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瑜伽论问答卷第六(论第五十七)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一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日)。
  问。于眼等五根说是处非处云。眼能闻声。乃至觉触。必无是处。能见色者斯有是处(文)意何。答。眼根道理。唯能见色。不取余境。若取余境。可云非处。若能见色。可云是处(言也)。问。得自在位五根互用。若彼名非处。佛菩萨有过。答。未自在□判处非处。若得自在位不论处非处。问。且付自在位五根互用方。夫根是所造。四大为能造。所造既有互用。能造岂无互用。若许尔者。地大能作余三大用。乃至风大作全大用。答。记文有二释。一郭法师云。得自在位四大互用。然论主说大非互用。据未自在作此说也(云云)二兴法师云。四大为色所依。色非明利故。虽至自在位。而亦不互用。五根为心所依。心是明利故。若至自在位。承能依心力亦得互用也(云云)。问。此二释中可依何释。答。取舍在意不可偏明。然枢要文说互用义有二师释。其第二释云。一一根处遍有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诸根用□遍一切故名互用。不尔。便成坏法相故。心王亦应有于心所用。取别相等(云云)依此第二释。虽至自在。四大不互用。问。前出兴师释云。虽至自在位。四大不互用。与第二说可云同意乎。答。言至自在位四大不互用。虽与兴师同。述所以之处。彼此不相似。兴师意云。四大种五根俱是所依法。色根心心所是能依法。色根非明利。心心所明利。色非明利故。四大不互用。心是明利故。五根能互用(言也)第二释意云。一根有诸根。一大有诸大。各有诸根故。一根缘诸尘。各有诸大故。一大作三用。粗相见。虽似一根缘诸尘。细寻其道理。诸根各别缘。不坏法相故。非他根缘他尘。粗相见。虽似一大作三用。细寻其道理。诸大各作用。不坏法相故。非他大作他用。故虽自在位。眼无四根用。地无三大用(言也)故与兴师义意非一。问。且付枢要第二说。云诸根各别缘。诸大各别用。乍云自在位。不见自在义。作何此说乎。答。虽凡夫诸根一一具诸根。不能令所具诸根各别缘。虽凡夫四大一一具四大。不能令所具四大各起用。若至自在位。令所具根大各起别缘用。是自在力故。与凡夫有异。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日)。
  问。于二十二根说假根所属云。三无漏根是九根分。所谓意根·信等五根·乐·喜·舍根(文)此中且付乐·喜·舍三。五受根中何但取此三根。不所忧·苦二根。答。三无漏根所依地中。但有此三根。无忧·苦二根。故唯取此三。不取忧·苦二。问。三无漏根中。未知当知根是见道根也。见道所依中。既有未至地。是欲界所摄。若依未至地修无漏根者。可有忧·苦二根。何不取彼二根。答。欲界所摄。非欲界散地。是初禅近分。应名定地类。其既非散地。忧·苦不相应。故依未至地虽修无漏根。无忧·苦二根。问。设无忧根。可但应有苦根。至于初静虑。未出离苦根。设依初静虑虽修无漏根。犹可有苦根。况依未至地。岂不具苦根。答。初静虑有苦根。非苦受相应地。但彼地三识缘外三境时。有寻伺杂乱心不寂然边。果报粗重障大集。名苦根耳。非内境静虑资润相应法。故虽未出离。非苦受相应。如无学身体。虽有病饥等。唯是外报障。非内无漏体。初静虑既尔。近分未至定与舍受相应。非苦受相应。故依未至地不可取苦根。问。对法论文云。未知当知根以十根为体。前九根外更加忧根。准彼论意。无漏根体可加忧根。今何不尔。答。记文会云。此瑜伽论中。十五心见道为未知当知。故不加忧根。彼对法论意。解脱分已去为未知当知。故亦加忧根(云云)意云。十五心所具未知当知根。依未至地等。不可加忧根。解脱分所摄未知当知根。依欲界散地。亦应加忧根(言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十一日)。
