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8 册 No. 0687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梵网经疏卷第四

  濮阳沙门 智周 撰

  ○轻垢罪(头从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尾尽佛华光王品中广说也)。

  将释此经文前八门分别一制意二释名三数类四以轻带重五以一含多六遮性七粗细八会通。

  一制意者六义一为令世间于佛弟子无讥嫌故二光显佛子出世道故三微细情尘悉断尽故四调伏三业灭三毒故五远护十重前方便故六长养菩萨三聚净戒故此六义戒戒通有务使毫微杂染一念不生清净真心湛如空月故名无犯(制意竟也)。

  二释名者言轻垢罪者简异十重名轻污辱戒名垢罪者摧也即有二义一由犯戒故善神不护现令菩萨身心衰耗二负破戒业堕不如意处更令佛子身心摧折故名罪也(约戒释竟)又体非是重名轻点污净行名垢(约行释竟)菩萨善戒经地持论轻戒总名突吉罗瑜伽论四分律等翻名恶作恶说身犯名恶作口犯名恶说善生经中名失意罪(释曰)谓忘念所作乖于本志故名失意(释名竟)。

  三数类者通论此篇与诸教类开合略出十例一若依瑜伽论有四十四种轻戒二若依地持善戒少有增减大同瑜伽三依菩萨内戒经四十二种轻戒四依善生经别有二十八种轻垢戒五依方等经除二十四种戒外别有二十五轻戒六依此经大数四十八轻戒其中含摄即近向百条七三千威仪经即三千条八依毗婆论□□□□及付法藏经说八万毗尼又此经自指广梵网本八万威仪品当明九如梁摄论引毗奈耶瞿沙经说菩萨戒有十万种差别十如大智论说菩萨戒略有八万广有尘沙等戒如是等一切三藏八藏更有种种差别数类总而为言皆是此轻垢等类也(类数竟)。

  四以轻带重此四十八中几唯是轻几兼于重今详四十八中六戒兼重余戒唯轻其六重一国使杀生戒于中为使故不应为而为轻垢故入此篇以杀生故兼带重罪二放火焚烧戒中以焚烧故不应为而为轻垢入此篇随火所损众生命兼带重罪三倚官乞求戒中不应恃官势故轻垢入此篇强逼取他物入盗重摄四为主失仪戒中为主失仪入此篇损三宝物入重摄五违禁行非戒中以诈现亲附等入此篇自谤三宝故入重摄又行杀盗故重以三长月六斋日犯故入此篇六畜作非法戒中轻秤小斗等入此篇取人财物等是重摄(以轻带重义竟)。

  五以一含多亦以少含多者四十八轻中几唯一戒几具多戒略有十戒各具多戒一于贩卖中有三戒一卖奴婢二卖良人三卖棺材板木等二不能救生戒中有二戒一救生免杀二亡日说法以救亡苦三于轻求中亦有二戒一乖受戒仪式戒二法师倚恃不为答问戒四于恶伎损生戒中有六戒一卖男女色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三占相解梦四咒术工巧五调鹰方法六和合毒药五于违禁行非戒中有四戒一密谤三宝二为媒三斋日杀生四斋日偷盗六于畜作非法戒中有六戒一畜刀箭等二轻秤小斗三因官势取物四害心系缚五破坏成功六畜养猫狸七于观听作恶戒中有五一不得看斗二不得听乐等声三不得博戏四不得卜五不得贼使八于故入难处戒中有三戒一头陀二布萨三坐夏各令如法不入难处等九于应讲大乘戒中有二戒一教化他建立塔寺处二教灾厄之时讲说大乘十于受戒乖仪戒中有二戒一受戒乖仪二不敬礼俗(结曰)上来且十条内约文散说即三十五种又前门六戒内各有可含重戒亦各具二戒也自余三十二戒各唯一种以此开张为论则有七十九戒(以少含多竟)。

  第六遮性不同者于四十八戒中几是遮几是性至文点出(云云遮性义竟)。

  第七粗细差别者于四十八戒中几防身口几防意业又几是粗防恶业几细防惑障亦至文点出(粗细竟)。

  第八会通者如上七门及一切时圣教中广略多少节级调伏断除五住地惑名为三聚净戒者此盖是无上调御一切种智了达一切众生深心所行能知一切法之所归趣将护摄化一切众生应病与药令得复行一切戒品差别之相皆是随宜方便而演说之若得众生五浊鄣消五住惑尽则与如来同皈本源同一佛性同住光明金刚宝戒同坐华台放戒光明普照一切如卢舍那佛无二无别故法华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我昔可愿今者以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是其义也(云云会通竟)。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者。

  述曰此是一释迦说戒中分二一十重已如前竟二四十八轻今当说此文为三一结前生后二正显戒相三结劝修学今初已说十重竟是结前四十八轻今当说是生后(结前生后义竟)。

  就第二正显戒相中四十八戒或分五段即如文有三十二九各指大经本品故或复各依本条例则四十八章此二分文任便取舍今依五段为宜以文中五节法劝故初三段各十戒出一结劝章后二段各九戒出一结劝章仍于此戒名数上各加初中后之三字其名曰初十中十后十二九者初九后九无中故(分五段竟)。

  ▲初十不得轻慢师长戒第一文前七门一制意二次第三释名四具缘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

  初制意者菩萨唯应谦卑敬让一切众生况于师长辄有轻慢违行之甚故须制也(制意竟)。

  二次第者善学佛子既物得戒宜须广修诸行修行方轨要须师授佛子若怀轻慢师长教授无由若教授无由行业无凭而立故次十重先制不得轻慢师长戒也(次第义竟)。

  三释名者于师及长心轻身慢憍痴自居应以供给供养而不行之立制防此故名不得轻慢师长戒(释名竟)。

  四具缘者有四一是师是长是德人二知是师等三故起轻慢心四身不敬养即犯(具缘竟)。

  五阙缘者阙初二缘并有小罪以于一切含灵皆须敬故阙第三缘得中罪以于师长身心不敬故阙后缘得上罪以于师长起轻慢心故(阙缘竟)。

  六轻重有四种一约境有三品一于二师二于长友三于同类于此三境犯上中下罪可知二约心亦三品若以嫌恨心恚恼心犯上品二若无嫌恨等心但由憍慢痴心是中品三懈怠忘念是下品三约对以三心对前三境如此绮互轻重可知四约事亦三品一不能卖身等二不如法敬养等三不迎送礼等上中下三品可知(轻重竟)。

