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五教章见闻钞上卷第四

教起前后已下

  一。问。教起前后者。初说后说前后欤。时通一代前后欤。

一代前后欤

  二。问。本教末教者。化仪欤。化法欤。
  三。问。章云。初者谓别教一乘○即佛等尔者。今此文心。见六成就等之义欤。
  四。问。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已下文意如何。
  五。问。密迹力士经。初转法轮时。通益三机者。三机共闻四谛法轮。得各别自果可云乎。
  六。问。弥沙塞律者。是指何律乎。
  七。问。如弥沙塞律说○乃于鹿野苑而转法轮(文)尔彼鹿园法轮。是第八七日说也。如何同时异处之中。此律可出乎。
  八。问。四分律者。今指何文乎。
  九。问。萨婆多论者。指何文乎。
  十。问。兴起行经者。指何文乎。
  十一。问。正见本经。成道第二年。度五人今何云十二年乎。
  十二。问。今此有人解者。章主可依用乎。
  十三。问。自下总结也。尔者。唯结第二时处俱异欤。将又如何。
  十四。问。章曰。或前后故者。可有第二七日已前说三第法欤。
  十五。问。所引经论之异说。可和会归一意耶。
  十六。问。纵虽见闻有异。而其中可有正否耶。
  十七。问。当段前后者。其相如何。
  十八。问。十门次第。是浅深次第欤。
  十九。问。第一始终闻小类中。如来在世一代之化仪。始终闻小之义明。如何出灭度后诸部异说证之乎。
  二十。问。第九始终顿圆中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文)此文是何意乎。
  二十一。问。第七○阿含施设者。何乎。
  二十二。问。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指末会摄比丘会乎。广指华严经中同教义欤。
  二十三。问。出现品。依本起末本者。是以同教一乘为本欤。
  二十四。问。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云。或又如法华中回三入一乘是也○等云。此文心如何。
  二十五。问。第十门中。云见上诸教并是无尽性海等然者此性海者。究竟自在果欤。将约缘形对果分欤。
  二十六。问。娑婆如是化身所居土。即是秽土也。以何道理此处即华藏世界证耶。
  二十七。问。说思惟行因缘行等云。此意如何。
  二十八。问。今章云不动道树等。文意如何。
  二十九。问。娑婆与本树等处者。小乘大乘。共木树草坐成道欤。如何。
  三十。问。在净土中所得经数。几计有之乎。
  三十一。问。安养世界。界内外中。何土乎。
  三十二。问。今章。主异中主者。说主教主中是何乎。
  三十二。问。圆教意。三世间。皆是十身教主也。声闻等及国土说等。是说主即教主非乎。
  三十四。问。第四众异者。此文意如何。
  三十五。问。同生异生之类。于可有几不同乎。
  三十六。问。佛境界之境界分齐者。所缘二种境中是何乎。
  三十七。问。末会六千比丘。是权为。转为中何乎。
  三十八。问。唐本章不同如何。
  三十九。问。所依定。一乘三乘。其不同如何。
  四十。问。位异中。结通十方义。如何。
  四十一。问。今章位异者。一乘位。行布圆融二位。共异三乘谈明欤。又举圆融一位。

简三乘差别位欤

  四十二。问。行异以下。文意如何。
  四十三。问。圆教中。施设法门时。正以事相显法门施设欤。将总无量圆融事。圆教事异三乘云事欤。
  四十四。问。本会三种缘起。受何师口决。如是心得乎。
  四十五。问。若以神通以下。文意如何。

