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法义卷第六

  丰山偶居沙门释快道林常记

  (一右)颂曰(至)许因唯六种。初三句列名。及与并言显各体相违。而示合集义。第四句结总数。简异余部。故言许。此论一部颠末许言不表不信。故此颂显宗亦同。此六列次。显宗(八(十五右)【傍】宝初右引)说宽狭次。慧晖云。因名即亲。缘名即疏就名亲故。先说因也。六因次第者。能作因体通七十五法宽故。先说第一。俱有因即七十二法次宽。说在第二。同类因通七十二法。与俱有因体等不通未来世狭俱有因。说在第三。相应因虽通三世即唯心王心所狭同类因。说在第四。遍行因就心心所中唯染者狭相应因。说在第五。异熟因若欲界即通五部。若遍行因即二部一分。据上八地。异熟因即唯修部。遍行因即二部一分狭遍行因。说在第六也(已上)发智第一(十一右)相应为初。能作为终。余四如今。彼曰。相应。俱有。同类。遍行。异熟。能作次说。婆沙第十六(七左)妙音尊者甘露味论上(十六右)入阿毗达磨下(十三右)等并尔也。何故如是。答(云云)并作者意。
  (一左)对法诸师(至)如是六种。宝疏举正理。本出婆沙十六(八右)小乘经中无六因明说。于大乘有十卷楞伽。第三(十一右)云。六因者。一当因。二相续因。三相因。四作因。五了因。六相待因。七卷(二十一左)(云云)。
  (一左)论曰(至)无障住故。宝疏分科为是。然体有二种者。但是义门异。总想言体何是一切法。通七十五法故。若于有为中因果相望。自体不自因故除之。婆沙第二十(十八右)云。问。此中何故不但说言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法。答。若作是说应自性与自性作能作因。问。若尔何故不作是说。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法除其自性。答。若作是说应无为亦有能作因。无简别故。问若尔何故不作是说。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有为法除其自性。答。若作是说应无为法非能作因。问。今此初说并取无障与生力。何故所由但言无障住故。解云。且约通总显别途。故下(二右五目)此别通说。依之妙音甘露味论上(十七右)曰。云何所作因(依依士立此名)一切诸法各各不相障。或生力他所许。今为简余特云无障。故婆沙第二十(十七右)曰。有执能作因皆有作用取果与果。为止彼执显能作因亦(着眼)有不能取果与果。但不为障亦立为因。
  (一左)虽余因性(至)总即别名。此通妨。谓通得名妨。故云余因性。然泰光宝并云释名非也。夫得名释名有差别。释名者如显宗(【傍】宝三左九目引之)四释是也。
  (二右)有作是难(至)有亲作力。宝疏释难及通为善。神泰。光记并不为指南。
  (二右)虽无障用而亦为因。此中亦言显无障有力无力并取。
  (二右)种等于身等。光记亦作身非也。鲜本。泰。宝。旧论并作芽为正。问。种于芽是亲因。何为能作因。故旧论曰田等于芽。答。能作因通亲疏。无有妨害。
  (二右)有余师说(至)有能生力。此婆沙二十(十七右)曰。复有执诸能作因皆有作用。取果与果。当彼义也。问。两说中何为是。答。论主意在后说。何者。以婆沙略标而破。今举难通释广辨故。亦既云因。当有顺益义。何一向无障。故标举此义。
  (二左)颂曰俱有(至)心于心随转。初二字标名。次三字释俱有义。后二句叙相状。同时为俱非无名有。俱即有。持业得名。与俱有法为因名俱有因依主释。又此法与彼法同时俱有而为因名俱有因。亦俱有亦因。持业得名。互为果者。杂心论第二(十左)说亦如是。彼说当知。共有因展转为因果。长行云。若一时起展转为果是共有因自分因异时共一果。共有因者诸行展转力一时生。于婆沙无此义。但同一果义。故正理师弹之。更成立同一果。依此理显宗改此颂言一果法。又第三句改作心心随转等。若约此论示法未足。故正理弹曰。此中所说因相太少。谓诸心随转及诸能相各应说互为俱有因故。由此理显宗改之。今云。此论一向无有疑难。
  (二左)论曰(至)为俱有因。长行开为四。此初叙俱有因义释初句。发智论一(十一右)曰。云何俱有因。答。心与心所法为俱有因。心所法与心为俱有因。
  心与随心转身业语业为俱有因(相反略之)心与随心转不相应行为俱有因。随心转不相应行与心为俱有因。复次俱生四大种展转为俱有因。是谓俱有因。此亦示法未尽。甘露味论上(十六左)曰。云何共有因。诸法各各相伴。心诸心数法因。诸心数法心因。复次共生四大共有因。造色。心不相应行。心心数法。不相应行因(已上)准此等文。于本论不言同一果。还言展转言相伴。互为果顺本论故。虽婆沙评家约同一果。而论主评家不为量故就互为果。由此理于入阿毗达磨(下(十三)左)并不可默止而说两义。悟入尊者亲见闻世亲此说故。然众贤论师偏婆沙评家为定量。紧破此论。广如正理论十五(六左)说。由此理于显宗论改作颂。如先举。然众贤又辨相应俱有二因差别时。正理十六(十五右)标有余师。举互为果义。是意怀犹预。于显宗九(十左)不云有余师。互为果同一果并举。盖实谓互为果无失也。问。互为果同一果其相云何。答。互为果如束芦相互依住。如是有为法互为因互为果。同一果者。显宗论九(初右)曰。若有为法同得一果。可得说此为俱有因。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如四大共同生一造色。或如束芦共依持一物。次下论(四左终)三杖相依住。众异类法共同生一果。故名俱有因。是为二别相。今难同一果云。若尔是和集因。何(【傍】为俱有法之因。或与彼法俱时有而为因故名俱有因。必于同时因果应立此也)可名俱有因。复违本论说。彼说。心与心所为因。心所与心为因。乃至广说。互为果故互有能所与。若唯一果何如是。亦展转言无用。亦心于心所唯一心王无有多法。何有和集共同义。亦汝言互为因。若尔是应互为果。由此论主为互为果。顺理会本论。故大乘宗(【傍】唯识第二(十七左)等)亦是互为果义。正理师难如光记救释反破。然宝师二论并约因明。俱显一分两俱不成过。于正理更加不定失。而判为牛角无优劣。然正理破之非也。彼意云。若约因明量云。除四大余一切有为法随应俱有因。互为果故。如四大。如无为法。此因不遍有法法与随相。故是一分两俱不成。若依正理师。改因言同一果故宗喻如上。此因亦不遍有法法与随相。故过失同前。此理若有。而云通异品。辨不定失。误之甚矣。次取变碍色例成立。若约因明者。何以彼例得遮因明过。故宝疏释并非也。光师约性相取彼例似是。然未尽善。无表有变碍义具如论第一(十右)问答决择。有人(【傍】高野山高严义)云。婆沙十六(十六右)心与心所展转为因。及(十八右)四大互为因。是互为果义相。依之婆沙有部存二义。故入论双举两说者。今云不尔。婆沙十六(十五左)辨二因差中云。伴侣义是相应因。同一果义是俱有因。又(十九右)有对造色与有对造色为俱有因不问答中。评家以同一果为俱有因义。成有对造色与有对造色无俱有因义。何婆沙云有互为果义。又正理。显宗常谈展转互为因。而偏立同一果义故。又婆沙十六(十七右)云。评曰心与随心转身语业展转为俱有因。所以者何。同一果故辨一事故。又十七(十一右)云。问。何故名俱有因。俱有是何义。答。不相离义是俱有义。同一果义是俱有义相随顺义是俱有义。如是中全无互为果。又正理十五(十四右)云。又对法者不许俱生互为果法。
