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瑜伽论问答卷第七(论第五十九。六十。六十二)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八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六日)。
  问。有大乘论文作问云。贪等十烦恼几能发业(文)即答文云。一切能发(文)其云一切能发之意何。答。景法师云。或据苦下十烦恼。或据四谛下十烦恼。或通据见修十根本。或由见修一切皆发故。言一切能发(云云)。问。且付初二释。云苦下十烦恼。云四谛下十烦恼。有何证据乎。答。初义依对法论。彼论云。依世俗愚故造不善业。依胜义愚故造福不动业(文)此文即说迷苦无明发业也。次义依缘起经。彼经说。不共无明能发诸业(文)此文即通四谛下不共无明皆能发业也。问。依对法文。何见苦下十烦恼发业。依缘起经。何见通四谛下烦恼发业。答。对法文意。不善业所感苦苦。名世俗苦。愚世俗苦故造不善业。善业所感乐受舍受。名胜义苦。愚胜义苦故造福不动业。既愚世俗苦。亦愚胜义苦。俱迷苦发业。故能烦恼是苦下烦恼(言也)缘起经文。但云不苦无明能发诸业(文)其不共无明通四谛下具。故云通四谛下烦恼发业也。问。于十烦恼中。无明是一种。论云一切能发。见十种皆发业。何二处证文皆唯云无明。答。无明是一切烦恼所依本。举根本无明。显余一切惑。故二处证文虽举无明。非无余烦恼。问。既云一切能发。余则十烦恼俱造善恶业。俱生善恶趣。答。虽一切能发。然中有差别。故次下文云。若诸烦恼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苦(文)。问。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者。为是分别。为是俱生。答。应是分别。故次下文云。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文)。问。何故分别起必可猛利现行。答。记文云。又分别起多是上品发恶趣业。任运所发多是中下人无中受(云云)。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八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七日)。
  问。有大乘论中作问云。贪等十烦恼几能发业(云云)即答文云。一切能发(文)此答意何。答。贪等十烦恼几能发业问。答一切能发。即言彼十惑皆能可发业。问。于此十烦恼。有见惑俱可能发业。答。若小乘论。说修惑发业。若大乘宗。说见惑发业。然此文意云见修俱发业。问。既是大乘论。可见惑发业。何云俱发业。答。修惑业由见惑力。若无见惑。修不得发。有见惑时。修发业故。言俱发业。非谓无见惑修惑独发业。故记文云。由见惑力。修亦发业。故此论云一切能发(文)。问。若大乘说见惑发业。何佛性论云。由思惟故诸业得生。由见惑故诸行得熟。答。记文不通。后更思之。问。何故大乘必说见惑发业。答。凡发业者。要先于内推度构画。然后发业。推度是见。故见能发。修惑不尔。故云见发。问。旧摄论云。若无苦下无明。诸行不生。若无修·道无明。诸行不熟(云云)若准彼文见。唯无明可能发业。何此论云贪等十惑一切能发。答。彼摄论意云。若无见断无明。诸行不生(言也)言苦下者。见苦所断十随眠中不共明。但举无明。以惑本故。虽云无明。非无余惑。问。若云修惑不能发业。如初果位或耕垦地。或加棬人。是岂非业。答。前据牵引业。云修惑不发。若论圆满业。修惑亦发业。修惑亦发业。故记文云。见道烦恼发引满业。修惑唯得发圆满业。如预流等加卷等业(云云)。问。若云修惑不发引业。何说欲界九品修惑润七生义。答。彼据凡位。造欲界业。入圣已后。润七生义。若前不造业。虽有九品惑。尚不润一生。况能润七生。故可云修惑不引业也。问。若云修惑亦造满业发恶趣业。答。可有尔事。故慈恩云。其修道中何妨亦有发恶趣中别报业者。今据引业。不据满业(云云)意云。修惑亦发恶趣满业。然大乘说修惑不发。是据引业。不据满业(言也)。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八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九日)。
