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8 册 No. 0585 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

读教记卷第九

  天台沙门 法照

  文句(二)

  结益

  文句(一)今药王本事是佛唱妙音观音等是经家译人未闻。

  记(一)(三)如药王品云佛告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等又云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乃至云若有女人持是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妙音品末集经家云说是妙音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普门品末经家亦云佛说是普门品时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菩提乃至陀罗尼严王劝发品末皆然故云等译人未闻者今经所无若无集家之言及无佛自唱语似属译人以梵文中诸品先足当知并是集者所置信无译人明矣故今经自余诸品多是结集者所置以无闻品益故故品后无结耳。

  文句(十)(十九)药王以苦行乘乘妙音观音以三昧乘乘陀罗尼以总持乘乘妙庄严以誓愿乘乘普贤以神通乘乘作此解者于化他流通义便也。

  记(十)(三十一)药王至流通义便者佛嘱累已大事功毕随物偏好故乘乘不同真如实相是所乘之体一乘因果是所乘之事苦行等是乘乘之缘随物机宜故使弘者随缘不等故所乘体皆妙法也以依一实立因果故乘于所乘以利物故故曰乘乘。

  北峰师曰按经二十八品通有十二处结益经益者六品益者亦六经益者三周与夫分别嘱累劝发也故妙记(十)(二十六)嘱累欢喜文云三周之末各有欢喜说寿量竟分别功德品中闻佛寿无量一切皆欢喜今本迹俱毕岂得不喜又文句(十)(末)二闻经益大众欢喜是也品益者药王而下六品也句记如向引盖所闻之法不同故总别之益有异何者三周既所说不同故作三番总结文涉八品涌出寿量远本事异故于分别功德品中又作一番总结文涉三品法师等五迹门流通岂全无益以由先闻正宗今闻流通方乃得悟随喜等四亦非无益复由先闻本迹正宗至今流通方乃得悟皆功非当品所以并入下嘱累中总结也别序节节益异表下正宗亦功非当品故不别结最后欢喜事理俱圆故通一经更总结也此六并从大段谓之经益药王以下弘经之人随物偏好乘乘不同所闻各异当品益殊故须别结谓之品益若然二十二品非无本迹大段结益但功非当品故云无闻品益耳精微云横来者结品益草庵云偏好者结品益虎溪云逐段结随品结总相结外有未结者劝发品结之皆未也问提婆达多品云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等又云无量众生闻法解悟何谓无闻品益耶曰经自言未来世中与闻龙女南方说法得益非闻当品得益也看科经一昔日提婆达多通经释迦成佛二今日文殊通经龙女成佛。

  三分

  补注(四)(二)道安法师常山扶柳人姓卫家世英儒于时秦主命僧讲楞伽经讲者平读其文都无分节秦主曰朕闻佛法玄微经文奥赜宾主起复师资答问必有次序如何直解略无科判乎诸僧无对由是声流四方安公其时在于襄阳闻而叹曰何以吾徒同受斯耻遂将佛经文无丰约皆判为三分安公虽作三分判经大众尚或未之信也及夫西域亲光菩萨造佛地论彼论释经果分为三(云云)此与序正流通而无异也。

  佛地论(唐玄奘译卷声字函)一起教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妙乐(一)(四)古来讲者多无分节至安公来经无大小始分三段。

  文句(一)(二)天台智者分文为三初品为序方便品讫分别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从偈后尽经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时分为二从序至安乐行十四品约迹开权显实从涌出讫经十四品约本开权显实本迹各序正流通初品为序方便讫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正法师讫安乐行为流通涌出讫弥勒已问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从佛告阿逸多下讫分别功德品偈名为正此后尽经为流通今记从前三段消文也问一经云何二序答华严处处集众阿含篇篇如是大品前后付嘱皆不乖一部两序何妨今不安五义者本门非次首故也迹门但单流通者说法未竟也。

  记(一)(七)今记等者虽复两存且用初意故云从前问一经云何等者问意既存两释问后何妨所以二释之中不专后释者以本正前立流通故且一往耳答中云华严处处集众等者处会具如释签所引每一会处皆先序次正(云云)迹门但单流通者以迹望本以本例迹本门非首但安别序迹门非后但单流通故但有劝持无嘱累也故从法师至安乐行凡有五品明弘经福深以劝流通若本门中先以灭后五品去三品半为劝持流通从神力去凡有八品明嘱累流通迹门之后经既未竟非流通次未须付嘱。

