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9 册 No. 0700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

佛说梵网经初津卷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述

  △次释迦劝发分二。初经家叙事。二释尊自说。初中三。初佛欲结戒。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尔时者。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之时也。释迦。是能诵戒之化主。正报也。菩提树。乃所诵戒之化土。依报也。无上觉者。觉悟也。谓三乘圣人所悟之法。无有过于如来之上。故云无上。如声闻。辟支。但悟我空。未知法空。名为偏觉。三贤十圣。等觉菩萨。所觉虽正。尚在因位。名随分觉。犹为有上。惟是如来。成妙觉果。智尽独尊。故言无上觉也。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者。结犹制也。才成佛道即制此戒者。正显波罗提木叉。是入道之急先务也。又直言菩萨木叉者。拣非声闻戒也。繇所被之机。惟为大士。不为二乘故。然大士阶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轻重。亦非小乘所学。故为大士。顿制五十八戒。不同声闻随犯随结也。然声闻厌怖生死。以自利为急。故制淫戒居首。繇淫是轮回之本。生死之源。菩萨不怖生死。以利生为要务。故制杀戒在先。况杀是断佛性之种子。违慈悲之本愿。理论关乎机宜。事论凡有三义。一。大士深信。顿闻不逆。二。大士利生事急。不能恒侍如来左右。随事随白。三。舍那为妙海王子授菩萨戒。即顿说此五十八戒。古制应尔也。又声闻随事随结。皆悉集十句义。今顿制诸戒。戒戒亦应具之。经虽不显。理必应然。故今略出名相句义。俾知其益以便习学也。一。摄取于僧。谓制此重轻戒法。摄受一切众生。引归大乘数中。令取大乘僧宝果故。二。令僧欢喜。谓繇前摄取之力。能令一切菩萨。欢喜畅悦。不滞小乘故。三。令僧安乐。谓繇禁戒威力。能令菩萨种族。利益增长。得安乐住故。四。未信者令生信。谓繇禁戒威力。能令性遮之业清净。发起一切众生正信之心故。五。已信者令增长。谓繇清净律仪。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坚固。不退悔故。六。难调者令调顺。谓有一类假名菩萨。虽发大心。烦恼习强。今以重轻诸戒调之。忏悔诃责。令不敢违法律故。七。惭愧者得安乐。谓繇调顺诸难调者。则有惭愧人。无扰乱故。八。断现在有漏。谓戒制三业十支。令不漏落业烦恼故。九。断未来有漏。谓永断二执漏种。则菩提心。不退失故。十。正法得以久住。谓繇摄取大乘僧宝果故。能令种性不断。建立弘通心地法门。正法得以久住故。是为十句义也。有此十义。故如来初成正觉。先结戒也。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者。盖佛虽已结菩萨戒法。而未示其枢要。故今以孝顺为戒之纲领也。孝顺者。善事奉养为孝。承颜无逆为顺。父母者。人之天地也。生长色身。其恩罔极。故睒魔割目救父。而沉疴愈于一朝。慈心发愿代苦。而火轮消于顷刻。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举孝顺以为宗也。师者。指秉戒和尚。及阿阇黎。此乃出世父母。故经云。生长法身养智慧命。盖师之力。功莫大焉。僧者。指同学等众。师有训诲成善之恩。僧有爽辅资秉之德。若能尊敬供养。无违法训。是曰孝顺。三宝者。佛法僧也。佛是三界之慈父。法乃出世之雄规。僧是如来之弟子。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若无色身。法身慧命。无所依故。事佛闻法。亦无据故。师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若无戒身为本修行。则诸善功德。皆不能发生故。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若无三宝熏修。慧命从何而得。故须一一孝顺也。又孝顺父母。有三差别。一。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奉养无方。服劳靡间。二。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善巧方便。喻亲于道。孝顺三宝亦三。一。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二。如说修行。不污法化。三。防非革弊。建立弘通。此乃顺事而释也。若约法门解者。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不离深义。以为和尚。自心觉悟名佛。自性理体为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至道之法者。即无上至极之道法也。谓繇前事理二种孝顺。决能得至无上大菩提道故。此道清净广大。犹若虚空。体绝过非。用无违碍。孝顺之心。正合此意。故云至道之法也。如来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故称大孝释迦尊也。孝名为戒者。谓能行孝之一事。则诸戒无不备足。故后之五十八戒中。多言孝顺心也。又不悖十重四十八轻。即是顺本源心地。亦即顺三聚净戒也。如顺止恶义。恐辱其亲。名律仪戒。顺行善义。思显其亲。名善法戒。顺兼济义。锡类不匮。名摄生戒。总而言之。但能行孝。自然梵行具足。所以名为戒也。故法苑云。戒即是孝。谓众生皆吾父母。不杀不盗。是即为孝。义正同此。亦名制止者。制。是严制。止。是禁止。谓严制三业之不起。禁止妄念之不生。故名制止也。又制者。谓制善令行。制恶令断。止者。唯令止恶。明开密遮也。其孝顺。是标戒之体。制止。乃出戒之用。体用双彰。即见本源心地矣。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者。谓如来欲说大法。故先放光表瑞。令在会听众。深生敬信。复显此戒最胜。出生无尽戒法故。口放者。表此戒如来金口亲宣故。无量者表此十无尽藏戒品。无有限量故。光明者。表本源自性清净。无有染污故。昔舍那付嘱。以光告授。今释迦秉教。亦放光宣传。菩萨听受此戒。即从佛口亲生。是故名为真佛子也。

