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五法义

  丰山上毛沙门快道记

  此别解脱等。前卷一品总明三种。故言此。三种标章在前卷初。光明得处。时同异者非也。虽文中论时寄时论法。非论但时差别。并皆是处别。宝疏但明所从得处者。得论意(矣)。
  (初右)从二得者(至)性罪遮罪。二业。鲜本及正理。显宗。光。宝。颂疏。并作二类为正。情非情等者。光有三解。第一封着二言第三谬迷正理文。中间二类二之解。独为最妙。谓不言二种。言类故。故旧论曰。从二者谓众生名。非众生名。又性罪处。假制罪处。彼正理文释情非情通性遮义。全非二类释。故宝师标二种二。而证正理。可谓有眼目。
  (初左)由此律仪有情处转有情言两读。有情。有情处。
  况从遮罪。光有两释未是。宝(二右终注)解释甚有理。光师亦定散律仪之三道通局有四解。并取无妨。各含理。于中第二显然。顺正理故。
  从恒时者(至)蕴界处得。光记辨差别有五释。是亦各有一理。谓随心转故异别脱。既心是通三世。故戒亦通。非唯通心故能缘法缘法是断恶。是故不依教受。故应具五义。宝师引正理。同光第三。释云缘三世同第四。断惑者同第五。思之。
  (初左)由此差别(至)加行后起。是婆沙百二十(二右)四句也。第一现在故得别脱。加行等故非定道戒。第二根本业故唯定道戒。由去来故非别解脱。第三现在故别脱。根本故定道。第四去来故无别脱。加行等故非定道。对前所说。其义理明。
  非于正得(至)防护过现。下论主质婆沙四句言。有相滥故。何谓相滥。若但言现加行等者。为直从恶业得。为从恶业所起处起。然不得直从恶业。善恶相反。明来闇去故。故加处言遮彼相滥。今约近举第三句。云现世恶业道。为摄第一句加行等更云等。且约现二句而云应言现处。影显第二第四句。善恶相反义易知。故且约现也。正理有救。光师破之为是。宝举正理未辨者非也。旧论。前第一句下加处言。而无此一段。按是但言质不关细义。故以为尔。所谓译人五失三不易也。
  (二右)从一切有情支因有异。光二释。第一为正。第二非也。违颂释故。显宗三十(十左)曰。从一切有情支因。皆等不。皆等言是通三。旧论云。此护不护。为皆从一切境。一切分。一切因得为有异。
  (二右)支因说不定支不定者。自下二释第二句。初一句牒标颂文。支不下别释。然宝疏。支因说不定句属上为总释非也。
  (二右)或有一类(至)住勤策戒。问。此四类别为约所遮宽狭为依四句法。若如初者。第四类应在第三。若如后者。此二四三一应为一二三四。答。是约所遮宽狭。于婆沙不立最后句。今立之。故在后。不置第三也。光记(六左)会与杂心。婆沙相违有二释。后释为胜。
  言时定者(至)能离杀等。近住能必一日夜。然限为一日或为一夜不得也。光二释。初释与宝同非也。后释为胜。今等一日一夜等故。旧论曰。我于此护。乃至一月等。是名时定分别。彼一年半年云乃至。定知等是一日一夜。
  (三右)由普于有(至)故得律仪。自下答有六。一正答。二叙毗婆沙师反显答。三彼说下叙有余师难婆沙师。四故如是下论主破婆沙师取前说。五若尔下乘上难前师。六以一切下前师答。是则初也。婆沙百二十(初左)云。应作是说。律仪从所能非所能处得。
  (三右)毗婆沙师(至)有得舍过。二叙婆沙师反显答。前难意唯从所能故。乖反质通释。婆沙百二十(初右)若但从所能处得者。则此律仪应有增减谓从非所能处。生所能处时。律仪可增。即从所能处生非所能处时。律仪可减。杂心三(十三右)云。
  以别解脱戒普于一切能不能所得律仪故(当今初说)若异此者。律仪应有增减。以能者生不能处不能者生能处故。如是有何过。谓非舍时应舍别解脱律仪。此中以增减失通前难为非理。全非总发别发异。然光宝等为总发别发两家。误之甚。
  (三右)彼说不然(至)如何无减。三叙有余师难毗婆沙师通。旧论十一(十五左)有有余师说言。今按为胜。今论梵本若脱。或三藏略之。或彼言有误。以何知之。此问决出杂心。故应言有余。是标余说故。于中间有评简释。若是不尔。何于最后不为评简。此中有五。初余师难。二婆沙师总非。三余师征。四婆沙师释。五余师难绝。今为对挍出旧论。杂心。旧论曰。若从是所能境得护。此护则有增减。所能非所能互相转。故此义自成。毗婆沙师说。如是有余师说。此义不尔(云云)杂心三(十三左)如前引说增减失。次有论主所正四句而云。于生草等得。干时舍者不尔。生草处起故。谓能不能。如是说者不尔。众生前后同性。生草等后非性。于此论阿罗汉般涅槃同此说。后非性故。此义择品当广说(已上)。
  光记为论主难非也。宝师叙古问答者无失。而故如是释于理不然句属上非也。又光释生草等有两解。后解为善。彼共许救辨差别故。
  (四右)谓诸屠羊(至)罝弶等。答中有四。初列十二种。此中准婆沙。杂心正标十二。而显不限更言等。以此事故。
