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义分两相者。即和合与别众也。又疏中劝勉成业复为二也。或上下。如说戒篇云。若有一方众生。纲维从众者。每至说时。小食上应告僧云。今说戒目十方贤圣所共同遵。并愿众僧同时集会。或上座亲自房房按行。以时劝勉。或有病者。告云可得一礼觐否。脱就后世。知复闻乎。三业通僧者。身和到众。口和说欲。意和同忍。此则通成僧体。能成办所作业务。总上两义。但归和合一种。反和便成别众。故下引证成上二义。三别。四分云。应来者不来。是身口心俱不集。二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身心不集。三现前得诃人诃。谓心口不集。

  尼等四人。即大尼式叉沙弥尼。十三难。即遣尼贼破黄五逆非畜二。三举。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举。二灭。已灭摈应灭摈。重病。简轻者。痴騃。收三狂人并聋哑之类。此等或本非是僧。或中途被罚形差病报缘碍等。故不应集也。

  非欲缘。若有犯戒事。非缘而与欲者。由事非故不合不成。堪欲缘。律云佛法僧塔者病人六事是缘。僧祇等律守房等缘并开。令若有缘而不开与欲。即是教意太急。复成过分限约。今若许送心达僧。则教宽济物。僧私两成。欲即心者。欲是希欲之心也。

  不合诃者。即诃责摈出三举等人。义无证正他事。具下。即律云应诃者不诃。又云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然。是如法也。非相。指下七非相中明。

  有人下。古不立上三业入为僧体。但是顺成僧义。然非无此一致。今师要以合三和相。以四人等僧共成其体。相体如法。方显和别之理。识相要。须识和别等相也。合下。正破古。若不会合三和之相。而从四僧体说者。则应法之是。不应之非。终不可以明谏。岂下。意云岂只是此三和而入四僧体内。便成作法。苟或别有不足数者。可亦得为僧位所收。有此滥故是不可也。一说戒。言同一说戒也。二和。即约事辨和。约法辨和也。一位。即和合一位。

  第四门。即指上弘法人中。第四广显是非文也。前亦指此云。如后门中不足数说。此则前后互指也。

  出一。即下释云。未受具者非成满者。一得满不诃。二不满应诃。三不满不诃。四得满得诃。

  所下。言所以有满不满义者。数定。即四人五人等。非法。如以十三难三举二减等人足数也。

  唯二。即初得满不诃。及第四得满得诃。中间两位既曰不得满。何须引之。莫不下是释。合法。犹言应法也。亦可下别解。从初即得满故。次以不满交络句法。互相显示已。方可离隔不满之人。是不应法。由四分中诃责等四人。应一切羯磨。但为僧治。故不得诃。即体虽犯法。得成足数。

  不毁本信者。言此人信心未坏也。夺德用。即夺三十五事中七五。夺其证正佗事是也。

  欲受大戒者。此约利根知法非者。又舍戒再来。素亦知法故。有非者。亦开诃也。

  三十二人。即注中从比丘尼。下至罪人是也。并十诵等人。如下疏文随解。

  不用他部。言不用十诵僧祇等不足人是。唯执四分。不能取外引用也。

  今下。言律中但通列其数。余不出者。欲使后人准例而知文。律无定结人数。盖欲含摄多人不足之相耳。二十八下。今师谓此数是出四分律。疏家于大律中合集以成始。下文云。岂唯如旧但二十八。且如四分。瞻波中但有六人。所为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戒场上。六人余者非无此义。故舍戒中。有颠狂哑中边死人自语前眠人自语前人不解。并不成舍。谓不足数故。今取他部明文。证成不足。如何冰执不取十诵等文耶。若有下反语。意云若许狂睡等人得足数者。舍戒应成。且舍戒还家作恶。对舍尚不成。反显今作善法。如何令狂痴等人可得足数。故须下。要广大观览诸部也。

  报别。男女报别。收尼诸不足相游辞耳。

  又解下。是今师义。相有僧用。三根未彰。四仪无别也。故下引证。既云先言。即是自言也。反显不自言是理开足数。律论下。如四分云。当以肉眼知他持犯。又犯戒和尚田不知故得成法事。又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萨婆多云。以有天眼者不说人恶。乃至若听以天眼耳者。得净秽者。人谁无过。但有大小。无往不见。若开说者。则妨乱事多故不听言。如钞。指足数篇。文中下。受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等人。由自陈故非足僧用。与彼。即下诵古。谓通生善灭恶皆得足数。

  局二篇悔。唯自行忏残四位时。不可足他忏僧残也。余请忏罪。理开足数。

  开余忏主。犹言开作余忏悔主也。不了。不言但应生善不应灭恶故。预加。厕预加秉也。差结。秉差教授法。结界等生善法者。皆开足数。事钞云。覆藏等不足。僧残等羯磨不妨应余法事是也。清过。言不能清他人过也。非罪羯磨。即受戒等。非是忏罪法也。始终。初八为始。作毕号终。皆得在数。故曰无妨。

  互下。言上七人互不相足。

  约远近者。六夜竟是远。将出罪是近。但约远近。分此二位。坏分者。非不也。言本日治是全坏也。如行覆百夜。今行将满。忽再犯者。前行多夜全坏也。若不再犯。于覆藏中。随不自行。但失一宿。故名分坏。由此以分。故于覆藏中。别开重犯本日治一位也。用此例上六夜。并将出罪。亦有少异。故得分耳。

  又伽论者。彼第七卷具云。别住人摈比丘成摈。唯除受戒羯磨(以是发彼一生大事故也)。余羯磨尽得作(已上正文)。今引彼文。既许作摈法。约此四分言不足者。僧残四位法耳。余法亦可通成。上通。即向引有罪人不合解罪。则灭罪羯磨不可预也。反此非灭罪法者并开作也。

  愦闹。心乱曰愦。前比丘。即所为人。具二。聋而复哑也。以大德僧听不忍者说。既阙二能。故不足也。

  六群。以多犯众过。又乱诰愦闹。无心缘法故。及下。佛审问前六群言不委。因而立制。与罪。即不应告。或无知提。闻声。若闻大诘声者。得成法事。

  此与下。似问辞。意云白衣一种。与前边罪等人有何异故。而重流出此一种。来。流出义也。如云戒经中来是也。前下。似答语。加法参差。即正受时。秉法有错脱等。致令前人戒体不起。仍存本名。号曰白衣。故大钞云。十诵白衣。谓本受戒不得者。

  有下立非。今下正破。大钞云。亦有受复难缘。须着俗服者。亦应同法。由本是僧。即知作法之时。穷问界内俗人之中。颇有曾受具戒不舍者否。要答无者方无别众。五大色。青黄赤白黑。既听在数。反验通成。

  重病人。由心昏沉。不乐无情缘法。两不成舍。即互对不成舍戒也。以言语不相领解故。必后知语。二通相足。痴钝人。不知言义者。

  和忍要和□忍可。解意。即文下义意。即世。犹近世也。渺同河汉。庄子曰。大而无当。往而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疏云。恢弘而无的当。一往而陈梗概。曾无反覆可寻。闻之惊怖。犹如大上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今斥愚者。不分羯磨成败是非。亦犹此也。

  缘入非违。如急诵故细缘不分。或瞥尔起心。缘于他境。是名非法乖违也。能所者。且如受戒羯磨中。大德僧听。僧今授谁诸长老忍等。皆属能秉僧也。沙弥某甲等。属所为人也。彼我。犹言彼此也。如召沙弥入云彼。正受时云此。又彼属所为能为也。今若不分。皆属迷也。或约下二句。反前二句。由约文谨诵故。非不辨文相能所。由深练自他故。非不识彼我。虽然由于羯磨增加减略。乖于正务。文牒事法。恭错讹滥。当时同秉不解诃住。此又成迷。或文下。反上句。虽文句乃明。事法不滥。只由人有背别之缘。是之与非。通皆忍默。又是迷也。界境。今所作法要结界地。而不辨先结是非界分边近也。

  观下。观即观察。五迷。即下四法也。初一迷总明法事人处四法。二下别明可见彻少也。若能观察五迷明四法。少可弘通羯磨足数所收。故曰仅涉僧伦也。仅。近也。随法。若随所作羯磨法明非。非相之多。如云雾之拥结也。若非博观诸部。通练是非者。故曰余复何论。约下。如前观察五迷四法通心情。亦可粗为弘法人也。余下。如七非中广辨也。

  堂下。如三人说戒。以送欲人在数也。大钞云。与欲之人。心同身乖。二下。谓同一覆处而别有隔者。不成同相。三下。具云半覆半露等。此下。准大钞。更有义加露地而隔者。今文阙。

  一行有三者。如以行为头。历住坐卧三也。乃至以卧为头。历行住坐三。三四成十二句也。今且从四仪。单作成四句。并前与欲等五成九也。行等等住坐卧也。说戒下。以人多不闻。故开立说。教授师入众。召沙弥入。以为僧所使故立。病者坐立不便。在众开卧。亦成面向僧。是相顺之义。开制。言开中复有制也。

  我往。即六群。

  二十八。古人但据当律为言。已上结前义。必下生后。广如事钞。彼更有不解之人。是不足摄。又上言不解人等是也。

  四句。即是别众非足数等。通列。即第三位所列人也。是非。持戒名是。犯戒号非。但下。如隐没人不妨体净。但为缘差。

  等二人。等取应与欲者不与欲来。在等字中收。隐没。以在井窨同属陆地故成别。又不足数。离见闻亦尔。七人。即行覆。本日治。摩那埵。将出罪。并十诵行覆竟本日竟。六夜竟。共七人也。通局者。通于生善。不通灭恶。故云局也。四别。即半覆半露中闻隔障等。

  两位。即是足非别。身厕下释足数。口下释别众。

  四人。尼至沙弥尼也。报别。即尼中三人。十三难中黄门非畜是。法乖。即贼住二破是。行违。二灭三举是。治重。边罪污尼是。体下释非别。诸人。即睡等十二人。虽在众中释非别。不成业释非足。静虑即禅定。二缘。由聋者不能听。哑者不能说是。乖羯磨中听说二义也。两能。即说听也。委界外地。即委坠在地也。若不委地。须从根断。故曰内外俱别。非二摄。非足非别也。

  体通。道如作房受日。俗如出家剃发学家覆钵等相。具四仪同也。非具。如诸治罚法不可坐也。前加法。前人作法被己也。自作白者。戒师忏主和白也。皆身在众中。而威仪不同。是非别非足。若下。释上俗也。以无义得收为足别人也。

  同上。即同前第三句。亦别众亦足数。所谓得诃者诃等是也。

  初句。即是别众非足数非不足数也。若据别住等。体净故是足数人也。今以缘故非二种。即非足非别也斯法。谓边罪法及摈法等。报殊。男女不同也。法隔。三举七行法也。心差。睡眠等人。相转。如比丘上树仪相转也。必能下。反上诸句也。皆为清净应法。是足非别也。

  反上可知者。即反上离见闻处也。

  语傍人。文有四释。初中语谓得诃人。越己。己即所为人。为僧所量也。余人。即能弃僧制。合证正者。居所为外也。又下次释。约外来人。望正秉僧。故得傍名。三中即比座望诃得为傍人。第四扶于初义。似倒。以注中据律云语傍人故。召令语默故。谁诸长老忍是默。不忍者说是语。

  从初下。将经注。分对可见。如门所列者。即初门中制意释名辨体。

  形居世累者。为世之累也。通允。尔雅云允信也。制下。众僧作法。制身到众。口能诃默。今既有缘。故开送心。大钞云。设若有缘不开心集。则机教莫同。将何济拔。彼我齐举者。彼则众法得成。我则弘缘又办。钞云彼此俱办。文意同尔。举亦成办义也。

  希须者。希谓希望。须谓应须。以希望僧作。己有缘碍。应须送己之心。以违清众也。如下。举五欲中二种。此五为世人之所欲也。今秉圣法。为比丘所欲耳。详集。详而后集也。如下。似济渡复得船筏也。事违。为事缘于众法互有违反也。致心。致送诣也。大钞云。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今送心达僧。知无违背。

  从法者。即心法也。如杂心者。彼问曰。云何心法等聚。答曰。想欲及触慧。念思与解脱。亿定及与受。此说心等聚。彼论自解云。想者于境界取像貌。欲者于缘欲受也。余如彼论第二卷心行品中解。身色。如五分病人不能口说。听现身相。与清净欲。声相。如律云。若言我说欲。若言与我说欲。若云为我说欲是也。单僧下。即受戒舍忏等。僧须我和。我不必须。佛不正制故。互须。即僧私同须也。有罪。即别众作法。远出。纵出界外。亦须结犯。

  制开。立制开说之本也。

  不成是别者。言非缘故纵说亦不成。又不免犯别众也。僧事。指众僧作法事也。无心下。指送欲者无至诚崇尚心也。妄语。大钞云。无病不净言净。不欲言欲。令他传此妄语僧而说。随僧多少一一人边。三波逸提。所传之人知而为告。一一三罪。恶业不轻。何为自怠。有五。即中佛事。至看病事。大钞准不与欲戒。更有塔事成六。下文衣缘。即六群作衣说欲。虽非正制。以当时僧受行之。故亦开也。僧下引证。

  以欲下辩制也。谓自然地弱。不可秉众法羯磨也。众法既不可作。欲法亦不可传。唯除下辨开。唯结界一法。自然地上开秉。然于欲法则不开之。如上。即法起托处中云。结界一法非作法界。由是草创所依开此居宗也。又下文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也。若结下。谓结界若开欲者。终不谙委界畔也。

  即下。望上二门。得第三名也。

  四略。指注中前四种。一广。指后广说一种也。又略者对重病。广者对轻病。疏言广通轻重者。此有轻中之重也。故大钞云。前四唯重病。后广说者健病俱用。得成。大师云。律文如此。而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方得成就。若违心不同而现相者。虽取不成。终为别众。

  前既非法者。目说欲比丘也。能所者。谐能持欲。所与欲。若俱乖法律者。亦须更与余能受欲者。如持欲人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人等。文云皆不成与欲。当更与余者欲。二途。初制时集清净。非时集与欲。后因非时说戒。而得传欲来。妨僧法事佛令合传。大钞云。并须双牒。由文正制。不同僧祗。犹行废教。

  不正出文者。谓说戒犍度云。若广说欲成与欲。不出其辞。转欲。谓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说。辞云大德一心念。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但比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是约义比度也。故大钞云义设是也。

  心本。心收与欲。本收清净。由清净者以戒为本故。

  人语。梁武帝撰出要律仪中牒事也。如忘下。如传欲者。忘记前人名类者。但云我与众多比丘说欲。

  简非法事。以僧事非。故不须与欲也。如和僧作媒嫁等事是。本为事者。随僧中所作一百三十四事而与欲也。及初传为此事。后为彼事起。不应前欲。若复往取。则有停碍僧务。今但以如法僧事之言。可以通应一切羯磨也。

  时集。即半月说戒。制有时限也。余既不局。故曰非时。应僧体者。即六和中意和也。假用。即前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还以四人阴本为体。今谓阴本无七支之过。则成清义。

  三一之言。即三说一说之言也。自明者。四分云。三说成者。即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若但一说成者。皆无结略之文。众多下。取例也。如律中我与众多欲。若受欲人睡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者成。例今一说。岂不成乎。必准下纵也。言必欲依被部。亦住情也。以四下。夺也。言四分无之制三说故。事钞云。准白二羯磨说净等法。依文直成。不须云云取他外部。

