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二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复如何知诸有为相(至)无为相体应异所相。

  此破三有为非实有也。先反诘。契经下。引证。瑜伽云。生灭系属因缘。是名有为。正理云。众缘聚集。共所生故。是因缘所作色心诸法也。三有为者。即生住灭也。言世间因缘所作色心诸法。皆有生住灭相故。彼执此三以为实有。此经下。斥其谬证。次约体相不异破。非第六声便表异体者。声有八转。谓有体。名体声。有用。名业声。有器具。名具声。有因中。名为声。有相从。名从声。有系属。名属声。有所向。名依声。有名。名呼声。今言第六声。正指属声言。有为法与三有为相更相系属。元不相离。无有别异。非第六属声。便有异体可表。以色心之体。即色心相故。有为法体。即是有为相故。俱舍云。第六转声。谓色之生。受之生等。次例破。非生灭相异色心相。勿坚相异于地相。湿相异于水相故。若有为体异有为相者。则无为体亦异无为相。今无为体不异无为相。则有为体亦不异有为相。何故离色心外别执有为三相为实有耶。

  又生等相若体俱有(至)彼此异因不可得故。

  次约三相俱不俱破。若生住灭三相俱有实体者。则应三体一时齐兴作用同生同灭。若谓三相各各相违。不同时者。则三相之体亦不同时。安得俱有。体既不俱。则生住灭亦不俱起。既不俱起。安得实有。若谓能相所相。不待因缘。体皆本有。如是。则生灭之用。亦当本有。以体与用无别性故。若谓体虽本有。不待因缘。而用非本有。必待因缘和合而有者。所待因缘。既非本有。必从外来。则汝所执待缘而有生灭。亦非实有。便为无用。若谓色心诸有为法是恒有故。而与生灭相合。则应无为法。亦是恒有。亦有生灭。以有为无为。同一因故。立量云。三有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无为。三无为法。与生等合。所相恒有故。如三有为。今既不同无为。则有为所相。断非恒有。所相尚非恒有。况能相生灭而实有哉。

  又去来世非现非常(至)后一是无故在过去。

  此约三世以破三相无实体。先立量破。次互破。若以生名为有。则生应属现在。不在未来。若以灭名为无。则灭应属过去。应非现在。若以灭为非无。应以生为非有。又灭则非住。住则非灭。灭住宁执同时。住则有生。生则有住。生住何容异世。三相不同。三世各异。云何诸法实有三相。故彼所执。进退皆非。然有为法。是伏因托缘而得生起。故一切法。缘合则生。缘散则灭。表异无为。假立四相。非谓实有。瑜伽问云。若有为法生住异灭四有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说三种。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唯现在世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是故世尊。由现在世。于有为法总说住异为一有为相。问。何故佛圣弟子。于诸蕴中。随观生灭而住。不说随观住异性耶。答。生及住异。俱生所显。是故二相合为一分。建立生品。即说随观一生相住。于第二分建立灭品。即说随观一灭相住。

  如何无法与有为相(至)是故四相皆是假立。

  问。灭相是无。应入过去无体法中。云何得与现在诸有为相。答。不是过去灭法令现在有法成无。是过去灭法表现在有法后必成无。此虽灭法。与有为相。亦何过失。且此四相。各有所表。无而忽有。故以生表。有而后无。故以灭表。生而改易。故以异表。暂用不常。故以住表。此在有为。虽俱名表。各各有异。故于一法假立四名。非是实有。此依刹那念念不停。假立四相。若约从生至死。一期果报。分位短长。亦有四相。初出胎时。名生。命终名灭。生已。或三十年。四十年。只是此身相续不断。名住。即此相续中间。自少至壮。壮而至老。迁变不同。名异。是故此四。亦是假立。

  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执能诠异语天爱非余。

  此破名句文身为实有也。先反诘。次引证。名身有十二种。一假立名。谓于内假立有情命者等名。于外假立瓶衣等名。二实事名。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中。立眼等名。三同类相应名。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四异类相应名。谓青黄等名。五随德名。谓质碍故名色。领纳故名受。发光故名曰等。六假说名。谓呼贫名富等。七同所了名。谓共所解想。八非同所了名。谓与此相违。九显名。谓其义易了。十不显名。谓其义难了。如明咒等。十一略名。谓一字名。十二广名。谓多字名。句身者。谓名字圆满。此有六种。一不圆满句。二圆满句。三所成句。四能成句。五标句。六释句。不圆满句者。谓文不究竟。义不究竟。当知复由第二句。方得圆满。如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若唯言诸恶。则文不究竟。若言诸恶者。义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究竟。即圆满句。所成句者。谓前句由后句。方得成立。如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寂灭为乐。此中为成诸行无常。故次说言有起尽法。前是所成。后是能成。标句者。如言善性。释句者。谓正趣善士。字身者。谓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故曰字身正理师执声上屈曲是名句文。体异于声而是实有。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先斥谬此经不说异声实有。若名句文。异声而实有者。则名句文。便同色香味等。不可谓之能诠。以离音声。无别能诠故。立量破云。名句文身。非实能诠。异声实有。应如色等。次纵夺破。若谓即声能生名句文者。则此声上。自有音韵宛转屈曲。可作能诠。何用别执名等为能诠。次例破。若谓此声音韵屈曲。即名句文。异声实有。名能诠者。则应色上形量屈曲。应异色处别有实体。亦名能诠。若谓声上音韵屈曲。如弦管声。不能诠表。非能诠者。则此语声音韵屈曲。亦应如弦管声。不能诠表。不别生名等。问。声是能诠。人所共知。是谁说彼不是能诠。答。声若能诠。则应现前风铃木铎等声。应是能诠。今此言语声与彼风铃等声。互相校量。俱无诠表。不别实生名句文身。故知语声。非实能诠。下责之云汝何独许语声能生名句文身异声实有。执为能诠。何故不许唯语即是能诠。不别生名等耶。问。既语声不别生名等。据何道理。定知能诠即是言语。宁知不假语言。亦有能诠。答。语为能诠。人天共了。以欲界以音声为佛事故。欲界人天。皆藉语言而为诠表。若说能诠不是语言。唯是色界光音以上等天。不兼乎人。故说能诠即语。

  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至)妙香味等假立三故。

  下明能诠非实有。然此名句文身。皆依语声多少分位假立差别。如斫刍等。故不离语声。又不即语声。以名声假实有异故。由此四无碍中。法词无碍。境亦差别。法对所诠。词多对机。说名声故。声与名等蕴处界摄亦各有异。声是色蕴摄。名通四阴故声是声处声界摄。而名等法处法界摄故。然此三者。且依此土安立。此土以音声为教体故。非谓一切皆依声立。余国土中。有以放光为佛事。即以光明为能诠。有以妙香味等为佛事。即以妙香味等为能诠。故知能诠各各有异。非谓悉依声立也。

  有执随眠异心心所(至)准前理趣亦应遮止。

  此执相应随眠为不相应也。言随眠者。谓烦恼种子。随逐有情。眠伏藏识。彼执是不相应行蕴摄。先斥非理。次破云。既名贪等种子。即与贪等现行相应。非是不相应明矣。立量破云。所执随眠。非不相应。名贪等故。如现贪等。次例破。别执有余不相应行者。如流转。定异。势速。时。方等。准前理趣。并应遮止。

  诸无为法离色心等(至)离色心等实无为性。

  此总破三种无为也。前三皆名有为者。皆有造作。皆有生灭。故名有为。今此三法。无造作故。无生灭故。故名无为。此三无为。是唯识实性。萨婆多计离色心等实有自体。故先立有为三义以例破。不待因成者。言此二法。不待宗因比量而成。现知是有故。由彼彼用证知是有者。如眼之用在视。耳之用在听。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言有为法。具此三义。尚非实有。况无为法。无此三义而实有耶。立量破云。无为是有法。不应执为离色心等实无为性是宗。因云。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显性故。喻如色心等。无为是根本智所知之境。又是二空所显之性。当知即是色等实性。非离色等而别实有。

