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元兴寺护命撰

略显因明入正理门十(显示释名门。显示六因门。显示九句门。显示立破门)。

  释名门者。因明有五。一因之明。二明之因。三因兴明。四因即明。五属在何义。正理有五。一诸法本真。二立破幽致。三所立义宗。四陈那本论。五属在何教。入者达解论者简藏之名。
  问。初因之明其意如何。答。因谓二因。明谓说因之教也。言二因者。一言生因。谓立论者立因之言。二智了因。谓敌论者了因之智。今说二因而令入解诸法本真。故名因明论也。明即教也。
  问。次明之因其意如何。答。明者敌论者智了明也。因者立论者言生因。其言生因是智了明之因一。今以此因而令入解立破幽致故名因明论也。
  问。次因兴其意如何耶。答。因者立论者言生因也。兼智与义而名为因也。明者敌论者智了因也。兼义与言而名为明。今以因与明而令入解所立义宗。故名因明论等也。
  问。次因即明其意如何。答。二因即明也。虽言生因非是了法。而明之因名为明也。
  问。第五属在何教其意如何。答。因明正理俱通前四。名为属在。见而可知。
  问。因明之法。宗为所立。因是能立。何故不言宗明喻明而唯言因明耶。答。因明大旨举所乐宗。而以因喻能成立之也。宗唯所立。喻唯能立。因通能所。以宽广故唯名因明。或因宽具三相。名义亦复广故。唯名因明。
  问。因具三相。其意如何。答。言三相者。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若言因时遍在三处。以宽名因明也。
  问。名义宽者其意如何。答。言因之名既通三处。即义遍三故云宽也。
  显示六因门。
  言六因者。生因有三。了因亦三。故名六因。生因三者。一言生因因。谓立论者立因之言也。敌论者智了因之因。故名生因。二义生因。谓立论者言所诠义。即生言生而名生因。三智生因。谓立论者发言之智。即现比智。了因三者。一智了因。谓敌论者了因之智。忆念本极成智。二言了因。谓立论者言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三义了因。谓立论者义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问。立者言义虽非了法。而了因之因故名了因者。若尔立者智生因亦了因之因。何故不言了因耶。答以隔言故不名了因。
  问。如是六因各有别体。答。以体唯四。以义有六。以略唯二。
  问。以体有四者何为四耶。答。生因三者。立论者发言之智。言所诠之义所发之言。如是三因为生因三也。智了因者。是敌论者了因之智。合为四也。
  问。以义六者何等其耶。答。立论者之言及义者。以敌论者了因之因名为了因。此即义意非有别体。故合为六。
  问。以略为二者其义如何。答。一生因。二了因。是即略三。问。因既有六。或有二四。其因之果有几种果。答。果有二种。一生果。谓敌论者了宗新生之智。二了果。谓立敌者了因所显了宗也。生因之三望于生果而为因也。了因之三望于了果而为因也。大纲如是。学者知之。
  问。生因者是本欲生了宗新生之智也。了因者是本欲显所显了宗果。然则六因二果显然。有人以智了因为了异者。其意如何。答。如是迷谬世间繁多。不可典据。
  显示九句门。
  言九句者。有三种三此则九句。初三句者。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也。中三句者。一同品非有异品有。二同品非有异品非有。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后三句者。一同品有非有异品有。二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也。九句宗颂曰。

  常无常勤勇   恒·住·坚牢性
  非勤迁·不变   由所量等九

  初一句者初三句宗。第二句者中三句宗。第三句者后三句宗也。九句因颂曰。

  所量·作·无常   作·性·闻·勇·发
  无常·勇·无触   依常性等九

  第一句者初三句因。第二句者中三句因。第三句者后三句因。
  问。作量如何。答。第一同品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为常(宗)所量性故(因)喻如虚空此中常宗瓶为异品。所量性因。于同异品皆遍共有。第二同品有异品非有者。如胜论师。立声无常(宗)所作性故(因)喻如瓶等(喻)无常之宗空为异品。所作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无。第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者。如胜论师。立声勤勇无间所发性(宗)无常性故(因)喻如瓶等(喻)勤勇之宗以电空等而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中电等上有。空等上无。此即初三句也。中三句中。第一同非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为常(宗)所作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作故因。于同品空上无。于异品瓶上有。第二同品非有异品非有者。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宗)所闻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闻性因。同异品中二俱非有。第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者。如声论师。声为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喻若虚空(喻)此中常宗以电瓶等而为异喻。勤勇之因于同品空一向非有。于其异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也。是中三句也。后三句中。第一同品非有异品有者。如声论师。立声非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故(因)喻若电空(喻)此非勤宗瓶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电上有。于空上无。异品瓶中一向是有也。第二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者。如胜论立内声无常(宗)勤勇无闻所发性故(因)喻若电瓶(喻)此无常宗空为异喻。勤勇之因于同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异品空中(ニハ)一向非有也。第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者。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无常(宗)无质碍故(因)喻若极微及大虚空(喻)此中常宗以瓶乐等而为异喻。无质碍因。于其同品虚空上有。极微上无。于其异品瓶等上无。于乐受有也。理门论中。料简颂曰。

