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四法义

  丰山沙门快道记

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三

  (初右)颂曰(至)断六一来。光云。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明向中上两句明家家第三句正明向。颂疏云。上两句明家家。下两句明向果。此各有理。光约相似。颂疏约实论。凡于四向四果。义门非一。若约具经四果人有二门。一向果别立门。谓见道十五心为预流向。道类智为预流果。从断欲一品至五为一来向。断第六为一来果。断七八品为不还向。断第九品。为不还果。从初定一品至非想第八品断为罗汉向。断第九品为罗汉果。故契经云八辈圣人。一摄向合果门。后后向道摄前前果道。但预流向无所摄前果道。是一向四果。约此从道类智至断欲第四品。为预流果。余准之可知。若据不具经四果般涅槃人。摄在不定。谓如家家者。断三四品。则如次第人断三四品。是一来向。故今论标结一来向果。于中说家家。又唯断三四品不至一来果。而入寂灭无向一来之义。则为预流果摄。故婆沙五十三(十二左)曰。此中家家是预流差别。一间是一来差别。法胜毗昙四卷二(十六右)云。极七有及家家当言住须陀洹。六卷三(十八右)云。彼七往来。及家家。说住须陀洹果。杂心五(十六右)亦尔。应知约相似。家家得一来向名。据实通论非向。全无趣向一来果之义故。是故今论别明家家。次云。从一至五。次第相续。断为一来向。而标结言一来向果者。约次第人。令满足顺次向果。就中亦辨家家一间等也。古今不辨之。莫走行矣。
  论曰(至)转名家家。此有二种。一超越。二次第修。法胜毗昙六卷三(十八右)曰。若住果。若凡夫人。欲界修道断中。三种尽。上上。上中。上下。彼说家家。正理云。或于先异生位断。或今预流进修位断。今论且约次第。云预流进。问。有漏断人非阙成根。答。至道类智。必起后胜果道。其时得先所断离系得。故成无漏根。故具三缘。婆沙五十三(十三丁)光(十左引)具者。简不具。婆沙五十三(四左)云。于此三缘。随一不具。不名家家(正理亦尔)。转者通舍得。一名。舍预流名。得家家名。二舍预流道。得家家道。何缘名家家。谓家家者。是所生处。其处彼家。此家异故。是家家义。此人以家家为生处。名家家。有财释。法胜毗昙六卷三(【傍】十八右)云。从家至家。往来而入涅槃。故名家家。杂心五(十五右)亦同。问。为同家为异家。答。法胜论等纵容。净影义章十一云。厌旧生死。异家受生。故云家家。瑜伽伦记六下云。圣人厌于生死故。于一家处单不重生。从一至一家受二生三生。但易父母。不肯重生。不废同姓。张处东西。二张家别亦得重生。此为尽理。(【头】如张即之王□之等)故今论(初左七行)云生二三家。不云一家。法胜六卷三(十八右)四卷二(十六右)并但云生二家生三家。是显一父母不重生。然婆沙(【傍】光四左引)更云一人家。据虽异父母。而其家是一。并不相违。
  (初右十行)一由断惑(至)三四品故。简一二五(【傍】光记初左具也)言三四。以断一二命终。及断第五命终无故。
  (一左)三由受生(至)三二生故。显不取今生。故云更生。旧论云。三由生。二三生为余故。简色无色云欲有。唯局欲故。为显断三品人受三生。断四品人受二生。逆言三二。
  (一左三-)然复应说(至)或过此故。正理作伏难曰。若尔应不说三二生言。说断三四品义已成故。谓已进断三四品惑。决定余有三生二生。故说家家相。不圆满。则应于颂更说等声。方具收家家三相。或应不说三二生言。通全同之。
  应知总有(至)或二或三。第二示种类差别有二。初标类。后随释。初释天家家。此中初一句举名。谓欲下从所生处判差别。大有二别。约人家。约洲处。总家家所依处。从宽至狭有四别。谓。界。趣。处。家。别故。界谓唯欲界。此通人天家家。趣者若约天家家。唯欲天趣。非余天趣及余四趣。故云欲天趣。处者欲天有六。若一天处中。受三二生。若二天处。若三天处。家者于彼一二三天处中。或一家。或二家。人家家例之可知。今显同父母不重生。故不云一人家一天家。婆沙显异父母亦重生。故云一人家等。光(四左)但举二论异不辨者。未晓也。问。二生三生家。往人来天往来。为局人局天。答。天家家唯于天趣往来。人家家准之。是大小乘经论一同。然至灭后九百年。正理论师创立人天往来义先标破彼义。后当辨正义。初标破彼义者。先标彼。正理六十四(十一右【头】标正理论)说种类差别文。全同此论。而后(十一左)云。若断第六成一来果。故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名一来果。过此以后更无生故。即由此义证。家家中。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间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应例释人中家家。若谓不然彼一来果。有何异彼二生家家(已上。)显宗三十一(七右)全同彼意。虽契经及本论等中无文说。由一往来名一来果。证知家家亦人天往来。然非如极七反人天等七生。其生数不等。从其多立名。以或名天家家。或名人家家。若谓不天三人二等(文)其数不等然。人天合三生等则三生家设可尔。于二生家招与一来不别失。同人天一往来故。由有此文普光宝法等(云云。)普光(四左)述释和会。遥劣于宝法(三右已下)解释。宝法辨等生不等生。释立名意为胜矣。而未满生摄家家非也。后破正理者。大有二罪。一人天往来罪。二生数不等失。人天往来罪者。此亦有多失(【傍】如论第十(十六左)破毗婆沙等。无契经及本论说。唯自分别。)一无文臆度失谓契经及本论等无说家家圣人人天往来故。二违诸先旧师说。谓婆沙五十三(十三右)曰。天家家谓于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二天处。或三天处。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谓于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傍】已下取意)或一二三洲处。及一人二人三人家。受二三生。既标于天上。于是依声依处。局天上必矣。释相中。亦唯约天。全无来人之相。人家家文亦尔。旧婆沙四十二(十四左)名天中家家人中家家。而说相同新论。杂心五(十五右)曰。天家家者。谓欲界天。或受二生三生(云云)人家家者。谓人间身。或一天下等(【傍】犹言一洲)(云云)此论亦云欲天趣。云于人趣。与婆沙同约趣别。法胜毗昙两译。并合作文。其义纵容也。若于大乘。杂集十三(八左)曰。家家者即预流。或于天上。或于人中。从家至家。得尽苦际。此两或言。岂是人天往来。瑜伽二十六(四左)曰。有二种家家。一天家家者。谓于天上从家至家。若往若来证苦边际。二人家家者。谓于人间从家至家。若往若来证苦边际(已上)如是大小乘诸论。