  诸经论列数不同婆沙百十七(初右)杂心三(十右)及瑜伽九(六右)并明十二种。杂集八(三右)立十五种。北涅槃二十九(十五左)立十六种。优婆塞戒经七(三右)和会经论。在义章七(四十八右)章安涅槃疏十二(五右)宝窟上末(八十一左)对法疏六(二十六右)等。屠羊者。应音云。达胡切。说文。屠刳也。广雅。屠坏也。案屠分割牲肉也(已上)非是必杀。杂心云。屠羊者。谓杀羊。以杀心若养。若卖。若杀。悉名屠羊(已上)余准之知。魁脍者。杂心云。主杀人自活。应音(【傍】二十五(十五右)又第七(十八右)大同)云。苦回切。下古外切。魁师也。首也。脍切肉也。主杀人者也。或有作侩。音侩。声类。侩合市人。侩非此义。章安曰。是贩鱼肉典军之人。又云。是行杖者。劫盗者。杂心。称作贼(婆沙同)曰。常行劫害。典狱者。杂心。称守狱(婆沙同)曰。以守狱自活。旧论。云狱卒。缚龙者。杂心。云咒龙。婆沙云。为活命故习咒龙蛇。或言缚象。杂集八(三右)云。缚象与咒龙别标。云缚象者。恒处山林。调犱野象立檀。咒龙者。习咒龙蛇。戏乐自活(已上)应音二十四(二十三右)释广百论第四怛策迦云。龙王名也。昔有仙人会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绕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罝弶者。应音。子邪切。下渠亮切。尔雅。兔罟谓之罝。郭璞曰。罝遮取兔也韵集云。施罥于道曰弶。今畋猎家施弶。以取鸟兽者。其形似弓也。旧论。云网捕人是事也。婆沙音释云。罝弶兔网也。杂集云罝兔是也。
  等言类显(至)不律仪者。重释等言。王与典刑伐二别。如光记释。故杂心三(十左)曰。若王若典刑。若听讼官。有害心者。悉堕不律仪义(已上)又应音。唯牒典刑伐言。不加牒王言。故曰。典刑伐者。典主也。下胡经切。刑罚罪也。易曰。刑法也。井为刑法也。春秋元命苞曰。刑字从刀从井。井以饮人人入井。争水陷于泉。以刀守之。割其情欲人有畏慎。但恒等文。似总释上。然此但局类显。何者。此等虽非正作害。而含害心。故前十二种非唯害心。亦正为杀。故杂心(云云)。如上引。然宝师为总释非也。光意属释名。非中非也。次论有彼一类简。故又正理三十九(六右)曰。等言类显乃至及王。典刑伐断罪弹官等。但恒有害心名不律仪者。由(【傍】已下释名)如是种类住不律仪故。有不律仪故。行不律仪故。巧作不律仪故。数习不律仪故。名不律仪者(显宗全同)准彼科节明也。
  (四右)由彼一类(至)不律仪者。三释名。初释依主。能所住别。后释有财。以不律仪为资财故。正理更有三释。如上引。
  (四右)言屠羊者(至)当知亦尔。四别释。非唯是害。如上引文。而约根本云害。
  (四右)遍于有情(至)得不律仪。自下第三萨经问答。大为三一问答诸有情遍不遍。二问答不律仪具不具。三标条两宗别。宝疏大分二难为是。光记未立科名。而亦至下乱文属非也。光记为经部难等为是。宝疏叙婆沙问答者非也。百十七(三左)有此初重问答。杂心三(十左)稍广。然并无有破救已下。况正理三十九(七右)标经主作此例言。举若观未来等文。设婆沙文。义当经萨。今欲令经胜萨负。应为经部难等。故下标列两宗岂非为此。第一中有七。此即初也。如文可知。
  (四左)由彼(至)亲(至)损害心。二有部约容有通。婆沙百二十七(三左)云。一切有情作羊像来住其前。于彼一切皆有恶心。故于一切得不律仪。
  (四左)既知至亲(至)得不律仪。三经部破有二。初约现亲。二约圣者。初意云。若为羊等其时于羊等可尔。今既知至亲现非羊等。于彼非羊等至亲何起。又圣者约容有。永无为羊道理何起。
  (四左)若观未来(至)得不律仪。四叙有部救。问。此救为救现亲难。为救圣者难。为并救。若尔何过。俱有过失。若唯救亲难。何破中加圣。若唯救圣难。一无永作羊理。何可观未来羊。二破中何加亲。若并救者。圣者岂未来为羊。答。但救至亲难。无圣未来容为羊理故。破中加圣者。羊等有未来为亲为圣两义故。宝疏(八左终目)但约至亲为胜。光记(十四右三目)但约圣者。意迷正理救释。非中之非也。此救意于现亲。有未来容为羊等自体之五蕴。故观未来羊等自体得。婆沙百十七(三左)曰。虽于羊处起不律仪。然诸有情皆有羊蕴界处。问。圣者难何可通。谓。杂心三(十左)云。若复无作羊理者。于彼亦有害心。故得不律仪。如住慈心仁想普周。今破云。善恶不齐。何得例慈。亦复于圣无有害心。何彼心可通。
  是则羊等(至)得不律仪。五经部例难。初叙未来无害意事。后正例难。于现羊等有未来容为亲及圣自体。观彼本来亲等。应不现羊等发不律仪(光宝同并无失)。
  (四左)于羊等现(至)得不律仪。六有部以共许现量通前例难。故云既。现羊言于彼。
  于母等现(至)应求异理。七经部复例难。有二。初正例难。后劝示以别义可通难。初正例难意汝现羊有害心得恶戒。准例彼现亲无害心决定。何得恶戒。害心有无与恶戒起不起并是齐等故。如是汝约未来有未来例难。依现有现例难。两重等难不得免。应以别道理成汝有部所立。已上二段光无释。宝疏(九右)释例破。约不观当之理。理无巨害。然全非论意。疏中不观当亲。不下不衍文。例下应不观文可知。
  (四左)又屠羊等(至)七支恶戒。自下第二问答不律仪具不具有三。一经部难。二有部通。三经部难绝。宝科节为是。光记此文属入上非也。
  (五右)毗婆沙师(至)不律仪人。自下第三标条两宗别。宝疏意亦尔为是。光记为前难通非也。不成前难通释故。何者。正理(光具引)通前难云得处中罪非不律仪故。又今但叙自所立。故云无缺支。一分。一分岂可关前难。又示与经部宗所立相反故。又光证正理者全误也。彼通难。此叙宗。故彼无遮一分。
  (五右)经部诸师(至)互相违故。二标条经部宗有三。初明不律仪。二例释律仪。三善恶相反所由。婆沙百十七(五左)健驮罗国义同此也。
  已说从彼(至)未说当说。宝科名明得恶处中方便为是。光除方便言非也。与前无别故。
  (五左)于斋日月半月及年。光两释。初释分句为是。释月半为第十五日及月尽日非也。后分句非也。为三斋月亦非也。旧论十一(十七左)曰。若斋日及半月一月中我当恒施他食。
