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溪岚拾叶集(私苗)。

  禅与教事。普圆禅师记。
  或时圣公密谈云。止观所明不思议境者。实相理体为所缘境也。故云系缘法界也。所缘既是不思议理故。能缘止观即绝待不思议妙观也。非相缘思议念相观也。是一念无明未起前法也。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是也。此所所是三千名理具三千。亦名性具三千。法性自尔非作所成故。虽具三千非无明返造法也。是名不思议境。非思议境故也。立思议境不思议境。论无明一念已起未起前后也。无明未起之所理性三千说诸法实相也。指此彼云下。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理地混钝未分地。父母生前面目。本分事一着子等皆此所也。佛向上事者又是也。一念已生无明已起后总名思议境也。彼云。第二反事是也。分凡圣真要等事信此起向上向下者此不同也。以一念不生云向上。以一念已生后名向下也。君臣未分时是向上也。三皇五帝前也。故止观不思议境待亲上根唯一法云全同曹溪宗旨也。然则止观不思议境绝待观超绝境智能所心缘凡圣等修行。吾家向上工夫之意也。能能可附合也。但自宗风唯向上一向截断一机为宗旨计也。止观不思断待观立。サテ所止明中根二或七。或云下根方具十具足十境。是故说教多附下根筋论也。已上东老传私附合耳(云云)。五大院云。禅门唯传圆教理观。私云。平等法界解未生不修诸法实相理观。从初心偏修事行。行高魔强被魔恼可成魔业。尤可有用意。末代多其辈有之。或持咒行者必入阿字门住诸法本不生境智可练行也。曰又云。东老常义云。自家有二计段。理致机关也。西天二十八祖多说理致小用机关了。机关棒喝等也。理智说心设性说性说故。宗镜引合诸宗此意也。故止观待不思议何意(云云)。私云。用对治助道不堪唯天为中下机事不获已明之(云云)。故上根唯一法不思议境许用之供事助道也。六祖百丈此风也。又云。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从众缘生无有宰主(云云)。私云。机关名目有之。我人无实实如此也。故机关アヤツリノ义也。无量义经中者此定也。禅语用之欤。因住之。已上风烟禅师记之也。
  一。教内教外事。
  东圣云。以解了入机案内机也。不待解了。初门本分契当机是宗门机契也。又于宗门宗旨宗风两义有之。于宗旨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祖师末西来旨也。诸教对辨义不可有之。宗风时者诸教超过佛祖不传谈也。是皆向下法门也。所诠宗旨向上宗风向下也(云云)。静法印义云。如此向上等云诸教超过ナシト云。即是别教法门也。此中但理不具诸教文可思之。又达摩释云。取意楞伽经宗通说通文教门也。一义云。始自华严终至般若(以上)。楞伽经接别教方等部经故也(云云)。故传信和尚仰云。五大院释云。禅法接圆教空门真言接圆教有门(以上)。如此释者不可云别教也(云云)。又瑶琳禅师云。今禅门者别教有诸教对判真言修。本分契当即真言宗门也。天台华严三论法相等乃至俱舍婆娑等本当契当也。皆是宗门法门也。是皆如来心也。此上祖师禅风体在之。临机相合处立宗。岂有胜劣浅深义乎。又云。当世尼入道等。或无事界中堕在。或公案疑不疑论。未入教门分齐。何且于宗旨了教法不学。故文解了一念无御地不散明故不当法体非外道众类者谁乎。可愍可愍。
  一。惠心且那不同事。
  静法印义云。北谷立宗大事。此流偏出离要道全不立宗大事也。又无殊事。サテ不思悬之处立秘所也。坐禅修行ナント云于是下机也。无想无念心性不思议落付嗜所又成病故也。仍当流只ムズト一向令达叩ムクル也。サレバ言语细细授体法门非也。一向禅门ナンドカ宗门ウツ高云不可劣也(云云)。东圣义云。教法为上根也。禅门为下根也。凡教法者始自阿鼻依正终至极圣自心。其相貌委细沙汰タル也。其教细不被封达心地内证为上根也。次禅法者。教细被封机シテ为拔钉拔根也。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云。譬如重醉人都不觉知云。都不定之时一棒一喝以打惊也。以言语惊教法也。一棒以打觉禅门也。轻醉者依言语觉也。重醉者依棒喝觉也。仍以教机为上以禅机为下机也。已上东老义也。又云。关东道隆门流义势不你。禅法者为上根上智机也(云云)。又云。东圣义云。教外分别譬如演若达多。虽不失头求头者是病也。东西奔跛。爰权教心以空观为本故。头自本无意也。求意可止之。如是无相宗意也。次天台宗心求头意即是头也。此外不可有头云也。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云云)。无明无体全依法性。法性无体全依无明(以上)。次真言意。头虽不失。求心都所止故。彼人语色见否声闻否香闻否味味否触触否法缘否。答云。皆是缘也(云云)。又问云。六尘法何物缘耶。答。眼耳鼻舌身意也(云云)。又问云。此六根何处有之乎。答云。六根我头在之(云云)。其时语云。何头既出现(云云)。然后不失头事觉悟也。是密教六尘说法是也。自性法身论五大院论文说法。可思之。五大院释云。五大当体是真言也。故真言人直闻风声水音悟入●字本不生理。即是法身之声(以上)。弘法大师释云。五大皆有响。十界具言语。六尘悉文字。法身是实相(以上)深可思之。次禅宗心者。人来求头断是非。不说有不说失。只禅师于彼园此竹马彼竹低示毕。知音自会。向上一路千圣所传。学者误劳影了已上东老义。岩松禅师记之。
  一因物语事。
  槙山岳南浦禅师后宇多院法皇问佛法不思议也。丸与对坐。禅师答云。戒善不思议也。佛法与对座。法皇睿感有起敬信给了。一广泽(仁和寺)觉者了遍僧正与南浦对面。禅师曰。汝所立大日。犬屎也(云云)。了遍不答(云云)。私云。禅众十八种问答体也。今问答辨至问云也。又云。抑下问也。谓意彼得解分齐为知如此抑劝见也。故人云。释迦老子干屎橛。普贤文殊是担粪谟。十二分教是拭疮[疺-之+友]纸。等觉妙觉结驴橛。达磨是守石窟老狐也(云云)。又云。私云。汝所立大日犬屎也耶(云云)答可云。和尚即是大日也云。又云。私云。汝所立大日犬屎耶(云云)。答可云。和尚即是大日也。云ヘキ也。因明问答如此。深可思之●岚拾叶集。
  正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于黑谷任师说记之。
  天台沙门。光宗记之。
  天文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夜书之。自他同踏向上一路。
  元禄壬午夏五月七日。法印实观阅。