  问。于烦恼有有异熟果·无异熟果。何等烦恼有异熟果。何等烦恼无异熟果。答。瑜伽论第五十九云。欲界一分不善烦恼有异熟果。应知所余无异熟果(文)以欲界言简上二界惑。以一分言简圣位中不善烦恼。以不善言简无记惑。但是欲界凡夫所具不善烦恼招异熟果。所余烦恼不招烦恼异熟。问。有人伏断欲界烦恼得上界定。此人命终生上二界。彼上界生何烦恼引。若言欲界惑。欲何引上界生耶。若言上界惑。上界烦恼既是无记。何招异熟。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八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二日)。
  问。于烦恼有自境缘烦恼·他境缘烦恼。且何名他境缘烦恼乎。答。瑜伽论第五十九云。谓色界于欲行烦恼。无色界于色行烦恼(文)意云。缘色界之欲界烦恼。缘无色界烦恼(言也)。问。若云缘色界。可云于色界。何云色界於乎。答。于字实叵。然记文云。色界为境欲行烦恼上缘。无色为境色行烦恼上缘(云云)意云。欲界烦恼缘于色界。色界烦恼缘无色界(言也)见此记文。不消于字。今案之。可有一释。色界为能缘。于欲界行烦恼。无色界为能缘。于色界行烦恼。若作此释。于字被消。问。何等烦恼在下缘上。何等烦恼在上缘下。答。遍行随眠中他界缘惑。是在下缘上。生上地者于下地有情起慢等惑。是在上缘下。问。如他界缘惑在下缘上者。是通途道理。然在上缘下。未见其前。以何有此作法。答。同论次下云。又下地于上地烦恼。生上地者于彼下地诸有情所。由常乐净具胜功德。自谓为胜(文)是在上缘下慢等烦恼也。问。业果道异。界系非一。上能缘下。下又缘上。隔界变过何遮遣乎。答。缘他界本质。于其变影像。应是隔界变。今此界缘不缘彼本质。但缘彼他界名言得失等。于上生恃执。于下生慢忆。故慈恩释云。虽有是缘不似本质。缘名为境(云云)。问。付缘上界下界烦恼。如欲界隔遍行随眠缘上界。初禅已上遍行随眠亦缘上地。答。可然。初禅已上遍行随眠亦缘上地。论文既云。无色界于色行烦恼(文)色界烦恼尚缘无色界。况初禅烦恼不缘上静虑。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三日)。
  问。于结生相续有七种。所谓缠及随眠结生相续。唯随眠结生相续等也。此中何名唯随眠结生相续乎。答。瑜伽第五十九云。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圣道(文)意云。初果已上见圣迹者。唯由惑种结生相续(言也)。问。对法论云。初之二果。缠及随眠润生。若不还果。唯随眠润生(文)唯彼论文。虽见圣迹。初二果圣由缠随眠结生相续。何此论云。唯随眠润生。谓见圣迹乎。答。唐三藏会宣。圣人润生随眠则定如此中说。一切见道皆云随眠润生。缠起不定。或有或无。对法据起故。言二果缠及随眠二种皆润(云云)。问。唐三藏释缠起不定或有或无。唯言不消。既以唯言简不定义。何不定释不消唯言乎。答。依决定起。言唯随眠。不定起者。且除不论。问。见论现文。此释不成。若如所释者。可云定随眠。答(云云)可思。测法师云。初二果人虽起现行。为智所所伏。势用钝故。相从名种。理实通现(云云)。问。尔何言唯。若唯若无唯言。此释可成。即有唯言。何用此释。答(云云)。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一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五日)。
  问。说于妄语业。时众及对论者领解。成业道。时众及对论者不领解。不成业道云。前人若闻城外二字即领解者。闻第二字正成业道。若闻三字始领解者。至第三字始成业道(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记文具云样。有人为诳惑他作妄语云。城外见狼。此时前人若闻城外二字即领解心成者。闻第三字正成业道。若闻二字始领解者。至第三字始成业道。若闻四字方领解者。至第四字乃成业道(文)事趣具见。今此中付前三人。若闻城外二字。未闻见狼二字。那忽可领解城外见狼乎。又若闻城外狼三字。未闻见字。那忽可领解城外见狼乎。此事专不被领解。何成妄语业道乎。
  伽第五十九。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五日)。