  (二左)其相云何(至)则俱有因。二示俱有因相状释下两句(宝科为胜。正理云因相故。光师指体者约根者体也。不好)初征。后释。释中初正示。后一句结。此且举三类例余。如前所引论示法。此中初四大一类举自类相望准显余一切。后二类说异类以影彰余异类。然于颂文为显能所因果别点于言。长行为显互为因果置与言。是相违义言与非为与义。次下云更互。故旧论曰。心于随心法。随心法于心。有为相于有为法。有为法于有为相(已上)不同发智论为与故言与。结中是则者。则言意简一果义。故正理亦尔。显宗约一果而亦同之。结云是则俱有因。彼简互为果。
  (二左)由互为果(至)如其所应。三就所立义示体。意若由同一果不摄有为尽。光记云结非也。婆沙十七(十一右)云。问。俱有因以何为自性。答。一切有为。旧论曰。若立如此义一切有为如理皆成。光记释所应示五类。未大足何。
  (二左)法与随相(至)此中应辨。四辨因果宽狭通妨。初二句举妨难。然法下通。下一句明摄在难云。法与随相非互为果应非俱有因所摄。何云遍摄。通云。然法望随相为俱有因。故依此义。此俱有因中应辨摄。初与相违义。次下为与义各别。旧论曰。俱有为因若离更互为果。谓法于随相为俱有因。随相于法则非。应摄如此义(已上)辩与辨通。具义也。光宝并未得论旨。如光出有部互为果为俱有因过。此中应辨句劝通释于彼。圆晖依之。是迷之甚。婆沙中有部于何立互为果义。复若破互为果为论主据何义。若言破置显依经部。此义不然。以不举经部故。宝疏辨差别者似得。而此中应辨句入下甚非也。辨所摄句故。有人引正理论十五(六左)彼应更辨文。加势光记属上。今云。彼正理全非例。破此论主结辨释文故。彼曰(【傍】光师迷此文云出有部失欤)又不可说唯互为果为俱有因。法与随相非互为果。然为因故。彼应更辨。今辨具义。天地殊别。
  (三右)颂曰由时果善等。泰宝两师并等言通时非也。违理违文。违理者。时言通摄生等。以时是总名故。更有何所等。违文者。长行唯牒由时故。光师等不通时者为正。问。若尔果言亦摄一切。何更言等。答。虽总摄。而于果中有别名一果。今标别果。故更等之。问。旧论长行但牒果而释三果。今何加牒等。答。今随义加等。旧论直举颂并无妨。
  (三左)由此十因名心随转。但据大位非必具十。如三性者不可俱故。无漏随转无异熟果故。故婆沙十六(十九右)云。此十多少根蕴当辨。
  (三左)此中心王(至)知说有余。上来三节中第一释颂讫。自下第二指法明俱有因。此中初叙俱有因多少。后辨俱有法因非因差别。此则初也。此中初叙正义。后举异说破。于中有四。初举异说。二破以违宗失。三有说以不诵通。四毗婆沙师正于余师诵文。是依婆沙。彼十六(十七右)曰。问。何等随心转不相应行与心展转为因耶。答(【傍】第一)心心所法及随心转身语业生老住无常与心展转为因(【傍】第二)此中有说。心与自生老住无常为俱有因唯(【傍】大相为因时)自生住与心为俱有因非老无常。以能增益说名为因故。老与无常衰灭法。故不名为因(【傍】第三)有说。心与自生老住无常为俱有因。自生老住无常与心为俱有因。皆互相助辨一事故(【傍】第四)有说。心与心心所法及随心转身语业生老住无常为俱有因。惟心生老住无常与心为俱有因(此第四说今论有说)评曰应作是说。心与心心所法及随心转身语业生老住无常展转为俱有因(此评家同第一说。今正义是也)云何知然。品类足说(第六之四左)云何心俱有因法。谓一切心所法。道俱有戒。定俱有戒。及心彼诸法生老住无常。问(【傍】第四说致此难)若尔品类足(第十三(五右))说复云何通。如说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非与有身见为因。谓除过去现在见苦所断随眠及彼相应苦谛。除过去现在见集所断遍行随眠及彼相应苦谛。除未来有身见相应苦谛。除未来有身见生老住无常诸余染污苦谛(依之今论云有余师不诵及彼相应法)答。品类足应作是说。除过去现在见苦所断随眠及彼相应俱有等(加解三字也)苦谛除过去现在见集所断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加解俱有二字)苦谛。除未来有身见相应苦谛。除未来有身见及彼相应法(加解五字)生老住无常诸余染污苦谛。应作是说。而不说者当知彼是有余之说(已上。依此文云迦湿弥罗等也)准婆沙问答。品类足初节中俱有等三字。第二节俱有二字。第四节及彼相应法五字。于源本无之。然迦湿弥罗诸师准第六卷(四左)俱有因文。常作如是诵。故西国梵本多有彼增加。今论亦以彼责有说。理决定故。现行品类足亦全如加增。故今言彼文必应作如是诵。必应言源本无之分明也。或应下设不作如是诵。准第六卷(四左)俱有因文。知是文略义无不足。何有说唯依一略文立为唯十四(依此观之。旧众事分盖梵本异不强文错)问。今论何以彼第六文不破耶。答。于此文有彼有说疑。故特举之以决择而破彼也。除未来等。旧众事分论第九(十六左)曰。除身见生住异灭及彼相应法生住异灭。见与相应四相所依白雪矣。彼文必等。旧俱舍曰彼师。其义稳畅。今论意汝彼文必应作如是及彼相应法诵。其义不异也。