  又虚空等为一为多(至)执彼体一理应尔故。

  此破虚空无为也。先约一体破。若曰空体是一。而能遍一切处者。必能容受色等诸法。复能遍与色等诸法相合。则此虚空体非是一。应成多体。若曰空体是一。当合一法。不应与余法合。若不与一法合。而合余法者。则应诸法互相周遍。以虚空悉入一切法故。若谓虚空是一。不与诸法相合。而合一法者。则应虚空不能含容摄受。如余无为。以余无为。不能摄受诸法故。立量破云。虚空无为是有法。应非容受是宗。因云。不与法合故。喻如余无为。又色等中有虚空否。若有。则空色相混而不分。若无。则空色相离而不遍。次将择灭非择灭例破云。若虚空是一体者。则应断一部一品结时。不但得一部一品择灭。余一切部一切品择灭皆得。一法缘阙不生时。不但得一非择灭。应得一切非择灭。由其体本是一。理合如是。言一部者。如苦部集部等。品者如上中下等。结者。八十一品思惑也。

  若体是多便有品类(至)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

  次约多体破。立量云。虚空体多。非实无为。有品类故。应如色等。非遍容受。余部所执者。即后三种无为也。下总破无为非实有。立量云。又诸无为。非异心等决定实有。许无因果故。应如兔角。

  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至)与一切法非一异等。

  下出正义。六无为有二种。一依法相业识变现假立一种。谓曾闻说虚空等五种无为法。闻已。然后复假观法数数熏习之力。流入八识田中。故业识王所生时。变起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无为相。变带而起。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非是实有。释曰。此无为等。而无本质。唯心所变。犹如极徴。假而无体。二依法性假立一种。谓证人法二空无我所显真如。此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异相。非一异俱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非实有。

  是法真理故名法性(至)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下结显六种无为悉是假立。是诸法真实之理。故曰法性。豁虚离碍。无物所显。故曰虚空。择灭者。亦名数缘灭。数。谓慧数。由慧为缘。择灭诸惑。能显灭理故。三藏翻为择灭。谓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此以离系为性。由无漏智。断诸障染。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假名择灭。非择灭者。亦名非数缘灭。非由慧数灭惑所得。但以性净。及于缘?之所显发故。言缘?者。俱舍云。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害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由择。但由缘?。名非择灭。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释云。谓眼缘色时。耳等亦合缘声等。以专注色故。耳等不缘声等。同时声等。刹那已谢。故令缘声等识。更不复生。以前五识。唯缘现量。不缘过去故。不动者。离前三定。至第四禅。离三灾。出八难。无喜乐等摇动身心所显真理。名不动灭。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所显真理。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而真如亦是假名。谓言说之极。无有可说。故强名真如。然诸契经。立名不同。或说有说空。或说真说实。皆是对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说有者。遮清辩之拨无。说空者。遮化地之执有。说实者。遮遍计之虚。及依他之幻。说真如者。离外道之倒。及二乘之妄。不同余宗离色心外。别执常法以为实有。名曰真如。真如既是假立。前五可知。

  外道余乘所执诸法(至)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先立量破彼所缘之境不离唯识。立量云。外道余乘所执诸法是有法。异心心所非别有性是宗。因云。是所取故。喻如心心所。心所不离心。所取之境亦不离心故。次破彼能缘心不缘离识实境。立量云。能取彼觉是有法(彼。指外境言。现量五识是能取彼外境之觉。觉。即现量五识)亦不缘彼是宗(能缘现量五识。不能亲缘离心之境)因云。是能取故。喻如缘此觉(此字。指现量五识。言。现量五识不能缘离心之境。亦犹意识不能缘现量五识)故宗镜问云。若无外境。应无现量能缘之心。若无现量能觉。云何世人说有如是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答云。现觉如梦。谓正起现量五识。证色等五境时。唯能证所证之境。不能觉现量能觉之心。所以者何。觉能觉法是意识。以正随起五识时。尚无意识。故不能觉现量之心。至第二念正起意识。觉前念五识现量时。所觉现量五识。及现量所觉之境。并已谢灭。以诸识不并起故。意识起时。现量五识已谢灭故。问云。色。不相应。及无为法。三位皆无。心心所法。必是实有。立量答云。诸心心所。非真实有。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问云。诸心心所。既非实有。何故又说唯识。答。为遣彼外道余乘所执离心心所别有实境。故说唯识。遮彼心外之境非是实有。非谓实有唯识也。若复执彼唯识为实有者。即与外道余乘所执外境为实有者等无有异。亦堕法执中矣。所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转识论问云。遣境存识。可称唯识。若境识俱遣。何识可成。答。立唯识者。一往遣境留心。率终而论。遣境为欲空心。故境识俱泯。是其正义。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亦可率终而论。是阿摩罗识也。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至)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此略示二种法执及修断之相。此法执与前我执。若约大乘分别我法二执。初地初心一时顿断。俱生我法二执。地地皆断一分。至金刚后心。一时顿尽。故云。分别我法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种现。金刚道后等皆无。若约小乘。初见道时。顿断分别我执。即证初果断尽俱生我执。遂证四果。而法执始终不与焉。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也。自心内法一切皆有者。亲所缘缘。能缘皆有也。是故一切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而愚法者。执以为实。问云。所现似法。与所执法。孰有孰无。答。一是依他。一是遍计。有无不同。立量云。诸似法相。决定是有。从缘生故。喻如幻事。所执实法。决定非有。妄计度故。如毕竟无。故世下。引证。

  如是外道余乘所执(至)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

  此总结前文离识所执实我实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离识色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为所缘缘。以离识外。色等皆无实体故。亲所缘缘。必依有体实法故若非自变色等诸法决非亲缘。即以现在内识例。眼聚心心所法。不能为耳聚亲缘。以彼本质各有属故。立量云。现在彼聚心心所法是有法。非此识聚亲所缘缘宗。因云。他聚摄故。如非所缘。不但彼聚不能为此聚亲缘。即同聚心所。亦非同聚心王亲缘。以王所各有实体故。立量云。同聚心所是有法。亦非亲所缘是宗。因云。自体异故。如余非所取。若约后文。诸识有互缘义。如第八与前七为所缘缘。第八相分与前五识为所缘缘。第六以第八二分为所缘缘。第七唯托第八见分为所缘。前七不与第八为所缘缘。第八唯缘自三类境为所缘缘。不托前七为质故。何以故。若约自识变影缘。则一切法皆可为亲缘。故此聚彼聚。有互相缘义。若约疏缘。即同聚心所。皆非所缘缘。以彼各有本质故。故云。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自心内法。一切皆有。由此下。结。是故下。引证。

  有作是难若无离识(至)如何说心似外境转。

  外难云。若我所许离识实我实法。既非实有。则内教所许不离识之似我似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谓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以有真物。及相似物。而后有假物故。下喻明。如有真火。喻真事也。有似火人。喻似事也。此人有赤色勇猛如火之法。喻共法也。由此三事。然后假说此人为火。今既不许有实我实法。从何而立假我假法。假既不有。似亦不成。以有似而后有假故。似既不成。而说心似外境转者。岂非自语相违耶。

  彼难非理离识我法(至)故知假说不依类成。

  此破假事不依似事立也。言类者。即相似义。火之赤猛。能烧一切。人之赤猛。虽似于火。而能烧之德。不与火类。若人无能烧之共德。而可假说为火人者。则应于水等物。亦可假说火等名。若谓赤猛法。虽不类火有能烧之德。然赤猛之人。与火相近而不相离。故可假说为火人者。亦不然。人类赤猛。现见亦有互相离者。即如现今勇猛火赤之人。初未尝与火合也。然则火人不依似事立明矣。故结云。若说依类而成。此人既无能烧之德。又不与火相亲。然亦有假说此火为火人火法者。故知假说不依类成也。

  依实假说理亦不成(至)由此假说不依实成。

  此破假事不依实事而立。故曰不然。实事。即共法也。以猛赤之德。人与火不共有故。谓猛赤之德。在火则能烧。在人则心烦燥热。其火体不同其所依则无情有情亦各别异故。若无共德而假说火人者。则亦应于水等。假说火等名矣。若谓人火不同。暖德相似。故可假说为火人者。亦不然。以今说火人。不说火德故。若以火德名人。则人人有暖德。人人可名火人矣。故知假说火人火法。不依实成也。