  姓四姓。相谓相貌。名即名号。类约流类。多据众人。少但一人。大钞引律中。若不记姓名。当说相貌。犹不记者。当言我与众多比丘说欲等。如断下。既言诸人。亦是通混。律乃开成。一界四处者。彼云一界内四人一时受具者。得四处展转与欲。不同下。若五分。要与欲人少。见集人多。取心而已者。言彼众多既俱有心。今虽不忆。验知得成。以彼本有送欲心故。必下。若待欲人能明记者。不可言众多人也。如五分云。令至如法僧中。为我称名字说及捉筹。若不如是。一一皆不成。又僧祇明文。令在上座前称名字说。意亦可见。四分云。应更相捡校。知有来不来者。此言弥显。

  受时。约未离病者所也。中道。离已未到僧中也。至僧。持欲到众也。

  房内。即受时。二十八。即注中命过至离见闻二十八人也。

  而僧犹用前欲者。此约到僧中说也。若房内及至中道命过。可说言非欲到也。若在下。再简上到借中成不。有下。此师约若未说付僧。持欲人命过。则不成。若说付僧。僧自任持。故言成也。如忘等例。律中持至僧中。忘为说欲既成。例今已到僧中。不说命过亦应成也。以俱是到僧中故。或下。斥第二解。若然取初说为正。非数对彼舍不成也。例今持亦不成。

  非本欲者。人抵说欲为应本界作法。不犯背别之过。今若应外非本欲意。余房者。昔解云。受欲已在寺内。余房行者失欲。此非解也。一同。说戒法及自恣法中两处。列命过等七缘。前后六种俱同。唯有此一有异。说戒中云余道行。自恣中云出界外。今师会之。是语别理同。当知余处行即是出界外。以此证知。寺内余房行者。此解为谬。

  言还俗。自言我舍道还家也。作此言时。欲法早失。本心。即再责本所起心也。

  释李。李即此方道士。老子内传曰。太上老君。姓李氏。名耳。字伯阳。释老志曰。其为教也。蠲去邪黑。澡雪心神。积行立功。累德增善。乃有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此亦与西竺外道仿佛耳。

  五法者。律云调达执五法。尽形乞食。着粪扫衣。常受露坐。不食酥盐及鱼肉也。戒疏云。乞食粪衣露地似佛四依。故为相似语。然本不同。四依开制托缘。此三调达说必尽形。后二妄语。调云酥盐味重。鱼肉损生。故立断二。见殊戒等者。谓戒虽同等。而见解有殊者。亦不可持欲入彼。以六和中见和阙故。各说。各说戒各秉法俱成。故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

  疑前下。谓出界外故失。此戒场在内往应非失。而不知场有中隔。与外无殊。故往亦失。

  宿受欲。如后夜受欲羯磨。明相故失欲也。

  问下。意云此律宿欲不成者。若明相未了。羯磨已竟。而说戒自恣未竟。得经明否。答下。言能被所被俱不可。以夜分侵明而作。僧下引证。减众各作。即减众界外自恣。以此校准。故知宿欲不被所为事也。

  非数。言不足数义已显也。故非持欲之人。五分云。自说罪人不名持欲。反成即成。十诵取欲清净人。始取时。若取竟。自言白衣沙弥非比丘。乃至十三难。皆非清净。欲不成。不到僧所。虽复下。谓虽复自言已至作法睛。同座之僧。先不同闻彼之自言。既乃不知。故复通取为得成不。佛下似释。既曰三根无滥。今不知故。是三根阙也。亦可得成。故大钞云。此等体既非僧。若僧同知。故不足数。必不知者成。又云若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例今亦尔。

  三处。房内中道僧所也。与者即有缘比丘。望伴。如二人同往。一人取他欲已。至于中道作不送意。望离此同伴见闻名失。有下立难。今下正通。不问有伴无伴。若无伴者。望至中道作不送意。离此不送意处见闻亦失。故曰离生念处也。

  非弘赡者。言上但以见闻对三处辨失。不以见闻说下四种。乃非弘广博赡之士也。隐没。如持他欲或在彼房。或至中道等入井窨也。倒出。即持欲到僧中已复出也。隔障。与僧不同一障覆坐也。远坐。露地申手不相及覆处太远坐。不见面不闻声也。初受。即在房内。具兼四失。即隐没至远坐也。

  同坐。即同一席中。又须取比座也。大钞云。见闻失者。通望比座展转离也。如下。律中若众大声小。不闻说戒。令作转轮高座立上说之。又僧祇八万人自恣。何得闻羯磨者声。此则见而不闻也。又如多人说戒。何由并得见作法者面。此则闻而不见也。彼既互离得足数。此亦互离成持欲。三种羯磨。即单白白二白四。虽檐前后并露地等。但使展转不相离皆成。

  如僧祇下。彼谓同障覆而别隔者不成同相。或露地而隔者亦成失欲。又是别众。如下。皆证闻而不见也。自别岂成者。谓自是别众。岂成持欲。

  一寻。即八尺。据理亦可闻也。今须约一寻外闹乱。不闻众中声者。方应见而不闻白也。

  空有互与。如僧在地。持欲在空是也。

  不成受具。盖不足数也。足既不成。持欲岂就。

  文云下。牒注。上据房中二十八缘。今中道僧中亦尔。亦须德人持欲者。此自持欲人也。若据说付僧已。是僧任持。今若说竟。言我是十三难人。前所传者亦不成就。故须在德人与僧共持也。

  自言下。谓上须德人。不尔成非者。如自言我是十三难人则可尔。且如余道行戒场上神足在空隐没等人。并是戒具之者。岂是体乖德不具也。答下。言此等人。戒虽具足。慧解且昏。既持他欲。只合在界。今或出界升空入井往别部众等。是不明辨法律。虽复有行。而识等同于梦。各解昏人也。故制取余明法之人也。持欲应僧说戒羯磨圆具之教。岂下。显上戒具解昏。不能济于神用。要必行解兼具常伦足别。必约体净秉法传欲。乃拣智能。故曰用人不同也。

  形生。即二形生恣。谓上二十八人中。何不尽列耶。

  有三。上中下也。常忆。即下品常忆来人。此成持欲。若中品或忆或来。上品不忆不来。持欲非就。故曰计余不成。有滥此二。故不出也。

  有下。此斥上不劳异说有滥所以。但是律中略不出耳。如下。若云狂者有滥。何以不足数中却出狂人。以常忆常来下品是足数。中品开以法被。上品定不足。此亦有滥。何为出之。验之前说义非。律下。自申正义。谓律中前后出有具略。如不足数者。瞻波中但出六人。至舍戒中出颠狂等。但通括前后。成不足位。今亦可同。要须通括取之。又复应知。狂既不足数。持欲岂能成。例之可解。

  相通。互相通会也。以下。若不该明。则自他成别众。羯磨又不成。周行。言周备具引诸部行用。方为优胜耳如不足数者。即覆处隔障半露中间障半覆半露申手不相及。若一切露地坐申手不相及。据上所列。和与欲人成五。故言等也。若约大钞中。义加露地隔障者。亦成五也。能所。即能说所受二俱非法。审下。若僧审知前持说人在界外。则僧法自成。以二界各别故。七下。谓受他欲已。持出界故成失欲。是受者非。反令说者欲不到众。有皆别过。又僧若不知持出。可言法成。若知者亦须再取。不尔别众。四分文云。应更捡校知有来不来者。义可者也。自出界。有缘说欲已。己身在界方成。出则成失。后复回来。僧法未了。岂非入界是别。此非僧过。故法得成。以先欲。言以仗先曾与欲故。前缘久废。即前欲缘已废也。久可作已。十下。此约说付僧了后。因难惊起。但得一人往。即可任持前欲。后再集作法。不用重取。彼律下。释注中等字。或事仪同。或世希有。故不出也。

  三人。即行覆藏竟。本日治竟。六夜竟。四下。以本律覆藏法中。亦云行覆藏等不足数。岂合持他欲也。

  四人。大尼式叉沙弥尼。以非同类故。狂下。此约无心持欲故。倒出。约无心传故。若有心者。虽出亦开。

  专局。唯取四分也。同苦。能与所受及僧所为并皆不成。故云自他同苦。翻种苦业。本为生善灭恶。今非法别众。故被事不成。则使多人反流生死。故曰不利。

  反则。即不自言也。同他部。即十诵五分。不了。谓四分不云自言及持欲足数成不云义。理非二摄。非持欲非足数也。

  不犯。如睡定人。非心过故。若不去放逸。须犯告罗。别住。波利婆沙人也。得戒沙弥。即得十界者。以下。统断上二人也。二但要比丘对比丘方成。

  异宗所废者。于彼虽为所废。于今却为所兴。如是至七。将一人欲。次第付七也。大钞引毗尼母云。得斋七反是也。

  不得笼通。要牒彼名也。如大钞云。我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等。又移受字在上除与字。文又巧也第四门。即持欲应缘门。后义。望初持为后。后显杂相。指下注文属第五杂相分别门。非第四门。分科至文当见。

  空设。虽传不成。是空设也。更成愚罪。言更得愚痴波逸提罪。

  我受下。释上兼两义也。

  求听。求僧听许举罪也。

  准此下。上言谁应说故。我某甲清净文略。今据大钞云。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四分无文。此大师比转欲出词也。

  别缘。随行人所修大小等定名利也。迷忘颠狂等病发举而起。身已到众。非心故违。故开成也。故大钞云。若睡入定等。并谓在僧中。若在中道。并名不到。无入舍受。以无作不送意入舍受。须得吉罗。以睡眠属无记。无记属三受中舍受也。

  后法。即随作羯磨事。对前索欲名后。作所为。即不以欲缘作羯磨中事也。故大钞云。不以欲缘为羯磨事也。相成。假自他和合行相以成也。

  小罪。即吉罗。开中。即开缘中。

  就下。且律文病者。有轻重病相。广略与欲。今何不欲仄令僧就彼者何耶。病下是释。多种。即有轻中之重。重中之轻。重中之重。堪相对晤。即重中之轻。是重。即重中之重。故不说有别开就彼也。五分下。亦是重中之轻。恐增动故。听说欲也。

  若下。若是重病。律自开别。何须举至僧中就彼耶。答下。此人虽虚羸微弱。不妨神识明爽。故有别众。若又神之昧。则理自开别。

  表和。彼以和应僧也。法济。僧以法济病也。相连下。僧与病者相接连不及。方开移出界外作。

  草䨱下。两众皆舒手伏地掩泥。牙相忏悔。准此草䨱之式。病者在众仰伏坐卧开成。但背面是别。在于众内又是足也。必下。四仪堪与僧同也。今故不同。仄就开位并成于别。非心隔有持欲心也。

  事遮。有命梵等难事遮障也。

  若准下。例上亦可有命梵等难。来讣不及。虽在房中。彼僧法应成。亦非心隔故。若四分不开。故大钞云。必界内有难。不往僧所。僧又不知羯磨成不。文云。有比丘无想作法不成。若五分母论开成也。若出不来。即出外不来。并难遮不至也。四分无文。即无有难在房法成之文也。有作无想。即界内有比丘作无比丘也。更无下。谓除上与欲舆主就彼出界作外。更无方便得开别众也。引此二段文重简止。若遮不至。俱得清净之说也。前下。指上逢难外来。非心隔是开。不失欲也。此有难在房。虽非心隔。不开别众。两缘下。不失欲与别众。是两缘异也。未可同以非心隔故不犯。名一例也。

  问下。意谓说欲为三宝事。今事毕僧作法未散。不往僧所。法成以不。治之。但治不往之吉。不言别众也。得罪得成。自已得罪。众法得成。如下引例。病止法存。病虽止住。而被法尚存。以未秉解法故。若僧作法。其法自成。不犯别也。不同下。应先难云。若尔受日何以事休法谢。将疏释之谓受日出界牒事入羯磨故。所以前事若止。其法则失。理数宜然若此也。欲本下。说欲辞中不称事故。事止法存。僧为又别故也。通意下说欲不牒事缘应僧。但云如法。但知通涂大意故事休。不往无别僧中作法又成。故曰两无违也。义下。䨱释上文言应往不往治之之句也。

  互跪。即同坐义隔也。

  二人。即教授师说戒师也。僧使。教授师也。僧闻也彼义。若犯重罪人贼住。诈作比丘。本白衣时破戒人等。若先言有是过。作羯磨不成。若不言者一切成。就前三句。律有四句。一问云汝知和尚破戒否。二问汝知不合从此人受戒否。三问汝知从此人受戒不得不。次第皆答不知。佛言得戒。故曰前三句也。第四句佛问云。汝知和尚破戒不。知不合从此人受戒不。又知受戒不得不。答知。佛言不得戒。欲法。即下第七门中。别住下。出今义也。大钞引古曰。昔云同一界不尽集。今谓界外比丘滥将八数。非谓眼见在界外。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作法不成。故云不足。此二。指上别住并戒场也。言俱是异界。两列不足。有何意耶。由下出所以。谓上别住是外界。今戒场在内。应可足场外大界僧数。然下。申正理。空地。即中隔自然。既分两界。岂将戒场上僧足大界僧法事耶。神足。言得神足通者。或身处空中。众僧在地作法。不可将空中人作足数。毗尼母亦云。空中无分齐故。与陆地别也。分限。分局限齐也。入地。僧在地上作法。比丘地中井窨内也。大钞云。井窨之类是别非足。窖窨(上音教下音荫)地窟穴也。非现。示上隐没义。离见闻。僧祇中谓同䨱处离见闻也。有多。或云取离说戒师。或云取离羯磨者见闻。今但比座展转相离见面闻声处。即是是不足。如欲法者。下云受欲已不作送意。互离见闻势分未越。故未成失。例今亦然。所为下。以正作羯磨为此人故。为僧所量。又乃牒名入法。故云安得成数。又下别明受戒。和尚前乞畜众。正是所为。牒名八法。后正和受。又属能秉僧。和尚为得戒根本故。佛专制诃足俱成。除此之外。余所为人无诃足之理。故云余不合语也。根本未拔。即未与出罪故也。坏众义备。以初二两篇有坏众义。今既未拔根本。故坏众之义犹在。故云义备。是两不合。坏众未拔。是两不合入僧数也。四羯磨。即上诃责等四。此与上复何异。前足此不合足耶。小犯。如僧纳云。破威仪者。下四聚等。又云然此治罚不必大罪。但令圣所制学。愚暗自缠。皆得加罚。文云若不知不见五犯聚。谓波罗夷乃至吉罗。与作诃责是也。以此义证。既通小罪。故前四开足数。次死邻断头故也。众法皆通说戒师也。如前。即五分中皆说戒羯磨坐卧等是别众。僧祇中行作羯磨坐则别众。四仪互作十二种人是也。四分下。即六群往说戒所不坐。佛言非法。

  不必下。律中默坐不呵。亦名和合。故之下。即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是如法也。相乖心顺者。谓同一界住相中有乖。虽曰心顺。是名别众。七百下。彼云在寺内得别众羯磨(此跋阇妄执十事之一也)。离婆多言不应尔。问言在何处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萨犍度中制。疏言后听可。准是䟦阇子义。又须下。是离婆多义。

  两开。一为僧使。二为僧闻。被治下。大钞云。僧坐中听有立者。除被治人。以是所为作羯磨者。不足僧数。被谏亦尔。极三。立治但容主三人。又治是违情。恼处重故。若至四者。四即成众。容有不和坏众义也。大钞云。于治举所为。不得至四。名非法也。谏下。如一法谏五百伊党是也。大钞云。若谏喻和诤。得加多少。莫不用情求和。不虑破僧别众也。下情。即乞受乞忏者。仰上下。即众僧。非具下。若不具处跪等仪。则成倨傲之相。理须互跪僧前。无容与僧同坐也。

