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九(九本之二)

  (四十三右)七十七名(至)识了别也(文)。七十七(八右)云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文)。今谓。深密·瑜伽并云了别。旧中边唯云识。新中边·显扬·佛地·此论。皆云唯识。
  (四十三右)论安立真如(文)。演秘云。四安立真如者。问。四皆安立。何唯谈苦。答。虽标总称即因别法。如色处等。又四谛初从总为目。余三后故从别立名(已上)今谓。伦记亦用第二解。
  (四十三右)下四定四圣谛(文)。七十七(八右)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文)。显扬三(九右)云。四安立直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因思惟集谛(鲜本有既思惟已四字)欲令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证。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
  (四十三右)旧中边云依处(文)。义演云。旧中边云依处者。即此中妄立真如也。既唤苦谛名为依处。是诸有情所依处故。邪行真实者。谓业烦恼也。即集谛也。对正行无漏道谛得邪行名。
  (四十三右)七十七云(至)平等平等(文)。七十七(八右)云。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众生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文)深密亦同。余论无之。
  (四十三左)此约除佛余名有情(文)。义蕴云。疏此约除佛余名有情者。问。菩萨二乘岂有邪行。答。有漏流转皆名邪行。然菩萨等感身之业同无明发并名邪行。
  (四十三左)无苦集故(至)故佛言无(文)。安立·邪行是苦集故。此二真如不通佛果。显扬等下释流转不通所以。于中初就显扬而释。又说等下依此论而释。
  (四十四右)由清净如故(至)旧名知处(文)。义演云。疏由清净如故至旧名知处者。解云。即约三乘同坐一解脱床故。问。既云清净真如。即是灭谛。即应言由清净真如三乘涅槃平等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云。今举能证菩提智显所证涅槃平等。故云三乘菩提平等平等。以三乘智满方得所证涅槃也。第二解云。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真如。即是菩提所依之体性亦名菩提。今疏家举智显所依真如性平等也。第三解云。性境即是真如。是菩提之所证亦名菩提故。中边云。菩提·菩提断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断。由智断惑所显得故。旧中边云。说智及智处俱名般若。说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证智也。智者即观照般若。处实相般若。以彼旧论释般若经故。云皆名为般若。
  (四十四右)胜鬘经(至)下自当知(文)。胜鬘经(九左)曰。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何以故。惟有如来应当正觉。得槃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来得槃涅槃成就无量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乃至广说。不得涅槃。
  (四十四左)谓实相(至)此约增上(文)。义演云。疏谓实相至此约增上者。问。何意七真如中。三是根本智境。余四后得境耶。答。实相真如二空所显。以依空门证真如故。唯识真如是我性故。既入见道证唯识性。即断惑证真根本智故。清净真如正是灭谛苦灭。证如是根本智境。余之四皆后得变相而缘。了俗证真后得智故。故三种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是二智之别境。故云三四境别。若约诠说。四后得智境。若据显体。论实相等三是正智境。
  (四十四左)显扬十六说与此同(文)。显扬十六(十一右)云。问。何因缘故七种真如名胜义谛。答。由是二最胜智所行故。谓出世间智及此后得世间智。由此胜义无戏论故。非余智境。又此胜义无戏论故。于有相法离一异性。何以故。由此真如于有相法不可说异亦非不异故。
  (四十四左)中边云此三二性摄(文)。中边中(六右)云。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净·正行依后一。论云。流转等七随其所应摄在根本。三种真如。谓彼流转·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计所执·依他起。实相·唯识·清净·正行。依根本中圆成实立。
  (四十五右)瑜伽第三有此六法(文)。瑜伽第三(初)。
  (四十五左)有展转义(文)。义演云。疏有展转义者。由识心上变作虚空等无为相而现。是依他起。遂便执云此是实有。方名所执性故云展转义也。故下疏云。无为亦心缘变故云是依他起。
  (四十六右)辨中边云(至)各通三性(文)。中边中(六左)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变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依他起之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三法性义色。谓色之圆成实性。如色蕴中有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各有三义。随意当知。如是蕴等由三义别。无不摄入彼三性中。
  (四十六左)初是瑜伽(至)一圆成实(文)。七十四(初右)云。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义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文)显扬第六(初右)云。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相智。相者。若略说。谓一切言说所依处。名者。谓于诸相中依增语。分别者。谓三界所摄诸心心法。真如者。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一切言说所不依处。正智者。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二世间·出世间(文)十六(五右)云。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何等为五。一相等乃至广说。
  (四十六左)三无性论(至)不依彼故(文)。三无性第一(三右)名为五藏。谓相·名·分别·如如·无分别智。佛性论二(二十右)云。五法者。相·名·分别·思惟·及圣智如如。二论并真谛译故云不依。
  (四十七右)七十四云(至)亦缘无执(文)。七十四(初右)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文)瑜伽但说作前说。此指前七十三说(十三右)答中云彼亦同。今就诠旨简。言但说亦无巨妨。义演云。问。若依他起至应知者。此中问意。若瑜伽中说依他起性摄得正智者。何故前说依他起而缘遍计所执耶。应知者。即遍计所执无体故。但可应知。依他起名应断。即圆成名应证。答。彼唯说染分依他。非净分依他。若净分依他亦缘无执。无执者。即缘二空也。故有漏染分缘边计性无漏净分缘二空如。故无漏依他通圆成摄。
  (四十七右)旧中边上卷(至)彼有颂文(文)。旧论上(二十一右)颂曰。相及于分别。名字二性摄。圣知与如如。此二一性摄。长行云。相及分别依他性中摄。名者分别性中摄。如如及圣智依真实性中。摄(文)新论中(五右)颂曰。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长行可知。
  (四十七左)所执都无(至)无实体故(文)。义演云。所执都无至无实体故者。解云。为遍计所执无体。于五法中但向名中摄。意显所执但在其名都无实体故。问。准疏云。设能诠名亦相中摄。若尔即今有四法而无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以故说遍计所执而摄彼名。答。不尔。今意说。名虽复是名亦说为相。是见缘故不以说名是相即五法中无名。前意说。此不唯是名亦通于相故。瑜伽五事中云。有名皆是相。有相非是名。为色等自体。故知相·名别。故五法中有其名。说遍计名中摄。显彼性非有。问。五法中名是遍计摄。所执既无体。未审名为有体不。答。意显遍计但有其名而无实体。不通名亦无体。名亦相是从缘生故。
  (四十七左)真如正智(至)不相违也(文)。义演云。真如正智至不相违也者。中边据能缘智·所缘如俱断漏故。俱离倒故圆成实摄。瑜伽约缘生义。是依他亦无违也。问。是正智可能断漏。真如是所摄。体亦是无漏也。又正智能断惑。所以摄无漏。真如体离染亦得名无漏。又能证·所证别。俱不得摄无漏。能所证不异是俱无漏故。中边云。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说智及知处俱名为般若。
  (四十八右)十卷楞伽(至)十卷有故(文)。十卷第七(十四右)四卷第四(二十一右)云。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相·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处所行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全。是说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无展转。离不实妄想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可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设显示。于彼随入于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当自方便学亦起他人。勿随于他。
  (四十八右)七十六说(至)故论不释(文)。七十六(十五左)云。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乃至广说。蕴处界有支等亦后如是。