  第七通塞者若夜黑暗烟云尘雾中不相识二若睡眠时他觉想三若重病四若病新差无力五若在座说法六若正听法护说者心皆无违犯如瑜伽戒本(通竟)若此经中一切不开(通塞竟)。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者。

  述曰此正释不轻慢师长戒文分三别一先应受菩萨戒(从初至诸佛欢喜是)二标起长师令如法供养(从既得戒已至而供养之是也)又可前是佛子应受戒此是佛子应随行(结曰)应受戒而不受应行供给而不行即是二戒同制也三违制结犯(从若不尔者至犯轻垢罪是也)就初文二一明应先受戒(从初至应先受菩萨戒是)二明受戒利益(从一切鬼神至诸佛欢喜是也)初明应先受戒略举三位一国王是粟散王及诸封王位国帝不得执权衡者是如此国帝子帝孙封国王等二轮王即金银铜铁等(各有数宝感应如前说竟)三百宦通一切文武官等此三贵位于其众生皆能损益若不受戒幽灵不护凭何威肃统领一切群生故云应先受菩萨戒也。

  一切鬼神救护王身至诸佛欢喜者。

  述曰此第二明受戒利益以受戒人上顺佛意故诸佛欢喜下惬群灵故得一切鬼神救护令其身心无诸灾厄职位长存。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下至而供给之者。

  述曰此第二标起师长令如法供养文分二别初标应供养师长(从而菩萨下至而供给之是)初标起师长中分三一生重心二见尊人三设敬仪初孝顺心者报恩敬养为孝奉行尊命名顺故(云云)恭敬心者谨摄三业名恭迎承礼拜名敬也(生重心竟)。

  见上座和上至同行者。

  述曰此第二见尊人略举六种上座者但是一切众集处为上首者是也二和尚者古师翻为力生道力由此人生故唐玄奘三藏义净三藏同称梵音邬波陀耶此翻亲教师以此人亲教弟子故有三种一十戒二具戒三菩萨戒和上谨捡详诸经菩萨戒师有二种一冥师即诸佛菩萨是二显师即人师传法相宛者是以此经云二师应问七遮故以人师传本释尊为和上即还以传法人师芤和上亦得故(云云)阿阇梨此梵短声也翻为正行以此人纠弟子之行故涅槃经第八云阿阇梨者谓于世间有圣行者也唐二个如上三藏师长声呼曰阿遮梨耶翻轨范师以为弟子作法则故六种不同一十戒二羯磨三威仪师四受业五依止六授菩萨戒(云云)四大同学者是同学大乘先受菩萨戒者五同见者同学大乘正因缘法中生正见者是(如云不妄语戒中释正见义竟)六同行者如三世菩萨法友心同行者是也又见亦名解行亦进亦是或同师或不同师但取同见或解同进修大乘行乘者俱堪尊重又释亦通小乘解行人亦堪尊重以究竟无别小乘一切同入大乘故故法华经四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也。

  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下至而供给之者。

  述云此第三设敬仪中违失明非也以生憍慢心故翻前恭敬心也以生痴心故翻前孝顺心也又于师不孝于长不敬又不敬曰憍自大曰慢长憍慢故名痴也此是违行之竟也不起承迎礼拜者是违行之相也。

  一一不如法。

  有二一于前六位一一人所各不如法供养等二于一切所须物中一一各不如法等又通论有五种供养一身业承迎礼拜是二口业称扬谦谢是三意业尊重孝敬心是四事物即七宝百物是五法供养即受持读诵如法修行是今文无口业及法供养若通准上下文并皆具五种供养若实贫穷无财供者终无开许空不供养可以令自卖身通在家出家位卖国城约王位所统曰国所据曰城卖男女者是本誓愿之男女故卖时无失所也又是菩萨重愿愿行至深故破生死恩爱于恩爱处舍而不着故卖男女成就行愿也(上二位约在家菩萨勇决持无著戒故卖国城男女)。

  七宝者。

  有二种一金轮藏臣等宝七宝者一金轮宝玉女马象珠玉兵臣主藏臣宝等(以[巳]七宝十回向菩萨作世间金轮王王四天下先咸得后皆能舍成无著戒也)又七宝者一金二银三琉璃四颇梨五赤珠六车渠七玛瑙(此七宝十信十住十行已示粟散王等为成菩萨行愿舍而不着成无著戒也)。

  百物者。

  通一切所有或随法师所须而供给之或卖易供给务令尽力无所悭惜一切供给自成菩萨行愿。

  若不尔者。

  述曰此是第三违制结犯言若不尽力供养法师便成悭惜财宝自非于物无染无著清净愿戒无由得成然违本愿心故唯结轻垢实悭相应即波罗夷轻则结薄重即增深轻重成?随心可解(轻慢师长不供结戒竟)。

  ▲不得饮酒戒第二文前七门一制意二次第三释名四具缘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

  初制意者酒是惛狂之本损害之□一切过患由酒而生故大智论云饮酒三十六失能造四逆唯除破僧为患之甚特应制断(制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制外不供给今戒制内无惛乱故次第明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饮是能防酒是所防能所俱故制名不饮酒戒(释名竟)。

  四具缘者有四缘成犯一是酒二起酒想三无重病(文殊问经云一切药不能治医师言唯酒能治故开通也)四酒一渧咽便犯(以小乘诸律不通想疑错等缘此义故有酒想故今文云若佛子故饮酒明知有酒想方犯)。