  (六左)有余部说(至)感堕罪。光(十九右)宝(十三右)并为经部。瑜伽四十一(十八丁)行事钞上一(八左)并同经部。略纂十六璟师云。如诸苾刍犯他胜处法。即弃舍别解脱戒者。如小乘中经部。上座部。正量部说等者。皆云舍。于三品缠中。随起何缠犯初重罪即舍律仪。唯萨婆多师起三品缠犯他胜皆不舍戒。又表无表章云上座部。有部三缠。不失戒(与璟不同(感堕罪者。光宝并言堕地狱罪。事钞篇数名报篇(中之一八左)云。初言波罗夷者。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种僧数。三者堕落。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故。十诵云堕不如意处。萨婆多解云。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资持记云。僧祇堕义与此不同)今云。此论已云感。定是堕地狱。故旧论十一(十八右)云感大烧然罪。又毗奈耶一云。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
  (六左)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光记(十九左)如论不悉。宝疏(十二左)释云一边罪。随机羯磨上(二十一右)云。四重罪云边罪。此意。边至极边际义。四重极重罪故。又旧论曰。由动坏一处舍一切护。此不应然。准之唯约一多相对。或言一处者。四重处一处与一边罪义不异也。
  (六左)非犯余罪有断尸罗。光记为例可也。僧残罪等为余罪。宝疏(十二左)两释。初释边罪为余罪非也。与前段不异故。后释不犯之余为余罪。亦非也。今对四重。以僧残等为余故。故旧论曰。犯别学处。余学处断无如此义。
  薄伽梵说(至)立他胜名。十诵二十一(三十四右)曰。若比丘于是四堕法。若作一一法是非比丘。非沙门。非释子。失比丘法。如(【傍】以下引此文)多罗树头断更不生不青不长不广。比丘亦如是。他胜者。当堕法言。梵云波罗夷。四分律云。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
  (七右)依胜义苾刍。光二释。初为胜。宝亦尔也。后释无害。而是穿义也。旧论云真实比丘。
  (七右)律中自释(至)破戒苾刍。十诵一(五左)曰。若比者有四种。一者名字比丘。二者自言比丘。三者为乞比丘。四破烦恼比丘。名字比丘者。以名为称。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又复贼住比丘剃除鬓发。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为乞比丘者。从他乞食故。如婆罗门从他乞时亦言我是比丘。(【傍】出家)破烦恼比丘者。诸漏结缚烦恼众生。能受后身生熟苦报生死往来相续因缘。若能知见断如是漏。拔尽根本。如断多罗树头毕竟不生(已上)有部毗奈耶一加白四羯磨圆具苾刍为五。十诵合为自言。然光宝唯约贼住解释不顺经意。亦背论文。律中者。正理作由律自释。无中言。光宝牒亦尔也。旧论云。于毗奈耶中。是决判说。由字有无互通。乞丐。应音云。丐古艾切。苍颉篇。乞行请求也。字体从人从亡。言人亡财物则行求丐也。破戒。正理亦尔。戒字惑形误。旧论如律云破烦恼。光记释四。各有两释。初中初释为胜。二中初释顺一途未尽。后释非也。三中后释顺律文也。四中约律文相初释为是。若据义后释亦为是。宝疏同后释。
  (七右)此义中言(至)非苾刍。此上教证。下理证。有二。初成自。后遮他。初成自意。名想唯名不受重。乞丐亦唯约乞食。破惑虽具受。定无有犯。于自称中有二。贼住。具戒。今约白四羯磨受具自称苾刍谓非苾刍。光记释此义中两释。后释为善。以顺文。释非白四亦两释。初释无失。而未全得论意。唯谓自称贼住一边。故后释同前释名想之又解而似顺旧论云于此义中白四羯磨受戒说为名比丘。今按。旧论文错。应言说名为自称比丘(当挍他本)。
  (七左)僧祇食。光(二十二左)云。僧谓僧伽。此云众。祇谓所有。僧伽所有名曰僧祇。即是众所有食名僧祇食。今僧伽僧祇唯男女声异。今属所食故。啭女声故。旧论译云大众食光释似凿空。僧伽(●)僧祇(●)僧衢(●)(【傍】无畏疏八(十三右)翻众)僧计(●)(【傍】弥陀经文)随求大心咒●●耶。并皆梵偖促也。毗诃罗。旧论译云住处。光(二十二左)云。义翻为寺。是所住处义。应音二十五(十五左)云。此云游。谓僧游履处也。此土以寺代之。有部律四十六亦云寺。无畏疏十一云。此云住处。或云寺。
  (七左)大师依彼(至)驱摈众中。中含二十九(十一左)瞻波经(全三纸半)说摈弃不净比丘。广说三喻。各喻终曰。大目犍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傍】指不净比丘)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之(已上)实非苾刍称苾刍者二句八字。光记(【傍】稽古从之迷也)属上非也。宝疏属下是也。何者。非经文故。者言是牒词故。彼言所指不成故。是故旧论曰。非比丘自称为比丘。于此人比丘法何相。于此人言。当今彼字。岂可得入前段。
  随相是何体必应有。随犯戒其苾刍相是有何。其体必应有。旧论云。相是相。虽尔不无比丘法。
