地唯想受灭无为。不得择灭。然不动无为择灭所摄。以下四地惑并皆断故。然疏文总语。应如此说。检论文等二师义。有疏本云。一字者错也。合为八字正(文)今谓。演秘义演。并不允当。对法抄第三(四十五左)云云。
  (六十三右)非非身证慧解脱等(文)。义演云。非非身证慧解脱等者。意云。先得此定。后回心即得者。但是身证不还。及俱解脱等。不是非身证人及唯慧解脱者。何以故。先得故。
  (八十三左)即摄论说(至)如已断者(文)。无性论七(二十九左)云。论曰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释曰。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者。谓诸菩萨悲愿相应后得妙智。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等者。谓诸爱乐善法憎恶不善见诸邪性说名后三。依止此故。行杀等七。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或行前七不起后三。大数言十。或已伏除。为试彼力故心暂起。不能招苦故无有罪。能助道故。生无量福(文)理趣分疏云。观诸有情。多所蔽悭。虽有珍财不能修。福亦不自用。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菩萨知其因悭所蔽。增长恶业。当随恶趣无有出期。遂起大贪夺其财宝。令舍悭吝。不起恶业。菩萨实是后得智中大悲之心。起此贪等。不为已身名利法众眷属恭敬故。起一贪增百千善。乃至一切十恶所有业道。皆准此知。故起贪时。菩萨大利(文)具如辨断一之(七十八右)释。
  (八十三左)六十二卷(至)远行地故(文)。六十二(七左)云。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菩萨虽能起出世法。令现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舍烦恼(文)略纂十六(七右)云。灭尽定远地菩萨能入者。太义一解云。远行是第七地。作无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犹起烦恼。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萨。三界烦恼皆伏。而得彼定。从胜处为语。其实如佛地论。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虽地能七地。能念念入。彼解大择。文释。此言远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远地。非是远行地。故论言。非异生能入。即是菩萨能入。入地即是菩萨故如远地。是初地也。菩萨虽起出世善法。今此定现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舍烦恼起心不断。旧云留惑故也。此是唐言。此中据直往者语。迂回者地前亦得故。又太义曰。远地者。即入十解心。人亦得灭定。灭定是相似无漏。体是有漏。今言非异生及有漏者。非一切异生及泛尔有漏也。或是入位异生。作涅槃想方得故。若菩萨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无漏。二乘一向无漏。不能伏定障得故。设断四禅以上定障得者无妨。
  (八十四右)如前第三卷引(文)。第三(十二左)云。有义。初地以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已断分别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虽为利益起诸烦恼。而彼不作烦恼过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萨。然此菩萨。虽未断尽俱生烦恼。而缘此识所有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亦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故。集论中作如是说。十地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等。义蕴云。疏有从初地即能伏一切烦恼如前第三卷引者。谓前舍阿赖耶。中。第三师引集论说。十地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如咒药等。虽彼文不言得灭定。以此论既言已伏惑离无所有贪而得此定。故知。彼说十地能伏一切烦恼。即明入地菩萨皆得此定。故以为证不尔引之何用。
  (八十四右)对法第十四(至)能起此定(文)。第十四(十七右)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提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文)演秘云。问。对法但云永伏烦恼。不言起定。此论指彼文何不同。答。文虽不言。意必许起。何所以者。答。烦恼未伏。定无由得。既一切惑永伏不行。何不能起。此论取彼论意。而言皆起此定。亦无失矣。