  五阙缘者如上四缘一一阙者或皆开通无犯纵犯亦轻(阙缘竟)。

  六轻重者有三一约境二约心三合辨一约境者即酒醇醴醨薄(境竟)二约心者即饮人少时多时长时又一一时中少分多分全分又一一分中自饮教他赞叹随喜一一心念随心轻重结业不同(约心竟)三合辨如前心境相对四句说之一长时饮酒心对染一切酒境(此业最重)二少时心对少境(此业最轻)三半长半少时心对半好半恶境(此业处中)四非长少时心对非酒境(此与无记恒心心相应亦可名持戒无犯也)余自饮教他等四位作句可以义准(轻重竟)。

  七通塞者如文殊问经同上引者是也又为救他生命难及自身命难为存生命成菩萨行又如末利夫人经为救彼无间业人故与同饮欢致息重业此皆开通理亦无犯亦是菩萨以众生病是故我病众生病愈我病即愈有心佛子一一隐心能于病行无染无著或方可行之矣(通塞竟)。

  若佛子故饭酒而生酒过失无量善者。

  述曰此不饮酒文分三一举酒过(文云故饮酒下至无量是也)。

  二出犯相(文云若自身手下至众生饮酒是也)三违制结犯(文云若故自饮下是)今初举犯过者而此经本传来既久有本云故饭酒而生酒过失无量又有本云加一善字云失无量善(学者应知)今依失无量善本释之言故饮酒者简痴犯无故也。

  失无量善者。

  以过多多故一切善失也。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下至及一切众生饮酒者。

  述曰此第二出犯相分二先出过酒器相次出饮酒相今初言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者此举轻以明重举浅以况深过器是轻是浅犹五百世无手若自饮教他饮定当多劫堕况梨也。

  何况自饮下至众生饮酒者。

  述曰此第二正犯相正是以轻况重文无赞叹随喜理有略无(酒过之相如前酤酒戒说)。

  若故自饮下至轻垢罪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受得戒若教他饮酒皆发惛狂塞他明达之慧由此尤故酒制也(不饮酒戒竟)。

  ▲不得食肉戒第三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凡为菩萨者只合舍自身肉济一切命何容断大慈种作众生怨食他血肉非理至甚故须制也(制意竟)。

  二次第者前离惛乱之饮今离损命之食故次生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佛子是能食之人血肉是所食之味立制防此故名不得食肉戒(释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肉(以非肉无犯故)二是他肉以食自肉无正犯故三起肉想(以错误无犯故)四入口成犯(具缘竟)。

  五阙缘者如上缘中阙一一缘或轻无犯可解(阙缘竟)。

  六轻重者分三一约境二约心三合辨初约境者有四一如一切胎衣是无命肉二自死鸟兽残肉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小乘教中为净肉也)四见闻觉知处分杀等肉论犯四种并同论业如次能轻后重(境竟)二约心者就恶心中分三少时多时长时食肉心等就一一事中少分多分全分食肉一一分中各有自食教他赞喜等食肉心如是等心造业轻重思之可解(约心竟)三心境合辨者轻重四句类前说之得罪轻重可解(合辨竟)。

  七通塞者约别教三贤位人以不见机一向皆塞初地以上见机而作或以食肉因缘令诸众生发菩萨意成菩萨心断恶生善破惑见理故应为之(通塞行竟)。

  云若佛子食肉下者。

  述曰此不得食肉戒文分三一举不食肉意(文云从佛子下至不得食一切众生肉也)二明食肉得无量罪(文云即章一勺是)三违制结犯(文云若故食者犯轻垢是)今初为二先举不食肉意(从初至而舍去是)二制断(文云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就前先标起不得食肉如文一切肉不得食也次释不得食肉意文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故谨按入楞伽经断肉品中有十义故不得食一切众生肉(文广不出)此断大慈悲种子是一意众生舍去又是一意又一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见食肉人悉皆怖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又诸经说食肉人口四边连头常有血肉光或时令众生得见所以怖走(楞伽悲华大云一切智光仙人经涅槃经等广说断肉善学佛子于心行之于事无令漏失)。

  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者。

  述曰此第二制断食肉也。

  食肉得无量罪者。

  述曰此第二论食肉罪报如论经中同说食肉之人一者短命二多病乃至贫穷诸衰以自庄严故(云云)。

  若故食者犯罪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法犯也。

  ▲不得食五辛戒第四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凡诸佛子理应香洁其身奉事一切贤圣何有食啖五辛臭气?㶿薰坌贤圣善神舍离恶鬼侯授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制有命之身分此戒制无命之五辛故其次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能食佛子为能防五辛色类为所防立制遮断故名不食五辛戒也又恶习嗜欲为能防荤辛种类为所防能所双制故名不食五辛戒也(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五辛二起彼想三无开缘(若重病救命见机度生等开)四入口便犯(具竟)。

  五阙缘者如上四缘一一阙者戒轻无犯可解(阙竟)。

  六轻重者约境有生熟气有泼盛心有忻厌耽舍轻重三时三分四位类前可知(轻重竟)。

  七通塞者若自重病更无药治见机救生利益安乐理应并通非此等缘一切皆塞(通塞竟)。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下者。

  述曰此正是不食五辛戒文分三一标不得食五辛(文从初至兴渠是)二正唱制断(从是五种至不得食是也)三违制结犯(从若故食下至犯罪是也)今初标不食中先标五辛次列五数今初不食五辛者总标也大蒜茖䓗慈䓗兰䓗兴渠者列数也此中五辛与五辛经及诸处色数有别诸处以薤薢䓗䔉兴渠为五今经革䓗者相承是山䓗也诸山人言臭于人间䓗也慈䓗者胡䓗是也兰䓗者人家园中种者是兴渠者有说芸薹是有说阿魏药树是又说海南山中自有兴渠臭秽难近大蒜人所常食可知(云云)。