  △三大众愿闻。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百万亿者。但举大数而言。然总叙有缘同集也。大众者。人天共会。凡圣交罗故。诸菩萨者。别指三十心。十地位人也。十八梵天者。梵。净也。谓其欲尘已净。尚存色身故。妙玄云。正报之身。是清净色。不同欲界。垢染之身。故名曰梵。大论云。清净光洁。最胜最尊。故名为天。此别指色界而言也。一梵众。乃所统之民。二梵辅。是辅弼梵王之臣。三大梵。得中间禅。为世界主。劫初先生。劫尽后灭。威德既胜。褒美称大。主领大千。然通论有万亿梵王。惟此是大千世界之中。王名尸弃。得为大千世界之主。降此不得。此三总名初禅。梵语禅那。此翻为定。摄心专注不散故。坐得禅定。是故名天。四少光。于二禅中。光最少故。五无量光。光明转增。无限量故。六光昔。口绝言音。光当语故。此三名第二禅。七少净。意地乐受。离于喜贪。故少分清净。八无量净。净胜于前。不可量故。九遍净。乐受最胜。净周普故。此三名第三禅。十无云。下之三禅。皆依云住。至此四禅。方在空居。十一福生。具胜福力。方得往生故。十二广果。异生果报。此最胜故。此三属第四禅。凡夫所居。修上品十善坐禅者。得生其中。十三无想。外道所居。计为涅槃。但是一期中间。心想不行故。亦属四禅。十四无烦杂。谓无见思烦恼杂故。十五无热恼。谓意乐调柔。离热恼故。十六善相见。谓定障渐微。见极明彻故。十七善现相。谓形色转胜。善能变现故。十八究竟无极。谓色法最极。是究竟处故。此五天亦属四禅。三果圣人所居。名五不还天。此十八天虽凡圣不同。皆离欲秽。得清净定。故名梵天也。六欲天子者。谓诸天具受微妙五尘欲乐。故名欲界。共有六天。一四王。居须弥山半。二忉利。居须弥山顶。此二名地居。三夜摩。四兜率。五化乐。六他化自在。此四天空居。然六天虽则尚有五欲。而果报自然。不假营求。故皆名天也。言十六大国王者。长阿含经云。西域诸国最多。举其甚大者。有十六国。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䟦祗。六末罗。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也。如来出兴于世。俱是有缘机感。故人天凡圣云集而为大众也。问。菩提树下。何能云集百万大众耶。答。如华严经云。树下宫殿楼阁。充遍十方。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是以涅槃会上。娑罗双树间。于一针锋上。坐无边众。岂可以凡情测量。识心思议耶。合掌者。手本左右。合而为一。表其至恭至敬。身业净也。至心者。专心一意。意业净也。耳听者。而言自寂。口业净也。如是三业肃清。听佛所说。则戒光自朗于心源矣。一切诸佛大乘戒者。谓此戒乃佛佛相传故也。

  △二释尊自说三。初明自诵劝人。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佛告诸菩萨者。佛告。犹晓谕也。诸菩萨。乃总举其名。向后别列位次。然如来说法。人天共集。但举菩萨者。有四义故。一。菩萨是当机人。二。为大众纲领。三。人天所尊。四。大士虽位次不同。而皆名菩萨。故总举菩萨。而统摄人天大众也。半月半月者。止持云。黑白二半月也。月勤二诵者。谓善业恶业。应自孝察故。成实论云。一日。至十五。智光渐增。以表智德。十六。至三十。邪光渐减。以表断德。此二日诵戒者。盖欲令其白业圆。而黑业尽也。自诵诸佛法戒者。谓显佛佛尊重波罗提木叉故。又此诵戒。梵名布萨。南山翻为净住。谓半月半月诵戒。清净身心。如戒而住故。正名褒洒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持义。由集众说戒。能长养善法。持自心故。善见论云。云何名为正法久住。佛言。布萨法不坏是。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者。乃别指位次菩萨。亦当如是而诵也。佛是果人。尚且自诵。何况菩萨因人。之不诵耶。此是诸佛常式。故今如来亦半月自诵。以法现前大众。及未来受戒者。之成规也。又发心诸菩萨者。谓初发大心。即十信位人也。以信为三贤之初步。十圣之先阶。信则不疑。谓信此菩萨大戒。决定是成佛种子故。璎珞经云。从凡夫地。值佛菩萨说法。于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为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行如是心。故名发心。菩萨也。乃至者。未尽之词。谓不但初发心菩萨。乃至住。行。向。地。诸菩萨。亦当如是而诵也。十发趣者。初十心也。谓舍。戒。忍。进。定。慧。愿。护。喜。顶。十心菩萨。繇前十信为本。以此十心从假入空。心心开发趣向佛果。故名发趣。亦即十住位也。以信立之后。慧住于理。得位不退。故名为住。十长养者。中十心也。谓慈。悲。喜。舍。施。好语。益。同。定。慧十心。菩萨以此十心。从空入假。精勤勇猛。增长佛道。养育众生。故名长养。亦即十行位也。由前十住。发真悟理。从此进趣。故名为行。十金刚者。后十心也。谓信。念。回向。达。直。不退。大乘。无相。慧。不坏十心。菩萨以此十心。修习中观。降伏无明。性如金刚。不可沮坏。故得此名。又信等。亦皆有发趣长养之义。亦皆是体性法门。三十心皆为种子。惟此十心。倍为坚固。故名金刚。皆以不坏为义。亦即十向位也。谓菩萨以此十心。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功德。向于众生。回能修所修。向于法界。此居最后。名金刚后心。此心乃是能入圣地之智。近解脱之门。得入中道之正位。已上三十心。皆贤位也。十地者。从平等。善慧。光明。尔?。慧照。华光。满足。佛吼。华严。入佛界。此即圣位也。地者。荷负出生之义。谓此菩萨。住持佛智。上荷佛法。下载众生。功德智慧之所归趣。慈悲巧便之所从生。故名为地。又地地出生无量法门。因位有浅深。故分为十也。然如来初为菩萨时。修入佛果之根源。繇诵诸佛法戒而起。乃至令一切众生开心地道。入发趣。长养。金刚。十地。证当成果。汝等从凡至圣。一切菩萨。亦当如我而行。半月半月。诵诸佛法戒。令如来慧命不断。故云十地诸菩萨亦诵也。

