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法义

  丰山上毛沙门释林常快道记

  (初右)无明何义(至)义不滥余。初一句问。余文答。答中有二(【头】大乘同第二释。涅槃经二十八(五右)说六种无中第六不对无云。如无白名之为黑无有明故名之无明)初举二不正义难责后为显下论主正解。此问答成实十(二十一右)无明品见。言眼等者。光记。圆晖并约五根。宝疏约十二处门。惠晖约七十四法。以明唯慧故。今谓光且约初云眼耳等。惠晖总取无漏法非也。宝疏独尽理。尽法究理故。
  (初右)明所治无明。此所治言是为眼肝。即遣二难。
  非异亲友非亲友无。非异亲友余一切人皆名非亲。但彼怨家立非亲名。故正理二十八(十五左)曰。非异亲友所余一切中平等类。是遣滥眼等之初难。又非亲友无处名为非亲友。彼无处定是无法有何怨家。今彼怨敌名非亲。是除后难。
  虚诳言语。鲜·檗·明三藏及正理。显宗并作言论。
  (初左)论曰(【头】论二十。十三左)经说(至)枙暴流。三缚出杂含三十二(四左)余并见杂含十八(四右)长含第八(十一左)众集经第九卷(初右)十上经等(【头】枙暴明本如今。而正显及鲜本光宝颂疏作轭瀑为是杂含十八作枙。故音释与轭同)随眠有七与十。七种经说。故随眠品(十九之初左)曰。故经(杂含十八五右)说七。其十随眠对法说非经说。故论十九(三左)云。上六随眠于本论(发智五十一丁)复分为十。然光。宝并谓经说十随眠者臆量耳。
  (初左)如恶妻子(至)应名无明。旧论曰。如世言恶妇说无妇恶子说无子。对法疏二(二十七右)曰。梵言阿毗诃罗六义。一非义如非牛亦名无牛。二无义如牛已死亦说无牛。三异义如异牛故亦名无牛。四恶义如有恶子亦名无子。五少义如食少味亦名无味。六离义如处离人亦名无人。如是即说非明异明恶明少明离明故名无明。
  (二右)如何染心(至)何理相违。正理二十八(十六左)曰。经主于此假作救言如何(云云)次广破此救义。是就经部意故。光·宝俱言经部意。此中间杂者光记施种现与种现三义。而无取舍还惑幼学。今言间杂。谓现行前后熏习言间杂。下说现起故。特立间杂义故。故正理二十八(十七右)曰。又若相间杂名能染者。则诸无漏惠亦应被染。是约漏无漏前后杂起。
  (二右)谁复能遮(至)此说为善。论主许舍经部救取有部。意言分别彼经文依自自宗。故不强遮汝救。然今别体义为善。非谓是信有部遮非经部。以不难经部故。旧论曰。若欲分别何人相遮。诸师说无明与智别类。如欲与心。识者思之。光记(三右三)云。论主非经部评取有部。次下(五右五目)又云。经部不信无明有别体。论主意朋经部故作斯难。两文似违。而初就文下约意。然非经部者(未详)宝疏云。论主评取有部。准之论主不定执一宗。理长即取。此意谓信有部(未详)。
  (二右)有执烦恼皆是无明。是此成实师之执。彼第十(二十三右)无明品云。是无明分为一切烦恼。所以者何。一切烦恼皆邪行故。又从一切烦恼生诸行。而经中说。从无明生行。故知一切烦恼皆名无明。
  (二左)谓不了知谛实业果。明本及旧论如今作实形误也。鲜本及光。宝解释作宝为正。论四(四右)说信中。亦言谛宝业果以可知耳。
  (二左)如余处说(至)唯可辨用。旧论曰。如经言。何者(乃至)复有法不可分别而不可说无譬如于慈观中无贪性不净观中无瞋性等。喻显易了举之以示。古人以品类足一(二右)眼根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文而为余处。是狭心臆度之甚矣旧论明言经故。亦若不契经何可得止外疑。
  (二左)经言我今(至)无影寂灭。杂含三十四(十六右)曰。然如来见谓见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圣谛。作如是知如是见己于一切见一切受(【头】受应爱误)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旧论(十八右)曰。经云我今由知如是。由见如是。一切爱。一切见。一切类。一切我执我所执。我慢。随眠灭尽故不更生。故无显般涅槃。对批诸文光记四解释初二句。第二忍智为优。经唯说四谛故。宝疏但约四谛。为已智根。未见文而暗当矣。后具知根(未详)诸见为五见。及无影为断得非也。大德意此经约根本六烦恼。故类性为无明。正理师得彼意。随眠摄疑瞋二。慢摄诸慢尽六根本而以依信矣。宝疏(五左)注正理云爱见下流诸字非也。已经言诸故。次破正理师即为允当矣。今更破诸言流慢。应亦至随眠。何不齐。又有简别还通。无简唯局二不可有此处。依本经以论主意言类性言摄余慢及瞋疑。兼摄法蕴足等小随眠。故特云类性。随眠言总通上不有别体。故本经云系着使。然无影为断得非也。显寂灭离散动言无影。故本经说寂静清凉真实。光记(四左九目)终二句为二涅槃非也。断遍知为由明涅槃故。
  (三右)岂不可说为余慢等。光等余五慢。宝等余疑恚。今按宝为正。光记有三失。一余慢言不简六慢故。若如汝释应言邪慢等。二违正理(【傍】宝四左六目引)云。有说余慢是类性摄。彼余慢言岂唯随一。三旧论七(十八右)曰所余慢瞋等诸惑故。
  (三右)论曰无色(至)故标名称。四蕴非色立无色名。非谓三界随一。此中四解。后论主不信故特云有余。初三义并存故不云有余。二三两义本出婆沙故略释。此中第三随名显义。从他能显名立自名。是一字一义全有财释。所余三义并约相似是邻近释。勿谓相从一字一义名无六释。
  (三左)有说三和(至)故触别有。有人(【傍】湛惠)云。光·宝二有说如次为经萨。基师不尔。并为经部异解。今按论偈颂长行。基师为正。何者颂文说和合生。长行初显别解。次标诸师不同列陈二义。并云有说。以非自宗正义亦同引经成义。以经部则经为量故。更结释言然对法者说有别触。如是一段颠末。便二有说是经部显然。又正理二十九(九纸)显宗十五(初右)不举此两说。以是经部诤论不关自宗故。又成唯识第四(八右)举经部救云。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由此定前厌患心所。故在定位三事无能不成生触。疏四末(二十九右)云。经部之中有二师救。一无别触。即三和是触故。二别有触数。三和外别有故。即今经部犹有二师。又三末(十一左)云。此中大乘。触别有体非即三和。经部一师说三和成触。触即三和。是假非实。又一师说。三和生触触非三和。一切有部触虽别有。不能分别变异而生心心所等。但以受等所依为业三部不同。演秘主依基疏意。彼三末(二左)举此俱舍两说以为经部二师(同学三之二(十一左)破光记而秘为正。已上有人义)今皞按。光·宝解释为尽。演秘混同之失。基师或无有过。何者于经部论心所有全无有分无。分无中有四异师。正理论第十(四右)云。上座但立三大地法。谓受想思。