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瑜伽论问答卷第五(论第五十五之余五十六)

  伽第五十五。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问。有大乘论别说六种现观。谓思现观。信现观。戒现观。智谛现观。智谛边现观。究竟现观。此中说第二信现观云。由于实义已决定故。及闻所成决定智惠(文)此文意何。答。云由于宝义已决定故者。说信体也。信于三宝决定信故。云闻所成惠决定智惠者。说闻惠也。以信闻惠为信现观(言也)。问。以信闻惠为此现观。可名闻惠现。何偏名信现观乎。答。慈恩释云。若据初缘谛。要信为导首。即信用增者简择法为胜。即思惠胜故。准据信与思(文)难有信闻惠信为导首故。名信现观也。问。若依此释。以信思惠可为信现观。何云信闻惠为信现观乎。答。彼记次云闻惠即信中摄(云云)意云。闻惠在信中。不别立为体。以信胜思惠。为信现观体(言也)前云信闻惠为真现观者。任论文云尔。问。若尔。任论文可云信闻惠为信现观体。何更用思惠。答。此慈恩释。意凡简择法时。思惠用为胜。故依简择边取思惠为体。闻思简择劣。故不以为体(言也)。问。有何证据辄依此释。答。不见证据。但慈恩意。故道伦贬云。此未见文证。闻惠信中此文为证。即以闻信二法为体。然信义初增。闻从信说(文)意云。慈恩御释未见文证。以闻惠信为信现观。论文为证。然信从初其用增胜。闻惠劣故。从信说故。名信现观(言也)。问。慈恩是宗师。道伦末叶。何非祖师释。答。论是慈尊说。唐三藏翻译。何违论现文恣作私释乎。论文既云闻所成惠。慈恩何为思惠释乎。
  伽第五十五。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问。有大乘论中说真见道断惑义云。初遣有情假。除暖品烦恼。第二遣诸法假。除中品烦恼。第三遣一切有情诸法假。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文)此文意何。答。记文出憬师释云。初入见道。缘人空如。起下品无分别智。除人执上品。次观法空如。起中品无分别智。断法执上品。第三双观二空。双断二执下品(云云)。问。此景师释有三相违。一论文云初遣有情假除暖品烦恼(文)言暖品者。是下品也。何除人执上品耶。二论文云第二遣诸法假除中品烦恼(文)何云除法执上品耶。三论文云第三造一切有情诸法假除一切烦恼。不云下品。何云除二执下品耶。此三相违何会耶。答。此事叵思。今私推量。人法二执但有上下二品差别。可无中品。初除人执上品。次除法执上品。后双除二执下品。且付前二。所除二执俱是上品。然为令二无相滥失。人执上品假名暖品。法执上品假名中品。理实应言上品上品。又或可云。暖品见道名为暖品。非指烦恼为暖品也。暖品见道所断烦恼本是上品。以云暖品见道所断烦恼等。故知是上品。中品见道名为中品。非指烦恼名中品也。所断烦恼虽非中品。为中品断假名中品。问。付中品。为中品道所断烦恼实应是中品。何云非中品。答。论法执体。本是上品。轻人执故。中品道断假名中品。问。真见道中应无分别。何有三品差别不同。答。真见道位虽无三品差别不同。人空法空双空等观。随所除惑任运现前。于无分别假立分别。非如凡位及相道。若望或立一心见道。上来三品毕竟应无。约相见道应有三品。问。慈恩*何释此文。答。慈恩记云。西国诸德释此论文。自有异说。一解云。初心正断人执上品。次心正断法执中品。对人执故总名中品。后心断前二品习气。二解云。人法二执各有二品。初心断除人执初品。次心断除法执初品。后心双断二执后品。然人法相对故。初名上品。次名中品(文)。问。虽有二解。未会论文。论文云。初遣有情假除暖品烦恼。今此二释。初释云初心正断人执上品。次释云初心断除人执初品(云云)或云上品。或云初品。不消论云暖品之言。又论文云。第二遣诸法假除中品烦恼。今此二释。初释云次心正断法执中品。次释云次心断除法执初品(云云)或云中品。或云初品。不定释之。何故如此不会论文。答。慈恩记中不和会之。今私会之。断惑道理。以下品智断上品惑。以上品智断下品惑。论云初除暖品烦恼者。除暖品见道力所断上品烦恼(言也)故探暖品见道所断烦恼之文下意。初释曰人执上品。次释云人执初品也。又论云第三能除中品烦恼者。除中品见道力所断中品烦恼(言也)此意可知。问。就初释。暖品见道所断烦恼名上品故。中品见道所断烦恼名中可然。但何所以法执应中。就次释。二执各有初后二品。初心断人执初品可尔。云次心断法执初品。前后相违。前既云中品见道所断烦恼名中品了。何今违彼名初品乎。答。□释法执名中品者。简人执重名上品故。法执名中。次释法执名初品者。二□各有初后二品。二执后品第三双断。二执初品初次心断。初断人执初品。次断法执初品。故云次心断法执初品。维似违论不害论旨。
  伽第五十五。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二日)。
