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57 册 No. 0954 三千有门颂略解

  No. 954

  三千有门颂略解

  明佛陇沙门 真觉 解

  灵峰后学 智旭 较

  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何有三千之颂耶。然亦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如其不说。何以知不可说。说不可说。二皆悉檀。是故陈忠肃公。乘一时可说之机。说不可说颂。此颂言简意高。理深旨备。诚法门之关键也。行者幸以此为修心之要焉。

  万历甲申岁仲秋三日下笔故叙

  原夫三德秘藏。非有非空。双非空有。而题称有者。所谓秘藏不可思议也。若曰般若纤尘不立。则非此空。若曰解脱万法悉备。则非此假。若曰法身不即两边。则非此中。何者。空有分张。是可思议。非圆三德。何名秘藏。故于圆有。有即是空。不唯即空。亦乃即中。故于圆空。空即是中。不惟即中。亦乃即假。故于圆中。不惟双遮。而复双照。所谓举一即三。言三即一。若世伊三点。首罗三目。不纵不横。非并非别。不可思议。是今秘藏也。故题称有。意实在兹。岂同偏教所云有哉。释此有二。一开释。二合释。开释又四。一释颂。二释门。三释有。四释三千。释颂又二。一孤应释。二通别释。孤应者。应。谓应颂。应长行而颂也。如诸经中。先长行。后偈颂。亦如此方先叙后铭之类。孤。谓孤起。有不颂长行而自起者。有无长文而自起者。俱曰孤起。此颂前虽无文。盖颂止观圆初门也。宜属应颂。据今单行。亦孤起摄。应颂孤起。皆为通颂。有门所以。为别颂也。二通别释者。颂之一字。为通。颂上四字。为别。通者。通经律论故。如示法华颂华严颂等。故通。别者。别在此颂。不通余故。如云华严颂非法华颂等。故别。以别待通。无通不别。以通对别。无别不通。通别释题。一家矩则。永殊他解。具如妙宗破斥云云。二释门者。门随教立。教随理生。理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异。教有藏通别圆四教之殊。教既有四。门岂一乎。故教教各有四门。门门各有一理。依门入理。理复随多。理本是一。岂有十六。开会废竟。其理自平。问。今之门者。何教何门何理摄耶。答。能诠所诠既非偏小。理合圆门。圆门初有。即无作理。故颂云。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又经说门多种。有以教为门者。即文字为门也。如大品四十二字门等。有以观为门者。即观行为门也。如释论明菩萨修三三昧缘诸法实相等。有以智为门者。即智慧为门也。如法华经云其智慧门等。有以理为门者。即理为门也。如大品明无生法无来无去即是佛等。今圆初有。岂外乎是。何者。教故有观。观故有智。智故入理。理故圆妙。此颂三十六句。二百五十二言。非教乎。因教知有。知有者非智乎。知有故施功为真为俗为中。非观乎。三谛理显圆妙开敷。物物无拘。头头不碍。非理乎。或曰。教门通观。观门通智。智门通理。理复何通。曰。止观有此问。彼答云。能依是门。所依何得非门。虽无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门也。故此初有。亦须四门。又复应知。不惟圆有用此四门。一十六门。须教须观须智入理。但此圆有。故约大释。三释有者。有即究竟有。三千法是也。智者大师云。以有门为圆通之相。又云。此相四门皆妙无粗。颂云。不思议假非偏假。假。即有也。非偏。即圆也。岂非有即圆通且妙乎。或曰。有门既妙。三门亦妙。何偏称有。曰。三门平等。有复何妨。若有为法界。摄一切法。则见思之假为法界。亦摄一切法。生死之有即实相有。亦摄一切法。所谓一法趣一切法。一切法趣一法也。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实相。出法界实相外。更无可论。此即立题为有之意。四释三千者。有事有理。事者。事造三千。理者。理具三千。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荆溪释云。言心造者。不出二意。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二者约事。不出三世。今先明理具。次明事造。理具三千者。不二门云。