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

  略显佛教利益门。略显佛教时会门。略显诸宗各异门。
  ◎略显佛教利益门。
  诸佛出世必有二缘。一如来大悲。二有情机感出世说法亦有二益。一义益。二轮益。如是二益。大乘小乘所说殊异。
  问。云何名为义益亦为轮益耶。答。佛所说教能显义理而生他解。名为义益。佛所说教能生他解而起法轮。名为轮益。显义即远。若近若远以有此益。佛出世说三乘之教。
  问。大乘小乘说此二益。云何殊异耶。答。小乘之中。二十部别。
  其多闻部·萨婆多部·雪转部·犊子部·法藏部·贤胄部·正量部·蜜林山部·化地部·经量部同说。佛所教非必有益。或有二益或无二益。
  其大众部·一说部·出世说部·鸡胤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饮光部十部同说。佛所说教必有二益。无非利益。
  问。云何诸部如是异说耶。答。初十部意。唯八正道教必有此二益。自余诸教皆无此益。今佛问阿难言可天雨不。又问诸比丘乞食易不也。如是佛言有何利益。后十部意。佛一切言教皆必有二益。问天雨事。问乞食事于法审定。传于未来亦贺悲问勤修精进早令入道。何故无益。
  问。大乘义意。此事如何耶。答。佛言必有二利益也。令诸有情若近若远勤修入道。唯于其中有正及助。诠八正道是正法轮。余助法轮皆以有益异初十部。以有正助异后十部。
  问。如是诸说其是非何耶。答。是非难判。作如是计。有证圣果亦具方便。何是何非。但大乘义得中道耳。
  问。既知生解名为教益。何名法轮耶。答。生正解已起无漏智。是无漏智名为法轮。
  问。何无漏智名为法轮耶。答。譬非轮王所有轮宝能伏未伏能镇已伏。圣无漏智亦复如是。能除无知能断惑障。是故喻轮。
  问。行者位多。何位智解喻轮宝耶。答。声闻独觉有七方便。有见修位。正真见道初无漏智以喻轮宝。菩萨有五位彼亦如是。正真见道初无漏智以喻轮宝。
  问。何故见道初无漏智喻于轮宝耶。答。如圣王轮宝有毂辋及辐而轮转行。圣无漏智亦复如是。正见·思惟即是如毂。正语·业·命即是如辐。精进·念·定即是如辋。圣无漏智能具此八摧烦恼。以喻之也。
  略显佛教时会门。
  彼印度界无教时诤。此大唐界异说不同。深蜜·瑜伽未来已前。诸师任意各述异说。明文已阙。后学无据。今者依凭深蜜·瑜伽述教时会(深蜜第二。瑜伽七十二卷)如有师立顿渐二教。此说不安。凡为顿渐无别教文。以互通故。彼深蜜经云。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虽是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轮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I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希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今依此经及瑜伽论定教为三。既是一经一处之文。而非是彼此处之义。以是定时也。是则如来所说三时若据资时。初于鹿苑说阿笈摩有四谛教。依此教时佛灭度后一百余年。二十部小乘出分传法有教。婆·俱舍·顺正理等诸论则是也。于时众生唯著有教未解法空。附着小乘未求大位。次佛在鹫岭说大般若空二取教。破先有执广解法空。依此时教。佛灭度后五百年后龙树·提婆诸大论师也世造论而传空教。则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是也。于时众生唯着空教未悟中道。既堕偏空未契正理。后佛在七宝宫说三界唯心。双令离有空契会中道理遣心外二取而破初有执存识内一心为遣后空见。于是慈氏·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出世造论。深述中道教。是即瑜伽·显扬·杂集·唯识等论是也。
  问。彼深密经是大师释迦尽理之说。此瑜伽论则是当来导师慈氏极性之教。有何意趣定教三时耶。答。既此先师及以后德究竟之教。亦则现在及以当来至极之言。不敢准量。至心仰信耳。唯依大乘基师传授而述彼要。谓诸异生起自无始迷执有我。不了我无。没爱河轮回痴海。故佛初说四谛法轮。令知我空但有彼法。憍陈如等最初得道。彼闻法有证我皆空。便执诸法为真实有。付着小果不求大位。佛为方便后说法空。破除有执故。次时中说大般若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须菩提等回心趣大。彼闻法空隐密言教。便拨诸法相性都无。何所造修何所断舍。佛为除此。复说唯识三性等教。胜义生菩萨信解修学。遍计所执知。我法俱遣。依他圆成有(ナリト)照。真俗双存。
  问。遍计所执无之言。何有所无耶。依他圆成有之言。何有所有。然彼言有耶。答。无者无所无故言无也。有者有所有故言有也。
  问。无与有者既是偏言。何以显中耶。答。言有而有亦可言无。遍计所执真俗无故。言无而无亦可言有。当情我法二种现故。
  问。若尔何故言无及有耶。答。令除所执我法成无。离执寄诠真俗称有也。
  问。若尔我法既离空有。亦彼真俗既离有空。共等离言。何依我法空证真俗有耶。答。妄诠我法非无非不无。当情显现据体无故。妄诠真俗非有非不有。非称妄情体非无故。
  问。若尔我法离言而寄诠有。亦彼真俗离言而离执无耶答。此义不尔也。为遮异执而离言也。存而不遣。为舍妄情而离言也。遣而不存也。我法无故俱是执皆遣。真俗有故诸离执皆存。
  问。若尔虽言有无而无执者皆悟。若其言无有而有执者皆迷耶。答。如是如是。由此应言。迷情四句举四句皆非。悟情四句举四句皆是也。
  问。若尔云何般若遣执。云何深蜜舍偏耶。答。说境我法空而破初执有。是般若之宗也。示心真俗有而除次执空。则深蜜之旨。尔乃有空既遣。空有不存矣。
