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0 册 No. 0600 法华经入疏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三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天台 智者 疏 并记

  四明沙门 道威 入注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然此譬喻品题。应在下诸天说偈之后。火宅譬喻之前。而置此中法说领解之前者。乃是译经者。调卷置领解之初耳。不可云发起中根。指法说领解得记等。为譬说作序。此是人情耳。若置法说之后。岂中根人可不悟耶。然此品初。虽兼第一周文。今释品题。乃依第二周意。而消别目。题譬喻品者。盖由前广明五佛开权显实上长行偈颂。上根利智。圆闻获悟。为中下之机。抱迷未达。大悲不已。巧智无边。更动树训风。举扇喻月。使其悟解。故言譬喻也。此品乃如来亲唱。不同世人只喻近事。喻下所表法有权实。不可率尔。今先总释。次乃别释。先总释。譬者以类比况。谓之譬也。喻者开晓令悟。谓之喻也。既两字双题。义有小别。故以此界内人中车宅。比况界外佛乘深义。晓训时众。托此比彼。寄浅训深。此总释也。若别释者。以世法比出世法。因于曾有世间父子。今闻出世未曾有慧。成佛真子。踊跃欢喜。故经以世间父子。譬出世师弟。良由声闻等与佛天性不殊。唯在今经说未曾有。何以知之。所以密遣之日。尚无佣作之心。领财之时。岂生己物之念。特由天性相关。遂荷领知之泽尔。前忧悔至此方除。中下之徒。闻譬说时。始名真子。今方得悟。踊跃弥加。盖由闻譬生于实喜。此即信解欢喜之文。题总别文。此约欢喜。世界悉檀故设譬喻也。又以世生法。比出世生法。使蒙佛音教。不失大乘。如经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珍玩之具。故以世生法资具。譬出世三乘生法。故今经指昔三车。妙珍玩摄。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既知诸子所好。乃设三车。即是为人悉檀故设譬喻也。又以世灭法。比出世灭法。昔虽得无漏。犹墯诸疑悔。今闻一大车。始尽除忧恼。如经我为其父应拔其苦。令免烧煮。然昔破见思。通论。于今莫非除恶。别论。拔苦本在大车。今乃得之。除恶之极。莫过于此。即是对治悉檀故说喻也。又以世大车不生不灭。比出世本有性德不生不灭。令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如经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即是第一义悉檀。为设譬喻品。当知法说实相。何隐何显。若长风靡息。空月常悬。但中下之流。大机未启。蔽情犹拥。谓月隐风停。逗兹二途。更动树举扇。使风月意彰。虽法喻异说。为四悉檀因缘。故作譬喻品说。若直消两字。何足题品。当知佛以遮那一音。说于譬喻。一音唯实。巧喻兼权。权引归实。若约教者。佛意本赞一乘。为物不堪。寻念先佛大悲方便。即趣鹿园。称赞三车。于是二乘以中下。自济恩不及人。菩萨驾牛运他出火。即三藏譬喻又三人同畏烧煮。声闻如獐直去不回。缘觉如鹿母并顾并驰。菩萨如大象身捍刀箭。合群而出。涅槃云免马象。此通教中譬。又三乘发心近。菩萨发心久远。理深智强。断别惑。穷源尽性。大品云。二乘如萤火。菩萨如日光。此别教譬。又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入如来慧。即华严时。如斯之人。易可化度。不须譬引。为未入者。四十余年。经历三味。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今日王城。决定说大乘。普令一切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令一人独得灭度。如今如始。如始如今。华严法华。无二无异。上根利智。闻即能解。不须譬喻。只为中下未悟。故迷法说权实岐道。动执生疑。自谓我昔与彼同居无学。亦与菩萨同契一真。彼蒙记述。我犹未沾。初闻略说。已怀进退。为是极果。为何方便。为永在小。为当成大。重闻五佛。疑仍未除。故须今日更以大车诱之。而得获益。是名圆譬。更以五味及以时部。委简方显今譬也。问。今经既是独圆之教。但直约一圆教。释义已足。何须烦重而约四教。烦文义壅耶。答。此则不然。盖由今经大旨。部意正在开权。功超一代。不约所开。无由说实。是故譬既三车一车。今昔相对。法亦若权若实。并列偏圆。若不尔者。开何所开。若直用一圆消经。何殊华严及诸味中圆耶。是故若释余经。但用藏等。若释法华。用顿等八。举旨不错。广解本迹。委在妙玄。今闻经者。观心。空如白牛。假如具度。中如车体。已上释题。并从譬喻。正文之义。至下消经。还依法说四段。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

  此去毕偈。是法说第二大章身子领解段。言领者。领其所闻。即外领佛说。故云领也。言解者。述其所闻。即内受佛意。故云解也。上二句。乃是经家。叙身子内解。良以内解在心。名意喜也。喜动于形。名踊跃。即身喜也。从妙人。闻妙法。得妙解。三业俱喜也。若值一幸。尚复欣抃。况三喜具足。宁不踊跃。下文云。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内外和合。即世界益也。又改小学大。弃贫事草庵。受富豪家业。文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即为人益。又忧悔双遣。疑难并除。内外妨障。廓然大朗。文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即对治益。又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文云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即第一义益也。由身子等闻五佛广开权显实。得四悉益。又复应知。若欢喜。喜于入位。而阿罗汉出三界樊笼。破四住子果。对害不戚。逢利不欣。苦忍明发。究竟无学。即三藏喜先已得之。今不应重喜。若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折虽异。证空一致。一致之道。即通教久已得之。亦不重喜。若二空观为方便道。用假观遣二乘之隘陋。用空观荡凡夫之喧湫。过二边恶。得大欢喜。即别教复非所拟。当知今之欢喜。乃依圆悟。初发心住名欢喜。或进行向名欢喜。或超初地亦名欢喜地。既三因开发。与初地不殊。俱名欢喜。良由身子上根利智。必是超入。亦名欢喜。故约前三教。比并方见。今经欢喜异昔。故须教释。二本迹解者。身子久已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始从外道。拔邪归正。示乳味欢喜。生苏熟苏。利益菩萨。今作醍醐入佛知见欢喜。喜其利益学佛道者。如此等欢喜。皆迹所为。故名欢喜踊跃。即内解也。问。若云身子本佛。迹示声闻。若尔且法说。唯见身子一人得记。则初周全无实行得记。岂非如来徒施初周耶。答。不然。如身子领解重颂云。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既颂上长行千二百罗汉。非独身子一人。但经中初说。唯记身子。无记他劫国等文者。梵文或有。汉略不书。如下四众欢喜。云我等亦如是。即如身子之领解。如身子被述成。如身子得记。故四众但见身子领解。今我同闻。亦应共得尔。前未记身子者。秪缘实行未熟。权行同生。故四十余年。不显真实。才闻五佛开显。妙理豁然。即破无明。寻堪与记。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者耶。

  即起合掌。瞻仰尊颜。

  此二句。叙外解也。即起合掌。名身领解。昔权实为二。如掌不合。今解权即实。如二掌合。掌合必须向佛。昔权非佛因。昔实非佛果。今解权即实。成大圆因。因必趣果。故言合掌向佛也。瞻仰尊颜者。表解实。实即佛境。非方便法。瞻仰尊颜。无余思念。表闻佛知见。以表意解。合掌表身。领于权。亦领于实。瞻仰意解于实。亦表解于权也。然合掌瞻仰等。何教所无。而今所表。非但外仪睹佛。亦乃意无异思。表睹他实境。而开自知见也。此是经家叙内外解竟。次身子自陈。

  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

  此标三喜。乃是身子自陈领解也。今从世尊。标我身见佛身。故名身喜。闻此法音。依于佛口。闻而欢喜。故标口喜。得未曾有。是我意解佛意。名意喜。此是标三喜也。领必具三。非独口领也。

  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此释上三喜也此提昔身失。显今身领之喜也。言昔从闻法等者。华严如聋哑。鹿苑显无。二时密有。则非其时。闻如是法。秪是方等中。闻大乘实慧。与今不殊。故言闻如是法也。授记者。亦是方等中。与菩萨记。二乘不预斯事。甚自感伤。思益净名中。闻褒大斥小。内疑外鄙。名为感伤。失于知见者。失佛眼之见。失佛智之知也。此并提昔不见。为失也。昔不见佛。故无身喜。显今身领喜也。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此是提昔口失。显今口解之喜。良以昔身处山林。心执小道。则不闻大法。故无口喜。我常独处山林者。思过之所。即山林也。今思昔日。处仪及心无非是失也。言同入法性者。正提昔过相。良以昔日身子等不知小法性外。别有大乘妙理。纵方等般若闻大菩萨事。自谓但是我本教六度菩萨。而执所入之一理。疑三乘之能门由。佛昔说三乘虽异。所证真理俱同。一理既同。而我失于知见。不预授记。菩萨得之。故获记莂。固执音说。是实不解权施。故疑一理。为失不失耶。若失者。我证理得果何失。若不失者。何故不记我耶。又疑莫三教异。证理不同耶。以菩萨得记。而我亦是佛子。何故如来有偏。以小济我耶。所以成过。今述此失。故今悔过。乃云是我等咎。由我迷权。何关理教。由惑一实。何关佛偏。追述昔非。仰谢如来。是为引过自归。故言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

  此是提昔意失。显今意解之喜也。良以不待说所因。则无实解。又不识方便。故无权解。无权实二解。故无意喜。昔失既彰。今得自显也。不待所因。有二义故。一昔不受待对于前。如初华严。日照高山。明三谛之慧。是得佛因。以此待对于我。而我不受。失之于前。名不待所因。次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我不停待于后。而却于两楹之间。鹿苑二苏。匆匆取小。不解方便。权实随宜。我不待对。过不属他。故每自责。言大乘者。语通诸教。非别大乘。乃是圆顿大乘也。应知所因不出因果及以愿行。行即六度。愿即四弘。

  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

  此一节。结上三喜也。从佛结身喜。闻法结口喜。断诸疑悔。是结意喜。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此一节结三成。乃知真是佛子。近佛义成也。从佛口生。结口成也。从法化生。是结意成。经有标释结三。如此消文。文尽。释理理彰。言得佛法分。分即初住分真位也。又此一段长行。可作四悉益解之。从今从世尊下。是世界欢喜。从所以者何我昔去。提昔失显今得。是为人喜。从世尊我从昔来。即对治喜。从今日乃知去。是第一义喜也。又若约喜心明四悉。喜动悦。世界。未曾有。即所得喜。是为人喜。动觉观。即对治。动于形。明别理显。即第一义。已上身子自陈长行竟。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即结集经家之语。

  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此一行。颂上通标三喜也。我闻标口喜。能说即兼身喜。以近佛故。余之三句。颂标意喜。我闻即领也。心大喜即解也。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此一行半。颂身喜也。初一行身领。次半身解。即见佛喜。长行明失知见。颂中明不失大乘。上论失论远。颂论近论得者。互现耳。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此事。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

  此有十一行偈。颂上不闻法。此九行。颂上身远故不闻。初八行。颂身远明口领。明昔失显今得也。后今闻佛一行。颂身远不闻明口解。明昔失显今也。言金色三十二者。疏文不释。今依法界次第。略示名相。至论法身灵寂。岂有形声心识之可见闻乎。但以慈悲之力。随有应见得乐免苦者。即现端严相好。然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中主。故现三十二相也。今直列名。不暇委释。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䎡。胜余身分。五足跟具足满好。六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七足趺高好跟相称。八伊泥延鹿?纤好。九立手摩膝。十阴藏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䎡。十三毛上向青色柔䎡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薄滑。不受尘垢。不停蚊蚋。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上身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此之三十二名。通于四教所见。须知今经三十二。非前三教。乃是开权显实三十二。故龙尊所赞。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即今经相也。言八十种好。准大经云。佛好无量。此应色中。唯八十者。世间众生。事八十神。故佛具之。以生尊敬。今经文意。总言叙昔失耳。然八十好。各具四悉。利他。不必全为八十神。故一一好无非好海。今闻开权。正领昔失。不失不思议好也。我常于日夜者。生死为夜。涅槃为日。以藏对衍。而为中外。为生死中有涅槃。为生死外有邪。若生死中有。即大乘意。若生死中无。即小乘意。若得悟时。二疑双遣。当知是诸圣者。若只以昏晓。而为昼夜。于此思惟。何足可述。此中应从所表。约在昔教二味时。机情中任运冥有此疑。未得彰言作如此说。但叙昔失显今得。又若圆别对于藏通。以生死涅槃俱为夜。此疑得除名为日也。日若出时。二疑俱遣。又世人二种。一草创学大乘者。二习小入大乘者。捔其事相。直入者劣。例如从阿毗昙中入者胜。菩萨亦尔。于华严中入者。化道应弱。五味入者胜。昔谓无漏但至无余。今乃方知。至实道场。此明昔身远故不闻法失。显今近佛闻法。口领解也。

  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

  此第二两行。颂上入法性故不闻法也。邪见是凡人着。入法性是二乘人着。俱不闻法。明口领解昔失显今口领解焉。始从我处于山谷讫此。颂上口喜领解毕也。

  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

  此去九行半。颂上心得妙解意喜也。此二行。领昔非实。显今方实。明待所因。闻下当作佛。是所因也。验知昔不待所因也。

  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此一行。正颂闻于初周妙解。即颂方便中显实。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

  此一行。却前颂上法说周初。闻略说之时。而生疑悔。

  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

  此一行。颂上诸佛章门也。种种者颂上开权也。譬喻颂上昙华妙法也。闻五佛道同。解魔非魔。是解方便。故心安如海也。

  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

  此一行。颂过去佛章。

  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

  此一行。颂现未来佛章门。

  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

  此一行。正颂上释迦章开权也。

  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我墯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此一行半。悔过自责。知初疑过在于我。颂上意喜领解。始从上昔来蒙佛至此。颂上释三领竟。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喜。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