溪岚拾叶集。

  一。舍利法事。八塔事。示云。分舍利为三分令流布人中天上龙宫。又分人中令配分八国诸王。故云。礼八塔等云也。
  佛牙塔事。释迦发爪塔缘起第二十二云。忉利天城东方照明园中有佛发塔。忉利天城南鹿忽园中有佛钵塔。忉利天城北驾脚园中有佛牙塔(云云)。已上出智论(云云)。
  一。舍利秘法事。日吉御托宣文。如来舍利放光明遍照十方诸刹土刹土一一随应机利益微妙难思议。今此文者日吉大行事明神诧示解脱上人给颂也(云云)。又彼仰云。奈良十三重可语。忍净房(云云)。仍忍净界传也(云云)。
  一。御遗告七个条秘决。能作性如意宝珠记事(已上西院御流悉传受毕)。
  一。后七日秘法事。口云。后者下旬至二十六日始行朔日至也。合宿际至极习也。十一日观音供者。内宫日神为本。晦日御念诵者。内外两宫合行秘法也。合宿际大事故云后七日也。后七日法者天照太神秘法也。
  一。后夜念诵时向彼方事。口云。付之重重秘法事在之。一宀一山向也。密珠安置所故也。二向南方也。宝生尊方故也。三刃刀方向也。刃刀者金轮者万性精灵众生元神也。故万物金轮七宝出生也。
  一。佛舍利身常可奉安置事(解脱上人制)。佛子(某)今生受人身也。大庆者有奉遇释尊之舍利。现乍为生身之凡夫。亲奉礼如来色身。宿因之至深。须成奇特之思。谨慎动疏。不法之行仪殆似秽佛身。诚是虽悦值遇之仪。又愿乱秽之恐。然而佛者在极大慈悲之父母。我等为烦恼重病之雅子。妄任亲近于愚意。盖垂怜愍之抚育。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云云)。已称慈父。虽遇一子是以佛子殊发值遇之别愿。常安垢秽之胸间。愿日日触舍利之威光渐渐破我身之浊闇。凡以此因缘永仰其加被生生世世远离恶缘在在处处令发喜心。近则命终之时不遇恶缘不起妄念。胜境感显善心开发。直义释尊发遣必预弥陀之迎接。敬白师云。奉随身舍利功能世世不德灵知识也(云云)。
  一。佛舍利颈奉悬有十德事。一定不易德。二定业能转德。三储集功均德四福利增长德。五善神守护德。六女人泰产德。七众人爱敬德。八族徒昌多德。九不中夭死德。十决定成佛德。
  一。虚空藏寺舍利事(解脱。上人记之)。和州古京之南虚空藏寺之侧古塔北有奇异之汝士。女采之以称舍利。有智之人或笑或叹。其嘲哢则谬鱼目为骊珠之类也。叹息。又其嘲哢则以伪而乱真故也。僧拭老眼而拾之。就亲友而乞之。窃安道场。诚作供养。适得千颗。因知其不当。聊又有可思。所谓于全身已其形仪至碎身。何嫌彼法类。妙乐天割雕之像影胜王图绘之质。如来许之为住持佛。旃坛虽芳本非五分童修之真身。丹青虽巧谁谓八相成道之尊仪。只模其妆留其色故也。而真实舍利虽遇难得。薄福之者乞求不惮。适虽感得其数不几。至今异物者。对之沙石形色殊。置之舍利毫不违。自然形像不可喜。经云。若人不得佛舍利者纸上图圆形以作供养。与真无异(云云)。写舍利影既有诚文。塔婆之砌树有。此沙许之。往日所安舍利现神变涌出同类也。传闻彼塔者小野篁卿之所建立也。相实本朝之圣哲阎王之冥官也。旁寻滥觞之事。设虽为山野土石。若名物舍利恭敬渴仰者。如来大士何不愍之。自在神力何不诧之。彼丁园之梅恒有精灵。养老之孝子新得酒泉。佐土孝行天犹有感。大圣境界人何得频。抑事直妄诞王法之谴难遁。心兼信愚佛界照见如何。唯愿毁赞共归空寂(云云)。解脱上人笔(云云)。
  一。法花三颗宝珠事。仰云。珠有三种。一王顶珠即本门珠也。二衣珠即迹门珠也。三龙女珠也(云云)本迹观心三重宝珠也。一义云。法花者全身舍利。诸经者碎身舍利也。一佛菩提者全身舍利也。故金轮一字一体也。仍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时处仪轨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乘法习合之皆是●字。即是舍利义也。
  一。功能事。陀罗尼品云。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云云)。如意宝珠经云。百由旬内全无所减(云云)。此等文皆是宝珠功能也。深可思合之(又云。多天与舍利法一体习秘事也)。
  一。龙女一颗宝珠事。示云。八岁女人捧宝珠来发愿得记云也。戒家意此如意宝珠即是戒体也。故龙女此珠持来事我本来戒体持者也戒体载鹫峰诣。其我献宝珠世尊纳受说也。
  一。文珠入海时事。和云提八品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云云)。可合之。师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云文入海之时得意也。释三周之后方始入海云。文殊入海八岁龙审有教化戒体如意宝珠纳得此戒体载出授记给。南方无垢成道唱事戒体持发愿得记云也。又我献宝珠世尊纳受即受记云义。此二义同事也。
  一。眉间白毫事。横川安乐院行忍上人云。眉间白毫与顶上肉髻共是舍利法秘事也。其故白毫白光。是金界意也。肉髻赤色也。胎界意也。是则赤白二界表也。此不二己身当体即舍利秘事也(云云)。
  一。如来毫相习宝珠事。三密抄云。问。毫相藏者藏字意如何。答。疏释云。如来无量功德也。所集成即宝处三昧中一种满愿如意宝珠也(云云)。可知。