天家家唯于天其义一辙焉。三背立名旨。谓既唯于一趣。从家至家。不涉余趣。故简别名天家家。名人家家。若人天二趣往来何特可得此名。四违前后例。谓七人天往来名七反有。一往来名一来果。今亦人天往来应名极三反有。极二反有。不名人家家天家家。已显人天往来罪。当辨生数不等罪。谓其罪亦有多失。一何故不等而不等。若言乐欲故。何故不乐等生。若言七反一来等生别故。若尔七反中。何故有不等生。若言惑品令然者不然。前惑有等不等。后惑亦有等不等大小。中间岂唯为不等。(【头】颂疏麟二十四(初右)云。是等皆增减家家。若准婆沙。亦有天二人二等家家云云。今云。唯等生论明说也。不等无之也。)二违前后例。谓七生一来并等生。今亦唯言三生二生。何不生是等。三阙缘之失。若不等者。应非具生缘。于生中有阙减故。若言虽一生半生异。俱是一生内故不阙缘。是亦不然(【傍】光二十三(四十二左)宝二十三(三十五左已下)引)婆沙四十六(十七右)说七反有中。七反生者。等受七生者。然有预流人天生别。谓天七人六等。既以不等不入七生数。今亦何不等可得名三生二生。四违诸圣教。谓尊者瞿沙甘露味论上(二十八右)曰。若先尽三品。是名家家。三死三生。既死生各三。必是等生理法然。譬如增一二十(二十五右)说预流极迟经七死七生。必是等生。法胜毗昙六卷三(十八右)云。人中二三家。天中二三家往来。成实论一(三十三右)曰。是人或二。或三。往来名家家。又瑜伽杂集等并云往来如是大小乘一同约等生。云二三生往来。全无不等说。是为生数不等罪。(【头】斥余师)已破正理论。当弹依从辈。依从辈者。于西天者。未知其愚痴徒从有几许。且难陀论师是也。瑜伽伦记六下(十九右)曰。泰云。详夫人天家家西方有两说。难陀论师云。人天二趣。若往。若来。戒贤论师云。二生家家唯于天上。二生往来。三生准之。本是略纂八(十二右)出矣。难陀应除遣。圣法藏师可谓有眼目。所依经论明说故。如是大乘宗同小乘诸论。岂为不然。然于正法藏下。受法禀承。奘三藏未审。为同师宗。将异耶应是背师同难陀谬执。以何知之。三藏门人基泰光宝等。并皆迷正理臆说。而传袭弥布。悉废莫依矣。基略章云。于中有四。一从人至人。二从天至天。三从人至天。四从天至人。广章举二种。谓人天往来。普光记二十四(四左下)法宝二十四(二左已下)并唯约人天往来。云云等不等。不一言吐同趣往来。如是等义解人不得俱言之。何况从之而下。问。准预流天七人六等不等生。岂无断三四品不等生。答。谁言无之。彼不具三缘。唯是预流果摄。问。断三四品。为人天往来不。答。虽无文说。理应说有。若尔摄何。答。预流果摄非一来向。以不向彼故。然光记(五左)未满二三生入寂。摄向者未详。宝(三左)例七生。以摄家家。甚非也。彼正理未满七生亦摄七生者。应言摄预流。何极七反中。可摄未满者。设摄彼于此莫摄。彼既云极。显有未满者。今唯言家家。不言极约三缘。何得摄。故增一二十(二十五右)云。极迟经七死七生。若求方便勇猛意者。家家一种便成道迹。问。断三四品中。如所言者。大有四类。一唯天中往来受二生三生。人中亦尔。二唯天中不满二三生。唯人亦尔。三人天往来受三二生。四未满。此四中缘何。唯约三缘据初门。立家家名废余三。答。唯于天唯于人受三二生。异余例故特立之唯天唯人未满准之可知。又人天往来准前后可知。故不立之。问。准断三四品有唯天唯人及人天往来。于极七反。应唯天中七反耶。答。应无。诸经说人天往来故。又解。应有机类非一故。经约趣别。且言人天往来。依此义。家家亦有人天往来。互影发故。问。欲界九品惑增损生其相何。答。古今有两义。一九品别润义。二九品共润义。宝疏别润为假立。共润为实义。是寔尔也。尔为遮闇法相愚。亦别润假立门。不可强废之。光记(八左已下)于别润有三义。于共润唯一义。今为初步。示图曰。

  基义林五本(五丁)伽伦六下(十九丁)约别润义。宝疏(四左)义灯二末(十九右)据共润义。然基对法疏第十(七十右)上举别润义毕而云。今大乘或可不尔。一切全界烦恼。皆润生故。互皆相资。但由道渐上时。惑渐断尽。生自然少。非品定损益。故有断一品二品五品家家。于理无爽。瑜伽但言有天人家家。不同小乘说断惑品三缘立故(已上)今云。共润义已在。小乘何革云今大乘。
  (初左)即预流者(至)一来果向。既言一品乃至五品。明知从一至五。次第断者名向。非断三四未满三二生。而入寂名为向。无向一来果义故。若不尔何但不言断第五。
  若断第六(至)更无生故。杂含三十五(二十九右)曰。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生此。究竟苦边。此约迟者。若速者此位有现般。增一二十(二十五右)曰。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已上)。
  (二右初)此或名曰(至)品贪瞋痴。中含一(十三左)曰。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便得苦际。十八(二十四右)三十六(十六右十九丁)杂含四十七(九右)四十一(六右)及前所引经亦是也。
  (二右)颂曰(至)不还果。初句或言显二类别。谓断前七品。唯受一生。断八品惑。亦唯一生。有余惑别。无受生异如前数论。第三句此字指断七八。非谓一间。以一间人非其向。是故长行更云断修惑七八品。
  (二右)论曰(至)转名一间。是亦有次第超越。今约决定。且说次第。
  (二右)三由受生(至)余一生故。问。唯断七。余惑二品。何故一生。婆沙五十三(十三右)云。问。彼或犹有二品(【傍】第八第九)结在。何故说彼。为一间耶。答。不以一品烦恼在故名为一间。但以彼有一有种子。名一间故。
  (二右十-)前说三时业极为障。论十八业品(六右)曰。言三时者。将得忍不还无学业为障。
  (二左)间谓间隔(至)说名一间。初释间义。有二义。一异熟果。二烦恼因。后叙一间名人。间体唯是一故。名一间带数得名。是即能障法。而行人所有物。故以彼呼人。是全分有财也。不可谓有数字故。是带数。自他俱三种别即是唯他带数释。具如六合释精义中辨。此论二义。并约间隔义。正理(傍光十左引)以间隙义约异熟。以间隔约烦恼。并有理致伽伦十九下(十九左)云。唯为一生所间不得涅槃。故名一间。间是间隙(【傍】隔乎)旧云一种子。谓不正也。依梵本云翳迦鼻亲迦。可云一种子。然此中说翳迦鼻指迦。此云一间。故不可云一种子(已上)旧论(真谛)云一间。旧婆沙(北凉浮陀拔摩)四十二(十五左)法胜二译杂心等。并名一种子。然不可强简之。何者法胜六卷三(十八左)云。一种子者。一生种子义。新婆沙云。有一有种子名一间。应知此一间如家家。亦有人天二种。婆沙五十三(十四左)云。一间有二。谓天一间及人一间。天一间者。谓于天上。唯受一生。六欲天中。随应受一生。人一间者。谓于人中。唯受一生。三洲随应。除北俱卢。显扬论三(十一左)亦说二种。今准前(【傍】家家)可知略之。
  先断三四(至)无漏根故。未修言显修(【傍】后时)必名。故正理云。要至后位。起胜果道。方得名曰家家一间。治彼无漏根。尔时方得故。