  (四十八左)世亲摄论(至)遍计所执(文)。第五(初左)云。释云。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分。虽显现可得而非称彼体。为显此义故。说由名前觉无称相违故等。若依他起·偏计所执同一相者。应不得名于义觉转。如执有瓶。若离瓶名于瓶义中无有瓶觉。若此瓶名与彼瓶义同一相者。瓶觉应转。以非一相。是故不转。由此名义体相称则成相违。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变计所执。以依他起依名势力成所遍计故。又于一义有众多名。若名与义同一相者。义应如同一相成第二相违过失。又名不决定。以一瞿声于九义转。若执名·义同一相者。多义相违应同一体。则成第三相违过失失。由执牛等非一相义同一性故。
  (四十八左)若体相称即成相违(文)。演秘云。疏若体相摄成相违者。若以摄论名义二体摄。此五法名义体者。便成相违。何以故。五法中义即相分别也。体即依他。彼义初性。以无摄有。岂不相违·义蕴云。疏若体相摄即成相违者。名属依他。理即可尔。义属偏计。即成相违。何以然者。五法之中相及分别。名之为义。体即不无。摄属遍计相违耶也。又名言虚似摄属依他所诠不无。乃属边计亦成相违(文)今谓。此文即是摄论。何用名义与五法相摄。彼论意者唯约名义相对而论。名是依他。义乃是边计。故成相违。何得相摄。蕴演亦用演秘。并皆不允。
  (四十八左)此意名者(至)故对举之(文)。义演云。意说。此论中意说。名是五法中名。义即分别及相。此明与摄论不同故。彼此二论明五法不同。相摄亦有异也。今不合引来。但引对举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摄。
  (四十九右)彼世亲云(至)所遍计故(文)。如上已云。
  (四十九右)极疏远故(文)。义演云。疏极疏远故者。圆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执。不依圆成。为隔依他。故云疏远。纵依依他起执展转说。其圆成实本离名言故。
  (四十九右)楞伽中边(至)假亦通有(文)。义演云。疏楞伽中边至假亦通有者。解云。依二教五法有二解。第一云或通有无者。边计执者无。以边计所执体非实有。从缘生体即是有。二云或体实有者。即五法体总实有。然计所执克体。虽无随其妄情假说亦通于有。如毛轮·空华。妄情为有。执之为实。若非妄有依离起执。即就妄情假说通有实不然。又所执境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计所执虽无相从而说。故假说所执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总于有。
  (五十右)如瑜伽第七十二七十三四等(文)。七十二(四右)七四两卷通说五法别等者。如略纂及义林章等。
  (五十右)中边以三性(至)可勘彼文(文)。中边中(初右)云。应知真实唯有十种。一根本真实。二相真实。三无颠倒真实。四因果真实。五粗细真实。六极成真实。七净所所真实。八摄受真实。九差别真实。十善巧真实(文)义演云。今但举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实。依此建立余真实故。依三性立者。解云。于三性中有真实义名为真实。初性中真实者。遍计所执相常非有。以常非有故。于此性中计为真实。无颠倒故。于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于依他起许为真实。于圆成实有二空性。故许为真实。二相真实。此于根本真实相中无颠倒故。三无颠倒真实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性能治彼常倒四倒。四因果真实。谓四谛。染净因果有差别故。五粗细真实。谓世俗·胜义。二有别故。六极成真实。谓世间·道理二极成故。七净智所行真实。谓烦恼·所智二障智所行有异。八摄受真实。谓即三性·五事相摄。九差别真实。谓七真如·三性相摄。十善巧真实。谓治十种我见。以修蕴等十种善巧。然此十真实一一皆与三性相摄。初下与三性相摄。具引余者恐文繁不引(此据演秘)。
  (五十右)然有蕴等(文)。义演云。疏然有蕴等者。即中边说蕴说蕴等十种善巧。所谓蕴善巧·界善巧等。如下当知。此不预述。
  (五十左)取分别(至)亦所诠故(文)。演秘云。疏。取分别全至是所诠故者。问。正智心等通能所诠。分别何乃唯所诠耶。答。有漏别开相·名·分别。分别所以唯是所诠。无漏总合。故正智一能所诠具。有义相唯所诠。名但能诠。分别通三。随二所变有差别故。虽有多释将今说胜。详曰。如名诠名所诠之名岂非名耶。答。是名者何非所诠。名依识变。何非名相。答。许是相相即能诠。答。以识能变能诠故名能诠者。应相从故从于能变但名分别。从所变故唯相·名二。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疏为胜。今助一释。相·分别二唯是所诠。名通能所。虽名识变亦是相收。然据别义但称为名。若不尔者即有如前相从例失。思之可知。
  (五十左)相名小分是所诠相(文)。义蕴云。心变声名亦名为相。名诠于名亦名所诠故。名·相二名取小分为能所诠。
  (五十左)正智小分是所诠等(文)。义蕴云。无漏有为皆正智摄。能变心等唯属所诠。所变之境可通能所。思之可悉。
  (五十左)前言离过无漏无能诠(文)。义演云。疏前言离过无漏无能诠者。即前瑜伽等云。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今谈法体实。无漏亦能诠者云。此据法体说。无漏后得亦有能诠名句字等故。善·恶地菩萨于后得智中变起无量名句实。故不同前。
  (五十一左)显扬论十六(至)第五依圆成相(文)。显扬第十六(十二丁之左)之全文。
  (五十二右)第八十一(至)正分别(文)。八十一(五左)云。一者所诠相。二者能诠相。三者此二相应相。四者执著相。五者不执著相(文)显扬十二(五右)云。三此二相属相。余文亦同。
  (五十二左)彼所诠相(至)非所诠故(文)。八十一(五左)云。所诠相者。谓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说(文)显扬十二(五右)所诠相者。谓相等五法如五法藏说。
  (五十二左)彼二论文(至)亦不相违(文)。八十一(五左)云。能诠相者。谓即于彼依止名等为欲。随说自性差别所有语言。应知此即边计所执自性相。此边计所执自性有差别名。所谓亦名边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语说所显。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如是等类差别应知(文)显扬十二(五右)云。能诠相者。谓即于彼法依止名等为诠。诸法自体差别·所有言说。此亦能显变计所执自体。应知此遍计所执自体有多种名诸十全同瑜伽(文)义蕴云。疏亦名和合者。显能诠相。无实体故说名和合。和合者。显其虚假无实性故。声名聚气方起变计。执实能诠故云和合。
  (五十三右)此二相属相(至)执所依止(文)显扬十二(五左)云。此二相属相者。谓能诠·所诠五相属着边计所执自体执所依止(文)。瑜伽相属为相应。其余全同。义蕴云。疏此二相属至执所止者。牒彼文也。言即遍计所执性也者。总断定也。次方由解文意易详。此论同故唯遍计摄(文)义演云。疏此二相属相至起计心故者。此释第三相。意说。二相属相中。遍计所执性与能计心而所依。即由有所执性方起能计心。故所执性是所依。能计心是能依。明知执所依者是遍计所执。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属相唯是遍计所执性。只道此相能起变计心。不言此相是依他起。
  (五十三右)第四言(至)及彼随眠(文)。八十一(六右)云。执著相者。谓诸愚夫无始来相续流转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随眠(文)显扬十二(五左)云。执著相者。谓无始流转一切愚夫遍计所执自体执及此随眠(文)二论大意不别。瑜伽先举迷人。后明其时。显扬前后垂翻。言性及彼。显扬言体及此。
  (五十三右)第五不执著相(至)彼习气者(文)。八十一(六右)云。不执著相者。谓已见谛者。如实了智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若正分别如思所成地。应知其相。
  (五十三右)此中五相(至)理不违也(文)。义演云。疏此中五相前二诸论不同各据一义后三诸论皆同理不相违也者。意云。五相中所诠·能诠二相诸论不同若唯识及显扬第十六同说所诠·能诠一一皆具三性。然八十一·显扬十二同说所诠相是相·名等五事。若能诠相唯是计所执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诸论各据名义说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谛中皆同。且如唯识显扬十六。说二相属唯是遍计所执性。若执著相唯是依他起。若不执著相即是圆成实性。若八十下·显扬十二。说后三相云二相属相。是变计所执性着。谓能计心及此种子。是依他。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等相是圆成实。于不执著相中言即计所执及彼随眠解脱等者。意说。由知遍计所执无。有漏染依他。而得圆成解脱也。故后三诸论皆同也。问。显扬十二说能诠及二相属相中。皆言唯有遍计所执。未审而有何别。答。能诠中言遍计所执者。即据遍计所执性当体是无。若二相属相中言遍计所执者。即显此所执性与依他为所缘。即执著相中依他计心。是能依据义分别。不可各责。