  一。观音品法施珍宝璎珞事。山家遗告事。文云。为戒勿作法勿写经○出(云云)。一流相传义云。山家大师今御释法华深意起。サレハ经云。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珠○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云云)。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一分奉多法○(云云)。私云。观音珍宝璎珞不肯受之故。自证既圆满。此璎珞不可受说。定惠二法以自证为本。戒法化他为本此今璎珞戒体也。自证为不可受。愍四众故受戒法饶益有情为本。故愍诸四众义可思合也。今山家大师御遗言为戒勿作法(定也惠也)勿写经(境也定也)。○欲传一乘戒○云。定惠二法自证圆满。为化他戒法。弘通被思召。又云。今此文以三学一致习也。释迦(惠也)珞璎戒也。
  一。荣全法印舍利法传受事。师物语云。西林寺荣全法印者山本僧正觉誓同朋也。觉誓僧正实贤僧正弟子也。实贤僧正荣全法印舍利法授时示云。师资同时不得好相者不可授云。仍荣全法印加行间三千大千世界璎珞明镜见傲ケリ。实贤僧正同时大行感见ケリ。仍舍利法授。不得好相者舍利法不授也(云云)。寻云。何故感见三千界耶示云。舍利者万法总体故。如净璎珞中内现真金像说也。故经云。价直三千大千世界(云云)。深可思合之
  一。由良上人感得如意宝珠事。或由罗僧物语云。由良寺之前当有田。六月比雷鸣龙神田中落。然后龙神上去后其迹见所云ウヅマク中圆物径幅一尺许アリケリ。人见之欲取之处。火焰アツテ手烧。良久后取之。方丈奉之毕。其时其僧众是如意宝珠也。欢喜赞叹ケリ。然而方丈举眼不被见ケリ。真实道者ナリケリト见タリキ。其宝珠寺藏纳置。其后僧食如形出来(云云)。
  一。法花寺如意宝珠缘起事。师物语云。纪州或俗人思惟。如意宝珠者龙王所持物也。舍利者又无价宝珠也。同龙王所欣求物也。我相传佛舍利有之。宝珠可代思。海畔行七尺棚カキ上舍利安置烧香礼拜。七ケ日夜祈念之。七日满日午刻海上雷鸣海上云耸来。其次彼俗人高原居云集覆舍利。然后晴天毕。行见之舍利无之。其所炎有物圆轮アリ。取之热如火。良久取之。即是宝珠也。得之后福贵自在也。其子时代为佛法兴隆法华寺施入。仍彼寺福贵也(云云)。
  一。能作宝珠事。或仁物语云。大觉寺法皇伊势太神宫御参诣之时。五颗御建立。神殿奉纳给ケリ。代代名匠建立神殿被纳。仍神殿御室千颗许アルナリ(云云)。
  一。所作宝珠云事。或东寺真言师物语云。能作性宝珠所作宝珠云事在之。此事真伪难云事也。予小野广泽当流共传授。又此宝珠事习传。殊更西院嫡流相承得。所作宝珠者事所不见也。又或一义云。两部所表能作宝珠也。直宝珠许建立所作宝珠也(云云)。又云。广泽流能作宝珠相承。小野方所作宝珠相传(云云)。寻云。所作宝珠作样如何答。或云。所作宝珠者中央安金山七曜九执十二宫二十八宿三十六禽等围绕建立也。此中日本无物有之。仍建仁寺叶上僧正此物为寻入唐(云云)。最秘最秘甚深甚深更问。已上东寺真言明义也。真伪难知事也。尚尚可寻问(云云)。
  一。物语云。弘法大师御作如意宝珠。先年毗沙门堂经海僧正之时被感得。其为体径轮七八寸许。含众宫大底形珀色。凡大师御作珠数颗也。一颗稻荷峰埋。今如意峰是也。一颗高野山埋。今摩尼峰是也。一颗鸟羽宝藏被收。一颗仁和御室之重宝是也(云云)。或物语云。先师佐佐目僧正若宫别当被坐之时。御室珠僧正一期之间被备用申。僧正入灭之刻任遗言仁和寺被返进。其时使者此能作宝珠持镰仓内出时。俄雷鸣落取珠欲ケリ。然而以袈裟包之间。不取得龙神去。无相违令京着。既佛法凌迟。一流精髓宝教魂魄关东トリケリ。可悲之。可愍可愍。予元亨元年十一月日。奥州津轻贤一律师(安藤次郎太郎舅也)。依初申迂见为为大阿阇梨令沙汰之二颗也。一颗彼律师□。与一颗者返光自分得之耳。
  一。弘法大师建立宝珠事。大定房物语云。弘法所造之珠七颗也。东国西国高野摩尼山稻荷如意峰伊势多土(六所权现)。仁和寺御室鸟羽宝藏(已上七个处建立安置之云云)。
  一。如意宝珠建立事。毗沙门法公海已沟乳母子醍醐法师随分硕真言师也ケリ。彼师如意宝珠安置坛上。多年勤行相貌茎チイサクシテ青莲形也。夫弟子相传。彼没后见之者。彼青莲华□破。中土作宝珠形有之。又彼建目录。其日中央佛舍利安置之。八叶纸五色彩色其上包之。然后福所五处土以固宝珠形也。其上青莲花作笼。其后加持种种也(云云)。已上大定房物语(云云)。
  一。舍利与弥陀一体事。心光院禅助僧正弘师彼僧正依近江入渡请舍利宝筐弥陀抄云事一卷造之。彼禅门许被遣。此书随分秘事被书。御室在之(云云)。彼禅门舍利信事超土伦。弘仁皇帝御感得牙舍利相传。其安置样八寸水精塔安之。其上宝筐印塔金铜(金银镂)。其上三尺八角宫殿安之。宝形水精每月晦日舍利讲行之。其前不断香烧之。师师子形香箱也(云云)。龙神口水吐奉洒体シツライタリケリ。殊胜令见ケリ。福万富天下无双也(云云)。
  一。悉地成就人可结缘事。三井隆辨僧正于关东降雨祈。七个日祈之无其验。仍重申请今七日延引。极乐寺长老良亲上人者文殊法成人御座。仍僧正种种储施物捧文殊法传受给。僧正别持尊在态悉地成就之法トテ受给。僧正语仍上人江岛于龙穴佛舍利置坛上行之时。小蛇一坛上来佛舍利食海中入。仍即时降雨天下充。时僧正高名。隆辨天下无双硕真言师也。不耻下问事可知之。是文殊法无传受。授之了。
  一。求闻持法献白芥子事。示云。付之种种习事有之。一白芥子者金刚三形也。故辟鬼功能有之。此法魔障心起法。故用之也(云云)。又云。此法灌顶表示开塔习事在之。サレハ龙猛咒白芥子铁塔打开也(云云)。又云。白芥子七粒南方宝部方第七识处故色心不二皆□。可思之。又云。佛舍利必白芥子加之可勤行也。最极秘事也。以一心芥子开法界扉意欤。甚深(云云)。
  元禄十五年壬午二月二日法印实观阅。