  又假必依真事立者(至)是故彼难不应正理。

  此破假事不依真事立也。自相者。是诸法之自体。唯无分别现量智。亲得其体。如火以热为自相。水以湿为自相。必待自己亲得其体而后知火之为暖。水之为冷。不假言说。非假智所知之境故。共相者。如言火水。人皆比知火性是暖。水性是冷。是有分别比量智所知之境。然说水火时。不得冷暖之自相。此冷暖自相。是身识现量所证境故。又如眼识缘青色时。得青色之自相。若后念分别意识起时。作青色解。便是共相比量。才作解心。即带名言。堕在假相故。此假智诠。亦非离此共相外。别有方便。施设自相。为彼所依。然假智诠。必依相似言声而起。声不及处。此假智诠。便不流转。由能诠所诠。俱不能亲证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但依似事而转。似谓增益非实有相者。以见相二分。五位百法。皆伏托因缘。方能变现。谓之增益似事。若以真如法性观之。本无是事。直如头上安头。故总名增益非实有相也。由此言声必依增益似相上转。故不可说假事必依真事而立。是故下。结难不当。

  然依识变对遣妄执(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

  问。既假事不依真立。此假我法。从何而起。答云。虽不依真。然依内识变现而有。由彼外道余乘。妄计心外实有我法。为对遣此执。故说似我似法。是内识所变。以翻其案耳。然此假字。亦是强名。此段近结当文。远结前文颂中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三句。由此下。引证。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至)名为异熟非谓一切。

  此释颂中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三句。先释三种名言内识所变之相。总则五位百法。别则有无量种。而能变之识。其类唯有三种。一谓异熟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圣而熟。异类而熟。具此四义。故名异熟。唯属第八。虽第六亦有异熟。而唯一分。此识偏多。故曰多异熟性。二谓思量。思。谓思察。量。谓度量。属第七识。恒审思量第八见分为我法故。虽诸识皆有思量。而不恒不审。唯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属前六种识。虽七八二识。亦能了境。依内门转。唯了细境。此六能了粗相境故。颂言及者。显前六识合为一种。前五取境。必有同时意识故。次释能变义。一因能变者。谓等流二取习气。及异熟诸业习气二种现行。名因能变。等流习气者。即前七识三性种子。各生现行。熏第八种。而令增长。唯除第八。非能熏故。异熟习气者。由前六识有漏善恶现行。熏第八善恶异熟种子。而令增长。唯除第七。以第七无记。非异熟因故。此中生长。即能变义。前后转变。至成熟故。二果能变者。由前二种习气力故。引生第八相应心所。见相分等。及苦乐异熟种种现果。名果能变由前七等流习气为亲生种。引生第八及相应见相分差别体相。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如见分善种生善现行。烦恼种生恶现行。相分种生无记现行。由果与因同。故名等流果。异熟果者。由前六善恶业种为殊胜增上缘。招感第八酬引业力。恒相续故。名异熟果。言引业者。引谓牵引。谓业有力。能引总报故。即前六识造善恶业。牵引第八受善恶报。相续不断。名异熟果。满业者。满。谓满足。谓业无力。唯满别报。即前六识造善恶业。能满第六善恶二果。故第八名总报主。而前六名别报主也。然前转识无记性者。从总报异熟识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以引果识。遍三界故。常相续故。六识不遍。无色界等。无心定等。六识皆无。有间断故。唯第八识。具三义故。名真异熟。一遍义。简前五识。二相续。简第六。三业招。简第七。具此三义。名真异熟。即前异熟及异熟生皆名异熟果异因故者。以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此异熟名。虽有多义。今但约第七我爱执藏。及能持善恶二种异熟因。能变善恶二种异熟果。由此三义。故名异熟。非总该异时异圣变异等义也。

  虽已略说能变三名(至)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上略释能变三名。下广辩能变三相。先问。次举颂答。先辩初能变有十二门。阿赖耶识。是自相门。异熟。是果相门。一切种。是因相门。不可知。是不可知门。执受处。是所缘门。了。即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是相应门。唯舍受。是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因果法喻门。阿罗汉位舍。伏断位次门也。自此以至后文二十三颂半。广明唯识行相。

  论曰初能变识(至)藏初过重是故偏说。

  此释初能变自相门也。大乘教。谓阿毗达磨等。小乘教。谓增一经等。阿赖耶。此云藏。具三藏义。故曰赖耶。谓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能藏者。即是能持义。犹如库藏。能藏一切宝贝等物故。此能含藏杂染种故。故名能藏。此约持种边说。言所藏者。即是所依义。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故。此识是杂染法所依处故。此约受熏边说。执藏者。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此识为染污末那坚执为自内我。故名执藏。又起信钞云。第八能藏义者。谓根身等法。唯此识能含藏故。如像在珠内。故曰。欲觅一切法。总在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次所藏义者。谓此识体。即以色心等为所藏处。以色心等。是此识之相见二分故。如珠在像内。故曰欲觅赖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所谓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谓与杂染互为缘者。谓能藏所藏。展转为因。故曰互也。瑜伽问云。互为因相。建立云何。答。阿赖耶识。与彼转识为二种因。一为种子生因。二为所依止因。种子生因者。谓诸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生时。一切皆因阿赖耶识种子而坐。所依止因者。谓由阿赖耶识所执色根为依止故。五识身转。非无所受。又由有此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种色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复次转识与阿赖耶识为二种因。一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故。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者。谓随依止阿赖耶识。如是如是善不善无记转识生时。于一依止同生同灭。如是如是熏习此识。由是为因缘故。后后转识善不善无记性。转复增上。转复炽然。转复明了。而得生起。于后法中摄植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未来。即此异熟阿赖耶识。如是种子因故。依止因故。长养种子故。摄植种子故。是名建立阿赖耶识转识互为因相。有情执为自内我者。释执藏义。以第七为有情识者。以与第八念念相续。不暂离故。此三藏义。是初能变之自相。彼以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摄。谓收摄。持。谓执持。摄是能藏所藏义。持是执藏义。谓能摄藏一切杂染因果等法令不失故。复为第七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识自相有多位多名。然藏初过重。是故偏说故下文云。最初舍故。过失重故。今此但举一端。后出名文。中广辩。

  此是能引诸界趣生(至)异熟实不共故偏说之。

  此释颂中果相门也。由前六过去修五戒十善等业。招感天人总别异熟乐果。若前六因作十不善业。招感三途总别异熟若果。由此义故。名为异熟。由依此识相分种子。假立命根。又依此识身心分位。假立同分。若无此识。则一切命根及众同分异生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摄论云。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熏习此识续生。而能摄持无始熏习。是名果相。此识果相虽多。而异熟唯此识有。他识所无。故偏说之。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至)略说唯有如是三相。

  此释颂中因相门也。因即种子。阿赖耶识。由彼杂染品类诸法。熏习所成功能差别。为彼生因。是名因相。以此识执持诸法种子。他识所无故偏说之。初能变识下。结也。

  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至)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此别释一切种也。言种子者。即是第八自证分上一分亲生现行功能。谓之种子。此种属相分。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本识是体。种子是用故。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故。此之二法。理应如是不一不异。若是一者。不可说为有体有用有因有果。今体用因果。各各不同。故非是一。若是异者。应见分种能生相分。如谷种能生豆等。或是体灭方应有用。以许因果体用一向异故。今体用相似。因果必同。故非是异。此之种子。虽与本识及所生果非一非异。而是有体实法。非是假法。以假法如毕竟无。非因缘故。