  (五十三左)显扬六说(至)所成真实(文)。第六(二左)云。彼真实复有四种。一世间真实。二道理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世间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共施设世俗。性如于地。谓唯是事非大等。如是于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服·乘·诸庄严具·及计什物·香·鬘·涂食·歌舞·音乐。众明男女威仪诸行。田·宅·财物·及苦乐等。于苦谓苦非乐。谓乐非苦。又若略说者谓此是此非彼。如是谓彼是彼。余若事世间有情决定胜解诸行。一切世间自苦传来名言决定自他分别共为真实。非邪思构观察所取。是名世间真实(文)瑜伽三十六(八右)云。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二种。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云何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风·色·声·香·味·解·饮·食·衣·乘诸庄严具。资产·什物·涂香·花鬘·歌舞·妓乐。种种光明男女承事。田·园·邸店·宅舍等事。当知亦尔。苦唯是苦非是乐等。乐唯是乐。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胜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极成真实(文)略纂十(二十二左)云。论云一依如所有性二依尽所有性者。且如二知如所有性。即无分别智。缘理之智。如境道理称实性而劝。尽所有性。即后得智。缘事为境界性。而能劝之。此解大分以理·事智别。又劝四谛·十六谛·三空门等劝智。名如所有性。八劝心虽后得智能出世。后得缘相见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情。若后得缘有常·无常·有漏·无漏等事。差别门不作相见道真如解之世间智。名尽所有情。此即约后得智。分为二智。谓世间后得。出世后得解。论云复有四种一世间极成真实(乃至)第四所智障所行真实者。初谓世间·世俗共许。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执之法故。名世间恐极字所成真实。以共许故名为真实。即唯有为有漏法。若无为无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间故。又云论解世间真实中。云何世间极成真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道性者。是意明。一切世间人。于众事中。随众事所起言说。意解所诠之事。众共许者。是此真实体故列。谓地唯是持等者。是此唯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谓此地唯是地。是水唯是水。不是火·风等起。决定解世间共计故。无始传来非今卒虑。此等是真实体。
  (五十四右)谓诸智者(至)成道理所成真实(文)。显扬第六(二左)云。道理真实者。谓诸正智者有道理义。聪睿者。诸点慧者。诸推求者。诸审察者。住寻思地者。具自辨才者。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现比思教三量。极善决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以如实因缘证成。道理所建立故。是名道理真实(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道理极成真实。谓诸智者有道理义。诸听睿者。诸点慧者。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寻伺地者。具自辨才者。居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止现比及至教量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证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实(文)略纂十(二十三右)云。二道理所成真实者。谓有智者乃至随观察行者。依止现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之义。即通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法(文)又(三十三右)云。论解道理极成真实中。云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寻思地者下。谓如欲界。有人一时不起寻伺。若人有起此寻伺者等。若以欲界对色界。名住寻伺者。又说能寻伺等者。明正起寻伺时人。住寻伺地。谓成熟寻伺人。居异生位者。谓圣人住无漏故。不乐散乱多论义等。异生多散乱故。多乐论义故。唯据住异生者。又圣人虽有见谛。有比现圣言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证得故。凡夫一向未证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极成中。明凡夫比量道理。极成于法。
  (五十四右)谓一切声闻(至)名此真实(文)。显扬第六(二右)云。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一切声闻·独觉无漏方便智。无漏正智。无漏后所得世间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及后证住无障碍性。是故说为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问。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苦集灭道名之所显四种圣谛。由简择如是四圣谛故。得入现观位。于现观位中真实智生(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一切声闻独觉。名无漏智。若能引无漏智。若无漏后得世间智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为境。从烦恼障智得清净。于当来世无障碍住。是故说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此后云何。谓四圣谛。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即于如是四圣谛义。极善思择证人现观。入现观已如实智生。比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类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慧故。类习异蕴补特迦罗无性见故。发生如是圣谛现观(文)略纂十(二十三右)云。第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依论文通二乘加行等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槃无为。四谛等法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体。唯有漏中如行智。无漏二智。及涅槃无为。是即真实体。又(二十四左)云。论解第三真实中。云若能引无得智者。非有漏如行智故。云何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不缘无为涅槃耶。义曰。论云不生。是缘涅槃智。此能引无漏智缘涅槃。亦说是加行。为此中收。论云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者。即类习离蕴外无我见也。
  (五十四右)由缘此故(至)得无障碍等(文)。义蕴云。言智得清净者。解净智也。言证得无障碍者。谓四谛理解所行也。
  (五十四左)谓于所智中(至)名此真实(文)。显扬六(三右)云。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于所智中能碍智故名所智障。若真实性是解脱所智障智所行境界。是名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应知。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佛薄伽梵为入法无我及已入极清净者。依一切法。离言说自性。假说自性。无分别平等智所行境界。谓最胜真如无上所智究竟性此。性一切正法简择。不能回转。不能过起。是名所智清净智所行真实(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于所智能等智故名所智障。从所智障得解脱智所行境界。当知是名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此复云何。谓诸菩萨诸佛世尊入法无我。入已善净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平等平等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为最第一真如无上所智边际。齐此一切正法思择皆悉退还不能越度。
  (五十五左)四道理(至)所行真实(文)。对法论第十一(八右)云。四种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观待道理者。谓诸行生时要待众缘。如芽生时要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诸识生时要待根·境作意等缘。如是等。作用道理者。谓异相诸法各别作用。如眼根等为眼识等所依作用。色等境界为眼识等所缘作用。眼等诸识了别色等。金银匠等善修造金银等物。如是比。证成道理者。诸为证成所应成义宣说。诸量不相违语。所应成义者。谓自体差别所摄。所应成义诸量不相违语者。谓现量等不相违立宗等言。法尔道理者。谓无始时来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所有成就法性法尔。始火能烧水能烂。如是等诸法成就法性法尔。如经言眼虽圆净空无有常乃至无我。所以者何。其性法尔(文)义蕴云。疏四道理者。谓观待此彼得生住。二作用道理。如根发识识能了教。三证成道理。由比量等有正智生。四法再道理。如地·水等法尔道理。如地水等法尔坚·湿。疏如是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如真如。唯佛·菩萨之所行故略不说。余理通诸法。又前已说。如是所行故文者也。
  (五十五右)亦取无漏智(至)不尔便减(文)。义演云。疏亦取无漏智至不尔便减者。意云。今此四圣谛真实亦取无漏智为真实。若不取无漏智为真实者。即四圣谛真实便减。以不摄无漏智故。意说。无漏智亦被他观谛下后得无漏世间智缘也。故唤后得无漏智名世间智心。亦缘俗故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亦准此释(文)义蕴云。疏不尔便减者。圣谛与智俱是所行。若不取智便为减也。又净智能行圣谛所所二俱真实。唯境非智故名灭也。前解为胜。