  于同有及二   在异无是因
  翻此名相违   所余皆不定

  言于同有者。谓能立因于同品有。言及二者。于同品中非有也。言在异无者。此能立因于同品有。在异品无。及同品中亦有非有。于异品无也。言是因者。此二因者是皆正因也。言翻此名相违者。违此二因为相违因。
  问。此九句中。何为正因。何为相违。何为不定。答。前颂已显然。今重料。第二·第八二为正因。第四·第六为相违因。自余五因则不定因。
  问。且第二句正因量中。如声论师作决定相违云。声是应常(宗)所闻性故(因)喻若声性(喻)既有此过。何为正因耶。其胜论师亦立声性。谓同异性。共许所闻故成比量。若对佛子不立声性。即无同喻。若对胜论如何遮之。答。以现教力犹胜论胜。声论堕负。故是正因。
  问。其现教力其意如何。答。一现力。谓世间现见声不恒。有或时可闻或不可闻。汝声恒鸣违世现量。二教力。谓诸教中不说声常。违世教量。声论既负。故成正因。
  问。既第八句正因量中同喻有二。谓电与瓶也。勤勇之因。瓶有电无。即于同品有及非有。喻有一分能立不成。何成正因。答。谓有三说。一云其喻有过。因即无过。故云正。此说不当。喻既有过。非正比量。正因不成。二云。非因于同不遍为失。同有一分即不过失。三。为令见因遍不遍故。作法举二。理对立量不举其电。故是正因。
  问。三说之中正不何耶。答。初说即非也。后二说者学者取舍。唯言同品定有而不言遍有。以此义故第二说正也。然举电瓶。勤勇(ハ)电(ニ)无(ナリ)。何非一分能立不成。以义故第三说得也。
  问。立不定中不共不定其意如何。答。所同之因。于电瓶无。于虚空无。若尔其声如何是常耶。因于同异而俱不遍。其意犹豫。故是不定。
  问。决定相违。九句之中何句所摄。答。二八正因摄。
  问。所违量疑。能违量疑。俱是疑因。何在二八。答。以此道理而言之时。九句不摄。
  问。九句不摄可无胜负。何前负后胜耶。
  显示立破门。
  且能立者即有二义。一一因二喻。二因一喻二。一因二喻约因三相也。因一喻二。约因·二喻也。
  问。因三相者何为三耶。答。一遍是宗法性。谓因遍有法也。二同品定有性。谓因在同喻。三异品遍无性。谓因异品无也。言一因者遍是宗法性。言二喻者同品定有(ト)异品遍无(ト)也。因阙初相即有四不成过。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也。因阙第二相有五不定过。除决定相违也。因阙第三相有四种相违过。合因离十四过。离此十四名真能立。言能破者。如前可知因离十四名为能破。
  问。因一喻二其过相何耶。答。因过如前。喻有十过。同喻有五。异喻有五也。同喻五者。一能立不成。二所立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异喻五者。一能立不遣。二所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问。宗是所立此为无过耶。答。宗亦有过。非所乐宗。不乐为故有多过失。
  问。有几过失耶。答。有五相违。有四不成。合有九过。
  问。五相违何耶。答。一现量相违。二比量相违。三世间相违。四自教相违。五自语相违。
  问。四不成何耶。答。一所别不成。二能别不成。三俱不成。四相符极成。
  问。陈那已后。宗唯所立。因喻能立。古因明师。瑜伽十五。显场十一。宗为能立。其意如何耶。答。古因明师大意显者。且立一法而成立已。余法亦成。如所作故声无常时。余四尘法亦所作者。成无常法也今所立宗以为能立。所余准成。以为所立也。或有法及法(ハ)是宗所依。不相离宗(ハ)是能依宗。今不相离宗立所依法有法故。能依合宗以为能立。所依法有法以为所立。古师依此理故宗为能立。
  问。陈那理门宗唯遣五过。不遣余四过。是故理门颂曰。