  此与诸法非一非异(至)非无记性所摄异熟。

  难云。若提子所计有法与有等性非一非异斥之为假今此种子既与诸法非一非异。亦应是假。遂立量云。此与诸法是假非实。非一非异。应如瓶等。若此种子既是假有。真如亦应是假。以种子通漏无漏故。若无真如。胜谛亦无。应成断灭。答云。然诸种子。皆依世俗谛中。说为实有。不同真如。以真如离一异有无戏论相故。下释种子是实非假。言种子虽依第八为体。即是第八相分性境。而非他物。以是第八见分所缘故。虽非一异而是有体实法。不可言无。问。若尔。此第八识与诸种子。三性之中何性所摄。答。若约依体门说。此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异。同是无记性摄。以摄相归性。摄用归体故。若约功能差别门说。因果皆通三性。以此种子。能成现因。能发现果。问。有漏已知无记性摄。若无漏种。是何性摄。答。诸无漏种。异熟不摄。非是无记。故因果皆是善性所摄故。摄论云第八种子总有二位。一是有漏。无记性摄。二是无漏。唯善性摄。难云。既无漏是善性摄。不属无记。非异熟性。何故决择分说。二十二根。皆异熟种。皆异熟生。言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命根。男根。女根。五受根。信等五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答。虽决择分说。皆名异熟。而非第八同无记性。谓此二十二根。皆依异熟。名异熟种。如眼等识。依异熟故。名异熟生。皆是异性相依。非是同性。立量云。无漏种子。依有漏识。异性相依。如眼等识。或是无漏种子。由熏习力。转变成熟。立异熟名。非是第八无记所摄异熟。故无漏种。唯善性摄。

  此中有义一切种子(至)如是建立因果不乱。

  此清目等立漏无漏种皆是本有。无新熏义。由熏习义。但令本有增长成熟。如契下。引经证。喻伽下。引论证。一切种子皆悉具足者。染净二种皆本有也。?三菩提种者。清净种子。具而不发也。五种性者。声闻。缘觉。如来。不定。阐提种性也。楞伽云。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所有不着。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者。谓自性法无间种性。离自性法无间种性。得自觉圣无间种性。外刹殊胜无间种性。若闻此四事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者。谓说彼三种时。随说而入。随彼而成各别种性者。谓一阐提也。三无漏根者。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知者。即真见道义。由熏下。立因果义。言第八识中本有种子。由诸转识熏令增长。不由别别熏令生起。种起现时。种因现果。现起种时。现因种果。如是建立。因果不乱。若许新熏。漏熏无漏。无漏熏漏。善与不善。亦互相熏。因果紊乱故。

  有义种子皆熏故生(至)依当可生非己有体。

  此难陀立漏无漏种皆由新熏。非本来有。言皆熏故生者。即本有亦熏生也。如契下。引经证。论说下。引论证。外种熏习或有者。是众生依报。乃是众生共业所感。亦名熏习。或无者。以自有根种展转相传故。名言等三种熏习者。名言习气有二种。一表义名言。二显境名言。我执习气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有支习气有二种。一有漏善。二诸不善。此有漏种。皆藉熏生。有漏既尔。无漏亦然。问。若无漏种非本来有。何故而有种性差别。答。种性差别。不依无漏种子有无。是依有障无障建立。如瑜伽下。引证。圆觉亦云。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云何五性。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问。若尔。何故瑜伽复说地狱成就三无漏根。答。是依当来可生无漏。非谓本来已有无漏种子体也。

  有义种子各有二类(至)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此护法正义。立漏无漏皆有本有新熏二类种子。各生现行。非有前后。亦不杂乱。若新熏遇缘。即从新熏生。若本有遇缘。即从本有生。二义俱取。善符教理。问。若种子各有二类。岂二类种同生一现。答。诸法虽有新旧二种。当生现时。或从新生。或从旧生。名为二种。非谓二种于一念间同生一现。若尔。即有多种共生一芽过。问。若总未闻熏时。此本有种从何而生。答。谓从无始与身俱生。如外草木等种。

  若唯本有转识不应(至)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若唯本有无新熏者。前七转识王所皆具能熏。不应与第八为因缘性。下引偈证。诸法于识藏。言诸法者。即前七也。识。谓本识。藏。谓第八为能摄藏。诸法为所藏也。识于法亦尔者。谓前七为能摄藏。而第八为所藏也。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者。能熏为因。所熏为果。能生为因。所生为果。正谓前七与八种现交相熏发也。

  此颂意言阿赖耶识(至)故唯本有理教相违。

  此释偈也。如炷与焰展转相烧者。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谓一刹那灯炷为依发生灯焰。是则灯炷为焰生因。即此刹那。焰复能烧所依灯炷。是则灯焰为炷烧因。由炷生?。喻种生现。由?烧炷。喻现生种。又如束芦互相依住者。喻种生种。如是显示。有俱有因。由此种现相生。互相依住。方是亲生因缘。其余虽名为缘。非因缘故。立量云。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是有法。于一切时互为因果是宗。因云。展转相生故。互相依住故。喻如炷与焰。亦如二束芦。若言种子唯是本有。不由熏生。如何前七与第八识互为因缘。若谓种子本有。由熏但令增长。故可说为因缘者。然非熏令增长名因缘也。若谓熏令增长可名因缘。则应善恶业感异熟果。皆是因缘。不名增上。故知虽是本有。亦由熏习。若执种子不由熏习。便与教理相违。

  若唯始起有为无漏(至)故无漏法非无因生。

  若唯新熏无本有者。有为无漏无因缘故应不得生。有为无漏者。即下四智菩提也。自性真如。可非种生。四智菩提。必有种故。若无本有无漏种子。不应四智菩提从有漏种生。有漏不生无漏种故。若有漏种可生无漏。应无漏种亦生有漏。若许无漏生有漏者。则应诸佛无漏种中复生有漏。烦恼善种亦应生不善种。分别论说心性本净等语。一往观之。似有漏心性能生无漏。不劳别有无漏种子。细而察之。则心性本净一语。即是心空所显真如。而为四智菩提之因。故无漏法。非是无因而生。定有种子在也。

  而心性言彼说何义(至)种子现行性相同故。

  此展转辩明心性本净一语。相宗以集起名心。心空所显真如为性。故反问云。彼分别论所言心性本净。是诠何义。若说空理为心性者。空理不是无漏心之种子。以空是常法。无转变故。遂申量云。空理是常法。定非种子。无转变故。犹如虚空。必是刹那即灭。有胜功能。方成种子故。若说性即是心为无漏因者。应同数论。彼以冥性三德为能生因。三德之相虽有转变。而冥性常一。无转变故。遂申量云。性即是心。相虽转变而体常一。犹如数论。若说性即是心。此心即是无漏因者。则恶心与无记心。皆应是善。以有漏种是异熟无记性摄。无漏种是善性摄。若不分善性恶性无记性。而泛言性即是心。则性之一字。通善恶无记。故恶无记心应成善性。若许恶无记心成善性者。则应与信等十一善法相应。若不许恶无记心成善性者。是恶无记不与善法相应也。恶无记心尚不能与善法相应。安能与无漏种子相应乎。且有漏善心。既称杂染。性非无漏。则与恶无记心无有别异。定不能与无漏为因。遂申量云。有漏善心性非无漏。是杂染故。如恶心等。故有漏善心不应与无漏为因。勿善恶无记三性互为因故。若谓有漏心之实性是无漏种者。则应无漏心之实性是有漏种。一性之中。求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若谓异生心是无漏种者。则应在异生位所起现行。皆是无漏。应名圣者。不名异生。若谓异生心之实性虽是无漏。而异生之相尚在染位。不名无漏。无斯过者。是亦不然。以异生之相既是有漏。则心与种子定是有漏。何故汝论说有异生唯得成就无漏种子。若种子成就。现行亦然。以种现性相必无别故。故异生位应名圣者。

  然契经说心性净者(至)有漏法种类此应知。

  此明正义。心性净者。是说集起心空所显真如。此真如者。即是此心凝然不变之实性。此之实性。无作无为。无染无污。名性本净。又说此心之实体。不堕烦恼染污中。名性本净。非谓有漏心性是无漏名本净也。由此心性本净。诸有情类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至资粮加行位中。藉闻熏力熏令增长。故见道位断分别惑。无漏现起。必伏此真如清净无漏种子为因而成现行。无漏现行既起。展转熏成一切智种。由此义故。定有本住新熏二类种子。无漏既尔。有漏应知。

