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槜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兼禅章

  论净土禅宗

  (还)谨按永明禅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言二者之贵于相兼也。柰何中峰大师又云。禅与净土。理虽一而功不可并施。修之者贵于一门深入。则二者似又不可得兼矣。将如之何而可。噫。不观诸莲池禅师之言乎。师云兼之义二。足蹑两舡之兼。诚为不可。圆通不碍之兼。何不可之有。由此言之。净土兼禅之说。不待辨而自明矣。况石机禅师着莲社释疑论。有净土为先之说。夫既以净土为先。则必以参禅为后。今虽曰相兼。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何疑于中峰功不并施之说乎。

  莲社释疑论曰。或云参禅第一。或云念佛为先。毕竟如何用心。两无一失。答。参禅欲了生死。念佛亦欲了生死。生死不了。二者虚名。盖生死者。即我今要参禅念佛之心耳。若能了知。何法不备。禅宗觅心无处。即登祖位。莲宗心佛两忘。亦跻上品。以此证之。二宗何别。但莲宗行人。恐在娑婆。佛难值故。境强观浅。仍被流转。故此发愿。亲近弥陀。如孩子近母。则无汤火之虞。禅宗亦发愿。愿生中国。正信出家。但恐力微耳。若有力。如阿难云。五浊恶世誓先入。地藏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苟具此力。何必往生。但愧我等。幸逢圣教。稍有一知半解。终是力微。若不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如彼孩子。一失汤火。则难救矣。可不求生净土为先耶。

  豫行篇(见袁氏坐禅要诀)

  修禅之法。行住坐卧。总当调心。但卧多则昏沉。立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其心难调。坐无此过。所以多用耳。然人日用。不得常坐。或职业相羁。或众缘相绊。必欲静坐。遂致蹉跎。学者须随时调习此心。勿令放逸。亦有三法。一系缘收心。二借事炼心。三随处养心。何谓系缘收心。唐人诗云。月到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缘空。自俗人言之。心无一物。万缘始空。今云心持半偈万缘空。此理最可玩索。盖常人之心。必有所系。系之一处。渐束渐纯。半偈染神万妄俱息。故云。系心一处。无事不办。究实论之。即念佛持咒。及参话头之类。皆是妄念。然借此一妄。以息群妄。大有便益。学者知此日用间。一心不乱。专持佛号。行住坐卧。绵绵密密。无丝毫间断。由是而应事接物。一切众缘。种种差别。而提撕运用。总属此心。吾参祖师活公案。不参凡夫死公案。又何间断之有。何谓借事炼心。常人之心。私意盘结。欲情浓厚。须随事磨炼。难忍处须忍。难舍处须舍。难行处须行。难受处须受。如旧不能忍。今日忍一分。明日又进一分。久久炼习。胸中廓然。此是现前真实功夫也。古语云。静处养气。闹处炼神。金不得火炼。则杂类不尽。心不得事炼。则私意不除。最当努力。勿当面蹉过。何谓随处养心。坐禅者。调和气息。收敛元神。只要心定心细心间耳。今不得坐。须于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如斋。手足端严。切勿摇动。行则徐徐举足。步与心应。言则安和简默。勿使躁妄。一切运用。皆务端详闲泰。勿使有疾言遽色。虽不坐。而时时细密。时时安定矣。如此收心。定力易成。此随时方便也。

  正修篇

  (还)谨按天台以止观为禅要。故以止观为正修。净业以念佛为禅要。故以念佛为正修。所谓圆通不碍之兼。此之谓也。虽然。前章有念佛持法矣。此篇不亦赘乎。曰。前之念佛。所主在日课。中下乘事也。此之念佛。所主在兼禅。最上乘事也。设使日课之念佛而皆能摄心。则虽中下乘之因。实成最上乘之果。是篇诚为赘矣。苟不尽然。则桑榆之收。犹可救东隅之失。是篇其容己乎。

  论摄心念佛(见净土玄门㨗要)

  欲修净业者。可于净室置一床坐。却将从前无明烦恼等事。尽情放下。沐浴更衣。向佛菩萨像前忏悔。事毕上床。须要端身正坐。闭目定息。微微动口。默念六字佛三五七声。或十声便止。默念默计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三。从四至百。又依前从一至百。默念默计。或计五六十声。妄情忽起。或见色闻声。或意逐攀缘。皆是正念不切。使佛声间断。数目不清。不至于百。是莫作数。或是三回五次。念不至百。定莫作数。或至九十九声。唯少一声。亦莫作数。直要佛声数目。历历分明。方可作百之总数。计数之法。不可缘于外境。如念珠。及他物计数之类。总数别数。皆计于心中。或计一百。乃至一万。数目分明。若无间断。此是净业相继也。既有如是工夫。切不可生欢喜。若三回五次。数不至百。亦不可生烦恼。若坐久。佛声间断。数目不清。缓缓下地。或掐数珠。或出声持念。随意自在。行住坐卧。随时随处。念佛或出声。或不出声。都不相妨。只要心念无令间断。自觉事务稍定。还复上床。依前默念默计。此是日间动静念佛底节次。至于晨昏二时。必须向佛菩萨像前忏悔。复于床上依前摄心。坐至夜深。身心倦怠。和衣歇息。欲脱衣时。必留衬衣。若欲歇时。须默念佛。不用计数。念至睡着。觉来抖擞精神。端身正坐。依前默念默计。若乃佛声断绝。数目不清。身心烦恼。缓缓下床。或礼拜。或径行。一心念佛。逍遥片时。还复上床。摄心端坐如前。默念默计。此是摄心念佛底样子也。