  问。若尔诸偏见者何迷耶。诸中道者何悟耶。答。初闻说有便快心于空起谤。后闻说空亦复协心便谤于有。是则偏见之过也。非有非空中道之教。则是中道之德。
  问。既知三时定教之意。佛说诸教有前后之别。谁为先教谁为后耶。答。依时先后不定教时。今依理浅深又依机入道。故判教时而为三时。不约前后。
  问。其意如何耶。答。约理及机渐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时诸教前后。若非渐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无三时诸教前后。但为顿渐无别教耳。
  问。华严经者。佛出世最初说。被普贤机。遗教经者。佛临终最后说。被小乘根。岂非是则顿为大根。亦非是则为小机渐耶。答。无如是理。华严有小。遗教有大。不得顿渐以互有故若约深理华严第三时也。若约浅机遗教初时。
  问。法藏师立有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且见初三放深蜜三。后二若经文耶。夫论依经而释其义。亦疏依论而显是文。今所建立五教等者。依何经论而立此事耶。初之三教像深蜜三。后之二教放何经论。
  问。惠苑师立有四教。一迷真异执教。二真一分半教。三真一分满教。四真具分满教后三之教。像深蜜文。初一之教在何经论耶。答。一切文字及以语言无非佛说。唯以横计名为外道。今以本体交佛说教。非以为正摄佛出世所说诸教。理显浅深。事示差别。而定教时要交非理◎。

  ◎略显诸宗各异门。
  成劫之末。有诸智者。为导世间造论立宗。总有十六之计。所立宗在佛道之外。名为外道。此间不要。故不以述。佛灭之后。有诸圣者。为广佛法造论立宗。总有二十之部所立宗存大小之异。故名小乘。末代不乐。故略而止。
  华严一宗今辰最要。我此日本大乘世界。圣王重代崇仰三宝。贤臣继迹安养四民。闻昔见今。方是大乘恨性世界。尔乃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是佛成道第二七日最初所说。大乘之本正理之源。今述彼旨。此经一部八十卷。三十九品。四万五千偈。七亿九万字。七处九会之说。实叉难陀之译矣。西域相传。
  此经之本结集之后龙宫所收佛灭之后六百年中。龙树菩萨入龙宫诵出下本十万偈文。造不思议论广传人间也。世亲传云。弥勒菩萨教无著法师。修日光三摩地。无著如说修学得定。得此定已。昔未所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永忆不忘。佛昔所说华严等经悉能悟解。弥勒于兜率多天。悉为无著法师解说大乘经义。法师悉能通达。皆忆持。后于阎浮提造大乘经优婆提舍。释佛所说诸大乘经。
  问。既知经本有二代传。一龙树诵出。二无著习传。若尔今传依何本耶。答。依惠苑师。今学传者则依龙树诵出而传。
  问。若尔世亲造十地论而释此经。十地论者禀龙树之旨造论耶。习无著训而造论耶。答未分明也。远见龙树之诵出本。近习无著之教授旨。其有何妨。
  问。若尔何今传诸师违二代义耶。龙树中论本颂曰。

  虽复勤精进   修行菩萨提道
  若先非佛性   不应得成佛。
  清目菩萨释此颂言。如铁消练。意欲成金。无金性故终不成金。无佛性者虽行加行终不成佛(云云)此则建立一分无性。无著庄严论颂曰。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以上慈氏等颂文)。

  无著释云。颂第四句言亦无因。毕竟无性(云云)若尔建立一分无性。二代宗旨同而无异。何今学者依华严宗一切成佛乃至草木。此大违宗。答。以法性同主伴相集。而言一成一切成等。寻法道理细定宗者。都无乖通。
  问。明说经处既言七处。何为七处。答。人间三处。天上四处。合为七处。人三处者。一寂灭道场菩提树下。二普光明殿。三祇树给孤独园也。天四处者。一须弥山顶帝释宫中。二夜摩天宫。三都史天宫。四化他自在天宫。
  问。既知说经之处有七。闻经众集在几之会耶。答。会则有九。
  问。何故七处中。乐变化天宫而不为说处耶。答。都史天宫说十回向。他化天中说十地法也。回向者是有漏之位。十地者是无漏之地。为显有漏与无漏别故。越乐化而在他化说十地法。
  问。何故色界此经不说耶。答。说法之事必有因缘。色界之天以无因缘。彼不说经。
  问。何故彼天无说经耶。答。显扬论云。极苦不如恶趣。乐不如上界。故欲人天佛出现观。准此论文。色界天处是极乐地。无厌苦心。故彼天处此经不说也。
  问。何故如来成道已后。初七日中此经不说。过七日已。第二七日说此经耶。答。十地论云。思惟行故。因缘行故。初七日中佛不说法。
  问。思惟行故因缘行故。论意云何耶。答。如来出世本为说法。理须思惟筹量可说。故须思惟也。此思惟行。因缘行故者。能生佛果名为因缘。有二因缘。一佛性因缘。二十地因缘。由有佛种姓由有十地行。以佛种性为正因。以十地行为助缘能生佛果。思惟众生佛种性因十地强缘。而筹量已方为说。故初七日中佛不说法。
  问。佛出世意本为利。何更思惟彼因缘等耶。答。先尔何法而诸众生令生信心。如是思惟。如是筹量。出之意众生成佛。尔乃众生有佛性因耶。有十地因耶。有三贤缘耶。佛既知见一分众生有佛性因故说此缠。知见一分众生性不定已。更说三时次第教也。
  问。本为度生故成佛道。才成佛道即顿遍觉。何更经日而不说法耶。答。一显所得道广大深奥自受此乐。二令生众生深信乐心。三随顺世俗。四未来令习如是事故。
  问。说经之处既知七处。众会之事复在九会。何处唯七会即有九耶。答。普光明殿。重会三返故。会成九。
  问。重会光有何所以耶。答。最初起信之处所以三重。
  问。十地论中说六相除定执。其意何耶。答。显法无定故。说此六相也。
  问。欲闻其六相。何等为六相耶。答。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