  (四右)诸由俱有(至)或俱生故。自下二辨俱有法是因非因。即二句分别。初标二句。谓诸下释第二句。初列法。二如是下释义有三。初标立。二所由。三别通得妨。此中由俱有因故成因者。夫因者广通六因。诸有为法随应皆是因果法。于中如法与四相由俱有因以成自因义。如下八对法非由俱有因以成因。由余同类因等以成自因义。由故声是第五转也。上因言是能成俱有因。下因字所成自因。然麟云。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缘之因。谓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时故言必是俱有者。误之甚矣。八对中。第一对本法由随相不生住异灭故。第二对此本法之随相自类相对无俱有非俱有因。随相唯相一法故。如论第五(十三右)说。第三对次上说随转法体中除随相。彼诸随相不能相于心故。第四对此诸随相自类相对亦如第二对。第五对质碍造色各其体极微各别不藉彼力。故非俱有因。婆沙十六(十九右)曰。问。有对造色与有对造色为俱有因不。答。无。有说亦有。如眼根等有多极微俱生展转为俱有因。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所以者何。同一果义是俱有因义。彼非同一果故。第六对散七支无表同类相望非俱有因。无一果等义故。定道戒随心转余云少分。第七对虽四大共造所造色。各极微各别非一果等。谓水大造水色不造火等色故。第八对虽俱生法俱得似俱有因。而亦有前后以不定故。非必一果等故除之。通妨文此故来。光为正。宝释(十五右九目)又加非定俱行。即俱生得可或前后。前得可后等者。误之甚矣。何者今总约类分别以非得中俱起为因余非也。于得中不定故不俱有因。得一法中有三别。谓前后俱故三个或。然令前可后等。实是狂心也。又前(【傍】十四左终)四对法无一果等。极难解等者。今按有何难解。此论云一果。旧论曰同功力果。显宗九(初右)曰。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如三杖相依住同功力故持一物。又证正理文非也。彼以五因释心随相非心俱有因。此多非彼果故因外更说非一果因。何多非彼果故因令同此非一果。麟云。此即通前七对无一果义。第八得与所得以不定故。论别明之。又上八对于十因。前之四对第六对皆具七因。但无果等三。第五一对有时等四。无善等三及果等三。如色声通三性。香等唯无记故。第七对亦尔。第八得与所得虽有同性然时不定。由此或前或后偶然相滥故。
  (四左)互影同时。鲜本泰宝作芽为胜。旧论作㸦。是互异字。按写人误牙作㸦。㸦互字今文终成互。论第十(六左)有部同时因果喻云。如影与芽岂非俱有。光记作形不可也。虽形影亦同时。如论一(十左)影依树。而不顺今文。
  (四左)善因明者。旧论(四(十七左))曰。了别因果人。按旧论为善。明言写误也。顺此定为因彼定为果故。若不尔何不云宗因。而上总说因果相。俱有下别叙俱有因。光宝等随现论因明文。而解释并皆非也。
  (五右)令彼三杖。彼光宝作后。而今本为正。光古本如今作彼。旧论作此。义终不异也。
  (五右)颂曰同类因。释名。宝疏依此长行依主为胜。今云不尔。自体已有同类义。故颂但云相似。若如所言颂示所似法耳。岂有此理。故持业为正。如次下(十左)遍行因文云。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诸法。与后同时染污诸法为遍行因。可思之。
  (五右)谓善五蕴(至)皆不为因者。此中唯于无记有四异说。无记五蕴中。四蕴互因全无有诤。但色与四蕴相望有异说。第一说色心互为同类因。与第四说相返。第二说四蕴胜色劣。胜非劣因。劣为胜因。胜劣相对。色是心因。非心为色因。色为心因。以胜为劣因故。心非色因。第三说心势力强故为色同类因。色势力劣故非四蕴因。后三说虽有少异唯色与心差别。故旧论唯举一有余师。彼云。色是无记。于五蕴中四蕴非色同类因。余师说如是。问。婆沙。正理。显宗(并)此论并有四说无评取。何为是。答。明显示正否。何者如是。谓正释颂本相似。次云有余更无评说。前说为正谁疑。故正显俱文势如是。由此理杂心第二(十四左)妙音甘露味论上(十六左)并唯举初师说。然光记第四师为正。其误说如宝疏弹。故如圆晖于此依宝师。又定宾师判谈为是。指要文引。宝师染污摄有覆者依婆沙。彼十八(二左)云染污五蕴无覆无记五蕴故。若发智。杂心。甘露等诸论约善不善无记。今依婆沙故。
  (五左)又一身中(至)十位为因。婆沙十八(初右)有五说及一评家。第一说唯凝位与凝位。非与余位阿部等及余身。第二与同位异位非与异身。第三此身凝位与此身凝位余身凝。唯与同位非与异位。第四此身凝位与此身十位余身十位为因。总非自他前位。第五说非与自前位为因(此同第四)与余身前位为因。(此异第四也)评家义此身余十位各互为因。前后亦互为因。此论同第五说。故自身中云除前位。余身中云若。又但言一一不云除前。正理十六(一左)破此义云。若尔最初羯剌蓝色应无有因。最后老色应无有果故。理不尔。而举评家意云。有师言。前生十位一一皆与后生十位各自类色为同类因(显宗第九(十左)全同)光师二释。初为当不正义后解同评家。宝疏亦令同评家。今云。反破正理破云。岂令初位色必有此同类因及果。亦有余因果故。此论非评家为是。故光宝非也。
  (五左)若不许色(至)因增上等。正理云譬喻者。婆沙十七(十九右)云外国诸师。盖譬喻者亦居外国故。故婆沙百三十一(十三左)言西方诸师譬喻论者。不可局定。本论者。发智十三(十四左)曰。过去大种与未来大种为机缘答。因增上。未来大种与未来大种为机缘。答。因增上。今举初等后。问。譬喻者以违发智宁可为苦劳。答。实然。故婆沙十七(十九右)以此文难。彼答云。我于他论何事须通。若必须通应作是说云云。如正理论说。(【傍】宝引十九右九行)作远近增上缘通。问。若尔此论何故特以发智可责彼。答。且顺婆沙故。
  (六右)唯诸前生(至)生未生法。旧论(四(十九左))曰。前已生于后法已生及未生。正理(十六(二右))曰。唯前生与后相似生未生法为同类因。是谓圆满同类因。唯说前生与后生果为同类因(【傍】阙未来无未生言故)于义便阙。不说与未来为同类因故。唯说过去与未来现在为同类因等。于义亦阙。不说过去有因果故。若如前说通摄本论所说。前生与后生法。及说过去为现未因。现在但为未来因义。未来何故无同类因。彼无前后次第故。杂心论二(十二右)颂曰。前生与后生亦说彼未生。长行云。前生与后生者。谓过去前生于过去后生及现在自分因。亦说彼未生。未生者谓未来。如是前生后生因当知过去现在于未来自分因。未来于未来无自分因无前后故(已上)据此等文宝疏(【傍】二十右九目。于现在未来云不生法全无诸论。麟记似宝非也)妄解当简择矣。今以过现为已生未来为未生故。
  (六右)如发智论(至)因故成因。发智一(十一右)曰。云何同类因。答。前生善根与后生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婆沙十七(十一右)牒释亦尔。鲜本俱舍全同彼。今论自界言上下。为字脱落。故成因三字为剩。然不可妄改。旧俱舍同之。彼云。前已生前根于后生善根及与彼相应法。于自部自界。由同类因成因。盖鲜本后人依发智改之。梵本如今。今旧同尔故。而梵本错矣实如发智好焉。