  问。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文)此文意何。答。记文有二释。一云。缘见道前暖等位中曾所观察欲界上界苦集二谛及二增上灭道二谛(文)二云。缘前真见道故。名曾所观察。傍真见道故。缘下上二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四谛之境(文)。问。见此二释。俱有妨难。且付初释言现观边智谛现观。是相见道。此相见道是准还缘前真见道观察者也。不缘见道?等位。何此释云缘见*道?等位中曾所观察。又付后释。真见道中无世俗智。论文既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非真见道。何此释云缘前真见道名曾观察。答。二释妨难甚叵遮遣。私聊会。初释云缘见道前?等位中者。仍本立名。名见道前。理实应云真见道中。所以然者。凡见道中缘上下地四谛境者。非是见道。始所安立本见道前?等位中。观四谛境入见道时。如前所观还审观也。寻其本源。在见道前。故相见道还照智力。知见道前本所行事。缘先世智曾所观察(言也)后释云缘前真见道故名曾所观察者。真见道有相见道前。故云缘前。故云缘前。然论文云缘先世智。虽似缘先世智时曾所观察。实是唯举真见道中谛观义也。其真见道观谛境者。由见道前世智观力故。寻本源云缘世智。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六日)。
  问。说得无想定者修因感果义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第四静虑当受彼果(文)意何。答。凡得无想定。要先于欲修得此定。后生色界第四静虑受其报者也。故如此云也。问。何故此中不云生色界时重复修起受无想报。答。于此有退法者不退者。若退法者。生色界已复重修起。若不退法者。于此没已即生无想天。不更生余下天复修重起。此论文说不退法者。故不云色界重修起。问。尔退法者色界重修起受无相报时。彼无想报为生色界重修起定力故受。为曾欲界修得定力故受。答。二义俱得。慈恩记云。以色界等更修起定方受报者。及欲界中不退定人。此定当知唯是生报(云云)色界更修方受报者。即名生报故。色界起定可受彼报。又同记云。先要由欲界起故后生色界复重起者。以隔色界一生故。欲界入定是后报业(云云)欲界起定既名后报业故。欲界起定力亦可受无相报。故二义俱得。问。设虽欲界得无想定。后生色界不重修者感无相报。何为业因可得何报。答。记文云。若生色界更不入定。但于余地受一生已而便受报。欲界之定可成后报(云云)意云。若色界中不更起定。下静虑地空过一生而后生彼。欲界起定为其业因。隔一生故。是后报业(言也)。问。若如此云。无想天报可通生报后报二种。何俱舍论唯顺生受乎。答。案俱舍论意。望色界中更起定者。及曾欲界不退定者。皆是生报。俱舍举之云顺生受。若欲界退定。色界不重修。退故非业因。不受无想报(言也)。问。欲界退人。先得之定思业在身。岂不受报。答。依俱舍意。不许思业在身受报。若依大乘。慈恩二释。一云。若彼受报。应一千劫受彼果报。色界入定。此定生报感五百劫。前欲界业熟亦感五百劫。故一千劫而受彼果。二云。若欲界定感彼生报时。欲界业受别报者。此欲界业便成生报。今时不受果。此业于受生未熟羸劣故。若尔。不定报(云云)问。何故俱舍不许思业在身受报。答。小乘义浅。不许思业受报而已。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二月七日)。
  问。说灭尽定起处差别云。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文)意云何。答。未建立阿赖耶识教。是小乘阿含经等。言已建立者。是解深密等诸大乘经。彼小乘经说。灭尽定但有色界起。非无色界起。此大乘中说。无色界亦起灭定。今论次上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所依方现前故(文)为消此文。云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也。问。何故小乘说无色界不起灭尽定乎。答。记文释云。先入灭定后退灭定。生于色界重起灭定。恐成断灭。要依色身方入灭定。故无色界不入灭定(文)。问。设无色界从入灭定。恐何断灭。答。彼无色界本无色身。灭心心所入灭定者。色心俱尽。命根何住。恐永断灭故彼不入。问。今大乘意。从建立阿赖耶识。于无色界可入灭定。所以何。答。生无色界虽无色身。依赖耶识命根得住。亦起灭定。问。般若经等是大乘教。何说依色身得起灭定。答。法相宗意判。般若经是第二时。解深密经是第三时。既般若经第二时故。未立赖耶。说依色身起灭尽定。问。如天台宗判。方等经是第三时。诸部般若是第四时。若依此判。解深密经是方等故。在般若前。应般若经已立赖耶。解深密经未建立之。何般若经说依色身起灭尽定。解深密说依赖耶起。答若依天台。般若经中说后三教。其中通教三乘共学。故顺二乘说依色身起灭尽定。别圆二教不共二乘。可依赖耶起灭尽定。且通意说依色身。问。言无色界依赖耶识命根住故起灭尽定。赖耶识自入灭尽定。为当如何。答。赖耶识自不入灭定。但为所依令意识入。意识入定依心赖耶(言也)。问。意识断灭无有体性。有何物体依*心赖耶。答。入定但灭意识染分。净分自性依*心赖耶。问。意识所依是末那识。应云依止此末那识。何云依止阿赖耶识。答。论别依根。是末那识。据总所依。云阿赖耶。