  宗等多言说能立  此中唯随自意乐
  为所成立说名宗  非彼相违义能遣

  既言非彼相违义能遣。唯遮四不成。若尔有四不成之宗。亦可真宗耶。答。此有二说。一云。宗所别不成(ハ)是因所依不成(ナリ)。推因而宗不遮也。宗能别不成是因不共不定以重而不遮也。俱不成者是前二故。符过者自本非宗。何为遮之哉。故不别遣。一立理门论意略也。五相违过是过重故。重犹遣之。
  问。比重量相违是宗之违因也。四种相违者因之违宗也。因之违宗既有四种也。宗之违因亦有四种明。答。俱有四种。谓有法自相。有法差别。以违因故既成二过。法自相法差别违因。何不过哉。故有四种也。
  问。若尔决定相违何耶。若有四种。答。此亦有四。
  问。三之四种相违差别何等耶。答。四种相违用必用本也。法自相相违喻必改也。余三随宜为本为改也。宗互乖反也。决定相违四种因喻角成宗互乖反也。比量四种即随宜可知也。宗四违一因。谓初无后无因违宗四故。唯识比量决。唐朝贞观年。有大名法师。讳曰玄奘。俗姓陈氏。陈留人也。慧基早树。智力夙就。行洁圭璋。操逾松柏。遂能躬游圣域。谓禀微言。实季俗之舟航。信缁林之龟镜者也。依于中天戒日大王无遮会请立此一量。内外无敢。大小无指。大乘众会称赞而号摩诃耶那提婆。小乘诸部叹美而名木叉推婆。今陈量词则进末学。比量辞曰。真故极成色不离色于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
  问。谁人为敌而立此量耶。答。诸部小乘计执各别。但皆随俗。托自乘学。而演说云。心境相离。即便不信境唯心理。今对此等而立量。
  问。彼小乘部是佛弟子。何故彼等不信唯识耶。答。佛说教法悉随机器。大根未熟不与大教。佛虽入灭而根渐熟。是故今者立量令信。
  问。真故何耶。答。是简别之言也。谓为简过而设此言。
  问。不言真故。有何过失耶。答。得有世间相违过失。故置此言而简彼违也。
  问。何法名真耶。答。真有二义。一胜义名真。二大乘殊胜义名真也。
  问。真二义中。方取何真而为真故耶。答。二义俱用而为真也。
  问。何故二真俱用名真耶。答。世间有二。一者学者世间。二非学者世间。对二世间为简相违。故用二真。
  问。彼二世间为一人耶。为二人耶。答。唯敌论者一人为二。非是二人。
  问。若尔二真为一体耶。为二体耶。答。彼亦一体对二世间而为二。
  问。何彼学者非学者以为一人耶。答。一人之智有二之义。一者由学之智。二者随世之智。由学智者。由师教授而学得智也。随世智者。由世流布而非学得智也。
  问。世流布智其相云何耶。答。父母宗亲。饮食饭菜。非习而知。随世所言与彼言故。
  问。由学智者云何其耶。答。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性唯识。二谛。四谛。唯由师授而学得之。敌者一人有此二智。计执心境界义相离故设二真而几彼违。
  问。真俗二谛大意云何耶。答。二谛深妙。聊述纲要。言二谛者。一世俗谛。亦名随显谛。二胜义谛。亦名真谛。古人名第一义谛。今明二谛。有无体异。事理义殊。浅深不同。诠旨各别。故于二谛各有四名也。世俗四名者。一世间世俗谛。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谛。亦名假名非安立谛胜义四名者。一世间胜义谛。亦名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谛。亦名因果差别谛。三证得胜义谛。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
  问。言世俗谛者以何义名世耶。以何义名俗耶。答。世谓隐□也。可毁坏义也。俗谓显现也。随世流义也。
  问。世名隐□其所以何耶。答。隐□空理。
  问。俗名显现其所以何耶。答。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菟等物。隐本手巾菟相显现。此亦如是故名世俗谛。世即是俗。持业释名。
  问。谛者何义。何故名为世俗谛耶。答。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世俗即谛。持业释名。或世俗之谛。依主释名。
  问。胜义谛者以何义名耶。答。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前三胜义境界名义。第四胜义道理名义。
  问。如是二谛名有四种以何为谛耶。答。初世俗谛有名无实。谓瓶·军·林·我·有情等。离色香味无别体故。离于人等无别军故。离木叶等无别林故于五蕴上假说有情及以我等虽体故。
  问。第二世俗其体云何耶。答。谓所安立如蕴处界事。第三世俗即四谛理。第四世俗即所安立。胜义谛性。以带安立。名为世俗也。第一俗体假名安立。后三俗谛有相安立。
  问。四胜义体其云何耶。答。第一胜义。谓三科法为体性。第二胜义。四谛因果以为体性。第三胜义。二空真如以为体性。第四胜义。谓非安立一真法界。
  问。涅槃经中云。世谛第一义谛皆有中智及以上智。何名中智。何名上智耶。答。此显人法各有二谛。此即人二谛。人有中上。智有上中。凡夫之智名为下智。二乘之智名为中智。菩萨之智名为上智。
  问。二乘之人不二谛观。何彼所知为二谛耶。答。二乘自说虽不依二谛观行入真而今说于彼亦证生空加行观时许观真俗故。彼所知名为二谛。
  问。依人二谛。中智所知名为世谛。上智所知名为真谛。若尔下智所知何谛耶。答。非以为谛。凡夫之人不知谛故。二乘之人少知谛故。
  问。法二谛者其相云何耶。答。二智之中。彼所知法随其浅深随有无体而分二谛。谓蕴等中。假名无实为初俗谛。蕴等体事以为第二。于蕴等法因果差别以为第三。于蕴等上依诠而显二空理以为第四也。蕴等事体以为初真。于蕴等法因果谛理以为二真。于蕴等法二空所显以为三真。废诠谈旨。一真法界。以为第四。是名法二谛。
  问。既尔真谛实有四种。以何真谛而为真谛耶。答。以四种真而为简别。
  问。以何知尔耶。答。谓有二证。一教证。二理谛。言教证者。十卷楞伽第十卷颂曰。