  一。问。教起前后者。初说后说前后欤。时通一代前后欤答。今章前后者。总华严是根本法轮故。最初顿说。更无余说。诸余教法。随机故。更是华严已后说。
  二。问。本教末教者。化仪欤。化法欤答。本教者约化法。又约化法者。一乘无量教法本如此故。之本教为。约化仪者。一代诸说云本教也。末教者。若约化法者。无法如是故。是故名末教。若约化仪者。三乘小乘经等。华严根本法轮后说故云末教也(为言)。
  三。问。章云。初者谓别教一乘。即佛(文)尔者。今此文心。见六成就等之义欤答。今章六成就中。有四成就。今初即佛者主成就也。第二七日者。见时成就也。在菩提树下者。是处成就也。先照高山者。是众成就也。信成就及闻成就者。通诸经故。不出之欤。尔今一乘不共。即是成就也(为言)。
  四。问。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已下文意如何答。此已下文。是约十玄释也。同时演说十十法门。主伴具足。圆通自在者。同时具足门也。该于九世十世者。十世隔法门也。尽因陀罗等者。帝网门。则于此时并同时缘现。微细相容安立门也。何以故卷舒自在故。在于一时者。一多相容不同门也。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是诸法相即自在门也。已上六玄门既释成也。次。何以故。同一缘起故者。是前所因。缘起相由出也。次。无二相故者。所因法性融通义出也。问。今同时异处外。别可有异时处义同时同处义乎。答。师云。异时同处义。可有之也。如本业经是也。此经菩提树说故也。梵网经者是异时同处义。次同时同处义。不可有之。
  五。问。密迹力士经。初转法轮时通益三机者。三机共闻四谛法轮。得各别自果可云乎答。闻谛缘度三因。得三果差别也(如问答抄)寻云。若尔者。探玄记第三。引密迹力土经已。三转四谛通达三机(文)此文无诤三乘各别。不分三因。同闻四谛。得三果其上今章云。大品经云。佛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独觉心。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说。若尔者。依准今大品说。密迹力士经三乘得三果云事尔者如何答。
  六。问。弥沙塞律者。是指何律乎答。弥沙塞律者弥沙塞者梵语也。此云化地部也。此化地部中。有经律论三藏。此三藏中。律藏总名云五分律也。是故今既但不云弥沙塞。加律一字。知弥沙塞部中有三藏。其中律藏之一分。现流布五分律云也。
  七。问。如弥沙塞律说○乃于鹿野苑而转法轮尔彼鹿园法轮。是第八七日说也。如何同时异处之中。此律可出乎答。第二七日。郁鞞罗聚落。提谓等五百价人为说三归。以此可为今证也。鹿园法轮者。总同文故来也。师云。问。若尔者。何故探玄记第二云。依五分律八七日如何会通乎答。五分律第十五卷受戒法中。有此等文以繁广故。要取引之。释迦菩萨。至于树下。成等正觉时。起此所郁鞞罗聚落有林。树下初顺逆观十二因缘。尔时世尊身有风患。摩修罗山神。取梨勒果奉佛。受食之风患即除。于此树下。七日受解脱乐(章云佛初成道等者是)过七日已。游行人间。时有五百价客。其中有二大人。谓提谓与波利也。即有树神。劝此二人。以蜜和□。令供养佛。时四天王同时奉钵。佛以此钵受彼□蜜。为二大人授二归。未有僧故。佛则咒愿有二偈。示教利喜。是第二七日也。然后至一树下。方食□蜜。跏坐入定。七日受乐(是第三七日也)过七日已。到文鳞龙王所。坐一树下。王奉食。佛即受食已入定。受解脱乐(是第四七日也)从三昧起。到郁鞞罗斯那聚落。入村乞食。时斯那婆罗门家须阇陀取钵盛分奉佛。受食已。为彼女授二归。后还菩提树下跏坐。七日受乐(是第五七日也)从三昧起到斯那舍。次第受彼妇斯那姊妹之四人食。各授二归。此六人处应经五日后。还菩提树下跏坐七日(是第六七日也)从三昧起。到阿豫婆罗尼□类树。其中路受女人酪。即授二归。食已于尼枸类树下。七日入定(是第七七日也)从定起作此念。我所得甚深微妙。智者所知。非愚所及尔时。梵王来诣佛所。三请殷勤。第三请时。如来受之。佛观世间。最初应度郁头蓝弗阿兰迦兰天空中告终。欲度五人。往鹿野苑。乃至陈如处三转十二行法轮。五人悉得应果(已上取意)准此。第二七日。为提谓波利授二归。作无愿故。今章欲明专与一乘同时之义。独指此时略说欤。探玄记。指梵王三请之广说时。故云八七日欤问。为欲取同时义。独指第二七日者。彼郁鞞罗聚落。今何云鹿野苑哉答。实如来难。量今约终举之。据正转法轮处。明异处之相有何过乎。

或六七日后说等事

  八。问。四分律者今指何文乎答。彼律第三十一卷受戒犍度之所说也。释迦菩提树下成正觉也。七日端坐受解脱乐。从三昧起。受二贾客□蜜。即咒愿二归后。坐树下七日受乐(是第二七)出定即受树神呵梨勒果。亦坐树下。七日入定(是第三七)已上三七。并在菩提树下。次从三昧起。往郁鞞罗村。受婆罗门食。在离婆那树下。从禅定起。如其次第。即受郁鞞罗村婆罗门姊及男女食。并前三七总成五七。第六七日往文驎龙王宫。入定受乐。从三昧起。到阿瑜婆罗尼拘律树下。跏坐思惟。我今获此法甚深难知。微妙最上尊(已上三十一卷自下三十二卷)时梵天王。遥知如来心中所念。到佛前白言。唯愿如来说法。世尊受请已。梵天没身不现。时世尊复作此念。我今先为谁说法。阿兰迦兰垢薄利根聪明有智先为与说法。而命终已经七日后。作此念。郁鞞头蓝子利根。为与法说。而昨日命终。尔时世尊。观五比丘。往鹿苑为说八正道四圣谛等(云云取意)问。如所引四分律文者。至第六七日后。而佛不即说法梵王请法。因此劝请。始观所应度者。经种种观机。后往鹿苑。争可卒尔说法。必先方便诱引。可经数日者也。例如萨婆多论。何与五人安居一时。或三人乞食。二人听法。(等文具如下引)明知如彼论所说。渐次诱引。至八月八日方始说。以度五人云事故。资持记下三(僧仪篇云)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转法轮。○转法轮日者准四分。成道后。五十六日。梵王方请(四月初五日一小月故)寻至鹿野。四月调机(八月初七日二小月故过此说法即八日也)或有经说。成道后过六七日说法。○皆不可定(已上)是则上举萨婆多论成道转法轮两日。即会同四分故。知四分律。作是六七日后方起言说三义之事。资持证云五十六者。从二月八日。至四月五日。首尾合论。别有五十八日。然今除成道日。又二月之间。应有一小月故。一日减则成五十六日也。次下注云。二小月例可知。既律家之人师。如此会同。定有其谓。次云。何云或六七日后说。如四分律哉。