  (八十四右)十卷入楞伽(至)入此定故(文)。第七入道品初(五右)演秘云。按楞伽经第七道品。明前六地。第七地去。与二乘人所入灭定有差别也。故彼经云。佛告大慧。菩萨从初地乃至六地入灭尽定。声闻辟支佛亦入灭定大慧诸菩萨摩诃萨。于七地中念念入灭尽定。以诸菩萨悉能远离一切诸法有无相故。大慧声闻辟支佛。不能念念入灭尽定。以声闻辟支佛缘有为行入灭尽定。随在所取能取境界。是故声闻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灭定(文)十地经第九(十一纸)。
  (八十四右)有起烦恼(至)智增上者(文)。然贤首五教章下(二十五左)曰。问。如说八地以还菩萨略有二类。一悲增上。留惑受分段身。二智增上。伏惑受变易身。此义云何。答。如此所说。良恐未然。何者悲增上其慧必劣。劣慧导悲。悲应滞见。滞见之悲。岂名增上。纵悲智齐均。尚不名悲增上。况以劣智导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悲劣。劣悲导智。智应滞寂。滞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诸菩萨从初以来异凡小故。悲智相导。念念双修。如车二轮鸟之两翼。何得说。彼有增减耶。当知由此始终二教粗细异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文)今谓。贤首局矣。若慈恩等意。谓虽知菩萨悲智具足。然约性习。非无增微。例如佛果等同无差。而由因位未离我执之时。有其差别。果位亦有各发别愿各化众生等之别。佛位既如是。菩萨何不尔今言八地已前有增微别。亦有其理。
  (八十四左)有圣者有凡夫者故(文)。义演云。疏有圣者有凡夫故。意说。二乘回心有是圣者。即从初果至无学以来。是圣者回心。如有凡夫。先是二乘种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证初果。即便回心。此是凡夫回心菩萨。
  (八十四左)即成佛者(文)。义演云。疏即成佛者先以来熟乃至圆满成熟者。若佛先于十地因中已得灭定。今初成佛时。即名成熟。于成佛时。即舍却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无漏。及劣灭定已。即初成佛时。得未曾得最上殊胜灭定也。
  (八十四左)若随二师(至)皆如理思(文)。义演云。若随二师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数不同。若大乘有顿悟菩萨。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渐悟菩萨。菩萨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已得故。中间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独觉中。即麟角独觉。唯于南阎浮提出现。出世中得灭定。亦不向余三洲及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独觉。亦不至于天上。唯除北洲。于余三洲出现得灭定。若声闻乘。约处分别。即人中除北洲余三洲得。并六欲天得。全九处得。于色界除初禅大梵王天。及除无想天。余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身证不及还俱解脱者。及无色界四天亦得。都计三界合有二十九处得灭定也。以此二十九处。皆有不还罗汉果等约地者。即约九地分身。即二十九处是也。根性者。即圣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约断初禅一品染伏余八品染。及伏上余地染而得灭定为一人。如是乃至展转断初禅九品染。伏上地染得灭定者。为第九人。如是断二禅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断无所有处九品染皆然。乃至断有顶地九品。有九人得定亦然。故云九品。此依初师说。若依第二师说。如不还人断下三禅染尽。未断第四禅中一品染。此人即名第四禅具缚人。乃至断第四禅九品染。得灭定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师。约八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师约五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得灭定。若约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种也。言定不定者。即显定得灭定。定得灭定也。即身证不还俱解脱。麟角独觉及部行独觉。十地菩萨。皆得灭定。不定者得。如二乘慧解脱。及非身证者。或不定者意说。不定性人得灭定也(文)义灯五末(五十八左)云。然西明释。能得人中。菩萨二种。渐悟如声闻数。四万二万十千劫中。亦入灭定。从信位乃至等觉。有五十一贤圣。今谓不尔。诸经但说有四十二贤圣。除等妙觉犹有四十。若四二十千合之为一。还四十一。若开为三即四十三。如何得有五十一耶。仁王般若。虽说十信。颂中但云圣胎三十。不云四十。故今正释。二乘如彼菩萨有二。顿悟菩萨。或十或四。初地七地。二说别故。渐悟菩萨。或七十四。四万中有七十二。二万十千各为一人。或四十七。四万劫中分四十五。二万十千成四十七。以此论中有二说故。将此历彼四十贤圣。或七十四个四十贤圣。或四十七个贤圣。渐悟之中。伏离惑品。根位别故。随粗如是。细更有余(文)对法抄三(三十二右)稍有不同。