  问。如何总相等耶。答。人为总相也。四大五蕴以为别相。言人之时以含五蕴为总相也。所含五蕴以非一故。是即别相也。别依于总而成总故是虽非一而不相违。能成总故。即是同相也。然各各异。以为异相也。为一缘起体为成相也。各住自法不移转故。是即坏相耳。诸法无定性。实如是如是莫执有定性。
  问。种子有六义。摄大乘论说。彼论第二卷有五颂中。第二颂曰。

  刹那灭俱有  恒随转应知
  决定待众缘  唯能引自果(以上)
  初刹那灭义。法藏师改名空(トモ)有力(トモ)不待缘(トモイフ)(云云)此改名意如何耶。答。改名意者为显义深。不唯改名。
  问。其义深何耶。答。种子名空。自性空故。依他起法先无今有。有已还无。缘所击发今方似有。何来不知也。有已还无。何去不知。是故假名自性空等也。其有力言显引后法而有胜势力也。不待缘者。灭不待缘故名显义。
  问。引后有力故名有力(云云)灭时引后耶。生时引后耶。若。灭时引。灭入过去。无体何能引后耶。又前法之灭后法之生是同一时。何其种子同时引自耶。摄论意者。以是有为刹那必灭。不言灭时引后。自类引后之义。恒随转故。
  问。既言刹那灭。即是有相法。何改其名空。若空言灭者。虚空可灭耶。既空何灭耶。此义不安。可如论文。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恒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谓种子法必具六义。非必具六名为种子。
  问。九世十世。其义云何耶。答。三世各具有三世义。名为九世。总三为一。名为十世也。
  问。三世之中何亦有三耶。答。且约过去世。过去之过去。过去之现在。过去之未来。余亦如是。经第五十九卷颂曰。

  过去一切劫  回置未来今
  未来现在劫  回置过去世

  今依此文立九十世。
  问。如是回转。十八变中何变所收耶。答。时无别体。因果相待上假立时。唯转彼心。境无转义。唯转所化有情心想。而时无转。是转变变也。
  问。同时具足相应门。其意云何耶。答。妙喜世界水轮以上断取在掌。同一时间示十方面。是十八变中示现变也。教义理事因果师弟等十同时者。唯语无实。虚言之耳。余亦准之。皆神境通所起十八变之势力也。
  问。现执利益受职位故。后报利益摩醯修罗智处生故。其文意何耶。第三十九卷解第十法云地处之文也。答。第十法云地菩萨之身。三界有漏最后之身。是最后异熟果之身。大自在宫师即生在故。名为后报。生彼即是大利益耳。即于此身诸佛职位之所授故。名为现报。即于一身得二利耳。
  大小持律宗
  夫律学者。是生天之梯橙入圣之桥津矣。戒行者。是菩提之首目善逝之种姓。矧乎三摩呬多之基。三摩跋底之城者矣。宁抱渴死而弗饮虫水。岂惜系终而伤草叶哉。坚护浮囊前路可期。固持德瓶胜缘何难。致是勤者唯依律教。脱危者但凭戒行。故聊示隅。总有四名。一名为律。律谓法也。若就教者。量定轻重名为律也。若就行者。调伏三业名为律也。二名为戒。若就教者。防非之法名为戒也。若就行者。止恶之心名为戒也。三名波罗提木叉。是梵语也。此云别解脱。谓别别解脱过恶也。四名毗尼。是梵语也。此云灭也。若就教者。是能息诤名为灭也。若约行者。断除生死故名为灭也。
  问。如是四名差别何等耶。答。初二约因也。谓内填云律。外防云戒。后二约果也。谓尽烦恼名为解脱。身智俱亡名为灭也。
  问。佛所说法三藏所摄。一修多罗藏。此云契经。二毗奈耶藏。此云调伏。三阿毗达磨藏。此云对法藏。此中。此律何摄耶。答。毗那耶藏摄也。
  问。此毗奈耶藏有几部类耶。答。有五律五论而明此戒律也。
  问。其五律者何耶。答。五律者。一十诵律。谓萨婆多义五十种得戒。二四分律。谓法藏部义。三僧祇律。谓大众部义。四五分律。谓化地部义。五伽叶惟律。此后一律此土无缘。不来传也。前四律今现此土而传来也。
  问。五论者何耶。答。一毗尼母论。二磨得勒论。三善见论。四萨婆多论。五明了论。今此五论其义各别。
  问。何故律藏分为五种。其论有五耶。答。迦叶·阿难·优婆离·阿拏卢头优婆掬多。如是五师隔世而传为一大毗尼藏传来也。优婆掬多弟子五人。各有异见。同世五分故有五律。
  问。声闻戒有二百五十。于中四重。谓淫·盗·杀·妄语所余戒者轻戒也。若菩萨戒依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依菩萨地。四重四十二轻戒。依优婆塞戒经。即有二十重戒。何故声闻戒淫戒为初余戒为后。菩萨戒中杀戒为始余戒为后耶。答。声闻戒中。初制淫者有二种义。一云。随先破戒而为初后也。一云。声闻之人宗厌生死志求涅槃。故淫为初。随重制故。菩萨之行不厌生死。不乐涅槃。大慈悲行以为最胜。杀戒为始。随重制故也。
  问。何故声闻淫以为重耶。答。淫是生死之根本。所以为重。
  问。何故淫事为生死本耶。答。夫妇会遇沉着世间。子孙相续爱乐世事。由此惑业起。续轮回生死。早欲涅槃故先离之。
  问。故菩萨要以慈悲为先修行耶。答。菩萨大士法界为家。六道为亲。四生为子。先乐度彼。后求自度。故慈为本也。
  问。声闻戒中若有一人。于一女人而犯淫戒。先所受淫戒皆悉破坏耶。答。于一女戒悉破已。于余女戒全有不坏。
  问。于一女人犯淫戒时。于一切女无诫恐心。犯有何障。何故于余其戒不破耶。答。初受戒时。于法界女戒善已发。由犯一人何其失戒。故余全有。于一戒中上缠破戒。中下缠犯不必失戒。
  问。若尔余戒如何耶。答。余戒亦尔也。
  问。若尔何故于一犯时成不共住耶。答。犯边得罪故众不共。不约余善。
  问。若尔犯一以为人师耶。答。虽犯一人。若上品缠以犯戒者。不为师范。中下品缠以犯戒者。有余善者何妨为。
  问。依何律意而作是说耶。答。是十诵意如是可知。
  问。比丘戒有二百五十。若总为分。几分所摄耶。答。总为支分。而总摄者四支分摄。
  问。何为四支耶。答。一受具足。二受随法学处支。三随护他心支。四随护如所受学处支。
  问。云何名为受具足支耶。答。若初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摄受随法学处。是名受具足支。尔时名为大比丘。