  (二左七-)此或名曰五下分结断。杂含三十四(二十三右)曰。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增一二十(二十五左)等。如前引列。
  (二左十-)虽必先断(至)总集断故。通妨先有二先。超越人于凡位。唯断贪瞋二。以见惑不许有漏断故。次第人于见道断身戒疑三。并是从断第九品先时。故曰必先。二人断时。别故曰或或。于此位中五数毕故。言总集断。正理(十七右)云。此或名为五下结断。如契经说。若有永断。五下分结名为不还。此据集断。密作是说。必无五结俱时断理。或二或三。先已断故。理实应说于此位中。断二或三得不还果。
  (二左)颂曰(至)住此般涅槃。此颂七不还。初一行半明五不还。第七句明无色不还。第八句明现般不还。初中初二句明四不还。次一行明上流。初此言指不还体。最后句此指欲界。显现般。简色无色。
  (三右七-)论曰(至)名为上流。光记释上流。以不定故。不云般涅槃者。唯是坐解不见本经之失。岂云非是定为涅槃。若不尔次下(【傍】左经四右初行)文何消。论第八(十五左)引五不还经。及集异门十四(八右)列名亦唯云上流。故普光致此误。尔本经中含第八(十七右)具云上流阿伽尼陀般涅槃。旧论六(十六)引彼经。云上流灭。四含诸经列名悉云上流般涅槃。又婆娑五十三(十六右)杂心五(十六左)等并尔。今论于下为辨种类。于前云般涅槃。于上流略之。颂文已如是。故长行列名释名亦顺彼。而论主欲遮如普光谬解。判体相。云(四右初行)生上方般涅槃。
  此中所说(至)谓有余依。于第二下设此简释。准显上下。谓不云上二。唯云此中。准知前是通二。复于第三以下无简释。准知如第二。宝判决为允。
  (三右九-)以具勤修速进道故。不久时中得涅槃。厌有最切。故有勤修。不久至此名速进道。约此二道有无。辨三种次第。
  (三右十行)此不应理(至)无自在故。舍寿行唯依第四定。如论三(八右)已说。于下三定。定无自在舍寿行力故。
  然契经中(至)与理相应。已上有部所立次第。自下论主依经部。先无行为尽理。此中有三。此初举经印可。杂含二十九(十九左)曰。断五下分结。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又(二十一左)全同。二十七(二十一左)曰。五下分结尽得中般。若不得中般得生般。若不得生般得无行般。若不得无行般得有行般。若不得有行般得上流般涅槃。长含八(十七右)众集经唯列名亦尔。论主依之。又杂含三十一(二左)又(三左)长含十二清净经(十丁右)中含二(二右)善人往来经。婆沙五十三(十六右)所引。增一经等。并皆有行无行为次。有部宗皆依此次第。故婆沙五十三(十六右)百七十(初右)杂心五(十六左)集异门十四(八左)甘露味论上(二十八左)等。悉如是。今论主解朋经部。光宝所解可尔。成实论第一(三十三右)如是故。净影大乘义章十一为毗昙成实异。即是也。杂集十三(九左)无行有行次第。虽婆沙等中无此诤。论主改有部次第。故正理师(【傍】宝七左引)会二经异。云时既无异。随说无违。此释不尔。契经既说五种浅深次第。故论主意不尔。有行为先不当理。彼经诵者误也。
  (三左七-)有速进道(至)功用得故。二示与理相应所由。前有部二道有无解释不当理。故今异彼立其理。此即成实论一(三十三右)同。曰生灭者。生时深厌离有。即入涅槃。是名生灭。以利根故。或有生已诸无漏道。自然在前不加勤行。而入涅槃。是不行灭。以根中故。或有生已深畏受身。勤修行道。及入涅槃。是名行灭。以根钝故。初二句标速进有无后以二因释。初约所成。后约得涅槃有用无用。谓由无行有速进道义而成立。由有行无。速进道义而成立。不由功用得涅槃。故是速进道。由功用得涅槃。故是无速进道普光(十四右十-)成辨两释并非也。宝疏无妨。旧论曰。运载非运载由熟修不熟修所成故。是故灭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
  (三左)生般涅槃(至)便般涅槃。三以生般。例证先无行。最言显极利根。谓彼不久得涅槃。由最速进道故。由得最上品道故。由烦恼最劣故。此中能断智为上品。随眠劣是微细故。如以上上智断下下惑。旧论云。能运载道。及最上品道。今亦无行得涅槃。例彼此亦胜有行。由有速进道。光记为因便释误也。宝为是。
  (四右九-)言半超者(至)生色究竟。此有十三类。以越善现一处。或超善现善见二处。乃至超十三处。有差别故。并是非全名半。
  (四左初-)圣必不生(至)一道师故。有部立色界十六天。于婆沙无此简别。论主依十七天义。故有此简别。如论第八(三右)圣人不生无想天者。上论(五之三左)已简别。故此不论。
  (五右二-)见不违理。见字正理显宗作亦。又旧论曰。我见此义不违理。应依旧论。
  (五右六-)由生般涅槃有差别故。涅槃二字。旧论。正理。显宗。光记。颂疏。并作等为正。谓等取有行无行上流。此中上流亦有全半遍三。谓四无色中。超中二全超。超一半超。四皆受生遍没。准前可知。唯总言生无色不细。婆沙百七十四(八右)具说(【头】对法十三(十右)不立全半遍三种。唯次第一一生也。对俱舍十(九左)引广章辨)。
  (五右七-)复有不行(至)现般涅槃。断欲第九品。此生得涅槃。故云现槃。而止观弘决六一(二十右)引此俱舍颂。而俱舍不立现般。但为六者误也。然光记(十八右)曰。纵于欲界曾经七生。家家。一间等人。至此位中亦名现槃。此何谓。又于杂心五(十六左)成实一(一十三右)立八种。于此七加不定(【头】八种不还)。
  (五右十-)颂曰行色界有九。此九差别婆沙等无。故婆沙百七十四(十三左)说一。二。五。二十。三十。乃至一万二千九百六十等差别。无如是九种虽杂心五(十六左)有五。七。八。十五。二十等别而无此九。今是同成实论一(三十三右)所说。
  (五左十-)且总成三(至)业差别故。旧论十七(十八右)曰。此三人有报生报后报差别业故。此中起者。中有名。生者生有名。如论第十(十四右)已说。后者后报。是上流。此起生后是所感报而所顺。业是能感而能顺。起之顺故名顺起。顺即业故名顺起业。余二准之。造者造作。是先在欲界造作古业。圣人必不作新业。正理所引契经诚说。非但造。令增长故。云造增长业。
  (六右四)后三亦由(至)分成三种。中有唯有起业。生有虽有起生之二业。不共唯生业。而三皆其业同故。不由彼言。上流虽有起。生。及顺次。顺后业。前三并无异。同受中有生有。同由顺次业。生梵众故。唯色界第二生后有三种别。故唯就顺后业论之。然光记(十九右终)初两释。次问答三解。并不得论旨(云云)
缦谈何可及问答。宝疏生般具起生二业非也。虽有理背论差别旨。故论以起生后不共。成三别故。
  (六右六)佛唯说有七善士趣。中含第二(初右)善人往来经标七善人所往至所。而广说中三生三及上流七善人旧论云七种贤圣人行。
  (六左初-)趣是行义(至)无差别故。光记属问最为正。上此与余相对。今亦云所余。与此不还无别义。文势明。宝疏属下为答。颂疏似依彼。此有三不可。一加虽言失。义无所出故。二云与凡无别失。所对凡夫无所从来故。三余即不然一句唐捐失。然有人云宝解顺文势者。所谓非中非也。