  两缘。即僧私两缘。则四。谓私各有二也。故注文云。私事亦二是也。一违。治罚是也。二顺。即乞受是也。众常制。即半月说戒是也。四下。治道即治罚比丘。治俗覆钵羯磨是也。五下。制僧即四分方僧物法。结二同界等是。制别受日法是也。六下。即试外道法。前文云。外道我倒未忘。匆尔发心归投大法。乃至性既未调。恐仄成难。且为沙弥四月同住。前四。即上云通列则四。今六种不出前所收。岂多为是。即上云有分为六。然虽有六。合亦成四。大师意在前解。

  地既无法者。是自然也。今欲行僧事。要须先结方相。初缘。即十缘中第一称量前事。如前文云。结界摄衣净地库藏等为事故作。然下。若望正唱相是。今第八正陈本意所摄。故注云坚标唱相也。则知竖标亦属初缘。但相连而言也。

  无欲。言结界既不许欲。何须第七欲清净一缘耶。答下。谓虽不许传欲。亦须知故。不尔受欲而结令界不成。故今结时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初量。即初称量前事也。竖在第三。此中十缘据具足论。若据正行事时竖标。正在第三位收。以竖标讫方说集僧故。可例前者。由问第七方至第八。

  在第四。谓作相集僧后。理须行筹故。宜居第四。劫转第四。集僧约界居第五。谓行筹数僧后。方辨界内有集不集等。故说戒篇正说仪中有十门。第四鸣钟集僧。第五明供具。谓摘花香水槃檠钵贮等。第六明虽那行事唱大沙门入等。以彼次第验之可解。

  道俗。道如诃责摈出等。俗如䨱钵法也。尼如谏随举比丘尼法。谏习近住法是也。能所。被情非相顺。故曰违情。知法智人。即具德举罪人也。大钞云。谓僧中德人举告僧是也。

  僧法。以行筹告集。理在僧作。今何言私事耶。折伏。如诃责等。邪疑。如恶邪不舍等。求解。律云应来僧中从僧乞解等。望此为私也。

  事或有无。如受日法无乞辞。受戒法有乞也。又此科为僧差等亦无乞也。然律文顺情事。多有乞者。一下。谓事唯假僧。僧不假自。故必须乞。二下。谓假于己。故无乞也。如差分卧具。教授尼等。白告。如论法毗尼白等。自量。如舍堕中忏主和白等。此白即是从僧乞故。不须更乞也。

  若辄下。释不定所以也。谓若自加乞。或僧和不和。前事成不。即是不定。所为乃僧。如差受自恣人和白即是为僧。文中列别。即是牒五德名入法。是别牒僧。如说戒白云众僧说戒。大鉴明也。

  详集。安详会也。集意。今之所集意作何法也。故举而问之。

  四法。一差教授出问难。二教授白召。三对众问难。四正受白四。既行法别。故须重重问也。虽然俱为成受戒一事。又是通也。如下答中四句辨之。通一者。虽云法别。及问但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于诸羯磨上。皆通此一问也。故下云止是一言。以言下。如问差教授出时。且非问教授白召。为待前缘而起。大事不叠生。必假对待生故。纵下。纵有事含通别。及问但是一也此事。即治举等私事也。二法。即说戒自恣。是众所同遵。故不敢散。

  多事。如三十舍堕随事不同。律许同篇合忏故。一法通舍但一答耳。各忏。即前后忏也。一答。如云受戒羯磨。即一日内。不须重问答也。夜分。简明相也。摄衣。如秉摄衣。时非时僧得施法已。便行付分。摄食。如秉摄食法已。更作白和唱法也。如下云。四方僧资局处已定。不作僧法。理无辄分。要须通和方得出界。自下。如受日只作一法。更不通余。以事类别故。一家。望不通后师。我自为一家也。

  即目。目即名目。此师意云。如差人问难白。非召入白。各由假前名目以召。相因而起。何有通耶。

  今下。大师断上两解。虽各无文所证。然亦无妨。如但知事端。通问通答亦得故。大大钞受戒篇云。若总答云。受戒羯磨已后。更不须和。乃至多人例通问答。若要委审。别问别答亦得。迟疑。迟滞疑阻也。如律既云法缘通别。但随前通答即作。亦是决定无宜攻异。以革圣言。

  理无双答。谓一答不涉二法之义也。由下。释所以一。答即不通结舍也。

  下文。指注并先须详委等文。重嘱。大师所以重重嘱累者。恐作法不成故也。

  第下。捡前十缘对之可解。非不评于人法者。以首称量前事中注云。事谓人法也。第八门中注云。谓僧私两缘即是人也。或创立法处即法也。前事。即初称量前事。第二下。即十中第二法起托处也。唯局两界。即自然界中唯结界一法。目余僧法。并作法界中。并对首心念二法通二界。略则下。据略而论。止立四种。今为行相微隐。故开成十。

  文盛谈处。处即是界也。答下。谓即非法界地。无以秉法。故界为法之所托也。以在前第二法起托处中辨。今虽明界。正在辨约界集僧。得言并摄在僧。故兰若界集僧最远。水界集僧最近是也。

  第七。即说欲清净。无乞。即无乞辞。第八。即正陈本意立缘显之。今行事家应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此即显须立之。岂不须告。如叙意陈述。即是第八情事。望差人为情。房名。或唱一房。或一角隔道两边。即是唱义。镜。明也。

  是非。是则成。非则不成。持犯冥会。由法成属持。反此名犯。条贯终始。即随举一事为纲条。贯摄人僧界法。然后称量为始。成法为终。斟量既毕。方可引彼事缘以作业务。

  五大上色。谓五方正间色也。若将此色加法。于义不成。即属第一称量前事也。两界。作法自然。加法俱得。即是第二法起托处。故前注云。若对首心念二法。则通二界也。口召对人。即自口请召一比丘也。即是第三集僧方法。约下。谓约二界集人一比丘者可作对首。无一人者开心念。即成第四僧集约界。前对。即前对首人。印证堪可。而不诃者。即是第五应法和合。钝下。若集得人来。是痴钝人。边地人等。即非足数。虽对不成。便属第六简众是非。取下。今作对首。本不取欲。若令取者。却成非法。故属第七说欲清净。执下。即手执本衣。出言陈受。非其错谬。即属第八正陈本意。敕下。即告前审谛证实不虚。即是第九问事端绪。问下。即此问彼答。互无乖谬。便成第十答所成法。谁下。彰繁所以。义在张罗所为。令人解也。

  心念中。比前可领。诸律先和后欲。如十诵作羯磨者。唱僧和集。欲作何事。答云作某羯磨。又唱不来诸比丘说欲。说已唱白羯磨也。

  由下待答作某羯磨方与欲也。故云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如戒本序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了。方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功德衣中亦然。既云如法僧事。知何不通。岂待先如后欲耶。必下。会前后无妨。

  第三。即一称量前事。二法起有无。若是自然。顺先竖标相。故当第三也。第八。即正陈本意中。注云或创立法处。则竖标唱相。注虽合言。须知竖在第三。唱在第八。

  二。即法起托处。四。谓僧集约界。五。是应法和合。六。属简众是非。七。乃说欲清净。并须事是现前。方成缘辨。二界。举第二法以示。为法不同。如结界要自然。余在法地。对首心念通二界也。余四。即前五中后四缘也则重。既不成分。望监护人。满五得夷故曰也。据下。如欲和合为某事立法。今不集者。立法虽成。终是违教已上证轻。故下说重。但下说不犯。谓打后自不集。随有现集僧。望不集者。通皆不犯。故下。约打相为通集法也。律下。此说作法时虽打。还须捡校。不尔成别。故曰终须身集。不作相有得成者。即前句云。据立羯磨成而违教。和举。如云僧今和合是和义。何所作为是举义。合云某事羯磨通含和举。以僧和故方可举法。今若不问。于法虽失。作法自成。

  四法。即事法人处。可行名是则开。反此是非号闭。皆须务叶时缘。方可施动也。迳述。言不可简迳陈述。要在加功勇励。精择是非。方曰称量前事也。余九方陈。由称量后。方陈后九缘也。

  布萨。如筹水有阙。作法亦成。以众具但是助说戒之轨仪也。其实在于能说所听行净。方应布萨。纵众具违教。但有不应轻吉耳。若结下。即结界须假立标相也。或少缺者。结法不成。以下。释所以。

  并部。即愿师于并州撰。德衣。即功德衣法。着序。即彼和合下。先问和合。后问僧集也。至于下。彼无法起托处。头缘不足。故致行事非也。

  相部。即砺律师宗曹魏本。素师云。魏砺律师受持此本。锐想箴规。虽去尤非。未袪谀过。分为两卷。并造义释是也。六五者。如差人无元七中除一。又结界不说法起处。及以无欲七中除二也。合缘同本。上六为缘条。第七是根本。今师凡作羯磨。要具十缘。彼以第七作法根本。合在缘中收故。问下。斥第六。以问在此人。不可合一。又下。斥第五。因本。即陈本意中乞词也。又云。下斥第四。古人结界不问欲故。今云下。大师十缘中。要须法起托处。故立第二以明作法。界有三。自然分四。又虽结界。不许传欲。要须问之。故立第七。若不审者。何以得知无令传欲。故曰无欲也。

  佛制下。以云律称量比丘及白衣。称量羯磨等。通塞。作法界可辨三法是通。自然但辨别法是塞。三下。非打犍稚。无以显集时。故须也。四下。谓作法三种。自然四处。各有限齐。并律诚实文也。和相。即茅五应法和合。简人。即第六简众是非。欲净。即第七说欲清净。缘绪。即第八正陈本意。谓僧私两缘也。问答分两。即第九问事。第十答成。义通相会者。然亦有同古师者。则相和会而安立也。非敢下。此二句其间十缘。亦有分同古人立者。非敢苟且欲与之同。乃于理合。自不可异也。前云苟异者。乃古人不立。今依教立之。则于理也。自不可与同。亦非敢苟欲之也。若然乃见吾祖依法不依人。不求其异而异之。不求其同而同之。古本。曹魏师即昙谛。于洛阳集本。光师。即无魏光律师。于邺下集本。

  初举名者。示巨文也。二依相解示子注也。略示。即上约对首历十缘是也。一二法。即注中引持衣说净等法是。

  若对二人。反显是非。但对一人。即成如法。小众问边。大钞云。必有边人。有须问者。若三十舍堕。须问边人。九十单堕。但对即得。亦有通须问者。谓同䨱处露地寻内。故须问之。心在外有障。亦不在通。问若持衣说净。不论通别。堕下。即提至重吉也。僧下。此说忏舍堕。盖忏主不可辄受。故须和白。及至忏时。只对一人。

  人非则有者。如大钞辨七非中。众法对首。如自恣等。一者人非。四人秉法。第五受欲。如此事类颇多。皆是别众也。非数。即非净戒等。知而同法者是。若论下。谓法非事非。随所被事缘而辩。各自有异也。四初僧用者。谓四人初得为僧用也。尔时能忏者。可对舍衣。及至舍罪。忏主作白和僧。为他所量。不入僧数。但有三人。三非僧数。何由可作白和。此义破斥除废已尽。如上。即法通僧别中云。舍财还衣。僧中作法。正悔本罪。须问边三。单白自和。如前久废。约数则异。如对三人。则言诸大德听。二人则言二大德。一人但言大德一心念。至时随改。

  义下。律中众法对首但出五法。故大师加此一种中兰。以上兰对大众。下兰一人故。如上。前云悔兰限三。应归中品。又十诵云。重者界内。轻者界外。四分下文小众故也。

  下文。即指注中并前等下文也。举位分相。即举但心念。对首心念众法心念。各分法事。人界相貌其义可了。

  人事者。人即独秉。事如六念等。对人下。即对首心念。本对一人作。众法心念。本对僧作。今界无人故。例开心念。具分其位者。前云但心念者。不假他成。对首心念。法本须证。众法心念。正法僧中别人非分。但以财法两慧。诚显六和。若不傍流。何名僧体。故开独秉。何虑不知以一音普被故。重说善哉。经云善哉。盖美彼能顺法也。重言如是。如经云如是由即定不虚也。集法虽多。谓五十别法。虽分位是多。而显示非相。粗亦明矣。义须下。言但凭数理仄照旧非。妄心何可托矣约人分三。谓四人已上僧法。二三人对首。一人心念也。

  文义。文即指律中七非。义即约今师义立七非。恐人下。双示所以。

  疏。指首疏。举名。如下云。一者非法非毗尼等是。得离。离其非也。此即下。言此僧法七非。正当前四门中最下文也。

  通凡圣。言小圣犹者事迷也。四心。即识想受行。

  下文。即正解七非文中。若下。大师嘱后讲者。引用下六非名文相来。此释用之。亦资谈柄。

  阙二似者。即阙法相似别众羯磨。法相似和合羯磨。下自注云。谓先作羯磨。后作白名相似。今既约单白。故阙此二。大疏。即首疏。此非下。言此二似。非对单白体上。而起三羯磨。约白四为言。文略白二。余下离二。离二似外余五非也。皆是约人法事中。显相出非。如文。即下引律文以解也。

  初非。即非法非毗尼羯磨中。次五下。谓七非中从二至六。皆是人法相对辩非。唯第七是单就如法明。非以注文。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但以诃不止边名非也。故云末下等。就中五内亦同上。中间五非。除第一第七也。非似二别下。即第二非法别众。第五法相似别众。望非法与相似名法非。俱是别众名人非。非似二和。即第三非法和合。第六法相似和合。望非法及法相似名法非。俱是和合名人是。法别众。即第四如法别众。望如法边名法是。望别众边名人非。

  恐下。儒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恐方便漏非。是以交络而明以广罗也。及下。网喻七非之位。鱼喻人法事非。虽备张七位之网。及罗其非者。但在一目耳。苟一位入非。则法不成就。庄子云。得鸟者罗之一目。

  问下。以前云约事明非。不离人法及事。又事法人界四种须具。今但说人法非。而不显事界者。约文。即律文。语下。如云白此事为彼事。则法非中摄事非也。又云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约界内别众。则又人非中摄事非也。两界。则自然作法。如自然地上作法。亦属事非。如下释事非中云。界非圣制。是也。亦须能秉必在人也。故举人以收事界也。或下。以律七非中。全不说界。又似略也。

  三性。善恶无记。二论。即多杂。方便身口色声。正属多论。三聚中色聚所摄。以作时正属方便假色故。以此为体。若或约当宗。则用非色非心聚中名句味为体。以名身句身乃至无作一十七法。在成论非色心聚所收。名句味亦曰名句文故。俱舍师能诠教以名句文为体是也。

  增减。白二作白四名增。白四作白二名减。斯则妄有加减也。善色声。望非恶心边。身为善色。语为善声也。不善色声。望彼不来是色恶。望呵边是声恶也。然作下。非法指第三。似法指第六。二俱法非也。若下。谓二俱和合是人如故非恶也。

  故下。是结文。不显无记。今望应来不来。应与即第七收。若止则何非摄。答既应乞不乞。增减文句。即前六收也。

  如法明体者。此师见律云。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召说。即诃者。如羯磨云。谁不忍者说。今或有人说者。理须止住。今不肯住者。便是非体。盖对望如非以辩也有人下。此师意云。如初非中非毗尼。纵不诃者体自成非。第七要诃方成非耳。如下。取第二第三非为例。以二三皆言非法是同也。莫下。释非法同貌。但下。释成二非。所以谓第二是别众。第三是和合。约此和别。故分二非。其实法非本同一耳。此亦下。合成此中如非义也。谓诃止即如。不止即非。体自明矣。