  问。云何名为受随法学处支耶。答。为大比丘自此已后。于一切戒守护奉行。广律教中。守护律仪名为随法学处支。
  问。云何名为随护他心支耶。答。由成前二而轨则具足。所行具足。名随护他心支。
  问。云何名为随护如所学处支。答。于微细罪中深见怖畏等。名随护所学处支。
  问。彼比丘戒二百五十既略知已。亦四支摄既略见毕。今三业中制业等耶。答。身三语四合七支。具支而成性戒。
  问。何为身三耶。答。杀盗淫三也。言语四者。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也。因护此七而成道器。
  问。若尔何故名二百五十戒耶。答。性戒者有七。余为护。此非别有体。
  问。优婆塞五戒者为几支分耶。答。有三支分。
  问。何为三支耶。答。一受远离最胜损他事支。二违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也。
  问。其三支意如何耶。答。初支有三。一离杀生。二离损他财。三离损他妻也。第二支者即离妄语。第三支者离酒家放逸处。即杀盗邪欲妄语不饮酒及不放逸。即身三一以为性戒。
  问。酒及放逸何不性戒耶。答。彼前四非有别体。
  问。优婆塞戒。若具受五而为戒体。若一一受耶。答。五中一一亦成戒性。既是初机。渐诱导故。
  问。一日一夜时持八斋戒。几支分摄耶。答。五支分摄。
  问。何为五支耶。答。一受远离损害他支。此离杀盗也。二受远离损害自他支。此于自妻亦于他妻俱无犯戒。三违越所受重修行支。此离妄语。四不越所受正亿念支。
  此离歌舞伎乐·涂冠香鬘·升高大床·非时饮食。五不坏正念支。此离酒家及放逸处。
  问。何故沙弥十戒中。远离歌舞伎乐以为一戒。涂冠香鬘以为一戒。以为一一戒。答。在家之人于此处所非不如法也。出家之人极不如法。是故于在家人就轻总制而为一也。出家之人于此处就重别制以为二也。
  问。如是斋戒。大小乘说若同若异耶。答。小乘说别大乘别。
  问。其别如何耶。答。俱舍论十四云。有七因缘而授八戒。一要晨旦。二在卑除病。三必从师。四随师教受者后说。五具八支。六必离严饰憍逸。除常身具。七必须昼夜。大乘之义不必如是。但有六缘必无随师。
  问。五戒优婆塞以戒优婆塞若有自受。何故从他耶。答。瑜伽五十三云。由有二种远离恶戒受随护支。所谓渐与愧也。
  问。何故惭愧以为二缘耶。答。由有惭故自现罪时深生羞耻。由有愧故于他处现罪深生羞耶为此二缘故但自受。亦从他受。
  问。菩萨十重戒其次第何耶。答。杀·盗·淫·妄语·自赞毁他·悭·瞋·谤法。如是八种依本业道也。中间二罪谓沽酒与说过别为俗制。为护初四故制沽酒。为护后四故制说过。
  问。杀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何耶。答。即有五门。一约事。二约心。三约三时。四约稀数。五约戒。
  问。五中约事何等耶。答。所杀之中有凡夫人。又有圣人也。杀凡即轻。杀圣最重也。凡夫之中有发心人未发心人。如次可知也。余随宜知也。繁故止之。
  问。盗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如何耶。答。盗三宝物即为极重。三宝之中佛物为重。法物次重。僧物之中常住僧物极重也。
  问。淫戒之中若有轻重耶。答。此亦有轻重也。
  问。其轻重何耶。答。若淫母女以为极重。持戒尼次重。发菩提心极重也。
  问。淫戒何为性重耶。自他俱和生极喜故。答。邪淫即重。坏他意故。余恐繁广且略止之。
  三论宗。
  三论者是前圣之后心。后贤之所尚。佛灭之后。六百之年。大士出世。厥名龙猛。位登十地。德挺五天。受佛记而降神。临法场而垂化。初出月氏为外道之宗匠终入龙宫作内法之标领。智山峨峨其峰难究。法海浩浩其底颇尽。乃繁宗人之守杌。伤燕石之滥玉。纡彼神笔造此雅论。名为中论·十二门论。佛日再照。法轮重转。八百年中有大菩萨名为圣天。达空花之易落。知幻蕊之难揽。于是玩此本论。又造百论。文约义丰。清有执之智水。遣边见之龙炬。故耶示彼旨。
  所谓三论者。中论。谓明中道正观之论故云中论。一部四卷二十七品也。本龙树造。释清目制。龙树本造大无畏论。于中略出。二者百论。释百偈之论故云百论。此论一部二卷。有十品。本提婆造。释天亲制。三者十二门论。谓释十二部经之论故云十二门论。此论一卷二十六偈。本龙树造。释清目制。或云。本释俱是龙树之造也。
  问。如是三论以何为宗耶。答。此论二宗。谓总论之。以一切法皆无自性而为总宗。若别言之。中论二谛以为别宗。百论二智以为别宗。十二门论境智以为别宗。
  问。以何得知。此三论者总一切法出无自性以为总宗耶。答。佛道已。三七日中。仙人鹿园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五比丘等知我出唯有诸法得声闻果。佛灭度后。由执法有二十部起。付着小果不求大位。佛在鹫岭说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声闻等回心趣大。佛灭度后。为空二取令求大果。马鸣龙树提婆等出世造论。传法空教破法有执也。是故总以诸法。闻空为三论宗。
  问。论若之中。何故论若。或云中论或中观论。答。此论题若有广略。广若中观。略若中论。故以二义为论题名。
  问。唯以一若足为论若。何故用二若耶。答。具足教理及以境智故须广名。若说一若。生悟解者何须说二。问。况若中论。有是大乘。何故论中申小乘义耶。答。正明大乘兼宣小义大兼小故。
  问。为何兼明小乘义耶。答。亦令二乘终归大道。
  问。若尔其申人天乘义。亦令人天终归大故。答。理实可尔。但人天乘权止三恶。况非出要故不明之。
  百论之中。问。何故名曰论耶。答。言百者偈□。论者释偈也。明一百偈之论故云百论也。
  问。若尔。论中具有百偈耶。答。有五十偈。不足百□。
  问。若尔何故名为百论耶。可言五十论。答。梵本之中具有百偈。五十无缘。此土不来。今随本名称百论耳。