心之色心也。谓根尘相对。一念心起。此一念心。具三千法。三千法者。谓念心若起。必属一界。一界现起。九界冥伏。冥伏为理。现起为事。理事互具。成十法界。十法界者。所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也。十界各各现起冥伏。互具成百法界。又百界各具十如是法。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若一界具十。十界则具百。百界则具千如是法矣。此千如是。五阴一千。众生一千。此二千法。属正报。国土一千。属依报。依正共论。故曰三千。止观云。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则三千具足。法华玄义云。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即具百界千如。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教观二文皆谭理具。故引以证。若欲备知。须当启彼。次明事造者。事造三千也。荆溪云。即心名变。变名为造。造谓体用。体用者。全体起用也。体者。三千之性。性即理具。用者。二千之相。相即事造。荆溪又云。并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得权实所现。又四句立法云。理则性德缘了。事则修德三因。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初句即理具三千也。二三四句即事造三千也。又事造中。初句谓顺修事。名字等四即是也。第二句谓逆修事。理即是也。第三句究竟即。圆满菩提是也。此初句并第三句。但约圆教顺修而论。理而推之。前三教人俱名顺修。故四教义俱判六即。但分证究竟不同也。若约收简。收则俱名为顺。简则别修犹逆。岂藏通人而预其顺。别教证道。方入顺流。问。前云收则俱名为顺。人天乘者为逆为顺。答。人天在暂免三途苦边。亦名为顺。唯三恶道。无顺纯逆。故独判其逆修者也。有人不许三恶六即。请观修字。善恶虽异。其修岂殊。既称修者。在因边不无六义。故妙宗钞云。三乘人天等下至蛣?。皆须六即判其初后。若不尔者。则十界不全。六即不遍。何名立法网法无余。但顺修趣上。逆修趣下。自殊冠履。故逆修者。置之理即。贬而不论。若细推之。理合并有。况情与无情。悉约十界。岂三恶道。独不然哉。故三千法。一尘三千不少。刹海三千不多。纵亦三千。横亦三千。三千自在。无法不遍。故题之曰三千有也。复颂之曰不思议有。事理三十。立题罄矣。问台。宗释题。皆有五章。此释论题。还例否耶。答。台宗释经。五章悉例。释诸论题。未见悬谭。若以义推。亦应具有。且题中门者。如以理为门。即单法为名。若以门为喻。即法譬为名。今能通即所通理。正以单法为名也。题中三千有者。即是理。理即法界。颂云。门门一一为法界。故知法界为体也。此法界体。从三观入。若匪三观。入则无由。颂云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故知三观为宗也。三千之性为能具。三千之相为所具。能具即体。所具即用。颂云。若止观心不观具。则于一观分二家。故知具字为用也。又云。一家观门异诸说。既异诸说。不同偏小。故知大乘为教相也。辞义若此。故知应有。二合释者。又为二。一会通总别。二具有十乘。会通总别者。题目是总。正文是别。以总总别。别无所别。以别别总。总无所总。总无所总。故总即是别。别无所别。故别即是总。故于总中领略。则于别中思过半矣。问。若曰总无所总。总即是别。用别何为。答。既曰别无所别。别即是总。不妨有别。愈彰总意。总有能通之门。所通之理。能即是所。所即是能。别亦例尔。能通之门者。问。别中四门齐观。总中何独称有。答。皆不思议故。圆教初门故。门为能通。理为所通。所通之理。藉能通入。能通即四门也。四门宽广。有门为要。若入有门。有门不可思议故。有即三门。若入三门。三门不可思议故。三即有门。故颂曰。初门即三三即一。既皆不可思议。何尝定三定一。故颂曰。非一非三又非四。所以别中四门。即总中之有。总中之有。即别中之四。别中虽四。意实在有。所谓圆门。所谓不可思议故。故颂曰。是故四门之初门。即是不可思议假。又曰。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故知一三虽异。总别无差。