  向下。诃不止。牒第七非。与得诃人诃。牒上第二为同耶别耶。答下。情不同者。此师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故属前第二。非摄是人非也。约法下。即心同故诃。诃成法非。属第七法非中摄也。故与前异。又下。再示第二得诃人诃。是诃事故。前云。谓白此事为彼事作。今若诃者是对事也。诃法下。释第七。是通对人法处三而诃也。且约如法羯磨。用五人秉。今用四人。合作单白今作白二。合就大界今就欲不与欲。前人睡定。即是无记。

  为集即非法之因。属集谛也。能感下。属苦谛也。大钞结界中云。自陷陷人。脱作受法不成。令他一生空过。自身未来还逢此界。则因果如影响矣。终是集谛。虽善恶不同。是有为俱。属界内因也。若离非就如。又于如不着者。则成界外道灭二谛。斯为要也。故受戒篇云。如此发心。尚名邪想。此皆破邪心中语使离着为言也。

  余人下。指六非也。

  三缘。即人法事也。人事非文略法非。前文云。初非中三种俱非。僧举僧等人也。羯磨增减法也。无病有药事也。故律下。显非法通收人事。则下六可收摄矣。能摄为总。所摄为别。故上总而下别也。一位。以人法共成与位也。非别。言是别非总也。

  就律本释七非文。

  前六下。此师意云。如初非法非毗尼是出名也。注中依律陈人法事三。非相貌是出体也。及至第七云诃不止羯磨。但有其名。而律不显诃不止之貌。是无体也。

  应乞不乞。如受戒乞今不乞。又合作单白今作白二等。今若诃不止。即是第七非体相貌也。何言第七无体。盖不能出耳。问若诃不止戒场。今若诃者。俱属法非也。

  但分为二。如初约有无。三约如非。四约不诃有诃。皆是立二以收七非。若尔律不应立七非。此未通解。故今斥云未当也。若然则第二师云。七体皆具。义似长也。违顺。如受戒是情中顺事。治摈是情中违事。又衣钵具名缘是。不具号缘非。又不问心同心乖。但使德人。于七中诃而住者。即非和同之相。故曰住则是别。由住故法不成非。故曰法不可非。不可由诃故是人非。不住故是法非。余下。指解七非文也。

  依情。能秉人情也。故次云想见纷驰。缘数。即下约人法事等以收也。通塞。通则为是。塞则成非。并是下。谓前已论人法事等。但为散在诸处。今复明者。盖约义收束。对是非相校以辩。使道理通贯耳。

  戒同治隔者。谓三举戒虽是同。但为治法隔故。难者。指上十三难人。行缺一生。即二灭人也。前文云形报未终。斯法不绝。举法少时。大钞云。须僧举弃示不任用。随顺无违。方乃解之。故知解竟复入僧用。

  缘相少乖者。或入定缘差。或四仪相互别众收。如应来者不来。或非数摄。如神足在空等。向下四科。历对三业以辩也。

  露在下。谓露地作法。一人在八尺之外。两不相足。䨱下。即䨱处。此约比座展转离见面闻声。或䨱处有隔障。见而不闻。闻而不见。应来者不来。此皆属身业乖也。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心业乖也。

  应诃者。显非夺三十五事人也。此是应诃人。望法边是口业乖。不妨心同身到。故曰身心集也。

  三下。心同僧秉。口不诃法。但身四仪乖耳。背面。病虽开随意坐卧等。而面背僧者。是身业别也。

  心无非欲。非不也。言心非不乐欲也。未开。言未开通耳。舍性。以三受中舍受。摄入无记性也。相务。相收三业务总。羯磨。下云但本应务是也。诫其身。以耳根属身故。斯等。指上痴钝人。六和。戒见利身口意和也。四准。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此四僧以为一化秉御之准的。

  而见下。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而心不集。即心乖故诃也。

  故下。引证。心口集者。由传语表之口。希欲之心而至也。戒下。并上三种成六和义。

  难遮。即十三难。举灭。三举二减也。法下。如式叉等三众法不具。哑聋具二等是报不具。当下。出可足义。事从下。谓常涂皆言因亲缘疏也。今约作法时。三业相同。是亲也。往时带难等。是缘疏也。又法对前情非情等事起。是因也。今但同秉。是缘也。但下。谓本应生善业务。今三业之相无乖外。又不知可入僧数。得作前法。故下。引证。既曰知者不足。反显上不知是足。受已。谓受戒已。方知和尚等破戒。然前法已起。故曰并是。天通。多论云。不得以天眼观人善恶。但以肉眼意亦可见。

  辞定醉约须浆误饮人也。若约相如。如入定人与僧同坐。应可足耶。答文可领。

  问下。一问足数轻重。二问别众轻重。

  睡定语。语即闹语人前事。如受戒等。则令他一生无戒。岂非重乎。准与未满人受大戒。和尚得提。亦是令他空受。例今亦应犯重提也。遮难体非者。遮难无戒。但有业道。体非之人。有戒可违。故云自他俱重。他即僧也。由下。伸自他意也。以知彼犯。何得同秉。大钞云知何不说。若下。例如和尚虽破戒。准他部在十人之外。由彼知故。是自得重。既在十外。故三师七证但犯轻吉也(余法准之)。若欲免者。不应纳之。则吉亦非者。不妨自成前法。

  好人。即清净者。以犯戒人别亦无过。故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据清净一色。今或好者不集。自恼恼他。故业重也。圣或下。竟云有圣人在界内而不知。不以不知故在界不集。而不犯别。律云有比丘无想。羯磨不成而犯别。具障僧别者。即障僧法。及对首心念别人法皆不成。故体净。重简上好人。意谓若体应数不集须犯提。若别犯僧残。已上失法之人。但得吉罪。故曰轻。若然则重轻之义明矣。

  如前者。指上集法缘成中。彼云总集三法区分之意。又曰依人弘法。人分三位。即僧位。二众多人。三一人。今言三阶。阶即位也。九品者。前云略分为三。谓心念对首羯磨。广为九位。心念分三。一但心念。二对首心念。三众法心念。对首分三。一但对首。二众法对首。三义张小众。对首羯磨分三。一单白。二白二。三白四是也。识镜通塞。识知明照。故取镜喻。众法无人。开作心念等号通。心念不通众作名塞。若能了此。可以即事即行。不患有壅滞挂㝵。

  依持谨唱。唱即诵也。文句明了。即前三后五句分明晓了。增减非相者。若纲骨中。增加减略一字者。即便落非。今则无也。一不参涉。谓一百三十四法中。纲骨缘兆略无参涉也。听忍说默。听则耳听。忍即忍可。不忍即说。忍则成默。泠泠然无有异也。缘本腾结者。如受戒单白中。衣钵等是缘。具足戒等是本。又第二句缘中缘本双陈。第四句缘略缘牒本。乃至最后再腾前事结归亦无有滥者。并由秉法者声音曲折之相。唱白告令分明。同秉之僧六和相顺。约此已来。名为相是也。

  乃作二三。本作一单白。今作二三单白。羯磨亦尔者。本作白二。今增白三白四。或本作白四。今减作白二。即事钞云。以法例通于无准是也。

  二似。即第五六法相似。非为先作羯磨。后作白。

  累罪。积累其罪而加罚也。如合作诃责。止可应作诃责。今又加摈出羯磨也。等者。等取第三依止。四遮不至白衣家。五不见罪。六不忏。七说欲不障道羯磨也。䨱藏等四。谓有䨱行三法。无䨱行二法。若再犯者与本日治。今不论有无具足行四法也。灭诤等七者。合与现前毗尼。今又加后六毗尼。斯皆无病辄加药耳。故成非也。

  白中下。如单白有四句成白五句成白。今于四增为五。减五为四。又于文句前后颠倒。羯磨亦尔者。如缘兆中。前要缘本双陈。令却单牒根本是减也。后要略缘牒本。今却缘本双陈是增也。不同下。先应难云。此与前第一增减非者。有何别耶。将文通之。全白重者。应作一白乃至二三故。

  不具者。或网中落字。或缘中辞意不足。前下。即文不相贯也。

  互合。即情非情合事。如离衣杖等。如已前辨。

  不枉。犹不虚狂也。人下。举作法离衣说。并下结成。其实下。解上实字。

  形法两具。形须规顶矩袍。法须先受五十。而不破重受体。非是正要。盖受时仪相必须之也。多罪下。约忏罪以明。一悔。即同篇合忏也。相下。即折伏之相。应教也。体下。即上云忏非滥疑。六聚体别故。余下。上举受忏情事既然。余非情互合亦可比类而知也。

  难障。即十三重难障。戒不生故。下云尽形障故。诈下。实有狂病者。方可加法。今诈作乞法。不可辄被。无相。不竖标唱相也。或虚指山谷不了分齐。或无留难妄结三小也。反前。即体是中。

  诸遮。即十六轻遮也。两是戒非。由带遮故于戒不发。故成非也。不同前体。言不同前体中十三重难永障戒。此若改转。理是通得。如衣钵非具年小待满之类律文下。引现前毗尼中文处现前。处即是界。以羯磨所起。必在作法界故。事无容隐。生起事现前也。

  五此。即律中非法别众羯磨等五。向下为引。又前增减等五非也。

  为四非。人法事处为四非也。二合为六。一合三合为三。一人法事合。二法事处。三事处人。四俱非也。

  不可限约。言其多也。总含者。于人法事是非违顺之外。别立第五通杂一门。以摄非相。知何不该。故云望摄为尽也。

  佛下。示注。已下各牒随解。故于此不分。但总言七羯磨非法。

  别人下。此解能秉之非。以一人不可行羯磨故。

  四人下。虽能秉满四是强。然不可举四人故。便成僧举僧也。大钞云。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亦兰者。恐眷属助破故。一羯磨牒一切僧者。如行忏法。通众多人。以一法忏是也。

  如上。即前义说中。广约事辩非是也。又上引律云。或法不称事。事不应法。或法事俱互。皆号非法非毗尼。下可知者。示注中毗尼母下等文。

  白下。以摄衣从摄僧界起。今于场上时到前。用白牒云。此住处比丘称四方小界相。于忍听后。却牒结不失衣界是也。若牒下。如白二转牒作白四事。是名非法非毗尼中收。刈。割也。此立非法制。

  三别众。即应来不来是。应与欲不与欲。现前得诃者诃。

  诃前两别。此师意谓。第三自无别位。但是诃前应来者不来。应与欲者不与欲来。二种别众故。此下正行。若只立二种。不应增三文也。故佛言有三种和合。反此别众。当知后之一别。正约诃法。非谓前二种。第三下。既曰羯磨。又曰强作。显是法也。非是诃前二种。不同得诃人不肯同也。遮成。亦是约遮障羯磨也。若以此五分十诵二律证之。则知昔人之妄解矣。

  相翻。前云应来者不来等是别众。今翻云应来者来是和合也。又前云白此事为彼事等名非法。今翻云白此事为此事是如法。

  初非所收者。即第一非法非毗尼中也。反上。谓反前别众成今和合。即应来者来等。

  律出其人。即出诃人。不出诃人。不止非体。如上。即体有无中。诃止如法不止非法是也。人解。即古师。

  能诃下。言得诃人诃。唯属于是。不属于非。故曰唯是非非。上非训不。通是非者。如法羯磨名是。反此号非。又受戒等法名是。媒嫁等法属非。非人。非善比丘也。属不得满不得诃人。诃已不住此法自成。故曰去即是是。若住者。反上成非。如人。即善比丘。此得满得诃人也。或彼诃而即住者。是名为是。故曰是是。若不住者即名为非。故曰去即是非。去即秉法不住貌。

  持律行净者。是得诃人也。反此不得。

  不同。即不肯同秉也。僧不得强作。若作者得吉。

  界外不成。即界外诃不成诃也。

  二难。即命梵二难。见不欲。言听说见不欲。谓不忍见此事。心不欲故。如是三说则止。不得至四。钞引云。当语傍人言。此非法制。止得三人是也。若至四人。则成一众。众以和为义。今若乖见。客致僧破。故但至三。余下。彼律又云。若作非法制者。应诃令止。不者当说如法欲已起去。又毗尼母论云。见众法事。独不须谏。应作默然。不遮下。意云众中有如法比丘。不能遮彼非法。又不能不与欲。又不说见不欲故犯吉。

  过别者。随事约过实有别也。三十九。举单白数也。四缘。即法事人界。文中相有。并相无对翻可解。下文。指注白二等文。

  界非不无。若据作法。须约四缘。今七非中不言界者。谓摄在事非中故。事非文中注云。界非圣制是也。离下。遮人见之局也。

  不得闻者。以有犯者不得闻戒故。能所。能即能说。所即所听故。律下。证所听非。即诃不成。凡别众者岂成诃也。以得满方得诃也。威下。即四仪不同也。僧祇云。行作羯磨。坐则成别等。故曰不应教相。

  非法和。以众不满故。倒错。倒谓颠倒。错即错脱。在三四分。三日说戒。即十四十五十六(十六难开)。

  有缘。即八难余缘开略说戒。少即一篇。多至八。中间对望可知。缓急者。缘缓可广。缘急可略。故律有十五略七略一直是也。而合作法。契合缓急作略法也。今并反之。无难别缘。言无恶比丘作留难而为别缘。结小界。说戒等即解。若起迷方。无由再会。故不应不解而去。

  错互。交错绮互也。上三下。言四五六三非。不可一时顿现。故得交互织成。以为纲目罗非令尽耳。

  因解下。因上说无难别缘结小界。又不即解等。故此泛评也。须解羯磨者。谓前曾加法后。须用法解也。

  无心领。约前无心领受也。只如诃责等七种羯磨。虽面而作。以是违情故。终不谛心领受也。以至学家覆钵不礼非情等六。例之可解。

  七治。即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舍举。罪处。律因象力与外道论议不如。前后相违。佛言僧应与彼白四羯磨治。取本罪夺三十五事。若便首本罪者。应白四为解。颠狂。即中品狂人。先以法被。后狂止。当以法解。学家。即见谛之家。供养既多。衣食乏尽。居士讥嫌。佛令白二制断比丘。后当更解。覆钵。彼檀越家不肯受忏。僧作法被。无任受用义同覆钵。后若起信。当以法解。不礼。律因迦留陀夷作说语。佛令尼作不礼羯磨。后若敦慎。开以法解。摈沙弥。即说欲不障。三谏不从。宜即摈遣。后若从顺。亦当为解。二义分之者。谓十三种所以立法解者。有二种义。一者卤为解后再得有用。体应僧数。二者治日无限。则尽形不复失接机义。故须为解。如下。引二事为例。

  功德下。应先难云。此六约无情说解者。且如出功德衣。衣亦无情。何不在数。将文释之。日限。从七月十六。至腊月十五日。开受五利。此为限也。恐人妄越。故须法解。纵若不解。至限自失。故不在数也。则不同大界等六。

  以非数者。谓先受不得。故又犯重。则财法两亡故须解。此约舍戒论也。

  为缘逼己不能防制。开舍戒引后戒。若不解者。带戒犯重。便成边罪。一生永障。舍已后开重受。

  俱作五非。律四十三云。尔时有住处僧。为比丘作非法别众羯磨。时众多僧共诤。或云非法别众羯磨(一)。或言非法和合(二)。或言如法别众(三)。或言法相似别众(四)。或言法相似和合(五)。故曰俱作五非。又曰或言羯磨成就。或言不成就(此属两人并前执五非成诤共成七人也)。故曰七人共诤成不成也。今意谓如来在世比丘。尚有迷暗成非。况灭后乎。理须详审为要。故戒坛经云。佛世执法。犹行五非。岂是不学为知人邪。临机心境逆忘故也。