  伽第五十五。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八日)。
  问。说无想异熟建立道理云。已生无想有情天中。名灭分位建立无想(文)此之中云名灭分位者。何云事乎。答。言名者。无色四蕴。此无色四蕴名灭分位。立无想果(言也)。问。记文出景法师解云。若就本识四蕴名上建立之文。即应说言现起四蕴名上建立。不应说言名灭分位方始建立(云云)如此释意何。答。于名所摄无色四蕴。有本识相应无色四蕴。转识相应无色四蕴。今无相异熟。本识相应四蕴不灭。转识相应四蕴灭处。方始建立。故即应言本识相应现起四蕴名上建立。不应说言本识四蕴名灭分位立无想果(言也)。问。何故本识相应四蕴。不说灭言立无相果。答。二无心定无想异熟。不灭本识相应四蕴故。彼四蕴不说灭言。今文中云名灭分位立无想者。谓灭转灭相应四蕴。其名灭位。□无想果(言也)。问。转识相应四蕴灭者。于七转识皆应灭耶。答。除第七识诸余皆。问。何除第七诸余皆灭。答。对法论云。二无心定及无想天。谓不恒行心心法灭之所建立(文)不恒行者。前六转识。第七恒行。故知第七彼所灭。问。尔所不灭第七识上。可立无想。何故前云本识相应四蕴不灭名上建立。答。记文释云。故知但就彼天果报意识种子。立无想天(云云)意云。彼天果报意识现行已所灭。然其种子畜在赖耶。于其种子立无想果。第七末那虽是恒行。非是种子之所集在。故不于彼立无想果(言也)。问。何必种子立无想果。设非种子。立之何妨。答。记文释云。以彼种子前后相续体是果报无覆无记。于彼建立无想天故无想亦无想异熟(云云)意云。非种子法非恒相续。体非果报无覆无记。故不于彼立无想。□种子前后相续体是无记。立无想果(言也)。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十九条。
  问。说无想天临终行相云。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云云)若想生已非无想义。何以此文云相生已。答。记文有二释。一唐三藏释宣。后想□者。如人已来说名今来。亦如今来说名已来。亦如是(云云)二慈□果初生命终。皆无心想。一期无心。虽有色身定业感□□所引譬意如何。次释虽立道理。何不消论文□命终后受生时。心想正生。说彼正生名为生已。西方语倒。先道□□生。后道无想有情便从没。譬如世间于已来人立今来名□名彼命终后受他生时心想正生。说为生已。非未命终□无想果中惠无心想。然论文云后想生已从彼没者。应便从彼没。处有中名相生已(言也)。问。如此二释师弟相承皆□若全无心想菩萨净天眼何见彼所见。若望大般若。此□未消此论云后想生。与经文合。何唐三藏译大般若。自忘□讽谏三藏御言。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条。第四遍□
  问。于异生性。若小乘说圣道非得名异生性。大乘宗如何说□第五十六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分位立异生性(文)。问。云□即同小乘圣道非得。有何差别。答。慈恩释云。大乘无非□(云云)意云。小乘有非得故。于其立异生性。大乘无非得故。不许□起出世圣法分位建立(言也)。问。其未生起者。即是非得义。何破□起。答。未生起者。法未现言。非未生起法体可得。但于非得□非得法后非得似法有体故。不可云于非得上立异生性。一切圣法立异生性。问。设云非得许有其体。约其非得立异□答。小乘宗意。约过未法立二非得。彼许过未是实有故。今大□未实有之义立无过未。所依过未既无其体。能依非得亦不可有。非得既无。有异生性。问。言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等者。何等圣法。答。记文云。不得见道□圣法故(文)如文可知。问。既云一切。何偏见道。答。记文云。若未得见道。即□不得上建立(云云)故云尔也。问。虽得见道。未得修道。于应异性。何□生性。答。记文云。若得见一分。是圣种类故。不名异性(文)。问。不得见道立异生性□论其实体何物上立。答。记文云。此性即于见所断惑云上建立(文)。问。若见惑上立异生性。即异生性可见所断。何萨婆多说修所断。答。是小乘义□问。尔大乘意如何可说。答。记文云。世第一法舍异生性。见道时断(云云)。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一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一日)。
  问。说不相应行中方云。依所摄受论色分位。建立于方(文)何但于色建立方。不依四蕴亦立于方。答。凡云方者。就有形者上下四边所建立也。无色四蕴既无形相。于何得论上下四边。故于四蕴不立方也。对法亦云。唯依色法因果建立诸方(文)故不可云四蕴立方。问。记文云。若据在方名方。四蕴亦名为□文云随在此处或在此生。即此方摄(文)若依此释。亦于四蕴可立于方。何云蕴不立方乎。答。四蕴虽无形。然随所依色。或在此方彼方。或在此生彼生。随所依色流转方处。若据在方。亦可为方(言也)非谓四蕴今可立方。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