  △二放光诫学。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

  是故戒光从口出者。是故。乃承上文佛口放无量。光明而言也。戒具生善灭恶之功。光有扬辉破暗之用。见者发菩提心。闻者离生死苦。戒光从口出者。谓戒从口宣。光从口出。表此心地大戒。是一乘无上之法。更无异辙也。前句直说放光之缘。此光即表无作戒体。此无作戒。全以性德为因。展转传诵为缘。有缘非无因故光者。佛种从缘起。显放此异光。必说大法也。然佛性戒。正因也。舍那诵。缘因也。释迦诵。了因也。戒光从舍那口出。有缘矣。释迦诵心地戒。非无因也。光非青黄赤白黑者。破执情也。恐凡外小乘闻见。遂生执着。不达自性圆明。而向外驰求故。又此心地戒光。遍照法界。其中有四料拣。一。非五方物色。不堕影像。凡愚遍计果也。二。非六入色心。不堕情境。人天妄想果也。三。非六师有无。不堕断常外道邪见果也。四。非二乘因果。不堕修证小乘事相果也。诸佛是出世间法。真谛也。大众是世间法。俗谛也。菩萨上趣下顺。真俗双融也。又戒是渡苦海之浮囊。复本源之宝筏。诸佛正遍知海。以此心地戒为本源。故曰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开敷。亦以此心地戒为根本。故曰行菩萨道之根本。大众后当作佛。亦无不以此心地戒而为根本。故曰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由是之故。再三叮咛劝诫。受持诵学也。领纳在心曰受。禀执不忘曰持。口[言*奉]戒经曰读诵。熟玩戒文。精彻其义曰善学。如闻佛诵戒。若不受持。则无成佛因。受之不读。则无滋长因。读之不学。则无得证果。故云。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也。言大众诸佛子者。拣非佛菩萨。乃天人鬼畜。次一等之通称也。

  △三明普摄群机。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佛子谛听者。谓提醒大众。当至心而听也。若受佛戒者。此指菩萨戒也。谓比丘戒。名曰僧戒。菩萨戒。名曰佛戒。正显佛慈平等。戒法弘施也。繇本源心地大戒。一切众生本具。非染非净。故不择贵贱贤愚。人非人等。但能领会授戒法师言语。尽得受也。此显心地戒。还从自心得。不同比丘。要具五缘。方得成就。倘一亏法。无作不成。复除十三难人。不得受戒。今此菩萨正戒。惟拣七遮。其余皆名清净法器。然比丘禀佛制教。剃发染衣。是世间住持三宝中之一数。为世福田。人天轨范。苟其非器。则戒体不发。故须拣择。菩萨以成佛果为心。或在家出家隐显无定。故非住持。是以但能发菩提心。即得受戒也。其中不出三对。六类。一。僧俗对。俗分王臣。僧分男女。二。天人对。天分色欲。人分好丑。好丑者。有根具根缺。作主作从。三。幽显对。幽分鬼神。显分畜化也。国王。人主也。王子。青宫也。百官者。百司之官。依公执政。决断是非。名为官也。宰相者。谓宰执朝纲。相助于君也。比丘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尼者。女也。如来初成正觉。未有出家二众。利生念切。故预许之。皆得受戒也。不言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者。谓举此二众。即摄小三众也。十八梵天。色界天也。六欲天子。欲界天也。庶民。无位之众也。黄门。是阉人。即内宦也。又黄者。中也。谓王使此人守内宫之中门。备通使命。故云黄门也。淫男淫女。卖色人也。奴婢。充役人也。八部鬼神。护法众也。金刚神。亦名金刚力士。谓有大威力。喻如金刚。执金刚杵。随侍诸佛。能捍外魔。护持佛法者也。畜生。三恶道之最下者。乃至。尽及之辞。变化人者。或天。龙。鬼神等。谓本身不便入众。故变化为人形而来受戒。如来大慈。不舍一切众生。观如上种类。皆可作戒器。但能解法师语者。即复摄归心地法门。此显不解。则不能发菩提心。以为胜因。故须拣也。问。既不拣种类。何不言无色界。及地狱众生耶。答。无色无身。地狱苦具所障。二皆非器故也。又解。则尽得受戒。不解。则虽受。亦不得戒也。故璎珞经云。始行菩萨。若信男信女。乃至奴婢。变化人。尽得受戒。皆有心向故。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此戒是一切行功德藏之根本。正向佛道果一切行木。是戒能除一切大患。是正法明镜。一切众生。尽得受之。皆名第一清净者。谓未受戒前。容有净染高下贵贱之分。优劣智愚之异。一得此戒。即入佛位。咸成最上法器。喻如众流入海。皆失本名。同一盐味。故云皆名第一清净也。上明序分已竟。

  △二正宗分二。初十重。二四十八轻。初中三。初总标。二别列。三结示。初复二。初详示。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

  佛告诸佛子者。乃呼召能诵之人。而发起劝诵之语也。十重波罗提木叉者。十重是事。波罗提木叉是法。谓显所受之法。以能摄事也。又先提十重者。谓是菩萨根本故。后言四十八轻者。是其枝末故。先本后末。是故首宣也。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谓不诵名犯。学即名持。若受而不诵。如同漏器。既不诵持。则日就遗忘。戒相宁识。不识戒相。则罔谙开遮。开遮不谙。则过犯由是而生。现前失大乘之名位。故曰非菩萨。则当来成佛之极果亦失。故曰非佛种子。然既受须诵。诵则知其持犯轻重。时时法水所润。佛种自不干枯也。如来不忘舍那之始授。半月半月自诵。故曰我亦如是诵。过去菩萨求大菩提。先于中学。故曰一切菩萨已学。未来菩萨当如是行。故曰一切菩萨当学。汝等现在菩萨亦当如我所说。半月半月。诵此波罗提木叉。故曰一切菩萨今学也。如不诵则逆。逆则非孝矣。

  △二略结。

  我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我已略说者。言其才举纲领。未振毛目也。菩萨木叉者。显非声闻戒也。相貌者。十重四十八轻为相一一戒中。开遮持犯。轻重是非为貌。戒虽无形。然守持者。得守持之相貌。何以故。谓内心既虔。则外仪必敬。故楞严经云。心持禁戒。举身轻清是也。略说者。略。具四句。说。该三大。四句者。一。略中略。谓孝敬心也。二。略中广。谓十重戒相也。三。广中略。谓四十八轻也。四。广中广。谓十无尽藏戒品也。三大者。一。菩萨。用大。谓行菩萨道之根本。能出生大乘因果故。二。木叉。体大。谓戒是本源佛性种子故。三。相貌。相大。谓光明金刚宝戒。犹如日月璎珠故。既然戒有持毁相状。谛听者。应当生信敬心。以成闻慧。时时勤学。以成思慧。刻刻行持。以成修慧。如是三慧自淑。则道果圆成。又何愁心地之不开明耶。故曰应当学。敬心奉持也。