  诸圣教中虽说内种(至)方便说为出世心种。

  先通前执。问。若尔。何故论说内种定有熏习。故通云。圣教虽明内种定有熏习。然熏习义。唯通增长。而不定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宁全拨无本有种子。然虽本有。若无熏习之力。不得增益茂盛。不成胜果。必须熏淘渐染。习与性成。方能得果。故说内种定有熏习。其闻熏习。闻正法时。不唯熏起有漏法种。亦能熏起本有无漏法种。展转生出世心。此闻熏习。有二种缘。若熏有漏法种。因果不忘。能感二乘殊胜异熟之果。与出世法堪作胜增上缘。至修道位。此种可断。若熏无漏法种。与出世法作亲因缘。此因直至佛果位中。无有间断。以本有故。非所断摄。问。若闻熏习是增上缘。何故能熏出世心种。答。此无漏种正因缘性。微细幽隐。不能了知。故假托粗略显明熏习性中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其实出世心种。是本有无漏正因缘也。

  依障建立种性别者(至)各有本有始起二类。

  复通前执。问。若尔。何故论说有情本来种性差别。不由无漏种子有无。但依有障无障建立差别种性。故通云。以由无漏种子有无。故显障有可断不可断义。若不由无漏种子有无。彼二种障依何为因而有断不断耶。然无漏种子。微细幽隐。难可了知故。约二障以显种性差别。非谓全无无漏种子也。若谓法尔有此二障建立五性差别。则无漏法种。亦应法尔有别。何故不许。若谓全无无漏法种。则三乘圣道无由而起。是谁能断二障种子。而说依障立种性别。既彼圣道必无生义。则无漏种皆成断灭。而言当可生者。定无是理。然诸下。总斥其非。由此下。两出已是。

  然种子义略有六种(至)不可说有能生用故。

  下明种子六义。刹那灭者。显是有为有转变义。于转变位。能生现果。方成种子。此拣无为法。及长时四相。并外道常我。不得为种。以常法无转变。不能生一切法故。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至)故但应说与果俱有。

  问云。若刹那灭为种子者。应前念种望后念种。或应过未相望。皆可为种。答。要果俱有。谓此种子。要望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现者。谓现在。现有。和合者。谓一身同时。唯种生现。异类不同。两不相违。一身一时有能生用。名果俱有。此遮前后相违及定相离。若种生种。是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问。种现相生。是异类体。何故俱有。若种生种是同类体。何故不俱。答。种望现果。虽是异类。两不相违。故许同时。种望种果。虽是同类。自相相违。定须时异。虽种生种亦名转变。而无因用。非果俱有。须是种现同时现在。方有因用。名果俱有。若是未来未生。过去已灭。是假法故。非实有体。无能生用。不可为种。故摄论云。已灭生果。如死鸡鸣。问。何故异类不违。同类便相违耶。答。如子望母。子不是母。是异类故。同时俱有。母自望母。名为同类。故于一时无二身并。故摄论云。言俱有者。非谓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今依能生现果。立种子名。不取引生自类名为种子。故但应说与果俱有。不说与因俱有也。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至)此显种子自类相生。

  问云。若种子要与现果俱时而有。方名种子。前七转识现行亦与果俱。何不名种。答。要恒随转。谓要长时相续。其性一类。直至成佛。异熟位舍。方名种子。此遮转识现熏种时。虽与种果俱有。非恒随转。以间断识。三性互起。非是一类长时而转。故与种子法不相应。唯第八识有种子义。此恒随转。是显种子自类相生。问云。若言一类相续。如何说有寿尽相。答。此约生果有限名寿尽相。种体非断。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至)生异性果有因缘义。

  问。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等种生染等现行。亦名种子。答。要性决定。谓前因力生后现果。前后善等。决定无杂。方名种子。此遮彼异性因。生异性果。不名种子。摄论云。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问云。若异性因不名种子。如何说因通善恶。果唯无记。答。彼说增上。此说因缘。故不同也。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至)故种于果非恒顿生。

  问。若自性因。生自性果。名种子者。应此性因。于一切时顿生此性。亦名种子。答。要待众缘和合。功能殊胜。能起现行。方成种子。此遮外道自然顿生多果。众缘者。即四缘也。如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有。又余部小乘。执缘恒有。今待众缘。正遮缘非恒有。故种于果亦不顿生。摄论云。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至)执色心等互为因缘。

  问。若待众缘名种子者。应一因生一切果。或心种生色果。答。要引自果。谓自引生自色心果。方名种子。如色种生色果。心种生心果等。此遮外道计一因生多果。又遮余部执色心互生。

  唯本识中功能差别(至)是共相种所生果故。

  正结本识中一分差别功能具上六义。方成内种。其余皆不能成。问。外谷麦等亦能生芽生茎生叶。可名种子。何故不成。答。由稻谷等。皆是众生共受用业之所招感。实是内识所变。依世俗说。假名种子。问。何故非实。答。色种无质碍。麦种有质碍故。然此内外种子。望所生果。有二功能。即为二因。一能生因。谓初刹那亲能办果。二能引因。谓有余力。令所生果相续而住。至究竟故。如内识种。亲望名色。名为生因。转望六根少壮。衰老死丧。至于尸骸未尽已来。相续而住。皆名引因。若外种亲望于芽。名为生因。转望抽茎发叶。开华结果。至枯槁时。相续而住。皆名引因。摄论云。此中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内种能引丧后尸骸。外种能引枯后相续。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若谓刹那展转相续。前念为因。后念随转。是则后边不应都灭。由此决定应有引因。此二种子。譬如放弦。弯弓为因。箭不堕落。远有所至。放箭为生因。弯弓为引因。放箭得离弦。远有所至。若但以放箭为因。不以弯弓为因。则箭不得远。若言前刹那箭。生后刹那箭故箭得远。则箭无落义。外内种子亦尔。由生因尽故枯丧。由引因尽故灭尽也。内种必由熏习者如无多闻熏习之因。必无多闻之果。外种熏习。有无不定。故置或言。如稻麦种从稻麦生。何藉熏习。无性又云。如炭粪牛毛等。次第生彼苣胜青莲华根及以蒲等。非苣蕂等与彼炭等俱生俱灭互相熏习而从彼生。如是外种或无熏习。如苣蕂等与华鬘等俱生俱灭。由熏习故。生香气等。如是外种或有熏习。故外物必藉外种为增上缘。以最胜故。外种若欲办果。必以内因为彼亲缘。以外器界。是多人所感共相种。而此稻麦等。从共相种生。是故内种离外无别。名世俗有。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至)令种生长故名熏习。

  摄论云。言熏习者。如苣蕂中有华熏习。苣蕂与华俱生俱灭。是诸苣蕂。带能生彼香因而生。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问。能熏所熏各具几义。得熏习名。答。能熏所熏各具四义。故名熏习。问。八识之中。谁为能熏孰为所熏。答。前七皆能熏。第八独所熏。问。前七三性皆能熏。为复不定。答。除无记性。?有胜用。不能熏种。其余善恶及有覆性。皆是能熏。问何故第八独为所熏。答。所熏四义。唯第八有。是故第八独名所熏。

  何等名为所熏四义(至)性不坚住故非所熏。

  问。第八所熏四义云何。答。夫为所熏识者。必须一类坚住。相续不断。能持习气。令不散失。乃是所熏。今前六转识。五位无心。有间断故。既非坚住。定非所熏。第七在有漏位中。虽无间断。在无漏位亦有解脱间断。故非所熏。第八虽是有漏。因中体无解脱。虽是无覆无记。不妨亦能持无漏种。得名所熏。应立量云。前七转识是有法。非是所熏宗。因云。不坚住故。喻如电光风声等。