及萨婆多论事

  九。问。萨婆多论者指何文乎答。此论释十诵律。总有九卷具题云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彼第二卷云。佛初得道。于七七日中。游诸法门。及观众生。初七日入喜法门。第二七日入乐法门。第三七日入诸解脱。第四七日游入大舍。第五七日入逆顺观十二因缘。第六七日重复游历前诸法门。第七七日观诸众生应受化者(已上)即此文欤问。如此文者。七七日间。入三昧观见机宜。来转法轮。明知七七日后方说法云事。如何答。戒坛和尚云。四分多论影略互显之。四分六七日内。唯唯受解脱乐。不举所入法门名体。而多论六七日皆明定名。故四分释家。即取多论。解四分定。又多论第七七日。非是入定。但观诸众生应受化者。明知。如四分律云。第六日入定受乐。从三昧起。其后观机。往鹿野苑度五比丘也。故今章主得此意。同引用之。归一意也(云云已上)问。四分多论。大有二别。一四分即第六七日后。梵王请法。多论则第六七日后说法度五人。是多论至八月八日。方始转法轮故。上所引多论。云应受化者下。即续云。问云。佛三阿僧祇劫。习菩萨行。为成佛道。度诸众生。何故四十九日游诸法门。而不度耶答曰。佛先安身而后度彼。是故游诸法门以自娱乘。令身心调适后度众生。又为憍陈如五人根未熟故。又为佛法尊重故。详而后说。又为满梵天王本愿故。梵天王本愿。成佛时要先请佛转于法轮。是故待梵天王请而后说法。过七七日。佛即生念令梵天王知。尔时。梵王屈伸臂顷。于色界没来至佛所。请转法轮。佛受彼请已。然后观诸众生谁应度者。○唯先五人应食甘露。是故诣彼鹿园欲度五人。佛与五人安居一时。或三人乞食。二人听法。或二人乞食。三人听法。○尔时五人虽未得戒。而剃发着袈娑。与佛相似。六年树下给侍菩萨时。仪式已。今尔不适今日。安居九十日。常为说法。施戒生天及阴界入种种异法以调伏之。尔时佛与五人前三月安居。过安居已至八月八日。得入见谛成须陀洹。尔时始名转于法轮。授于前人同论文。交上具明佛诞生。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四日。可见之。准此大异四分。今何判归一意哉答。实如来问。逆会通之趣。但慈恩大乘法苑第一云。然律及萨婆多传云。过六七日。梵天来请。方乃说法嘉详法华义疏第四云。律中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已上)诸师一同之定判。各有所以欤。但至律论有二判也。难者实有二别。而六七日入定受乐。则律论全同故。一往判归一意欤。具如上抄思之问。慈恩嘉祥。并云。萨婆多传者。只是非萨婆多论故。行事钞上(十门中第十门)举可引用之正经中云萨婆多论(并传已上)会正记。第二(台堪述)云注林传者。准旧解云。即开西江东师资传梁僧祐撰。凡五卷。故下云。萨婆多师资传是也若是今亦指此传欤答。

或七七日乃说等事

  十一。问。兴起行经者。指何文乎答。折薪云。或七七如与起行经者。当读此经。即无此说。后读出曜。方见此文。故出曜第八云。佛受二贾客食。咒愿已。尔时世尊七七四十九日。默然不说法。内自思惟。欲使前人自来请受。时摩竭人民。闻菩萨已成佛道。昼夜恳恻追念如来等(大疏亦指兴起行经乃依今章由失检对致误书经各尔已上)问。出曜经有二十卷。是竺佛念译。即贤圣集也。然彼第八卷中。亦无此文。尔者。高祖并先德指之有违如何答。

或八七日乃说如十诵律说事

  折薪云。当检十诵。亦无此说故。大疏却指○五分八七。然五分律所说。还与四分大同。乃六七尔。疑两所皆失捡对问。若依此释改十诵名。可书五分乎。而五分律既出同时异处诵。总无出于说时。此等疑如何会乎答。

或五十七日后说如大智论说事

  折薪云。智论云。如多宝佛。无人请法故。便入涅槃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一时出现。亦如须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舍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人。今是释迦牟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众生缚着。不如默然入涅槃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礼请。佛为众生。鹿林中初转法轮(文)。