  释此五十八戒。虽则重轻二篇。兼有方便等流。合而明之。共有六聚。一逆。二失戒重。不任更受。欲受。须见好相。三失戒重。堪任更受。四不失戒重。五染污犯。及方便重垢。六非染污犯。及方便轻垢也。

  △二列相十。第一杀戒二。初标人。

  佛言。佛子。

  佛子者。谓发菩提心。受佛大戒。即佛所生。行当绍如来位。故曰佛子。母自轻也。既受佛戒。莫违佛制。如违佛制。便即结罪。故呼其人。而醒之也(后皆准此)。

  △二显法三。初作犯止持。二作持止犯。三违教结罪。今初。

  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若自杀者。若。乃设况之辞。谓设或有人。行此杀害事者。如律定罪。自杀者。谓亲身行杀也。杀有三种。或用内色。谓以手足。及余身分等。或用外色。谓以刀杖木石等。或用内外色。谓手执刀杖木瓦石等。盖一切有情。皆以五蕴而为身心。若起瞋害。坏彼五蕴者。故名为杀。教人杀者。谓口教他人行杀害事。或面教。或遣使。或作书等。方便杀者。谓以种种机巧方便。令其必死。如束缚捉系。及指示道路。令前人捕获等。赞叹杀者。赞。谓赞其力胜。谓前人本无杀心。花言巧语。种种赞誉。令起杀心。成就杀事也。叹。谓叹其不能。谓前人先有杀心。或作。不作。种种毁呰。激发令作也。又或于彼乐死人前。称其美德。作如是言。汝已作众善功德。生便受苦。死当生天。受无尽乐。如是令其自死。或口说。或身现赞叹相。或遣人说。或遣人持书至彼。令其自死。见作随喜者谓见他人行杀时。心便随彼而生欢喜故。乃至者。未尽之辞。谓其中杀事多种。不能尽举。或作火坑阱陷令堕。或作机拨使死。或作弶。作桁。或作罥索。或与毒药。或堕胎等。咒杀者。谓以极恶咒术。咒令彼死。外国有起尸鬼咒。名毗陀罗。及未损坏全尸。以召鬼咒。咒二十九日。令尸起立。水洗着衣。授与其刀。载于车上。教往杀人。是为咒杀。其自作方便。身家造罪。赞叹咒祷。口家造罪。见作随喜。意家造罪。亦兼于口。皆归杀业也。因者。谓宿生种习不忘。忽起一念现行杀心。故名为因。缘者。谓杀心相续。助成杀事。故名为缘。法者。谓思惟造作方便资具。故名为法。如刀杖网咒坑阱等。业者。谓三缘和合。断彼命根。故名为业。此则因通过去。缘法现在。业兼未来。展转相资。以致当来互相杀害。故令轮回不绝也。其初萌一念杀心。名烦恼障。事成命断。名业障。招感当来三恶道苦。名报障。是则三障轮转。皆由初起一念不善之心而有。初心若灭。次心不续。则无思惟造作。而杀业不成。报障无繇得矣。后之九戒。准此应知。义疏云。因亲缘疏。正因杀心为因。余者助成为缘。亲者。造作招感。当来果报。如影随形。缘者。助成故疏。于因缘中造作。皆是业义。乃至者。是承上害人。及下微细物命而言也。一切者。除人道。其余鬼畜蜫虫等是也。有命者。谓一切众生。以六根六识连持相续。名为寿命。此相续断。名之曰死。不得二字最重。此句始明其戒也。故杀者。谓有心害命。非是无心误杀也。杀畜等虽可忏悔。而要见好相。罪方除灭。菩萨了达业相。等观众生。无大小高下之分。繇善业故。生人天趣。繇恶业故。生地狱饿鬼畜生道中。俱禀识性。苦乐无殊。故杀者。悉皆得罪。又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同一本源。有佛性者。皆当作佛。杀彼还是害己。及害未来诸佛也。是故如来大慈。一切俱制。但有可杀之境。一切不得作也。

  △二作持止犯。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应起常住慈悲心者。应。当也。起。修行发起。常住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性常住故。慈悲心者。谓从体起用。上合诸佛。同一慈力。下合众生。同一悲仰。故云慈悲心也。又慈能与乐。保命为先。悲能拔苦。无杀为上。然同体大悲。爱念众生。如保赤子。惟思拔苦与乐故也。孝顺心者。孝。谓孝于亲。顺。谓顺于道。谓尊重圣教。无伤害心。视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不敢轻于一切故也。方便救护者。谓权巧方法。自作教人。不惟不杀。且要放生。若见他杀时。以种种方便教化。解其苦难。才顺孝心。方不违大士利生之本愿也。又应起二字。总贯慈悲孝顺救护三心。谓一切众生。与佛同体。皆有不生不灭。常住之性。今发起此心。要常住在慈悲之地。非谓暂时而已也。以慈悲故。自然孝顺。以孝顺故。自能救护众生。若不救护。何名大士耶。故不杀。仍应救生。不盗。仍应布施也。后皆例此。然三心之中。慈孝。能治自杀之因。方便救护。所治教赞咒杀之缘。正是大士度生之行。成就法身德也。