  问。说十不善业道中绮语业道云。方便究竟。谓才发言(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此文意云。绮语业才发绮语言。即成业道(言也)今付此所疑。如妄语业。时众及对法论者领解。乃成业道。若不尔时。不成业道。如离间语。所破人领解。乃成业道。若不尔时。不成业道。如离间语。所破人领解。乃成业道。若不尔时。不成业道。如粗恶语。呵骂彼人。即成业道。如此前三语业。皆有所对领解乃成业道者也。今何绮语业道不待前人领解。才发言成业道。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若如私屏自有歌哭泣悲叹。才发言词即成业道(云云)今付此所疑。若为他说外道邪论。或作歌咏。调哢前人。皆是绮语。此等绮语令他领解。方成业道。何此论说绮语云。才发言成业道。答。绮语有二种。一说外道邪论调哢歌咏前人。二私屏歌咏哭泣悲叹等。初绮语待他领成业道。后绮语不对他。才发言成业道。今论文举后绮语云才发言。问。今何不举前绮语乎。答。初绮语待他领。同前三业。事非希奇。不更论之。不待他领成业道边。是希奇故。今新举之。问。前三语业可有不待他。何彼中不举。答。前三业无不待他。故彼不举。但于绮语有不待他。故但此举。不可责齐。
  伽第六十。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四日)。
  问。有人不尽寿量齐限。非时中夭。何业何果。答。是杀生业增上果也。瑜伽论云。未尽寿量。非时中夭。是名杀生增上果也。问。寿量短促非时中夭。皆是寿命不如法义。其寿命短促。名杀生等流果。此非时中夭。应杀生等流果。何名增上果乎。答。瑜伽论云。饮食果药皆少光泽。势力威德并皆微劣。消变不平生长疾病。由此因缘。非时中夭(云云)意云。饮食少光泽势力微劣故。所食不消变发动诸病患。由病患因缘。不尽寿中夭(言也)故非时中夭由增上果摄饮食等不合。饮食等为因。非时中夭果。以果从因故。此名增上果。
  伽第六十。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十九日)。
  问。说阿罗汉位受决定业果云。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由小经苦之所逼恼。果报已熟(文)于决定受业。有报定时不定·时报不定。何决定受业阿罗汉难转。犹受小轻苦。答。景法师释云。报定时不定无学身犹受。时定报不定无学身不受。今言阿罗汉受小轻苦者。是报定时不定(云云)。问。凡阿罗汉已得转依。一切业果皆可不受。故次下云。若已转依。果报种千皆永断。故一切不受(文)然则报定时定一切可不受者也。何云报定时不定无学身受小苦乎。答。彼景法师云。若转依等者。是时定报不定罗汉不受也。非谓报定时不定罗汉不受(云云)。问。若尔。何云一切不受。答。准彼师意。云一切者少分一切。论文既云由小轻苦之所逼恼。何云一切不受。问。次下文释一切不受言云。由佛世尊依未解脱相续建立定受业故(文)未解脱者。是未断尽诸烦恼之有学凡夫。依有学等立定受业。依已解脱阿罗汉身可无定业。何云无学身受报定业苦。答。准彼师意。依未解脱立定受业者。是亦时定报不定业。于其报定时不定业。虽已解脱。未免其果(云云)。问。亦有何等释云准景法师。答。慈恩有二释。简彼云准也。问。其何等乎。答。一云。此决定业得罗汉时犹受小苦。果报已熟。已得转依有余涅槃。一切不善决定受业异熟不受。准受小轻(云云)二云。已转依者。无余涅槃。入无余灭。名解脱者。有余涅槃。名未解脱。入无余灭一切不受。住有余灭受小轻苦。今如佛世尊依未解脱立定业者。依有余灭立定受业(云云)。问。此二师释差别云何。答。景法师释。于决定业分别报定时定。若报定业罗汉难免。转受小苦。若心时定业罗汉能免。已得转依有余灭故。一切不受。名也解脱(言也)慈恩释意。有余无余俱名转依。有余转依未来异熟一切不受。但受定业转轻现苦。无余转依亦免现苦。二世业果一切不受(言也)。问。转决定业受小轻苦。为唯无学非余凡圣。答。慈恩释云。犹在凡夫小报苦逼。便名已熟。从果为名。故言罗汉(云云)故凡夫有学亦转重轻受。如大般若所说而已。
  伽第六十。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问。于十不善业道。有大乘论中。以三句分别。一业非业道。二业道非业。三亦业亦业道也。以此三句摄十不善业样何。答。即论文云思是业非业道。贪恚邪见业道非业。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业道(文)。问。何故如此业非业道业道非业差别可有。答。业构造义。道能通义。令身口意有所构造。因能通果令至成熟。思唯构造。不招后果。不至成熟。唯业非道。贪恚邪见是生死因。虽能通果。不构造心。道非业。杀生等七令心构造。能招后果。亦业亦道。问。且付初句。何故思名业非业道。同论上文云。意表业即体是思(文)意业既道。思何非业道。又云。思上假说三业(文)三业既业道。何思非业道。答。慈恩释云。游履名道。思即非道。能得故名为业道。思亦是道。故前文言。表意业体即是思也(云云)意云。思可有二义。一思非业道。二亦名业道。论据一边云业非道(言也)。问。慈恩广释。论何狭说。答。于一论内处处异说。见一处说不言狭。故备法师云。前约真理。言思即业道。今约世俗门。说思非业道(云云)意云。论前文云思上假说三业。即思可业道。此约真实理。此处文思非业道。此约世俗门(言也)。问。言即思业道。何名真实理。言思非业道。何名世俗门。答。凡动身口意。无不依思力。一切业·业道以思为自性。是业真实义。故约真实理。云思即业道。思内在构造。业道外动转。动转名业道。不取内构造。是世俗浅义。故约世俗门。云业非业道(言也)。