经十二年事

  十一。问。正见本经。成道第二年度五人今何云十二年乎答。大乘法苑珠林第一。引菩提留支说云。十二游经。成道竟一年不说法。经十二年方度五人(已上)全同当章之所引也。折薪云。十二游经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以三十五得道。从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树下一年(即一年不说法)二年。于鹿野苑中。为阿若拘邻等说法。五年。乃至。舍利弗。便得须陀洹。欢喜即还。为目连说。亦得初果。六年。须达与太子祇陀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乃至十二年还王城中。为父王及释迦种说法释曰。据此经。初一年不说法。从第二年至十二年。说法度人。今文云十二年方度五人者。恐十字是第字。合云第二年方度五人一义云。经十二年。游方化人。其中最初度五比丘故云尔欤。例如上引弥沙塞律。云。七日后。于鹿苑而转法轮。委如上抄。可见之。有人解云。乃至同之事。
  十二。问。今此有人解者。章主可依用乎答。一义云。折折十二游经从四月八日至十五日为一年者。乃僧□之年。非岁时之年。古人错会岁时之年。则进退皆失。何者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有九十八日故。进非五十个七日。退非五十七日。而章引彼会释。似失检对。而大疏虽云大同。亦失辨对。今对经文。显然易见。先能进退之难破。尤有其谓欤。一义。戒坛和尚云。今章大意。为明末教随机差别不同故引用之。纵虽有异说。何必遮破之乎。故大乘法苑第一云。智论云。初成道竟五十七日。佛不说法。有人解云。即五十个七日。与十二游经一年不说法同全同当章也。此有人即嘉祥欤。故彼法花义疏第四云。于三七日中者。第二明思惟时也。弥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与十地论同。○此经明过三七日方说。律中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十二游经。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则一年不说。智度论云五十七日不说法。或可则是五十七日。或可是五十个七日计近一年。与十二游经相应。适缘见闻。不须会也(已上)案此等释。慈恩似写嘉祥。贤首似写慈恩法师一同也。定判何劳进退之诸难哉。

以此等教。当知三乘等事

  十三。问。自下总结也。尔者。唯结第二时处俱异欤。将又如何答。双结二门也。自初至或前后故者。别结时处俱异。是可属第二时处俱异门摄也。次是一乘法下。双结同时异处。异时异处之两门也。问。次上所引妙经四分等。并唯明成道后初说小乘之事。何通立三乘乎答。上总引六经。未必别标三乘小乘多分寂初得小乘之证文也。但其中或大乘教说小乘事。或亦可有大乘经说大乘事。随机异闻。法应尔故。尔通结云此等教当知三乘等者是也。
  十四。问。章云或前后故者。可有第二七日已前说三乘法欤答。不尔也。此是时处俱异中。或三七。或六七。乃至一年不说法等。如是前后不定故云前后也。问。余可准知者何乎答。上未略举二问。其外若异时同处。若同时同处等义门尔也故准知也。
  十五。问。所引经论之异说。可和会归一意耶答。法宝俱舍疏第一。具引诸文。大同今间。彼师正义。佛成道竟。只七日中受解脱乐。三七中思法观机。四月调机乃说法如是述竟。即会异说云。四分律六七日者受解脱乐时。法华经三七日者思惟法时。出曜庄严经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等。通思惟法时。智论五十七日。梵王请时。婆娑四月者。调五比丘根。时有经半年者。以六月故。十二游经一岁者。以经一夏。律及受岁经以夏为岁故次破诸师云。自古经律论师皆云见闻有异也。意说。佛在世时。随众生机威德不同。或见多日后转法轮。或见小日后转法轮。今详。不尔。释迦如来八相成道。示有父母妻子生日出家成道。为五比丘转法轮日。大小乘说。理合皆同。如说经行远近观树等事。容有异也。佛神境力入定之相事难知故但定宾律师饰宗中。亦破宝师义。还成古能见闻有异之义。既是诸师异论。难一定欤。虽然。案章主意。可同宾师之说也。
  十六。问。纵虽见闻有异。而其中可有正否耶答。今章主意。遂机末教故。任其当机告于正说。约何机宜可判正不哉但法华玄赞第四云。诸经说佛成道已后说法时节各各不同。此云三七日。弥沙塞律三昧七日。与十地经同。为令众生增爱敬故。律及萨婆多传过六七四十二日方说法。梵王来请。憍陈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说云。夏安居后方度五人。十二游经。始成道后。二一年方度五人。智度论说五十个七日不说法此皆诸部宜见不同。未可和会。然今解者大乘以法华为正。此说通行四谛法轮故。三七日若唯说大乘法轮。十地为正。第二七日说十地故(文)。