  (六左三-)又唯七种(至)立善士趣。是第二由。宝疏为第二释。判是非以第二解为胜。以无学难前释。有人云。光不辨正不。宝疏判谈。其理极成矣(【傍】初行义疏趣文)今云。宝疏(十二右)为二解甚非也。是唯二由。颂文后二句。何为正不。故下答中有二故。又举二由已云故独结通二故。谓七善士趣名中。前就善士言云唯行善不行恶。后依趣言云行往(有人难可然。)无学难不尔。彼梵行已立无当行。今非已行故。七善士经云比丘行当如是。乃至广说。何以彼难。光释实稳畅。按此论脱一由。旧论十七(十八右)云。惟此人于余地有行。余人(【傍】一来预流)则不有。此人但行善业。不行不善业。若人行此行。惟行不来。如所说三义于余圣人皆无。是故偈曰。善恶行不行。由往不更还。释曰。故于上流。立七贤圣行。于余不立。正理六十五(七左)亦说三义曰。往上名趣。谓趣上果。及趣上生。故唯说七。或唯此七皆能行善。不行不善。余则不然。又唯此七往上界。生不复还来。余则不尔。
  (六左八-)诸在圣位(至)不尔云何。自下第四明无三事。光宝并云明非生上界(未也)缺余二事故。缺生上无练退故。婆沙五十三(十八右)曰。评曰。若在欲界经生圣者。定不复生色无色界。所以者何。若在欲界经生圣者必无三事。一者不退。二者不转根。三者不生色无色界。圣道久住相续中极坚牢故。恐上二界有长时苦同欲界故。今但加从欲上生为异耳。
  (七右三-)若于色界(至)极有顶故。乐惠人不生无色。故云容有。下如指事。
  (七右三-)然天帝释(至)佛亦不遮。中含三十三释问经(十八左)曰。天王释说此偈曰。

  舍离于天身 来下生人间
  不愚痴入胎 随我意所乐
  得身具足已 速质直正道
  行具足梵行 常乐于乞食

  学智。学智已若得知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边学智。学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当作最上妙天。诸天闻名色究竟天。往生彼中。大仙人愿当得阿那含。大仙人我今定得须陀洹。婆沙五十三(十七左)云。帝释不解阿毗达磨。不知欲界依生圣者不得上生。故作是说。问。彼对佛前作违理语。世尊何故不诃制之。答。佛知彼言虽复违理。而不障道。故不诃制。后入法性。自当解了。
  (七右九-)经生习根(至)所依止故。经多数生。熏练习修。根渐极成熟。故已得预流一来圣果。依身极殊胜。婆沙云。彼相续中极坚牢故。光(二十三右)初释为正。为上界身。及第二释别配非也。故旧论云。根渐成熟得胜类依止。由此二义。无练根及退事。
  (七左二-)毗婆沙师作如是释。一百七十四(十左)有十二因致复次。依今文者。取彼四因。彼初因云。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离染地。多诸过失灾横留难。住本有位。尚难得果。况住中有微劣身耶。此为今初因。故正理(宝六右引)六十五(四左)云。住本有位。于欲界法。尚难越度况中有中。能越欲界。又按。诸欲界法极难越故二句应入毗婆沙上。何者婆沙既有十二因。若举彼初因。则次第可举四因。何大为二。于后中得开三因。何况于婆沙下。有标释结。又初论主释安彼言示四因。次云彼尚。若此句别师义者。何无彼言耶。故杂心五(十八左)唯后三因。曰非欲界中阴般涅槃。若欲令般涅槃者。彼应断不善无记二种结。得若二若三沙门果。越度三界。而欲界中阴于此无能。旧论十七(十九左)曰。由道未成熟故。由思不即现前故。随眠惑非劣品故。欲界难出离故。毗婆沙师说如此。此人所应作事甚多。一应灭恶无记性烦恼。二应至得第二第三沙门果。三应出离三界。若在中阴。不能成就如此事。既标此人。云一二三。唯局三因文势明。今论是乱写定尔矣。如正理者。不叙两义。随思无违。若二若三者。光记两释。有人云。后解非也。不论言第故。违正理(宝六右引)云得二三沙门果文势故。今云。前解却归凿。后释稳畅。故旧论第二第三果。论(初右)说家家。云断三四品。说一间云断七八品。岂诤第字。置同本旧论明明文。如纵容正理何。况彼无若言乎。
  (八右初-)如是杂修(至)或是不还。婆沙百七十五(十左)云。信胜解见至时解脱不时解脱皆能杂修。今何异彼。答。彼约因云信解见至。彼至第十六心。(【傍】论二十三(十五右))为不还等故。然今问起已约上流那含故罗汉为先。不还为限也。
  (八右二-)彼必先入(至)后后渐减者。释第二句中有六。一前文是明能修人。二此文明远加行。三乃至最后下明近加行成满。四次后唯从下。明根本成就正释第二句。此有二。初正释。后配二道。五如是杂修下。明第四后修下三定。六先于下明起处先后。此小乘宗前无漏中。有漏后无漏杂修。若大乘者。瑜伽十二(四左)中间无漏前后有漏。寂师广章存两种杂修。旋还明本及婆沙颂疏如今。正理。显宗作旋环。
  (八右七-)如是有漏(至)根本圆成。正理显宗亦如今。而文语似倒。婆沙百七十五(十右)云。如是中间刹那有漏。前后刹那无漏杂故。名杂修静虑。颂疏亦云。中间有漏。前后无漏。旧论云。如此有漏刹那由二(【傍】有漏无漏)无流刹那杂故。此杂修得成。
  (八左十-)此中初品(至)第五品十五。根劣者。修念短促。其利者经多时。故下品唯三心感无烦天。渐次倍三心。光二释。初释为胜。自亦取初。真谛及宝师同初释。实会论意。后释者非也。论已云便得成满。下不云加行(是一)正理亦云六心成满。却应违文(是二)若加加行下品岂唯三。有加行必然故(是三)加行起一刹那心有何论文(是四)然近人误言。后释却符论旨者可笑。
  (九右三-)应知此中(至)令感净居。圣者不造杂业。如次上(【傍】宝四左)辨。光记(二左)今亦成立新造净居新业。正理师引经不许之是尽理。已憎背有。岂可造新业。今论熏修有漏。令感净居者。约增益故业。能感之缘也。光次证婆沙。未检明文。而彼亦约古业无妨。光记从来误于此事。前记三(十八右已下)以定为引业。宝师三(二十一右已下)具破之。实为允当。今亦谓杂修定为新业。误之甚矣。问。婆沙百七十六(三右)评家依品类足说杂修静虑。及由业故生净居。曰亦由业力。亦由杂修静虑。谓虽有思业现前。若不杂修静虑。则不得生彼。虽有杂修静虑。若无思业现前。亦不得生彼。是故要有思业牵引杂修静虑。令其决定方得生彼(已上)岂不造牵引业。答。既不云造。唯云现前。明知是古业。又正理师已不许新业。而依彼品类足(【傍】宝十五右终行)云由二力。非新业决定。唯识八(十九丁)亦唯依古业也。
  (九右四-)有余师言(至)感五净居。婆沙百七十五(十五左)有六说无评。今依第三说结颂文。欲当理故。此有余者。彼第四说。亦欲不违理。故兼举之。