  二无记性若法平等(至)唯带旧种非新受熏。

  问云。若言有坚住性是所熏者。如佛果第八。亦是坚住应名所熏。答。夫名所熏。须是一类无记。即不违善恶二性。方受彼熏。今佛果第八。既是善性。即不容纳不善无记性熏。非是所熏。以佛果第八善性圆满故。若不善性。即是烦恼。又不容纳信等善性熏。由互不容纳。故非所熏。唯是第八宽心大量。故能容纳一切善恶习气有此义故。方名所熏。故云。善染如沉麝韭蒜等。故不受熏。无记如素帛。故能受熏。问。无漏第八既不受熏。诸无漏种何从而得。答若如来无漏第八净识。唯在因中曾所熏习。带此旧种。非在佛果位中方新熏也。应立量云。第八净识。非是所熏。善性摄故。喻如沉麝。

  三可熏性若法自在(至)依他坚密故非所熏。

  问。若言有坚性及无记。性名所熏者。且如第八五心所。及无为法。皆具二义。应名所熏。答。夫所熏者。具法自在。性非坚密。方是所熏。言。自在者。止简难陀许第八五心所受熏。以心所是依他生起。不自在故。非所熏性。言性非坚密者。即简马鸣菩萨真如受熏。以真如体。无为坚密。如金石等。故不受熏。唯是第八体性虚疏。故可受熏。应立量云。第八五所非所熏性。不自在故。喻如臣等。真如无为非所熏性。性坚密故。喻如金石。

  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至)可是所熏非心所等。

  问。若言有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是所熏者。应可此人第八受他人前七识熏。以此人第入是可熏性故。答。要与自己能熏同时同处。方名所熏。今此人第八望他人前七。不同时同处。无和合义。故非所熏。亦遮经部将前念识熏后念识。亦不同时。故非所熏。应立量云。第八不受他人前七识熏。不和合故。如眼与声。

  何等名为能熏四义(至)无生长用故非能熏。

  问。前七能熏四义云何。答。夫为能熏者。刹那刹那具有生灭。方名能熏。今前七识是有为法。有生灭义。有能作用。乃是能熏。此拣无为前后不变。无生灭义。无生长用。故非能熏。应立量云。此无为法。非是能熏。前后不变。犹如虚空。

  二有胜用若有生灭(至)势力羸弱故非能熏。

  问云。若有生灭名能熏者。且如业感异熟生心心所。色不相应。皆有生灭作用应是能熏。答。要有胜用。今前七识具有三性。势力增盛。有殊胜用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拣业感异熟生心心所。势力羸弱。无强盛用。故非能熏。色法虽有强盛之用。而无缘虑。亦非能熏。不相应行二用俱?。故非能熏。应立量云。异熟心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非能熏性。势力羸弱。如将死人。

  三有增减若有势用(至)前后佛果应有胜劣。

  问。若有生灭及有胜用名能熏者。即如佛果前七。具此二义。应是能熏。答。要有增减。唯是前七有殊胜用。可增可减。可善可恶。能成办事。方是能熏。佛果前七是平等性。无损无益。故非能熏。果位前七若能熏者。便非圆满。前佛后佛应有胜劣。应立量云。果位前七。非能熏性。无增减故。喻如虚空。

  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至)具此四义方是能熏。

  问云。若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名能熏者。即如他人前七。亦具如上三义。应与此人第八为能熏性。答。要与自己所熏和合。方是能熏。今他人前七望此人第八。不同时处。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应立量云。前七不熏他人第八。不和合故。犹如耳色。问。前七心所。何故同王亦为能熏。答。四义具故。问。第八心所。何不同王亦为所熏。答。?自在义故。问。心所不自在。心所非所熏。心所不自在。何故为能熏。答。为因据有力。心所有力故。是故为能熏。受熏须报主。心所非报主。是故非所熏。问云。为因言有力。心所便能熏。为果应有力。心所亦所熏。答。心所为果时。无力非所熏。若第八王所一聚六皆受熏。凡一能熏熏起六种。若遇缘时。六种则应顿生六现。如一有情。顿生六现。成六有情。则违圣教说众生界无有增减。便成大过。问。能熏第七一聚心所。有十八法。缘第八时。齐熏十八本质种。何无顿生十八果失。答。能熏虽多。一处受熏。唯生一果。如一麦中有多面尘。共生一芽。此亦如彼。应法合云。麦粒一而面尘多。共生一芽。持处一而种子多。同生一果。问。前七能熏。熏第八识。四分之中。约熏何分。答。前五能熏第八相分种。第六能熏第八见相二分种。第七能熏第八见分种。问。前七四分何分能熏。答见相二分能熏种子。以此二分有作用故。问。相分是色。何能熏种。答。但是见分与力。令相分熏种。见分是自证分与力。如枭附块而生卵。

  如是能熏与所熏识(至)如熏苣蕂故名熏习。

  此总释熏习义。言熏者。资熏击发义。习者。生长成熟义。苣蕂本是炭。多时埋在地中。变为苣蕂。即胡麻也。如苣蕂与华俱生俱灭。由熏习故。便生香气。西方若欲作涂身油。先以香华及苣蕂子聚为一处。淹令极烂。后取苣蕂压油。油遂香气。以胡麻本无香气。因华熏故生。以喻能熏所熏和合一处。生灭俱时。令所熏种方得增长。立量云。能熏所熏俱生俱灭。种子增长。如华熏苣蕂。

  能熏识等从种生时(至)是谓略说一切种相。

  此明能熏所熏俱时和合种现相生为亲因缘。先立量云。种现二法是有法。因果同时宗。因云。展转相生故。同喻如炷焰。种子是法。复能生种是宗。因云。更互相依故。喻如二束芦。种现相生。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俱有因者。于心随转。俱时而有。果与因俱。名俱有因。士用果者。谓诸作者。及诸器等。成办种种事业。名士用果。若种生种。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同类因者。不随余类。因果相似故。等流果者。谓善不善无记三性为因。引同类果。名等流果。如第八三性。种子。各生三性现行。果与因同故。此二与果是亲因缘者。结成因缘也。此二者。俱有因。同类因也。除此二因。皆是增上。设名因缘。应知假说。是谓下。总结一切种。相。问云。种生现。现生种。如父生子。子生孙。定是亲因。种生种。何理亦名亲缘。答。前念既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前念后念即是一体。岂不至亲。问。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应是因缘。何故却说是真等流。答。已有种子故。谓前念种子生前念现行。其种至第二念时。还生第二念现行。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现行亲生。如戴花人。向前行时。其花不曾自向前行。但随人向前。故云。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是知染净无体。随熏所成。若离能熏之缘。无法可得。若无所熏之体。何法可成。即知无有一法。不从心生。随善恶以染成。因熏习而为种。似褁香之纸。染芬馥以腾馨。若系鱼之绳。近腥膻而作气。况乎异熟本识。坚住真心。闻善法熏。则净种增长因恶法起。则染种圆成。是以内具正因。虽本然有外为缘助。须仗新熏。遂能起果训因为凡作圣。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未遇人工。不成火用。如身中佛性。是佛正因。不遇净缘。难成妙用。熏习之功。可得缓乎。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至)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此释颂中不可知门。行相门。所缘门也。先徴。次举颂答。次释。了谓了别者。即是本识能缘见分也。处谓处所者。即器世间。是本识所缘相分境也。根身种子。亦是本识所缘相分境也。第八自证分上。一分生现功能。谓之种子。有根之身。名为根身。根身所依世界如器。名器世间。相名分别习气者。释种子也。相即业习气。属相分。名即名言二种习气。属见分。分别即我法二种习气。属遍计。即五法之三也。色根及根依处者。释根身也。色根。即胜义根。所依处。即色根所。依之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此二者。正指种子及根身也。执受各具二义。执二义者。一摄义。二持义。即摄为自体。持令不散。受二义者。一领义。二觉义。即领以为境。令生觉受。第八缘种子时。具执一义。持令不坏。具受一义。领以为境。第八缘根身时。具执受四义。一摄为自体。同是无记性故。二持令不散。第八执持此身令不烂坏故。三领以为境。此根身是第八亲相分故。四令生觉受。安危共故。第八安。根身亦安。第八危。根身亦危。若第八缘器世间。于执受中具受一义。领以为境。以是第八疏相分故。所以不摄为自体持令不散。器界成坏时。第八亦不同彼安危。所以亦不令生觉受。若发毛爪齿等虽近。亦同外器。亦不摄为自体。持令不散。不生觉受。由此第八或持或缘应具四句。一持而不缘。即无漏种。二缘而不持。即器世界。三亦持亦缘。即根身。四非持非缘。即前七现行。问。第八何故不缘前七现行。答。有多过故。是以不缘。若变影缘。即犯第八缘假过。若是亲缘。即犯唯识义不成过。以亲取他心故。又犯有情界增过。以变起前七现行。有两重第七故。阿赖耶等者。言第八以因缘力得生自体。即复自变三类性境为自所缘。而了别之见分。又仗此所缘相分而得生起也。上总明。下别释。