  论数息念佛(莲宗宝鉴亦不尽同)

  大集经贤护品曰。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曰。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坐禅三昧经云。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机修习。未免昏散二病。须假对治。人天宝鉴云。凡修禅定。即入静室。正身端坐。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从十数至百。从百数至千万。此身兀然。此心寂然。与虚空等。不烦禁止。如是久之。一心自住。不出不入。时觉此心。从百毛孔中八万四千。云蒸雾起。无始已来。诸病自除。诸障自灭。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尔时见彻。不用寻人指路也。今此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禅定。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

  论参究念佛(见沈氏集录上司)

  念佛之人。欲要参禅见性。须要于净室正身端坐。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眼睛。外不着境。内不住定。回光返照。内外俱寂然。密举念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佛即是心。心是何物。不得作有。不得作无。只今举的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破的是谁。参究良久。又举南无阿弥陀佛。又如是觑。如是参。急切做工夫。勿令间断。惺惺不?。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中。亦如是举。如是看。如是参。忽于闻声见色时。行住坐卧处。豁然大悟。亲见本性弥陀。内外身心。一时透脱。尽乾坤大地。是个西方。万象森罗。无非自己。盖参禅乃寂照无为之法。不是尘世中说得的事。要在放下。澄心静虑。方许少分相应。不须别举话头。但持一个阿弥陀佛。自参自念。久久自有所得。

  论实相念佛

  宗镜录曰。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诸想不生。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实相念佛。

  考证 实相念佛。即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也。名虽异而实则同。一心不乱。已见于念佛持法矣。今以念佛三昧之说。录于左○三昧者。梵语。华言正定○莲社释疑论曰。或问楞严经云。念性元生灭。又云。以生灭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然则念佛不能契彼无生明矣。答。经不云乎。无所念心。修念佛三昧。夫无所念心。即般若也。般若之体。如大火聚。撄之即烧。所以触有有败。触空空坏。岂生灭而能预哉。苟以是心念佛。则无生道于此显然矣。云何不契无生耶。能知此者。方明念佛三昧○西方合论曰。一切修行法门。言空即断。言有即常。未为究竟。唯此念佛三昧。即念而净。净非是无。即净而念。念非是有。达净无依。即是念体。了念本离。即是净用。是故非净外有念。能念于净。若净外有念。念即有所。所非净故。非念外有净。能入诸念。若念外有净。净即有二。二非净故○中峰有诗云。心中有佛将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此之谓也。

  (还)谨按摄心念佛。念佛之始事也。实相念佛。念佛之终事也。二者固不可偏废。至于参究数息二法。唯人量用。何以故。参究所以明吾真心。数息所以对治昏散。若已悟真心。既不昏散。则二法可不用故耳。

  调和篇(见止观禅要)

  (每日功课之余。申酉相交之际。刻期止静。此云栖之程规也。然止静非坐不可。故以调和之法继之)。

  夫行者初学坐禅。先须善调五事。必须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一调食者。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者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功。须深慎之也。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夫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者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须悉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怡怡。身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隐。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䏶齐。右脚指与左䏶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腭。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手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四。次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为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觉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为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亡若存。心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也。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者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愔。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心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浮不沉。是心调相。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系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下流。患自瘥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调三事也。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初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令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

  (还)谨按调心之法。虽具于右矣。又如永嘉之六种料拣。不可不知。故录于左。

  永嘉集曰。六种料拣者。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种也。虽复差殊。皆非解脱。是故总名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性。此二种名为病。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破二病。故名对治。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曰过生。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但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识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修心之人。亦复如是。

  明宗篇上(前三篇。论修禅之事。此二篇论修禅之理。事理合一。可与说禅矣。虽然。此二篇乃禅宗之玄谈。非净业之实事。似非所急者。但净业既熟。舍妄归真。则此理不可不预究也故并录之)

  楞伽经曰。第一义谛者。但唯是心。种种外相。悉皆无有。彼愚夫执着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处。大慧。一切诸法如实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

  宗镜录曰。本静禅师云。汝莫执心。此心皆同前尘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若执实有者。则失本源。常无自性。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维摩经云。法非见闻觉知。且引三经。证斯真实。

  华严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即佛境也。是为观心。

  今宗镜所论。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归空。但约性宗圆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变。不碍随缘。是其圆义。若法相宗。一向说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说非真非妄。此二门。各着一边。俱可思议。今此圆宗。空有二门俱存。又不违碍。此乃不可思议。若定说有无二门。皆可思议。今以不染而染。则不变随缘。染而不染。则随缘不变。实不可以有无思。亦不可为真妄惑。斯乃不思议之宗趣。非情识之所知。

  万法从缘。无自体耳。体而无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虽缘会而非有。缘之既会。虽性空而不无。是以缘会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空。无而不无。何者。会则性空。故言非有。空则缘会。故曰非无。非有非无。何独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也。如是。则名体既空。言思自绝。可谓万机泯迹。独明真心矣。

