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三(十本之二)

  (三十八左)然与摄论六意乐名字不同(文)。无性摄论七(八右)义灯七本(四十六右)云。又六意乐二论少别。摄论云。一广大。二长时。三欢喜。四荷恩。五大志乐。六纯善。杂集云。一无厌足。二广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无染。六善好。名不同者。摄论以殑伽沙等珍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舍名为广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为广大。即此长时舍于珍·命亦不为足名无厌足。以长时能舍亦名广大。二论互举。摄论以多劫舍身·命·财一一如来一一有情悉皆供养而无厌足名为长时。杂集据虽多时设得成满犹行不息名为广大。广大·长时义一名异。如七大性长时·广大俱俱名为大。杂集据不自求来四漏果化他令得非为爱见但无痴等起名为无染。摄论约令他相续舍三恶道得胜异熟不为自身名大志乐。纯善·善好名义相似。
  (三十八左)及摄三作意(文)。无性论七(八右)本论云。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乃至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若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喜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文)无性释曰。修此六种意乐所摄三种作意。其言易了。无烦重释。
  (三十九右)对法论说(至)速成满故(文)对法十二(四右)演秘。
  (三十九右)五依止自在修(至)无有滞碍(文)。对法十一(四左)云。行自在者。谓诸如来变化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一切种同法行故(文)全如疏引。义演云。疏五依止自在修至谓缘求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在者。即是自性及受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得自性·受用二身。或得此身亦能行六度。二行自在变化身者。由过去修六度故。咸得他受用及变化身。或可。得他受用·变化身已。亦能行六度故。于十方国化同法行。如释迦佛生于王宫化无量王种令得道果。如慈氏如来生波罗门家化无量婆罗门亲族皆得道果。名同法行。然菩萨赞缘求此三身故。即依止此三身而行六度也。故无性云。即为彼故修亦名为修。
  (三十九右)无性云(至)亦名为修(文)。此释成所作事修之文。即当对法依止自在修。无性七(十右)云。成所作事修者。谓谓如来到彼岸法虽极圆满。为饶益他本愿力故。不作功用。随彼岸能现行施等所应作事。此即是修。为彼修故亦名为修。
  (三十九左)然摄论(至)无性易知(文)。五修者。见于无性第七(七左)世亲第七(七右)然世亲释成所作事云。谓诸如来安住法身有无功用所作佛事常无休息。于其六种波罗蜜多虽无现行。然为摄益诸有情故。恒常现行成所作事(文)无性之释如上已引。二论难易对文可知。然义灯会对法·摄论二文云。摄论第七说有五修。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云四如前释。一现起加行修。即是发起勉励加行。二胜解修。与杂集论胜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杂集论后三作意。四方便善巧修。摄论无别解。即七最胜中方便善巧最胜。五成所作事修。即杂集论作止自在修。摄论云。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杂集论云。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说三皆得自在。虽得自在犹修不息故。二论开合互有不同。各据一义。杂集无摄论现起加行。摄论无杂集依止任持。摄论开杂集论四作意中初胜解作意略无任持。以为。所凭·所修二差别。教是所凭。余三正修。所以别开。杂集以作意故合彼胜解。别明任持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别明之。或彼加行此任持中后二所摄。即举后二影显前二。杂集别明意乐。摄论即作意取摄。摄论显诸胜行。皆具六种意乐故不别明。杂集约总别不同别明意乐。并不相违(具如对法抄第十五左会释二论相违)。
  (三十九左)谓十度(至)互相顺故(文)。义演云。疏谓十度至成互相顺者。此是第八相摄门。于中有四。一相顺相摄。二引发相摄。三持净相摄。四四句分别。即第一据此论中说不同对法。对法说云。或以真如摄一切法。亦如此即摄相归性门。或慧为门摄一切法。谓五种般若摄一切法。此即摄余从智。亦同论中摄境从识门。故对法等说或真如摄慧摄等。
  (三十九左)对法等说(至)或慧摄等(文)。对法十二(六左)曰。四胜义摄。此复多种。谓或依法界说。以真如是施等共相故。或依智资粮说。以能成辨一切智器故。或依智摄受说。以能成满一切智故。或依智随转说。以五波罗蜜多随慧波罗蜜多转故。或依智相说。以慧波罗蜜多是正智自体故。如是胜义以真如及正智为体故能摄施等。由此略说。所余摄义如理应思。
  (三十九左)如前财施(至)通六等(文)。次上(十六左)已引对法十二(八右)之文是也。
  (三十九左)是故诸论(至)故一摄余(文)。无性论七(十四右)论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决择云何可见。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所处以施声说。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释曰。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者。谓于一一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谓修施时。禁防忍受策励等心能善了知业果相属。如是施中即有余转。若修戒时。远离悭吝·贪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转。修习所余波罗蜜多亦如是说。
  (四十右)无性云(至)名修行住(文)。无性如次上引。般若论上(三纸)亦如上疏(十六左)引。
  (四十右)大般若(至)波罗蜜多(文)。三百五十一(三纸)云。善现。当知布施等五波罗蜜多皆由般若波多所摄受故乃得名为波罗蜜多。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布施等五不得名为波罗蜜多。善现。当知转轮王若无七宝不得名为转轮圣王。要具七宝乃得名为转轮圣王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若非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不得名为波罗蜜多。要为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乃得名为波罗蜜多。
  (四十右)又对法十二(至)广出其相(文)。对法十二(八左)曰。更互决择者。略有三种。一方便。二差别。三差别显示。方便者。谓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内外一切身财。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罗蜜多。即于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切损害逼迫恼乱他性。是戒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忍受遮碍损害疲倦。是忍波罗蜜多。即于此中数数发起勇励施心。是精进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其心纯善系心一境不外流散。是静虑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善取施行如实因果不取异见是慧波罗蜜多。如是乃至慧波罗蜜多方便中随其所应当善建立。由无畏施一切处有施故。
  (四十右)对法十二(至)顺后句答(文)。对法十二(八左)曰。如有问言。若施波罗蜜多亦戒波罗蜜多耶。设戒波罗蜜多亦施波罗蜜多耶。为答此问应作顺后句。谓所有戒波罗蜜多皆是施波罗蜜多。或有施波罗蜜多非戒波罗蜜多。谓戒波罗蜜多所不摄施波罗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罗蜜多对施波罗蜜多。皆应作顺后句。余互相望亦如理应思。此中依始业地渐次修者。说后必待前前不待后。是故皆作顺后句。若已串习六种。频修皆互相摄。如菩萨地说。
  (四十左)然应因叙(至)顺前后句等(文)。现本十五(十纸右至十一纸左)广辨诸句差别。
  (四十一右)论若依纯杂(至)应作四句(文)。义演云。论若依纯杂而修习者有展转相望应作四句者。按对法十二释此文有两种四句。如疏已引。杂言有四句。其实有三句。无其第二句。以不约种类福说故。据胜但有答词亦无问。因第二四句即约种类福作法故有四句。种类福者。自无贱财但见他施深生随喜。亦得施波罗蜜多。第二四句者。故彼论云。复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波罗蜜多种类福。此应作四句。云。有施非波罗蜜多。行施不回向菩提。有波罗蜜多非施。谓于波罗蜜多能劝励赞美随喜度脱等。有亦施亦波罗蜜多。谓诸行施回向菩提。第四句可知。释曰。初句行施非生波罗蜜多种类。第二句生波罗蜜多种类之福而非行施。余句可知。
  (四十一右)如前已说(文)。上疏(三十右)已明。与此不殊。
  (四十一右)余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文)。义演云。疏与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者。谓戒前有施度得成四句。不约种类福作法。四句云。有戒非度。持戒不求菩提。有度有戒。谓前施度。第三四句可知。已后准知。
  (四十一右)若离修者(至)有第二句故(文)。义演云。疏若杂修者乃至有第三第四句可知。第二句者。意说。杂修互相间有第二句。如言有戒非度不求菩提。有度非戒。即施度等。乃至有慧非度。有度非慧等。皆准可知。
  (四十一左)此亦如对法(至)不能烦引(文)。对法十二(九右)。
  (四十一左)摄大乘云(至)等流故(文)。此本论之全文。无性释曰(第七之十三丁右)是其相故者。是摄体相。谓此施等与彼施等更互相摄。是随顺故者。是摄随顺信等善法。施等善心彼所修故。于施等中彼随转故。信等即是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者。是摄等流。谓无净等及十力等是到彼岸等流果故。