  问。有论文作问云。几蕴是劣。几蕴是妙(文)答此问云。无常苦不净染污若□劣。劣相违是妙(文)此答何蕴劣何蕴妙乎。答。此答有漏五蕴是劣。无漏五蕴是妙也。问。若以无常名为劣者。无漏五蕴同是有为。不离无常。应名为劣也。何彼为妙。答。记文释云。无漏五蕴虽复无常。非苦不净。是故为妙(云云)如文可知。问。何虽无常非苦不净。答。无常是有为苦相。苦不净是无漏苦相。无漏五蕴虽有为故不离无常。非有漏故非苦不净。故名为妙。非□常不可名妙。问。何论云无常苦不净是劣。若虽无常犹名妙者。此中无常言即为无用。答。无常法亦苦不净染污之义。名为劣也。若虽无□苦不净不可为劣(言也)。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三日)。
  问。有论文作问云。几蕴是欲界系。答此问云。于此间生未得对治。或得。已出。三时□行一切分位。是欲界系(文)此答意何。答。记文云。未得对治。是第一时。未得无漏及色界心对治。具有欲界五蕴。或得者。是二时。得无漏及色界心。但有欲界色及不相应行。已出者。第三时。出无漏及色界定心。具有欲界五蕴(云云)。问。且付第三时。出无漏及色界定心。具有欲界五蕴。可欲界系样何。答。若无漏智或世俗智断欲惑者。住定时欲惑不起。然出定时欲界惑还起。具欲五蕴。是欲界系(言也)。问。以无漏智断烦恼者。定无退起。何出无漏。欲惑更起欲惑不起。又欲五蕴不可更具。何具欲界五蕴。可是欲界系耶。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三日)。
  问。有论作问云。几蕴是色界系(文)答此问云。已得色界系对治。若入彼定。或复生彼。未得上对治。或得已出。三时现行。是色界系(文)此答意何。答。记文释云。已得色界对治若入彼定者。身在欲界得无色空。及入彼定。是第一时。或复生彼未得上对治者。身□身在欲界得无色心已出□及第三时俱可有疑。付第一时所疑。身在欲界得无色□定名色界系。不可然也。身虽在欲界。若得色界定。应是色界系。虽得无色定。若身在色界。应亦色界系。而身在欲界。既得无色定。何为所由色界系。付第三时所疑。身在色界得无色心。何色界系。若以身在色界所以名色界系。如第一时。身在欲界得无色定。应欲界系。在欲界故。何以彼名色界系乎。答。释第一时。记文云但成色界有漏种(文)意云。身在欲界得无色定。以世俗智虽伏色界现行烦总。未断色界随眠种子。色界种子随遂身故。名色界系。付第三时。身在色界得无色心。已出还起色界系法。名色界系。非身在色界□界系。如未得定名色界系。问。付第一时。身在欲界□然凡世俗智不断种子。若不断色种。名色界系者。以不断欲种。可名欲界系。答。不断种子边。可名欲界系。今但约彼现行伏边。或立色系。或立欲系。若得色定伏欲现行以成欲种。名欲界系。得无色定伏色现行以成色种。名色界系。界系中第一时者。得无色定伏色现行。身在欲界。摄色界系。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五日)。
  问。有大乘论中说无色系法云。三时现行义是无色界系(文)其三时现行。一已得无色界系对治。若入彼定。是第一时也。二或复生未得上对治。是第二时也。三□是第三时也。此中且付初后二时。无色界系建立样何。答。记□定者。自在下地入无漏心。是第一时。但成无色界系种子(文)此释初时。次下文云。或得已出者。无色罗汉已得无色究意对治。已出具起无色系法。是第三时(文)此释后时。如文可见。问。于此二时俱有妨难。付初时疑。入无漏心者。是以无漏智断烦恼者也。凡以无漏智断烦恼者。惑种俱断尽。即非界系摄。何云但成无色系种判无色系。付后时疑。言已出者。是退还义。罗汉退义诸部所诤。经部宗尚不许退义。况此大乘许退果义。何记文云。无色罗汉已得无色究竟对治。已出具起无色系法。纵萨婆多说有退义。然于欲界令有退义。于其上界不许有退。无色罗汉*自在无色。何无色界有果退义。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七日)。
  问。经部师计唯有心王无诸心所。引六界经如是六界说名士夫之文为证。此证意何。答。言六界者。谓地水火风空识是也。其中诸者。是心王也。彼经唯举此心王一。不举心所。故无心所(言也)。问。尔今正义家如何会彼经立有心所乎。答。论文会云。密意说故无有过失(文)。问。如何密意乎。答。论云。唯欲显说色·动·心所最胜所依。当知是名此经密意(文)。问。此会意何。答。记文云。谓六界中。地水火风造色所依。空界行动往来所依。识界是心所所依。彼经密意唯说所依(文)问。既有一经唯说所依。不说能依。如彼经说。应无心所。何强破之。答。彼经现文□何视举限不见其内。故经部不应道理□差不可一概。或有心王心数相并。或有但王不说心所。或有心所不说心王□界经。但说心王不说心所。有何妨耶。何必可云王数相并。答。论遮此疑。或有处所粗四大种以之为我。或有处所有色意生。或有处所无色想生。如是经意。岂准大种。我唯有心唯有相耶(文)意云。或处所粗四大种以之为我。岂四大外无别造耶。或有处所有色意生。岂唯有色及意二耶。或有处所无色想生。如是岂唯有想生耶(云云)。问。论文遮疑出三处所。有何所以。答。泰法师云。欲界处所四大为我。色界处所有色意生。无色处所无色想生(云云)彼显三界也。问。且付无色。亦有何物云岂唯有想。答。亦有□诸心所法岂有想(言也)。