  伽第六十。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问。说生杂染种。有十一种生。其中第七列清净不清净生。第九*列清净不清净处生。此二种生如何生乎。答。瑜伽第六十云。清净不清净生。谓色无色界异生。清净不清净处生。谓生色无色界生(文)。问。所列生名既无差别。并所说出者同是色无色界异生。何故之为二种生乎。答。记文释云。前第七就体。此第九约处(云云)意云。释第七清净不清净生云。上界异生已离欲染。名为清净。体是凡夫。名不清净(云云)故第七不清净生标凡夫体。第九不清净处生明凡夫处(言也)。问。离欲染故。于上二界立清净名。生彼处者皆应清净处生。何更名不清净处生。若凡夫体故名不清净处生。与前第七不清净生。应无差别。何重列之。答。上界异生离欲染故。虽名清净。然得味禅。于处生染。是不清义。故名不清净处生。
  伽第六十二。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问。立十遍处定。何故上至识无边处立为遍处。其上不立遍处定耶。答。瑜伽第六十二云。由识无边处。无量遍满行转。是故此上不立遍处(文)如文可知。问。尔其由识无边。处无边无量遍满行转方何。答。同论次上文云。由识无边处。便能引发无净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又能成辨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便能证入相受灭解脱最胜住等(文)是由识无边处成辨无边无量遍满行之义也。问。识无边处有何所以。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胜功德乎。答。遁伦记云。景法师云。由数观识广略自在。若细心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云云)憬兴师云。诸功德法皆由心所由识处定得自在故。如识为境即得自在。由识处定得无诤等诸胜功德·无所有处·非想处故。入灭尽定遍满行转识处究竟。故于其上不立遍(言也)。问。凡诸功德依第四禅。何云由识处发无诤智等。答。女由识处得心自在。发无诤等诸功德法。后依四禅发功德用。初后有殊。不可一概。
  伽第六十二。遁伦记第十七。*第三百九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问。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此三法何为前。何为后。答。列之论论不同。毗昙·俱舍等解脱为初。胜处为中。遍处为后。成实论云。遍处唯因。解脱唯果。胜处通因果(云云)瑜伽第六十二云。胜处·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文)意云。二处是因。解脱是果(言也)故论*论不同也。问。且付瑜伽论。何故胜处遍名为解脱能清净道。答。景法师释云。解脱有二。一如量智中作解脱观。谓内有色外观色等。二如理智中作解脱观。观前七种解脱所观平等真如。依如量智作解脱观。解脱为初。次修胜处。后修遍处。依如理智作解脱观。先修遍。次修胜处。后修解脱。今依此义。云胜处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云云)意云。付如理智解脱观方。云胜遍处是能清净(言也)。问。何从依如理智可脱处遍处是解脱能清净。答。如理智中作解脱观。前七种所观之境平等真如。若非二处能清净力。岂令解脱能真如。既由二处能清净。得观真如。故云二处是解脱因。问。若此道理*女可然者。何毗昙等解脱为初胜处为次。遍处为后。答。是即此论如量智意。如量智观同毗昙等。故无相违。问。何从如量智可解脱为初。胜处为次。遍处为后。答。如量智中作解脱观。初心如次修解脱调伏心已。虽调伏色。次修胜处胜伏色已。虽胜伏色。未得自在。后修遍处便得自在。由此次第列说解脱·胜处·遍处。问。初调伏心。次胜伏色。后得自在。修行已满(文)何暇更修如理智观。答。虽伏心色及得自在。犹是有为。构造未伏。依如理智作解脱观。观真如理。能观所观平等平等。行者要道此为究竟。是故*女修如理智观。问。于如量智八解脱中。第八解脱是灭尽定。心心所法皆寂灭尽。与真如同。故如量中亦有真如。何更可修如理智观。答。其灭尽定灭心心所。更无所观。真如理深非观不显。故如理智作解脱观。观前七种所观之境平等真如。不举第八灭尽定境。