  以世尊(至)污道沙门。长含三(七左)佛答周那颂曰。如汝所问。沙门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当识别之。一行道殊胜。二善说道义。三依道生活。四为道作秽。能度恩爱刺。入涅槃。无疑超越人天路。说此道殊胜。善解第一义说道无垢秽。慈仁决众疑。是为善说道。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遥望无垢场。名依道生活。内怀于奸邪。外像如清白。虚诳无诚实。此为道作秽。杂事三十七(七右)曰。有四沙门无第五。我今为汝说次第。应知胜道及示道。净道活命并污道。婆沙六十六(六右)配四人。是一端耳。准陀。旧论亦尔。长含云周那。又余文云纯陀。并梵赊促耳。光宝并翻云稚小。应音翻为妙义。光通凡夫沙有四释。初二乃偏。第三备足。第四非也。违经论故。
  (八左)亦舍少分殊胜善根。光(二十六左)以三因唯为色界暖等四善根简无色。以非殊胜故。此意少分即殊胜。宝疏(十六右)四善根皆为殊胜简上忍世第一云少分。今云。各有得失。光记简无色为得。不简世第一等总为四失也。宝亦简世第一等为得。不简无色为失。正理云暖等随应取之也。然光但释殊胜所简略少分释。宝释少分略殊胜所简。
  (九左)有余师说(至)依表得故。光(三十一左)宝并后师为正。婆沙颠末叙健驮罗国。迦湿弥罗国两义。皆以当国为正。今两师如次彼外国。当国。旧论十一(二十一右)初云有余师说。次云毗婆沙师说是义不然等。既有破前义之语。论主意在后。光宝破正理。称有别。叙俱舍师救并同。光以害本国师为失。宝疏(十八左)例善戒无中舍直得破。并包取为是。表无表章用正理义云。今大乘中虽无文判义亦应尔。若受戒时作永舍心即便永舍。若心势舍至于明旦舍律仪时。还复相续。由彼恶思不永舍故。
  (九左)一由受心断坏。光(三十四左)引正理。受心中有作业者非也。宝为正。彼意。正理初番约唯意乐舍。后番由作业乃舍意乐。并是受心断坏。此论且唯依不由作业受心。非与此论不别。而亦不相违。
  (九左)二由势力断坏故。宝师会正理。婆沙异光解。宝最为胜。正理以证前义故。不破此论故。问。正理意虽同文故来。而不遮轨范师。若尔何耶。答。彼因等起及限齐各别。此论亦约等起不遮之。而今唯约限齐明遮。勿混二门。
  (十右)三由作业断坏故。宝疏(十九左)解正理。及释受心。作业为优。光记(三十六左)问答有三解。就正理第一第三缘文。然正理第一缘作业。受心舍方便非作业舍。作强增业故。前劣业意乐即息。第三缘云期加行者。即期作业故。问。本非论意。三解何得顺论。而一三差别实如初二释。杂心释受心云发心念。释今第三云息身口行(初释依怙)又上论(五左)明处中得缘中云。由受谓自誓。由重行谓行善行恶(第二释依怙)第三释非也。
  (十右)六由善根断坏故。正理(三十九(二十一右))有破。彼破意。今论标六由善根断故。乱别解脱断善舍。若尔加行义何可知。故改言六由依根断。唯破此义未破不举恶。故破中言说第六缘名为断善。不言何唯约善(光未得此意。谓破不举恶救释非也)若作是说下破救。救意云。标言断善。而意取断善加行。故述释云加行。破之云。若尔定共戒加行亦名定共。应成七缘。光记未得正理意。但谓破不举恶救释。二释并非非也。宝师破云不及不释(为妙)疏于六下释诸妨难。大有四段。初辨表无表宽狭。明此论唯约无表。会婆沙百二十二(五左)通表无表。谓无表得必有表故。舍狭无表宽表随舍。有表不发无表故。非舍表定舍无表。是故此论偏约无表。婆沙通约二。并不相违。二然舍下明第六缘定是加行。闇破正理论。既是处中。虽言断善。而加行舍。然正理破断善言。失章意也。亦兼显此论举善显恶。故双云断善断恶。
  三又受下通得戒加行舍处中不善。应立得戒舍为第七缘之难。通意彼摄入第一缘受心舍故。不别立此。是则通正理七缘难也。四舍别下劝示诸舍缘差别(光三十八左下广分别)。
  如碱卤田。应音云。胡缄切。下力古切。说文卤谓西方咸地也。确薄之地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盐在东方。卤在西方。释名云。地不生物曰卤。故字从西省下象盐形也。
  契经中言卵生龙等。有人云。四含无文。而处胎经四见。大乘所诵。非今所关也。或曰。瑞应经下。僧护经(初丁)见。予亲读文。具戒必非八戒也。
  (十一左)半月八日。光四义第四为正。婆沙百三十三(十五左)于半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杂含四十(十五右)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得妙行非得律仪。四分三十五(二左)曰。佛言。畜生于我法中无所长益。若未出家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与出家受具足戒当灭摈。
  生无色界彼必非有。麟云。谓无色故现在无戒。有漏系定故生上。不成下过未戒。不同无漏。
  除中定无想。麟云。僻见故。晖钞云。梵王起戒取故。无想外道居处。无无漏戒也。
  (十二右)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四含中未见全文。又集异门论三法所牒。经无举此。盖取义耳。杂含十八(三右)曰。善不善无记无知(十二左)岂不世尊(至)名为动故。将释下二句。先问答经相违。此问也。此中初叙难意。圣说此中下举经以成其义。后由下三定下答也。约经意各别会。然光记圣说已下总属答。若尔圣说言无用。为动故之故亦徒然。旧论文势亦属问曰。为不尔耶。佛世尊说三定有动。于中是觉是观。所余诸行诸圣说名动。广说如经。约彼定有过失。故说如此。是三定等于不动经中。约能成不动善缘道。或说名不动。宝疏分文得经论意。此契经。中含五十乌陀夷经(十右)曰。乌陀夷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圣说是(【傍】此是言应在圣上)移动。此中有觉有观。是圣说移动。乌陀夷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是圣说移动。若此得喜。是圣说移动。乌陀夷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体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禅成就游。是圣说移动。若此说移动心乐。是圣说移动。依之等言等喜乐也。