  真如者。遣妄曰真。显理曰如。观和尚拂此义云。无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法不如。何称理可显耶。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无立。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释甚妙。故信心铭云。良由取舍。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舍。今无遣无立。道自玄会矣(上俱宗镜录)。

  肇论曰。心亦不有。亦不无。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无者。不若无心之无。何者。有心。则众庶是也。无心。则太虚是也。众庶止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岂可止于妄想。绝于灵照。标其神道而语圣心者乎。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谓之无。圣心不无。不可谓之有。不有。故心想都灭。不无。故理无不契。理无不契。故万德斯弘。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所以应化无方。未尝有为。寂然不动。未尝无为。经云。心无所行。无所不行。信矣。

  黄檗心要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无形无相。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量。唯此一心即是佛。

  莲池禅师曰。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还)谨按莲师又云。言性有二。兼无情分中。谓之法性。独有情分中。谓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由此观之。已上诸篇所言者。法性也。法性与佛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论性其无余蕴矣乎。

  考证 传云。灵者灵觉。明者明显。日月虽明。不得称灵。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测。明不足以尽之。故曰灵明。彻者。通也。洞者。彻之极也。日月虽遍。不照覆盆。是彻而未彻今此灵明。辉天地。透金石。四维上下。曾无障碍。盖洞然之彻。靡所不彻。非对隔说通之彻。云洞彻也。湛者不染。寂者不摇。大地虽寂。不得称湛。今惟至寂之中。莹净无滓。寂不足以尽之。故云湛寂。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极也。大地难逃坏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无始。引之无终。亘古亘今曾无变动。盖常然之恒。无恒不恒。非对暂说久之恒。云常恒也。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寂。不可以清浊向背求也。举清浊向背。意该善恶。圣凡。有无生灭。增减。一异等大哉二句。赞词。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虚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也。体者。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体该相用。总而名之。曰真体也。不可思议者。上明而复寂。寂而复明。清浊不形。向背莫得。则心言路绝。无容思议者矣。不可思者。法无相想。思则乱生。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又法无相想思亦徒劳。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缘而虑亡也。不可议者。所谓理圆言偏。言不能尽。经云。一一身。具无量口。一一口。出无量音。如善天女穷劫而说终。莫尽。是也。故曰。口欲谈而词丧也。故用此四字。总结前文。盖是至极之名也。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唯自性乃尔。

  龙舒净土文真性说曰。金刚经十七段。其大意。不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顽空者。直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顽空比之。是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终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皆无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耳。大概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有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曰。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异者皆妄也。

  又妄想说曰。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种尘缘为自性相。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无。惟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盖真性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六尘。则内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形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则无始已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者乎。不可得者。谓无也。此三心皆随时灭坏。故云不可得。

  (还)谨按法性佛性。其性未始不一。而或真或妄。其机未始不同。故以龙舒之说总结之。

  考证

  七次论心

  楞严经云。佛问阿难。汝心何在。答。在身内。如是七问七答。佛皆破其妄所。意在显真。身内身外潜伏根里开合明暗随合处有一切无著中间

  已上略举其目当于本经详考之。

  明宗篇下

  (还)谨按已上真妄之说。可谓明切矣。特其所以守真舍妄者。则未之详也。故列之如左。

  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在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考证

  观自在菩萨

  宗泐曰。观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自在。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离苦得乐。无不自在。此化他也行者修行此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者所能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波若时也。

  五蕴皆空

  龙舒净土文曰。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着。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色空

  林氏曰。色。色也。夫既得而色之则亦可得而空之空。空。也夫。既得而空之。则亦可得而色之。此乃尘生尘灭。对侍之义。殆非吾之真心实地也。而吾之真心实地。本无色也。夫谁得而空之。本无空也。夫谁得而色之。色空都空。生灭多灭。此乃色空生灭之不到处也。故谓之真空。谓之真心实地。

  金刚经曰。应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昧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考证

  应生清净心

  宗泐曰。如来告善现云。为菩萨者。应如是生清净心。乃非取而取。如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斯之谓也。若于六尘生着。不名清净。故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坛经云。五祖与惠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于是大悟。见性。

  又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考证

  不取于相

  宗泐曰。如如者。法身之理也。无去无来。故云不动。一切有为法者一切。世间生灭之法也。虚假不实。故梦幻泡影露电为喻。应作如是观者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有为法。如梦幻等。能观既是妙智。所观无非妙境。妙境者。一观三谛。真俗中也。妙智者。一心三观。空假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想之谓空。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云如是观也○林氏曰。色有色相。空有空相。而如如不动。我之真心实地。一切之现成也。真心实地。岂落于色空。尘生尘灭之二相耶。此说虽不言三观。其实一也。

  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空实无华。病者妄执故。由此妄有轮回生死。故名无明。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自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宗镜录曰。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翳除华尽。妄灭证真。

  楞严经曰。佛言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宗镜录曰。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如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矣。

  考证

  常住真心

  成佛心要曰。顿教一心者。谓绝待一心。本来清净。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盖令诸众生反妄归真。了达色身。山河大地。世间诸法。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即绝待真心也。