  (六右)如是过去(至)皆应广说。论主依发智约三世辨前后因果。指发智前后故云如是。二世者过去现在。过去对过去自世前后。对现在自他世前后。过去对未来。现在对未来。亦自他。等者等不善无记。亦等诸相应法。问。此文岂非发智要略。故彼云。过去善根与未来现在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现在善根与未来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如善根不善无记根亦尔。差别者不善中除自界是谓同类因(已上)依之二世未现何(圆晖此意)答。不可然。彼无如是。又无过去对未来文(如正理辨通)又若二世为未现次过去言成烦重。犹招阙过去对过去之失。故论主释义。旧论云。如此若过去于过去现在。若过去现在于未来应说如此。又挍前引杂心。问。未来无前后。故未来与未来非因理应尔。未来与现在过去何故非同类因。解云。未生法非与未生为同类因。故论言前生。已简别讫。问过去前生与过去后生为因。准例于现中前亦为后因。何故诸论不说。解云。现在一刹那于现中无。故正理论曰现在但为未来因。
  (六左)若尔何故(至)即所除法。此难意在及彼言。身见别相应法入俱句。是故身见与身见为同类因。而未来身见故于未来有同类因之证。答意正义家不诵及彼言。故身见之相应法不取身见体故无妨也。正理通云。是诵者失。文无此言。彼论但言除未来有身见相应法苦谛无及彼言。设有如是言。准义应知谬。
  (八右)展转相望一一皆与九地为因者。此总相说。有展转为因之义故。谓以于九地各修九地圣道。然于中亦有差别。言然唯得与等胜等。与正理全同。正理十六(六左)曰。言同类因唯自地者。定依何说。定依有漏。若无漏道展转相望一一皆与九地为因。谓四静虑及三无色未至中间是名九地。余无等引非猛利故。皆不能发无漏圣道。九地道谛展转为因。所以者何。此非系地故。非诸地爱执为已有故。由是道谛虽地不同展转为因。同种类故。然非一切为一切因。与谁为因。谓等胜果。加行生故。非为劣因。初定圣道有依初定。(乃至)有依无所有处。二定等道应知亦尔(下文光引)于依自上有。于依下地无(已上)然光记辨差别。粗见之失。宝疏(二十八左)但引之耳为正。又德光论师解释未善违加行生道理故。
  (八右)此于诸地(至)执为已有。如客住是下二因譬说。谓客非自家摄。亦非应为已有。杂心二(十三右)曰。若无漏法一切九地展转因也。离爱故不堕界故。前引正理亦为二因。然宝疏以喻为别因者非也。颂疏意如次为喻宗因。彼云。解云无漏非界系(论不堕界摄)虽起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爱摄故堕界摄。若无漏法非九地爱摄为已有故(论第三为因)无漏道非界系摄也。此论非欲成不堕界系。但彼为因。成展转为同类因。
  (八右)又诸已生(至)为同类因。此论约总相。正理细分别。如宝疏(【傍】二十九右至三十纸左)引文辨白。光记(【傍】三十一右)有同不同辨。并未可也。
  (八左)如随信行(至)为同类因。问。何故初六四二。后非五四一耶。答。随信。随法。信解。见至。时。不时解脱为六。此各初钝。后利。如次三道各有二。与等胜为因。故初六四二。后各举利。非利与钝因。以胜不劣因。故。随法非信解因。余亦例尔。故唯三二一也。
  (八左)诸上地道(至)为未来因。难九地互为因中一边。答意非由地力有道胜劣。谓三道九品各后后胜。故约道判胜劣。不由地上下。如上地见道与下地修道无学道为因。上地下下品道与下地中上等为因。上地钝根道与下地利根道为因。并是劣与胜因非胜为劣因。论主立二因通难。谓见下唯释因增上略由根。钝利相对前具说故。此一段光记为胜。
  (八左)谓闻所成(至)名彼所成。旧论四(二十二右)曰。如欲界闻慧为欲界闻思慧因。若思慧但为思慧因。无修慧故。色界闻慧为闻慧修慧因。无思慧故。若修慧但为修慧因(云云)圆晖约三慧解说。光记云。此所成言通相应俱有等。若言闻所成慧。但目于慧。思修准释可知。此意。颂释俱但言闻所成等。慧言无一。故通涉。今云。设虽言慧何可局慧。必有俱有。如净慧随行故。旧论具有慧言。又正理十六(十右)颂释全同此论。而云。有作是释。即于欲界有胜方便所摄善根。虽思所成而极寂静。似修慧故名修所成。以可视已。
  (九右)思所成法(至)以彼劣故。圆晖云。思与思修为同类因。麟记破云。今谓不然。以欲界有思无修。色界有修无思。异地相望又不为因。如何乃言思与修慧为同类因耶。源信正文亦同之。有人云。然泰云。正理论云(十六之十丁右)有余师说。思所成法与修所成为同类因。岂不欲界有思所成无修所成。若于色界有修所成无思所成。然世间法唯自界为同类因。前说自部自地为因。依有漏故。如何彼说思为修因。有作是释。即于欲界有胜方便所摄善根。虽思所成而极寂静。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为彼因说亦无过。有余师释。得尽智时所修欲界思所成法是阿罗汉修慧果故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为彼因说亦无过。(已上泰疏)准此圆晖非全无由。勿事永执。今皞按。汝有人只眼见之。意未思之。致如是误。如彼有余师于欲界立相似修惠。今论不许之。夫圆晖释此论。何偏可依有余师。又圆晖自云欲界无修散地故。岂为依有余师。彼圆晖闻思修一具相对。故偶然此误来矣。
  (九右)色界无故。圆晖云(【傍】论七(十五右)释色无思曰。无思所成。举心思时即入定故)上二界无思。举心思时便入定故。大乘义章云。思惠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寂静敛心。思量则与禅定修惠相应。故无思惠。
  (九右)以无故劣故。举二因。后假设。设有以劣故非因。何故色界非思中不说劣故。以影显故。
  (九左)欲界化心(至)而无所获。论二十七(十五右)曰。神境通果能变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谓依根本四静虑生有差别故。依初静虑有二化心。一欲界摄。二初静虑。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二静虑。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谓各自下如理应思(已上)依初定通化俱与自上三定化为因。依余三定并自上因。非下同类因。今论说遮显表。
  (九左)因如是义(至)以彼劣故。上来明同类因讫。自下问答简非因法。指上来前生。因果。等胜等言如是义此中有三重问答。初明已生胜法非未生劣法因。因果前生等虽成胜劣不顺故。谓前胜智后劣忍故。此答中有别总。初别依苦智苦忍。后明一切胜劣不顺。影显下两重通一切法。第二重明前虽劣非后胜法因(宝疏前后字误)劣胜虽成因果前后不成。故非同类因。第三重明已生胜法非后已生劣法因。此与第一问答未生已生为异耳。此中明得。准知前二重亦如是。
