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报恩论卷首

  桐乡沈善登述

  海盐张常惺校录

  造论述意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者。祇是教人从现前一念动处着力。大本无量寿经。所谓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两言尽之矣。光绪戊寅春。为杭州小霍山摩崖事。与张子简常惺等。结坛邓尉圣恩寺。念佛写经。写毕造此论。一坛共五人。以三为班。轮转五十三昼夜不断声。限香进退。故祇能据魏译大本。直抒胸臆。随口诵出。子简录稿。昼凡四轮。退息各三刻。积十二刻支支节节而为之。越两旬余方成。得文五篇。杂说二十五则。诗歌共若干章。都凡二万余言。依三藏例统名为论。因摩崖山名。适符
本朝寿岳。伏念
列圣家法相承。宏扬佛教。与儒并隆
深恩至计。保我子孙黎民。万世永赖。故取寺名一字。
题曰报恩。庶几览者相与护持。以维系人心。共图报答。论出后。传钞颇不乏人。今忽忽二十年矣。老病日深。不能复进。欲刊布之。而虑自来说净土者。滥入禅宗。高谈元妙。佛法世法。打成两橛。则全失如来设教本旨。而于此反增疑障。故复遍引净宗诸经。并注解之以证明论义。列于卷首。而写经前后所说。有相关涉者。别编一卷附焉。凡夫钝根。读书少。涉世浅。见理粗。未知孔教如何。佛教如何。但知自古至今。未有离却万亿愚贱之心。而可以为教者。未有支离刻核使人救过不暇。而可以教民者。未有有民不教。听其放辟邪侈。而可以为国者。未有君民同一教。士大夫别一教。而尚能用其民者。未有不能用其民。而其国不衰弱。能用其民而其国不强盛者。如是而已。故自贡其丑拙。以俟十方缁素。及当代贤士大夫教政之。尚冀余生得有所闻。涣若沉疴之去体云尔。光绪丁酉夏沈善登识。

  证经(十二则)

  佛说无量寿经(魏康僧铠译)

  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弥陀疏钞云。智论五菩提心。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觉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达诸法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㨗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退转地。直至成佛故)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论据此译。故列于前)。

  谨按此经。有汉魏吴唐宋五译。而此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汉吴二译。文辞拙歰。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一则译手巧拙不同也。如楞伽三译。金刚六译。及此小本两译皆是。此类文小异而义大同。足见梵本之一。例如儒者解经。各有短长。盖以华文化梵语。是横翻也。以今人解古书。犹直翻也。其于原本。毕竟非一非二。而善读者。就此参观互考。以意逆志。自能得之。一则梵本传写不同也。此类义同而文多寡大异。密部诸咒。最显而易见。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经大会。记录自不一手。传钞浸广。久而沿讹作伪。皆人情事理之常。统乱六师。钵碎五分。迦释阿难。结集多至四次。正为此也。例如两楹梦奠后。七十子之徒。友教四方。六经传本。各自成家。奚待祖龙。始焚缭鹤。迨法流东土。去圣愈遥。张霸刘歆王肃之徒。何国蔑有。隋唐之际。别编疑惑伪妄二门。足为中流砥柱矣。(谶纬概托孔门。后世遂动称符命。盖以多知尊圣人以神通眩佛法。其弊必至此矣。大云经之伪。阅藏知津已辨之。若儒童菩萨之为孔子。大迦释之为老聃明是梵僧巧见。因道家伪造老子化胡经。借以报复特牵率孔圣以泯其迹。而宗镜录乃徴引不疑者。则如李长者之借易释华严。欲以间执迂儒疑谤之口非出本心。诸如此类。宏得有大雅宏达。尽通汉唐以来诸儒门径。及其用心之处。然后博观全藏。而分类校订之。为之执鞭。所欣慕也)一则本师前后宣说不同也。四十九年说法。大半本诸先佛遗经。迦释佛涅槃时。藏诸珠函。并作书一通。嘱付树神。迨本师出世传授之。说见广宏明集。梵网法华文有明证。(所以本经赞德文中。有博综道术。贯练群籍二句。而四十二章经。亦以广学博究为一难。如坛经出后。人人籍口六祖。法门之所以日衰也)阿难出家时。先与佛约。以前所说诸经。未曾闻者。请佛重说。佛许可之。说见释迦三谱。(不记出何一种)阿难所指。盖即遗经。若佛平时与弟子泛说法要。如四谛六度十二支十八处等。寥寥数十言。藏中多集为经。岂能一一重说。不言可知。弥陀成佛在十劫以前。十方诸佛无不赞叹。(例如孔孟动称尧舜)佛佛道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例如论语称知仁勇。祇三言耳。而前后序次不同。称不患人之不己知。祇两言耳。而四见各异。世间经师。尚不贵记问之学。况在佛智。此经之所以多译。而又见前两种之不同也。至王龙舒汇集之本。以意弃取。自不足记。近邵阳魏氏所订。更不必论矣。

  又按此经三辈皆善类。观经九品有恶人。两说互异。而实相足相成。盖众生因地。万别千差。不特三三无尽。九九亦无尽。纬以四土。相望更觉悬殊。此经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其大意以五品以上约四圣。以下约六凡。极其优则自初信以至等觉。皆在其中。故智者大师仅登五品。非在家也。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辈。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极其降则自五停心以至一切含灵。皆在其中。故中下品内有但四禅。非谓尽属但四禅也。下二品内有五逆。非谓尽属五逆也。而凡初心邪外。及六道三涂一切缁素常流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若齐文定旨。则六道缺二。三涂仅一。触途成滞。云何可通)三辈皆善类者。弥陀本愿。十念往生。唯除五逆谤法者。谓极恶重罪。不通忏悔。余恶虽重可悔。非谓可作也。故本师云诸欲往生彼国者。虽不能大精进。大要当作善。悔则改过迁善。同归于善。喻如畔逆投诚自㧞。许立战功。义在劝降。岂云赏盗。大圣作用。张弛随时。世出世间。理无二致。至九品有恶人者。正是时节因缘不同。已详辨于论中。无取和会(言各有当。诸经不可和会者甚多。此经弥陀本愿。说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唐译本亦说不得往生。惟观经一说得往生。故疏钞释之。辞理皆极意斟酌。并不和会。乃后人巧见。必欲和会以称能。且不以一本牵合多本。反以多本牵合一本。以为如此方见净土收机之尽。然则弥陀本师说法。皆不免三渗漏乎。我不知其居心为何等也)。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支娄迦谶译)

  云。佛言其中辈者。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佛言。其三辈者。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土。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

  谨按此段吴译本全同。不复录。据此可见重在作善。散心得生之明证。

  阿弥陀经(吴支谦译)

  云。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偷盗。三者不得淫泆。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饕。不得心中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此经原名。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谨按此段云云。即魏译三辈中下二品。专指在家众也。全文已载论中。今略释之。戒有多品。皆以在家五戒为根本。其云一者不得杀生等。即就五戒而一反一正推言之耳。五戒全持。名满分戒。持三四名多分戒。但持一二名少分戒。从师求三皈并受戒者。则名持戒。已入戒品也。无归戒而自持者。但名作善。未入戒品也。由少分渐加至满分。亦可名精进。更受优婆塞戒。渐加至菩萨戒。则名大精进矣。其实同是作善。而分别言之者。求受不破犯利益大。破犯者罪过亦大。未求受者反之。

  大宝积经无量寿会(唐菩提流志译)

  云。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邱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可见散心往生。重在发愿回向。即魏译本万善回向之谓也。言随己修行诸善功德者。可见不论世法佛法。但是善事。皆可回向。专重发愿也。

  又云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而百丈清规。以念佛津送亡僧。自唐至今。丛林多奉其教。犹可见禅教律三宗。究竟毕归净土。不待辩矣。

  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

  云。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十种心。一不偷盗。二不杀生。三不淫欲。(此身三业。诸经次序。大概为出家说者。不淫欲居首。为在家说者。不杀生居首。观经且于十善中。特提不杀。尤其明证。而此独以不偷盗居首。或当时对机而发。如魏译本说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或传写误倒。未可知也)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昼夜思维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谨按此译本。宗旨与前数译皆同。而语气前后详略大异。杨仁山居士。依义分章。并于三十六愿下标提愿意。至为整赡。此十善往生章。次于持经持戒两章之后。可见专指世法。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为修持根本也。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谨按明蘧庵师(永乐时吴郡沙门讳大佑)弥陀略解云。灵芝疏载襄阳石本。于一心不乱下。有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彼石经本。六朝人书。窃疑今本相传讹脱。幽溪师(天启时天台沙门讳然灯)圆中钞云。解中既云今传讹脱。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即罗什译小本阿弥陀经)