  (四十二右)对法十二(至)是异熟果(文)。对法十二(七左)曰。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怀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文)义演中问答辨释。不遑繁引。
  (四十二左)七十八(至)大枝叶(文)。七十八(九左)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叶。
  (四十二左)摄论云(至)亦不违也(文)。无性七(十三左)论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明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胜生无罪乃至安座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释曰。今当现说波罗蜜多胜利功德。富贵摄故者。是施波罗蜜多所得胜利胜生无罪乃至是名胜利。于一切所应遍配属。大生摄故者。是戒波罗蜜多所摄故者。是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明谓亲族。属谓奴婢。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者。是精进波罗蜜多所得胜利。广大事业谓轮王等于中策励名为加行。所作皆办故名成就。由此所摄无所挂碍。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者。是静虑波罗蜜多所得胜利。由静虑故感此威力。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者。是慧波罗蜜多所得胜利。胜生无罪者。虽同世间得最胜生不如世间胜生有罪。既无有罪时又无边无间相续。乃至菩提非如世间唯自利益。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四十三右)菩萨地解六度中(至)增上果(文)。菩萨地中度度皆尔故不别指。义演云。疏菩萨地解至增上果者。意云。若以无漏六度望大菩提。合是因缘等流果。今云增上果者以菩萨说。若因缘若增上缘皆是增上果。解云。因缘者。即无漏六度望菩提。增上缘者。有漏资无漏感菩提果。以增上果究竟故总名增上。问。准论明十度果。何故疏中但说六度得果耶。答。后之四度即第六摄。其所感与第六同以更不别说。
  (四十三左)四十三末(至)读者知之(文)。度度皆有九相。如上已引。今明其果。四十三卷(十九纸左至二十纸右)云。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种习。善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延等菩提金刚坚固身正法久住果(文)。此文是九相中第一自性之果也。次第广明后八相果。文长不引。
  (四十三右)二以有为无漏善法为体(文)。义灯七本(四七右)云。西明云。修有为善证即能证无为功德。而非无为为戒体性。又言十胜行明非无为。要集云。此三净戒皆用思愿现·种。今谓。本释意于少有别。若据克性即正三业。若据相从所修所证通为·无为。如似相应·眷属出体。又诸论等据所修戒。此兼所证故。然所修证或通因果。因名所修。果名所证。即七大中证得大摄。摄论亦云摄善法戒能令证得力畏等。此意因果皆欲修证名为摄善。虽然所证亦通无为。
  (四十三右)摄论无性(至)合有四殊胜(文)。无性第七(二十七左)世亲第八(初右)。
  (四十三右)初一差别胜即三聚戒(文)。世亲第八(初)总释四殊胜曰。此中间答辨诸菩萨所学。尸罗于声闻等有大差别故名殊胜。无性七(二十八右)释曰。差别殊胜。谓诸菩萨具三种戒。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声闻乘等唯有一种律仪尸罗。是故菩萨望彼殊胜。世亲亦同。
  (四十三左)二共不共胜(至)不共等是(文)。无性七(二十八左)论曰。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释曰。杀·盗·淫等贪等所生名为性罪。断生草等非生贪等说名遮罪。菩萨于中观有利益而无罪者一切应修。声闻不尔。又诸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谓唯内起欲·恚·害等诸恶寻思不为发起身·语二业。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者。谓能利益安乐有情不发自他贪等烦恼。如是一切菩萨应修。世亲第八(二右)释曰。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谓杀生等说名为共相似。遮罪。谓掘生地断生草等说名不共。于此学处者。谓后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者。如两安居。观益有情辄行经宿。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者。谓观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者。谓唯内起欲等寻思菩萨成犯非声闻等。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者。谓能饶益而无有罪如是三业菩萨应修。或虽饶益而非无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与他人。为遮此事故说有罪(文)义演云。疏谓诸菩萨一切性罪至不共等是者。观今此文具一往而说非尽理也。且出家菩萨性罪不行。与二乘共。遮罪犹名为不共。若在家菩萨有作十恶业性罪亦行。如佛翼国王杀五百婆罗门等。问。一切杀生皆是性罪。何故菩萨有行不行。答。若染心杀生即有罪。若善心所杀生等即无罪。故摄论云。谓诸菩萨由是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恶业道。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文)。义灯七本(四七左)云。西明云。旧云。性罪谓杀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摄论云。杀·盗·淫等贪等所生名为性罪。断生草等非贪等生说名遮罪。此意染心断生草等即名性罪。今谓。不尔。彼摄论意。若故杀生等必贪等起故是性罪。故断生草非必贪等起故是遮罪。又断生草等十业道中是何业道。染心起时得名性罪。若云由贪等是意业者。自由起贪等。何关断草。又为贪等起杀等时。应犯身·意二处业道。又解深蜜云。十地中所起烦恼不染污相。由知而起。但为利生不为过失。此起贪等应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虽起贪等非染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贪等生即为性罪(文)又性罪现行在于何地。如梵网辨断一(七十八左)具述。
  (四十三左)三广大胜(至)如彼广解(文)。无性七(二十九右)本。论曰。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切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无性释曰。种种无量学处广大者。谓诸菩萨所学尸罗种种品类无量差别所以广大。摄受无量福德广大者。谓此尸罗能摄无量福德资粮所以广大。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者。谓此尸罗摄诸有情此世·他世·世·出世间舍恶摄善若因若果饶益意乐所以广大。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者。谓此尸罗建大菩提所以广大。诸声闻等无如是事。是故殊胜。世亲大致不异。
  (四十三左)四甚深胜(至)菩提等是(文)。无性七(二十九左)论曰。甚深殊胜者。谓菩萨中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无性释曰。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者。谓诸菩萨悲愿相应后得妙智。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者罪等者。谓诸爱乐善法憎恶不善见诸邪性。说名后三。依止此故。行杀等七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或行前七不起后三。大数言十。或已伏除。为试彼力放心暂起。不能招苦故无有罪。能助道故世无量福。世亲第八(三右)曰。甚深殊胜中。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者。此中显示如是菩萨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谓诸菩萨若如是知如是品类补特伽罗于此不善无间等事将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余方便能转彼业。如实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已上如是心。我作此业当随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于彼现在虽加少苦令彼未来多受安乐。是故菩萨譬如良医。以饶益心虽复杀之。而无少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为甚深(文)。又瑜伽四十一(五右)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故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乃至广说。杀·盗·淫·妄等事。
  (四十四右)论定学有四(文)。义灯七本(四八右)云。西明云。旧法师判初之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刚喻定及佛四定。如次虽引古释更无别判。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慧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