  句(一)(三)且约三段示因缘相。

  记(一)(十一)示相者唯约今经示四种相虽始自如是终乎而去皆用四意但文势起尽用与不同如释通序则句句须四通贯正宗及流通故若释正宗则本迹各三义通四种若释流通还须具四通收正宗又正宗中迹门既阙久远本迹所以借用体用本迹则四名不关又序中约教须观文势或须以五时分别则教在其中或须以诸教分别则将时以判正中约教则一向明开本中约教则不从教判但点远本远妙自彰若解斯文则一部经心如观指掌四意消息无劳再思故今且寄三段大文通示其相既了通已还将此意委悉别消。

  记(一)(十三)此且通作一种三段让下本迹是故未分二种三段。

  句(三)(七)记(三)(十八)问至此尚破太早何以通序本迹释耶答通序通于本迹别序唯在迹门故释通序泛用本门非通序中广开寿量乃至别序虽有本迹之言或时且用体用本迹(云云)然通序冠首乍可从容别由藉异无涉远本。

  句(三)(二十四)从此品下讫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或至偈后现在四信弟子文尽名为正说分若作两正说从此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是迹门正说今且逐近就迹门正说更为两(云云)。

  句(八)(七)前三周是迹门正说领解授记竟此下五品是迹门流通。

  句(九)(十)此下是大段第二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其文为三一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序段也二从尔时释迦告弥勒下至分别功德品弥勒说十九行偈正说段也三从偈后下十一品半流通段句(十)(五)今且依南方从偈后凡十一品半分为二一从此下至不轻品明弘经功德深劝流通二从神力品下八品付嘱流通。

  夫三分者一经之大节也非总分则不见始终一贯非别分则不见本迹两门须总别互用之可也讲者既明总别以分节目才入序品宜先用总分开科讲序品竟即收科云此是序分其次讲方便品可舍总分而用别分开科迹门序分却指总序讲正宗流通竟即收科云此是迹门其次本门讲至正宗竟即收科云此是正宗其次流通乃悬指总流通也讲分别功德品偈后可舍别分复用总分开科当流通也如此则本迹二门一经起尽总别分节皎然在目诸师虽说总别相须莫不尽于正宗中开出本迹各三分云尔则迹门序分与本门流通并说正宗中开出是皆不能舍总用别舍别用总之过也。

  所闻法体

  句(一)(四末)如是者举所闻之法体。

  记(一)(十五)初云所闻之法体者下文四释虽通指一部别在正宗流通亦可兼于别序则怀疑问答及无量义通名闻故雨华动地从所表说通皆表闻故始末一经为所闻体(云云)次第相生者且约一往若闻如是等及化主居初亦可通用。

  逸堂曰教行理三为当体体佛世以如来黄金口业为所依体灭后未结集时以阿难想行为所依体结集之后彼土贝多此土黄卷为所依体今问所闻法体与教体经体乘体车体行体观体同异云何曰所闻法体是总诸体是别何者所闻法体既该教行理三则为一切体也以一切体不出教行理故又复所闻法体既是教行理则该能诠所诠教体但是能诠经体但为所诠乘体既是三轨行体无非四行车体正是真性观体不出三谛皆所诠也或云如来金口声教为当体体中道实理为所依体评曰若但以教为当体体何故妙乐云所传所诠皆所闻体或云教经以教为当体体理为所依体理经以理为当体体教为所依体评曰但得所闻法体中当体体意则不见所依体或云教行理三经俱为当体体阿难想行为所依体评曰当体可尔所依太局或云阿难想行为当体体教行理三为所依体评曰但得能闻不见所闻何颠倒也。

  三疑

  大论(圣字函第二卷)尔时长老阿尼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爱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佛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首作何等语(云云)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得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云)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云云)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法治(云云)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云云)。

  撰集三藏经(兽字函)诸王皆集群臣兵众阿难仪容众睹咸欢大众次坐方十由延阿难在中如月满明帝释在右梵天在左侍于阿难如佛在时(云云)阿难长笑狮子振动四顾众座说闻如是说一时已地为震动一亿天人还得法眼。