  云。舍利子。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此数句。什师祇作两句。其所以非少善根得生之故。则略之。故知此经译本。什师以简要胜。奘师以详审胜。二者参观。经意方能尽显)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维。(诸经说法要处。先说闻思。次说闻修者甚多。此数句。即先说闻思也。什师祗作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两句。所谓举重包轻也。意原重在上句闻。字辩已见前)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此数句。次说闻修也。大本四十八愿中。有系念我国句。故此译依用系念二字。大抵梵文。是心念专一而不杂乱之意。故什师译作一心不乱。此译作系念不乱。若泥定华文一心二字。解作理一心事一心。则此译亦可解作理系念事系念乎。善读者曷深思之)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此临终佛力加被。令得正念往生之明文也。什师译作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二句。省去慈悲加祐语意者。以既先说临终佛现于前。乃说心不颠倒于后。即其为佛力加被。显然可知。故略之。读疏钞者。参观此译。悉心体会。自不至泥执一心不乱之难。而生疑沮矣)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谨按莲池疏钞。谓襄本二十一字。乃前人解经语。误入正文混书不别。缘上有执持名号四字。不可更言专持名号。上下重复。不成文义云云。窃疑莲师此说。别有深意。不可泥也。诸经本皆语录。平铺直叙。译师祇能依其语之先后轻重。翻成华文。无可并省。盖并省则必有语意不贯不完处。如以文法弥缝串合之。不但失真。转多费力。(惟首末法会大众。及一切庄严功德等。或刚繁就简。或举重包轻。如十方省作六方。十号但称如来之类。参观诸经之有多译本者。译手巧拙自见)此经无问自说。通篇随说随解。或先设问而后结释。或先虚说而后结正。如国土名极乐。佛号阿弥陀。经名诸佛护念。及众鸟为佛变化等。莫不上下语气。两相呼应。此段说不可以少善根云云。正与众鸟一段相类。盖先说闻思。次说闻修。(唐译正如此。详见后)其下两句。亦是虚说。犹言闻说彼佛名号而信受之。再下一日至七日云云。方如实说依法修持。专一称名而不杂乱。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结证上句。灵芝据石刻载入疏中。蘧庵幽溪从而称赞订正之。深合全经语气。盖梵夹皆写本。易致脱误。如汉译大本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又四十二章经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情势使然。故唐译本。亦脱此二十一字。无足致疑。三师可谓法眼圆明矣。若莲师之说。则有呼无应。通体不类。称名之为多善根。乃显彼佛大愿摄持之力。全经宗要所系。本师于此。岂反不直语正语。而使听者索解于言外乎。且什师与莲宗初祖慧远师同时。书问往还。以道相推重。远师与十八高贤。结社庐山东林。提倡念佛法门。什师此译。自必共传习之。襄阳之去庐山。地亦不远。当莲宗初开盛行之际。宝此新译。传写流通。至刻石以垂示将来。何等郑重。安得误以解经语。混入正文。而都不觉察。揆之人情事理。殆不可通。(藏经传本。固有沿误而不可考者。余藏有唐宣宗大中二年。楞严陀罗尼石幢。咒语文句。与今所集藏本。一字不同。以华严字母还音求之。亦大半不合。此藏当武宗灭法之后。宣宗立而复兴。众姓建立以纪恩颂德。安得有误。考之日本国校刊全藏经。载有高丽国藏本楞严咒。正与此藏全同。按高丽僧至中国请经。在唐中叶。然则今藏本此咒之异文。自宋始矣)莲师之意。正欲主张一心不乱四字。而乃直言以称名故。显然归重佛名号力。而不归重自心念力。则与己所说理一心事一心等。未免乖异。幸唐译亦无此二十一字。故直断为前人解经语。以圆融之。其不明言唐译亦无者。以唐译作系念不乱。不作一心。可见此之一心。仍不过大本一向专念之谓。(六朝写本。原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为一句。犹言一心专持名号而不乱也)初无深元。而襄本二十一字。纵使确是解经语。亦可见自远师以来。解此经者。从无偏重自心念力。而不归重佛名号力者。故置之不论。试观临终佛迎。特赞称名。不赞余行。观经有明文。心不颠倒。赖佛慈佑。唐译此本有明文。万善回向。散心亦得往生。汉吴魏译大本有明文。疏钞于此诸文。概不引据。但引王龙舒会辑大本。其意可知也。盖疏钞之作。原为当时豁达狂禅。空腹高心。拨无因果。而儒家承姚江心学弊极之余。偏喜谈禅。薄净土。为著相。是以专就上品往生立说。极力主张一心不乱。以抵御折伏之。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余故于论中。特解此段经文。为克期取证以斡旋之。而详辩于此。善读疏钞者。当参合诸本以观其通。庶可劝进初心。妙合经旨。而不负莲师善巧说法之深意矣。且莲师亦自有圆融散心得生之说。明载疏钞。读者震于一心不乱下诸说。不暇深思耳。今并录于后。

  疏钞卷四。志眼法师云。往生一门。有二净业。一曰正观。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备修万善也。二事俱得。则了达四净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远作三土因耳。故知净土正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耳。又云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亦生。观净土一门。则圣人无弃物也。按所云正观。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师此论极善。观者毋忽(莲师慎重引此。读者亟宜着眼)。

  观无量寿佛经(刘宋疆良耶舍译)

  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谨按第一专指在家二众。言父母师长。则包尊君亲上可知。杀盗淫为身三恶。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恶。贪瞋痴亦名邪见。名意三恶。反是十者名十善业。不杀居十善之首。重言慈心不杀者。自求往生极乐。而令众生剧苦横死。则与本愿大相反。故特提之。以见杀业最重。虽不持戒。亦不可犯也。第二兼在家出家大小乘戒。第三则专指大乘。凡后后皆兼前前。前则不兼后。就文自明。大本言三辈皆发菩提心。此第一第二不言者。念佛即是菩提心。详见上注。三辈兼论因果。故出家居首。此专论因。故在家居首。十善业等。无非世间法。但受人天福报。而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者。华严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又念佛三昧经。亦言三世诸佛。皆以念佛得度。则即转人天因果为佛因果。可见一切法门。无非念佛。又见一切佛法。不离世法矣。

  又云。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谨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云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故此品化佛来迎。不赞闻经功德。但赞称名。为其愿力。与本愿力相应也。

  又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逆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谨按念佛与观佛异。观佛须依经所说。光明相好。了了分明。念则但凝神注想。如对佛前。此人苦逼心乱。并此不能。故劝令出声称名。以助念力也。至心者。犹言专心致志也。此章说九品生相。经文或此详彼略。如上节言合掌叉手。此节言至心等三句。实互相补备也。既言至心。又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者。正显称名威力之大。与佛本愿相应。譬如遇贼追杀。奔呼求救。尔时布急之极。或恐救迟。或恐追近。杂念势所必有。而要其呼求之心。仍自十分真切。昔人解此。为信力念力二俱勇决。可谓善于体会矣。至五逆不得往生。此经与大本经相违。乃时节因缘。论中已详辨之。

  又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谨按此结语。可见本师先说大本小本。后说此本。可见净宗本旨。专重持名。盖往生彼国。全赖弥陀本愿。以名接物。大力摄持。其为易行道者在此。其为难信法者亦在此。故此经特应韦提希之请。开异方便。令当来众生。现生亲证。以坚正信。而仍结归本旨。概称念佛。又申结以即是持名者。以名可赅相。举名而一切功德庄严自在其中。如称天而日月星辰在其中。称地而山川原隰在其中。众生妄想分别。作观难而称名易。故特郑重嘱付。以显名号本愿威力之大。称名者。一一声中。不啻亲证一切依正功德庄严也。然则往生之重在佛名号力可知矣。而净宗本旨之专念他佛。仗他力。并无自佛自力之说。亦可知矣。善读者曷审思之。

  大集贤护经(隋都那崛多译)

  云。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若人发心求生此者。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节)阿弥陀如来。告彼人言。诸善男子。汝当正念。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必生此也。(节)阿弥陀佛复告彼言。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当如是念。今者阿弥陀如来。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身色光明。坐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斯法。其所说者。谓一切法本来不坏。亦无坏者。如不坏色。乃至不坏识等诸阴故。又如不坏地。乃至不坏风等诸大故。又不坏色。乃至不坏触等诸入故。又不坏梵。乃至不坏一切世主等(节)。

  谨按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西方合论中。已略具之。修净业者。固当博观全经。而阿弥陀佛说法。惟见此经。(密部摩护坛中。往往有弥陀说法。然皆梵咒。故无可引)合论失载。故特节录于此。上云系心正念相续。下云精勤修习。发广大心者。盖即大本一向专念。万行回向之意不坏色等者。不离根尘界处也。楞严二十五菩萨。各说方便即其明证。不坏梵者不废诸天业休咎祲祥等也。不坏一切世主者。不废十方国土。王法人情等也。此之谓立处即真。此之谓当下即是。此之谓唯此一身。身外无余。此之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之谓今现在说法。是故净土法门。但说事修。不说理性。极平极实。正是极圆极妙。而不许说圆说妙。若必离平实而说圆妙。则早不圆妙矣。

  谨按佛劝父净饭王。归心极乐净土。而未尝弃舍王位。七万释种。同奉佛教。亦未尝劝令出家。佛岂以其父与族党。不足与语圆妙。而姑出于粗俗哉。试观诸经。惟遗教专告比邱。(四十二章经。系彼土高僧撰集。故不论)余莫不称善男子善女人。兼在家二众言之。此理显而易见。也教判五时。除第二鹿苑时。说阿含小部诸经不论外。其第一时。说华严部。末后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善财五十三参善知识。在家者居十之八九。童子如众艺等。杂流如船师等。淫女如婆须密多等。外道如遍行等皆与焉。更何世法之可嫌也。净土说在第三方等部。同部显教。诸经义类。固应相通。亦姑弗论。密部教分三部。金刚部。以秽迹咒为总持。(此咒实说在涅槃时。以其同为密部。故备举之)莲华部。以大悲咒为总持。瑜伽部。以准提为总持。三咒皆护持行人往生极乐。皆许咒水。治产难诸病。准提并特开五荤不忌。尤为方便。则更何世法之拘碍也。第四时说般若部。般若为众经母。大小乘显密诸教。无不从此流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百卷。穷元极妙。义富文繁。而天亲菩萨造大智度论释之。谓佛说此经。欲令众生修念佛三昧。得增益故。(此念佛不必专指西方。而净土持名法门。自在其中)且开卷先说六波罗密。包括万善。其显示般若。反覆开譬。不离根尘界处。与贤护经阿弥陀佛所说一切不坏等。非异非同。则平实之正是元妙。又何疑也。第五时说法华涅槃部。法华通叙如来说教本末。开权显实。大畅本怀。授记现前大众。皆得成佛。又特现女人受持斯经。往生极乐。以作当来榜样。而其澈底开示。直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曰治世语言。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然则一向专念之必成佛道。万善回向之不离世法。不背实相。较然可知。而又何拟议也。涅槃扶律谈常。最为平实明显。即以律藏论。一切诸戒。无不以在家五戒为根本。广之为优婆塞戒。(大本言。无尊无?。无富无贫。少长男女。共忧钱财云云。以近世人情观之。可谓千古一辙。然即此可见佛法之圆融。其下文言何不弃世事。念道之自然者。正谓何必徒多胶扰烦恼。非谓当尽弃捐也。如优婆塞戒经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一分应供父母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应积俟用。又言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云云。然则依教奉行。不但无碍世法。且极精明。学者自误会耳)又广之为比邱二百五十戒。无非就世法人情。加严加密。复约之为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统制出家在家七众。其随时随地开遮持犯。无非圆融世法人情。使不障碍。非有别法也。(详见莲池戒疏发隐。蕅益梵网合注。而合注为胜。发隐于杀戒中。内色外色一条。实误。不可从)是以大本三辈往生。在家居二。皆以专念为正行。万善为助行。其所谓善。自恭敬供养诸佛事外。不过就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间。勤修身三口四意三诸业。止恶进善。(五痛五烧章。节节唱言独作诸善。即是翻上诸恶。文理极明)再三申劝。全同小乘。乃经前列众叹德。特创一切大乘妙典所未有。直据本师示现受生。示现苦行。以至十相成道等。(会疏备详。其总结言如来出世本怀。顿圆上上妙典。在文明白。谁容拟议。味道君子。请深着眼云云。可谓知言)因源果海。引发当经。(此段叹德。汉吴二译无之。宝积经中无量寿会。唐译本有之。大同小异。盖梵夹传本。间有异同。诸经皆然。类如儒书。今古文家之别)盖结集者深达如来此会时节因缘。寄现前众。表现在法。以见三世诸佛菩萨。历劫修证。不离乎此。而众生现前介尔一念念佛之心。直可现生取办。此其所以为易行道也。(龙树菩萨语)所以为实教也。(李长者华严合论。误判为权教。袁宏道西方合论。已辨正之)纯圆教也。(莲池疏钞。判为分圆。蕅益要解。已辨正之)所以当来经灭独留也。(本经)所以为适道教源。济俗要务也。(慧远法师语)所以为三根普被。万善同归也。(永明禅师语)所以一切刹海不能丽。一切教网不能收也。(蕅益师语)嗟夫。众生心量昏迷强弱之等差。不可胜数。四十九年中随顺说之。何所不有。至末后涅槃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而圆教大法中。无不指归净土。则一代时教之本旨。断可识矣。夫劫量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此非耳目所能及。而可意决其必然者也。即专论现在劫中。娑婆世界。中国九州。金人入梦至今。耳可得闻。目可得见矣。其中众生百千万亿分不可说不可说之多也。所行之法。无非饮食男女伦常日用等种种世法也。而佛则如是若干众中之一人也。所说之法。如是若干法中之一法也。使佛意必离如是若干众所行之法。而后行我法。其为偏小极已。废而不行久矣。何待三武之暴。诸儒之谤。使依教奉行者。必抑黜世法。而后为护持佛法。则其必不能护持亦决矣。然则今日法门之坏孰坏之。说法行法者之巧见戏论坏之。(才学念佛。便道莫著相。莫心外见佛等。皆是巧见。不行而空言契理不契机等。皆是戏论)非谤法者所能坏也。犹之国家立法之美善。而奉法者坏之。非外国人所能坏也。是故欲望法运之转机。莫要于提倡净宗。欲提倡净宗。莫要于不坏世法。不谈元妙。三经具在。诸方明眼。当共鉴诸。