  伽第五十*五。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八日)。
  问。说于十八界假实分别云。六为一故。一为六故(文)此文意何答。此假实分别有二义。一十七界为实。一界为假。二二十二界为实。六界为假。为显此二义。云如此也。问。尔以何句显何义乎。答。六为一故句显十七实二界假义。一为六故句显十二实六界假义。问。尔此□初句意云。二十八界中。意界是假。十七界实。眼等六识无间灭位为意界故。无别意界。故意界假。十七界实(言也)次句意云。十二界实。六识界假。从一意界开出六识。即六识界无别实体。故六识假。余十二实(言也)问。六识无间灭即为意界者。是小乘义也。今大乘不尔。别有意界体。谓末那识也。何依小乘义分别此假实。答。此随转理门。若据大乘。别有意界。十八俱实。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九日)。
  问。有论文约眼与界四句分别。谓眼非眼界。界非眼。及两。亦俱非也。此中初句云。谓阿罗汉最后眼是(文)云尔意何。答。记文释云。此据临入无余最后念眼。不能生后。非种子义。不名为界(云云)。问。彼阿罗汉最后念眼。为无种子故不名眼界欤。为虽有种子犹不名眼界。若言无故非眼界者。何摄论释种子六义中。云此时种子有即此时果生名为俱有乎。若言有种者。何非眼界乎。答。此无种子故云非眼界也。问。若尔。后难被逼前难通。答。摄论云此时种子有即果生。何为此义难。问。彼论意云种果俱时(言也)一切法皆应尔。罗汉后念眼既是果报法。岂非种□同时即应是眼界。何云非眼界。答。记文有二释。一云。最后眼实从同时种子生。而云非眼界。据此种子更无生后念眼根功能故。名非眼界。非谓后眼无同时种(云云)二云。罗汉后眼从前念种生。同时无种故。云无种已生。又不能生后。不名眼界。又无眼种。名非眼界(云云)。问。二释俱有疑。付初释。若最后眼实从同时种子生。即既有种子。何罗汉死蕴名无种已生。付后释。若罗汉无同时种子。即违摄论种果俱时义。何有果法不与种俱。答。初释意云。罗汉最后蕴名无种已生。据无生后眼。名无种已生。后释意云。摄论云种果俱者。此据有俱。非是并俱(云云)。问。且付后释。会摄论意。云此据有俱非是并俱之文意何。答。后释意云。罗汉后眼从前念种生。与前念种俱。如从主行道□俱行从前种。故云有俱也。非同时故云非并俱。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十九日)。
  问。有论文约眼与眼界四句分别。谓眼非眼界。眼界非眼。及两。亦俱非。此中第二句摄何物乎。答。即论文云。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无间灭(云云)是其第二句所摄也。问。且除余文。或眼无间灭者。如何义乎。答。记文云。或复生已灭入过去。即无眼体名无间灭(文)意云。有人死灭入过去者。即无眼体名无间灭(言也)。问。论异本云。或复此眼无间必灭(文)此与前文云或眼无间灭为为异。答。设尔何失。问。二俱有疑。若言同者。何唐三藏勘梵本论□顺道理。若言异者。与前文何异乎。答。可云异也。问。若尔。前疑被遮。后疑何遮。答。三藏既宣无必字顺理。故可云异。问。就三藏义。从无必字何顺理乎。答。记文述三藏意云。若有必字。即是现在未灭眼故。不得非眼(云云)意云。此第二句眼界非眼。此句所摄中。若云眼无间灭。即云非眼义成。若云无间必灭。即非眼义不成(言也)。问。何从云必灭非眼义不成。答。云必灭时。见当必灭。不见正灭。故有必言即是现在未灭之义。非正灭故。不得非眼(言也)。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三月二十日)。
  问。有论文约眼界四句分别。谓眼非眼界。非眼。及两。亦俱非。此中俱非句可摄何物乎。答。论文即云。谓阿罗汉眼已失坏。或不生眼。若生无色界。或入无余涅槃(文)是其俱非句所摄也。问。此中云或不生眼者。如何物乎。答。记文云。谓从本来不得眼根(云云)意云。生盲者也(言也)。问。若生盲者不可证得阿罗汉果。前忍位时舍根不具等。诸小趣生等以根具足身得罗汉果者也。何记文云本来不得眼者。答。此事叵思。今私会释。前忍位时必舍根不具等小趣小生证罗汉者。若是小乘义欤。大乘不必云尔欤。乍以根不具身可得罗汉果欤。设小乘义中。于上利根□有上利根者。虽根不具。证罗汉欤。又又可思。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一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问。