  (九右五-)经说不还有名身证。中含五十一(十八左)阿湿具经曰。若有比丘。非俱解脱。非惠解脱。而有身证。云何比丘而有身证。若有比丘。八解脱身触成就游。不以惠见证漏已尽已知。是比丘而有身证(已上)此不还名身证。又增一十九(十九左)曰。于是有人。身自作证。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来语。诸尊所证言教。亦复不信。但任已性而游。是谓名为身证人。异今用也。又长含十五(二右)种德经曰。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人说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此佛名身证也。
  (九右八-)即不还者(至)依身生故。自下释颂七字。显身证义有两义。初毗婆沙师义。有总释别释问答三科。婆沙五十四(三左)曰。身证谓信胜解。或见至以身具证八解脱。未以惠尽诸漏。杂心五(二十三右)亦同。成实甘露等同此。但云得八解脱。及云得灭定。故此身属能证(宝疏引婆沙略以身言。未晓二义别故也。)依身以身证。身即证故名身证。
  (九右十-)理实应言(至)身寂静故。后论主正前义示好解。是非必谓经部义。言理实应言故。宝疏为是。光记非也(【头】论主于此正说。故二十五(八右)亦任本宗。身为能证也)正理云经主。以正前义故。依大例言矣。此中为三。初叙所思所得。二便作下示能思相。三如是下释名。此释名中。初正释。后所由。此义身属所证。证是能证。属身之证。第六转依主。故得下皆置身言。又前说定中得名。此出定而立名。是为二别。得及智者。身寂静之能得为得。智者思所成智即思惠。光第二释为胜。顺及言故。初释非也。文中于灭定。不施得言故。亦复云从起。何由灭定得可立名。宝(十六右)思惠及身证得身寂静者。全未晓第二义身不属能证。正理六十五(十二右)标经主举此文。而云。今谓彼从灭定。位虽得先未得有识身寂静。而非唯彼位方得身证名。先后二时俱得名故。由此设无缘灭定智。得势力故立身证名。是故前说于理为胜。举后边故。唯作是言。得灭定不还转名为身证。理实身证于八解脱无不具足。由身证住。以灭尽定用余解脱为门而入故。今反破云。身是唯所依。何可为能证。亦复前后二时俱得名者不尔。能所异故。旧论无是一段。梵本写脱乎。若译后阙文乎。
  (九左三-)契经说有十八有学。中含三十(四右)大品福田经说二十七贤圣。于中加身证。除第四果向。有部毗那耶二载彼经。与正理(六十五(十二左)宝(十六右)引)所举同。不入身证(【头】成实一(三十三右)甘露上(二十九右)并加身证为二十七贤圣。)盖现流福田经错误。以次列不顺。彼列名。随信。随法。信解。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前三向及果。中等五不还。九无学。
  (八左)何谓依因(至)立有学故。初问后答。答中初示体。后释名义。有无者。鲜本。光记。颂疏。作无漏。旧论作无流。为正也。旧论云三种无流学。及无流学果。此四法与圣人亦为依。亦为因。故云依因。
  (九左五-)不还差别(至)九百六十婆沙百七十四(十三左)杂心五(十八左)具说。
  (十左)金刚喻定(至)通依九地。此三说婆沙二十八(三右之十一右)各广说对见(【头】金刚宝中宝不可坏义战具最胜义。智论四十七首尾广说。又以白羊角打破。大论二十一(二十一丁)止弘六ノ三(二十一右)涅槃经第九龟甲及白羊角。般若论羚羊角坏之)杂心十(二十九右)初二说同之。第三妙音义未至定。总说唯十三。若忍智行种缘分别未至所摄有一千四百九十二。今第三无之。起此定所依地即九地。故云通依九地。谓未至中间四根本下三无色无漏九地。能治道依地故。欲界非定地故。有顶非无漏故。如婆沙二十八(十一右)说非想非非想处无自地无漏。此多种金刚定悉皆随一起得阿罗汉。非一人起多。如婆沙二十八说。
  (十一右初-)谓苦集类智(至)相应有八。简法智云类智。唯缘有顶。为断彼惑故。不缘余地者。苦集并厌行相。不可厌下断上惑故。问。何故不取二法智。答。法智缘欲智。唯断粗惑力。无断细惑之殊胜力故。
  (十一右二-)灭道法智(至)相应有八。法智唯缘欲界决定。故不言所缘。婆沙具说以灭道法智思惟欲界灭道。作四行相随一行相得阿罗汉果。问。法智苦集不取。何故特取之。答。灭道是断证行相。缘欲界胜缘上二界灭道。故特缘之。断有顶惑。故论二十六(五右)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兼能治上界修断。欲灭道胜上界故。
  (十一右二三-)灭类智缘(至)合三十二。是依未至定起灭类智。缘四禅四无色八地灭。此必别缘故。唯三十二。异第三师合缘。论十九(十四右)云。缘灭谛者。各以自地灭为所缘。灭互相望非因果故。虽惑智异。别缘义同证无妨。
  (十一右三-)道类智缘(至)必总缘故。此必总缘故。异第二师。正理六十五(十五左)云。灭唯别缘。道则不尔。于随眠品已具成立。论十九(十四右)云。缘道谛者。一一通能缘九地类智品道。以类同故。何故缘灭。自地非余。缘道便通同类。以诸地道互相因故。
  (十一右八-)有说此定(至)二十四。此第二说道类智同灭类智。为别缘故增数。
  (十一左)复有欲令(至)处二十四。此第三说旧论阙无。灭类智约二合三合等。异初师也。问。此三说是非云何。答。光记第三为正。以婆沙二十八如是说者义。(【头】正理七十三(十五左)云。故许灭道法智品增乃至得成金刚喻定。宝疏二十六(九左)举彼全文。)宝疏初说为正。以正理并破后二师故。婆沙为论意各别。有人云。光宝但以余论决。于此论前(【傍】论十九(十四右))具辨道别缘·灭总缘故初说为正宝师谈当理矣。近人云虽正理破后两说。而第三说为正。评家义故。此论无简别故。次第亦同彼故。光记实得论旨。何以正理。可决论主意。其相违非一条故。今云。论主意初说为正。何以故。文势分明故。谓初说不标有说故(是一)。正理显宗亦尔。若言旧论初义曰余师说者。则彼第二说言有余师执。以执言显不正义。是其一论大例焉。旧论却为证也(是二)。岂云无简别。又于初说。具示总缘所由。影显灭类别缘所以。于后二说全无其所以。如是显示胜劣是非。圣教大例也(是三)。又于婆沙唯述其相。未说所由。今更说之。岂为不显正义(是四)。又灭是别缘。道即总缘。于前(十九之十四右)随眠品具决择。故今述所以令同彼。欲令知初说是正(是五)。灭别缘。道总缘义。已极成。虽婆沙评家而违理。故正理论师得此论意。初说中云灭唯别缘。道则总缘。于随眠品已具成立。又破后二师云。彼俱非理。道必总缘。灭唯别缘。前已辨故(是六)。若论主欲取第三。应言应作是说。或应终言是义应理。既不尔(是七)。然如普光未晓论旨。唯封着婆沙如是说者言。可呵可去。近人亦爱着普光。妄诤是彼非。至所不能救。而言虽谬亦复其谬非无理。岂非背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文金言乎。宝法唯举正理判决。未辨此论起尽。唯偏信正理之旧蔽。未得此论旨。谁为不然乎。更难第二师。道互为因果必总缘。灭自地各别无互因果。何混同同为别缘。难第三师。谓灭类智各别无因义。何可合缘。若彼合缘道尚应合缘。同类相因故。又唯别缘能断其惑。有何不足用合缘为。
  金刚喻定依九地多数三师异说图。论二十四(十一右)。