  心意识八种   俗故相有别
  真故相无别   相所相无故

  大乘基师述记第七说此文云。若以初俗执有别者即对四真而无别理。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并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似无别相也。能所相无者。识为能相。境为所相。识中用能相体是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真为真。若以初俗执心便离即对四真皆无离义。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三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对执相离而说不离俱舍论二十二卷颂二谛曰。

  彼觉破便无   慧折余亦尔
  如瓶水世俗   异此名胜义

  颂意显者。若法折时失名之者。名为俗谛。若法难折而不失名。为胜义谛。谓瓶军林破折之时。即失自名。所依四尘难破亦折。而不失名。故为胜义。若对此时。后三真故境不离心。又四真皆取而无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彼五蕴上假名为俗。彼五蕴事名为真谛。立此二谛而执离故。婆沙论七十七卷说此二谛云。于四谛中有事有理。即事为俗。彼理为真。即评家释也。依此二谛而为相离。即依后二真而为简别也。婆沙一师云。四谛理事皆为俗谛。于诸法中空无我理以为胜义。此师立二谛如是执相离。若对此师以第四真为简别。真所对计执如是不同。故取四真而为简别。唯问何真。答而可言。正第四真。兼前三真也。
  问。第四真门心既绝。废诠尽谈。云何彼门可言离不耶。答。虽绝心言而唯识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执离哉。
  问。大乘基师所说唯识三性等依第二真而建立。何依四真而立比量耶。答。彼依因果建立门说。此依对他破执门说。不可准思。
  问。别义简真故。既引教理而明决毕。有法之中言极成色。彼意如何耶。极成之言亦简别义也。谓色有四句。一自成他不成色。二他成自不成色。三自他俱成色。四自他俱不成色。于中为取第三俱成而言极成。
  问。自成他不成者何等色耶。答。他方佛色也。谓大乘意。他三千界在佛出世。小乘之中。此三千界佛出世时余三千界无佛出世。尔乃他方佛色大乘独立。小乘不言。名自成他不成。若立此色而为唯识。一分所别不成过。
  问。他成自不成色者何等耶。答。后身菩萨染污色等也。谓佛生王宫。是最后生身。此起染污。何者其也。摄妻拏故有不净色。大乘宗中无如是事。彼此化身。所化影事。都无染污。故名他成自不成。
  问。何为自他俱成色耶。答。一切人等共所了知眼等所缘色等云也。
  问。何为俱不成色耶。答。异生外道所立身具我事色也。今为局别此等不极。而言极成色也。
  问。不离眼识者何为眼。何为识耶。答。眼者根根也。识者依眼而了色之识。是眼之识故名眼识。依主释名也。
  问。何彼眼识而依眼根耶。答。识之依根即有五义。谓依发属助及以如眼也。一依于根。二根之所发。三属于根。四助于根。五如根故。彼眼识依彼眼根。
  问。于五义中。第一依眼之识者其义意何耶。答。彼有二义。一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二依眼处所与识得有。故名眼识。
  问。第二根所发者其意如何耶。答。眼所发之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必变异。如有眼病。损眼根故所见青色以为黄色。
  问。第三属于眼者其意如何耶。答。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根而得生故。此即生依也。
  问。第四助于根者其义如何耶。答。助根之识故名眼识。由根合识有所领受。令根损益故。
  问。第五如根其义如何耶。答。如眼之识故名眼识。根识二法俱有情数。
  问。识若无自名。依根而得名耶。答。识名即了别也。六识俱了别义。为别彼六故依根而得名也。
  问。何故随境而不得名。唯随根得耶。答。互用之位。一识缘多境故不随境也。根虽互用位而必一定故。虽互用位眼识必依眼根而起。即互用故也。
  问。自许初三摄等者意如何耶。答。自许之言显共许义。彼敌者许立论自许也。
  问。若尔应言共许。何故而言自许耶。答。是自字者其意深也。若有余过。必为简故。
  问。若尔自言是谁之自耶。答。立论者自也。于共许因是此自者言共许耳。
  问。不言自许。有何过失耶。答。或小乘云。有有法□□相违过。谓极成色不离眼识而是色也。不离眼识而非是色也。是有主别也。大乘立者。存不离眼识而是色也。小乘敌者。存不离眼识而非是色。
  今作相违云。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之色(宗)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大乘立者。作不定云。彼极成色如眼识。自许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非不离眼识色耶。为如自许他方佛色。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彼极成色不离眼识而是色耶。为遮如是故置自许。