  又曰。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见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宗镜录曰。一。心生灭门二。心真如门。生灭门者。只如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盘泊。并是惑心。荣辱迅譬石光。古今驶过拍鞠。此则生灭门也。真如门者。只如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隐显虽异。肤内更明。染净缘分。法身澄止。此则真如门也。

  考证 楞伽经论识有二。一曰藏识。又谓之真识。属于诸佛。即后第九阿摩罗识是也。一曰事识。又谓之六识。又谓之波浪识。属于众生。即后六识。第七末那识。所谓根尘识心者此也○宗镜录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此八种识。具三能变。一异熟能变。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思量能变。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了别能变。即前六识了境粗相故○又曰。第八识。广容周遍。为万法根原。故称第一微细体性。此体不可说。微妙最难知。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现相。又云。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真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变常不变。故号真如又云。第八识。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不为垢法之所染。宁为净法之所治。非生死之所羁。岂涅槃之能寂。是以称为识主。故号心王。尔后因一念无明。起七识波浪。又云。异熟。因有漏善不善业为异熟。异。谓是别异。属因。熟。谓成熟。属果。异因居过去。熟果即现在○末那识是染法。障碍圣道。隐蔽真心○六识者。法数曰。眼识玄黄不真。耳识苦乐异音。鼻识观气旋光。舌识掉说邪正。身识随机现仪。意识缘虑旋空。谓之六识○又藏论九识品云。第九阿摩罗识。释阿摩罗有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染净无染○总论云。前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心。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第八藏识。是名心清净。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要之第七识是妄。第九识是真。第八识。可真可妄。然而真妄俱隐而未形。故曰心清净。修心者能力持之。即第九识矣。

  法宝坛经曰。我此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故立无念为宗。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考证

  无念为宗

  成佛心要曰。若念起时。常起觉心。故七祖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于此。又云。拟心即差动念便乖。但栖心无寄。理自玄会。又古德云。实相言思断。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云云。此但任其本性自然。更不起新生慧解。故贤首云。若起心作凡行圣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大行。

  又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承吾旨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师弟子玄䇿。问禅者智隍曰。汝在此作甚么。隍云入定。䇿云。定有出入。即非大定。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䇿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

  宗镜录曰出要之术。唯有观心。观心得悟。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当观心。返观自心。欺诳不实。如幻如化。躁扰不住。无始无明。历劫流浪。不知何由得出。若能如是观心过患。又推诸境。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即无。又推见处。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动即无。又推动心。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动无。又推不觉。无有根本。直是无始虚习。念念自迷。无念真心。一无所有。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入真如门。当知所有。皆是虚妄心念而生。真妄由心。更无别旨。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释曰。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

  归宗顺旨。则理事双消。心境俱亡。定慧齐泯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说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于毗耶。斯则不唯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

  考证

  奢摩地

  此云止。又云定。

  毗婆舍那

  此云观。又云慧观约因修。慧在果证。

  优毕叉

  此云舍亦云平等。舍。谓舍于二边。边非中道。等。谓等于定慧。

  若求真断妄。似弃影劳形。若依妄即真。似处阴灭影。无心于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以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

  若未入宗镜。不了自心。总多闻习诵。俱不成就。如善星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不达无生。反堕地狱。又如阿难多闻。不明实相。遭淫席所缚。为文殊所呵。应须先入正宗。后修福智。如琉璃之含宝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无瑕。能雨众宝。自他兼利。岂虚构哉(上俱宗镜)。

  明宗集曰。四祖谓法融禅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门。神通变化。悉是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自空。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与佛何殊。更无别法。

  法真禅师曰。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佛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别分。无别无二故。

  僧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见。如云开日出相似。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考证

  解脱

  初门曰。解脱即是涅槃。门。谓能通。此解脱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脱门也○一。空解脱门。云何名空解脱门。观诸法无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能通达者。是名空解脱门。二。无相碍解脱门。云何名无相碍解脱门。观男女相。一异相等。是相中求实皆不可得。故无相。所以者何。若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女。无一异等法。我我所名字是异。以是故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如能通达者。是为无相解脱门。二无作解脱门。云何名无作解脱门。若知一切法无相。即都无所作。故名无作。所以者何。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所求。因是造作三有之业。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则于三界无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业。无业故无报。是为无作解脱门。

  宗镜录曰。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是知解脱之中。无有文字。无生死。无烦恼。无阴界。无众生。无忧喜。无苦乐。无系缚。无往来。无是非。无得失。乃至无菩提。无涅槃。无真如。无解脱。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间诸法。悉皆一无有。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故真解脱者。名曰虚无。虚无。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

  德韶国师曰。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因甚么得不会去。若一向织络言教。意识解会。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此唤作颠倒知见识心活计。并无得力处。此盖为跟下不明。若究尽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不欠丝毫。不剩丝毫。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持处。

  智依禅师曰。尽十方世界。无一微尘许法。与汝作见闻觉知。还信么。然须如此。也须悟始得。莫将为等闲。不见道。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祇具一只眼。还会么。