又第十一(二十左)云执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兴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受想思)或说有四(加触)或说有十(十大地法)或说十四(加贪瞋痴慢也)如是有经部中立别触。约彼基师释成唯识故无有过。只述义不合此论故。而彼亦约萨经无妨。只论定位。不关生成故。故云或无过然如今论。定是经萨两说。以何知者。后说(四左初目)通前经。言我部所诵经文异此故。是岂非部别。今述经萨两部立义引证通释以示各义成立而未决胜负。故归本宗云然对法者等(有人何成证结)是故正理第十(四右至十九右)广破经部中(四左)经部证三法聚集和合说名为触经成无别体。次(十三左)有部以六六经证别体遮经部假立。全同今义(有人未见彼文。唯见当段正显。彼无此两说者何耶)然演秘未晓文义。只见基疏经部有生成而此论两说同为经部。岂非混同失(如同学抄及有人自除遣)矣。又成实七(三左)触品以三事和合名触经立无别义。问者以六六经难等全是萨经也。
  (三左)如是三法(至)说名为触。稽古上(二十九右)云。杂含三(十左)曰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头】正法念十七(五右)云三法和合而生于触云共受想思)今云。失据还有部证。说生触故。此出杂含十三(四左六左又八(二十一左)十一(八右))曰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傍】婆沙百四十九(初左)全引此经成无别体)。
  (四左)经言云何(至)六六爱身。杂含十三(初右至二纸右)说之名六六法经是也。正理第十(十三左)以此经证别触。破经部假立。此中身者聚集义。旧俱舍(七(十九右))言识聚触聚等。彼第一(十五右)云六受聚。成实论(罗什译)七(三左)引六六经中云六触众。五事论下(六右)如先引。尔光记先(【傍】一余十七右)今并为体义非也。婆沙百四十九(十七右)明文何之为。
  (四右)可触及三差别而说。此可恐何误也。义不稳畅故。光记释有如何言故。
  (四左)我部所诵经文异此。有人云。经部中有异计。各自宗云我部。非对经部之有部也。今云。不尔。此论颠末悉就部别镇部言。何处有自部之异解中相对称我部耶。固执之甚哉。
  (四左)以有对根为所依故。婆沙百四十九(三右)初说有对约境。五尘皆有对故。后说具所依所缘二义。有对言通故。法胜毗昙六(十八左)同后说。杂心九(十四右)但约所依。此论同杂心正理依婆沙后说。
  (四左)增语谓名(至)名称随语。光记有四义。初释似是而不尽以语唯为声增为胜故。岂越字位何得成名。今云。增增积。语是声字。声字积集是名。故名称增语。是故旧译(旧俱舍七十九左)云依言。名依声字故。光后三释凿之甚矣。杂心九(十四右)子注曰。以多名故说增语也。
  (四左)有说意识(至)就相应。旧论云有余师。是法胜论师及杂心等义。法胜毗昙六(十八左)云。彼意识相应触随语触。何以故增语依转故。由增语。转彼名增语。由意识。故语转。是故意识与彼相应触名随语触。或增语名。彼意识分别境界非余五识。是故增语境界。相应触名随语触。今论主取彼第二说不信初说。故特标别云有说。意识名随语。其理不稳畅故。四卷论四(二十五左)杂心九(十四右)文略而唯相应义。此有说意增语名于意识。以语为增上名增语。全分有财释。名增语触是分邻近也。
  颂无漏染污余。恐谓明是惠。无明是痴。除此二外为余故更述言无漏等。
  (五右)颂乐等顺三受。本颂。正显。颂疏。光牒文及明本并尔也。然应言顺乐等三受。乐等即三受。三受是。乐等。何分为能所顺。故旧论颂云乐苦舍颂三。
  (五右)无明触中一分数起。正理(十六右)同之。显宗云染污触中。中言简别是依第七。染污名宽。于彼分出二故言中。数起者如贪瞋是数数起烦恼故别开立。旧论曰。复次无明触由数数起故取一边成二。颂疏(七右)云。烦恼中此二数起故。无明触外别立此二。
  (五左)此三能引(至)名为顺受。正理(十六右)显宗(三右)并三义而所领所依能引次第。今论主意。为顺契经说眼触所生受等故能引为首。正理为依受不共行相所领为初。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于中论主亲文起尽。次颂从此第五转故。
  (五左)如是合成十六种触。总上三段。谓六二八。故成十六。婆沙百四十九(初丁之十六纸)广明十六触。若依大乘。瑜伽五十三。显扬第五亦说十六。其名同之。
  (五左)从此生六受五属身余心。初句六受随能生因后句二种随所依故。从第五啭显示因果能所生别。属第六声流至下心。
  (五左)六中前五(至)但依心故。眼等五根名为身者约不离义。是聚集义。极微聚故如先(第一卷)具辨。属身之受第六依士。心受亦尔。
  (五左)无功能故(至)余法无能。光记云。经部复出理破。大善也。宝疏(九左)唯无功能故一句科经部出不立因。而于已生已下属下总科有部责。是大误也。何者无功能故正出不立因。于已生等述释因意。何可属下。故旧论七(二十一右)云。无能故于已生法无复能。此证与立义不异(云云)既云此证。上皆经部证决矣。又旧论有部重说责中。是时说云何俱生二法中能生所生差别得成。于此时中此义亦彼说。谓于已生法中无复能。既云彼说思之。立量云。俱时生法应非能所生。无功能故如牛两角等。故有部破云立宗。此者目近指不立因。而有人(【傍】湛惠)分为宗因。而宝疏大好者盲目之甚。
  (六右)若尔便有互相生失。若无能难重说无用。尔便有互生失。是经部转难。宝疏为正。光记意俱时为若尔非也。
  (六右)契经但说(至)所生受。杂含八(三左五目)曰。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乐觉。今呼已得名更云眼触所生。
  (六左)非与此心不同缘一境。此中不字。光宝旧论并无(为正)。
  (七右)故世尊言当依经量。毗那耶杂事三十七(初右)曰。世尊告阿难陀曰。如是应知。教有真伪。始从今日。当依经教不依于人。正理第一(四右)曰。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汝等从今当依经量。诸部对法义宗异故。
  (七右)或大地法义非要遍诸心。是经部后异有部别释大地义故言或。旧论曰。大地义不尔于一切心必有。然宝疏云释本论文非也。