  所谓所通之理者。问。总曰三千。别曰法界。法界似无。三千是有。总别何会。答。若曰法界似无。便同他说。非今性具。须知三千一一全体皆是法界。法界全体悉是三千。但全性成修。即三千之相。全修在性。即三千之性。三千之相。总中曰有。三千之性。别中曰一。一即是有。有即是一。故颂曰。岂知十界本来一。三千本一亦如是。又曰。非但空。非但中。既俱非但。中空有有。岂同他宗法界。扩然太空哉。问。他宗法界。亦有事事无碍。何同太空。答。彼但果上融通。何关众生本理者也。故实不类。问。自宗他宗。简别云何。答。有粗有妙。他宗云。法界之理。惟一清净。不具通惑别惑事识业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变易分段。迷中二法。理皆不具。理既不具。便成别有。别有之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岂非佛性被迷中二法之所覆也。所覆之法。皆由真如不守自性。随于染缘。作上迷中二法。法智大师立喻云。如淳善人。一切恶事。非本所能。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善人为恶人所覆。今欲归中。复用清净真如。别缘真谛及以俗中。次第翻破一切迷中二法。是故能宗之人。所宗之教。悉成粗也。今家不尔。以知法界具染恶性。体染恶修。故通别惑等一切迷法。当处即是缘了佛性。既皆佛性。岂有佛性更覆佛性。法智大师立喻云。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或同恶人作诸恶事。则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为缘了。显发于正。是故此宗。能宗所宗。悉皆称妙。颂曰。惟一具字显今宗。此叹所宗之妙也。颂曰。入此宗者甚希有。此叹能宗之妙也。颂曰。彼迷一心具诸法。此斥能宗之粗也。颂曰。堕在通别次第中。此斥所宗之粗也。自宗他宗。粗妙如是。

  所谓能即是所者。问。能即有门。所即三千。云何相即。答。能通之门。即修也。所通之理。即性也。所谓全修在性。全性成修。岂不相即。

  所谓所即是能者。问。若解能即是所。便悟所即是能。何翻覆耶。答。诚如所问。但前以境融观。恐有境存。今乃以观融境。仍恐观在。故互融之。不留朕迹。又融则无二。不废两分。表不思议境观。纵横逆顺。无不圆融。故作是说也。

  二具有十乘者。问。闻夫修有正与方便。今是何修。答。正修。问。正有十乘。颂还有耶。答。十乘理遍。况此颂也。略陈梗概。一观不思议境。谓观五阴悉忘能所。故不思议。颂曰。不思议假非偏假。又曰。即是不可思议假。既曰假非偏假。则一假具足一切诸法。诸法即百界千如也。此法即空即假即中。广大圆满。横竖自在。更不前后。岂非不可思议境。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既知前境。当发大心。发大心者。悲自悲他。上求下化也。上求。谓求佛果。下化。谓化众生。悲自向不知此。方今始悟。悲他一向在迷。全不省觉。颂云。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此颂悲自也。又云。彼迷一心具诸法。堕在通别次第中。此颂悲他也。既悲自及他。岂不为他说此。故知此颂。不少菩提心矣。三善巧安心止观。止。即三止。观。即三观。即止为观。即观为止。随自随他。或暗或散。称机修治。故曰善巧。颂曰。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曰中。此颂三观安心也。又云。色心绝处中体现。此颂三止安心也。四破法遍。法。即见思尘沙无明也。以三观破三惑。非前非后。亦不一时。故曰破遍。颂曰。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曰中。空即是心者。破见思惑也。假是色者。破尘沙惑也。非色非心者。破无明惑也。此三顿破。故曰破遍。若稍有法存。则不名遍也。五识通塞。若根若尘。若一念心与道间隔。即塞也。若加观照。即通也。知间隔。知观照。即识也。颂曰。闻思修证无不妙。心能观此体具故。此颂通也。又曰。若止观心不观具。则于一观分二家。此颂塞也。若通须护。有塞须破。于通起塞。能破如所破。其斯之谓与。六道品调适。道品。即三十七道品。调适。即随宜对治也。人若于此法门一一分晓。一一修治。虽止虽观。弥暗弥散。或动或静。随境随流。盖未调适破惑故也。今乃随其根性。一一调之。何者。或宜初门入法界。即修初门以至破惑。或宜三门入法界。即修三门以至破惑。若入初门。即入三门。若入三门。即入初门。故颂曰。初门即三三即一。是谓调适。七对治助开。以上道品对其根性。助修开发也。圆理开发。则不住初门。亦不住二三四门。门门俱遣。法界圆通。故颂曰。非一非三又非四。八知次位。次位。谓五十五位也。须判六即。何者。或有高推圣境。自鄙无分。或有以下劣人。滥齐极果。故以即而常六。简下劣人。六而常即。收高推者。缓急得宜。入萨婆若。颂曰。凡夫心具即佛具。是为位次。九能安忍。安忍。谓有内外三术安忍于心。内三术。法也。外三术。人也。人法希有。安忍于心。故颂曰。惟一具字显今宗。入此宗者甚希有。十离法爱。前之九乘。或直达初住。或超至等妙。皆无著想。若生法爱。即堕信中。岂能前进到萨云地。故颂曰取着不圆则不具也。须知初是上根所修。从二至六。中根用观。自七至十。下根作功。虽裂三根。同观一不思议境。即不思议境。具下九乘。九乘不离一境。一境不废九乘。若不尔者。即非圆门修相。又非大白牛车。故凡修履。十乘具足。不可见此上中下说。便不修九。妄修上根。问。今释颂题。用十乘为。答。若非十乘。即同破驴车。运载众生入于恶道。故此十乘。经经皆有。论论不无。但昧者不知。修堕偏倒。能知具足。始为上乘。释题竟。