  以非下。虽随事有异。若以非相之义摄之则通也。何者。莫不对首之人。要是足数净者(此示义逼)。据下。若以对首之法。施于持衣说药等事上。不妨托相有异。如持衣非说药等。虽然于彼衣药之缘。必须符教。故曰如也(此示相异)。故须类例通解也。持说。持衣说药也重缘。犯夷也。三根。见闻疑也。

  答下。境既不一。戒亦别发。今虽犯重。于持衣说药上。先已发戒故。岂得不行。学悔。即学悔沙弥。由自他两秽。复又知闻故。乍下。言乍可作心念持衣也。若下。此约类同故。可互对首加法。

  证语。证陈说之语。或陈词有阙者。须诃令止。不问前人住与不住。皆成人非。以得诃人诃故。

  僧是别位。以四人僧自作众法故。下流。七众之末。非同类故。

  二名者。谓不牒己名及衣名也。今下。以僧祇通夜护衣。四分但护明相。若用彼法加受。即随行不应受体。今宜用十诵。则理通文顺。以同护明相故。

  五色。五方正色。所谓青黄赤白黑也。上染。则五方间色。所谓绿红碧紫骝黄也。

  交络者。四者人法非。不妨事如。五者人事非。不妨法如。六者事法非。不妨人如。七具三非。并同上。

  五里。此约无难兰若。须五里集。余处界。即余四处五相也。

  能败法人。由彼诃故其法败坏。所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即人非者。法由被诃故。收皈人非。若下。或有诃已前人不止者。此法已被诃。不论是与不是。俱属法非。闻止故去者。言耳闻前人诃止。而故意秉去。虽去非法。若随诃而住者。是如法也。不忍而说。谓证对人内心不忍。故说法成之义。既非独建。故法败矣。

  舍忏等三。即注中三事。人法和合。戒疏云。身口意和。所谓人也。戒见利和。所谓法也。僧私。如舍财还衣。要在僧中。乃至舍罪。但对别人。故曰私也。义既不一。故须分别。

  小大。长尺六。广八寸。财过十日限者。作提忏。不满尺六八寸。作吉忏。故知大小俱在忏限。今下行非。论有诚文者。多论云。不应量财得须说之。不说过限。则结吉罗。既言不应若大若小。知何不说。同染者。大钞云。能染应量。所染云何。答通应不应。如足食竟。正不正俱犯足。若能染是不应量财。而染应量不。答大小虽殊。舍忏义一。律结大提。论结小吉。故皆一染。虽下结行。古人虽忏应量。不忏不应者。其罪不脱。通下。结归正义。

  重物。即被褥等。律云若他与作被不犯。大师解云。以是重物不应轻财。不合说净。既无违说之过。故非舍忏。小钵。即非应量者。不许受持及说净也。正色。即衣作五方正色。亦不可加受持。离亦无过。邪求。即五邪四邪求者。亦非正教所许。皆堕。但犯提罪。不合舍忏。不合受净。言不应受净法也。既尔何有舍忏之理。

  非疑尽舍。乃谓过分故。经中并结无知罪也。次下引律。识者忏悔。疑者发露。有䨱不治日月者。开疑罪不结䨱藏也。钞云不忆有疑不识。并不成䨱。

  对与非对者。轻吉但责心。重吉须对首。如下。谓舍堕中有覆藏之吉。对一清净人悔。则当正仪也。异篇非律者。谓同篇合忏。异聚别。今䨱藏吉。不可与堕罪合忏也。又轻重二吉。名字虽同。亦不可合忏。

  余二。即对首心念。及众法心念。有人依本。若界有人者。须依本作对首。众法例然。余文下。指注并须准例随事晓知之文也。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绍兴府会稽县雷门即皋平里皋部堰西大湖南岸居住敬奉
三宝弟子鲁济妻丁三九娠自念年当成立之余奇偶和欢而经久未产成家之胤常怀忒忒之心欲遂夫妻之愿望须凭佛法之良因虔施净财镂兹记板赞释毗尼佛寿流通后末世时善果难量祈求有托然冀
佛慈副祷天意冥休妻躬怀福慧之男子位有昌隆之望。

  旹绍兴戊辰三月圆日 鲁 济谨愿
卍新续藏第 40 册 No. 0726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天台沙门 允堪 述

  一家者。令自为一家著撰。简异先师等余家也。已依界而生。非羯磨地。不可行僧事已。行猷。猷者道也。勿高于戒。以戒为万行之本故。钞序云。戒德难悉。冠超众象。随相随依受体而起相。遂事境而生事。申之要衣食为先。故得次受而明之。愿行。愿对受。行对随。众别者。众则四人已上。别则三人已下。诸说戒者。即众法对首心念说戒也。又白黑非时。广略不同。故言诸也。又下引僧祇。乃至清信士女。九十六种出家之人。皆半月三受布萨。故彼文云。佛说清净。是名布萨。居法。即诸安居篇举法。即下自恣篇。明恣举法也。诸施法。即诸衣分法篇。明时非时等施。上篇。通括上结界等篇也。诸忏法。即下忏六聚篇也。

  光师下。谓彼所撰。约僧尼两位自分篇次。若据律文。不无先僧尼后之法。如尼律在僧之后。虽然今师意谓。至于结界等法。僧尼有同者。但在本篇随时分取。若更各立。徒盈卷轴。今但下。出今家意。于下八篇中僧尼同作曰通。各行曰塞。一篇之中。随类自分。盖准随戒之下。有僧尼同犯不同犯。及三众结吉之科。律中既有此式。故令得随当篇之通辩也。若然则于一篇。有被五众之机也。立题之意。于以见矣。

  ○释诸界结解篇第二

  人衣食等不同曰诸。随事分限曰界。作法如约名结。舍旧要期号解。篇者章品之异名。䟦渠别号(应法师云。䟦渠正言伐伽。此云部。谓部类也)。人即摄僧界。衣即摄衣界。食即摄食界。据下以律说戒。结界在先。衣药居后。盖当初时。约缘起立法以显。今亦约此义次排其次。

  于此下。释上通僧体义也。由有界故。方显六和。外衣生下摄衣界。内药生下摄食界。形别有须者。谓有待之形既别。故须衣药。又界阔蓝狭。须结摄衣。中下根人故须净地。故次摄僧而起。两缘即衣食。

  羯磨下。由此二法。是建立正法住持之本也。由下出能弘之人。通遵羯磨说戒一化之僧。通须遵奉。理无限碍隔别。此则剡浮之洲境。通为一集也。故大钞云。剡浮洲境弥亘既宽。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但下生别结之意。为奔驰难集。妨道等缘也。界约通滥。言若约剡浮之集。则用约束滥。在于通漫也。纵下。虽有同和之心。而形影趋赴。为难能也。徒损正业。由奔赴故。损功废业也。前缘即机缘。随境。随四处六相之境。集僧局结也。一开。开结别住也。作业即羯磨。崇和。崇尚于和也。先开。即开别结也。后制。即制崇和也。

  诸本。诸律本也。非正本音。显上四摩是本梵音也。今下出今界意。四种。聚兰道水。六种。即聚落兰若开二成六。如上缘中。即作法十缘中。第四约界明缘中辩也。为三下。即有戒场大界无戒场大界三小界也。七界。就大界又有三种。谓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并三小界成六。兼戒场成七也。相摄。即上四缘相摄中。

  初三。即注中大界又有三种是也。大者须制。或结大界不可越量。以隔明相者。大钞云。后夜受欲羯磨在明故告欲也。准此下。准上十四日先往之言。约可强百里也。

  四十里者。智论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此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四分衣法中。由旬准有八十里者。此据上品为言。通用所归。准律文意。应百二十里。以下品为定。僧下。即僧祇五分善见。并云三由旬为量合。角量取。显方维俱三由旬也。

  一拘卢。十诵多论计二里。十拘卢共二十里也。若下约山寺。上下互明宽广也。但在十拘卢内也。不下。恐高下大相摄。故特显之。河水。以律有合河结界故。岸相。如从彼岸唱相过。则河水结入此界。要须有船梁。方可恐卒集为阂故。易陵辱。由女弱故也。萨婆多云。尼结界。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三由旬内。随意结取。駃疾也。

  除下。若浅水无难。准理应得。多云即多论。僧祇下。彼云河水中有洲。应五处作羯磨。具如下明。尔雅云。水中可居者曰洲。摄衣有文。即结摄衣界。缘兆云。除村村外界。反验摄僧界。既无此文。故知得合结也。于中布萨。既行布萨。必须结界。故合村得结。

  不能僧中。犹言不能同一僧界中。求别结一屋也。不持下。恐有离衣过故。亦除下。因而明之。由佛僧位别也。僧表。表外也。

  四边开路。即中隔自然。此中隔不属两界。属自然空地也。以兰若翻空处故。下文云。内外两相。前后别唱。所除之外。明是空地。铁围山。应法师云。梵言柘迦罗。此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今围轮界名。取此义也。诚文即五百了论二十。

  出罪即出僧残罪。兼所为者。释上一人僧住。以场非住处故。纵使王立。有惭则坏余材草送。住寺比丘。

  依坐而结。此据不立方相故。直取僧集坐处。为界内相也。不开身外。此冥破古也。事钞云。比人行事。若结小界。受戒多立院限。此未通知。准如律文。为遮恶比丘故。令犹坐外有界。终不免遮。又下。指上大界相戒坛也。一时即一席作法也。作已。即解不尔起。则迷方矣。后解辩小界中。

  自然劳倦。即统通自然。有奔驰之劳也。故开随处。局结济利时机。界限下。为界中数有四人。事起有妨自行故。开结戒场也。上二大界戒场。非务。即恶比丘。障彼事务故。开结三小。如文。向下对文次第自解。

  二同。即人法二同。余二。即法食二同。及法同食别。如位。指文分三位中。依僧地为所依。僧为能依也。前言初结时羯磨圣言后辙。若有乖违。则后之说恣等事。不能成办。若颠坠而倾覆。何有轨辙迹可存乎。四门。今师斥古太略。今以十门舒括。则免丛杂交参之过也。浮漫。浮泛渺漫。现行无临机之用也。故下。生下立十门意。披文获事。言披阅正文随获事类。以作十门依标识体。依标相次识界体也。岂直指山。言不得直指山过。恐不识分齐故。四分中。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大师云。准此立法。诚所不可。据下要于山边峰畔。别立标相。故曰指别处所。明了。彼有十七种别住。所谓长圆四角。水波山岩。半月围轮等。皆有分齐。无容渺漫。准此下。准别安石之文。若山上别立标者。理可分通别也。草竹下。次草则不坚。竹体空。依边要傍树穿树心过。方得不可通漫。标指树林。极小如针。此约大针为言也。以终有合抱之义故。穷途。言不通余处。乃穷极之道也。短下。至经三四村者。此略必不废也。蚁封。相蚁子运土封起成相也。好王下。谓明王治化。雨不愆期。此江不可为也。若一年不雨。水流不竭者。此可为相。以□久故。自然池。亦取泉源不竭者。若下以不久故。

  一时规域。犹一席之间。作法规定限域。以作羯磨作毕。即解者。用上草?等可也。律论。即本律善见明了。大钞云。准论徴律。城堑等缘成相可知。文意同也。

  十七者。疏但列十。今为具引。彼云。一长圆别住。二四角。三水波。四山。五岩。六半月。七自性。八围轮。九一门。十方土。十一四厢。十二二绳。十三比丘。十四优婆塞。十五篱墙。十六圆满。十七癫狂别住。

  得在下。言得之在妙者。要十缘具也。鲜少也。必在体外。以相为包体之法也。

  随约内外。即内唱即外唱。俱得也。终识尺寸。反显漫指不可也。三相。一戒场相。二大界内相。三大界外相。无则一重。无戒场者。但立外一重标耳。远近。阔狭也一肘。尺八寸。明了下。古人引证。既云一山一石。故知标大者得。又如下。此引十诵四十七卷中。并结。即相并结也。佛答下。言内外两相。各说起尽周匝。又相隔远。古人准此标不可狭也。

  今下出正义也。二绳。兰若聚落为二绳。以绳引法。绳下即体。岂俟一肘已上耶。又若取山石为例者。纵阔不分此亦不成。当知标虽宽狭。若解分两相之异。何往石可。由下。释上使旧住意也。

  虽下。大师约义断。但取解者。不定主客。义当(去平俱通)。言容有解者。约义可当于旧住之者。

  五分下。既言使一比丘。彼亦不定旧住。又唱下。此约先唱大界内相。隔除内地也。今下出今行事。谓先唱戒场相已。次唱大界内相。后唱外相。则不须先除内地也。所除。即今中隔自然。至文。指下结解文中。又解文中。亦指此云。即初义第四门也。

  结下是纵。恐下是夺。安人立望。即未受戒者。人八即比丘也。当先下。顺着衣法也。非数何损。破戒不解律者。本不足数。纵别有何所损。是足可遮者。谓持戒明解。是可足数。人若不集者。遮障法事。

  相宽自然界宽于标也。标宽。若竖标宽于自然界者。当尽标集。不尔则唱时结时。别众在内自然。古谓纵使标宽。亦只要依自然界集。以下申所以也。故僧祇引比类文也。

  三由旬。此遮难宽结百二十里界。尚并呼来。故知尽标内须集。若出界。即三由旬界尼界不妨者。以僧尼在望为自然。不相足也。亦不须唤。以自然地弱。无集作法界。僧来之理。反此未结理须通集。不可下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四依之二也。

  自然本弱。大钞云。作自然界弱。僧事不行。即不胜欲等羯磨也。不开上应先难云。若尔何以开作结界白二耶。将文通之。未缘因僧作故。方许传欲。又结界是诸法之本故。不可例也。界是下。言若结已界地属强。可摄欲法。反此未结。是弱故不可也。

  依正两报。依即界地。正即比丘。若开传欲而结者。则不练依报之宽狭也。又何以辩护。夏别众护食等制乎。

  初依自然者。即初是统通及指说堂。以随僧到处身有界起。约此而集也。混乱。犹无标相定指。故不定处。大钞云。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立相加结者。因上奔驰故。故开别结。既许别结。则有审知说处等四益也。弘义弘者大也。又弘通也。恐同法界。前虽诫约。犹恐怠者不来。同于作法界。比于常时而与欲。故又约之。

  初文后义者。此点示注中。从是中至随有称之已来。是律文也。应须义设下。是示后义也。初中至行事来。重点示文义也。此一下迷意。言此一法最是众法之宗本。若不先成后法。起无所从。故曰群宗也。故须下。生下义设之意也。

  疏者下。申繁之所以。凡作疏。大意在疏通。次择文家之壅滞。今未通畅故。又疏决也。未劳下。言未劳后人。烦其思虑隐括寻讨。虚丧累世。世犹积年也。唯在自然。次不许重结故。约标。若标宽须依标集。界宽须依界集。四人。言四人可行结界也。简异五人。为唱相人入数故。非数神足在空。狂乱睡醉。虽四不成。引文告令。即先指四标。在四维已告示。内外唱法等。

  恐滥为别。恐云牒名入法故。滥在别人所收。不入僧数。若尔或有称名。为得以不。亦下是释。言虽称名。不是私为。故入僧摄。后云下。以羯磨缘中云。结作大界。显是为僧故。名则是缘。所以唱相。不用称也。相则不尔。以羯磨缘中。牒四方相故。如下。简他文。