  问。于二十二根分别异熟非异熟。瑜伽论文问云。几是异熟。答云。一(文)其一者何乎。答。记文云。谓命根也(文)。问。何故命根名是异熟。答。二十二根中。唯异熟者是命根也。俱舍亦云。命根唯是异熟。故此论云。命根是异熟也。问对法论云。命根是自性无记。无想异熟是异熟无记(文)准彼论文。命根是自性无记。非异熟无记。何云命根是异熟乎。答。唐三藏会宣。对法就一性蕴法立众同分。就众同分住时分量立命根。故非唯异熟。故彼但名自性无记。今此瑜伽论。就三性五蕴立命根中。于异熟法立命根强。故说命根唯是异熟(云云)。问。此会意何。答。会对法意。众同分者是等同义。三性五蕴各互相望非等同法。随一性蕴有等同义。故就一性蕴立众同分。随此众同分住时分量立命根。故非唯异熟。故但总名自性无记。会瑜伽论。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凡立命根者。必于异熟法立命根增胜。故说命根唯是异熟(言也)。问。会对法论云。就众同分住时分量立命根故。非唯异熟。但名自性无记(云云)何故从就众同分住时分量立命根。可非唯异熟立命根。又从唯异熟不立命根。何名自性无记耶。会瑜伽论。云于异熟法立命根者。指何物云异熟乎。答。云众同分者。是有情等同义也。住时分量者。是一期生寿住长短。非阿赖耶异熟自体。既对法论就众同分住时分量立命根故。非于异熟远立命根。虽非异熟。然名无记。是三性中无记性也。命根自性本是无记。而非异熟(言也)会瑜伽论。于异熟法立命根者。于阿赖耶立命根也。唯识论云。但依种子假立命根。不依现行(文)唐三藏宣。命根通依第八心王同时五数之上假立(云云)景子注云。命根即依赖耶意根之所建立(云云)以此等文见。伽论意唯于赖耶可立命根。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十五日)。
  问。说于二十二根地地成根多少不同中云。初静虑地成十八根。二十二根中除男·女·忧·苦(文)何故除此四乎。答。男·女·忧·苦唯欲界系故。初静虑除此四也。问。于余三根云尔道理。但于苦根不可必云。出离界中云。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文)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知初静虑未出离苦根。既未出离。即应有苦根。何初静虑可除苦根乎。答。三识缘境寻伺杂乱□说。问。净未怢苦根未离。故初静虑未出离之。缘五欲境有忧有苦。欲界愚夫迷欲忧苦。忧苦根本但在欲界。静虑越之故除忧苦。问。论未出离。许初静虑犹有苦根。约超越边言。初静虑除忧根。两楹失处。一途何定。答。可思(云云)。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十六日)。
  问。于二十二根分别地地成根多少不同云。下三无色成十一根(文)其十一根者。信等五根·三无漏根·命·意·舍也。此中三无漏根如何下三无色成乎。答。下三无色通漏无漏。无漏其无漏边成三无漏根也。问。且除余无漏根。未知当知根是见道法也。彼下三无色非见道所依。彼地何成未知当知根。答。云之有多释。量法师云。见道已前依色界定起四善根。因此即入无色定。心趣求见道。如是展转入下三空。皆起此行。名未知根。非谓三空能入见道有未知根(云云)唯识论第七。护法菩萨宣。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文)。问。此等释意何答。景师释意云。二乘人皆先以世智或离欲染。依色界定修四善根。从此即入下三无色修四善根。或离色界染。入下三无色亦起四善根。如是等善根。亦名未知根。故下三无色有成未知根(言也)护法菩萨意云。菩萨乘人入见道时。正依第四静虑。傍入下三无色。修谛现观故。即下三无色有未知当知。或回趣大者住地前位。为证初地法空见道。更修九地生空无漏。其生空无漏是未知当知。故下三无色可有未知根(言也)。问。且付护法释。凡起诸现观。依止观均等地。彼下三无色非止观均等地。何可依彼地耶。又回心向大者。元是入圣位有学无学等。回心向大时。可至地上位。地前未断惑。何还逆至彼。答。下三无色虽非均等。菩萨胜根兼能依彼。傍修得故言。良由于此也。二乘虽回心。未具大功德。匆不能登地。还住地前位。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六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十日)。