  宋忠肃公陈瓘述

  陈瓘。字莹中。官谏议。谥忠肃。述者。不敢当作。公之谦辞。公受法于中立法师。为法智大师五世孙。观其所上师书。见其谆谆于教观矣。

  △正文四。初能通门。二所通理。三观即境。四境即观。初中二。初明初门不可思议。二明四门圆融无碍。初又二。初明三观圆融。二结不可思议。初又三。初明假观。二明空观。三明中观。今初。

  不思议假非偏假  此假本具一切法

  不思议假者。圆教初门也。假即是有。有何所有。有三千法也。此三千法。即空即中。故曰非偏。既即空中。非三非一。故不思议。不思议假者。标也。非偏假者。释也。下句出非偏所以。藏教以生灭观。观一切法。一一隔历。故谓偏。圆教以无作观。观一切法。一一圆融。故谓非。一切法者。空中法也。此法天然。非今始有。故曰本具。下二观例此应云真空不空非但空。此空本具一切法。中观亦尔。文略意周矣。所谓具法者。假具空中法。空具中假法。中具两边法。问。假即空中。何独称假。答。有易修故。若入初门。三门齐故。

  △二明空观。

  真空不空非但空

  但空者。小乘偏空也。小乘因灭苦集。显偏真理。偏真不即诸法。故空为但。又因灭会真。灭非真谛。故空不真。圆空具足百界千如。故曰不空。具有之空。岂同偏小。故曰非但。非但空者。乃毕竟空。故曰真也。

  △三明中观。

  圆中圆满非但中

  但中者。别教中理。如云外月。回出二边。不即空有。故谓之但。既不即边。中理欠阙也。圆中即空即假。自异偏教。故谓之非。既即两边。中道圆满也。出空中者。颂意恐人妄谓假为初门可也。空中岂亦初乎。故今以不空圆满释之。自彰空中有假。假非初门耶。初门是假。次门是空。三门是照。四门是遮。今置三门。且修初者。不思议故(初明三观圆融竟)。

  △二结不可思议。

  是故四门之初门  即是不可思议假

  四门者。谓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也。初门者。有门也。此有虽有。是不可思议。何者。有非偏有。有即中空。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是故结初。云不思议(初明初门不可思议竟)。