  通约山水者。此举兰若唱法。如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是不委分齐也。从门直过。此约聚落唱法也。如内外两唱。不解屈曲唱出入等。广下。彼云如从院外唱云。从东南角直至西南角。乃至一周正南寺门。则有别众之过。以界限从墙外直过门限外。则成界内。若寺内作诸羯磨之时。墙限外有僧不集。岂非别众。故知唱相必须屈曲唱出。不令后悔。亦不可笼。通云随屈曲。屈曲亦通深浅远近。终成不识分齐。若从内唱相。从门直过。则限内是界外也。便有别众。破夏离衣等过。如寺中作法。有人说欲讫。至门限内。还复到来。岂非出界。入界是别众也。若破夏者。有人依界安居。明相出至门。明了及反。岂非破夏。言失衣者。依界结摄衣界。明相未出。不持衣往明出界外。岂非失衣。故委示过然后唱(已上钞云)。

  唱下。注释三唱所次。前二。即上座次座。后二。即诵律及堪能羯磨者。

  上无人。言在上无人。即名上座。母论。彼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此约夏次名。若局就德显。须准下十诵。以上座说戒。正是补如来处也。岂非约德解具乎。所坏。即识智箦昏朽也。身子。以其母好身形。而聪明之相在乎眼珠。因名珠子。亦名身子。言是身之子故也。法轮大将者。谓身子智慧第一。能持正摧邪。故以名也。智论问曰。五千比丘中。有千余上座。所谓沤楼频罗迦叶等。何以正说此四人。答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连是左面弟子。须菩提修无诤法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第一。乃至是名知识比丘。诵文。即三诵律。识义。则第四能作羯磨者。若下。释四能作所以。谓虽不能连句累纸诵文。而能晓义者也。斯为上矣。

  余律。即五分。应预者。既是有能。必已晓达成败。应预宣秉。如未闲习羯磨之法。乍许学悔之人。亦下。大钞云。若论学悔是不足限。必无解法。亦开秉之。别亦无过。则中间人也。

  九等参差者。即始乎但心念。终至白四。九等差别也缘非。即前辩十缘并七非。圣教。即羯磨也。能诠文言。所诠义理。但纲者为通。缘非为塞耳。后文。指后诸羯磨文也。次了此意故。后文不须复用申解也。不能下。如次科广明。未有所用尔。学者当省此意也。铨。汉书应劭云权衡也。韦昭曰秤锤也。今谓平量叙述也。

  诫耳识者。令摄耳动识。听所作法也。两声别召者。戒疏云。此听心用和忍之听。异上初句耳识所得也。不解此二。听听同声者。则言表不通。不成羯磨也。前听即在去声。后听即是平声。恐不解此违损事多。自说戒时罪福由可脱。临受戒恼害尤深。故须极诫也。

  第二第四。指两句缘兆也。但前句缘本双陈。后句略缘牒本。结界下。言结界是令所为事。二同则非也。盖本因说戒故。相因牒八。律本多然。言诸律皆如是也。为界是本故。情事。若望结界本属非情。今望比丘僧和同结边。故属情耳。

  语默。律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说。不可久言即说也。在事。即结界是所为事。今重举陈。此约羯磨也。两告。一单白中告。二羯磨中告。俱已忍默也。后语即默然。下至持字时。牒二即缘本也。白四法者。一白三羯磨。故曰白四。及至羯磨说必制三可为高例也。上三。今师与二古人也。司南即指南车。崔豹古今注云。大驾指南车起于黄帝。帝与蚩尤。战于?鹿之野。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后故建为旧说周公所作。今谓各有指示之义。

  显晦。显则存第二句。晦则略之。有下。如有缘起等。须五句成白。无则但四句成。其二。即缘本也。差人。如律差人分房舍卧具。及差人作功德衣。尼差人请教授是。如前。即前云无则略之。无下。言不可论四五句也第一。即大德僧听。第三。即若僧时到僧忍听。第五。即白如是。第二。即缘本双陈句。第四。即略缘牒本句。一事。随结界受戒等事义通。皆是前广后略。通告僧也。试下生次科也。

  布萨说戒。华梵双举。今云众僧说戒。疏中改布萨字为众僧。非也。南山依律而书。非谓后人错误。何得擅改。是一俱属缘非也。

  结翻非净者。即结集翻译。言有重杂。故使文不净也。故下文云。洛文不净故失剪耳。何下。言此羯磨缘中。亦只牒本括束文也。

  文义皆通者。既属纲骨。则通九十五法也。义通文局者。缘本双单。陈告和默。是义通也。随事牒缘。是文局也。

  更牒一两者。谓文局义通之式。下徴起中。更牒一两事法重明也。拏(奴加反)牵引也。头踵。踵足也。言以后着前。以前着后也。及言词回互颠□失脱是此之者。或求为他和尚。良由不识是非。安谓得成。盖未见此疏理之文也。此词即上斥辞。相似比丘。以无戒故。但外儿似比丘也。大集有言。无戒满洲。此言信矣。

  何下。前言义通。文局可领。何谓义通耶。治文。即治理其文不净失剪截尔。尚书序云。剪截浮辞。一准羯磨者。将缘非与纲骨。一同不许增减也。大钞云。然须知处所不得电同。文义下说纲骨也。

  所言无诣者。谓纲中或少一字。则令所置之言。无所至诣。文下说缘非。通增减也。岂得二别。意云。亦可牒二同也。今何不列。盖是略耳。如下彼云。共住共布萨共得施。如诸界。即四分结戒场。及小界等。大界由大以简小兼。正是业本故。

  不可略文通略义通。即网骨句。文局略义通。单复。文略名单。词重名复。但使不失其旨。尚书经中也。例今缘兆增减无损。如下引例。彼翻三衣为卧具。但得衣之相貌全失。袈裟之体尚自用之。如戒本云。作新卧具。应满六年持等是也。

  如诸下。言网骨增减无殊。文局言缘非。增减有殊。只如五分结界文。单白尚无第四句。羯磨中又无第二句。尚自得成。以缘通增减故。部别各言耳。不可增减故。并无异词。故云意可见也。

  假用即上辩能秉。僧中云。佛法显僧。其必四人。莫不揽假成用。又定僧体中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今虽同秉。六和假用。未显成不。要在一人已上。语默表和。若一人不和。是法不就。故须问别。

  称事不成。但言如法僧事故。余法不成者。若云同一说戒。显是结界后。只通作说戒。余法不成耶。前总说事则局者。如云为说戒事故与欲。则不应分衣请日等事。今但言如法僧事。则随应僧中一切善羯磨也。别有事起。不用停住。别往取欲。今结界不尔。是结后为别别作事故。所以缘非中。结作大界。后方云同一说戒。不似下。以欲词中。牒如法僧事在前后云与欲。故不相并。故下引证可解。答下因说戒故。方立羯磨。故说戒为本矣。

  命行见具。命正命。以离四邪五邪活命。利和也。行即戒和也。见即见和。上举三业。次举三和。下云六和具显本结也。本结者。以本结界。正为说戒故。羯下此师意谓。羯磨或为僧作。或为别作。说戒不尔。通为僧别。故牒说戒。不言羯磨也。

  异界详集。如有戒场大界行说戒时。必须详悉四处有僧尽集。乃至围轮中。有僧亦集。所以牒说戒唯同界同者。言羯磨唯简同一作法界者。方同行之。异界不须也。次下申所以。反显说戒诸界僧须假也。

  有人下。此师意谓。不牒二同。结界亦成。今所以牒者。当时为说戒故结。是以随牒。如下此说不牒得成。大下。若大界不牒不成者。余小界戒场不牒。亦应不成内有诸界。如围轮别住之类。既有多界。后若结时。必须各随诸界牒出。不可依文。诵云。于此内外相。内结作大界耶。答下遮繁也。言不要一一牒诸小界。以除空地。亦只言于此四方内外相内。结作大界亦得。以此界望彼界。皆在我界外故。以相下。以此相望彼相。但先唱结在里名内。后唱结在表名外。又如大界内相。望外相亦得。名为相有内外。以体下。即中间法也望内外相。相必在体外也。

  言无。谓无法起也。然下申所以。与行者心俱。行者指所被也。谓能秉所被。二俱同心则有无作。无心则无。如受戒师秉资受期心。有法得可得故。今下此师正显。谓结界所为是地。地属非情。故无法起。如律下引证。以律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故知无有法。乃至下义例也。如衣钵药。加法受净则免其罪。何有法起。大钞斥古人引证云。此谓加法之所不论法起有无。若然乃是吾祖取下科也。

  以作下善生经云。世间之法有因则有果。如因水镜则有面像。故知作在前生。无作后起。又成论云。因心生罪福等。故名无作善行阴。以善行心中。迁流造作成故。属善行阴摄。亦尔恶行心中成也。业力。因心业力。以感法起也。

  水轮。以金轮之下有水轮。水轮之下有风轮。大钞作水际义同。以界是色。句绝。

  是别非数。由在界故是别众。十诵树上比丘故非足数。若枝下。谓比丘亦在界外枝上者开不犯。界外下此约根。在界外枝覆界内。望从根断。且说开之。十下引证。此亦律文未了。准此下大师义断。须根枝俱在外。比丘又在枝者得。余如钞。枝结界法中。引小法灭尽经云。劫火起时。曾作伽蓝所。不为火焚。乃至金刚界为土台也。

  优婆塞。以受五八戒。心奉三宝。属七众收。故得守界不失。若聚落下。以聚落为贼所得。诸比丘必于一切界。悉皆外之。外即弃舍之貌也。后若作法。当复结之。故次文云。由弃故一切界外。下文云。舍界背相一切界外。意并同上。

  不失净地。以净地属能依。僧界是所依。令能依既不失所依。故知在。余下。彼复云。若疑应解已更结。故知界在。不净。即宿煮等。

  僧尼互解。如二众同行受戒。必须互解互结。彼此不失。今虽明结。必须先解。故可例知。不得相差。言二众既同秉故。不得界相相差也。故论言得共结者。则二众共行事时。尼须结界。不得与僧界相差。又恐出僧界外。非成同法故。异见。六和中见不和故。两不足数诤见。下文云。如拘睒弥亦不同和。同界别说开也。僧破。如邪正二部分破。如法僧于上开重结。彼此无妨已坏。言已破坏也。法语。即如法语者。成舍。成舍界也反上。即非法语者虽解不成也。中边二方语言不通故。若后通者不开。

  反上。反上即九门也。如相是则成。非则不成等。相接二界无中隔自然也。错涉二界相参也。无济即无桥船济渡也。缘非单复者。收罗七非也。

  累言。犹嘱累而言也。四摄。即下人法处事为四。临御。临莅秉御也。大猷。猷法也道也。多人一僧结已经六万延年。通未来僧于上作也。非踪。不合教迹也。彼我者。自结不成。复令他于上作法。被事不成。是同陷也。遮障也。

  二同。即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解不可同也。何下。应问云。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相。及云此于四方界内等。今解时。何不牒云于此四方相内解界者。将结界下文通之。

  文下。即在注中引律文也。俱是外故者。约体望之。两相俱在体外。又以此界望戒场。戒场又在相外。此下。皆归前总科也。以总科名结解差别门属第四。今明结解已竟。故收归所属尔。

  即道之具。言是修道之器具也。机至下。谓有此机至教。岂不随机而通乎。还用人法。即还用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所以言同说戒利养者。随本缘也。又虽牒同利。岂不同住乎。故知俱含也。

  利丰彼此。释本别利也。一住无法。释今欲同法也。以道及因此皆目法也。以正法各明释别说戒也。利养下释同利养。僧施。简现前施也。四方常住者。义通众用故曰四方。物存当界故曰常住物在。如床褥等。利通。通众用也。余下。即戒疏第二卷中。

  僧和作业。言僧若和合。羯磨作业。方得成就。机会。即受忏等机缘会合时。若不开者。无由取济。通收正行者。谓一切善行悉皆所收。正以拣于邪行。对法而言。则除说恣行钵法外。皆可行也。

  精鹿。如世举场。精者拣留。粗者择去。异品。品即品类。胜利。殊胜利益也。如国得贤则利国安民。释之得贤则奉教众济。皆于此场而招集。岂非利乎。有本作类。以滥上句。

  诸部下。善见云。外国戒场多在露地。如祭坛郊祀之所。律中戒名戒坛。作法多者。即除说戒自恣外可作也。今大界亦通多作。应亦名场。以上云莫非聚结异品等。住结。即为比丘同住也。

  不下反显。戒场为忏罪是专灭恶。为受戒是专生善今大界既无此专局。故不得场名。若尔三小界正为受忏。何故不得场名。将小界下释通。通法。通辨诸法也。

  和作下。以僧多故和难。由难和故作法难也。乖难。乖差留难也。又无有乖别难集也。平去二呼俱通。受舍德衣。即受功德衣。舍功德衣。并在大界。以依本安居处。受舍利故。衣食界。以俱依大界故。

  四法者。戒疏云。单白受忏本罪。二取最下者。白二与之。三单白与钵次第授。四白二以下钵令持。或下。别义以摄僧。得大界名。受忏等得场名。互彰其美。

  第二门义。即此内外先后门。当第二也。叵不可也。若在下。若本制在外。则无数集烦动之过。故知约大界难集。别结在内。意亦可见。

  善下引证。由缘起律中虽制大界。缘在前戒场在后。及论行事。不必依缘起次第。为结界法式。理下。彼云应先结戒场后结大界。若先结大界者。当舍已更前结之。然后唱相结大界。毗尼母善见。亦同此说。以此文证。则光师不读圣教。唯信意言。依人。涅般云。依法不依人。

  母论下。出彼第一卷中。外无大界。此证大界在后围绕。若忘下。彼第八具云。差人先结净地。次结众僧房舍。后结大界(已上正文)。彼约从内结故尔。不同今时结净地于僧界上也。备如次科。卑公。即卑摩罗叉也。即可下。释上侥幸义也。以侥幸者。非分过福之言。

  今若下。大师义约如欲依彼论者。当结一小界已。复于上结净地。不然则滥处。分法亦在自然地故。一体。二是作法体一。是自然体。

  必下。谓必若约缘。须立诸界者。亦随形势以安之。知围轮别住。既有众多。亦随界立相。或三四重相等。尽下。前约唱结。虽尔及论初集必尽自然。以戒场多。小于自然界也。后法。对前结得后名。由宽故。

  集难。难故成别。斯成妨也。所以不开小界相。据大钞中。加云四方小界场相。亦好住处。即摄僧界。应具二同。虽无同说合有同住。何以例除耶。答如文。

  问下。意云说戒自恣二法。何须尽集戒场上僧来也。况已结成二界故。答下。说恣二法。同收犯净二位。有犯忏罪令净。本制僧私同遵。所以大界戒场围轮诸界有僧并集也。余法不尔。非制同遵故。

  有人下。此成他部行事也。大师不用。文无偏局。但云解界。何不通之初无二同。救云。戒场结时不牒二同。及后解时。正是解二同。与结时相称故。亦可成也。不类者。岂可结无二同。解有二同。是则不类。俱无其相。以齐比丘坐处结故。外不立相。又是权开一席法耳。作毕即解。起必迷方。今场是久固。又立相故。如何用彼法亦不类也。

  比量。比度可知也。故大钞云。今准难事界。但翻结为解。理通文顺。僧住以解。文云僧今集此住处故。上既已斥。今何又着。

  答下。前斥不许者。是同一久住之住。此是四仪一时之住。故不同也。故曰多种。若一例不许言住者。则前结戒场法中。云此住处比丘。亦应不可言住。故须善了言义。

  通界即大界。下云通围大界。答下欲易明之。故后明解。及至行事。未必结已即解。任在解律者。行用藏舍耳。

  卒增。约水有泛溢故。障集。约僧来赴是难故。拯溺。以僧宝为人天。拯拔没溺之人。今若机缘不赴。僧义不成。则空彰斯号矣。乘权。以难集故。不能应权乘之济物。是丧其实行也。无津渡。简有船桥则可也。五处。彼第八云。若河水中有洲者。应五处作羯磨。一摩头罗精舍。二水中。三洲上。四水中。五仙人聚落。两边下。彼又云。比丘受欲来应羯磨。为水所漂。出界去殆死得出。白诸比丘。我向持欲来。为水所漂。殆死得出。今可广结界否。诸比丘言。得汝去上下水三由旬作识。若树若石等。作羯磨者。应作是言。大德僧听。从摩头罗精舍。至仙人聚落精舍。河水上下从分齐。以来羯磨。作一布萨。如是白(此证合水通结为界)。三下。彼又云。陆地道两边。各二十五肘(此是小也)。或避难结三由旬(此是大也)。如上说竟。即前云。若论自然。约界则四种不同。定量分六相差别。故水陆在不摄也。僧下。以作通结为一界。理得无碍。如本律正通合河结界。如上。即所引古义。今师准了论文。既曰二绳。岂曰在尺八。