  (五十五左)瑜伽三十六(至)依他摄者(文)。今捡瑜伽三十六·对法十一。无有分明论摄属文。然三十六如上具引。及对法中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于中演四种道理等。此等两论其意明依他摄。非有别文。
  (五十五左)七十三说(至)三事所摄(文)。七十三(九右)云。问。如是五事四种真实。此中何事摄几真实。答。世间所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三事所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智障净智所行真实三事所摄。
  (五十五右)二障净智(至)二事所摄故(文)。七十三(九左)如上已引。演秘云。论。二障至二事摄故者。问。准瑜伽论三十六说。后二真实以四谛理真如为体。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答。有三释。一解如疏。二传三藏释云。当证二障净所行时亦证智慧。犹如见分缘真如时即自证分亦缘见分。三有义二空观智能有所行亦名所行。不应说云二障净智通缘真俗故无漏智亦名所行。后得缘者。此理不然。后得通缘染·净依他。应说染分亦是二智之所行真实。若尔即应二智所行通摄五事。既二事摄。故能观智能有所行名为所行。详曰。疏及传释其理稍通。有义所断恐乖论旨。论旨者何。谓论本明所缘之境。显境不同有四真实。故三十六云。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义即境也。今取其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不约为境。岂与本论不成楚·越。论据一分净境为言。非境义同以染依他便例责也。今助二释。一云根本智所行真如真如所摄。余无漏智缘安立等所变相等亦名二智所行真实正智所摄。不同有漏虚妄分别非相等摄。故七十三无漏有为总名正智。问。何以证知。答。三十六云。一切二乘若无漏智。若无漏之后得世间智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又显扬云。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四圣谛。既后智境亦名真实。故知后得所缘四谛真如等相皆名真实。然三十六第三真实具言三智。第四不具但影显也。不尔何意有具·不具。或取疏传合今所明复为一释。故大论前后亦不相违。更思。疏。中边论至依一圆成实者。四句之中初显初实依遍计一。二显第二依计等三。第三·四显第四三实共依成实。
  (五十六右)辨中边论说(至)唯初性摄(文)。中边中(五右)云。若事世间共所安立串习随入觉慧。所取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色非声等。是名世间极成真实。此于根本三真实中但依遍计所执而立。
  (五十七右)旧中边上颂(至)依一圆成实(文)。旧中边上(二十右)新中边中(四左)演秘云。四句之中初显初实依遍计一。二显第二依计等之三。第三·四显第四三实共依成实。
  (五十七左)一无性无常(至)即初性也(文)。义演云。疏一无性无常至假名谛者。无性性实而谛假。以性常无名性实也。即唤此假为苦谛下无常故谛名假。以性常无非是苦。故云谛名假也。
  (五十七左)旧中边云(至)新同此(文)。旧中边上(十八左)云。一无物无常。新中边中(二左)云。一无常无性。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
  (五十七左)二起尽无常(至)为无常(文)。义演云。疏二起尽无常至为无常者。此即性谛俱实。其有漏法实是生灭。亦复是苦故。性谛俱实也。
  (五十七左)三垢净无常(至)假名为谛(文)。义演云。三垢净无常至有无垢为义者。此即性实谛假。意说。真如实无垢净。若在生死位中即名有垢真垢。若断烦恼断生死时即无垢真如。真如约分位假名无常。实是常法。即名性实。然不是苦谛下无常。名为谛假。以真性非是苦故。
  (五十七左)中边云有无垢为义(文)。旧中边云。三有垢无垢无常。新云。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
  (五十七左)此约诠分位(至)不缘之(文)。演秘云。疏。此约诠分位为垢净者。以有染净隐显二位。据斯诠显以彼苦下能缘之心无常行也。假名无常。体实常也。疏。无常行实不缘之者。无常行相但缘三谛。有为为义。不缘灭谛无为为境。义蕴云。疏似无常行者。有漏之法有染有净。可是无常。此无为法实非无常。约诠垢净假名无常。似有漏故。无常行实不缘之者。苦无常行者不缘无为。无为是常法故。
  (五十七左)又依一切无常为语等(文)。演秘云。疏又依一无常为语等者。言无常之行缘。初后性此能缘行。非是十六行中无常。是十六外缘无常心。何所以者。十六行中无常但缘三谛为境。初性非谛。后性无为。非无常故。
  (五十八右)显扬十四(至)在外色(文)。十四(十二左)云。六种无常者。一无性无常。二失坏无常。三转异无常。四别离无常。五得无常。六常有无常。八种无常者。一刹那门。二相续门。三病门。四老门。五死门。六心门。七器门。八受用门。此中刹那·相续二种无常偏一切处。病等三无常在于内色。心无常唯在于名。器·受用二无常有于外色(文)显扬无无字。唯言失坏。恐疏无字衍。义演云。如识中种子前灭后生念念相续而不散失。名无失坏无常。余者易解。疏八种者。一刹那者。即是刹那四相中无常。二相续者。即是一相四相中无常也。次三在内色者。谓内身上四大不调名病。诸根衰损名老。身坏命终名死。故病老死唯在内身。心唯有名。名者。即非色四蕴总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受用者即五尘。是所受用境(文)义蕴云。疏显扬十四无常有。六者。一无性无常者。空华等性常无故。二无失坏无常者。如阿赖耶持诸种子不失坏故。三转异无常。在胎·出胎十时分等位转异故。四别离无常者。如有为法初虽合会必别离故。五得无常。如于现在受无常果由无常因之所得故。六当有无常者。如五种能有当来生老死故。
  (五十八右)彼约三界分别等(文)。显扬十四(十四右)云。复次是无常义。于欲界中一切具有。于色界中除病·老·受用三门无常。又有触·染·三种变异。如色界所说诸无常义。当知无色界亦尔(文)。义演云。疏彼约三界分别等者。如无色界中唯有五种无常。谓无病·器·受用三种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八种。有解云。六欲天中及北洲。并地识全极苦处。鬼畜一分。此等处皆无病也。但有余七无常。若东·南·西三洲。一分鬼·畜。随受·处等具有八种。此约多分说。非真理也(文)今谓。义演论无无色无常。与显扬违。其非可知。
  (五十八左)又此中垢净约诠谈旨(文)。义蕴云。疏此中垢净约诠谈者。言诠唯云垢·净。意谈垢·净二位所有真如。显扬转谓唯约十时分等。不谈如体。名同义别。
  (五十八左)彼说十五种(至)如彼广解(文)。显扬十四(十三右)中。具明十五。演秘撮略云。按彼论云。六无常中后五无常并名变易。变异不同。有十五种。一分位变异。谓婴儿等。二显变异。谓从妙色变为恶等。三形变异。谓饥疲等。四兴盛变异。五支节变异。六衰热变异。七他损变异。八疲倦变异。九威仪变异。十触对变异。由苦等触。十一染污变异。十二病等变异。十三死变异。十四青淤等变异。十五一切种不现尽变异者。谓骨锁等烧坏离散·一切种都无所见。
  (五十九右)一所取苦(至)性实而谛假(文)。义演云。疏性实而而谛假者。真如与一切有漏苦相合故亦名苦。非实苦也。故云谛假。真如实是圆成实性。云是实也。
  (五十九右)旧中边云(至)新同此论(文)。旧中边上(十一左)云。一取苦。新云。一所取苦。谓遍计所执是补特伽罗法执所取故。
  (五十九右)二事相苦(文)。义演云。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谛俱实。实是依他起性。有为有漏实是苦谛。亦是苦行所行。
  (五十九右)性实而谛假(文)。义演云。性实而谛假者。真如与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名苦。非实苦也。故云谛假。真如实是圆成实性。云是实也。
  (五十九左)新中边同(文)。新中边中(三右)云。二事相苦。谓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谓圆成实苦相合故。
  (五十九左)论空有三者等。义蕴云。论空有三者等者。初后二行性实体假中。一性体俱实。无我三种准之应知(文)义灯六末(四十八右)云。论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实。但总相释。要集云。或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后即性实谛假。云有说空无我皆性·谛实者。非也。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故。今谓不尔。一疏文不判寻听此解理然。若云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者。何故自断云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岂许所执苦谛摄耶。今云空及无我性·谛俱实者。以空·无我二种行相与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计性无名空无我。圆成实性空无我性亦空无我。苦谛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常故无我。能观所观行相俱通。故说俱实。据实二性非苦谛摄。初后二行性实谛假。应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计·依他·圆成各分三行。初后皆性实。中边说即彼性故。从谛皆假。中即依他。性·谛俱实。然依他中无漏依他是道谛摄。有漏依他是苦谛摄。摄依他少分。准法师辨中边疏解无常行相。云今无常通缘三性故。说能缘行相有计所执等。实非此行通初后性。又以理准无常缘三谛。初性非谛收。言缘彼者。通一切心缘无常语。假说为无常行。实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无常。下诸行相准此应悉。今准此释。无常苦乐是苦谛行相。非初后性行相。说初后性者。皆是假说。准空无我摄初后性亦是假说。彼非摄故非此行相。今又助。释前解据三乘苦·集等谛不摄真如。依大乘宗四谛亦摄圆成实性。故涅槃经云。声闻之人有苦有谛而无其实。菩萨之人亦有其实。实即真如。菩萨亦能依四谛诠观圆成实。故苦·集谛亦摄彼二。虽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释。四三各后性·谛俱实。又邪行如等即谛真性。约诠显体。如通四谛。故四三后性·谛俱实。