  此中了者谓异熟识(至)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

  此别释行相门也。此下是护法楷定唯识之义。必具四分。先破安慧立自证一分。不立相见之非。安慧据论云。此自证分。从缘所生。是依他起。故说为有。见相二分。不从缘生。因遍计心妄执而有。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更变起我法二执。又是无故。密严偈云。愚夫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故知但是依实自证分上。起遍计妄情变似二分。其实二分无有实体。但是愚夫不了。妄执为实。问曰。若言相见是假。且如山河大地是相分收。现见是实。如何言假。答。虽见山河是实。元是妄执而有。实理而推。不离自证。故楞伽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故知离自证外。无实相见二分。故护法破云。自证分中。必具见相二分。故曰。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能缘所缘相现。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则能缘见分。应不缘自所缘境。自所缘境者。如眼识见分以色为自所缘。余则非自。能缘见分既不缘自所缘。则一一皆能缘一切境。如眼识见分。亦能缘耳识鼻识相分等。以眼家即是耳家相分。耳家相分即是眼家相分故。立量云。若心心所是有法。无所缘相是宗。因云。应不能缘自所缘境。或应一一能缘一切。喻云。自境如余。余如自故。若心心所无能缘见分。则应顽然无知。如虚空等。无能缘用。若谓虽如虚空。亦能缘者。则应虚空亦是能缘。立量云。心心所法。应不能缘。无能缘相故。如虚空等。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有能缘相故。如心心所。故知心心所法。必有能缘所缘二相。下引证。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者。言一切法皆是唯识变现。离识之外。更无实境。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者。言虽无心外实境。而自证分所变相分见分。不假强为。自然而转。故知自证实有相见。不得独许自证为实。相见为无也。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至)即能量及果彼三体无别。

  次破难陀立二分而不立自证之非。以出陈那立三分之是。先出难陀立二分之非。言彼不立自证分者。以心外本质为所缘境。王所所变影像为相分。即以王所之体名见分。此总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二分也。又为彼释云。何故彼以外境为所缘。犹彼不立自证分。即以外境为所依根。及所缘境。行相相似者。王所所变相分。同是影像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者。事即见分。数即心所。言心王与心数。虽同以见分为体。平等无异。而了别领纳缘虑之相各各不同。故以见分体相分见相也。由彼不立自证。故境不自内出。直以见分缘本质。即以见分体相为见相也。次出陈那立三分之是。达无离识所缘境等者。由彼达自心之外。无别有境境是内识自证分所变。故以自变相分为所缘而以能缘见分为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即相见所依自体名事。此事即自证分。若难陀但立二分而不立自证者。即见分心心所法不能自忆。如见分心不曾更境。此于后时。必不能忆故。更。犹经历也。如现行色曾被见分缘者。后时必能记忆。若不曾为见分缘者。后时必不能记忆。以能缘见分。于过去世及现在时。但缘相分。不曾自缘。前已灭心既入过去。有何所以而自忆持。以于昔时不曾反缘自见分故。今许今时心心所法能自记忆。明知昔时决定有自证分缘于见分。证彼缘境。作量果故。故今能记忆耳。立量云。此自证分是有法。若无是宗。因云。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喻云。如不曾更境。正知眼识见分忽然缘青时不缘黄。缘黄时不缘青。皆由自证为量果故。令见分缘境不谬。故知必有自证也。心与心所同所依根者。如眼识依眼根等。所缘相似者。以内色如外现。故曰相似。不同前师以本质为所依所缘也。行相各别者以王所见分作用各别故。不同前师以影像行相为相似也。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者。言王所自证之体虽皆平等。而王所之相用。各各有异。以八识王所各自有体故。不同前师领纳等相各有差别。而同以见分为体也。然心下。准陈那三分之是。以前安慧立一分。但有体而无用。难陀立二分。但有用而无体。皆互不足。陈那三分。体用兼收。故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为量果。喻如尺量绢。绢为所量。尺为能量。记数之智名量果。今见分缘相分不错。及能自忆心心所法。皆由自证而作量果。故知八识各有三分。若无自证。相见亦无。若有二分。自证必有。自证如蜗牛。相见如二角故。如集下。引证。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至)此中见者是见分故。

  此下护法菩萨立第四分以补陈那之不足。若无证自证分。别?第三量果故。今陈那以见分为能量。有了境用。即将自证分为量果者。今自证分亦有能量照境之用。又将何法与自证为量果耶。故曰。此若无者。谁证第三也。心分既同应皆证故者。以见分是心分。故有自证分。自证亦心分。应有证自证。故须将第四证自证分为量果也。若无证自证。则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若不以证自证为量果。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摄故。以见分通三量故。有时取境分明。有时度境无谬。有时比度不着故。由自证分是心体。得与比量非量为果。见分非心体。不得与自证为量果。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次明内外。见相为外者。能所取故。后二是内者。唯内证故。次明能所缘。相分是所缘。余三皆能缘。以第二见分。但缘第一相分。不缘后二。由彼通三量故。第三自证分。前能缘见分后能缘证自证。第四证自证。唯能缘第三。自证不缘第二见分者。以证自证但是心体。不起用故。不缘见分。前二通比非。后二唯现量。故心心所若立一分。无能所失。若立二分。无自证失。若立三分。无真如失。今立四分。具能所缘。有自证分。有真如体。无无穷过。故知见相虽不即自证。而又不离自证分。自证虽不即证自证。而亦不离证自证也。次引证。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者。即是内三分为一性。相分为一性。合之即是心境二性也。能取所取缠。见种种差别者。能取缠。即能缘见缚。所取缠。即所缘相缚。若以内三分论。见分则有种种差别。后二则无。以彼见分通三量故。

  如是四分或摄为三(至)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此会通前文摄相归性。言虽立四立三立二立一。种种不同。然各有旨趣。不独立四者为是。即立一分者。亦未尝非也。如入下。引证。既曰唯是自心。则外境都无。由执着故。似外境转。非是实有。故知离心之外。更无一法可得。如是处处说唯一心。一心必摄心所。故前文言了别者。即是识之行相。行相即是见分。岂可以相分名行相哉。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至)如众灯明各遍似一。

  此别释所缘门。第一类性境也。谓此器界山河大地。是异熟识所缘性境。即有体相分色。是诸有情共相种子成熟力故。变似色声香味地水火风八法所成器世界相。此能造四大及所造色。以在外处。名外大种。非离心外。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言共相者。多人所感故。问云。此器世界既诸有情共业所感。则应在此器界同受一果。今诸有情总在一界而有染净粗妙苦乐之境。受用不同。何得名为共业所感。答。虽诸有情共业所感。共生一界。处所无异。然必随自不共业力。故所变受用苦乐染净粗妙之境。各各有异然器界之相。则未有不同者。故得说名共业所感。言处所无异者。共中共也。言所变各别者。共中不共也。喻如灯明各遍似一者。灯喻有情。明喻处所无异。各遍喻所变各别。似一喻而相相似。立量云。虽诸有情是有法。处所无异是宗。因云。所变各别。相相似故。喻云。如众灯明。各遍似一。问云。山河大地共业所感。亦何所据。答。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方得成就。所谓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如是皆由众生共业。及诸菩萨善根所起。令诸有情各随所宜而得受用。又云。一切有情增上业力种成熟故。大虚空中起金藏云。乃至世界次第成就。染净粗妙。随共业力受用各别。又云。断截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等。又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故知皆是众生业感。若离心外。无别有法。