  此一行半。颂上结三喜也。初三句结佛音声。即口喜。次三句结意喜。还以闻佛。用兼于身。结三喜足也。

  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

  此一行。颂上三喜成。始从经初踊跃讫此偈。颂是法说身子领解竟。

  △下从尔时佛告去。是第三如来述成段。今如来述成身子领解非虚。文有三。一昔曾教大。二中忘取小。三还为说大。所以引昔曾教。述其见佛之缘。若中忘取小。述其忧悔闻法之缘。还为说大。述其悟解不虚。述成上三意也。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上由身子叙已领解故。今如来述成。印证身子所叙三喜悟解不谬也。然此中是如来明昔曾教大。为今见佛之缘。述成身子领解身喜也。言为无上道者。十住毗婆沙云。身无上者。谓相好属果也。受持无上者。谓自利利他也。具足无上者。谓命见戒也。智德无上。谓四无碍也。不思议无上。谓六波罗蜜也。解脱无上。能坏烦恼所知也。行无上。谓圣梵二行。此六属因无上也。又唯约果论。身无上者。名大丈夫。受持无上。名大慈悲。具足无上。名到彼岸。智无上。名一切智。不思议无上。名阿罗诃。解脱无上。名大涅槃。行无上。名三藐三佛陀。言道者。菩萨璎珞云。道当清净。秽浊非道。道当一心。多想非道。道当知足。多欲非道。道当恭敬。憍慢非道。道当捡意。放逸非道。道当显曜。自隐非道。道当连属。无行非道。道当觉悟。愚惑非道。道当教化。悭吝非道。道近善友。习恶非道。如是种种明无上道。故道义无量。诸教自论。各有多义。今经开显圆妙实相。为无上道。即是无上佛乘之道。名无上道。一一无上。皆具诸道之无上也。言长夜随我受学者。昔虽大化。未曾破界内无明。在惑闇心中。随佛受学。昔是大机观行位人。圆闻一句。纳种在识。永劫不失。了因虽远。犹尚不灭。况今真悟宁虚。故举昔曾教大。述今见佛不谬也。言我以方便生我法中者。此义两牵。若昔以大化。今生大解。即为见佛之缘。若令免恶道。权以小引。此为闻法之缘。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

  此述成闻法口喜也。乃是如来明身子中忘取小。述上口领中间忧悔。而为引诱。得闻妙法之缘。自有中途废大习小。名中途悉忘。若而今自谓已得灭度。即是而今悉忘。由汝忘若大愿。致即习小忧悔。而得闻法不虚也。

  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明如来还为说大。述成上悟解意喜不虚。不虚者。昔元闻大。信今不虚。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故。述成得意领解不虚。先施权教。成其中途小善。后显真实。遂其本愿大心。此乃如来述上身子领解三喜毕也。始从吾今至此。法说大科。第三如来述成竟。

  △从下舍利去毕偈。是法说第四佛授记段。前自陈领解。次如来印竟。是故与记。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

  此正是明舍利弗第一授记时节也。问。若得大解。自知作佛。何俟须记耶。答。记有四意。一昔未记二乘。而今须记。二中下未悟。以记勉励之。三令闻者结缘。四满其本愿。是故记也。又此之四意。具在三周。中周亦具四意。但第二意中除中一字。只可云为下根未悟等。至第三周。但有三意。全除第二一意。故知三周具此四意。但于第二意中。次减后除异耳。

  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

  此一节。是第二授记身子行因。文中有供佛。有修行。

  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此是第三授记。身子得果。从当得至华光。是别号。应供等并通号。然释十号甚众。且依一种消之。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为佛。能坏波旬名婆伽婆。

  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

  此一节。是第四授国土也。离垢是名。其土等明国净相。此是同居净土也。无高下曰平。不偏曰正。安隐等是土用。琉璃下重明土之胜相。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此是第五授记身子说法中。有三乘一乘也。准今释迦。故云亦以三乘等。然释迦出五浊。故说三乘。身子净土。何须施三。故经舍利弗下。释出施三意。土净只说一乘。为酬愿说三。即施即废。问。身子本在何时。愿说三乘耶。答。准大悲空藏经。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眼。与之足践。因此退大。志愿众生难化。我成佛时应说三乘。问。既得记已。何故更经若干劫耶。答。若记菩萨。但通途云得无生等。今记声闻。须约劫国。应佛成处。须有机缘。此诸声闻。昔未曾有净土之行。蒙记已后。与物结缘。物机不同。致劫多少。龙女虽畜。以乘急故。先习方便。若据权迹。此复别论。又诸声闻。时不同者。为逗物宜。随机长短。机缘不等。初住何殊。世人睹声闻受记。则嫌劫数长远。见龙女作佛。乃疑时节短促。或疑少过获罪太广。或思小善招功自多。或讥佛说回或不定。或责菩萨示迹参差。或闻胜行多劫。疑教门虚构。或闻诸佛神变。谓世术相兼。或疑六十小劫以为半日。或迷一刹那经无数劫。如是邪言。不可知数。乃由邪见种强宿熏力弱。端拱守弊。空谈是非。但信教仰理。何须臆度。赴缘益物。非世所知。当知是人。岂了初住得八相记。十方作佛。种种示现。虽种种示现。与法身记殊。若不为物修净土行。成佛之处。为谁取土。

  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

  此是第六授记身子劫数。其劫名下标。何故名曰下释也。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此是第七授记身子众数。然有人有行也。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

  此是第八授记身子寿量也。单论成佛后寿。故云除为王子时。是佛寿也。八小劫所化人寿也。

  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此是第九授记身子据补处记也。华足安行记补处别号也。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也。十号之中。文语从略。且举三号。从华光至佛陀正报。其佛下语依报。

  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此是第十授记。身子法住像正。舍利弗正法。三十二小劫者。三灾饥病刀灭众生者名小劫。又直是时节名小劫。如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亦是时节数耳。故知身子国净。非三灾灭外物。为小劫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

  此一行。超颂上第三得果也。言普智尊者。即通号也。普即正遍知。尊即世尊。乃十号中略二耳。华光即别号也。

  供养无数佛。具足菩萨行。十力等功德。证于无上道。

  此一行。是追颂上第二行因也。

  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

  此半行。超颂上第六劫名。

  世界名离垢。清净无瑕秽。以琉璃为地。金绳界其道。七宝杂色树。常有华果实。

  此一行半。颂上国净。

  彼国诸菩萨。志念常坚固。神通波罗蜜。皆已悉具足。于无数佛所。善学菩萨道。

  此一行半。亦是超颂上第七菩萨众数也。

  如是等大士。华光佛所化。

  此半行。追颂上第五法说。佛所化他。必须说权实法。

  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于最末后身。出家成佛道。华光佛住世。寿十二小劫。其国人民众。寿命八小劫。

  此二行。颂上寿量也。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于世。三十二小劫。广度诸众生。正法灭尽已。像法三十二。

  此一行半。颂上法住久近。

  舍利广流布。天人普供养。

  此半行。长颂舍利也。

  华光佛所为。其事皆如是。其两足圣尊。最胜无伦匹。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

  此一行半。乃如来结叹上授记身子。宜应自欣庆者。初入欢喜位之解也。初住能百佛世界作佛。身子或超入行地。用即倍是。授记段毕。

  △此下毕偈。是初周法说。第五大科四众欢喜段。

  尔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等大众。见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

  此上一节。即经家叙众喜。释四众名。如前通序。

  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于佛。所散天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

  此上一节。是陈供养。通语四众八部出家二众也。言上衣者。即大衣也。若论三衣。俱不可舍。以西方法多但三衣。如大品中三百比丘。闻般若已。皆以僧伽梨。而用供养。论中或云亡相为法故也。或当日便得。若通说之。以兼俗故。言而自回转者。表闻身子得记。法性自然而转。因果依正自他。悉皆转故也。

  而作是言。佛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此一节。是四众八部。陈领解。而作至初转法轮。领昔鹿苑开权。但略中间二味。从今乃下。正领今日显实也。言最大法轮者。最是今经超八。开权之圆名为最也。大者人理等四。或境妙等十。或心佛众生等三。今经开已。纯一圆乘妙法之轮。名妙法轮也。

  尔时诸天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

  此一行。颂上领开权。五众者即五阴等也。

  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是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

  此一行。颂上领显实。

  我等从昔来。数闻世尊说。未曾闻如是。深妙之上法。

  此一行。即四众自述得解。

  世尊说是法。我等皆随喜。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于一切世间。最尊无有上。佛道叵思议。方便随宜说。

  此二行半。明随喜等。言我等亦如是者。如身子之领解。如身子被佛述成。如身子之得记故也。

  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

  此一行。明回向也。言此明回向。上明随喜。于五悔只此二者。由此众等已预记莂。无罪可悔。已获分记。故无劝请。已有所至。略无发愿。故无余之三悔。经但明二尔。若望极果。唯除忏悔。余四非无也。问。迦叶善吉诸大声闻尚未得解。四众八部。为是何人。而先于迦叶等获悟耶。答。四众八部。亦具三品。上根同身子得解。即如此中者是。中根之者。乃随后二周。得悟可知。又复迦叶等。并是权行。为引中下之机。未开悟故。所以迦叶满愿等。示同不解。非谓迦叶等。不及四众。为示权行。如释前身子中说。从尔时四部长行讫偈。是法说。第五欢喜文竟。经从方便品始。自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顺许。讫此。是迹门正宗中。广开三显一中初。为上根法说五段经文竟。

  △下从尔时去。是迹门正宗广开中第二为中根人。正作譬喻说也。若据经首譬喻品题。须安此中尔时之前。是正譬说故。而译经家调卷。将此品题。安法说四段文初。此是第二为中根。正譬喻说开权显实。此又有四品。此一品。正是譬喻开三显一。信解一品譬喻。四大领解。药草一品譬喻述成。授记一品明与决。此四品经并属中周。皆约譬说。今此正譬说文二。一请。二答。请有三段。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此上一节。身子致请自述无疑尔。

  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墯疑惑。

  此是第二身子述同辇有惑。同辈是同行怀旧。故须为请。佛常教化言下。执昔三乘教也。而今于世尊前下。执昔理一也。昔说三是究竟。今又说一为真实。矛盾相攻。故云皆墯疑惑。问。凡夫亦有一听便悟。已闻略广五佛开权。及闻身子领述得记。龙鬼尚能引例领解。中下实行何顿犹迷。答。此有二义。一者久执。二者入位。证果若解。即破昔执。执破入住。凡夫未必入住。又无执故。或当易领。声闻之人。以二义故。虽闻未证。于执久中。自有根性不同。故分三品。言闻所未闻等者。闻身子四段。昔教所无。准五佛章门。我非佛知见。验昔所得。知无真实。今昔真实。同异莫辨。故云疑惑也。

  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此是第三身子普为四众请。盖身子入位。今新运大悲。更须修净土行。是菩萨行之基。四众是所化境。故普为四众请也。言说其因缘者。说前开三后显一。大事之因缘也。此是身子请文竟。

  △下明如来答。文为三段。一发起。二譬喻。三劝请。初发起又为二。一抑。二引。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

  此是如来答请中先抑也。此中抑令愤勇。下乃引令速进。我先不言下。指上不说权是方便耶。责抑之言也。皆为菩提者。即指上显实责之。皆为化菩萨者。若权若实。皆令众生入于佛道。无住涅槃。上已分明言向汝竟。云何犹执昔教。迷闇不解。佛如此责。谓是抑文也。

  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此上一节。即是引接安慰也。前斥既切。恐中下当机。鄙劣自沉。今许其譬喻。更明此义。若能解者。犹称智人。此明发起竟。

  △此下正明譬说。有长行偈颂。长行又二。初开譬。二合譬。开中又二。初总。二别。初总中为六。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

  此下至在此宅中。是总譬也。上偈中略开权显实。有其六譬。俱名总譬。从若国下。至僮仆。是初长者譬。长者譬中。复有三义。一名行。二标位号。三叹德。初名行。上法说偈中。今我亦如是。我即释迦化主也。若国邑聚落者。乃举处以显长者名行。遍于三处也。夫名如实。行如主。行在我己。名从他传。行有亲疏。名有远近。实行则亲。权行则疏。行亲名远。遍于三土。行疏名近。唯在同居。方便实报。迭为远近。虽复亲疏。更互相显。名行相称。他无谬传。所以行高名远。名厚必行亲。故以处表之。验名行不滥。封疆为国。最远。以譬如来果德。居实报土为国也。宰治为邑。譬如来有余土也。聚落居邑之中邻闾。最近譬佛处同居土。为聚落也。长者名行遍此三处。近不见其细陋。远但挹其高风。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意无择法。名行相称。真实大人。内合如来三业。随智慧行。称机施化。名称普闻。德周法界。极果既成。必遍三土。今从土用。唯得竖论。宽狭不等。以显居遍。以依显正故也。从本垂迹者。今日之前。从寂光本。垂三土迹。至法华会。摄三土迹。归寂光本。行所契理本也。名所及处迹也。理遍三土。化境必周。终无行劣而名广也。即体用相称。无宾主之异。彪炳洋溢。迹遍三土。释名行竟。