决择前后意第七已下

  十七。问。当段前后者。其相如何答。今章前后者。是一代前后也。上章教起前后。前后者。最初顿说。前后说合也。是故两章前后义各别问。上章一乘三乘前后差别如何答。上章意。一乘是唯前无后义也。三乘是亦前亦后义也寻云。三乘亦前亦后者。诸经相望一代通互亦前亦后义有之欤答。不尔三乘第二七日所说是亦前义也。第二七日以后所说三乘是亦后义也。诸经相望。互非作前后也。一义云。今章前后。上章前后。更不可有差别。今章本意。上章前后决择合之。总自计前后义更无不同欤。
  十八。问。十门次第。是浅深次第欤答。第一至第五者。是浅深次第也。又第六至十者。是又浅深次第也。若初始终闻小。第六始终闻三对。第一浅第六是深也。是故十门皆浅深有二重不同可云欤。第一始终闻小。第二第三两门始小后大也。第四始渐终顿机。第五是始终闻顿机。小始终顿四教相望。论一一浅深也。第六是始终闻三。第七始三终同(分诸乘中机也)第八始三终别(虽本末中机也)已上二门。是同教中二机之入门不同也。第九第十两门。始终闻别机也。是华严普法正为。就中第九是始终闻因机。第十始终闻果机。第六始终闻三之中可含始终顿三教也同是三乘故。四门于圆教中。于同开二门。于别开二门也总意。彼五门浅深。是除小乘始终顿圆四教中。亦重论浅深也问。此十门如何相对乎答。初三门小乘三乘以相对也。四五两门。是渐顿相对也。六七八三门。即三乘一乘以相对明之也。九十两门。即是因果相对师之讲说之趣。
  十九。问。第一始终闻小类中。如来在世一代之化仪。始终闻小之义。明如何出灭度后诸部异说证之乎答。如来灭度后。小乘异执纷纷。更不信大乘之义举在世始终闻小义显也可思之。
  二十。问。第九始终顿圆中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文)此文是何意乎答(抄三上有释)钞三上云。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一遮过显能。二真俗二谛。三传古非作。四悲愿所成。五本质影像。初者为遮过患故云不说。非显实德故。说非无。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若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经即妄语。佛性论第二云。如来无有色声粗相功德可得。兜率偈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此上皆显有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有。无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无。二真俗二谛者。真谛离相故明无说。俗谛随机故非无说。仁王观空品云。若有修习说听即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三传古非作者。谓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作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四悲愿所成者。谓佛所有无尽三业应众生者。皆是旷劫悲愿为因。顺众生感非自所有故。说佛果无有色声。然即以此为他为自故亦有说。下文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显现自在法。亦此意也。五本质影像者。谓佛三业平等。普应无彼差别影色声故说非有。然即与彼差别闻见。为增上缘。因质有影故说非无。下经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由上五义会诸圣教。说默无碍。皆悉有理。然上五义。刊定记有而引文杂乱。今上所引。颇为改易。所以疏不引者。以不出楞伽二因故。谓初一即缘自说法。自所得法即是证道。证法在已离过显德。次三缘本住法。本住即古先圣道。二即所证。三四即教道。传古非作者。即古先圣道。悲愿所成即兼因果耳。其本质影像。但通相说。本质无者。顺自所证故。影像有者。顺古圣人。即体用故。故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不出此二故略不明但引不说之文即知有不说之义耳。小有异相故今叙之。上虽说默之由。皆兼有说之意。故思益第三云。如佛所说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谓说法。何谓默然。答云。若说法不违佛。不违法。不违僧。是名说法。若知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是僧。是名圣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处而有所说。名圣说法。于一切法无所忆念名圣默然。斯皆正说之说。心契法理。即不时耳。明非缄口名不说耳。余门可知(藏教所摄竟文)师至讲今章不说一字之字之时。依彼钞释义之趣讲之。是故虽繁为忆持。师主义广说此文毕问。今此抄。佛色声之义。皆是顿教中意欤。将通始终二教欤答。顿教中五义欤。师云。要不可限顿教。传古非作等义。大乘已上。何宗不可遮之故也。随义可配属教也。疏一(上云)八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句。○九此上诸门尽通三除十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后之二门。正是华严境界。融取前八。亦不离华严之用钞三云。八从初得道等者。即寂莫无言门。谓涅槃。楞伽等经。皆有此说。涅槃二十六云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净名第一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上所引经。但明不说。未出不说所以。若楞伽经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惠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惠。我因二法故作此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之法我亦得之。无增无灭。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未出世。法界法住。如趣彼城道○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文如上所引书故略之。今此缘自得法。及法住者。是寂莫无言门建立也。然上所引五说五义者。不出缘自本住两门释故。二门既顿教故。知是五义皆是顿教意。但师主心不尔。彼五义随义可属五教也。
  二十一。问。第七○阿含施设者。何乎答。阿含者。是梵语。此云净教也。云意佛若对小机直说大乘者。即彼法不信故于大乘分别说小乘者。小根即欢喜信心增缘胜见心即清净也。所诠此所说小乘法。小根心令净教。故即反净教也(为言)。
  二十二。问。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指末会摄比丘会乎。广指华严经中同教义欤答。师云。广指华严经中同教说欤。其故今章云。皆依一乘无尽教起等者。当依本起末门。即今经佛日初出照大我高山邪定众生等照等文是文顺欤。今章云。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者。即指末会摄比丘会也(云云)是即摄归本义也。是故广依本起末。摄末归本义。通指可意得欤。一义云。限末会摄末比丘会也但唐本如法华经同教中说文。无之。师主以前义。可为正义(云云)大疏一(上云)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约法名从本起末。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后大小。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法华亦云初转四谛深密妙智。虽后二时三一不同。皆先小后大。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善巧(文)。
  二十三。问。出现品。依本起末本者。是以同教一乘为本欤答。师云。尔也。其故法华于一佛乘义文相。更无异说故也。
  二十四。问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云。或又如法华中回三入一乘是也等云。此文心如何答。章云。又如上所引○说者等者。上三乘同时异处义以。今次上皆依一乘无尽故起也。文释也。次今章云。又如法华中等者。法华回三归一义以。今章次上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句释。师云。唐今第八门。如会三归一一句无之。此处妙法华经说言在之。然同教中说之言无之。
  二十五。问。第十门中。云见上诸教并是无尽性海等一然者。此性海者。究竟自在果欤将约缘形对果分欤答。师云。当章今文相等。约缘形对可心得也。设约缘形对果。具德难思不可说释。不可有相违也。