  (八十四左)瑜伽第十二(至)谓如前引(文)。第十二(九右)成业论(十二右)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五右)何谓前六地(至)能入此定(文)义演云。疏谓六地中共声闻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菩萨。依非想地。缘非想四蕴有为行入灭定。即前六地中菩萨。共声闻同作有为行。能入灭定。
  (八十五右)于七地中(至)有无想故(文)。义演云。疏于七地中念念入此定乃至离有无想故者。此者此第七地菩萨。欲入灭定时。缘无相界无为真如相。离有无想方入灭定。不同声闻也。声闻不能作无相界故。但作缘有为。依悲想处。相入灭定也。故菩萨依后得智中带相缘真如。入此定也。云何得智带相缘如。答。以后得智中入灭定故。
  (八十五右)瑜伽四十八同楞伽说(文)。四十八(十四左)云。又诸菩萨第六住中所入灭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然此菩萨甚希奇业不可思议。谓常安住实际住中。而于寂灭能不作证。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萨妙行。虽与世间相似显现。而非彼性。如经广说。
  (八十五右)对法第十三(至)不现行故(文)。十三(十二右)云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乐能令诸相不现行故。
  (八十五右)若决定性(至)十地皆得(文)。义演云。疏若决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总是一段义意说。决定得定人名决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决定性也。即通顿渐决定故。或唯说顿悟菩萨。
  (八十五左)大论六十二(文)。六十二如上已引。
  (八十五左)瑜伽八十(至)入此灭定(文)。八十(十九右)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于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复随于龙药叉若健达缚若紧捺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设。遍于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生类一切得身一切胜生一切地中。非此更复随在彼数。何以故。由此真界离诸戏论。唯成辨者内身证故(文)演秘云。虽瑜伽论至无违者。此言意云。取彼实缘无相界者。不取其似故。除二乘故。与八十义不相违。菩萨二乘虽俱后得。变有亲疏故分真似。今助一释。七地以上缘无相界。亦变相缘。不尔便非依后得智而入灭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而入彼定故名不共。按彼论云。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文)问。法华论云。方便入涅乐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此论所明。灭定与瑜伽等同为异耶。答。义灯明灭定能得人。取四万二万十千。明知不异。若依宝师不尔。一乘佛性论权实论云。此定于前三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诸定摄。后时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别有此一种三昧。灭于分段身心。然非八解脱中灭定摄。所以得知。灭尽定后方有此三昧故。瑜伽云。渐入灭定灭转识等。乃至真法界在。当楞伽经灭诸根不取未来境界。实是三昧乐。二乘谓为涅槃。又灭定唯灭心不灭身。此灭有身及心故不同也。又灭定止息想入。此定永灭想入(文)。
  (八十六右)大论第十二(至)能入出(文)。十二(二十一右)云。问。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于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文。具如略纂五·四十三左。伦记四下·二十二左)演秘云。释曰。由修习力。虽无分别。而能任运出入此定。先由修习有心定故。有诸行相状入出。于定于有心定。由多修习厌离加行加行力故。任运入出。又释。此据自在若未自在。亦由期愿而方出定。今观此文通初久习。言先期心是初业者。善修治故。是久业者。下文但释久习出定。阚初不去(文)。