  (七右)余说如是(至)非本所诵。光记(十四左)等(【傍】宝十二右)余说如是为句首。而判为大不善地。后代毗婆沙师所诵非本论所诵。此意全任今文相而于品类足二(十二右)唯于十善十烦恼作意等十三立大地法。无说大不善地。甘露上(十七右)亦尔。界身足上(初丁)亦唯大地大烦恼二大无大不善。于婆沙百四十二(十七左)加痴惛悼无惭愧五为大不善。俱舍四(六左)杂心二(三左)唯无惭愧二也。故为非本论所诵。(【头】论四(六左)说大不善唯无惭愧二。杂心二(三左)全同。婆沙四十二(十七左)加惛掉痴三为五)。一往似理深思不可尔。所以者何。今非谓大不善地。论彼诵本末何用。又余师如是为句首非。有余师致此语为何。尚应言不说大不善地者。缀文未显成义。又光释义不顺因诵引来句。依此理趣余说如是句是结上句末。前(六左初行)标有说(旧论云有余师)从彼展转来故有此结。大不善者。是已下辨释今唯大地法诤而致大善地等释义之所以。故不言衍文也。如次上不同之不字。
  旧论曰。余师说如此(结上)善大地等者由应文句。是故彼引今说先不说。彼既无不字。特言等等取大烦恼地。彼二地俱因便故显再牒上安者言。彼文义为正善。今亦应具言大善地地等。谓彼大善地等释义因诵大地法引来。是今大地义同故所增加非本诤所诵。先有部不以大善地等致难。故言非本等。非本论名本。故旧论云先不说。
  (七右)如契经说(至)起受想思。杂含十一(初左)曰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傍】稽古引之。而触言有二)又十三(四左)曰。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俱生受想思(此触字唯一也。旧论亦如是)。
  (七左)但言俱起(至)何违须释。此意经中触言所生触句末。非言与触俱时有受等故不成证。故证十一卷触言有二者非今意也。
  (七左)与慈俱行修念觉分。杂含二十七(二十五右)曰。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有漏慈定无漏觉支非同时俱彼此极成。又有部依义随处立俱声是前后。论第七(十四右)成无间义云。便顺此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是经文也)彼光记(三七左)释云。俱声有无间前后义。故有部不诤此也。
  (七左)若尔何故契经(至)相杂不离。有部彼俱行言无间极成。故不诤彼。而若以彼令同俱起受想思经文。尔者何故经言受想思识四法相杂不离。中含五十八(十二右)曰。觉想思此三法合(【傍】今云相杂)不别。此三法不可别施设。
  (七左)此经复说(至)即所识。前经连文曰。所以者何。觉所觉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别。此三法不可别施设。
  (七左)于寿与暖(至)相杂言故。前经(十三右)曰。复问曰。贤者拘絺罗寿及暖此二法为合为别。此二法可得别施设。耶。尊者大拘絺罗答曰。寿及暖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因寿故有暖。因暖故有寿。若无寿者则无暖。无暖者则无寿。
  (八右)此成十八具足由三。彼各自相如何。谓集异门足十五(五右)云。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者。谓眼见色已于一向可受。一向可乐。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顺喜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喜处作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乃至广说。十八别名谓色喜意近行乃至法喜意近行。余准之。
  (八右)三法近行皆通二种。有云。此唯法处名法。故得法近行名。若约作业。唯缘法境为不杂缘。通缘五境便为杂缘。然光记(十六左)云。言法通名法也。非唯法处者。得名与体用混同之失。今谓婆沙百三十九(八左)云。法名通故。以合缘故。何为误耶。
  (八右)传说喜等(至)数游行故。初释意近他名。行自名。与意近相应行。是一分邻近释也。后释近为喜等。意行者名他。意即行持业释。为意行之近。故名意近行第四转依主(【傍】喜为与意近缘令意行故喜之意喜意之近喜意近之行)正理论二十九(十七右)(【傍】宝十四右)取第二义破初义。显宗全同。今云。若如是例难者想等亦能为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应立为意近行。今论主并不信两说。故初言传说。旧论云彼说(【傍】是常例也)若尔论主意如何。答。次文是。
  (八左)非唯依意(至)故亦非行。论主意以此义解名义。谓喜等亲依意故名意近。近是依义。行分别义。简无分别。婆沙(百三十九(七右)【傍】宝十三左引)数分别故名行。中含四十二(九左)云。分别六喜分别六忧分别六舍总说十八意行。是亦不言近。唯是所依义也。
  (八左)又彼经言(至)故不应难者。此以已言遮五识相应难。依之更有难。婆沙百三十九曰。问。亦说意知法已。岂亦有在意识耶。答。就胜说故无过。谓初喜等虽近行然非明利。后重于境揵利分别。乃名近行。由此故言意知法已。
  (九右)欲缘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此颂中欲者明当地界系。余皆明所缘。故特以缘言。此缘流至第二句色与上。余文皆可知。上三者非谓无色是色界之上地处所。故论第三(十三左)释色六上唯命颂曰。无色界定胜。生胜故说上言。
  (九左)此就许有(至)法意近行。婆沙(百三十九(九右))两说。初说评家义。今取结颂。显不取后说故言执也。
  (九左)但缘自境(至)不缘色故。无色于欲有四远不缘欲界。无色根本无遍缘知不缘色界。若依大乘有少异。欲色大同。无色界缘欲六。及色四。自一。如显扬论十八(三右)说。
  (十右)不缘下义如后当辨。第二十八定品(三右)曰。此四根本并上三近分总说名为除去色想。空处近分未得此名。缘下地色起色想故。
  初静虑中。旧论及鲜本并正显。光宝作十为正。
  (十右终)若生色界(至)通果心俱。婆沙三说中是初说也。光记为正。宝(十八左)有破未可也。又光记(二十二左)解释非也。云准此通果唯舍相应等。圆晖等皆从之。是彼记第三(二十七左)释二十二根中。三义之第一义意也。今云。唯论相应与上下地成就不成义门遥远。何以成就令同相应。夫九地成不成上成下并皆唯舍受。若谓相应非唯通果。今于欲界唯通果。所成故云通果。宝疏云。但明色界成欲一也。生无色定不缘下故。不论成色多少准前可知。故重不述。其相具如婆沙百三十九(十一右)。