溪岚拾叶集。

  药师法。私苗。
  一。本愿功德事。经云。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又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云云)。
  一。十二大愿事。第一大愿者。佛果无边相好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云云)。第二大愿者。琉璃明彻光明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云云)。第三大愿者。以无量无边智惠方便有情所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云云)第四大愿者。行邪道者安住菩提。若行二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云云)。
  第五大愿者。梵行具戒者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云云)。第六大愿者。若诸有情诸相不具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云云)。第七大愿者。若诸有情众病逼切贫穷多苦。我此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资具丰足证得菩提(文)。
  第八大愿者。若有女人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证得菩提(文)。第九大愿者。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移置于正见证得菩提(文)。第十大愿者。系闭牢狱身心受苦。若闻我名皆得解脱一切爱苦。第十一大愿者。饥餲所脑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上妙饮食饱足其身。第十二大愿者。贫无衣服昼夜逼恼。若闻我名即得种种上妙服随心所玩皆令满足(文)。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行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一。净琉璃世界庄严事。经云。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要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文)。
  一。二菩萨事。经云。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文)。
  一。愿生彼土事。经云。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文)。
  一。愿生极乐事。八菩萨引接事。经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中自然化生(文)。
  一。变成男子事。经云。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文)。
  一。所愿皆遂事。经云。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愿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文)。
  一。异国降伏事。经云。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返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文)。
  一。易产法事。经云。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听明(文)。
  一。琰王裁断事(去识还来事)。经云。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唯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燃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去识还来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得如从梦觉皆自忆知(文)。
  一。七日佛药师法事。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辨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返燃四十九灯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珠幡长四十九搩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文)。
  一。国土安稳年谷成就事。经云。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风雨顺时谷稼成就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无相皆即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文)。
  一。王臣除难事。经云。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燃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文)。
  一。九种横死事。经云。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云。有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祐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咀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餲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藉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若臣法毁于信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文)。
  一。十二神将守护事。经云。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昆罗大将(释迦)伐折罗大将(陀罗尼菩萨)迷企罗大将(普贤菩萨)安底罗大将(药师如来)额你罗大将(文珠师利)珊底罗大将(地藏菩萨)因达罗大将(旃檀香佛)波夷罗(摩利支天)摩虎罗大将(大势至菩萨)真达罗大将(地藏菩萨)招杜大将(观世音菩萨)毗羯罗大将(弥勒菩萨)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域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文)。
  一。此经得名事。经云。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文)。
  已上经文略钞。
  溪岚拾叶集。
  御本云。
  贞治三年(丁亥)二月二十六日于王城东山金山院方丈任师说记(云云)天台沙门光宗记之。
  应永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于平泉寺书之。
  修晃。
  天禄十四年(辛巳)九月既望以日光山库本校对于天台山净教坊。住持法印实观。
  十五年(壬午)三月十二日重阅。

溪岚拾叶集。

  药师法。私苗。记录相传。
  一。三身相即事。经云。如来秘密神通之力(矣)。天台释云。佛于三世等有三身。于诸教中秘之不传又云。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名为密。又云。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又云。此品全量通明三身。若从别意正在报身(矣)。又云。报身上冥下契三身宛足(矣)。又云三身即无暂离时。既许法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况法身处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于诸法(矣)。
  一。根本中堂药师三身具足事。经云。药师琉璃光如来。私云。药师者应身也。入悉施妙药三昧地治众生身心病患故也。琉璃者法身珍宝。琉璃者法身如来庄严故也。光如来者智惠遍照故。报身如来即是自受用身智体也。山家释云。刻三尊于一佛(矣)。智证大师释云。割一佛拟三尊(矣)。五大院释云。众生迷故成多众生。诸佛觉故会成一佛(矣)。
  一。通法别法事。本朝先德释云。一心三惑所治妄病。一心三观能治妙药。分别病药能治众病。称号药师琉璃光如来(矣)。私云。诸佛在总别功德。所谓诸佛皆具三身故云通法也。各别发愿各修净土方者名别法也。十方三世诸佛皆是释尊一佛之身云也。以之为法花深义(矣)。又云。诸佛皆号药师如来。药师又具诸佛功德故。深可思之。
  一。良与法药师事经云。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蓰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脑(矣)。又云。是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矣)。天台释云。实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药(云云)。私云。色香美味者戒定惠三学也。会此三学归实相一味。以之令治失心之子重病。是则法花良药也。深可思之。又云。是好良药等十六字法花直受血脉最极秘文也。
  一。根本中堂药师为戒本尊事。经云。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释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赴(云云)。私云。药师者饶益有情戒也。琉璃者接律仪戒也。光者摄善法戒也(云云)。五大院释云。设有所犯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戒体还净(云云)。
  一。三佛配当三时事。经云。我实成佛已来甚大久远。释迦又云。譬如良医智惠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药师又云。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弥陀慈觉大师释云。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妙法教主。亦名释迦。像法转时利益众生称号药师琉璃光佛。亦住西方饶益有情是号无量寿佛(云云)。智证大师释云。三世常妙法教主。像法转时称号药师。五浊恶世名为弥陀。三世利益同体慈悲(云云)。私云。三世常住大日如来者讲堂大日是。此佛具三身事释也。妙法教主者西塔释迦。正法佛也。像法饶益者中堂药师也。末法利益者横川阿弥陀也。此三身一体分身也(云云)。问。以药师如来习大日如来周遍法界相方如何。答。凡药师如来者历依正万法皆是药师如来示现也(云云)。所以东方在七佛号七佛药师。阎浮提移影。是名北斗七星。故名本命星。问。以中堂习本命道场方如何。答。根本中堂安置七佛药师故。又七星影现故也(云云)。故山家御释云。西湛清池。阿耨达池之余流也。东岐峻岭。七星影现之灵峰也(云云)。仍中堂号本命道(云云)。问。总持院名本命道场方如何。答。总持院庄严者。西在炽盛光堂东在佛眼堂中央在不二塔婆。炽盛光堂者即是金轮堂也。金轮者金大日也(如父)。佛眼者胎大日(如母)。此二尊七星围绕之。中央不二塔婆是苏悉地也(如子)。故以总持院号本命道塔也。问。何故以七星名本命星乎。答。凡七星者五行加日月为七星也。日照阳(如父)月照阴(如母)此二者能生也。五行者所生(如子)此七星依正万法出生故名本命生也。问。药师如来遍依正万法方如何。答。药师如来者万法正体也。以定惠二法为日光月光二菩萨也。昼夜二时各在守护身号十二神将也。此十二神将各具孟仲季之三辅。故名三十六禽也。七觉各具千如。故七千夜叉护法神在之。十二神将各具七千夜叉者。八万四千护法成也(云云)。又云。迷时八万四千尘劳门也。觉者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八万四千宝聚门也。可思之。问。药师如来遍依法国土方如何。答。一年总体者药师如来也。昼夜者日光月光也。十二时十二月者十二神将也。三十六刻者三十六禽也。此三十六禽各具十界故成七千。十二时各具七千成八万四千也。问。药师如来遍一切众生方如何。答。我等总体者药师如来也。两眼者日光月光也。十二骨离梁骨者十二神将也。三十六大骨者三十六禽也。三百六十小骨者三百六十日也。七千筋脉在之。八万四千毛孔在之。药师如来鬘荼罗众悉于己身上具足云事。深可思之(云云)。问。七佛药师能生万法方如何。答。药师如来者发最初四智根元也。所以付佛眼金轮阴阳出生五智五佛者也。七佛者体性也。七星者作用也。是以天气下下地气上升而生三种世间也。然后生万物也。是则五大五轮五相五智全体也。诸佛在七佛。故在世七庙。天七星。故有七草。诸佛在七觉。故众生有轮障碍神也。测知依正万法无非有七佛药师者也。深可思之。又云。药师草木地藏田地云事显密终极之大事也(云云)。又云。万法初生药师如来之内证德也。万法究竟者弥陀如来之内证德也(云云)。问。本命元神方如何。答。本命者七星也。无神者金轮也。一切众生最生结生七星顶上入众生色法造也。元神趺入众生心地造也○(云云)。问。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有所表乎。答。诸佛在十二光佛故有十二神变。天有十二宿故地有十二月十二时也。流转十二因缘有之故还灭十二因缘有之。本尊药师发十二上愿。故护法十二神将在之也。问。观心十二大愿方如何。答。凡十二因缘者烦恼业苦三道也。此三毒各具欲触爱惜四摄故成十二因缘。为显此义发十二大愿给也。又云。秘密教意者。十二因缘者十二羯磨也。此十二作业即秘经十二品说相是也。仍始序品者无明也。终金刚夜叉品者老死灭尽三摩地是也。一经始终悉是●字字义显也。是以经云。●字心结大羯磨印时时不间断三十七圆满(云云)。问。付药师法晨朝日出观行方如何。答。天台流就天子本命秘密念诵法十重秘曲有之。晨朝日出观行不二大日超过爱染法(云云)。从师师密受口传(云云)。
  元禄十五年壬午春二月十二日。
  法印实观阅。