  大论(二)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说戒时集和合僧大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未尽应逐出者唯有阿难一人不尽余九百九十九人诸漏已尽清净无垢大迦叶从禅定起众中手牵阿难出言今清净众中结集经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

  付法藏因缘经(飞字函第二)摩诃迦叶与诸罗汉于王舍城欲集世眼阿难尔时犹在学地以漏未尽不预圣众时有比丘名婆阇弗即以偈颂而觉悟之(云云)阿难闻已竟夜经行虽加勤苦不得罗汉身体疲懈便欲眠息头未至枕得无著果三明无碍六通清彻即便飞往宾钵罗窟在门外立而说偈言多闻辨才给侍正觉瞿昙阿难今在门外尔时迦叶说偈答曰汝若尽众苦弃舍烦恼檐宜应现神力令众咸证知于是阿难即以神通从石壁入礼众僧足随次而坐受迦叶命演集胜眼。

  文句(一)(六)阿难登高称我闻遣众疑阿难身与佛相似短佛三指众疑释尊重出或他方佛来或阿难成佛若唱我闻三疑即遣(云云)。

  止观(十)(三)结集法藏时选取千人悉用无疑解脱遍解内外经书拟降外敌。

  阿难问佛一切经首作何等语粤有如是我闻之对于是结集守之而弗违也夫大雄氏立言之意将结集时苟于经首不作如是我闻之语岂免众疑三佛故阿难初登高座一唱如是我闻则三疑顿遣矣或问千人既经开显如何尚受无疑罗汉之称曰佛法住持且依小教始从降生终至入灭举皆顺小云尔又问千人既是无疑解脱何得有疑曰大论云罗汉虽无四谛中疑于一切法处处有疑又问小乘身灰智断毕竟不生何疑释尊重出又小无他佛之谈何疑他方佛来又小无作佛之期何疑阿难成佛曰由身灰智断故疑释尊重出由无他佛之谈故疑他方佛来由无作佛之期故疑阿难成佛草庵云有三疑之义无三疑之事有云权疑有云人天疑皆未也。

  结集法藏

  报恩经(器字函第六卷)又云阿难从佛请愿愿佛莫与我故衣莫令人请我食我为求法恭敬佛故侍佛所须不为衣食诸比丘晨暮二时得见世尊莫令我尔欲见便见又佛二十年中所说法尽为我说。

  大论(圣字函第二卷)尔时诸天礼摩诃迦叶足说偈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目明清净如莲华如是赞已白大迦叶言大德迦叶仁者知不佛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灯欲灭说法人欲去行道人渐少恶人力转盛当以大慈建立佛法(云云)尔时大迦叶作是语竟住须弥山顶挝铜楗椎(云云)是楗椎音大迦叶语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闻知(云云)尔时大迦叶选得千人除去阿难尽皆阿罗汉得六神通(云云)问曰尔时有如是等无数阿罗汉何以止选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频婆娑罗王得道八万四千官属亦各得道尔时王教敕宫中常设饭食供养千人阿阇世王不断是法尔时大迦叶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当有外道强来难问废阙法事今王舍城常设饭食供给千人是中可住结集经藏以是故选取千人不得多取。

  尔时大迦叶与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语阿阇世王给我等食日日送来今我等结集经藏不得他行。

  妙玄(十)(三十二)诸集经者以为菩萨所说为菩萨藏以为声闻所说为声闻藏龙树于大智论中亦云大迦叶与阿难在香山撰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与阿难集摩诃衍经为菩萨藏(云云)然此二藏随所为随所说声闻藏中有菩萨为影响然非所为不可从菩萨名作大乘经菩萨藏中亦有声闻人非正所为宗不说声闻法故不可名为小乘法然拟人定法各自不同是以要而摄之略唯二也。

  文句(一)(七)大论云阿难集法时自云佛初转法轮我尔时不见如是展转闻当知不悉闻也旧解云阿难得佛觉三昧力自能闻。

  妙乐(七)(二十一)然结集之言通有三处谓一千七百五百一千正当最初结集七百即是灭后百年因于䟦阇擅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七百乃往毗舍离国重结毗尼举䟦阇过言五百者四百年后因迦昵吒王请僧供养论道不同因此五百往王舍城更集三藏今此从初广如诸文展转从他自他别故闻不闻异(云云)言佛觉者秪是佛加觉力如佛。