  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者。

  述曰此第二正唱制断也。

  若故食下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也(不食五辛戒竟)。

  ▲不得不教悔罪戒第五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若佛子见一切犯戒之人应方便晓喻教令忏悔复本清净即是自利利他正法久住而乃舍四等心弃本誓愿不教一切犯者忏悔而同住同利此则令法门尘垢同法义亏自行不成清浊同事三聚正因不立摄生之义令乖非菩行故须圣制(意竟)。

  二次第者前则自清己身今戒不与杂秽恶行者同事故次制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一切犯戒名有罪而菩萨不教悔过名无慈自他俱非清浊同事戒防此失故云不教悔罪戒又若佛子不以慈悲教授一切名不教忏悔乃令一切犯戒之者现种恶因当受恶果立制防此故云不教悔过戒(名竟)。

  四具缘有五一是犯戒众生二知彼有罪三无别开缘四无慈悲故覆藏彼罪五共同法利便犯(具竟)。

  五阙缘者随阙如上一一缘或轻无犯(阙竟)。

  六轻重者犯五八戒者不教悔过教义名轻犯十戒具戒七逆等不教悔者长劫受苦弥成菩萨无慈悲甚故重又若以理论诸法平等戒随情别菩萨违理不教一切悔过如今戒结一一同犯轻垢也(轻重竟)。

  七通塞者自无五德十德他不信顺理通无犯若实有德轻心慢心不教悔过此则无慈故塞(通塞竟)。

  若佛子一切众生犯八戒下者。

  述曰此不教悔过戒文分三一标起一切犯戒应教忏悔(从初至应教忏悔是)二出不教忏悔共同法利(从而菩萨至一众住说戒是)三违制结犯(从而不举至犯罪是)今初先列一切犯罪相(从初至一切犯戒罪是)次应教忏悔(文如章门)今初八戒五戒十戒此三种戒若小乘中通道俗受此已上十戒即十善戒故若以十戒为沙弥戒者即唯道非俗即是今经十重通六道一切受得毁禁者沙弥十戒中煞盗淫犯者禁为毁比丘四重尼八重此经十重犯者并名毁禁(云云)又犯一切制戒不同轻重皆名毁禁七逆者如后戒说之八难者古师云是三涂八难(解曰)此八难是生死人受报之处非是举罪忏悔之因故不用今准地持论中说菩萨戒有八重法与今经十重大同而菩萨犯八重者生八难处即以八重八难之因令菩萨举处忏悔因中说果故名八难也(云云)。

  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者述曰此次明应教忏悔(云云)。

  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住说戒者。

  述曰此第二明菩萨作而不作不教忏悔不应作而作同住同僧同利同说戒是(云云)问曰如受五戒八戒人此是俗人何处得与菩萨同住同利说戒耶答此有两解一但受五八戒人不乐听闻菩萨戒即如来问不与菩萨同住说戒若是有情心信向大乘难受五八戒而欲听闻菩萨大戒佛亦开许故上文云但有心向戒解法师语皆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又本业经云菩萨法师先为其人读诵解说令心开意解然后为受故但受五戒八戒人亦得与菩萨同住说戒也(云云)。

  布萨者。

  此翻长养净法佛令弟子半月半月修捡自身心有犯戒亦惭愧忏悔长养成就清净行业故名布萨(云云)。

  而不举其罪下至犯罪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法犯(不教悔过戒义竟)。

  ▲不得不供给请法戒第六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如涅槃大品经同说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是故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以法在人尊有法人重故便舍憍慢除倨傲百里千里迎来送去六时请法乃至为法灭身而菩萨反纵憍慢生患恼心倨傲于人轻侮于法失法利甚故须制也(意竟)。

  二释合后名者悭蔽自缠名不供给轻人慢法故不行请大圣哀愍制戒防之故名不供给不请法戒亦名不尊人戒法不孤运弘之在人人不自成要资法立心怀我慢自大贡高故名不敬法鄙吝所须故名不重人财法路塞良为悭慢戒防此失故名不敬法重人戒(名竟)。

  三次第者前戒于犯者不教悔过今戒于有德者轻人慢法故相次生也(次第竟)。

  四具缘有四一实是大乘见行人二无别开缘三起悭慢心四不供养请法便犯(具竟)。

  五阙缘者若是小乘不同见不同行人即阙第一缘余缘阙者可解(阙竟)。

  六轻重者约人有三一解行过已堪为轨范而不敬请应重二解行同己人不敬请少轻三解行劣已无犯(人竟)约法者若实解大乘常住经律人不敬请则重若大小乘各半解半未解人不敬请稍轻若唯解行小不解大乘者无犯(法竟)。

  七通塞者若菩萨慧眼法眼开发知时非时善识人达法理通无犯未至此位一切皆塞故华严十方补处菩萨亦皆请法也(通塞竟)。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下者。

  述曰此不供给请法戒文分三一明制戒缘(从初至千里来者是)二正明制戒(从即起至灭身请法是)三违制结犯(若不尔者是)今初见大乘法师者此总标大乘异小乘学人也。

  大乘同见同行者。

  以大乘学人见行不同以不同故今文别简出取同见行者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即应供请也。

  百里千里来者。

  明为弘宣大法故远来传授也。

  即起迎来送去下至灭身请法者。

  述曰此第二正制戒日食三两金请法重人故举宝物中重者金是故云日以三两金供养又以传法师替补佛处说佛教诫故消此供养如谤佛经中说谤佛罪轻谤法师罪重若供养法师则为供养佛等法华经法师品说若人一劫谤佛其罪尚轻若人须臾骂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由此言之以凡夫法师佛处处大乘中说敬法重人如未曾有经诸天脱天衣上服为座请野干和上说法涅槃经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许舍身命供养罗刹大品经萨埵波仑菩萨行打骨髓为求般若如是等说菩萨敬法重人不惜身命故此经文为法灭身请法是也。