  问。彼萨婆多师云。何不离眼识非是色等耶答。彼敌者。小乘萨婆多云。眼识缘色时眼识有似色相。如大乘相分。唯是非色。心之相貌耳。故云不离眼识非是色也。
  问。设自许言知遮后过。彼初三摄其意如何。答。谓十八界摄为六三。则三六十八也。
  问。六三者何耶。答。一眼界色界眼识界。二耳界声界耳识界。三鼻界香鼻识界。四舌界味界舌识界。五身界触界身识界。六意界法界意识界。是为六三。今言初三所摄者。六三之中初三所摄。言眼界者眼根也。言色界者根所取色也。言眼识界者。即眼识凡其托根境而识则生故所依根。所缘境。所生识。以此三法而为初三。余亦如是。
  问。何故十八界摄以为六三耶。答。六根为所依。六尘为所缘。六识得生。为显此义以为六三。
  问。言眼界者则眼根也。何故名界耶。答。持义是界。谓眼与色能持眼识。故名眼界。亦名色界。
  问。若尔根色以持识义名为界也。眼识何故名为界耶。答。眼识界者。不舍自相以名为界。
  问。眼识何等不舍自相耶。答。用能持体名为界。隽法师如是说也。或体能持体。名之为界。范法师如是说也。或眼识之体能持自闻也。基师如是说也。新罗兴判云。大乘基说是则正义也。
  问。基师意者体能持闻。何兴师判而为正说耶。答。眼识自体能持自闻。相状不失。谓虑碍等体能持闻。其闻不失。故名为界也。余后五三界义亦尔。
  问。依于眼根而色为境。其眼识生故。
  问。初三何故色境立不离识。而不立根为不离识。答。根因识果。因果之法定不即离。故不立根为不离识。
  问。境因识果。是亦可立不即不离。何故不言耶。答。虽境因识果。而境者是识之所变。即在心中。若为所依而持义者非心所变。是在心外故。根与识不即不离。境者即识以所变故。
  问。明界义中。兴判不当也。体能持用以为正说。以体生用。十二处中六识为处。何故不尔耶。答。此难实尔也。又违对法文不舍自相是识持义。今解。大乘基师意存二解。一云。眼识自体然有任持自体之用。即是体之持体之义。同范师说所。对法论云不舍自相。即其义。六识自体持己自体名之为界。六识自体无生自体之义。故不以为处也。此解能顺枢要意。
  问。因明之法唯有同品及以异品也。非同异。此中都无。若尔眼根若为同品耶。若为异品耶。答。于此比量以为异品。
  问。何为等尔耶。答。定同异者非异宗也。非同宗也。唯在宗处以为同品。唯无宗处以为异品。尔乃根与识者非即非离因果法故。一向不离之宗非即离处都无。故是异品。余后五三准之知也。
  问。初三所根其义显然。言眼所不摄者。意如何等耶。答。眼者眼根。彼极成色。眼根不摄。能所取别。根境别故。
  问。但言初三摄而不言眼所不摄之时。其有何失。答。由不言眼所不摄而即有三过失。
  问。其过相何耶。答一不定过。二法自相相违过。三决定相违过。不定过者。彼极成色为如眼识初三摄故不离眼识耶。为如眼根初三摄故。彼极成色非不离眼识耶。
  问。法自相违者何等彼耶。答。真故极成色非不离眼识(宗)初三摄故(因)犹如眼根(喻)。
  问。因明之法阙异品遍无性。即有共不定。立一向不离宗。以初三摄而为因也。此因遍在不即不离异品眼根有不定过。是实可尔也。法自相相违同无异有。阙后二相。即有此过。同有异有。阙后一相。有不定过。何故二过一量合有耶。答。法自相违是假说过。不是实过。或云。实过若非实过。何劳假说。后学取舍。
  问。决定相违其相云何耶。答。一云。法自相违即决定违。更无别过。
  问。由在眼所不□而何遮遣前二过耶。答。既言眼所不摄而不以眼根为不定喻。故简遣之。法自相违亦复如是。不以眼根为异法喻。
  问。唯言眼所不摄。而不言初三摄。其有何妨难耶。答。简不定过。谓不言眼所不摄者作不定云。眼所不摄故。为如眼识不离眼识耶。为如五三眼所不摄故离眼识耶。故有此。
  问。以大乘殊胜义。为简别真而云何遮违学者过耶。答。彼小乘学者以自分小乘义。谓色心离。若举大乘殊胜真。即知大乘殊胜义。故彼以不违。
  问。以胜义谛为简别真云何不违非学者以耶。答。彼即谓言。彼在相即胜义谛。故乘谓相离。由世流布如是知故。不违彼以。故举二真。有深(ノ)所以。
  问。大乘殊胜义。彼小乘者之所不许也。何以彼义而简相违耶。答。成大乘经是佛说也。慈氏七因。唯识五因。以成已毕。故殊胜义成共许已。
  问。若尔以境不相离义前已在毕。今更在者在已成过。答。有四道理。一法尔道理。二观待道理。三作用道理。四证成道理。前以三理成心取内。今以证成道理而成。故不已成。
  问。彼证成道理其意如何耶。答。谓以因前而成宗果。是证成理丁宁成在。教授可成。
  问。非学者过不知胜义。何为简别耶。答。我以非学随世而流。以胜理知。可如是故不违。彼新罗边国有顺憬师。作决定相违过失。过失付弟令裕师至大唐慈恩寺。以上大乘基师。其相违辞曰。
  真故极成色定离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若眼根(喻)大乘基云。宗依共者。因用自因。喻所立不成。
  问。何宗依共耶。答。有极成言。是以共许也。
  问。何用自因耶。答。极成之色眼识不摄。汝独所许。我大乘宗色者是即眼识相分也。何所不摄耶。有随一不成过。眼根离眼识。汝独将许耳。根因识果不即离义大乘所立。汝何不尔。有所立不成过。
  问。此唯识量。经论之中有其本量耶。答。有六经十一部论仍以立量。然论第七且引一经以为根本。厚严经颂曰。