  问。于二十二根成根多少分别中云。生那落迦。观行种子皆得成就。总有八根(文)列其八根有二列样。一家列云。眼等五根·命·意·苦也。一家列云。眼等五·命·意·舍也。一家列苦。一家列舍。所以云何。答。约六识列。初家列苦。约本识列。后家列舍。依六识身有苦乐受。约六识列。加苦为八。依阿赖耶舍受相应。约本识列。加舍为八。列苦列舍所以如此。问。于那落迦列所成根。列苦可然。初家列样非更所疑。付次家列。将作疑难。地狱苦重。虽有舍受与第八俱。为苦映夺。不敢现行。既此八根种子现行俱得成就。何不现行舍根为数。答。依六识身苦乐受。非依本识有苦乐受。今此后家约本识列。不取苦根定取舍根。问。何缘后家必约本识可列舍根。设约六识列八何妨。答。其但人情。约六识列。约本识列可在人情。但唯识论释八根云。由斯第八定是舍根。第七八识舍相应故(文)意云。那落迦现种俱成八根中。第八根定是舍根(言也)案此文见。约本识列舍根预八。此为证故。后家约本识加舍根。然约六识苦根者。未见其证。问。加苦根家作妨难云。地狱苦重。虽有舍受与第八俱。为苦映夺不敢现行(云云)此妨何遮。犹约本识可舍根。答。后家遮云。若是轻乐为重苦夺。舍受非乐与本识俱。有天下苦不可映夺。异熟识体果报既现。相应舍受何不现行。如此了遮。问。眼等五根五识所依。意根即是意识所依。命依意根。如此寻思。约六识列尤有道理。何更玄隔约本识列。答。眼等五根赖耶相分。能变识亲。能依识疏。意根即是第七末那。与本识亲。命依意转不离本识。故约本识备列八根。问。设约本识。若加苦根。若加忧根。足八何妨。答。本识俱法无忧苦等。初生终没无忧苦故。但取舍根道理极成。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问。于二十二根成根多少分别中。说那落迦有情成根义。根乐根。何故此三种子故成就。现行故不成就乎。答。凡一切种子随逐赖耶故。那落迦有情成此三种子。然彼处苦重。现行不就。问。于喜乐二根现行不成就。道理尤可然。忧根是苦类。何于那落迦现行不成就。答。苦轻处有情忧苦有差别。苦重处有情唯有苦无忧。那落迦苦重。无忧可现行。故唯识论云。那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如极乐地意悦名为乐。无有喜根故。极苦处意迫名苦。无有忧根。故余三言定忧喜乐(文)。问。同唯识论云。瑜伽论说。生地狱中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又说。地狱寻伺忧俱。故知意地尤重。戚受尚名为忧。况余者(文)以此文见。地狱可有忧根现行。何同喜乐名不现行。答。彼中文是有一师义。非正义家。故正义遮云。彼瑜伽论文是随转门说。不可为指南(云云)然则正义意。那落迦忧根现行不成就。问。设彼有义云。瑜伽文云余三现行不成就者。取喜乐舍言余三也。不可加忧(云云)此言何遮。答。然。唯识论有此。有义如此遮妨。即其文云。岂不客舍彼定不成(文)意云。本识俱舍名为主舍。六识俱舍名为客舍。那落迦中主舍恒转。客舍间断。有间断者应不成就。岂非客舍彼那落迦定不成就。何必忧根预余三言(言也)此有义妨。正义遮云。宁知彼文唯说客受(文)意云。何以可知彼瑜伽论余三言中预客舍受。既生舍受在那落迦种子现行皆得成就。八根之中余三现行不成就中。不可更列客舍受。二十二根中有二舍根故。若云八根中无主舍根故。此余三言中始说客舍受。是尤可颠倒。主客二双说。尚不应道理。况唯说客舍。颠倒又颠倒。何知瑜伽文唯说客舍受(言也)。问。虽不云客受。犹可取客受。既时时间断。应现行不成。何强加忧根令违地狱义。答。那落迦苦重。唯有苦无忧。前引唯识显不可。今更疑但云间断故可取客舍者。意根亦间断。可现行不成。若尔。那落迦可不成意根。故唯识论云。应不说彼定成意根。彼六客识有时无故(文)意云。时时间断故现行不成内可收客舍者。凡前六转识皆时时间断。其中第六识并所依意根。俱有间断故。随行不成。若尔。那落迦可不成意根(言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问。于二十二根有色无色分别中。作问云。几非有色非无色。非有非无色为义(文)此问意何。答。此问意。几根自体非有色非无色。以非有色非无色法为所缘境(言也)义者境也。问。即答文云。即此命根。是假法故(文)尔其命根自非有色非无色。而缘非有色非无色境样何。答。命根是不相应行法故。非有色非无色也。然缘非有色非无色境者。是叵思。此论上文作问云。几根由境界义名有义。几非(云云)即答云。二十一名有义。一非(文)彼问答意显。二十一根皆缘境界。命根一种不缘境界。而同论文云非有色非无色为义。即违上文。甚叵思。故记文云。非色非心为他境义。非能故。上云不以有色无色为境(云云)问。此记二释俱违论文。论明白云非有色非无色为义(文)何记违论云为他境义。云不以有色无色为境。答。欲如论文云非有色非无色为义。可违论上文。彼上文云命根不缘境故。欲乘彼上文意云不缘境。即违此处文。进退有妨。意趣何耶。