  答问(二十五则)

  问曰。子读儒书。近人讲西学。子亦盛称之。顾专谈佛法。其将以佛法治天下乎。

  答曰。是必不能。亦断不可。利禄所劝。权势所归。必至名存实亡。奸弊百出。有元之国师。泰西之教王可证也。佛。师道也。其教止于修身治心。罕及家国。上先师书已明辨之。(见卷附)三代以后。不可无佛教。醒迷歌已略言之。夫国所与立。万亿愚贱之心也。历代典章制度。因之而变者也。人心之离散思乱。至今极矣。诚使三五年中。海内幸无事。儒教极四部之选。西学擅各国之长。各得数百数千人。功不至大效不至速哉。而尽中国四万万人。莫能与焉。莫能解焉。以为高远莫及。可畏而不可亲也。(中国人决定不信佛者。万中之一尔。信而若存若亡。不知好者。十之七八。知好者十之二三。此两语通言之。畏官长。良民也。以为不可亲则殆矣。故诚欲亲民。莫近于佛。因此见法藏比邱之弃国。实为大慈。悉达太子之出家。实为大孝。而我孔子盛德在庶。为万世师。天之位置。何异佛之示同凡夫。岂无意哉)以为与己不同道。己所信向。且目为背畔犯禁忌也。(此专指念佛者言之)以为不如归异教者。官为保护。莫敢指摘也。其平日之壅隔揣虞若是。一旦有事。沿海沿边。耕夫渔户。皆早入其彀中。我所召募勇兵。皆素拒之门外。四两五两之守粮战粮。能得其死力乎。数千数百之博学高才。能独治之乎。呜呼。无与同好。谁与同恶。故窃谓今日中国以提倡佛教。固结人心为第一义。此义得而后西学真有用。否则被他人用尔。前车可鉴已。若夫儒之于佛为同为异。二教通喻尽之矣。圣人复起。不易我言。乃自论出后。惟香岩居士能通其说。余皆不解。甚至不能句读。根器陋劣至此。尚复何言。(盖尝思之今之士习不变。仕途不清。实无一能为。子弟读四子书毕。极多加诗经一部。便可应试入学。诗经能背诵乎。不能也。希见之字不识也。易几卦何名十翼何物。书礼几篇春秋几公。概未触手寓目。不知也 本朝开国至今若干年。咸丰以前年号。先后若何。不知也本省几府几县。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师不教乎。父师先不知也。如此等人。一县以数百计。无财则可以教乡里。以其道传徒。有财则可以捐纳。可以得一榜。得甲榜。得馆选得高官。问何所能曰能取巧。能敷衍。能构虚架。孰教之乎。曰自其开笔作八股时。心思才力。一注于此。习与性成。不待教也。然则当局者。何取乎。曰正取其如此。则软熟不生事。可苟安也。然则不能改法乎。曰非不能也。不欲也。为己子弟计。为宗族亲戚交游子弟计。为同寮阅卷计。何苦作法自毙。且取诟病焉。呜呼。人之无良。邦国殄瘁。其果无良至此乎。亦非也。七百年来。凭空。讲中庸。习非成是。酿为风气。一人言之。必有多人攻之。其攻之者。徒党皆此类。彼众我寡。明知必不敌也。夫如是虽有良民。谁能用之。余所以往往废书而叹。愤极而涕下也) (一)。

  问曰。禅教律净。皆佛说也。何独谈净。

  答曰。禅佛心也。教佛言也。律佛行也。净则佛境界也。得佛境界而心言行自在其中。同戒录序已言之。(见卷附)舍禅取净之故。法门纲宗已言之。曰既言净宗无参无悟。则以何为得手。曰执辞害意。学者大病。纲宗此段。全对禅家立说。净家本无所谓得手不得手。但念而已。因禅家耽着无想无念。身境两忘为好境界。却是堕在死水。(故初祖达磨扫除六宗。呵为邪见。寂静居其一)不知念佛。亦有身境两忘时。(不可又误解作事一心。及念自佛。盖祇如想一个人。想至出神而已。凡人专注一事。往往有此光景。但自不觉耳。何足异哉)而一句佛名。朗朗在口。却正是活泼泼地。(近时惟玉峰师。为得净土正宗。每见打佛七者。一时香烬止息。师家便道此是好消息。须着眼。玉师呵之曰。一向专念。不赞其功。暂时止息。便称好消息。岂念时反为恶消息乎。此语可谓立破余地)非谓别有得手也 (二)。

  问曰。何以无参无悟。

  答曰。禅家以疑入。故须参悟。净家以信入。故不须参悟。楞严大势至圆通章。事理双显矣。先以二人相忆。喻专念他佛。次以如母忆子。喻彼佛愿力接引。乃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谓惟其如此。故但凭现前一念信心。常忆常念。直至见佛。其事相类。又申明其理。言去佛不远。不假方便。(上来二十三菩萨。所证圆通。皆是参悟方便。文殊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亦正指上文。讲家以无量方便释之。误矣。既用方便。则是远打之绕)自得心开。谓如此则正同母子相忆。不相违远。故不须参究。自然得见而开悟也。大势至本弥陀次子。为西天净土初祖。传法如此。何庸致疑 (三)。

  问曰。见佛之悟。与参得之悟。为同为异。

  答曰。悟有深浅次第。所谓大悟十八变。小悟无其数。人人不同。皆非实悟。若豁然彻底无余。则祇是证得现前一念本是不生不灭。涅槃妙心。(就人身言。强名为心。实则尽虚空遍法界。无中边无今古以其湛寂常存而非静则谓之一真。以其运行不息而非动。则谓之一灵。诸佛之示现。众生之轮回。皆此物也虽然。不可见如此说。便去揣拟卜度。须知说终说不到。会也会不来。正恐向意根下摸索。故如此着语。至心之于性。犹水之于湿。心祇是生生不已而无生相。性即指其生生不已之机。故心为统同之大名。儒书佛书中。往往混言之。须善会)此心寂照一如。无时分。无处所。而一切时处。离他不得。净家谓之常寂光。(此亦不可作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等文字相会。纲宗发端。如人有耳目。如正当今日。两喻。读者多忽略过。惟息安香岩两居士。直下欢喜色动。余谓其实人生终日如是。惟背为最显。故易以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取象于艮背。试于此体会看。曲园居士说画卦始于艮。虽从阴阳气交立说。而会心甚微。似奇实正。后世子云。必有知之者)故往生者。为得度世长寿泥洹之道。为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此大本经文也。次。非次第之次。犹言比次类次。缘泥洹乃如来灭度之名。今实未灭度故云次。会疏引下文次如弥勒为证。深得经意)泥洹即涅槃。亦称般日槃。(或称般月槃。疑即日字之误)梵音轻重尔。拈花示众。曰我有正法眼藏。(性觉妙明也下句则本觉明妙。合言之为如来藏。凡教起于有。证于知。然是本有之知。而非后起识见之知。永嘉偈云。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谓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无记。今即目此了然者。为正法眼。以起别传。非谓别有)涅槃妙心。(直指人心本来如是。所谓本是无生。今亦不灭也。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也。若以一念不生解之则大错)实相无相。(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也。若以金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及念实相佛等解之。亦大错)微妙法门云云。然则两家所悟。同是涅槃心。何异之有。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谓一见便成。谓见性则不至错乱修行。如楞严所说十种仙业。转成外道。故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净土上品中生以下。皆须进修。必至等觉补处地位。方是无修无证。亦同此例。然无染缘。故能一生取办。视禅家之头出头没于此者。难易平险。判若天渊矣)正同直凭现前一念见佛悟性。何异之有 (四)。