  考证

  一只眼

  宗镜录云。参玄之士。须具二眼。一己眼明宗。二智眼辨惑。所以禅宗有祇具一眼之说。理孤事寡。终不圆通。只翼单轮。岂能飞运。

  白云守端禅师曰。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又隔一重关。

  子璇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水。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已成拟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长芦林禅师拈拄杖曰。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朕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平常活计。不用踌躇。拟议之间。即没交涉。

  承古禅师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着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处。所以常劝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者。老僧与汝入拔舌地狱。

  白兆圭禅师曰。穷天地。亘古今。只是当人一个自性。于是中间更无他物。诸人每日行时行着。坐时坐着。卧时卧着。祇对言语时。满口道着。以至扬眉瞬目。嗔喜爱憎。寂然游嬉。未始间断。因甚么不肯承当。自家歇去。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里游鱼。忘却水为性命。何得自抑。却问傍人。大似捧饭称饥。临河叫渴。诸人要得休去。各请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日。独运无私。盘里明珠。不拨自转。然虽如是。祇为初机。向上机关。未曾踏着。且道怎么生是向上机关。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见天。

  宝华鉴禅师曰。参禅别无奇特。祇要当人命根断。疑情脱。千眼顿开。如大海洋底。辊一轮赫日。上升天门。照破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了明。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其或见谛不真。影响仿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何年得快活去。不知屏息尘缘。竖起脊梁骨。着须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

  张拙秀才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慧可问达磨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考证 宗镜录曰。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所以传衣。阿难执此妄心。二祖所以呵斥。

  楚南禅师曰。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四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曰。未有阇黎时体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取。曰。体者亦无。

  道垣禅师曰。古人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怎么生是心空。不是那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上座要会心空么。但且识心。便见心空。三世体空。且不是木头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

  中际遵禅师曰。八万四千深法门。门门有路超乾坤。如何个个踏不着。祗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亦多口。针嘴铁舌徒增丑。拈锤竖拂泥洗泥。扬眉瞬目笼中鸡。要知佛祖不到处。门掩落花春鸟啼。

  真净禅师曰。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祇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见闻俱泯。却向父母未生前。与伊相见。

  法泰禅师曰。达得人空法空。未称祖师家风。体得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直须打破牢关。识取向上一窍。如何是向上一窍。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考证

  人空法空

  人空。即众生空也○初门曰。生法二空。空以无有为义。无此生法二有。故名为空。一。众生空。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入界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是为众生空也。二。法空。若观生死苦果。非但我人众生寿者十六知见等空。如龟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阴入界异法。一一分别。推析破坏。乃至微尘刹那。分分细检。皆悉空无所有。即名法空。是为声闻人经名法空相。若摩诃衍中辨法空者。诸法如梦幻。本来自空。不以推析破坏故空也。

  佛鉴禅师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祇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祇一声。不透祖师关棙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善胜悟禅师曰。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梦。心法不实。莫慢追求。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到这里。三世诸佛一大藏教。祖师言句。天下老和尚露布葛藤。尽使不着。何以故。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崇信禅师居天皇寺。一日问师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受。汝行食来。吾为汝接。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低首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从谂禅师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学人不会。师曰。热则取凉。寒则取火。

  华严慧禅师曰。妄心无处即菩提。

  神赞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本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南台守安禅师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晦堂禅师曰。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考证 洞山云。世间尘事乱如毛。不向空门何处消。若待境缘除荡尽。古人那得喻芭蕉○上俱明宗集。

  僧肇(宝藏论离微体净品)略曰。其入离。其出微。知入离。外尘无所依。知出微。内心无所为。内心无所为。诸见不能移。外尘无所依。万有不能羁(万有不能羁。想虑不乘驰)诸见不能移。寂灭不思议。可谓本净体自离微也。夫妄有所欲者。不观其离。妄有所作者。不观其微。不观其微者。即内生恶见。不观其离者。即外起风尘。外起风尘。故外为魔境所乱。内起恶见。故内为邪见所惑。既内外缘生。真一宗隐。

  (还)谨按诸经传。虽显密不同。其为禅理则一而已矣。所谓最上乘者。不在是乎。中下之士。多以礼诵终身者。殆未闻乎此也。噫此黄檗之所深悯。而谓净土成业为佛障者。其指此类也夫。

  黄檗心要曰。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湛然圆湛。心意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趋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还)谨按此说。为不修净土者发也。不修净土。则平日不想西方。而今有所趋向。皆魔境也。平日不念阿弥陀佛。而今有所显现。皆魔相也。故曰。不可分毫趋向。不可有心随去。若修净土者。临终一心往生。乌得不趋向。待佛接引。乌得不随去哉。余恐此说疑误净业之人。故书此以告。

  附御魔法

  菩萨所问经曰。譬如有孔隙处。风入其中。摇动于物。有往来相。菩萨亦尔。若心有间隙。心则动摇。以摇动故。魔则得便。是故菩萨守护于心。不令间隙。则诸相圆满。相圆满故。则空性圆满。是为菩萨超魔法门。

  (振)曰。昔有禅师静坐。见有人擎尸哀号。师即取斧奋斫。不期自斫。又有一师坐禅。见一豕奔突来前。师即拽鼻唱叫。人见师自拽。此皆内心起见。遂感外魔来入。故万动皆摇。悉成魔业。一念不起。尽灭诸境。学者直挺金刚剑。高竖降魔旗。毋令诸魔乘隙而入也。