  有大长者。

  此正标长者位号。以世间长者。譬出世长者也。世间长者。须具十德。方称长者。出世亦尔。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皈也。今一一以世合出世长者。共帖释之。一世间姓贵者。则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插之家。辨出世姓贵者。则佛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经云国邑聚落。三处称誉为大。岂非姓贵也。二世间位高者。则辅弼丞相。盐梅阿衡。譬出世。则功成道着。十号无极。经云长者。岂非位高也。三世间富者。则铜陵金谷。丰饶侈靡。譬出世富。则万德悉皆具足。经云财富无量。岂非丰足也。四世间威猛者。则严霜隆重。不肃而成。譬出世威。则十力雄猛。降魔制外。经云多有僮仆。岂非威势。五世间智深者。则胸如武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譬出世。一心三智无不通达。经云多有田宅。即部分权略。周瞻大度。岂非智深也。六年耆。则苍苍棱棱。物仪所伏。譬出世。早成正觉。久远若斯。经云衰迈。即耆老也。七世间行净者。则白圭无玷。所行如言。譬出世三业。随智运动无失经云其家广大。即德行也。八世间礼备者。则节度庠序。世所式瞻。譬出世具佛威仪。心大如海。经云唯有一门。即礼节训人一路也。九世间上叹者。则天子一人所敬。譬出世则为十方正觉。所共称誉。经阙此德。今以大字兼之。大人国王所知故称大。即上人所敬也。十世间下皈者。则为四海所皈。譬出世七种方便而来依止。经云多诸人众。即是下为四海人之所归也。世具十德。譬出世长者十德具足。乃名长者。此用世间长者之号。譬出世长者之名。能出长者。由何而成。莫不须修于观。方成果德。今须于目前行者心中观此十德。修于十乘。不离凡夫所见。成等正觉。且一心中十德者。一令忘念能观心智。从实相出。生在佛不思议境。种姓之家。是心姓贵也。二于一念中。缘理发誓。三惑不起。虽未发真。是着如来衣。称寂灭忍。是观心位高也。三一念中三谛。含藏一切功德。巧安称理。是心大富也。四于一念正观之德。降伏爱见。除三谛惑。得破遍名。是心威猛也。五一念中道双照。权实并明。无塞不通。是心智深也。六一念心中。久积善根。能修此观。无作道品。过七方便。是心年耆也。七一念观中。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使三业于理无过。是观心行净也。八一念依真之位。历缘对境。威仪无失。是心礼备也。九一念深信。能如此观。安忍不动。诸佛皆欢喜。叹美持法者。是观心上敬也。十于一念中。不生法爱。致感下供。天龙四部。恭敬供养。是心下归也。下文云。佛子住是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既称此人为佛。是名观心长者十德也。故知果上十德。并因心本具。帖经对法。文理契合。上法说云。我今亦如是。今譬长者。佛德灼然。

  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

  此第三明长者譬中。叹长者德业也。德有内外。内则智略。外则赀财也。年高博达今古。譬佛智德也。衰迈根志纯熟。譬佛断德。此其年衰迈一句。譬佛内有智断二德也。从财富至僮仆。譬佛外德。有总有别也。财富无量一句。总譬如来外有万德也。多有田宅者。别譬如来福慧。田能养命。譬禅定以福德田。资般若命也。宅可栖身。譬实境为佛智所讫也。以禅定田。栖实境宅。资养般若身命也。而云多有者。以佛福德无行而不修。其田乃多。若论智慧。无境而不照。宅则甚众。故云多有田宅也。门有种种。略则十八空门。广则无量空门。一宅一门。其门尚多。况家富宅广。一宅多门。理合无量。门谓出宅之路。此之宅门。即大车门也。言及诸僮仆者。即给侍使人。譬方便知见。皆已具足。和光六道。曲顺万机。即实智之僮仆也。从若国至此。是总譬六中。初长者譬。上法说释迦显实中。今我亦如是一句文毕。长者譬竟也。

  其家广大。

  此一句。即总譬六中。第二舍宅譬也。舍宅譬上释迦显实中。安隐众生故一句文也。安隐对不安隐。不安隐譬三界火宅。众生冗冗不出三界。久而居之。此三界火宅。众生迷谓。各着颠倒浊火所焚。此三界火宅。为佛所统也。如来已住安隐。对彼五浊不安之法。机应相遇。应对所化众机义边。统而家之。故言广大也。

  唯有一门。

  此一句。是总譬六中第三。一门譬上法说释迦显实中。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对不种种。今作一门譬也。即是理为教所诠。故以理家之教为门。理既是一。教应不二。须明理家之教。为今一门。即大一门。以由对不种种。是大故也。又门者。有宅门车门。二种之异。宅者即三界生死也。门者出要之路。是方便教之能诠。故曰宅门也。三车者大乘法也。门者圆教之诠也。故知宅门。是所出火宅之路也。车门是所入实相之路也。当知二门若今昔对辨。则车宅永殊。若从开说。则二门不异。宅与车一。二门何殊。是故三乘具有二义。承教出宅。不见小车。中间已经诸味调熟。乃从父索先所许车。既索须与。开彼小门。无非大教。门下小理。终无别途。绝理无二。粗妙体一。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三界尚如。何别之有。若不先异。何所论同。没苦之人。于今咸会。即是大车一门。故云唯有一门也。

  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此是总譬中。第四五百人譬也。譬上众生。即通譬五道取机之处也。

  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

  此是总譬六中。第五火起中所烧宅相。即六道果报也。譬上安隐对不安隐法。即五浊法也。堂譬欲界。阁譬色无色界。墙壁譬四大。此墙壁应通三界。无非减损。无色虽无四大造色。定果所为。皆是墙壁。三界皆以意识维持也。若约诸宗。无色非全无四大色。雅合经旨也。隤落譬减损。倾危譬迁变。柱根譬命。梁栋譬意识。腐败譬危殆不久。此约三界。通说己他。约事明所烧宅相也。欲令易解。作观释之。堂譬身之下分。阁譬头等上分。墙壁譬皮肉。隤落譬老朽。柱根譬两足。腐败譬无常。梁栋譬背骨。倾危譬大期。探取下重颂。云周障屈曲。譬大小腹。亦譬六根六识六尘等心也。

  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

  此是总譬中。第五火起中能烧之火。即是八苦之火。遍在四大四生。故言周匝也。并皆无常。故云俱时。欻然譬本无今有。本无此苦。无明故有。且附大乘。理净本无。从迷今有。故云欻然。此意须晓即生死之涅槃。即涅槃之生死义也。

  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此是总譬中。第六三十子譬。譬上知众生性欲也只云众生。语通五道。若取知众生性欲。即别指三乘。上云五百。通是生机之处。五百皆有正因。为长者家中之人。今若十二十等。别在缘了。以昔曾习佛法。天性相关。则是子义也。三乘根异。性欲不同。若十是菩萨子。二十是缘觉也。三十是声闻也。从十至三十。意明三乘各十而已。文从合说。言各十者。悉有十智之性。谓世智。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法比智。尽智。无生智。如此十智。三藏三乘。始末俱修。故三乘人。乘此出宅。故云十也。言或者。以支佛出没不同。或小乘摄。或中乘摄。以由值佛不值佛不同故云或也。此是总六譬竟。

  △此下别譬也。有四。初是长者见火譬。二舍几用车譬。三等赐大车譬。四不虚譬。初中有四。一能见人。二所见火。三惊怖。四广前所见之火。

  长者见。

  此初长者见三字。是第一长者譬中。初标出能见人也。譬上我以佛眼观见之文。即能见人也。

  是大火。从四面起。

  此明初长者譬中。第二所见火相也。身受心法。即宅之四边。从此四边。起净乐四种之倒。致有八苦倒果之火。众苦皆集。即是所见火也。此譬上法说云。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乃至以苦欲舍苦。二行三句四字文也。若知身不净苦无常等。即烦恼火灭。

  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

  此是长者譬中。第三惊怖也。譬上法说。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文也。即大惊怖者。长者念其子退大善心。故惊。即是如来大悲小应。与其退大之心。同时而起也。子既退大。忧子将起重恶。故怖。长者自行。实无惊怖。化他为子边云惊怖也。又惊即对慈。念其无乐。怖即对悲。忧其有苦。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者。即是释成上惊怖慈悲之义。言虽等者。长者先已安隐得出。虽安而惊。虽出而入。为子之故。方知如来恒住大悲。安处涅槃。而不离三界故以安隐得出。释成惊怖也。若就机说。虽安者先见子有大志。如久已安隐。由退墯苦。安隐不久。故名为虽。若就应论。如来以智慧力。禀先佛所施正教。能寻所诠见谛。不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四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稳。肃然累外。故名得出。而众生不尔。为火所焚。由是如来慈悲。独为忧火所烧。故经云所烧之门安隐得出。问。既为所烧。云何而言安隐得出耶。答。夫门有楗有空。非楗无以标门。非空无以通致。楗可灰烬。空不可烧。此从小乘立譬也。当知教有能诠所诠。若非诠辨之门。无以为教。若非所诠空理。何以得出。以由小乘诠辨之教。不谈中道法界。可是无常。能诠磨灭。譬若门楗被烧。故言所烧之门。所诠空理。理不磨灭。得小教下之所诠。故名安稳得出。若不从所烧之门。何用安稳得出。藉于言教。契于所诠。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证。故云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烧与安隐二义俱成。大经云。因无常故。而果是常也。又若小乘无常教门。此从所烧门出。若大乘衍门教门。常住文字。即解脱者。此教即理。体达即烧无烧。而安隐得出。又若就如来权智。即是从所烧门出。若就实智。体于所烧。安隐得出。故经云。先作衣裓几案。出之不得。复以无常出之。即此之意也。是故如来惊怖也。

  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此是长者譬中。第四广前第二所见之火。亦还是重释成惊怖之义也。而诸至宅内。是牒前人处也。乐着嬉戏四字。此应两解。初分字释之。嬉者着见名嬉。即游乐也。游名遍乐。譬着见惑。遍于三界。故名嬉也。戏者着爱名戏。亦乐也。戏虽亦乐。随处别。故非遍三界。以譬思惑所系别故也。二合字释者。耽湎四见名嬉。唐丧其功名戏。此是嬉戏合释着见也。又耽湎五尘名嬉。空无所获名戏。空生徒死。而无厌离。如被儿戏。此以嬉戏。合释着思也。何以分合二释耶。答。由嬉戏二字。义通名乐。故俱通见修。故须合解。又乐有随处与遍乐之异。故譬见修不同。次约分字解释也。言不觉不知不惊不怖者。此应三释。初约凡夫释不觉者。众生全不觉三界五浊五阴八苦。都不言是能烧之火。不识苦谛。名不觉也。不知者。众生全不觉四倒三毒之火。本是能烧。是不解火是热法。如集谛。名不知也。不惊者。由众生不知火热。不畏伤身。既不识惑。云何忧虑。既不识集。则不虑苦。惑侵于法身。失道谛。名不惊也。不怖者。众生既不惊失于道谛身。而不怖断于灭谛慧命。故云不怖也。如是凡夫。不觉于苦。不知于集。不惊伤道。不怖失灭。故经云不觉。是约凡夫不知四谛释竟。次约小贤圣位释。以不闻四谛教。则无闻慧。名不觉。不得思慧。名不知。又不得见解。名不觉。不得思惟解。名不知。无见谛故。名不惊。无思惟故。名不怖也。第三约三世释见者。不觉现苦由过去集。不知未苦由现在集。既迷苦集。故无道灭。而不惊不怖。此约三世释也。虽约凡等三释。总而言之。并是迷于四谛。以迷谛故。八苦逼身。故言不觉等也。言逼身切己者。即五识逼身。逼者近也。浊在五识。名之为近。以切己故。名为逼身。同时意识。俱受苦境。非初刹那未分别时。又秪此五识体是异熟八苦。近岂过此。心不厌患者。心乃意识心王也。身为八苦所逼。而心不厌恼。故此心王心所。不能以此意识成观。唯能分别。以成三受。三受义成。故云切己。逼甚故切。故一一苦。皆由五识。以对于境。次至第六。而重分别。复立苦因。何能生厌。故无求出意也。又此一节文。既广上所见火。即譬五浊也。嬉譬见浊。戏譬烦恼浊。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此四句秪是迷四谛。以迷谛故。譬众生浊。火来逼身苦痛切己。譬五阴盛寿命浊。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譬劫浊。始从长者见讫此。是别四譬中。第四长者见火四譬竟。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

  从此讫视父而已。总是别譬中。第二舍几用车譬。譬上寝大施小。上六行半。大拟不得中三。一拟宜。二无机。三息化。今譬为二。谓诫劝两门。各有三义。此上云。是长者至出之。一节之文。是明初劝门中初拟宜。譬上念用大化。我始坐道场。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文。言身手等者。准下佛自合譬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以释此譬。身譬神通荷负。手譬智慧提拔。依三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以智断二德。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为人悉檀。诫即对治悉檀。此二悉檀。为第一义方便。如来初欲劝门拟宜众生。令众善奉行。成就十力无畏。一切种智。而众生不堪。次欲以诫门拟宜。令诸恶莫作。证大涅槃。众生不堪。无机息化。故知念用大乘。秪是劝诫两悉檀。神通智断耳。故上文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即此义也。前叹长者。其年衰迈。即譬智断。智断即身手力也。言当以衣裓若以几案等者。衣裓者。三藏法师云。是外国盛华之器。贡上贵人。用此贮之。或云衣襟者非也。岂救火以袖盛子耶。衣裓者。亦准下佛自合譬云。若我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此得度。如来以神通。发动此三。以智慧宣说此三。无机息化。当知衣裓几案。乃是略中广之异耳。衣裓譬如一乘知见。知即一切种智知。见即佛眼名见。知见二字。名略义玄。譬如衣裓一足多含。故譬云衣裓也。几者即处中譬说。乘四无所畏。用对四谛。如几于法小广。于物小安稳。故云几也。案者譬一乘十力。广说十力横竖该括。如案多足。则无倾覆。于法则广。于物则安。于三七日中思惟。欲作如此广略佛法说之。而众生不堪。故言衣裓几案。拟宜意说也。