  问。现有五十偈。若别五十偈。若后五十偈。答。别五十偈。
  问。若尔义意若为老耶。若不老耶。答。义意悉老。无不具备。
  问。若尔后五十偈明何等事耶。名为百论大为无用耶。十二门论有十品也。初品名为舍罪福品。何名为罪何若为福耶。答。罪者摧折义。造不善感彼三恶。重受罪报摧折有情。故名为罪也。言福者富饶义。起造善业招人天业。故称为福也。
  问。罪招苦报可得名舍。福感业果何故名舍耶。答。罪住时苦。福或时苦。二时并苦故可共舍。
  问。何名为舍耶。答。入实相观心无所依。故称为舍。
  问。罪福之名为因名为果名耶。答。罪福之名。苦是因名。而得果名耳。
  十二门论之中。问。何故名为十二门论耶。何为十二。亦何为门。亦论是何耶。答。此论释佛经十二分之门。称为十二门。为简二藏故名为论也。
  问。若尔十二者是佛经也。门者则是论也。尔乃佛经是故也。十二门亦教。云何以教而显其故耶。答。经有教理。论有理教。若以论教而显经教。若以论教而显经教。十二门论即是教。持业释名也。若以论理而显经理。若以论理而显经教。则十二门之论。则依主释名也。
  问。龙树自造三部论也。一无畏论。二中观论。三十二门论也。中论既言出无畏部。此十二门云何亦尔耶。答。可有二说。一云。门中论也。一云。中论内取其精要为十二门。
  问。以何为正耶。答。初说可畏。
  问。中论十二门共一部造。有何殊异耶。答。略有十异。初四异云。中论具大小义。十二门唯述大义。
  法相宗。
  解深密经初二无自性品。并瑜伽师地论初七十二劫云。世尊。于今初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自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是真了义(云云)意显者。依初一时人我空教不得入中也。依初二时法我空教不得入中。依二空教入中道故。令依二时二我空教。有入初三非空非有中道正理。是故慈氏。佛灭度后九百年中。降临人间。有在无著堂而说四论。一瑜伽师地论。二大乘庄严论。三辨中边论。四分别瑜伽论也。前二时教。佛既判云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云云)此初三时。佛有判云是涅槃了义无上无容非诸诤论安足处所。然则法相大乘宗者。是非二之教。亦终归之理也。中边颂曰。

  虚妄分别有  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  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  是则契中道(以上)

  空妄分别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也。于此二都无者。谓有于此空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空妄分别中。但有□所取及能取空性。于彼亦有此者。谓有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空妄分别。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有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故说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空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空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有故者。谓有空性空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谓空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空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顺符教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云云)。
  问。空妄分别有者。其何法耶。若所执性若依他起耶。答。长行论云。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云云)意显者。所取能取则分别之所缘也。言分别者所取能取之能缘也。故称有也。即依他心名虚妄也耶。
  问。依他性中。有漏无漏何名虚妄也。答。且举有漏杂染依他而称虚妄。理实无漏依他起性亦是虚妄。
  问。以何得知无漏依他是虚妄法耶。答。望杂染法虽非虚妄。而望涅槃如是虚妄法。最胜初一云。涅槃如是实。缘闻虚妄。又云。无生是实。生是虚妄。又云。不实之法是从缘生。涅槃实之法不从缘起。是故则知。无漏依他亦名虚妄分别无妨。范法师问。无漏有漏为若是涅槃实。何故楞伽经云。于诸虚妄法。诸得最虚妄。故知无漏虽非诸得亦名虚妄耶。答。须知无漏有为对真如圆成亦名为妄。若对杂染亦是圆成。故非最妄。由此杂染唯是最妄。故得此称(云云)依此师意且举杂染故云虚妄。无漏依他望真如性亦是须妄。而望杂染非是虚妄。今言。理亦然也。然而佛果无漏依他亦是虚妄。由大悲缘而且似有。其实者是无自性法也。既言无自性故此是虚疏。既言虚疏何是实哉。既言非实何非言妄哉。故有无漏依他起心闻名虚妄分别。无妨。