  △二明四门圆融无碍。

  初门即三三即一  非一非三又非四

  初门。谓有门。三门。谓空等。言有门即空等二门。空等三门即有一门也。问。即义云何。答。今以观配。令义可见。且观一念心有。即有门。即假观。观一念心空。即空门。即空观。观一念心亦有一空。即双亦门。即双照观。观一念心非有非空。即双非门。即双遮观。初门既施三观。三门岂不施三。施观既同。门岂有别。故曰初门即三三即一也。或曰。施观既同。门何四别答。天然之理故。入道不同故。悉檀因缘故。非一非三又非四者。在三望一。一即是三。一则非一也。在一对三。三即是一。三则非三也。三一互非。四门何在。门既不立。观亦靡施。唯一法界。卓尔独存。行者于斯尽心宜矣(初能通门竟)。

  △二所通理二。初理具。二结叹。初中二。初喻。二法。今初。

  一二三四指一月  四点似别惟一空

  四指者。如众翳人不识天月。明眼者以指指之。翳薄者一指便识。稍厚者或二或三。甚者须四方见。四指似别。月则一也。故曰一二三四指一月。点空喻者亦尔。四指四点。以喻四门。一月一空。以喻法界。指点虽异。空月不殊。以喻门门不一。法界理同。故曰四点似别惟一空耳。须知法一喻二。意不徒然。月喻法界之圆明。空喻法界之常遍。圆明常遍三世十方。竖彻横穷。岂可思议。指喻文出大经。义不同彼。彼以金錍刮目之后。示之以指。询诸翳人。为见不耶。以至二指三指。指喻谛理。此指指月。指喻圆门。又楞严指月。指喻言教。所谓言同意别。理实天殊。

  △二法。

  门门一一为法界  摄一切法皆无余

  门门。即四门。门门不为别事。一一皆为法界而设也。如喻中一指二指三四指。不为其诸。皆为月指。法界。亦云法性。亦云中道。亦云实相。一法异名耳。所谓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摄一切法皆无余者。一切法。即三千法。摄者。不独有门摄一切法。三门皆摄一切法。皆者。三门也。无余者。不约三千。摄则不尽。今约一念具收诸法。故曰无余。问。四门摄相云何。答。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则有门法界。摄一切法无余也。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则空门法界。摄一切法无余也。一念心亦起亦灭。三千性相一时亦起亦灭。则双亦门法界。摄一切法无余也。一念心非起非灭。三千性相一时非起非灭。则双非门法界。摄一切法无余也。若识一念摄法如此。则根根尘尘摄法亦如此。盖此一念。为修行之要。故约此说。若广说者。无法不摄也。问。具摄何别。答。约理曰具。约事曰摄。具如水具波性。摄如波还即水。问。若尔。水即体也。波即用也。波还即水。即摄用归体。岂同理具耶。答。荆溪云。并由理具。方有事用。须知事用全体是理。何一用而非法界也。既皆法界。用用皆体。故摄即具。具还是摄。下文云谁知法界具足法。即结叹此文。故知法界摄法。即是法界具法也。若尔。何不言具而言摄耶。曰。表圆诠故。理自尔故(初理具竟)。

  △二结叹。

  不以妙假有门观  谁知法界具足法

  假即是有。有即是假。假非偏假。故曰妙假。法界。即有门法界也。法者。三千法也。法界为能具。三千为所具。虽离四句。能所且分。故曰法界具足法。又所具三千。各各互具。皆名法界。俱曰三千。此理天然。情无情具。昧者不觉。故曰谁知。因修妙观。洞达法界具足诸法。故曰不以等(二所通理竟)。

  △三观即境。观者。即前所谓能通门之观也。境者。即前所谓所通理之理也。即者。能所互融之谓。何者。以由三德秘藏。为理为门为观故也。前之门观。与理自不相碍。今之所以复即者。恐有未悟。犹存能所。故今即之。泯前门理。门理既泯。独一法性圆明自若也。然此先以观即境。文二。初明修证妙。二明修证粗。今初。