  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

  此是劝门中。第二明子不受劝。譬上法说无机。云众生诸根钝。乃至云何而可度。无机文。复更思惟。一门狭小者。此更通别释之。别释。即约一与门及狭小三义。分字释之。一谓一道清净也。门谓一乘正教。通于所通也。狭小谓诸子以无大机。不容断常及七方便。入此实教之理。故言狭小。别释竟。通释者。一门狭小。通理教行三也。初约理释一门狭小者。实理无杂。唯一法界。故云一也。由此一理。遍通一切。令至此理。故言门也。此实门理。微妙难知。诸子不入。故言狭小。此理释一门狭小也。二约教释。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故言一也。此教能通。即是解脱。故云门。此之理教玄妙。凡夫不知出处。是不知权。又不知入处。是不知实。名一门狭小。又两教二乘。因闻少知出要。而永不知入。菩萨虽自知出。亦不知入。夺七方便皆不知入出。上文云。若我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以教自通。将谈无机。故言狭小。此约教论一门狭小也。若约行明者。圆因自行。行大直道。无留难故。故名为一也。善行菩萨道。直至道场。故名为门。妙行难行。方便无机。故言狭小耳。言诸子幼稚未有所识者。昔二万佛所。教无上道。大乘善根微弱。名幼稚。若闻大乘。必生谤毁。以大善种弱故。名未有所识也。恋着戏处者。此明恶强。即是初退大。因时深着见爱。后受八苦。果时深着依正。于欲界着六尘。色界着禅味。无色界着定。上文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不堪闻大乘。故云无机也。

  或当墯落。为火所烧。

  此二句第三息化。名放舍善诱也。为上无机故。即息化法说。云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文也。譬言墯落者。有二。一者幼稚忆本戏处。故墯落。二都无识执物不坚。故墯落。譬着五欲。墯在三途。二者善弱无识。谤毁大乘。墯落三途也。劝中三义文毕。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

  此下讫视父而已。第二明对治诫门也。此上一节。是拟宜对治。诫怖令出。对治之相。如大品中。说四念处等。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此大乘对治。不同小乘。如观不净等。能所俱忘。皆不可得。上既见子。恋着戏处。故说怖事。令子得免。五浊火烧五阴舍覆。宜应舍离。若久住着。必断善根。故云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若久住着。则大小俱失。故诫拟宜。

  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

  此一节。是子不受诫也。不惊不畏者。不生闻思。如前广释。不识八苦五浊能烧善根。如不知火。不识阴界入法。是诸苦器。如不识舍。不知丧失法身之由。如不知云何为失。此即诫门无机也。

  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此二句。为诫门放舍也。皆背明向闇。如东西。譬苦集也。若能明见苦集。如东西向明。以不知苦故。而起于集。如日东而西走。不识集故。而招于苦。如日西而东驰。生死往还速疾。如驰走。死如往。生如还。还已复往。生死不绝。无彼变易二土之寿。故如疾速。即驰走也。于中起见爱如戏也。虽用大拟。不从大教。故言视父。而已。虽见父。怖畏逃走。失闻见利。故云而已。又机扣于应。故名视。机生不受。故云而已。明舍几譬竟。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

  从此讫争出火宅。明用车也。譬上用小乘。拟得四段文也。此一节。明拟宜三车譬。譬上法说念欲作三乘施化。上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也。从尔时至必为所焚者。盖大乘化功为父命。众生有大乘善根。为子命。子若久住不出。流转生死。大善若尽。即子命断。子命若断。则化功亦废。即父命断。故云我及诸子必为所焚。然大乘善根。理实无断。意令速出。以必死逼之。虽大救未得。而种不可亡。所以虽欲小化。为在大乘慧命故。不废化功。又前云诸子。但言苦痛切己。犹是未死。今云必焚。即以死义逼之。若不受小化。义同于死。问。上文云我于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今言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此义云何。答。前云得出。今云焚者。法应不同。二善各别。前出即是法身。今言若不时出。即是应身同疾。众生有大乘善根。与应身时出。众生若久住。不受化者。大乘必断。大善若断。佛无由应。机息应谢。灰断入灭。众生与应。不能时出。即是但为所焚。焚故义当子父命断。以此拟宜。而权逼之。问。前云得出。是法身者。大之与小。法并无烧。何须言出耶。答。只以无烧名之为出。然则法应并皆无烧。应本同物。从物云烧。从理则法应无坏。从事则物烧佛出。今说俱烧。意在同出。故云若不时出。必为所焚也。

  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

  此一节。即譬上法说云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欲设权化也。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

  此一节。明父知诸子先心所好譬。譬上法说作是思惟。十方佛现等文也。此是小拟宜得中。第二明有得度之机。故以小接。开一为三。随子各好。由子昔日曾习小道。佛知先心。性欲不同。三乘种别。故云各好。又知诸子昔曾习大。习大未浓。是为大弱。厌老病死。故以小接。是为小强。知身子六心中退。即此义也。本曾习大。名知先心。中间退大。厌老病死。小强有二。一者厌苦。二者是治。各有所好。故说三乘。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

  从此讫皆当与汝。是小拟得中。第三叹三车希有譬。譬上正转法轮施三化也。有其三义。谓劝转。示转。证转。上节即是初劝转文也。

  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

  此即是示转也。

  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此明证转。皆与之言。正当己证亦令他证。故名为与也。已上三转之文。譬上法说。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文也。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此是第四适子所愿譬。譬上法说受行悟入。前偈本略。但云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至法僧差别名等。今譬事广。广明修因至果。依六句释之。一从尔时至适其愿故者。机教相称。即闻慧也。言心各勇锐。即是思慧。思心动虑。思慧方便也。此四念同为一句也。互相推排者。推四真理。排伏见惑。邪正未决。名为互相。此入修慧。属暖顶位。为第二句也。言竞者。竞取胜理也。此是忍法位。竞取胜理。初观三十二谛。竞趣真道。后缩观趣苦法忍。以不出观为第三句也。共者。是世第一法位。同观一谛。与苦法忍四观不别。为第四句也。驰走者。入见道十五心。速疾见理。譬上便有涅槃音。见道之中。分得涅槃。为第五句也。争出火宅。思惟道也。争出三界。成无学果。断思惟尽。方出火宅。即譬上偈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为第六句也。若依今经大乘圆观心性释者。只于现前一心。用中道正观。直观实相。心法相称。名适所愿也。境无边故。观亦无边名勇。如境研心利名锐也。心境相研。名互相推排也。心王心数。缘境速疾。名竞共驰走也。遍历一切阴界入等。无非实相。名出火宅也。始从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力讫此。是别譬第二舍几用车譬竟。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从此讫后非本所望。是别譬中第三等赐大车一譬。譬上法说显真实相。于中文有四段。此上一节。是初见子免难欢喜譬。譬上我即作是念。所以出于世。至今我喜无畏。两行一句偈也。然此中譬。与上法说中。虽有前后之异。并是互现。共成一意。如上法说中。先明机发。次说障除佛喜无畏。今譬中先明免难。后明索车。又上法说明佛喜无畏。此中说子欢喜。以子喜故。其父亦喜。此亦互现。共成一意也。所言免难欢喜者。若子未免难。父则忧念。若得离火。心即泰然。故免难欢喜。得为一譬。以子喜故。其父亦喜。得譬佛喜也。言安隐得出四衢道者。衢道正譬四谛。四谛观异。名为四衢。四谛同会真理见谛。如交路头。若见惑虽除。思惟犹在。不名露地。三界思尽名露地。住果不进。故云而坐。不为见思所局。故云泰然。生灭度安隐想。故言欢喜踊跃也。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此是等赐中。第二诸子索车譬。譬上法说先大机动。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至皆来至佛所等文也。言索车之义。古人不云菩萨索车。索车但在二乘。今章安私以总别驳斥。广在疏文。须者寻之。今释索车。应明三义。初明能索人。二明所索车数及体。三正明索车义也。且初明能索人者。当知五乘俱索。应四句分别。自有不断惑不索。自有断惑索车。有亦断惑亦不断惑。亦索亦不索。自有非断惑非不断惑非索非不索。又历五味。随教多少。论断与索。又于一一句。一一意复各四句。谓障除机动。障未除机动。障亦除亦未除机动。障非除非未除机动。成十六句。显能索之人竟也。次明所索车数。有开合不同者。如此经引。昔佛为声闻说四谛。缘觉说十二因缘。菩萨说六度。今佛亦说三乘。又如华严等。说声闻缘觉菩萨及佛。即四乘。又如地论。教五十种善。集为五乘。又如璎珞。说三乘九乘悉入平等大慧。经论圣说诸乘不同。但是开合之异耳。不出三乘。即是三车义也。今更约教分别。若说三乘各异。而真谛同者。三藏教。三乘同真谛亦同者。通教也。若说三乘三三九乘或四乘浅深阶级各各不同。后入平等大慧者。别教也。若说三乘九乘四乘一一初后皆与平等相应。圆教也。当知经中只云羊鹿牛三。与诸经论名异。而不出三车。此明数竟。次明所索车者。若从诸子情口。假索昔实。小车之体。则是因中以十智教行为佛。至果以真理为小车体也。若从诸子实意。机情索大及三索俱索大车之体者。则正以诸法实相。以为实索大车之体也。一切众宝庄校。皆庄严具。此略明体竟。三明索义者有三。谓机情口也。机者。昔日依尽无生。能入无余。而于方等。见菩萨不思议。闻净名弹斥。若我所得是实。大士不应折挫。若我非实。佛那云是实。故云茫然不知等。即机索也。二至大品中。领知大法。乐大心起。欲进修习大。又疑得与不得。故身子叙云。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即情中已索大乘之义也。三今加口索者。因闻方便品。初闻略开三并是方便。即复执今方便。疑昔未极。故云我今不知是义所趣。动宿疑情。故发言请。即口请也。当知通而言之。方等亦有机情二索。般若亦具二索。但无口索。若别论者。方等但机。般若唯情。法华方口。口必具三。法华机情。不同昔索。明索义竟也。又复应知。此中譬文。譬短含长。义至法华之始。故鹿苑出宅。复经二味。今方口索。将下信解譬文。显此含长。方开体命之义。将下显此。此中索车。义含三索。故上法说。譬本志求佛道之言。亦含三索。以义求之可解。此别第二索车譬竟。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

  从此讫非本所望。是别四譬中。第三等赐大车譬。譬上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文。有标广释三义。此文是标等子章也。以子等故。则心等也譬一切众生。等有佛性。心即心性。其心若等。其子必等。以由佛性等故。其子皆等也。而言各赐者。本习不同。诸位不一。至此所说无非一乘。若一人不遍。不名子等。当知一法不与。不名等赐。所谓色心。逆顺。依正。行理。因果。自他。解惑。小大。慧福。故知等赐秪是开彼三乘六道。无非一如。故一一如。无不遍摄遍具遍入。一切众生。谁无四方道场之分。谁不理有。大车具度。待时待缘。故至今日。方云各赐也。

  等一大车。

  此标车等章。车等者。以法等故。无非佛法。譬一切诸法。开显皆摩诃衍。摩诃衍同故。等是大车。车等之意者。由所赐不二。是故云等。但点所习。无非妙乘。秪缘性同。赐义则等。标大车竟。

  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纻-丁+死]綖。安置丹枕。

  从此讫而侍卫之。是广叙车体。中有三。初叙车高广。譬说假名车有高相。以譬如来知见深远。横周法界之边际。竖彻三谛之源底。故譬云其车高广。即正体也。众宝庄校者。譬万行缘因修饰也。周匝栏楯者。譬总持即了因般若。持万善。遮众恶也。四面悬铃者。譬四辩下化也。张设幰盖者。譬四无量。众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真实万善。严此慈悲。大经云。慈若具足十力无畏。名如来慈。慈中行布施等也。宝绳交络者。譬四弘誓坚固大慈心也。垂诸华缨者。譬四摄神通等悦动众生也。亦譬七觉并以无缘。而为所依。譬七宝妙鬘也。重敷[纻-丁+死]綖者。譬观练熏修一切诸禅重沓柔耎也。安置丹枕者。有外有内二枕。且外枕者。车若驾运。随所到处。须此支昴。恐昴须支故也。譬即动而静。即静而动。如车行枕闲。车息枕用。用时常静。闲时常动。实体亦尔。自因至果。法性不动。所以如风不移。寂然而到。万行无作。众智莫观。此则三德俱不二也。以三即一。故使尔耳。车内枕者。休息身首。行如身。智如首。以一行三昧之枕。息一切智一切行。所息得理而然。丹者即赤光。譬智屯无闻。喻无分别法。以朱正紫间故。以赤表无杂之光。以譬智也。南山注经音云。西方无木枕。皆以赤皮内绵毛为枕。赤而且光。内枕也。

  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

  此释白牛体也。譬真实修得。无漏般若。能导权教谛缘度法。悉至究竟萨婆若海。白是色本。即与本净无漏相应。体具万德如肤充。烦恼不染如色洁。又约境以释行相。即四念处为白牛。四正勤中。二世善满如肤充。二世恶尽如色洁。四如意足称行者心。如形体姝好。筋譬五根住立能生义也。力譬五力摧伏斡用义也。行步平正以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觉调平也。其疾如风者。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萨婆若故。问。经文大车。等赐诸子。诸子得已。始至初住。乃至犹在名字观行。如何解释纯以果义释耶。答。以证示人。人行差别。明因等果。举事示理。故但示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故理赐行位等赐。即果赐也。果理在行。方可云赐。岂可理果与众生邪。