  (四十四右)既言声闻(至)及有漏(文)。演秘云。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义弹云。亦未可依。虽复胜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余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证是无漏。地前菩萨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戒及慧学并通地前。何故定学唯说地上故通地前以之胜也。详曰。疏意不说所言定学唯取无漏。但显论中所举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得通漏·无漏。今但以彼不得之义证定无漏。非言有漏即彼皆得。又按摄论明定差别。复四差别。谓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若非无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论据无漏定。此所举定同彼所建。又复三学随据一说。何要责之令齐一等(文)无性八(初左)云。菩萨所得诸三摩地差别无量。此中略说为上首者。等余一切声闻乘等尚不闻名。何况能得。
  (四十四右)摄论等(至)佛地论有解(文)。本末三论唯举其名不释其义。然定有七名。如上已辨。佛地论五(十五左)唯释健行定不论余定。彼论曰。三摩地者。谓增上定即健行等诸三摩地。能胜一切世·出世间诸三摩地余不能胜故名健行。又佛菩萨健士所行故名健行。唯第十地菩萨及佛得此定故。余三摩地随经所说应释其名(文)准佛地论。此健行定唯第十地及佛所得。首楞严三昧经经亦同。旧法师说非无根处。溜洲言地地皆修。不违经论乎。答。若约修满如首楞严三昧经及佛地论说。若论分得广通十地。故楞伽经第十卷云。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入于初地得。溜州亦不违理。
  (四十四右)摄论第八说有六差别(文)。无性八(初右)释曰。如增上戒与声闻异。其增上心亦应有异。故为此问。六种差别略答此问。如为别释。
  (四十四右)一所缘别等(文)。无性八(初左)论曰。所依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释曰。大乘法者。菩萨藏中所甚深广大数等。声闻等定非所能缘。是故殊胜。
  (四十四右)二种种别等(文)。无性八(初右)论曰。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释曰。菩萨所得诸三摩地差别无量。此中略说为上首等。余一切声闻乘等尚不闻名。何况能得(文)。世亲曰。声闻乘等一种亦无。
  (四十四左)三对治别等(文)。无性八(初左)论曰。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遗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释曰。无分别智所缘真如是一切法共相所显故。说此智名总相缘。定能发此能对治智亦名对治。圣道微妙故如细楔。所治种子其性粗重故如粗楔。世亲第八(五左)释曰。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碍而住。如以细楔除去粗楔。住本识中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文)。今谓。疏依无性以言缘真如智故。观疏颠末多依无性。以无性缕说故。以世亲难解故。如悬谭中已说。
  (四十四左)四堪能别等(文)。无性八(二右)论曰。堪能差别者。谓俆静虑乐随其所狱而受生故。释曰。由此静虑其性调顺有所堪能。随欲饶益诸有情处不退静虑而往受生。声闻乘中。无如是事。所以殊胜(文)世亲意致合同。
  (四十四左)五引发别等(文)。无性八(二右)论曰。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释曰。由此定力引发种种一切世界无碍神通。
  (四十四左)六作业别等(文)。无性八(二右)论曰。作乘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释曰。由此定力引发种种神通所作。显现。隐谓隐藏。所依自在。谓变魔王作佛身等。伏他神通。谓能映夺他神通力。无辨才者施以辨才。无念乐者施以念乐。为召他方远住菩萨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者。引前所说种种神通。如是等类声闻等无是故殊胜(文)世亲此段释文周患。于疏无用故不爰引。
  (四十四左)又能引发(至)自誓难何等(文)。无性八(二左)论曰。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而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故。
  (四十四左)蜜语六度(至)业道并尔(文)。本释二论甚文甚长。且举一二。无性释曰。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者。此娑洛言显因坚实察诠流散。今取密义离流散想。即三摩地。是心住定而行施义。若诸菩萨殟波陀悭者。殟波陀言显目生起密诠拔足。今取密义。拔除悭足而行惠施。世亲第八(九右)释曰。云何菩萨其施清净等者。谓诸菩萨拔除悭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显目生死察诠拔足。波陀名足。殟名拔。今取密义拔除除悭足令面倾覆而行惠施。是故说名殟波陀悭。又言业道并尔者。无性八(五左)世亲第八(十右)曰。云何贝戊尼者。此贝戍尼显目离间语蜜诠常胜空。贝者表胜。成有表空。尼者表常。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云何波鲁师者。此波鲁师显目粗恶语。蜜诠住彼岸。波表彼岸鲁师表住。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若善安住所知彼岸。是到所知彼岸住义(文)。今举一二。其余业道应以准知。
  (四十五右)若自性(至)十五门解之(文)。义演云。疏若自性至余十五门解之者。摄论第八。有十六门以解三智。约自性一门即此论中所明三智是。余十五门广如摄论解之。今按彼论具引分别(文)。无性八(九左)云。论曰。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住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若差别。若无分别·后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四十五右)彼云(至)无分别故(文)。无性八(十右)。释曰。依智自性说离五相。由遮诠门说智体相。以表诠门不可说故。遣分别门无分别智其相可了。若异此智应有分别。何等分别。谓后广说无作意等。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熟眠醉等无所作意。应成无分别智。然不应许。由离功用应得无颠倒故。若过寻伺地是无分别智。第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一切异生及声闻等应成无分别智。然彼无有无分别智。若想·受灭是无分别智。此智体相难可成立。无想等中离心无有诸心法故。由意识灭说彼无心。如前已说。若如其色是无分别智。应不得成无分别智。譬如大种所造色故。若于真义异相计度是无分别智。此智不成无分别性。以于真义异相计度言此是真。是无分别有分别故。
  (四十五左)言所依者(至)而是心等(文)。无性八(十一左)曰。次后一颂说智所依。论曰。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释曰。智是心法故应依心。依止于心而无分别。不应道理。心声即是思量相故。若依非心譬如众色。不应成智。为解如是双结过失故说半颂。非思义种类者。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种类者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文)世亲此段文甚易解。演秘云。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难。答中据彼二种心故言不依依。智所依心虽无分别。是前无间心之种类亦得名心。余如疏引(文)。今谓。准论·疏意。此智所依非心亦非非心。故言无分别智。演秘云二种心者不允以彼答中无二心故。问中遍约思量心。答唯种类心故。
  (四十五左)言因缘者(至)为因缘(文)。无性八(十二右)次有一颂显智因缘。论曰。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释曰。因缘与能作因缘义一。者言闻熏习者。谓有施他大乘言音故名有言。闻谓听闻。即彼非余。由此所引功能差别说名熏习。及如理作意者。谓此为因所生意言如理作意顺理清净故名如理。
  (四十六右)言所缘者(至)智所缘也(文)。无性八(十二右)云。智心有境故故一颂说智所缘。论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知。释曰。不可言法性者。谓可言法无自性性。是离可言偏计所执自性性义。无我性真如者。为成此义令其明了。即是一切补特伽罗诸法无性所显真如。解脱增益·损减二边无分别智所缘境界。世亲第八(十四左)释曰。不可言法性者。谓由偏计所执自性一切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为不可言性。谓无我性所显真如。偏计所执补特伽罗及一切法皆无自性名无我性。即此无性所显有性说名真如。勿取断灭故说此言。
  (四十六右)言行者(至)有异故(文)。无性八(十二右)云。有所缘法定有行相故。次一颂显智行相。论曰。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释曰。于所缘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无分别智于真如境相似而行。彼所知无相者。谓说此智于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说言。无分行智缘真如境离一切相作意行相。以为行相。世亲第八(十四左)释曰。菩萨行相于所缘中所现无相。谓即此智于真如中平等平等生起无异。无相之相以为行相。如眼取色见青等相。非此青等与色有异。此亦如是。智与真如无异行相(文)今谓。此改疏文正据世亲。对文可知。
  (四十六左)此中且举(至)如彼论解(文)。第六任持已下十一种门无性第八(从十四纸右至二十纸)世亲第八(从十二纸左二十二纸)如演秘中略引。
  (四十六左)论如是三慧(至)俱已舍故(文)。演秘云。问。下明菩萨一一刹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见道等中无加行耶。答。若加行道通漏·无漏。加行智者唯是漏摄。故不为例。或加行智亦通无漏。今依漏说。亦不相违。论八地已去至现唯无漏者。问。八地已上五识中善亦非无漏。如何施等唯无漏耶。答。五识中善既非增胜。非立为度。故不相违。