  (十一左七-)此定既能(至)尽智令起。为取俱行尽智。举尽得故下云最初俱生。旧论曰。与第九品惑灭离至得。俱起智名尽智。光初释为善。宝亦如是。第二释尽得与俱行尽智。约相违释。违新旧论也。
  (十一左九-)由此解脱(至)故名尽智。尽是诸漏尽得云尽。从同时俱生尽。为简余智名尽智。是一分邻近释。问。前(云云)此惑尽得即第九品。今云诸漏尽约一切。岂非一多相违。是故正理(六十五(十六左)光三(十二左)引)显宗(三十二三右)上文云诸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答。约正尽。唯第九品。若依功能通一切。(次上十左七行)。上正明能引。故云此惑。今尽智释名故约宽。并不相违。正理上下约宽。婆沙百二(十左)释尽智名有两说。一烦恼尽(【傍】尽绝义)身中最初起。故名尽智。(【傍】属烦恼尽处智第六依主)一缘尽(【傍】灭谛)故名尽智。四谛中。灭谛是最胜。涅槃性故。故虽缘四谛约胜。此能缘智名尽智。(【傍】境第七依主)今论(【傍】尽得义)不同彼二说。故正理(光三十二左引)初举今论义。次标有余。举婆沙初义也。
  (十二右二行)即此唯应(至)阿罗汉名。此中即者。继上无学义。故置唯言简自益。无于自利己应更学故。故正理云。诸自利行。修学已成。唯应作他利益事故。次应供义约所供养。若依婆沙九十四(十三右)约能受供曰。应受世间胜供养故。甘露味论上(二十九右)亦尔。曰一切人天中应受供养。虽能所异相依故。无有相违。

  (十二右八-)如契经中(至)名有学者。杂含三十五(五左)曰。有外道出家。名曰尸婆。白佛言。云何为学。所谓学者云何学。佛告尸婆。学其所学。故名为学。尸婆白佛。何所学。佛告尸婆。随时学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旧论十七(二十四右)尸婆柯彼学三学。学三学故。说名有学。尸婆小本杂含曰尸匐。今云憺怕。应音二十五(十九左)引说文子虚赋等。具释字义是何谓。光记云学所应学无漏正法。稽古上(二十四右)破云。普光释经。为学所应学无漏正法义。殊不知所学乃所云三学。而正所学亦是物也。是亦坐不读本经耳。今云。所云三学云无漏正法。光次文云学正所学无漏戒等。漏无漏为邪正。实是本意。还汝未了经意求志于弹斥。亡于光次文。设虽无次文。圣人所学戒定慧云无漏正法。有何妨。又杂含二十八(七右)曰。何等为学。谓学正见成就学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学。何等为无学。无学正见成就无学正志乃至正定成就。是名无学。
  (十二右十-)圣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学。旧论有若尔言易晓。谓若为学后增上三学。名有学预流等住本性。不进修应不有学。婆沙百七十六(三左)曰。有二因缘名住本性。一守贤善性。而无退转。二守身分德。而不进修。今但说不进修名住本性。谓预流者不进修一来果。广说余亦尔。宝疏(二十一右)文私为住本有漏性非也。无教故疏文故。有漏先已除遣。以邪正相对故。
  (十二左五-)总成八圣补特伽罗。长含八(十九左)云。复有八法。谓八人列四向四果。杂含三十三(十七右)列向果云。四双八辈贤圣。长含二(九右)亦尔。
  (十二左六-)谓为证得(至)阿罗汉果。旧论曰。一为证得须陀洹果行于道。二证得须陀洹果。乃至七为证得阿罗汉果行于道。八证得阿罗汉果。

  (十二左八-)若倍离欲。旧论若上云复次。宝分节未详。(【头】倍离者九品总三类上中下。初三品一类一分断。六品倍初一类三品名倍。九皆断三类尽故云全)。
  (十二左九-)非前果摄。光二释。初释稍文错误。应虽名一事二。意言虽其一来不还向名与前摄果之名同一。而其事体与彼二物。释此句初释与宝同。约非摄相如初释。寻所由如后释。并存可也。
  (十三右三-)论曰(至)不治自地。释初句为三。初总释。二征三释。此释中有二因。初约有顶上无近分。易了不具。后约自不治自。此相难晓具释。初标立。二自地烦恼下所由。三故自下结。其所由中初总释。后若彼下别释。初顺释·后若此下反显。光云。复正理云。若彼等(云云)。今云。若彼下释此论词。必非正理文。盖脱正理文。滥写邻行。正理六十六(初左)云。非彼随眠所随增事。应有势用治彼烦恼。以顺生长彼烦恼故。此二十四字脱应加之。
  (十三右九-)颂曰圣二离八修。圣言简凡。圣二言简圣一道。八言显下八地。简有顶。修言简见道。此所简者。即下准释。旧论十七(二十五右)有余义。及能破更结颂。为一行曰。余说由出世。舍惑不应故。有顶半解脱如上生不应。(初二句有余师义。后二句论主破)长行具释。盖梵本异。
  (十四右七-)颂有漏离次下。有漏言简无漏。下言简自及上。次言显邻次。简隔越下。例如第三定近分离第二定不。能离初定染。
  (十四左十-)论曰诸道(至)谓欲八定。此中大分二。初总标能所治。二初三下正释颂。此中初正明。后下三下辨所以。初总标能所治中。初总举能治所依。后总举所离。是为明近分离下差别。先标举非正释颂。故旧论(十八初左)云。一切众生依地有九种。谓欲界。四色定。四无色定。此中从欲界离欲。乃至第二定离欲。名三地胜。于此三地中。最后解脱道。或从近分定起。或从根本定起。既云标一切众生。简别云此中。总别之异。由渐正释差别炳然。今亦云诸道。有漏无漏诸道依地。故云诸。并皆总举。故论二十八(十六右)云。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定亦通无漏。此理尔故。正理。显宗。并全同此论。今此正所明唯有漏。而唯离下。故前问。及颂。长行。悉云离下。然普光不设分节。乱解致二释。并皆违论旨。初释应言离八谓除有顶者。未晓总举所离。而正论文。非中之非也。后释虽非无理。而全谬今正所明。谓唯有漏加无漏。唯离下加离上。剩通释颂文。云约多分。令初人迷其罪大矣。
  (十六右四-)颂曰净道(至)及灭。无漏名净。非谓无记。此者唯指果。目近故。故问云果位。今亦唯云解脱道及灭。
  (十六右)论曰(至)沙门性。无间脱非一。故云诸。唯有为故云道。简无为简异生有漏。云无漏。此示体。
  (十六右六七-)怀此道者(至)故名沙门。释名义。有正释引证。沙门义数多。今且约行与断惑二义。契经者。中含四十八(四右)曰。云何沙门。谓息止诸恶不善之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沙门。问此经唯息恶义。无勤苦修行。答。息烦热必有勤行。故云勤劳。非相违。旧论云。如经言。此人能寂静多种恶法。不应慧法。染污法。随顺生死能感后有。乃至老死。故名沙门(已上)。岂非契当。增一四十六(七右)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又云。复以何故名为沙门。诸结永息故。名为沙门。杂含二十九(一左)。云。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