  文句(一)(二十二)若别论集者阿难诵出修多罗优波离诵出毗尼迦叶诵出阿毗昙故言结集大也。

  净名疏(一)(十六)展转闻者舍利弗问经云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以三昧力自能闻也(云云)复次大论明结集法藏优波离等各登高座皆称如是我闻未必并是阿难也问阿难但结集小乘亦结集大乘耶答解者不同有言但结集小乘诸大乘经是文殊弥勒等所共结集又言阿难亦结集共二乘说大乘经故大品付嘱阿难此经亦尔其不共者大菩萨结集也又云阿难亦结集不共二乘人说如正法念(云云)岂不备持一佛之教。

  付法藏经(飞子函一卷)时诸比丘问大迦叶先集何法迦叶答言先修多罗又问使谁集修多罗大迦叶言阿难比丘(云云)尔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耶皆曰不异世尊所说于是迦叶命优波离集毗尼藏迦叶自集阿毗昙藏。

  华严合论依菩萨处胎经及四分律如来初入涅槃始经七日大迦叶共五百罗汉结集三藏又南山戒坛经中自佛灭后至于正像结集之相乃有多途初五百人次一千人次七百人然佗宗所引虽以五百在初不同当以荆溪之说为正。

  心王境观

  文句(一)(十一)王即心王舍即五阴舍心王造此舍若析五阴舍空空为涅槃城此观既浅如见土木若体五阴舍即空空为涅槃城即通教也若观五阴舍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之四德常为诸佛之所游处若观五阴即法性法性无受想行识一切众生即是涅槃不可复灭毕竟空寂舍如是涅槃即是真如实体。

  记(一)(二十七)初立观境言心王造舍者识阴为王造业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恶心王以对无记之舍故云王造若析下四观此示观解异于他经应如止观十乘十境下去皆尔。

  句(二)(十)十善数者谓信进念定慧喜猗舍觉戒(云云)又取通大地十数与心王俱起入善入恶遍通一切谓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受也。

  记(二)(十八)以二十心所共辅心王而缘善境如初起观不离王数通数犹通通至善所。

  句(五)(二十一)心王心数缘境速疾名竞共驰走遍历一切阴入界等。

  记(六)(十七)心王等者创心修观莫不以第六王数为发观之始纵使观境圆融不二其如粗惑尚未先落故皆仍属第六王数乃至未净六根已来未离王数此是见思家之王数故也。

  光明记(一)(十二)此之山城是托事观也如今王舍借覆盖义表于五阴托自在义表善恶王故妙乐云以善恶王对无记舍应知无记遍该八识善恶王唯第六识以此第六通三性故谓善性恶性无记性也此无记性同余四阴为所观境取善恶性为能观观初心修观莫不用此第六心也以由此心能起欣厌分别名义作善恶因故所言善者对恶得名非究竟善以此王数本由见爱熏习所成圆名字人全未能伏纵起善念不离见爱故十境心皆名魔障不思议观方曰善净若直以此心观实相理如用藕丝悬须弥也徒增分别绝念无由若体此心是性恶者性恶融通无法不趣自然摄得七八九识同为妙观故得名为境即是观能所既泯思议乃忘圆妙之观初心可修故妙乐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须闻性恶者以知性恶故则修恶本虚三观十乘无惑可破无理可显修得功寂是无作行故以性德召此行也此意若昧徒说心王为能观观终非圆观岂前三教非善恶王为能观耶。

  教行录(消伏三用)若圆顿教既诠性恶则见思王数乃即性之毒毒既即性故只以此毒为能消伏既以毒为能消则当处绝待谁云能破所破有何能缘所缘毒害即中诸法趣毒遮照相即言虑莫穷故荆溪云非但所观无明法性体性不二能观观智即无明是若非理毒焉即能观故一心三观圆顿十乘更非别修皆理消伏也。

  四明取善恶性为能观观盖指修即性也此乃帖释经文不可以定境为妨。

  读教记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