  (四十六左)第二五位分别门(文)。今谓。分科杂乱。此改唯明三慧分位差别。何为大科。上文(四十三右)十一。三学相摄门。于中有二。初出学名体。二正以学摄度。今谓。初出学名体中。第三慧学之文于中有二。初出慧名体。二五位分别门。次若自性摄下。此第二正以学摄度。于中亦四。义演云。初自性相摄。二助拌相摄。三随用相摄。四随显相摄。
  (四十六左)此依顿悟(至)通初二位(文)。义演云。疏此依顿悟至初二位现者。意云。据三乘各自二位。加行智唯有漏。二乘初二位者。如五停心观·想相念处·别相念处是资粮位。暖等四心是加行位。菩萨二位可知。即正·后二智不通初二位。以能无漏故。若渐悟回心。于初二位亦得起生空无漏正·后二智。故云若回心者皆通二位。
  (四十六左)第三正相摄门(文)。今谓。相摄门中第一自性相摄。义演云。此明三学自性相摄。戒但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不摄余者以施等非三学自性故。问。何故唯说戒·定·慧三不说余者。若。余三或七非自性。余三者。谓施·忍·进。或七者约七度以明。余七分非戒·定·慧三自性故。此据克体不摄彼余故云七也。有人云。此疏文错。合云除三余七是自性故。除三者即除施·忍·勤。余七者是戒·定及后五。是三字自性。即论论文亦有此理。若约助伴·眷属以论。即三学摄余三·余七也。即三学一一皆能摄十度(文)今谓。藏俊别有一释。其义未稳。
  (四十六左)论若随用摄(至)遍策三故(文)。义演云。论若随用摄者。用者作用。意说。修行作用皆是相。次施是戒资粮者。由体世财出家持戒求出离等。
  (四十七右)七十八解深密说同(文)。七十八(六右)曰。善男子。当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学所摄。静虑一种但是增上心学所摄。慧是增上慧学所摄。我说精进遍于一切(文)解深密经第四(六左)全同。
  (四十七右)论若随显摄(至)慧摄后五(文)。义演云。论若随显摄者。显谓现。即据修行行相显现以明相摄。由精进守护于下缺犯也。
  (四十七右)四十九说(至)修慧学(文)。四十九(六左)之文。此文次下云。过此三上更无菩萨学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摄一切菩萨学道。由此建立波罗蜜多唯有六种。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四十七左)未必十种一一皆尔(文)。义演云。疏此中所说随所应未必十种。一一皆尔者。然此十度若约现行于五位中未必一一度皆悉具有。如通达位。见道之中但有定·慧·无表戒等。即无财施·无畏施及利有情事等。若十度种子皆悉具有。若约现行有无不定。此中约法尔种子至义说有者。意云。见道通达位中有十度者。约法尔种子。有何所以说。见道极促不容行六度等也。但以道理而义说有也。若于修道行相最显。能行无边行故。问。资粮位中如何有最后五度耶。答。但学作后五度故说为有。又解初位言有者。据法尔种子言有。虽有二说。前说为胜。摄大乘说六度通地前有故。
  (四十八右)然未入劫时(至)波罗蜜多(文)。义演云。疏然未入初时同已初入但若波罗蜜多者。意云。如未发菩提心。虽所行施等不得名波罗蜜多。若顿悟利根者发菩提心已去。或经六十劫修者。未得入初僧祇劫虽未入劫。即名顺解脱分。所行施等亦名波罗蜜多。六十劫满已方至十信等位。方名入初僧祇。若钝根者发心已去。或经八十劫或八万劫等。虽未得入僧祇。亦名顺解脱分。然所行施等亦波罗蜜多也。未入劫·已入劫所行施皆云度。
  (四十八右)解深蜜(至)唯在初劫(文)。七十八(十四左)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谓于胜解行也软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罗蜜多。
  (四十八右)又四十七(至)是初劫(文)。四十七(十四左)四十八(五右)四十九(初)对法十三(十二右)无性摄论第七(二十六左)并说胜解行地。
  (四十八右)由多理故四心唯初劫(文)。义演云。意说。暖等四心唯是初无数劫。
  (四十八右)对法第十一(至)非第二劫(文)。对法第十一(十左)说瑜伽五种如上已释。
  (四十八右)如言三劫(至)数如上说(文)。上九末疏。
  (四十八左)解深密(至)不能繁述(文)。解深蜜经第四(十一左)大论七十八(十左)略如演秘云。按瑜伽论七十八中广有诸门故指彼也。今略引云。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着。三者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憍微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吝。又云。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思择所作最为明盛。已入无退转法地名不可动。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又云。何因缘故。菩萨所得彼罗蜜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蜜多亦无有尽。善男子。展转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又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起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又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又云。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四十九右)十地经摄论显扬瑜伽等(文)。十地论第三(二十四)无性摄论第七(二十四左)显扬论三(五左)瑜伽。
  (四十九左)初牒十障(至)释佛地障(文)。义演云。疏初牒十障至及佛地障者。解云。据实言之。唯有十障。以乘文便及对释二十二愚故即有十一障也。问。何故唯说十障。答。为对十地所治故立十障。
  (四十九左)世亲摄论名与此同(文)。世亲摄论第七(十六左)明十障中第一云异生性是也。
  (四十九左)十地论第一(至)非唯我故(文)。十地第一(十四右)义演云。此异生性障非唯有我见。故异生性障中别有余一切烦恼也。若言我相。但唯独得身见。即不摄得余边见等。故我相狡异生性宽也。凡谓凡庸文谓士夫故名凡夫(文)。义灯七本(四十九纸右)云。西明·要集俱云。我相通摄二执。余处亦言法我等故。今谓。本释以彼名滥故云不然。非不知我通摄二执。此意若以我言通二执故但言我相障。应但云我相空亦即摄二空。诸处何须别言我法。
  (五十右)凡夫名异如别抄说(文)。对法抄。
  (五十右)谓分别二障(至)立此初障(文)。义灯七本(四十九右)云。西明说异生性通依现·种者不尔。此论第一及今此文皆云依彼分别种立。虽下执着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现行。下二说故。无文明说通依现故。若尔何故言即此障。答。异生性狭。言障即宽。虽举异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总名愚。况二执体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又解。执着我法愚即是异生性。依彼我法种立而得彼名。非即说是现·种二执。故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者云执着我法愚即是无明。与第二释无别。下云利钝障品俱起二愚。即唯说愚。若云即亦说执。执体是慧不是愚。故若云愚类亦说为愚。如何不许异生性体是愚等品亦名愚等。演秘云。论依彼种立异生性故者。问。若尔如何下愚相即云执着我法愚是异生性障。岂此愚者唯约种谈。答。性狭障宽。异生性障即通种·现。谓异生性及异生性种类现行总合名为异生性障。故无违也(文)今谓。异生性障即通种现者。未详。以本疏言二障种上立此初障故。即障即是异生性障也。又言断能依故说所依亦断者。义灯云。要集云。无间道但二障所依断故。能依异生性亦随断。今谓。异生性体非障取收。可言所依断故能依亦断。既异生性体亦是障。何不说断。由此正与圣性相违故。入初地初正说断故。此断时种等亦断。据增说故。义演云。其异生性即依二障种上假立。能依是异生性。所依是分别二障种。然异生性无别体也。由如命·根及二无心定虽无别体依彼种上假立。据实而言。先断所依实种。能依假异生性亦除。今言能依异生性断者。显所依种亦断。亦如世人云命根已断。命根是假立。依实色心立。若色心先断。命根即无。今但言命根断不言色心。即此亦尔。但言异生性即显所依障亦断(文)今谓。义演似要集释。往往引用西明等释今亦尔乎。又言与现本识同记等者。义演云。即所依二障种子。现本识者。者依即第八识。障种与本识同地系。此文与现行本识同地分别二障种子能生现行者上立异生性故。若言能生现行种上立性者。且如身在欲界。欲界分别二障种子能生现者。即立为欲界异生性。如有身在欲界以离欲染得上界定。即得上界二障种子能生现行。欲界障种被伏不能生现行。既依能生现行上而立异生性。此人应名上界异生性。若许者即成大过。今应解云。若身在欲界。即依自欲界二障种子若能生现。即依此种上立为欲界异生性。乃至上地亦然。由是设身在欲界。以离欲染虽二障种不生现行。不得于上立而为上界异生性。故得名为欲界异生性。枢要下末(四十二右)云。若取依此地第八有故得此地名。应第八识自名异生。何须障种。不尔。菩萨十地此地第八识未断故应成异生。由此应知取依此地第八分别二障种立。性唯染污有覆性收。二障体定故望二障亦尔。应思之。
  (五十右)由此凡夫(至)不伏见惑种故(文)。义演云。疏由此凡夫离欲界仍名欲界异生不伏见惑种故者。此文意说。如身在欲界。以世道伏欲界修道迷事粗惑即不能伏欲界分别二障及细俱生烦恼。即依此分别二障种上立而为欲界异生性。若尔即违前三种成就文。彼云。若身在欲界。未当欲染。即欲界烦恼种子皆得成就。若离此地染亦名不成就。今离欲染障种仍起现行。岂非相违耶。彼约全离。此约外道所修六行伏惑。故不相违。
  (五十右)以准知此性是染(文)。义演云。疏以此准知性是染污(牒文与现流本不同)此第一解。意云。所依二障种子通不善有覆无记。故能依性亦通二性名为染污。若尔外难云。欲界烦恼有二性可能依性通二性。上界烦恼唯有覆性。能依异生性亦是有覆无记性。故知三界异生性唯有覆无记性名染污。于理为胜。若通不染污者。即据摄末归本同第八识障种及性亦是无覆无记性。
  (五十右)若尔何故(至)不言异生性耶(文)。对法四(二左)云。自性无记者。谓八色界处·意相应品·命根·众同分·名·句·文身等。对法抄第四(二十四左)曰。自性无记中。八色界处唯取长养诸根。外诸有色处等非异熟生所摄者。除善染色·声处。以异熟色等是生得无记摄。六十六有五种无记。根者异熟生摄故。然异熟生有三文。一真异熟名异熟生。六十六。二假异熟名异熟生。如前第一卷受中说。然六十六复说三性法皆异熟生。今即除第三中善染。及除第一第二及第三中无记之法。善恶业果余长养·等流等异熟生法是自性无记。然佛地。论立四无记。心异熟辨故不明于色。即法执类故。于五无记中前中通五蕴。第五唯色蕴。然今此论即意相应品及命根等皆通名自性无记。又此八色界等随顺门及约因说故无记也。徒师以无想异熟及第八识根色等是生得无记收以无想报。是故命根等通报·非报故此自性摄。此亦不然。成唯识说唯是异熟故即无想报亦自性收。是自性下等字前等故。然此等字论有无者。其集论本有也。故更应中取等欲界身边见及相应法等。下无收处故。次命根等杂是报。以是假故自性收。不同本识。今解。自性摄一切唯无记法。摄论·无性第三不许立无记。勘义演云。此文问意三。若言异生性通无覆无记性。尔者何故对法第四解无记中。但言命根等是自性无记。不言异生性亦是自性无记耶。以自性无记是无覆性故。为此问。