  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此又多仆从者。譬方便波罗蜜。能屈曲随人。给侍使令。众魔外道。二乘遍行。皆随方便智用也。故净名云皆吾侍者。又果地神通运役随意。即仆从。与下偈傧从。名异义同。故今习大乘者。自量己心。一句观足。还与此经所列同异何如。若一句即是。为是何句。若一句足。何须诸句。岂佛谬说强骋文辞。繁列车仪。衍惑迦叶。此大罗汉。久为僧首。四十余年。不受真化。才闻方便通叹二智。略开显已。动执生疑。情方犹豫。殷勤三请。广闻五佛十番开权。又睹身子三业领解。八部引例。四众酬恩。如来述成。分明与记。经斯重叠。宿种未开。才闻大车。便堪授记。故知此经观法具足。天台依止。备立十乘。若此车譬。一句徒设。则显佛有绮语之辜。或举集人添糅之咎。及责译者混杂之愆。若属对有由。则行仪可轨。岂学大观。顿尔全弃。既失大检。小径莫从。大小咸亡。恐随邪济。乘坏驴车。为向何所。此不可具。委在疏文也。广叙车体竟。

  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库藏。悉皆充溢。

  此一节。佛自释有车之由也。上广大七宝妙车。由何而得耶。故释出其由。长者财富藏溢。譬如来果地。福德圆满。行理之极也。福成行也。慧趣理也。自行化他。遍一切法。故云财富无量。皆具二德。故云种种也。藏者不出行藏理藏。一切法趣檀尸等六度万行。是趣不过者。是约行为如来藏。又一切法趣阴入界根尘等。是趣不过。即是约理。明如来藏。故云诸藏也。悉皆充溢者。约权实体用释。自行实智体德备名充。化他权智用德具名溢。又入中道名充。双照故名溢。非但藏多。又皆充溢。何法不是摩诃衍。故大乘无量。释出有车之由也。从其车讫此经。广释等车文竟。

  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

  此一节。标广心等文。何故长者心等无偏。有其三义。所以心等。一者财富故。云我财物无极。自行财物既多。不应与小。是故心等也。二者三乘根性。皆是吾子故。故心等也。三者既等是子。所以长者无偏。是心等。若富而非子。亦不等与。若是子而贫。亦不得等。三义具足。是故等赐。经云应当等心也。当知若教若行。一切皆摩诃衍。即是财多。故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言各各与之不宜差别者。不移本习。而示真实。如身子即于智慧。开佛知见。具一切佛法。目连于禅定。开佛知见。具一切佛法。余人例尔。又约法者。方等般若念处。正勤根力觉道。种种异名。皆开示实相。历一切法。亦复如是。故云无量也。

  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

  此一节。佛自释上子等心也。故以财等况于子等。又以处等而况子等。由子本一家也。初释财多。尚周一国。况复诸子。譬大圆因。尚遍该善恶。况佛知见耶。一国者寂光土也。遍益法界。理亦不穷。况同居土结缘人耶。此举广处。以况略人。言国中人非子尚充。况是子耶。言非子者。且贬正因。不同缘了。故抑言非子。譬佛无缘者尚度。况有缘耶。故以无缘对本有理。无非吾子。寄化他说。且以未结缘者。而为非子。如来常给。子自不归。无缘通覆。故云周给。人天善恶。与法界同。故父果车。是子理车。但开其情。假名等赐。众生无尽。车亦不穷。不穷故不匮。不匮故无偏。望迷为开。悟本非闭。缘了之子。先已结缘。今熟脱之。正因之子。未结缘者。今为下种。故以种者。况结缘人。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此是大车譬中第四。适愿得车欢喜。譬上法说。受行悟入。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文也。本求羊鹿水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尽于变易。过本所望。岂不欢喜。始从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讫此。是别譬中。第三大车譬竟。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

  从此讫后善哉如汝所言。总是别四譬中。第四不虚文也。此上一节。是佛问身子云。本但许三。而今与一。非虚妄不。欲令身子领实。故以虚妄问之也。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

  此是身子答如来不虚之问也。答有二意不虚。一是免难故不虚。二不乖本心故不虚。此上一节。是标免难不虚章也。

  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

  此释免难不虚意也。大乘命重。五分身轻。昔行三乘。全五分身。已得免火。今获大宝。济于重命免难。岂应有虚妄耶。

  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

  此况结免难也。初用小济。免八苦之火。存五分之身。已得珍玩。况常于火宅。方便教小。是子不虚。本意在大。岂虚妄耶。此中方便济拔。似譬断德神通之力。义亦兼于智德也。况二万佛所大乘慧命。今乃圆因成就。佛知见开。宁是虚妄。此答许三免难不是虚妄也。

  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

  次明不乖本心。此先标不乖本心章。本知无三。意令不谤。不谤者已不乖本心故也。

  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

  此是身子释不乖本心也。本知无小。意令不毁墯恶。既无毁因。不墯恶果。不与小车。不乖本意。非虚妄也。

  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此上一节。结不乖本心。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其子。与一大车。过本所望。是故不虚也。此中结云财富无量。似譬智德辩说之力。义亦兼断德也。此是结财等。故不虚也。从上不也讫此。是身子答不虚妄竟。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此是叹述也。有二善哉者。述二不虚也。第四别譬不虚竟也。问。佛何不自说不虚。答。佛许三与一。自说为难。身子说不虚。取信为易也。始从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讫此。是如来正作总别二譬。譬上法说略广二章开三显一竟。

  ○从此至偈。是合上总别二譬也。小不次第耳。此上一节。至三藐三菩提。合上总譬六文也。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

  如来亦复如是者。此先合上长者譬中。第二位号也。如来有无量德号。略举十义中一也。如上法说中。今我喜无畏文也。

  则为一切世间之父。

  此节合上长者譬中。第一名行若国邑聚落文。上云国邑聚落。今合直云一切世间者。通指同居有余自体三土。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既云一切世间之父。故知三土皆是证道色心报处。寂光既遍。遮那亦等。诸身既与法身量同。诸土亦与寂光不异。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但果报未满。全局在迷。迷故阴质局彼太虚。如来果满。与法界等量。应遍三处。即一切世间。即合上国邑聚落也。

  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

  此一节。合上长者譬中。第三叹德。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文也。于诸怖畏至无明永尽。合上衰迈根志纯熟。显成断德也。且约界内。以对诸子是所畏故也。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合其年高博达古今显智德也。力无所畏。合上外德财富无量也。有大神力者。深修禅定。能得神通。合上多有田也。及智慧力者。智必照境。如身之托处。合上宅也。具足至波罗蜜等者。合上诸仆从也。

  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此合上总中第四五百人譬也。慈悲是施化之本。一切是五道。恒为慈悲所被。合取机之所也。

  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此合上总中。第二舍宅譬中其家广大。法说云安隐文也。

  为度众生。

  此合上总中。第六三十子譬。别在缘了之机也。法说云知众生性欲文也。

  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

  此合上总中。第五欻然火起譬。譬上法说安隐文也。

  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合上第三唯有一门。良以教能诠理。寻理起行。即得菩提。故知教理共用合上唯有一门譬。此合上总六譬文竟。

  △下去是合上别譬。上别譬中有四。今合亦有四意。但譬中惊怖在前。诸子恋着戏处在后。合中不觉不惊在前。拔苦与乐在后。互现辨其不定意耳。对上可见。

  见。

  此是合上别譬中初合能见之眼。即是如来寂照智眼能见也。合前譬云长者见。法说云当知我以佛眼观见文也。

  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

  上一节。合上别譬第二所见之火。前云是大火从四面起。又法说云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乃至以苦欲舍苦等文也。此中八苦为火。生老病死四苦如文。贪着追求。是求不得苦。后受地狱天上人间。是五盛阴苦。爱离怨会二苦。如文。此之八苦。从四倒四面而起。此所见之火也。

  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上一节。合上第四所见火譬。即前诸子不觉不知等也。不观苦集。故不厌也。不观道灭。故不求解脱。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合上心不厌患无求出意等文。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上一节。合上第三。即起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文是也。亦法说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文也。应拔其苦难者。即大悲之力。与无量乐者。即大慈之力。慈从化意。悲从用小也。已上合上别譬四中初所见火。一譬四段文毕也。

  △下去合上别譬四中。合第二舍几用车譬。上譬有劝诫二门。今但合劝不合诫。上法说中。劝善不明诫恶。故劝修为正。诫恶是傍。亦是劝善即诫恶。诫恶即劝善。今合劝善。即知合诫恶也。上劝文有三。谓拟宜无机息化也。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

  上一节。合前譬中。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文也。初法说即云。我始坐道场。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文也。但以神力者。合上身力文也。及智慧力者。合上手力文也。赞如来知见。合上衣裓也。力无所畏等。合上几与案也。若佛初出即用此拟。众生不能以此得度。此合初拟宜文。

  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此一节。释不得度。合上第二无机诸子不受劝譬。正由五浊障重。未免生死等火也。大乘微妙。不能得入。故言何由能解佛之智慧。此一句。即合上唯有一门。而复陋小。小故不能解佛智慧。不解智慧。即是行为门意也。前譬云。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初法说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文是也。此中合向无机文毕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

  此讫后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合上第三放舍善诱无机息化文也。即合前或当墯落为火所烧文是也。此息化一段。经文有二。先牒前后三譬。次方正合息化。牒前一譬。正帖合息化。牒后两譬。傍成息化也。言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牒前身手有力。救子不得譬。以合息化也。如来亦寝大化。此上文牒救子不得。即拟宜文是也。

  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

  此牒前文中后用拟宜施三车之譬。即初法说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等文。譬云。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牒此者。傍成息化义也。

  然后各与珍宝大车。

  此亦牒前文中后第三等赐大车譬也。前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亦傍成息化意尔。

  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

  此十六字。正合上第三息化。譬云或当墯落为火所焚文也。初法说。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文是也。从上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等。讫此。合上舍几譬文竟也。

  △从此讫下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合上用车四段文也。

  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

  此正合上第一拟宜三车小化得也。譬前云。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至乃令诸子得免斯害。

  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此正合上第二。知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文是也。言佛乘者。即菩萨乘。从果而名耳。

  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此合上第三叹三车希有。自有三段。此合上第二示转。即前云。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文是也。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者。是示其尽无生处。三界即是示苦谛也。勿贪粗弊。乃至生爱则为所烧者。是示集谛也。汝等速出三界。示其灭道二谛。灭道即是示其三界外有其智断三乘之果。故令速出三界。当得三乘。三乘正取道灭为体也。

  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

  此合上第三必与证得不虚文也。前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是合此文也。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此是合上第一劝转叹车希有。即前云。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文是也。言如此三乘。非我如是。诸佛方便。引物仪式。法皆如是。故云圣所称叹也。言自在者。是得无生智也。言无系者。是得尽智也。言无所依者。即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也。言无所求者。即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也。言无学四智应须。初是我生已尽。二是所作已办。三是梵行已立。四是名无所求。今从经次第略释。前后亦无妨尔。上合叹车三转之文也。若法说总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柰。乃至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文是也。此合叹三车文毕也。

  △下去合上适子所愿譬。上云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乃至争出火宅文也。即初法说云。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乃至法僧差别名文是也。但法譬经文。是总明三乘。今合下文。乃别开三乘。一一乘中自各为四。初闻思为一位。二修慧为一位。此二在贤位。三见道开为六句释之。今开三。前譬中总明六句。释之。今开三乘。但合六句为四位释也。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

  此合声闻乘也。若有众生。内有智性者。通明宿习三乘乐欲。成三乘智性。故佛施三乘之教也。此文内有智性。乃至从佛闻法信受。此合上譬中云。是时诸子。闻父所说玩好之物。适其愿故。合上闻慧也。殷勤二字。合上心各勇锐思慧。即闻思一位也。精进二字。合上第二互相推排。推是推理。排是排恶。恶去故精。理明故进。合上修慧一位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者。合上竞共驰走。是前开三句释之。今合为见道一位也。以由不出故。是名声闻乘。至羊车出于火宅者。合上第四争出火宅。修道无学一位也。当知三乘修行。皆有此四位也。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此合缘觉乘也。辟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从他闻法。少自推义多。故取譬鹿。鹿不依人故也。自然者。从十二缘门入。此门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名自然慧。如大论云。有一道人问佛。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佛言。我不作。又问余人作耶。佛言。亦非余人作。有佛无佛。本性有之。故曰自然慧。又不从他闻。复名自然慧也。又闻法信受殷勤。即闻思也。精进即修慧也。求自然慧。至诸法因缘。是见道也。是名辟支佛至鹿车出宅。是修道位也。此即支佛四位。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此合菩萨乘也。而菩萨称一切智者。不同二乘。乃是佛智。菩萨望此修因。即大乘兼运之意。此就人说大乘也。闻法信受勤修。即闻思二慧一位。精进二字。即修慧一位也。求一切智。乃至度脱一切。是见道一位也。是名大乘菩萨。乃至为求牛车出宅。是修道位也。上譬支佛与菩萨四位。一一准释声闻乘中例。合上譬文。今晓此上三乘文。即是初法说云。是名转法轮。乃至法僧差别名文。此合上第二舍几用车譬文毕。

  △下去是合上第三等赐大车譬文。上大车譬中有四。一免难。二索车。三等赐。四欢喜。今略不合第二第四。但合免难。义兼索车。合等赐。义兼欢喜。以此四中二正二傍。当知由免难故索车。由等赐故欢喜。所以但合二也。今合中。先双牒起免难赐车二譬。然后双合二譬文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

  此先牒起免难喻文。

  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

  此先牒起等赐喻也。

  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

  此一节。正合上初免难譬文也。上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初法说云。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乃至今我喜无畏文也。言以佛教门者。门有三义。谓入门义。出门义。别门义也。若以三界为宅。五阴为舍。此由迷色心。而入色心。即是入三界宅。生死之门也。论入门者。欲说出门故。义立入门。门是经游为义。但未出名入。从一入一。义言为入。实非外来。经中正说出别之门。而释约入门解者。欲说出门故也。言出门者。是乘从三界出。即是禀佛藏通教下所诠为门。若别义为出门者。即是禀佛别教下所诠为门也。若独以教为门。不明所诠。则门义不成。教必须对理也。今言佛教门者。正是藏通二教。教下所诠之理。共为门。得出三界。而免苦难也。亦可义通别教门义。此合上免难欢喜文竟。