溪岚拾叶集。

  一。草木成佛事。斋法善恶分别陀罗尼经云。六道衢大树王立。名法圆法界树。是主木大毗卢遮那化身也。其树纵横三千大千世界回转。其叶果普贤文殊化身也(矣)。中阴经云。一佛成佛观见法界。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身长丈六。光明遍照悉能说法其佛皆名妙觉如来(云云)。经云。释迦如来见明星时开悟得脱。依法国土示随成佛。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法花经云。观三千世界如芥子计是菩萨无不舍身命所(矣)。释云从迷情故分于依正。从理智故依即是正(矣)。经。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矣)经云。诸法实相(云云)释云。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矣)。释云。已证遮那一体不二。良由无始一念三千(矣)。惠心释云。法花大士者灵山草木也(云云)。论云。草木无心言自于小宗生。随缘不变之说从于大教起已上草木成佛口决文也。经论诚说此外系多也。
  一。法性身三密事。金光明经疏云。法性身者非是凡夫二乘之下地所能见。唯应土者示令得见。此即无身之身无相之相一切智为显。第一义谛髻。八万四千法门发。大悲眼。中道白毫。无漏鼻。十八空舌。十八不具齿。弘誓肩。三三昧腰。如来藏腹。权实手。定惠足。如此等庄严法性身也。若以实相惠导成诸业。一一业无非实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种相义也(云云)。菩提心义云。于自受法身论三密者。天台所立法身三十二相岂非三密。况金光明玄以诸法门作佛相好。非自受法身三密门(矣)。山家御释云。一念三千即自受用身。自受用心者出尊形佛(矣)。五大院释云。一念心即遮那三密。百界千如四种曼荼罗(云云)。口传云。药师草木(生阴二千为正)地藏田地(国土一千属依)。已上。
  溪岚拾叶集。
  永亨十年卯月六日于世良田山长乐寺真言院赐御本书毕。金资荣幸。
  元禄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二日。
  法印实观阅。

溪岚拾叶集。

  阿弥陀部目录。
  一。四种念佛事。
  一。念佛诸宗不同事。
  一。四教弥陀事。
  一。阿弥陀真子一体事。
  一。西方叶弥陀事。
  一。十万亿土所表事。
  一。五劫十劫表示事。
  一。睡眠修行用心事。
  一。无相菩提授记事。
  一。极乐弥陀娑婆观音事。
  一。真言行者生极乐事。
  一。以莲华为世界事。
  一。六方诸佛证诚法花证诚事。
  一。念佛四修事。
  一。念佛末世相应事。
  一。子孙七代往生事。
  一。临终正念事。
  一。己心净土事。
  一。魔来迎事。
  一。文殊弥陀一体事。
  一。真如堂弥陀事。
  一。同佛印契事。
  一。光明真言功能事。
  已上目录。