  △三违教结罪。

  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彝罪。

  反者。明其不应。恣心者。因贪起杀。不知制止。快意者。因瞋起杀。泄其怨恨。畅快我心。贪如市利宰牲。瞋似酷刑虐民。逆天悖理。岂菩萨之所为。且不作如上方便。已乖大士本念。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彝罪。波罗彝者。是梵语。罪名也。其义众多。故无正翻。然是极恶重罪。如世死刑。或翻捐弃。犯此戒者。一切功德。悉皆捐弃。无道果分故。或翻不共住。法众不容故。喻如大海。不宿死尸也。或翻堕落。谓犯此戒者。堕落三途故。或翻他胜处法。谓受菩萨戒。本欲破坏烦恼。降伏魔军。今犯此戒。反被烦恼魔军所欺胜故。法王之子。受败于他。又被他净行者。所欺胜故。或名堕不如意处。即前三恶道中也。如人坏心。如地崩陷。不复堪能修习善法。增长菩提。亦云是断头法。如断多罗树心。如针鼻缺。如大石破为二分等。声闻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转传告。顷刻声遍初禅。魔则震恐。若一人破比丘戒。护身神出大叹息之声。亦复展转传告。声遍初禅。魔则欢喜。今菩萨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则十方诸佛菩萨前。法尔相现。繇此表示。则诸佛菩萨。眷念怜愍。傥一人破戒。宁不遍令法界圣贤咨嗟悲悼耶。此非比丘罪名。故云是菩萨波罗彝罪。持戒者。当审思之。若以三聚摄归不得故杀。律仪戒。慈悲孝顺善法戒。救护众生。摄生戒也。此戒道俗同制。如五八戒类。大士以慈悲为本。故先断也。七众菩萨共制。声闻五众。大同小异。同者。同不许杀。异者。三事各异。一。开遮异二。色心异。三。轻重异。一开遮异者。谓大士见机得作。如菩萨戒本经云。若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繇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此则大悲增上。纯以代苦之心。而行杀业也。深生惭愧者。明其不自以为功能故。以怜愍心者。明其实无一念瞋忿故。虽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无所违犯。故云见机得作也。傥若反此。难免性遮。而声闻虽见机。不许作也。问。出家远离害心。杀戒易持。王臣专主杀权。有罪不诛。何以安国。答。杀一人而救一乡。或杀多人而救一邑。一国。是菩萨善权方便。见机得作也。如陀罗尼经云。若见作五无间罪。谤大乘经。背逆君主。或乱正法。于是等人。起悲愍心。应作降伏之法。又涅槃经云。往昔如来作大国王。名曰仙豫。爱念敬重。大乘经典。乃至二十年中。供事诸婆罗门。一切所须已。告言。师等今应发无上菩提心。彼云。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欲令人同于虚空。时王心重大乘。闻其诽谤大乘方等。即断其命。而诸婆罗门命终。生阿鼻地狱。即便自知。谤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王所杀。而来生此。知已。于大乘经典。生敬信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王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余如经说。然大乘菩萨。以怜愍心。利益众生。无一念瞋害私意。傥有不达经旨。以自利故。瞋心害彼。不但无益与他。而且自堕不如意处。无有出期矣。二。色心异者。大士制心。声闻制色。三。轻重异者。大士害师犯逆。声闻非逆。故曰大士重。重于声闻重也。此戒具性遮二业。性业者。性。实也。虽不受佛戒。世间法尔有罪。如轮王十善。亦制杀生。国制杀人。会须偿命。遮业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杀业。不受戒人。但得性罪。已受戒者。得性遮二罪。此戒具四缘成重。若少一缘。罪便开轻。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杀害心。四。命根断。一众生中。有上。中。下。三品。上品者。诸佛。圣人。父母。师僧。佛不受害。但令恶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阿罗汉。犯逆。害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萨解行以上。害者犯逆。以下犯重。中品者。即人天。害之犯重。下品者。四趣也。此亦有二。一云同重。大士防杀。最严重故。解语受戒。是道器故。二云但犯轻垢。以不解语。非道器故。二众生想。有当。疑。僻。三法。一。是众生。实是想。非众生。实非想。是为当。二。是众生。疑非。是。非众生。疑是。非。是为疑。三。是众生。决非想。非众生。决是想。是为僻。若众生。当众生想。众生疑。杀者。犯重。父母。和尚。阇黎想。杀者。犯逆。若非众生。作众生想。疑。如见绳士。误为蛇虫。斫捻虽无所害。然有杀心。犯轻垢罪。父母。师僧。犯重例知。若众生。僻作非众生想。本无杀心。无犯戒罪。若非众生。作非众生想。全无犯。父母。圣人。例知。三杀害心者。谓恼害前境。愿其命断。正是业主。繇此恶心。或自身行杀。或教人。及遣使等。杀心复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为烧斫。随有死者。皆悉犯罪。都无死者。犯方便罪。亦名不遂轻垢。隔心者。本为此人作杀方便。误伤彼人。而于彼人。都无杀心。故不结罪。仍于此人边。结方便罪。四前人命断者。谓一切众生。皆以识。息。暖。三种。色心连持。相续不断。名为命根。今使不得相续。名为命断。故成杀业也。此有两时。一者于现生中。见彼命断。二者。作杀方便已。先自舍命。彼方命断。现生见彼命断。复有二句。一者自身有戒。二者自身舍戒。若有戒时。前人命断。结重。若舍戒后。前人命断。止于舍戒之前。结方便罪。后命断时。不复结罪。但有世间性罪也。先自舍命。彼方命断。复有两种。一者后生自忆宿命。二者不忆。若自忆宿命者。彼人或任势命断。或更加方便令断。皆结重罪。若不忆宿命者。彼人任势命断结重。以菩萨死后。戒体不失故。或更加方便令断。当知不因前方便死。但结轻垢。是为犯。不犯者。后加方便。由夙业所牵。不自忆知。又不犯者。菩萨未登不退。或繇业报因缘。得痴狂等。

  优婆塞五戒相经云。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一生身。二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华严二地品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三途是正报。人中是余报。上杀堕地狱。中杀堕畜生。下杀堕饿鬼。楞严经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

  昔波斯匿王。有二大将。归依三宝。修慈心观。所有兵器。皆竹木为之。后时边境反叛。王命往伐。至彼边境。即入慈心三昧。叛逆尽见四天王领无量天兵排空。遂即归降。又昔中天竺戒日王。令诸兵士弓头悉挂水囊。乃至马饮尽以囊滤。而诸国悉皆归降。此二皆是护生功德之所感也。