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四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问。于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中云。苦根有漏无漏。以有漏为义。忧根有漏。以有漏无漏为义(文)如此云意何。答。此文意。苦根自体是有漏无漏。以有漏无漏法为所缘境。忧根自体是有漏。以有漏无漏为所缘境(言也)文中云义者。是境界义也。问。尔其苦根自体有漏无漏。缘有漏境。忧根自体有漏。缘有漏无漏境样何。答。记文云。苦根从漏生。亦还生漏与漏相应。故性是有漏。据在无学离漏身起。亦名无漏。然在五识身唯缘五尘故。以有漏为义。忧根不在离漏身起。故唯有漏。通缘四谛故。以漏无漏为境(文)意可见。问。苦根自体通漏无漏。忧根自体唯有漏义。道理可尔。但从缘五尘行必苦根可缘有漏。在无学身设缘五尘。所缘五尘岂非无漏。又何忧根通缘四谛。若缘四谛。以漏无漏为境可尔。但其忧根缘四谛何。答。记文不释。私聊会释。五尘等法元是赖耶所变相分器世间也。虽无学位赖耶名灭。前有学等赖耶未灭。所变为置世间五尘体未灭程已成无学。成无学已还缘前所变五尘。虽人无学。尘犹有漏。故虽学所依五尘。其尘境犹可有漏。又云。忧根缘四谛者。愁叹苦谛。厌舍集谛。愁厌之心正是忧根。依愁苦谛。欣乐灭谛。依厌集谛。修习道谛。愁彼欣此。厌此修彼。二心不安俱是忧根。故知忧根通缘四谛(言也)。问。能变赖耶念念生灭。所变五尘刹那不住。设有学位所变五尘。至无学位不可复住。何云还缘前时所变有漏五尘。答。有学无学虽位改转。然能变人其身未死。一期生间所变五尘常在不灭。故至无学还缘前时有学所变有漏五尘。问。既成无学。何更还缘前时五尘。今更新变无漏五尘。有何妨难。答。凡有我爱。为自受用。变五尘等。无学无爱。何变尘为。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问。于二十二根三世分别中云。若有色根及苦根。在过去非过义(文)意何。答。有色根者。眼等五根·男女根也。苦根者。例苦根也。此有色根及苦根。其体在过去。非以过去为所缘境(言也)言义者。是境界也。问。此有色根苦根。是体现行法。何云在过去。又设在过去。即应缘过去。何云非过去为义。答。景法师释云。彼有色根及以苦根。在现在时不缘过去。今入过去故。不得言过去以过去为义(文)意云。有色根体现行法故。其暂在现在。非比量智故。不缘过去等。刹那即落谢缘入过去已。取缘入方云在过去。故云在过去非过去。非过去为义(言也)。问。彼既在现在不缘过去境。直可云现在非过去为义。何更云过去非过去为义。答。虽应言现在。而言过去者。刹那住不久。落谢入过去。其后经多时故。取多时住与名在过去。问。设余根等若在现在缘过去等。如何欲云。答。于余根等。若在现在缘过去者。可云过去过去为义。若在现在缘现在者。可云过去现在为义。若在现在缘未来者。可云过去未来为义。凡能缘根虽在现在。刹那落谢入过去故。取后所入名在过去。问。何以可知现在根皆名过去。答。论云过去过去为义。记云根在现在缘于过去。今流过去名过去根(云云)论云过去现在为义。记云意根在现在时缘彼未来当起之事。根流过去。境流现在(云云)论云过去未来为义。记云意根在现在时缘未来事。根流过去。境在未来(云云)以之尔知为义以起不起别故。设此二言各有其意起。不可为相违。问。意根缘三世。何但于未来说此为义言。不说过去等。答。其义亦非无。故论以下云。又即此在现在。以过去未来为义(文)此文中见缘过去。问。前前在现在意根名过去。何此现在。答。此现在意根。仍本云现在。若准前前文。可云在过去。故记文释云现在意根缘过未境。根入过去当境不起。则名过去(文)论文仍本云在现在。记准前前云入过去。在现在云入过去。意趣无别。问。已说去来。缘现在样何。答。次下文作问云。几现在为义。即答云。一切有色根□苦根等前所说一分(文)问中云现在为义者。缘现在(言也)答中云一分者。是□意根也。故依此问答。可知缘现在。问。意根必落谢。何不云过去现在为义乎。答中一分言。何知是意根。答。仍本云现在。如前所会释。记文云。余意根等□在现在一分(文)知一分言举意根也。意根在现在。或云在过去。或云在现在。若可在未来有缘过去等。答。其义亦非无。故论次下云。又此一分在未来。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义(文)是在未来缘三世也。问。未来意根体未现起。可无缘虑。何缘三世。答。云又一分意根等。在未来当起缘于三世(文)。问。如意根在未来当缘三世。亦有色根若在未来当起缘虑。答。其不可尔。论次下云。若诸色根在未来。非未来为义(文)记文云。色根苦根设在现在。不缘未来。况在未来不次未来为义(文)意可见。问。何故但云非未来为义。若舍过去现在可有能缘耶。答。可思。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五日)。