  傅奥法师云。内有恶业。则外感邪魔。若内起善心。则外值诸佛。斯则善恶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爱江。嫫母嫌镜。实为痴也。故起信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当天。草木无邪影。

  莲池禅师疏曰。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故知泽图辟邪怪。宝镜遁妖。正念分明。无能娆者。

  考证 疏云。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炽。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佛常护念故。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至终。吉无不利。良由正念分明。纵魔来着。易识易遣。非比耽静着空。中无主宰。逢魔不觉。遂至入心者也。泽图宝镜者。有神兽名白泽。能人言。辨万物之情。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变形种种。诳惑于人。而不能变镜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现前。智照精明。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又云。问临终佛现。亦有魔否。答。古谓无魔。脱或有之。贵在辨识。

  考证 钞云。今谓念佛者。必无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须预辨识。如经论行人见佛。辨之有二。一。不与修多罗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合者。是为魔事。所以然者。以单修禅人。本所修因。唯心无境。故外有佛现悉置不论。以果不协因故。今念佛人。一生忆佛。临终见佛。因果相符。何得概为魔事。若或未能了决。但如前辨别察识而已。

  止观禅要曰。行者觉知魔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诸恶魔境。不忧不怖。不取不舍。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返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当销灭。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非魔所为也。若诸魔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矣。

  王氏曰。静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己识神所化。因静而引诱心君。岂不闻古人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若不动。见如不见。体用虚空。无处捉摸。自然消散。无境可魔。无物可坏也。

  (还)谨按楞严论阴魔百种。法数论魔军十种。止观净名各论魔四种。虽曰因静而得。要皆平日之魔业相为感召也。噫。御魔者当预为之所矣。

  考证

  御魔法

  宗镜录曰。坐禅时见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灭。可谓降魔妙术矣。

  文殊菩萨降魔偈

  归依西方阿弥陀佛。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弥陀佛。

  波罗提木叉

  发隐曰。此云保解脱。保卫三业得解脱也。亦云别解脱。持一事。得一解脱。别别不同故。

  百种魔

  楞严经论色受想行识五阴之魔。各二十种。共百种也○初门曰。此为阴者。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名为阴。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并是色法也。二。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所谓领六尘之相为想也。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有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之二业也。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

  十种魔军

  法数曰。一贪欲。二忧愁。三饥渴。四渴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十自高慢。是为十种魔军。

  止观四魔

  止观禅要云。魔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上三种。皆是世间之事。及随人自心所生。鬼神魔。相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恼惑行人。各当其时而来。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异相。来恼行人。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三作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人心。令失禅定也○大集经云。断集谛。是降烦恼魔。知苦谛。是降阴魔。修道谛。是降天魔。证灭谛。是降死魔。但彼云鬼神魔。此云天魔。天魔尚能降之。况鬼神乎。

  净名四魔

  一欲魔。二身魔。三死魔。四天魔。什曰。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得法身。则更不得身。故降身魔。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无三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什又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魔王最甚也。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终)

No. 1162-I 净土资粮全集(后集)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复真居士未艾年。遂厌人间事。修出世间法。因禀教于
莲池上人。得如来正印。一念皈依净土。既稀龄矣。每睹其乡人。邪修诡证。忘以大乘为名。至混真理。心切悯之。于是衍其师说。作净土资粮全集。振咸英而惊瓦缶。揭日月而摈磷萤。将令邪魔外道顿省前非。同趣极乐。此之用心。傥亦
接引导师慈悲无量之心欤。盖桐邑于嘉禾。最为僻壤。不若通都大邑。多有十方圣贤。络绎往来。故其居人不闻正法。而易为异说所动。众盲火坑。此居士所深悯也。是书出将桐之人?然悔。翕然趋乎。经云。为人说法竟。己事已毕。居士其有是乎。虽然余闻修持净土之法。悟与未悟。皆所当遵。故大菩萨如马鸣龙树。大善知识如慧远永明。斤斤自度。忉忉度他。历有明徴。同跻胜果。信苦海之舟航。化邦之公据也。直利桐人已哉。是序。

  万历岁次癸巳秋九月吉盐官古印居士仇云凤和南撰

No. 1162-J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余三刻资粮。与昔人之居室略相似。初刻者始有而合。再刻者少有而完。终刻者富有而美。然则是三刻也。始有少有者。果劣于富有。而富有者。果优于始有少有乎。是不然。观于华严纶贯之言而可知矣。彼云佛道贵圆融。而圆融有二义。一者因该果海。二者果彻因源。如始有少有者。以最上乘之理。详著于三乘之后。是谓果彻因源。富有者。于三乘之中。而遍具最上乘之理。是谓因该果海。其为圆融则一也。尚何优劣之有哉。是虽文有详略词有精粗。修净业者。苟能会其圆融之义。而不贵于多见多闻。则虽始有少有。均为适道之资。所谓最上乘者。不外此而得之矣。若徒侈其文。夸其词。而乏体会力行之功。则虽富有者。不免于空数他宝。于最上乘竟何俾哉。故曰。三刻无优劣。顾人所修何如耳。若昧圆融之义。而妄有取舍于其间。多见其识之陋矣。唯善学者当自知之。