  问曰。禅净修证皆同。何以禅家多谓净为非实。而教家亦时有之。

  答曰。此皆不明教理。门户私见也。本师睹明星出现。豁然大悟。便唱言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遂说华严引逗之。(五十三参。正见当下即是。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无乃不会。以至割截虚空。横分疆界)而机多不契。乃反说偏小权教。渐进圆大实教。(教分五时。说已见前。方等时。必先说大本经。后乃处处指归。事理可知)至法华会。开权显实。特现女人往生为证。普授现前众会成佛。大畅本怀。则一代时教宗旨可知矣。拈花在法华之后。因迦叶微笑。适与最初悟缘本愿相合。(在位菩萨诸弟子等。岂皆未悟当下即是之理。但久悟者习为故常。新悟者未忘管带。偶拈一华。亦常有之事。迦叶之笑。所谓一回提起一回新。非至此方悟也。惟阿难未证漏尽。至结集时。迦叶激成之。故此时。并嘱阿难副贰传化。据文推想。事理显然)遂嘱付之。其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正谓一向教内说尽。无可再说。祇须自家会取。难以言传。非谓别有一法也。试观初祖达磨最后付法。仍出楞伽四卷印心最初西来。正当莲宗盛行。教观大明之后。二祖神光。贯练群籍。兼通儒书。而所求之法。祇是与汝安心竟一句。所得之法。祇是礼拜依位而立。不着一语。岂非修证仍在教中乎。(后人借口六祖不识字。□泥执不立文字。以为本不在此。殊不知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即如六祖坛经云。东方人有罪。求生西方。西方人有罪。求生何处。便是乱道之明证。夫求生西方。岂为有罪。经文明言西方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安得有罪。此数语。大碍教理。其余皆平实商量。现前指点。并无奇特。真是彻悟境界也)若谓净土诸教皆权。则是法华授记。依旧杨叶止啼。本怀未畅。且四十九年四种悉檀。从未及第一义。仅此一举。而惟迦叶一人得真黄金。有是理乎。至教家谤净。贤首宗下为多。天台宗因智者教祖有十疑论。(实非智者手笔。陈隋间安得此种文理。观教祖他著述可知。盖唐初台家子弟。述其师说。故理致甚精当也)故不敢谤。华严为众经中王。儒家亦喜诵习。如曹鲁川与莲池师诤辨。往复二千余言。空数他宝。殊不知华严所秉。乃在阿弥陀经。(蕅益师要解语)且八十卷中。本师所说。祇有阿僧祇品。如来寿量品。(此品在本经为心王菩萨说。别出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元奘师译本。则本师自说。以答不思议光王所问)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三品。正是无量光无量寿。可见净土教理。最初先揭出矣。(莲师答曹鲁川。未计及此。可惜错过来机)若谓净土是权。则是华严诸菩萨。已登宝所。而普贤十大愿王。反导归中途化城。有是理乎。凡此异门异见斗诤坚固。犹是教观未荒。近数十年来。仅存净土一门。而执自力执一心。自难难人。戈操同室。必至并此门而断绝。滋可惧矣。余故不得不极论之。然尤望同志高贤。见彼异趋。勿轻与辨。(好胜护前。贤者不免。修行人或数年数十年苦功。颇已自负。而欲其一旦舍己从人。自非大智大勇。菩萨现身不办。若果能之。则是一拨便转。不烦多言矣)当反躬自省。生惭愧心。盖彼虽终不得一心。要不失为散心。我倘信愿不真。并散心而不得。(莲池疏钞命意。或亦早见及此。而不料法久弊生转成退阻如今日也若其人不发愿心。则当引小本经。及藕益师说婉劝之)如此销融意见。同共扶持。法运转机。庶几有望 (五)。

  问曰。从来说念佛者。有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之别。今何以专说念他佛。

  答曰。教中说念佛。祇有观佛三昧。(如上贤护经说)及净土执持名号。皆他佛也。自禅宗有高推圣境。自屈己灵等语。于是有念自佛之说。(如参念佛是谁等皆是)净土家圆融调停之。于是有双念自他佛之说。实则净土法门。妙在专念他佛。楞严文句。及直指所解大势至圆通章。最为明确。而文句尤圆融。宜详玩之 (六)。

  问曰。虽念他佛而不作他想。方入自他不二法门。然乎否乎。

  答曰。子定省父母时。曾作是念。他是我父母。我身自他出。故爱敬之乎。至顾对子孙时。曾作是念。他是我子孙。他身自我出。故亲匿之乎。曰。勿也曰正当尔时。子身在乎不在乎。曰。多不觉也。觉则不自在矣。曰。既不觉则不二矣。何疑乎念他佛也 (七)。

  问曰。称名时须观相否。

  答曰。名自赅相。相亦兼名。从不两提。一到俱到。子寻常见金身接引像时。意便隐然呼为阿弥陀佛否。曰然。曰子虽不出声。而宛若自闻否。曰然。然则名相之不两离可知矣。譬如遥唤熟人。岂必揣量其体貌。而意到声出。自觉情亲。故念佛者。祇要发愿真切。轮珠记数。(定课记数。宁少毋多。以终身不间辍为要。每见学者。喜说自在体面话。不肯记数。终至废弃。所当深戒)直下念去。高低缓急皆不论。果能一心心如对严师。亲承教督。一声声如呼慈母。力与提携。则势至章所谓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两句。自然内勘分明。不复向别人讨消息矣。曰古人以作观为定善。以称名为散善。分明以观为重。何也。曰定散二字非抑扬语。乃就其行相。以别工夫之难易。不可误会。盖作观者。必默坐澄心。诸根寂静。次第证入。故为定善。称名者。不拘行住坐卧。随诸动缘。现成拈出。故称散善。次第证入者。全仗自力故难。现成拈出者。专杖他力故易。弥陀本愿。唯在称名。故本师说观经。末仍结归本愿。(详见上段)善导大师疏解观经。力袪众惑。而终身专修持名。劝化至广。相传大师为弥陀化身。至今推重。学者当知所适从矣 (八)。

  问曰。人人皆有自性。不自力而专仗他力。正所谓自屈己灵。奈何。

  答曰。耳之闻声。目之见色。是自性否。曰是。初祖告异见王亦云然矣。曰初祖所谓在眼曰见等六个在字。即是心之灵知灵觉否。曰是。曰假若明(有色)暗(无色)俱无。见性亦无否。喧(有声)静(无声)俱无。闻性亦无否。(古来狂禅。多半死在此处。若近时衲僧。并此未曾梦见。说甚么禅)若道无。则耳目同于木石。屈煞己灵。若道不无。则安向何处。此处能离却声色。转身吐气。救取己灵。许有自力分。也还救得一半。若不能。可知古德云从缘荐得相应捷。就体消停得力迟。此一句佛名。正是雷轰电掣。勾者毕出。萌者尽达矣。莫谤他力好(从缘荐得两句。特借证托外之义。以显他力。不可误会。若果能直下念去。忽然如见桃花。如闻画角。自不妨出格好手。而于他力之信。亦是万牛莫挽。若误作禅宗话头。槃陀扫帚看待。则大错大错两门俱破。须知既是他力。断不能以自家知见分疏。机趣凑泊。意识十度。气魄承当。惟有直下念去。恰恰正好) (九)。

  问曰。弥陀本愿以名接物。众生发愿称名往生。愿愿相应。理在无疑。但生者究少事证。何以取信。

  答曰。千疑万惑。总由不识现前一念所致。夫心体寂照一如。不落方所。有念则有方所矣。体犹镜质。念犹镜光。所念种种。犹光取影。论中已略说。(见无量寿经纲宗。及杂说。缘心体实难名状。姑沿旧解。取其易明。当知心体非真有质。且炼铜发光。始名为镜。光若离质。便成废铜。诸如此类。不可执辞害意)请更以楞严证之。开卷首唱妙湛总持不动尊一句。全体大用。和盘托出矣。正文先以七处徴心者。使人即影以推之本体也。(七处皆影)次以八还显见者。乃使离影而直认本体也。(所还皆影)此本体真常不变。而其用万变不穷。故无始无终。佛证之为无量寿。无向无背。佛证之为无量光。众生虽迷头认影。依然吾戴吾头。是以现前一念。天上地下。纵其所如。无远弗届。为其本即无量光也。死此生彼。随业轮回。至今不休。为其本即无量寿也。弥陀觑破此机。直据其本发愿。令众生念念舍一切法。而但称名字。正是念念离一切影。而直认本体。然则愿愿相应。譬犹镜镜对照。光光互吞。自他条然而浑合无间。此理显而事在其中矣。试观世人。或忽然耳热。忽然喷嚏。辄曰何人念我。故毛诗愿言则嚏。郑笺云。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据此可见心佛众生。通为一体。古今皆知之。但习焉不察耳。(古无佛说。而记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孔子谓知禘之说。于治天下犹示诸掌。果何谓耶。读者曷深思之)夫凡心犹相应。况在圣心。独愿犹相应。况在两愿。杂念犹相应。况在专念。偶念犹相应。况在常念。且凡夫彼此怀思。正是光中见影。而犹相应。况直认本体而勿忘哉。理在目前。何待身后 (十)。

  问曰。彼此怀思。犹镜中影。充是说也。将肝胆皆楚越。君亲同路人。何以立教。

  答曰。尽人皆影。己身独非影乎。正惟知一期生死之非真我。故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苟违斯义。即为失其本心。子舆氏早言之矣。(此特借以证人人之有真我。非谓便出三界。且三界中地位高下悬殊。倍蓰无算。观高僧传居士传。及诸灯史所载。暨宋元明诸儒学案。即其见地。但证初二禅天者。正是不少。盖此中自非寄位菩萨。难保不退堕。生净土者。则圆证三不退。尽此一生。直至补处。所以干经万论。处处指归也)且子不观大本经乎。五痛五烧章。归重伦纪。明彰王法。反覆开喻几二千言。论中已略解之。(无量寿经纲宗)果能依教奉行。万善回向。久久纯熟。自然会得当下即是。立处即真。打破镜来与汝相见。乃自禅学盛行。此经尘封大藏即念佛者。亦高谈元妙。目此段文为小乘。不屑置啄。群疑众难。皆自取之。有志净宗者。所当深戒 (十一)。

  问曰。应愿往生。正报彰矣。依报诸愿。亦有证乎。

  答曰。有身斯有土。(即现在可见)依报从正报生。亦从正报转。(富贵贫贱。分殊而境自别。极乐四土九品亦如是。但三土皆不离常寂光。不可不知)往生者既必舍此报身。而后得彼报身。则安能取此报土。以借证彼报土。若概消归自性。滥入恒真。迂儒误解为寓言。(莲池疏钞。苦心孤诣。劝进初心。而读者误会不少。蕅益诸师。所以力矫之)狂禅终堕于空见。利小害大。西方合论已明辨焉。且一一比拟。必有所穷。何不即以称名之愿证之乎。按彼佛本愿。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不知我名字称我名字者。不取正觉。金人入梦之初。中国固未尝闻也。迨汉魏之际。大本经先后译出。渐次流通。东林提倡。法门大开。缁素倾心。捷于风草。禅家初犹角立。旋即折而兼修。(不始于百丈清规也。惜无可考。佛祖心要。有其明文)读晋唐两高僧传。佛祖统纪。及净土圣贤录。居士传等书。稽其时代才数十年。法周沙界矣。甚至不念佛者。苦乐违顺。触境逢缘。不觉失声。便道阿弥陀佛。(白香山已有此语)不论贤愚童髦。有若性成。而本师释迦。当来弥勒。修行者或反不知。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佛无诳语。此愿之应。既彰明较著如此。余愿可知。何待多辨。(今泰西各国。亦已通行佛教。美国有大善士。名阿尔格脱。本为将军。因自疑其本教。遍访名师。后遇俄国优婆夷某某为说佛法大要。遂发正信。弃官专修。提倡劝化。本国官绅。初以立异为嫌。旋察其教法胜善。民心归向。遂加意护持。凡值开坛传戒。礼送殷勤。信从日众。至数十百万人。英法等大小各国士庶。莫不闻风倾向。以礼延致阿君。传法求戒。合议专立佛教大会旗号。并设电报三四百所。专谈佛法。日出报纸数十万张。名曰令知报。盖西国之于教理。随顺氏情。不执成见。与我三代盛王观民设教。同民出治之意。隐相契合如此。己丑夏秋间。阿君自日本传教来沪。许息安及子简。先后登其舟见之。阿君即问曰。贵国大皇帝。信佛法否。息安敬答。列圣护持则欢喜曰。如此甚好。因问其以何为宗旨。则言祇要信佛念佛。别无宗旨。现在总以照顺人心。大家崇正辟邪为要务。如何贵国僧徒。但知造庙。息安欲请其登岸说法。阿君谓能有千百人同会听讲。甚所乐从。息安恐犯时忌。遂止。又有西儒李佳白先生。名李提摩太。英国人兼通中国语言文字。且信佛法。亦与息安相识。往岁特邀杨仁山居士。以起信论翻作英文。谓将刊布。以劝诱本国诸儒。李君志愿甚大。悯我中国。无人提倡正教。现于都门。倡立尚贤堂以经费不足。特回本国劝募。期于必成于此可见是非之公。自在天壤。尤可见弥陀本愿名闻十方。确有实验。更数十年后。当必佛化一统。公法所拟弭兵之䇿。其在于斯。阿李二君。殆所谓乘愿再来。以应舍利重兴之谶者与) (十二)。