  问。于二十二根系不系分别中云。欲界系欲界系为义。四男·女·忧·苦。说此四根云欲界系。其义过显。何故重云欲界系为义乎。答曰。为义者。以欲界系为所缘境(言也)此义言。是境界义。问。且付忧根。前漏无漏分别中。说云忧根有漏无漏为义(云云)其意。以有漏无漏为所缘境(言也)然则可云欲界系·不系为义。何唯云欲界系。不云不系乎。答。慈恩释云。以影像相分□意云。若本质忧根与本识相应。普缘漏无漏故前门中。云漏无漏为义。若影像忧根与意识相应。唯缘欲界系。故此门中。云欲界系为义(言也)。问。从意识相应普缘漏无漏。从意识相应唯缘欲界系。所以如何答。本识相应者。是忧根种子。种子忧根性普缘一切。故若漏无漏无非彼取缘。意识相应者是忧根现行。现行忧根体唯缘欲界系。欲界有粗重现前可厌故。问。释此门忧根唯缘欲界。云以影像相分从见分故意何。答。影像相分者。忧根所缘。所言见分者。即能缘有根。虽影像相分非唯欲界系。从忧根见分。名唯欲界系。忧唯在欲界不通上界故(言也)。问。前门释忧根缘有漏无漏。记文云。通缘四谛故。漏无漏为境(云云)今何违彼云影像等。答。前约四谛所缘仅分别漏无漏。今据现种能缘。坚建立漏无漏。各有所以。非为相违。问。影像忧根意识相应。普缘四谛。本质忧根本识相应。亦缘四谛。何曰影像相分唯缘欲界有漏。四谛岂唯欲界有漏。答。是义门差别。互相疑。问。从本质有影像。影像不离本质。本质缘漏无漏。影像何不如彼。答。本质随遂赖耶。赖耶普缘一切。本质缘漏无漏。影像虽不本质。然不随本质普缘漏无漏。如彼虽不离海非随。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三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七日)。
  问。于二十二根见所·漏·修所漏分别中。作问云。云何忧根通非所*漏乎(文)由何作此问。凡忧根者是有漏法。非无学法。何处名非所*漏。作此问乎。答。虽非论所说。而记文云。忧根保求能脱等。是非所*漏(云云)意云。厌生死语业。求解脱涅槃。是忧根所致。此忧非所*漏(言也)故由此问也。问。如苦根等。无学身起。通非所漏。今此忧根无学身不起。何通非所*漏。然保求解脱。是凡夫有学未离生死苦。欲保得解脱。是犹有漏义。何名非所*漏。答。非凡夫有学所起保求心可名非所*漏。但无学位人压四大毒蛇在其身箧中。欣无余涅槃。名非所*漏忧。又如憍昙弥。不预佛授记。忧色视如来。可名非所*漏。问。若于无学身有非所*漏忧。即应具知根与忧根俱起。答。假便无学身假立忧戚义。□与忧根俱起。问。尔与何根俱。答。景法师释曰。忧根如对法说。即是未知根及已知根体。从彼二根无漏性。亦名非*漏(云云)以此见。非具知根俱起。问。既云无学身有非所*漏忧。岂与对法论无漏二根合。答。对法论意云。若依未至地。入见修二道。未出离忧根。其所具忧根。即以未知根及已知根为体。以无漏一根为忧根体。故应知此忧根亦名非所*漏(言也)今言无学身有非所*漏忧。是二途义非对法论非如对法。是亦可尔义。彼论与此意成非所*漏忧。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四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十日)。
  问。于二十二根得果时成根多分别中。作问云。几根得阿罗汉果(文)答此问云。或一或十(文)且其云一者何等根乎。答。记文释曰。或一者。谓已知根。即金刚心最后学道(文)。问。得阿罗汉果。可取具知根。何云已知根。答。若论解脱道。可取具知根。今说无间道。故举已知根。问。何知今文说无间道。答。既见问词。云几根得。其云得言似正得果。夫正得果是无间道。故云已知。问。若正知得边二果七八九中二。其中得言兼正得已得。何此中得言但云正得果。答。俱舍中得言兼无间·解脱。此论得言唯无间道。论论宗异。不可责齐。问。何知俱舍得言兼无间·解脱。此论得言唯无间道。答。记文云。此中得果据无间道。不同迦湿通解脱道(文)故知俱舍通取二道。此论唯举无间道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五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十二日)。