  △从此讫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是合上第三等赐大车譬也。上等赐中。先列二章门。次广说三释。今合阙略。文小不次第也。

  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

  此上一节经文。正合上第四释有车之由。上云财富无量。种种库藏。悉皆充溢文是也。初法说即云。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文是也。

  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此一节。合上第五广等心。上云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乃至不宜差别。今合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岂非合上广等心义也。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

  此合上第一标等心章门。上云各赐诸子文是也。

  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娱乐之具。

  此一节。合上第二标等车门。上云等一大车文是也。

  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此一节。合上第三正广大车文也。通合上其车高广。众宝庄挍。乃至而侍卫之文是也。言一相者。是实相即法身德也。一种者是种智。般若德也。能生净妙之乐。乐即无苦。名为解脱。三德高广。具足庄严。收罗众德。名摩诃衍。此合上第三等赐大车文竟。

  △此至偈。前是合上别譬第四无虚妄文也。上合有二。一全身命。二不乖本心。此二各有三别。今不合全身命文。但合不乖本心。兼得全身命。何者。佛意本为除其五浊。五浊既尽。大善自全。故不合全身命也。上不乖本心中。有标释结三。今但合释合结二文尔。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

  此上一节文。是牒三车诱引。后与大车譬。此先通牒起不乖本心文。下去方正合释。

  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此正合上如来初说三乘诱导。然后但以大乘。此合上解释不乖本心文也。上云。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文是也。

  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此一节。合上第三况释出不虚。即是上云。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合许三与一。非是虚妄也。此中合文与小况释。小异于前。前意为令诸子得出。意不在三。故云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既出不与。亦非虚妄。今文明如来出世。本欲说大。但为小智乐着三界故。以方便诱引。既得出已。还与大乘。即称本心。故言能与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也。若华严中。能受即为与大。不俟开一为三。不能受者。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由众生。非佛本意。故用此释成不乖本心不虚妄也。始从上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讫此。是合上别四譬文竟。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去讫品。第二重颂上文。偈有一百六十五行。分为二。前有一百行。颂上长行。后有六十五行。明通经方法。前上长行。有开譬合譬。偈颂亦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颂开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颂合譬。又初六十五行半。复为二。初三十三行偈。颂总譬。次有三十二行半偈。颂别譬。上总颂有六意。今六意中。止颂其四。兼得其二。颂家宅。兼得一门。颂五百人。兼得三十子也。此分经竟。

  譬如长者。

  此一句颂明长者。即颂上位号。即兼得名行叹德。既有长者之德。即知名行遍为国邑所崇。亦知内外年德俱高也。内合婆伽婆。即位号自知。具足智断慈悲万德也。此一句。颂上初长者譬文云。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文是也。

  有一大宅。

  此一句。颂上宅广大。兼颂唯有一门。委释如前。

  其宅久故。而复顿弊。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栋倾斜。基陛隤毁。墙壁圮圻。泥涂褫落。覆苫乱坠。椽梠差脱。周障屈曲。杂秽充遍。

  此三行。广颂出宅体。明所烧之相。上云。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故知此颂宅体文是也。其宅久故者。三界之宅。众生无始。具三界因。惑种不亡故。无始为久。非今所造为故。无常毕鄙。名复顿弊。堂舍高危者。亦云。头殿腹堂。背覆如舍。念念相续。无常迁谢。名为高危。一云。色界为堂。欲界为舍。不免墯落。名曰高危也。柱根摧朽者。命根支持如柱。过去行业为基陛也。亦云。两足为柱根。三相所迁名摧朽也。梁栋倾斜者。意识纲维。以为梁栋。为诸苦所坏。如倾斜。亦云。脊骨为梁栋也。基陛隤毁者。髋为基陛。衰老形困。名为隤毁。墙壁圮圻者。如皮肤皴朽。泥涂褫落者。壮色鲜净。如初泥涂也。充色枯悴。如彼褫落。覆苫乱坠者。如发髭朽老。则皆脱落也。筋骨老弱。支节不援。如椽梠差脱。又云。四大为墙壁。皮肤如其泥涂。四威仪不正为乱坠。五识不聪。不相主境。为差脱也。周障屈曲杂秽充遍者。周障是六识。屈曲是六根。又六识缘六根。取境艰关。故言屈曲。六尘遍染六根。故言杂秽充遍。因缘观心二释如疏。颂宅体竟。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此二句。颂上五百人譬。兼颂三十子文也。以三乘根性。为五道所摄。

  △此颂上第五火起。有二十九行。正颂火起。明所烧之类。初有二十二偈。明地上事。譬欲界火起。自为四。初十七偈半。明欲界所烧之类。譬众生十使。次有六句。明火起之由。譬起五浊所由。第三六句。正明火起势。譬正起五浊。第四六句。明被烧之相。譬受八苦五浊。下更随文细分。

  鸱枭鹫雕。乌鹊鸠鸽。

  此去讫其状如是。有六行偈。譬五钝使众生也。此上两句。以八鸟。都譬慢使众生。使者为慢所使之人也。以自举轻他。如鸟为性陵高下视。八鸟譬人八种之慢也。文殊问经明八憍。今用配八鸟。当知以憍释慢。但能所之别。陵他为慢。自贵为憍。故以慢释慢也。初盛壮憍如鸱。譬我慢壮故我强也。二姓憍如枭。譬大慢。如云于他胜谓己胜。如世寡姓尚未谢于崔卢。如枭尚食于母。况贵姓耶。故枭譬大慢也。三富憍如雕。譬过慢。如于他胜谓己等。如世贫者尚不下于石崇。况实富耶。四自在憍如鹫。譬邪慢。如云于有德中。谓己有德。如薄祐者尚无屈于有德。况有自在耶。五寿命憍如乌。譬增上慢。如云未得谓得。寿高计常。如少尚未肯尊老。况实寿高耶。六聪明憍如鹊。譬憍慢。如云于他等谓己等。于等而轻。如力虽劣。尚欲轻彼。况实齐耶。七行善憍如鸠。譬不如慢。如云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德业天隔。谓稍下于高踪。况少劣耶。八色憍如鸽。譬憍慢。如云色不如他。亦谓己等。陋者自得。未肯劣于潘安。况美貌乎。此八种憍慢之名。出自经论。用配八鸟。此譬欲界起慢一使。为慢火所烧。众生之类也。

  蚖蛇蝮蝎。蜈蚣蚰蜒。

  此二句偈。譬起瞋使。众生。为火所烧之类也。瞋有三种。一非理自生瞋。不触而吸。譬蚖毒之盛。故知蚖譬非理生瞋也。蚖即黑蛇。汉书曰玄蚖。二是执理瞋。触则而螫。以譬蝮蝎其牙毒鼻上有针是也。三是戏论瞋。以譬蜈蚣蚰蜓也。颈赤者谓蜈蚣。不赤者谓蚰蜓。即蝍蛆。此譬众生瞋使也。

  守宫百足。鼬狸鼷鼠。诸恶虫辈。交横驰走。屎尿臭处。不净流溢。蜣螂诸虫。而集其上。

  此上二行偈。譬痴使众生所烧之类也。痴有独起。有相应起。守宫等兀然。譬独头无明痴也。在舍为守宫。在泽名蝘蜒。鼬者似鼠兽。若?字似猿也。又似狸。亦啖鼠也。鼷者小鼠。有毒螫人及兽。至尽不痛。即甘口鼠也。此等并譬相应痴也。诸恶虫辈者。从痴根本。备起诸结使也。交横驰走者。明诸使相缘。或缘三界如交横。起之速疾。如驰走也。屎尿臭处下一行。明痴心所著之境。皆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由痴不了。于中妄计净等。而生染着。贪爱不息。譬如蜣螂诸虫。而集其上。此譬起痴使众生所烧之类竟也。

  狐狼野干。咀嚼践蹋。䶩啮死尸。骨肉狼藉。由是群狗。竞来搏撮。饥羸慞惶。处处求食。

  此上两行偈。譬起贪使众生。为火所烧之类也。贪有二种。一有力贪。二无力贪。有力者。以威势取。如狐狼等。无力者。但能从他乞索粗弊。如野干等。咀嚼下。明贪取秽境。以譬死尸也。引物向己如咀嚼。不以道理如践蹋。亦云贪心取境。有用不用。有用而取如咀嚼。不用而取如践蹋。又少则咀嚼。多则践蹋也。贪心取境。或取一城。或取一国。其有齐畔如䶩啮也。骨肉狼藉者。积聚五尘。不知止足也。又爱心贪。贪五尘之肉。见心贪。贪道理之骨。推求知见。遂多所解。即是多骨。故须骨之狗。竞来撮之者。此有力贪。搏撮无力之者。谓大势豪贵恶党贼等也。饥羸慞惶者。常不知足如饥。求不能得如羸。种种营觅如慞惶。此土儒宗庄老。亦计天命自然气等。皆钝使摄。比之西方。道理天隔。经云。多欲之人。虽富而贫也。又诸见心中。未得正法之食名饥。不能伏断见惑名羸。处处求解名为慞惶。又即是贪人希求念望。故曰处处求食。此譬贪使众生。为火所烧之类竟。

  斗诤揸掣。啀喍嗥吠。

  此二句偈。譬起疑使众生。所烧之类也。犹豫二边名疑。未决是非。斗诤。意谓为是名掣。复谓为非名揸。又向前曰揸。向后为掣。啀喍者。犬之聚唇露齿也。嗥吠者。出声大吼也。即是发言论决是非之理。此明疑使众生所烧类竟。

  其舍恐怖。变状如是。

  此二句偈。都结上五钝使文毕。

  △从此讫后至叫唤驰走十行偈。明五利使所烧众生类也。

  处处皆有。魑魅魍魉。

  此上二句。是先总五利使。以利使遍缘五阴四谛下惑。故言处处皆有也。夫鬼神有通有智。以譬利使。上禽兽则无。故以利使喻鬼神也。魑者山泽之怪。谓之魑也。又山神也。虎形曰魑。魅者宅神也。猪头人形曰魅。魑魅物之精也。魍魉者木石变怪。又云水神也。此总譬五利使也。

  夜叉恶鬼。食啖人肉。毒虫之属。诸恶禽兽。孚乳产生。各自藏护。夜叉竞来。争取食之。食之既饱。恶心转炽。斗诤之声。甚可怖畏。

  此三行偈。明初邪见一利使也。夜叉是捷疾鬼。譬邪见拨无因果也。人是善报。譬出世因果不杂烦恼。拨无此理。如食人肉也。毒虫之属等。是恶报。如世间因果杂诸烦恼。邪见之者。亦拨无此理。如啖毒虫之属也。孚乳产生者。伏卵曰孚。乳者养也。兽生曰乳。世间之法。从自类因生自类果也。即同类因得等流果。以子似父故以喻之。曰同类因相似。自部地前生。即五部九地也。各自藏护者。因能有果名藏。必得不失名护也。又孚乳产生。总说善恶并有因果相生之用也。人肉是善。毒虫是恶。邪见之人。心拨无善恶因果等事。如夜叉竞来争取食也。食之既饱者。见心成就也。恶心炽盛者。邪见之心增广也。斗诤之声者。内心成就。外彰言教。宣于无因无果之法。能令闻者不信因果。毁障佛法。墯落三途。故言甚可怖畏。此譬邪见利使所烧之类也。

  鸠槃荼鬼。蹲踞土埵。或时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纵逸嬉戏。捉狗两足。扑令失声。以脚加颈。怖狗自乐。

  此两行二句颂。譬戒取一使也。鸠槃荼是鬼胜者。如有漏善能胜诸虫也。蹲踞土埵者。信十善戒。能生六天。是欲界高处。事如土埵也。又外道持戒。能修禅定。初得欲界定。或得未来定。未来定未脱欲界。欲界之顶如土埵也。或离一尺二尺者。得色界定如一尺。得无色处定如二尺。得升上界为往。退墯为迅也。起此戒取见障。如纵逸嬉戏也。捉狗两足者。狗譬贪欲。一云。谤无苦因。如捉狗足。拨无苦果。如脚加颈。集本招果。如狗之声。邪见之人。拨言无集无得苦之理。令其失声也。此约事解。多在断见。义释也。若观解者。修六行观。伏贪。贪不行。似如被断。为失声。欲贪是狗也。觉观为狗两足也。觉观往还。常在贪境。数息止心。是能缚义。为捉觉观之足也。扑者。贪觉若强。向不净境。依不净观。伏贪觉。贪觉摧伏。如狗被扑。困不能出声。又云。作不净观。如扑狗。能生禅定。如被扑失声也。脚加颈者。如狗虽被扑。扰动不伏。更以脚加。贪虽知不净止。贪犹未甚静。更以无常观脚。加保常之颈。则生怖畏。贪觉不起也。又云。一往制心。如向地扑。常系在缘。如脚加颈令不得起也。怖狗自乐者。以修无常。觉悟贪心。如怖狗。因得禅味。名自乐也。此之观解。义通常见及以邪正。此譬戒取利使众生。被火所烧类也。

  复有诸鬼。其身长大。裸形黑瘦。常住其中。发大恶声。叫呼求食。

  此一行半偈譬身见也。如六十二见等。竖入三世。计我名长。横遍五阴。计我名大。如二十身见。一阴四句。四句相望。无复优劣。故横遍五阴。计我名大。计我自在。不修善法。即无惭愧。故言裸形。以恶业法。而自庄严。故言黑也。无正法功德资养。故言瘦也。以计我者。不能出于三界。故言常住其中。计我在心。发言宣说有我之相。故言发大恶声。冀因此说。望得道果。故言叫呼求食也。此譬身见利使所烧之类也。