  (八十六右)又说出定(至)如枢要(文)瑜伽十二(二十一右)云。云何出灭定时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谓出定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灭境。由此三境。于出定时。如其次第触三种触。缘于有境。而出定时无有。我慢扰动其心。谓此为我而起我慢。或计未来我当有等。乃至广说。是故说言触不动触。缘于境境而出定时。无贪所有。无瞋所有。无痴所有。是故言触无所有触。缘于灭境而出定时。于一切相不思惟故。缘无相界。是故说言触无相触(文)枢要下末(十一右)释此文云。此意言出定已缘三境。有境者有为五蕴。即以依非想相而入定心今出。灭境者。即以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今出。于二之上无三烦恼之所有故。触无所有触名缘境境。引后不定。随彼出心不与入同。行相别故。或缘六尘而出于定。总名境境。此唯是境之境。此说任运自在出定。若未自在而出定时。缘于境界。虽无文说不过此三(文)略纂五(六十左)云。任运能入等者。虽有期愿。今说不期愿者故。出定缘三种境。触三种触者。依未自在义要次第故。以定心出触不动触。是空等持触无所有触。是无愿等持。触无相触。是无相等持。依自在者。超一切地。随其所超。或定或散。缘事缘理缘内缘外。触三种触。内三有体名有境。外六尘名境境。无相理名灭境。由入灭定。折伏心已烦恼不动。三根不扰。非相所乱。唯以善心而出于定。今观文意。多依定心出。触三种触故也(文)伦记四下(四十二左)云。触三种触者。若依小乘婆沙·正理·及成实论等。皆广说之。且引正理第十二卷云。如契经说。出灭定时当触三触谓不动触无所有触及无相触何者。云何触此三触。有说。灭定起心相应有空·无愿·无相三触。如其次第。出灭定时。触于三触。有余师说。识虚空处心相应触名不动触。此二纯作识空相故。无所有处心相应触名无所有触。无先所有故。非想非非相应触名无相触。想无想相不分明故。即由此故说四无色。若有想定从灭定起心通有漏无漏。灭定起时。或逆次第入诸等至。或逆超越入诸等至。容有起灭定心现在前故。复有余师说。唯约无漏。有处缘涅槃。心起灭定时。言触三触。以无漏故名为不动。无所有处地所摄故。名无所有。缘涅槃故名为无相。解云。如摩诃俱稀罗经。作如是说。当触故。此三师各释不同。初师说者。谓我我所执掉举名动。空无我行能对治行故。能破动故名为不动。不动相应触名不动触。贪心执境摄为已有。有所执故名所有。无愿三摩地能断所有名无所有。余如前说。生死十相。涅槃中无为无相。无相即定。缘无相故为无相。余如前说。此是是三触体性。无心时在此等触。出时忽遇名门中行。忽偶壁等。是谓三触之义。第二说者。谓识处方便唯观于识。空处方便亦唯观空。无异想故名为不动。彼相应触名不动触。根本地中虽通异相。从方便说皆名不动。无所有处。无先遍识所有名无所有。有顶地中无有想无想二分明想故名无想。乃至有顶不可言无想故。四无色皆名有想。是谓三触体。起灭定心通有漏。若有漏者。若逆次入非想等至名触无相触。若逆超入无所有处。及无漏逆次第入无所有。皆触无所有所。若无漏逆超入识处名触不动触。虽不定得。入空处以二处皆名不动触。一即是其名。又释。此师非萨婆多正宗义。是异师许从灭空处等故作是释。第三说者。但取一念无漏无所有处缘灭谛涅槃。以约谛是无漏非有漏故名不动。约地名为无所有所。约所缘名无相。彼相应触具三种名。入彼心时名三触。今此文中有二师释。初此与婆沙正理等异。谓出定时多由三境。一缘有境。而出定时无我等动触者。此缘内身作无我行。而出灭定。不为我慢等动。二缘道谛。道能取境。今出灭定。能缘境道谛为境名取境。不生贪等。触无所有触。以道不能增长贪瞋等。或名触无所有触。相不思惟故。缘无相界。是故说。言触无相触者。若缘灭谛出灭定时。名缘灭境离众相。二云。此依未自在等(文。此下全同略纂)义灯云。又说。依初学者。缘灭受想入。缘初二境出。同有为故。依久学者。缘无相入。缘第三境出。同无为故。若自在者。前随何境入。后随何境出。又未自在。出必定心。在前方便。依空等持入。今依空等持出。缘于有境触不动触。依观五蕴内身无我以为空入。令无我见计内为我名为不动。不为我见之所动故。依无愿等持入。缘境境出。触无所有触。是五根境之境名为境境。于六尘境无有贪嗔痴故。名无所有触。依无相等持入。缘灭境出。触无相触。以是灭性名为灭境。无其十相名为无相。初二缘事。后一缘理。然三等持。通定及散。未自在者。唯依定出。若自在者。通依定散。或依空入。依无相出。此言解者。非解尘也。触谓触对。即解心所。能令根境生心所。以触境时不起我见。不起贪等。不作相状。如次即是三触得名(文)又婆沙百五十三四说。演秘且举第二说。
  (八十六左)问非有漏心(至)唯二十二(文)。义演云。问。非有漏心别境五皆具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问意云。如有漏五别境。或于所乐境唯起欲。或于决定境唯起胜解。或于曾习境唯起念。或于所执境有定无慧。或有惠无定。即五别境不并起。如何灭定灭二十二法为体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别故。无漏可然者。于无漏位缘境。五常具足故。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故。
  (八十六左)一曾得未曾得(至)如对法抄(文)。对法抄三(二十九)云。曾得未曾得。今准前说。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种故亦是曾得。如别脱戒。二从来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无漏名未曾得(文)义演云云皆不契理。不遑详述。义演云。今此文中剩一字。已下既无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一字。又此一字。应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今谓。不改为胜。在昔贤哲住放不羁。多有此例。