  问曰。心净土净。乃是妙有境界。纲宗谓净土为实有。何也。

  答曰。胸中留一毫元字脚。便滥入恒真净土。去极乐净土远矣。曰何也。曰维摩经云。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是其明证。何疑于西方净土。且子今仰首见天。曾作是念。此有天乎。举足措地。曾作是念。此有地乎。曰否。曰是即所谓妙有不有也。所谓实相无相也。(莫又因如此说。并上来立处即真。当下即是等话。概作恒真净土会)子且谓此土为妙有乎实有乎。夫即目犹迷元解。况乃远在西方。本师历数四十八愿。不下一语分疏。(余每谓凡诸佛菩萨本愿度生经。自药师地藏等。皆祇可消文释义。不碍常解不可观心称理。滥入空宗)称赞净土功德庄严。自有土有佛。连说七有字。亦祇指陈名相。其于宝池德水行树微风。独不能言性水性风。真空性觉。如楞严也乎。故知净宗专说事修。一味平实。正是慈悲之极。曲被群机。见浅见深。在人不在境。(惟然故同证寂光。而四土有优降。九品有等差若一一称理。则反成事相矣)试观小本。于灵鸟说法特详辨恶道之实无。大本于四天王忉利天等。依何而住。特借阿难发问。且言我不疑此。但为将来众生。除其疑惑。此等处读者能即文字。离文字。眼光圆照。则于净宗思过半矣。(观经心作心是之说。疏钞释以托外义成。惟心观立两句。心苦分明之极矣。读者犹误解作别无净土。故纲宗详辨作是之义。而先断以若不实者。虽念无成二语。庶几阅者深思之○自西学盛行。而佛书足相证明者不少。如天算家测星月。皆有山河大地形状。类此地球。地球在太空中。亦一星也。众行星饶日而行。其恒星亦各为日。亦有无数行星绕之。与此日轮等。但远不能尽见尔。又言金水二星。无随绕之月。火星有二月。本星有四月。土星有八月。天王星亦有四月海王星有一月。诸月皆绕行星。与地球之月无异。按此与佛说百亿日月世界可证也。又言土星最奇。体外有光环。分三层。广平而甚溥。其环之外。径五十一万余里按此光环。如云气而不散。与佛说诸天。有地居云居之别可证也。又言诸星球所有动植诸物。必较地球诸物不同。其故有三。一则受日之光热多少不同。二则摄力大小不同。三则体质疏密不同。按此与佛说十方诸佛国土。庄严佛事。各各胜异等可证也。以上诸说。足见虚空无尽。世界无尽。西方极乐国土。即三千大千界外之星球。确有宝地。成就种种功德庄严。而亦不出众生不思议心觉体之外。自来谈净宗者。往往谓即此方盖偏着性空。有理无事。错之错矣) (十三)。

  问曰。金经言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净土正与相相反。何也。

  答曰。净宗与空宗对待。法门纲宗详之矣。相反正以相成。大智度论开卷即是。上来亦已引证之矣。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则无一法当情。知见不立。众生眼合色而见有色界。耳合声而见有声界。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无由脱离生死。(宋译大本经语)故说空宗诸经。以除名遣相。消归性空。此两语意。犹言一人发真归元。十方世界即时销殒。乃就当人自证分说。岂真一切荡然无存哉。此经建首无我。推至无四相。自始至终。以即非是名两义。随说随扫。至于无得无说极矣。顾既言无得。又言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既言无法可说。又言于法不说断灭相。却不言不说常相。然则毕竟应云何住。云何降伏。末后揭出宗旨曰。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而所谓应如是住。如是降伏者了然矣。净宗正从此建立。说净土修净土者。皆当从此契入。莫动本位。(莫见如此说。便道净宗不取于相。须知才着一念不取即是动本位切戒切戒)余之笃信净宗。实得于力此数句。用敢拈出。与诸方明眼共之 (十四)。

  问曰。善恶皆情见后起。既知性空。何用修善。

  答曰。修善正为性空。不可徒知其说。金经以四无修善。即是此理。盖执着我见。是名凡夫。但空我见。是名二乘。并空法见。是名大乘。二见俱空。俱空亦空。是名最上乘。皆名也。其于本体性空。实无丝毫得失。故宗镜录引其经(不记何经)云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习檀(此翻布施)波罗蜜。自性本无邪妄。随顺修习尸罗(此翻戒)波罗蜜。自性本无瞋恚。随顺修习孱提(翻忍辱)波罗蜜。自性本无懈怠。随顺修习毗梨耶(翻精进)波罗蜜。自性本无散乱。随顺修习禅那(翻静虑)波罗蜜。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习般若(翻智慧)波罗蜜。(教中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三自性实则是业识。而推本言之。凡此等处。皆须详辨始得。即如此段文。正说性空。布施等六者。乃对恶得名。亦本无也。孟子不斥告子旧说无善无不善之非。但言乃若其情可以为善。及他章说性善。多以恻隐等心指点。正为人生而静以上。不可以善恶名也可欲之为善一句。真透顶语。分明从情见上说起。宋儒牵入易繁传。及太极图。谓情可为善。便见性之本善。全失孟子之意。余别有辨)诸佛菩萨。以此六度。包括万善。成就出世上上智。自利利他。诸恶尽除。善自不立。如空着楔。以楔出之。前楔既去。后楔岂留。故知顺性起修。便是无修修。因修了性。便是无证证。净宗之万善回向。亦复如是。世人闻说修善。即耽著有为小善。闻说性空。即堕入豁达顽空。两失之矣。然前失犹利人天。后失大坏世相。故净宗专说事修。四十九年炽然无间。禅宗于末后。方一拈出。诚虑其险且难也。可见出世本怀。观众生机熟。示现受生者。决定不专为一期生死。矣纲宗及杂说。已略言之 (十五)。

  问曰。同是一向专念。万行回向。何以往生上辈。偏属沙门。

  答曰。此理前已略论之矣。在佛重佛。犹之在儒重儒。世间流品不一。而士为四民之首。为其身列胶庠也。究之通天地人之谓儒。万中无一。区区科名。岂足以当之。佛制欲出家者。先受在家五戒。满分能持。然后白君王白父母。下至妻子奴婢等。皆已听许。乃得剃度。进沙弥戒。多年严净。再进比邱戒。又多年严净。方得圆具菩萨大戒。犹必学习精熟。开遮持犯。圆通无碍。然后可以匡徒领众。号曰沙门。故一坛祇受三人。过即为滥法。虽求不得戒。夫必能赴至严之程途。乃不负至宽之岁月。(不蓄妻子省尘劳)必能甘至约之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乃不负至隆之名(为天人师)诚如是。则四宏誓愿。圆满必成矣。焉得不重。须发之除。乃以防出入之浑。岂贵其易服毁形哉。维摩示疾。诸大弟子。皆推逊不任往问。佛道平等。不拣缁素可知矣。学佛者。既不深思佛制本意。但见赞叹出家。则遂专于头毛上着。眼出家虽哑羊野狐而偏信。在家虽真龙全象而偏疑。佛书虽因果小品而见珍。儒书虽语孟大经而见忽。无惑乎召谤招讥。衰败之不可收拾也。噫。(王制论秀书升管子群萃州处。成周学制也。孔孟之周流传食。皆为世衰道微。不得已之创格。而读者亦莫或知也可叹) (十六)。

  问曰。念佛修善。而妄想不除。得往生否。

  答曰。决定得生。妄想不足病也。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歇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子今以何者为妄念。曰念佛时计算他事。曰此却是起妄念。病在不觉。(古德云。不怕念起。惟恐觉迟)觉即已除。无待更除。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纵使数觉数起。数起数觉。念佛不断。总得往生。何以故。就觉体观。有念皆妄。净宗教理。从初发心。便超二乘。直望三贤。(要解谓直超四十一位。是究竟说。今就凡夫学地说)妄与非妄。不加了知。等圆觉故。就法门观。起念念佛。正是随顺觉性。托外全彰。妄无自体。但不觉故。试于念佛时作意起妄。必起不得。而口中佛名。转益了了。可见祇是一觉。更无起处。又使于念佛毕后。回想所妄作何名相。必多茫然。毫无影响。而所念佛名。历历可数。略一反观。湛寂如在。可见正念中句句声声。实有力用。本非与妄成敌两立。何病之有 (十七)。

  问曰。并不起念。外缘觉触。不能不起。奈何。

  答曰。起念念佛。有念便有身。身见未忘。觉触总受。但不打失正念。便是定慧圆明。故学者内自勘验。能于苦乐违顺境缘。猝然相遭时。一句佛名意中先发。则临终把握。便在于此。不必深求高论。杜中下机。(必谓临终自有无把握之把握。便失法门本旨。东坡临终语。原自不错。决定往生。祇为露聪明相。至今疑煞学人。若尹师鲁所谓亦无鬼神。亦无恐怖。则真差矣。大抵儒者学禅。往往落无想无色诸天境界。当时若有善知识。祇销问一句。你在何处。管教认得东坡)曰。并无外缘。而匪夷所思。远隔久忘境界。瞥尔现前。又将奈何。曰此乃无始以来。第八识中六尘缘影。正因澄静生光。偶然流露。随时起灭。尤不足病。但到此境界。便入轻昏。世人往往贪着。以为身境渐忘。其实不可。亟须提起精神。宁使渐散。何以故。经文至心信乐四字。乃是佛愿我愿相应关键。昏则四字全。失。散则非忆非忘。声光了了。蕅益师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又云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数语深得经意。故纲宗据此。谓总之死尽偷心。宁可颠倒妄想。决不于愿门中。别求解路。方是此法门的的宗旨。愿深思之。(偷者苟且徼幸之谓。如前所举知见分疏。机趣凑迫等。及一切巧见。别求解路者皆是。盖一有此心。则信愿必不真切。为法门之内蠹矣。故语意极其抑扬。不可误会) (十八)。