  (十右)如退上果下果现前。且指事。光云。如退上无学等下不还果等现前。正理十六(十一左)曰。经主此中以上果退下果现前用答所问。此非决定。退上果已。容有练根起胜无漏现在前故。彼应简此。今破正理云。此论说退上果无间现下果。对退说现前故。如练根者。待练根初后辨胜劣。岂可得对退时。
  (十右)颂曰(至)心心所同依。上三字牒名。次五字正出体。后二字释相应义。言决定者。简俱有因。若心心所。若色不相应等不定。是定心心所法故。故长行云唯(圆晖释决定非也)释名有依主持业。持业为胜。心与心所之相应因。心所与心及心所之相应因。
  (十左)方得更互为相应因。问。更互相如何。答。杂心二(十五左)曰。是故说。心于心法相应因。心法于心法及心因。非心于心因。何以故。三事故无一刹那二心俱生。前心不待后心。一切诸法自性不自顾。色心不相应行无相应因。无缘故。婆沙十六(十左)曰。阿毗达磨诸论师言。心与心所。心所与心心所。皆展转力持而得生故。更互相应。一身二心不并起。故无相应义。
  (十左)此中同言(至)应知亦尔。此中显眼识同时依言此刹那。此者是此眼识现起同时刹那眼根。然光记四(四十五左已下)释论四(十三左)五义平等。会此论云且约同时依。自设二义。并非也。如前破。又显宗第九(十右)曰。今应思择。眼耳等根所依性同。何缘说彼能依之识所依各异。何劳别问。诸识所依依性虽同。而类别故。若尔何故知同依言惟就俱生刹那依义说眼识等同一所依。非就长时种类依义说诸眼识同一所依。又无间依种类同故应眼等识为相应因。是故颂中应如是简谓心心所同时同依故。彼释中自摄二义。谓若眼识用此刹那眼根为依。乃至广说。颂中既缺同时之言。如何得知此同依者非一种类是一刹那。若谓释中摄故无过。应所造颂不说同依但说相应因决定心心所。又相应言足遮诸难。非时依异可有相应(已上)正理十六(十四右)尚广思择。依之定不可取无间依。况置同时言简彼。五义中有时平等。何阴时得论无间意根。普光(【傍】三三左)穿说极于斯矣。又同依意根者。约文同依言似能依。而寄能依显所依一。以言意根故。旧论云。意识及意识相应法依义亦尔。
  (十左)相应因体(至)互为因义。自下辨二因差别。初举体因问起。后由互为下答。此有二。初辨二因差别。后是故下结二因不同。此二因有宽狭。相应因唯心心所。俱有因通一切有为。故有二句。有相应因即俱有因。心心所是。有俱有因非相应因。余色不相应法是。虽如是体有不同。今欲辨同心心所为体而义有别。是故六因于体有不同。婆沙十六(十一右)曰。若作尽理无余说者。应作是说。相应因谓一切心心所法。俱有因谓一切有为法。同类因谓一切过去现在法。遍行因谓一切过去现在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法。异熟因谓一切不善及善有漏法。能作因谓一切法。然宝疏(三十三右)依此论体即言。正理义差别少文。云六因辨异就用非体局情可简。此中互为果者。正理标有余师。举此论义。此论同杂心。甘露故。而众贤怀犹预。何者。前已弹斥之。今亦举故。然显宗第九(十左)不云有余师。并举同一果互为果二义。岂非犹预耶。其中阙一皆不相应者。光记二释。初约五义作用。后约心心所体。二义相望前释为胜。然并非也。此喻说文故何约法说。又违旧论故。宝疏(三十三右)为简光记。就喻问答阙一为是。问。显宗论略喻不说。而云由五平等立相应因。其中阙一。余不得有。约五义平等。光记顺彼。答。彼约法。今依喻。缀文异耳义不相应。是故极成互为因义者。此则并结上二差别。虽其体同心心所。由如是义有差别故。极成相应俱有二因各互成为因义。故旧论(四(二十三左))曰。是故此二因其势有异。然光记但约相应因互为因非也。是误互为因言焉。
  (十一右)随眠品中。论十九(十二右)曰。唯见苦集所断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谓七见(【傍】苦下五见疑无明。集下邪见见取疑无明)二疑。二无明十一。如是十一于自界地五部诸法。遍缘。随眠为因遍生五部染法。依此三义立遍行名。
  (十一右)此与染法(至)亦生长故。辨同遍二因差别明别立。初标立。后亦为下述释遍因义。宝疏。圆晖。泰疏为是。然光记意为二因。一为遍因故。二为五部染法因故。今云。违文理。遍五部外何有通因义。是违理失。以述释故更别建立后在之。若别因何不彼前。是违文失。
  (十一右)毗婆沙师言。婆沙十九(五右云云)。
  (十一右)故品类足(至)染污苦谛。此有三文。卷次非一。第一节第六(十四右)全文。次文云。修所断为因。法云何。谓惟一切修所断法。对修断因唯修言诸染污。明知圣人修惑不出此中。下二句光记云同文故来。准婆沙等中亦具引非必可尔。准修断不言修所断法所惑异熟果。一切异熟皆是见惑所惑。以显示见所断惑强。如是多文及句逗分。同文故来岂有此理。次文者第七(七右)全文。证意不得易。具如光辨。后文十三(五右)三句分别第一句文(光记十三右全文引)。
  (十一右)若尔云何通施设足论。正理论全如今。婆沙十九(四左六左)两处俱举此文言识身论更举识身论不善眼识文。今捡识身论彼不善眼识文见第四(三左)而未见此文。开旧婆沙第十四(十四右十六右)两处俱举此文言施设经。又旧俱舍(四(二十四右))言假名论。盖新婆沙录文人误。或梵本错误。而捡现行施设论。亦未见文。按今译施设论梵本阙第一卷。若阙文。
  (十一左)依未断因(至)故废不说。旧论(四(二十四右))曰约未灭因说此言。何以故。见谛惑是此因已灭是故不说。婆沙十九(六左)立五理以通。此第一。彼曰。答彼依未断因说。故不相违。谓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种因。一已断。二未断。彼论但依未断因说。复次彼依不善因说。故不相违。谓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种因。一不善。二无记。彼论但依不善因说(更有三复次)。
  (十一左)颂曰异熟(至)及善唯有漏。正理十六(十九左)因。颂中及声显此因与果性相虽异而品类无杂。唯言为遮异熟因体摄诸因义。谓有余师说。一切果皆名异熟。彼亦应许异熟因体摄一切因。唯言为令勿同如是余师横计(显宗第九(十二右)意同也)。
  (十一左)异熟法故。此示善不善名异熟因所以。谓彼法是异熟故与异熟因名。且依持业释意。旧论(四(二十四左))曰。果报为法故。法即异熟亦唯持业。光记(【傍】三六右)法目因。作依主非也。宝疏为是。