  万历岁次戊戌冬十月吉旦复真居士庄广还识

No. 1162-K 净土资粮全集䟦

  (男)闻净土著述。简册相望。而
大人犹惓惓于资粮全集者。何也。盖学人之纂辑。博采非难。而摘要为难。摘要非难。而兼备为难。惟兹众生。品类不一。其根利者。直透玄机。其根钝者。须由渐次。非可概而论也。故摘要者。必本末兼资。贤愚咸获而后可。如黄檗心要等书。排斥诸法。而大阐厥宗。于探玄剧懿者得矣。然语上而遗下。在中下者无仰攀之益。如中峰三时系念等书。专修净业。而礼诵有方。于循序渐进者得矣。然语粗而遗精。在上智者有下抑之羞。以是而称全书。未也。唯是资粮之集也。观日课诸篇。则中下乘之事。是心要等所未备也。而可为下学者之渐门。诵兼禅之章。则最上乘之理。是系念等所未及也。而可为上达者之顿悟。合上下。贯精粗无所不备。无所不该。如睟盘示儿。任其意之所取。随其力之所及。而利钝者咸有获焉。可谓全书矣。可谓全书矣。岂徒以傍搜博采而后谓之全集也哉。吾知净土著述。通之人人而可行。推之世世而无弊者。必是其选也。是为䟦。

  男芳林稽首和南书

No. 1162-L 直音略训

  净业弟子 沈广近 考订

  前集

  裓

  (音革衣衽也)。

  刹那

  (上绰下奴须臾也)。

  杂

  (与杂同)。

  璎珞

  (上英下落身饰也)。

  酥酡

  (上疏下徒牛酥酒也)。

  涅槃

  (上业下盘佛示寂也)。

  娟

  (音捐)。

  箧

  (音怯藏书匣也)。

  购

  (音垢与赎同)。

  拈

  (音严揭示也)。

  啻

  (音翅不止如是)。

  枵

  (音嚣虚也)。

  咄

  (音得咨语也)。

  砥

  (音底砥柱也)。

  锓

  (音侵梓刻也)。

  捍

  (音汗阻格)。

  槜

  (音醉)。

  偈

  (音忌颂也)。

  檗

  (音柏黄檗也)。

  吻

  (音刎口角也)。

  剞劂

  (上其下掘梓匠)。

  第一卷

  梵

  (音犯西域名)。

  迦

  (加音)。

  伽

  (笳音)。

  眴

  (音愃目摇也)。

  蛸

  (音消飞虫也)。

  蠕

  (音需虫行貌)。

  讹

  (音俄差讹也)。

  悭

  (音刊吝也)。

  羼

  (音斩忍辱也)。

  恚

  (于避切恨怒也)。

  般若

  (上百下喏智慧也)。

  噬

  (音逝咬也)。

  阎

  (音严王名地名)。

  赜

  (音责烦也)。

  昙

  (音潭释姓瞿昙)。

  嚣

  (音熇自得貌)。

  哂

  (音审微笑也)。

  担

  (音檐负荷也)。

  翛

  (音消飞羽貌)。

  殒

  (音?灭也)。

  圩

  (音于人名)。

  幻

  (音患幻化惑也)。

  炫

  (音眩人名)。

  翊

  (音弋辅卫也)。

  鄞

  (音唫县名)。

  幢

  (音床幢幡也)。

  龛

  (音鼾棺类)。

  榻

  (音塔床也)。

  跏趺

  (上加下夫坐法也)。

  歘

  (许勿切暴起也)。

  楯

  (音循栏干也)。

  痴

  (与痴同)。

  嚚

  (音银语声顽嚚也)。

  喑

  (音阴声哑也)。

  第二卷

  辊

  (音滚)。

  汩

  (音骨汩没也)。

  趁

  (春去声赶趁也)。

  喆

  (与哲同人名)。

  刷

  (音说刷印也)。

  汞

  (烘上声水银也)。

  啖

  (音但食也)。

  筌

  (音千捕鱼竹器)。

  殑

  (音擎掣缩也)。

  镬

  (胡郭切鼎釜)。

  饲哺

  (上慈下步与食也)。

  诋诃

  (上抵下呵谛诽也)。

  镌

  (音煎刻也)。

  第三卷

  耨

  (乃豆切)。

  翘

  (音乔首望)。

  沥

  (音立)。

  愍

  (音悯)。

  ?