  (十二左)不动经中(至)说名不动。中含十八净不动道经(七右)曰。若我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斗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彼以是行以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方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光宝俱不动言谓牒前不动业。不为经名。故光言若。宝云今言。是不检经文之失。又旧论文经名明也。
  (十三右)非此诸业(至)此中名受。百十五(二右)有四说。一决定感受。二不定。然感乐果局此业。余不能感。故名顺乐受业等。三亦不定。然乐能作余所依止故。四益损等相似故。正理同第四说。此论同杂心。彼三(三十一左)云。受及众具故。光记显差别云又。宝疏(二十三左)直举正理非也。
  (十三左)有余师说(至)善无寻业。一百十五(三左)下地无有舍受异熟。有两说。初说下地法粗。此受微细。下地不寂静。此受寂静。后说下地有情所起善业皆为求乐受故起。无有希求不苦不乐受者。是故下地所有善业不感此受异熟。又(四右)中间定所有善业当言能感何受异熟。有四说。初说感初静虑喜根异熟。第二说感初静虑乐受异熟。第三说不感受异熟果。而能感色心不相应行。第四说下地亦有不苦不乐受异熟。而无评家。世亲论师取第四说破余师。初说喜根与第二师乐根大同故不别举也。
  本论言颇(至)善无寻业。旧论(十一(二十五左))曰。无觉善业。发智十一(五右)云。颇有业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谓。善无等业等者寻误也(光师云六足。发智本论者漫谈)。
  (十三左)又本论说(至)乃至广说。发智十一(十纸左)有三番文。今举初番。后二番文云乃至广说。彼云。又顺乐受业心不相应行。顺苦受业色。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又(【傍】第三番)顺乐受业心心所法。顺苦受业心不相应行。顺不苦不乐受业色。此三番文并证欲界有顺非二业。然光记(四十八右终)云。此中引意。正取第二番中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为证。既顺不苦不乐受业感心心所法。故知定感舍受异熟(圆晖从之。)此释谬也。今明业通局。何可证异熟果。复标已云下诸地亦有第三顺非二业。结成云。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明知。证业若证第二番文何但不举彼。而举傍隐正。宝疏唯举三番文耳(为是)旧论(十一(二十五左))颂曰。无前后报熟。由佛说三业。长行云。于经中由说此文。有三业果报熟。无前无后不有(云云)今云本论。是梵本异乎。然新论为优。百十五(初右)曰。复有三业。谓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顺乐受等业。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辨。正理论破此文证例发智次下三界业非前前后熟文婆沙为试验等通释。如光宝返破。然正理师亦同此论。下地有舍业为胜。显宗(二十一(七左))曰。然于下地中理应定有顺非二业。如顺正理广辨。
  (十四右)此业与受(至)顺乐受业。问中。体性别。宝疏。意思为体。身语色为体。故异为正。光记唯约因果位非也。答中。有三释。光记为正。宝疏为二释。次征后文。通征中小科二释。甚非也。或复相对大科分明。旧论并云复次。故又正理(四十(四左))无中间所受义及征释。但举前后两义。故此三释中。第一顺益义。但是约因果。乐即受持业无异义。乐受之顺。顺乐受即业。依主持业可知。第二释所领受义为顺。乐是能领受。释名法如上。第三释能感受义为顺。
  (十四左)一自性顺受(至)乃至广说。杂含十二(十一右)曰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中含二十七(十一右)达梵行云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旧家受或云痛云觉)。
  (十四右)二相应顺受(至)乃至广说。前引杂含十二(十一右)乐触乃至苦触等文是也。稽古(下四右)
  云。见杂含十三。彼(十六左)云。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今非彼文意故。旧论(十一(二十六左))云。如经言应受乐触。