  问。闻夫三论与法相常有诤竞义。其诤如何耶。答。二宗无诤。三论意者。为破有执而设空药。无著世亲闻传彼宗。于中何诤。唯佛灭后。千一百年。清辨出世。别造大论而起诤论。非是三论法相所诤。解深密经云。世尊。在昔初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转正法轮。世尊。今于初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我者。依一切法闻无自性乃至自性涅槃无自性性转正法轮。三论之宗依无自性性而说诸法空。既契经意。由此无著世亲传旨何处何诤。然清辨论师非依无自性性而别立虚宗。诤由此起。二宗无诤。世尊初二时中言一切诸法。闻无自性等文。不依无自性性而举体闻空。故彼清辨师违如来说既起邪见。何由正见与此相诤哉。然佛灭度后千一百年中。清辨菩萨出世造论。述法空义。掌珍论一部二卷。违彼龙树提婆等宗。乖此慈氏无著等旨。由此论故初起诤论。诤空有宗。有为空量遮十八计。无为空量亦复如是。
  问。彼论师云。等观世间不正寻伺。邪见所罥。生死所笼。故我依止如净虚空绝诸戏论寂静安乐胜义谛理。略造此论。广立彼量。即立此量颂曰。

  真性有为空   如幻缘生故
  无为无有实   不起似空花

  汝今既言故我依止绝诸戏论胜义谛理。于无戏论而起戏论。是则自语相违过失。理门论中说。彼自语相违过云一切言妄云。自言为是他言为妄。谓自言实。余言为妄。是自语违。今汝既言依无戏论即发戏论。言前后违汝立不成。若依无戏论可无戏论。依无戏论发有戏论。岂是量正哉。
  问。汝恒建立一切诸法望真胜义其体都无。若一切法望世俗谛其体悉有(云云)今于有法所举有为其何有为耶。若真性门之有为耶。若世俗谛之有为耶。答。举世谛有为以为空也。
  问。汝俗谛门之有为者。汝彼计有。何言是空耶。即违宗过。若真谛门之有为者无体。有为所别无故。是所别不成宗过。问。今举真性所言有为。有是无体。因无所依有因所依不成过也。
  问。同喻幻者为有为无耶。答。是毕竟无也。
  问。若尔大般若经初一劫云须闻无实而现似有(云云)既言似有。何成空宗。所立不成喻过失也。
  问。宗言有为。若举诸法有为。若举汝宗有为耶。答。唯举诸法说有有为也。
  问。若尔护法宗有为者汝所不许。护法有为约真俗谛非空非不空。汝都所不所别不成过失。汝宗有为。约真有空。约俗是有(云云)举自不许。何有所别耶。依般若文作法自相相违云真性有为有。宗从缘生故。因犹如幻事。喻若依般若。彼论颂应言真性有为有如幻缘生故(云云)智度论初四引德女经。彼经文中。佛问德女。幻是有耶。德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有。佛复问言。若尔幻是无耶。德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无。佛复问言。若尔幻见耶。德女答言。幻是眼见。由此经文。幻非有亦非无。既在异品何为同喻耶。则所立不成道幻耶空有非有非空。望一向空宗有成宗异品也。或清辨论师违佛所说。解深蜜经云。依一切法闻无自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之转正法轮。是甚希有无上无容是涅槃了义。意显者。般若经说法无自性。依三无三性而作此说。非据依他及圆成实。以三无性闻遍计故。依遍计性说无自性。非谓二性闻无自性。然而清辨说缘生性体性都无。既违佛说。成大邪见。以乖佛说。而为邪见。若深蜜经云非佛说。才为作答也。若许佛说不可得答。
  天台宗。
  问。其宗何耶。答。以大乘止观而为宗旨。
  问。何名为止。又何为观耶。答。止有二种。一止下。二止住。今此止住为修得宗有名为止。慧名为观。
  问。止有住。三昧是也。何故三昧名为止耶。答。止心一境而令不散。故名为止。
  问。此有三种。一三广地。二三广呬多。三三广跋底。何名为止耶。答。近三摩地名为止也。余二可尔也。
  问。若尔其止若唯为定亦通散耶。答。三摩地止通在定散。止心一境三摩地故。
  问。观有是慧声闻乘行方便根本。方便行中。有三种观。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观。三总想念处观今言观者。三中何观耶。加行观中有暖·顶忍·世初一法。声闻乘人依无我观观蕴处界。缘觉我人依无我观有七十七智观有四十四智观。若根本位有四谛理十六行观。今言观者。若是何观耶。若菩萨观·三性三无性观·能取所取观·十住十行十回向所有诸观·十真如观·七真如观。若佛果位。三念处·四种一切种妙智观。三不护等。何观名观门。
  三摩地·三摩跋底·三广呬哆观。是止中有其意如何耶。
  问。有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观。何名观耶。诸如是事。比睿延历寺圆证义真法师等之所悉也。
  问。瑜伽论说有止举舍。三乘行者由此修行得自乘果。何故唯说止及以观而不说舍。止有是定也。观者是则止中慧□。举与舍二略而不明。理须明说。
  问。若尔举舍亦可明说。何名为举。何名为舍耶。答。行者住止。定心若止下。有便修举举者高声读经礼佛行道等行。如是行举。心若散乱亦还住止。心若羸时便有住舍。舍者有唯无念安息心羸也。行者如是因圆果满故。止举舍是行者所举也。
  问。天台师等立有四车。羊鹿牛车加何为四耶。答。牛车分二。故有四车。
  问。何故分二耶。答。与羊鹿共说有三者。同羊鹿假。露地与车有异彼三故以为四也。
  问。何故羊鹿共说。牛车非是实耶。答。唯同二车。唯有言故。
  问。二无一有合为三车。是有何妨。何故共二而所许者必同二假。譬如有人有三幼子。手持一梨。余物都无招三子云。汝速出来。为汝说三。各方与之。三子诤来。有父语云。有三物是我方便。唯有一梨即分三与。佛亦如是。唯有牛车。即语子云。有羊鹿牛。汝等速出三界火宅。以此三车各一一与。诸子出来。有便语云。唯有一车。二我方便。分一牛车而等与子。如是譬喻。世间非无。何便计云。与二授牛。同彼非实。后与是实云耶。
  问。颇有经文云有四车耶。答。法华经中都无此文。须无显文而意存四也。
  问。既经文无也。意存等者是妄语耳。答。瑜伽论说有四车义。于三加象。是显文也。
  问。彼论意别。以有四车而喻涅槃四德。不喻种智。