  通唱三重。即于场上唱相已。遥唱大界内相。及外相也。或于下。即于大界遥唱场相。并加结法也。但唱外相者。中无大界内相。便成两界相参。若又但唱内相而不唱外相。齐何处是界分齐。又虽唱二相。而不周匝。皆名非法。

  又出自然。即出中隔自然也。依标相□集。或标宽当依标集。或自然界宽。当依自然界集。律无下。以律中无通围大界结法。但集法者。行事之时必准诵之。故特出此一法耳。注中云。如初结大界法无异者。若准大钞云。唯足内之一字云。僧今于此四方内外相结作大界。若据律文。亦不加字。但云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于理亦得。随意所存。大途无妨。

  药病。药对上教。病对上机。以教由机。设药为病施。凡夫情见。既有异类聚结。故圣特开。如法同俦。一处结界。作此三法。

  拘睒弥。彼因斗诤来久。二十来年。不同说戒。事见。事即诤事。见谓知见。上云由诤见故。两无别众。今则正见是同但客遮法。或来而不坐。或坐已故诃。恐成别众。故开结耳。

  未出界。是出彼作法界也。下道。即无同师善。及下道各集一处。结小界说戒等。异处。即律云若不得合和者。随同师亲友。移异处。结小界自恣。虽下。以当部中但言界外旷野。不言在自然界也。今准文中。既云移异处及下道。当知即是自然界也。此实诚文也。道下。文言道路行。即道行一界也。又云下道即兰若。以文中云无村旷野。当时者。如在道路行。可准十诵六百步集。或在兰若。可准善见七槃陀量集。不须五里也有人下此师约坐处集人。斯理非也。以律文约结已齐坐处故。非约集云时。若尔则有难兰若。无集僧之量。律下。既云未出界。显是未入我自然界也。常涂。即五里七槃陀。一槃陀二十八肘。计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总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也。彼下彼云。不同意者。于外得作法事。即是四分出界义。意同上也。

  无有二会。无重集也。显是一席法故。不和不至。非和合者不可造。至席中故。明以下。即用比丘坐身为标。标畔为相。相内坐下是体总门第四。故特简云总门中第四也。解不类结者。以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大界相。又云于四方相内结大界等。至解时则无此文。但牒二同以解也。又前人竖相结。后人背相解。不类此三当座人结。当座人解。人处相应。人即同座。处即身内。能结之人。即为解之。余人。非后来比丘。

  即第五门。义言正属此门非义也。缘难有无。大界无难故宽。立相使久固也。小界有难。反上不立。故知立者不徒然也。法事相违者。以事是难缘。今反立相。令其闲缓。则事不称法。故说不成。

  专权。结小界为无缘。而专事权开者。正违教也。如下引例。如有难持欲出界外来。应僧法者开。反此无难不开俭下。谓俭时方开内宿内煮等八。反此非俭。亦不开也。离衣下。如离衣为道路隔断。归会不得。方开。九等。上中下根。各开三位。以成九也。虽下。结上开缘。俱是曲被。矜。自贤曰矜。言凡夫不准圣言。辄自开故。僧祇下。证上立说。以通四仪故。熨下。言此为问遮处也。

  指拟方隅。此显身外别指标为相也。诵结。即诵八羯磨结成。义下。今斥可领疾疾。恐恶比丘来故。翻下。翻上四是。以成四非。

  文下。律云界外问难不成。显须界内也。今身外无相如何问难。殷鉴。殷厚鉴察也。与博观义同。冰执。情见也。开间纳取。纳取沙弥也。大钞云。十人丛坐前结。足开一人之分。必半身出界。亦准十诵善见之文。足成僧数。

  初结。正结三小时。彼若来呵。此结不成。同自然故。古谓。若未唱结时。同是一自然界也。恶心触。即恶心触净食。不成触也。今恶心倚我身界。不成诃别。

  今下。正结时。及结已随作三法时。倚身者俱成。结下。显无外相故。前闭斥古初结不成。后开斥古结界已虽呵不成。以律中无此前闭后开语故。如下。如向所论。一开一遮。不劳分结已。约身初结。同自然界。但使初后。俱为防诃人故。又初结时。身外不立相故。则不容诃人。故文下引律诫证。既言善比丘。及显恶比丘虽倚身界。亦不成诃。问若约结时。不成诃者。何以律文不同意者未出界。疾疾结之。答此约集时深防之意也。及至正结时。纵倚身界。以是恶比丘故。两不相摄。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捩清净一色。又正结时。无外相故。

  用大界为。犹言用大界何为也。一教。谓临机开一时之教。非图重集也。

  前缘即为难故。开受戒托恣缘也。场界无难理。须就本结场界也。多人不益者。谓行事不应于教。则令多人不得戒益。戒既不具。行无所从。以行从戒体而有也。四是。即上知无异外等四是。四非。即此非是开缘等四。

  揣度也。谓古出羯磨。不解度量。今所合行。为显不行可藏晦。一例连写是不适悦。于时投世机耳。即今下。意谓。今时怠法者多。设有戒场大界。欲行法者。尚须邀命延请。方肯一临。岂有来作留难者乎。所以徒出无益。若然则知今家之略意。问脱或有者如何。将必下通之。准诵。准律通之自成。今恐后学未见故。曲为引之。律云。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羯磨可准)。

  界与蓝等。即作法摄僧界。与蓝齐等。或结界狭小。而蓝墙宽大。此二不须结摄衣界也。以下谓自然衣界。依蓝院墙起也。但四相周匝外。更有十三步势分在。若结衣界。反令狭小兼无势分。所谓有法故无也。或界下。此显界在势分内。反令衣界亦小。

  全夏失衣者。谓但全得护夏。以依界安居故。而有失衣。以自然衣界。但齐蓝故。今出蓝外。虽曰在界。不免失衣。今若齐摄僧界。上结衣界。则护夏护二俱全矣。故曰衣夏两会。如下缘说即头陀比丘。厌世乐。兰若窟住。佛听结不失衣界是也。十诵墙壁篱栅来者。显从篱外来。至界边际也。五衣约尼说。

  有下。此师约现有村。可牒除村。若无者。不须牒除也如下。彼引律证是。无事有法。例如无病有药而妄加耳。

  现除。现有村在界内村内不得护衣。悬不结村去之后。此处更不得护衣。故曰后村移出不合摄衣。无村下。即现今无村也。现结。谓现法结取衣界也。悬除村。若后来当于衣界中。不得护衣。村若去后此处。复可护衣也。故曰村去还会。

  衣界便解。正斥上村来不摄。便成衣界自然解也。衣界不遍。此斥上现除悬不结。村若去后不合摄衣。则成标相之内。衣界不遍。况复衣界齐僧界。上遍标相内起故。但村下正出今义。

  不言除村。显是衣界遍。以律先结衣界。村内摄衣。后为缘碍。因比丘寄衣在村。往取有碍。因制村中不得着衣。故曰方始除村。此显除其妨碍。非谓除其村体。后遂下。今用此义也。村在不得。此约除其妨碍也。村去摄衣。男女出后。不妨护衣。以结时遍标相内起故同住地。齐僧界起故。不同古人除中空域。今言除者。但除界中障碍耳。岂在下。意谓岂在今院内本无村故。不牒结除。若村后来。又须秉法。岂非烦重。又下。若今不牒除村。后村来入。便言村内得护衣也。由斯义故。所以须牒除村。如下引例。如月一日结界便牒二同。岂可便同说戒耶。亦俟于后也。故预牒之。今衣界亦尔。初结既牒除村。后亦同之。

  问含二意并问有结。摄衣法无结法。村来障衣是同。何须结法中。有村无村。例着除村之语耶。故二问意并云何须着除。答中内外字倒。合云院外界内。未免失衣者。盖摄僧界蓝外摄相弱。车树等界摄相强。结摄衣竟。自然诸界灭。名唯村界不灭。恐疑村界亦灭。故云俱着除。如论。即萨婆多论。不定。或有无。或多少散乱也。诽谤。由寄衣在村取招讥故。斗诤。因往村故。容有夫妇之诤。及无彼觅衣之诤故。梵行即净行。嫌疑。嫌故不敬。疑恐非法。无情。不为防村男女故。

  十诵下二句。即村及势分也。结空地及住处。以十诵许预结也。衣界不生下。虽云预结。以村在故。不得摄衣。义同不生即无遍矣。善见下证势分也。人即解指古人也。现除悬结者。古谓现有村。现除不可护衣。悬结者即结取空地。及住处也。后村移出更不须结。以悬结故。四分下。古人谓四分但云除村村外。无须结村体及势分之文。却成悬不结也。故下。破此非正解。以本律何尝不言。村去摄衣。即现结村。及势分矣。

  明有所牒。是悬牒除也。以村后去随得置衣。但村在时。除其障碍。有本明有所下阙牒字。僧坊外地。即蓝外地也。正是蓝狭界宽。故开结取。余下。所余之地。如聚落及聚落界。望有村不护。且言不遍。不同古人衣界不生。悬不结边。名不遍也。

  僧下。此证蓝狭界宽。须结开眼林。其□可以肆目也同住。即牒云同一住处。令既有村。村内不得护衣。应非同住。何得牒之。答下。谓衣界从僧界上起。僧界既言同住。故令从本称之。未必下。以村来暂不许住故。且言未必相可。非为永不许住。牒之何各。或下。言衣界本遍。摄僧界故牒同住。村碍暂隔故牒除村。有二。即古约体不遍。今约缘不遍也。

  障人以结竟僧不住中。则犯同宿故。僧祇下。彼约聚兰二处。通结为一。摄僧摄衣界也。后下辨废两通。聚落兰若俱。通结摄衣界也。既下。既牒除村。明知聚落中僧界。亦许结摄衣。既许故非废也。

  聚落小即村界也。先虽是小。后男女多。村转增大也先所摄衣处。亦不得摄也。为村所侵。若先大后小。先所除处却得护衣也。准下结成上义。约缘即村也。

  文乃无桥。言此除駃水者。是无桥耳。又若有桥。义亦通许。例如摄僧界。有桥船者开之。下地。即男女安下地。是村内也。或可下是内宇田村去后可以摄衣。以先悬结故。

  结住及空者。现有村名住。村势分名空。古人谓以律但言除村。且不言村去后有摄衣界。此下一□今斥如上。即前云本村还出衣界仍摄。非时下证名同也。以九十中有非时入聚落戒。钞列缘中。云向俗人舍。仍自注云。即寺内净人家院。是证今除村。即是除寺院内。男女所居处。同名村也。亦即下。不唯村聚是同。抑亦是食家等。单提中食家者。律自释云。有男女也。岂非是同宿屏坐露坐。皆是约男女住处。当知亦即是村也。单士女。有女无男等。

  善见下。既云既不失衣界僧。显衣界外有僧。不得以言有所属也。缘相但约有村缘。及施者之言。为限相故。不约作法时。通僧界所摄。以僧作法时。村中有僧。亦须集故。

  余下。十五种自然。如戒疏解离衣戒中也。文下。证知为摄衣也。说戒等。取知摄衣摄食也。

  先解下。以衣界为能依。僧界为所依故。先解能依。此则有叙也。又顺脱衣之法故。假本。本即僧界。而非下。大师意在结既次第成。解宜次第失。未可各结而合解也。又体既四分。而受反用十诵为随。则乱伦获罪矣。为除疑者。恐上云本失未亡。则例今亦可言□除本丧。故又遣也。

  三品。上中下三根也。非一者。上根教行毛食。中下教开结净。知量。经云知量知足。分卫。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也。沟壑者所堕处也。中下之器。形报微劣。制上行乞食则成过劳。进道不前。因病致死。故曰终丧沟壑也。又孟子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三等亦三根也。以上根康则乞食。病则开济。岂不收乎。

  秽染。曰同宿恶触等故。喜生贪染味香也。体乖仪节。以上士高节亲临食厨。非大人相故。且儒中君子。尚远庖厨。况出道净行之人乎。此从缘者。从除宿染缘边得名净耳。非对未结时地秽得名为净。外道下。如次科引僧祇十诵。讥言秃居士舍。与俗无别是也。多罪。即有同宿内煮自煮恶触等过也。集因。以贪秽食。是下界业因。招集苦果也。食啖不净。举果中云报如堕不净虫。永离上妙香洁。岂非恶集以招乎。苟未能行乞。而但遵护净。足不履庖屋乎。不触食具。不经残宿。又不坏生。一钵多罗从净人受。复在中前而修观进啖者。此则末世上行佛子矣。

  播汁(上浮还反)。珠丛云。汰米汁也。乞多食少。翻为外□乞令僧食少。他物净。作他物想为净也。

  外责。即外议责也。两罪。即有宿煮二罪。既有如何开他物净。待明。即明相现也。为人。即比丘等。

  大小。大即楞伽涅槃。为了义教。小即僧祇十诵。又是明文不许。涅槃本制有缘亦开。时世饥馑。乃至为住正法。皆开缘也。要须以檀越为净主。故云必施等。四法。即法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圣行即乞食。是四圣种行故。正愿。彼经乞食时。若得食持当愿众生。为法供养。志存佛道。若不得食。当愿众生。远离一切诸不善法诸律。初受下。谓初受戒已即说四依。元行。即本行。僧常。即僧常食也。

  前废。以楞伽后制。废前教也。本制即乞食。令中下不堪故。大下。即楞伽等。上达之机。可依行也。分河而饮。以小乘各计。则分河饮水。如序中即别序第一专执四分不引外宗也。若望第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僧坊无烟。则四分开结者。是小乘持律也。必下。若力壮道充。依楞伽涅槃。僧坊无烟。义复何疑。

  无净厨下。此母论许有则接下根□□□宿煮来叙古人。约僧界成犯。别结。即别结一净地。便以大界围绕也。广如。前引母论解也。相顺。言且得随顺。于中下之机。有所济也。此得下。言此得在从顺开文失于涅槃。制不许结之意也。

  准论。准上母论也。虽下。古约露地大界中。虽无四周院宇。亦不得同宿。煮字有云者。非也。

  今下。今师约院周生过。不成储畜。今师约是不周净也。若约界成。正斥上云大界成。无院宇随犯宿煮。若尔则不应四种净地。文开四种者何。一者篱墙不周净。二檀越净。三处分净。四白二结净。半有下。出不周相。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都无篱障谓露地也。非储积相故开之。非唯下。不惟自然地上不周故开。若摄僧界上不周亦开。故向云纵结摄僧。无僧坊院。不成储畜。

  无界有院。正难上院。虽周成不结摄僧界。亦是宿摄文也。方相合者。即四方篱墙周合。是储畜义。故招议耳。法下。本结摄僧界。意在取和作法。今有僧在界。岂不集耶。不可相类。义自迥异。