说于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云。诸有所缘如心界说。诸无所缘如色等说(文)此文心何。答。此显法界中有同分彼同分。云如此也。故唐三藏释此文宣。于法界中心所有法。如心是同分。余色等法非所同故。如五尘等是彼同分(云云)。问。论上文云。唯根所摄内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文)意云。唯于眼等五根有同分彼同分义。非五尘界及七心界有同分彼同分(言也)然则法界中心所法及色等尘。应非同分彼同分。何三藏宣法界心所有法如心同分。余色等法如五尘等是彼同分乎。答。三藏御释意叵思量。然记师释云。于法界中有所缘者。如七心界。不辨同分及彼同分。无所缘者如五尘等。不辨同分及彼同分(云云)意云。法界中心所法有所缘。及五尘无所缘。并无同分彼同分义(言也)此释应论。问。若尔。三藏御释言可舍置不。答。瑜伽学者何辄舍之。慈恩记云。同分彼同分正取五根。兼取六识。然大乘□识亦应分别如五根。其法界中心所。约一一自变尘。如何名同分。今取其依一根。取本识尘为同分等(云云)付此释见。同分彼同分虽正取五根。然兼取六识故。应于心心所亦有同分彼同分。第七识为根。意识依彼起。亦应如五根有同分彼同分。是心心所有同分彼同分也。法界中无所缘色等尘。若诸心所一一所变尘。非同分彼同分。取本识所变尘。为同分彼同分(言也)付慈恩此释。还成三藏御义。犹有余力。问。三藏但宣心所有法唯是同分。色等五尘唯彼同分。而今慈恩释心心所法及本识尘俱有同分彼同分。即过三藏御意。似不助三藏还难三藏。此中事如何。答。三藏依共通义。差别同分彼同分义。慈恩立别道理。助成三藏御意。同。慈恩所释过三藏意。有何助成。答。案论大旨。于内诸根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而三藏释法界所摄诸有所缘如心界说说之。宣法界中心所有法如心是同分。既似违论旨。故慈恩助释。同分彼同分正取五根。兼取六识。第七识望意识。亦应分别如五根(云云)即于心心所有同分彼同分。故助成三藏宣心所有法如心是同分。问。三藏宣色等五尘唯同分。而慈恩释取本识尘更加同分。剩本师释。何为助成。答。以尘助狭。以长助难。虽似剩师。犹是助师。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问。于十八界合能取不合能取差别中云。一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文)其一界者何界乎。答。言一界者。谓意识界。劳释文云。若意识界与鼻舌身三识俱起同缘。名合能取。若与眼耳二识俱起同缘·及独头意识。名不合能取(文)。问。对法论云。不至能取。谓眼耳意。若至能取。鼻舌身(文)意云。眼耳意三不合能取(言也)彼论不至能取中。既列置于意。准彼此论不合取中应取于意。何故云合不合二俱能取乎。答。慈恩会云。对法说意唯不合能取者。以自尘为门故。此瑜伽以五根为门。故通合不合。无相违也(云云)意云。意识若以自所缘法尘为门起时。不合能取。对法意在于此也。若俱五识以五根为门起时。或合或不合能取。瑜伽意在于此也。故不相违(言也)。问。且付对法方。以自所缘法尘为门起时。不可定名不合能取。何者。法尘本性非分非离。能缘意识何定不至。于非不至犹名不至。何于非至不犹名至。舍一取一意趣何也。答。景法师会对法云。此据意识与五识俱不依五根。不同三识合取三尘。故名不至(云云)意云。意识虽与俱起。不如五识必依五根。异鼻舌身三识合取香味触境。故名不至(言也)。问。此亦未尽。若异三识合取三尘。名不至者。亦异眼耳二识不合取色声境。何名不至。答。此义叵思。今私会之。不至有二。一百别体。无别体。眼耳不至是有别体。意识不至是无别体。既无别体。不至何处。不至合离二种境。故强名不至。以同名故。类眼耳二俱名不至。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问。于十八界执受非执受分别中云。五是执受。五是执受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文)何等五是执受。乃至何等一向非执受乎。答。景法师云。五执受者。是五根也。五执受非执受者。五尘不离根者为执受。离根为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者。余七心界及法界一向非执受(文)。问。且除余。何故七心界及法界一向名非执受乎。答。次下文云。以离于彼余能执受于彼不可得故(文)是七心界及法界为非执受之所以也。问。尔依此文。何见七心界及法界非执受义乎。答。释此有多师。一景法师云。若离彼五根及不离根五尘。余之八界。别有能执心执受于彼不可得故(云云)二基法师云。若大乘义。唯第八识名能执受。若随转理。亦通六识。今之中云以离于彼余能执受不可得者。是随转门(云云)三测法师云。以离于彼五根五尘余心心所为能执受。执受于彼根尘可得故。彼根尘是所执受。然离于彼心心所外余非心法为能执受。执受于彼心心所法不可得故(云云)。问。