  伽第六十二。遁伦记第十七。三百九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问。就八解脱处十遍处。说有因果前后次第云。胜处·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文)此文意何。答。记文云。解脱为果。以胜遍处为前方便(云云)解脱是果。二处是因(言也)。问。如萨婆多说。解脱唯因。遍处唯果。胜处通因果在。解脱后通处前也(云云)对法第十三云。依解脱故造修胜处。遍处成满故于解脱究竟(文)此等大小乘皆说解脱因遍处为果也。何此瑜伽独云解脱为果胜遍为因乎。答。记文云。萨婆多意。约初修习。解脱为初。又对法言依解脱故造修胜处。要依解脱断其障故。如成实论。约后修时。解脱为果。谓究竟时要成胜处遍处力故。解脱方满。解脱为果。故云胜处遍处为清净道(云云)又对法云。遍处成满解脱究竟。故知对法约后修故解脱为果(云云)。问。云依解脱断其障者。断何等障。答。断所知障。故论次文云。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文)。问。其知障体何物乎。答。记文云。此是变易及不变易异熟生受。即是白净无记法也。障所知故名所知障(云云)。问。凡所知障二乘不断。唯菩萨断。今八解脱二乘共得。何八解脱断所知障。答。二乘云八断不得断名。菩萨究竟故得断名。故论次下云。由此声闻及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文)二乘亦得八解脱故。断所知障更方妨难。问。八解脱中。初二解脱正断贪爱。是烦恼障。何此文云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答。虽所·知障。不离贪爱。所知障类。非烦恼外别所知障。故记文云。障所知故是所知障类。又通染受。障所知故名所知障。二乘断此。名断所知障(云云)。
  伽第六十二。遁伦记第十七。第四百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十月四日)。
  问。于灭尽定简得不得云。是出间。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文)其远地菩萨何位菩萨。答。有二家释。一云。第六·第七地名远地菩萨。一云。地前十解名远地菩萨(云云)。问。付初释。论文简不得者。云一切异生。即初地已上是圣位故。皆可得者也。而云第六·第七地。即前五地预异生言。随不得类。岂前五地预异生类。付后释。地前十解是正所简果生位也。何得灭定。答。初释云。若据道理。初地已上皆得灭定。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地预流。五地一来。故前五地未得灭凡。六地不还。七地罗汉。故论偏说得灭尽定(云云)次释云。灭尽定是相似无漏。故体是有漏。故地前位亦得灭定。然今论云非异生行及非有漏。谓非一切异生及泛尔有漏也。若入位异生作涅槃想心方得故(云云)。问。付初释。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地预流。五地一来。不得灭定。亦有何道理。云初地已上皆可得灭定。付次释地。前十解未断烦恼。何匆得灭定。答。初释云。若据道理。初地已上皆得灭定。以得地相(云云)意云。以真如理为十地相。虽有地。地高下不同。皆于真如所分别也。其真如理言语道断。疑然常住。证理故初地已上名得灭定。然灭心心所。不如远地位。故论依别灭举远地菩萨(言也)次释云。地前十解亦得灭定。渐悟菩萨地前亦入(云云)意云。法相宗云二乘回心十信位。彼前二乘得灭尽定。虽今回心至十信中。本所得定犹在不失。故在地前犹入此定(言也)。问。见论文云。唯除已入远地菩萨。似云十地八地已上。六地七地尚非远地。何况地前岂名远地。答。六地七地虽近十地。望初地等假名远地地。前十解虽非地数。由有二意亦名远地。一者远离二乘地故。二者远行菩萨十地。云前向后俱名远地。非泛十解。但回心者住十解时。方名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