  (十左)有说如是(至)经义有殊。第三论主假为异说破有部大二。初标自他别宗。二所以下征释其相。释中有三。初叙善非近行。二故非下遮有部三性有漏总为近行。三唯虽下成自唯染为近行。此中有三。初标立。二为义下举能治六恒住成义。此中亦三。初举经正成。次立能治理。后结能治。三又即下复以三十六句证唯杂染异。初标立中有三。初正宗。二问数行。三答。此文初标自他别宗。正理二十九(二十一右)云。经主此中假为异说。依之唯是论主发明非本有如是经部义。假言有味。光记(二十三右)云。叙异说或经部义。并未详。宝疏(十七右)全依正理为正。
  (十左)或爱或憎或不择舍。旧论曰。或爱著于境。或憎恶于境。或不简择舍境。是则显示喜忧舍唯染相。非举同时所应贪瞋痴。然光记(二十三左)约三毒封著文语也。或又依正理。所治贪等相应杂染喜等无失。非爱非憎故云不择。
  (十左)说六恒住(至)知法亦尔。心恒住妙清净行受。恒即住持业释。此有六是带数释。住舍者。集异门足简取行舍。非受蕴摄舍受(如光记释)皞按为治爱憎不择舍唯染受。说之。不喜不忧恒住舍如次能治善三受。故知是受蕴舍受。又三十六句中亦于舍分染善。为能所离是也。故集异门判诀不审也。若不尔阙不择舍能治。何云治彼三。具念正知者。明本及正理。婆沙。集异门等并尔。鲜本作正智。旧论云有念有智。中含。杂含并云正念正智。依婆沙云念惠为自性鲜本为正。杂含十三(二十二左)曰。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中含三(七右)曰六善住处。文广。旧论如今云六恒住。
  (十左)非阿罗汉(至)缘善法喜。旧论曰。云何知如此。诸阿罗汉(云云)是立能治理。有漏善喜受罗汉已有之。故非所治中有善有漏受。
  (十左)又即喜等为三十六师句。第三复以三十六句证近行唯染。亦为三。初标法。次此句下释此句名师。后耽嗜下配染善。此初也。旧论云三十六寂静足。杂含十七(二十七左)云三十六受。曰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贪着喜。依六离贪着喜。依六贪着忧依六离贪着忧。依六贪着舍。依六离贪着舍是名说三十六受。中含四十二(十右)云三十六刀。曰云何六喜依着。云何六喜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云何喜依着。眼知色可喜意念受色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着。云何喜依无欲。知色无常反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乃至广说余三十四句)又开为百八受。杂含十七(二十七左)曰。云说百八受。谓三十六受。过去三十六。未来三十六。现在三十六是名说百八受。若依有部前十八行通三性。分染善为三十六。婆沙百三十九(十三左)曰。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离依有差别。世尊说为三十六师句(【头】品类足二(四左)耽嗜依出离依为有漏无漏也)正理。显宗亦尔。
  (十左)此句差别大师说故。婆沙百三十九(十四右)曰。问。何说此名师句耶。答。有五说。初曰此差别句。能表大师是师标帜故名师句。由此诸句惟佛大师能知能说无滞碍故今依彼也。第五说云。有说此应名刀道。游涉此者有伤害。故如说梵志第三意刀若挥举时发恶招苦(中含依此义译。【头】句是差别义。大师所说差别句故。师之句依主。又所依为句。无畏疏一(四十一左)句名止息之处。十二(十五右)句是诸佛坐处。十(二十九右)句是义趣所归趣处。今经云六喜依等是也。此论亦耽嗜依出离依并是句之所依义。此法是有情浮沉所依故)。
  (十左)耽嗜依者(至)谓诸善受。后配染善。无记染善分摄此二。如光引婆沙。此中漏无漏诸善为出离依。若依品类足(二(四左))漏无漏如次为耽嗜出离。婆沙百九十(三左)曰。此中耽嗜谓爱。耽着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受。有说。耽嗜名一切烦恼。执着性故。若受与彼为安足处名耽嗜依受。若受不与爱或一切烦恼为安足处。名出离依。并是依主释也。正理二十九(二十一左)有破(如宝引(十七左))今反破云。杂含十七(二十七右)光说六喜六忧六舍行。次说六常行。故定知是能所治。若不尔何云不苦不喜等。又罗汉虽断有漏。有漏善喜等现行。是善性故非近行。故无有说罗汉发十八行。又唯为遮唯染近行立六恒住。故非余有漏喜等受。又近行唯染决定。故无有经说染近行。若通善应说善近行。又应分染善言三十六近行。既无此说。故知唯染也。然汝云通三性。对彼致杂染近行言。非谓非杂染别有余近行。依问答法作此言。何可责此。又杂染言有通别。如婆沙百四十四(十二右)曰。受通三性立根。顺杂染品故(光三之三(三右)引)无性摄论第一(十二)说杂染拣清净并是通门。又如成唯识二(七左)言贪等杂染。则唯染污性。今约别门设杂染言。岂可有以言害意。是故旧论得旨。译云染污不云杂染也。
  (十左终)如是所说(至)无量差别。大文第四劝指余义门。婆沙百三十九(七左)有前中后际问答。答云。随明了故且说现在。由斯显去来亦是。又(八左)有十八行几续生几命终问答。又(九右)羯逻蓝等中有几门。又几杂染不杂染门。又(十二左)此意近行云何得。答。离欲界染前八无间解脱道时各得初定近分六(云云)。
  (十一右)此中识支(至)随眠品当说。识支下云等等取及七界应知六识转名意后两句。故旧论具举一颂。六处下云等恐蛇足乱入邻行。本唯二颂无可等文。故旧论唯举二句无等字。若言等长行不尔。自指岂可烦乎。或显取意根文。不尔者不成六处。故即次上所等意处文等。问。生老死二支已当中不举何。答。按生老死二支。前第九(十一右)出体门中已说故。问。今名义何指出体谓不唯名义亦示体相。如前无明。亦六处识支所指并皆出体。又第五(十三右)说四相中。其义相显故。问。若尔何举以不指。答。准识支等可知故。为发学者惠了故致此事。光记(二十五右)解释甚迂曲也。宝无释。
  (十一右)此诸缘起(至)别显功能。今举前第九(十三右)已摄为三以为所显体。今唯说以喻示能。摄为三已说故。旧论第八(初右)曰。若略说惟三。谓惑业果类。此三义前已显。正理二十九(二十四右)曰。如前已说十二有支略摄唯三谓惑业事。此三用别其喻云何。颂曰(显宗全同)对三法相对云异熟事。显因果二门云果。前论(九(十三右))具分别说曰。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情非情对以云外。显三种功能异故曰别能。
  如草药如花。本颂及旧论正理显宗。今长行并作华。