施设异相第八已下

  二十六。问。娑婆如是化身所居土。即是秽土也。以何道理。此处即华藏世界证耶答。晋经第一(世间净眼品)云。如是我闻。一时佛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清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上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处重转释时。其地金刚释。故知此寂灭道场。即华严之中末刹也云事问。第二云。尔时。佛神力故。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觉。遍觉。等遍觉。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踊。遍踊等遍踊此经文心。既今寂灭众会震动。即华严世界。六种十八相震动释故。知华藏本刹。娑婆末刹交彻云事问。经第三(卢遮那品三)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即于面门及一一齿间。各放佛世界尘数光明。所谓。宝幢照光明○如是等一一光明。各有佛世界尘数光明。以为眷属。一一光明。照十方佛土微尘等刹。彼诸菩萨见此光已。得睹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文)此经文心。微尘数他方菩萨。见此光明已。今此寂场之说处。即莲结藏庄严世界也见。说是华藏世界即娑婆故。如是说之欤问。以何知得乎。第一虽云其地金刚。本刹即末刹义也云事。如是常住不坏土云事欤问。第四经云。佛子当知。此莲华藏世界海。金刚围山。依莲华日宝王地住。彼有一切香水海。一切众宝遍布其地金刚厚地。不可破坏。出生一切众宝。又能明照一切世界(文)此经文真华藏本刹释文也。既金刚义释时。不可破坏释。知是金刚者是常住坚固义也云事。今此本刹经文以。上第一经其地金刚经文照。本刹即末刹云事。道理极成欤。随清凉大师。其地金刚者。唯净土释。意本刹即云事也。更不有异论也(已上师口说以如是记之毕)。
  二十七。问。说思惟行因缘行等云。此意如何答。疏云因谓自所得智。缘谓所化之机上行是能行行。即是行用也。下行即所行行也。即是行体。
  二十八。问。今章云。不动道树等。文意如何答。探玄记第五(本云)此中不起此而升彼者。古人三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若依此释。升天之身。是重化身。既非深妙。恐乖文意一云。不起是报身。升天是化用。此恐非理。岂可法身坐道树耶。一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志之身。故亦难用。今解此文。略有八义。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末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二约佛。谓此坐树王下之佛身。即遍法界一切处故。是故佛身本来在彼忉别等处。故不待起也。今欲用此忉利门中佛。故曰升也。是故若起则不成升也。三约时。谓。由此树下坐上佛身即遍前后际等九世十世一切时故。是故此佛坐树下时。升天去时。到天处时。此一一时皆遍法界。摄前后际尽。即知。坐树下时。永无起时。故云不起也。若正去时亦如是。此故唯有去无余也。皆念念不相至。各各收法界。如是缘起门无碍恒不离。四约法界门。谓。此升去无自性故。即摄真如法界。以彼树下坐等。亦不异真故。同真如在去门显现故。不起而升也。五约缘起门。谓。坐由行故坐。坐在于行中。行由坐故行。行在于座中。是故由行中坐故。升天即不起也。由坐中行故。不起而升天也。行坐无碍故。即升常坐。即坐恒升故也。六约佛不思议德谓。即不起此坐。即是行。即是卧。即是住。即是到一切处。即是作一切事。并非下地所知。七约所表。谓。表前位行成究竟坚固不坏故。云不起前坐。而有赴机用。故云升也八约成会。谓。后会必具前故。不舍前而成后。若舍则坏缘起。是故不起前而升后也已上师主讲说之趣。依此释。是故不愿繁。为忆持记之者也。
  二十九。问。娑婆与本树等处者。小乘大乘。共木树草坐成道欤。如何答。大乘望化身。三乘同见佛。是木树草等义。乃至梵网经叶上释迦尚化身中摄也。但此身大化身释也寻云。梵网叶上释迦。是色顶成道佛也。如何云木树等乎答。木树者约常途化身也。叶中释迦等。是叶上大化。及台上实报。今等言可摄收欤。共是三界中土故虽然。今先木树草座成道以为本。可心得也。是故次问起也。