  日日三时供养请法师三时说法三时礼拜者。

  述曰为菩萨者自未证真法身未立居地前位理合有疑即闻见胜便请亦何限时节或三或六若入初地已上一一念中问十方佛及大菩萨一切法义此三时者制住四十心位人未能于念念中问法请益且制今日夜各三时即日朝中晡即初夜中后故云三时以住居凡位制令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也。

  若不尔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不敬法重人戒亦名不供给戒竟)。

  ▲不得懈怠不听法戒第七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凡诸佛子应持经律诣讲法处听受咨问以自资神益智成法身慧命而乃懈怠懒惰应往不往应闻不闻长己无智减损慧命故劳圣制(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令请大法今戒令听大法故次来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有讲法处成立法身心怀懈怠不往听受圣防此失制戒御之故云懈怠不听法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新学二有讲法处三无别开缘四不往听受便犯(具竟)。

  五阙缘者类前可知(阙竟)。

  六轻重者约人有三一大小俱讲二讲大不讲小讲小不讲大前二重后或无犯若受威仪戒如来制后亦有犯故(轻重竟)。

  七通塞者若自知法身慧命既成立则通余并塞(通塞竟)。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下者。

  述曰此懈怠不听法戒文分三一举戒缘(从初至有讲法处是)二正制(从是新学菩萨至听受是)三违制结犯(若不至下是也)今初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者述曰讲法两学总通一切佛法毗尼者此翻为灭能灭五住烦恼(即大乘中说灭能灭一切烦恼义也)若以小乘有漏木叉能灭身口七支恶名为灭者(此约威义戒释也)若定共戒道共戒能灭九十八使者(此小乘无漏戒也)经律者通一切大乘经律也若菩萨晓了己身有佛性戒故如涅槃经住实智用权智者则不与一切小乘而相违背虽听学小乘而知是佛权智摄诱一类终归大乘而学佛方便即不犯次后背大听小戒若不得此意即犯背大向小戒也。

  是新学下至听受者。

  述曰此第二对缘正制也。

  若不至彼下。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懈怠不听法戒竟)。

  ▲不得背大向小戒第八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为菩萨者住十信之位十住之位名习种性人唯舍邪法皈正法背小乘入大乘今乃舍正皈邪弃大习小本原种性遂被尘蒙佛子之行顿成乖僻违行之甚故劳圣制也大般若经戒品云若菩萨设殑伽沙劫受妙五欲于菩萨戒由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为犯(意竟)。

  二次第者所戒令离懈怠制使勤学今戒制不许学习二乘外典故次来也(次第竟也)。

  三释名者不了己身有佛性故背大不别权实教义故向小能所合目故名不得背大向小戒又不善习应常住种性故背大不别邪正是非故习外立制防此故名不得背正向邪戒亦名不得背大习邪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大乘法二起彼此想三心背言非四舍大受小便犯背大向小向外亦尔(具竟)。

  五阙缘者例上释之(阙竟)。

  六轻重者约境者大乘有随转理大乘如十二部中四阿含经中说三无数劫修道百劫修相好三十四心入相成佛等是名随转大乘以此经中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二常住大乘即事严此经一切般若方等经法华涅槃等是名常住大乘以此等经同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当成佛背此等经名心背大乘常住经律也故重约心者凡夫痴暗心性不定或泛尔迷或信心随缘则转疑犹豫不决故转以心退转故背大向小向邪如是转迷疑生背则轻转信生背则重种种广说(轻重竟)。

  七通塞者若圣种性未成法身未立一切皆塞反上则通(通塞竟)。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者。

  述曰此背大向小戒文分三一背大(从初至言非佛说是)二向小向邪(从而受持至邪见轻律是)三结犯(如文)今初心背大乘常住经律如前释讫。

  言非佛说。

  恶习熏心故言非佛说此据初习二乘邪见人未见邪见恶见可以结轻若成邪恶见即是谤法如上结重。

  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邪见经律者。

  述曰此是第二向小向邪也二乘者即声闻缘觉乘法唯说无常苦空无我不说常住佛性故言外道者如西国九十五种外道此国数种外道等法皆不得习学恐成恶见邪见故恶见邪见与诸恶杂染同趣故名恶见执着断常名邪见故言外道法律是恶见邪见经律也又学杀牛杀羊祠天愿得生天等法故名邪见经受行鸡狗等戒名邪见律又学断常二见拨无因果等法名邪见经律又行服气服水等法名邪见律故名邪见经律也。

  犯轻垢罪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背大向小戒竟)。

  ▲不得不看病戒第九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凡称菩萨以慈悲喜舍为体拔苦与乐为用何有见病不救乖体失用圣防此失故须制也又诸疾病人爱惜性命恐死堕落佛子慈忍供给可须说法安慰爱养令差即是施与长命色力安无碍辩顿违此行故须制也又不受长者请经云佛自看病比丘洗浣说法告诸比丘汝等舍父母兄弟唯有师僧同学何不相看种种呵已现金色身皆从看病因缘故来何况凡下(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为背胜上法故制今戒为舍悲愍故制又前戒于法违背故制今戒终生不济故制(次第竟)。

  三释名者病苦邻死舍而不看能所合利故名不得不看病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病苦二起彼想三自无病四起嫌舍去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并类上思之)。

  若佛子一切疾病人下者。

  述曰此不看病戒文分二一举缘(从初至皆养令差也)二举违行结犯(从而菩萨下乃至轻垢罪是)今初一切疾病人供养如佛无异者述曰举上比下故云如佛无异言使菩萨心行平等于八福田无二无别故云病人如佛无异(此令以理观小心看病也)。

  八福田第一者。

  述曰八福田者有人云一旷路造美井二水路造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养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危厄八设无遮会(未审出何圣教)又有人云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圣教文)又贤愚经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来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加以三宝亦名八种福田今依本经戒中自有八种福田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弟子七诸根不具八百种苦以此义故从初举佛子平等心看病人与佛无异者是也又不受长者请经云佛自看病洗浣病者及洗衣物晒褁讫集诸比丘种种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佛法僧宝无可须待一切病人有所须待要人看待然可得差故看病福田于八之中最为第一。