  (八十六左)楞伽第八(至)共为此证(文)。此经论文。皆如上引。
  (八十七右)大论第一(至)意不共业(文)。义演云。疏大论第一说。闷绝是意不共业。即由闷时唯有意识者。若约起闷绝之时。即唯有意识。已后极重闷绝时。即无意识。大论约初起闷绝之时有意识。即说闷是意之不共业。不共业有十五种。分别所缘·审虑所缘·醉·狂·闷·觉·梦·醒·发业·离欲·退·断善·续善·死·生。
  (八十七右)即由闷时唯有意识(文)。演秘云。论闷绝者。闷有二种。一者闷解。二闷心所。由闷绝故引生心闷。疏取前义。有义取后。所以者何。既言。闷触起时。唯有意识。明知。即是意识心聚名不共也。亦不可说虽触引生非闷即心。眼由缘引。尚别有体。问由触引。心等不明名闷何失。下无心闷不言由引及似彼者。一云。识聚不明之时。名之为闷。非如眠有别心所法。故不言之。二云。义准知故。所以不说。详曰。观手有义。引证为理。理恐未可。论但说云闷触起时唯有意识。不言意聚而是闷摄。何以得证心聚为闷。以眠例者。亦为不齐。如缘引眠眠不引眠。如缘引闷。如何令闷更引心闷。又眠缘引立心所眠缘引心闷。亦名别立闷为心所。既不别立。何以得眠而为其例。不相似故。然疏本意。显闷不同眠别有体。云闷非心不障。依于意识总聚。而假立彼名心闷也。
  (八十七右)以触末摩(至)即触处闷也(文)。演秘云。疏以末摩等者。末摩梵言。此云死穴或云死节。顺正理论第三十云。末摩无别物。身有异支节。触便致死(文)略纂第一(二十五右)云。末摩此名死穴。亦云死节。或云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文)伦记亦同。疏八末(十九右)云。如触处死。但将正死解死节等。是死触故(文)义蕴云。疏以触末摩有润生故者。末摩触者。此云死触也。一心之上别有节穴。触之便死故云死触。闷死即非情。如何有闷。答。将死之闷。由触引生故不违也。又似死名死。不是非情。实为闷耳。
  (八十七左)对法第一(至)吹等故起(文)。对法第一(十九右)所作下。更有曾数此时四字。义演云。疏舍诸所作者。如人正营作时。无[睡-目+馬]而以事毕方起睡故。意说。此等十种。皆能引睡(文)又瑜伽第一(十一左)云。云何梦。谓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过失。或由食所沉重。或由于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业。或由串习睡眠。或由他所引发。如由摇扇。或由明咒。或由于药。或由威神而发昏梦。略纂一(二十五左)云。梦有十缘。如由摇扇。如世戏乐以扇摇之。即便睡梦。
  (八十七左)此如显扬(文)。今检显扬无说因缘文。五蕴亦无有文。
  (八十八右)大论第一(至)出血故(文)。第一(十一左)云。云何闷。谓由风热乱故。或由捶打故。或由泻故。如过量转利及出血。或由极勒劳而致闷绝(文)义演云。疏淡者如人心穴间积淡饮。非吐痢气拥致闷。疏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闷绝。如方等经云。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恼乱读经者。我当以打此人令死。或至无心。即是神力。令其闷绝(文)义蕴云。疏或此俱是触处少分。问。前别解眠闷。既说疲极风热等缘即是触处。因何此总解中复言触处少分。答。前据所引身位。即通十有色处。此就能引之缘故。唯触处少分。
  (八十八左)论或此俱是触处少分(文)。义灯五末(六十四右)云。问。无色界中既云无色。死生如何是闷绝摄。答。即依前解。四蕴分位假立闷绝。亦无有失。此皆共成(文)义演云。论或此俱是触处少分者。是第二复次解。已前是第一解。或二俱是十二处中触处少分。睡为疲触。闷即闷触。即是二十种触中触尘上触。触尘上触者。皆依四大上假立。然此论中说是触尘少分。且约欲色二界中闷绝说。不约无色界说。以无色界无四大上触故。问。无色中有闷不。答。无色亦有死生等闷故。意不共十五种业中亦有闷也。故知。闷有是触尘者。有不是触尘者也。问。唯识后解。睡闷皆用触处为体。未审。论中初解以何为体耶。答。如下自解。义蕴大同。
  (八十九右)又至无心时(至)解处少分(文)。义演云。疏又至触处少分者。意说。此疲闷二触。唯是第八境。何以故。微细不觉故。意说。极重睡闷。既无心时即名微细不觉。即用疲闷二触为体故。第八缘。又测云。然此触处。是第八相分。七不缘彼。六不行故。有云。第八不缘疲闷二触。何以故。以二十种触皆是假法。但依四大上假立。今第八但缘触等所依四大种。不缘于触胜解引。即总二言触处少分者。指此论中或此俱是触处之文。
  (八十九右)第二解(至)少分为体(文)。演秘云。疏第二解以触处少分为体者。即此唱文是第二解。以前论文是第一释。
  (右)大论第十三但说(文)。十三(十四右)之文。
  (九十右)即一相违释(文)。义演云。疏即一相违释者。检余本无一字。或论文意有二。第一显相违释。第二明不说入无余依。所由。今且释显相违释故云一也。疏粗浅法者。意说。睡眠闷二法。是粗浅法故。佛八地皆无有也。说有皆示现非实。为方便教化示同众生。疏作财字者错也(文)今谓。以无一字为优。