  三十。问。在净土中所得经数。几计有之乎答。先十本经在之。又大疏钞中亦有四本。其上兼圆觉经。总十五本经也。圆觉略疏注经卷第一云。二说处。依真者。处成就也。谓。佛入法性源现无量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诸大乘经。在净土中说者。今略举十以为其例。谓。深密经。法集经。称赞大乘经。密严经。心印经。兴显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虚空藏经。佛地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放大光明。普照无边世界周圆无际。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云。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若尔。此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土中。结集流布。论自答云。佛为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又云。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希愿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以云娑迦梵住最胜等(文)圆觉经略疏云抄卷第三(云云)初具列十本净土经。以为类例。意恐愚者疑此经云。此经既无人间说处。经从何来。凭何传侍。故引同例通之。谓若以不标人间之处便疑则此下所引之经。总应疑也。以皆无人间说处故。同是净土说故文二。初且总列九经名题。今随所列便指其文。○二引佛地经显净土相(偏引此一经者后有论释之)彼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渺然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胜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睹。诸大菩萨众所云集。大钞中。更列四本在净土说经。兼圆觉都十五本。今列十者取其大数。又有经在净居天说。或有欲色二界中说。故知。说处各随见闻。不应局执(文已上)佛地论师实义依。于一所说所闻。望地前地上机。即化身土显实身土者。是地上大众所见也。是即圆教即染归净教事。深细义顺也。故云及圆教欤。今当代流布经教。一向就地上所见结集故。现文之相即化显实义无之。此边云三乘终教也。上所引文。能能留意所见之。今章在光曜宫殿等者。是十八种圆满中。显色圆满是也。余十七种。问答抄中载之。委细可勘之。
  三十一问。安养世界界内外中何土乎答。娑婆世界伴国也。更不可许出三界欤。演义抄二下(云)四中引华藏者娑婆正当中海种内第十三层而有十三重内皆是化境。况华刹海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教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皆是本师之所严净。其中皆是舍那如来分身化往安养近在十重之内何得非是本师释迦故云岂非是此佛乎(文)师主上问端得。引此文讲之。是故可勘之也。
  三十二。问。今章。主异中主。说主教主中是何乎答。说主教主二重摄也寻云。说主教主不同如何答。说主即教主在之。如僧祇随好佛自说故。说主而有非教主。菩萨龙神说如是也。依之。今经普贤行品云。佛说。菩萨说。刹说。家生说。如是三世说。菩萨悉了知初佛说说主即教主也。余即不尔。观经玄义分第一曰辨说人差别者。凡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天仙之说。四者。鬼神说。五者变化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耳。
  三十三。问。圆教意。三世间。皆是十身教主也。声闻等及国土说等。是说主即教主非乎答。解行十佛者。是皆正觉中所说十佛故。是故说主教主更无不同。尔当门建立因果二位各别。位虽不及佛境。如来加被力依故。皆是佛说无差别之义也。若尔者。此等说主。智正觉中所说。三世间非也。随今章云。卢遮那身佛者。不简解行十佛两重教主举也。及尽三世间说者。是说主出也。是今经菩提树说。或风神河神等说是也。
  三十四。问。第四众异者。此文意如何答。今章唯列普贤等菩萨者。是同生众也。及佛境界中诸神王众等者。异生众也。
  三十五。问。同生异生之类于。可有几不同乎答。总初会三十四种中。普贤等一类是同生也。余三十三种皆是异生众。
  三十六。问。佛境界境界者。分齐所缘二种境中是何乎答。师云。今分齐境。其故。佛境界中差别一德一德分斋属异类众。叹佛德故。分齐境义也。
  三十七。问。末会六千比丘。是权为。转为中何乎答。清凉释心。权为得心。宗家转为心得也寻云。如海幢等释。权为见如何答。一义云。舍二乘名得菩萨称故。六千比丘。是非声闻也。比丘即菩萨故。海幢比丘菩萨例也。
  三十八。问。唐本章不同如何答。义苑第三云。问。若尔。何故第九会中。有声闻众耶。释曰。蹑前严会众。唯同二众。并绝声闻故异三乘及第九逝多林重阁会中。却有声闻。岂不前后相违耶。故有斯问。章答彼中初列声闻意者。但是菩萨示现有其二意。一为寄对显法故。为示如聋如盲显。法殊胜也。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列众。此等皆是己在三乘中。会回向一乘。故作是说也释曰。列此声闻。但是菩萨示现有其二意。一寄对显法。如聋如盲者。彰其绝分。警余众故。二会外所摄六千比丘者。知回心故。亦通当机。但回心罗汉。与菩萨无殊。未乖列众耳。