  (十一左)芽茎等生。鲜本。檗本。明本及正理。显宗。旧论皆作芽叶(为是)此中五喻。初总为因之喻。二龙池水是三法相资之比。三草根回转还生之晓显惑过重。四树茎是数数起之譬。故别举枝花果三。五糠裹米则惑润业。非独能之由。或得者。旧论曰惑至得。得是疏。惑亲。虽疏而尚须用。故今举显前四亦尔。故正理于第二喻说得于此不说。业三喻中初业润惑非唯业力。次一业一生之喻。如草一熟果则枯更复不生果。后是近因喻。夫圣人示教。取多喻必非徒然也。
  (十二右)如前已释。中有者如第八(十三右)颂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生有者如前(同上)说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反知生有体相。本有死有如论第九(初右)颂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后。彼长行(二左)具释四有体及名义。如是上已释体及名义毕已下辨四有余义。实科名是也。光记唯科四有非也。
  (十二右)生有唯染。此染通有覆。正理第三十(一右)曰。生有唯染。决定非善无覆无记(显宗全同)。
  (十二右)自地诸惑(至)此地生有。光(二十六右)两释若约正润是现起。若依义不现起亦是。故二释无妨。烦恼者显本惑。论十九(初左)说根本曰。随眠诸有本。论二十一(四左)心所中悭嫉等。唯名随惑不得名烦恼。
  (十二右)故对法者(至)无润功能。婆沙六十(三左)曰。一切烦恼皆令有相续。欲界一切处。三十六随眠。一一现前令生相续。色无色界一切处各三十一随眠。一一现前令生相续。彼简譬喻者执唯爱恚二续生。今论主意不信彼义。故简别标对法者。
  (十二右)然诸结生(至)现起缠垢。恐谓烦恼言宽。随惑缠等亦续生故特简别。唯者简随惑。旧论八(二右)曰。染污由大惑不由少分惑由自在故。正理三十(初左)曰。然诸结生。唯烦恼力非由缠垢。所以者何。以自力行悔覆缠等要由思择方现起故(显宗全同)依之非简不由自力无惭等此位故。随眠品(二十一之(六右))十缠中无惭愧眠惛掉五通见修断。余嫉悭悔忿覆五并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断。唯与修断他力无明共相应。故名自在起。正理五十四(十八右)文云。与自在起缠垢相应所有无明唯修断故。论主意眠定为随从。故光记(二十六左)两释中初释为正。第二释非也。是婆沙一释非此论意。
  (十二左)有情缘起(至)由何而住。光科有情住。是依有情由何住。及次下(十六左)结说有情住。而科名有相乱。谓三地九地等皆所住故。宝云明四食亲也。是约所明法。及依正理三十(十五左)总结云广辨食已。应具言有情由食住。
  (十三右)经说世尊(至)由食而住。杂含十七(二十九右)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反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长含第八(十左)界同。颂疏作悟一切法非也。是食一法。正。显。旧论及明本并如今云一法。集异门二(三左)云。一法者云何。优陀南曰。一法(现本作切非也)谓有情依食依行住。长行结曰是谓一法。
  (十三右)食有四种等。起世因本经第七(十一左)曰。诸比丘一切众生有四种食。以资诸大。得自住持。得成诸有。得相摄受。何等为四。一者粗段及微细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阎浮提人饭食糗豆及鱼肉等此等名为粗段之食。覆盖按摩澡浴揩拭脂膏涂摩此等名为微细之食。瞿陀尼人弗婆提人粗段微细与阎浮提略皆齐等。郁单越人身不耕种。自然而有成熟粳米。为粗段食。覆盖澡及按摩等为微细食。一切诸龙金翅鸟等以诸鱼鳖鼋。虾蟆虬螭蛇獭金毗罗等为粗段食。覆盖澡浴等为微细食。诸阿罗汉以天须陀妙好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随以为微细。三十三天还以彼天须陀之味以为粗段。诸覆盖等以为微细。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复如是。自此以上所有诸天并以禅悦法喜为食。三摩提为食。三摩跋提为食。无复粗段及微细。诸比丘一切众生受卵生者。所谓鹅雁鸿鹤鸡鸭孔雀鹦鹉鹆鸠鸽燕雀雉鹊鸟等。及余种种杂类众生从卵生者。以彼从卵(【傍】被湿暖生乐触故不腐坏也)而得身故一切皆以触为其食。若有众生。以意思惟资润诸根增长身命。所谓鱼鳖龟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余众生以意思惟润益诸根增长寿命者。此等皆用思为其食。何等众生以识为食。所谓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此诸众生皆用识持以为其食。此中有偈。华色与诸法。寿命衣第五。市易及嫁聚。根光食为十。起世经第七(十二右)全同。长含第二十(十六右)略文同起世因本。又第八(十三右)第九(三右)二十二(四右)杂含十五(八左六左)中含四十九(二右)增一二十一(七右)等。正法念十八(四右)若论说集异门足第八(八右)广明体相。第一(三右)广诸门分别。婆沙百二十九(十三左)至百三十终。杂心一(二十三左)若大乘注维摩二(二十七)伽第五(五右)五十七(二十三)六十六(初丁)九十四(十九)显扬第一。对法五(十一)摄论第三(初丁)第十成唯识四(初丁)四末(初丁)义章八本(十九丁)等。基义林四食章四本(七右)段者分段分分受之。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抟。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按古译亦作段。隋达摩笈多起世因本经七(十一左)隋阇那崛多起世经七(十左)陈真谛旧俱舍第一第八(三右)等并是也。又符秦昙摩难提增一二十一(七右)云抟食。音释徒官切。以手圆之也。东秦僧伽提婆中含四十九(二右)宋僧伽拔摩杂心论一(二十三右)并尔也。又姚秦佛陀耶舍长含二十二(四右)二十(十六右)作揣食。音释徒官切。掜聚也。注维摩二(二十七)亦尔也。按设言段亦有难。婆沙百三十(三左)曰。分段而故名段食。问。若尔所饮吮等非段食耶。答。从多分说。复有说者饮吮等时亦作分段。有余师言。从初而说。谓劫初时人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呑啖之。因名段食。准知就显了言团抟无有过。又华严经第二十七云揣食。琳音二十二(八右)云。揣正宜作抟。音徒鸾切。字从专声非从甫。韵流俗不能别兹两形遂迷谬用揣字。音初委切。此乃揣量之字也。按揣集匀韵会楚委切。音榱(【傍】此时量也)上声。又徒官切。音团。与敦同聚貌。长笛赋冬雪揣封乎其枝。注揣与团古通。如是分辨两音两义。岂非琳师还迷执耶。