  问。须无显文而义意存四车义者。彼义意何耶。立四车义。彼大唐有四智德。一光宅寺云法师。二天台山智顗师。三法藏师。四惠苑师。日本神洲有一智德名圣德太子。合有五师立此四车。其所建立各有道理。但无显文。述义意耳。自余诸师此义不许。合有五理。是以三外别有一乘。临门三车教为三乘权教。露地授白牛为一乘实教。大乘之中况有权实。故有四车。若不尔者。诸子出宅各应得车。更不可求。何故三子俱出求车。羊鹿是权。出宅不得。故出而求牛车。是实。何故出已而齐索之耶(以为一理。)若四衢等授。是三中牛者且其二子先自无得大车之心。不期而舍有欢喜言非本所望。其大一子正当无志。何故喜意非本所望(以为二理)经文既言。初以三半诱进诸子。然后但与车。如来亦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为三理)经文既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既别说三。并本佛乘。有显有四。何无别一(以为四理)经文亦彼佛出时须非恶世。以本愿力故说三乘法。意愿者。恶世本愿方说三乘。不尔诸佛唯说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实教大(以为五理)如是五理证有四乘。于中初四所言小似。初五理者不相似也。甚可笑哉。会初理云。宅内所期。三界之外有三乘果。至彼果时闻有种智也。仍三乘子各求自果。意望种智也。然二乘子出三界宅而得自果。况得至果而无种智故进索之也。菩萨之子未得所募。佛果极位故。在下智起进求心得果无智。进心何轻。果智未得。求心何迟。故俱索之也。浅取经义。谬谓得理。何不悲矣。会二理云。何有广略。先即示略。由此出宅。今亦授广故非本望。又喜至深名非本望。以为二大。愚至甚哉。会三理云。初以三乘因。令修三乘行。今与一乘果令修一乘行。何故为二大耶推甚哉。会四理云。于一极果说为三因。又云于一佛乘之时。唯有一而无三也。言分别说三之时。唯有三而无一也。以何为四。初五理者不足言也。以何相□哉。夫见野雉而为凤者。非唯不知凤。亦其不知雉。夫见秋杨叶而为金鋋者。非唯不知金鋋。亦犹迷杨叶。以何故之。
  成实论宗。
  此论一部十六卷。或二十四卷。有二百二品也。卷数虽别。同是一论也。诃梨拔摩此言师子铠之所造也。此论师者。佛灭度后八百余年中。印度境婆罗一家而出世也。神度弘深。天姿高拔。怀高世之道业。秉逸群之才能。经部出家。其经部者。佛灭度后四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出。依修多罗而立自义。故云经部。此论二翻。而共是罗什所译。
  问。此论卷数不定。或十六卷。或二十四卷。罗什所译。既一师所译。何故卷□不定耶。答。初译未暇治正。卷□未定而流行。后译具而流行。故卷□不定。
  问。二本以何为别后译耶。答。身受心法名念处者。别本也。身受心法为忆处者后本离左右别而体不殊。
  问。今此论师者。号地位何耶。答。四依之中。初依菩萨位在地别。
  问。此人初从外道法出家。何云菩萨耶。答。付法藏传列二十六付法人中。初二十五人名师子。彼有此论主。
  问。世间之人。多在同名。此论主。有师子铠。彼付法人名但名师子。何其同人耶。答。未得慧眼。何得坚执哉唯疑其人耳。
  问。此论文云四尘为能造。四大为所造。何与佛法其义相违耶。答。此论师本□论法中出家。习学本所学义。不违正理。而传此义。
  问。其□论师本所立义如何其意耶。答。其外道云。无等五种名五唯量。乃是能造造地水火风。此地水等造眼等根。能造所造虽闻无常。然非生灭。转变无常并闻有碍。今此论师本所学义以为论文。
  问。佛道义中。小乘大乘都无此义。四大是能造。四尘是所造。而今所立全乖此义。何以为信耶。彼论文意云。四尘为能造。四大为所造。四大为能造。五根为所造。尔乃四尘一向是能造也。五根一向是所造也。四大通二也。如是相违如何会通耶。答。不见会通。唯自可会。色香味触为能造者。地水火风中有四尘。以知四大则四尘之所遣。准之会耳。其宗学者云。四尘实有以为能造。四大假立故为所造。
  问。何故四尘体是实有。四大假有耶。答。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动性。由四尘助而方生起。既依四尘而四大生。故四大假而是所造。
  问。若尔地之坚性等于四尘上具。若四大之上备耶。答。由四尘力坚等方生。假名四大。既是假立故是所造。
  问。若尔四大有是四尘之所造也。四尘必具而造四大。若一一别而造四大耶。答。三大者是俱是四尘之所造也。一大者是但是二尘之所造也。
  问。三大者是何耶。答。地水火三。此四所造。其一大者风大是也。唯香与触二之所造(更见)。
  问。大乘有宗于见道别立七方便。如此论意亦有如是耶。答。此成实论唯立五方便。不言七也。
  问。彼五方便除何而立耶。答。念处为一。并四善根以为五也。
  问。念处有四。谓身受心法。何故合为一耶。彼四善根合而为一。开其念处而为四者。其有何妨耶。答。念处之观。一人唯观一而入四善根。不必具四念。善根之观。必一人观四。若不具观不能入见。故其四念处合为一方便。此四善根开为四方便。
  问。四谛之中。灭谛者。何灭故名为灭谛耶。答。灭三心故名为灭谛。
  问。何为三心耶。答。一假名心。二实法心。三空心。是名三心。
  问。何名假名心等耶。答。迷假名法名为假名心。迷实法心名为实法心。悟空理心为空心。
  问。云何此三名为灭耶。答。初二是者是迷心须灭。空心者是以行法故。是苦法故须灭也。
  问。初二心者是迷心故云灭。彼若尔人法二执相配耶。答。假名心者是人执也。实法心者是法执也。
  问。空心何执耶。答。空心者体是有为行法。名为空心。非是迷故非二执法。
  问。彼宗中言见有得道见空得道。何等其耶。答。见四圣谛是有得道。见四圣谛是空得道。
  问。此宗意者立何得道耶。答。见空得道此是宗义。见有得道非此宗旨。
  问。若尔见有而得道者何宗义耶。答。是萨婆多义。
  问。若尔此宗不言四谛有耶。答。约俗谛者可尔言。唯正入见而得道者见空入道。