  (九十右)此中三乘(至)如理思(文)。义演云。疏此中三乘三界等分别皆如理思者。余圣有后三。佛八地唯有一灭定。三界者睡眠在欲。灭定在非想。无想天及定在色。闷绝遍三界。三界皆有死生故。故化生皆无心。无心即闷绝摄。不尔五位无心。摄法不尽(文)枢要下末(十一左)云。五无心三唯一界。谓睡唯欲。无想定生唯色。一通三界。谓闷一非三界。谓灭定。二唯一界起。谓睡无想天下通二界起。谓无想定。一通三界起。谓闷。一通三界非界起。谓灭定亦在起故。二唯善。谓二定。三唯无记。谓余三。
  (九十一右)三界皆有死生闷绝(文)。义蕴云。疏三界皆有死生闷绝者。问。无色无触处。如何此闷耶。答。唯无风热味尘等缘。死生位中。由惛昧故意识不起。亦名闷绝(文)义演云。闷有不是触尘者是也。
  (九十一左)发智论说(至)萨婆多义(文)。义演云。疏即萨婆多等发智本师难者。然本师者。即是迦旃延。难者即发智论中而有。问答云何不现在多识等者。皆是发智论中问答。疏浅也乃至此论文等以来。并是发智论文。故萨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识起不俱起故。今迦旃延时自宗义。以难大乘。小乘云。若多识转。如何得说唯一有情。故此论文。即根本萨婆多义。问。发智论是谁造。有说。是佛在世之曰迦旃延造。有说。佛灭度后有迦旃延造。是萨婆多本宗之义(文)。
  (九十二右)顺正理师(至)前后识故(文)。义演云。疏顺正理师义情者是识乃至有前后识故者。顺正理师解。有情谓命根。情谓情识。即命根能有此情识故。名为有情。设无心时。虽无现在识。应命根尚在能有过去未来识也。前即过去。后即未来。故云命根能有前后识。
  (九十二右)今则不然(至)所许为论(文)。义蕴云。疏今不然至共小乘所许为论者。问。既言第八如何共许。答。此约能有命根。彼宗亦立。不言所有第八情也(文)义演亦同。
  (九十二左)初是种子(至)现行实法(文)。义演云。是种子假立。即是论文中云依命根故。命根是假。依种子立也。后是现行实法者。即是论中立有情。或依异熟识。异熟识是现行识。即是实也。
  (九十三右)或此是(至)为缘师义(文)。义演云。疏或此是前六识相望为缘师者。即如前师云。六识相望为等无间缘故。前文云。若此一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或彼六识。亦为且此等识无间缘。
  (九十三左)依二多少立为有情(文)。义演云。疏依二多少立为有情者。意云。依此种子现行二法寿年多少。而立有情也。问。何故不依余识立为有情。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恒时唯有一第八故。余识并有转变间断故。
  (九十四右)五十一等八证中(文)。如上已引。
  (九十四右)此并五十一(至)有四业(文)。五十一(三右)七十六(二纸)解深密一(十七纸)演秘云。又按瑜伽五十一。于一刹那而有四业。诸识不俱。四业不立故。彼论云。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谓若略说有四种业。一了别器业。二了别依业。三了别我业。四了别境业。此所了别。刹那刹那俱转可得。是故一识。于一刹那者如是业用差别。不应道理。释曰。器世界名器。五根·扶尘·及种名为依。是识因缘增上依故。此二第八所缘之境。末那恒计第八名了别我。余之六识。各了自境名了别境。随前四识。有缘境能。并名为业。其证意云。谓契经说第四了境一识现前。刹那刹那即四业转。诸识不俱。便违圣言四业转义。问。五位无心六识不有。如何刹那四业转耶。答。有第四业。必四业俱。不言恒时皆四业并。故无其失。若恒时俱但前三业(文)略纂十三(十二左)详释过于演秘。须者往见。义蕴亦同。
  (九十四右)而今有人云(至)非尽理(文)。楞伽心玄义云。若不尔者。波浪同喻不成(文)义演云。疏而今有人云八识不异至非尽理者。如学楞伽者。云八识无别。如依海水起多浪。浪与水即无别。又如依镜见面像。离镜无别像也。今虽不然。经论之中。说七识依第八识所以。举喻如海起浪等。依海浪起故。彼论依少分相似道理而说。其实八识各别。又哲法师云。汝难云。如浪依于水。水之与浪无别。即言八识无异者。亦如有为依无为。无为依无为。无为有为应无别。
  (九十四左)此简宿命智(至)为不定过(文)。义演云。疏此简宿命智至为不定过者。量云。第六意识是有法。取彼五识所缘之境。应不明了。是宗法。不许意与五识俱故。因也。如散意识缘久灭故。或云。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故。喻也。若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过故。外人将宿命智为不定过。过云。为如宿命智。缘过去久灭事是明了故。此不与五俱意识缘五境得明了。为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不得明了故。即此有与五俱意识缘五境不明了。故置散意言。简宿命智也。以宿命智是定心故。比量无过。又如西明量云。汝宗五识所引意识。应非明了。以非定心缘过去故。如散意识缘久灭故。宿住通虽缘过去。而是明了。故说散心之言。非散意识缘久灭故彼是明了者。及显散意缘境不明了故。将宿住智为不定过。若散意散故。久灭事明了。即为不定过不成。此文即八证中第三明了证也。