  谁异熟识变为此相(至)诸业同者皆共变故。

  问云。既异熟识变现器界。此器界相。是谁异熟之所变现。有义一切者。言圣凡共变也。此月藏义也。所以者何。徴也。如契下。引经证。有义下。护法正义也。若此器界是一切有情所变。则应净土圣贤可变秽土。秽土异生可变净土。以一切言。包圣凡故。又三果圣人。厌离有色。锁碍入空。生无色界。必不复来生欲色界。纵变此土。复何所用。以理推详。此一切言。是现居此土及当来生此土者异熟所变。由现居故。生居秽而佛居净。故无诸佛变秽。异生变净之失。由当生故。故无无色圣者变下土之失。经依少分而言一切。非谓总包圣凡也。

  有义若尔器将坏时(至)鬼人天等所见异故。

  月藏复质云。若一切言。但说异生。不及圣者。则三灾将坏世界之时。众生都在无色界中。既无现居及当生者。是谁异熟变为此界。若谓无色界人变此土者。则诸异生既厌有色而生无色。现在既无色身。变此色土。复何所用。设使无色界人变成色身。受用色界。然有色界与无色界。粗细悬隔。不相依持。则无色人变为色土。何益于身。护法复答云。然所变世界。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尔变现。若于己身有依持受用。于己有益。便变为彼。由是义故。无色界人。设生他方无色界时。彼异熟识。亦得变为无色自地。而得依持受用。若彼土杂居。设生此土杂居。彼识亦得变为此土杂居而得依持受用。故器世界将坏初成之时。虽无现居及当生者。而此器界。亦得现有。此约一切共受用说。若别受用。准此应知者。言虽同生此界。而所受用果报各别。此名同业别报。正如一水。天见琉璃。人见为水。鬼见脓河。鱼见窟宅。余趣余人。不共用故。

  诸种子者谓异熟识(至)如真如性不违唯识。

  此别释所缘门。第二类性境也。有漏法种是识性摄者。是第八无记性摄故。无漏法种非此性摄者。善性摄故。非无记性识所缘境故。虽非此识所缘。而与此识不相舍离。如真如性。是识实性。不违唯识。申量云。有漏法种。是识所缘。识性摄故。犹如色等。无漏法种不违唯识。虽非所缘。不相离故。如真如性。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至)不尔应无受用他义。

  此释所缘门。第三类性境也。有根之身。故曰根身。前器界是诸有情共业所感。共所受用。故曰共种。此之根身。是诸有情各别业种所成。故名不共相种。变似色根者。清净大种所成胜义根也。名不共中不共。此胜义根。唯自识变。故名不共。唯自受用。复名不共。及根依处者。即胜义根所依浮尘根也。名不共中共。自第八变。名不共。他人亦得受用。名共。虽此根身是不共种所成。然于不共种中。复有一分共相种子成熟之力。能于他人身处。亦变似彼他人浮尘根为己受用。不尔应无受用他人之义。

  此中有义亦变似根(至)彼余尸骸犹见相续。

  问。本识各变自根。还变他根否。有师云。不但变自根。亦能变他根。以论中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既曰他身五根。即是能变他人浮尘胜义根也。有师申正义云。此本识唯能变似他人浮尘根为我受用。决不能变他人胜义根为我受用。以自己不能受用他人胜义故。问。若尔说自他身五根现者。如何得通。答。论说似自他五根现者。是自他阿赖耶识各自变为根。非自变他根也。若谓自己能变他根。则诸已死。何不变彼五根如故。而令彼烂坏耶。故生他地及涅槃者。彼余尸骸犹见相续未即顿坏者。犹是自识引因之力。非他人变。故知但能变似依处。决不能变他人胜义也。

  前来且说业力所变(至)及堕法处现实色。

  上言业力所变器身。此言定力所变器身。即堕法处色也。前来且说众生业力所变器身。界地自他。各有差别。不能移易。以彼众生定业所感故。若是圣者。定慧神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或自身为他。或他身为自。或自界为他。或他界为自。则不决定。若约所变身土。自受用故。穷未来际无有尽时。故多恒相续。若约放光动地等事。为利他故。随众生缘感之力得发起故。多分暂时。是故不定。下总结四类性境。略说本识所变之境。有漏种子。一也。有根之身。二也。五尘器界。三也。堕法处所现实色。四也。以定果色亦是法处色所摄故。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如十遍处定。乃至鱼米肉山。长河酥酪。大地黄金等。皆此色摄。

  何故此识不能变似(至)彼识亦缘此色为境。

  此明本识二变中是因缘变也。问云。此识既能变似依处而为所缘。何故不变似心心所相应无为等为所缘耶。答。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因缘变。谓由名言习气。及先业习气。任运生心。不由作意。所变之境。名因缘变。即前五与第八。随其名言种子为亲因缘。异熟业种为增上缘。仗此因缘势力所变之境为体实相分。为性境。得真实受用。二分别变者。谓都由作意筹度生心。所变之境。名分别变。即六七二识。随自分别作意生故。此分别势力所变之境。为影像相分。为独影。为带质。但可为境。无真实用。此二门者。一是生起。二是变起。今此本识是因缘变。但变实色。不变影像相分心等。以彼相分心心所等。无实用故。问。变心心所。是假相分。第八不缘。三种无为。与不相应。何不变缘。答。若实无为。因位未证。若变无为。亦无实用。故不变缘。不相应法。分位假立。亦无实用。亦不变缘。故异熟识不缘心等。但缘实色。然此亦约有漏位说。若无漏位。第八然熟转成镜智。虽无分别。而镜体澄净。故诸影像虽无实用。亦从彼现。不尔。诸佛不名正遍知故。故有漏位。此异熟识。在欲色界。皆缘三类性境。若无色界。唯缘漏种。不缘身器。以厌色故。无业果色。故根身器界十有漏色皆非所缘。唯堕法处定果实色是彼所缘。彼界异熟。以此色为境故。亦具三缘。

  不可知者谓此行相(至)无想等位当知亦尔。

  此释不可知门也。行相。见分也。内执受境。如器世间三类性境也。由此见相二分。微隐难知故。所以者何。谓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于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由此识缘境微细。世聪慧者亦难了故。故曰不可知也。如何下。徴。如灭下。约灭定以显不可知。以灭定中。恒行心所与不恒行心所悉皆灭尽。尚云识不离身。如有心等。则知八识之相。微细幽隐。甚深难了。故申量云灭定有识。有情摄故。如有心时。故楞伽云。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无想下。例知。故宗镜云。此体不可说。微妙最难知。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现相。如空中飞鸟。虽往来鶱翥而疏不可寻。似眼里瞳人。任照瞩森罗而眼终不见。若月含一色。遍分万像之形。等日曜千光。普照四天之下。类摩尼无思而雨宝。广济群生。犹磁石无觉而转移。周回六趣。密严经偈云。藏识持于世。犹如线穿珠。亦如车有轮。随于业风转。陶师运轮杖。器成随所用。藏识于诸界。共力无不成。内外诸世间。弥纶悉周遍。譬如众星像。布列在虚空。风力之所持。运行常不息。如空中鸟迹。求之不可见。然鸟不离空。颉顽而进退。藏识亦如是。不离自他身。如海起波浪。如空含万像。藏识亦如是。蕴藏诸习气。如目有瞳子。眼终不自见。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又云。诸仁者。一切众色。皆阿赖耶。与色习相应变。似其相。非别有体。同于愚夫妄所分别。诸仁者。一切众生。若坐若卧。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阿赖耶识。乃至如磁石力。令铁转移。虽无有心。似有心者。阿赖耶识。亦复如是。为生死法之所摄持。往来诸趣。非我似我。又颂云。能持世间因。所谓阿赖耶。第八丈夫识。运动于一切。如轮转众瓶。如油遍在麻。盐中有咸味亦如无常性。普遍于诸色。是以凡圣之身。净秽之土。皆从识现。

  成唯识论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