  (五十左)答由约烦恼种(至)前释为胜(文)。义演云。此第二解。此文意说。若命根·名·句·文·诸根色等唯是自性无记。若异生性即通二性。约障种上立是有覆性。若约异熟名言种上立异生性者。此性即是无覆性故。异生性通二义故。异生性无记中是异熟无记摄。不是自性无记。故命根不可为例。以命根唯一自性摄故。今勘诸圣教不见说异生性依本识名言种上立。性是染污者。以之为胜。
  (五十左)对法解无记(至)五无记等故(文)。对法者如上已引。云十六(十七左)云。又由五相建立无记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异熟生无记。二威仪路无记。三工巧处无记。四变化无记。五自性无记。此中自性无记。谓诸色根是长养者及外诸有色处等非异熟等所摄者除善染污色心声处。
  (五十一右)若尔无种姓者(至)为异生性(文)。义演云。疏若尔无种姓者至说何为异生性者。此即乘前文意而作此离难云。若三乘望自圣道所治之障上立为异生性。名得圣道时名舍异生性。尔者如无性人。既无能治圣道。即不能望所治二障。说何法为异性。答。应说但依二障至不顺别说者。此是答词。由此义故。即三乘定性人及不定性人皆依分别二障立异生性。亦不顺别说定性人唯依烦恼种上立异生性不定性人依二障上立异生性。但总通说无性人亦在其中。即无无前之难。
  (五十一右)答不同小乘(至)见道合舍(文)。言唯修行断者。下疏(五十二右)云。若异生性是修行断。见道前舍故。义演云。疏答不同小乘至与见道道合舍者。如下小乘说从无始来从未来世中。即常起异生性流至现在而不断绝。彼正起世第一法时。能害同时异生性裹其力也。如骑怨杀怨。即现在世第一法能引未来世中苦法世中共法智忍。未来世中苦法智忍能排未来世中异生性不得生起。即苦法智忍得生起也。故说未来苦法智忍将得生排其未来世中异生性将舍。故说未来世中见道智与而异生性俱合舍也。即现在世第一法与异生性同时落人过去。即未来世苦法智忍流至现在。即已无异生性。虽已得见道。然未来世中。异生性已即被他现在能缘烦恼传。未来世中异性仍不名断而但名舍。彼断修道烦恼时。即断未来世中异生性能缘縳。縳断故说异生性是修道断。即缘断名修道断。世第一法正舍名舍。见道之时已舍皆不成就。令未来不得起故。其体在修道位方断。故舍与断别也(文)今谓。义演云。见道智与异生性俱合舍者非也。俱舍舍异生性有三说别。今疏所言当彼第三说也。义演虽似彼第二三。然违其致。今欲令明白其三说别具引论疏。勿事繁文。俱舍二十三(十右)云。至此位中说名为入。此忍生已得圣者名。此在未来舍异生性。谓许此忍未来生时有此用非余。如灯及生相。有余师说。世第一法舍异生性。此义不然。彼此同名世间法故。性相违故。亦无有失。如上怨家能害怨命。有余师说。此二共舍。如无间道解脱道故。光记二十三(二十七左)云。苦法智忍初至此位说名为入。此忍生已至现在位得圣者名。此忍在未来能舍异生性。谓许此忍未来生时有此能舍异生性用。非余法能。如灯及生相未来有用。灯有除闇用。令闇不至生相有生法用故。婆沙云。谓一切法能于未来有作用者。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计生相。有余师说至舍异生性者。有余师说。世第一法独能舍异生性。此义不然。至世间法故者。难。此义不然。彼此同名世间法故。如何世间法能舍世间法。性相违故。至能害怨命者。有余师释。虽世第一与异生性同是世间。性相违故能舍异生性。亦无有失。如上怨肩能害怨命。二人虽复同是世间。性相违故。一能害怨。有余师说。至解脱道故者。有余师说。二相资共舍异生性。世第一法如似无间道苦法智忍如似解脱道故。婆沙第三云。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舍异生性。谓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性相违而力劣故不能独舍。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舍异生性。譬如羸人依困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缘世第一法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是故世第一法与异生性成就得俱灭。苦法智忍与异生性不成就得俱生。俱舍·婆沙皆有三说。若说苦法智忍舍如一形生舍戒。若世第一舍如命终舍戒。若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舍相资共舍。名据一义。并不相违(文)宝疏二十二(二十五右)云。论此在未来至如灯及生相。灯生时正能灭闇住时已灭。生相生时正能生法住时已生。苦法智忍亦于生时灭异生性住时已灭。论有余师说至舍异生性。叙异说也。论此义不然至世间法故。难也。异生性与世第一法俱是世间有漏计法。如何第一法能舍异生性。论性相违故至能害怨命。通也。虽同世间性相违故。如同是人上怨肩上。虽依怨肩能害怨命。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同世间依异生性能舍异生故。正理云。性相违故。依复能舍。如上怨肩而害怨命。论有余师说至解脱道故。异师说也。婆沙第三云。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舍异生性。谓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恒相违。而力劣故不能独舍。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其相助力舍异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缘世第一法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
  (五十一左)二真见道名为圣(文)。义演云。疏二真见道名为圣者。一谓二乘人生空智真见。二菩萨法空智真见道。
  (五十一左)已得少分(至)分已断故(文)。义灯七本(五十右)云。西明不定性人于得圣已去亦圣亦凡。又解。唯圣。要集断云。后解为胜。今谓。前胜。同本疏故。于初地中获圣性故。
  (五十二右)为伏难言(至)无俱起失(文)。义演云。意云。此是萨婆多师难。难云。我宗异生性。障体是修道断。异生性复即在见道前舍。无漏果智起。无凡·圣俱成之失。汝大乘异生性。障依障种立应如无间道无漏智起时有异生性种由未断。如何无凡·圣俱成之失。此由难意。下。
  (五十二左)由萨婆多(至)今为此难(文)。俱舍二十三(十二左)曰。十六心中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具三次第理定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闲户(文)义演云。山萨婆多惑俱故今为此难者。意云。以惑得不障圣性为此难也。即萨婆多许无间道与惑得俱故。复彼宗云。无间道时惑得犹在。若无现得便无所断。由此无间道断现在得。问。萨婆多曰。既许无异生性得而证圣性故。凡·圣不俱。即无间道正起时与惑得俱时而能断也。如骑怨杀怨。即能杀·所杀并俱起故。其异生性体要缘縳断修道方除。以修道烦恼縳异生性。答修道烦恼断其异生性即离縳断说。故异生性是修道断。
  (五十三右)对法七等(至)是名为断(文)。对法第七(十一右)之全文。彼论粗重灭下有平等准等四字。义演云。由此品离系故至是名为断者。意云。若圣道未起之时。即现在烦恼种子前能引后展转不绝。若由此品离系圣道起时即摄断。即前念法中说名为断。意说。如生空观得断系时。令后念烦恼品住未来世不生法中也。疏圣道生烦恼种子得无生法者。此言无生法者。即起圣道已烦恼种子更不生故名无生法。非是无生法忍也。
  (五十三右)问此言断者(至)为断相应缚(文)。诸断差别如上已明。
  (五十三右)五十九说(至)亦说名断(文)。五十九(七右)云。复次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已下全如疏文。
  (五十三左)言粗重断(至)唯烦恼中(文)。义演云。疏言粗重断虽亦通烦恼障至唯烦恼中者。意说。其相应·所缘缚中。若能缘名缚。即唯在烦恼障。障名能缚故。若所缚即通所知障及善等三性法皆名所缚故。断所知障·烦恼皆名断粗重。若据增胜若断所知障唯名断所缘·相应二缚。不名断粗重。意说。若断烦恼种时名自性断。不缚时心王心所名相应缚断。烦恼既不缘于境名所缘缚断。
  (五十三左)如二乘者(至)不同菩萨(文)。义演云。疏二乘断定障至不同菩萨者。意云。如二乘人断定障时但断所知障之粗重而不断种子。粗重者。即无堪任性。无堪任性者。有所谓身有硬涩心不调柔。断此之时而得定也。故名定障。令不相随烦者。意说。若断定障时。令所知障不能有势用与其粗重性而相随顺故。云令不相随顺也(文)今谓。义演牒文令下更有不字。与现流本不同。
  (五十四右)总缘之智非自相智(文)。义演云。疏总缘智等者。准下解自相·共相中。若缘真如及作苦·空·无常·无我等观名共相智。以真如是一切诸法共相故。故经云诸法共同一相所谓无相。即缘此之智名共相智。若别别缘四谛名自相智。此二智中何者能乃断惑。故疏中引三师释。前二师是不正义。第三师是正义。
  (五十四右)即违对法五十九等文(文)。对法七(十左)又五十九(六左)又(七右)明由修四种瑜伽能断烦恼。又云。(七左)然此现观与怀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等见断烦恼。修断烦恼渐次而断。数数修道方能断故。
  (五十四右)对法七等(至)共相行作意(文)。第七(十左)之全文。合檗本作令。鲜本作合。
  (五十四右)如佛地第六(至)是此量耶(文)。佛地第六(六左)之问。略取其意。非举全文。
  (五十四右)有义二量(至)皆现量摄(文)。佛地第一有义之全文。由此已下疏主释也。义演云。疏有义二量至为现量也者。此第一师云。若现·比二量在三心位。现量依自相立。比量依共相立。故散心现量不能断惑。若在定心中总缘共相智缘一切法苦·无常等观照自体皆是现量。是现量能断惑也。
  (五十四左)有义定心(至)非是共相(文)。佛地第二有义全文。由此已下疏主会释。义演云。第二说至方能断之者。此第二师说。一切散心皆是共相。不能断惑。一切定心皆是自相。方能断惑。然由散加行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共相或观真如共相。为加行故方能引起定心断惑圣道。然由苦·无常等共相其所显得定之中理就前方便说名知共相。其根本智就前方便说名缘共相智。不如是者。意说。所显之理不就前方便说者即但名自相。根本智即名自相智。由此道理诸经论中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者。此文即缘约从前方便中苦无常等共相能显以说真如名共相也。或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者。此文即约但由二空。以为方便显得真如真如名自相。其根本智正证真如。即名缘自相智。然对法论中说共相智能断惑者。即从前方便道说。亦不相违。