  心意识所缘   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   唯有识无余

  依此经文。论第七卷立比量云。极成眼等五随一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色等。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此亲所缘定非离识此。二随一故如彼能缘所缘法故如相应法。决定不离心及心所。慈恩法师云。即四比量。第一总量云。极成眼等识不亲缘离自色等(宗)五随一故(因)喻犹如余(喻)意显者。且五识中。取一眼识故言极成眼。而简不共许也。大乘宗中他方佛眼。小乘宗中佛非无漏眼。后身菩萨不善眼识。自他不极成故。极成言为之也。不亲缘离自眼识之色等与此亲缘言。简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变为眼识本质。彼亦疏所缘缘故。因中所言五识随一故者此论文略也。如余耳等四识也。耳等四识五识中随一摄故。不亲缘离自色也。离自色者。眼识境故。耳等唯缘不离自声等故。如是余四识展转相望。四量亦尔。
  第二量云。余识亦尔亲缘离自诸法(宗)是识故(因)如眼等识(喻)极成之言。流而至此也。第七八识他不成故。谓第六识五识之余。若别言第六者。即便恐他以七八二识为不定过。故但总而言余也。别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故以为喻。即是缘不离自识境而为境义也。
  第三量云。谓此六识亲所缘缘。
  定非离此六识(宗)相见二分中随一摄故(因)如彼能缘见分(喻)见分不离识。即是识用故。以为用喻也。
  第三量云。谓一有为无为。但所缘法。
  定不离识(宗)以是所缘故(因)如相应法(喻)相应法者体所缘故。又一切自识所缘。决定不离我能缘心及心所(宗)以是所缘法故(因)如相应法(喻)。
  问。此四量中何量为本之唯识量耶。答。显依后二。理通四量。
  问。疏文中云。谓第六意五识之余。若别言第六者。即恐以七八二识为不定过。但总言余。别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何以七八为不定过耶。答。为如眼等识以是识故第六意识不亲缘离自法耶。
  为如汝七八以是识故第六意识亲缘离自诸法耶。
  问。谁许七八缘离自法何是不定耶。答。第七八识未建立为缘不离自诸法故为不定。
  问。彼第七八。今将建立缘不离自法。何以彼二而为不定耶。答。建立之后无不定过。未建立爰犹有不定。
  问。宗有法中兼在七八。小乘不许。所别不成。何脱彼过。又因一分随一不成过。如何免脱也。答。言显不举故无此过。意许之中何有彼过耶。又因随一亦尔。中印度境摩竭陀国。其杖林中有贤居士。声德独高道频五天。时贤不敢斥其尊。号曰抱致迦。此云食邑。学势超群。理当食邑。讳即胜军。然是论师对诸少乘。立一比量。彼量辞曰。诸大乘经皆是佛说(宗)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经(喻)四十余年无敢征诘。玄奘大师至彼印度。判比量云。有不定过。彼发智论。萨婆多师自许佛说。亦余小乘及大乘者两俱极成。非佛语摄。然则此论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彼萨婆多作不定云。为如自许发智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经非佛语耶。为如增一等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经是佛说耶。此不定实难免脱。是故玄奘于其因上置自许言即遮此过。日本圣朝有大名师。其讳善珠。戒珠无瑕。慧镜有凿。延历年中。于中臣寺讲因明也。征僧在座约此比量作决定相违云。诸大乘经非佛说(宗)自许极成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六句论等(喻)彼小乘者大乘经者是非佛说。此大乘者大乘经者皆是佛说。立敌更互别说彼非定佛说。非定佛说故。极成佛说所不摄也。极成非佛说所不摄也。大乘宗意取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义而以为因也。小乘宗意取极成佛语所不摄义而作相违。彼此齐等以何为正。大名法师不敢斥过。
  问。决定相违谁为胜者谁为负者耶。答。决定相违前邪后邪。前后俱是不定之法。以谁为胜负。然立者意本欲立宗。不得成立以为负者。文轨师云如杀迟棋。义诸有乖信用不便。
  问。决定相违三支无过。何不为正。而为不定耶。答。三支无过。前亦如是。后亦如是。证者犹豫。心无定量。故是疑因。
  问。何为疑因耶。答。前后俱尔。
  问。此比量者西方既用为正比量。大唐亦灭为正比量。而今有过。何其意耶。答。复学类者。寻思免脱耶。问。有人免云。因有随一。何者其也。既有自许佛语不摄。大乘不许。故有随一。
  问。非唯自许。重有极成。大乘自许。其大乘经非极成佛说。亦非极成非佛说取片为因。若有随一。取片为因。本量因中。有随一过。后学深思耳。