  而菩萨下者。

  述曰此第二举行以制若佛子于一切病者先有嗔恨心今应舍嗔恨心而行救济若怀嗔恨心不救济者失慈悲之行成怨结之业故犯即轻垢罪是也(不看病戒竟也)。

  ▲不得畜诸煞具戒第十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唯应广积财法利乐众生而反畜杀具深乖慈忍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防自身不能济病今戒防非法煞具唯行慈济故次来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煞具损害畜长嗔怒违慈既深立制防此故名不畜煞具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煞具二有彼想三无开缘四故畜成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准上说之)。

  七通塞如涅槃经第三金刚身品云于末法中初护正法令与优婆塞等执持刀杖而相随逐口常宣说方等大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知是人不名破戒名护法师此通也又一切人施者口应报云出家人法所不应畜檀越回易如法布施其福甚多或未回易间暂时隐处安置亦应无犯余一切皆塞(过塞竟)。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者。

  述曰此不畜煞生具戒文分二初戒缘(从初至一切不得畜是)二举违行结犯(从而菩萨下至犯罪是)今初为二先举一切煞具(从初至杀生之器是)二制断(如文一切不得畜是)。

  而菩萨下者。

  述曰此第二举违行结犯菩萨断怨行乃至煞父母尚不如报况故畜刀杖者结犯(不畜煞具戒竟)。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者。

  述曰结前十戒劝学奉持也。

  下六品中当广开者。

  述曰此是以今本之略指大本之广故云下六品中广开也(结前竟也)。

  ▲不得故作国贼戒第十一文前七门(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和诸违诤令息相害而反作国贼令兴师相煞者为害滋甚故劳圣制又别意有六一招彼此讥嫌故二两发怒害故三两成乖诤故四兴师相伐故五非四等行故六业道深重故为此伤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制畜煞具今戒遮为军使故次第也(次第竟也)。

  三释名者为国传语名国贼两军相合或名相煞立制防此故名不住国贼戒亦名不作两国通使戒释云鲸敌胜负名两国传彼此语名通使戒互觇盈虚兴师相伐制戒防此故名不作两国通使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二国二军二有恶心为利养三传彼此语四彼此知闻便犯若令两国相煞传者有煞心一一人死即犯煞戒夷罪又犯两国通使轻垢罪(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准上说之)。

  七通塞者若菩萨住不思议解脱神通力用立之以等力降伏使和安者来往并通余皆塞也(通塞竟)。

  若佛子为利养。

  述曰此不作两国通使戒文分三一戒缘(从初至无量众生是)二正制戒(从而菩萨至故作国贼是)三违制结犯(若故作下是也)今初为利养者望得赏赐故又望爵禄故恶心者或自有恶心或为亲识国家作报怨心是恶心故云通国使命命兴兴师师者众也帅也谓帅众人煞无量众。

  而菩萨不得入军往来者。

  述曰此第二正制尚不得往来况故作国贼也。

  若故作者。

  述曰此违制结犯(故作国贼戒竟)。

  ▲不得作贩卖戒第十二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唯应舍身命财舍而不着财法二施周给一切不可内怀贫利外行贩卖或因此行枉押埋没煞盗之业潜兴自行既亏招他讥谤杂染之甚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止为国贼故制今戒遮贩卖良人六畜等物况于诸色埋没故制故次第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炫诱规利故名贩卖立制防此故名不贩卖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是犯境有四(一良人二奴婢三六畜四盛死之具)二随起彼想三正卖四事成即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准上)。

  七通塞者若小乘诸部经律为三宝建立修持听畜良人奴婢六畜等使用若别人不许唯以出家五众为三宝事直买直卖无心贩易理通余并塞盛死具者诸佛教中唯有水火林三葬终无许用盛死人具何况卖贩行非法耶(通塞竟也)。

  曰若佛子故贩卖下者。

  述曰此不贩卖戒文分三一举犯缘(从初至盛死之具是)二正制(从尚不至教人作是也)三违制结犯(从若故下是也)。

  六畜者。

  述曰俗书周礼云牛羊犬马豕鸡为六此随世言六理实无六畜通一切畜生皆不得贩若贩卖者即是十六恶律仪摄故(不贩卖戒竟也)。

  ▲不得无根谤毁戒第十三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有四一为护十重中说谤毁他等三重戒故二为令不恼诸好人故三为护佛法无丑恶过失故实恶尚不许说何况虚起谤耶四为离招重业累故(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于下利不贪故制今戒于上人无谤故制(次第竟也)。

  三释名者非见闻疑等恶事名曰无根枉恶熏心而语名谤立制防此故曰不得无根谤毁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境实好人二知无恶事三起恶心四发言谤毁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同上)。

  七通塞若痴狂心乱又初地以上见机而逆化之可通余并塞(通塞竟也)。

  若佛子以恶心故者。

  述曰此不得无根谤毁戒文分三一举过(从初至十重是)二举胜立制(从父母兄弟下至慈悲心是)三违制犯结(从反而至垢罪是)今初以恶心者明用三毒七毒或怨嫌心或诤名利眷属胜他等种种恶心皆是起谤之因故(云云)。

  无事谤他者。

  述曰即是元无见闻疑三根等事故云无事恶狂重心而语故曰谤他此两句是总余良人至贵人等七种父母兄弟六亲是别若广说者即应以上一句历一十七种人一一皆言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言犯十重此句亦总(文不次义如是)七逆如下释十重六亲孝顺慈悲等并如上释章门云举胜立制者以父母兄弟境上孝心易成故又对余境亦同父母故。

  而反更加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不无根谤戒竟)。

  ▲不放火损烧戒第十四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护煞盗罪恶心放火连炎蔓莚损害深广怨嫌极深大圣哀愍故立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不令损恼人故制今戒不令损依报故制故次第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放火起炎名曰损烧立制防此故名不放火损烧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山等境二起彼想三以恶心四放火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说之)。