  (十四右)三所缘顺受(至)受所缘故。文有三。初标立。二引证。三由色下述成。杂含十三(十四右)云。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而不觉色贪。我先眼识于色有贪。而今眼识于色无贪。如实知(乃至)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光两释并非也)。
  (十四左)四异熟顺受(至)乃至广说。旧论(十一(二十六左))曰。四果报受。谓业受。如经言。现法受业。生受业。后受业。不定受业。中含三思经(十六左)云。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又分别大业经曰。此中异熟。所感果总名。顺受者。顺能顺名业。受谓所感受果别名。能顺受果名顺受。依主释。简等流等。更云异熟。即顺受异熟义。故下云业能招受异熟。然光记异熟两字直名业体。三义并非也。初异为业。熟为果。熟之异。次异熟二字俱名因持业释。后为果名。约有财。皆不可依也。问。此论及旧论引证约顺现等四业。然婆沙百十五(初左)说此五受中云。异熟受者。如此中说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于此五受中依异熟受而作此论。杂心三(三十二右)云。报受者。乐受等业。正理论四十(五右)云。如契经说。顺乐受业乃至广说。显宗十一(八右)亦尔。何故相违。若此论现字乐字误乎。答。顺现等四业。及顺乐受等三业。并是异熟顺受故。互无有妨。现字非乐误。旧论明列顺现等四业故。又解。现字盖乐误也。顺现等四业。唯显时定不定故。次段说故。结文约顺乐受等故。非正示异熟如顺乐受业等故。由此婆沙等诸论中。并约顺乐受业。然旧论具列顺现等四业者。盖后人之误加蛇足。谓见顺现错本。于等言傍附余三业。而误入本文。
  (十四左)五现前顺受(至)受于乐受。契经者。中含二十四。大经(七右)曰。阿难若有觉乐觉者。彼于尔时二觉灭。苦觉。不苦不乐觉彼于尔时唯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所说广说如是。又长含第十(十五右)大缘方便经出文与今不同。义是同也。
  (十五右)非定受故立不定名。宝疏(二十七左)为善。光记(五十四左)会合四业五业两家非也。
  (十五右)或有欲令(至)合成五种。或有欲令言显别师。故旧论十二(初右)云。复有余师。婆沙亦云有余师。宝疏(二十八右)广出婆沙。令诸师别义得论意。光记(五十三左)明四五同异。大有二解。自评取后义同相似。今云。两师别义(初释为善)诸论各别说故。何令同义。论下四业家为善。而云。此唯显时定不定。何于异熟可论定不定。光问答正理共许文。问。本谬见文。答。何可是。谓彼正理意不定。受业四业八业共许约时不定。何汝可立熟定时不定为别业。文中如异熟等二句八字牒彼所立。时不定故下举共许以破。全非谓前二句是共许。是正理意也。故正理文曰。若业于时分定。彼于异熟亦应决定。若于异熟名不定者彼。于时分亦应不定。由此理故。故定无八业。以于诸业中有不定义者应总立一顺不定受。所以者何。义相似故。谓如熟定。时不定业。时不定故既共许为顺不定受。如是时定。熟不定业。熟不定故。何不许顺不定受。故譬喻者于此义中安立八业。极为杂乱。宝(二十九左)引长文而得意。宝疏为优。然问谬见难可择。答中。共许者。必约自他。何但可约他。大科第二释。谬彼正理共许文。而立此义。非中非也。彼共许言。即是破熟定。时不定。然却云不破。岂非谬。会评取文恨惜。又下文此中唯显时定不定。唯者简异熟。何可许约熟。
  (十五右)有余师说(至)异熟果少。光记(五十五右终)云有余经部师。正理云譬喻者。故婆沙无之。百十四(十三左)譬喻者说(乃至)彼作是说。诸顺现法受业不定于现法中受异熟果。若受者定于现法非余。故名顺现法受业。杂心三(三十右)云。譬喻者说(乃至)彼有说现法业不必现报。若熟者现法受非余。此二文并说约异熟四各有定不定。全非今义。百十四(十五左)云。有说者顺现法受业最胜。所以者何。近得果故。与今义旨别也。
  (十五右)毗婆沙师不许此义。论主意朋有余师。故有此标简。
  (十五左)譬喻者说(至)亦有二种。旧论云譬喻部师。婆沙(宝二十八右引)譬喻师义即是也。彼婆沙后云有余师说八业者亦是也。然杂心三(三十左)云如是说者说八业等者。盖错误乎。
  (十五左)论曰顺现(至)四业相故。论主评三家中四业家。正理显同此。唯者简五八家约异熟论定不定。经文已说四种业。不说五八故。然光记误会合四业五业两家如先辨。
  (十六右)颇有四业(至)俱时究竟。约容有非决定。问。三便及自作杀盗诳淫俱是根本罪。由何成现生后等四别。
  答。婆沙百十四(十五右)云。问。颇有一时起三种业耶。答。有。谓先遣二使。断生命。不与取后自行欲邪行。以此自究竟非由他故。若有如是种类法生。三业同时皆得究竟。于中初业于现法中受异熟果。第二业于无间生受。第三业于随第三生已后诸生受异熟果。准彼先后言此论已言。据能发思前后。作现次等别。
  (十六右)几业能引(至)先业引故。婆沙三说中。论主评取彼第二说。故立理证言现身同分先业引故。此理极然。由是正理。显宗全同此论。更不举异说。然光记(五十七左)两释。初释为胜。后释非也。又光记引果同分。满果命根。是旧疾。前记第三(十八左下)第六(三十五左下)(云云)如宝疏三(二十一左下)六(三十七右下)及今疏破。
  (十六右)何界何趣(至)余皆得造。三界五趣未分别善恶。故言总开。分别善恶云别遮。恶业言余。对善故。光记总开。如是句属上非也。宝疏入下为正。结生文故。故旧论(十二(二右))曰。此开。今更立遮。偈曰。地狱引善三。