  问。此论者二十部中何部所摄耶。答。说师多有。然经部摄。是正义也。
  问。若尔经部建立种子。此论中有耶。答。此论可言建立种子。
  问。论文之中何文有耶。答。论初二卷四谛品云。入灭定者。须无现识而得有识。初一卷云。生死相续中常随众生故名为使等。以此文见立有种子。
  问。若以此文立种子者。何故有师说云。此论多门部摄。其多闻部不立种子故耶。答。多闻部摄。是不正义也。
  问。论名之中。何故论名成实论耶。答。成者梵言阇那迦。此唐言成也。实者梵言婆楼务。此唐言实也。论者梵言优婆提舍。此唐云论也。言成者显立义昔隐今也。显者有出也。立者有住也。昔隐今显。显而令住。故名为成也。言实者真义。对俗得名。成明有用。约为人语。真语真实当体立称也。然则实名四谛。为成此法故造此论。名成实论今显名。成者能成之名。显立为义。实者所成之理。真实为义。谓四圣谛理。体非虚妄故名为实。此论能显立故名为成。于中有四。以教成教。谓以论教而成经教。二以教而成理。谓以论能诠教而成经所诠理。三以现而成教。谓以论所诠理而成经教。四以理而成理。谓以论理而成经以理教而成教。以教而成理。成实有论。持业释名也。以理而成教。以理而成理。成实之论。依主释名也。
  俱舍宗。
  阿毗达磨俱舍奢萨多罗也。梵语如是也。此间译云对法藏论也。论一部三十卷。品合有九。有六百行颂。本颂并释论并是世亲所造也。阿毗者对也。言达磨者法也。言俱舍者藏也。奢萨多罗者论也。此间总合称对法藏论。
  问。夫法兴有由。论起因何耶。答。今此论主世亲菩萨。北印度境揵驮罗国国师婆罗门之子也。于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入道也。因有受持彼部三藏也。彼学经部宗。情谓为涅槃。于本所学说一切有时檄取舍。有更欲往迦湿弥罗国研檄有部考定是非也。念彼诸师心坏忌惮。遂改本名潜往寻究。时经四年。□以经部义难破有部宗也。时有阿罗汉名塞建地罗。唐言悟入也。怪其神异。有入定观遂知世亲。有私告曰。急还本国。长老比来数以经部义而难破吾宗。然此众中。未断欲者非一众多。若知是世亲。恐当时将相害。因此遂归本国。未久之顷。造俱舍论六百行颂。寄于门人遣伽湿罗也。时彼国王及诸大众。闻皆欣悦。严饰幢幡·花香伎乐。出境来迎。标颂香象。别后引从。至国寻读。咸谓能弘我宗无不叹悦也。于时悟入告众人曰。此非专弘汝宗。云何须叹。颂有传说之言。似相调辞。若其不信。请释自知。于此国王及诸众僧发使而遣请释并奉珍珠。论主受请为释本颂也。凡八千颂释也。还使迦湿。遂以悟入所言。论主意朋经部。故此论颂往往置传说言也。
  问。以言传说。何言相调耶。答。为显非亲闻致传说之言。故似相调也。是则此论之起因也。问。西方造论皆释佛经。佛教甚多。释何佛经耶。答。佛经须多顺三法印。今者此论意释诸法无我。须举一释。而明三印。
  问。其三法印者何耶。答。三法印者。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佛所说此三所印。若不所印皆是耶。非是佛说。
  问。若尔有三印。何故今此论唯释诸法无我耶。答。佛教之中。或经说一。或经说二。或经说三法印。诸论师等意乐各别。或偏释一法印。或举一印而明三印。今者此论举一明三。
  问。何论释一法印耶。答。如五蕴论。唯释一印。谓诸行无常。如涅槃论亦释一印。谓涅槃寂静。
  问。何故此论唯为释一诸法无我耶。答。诸行无常唯明有为也。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通有无为。此论欲障无事不摄。就广以明。
  问。此论既明无我理者。何故初品名为界名耶。答。法有事理。事浅亦粗故先明界。理细亦深故后明之。
  问。此论总余几法门耶。答。总有七十五法门。
  问。何为七十五耶。答。谓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色中有十一。心法略有一。谓唯一心王。心所四十六。不相应十四。无为唯有三。是名七十五。
  问。今此论者有何等义与大乘别耶。答。略有十九义。一有为法体恒有。二有为无诸法实有。三一切法中有者为涅槃无者为俗。四极微和合而粗色。五极微粗色共是实有。六六因得四果。七无为法无因果。八有不染无知以慧为体。九四相之中生相在未来住异灭三在现在。十过未极微散住空界。现在极微和合成粗色。十一六识界并起。十二无为唯有三。十三四果之中预流果不退后三果有退。十四不定有八。十五见道有十六心。初十六心在修道。十六四相及得皆有大六。十七灭定是有漏法。十八寻伺并起。十九不相应有十四。如是违义众多非一。略示十九。余别理义后学寻知也。
  且约初义。何有为体而恒有耶。答。体是常住。其用无常耳。界尔体用有何别异哉。比学生等。此义之中言有二传。一法体生灭而恒有也。二法体无生无灭恒有。如是妄传多流末世。悲中至悲。佛法凌迟如何甚哉。今述本闻不必当用。有为法体无生无灭恒在不断。是此本义。代至像末。人失义本。不可得悲也。俱舍论初一界品中明十二处。言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光法师疏初二卷云。心心所法(至)彼作用义者此释处义。心等生长门义。是处义。彼十二种能生长心等。故名为处。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长彼作用义(以上疏文)既言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何有生灭耶。或亦可言法体先有不可言灭。是故法体有生灭者。愚之甚矣。彼新罗国顺本法师现在之日。老僧生年十七之时。亲闻彼言。诸有为法体不生灭而带生灭。名为有为。若尔无为体不生灭而可带生灭。不得通此难。作如是说。非本习传义。非唯违文亦复乖理。有为法体若有生灭。过未法体在何处所显过未无体。何言三世恒有实体显。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