  (五十五右)如实义者(至)与此不同(文)。佛地第三正义家文。彼论是故彼论已下有说诸法上所有实义皆名自相此经不尔故无相违五句。义演云。疏彼因明论立至不共他故者。此文即是因明论中说。明自共相也。意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如色·声等。实义名自相。故无常等名共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体不共他故。且如自相色·声等名别不共他故。然无常等共相各附所依法体名不共他也。以声上无常非色等上无常声故。有说。因明论中自·共二相者。若分别心安立青黄等者。方名共相。以青黄贯通一切青黄故。若若非安立。纵五蕴上空·无常等皆名自相。即一一各附自所依蕴不通余故。即无常等亦名实义。即非彼分别心所安立得自相名。问。经中共相其义云何。答。五蕴等体名为自相。蕴上无常·苦·无我等名为共相。虽一一蕴无常等别然彼此相似立共相名。不说散心分别安立共相也。故与因明所说不同。问。二师义有何别。答。大意是同。但广略异。明经中与前师同。唯叙因明与前师别。经即是佛地经也(文)。今谓。义演云有说下皆是演秘解释。顺疏说意。自·共二相有多差别。如上已辨。亦断障章辨释。义演云别心立一种类者。如第六意识缘一之青时。此青即通一切青黄等。亦如以名·句诠青等时能诠·所诠亦通一切青·等。如缕贯花。花虽各别缕适于法。类黄等尔。水火皆然。即一一种别故。如此分别心所缘青解者皆是假。青黄等亦尔。若离诠缘即本青是实青也。疏虽缘诸法至为自相者。意云。苦·无常土虽是诸法共相。若定心缘诸法苦·无常等以附所依法各别故。亦名为自相。而带名言不实通余法。彼自相亦尔。真如虽是空·无我共相所显。以是诸诸实自性故。自有实体相故。名为自相。非共相也。亦不可言以真如与一切有为法不一异故即说真如名共相者。尔色等自相亦与一切苦·无常等共相法亦不一异。色等自性法应名共相。既色等自相不名共相。故智真如亦非共相。然疏中云彼因明论至与此不同以来。并依佛地叙因明论二相之义。结云与经有别。有别之义同于初师。更不言也。故佛地论中叙因明已而总结云。经不尔故不相违。即因明论中自·共相与佛地不同也。
  (五十五左)由此义故(至)如前已辨(文)。义演云。疏由此义故至如前已辨者。然对法论中说缘共相智能断惑者。依他假智说。如假智缘一青时。此一青遍一切青种类上。即说此青名共相。其真如亦实通一切法之上。故说此真如名共相境。若根本智缘此真如时即名缘共相境。论实真如是法之实性。即是自相。缘此之智名自相智。能断惑也。
  (五十六左)证无为得(至)而亦有用(文)。义演云。疏证无为得者。即智正证无为时即证名得。疏虽不违惑得而亦有用有。意说。此解脱道虽不如萨婆多违舍惑得。而亦有用。有用者即证择灭无为也。
  (五十六左)此后意说(至)合解有三(文)。义演云。疏此后意说种生现虽同时至合解有三者。即论中有两解。一云。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二言。为舍彼品粗重性故。并前第八识舍位有二解。即如疏云加此一说。至种生现同时。故以来是第三解。即二解上加此一说也。故总有三解。此后意说者。即指此论中第二解文。然依论中第二解。解脱道而舍粗重性。种生现同时·异时别有两师解。第一云。有义种生现同时者。若菩萨至金刚心无间道时节。一切二障种·现俱舍。唯有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及现行识与金刚心俱生。即此第八与无堪忍性为所依止。至解脱道起时方舍有漏第八与无堪忍性方得成佛。此是正义。第二师种生理异时者。如菩萨金刚心即舍二障种子及舍第八识种子但有第八识现行及无堪任性不得名为佛。此护法弟子解。非是正义。何以知者。如唯识云。能熏生种种种起现行。必俱时故。种生种许有前后。自相引故。如前难云种灭牙生非极成故。乃至非胜义故。如前广破。
  (五十七右)如此一既(至)同时故(文)。义演云。疏加此一说至同持故者。此第三解。亦种生现同时也。意云。菩萨金刚心即舍一切二障种及有漏第八识并无堪任性故。无间道中舍已得无漏第八。但粗重在不名佛。问。粗重依何。答。有解。依者无漏。此解亦解亦正师义。下论文自难云。无间道时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
  (五十七左)问此义可然(至)解脱道治耶(文)。义演云。疏问此义可然至解脱同治耶者。此文即问十地中生空智。意说。十地中所记法空观必带生空智。此所带生空智无间道中既不断其现。又复不断烦恼粗重。起无间道何所断耶。又此所带生空无间道若断烦恼种子。可言所带生空解脱道能断烦恼上粗重耶。
  (五十七左)其未烦恼障粗重(至)解脱道中舍(文)。义演云。疏其未烦恼障粗重与所知障粗重解脱道中舍者。然疏中言十地修道位烦恼粗重与所知障粗重皆在解脱道中舍者。此未尽理。亦约实义者。若在见道及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若二障上无堪任性即同解脱道除之。若十地之中烦恼障与所知障同体强盛势力。即此烦恼上无堪任性能障法空智即与所知障种于无间道中同断若唯烦恼上无堪任性羸劣者即与所知障无堪任性于解脱道中同断。若强盛烦恼上无堪任性于解脱道中舍者。未审解脱道中有何势力。而能断烦恼上无堪任性。有漏劣者无妨。故知十地之无间道能断烦恼无堪任性。于理为胜。以障地故。其烦恼障体不障于地唯佛果断。如世间刀。刀体不能割物。刀刃利用能割物。若摩去刃其刀体尚存。比况亦尔。粗重障地烦恼体不障地。故断却粗重其体尚存。故粗重与所知障同地地断。由如第四地断所知障中身·边二见其烦恼障中身·边二见亦复不起故。故如身见等。疏云无粗重者。即无定障也。谓无堪任性如硬涩不调柔等是。
  (五十八右)无间断粗重(至)得自在故(文)。演秘云。疏无间道粗至解脱得自在故者。有义释云。无间道时伏受等种。解脱道位除彼粗重。
  (五十八右)大般若经(至)二乘犹有(文)。大般若经第三百六十卷。义演云。此问意云。既言三乘身中无为皆无差别者。何故如来有无为法。即无习气无堪任性二乘亦有无为法。何故二乘身中尚有习气无堪任性耶。
  (五十八左)二乘身中不能引无义(文)。义演云。疏不能引无义者。即是法空。若菩萨身中即能引得法空智等诸功德法(已上)今谓未稳。
  (五十八左)即由此文(至)不得无为(文)。义演云。疏即由此文显断习气不得无为者。以习气非是烦恼所以断习气不得无为。约断烦恼说证无为也。三乘既同断烦恼故无差别。三乘同坐解脱床。有云。无义者即无义利。无义利者障圣圣道智。二乘身中有习气不能引无义利。菩萨身中习气能引无义利。为圣障。如来永无故习气不障无为也。以非传故(文)。今谓。此释应优。
  (五十八左)亦显所知障断不得无为等(文)。演秘云。疏亦显所知障断不得无为等者。详曰。今助一释。断所知障亦得无为。如显扬云。想受·不动二无为者。若断障得择灭所摄。彼障即是所知障摄。又此论下云。许无任处亦择灭摄。经言三乘无差别等而依离缚断烦恼说亦不相违。
  (五十八左)等取恶非业(文)。义演云。等取恶趣别业者。即是三恶趣中别报业。及等取卵·湿二生处。云总报果见道既除别报业果炳然不受故须等也。及非异热者。即是士用果也。所以得见道时。三恶趣中士用果亦必不受。及等余增上果者即如地狱中增上苦具乃至人中黄门等所受用境界增上果等。皆恶业增上。入见道已如是等果永不生故(文)今谓。义演牒文云别业。与今本别。
  (五十九右)及人天趣(至)业及果(文)。义演云。疏及人天趣中分别所起业及果者。意云。此等别报业果皆由见道分别烦恼·所知。人中平择也及女人身·二形·北俱卢洲·长寿诸天及无想定·无想天。此等皆能障于圣道。又菩萨不作女人身。而得入见道故。然此所有总·别报业果及增上异熟果·士用果等入见道已永更不生。名不生断。
  (五十九右)能趣之中但说烦恼(文)。义灯七本(五二右)云。本疏云能起烦恼亦摄所知。要集云烦恼言不摄所知望业果势疏远故。今谓不尔。通二障故。准下所知亦烦恼言摄故(文)今准灯文。今疏能趣之趣写误。当作起字。
  (五十九右)解深蜜七十八等(文)。解深蜜经第四(四右)云。谓于初地有二愚痴。一者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二者恶趣杂染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二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细误犯愚痴。二者种种业趣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三地有二愚痴。一者欲贪愚痴。二者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文)。七十八(四右)文全同。
  (五十九右)前说无记(至)如缘起中说(文)。义演云。疏前说善无记至如缘起中说者。意云。如前十二因缘中辨。若说善无记名断者。据缘缚断。即修道方除。由断修道烦恼不被缘缚故。故得断名。今言诸业果者。据不生断。若入见道如是等果毕竟不受。故云不生断疏故为此第二解者。如疏言。前说善无记至不生断以来是第二解。
  (五十九右)然分别障中(至)毁訾言也(文)。义演云。疏然分别障中至毁訾言也故者。意云。此释伏难。难云。分别障中。如烦恼障。能发业润生。可言恶趣杂染愚。如分别所知障不发业感生。云何第一障中言所发业果并言恶趣耶。即对下第二邪行障故名第一障中。答。所言恶趣者但是毁訾之言。非是发业感生名恶趣也。指况可知。
  (六十右)此师意说(至)名为利钝(文)。义演云。疏此师意说唯取无明点见非见俱名为利钝者。意说。若无明与身见等五见俱起名为利愚。若与贪嗔等俱起即名钝愚也。此师但说利·钝障俱时无明名愚。更不说余烦恼也。
  (六十左)问现行久已灭如何言断(文)。义演云。疏问现行久已灭如何言断者。此问意云。若言断二愚。是现行者。二愚现行加行位中已伏灭无。如何无间道中说断耶。答如疏自明。
  (六十左)五十九说(至)随眠断故(文)。五十九(七左)之全文。彼论恼断下有当知多种一句。
  (六十左)谓贪瞋断(至)见道诸惑等(文)。义演云。疏谓贪嗔断(乃至)疑断无色界系所断至非伏惑时亦伏见道诸惑等者。此一段诸文即约诸烦恼实断而说。不约六行世间道伏烦恼说世。世间道不能伏见道分别惑。然世间道生能伏俱生迷事粗惑。不能伏俱生细惑及分别惑也。今既言见道疑见等断。明知即用圣道断也。言见苦断者。即分别见等是见苦所断道断也。故云见苦所断。云色碍系所断者。色界烦恼地地有品故道非一。故云断断。乃至无色界所系断断亦准此释。离系是随眠断者。意云。断都随眠离系故。云离系是随眠断。非伏烦恼所得离系果。以后烦恼还复生故(文)今谓。义演云道非一故云断断无色亦同者。此释不可也。何者。见苦所断亦有多品。何言言断。今准前后断断字衍。非谓有品。况捡瑜伽无叠二字。亦略色界。彼续上所引随眠断云诸缠断者。谓贪嗔断乃至疑断·萨迦耶见断乃至邪见断·见苦所断断乃至修道所断断·欲界所系断乃至无色界所系断·散乱断·晓悟断·羸劣断·制伏断·离系断。当知离系断即是随眠断。