  文中下。律言未施与僧。则显是他物。自许。即僧自有者。既下。处既是他物。食□□□因执心薄。故曰绝起。俗有檀越寄食在界。

  若道下。斥上妄判云。并为他物净。文意云。若言寺是俗造故。属他物净者。一切寺院皆是他物净。望俗推绳。若盗损者。但望损于檀越。事在无作。边计五犯重。应无对三宝上结义。又若人施佛法者。亦应无福。以物自属檀越。不属佛法故。无在。言无定。

  不结有罪者。古谓不结净地有罪。结又难为持护。今檀越净。则其理颇长。由檀越倚傍故。胜得不净地也佛下。佛所立制。贵益智解明白。不为暗昧鲁塞。今明白心中亲知。而反致诬罔。覆冒圣之仪轨。则增不学无知提吉二罪。此外自得内宿内煮根本罪也。若言下牒斥。不以难护故不结。五欲。色声香味触。此五能牵人五情。出家之士。要一一断之。岂止于食味之一欲。独为累缚。而涉于言议哉。

  宁结减罪者。大师意谓。宁可结净地以减罪。不可言结难护罪。何下推释。以先未结时。通界有罪。今既结竟。故免其过。岂非结能免罪乎。一有益也。善下。即持戒之者。本惧其犯。今结竟食在蓝内。虽曾经夜食自成净。恶下。即破戒恶心故触名净。谓虽在净不净地。触其食其。亦自成净。故曰无染。今为持戒故结。岂非二有益。两失。内宿内煮。如下。如何言若结难护。则向谓愚暗不学之罪责是。自贻赠之也。春秋云。自贻伊戚。伊是也。

  十八。篱墙垣栅堑五种。各有半有多无都无三种。共成十五。此是单历。若将篱等五种总为一。亦有半有多无等三。自成三种。足前共成十八也。二合至六合者。一篱与墙合。二墙与垣合。乃至第六篱墙垣栅堑合。或更互参则多相。略出二十句。以篱为头。自成四句。一篱墙。二篱墙垣。三篱墙垣栅。四篱墙坦栅堑。篱为头既尔。余墙等四皆然也。

  初成。屋宇初成。僧未曾经一宿者。可行处分。何哉。由壅滞贪结未多故也。随人。即檀越经营人也。

  佛塔下。以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行来之处。即比丘闲时经行来往之处。以避塔庙故。多在西南也。以绳量度。谓尔许比丘住。尔许为净屋。过时。彼约不得过初夜。四分约明相。彼教又急也。善见下。此约初竖屋持作也。若已成。即已竖屋了。语令知告本施主。随指一处。老宿此约本主。若无者。开召聚落耆老指之。彼若不解教之亦得。

  自然中。彼约在自然地上结。准下僧祇。要须摄僧界上作。余下指如前解。大师意谓。若要依母论。存僧界外者。当先别结界已。上结净地。免于自然上作也。依处分者。谓解已或要行处分净者。须是荒废来。经二年者可行。

  初一。即檀越净。是约他物也。下三。即不周等净。约自物也。余者即余三净。俱约处周匝也。无法。檀越不周。本无法故。加法。第三口法四是僧法。

  别人。以一人处分亦成故。支尼梵志别名也。言羯磨下。覆释上未结羯磨之文也。少多。三二人皆得。七众。在家二出家五也。通诸界。作法自然也。如于作法地上。新立厨屋。亦可行之。

  二缘。一者是病缘。二者要边静处。若观科末。似边静自为二缘。在边非静。在静非边。俱不可也。以下。释所以。包者厨屋也。且儒之高士尚远庖厨者。一则存大人相。二则恶闻杀声也。以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教则离杂秽之咎也。离秽杂则清修之道成。大人之相着。何莫由斯也。奄蒙。说文。奄䨱也。言奄䨱蒙闭也。

  即是相。恐人言净地。不唱四周相。便言无相。今称房名。是齐房而起。岂非即是相也。四句。若僧时到前。无缘本双牒句。得在依文。以依律文故是得也。失于缘唱。谓第二句缘非中。不牒所唱处是失也。欲下。大师立理。以定缘本。某处是缘。净地是本。今随文。且依律文也。结集。非波离时也。部主尚云尽所诠相。一宗周备。岂有缺文。当知是后时结集也。觉明据翻译时。竺念约笔受时。比下。比诸结界法中白。皆是五句。唯此一法。四句成之。反验可明。

  为僧造。以施主通七众。通僧坊作。以净地散多。而僧住有限。故曰通也。将熟下。虽曰不长。以将熟故。须早结净地。如律云。就食者离地物一切通犯。未离地者。未长足者不犯。已长足。逢霜露等。并是宿限。又云下。即不得以羯磨结机架为净地也。取土。出妄解也。谓净地土取出。不净地中。亦是净地。而况净法依本地起。岂得随土而有。今本土若移出。何有净不净。言俱是不净故。隔道两边。即中间。是道两边结净地。亦通缘净。约不觉缘故成净也。僧祇并谓比丘。不觉在不净地者成净。若知不净障僧制僧不得入中。

  又下。言同净地中结。又有何患。大抵法要简处。岂可同在地结不得耶。故下。以结竟反例。言已恶触。尚只坏食具。不损净地。岂可初结在中不得耶。又初结与后解。二种俱是约法。宿煮秽染是约罪。岂以结法。而坊患有罪乎。况法与罪两不相干。今若同处行结。纵使律云牒某处。盖是牒相耳(虽有两解。且从初义。以律云。僧在院外。遥唱遥结故)。

  如上。即前云应唱房名。即是相也。以食下二句。大钞注云。故须遥结在中相杂。以僧下二句。复注云。净地有僧不免别众。不摄别众罪也。若是众法。彼此同犯。若是私法。僧有不集之过。不同戒场不集无过。以各自摄故。

  今准方土。此方说东属木。木能生火。是熟食之象也。无施不可。言皆可也。以顺方土故。吹气散。吹西南食气散也。阳气。东方属春。阳明之气盛故。北辰。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郭璞云。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然则极中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极。以正四时。故曰北辰。故下结属阳位。故厨在东。尔下引证。随方土所尚。不可偏执。但不得以昼为夜尔。

  何不开宿。言何不开在净地内宿耶。答文可领。局僧住。食入僧住地方犯。又僧入净地住亦犯。岂非偏约免通蓝之过欤。本制。以九十中食残宿食故。宿煮。停贮过者。今结净地。正为安食。故无此过。余二。即恶触自煮。是约自造边成犯。或在两地俱有过也。是以不防加法。对下造房。合云乞法。答下。说净为免长。乞法为作房。有此益故开。岂有说乞了。而复与罪则说乞。何为净地。本为同界有犯。故制别结。以防罪故。今结竟反入同宿。岂能防之。况佛是一切智人。一开一闲。莫不合于法度。知了根机也。故钞序云。佛是穷机之人。僧唯应药之器。虽非律文。以律无解之辞句也。虽然以听解故。准说无苦者。即准余翻结为解也。其理善成。故曰无苦。苦患也。

  初一须翻者。谓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翻秽令净。俭开。荒俭之世。律开八事。若乞食易得。而私顺开通之文者不可。纵实有俭难。遇于丰时则不许。律云。若时世还贱故依开食。佛言不得。如法治之。扶持下。谓釜器倾溢佐助料理。佛开为缘。此不须翻。后须下。说须翻也。

  不入者。言腻不全入也。有少腻沾者。当削刨之。六众。七中除比丘也。博之。即于尼寺俗家沙弥净人处。一石一石更互博之。虽得本物。以入手两相舍故。

  船车下。律云若在船上。载十七种谷。上覆以蘧蒢席。比丘得在上坐。不得名字。若为风吹回波漂在岸上者。一切不净。必绳篙不离水名净。大车上载诸谷上覆者。比丘得坐上。不得名字等。今言住四仪停住之住。

  四分下。即比丘恶心触净食。令诸比丘得不净食罪。触者成触。不触自净。覆盖。僧祇晒谷时必天雨。无净人。得自遥掷净廗物覆盖。捉净砖。石镇之。忘覆食器亦尔。坏生一种。大钞云。如水陆果子。不受而食。岂令净耶。谓必无人。为作火刀等净。文开内啖。即上七事俭故。存命开充内啖。不开外损。谓坏生一种也。以大钞义加故。若开则外生讥谤。岂非损乎。有此滥故。八事中不显坏生。故云滥故不显。文开至不显。重明坏生也。

  如钞。指四药篇。缘会。俭难故开也。缘静。俭缘静时不许名闭。前下。释开意也。前门。即缘不净门。触宿。是不应。而反为之。是为不净。应为。即俭缘本开之宿煮。而不敢为。两乖法网者。前乖佛制意。后乖佛开。前后各犯不应之吉。故曰一罪。

  贩博贩卖交博也。治生。即以贩卖为业。治理生命也。道人。比丘也。纵得财来作福设会。尚不免罪。何况得福。持戒比丘不得食等。何也。以贩卖罪。重于屠阱者谓屠者止害一生。贩卖一切皆害。不论贤愚持戒破戒。无往不欺。虽下。是体不净故。以下。僧若随顺受之则令彼续作不止也。不许翻。即不许翻秽令净也。以心绝故者。无再作义也。

  以食不净钵。合云以己不净钵及食。与净人。一心与。不作再得心也。大师云。准此器下残食。令净人益授有触失。又下。准大钞具引云。比丘与沙弥。担食在道中。食时与沙弥。沙弥还与比丘者。若先不共要得食。及此不得。今言以先共要。以先下合有不字文脱明下合有日字。皆下。证决弃无染者。得津尘。取微细食分也。

  以异别人下。别人。触僧净器有犯者。据受腻者为言。又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体无下。释器新净无秽。可翻缘去。即船漂在陆。牛尾离车。便成触染。

  无心。谓本无心同宿也。未得。闻言未得净地间。无文开护。谓无教文开二煮。成护净义。由下申所以。不同前文明相即出。盖时之促也。今则反上。故曰时长。唯下。约俭开八事故。口法尽形。即口法加尽形药者是。通开也。

  如前缘净。即忘误捉僧家麨食。及扶佐等。非难。非俭世之难也。失圣仪。以三来圣贤。皆离恶触故。如彼。即五百余年。不见浆水。正欲趣厕。护厕鬼神。打不得近。智论。彼云。若沙门福田食。以不净手触。或先啖。或以不净物着中。后入沸屎地狱中。又护净经中云。由有宿捉等。众僧食不净食。后堕臭屎池中。互百万岁。受苦恼竟。复各五百万岁。堕猪狗中常食不净。后出为人。生贫穷家。衣食不具。佛告比丘。众僧住止之处作不净食。不足往食。如法持钵。乞白衣食。是明净命。

  恶触下。虽开非时七日尽形不显。自知越限。如七日外触。还犯七日。下由不列。

  开四罪。即是犯也。未加法前。云事同时药是也。逝尔。雅云往也。可为心师。言不可师心也。隐括。隐占括度也。排斥教网。言于我大乘。本无时节。又云不以小节为碍。如斯之俦。不知己身位地。辄拟大圣。罪流长劫。长劫者。拂石芥城也。

  文不了者。不显示三人也。故引十诵明之。三种人。即比丘及僧学悔沙弥也。但使一人与同宿。则不可食一具戒下。至有一具戒人。与食同宿。则一切比丘。皆不得食。故曰皆被染也。或下。恐人疑云。衣不说净。亦是别人过。应同内宿。累余比丘。亦齐犯邪衣。有下。是释疑。行违体顺者。以学悔人虽犯重。一行有违。而诸戒全体尚净。故同成染。

  彼文。即十诵也。若下。即后制断净地。通皆不可也。故云义通净地。约相下。即约净地之相。从后制断之文但有违教之吉。不犯内宿罪也。故云无宿可知。

  僧坊内煮。显净地自通。自熟。通两地。三人互为俱不可食。而后受啖。显有期心。若本无心亦开。

  不共同宿。此句同钞中。是残宿非内宿。彼注云。今日受食已。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若食不受下。是第二种。此内宿者。又同钞云。宿而非残亦吉。彼注云。谓未受食。或共宿吉。不宿不犯。若□下第三种也。此亦同钞云。残而非宿吉罗。以作己有想故。义岂下。谓本律虽曰无文。岂在通许之限。

  余二。处分作法。若僧坊下。以食在净地。僧坊有人。斯亦何咎。有本将有人作无人非。有人下。二种净地正障僧也。故云不开于净地。二净。即白二处分也。在三。如上解。虽然又须知方犯。若不知者。非心过故。远下。即远持食入界。觅净地未得明现也。非罪。不犯恶提罪。以体变故。不可言宿者。若未长足则无内宿。若长足者。不可言无内宿也。

  就处不通者。即僧住处也。局二作法者。处分并白二结地。通于中煮。二地之外。是僧住处。不开煮也若煮成恶。即非净。若檀越不同二净通煮非犯。昼夜。若昼若夜俱犯。七众下至优婆夷在界内煮。清净比丘亦不得食。生熟。如阿难温饭。在祇桓门外。故知界内熟食亦犯。

  通坊净。即通僧坊净地。皆有自煮也。三位。即上比丘等三种人也。有四。加式叉。问下。此问上尼中有四。何闭式叉。过授。即过食授食。行仪。即乖圣行仪也。以式叉学法渐优。故通坊净。僧坊净地恶触俱犯。

  有三。即比丘等。尼中无沙弥式叉亦开。所除即不开也。腻尘。是食余津。通染故。令后净亦成触也。义加。义恐是若字。本触。即自触也。

  净人有一者。大钞云。若沙弥净人。但有腻触。仍自注云。谓捉比丘钵已。食腻在手不洗。而捉僧器是也。由下。即比丘先受之食。被净人触故失受。令授。令净人捉己食器。彼有食腻在手。不洗反捉僧器。故曰触余净。故下结示。净人有此一也。若如下。即钞中遇缘失受。彼注云。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净人不须洗手。文义同也。

  又下。此说大僧又有四种。不成恶触。一下。如俗器中盛食与。比丘仰手。受取前食。虽僧俗执。不成恶触。如下。即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故曰更加法也。如上缘净。不须翻也。

  见净人者。应置地净手更受。如文。即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三下即十诵。持戒比丘。懈怠故触。名不净。

  自种下。即下子成菜也。子虽成触。菜体变故。未可论罪。坏相。坏上苍翠等相。以正生不已。后时色变。亦无先恶触罪也。故曰本生故互生。如下净地生果菜。长足者抹令入厨。互覆者。净地生果枝覆。不净地者。从根断。如四分安食具在上。并从根断是也。有净则非犯。不净则成犯。

  若知下。即知在不净地不得食。获罪非威仪也。若准五分成恶触。有命外道。计春生夏长故。自伤物自损也。如疮净是。高胜即净法多故。高胜于彼。

  初人下。即使净人作净时。人果俱在净地上也。不妨余众。钞注云。余四众食。以非处即在不净地故。后之二句。指上四句中后二句。

  十种。谓初五种是净种。次五种净根。文中合云五种净种。五种净根。文略且初五者。谓火净。刀净。疮净。鸟啄破净。不中种净。此五种中。刀疮鸟净去子食。不中种火净都食。次五者。若皮剥。若㓟皮。若腐。若破。若瘀烂。此应是净根种。火净听食。四分火净。通五生种故。一提。坏生种也。一越。食皮肉吉也。如钞云亦四药中蓼萝。即萝勒蓼(令兰者是)。若僧祗中。揉[打-丁+修]萝勒蓼等。不可坏种。种即子核也。蒿草有隔。即有草菜所隔也。又钞注云。准此蒿草之类。子果散落。无净法。

  非谓下。是了疏解文也。他加行。即净人为净也。一物成非。但约一被净者成净。余不净。以同一聚故。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