  (十六右)不退姓名(至)一切处无遮。第五明凡圣诸地。明不退离染地。以显有退未离染并皆善恶四业。于中圣者退欲界及有顶有异。故次别明。婆沙百十四(十八右)具说。彼云。问。谁于何地造几业。答。若诸异生生在欲界。未离欲界染。能造欲界四种善不善业。若已离欲界染。未离初静虑染。若退法者。彼能造欲界四种业。能初静虑三种业。除现(有说云云)若不退法者。彼能造欲界三种善业。除顺次。能造初定三除现。若已离初定染。未离第二静虑染等。如理可知。若生在初定。未离初定染等。彼广说。若诸圣者生在欲界。未离欲界染等。亦思可知。此中异生不退下。重明造不造所以。有二。初明凡。后明圣。圣中初明不造。不退言已显无更生。故唯说无生下地。异凡夫随所下明生造业。准此异生造三可知。有云。此文通凡圣者非也。但明二业故由此。旧论(十二(二左))曰。偈曰。圣不造余报。释曰。坚言流此句。若圣人于此地。已得离欲。无复退堕。不能造二业。谓生报及后报。何以故。此人不能更感下地生故。但能造现报业及不定报业。于随现生处。问。异生不退离染已无顺次。亦可无顺后。答。不退性故。离染故。第二生不来此。故无顺次。然未永离故。后还生下。故有顺后。
  (十六右)然诸圣者(至)如后当辨。退离欲界不还果者。不造欲界生后二业。而容有造初定已上诸业。未离染故。退离有顶染阿罗汉果者。不造诸地二业。已离染故。此二于当生。必证本果故。如后者。论二十五(八右)具释。麟记退有顶者。不造有顶二业者误也。
  (十六左)论曰(至)二十二业。宝(三十二左)曰。色界中有既有善心。故知亦造顺现业然无诸住略而不论。光记但言略。不云所由未可。
  (十六左)住中有位(至)定不定业。释住中有造业二十二相。准之应知余十位。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中有二十二次文云。住羯剌蓝位能造二十种业。谓除中有业二。乃至住衰老位能造二(本非三作)业。谓则老位定及不定业。
  (十六左)应知如是(至)业所引故。二释下两句有三。初释第三句。余十一是不定业摄。理在绝言。故略不说。二由类下释第四句。示所由。类者。谓人是中有本有俱人类。狗是中本俱狗类。故正理云人等类非趣非生。类同分与无差别。但表遮异。谓此下别释。自类十位者。光记云自类生有。圆晖从此。正文云。若欲指位应云本有。何云生有耶。今云。正理论云。以约趣(【傍】五)生(【傍】四)中有生有异故。准彼光记云生有。又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云。问。若中有位所造诸业。至本有位。受异熟者。此业当言是顺现法受顺次生受耶。答。此是顺现法受业非顺次生受所以者何。中有本有总众同分。无差别故。此论第九(初右)颂云。此一业引故。如当本有形。长行云。若业能引当所往趣(【傍】本有)彼业即招能往中有。故此中有若往彼趣。即如所趣当本有形。依此自类本有。况十位是本有位。非生有位。生有者。论八(十三左)云。生者当来所应至处。依所至义。建立生名。所引异熟究竟分明。是谓当来所应至处。然正理。中生异者。四有相望中有非趣。余三趣摄。又中有化生。余胎生。据此义约中生本死次便。非必释自类十位。宝疏。此论云中生一同分者。中有二字傍注乱入也。论无之故。非问意故。而如文(【傍】正文及湛惠)引用者无眼目也。三由此下结上通妨。现受业无引业力故。但云顺生等。前中有位所造十一。故为顺现摄。今中有同分能感过去引业。故云顺生等。
  (十七左)闻有黄门(至)事亦非一。出杂宝藏经第三。婆沙百十四(十二左)昔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有一黄门。恒贤内事。见五百牛将去其种。以财救此牛。善业力故。即复男身。王闻惊喜厚赐珍财。博授高官。又西域记一(九左)屈支国(旧龟兹国)先王深敬三宝。观礼圣迹。命母弟摄知留事。其弟窃自割势封之金函上王。而言。王回驾之日乃可开发。王之还也。有构祸者。曰。弟淫乱中宫。王闻怒欲置严刑。弟曰。愿开金函。王开观乃断势也。弟曰。惧有谗祸。割势自明。今果有征。愿垂照览。王弟后遇五百牛欲事刑腐。惟念以财赎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渐具。与婆沙其事相似。而本起各别。冠注者令一同误也。又婆沙(十一左)昔憍萨罗国胜军王女具十八丑。厚俸珍财。送长者子财位丧失者。长者子惭耻出则关钥。亲知莫见诸密友怪遂共立约。却后七日各将室家会某园林欢娱。若违者当罚金钱五百。至第七日皆如所约。惟长者子不将妇来。自恃财富任罚多少。其妇独在家。自责自恨。我宿何罪受此恶身。众人皆乐。惟我独苦。不如早死。一心念佛。便欲自害。佛知时至。则于其前踊出。女见如来。深生悲喜。以殷净心。观佛相好。善业力故。须臾变身。犹如天女倍增。又共恒叉尸罗国有一女人。诣无忧王所起灵庙。以手扫除狗粪有佛座前。此善业故遍体生香。如栴檀。口中常出青莲香。
  (十七左)或生此地(至)不受异熟。释下三句有二。此初正释。正理论(四十(十五右))曰。或有余业亦得现果。谓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诸善不善业。必应现受。不重生故。如阿罗汉及不还者。未离染时已造彼业。令离染故。成现法受。彼是何业。谓异熟定。应知此中所说业者。是异熟定非时定业(显宗二十一(十二左)全同)准言此中所说异熟定非时定业。有部宗意。经所说四业唯约时定不定。故前言此中唯显时定不定。释经四业故(正理亦尔)然泛论业。有二种。一时定不定。二果定不定。故两处言此中等。然光宝释此文。云不定业中定。未免脱五业八业之执。故致此误也。二若有下简乱有二。初释生后定业无永离染故非现果。后若于下释位果并不定者永离染必不受果。