  闻思修证无不妙  心能观此体具故

  闻思修者。能修之慧。即三慧也。证者。所证之位。即地位也。体者。所观之境。即三谛也。观者。能观之观。即三观也。全由三德秘藏之理。为谛为观为慧为位。既皆三德。一一圆融。故闻思修证。无一不妙。闻无不妙者。闻即名字。即初随喜品观。师云。随喜何法。所谓妙法。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体具。如如意珠。此心即空即假即中。普贤云。心闻洞十方。心既能闻。闻即圆听。故无不妙。既曰随喜。意必兼师。若无师者。闻从谁得。感应道交。师有宣道。其如不言弟子何知。不知属理。知属名字。又此闻慧。理合位位皆有。如解脱月请金刚藏说十地等。又读诵等四。理合各说。闻慧语宽。随喜文收。思无不妙者。思三千法即空假中。若中下之流。闻而不思。上根之者。必加思究。能思所思即心具故。思惟路绝。心虽无缘。三千实相炳然齐现。故无不妙。修无不妙者。以三观慧观心具法即空假中。即空故伏见思惑。即假故伏尘沙惑。即中故伏无明惑。五住顿伏。观行位成。见思若断。相似位证。分断无明。分真位得。无明断尽。究竟成佛。观虽属修。修全在性。全性起修。修还照性。修性不二。故无不妙。证无不妙者。如大品云四十二字门。阿字即具四十一字功德。字字之中。具具皆尔。故今圆位。亦复如之。所谓一证一切证。一切证一证。位若非性。何能位位相收自在若此。以其相收自在。故无不妙。或曰。大品止云四十二字以况四十二位。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岂二凡亦圆具耶。曰。若十信不具。何六根净见大千界。若五品不具。何初随喜便称妙法。故知位位皆具。方曰圆乘。若前后有异。便同别教。心能下。答也。或有问曰。何故闻思修证皆称为妙。即以此句答之。

  △二明修证粗三。初出非。二拣滥。三斥迷。今初。

  若止观心不观具  则于一观分二家

  他宗但观心性清净。不观心具诸法。心不具法。则心外有法明矣。心外有法。法不具心明矣。法不具心。心不具法。故于一心分心分法。岂非一观而分二家。

  △二拣滥。

  一家观门异诸说  诸说虽异观自一

  大经云。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一家所谭。一曰性体。即正因佛性也。二曰性量。即了因佛性也。三曰性具。即缘因佛性也。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秪一法相。有兹三义。所谓会之弥分。派之常合。虽一一遍。亦无所在。不同他宗秪谈真如随缘作差别法。差别谓九法界也。不随缘时则无差别。无差别谓真如一性也。今家则不然。三千之体。随缘起三千之用。不随缘时。三千宛然。故差别法。与体不二。是故一家观门异诸说也。诸说虽异。法常法尔。法岂被谈而随乎谈异也。故观自一。

  △三斥迷又二。初斥迷堕。二出所以。今初。

  彼迷一心具诸法  堕在通别次第中

  他宗不知心具法故。堕通堕别。堕通者。惟知体一切法空。空不即假。故堕通也。堕别者。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从空入中。中不即边。故堕别也。

  △二出所以。

  次第而生次第断  岂知十界本来一
  三千本一亦如是  皆非世数可分别

  他宗谓真如不守自性。随染净缘。造十法界。故曰次第生。夫欲成佛。须坏九界。以次第观翻破三惑。方成佛果。故曰次第断。今家不然。以三惑全体是性恶法门。故不须断。又九法界亦全体是性德。故不须坏。彼不知此。乌知十界本来是一。此宗灼然洞照千如。故用即体。三千相是世数。故可分别。三千性非世数。故不可分别。故云尔耳(三观即境竟)。