  若佛子以恶心故者。

  述曰此不放火损烧戒文分三一举过(从初至九月放火是)二举损正制(从若烧他人至不得故烧是也)三违制结犯(从若故下是也)今初云以恶心者简非慈心救物也放大火者简非小缘错误也烧山林旷野者此明所损弥广也四月乃至九月放火此是约时明损生恼害尤多以从四月乃至九月方寸之地有多生今故举制也。

  若烧他人家屋宅者。

  述曰此第二举损立制以烧山野元是无主火随风势烧他人家屋宅城邑乃至一切有主物故云不得故烧此正立制若有主无主山野并不得烧。

  若故烧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不放火损烧戒竟也)。

  ▲不得邪僻教他戒第十五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唯应以大乘教化一切众生令速成佛乃以恶心嗔心教他二乘外道邪僻之法(外道名邪二乘名僻)流转生死不达其本源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遮其外损今戒护其内益故次来也(次第)。

  三释名者外道法邪二乘法僻佛子以此施他有损自他立制防御故名不邪僻教化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所对人二以恶心三教二乘外道法四前人领受即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

  若佛子自佛弟子者。

  述曰此不邪僻教化戒文分二一应教化以大乘之法(从初至次第法用是)二教化邪僻之法结犯(从而菩萨至结罪是)今初及外道初入佛法佛子应以慈心教以大法。

  教解义理者。

  述曰法界法性名大乘理佛种佛性是大乘义(并如上广释也)使发菩提心以解义理故伤轮转发大誓愿断恶修善名菩萨心发十心者有本云发十发趣心俱得长养心即十长养金刚心即十金刚(并如上释)一一解其次第法用如是三十心位一一位皆有体用自行化他赞喜等次第法用(并如上释)。

  而菩萨下者。

  述曰此第二教以邪僻结犯亦名教以二乘外道法故结犯恶心瞋心二乘外道邪见论等(并如上释)言横教者以二乘外道法不正入佛法之义教授他人故名横教也(不邪僻教化戒竟)。

  ▲不得惜法规利戒第十六文前(同上)。

  初制意惜法有四一畏他胜己故倒说二规他利故倒说三或求他五欲色境故倒说四罔冒他故倒说此等皆是初心菩萨尘垢故劳圣制又制此戒为护前悭法重戒又为摄护新学佛子令入大乘正法故又为令说者听者俱成大乘种性传灯不颠倒故(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应教而不教不应教而教故制今戒为惜法规利不应时而说故制(次第竟)。

  三释名者吝护正法名为惜法内规利养名规利戒防此失故名不得惜法规利戒(名竟)。

  四具缘有六一有来求法二实自解法三无开缘四规他利五倒说法言六前人闻知即犯(见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

  若佛子应好心者。

  述曰此不得惜法规利戒文分三一先制自学(从初至解义味是)二制教他学(从见后新学至开意解是也)三违制结犯(从而菩萨下是)今初应好心简不是求利杂染等心也先学至义味是自学成立也。

  见后新学下至心开意解者。

  述曰此第二制教他学有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有事有理两种如法如烧身臂指等行此难行能行难作能作此事如法为说也理如法为说者即是教诸新学菩萨观身观一切众生一切贤圣一切法亦如也众生圣贤亦如夫如者不一不异平等无二如是心心寂灭念念真如住正法故亦不分别自身他身自事他事自行他行远离恐怖身心豁然与真应名理如法为说戒净名曰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此即标事理两种如法为说竟。

  为说一切苦行下者。

  述曰此是释事理两行为二先释事行次出理行今初苦行烧身臂指供养凡圣者以菩萨心住平等清净法界观心佛众生一如无二如以真如心而行行苦行舍身臂指所以虎狼狮子饿鬼畜生而无差别平等施与而供养之(事如法竟)。

  云若有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者。

  述曰此第二释理如法应教新学菩萨展转为一切众生说次第道平等道名正法使心意解也故华严经曰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差别无差别一一次第道诸戒平等是无差别差别平等道中迷悟深浅是佛依二谛为众生说于佛真如清净常一也。

  而菩萨为利养故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言为利者情有规求应答以大乘事理苦行如次前说故云应答乃以小乘杂碎事行非平等理行而说者故云不应答也。

  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

  述曰先简非次显是初简非者有人云以小乘戒定慧门不以先戒次定后慧为倒说经律文字(弹曰)此是声闻二乘法今经若教他二乘经律犯轻垢罪(一非)又师云为人说法前后一者中着前后令乖义理谤三宝说是佛所说则为谤佛言法如是则为谤法复云僧同此说则是谤僧(议曰)此解有通有塞塞者不简说大小二乘教又不简大小二乘谤三宝心口是何心口故是塞通者一往通望名教作义示有通(简非详识竟也)。

  次显是者略作三义释之一约教位释不谤三宝二约修行释不谤三宝三结会不谤三宝初约教位不谤三宝者如涅槃经云若人八恒河沙诸佛所发菩萨心然后始能不谤三宝正法又涅槃第三十七迦叶菩萨品云若人心口异想异说言一阐提得菩提者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人心口异想异说言一阐提不得菩提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引说言八圣道分凡夫所得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有说言八圣道分非凡夫得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人亦名谤佛法僧是故我于戒经中说有二种人谤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二者难信不解故善男子若人有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善男子不信之人颠恚心故(贪痴慢等例准瞋心)说言无有佛法僧实信者无慧瞋倒解义令闻法者谤佛法僧善男子是故我说不信之人瞋恚心故有信之人无智慧故是人能谤佛法僧宝(已上涅槃经文不添入语除注)议曰经言心口异想异说者以是凡夫心想见倒以自覆蔽故名异想由想颠倒熏动口业故名异说是故名为心口异想异说能谤三宝也正约信者十信十住第六正信住以前遇恶因缘退者无恶不作能说异法能谤三宝遇善知识进入第七不退住常以般若圆明自照故说法化人不谤三宝乃至妙觉三十六位人说法教化一一皆能称法界法性不谤三宝(广如仁王本业二经明之约教位释竟)。