  颂于佛上首僧。光二释。第一罗汉等为僧。佛上首之僧依主释。后依正理三十八(十一左)佛为僧。圆晖。宝疏同后义。湛惠初义为正。大乘亦尔。瑜伽六十(十二左)曰。谓阿罗汉及佛为首大苾刍僧。如是名为田广大性。对法八(四左)云。又于佛为上首僧中。造善恶业。必得现异熟。今云。今论佛即为僧。其声闻僧下别出预流罗汉等故。如彼瑜伽于田总为五种。故佛与罗汉合为大苾刍。今开为六种。学者勿混。故旧论(十二(四右))曰。若总说大比丘众。以佛为现前上首。若约人差别有五。又正理所举契经。佛上首僧说名僧田故。今非三宝分别故。由此隽师释瑜伽云。佛于一切贤圣中为上首僧。问。佛为僧摄余亦有。答。亦有。谓宗轮论(八十三左)化地部本宗同义云。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优婆塞戒经五(十三右)释摩诃衍论一(十六右)成实论三(十二左)摩醯舍婆道人佛在僧数。成实论师不许之也。
  二从无诤等。论二十七(七右)具说。是阿罗汉观有情苦由烦恼生等。治三诤中烦恼诤。正理七十五(七右)。
  得胜转依。光二释。初释为胜。何者对断惑所得转依。是即见道无漏智云转依。简有漏智断得。故云胜。旧论(十二(四左))曰若人出四谛观。见谛所破惑灭尽无余故。新得转依。虽所得转依是见道无漏。出时净身是预流依身。次修道亦准此可知。
  (十九右)异熟果中(至)感受业异。发智十一(五右)云。颇有业感身受非心耶。答。有。谓不善业。颇有业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谓善无寻业。颇有业感身心受耶。答。有。谓善有寻业。婆沙百十五(九左)具释。今论同彼。是对法所说非佛说。故云许也。善有寻业通感身心受。义准可知。故不言。光非所问者。似是未尽。
  (十九右)身受必与寻伺俱故。旧论亦曰与觉观俱。前论二(七左)云。五识唯寻伺。意身受寻伺二法。必不离而俱。今唯无寻地无彼。正理论约伺与中定同。唯约寻说所由。
  诸不善业(至)如前已辨。释第三句有三。初正示。二以善下所由。业受业。鲜本。及正理。显宗。旧论并作苦为正。下业受亦尔。三心俱下通妨。问。颂云恶。长行云不善。是名局欲界。若尔初静虑应无身受。答。对善云不善。不必局欲界。欲界初定有五识三识。有身受故。
  (十九右)有情心狂(至)北洲在欲。旧论云。若尔众生有颠狂。此颠狂于何心有。复由何因生(乃至)何众生有狂乱心。显宗二十一(十四右)曰。若执忧根定非异熟。诸有情类。所发心狂在何识中。何因所感。依何处起非异熟耶(正理亦同)光为小科为是。宝疏为大科第六不可也。此中有三问。颂中初句答初问。中二句答第二问。第四句答第三问。
  (十九左)由五因故有情心狂。百二十六(九右)有两说。一四因。二五因增忧。今依后说。正理。显宗同之。更无异说。
  四由乖违(至)故致心狂。婆沙百二十六(九右)云。谓有多食胡桃麻子苣胜等时发熟风等。大种乖反心便狂乱。今云乖适。婆沙云乖反。颂疏云乖违。旧论(十二(六))云。不调适。下论十七(八左)云。离间语者。亲友乖穆。彼旧论云。亲友不和穆。故知乖违安适言乖适乖反和穆云乖穆。
  (十九左)若在意识(至)非异熟耶。此问意。初举初句意识。成心受义(【傍】心受应异熟故云如何心受)复许下举第一因成异熟义。是不解问。如何下蹑前(十九右)云心俱忧根非异熟。难前后相违。
  (二十右)心便失念故说为狂。旧论。正理。显宗并云失念。论四(六右)释品类足十大烦恼中云。染污念名为失念。然今四句中。不染污唯为狂。若尔违常意为失念。非彼失念心所也。故旧论云。心狂乱不自在失念。
  (二十右)如是心狂对于心乱。此二自性何。谓心狂大地法中念为体。通染不染。心乱大地法定为体。唯染污。故论四(六右)云。染污等持名为心乱。
  (二十右)谓欲天心(至)世传有文。下别释有二。初示非圣狂。二辨圣者差别。初中亦二。初示天及人鬼畜。后明地狱。地狱中有三。初总。二别。三证世文。况人恶趣者。唯鬼畜二。以别明地狱故。旧论(十二)曰况于人畜生鬼神道中。地狱众生(云云)光云三恶趣非也。问。婆沙百二十六云。地狱无。心常乱故。心狂乱者。谓时非恒。今为同彼不。答。义全同彼。于了是非有此心狂。地狱已不了。故无此心狂。
  欲界圣中(至)证法性故。下明圣者差别为二。初辨圣中除佛。余唯有第四。此中无有者。明本尔也。然鲜本。及正理。显宗。光记。颂疏作容有为正。二无异熟下明余四因。
  (二十左)谄曲类故。旧论云。邪曲性类故。论二十一(四左)释谄云。谄谓心曲。诸见等流。如言何曲谓诸恶见。与正理同也。又正理(四十(十九左))更有两番三业云。又真直道谓八圣支。能障彼生三业名曲。真实无病谓永涅槃。障证彼因三业名秽。依外道见。于佛教中障净信心不信名浊。以能扰浊净信心故。从彼所起三业名浊。又堕断常。违处中行。从彼所起身语意业违直道义。故立曲名。由损减见所起诸业能秽净法故立秽名。秽名必依极秽义。故萨迦耶见所起诸业能障无我真实净见。依障净义故立浊名(显宗全同)。

阿毗达磨俱舍论法义卷第十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