  (十一左)余法具二。旧论。正理。显宗并如是。一贞实(【头】旧论。光记。及鲜本正理如今为正。现本正理。显宗作真实形误也)种。二水沃润。是言二。论喻说明矣。谓前无记力劣朽败种非贞实。虽有水润不能结果。二义都阙。其无漏力强故。如贞实种。而无水润沃。唯贞实一义阙水润一义。余法贞实种而亦水润故。是言具二。婆沙十九(十七左)具也光师最得论意。然宝疏(【傍】三十五左)力用水润系地为三义。改论为具三乎。若谓论外判三法差别。何不判别耶。又麟记云。余法具二者。翻前无漏二义。可知依新(【傍】新者是宝疏也)更加力用增强成三义也者。一失论旨。二误宝疏意。正理十六(二十一右)曰。毗婆沙说。无漏无爱润故。如真实种无水润沃。又无漏法既非系地。如何能招系地异熟。何缘无记不招异熟。由力劣故。如朽败种。余善不善能招异熟。如有水润诸真实种。彼无漏无记次第。故喻况亦润实次。此论无记无漏次。故喻亦实润次。当对挍得旨勿缠邪义。
  (十二右)若异熟因(至)已如前辨。正理十六(二十一右)曰。(【傍】光三十六左引)然异熟因。或持业释故。契经说异熟生眼。或依主释故。契经言业之异熟。义如前辨。基中边疏(上(四十八右))云。释自性之障云。之障者显依主释。因明前记(上(十一右))云。文中之言意显依主。今能生为异熟。故持业次所生果为异熟。是依士释。
  (十二右)所言异熟(至)兼同异熟。已上三字释。自下约二字。婆沙者彼十九(十七右)曰。有处异熟说名异熟。如此中说色等异熟果名为异熟。熟有二种。一者同类。二异类。同类熟者。即等流果。谓善生善。不善生不善。无记生无记。异类熟者。即异熟果。谓善不善生无记果。此无记果从善不善异类因生。故名异熟。准之非谓余五因皆名同类熟言等流果。以等流果唯同类遍行二因引故。故正理十六(二十一右【傍】宝三十七右引)破此俱舍言。毗婆沙师非决定说六因所得皆名熟故。设许尔者。是果异名。亦无有失。何今通余五因而破彼耶。答。约全同类遍行感等流果。然同类熟义五因随应有之。故不相违。又果异名者。今破云不尔。果名熟由具二义。若不具不得熟名。
  (十二右)熟果不应(至)简别余因者。论主依经部义破婆沙。婆沙十九(十七右)第二十(十七右)并唯异类义无反异义。正理转计间用反异义也。简长途果标以熟果。相续等者。前论(四之(十六左))曰。何名转变。谓相续中前后异性。何名相续。谓因果性三世诸行。何名差别。谓有无间生果功能。由此下述自义结破。
  (十二左)于欲界中(至)及彼生等者。自下依婆沙十九(十四左)问。何故无五蕴共感。答。正理十六(二十三右)曰。欲界无有随转色。故无有五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问。何故于三界无三蕴共感。答。受想识三蕴随应必俱起故。问此中一果者其相如何。答。十八界中除声及无为余随应是异熟生。今初门所得本法为一果。第二门善不善身语业当感果也。余准知。
  (十二左)于色界中(至)及彼生等。非于第二定已上有诸表业。无能起不与寻伺俱故。故简云初静虑。于上二界无有不善。故特云善。为显散位云非等引。非等引故无定道随转色。是故但受想行识四蕴。故婆沙十九(十四左)曰。有四蕴异熟因得一果。谓无随转色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十三右)无色界中(至)及彼生等。以无色蕴故无二共五共。无三共如前已辨。正理结曰。如是总有九异熟因。谓三界中如数次第三四二种品类差别。
  (十三右)有业唯感(至)命根等。此等言等众同分。亦兼取得及四相。定同感故。光二释。初释非也。后释唯云生等。前五蕴共感论文云生等唯四相。以别非四相故。若尔不取得(未详)宝疏(三八左七目)取得不云四相。亦未详。若尔何故。婆沙但云命根同分。谓举本法以摄得四相。如婆沙十九(十四右)说发智与品类足异熟因不同。言此有影显。
  (十三右)有业能感(至)或多果故婆沙两说。正理。三说不同。不同所由如宝师辨(三十九右引)而未言胜劣(未也)光记(四十四右)各举两解。今谓此论婆沙初说为尽理。应依光初解。
  (十三左)诺瞿陀。应音二十五(六右)云。诺瞿陀。旧言尼俱陀树。或作尼俱律。或作尼瞿类陀。亦言尼拘屡陀。又云尼俱卢陀。皆一也。旧译云无节。一云纵广树也。又法蕴足第六音释。此云无节。颂疏第七(三左)云。诺瞿陀树子甚少而生大树。荫得五百乘车也。麟云。摄云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译云柳谬也。智论八(四左)云。尼拘卢陀树荫覆贾客五百乘车。荫犹未尽。此种子大如芥子之三分之一(文)。
  (十二左)有一世业(至)如上应知。初约大三世。后约刹那。光(四十五左)第二释为正。宝疏(四十一右)亦尔也。勿设等。旧论云。无是处勿果灭因故。
  (十三左)然异熟果(至)方能办故。辨与余因别。初约时。又异下约果。初中初简俱有相应同时因果。故云无俱。后简同类遍行刹那因果。故言非无间。由次下辨所由。光记大有两释。初以刹那为未来生相法。后异熟因由后念助力义。此有三释。初总辨。次分利钝。后刹那与无间相违释也。今云。后义三释并非也。所感果由无间力。何云异熟因由彼力。此违理。又违旧论。彼(四卷二十七左)云。亦无无间次第熟。何以故。次第刹那次第缘所引故。初释为善。有人取第二非也。约果中简同类遍行感等流同类果。故云感异类果。如前引婆沙说。宝为正。光记亦云非俱无间非也。因果性三世诸行云相续。办者正理显宗亦尔也。韵会皮苋切。音辨。说文致力也。集韵具也。异于从言作辩判别之辩辨办也。
  (十三左)如是六因(至)故应重辩。详曰。义虽已说者。造颂时无长行。何颂释相望可论已说重说。故旧论四(二十五左)曰。复次此六因定在何世。彼定世由义已显(已显义论长行释述迄也)未以文说。是故应更立言释。偈曰。
  (十四右)颂曰(至)无为无因果。旧论第四(二十六右)曰。无为非因果。无遮用非遮体故。新家破旧俱舍。谓无为虽无有六因五果。而自体为能作因如择灭。亦为离系果如三无为。如光六(四十七右)义灯三(二十六左)等。今云。不应尔。真谛意非有六因五果。故云非。故长行释义无全违。宋求那拔陀罗杂含十一(初右)非常非我。又(二右)无常无我。又隋阇那崛多起世经八(四右)云。非想非非想处。西晋法炬楼炭经四(十九左)云。无思想亦有思想。凡语有缓急有通别。何齐可责之。如无常无我非常非我等于义已不违。何偏可质之。故基法师义林四末(二十一左)释非想非非想处云。非者无也。非全无体故。
  (十四右)如本论说。品类足第六(五左)文也。择灭简虚空非择。