  (十三右)段有二种(至)翻此为粗者。粗细相望不定故致或言。谓望中有等彼细。污虫亦粗也。于彼中对是细。无变秽者。欲界本有食反易而污秽。故云变秽。旧论云无反秽流。正理。显宗及明本如今为正。然光记写误作便秽。如圆晖。未知音误。依光迷谬也。细污虫旧论云发污虫。污屋孤切。音乌。说文浊水不流也。不同汗候肝切人液也。故曲钩干下。旧论。正理。及明本并曲钩。显宗作污乃勿怪矣。此中分文释第二句有四。一辨粗细。二如是下辨界系释欲字。唯简上界。三唯欲下出体释体唯三。此中唯者一简上界。二简色声根等。四可成下辨名义。先正示。后光显下举难释。初难。后释。此亦有二。一正释。后释虽下通伏难。婆沙百三十(四左)约多分故言传说。
  (十三右)必先资益自根大种。是相违释。旧论曰自根及四大。次下论(十五左八目)云资根及大。故光加及释。起世经七(十一左)曰。四食资诸大得自住持。
  又不还者(至)而无益故。广释前解脱者。见言显色。光记三解第一如论文无妨。第二亦约意可。第三非今论意。
  触谓三和所生诸触。为简段食所触境。今显能触心所言三和等。成别体云生。
  (十三左)此三唯有漏。正理三十(六左【傍】宝二十三右)曰。唯后三食说有漏言显香等三不滥无漏。今云。前云段唯欲界。最易影知。然光记(二十九右终)前界品(二(四右))说前十五界唯有漏。故别不说段食有漏者。迂远之甚。
  (十三左)如何食体等。自下辨四食非无漏释第七八句。初问后毗婆下答有二。初举婆沙义。后又契下证经。此为三。初正引经证唯有漏。二言部下述释经。三几食下明四食皆润当今二有。第二述释中亦有二义。初约已生及中有。后又部下约无学有爱。初中先释部多。后释求生。此后中先问。后此目下答。正释颂第七八句。此有四。一标立。二由佛下所以。三何等下征。四一者下释。此有五如文。第五起中为二。初正释。二引证。此有二。初证起生显现文合中有。后又经下引四句分别文决起定中有。初举初句文。后示四句配当。分文应知。
  (十三左)毗婆沙师(至)为灭诸有。婆沙百二十九(十四左)有七义。今举第二。以起世经(七(十二右))说四食成诸有故。
  又契经说(至)诸求生者。婆沙百三十(八右)引此经言求有有情。就部多云安住。求生言资益有四说。前三说意互语实各应有。第四说言。本有安住最经多时圣与无学求暂安住。于此义既说安住。余不如是不说安住。
  (十三左)言部多者(至)皆谓已生。此下大有二义。婆沙百三十(八右)三义。初本有中有。第二义约圣者与异生。第三学无学。今举初后。论主意正在第一。故颂列中有名。为显本有言生已旧论直言已生不置部多。
  (十四右)如契经说(至)有坏世间生。旧论八(四左)曰。如经言对起有碍害自体生有碍害世间。光释(二十九右)为是。宝疏(二十二左七)甚非也。
  又部多者。二举婆沙第三说。论主不为不正故云又。旧论云复次。有学容希求当来有故得求生名。
  (十四右九目)几食能令(至)求生有情。是第三明四食皆资当今二有。此问依前已生中有名部多等。非约第二义。
  (十四右九目)毗婆沙师说皆具四。答中大三。初举毗婆沙说。二诸有下叙段食招后有。有正示引证。三亦见下明思食资现。婆沙百三十(初右)有四说。今举第四评家。曰如是说者四食悉牵当有令现在前。尽持今有令相续住。四中前二资现能胜。后二润后有功增。今前二中举段资后有以显触。后二中以思益现而显识亦尔。故四皆通当今。
  (十四左)以世尊说(至)老死缘故。虽经四皆资当有。今以宽证段一。安以故第五声故。杂含十五(七左)曰。(【傍】稽古引)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名色(乃至)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死病死忧悲苦恼苦集。虽非亲文并资现当二有明白也。又增一二十一(七左)曰。众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是故比丘当共舍离此四食。
  (十四左)亦见思食(至)望绝便死。三明思资现。初标立。后引三事例。此中亦者对上段食兼资余。故安立句首。然光(三十一左五)宝(二十四右二行)以亦言对思食正资现。若尔应如旧论思食下言亦。故知唯于义有兼正。文势未显也。见者眼见义非现见。旧论云曾见故。世传者。旧论云先旧师说如此。
  (十四左)集异门足(至)在于触位。三母印事初举文。后破彼示正。婆沙百三十(六左)曰。于傍生有说思食增。云何知然。如集异门说。海中有兽时出海滨。于沙潬中产生诸卵以以沙埋覆。还入海中。彼在卵㲉忆念母。故身不烂坏。谓(【傍】此十二字婆沙挟注)谓忆念母先孚暖时所有触故。若忘其母身便烂坏。有余师说。若母忆念卵中子者卵则不坏。若母忘之彼卵便坏。此不应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持自命。是故前说于理为善。按集异门足第八(九左)其说全同婆沙。岂可不怪。按旧论八(五右)曰。于别诵中说。海中有大身(云云)不言集异门。又今云此不应然。旧论言经部解不尔。亦婆沙有余师全同今所破。依之观之应非集异门。若尔何文。谓正法念处经十八(四左)畜生品赤鱼子提弥鱼子䱜鱼等子螺蚌蛤卵思心为食。若母忆念则不饥渴身命增长。说全同今所破母常思卵。旧论云别诵说。是应理也(【头】婆沙百二十四(二左)前举经文。又云。然有别诵言舍生)今文盖诵者错谬云集异门。应言如旧论。譬如论六(三左)引品类足十三(五左)文中有及彼相应法五字。有余师云。我不诵此五字。又论六(七右)引彼论。有身见及彼相应苦谛文致难。论主若我所诵文无及彼言。设有如彼说。由义应知非。
  (十四左)埋于沙内。沙旧论。明本。异集门。婆沙并从水。鲜本从石作砂。并所加切。沙说文水散石也。砂舟砂即今朱砂也。然集匀韵会于沙字注或作砂。于砂字下亦注或作沙。广匀砂为俗字。正字通初分为音同字别详辨。字典好正字通。
  (十四左)此不应然(至)在于触位。光云。破第三证复申正解。谓今此卵起念母思。先时在于孚媛触位。次证婆沙为正。宝释云。此是论主正本文也。今详此文。若证思食义则不应尔。若别论不思议力用义即无违。论起念母思在于触位。述起思时谓十二支触支时也。未知集异门文相违以致此谬判。彼集异门征思食事云何结是为思食。岂为不尔。又释触思位非也。如十二支触。前论意。六根后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位总为触。准彼宝意。卵未割时无思母念。割已成身体方有思念。故为十二支触位。以破非思食义。是谬之最。母孚暖时触位定有思母念。故婆沙为尽理。然可分别。谓起世经等悉作是说。从诸卵生者以触为食。今以思为食者将是割时。必有思故。余时触食。