此三师释其各意何。答。景法师意云。凡执受义在五根尘。根尘为彼心心所法所执受故。于七心界有能执心。执受于彼不可得故。离彼根尘余七心界。不可言有能执受心(言也)基师意云。若大乘门。唯第八识名能执受·余七转识及根尘等皆所执受。若随转门通取六识为能执受。唯五根尘为所执受。今此论文依随转门。且取六识为能执受。故七心界是能执受非所执受。此执受门于所执受分别是非。故五根尘唯名执受。以离于彼七心界等有余能执受执受七心界不可得故。彼七心界等一向非执受(言也)则师意云。五根五境是所执受。七心界等是能执受。不可根境为能执受。不可心法为所执受(言也)。问。此等释中可依何释。答。取舍在意。但基释似胜。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问。说眼根见色眼识见色三二差别云。或有识流非眼等根。若释不释俱可得故(文)此显何方义好乎。答。此显眼根见色之方义胜好也。问。尔此文何见眼根见色之义胜如由乎。答。慈恩释曰。谓根种被损。不生现行识。根种不被损。其识种常流。而根释不释故。若有根种。必识种生识。或自有识种。未必生根种(云云)意云。若有根者。识必自生。若有识者。不必生根。故根用胜。可云根见(言也)。问。根释不释识体常流。可云识见。何云根见。答。虽识常流。非根不流。根若有处。识自济起。故根用胜。可云根见。问。若尔。何故小乘等中许识见胜。答。小乘中亦有此二见诤家。非有识见一。往彼当寻检。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问。眼等五识缘色等境。必与寻伺俱缘境定。如上三静虑。起眼等三识缘色等三境。彼既无寻伺。能缘其境。答。此有二说。若小乘说。上三静虑借起初禅眼等三识。初禅既有寻伺二法。同借起彼与识共缘(云云)今大乘说。由有寻伺诸识种子随遂无寻无伺定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云云)意云。上三静虑本来自有寻伺种子。从定起已便得现前。即此寻伺与识同缘色等三境(言也)。问。且付大乘。说前五识非寻伺俱。上三静虑设有种子。不俱三识。彼何可缘色等三境。答。景法师释。五识虽非寻伺相应。同缘意识与寻伺俱。非彼三识有寻伺俱(文)意云。大乘三识同缘意识。与寻伺俱共缘三境(言也)。问。若依大乘云。五识虽非寻伺俱。同缘意识与寻伺俱缘色等境。应如大乘说。有寻伺诸识种子随*遂无寻伺定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即云自地三识种子寻伺种子自能现行缘色等境。而何记云。是故上地欲起下地眼等识时。必起下地同缘意识。同取色等。岂非小乘借起下地三识义耶。答。词虽用小乘。实唯显大乘。欲起下地言虽暂似小乘。同缘意识文唯是大乘意。非小乘许有同缘意识故。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问。说眼与眼识因果相成义云。眼与眼识非正生因。唯建立因。犹如灯光(文)如此云意何。答。正生因者。从自种子亲生自果。如种灭芽生。建立因者。有他类物持他类物。如器持水·灯焰持光。今眼与眼识论因果相成。唯是建立因。如灯焰持光(言也)故景师云。眼与眼识非正生因。是俱时因等果。犹如灯焰光(文)。问。若于正生因无俱时因果。即违摄论种子六义种果俱时。如何可言。答。记文释云。弥勒且顺经部宗义。因所果后。如种灭芽生。辨因果义故。云非正生因。唯建立因(云云)意云。且顺小乘故。由因前果后。云非正因生。若依摄论意。设虽正生因。应因果俱时(言也)。问。尔依摄论。于正生因种果俱时义有样何。答。记文释云。然论云种果俱有。因果同在现在故也(文)意云。如眼种子。在异相时生彼生相现行诸法。现在法生即名为性。故住与生时节不别。法将欲灭。衰故名异。是故一切因果相生皆据现在。异相时为因。生相时为果。刹那相望故。虽因果异时。以据现在。摄论名俱时(言也)。问。尔此摄论义一切可用乎不。答。记文云。西方不用此义。故彼破云。汝立异相时法与生相时法。为一为异。若一则无异相时。若异应有别法体(云云)此文见不必用也。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问。就十二处中初眼处。有四句分别。谓眼非处。处非眼。两。亦俱非。此四句中。释初句所摄云。谓若有眼已得不舍。然是无间断灭之法(文)其无间灭之法者显何事乎。答。泰法师释。十八界中眼而非界。但取罗汉最后念眼。今此处中眼而非处。亦取有学生无色界最后念眼(云云)意云。论上文。于十八界中眼界。分别四句。其初眼非界句。但云罗汉最后眼是(云云)此十二处中初眼处四句分别文。云然是无间断灭之法者。取罗汉最后眼·及不还果人生无色界最后念眼(言也)。问。云眼非界。云眼处。俱是同句。随其所摄。云罗汉最后念眼。云无间断灭法。应是同意。何以分别云十八界中但取罗汉最后念眼。十二处中兼有取有学生无色界最后念眼。答。十八界中。论文现言罗汉眼后。决定无疑。见十二处中。云无间断灭。不指何人眼。故泰法师探案论意。凡无间断灭皆应摄此句。谓不还果圣生无色界生时。永断下眼。彼不可更生下欲色界等。