  问曰。相宗八识之说。与净宗有合乎。

  答曰。相宗名目繁多。性宗括略为五蕴。故从来不许和会。而以八识释净宗。颇易发明。(憨山八识规矩注解。最便初学)盖现前不念。起灭不停。体即无量光寿。寂照不二。何以故。若非常寂常照。谁为倏起倏灭。相宗就照用边指点。据楞伽经。名为第八阿赖耶识。又推其最初无染。名第九庵摩罗识。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前五尘。不动念。而自然色来即见。声到即闻。名为前五识。(此本自性灵光。相宗谓之现量境界者。以自性无量。而已落量数。故不名性而名识。禅宗所谓无位真人。常在面门出入者。不但不落所见所闻。亦并未有能见能闻。方是灵照。故名无位。破参发悟在此)然才觉见闻。已是起念。因而取相分别。名为第六意识。(落比量矣。六祖云。无意谁当分别。永嘉答云。分别亦非意。乃是禅家透过一层说。不可误会)随即内计能见能闻。外计所见所闻。而我相成矣。(全成非量矣。即纲宗所谓二我执其俱生我执。乃是宿世带来。观初生赤子七八朝后。便有知识可见)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矣。相宗从意识中辨别此我执。名为第七末那识。(无始以来。入胎出胎。皆此识用事。此识但能执着坚固。必牵连意识。方能作为。故四十二章经云。切莫信汝意。如意不可信。证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可见意本非恶。恶在我执不化。故曰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圣人绝四。意我相为终始。便是儒佛同处)据此可见名虽分八。实无一物。惟是现前之一念。故净土家直以此念为始觉。佛为本觉。起念念佛。便是始觉合本。法门巧捷。至顿至圆。莫尚乎是。弥陀本古佛现身。虽现身相而无身见。第七末那识。早转为平等性智。故因地名为法藏。(魏译)亦称法宝藏。(汉译。梵语昙摩迦吴译同)亦称法处。(唐译)亦称作法。(宋译)法在凡夫为意尘。在弥陀则意识亦早转为妙观察智。于法自在。即以此法智运用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摄取二百一十亿佛土清净之行。(行者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之事相。诸佛土佛事不同。故必择其与此土十方根机相应者)□□修习庄严胜妙五尘。至本愿圆满。则第八第九识。亦尽转为大圆镜智。而即所现身。圆证三身。名为无量光寿。(阿翻无。弥翻量。陀该众义。本师以光寿约之。故古德云。略举则应称阿弥。不应称弥陀。今随通称)即所居土。转为净土。名极乐世界矣。(诸经中称。劫名某某。佛名某某世界名某某。皆如是。盖佛法统归师道。今泰西各国纪年。犹沿此例。犹中国统归君道。易代改朔也)于是即以果佛名号。接引众生。使常称念。何以故。以此名号。正由最初发愿之一念而成。与众生现前一念无二无别。故众生念念我执。为多生业根。今称名则念念向他。而第七识。为他佛愿力所摄。当下转矣。众生念念见取。(遍计我执。现生增长由此)为现生业相。今称名则念念正观。而前五识。为依正观力所摄。当下转矣。(故念佛时。无论耳自听声。或观想依正庄严。或见或不见。总归正观。然此与上说。皆论其理如是。非谓便空身见。且往生专重信愿。不论身见之空不空。三惑之断不断也)故曰。五七因中转。六八果上圆。盖第六意识非他。即此念引而长之便是。(教中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起即是念。思量即是引长)多生至今。穷未来际。出胎入胎。此念不断。念不断故意无尽。(诸大乘经。佛菩萨及当机大弟子等名号。并其先后出现。皆有表相。如普门品。称赞念彼观音力。则以无尽意菩萨发起。持地菩萨结证。地即意地也。弥陀因地名法藏。亦如是。表相者。如戴记云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之比。不是寓言)意欲云何便名愿。意无尽故愿无尽。如行愿品说。弥陀当日示同凡夫。发起大愿。精勤五大。劫。自至成佛。亦用意识。惟其无我。故不为识而为智。(诸佛皆然。故名转法轮。当知现量境界。无所作为。惟其不动现量而人比量。乃为大机大用。乃为无碍智)亦名无尘智。(就无我人众生寿者等见说。名无尘。相宗因连前五识说。名妙观察)精勤之极。多生习气尽除。证入无念本体。乃名为圆。(古佛现身。岂有习气既示同凡夫。不能不如是说。禅宗大悟后。正修习为此。否则堕人偏空但空)当知一圆一切圆。不作次第。而吃重在㧞我见。故专称名号。皈命他佛。舍己就他。是净宗要诀。纲宗两篇备言之。颇望留意 (十九)。

  问曰。念之引长便是意。则念佛为意识用事乎。

  答曰。正惟如此。乃持名所以为至妙。发愿所以为至重也。试以现前一念作一身。观念之未起。犹身之坐。非无身也。念之起。坐而起也。然才说起。而起相已不可得。变为立矣。念念相续。循环不断。犹立而旋绕经行矣。然而未尝动一步。(念念不假思索。觅意不可得。势至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念摄之也)譬犹桔槔然。两手扶横木。(两足能用力赖此。比口中佛名号)两足上下。终日运奔。未尝移尺寸。而滔滔法流。灌入识田矣。故必发愿求生彼国。使念念不出此愿。则千念万念念念是始觉。(觉在念念相继处。此际即佛清净法身。道有不可得。道无决定在。故为始觉合本)念时或听声或观相。分明意识用事。而为名号所摄。亦多成始觉。(凡可言说。皆是意识边事。为禅宗所大忌。持名法门。所以超过一切)念中偶一妄想。犹一足不着机关。一足得力如故。辘轳旋转如故。戽水如故。两手扶横木如故。(名号声光力)此身终不至倾跌。(声不断即念不失。观经特举恶人往生。以显名号力。欲仗自力者。务须着眼)盖惟意地中有舍秽取净之本愿摄持。故句句声声。多有着落。而翻来覆去。祇是四字自在流出。则一切攀援分别莽荡无归之意境。自不得行。譬犹桔槔实置平地。故有可着力。而着即无著。空亦不空。古德所谓取舍之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真透顶圆极语也 (二十)。

  问曰。明知净土是实境。亦知宝池金地等功德庄严。皆是自性。特借世所贵重以比况之。见浅见深。雅俗各随性量。而舍秽取净之愿。总发不起。奈何。

  答曰。此由不信彼佛本愿。正是众生本愿也。今试问有生必有死。而自性无死法。子能信乎。曰信。虽无死法而不得自主。子能信乎。曰信。曰古云心佛一体。又云平常心是道。子能信乎。曰信。信则平时常发是愿。何独念佛时发不起乎。曰平日何尝有是愿。曰子自不觉。佛则觉之矣。夫无始以来。流浪六道。至于今日。即使世世为人。其间种种颠倒妄想。无论为名为利为贤为愚为雅为俗。归总不过求生求乐。然乎否乎。曰然。然则往生极乐。正是平生本愿。惟其愿之极至于不自知其所以然。乃所谓无愿愿也。今试观此身。以一念来而生。以一念去而死。生死气之聚散也。念体即自性。非气也。今之来此。六道主何尝有意来迎。子亦何尝有意欲来。而适来者。岂非夙世临终时。平日乐生之本愿。一念感动。而业识茫茫。重处偏堕乎。(临终见所恶而欲避。见所好而欲趋。皆是平日业识。其体即自性也。如尹师鲁所见。亦是习气偏重。终必钻出头来。已见前注)其终不悔悟者。又岂非生死总在界内。见闻习惯。以为天实为之。无可如何乎。然则西方在界外十万亿刹之遥。弥陀之必发愿来迎。虽是慈力。众生之必发愿求往。虽似难能。要亦不外世间人情平常道理。何为而不信乎。夫自性犹水也。本体一平而已。其流之就下。非就下也。失其本平。(自性生生不已。有身则限于气数。必不能平。故虽侯王富贵。亦不知足)体势偏重。则自趋重以取平。固行所无事也。是故弥陀本愿。诸天赞言。谓决定得成者。为其不外众生本愿非有所加。(如寿本无尽也。自此生追溯无始可见。身本无老也。观西人抽气筒中生物可见。眼本洞见。耳本彻闻也。观显彻镜德律风等器可见。空行本无碍也。观电线空气球等可见。四十八愿。皆不外人情物理。谛审自明)众生发愿求生决定决得生者。亦惟还其本然。非别有得。故净宗专重发愿。弥陀极言之。(至心信乐即是愿。乃至十念亦得生。是极力抑扬之)本师结赞之。又再三申劝之。(大本言一念得生小本三劝发愿)历代祖师。著书发明之。(蕅益坚蜜两师为最)岂强人以所难哉。盖求生之一愿。实据多生至今。不自觉知乐生之本愿。并其所造无量无边种种业力。统结于此念。于念念间。如长江大河。尽受百川趋重之势。并力奔赴于海门。其必汇入萨婆若海。天神莫御矣。(惟有一物能御。曰自疑)若不发愿。则但是现生业力限定一报终始如水在圩内。来源去委不通。焉能到海。若发愿而犹疑妄想之或障往生。则是见水面之风来鱼跃。蹙起波澜。遂谓底水因此折回。不复顺轨。谁能信之。讲求教理者。当不河汉斯言。 (二十一)。

  问曰。何谓念体即自性而非气。

  答曰。此甚易明。念乃自性照用。本与气离。气但呼吸而无起灭。念非呼吸而有起灭。起则为用。灭即不用。而非无照。起念念佛。照用并行。用现于气。念乃出声。当出声时。而有妄起。以本离故。然激气成声。即是此念。故声念相依。无全走作。其浮与切。体认自知。若全走作。非停即错矣。(非谓可以随口叫唤。谓不必着意遣妄耳。不可误会)而体认之知。即是走作。即是起妄。何以故。念即照在。多一照故。楞严经云。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是也。不加体认。但直下念。声在念在。为浮为切。多不自知。无念而念。是名正念。经云而我今日。非无文殊是也。何以故。所谓大觉归于不觉故。寻常念起即如是故。临终见佛。亦如是故。气绝往生。无二觉故。盖生死本祇一念。念乃觉体之照用。与气无关。故死后或为轮回六道之身。(现在此身。乃识受想行识五蕴所成。在凡名世间五蕴身。在圣名出世五蕴身。死而为鬼。名中阴身。阴。即蕰也。谓前蕰已谢。后蕰未来也。皆是名相。实则一念而已)或为往生极乐之身。而此觉体。乃诸佛众生共之。从来无二。故临终所见之佛。即彼佛之照用。现在之念。即往生之身。现在之为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即往生之为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也。往生见佛之身。于极乐庄严。自在受用。不假作为。即现在念佛之念。于万德洪名。自在流出。不假思索。也。入此门者。知念之非气。而现在之身以一念生。则知往生之身。亦以一念生。现生此方。身土皆实有。则知往生彼国。亦身土皆实有。此身土之实有。为在觉体中显现。则知彼身土之实有。亦在觉体中显现。何用种种深微元妙之谈。索之冥漠哉 (二十二)。