  (十五右)从业所熏识种子力。正理三十(八左)曰。思为引业识为种子。引起当有。谓由业故。能引当来名色二有。业既引已爱润识。能令当有名色身起(显宗全同)光记为有熏种子言。大为有部。经部二解。今云。初约有部义为正。正理等不简种子言故。又唯于此无而忽有设经部义。
  (十五左)诸所有段等。自下问答分别大有六。第一问答段与食宽狭。第二如是下例显余三食。第三颇有下明触等资而非食。第四诸有下明损而食。此有三。一标。二所由。三举婆沙说(百三十七左)第五何趣下明趣生具不具。此有八。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若能下难。六彼说下通。七又孤下辨别孤地狱。八故五下总结。
  (十六右)世尊所说(至)其果胜彼。彼方诸部诵说不同。故异解蜂起为对狭须列诸文。婆沙一百三十(十二右)曰(【头】已下婆沙举契经全文明食格量为本而因于其中解释文而今唯问答林中众生全无关前后盖足可疑旧论如今而正理显宗无此一段也)契经说。此吠罗摩婆罗门(毗那耶云大湖。中含云随蓝)以如是诸妙饮食布施摩诃娑罗婆罗门众。有以饮食布施赡部林中异生。此获施福果大于彼。此下释林中异生有四说。经复言。若以饮食布施赡部林中异生。有以饮食施一预流。此获施福果大于彼。一来不还罗汉独觉如来及造舍施四方僧。以前前百对后后一人格量。有部毗那耶四十四(十五右)当知彼大潮婆罗门。以如是等八万四千寄妙物施婆罗门。所获福德不如有人但以饮食供养外道离欲五通仙人其数满百。复次如以如是等八万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罗门。及施一百隐人。不如有人但以饮食施一赡部树下未离欲染异生菩萨。复次以如是八万四千奇妙之物施婆罗门及外道一百隐人并赡部林下异生菩萨。不如但以饮食施一预流向者。中含三十九(十五左)曰。居士若梵志随蓝行如是大施(【傍】上示无量八万四千施故)若复有施满阎浮场凡夫食者。此于彼施为最胜也。居士若梵志随蓝行如是大施。及施满阎浮场凡夫食。若复有施一须陀洹食者。此于彼施为最胜也。如是具带前对一人一来不还罗汉独觉如来格量。广说。按婆沙所引无赡部之一。中含还云满。后后文皆尔也。今论。毗那耶在一言。此论及婆沙但饮食为能所格。中含大施对食。毗那耶八万与但饮食并于义无有滞塞。唯次第对无带前前。
  毗那耶悉带前前人。余经论皆唯次第对明。是亦于义无不通。婆沙所引造舍等胜于如来。中含以独觉对如来。亦乃对造舍等不以如来为能对。后后文皆尔也。辟支与佛相违求义同余经。格量法故。又今论及毗那耶预流为向。余皆总言也。初说一切有腹义。婆沙引无一言故。准长含还云满阎浮场故。故论主致违文违理二破。如第六论设有如是文由义应知非。
  近佛菩萨。旧论云近佛地菩萨。光记(三十四右)云。百劫修相好业近佛菩萨。百劫之间云近佛。别下后身菩萨故。此师意唯一菩萨胜百离欲仙人。故准此能破。论主所诵有罗汉近佛菩萨格对乎。若只以义责乎。
  毗婆沙者。婆沙百三十(十一左)四义中第四评家义。此师意。毗那耶等云未离欲染异生菩萨。而劣于次预流。胜于前五通仙。故为顺决择分四善根。列位所推应尔故。僧无明本亦尔。鲜本作曾。按旧论作又曾不于余处。须改为曾。
  (十六左)后身菩萨(至)对预流向。此论主自义。释迦菩萨居赡部林中修行故出本行集经游戏劝瞩品。按过去现在因果经。此时离欲爱得四禅。又余经云得初禅。同离欲仙。旧论曰。此菩萨于此时与凡夫离欲欲界二义相应故。彼二义者所住与离欲。光二释。初释约所住同。后释依惑不现同。而云未离欲也。由彼世尊。明本亦尔。鲜本作后为正。论主所诵唯以外道对预流。无展转以前异生对。故何除之。彼异生后身菩萨故。实胜预流故。问。与婆沙所引经有不同何故耶。一赡部上一言有无。二外道异生差别。三向果之殊别。答。诵者不同令尔而已。何得为和会。宝疏(二十五左六)意为大同小异。功德格量大意不异故为大同。解林中众生有异。是小异。而此释无可不可。以可不可无同不作释。同不作故设笔墨实为徒然。光记作两解述和会。初约余异生非今菩萨异生。而引一经有不同。今云不尔。引一处文何任自了解作文句。后解云外道云异生名异体同。是亦非也。格量法前后展转传释。岂得上下林中众生言忽为相违。强和会不可和会故致此訿谬。问。论主亲读婆沙。彼将彼异生。格量于预流。今何言除彼异生。若与自诵别者应言异。弹斥婆沙诸义故。答。此事是所怪。然应只言别诵本耳(【头】增一三十六(十右)明力挍量中。一那罗延力不如一转轮圣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阿惟越致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补处菩萨之力又取之挍不如一道树下座菩萨力。又取之挍不如一如来父母遗体力)皞退按诸经论。其文有具略。而于义无差。谓施物中如此论及婆沙能所格俱唯饮食。是就略而于所施人多少及位高下分胜劣。如中含及毗那耶。八万四千大施与唯饮食一。于施物既如是。所施人中今论云一林中异生。婆沙无一字为异耳。毗那耶说一树下未离欲染异生菩萨。中含言满阎浮场凡夫。此中毗那耶为具说。既云未离欲染等。论主曰离欲仙者。盖是唯自所分别。何可为后身菩萨。又凭依一言为一人斥他成自。是亦不然。言一赡部林中众生。不言赡部林中一众生。经意取一处赡部林中诸众生。故毗那耶云满阎浮场凡夫。不漏阎浮林中故依之言一云满。或唯云阎浮林中。于义全无违。对预流中毗那耶如今云向。中含及婆沙唯云预流。而格量颠末唯四果。不开向果为八。若尔不关向果异。唯预流等四挍量故诵者各别。于义无有害。约初云向。依后云果。是故旧论八(六左)文唯言斯陀洹无向言。能对人中中含。毗那耶并皆带前婆罗门及外道通仙与林中众生以挍预流。后后亦皆带前前明。婆沙引经去广就略。但举邻近一种以对量。虽言具略而旨不异。思可知。如是展转对明是格量之法。何有去邻近前约疏远之理。然论主所诵经除彼异生者。是非除去。而诵者诵脱。以何知之。本经元带前前婆罗门外道彼众生故。若众生一种诵脱一往为格量。能所对有之故。依此理论主判大怀疑也。又何彼菩萨如来不格量。问。本经既无文。何疑论主判。答。不应言。阿含说。依义不依文。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若除彼众生方是不了义。全不可依。亦复何不思义。但依文。有论主自言。根品六(七右)曰。我所诵文无及彼言。设有如彼说由义应知非。可以量耳。问。挍量经论多是展转格量如中含者初至如来。八番皆尔至第九番造舍供僧。除前第八邻近如来还将第七独觉以挍量后后文带前前。中悉除如来。今亦全同彼如何。答。是亦诵者错脱。或写脱。虽尔义一往如上辨。不尔者违格量式故。是故婆沙说略唯举一种。中但以如来对造舍供僧。毗那耶亦具在之必勿封著文焉(【头】若如论主约后身菩萨。一有前后相违。前云胜俱胝阿罗汉近佛菩萨尚如是。后身菩萨何得对外道。二不胜预流失。谓后身菩萨及预流俱同对百外道故。三有何别因于预流前得说之)应知婆沙评家顺决择分此说顺理。离欲外道预流中间故。毗那耶说未离欲异生菩萨故。岂无赡部林中人行顺决择分。以不明说何怀疑。亦不遮彼林中者不修四善根故。