  (六十一右)瑜伽第十一(至)断苦根(文)。第十一(九左)曰。复次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而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
  (六十一右)苦根种子(至)断彼苦根(文)。义灯七本(五十二左)云。问。初定无苦习气应除何故二定方始说断。答。以初静虑犹有三识是苦所依。第二定无。是故说断。问。忧·喜·乐受依于意根。云何初定忧言出离。答。五识自无治道。识无粗重方除。意地自有断道。忧在初定即灭。离喜·乐等准此应知(文)。演秘云。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稳性名苦粗重。初定力微。未能发生殊胜喜乐及胜轻安。未遍适悦故。未能断彼苦粗重。二定相违故。彼方断。又婆沙论八十一云。问。离欲染时断忧及苦。契经何故说第二定而灭苦耶。答。依过对治故作是说。谓离欲染虽断苦根而未名为过苦对治。于初静虑得离欲时过苦对治。故说苦灭。苦对治者。谓初静虑。广如彼说(文)今谓。二定断苦如上已引。瑜伽·对法论抄细辨。
  (六十一左)以世亲摄论第七卷(至)非染污故(文)。世亲第七(十三左)论曰。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又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六十二右)对法十四(至)对治道等者对法十四(十七右)文。文如上屡引。
  (六十二左)彼自有二复次(至)亦不别说(文)。世亲论中(十二左)先明有十无明所治障上所引文是也。又次下(十四左)曰。又所治障有其十种故立十地。何等名为所治十障。一异生性乃至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文)。此第二复次也。无性论第七(十七左)。
  (六十二左)如言二障三处过(文)。如上二末(四十五)五末(十右)辨释。
  (六十三右)摄论本及(至)助愿受生(文)。世亲四十(七左)论曰。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感尽证佛一切智。释曰。此颂显示断烦恼甚深。烦恼乃至广说。
  (六十三右)亦断俱生所知一分(文)。义演云。疏亦断俱生所知一分者。十地所断皆有俱生。唯说初地故言一分。故初地中初入地心断分别异生性障。至住·满心中断俱生一分所知障。此障非十障数。
  (六十三左)时既淹久谓二阿僧祇(文)。义演云。疏时既淹久谓二僧祇者。即是他地心·满地心名二僧祇也。据实而言。谓从上忍而入初地正入见道中。乃至真见道·两重十六心等时节经年月劫。夫多少相似。亦不是任见道中为经于一僧祇劫也。今者即初假在见道中。时节经于一僧祇劫中是初入地心。即断见道二障而不断修道所知障。即初地中余住地·满心中应断俱生所知障。然此中即分三十三阿僧祇劫。初地前为三僧祇劫。即此心为三僧祇也。又于十地之中皆有入·住心住地心。出地心名为三僧祇劫。十地中即有三十僧祇劫。并地前有三十三僧祇劫。然此中分大·中·小。若地前名大以一阿僧祇劫总分为三僧祇劫故名为大。若八地至十地名中。以一大阿僧祇劫总分为九劫故。从初地至七地名小。一大僧祇劫分作二十一劫故。即三七二十一名大阿僧祇劫。即约八百里石尽为一劫。若三十三小僧祇劫即约昼夜月时年等以明也。言一地三时者。即入·住·出三心也(文)梁摄论十一(十五左)次于十地中随差别应修习。各三阿僧祇劫。不同声闻修得。
  (六十三左)引对法十四文为证(文)。对法十四(十七右)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
  (六十四右)又摄论第十(至)速趣圆寂(文)。如上已引。
  (六十四右)十地云(至)义意大同(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世亲第七(十四左)之全文。但世亲论行无障。义演云。疏邪行众生身等障者。意云。此邪行即障。于有情等起误犯三业名邪行障。意说。邪行即是于众生身等。误犯身等三显业行名邪行障。此邪行即障名邪行障。持业释。初地尚有障第二地。入二地时便能永断。
(六十四左)解误犯三业(文)。枢要下末(四十二左)云。二地名离垢。无误犯三业。初地误犯。犹须思择。此地不然。如行之时虫自分路任运不伤故无误犯。初地不尔。犹有误犯。何故十障但说邪行。二愚兼说误犯三业。是根本故。彼亦邪行收。第二释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即即邪行摄。更无所少。
  (六十四左)佛地论第七(至)所知障体(文)。佛地论七(三右)云。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伽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六十五右)菩萨二乘(至)故无前难(文)。佛地论七(五右)云。此就二乘名为无覆。若望菩萨是染污故。亦名有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
  (六十五右)余论中(至)已摄尽故(文)。义演云。疏余论中言身等者至已摄尽故者。意云。如十地及摄论释邪行障皆言邪行于众生身等障。今此论中但言邪行障。即摄三业尽也。此即会论不同所由。
  (六十六右)境用别故(文)。义演云。疏境用别故者。境者即无明境。谓三业也。用者即无明用也。即起业不了业。是无明行相用也。别者即无明行相。故缘境者各别。初愚即能起业。第二愚即唯不了业。故境别也。
  (六十六右)十地云(至)而有忘失(文)。十地论一(十四左)世亲第七(十四左)之全文。枢要下末(四十二左)云。第三地闇钝障。于所闻思修法忘失者。何故初地名已得不退。此犹忘耶。又菩萨地云。胜解行位于久所作所思所说法有时忘失。入地不尔。如何今说有忘失耶。定位所得多分忘失。地前犹有地上咸无。名证不退。其闻·思·修所得犹小有退忘非多。又无漏所得无忘。有漏所得三慧境犹忘。亦不相违。三定成无也。又应不是退也。
  (六十四右)四十五及佛地等说(文)。四十五(十四右)云。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文)。佛地论五(十五左)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虽尼。
  (六十六右)彼四十五说(至)今即初二摄(文)。四十五(十四右)之文。如前已引。义演云。今即初二摄即是闻持陀罗尼者。意云。由闻彼能诠教法及所诠义。即陀罗尼方能持彼法义令不忘失。
  (六十六左)及彼所发殊胜三慧(文)。义演云。疏及彼所发殊胜三慧等者。意此能障胜定及障总持亦障胜定所发修慧亦障总持发闻思慧。论合为文。故云及彼所发殊胜三慧。此中且约散总持亲能发闻思二慧若定中总持即不能发缘教闻思也。纵云能发闻思者皆是义说。非实尔也。
  (六十六左)即由于五欲(文)及修慧(文)。义演云。疏即由五欲起贪乃至及修慧者。此欲贪愚即欲贪之愚名言贪愚。即是欲界系。由起欲界中五欲贪即能障上二界中胜定及定所发修慧。准此文即前初二地菩萨由有五欲贪故即合实有妻子。若第三地已上乃至佛地皆许示现有妻子。所谓罗睺罗·耶输等。
  (六十七右)以闻思与闻持相近(文)。义演云。疏以闻思与闻持相近者。闻持即是总持。总持能发闻·思二慧故云相近。由闻持法义生闻·思慧也。是非一障体义说。二障体各别。所以各别障也。非一分障体义说为二障。据实而言。亦胜障。如障修亦障闻思。障闻思亦障修也。随相亦说二障。非必定然。此亦闻持随陀罗尼之愚。依主释。
  (六十七右)此已上三地愚(至)不同(文)。不同之不恐衍。何者所举二愚皆依七十八(四左)并深密经。与经论同。已上三地亦同。第四亦同。第五地名此论云一纯作意背生死愚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彼云一一向作意弃背生死愚痴二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第六地中。此云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彼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第二彼此全同。第七地名。此论云一细相现行愚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彼云一微细相现行愚痴二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第八二名全同。第九地中。此论云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彼论云一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痴。第十佛地亦同。
  (六十七左)论曰微细烦恼现行障(文)枢要下末(四十三右)云。何故诸地十障皆举小分。唯第二·第三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障摄二愚皆尽。摄法尽故。唯有初四地有通有别。初地异生性本故恶趣愚末故。此依前释若依后释。即总摄尽更不须说。第四地障身见等不入二愚中。二愚不说为十障。有何意也。答。二愚据因。前地所起说与后为障。身见等据久远所行名十障。又十障据因说。身见等能起诸烦恼故。后二为果。正能障故说为二愚。不相违也。
  (六十七左)十地云(至)是微细(文)。十地论一(十四左)世亲第七(十四左)之全文。义演云。十地云解法慢障至我见慢等是者。此地菩萨由解法义而生于慢名解法慢障。即前三地有粗解法慢。若至此地亦有细解法慢也。即我见慢等者。此出微细烦恼现行障体即是第六意识中俱生我见等是为所知障。与彼意识中身见等同体故。彼彼名是依主释。即微细烦恼现行之障。克实此障用所知障法执为体。若等取我所边见者。论中举身见等边见。举我见等取我所见及等取痴慢。我爱我法爱等皆是此障品也。
  (六十八右)又远随现行故(文)。义演云。疏远随现行故者。此俱生身·边见等法无始已来久远行至于第四地得远随现行名。既以身无始未远行故。烦恼随身得远行名。由障第四地于此地中故众疏以下品解论中微细障。有义弹云。应说此微细障地地中第九品摄。不应说为是三品中下品摄。详曰。若尔者。见等余惑第九品者一切应是此中微细障。以此下品故。若许尔者。即应一切地中第九品惑。总此地断尽应名佛故。既有此滥故。疏主以品品中是下品摄遮简。尤善(文)。有义下是演秘意。
  (六十八右)余论准此释(文)。义演云。疏余准此释者。意云。身见等既尔。余慢爱等与身见等俱起者皆准此释。以最下品是微细义(文)。今谓。准义演牒文。今疏论字衍矣。