  (九十五右)又除大众部等(至)不许并生(文)。义演云。疏又除大众部等乃至不许并生者。意说。此难中无大众部。若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部等。许六识并生。若余萨婆多部·经部等。即不许六识并生。论主今对经部有宗说取五境故。有宗经部。难论主取一或多等之义。五识后一念意识至独头者得者意说。有宗等不许五识次后一念意识。而得明了缘五种境。然彼宗中许不随五识后生。别独头起意识。而得五种境有明了用。问。有宗何故不许五识后意识缘五种境得明了耶。答。有宗等说五识后一念意识。不同一时缘五种明了境也。第一念眼识缘色境已。至第二念。眼识灭已。即意识起缘前色境。亦得明了。意识灭已。至第二念。又耳识生缘声境已。耳识即灭。至第四念。又意识生缘于声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识不缘之境。即不明了。以隔念故。意识灭已。至第五念。即鼻识生。缘香境已。鼻识即灭。又意识生。缘前香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耳二识不缘色声等境。即不明了。以隔多念故。舌身识等。皆准此知。只得一境明了。不得五境一时明了。若余独头意识缘五境。即得明了。
  (九十五右)虽为此难(至)亦不明了(文)。义演云。疏为此难今大乘至亦不明了者。若大乘中第六识。与五识俱时起者。意缘五境亦不得一时明了。如意识虽与五识俱时起。若意识与眼识专住。同观色境即得明了。意识不共耳等。同缘声等境。于声等境。即得明了。余者亦然。虽为此难等者。意说。论主虽难他云取彼五识境应不明了等。今大乘中五俱意识。缘五境亦有不明了。以五识俱意。但任运缘无深取分别故。然许俱生与小宗别。问。如何前云五俱意识取五境明了。答。但与五识同缘五境。是现量故得明了名。不如他独头意识。有极明了用故。云不明了也。或虽为此难者。小乘识有极明了用故。云不明了也。或虽为此难者。小乘难大乘。谓小乘作此难者。欲令大乘五俱意识取境亦不明了。顺疏文稍亲。
  (九十五右)如眼等识(至)一或二十种(文)。义演云。疏如眼等识各于色等取一或二十种者。今疏中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或随彼有宗说。彼部许二十种色是实有。皆是眼识所缘也。又疏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即约前眼识许缘长等假色师义。如前疏释讫。又云眼识·缘二十种者。约数而言二十种色。理实而言。眼识不缘长短等假色。长短等色。皆是形色差别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识亦缘。以光等皆是青黄等显色之差别故。二十种者。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烟·云·尘·雾·影·光·明·闇。
  (九十六左)此中意起(至)复助五生(文)。演秘云(二十右)疏此中意起至复助五生者。五俱意识而有二义。一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识虽有明了。无助引生故不为例。如定意识虽实复明了。不能助五。
  (九十七左)谓五识依四(至)如第四说(文)。第四(十三已下)义演云。疏云。设少分同者。眼识等彼此所依根。体数异故。谓眼等五识。具四所依根。所谓同境·分别·染净·根本。若第六识但依二根。谓染净根根本根。如疏中云意识依三根者错。不可言六依前念等无间灭意根。以八识皆有等无间灭意根故。言相应者。尽必具四义。谓时依所缘同。体事等。今以一义便简之尽者。一义者谓所依根一义也。于相应四义中。以所依根一义简之也。故所依根体数。各有多少异故。故不相应也。言二数异四三依别故者。应云四二依别。五依四相。第六依二根故。
  (九十八左)依四胜义(至)如理应思(文)。义演云。疏此非一异依四胜义对四世俗皆得如理应思者。如初胜义对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执有一切法别。及第二世俗中。有实有蕴处界等。实有八识各别。若初胜义。诸法如幻不实。假有八识无别。即不可言八识有异。若第二胜义对三俗。若初二俗如前。若第三世俗。即实有世间因果。谓苦集谛。即实有出世因果。谓灭道谛即八识中种子为因。生七现行等为果。即七识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即因果各别。若入第二胜义。八识因果皆假有。即前论云。假立当果对说现因。假立曾因对说现行也。即第八识中种子为因。前七识为果。即因望果亦不异。或七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故。因望果亦不异。定异应非因果性故。若八识行相相望。不可言不异。现行各别故也。若第三胜义对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有实证二空理。若摄入第三胜义。但依假诠云。二空一证真理者。若第三胜义。第四俗。即有依诠。云二空证理。今第四胜义。废诠谈旨绝言虑。亦无八识定实异也。四世俗对四胜义。皆非一异也。