溪岚拾叶集

  阿弥陀。私苗。
  一。观心念佛事。欲念佛时。先修三观次念阿弥陀佛四字次唱名号可念之也。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或唱念俱之也。于一念心修一心三观者。一念心即佛心。即空即假即中。观心即空故是念报佛。观心即假故是念应身。观心即中故是念法佛。一念即三念三念即一念。一佛即三佛三佛即一佛。虽三一。即一而三。是名圆顿念佛。亦是不思议念佛问。一心三观有何功德答。即空观破四住惑。即假观破尘沙惑。即中观破无明惑。一心三观圆。观空假中三谛圆破五住烦恼。破五住烦恼显三身。破四住即显报身。破尘沙即显应身。破无明即显法身。言●者(空假中即报身具三身)言●者(假空中即应身具三身)言●者(中空假即法身具三身)言佛者指上三身。即一念各〃具九体。能念所念欤性空寂。不二而二难思议。我此心性如帝珠。三宝显现我心中。我心显现三宝前。念念精进一心念。已上。
  一。四重念佛事。惠心流。问。念佛有何种耶。答。一流相承于念佛立四种不同也。所以一秘密念佛。二天台宗念佛。三通大乘念佛。四善导念佛也。问。四种念佛相貌如何。答。第一秘密念佛意者。先彼土相貌者全体是金界九会曼荼罗也。故土九品净土有之。树下三十七菩萨有之。是又金界三十七尊也。中台是妙观察智阿弥陀也。东西相对之时者。西方即是金界曼荼罗也。证菩提门之方也。本有自性觉体故号自性法身也。凡密教之一佛二明王大事深可思之(口传)。又云。土者九品即九会曼荼罗也。云佛金界九会三十七尊等也。念佛者本有风息。如实知息命息也。出入息自然归入阿弥陀愿海也。自性天然三密相应妙行也。不假修治之功也(云云)。第二天台宗念佛者。所居土云者。凡天台意者。十界具足方名圆佛。故依正圆满满法具足谈也。仍起九界归佛界也。九界见凡见也。见法界者净土也。此九界即是一如见总体佛界习也。故云十界圆满也。次佛者自受用身智体也。无始无终无近无远如来也。凡迹门意者。大通智证佛十六王子随一也。三千尘点佛也。本门意者。五百尘点最初实成佛也。故名无量寿决定王如来也。口传。释迦迹本开显即是为显弟子远本也。能化佛者我等所具佛界一念也。所化众生者佛界所具之我等也。去我等心数一分。于东方唱正觉名药师。于西方唱正觉名阿弥陀也。天台释云。一极至理非凡小近非佛果远(文)。次念佛者。曩谟(本有三身)归命义也。●(无义空谛)●(量义假谛)●(寿义中道)佛(修性不二觉体也)。凡虽法门无尽。缩者能化佛所居土所说教法也。以之摄入行者一心时者。色法者法身也。所居土也。心法者觉了能居报身也。口业者所说教法也。故于意地三谛不思议妙解开觉上文字实相不思议名号唱也。身业实相也。意业实相也。口业实相也。仍止观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等释此意也。次止观佛者。谓止观大意者。身开遮意止观口说默也。所以身开遮者。煎略身钱不兼余事等云开座禅不许余事也。意之止观者。蠲除恶觉舍诸乱想等云许实相观其余禁也。口说默者。诵经诵咒静喧等云禁妄言语也。若障起时者向一佛方面应念一实境界立。妙乐承之一佛方面者西方向可念弥陀也(且东)。所以者何。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为一准释。凡止观念佛者实相观为本。障起之时为助业修称名。譬如愁时哭喜时歌也(云云)。全非为往生净土也。如上云身业三谛不思议实相也。意业三谛不思议实相也。口业三谛不思议实相也。弥陀法门主云此意可。西方云非西方立相西方。弥陀云十劫正觉他身非也。西方者即证菩提门之本门久成正觉之弥陀也(云云)。第三通大乘念佛者。诸大乘师所立义摄之。惠心往生要集念佛者。欣净厌秽意也。是则举苦果令厌离也。次举净妙境界令欣求也。诸宗人师经论释义等大日此摄尽也。谓意者。妙解者以实相为本。底下凡夫难得故。净土无难土往生为令开悟也。故释云。常闻弥陀观音说法等释。于秽土入圣得果难有欤。如予顽噜者岂堪乎释给。可思之。
  第四净土宗念佛者。不论有智无智。不论有戒无戒。不论净不净。只归命弥陀超世悲愿称名念佛往生净土也。但有相行业也(云云)。善导宗意欤。凡法然上人劝化意者。诸宗学者极智慧出离净土一门者还愚痴往生云。净土宗意诚不为解了本故。还愚痴云其意欤回愚案云。显密终极者。三毒者本有三身三谛三观三部曼荼罗也。在佛果时者三身如来也。在众生时者理智事之三点也。天台释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弥陀大日)咸称常乐(势至爱染)三千无改无明即明(观音不动已上取意)。龙猛释云。三千有理称名弥陀。三千果上咸称爱染。三千无改即名不动(文)。私云。愚痴者中道法界随缘体也。深甚深甚。天台一处释云。离三毒贪者执也。执者假也。嗔者遮者空也。痴者不取不舍也。不取不舍即是中道也(云云)。
  私云。一佛二明王法门自是起。甚深甚深。
  一。念佛诸宗不同事。师示云。于念佛种种不同有之。所谓一真言宗。二天台宗。三往生要集。四善导宗等也(云云)。第一真言宗念佛者。弥陀本有命息●字观本源也。然则出入息即妙观察智说法断疑妙用也。又次天台念佛者。阿弥陀三字空假中之三谛也。故释云。心观为宗实相为体(云云)。唯心净土己身弥陀意也。次惠心往生要集意者。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意。真言天台释义大纲为内证。外用往生净土义势被劝进次善导宗念佛意。上所云离。诸宗念佛。西方立相但有相念佛宗义被立。其故余宗妙解上妙行也。罪恶生死凡夫不可叶故。圣道此土入圣得果者也。净土宗彼土得闻机也。以此等不同可分别也(云云)。
  一。以●●●相对四教事。山家释云。藏通为空●别教为假●圆教为中●(已上)。
  一。以身子阿弥陀习事义云。山家释云。法(妙法)宿大菩萨(释迦大宫莲花药师华台二宫)圣经子真(阿弥陀文)弘法大师秘释云。法身无量寿。报身无量光佛。应身阿弥陀。无量身子甘露神药(文)。经云(身子领解)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文)。口传也(云云)。深可思之。身子者舍利弗也。
  一。西方叶阿弥陀事。智证法花密教释云。又云。次西方阿弥陀佛叶寿量品明也。梵云阿弥陀瘦膔。此翻云无量寿。即彼品所说久远实寿也。
  一。十万亿土所表事。小阿弥陀经云。迥十万亿有佛土(文)。此十万亿土者。天台意者。十烦恼所表也(云云)。十烦恼者五钝使五利使等也。此十烦恼断西方净土往生云意也(云云)。探玄义云。未烦恼断者引生都率天。已断烦恼者引生西方极乐世界(文)。私云。真言教意者。秘藏记云。十万亿土者十波罗蜜也。十波罗蜜者左右十指配当。故三归真言满此土加持变成净土也。明曰。●●●。此真言不空三藏菩萨心戒仪并大师三昧耶戒序出。此三归真言无量寿仪轨如来拳真言名。十一面轨净土真言名。青龙仪轨地神持次第真言云。金刚萨埵轨毗卢遮那真言名。金轮时处轨毗卢遮那如来三字密言名也。又无量寿轨。此如来拳印依加持故秽土即成净土。经云。安乐云都史云本来一念中在立。此意ナルヘシ。