  (十四左)经说诸因(至)识亦如是。杂含第一(五右)曰。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今上能生因缘无常故于常法无有因缘。下因缘所生皆无常。因缘所生中亦无有无为。然光记下句云同文故来。不可也。
  (十五右)择灭许。四谛论三(三十一右)同此分也。
  (十五左)已起随眠生种灭位。光三义。初为过去烦恼。初四字标体。次二字彼能引后后烦恼及后有。如能生种子。生即种持业释是依主意也。次过去已起随眠种子所生现在种子。谓已起随眠生之种。亦依主意。文中云所生故。后唯为现在种子。此能生力为生种。是三义并非也。初分过现失。而为依主之失。次亦为过现种失。而为能所生失。后为现法体用失。今云。旧论(第五(二左))曰。由简择力现在随眠惑及生离灭后余集苦不更生。说名择灭。已云及二法全别。现在现行为已起随眠。现在种子能生未来后后烦恼等种子为生种然有人光记第二释顺旧论者非也。过去旧论无故。光所生言显依主。岂可顺及言。释灭位。光记三释。第一似是而为一物非也。后二释穿说不可依也。
  (十五左)随眠缘阙后苦不生。由随眠缘阙无爱润故。后苦不生。是则上句所由。旧论曰。此中后苦不更生。由随眠惑灭坏。生缘不具故此法得成。于中般若无功能。说此灭名非择灭。然宝(四十四右终)云。随眠缘阙不生及苦果不生名非择灭者。全见目不思意也。光释(五十一右三目)为是也。次能破文准之。
  (十五左)如是所执(至)未灭无故。已下文。光记为经部破等。经部虽不立如有部择灭为常住。然为常住。非有义是自然不由造作故。故云无为名。唯无别实体也。宝疏为论主。是胜也。
  (十六右)何者不生本来自有。宝疏二句八字为大众部征。是顺文势会道理。旧论曰。所执云何先时已有诸法无生。光师唯以何者二字为征非也。不顺非造不生结也。
  (十六右)经言五根(至)众苦永断。杂含二十六(八右)曰。于此五根修习。多修习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苦断旧论曰信等五根。
  (十六左)或此经中别有意趣。此通前有部所引经。第二释。非唯通余经之别释。故正理十七(七左)举此论中。略中间设有余经乃至义亦无违。而呼言初释后释。就前经以通释也。
  (十七右)如说此声(至)有义得成。此现在声有先过去声非有义。亦有后未来声非有义说如是有义为无为。不可彼过未非有即说为有。故全非都无。光记(五十三左初目)过未配释非也。
  (十七右)此于一切有非有中。此意有众多非有于其中。此非有为最胜。谓水有火非有。等此恶事有善事非有。此善有灾横非有。于中最胜。旧论(五(三左))曰。此不有于余不有最胜。然光记(【傍】五十三左六目)云。此涅槃性于一切有体法非有体法中者非也(宝疏(【傍】四六右)亦不为指南)。
  (十七右终)圣见有无皆无颠倒。此唯于苦说有无。非亘四谛。别释亦尔。旧论曰此二亦无倒。光记(五右二目)后释凿说也。
  (十七左)第二无间圣见及说。光记(五四右六目)说为佛未必尔。圣见而说。宝疏(四六左三目)总判为是。旧论曰。第二次无间圣所见所说故成第三。
  (十八右)谓契经言(至)名为涅槃。杂阿含十三(五右)曰。若复彼苦无余断。吐尽欲离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生。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已上)此经初总说众苦断灭。虽断舍等名字别。而俱同断义。全勿穿矣。如婆沙三十七(七左)释。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调柔。心不调柔。身?瞢。心?瞢。身愦闷。心愦闷。是谓惛沈。言文虽差别而体无异。次余苦下明后不续。由众苦断故。后未来苦不相续。现未各别。结上二言此极等。次谓舍下合释涅槃。上唯说苦断。故今以彼则示是涅槃。舍诸依等。次上文(十六左九目)云。未来众苦及诸烦恼毕竟不生。说为断。准思可知。光记(五六右)总分为十名非也。混现当故。又分因果并非也。释谓舍等有三释第一为是。后二甚凿矣。宝疏未捡经本。误解释当择焉。
  (十八右)依此无生故言不生。无为即言无生。此即无性。论第四(初右)曰无为无生。光记(五六左六目)三解。第一此无生即为择灭。第二此为择灭。无生为苦无生。第三此与无生同第二。不生为择灭。宝大同第三。神泰大同第二。今云第一为正。后二全非也。若不尔只言何意故说依此应不加无生言。此即无生故言依此无生。有部意本有实物无为。有彼故令诸法不生。是则此择灭无生与彼诸法不生所依。故云依此无生。旧论(五(四左))曰。云何不许如此于彼不生故名无生。于依声。不生无生互用为异耳。
  (十八右)我等见此(至)都无功能。宝疏(四八右)意。经云苦不生。故约第六声有功能。如汝约第七转无功能。此顺旧论云我等见此义与理不相应。今案。依今论云第七转声无功能。此意第七不必别体。亦有同体第七。故正理三十三(十右)云。或第七转谓世中别。光十三(初丁云云)。
  (十八左)如灯焰涅槃,涅槃灭义。大乘义章十八(三左)曰。外国灭有多名。略有三别。一涅槃翻名为灭。二弥留陀此亦名灭。三毗尼此亦名灭。婆沙百七十四音释云。摩诃般涅槃此云大灭度。
  (十八左)阿毗达磨(至)无为法。品类足第六(十一右)曰。无事无缘法云何。谓无为法。有以事声说体故。今经部以体释。如婆沙五十六(初左)云一切法自体以事声说。此论四(二左)事约体说。
  (十八左)毗婆沙师。第五十六(初右)具说五事。一中指见蕴发智文。二中文指品类足。三中文指结蕴发智三(十七右)文。四中指品类足六(十一右)文。五中举契经田事等文。而旧俱舍五种皆云经言。盖本经亦有此文。或旧婆沙等中。施设论。发智论等皆呼称经。今亦如是矣。
  (十九右)今于此中(至)都无有因。前阿毗达磨文约因解事故云此中。婆沙五十六(二右)云。因事者。如品类足说。云何有事法。云何无事法。彼意说有因法。无因法。
  (十九左)鸦足药草。旧论作鸦足。于加反。又五下切。广雅曰。纯黑反哺者谓之鹊鸟。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鸦鸟。古有鸦经占吉凶。南人喜鹊恶鸦。北人反之。又与鸦同。
  (十九左)醉象将军。光二解。后非也。以将军为象名不顺上喻。不名次第故。今将军势力似彼故为名。
  (二十右)唯于无覆无记法中。唯言简善染。于中言是依声。简别辞于四无记。简威仪通果工巧三。故言于中。
  (十九左)为此亦通(至)及所长养。光得论意。宝疏统为疑问。于中分三问。应知下通答三问者。此甚误也。一颂有情言成唐捐故。二唯局有情言此答。若属问于所长养下何不言唯局异熟。三违正理。显宗。彼云。若尔则应非有情数亦是异熟。为欲简彼说有情言。唯于有情有异熟故。若尔于彼有情数中长养等流应是异熟。又为简彼说有记性。四旧论众生与有记生各别牒释故。