  (十六左九)已说有情(至)有死生等。正理三十(十五左)曰。广辨食已。今应思择。于前所说中等四有死生二有唯一刹那。于此时中何识现起(云云)广列六问。光云明大文第三明有情没。从其大分总名为没。义相应故。兼明生等。宝云。大文第三明死生受识等。今云。光记非也。若死若生无有兼正故。非亦复唯明死生。明识受等故。旧论六门为六段。颂释及问皆各别。正理颂前具列六问。以显无优劣。又凡科者伸标大意。何唯云没。此颂前文有三。一结前。二如先下牒上起后。三何识下问起。此中死生各约刹那不依多念。故死后云生。以生必死有次起以取其初念。若言生死生间长招相乱故。
  (十七右)颂曰(至)断末魔水等。此中一与字意流下诸处。许者许说非表不信。故显宗十五(十五右)颂释并同。唯者简五识命根等。中者依义。旧论颂曰于意识以可知。唯舍受者简喜乐也。非定无心二。旧论曰。非一无心二。光记(三十七右五)云。颂言二者。谓死及生。圆晖从之。是迷长行又此二时文矣。何不言二非定无心。故知二即定无心。显上句死生言通于此。故长行云此二。全非欲释颂二字。脐。檗。鲜。明诸藏本颂并正理。显宗皆去肉但作齐。古通故旧论如今。
  (十七右)唯许意识非余。何故唯言与颂上下。正。显亦尔。谓语初后无别所以。而今遮云非余故初安唯。
  (十七右)所说生言(至)初结中有。旧论曰。由说生故托中有义亦是所说。若颂言生有不得摄也。问。若尔何故论八(十三左)云。此中有身其体虽起。而未至彼故不名生。答。同八(十七右)云。死有无间中有起时亦得名生。生方便故。经言无间生那落迦。不言尔时即是生有。
  (十七左)顿命终者(至)彼灭抂顶。大乘异此。伽第一(十五右)曰。将终时作恶业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是渐舍。乃至心处。造善根者识于所依从下分舍。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是渐舍乃至心处。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遍满。又一(十八左)曰。羯罗蓝识最初托处即名内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伦记一上(三七左)云。前虽上下冷触渐起至于心处未甚苦冷。即时后识心处舍时。从心处大冷触起遍满所依。今依比文。上下渐舍皆至于心。古来相传。若种善渐冷至头面即死。若造恶业生鬼中者。从头渐冷至腹即死。若生畜生至膝即死。若生地狱至脚即死。即皆无文证(【傍】彼依三界经不妄可破)又旧世亲释云。若造善业所起冷触定应向上。若造恶业所起冷触定应向下。有人解云。若生善趣从足渐冷至头方死。若生恶道从头渐冷至足方死。此由未见此论。故信自人情(文)演秘三(五六左)曰。三界经云。临终时将生地狱。神识从足出。生畜生者从膝出。坠饿鬼者从复出。生人者从心出。生天者从眼出。作圣人者从顶出。诸经要集十九具辨大小差别。
  (十八右)然于身中(至)是谓末摩。何言异支节。谓界品(二之十九左)曰。传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光记二(六十二右)曰。虽无经论文说。西方古德相传解云。医方家说。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处。是末摩支节。若针刺着其人即死。舌中法尔有此空处。又解(云云)今光记有二释。第一依上论。后解云。又解。对法藏中说。众生身中有百处。名末摩。触即死。今文次正理三十(十九右)引颂曰。如有颂言。身中有别处。触便令命终。如青莲华须微尘等所触。显宗全同。亦旧论八(九右)有此颂。按今论诵者脱阙矣。伽略第一(二十五)云。末摩此云死穴。亦云死节。或言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不同今意。
  (十九右)从斯不久遂致命终。若即时。若一时。若极长经一昼夜。故婆沙百九十(十三左)曰。末摩断已或经昼夜方命终故。
  (十八右)地界何缘(至)外器三灾。问。正法念经八(初左)十三(十四左)说四百四病。谓风黄冷杂各有百一。又婆沙六十五(十八左)云四百四病。是约地水火风偏增。何今云无第四内灾。答。彼亦无别灾。唯总聚诸病。以为灾故言杂。不与别名。今约内外相例故不言地也。按此中有说两字盖诵者剩言。若乱入以无第四道注。何故尔者。有理有教故。何言有理。谓以外器亦无第四所害。无地断用。今以彼例同内成义。岂其可为二说。婆沙百九十(十四右)有三说云。非田非器。乃至广说。有说猛利大种能断末摩。地大种不猛利。有说若诸大种能坏外分。能为外灾。彼亦能坏内分。能断末摩。地大种不能坏外分。不能为外灾。故亦不能坏内分。不能断末摩(【头】又婆沙百三十三(七右)云。问。何故地不能为灾。答。有四说。第二有说云。若能损。坏内事彼于外事亦能为灾。断末摩名坏内事。此唯三大故地非灾)此第三说既内外相例说。理应必然。全无为二义之理。今论舍初二取第三有说。若作道注不亦宜哉。由是等理以为剩字。何言教耶。谓旧论八(九左)曰。云何不由地大。第四病无故。风热痰三病如次第。以风火水大为上首。与外器世界三灾相似故。是故于内身有三灾问。若如是者何故正理。显宗不除去。谓依俱舍。亦诵加谁可知。复见俱舍道注乱入。闇愚者加之岂可为无。如字句不同两论非一。依理以判诀。识者勿怪勿怪矣。
  (十八左)世尊于此(至)生住没中。正。显如今。光记两释。初释约生住灭三相为正。后释约四有非也。此论次上(十二右)第九(二左)等并中生本死次列故。亦旧论但云生住退无中言故。
  (十九右)非如预流等。宝疏为别由非也。以返显故。
  
  邪定(十信已还)
  不定(十信住)
  正定(初住已上)
  (起信义记下末(七右)义如是也。又释摩诃衍论一(十一右)有三说钞一(十八左)又瑜伽第一百(七右十七右)有别义也。)
  (长阿含八(十二右)同此俱舍论也。)

俱舍论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