  (六十八左)由有身见等(至)即通障也(文)。义灯七本(五十三左)云。问。何故此障菩提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断。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执我故障彼念住观法无我等故。说为障。初二·三地相同世间。修施·戒·修。四·五·六地相同二乘故。四地作。问。既非大乘正修学。何故须作。答。三乘通修非不为正。问。修有何别。答。二乘修断烦恼障。大乘所修即断二障。又如二乘观不净等不为坏缘。大乘坏缘。如观身不净·非不净。非一向不净即观不净除烦恼。观非不净除所知。又声闻等观安立谛。菩萨观非安立。
  (六十八左)中边第一有菩提分障(文)。中边上(十四左)曰。颂曰。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论曰。复于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各有别障。于菩提分有别障者。乃至广说。今谓。中边具明菩提分法并波罗蜜多及十地功德各有别障。于中此是第一善分法别障也。
  (六十九右)世间有情多作此三福业事故(文)。言福业者俱舍云。
  (六十九右)二身见者亦起对治(文)。演秘云。二释如疏。有义。法执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见故。详曰。虽萨迦耶兼摄我所观今文势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明二见已即问宁知唯第六俱。既与第七相对问答。第七岂许有我所见。由此故疏第二解胜·最胜王经疏云。唯识论等据二身见说见修或四地除。
  (七十右)若此是(至)已许灭者(文)。义演云。若此是彼第七识俱七地已前已除灭者。意云。若此身见是第七识俱身见者。即应此见第四地中除灭。若许尔者。即应贪嗔等余烦恼已前应灭。以无依持故。如八·九·十地(文)。今谓。义演牒文已许之许作除。
  (七十右)解深蜜经七十八等(至)所知障在(文)。解深密经第四(十六右)七十八(十五右)经论全同。彼五地上更有于字。下有何以故善男子六字。义灯七本(五十二左)云。本疏云。如何害伴。如断障章已广解讫。彼处言害伴随眠在五地断。解深密经及瑜伽论七十八云。一者害伴。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不复有。此言俱生者。非对分别任运起名为俱生。独起贪等不与我见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生由我见俱等势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说障胜者。于此中断所依所知能依不起(文)。义演云。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者。意说。诸不俱生者。即贪痴慢等不与身·边二见俱生名不俱生。仍彼身·边二见前后引起。言俱生者。即贪痴慢等与身·边二见同念俱起。即不俱生烦恼与俱生烦恼而作伴也。然俱生烦恼及身·边见等以相粗故第四地中断。其不俱生烦恼细故至第五地断。即不俱生烦恼名为害伴。谓不俱生烦恼是他伴。今被害故所以不俱生烦恼得害伴名。据此解。即第五地断害伴随眠。今勘解深密经文。此解为正。力有云。俱生烦恼是不俱生家伴。第四地中除名断害伴者。未可依。依违经文故。
  (七十左)身见等言(至)违菩提分法(文)。义演云。疏身见等言非贪痴慢至违菩提分法者。此释等字谓身见等未取定爱·法爱等随烦恼。即八大随惑。八大随惑皆遍染心故。与身·边二见俱起。然于余位别头起故。定爱即于四禅八定尚生贪着。即是上界中味定也。法爱者。于所得大乘十二分教法而生爱著名为法爱。意说。初二地中由有欲贪即贪五欲境界故。能障上二界及无漏教法。若入第二地中即断欲界贪故。得上界定及无漏教法。以得胜定及无漏教法故。于此中深生贪爱故。名定爱·法爱定爱·法爱是上界障。障上地法故。即此贪爱亦障观身不净。若作不净观时亦除定爱也。至第四地中既断定爱·法爱故。于定及教方得自在。其贪痴慢等与身·边见俱起亦四地中断。以作不净观时远此贪等故。问。小乘人作菩提分法观而证小乘果。菩萨既作菩提分法观。何故不取小果。答。二乘人作不净观时而取相故执为宝故。所以但得小乘果。菩萨但为遍学诸道作菩提分法观时以不取相。不观为实。以无所得方便亦不见净与不净。亦不见身与不身。但若无上菩萨不求小果五地作四谛六地作缘生观等皆准此。所以说四·五·六地菩萨相同二乘者。据此观行说。及别别法者。所谓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随分修行。众多行同名别别法。前照了大乘法教等者。此说前第三地。第三地中以无漏慧光照了大乘等。是故前地名发光地(文)义灯七本(五十四左)云。问。何故此地除定·法爱。观爱是苦除定爱。观法无我故除法爱。问。何故不于初·二·三地断害伴乃至微细等。答。若不断身见害伴不断。及不断羸劣微细不断。故于五·七·八等断别。问。何故要断我见等已害伴等方断。答。准常可知。
  (七十一左)十地云身得我慢障(文)。现流论本。自得之得作净。义演云。疏十地云身得我慢障者。然古译十地文错。既第四地中已断身·边见。及俱起已伏不起。何况第五地中更有我慢等耶。故知错也。
  (七十一左)十地云(至)粗相现行(文)。十地一(十四左)世亲第七(十四左)之全文。
  (七十二右)由前地观(至)说此为粗(文)。义演云。疏由前地观曰谛至说此为粗者。前五地中作四谛观因果名粗相者。谓苦·集二谛者。谓灭·道。若第六地观十二支无明缘行等为因果时。即前地观十二生死因果故名为细。谓五地中作苦·集观。即有染相能障六地中缘起道·灭观。若净灭·道相观即障六地无净相故。前地中有染净相障六地中无染净道者。缘彼无染净真如名无染净道。
  (七十二左)解深密云现前观察行流转(文)。解深密经四(四左)行上有诸字。义演云。解深密云。一现密行流转者。即是能缘苦集谛观执彼所观行流转故名为现观察行流转愚。从能观智及所观境以至其名。即依主释。二相多现行愚者。谓观灭·道净相多现前。缘彼相故名相多现行愚。亦依主释。金光明云。还灭相数于心现执彼净相。无明为性。
  (七十二左)十地云(至)世亲同此(文)十地一(十四左)世亲第七(十四左)
  (七十三左)十地第九(至)生乐心等(文)。第九经(初左)论(二右)之全文。十种方便陈列经中(初纸)义演云。于无作行中生乐心等者。无作即是无相。乐心即是作意希望勤求心。即于无相中作意勤求也。
  (七十四左)此即宽遍(至)别分立故(文)。义演云。此即宽遍使于相中至实别所依者。然相宽即通情·非情。自身他身为情。非情器世间等。皆是相故。土即狭。唯是所居止处名土。即于相中分别出一分器世间名之为土。然相是实。四大是所依。土即假是是能依。所以有相非土。为土皆相也。
  (七十五右)问若等流(至)等流别也(文)。义演云。疏若等流后得智法执犹起至如何可说二观等流别也者。等流者即后得智。从根本智流出名为等流。此中问意。八地已上菩萨常无漏无出观。如何生空后得智法执犹起。又如何二观有别。若尔生空起引法空。法空应是生空智。若法空引起生空。生空应是法空智。疏答曰由无分别也生法二观近远势用所引故者。意说。生·法二空观前后相引。非二观并入。由法·空根本智引起法·空后得智故。法空后得为近。由法空后得智引生空根本生空根本引生空后得。生空后得望法空智为远也。如前已说即如前第五番说。
  (七十五左)诸佛七劝方能进修(文)。义演云。疏诸佛七劝方能进修者。此第八地中但有诸佛七劝而无摩顶事。若第十地菩萨在大自在宫中亦劝生摩顶。然七劝云。汝已二万劫劝修于妙行。云何不精进无相海中住。既被劝已起行化生。今此第九障亦是依主释。
  (七十五左)解深密七十八(文)。解深密经第四(五右)七十八(五右)。  
  (七十六右)后后慧辨可解(文)。义演云疏后后慧辨可解者。论言展转训释。即是解后后慧辨之义(文)或说。后后不稳。恐彼彼写误。
  (七十六左)论二辨才自在愚(文)。义灯云。问。四无碍解何故前三同为一障。第四独为一障。答。前三无碍虽体有三缘境各一无多行解。第四体一解行分多。谓即七辨。又云。前三是因。第四是果。三·一障而有差别。
  (七十六左)迅辨揵辨(至)小大等是(文)。义演云。疏迅辨者。即悬河湕洽不迟讷故。揵辨者。谓须言即言无謇吃。无疏谬辨者。所说法皆不邪错故。无断尽辨者。相续连环终不竭故。丰义味辨者。一言诠含理事故。一切世间最胜妙辨者。具足甚深。如雷清微远闻等故。八高下清浊小大是也。此释世间最胜妙辨。高者即上声也。下者即人声也。清者谓清声。浊者即浊声。小者如为一人说法唯一人闻余众虽在会坐而不闻也。大者从众若遍三千界菩萨说法声亦遍三千界。
  (七十七右)论十于诸法(至)所起事业(文)义演云。论十于诸法中至不得自在者。意云。由此障故令智于诸法中不得自在故。名不得自在障。是持业释。论其体性。非但障智亦障神通等。即所知障一分为体。
  (七十七右)论入十地时(至)及所含藏(文)。演秘云。论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问。后后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颇亦得不。答。亦许得。故瑜伽论四十八云。如是所说后后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无。然下品故不随其数。当知。即彼展转修习成中上品。于余后地证得成满方乃建立。
  (七十七左)十地第十一(至)功德多少(文)。十地十一及十二中明第九·第十两地。又四十八(初左)广明前后地功德。
  (七十七左)论此地于法等(文)。义演云。论此地于法等者。意云。此第十地于诸法中虽得自在。由余烦恼微细所知障故未名最极。故说此障。名为余障。余即障故。是持业释。即用二障为其性。
  (七十八右)集论第十四末(至)不能繁述(文)。对法十四(十七右)云。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文)解深密第四(五右)第七十八(五右)菩萨地四十八(初纸)如次上引。
  (七十八右)十地第十说(至)不能繁引(文)。此中菩萨乃至不断说。是第十一(十六左)之全文。下两解文。彼论有九复次中之第一·第三之意。
  (七十八左)应勘瑜伽(至)于此中会(文)。六十六(十三右)云。复次云何应修法。谓一切善有为法。此中应知略有四种。一得习。二习修。三除去习。四对治修。此中未生善法为欲生故作意修习。是名得修。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乃至广说。是名习修。已生不善法为欲断故作意修习。名除去修。未生不善法为不生故于厌患等。诸对治门作意修习。名对治修。当知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解作意名厌患对治修。从远离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从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种作意。随于胜地上地所摄。当知一切名远分对治修。此四种修一切总说为二种修。福防护受持修乃作意思惟修。此中修身名防护修。修戒名受持修。若静虑地作意修。若谛智地作意修。总名作意思惟修。此中初作意修名为修心。第二作意修名为修慧。

成唯识论述记集成编卷第四十三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