略显种姓差别门十一

  种姓者是因姓之义。差别者是众多之义。谓彼种姓众多非一故。故种姓差别四门分别。一列名。二释名三出体。四问答。
  言列名者。惑有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缘觉。五菩萨。惑有四乘。人天为一。三乘为三。惑有三乘。人天种姓唯越恶趣。非出世乘。故此不列。以出世乘唯列三乘也。惑有二乘。一声闻乘。二缘觉乘。无言二乘列一小乘二大乘文。或有一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言释名者。人乘者。人仁也。或思量义名之为人。有运载义故云乘也。福·非福·不动等之三业能运有安人天故云人乘也。天乘者有自在义有光洁。故云天也。乘义如前。
  问。此人天乘三乘方便。彼乘可摄。何故别立五乘种姓。人天为别耶。答。有三乘姓。虽在人天而彼乘摄。今别立意。人天所有种姓唯是有漏。是生死法。由非福业而生三恶。由福业故生欲人天。由不动业生二界。天梵释四天轮王四种以为极果。都无三乘无漏种姓。故别列之。若有出世无漏姓者为三乘故。声闻者。师友音声为缘得果。惑佛道声闻众生故名为声闻。缘觉者。不托师友见法无常。为缘觉果故云缘觉也。菩萨者。菩谓菩提。此云觉也。萨者萨埵。此云有情。菩提为所求果。萨埵为所度生。故云菩萨。共能运载故云乘也。
  出体者。信等五根为种姓体。言五根者。一信根。二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也。初之二根。十一善中信精进二也。后之三根。别境心所中后三是也。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言精进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问。善有十一。三十唯识颂曰。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问。何信勤二以为种姓耶。答。由有信根五乘善生。由有勤根三乘果成。故取此二。理皆可有。
  问。如是五根。一切有情皆具足有耶。答。具足皆有。
  问。一切有情具此五根。云何立有五乘别耶。答。如是五根中。或唯生人天果。或唯生二乘果。或唯生菩萨果。各望自乘为种姓体。或通生菩萨声闻二乘果。或通生菩萨独觉二乘果。是为二乘不定姓人。终得大乘菩提之果。或通生声闻独觉二乘果。是为二乘决定姓人。终不得佛菩提之果。或通生菩萨声闻独觉果。是为三乘不定姓人。终得大乘菩提之人。
  问。据三乘人终定自乘不定之人。得佛菩提何等经文耶。答。大般若经五百九十三卷十六会中。第十六会云。佛在自露池侧时。善勇猛菩萨请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惟愿如来为答所问。此经唯说有种姓人。入圣道者不说毕竟大悲断善。依如是理大乘基师立比量云。二乘之果应有定姓(宗)乘所被故(因)如有姓者。喻此则定姓一乘唯定自乘。不回大乘也。华严经五十一卷云。如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其树根者从十六万八千由旬那下书金刚地水轮际生。彼药王树于一切处皆令生长。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地狱深沉。及水轮中。然亦于彼初无厌舍。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亦复如是。唯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于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是为如来心第七相。此显决定二乘之人及毕竟无姓有情身中不生如来智慧也。
  问。法华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云何今言定姓二乘毕竟无姓别有不成耶。法华既言除方便说。般若三乘性决定者及华严中二人。身中佛智不生。即方便说了。答。对不定姓为引彼等趣一佛乘。即言无余。实有三乘五姓别异。药草喻品云。譬如一雨普润一切三草二木生长不同。佛教亦尔。普虽等注。而所润别三乘五姓受润各别(云云)论为除乘同病而佛说此喻。为引不定闻说唯一而执无余。为除此执而说此喻。安乐行品说明珠喻。给余财者定姓二乘。给明珠者不定姓人。如是经文。普见广学。佛意显然。有二乘人不得明珠其谁人耶。同十地行满得髻明珠者其谁人耶。胜鬘经云。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唯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成熟之(云云)大庄严论慈氏颂曰。