  (五十九右)显扬十五(至)如次立三空(文)。十五(十八左)云。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其次第立三种空。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
  (六十右)苦谛诸行义通诸谛(文)。义演云。疏苦谛诸行义通诸谛者。意说。诸谛下皆有相应烦恼。即此烦恼者皆有无常·苦·空·无我等行解。故云苦谛诸行义通诸谛。若不约此说者。岂有灭·道二谛亦无常苦等乎(文)今谓。未详。
  (六十右)中边又云(至)不分三也(文)。中边中(二左)云。无颠倒真实者。谓苦·空·无常·无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故。又中卷(三左)云。如是所说苦·空·无我·无常四种。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实各分为三种。四各三种。如前应知。
  (六十左)一习气集等(文)。演秘云。论一习气集等者。疏有两释。初释意云。由能执心执于我法而熏成种。种虽有体由因遍计所执我法能计心等熏成于种。种名初性。非是别熏所执之种。或能遍计假名所执。所熏之种。从能熏心假名初性。第二意云。为能执心执彼习气。为所遍计习熏是。彼所执所依从彼能依假名所执(文)。
  (六十左)三未离系集等(文)。义演云。疏三未离系集假名为集者。言未离系即是真如集之性也。此谓为集假名集也。谛实可知(文)义灯六末(五十右)云。未离系集。假实准知。但为二释。由是集性未离系。离系非集。即择灭故。约未虽系集之真性名为集者。性·谛俱实。以业烦恼名为集者。此即谛假(文)义演云。云未离系集等者。唯取业烦恼。一是实谛体。其真如在缠之位假说真如。名为集谛。谛假也。真如是圆成实。故性实也。
  (六十左)一自性灭(至)定非谛摄(文)。义灯六末(五十右)云。灭谛初灭。要集三解。初解谛实性假。自性不生。是择灭故(即与第二不别)后释性·谛俱实无故不生。性实可尔。常故不生。与本性灭何别。故唯第二依本疏正(文)。  
  (六十一右)二二取灭(至)二取不生(文)。义蕴云。疏二二取灭护法安慧各有别解者。护法二取。所谓依他。断染依他所得择灭名二取识。安慧二取。所谓边计。此自性灭非是择灭。今论言择灭者。即二取所依依他性识自体灭名为择灭。二师俱是性假谛实。依他是已灭不生。非实依他故性假也(文)义灯六末(五十右)云。中灭。依法师辨中边疏。护法·安慧二师释别。依护法云。断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择灭。由依依他起而得于灭。假说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谛实。安慧释云。二取即遍计所执。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体分断得不生。不生是灭。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识之自体(文)义演云。疏二二取灭能所取无故等者。意云。择灭力令依他起所取二不生。故名二取灭。此即谛实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择灭实。是择灭实。是灭谛而性非依他起。但从所灭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假也。以择灭无为非依他起故。护法·安慧各有别解者。若护法说。见相是依他起。若于见相分上执为实能取所取者。方是遍计所执性。若安慧说。见相分即是能所取。遍计所执性故。二师有别。
  (六十一右)三本性灭(至)如彼抄会(文)。中边中(四右)云。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文)义灯六末(五十一左)云。三性灭者。辨中边云。谓垢寂二择灭及真如。法师中边疏云。安惠云。垢寂二种。一染垢寂。即烦恼障断。谓择灭。二不染垢。即所知障断。谓真如或。总解云。由垢寂故总得二。谓择灭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择灭。或性寂故即真如。总含二种故云垢寂二。然成唯识说二取灭即是择灭。辨中边说择灭即本性收。二论说别者。中边约所依·所得二各别故。所依依他假名为二取灭。或所得属本性。唯识不约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择灭。此意以中边论云二二取灭即能取所取二取不生。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以辨中边说所依即能所取论二取灭。说所得即断二取已所得择灭。故分为二。唯识不说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断二取。已所得择灭假名依他。实是择灭。故于本性灭中分出择灭名二取灭。即谛实也。辨中边论说所依二取无名二种灭。即彼所灭名之为灭。实依他起。性实谛假。若依识变名为择灭。亦同此释。本性灭者。依中边论择灭为本性。性·谛俱实。真如二说。若唯据诠性实谛假。诠·旨合说性·谛俱实。准涅槃经。谛摄法尽真如非灭。即摄法不尽故。或灭之实性真如名本性灭。亦性。谛俱实(文)义演云。此论本性灭即是真如。中边释本性灭。即是择灭及真如。有此相违。如中辨抄会。问。择灭与真如何别。答。择灭据断惑所得。真如约体以假。故择灭义于真如上假立。
  (六十一右)一遍智道等(文)。义灯六末(五十左)云。道谛三者。要集云。三皆性假谛实。智所取无断。染依他证真如理。净分依他非所断故。非所证故。今谓不尔。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常·无常门非圆实摄。漏·无漏门亦圆成收。真如所证成实四知能证成实故。性·谛俱实(文)。
  (六十一左)三作证道(至)如依他说(文)。义蕴云。疏作证道或假或实者。若约净分依他即性假体实。若无例名成实即性·谛实。若约能证道所证圆成亦谛·性俱实(文)义演云。疏三作证道者。真如即是圆成实摄。非是依他道谛摄。今说真如为道谛者。性实而谛假也。第二解云。若从能证道名作证道者。即无漏实是道谛。复是圆成。即性·谛俱实。
  (六十一右)遍智名等(文)。义演云。疏遍智名实者。意说。遍计无体而得一名。唯应遍智更无余义。故遍智名别得总名。即别遍计而得总遍智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别得总名。问。此三种道为是根本亦通后得。答。后二是正体。前一是后得。后得智中能遍知故。又先遍计遍证。于后得智中于业病等方能遍智。而为说故。若据此解。前一唯后得摄。故七十四说。于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后得用。
  (六十一左)七十四说(至)皆应遍智(文)。七十四(初左)云。问。三种自性性应遍知。答。一切。
  (六十一左)显扬六说(至)如次得名(文)。第六(七右)云。遍计所执自性应知。依他起性应知及应断。圆成实自性应知及应作证。
  (六十二右)皆通三性(至)即为空境(文)。义演云。皆通三性者。意云。三解脱门所行境一一皆通三性。疏谓缘依他至即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为解脱门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计所执及我我所以体空故说为空境。谓缘他上无计所执者。此显依他起是空境所由。意说。依他起上无我我所执。即说依他名为空境。因显成实至即为空境者。此显圆成是空境所由。意说。圆成要由我法二空所显。即说圆成为空境。准疏但显依他圆成为空境所以。不说遍计。以遍计体空空境。易故不说(文)演秘亦同。
  (六十二右)论三解脱门理实皆通(文)。义蕴云(初一)释通释三性俱为三境。七十二下别别证依·圆俱通三境。瑜伽十二下别证遍计通三解脱。随增已下各为一境。
  (六十二后右)俱不于此(至)为无愿境(文)。义演云。俱不于此起愿求故为无愿境者。此明三性为无愿境之所以。境为此无愿内境也。意云。前三空境皆约遍计。故于此空三皆叵愿名不愿。且如遍计所执。无实体故不可愿求。即依他为无愿境。又是依他生灭法不可愿求也。如遍计心中执实圆成。此性既是遍计所执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愿求。即是圆成为无愿境问。圆成既非不善。云何不可愿求。答。如疏言。非缘遍计所执真如起愿求者。即释圆成为无愿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据实真如不名无愿境亦不相违(文)此处演秘。义蕴云。疏缘依他至为境者。问。依圆是有空为空境。答。观依他上无遍计所执名为空境。圆成实性因空所显故亦为空。故说此三俱为空境。
  (六十二右)如空缘此三(至)为无相境(文)。演秘云。如空缘此三至为无相境者。此举空境以成无相。三性为空。皆约遍计。无相亦然。以彼体无何有其相·义演云。疏如空缘此三为无相等者。三境既空相即非有。空上无相上无相行相相似。取空为例故曰如空。