  △四境即观三。初明具体。二明具人。三明具宗。初中三。初境观。二指示。三功能。今初。

  妙境元无空假中  而亦不离空假中

  境即三谛也。观即境故。故曰元无。境即观故。故曰不离。境观不二。故称为妙。有人扫荡一切不立。即此上句也。无此下句。不堕偏倒与。

  △二指示。

  空即是心假是色  非色非心名曰中

  心。指一念心也。一念无相。并毕竟空。故空。色。指三千色也。无法不备。并如来藏。故假。中。指色心不一不异。并是法界。故中。此空假中。语似分张。并皆相即。

  △三功能。

  色心绝处中体现  于一一法体皆具

  色心绝。是双遮。一一具。是双照。双遮故中体独露。双照故法相并彰。

  △二明具人。

  凡夫心具即佛具  取着不圆则不具

  一一法具。岂独圣人。凡夫秪是佛心中十界之一。佛亦秪是凡夫心中十界之一。论其修证。则有分满。论其心具。则无差别。故凡夫心具。即是佛具。但不可取着。取着两边及中。即非圆教。乌得而具。何则。前三教谛。分裂偏小。故不具法。若后圆教。无法不备。偏圆修证。不可同年而语也。

  △三明具宗。

  惟一具字显今宗  入此宗者甚希有

  上句赞法。下句赞人。古师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故曰惟一具字显今宗也。当知他宗惟谈法性。法性之谈。是今性体性量。彼阙性具。是故今宗超胜于彼。入此宗者。名为顿人。圆顿之人。言行直截。法轮转处。谁婴其锋。如师子吼。谁不脑裂。故叹此人甚希有也。

  瓘公。宋人也。作有门颂。垂五百年矣。太史开之冯公谆谆于是。命余为之解。二公用心不殊。且五百年。将非再来者与。是月六日阁笔故叙。

  三千有门颂略解(终)

No. 954-A 附莹中居士与明智法师书

  瓘顿首再拜上启南湖延庆堂上讲主明智大师。人回伏奉书教。获审道体安隐无恼。下怀良慰。向承寄示观音玄义并记。且荷开发妙旨以袪愚蔽。深佩提奖之意。感德无已。有门颂。但随顺古意。过蒙采览。仰见法师收简自在。来谕云以有题之。恐钝者不领。诚如所虑。然智者以有门为圆门之相。又谓此相四门皆妙无粗。若有门为法界。摄一切法。况复三门。法相平等。无复优劣。是故若论具足佛法。则见思假。即法界也。若论法性因缘。则第一义。亦因缘也。故此妙门。以有召之。即生死之有。是实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无可论。此即止观有门之大旨。而前书妙假之意也。有未领者。亦当以妙假之义开晓之耳。智者解大经之语云。因灭无明。则得炽然三菩提灯。即有门也。有门即是妙假。妙假即是有门。其或未领。则于此有门不能无惑。然而前病后药。无两有也。病去惑亡。则有门豁矣。一指二指三指。不待更说。然则有之一门。纯妙无粗。具足万善。岂非三千之性乎。所云此之三千。性是中理。不当有无。有无自尔。兹乃古师诠具之微言也。自非深领其旨。未易解此。夫三千也者。世间之数也。若三千性。则离世间矣。离而复即。即而复离。不一不异。非有非无。三千而一。一而三千。此不可思议数。即是不可思议境。若观若智。俱不思议。此数即是止观。故三千性即中理。此境即是此数。故中理即三千性。若但三千。则是一切一切法耳。一切法但有名字。何能具乎。若一切法性。则本具矣。故三千即是一切法。一切法性即是三千性也。此性不当有无。有无自尔。夫不当有无者。泯妙外之一执也。有无自尔者。开离执之一妙也。于有为妙有。于无为真无。真无则空而不空。妙有则有而不有。有无自尔。非有无也。在假则假具。在空别空具。在中则中具。无不在。无不具也。然则妙假之有。岂情有乎。假不待空。泯绝无对。说有说无。皆不待绝。今乃设有待之言。赞叹妙假之说。岂免为巧度之所诃乎。且一念心起。则有三千世间之相。国土一千。则山河大地是也。五阴世间一千。则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则六凡四圣假名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念外无一毫法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此乃本住不迁。不迁者。中理圆明之体。此体如理为念。其寿无量。非得命根。亦无连持。本无名字。而不失诸名。名其国曰极乐国。名其身曰阿弥陀。身土交参。融乎一妙。故能使说法之音。不离彼土。而广长舌相。具足周遍。其具如是。是体具乎。是性具乎。是佛具乎。是众生具乎。若有能知具彼之乐者。其有不愿往生者乎。向实际之中。要在不往而往。于方便之内。何妨去已还来。机熟缘深。定须成办。此瓘之有得于祖意者也。瓘屏迹丹丘。老病待尽。千里相望。净愿不隔。更祈慈荫。以师法见摄而终教之。未由会面以究尽此旨。风临但极瞻向之切。瓘顿首再拜上启。