  (音妹目闭)。

  灌

  (音贯)。

  爇

  (如劣切)。

  炷

  (音注)。

  第四卷

  舛

  (音喘乖舛)。

  错

  (仓各切乖误)。

  睟

  (音燧)。

  啖

  (音淡)。

  黻

  (音弗)。

  攘

  (音瀼物自来而取)。

  较

  (音觉)。

  藉

  (音谢)。

  韬

  (音滔藏也)。

  湎

  (音免沉沉淫佚)。

  愤惋

  (上忿下宛)。

  髓

  (音洗骨髓)。

  踞

  (音句)。

  眵

  (充支切眼眵)。

  屎

  (音矢粪也)。

  尿

  (鸟去声小便与溺同)。

  丑

  (音丑)。

  茖

  (音格切山葱也)。

  厕

  (音次坑厕也)。

  瞥

  (音撇暂见)。

  贷

  (音态借也)。

  犒

  (音靠赏赐)。

  挽

  (还上声)。

  戮

  (音六杀也)。

  禴

  (音狭薄祭)。

  牺牲

  (上希下生)。

  鳄

  (音谔食人鱼也一生百卵及成形有为蛇为龟蛟者)。

  蠢

  (春上声)。

  蹋

  (摊入声)。

  毳

  (音翠细毛褥)。

  饫

  (于据切食过多)。

  玷

  (音斟)。

  囹圄

  (上令下语狱也)。

  剐

  (音寡割也)。

  贸

  (音茂)。

  滤

  (音利)。

  ?

  (眼去声火焰也)。

  詃

  (音艳诱也)。

  卮

  (音支酒器)。

  赃

  (音庄贼赃)。

  瞰

  (悭去声窥视)。

  弭

  (音米)。

  抛

  (披交切掷也)。

  缄

  (古咸切束箧也)。

  讹

  (音娥谬也)。

  斗遘

  (上闻同下古候切)。

  犷

  (钩猛切犬不可附也)。

  颊

  (音荚面旁)。

  窒

  (贞入吉)。

  撼

  (音岸)。

  憧

  (音冲意不定也)。

  栾

  (音鸾)。

  黡

  (音演)。

  馗

  (音夔)。

  䢼

  (音恭)。

  蟒

  (模朗切大蛇)。

  耽

  (下含切耳大垂也又乐也)。

  泐

  (音勒法师名宗泐)。

  讦

  (音决攻人阴私)。

  澶

  (音专池名)。

  饕餮

  (上叨下铁)。

  薜荔

  (上敞下利)。

  喉

  (音侯)。

  闼

  (音塔)。

  颛顼

  (上专下勖)。

  梼杌

  (上桃下兀)。

  魑

  (音[蜎-月+虫])。

  䑛

  (音底)。

  顗

  (尼上声谨庄貌)。

  惫

  (满拜切病也)。

  脆

  (音翠)。

  刽

  (古会切)。

  惹

  (蛇上声)。

  绮

  (虚彼切缯)。

  惨

  (参上声忧心)。

  第五卷

  犍

  (音干似豹人首一目)。

  叶

  (音摄)。

  絺

  (丑饥切细葛)。

  㝹

  (音耨)。

  匝

  (子合切周遍也)。

  䭾

  (音徒)。

  算

  (算同)。

  閦

  (音搐)。

  鞞

  (音皮)。

  绀

  (干去声)。

  悖悷

  (上背下戾)。

  钝

  (音遁)。

  闹

  (奴教切不静也)。

  扰

  (饶上声)。

  飏

  (音恙)。

  骘

  (音质阴骘)。

  解脱

  (上[捔*羊]下夺)。

  痁

  (始廉切)。

  励

  (音利)。

  挞

  (音榻)。

  抖擞

  (上斗下叟)。

  羸

  (音雷瘦也)。

  演

  (音奄习也)。

  软

  (同软)。

  勖

  (音畜)。

  刹

  (初辖切幡柱也沙门得法者建幡)。

  液

  (音溢津液也)。

  毅

  (音义)。

  湿

  (音湿)。

  第六卷

  羁

  (音鸡绊也留也)。

  撕

  (音西警觉也)。

  掏

  (音箬)。

  瞠

  (音堂)。

  觑

  (音砌)。

  涩

  (音色)。

  逶迤

  (上于危切下移)。

  剩

  (音郑余也)。

  渗

  (参去声)。

  踌躇

  (上筹下迟)。

  竖

  (音乳)。

  窍

  (巧去声隙穴也)。

  棙

  (音利)。

  噍

  (才笑切嚼也)。

  惉懘

  (上尺沾切下滞意不和)。

  剧

  (音桀甚也)。

  阗

  (音田)。

  鞁

  (皮彼切)。

  兜鍪

  (上当候切下音牟)。

  沩

  (俱为切水名)。

  掉

  (音调)。

  崛

  (音愈)。

  捺

  (音纳)。

  塑

  (音素)。

  剔

  (他秋切解骨也)。

  汇

  (音猬类也)。

  摭

  (音蔗)。

  髯

  (音然须也)。

  洒

  (音洒)。

  镭

  (同刘)。

  幡

  (音翻)。

  恂

  (音苟)。

  皈

  (音归)。

  后集

  缶

  (音负瓦器)。

  磷

  (音邻鬼火)。

  绎

  (音亦治丝也)。

  ?

  (音爽)。

  錍

  (音?)。

  键

  (音楗)。

  氎

  (音叠)。

  囤

  (于影切)。

  骊

  (音禽杂色马)。

  牝牡

  (上颦下亩雌雄也)。

  直音略训(终)

No. 1162-M 复真居士像赞

  厚重简默  东鲁流风  云栖一晤
  针芥相逢  潜心安养  复此真空
  莲宗要语  辑梓流通  永永法施
  利他何穷  必世后仁  正法绍隆
  移风易俗  不愧儒宗

  万历戊戌净业居士 沈广近 和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