  二约行者十信位人还以信进念定慧回不护戒愿等十心为进修之行若佛子信三宝性相常住无变生死轮转犹如循环如是生死异动不动异自行教化此别教菩萨修行信心也若观生死即而生信心了了分明通达生死空寂即是无二无别如是自行此信教他赞喜等此是圆学菩萨修行信心也进念定慧等九法修行一一皆有别圆二种行唯以义可论结会谤不谤义也(约修行不谤三宝竟)三结会者涅槃云有信无慧能谤三宝有慧无信能谤三宝者此等经自释云有慧无信增长邪见以瞋恚心故谤佛法僧有信无慧颠倒解义令闻法者谤佛法僧故云心口异想异说皆谤三宝(此多约别教别相信慧不融故云谤三宝是也)若菩萨如华严十无尽藏品说信一切法性相常住不生不灭同真际等法性若菩萨住是信者所有慧身不从他悟信慧圆融一体一相能以自行化人者真名不谤三宝(结会不谤三宝竟不惜法规利戒竟)。

  ▲不得依势乞求戒第十七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谦下无碍利生益物而反倚恃乞索打拍横取钱物违慈之甚故须圣制又别意有三一护前盗戒故二乖自慈济故三倚势恐他失所化故(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他来求法倒说成谤故制今戒非分倚势恶求多求故制故次明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假托官力名倚势恶取无厌名乞求立制防此故名不得倚势乞求戒(名竟)。

  四具缘有六一为自名利二故近官等三倚威势四逼恼他人五恶乞他物六人入手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说)。

  若佛子自为饮食者。

  述曰此不得倚势乞求戒文分四一自行恶求(从初至多求是)二教他恶求(文如章是)三无慈孝心(文无慈孝心是)四违制结犯文(不倚势乞求戒竟)。

  ▲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戒第十八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内成己德外益他人而乃内实无知外欺一切诈为知解故劳圣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倚势强乞故制今戒诈言知解故制相次来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隐无知解诈言知解为人师范自诳诳他立制防御故名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戒(名竟)。

  四具缘有四一随不习学二性非愚痴三隐迷诈解四与人授戒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准上)。

  七通塞者若痴狂心乱立性闇钝勤学未成又如法为说千里内更无人为戒师救彼死畏病苦应告他云某甲随力随分而说受者通也余并塞(通塞竟)。

  若佛子学诵戒法者。

  述曰此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戒文分三一制学知解(从初至佛性之性是)二实无知解(从而菩萨至解一切法不知是)三违制结犯(从而为他人作师下是)今初制学知解戒法者谓一法即是光明金刚宝戒是名戒法若三法即三聚净戒是名戒法若二法即戒体戒相(体者从师顿受得是相者十重八万略则四十八是)如是准本业经三聚净戒摄受一切佛法故须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义者十重八万所诠之义理者凡圣本源清净之理学习知解如此义理名为佛性之性义也)。

  而菩萨者。

  述曰此第二实无知解文分三一实自无知解(从而菩萨至戒律因缘是)二欺诳自他(从诈言至他人是也)三结自无知解(从一一不解至不知是)。

  而为他人作师者。

  述曰此违制结犯去圣时远人多嬉犯自他俱堕如何出离也(不知解作师授戒戒竟)。

  ▲不得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戒第十九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见人少善便称赞也何乃内怀恶心两舌欺谤积亹由此无恶不造大圣哀愍故须制也(意竟)。

  二次第者前戒自无知解故制今戒谤他贤人故制故次来也(次第竟)。

  三释名者两舌来往故名斗遘两头矫设端绪故名谤欺贤人立制防御故名不得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戒亦名不得两舌戒亦名不得离间戒(名竟)。

  四具缘有五一内有恶心二见他恶行三谤以恶言四矫传彼此五彼此作恶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

  若佛子以恶心故者。

  述曰此不得两舌戒文分三一叙制戒缘(从初至菩萨行是)二制戒意(从而斗遘至不造是)三违制结犯(从若故作下是)今初以恶心故者种种嫉妒心欺陵心憍慢胜负心朋党爱见心不省己过心常讼彼短心如是缠缚相应心皆是恶故。

  见持戒至行菩萨行。

  此是贤人以恶心者见生欺谤故名制戒缘也。

  而阙遘至不造者。

  述曰此第二制戒意佛意不许行两舌令彼此造恶故。

  若故下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不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戒竟)。

  ▲不得不救众生苦戒第二十文前(同上)。

  初制意者菩萨初发心时救度一切众生而乃见他杀害无救度心违慈行甚故制也(意竟)。

  次第者前戒见贤欺谤故制今戒见生不救陷他受苦名生苦难能所合目故名不救众生苦戒([名]竟)四具缘有四一内无慈济二见人杀生三舍而不救四命断及不讲戒便犯(具竟)。

  五阙缘六轻重七通塞(准上)。

  若佛子以慈心故者。

  述曰此不得不救众生苦戒文分三一制应作(从初至生生受生是)二应救应讲(从若见世人至生人天上是)三违制结犯(若不下是)今初应作者菩萨以无缘慈悲观三界六道舍身受身同禀四大若杀彼者即是我身本体以其一性一相一体一用一行一位一因一果平等平等无异身我本体者□□□□相续行杀生业故。

  若见世人者。

  述曰此第二应救应讲或先救次讲或先讲次救随便宜行要以慈心救令于怨亲平等平等所以父母亡日今为讲戒同一切众生与第一乐故云解其苦难得见诸佛也。

  若不尔下者。

  述曰此第三违制结犯(不救众生苦戒竟)。

  如是十戒下至广明者。

  述曰此是结略指也(二十经垢戒竟)。

  梵网经卷第四(终)