  钥旧读了翁集。见有门颂一篇。莫知其旨。有二沙门来扣门。袖出有门颂真绩及与明智讲主论此颂二帖。读之恍然。因问天台教观之说。始知智者大师所说四门。一曰有门。一曰空门。一曰亦空亦有门。一曰非空非有门。其实一可贯四。四实归一。公之为有门颂。盖谓此也。近世士大夫。用力不及前辈。秪如学佛。仅能涉猎楞严圆觉净名等经及传灯语录。以资谈辨。若唐之梁补阙诸公。本朝杨文公杨无为张无尽及了翁辈。皆留心教观。深入其趣。读此颂及书。可以知其所造之实。惟公忠言大节。照映千载。身罹百谪视生死如旦昼。平时学问自得之效。固自应尔。方在丹丘时。逆境尤多。而心地泰然。深入不二法门。公之学佛得力。岂易测哉。二沙门欲刊石以传之人。谨书诸后。以归之妙珣了怡二沙门之名云。

No. 954-B 庆元二年中秋四明楼钥题

  士大夫当患难则学佛。得志则有用夏变夷之说。盖于佛无所得也。了翁有门颂。其于佛有所得欤。攻愧其知之者欤。

  景定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台法照为四明学子可登题于月桂峰下

No. 954-C 又附冯太史请解有门颂书

  武林一别。闻问杳然。不审比日道体何似。震旦国中天台种子。惟师一人。不可不自爱。倘药饵之暇。望一思有门颂注惠教为感。即日秋序。凉风动帏。浮生过客闪眼无常。我辈幸受法熏。倘一蹉过。与庸人何异。愿师珍重。作我辈津梁。尊恙良已。更祈振锡以慰渴想。风便驰此不多。

  七月一日弟子梦祯和南

No. 954-D 又附有门颂略解序

  宋时天台之教盛行。无论僧徒。即号为士大夫者。类能言之。今观陈莹中先生所撰有门颂。抑何言约义办也。今相去仅四五百年。而海内缁流。无能举天台一字一义者。况士大夫乎。妙峰觉法师奋然为鸣阳孤凤。几二十年。讲者或窃笑。斥为异物。而法师益精其说。不为动。今则稍习矣。海内贤士大夫。或有起而助法师者矣。惜余非其人也。因请法师出有门颂略解行于世。以耸动今之士大夫。台教中兴。在此一举。余日望之。

  万历甲申长至日翰林院编修教观弟子冯梦祯谨撰

No. 954-E 刻三千有门颂解后序

  北齐大师。得龙树中论之道。一传于南岳。再传于智者。而后教观始着。权实理明。解行俱妙真可谓传佛心印。冠罩群宗者矣。唐有荆溪。宋有四明。咸称中兴教主。故使居士宰官。同服甘露。梁肃陈瓘。皆其人也。元明以来。此道不振。或有教无观。如贫数宝。或有观无教。以凡滥圣。神庙初年。妙峰老人起而唱之。一齐众楚。传不胜咻。开之冯居士乃力请解有门颂以为士君子风。妙师辞达理莹。遂使缁素翕然向化。于今又六十年。古板不可复睹。予念重辟草莱。实赖妙师开之二大士力。故复较梓以报法恩。并附莹中上明智书。庶可互相发明。读者苟知介尔有心。即是不思议有。即是妙假。即是圆教初门。即是法界。具足三千诸法无欠无余。岂非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非不思议境。圆具九法。成一大乘。不生退屈。不生上慢者耶。噫。苟不读此。安知三大五小之妙。苟不精熟三大五小。亦安知此颂此解之妙也哉。

  古吴后学 智旭 拜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