非可生后眼无间相续义永焰断灭了(文)故无间断灭亦应取有学(言也)。问。若尔。十八界眼非界句中。亦应取有学。彼生无色界。不可生眼故。何彼句所摄不取有学者。答。泰法师云。以界中取界种子故。但说罗汉。今此处中据现行故。通说眼根灭尽后念(文)意云。凡界者是种子义。其有种子。可名为界。若无种子。不可为界。无学罗汉已灭赖耶。非界种子故。非界句但取罗汉。有学不还未灭赖耶。是界所摄。故非界句不取有学。夫言处者是生长义。体相现行令法生长。然言无间断灭法。故生长义阙。如有学者生无色界。不生后眼。生长义阙。处义不成。故非处句亦摄有学生无色界(言也)。问。景法师云。眼非界故句取罗汉眼。理亦应言有学圣人生无色界最后眼也。文略不论(云云)准彼师释。眼非界句摄有学。何泰法师一向可言眼非界句唯取罗汉。眼又处句兼取有学。答。师师意各异。不可互相非。但依论现文。泰法师得美。案最后后眼言。景法师似巧。
  伽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五月三十日)。
  问。说十二处中云。处云触处。二差别。何名处。何名触处乎。答。瑜伽第五十六云。云何眼处。谓若眼已得不舍。于无间体非断灭法。如眼处相。余处自性亦尔(文)此说处也。复次言触处者。谓与触俱。或能无间引发诸触。随顺于触所有诸处(文)此说触处也。是其二差别。问。论文不明。如何可案。答。景法师记云。胎内第五时已去。名已得眼。未被损失未生无色。名为不舍。除罗汉眼。此眼已前于无间体非断灭法。是眼处体。余十一处准眼可知(云云)此释处也。次下云谓与触俱者。同时为根生长彼触。或能无间引发诸等触者。前念五根虽不与触俱。而能无间引发后念触。随顺后触。亦名触处(云云)此释触处也。问。既虽释之。其意未显。私何可云。答。凡言处者。欲色界中得眼等根。进非罗汉最后断灭。退非愚夫中夭损失。虽根自体见无损。然非引触取境之根。但是赖耶所变为故。刹那刹那无间相续。生后后根。非断灭法。是其处义。言触处者。依记有二。一同时为根生长彼触。二前念五根不与触俱。而能无间引后念触。随顺后触(云云)此二义中。前为正义。后为傍义。其正义意。现在刹那引触取境。和合成根。四尘四大同共为根生长被触。根境相对生缘虑是。正与触合。故名触处。又傍义意。刹那生灭无间相续。前念五根体虽落谢。而能无间引后念触。顺后触故。亦名触处(言也)凡论大宗。不取境者直名处也能取境者名为触处。问凡有根者无不取境。何以分二类。云处云触处。答。有处非触处。触处必是处。故分二类义。名处名触处。问。触处必是处。道理尤可尔。处非触处。何处有尔法。答。论出其法。即其文云。谓眼等处不与触合。亦复不能引无间触。然非无间断灭之法(文)是其处非触处法也。问。何处眼等不与触合。不引无间触。答。论次下云。若于色界所有鼻舌·无想天中所有诸根。于一切时。必定非处(文)意云。彼诸天处有根无识。不与触合。不引复触。故非触处(言也)。问。付论现文。既云非处。知彼天处应无眼等。何云彼处有根无识。答。此文误也。唐三藏宣。应言非处触(云云)。问。前处义云。但是赖耶所变为故。刹那刹那无间相续。生后后根。非断灭法(云云)然则处义无间相续生后后根。而今此文说处非触处云。不引无间触(云云)此相违如何。不引无间触。亦应非处。何可云是处。答。前云生后后根。今云引无间触。根触不可滥。处义非断灭。虽生后后根。若非触处者。不引无间触。故二卷别也。问。不引无间触。触非可复生。若触不后生。即同断灭法。何云非无间断灭之法耶。答。不取境根故。不引无间触。未入无余灭。非无间断灭。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三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五日)。
  问。于十二有支说界地分别云。诸有随生何界何地。当知有支即此所摄(文)意何。答。景法师云。如生欲界。现所受身是生老死。即约此身受生老死。收前十支并欲界摄。乃至生在非想处地。受生老死。约果收因。并非想摄(云云)文意可见。问。准此释。可云下地无明不发上地业。但唯论云。下地无明能起上地行业(云云)若依彼论。何消此文。答。本地分中判界系云。设离下染得上地定。身在欲界。是欲界系(云云)即与唯识下地无明起上地行。其义雅合。今决择分。随生何地。当知有支即此所摄。因果相属究竟道理。各有所以。不可相非。
  伽第五十六。遁伦记第十五。*第三百四十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六日)。
  问。说无明惑于三际起云。于内疑惑。此谁所有。我为是谁(文)此说三际中何际无明。如此云乎。答。记文云。当知此疑从现在中前二际无知所生(文)故知此应中际无明。问。文中既云。前后二际无知所生(文)故知应是前际后际无明疑惑。何云中际。答。记次下云。于内疑惑此谁所。有者此疑现在内身为系属谁(云云)以此文见。是中际无明也。问。世间现见。谁人于己身疑是谁所有。又何处有我为是谁之人乎。

  建保四年七月七日交点了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