  按此戒。从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慈心悲心。及孝顺心所出。

  △第二盗戒三。初作犯止持。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

  佛子义如上。前戒是害彼正报。内命也。此戒害彼依报。外命也。以财物能资养色身。故属外命。自盗者。自己亲身取物。教人盗者。谓口教他人为我取物。或遣使取。或作相令知。方便盗者。或彼物自来。以种种机巧方便藏举。或謟曲欺他不知。或本无盗心。唯见物生情。或以势。以法。临时顺便而取至于圭合铢两。事事欺瞒。及移标占界等。咒盗者。谓有恶咒师。能以邪术力。摄取彼物自来。或咒召鬼神。遣鬼窃取也。因缘法业者。初起一念盗心为因。盗心相续多种助成盗事为缘。思惟算计盗物之方为法。物离本处成业。乃至者。超略之辞。鬼神有主物。劫贼物者。是指其财所属主也。一切财物。一针一草者。是论物之重轻也。财。谓金银钱宝等物。谓衣服铜铁竹木器具等。针草。以轻况重。不得二字。遮止之辞。正是戒体。故盗者。拣非无心也。

  △二作持止犯。

  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佛性者。即本源心地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佛果之性。而性本孝慈。今云应生者。是从体起用。以财法二施。常助人生福生乐。即前戒中应起常住慈悲心之意。此言孝顺慈悲者。谓菩萨应学此等善事。利益众生。故曰应生孝顺心。慈悲心也。如盗他财物。夺人外命。令彼穷乏。违佛圣教。是为不顺。又一切众生。皆是我多生父母。如盗彼物。即恼害父母。是为不孝。其心忍乎。今依佛制。故曰孝顺。不盗他财。故曰慈悲。令彼无有乏少。故曰生福。生乐。当知此孝慈之心。皆从佛性中之所出也。

  △三违教结罪。

  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彝罪。

  菩萨不修檀波罗蜜。布施众生。已违佛制。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违本源体性。令彼受贫乏苦。即是造恶灭善。故曰是菩萨波罗彝罪。若盗三宝财物。受苦倍多。轻重条章。详载律藏。若以三聚摄归。不得故盗。律仪戒。佛性悲心。善法戒。助人福乐。摄生戒也。此戒七众菩萨共制。声闻五众。有同。有异。同者。皆不应盗。异者。有开有遮。如是机得。不得等。或复谓见机得取。以无盗心。故不结罪。大士为物。种种运为皆得。声闻自度。必依规矩。又大士不畏罪苦。但令前人有益。即便为之。菩萨戒本经云。菩萨见劫盗夺他财物。纵情受用。起怜愍心。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物。当受长夜。无义无利。或给本主。或作福事。则诚为功德。不然。难免性遮。又见众生。或园林主。取僧伽物。言自己有。恣情受用。不畏罪报。菩萨见已。思择彼恶。勿令因此邪受用业。长夜受苦。随其所能。废其业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此二种多生功德。声闻人佛灭度后。盗佛物轻。菩萨恒重。又本应与他外命。而反窃取。岂大士之心耶。此具性遮二业。以侵他依报。夺他外命。令他忧苦。王法之所不容。亦制罪故。此戒具五缘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盗心取。四直五钱。五离本处。一有主物者。主有上。中。下。三品之分。物有轻重。四种之别。主有三品者。佛。法。僧。君。亲。师。为上品。官。民。人。天。为中品。鬼神。劫贼。禽兽。为下品。物有四种者。一体重价重。如金银等。二体轻价重。如紬绫等。三体重价轻。如木石等。四体轻价轻。如草叶等。佛物者。谓供佛塔像之物。乃至香花器具。及施主供佛余资也。法物者。谓供养经典之物。及造经典资财。律云。盗经书。计直结罪。盗佛像。供养无益。为利毁坏犯逆。僧物者。谓供养众僧之物。及常住物等。常住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谓众僧房舍器具。花果林树。田园仆畜等。体局当处。不通余界。故云常住。但得受用。不得分卖。永远存留。故复云常住。二者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等。客比丘来。皆得受用。故云十方。不得将此处饮食。辄移他处。故云常住。此二名僧祇物。三者现前现前。谓有檀越施物。惟施住此处者。或复指名施若干人。故云现前。当时施与。不复存留。故重云现前。四者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应羯磨分。若未作羯磨前。属十方僧。随方来者。悉皆有分。若已作羯磨。现前自分。后来者无分。若有盗者。犍椎未鸣。从十方僧得罪。已鸣。从现前僧得罪。感报如盲龙女之受苦。高法眼之现报。庄椿录云。盗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利三分七?。第二夜。利上长利。来世作牛马偿还。若一文入常住。一日一夜。长福倍上。观佛三昧经云。盗常住物者。过于杀八万四千父母之罪。方等经云。花聚菩萨言。五逆四重之罪我亦能救。惟盗僧物。我不能救。诸经要集问曰。何故盗用僧物。罪偏重耶。答。施主本舍一毫。一粒。拟供十方。犍椎一响。遐迩同闻。圣凡受用。俱成道业。冥资施主。得福无边。招善既多。获罪宁少耶。君物者。谓属国王之物。及偷税冒渡等。律云。应先报明。后求方便。赞叹三宝功德。利益广大。如不应允。纳税方过。亲物者。谓父母之物。及所掌资财。若父母恁用。量亲知亦欢喜无犯。师物者。犹重于亲物。以物是檀越信心慕道所施。故也。官物者。谓九品官职之物。民物者。谓百姓之物。鬼神物者。谓祠庙中供具。有人守护之物。劫贼物者。若劫是我物。已作失想。是物已属于他。则与我无涉。后有势力。而夺取。此为贼复劫贼。计钱定罪。禽兽物者。下至六畜所衔之物。不得夺取。按五戒相经云。有主鸟犯重。无主鸟犯轻。若盗鸟兽。计直定罪。又盗法有五。一对面强取。二私窃偷取。三调弄取。四寄付取。五与已更夺。是中犯者。若盗上品物。及中品中人物。则重。盗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结轻。或虽重。不失戒。二。有主想者。亦具当。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重。无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轻。有主无主想。无主无主想。二句无犯。又人物。人物想。人物疑。二句结重。人物。非人物想。及非人物。非人物想。人物疑。及人物想。四句结轻。三盗心取者。非与想。非己物想。非粪扫想。非暂用想。非亲厚想。正是业主。四直五钱者。西国一大钱。此方直十六小铜钱。若取五钱。若取直五钱物。结重。四钱以下结轻。或虽重。不失戒。若所取物。此处不直五钱。取处直五钱。结重。若此处直过五钱。取处不直五钱。结轻。五举离本处者。他物置在此处。移动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咒移。从此时。结成盗罪。详如五戒相经。若抵债不还。前人决作失想时结罪。若受寄不还。亦如上。若偷税已过关津。不复受诘时结罪。若教人盗。前人受教。取离本处时结罪。若教取某处。某物。彼人于异处取。或取异物。彼人结重。教者结方便罪。若教者是盗心。受教者无盗心。谓是取彼所应取物。取离处时。教者犯重。受教者无犯。若教者非盗心。受教者谓是盗心。取离处时。受教者犯。教者无犯。若教令盗五钱。取得四钱以下。二俱结轻。若教盗四钱以下。受教者。取得五钱以上。受教结重。教者。结轻。若本意不论多少。取离本处。二人俱计钱定罪。若二人共盗物。取离本处。直五钱。分时虽各得减五钱。俱犯重。此生有戒。无戒。后生忆。不忆等。俱如杀戒中辩。是为犯。不犯者。与想。己物想。粪扫想。暂用想。亲厚想。及痴狂等。