  复有诸鬼。其咽如针。

  此二句。以譬见取也。即非果计果。如非想非是涅槃之果。计之为常。无色唯心。名为咽细。非想是三界寿极之处。名为命危。而计之为常。名为保寿。正常计果之义也。此譬见取利使众生所烧之类也。

  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头发蓬乱。残害兕险。饥渴所逼。叫唤驰走。

  此两行颂譬边见也。计我如牛头。依我推断常二边。如牛头二角也。世以牛力为大自在。计我亦尔。为身是我。为我是身。依于我见。而起边见。互执能所等。如以五阴计一阴为我。余皆我所。谓僮仆璎珞窟宅。成六十五见。由计常断之过。能断出世善。如食人肉。能断世善根。如或时啖狗。或时计常。或复计断。前后回转。如头发蓬乱也。计常即破断。计断即破常。互相是非。强者伏弱。弱者从强。皆破他从己。如残害兕险也。无有智定饮食自资。如饥渴所逼驰走也。此譬边见利使所烧类也。

  夜叉饿鬼。诸恶鸟兽。饥急四向。窥看牕牖。如是诸难。恐畏无量。

  此一行半颂。总结上欲界所烧之类。烦恼之相也。亦是结利钝众生之相也。并是有漏之心。常无道味。故饥。由饥故。死生速疾。故云急也。四向者。见惑虽多。不出四句。利钝并有饥急之义也。窥看牕牖者。明其邪观空理。仰慕道味。虽复观察。而滞着心多。不会正理。如窥牕见空。不得无碍也。由隔牕故。见空乃偏。空无偏正。由从牕窥。理无是非。计者成过。故知邪正谁不各谓仰慕至道耶。饥急四向窥看牕牖二句。通结上利钝二使。后二句。收广结非也。

  是朽故宅。属于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间。

  此一行。颂欲界失火之由也。言朽故者。从生以说。故前后文国城家等。随其义势。或优或劣。无不属生。咸归长者。一色一香。一切皆然也。当知三界是佛化应之处。发心已来誓愿度脱。故云属于一人也。良由长者在宅。能令慎火。由出去后。诸子无知。故令火起。内合正由如来大通佛时。常教是等。令伏五浊。众生感尽。如来舍应。此等于后。便起五浊。他土赴缘。非是永去。故言近出。又云。从得无生忍。不生三界。故名出也。不久应来。故言近也。下寿量品云数现涅槃。即是出宅之意也。

  于后宅舍。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俱炽。栋梁椽柱。爆声震裂。摧折墯落。墙壁崩倒。

  此两行。正颂欲界火起之势。有二种。一者势分。二者威势也。势分通非非想。威势烧无不坏。今当界二势。亦复如是。三界为宅。则宽。五阴为舍则陋。忽然起义。如前释。四面一时者。四面即是处所。身受心法等。起四倒五浊八苦。故云一时。诸苦相续。渐增为炽。名?俱炽。栋梁椽柱。亦如前释。命根断为爆。风刀解体为裂。又云。受苦悲痛呻吟声名为爆。诸根破坏为裂。气断骨离筋绝。为摧折墯落。四大解散。为墙壁崩倒也。

  诸鬼神等。扬声大叫。雕鹫诸鸟。鸠槃荼等。周慞惶怖。不能自出。

  此一行半。颂欲界六天被烧之相也。初二句属见。次一句属修。次三句明不出所以。专由于见故。重云槃荼也。又初二句通列。故云鬼神等。等取虫兽。次一行别列。故更云鸠槃荼等。初二句中。下句正明烧相。故云大叫。次一行中。下二句明愚不知出。正由不出故烧。烧故不出。故总属烧相。云诸鬼等者。例上利使以譬神鬼。利使之人。或计断常。若计常者。谓法定空。已有还无。无即常也。计断之人。谓法定断。唯此一死。更无复续。皆唱言定说。其事已显。故云扬声大叫也。若是钝使及诸戒取。本不计断。今见无常。但生疑怖。不知出离之方。故言慞惶不能自出。始从上鸱枭雕鹫鸠鸽等讫此。总譬欲界火起文竟也。

  △此下去讫后四面充塞。颂穴中事。譬色界火起也。诸部解义。瞋通三界。即此文也。此文又为四。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

  此上一行。明色界所烧之类。初二句譬钝使。次二句譬利使也。色界四禅之定。譬如孔穴也。虽复不及门外敞豁。犹得免于猛?。入禅定中。犹得免于欲界粗恶也。利使众生。亦得禅定。如毗舍阇鬼亦住其中。此譬色界十八天。利使众生所烧类也。

  薄福德故。

  此一句。明色界火起之由也。由少福故。近恶遇苦也。

  为火所逼。

  此一句。明色界火起之势。色界如孔穴之中。虽无猛?。犹有热恼。四禅虽无欲界粗恶。亦有爱味细苦。故言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饮血啖肉。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诸大恶兽。竞来食啖。臭烟蓬㶿。四面充塞。

  此两行颂。明色界被烧之相也。明利钝相夺。色界诸使众生。得禅是同。所计各异。异故互相是非。如相残害也。既于禅中起诸见。则不能生无漏定慧。但着默然。如饮血也。又着五支。如啖肉也。野干者譬欲界贪。未来定已断。故言并已前死也。亦名食啖。禅定之贪。如大恶兽。能吞欲界贪。故四倒八苦。如猛?也。色界四倒。此苦如臭烟也。亦通身受心法。四大皮肉等。故言四面充塞。此譬色界火起竟。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

  此一行。譬无色界火起所烧之类。厌色界定。出向无色。厌色界粗境。而观无色法。如毒蛇类。火烧出穴。前云藏穴。譬色界。今乃出穴。譬无色界。是明空中事也。言空中者。非谓虚空。既以舍内譬欲。入穴譬色。今以穴外空地为空。以譬无色界天。前欲界以蜈蚣等譬瞋。此中例之。则瞋通三界也。小乘云上界无恚。知非尽理。此所烧之类也。

  鸠槃荼鬼。随取而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慞闷走。

  此一行半。譬无色所烧之相也。若得无色定。必灭下缘。寻生着上。故云随取而食也。非想最顶。犹尚不免颠倒诸苦。如其头上火然。非想禅定。亦有八苦之火。所烧之相也。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怨憎会苦。有四阴心。即五盛阴苦。失定之时。即爱别离苦。有此八苦之火。不能即断有顶之种。故云头上火然也。无无漏慧。故饥渴所恼。犹是轮回。故曰周慞闷走也。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此一行偈。总结上三界众难非一也。从偈初讫此。总是颂上总譬竟。

  ○下是时去。有三十二行半偈。颂第二别譬。别譬有四。今颂但三。初有二行半。颂上初长者见火。第二有十三行。颂上舍几用车寝大施小譬。第三有十七行。颂赐大车譬。初二行半。颂见火。有三。一能见。二所见。三起惊怖。此中具颂也。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

  此三句。颂上别四譬中。初能见之人。上明见。今云闻。以闻代见也。闻必从他也。言在门外立者。正颂上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也。立者。在法身地。常怀大悲。欲救众生。不处第一义空座也。然第一义空为智。理合与悲同体。今言。不住无悲之智。恒居有智之悲。故云立也。当知无缘慈悲。方可与智同体也。闻有人言者。法是佛师。谓三昧法也。此法为师。即他人也。若入三昧。则能见机。三昧令佛能见。故云闻有人言也。问。真如法界。可是佛师。观机三昧。纵名为法。祗是照俗。如何名师。答。观者属智。智即是佛也。依三昧起照。故得是师。虽云观机。照体是法。如佛眼观等。故有此眼。方能观机。义之如遣。又云大悲是他人也。他义更亲。汝义稍切。以无缘慈。望于应身。故无缘慈告于应身。令起化物。此乃分譬。但令法正焉。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着。

  此一偈一句。颂上所见之火也。问。子本未出。云何言因游戏来入。答或曾发心。名出三界。而复退还。名之为入。如人举足欲出。门侧而返亦名为出。亦名还入也。此约事解。又理性本净。非三界法。因无明故。而起戏论。便有生死。故云先因游戏来入也。当知约理解。戏论即是三界见思。见思即理故出。理即见思故入。故实相外。皆名戏论也。又大善未着为稚小。以无明所覆。为无知也。

  长者闻已。惊入火宅。

  此二句。颂上即大惊怖而起大悲心也。从上是时宅讫此。颂上别譬四中。初长者见火三譬竟。

  △此下十三行偈。颂上别譬四中。第二大段舍几用车二譬也。

  方宜救济。令无烧害。告喻诸子。说众患难。恶鬼毒虫。灾火蔓莚。众苦次第。相续不绝。毒蛇蚖蝮。及诸夜叉。鸠槃荼鬼。野干狐狗。雕鹫鸱枭。百足之属。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

  此上四行半。颂上我当说怖畏拟宜。即诫门拟宜也。细分为六。初方宜至毒虫一行。正明拟宜。方宜者。拟宜大教也。告喻即是说众患难。诫教之义也。次恶鬼毒虫一句。总立所烧。即是见思。三灾火蔓莚一句。总明烧势。四众苦至不绝二句。略明烧相也。五毒蛇至百足之属一行半。广明所烧也。文中杂列见思二类。不复次第耳。六饥渴至大火一行况结。初二句举所况。次二句正况。由无定慧。是故饥渴。已可怖畏。况复更为浊火所烧。如得上界有漏定时。无无漏定。已为小火之所焚烧。况堕下欲。大火所烧。即指饥渴。已为此苦。是故应求大乘永离也。此颂诫门拟宜竟。

  诸子无知。虽闻父诲。犹故乐着。

  此三句。颂上诫门无机。即子不受。是稚小无知故也。经文略故。但云无知也。言犹故乐著者。既无大志。复不习小。已无大小。复着三界。乃云犹故乐着。

  嬉戏不已。

  此一句。颂上视父而已。放舍苦言之义也。正颂息化。见思不已。故息大化。若见思不已。尚有大机。如来于时亦不吝大。但缘大小俱失。唯有见思。故于大小二途。且令出浊。先施小乘耳。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今此舍宅。无一可乐。而诸子等。耽湎嬉戏。不受我教。将为火害。即便思惟。设诸方便。

  此三行颂上拟宜。上文云。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乃至得免斯害文是也。初一行明拟宜意也。今此去一行。明用小之由。由着见思故。唯施小也。不受等半行。明用小之意。若不用小。则大小并亡。故云将为火害。害故丧身失命。当小济之。次半行正思用小应也。

  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

  此颂上而告诸子至后心忧悔文。是颂上初劝转也。妙宝者。仍属方便教。如灭止妙离。阿含云妙中之妙等。此小乘之妙也。若妙宝是大。何故下文。皆诣父所。而索车耶。

  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

  此三句颂上示转。上云如此羊车。至可以游戏文也。言在门外者。如示四谛。令知出世间。故云门外也。

  汝等出来。

  此一句。重颂劝转也。

  吾为汝等。造作此车。随意所乐。可以游戏。

  此一偈。颂上证转。上云汝等于此火宅。至皆当与汝。经文意者。吾善造车。以给一切。验知自必不乏于车。引自无谬。证赐不虚。故知以己所用之车。劝其令得。举己例彼。故云在外吾为汝等。

  诸子闻说。如此诸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到于空地。离诸苦难。

  此一行半偈。颂上适子所愿。今总颂上六句。驰走颂上见谛也。空地颂上无学也。从方宜救济讫此。颂上第二大科舍几用车文竟。

  △从此下。是别四譬中。第三等赐大车譬也。上文有四。今颂亦四。初五行颂免难欢喜。第二三行颂索车。第三七行半。颂等赐。第四一行半颂得车欢喜。初免难文二。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师子座。

  此一行。颂前免难。前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至无复障碍。是也。言四衢者。即四谛也。坐师子座者。有二释。一云。诸子坐座。得出三界。以自证小无畏。故云师子座也。二云。是长者坐座。长者见子免难。即父得无畏。何也。为父初在门外。犹有忧畏。故云父立。今子得出门外。故父方坐无畏之座。长者无畏。故上经云今我喜无畏。免难文竟。

  而自庆言。我今快乐。此诸子等。生育甚难。愚小无知。而入险宅。多诸毒虫。魑魅可畏。大火猛焰。四面俱起。而此诸子。贪乐嬉戏。我已救之。令得脱难。是故诸人。我今快乐。

  此四行。颂上长者欢喜。前云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是也。而自庆下一行半。明得所化机是庆快。二万亿佛所。教其大缘。是故云生也。中间小熟。是故云育。经此多时。数数成熟。将养不易。故云甚难。大机微弱故。名愚小也。起浊由于无知。由因招果。故云入宅也。次多诸至可畏二句。述其所起见思之火也。次大火至俱起二句。述被烧火势也。次而此至嬉戏二句。合见思之火也。次我已至脱难二句。明欢喜之由。次是故至快乐二句。结欢喜意也。此大车譬中。颂初免难欢喜譬竟。

  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当以三车。随汝所欲。今正是时。惟垂给与。

  此上三行。颂上第二索车譬也。初二句明索车时也。次从皆诣至宝车一行。正明索车也。次如前至所欲一行。述元许车也。次二句结索车。如疏广辨。一十六句。如前释。此是大车譬中。第二诸子索车竟。