  问曰。照用二者。若何分别。

  答曰。照乃是自然觉照。因之起用。非无作为矣。盖心性体用。一落言诠。但能相似。禅家释此两字。已似极力分疏。若微细剖别。愈辨将愈惑。今姑混括大旨。说为一大灵光。庶较易明。凡光有两种。一内景。一外照。譬如镜光。至平至净。然能内景而不能外照。其内景也。毫发毕现而不留迹。譬如日光。至直至捷。(凡光皆直行不转湾。天算家谓日光到地。速率无比。所谓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火光亦然)然能外照。而不能内景。其外照也。目可得见。身可得触。而全同虚空。不可得取。不可得坏。此大灵光。兼两能为一体。(凡姿质之智愚敏钝。是光之内景。意象之宽隘重轻。是光之外照。阅人多者。一望而知。在本光从来平等。而万别千差者。多生之业力气习为之也)故其力用不可思议。(不可思者。心行处灭。不可议者。言语道断。世多误解作神妙莫测。粗浮可哂)超过一切光。(如镜光不留迹。此则前尘绿影。忆持不忘。即第八阿赖耶识。如日光但直行。此则钩深索隐。曲折多到。即第六意识。又如光皆可阻隔此则洞。达无碍。如贤护经说。余尝于中夜念佛。绕室经行。忽见当头星月皎洁。初犹不觉。并未举头。俄而觉之潜隐不见矣。又尝见四面佛。高约八尺。自顶至踵。前后衣折多了了。案上铜香炉。亦全同红琉璃。而佛身却不琉璃洞彻。当时不知自己眼在何处。亦并不觉异。经须臾间。觉之即隐。因此知灵光独耀。无物不透而物非无。又知见色闻声时。才觉见闻。便落前五识矣)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皆此光力摄持。而自体常寂。人在气交之中。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其现前一念。乃此一大灵光之照。全不与气交黏。安有生死。譬如空中闪电 (电之为物。全类识神。故借以为喻耳。外道修习。得大光明。出入自由以能出阳神为得道。自佛法观之。祇是造成一盏大电气灯耳。纵能远照千百里。有成必有毁。岂本有哉。惟悟真外编不误)各各眼前得一瞥地。不但电体与气无涉。即此一瞥亦与气何涉。盖气有质点。故有聚散。灵光则浑成一统。合同而化。气流行于灵光之中。犹烟雾布散于日光之中。随其或疏或密。乃至须臾变灭。亦仍不离光。而光未尝移。又如无数极细粉屑沙粒。在一盂水中。其屑屑粒粒相际间。无非是水。随其体之轻重或沈或浮。而水未尝动也。凡夫终日胶扰。执定四大假合之身为我。(第七末那识)遂执现前一念谓在身内。譬犹日光普照大地。(喻第八识)以镜映之。信手回转。(消第六第七识相并)其影滉漾室中。认为真日。而此一大灵光。变为无明业识矣。念佛人求生西方。无论识性不识性。亦无论妄想之多少如何。但能发愿真切。刻定课程。终身不间。决定得生。何以故。譬如同一误认真日。而别以凹面回光镜。(喻愿)对日(灵光即自性佛。须知镜与日原是一个。不得不如此说尔)安置向西。时时逼正其聚光点。(喻念)艾炷承之。(喻净土庄严实境)而日与镜相距中间。常有烟雾冥蒙不断。(喻气及妄想。其实乃是自身遮蔽其间。故身见轻者。得力较易)日光不能全透。临终气息渐微。烟雾渐散。现前一念仍在。(即是日光)佛身即于镜中显现。(我愿即佛愿故)气绝而烟雾空。日光全体。透过镜面。艾炷光焰勃发。(一念净光。成意生身。上则证法性身矣)即是随佛往生矣。盖日光到地虽捷。犹有分力可算。以日与地究是彼此两体。故有去来相。灵光则西方此土本是一体。东头没即西头出。如拄杖子。一头放下。即是一头拈起。出没同处。拈放同时。故曰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也。(天如禅师语。读者误解此句。谓此土即是西方。则滥入恒真净土矣)大本汉吴二译。谓暂信暂不信者。临终见佛。如梦中见。口不能言。心中愧悔欢喜交并。于此可证 (二十三)。

  问曰。意生身与梦中身。将毋同。

  答曰。大不同也。梦有多种。(周官太十所掌三者为纲。古梦所掌六者为目。盖推其本。则皆灵光天倪之动。故古人甚重之佛家亦重之)要归不外现前之一念默照。故不能发气出声。以念本离气。出声即为呓语矣。意生身固同是一念。而灵光凝聚成形。如灯之?。显然有体有声有息。全同现在之身。而了无触碍。其声与息。亦全是光明用事。与凡夫恃呼吸之气而生者。迥不侔矣。然教中多说光明。从不说气。(惟后人撰五教仪。曾一及之。以借庄子援督为经之说。记亦不真矣)祇可以儒书及诸子书证明之。盖十方世界。在一大灵光中。犹海浮沤耳。由其光盛生威。(乍遇而懔然者是)威生耀。(佛光如月光。并不耀眼)耀生热。(如以无生气物。置赤日中必先生热。后生气。是其验)热生气。(此气字无可换。换则不醒。所谓生者。亦非母子继续之生。犹水生波。非水外别有)此气非呼吸有质点之气。老子谓之谷神。(谷者谓幽元也。音义皆同欲)庄子谓之踵息。神仙家(老庄为道家。神仙乃后起托附之)谓之祖气。谓之罡气。谓之元阳。(若坐煞在此。便成外道)孟子谓之浩然之气。(春秋繁露引此说。谓常以阳得生其意也。班固答宾戏引此。作皓然项岱注谓皓白也。如天气皓然。盖在成周教学。亦但浑言缉熙光明等。从无析言之者。故借天气比况之。试观上文。先言孟施舍不如曾子。又申言志至气次。然后曰善养曰难言。复两提其为气也。而结以集义所生其非谓充体呼吸之气显然矣且呼吸之气。岂能塞天地。而既充体矣。又别生一气。岂不涨死。集注但见其水旁浩字。不知古人浩皓音义皆同。遂谓为盛大流行。而论性不论气不备之说。亦从此章起岂知此章已先误解可哂)实则周易所谓干资大始。万物资始者是也。人之觉体是光。其用即此始气。(强谓此名以便文)故称神用。亦称神力。彼国地如琉璃黄金者。坚固不动。光明相也。池水莲花行树种种庄严。皆光明神力所成。与此土种类自异。盖此土有质点之气。由始气生。(如子得母气。庄子言黄帝得之。以袭气母。殆即谓此。管子轻重篇。清神生心一节文义。与此最近)故能生生不已。所谓坤作成物。万物资生者是也。记称气也者。神之盛也。是其明证。(祭义此章。明是轮回之理。详见后。朱子以气之至而伸者为神。是有意颠倒说)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阳为本有之光。阴为后生之气也。(故女人往生。即现丈夫相。离气纯光也)又曰阴阳不测之为神者。神立于光气之界。间不容发。故莫测也。(太史公六家要旨。道家阴阳家。必居儒家之前。从其朔也。惜其书不传。阴阳家中。必有光学。故墨家得之。董子谓阳常用事。阴不用事。借天光以立说犹存古义。宋儒只知呼吸之气。强为分阴分阳如以一气言。以二气言等语。则并阴阳不识。全是梦呓)此土物类体质。皆气点所成。故化学家化之。都还为气。其有数十余种原质者。则又日光菁英所积。正是彼土庄严诸物之比例也。人终身在大光明中不能见。而但见日光者。譬犹白昼。燃巨烛于室中。身从日光中久立入室。则眼前全黑。一物无所睹。一步不可行。目力胜者。或能见烛?。亦不辨其远近方位。室即躯壳之比也。彼国有日月而无昼夜寒暑。即此反比例可见。犹日下孤灯。照用不行也。凡教皆起于有世界后。世界初起。教中说为如海飘沫。正犹海中沙涨渐积而成洲也。弥陀因地。为宝海大臣。誓取净土者。(见悲华经)犹今西人于海中。访寻沙岛以辟地也。彼土自有莲华化生之神明。(大小本经。皆有神明字样。与三辈往生。及声闻弟子分言之。讲家不说者。从略耳。非修成后。但是一片白地。专待十方往生也)以其种子清洁。故取以为净佛国土也。又摄取二百一十亿国土清净之行。而庄严之。即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非空无所有也。法藏比邱。现身此土。去国出家。而证果在彼土者。犹释迦住世时。上升兜率忉利摩醯首罗诸天说法。是定中事。其应现王宫说观经。游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则竟是色身往来。诸大弟子得五神通者。亦皆能之也。修行五大劫成就者。犹此土天皇地皇人皇氏等。寿皆数万岁。劫有大小。犹秝家之分章蔀。其积岁自有长短也。凡此种种。皆不外人情事理之常。就佛分上说。则曰无作妙用。实则亦必举手动足。犹此身举手动足。何尝用意。然祇是习气业识。不为妙用者。以身见法见不空也。释迦说诸大乘经。多方淘汰。使人知心性本来广大自在。终古不灭。而必指归净土者。以此土有成必有坏。(如汉世昆明池劫灰。及西人开圹。见有螺蛉结成之土。而众行星。古有今无者甚多。尤其明证)往生彼土。则还其本光之原质。永不变易也。故诸经普劝往生。祇作寻常语。指成庄严名相。不下一语分疏。譬犹劝人迁居。但说某地若何胜利即得矣。而必欲深究其何以至此。则任举何物。穷推不已。皆不可晓。如儒书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等。人开人辟乎。自开自辟乎。子丑二字。又从何来。孰从而知之乎。(楞严说。最初一念流动而生世界。讲家谓此人在何处动念不许再究。正是善会)此皆后来说圆说妙。种种巧见之理障。固释迦所不及料也 (二十四)。