  (六十二左)七十二说(至)出世修惠(文)。七十二(十三左)云。问。如是五事几是空境。几是无愿·是无愿境。几是无相·是无相境。答。相通三种。亦三种境名非三种。是二种境分别通三种。是二种境真如非三种。是空无相境正智通三种。是空所行境。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相无愿。当知此中通闻·思·修所成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说者。当知中唯修行所成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脱门名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出世间修所成为性(文)显扬第二(十七左)亦同。演秘云。相通三种者。五事相也。然三解脱有能所知。相多所知少。通能知。所知·能知俱三解脱。疏相亦三种境者。相亦摄彼所知三解。即是境也。问。何意说此。答。欲明依圆亦三解脱。故先引文后方成立。次下疏云。既尔等者。正成立也(文)义蕴云。疏七十二说相通三种至亦三种境者。亦三种境者。五事中相通能所观。故为三解脱门亦为三境。问。如何相为三解脱门。答。有·无漏俱名为相。有漏之相非解脱门。今取无漏。显扬等说出世慧故。问。无漏相者。即正知相。乃是境摄。何得为门。答。相通心境。一分为门理亦无失。问。何故五事此偏明相。答。相最宽故。五中初故。故偏举之。准彼论文。但以五事与三解脱相摄不论三性。今此引例。欲成依他·圆成。得为三解脱境也(文)义演云。疏相通三种者。意说。五事中相通三解脱门。何以得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脱门故。解云。能知者。即三解脱门智。所智者。即三解脱门境也。其相通所知。多是所智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瑜伽文与此论稍异。疏相亦三种境者。解云。相亦摄所知。所知即是三解脱门之境也。问。何意作此说。答。欲明依他·圆成三解门。意云。相竟是三解脱之境。依他·圆成既有有漏·无漏相。真如以寂静为相。明知亦是三解脱之境也。先引文后方成立。所以断之。既尔等者。正成立。疏此中既言至以证故说者。意云。此论脱三解脱门。是无漏智。无漏智中是修所生惑。既证真如名得三解脱门也。此与七十二·显扬第二文同。皆云解脱门出世间修惠也。前与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云。相通三解脱门亦为三境。疏既尔至亦无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为三种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无漏。复说相为三解脱境。又漏·无漏殊。分依他·圆成二别者。有断即依他。无漏即圆成。故知依·圆二性立为三境。问。无漏相属圆成。如何得名无相言是无相解脱境耶。答。显扬第十二云。相缘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释曰。智缘无相亦名无相。意说。道谛下四种行无漏智以缘无相故总名无相。故无相解脱门缘之亦为无相也。疏道四行通三解脱门者。意说。无漏智是三解脱门境也。
  (六十二左)显扬第二(至)三解脱门(文)。显扬第二(十七左)云。缘智空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空。所缘智无相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文)演秘。
  (六十二左)净分依他(至)亦为无相等(文)。义蕴云。遂难偏释有为圆成亦为无相境。疏言亦者。亦有二义一亦依他。二亦无为圆成实也。比今第二为俊。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二(至)故名无相(文)。十二(九左)之文即此即彼作观字。义演云。疏瑜伽第十二说至为三解脱门者。前既明依圆为三解脱境。今说遍计所执亦为三解脱门之境。
  (六十三右)七十四显扬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右)两论文中略取其意。
  (六十三右)如枢要说(文)。枢要下末(二十左)。
  (六十三右)第七十四显扬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左)云。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彼云何。答。由三自性故。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说本来无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说自然无性忍。由圆成实自性故说烦恼苦垢自生忍。此三种忍在不退转地(文)伦记二十上(三右)云。备云。三忍在初地已上。故言无退转。
  (六十三左)证圆成实时惑苦不起(文)。演秘云。疏证圆成实时或苦不起者。有义弹云。证圆成时无异忍故。无生忍者。意显证彼无生境故名无生忍。证圆成时惑苦不生。岂籍观耶。故应说云观圆成实。非惑苦故无惑苦生名为惑苦无生忍也。详曰。了知证彼圆成实时惑苦不起名无生忍。不言正证成实之时别起斯忍。或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无违。有义所明理亦通矣。任随所好(文)。
  (六十三左)对法第十二(至)大智度论(文)。大智度论四十八(十六右)云。摩诃衍所谓三三昧。何等三空无相无作三昧。空三昧名诸法自相空。是为空解脱门。无相名坏诸法相不忆不念。是为无相解脱门。无作名诸法中不作。是为无作解脱门。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
  (六十三左)八十六说(至)缘此圆成(文)。八十六(六左)云。当知建立四种法嗢拖南。谓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者。依无愿解脱门。建立第一·第二法嗢拖南。一切法无我者。依空解脱门建立第三嗢拖南。涅槃寂静者。依无相解脱门建立第四法嗢拖南(文)义蕴云疏。  
  (六十四左)第二得胜义等(文)。演秘。
  (六十四左)真如旧成(至)故立得名(文)。义演云。真如旧成至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释难。其文易解。
  (六十五右)第三者(至)多财释也(文)。义演云。疏胜义至有财释者。此第三行胜义。以无漏智为体。此无漏智行用真如胜法为境名行胜义。是有财也。即真如胜名财。智缘胜义得胜义名名有财释也。如食○等。又若随体事别论亦得。是初胜义即无漏智。体用显现故云。四胜义中第一名体用显现谛。
  (六十五左)即不缘彼等(文)。义演云。疏即不缘彼者。不缘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说。初性是无体也。
  (六十五左)别变似无名应(文)。义蕴云。疏别变似无名应者。我法本无。故佛别变似无之相。无所杖质故云别变。无实境体。但云应知。彼无故。
  (六十五左)以为本无质(至)如缘他心(文)。义演云。疏以本无质至缘无者。意说。变计所执本成无质非凡圣智境。然缘此无时即变起似无之相。即本质是无相分是有。今从本质而说。故名缘无。虽有相分以本缘无故。故说知无。
  (六十五左)缘无如缘他心(文)。义蕴云。缘无他心者。缘彼似无之相。如缘他心。俱不缘本质故。然佛他心智能称实知他心。我法体无称实知无。名知处偏计义意相似。故以为喻八十六说一切行苦依无愿等者。有漏依他皆行苦摄。此不可愿故为彼境。与此论同。问。此明三忍。引此何为。答。理合前明。忍之解脱既不别门。于此引之。亦何违理。问。此中论文缘此后生三无生忍。所言缘者。为是缘由为取缘遍。答。有解云。由三解脱生此三忍。非缘遍也。此解不然。应取缘遍。何故云缘此三性也。又论说云。如次此三是彼境故。若非缘遍。云何称境。问。前解脱门·此无生忍。门之与忍俱智异名此二何别。答。准显扬第二。空无愿相俱通境智。境亦称门之者。因由之义智境皆得为因。忍者印证之名。非智行能引境。门宽忍狭。故三不同。问。此三性为三解脱境。亦为三忍境观空等时为即是忍为别智忍。答。三解脱门可通三智。言无生忍。多唯根本忍必为门。门非必忍有异。准理。可知。论既说。云缘此复生三无生忍。即是门先忍后非定同时。问。此三种忍为是一智为三耶。答。说境虽异忍字亦殊一智义分理无违也。
  (六十四右)应会诸论(至)义如别抄(文)。义灯细辨。
  (六十四右)四世俗中第一俗摄(文)。二谛章云。世俗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名随差别谛。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文)义灯云。世俗有三皆持业释。由此二空。能显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或取所显带相。观真未是亲证。望废诠证故名显了。亦持业释(文)。
  (六十四右)第二体有为行(至)故名为行(文)。义演云。疏第二体有为行至故名为行者。解云。言行世俗者。唯是有漏迁流名行。即简四胜义中前三胜义。前三胜义对第四废诠谈。旨谛虽名俗谛。然不同此行世俗。何以故。是无漏故亦简也。无漏行是有为行。不同有漏行世俗也。又云。简胜义者。唯简第三胜义。第三胜义对第四胜义虽亦名俗。体不同行世俗谛。所以须简。
  (六十四右)旧中边云取行世俗(文)。旧中边上(二十右)云。俗谛有三种。一立名俗谛。二取行俗谛。三显了俗谛(文)。新中边中(四右)云世俗名全同此论。
  (六十四左)三显了世俗(至)第四世俗(文)。义演云。疏三显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说。此显了世俗是圆成实者。即由断染分依他上遍计所执无二空为门显圆成实。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其两解。一云此显了世俗即是第四摄。二云此显了世俗亦是四胜义中第三胜义。以是无漏故。疏云或是世俗至无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云。此显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谛。远是前三真望第四亦名俗。第三俗者。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显。是无漏故。答。唯取俗谛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谛相之有漏故。非是圆成实也。不得名为显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如中第三也。
  (六十四左)第一胜义依士释也(文)。义灯六末(六十)云。论胜义有三一义胜义。本疏依士。今助一释。亦得持业义谓道理。胜者无过。如似涅槃名为无上。此胜亦尔。更无过故亦即名胜。此理即胜名义胜义。初义是理。后即胜道理。义中最胜。或境义中胜名义胜义。论依对智依士为名。今谈法体胜劣相形。持业为名。三行胜义。亦通持业。如世第一法。据行法中无漏最胜。故无漏行即胜义。论据缘境。今谈者体胜劣相形。行即胜义。俱名道理。俱是谛故。以别简总。行中之胜。依依士为名。
  (六十五左)如缘他心不尔违圣教道理(文)。义演云。如缘他心不尔即违圣教道理者。意云。且如缘他人心时。虽不亲得他人定心。然变心影像相分。而缘此相分而自心变合属自心。今从本而说名他心智。此义又今缘遍计时。变计无体不亲缘无。别变无相而缘。此相分虽自心变是有。而据本质而说故名缘无智。若不许尔者。便违圣教如此道理。