  华严二地品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共财者。世间财物。五家所共。谓。王。贼。水。火。不肖子孙。惟功德法财。不共他有也。楞严经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按此戒。从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慈心。悲心。益心。及孝顺心所出。

  △第三淫戒三。初作犯止持。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淫者。不净行也。谓污秽交媾。鄙陋堪耻。名非梵行。梵。净也。行既非净。则污自体性。亦污他人心地。正是生死正因。轮回根本。自淫者。自作污秽行。教人淫者。劝他作污秽行。自作教他。其罪相等。又大士之行。当以净法度人。不应教为染污业也。一切女人者。无论。贵。贱。妍。媸。老。少。亲。疏等。故云乃至也。不得者。出家人概不应为也。在家分其邪正。故淫者。淫事岂有误也。或遇难缘。强逼。或为恶人强执。有受乐心。即犯。问。亦有咒淫。如摩登伽。先梵天咒。今何不制。答。淫事易就。非杀盗可比。何待咒术。故略之也。楞严云。佛告阿难。彼虽咒汝。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是也。又故者。拣非强暴所逼。及无心也。因缘法业者。初起一念淫心为因。次心相续助成为缘。作用方便为法。事成为业。又楞严经云。汝爱我心。因也。我怜汝色缘也。以是因缘。经百千劫。法也。常在缠缚。业也。乃至畜生女者。举劣结过。谓从人趣。至余趣中。一切女也。诸天鬼神女者。或有化现而为妇故。非道者。除三道。余一切身分是也。善生经云。在家菩萨。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谓此六种。皆不顺世间道理。故名非道。问。天神畜女。奚能近耶。答。楞伽经云。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于山林。有牝师子。与同游处。遂行丑事。生诸子息。又如董永。感天仙织女为妻。又刘晨。与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仙女留宿。楚襄王梦会巫山神女。然非受佛大戒。故无罪犯。

  △二作持止犯。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

  应生者。谓当于本源心地。发起自利利他之大用也。孝顺。是自利行。观众生。皆吾父母。息灭邪心。是名孝顺心也。若作行淫。则逆天悖理。丧以失性。即恼害我父母。岂称为孝顺耶。救度。是利他行。救。谓救出烦恼爱河。生死苦海。度。谓度到菩提。涅槃彼岸也。净法与人者。应教人修不净观。斩断爱根。永离生死苦本。方为大士妙用。楞严经云。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于佛菩提。斯可希冀。是也。

  △三违教结罪。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彝罪。

  不择畜生者。谓识性昏迷荒淫无度故。乃至者。谓从疏至亲。但有可淫之境。皆不应为也。六亲。有其二种。一。父六亲。谓伯。叔。兄。弟。子。孙。二。母六亲。谓姑。姨。姊。妹。儿。孙。于六亲中。作非法事。世所希有。此恐有邪见之人。谓于自亲。无有犯他之过。佛慈故制。如昔有子。欲于母身作非法。方至床前。地即裂开。生陷地狱。母即急捉。惟得发一把。而身已陷矣。可不惧哉。如上诸境。分为三品。畜女名下。余一切人名中。母女姊妹六亲名上。慈悲心者。慈则能与菩提涅槃之乐。悲则能拔烦恼生死之苦。而菩萨应当起如是之心。说离染寂净之法。救度众生。岂可反生淫人之念。故曰是菩萨波罗彝罪。楞严云。我灭度后。多此魔民。广行贪淫。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岂非邪淫。即无慈悲心矣。又云。此等众生。不得真净。繇杀盗淫。反则无生。有名鬼伦。无名天趣。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岂非断淫。即佛慈悲行耶。大论云。制声闻戒。消息人情。多防起边。所以轻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轻罪制之。淫欲非性罪。杀是性罪。大乘制杀当初。淫居第三也。若声闻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故。地系烦恼重故。杀虽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断。制之在次。淫既易起。制之当初也。若以二聚摄归。不得故淫。律仪戒。净法与人。善法戒。救度众生。摄生戒也。此戒七众菩萨共制。大小乘亦同。而制有多少。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就己妻妾。复制非时。非处。若受关戒时。无复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结重。而声闻同异。大略如前。旧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淫可尔。若邪淫事。罪亦不轻。况出家人。既不娶妇。触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业。若在家菩萨。受八关斋。一日一夜。断于正淫。可云惟遮业耳。此戒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于人女。天女。修罗女。鬼神女。畜生女。三道中。行淫。皆波罗彝。若于人男。天男。修罗男。鬼神男。畜生男。大便道。及口中。行淫。皆波罗彝。若于人黄门。乃至。畜生黄门。二道中行淫。皆波罗彝。若于人二根。乃至畜生二根。二道中行淫。皆波罗彝。乃至一切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坏。于中行淫。皆波罗彝。若令一切男子。于自身二道。行淫。皆波罗彝。二淫心者。正是业主。谓心生喜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非如热铁刺身。三事遂者。于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许。据此时结重罪。失戒体。未入而中止。结方便罪。又如媒嫁等事。自无迷染。但结轻垢。是此戒兼制。是为犯。不犯者。为怨家所执。如热铁刺身。惟苦无乐。或熟睡不知。或狂乱坏心。或转生不自忆。大小乘略不同。小乘梦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责心。大乘若梦行淫。寤应生悔诃责烦恼。倍于声闻也。