  三十九。问。所依定。一乘三乘其不同如何答。义苑记第三云。释曰谓。此定体包含无外。德用齐彰。故一乘经依此而说。三乘后得智出者。谓依胜流真如。出根本智。从根本智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三乘十二分教。或更流出大悲心。从大悲心方流声教问。若尔者。正说今经之时。全不依后得智说之欤答。海印定现后得智同。海印定现实德法门直说故。理量二智巧能实等。具是尽海印印现实德故。所诠理量二智全体智。是海印也。是故今章一乘依海印。三乘依后得简也。或如理智中如量境也释。皆以此意得也。
  四十。问。位异中结通十方义如何答。义苑第三云。释曰。此一方说等者。如说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菩萨。同名普贤。各从本国来此作证。皆云我等佛所亦说此法。与此不殊。性起既尔。余会余品例然。故云多文多句亦皆遍等。三乘等教。无结通之文者。盖随宜所谈。非通方之说也师云。今经说序分之时。他方菩萨众来至。他方佛所如今亦说序分。更无有差别今章一事者。即一字云事也。今此一方说为主。余十方说为伴。主伴合结集。一部即今七处八会经云也。主伴共成一部之章释此意。
  四十一。问。今章位异者。一乘位。行布圆融二位。共异三乘谈明欤。又举圆融一位。简三乘差别位欤答。师云。义苑记第三云。释曰。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此有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云上下。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云皆齐仍一一位中摄一切位。然有二门。一诸位相是门。则一切位是一位故。十信满处即便成佛。二诸位相资门。则一位中具一切位。如十信中有十住乃至十地。又十地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余如下者。行位分齐中明之此记意。上下二字。是行布门。皆齐已下文。是圆融门释也。于圆融门中。皆齐二字相即门也。仍一一位中已下文。是相入门也释也。此记心于一乘位分二位。异三乘位欤。师主料简全同此义也。
  四十二。问。行异以下。文意如何答。今章云。八者行异至更无优劣者。是一色遍行也。又一行即一切行等已下文。是色色遍行。义苑第三云。六位者。前开十信。后开等觉。定散者。入定出定之殊。谓。定散二善也。虽状其名。非同三乘之隔历故。并一时修。如东方常入定者。东方入正定也。西方常供养佛者。西方从定起(已先)也。隐显俱成。故云亦不分身一时皆遍满更无优劣者。良以。此宗修证一时故。地前地上不分浅深之异。又一行即一切行等者。谓。若起一普贤行时。即遍一切行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因。一切果。穷尽法界。具足一切摄入重重故。通因陀罗网。三乘地上各有分齐者。前地不知后地功德。何以故。分破显故。况地前者。以深而况浅。以断而况伏也。
  四十三。问。圆教中。施设法门时。正以事相显法门施设欤。将总无量圆融事。圆教事异三乘云事欤答。入法界品中。本会中有三种现相。答海会疑问也。其三种者。逝多是表。有为缘起。今章林地云是也。是若属教者。当始教缘起。二重阁讲堂。直显自体缘起。今章舍云是也。是直华严法界缘起义也。三虚空直是无为缘起法门也。今章山等云是也。谓空中现须弥山等故。若属教者。顿教中摄也。今此三种缘起实义。皆是圆教中托事显法之法门也。是以举会文消文相一义也。次若依末会心得者。弥勒阁即是法门义。今章云舍也。或广寻五十五圣土所隔地土步步皆法界也。以之今章云地也。次所见一一山林等。一一是法界也。是故今章云山云林也。师主。讲云。路是路法界。山是山法界。海是法界。如是可心得也。
  四十四。问。本会之种缘起。受何师口决。如是心得乎答。受觉贤三藏口传。法业法师。即择此三重也。又请佛陀三藏之口决。光统律师。释此三种缘起。清凉引之释可勘之。义苑第三云。释曰。随有舍林等者。谓花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刹土众生本十身之体。所以逝多林重阁忽然广博。三种庄严园林重阁虚空也。以此三种之现相。答彼海会之疑问岂非法门乎。故此云皆是。或是行位者。令彼海会顿证法界故。或教义等。普贤文殊依此开发故。而不坏其事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故。仍一一尘中皆具法界者。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即斯义也。随一事起皆悉如此者。例余一切也。别法法皆彼此该收。尘尘悉包。遍互入者矣。三乘但可说即空者。幻有也。即真如等者。妙有也。幻有为三乘之权。妙有为三乘之实。并非一乘故。不同此也。
  四十五。问。若以神通以下文意如何答。师云。以下文通伏难也有人难云。 若三乘中。一向无此不思议。如何首楞严经尘含宝刹。净名芥子纳须弥可说乎云伏难在之。是故今章通之。此义非也通也。义范第三云。又若神通等者。此显示三乘果门业用。故云神通暂现此如楞严尘含宝刹净名芥子纳须弥是也。非是彼法自性如是者。拣非德相法尔如然也(文)。

本云
奉寄附五教章闻书
势本房
永正四年梅雨十一日
清净光院可常住
右见闻抄九卷之内一卷阙之故。以此一卷补欠云尔
宽雅谨写
天保八年秋借新别所本令书写了
正智四十一世主道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