  (九十九右)前之心所(至)真谛相对(文)。义演云。疏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对者。意前引庄严论颂许心似二句现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亦异。以第二俗谛对余真辨之云。第二俗谛。是亦一异。摄主归本。不离本识故名亦一。以心所·摄其王故。作用差别故。故云亦异。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对第二真谛。即非一非异。以诸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论其一异。乃至将第二俗谛。对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尔。问。何故不将第二俗谛对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同将十八界等。
  (九十九右)今以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为论(文)。义演云。疏今以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为论者。意云。今此问论文将八识自相望辨。不对心所也。八识相望辨者。将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异。对第四真谛。即不一不异。以一切诸法如幼化故。真谛之中心言绝故。不可论其一异。故与前别。云然前言不可言一异至理讫者。意云。次前论一(文)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乃至无定性故。讫者毕也。于第二真谛中明因果。故讫。今者但将八识。约真俗相对明不一不异。更不约因果说。所以但将第二俗。唯对第四真。更不对第二真等明也。
  (九十九右)此中义显(至)对第二真(文)。义演云。疏此中义显至对第二真者。意云。望本论。虽以八识相望辨不一不异。若以义准。亦得此八识。同前许心似二现心心所等。对第二真谛辨其因果。亦无违也。如前心心所相似故。云亦得等。
  (九十九右)理实俗真(文)。演秘云。疏理实俗真者。生起于下。第二俗等而对真等。有四三二重数差别。
  (九十九左)如别章解(文)。具如二谛章中。第一卷中揭圆折异。更不缕述。
  (九十九左)即十卷(至)第十卷也(文)。第九(二十七左)之全文。
  (百纸右)谓用为能相体为所相(文)。义演云。疏谓用为能相体为所相者。如识上有了别用为能相。如受等。如领纳等用为能相。如识自体相性为所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为能相。色等法体为所相。
  (百纸右)以四真中(至)所相无故(文)。义蕴云。此以初俗忘情计执。能相所相有别。今推入四真谛中。并无边计体用故。能相所相皆无别也。
  (百纸左)或见分为能相(至)一切应思(文)。义演云。见分为能相相分为所相乃至应思者。约当识体见相辨也。见为能相。为见分能取相故。相为所相者。相彼见所取故。问。与前作用为能相何别。答。前据却设。后约别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前七为能相者。为能熏故。第八为所相者。是所熏故。又约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是所相者。为所依故。七识是能相者。为能依故。亦如水与波。波依水起。即波为能相。水为所相。此亦应尔。或第八为能相。余七为所相。由第八能变种子。种子方生七识现行故。约此理辨能所相。或见相分为能相。自证为所相。以见相依自证分故。故前论云。相见俱依自证起故。如牛头角。如前已说。或色法有质与用。用为能相。色体为所相。或生等四相为能相。法体为所相。
  (百纸左)此长行中(至)颂中理通(文)。义演云。疏此长行中但对第四胜义至颂中理通者。若长行论文。真胜义中。心言绝故。但对第四胜义为言。若颂文云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若约颂中道理。皆通对四胜义作法。
  (百纸左)旧颂云(至)无差别相也(文)。义演云。疏心意及意识者。即八七六三识也。分别外相义者。即五识也。八无分别相者。无实分别之相。假有不障。亦无实能见所见也。又旧颂曰。八无分别相者。即当新颂真故相无别。旧颂曰。非能见可见者。即当新颂中相所相无故。如旧颂中。但明八识有无之相。不明八识真俗之相。云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等。旧颂无此文。哲法师云。此旧颂翻义不同。故新经文翻之。将旧四句一一皆不尽理。如今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旧同。及意识不尽理。一滥第七。二不通五识故。新经颂心意识八种胜也。第二句云。分别外相义据八。六通缘内外。七唯内。五唯外。故新颂云。俗故相有别胜也。第三句。八无分别相。即言真中。八识无有分别相。此语义虽不违。然不如新经。缘见分能相。不论无所缘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颂相所相无故胜。故疏主。言此颂无有别俗之所相。唯说有无差别之能相也。此言极妙。无有别俗之相者。意云。无有遍计所执之别相。唯说有无差别相者。意说。八识识无差别之相。依他据俗即有。胜义真谛故无也。又哲解旧颂云。上二句是俗有。差别下二句是真无差别。不说真俗相对。亦不说别俗之相。但说有无差别能相亦得。以下说唯识义。疏有九门。此卷内尽也。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