  (二十左)此果但由地等染故。旧论曰。由此果约地约染污同本因。不由一切种类。准彼论者。遍行因唯自地故云地。简同类因自部不遍五部云但。而唯染十一遍支不兼善无记。故言但染。等是齐等。地等与染相违释。由言长流相似。若光记。由言但蒙地。等言齐等义释同故。
  (二十左)由慧尽法名离系果。旧论释离灭由智尽颂曰。尽谓永离灭。智谓三通中三根。因此智苦集次第尽。故名永离灭。即是择灭说名离系果。正理十八(六右)曰。由择为因。离诸系缚证此灭。故说名为果。此论亦分明以灭释尽。以择释惠。由惠之尽法。别体依主。光三义第三为正。宝疏亦同光第三。古今迷国训为别解非也。
  (二十左)及因清净(至)变化心生。麟云。简味等定故言清净。今云。论二十八(六右)释味净无漏三差别云。初味等至谓爱相应。净等至名目世善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无漏定谓出世定。爱不相应故。
  (二十一右)诸有为法除(至)之增上果。旧论曰。从先已生有为法别生有为法名增上果。宝疏(【傍】五三左终。与光释义不异也)云。除前已生者。谓前已生望后已生未生非增上果。果据取故不在因前。因但不障故通果后。今云。此论于一切有为法中唯除前已生有为法。其余皆名增上果。所以者何。前生对后是因非果故除之。光记。(六三右四行)细分别释为胜。婆沙百二十一(五左)曰。增上果者。若法由彼增上所起。当知此法是彼增上及增上果。是余增上非增上果。谓后生诸法是前法增上及增上果。前生诸法是后法增上非增上果。未来诸法是过现法增上及增上果。过现诸法是未来法增上非增上果。未来现在法是过去法增上及增上果。过去诸法是未来现在法增上非增上果(已上)或人(【傍】指要抄)云。此论余者对自指他之辞。非对前已生指(【傍】破光记)或俱或后为余。上论颂(初左)除自余能作。下论十七(十左)云。增上果谓离自性余有为法。唯除前生。皞云。此义守株之至矣。夫余之言对所除法之辞。非必对自辞。上论直说因体。故但云除自余法。今前后相对除前因取余所生。故约前后云余。以据增上果婆沙故。下论具除前生及自性。何令文一判。又有人论云之增上果。正理。显宗亦尔。而光(六三右七行)作释云名增上果。名字恐之乎云云缕说。今云论指余有为余位云之。光记释义故云名增上。非彼之字释。旧论云名增上。呜呼见书者。如是僻见可悲可慎矣。
  (二十一右)颂曰五取果(至)一与唯过去。婆沙二十一(十五右)云。相应俱有因。现在取果。现在与果。一刹那取果。一刹那与果。取一刹那果与一刹那果。同类遍行因。现在取果。过去现在与果。一刹那取果。多刹那与果。取多刹那果与多刹那果。异熟因现在取果。过去与果。一刹那取果。多刹那与果。取多刹那果与多刹那果。能作因有两说。略如光引。光记初释为善。正理破有余师。
  (二十一左)善同类因(至)应作四句。同类因数多。其法难知。故别分别取与。婆沙十八(五左)如此也。此中初四句约无所缘。对下有所缘故。今论依杂心约有所缘无所缘。婆沙十八(七左)约不相应相应结前生后。虽言别而其体同。宝疏云不相应此谓也。而住师。有无所缘名宽。何局不相应者非也。
  (二十一左)第二句者(至)初所得得。旧论亦尔。是其体过去所舍得。尔最初所得得言。义难知。宝疏(五十六右终)云。举所取得。显前能取与而不取者非也。如后辨。光师(六十四左初)直示体。论文相难消。
  (二十一左)应说尔时续者前得者。旧论云。应说如此是人还接前至得。正理解前得言。为过去所舍最后得致弹斥。光记(六十四左)作俱舍师救有三解。第一解。过去中余得。曾与果故有与有取。俱句摄。唯最后一刹那得亲能与果。故偏说。第二解。总余善与果。而唯说得。故应最后得。已上二解诺以救释。第三义。总过去所舍得云前得。通三世故为显过去特言前。是反破。泰疏云。第三安慧论师俱舍释义(已上)宝疏(五七右)云。但正言文不正其义。正理谬解。皞按。最初所得得者。是杂心论师(第二十四)义。若约初得必是俱句摄。故依婆沙云住过去所舍得以正杂心论主。然正理师未晓其旨。谓敌婆沙返加弹斥。误之甚。光宝之辈未晓能所破。妄云云。并不足评也(有人光第三为正宝义各据一义非也)。
  (二十一左)第三句(至)所余诸位。唯约得故言位不言法。故婆沙结文云已依不相应。而光记云所有善法非也。下征之。
  (二十一左)第二句者(至)退者前得。此中退欲贪者。正理作退离欲。婆沙云退离欲染。旧论云退欲界离欲。今按。应如正理作退离欲。今文邻行乱写。此亦初举杂心。后论主据婆沙正彼杂心二(十四右)云。与而不受者阿罗汉果。退时最初得。婆沙十八(五左)云。有时与果非取果。谓退离欲染时即住过去。所舍不善得。正理亦有弹斥。并准前应知。问。最后所舍得。何一法是两单句。解云。以时别故。谓第一句断善终故。唯有正取无与。不续后断善故。第二句续善时故。前所舍善得有与力无取果。以前己取不善故。
  (二十一左)有覆无记中。婆沙第一句。离有顶染时。最后所舍得。第二句。退离有顶染时。即住过去所舍有覆无记得。第三句者。未离有顶善。于所余位。
  (二十二右)谓与果时必亦取果。正理云。无覆无记同类因乃至涅槃。恒相续故。
  (二十二右)约有所缘(至)准例应说。是准杂心。彼曰。已说无缘。有缘受而不与等。婆沙十八(七左)云。已依不相应法分别。今依相应法分别。虽名言有宽狭。其事不异。依婆沙略示其四句。善四句者。第一如今。第二句不善无记心无间善心现在前。即住过去所间善心。第三句善心相续无间断位。第四句除前相。不善四句。第一句不善心无间善无记心现前。第二句与上相违。准前第二句。第三句不善心相续无间断位。有覆无记四句。第一句有覆无记心无间善不善无覆无记心现前。第二句第三句等准前。无覆无记心四句。第一句无覆无记心无间善染污心现前。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准前可知。
  (二十二左)颂曰染污(至)余及除相应。初五句唯明心心所。第六句明余色不相应四法。初五句中。初八字标四法。次二字二句辨因多少。第五句指四法体。除言余生言并四读。二字两读。及者显兼上二。正理十八(十二右)云。及言为显亦除异熟遍行二因。此者。上余生四法。余及者。色心心所不相应中。心心所余即色不相应。及者。显除相应上亦如心心所次第除。杂心论二(十七左)说此因生法有四颂。今唯一颂半耳。所谓听明论。

俱舍论法义卷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