  问。说学无学圣者练根得果义云。若预流者修练根时。既得练根。亦证一来果(文)果障根障其体各别。何因修练根。兼证一来果。答。泰法师释云。初果欲转根时。作意求利根。复求一来果者。能*漏六品。或时得一来果。后达见至。六无间道双*漏根果事性障故(文)意云。根障名事。果障名性。第六无间道同时双*漏此二障故。根果俱得(言也)。问。诸圣者练根必双*漏二障。根果必俱得。答。不必定尔。或有双*漏。或有别断。若双*漏者。二障双*漏。二法俱得。若别*漏者。别断二障。别得二法。故记文云。若别*漏时根果别得。二障别*漏(文)。问。且除别断者付双*漏者。根障无知为有九品。为当无耶。若有九品者。果障六品·根障六品六无间。其义可尔。根障后三品。以何无间*漏耶。无九品无有漏法唯是一品。三界九地有差别故。如何根障无九品耶。答。根障虽有九品。但一无间通*漏。故记文云。第六无间道一时顿*漏果障一品·根障九品(文)。问。根障有九品。九无间可*漏何一无间*漏。答。根障虽有九品。皆是自性轻品。与第六品修或一时顿*漏无妨。能*漏人作意力有堪能势用故。问。若尔。无学人亦以一无间*漏根障九品。答。其不尔。无学九无间*漏。之不同有学义。问。何故无学九无间*漏。有学一无间*漏。答。有学根性非久积习。易可改转。用一无间。无学根性久积习故。难可*改转。用九无间。故俱舍云。练根无学位九无间解脱久积习故学一(云云)。问。何故前五无间不*漏九品根障。必第六品无间一时顿*漏九品。答。圣者起大加行。本为*漏烦恼苦证得寂静涅槃。根性虽钝。非转回因。于证涅槃不为其障。故任本意先断烦恼。前五无间未断根障。至第六时乐欲忽发。转钝为利。故于此时兼断根障。问。尔何论文云。若预流者修练根时。既得练根。亦证一来果乎。又泰法师记云。初果欲转根时。作意求利根。复求一来果者。断六品惑时。得一来果。复达见至乎。见此等文。可云本意求利根。傍兼求一来果。然则前五无间先应断根障。第六无间道始断果障。何前五无间不先断根障。答。论文及记文。并约第六品假作前后言。谓至第六品无间道之时。欲转钝为利。乐欲忽发起。本所求解脱大事故非急。新所乐利根希奇故早速。故先修练根。练根一无间断根障九品及果障一品。由有此次第。论云既得练根二证一来果。记云作意求利根复求一来果(云云)。问。论文与记文不可有相违。论云既得练根亦证一来。见先得利根后证一来果。记文云得一来果复达见至。见先证一来果后得利根。何故如此前后相违。答。若别断者。二障别断。根果别得。若双断者。二障顿断。根果顿得。论·记奄含俱表二类。论根前果后。记果前根后。论·记互影略显根果一时及前后不同问。论云若预流者修练根时。记云初果欲转根时。住果胜进二人俱在此中乎。为当云何。答。修练根者亘二人有。证后果者唯在胜进。故俱舍颂云。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文)论曰。夫转根者。容有舍果及胜果道。所得唯果。非向道故(文)光师疏云。若住果转根。即舍果得果。若胜果道转根。舍果及向。所得唯果。由斯不定故说容言(云云)意云。住果练根。舍钝预流得利预流。胜进练根。舍预流及一来果(言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六条。第四扁造(永观二年七月十五日)。
  问。于种姓等菩萨地位。分别建立三无漏根。何位立未知欲知根。乃至何位立具知根答。瑜伽论云。于胜解行地建立初根。于净增上意乐地等立第二根。于如来地立第三根(文)意云。地前三十心位未知欲知根。于初欢喜地等位已知根。于第十一佛地之具知根(言也)。问。未知欲知根是见道无漏根。初欢喜地可立之。何地前胜解行地立。言净增上意乐。是欢喜地异名。彼地可立未知欲知何立已知根。已知根是修道根。初欢喜地是见道位。何此见道位立已知根乎。答。记有三释。一云。总约初僧祇位立未知欲知根。是故但言胜解行地建立初根。据理合入。初地及地前总立此根(云云)二云。十信等四十心名胜解行地。未知初地遍满真如。欲知彼真修习。心前方便解行立未知根。初地正知遍满真如。名已知根。即例九地应知亦尔(云云)三云。地前解行·及以约地未知真观已来。皆是未知根位。今此论文举前方便故。地前立未知根。*约地出观已后属第二根。故于净增上意乐地等立第二根(云云)。问。且付第三释。如小乘见道。但在十五心。至第十六心即属修道也。彼属修道故立已知也。今大乘可尔。初地出观已。即属第二地。属二地故。可云离垢地立已知根等。何云净增上意乐地等立。答。虽小乘见道但萨婆多一部许十六心修道。余经部等不尔。况于大乘中。初地出观已后。未必即离垢地或初地出观已。命终作阎浮四天王。未证第二地间。有此等受生等事。岂必出观无间即证第二地等。故于初欢喜地。若正观真如。立未知欲知根。若出观已后。立已知根。虽立已知根。然非离垢地。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七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十七日)。