  一。五劫思惟十劫正觉表示事。示云。五相成身者。五位成就即是弥陀五劫思惟是也。十劫正觉者。十月所胎即是十波罗蜜圆满位也。不限弥陀一佛。一切诸佛五劫思惟十劫正觉仪也。是则密教五相成身即身成佛表也(云云)。又云。显教意者。本法五字以五劫思惟为。十界具足十界皆成以十劫正觉习也(云云)。天台释云。当知五大是内体。五时是佛语外用法(文)。
  一。睡眠时修行用心事。大日经云。依于西方系念以安寝(文)。一行释云。彼安寝时常当思惟心莲华台中磨字门。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故。即是无障碍菩提心也。亦是如意宝珠(文)。又云。此如意珠只是阿字门耳。彼阿阇梨当于梦中或见无量诸佛及菩萨大名称者示现作诸事业。谓随种种应度众生三轮化道。或观自安布建立悲生曼荼罗(文)。净遍义云。阿弥陀驮都名号。●●归●三字即一。一含千理证如真言。唯出入息此言不绝不系小缘证大觉(文)。祖师秘传云。未萠事随彼即寝(文)。宗秘论云。善得真言梦同授菩提记(文)。
  一。无相菩提心授诸佛记事。楞伽经云。舍离于一切即是无所有。时十方刹土诸佛真如手摩彼行者头入真如无相(文)。大日经疏云。释深秘阿阇梨云。离现世利直求佛道。十方诸佛以右手摩顶以法灌顶付法藏。
  一。极乐称为阿弥陀尊娑婆示现观自在事。理趣释云得自性清净性如来者是观自在王如来异名也。则此佛名无量寿若于净妙佛国土现成佛身住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乎持莲华观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观自在菩萨加持得离垢清净等同圣者(文)。
  一。真言行者生极乐事。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过疫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文)。觉鑁上人云九品花藏开于性德心莲无尽庄严显于恒沙己有(文)。
  一。以莲华为世界事。无畏释云。不思议法界即喻莲花台。种种方便道即喻莲华叶(文)。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遍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文)。五大院释云。花严千叶不过八叶。○又云。过八叶无方所(文)。私云。台上法身叶上报身叶中应身义可思之。
  一。六方恒沙诸佛诚证事。示云。西方者第六识无生方六大无碍心王也。然则阿弥陀者妙观察智断疑生信如来也。心王弥陀显现时。心教六识尘教诸尊开显。六方恒沙诸佛证诚习也(云云)。寻云。法花者多宝一佛证诚。阿弥陀经者六万恒沙诸佛证诚也。法花证诚遥劣也。可云欤。如何。
  答。净土宗义云。法花者一佛证诚也故劣也可云也。净土宗者恒沙证诚故胜可云也(云云)。天台义云。净土宗恒沙证诚者数量有量也。故狭劣也。法花宝塔证诚者法界总体故可云无限也(云云)。又云。阿弥陀经者六方也。法花经者十方也。弥陀者化佛也。是则分身也。彼者心数一分也。是则法界全体也。彼者返化一分也。法花本觉显证也。凡十方分身之时。弥陀即释迦之化身也。然则恒沙诸佛法花证诚之随一也。岂及同日论乎。深可思之。
  一。念佛四修事。十因云。(永观)传闻有圣人念佛为业专惜寸分。若人来谓自他要事(贺古教信房圣人陈曰)。今有火急事既逼于旦暮。塞耳念佛终得往生。是故假称念行时不懈(无间修也)。六时礼敬四仪不背(恭敬修也)。念佛为宗。不杂余事(无余修也)终无退转。毕命为期(长时修也)念佛一行既具四修往生业。何事加之(已上)。私云。播州贺古教信房昼夜念佛故举世称阿弥陀丸。今教信寺者以彼名为寺号也。
  一。念佛妙行末世相应事。智觉禅师释云。生期分缩。死路在近。暂阁广学约念弥陀(文)。
  一。往生人子孙七代往生事。念佛六时经云。若人至心称弥陀。一切诸佛常护念。现世所愿皆成就。前后七代得往生(文)。
  一。念佛行者临终正念事。大经云。慈悲和融令心不乱(文)。私云。弥陀摄取之慈悲行者心腑冥合临终正念云。
  一。西方净土为己心土事。天台安养疏云。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文)。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文)。般舟赞云。一到弥陀安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文)。私云。唯心净土己心弥陀义深可思之晨朝偈云。十方诸国土悉是法王家(文)。
  一。魔来迎事。守护国界陀罗尼经云。光明有十三。一来迎二支。二不乘莲花。三眼动。四无白毫。五无眉间。六观音顶化佛不在。七势至顶无瓶。八来迎香臭。九无天衣。十开笑。十一身长不如佛。十二善恶不言三尊不从坐莲台如物叶。十三堕天官道(已上)。
  一。以阿弥陀行文殊法事。师物语云。西方院座主行文殊法给时。以阿弥陀可为本尊。圣真子为本尊行给。义云。付之二义。文殊是三昧觉母弥陀证菩提门智体一体也。次山王三圣三身如来也。圣真子化身当欤。文殊又三悉地中化身也。是深密之义也。旁以弥陀与文殊因果异名也。可思之(云云)。
  一。真如堂阿弥陀佛事。古老传云。觉大师此御本尊造立之时。此如来立行步给间。造サシ给也。生身精灵阿弥陀也(云云)。
  一。真如堂阿弥陀印契事。师云。此阿弥陀如来者觉大师御作也。右手法身印大指与头指合也。左手报身应身合结之。大指与中指无名指合也。是则三辈印同时结之。法身说法印上品印。报身印中品印。化身印下品印也。最上秘口决也。不可口外也(云云)。
  一。光明真言功德事。物语云。东二条女院问竹谷乘愿房云。为访亡者修追善。何法为最胜哉(云云)。乘愿云。不如光明真言与宝筐印陀罗尼功德(云云)。其时七十余人门人等一揆申。凡净土宗阿弥陀超世悲愿浊世相应之妙行也。サレハ一念十念之问亿劫生死重罪消灭往生素怀遂。若然者念佛之妙行可被撰申者也。光明真言等功能被注进之条不可然云。门徒等悉有缘方方赴时。乘愿房云。见诸经论。只行人修行证果相貌说。未说亡者追善处也。爰光明真言土砂加持功能并宝筐印陀罗尼功能不如也。仍住佛说所注进也。若净土门经论中亡者修追善文有之者被勘出可信受被申之时。弟子门徒等悉令闭口毕(云云)。因物语云。小川承澄僧正义云。真言师云。光明真言功能念佛功能胜劣判时。光明真言大日觉王法界遍照无处不至功能也。念佛者显应逼机佛功能也。不可及真言也(云云)。净土宗义云。光明真言功能者。云灭罪未云出离。称名功能者。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文)。应知念佛者往生直因出离妙业也云事。加之土砂功能者微微结缘也。念佛往生胜业也(云云)。承澄僧正判云。真言师义阿弥陀梵号翻名不知上事也。念佛宗义悉昙字义不知上难破也。共以不知案内事也。我悉昙通达。然者光明真言功能字义阿弥陀字义功能一体不二也。不可偏执事也(云云)。所诠阿弥陀遍照光明。云光明真言功能一分也。真言光明者法界之全体也。阿弥陀摄取光明者利总慈悲之一分也。以小分不可斋满分者耳。
  元禄壬午五月十三日。法印实观阅。