  (六十五左)二十唯识(至)不言亲缘(文)。二十唯识述记下(五十二右)云。论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知所行不可言境。述曰。下显总成他自心知不如实知。一无知言通答上问。及释下因。若菩萨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种诸知名为二知。或现行法执俱无明所覆。或法执种子俱无明所蔽。故言无知所覆蔽也。覆谓覆障。蔽谓隐蔽。覆障所知离言法性。隐蔽自心不称实故。如来净知断法执故。所行真·俗·依他·圆成二种诸境体性离言。超思义道名有为等。皆从强名。故佛他心知缘他心时既称彼境。如实离言名如实知。诸菩萨等他心知等不知彼境性离言等。不称彼缘。虽缘他心及缘自心名不如实。故此说。言诸菩萨等二知于境无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为无为性·离言境。故说彼智名不如实。
  (六十六右)如二十唯识抄二解(文)。如二十抄下(五十二右)具释。
  (六十六左)七十四说(至)无相故(文)。七十四(二左)云。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无相故。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问。诸观行者。通达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行于相耶。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间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当知亦尔。
  (六十六左)七十四说(至)然说应知(文)。义演云。疏七十四说至然说应知者。初性无体相故。但可说应知。不可说是所缘缘。以无体故。故此初性非凡圣智境。
  (六十六左)依他然智(至)非凡智亲缘(文)。义演云。疏此依他至非凡智缘者。意说。依他是世间凡夫智无漏后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为法故。以正体智缘无相故。后一性唯圣境。非凡智境。中间依他性是二智境。余文易解(文)义蕴云。疏然是世间无漏智境者。谓后得缘事起也(文)佛地第七(五右)云。诸佛菩萨无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执。是故缘生相分·见分依他起摄。若于此上妄计心外或定性有方名为执故(此即瑜伽论意。故上·三纸标言瑜伽论说)。
  (六十六左)若尔(至)依他起摄(文)。义演云。若尔至便非圣智者。此难七十四文。意云。若圣智不知无者。即应圣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无。智何所知。又若圣智知无者。此应是有。以心所变无相是依他起摄。即初性不成无也。
  (六十七右)真如理无等(文)。义演云。真如理无等者。意说。若于真如理无我法者。即是圆成实摄也。又云。真如理无相。是圆成实摄。此意释遂圣智不缘初性所由。意云。若圣智缘初性有者即是颠倒。若作无解者。心所变相分是依他起摄。若于真如理上作无实我法者。即是圆成。是故已下至与前说同者。此意总结圣智不缘初性也。与前说变计所执非凡圣智境文同。
  (六十七右)凡虽缘如(至)说非彼教(文)。义演云。凡虽缘如至说非彼教者。此释通伏难。难云。前说真如依展转说亦所变计。如何今说非彼教耶。答。如疏不得实故云非彼境。
  (六十七左)必依有体(至)立为假实故(文)。于总法上立假者。如五蕴假者之类。于别上假者。如忿等之类。义蕴云。疏必依有体总别法上立等者。谓依五蕴总实法上立有情。依色等别实法上立生等(文)义演云。疏总别法上立假实者。意说。于总上立假。于别法上立实。如五蕴假者等。
  (六十七左)假有三种(文)。假有多类。对法抄第四(五右)云。假中立一假二假两种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为假。诸法诠得皆待名故。待此余者。示相形待方得欲故。此二义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无名。佛地第三·广百论说。一切法假亦同于此。谓观待一假。二假者。于前假中分待名。及此尔为二。待名有三。一者体无待名安立。谓计所执余二便实。二者体无名待生待名方超。即依地亦假。待名言熏习而体方有有故。三体无有待名方显。有时失彼名如瓶。若破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无碍转一切不失故。无为中择灭等假。有为中随其所应。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应第三。此第三应第二门说渐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后文其待。此余亦为三重。准名为之有有体假无体。无为中真如有体。虚空等无体故。有为中色等有体。瓶等无体。余类可知故。有二假三假者。一种三知品三假品。仁王经亦有一名假。即能诠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云。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蕴缘生法。即前二假别开别能诠·所诠。所诠类多。或依总法假受假。依别法立法假。或今大般二种二假者。唯识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续分位假。于第三待所余假类差别。三其择灭等即分位假。不尔以通无为勘之体如彼。二四假者。大智度论一因生假亦名缘生假。从前生之后。如因善恶生苦乐等。二因成假名名缘成是有为通有无体。众生无体善有体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谓如有无相待等。四相续假。诸有为法前后相续性。如智度论说六假。瑜伽第一百卷说一聚集假。谓义等。二因假。谓未来法。可生诸行有相故。三果假。谓择灭。是道果故。四所行假。谓过去已灭诸行。唯心所行无为有体故。五分位假。谓不相应法。六观待假。谓虚空待色无非择待法无。广如彼说。此中依世分二。谓因所行。三中相续分位假。今开三种。有为总立一名。分位假。无为开为二。道果·非道果别故。谓果假·观待假·前聚假。即如自名欲·谓假有情。瓶者军等(文)义灯云。论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别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论云。烦恼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无惭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论云三分位。故佛一刹那声亦能诠。无文说此不相应法是相续假。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云既与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云前后位殊名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为分位。或通分位及聚集假。择·非择灭亦分位假。无为虽非起尽分位亦得。名为染净分位。故法花经名为法位。然今论云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由他缘而施设者。据真如说。非谓择灭不待他缘。又释唯实虽由智显本性自有。不由缘生而施设故(文)。
  (六十七左)二相续假(至)今犹在故(文)。义演云。疏二相续假至今犹在故者。即是身也。今约一个有情。从如至终。虽经历五趣多身皆是一人。据一个有情而说。如佛言昔过去鹿王今我身是。明知但约一人相续身说。身虽有多法是一故。即据一假有情身说名相续假。或可一人展转相续至今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续者。显时长也。说假有相今乃成佛名相续假。过去既尔。未来亦然。如法花经说。佛与舍利子受记。未来世过无量劫当得作佛方曰花光。又云。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声闻身与佛身虽异莫不人是一人。从今身受说未来佛方名相续假。未来身即是今时舍利弗身也。今谓。于二解中第二为优。
  (六十八左)显扬十六(至)依他起性(文)。十六(十右)之文虽有稍异义则不别。
  (六十八左)又云(至)非有非无(文)。显扬十六(十左)之文略取其意。  
  (六十八右)对法第三(至)一切皆实(文)。第三(初右)云。问。蕴·界·处中云。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答。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文)对法抄四(三左)云。不待名言根境等者。此中总意谓。若根不待名言而能取自所取境。若境不待名言而能为自根取。皆是实有故。总今言不分别是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义义言境也。若此根不待于所余而能觉自所觉。若此境不待于所余而能为自觉。皆是实有故。总合言不待此所余义而觉自所觉境。如言瓶境待瓶名方能为自根所觉之境。谓瓶无体唯有其名。待色香等方成瓶用故。是假有色等不然。故是实有。六十五云。谓若诸法不待所余。不依所依施设自相。是实有相。若待若依是假有相。如待色依色施设我我等等故。假色等是实。乃至待有为诸法相事假立生等。广说二十不相应(文)。
  (七十右)摄论等有(文)。如世亲无性各第五中。至下当知。
  (七十左)显扬第六等(文)。显扬第六(五左)今检显扬·瑜伽各第十七第十三中无五业文。瑜伽第七十四(四右)具明三性各起五业。如显扬说。明知第十等六字是写误。应作瑜伽第七十四或唯第七十四。
  (七十左)三性各五业等(文)。义蕴云。疏三性各五业等者。显扬云。遍计五业等。一能生依他自性。二即于是中起诸言说。三能生众生执。四能生法法执。五能摄受二执习气粗重○依也。五业者。一能生诸杂染体。二能为遍计圆成自性。三能为众生执所依。四能为法执所依。五能为二执习气粗重所依。○圆成业者。谓能为二种五业对治生起所缘性。三乘菩提方便者。意云。由了三性故。能除二执断二障证二空等。或令不知决了。隐密义经者说。有者。约依圆说。空者据遍计可知。