  (十六右八-)异生不能(至)非真沙门。简相似沙门。光记(四十一右)分无异究竟解释有一理。而依旧论及正理。还似凿说。旧论十八(三左)云。凡夫非决定能寂静众恶。故非真实沙门那。正理六十七(初左)云。即以无漏圣道为体。非世俗道。涅槃无漏道。以能无余究竟静息诸过失故。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宝疏唯举正理。实得论意。然有人此论与正理稍异。宝疏直用正理未者。却泥文也。
  (十六右九十-)契经说此差别有四。杂含二十九(初右)云。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中含二十六师子吼经(初右)云。此中有第一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此外更无沙门梵志。异道一切空。无沙门梵志。长含八(十四左)云。复有四法。谓四法沙门果(列四果)十(二右)增一经云四证法列四果。
  (十六右十-)理实就位(至)八十九种。此中大有三。初标数性。二谓为下释。后如是下结数。释中为二。初释八十九相。二诸无下辨宽狭。是即四句意。初第一单句。次第三双亦句。后第二单句。就亦是言。宝疏二释。初释亦无为性者谬之甚。以解脱道非无为故。违互简宽狭故。(【头】五因婆沙六十一(十九丁)六十五(十二丁))。
  (十六左九-)论曰若断道位。为惑断无间解脱二道。总云断道位。而光若断位。若道位者非也。无离断别道位故。
  (十七右十-)由此契经(至)断五下结。是证见修杂也杂含二十九(初右)曰。何等为须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又如前薄贪瞋痴一来处指诸文(【傍】二右)。
  (十七左)颂曰(至)辐等。初句标前说正名。余句显异名。于中有二。初婆罗门名。后示轮号。此中亦有二。初总通见修。示梵轮名。二后一颂。别就见道。示法轮名。于中者。正理释梵轮中。光记为得。宝疏总为沙门性中义疏远。然光记初一颂异名。后一颂明法轮。岂可不后一颂是异名。云于中云说名故。
  (十七左八-)经亦说为婆罗门性。增一第九(九右)云。世尊告曰。欲言沙门者。即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沙门诸有奉持沙门戒律。我皆已得。如今欲论婆罗门者。亦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婆罗门也。诸过去婆罗门所持法行吾已悉知。杂含十七(二十一左)云。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道等者。彼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沙门义婆罗门义。增一四十六(七右)云。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又云。何故名婆罗门。尽除愚惑之法。名为梵志。更说异名。亦名为刹利。以断其淫怒痴故。亦名为沐浴。以其洗二十一结故。亦名为觉。以其觉了愚法慧法故。亦名为彼岸。以其从此岸至彼岸故。中含四十八马邑经(四右)云。云何梵志。谓远离诸恶不善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梵志。更有圣与净浴名。
  (十七左九-)即此亦说(至)独应名梵。杂含二十六(十八左)云。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梵是清净义名佛。轮是轮转义。名所说法。梵之轮故名梵轮。依主释。简世间初定之假梵王。故云真。问。今沙门性异名。岂佛独名梵。何成异名。答。约所怀持。是佛德。约能怀持即沙门性。故无妨。梁僧传五(五左)魏晋沙门依师命师。如帛法祖竺道生等。晋道安受业佛图澄。澄姓帛氏。安以师莫过释文。乃以释称。人有议者。后增一阿含译出。始服其悬解云。当时已有法海经。西晋法炬译。其经具言之。不待增一。古今鲜能读三藏者矣。鸣呼是何谓哉。(【傍】增一前秦昙摩难提之译)。
  (十八右初-)由契经说(至)亦名清凉。证佛名梵。中含三十四(十二左)世间经曰。如来是梵有。如来至凉有。无烦亦无热。有谛不虚有。稽古云。按四有字。考之余经者字误。亦字又者草误。今云。不必然。约能有云。佛具诸梵德云梵有。有何妨。亦字分热烦为二义。故特云亦。非草误也。有云。此所引经三名。后二名同文故来。今云。初总名。后二梵所有义。故特证之。非同文故来。故旧论云如经中说。世尊是夫岚摩。如此寂静。如此清凉。琳音五十九(初左)梵此云清净。或云清洁。正云寂静。应音二(十四左)又(三十九右)三(十五右)探玄二(三十九左)玄赞二(十三右)天台净名疏二(二十一丁)补注一(五十八丁)。
  (十八右初-)即于此中等。第三释后一颂。明法轮名为二。初正释。二问答唯见道。初中亦二。初标立。即释次二句。二如世下明与轮名所以。亦二。初约五种相似。后约辐等相相似。此二义并为法喻。如轮之法。故名法轮。依主释也。探玄三(二十六左)有持业依主云。法即轮故持业释。又轮是喻况如圣王轮宝即法之轮故依主释。此意佛法能断疑。是轮德故持业也。依主中能所相反应言轮之法也。又轮释四义。一圆满义。以离缺减故。二具德义。具毂辐辋等故。三有用义。摧辗惑障故。四转动义。从此至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从众生至佛果故。玄赞四(五十七左)亦四义稍别。如今论五义。唯持业一释也。若加转。彼云。转者。动也。显也。运也。起也。动宣言教。显扬妙理。运圣道。于声前起真智。于言后圆摧烦恼。名转法轮。义林一本(二丁)五教章上二(五十三左)文句七之二(九左)五之一(四十五左)玄论八(七丁)玄赞七(四十八右)诸师明小乘。唯约见道。为法轮。
  (十八右二-)世尊有处说名法轮。杂含十五(十二右)曰。世尊于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转法轮。中本起经上(二右)云。佛告梵志。吾欲诣波罗奈。击甘露法鼓转无上轮。
  (十八右三-)由速行等(至)似世间轮。此五相。婆沙百八十二(三右)多说中集取四说。彼第三说中。有伏未伏镇已伏二相故。彼第四说有回转义。今五相中。总不离回转。故不别立。论主意。若约一相义。偏不圆。故合集正理显宗亦如今。此中有舍取故者。婆沙云。舍苦现观。趣集现观。乃至舍灭现观。趣道现观。
  (十八右五-)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轮。婆沙百八十二(三左)约辐毂辋三。总有六说。更别有妙音义。而彼不约辐等曰尊者妙音说曰。学八圣道。展转和合。一时至他相续中转故名法轮。此八支道见道位胜。是故见道。独名法轮。