  华严二地品云。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楞严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按此戒。从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定心。护心。慈心。悲心。及孝顺心所出。

  佛说梵网经初津卷三

  音释

  其音罔极

  罔。无也。谓言父母之恩。犹如昊天。无有穷极也。

  割目救父

  睒魔王子。父有疚。医谓惟无瞋人目。煎药服之可疗。王太子言。我是无瞋人。遂割目救父。

  发愿代苦

  慈心童子。偶断母发一茎。堕于火轮地狱。见诸罪者。受苦无量。即立誓言。从之所受。我悉代之。发是誓已。火轮即灭。

  奉养无方

  无方者。在在处处。时时刻刻。皆当奉养。有何方所也。

  思显其亲

  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恐辱其亲

  乐正子春曰。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锡类不匮

  锡。赐也。匮。乏也。谓言自行孝道。欲赐一切众生。皆行孝道。无有乏也。

  三观

  三者。空。假。中也。观即照了之义。谓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空即真谛。假则俗谛。中即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又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

  真谛

  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忘。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际也。

  俗谛

  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徴恶。显地狱之苦也。

  五缘成就

  五缘者。谓人。僧。界。法。衣钵也。又云。一。能受之人。是人道。诸根具足。非破重戒。具出家相。先受沙弥戒。后与受具。二。结界成就。白四羯磨如法。僧数满足。无别众过。衣钵具足。三。自称法名。诚心乞戒。及和尚名。四。心境相应。运想周遍。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于受竟。前后无违。

  青宫

  太子之宫也。神异记云。东方东明山。青石为墙。门有银榜。以青石雕镂。曰。天地长男之宫。又曰东方属震。震为长子也。昔晋王为太子。帝曰。吾儿方位东宫。以宫事相委也。

  未振毛目

  振。举也。毛目。微细条章也。言其略说大纲。尚未举其微细律仪也。

  三聚戒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一摄律仪戒。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戒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谓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也。所行之行者。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喜名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以此等法。摄受众生。故名摄众生戒也。

  见机得作

  谓见当杀机宜。则行杀无害。如杀一人。而救多人。断色身。而全慧命。乃大士之洪规。非声闻力量所及。故菩萨开。声闻则遮也。

  那落迦

  此云恶者。那落是者义。迦是恶义。谓造恶之人。生彼处故。此标正报也。

  大士制心

  谓大士不怖生死。大悲普度。并绝杀心也。

  声闻制色

  谓声闻不起大悲。惟怖生死。则仅除杀事。故也。

  大士害师犯逆

  谓师能长养法身。是佛种子故。

  声闻非逆

  谓声闻无望成佛。故但犯重。若声闻恃此而故害师。则出于有心。必堕无间地狱。不可不慎也。

  波斯匿王

  唐言胜军。净法师译为胜光。仁王经云。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

  二大将

  一名梨师达。此云仙授。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一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于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而能于佛。及四部众。等共受用。不计我所。富兰那专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远诸凡鄙。持戒为胜。梨师达不专精梵行。然其知足。达四圣谛。智慧为胜。后时二俱命终。佛记二人。一持戒胜。一智慧胜。二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尽苦边际。具德经云。而于信心中。能具大智慧。仙授优婆塞是。于信心中。能持梵行。故旧优婆塞是。因王命征伐。故称为将。

  未登不退

  谓尚在六住位也。

  解行以下

  谓三贤下位也。

  僧祇物

  此云四方僧物。或云十方。四方但局凡僧。十方通于贤圣。

  盲龙女

  大集经云。有一盲龙女。白佛言世尊。我本因地造何罪业。今受此饿龙身。常为诸虫。食啖脓血。苦不堪忍。求佛解脱。佛言。汝前世时。曾往寺林。盗取十枚。庵摩罗果食之。由是因缘。地狱受苦。恶业未尽。今受其报。此业大重。罪毕得脱。佛告大众言。若四方常住僧物。若现前僧物。笃信施物。或华。果。树。园。饮食。汤药。床蓐。敷具。一切所须。私自费用。或持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狱。佛说偈曰。宁吞大赤热铁丸。而使口中光?出。所有众僧饮食具。不应于外私自用。宁以利刀自屠脍。身体皮膜而自啖。其有在家诸俗人。不应取受僧杂食。

  庵罗果

  其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生熟难辨。叶似柳而长尺。

  妍媸

  上音延。美好也。下音鸱。丑痴也。

  三摩地

  此云定慧。亦云等持。离沉掉名等。令心专注一境名持。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地。楞严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消息人情

  消息。犹酌量也。故酌量人情起淫多故。

  不净观

  亦名九想观。佛为众生。贪着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故令修此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殄除。惑业尽消。得证道果。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此之九种。虽是假想。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渡也。

  斩断爱根

  繇爱见为本故。爱者。贪之异名。举贪以摄瞋痴等。即思惑也。见者。谓身边等见。即见惑也。见思属意地。内因为本。本。即根也。身口属外助为缘。若内因不生。则外缘不起。故须修不净观。斩断爱根也。

  三慧自淑

  一。闻慧。谓闻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谓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谓修习而生智慧也。淑。善也。慧起惑除。故云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