  (七十左)摄大乘说(至)通达三性(文)。无性第五(六右)文甚繁长。今依演秘撮举其要。彼云。按无性摄论·本论说云。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释曰。牒经为问。佛离诸有可无生死。现证圆寂。何无涅槃。论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释曰。由依他起与计·圆成等为所依故。佛证彼依他起除生死·涅槃。不二偏得。由依体一通二分故。实理而言。生死·涅槃有别无别。唯约无别故云密意。伦何以故。释曰。征也。升·沈既别何言无差。论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释曰。依他既由遍计·圆成成圆寂等。能成不离所成之体故无差别。问。遍计体无。云何由之成于生死。答。因计所执依他相续生死不绝。由悟圆成断诸烦恼故证涅槃。又云。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释曰。牒经为问。论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清净分也。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喻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练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识亦如是。无分别知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释论云。地喻依他。土喻遍计。金喻圆成。由唯识性是依他起。遍计·圆成是此性分。又云。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释论云。谓依他起法性真如体是常住。遍计所执自性分边体是无常。此性常无故名无常。非有生灭说名无常。
  (七十一右)通达三性(至)行无相耶(文)。瑜伽七十四(二左)云。问。诸观行者。通达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行于相邪。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间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变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当知亦尔。
  (七十一右)悟入遍计(至)除遣何性(文)。瑜伽七十四(二左)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变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问。圆成实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七十一右)三性依止(至)中何事(文)。七十四(三右)云。问。变计所执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依止三事。谓相名分别。问。依他起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即依遍计所执自性执及自等流。问。圆成实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无不安住无所依止(文)演秘。
  (七十一右)若无初生(至)应不可知(文)。七十四(三左)云。问。若无遍计所执自性当有何过。答。于依他起自性中应无名言·无名言执。此若无者应不可知杂染·清净。问。若无依他起自性当有何过。答。不由功用一切杂染皆应非有。此若无者应无清净而可了知。问。若无圆成实自体当有何过。答。一切清净品皆应不可知。
  (七十一右)三性粗细(至)极难了亦尔(文)。七十四(四右)云。问。变计所执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微细。如微细难见难了。当知亦尔。问。依他起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是粗。然难见难了。问。圆成实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极微细。如极微细极难见极难了。当知亦尔(文)演秘云。释曰。初性世间智不觉悟名为细也。依他之中如心·心等。现前故故名为粗。圆成实性一切异生皆不达故名为极细。二乘圣者犹未了故名为极细。见者初见。了者后了。
  (七十一左)几无体能转有体等(文)。七十四(四左)云。问。此三自性几是无体能转有体。答。一。闻。几是有体能转有体无体。答。一。问。几是有而非能转。答。一(文)演秘云。释云。遍计无体故是不生。为境能生能执心等名能生。依他者有体缘起名生。能生依他名为生生。能生执彼不生之心名生不生(文)。
  (七十一左)三性执无执相三性名云何知(文)。七十四(四左)云。问。变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觉悟执或无执。二彼随眠执或无执。若由言说假立名字。变计诸法决定自性。当知是名彼觉悟执。若善了知唯有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诸法有决定性。当知是名于彼无执(演秘释曰。我法二执现行之位名觉悟执。诸无漏心·及善无覆无记心。亦名为无执。无执心中于诸名等有不了·了。思可知也)若未拔彼习气随眠。当知于彼有随眠执。乃至未舍习气粗重。若永断已当知无执(演秘释云。种有随眠。未断·断已名执·无执)问。依他起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若由变计所执自性。觉悟执故。复变计彼所成自性是名初执。若善了知唯有众相不变计彼所成自性。是名无执(演秘释曰。此觉悟执·无执二也。所成自性即依他起。由彼执妄计依他以为我法。因染计生名所成也)若于相缚未永拔者。于诸相中有有所得时名第二执。若于相缚已永拔者。于无相界正了知故。于相无得。或于后时如其所有而有所得。当知无执(演秘释曰。此是随眠执·无执二。相缚种子名为相缚)圆成实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无有执此界非执安足处故。若于此界未得·未触·未作证中。起得·触证。增上慢者。当知即是变计所执及依他起自性上执(文)上明三性执无执相。又陈知三性自性。七十四(五左)云。问。变计所执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计执无相·无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本来寂灭·自性涅槃·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系·非离系·非缚·非解脱·非苦·非乐·非不苦·不乐·唯是一味变一切处。皆如虚空。以如是等无量行相应正了知变计所执自性。问。依他起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一切所诠有为事摄。云何一切所诠事耶。所谓蕴事·界事·处事·缘起事·处非处事·根事·业烦恼事·随烦恼事·生事·恶趣事·善趣事·产生事·色类事·四大王众天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众天事·乃至色究竟天事·空无边处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事·随信行事·随法行事·顺决择分善根事·见道事·修道事·预流果事。乃至阿罗汉果事·独觉事·等正觉事·灭相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支道事·静虑无量无色定事·修想事·修随念事·解脱胜处处处事·力无所畏愿智。不护念住大悲永害习气诸相随好一切种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当了知。同于幻梦·光影·谷响·水月·影像及变化等。犹如聚沫。犹如本泡。犹如阳焰。犹如芭蕉如狂如醉如害如怨如钦。尿友喻如假子喻毒蛇箧。是空·无愿·远离·无取·虚伪·不坚。如是等类差别无量。
  (七十一左)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等(文)。七十四(六左)云。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问。几唯自染。答。一。问。几自清净令他清净。答。一。如染当知苦亦尔(文)演秘释曰。遍计体无不名为染。令二执起名染于他。约染依他名为自染。由对初性不据自类而相染。说名唯自染或所染法性。同不别名唯自染(文)。
  (七十一左)三性各以何为喻(文)。七十四(六左)云。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问。几唯自染。答。一。问。几自清净令他清净。答。一。如染当知苦亦尔。问。遍计所执自性何以为喻。答。譬如虚空。问。依他起自性以何为喻。答。如害如怨。问。圆成实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无尽大宝藏(文)演秘七十四(七右)云。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变计。答。由依他起自性故。问。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缘故。问。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圆成实。答。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染杂故。又由常故。
  (七十一右)中边论说(至)十二处亦尔(文)。中边中(六左)云。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变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三法性义色。谓色之圆成实性。如色蕴中。如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各有三义。随应当知(文)义蕴云。疏中边论说。色有三种。第一所执义色者。谓变计当情境色。色家虚妄分别性故。二分别义色者。谓依他相分色。三性色者。谓真如色之性故。初后非色彼名为色。余皆准悉。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三十九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