  彼唯以移转义释轮也。彼六说示图曰。

  旧论。正理。显宗并同此论。今配当全同彼第六说(有人此配当不同婆沙中所说者粗见)检妙音甘露味论。无有此文。盖尊者别时谈此义。问。约八正道何知见道。答。杂含二十九(初右)曰。何等为沙门法。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有部八正道在见道。七觉支在修道。有余师。经部。大乘反之。具如论二十五(十四右)又妙音甘露味论下(十五右)曰。见谛道中。是名八直道。思惟道中。是名七觉。
  (十八右八-)憍陈那等(至)正法轮故。自下第二为二。初问答唯见道。后为决法轮在位。论三转十二行。此初。(【头】五比丘玄赞四(五十四左)新注一上(十三左)出七说)杂含十五(十一右)曰。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摩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摩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憍陈如。拘邻知法已。地神举声唱言。诸仁者世尊于波罗那三转十二行法轮。闻虚空神。谓六欲天。展转闻梵天。乘声唱言。诸仁者世尊于波罗那三转十二行法轮。又五(十一丁)因果经三(二十九丁)中本起经(初右)转法轮品。度五比丘。因缘具也。
  (十八右)云何三转十二行相等。自下一段。古今英贤皆悉不得论旨。莫一取定。今先辨正义。后规诸师误。辨正义者。自下为决法轮在位。论三转十二行。此问也。
  (十八右)此苦圣谛(至)所说如是。答此有二。初毗婆沙师义。后论主难有部义。示自正解。此初也。此中粗分为五。一叙三转。二示十二行。三通数妨。四配三道。五结宗。初中此苦圣谛。初转约见道。此应遍知第二转。约修道。此已遍知约无学道。故下三转如次为三道。
  规诸师误者。光宝并因便明者。全不得论意。何者下论主示正解中。两释俱法轮名为本故。又释三转。光约三道为是。宝疏约示劝证。唯就见道。释背论意。及违文势也。
  (十八左四-)若尔三转(至)立法轮名。第二论主难前义。示自正解。此初难。是即自言相违过。唯言为眼肝。谓涉三道。非唯见。唯见非三道故。依之正理救释。必不成立。如下具辨。
  是故唯应(至)令解义故。后论主叙正解。除去自言相违过有两义。初三转法轮俱约见道。后俱约三道。故并不且吾也。此初义也。此中为三。初正示三转教名法轮。二明三转十二行相。三叙转义。初中是故者。承上难起下正义。即示有过故改义。唯者简修无学二道属三转。即此言唯前唯见道为法轮之义。见道三转十二行教门名法轮也。(【头】文句七二(十三左)云。夫转者。转此法度入他人。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见。故名转法轮)次明三转十二行中。若唯见道三转非三道。如何云三转。答曰。一见道三周转故。三转义成。若尔应三转三行。何具十二。答。虽见一道。有苦集灭道四。三四十二行成立。别释约示劝证可知。明转义中。若教门名转。转义何。谓自悟法说往他身。令彼教义证悟。故转义成。问。此义以何知转法轮俱唯见道。答异第二释三道法轮故。云三周故。一法再。二故云周。三道别何可云周。如减缘减行。云四圣谛故。不通已转契经故。问若尔于后二道。无三转十二行乎。答。世尊所说且唯约见道。云已转故。若后二道准之。亦作之无有妨。或诸下第二约三道为法轮。旧论云复次。是亦异有部为唯见道。三转同彼。为三道不别释。而于通已转言。自成立故。此中为三。初三道为法轮。二释转义。三通释已转言。后辨先英是非。(【头】舍利弗毗昙十四(十五右)所引契经分明但约见道。云四圣谛三分十二行。亦名十二智性)光记初义为经部非也。不顺是故唯应言故。复光约三道者误。若同前三道何别可问答。何得云三周。又终引正理。(四十七右二行)彼然唯下救释毗婆沙义。普光若许者。论主破不当如何。是故引彼须设反破。若正师约通中初。何得云唯。既云唯。其救不成。宝疏(三十左)云断取余师义者未详。正理论以论主第二释会。为婆沙本意故。以论主初义。标为有说而加能破。彼上下其类非一也。又举正理此但等能破。不破者非也。次但约示劝证。不言见修等。似无失。而初(三十左初行)云论主破婆沙通三道。故彼亦非也。若准第二释下云第一释取余师义。此释通取三道。若尔初释为见道乎。次引正理(六十七(十二右))一段全文。显宗三十二(十六右)全同。宝疏举而未辨非也。今须弹斥。若一切圣道名法轮。是婆沙本意何得言唯见道。言唯故所设难诘。故种种通释。并皆归虚妄。汝曲婆沙师意致救。岂可为顺本宗。又(【傍】疏三十一左五-引)以论主初义标有说。而致难云此但方便非真法轮等者。理不应然。教法法轮方便。即是真法轮。诸法谈义。岂可言无胜能。法华玄赞第四(五十五右)举此论诸说沙门性等颂文已下一章已而标天亲论主依经部宗。破萨婆多言。又举今难诘已下两说。(【头】依宗轮论(四十三左)大众部一说部等本宗同义。彼如来语皆为法轮。今教法轮稍同彼。何为经部乎。正理云有说。似同彼故乎)次又云。此有释言。初说见道。名为法轮。非萨婆多正义。杂心亦叙不正义云。牟尼说。见道速疾名法轮。俱舍复言。或诸道皆是法轮等。此是萨婆多师本意。故显宗云。毗婆沙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轮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非唯见道以八支圣道独名法轮。妙音所说非正义故。基师不破也。今云。依经部宗者未详。后有释甚非也。若非有部正义。何颂云唯见道。而长行难彼出自言相违失。杂心五(初右)亦同此论。速疾等及八支圣道两说。何云不正义。俱舍第二释。是论主改正义。全非有部义。何可为有部本义证显宗练磨不足矣。彼蒙论主难。众贤致如是转救。而毗婆沙师云唯见道。故终不成救。然岂为证。可决诸文义。又探玄记第三(二十五左)转法轮十门分别中(二十六左)四谛。各有眼智明觉成十六行。三转十六成四十八行法轮。(【头】文句七十二(十二左)亦异也)此释未审。阿含法华(化城喻品)等诸经。俱舍。婆沙等诸论。并云三转十二行。此各有眼智明觉。即十二转四十八行。而云三转十六行。四谛各有四相。成十六等。无有经论明文(予)不信也。
  依三界身。问。无色无有色。何云身。答。心心所聚义为身。或约多分也。
  (十九左三-)此通达言(至)上界定无。旧论十八(七右)曰。造作者。初发修见道。是涅槃正方便故。究竟者至得阿罗汉果。由此经故知。于上界无见道。今云通达。深密经三(十九丁)成唯识九(四丁)见道为通达位可准思。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四法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