  问。于学无学圣者得满名。有学有三满。谓根满·定满·果满。无学有二满。谓根满·定满。且付有学方。何等定满立定满名。何等果满立果满名。答。得灭尽定。名为定满。证不还果。立果满名。问。不还是第三果。未得第四果。其未满足。何匆名果满。于有心定中。非想定是满。何彼不名满。必于灭尽定独立定满名。答。记文释云。得不还果永不退失故。有学中此名果满。有心定中非想虽满。无始来得还复退失。以不定故不说满名(文)。问。于非想定不立满名。道理可然。云不还果不退失故为满。不然。论诸圣者退果位义。退后三果不退初果。尚退第四果。不退不还果。何记文云得不还果永不退故名为果满。答。是实叵思。今私谓。言不退失。谓不退道。受欲界生。着五欲等非谓退果不至下位。又是一师释。不可必依凭若有难可舍。但慈恩释云。定中无心定为重故。果障见道障为重故(文)此释可依凭。问。付慈恩释。定方文意可见。果义未明。何云事乎。答。超越第三果见道后心证。至干第三果见道障难离。然于果障中。见道障为重。此障究竟尽。唯在第三果。故云第三果有学中果满(言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八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十八日)。
  问。立九遍知。瑜伽论云。略由二缘而得建立。一通达谛断故。二度界断故(文)且由初缘立几通知乎。答。即其论文云。由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二遍知。相不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四遍知(文)是则通达谛断故立六遍知也。问。尔其文云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云相不同界不同分及同分之意何。答。记文释云。欲界苦集一物故。名相同分。不与上界合立故。名界不同分。是初遍知也。以其上二界苦集一物。名相同分。二界合立一遍知故。名界同分。论主略语云及同分。是第二遍知也(云云)又云。欲界灭道其体有异。名相不同分。即于欲界灭道二谛惑尽各立遍知。名界不同分。言及同分。此言略也。具足应言相不同分及界同分。谓上二界灭道体殊。名相不同分。二界合立。名界同分。即于灭道各立遍知。故立云四(文)。问。付初二遍知。由相同分·界不同分立初遍知。文意可见。第二遍知其意不明。论云及同分。记释界同分。论与记忽违。如何可知会。付次四遍知。文相配样何。答。立第二遍知。云及同分者。意云。相同分·界同分故立(言也)须云相同分及界同分故。而云及同分。是论主词略。于界有二分。不同分·同分。今取其同分。界字流至下。故云及同分。合取相同分及界同分。故立第二遍知。次四遍智中。灭与道相异。云相不同分。欲界异上界。云界不同分。是即第三欲界见灭断遍知·及第五欲界见道断遍知也。云及同分下。有第四·第六。灭与道相异。云相不同分。上二界义同。可云界同分。论文词略。但云及同分。是相不同分及界同分。故立第四·第六。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五十九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二十日)。