  △下从长者大富去。正颂等赐大车。上文有二章二广二释。后合只有五。今但颂四。不颂广等心。不颂释等心。二文颂亦不次。故预示之耳。

  长者大富。库藏众多。金银琉璃。砗磲码瑙。

  此一行。超颂第四释有大车之由也。屋盛称库。地盛曰藏。一地一行。具足一切法。名之为藏。以含藏众义故也。眼耳等六根。具一切法名库。以藏宽库狭。亦可互论。但约盛贮。诸库不同。如六根各异。虽异各具互具。故于诸根。具一切行。以行历根。即是根行。皆具诸法。即藏深库近。如行远根浅。虽有远近。皆具诸法。约根论行。无复差别。谁知以根以行为藏为库。各备诸法。此颂有车之由也。

  以众宝物。造诸大车。庄校严饰。周匝栏楯。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金华诸璎。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柔软缯纩。以为茵蓐。上妙细氎。价直千亿。鲜白净洁。以覆其上。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多诸傧从。而侍卫之。

  此六行偈。颂上第三广大车也。以众宝二句。正颂车体。因果所有。总名众宝。约教修得。义之如造。性修不同。权宜名造。行多子多。故车非一。是故所造。诸而复大也。又须示方知。子修名造。以性泯修。造还本有。即大车体也。从庄校。至以覆其上四行。明车中具度。初一行如前释。今言真珠等者。出幰盖相。慈门非一。犹如网孔。一一孔中。皆一真珠。如众慈门。并称于实。前文但云垂诸华璎。秪是直令见者忻悦。今云处处垂下。乃众机遍悦也。众彩杂饰一句。明垂化之处。设应不同也。周匝围绕一句。明摄物之宜。无所阙少。柔软等者。前直云重敷。今加叹柔软。又以贵氎而覆其上。诸禅自在。故云柔软。以妙冠粗。如细覆上也。茵者。说文云。车中重席。具足事禅。有异凡小。故云鲜白净洁。以覆乃至卫之。已如前释。

  以是妙车。

  此一句。颂上第二大车章门也。上第三等赐中。第二等大车章门。即前云等一大车文也。

  等赐诸子。

  此一句。颂上等赐中第一等心章门。即前云各赐诸子。始从长者大富讫此。是颂上大科第三等赐譬竟。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

  此一行半。颂上得车欢喜。前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文也。然游于四方者。乘中道慧。横游四种四门。四种四谛。竖游四十一位。究竟常乐我净之德。故言嬉戏自在也。言横竖四十一位等。具如法说理一。四释中。位门二释。已上偈颂初正譬说竟。

  △此下去颂上合总别譬文也。从此下去。有三十四行半偈。即是颂合譬也。初四行颂合总譬。但作四譬。兼得六譬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众圣中尊。世间之父。

  言我亦如是一行。颂总合上长者譬也。上半行。颂上合位号。下半行。颂上合名行。兼叹德义也。七种方便。贤圣中尊。九种世间之父也。

  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深着世乐。无有慧心。

  此一偈颂上合五百人譬。即是五道。义兼三十子也。言三十子者。乃是缘因之子。一切众生。即正因之子也。言无慧心者。通语无其实慧耳。即前云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文也。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此半偈。颂上合家宅。兼得一门。以宅必有门故也。即前云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文也。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此一偈半。颂上合火起譬。即前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阇蔽。三毒之火文也。从上我亦如是。讫此。颂上合总譬经竟。

  △此下去有三十行半。第二颂上合别譬文也。上颂开无不虚。今颂合则有。下初三偈。颂上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乃至种种诸苦等文。颂上合见火中三譬。今颂合亦三譬也。

  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

  此一偈。颂上合别四譬中。初合长者能见火。科中初能见人譬。即前云见之一字也。上如来能见。正由寂然闲居。在王三昧。用智能见五浊诸子也。即合上闻有人言也。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此一偈半。颂上所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烧煮。合别四譬初中。第二所见火譬也。经如前引。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此半偈。颂佛见此已。便作是念。乃至令其游戏文也。此颂上合别初见火中。第三惊入火宅也。

  △此下去有四行。颂上合别譬中。第二大科。舍几用车譬。为二。初一行颂舍几等。合上譬有三。拟宜。无机。息化也。今颂上。此一偈亦有三意。但总略耳。

  虽复教诏。

  此一句。颂上初合拟宜。前云。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乃至众生不能得度等文是也。

  而不信受。

  此一句。颂上合无机。前云。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乃至何由能解佛之智慧文也。

  于诸欲染。贪着深故。

  此二句。颂上合息化也。前云。如来亦复如是。如彼长者。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文是也。或可此二句颂上合无机。此上四句。乃颂上合舍几譬竟。

  △此下从是方便。去有三偈。颂上合无机用车救子得譬。上文有四。今但颂三。合亦三。略不颂合知子先心文也。

  是以方便。

  此一句。颂上合用车拟宜三车。前云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欲拟宜文也。

  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

  此一偈一句。颂上合第三叹三车希有。前云。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乃至便得无量安隐快乐。即前三转示证劝文也。

  是诸子等。若心决定。

  此半偈颂上合第四适所愿。前云。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乃至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也。若心决定者。从苦法忍。已上是真决定。此之一句。总颂三乘驰走之位文也。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

  此一行。各颂上三乘争出火宅。前云。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乃至为求牛车。出于火宅。亦兼三藏等文是也。此颂上合中。第三用车文竟。

  △此下去有八行。颂别譬合第三等赐大车譬。上长行不合索车及与欢喜。今合等赐欢喜。不颂合免难索车。以由傍正故。有去取存略也。

  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

  此一行。颂上合第三等赐譬中。大车。第二标等车门也。上云悉与诸佛禅定。至娱乐之具文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得成佛道。

  此一行偈。颂上合等心章门。上云是诸众生脱三界者之文也。

  是乘微净。妙清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

  此二偈。颂上合正广大车。上云。皆是一相一种。至第一之乐文是也。义如前释。

  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

  此一行偈。颂上合第一有车之由也。前云。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乃至诸佛法藏文是也。从汝舍利弗讫此。颂上合等赐大车文竟也。

  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此二偈。颂上合得车欢喜。明各得大车。前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今云日夜者。初得佛知见。中道智光。如日。分仍有无明在如夜。自得中道智如日。慈悲入生死如夜。常行二法。故言游戏。三乘之人。同入佛智。故云与诸菩萨及声闻众。又此明自行化他。自获是乘。故言日夜游戏。以此化他。故言与诸菩萨及声闻众。能化三乘。同乘宝乘。直至道场故也。

  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此一偈。结劝信也。所说一乘无三因缘。于十方土。审实而求。唯一无二。除佛方便。则不在言耳。他云菩萨不索车。今文何因菩萨乘车欢喜耶。从汝舍利弗讫此。第三颂合文等赐大车譬竟。

  △此下从告舍利弗去。有十五行半偈。是颂上第四合不虚。也。上合不虚有二。先举云舍利弗如彼长者。次譬后合不虚云。初以三车等。乃至云如来亦复如是等。合也。今文但颂合中。次譬。后正合文。及颂合。后况释之文尔。不合先牒举等文。今颂合不虚。十五行半为二。初三行半。正颂合不虚章门为二。次若有菩萨下。十二行偈。颂合上况释出不虚也。当知上身子作称本心不虚譬。父本欲令子得出难故。乃设三车。既得免难。乃至不与小车。亦不违先心。是故不虚。佛颂其譬。则明不虚。明佛本意即欲说一。但为五浊不肯信受。故说于三。浊障既除。还说一大。即称本心。故颂合不虚也。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

  此一行。颂合不虚中。先定父子。明本欲与大。故云皆是吾子。理应平等与大也。即上文云。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

  汝等累劫。众苦所烧。我皆济拔。令出三界。

  此一行。颂合不虚中。明说三乘意为除障。故云汝等累劫众苦所烧。即上文云初说三乘引导众生是也。

  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此一行半。颂合不虚中。还为说大。初一行明障除。次半行遂本心。既已障除。还遂本心。与大乘法。故云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也。即上文云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此三节颂合不虚竟。

  △此下从若有菩萨去。颂上合况释出文也。还释前三意。文为三。

  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佛实法。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此二行。颂上合释不虚中。初释同皆是子。理应平等也。言若有菩萨者。方便三乘所化众生。皆是昔日结缘佛子。亦皆同真如佛性。故云皆是菩萨也。此下从若人小智去。颂上合释不能信受乃三乘。此下七行为五。

  若人小智。深着爱欲。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

  此二行。说三乘中。初明苦谛也。初一句标说苦由。由小智故。但有世智。唯堪说小。次一句明以集重故。须明苦谛。次一句重指苦由。次一句正明说苦也。从众生心喜去一行。明称本习。于中初二句明机。次二句明应。应中言无异。如遗教云。苦谛实苦。不可令乐。言小智为说苦谛者。声闻于三乘中最小。复以苦谛为初门。众生心喜者。称其本习则喜。本厌生死。自求涅槃。今闻出难。即会宿习。故欢喜。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着苦因。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此二行明集谛。初一行正明集谛。次半行显集谛能治。次半行正明集谛过患本也。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灭尽诸苦。名第三谛。

  此一行。明灭谛也。初二句明灭谛功能。次二句明得灭谛名也。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

  此半行。明道谛也。此中正是明有作四谛。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此一行半。明此四法脱非究竟。初二句重举解脱。次二句徴起。次二句释离界系。但明小脱也。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灭度。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此三行释离障。初一行半。以无上道法斥。次一行半。出佛本心。此三偈。释障既除。情根又利。还遂本心。与大乘法。佛本欲与一切解脱。今汝始断分段。非大涅槃。以其未得一切故。终是未称本心。故言我意不欲令至灭度。今则还令得无上道。入大涅槃。乃是究竟称佛本心。一切解脱即是无作灭谛也。无上道即是无作道谛。用二谛破无作苦集。昔欲说此。而此众生不堪。今既障已除。还说此也。佛为法王。于权实法。已得自在。开三显一实。岂有虚妄也。始从上我亦如是众圣中尊。讫此故现于世。是颂上合喻总别譬竟也。

  △下去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有六十五行偈。劝信流通。信者信佛说不说也。劝者劝可通不可通。有此二义。故言劝信。文为二。一标两章。二释文。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此初一行偈。标说不说者。如来说此法。即为利益世间故说也。不说者。四十余年。未是说时。五千未去。是故不说也。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此半行。标可通不可通章者。勿妄宣传也。恶者强说。令其墯苦。善者不说。误其失乐。若大悲愍恶。则不为通。若大慈念善。则应为通。是名标可通不可通章也。

  若有闻者。随喜顶受。当知是人。阿鞞䟦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斯法华经。为深智说。浅识闻之。迷惑不解。一切声闻。及辟支佛。于此经中。力所不及。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佛语故。随顺此经。非己智分。

  此八行。释可说不可说。明如来利益世间之相也。通论三世利益。别论令二乘入信。阿惟越致。是观现在益为说也。是人已曾见过去佛者。观过去善为说也。信汝见我者。观未来善为说也。下文云。若深信解者。见佛常在灵鹫山。即其义也。斯法华经一行。结上开下。如来观知三世利益。是故为说。浅智不解。则不为说。此释如来说不说章也。

  △下从憍慢去。双释二章门。有二。初三十六行半。明若用大悲门。莫为恶人说。自分三。先引恶数。次必起恶谤因。后必定获恶果报。是故如来大悲不可为说也。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着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

  此二行。先引恶数因。

  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此四行半。明必起恶谤。由恶谤因。获下文恶果报也。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

  此一行半。明初获地狱恶果报。

  从地狱出。当墯畜生。若狗野干。其形?瘦。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馲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获罪如是。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踠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此十行半偈。乃明后恶果报。墯畜生中。言断世间佛种者。正当破坏缘了二因佛种也。言佛种者。净名以烦恼为如来种。此取境界性也。大品以一切种智学般若。此取了因性为佛种。今经明小善成佛。此取缘因为佛种。若不信小善成佛。即断世间佛种也。当知此经遍开六道佛种。若谤此经。义当断也。问。谤经生罪。岂非经为罪缘。答。罪福由心。经乃缘助。其犹四大损益斯成。然从佛元意。唯为生福。是迷者过。非路咎也。

  若得为人。诸根闇钝。矬陋?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痟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罗其殃。

  此七行。总明余报贱人也。下去明三展转余报。

  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于无数劫。如恒河沙。生辄聋哑。诸根不具。

  此三行。明余报不值佛也。

  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驼驴猪狗。是其行处。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此二行。明复入恶道。

  若得为人。聋盲喑哑。贫穷诸衰。以自庄严。水肿干痟。疥癞痈疽。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身常臭处。垢秽不净。深着我见。增益瞋恚。淫欲炽盛。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此四行。明复得为人。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以是因缘。我故语决。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此二行。结上莫与无智不信恶人说经也。已上三十六行。大悲门莫为恶人说妙经文竟。

  △下从若有利根下十九行。释弘经时用大慈门。善人应为宣说令不失法乐。弘通之要。谐和两门。令其得所。是善流传。若不得所。是妄宣传。文为二。初十七行。有五双十双善人之相。可为宣说也。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不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此三行。第一明过现善人一双乃可为说也。利根是现在一双。植善是过去一只。强识是现在一只。曾见亿百千佛。是过去一只也。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此二行半。明第二善人上下一双乃可为说也。修慈是愍下。恭敬是尊上。

  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此三行。是第三明内外善人一双。乃可为说。舍恶亲善。是外求也。持戒如珠。是内护也。

  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此三行半。是第四自行化他一双。乃可为说。质直敬佛。是自行。譬喻说法。是化他也。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此五行偈。是第五始终善人一双。可为说经。四方求法。请益之始。顶受专修。是归凭之终也。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此两行总结。善信甚多。略举上来五双。以示流通方法。显慈悲两门。可通不可通之大要也。从上我此法印讫此。是第三大段。劝信流通科意。始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长行偈颂。总广合譬。讫此。总是为中根人譬说四段中。初正譬说竟。次品当第二四大声闻。闻譬领解段也。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