溪岚拾叶集。

  第三佛眼法事。秘曲。
  问。佛眼得名云何。示云。大日如来相好无边中取五眼德号佛眼尊也。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故随胜名佛眼也(云云)。
  问云。山门流以佛眼为最极秘法方云何示云。觉大师御相承次第者。以佛眼彼经总体传给。故佛眼者瑜祇教主也。仍瑜祇传法印佛眼印明出。可思之。寻云。彼经有十二品。此品品皆教主。一一尊又经总体见。仍弘法大师以爱染为一经总体。智证大师大胜金刚品以为一经总体。山门流何故以佛眼独此经总体云耶。示云。弘法大师相承样以爱染为经体。其故爱染三面六臂左面佛眼右面金轮中面爱染也。故以两部不二总体为爱染。今经又两部不二经王也。尤以爱染为经体。其义甚深也。已上东寺流义。
  次智证大师御相承样。大胜金刚者一身十二臂。此一一印相十二品法门表示。故大胜金刚以一经总体给已上三井寺流义。
  次慈觉大师御相承样以佛眼为一经总体。今经中佛眼题号置吉祥成就品题。吉祥者妙义。成就者悉地义。故吉祥成就妙成就苏悉地名号也。今经妙成就根本故。此尊名字旁相应。凡佛眼品始末见。百八名赞举一经总体功能赞叹。凡今品说相余品超过。觉大师御相承尤深秘也。加之此品中胎八字明出五大虚空藏印说。八字明胎藏八智所表也。五大虚空藏印金刚界五智所表也。两部不二妙成此品说穷。故题吉祥成就品也。又佛眼者文殊师利菩萨也。故吉祥成就号也。文者此翻吉祥。故以文殊今品题。加之佛眼部母尊者。诸佛功德皆佛眼出生。故名佛眼部母尊。显教三世觉母大圣文殊名。三世诸佛觉母智印三昧出生故名觉母尊也。一切诸佛觉智圆满眼智具足。眼智圆满必眼具足。五眼圆满佛眼部母尊名。是觉满名也。此时大阿阇梨识位授。以之阿阇梨自证法门。仍称号与也。故授文殊法。最后坛扫秘法也。深可思之。
  寻云。付今经十二品十四法开合不同方如何。示云。合十二品为佛眼一品。佛眼品中拾八字明八。五大虚空藏五。以十三法也。加总佛眼品十四品也。开佛眼品时余十一品合。余品开时佛眼品合也。故十二品十四品开合异习也。是五大院修行法意也(云云)。
  寻云。以佛眼不二妙成就为本尊方如何。示云。佛眼相貌云。金刚界大日胎法界定印结胎胎藏三摩地入给。故两部不二苏悉地本尊习也(云云)。因物语云。慈镇和尚与东寺法师于大内有参会。法谈次和尚问云。何是苏悉地本尊(云云)。答。某身可被御览(云云)。其后和尚归山御门弟等话云。甚不可思议也。谁不知我等当体苏悉本尊也云事。然而如此于广座加样秘曲可申乎。只本尊相貌于苏悉地样习传事有寻コソ有。如此答ツルハ东寺流不习苏悉地事分明也。山门苏悉地曼荼罗云事有之。今佛眼曼荼罗也。东寺流者不可令闻名字事也(云云)。已上和尚御词。
  寻云。以佛眼为苏悉地曼荼罗样云何。答。佛眼曼荼罗者三层八叶曼荼罗也。中台佛眼。次叶前一叶金轮余七叶七星圆绕。次八叶八金刚围绕。次八叶八菩萨围绕。外院四摄八供等围绕。是两部不二曼荼罗相貌也。故佛眼曼荼罗以为苏悉地本尊也(云云)。
  寻云。以七星近付中台方云何。示云。凡佛眼金轮二尊两部理智本尊也。金轮折伏不变真如以为体。佛眼摄取门随缘真如以为体。故佛眼诸佛出生根源万法能生源也。仍近付中台安七星事一心总普门万法出事为显也。七星万法能生根元也。故曼荼罗中安之也。又一义云。一切众生受七星精气出生。七星成嗔时天下起灾难。七星难为降伏近付中台也(云云)。又一义云。法花时四大声闻内院列如云体内权法。今曼荼罗中以七星列内院方便为究竟心也。
  一。本命元神事。右护摩请供之事唯在人意。抑本命元神者北斗之中一也。是相承也。佛法中意也。外典阴阳家之生日若甲子神是也。又若生日纳意是也。若又是也。本命元神外说有三(云云)。皆内意(云云)。私云。本命者七星随一也。以佛眼为体。即是胎藏界大日也。元神者九曜中随一也。以金轮为体。即是金刚界大日也。口传(云云)。阴阳家可寻也(云云)。
  寻云。以佛眼金轮星供为本尊方云何。示云。三昧流以金轮曼荼罗。为星供本尊也。金轮又七星部主故也。法曼院相承以佛眼为星供本尊也。佛眼即七星部主故也。加之今佛眼品中破诸星宿曜印明出。今曼荼罗中近付中台列七星此意也。口传(云云)。
  寻云。以佛眼习驮都法方云何。示云。觉大师御相承样以两部理智不二为舍利法根元。今以佛眼尊一一表示悉显不二真身。仍以此尊舍利法本尊也。凡此尊法大法仪式也。其坛样云。立五瓶安法螺灌顶仪式也。大法仪式者灌顶仪式不载也。口传(云云)。
  寻云。此尊功能云何。示云。佛眼品中五大虚空藏法明。此法除国土灾难五谷万果丰饶施故。国土祈祷此五大虚空藏法无过也。口传在别。更可问之。
  寻云。行法次第几种有之乎。示云。此佛眼法山门流第一秘法故。谷御坊私记三重作给。所谓初度第二度第三度也。初度者普通十八道。私记八金刚八大菩萨内外八供等加是也。第二度者以前私记十六大菩萨等加是也。第三度以前私记羯磨三昧耶四摄八供十六大菩萨等加是也。今佛眼法从狭至广行法也。故第三度所谓两部取合合行秘法也。一切诸尊从大咒以小咒为秘事也。今佛眼自小咒以大咒为秘事。故以广为本也。仍此本尊自一一毛孔出生尘数诸尊为秘事。以随缘真如习秘事故也。
  寻云。以佛眼妙成就尊样云何。示云。此尊以●字为种子。此●字两部理智不二种子也。所谓●字者人罗智也。金刚界也。●缚者理也。胎藏界也。●点者不二●也。故以此●字。两部理智不二本尊之种子也(云云)。
  寻云。以此●字佛眼尊五眼印三形方云何示云。此●字二并自五眼印形成也。所谓●此字两部理智不二三摩耶也。种子兼三摩耶形。三摩耶形兼印三密平等种子也。故以此字此尊灌顶秘决也。口传(云云)。
  寻云。以此尊习舍利法方云何。示云。凡义云者。理智平等尊故名驮都法也。次深密义云者。以●字为种子。此字如意宝珠种子也。故以此字驮都法秘スル也。此佛眼品中五大虚空藏印明明事。此尊以●字为种子事为显也。凡五大虚空藏者南方宝部意也。宝部者万法能生如意宝珠以三昧耶形。南方又不二平等性智方也。今佛眼又两部理智平等尊故。今佛眼法以驮都法大事习也。龙女南方无垢成道云入五大虚空藏三摩地五眼朗具足南方无垢成道习也。今如意宝珠种子字体●字也。●字者即无垢字也。故名南方无垢世界也口传(云云)。
  寻云。今佛眼行法三重次第有之。此外又有秘事乎示云。有之。如法佛眼法是也(云云)。
  寻云。东寺流云如法爱染法。山门如法佛眼。法云同云何。示云。口传(云云)。如法者有两义。普通义大法仪式云如法也。深密义安置佛舍利行故云如法也(云云)。寻云。如法佛眼行用次第有之乎。示云。有之。佛眼灌顶已后可有沙汰也(云云)。已上溪岚拾叶集。
  永享十年卯月七日。于世良田山长乐寺普光庵真言院。赐御本书毕。金资荣幸元禄十四年岁次辛巳秋九月既望。以野之下州日光山库本校雠。于天台山净教坊二十四日以日光山所藏别本校对。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二日重阅。住持法印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