  问。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此中付名触食乎。答。瑜伽论第五十七云。触能摄受。若喜若乐若舍一分。由此后能摄益诸识(文)是其触食。问。尔此文见何为触食。若触心所名为触食。若触心王名为触食。答。唯识论云。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资养胜故(文)准彼论文。可云触数为触食也。问。若尔。何故慈恩释宣。触食可取六识为体。此识俱触即能摄受喜乐二受及舍一分(云云)答。人释叵思。何辄信用。唯识论文明白心所中触名触。慈恩何由私云六识。问。非但慈恩私六识为触食。摄大乘论说触食属六识。虽遮人师释。可舍论文耶。答。未见彼论文。但案记所引。非殊违唯识。何者。唯识云。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文)今摄论云触食属六识者。属六识之触可为触食(言也)如此案时。不违唯识。问。若尔。慈恩岂失摄论。又备法师云。依真实理门。六识为触食(云云)如何可遮乎。答。诸师异计不须和会。且案唯识论。并依景师释。触数为触食。道理极成耳。问。唯识论文如前。景师释云何。答。景法师云。唯取有漏喜乐舍触。为触食摄。三受展转资识。识复长养根大。名为触食。除无漏触及苦触故。故言一分(云云)。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六十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问。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此中且何名思食乎。答。瑜伽论云。意思为欲证得可爱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缘未来境摄益于识(文)是其思食。问。凡思食普缘苦乐善恶三世境者也。何但云希望喜根。亦但云缘未来境乎。答。上文既云为证得可爱境界。然则此思食道理。不缘不可爱境。故不云缘苦境。不缘苦境故。亦不缘恶事。又思食道理。希望未得境。云缘未来境。不云缘过现。问。于可爱境有喜有乐有舍一分。何但云希望喜根。不云乐舍乎。又若云思食希望未得境。何次下文云由体增减及缘现在未来生故。答。记文云。此意俱爱亦通喜乐。然喜相粗所以偏说。或可唯举欲界多分。然于上界亦通有乐。舍虽在下。小故不论(云云)又云。触食思食通缘未境。然言思食缘未来境者。据缘全未得境故。名缘未来。以意云。若论克体唯缘未来。若兼傍义可缘现在。全未得境体住未来。希望彼故。名缘未来。可得之境体未现前。将现前者半住现在。愿速现前。名缘现在。上文举前义。下文举后义。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六十一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问。于段等四食。简食非食中云。眠梦等法于后长养。虽能长养。于前即非。是故不立(文)如此云意何。答。次上文作问云。何故眠梦梵行等至。皆能长养诸根大种。而文立食(文)即答文云。有二种长养。一摄受别义长养。二令无损害长养(文)如此云已。即指次云。眠梦等法于后长养。虽能长养。于前即非。是故不立(文)今问中所举即此结文也。意云。眠梦等法无摄受别义长养。故不为食(言也)。问。何名摄受别义长养。何名令无损害长养。今眠梦等法无摄受别义长养故。不立为食乎。答。记文云。于果报诸根大种。令无损害者。名令无损害长养。摄受别生长养根大者。名摄受别义长养(云云)眠梦等法虽于根大令无损害。不能摄受别生长养根大。故不为食(言也)。问。列不为食有三种。一眠梦。二梵行。三等至也。其中等至有可为食。何者。如天眼从等至所发。然等至摄爱别生义。何不立为食。答。记文遮此疑云。天眼虽从等至所发。乃是定中触思食生。故食能生长养根大。非食不能(云云)意云。等至定中触思食力能生天眼。长养根大。等至非食。不能生眼(言也)。
  伽第五十七。遁伦记第十六。*第三百六十二条。第四遍造(永观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问。就五受根。有论文作问云。诸根是苦者。一切苦相合耶。设苦相合者。一切是苦耶(文)此问意何。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问意。诸根皆是苦谛。一切皆是苦受相耶。设苦受相皆是苦谛耶(云云)即答论文云。或诸根是苦而非苦相合。谓乐根喜根。或有是苦亦苦相合。谓苦根忧根。或有是苦非苦乐相。谓舍根也(文)今且就初句。云苦云苦相合。有何差别。喜乐根苦非苦相合乎。答。凡虽五受根是有漏果报。一切无非苦。然喜乐二根非三恶道等极重逼迫等。名非苦相合。问。欲界人天一分傍生鬼界等中。有小分乐。彼小分乐与苦相合。何一向云喜乐二根非苦相合。答。彼小分乐人天等中。非三恶趣极重逼迫。故非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