  问曰。子于净宗。可谓思之深言之尽矣。顾作十成死语。何也。

  答曰。言说无深浅。深浅在听言。故余敢尽言。心得有深浅。惟心自知之。子心非我心。故不知我之浅而求我之深。我虽累千百言。以自解其不能深。子终以为不屑深不欲深也。何也。深浅之数由量出。不得其量。终无由见。请与子言量。如华严阿僧祇品。说如来所知数量。以一百洛叉(或谓亿。或谓万。今从万)为起点。递次自乘。至一百二十二次。(疏钞作百二十四数者。连起点之洛义俱胝两数计也)为不可说不可说转。戛然而止。始终有数无义。乍读之愕然莫测。惟观首题大方广三字。知心体无方无尽。不落数量。而本师开口便说此品者。明一一修证。皆从体起用也。又尝读管子知方生于圆。圆生于心。心体浑圆。而用必方。体大则用大。故此起点极大。以算家点线面体推之。为纵横边线各百。面积为万。体积百万。成立方体。边线必用百者。线即一一点之积。明此一一点。通具十元门。十十无尽也。所知仅此空理。而于一百廿二递次自乘之事相。终莫能入。专研久之。乃悟此品眼目。在一知字。(此知字。乃自性了然觉照。全是现量。与知见立知之知字不同。经文所知二字。所谓辞穷便文也)说数量。正是说心量。故以心王菩萨为对机。(疏钞云。所以心王问者。表数不离心是也。称心王者。明不落相宗所说。五十一心所。故别译亦称不思议光王。疏钞又云。令知普贤诸佛。离数重重无尽也)所谓知者。不但一一识其多少之名。当一一见其大小之实。实即心光所到之界分。所谓量也。(疏钞谓寄数显德分齐为宗。是也。以分齐二字。诠解量字。显豁呈露极矣)心本无量。全体真空。理法界也。对物起用为知。(自然了知名觉。对物而觉名知。故知训匹。见尔雅)便落边际。犹之百万起点。及一百廿二之自乘数。皆但空名。并无形相。苟以物实之。则多寡大小立见。所谓事法界也。如以此起点作寸方立体观。则边线百厘。面积万厘。体积百万厘。了了可数。递次自乘者。如以此百万厘之寸方立体。变作边线。通长百万厘。即是十万分。即是一万寸。即是一千尺。即是一百丈。以此百丈自乘。则为万万万厘之平方面积。似与寸方立体之实积。相去悬绝矣。而实则即是寸方边线之每厘。破作百丝。共一万丝。以万自乘。即是万万丝之平面。再以万乘之。即是万万万丝之立方体。(起点百万数。以算位计之。历七位。故初次自乘超六位。共十三位。凡自乘。皆倍本位。或倍而少一位。例推可知)然则仍不出此寸方。换名不换体。虽换名不换体。而多少大小。截然不同。亦复了了可数。所谓理事无碍法界也。然则此寸方立体。在厘位即名一俱胝。在丝位(从厘进两位)即名阿庾多。在沙位(从丝进四位)即名那由他。(从丝进四位以下。皆从根位进。例推可知)是故就方寸观。则为体为本为实为心为性为寂为平等为圆融为因源为真空。就递次自乘观。则为用为迹为权为法为修为照为差别为行布为果海为妙有。(此乃约教行理三经言之。切不可作总别同异成坏六相会)而华严家以理事赅贯之。是故递次自乘。乃至无尽。通为事事无碍法界。以一多多一。互摄互入。(此乃六相之说)归根总此方寸之起点。无余无欠也。故知现前一念即起点也。信也。点之直行为线。知其边线若干数。即解也。以线为法。递次自乘即行也。求得面积实数。即证也。盖心量无尽。在人扩充。信解行证四者。凡学皆然。下至百工技艺。亦莫不然。况佛道之无尽藏。而凡心光所到。学力所得。隐然自具一局面。(如水花之晕。灯光之照。自然平圆四周均等。苟以数约之。必用八线则为方矣)其为广狭精粗。内照了了不昧。便是本来无尽处。故其现于数量。则为自乘。可见所照所得。脚跟下立处即真。真亦不住。从此起数。步步踏实。步步向前。递次所用之法。即是能扩之心。求得面积之实。即是所扩之量。是则体用一原。能所不二。其外之推狭以至广。正其内之研粗以至精。而此心之同于如来无尽藏。显然可知矣。余因之自喜。欲自验其心量大小。先就初乘百丈平方作观。不能及半。已茫然莫辨丈尺。旋收作二三十丈。亦仍惝恍不定。乃大愧惧。竟变百丈。作一丈立方体观。始觉分寸了了。即刻意求其厘毫。亦粗能辨。心量之浅至此。子尚何求。虽然。余以此意读入法界品。而益深信净土法门之圆顿直捷。而为一代时教之总要也。释迦成道后。初转法轮。便是此经。而三十九品中。佛说惟三品。纯是净土先声。(阿僧祇品。寿量品。明是约彼佛正报。随好光明功德品。约依报)此品又为开宗明义第一说。是则终于入法界品。正与此品结应。试观善财所参善知识。一一皆言我已先发阿耨菩提心。彼善知识。自五十位以前。自说所得法门。亦一一皆曰。我惟知此。如菩萨某等法门。而我云何能知能说。汝往问彼某善知识云云。则分明以善财当不思议光王。以诸善知识所说。当如来所知数量。全经语脉旨趣。节节通灵矣。(疏钞谓阿僧祇品。该一部之数量。又称贤首谓善财。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收。以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云云。此等皆义学家法眼圆明处。视彼一橛头禅。通宗不通教者。远之远矣)夫不思议境界。即不思议心之现量。如虚空无象。而万象森罗其中。岂有能入所入。而云入者以念起也。念起则犹以丈尺约虚空。有数量。有次第矣。故就圣道门说。则为以心入境。难行道也。就净土门说。则为以境摄心。易行道也。(此品自具一多互入互摄之理。不待分疏)念佛者。以彼佛不思议境界。摄我不思议心也。(念起处即是。所谓遍现俱该沙界也。心之生生不已为性。故达摩称为佛性。因此感而遂通。即名不思议光。犹儒书言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此类名义。讲家不甚分疏。而既落文字相。则又有不能不通用。不能不便文之处。读者细心体会)专重持名者。名不虚生。必有其实。如百万名一俱胝。不同无记性。一百二十二之递次自乘。名不可说不可说转。不同无义味话也。故以无量光寿名号为能摄。现前一念为所摄。就所摄观全念是名。念外无名。犹之方体起点数。通赅浑括。为末次满量数。而自无不足。何也。以我不思议心。正彼佛不思议境界依以建立也。就能摄观。全名作念。名外无念。犹以末次满量数。反本还原。为方体起点数而亦不见盈。何也。以彼佛不思议境界。正我不思议心托以全彰也。(按此以心境对待。生佛对待。原可一反一覆。说为彼此互摄。凡念自佛之差别。正从此生今必以名作能摄。念属所摄。为正说者。缘名与念相对。而分能所。乃就法门作用言之。若论本体。则生佛公共。初无能所。而在众生。则但是理即。毫无力用。在彼佛则因行果德为全体。名号愿力。为大用。众生不见其体。而闻名称念。则能摄之力。在彼不在此彰彰矣。故此文特地先言念外无名。及境依心立等语。以斡旋执着念自佛之异见。而使初入门者。亦可以自识本体。下乃申明名从实生。层层结出其所以能摄之故。以显此宗专念他佛。散心得生之本旨。愿与十方缁素明教理者。同入无诤三昧。平心察之)然则念佛即佛念。念声即佛声。念光即佛光。若听若观。若闻不闻。若见不见。无非佛声佛光。何以故。以名从实生。此实即彼佛果德清净法身。圆报满身。千百亿化身。而正当念时。则为应机示现身。所谓循名核实。事如是也。亦实即彼佛因行四十八大愿圆满成就。名称普闻。熏发我念。非我现前思量分别心。所能忽然起念。所谓实至名归。理如是也。是故不论朗念默念定念散念。不论他方此方人类异类。但能发愿持名者。无不现生取办。应念往生。以彼佛因果不可思议。故四十八愿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力不可思议。故能摄受众生十念一念之力。亦悉不可思议。此无他。犹之末次满量数。名不可说不可说转。举前后递后次自乘数量。宽然容纳其中。而又岂一切方圆弧角诸算术。所能测其积之多少。边之大小也哉。余是以安于至浅。不复求深。诚自惭也。诚自量也。亦愿子之离诸元辨。自量何如也(庄子云。大视细不明。细视大不尽。故数量虽即心量。而数多量大。心力目力。皆不能谛了。今依楞严经说。以十二为轮。绘图列表于左。冀览者易晓也)。

  世界数量图(附表)

  

  

  如右图。知经以百万为起点者。指小千世界数言之。此数历算七位。七位以前之数量。人所共知。故不释。旧解多以此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误也。试观图。第十位即二千中千世界。谓千世界。再叠两个千字以数之。第十三位还归第一位。即三千大千世界。亦谓千世界。再叠三个千字以数之。则可见小千者。亦须以千数之。谓一千千也。即百万也。中千当第十位。其数即十亿。更进一位即百亿。又可见佛说百亿日月世界。仍在华严大千界内。非出界外也。按楞严说世界。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盖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东西南北为四界。故云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今据此以十二为轮。乃象数之自然。不待安排。算术逢十进一位。自本位起。进一位为十。二位百。三位千。四位万。五位十万。六位百万。华严称大方广者。依数成平面方积者为大。成立体六面方者为方。再能变立体为平面者为广。如表。十则不成平面。百则能平不能立。千则能立不能平。万数虽百倍于百。而仍能平不能立。十万虽百倍于千。而平立皆不能。但成纵方。故必以百万起点。乃真能大能方能广。此所以小千世界。其数必为千千也。如是再进六位。其数万万万。(即是万亿)则满一轮。当第二轮之首。为第十三位。乃大千世界之大方广相也。如是每进六位。皆能平能立。至满第二轮。当第三轮之首。为廿五位。其数叠六个万字。从此再周两轮。当第五轮之首。为四十九位。其数叠十二个万字。再周四轮。当第九轮之首。为九十七位。其数叠廿四个万字。以下皆依轮数。倍倍前进。例推可知。然轮数位数法界数。虽极大极方极广。至不可计算。而始终不离第一位。故约之方寸而自足也。(按字书蚕吐为忽。五忽为系。二系为丝。自忽以下。微茫不可辨矣。然不可谓之无。故算家自寸以下。列算二十位。今以寸方。约百二十二倍之数。固相去悬绝。善读者不可泥文字以求之)佛说华藏世界。如倒卓浮图二十层。而娑婆与极乐。同在第十三层。夫一华藏世界。各有十华藏围绕之。递推无尽。而佛如是说者。可知正从数量见心量。自第一位倍倍增进。至第十三位。法象相符。以轮计位。才到第二轮之首。又可见念起即是。所谓从第二头相见。法象又相符。故弥陀经言十万亿佛刹。观经言西方去此不远者。皆谓其近在比邻。以算计之。当第十四位。即第二轮之第二位也。或疑洛叉为亿。(清凉疏有此说)华严以十为法。故以百亿起点。正当第十一位。其算位亦当以十为轮。是从第二轮第一位起。如是倍倍增进。至第三轮之首。为廿一位。其数叠五个万字。再进两轮。当第五轮之首。为四十一位。其数叠十个万字。以下亦例推可知。此说虽以心量比之。亦始终不离第一位。而其起点。介于中千大千之间。固无所取义。且其象皆为平方面。而不成立体。则是但能大。而不方不广。与经义不合矣(若以十万为亿。谓百洛义。当第八位。其数千万为起点。则自乘之。当第十五位。其数百万万。万则是以纵方起点。而以下位次。皆杂乱无意义。更不待辨矣)明眼者幸详择之。

  报恩论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