  一向行恶行   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   善少亦无因

  第五无姓中有此五人。言亦无因者毕竟无姓。前四暂时依此经论。大乘基师立比量云。所说无姓决定是有(宗)有无二姓圣所说随一摄故(因)如有姓者(喻)问。众生之中或有种姓。或无种姓。依教既知。亦有比量道理证成。闻智定性无姓无佛种姓。未明何人以为无姓。何人以为有种姓人耶。答。以六种相可知无姓。
  问。六相云何。答。一深染我爱。坚着世事。坚固不动。二彼复听闻以无量门呵啧生死众多过失。复听闻以无量门称赞涅槃众多功德。而于生死不起少分厌离之心。亦于涅槃不见少分功德之心。三彼人本姓成熟上品无惭无愧。四于一切种称当道理美妙易了。言词辩才四谛缘起三性唯识道理开示演说不能获得少分悟解少分发心。况能获得身毛为坚悲泣流泪哉。五彼复或时被王贼迫。或时被续主迫。或时畏不活迫。设暂时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在家等众同共諠杂。或起邪见。或起邪欲。或为生天。或为余生。舍所受戒。破戒恶行。内怀朽败。外现贞实。螺音狗行示沙门形。六或作善时专为自身。全为当有。都无出世心。如是六相。可知无姓。
  问。如是六相为当具六。为当一一耶。答。一一可知。或二三四五六易知。若无二乘无漏种姓。如是应知。
  问。何人转为无菩萨姓之人耶。此无六度粗相为彼人耶。问。何人而为菩萨种姓人耶。答。有菩萨姓者必定有六波罗蜜多种姓粗相。
  问。其粗相何。答。谓诸菩萨本性乐种。好赞劝化。无罪事中应时为说。他债不柱。受寄无差。大财宝中心无耽着。是则施种姓相也。若性成熟。恶品恶业不极损他。作恶速悔。常行慈爱。知恩报恩。凡所知求不以非法。业修福业轻罪重怖见闻受苦过于自身。善事好同。恶事乐远。于诸僮仆尚无苦言。于德有德恒至赞仰。是则戒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被他害无返报心。他不陈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怨。是忍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性克勤风悲悗寐凡事勇决乐为究竟。大义无畏。不自轻蔑。是则精进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法义性审思惟。好乐寂静。爱慕出离。所作无忘。于怨慈愍。是则静卢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性聪慧瓦毁易成离恶事中有力思择。性不能起上共共□造无间业断善报等。设生恶趣便能速出。亦不受于猛利大苦。是则般若波罗蜜多种姓之相也。若见有此施等粗相。盖缠轻微。粗重薄弱。决定知有菩萨本性。
  问。如是具足六度种姓之菩萨者。既是凡夫未发心者。未修行者。若造恶业而堕恶趣耶。若造善业回轮生死。答。有如是事。
  问。菩萨种姓势力最胜。何故如是耶。答。虽具种姓而由未遇真实善友为说菩提。设虽会遇而倒说授。亦学慢缓。善根未熟必回生死。若造恶者亦堕恶趣。然虽回轮而速厌离。设堕恶趣速得免出。种姓胜故。
  问。既知粗相。实种姓体云何有耶。答。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来。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起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
  问。有种姓人有如是等二种种姓。既明知耳。其种姓姓云何所知耶。答。西方三释。胜军论师云。无别种姓。但其身中二障种子有可断义。以此义故言有种姓。谓何时中值善知识。闻法发心。求大菩提。地前熏成有四闻熏。一福分善根。二所熏有漏善。三道分善根。四所熏无漏善根。第四善根名习种姓。护月论师云。本有无漏法尔种子名为本姓住种姓。复至十信闻法发心。依现行心资发文性。令彼增胜名习所成种姓随于何时更不新熏。于旧一种义分为二。护法论师云。地前虽被有漏闻熏。资道本种。而是本有之种类故总属本种。是则地前无有无漏习性种体。但从性种生。初地初心无分别智。此智起已即熏成种。方是无漏习种姓体。若论有漏习种姓者地前亦有。问。六处殊胜等者其意云何。答。眼等六根以为六处。阿赖耶识在其意处。此六处中最为殊胜。此殊胜处有此种姓。
  问。何故而言展转传来耶。答。其种姓体是有为法。依阿赖耶识而展转相续来。故云传来。
  问。何故名为法尔所得耶。答。不由熏习而本来有。故云尔也。
  问。既显无性所有形貌。有经论中一切成佛其意云何耶。答。涅槃经三十五云。一切有佛性。一切无佛性。皆不得我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得成佛者。何故佛言不得我意也。尔乃或有或无可得佛意。涅槃经古三十六。新三十二云。如恒河中有七众生。一者常没。二者于已还入。三者出已则住。四者出已见四方。五者遍见已行。六行已复往。七者水陆俱行。大般涅槃中有七众生也。第一常设者。注云。恶法住者则无种姓人也。恒在生死故云常没。若诸众生皆有佛姓悉成佛道。何故经言常没耶。若言暂没而名常没。可言暂没。
  问。如是七人。一人具七。若七人各一耶。答。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然此七人。初常没者毕竟无姓。以常没故。
  问。涅槃二十六高贵□王品。有三种病人。一若遇善医若不遇善医决定不差。此无姓人也。此则无姓毕竟阐提庄严论中。慈氏言阿颠底迦也即显毕竟无姓。又涅槃经云。我一时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我诸弟子不得我意而唱佛言。一切声闻辟支佛等皆悉成佛。二乘之人皆成佛果。何佛而言不得我意。是故二乘中不定姓人决定成佛。定姓二乘都不成佛也。言我一时中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者。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问。佛法之中。大乘小乘所说各别。然而同是在内法中。尔乃说佛性得。各别方在其如何耶。答。旦萨婆多师不说有本性佛性。唯说有修得佛姓。谓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发菩提心。尔时新得佛种姓体。各别论者云。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秽。故名为杂染。离烦恼时。转成无漏。故无漏法非无因生。即大众部一说部说世世部鸡胤部等名分别论者。立本性佛性即以心为本性。今破之云。汝言心者若彼空理名为心耶。若缘虑心名为心耶。若心空理名为心者。何其空理以为本姓种子因耶。空理者是为法所依。不因缘故。若缘虑心。凡夫位中唯在有漏。何生无漏耶。若是有漏而成无漏。无漏可生有漏法也。萨婆多师无本佛性。何生佛果也。若修行时佛性方生元既无性。何今方生耶。若先无今有者。今有后无。即无佛果。若修行时从何而生。汝立法体恒有。佛法性体不恒有耶。法体在何而成修性耶。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